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课程收获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26:37

平面设计课程收获篇1

一、课程学习的收获

在本次培训中,我感触最深的是“学科知识与能力”这个模块。

其一:马云鹏和赵艳辉两位学科专家,以XX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基本框架,通过对“数与代数”领域目标与核心概念的详尽解读;对核心内容的分析与教学策略的案例式讲解;帮助刚有2年教学经历的我,解决了当下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困惑,为今后五、六年级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为建立属于自己的高效课堂模式,奠定了理论的基础。

其二:钱守旺老师的微课案例《分数的再认识》、成艳斌老师的微课案例《用字母表示数》呈现了让学生在此“数与代数”领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做了精彩的案例展示。在听课过程中,老教师们从容不迫的教学风度和深厚丰富的教学语言深深地折服了我,使我感受到自身的不足。现将这段时间的收获略加整理。

1、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前准备包括备课、备学生、备教材、做课件等等。作好充分、足够的准备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挥洒自如。

2、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课堂教学要努力达到主体与主导的和谐统一。

3、教学设计要适合学生、贴近生活。教学源于课本又不局限于课本,学生学的有趣和轻松。4、教学过程结构精密,时间分配恰当。从每一位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从导入新课到布置作业课后小结,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多媒体设计也充分体现了专业知识的结构体系。

二、浏览简报、答疑、研讨交流活动的收获

在学习平台中,不论是项目简报、区域简报,还是学科简报、班级简报,我都认真的阅读,并给出简要的评价。通过阅读简报,可以了解到班级老师们在学习、论坛发帖、论坛回帖、文章、日志等方面的优秀成果,可以了解到近期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

在本次培训中,我在答疑区提出了:关于“鸡兔同笼”问题的思考和数学习题中的讲解疑惑这2个问题,我在班级论坛提出了:如何提高农村学生的“估算”能力、“符号意识”、“数感”等9个问题,我参加了班级主题关于“好课”的研讨,累计发帖87条。辅导老师以及教育同行给予了详尽的解答,让自己在此领域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今后教学有了促进的作用。

通过和其他教育同行在班级论坛中互动,有两点感触。

1、明白了如何讲授知识,才能打造高效课堂,如何设计活动,才能让学生寓教于乐,如何管理班级,让学生快乐成长。

2、应该热爱学生、因为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以身作则、因为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三、学习研修同伴优秀作品的收获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位老师都有闪光点。每当工作坊有最新的文章、日志的更新,我都会静静的去浏览。每篇文章、日志都有打动我的地方。

在工作坊中,我认真研读实验小学xxx老师、第一小学xxx老师、第二小学xxx老师、xxx老师……提交的文章、日志、校本活动成果,从不用年龄段老师的成果中得到不一样的收获。归纳概括为24个字,即是:“终身学习、时刻充电”、“心中有爱,眼中有人”和“塑造魅力、享受幸福”。

四、参加研修活动的收获

在工作坊中,辅导老师了校本活动“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有效的探究性学习”,我提交了《小数的性质》的前后两个的教学设计,包括教研员的点评和改进意见,同时上传了自己关于探究性学习的理解。辅导老师给出如下的建议:教学设计说明,首先,要以课程标准中的理论或被论证的教育交流理念作理论支撑,然后再具体阐述自己具体的教学环节设计。这也是我参与活动最大的收获。

我还参加了其他坊主的3个活动,同时下载教育同行的理论研究成果,享受了研修平台提供的丰盛的教育饕餮盛宴,和所有的研修成员一起收获启蒙、收获信心、收获教育理想。

五、教学行为改进的收获

XX年版新课程标准正式实施后,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彻底转变,加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制约下,学习环境、学习方式、教学行为等诸多方面都要发生改变。在本次培训中,认识到网络环境为探究学习开展带来的优势,通过案例的学习,学习到信息技术环境下,探究学习各个环节如何开展,为今后的探究性学习奠定了理论的基础和实践的观摩经验。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学生的学习行为。

1、反思自己。反思授课中成功的细节,不断积累良好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

2、反思学生。反思授课中学生的状态。关注学生是否拥有充满激情的学习状态;个性在课堂上有没有得到张扬;是否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主体作用有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只有不断回顾反思教学过程、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使课堂教学更为有效,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六、校本研修的收获

按照自己校本研修项目《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及其教学评价》的计划进展,截至目前,以及完成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的研读,明白了自己应该在哪些方面(电子白板,思维导图的理论等方面)进行提升;已经完成《几何画板》和《网页制作》的相关应用技能的回顾;已经完成班级qq群的建立,正在逐步完善学习资源的上传,以及完成县级小课题《xxxxxxxxxx的研究》课题的后期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课例的筹备工作,正在等待科研所的验收……点点滴滴,这都是校本研修带给我的收获。

七、待提高改进的地方

1、由于教学任务繁重,自我学习充电的时间较少,校本研修的进度有些拖沓,希望在后续学习中,合理安排时间,尽快将预定的学习内容完成。

2、沟通交流的不到位,有时候抹不开面子。要多和年轻的、有经验的教师探讨信息技术的使用技巧,多和年长的、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课堂教学的授课技能,将两者融合在一起,让自己的课堂更加优化,让自己的数学学科更加专业化。

八、对培训的建议

首先,要感谢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提供这样一个学习的平台,作为一个刚刚步入教师行业两年多的教师,总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东西要学。对于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提供的各方面的学习知识,可以用求之不得来形容,没有挑剔的理由,只提出两点建议:

1、希望学习平台在开通前,进行好服务器的技术调试,不要经常出现“页面无法响应”或“链接失效”等现象,从而影响学员的学习进程。

平面设计课程收获篇2

【关键词】机械设计;教学手段;多媒体

0引言

《机械设计》是高等工科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技术基础课,也是机械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目的在于逐步提高学生的机械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尤其是增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顺利过渡到机械工程学科专业课程的学习及进行产品和设备设计打下宽广而坚实的基础。《机械设计》是一门与工程实际联系非常紧密的课程,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学课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对机械学科的兴趣,并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工程实际问题,一直是该课程教学中需要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重要问题。我们通过在教学中不断的实践,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方法做了探索。

1多媒体教学

《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中涉及到大量的机械零件、产品及装备,对于学生而言,大部分都很陌生。如果利用传统的授课手段,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中,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文字、机械图形的板书上,而学生对在黑板上板书的平面机械图形又缺乏基本的感性认识。在实践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授课手段的弊端。我们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可以大大增加课堂授课的信息量,并且让学生对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产生感性认识;另外还可以通过动画视频的方式给学生展示一些国内外机械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激发学生对机械学科的学习兴趣。当然,我们所提倡的多媒体教学,并不是完全摆脱传统的板书授课手段,而是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适当结合课堂板书。例如,在讲授轴系结构时,可以在黑板上指引学生一块画一次,以防学生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感觉在课堂上听讲时很简单,做作业时又经常性画错。

2课程实验教学

《机械设计》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杨叔子院士在谈论机械工程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时说:“降低重心,注重交叉,扩大专业面向;提高起点,重视基础,加强通识教育;创造条件,建设基地,强化实践环节”。因此,在《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中要注重实验环节,适当提高实验教学占总教学时的比例。通过课程实验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对机械零部件的理解和认识。例如,在讲授减速器时,部分学生在听课时,对减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实现功能似懂非懂,理解不深。通过减速器拆装实验,可以让学生全面、深入认识减速器整体结构,快速理解减速器的工作原理,这也为后续的减速器课程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3工程实例教学

机械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而《机械设计》是机械学科中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我国近代的考古发现了一些传说和记载,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河南裴李岗等遗址中发现了七八千年以前制造相当精致的农具如石铲等,到最近的2013年6月11日我国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天,并于13日和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在整个机械装备设计和制造的历史中,有一些伟大的设计,当然也有一些失败的案例。在《机械设计》教学过程中,将这些伟大的设计和失败的案例融入到课程中,会使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起来,聚集学生们的注意力,加深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认识到机械设计的重要性。例如,某部组织训练的直升机,在准备着陆时,突然尾桨传动失效,直升机失去平衡,坠落后起火;事故原因是尾桨主减速器和尾减速器对接处的花键套和花键轴的的连接处发生非正常磨损,导致健齿啮合面过小,飞行中套轴脱开,致使传动失效,飞机坠落。

4以竞赛促教学

机械装备及零部件设计具有极强的创新性。目前,全国性的机械创新相关的比赛很多,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等,河南省内也有很多诸如此类的比赛。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自由结合成立团队,参加一些机械相关的竞技比赛,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很多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属于被动性接受者,但在成立参赛团队后,基于学生自身极强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往往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比赛作品的设计。学生一切从零开始,自己动手查阅各类参考资料,补充各方面知识,准备参赛作品设计方案。待参赛作品设计方案成型时,学生内心会有一种极强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这是纯粹课堂教学无法产生的效果。

5以科研促教学

目前,高校教师不仅仅从事教学工作,还要承担科研任务,如果能够将两者有机结合,以科研促教学,会产生非常积极的教学效果。教师已经完成的或正在实施的科研项目,一般都是本学科最新的知识信息,将这些科研成果融入到教学中,可以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理解课本中的知识,并且能够充分掌握学科发展前沿。另外,教师在科研工作中积累的大量经验,是学生无法从课本中获取的,这对学生就业进入实际工作后的帮助是巨大的。例如,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在2010年设计发明了“一种自动行走的烟草收获机”,解决了人工采收烟叶效率低和少数半机械化收获机结构复杂、造价较高、易堵塞等问题,提供了一种简单的自动行走烟草收获机。在整个项目研究过程中,涉及到了《机械设计》课程内容的各个方面,将项目所涉及的烟草收获机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以及项目研究过程中攻克技术难题的曲折性等融入到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大幅度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6结语

《机械设计》是一门与工程实际紧密联系的专业基础课程,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学方法不断优化和创新。多媒体教学增强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感性认识;课程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工程实例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生产实际;以竞赛促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以科研促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机械装备的研制全过程。这些教学方法都极大地提高了课程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平面设计课程收获篇3

自2008年进入艺术设计教研室工作以来,时刻不忘初心,努力上进,在工作中勤勤恳恳,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汇报如下:

本人的工作主要为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教学,担任的主要课程既包括《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字体与版式设计》、《图形创意》等基础课程,又包括《平面广告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等实践性应用课程。认真研究教育教学方法,深入学习专业理论技能,编写了《图形创意》《书籍装帧设计》教材,建设了《平面广告设计》课程网站,充分考虑学生所需,为艺术设计教育贡献微薄力量。工作以来,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技能大赛获得奖项若干,比如指导学生获得江苏省高校学生多媒体作品竞赛二等奖、指导学生获得院级毕业设计(论文)一等奖、第二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作品大赛一等奖、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江苏分赛区三等奖等。另外,个人也在此中得到教学能力的充分锻炼,由此获得“优秀教师”、“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专业技能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设计作品获得第二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作品大赛教师组二等奖、第三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作品大赛教师组三等奖、入选5.12全国抗震救灾公益设计展、中国设计年鉴等。

除此之外,由于本人在个人求学生涯中对于水墨画一直较为热衷,所以在工作之余并没有放弃对此的研究与继续学习,并获得了一定的认可,比如作品曾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办公厅收藏,以及四川省美术馆收藏,获得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中国美术作品大展银奖,江苏省美术家协会首届新人美术作品展佳作奖,淮安首届青年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入选首届全国徐悲鸿奖中国画展、入选第二届江苏省高校美术作品展等。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继续前行!

平面设计课程收获篇4

一、学生在回忆知识点中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让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这样回忆知识的过程,学生会在脑海中搜寻学过的知识,学生搜寻学过的知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且进一步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学生更能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学习、整理知识会更主动。有了内在动力,学生的学习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让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也能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复习才能做到有的放失。

(一)利用“学习任务单”促使学生回忆出学过的知识

教师将复习内容以学习任务单的形式进行梳理,可以让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单回忆所学知识,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单能更快将学过的知识形成知识体系,使复习效果更明显。

如我在教学复习长度、面积、体积、容积之间的进率时。我为学生准备了三个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单内容如下:

学习任务单1:“按一定顺序写出你知道的长度单位:。”

学习任务单2:“按一定顺序写出你知道的面积单位:。”

学习任务单3:“按一定顺序写出你知道的体积(或容积)单位:。”学生有了回忆后,再由学生合作完成整理出长度、面积、体积、容积之间的进率,达到了较好的复习效果。

(二)提出复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出学过知识

为了了解学生关于要复习内容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让提出的问题更具开放性,只出现将要复习的核心内容,引导学生对即将复习知识进行回忆。再让学生在回忆知识后,说出围绕核心内容所知道的知识。这时教师也可加入学生中,作为的大朋友,和学生一起回忆出学过的全部知识点。然后,教师可以将师生共同回忆的相关零碎知识点,让学生进行整理,在整理后形成知识体系。

例如在复习数学的整除的相关概念时,教师可以板书标题“复习数的整除”后,教师可以问:“关于数的整除,同学们知道些什么?”这个比较开放的问题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在学生回忆完知识点后,教师再和学生一起合作将知识点整理,形成如下数的整除的知识体系。

二、学生在自主整理中复习,提升学生能力,提高复习效率

小学数学复习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已学数学知识,建构起知识体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教师要从关注学生发展角度出发,交给学生梳理知识、建构知识体系的方法,培养学生梳理知识、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学生只有在经历了收集信息、自主梳理、主动建构知识体系这些过程才能有更深的体会,才能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意识和能力。

如:在教学复习课“平面图形的面积”时,首先让学生回忆学习平面图形面积时依次学习的顺序,学生在回忆出了:我们在学习面积时出现的顺序是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后,让学生自主梳理出长方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间的联系,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三角形的面积之间的联系,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梯形的面积之间的联系,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之间的联系。在自主整理出联系过程中,梳理出公式的推导过程,总结出割补法、剪拼法等方法,然后让学生找知R间的联系和区别,并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知识归纳成体系。

三、学生在练习、检测中复习,有效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复习课要收到实效,要让学生将知识记于心,离不开必要的练习。适当的练习,能让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目标,能有效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精心设计的练习,能将学生复习掌握的知识进一步巩固,能将学生形成的知识体系进一步内化,成为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技能。精心设计的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切实提高复习课的课堂教学效率。

(一)练习、检测要注重基础性,让大多数学生有收获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课面向全体学生,要求练习必需注重基础性,只有这样大多数学生才能体会成功,增强自信。以复习的基础知识为内容,或在基础知识上难度略为提升,精心设计成以基础知识为主的练习题,既检测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让学生有所收获,又能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让复习收到实效。

(二)练习、检测要有生活性,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复习的实用性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还指出:“教学中,教学应该努力发掘出有价值的实习作业,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因此复习课的练习设计尽量寻找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将数学复习课的知识与生活情景联系起来,让学生运用所复习的知识去解决生活情景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复习的实效性。如在复习完克和千克的内容后,我把相关内容设计成了商店情景,给了学生一幅主题图,展示了各种商品和商品的单位重量的价格,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这样的设计学生体会到数学源自生活,体会到学到的数学知识能解决生活问题。

(三)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性,让不同的人在复习时得到不同的数学能力提升

在复习阶段,分层次的练习题的设计应把握知识的连接点,做到一道练习题击中多个知识点,通过题型或问题情景变化,促进学生获得熟练解决问题技能。同时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利用学生间的互相提问、小组中成员的合作等多种学生喜爱的活动,让学生在交流和自主探索中获得发展。还可以围绕一些故事情景设计几个不同层次的练习或者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学习竞赛、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之,数学复习课要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从传统教学强调知识的传授和关注技能的掌握,转向侧重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去“回忆”,要让学生去“自主整理”,要让学生去“练习体验”。教师只有把复习的机会还给学生,通过多种策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去经历回忆、整理、沟通、归纳、应用的过程,学生才能体验成功,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真正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效率。

平面设计课程收获篇5

一学期过去了,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为了下学年更好的工作,现将这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本人承担九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教学任务。工作中能够顾全大局,与同事们团结协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有限的时间吃透教材,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认真听课、评课,从研、讲、听、评中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实践表明,这种做法,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整体提高授课水平,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以后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十分有用的。提倡自主性“学习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灌输的市场就大大削弱。问题的提出,已有数据处理、数学结论的获得等环节,都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研究。突出过程性,注重学习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使学生的智慧、能力、情感、信念水融,心度受到震撼,心理得到满足,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 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二、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人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学有所得,向45分钟要效益;分层设计内容丰富的课外作业,教法切磋,学情分析,新老教师互学互促,扎扎实实做好常规工作,做好教学的每一件事,切实抓好单元过关及期中质量检测,并跟踪五名好差生进行调查。为了使新课程标准落实进一步落实,引到老师走进新课程,抛砖引玉,对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及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体现,分了证明、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数、频率与概率、视图与投影五个领域来命题,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空间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优化笔试题目的设计,设计知识技能形成过程的试题,设计开发性试题,设计生活化的数学试题,分析每位学生的情况,找准今后教学的切入点,查漏补缺,培优辅差,立足课堂。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平面设计课程收获篇6

针对“可靠性工程”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存在的数据收集困难、指导过程的时间约束、成绩评定不符实际等问题,本文探索并构建了以数据来源多元化、指导教师和方式多元化、成绩评定内容构成多元化为内容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多年实践效果表明,该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实践应用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课程设计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关键词:

可靠性工程;课程设计;多元化教学模式

1引言

课程设计是将课程理论转化为课程实践的“桥梁”,同时也是实践教学和大学本科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1-3]一种好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从而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因此,如何实施好课程设计环节,提高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是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关心并认真研究的一个课题。[4]可靠性工程作为一门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延长产品寿命的新兴学科,对于我国制造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转变的战略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可靠性工程”课程设计作为“可靠性工程”课程知识结构体系中的重要实践内容,是“中国质造”关键群体——质量管理工程专业学生从事质量管理方面工作与研究的必修课程,其在加深学生对可靠性工程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可靠性工程专业实践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可靠性工程”课程设计教学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质量管理工程专业“可靠性工程”课程设计方面进行教学模式改进探索。

2“可靠性工程”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存在问题分析

“可靠性工程”课程设计一般要求学生选择一种具体产品或事件系统为设计对象,以产品或事件系统的故障数据资料为设计依据,综合运用“可靠性工程”课程理论知识对设计对象进行可靠性分析,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系统可靠性的改进和优化对策。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2.1数据收集困难

可靠性一般是通过寿命的概率度量来测定的,因此在评定和分析产品可靠性时往往需要大量的寿命数据。[5]也就是说,单元寿命数据的获取是进行可靠性分析和设计等所有工作的基础,这也是进行“可靠性工程”课程设计的基础。但是,产品寿命数据的获取并非易事。寿命数据收集困难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获取产品寿命数据的时间周期可能会比较长甚至难以忍受,二是对于破坏性产品而言获取寿命数据的成本代价可能较大甚至难以承受。一类单元的寿命数据收集尚且如此,更何况对于“可靠性工程”课程设计教学来说,其分析对象往往是包含多种单元的系统,寿命数据的收集工作可谓难上加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寿命数据无法收集或者数量不够,那么整个设计工作便无法开展。为此,有些学校和专业便采取统一给出所有单元的寿命数据方式进行课程设计教学,但这势必给指导教师带来抄袭、雷同现象甑别和判定的困难,同时也造成了学生独立收集数据能力训练的缺失,更为重要的是,原始数据的统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结果数据、设计所需分析问题的一致性甚至整个方案和结论的无差异性,这给部分学生创造了不去积极自主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条件和土壤,不利于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2.2教学指导过程的时间约束

虽然课程设计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但教师的指导作用也不可或缺,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指导工作。以一个两周的课程设计为例,假设平均每个学生需要3次指导,每次指导耗时30分钟,那么一个教师两周的所有工作时间都用上最多也只能指导54个学生。但由于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每届修学“可靠性工程”课程设计的学生规模远超这个数字;再加上如果存在新老校区之间的交通时间耗费,课程设计的指导工作对任课教师而言几乎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教师的指导供给不充分,势必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课程设计最终的教学质量。

2.3成绩评定的实际符合性问题

课程设计是一个包含了实践分析和形成报告的综合过程,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综合利用理论知识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因此成绩评定的重点和核心也在于学生的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然而教师在课程设计中承担的只是指导功能,并非和学生一起共同完成设计任务,对于学生在课程设计中所展现的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指导教师难以全部亲历全面掌握,因而也无法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情况评定成绩,大多只是根据课程设计报告来评定成绩。但由于学生在叙述表达、分析总结等文字表达和图形展现方面的能力差异,课程设计报告的表现结果和学生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实际表现情况有时会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如果仅根据课程设计报告来评定成绩,势必会造成和培养目标的实际符合性差异问题,从而导致学生的不公平感,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可靠性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多元化模式探索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和改进,逐渐形成了一套“可靠性工程”课程设计教学的多元化模式,主要表现为数据来源多元化、指导教师和方式多元化、成绩评定内容构成多元化。

3.1数据来源多元化

数据来源多元化是指将课程设计所需的基础数据设定为来源于多种渠道,即其中大部分由任务书给定、少部分由学生自行收集。以《手机持续通话保证功能可靠性评价与优化设计》选题为例,任务是要求学生在分析手机通话系统持续通话保证功能可靠性基础上基于最优成本对通话系统的应用处理器和电池进行可靠性增长分配的优化设计,需要的基础数据包括应用处理器、传声器、音频解码器、耳机、扬声器等十几种部件单元的可靠性数据,以及应用处理器和电池的可靠性增长与投入成本之间的函数关系数据,如果所有这些数据都要学生自行收集,且不说存在搜集渠道的困难,即使没有搜集渠道的障碍,要在短短两周时间内也不可能将所有数据搜集齐全,更不用说计算、分析、总结和整理成报告了。为此我们采取的办法是:学生只需收集不少于50组个人使用手机电池的续航寿命数据样本作为课程设计对象的电池可靠性续航寿命收据,其它所需数据一律采用任务书给定的统一数据。由于现在的手机使用非常普遍,对于学生来说收集50组个人使用手机电池的续航寿命数据并非难事。通过这种多元化的数据来源处理方式,既有效克服了课程设计搜集数据的困难问题,又避免了所有学生的基础数据都完全一致导致的抄袭和相关培养训练环节缺失的问题。不过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由于可靠性寿命数据要求量一般都比较大(一般越大越好),因此数据搜集工作布置的越早越好,最好是在理论教学的第一堂课就把课程设计任务和数据搜集工作布置下去。

3.2指导教师和方式多元化

指导教师多元化是指指导教师不仅限于课程理论授课教师,而是根据指导需要由多位相关专业教师组成,所有参与指导的教师在经过课程设计总负责教师(一般为课程理论授课教师或课程设计任务的编写者)的培训后组成一个指导团队,整个团队在事前制定的指导安排下根据计划共同完成学生课程设计的指导工作。这种以指导团队为结构组成的指导教师多元化模式,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一个学生一个指导教师、一个教师指导所有学生的指导格局,更为显著的效果就是由于其可以根据实际指导需求来确定指导教师团队的规模,因此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课程设计教学指导过程的时间约束问题。此外,这种模式还为相关课程教师之间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有利于教师尤其是年青教师教学业务能力的提升。指导方式多元化是指在原有师生面对面以纸质材料为介质的传统指导方式基础上,进一步充分利用电子邮件、微信、QQ等现代信息手段进行指导,实现远程指导和面对面指导相结合的指导方式,更好的满足学生的指导需求。从这几年的指导实施结果看,以现代信息手段为补充的指导方式多元化模式,不仅由于其克服空间和时间限制的优势在教师层面进一步解决了指导过程的时间约束问题,而且由于其便捷性和非直面性带来的轻松氛围,有效促进了学生尤其是性格内向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寻求教师指导的积极性。

3.3成绩评定内容构成多元化

成绩评定内容构成多元化是指成绩评定不再根据单一维度表现结果形成结论,而是由过程表现、报告内容、答辩表现三个维度根据实际需要按照一定比重综合构成。其中,过程表现成绩考核的是学生在完成课程设计过程的思想态度、独立工作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情况,报告内容成绩考核的是学生在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规范、结构层次安排、叙述表达、计算分析、推理总结等方面能力的综合表现情况,答辩表现成绩考核的是学生基础理论、逻辑表达尤其是对课程设计的真实领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情况。由于这种多元化成绩评定模式考核的内容全面而系统,学生很难以点代面蒙混过关,因此实施以来大部分学生都能高度重视课程设计,并认真地对待课程设计过程中的每个细节问题,课程设计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4结束语

在当前高校转型发展多元化、全面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实践应用创新能力的新形势下,根据“可靠性工程”课程设计教学探索形成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为以往“可靠性工程”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存在的数据收集困难、指导过程的时间约束、成绩评定不符实际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和应对策略,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高,课程设计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学生实践应用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陈洪根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管理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魏连江,王德明,陈开岩.“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研究与改革[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7):163-167.

[2]刘敦文,杨光.安全工程专业实验课研究性教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20(5):157-161.

[3]张冬敏.高校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改革与开放,2009,(9):172-173.

平面设计课程收获篇7

(安徽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蚌埠233040)

摘要:本文根据app设计原理以及市场营销策略知识,运用调查法、统计法等,对服务二专业学生app的市场需求及前景、可行性以及扩展性进行了分析,并发现有市场需求、无竞争者的服务于高校二专业学生的app在今后的发展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本文并就app的营销进行策划,旨在设计出一款能够帮助二专业学生更好的学习二专业课程的app,为他们在互助学习、获取课本和课堂信息等方面提供充分的便利。

关键词:高校;二专业学生;app设计与营销;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272-04

基金项目:2014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创新训练项目(201410378226)

1引言

为了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各个高校都有一定数量的学生选择修读双专业。根据调查显示,部分高校在周末等空余时间为修读二专业的学生单独开课,但是大多数高校的修读二专业的学生是跟着本专业的班级一起上课的。由此就造成了修读二专业的学生对于上课的班级、老师以及同学比较陌生的情况,从而不利于接收老师课下布置的任务、通知,同时也不利于二专业学生与本专业班级学生的交流与互相学习。很多学生在第二专业的学习中会遇到很多学习上的问题,但是苦于没有认识的本专业同学提供帮助而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此外,对于课本,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发课本给二专业学生,因此,每每开学之初二专业学生都会为找到课本而烦恼。即使可以在网上买到新的想要的书本,但是学生来说这也是一项不小的开支。除了在网上买新书,实际上也可以在学校的二手书店里买书,但这是基于本学期的课程没有更新课本的情况下,如果本学期的课程更新了课本那么二手书店里就不能提供所需课本,二专业学生就要用不太便宜的价格购买新书。此外,学校的二手书店鱼龙混杂,各式各样,并没有正规的,针对服务二专业学生的书店或模块,因此也给二专业学生在获得课本方面带来了一定的麻烦。综合以上种种修读二专业学生面临的问题,可以设计一个平台为他们解决这些问题吗?

2高校二专业学生的app市场需求分析

2.1市场背景

互联网产业在市场经济中起到重要作用,中国是世界上互联网用户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第三十六次报告指出,截至2015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68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894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8.8%,较2014年底提升了0.9个百分点。[1]

信息时代的来临,彻底改变了传统的通信手段。如今,人们不只是满足于手机打电话和发短信的唯一功能,更多的是想要通过手机获取信息,了解事实,建立社交网络,方便生活以及进行游戏和娱乐。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促使网民的消费行为逐渐向移动端迁移和渗透。由于移动端即时、便捷的特性更好的契合了网民的商务类消费需求,伴随着手机网民的快速增长,移动商务类应用成为拉动网络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15年上半年,手机支付、手机网购、手机旅行预订用户规模分别达到2.76亿、2.70亿和1.68亿,半年度增长率分别为26.9%、14.5%和25.0%。[1]

目前,中国电子商品的主要供应商都有自己的app客户端,这标志着app的商业用途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如今,认为app只是移动设备上一个简单的客户端的想法已经不复存在,很多设备制造商都能够下载该软件的官方app产品并对这些产品进行无线控制。此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繁荣,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以及电子商务平台把app的销售量作为一个重要的战场。数据显示,应用软件供应商以及各大电商平台从app获得的流量比从传统互联网(pC端)获得的流量要多得多,通过app获利是将会各电商平台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各电商供应平台向移动应用程序倾斜的事实也很明显,这不仅是因为每日增加的流量,更重要的是因为企业为手机提供的便利终端积累了更多的用户并且由于良好的用户体验,客户的忠诚度和活跃度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从而对企业的收入和未来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2.2市场调查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企业占领市场的关键就是准确、快捷、有效地获得关于市场的信息。而市场调研则是获得这种信息最快捷的方式。市场调研就是科学地、系统地、客观地收集、整理和分析市场营销的资料、数据、信息,帮助管理人员制定有效的决策。[2]

首先,作者于2015年4月10日至4月17日对二专业学生交流平台的市场做了“对于服务高校二专业学生的app的意见”问卷调查。主要了解了服务高校二专业学生平台的需求和供给。

2.2.1调查方法

2.2.1.1纸质问卷调查

2.2.1.1.1调查总体

纸质问卷调查范围主要是安徽省蚌埠市大学城的学生们,可以是修读二专业的学生,也可以是没有修读二专业的学生。

2.2.1.1.2样本容量

调查总体样本400个。

2.2.1.1.3抽样方式

为保证所抽取的样本具有足够的代表性,以学校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分别是安徽财经大学,蚌埠医学院,蚌埠学院以及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各校独立抽取样本。根据各个学校人数的不同按比例分布总体样本。

2.2.1.1.4调查方式

在各个校园内对路人(学生)进行纸质问卷调查。

2.2.1.2网络调查问卷

网络调查问卷旨在扩大问卷调查的样本容量,使调查结果更加准确。在2015年4月18日至4月30日期间进行了网上调查。将问卷放置在各校的贴吧、论坛上,同时中国大学生网、全国较大的网站上设置问卷链接,由大学生网民主动参与填写问卷。回收问卷264份后,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答卷有效性检验,筛除无效答卷。

2.2.2调查结果

共调查664份问卷,其中纸质调查问卷400份,网络调查问卷264份。37份未答或未答全,因此有效问卷为627份,以下是627份问卷的统计结果及分析。以下是从调查问卷中选取的与本文联系较大的问题。

问1:你认为这款app能给学生们带来方便吗?

分析:大多数学生认为这款app能够真正给学生们尤其是二专业学生们带来便利,这部分学生占总数的61.69%;有25.36%的学生认为这款app能给学生们带来便利,但用处不会很大;有9.94%的学生认为这款app没有什么价值。由此可以看出此款app具有一定的潜在市场。

问2:你见过或者使用过这类服务于二专业学生的应用软件吗?

分析:上图表明绝大对数人没有听说过或见过服务于二专业学生的应用软件,占比高达97.1%。同时根据在网络上对于全国范围内这类服务于高校二专业学生的app的搜索,发现截止到2015年6月份为止市场上还没有一家专门服务修读二专业学生的应用软件。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二专业学生交流平台是一个拥有市场且竞争力大的新兴项目。

3app的功能

本项目是面向特定学校学生,旨在为二专业学生提供校内的学习、生活等信息并具备一定社交功能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其功能具体包括:校园资讯、课程信息、二手书交易、校内交友等各个方面,为高校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提供各种便捷服务。本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自由交流平台

(1)设置教师评价专区,每位同学可以在这个平台自由评价老师,以便对其他学生的选课起参考作用。为增加趣味性,可以设置教师人气榜,最美教师榜等。(2)学习资源分享区,在此专区同学们可以上传或下载学术论文,各科参考答案及公开课视频等资源,支持学习资源的收藏及分享。(3)讨论专区,在此专区,同学们可以交流自己在学习上的各种困惑及心得,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也可以为他人答疑解惑。

3.2二手书交易平台

学生们将不用的课本或各种考证资料放在这个平台供他人选购。

3.3课表及教室指引功能

可以自主设定课程名称,app内自带上课的时间段和教室位置供选择,同时提供详细的教学楼教室位置平面图,上课教室以高亮显示。提供课前闹钟功能,可以自主设定上课前多长时间提醒。

3.4校园信息推送功能

实时推送各个校园网上的信息(各院网,校官网,贴吧,学工网,教务管理网等)对信息进行分类并设置标签,用户可以对各个标签进行关注,将实时推送用户关注的标签的信息(包括各类通知,成绩时间,新闻,讲座信息等)。

3.5课程信息推送

及时通知二专业学生调课、补课的信息,如时间和地点等。同时可以课程作业信息,以方便同学们及时获取作业信息。

4app的设计

4.1app的设计

设计步骤如下:

app分为ios系统与android系统两个版本,界面设计以简洁明了的风格为指导,主要分为用户、功能和软件反馈三部分。

用户部分是用户管理自己的账户和个人信息的部分,支持游客登录,包括账户的信息管理,标签组的管理,自定义标签的管理,推送信息的设置,课表信息的保存,收藏信息的管理;

功能部分是软件功能实现的部分,包括跨专业学生交流,二手书交易平台,关联微信、微博等软件,预存的课表系统(包括教学楼内教室平面图),信息推送系统,用户和软件反馈的实现系统;

软件反馈是对软件进行设置以及用户联系软件设计者的部分。包括软件的基本设置(登陆注销,是否推送消息,版本更新等),意见反馈(以文字形式提交意见及想法),商业联系方式(需要宣传的校园活动通过此渠道与专人联系)。

同时也有对应的app后台管理系统,负责管理上传的各类信息及各种及时更新的推送消息。同时记录用户的搜索记录等各种信息便于以后升级与完善。

4.2app的制作

“interactiondesignisn’tmerelyamatterofaestheticchoice;rather,itisbasedonanunderstandingofusersandcognitiveprinciples。thisisgoodnewsbecauseitmakesthedesignofbehaviorquiteamenabletoarepeatableprocessofanalysisandsynthesis。itdoesn’tmeanthatthedesignofbehaviorcanbeautomated,anymorethanthedesignofformorcontentcanbeautomated,butitdoesmeanthatasystematicapproachispossible。Rulesofformandaestheticsmustn’tbediscarded。ofcourse,buttheymustworkinharmonywiththelargerconcernofachieveusergoalsviaappropriatelydesignedbehaviors。”(Cooper,Riemann,Cronin&noessel,2014)[3]

“交互设计不仅仅是设计美的选择问题,而是基于对用户和认知原理的理解。这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它使得行为的设计服从于可重复的分析和过程。这并不意味着超出形式和内容的设计可以自动化,但它确实意味着系统化的方法是可能的。我们当然不能放弃形式和美学规则,但我们更要关注通过恰当设计的行为来实现用户目标,这样所有的这些才能和谐地融为一体。”(Cooper,Riemann,Cronin&noessel,2014)

由上文可以看出,app的设计面临最重要的问题不是在于app形式和内容的新颖而是在于要设计出一款站在用户角度,从用户出发,用户认为很好的app。任何忽略用户真实需求与感受的app都不会成为一款成功的app。根据这一点,设计出了如下展示的几个app页面。

4.2.1进入界面

进入界面采用一座卡通房间做背景,这个房间的屋顶是一本书,屋前还有一面旗帜,这些都代表着学校、教室以及知识。在屋顶,“二专业之家”五个大字闪闪发亮,恰似一盏知识的明灯为学生们指引方向。同时,进入页面以卡通形象展示,给人一种亲切和温馨感。

4.2.2主菜单页面

主菜单采用浅蓝色与白色为主色,给人一种清净、清新的感觉,很适合年轻的大学生使用。此页面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用户信息部分,显示用户的头像和用户名;第二部分是平台的功能区,分为自由交流平台、课程信息推送、二手书交流平台、课表与教师指引、校园资讯以及意见反馈。点击具体的功能后会展现特定功能区的页面。

4.2.3反馈页面

反馈页面首页展现的是热门问题,这里罗列了平台内出现最多的问题,方便用户快速找到自己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时也能让系统维护人员及时了解到出现的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此外,反馈页面的底部分为全部问题、安全学堂和意见反馈三个部分,从而将各种问题细化,提高服务质量。

4.2.4退出页面

退出页面也以卡通小屋为背景,与进入界面的一样,在此基础上加上了一只卡通的可爱小兔并附语“确定要离开家吗”。代表着知识的小屋出现在进入和退出页面,不仅收尾呼应,而且让用户产生一种不忍退出感觉,卡通小兔的作用也在于此。

4.3app的完善及发展方向

(1)对信息推送的来源进行关注,保证信息的实时性;

(2)对搜索较高但未被收录的地区进行扩展及补全;

(3)保证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可靠性。

5app的营销

广告,宣传和其他形式的沟通是营销的重要工具。营销传播的营销组合指的是组织所使用的各种形式的沟通,提醒,解释,说服,并影响客户和其他人的态度和购买行为。营销传播的主要目的是向顾客讲述产品或服务提供的利益和价值。促销组合的要素是广告、公共关系、个人销售、促销和直销,所有这些元素都可用于营销,无论是单独或在不同的组合。

对于此app的营销,作者认为应与学校联合,把校园信息和学生作为重点,学校资讯提供方面肯定要和学校有一定合作才能提供相应的信息,可与学校谈妥把学校的二专业方面的日常信息、介绍放进app内。与学校合作对于刚进校的新生来做推广,把其加进开学教育内容,对大一及大二学生做全面的推广,在学校醒目的地方贴该app应用的二维码让学生们下载,并在校内网上做宣传。之后与多个学校合作,推广到各大高校组织。

“Clearly,advertising,publicity,andotherformsofcommunicationarecriticaltoolsformarketing。marketingcommunicationsthepromotionofthemarketingmixreferstoallformsofcommunicationusedbyorganizationstoinform,remind,explain,persuade,andinfluencetheattitudesandbuyingbehaviorofcustomersandotherpersons。theprimarypurposeofmarketingcommunicationistotellcustomersaboutthebenefitsandvaluesthataproductorserviceoffers。theelementsofthepromotionmixareadvertising,publicrelations,personalselling,salespromotion,anddirectmarketing。alloftheseelementscanbeutilizedinmarketing,eitheraloneorinvaryingcombinations。”[4]

根据上文的理解,做出如下营销策略:

5.1营销策略

(1)每年开学时在食堂广场挂宣传横幅并且在图书馆广场摆放宣传展板。

(2)开展扫二维码送精美礼品活动。

(3)发放宣传单。

(4)设置消费者反馈系统,提高服务水平。

(5)针对老顾客定期给予馈赠。表达我们对其支持的感谢,同时推进顾客由新变老的转变。

5.2市场联络

为了让广大学生团体了解本款app的服务内容,我们决定采取以下市场联络方式:

6结语

二专业学生服务平台是一个整合校园资讯、校园资源以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的服务平台。一方面,它收集、整合的各种信息为学生们更加方便的修读二专业课程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它提供的二手书交流平台在为学生们在获取课本以及资料书的过程中节省了时间和金钱;其次,它所提供的信息共享交流平台为二专业学生与本专业学生的交流提供了交接口,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帮助和促进了学生们的学习;此外,二专业平台作为一项基于互联网发展的新兴平台,迎合了时展的潮流,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最后,在政府和全民倡导创新创业的全新氛围中,app平台为更多富有创新创业新观念的年轻人们提供了一个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新形势下,app平台为解决就业难,增加就业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郑汉星。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5.

(2)刘菊红。调查问卷中的统计分析方法[J]。上海统计,2002(02)。

平面设计课程收获篇8

“微课”已成为新课改大背景下的试验重点,本文主要研究基于android的微课堂平台软件设计。

【关键词】微课系统设计软件设计

“微课”成为当下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谈论的热点,本文主要研究基于android的微课平台软件设计。系统设计是新系统的物理设计阶段,常被定义为“应用各种技术和原理,对设备过程或系统做出足够详细的定义,使之能够在物理上得以实现。”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系统设计是首要步骤。它能帮助减低开发成本,是获得高质量易维护的软件的一个重要环节。系统设计阶段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两大阶段。总体设计是根据需求分析确定软件和数据的总体框架,详细设计是将其进一步精化成软件的算法表示和数据结构。

1系统总体设计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是根据系统分析的要求和实际情况来对新系统的总体结构形式进行大致的设计,是宏观上的规划。通过需求分析,系统已经知道要“做什么”了,而在总体设计阶段这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1.1设计原则和目标

1.1.1设计原则

在结合微课特点对软件进行了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贯彻软件开发的基本原则,微课堂平台软件的设计必须关注以下三个要点:

(1)基于web2.0理念,让软件成为用户互动的平台;

(2)基于移动学习理念,提供碎片化学习的可能;

(3)基于软件设计理念,合理规划程序代码。

1.1.2设计目标

微课堂平台软件设计应充分考虑其可用性和实用性。在设计过程中借鉴相关网站经验,支持多种形式的媒体传输,快速有效地传递学习内容并支持用户之间的异步交流讨论。微课堂平台软件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1)平台支持。从市场研究公司iDC的报告可知,2013年第三季度,android(安卓)平台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中突破了80%成为了第一大智能手机操作系统。这意味着一个基于android系统的软件将拥有可观的潜在用户群体。

(2)内容制作。在web2.0理念的指引下,微课堂平台中所有课件内容将由教师用户负责制作。教师用户可通过平台软件调用摄像进行微课视频的录制并上传,或直接选择终端设备中已存在视频文件进行上传,并配以题目和内容的文字说明来创建一节微课。在Http协议下,只支持3Gp格式的视频文件实时播放,因而在采用终端摄像时,将文件保存为3Gp格式。

(3)内容传输。在Http传输协议的条件下,只有3Gp格式的视频能够实现边传边播形式的在线播放,对于其他格式的视频,需另提供下载功能,在将视将视频下载到终端设备上之后能直接调用播放。

1.2系统架构设计

微课堂平台软件采用C/S体系架构,用户通过web服务上传和获取相关学习资源;web服务器接受客户端请求,访问数据库,获取相关信息资源和信息,将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后通过网络返回到客户端。服务器端负责管理软件的用户信息、课程信息、课程资源等数据。管理员可通过直接修改数据库进行数据的管理。

1.3软件功能设计

客户端负责与用户的交互,提供两种类型用户(教师和学生)的交互界面,包括录制微课视频、上传微课视频,课程,浏览课程,进行评论等;服务器端则负责数据的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等维护操作。在客户端,教师用户拥有制作、上传微课视频,微课等全部权限,而学生用户则只有搜索、浏览视频和参与课堂讨论的权限。教师用户通过微课视频,向学生用户讲解知识点,学生也可以针对课堂内容进行提问和讨论,向教师反馈教学效果。学生通过微课堂平台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同学和教师之间随时进行异步交互,通过对课程内

容的讨论提高表达能力,同时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每个用户即使内容的浏览者,也是内容的制造者,符合web2.0思想。此外,教师还可邀请学生用户组织班级,达到课外课堂的效果。

在服务器端,各个功能模块单独存在。用户管理模块主要管理用户信息,系统用户通过服务器请求登陆之后,服务器返回用户iD号,并存入客户端的本地数据库,记录当前用户信息并作为之后学习活动的一身份凭证;课程信息管理主要管理教师用户的课程信息,包括课程名称和课程简介;课程资源管理则主要为微课视频文件的管理,所有的微课视频将以文件的形式储存在服务器硬盘中,服务器程序生成文件所在位置后,将字符串类型的URL存入数据库,微课视频文件的URL属于课程信息的一部分;互动信息管理则为教师用户和学生用户基于课程内容所进行的讨论,主要为文字信息。

2服务器端架构设计

服务器端系统采用Java语言进行开发,利用Struts整合Hibernate框架实现,有利于系统的扩展和跨平台应用。服务器系统主要负责响应客户端请求和存储相应课程数据以及资源文件。服务器action层接收到客户端post请求后调用相应的Service程序进行逻辑运算,对从连接到数据库的Dao层中获取的数据进行加工并获取结果,最后通过JSon封装,返回给客户端。其中,若涉及视频文件的上传和下载,则直接采用Http的文件传输协议,将文件存储到服务器硬盘中,并在action层生成相应的文件相对地址,通过Dao层存储到数据库,进而减轻数据库负担,提高其迁移性。

3客户端界面设计

基于android系统的客户端设计,每个操作界面即为一个activity,即一个XmL文件以及与其对应的JaVa文件。在XmL文件中使用各种Ui组件来构建界面,JaVa文件声明各个组件及其相应操作后,通过调用ClientRequest和myHandler对象向服务器提交服务请求,并通过HttpResponse和对象获取和解析来自服务器的请求结果。activity是android程序的呈现层,显示可视化的用户界面,并接收与用户交互所产生的界面事件,是实现系统功能的最主要工具。

微课平台软件是一个联网终端。它通过移动基站接入互联网进行与服务器和其它终端之间信息传递,整合了目前移动通信的多项先进技术,对微课堂平台软件的设计思想初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李龙澍,郑诚.软件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53).

平面设计课程收获篇9

关键词:moodle平台;功能;学习者需求;思考和建议

网络学习的关键在于课程,在线课程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基于国开学习网功能及学习者学习需求的调查分析,对于moodle平台的在线课程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1moodle平台功能分析

1.1moodle平台的特点

(1)开放、共享的理念和设计。moodle的设计与开发以社会建构主义(socialconstructionism)理论为指导。在这一理论基础上,moodle平台创设了开放、共享的学习环境,教师和学生都处于平等的主体地位,实现学习意识开放、课程体系开放、时间开放、地点开放、学习资源共享。(2)多样化的资源呈现形式。moodle支持显示多种类型资源。包括各种单独文件类,如ppt、woRD、pDF,各种音视频文件、imS内容包、URL、标签、图书、在线网页、文件夹等。多样化的资源呈现形式丰富了教学内容,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并最大化满足不同认知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3)丰富的沟通、互动模式。moodle平台以广阔无垠的互动性资讯为载体,以动态的学习单元为模式,以多元化的人际沟通为方式,在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教师之间、学习社群与其他专业社群之间进行各种形态的沟通与互动。(4)完备的评价、反馈系统。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moodle活动工具以及管理监控模块收集并分析学生学习过程追踪数据,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和完善课程设计方案。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在线测验、作业、互动评论等工具,了解掌握相关知识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获得即时性反馈评价。

1.2moodle平台的主要功能介绍

(1)系统管理员功能。系统管理员包括资源管理、用户管理、信息管理和系统配置四种主要功能,系统管理学可以查看系统中的所有课程的属性信息,添加、删除一门课程、修改某门课程的属性信息,对教师提交授课请求进行授权。对题库、作业库、试卷库进行维护,增加、删除资源,修改属性信息。设置教师、学生、系统管理员注册方式,管理用户账号及权限。、修改、删除系统、教师公告;也可浏览系统公告的内容。管理考试成绩并可查询信息。(2)教师功能。moodle平台为教师提供了很强的灵活性,让教师成为网络教学的设计者和主导者,而不是被动的使用者。教师在moodle平台上能实现教学设计、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和反馈,因此教师功能实现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在线课程设计实施的效果。教师在提交授课申请并得到系统管理员同意后,开始网上授课。通过前期教学设计环节,形成完整的课程设计方案,通过建设与各种课程资源、信息公告,导入素材、添加讲义、发起活动等功能,完成教学准备工作。(3)学习者功能。学习者功能体现在学习前准备、课程学习和学习评价三个环节。学生通过moodle平台可以查看各种信息、公告。阅读、观看教学资源,发帖子提出自己在课程学习中的问题,也可以答复别人提出的问题,对自己已经提出的问题可以进行编辑和删除的操作。在聊天室与教师、学生一起参与课程的在线讨论。在线或脱机完成作业,参加在线测试并查看教师评价。

2基于moodle平台的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成人学习者需求分析

我们基于在线课程设计的教学分析、选择教学策略、选择教学资源和媒体、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价反馈等五个环节对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国开学习网的300名学习者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于2016年11月发放,12月底进行回收。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08份,有效问卷198份,无效问卷10份,回收率为69.3%,有效率为95.2%。整理有效问卷后,利用SpSS11.5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初步整理后挑选部分调查者深入访谈,数据和结果分析如下。

2.1教学分析环节调查结果

(1)学习动机——获取文凭为主,兼顾提升素质。学习动机调查结果显示,选择获取文凭的学生最多,其次为提升素质、谋求升职和扩大人脉。另外,有的学习者同时选择了几种动机。由此可以看出,成人学习者靠外部动机开展学习,内部动力不足,主动学习和持续学习不够,学习计划性不强,学习行为容易流于形式。(2)学习需求——对实用性知识、职业技能和专业基础理论培养的渴望。调查显示,成人学生对与工作相关的实用性知识需求最强烈,其次为职业技能和专业基础知识,对学术领域前沿知识、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等的培养不太感兴趣。(3)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障碍或问题。调查显示成人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一是工学矛盾突出,二是缺少学习指导,三是缺少学习氛围及与老师、同学交流较少。

2.2选择教学策略环节调查

(1)对学习环境的满意度不高。23.4%的学生对目前的学习环境感到满意,89.9%的学生认为仅是课程资源环境和参与体验环境,对反思环境、支持服务环境以及社交环境认可度不高。(2)希望得到明确的学习策略指导。92.1%的学生希望得到关于课程学习安排、学习方法、教学资源使用说明等方面的明确指导。85.3%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导学材料太过笼统,不够细致明确,指导性不强,不能为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提供详细指导。78.4%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导学材料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

2.3选择教学资源和媒体环节调查结果

(1)希望统一课程界面,采用“星期格式”的组织方式。77.9%的学生希望统一国开学习网所有课程学习习惯界面。在星期格式、主题格式和社区格式三种格式的选择中,89.9%的学生认为以星期格式推送资源更合理。(2)希望采用多样化教学资源形式,动静资源结合。就目前教学资源形式存在的问题,67.9%的学生认为目前很多课程教学资源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多是woRD、ppt等静态格式,学习兴趣不够,希望能增加音视频文件、FLaSH动画、模拟小游戏等动态资源,提高课程资源丰富性。

2.4设计教学活动环节调查

(1)希望加强多向互动,协作学习。对阅读、交流、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反馈五种常见的教学活动进行需求调查发现,学生对协作学习这一教学活动的需求最高,对阅读活动需求最低。(2)希望获得教师全面学习支持服务。66.9%的学生对目前学习支持服务感到不满意,希望在参与教学活动中,能获得更全面的学习支持服务,包括学术知识、情感关怀、学习技能等,降低在线学习孤独感,提高学习效果。

2.5评价反馈调查结果

(1)希望得到即时全面的反馈评价。51.5%的学生认为即时反馈评价不够,不能有效掌握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情况,希望能增加即时评价力度,并能增加适当的评析或知识点链接,知道答案并能反思存在的问题和错误的原因,提高学习成效。(2)希望评价指标多元化。62.9%的学生而认为目前的评价指标主要体现在认知学习领域,对动作技能的评价不够,希望能加大对职业技能、实训操作的评价和指导。

3基于moodle平台的在线课程设计的思考和建议

(1)转变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始终要以学生为中心,在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上,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从学生的特点、需求出发,设计出针对性、实用性强的成人在线课程。(2)建立以学习效果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增强课程内容实践性、丰富性。由于我们的学习对象主要是在职成人,我们应该较多地从学生的学习预期结果出发,充分考虑学习内容与学生工作实践的结合,把学生学习体验作为平台建设的第一目标。这就需要对课程开发人员的组成进行调整和改革,考虑组建由学科专家、课程管理人员、教学设计人员构成的课程组,采用工作过程、学习效果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同时实现课程内容的多样化呈现形式。(3)统一课程学习界面,采用“学习周+单元任务”的模块化课程结构。根据成人学生表现出来的工学矛盾突出、学习计划性不强的特点,根据英国开放大学的先进经验,我们认为,采用统一的“学习周+单元任务”的课程结构有利于学习者快速入门课程,要求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按照预定设计方案完成学习,条理清晰,简单明了,能最大限度减少外界干扰,对提升成人学习者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4)创设虚拟课程学习情境,增强导航功能及个人定制功能。通过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构建集课程学习、作业测试、交互协作和支持服务于一体的综合的课程学习环境空间,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一站式和个性化的网上学习生活体验;增加学习导航功能和学习记录功能,完善检索方式帮助学习者便利地获取资料和帮助。(5)重视课程学习效果评价环节,针对不同课程设计简单、有效的评价体系。根据问卷及访谈调查的情况,我们认为在进行课程设计过程中,课程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应该适应成人学习者追求“简单”的心理预期,在此基础上根据课程特色设计出有效的评价方法。并且评价体系要更注重学习过程,应尽量减少终结性的考试环节。

参考文献

[1]麻彦坤.社会建构心理学对维果茨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心理科学进展,2006(4):154-160.

[2]胡庆莲,宋晚生.基于moodle平台的在线课程设计探究.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2):10-13.

[3]张璇.远程开放教育网络课程建设思考——基于在线课程设计课程的评价分析.江苏广播电视大学,2012(6):19-23.

[4]刘娅.开放大学在线课程设计的思考.云南电大学报,2012(14):5-10.

平面设计课程收获篇10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材简析:本课的教学是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认识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通过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迁移得到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知道了面积的含义,能选用面积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来完成探究任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学生通过对比数据很容易观察发现“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但可能在理解“为什么长乘宽就是长方形的面积”的问题上遇到麻烦,还有可能将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与周长的计算相混淆。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并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2、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3、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4、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方式,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若干、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硬纸板、透明方格纸,直尺、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复习引入

1.创设情景。

今天,卢老师第一次为万盛实验校三年级(6)班的同学上课,特意为每位孩子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课件出示贺卡)喜欢吗?什么形状的?(长方形)

课件接着出示学校图片,闪动有正方形的的地方。

孩子们,你又发现了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正方形)

现在请同学们猜想一下,这节课我们将要研究有关这两个图形的哪些知识?(面积)

2.复习引入。

什么是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上节课我们学了哪些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能比划一下它们的大小吗?(指名学生比划)

运用面积单位能测量这张长方形贺卡的面积吗?怎么测量?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如果要测量篮球场的面积,正方形大花坛的面积,也用面积单位一个一个来摆,合适吗?如果有一种简单的计算方法,那该多好呀!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大家有兴趣吗?(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问题是放飞思维和想象的钥匙,好的问题必然使学生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冲动,这是创新的源泉,也是学生探究的动力。这里我通过巧妙创设情景,复习旧知,让学生猜测这节课将要研究的问题,既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它为学生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推导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1)提出猜想。

根据你们自己的经验,大胆猜想一下,你们认为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联系?

(2)动手实验。(例2)

在同学们的课桌上有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学习材料,有每一小格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透明方格纸和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同桌的两位同学为一个小组,请小组的同学互相探讨、合作交流,怎样才能测量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呢?然后再选用自己喜欢的学具,方式去量一量,算一算。

学生分组活动,然后汇报交流。

同学们可真聪明,想出这么多种方法测量长方形的面积,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乘法)

课件动态演示。

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可能有怎样的关系?

(3)验证猜想。

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面积都等于长乘宽呢?接下来请同桌的两位同学互相合作验证一下。

每个小组都有一张纸片(学生),上面有一些大大小小的长方形,请你们从中任意选择两个图形,利用提供的学习材料,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学生题单如下图: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适时加以引导。

学生汇报。

孩子们,通过验证,你发现了什么?(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设计意图: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感兴趣的就会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这一环节的教学,利用了面积、面积单位和乘法的知识的迁移,来引导学生测量长方形图片面积的大小,学生在计算和测量活动中,亲历计算、测量、比较计算与测量的过程。用“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的方式给每个学生表达的机会,营造了和谐、充实的交流空间。由实验猜想到验证猜想、概括方法,学生经历了从直观经验抽象出数学知识的过程,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2.巩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引出正方形面积公式。

教科书78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通过测量、计算发现:正方形是长和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3.教学例3。

(1)学生尝试完成。

(2)交流方法。

你从题里发现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求这块玻璃的面积是多少?其实就是求什么?(求桌面的面积)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既及时巩固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掌握,又创造了探究发现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教学情景,活动设计巧妙,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巩固应用,实践拓展

1.先估计贺卡的面积,再测量它的长和宽,并计算它的面积。

2.一个正方形草坪,边长为8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卢老师卧室的一个长方形像框,宽5分米,长比宽多1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4.拓展练习:求出青年中心校宣传窗的的面积。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同时又用于生活,设计了形式多样、富有童趣的练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同时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练习题设计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层次性、综合性和挑战性。)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