大学化学的心得体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05:55

大学化学的心得体会篇1

改革开放与科学发展的辩证关系,概括的讲就是,深化改革开放是推进科学发展的动力和保证,推进科学发展是深化改革的方向和目的。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一、这是从我们党近30多年来理论体系建设的历史经验中获得的重要启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理论成果,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全部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联系即一般规律性上把握,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科学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强大动力和重要保障。

二、这是破除科学发展道路上的阻力和障碍、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现实中,在人们的头脑里还存在着很多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在体制机制方面还存在着很多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转变思想观念,完善体制机制,最根本的要靠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比如河北省在“干部作风建设年”中出改革重拳为科学发展清障,最为典型的就是对房地产行政审批和收费项目的集中清理,由原先的166枚审批公章一下子“砍”到26枚。破除“公章围城”,打开科学发展之门。

三、这是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科学发展、推进和谐发展的共同心声和强烈愿望。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改革开放,关心和参与科学发展,这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繁荣兴盛的力量源泉和希望所在。顺民心、应民意,就必须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深化改革,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切实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扩大公民有序参与,使科学发展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在科学发展征程上能够集中更多的群众智慧,凝聚更多的社会力量。

总之,只有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才能切实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才能有效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才能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进而为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和不竭的动力源泉。

大学化学的心得体会篇2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在重庆市5所大学抽取在校本科大学生作为研究被试,总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956份。其中,有效问卷871份,有效回收率87.2%。样本组成情况为:男性348名,女性524名;大一学生224名,大二学生267名,大三学生240名,大四学生141名;文史类学生317名,理工类学生474名,艺术类学生81名。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工具包括两个:学习动机问卷和社会责任心问卷。研究的自变量分别是性别(男与女)、年级(1至4年级)、学科(理工、文史、艺术),因变量是被试在两个问卷上的得分值。通过分析数据,以此来探讨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与社会责任心的关系。

 

学习动机问卷选用Biggs(英国,1987年)编制的《学习过程问卷(SpQ)》中的“学习动机分量表”,共有24小题,包括表层型学习动机、深层型学习动机和成就型学习动机三个维度,采用五点记分。其项目的同质性信度系数为0.57~0.8。

 

社会责任心问卷采用赵兴奎等编制的《大学生社会责任心问卷》,包括物质、文化和群体三个维度,共36题,各分问卷和总问卷的同质性信度均在0.7以上(群体分卷除外);效度测验中,各分问卷及因素与分问卷总分的相关在0.255~0.87之间,绝大多数的相关均在0.6以上。

 

统计工具为SpSS17.0ForwindowsXp。

 

二、研究结果。

 

被试在学习动机各维度上的平均得分情况为:表层型学习动机2.78,深层型学习动机2.47,成就型学习动机2.01,总体平均值2.41。其中,表层型学习动机的得分最高,成就型学习动机的得分最低。经F检验发现,被试在学习动机各个维度上的得分有极其显著的差异。经过进一步的多重比较分析表明,从总体上看,表层型学习动机的得分显著高于深层型学习动机的得分与成就型学习动机的得分,深层型学习动机的得分显著高于成就型学习动机的得分,即三种学习动机得分之间的相互差异均极其显著。

 

被试在社会责任心各维度上的平均得分情况为:物质责任心3.56,文化责任心3.15,群体责任心3.67,总体平均3.49。其中,群体责任心的得分最高,文化责任心的得分最低。经F检验可知,被试在社会责任心各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极其显著。经进一步多重比较分析表明,群体责任心显著高于物质责任心与文化责任心,物质责任心显著高于文化责任心。

 

为了考察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与社会责任心的关系,我们对学习动机与社会责任心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总体情况上学习动机与社会责任心呈显著正相关。经过进一步对学习动机与社会责任心各维度的分析,我们发现:表层型学习动机与物质责任心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文化责任心和群体责任心两个维度相关不显著;深层型学习动机与物质责任心呈显著正相关,与文化责任心和群体责任心两个维度相关不显著;成就型学习动机与文化责任心呈显著负相关,与物质责任心和群体责任心两个维度相关不显著。

 

上述结果表明,学习动机与社会责任心在某些维度上确实存在一定的相关。因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使用逻辑回归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求发现两者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学习动机对社会责任心的预测指数为0.01,社会责任心对学习动机的预测指数也为0.01,均达到了统计上的显著性水平。这说明,通过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其社会责任心,同样通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心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其学习动机;通过学习动机的教育培养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心,通过社会责任心的教育培养也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讨论。

 

大学生学习动机现状的分析。测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水平较低,在5级计分制中,总体平均值只有2.41,即48.2%,且以表层型学习动机为主(2.78),接着是深层型学习动机,成就型学习动机最低(2.01)。这说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勤奋努力程度不够;多数学生的学习动因,主要是为了应付各种检查和考试及格;对所学内容和学习活动本身感兴趣,为了掌握知识、探究真理而学习是辅助动机。成就动机最低,说明当代大学生追求的目标抱负不够远大,对自己的要求不够严格。大学生社会责任心的现状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社会责任心总均得分为3.49,即69.8%;各维度得分在3.15至3.67之间,表明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心总体上较好,虽不是十分理想,但也不像有的研究结果那样悲观。大学生社会责任心发展水平不够均衡,其中,群体责任心最强,物质责任心其次,文化责任心相对较差,三者之间的差异极其显著。大学生在群体责任心维度上的得分最高,表明当代大学生在对自己所要履行的角色职责和义务方面具有较高的责任意识,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对于维护人类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的作用。尽管当代大学生生活在社会迅速发展、改革开放腾飞的时代,但对于世界、国家、团队以及家庭的责任感却丝毫没有受到负面影响,这样的结果是令人欣慰的。这表明,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归属感,而这对于国家及个人的发展都是极其有利的。大学生的物质责任心得分居于第二位,表明对物质的价值观念较强,对人类基本生存环境较重视。他们不只是关注自己小集团、小群体的一般社会人,而是对维护世界公正、保持生态平衡和对历史有一定责任心的人。大学生的文化责任心相对较弱,这可能是因为由于开放扩大,互联网及各种信息渠道发达,大学生们能随时接触到更多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多元文化,而这些风格各异的文化带给大学生们的新鲜感远远超过了他们对本土文化的注意,尤其是带着表面光环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受到不少学生的追捧。因此,在多元文化的强烈冲击下,大学生们逐渐淡化了对自己本土文化的热情。即大学生文化责任心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多元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所致。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社会责任心关系探析。研究的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与社会责任心呈显著正相关。通过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学习动机的表层型学习动机维度与社会责任心的物质责任心维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文化责任心维度和群体责任心维度相关不显著。学习动机的深层型学习动机维度与社会责任心的物质责任心维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文化责任心维度和群体责任心维度相关不显著。学习动机的成就型学习动机维度与社会责任心的物质责任心维度和群体责任心维度相关不显著,与社会责任心的文化责任心维度呈显著负相关。由于本研究主要考查的是学习动机和社会责任心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单从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并不能确定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即便存在因果关系也无法确认谁为因,谁为果。为此,本研究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学习动机与社会责任心两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关系。

 

社会责任心对学习动机的影响。今天的学习是为了祖国明天的美好,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以后能够回报祖国等等。众所周知,这种激励学生学习的方式是有效的。有研究者指出,在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方面,其中就包括社会责任感对学习动机的作用。有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尚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而努力学习。在他们的学习动机中,“社会奉献”仍是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动机。

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意义,大学生能自觉地把自己当前的学习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联系起来,能认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越高的学生,学习动机中的这种特点越突出。社会责任心与培养学生的远景性动机有密切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缺乏正确、有效、完整的社会信念,会使学生缺乏社会需要的远景性动机。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出发,即培养学生的高层次理想,把个人的理想同国家的现代化大业联系起来,增进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感、社会使命感和时代紧迫感。同时,鼓励将自己的学习与崇高的社会理想结合起来,与祖国民族的事业、集体的利益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对社会责任心的影响。学习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大学生有各种不同的学习动机,有些是为了报效祖国,有些是为了自己的父母,有些是为了自己的责任,有些是为了世界生态与和平,有些是为了能够传承并发展科学文化等等。虽然原因不一,但都可以归为社会责任心的范畴。如为了祖国和自己的责任属于群体责任心,为了世界生态和平是属于物质责任心,为了能够传承并发展科学文化是属于文化责任心。显然,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他们的社会责任心。

 

学习动机与社会责任心的相互影响。通过对大学生学习动机与社会责任心的相关关系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的物质责任心与表层型学习动机及深层型学习动机均存在显著性正相关,文化责任心与成就型学习动机则存在显著性负相关。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目前全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再加上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大学生们对此产生了一定的关注。随着事态变得逐渐严峻,其受到的关注也就逐渐增强,作为祖国未来的当代大学生们也就渐渐明白了自己肩负的使命,而这就渐渐成为了学习的动力之一。由于当今大学生普遍是90后的独生子女,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较重。在他们的心目中,个人的成就与国家的文化没有关系。因此,当他们在追逐个人成就的同时,却忽视了对国家文化的一种责任。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不管当今大学生们是为了应付检查和考试而学习,还是真的是因为被学习的内容吸引而学习,但他们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为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和资源。也应该看到,大学生们似乎对自己未来的关注远远大于对国家未来的关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显现一种相反的趋势。即他们对自己成就的关注度越高,对于国家文化的关心也就越少,这值得我们深思。通过以上研究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与社会责任心确实存在一定的相关,并且两者相互影响。

 

四、结论。

 

大学生学习动机总体较差,且各维度的强弱差异显著,由强到弱依次是:表层型动机、深层型动机、成就型动机。表明当代学生学习动力总体不足,努力程度不够;学习的推动力主要来自应付检查考试,对知识与真理的追求是辅助动力,学习的目标抱负不够远大。

 

大学生社会责任心总体较强,各维度的强弱差异显著,由强到弱依次是:群体责任心、物质责任心、文化责任心。表明当代学生总体上有较强的社会责任心;对自己所要履行的角色职责和义务具有较高的责任意识,对物质的价值观念较强,对人类基本生存环境也较重视,但对文化遗产,特别是本民族的文化遗产的责任心相对较弱。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与社会责任心整体上呈显著正相关,且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我们既可以通过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来了解他们的社会责任心,也可以通过社会责任心来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机。在对大学生的教育上,既可以通过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来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心,也可以通过培养社会责任心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宗发、冉汇真:《西南地区二本院校学生学习动机水平调查分析》,《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年第4期。

2.冉汇真、刘宗发:《区域性一般本科院校学生社会责任心调查分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年第5期。

3.甘荫全等:《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及纠正》,《人力资源管理》,2010年第4期。

4.苏玲:《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缺失的现状研究》,《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大学化学的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高校篮球篮球文化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B018文献标识码:a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一直是促进和谐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在现阶段,构建和谐校园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这既符合当今时展的要求,同时体现了时代的教育规律。在高校校园里,篮球是大学生们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不但可以锻炼身体,充实闲暇时间,还可以调节单调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体验篮球运动所带来的乐趣;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拼搏精神。作为高校体育文化和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篮球文化的教化功能也逐渐显现,尤其在和谐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基于高校篮球文化的和谐校园建设就显得更为重要。

一、高校篮球文化的价值取向

(一)精神价值取向。

高校篮球文化把体质锻炼和人格磨练有机地合二为一,通过其独特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本质特点,吸引着高校学生,它不仅是一种精神文化,而且是一种行为文化,并且也是文化娱乐活动的构成部分。大学生在参与比赛过程中,会获得形体美、动作美、道德美、理智美的观赏。这种观赏能够净化思想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心理情操。此外,在饱含乐趣与丰富多采的高校篮球文化活动中心情愉悦,精力饱满,学生能够形成乐观开朗与积极向上的性格,充分享受生命跃动的带来的活力,进而获得身心的完美统一。使得高校参与其中的学生在体育精神与篮球精神的融化中得到提升,最终形成一个完美的人格。

(二)教育价值取向。

篮球运动具有很强的教育性。一方面它是一项集体性很强的体育项目,对培养大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集体主义意识与机智灵活的应变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和大学生具有较强的上进心、好奇心与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是相协调的。开展篮球比赛,培养大学生的竞争观念与开拓精神,能够通过比赛培养学生责任感、使命感与集体荣誉感,这也正是篮球精神文化的魅力所在。篮球运动是一种集体性运动,在运动当中能够培养齐心协力与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有利于在将来的人际交往。而协作性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彼此协调,获得生存的社会属性,体现了人类的依赖性,即为人对自然、对社会的依存性。人只有具有了协调性,才能通过参与不同活动,形成多元化的社会关系。篮球运动中所包涵的正是这种协作精神。

(三)排解价值取向。

愉悦身心与释放不良情绪是大学生选择与享受篮球文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学生投入到高校篮球文化氛围中,体验篮球文化带来的不同信息,使自身在紧张学习生活之外,释放面临的各种压力和焦虑情绪。利用篮球文化运动来满足娱乐需求,获得精神上的放松。从心理角度来看,篮球文化的内涵具有使人的攻击性与不良情绪,通过恰当渠道疏导为公平竞争的篮球文化竞赛中的独特功能。篮球文化经过营造轻松愉悦与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使得大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当中走出来,参加到欢快活泼的课余生活当中。不但使得大学生在观赏体验与享受篮球的同时,而且使大学生在参与篮球文化的活动中发挥出潜能,获得身心的愉悦与满足。

(四)创新价值取向。

在知识经济的挑战下,高校教育开展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人才与为经济社会发展奉献。高校教育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业精神,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人文品质与科学精神。高校要在培养大量不同的专业人才的同时,积极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营造环境,特别是要下功夫培养一批真正能代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学术带头人与尖端人才,以推动民族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并且这些科学论断是对当前高校的培养目标给予了一定的肯定。高校篮球文化为大学生带来了实现创新的必备条件,它的文化环境也为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能够尽情释放个性与断追求创新的机会。为了获得胜利,就要求不断拼搏,突破常规,出奇制胜,有所创新。在这样环境中大学生的独立性、独立人格于独立思想充分发挥,使其逐步被培养成有理想、有信念、有毅力、有志向的复合性人才。

二、高校篮球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对大学生身心的影响。

高校篮球文化是以大学生积极参与篮球运动为主的文化,篮球项目的技术动作是由不同基本技能构成,从生理学角度来看,大学生开展篮球运动能够促进力量与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的和谐发展。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篮球运动能使大学生从紧张的学习当中忘却忧愁与烦恼,降低生活环境与社会因素对自身形成的焦虑情绪等心理压力,使得人心情愉悦、富有活力,获得身心的愉悦与满足感。从篮球项目竞技特征来看,篮球运动的对抗和竞争,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情感与心理的变化,鼓励学生在逆境中不断战胜困难和挫折,在成功和胜利氛围中享受成就感,达到健全与完善人格的目的。

(二)对大学生道德的影响。

篮球运动的对抗性与集体性特点,使得了篮球运动富含竞争和合作,竞争表现在双方运动员身体素质、技战术水平、心理与智力等多角度的竞争,它体现了公平、公正、合理的竞争前提,和当前优胜劣汰的社会竞争现状接近;合作表现在同伴队员之间局部或整体上的战术合作,它需要同伴间彼此信任与团结协作,只有团结协作才能获得最终胜利。所以,让大学生体会规则设定的意义与体会竞争中的合作,对培养大学生纪律性、公平竞争、团结合作等思想品德以及推进人的社会化进程具有显著的价值。

(三)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意识。

当代篮球比赛已把运动技术和艺术进行结合,塑造了当代大学生特有的内在美。大学生在观看篮球竞赛中,能够从nBa球星表演中得到篮球运动动作美与气质美的享受;也能够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与CUBa比赛场面相结合,近距离享受到CUBa文化提倡的思想美、音乐美、口号美与环境美等,这些美是高校篮球文化和校园文化有机结合的一种升华美与理性美。所以,高校篮球文化的开展有利于大学生的思想情操与审美观念的培养,也有利于大学生从文化学与美学的高度去认识、体会与审视不同文化环境下的篮球文化。

(四)对大学生智力的影响。

篮球文化理论与实践中包括着众多复杂而且多变的技战术体系内容,大学生经过理论学习和实践,可以激活脑细胞的功能,促进大脑皮层反应的灵活性,提高大脑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开发智力的目的。伴随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当代篮球文化蕴含了多元与丰富的文化内涵。当代篮球运动已是集众多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科目,它不但能够使大学生获得篮球文化的理论知识,也能够体会到与之相关的科学知识,进而拓宽知识面。篮球运动是智者的运动,一流的篮球运动员首先具备聪明的头脑,大学生具有很高的文化水平、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广泛组织高校篮球文化运动,对提高大学生智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加强高校篮球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完善赛制流程。

建立完善的高校篮球竞赛体制,积极组织篮球竞赛,开展和篮球相关的比赛,比如,篮球知识竞赛、篮球动画设计竞赛等。组织篮球规则和裁判法讲座,使得大学生懂篮球与爱篮球,利用多种方式向大学生传递篮球文化所包含的竞争和合作理念,激发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高校篮球的娱乐性、知识性与竞技性,把篮球运动发展成内容多样、富含活力、饱含朝气的高校文化平台,使高校篮球文化和校园文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二)加强硬件建设。

高校篮球文化是一种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高校篮球文化的发展程度,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篮球文化需求和教育、国家对高校篮球的资金投入与篮球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的矛盾。伴随扩招规模进一步扩大,致使篮球场地与器材严重匮乏,篮球场上人流密集,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参与的热情。扩招之后,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高校的篮球设施的绝对数量也必须增加,高校篮球场馆与篮球设施建设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并且必须体会到它的紧迫性与实效性。

(三)提升传播技术。

篮球文化是人类的一项实践活动,是由科学与人文两种观念结合形成的,这两种文化因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科技为篮球文化的进步提供了技术平台。因此,在发展高校绿色篮球文化过程中,不仅要突出科技在篮球文化建设当中的作用,而且要与正确的人文价值和人文观念相协调,这样才能推进高校篮球文化的建立和发展。尤其是篮球技术的进步,篮球文化的推广,特别需要现代化技术的支持。要实现高校篮球文化的推广与实现高校篮球文化的积极可持续的发展,必须设立有助于我国高校篮球文化发展的科学化平台。

(四)创新形式内容。

篮球文化节是建设高校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是高校篮球文化宣传价值理念的最佳载体,更是发挥大学生篮球热情的有效方法。利用篮球文化节,不断转变师生观念,使篮球活动不但成为一种锻炼身体与增强体质的手段,而且是一种快乐与一种体验,进而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支持与参与到篮球活动。丰富多彩的高校篮球文化使高校生活变得轻松愉悦,极大地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推动了校园的和谐发展。

四、结束语

篮球运动对和谐校园的建设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不仅集中体现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意志力培养和健康观念的塑造上,还体现在促进校园的物质文化、丰富大学生文化形式等方面。所以,提倡高校篮球文化建设,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同时,促进全社会的和谐进步。

(作者单位: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孙民治.关于我国篮球文化的一些思考.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2):30-34.

[2]许奋奋.高校篮球文化的教育功能剖析.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08):20-21.

[3]霍连娟.中美高校篮球文化比较研究.武汉体育学院,2005.

大学化学的心得体会篇4

一、中学生群体亚文化的特点

中学生群体亚文化是中学生在生活、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不同于主流校园文化的一种文化形态,是中学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中学生主流文化的必要补充。中学生群体亚文化是基于中学生这个身份以及相关年龄段而自发形成的、具有同层次传染力的一种社会意识,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逆反性,同时其本身也是社会化中的一个必然过程。[2]该群体亚文化是一种非正式文化,呈现出一种多极化状态,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发展模式,然而究其发展本质,无外乎以下几种特点。

1.中学生群体亚文化是一种非正式文化

中学校园中的群体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是自发性的,并没有涉及相关规章制度,而是基于某一共同特征或兴趣爱好而自发形成的一种文化形式。[3]对于学校主流文化来说,中学生群体亚文化未必具有组织和章程的约束,更多的是一种年龄特性。一般情况下,学校对有益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群体亚文化采取支持、引导和深化,而对有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群体亚文化会予以处罚、解散或者转向引导等处理。群体亚文化成员本身的身份是多重的,很大一部分成员既是主流文化群体中的一员,而又在群体亚文化氛围中表现活跃,其非正式的形式不只表现在某一个方面上。

2.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具有相对性

根据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向往程度可将群体亚文化划分为现象群体亚文化和榜样群体亚文化,现象群体亚文化是实质性的存在,而榜样群体亚文化则是指成员的追求目标。[4]现实生活中榜样群体亚文化并不存在,而现象群体亚文化中由于成员的心理状况不同,对该文化的认知程度也不一样。一部分群体成员可能会按照榜样群体亚文化的要求主动规范自己,并向目标文化靠拢,而也有一部分人则会因为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而产生心理转向,从而离开这一亚文化集群,而且由于年龄的增长和升学等原因,会有一大部分人退出该集群,同时又有另一部分人补充进入。由此可见,中学生群体亚文化是一种流动的、相对的文化形式。

3.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具有不可控性

中学生受群体亚文化影响是一种必然性的选择,这种影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而有所区别,而导致该文化产生的因素是不可控的也是无法阻止的。中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不成熟,自身控制能力较差,而且由于处于青春期,逆反心较强,在接受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同时,他们也会不自觉地融入到某一种群体亚文化中去。[5]很大一部分人进入该文化集群中并非是自主选择的,而是由于心理因素和境遇的相同才加入亚文化集群。经过家庭和学校的干预以及学生自身的心理转向,进入者会出现文化偏移,但是受到群体亚文化的影响是中学生必经的一个阶段,是不可逆转的。

4.中学生群体亚文化是一种非稳定文化

在具体的文化表现上,中学生对群体亚文化的兴趣倾向性表现得非常明显,但缺乏常规的规章制度约束。这种文化是不稳定的,甚至在某些时候,群体亚文化受众可能出现朝入晚出的情况,受众之间尽管交往密切,但是这种交往的程度并不深,一旦发生思想和行动上的冲突,就会解散或者离心。[6]群体亚文化所形成的非正式组织并非是一个稳定、平衡的组织,而是在不断地重新组合,重复地进行建设与破坏,在这过程中,除了中学生本身的心理变化,外部条件的改变也非常重要。可以说成员不稳定、成员心理不稳定以及组织形式的不稳定导致整个文化现象的不稳定性。

5.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可以产生强烈的共情心

由于有着共同的兴趣、感受、情感和境遇,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受众在很多时候表现出强烈的凝聚力,由于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形成的文化集群,没有他人的安排和主流文化群体组织的承认,其高度的共性表露无遗。在很多时候可以被称为是共情心,这种共情心在该群体遭到禁止、破坏以及被要求解散时表现得更加明显,其向心力非常强大,这也提醒外部干预者应该顺势而行,给予正确的指导,在一定情况下要理解成员行为,认可成员行动,并给予帮助,从而促使该群体能够正确地处理日常事务,让群体成员得到锻炼,同时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导向作用。

二、群体亚文化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双面影响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和发展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如果能够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这对中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个人在12~16岁期间是心理健康培养的重点时期,在这个培养过程中,人所处的环境、遭受的境遇以及个人爱好对心理健康导向有着重要的作用。[7]中学生正好处于这一年龄段,同时中学生群体亚文化跟环境、遭遇和个人兴趣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群体亚文化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有着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又可以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种。

1.积极影响

(1)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具有延展与警示功能。群体亚文化可以为中学生心理健康带来新的内容及发展空间,心理健康培养可以借鉴群体亚文化的发展形式而变得丰富多彩。尽管当代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在某些领域表现出叛逆性,在一定程度上反对主流文化,但是主流文化却可以通过一些具有特色的活动创造新的大众文化形式,依靠电视、网络等宣传,丰富中学生的文化生活。同时,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偏离和抗拒,也可以让我们反思文化体制与教育体制的不足,能够警示我们关注主流文化的缺点,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文化。

(2)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具有中介与补充作用。群体亚文化在客观上起到了中学生与社会沟通的中介作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补充作用。中学生处于竞争和竞赛的快节奏生活当中,如果没有一种特殊的文化缓解压力,必然会造成各种心理问题。群体亚文化是中学生面对社会的一种思考和探索,也是一种精神诉求。追求独立的生命体验以及生活感悟是中学生逐渐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通过兴趣爱好、追求合作和获得信任,中学生才能逐渐成长起来,由于这些东西并不是家庭与学校可以全部提供的,而在群体亚文化当中,中学生却能获得这一部分的成长经验。[8]这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来说是一种积极的补充。

(3)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具有启示作用。群体亚文化让中学生拥有归属感,能让中学生寻找到自身的价值与潜力,避免中学生误入歧途,对心理健康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处于“心理断乳”期的中学生非常渴望获得群体的认可和尊重,而这在亚文化群体中可以获得。人本身追求自我实现的本能和动机,让群体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中学生在该年龄段的精神指引。

2.消极影响

(1)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灌输有抵制作用。群体亚文化是对主流文化的一种疏离,反权威的文化态度、浮躁不安的心理状态以及对感官刺激的追求让中学生对影响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产生抗拒心理。与主流文化的疏离以及颠覆权威的心态对学校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影响很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强调的价值观是权威性、经典性的,由于浮躁不安的心理状态以及对心理共鸣的忽视,青少年难以接受一般的心理健康教育,更谈不上出现心灵共鸣,因此产生与主流文化的疏离,使心理健康教育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

(2)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容易导致学生缺乏自我约束。群体亚文化显得轻松愉快,但是其恶搞化、戏谑化的语言表现形式使得青少年对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难以形成一个整体性、逻辑性的理解。[9]由于长期受到群体亚文化的影响,中学生更愿意接受轻松愉快的思想形式,却缺乏判断这些思想有用与否的基本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健康教育难以发挥有效性。过于依赖电影、电视、网络、手机等事物,而不肯埋头苦读,更没有了实干精神,这对中学生来说是十分有害的。

三、引导中学生群体亚文化,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来说,教育工作者应正确引导群体亚文化的发展,从大局出发,努力把握中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发展状况,了解他们的思想困惑以及心理变化,积极引导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统一。[10]

1.树立多元文化观,引导中学生正确看待人生发展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要正确引导中学生群体亚文化的发展,就应该树立多元的文化观。一些家长与教师尽管自身也经历过中学生群体亚文化的熏陶,但是在面对自己的学生、孩子时,却大力打压他们对群体亚文化的认同,并采用一些不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使得孩子不但没有解决群体亚文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反而还要遭受更大的压力,从而形成叛逆的思想和行为,这对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极其不利的。[11]正确的作法是树立多元的文化价值观,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利用科学有效的手段进行引导,最终实现孩子的有效社会化。

2.挖掘中学生群体亚文化的积极作用,促进群体亚文化与主流文化接轨

学生文化是一种不断生成和发展的生活方式,体现了学生不断濡化和涵化的过程。在各种文化并存的现实基础上,家庭与学校应该用更开放的心态理解和包容中学生群体亚文化的存在,譬如在中学生兴趣群体亚文化的发展上,家庭和学校应该给予支持,充分开发教育资源,为中学生通过兴趣获得社会经验提供有利的基础。再如中学生喜欢网络、电视、流行歌曲、崇拜偶像等,家庭与学校首先应该给予理解,其次给予积极的引导,对那些不健康的文化因素应该给予适当的提醒和教育,但是对那些能够促进孩子发展,孩子也比较感兴趣的方面则应该给予支持和帮助。在很多时候,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参与者应该脱离“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二元思维模式,更应该摆脱居高临下的教育姿态,充分挖掘中学生群体亚文化的积极作用,让中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智慧变成一件积极主动的事情。

3.加强主流文化的渗透功能,建立有益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文化环境

著名心理学家维特海默认为:“没有一种文化是严密而没有边界的,文化间的相互渗透是解决心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12]中学生在学校环境中,总是有意无意地接受各种文化的信息,然而过于明显的文化灌输则会让中学生感到迷惘,教育本身应该培养人的自我界定能力,而不是培养人去适应传统的世界。教育的目的是全面促进人的社会化,而不是死板的知识灌输。在中学校园中,主流文化往往是以一种强硬的姿态,强行灌输给中学生,而这对处于叛逆期的中学生来说,是非常不易于接受的,真正有效的方式,是将主流文化“隐形化”,通过不那么明显的方式,降低学生的抵抗心理。譬如通过兴趣小组、社团、俱乐部等形式,给予学生探索主流文化的机会与平台,这样做能够培养学生公平竞争意识,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

4.消除群体亚文化的消极影响,纠正中学生错误的心理状态

中学生群体亚文化中有一部分对中学生的发展有着消极的影响,要规避这些影响就必须有所作为。一应加强中学生的法制教育,提升中学生的法治修养,使其能够自觉地依法律己、依法做人。二应调整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与方式,及时检测中学生的心理变化,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三应开展性教育,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对性有着懵懂的认知,开展性教育,可以解决许多不必要的尴尬,更可能避免一些过失和犯罪。四应加强网络道德教育,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中学生是互联网的积极参与者,规范网络知识,培养和提升中学生网络信息素养,培育中学生信息识别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只有通过这些手段,才能逐渐消除消极群体亚文化的影响力。

四、结语

个人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智力和心理正处于逐渐成熟阶段的中学生来说,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其今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然而中学生也必然经受群体亚文化的洗礼,为了保证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所有的教育参与者都应该积极参与到正确引导中学生群体亚文化的任务中来,通过长期有效的科学方法,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和坤.论从亚文化视角构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战略.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7.

[2]常永才.青少年流行文化与学校德育.中国民族教育,2006(Z1).

[3]刘寿堂.从亚文化的视角解读青少年犯罪问题.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8).

[4]赖光明.青少年流行文化与学校德育[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0).

[5]董小苹.外来文化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及应对策略.青年研究,2001(11).

[6]李庆广.“亚文化”视野中的青少年流行时尚文化.河南社会科学,2007(6).

[7]黄生鹏,陈刚.论青少年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学术论坛,2002(6).

[8]钟一彪.后现代消费:青少年娱乐亚文化及其发生.当代青年研究,2007(1).

[9]陈中印.中学生心理健康与亚文化.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2004(2).

[10]杨楠.群体亚文化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学术论坛,2005(8).

大学化学的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多元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思潮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14)01018104

党的十用24个字分三个层次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也体现了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基本内涵。在这个基础上,方有利于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今世界,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蕴含着多种社会思潮,尤其是每当社会进入大发展、大变革的时候,社会思潮就越风起云涌,对社会的思想文化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影响。全球化浪潮激起了社会思潮的发展,给高校校园带来许多新的气象和观念,大学生受到双重思潮影响,即社会层面的社会思潮和校园层面的社会思潮,价值观念多元化无法避免。因此,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念。

一、社会思潮多元化与大学生价值观念困惑与冲突

社会思潮是反映社会变迁的晴雨表。不管是科学社会思潮,还是人文社会思潮,社会思潮的影响往往由潮头演变为潮流,影响着大众。

(一)高校大学生面临着双重社会思潮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不同的社会思潮此起彼伏,丰富了人们的精神食粮,但是也逐渐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影响人们的文化生活方式。随着大学生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思潮对他们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大。

由于高校的开放性和特殊性,高校成为滋长社会思潮的温床,许多社会思潮在大学校园广泛传播,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从历史的视角看,随着新文化运动、等各种社会思潮的风起云涌,高校逐渐形成了社会思潮潮头不断涌现的传统。在当今时代,大学生生活在潮头不断涌现的校园,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不可避免,由此形成一种循环,大学生一方面接受社会思潮潮头的影响,对其价值观念的养成具有一定的促动,另一方,社会思潮的潮头走向社会形成潮流,反过来又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这种循环和双重影响,可能产生两种情况:一是潮头的价值观念、潮流的价值观念基本一致;另外一种是潮头的价值观念在形成潮流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甚至是变异,形成多种价值观念。其中,后者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形成影响更为深刻。由于经历过社会运作、群众实践、社会演化的社会思潮往往比较复杂,影响也是多方面的,许多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困惑与迷惘正是由此而生。

(二)大学生价值观念多元化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

21世纪的大学生最彰显的特征之一就是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显现。当前大学生价值观念多元化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中学价值观念与大学价值观念的冲突。从学生成长的角度看,中学阶段是形成一定价值观念的重要阶段,也是社会化程度相对较低的阶段,学校的价值观念教育比较系统和稳固。这一时期,在一定程度的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的价值观念形成往往停留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稳固性比较强。但是,一旦进入大学,中学阶段的价值观念面临多元价值观念的冲突。由于大学的开放性远比中学强,校园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形形的价值观念蜂拥而来,导致有些学生不知所措,应接不暇。如何衔接大中小学的价值观教育,是一个极为紧迫的现实问题。

其二,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价值观念的冲突。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加快

,传统的社会价值观念逐渐被解构,现代性的价值观念日益走进人们的生活,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念之间在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形成过程起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毋庸置疑,现在有不少大学生仍然保留着传统的价值观念,这些传统的价值观念直接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如传统伦理价值观念、传统家庭观念、恋爱观念、学习观念等,尤其是从农村出来的大学生表现尤为突出。如何面对现代性的价值观念,诸如大学生的恋爱观念、社交观念、市场观念等――这些问题往往会导致一些大学生陷入价值迷雾。

其三,理想的抽象性与现实的具体性之间的观念冲突。从中学考入大学,大学生往往带着某种理想和憧憬。由于受既定的价值取向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对未来充满期望,但是,经过一定时期的学习,有些学生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理论的抽象性与现实的具体性之间存在的差距,导致价值观念上的困惑、迷惘。尤其是贫困生、西部地区的大学生,他们面临的现实问题、现实困惑、现实困境与他们的理想有着一定的差异性。换言之,进入大学之前的想象与进入大学之后的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成长。

其四,个体主义价值观念与集体主义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在传统的观念里,集体主义价值观念深入人心,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在中小学阶段养成并初具雏形,但是进入大学之后,面对校园的丰富多彩以及个性张扬的现象,个体主义价值观念日益凸显,许多大学生努力从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里游离出来,甚至摒弃集体主义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的冲突,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尽管这些冲突存在一定的重复性,但是,彼此关注的角度点不同,产生的作用也不同。针对这些价值观念的冲突,必须要追根溯源,才能为化解这些问题提供条件。

二、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念多元困惑的原因分析

(一)资本的诱惑力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养成

改革开放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社会的物质财富增加给人们带来了幸福生活,也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物质的需求不断增加,对物欲的膨胀难以得到有效遏制,毕竟“物质带有一种令人愉悦的、诗意的诱惑力”[1]。这种诱惑力不仅影响到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人,还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由于物欲的膨胀,使得社会上产生的资本拜物教观念不断得到滋长,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和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中产生出来的拜物教观念”[2],在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得到彻底的根除,相反,拜物教观念的魔爪不断伸向大学生,影响他们对资本的看法和观点,甚至有些学生经不住资本的诱惑而误入歧途。近年来,高校校园逐渐出现各种形式的拜物教观念,金钱拜物教的观念尤为严重。从大学生相亲的“拜金女”到“拼爹时代”的歪风邪气的滋长可以看出,新时期大学生的拜物教价值观念有抬头之势,资本的诱惑力渗透到许多人的心灵。

(二)现实的残酷性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养成

关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必须要正视社会现实问题。近年来,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生从进入校门就开始考虑毕业后怎么办的问题,就业问题关系到他们的人生目标和未来,而近年来就业的严峻性直逼大学生不得不思考未来的出路。在就业引导下的生存方式,使许多大学生更多地关注现实问题,在专业选择、学习路径选择等方面日益趋向功利性。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学生求学之本,就业情况怎么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生存方式,“以致它具有不可克服的诱惑力”[3]。功利主义价值观念的滋长,直接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此外,由于一些大学生在家境不佳的情况下进入大学学习,他们不得不考虑生存问题,毕竟高校的消费越来越高,如何谋求生存,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纷纷跑出校园寻求兼职、发传单等各种实践活动,从而导致大学生过度社会化倾向日趋严重。

(三)个体主体性彰显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念养成

当今的大学生与过去的大学生不同,个体的主体性意识不断增强,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日益增强,集体观念受到严峻挑战,集体观念淡薄。应该说,追求个性发展、个性张扬本是一个正常的问题,但是,由于个体主体性彰显,大学生对自我的要求、自我的追求也就不同,社会上的追星现象也逐渐渗入校园。校园亚文化的滋长为个体主体性彰显提供平台。大学生有个性是好事,但是个性太强,未必是好事。如何避免学生走向两个极端,调和他们的观念,同样是一个亟待思考的问题。

(四)社会各种不雅现象在校园出现,不健康价值观念的传播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念养成

毋庸置疑,许多大学生经不住这个时代的诱惑,在价值判断还未完全定型的情况下,容易在网络上、现实上被各种不健康的价值观念所误导。尤其是一些腐朽的价值观念,给大学生带来极大危害,如社会上出现一些道德沦丧的现象,瘦肉精、毒奶粉、地沟油等一系列的问题,“引领罪恶的诱惑声不断淹没崇尚德行的热情”[4],导致一些大学生难以辨清社会现实,在各种形式的价值观念中处于迷雾状态,也就难以使他们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念。

从以上分析可知,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的养成必须要及时引领,针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困惑亟待主导价值观引导,才能避免大学生价值观念出现偏差。在当前,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念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念成长,才能回到正轨、跟上主流。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对策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的体现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宣传、弘扬和引领主流价值观念的主要内容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就是说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培养必须要坚持以主流价值观念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

(一)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整体性

整体性思维是解决社会复杂问题的重要思维,在精神领域尤为如此。当前,许多学者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念,可以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部分分别有针对性实施引领,即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引领什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什么,以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引领什么,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什么。这种思路有利于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针对性把握,值得借鉴。目前这种观点得到学术界不少同仁的认同和支持。

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各部分内容是一个有机整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必须要从整体性的高度把握,而不是采取切分法。不可否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体性是其内在要求,强化整体性思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本质要求。因此,“整体性植入法”可以有效地应对大学生价值观念存在的某些方面偏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作为整体性呈现才能展现其魅力,才能增强其凝聚力和渗透力。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理想、信仰、伦理、价值取向等各个方面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体性植入将有效地化解这些困惑。毕竟大学生遇到的价值观念问题也是复杂性的、综合性的问题。不能单就某一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辩证看待、整体考虑。

(二)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机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机制必须立足于两个角度:一是基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角度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引领;二是基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角度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引领。前一个角度从整体性的范畴谈意识形态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后一个角度则更多地从大学生的发展需要、人才培养的需要出发,处理好国家发展、社会需要与大学生成长需要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机制的创新必须考虑这两个角度。为此,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机制,必须要创新一元主导多元的机制、一元引领多元的机制、一元主导与多元共生机制等等。“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里强调一元主导多元,其目的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下的大学生多元价值观念发展;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和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发展;处理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下的大学生多元价值观念共生发展、和谐发展的问题。

(三)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支撑作用

校园是大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场域,校园文化建设尤为值得关注。高校是多元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舞台,也是青年人价值观念养成、多元价值交流的重要平台。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就是要抓住几个核心: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精神的建设。大学精神是体现一个时展的重要标志,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时代精神的诱惑”[4],大学生精神的培养是校园文化发展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引领大学精神建设方面的作用意义重大、地位凸显;二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社团文化,不断培育新型校园社团、社团联盟等,为大学生价值观念养成创造良好条件;三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区文化,大学生大部分时间在社区度过,建设社区文化至关重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区文化建设,就是要在社区文化的观念、精神上做文章;四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管理文化,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创新服务性管理的方式和模式,不断提高高校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五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批判和抵制各种腐朽、落后价值观念的滋长,铲除其生存的土壤,不断净化校园空气,为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养成创造良好的环境。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最有理想信念、思想最活跃的群体。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社会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影响,要找到人生发展的正确路径,必须有主流价值观来引领前进。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将是高校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而必须长期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大学化学的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校园文化理想信念大学精神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繁荣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源于民族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发展起来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和主导。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高校校园文化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健康发展必须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等方面。要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整体成效,必须着力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树立以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人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他们的理想信念、政治思想观念直接关系着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兴衰成败。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非常重视,先后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各高校都对学生进行了切实有效的理想信念教育。当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状况总体上是良好的,大部分大学生精神面貌是积极向上的,关注国内外的时事热点,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将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紧密结合,在服务社会中提升能力;敢爱敢恨,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积极倡导社会正气。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由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带来的社会风气滑坡,对外开放中一些外国不良思潮的涌入以及西方敌对势力思想颠覆的力度加大,高校校园不再是纯净的象牙塔,大学生们面临着各项不良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一部分大学生失去了判断力,理想信念动摇甚至丧失,价值观念偏执甚至扭曲:奉行个人主义,个人利益至上,争名逐利,不择手段;奉行享乐主义,追求物质享受,攀比消费,荒废学业;奉行无政府主义,纪律观念淡薄,自由散漫,言行不端等。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根本的动摇,也是最危险的动摇。我们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方法论,端正认识,明确立场。

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的头脑。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与唯物史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实质是坚持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这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增强以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自觉性,使大学生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仰者。

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导大学生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近期目标,是共产主义总目标的一个阶段目标,既坚持了共产主义方向,又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情;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奋斗方向,又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得到、摸得着、干得起劲。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导大学生的发展,要引导大学生将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将个人目标融入社会目标,自觉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在实现社会价值中实现个人价值。

要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大学生斗志。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中华民族与时俱进,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鼓舞大学生斗志,就是要教育大学生了解历史,汲取精华,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育大学生了解国情,理国,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用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大学生斗志,就是要教育大学生明确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个体发展的基本品质,是关系国家未来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教育大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提升创新本领,为中华民族进入世界强国之列而奋斗终生。

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大学生道德风尚。只有把握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高校才能形成扬善惩恶的良好风气,大学生才能养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鲜明指出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以何为荣、以何为耻,为大学生判断行为得失、做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规范。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大学生道德风尚,就是要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提升社会公德素养,疾恶如仇,弘扬正气,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己任。

二、形成以批判、创新为本质特征的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价值追求所在,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基本功能,能否高质量履行职能,涉及经费、师资、硬件等方方面面的因素,但最为关键的因素是大学的精神。大学精神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灵魂、是大学生命力的体现,大学精神的导向力决定着大学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和发展前景,大学精神潜移默化地滋润大学生的精神、信念和信仰,使其受到无形的洗礼和熏陶,这种影响虽然无声,但却巨大,往往是持续终身的。大学精神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灵魂,对校园文化建设起着主导作用,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以批判精神、创新精神为本质特征的大学精神。

大学作为知识传承与创新的殿堂,以追求真理、弘扬科学为己任,批判精神是大学精神的第一要义。人类知识浩繁,要吸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首先是批判,在批判中才能分清真理与谬误。继而是继承,在批判基础上的继承是理性的接纳,是对合理因素的汲取、不合理因素的舍弃。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就是要培养大学的批判精神:马克思主义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空想社会主义批判继承的产物,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对中华文化和时代精神批判继承的产物,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我国道德建设批判创新的产物,没有批判精神就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敢于发问,勇于探索;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不盲从潮流,理性思考,正确行动。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精神是“大学精神”的根本,是大学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内在生命力。改革开放是我国人民勇于创新的结果,也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形成的历史条件。创新让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当代的大学生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担负着历史的重任,只有坚持创新,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培养大学的创新精神,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创造动机,引发创造兴趣,培养创造情感,锻炼创造意志;提升创新能力,使之能够发散思维,动手操作,科学规划,有序实施。

三、开展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大学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重要的载体和平台,是学校第一课堂的补充、延伸和拓展,对大学生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高校校园文化活力的源泉,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巩固、强化第一课堂教育的效果,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能够扩大学生的活动范围和活动层面,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生做人,提升社会实践能力;能够增加学生的生活知识和社会经验,培养其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为大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实践证明,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能对大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而且能产生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目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形式日趋丰富多彩,但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的倾向:一是多而不精,吸引力下降。随着高校办学经费的提高,举办校园活动的条件越来越好,但走进高校校园却发现虽然校园活动越来越多,但却没有多少活动能真正吸引大学生,甚至一些活动采用分配任务的方式拉人参加。二是娱乐为主,缺乏引导。许多校园活动只注重娱乐性而缺乏引导性。低俗娱乐盛行,缺乏相关部门对活动主题的把关和活动内容的审核,大多数校园活动只是让参与者笑笑乐乐,没有考虑如何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引导。三是政治教育活动偏少,学术活动针对学生的少。高校校园中通俗文化流行,文娱活动较多,但政治教育活动偏少,除了上级机关要求组织的一些特定活动外,“自选动作”很少,“规定动作”形式单一。高校的学术活动较多,但针对学生特别是本科生的很少,面对高水平的学术活动,大部分学生只能感受下氛围,望而却步。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中,使大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要充分利用各种纪念日以及党和国家的重要活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逐步形成一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唱响社会主义主旋律,体现时代风貌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要深入班级,深入寝室,深入学生学习生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引导大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从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做起,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文化添光加彩。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eB/oL].,2011-10-18.

[2]姜华,黄蓉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1).

[3]饶武元,胡罗斌.论大学精神与大学发展[J].教育学术月刊,2010(1).

大学化学的心得体会篇7

论文摘要:本文从高校体育的特殊环境和高校体育的形式。论述高校体育对学生心理障碍的克服。旨在注重高校体育的功能,在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发挥高校体育的特长.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网站

   心理障碍就是影响个体正常行为和活动效能的心理因素或心理状态。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有:焦虑、麻木和冷漠逆向心理、狭隘和抑郁、神经过敏、闭锁心理等。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我国大学生中有30%左右存有各种心理障碍,特别是马家爵事件.使我们看到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人格的发展与完善。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是关系到我国人才的培养、教育目标实现的大间题。

1高校体育的特殊环境对心理障碍的克服

1.1高校校园的体育自然环境对心理障碍的克服

   人类的心理与行为是在后天环境下,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的教育影响下,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才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教育的投人力度逐渐加强,校园的物质基础建设得到很大改善,校园环境整洁、美丽优雅,使人精神偷快、轻松,给人以充满生机和奋发向上的感受,校园的绿色植物不但能增添空间的绿意,而且能培养不少生活的情趣,令人心旷神怡。在这优美的校园、清新的空气、充足的阳光里进行体育教学,使学生们呼吸更加通畅、心情欢愉、忘却烦恼,从而改善大脑皮层的状态,使其兴奋与抑制达到新的平衡,精神状态也得到应有的调节。加之体育教学一般都是在生动、活泼、风趣、形式富于变化的环境中进行,学生存有的紧张情绪得以松弛,自卑、优郁、脆弱的心理,也在此种融洽环境中得到抑制。

1.2高校校园的体育文化环境对心理障碍的克服

   高校的校园文化在高校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中,有着学科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的校园文化给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学生在积极、乐观、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情操得到了陶冶,自身的素质也得到了提高。作为校园文化形式之一的校园体育文化,它给予学生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等方面一系列的适应反应,从而对机体产生积极的影响,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校园体育文化也有助于学生的心理调节,它能锻炼意志品质,催人奋发进取,培养集体观念,加强组织纪律,协调人际关系,消除精神烦恼,给人带来欢愉,使人身心和谐、健康。为此,我们应该积极开展能适合学生个人爱好的形式各异、内容多彩的课外体育文化活动,这不但对学生体育兴趣、体育能力、个性发展非常有利,而且有助于活跃人际关系和强化群体意识,有助于学生心理障碍的克服。

2高校体育的形式对心理障碍的克服

   体育运动不仅能健身,亦有益于心理健康。生理学研究表明,人体在运动时,大脑会释放一些能引起精神愉快的化学物质—内啡素,内啡素分泌得越多,人的愉快感、放松感越强烈。也有研究发现每大参加一定体育活动的人比不参加任何体育活动的人,在精神、情绪、心境等各方面都好得多。体育运动还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反映能力,增强肌肉活动的能力,提高心脏潜力,增加消化与吸收的能力,加速人体生长发育。

2.1快乐、休闲体育对心理障碍的克服网站

   快乐、休闲体育常是健身、健美操、体育舞蹈等娱乐性较强的项目。大学生在学习之余,参加这种欢乐、活泼、友好等交融在一起的体育活动,有助于松弛身心,兴奋中心转移,从而恢复身心疲劳,有利于身心健康,达到积极休息,恢复精力体力。通过健身、健美操、体育舞蹈练习过程中体现的艺术美,有助于学生的情操陶冶,使其受到美的熏陶,丰富了内心世界,提高精神境界,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快乐休闲体育练习群体的流动性,把学生的接触面扩展到整个学校,甚至面向社会,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交流,心灵得到沟通,为那些不懂交友艺术的学生提供了有益场所,从而促进学生的人际交往,丰富人生体验。

2.2传统竞技体育对心理障碍的克服

   传统竞技体育具有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之功效。挫折会给人带来心理紧张及焦虑,而一般体质好的人比身体虚弱、生理有缺陷的人对挫折的容忍力要高。传统竞技体育还有宣泄的作用,当要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时,可以到运动场上打打球,也可以到郊外去爬山,通过转移“视线”,消耗内能,使怒气自然宜泄出来。此外传统竞技体育的集体性、艰苦性、对抗性、耐久性,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通过长跑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往直前、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通过登山活动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和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通过球类的竞赛活动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团结友爱的集体精神。竞技体育具有较高技术和战术水平,吸引着许多学生参加体育训练和比赛,通过身体力行的训练和运动比赛,学生可以得到胜负、成败、荣辱、争让等各种情感体验,胜者信心得以增强,获得实现目标的经验,负者则可以从中探索失败的原因、从而达到心理承受力的培养,为有效地克服心理障碍提供心理尝试。

3建议

3.1注重教师的实际运用能力

   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其教学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习惯和能力,而对体育克服心理障碍方面认识不够,运用也极少。因此必须注重教师这方面能力的实际运用,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设计练习项目并合理安排,制定具体教学方法,有目的地制定课外体育计划,充分发挥体育的这一功能,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

大学化学的心得体会篇8

素质是人类在智慧、审美和道德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是人们在受教育或参加社会实践中培养和表现的。培养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适应和改造社会的能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而学生活动是学生传统教学模式之外培养综合能力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是学生提高能力、提高素质、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各种积极健康向上的团体活动,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素质的提高起到作用。其具体表现在: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品德修养思想政治素质决定了人们的政治方向,对大学生的未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团委和学生会通过组织一系列积极、健康、向上的活动,如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探讨、时政的分析和未来共产主义的实现,能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和爱国热情,树立起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将国家的前途与命运视为自己的责任,从而为实现共产主义努力奋斗。由于团学活动是一种集体性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们养成了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集体意识,奠定了集体观念,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同时,遵守章程,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自我公德意识的培养,增强了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可以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现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关注。由于他们的成长过程比较顺利、生活舒适,尤其是三本院校的学生,他们的身心健康更应该受到关注,如大一刚到的新生信心满满,对自己的估计值过高;入学后,发现大家都很优秀,极易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及失落感。如果不及时调整心态,就会容易出现心理障碍。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解决这类心理问题,团体活动这时就表现得较为重要。团学活动能够有效地把学生按某种关系组织在一起,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环境,给他们一条表现自我、发展自我的新途径。

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交际能力人际交往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高校学生的交往情况不太合理,主要表现在:缺乏理性的正式交往,以情感交往为主。学生组织是依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组成的同辈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群体成员之间有较高的心理认同感。同辈群体彼此之间愿意心贴心地去沟通交流,所以非强制性的交往实现了自己对知识和情感的满足。在组织里,存在着大量的会员与会员之间的横向交往和会员与团体负责人间的纵向交往。通过社团内多种多样的交往模式,学生的交往需要基本都得到满足,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有利于实现社会化功能

社会化就是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每个人必须经过社会化才能使外在于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这是社会交往的基础,并且社会化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是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能实现的,它是个体人与社会联系的纽带。通过社会化,个体可以学习、获得参与社会所必须的价值观念、基本技能、思想和行为,进而顺利地融入到社会实现角色的转变。大学生社会化的程度直接影响整个社会化的整体进程。所以,在影响个体社会化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方面,推进大学生社会化是至关重要的。影响与推动大学生社会化的因素有很多方面,作为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高校学生团体,在其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和价值不容忽视。有利于丰富教育载体教育任务的完成,教育目标的实现,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互动,教育内容的实施,都离不开一定的载体。随着时展,传统的载体已经不能满足当今高校的需求,必须进行载体的创新研究。高校团学活动的突出特点是活动的自主性、广泛性。团学活动是在高等学校的党委和团委的引导下进行的,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可以操作和利用团学活动。团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但也有一部分教师以及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参与,团学组织通过开展团学活动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提供了一个平台。这样,就使团学活动能够作为载体被我们所利用,并且它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方面具有独特的特征。

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形式新颖多样,内容生动活泼,是团学活动的显著特点。通过活动载体,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活化”,从而被人们潜移默化的接受。团学组织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通过活动中的人和事“活化”起来。即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图景,极大地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呈现一种潜滋暗长的态势。这种效果正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追求的理想的效果。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在团学活动中,参与各种组织活动的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他们在受到教育以后,使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提升。这时,他们就可以用自己的感召力感染和教育其他学生,这样原来一部分学生就从受教育的客体转变成了主体,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例如,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就能够使大学生的行为得到规范,文明程度得到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得到强化。通过实践活动感染和帮助其他社会成员,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从而最大限度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

实现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有机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两个基本要素。教育和自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并存的两种活动,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协调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做好。团学组织开展活动的同时把思想治教育的内容有机地融入其中,这是教育的过程;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潜移默化接受教育的同时,学生个体又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鉴别判断,从而不断提高认识,这同时又是自我教育的一个过程。通过具体的教育活动,使外界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实现了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有机统一。

三、有利于延伸主渠道

大学化学的心得体会篇9

【关键词】心理契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101-02

美国管理心理学家施恩指出,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施恩认为,在任何一个组织中,组织成员之间、组织成员与组织之间,都存在一种没有明文规定的对相互责任、权利和义务等的内隐的主观约定,就此形成一系列含蓄而微妙的心理期望。包括期待对方能满足自己某些期望,以及对方产生自己所希望出现的某种行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通过“教、学、做、用”一体化教学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内化到学生的观念中,形成相应的健康心理和行动能力。这一过程离不开学生的主动性参与,即心理健康教育内化的程度受教学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校之间合作行为的影响。心理契约是对彼此角色的基本假定,决定了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

不同的学者各有侧重地对内化概念进行了阐述,却不约而同地表明了内化的共性:通过一定的学习、实践,社会个体将外部获得的科学心理知识以及情感、行为要求,有意识地转化为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情感调控、行动的过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是指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由教育者外部灌输转化为自身内在主动的认同,在对自身心理以及健康心理表现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实现各种健康心理观念的融合,逐步渗透到内心深处,最终通过内在自我整合外化于行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过程并不是教育主体外部灌输的过程,而是大学生个体内化并将其加以实践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大学生自我教育性发挥作用的过程。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有针对性地调动和激发大学生的自觉性和主体性,引导大学生自觉主动、科学地进行心理的个性化教育和自我教育。

二、心理契约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的因素

(一)内在动力因素。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活动中,需要和动机是推动内化活动顺利进行的内在动力。需要是指个体对客观现实中所缺少的事物的欲望和要求,常以意向、愿望的等形式表现出来,是推动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实践的基本动力。动机是指由特定需要引起并引导个体的行为趋向某一特定目标,用以满足自身某种需要的意愿和特殊心理状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在于其内在的需要,而动机则是推动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内化活动的直接原因。因此,大学生正确的需要和动机能够对其健康心理的积极内化产生推动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和行为,而不正确的需要和动机则会对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内化产生阻力,导致大学生形成不良的心理观念和行为习惯。

(二)情感激励因素。在对大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时,教育者首先应调动动态反应中大学生心理活动所构成的要素,包括情感要素等被调动和活跃起来,继而产生情感共鸣和心理认同。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活动中,大学生情感因素等心理因素的激发,对于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化效果至关重要。大学生内化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首先应对教育者传授的心理知识形成一定的认知和理解,然后教育者通过多种形式的情感激励和教育引导,引起大学生在情感上与教育者共鸣、共识,以进一步促进其对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教育内容的积极内化。

(三)环境调控因素。个体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受到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化过程必然会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外在群体因素的制约和规范。学校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载体,承担着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学生与学校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建立良好的心理共识,对大学生顺利内化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模式的方案

基于心理契约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的因素,笔者认为可从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建构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模式的可行性方案。

(一)优化内部环境模式。心理契约的建构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主体互动的结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的主体是大学生自身,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真正能认同和内化的程度,取决于大学生本身对心理健康知识和行为的渴望以及内部环境的优化结果。

1.采取主动情感模式。从内在需要角度看,大学生更侧重于情感关怀和精神满足,以此建构的心理契约,可增进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的信任感,是大学生主动内化教育内容的动力。具体措施如下。一是正确运用情感激励手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中心理契约主要是关系型心理契约,情感激励是调动大学生内化积极性的纽带,通过教育者言传身教和以身作则,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用情感因素来架设通向大学生内心深处的桥梁,以理晓之,以情动之,用张弛有度的人性化情感教育去激励大学生,才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效。二是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自我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较高的层次,它是大学生按照自己脑海中设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从而发展自我的实践活动。自我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的行为表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是在教育者的指导下,经过外部教育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大学生必须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正确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在心理健康教育内化过程中不断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

2.采取期望认同模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中的心理契约建构,强调学校和大学生对彼此期望的认同,这种心理期望是一种愿景共识,需要学校与大学生的真诚沟通和有效交流,不断感知对方的心理预期,逐渐调整自己的期望,最终使双方的相互期望趋于一致,成功缔结心理契约。具体措施如下。一是拓宽期望的交流与沟通渠道。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过程中,常常出现期望偏差或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心理契约失衡情况,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交流与沟通不畅。学校可从心理调查、心理咨询、心理热线、心理信箱、心理团辅活动、心理社团活动等方面着手,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地交流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二是合理运用心理暗示的交流与沟通手段。合理运用心理暗示,可以使双方了解彼此的心理倾向、心理期望,有助于教育者与大学生达到相互期望的一致性,起到良好的交流与沟通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心理暗示如果运用不当,会造成双方的期望偏差越来越大,最终出现心理契约失衡,甚至心理契约破裂的情况。因此,合理运用心理暗示手段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实现的关键。常用的心理暗示方法很多,既包括情境设置和校园文化暗示、动作暗示,也包括语言赞美和文字激励等方式方法。

3.采取需要满足模式。个体的需要和现实之间常存在许多矛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和解决这些矛盾,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激发学生的内化积极性。大学生在要求学校满足其需要时,必须保证需要的合理性,协调学校的现实水平与自身需要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合理需要。具体措施如下。一是从现实出发调整不合理需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者对于大学生的不合理需要,可采用心理教育、心理引导、心理咨询等方式,帮助大学生认清现实,调整大学生在需要认知上所产生的偏差。并教育学生从学校的客观现实出发,学会调整自己各方面的需要。二是完善和丰富合理需要满足手段。满足大学生合理需要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包括丰富和完善现代教学手段,调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使其更加符合现代大学生的教育期望心理。对于在目前状况下不能得到有效满足的大学生的合理需要,则要做好大学生的解释和心理工作,说明无法满足的原因,请求大学生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包容,并争取创造各方面条件和机会,完善相应的教育政策和实施手段,逐步对问题加以解决。

(二)优化外部环境模式。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的外部环境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制度和学校教育等力量的同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1.优化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个体健康心理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利益多元化和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下,大学生日益多样化的信息来源,使心理健康教育内化的环境变得更为复杂,很大程度上影响高校与大学生之间构建有效的心理契约,因此社会环境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来说,可从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化影响最明显的社会舆论、社会风气和社会文化三方面来净化社会环境。一是倡导积极心理社会舆论。所谓社会舆论实质上是大众对普遍关注的社会事件或社会问题进行交流、碰撞、整合、沟通后形成的,通过言语、非言语形式公开表达的态度、意见、要求、情绪等的共同意见。社会舆论一旦固化在公众心理,心理制约与控制作用就会发挥出来,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心理,也可能是消极心理。应倡导积极心理社会舆论的正面导向作用,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的健康发展,坚决抵御消极心理社会舆论的负面影响,逐步净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的社会心理舆论环境。二是发扬积极的社会风气。社会风气是对整个社会环境的折射,对大学生的心理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抵御消极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努力净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化的社会风气,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心理认知和良好的情感调控,进而培养大学生积极、乐观、进取的良好个性,是心理健康教育内化心理的前提。三是传播健康主流社会文化。主流文化对个体的心理、行为和人格特征有着深刻的影响,社会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是无意识的,却又是文化意识形态最高级的影响层次,对大学生的健康心理观念和情绪情感具有决定作用。因此,应加强对社会文化传播渠道的监督,强化健康主流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心理引导,保证健康主流社会文化能够渗透到大学生心理观念中。

2.优化校园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的培育正是为了引导学校与大学生共同履行心理契约精神,使心理健康教育主体双方形成合理的价值期望以及良好的心理行为取向。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培养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是培养校园文化的关键因素,尊重并容纳大学生主体性和个性差异性,引导大学生获得自尊、自信的情感体验,从而深刻认识到自身发展与学校之间密不可分的相互影响,促使学校与大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心理契约,进而塑造其健全的主体人格。二是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个体人格的健全发展,都依赖于良好的育人环境的建构,注重优化良好校风、班风、学风等校园文化的建设,真正重视和尊重现代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和精神要求,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文关怀和现实意义。同时,努力创造条件,解决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困惑,使大学生在健康良好的环境氛围中成长。

【参考文献】

[1]曹威麟.高校师生相互期望与心理契约的演进与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6)

[2]吴小欧.教中的心理契约[J].中国教育学刊,2006(12)

[3]迟到,史秀云,荣红霞.关于心理契约对高校学生学习行为影响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0(36)

大学化学的心得体会篇10

关键词文化整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对策

1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整合的主要载体

自大学出现以来,其作为人类文明继承、传授、融汇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大学校园在人类文化的整合过程中历来具有十分重要地位和作用。

1.1当代大学文化多样性的具体表现

1.1.1文化的多元化

大学文化多元性是多元一体文化格局在大学文化中的具体体现,中国各少数民族在自身的存在和演化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独特灿烂的文化,这些文化通过各民族大学生不同的语言文字、宗教习俗、艺术创造等形式,充分展现了大学文化的多元性。同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正在吸引着全世界的青年来华求学。来自不同国度的留学生必定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这些来自不同国度和文化的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中国大学文化的多元性。

1.1.2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当今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多元和矛盾,充分表现出了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的全社会的复杂心理。大学生合理的利己主义和对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已经成为普遍且公认的价值取向。他们内心深处依旧保有传统、朴素的道德观念,但对于各种社会上的道德价值选择却存在着极大的困惑和矛盾,往往表现为一种言行不一。

1.1.3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文化整合教育的具体要求

(1)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整合教育,以促进各民族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包容为基础,为他们营造一个思想开放、宽松,行为多元和谐的校园文化大环境,从而为各民族互相尊重、共同发展和民族平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整合教育,引导培养他们对于各种文化的宽容和理解,使他们懂得不同文化只有通过碰撞和交融,整个社会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促使他们逐步树立民主、公正、平等、人权等观念。

(3)对大学生加强民族文化整合教育,在全体学生中进行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的教育,将有助于增强各民族大学生在不同文化中的适应能力,促进个人发展和社会稳定,以保证每一个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利在法律的范围内得到充分的实现。

2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整合中必须突出爱国主义教育

2.1抓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国家重点培养出来的高层次民族人才,他们的茁壮成长,对于国家的繁荣、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大都来自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所以他们之间也就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如何才能使得这些处于不同地域环境、文化背景、宗教习俗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拥有共同的意识形态,从而更好地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就需要提炼各民族的民族精神,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文化整合中积极贯彻爱国主义教育,使他们形成符合主流社会意识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使他们成为具有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民族人才,这也正是我国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希望之所在。

2.2爱国主义的本质内涵

现如今我们所说的爱国主义,实质上是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其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因此,爱国主义与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国际主义都是高度统一的。具体体现在:热爱祖国,富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秉承优秀爱国主义传统,坚定爱国主义信念;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立志成为国家之栋梁;坚持国际主义,树立热爱和平的良好形象;身先士卒,满怀历史责任感;反对分裂,做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中坚力量;勤奋学习,努力完善等方面。

3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整合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

3.1民族心理对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影响

各民族由于其生存和发展都处于不同的地域环境,这种地域影响会产生出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而使得不同少数民族拥有一些独特的心理。民族心理是民族共同体与民族社会的一切物质环境、社会关系与生活方式,在每一位该民族成员的个体心理中所引起的一系列心理反应。

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边远地区,经济发展普遍落后,当他们面对一个共同的新环境时,也存在一定的共同心理。例如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自尊心非常强烈,由于历史原因,长期的民族歧视及民族地区落后经济的影响,自卑心理普遍存在于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另外就是敏感心理较强,对于自己民族的历史、现状及社会、同学之间对于本民族文化、语言、服饰、风俗信仰等方面的评价和态度都表现得十分敏感,甚至会发展为排他性。此外,从众心理较重,从众性利弊各半,如果处理不当,甚至可能会被人利用而做出一些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来。

3.2民族性格对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影响

由于历史的、自然的各种原因,少数民族同胞往往拥有非常独特的民族气质和性格特征。这种深层意识特质是一个民族中大多数成员共同拥有且会反复出现的心理特质和性格特点的总和。具体说来: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感知、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好奇心、求知欲较强,对于未知领域和事物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他们思维敏捷、思考方式独立,但从众性比较突出,观察事物比较感性。少数民族大学生其性格特征中坚忍不拔、百折不挠、执着进取的一面比普通学生表现得明显且强烈。但自由散漫、因循守旧的特点也往往比较突出,对于个人的要求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态度比较欠缺。少数民族大学生待人真诚、信守诺言、富有同情心,但同时也容易轻信别人。

3.3民族文化对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