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发展纪实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16:31

工业经济发展纪实篇1

摘要新形势下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确保企业的正常发展,做好纪检工作是实现企业改革与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国有企业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目前经济发展需求出发,做好国有企业纪检工作,不断创新思路及相关对策,构建完善的国有企业预防腐败管理体系,提升国有企业的服务质量与水平,确保企业能够有序规范经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纪检工作纪检方法

进入到新时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外联系日益紧密,国有企业发展面临着新的环境,在发展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加强企业纪检额纪检工作对国有企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国有企业要从当前的实际出发,从分发挥纪检工作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纪检工作水平和效率,提高纪检工作的制衡力,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树立新的思想观念

企业纪检工作与政府机关的纪检工作有着明显的差异,其监督的对象和主体是企业,这就要求纪检工作要从企业的实际发展出发,以企业经营管理为核心,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实施的过程中能够保证各项改革措施能够有效推进,保证企业资产安全,尤其是国有资产的安全。在国有企业纪检工作中要确保工作的同时不能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国有企业一般来说规模比较大,涉及到多个方面,在整个市场中具有很高的份额,如果在纪检工作的过程中没有确保企业正常生产,就会对整个市场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对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为了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要将纪检工作纳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中,不断规范企业经营发展行为,不断进行思想观念创新,改变原有的纪检工作模式,努力打造一个惩治腐败的良好氛围,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创新工作方法

企业纪检工作的重点和中心在于实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不断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了避免企业在发展中出现腐败问题,要坚持教育为主的工作方法,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强化企业经营意识,让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维护企业利益对公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加强教育,加大惩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动机,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纪检工作中可以对已经发生的案例进行分析,让更多的人员了解到心存侥幸意识,违反国家法律,肆意侵占公司财产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纪检工作要深入到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中,只有参与其中才能对企业形成更好的了解,熟悉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在参与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监督,使得纪检成为企业日常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全方位监督

现代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管理出现了变化,民主管理意识的发展为企业创造了新的发展环境,在日常的工作中要让更多的员工参与到纪检工作中,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作用,有效监督各个生产经营管理环节,这也是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实行民主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在监督管理中,纪检部门要与工会紧密结合在一起,不断创新工作方式,通过厂务公开的方法,让基层员工了解到企业的实际发展经营情况,增加职工群众参与和知情的程度,确保腐败无立身之地。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员工一旦发现不符合政策规定要及时指出,及时纠正,保证企业各项改革措施的顺利进行,确保国有资产不受到侵蚀。

四、纪检人员管理

纪检工作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为了有效提高纪检工作的效率,要建立一支专门的纪检工作队伍,避免采用兼职人员带来的不利影响。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使得整个社会进入到信息时代,纪检工作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原有的工作思路与方法已经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为了提高纪检工作的实际效率,要建立专门的纪检工作队伍,高素质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能够确保纪检工作的正常开展。在实际工作中要为纪检监察人员的职业发展创造更好通道,为其提供与其作用发挥相匹配的经济报酬,确保纪检监察队伍的稳定。

工业经济发展纪实篇2

一、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做好新时期纪检监察工作的必然要求

1、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纪检监察机关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也是指导新时期纪检监察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加强监督检查,推动体制、制度、机制和管理创新,促进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不断调整和完善,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扫除障碍,充分体现发展先进生产力的要求,充分体现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从而实践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很好的切入点。应当看到,经济发展环境的不良与消极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的滋生蔓延有着内在的联系。一方面,经济秩序混乱为消极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的滋生提供了土壤和条件;另一方面,一些机关和部门存在的弄权勒卡、办事拖拉、搞地方保护主义,少数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贪赃枉法等消极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又是导致经济发展环境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可以说,纪检监察机关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情况,很大程度地影响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状况。从纪检监察机关承担的职责看,通过推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办案件和纠风工作,可以直接促进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3、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纪检监察机关在新形势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有效途径。当前,不断推进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发展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其中就包括影响发展环境的党风廉政问题。在这种新形势下,纪检监察机关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参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客观上可以促使纪检监察机关更多地深入经济建设的实际,更加贴近经济工作,更直接地进入经济发展主战场。同时,这种客观性又必然促使纪检监察机关在主观上开拓创新,以适应工作的需要。

4、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改善,可以为纪检监察工作顺利开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物质基础。反腐倡廉工作的有效开展,党风政风的明显改善,与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相辅相成。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可以促进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尽快建立和完善,使得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明显减少,推动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一步严格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执法,有利于形成公平竞争、依法发展的社会风气,可以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更有利的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必将加快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强地区经济实力,进而为纪检监察工作提供更坚实的物质基础。

5、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经济后发地区纪检监察机关需要着力加强的重要工作。经济后发地区的一般特点是自然环境差,经济基础薄弱,发展速度慢,部分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比较困难,人们的思想观念也相对陈旧和落后,极易诱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比如,部门和单位普遍存在经费紧张的问题,由于利益的驱使,一些部门和单位乱摊派、乱罚款、乱集资等现象屡禁不止。有的干部“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总之,经济后发地区要加快发展,就更需要加强纪检监察工作,更需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法规制度不健全、不配套。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层出不穷,经济发展环境面临种种新的困绕。由于相关法规建设滞后,导致政府机关尤其是行政执法部门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往往无法可依,因而有时出现不作为或乱作为,纪检监察部门在查处此类问题时也缺乏相应的法规制度,影响到优化经济环境工作的开展。

2、工作体制不统一、不集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牵涉到很多反腐机构,是一个系统工程。我国的反腐败机构很多,有公安、检察、审计、纪委、监察等,但没有形成的反腐败合力,存在着以下弊端:一是资源分散,加大了反腐败的成本。二是力量分散,手段不集中。纪委有“”手段,检察院有司法手段,审计部门可以进行审计监督,各部门力量分散。纪委的证据没有法律效力,导致重复劳动。三是组织协调难度大。

3、执法监察力度不大。当前,由于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导致有的政府部门自身行为不规范,胡乱随意执法现象并不少见,有的为了自身利益甚至带头扰乱当地的经济发展环境。纪检监察机关对扰乱经济发展环境的行政执法监察力度往往不够,有的看部门进行监察,对执法单位、经济管理部门等“有权力”的部门,监察力度就小些,对其他的部门监察力度就大些;执法监察只满足于不作为或乱作为行为的停止,而不对相关责任者进行相应处理;有时行政执法监察力度随意较大,开展专项治理活动时就大些,平时监察就小些。

4、工作方式方法不新不活。纪检监察部门在实践中也探索出了一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好的工作方法,但也存在着工作方式方法老化,工作手段落后等问题。当前,影响经济发展环境行为复杂多样,涉及到各个经济领域,其手法也日益体现出高智能化。而我们仍然靠群众检举投诉、等新闻媒体曝光、按领导批示指令等方式去查处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案件,工作比较被动,没有体现出纪检监察机关主动服务经济建设的态度和决心,客观上拉开了纪检监察部门与经济建设主战场的距离。

5、纪检监察干部专业化程度不高。从整体来看,我们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是一支政治可靠,业务精深,纪律严明的队伍,基本能胜任优化经济发展工作的要求。但是也要看到,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从学历来看,大都是学社会科学类的,学与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比如金融、法律、计算机、经济、会计、管理等专业的较少,精通这方面业务的人才更少。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一项专业很强的工作,纪检监察队伍如果缺少这类人才,要想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取得实效是困难的。

三、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几点建议

1、加快法制建设步伐,为优化经济环境创造法治环境,提供制度保障。纪检监察机关参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建立健全完善而严密的廉政法律法规体系,促进各级行政机关严格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纪检监察机关也要积极参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法规制度建设。在制度建设中,一要坚持预防在先的原则。在起草或参与制定各种行政规章以及各项重大决策和措施时,要善于将廉洁勤政的原则贯穿其中。二要坚持重点防范的原则。要在着力规范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的同时,针对投资经营者反映强烈、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制度或办法,实行重点防范。三要坚持实用可行的原则。制定规章制度,必须内容具体,环节清楚,简洁明了,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便于执行和落实;同时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真正发挥制度的约束、警诫和激励作用。

2、搞好组织协调,形成工作合力。现行的双重领导体制和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纪委组织协调、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的工作机制,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一些不合理性也逐步显现出来。主要是不利于集中统一组织力量,治理经济环境工作反应慢,出台措施久拖不决,成效易受影响。因此,可以考虑在纪检监察部门专门内设专职机构,赋予相应职权,统一管理当地或部门的有关经济发展环境的行政执法监察案件,协调党委、政府的经济服务部门做好优化环境工作。

工业经济发展纪实篇3

关键词:企业纪检监察

1充分认识在企业开展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意义

企业纪检监察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对本企业管理人员和部门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企业最简单的定义就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经济组织。企业监察工作是和企业的性质、企业的改革和企业的经营目的相一致的。

当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和完善当中,旧的计划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打破,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场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政府干预市场、地方保护主义等非市场经济行为随处可见。二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制度还不完善,尤其是执法不严,对违法乱纪,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打击不力,与国外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三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都进行了公司制改造,但真正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的企业并不多。董事会的决策行为,经理层的执行行为,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和制衡。多数企业的监事会形同虚设,职工监督也流于形式,可以说,国有企业的监督约束机制还很不完善,监督不了,监督不好,不会监督的现象非常普遍。四是国家对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人、财、物的管理没有很好的统一起来,出现管人、管事、管物三者分立的现象。五是社会中介机构不健全,不能依法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审计,出示虚假报表的违法行为也可随时找到。六是国有企业的分配体制不合理,激励机制不健全。这些都为国有资产的流失和腐败的产生提供了土壤。在现实面前,我们要想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预防和现象,就必须寻找到一种有效的的方法。多年的实践证明,加强纪检监察工作就是促进企业改革,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预防犯罪和的有效方法之一。

2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作用和任务

企业纪检监察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履职行为有约束和规范作用。纪检监察是一种管理监督,涉及到管理行为的监督检查,目的是监督党员领导干部勤政务实,执行企业规章制度,履行好职责。通过预防性的事前监督,或者是惩戒性的事后监察,都可以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管理行为作出评判,从而约束和规范他们的履职行为,既廉洁又勤政地搞好本职工作。

企业纪检监察对企业管理有强化作用,能实现从源头治理的效果。可以发现企业管理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协助企业领导和有关部门建立、修订和完善规章制度,加大对落实制度的检查力度,同时加强教育,对违章者进行惩戒,以警示他人,使管理工作得到完善和加强。

企业纪检监察对企业增效有促进作用。如对工程项目和物资采购实行监察,能降低投资和采购成本,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对执行安全、质量、规章制度情况实施监察,防止发生质量差错、安全事故,就能产生间接经济效益。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突出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在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工作中开展监察。围绕投资决策、招投标项目、采购、资产处置、财务和质量管理等环节,通过监察,实现企业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的降本增效,提高企业的成本利润率,推进持续开展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活动,实现效率、效益和质量的优化。

二是在加强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中开展监察。在清产核资后续工作中督促对不良资产进行分类分项分析,做好帐销案存资产的后续管理工作,提出整改建议。加强国有资产的基础管理工作,推进资产与财务管理的制度建设,最大限度降低国有资产的流失风险。

三是在规范企业改制重组和资产重组工作中开展监察。要把监察工作拓展并深入到企业的资本运营活动中去,推进国有企业改制行为合法、操作程序规范,产权有序流转,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切实发挥维护资本运营效益和安全的重要作用。同时,督促做好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作,积极协助解决好影响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

四是在惩防体系建设中开展监察。围绕制度创新这条主线,着力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减少腐败机会,提高有效预防腐败能力等方面,加大源头治本的力度。发现问题,剖析原因,追究责任,督促落实整改,发挥纪检监察在标本兼治、防范风险方面的监督保证作用。

3围绕预防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纪检监察工作

一是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进行监督检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一项具有全局性的党风廉政制度,也是为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它突出强调了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全面领导责任。而企业纪检监察,正是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行监督检查的有效形式,监督检查的重点应是狠抓责任追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二是对企业领导人员廉洁自律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党纪政纪条例的贯彻落实。三是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宣传教育进行监督检查,使宣传教育活动做到时间、内容、人员和效果四落实,从思想上筑牢防腐拒变的道德防线。同时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严肃查处违法乱纪行为,从行动上筑牢防腐拒变的党纪国法防线,进而达到标本兼治的良好效果。

工业经济发展纪实篇4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全县农村经纪人培训班,这是全县首次举办这样的培训班,目的是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村经纪人整体素质,规范农村经纪合作组织,加快农村市场信息化步伐,引导和帮助农村经纪人准确把握市场规律,切实做好流通服务工作,加快我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值此开班之际,我代表县委、政府向参加此次培训的学员表示热烈地欢迎!向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培训工作的相关部门、老师表示诚挚的谢意!结合这次培训,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的重要意义

农村经纪人是活跃在广大农村经济领域,以收取佣金为目的,为促成他人交易而从事中介服务的自然人、法人和其它经济组织。培育和规范农村经纪人队伍至少有三层意义:

一是发展农村经济的突破口。当前,我县农村经济增长幅度不快,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农产品转化为商品率低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纪人队伍的发展和壮大,有利于密切产销联系,搞活农产品流通;有利于加快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有利于传递市场信息,带动农户面向市场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有利于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形成产销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二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切入点。农村经纪人与普通农户相比,对农业农村的宏观形势和具体政策更加了解,反应更为灵敏。农村经纪人承担了大量的社会化服务功能,成为落实农业和农村经济政策的有效载体。通过抓经纪人队伍建设,各乡(镇)、工商、农业、税务等部门不仅可以及时掌握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关情况,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宣传和落实各级政府的有关政策,以点带面,推动其它农户和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加强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是新形势下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三是实现全面小康的自推器。农村经纪人多数是农村的致富能人,代表了农村先进的生产力,他们在通过自身合法经营、增收致富的同时,还能够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生产,搞活流通,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加强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发挥农村经纪人的作用,是处理好农村先富与共同富裕的关系、落实“*”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对于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因此,各乡(镇)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把加快培育和规范发展农村经纪人作为立足职能、服务地方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支持、服务“三农”,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发展农村经纪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强引导,完善措施,强化服务,积极规范,努力为农村经纪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不断引导和支持我县农村经纪人队伍快速健康发展。

二、切实把握当前全县流通领域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的方向和重点

一是提高队伍素质。农村经纪人不是二道贩子,不是投机倒把分子,不是提篮子的社会闲散游民,而是堂堂正正的商人,是合法的民事主体,是农村调整产业结构的信息员,是引导农产品流向市场的主渠道,是推广农业科技应用的先行者,是带领广大农民发财致富的生力军。近年来,随着我县“马铃薯、劳务输出、种草养畜”三大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县农村经纪人队伍得到了较快发展,到目前已达到了将近千人的队伍。但这与广大农村千家万户的要求相比,与其它发展得较快的县(区)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经纪人队伍弱小、分散、力薄、无序等,数量不多,素质不高。大家一定要充分认识这个差距,要立足本职,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分类发展,重点培育和扶持好以下五类农村经纪人:一是为我县优势主导农产品衔接市场需求的神农产品经纪人;二是在农业龙头加工企业与农产品之间牵线搭桥的订单经纪人;三是带头推广和使用农业科技的技术经纪人;四是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的劳务经纪人;五是为农资农产品提供储运、营销的购销经纪人。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将发展农村经纪人工作纳入工作的重要日程。特别是要发挥农村党员和大户的作用,在经纪人中积极发展党员,在党员中发展经纪人,在经纪人中选拔村干部,在村干部中培养经纪人。在积极发展量的同时,努力抓好质的提高,要通过学习锻炼,优胜劣汰,提高一批农村经纪人的素质,真正实现一个经纪人带活一个村,几个经纪人带活一个乡的农村经济发展新格局。

二是加强行业监管。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依法监管市场是工商部门应该认真履行的职能。目前,我县农村经纪人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农村经纪人市场尚不规范和完善,无证经营,不讲诚信,偷税漏费,坑农害农,欺诈拐骗事件时有发生。工商部门要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这个中心,积极履行自己的监管职能,打击违法经营,保护合法权益,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作出积极努力。同时,在依法监管的同时,切实搞好服务,通过服务进一步完善监管措施。重点是要加强对农村经纪人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律、法规、政策教育,引导他们牢固树立诚实守信、公平竞争、守法经营的理念,使之依法开展经纪活动。特别是要加强经纪人队伍自律组织体系建设和制度建设和农村经纪人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农牧、民政以及科协要加快成立经纪人协会,经纪人专业协会。同时还要对农村经纪人提供优惠政策,依法降低门槛,开通“绿色通道”搞好上门服务。通过努力,使我县的农村经纪人培训工作进展顺利,让农村经纪人为农村繁荣,农业发展,农民致富作出积极贡献。

三、切实发挥农村经纪人在我县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进行,马铃薯贩运、粉条加工、种植养殖等各种特色产业大量涌现,广大农村经纪人要在活跃农村市场、搞活商品流通、促进农产品交易、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桥梁纽带和催化促进作用。

一是要发挥农产品经纪人在产品货畅其流上的促进作用。农产品经纪人要把买卖从本地做到外地,从农村做到城市,帮助农民把产品卖出去,解除广大农民销售难的后顾之忧。提高农民种植、养殖的积极性,保障农产品货畅其流。

二是要发挥农产品经纪人在市场信息传递上的触角作用。市场经济是信息经济。广大农产品经纪人活跃在城乡市场,能够及时、准确掌握市场行情信息,农产品经纪人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带领农户共同去闯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共同发家致富。

三是要发挥农产品经纪人在壮大特色产业上的催化作用。市场经济是规模经济,没有规模就形不成特色,没有特色就形不成竞争优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形势,我县紧紧围绕发展壮大马铃薯、草畜、劳务三大主导产业和设施农业建设,在种养殖业发展上,都形成一定规模,对这些产品的收购,除农户签订订单以外,其余部分的销售主要依靠农产品经纪人进行,农产品经纪人对促进我县种养殖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催化作用,从而壮大了我县特色产业。

工业经济发展纪实篇5

摘要在供电企业中,有效的开展纪检监察管理工作,不仅能够对企业的经营以及生产进行规范化,同时也能够防止腐败现象出现,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不过,就当前纪检监察工作的项目以及有效性和内容来看,纪检监察工作已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要想使供电企业的凝聚力和整体水平得到提升,就需要在电力企业中加强纪检监察工作,从而为企业在未来的发展打好政治基础。

关键词供电企业纪检监察有效性监督职能控制思路

在当前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因此对于电能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电力企业在运行中,一旦出现故障,就会对正常的生活、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由于就可以看出电力企业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而电力企业的发展直接关系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对电力企业加强纪检监察管理,不仅能够为电力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而且能够有效的避免,由于电力企业在发展中没有正确的政治方向,而对国家的发展造成影响。

一、供电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电力企业因为国家在纪检监察工作中,进行了重新的部署和规划,在自身的发展中也采取了新的措施,使其纪检监察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从而促进了纪检监察工作的良性发展,不过就电力企业的发展来看,纪检监察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矛盾,下面进行具体阐述:

(一)纪检监察工作的模式落后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电力行业在发展和改革中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其中相当一部分电力企业都对自身的纪检监察工作进行了重新的调整和规划,这样才能使企业的发展更好的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1]。不过,由于我电力企业受计划经济体制以及企业制度的严重影响,所以在目前的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中难以实现新模式的推行,一些电力企业虽然进行了纪检工作的改革,但是也仅仅流于形式,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以往传统的工作模式依旧存在,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纪检监察工作的贯彻落实。

(二)纪检监察制度不够健全

我国在经济发展,秉承的是长期计划经济发展模式,在电力企业进行纪检监察工作的同时,因为没有相应的系统以及制度作为依据,使纪检监察的工作效率得不到保证。从电力企业在我国发展来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这种情况下,就容易导致一些腐败事件的出现,这种情况下,要想使电力企业保证健康的发展,就必须加强纪检监察工作,而纪检监察工作要想实现有效的进行,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作为依据,并且按照相应的公平和效率的原则,使电力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从效率和力度上都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使我国电力企业的腐败事件得到有效的控制和降低,保证企业在未来长足的发展。

(三)对纪检监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通常情况下,电力企业比较重视自身当前以及在未来的发展,因此电力企业的相关领导一般情况下仅仅对企业当前发展的现状比较重视,纪检监察工作则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实际的发展中,企业领导普遍对营业额和电量的增长比较看中,不过电量的增长以及营业额这一问题,不管从企业的发展还是领导方面来说都比较重要[2]。有效的开展纪检监察工作,虽然能够使企业在发展中的政治方向得到保证,但是从经济发展方面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因此,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这一问题很容易遭到忽略,要想使企业在纪检监察工作方面实现整体的提升,就必须强化企业领导乃至员工各方面对于这一工作的重视。

二、供电企业纪检监察有效性与有效监督的控制措施

由于当前供电企业对于纪检监察工作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因此其中存在的腐败问题以及违纪行为得不到有效的控制,那么,在供电企业的发展中,要想使这些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就需要从思想观念上对相关的人员进行教育,将供电企业的纪检监察制度实现不断的完善,并且在实际的实施中,要加强监察力度,从而使供电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逐渐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下面具体对如何实现供电企业纪检监察的有效性和有效监督控制措施进行具体说明:

(一)强化供电企业的思想教育工作

在供电企业中开展纪检监察工作,最主要的目的就在于,使供电企业的内部的整体环境得到有效的提升,保证供电企业的健康发展。由此就可以看出在供电企业中,开展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在具体实施中,思想教育活动,需要贯穿于企业内部的所有工作人员,这样才能使全体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得到整体提升。当前,我国反腐倡廉的力度相当强,这主要是由于国家为了防止腐败问题影响国家在未来的发展,作为供电企业来说,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性的产业,对国家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在供电企业中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不仅能够实现相关工作人员在思想意识水平上的提升,同时也能够促使工作人员党政意识的提升,降低腐败问题的出现,最终实现供电企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二)强化供电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制度建设

在供电企业的发展中,要想使其的纪检监察工作在企业的发展中有效的发挥作用,就必须进行相关制度的建设,在进行思想意识的教育以后,还应该通过健全纪检监察制度的相关建设,使供电企业的管理实现规范化,从根本上杜绝违纪行为的出现[3]。在实际的工作中,要想使这一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纪检监察工作的实施就必须实现责任制,将公司中各个部门以及阶层的工作进行明确,实现责任到人,使所有的领导和员工能够在实际的工作中,以电力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作为工作的中心,然后将纪检监察工作融入到企业的运行之中,从而使企业内部在发展过程中实现规范化,同时对一些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影响进行有效的制约,尤其是针对企业中的领导,必须实现相应的考核、任免制度,促进供电企业在未来的健康发展。

(三)强化供电企业纪检监察执法力度

在供电企业额纪检监察工作的进行中,一旦发现存在违法乱纪的行为,必须进行严惩,这样才能强化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对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视。此外,在供电企业中强化监察执法力度的同时,还应该实现纪检监察工作的规范化和严肃性,这样才能够使供电企业正常的运行和管理得到保证[4]。与此同时还应该对供电企业内部的晋升以及日常的工作等方面加强检查力度,一旦发现企业内部存在与职工利益相关的违法行为,必须进行严肃的处理,深化纪检监察制度在工作人员心中的意识,使供电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供电企业作为国家、社会在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将纪检监察工作在其内部进行有效的贯彻和实施,在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提升企业整体的思想意识,这样才能为企业在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政治基础,从而促进企业稳定、有序、健康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供电企业既要保证与当前市场经济的共同发展,同时还要在企业内部有效的进行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提高企业领导和员工的思想意识,实现企业整体素质的提升,这样不仅能够促使供电企业在未来的稳定发展,同时也能有效的降低腐败现象的出现,为我国的发展更好的进行电能的提供。虽然当前供电企业在纪检监察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不过相信随着供电企业对这一问题的不断重视,未来纪检监察工作职能在供电企业的发展中一定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李惠会.新形势下县级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几点思考[J].科技与企业,2012(24).

工业经济发展纪实篇6

一、纪检监察机关在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中应该有所作为

优良的发展环境,是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必备条件,是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的必然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就必须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中去,努力做到有所作为。

1、推动经济发展环境改善,是纪检监察工作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很好的切入点。应当看到,经济发展环境的不良与消极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有着内在的联系。一方面,经济秩序混乱为消极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的滋生提供了土壤和条件;另一方面,一些机关和部门存在的弄权勒卡、办事拖拉、搞地方保护主义,少数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贪赃枉法等消极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又是导致经济发展环境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可以说,纪检监察机关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情况,很大程度地影响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状况。从纪检监察机关承担的职责看,通过落实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可以为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坚决治理“三乱”现象,纠正各种不正之风,可以直接促进经济发展环境的明显好转;通过深化源头治理腐败,改革体制机制制度,可以巩固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工作成果;通过严肃惩处乱作为不作为以及其他违纪违法行为,严肃工作纪律,可以为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提供有力的保证。因此,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是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很好的切入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应该抓住这个切入点,深入到经济工作的部门和环节,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改善环境促进反腐倡廉,通过反腐倡廉促进环境改善。

2、推动经济发展环境改善,是纪检监察工作在新形势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有效途径。在200*年初的中纪委七次全会上,同志强调指出:纪律检查工作与时俱进,就要努力创新,不断改进纪律检查工作的方法和手段,使纪律检查工作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当前,不断推进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发展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其中就包括影响发展环境的党风廉政问题。在这种新形势下,纪检监察机关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应该明确,完成反腐倡廉任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改革和发展,而不是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惩治腐败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促进改革和发展,而不是仅仅为了办几起案件,查处几个人。通过参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客观上可以促使纪检监察机关更多地深入经济建设的实际,更加贴近经济工作,更直接地进入经济发展主战场。同时,这种客观性又必然促使纪检监察机关在主观上开拓创新,以适应工作的需要。

3、推动经济发展环境改善,可以为纪检监察工作顺利开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物质基础。反腐倡廉工作的有效开展,党风政风的明显改善,与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相辅相成。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第一,经济发展环境改善,形成公平竞争、依法发展的社会风气,可以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更有利的社会环境。一方面,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和优化,可以促进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尽快建立和完善,使得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明显减少。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和优化,必然促进依法办事、规范竞争的普遍形成,进而推动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一步严格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执法。这些都为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外部条件。第二,改善经济发展环境,进而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可以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各种改革措施的出台创造更有利的条件。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包括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开展各种专项治理,都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保障;各项源头治腐措施的出台和落实,尤其是公共财政的严格实施,职务消费货币化的普遍推行,更离不开充足的财政收入作支撑。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必将加快地方经济的增长,增强地区经济实力,进而为纪检监察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纪检监察机关在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中可以有所作为

近年来,武汉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作为促进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特别是去年以来,认真开展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即“改软”工作。我们紧贴市委、市政府这一工作,着眼于切实解决环境建设中的突出问题,认真履行职能作用,努力促进全市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

(一)抓住服务企业问题,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坚决精简审批事项,降低企业办事门槛。我市200*年分三批精简了718项市级行政审批项目,精简比例为48%。但企业对我市行政审批的问题仍然反映强烈。为此,在去年“改软”工作中,我们采取“三个一批”作法,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降低企业办事门槛。一是取消一批。取消了32项市级行政审批事项。二是合并一批。将35项审批事项合并为16项。三是替代一批。对可以用市场机制替代的行政审批,坚决通过市场运行。如在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入市交易方面,去年我们协助市政府出台了11项相关管理规定,确保中心城区经营性土地使用权进入市土地交易中心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去年该中心共完成土地交易69宗,面积2749亩,成交金额26.49亿元,实现土地收益8.77亿元。此外,还不断完善了“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市产权交易所”等要素市场,实行有事“找市场”而不“找市长”,既深化了源头治腐工作,又改善了经济发展软环境。

2、切实转变审批方式,实行审批提速。我们在精简审批事项的同时,还着力抓好审批方式的转变,切实实行审批提速,为企业提供快捷的服务。一是在两区一园试行了企业办事不出园区制度。改革了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的行政审批制度,将市直26个部门的241项行政审批权限全部下放、委托,“两区一园”的企业不出园区即可办理市级权限范围内的行政审批事项。二是深入推行“一条龙”办公、“一站式”服务。去年,我们在不断提高市外商投资联合办公中心“一条龙”办公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又进一步督促工商、规划、公安、税务、劳动、房产等部门加强了办事大厅的软硬件建设,积极推进并联审批,实行一般审批事项必须5天内办结、只盖一个公章的作法,行政审批提速初见成效。三是大力提升政务公开工作水平。建立区域集中办事办法,以青山区为试点,建立了2千平米的公共事务服务中心,将15个区直部门联合在一起集中对外审批,实行“一门受理、一窗收费、限时办结”制度,去年11月成立以来,该中心已为企业和群众办理各类事项1.1万件。协助主管部门在市档案馆设立了现行文件阅览室,向社会公布市政府制发的非密级文件和行政规章;开通武汉政务网站,市级国家机关和各区政府都上网公布了政务信息。同时还制定了《政务网站管理暂行办法》,使网上政务公开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3、严格规范审批行为,健全监督制度。去年以来,我们参与制定出台了《行政审批暂行规定》和《行政审批责任及其追究暂行办法》,对设定行政审批事项等,实行了群众听证、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制度,确立了违规审批无效的原则,明确了对违规审批行为实行责任追究的办法,进一步健全了我市行政审批工作的监督制约机制。

(二)着眼于解决“三乱”问题,进一步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

近几年来,我市对“三乱”问题多次治理,但企业经营者被“三乱”困扰的现象一直没有完全解决。为此,在去年的“改软”工作中,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集中解决这个问题。

1、打好“三个战役”,集中整治“乱收费”。在去年的首次民意测评中,工商、土地规划、公安交管是企业反映比较多的部门。我们建议市政府派出工作专班进驻三个部门,分别用三个月时间开展集中整治的“三个战役”。工作专班进驻上述部门后,采取一清(清收费项目、标准、依据)、二查(明查暗访)、三改(督促整改)、四建(修改和完善规章制度)的方法,较彻底地盘点了三个部门的各项收费,共取消、降低、合并收费项目154项。在打好“三个战役”的同时,我们还将市建委等26个部门列为“改软”和进一步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的重点部门,要求各单位自查自改自建。在年底小结“三个战役”的工作会议上,又决定将工作领域进一步拓宽,延伸到党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等55个部门,由点到面,逐步扩大“改软”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使“收支两条线”规定得到进一步落实,去年进入市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达到29.09亿元。

2、清理中介机构,规范收支行为。去年以来,我市查处了多起乱收费、私设“小金库”、滥收滥支的典型案件。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些问题多数发生在主管部门所属的中介机构中。对此,我们在“改软”过程中,对工商、规划等26个行政执法机关的中介机构开展了专项整治。一是开展“三清”。清机构、清账户、清票据,26个市直部门共清理出35个中介机构,撤销347个银行账户,没收1190余本违规票据。二是督促脱钩。要求26个部门的中介机构在规定时间内,实行人、财、物三脱钩,并规定了三个“一律”,即原来已收取的各类规费一律归集到财政专户管理;行政机关所有工作人员一律不得在中介机构兼职取酬;中介机构一律从原所属机关大楼搬出,按照市场规则运作,不得强制服务,其收费项目及标准必须经物价部门审核批准,并照章纳税。

3、改革收费管理制度,强化对收费环节的监督。一是推行集中收费办法,减少收费部门和收费环节。如从去年9月起,我市对进入市土地交易中心的15项经营性用地有偿使用和9项开发建设应交纳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一个窗口、一次性收费。同时,在两个开发区也初步建立起“一站”(区内设立统一收费站)、“一家”(内设财政机构统一收费)、“一次”(各种收费尽可能一次上缴)的新收费管理模式,实行全过程公开收费。二是积极探索“首次不罚”办法,为企业发展设“路标”而不设“路障”。如市质监局出台了“首次帮扶”办法,对在检查中首次发现有违法违规行为,但不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着重宣传教育、督促整改,一般不予罚款,进一步制止了少数工作人员利用自由裁量乱作为行为。三是公开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增强社会监督的约束力。去年4月,我市在精简137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基础上,向社会公开制发了《武汉市行政事业性收费手册》,手册收录了全市56个行政部门、275项收费项目、标准和依据。规定凡未列入手册的项目可拒付,并可举报投诉,有关部门将严肃查处。

(三)查处乱作为不作为行为,进一步促进依法行政

1、严明纪律规定。去年,我们制发了《关于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处分处理试行办法》,对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各种“乱作为、不作为”行为进行了具体界定,规定了相应的处分处理办法。如行政审批方面,对有擅自设立审批事项等6种行为之一的,将责令检查、限期改正、赔礼道歉,给予通报批评或待岗教育;拒不改正的,将给予行政处分。

2、畅通投诉渠道。为及时发现和处理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各种行为,我们着力畅通企业、群众的投诉举报渠道。出台了《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投诉督办管理暂行办法》,对软环境投诉事项的处理原则、受理范围、办理程序和奖励与惩处等作了明确规定;建立健全投诉网络,成立了市软环境投诉督办中心,向社会公布了投诉电话,并与市长专线“12345”实行联动;建立了受理投诉情况定期汇总制度、投诉督办的各部门联系人制度以及投诉办理责任追究制度,保证了受理的软环境投诉得到及时处理和反馈。

3、严查违规行为。对各种“乱作为、不作为”行为,我们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不搞下不为例。去年上半年,我们查处了洪山区规划分局违规收费、隐瞒截留国家规费以及私设“小金库”等违纪违法问题,涉及金额1600余万元,4名处级干部被追究纪律和刑事责任。查处了二七工商所有关人员在公务活动中接受吃请、乱收费等问题,该所所长等人受到行政处分。今年5月,群众反映我市公安部门在侦查和审核一起某公司涉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的过程中,在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作出了将该公司某负责人劳教的错误决定。我们及时调查核实后,对此进行了严肃处理。对负有直接责任的3名干警给予了行政处分,并追究了市公安局法制处和江岸公安分局2名领导的责任。去年以来,我们共查处乱执法、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问题173起,处分处理党员干部33人,较好地保证了“改软”工作的推进。

三、纪检监察机关在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中必须更加有所作为

参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工作,是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面临的一个新课题,需要我们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提高工作水平。回顾近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感到,纪检监察机关要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更好地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1、要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必须认识到,创建优良经济发展环境的要求和所要达到的目标,与纪检监察机关的工作任务是一致的,都是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都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必须牢固树立两个任务一起抓、两个成果一起要的思想观念,把促进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努力做到“三个自觉”。第一,在明确任务时,要自觉地把党风廉政建设目标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两个任务一起部署、一起落实。第二,在检查工作时,要自觉地对改善经济发展环境规定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大力纠正和查处危害经济发展环境的各种行为。第三,在考核评价时,要自觉地把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是否得到解决,经济发展环境是否得到明显改善等,作为考评各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是否取得明显成效、党风政风是否进一步好转的重要依据。

2、要进一步做好组织协调。经济发展环境建设是一项事关全局的工作,必须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按职责分工,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在工作进程中,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履行新赋予的组织协调职能,坚持把治理和解决经济发展环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纪检监察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一起抓,敢于牵头、善于牵头,积极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努力增强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工作合力。200*年,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市纪委、市监察局牵头,会同市物价、编办、财政等部门,负责全市经济发展服务环境的集中整治工作。我们和上述部门认真研究工作方案,定期分析工作情况,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多次主动到整治单位协商沟通,遇到重大问题及时向市领导反映,顺利地完成了精简收费项目、清理中介机构等工作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要进一步强化监督检查。监督检查,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和工作手段。在抓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中,纪检监察机关要着力围绕影响发展环境、阻碍经济发展的重点问题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特别是对在少数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中存在的该办不办、推诿扯皮、办事拖拉、等不作为行为,以及超越职权、,“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出乱办事”等乱作为行为,要进行重点查办,严肃处理。在监督检查过程中,要注意通过民主评议等手段,对行政部门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行政效能评估和行政效能监察机制。

工业经济发展纪实篇7

【关键词】市场经济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职能

一、加强纪检监察工作必须坚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指导

群众路线是党执政兴国的“生命线”,也是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健康线”,更是纪检监察部门和纪检监察干部安身立命的“事业线”。纪检监察干部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参与者、推进者和监督者,必须带头遵守中央的八项规定,切实增强履职能力,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各项工作。

首先,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利于全面提升纪检监察机关的服务保障能力。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纪检监察干部一定要对照和党内条规,查找党性方面、遵守党纪条规方面、遵守工作生活纪律等方面的“污垢”并对进行认真清除,从而使自己的思想和灵魂、理想和追求更加符合党的要求,能够胜任党组织交给的政治使命。

其次,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利于企业和干部职工更好地落实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为民、务实、清廉”,这与纪检监察机关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通过活动开展,纪检监察干部进一步强化了责任担当意识,更加自觉地践行党的宗旨,更加坚决地承担起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的神圣使命,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落实企业党政决策部署提供了有力的纪律保障。

最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利于加强纪检监察部门的自身建设。作为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组织者,纪检监察部门自身的工作水平、工作效率、工作纪律如何,直接关系着职工群众对纪检监察队伍的总体印象。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让广大党员干部普遍接受一次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再教育,通过自我完善、自我改进、自我提高,有力推动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能力和纪律建设,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

二、加强纪检监察工作必须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发展这一中心任务

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发展壮大国有经济,不断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是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神圣职责。纪检监察工作内容、方法的创新,就是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主动深入生产、深入第一线,接触实际,贴近市场,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组织“教育、监督、保护、惩处”四项职能作用,一切工作必须服务于企业经济建设,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进行。

首先,要坚持教育为主,抓好源头治理。通过加强教育,加大惩处,可以使人不想腐败、不敢腐败,动机。要坚持对新任职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谈话制度和党政领导班子、领导班子成员一年一度的党风廉政建设报告制度,要用发生在身边的违法违纪案件教育党员干部,要规范权力、公开权力、制约权力,减少权力运行中的“随意性”和“自由度”,尽最大可能机会。在强化廉政教育、加大惩处力度的同时,还必须要规范流程,对资金、物资管理、人事安排等各种权力进行分解和制衡,形成结构合理、程序严密、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消除权力过分集中现象,防止少数人说了算,避免“一言堂”和个人专断现象发生。

其次,要抓好制度创新,努力做到以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党风廉政建设需要制度建设来保障,反腐败斗争需要制度建设来深化,纪检监察工作需要制度建设来规范。因此,要对在旧体制下形成的行为标准和道德规范进行一次清理,正确的要坚持,不适应的要修订完善,已经过时的要坚决取消,需要建立的要抓紧建立,要用新的观念和方法,制定新规则,适应新形势。

再次,要积极参与企业体制机制改革进程。纪检监察工作一定要积极参与到企业的各项体制机制改革中来,只有参与才能了解,才能熟悉,才能在参与中监督,同时要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和配合,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结合、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去,渗透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与企业管理融为一体。

最后,要积极主动地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效能监察。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工作中,首先要把降成本工作作为效能监察的重点内容。从规范采购程序、降低采购成本到推进投入产出的成本核算等方面,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过程,使一些适应现代企业的制度和机制得到建立和完善。

三、加强纪检监察工作必须坚持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素质

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全球进入信息社会,纪检监察工作的重点和内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已跟不上时代的节奏,纪检监察干部必须以更加良好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新的风貌、新的水平出现在反腐倡廉第一线。

首先,要科学配置纪检监察人员,建设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高素质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内容多,专业性强,同时,由于当前企业管理扁平化的需求,不可能配置一支数量较多的专职纪检监察队伍。因此,要更加重视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高素质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同时要为纪检监察人员的职业发展创造更好通道,为其提供与其作用发挥相匹配的经济报酬,确保纪检监察队伍的稳定。

其次,要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人员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理论的学习,加强经济、法律、审计、财会、纪检监察审计等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政策水平,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尤其是要不断加强对专职纪检监察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升业务能力,要经常组织兼职纪检监察人员学习上级纪委有关文件会议精神,吸取他们对纪检监察工作的意见或建议,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要不断加强对纪检监察人员的职业道德及廉政建设教育,引导纪检监察人员严格执法,依法办事。

工业经济发展纪实篇8

一、农村经纪人的概念和作用

农村经纪人是活跃在广大农村,为促成他人进行涉农交易而从事中介服务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

农村经纪人的作用从根本上说是“活农”。就是能够将零敌的农产品和农村剩余劳动力集中组织起来,与市场衔接,形成农业生产和市场流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使农产品能够实现销售,农业实用科学技术能够得到应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找到出路。农村经纪人能够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

从现实情况看,农村经纪人的发展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农村经纪人具有熟悉农业生产经营,了解市场需求,掌握市场信息的优势,是沟通产销的重要牵线人和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带头人,是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桥梁,是引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鹤壁市浚县善堂镇经纪人采用“市场+经济人+农户”的模式,先后建立了临河西瓜市场、光明村茄子市场、什村大葱市场、双庙蔬菜市场,他们整日穿流在市场中,充分发挥其自身见识广、信息灵,以及网络的作用,吸引河北、山东、山西、安阳、鹤壁、新乡等外地客商纷至沓来,日成交量13万公斤,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善堂镇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带动了相关第三产业的发展。鹤壁市开发区的农村经纪人利用掌握市场信息的优势,与当地14户粮食经营户建立了协作关系,定期把农民的小麦、玉米等粮食发往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解决了农民卖粮难问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二、当前农村经纪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村经纪人素质较低。少数经纪人受多种因素影响,无视商业信用和职业道德,经营中不择手段地压级压价、欺行霸市,影响了自身形象。经纪人营销组织较散,产品检疫把关不严,产品包装粗糙,导致一些农产品进不了城市超市。

二是农村经纪人经纪行为不够规范。同行之间、同业之间往往为争夺市场相互排挤、搞无序竞争。

三是农村经纪人组织化程度偏低。农村经纪人信息采集手段比较落后,季节松散型、家庭单干型所占比例较大,宏观上难以把握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及发展趋势等。大部分农村经纪人都停留在各自为战的无组织状态,并没有充分利用起社会的合作和分工机制,而分散经营使他们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四是农村经纪人业务结构不合理。营销经纪人居多,科技经纪人和文化经纪人缺乏。市场发育程度不高,发展后劲不足,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三、大力培育和规范发展农村经纪人,支持服务新农村建设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上,找到了经纪活农这个着力点。依据国务院赋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组织监督管理经纪人、经纪机构”的职责,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积极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

一是加强培训,提高农村经纪人队伍素质。定期召开经纪人会议,认真学习国家工商总局《经纪人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始终把教育培训作为规范经纪人队伍管理、促进其健康发展的首要环节来抓。同时积极开展宣传,放宽农村经纪人的市场准入条件,提高经纪人的素质,提高经纪人在农民心目中的威信。

二是加强农村经纪人队伍的规范化管理。明确经纪人应负的法律责任,引导经纪人相互间交流经验,查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每个县区建立经纪人协会,实行分片、分组管理。加强经纪人信用管理,建立信用档案,开展争创“诚信经纪人”活动,提高农村经纪人的信用意识。建立经纪人的学习制度和年检制度,制订经纪人票证、现金收结制度,促进经纪人行为规范化、制度化。

三是细化帮扶措施。对农村经纪人开展定期指导和跟踪服务,加强对农村经纪人骨干的培养。在农副产品的销售旺季,实行上门帮扶,指导合同签订,督促履约,调处纠纷,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经纪人注册、使用和保护农产品商标。

四是加强服务。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放宽核准范围,支持经纪人开展各项农业经纪活动;利用工商部门的政策法规信息,为农村经纪人提供及时准确的政策法规信息服务,增强农村经纪人的市场反应能力;在农村经纪人比较活跃的地方成立农村经纪人协会,制订会员守则,以诚实信用的原则规范经营行为,坚持交易自愿,公平交易;规范佣金标准,佣金由双方协商确定,保护经纪人和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整合工商职能,成立“鹤壁市工商局支持三农工作领导小组”,对农村经纪人提供一条龙服务,促进农村经纪人发展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为农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工业经济发展纪实篇9

伴随着新时代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历程,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已经进入了改革创新的阶段,国有企业也是如此。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家市场经济的命脉,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针对过去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国有企业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分析纪检监察工作在国有企业当中的新成效,以及论述纪检监察工作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高效益发展的措施。

一、国有企业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

国有企业做好纪检监察工作,能够突破国企局限性,提高自身竞争力。国有企业做好纪检监察工作,能够科学保护国有资产。国企加强纪检监察工作的落实,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扫平内部存在的一系列贪污腐败行为,能够加大对贪腐分子的震慑力,让贪腐分子不敢再肆意妄为,并且增强对贪腐行为的打击力度,对贪腐分子的贪腐行为进行严惩,从上到下净化国有企业内部人员组成和部门体系,为国有企业资金流动提供保护,有效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纪检监察工作不仅能够在国有资产流失上起到很大的防止作用,还具备一定的追查作用。通过落实纪检监察工作,纪检部门能够通过国有资产的流通和转移渠道,对国有资产进行追根溯源,把国有资产的转移链落实到具体的时间和具体的个人身上,有效查处国有资产的流失的过失人和腐败分子,以及国有资产的流通路径和源头,精确分析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在追回流失国有资产的同时打击整条国企内部贪腐网络,打击贪腐现象,科学保护国有资产。

二、过去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层对纪检监察工作不够重视

在过去,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中一直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国企高层对纪检监察工作不够重视。在过去很多的国企领导班子对于纪检监察工作都缺乏基本的认知,抱有不重视的心理。很多国企领导都只看重国企的实际经济效益,为了国企的发展,不惜将其他所有的工作都抛之脑后,只抓经济,不讲问题,认为一切有助于国企经济效益提高的措施都是对的一切能够提高国企生产经营的做法都是没问题的,甚至部分领导认为,只要能将国企经济效益的字面数据抓上去,能够在上面领导面前博得拨款和补贴,其他的所有一切都不重要。为了提高国企的经济效益,国企高层和领导对于国企内部当中存在有一些的腐败的地方现象甚至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能够提升经济效益,他们甚至默许这种现象的发生。对于纪检监察工作完全不够重视,更有甚者一些领导涵认为纪检监察工作,反而阻碍了国企经济效益发展,对于纪检监察工作抱有敌视的心态。高层对于纪检监察工作不够重视,就很难让纪检监察工作落实到实际,当中去很难促进纪检监察工作发挥自己的成效。

(二)缺乏专业纪检监察队伍

在过去,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中一直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缺乏专业纪检监察队伍。在过去,由于纪检监察部门和教育部门的沟通和联系还是不够密切,教育部门对于纪检监察专业人才的培养缺失,并且对于高校开设的和纪检监察有关专业的学生引导导向作用也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大量的具备一定纪检监察专业知识的学生更多的走向了行政岗位而没有参与到国企纪检监察部门当中。国企纪检监察部门当中的工作人员大多数是由其他部门当中抽调过来组建的,不仅缺乏专业知识,并且综合素质也达不到实际工作要求,这就导致很多的国企当中是缺乏专业纪检监察队伍的。没有一个良好的队伍,怎么能够让纪检监察工作发挥出它应有的效果呢?

(三)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教育不足

在过去,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中一直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教育不足。在过去,由于缺乏中央政策的引导和具体部门的规范管理,党风廉政建设不足,以及反腐教育存在缺失,一直是国企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尤其是国企内部高层都重视经济效益的情况下,想要为了纪检监察工作的落实而舍弃一定的经济效益,甚至是不被高层领导所允许的。相反的,由于党风廉政建设不足,以及反腐教育存在缺失,很多的基层员工和中层领导甚至是部分的高层领导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腐败问题,而整个国企大环境下掌握绝对话语权的领导班子为了经济效益数據,对于这类的腐败行为打击力度远远不足,这就导致贪腐现象的泛滥,同时让党风廉政建设和反复教育的影响力进一步削弱。

三、纪检监察工作在国企当中的新成效

(一)纪检监察工作为国企注入动力

纪检监察工作一直以来都属于我国党的先进性建设当中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党的领导地位,不断完善党和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在国企的改革和发展历程当中,应该将纪检监察工作广泛的应用和落实,把纪检监察工作作为国企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工作的政治引导和监察作用,发挥纪检监察工作重组和引领国企党员人才的先进性,在国企发展方向和内部人才管理上做好相关工作,不断增强国企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纪检监察工作应用到国企当中,能够为国企注入新的发展动力。注入的发展动力又可以简要的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能够抓好国企内部党组织建设。党组织作为国企内部成员组成的基础,作为领导国企人员工作和发展的领导组织,作为国企发展过程中的首要指挥堡垒,在国企发展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纪检监察工作能够抓好国企内部党组织建设,帮助国企落实上级的领导和决策,同时对国企党组织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防止党组织内出现滥权和贪腐现象,净化党组织,真正意义上发挥党组织领导国企发展的领头作用。纪检监察工作还能够进一步促进党支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大大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二个方面是能够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在整个国企内部员工组成当中,党员是国企队伍中的中坚力量,是国企改革和发展的排头兵,是国企内部精神凝聚的关键部分。党员队伍在整个国企改革当中能够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和模范作用。但是,在过去党员队伍建设当中一直面临着很多问题,由于缺乏纪检监察工作的监督,很多党员的意识和觉悟还不够标准,党员队伍的思想和作风,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纪检监察工作能够抓住党员队伍建设,对党员队伍进行良好的排查和整治作用,纪检监察工作能够完善和打到国企内部一整套的监督流程,比如党员评价,党员教育,党员奖惩等制度,让党员队伍能够保持良好的思想作风,发挥党员队伍在国企工作当中的带头作用和模范作用,让党员队伍引领着国企其他员工更好的工作和奋斗,为国企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个方面是能够打造实践平台。纪检监察工作可以打造一个良好的主题实践活动平台,让国企党组织和党员队伍通过实践活动平台,发挥自己的作用,找出自己的不足,检验工作的成效,弥补工作的失误等等。纪检监察工作能够保证实践活动平台,在举办活动过程当中,做到认知组织和评价都到位,并且每年能够开展很多不同的技能大比武和实践争优活动,让广大国企员工培养良好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纪检监察工作为国企发展提供保障

纪检监察工作能够在国企当中极大地增强党风廉政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对企业尤其是国企内部的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标准。对于国企内部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也空前的重视,国家对于企业重点是国企内部的腐败深恶痛绝,多次表示,要重点打击国企内部的腐败现象,加大国企那打过廉政建设,这彰显出中央进行打破廉政建设,并且在国企当中落实纪检监察工作的决心。纪检监察工作落实到国企实际工作当中,能够有效地为国企发展提供保障,如果国企严格的旅行纪检监察工作,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这么说可以对国企高层和主要领导班子进行严格的监督,并且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保证业务工作的有效进行检查工作,还可以深刻把握国企内部当前存在着的腐败问题以及反腐工作形式,有针对性地采用解决方法去解决,他们并且保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落实到具体的实处上去。纪检监察工作落实到国企实际工作当中,能够有效地促进整个国企内部系统保持干净。腐败问题是整個国企内部系统的问题,而不仅仅是个人现象或者是个人问题。所以落实纪检监察工作,能够让整个国企内部系统掀起一股党风廉政建设的浪潮,从上到下,从外到里,将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识和反腐工作的决心,渗透到整个国际系统当中,让各个部门落实好自己的工作,明确自己的责任,严防腐败现象发生,确保各个部门,各个员工都不存在任何的腐败现象,从而保证整个国企内部系统干净。总的来说纪检监察工作落实到国企内部发展工作当中,能够将中央意识和中央精神打入整个国企思想和国企作风上去,维持一个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防止腐败现象发生,为国企的发展提供切实的保障。

(三)纪检监察工作为国企凝聚力量

纪检监察工作可以加快国企“三个转变”,为国企发展凝聚力量。什升级提么是三个转变呢?简单来说,三个转变是目前国企改革出来的三个不同的转变形式和转变途径。一方面,纪检监察工作能够加快国企业务发展方式转变。落实纪检监察工作,可以让国企面对整个市场大环境下日益复杂的竞争加快业务发展方式的改变,可以以具体的政策导向为基础,然后优化具体的业务结构改变业务增长方式,并且扩大自身的市场规模,不仅如此还能够有效地落实党组织的指挥作用和党员队伍的模范作用,带领整个国企内部员工改变自身的业务习惯和作风习惯积极的面对国企业务发展方式的改变,以主动负责的态度,应对市场策略和市场环境带来的严峻挑战,实现国企业务方式转变。另一方面,纪检监察工作能够加快国企管理方式改变。在过去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难以应对现阶段经济高速发展下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国企内部需要一个导火线来促进管理方式的改变,而纪检监察工作正是这个导火线。做实际检查工作能够更好地为管理方式的改变提供动力,加快国企深入开展管理转型活动,切实提高国企内部的管理水平,加大国企面对市场外部复杂环境的竞争力和应对力,同时,发挥过去国企内部管理方面的优势,弥补过去国企管理方面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从而完善国企的管理方式,确保国企合理发展。还有一个方面,纪检监察工作可以加快绩效模式转变。落实及检查工作能够调动国企内部各个部门和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协调性和主动性,灵活地发挥积极他工作的优势,落实国企的发展目标,同时在管理上,注重公平性原则,按照统一的标准来评量每个员工的实际工作效果和工作状态,从而合理的制定绩效评价标准,不仅可以保障每个国企员工的实际权益,还能够发挥公平公正的精神,促进广大员工能够以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工作状态,去为国企发展争创佳绩。

四、纪检监察工作促进国企高质量高效益发展的措施

(一)重视纪检监察工作

国企高层和领导应该重视纪检监察工作,不能够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而丧失原则,涉及贪腐的问题一定要加以重视,要纪检监察部门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坚决打击贪腐现象和贪腐分子,严格按照中央的指挥落实检查工作,让纪检监察工作真正的为国企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从根本上筛选出贪腐分子,保证国企内部系统干净。促进国企高质量,高效率的发展。

(二)完善纪检监察制度

要完善纪检监察制度,现有的纪检监察制度当中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和漏洞,要在不断落实检纪检监察工作的过程当中,及时找出纪检监察问题和漏洞,并且采用针对性的措施去弥补纪检监察制度,让纪检监察制度完善起来,从而更好地为国企高质量高效益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工业经济发展纪实篇10

 

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后,依据课程标准编订的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一改通史体例,采用政治、经济、文化三个专题叙述历史,给学生系统、完整了解人类文明演进历程,探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培养学科素养,提高课堂效益带来重大挑战。历史教师是机械地照本宣科,依样画葫芦,还是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教材中的主干知识为基础,合理整合课程资源,打破教材章节顺序,适当拓展完善知识结构,形成相宜专题通史框架,以便让学生在宏观的基础上,更好地学习微观专题内容,实现课堂效益和学科素养的双提高?答案无疑是后者。因为在宏观通史框架之下,知识结构更加完整,线索更加明晰,单元章节里的微观专题内容都能找到“娘家”,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形成过程的理解,实现课堂效益和学科素养的双提高,也是新课改要求的具体践行与体现。下面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为例,介绍一下我们的做法,敬请大方之家批评斧正。

 

1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以及向帝国主义的过渡

 

1.1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14—15世纪晚期)

 

14、15世纪晚期,欧洲生产力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地中海沿岸的威尼斯、佛罗伦萨和西北欧的尼德兰等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城市中,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农村中也开始出现资本主义农场和牧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的兴起后,商品经济逐渐取代自然经济,西欧封建社会渐趋瓦解,

 

1.2工场手工业时期(16—18世纪)

 

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结束,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欧洲出现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16—18世纪,欧洲工业生产进入以手工工场为基本组织形式的工场手工业时期。它是以手工技术和雇佣工人的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从手工业生产向资本主义机器化大生产过渡的准备阶段。重商主义是这一时期盛行的主要经济思想。这种思想有利于早期资本原始积累和工场手工业的发展,适应了欧洲封建统治者富国强兵的需要,但不利于机器大工业的经营。除了推行重商主义政策之外,圈地运动、早期殖民扩张、贩卖黑奴也成为西欧一些国家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在荷、英、美、法等国先后胜利,资本主义制度在少数国家率先确立。亚非拉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在西欧殖民者的早期殖民扩张中逐渐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英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到拓展,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和世界体系(包括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开始形成。

 

工场手工业时期,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并不平衡,荷兰、英国处于领先地位,法国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俄国发展滞后。

 

1.3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18世纪晚期—19世纪70年代)

 

西欧各国的早期殖民扩张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拓展,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为了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18世纪60年代中期,英国首先开始了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工业革命。它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蒸汽动力的广泛运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制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工场;工业生产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和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阵营——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无产阶级辛勤劳动,直接创造财富,却相对日益贫困。他们为了改善自己的处境,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工人运动逐渐兴起。

 

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一书,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国家不干预资本家的事务,由资本家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形成并逐渐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盛行经济指导思想,资本主义进入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这种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一方面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剧了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恶性竞争,导致生产相对过剩,引发经济危机。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19世纪六七十年代,意大利、俄国、美国、德意志、日本纷纷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逐渐确立、巩固起资产阶级统治。

 

工业革命大大增强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为了满足本国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商品输出的要求,英法等国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争夺殖民地的斗争。19世纪中后期,随着绝大部分亚非拉国家变成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和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列强的殖民扩张客观上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冲击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封闭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给当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使东方从属于西方,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基本形成。殖民地人民掀起了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民族解放运动兴起。

 

19世纪上半期,英法美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德俄日等国的工业革命也在进行。英国由于最先完成工业革命而成为“世界工厂”,工业品销往世界各地。

 

1.4电气时代的资本主义(19世纪后期—20世纪40年代中期)

 

19世纪7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的确立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以及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人类社会进入到“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和垄断组织。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这种调整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政府成为新兴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代表,资本主义过渡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基本定型。

 

为了满足垄断资产阶级资本输出的要求,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抢占殖民地,瓜分世界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的瓜分完毕,几乎全部的亚非拉国家基本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和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最终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英法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分别由世界第一、第二位退到世界第三、第四位;美德后来居上,赶上并超过英法,分列世界第一、第二;日本开始崛起,俄国也有所发展。帝国主义国家围绕霸权和殖民地展开激烈斗争,欧洲形成了德奥(匈)意同盟国集团和英法俄协约国集团。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大战使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英法经济凋敝、衰退,伦敦不再是世界上唯一的金融中心。意大利因大战对经济的严重破坏,阶级矛盾激化,墨索里尼建立起垄断资产阶级的公开恐怖独裁——法西斯专政。美国大发战争横财,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债权国,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大战后期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取得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在资本主义链条最薄弱的一环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人类社会开始进入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时代。

 

20世纪20年代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相对稳定时期,美国出现了“柯立芝繁荣”。但这种繁荣并不稳定。由于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这一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始终存在,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给各国经济以沉重打击。在克服危机的过程中,美国罗斯福实行新政,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实行一定程度的经济计划,减轻了生产的盲目性,避免了产品的相对过剩。新政虽然不能根除经济危机,但缓解了危机对美国经济的打击程度,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迎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时代。德国、日本建立起法西斯专政,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分别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亚战争策源地。

 

2二战后至今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信息时代的资本主义

 

2.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期间和战后各国对高科技的迫切需求,再加上科学理论出现重大突破以及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的形成,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应用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蓬勃兴起,人类社会进入到了“信息时代”,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以及社会经济结构、生活结构的变化。

 

2.2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摧毁了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削弱了英法两个强国,美国再次大发战争横财,经济实力空前膨胀,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由于英国在战争中遭到巨大损失和破坏,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难以维系,美国凭借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于1945年主导成立并绝对控制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这两大机构的成立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1973年崩溃)的建立,也标志着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鉴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特别是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中,各资本主义国家加强贸易保护,造成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的历史教训,为增进国际贸易的协调与合作,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性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经济的发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关贸总协定”这三大经济支柱的出现,标志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3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3.1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的盛行

 

二战结束后,在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下,西欧各国经济逐步恢复、发展起来。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盛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普遍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干预,使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黄金时期”。

 

2.3.2“混合经济”的出现

 

20世纪70年代初,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资本主义世界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现象,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各国立即进行调整,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美英等国逐渐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2.3.3“福利国家”的建立

 

二战结束后,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政策调整,“福利国家”发展起来。“福利国家”制度是“混合经济”下,实现充分就业、收入均等、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政策目标的总称。覆盖社会多方面的福利项目使穷人受惠不少,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有许多弊端,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2.3.4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二战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美国等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其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就业人数在总劳动力中所占比重都迅速上升。

 

2.3.5美国的“新经济”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当时的美国一家杂志称这一现象为“新经济的胜利”。美国的“新经济”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2.4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

 

2.4.1欧洲的走向联合

 

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欧洲逐渐走向联合,先后成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三个共同体的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欧共体的成立大大增强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实力。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正式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欧盟成立后在经济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2.4.2日本的崛起

 

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制定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再加上美国的扶植,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随着欧洲的走向联合以及日本的崛起,资本主义世界呈现出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2.5主导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

 

二战以后,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原材料、资本、劳力、技术和市场等经济要素日益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的过程叫世界经济全球化。具体表现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经济区域集团化(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最大受益者。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