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行业技术培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30:40

计算机行业技术培训篇1

一、石化企业开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的重要意义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有效结合的产物。随着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网络设备和网络技术开展相关业务联系,甚至还借助网络平台展开商务交易。因此,在现代社会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石化企业必须充分重视员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培训工作,并根据石化企业的发展情况构建完善的计算机培训体系,以便能够有效提升石化企业员工的信息技能。

二、石化企业开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策略

1.充分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石化企业管理者应该合理将员工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工作全面纳入到企业年度工作计划中,逐步形成分工明晰、责任明确和相互协调的培训机制,并根据石化企业的发展需求,制定科学完善的员工培训计划,优化员工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流程,并为石化企业员工参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提供更多政策方面的支持,从而促使石化企业的员工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培训工作中,为提升自己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2.创新培训方式,有效解决工学矛盾突出的问题。在当前石化企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培训过程中,可以适当采用网络培训方式,组织员工积极开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在线培训,合理地将网络学习课程上传到石化企业的共享网络平台,或者联系专门的培训公司设计员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线学习资源库,并由员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自由进行学习。这样,石化企业的员工便能够随时随地参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以便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工学矛盾突出的问题。

3.设计科学的培训方案,以确保方案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在石化企业开展员工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工作之前,应该结合自身的业务范围、员工作息时间安排和员工的实际情况,合理选取培训内容,设计科学的培训方案。同时,在员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培训过程中,还可以针对动态生成的情况及时调整培训方案,从而确保培训方案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4.强化培训的应用性,提高员工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石化企业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实践性。因此,在进行石化企业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强调石化企业员工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并指导员工积极参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工作,以便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员工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

三、结语

计算机行业技术培训篇2

如果企业想要发展必须依靠企业主管的决策和计划的落实,企业主管只有找准经济发展的方向,才能感受到信息化对于企业管理及运作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才有能力领导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乘风破浪。所以,必须强化企业主管针对实现信息化的正确理念,要使企业主管意识到企业信息化实现对于现代经济进步适应力,认识到市场经济中适时正确的信息网络对企业的关键作用。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清醒的认识到旧有的企业管理和运作模式已被时代所淘汰,只有强化企业信息化实现,才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居于领先位置。

2企业相关人员计算机培训的现状

计算机属于高新科学技术,该技术在企业中使用广泛,缺乏计算机技术的人没有能力指导企业实施信息化的实现。企业在进行计算机技术培训时,实施计算机初级知识培训的同时,专门的知识培训也是不可缺少的。不仅要具有计算机硬件教育,软件开发应用和数据库等方面的培训也应具备。所以,计算机技术培训是一项不容忽视的系统工程。现今各种企业中,员工在运用计算机的能力上有高有低,而企业针对员工的培训经常使用同样的教材,没有真正认识到员工的个人特点和工作范围,没有根据员工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实施针对性的培训。但是在具体工作中,企业迫切要求员工在个人的工作中能够将计算机技术熟练运用。例如,管理者对于办公室自动化应特别熟练,财会人员对计算机网络中的财务报表相当熟悉,而不是将所有的计算机技术总体把握,如此一来使员工对于计算机技术会而不精,不利于企业信息化的实现,甚至是持续发展。

3企业信息化发展中计算机技术培训的方法

计算机行业技术培训篇3

详细地阐述了计算机高新技术技能的“五段式”培训模式,并经过实践使参加培训的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了1-2门计算机相关模块的技能,为其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特别是为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计算机高新技术;鉴定标准;培训需求;能力差异;回避制度

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技能考试(简称高新考试)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对广大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人员的应用能力考试。江汉大学机电与建筑工程学院是湖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的进行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培训和考站之一,自2002年以来先后进行了autoCaD、photoshop、3DmaX、计算机调试等模块的培训考试,共进行了四期培训,参加培训的学生达800多人次,合格率达到了92%,虽然该培训项目我们起步较晚,却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得益于我们实行了“五段式”的培训模式。

一、充分调研

在建立“全国计算机高新技术智能化考站”之前我们进行了计算机考试相关资料的收集工作,走访了考站技术服务部门全美测评软件系统有限公司(简称ata公司)武汉办事处以及开展计算机高新技术技能培训较好的培训机构,设立调查问卷,发放给学生,了解学生的需求,获得第一手学生反馈的信息资料,并进行归纳总结。

1、学生参加技能培训的目的很明确,多学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增强实践能力,并对掌握技能有一个良好的预期,为其今后的工作打下扎实的技能基础。

2、重视培训时间和时机的选择,大多数同学认为应该在第六学期进行培训比较合适,因为:其一学生的学习压力有一定的缓解,有一定难度的某些公共课和主干专业基础课均已学完,相对而言该学期任选课较多,再加上我们的技能培训科目本身就是教学计划中的任选课,因此学生选择的自由度更大些。其二到了大学三年级以后,大学生有了较扎实的理论基础,也有了较强的学习能力,掌握相关技能更快些,同时也避开了第七学期考研的时间和第八学期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其三取得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后,应届毕业生可在第八学期将此证作为竞聘就业的证书之一。

3、培训科目的授课方式的选择,根据分析目前最佳的授课方式应该是,理论—操作—再理论—再操作,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之比为1:2。

4、教材的选择,大多数同学认为培训的组织方应该提供:培训科目教程,试题汇编,模拟考试光盘。

二、“五段式”培训模式的形成

虽然我们进行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培训起步较晚,但我们国家职业资格等级培训于1997年开始,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培训模式,因此我们在吸收该模式的基础上,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形成了针对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培训的“五段式”培训模式。

第一段:了解培训内容、熟悉考试方式和鉴定标准

该内容由管理者和指导教师共同完成,向同学们讲解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鉴定的政策,熟悉培训科目的鉴定标准,了解培训的内容和由全美测评软件公司(简称ata公司)提供的考试平台。参观实验室CaD中心,上机简单模拟练习。

第二段:拟定培训计划

采取座谈的形式了解学生的能力差异和学生的培训需求,拟定较为详细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形式、时间、地点、教师、教学方法等,根据学生不同的培训需求,有的采取全程的培训方式,有的采取强化训练方式。并向学生提供相关科目的鉴定标准、教材、习题集、练习光盘等。

第三阶段:实施培训

如果学生要求全程培训则采用“理论,操作,再理论,再操作”的培训方式,并注意集中训练与业余学习相结合,有的培训内容没有及时掌握的可利用晚上业余时间补充一下,学院CaD中心机房晚上向学生开放,要求培训学生完成习题集中80%以上的练习题,对于参加强化训练的学生则采取“典型题练习”的培训方式,我院工业设计系图学教研室教师通过教研活动,已将习题集中200多道例题融合成8个大题(20-30道小题)实现一题涵盖多条命令,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基本掌握操作内容和技巧。

第四阶段:模拟考试

利用ata公司提供的模拟考试题对学生进行模拟考试,让学生熟悉考试界面、考试环境及考试注意事项,由指导教师对学生模拟考试的结果进行评价,以决定是否对技能水平差的学生进行补缺。

第五阶段:正式考试

考站技术人员做好考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调试好设备,并向主考员汇报准备情况,由主考员下载省鉴定中心下发考试数据,按时实施考试,学生拍照对号入座,监考人员核定学生的准考证,考试阶段专业指导教师采取回避制度,保证了考试的真实性和公正性。

考试结束后,学生要填写本次培训的质量监控表,该监控表包含:学生对管理人员和教师的评价,对培训内容、教材等的评价,培训学员还要填写能长期联系的方式,便于我们长久地跟踪培训的社会效益。通过反馈的信息不断地改进我们培训的方法和手段,时刻与社会市场紧密相连,不断地为国家培养和输送社会急需的高级技能人才。

三、培训效果

经过培训,相关技能为起到的专业课学习、毕业设计以及就业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我院2000级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利用所掌握的photoshop和3DmaX技能,较好地完成了毕业设计(真实课题)“鄂尔多斯市青春新城中心区城市设计”等的设计工作,其中部分毕业设计被评为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2000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在毕业生招聘会上,正因为他的“一技之长”使他能在竞聘中脱颖而出,获得某企业的青睐。我院2004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7%。在全校名列前茅,在2004年湖北省首届计算机调试技能大赛中,我院代表队获得团体三等奖,个人二等奖。

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用型人才),我们在抓好学历教学的同时,还要利用“五段式”的培训模式加强学生计算机高新技术技能的训练,旨在促进实践课程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积累实践经验,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使全国计算机高新技术技能训练能成为学生求职的“敲门砖”更是胜任职业的“金刚钻”。感谢机电与建筑工程学院院级科研项目提供资助。

参考文献:

[1]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技能培训和鉴定标准[m].北京希望出版社,2001,5

[2]湖北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手册[J].湖北省职业鉴定指导中心,2002,4

计算机行业技术培训篇4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信息管理;办法

目前,计算机软件有关技术的应用已经遍及了各个领域之中,上到科学领域与研究方面的应用,下到个人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办公等等,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密不可分。因此,利用计算机软件有关技术来培训信息管理自然也得到了众多企业管理者的重点关注,并逐渐变成了一种新型的企业培养员工的方式。

1计算机软件有关技术实施培训信息管理的重要作用

能够推动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合理有效的提升企业实际的工作效率。利用计算机软件有关技术实施培训信息管理,是当今企业的必行之势。其不但能够促进人才考核体系的构建,同时也是在人才选拔方面的重要基础。经过这种信息管理方式的应用,可以全面掌握所有企业员工具体的信息,方便实施动态性管理。除此之外,还可以为相关领导在决策以及人事调动等有关方面提供参考。

1.1计算机软件有关技术可以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

利用计算机软件有关技术实施培新信息管理,可以有效的提升实际的工作效率。在传统之中,对于计算机软件有关技术的应用以及开发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培训管理工作。它具备的实用性、系统性以及科学性,帮助人们从复杂繁琐的管理工作之中解放了出来,从而把这部分富余出来的劳动力合理的安排到一些更重要、更有价值的有关工作之中,进而达到提升信息管理效率的目的。

1.2计算机软件有关技术可以使人才评测体系更加完善

凭借计算机软件有关技术实施培训方面的信息管理,可以对相关的信息材料进行科学的整理,从而方便对于人才信息的利用以及整合。在整个人才评测的有关工作之中,其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对于有关信息的应用以及搜索。从而可以合理的构建完全符合企业自身有关特征的、完善的人才评测体系,进而提升运作效率。

1.3计算机软件有关技术有利于培训信息管理方面的储存

目前,有很多企业对于相关员工开展几次培训之后,在培训信息方面就会产生一些漏洞。对于这种情况来说,使用计算机软件有关技术对于培训的相关信息进行存储,可以有效的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其不但可以及时的存储这些培训数据,同时又方便企业在人才培训档案方面的管理以及查找。这些内容都是目前人力资源需要进行开发的关键。妥善的掌握人才的资料以及信息,是如今在企业培训的方面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企业对于相关员工进行培训之后,应该第一时间把有关的培训资料进行保存,同时构建一个对应有关资料的档案,从而方便之后评测工作的进行。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凭借计算机软件方面的技术,强化对员工具体资料上的管理。

2应用计算机软件有关技术进行信息管理的方式与内容

2.1对于相关管理信息的录入和采集

对于信息的录入工作来说,其最重要的就是对于培训信息实施联网输入。其主要有培训信息以及基本信息等双方面的录入。对于培训信息具体的输入内容有:培训单位、员工工号、培训时间、考核成绩、内容以及证书编号等。将这些有关内容经过网络传输到对应的服务器上面,或者是将其拷贝到有关的信息系统,之后再由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一定的整合,从而利用计算机软件的相关技术输入具体的内容。而基本信息方面需要输入的内容有姓名、出生年月、性别、工号、身份证号以及籍贯等。对于工作的一些基本信息,比如有岗位名称、岗位性质、工号、职务在聘情况以及编制等,在这里面还有个人的获奖情况与学历,也就是具体的毕业院校、学历、荣誉、专业以及实际的获奖日期等。

2.2信息管理系统所具有的主要功能

培训信息系统可以使企业对于相关员工具体情况的查询非常方便。利用这种系统输入有关内容进行检索,可以准确高效的找到对应人员的一些信息资料,大大减少了企业在信息管理方面的成本,切实提升了企业实际的工作效率。传统上的管理工作都是利用纸质档案进行管理,这不但增加了管理时间以及成本上的消耗,就算从资源方面的角度来看,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合理有效的进行信息系统管理,具有更高的效益以及作用。

2.3重视对于信息库的保护

对于信息海量化的今天来说,有很多电脑病毒也凭借着各种各样的形式隐藏在这些信息之中,进而对于信息库的安全产生威胁。一旦信息库受到病毒的侵袭,那么就会导致大量重要的信息丢失或者是泄露,严重时甚至有可能会致使系统崩溃。应用合理且行之有效的一些保护措施,对于一些重要信息进行重点保护,这不但需要应用许多先进的防毒软件,同时还要将这些关键的信息进行备份以及保存,从而构建一个完善、安全的有关培训信息库在管理方面的体系。

2.4注重在管理权限方面的设置

对于管理权限的有关设置问题上,应该使用信息加密的有关技术,根据相关人员具体的职务对其访问权限进行设置。由专业的人员对于有关这方面的培训信息定时进行更新以及修改和管理,从而保证系统信息的安全以及完整。对于打印功能进行拓展,对于诸多已经录入的相关培训信息,不但能够根据具体的需求打印某人所有的资料,同时还能够任选其中的某一个有用的部分,或者是对于某个特定时间段之内的资料打印,这种功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企业对相关员工具体资料的需求。

3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软件的有关技术也会不断的进步更新,在有关信息管理的工作之中应用这项技术,不但能够符合时代进步的需求,同时又可以积极的提高企业实际的工作效率,可以为各种人才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计算机软件方面的技术还在进步与完善的过程当中。因此,相关人员一定要跟住时代的脚步,对其不断优化、不断提高,从而使信息管理方面的工作能够得到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白雪.浅论如何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进行信息管理[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08).

[2]杨希成.如何实现计算机软件技术在培训信息管理中的合理应用[J].软件,2013(10).

计算机行业技术培训篇5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改革;职业教育;学生技能

1计算机专业学生培养现状

1.1教学方向不明确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方式都是照搬本科院校的培养模式,理论知识学的多,实践训练少,不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这种没有考虑社会需求的教学定位,使得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没有就业优势。

1.2课程设置有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仍然是重视理论方面的教学,而学生的动手实践的机会较少。计算机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过多枯燥的理论教学,不仅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1],也与现代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脱轨,使学生毕业后缺乏竞争力。

1.3教学思想陈旧

目前大部的计算机教师还使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课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却没得到有效的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教师必须改变观念,把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培养的质量。

2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技能的措施

2.1加强教师技能水平的培养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老师大部分是从高等院校毕业后直接任教,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因此高职院校要修订师资队伍建设方案,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强的实训教师,提高教师技能水平。高职院校应该分批分期派遣计算机专业教师到计算机企业去进行挂职锻炼,参与计算机企业的实际开发工作,了解计算机行业中的最前沿的知识、技术和方法。通过在企业的实践学习,计算机专业教师就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实训指导。根据企业对市场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聘请企业的专家和技能能手,参与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参加计算机专业的技能培训和职业鉴定,使企业行家成为计算机专业教师的补充力量。此外计算机专业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针对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特点,结合网络教学、微课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突破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2],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2加强实训场所的建设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大部分课程是实践性课程,注重技术技能与实际操作。而目前高职院校的实训场所比较落后且规模较小,设备比较陈旧或不齐全,不能满足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需要。通过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实训基地,企业采用捐赠设备、师资培训的方法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将学校与企业的优势资源整合,进行产教深度融合。教师可以将计算机企业的实际工作项目作为课堂教学的案例,将课堂教学延伸到实训工作环境中,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满足计算机企业岗位的需求。

2.3优化专业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因此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思路,更新教育理念,培养出真正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计算机人才。要根据市场对职业的需求,确定计算机专业的岗位设置,分析计算机各岗位的能力和任务,不断完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计算机课程改革中,根据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以够用为原则,加强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整合,建立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3]。课程教学内容尽量引用计算机企业中的实际工作项目和前沿的计算机技术,摒弃陈旧的教学知识,开发适合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项目化教材。此外,还要调整理论与实践教学课的比例,增加计算机实践课程的课时,将课程尽量安排在实训室上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讲解完本次授课的知识点,紧接着进行实训操作示范,学生观摩学习后,立刻动手进行操作。通过教、学、做一体化,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技能,完成计算机课程教学目标,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

2.4以技能大赛为契机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

技能大赛的项目都是遵循计算机行业最新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比赛的题目一般是计算机行业一线的小型工作项目,因此技能大赛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非常高。高职院校通过对技能大赛的宣传,使学生认识到计算机专业技能培养的重要性,能及时做好自己的学习生涯规划。学校依据赛项专业技术标准和竞赛规则,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同时举办校级技能竞赛,使学生通过比赛就可以掌握先进的设备技术,了解计算机行业最前沿的技术信息,提前接触到未来所从事的计算机行业的工作内容。因此通过技能大赛,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加强学生计算机专业技能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2.5鼓励学生进行职业资格考证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4]。“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即1+X证书制度,旨在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4]。因此,职业资格考证大势所趋,学生考证的过程,就是把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再次复习和学习的过程。教师在上计算机课程的过程中就可以把职业资格考证要掌握的知识点融入平时的教学和实训中,例如在编程课程中,就可以加入软考的知识点和题型。另外也可以针对学生职业资格考证,开展专门的职业资格培训课程,即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也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

计算机行业技术培训篇6

关键词:网络时代;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

从二十世纪到现在,把计算机技术作为中介的网络信息技术呈现快速化的发展趋势,这就紧密的将世界上不同国家的经济和生活联系了起来。目前,计算机技术对人类所有的生活、生产秩序产生日新月异的影响,而且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也逐步朝着经济和信息全球化进行,人们在享受网路时代快速发展所带来成果的同时也应该深刻思考着一系列变化所产生的机遇与挑战。从事财务和会计方面的人员在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肩负着监督、反映、核算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任务。因此,改进会计电算化人员的培训方式,提高其工作质量和效率是非常必要的。

一、现阶段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存在的问题

1.就培训内容而言重实际操作轻理论现阶段,就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的内容而言,往往比较注重对财务软件使用方法方面的培训,却忽略了对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方面的培训。在对电算化会计人员进行实际培训的过程中,因为受到了培训场地、培训时间和人员基本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培训的内容往往更偏向于操作流程和方法的讲解,却很少讲解那些诸如计算机网络、办公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系统等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这就导致财务会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相关的知识缺乏足够的认识,不能对其进行全面的了解,自然也就无法深入的掌握软件的功能。部分财务会计人员仅仅会对财务软件进行操作,而其他相关的软件却全然不知,从而无法使计算机充分的发挥其在这方面的作用。2.就培训时间而言重前轻后就电算化会计相关人员的培训时间而言,通常是对软件操作前的培训比较注重,而后续一系列的培训却远远不够。很多人对电算化会计的培训有错误的理解,认为该项工作是一次完成的而不需要进行反复的培训。所以,很多单位或企业在组织这方面培训的过程中往往也只是集中的培训一次,在得到上岗证之后就不会继续进行培训了。但是现如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此过程中也不断出现了新型的应用软件,而且这些软件更新换代的速度也非常的快,财务软件的操作系统需要不断的升级和追加新的功能,这就要求财务会计人员必须不断的适应新发展形势的需求,对相关知识再次进行培训。3.培训方式相对比较单一现阶段,对从事电算化会计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的方法相对比较单一,也无法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就一般情况而言,培训电算化会计人员是由提供相应软件的经销商而负责的。除此之外,相关财政部门要求对于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企业或单位的财务会计人员必须接受财政部门的培训,在取得合格证之后才可以上岗工作。大部分的这种培训基本上都是通过课堂传授和上机操作的方式的,但是却不能提供很好时间培训时间和上级环境,从而使得相关人员进行正规培训的机会仅仅限于形式。

二、基于网络时代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的建议

1.及时更新培训内容在网络时代的大环境下,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的内容必须及时的进行更新,同时对相应的结构体系也应该进行积极的完善,使培训知识日益丰富,注重培养专业化的高素质人才。具体来说,不仅要加大相关理论知识的比重,并要求相应的人员可以对财务会计软件的数据处理流程、功能结构进行全面的掌握,而且,还应该注重对计算机相关知识的学习。计算机技术是网络时代非常重要的一种工具,同时通信技术中的计算机网络也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2.丰富培训方式在网络时代会计电算化人员的培训应该充分的利用互联网和计算机资源,通过兴办教育网站或者远程教育的方式,以网络为媒介进行会计电算化人员的培训工作。这样不仅能够及时的更新相应的知识,同时还可以使时间和场地等问题得以有效的解决,此外,相应的软件供应网站及其官方网站还可以形成优势互补,培训所需要的材料应该从实务和政策两方面提供。在进行培训的时候,相应的而培训教师还应该尽可能的使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从而可以使传授知识的过程逐渐演变成真实的场景,并进行真实的决策、核算以及咨询等阶段,培训教师仅仅是起到中介的作用。这样培训的过程也就变成了财务会计人员其自发的、主动的要求,而非只是被动的接受。该过程也需要相关的企业进行支持和配合,而且相应的培训教师还必须彻底的掌握和熟悉会计电算化相关的知识。除此之外,因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有很多的专业培训机构试着通过闭路电视、电子邮件、国际互联网等方式来开展远程式的培训。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培训成本,而且还突破了培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3.制定培训的奖励与考核机制在对会计电算化人员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还需要确定培训计划和人员配备情况,将电算化会计的培训列入到企业的奖励与考核机制中。企业领导既要鼓励企业中从事财务会计相关工作的人员积极主动的学习会计电算化和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需要就培训方面制定良好的奖惩机制,完善相关的培训制度,从而达到令人满意的培训效果。增加对综合性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尤其是要经常对电算化会计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而且他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实现预期的培训效果。与此同时,企业在引进电算化会计方面的人员时应该挑选具备一定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财务会计精英,这样就会形成低、中、高不同层次相结合的电算化会计人才队伍,从而对提高网络时代电算化会计工作质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时代的无限变化和快速发展为我们日常生产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挑战和冲击。能够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求的财务会计人员必定是具备管理与科技知识、具有多元化知识结构的综合型人才。由此可见,相关企业必须对会计电算化人员的培训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才能使该方面的工作得到进一步深入的发展,企业也能够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

参考文献

[1]邓文茹.对网络时代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11):187-188.

计算机行业技术培训篇7

摘要:本文结合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的设计与实现,阐述了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点介绍了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建设、发展、改革及特色等。

关键词:网络技术;精品课程;课程体系;工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我系“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自开设以来,逐步完善了课程档案、丰富了教学资源,2005年评为院级精品课程。2005年5月~2008年5月,本课程组借学院专业人才教学水平评估之东风,加强本课程建设,参照评估标准,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学生考核方法、工学结合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课程2008年评为山西省省级精品课程。笔者作为本精品课程负责人,现将“计算机网络技术”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实现概述如下,以期与同仁共勉。

1本课程的历史沿革

1.1第一阶段(1999-2002):课程开设与定位阶段

本课程开设于2001年,至今已历时8年。主要定位于学院计算机应用、金融、会计电算化等三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及金融行业培训的主要内容。教学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由于当时硬件设施不完善,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实施。

本课程组于2003年9月,开始建立课程档案,当时的课程资源只局限在本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教案、课件、测试题库等。

1.2第二阶段(2003-2004):教学模式转变阶段

(1)教学模式转变

2003年12月,我院被国家六部委联合确立为“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2004年4月、2004年10月,笔者先后参加了国家教育部组织的相关培训工程的培训,明确了高职教育教学理念及办学指导思想;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研究并制定出“计算机教学改革方案”;带领我系专兼职教师全面开展了我院计算机教学改革。至此,计算机教学由传统的学科教育根本性地转向现代的职业教育。

(2)课程体系构建

本课程组结合当前课程改革的新形势,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相关知识进行整合。遵循我院办学理念“理念先导、市场引导、素质主导、实践指导、就业向导”,不断更新高职教育教学理念,以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以学生综合素质标准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本位,构建科学的、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充分利用现有的软硬件资源,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精简理论教学内容,合理设计“理论够用为度,实践实用为主”的知识体系与技能标准。

(3)课程内容整合

计算机网络及internet技术应用已广泛应用于金融、工业、商业、教育等各行各业。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维护、管理以及互联网的应用已成为信息时代人们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术和必备的能力。

本课程分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理论教学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技术概述、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传输介质与互联设备、计算机局域网、internet技术及应用、网络操作系统简介、网络安全与维护等。实践教学包括:绘制网络拓扑结构图、网络协议安装、双绞线制作、双机互联、局域网组建、综合布线、子网规划与划分、internet接入、internet技术应用、杀毒软件的安装与设置、个人防火墙的安装和配置、数据备份与恢复工具的应用以及课程设计综合实训等。本课程以精简理论知识,突出实用部分,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的教学内容,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赢得广大学生的喜爱及校内外专家的认可。

1.3第三阶段(2004-2008):课程改革与完善阶段

(1)师资队伍建设

2004年7~9月,我系组织本课程组相关教师参加国家CeaC网络工程师培训,9名教师获取“网络应用工程师”职业资格,2名教师获取“网页设计师”职业资格,4名教师获取“平面设计师”职业资格。培养了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2007年7~12月,我系先后选派本课程组4名专业骨干教师参加锐捷网络公司的网络技术培训,并获取“网络工程师”职业资格及企业网络培训讲师资格。进一步提升了我院教师的网络技术水平及行业知名度。

(2)实训基地建设

1)校内实训基地

2004年12月建立我院“计算机网络组网与维护实验室”;

2005年3月建立我院“网络综合布线实验室”。

2)国家实训基地

2007年10月申请到“2007年中央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重点建设“网络技术实验室”。2008年6月投入使用。

3)校外实训基地

太原市奥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山西省邮电建设总公司

山西华兴科技有限公司

以上实训基地主要用于我院师生、中职教师培训、金融等周边行业培训实训。

(3)专业建设

1)专业方向

通过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调研,2001年开始至今,我系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方向进行了调整,其中增加了“计算机网络技术”方向,供学生在第二学期末进行专业方向选择。

2)新增专业

2004年12月,经过专业论证,我系新增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并于2005年开始招生。

(4)教材建设

本课程组的教师,针对当今社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对本课程先后选用的《实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应用》等教材进行整合,编写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自编教材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指导教材》。

(5)教学方法

以任务驱动为主线,通过实际网络案例导入。首先让学生明确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及情感目标,并将信息时代网络世界的德育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6)教学组织

在教学组织中,采取分层次、分小组的教学组织形式。良莠搭配,使学生互帮互学,共同提高。通过分层教学对基础不一的学生分配不同的实训任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取相应层面的知识与技能。通过分组教学,既有利于提高学生互相交流、相互沟通、团队合作的能力,又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1)兴趣诱导

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课前,课程组教师准备充实、完善的教学案例及实习内容,这是一个艰苦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广泛地查阅相关资料,准备包含一定知识点及技术含量的综合案例,使学生通过案例明确每堂课的学习目标及实习任务。

2)分组学习

实践课采取分组学习,按课程模块进行分组。通过划分学习小组,可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体现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由被动接收转变为主动参与。试行以来,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7)考核方式

技能考核:依据课程特色,本课程结合实训大纲及授课进度计划,适时进行考核。

综合考核:按照学院教考分离制度,参加学院期末统考。

资格认证:要求计算机类学生根据专业岗位需求,结合自身特点及优势考取“网络管理员”、“网络应用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证书,使学生具备就业必要的职业技能。

2本课程的建设特色

2.1梯队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2005年以来,课程组重新组建了年龄、职称、学历等结构合理、专业技能过硬的“双师型”优良教学团队。本课程组的所有教师均经过专业培训,并获取“国家CeaC网络管理员”、“国家CeaC网络应用工程师”等职业资格。

2.2部级的网络实训基地

2003年12月,我院被国家六部委联合确立为“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2007年10月,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立了我院计算机应用专业领域“2007年中央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重点建设“网络技术实验室”。

2008年6月新建的“网络技术实验室”投入使用。

2.3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

本精品课程包含:课程描述、课程大纲(理论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大纲)、知识结构图、技能结构图、教案与课件、教学指南、实训指南、教学视频、实训视频、在线测试、教学交流、工学结合等优质教学资源。

2.4易于更新维护的精品课程网站

本课程网站由2005年的传统静态网页制作技术(Dreamweaver)改变为当今比较流行的动态网页设计制作技术(aSp),使网站界面更加人性化。网络资源获取在一个界面完成,更加方便、快捷,网站后台的更新与维护更加容易实现,课程组的教师可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来更新、添加教学资源。

2.5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5.1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以职业需求为依据,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按企业标准,组建“网络技术实验室”、“网络综合布线实验室”。

按职业标准,组织课程组教师,参加网管员、网络应用工程师等职业资格培训认证。

以企业工程案例导入实践教学内容,准确定位实践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职业技能。

按企业要求组织校内实训内容。

结合职业需求,组织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

(2)以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开发校企合作实践教学项目

1)与太原奥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针对网络技术课程的实训项目:

中小型园区网络构建实训项目

交换机调试案例

路由器调试案例

网络综合布线工程实训

2)与山西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联合开发网络技术高级资格认证项目,学生可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综合技能,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2.5.2工学结合的改革及实际效果

(1)顶岗实习

第5学期开始,安排学生分期分批到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强化学生的认知学习能力,提高职业素养。

(2)请进来

于2004年9月,成立计算机网络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及金融行业专家参与教学方案的设计与指导,并承担部分实践课程的教学任务。

(3)走出去

为了加强与企业的联系,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选派部分专业骨干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加高新技术培训。进而为行业提供技术服务(培训)。

(4)毕业设计

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以及学生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毕业前能自主确立选题,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较好地完成毕业设计。提高了学生网络维护与管理技能,为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质量控制

通过对毕业生进行质量跟踪,获取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及时发现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学生的个体差异。为进一步调整教学方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根据毕业生反馈意见,结合学生个体差异,本课程组及时采取分组、分层教学,效果显著。

3结束语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及课程建设经验,笔者认为,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过程的关键,课程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

参考文献

计算机行业技术培训篇8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2.强化科学管理,确保教学工作开展

3.注重专业建设,促进校企合作教学

4.开展教研教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5.提供教学服务,凝心建校聚力办学

6.接受经验教训,找出差距引发思考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1、按照学院党组织的统一部署政治学习,准确把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方法步骤,做好考勤、组织讨论、认真记录。政治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增强了凝聚力,促进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今年学院正常教学、整体搬迁、基本建设并行。我们能够坚决执行学院领导的指示,与兄弟科室加强配合,在困难面前团结一致,做到志相同,心相连,力相聚,情相融,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

3、根据学校的要求和系内的实际情况,工作中还有哪些问题,如何改进,怎样推动工作进程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座谈,以制度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和处事,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做到人尽其用,物尽其用。严格执行学校工作制度和考勤制度,加强工作责任心,强化岗位工作职责和考核机制,进一步规范教学工作,完善教学过程,强化师德教育,提倡奉献精神。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激发内在动力,营造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系科全体教师形成共识,坚决执行学校有关规章制度,严守职业道德,按照廉政建设和作风效能建设责任书上要求执行。

二、强化科学管理,确保教学工作开展

1、以贯标文件规范教学工作,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按照学校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规定和要求,按时做好质量记录、教学资料的整理管理工作。完成“质量管理内审”工作。每月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计划实施评估过程,确保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认真组织教研活动,各项工作及时上通下达,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坚持每天对本部门教学区进行巡视检查,督促教师避免出现上课迟到、提前下课等现象。进行教学常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和教师沟通及时解决,确保教学工作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

3、认真组织考前集训和模考、统考工作,及时进行数据分析,针对考试结果及时组织相关教师召开考试分析会,总结经验、查找原因、及时整改。

4、进一步加强计算机机房教学设备的管理工作。完善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建立健全计算机机房设备管理责任人制度,发现计算机故障及时维修。专业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大规模机房计算机整合,我们系计算机专业教师自己动手维修设备,保证了计算机教学,提高了教师的动手能力,锻炼了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

5、加强安全教育,完善安全设施,建设“平安校园”,安全检查落到实处,常抓不懈,责任到人。全年计算机机房实习安全无事故,教师学生上机无安全事故。

6、规范库房管理,对采购、入库登记、领料、维修服务、报销签字修订了书面规章制度,并多次在会上强调执行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强调采购人员要廉洁自律。做到经常讲,反复讲,采购人员要对组织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

三、注重专业建设,促进校企合作教学

1、信息工程系继去年与苏州工业园区裕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苏州铭星软件科技有限公司鉴定了校企合作协议书。今年信息工程系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五项信息楼建设项目,与苏州市科达教育网络有限公司进行了多项校企合作。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的前提下,教师参与了局域网综合布线工程实习,科达公司根据学生实习课题安排张峰工程师进行网络综合布线教学指导,保证了学生能顺利完成实习教学内容。

2、计算机专业教师学习前瞻性课程“交换与路由技术、网络综合布线技术、数据库技术、动漫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影视后期制作技术”。邀请士奥动画企业来校为教师学生举办了“动画专业市场分析及课程介绍”专题讲座,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做好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工作,在“计算机专业建设委员会”和“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咨询委员会”的工作指导下,邀请了五位企业教学咨询官来校对计算机教学工作献计献策,对教学过程进行督导。把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企业生产流程、质量要求、安全要求等内容介绍给计算机专业教师,使之贯穿在开发课程、编写教材和教学过程中。

4、我系专业班级开设了职业素养训练课程《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帮助学生懂得了“马斯洛理论”、“霍兰德人格”和“萨帕职业阶段”等理论知识,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全面统筹考虑。按照“宽基础、多技能、能力为本、敬业为先”的理念培养学生。帮助他们完成职业生涯的规划,得到了专业班级学生的欢迎。

5、我系完成了四个百人新机房建设,完成了录音渲染演播室和动画专业拷贝室的建设,完成了二维动画实训室建设,完成了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一期工程建设,正在建设有锐捷网络实训室一期工程和三个百人机房工程项目。正在筹划具有国际领先的三维动作捕捉实训和三维动画实训项目。

四、开展教研教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1、计算机专业教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制作教学课件,编写教学教案,编著修改校本教材。今年苏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研发市级重点课题《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研究》包括12子课题。完成专业论文12篇《公共实训基础it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分析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过程化评估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教材开发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教学方法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教学资源网建设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精品课程开发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课程改革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师资素质构建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素质教育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方法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设备配置前瞻性研究》、《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研究》。

2、计算机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公开课的开课、听课、评课活动。公开课课堂教学氛围好,教师准备充分。计算机理论教学与实习一体化,全部应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公开课的开课、听课、评课活动,教师们在教学上取长补短,提高了教学水平。

3、计算机专业教师到苏州电子信息技工学校、苏州轻工业技工学校、机械部苏州技校、苏州高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兄弟学校进行专业课听课评讲活动。积极参加江苏省高新技术中心教研组活动和苏州市计算机中心教研组活动,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

4、信息工程系全年开展了“计算机系统操作技能竞赛”、“网页设计技能竞赛”、“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技能竞赛”、“动漫设计竞赛”、“计算机网络组建技能竞赛”和“影视后期制作技能竞赛”活动,并选拔优秀教师学生参加了苏州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五、提供教学服务,凝心建校聚力办学

1、信息工程系的另一个职能是数字化校园管理,本年度新校区建设中能够配合基建办公室完成校园一卡通、校园监控网络、校园电话网络、校园广播网络和校园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建设配合工作,完成学院led显示屏和学院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工作。

2、信息工程系的另一个职能是信息技术公共实训,本年度能够配合培训处,举办了清华同方公司技术人员的高级工培训,举办了退伍军人高新技术培训,举办了苏州市残疾人计算机技能竞赛培训工作,举办了苏州光大银行外汇政策业务网络考试,举办了苏州医疗保险计算机操作培训,举办了江苏省物流师职业资格网络统考和网络统考前的上网实训。

3、今年上半年每周六、周日开放网络电子阅览室,为公共实训基地首批学员查阅参考资料提供方便,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4、配合学生工作处完成全院07级5年制高职班和09级大班的成人高考网上报名工作。

5、信息工程系的另一个职能是全院电脑办公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在人员少任务多的情况下,许多计算机专业教师在不影响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抽时间对学院办公室、学工处、招就处、项目研发处、公共教学系等多个部门的电脑办公设备维护维修工作,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认真负责的服务态度赢得了兄弟部门的赞扬。

六、接受经验教训,找出差距引发思考

1、我校计算机专业在本市职教范围内影响不大,尤其是计算机技能竞赛成绩在全市不是最好,距学校领导寄希望的“计算机专业做大做强”还有很大差距。搬迁到新校区后计算机专业硬件上有了很大提升,我们要“以规模求地位,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提高我校计算机专业在全市乃至全省技师学院范围内的竞争力,提高技能竞赛名次和竞赛技能水平。

2、硬件资源配置不足,信息楼面积限制了专业建设的发展,计算机机房满负荷运行仍有部分省统考班级无法上机练习,目前5401机房的电脑设备陈旧,电脑故障反复出现影响上课教学效果。希望能够在下学期更新升级。

3、近两年增加动画专业、服务外包专业和网络技术专业,计算机专业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新技术新知识,计算机专业教师要争做学习型团队,争取更多的学习机会。尽管我们不断在修改教学计划,设置新课程,选编新教材新讲义,可我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计划、教材、参考资料的制定编写还跟不上计算机的迅猛发展。当然,也不排除个别老师对自身要求不高,责任心不强。

七、个人主要承担工作

1.担任信息工程系主任,具体负责教学管理工作,主要有两类:第一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管理,专业课程考工合格率达99%;第二全院高职班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管理,参加计算机全省统考合格率99%。担任信息技术公共实训中心主任,配合培训处负责清华同方公司技术人员的高级工培训的管理工作、退伍军人高新技术培训的管理工作、市残疾人计算机技能竞赛培训的管理工作、光大银行外汇政策业务网络考试的管理工作、医疗保险计算机操作培训的管理工作、省物流师职业资格网络统考和网络统考前的上网实训的管理工作。

2.承担09科技班《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工作152课时、承担07大2班和08大10班《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工作90课时、承担08大5班、08大15班、08大16班、09大4班、09大5班、09大6班共6个班级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工作36课时。全年完成教学课时278课时。

3.担任苏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研发市级重点课题《公共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研究》项目负责人,完成合著论文《公共实训基础it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分析研究》8000字,独著论文《公共实训基地it高技能人才培养精品课程开发研究》5000字。

4.安全有效地组织安排老校10个计算机机房的搬迁和库房办公室的搬迁工作,搬迁后经整合维修,没有影响正常计算机专业教学秩序。

5.配合学院领导对新校信息楼各个机房和实训室的策划布局工作。四层楼分布“信息技术专业、服务外包技术专业、动画技术专业和网络技术专业”。动画拷贝实训室、二维动画实训室和录音渲染演播室项目的摸底计划招标工程验收,现已完成投入使用。8个计算机标准局域网机房和4个计算机百人局域网大机房项目的计划招标工程验收,现已完成投入使用。完成锐捷网络实训室和综合布线实训室项目的摸底计划招标工作,现正在施工建设中。三维动画实训室、三维动作捕捉实训室和三百人园形大机房筹建方案正在进行中。

6.参加国家劳动部组织的《网络编辑师二级(技师)职业资格鉴定培训》,通过考试获得了网络编辑师技师职业资格。

7.编写了数据库应用软件《技师学院招生录入系统》,2010年技师学院招生时投入使用。

计算机行业技术培训篇9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培训;信息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12(2012)12-0112-01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劳动力、资源以及信息的争夺已经转变为对人才的争夺,知识型人才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人才的获取一方面是通过招聘引入外部性人才,而更重要的方式则是企业内部的培训和管理,如何利用计算机软件对企业的现有员工进行培训并充分的利用计算机的优势进行信息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需要在实际的员工培训中建立一个全面、快捷、有效的培训信息管理机制。

一、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进行培训信息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相关信息录人。主要包括参加培训人员基本信息的录入以及与培训信息的录入,主要是对相关培训信息进行联网输入

主要内容是培训基本信息输入。主要包括参加培训员工的姓名、工号、参训单位、培训时间、培训性质、培训形式、培训内容、考核成绩、证书编号等一整个参与培训和取得成绩的信息。

以上基本信息内容应由企业具体的工作人员按照分工准确输入,并每个人负责自己所输入的参训学员的信息,工作人员通过网络输入传给信息统计部门的总服务器,进行同一时间段的保存和管理。这些基本内容信息主要是从人力资源部门获得。在首次建立数据库时,应采取开库操作,集中时间,一次性地将相关学员的数据信息录入到信息库中,在以后的信息变更和保存中,和人力资源部门保存同步变动,保证统计信息的及时有效性。

(二)培训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第一、保护信息库。信息化中,存在各种电脑病毒,而一旦发生病毒入侵,将造成信息的泄露,因此,应该采用最新的防毒软件,对重要信息进行独立备份并保存,建立起安全、完善的员工培训信息库以及基本信息库。

第二、方便信息查询。信息系统的更新和进步使培训人员信息的系统化查询方便快捷,让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查询到培训信息,从而大大降低信息成本。

第三、权限管理设置。指充分利用加密技术,根据不同人员的职位设置不同的权限,信息录入系统的基本信息录入人员、查询管理人员、信息备份管理人员、信息修改人员等都应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从而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二、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进行培训信息管理的必要性

对于每一个企业尤其是志在做大做强的企业来说,有没有大量相关人才的信息已经成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工作。但同时,很多企业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致使人才库工作建立不完善,成为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瓶颈。

(一)重培训不重信息保存

一般企业都会对员工进行相关的培训,在进行多次大量的培训后,却没有建立起对应的人才培训信息,在以后查找培训档案的时候,费时费力,非常难找,同时,存在保存数据准确率较低等问题。

(二)人才测评体系不完善

由于统计人员只是被动的接受其他单位传给的信息,没有主动地与其他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主动询问和索取相关的信息资料,导致企业人才库信心不全,不能建立起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测评体系。

(三)统计信息标准不统一

由于各个部门内部缺乏有效的联系,加上统计部门权限不大,不能有效的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导致统计标准不统一,各部门培训信息形式多样,给统计工作造成很大的麻烦,也导致在国内或国际的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一定不足。[1]

三、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进行培训信息管理的方法

通过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进行培训信息管理”,使得企业将人才培养与开发工作更加系统、安全、有效的展开,在对员工相关信息录入的基础上,对员工增加了解,有利于企业更好的掌握员工的相关信息,方便对人才进行培养和任务分配,从而加强对企业人才的动态管理。

(一)重视计算机软件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有效的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进行培训信息管理,企业要高度重视,只有系统的各个模块都有人管理,系统得到有效的维护与保管,才能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统一输入格式和规则,让企业领导者能方便的进行信息的浏览。

通过信息系统化的管理,不但能够帮助企业及时有效的获取员工相关的信息,更是方便的工作,杜绝以往信息不全、繁琐查询、参考价值不大的困境。企业领导通过信息管理,能够有效地找出企业需要的人才,理顺企业领导工作思路,丰富工作内容。

(二)培训企业相关人才

人才是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的基础。企业也只有引进和培养相关计算机软件系统应用人才,营造良好的人才突出机制,才能够有效的推进计算机软件技术在培训信息管理工作中的运行,从而为企业长期的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在了解员工培训信息以及取得的成绩基础上,才能够有效的开发、使用以及利用人才,企业储备完善的员工资料信息,可以以此来公正、客观地选拔人才,使优秀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通过人才引入和人才带动,能够使企业的计算机软件技术迅速成熟。

(三)提高工作效率

有效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还要不断的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系统的软件开发和使用使得培训管理工作更加实用、系统和科学,将使很更多的人力资本从繁杂的人工统计工作中解放出来,经过培训,可以从事其他更有价值的工作,提高企业的信息管理效率。

四、小结

企业借助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培训信息管理是顺应时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应对现实存在的不足,并充分重视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应用,才能不断改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培养企业人才,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参考文献:

计算机行业技术培训篇10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社会对网络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需要一大批既掌握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基本技术,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此,如何培养出适合时代需求的高技能网络人才,是当前高职高专计算机教育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探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人才的培养方案,提出了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建立了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一、与专业特点相结合,构建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

在专业建设和发展中,根据高等教育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对专业教学计划进行适时修改完善,以培养创新应用能力为目标,强化技能训练,理论密切结合实践,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对该专业的知识结构、应用能力、素质需求等进行详细分析和研讨,制定出该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体系,见图1。

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由清晰的知识、能力和技能、素质作为支撑,课程设置具有鲜明的高职特色,并具备先进、实用,体现知识结构和技能培养的一致性。按照职业技能需要,将课程分为专业(职业)基础课、专业(面向职业方向的职业技术)课和专业(职业)资格认证课,每类课程都包含实验/实训课程。

二、以市场为导向,就业为目标,构建了突出工程训练“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个中心是以网络系统规划、设计及其维护为中心;四个基本点是计算机应用基本技能、计算机应用通用技能、计算机网络专项技能和专业技术综合应用技能为基本点。

计算机应用基本技能点,主干课程为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原理、操作系统、算法与数据结构;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程序设计能力和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

计算机应用通用技能点,主干课程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专业英语、计算机网络原理、微机软硬件配置与维修、数据库原理;使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从理论和实践上都上一个新的台阶,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机系统维护。

计算机网络专项技能点,主干课程为网络规划与设计、计算机网络安全、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网络综合布线、web技术、软件工程、网络数据库开发、网络技术实训,使学生具有硬件及网络的安装、调试与维护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业技术综合应用技能点,由毕业实习、毕业调研、毕业设计、毕业答辩组成。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进入社会的前奏,目的是缩短学生能力与企业所需能力的差距。

三、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按照基础理论、计算机应用基本技能、计算机应用通用技术、计算机网络专项技能、专业技术综合应用五个模块构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模块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专项技能和专项技术应用着重整体知识和实际技能的实用性、融合性,避免课程内容相互重叠和分量过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对现代企业生产的适应性。

将课程分为五大模块:

(一)基础理论和基本素质模块

高等数学、工程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形势与政策、英语、体育、法律基础、军训、公益劳动。

(二)计算机应用基本技能模块

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原理、操作系统、算法与数据结构。

(三)计算机应用通用技术模块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专业英语、计算机网络原理、微机软硬件配置与维修、数据库原理。

(四)计算机网络专项技能模块

网络规划与设计、计算机网络安全、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网络综合布线、web技术、软件工程、数据库开发工具、网络技术实训。

通过这些模块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工作原理、网络设备及对硬件的编程。使学生具有硬件及网络的安装、调试与维护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业技术综合应用模块:本模块是在前四个模块教学完成的基础上实施的综合教学模块,由毕业实习、毕业调研、毕业设计、毕业答辩组成。该模块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进入社会的前奏,目的是缩短学生能力与企业所需能力的差距。

四、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

(一)采用“核心能力建构的逆向工程法”方式构建、整合理论课程体系

充分体现高职高专的特色,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区别于以理论知识系统扎实为特征的本科层次,注重加强高科技应用能力(网络管理与信息处理能力)、新技术的适应能力和外语基本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既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更具备较强的运用高新技术从事技术岗位工作的实践能力、适应新技术发展的生存能力,从而高于以操作技能为主的中专层次。能力培养以满足用人单位要求和适应岗位需要为宗旨,注重加强跨专业适应能力、信息处理等高等职业应用能力、新技术的适应能力和外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既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够立即上岗,又具备较强的适应新技术新工作的开展能力。

除在课堂中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外,还计划在实习、实训及设计等实践教学过程中穿插理论教学。在第三学年的实践教学中,为加强实践教学的理论指导,每项实践环节配有相应的实践指导课。在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问题,并且引导学生发现所学理论知识难以解决的问题,适时补充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应用新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也促使学生认识到:在缺乏理论指导的情况下,按直觉实践的缺陷与不足,更有利于学生牢固树立自觉在先进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的正确认识。

(二)加强教材建设,确保教学质量

在选好教材的同时,安排专业理论水平高和实践能力强的教师编写教学讲义和教材。

(三)加强基础英语,全程强化专业英语

由于计算机专业发展极快,而最新的知识与技术资料一般都使用英文提示,因此能否学好英语、尤其是掌握相当的专业英语,已经成为衡量学生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也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发展。由于深感英语水平的提高难以速成,只能靠长期不断的努力为保证,在制订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的教学计划时,我们做了一定的研究和探索,决定在加强和保证基础英语前提下,采用“总-分”结合的模式搞好专业英语的教学,全面提高专业英语水平。具体做法分两个部分:基础英语方面,保证基础英语的学时,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专业英语方面,采用“总-分”结合的原则,既设置一门专业英语课,重点帮助学生掌握专业词汇和提高

阅读能力,此外各门专业课程,尤其是重要课程中至少有一章内容采用英文资料讲解,这样使学生平时学习专业课程时就不断积累和巩固专业词汇,持续不断地提高专业英语资料的阅读能力。

(四)加强学术交流,提高师资水平

针对计算机专业发展迅猛,高职院校因其自身的特点而存在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较低的现象,我们将加强校内外的学术交流,加强同行间的合作,学习发达地区教改的成功经验,聘请客座教授和专家顾问指导,不断吸取教改和科学技术的新成果,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及时调整培养方案,确保专业教学体系的先进性。同时,我们将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做好学术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将有发展前途、对专业贡献大的教师送出去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此外,还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和科研合作单位的便利条件,采用轮训的方法,让教师参加各种培训、科研和工程项目,更新教师的知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为专业教改作好知识储备和技术准备。

五、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高专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出本专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直接决定了本专业改革能否成功。因此,我们综合了教授、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用人单位的意见,多次研讨,最终决定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确定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的原则。在此原则下,我们多方探讨,采用多种措施和方案,紧扣能力培养中心,合理规划实践教学体系,努力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初步形成了理论教学一实验教学一课程设计一各类实习一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一专业综合实训一实践能力考核为主线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模式。在重点建设校内教学基地的同时,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衡阳市还拥有一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这些校外实践基地是学生和教师接触社会、了解技术发展、就业形式和掌握人才市场信息以及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训导的重要场所。学生在校外实践基地按照生产要求和不同岗位,分别受到横向拓宽(接触新的领域与环境)或纵向延伸(专业深度)的培训,真正达到网络工程师的培养要求。

(二)实现导师制,开展第二课堂和兴趣小组,实现育人多样化

此外,本专业还积极开展第二课堂,举办各类兴趣小组,积极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参与工程实践和技术服务,介绍实用的技术,培养学生的特长,让学生尽早进入专业角色,实现培养目标。

(三)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完善实践教学条件

本专业已具有多个校外实习基地并与之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正在开拓新的实习基地。同时,我们更注重校内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的建设。学校领导已经同意将本专业作为学校优先发展的专业,将大力加强专业实践教学环境的建设,拟新建多个专业实验室和实践基地,使学生在校内就可接受全套的实践教育和能力培训。

(四)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引进新的实用的开发环境与开发技术

实践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与本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分不开,因此需要大力加强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我们将通过轮训的方法,经常送出一些教师参加短训班的学习,并积极与一些技术实力较强的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往来,让教师参与他们的实践工作,学习最新技术和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同时,我们还准备充分利用本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的优势,直接请实习基地的技术人员来我校指导教师和学生,或让教师直接参与实习基地的具体工作,接触实际问题和应用,了解社会需要和技术发展的新方向、新成果,转化为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为专业发展作好知识储备和技术准备。因此,教改方案中提出的“双师型教师超过50%”的培养目标完全可以实现。

(五)学校开放实验室,开放网络中心

为保证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本专业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学生平时在课余时间,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到实验室、网络中心以及各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自我教育和锻炼,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进一步了解网络及网络管理知识和技术,并可充分利用因特网的资源优势,自我学习发展,及时跟踪最新技术动态,促进自我知识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