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的工作总结热门5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08:57

结构化的工作总结第1篇

结构化的面试思维技巧问:

老师,有一种叫啥结构化思维的,请问是怎么回事呢?可以讲讲吗?

所谓的“结构化思维”就是考虑问题或者输出表达的思维角度更全面,更系统。比如回答问题的时候,更能按照某种逻辑,有效的系统封闭回答对方可能提出的设问。

举个例子,像一场面试,面试官可能会有很多很多的问题,但你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就可以优先自我回答对方最关心的问题。

比如:

1.我是谁?

想办法让别人以最快的速度记住你。

2.我做过什么?

让别人知道你对于这个岗位,有什么历史储备与心理准备。

3.为什么是我?

让别人知道你的与众不同是什么,与应聘岗位的匹配度,非我莫属的理由是什么。

注:以上给的仅仅是应聘“结构化思维”中的一种,而不是唯一的绝对的标准答案。

同理,面试官的所谓的“StaR”的结构化面试也是一种结构化的思维哦。

结构化的工作总结第2篇

顾问技术系列之结构化框架思维

结构化思维是咨询顾问的重要技术之一。

一、什么是结构化框架?

所谓结构化框架,是指咨询在思考问题、探寻答案、解决问题的时候都要有一个结构化的框架。这个框架就是这个问题的界限,客户的在这些所能遇到的问题和可能的疑惑都会在这个框架内。

二、为什么要有结构化的框架?

1、有结构化的框架,便于明确事实收集方向,便于集中精力于关键问题,便于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2、有结构化的框架,便于引导客户进行系统化思考,通常,客户的思维方式都是发散的,看问题都是各自独立的,在他们看来,组织是组织,绩效是绩效,薪酬是薪酬,很难理出其中的逻辑顺序。

3、有结构化的框架,客户的任何问题都可以给出合理的解释。通常,客户思考的都是具体问题,我们知道,细节不能成为解决问题关键,但是如果忽略了客户的细节问题,可能客户的管理干部就买你的帐了,但是当你能把他的问题放在一个框架下面,客户理解起来你的思想就比较容易了,咨询顾问与客户的融合也就很自然了。

三、如何建立结构化框架?

1、第一步是建立结构化的思维。咨询思考任何问题,都要从结构化的角度出发,任何的沟通、研讨都要首先在脑子里形成一个结构化的框架。假设和客户沟通一个问题,没有进行结构化的思考的时候,那么可能第一次想到了一个问题,就去和客户沟通这个问题,但是回来之后,发现漏了一个重要问题,就再去找客户沟通,第三次,又发现了一个细节没有搞清楚,再去找客户,这样三番五次的沟通,会给客户不专业的印象,另外,客户的时间也是很宝贵的,不能一直等着你来问题。

这就像那个经典的买土豆的故事,第一个人什么也没有想清楚就去了,结果一次一次地被领导问到无话,然后再一次次去问菜农,非常被动,而第二个人先了解了一下要招待的客户层次和人员组成,然后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个菜谱,在这种思维的指导下,一次性完成了采购任务,从结构化思维的角度讲,第二个才是咨询顾问。

2、第二步,熟悉各种理论知识,知识的储备是建立结构化框架思维的基础,任何理论都要自己的结构化框架,比如绩效管理的结构化框架包括:战略目标分解-绩效指标制定-绩效辅导-绩效考核与反馈-绩效诊断与改进,如果谈绩效问题,那么我们就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着手,任何问题都跑不出这个框架。比如薪酬管理的结构化框架包括:薪酬标准是否明晰-薪酬结构是否合理-薪酬的公平性是否合理-薪酬调整规则是否明确等。

知识储备是咨询顾问的必修课,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随着顾问工作的深入,积累越多,脑子中各种知识的框架就越多,各种框架之间的搭配更加自如。当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就拥有了驾驭的感觉,这时候再谈问题,结构化框架自然就有了。

3、第三步,调研客户现状,对客户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形成聚焦,根据对问题的判断,结合理论知识的结构化框架,形成适合客户实际的结构化框架。

4、第四步,与客户沟通,再次调整结构化框架。这时候,与客户需求紧密结合的结构化框架就已经形成了。这时候,再在这个基础上着手细化的解决方案,就比较容易了。

需要注意的是,结构化框架有时候并非严格的形成一个闭环,有时候,抓住几个核心关键点问题,就是抓住了解决问题的结构化的框架,可以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但无论如何,结构化的思维一定是贯穿咨询工作的始终!

结构化的工作总结第3篇

结构化思维之《私人订制》

思维培训师李伟希

《私人订制》是不是所谓的结构化思维?

《私人订制》,网上骂声一片。现场看完,确实让我这个多年的冯粉也感到有些失望。不过,抛开电影的喜剧性来说,必须承认《私人订制》是一部结构很清晰的故事片。

首先,从任何结构化的思维都必须有一个中心思想的,也就是主题。《私人订制》的中心主题为“成全别人,恶心自己”。

其次,由主题“成全别人,恶心自己”展开的剧情的整体结构脉络为“1+3”,即“1个引子,3个定制,”。其中“3个定制”分别为所谓的定制“当官”、“雅过敏”、“有钱”;

最后,冯导又设计了“1个道歉”作为结尾,呼唤人们的公益思想并以此作为总结。“1个道歉”又分为4个子道歉,分别为“向空气道歉”、“向森林道歉”、“向大地道歉”、“向河流道歉”。

总结:《私人订制》是一部结构很清晰的电影,类似如此编剧的电影还有《将爱情进行到底》,同时比如《西游降魔》也是大致如此的结构。你能分享你的《私人订制》电影的思维导图吗?

结构化的工作总结第4篇

结构化思维与工作汇报

课程背景:

企业员工及管理者经常遇到参加工作会议或者一对多的沟通场面,需要向上级和下属,不同部门同事进行汇报或沟通协商。这都需要我们采用表达呈现技巧。那么如何有效组织表达内容?如何才能让同事或领导听得懂、愿意听?如何清晰表达我的真实意图(逻辑关系搭建)?如何生动表达(表达方式选择)?如何处理听众的问题(进行提问应答)?本课程基于以上问题的解决而研发,并结合结构化思维,让工作汇报更清晰高效。什么是结构化思维?

结构化思维是一种重点突出、逻辑清晰、主次分明的逻辑思路、表达方式和规范动作,可以瞬间梳理杂乱的思路,让表达更高效。其背后支撑原理是1973年由麦肯锡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的咨询顾问巴巴拉·明托(Barbaraminto)首创的金字塔原理(pyramidprinciples)。结构化思维能帮助你解决哪些问题?

掌握如何用结构化思维思考、沟通、管理下属和解决问题;提高逻辑性、条理性;掌握表达的标准结构、规范动作;沟通准确高效。

▲思考:用全脑思维,提高结构化思维能力,思考全、准、快。

▲书面表达、公文写作:挖掘读者的关注点、兴趣点、需求点、利益点;用金字塔搭建逻辑清晰的框架结构;归类分组、重点突出、逻辑清晰、主次分明,让人看得懂、愿意看、记得住;缩短写作时间,减少修改次数。

▲口头表达:重点突出,调理清晰,言简意赅,让听众有兴趣、能理解、记得住。▲管理下属:分配任务时,思考周到、全面、严谨,不重叠无遗漏。

▲培训师开发课程和讲课:能够快速搭建框架结构、组织素材,逻辑清晰,通俗易懂。

课程收益:

◆学员能够正确认识到自身定位的重要性,团队的重要性,上下级关系的重要性;◆掌握汇报工作要领;清晰正确汇报工作的流程、步骤、要素;◆理解与上司共事的6大基本原则,掌握汇报工作时的沟通技巧;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授课对象:全体员工

授课方式:翻转课堂/twC世界咖啡/行动学习:讲师讲授+案例分析+视频互动+沙盘体验+情景模拟+实操演练课程强调互动和练习,切实提高学员的知识、技能课程模型:

课程大纲:

第一讲:为什么要用结构化思维做工作汇报1.如何将思想组织成金字塔

(在演讲中,列框架比写通篇演讲稿更容易客服紧张、达到绝佳效果)2.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

(工作汇报的利器,让你更容易受到上司认可,更容易理解下属问题)3.自下而上思考,总结概括

(解决问题的利器,任何工作问题都可以用此方法分析解决)4.运用金字塔结构的效果

情景演练:会议安排工作汇报(从繁荣复杂到简洁高效)

第二讲:结构化工作汇报内部的结构

1.如何在工作计划、咨询案、工作总结、项目书中插入合适的图表,为整体方案增色2.揭秘拿百万大单的咨询案是如何写出来的(1)纵向关系(2)横向关系(3)序言的结构

第三讲:正确认识上下级关系1.正确认识企业

2.正确认识企业的组织架构3.正确认识团队的组成4.正确的认识自我定位

5.良好的职场心态帮助你正确认识上下级关系案例导入:中层管理人员是经营者的替身

第四讲:如何正确的汇报工作1.如何建立良好的工作汇报机制2.“理清汇报思路”的9个步骤3.“突出汇报重点”的6个要素4.“简明扼要”汇报工作6个动作5.“洗耳恭听”的3个原则6.“复述要点”的6个细节

案例导入:一次工作汇报引发的“血案”

第五讲:与上司共事的六大原则1.“敬业原则”的7个体现2.“服从原则”的6种行为3.“请示原则”的3个类型4.“独立原则”的6大法宝5.“互赖原则”的4种理解6.“功劳原则”的5个剖析案例导入:我的晋升

第六讲:汇报中的沟通技巧

1.完整的沟通过程:信息发送、接收、反馈2.如何有效的发送信息3.如何有效的聆听信息4.如何有效的反馈信息5.如何有效的运用书面信息6.如何有效识别肢体语言7.如何用汇报语言和上司沟通案例导入:小强和小明工作汇报的巨大反差

第七讲:工作汇报的五种形式1.一对一汇报的特点及注意事项2.会议形式的汇报特点及注意事项3.现场汇报的特点及注意事项4.书面汇报的特点及注意事项5.电话汇报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案例导入:每项汇报形式都有一个现场演练与辅导

第八讲:如何管理自己的上司1.用汇报尊重上司2.用沟通认识上司3.用专业引导上司4.用忠诚成就上司5.用工作证明自己6.用原则守住自己案例分析与讨论:向上管理

行动学习(世界咖啡)式提炼与总结

结构化的工作总结第5篇

一、2015年工作总结

1、强化制度建设,落实主体责任

2、强化监督体系,提升整治效率

3、深化体系建设,打造精英队伍

4、强化应急机制,提升反应能力

二、2016年工作计划

1、提升人员素质

2、狠抓要害管理

3、明晰合作责任

4、加强班组建设

乍一看,还不错,文字整齐对称,这是领导要求,经常说要对仗,搞得我像琢磨写诗一样(此处省略一千字)

仔细按照结构化思考的模式,就感觉不对劲,好像在罗列事实,2015年的总结和2016的计划到底有什么关系,没有一一对应,也没有前后因果关系。我重新结构化思考找到了写总结的结构模型:

修改后的,总结报告框架如下图所示:

调整后的大纲

理清结构和整理好大纲后,我用半天的时间就做好了1600字的年终总结,结构思考力太棒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