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共享经济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12:47

农业共享经济篇1

关键词:共享经济;现代农业;应用

中图分类号:F011;F320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1

一、共享经济的概念及特点

2016年中央首次在:十三五规划中首次提出了“共享经济”这一概念。共享经济是传统商业模式向新型企业金融模式的转变,其实质是企业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融资行为,将闲散资金集中利用的资源优化配置过程。共享经济与融资存在一定区别,融资的资金融出方以获取资金收益为目的将资金出借,并存在与收益相当的风险,例如购买股票、基金、债券等;而共享经济给予资金出借方的不是资本收益,而是消费需求,以共享单车为例,出行需求方将资金以押金的形式“出借”给企业,低于市场价的出行成本则作为出借资金的回报。

共享经济是以消费者需求为主导的商业模式。这里的消费者需求是指深入消费者衣食住行的主导性需求,消费者具有绝对的主动权,由于交易高度透明,商家无需过多营销。正因为消费者在共享商品时具有高度选择权,共享商品市场才更加简单,确定、稳定。

共享经济实质上是一种使用而不占有的循环经济,即传统的理性人经济转变为分享、担当、透明的良性循环经济。消费者用低于市场的价格购买商品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商品的使用权没有排他性是循环经济的重要成因之一。在循环过程中商品的供给者集合了闲置资金获取额外收益,该收益也是降低消费者购买成本的主要原因。

共享经济推动了经济与就业的发展。2015年共享经济领域市场规模达到19560亿元,参与服务者直接员工500万人,间接服务人员达到4600万人。目前较为成功的共享经济案例主要包括百度知道、知乎等知识共享;网易公开课、极客学院等技能共享;p2p网贷、京东众筹等金融共享;滴滴出行、摩拜单车等出行工具共享。

二、共享经济与现代农业的关系

当前农业产业正积极响应着国家提倡的供给侧改革,基于互联网+的农业生产模式是农业供给侧改革、农业经济共享、农业发展现代化的有力手段。电商的兴起为农业产业经营的上下游共享提供庞大平台基础,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提高了交易透明度。

共享经济对现代农业发展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如农业生产能够形成良性的循环经济,有利于解决产前资金技术问题、产中土地流转问题、产后侧供给问题等,对进一步形成土地规模化流转、农产品产销渠道多元化、农业金融等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提供了高效透明的经济环境。但共享经济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现代农业发展。由于农业本身弱质性和农民个体差别,高度透明的共享使得原本存在的地域差别完全暴露,加深竞争程度的同时可能会导致优劣极端化,从而阻碍了现代农业的整体发展进程。

三、共享经济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1.设施共享

设施共享主要指的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的共享,由于农业机械设备不同于其他产业设施,使用频率具有集中性的特点,一年中有许多时间农机设备处于闲置状态,又由于农机设备对于农户需要大量资本投入,我国许多小型农户仍处于手工作业的生产阶段,这无疑阻碍了机械化和规模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为了适应农业规模化生产和土地规模化流转,我国农村越来越多的农民自发组成合作社,初步达成了农机共享的生产模式,但该共享是限于合作社成员之间的局部共享。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了与打车软件原理类似的为农机需求供给双方匹配的第三方服务平台,但由于供给方分布不均匀,三方平台服务范围也受到了限制。由于农业产业的弱智性,农业设施可以效仿城市单车的经济共享方案,村政府可以先投资建设农机服务供应站,再以收取合理租金的形式免费为农户提供农业设施的使用权,从而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设施基础。

2.劳动力共享

我国农村劳动力尤其是青年劳动力不足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所取得收入远远高于务农取收益,许多信用社纷纷出现了有地无人耕的现象,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和现代化发展。从共享经济的角度,可为农民工制定一个劳务平台,基于信用社发出的劳动力需求,鼓励农民工在闲暇时间反乡务农,所反之乡不一定是农民工自己的家乡,但必然是所在城镇附近有劳动力需求的乡村。

3.物流共享

农业物流共享是基于订单农业的发展而形成的。无论是种子肥料等生产原料还是农业畜牧业产成品,可在多个村设立一个共享物流的中转站,根据物流中转站辐射的多个村的多个订单进行混合集中配送,通过发挥中转站的地理优势,来减少单一且长距离的运输成本。

4.技术共享

技术共享包括农业技术共享和农业知识共享,由于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文化知识程度参差不齐,大部分技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多数农民需要专业的种植指导与农技服务,因此可利用这样的水平差和人数差,形成多数需要指导的农民筹集资金“聘请”少数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来给予知识共享的模式,该资金分摊到每个农户的资金远远低于获取技术支持的市场价格。搭建农技知识共享平台,不仅可以改善个体农户之间的技术水平差别,还可以缓解城乡之间技术需求和供给不对称的情况。

5.土地共享

土地共享主要变现为分散小面积农地流转至农业大户、合作社、农业企业,形成集中化、规模化的生产经营模式。我国土地确权工作使得农民的手中的土地承包经验权得到了制度保证,中央提出的“三权分置”办法,又进一步放活了土地的经营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是农业生产规模化的重要前提,因此,建立公开透明的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合理顺畅流转,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第一要务。

参考文献:

[1]刘奕,夏杰长.共享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动态[J].经济学动态,2016(4):116-125.

[2]唐清利.“专车”类共享经济的规制路径[J].中国法学,2015(4):286-302.

[3]杨学成,涂科.共享经济背景下的动态价值共创研究――以出行平台为例[J].管理评论,2016(12):258-268.

[4]郑志来.供给侧视角下共享经济与新型商业模式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6(6):15-20.

农业共享经济篇2

坚持共建共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最近,全区干部职工都在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书记提出的“共建共享”的重要讲话精神,并通过不同的形式展开学习讨论活动。通过深入学习“共建共享”的重要讲话精神,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共建共享”,必须有着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基础,而农业经济则是基础中的基础。没有农业经济的发展则不会有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稳固之基。坚持共建共享讲话精神,对于建设阎良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阎良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服务航空基地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今天,我在这里谈谈我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共建共享”讲话精神的一点体会,与大家共勉,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提出宝贵批评意见。一、在坚持共建共享讲话精神指导下,正确认识阎良现代农业建设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虽然,这几年来,我区农业在党的惠农政策的扶持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可喜的成绩。在这几年的农业发展中,我们坚持用转变、拓展与提升战略,先后实施了农业的“1125”、两河三路产业带、“5个10”和今年的“6825”工程,使我区的农业迈上了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和绿色无公害化的发展之路。已基本形成了以阎关路为主的甜瓜、以郭靳路为主的蔬菜、两河一塬为主的优质杂果、以东部两镇为主的奶牛养殖基地的农业产业集群,和以甜瓜套种棉花的产业集群。已经形成了以“瓜、菜、奶、果、棉”为主的五大农业支柱产业。使全区目前蔬菜面积达到6.0万亩,甜瓜(西瓜)面积达到5.5万亩,奶牛存栏量达到1.5万头。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量连续四年处在全市13区县的前列。但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产业还依然没有摆脱其为弱势产业的地位,应对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还不是很强;二是发展现代农业所需要的大批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不足;三是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够健全;四是在市场经济下,农业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与模式不够完善,相对滞后的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五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的生活环境有待于进一步改善。这些都是制约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势必会影响农业经济的增长,也从根本上影响着现代农业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发展,只有建设好现代农业、发展好现代农业,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障,才能很好地建设和谐社会。二、坚持用共建共享的讲话精神,着力解决好现代农业建设进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就我区现代农业发展而言,要坚持以市场和以共建共享为指导,大力实施农业“6825”工程。在6个产业带内,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认真组织实施一批带动力强、受益面广、发展潜力大的农业产业化项目,以项目带动农产品优质基地、现代畜牧示范小区建设,加快“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推进特色块状农业,基本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运作、品牌化营销、社会化服务的现代农业新格局,进一步提升我区农产品的生产基地规模和质量档次,努力把我区农业建设成渭北地区农产品生产的示范地、集散地,加工地,成为西安市农业的特色板块产业。为此,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加强同农业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做好科研成果、技术优势的共享,进一步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我们要主动走出去,积极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省市科研机构联系合作,依托已建立的30多个甜瓜、蔬菜示范实验园区和基地,努力解决好农民渴求解决的种子种苗,节水、节肥,种养设施栽培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技术和农业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技术。积极在阎关瓜果产业带、新兴蔬菜产业带、郭靳路蔬菜产业带、西域高速路果蔬产业带和关中环线107省道经济产业带等6个产业带内,扩大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主体培训实施范围,努力在品种优质化、种养规范化、生产标准化、产品优质化、管理科学化上有新的突破,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技术支撑。大力做好产业带中的园区示范建设、新品种的培育和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工作,努力使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技术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此不断提升农产品竞争力。(2)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培训指导,努力培育适应现代农业建设的新型农民。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新型农民。在培育新型农民上,要按照“政府主导组织,多元主体培训,农民自主选择,市场辐射调节”的办法,以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为抓手,充分依托农村科技文化大院,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等会的各方面力量,充分发挥出农技110、电子农务和远程网络视频教学的“多位一体”的技术服务模式,

积极为农民提供生产技术,搭建好市场信息平台。鼓励有一定资金和市场经济头脑,热爱农业的人领办农业合作社,努力使这一组织成为引领农业经济发展的新的运行机制和模式。积极培养农村经纪人队伍,也使更多地农民成为农业作务技术水平强,有农业发展眼光,敢闯经济市场,为农民群众服务意识强的综合素质高的新型农民。(3)、做好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拓展信息网络覆盖面。进一步加强同科技局、联通公司、移动公司、电信和广电企业合作,在健全巩固和拓展全区现有农业电子农务、农技110和农村30各基层信息服务点等信息网络的同时,进一步外延西宁、武汉、南昌、上海等20个外地市场信息点,扩大农业信网络的覆盖面和联系范围,做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依托全区19个协会、合作组织,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区农产品销售的经纪人队伍,规范和优化我区农产品售销环境,促进农产品的售销,积极解决好农产品的销售难问题。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到区外搞种植,拓展农业新的发展空间,弥补资源的不足,创造新的发展天地,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4)构建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机制,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按照“扶强企、育新企”的方针,大力扶持发展佰耀、亚宏、晶晶、航城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利益联营机制,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充分发挥“引导生产、联接市场、塑造品牌、指导服务”农民合作社的作用,提升现有的新兴蔬菜协会、关山甜瓜协会、北屯奶牛协会等协会的服务带动作用,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协会共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营机制。按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采取反租倒包、土地入股、租赁等形式,引导和规范西禹高速果蔬产业带、107省道产业带等农业用地的有序流转,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的规模效益,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5)加大农村和农业生产环境治理,积极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一是要通过新农村建设的村庄绿化工作,配合有关单位部门村庄的绿化美化,利用农村实施沼气能源建设工程,做好畜禽粪便的净化处理,积极推广畜禽健康清洁养殖,有效治理规模畜禽养殖场排泄物和农业面源污染;二是利用综合开发项目,做好农业生产的水渠、生产道路和产田改良;三是要按照绿色生态和质量安全的理念,积极做好我区5.0万亩农产品基地的认证和建设工作,积极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程,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促进清洁生产,减轻环境污染,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建设优美的生活环境,保护和谐的生态环境。二七年五月九日

《坚持共建共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来源于,欢迎阅读坚持共建共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农业共享经济篇3

关键词:本土知识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机制

中图分类号:F3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12)08-0029-02

一、问题的提出

在农业产业化、信息化,竞争国际化的背景下,农业的发展逐渐从以土地、劳动力等物质资源为主导的发展范式向以知识资本为主导的发展范式转变,农民表现出了对知识资本的强烈需求。本土知识是与外来知识具有互补性的一种知识形态,它根源于实践而又被合理地应用于实践活动之中,具有多种显在或是潜在的利用价值。因此,有效挖掘利用本土知识,并将其与外来知识连接化进而转变为促进农业发展的动力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而目前,因为受本土知识自身隐性化、外部城市化和农民内部知识共享障碍(如农村的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民文化水平低等)的影响,农村长期处于外部知识输入的状态,忽视了本土知识对于农业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本土知识渐渐趋于被边缘化。而本土知识源于生产实践,农民较易领会学习,挖掘利用得当可以成为农村区域发展的比较优势,因此,挖掘农民内生性知识,促进本土知识的积累和创新是直接且有效促进农民知识增长的途径。

二、本土知识的定义及内涵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知识管理逐渐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的研究热点,而作为对传统发展模式的颠覆,本土知识管理的战略价值对于知识创造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渐渐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1]。关于本土知识的研究,国际上始于20世纪70年代,源起于参与式发展研究,并将对本土知识的管理研究视为研究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资源管理和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2]。

对于本土知识概念,到目前为止仍然没能形成一种统一的界定,但都强调本土知识的地域性、传统性和嵌入性。本文所指的本土知识不仅包括传统的地方性知识(即当地人从长期劳作实践中总结积累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也包括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地人从外界吸收的经过过滤、筛选、整合后不断内化为当地人可以接受使用的知识。整理已有文献,可以将国内外学者对本土知识的研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本土知识研究必要性、急迫性的论证

HartandVorster(2006)通过调查数据表明全世界至少有50%的人是依靠本土知识实现农作物的供给[2]。李技文、柏贵喜(2010)以土家族的本土农业知识为研究对象,基于实地调研得出本土知识是一个复合的知识体系,是一种有机的结合体,有着与现代知识不同的结构模式,因此它具有现代知识不可取代的作用和价值[3]。warrenandRajasekaran(1993)阐述了4个方面的原因,用以证明本土知识是一种很有价值但却面临着即将消弭危险的国家资源,这4个原因包括:(1)本土知识是源起于当地发展的劳作之中;(2)本土知识是决策的基础;(3)本土知识建构起了农民与发展工作者的对话机制;(4)本土知识的掌握者偏老龄化[4]。osbahra&allan(2003)指出通过整合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以提高对本土知识有益性的认识是很有必要的[5]。

(二)对本土知识用途的描述

本土知识根源于生产实践而又被合理地应用于实践活动之中,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价值。柏贵喜(2006)指出本土知识的显在利用领域主要表现在:1.生态保护;2.医疗保健;3.产品开发;4.民间解纷;5.乡土教育[1]。wipo(2001)世界上许多农作物的多样性都是由农民根据古老的耕作方法、品种选择和土地利用习惯而保持的,并为当地带来了增加收入,稳定产量,保护环境,减小虫害、疾病和风险等利益。而且,本土知识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可以促进这些国家经济发展,尽快摆脱当前贫困状态[6]。

(三)对本土知识传播、共享和保护的障碍因素分析

Lwoga等(2010)指出本土知识的获取和分享是在一个小而弱的网络中进行的,文化,信任和地位等因素影响着本土知识的获取和共享,因此本土知识的遗失是普遍存在的[7]。李发耀(2008)认为大多数的本土知识源于发展中国家,但由于发展中国家相对缺乏物力,人力和科研能力,与发达国家在本土知识保护方面存在较大利益分歧,发展中国家更倾向于靠制定专门的法律来保护乡土知识,但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8]。

从已有的相关文献来看,国内外学者都意识到了本土知识的重要性和保护本土知识的紧迫性,但对于影响本土知识保护和共享的障碍因素以及本土知识管理机制等问题的研究仍然鲜有。

三、影响本土知识管理的障碍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本土知识在应对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上显示出了巨大利用价值,如何保持本土知识的存续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是纵观当前农村的发展现状,诸多因素严重阻碍着本土知识的获取、共享、利用和转化,致使本土知识在现代经济的发展中逐渐被边缘化。这些阻碍因素主要表现为:本土知识自身的隐性化,农村教育的“泛城市化”和农民内部知识共享的障碍。

(一)本土知识的隐性化

本土知识既是居民在生产、生活中经过不断的实践,收集整理,再实践,再完善的成果,也包括当地人从外界吸收的经过过滤、筛选、整合后不断内化为当地人可以接受使用的知识。根据Boisot(1987)对知识的分类,本土知识属于隐性知识,它深藏于人的内心,具有独特性、不易编码性和不易转移的特性。

(二)农村教育的“泛城市化”导致本土知识逐渐消弭

农村教育的“泛城市化”是指农村教育内容和价值均主要以城市为标准[9]。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推进,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城乡差距,推动了农村和城镇的协调发展。但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村教育却表现出了“泛城市化”的趋向——农村教育照搬城市教育模式,脱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源属于农村的本土知识文化在城市文化的冲击下逐渐从教育体系中消弭[10]。

(三)农民组织内部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通过互联网等设备实现知识、信息的共享成为了最方便快捷的方式。虽然早在1994年中央政府就提出“金农工程”,希望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村计算机的覆盖率,完善农村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但是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从互联网的普及率来看,截至2009年底,互联网在城镇的普及率是44.6%,在农村仅为15%[11]。其次,在农村,同时具备农业生产技能和网络信息技术的人才也很少,据统计截止至2010年6月底,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15亿人,仅占整体网民的27.4%[12]。

四、本土知识管理机制建构

在当前的农村发展中,实施本土知识管理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但是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施本土知识管理是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的一种智力资本补充,而建构一套完整的管理机制是对本土知识实施有效管理的需要。其中搭建农村本土知识共享平台是保证本土知识交流分享的硬件基础;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一把手”领导机制,建立农民内在激励机制是有效实施本土知识管理的制度保证;建设农村文化是保证本土知识高效管理的思想根基;筛选外来知识并与当地传统知识相融合是拓宽本土知识范围的有效途径。

(一)构建农村本土知识共享平台

本土知识的共享需要一个农民可以自由分享交流本土知识的平台。这种交流平台不仅包括实体的,也包括虚拟的。作为提供本土知识交流平台的主要人力资源,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前期调查走访,了解各家各户农民本土知识获取和掌握的详细情况的基础上,不定期召集各户代表参加座谈交流会,实现本土知识从独自享有到共同学习,从知识传输到知识创新的转化,在这样一个实体交流平台上,农民可以畅所欲言,互相交流互动,贡献自己的智慧,共同促进自身和群体知识的增长,最终达到知识创新的目的。当今正处于一个信息瞬变的时代,实体交流平台存在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为农民创造实体交流平台的同时,应该开始重视对虚拟交流平台的建构,积极争取政府的资金支持和人才引进,完善农村的网络基础设施,定期组织农民进行信息技术等培训,开发和应用本土知识管理系统,使得农民可以通过一些相对简单的信息设备(如聊天工具、论坛、电子邮件等)完成知识的交流共享。

(二)完善本土知识管理的领导机制

任何知识管理的共享和创新行动都需要一个领导者,都需要依赖于这个领导者来促使所有利益相关者在信念和预期上取得共识[13]。对于本土知识的管理亦应如此,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一把手”的领导机制,一方面,从技术上克服因为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和网络技术人才的缺乏而造成的本土知识分享障碍,认真研读当前国家政府对发展农村经济的优惠政策,积极寻求政府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服务,完善农村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建立本土知识数据库;定期组织网络技术人才对农民进行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培训,使农民掌握基本技能,初步实现知识传播、共享的信息化和快捷化。另一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一把手”应该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与农户建立和谐的信任关系,以便于本土知识的收集;同时利用其能人资源禀赋相对较强的优势,选出部分能人积极参与到农民的生产实践中,长期的模仿学习之后,借助于比喻、绘画、模型等表达形式实现本土知识从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

(三)建立以农民为主体的内在激励机制

按照经济学理论,农民也是理性的经济人,更多时候他们是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最终目标。在生产中不断摸索和实践获取本土知识,并独自运用其指导生产是每一个理性经济人的选择,因为独特的垄断性知识可以带来私利,抢占市场地位。因此为了提高农民贡献知识的积极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在实现农民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确保农村区域的整体全面发展。对积极主动将自身获取的本土知识进行传播共享的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该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如:知识共享奖励金(500-2000,根据知识提供者的付出程度和运用知识获取的经济利益确定)和公开表扬。

(四)建设农村文化,由农村文化驱动本土知识共享

农村文化是决定本土知识管理成功的关键因素,虽然激励机制在短期内可以起到鼓励农民知识共享的效果,但是要从根本上改善农民分享知识的意愿需要建设农村文化,由农村文化驱动本土知识的共享。农村封闭,保守,求知欲望低等文化阻碍了本土知识的传播共享[14]。因此作为带动农村发展的主力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大力建设农村文化,逐步形成有利于农村本土知识共享的农村文化氛围。

(1)以人为本

农村文化的建设应该将农民看成是农村发展的关键动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该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尊重农民,关心农民,主动了解农民所想所需。只有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才能打破农民的封闭保守,农民才会主动打开心扉,积极分享自己的本土知识。

(2)建立共同的价值观

共同的价值观是促使不同农民个体为农村发展贡献自己力量的催化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该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农民积极学习,有计划地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知识教育,让农民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只有自身目标与农村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目标相一致,才能真正的发展致富,进而达到知识共享,共同致富的目的。

(五)筛选外来知识,并将其与地方传统知识相整合

前面已提到,本文中所指的本土知识还包括从外界吸收的经过过滤、筛选、整合后不断内化为当地人可以接受使用的知识,因此建立一种按照某种标准筛选外来知识,并将其与当地传统知识、当地农村发展相整合的机制就显得尤其重要。农民是一个特殊的学习群体,在面对外界浩瀚如烟的知识时,其筛选有用信息、高效率学习知识的能力欠缺,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该时刻关注农民的知识需求,根据农民自身的知识吸收能力和知识的比较价值,对当地和外来知识进行了解、评估、筛选,确定出可利用知识的种类和数量,找准知识源。并将所吸收的外来知识不断地运用于生产实践中,通过不断地实践,反复地整理,将外来知识与当地的农村经济发展相融合,将外来知识与当地传统知识相整合,内化为一种当地农村发展所需的,农民可以理解的本土知识。

结论

在当今知识经济的时代,因为其地域性和嵌入性,本土知识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知识创新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受本土知识自身隐性化、农村教育“泛城市化”和农民内部知识共享障碍的影响,本土知识正面临着消弭的危险。基于自身优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构建农村本土知识共享平台,完善领导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建设农村文化,筛选外来知识,并将其与地方传统知识相整合是实现本土知识的延续性和创新性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娟,李维长.乡土知识的林农利用研究与实践[J].世界林业研究,2009,22(3).

[2]Hart,t.,Vorster,i.(2006).indigenousknowledgeontheSouthafricanlandscape:potentialsforagriculturaldevelopment-Urban,RuralandeconomicDevelopmentResearchprogram[m].occasionalpaper,HSRCpress,Southafrica.

[3]李技文,柏贵喜.土家族传统农业生产知识的实践内容及其现代价值——基于红烈和龙桥两个村寨的田野调查[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1).

[4]warren,D.m.,Rajasekaran,B.,1993.puttinglocalknowledgetogooduse[J].internationalagriculturalDevelopment,13(4),8-10.

[5]osbahra,H.,allan,C.indigenousknowledgeofsoilfertilitymanagementinsouthwestniger[J].ScienceDirect,2003:457-479.

[6]worldintellectualproperty0rganization(wipo).intellectualpropertyneedsandexpectationsoftraditionalknowledgeholders[R].Geneva:wipoReportonFact-findingmissionsonintellectualpropertyandtraditionalknowledge(1998-1999),2001.

[7]Lwoga,e.t.,ngulube,p.,Stilwell,C.indigenousknowledgeforsustainableagriculturaldevelopmentindevelopingcountries:KnowledgemanagementapproachesinthesocialContext[J].theinternationalinformation&LibraryReview,2010(42):174-185.

[8]李发耀.多维视野下的传统知识保护机制实证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86-148.

[9]艳华,万江红.对中国农村教育“泛城市化”的反思[J].农村经济,2007(2).

[10]王兆林.反思与前瞻: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教育[J].教育探索,2006(5).

[11]2009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12]周文林.我国农村网民数首次过亿互联网普及率15%[eB/oL].http://nxt.nong/show.php?itemid=11017,2010-04-06/2012-07-2.

农业共享经济篇4

[关键词]共享;平均主义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7-0081-02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十字发展理念,以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会提出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是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中国的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如何让广大的老百姓共享改革开放的胜利果实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本文将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下,探讨当前延安农村共享理念的构建。

一、共享理念的本质内涵

关于共享理念的科学内涵。我们必须把握住最基本的要素,即共享的主体和共享的客体。通过中国共产党的历次会议,现在已经明确的认识到:共享理念的主体是全体人民;共享的客体包括:改革开放取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成果。而关于共享理念的本质内涵,国内学者的观点如下:汪荣有认为所谓共享主要是偏向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需要构建一个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让社会成员中一些弱势群体得以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其本质是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吴忠民认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宗旨是人人共享、普遍受益。他认为共享理念的构建首先要使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的生存得到保障,其次要为每个社会成员创造不断发展的条件,最后,要让每个社会成员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张春龙比较分析了共享与其他社会核心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之后,提出要实现全体人民共享,必须首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只有实现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才能为全民共享提供物质保障。

综合上述学者的观点,共享理念的本质内涵基本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共享理念构建的前提条件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取得巨大成果;其次,共享理念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可以共享;最后,共享理念的构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共享理念也不断发展。

二、延安农村共享理念构建的背景

(一)十八届五中全会的政治背景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全会提出要让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十八届五中全会还提出要就大对革命老区的转移支付,延安作为党中央和生活和工作十三年得的地方,必须紧紧抓住此次契机。

(二)当前延安精准扶贫工作的时代背景

强调,坚持精准扶贫,确保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地区,每一个贫困人口和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全面小康社会,根据党中央的指导思想,延安市安排,2015年吴起、志丹、黄龙三县实现脱贫,2016年宝塔、子长、安塞、甘泉四县区脱贫,2017延长、延川、富县、洛川、宜川、黄陵六县脱贫,利用三年的时间完成全市的脱贫工作。精准扶贫工作的全面开展为建立全民共享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做出了有力的保障,使每一个贫困户脱离贫困线,和全国人民一起步入小康社会。

三、目前延安农村共享理念机制的表现以及产生的原因

(一)目前延安农村共享理念的表现

1.婚丧嫁娶的互相协作

延安地方的风俗习惯非常独特,特别是婚丧嫁娶习俗繁缛复杂,一些城市居民为了方便快捷选择在酒店举行,但是在农村地区,一般都选择在村里,因此,村里面只要有一家人婚丧嫁娶,全村的人都会前来帮忙,在这种良性的互动中,形成了简单而朴素的共享理念,特别是有一些富裕的村集体,集中选购一批婚丧嫁娶的设备与用品,方便全体村民共同使用。

2.政治、经济、文化娱乐设施的共用

农村的每一个村集体都拥有一定的集体活动产所,如村部、村图书馆、老年活动室等集体活动场所,村民共有享有村集体场所的使用权,一方面提升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加深了村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二)延安农村目前共享理念产生的原因

1.共同的地域

延安黄土高原的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得村落成点分布,延安农村地区的自然村相互之间存在联系,独特的自然风貌,使各个自然村落内部形成了紧密的联系,也就形成了共同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和生活气质,相同的价值理念。

2.血缘与姻亲关系

延安的自古以来处于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汇处,宗族势力与姻亲关系发展成熟,形成了独特的宗族文化,各个村落内部,各个村落之间因为血缘与姻亲关系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为区域性的共享机制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3.传统意义上的aa制

aa制顾名思义是各人平均的承担共同的费用,而延安农村人口流动性不活跃,形成了具有延安特色的aa制,即每逢各家出现婚丧嫁娶等需要众多劳力的时候,各家通过给别人帮忙来换取他人的劳动力,这种村落内部约定俗成的潜规则,为延安农村共享机制的构建提供了动力。

四、延安农村共享理念构建的途径

(一)强化共享意识的构建,为农村共享理念的构建提供思想保证

1.树立自我意识,宣扬主人翁意识

延安地处西北内陆,长期以来受传统的政治文化影响,人民的共享意识还不高,而且受“官民”文化的影响严重,将自身的利益寄托于乡镇领导干部身上。对此,一方面要积极地进行政治思想、政策法规和先进技术的宣传与培训,提升广大老百姓的文化水平与文化素质。另一方面要积极宣传主人翁意识,让广大老百姓参与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队伍中来。

2.丰富老百姓业余文化生活,实现共享文化成果

延安地区的老百姓业余文化生活极度匮乏,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喝酒等不良风气盛行,虽然万村图书室、健身文化室、远程教育等基本的文化设施已经基本普及,但是利用率低、效果差,丰富老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让老百姓真正的共享改革开放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胜利果实,成为当务之急。

(二)加快延安基层经济发展,为农村共享理念构建提供物质保证

1.解放生产力,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的经济

延安农村地区受到地形、地貌的限制,缺乏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的必要条件,但这里具有独特的条件,是环境一流的苹果和小杂粮种植基地。近些年来,延安各个县区围绕苹果产业和小杂粮产业进行布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品牌效益差、没有整合优势资源,形成规模化发展等问题,2015年通过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将延安农产品进行网络化销售,为地方经济发展打开了一条新思路,但如何利用此次契机,为延安经济腾飞助力,仍然是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2.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升级

延安自然资源丰富,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拥有丰富的石油、煤炭、天然气资源,但延安也存在着经济发展模式单一,资源开采利用率距离国有大型企业仍有一定差距,而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下跌,更是让延安经济发展雪上加霜,因此必须摆脱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走出一条以石油产业为主导,以红色旅游为依托,各种农产品经济竞相发展的全新经济发展模式,为全民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三)强化基层民主与法制建设,为农村共享理念构建提供制度保障

1.加快农村民主制度建设

延安地区由于独特的自然环境,形成了豪放粗犷的性格秉性,也铸就了延安乃至整个陕北地区浓重的人情关系,再加上地域人口流动不活跃,血缘与姻亲关系错综复杂,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这也就为基层民主制度的建设带来了困扰。人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人民政治成果共享水平的高低,为了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政治成果,构建共享理念,必须加快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特别是在基层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换届和对人大代表的监督制度建设上,要强化老百姓的主人翁意识,保障平等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农业共享经济篇5

关键词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宁夏

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管理方式和技术服务方式。建设农村科技信息共享平台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是促进农村繁荣和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宁夏作为我国西部一个民族地区,在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方面有着更强烈的需求。现将宁夏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情况介绍如下。

1宁夏农村科技信息共享的现状

200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以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实现宁夏跨越式发展的总体目标,将农村信息化工作列为宁夏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经过几年的努力,宁夏无论在农村科技信息传播高速路的硬件建设方面,还是在农村科技信息平台和资源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使宁夏农村科技信息共享处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

1.1共享数据库建设初具规模

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的办法和原则,宁夏整合各级涉农部门、农业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初步建成全区农村科技信息数据库。全区各信息服务站通过自治区中心平台实现对综合数据库信息的加载、下载存储和在线浏览。

1.2共享网络平台逐步夯实

以“抓整合、促共享、推应用”为重点,建设全区统一的信息中心平台“宁夏农村综合信息网”。中心平台以全区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为支撑,以高速宽带交换为通道,以各类基础共用数据库为资源,实现对全区网络、主机、系统软件、应用系统和农村科技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与整合,共享网络平台逐步夯实。

1.3互联网广泛普及

宁夏建设覆盖全区的以光纤通信网络为主,辅以无线宽带wimax的数字化大容量、高速率的通信网,因地制宜地选择网络接入方式。目前,全区187个乡镇实现通光缆、通宽带,2680个行政村建有信息服务站,农村电视普及率达到95%以上,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8%以上,初步实现了网络、电话、电视的“三网合”,以利于农村科技共享的实现。

1.4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水平大幅度提高

在自治区统筹规划下,整合、集成各部门、各单位所获取与积累的农村科技信息数据资源。建立“三农呼叫中心”和农业科技服务110这样的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并通过市县科技信息服务中心及基层信息服务站的建设,形成跨地区、跨部门、多层次的全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大幅提高农村科技信息的管理与共享服务水平。

2宁夏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机制的影响因素

如何使大量的农村科技信息资源被全社会充分共享,如何规范科技信息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科技信息作为战略资源的作用,是宁夏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影响宁夏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机制建设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可概括为以下3个方面:

2.1技术保障体系

在农村科技信息共享管理中,共享技术是实现数据资源共享的手段。大量数据资源的存储需要具有物理上分布和逻辑上统一的数据库群来实现。以数据库为基础的科学数据共享服务体系,是实现科技数据共享的技术核心[1]。元数据库技术、农村科技信息的共享协议和空间数据网上交换与管理技术、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标准体系、农村科技信息的智能检索方法、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与对策等均会影响农村科技信息共享。

2.2政策法规体系

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政策先行,政策是关键。要立法重点解决共享的原则、共享的范围、共享的措施、共享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共享的评价、共享的监督和法律责任问题。应在自治区层面上规范农村科技信息共建、共享行为,通过建立健全自治区层面上的政策法规体系,规范和协调数据收集、管理和应用,组织从上到下的实施细则,层层负责,严格把关,监督执行。

2.3组织保障体系

农村科技信息共享管理的有效实施和运行离不开高科技人才,更离不开服务意识强的创新人才[2]。农村科技信息共享管理,作为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力杠杆,不仅需要协调“人与物”的关系,更需要协调“人与人”、“组织与人”等一系列的关系,组织保障体系制约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机制的发展。

3宁夏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机制建设对策

3.1进一步完善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机制建设

建立健全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机制,是为了使农村基础科技数据资源的共享运作系统能够高效运转,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宁夏目前农村科技信息资源的整合是政府各相关部门按照归口建设的办法,对全区涉农信息资源进行有限整合,还未达到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在此建设基础上,还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建设。一是完善农村科技信息元数据技术、异构数据库技术、网络化数据服务技术[3]。在海量的网络信息资源中,用户如何准确、全面、快速、方便地查找到真正需要的信息是一个难题,为解决这个难题,建设基于网络环境的信息资源组织的元数据标准是关键;二是完成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标准体系建设。宁夏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标准化既要充分考虑工作普遍性,又要注重农村科技信息共享的特殊性,即信息内容的特定性、共享方式的多样性,对网络环境中的农村科技信息的查询、调用、处理等实施标准化;三是尽快建立农村科技信息质量控制体系。宁夏目前还没有负责农村科技信息质量的专门质量控制管理机构和组织,而数据资源质量的高低、共享程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农村科技信息的使用效果。为保证农村科技信息的服务质量,宁夏必须尽快建立农村科技信息质量控制体系来协调多部门工作。

3.2逐步确立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模式

科技数据共享的运行机制基本上有2种模式:国家调控下的公益性共享运行模式和商业化运行模式。公益性运行模式的主要机制是政府投资于公益性事业产业的科技数据,向全社会实行公益性无偿的信息服务,国家通过社会发展、经济增长与信息化应用增益;商业化运行模式的主要机制则是数据投资者与使用者之间发生直接的利益关系,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宏观调控上。宁夏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目前仍然是政府部门唱主角的公益。但就宁夏经济体制和市场体制现状来看,在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机制的运行模式上,宁夏还应通过相关科技数据共享政策和共享法规体系的制定,发挥各涉农企业等社会力量,采用以“公益性的运行机制为主、市场化运行机制”为辅的模式,并随着市场化机制的逐步完善而逐渐过渡到2种模式并驾齐驱的发展模式上来。

3.3强化农村科技信息共享运行机制

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机制是共享管理活动中不可缺少和独立的“要件”,是在国家政策法规的指导和规范下,通过对农村科技信息进行恰当分级、分类之后,采取适当方式进行资源共享。即针对不同类别的信息资源和不同需求以及社会不同层次的用户而采取不同的共享模式,通过共享法律法规、共享技术、共享协议和共享组织管理,构建一种有序、高效的运行环境,并贯穿在农村科技信息共享管理活动全过程。宁夏还应在农村科技信息共享运行机制的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强化[4]。

3.3.1信息分类分级运行机制方面。信息只有严格进行分类分级和采取不同方式,才能满足不同需求层次的单位和个人。目前宁夏农村科技信息还没有严格的分类分级制度,因而基本不能满足个性化的需求。今后宁夏必须对农村科技信息进行有效地划分,例如:对国家科技项目和自治区科技项目所产生的原始数据公益性部分,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应该遵循“完全与公开”原则,实施全社会无偿共享。而对农业科研部门、大专院校和农业管理部门进行加工形成一定附加值的公益性数据,可以在收取一定的成本费后实施非赢利性共享。

3.3.2组织保障和协调机制方面。宁夏要通过自治区政府建立起跨系统、跨部门的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调机构,对全区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进行宏观调控、统一规划、统一协调、统一实施。

3.3.3资金和技术保障机制方面。要促使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系统持续、高效运行,必须保证经费的投入和最新信息技术的支撑。宁夏应制定相应的法规,将信息资源建设和维持资源共建、共享活动的经费投入力度、增长幅度等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3.3.4政策引导和激励机制方面。为了促进与信息用户的交流和信息共享系统的高效运行,宁夏应加大信息共享的政策引导和激励机制的建立,要兼顾数据保护和数据共享两者的利益平衡。对于在数据保护和数据共享中做出成绩的单位或个人给予奖励,通过资金和技术给予支持,进而带动整个数据共享的进程。

4参考文献

农业共享经济篇6

关键词:分享经济理论农民增收根本途径

我国农民增收困难深层次原因分析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4年2月颁布的《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指出:“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笔者认为,必须认真分析造成农民增收困难的深层次原因,“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困难问题。

(一)农村土地所有权不明晰损害了农民承包经营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1年修订版)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中国土地管理法》中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民法通则》中却又规定农村土地所有权归行政村,而村又属于乡或镇的派出机构,不属于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由此可见,在村集体之外,国家也行使和掌握了土地所有权的一部分权利,因而从一定意义上也是土地所有权的主体。这种所有权主体的多元化、不明确,必然导致责、权、利不对等,导致不同利益主体对土地进行掠夺性经营,导致多元主体向土地经营者施加约束和索取利益。除此之外,基层行政组织滥用和随意调整、征收土地现象严重,侵害了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收益权。在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以后,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获得的补偿很少,甚至难以兑现。

现阶段随着房地产的迅速发展,地方政府在国有土地出让方面获得了巨额的经济利益,而同样拥有土地的农村集体通过出让土地却很难获得较种植业更高的经营效益;即使城中村居民通过政府的拆迁行为获得了相对较多的显性经济补偿,但他们却无法平等地享受城市居民的各种隐形保障、福利,这种被动的城市化为日后大量城市贫民的出现留下了隐患。笔者认为,统一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的责、权、利,确保农民分享土地增值的收益,才是保障农民增收的根本。

(二)户籍制度是阻碍城市化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所在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体制,用户籍制度把全国人口分成农业和城镇人口。农民被固定在土地上,无法享受市民的福利、接受优质教育,实现充分就业,这使农民失去了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的机会。近年来,各地虽然放宽了农民进城定居的管制,但他们进城后从事的工作报酬较低,无力支付高额的生活费用,高额的借读学费使农民工子女无法就地顺利入学;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麻烦手续和各种名目的费用使他们对自主创业望而却步,医疗保险异地理赔困难重重使部分人群疲于奔命。城市周边、城中村农民迅速富裕的经验表明,城乡一体化是解决增收问题的重要途径,而户籍制度是阻碍城市化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所在。

(三)城乡教育机会的差异性

相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农民接受各种类型、层次教育的机会都相对较少。在初等教育阶段方面,虽然九年制义务教育得到普及,农村学校的教育设施、师资队伍素质等与城市学校有很大差距。农村地区高中规模小、数量少,难以容纳更多的学生,再加上部分经济及社会原因,农民子弟接受高中教育的机会大大减少。高等教育制度是最能体现城乡居民接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我国高校一直采用划片招生的办法,各省同等层次学校录取分数线不一样,省内农村考生与城市考生的录取线也不一样,农村考生的录取线总是高于城市考生的录取线,这就从入学资格相关的制度规定上就造成了歧视。接受教育成本相对过高与毕业后就业机会急剧减少、报酬低更使农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积极性下降。由于前几年对职业教育的忽视,农村居民接受职业培训的机会更少。进城打工的农民也是与城市的下岗工人、企业员工一样需要职业技能培训,可是后者可以免费获得,而大部分农民则无法得到。教育制度对农民客观上的歧视,造成农民直接负担加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制约了目前农民收入的增加,又制约了农民长期致富的潜力。

(四)农村自身的问题

长期以来,在封建社会以农为本、重农轻商(工)及闭关锁国的国策指导下,农业经济占有绝对优势地位,加上战乱不断和我国农民思想保守、容易满足和安于现状,相当部分农村居民还是局限于通过向土地要效益改变生活现状的观念上,甚至通过农作保证自己吃饭的思想还有很大的市场,思想观念的陈旧导致生产方式的落后、单一,不能融入到市场经济大发展的潮流中去。这集中表现在:部分农村种植作物单一,不愿、不敢尝试新型农作物、家畜水产的种植、养殖;部分农村居民害怕失去土地,宁愿以自己的承包地进行低效益的种植流转也不愿意龙头企业进行高效益的开发;部分村干部为一己私利用集体土地进行交易,损害村民利益,导致村民即使将自己的承包地撂荒也不愿进行流转;农村宅基地一方面占用大量耕地,另一方面由于村民大量进城后留在村里的宅基地无人使用导致荒废,浪费现象严重;部分地区新农村社区建设运作不规范,分配不公,侵害农民利益现象严重,导致后续村民不愿参与,无法大规模迅速推进。

分享经济理论在我国农村的实践

美国经济学家马丁・L・威茨曼在1984年出版的《分享经济》一书中首先明确提出了“分享经济”的概念。这是劳资共享收益分配的一种经济利益分配形式,主要表现为利润分享制和收益分享制。他指出早在工业化开始之前的农业生产中,分成制已经是世界上流行的劳动报酬支付形式,反映着分享制度最初的分配机能。在该书中,他将工资报酬制度分为工资制度和利润分享制度,后者则被称为“分享经济”。研究员工参与利润分享及其对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产生的影响的理论被称为分享经济理论,通俗地讲,该理论的精髓是个人把自己的劳动和资本相结合,个人从中也分享一部分利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推行利润分享制度,逐步扩展到企业所有权分享即员工股份所有制计划、企业管理权分享及劳动资本合伙制等。分享经济制度则是这些理论的总称。

中央财经大学李炳炎教授于1981年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的思想。这种新的经济理论确立了新的经济范畴,包括自主联合劳动、社本、需要价值、净收入、国家收入、企业收入、个人收入、新成本价格、新生产价格、除本分成制、净产值分成制、净收入分成制、合作股份制、工人所有制股份公司、净产值考核承包责任制、净收入经营目标责任制、净收入分成税制等。这种理论自成体系,研究对象为社会主义经济,受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约束并为其发展服务。该理论的目标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通过利益分享走向共同富裕。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初期,我国在合作经济、城镇集体经济中实行了“拆账分成制”,这是分享经济的最初实践形式。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农村开始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分享经济理论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该制度抓住分配环节,调整分配关系,建立新的分配制度。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兼顾了国家、集体和生产者个人的利益,有利于国家、集体、个人实现共同富裕。20世纪80年代初,由四川省成都市西城区一批集体企业职工在“拆账分成制”的基础上自发地创造了“除本分成制”,这里的“本”只包括生产资料成本。企业的销售收入扣除生产资料成本后就是净收入。净收入按事先确定的比率进行分配,形成国家收入、集体收入和职工收入。职工收入总额再分配到每个职工手中,形成个人劳动收入,即“除掉成本c,分配净收入”。“成本c”和“净收入”以及“二级按劳分配”是“除本分成制”的特有概念。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产品购销体制改革的深化,农业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逐步形成了社区性合作组织、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等形式。这是分享经济理论在新形势下实践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

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对开拓农民增收途径的启示

(一)改革现行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批准占用农村集体土地建设的非公益性项目,允许农民依法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开发经营并保障农民合法权益;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对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必须以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与国有土地享有平等权益”。这为农民以土地权益合法分享城镇文明和工业文明提供了政策支持,为打破政府在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局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享有国有土地平等权益提供了条件。严格土地征用制度,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利用土地价格机制促进土地高效利用。对商业性项目用地,允许农村集体土地进入市场,让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作为市场主体一方,直接参与市场交易,分享土地增值带来的收益。鼓励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城镇规划要求,发展第二、三产业,农民可以以土地入股成为股东,以股金和红利的形式分享一部分收益。

(二)逐步统一城乡户籍制度

逐步统一城乡户籍制度,降低农转非的准入标准,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广大农民分享城市和工业文明。将农民工等在城市工作、生活的相关群体纳入城市居民管理体系,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让失地农民、农民工等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国民待遇;为因拆迁而失地的农民、农民工等群体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廉租房、子女就学保障和医疗、养老、失业保险、再就业培训等制度,提高他们在城市生活的幸福指数。大力推动城镇化建设,鼓励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第二、三产业,提高农村就地城镇化的质量。

(三)教育公平是提高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现阶段,国家应重点强化政府优化农村教育服务的责任,通过城镇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带动农村教学质量的提高。国家应逐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水平,吸引人才,做到“来的了、留得下”;进一步增强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学设施,保障在校师生的学习和生活;逐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改革传统的高等教育划片招生体制,对农村学生实行政策倾斜,培养更多的来自农村、扎根农村的大学生;提高农村困难学生补助标准,降低农村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求学成本,减轻农民家庭教育负担,提高农民子弟接受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自信心;引导城镇学校逐步放开户籍地学生入学制度,允许农民工子女就地入学、参加高考等;大力推广农村职业教育,培训既懂技术又能驾驭市场的新型农民;鼓励、引导、支持农民群众自主创业,扶植有技术有资金的农民工回乡创业,带动当地群众发展致富。

(四)促使农民改变观念、与时俱进

丰富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破除封建迷信思想的余孽,通过多种手段和措施促使农民改变观念、与时俱进,分享网络信息时代带来的文明,逐渐融入到市场经济大发展的潮流中去。

参考文献:

1.李炳炎著.公有制分享经济理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张晓山著.农民增收问题的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3.郭晓东.基于利益分享经济理念的农民增收机制分析[J].经济纵横,2008(12)

4.邓水兰,温诒忠.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7(6)

农业共享经济篇7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特色小镇;农村

推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我国农村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新挑战,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和建设新农村的迫切需要。近啄昀矗中央一直加强新农村建设发展目标的推进,并在破解农村发展难题和厚植农村发展优势上部署决策,坚定地提出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分类施策和因地制宜的要求,大力推进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促进特色小镇和小城镇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将重点探讨五大发展理念下的特色小镇建设,加快农村经济体系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

一、特色小镇因何而建?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入中后期,在城市发展方式亟待转变的同时,农村的发展和建设越来越被各级政府重视,浙江省委、省政府就提出了非镇非区打造多功能创新空间的特色小镇模式,极大地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发展,“云栖小镇”等各种特色小镇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为此,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特色小镇培育上升为国家行动。

发展特色产业使特色小镇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的新动力。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传统的低成本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已很难大规模可持续发展,粗放式的生产模式造成的弊端和对社会环境的压力开始突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新的增长点,特色小镇的建设也就应势而发,从已建设的特色小镇可以看出,在发展和建设过程中追求经济效益、提高科技含量、控制环境污染、减少资源消耗和注重人力资源等要素,农村新经济发展中初显新的特征,变传统的“大工厂”为“新社区”,满足现代创业群体个性化创业需求;变惯性的“经验制造”为“需求制造”,为不同客户需求提供有效供给;变产业的“低小散”为“高精尖”,在提质增量上有了新作为。

优化要素配置使特色小镇成为联系农村和城市的新纽带。小镇特色产业基础扎实,农产品和工业原材料丰沛,农村转移劳动力充足,是承接城市资源,发展二、三产业的必要条件。小镇的落户条件和生活成本低,人口聚集避免了高房价、交通拥堵、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大城市病”,便于农村转移人口就近就地安居就业。城市公共服务向小镇的延伸解决了小镇居民的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社会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特色小镇建设使城乡二元结构不断弱化,城乡居民收入渠道拓宽,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改善,城乡一体化加速实现。

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使特色小镇成为改善村镇人居环境的重要推手。特色小镇建设注重与周边绿色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统一,是把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有机相结合的发展理念,通过合理利用开发和生态人文环境保护,综合整治农村生态环境,加强饮用水源清洁和保护、河流治理、污染防治、污水垃圾处理等工程建设,使农村的软硬件结构得到极大改善,满足人们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的迫切需要,通过产业聚集,在“留得住乡愁”的同时为创业置业提供良好氛围。

二、特色小镇有何作用?

特色小镇建设既是推进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创新,也是促进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更是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动能转换的重要平台,并将是发挥城镇化对新农村建设辐射带动作用的重要载体。特色小镇建设应时而生、应运而发,其积极作用已显现。

一是发展区域经济。特色小镇建设集群工业园等发展之势,助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理念,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单一加工制造产业向原产品、加工、市场和服务全产业链建设发展,推动生产加工向技术研发转变。特色小镇建设中最明显的要求是注重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按照“城镇、土地、产业、生态和服务”五规合一要求,实现农村经济建设发展中“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旅则旅、宜商则商”的灵活性,为利用资源特色和区位优势打造小区域经济新支柱。

二是优化资源配置。特色小镇建设主要依托当地附加值高的产业,集聚创业者、风投资本、孵化器等高端要素,以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等耦合和延伸发展优化土地、资金和人才资源配置,释放了因过剩产能和库存积压沉淀的大量生产要素,使土地、设备和劳动力等要素从低效或者无效领域流动至高效领域。在扩大高端供给和有效供给的同时,通过对高端要素资源进行重组,生产高端要素资源配置的空间产品,从需求侧满足了多元化市场和多角度、多层次的差异性消费。

三是集聚创业人才。在特色小镇建设中最大的亮点是集聚创业人才,通过优先支持特色小镇编制特色产业人才需求目录,将专业人才精英引进到特色小镇的产业领域,利用特色小镇创业人才引进的灵活机制,采取“一企一策”的引进与培育相结合模式,加快创业人才项目产业化。例如,建立特色小镇博士、院士工作站,引进高端人才等。在加大特色小镇本土人才培养力度的同时,积极推动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打造特色小镇人才创业创新平台,也是特色小镇培养创业人才一个途径。一系列特色小镇人才新政,为创业创新者建起追逐梦想的舞台,为高端人才开辟施展才华的天地,为特色小镇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保障。

三、新的发展理念下特色小镇建设

特色小镇建设本身就是各种创新的产物,其创新发展归纳起来在于特色创新、产业创新、功能创新,特色小镇建设在不断取得成效的同时,在实践中还需要用新思路、新理念、新办法积极探索,并在创新中完善和完善中创新,形成完善与创新的良性循环,推动小镇建设往纵深发展。作为国家行动,特色小镇建设关键是注重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1、以创新发展理念聚集优势资源,实现特色态势。特色小镇建设是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产物,也是发展中的新鲜事物,既没有模式照抄也没有经验学习,为此,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创新发展理念尤为关键,必须聚集优势资源实现价值创新。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的原则,进一步强化特色小镇建设的规划引导作用、产业培育作用、要素保障作用和项目推进。特色小镇的特质、魅力和生命力在于“特色”,必须深挖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形成特色创新。以特色产业为依托,创新利用资源,建立研发制造基地、展销窗口、主题旅游目的地和综合服务中心等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形成产业体系和特色态势。

2、以协调发展理念形成顶层体系,打造和谐小镇。特色小镇建设实质上就是一项项目工程,涉及众多经济和社会要素,为此,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协调发展理念不能忽视。在保持小镇显著的地域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的同时,还需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不是为特色而特色,而是协调发展理念下的特色。协调发展理念下的顶层体系主要包含绿色产业体系、生态型现代交通体系、健康低碳生活方式等:特色小镇建设必须符合“现代化生态岛”的目标和要求,在环境规划、生态建设、建筑设计、资源开发、循环经济上都要注入协调理念:在道路交通、贸易环境、文化休闲和娱乐设施上都要反映出人性化理念。把改善群众生活作为小镇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打造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小镇。实现小镇的产业协调,必须结合主打的特色产业规划统筹考虑,促进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把特色产业链延伸到观光、餐饮、娱乐、休闲、文化等配套行业,推动项目产业化集聚、提升综合发展实力。

3、以绿色发展理念注重生态文明,构建宜居环境。特色小镇建设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小镇,是让人们真正享受到生态文明建设所创造的生态财富小镇,首先要融入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突出的小镇。无论特色小镇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业,还是工业、农业,都不能以破坏或者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应严格落实环保优先、节能优先、节约优先方针。特色小镇建设对生态的要求是“红线”也是“底线”,应注重生态文明建设,路网合理,土地利用集约节约:自来水符合卫生标准,生产生活污水全面收集俗蓟处理并达标合规排放,绿化覆盖率高,垃圾分类无害化、无毒化处理,各类预警防灾设施投放符合标准;特色小镇建设中应鼓励多规协调、多规合一和多规统筹,把建设绿色、生态小镇当作特色小镇的应有之义。

4、以开放发展理念创建包容环境,推动创新创业。特色小镇建设也是改革开放发展进程中的产物。历史证明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强盛兴旺的必由之路。3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证明,我们已感受和享受到开放带来的巨大利益。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背景下,更要常提常新发展观念,将开放和发展融合,纳入特色小镇建设之中。在坚持开放发展的同时,要学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在特色小镇建设中以开放的胸怀和包容的心态,实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开放战略,鼓励各种市场主体参与特色小镇建设。坚持并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入趋势,加强内外供需协调、供给平衡,既要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实现引进来,也要重视供给侧发力实现走出去,推动特色小镇开放型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通过选拔和创投运营商推荐,集聚创业者,引入风投资本,推动产业发展,邀请导师指导项目,实现低成本孵化,培育典型龙头企业,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农业共享经济篇8

由于目前我国农业还是以资源为主要发展,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运用程度比较低,因此提高农业经济的信息化发展有助于加快农业由单一的传统模式向科技化信息化转变,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变农业发展中技术信息以及供求信息匮乏滞后的现状。应充分发挥农民在市场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根据市场中的各项发展因素,做好经营决策中的各项发展,达到实现增收的目的,从而满足市场农业对于农民的各项要求。

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实际运用

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的活动之一,与广大人民的生产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并且已成为农业发展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我国的农业资源在类型上比较多,且在种植经营中的差异较大,因此,了解我国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特征,才能更好地借助信息化经营管理的力量,推进新农业农村在经济方面的发展。

1、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特征

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主要在于农业资源和农产品生长环境信息化、农村经济经营信息化、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农村市场发展信息化以及农业技术教育信息化和农业发展政策法规的信息化。其特征表现为以高科技的技术以及信息产业为依托,实现以高新知识和最新技术、设备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大力改造。其次是在农产品发展的内部以及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间进行信息化的互相渗透。当然,信息化技术能够促进农业生产的大规模经营,以及引导农业经济向集约型发展,由此来降低农业生产和经营中的成本,提高农业发展的综合效益。最后,在原有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引进经济发展的竞争机制,使农业发展在生产、交换、分配以及消费等各个环节都具有竞争性,尤其在高新技术的引进、新产品的研发利用、经营方式及渠道方面实现优胜劣汰,才能更好地促进农业发展。

2、如何进一步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

要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发展,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中政府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职能作用,充分利用政府的主导地位,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实行统一规划和合理分工,增加资金的投入和政府统筹性的管理。其次对农业经济管理实行资源的整合,加强不同类型的农业经济合作,提升农业经济中的信息化服务水平,建立农业信息以及农业经济管理的交流共享机制,规范农业经济信息的标准化,逐步来推进农业信息系统化和资源共享化的集成整合平台,实现农业经济数据的共享。重视对农民的知识培训和农业信息服务队伍的建设。尤其对广大农民的知识培训以及现代化高新技术手段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在农村进行知识信息教育的普及,对于提高农村经济的科技发展和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当然,加快建设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也是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做好农业信息化网络和传统媒体在农业经济等方面的结合也尤为重要。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是农业发展中的一项综合性工程,需要政府和农民之间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随着信息化和产业化的大力发展,我们应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技术,与时俱进地发展信息化农业经济,与国际农贸经济接轨,提高农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三、结语

农业共享经济篇9

一、包容性增长的“三农”视角

自亚洲开发银行在2007年提出“包容性增长”的概念后,同志在2009年亚太经合组织和2010年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两次倡导包容性增长,并将它作为中国“十二五规划”中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指导思想。包容性增长是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倡导机会平等、延伸和谐社会理念的增长。其目的是追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让普通民众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发展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从一定程度上说,包容性增长与当前我们倡导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等理念是一脉相承、彼此相容的。从“三农”角度而言,包容性增长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问题。包容性增长视角下的“三农”应具有以下特征:

(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当前,城乡发展严重脱节是我国“三农”问题的本质,也是“三农”问题的根源。包容性增长视角下的城乡发展应是同步的、一体化的格局。所谓城乡一体化,就是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建设规划、产业发展、信息获取、政策措施、环境保护、社会事业等方面共同发展,改变长期以来由体制和政策原因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平等、产业发展上互补、福利待遇上一致,让农民享受与城镇居民相同的文明和实惠,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国民,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对保障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的生活,维护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竞争的起点公平,以及发展中的过程公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发挥着社会的“稳定器”、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及实现社会公平的“调节器”等作用。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这充分说明,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创造了高速增长的经济奇迹,进入了从人均1000美元向人均3000美元跨越的关键时期;顺利度过这一临界点,我国就会进入良性运行的轨道,否则就会陷入所谓的“拉美陷阱”。因此,包容性增长视角下的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基本的经济、社会制度,是国家以再分配的方式积累基金,可以对社会成员的生、老、病、死、贫困等各种风险给予保障,以维护社会稳定,矫正和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发达国家的实践也表明,社会保障具有缩小差距、化解矛盾、实现全体国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等多方面的功能。

(三)公平的竞争机会

机会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主要决定点。机会公平是指人们在参与经济活动和市场竞争时应当享有平等的权利及取得收入的平等条件。然而在现实社会中,机会公平却因人们的天赋禀性、受教育程度、家庭背景等方面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在这些差别中,既有经济学承认的天赋能力、劳动数量和质量,以及由此导致的经济利益上的合理差别,也有因制度和体制不完善而导致的不合理的差别。因机会不同导致的公平失衡,无法适应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由此造成的贫富差距过大必将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包容性增长视角下的机会公平,就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发展失衡、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困难群体利益受损等问题,通过完善立法、加强调控、严格监督、司法救济等多种手段,为不同的社会群体创造平等的机会,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民众,尤其是让弱势群体享受更多的实惠。政府部门应通过深化改革,缩小城乡差距,使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享有公平的竞争。

二、“三农”发展中违背包容性增长的表现

从包容性增长的角度观察,当前“三农”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出现发展与分享的失衡,是“不包容性增长”的具体体现。

(一)城乡差距持续扩大

根据非均衡发展理论,一段时期内,特别是工业化阶段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工业化进程中的共同现象,这是不可避免的。发达国家的历程证明,在工业化过程中,城乡差距呈现出先逐步扩大,然后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再慢慢缩小的趋势。但是,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发展,并没有出现刘易斯等西方经济学家所预言的农村收入的补偿性上升,相反,却出现了城乡差距的单边扩大趋势。据2011年《农村经济绿皮书》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城乡可支配收入差距达到3.231[1]。据有关专家估计,考虑到城镇居民的隐性收入、社会保障、福利待遇等因素,我国城乡实际收入差距已经达到51到61;而国际上可接受的城乡收入差距为1.51,发展中国家的城乡差距也不超过1.71[2]。由此可见,我国的城乡差距已变得日益严重。城乡发展的严重脱节,导致中产阶级或中等收入者不能有效增加,进而阻碍我国形成中间多、两头少“纺锤形”的稳定社会。

(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社会保障是实现社会公平的“调节器”,具有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弥补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有效调节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并提高最低收入群体的收入,缩小社会成员和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让全体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但是,由于传统二元结构模式的影响,我国城乡发展极不平衡。就社会保障而言,与城市相比,农村存在社会保障水平低、社会化程度低、政府扶持力度小、覆盖范围窄、法律制度缺失等诸多问题。从资金来源上说,由于长期以来国家对农村投入过低,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主要依靠传统农村的集体补助和投入;改革开放后,农村集体经济力量受到严重削弱,农村集体经济无力承担农民的社保资金,原来由集体经济负担的那部分社保资金变为由农民直接负担;而城镇居民的社保资金完全由国家负担;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民的负担比改革开放前增加了不少。从管理体制来看,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政出多门、条块分割,既无统一的机构,也无统一的管理办法,造成农村社会保障虽然项目不多,加之不同机构之间协调难度不小,农村居民难以享受到社会保障带来的实惠。

(三)平等机会的缺失

“三农”领域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让农村居民享有与其他群体平等的机会。机会平等是包容性增长的核心。与经济的高速增长相比,包容性增长更强调机会的平等。从公平角度看,机会平等比结果平等更重要。当前,我国城乡之间的机会平等严重缺失,而且城乡之间存在的机会不平等是由家庭背景或所处环境不同所导致。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城乡之间的社会公平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好,而且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居民的公平感更是在减弱。这种不公平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竞争机会上的不公平。这与其他群体相比,由于家庭背景和地域差别等自己无法把握的因素给农村居民造成的不公平,如受教育机会、迁移机会、就业机会、社会保障机会、市场准入机会等,农村居民都无法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机会。二是竞争机制上的不公平。这是由市场机制本身的缺陷所引发的社会不公平问题,如农民工在工资报酬、子女入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方面无法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这种平等机会的缺失使得社会发展的成果难以惠及所有民众,久之会削弱社会的凝聚力,降低制度和政策的有效性,阻碍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三、践行包容性增长,解决“三农”问题

绝大多数人口在农村的农业大国,是我们最大的国情。可以说,“三农”问题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农村稳定则社会稳定。因此,要从政治高度来考虑“三农”问题。提出的包容性增长理念,为解决“三农”问题开出了一剂良药,通过减少和消除机会不平等,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一)树立包容性增长理念

就包容性增长的内涵而言,它既强调“参与”,更强调“共享”。让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和“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是包容性增长方式的重要内涵。具体说,就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各阶层民众都有平等的机会融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之中,并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因此,从中央到基层,各级政府都必须树立包容性增长理念,让包容性、共享性增长的理念成为各级官员的共识,并以此理念来解决制约社会发展的“三农”问题,构建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建立规范、透明、公平的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

(二)加快和推进相关制度改革

从根本上说,“三农”问题是由一系列不合理的制度造成的。因此,加快推进现有制度改革、创造公平竞争机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所在。为此,要进行以下三方面的改革:一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变户籍制度为居民身份制度,让人动起来,所有居民都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消除所有歧视和不合理的限制,让有条件的农民工能够真正在城里留下来。二是推动土地方面的改革。加快和推进土地流转,通过土地交易,使土地动起来,让农民的土地资源变成土地资本,使土地像其他要素一样自由流动,为农民带来财富。三是推进城镇化进程。城市的发展是动态的,国家要制定城市的标准,下放城市的审批权,从人口和GDp两个方面由省级政府对城市进行认定,降低城市门槛,加快城镇化发展,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三)建立社会风险保障机制

农业共享经济篇10

一、在目标内涵上。要把握“三个要求”,即体制共融、资源共享、发展共赢。现在一些干部在认识上还存在着简单化、片面化倾向,有的把城乡一体理解为城乡一样,导致城乡功能不分、建设类同、特色缺失;有的把城乡统筹的重点放在建设上,急于出形象,而对体制改革和机制构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工作难深化、成效难巩固。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统筹兼顾城市与农村发展,在推动城市加快发展的同时,通过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城乡统一体制,健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机制,优化各种资源要素在城乡间的配置,带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概括起来,就是城乡“体制共融、资源共享、发展共赢”。“体制共融”是城乡统筹的核心内容和制度基础,就是要逐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消除城乡之间的体制性差距,构建城乡平等发展的一体化制度环境,在制度设计这个起点上,保障城乡之间市场要素自由流动,城乡居民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享受公共服务。“资源共享”是城乡统筹的实现路径,就是要打破城乡分割的资源配置格局,形成城乡一体考虑、相互调配、分享使用的资源配置环境,使城市享有农村良好的自然资源,农村享有城市优质的社会资源,实现城乡优势互补、功能互动,城乡资源有效配置、最优利用。“发展共赢”是城乡统筹的价值指向,就是要改变农村发展滞后状况,在城市发展的同时,加大以城带乡、以工哺农力度,加快农村发展步伐,实现城乡建设同步推进,城乡发展基本均衡,城乡文明成果共享,形成城乡共同繁荣、群众普遍受惠的局面。宁波的统筹城乡发展道路,就是按照这种理解,坚持这种方向,在建立城乡公共财政体制、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和城乡全覆盖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市优质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资源和农村土地、水源、绿地等自然资源共享共用,加快农村建设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发展上落实措施,城乡共同发展的态势逐步呈现。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864.5亿元,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561.2亿元,所辖6个县(市)全部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7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47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22:1,连续三年逐步有所缩小,但是城乡体制不统一、资源配置不合理、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存在。下一步我们要正确把握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内涵,进一步消除城乡体制障碍,统筹市域资源配置。加快农村发展进步,在更加全面、更加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上加大工作力度,取得新的突破。

二、在任务重点上。要突出“三个覆盖”,即设施覆盖、服务覆盖、文明覆盖。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改变农村基础设施差、公共服务缺乏、文化生活落后的状况,消除城乡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差别,实现城乡待遇公平、服务均衡,重点要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公共服务、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覆盖。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覆盖,就是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支撑作用和城市的带动作用,加快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基础设施联网与共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城乡要素流动配置环境。近年来宁波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乡村康庄道路”、“千里清水河道”、“百万农民饮水”等工程为载体,农村交通、供电、通信、信息、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取得普遍进展,下步要加大城乡供水联网、农村污水治理、乡村网络公路建设的推进力度,并逐步进行农村燃气供应、数字电视、网络宽带等延伸覆盖,扩大城乡基础设施联网种类,提高共享水平,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同城效应。加快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就是发挥公共政府职能,扩大政府公共服务资源农村共享,提高农民的社会福利水平。近年来宁波在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扩大城市社会资源对农村支持、加强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滞后,社会保障种类不全、层次偏低、覆盖面小,特别是部门职能不到位的情况还比较突出。为此,要进一步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按照“种类齐全、覆盖全面、水平提高、制度接轨”的要求逐步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建设,让城乡居民共享公共财政的阳光。促进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覆盖,就是发挥城市文明开放包容、得风气之先的优势,加快城市文明向农村传播,对农村文明注入现代元素,引导农民跟上时代步伐。要以文明村镇创建为载体,以城乡文明共建为抓手,广泛开展现代文明养成教育。引导农民树立权利义务意识、民主法治意识,自觉维护权利、遵守规则、履行义务,养成现代文明生活习惯。要继续扩大农村文化娱乐设施配置,建设村落文化宫、文化广场、健身路径,开展“万场电影千场戏”等文化下乡活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三、在推进路径上,要加快“三个集中”。即土地集中、工业集中、人口集中。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优化城乡生产力布局,改变农民生产关系地位和生活居住方式,按照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的要求,加快土地集中、工业集中、人口集中,促进城乡资源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发挥更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用。土地向规模集中,就是农村土地由规模经营主体集中经营。土地家庭承包是农业经营的制度基础,规模经营是提高农业效率的规律性要求。在非农就业经营空间扩大的背景下,以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为前提,流转土地经营权。发展土地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解放农村生产力的必然选择。当前宁波已经有1/3的土地实现了流转经营,促进规模经营发展,体现着农业生产力的先进水平和发展方向。为进一步发展土地规模经营,今后要从创新土地流转形式、加大农民社会保障和就业支持、完善规模经营配套扶持、培育规模经营主体、鼓励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等方面落实推进措施。促进农村土地稳定、长期流转。通过土地集中经营,支持新一轮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建设,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主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发育壮大,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工业向园区集中,就是工业企业向重点开发区块(工业园)集群发展。“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是对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乡镇企业的经典描绘,形象地表达了当时农村工业布局分散、处处污染的状况。如今,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成共识,全市各地积极引导企业集群发展,并对工业园区进行大量撤并,使工业基本集中到各级工业园区和开发区块,在节约土地资源、加强污染治理等方面成效明显,并且促进了产业链衔接配套,扩大了经济增量。事实已经证明,工业集群发展是以集约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方面。也是促进产业升级和企业创新的重要举措,必须长期坚持、继续深化。今后要进一步保障工业园区的工业用地核准,在集中开发区块之外的边边角角不宜再搞一般工业项目,确属土地资源闲置的也只能发展无污染的清洁工业。现有的污染性分散工业项目要加快搬迁或勒令停产。人口向城镇集中,就是农村居民到城镇集聚居住。土地集中、工业集中、人口集中是现代化进程中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的有机组成,土地集中经营、工业集中发展,让更多农民脱离了农业生产,从事了工业劳动,从而也激发了农民向城镇集聚居住、更便捷地享受城镇社会资源和生活服务的需求。进入新世纪以来,宁波的人口城镇化率每年都以1%~1.5%的速度提升,进入了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我们要抓住这个推进社会转型的极好机遇,积极为农民进城镇就业和生活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农民搭上时展的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