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生涯规划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31:40

高中生生涯规划方案篇1

关键词: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

职业生涯教育是中职学校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要趋势,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一、职业生涯规划及团体心理辅导的内涵

1.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

职业生涯规划,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兴趣爱好,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及路径进行规划。所以,在做职业生涯规划之前,要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和总结,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另外,值得强调的是在做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到规划人的实际情况,也要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及时代特征进行分析。总之,只有结合个人与社会两个层面的实际情况,才能做出比较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2.团体心理辅导的内涵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以人的成长及发展为中心的辅导模式。团体心理辅导的对象是具有相同问题或在某些方面有共同成长意愿的组织。团体心理辅导强调的是主体的发展功能,所以,辅导者首先要相信被辅导者是有无限潜能的,而被辅导者要相信辅导者是可以帮助自己的。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团体心理辅导才可能实现良好的辅导效果。团体心理辅导的类型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把重点放在个体的心理辅导方面,注重通过团体辅导的方式,达到辅导团体中个体的目的;另一类团体心理辅导则把重点放在团体心理成员的交互作用上。

二、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的必要性

中职生生源复杂,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差,自我约束力弱,缺乏进取心。所以,很多学生不会积极主动地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有效的规划,即便教师做良好的引导,学生也不会按规划确定自己的学习目的及目标,达不到良好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为此,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明确目标、制订规划非常必要。具体来说,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提高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效率。目前国内的学生课堂规模较大,一对一的辅导难以推行,很难保证顾及到每一个个体。团体辅导可以取长补短,提高效率。(2)团体心理辅导可以使中职生获得接纳的感受和体验。团体中同龄人的倾诉,可以使学生更开放,在没有顾忌的情况下,说出自己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每个学生的具体问题。(3)团体心理辅导可以帮助中职生获得多途径的探索。团体成员来自于不同的专业、班级,不同的地方、家庭,学生在沟通了解的过程中,可以更多地了解不同专业,或者不同人之间职业生涯规划的差异,在生涯辅导中起到促进与补充的作用。

三、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通过论文的研究可以看出,根据团体辅导的要求与特点,结合中职生生涯规划现状与其群体特征,综合运用心理活动、专业问题交流与探讨、相关测试与指导、音乐放松冥想、绘画投射治疗与作业交流反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团体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在做团体心理辅导方案时,要兼顾自我探索与职业规划两个主题,并根据实际问题和情况分为自我认知、环境分析、职业认识与生涯规划四个分主题。(2)要对方案内容流程做合理安排。依据团体活动的特点与生涯规划的具体内容,按照团体进展顺序与学生实际情况,对团体活动的每个环节进行设置。(3)整个方案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的成长与生活、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得到自身的整合,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与接纳自己,并且学会正确评估与利用环境资源,正确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

总之,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生涯规划,可以使生涯规划教育做到全方位、深层次,对于学生来说,也可以得到切实的帮助。所以,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将生涯规划团体辅导作为学生课外活动课题之一是非常必要的。最后,希望论文的研究为相关工作者及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孙大雁.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J].中等职业教育,2008(18):20-21.

[2]王凤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06):26-28.

高中生生涯规划方案篇2

在对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进行调查后发现,尤其是在其职业规划方面虽有86.7%的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能力性格和职业兴趣,对自己目前的档案管理职业发展状况满意基本满意的占85%。但认为影响自己实现职业生涯规划最主要的因素是缺少发展机会和空间工作任务繁重,无暇顾及自身发展的占到了65%。在被调查中虽然大多数都比较喜欢档案管理事务中的管理工作。具体业务工作和编研工作学术研究,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我们档案工作者很重要的84人达92%;而对自己今后的职业打算是安心档案管理工作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有55%;认为要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及发展最需要的条件是需要个人再继续努力学习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有58%;回答是需要档案管理部门多创造学习培训提高的机会学校主要领导多理解和支持档案管理工作的55%。这说明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的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基本是好的,但需要个人努力学习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需要档案管理部门多创造学习培训提高的机会,学校主要领导多理解和支持档案管理工作。其中有40%的人员对自己的档案职业生涯规划知道很少或不知道,这说明学校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规划体系尚不健全,档案管理人员对自己目前的职业规划空间和职业能力不很明晰,缺乏体系的规划培养。这部分人员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前途表现出明显的职业顾虑。同时也说明在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档案管理人员中实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一、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是档案管理人员认清自己事业发展目标的需要

档案管理人员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明确自己的人生事业目标。这一目标是建立档案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和前提,在确立目标的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要深入地进行自我评价分析,从而明确自己内心的需要正确认识自身的特质,以及自己现有的综合条件与潜在的发展可能。并评估个人发展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进而树立自己明确的档案管理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对新乡职业技术学院近百人的调查中就有40%的人员对自己的档案职业生涯规划知道很少或不知道,所以在高等学档案管理人员中做好其职业发展规划有助于档案管理人员进一步认清自己事业的发展目标。

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是进一步增强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发展规划的目的性、计划性的需要

由于缺乏对职业生涯规划概念和意识的了解和认识,不少档案管理人员对自己的成长发展要达到什么目标、通过哪些努力可以达到这些发展目标。现在自己处于什么层次的发展阶段等问题在自己的头脑里一直是模糊的或者说是不清楚的。有的甚至从来就没有这样考虑过缺少自我发展规划的需要和意识。表现在工作上就是只知道服从学校档案管理部门的安排以完成单位分配给自己的工作任务为目的,没有什么自己的个人追求和事业发展目标工作是比较被动的,当工作不满意影响到自己的事业发展时往往就会归因于外界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制约,认为自己尽力了没有什么办法克服困难。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的调查中对自己近3-5年的职业发展规划个人没有明确目标占13%。有30%的人员对自己近3-5年的职业发展规划不知道,从未规划过自己的职业生涯或规划过但目标不太明确。其调查结果也说明做好其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可有助于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确定好自己的发展目标实现自己的规划及人生价值促进学校事业的发展。

三、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是档案管理人员发掘

自我潜能增强竞争能力的需要,一种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必然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详细的发展内容和科学的发展策略。在这些内容中对于发展重点及其选择一定是在全面分析全面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发展地认识自己从而更好地树立发掘自身潜能的信心、消除自卑心理感受。自身存在的潜能发展自我观察体验的能力掌握开发自我潜能的方法积地开发自我潜能。所以档案管理人员一定要把握机会在确认自己核心优势的基础上解放思想打破条条框框,以积极的心态设定目标全力拓展优势突破思维的自我设限实现自我超越。档案管理人员要善于从认识自己的特长开始发掘潜能,经常给予自我积极的暗示培养有利于激发潜能的习惯树立发掘自身潜能的信心,在实践中才能持续释放自己的潜能。所以档案管理人员职业生涯规划的未来发展重点一定是有利于发掘自我潜能并使其持续增值成为增强个人实力和竞争能力的重要突破点。

高中生生涯规划方案篇3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

随着高校扩招和社会经济形式的变化,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如何能够让每一位毕业生找到满意的工作,不仅仅影响高校稳定的问题,更是影响到每个家庭,乃至社会发展的问题,因此,促进大学生就业需要高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大学生在校期间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高校扩招后的就业高峰和职业指导之间的矛盾暴露得更加明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率及日后学生的发展。

1.有利于明确职业目标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学生对职业规划的概念模糊,自身定位不明确,求职中表现的十分盲目,没有明确的求职目标,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路线和职业方案,在就业时盲目追求工资水平,忽略了个人能力与职位的匹配性,以至于所签工作不适合自己,日后工作频繁跳槽找不到理想的方向,影响了自己长期的发展。

2.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就业心态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培养学生成熟的就业心态,避免学生脱离实际眼高手低,提高其遇到挫折的自我调整能力。有的同学在求职中受到挫折,缺乏指导,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尤其是女大学生,由于性别和自身条件的限制,职业生涯规划显得更加重要,更有必要。因此,应在大学生学业期间对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心理辅导,职业生涯中遇到的问题给于合理的指导,设计相应的策略,正确评价自己,制定确实可行的目标,适时的修改计划,调整心态。这对大学生毕业离校之后的职业生涯也会起到有益的影响。

3.激发学习动力,增加核心竞争力

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对大学生的就业今后的发展有很大帮助,明确的自身定位、职业目标,也能激励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热情,促进学校与社会的接轨,培养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大学生职业规划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竞争力,使其在学业期间,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知识,培养自己的职业意识,厚积薄发,培养成熟的就业心态,使其学有所用,提高其职场竞争力。

二、建立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

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已经成为大学生培养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仍处于初级阶段,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与学生的需求存在很大差距。在指导的内容和形式上都很局限,为此高校应快速建立起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

1.培养一批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师

高校拥有一批从事就业工作的一线教师,这些教师直接面对学生,了解学生所想所需,拥有丰富的就业指导经验和丰富的就业案例,高校可提供政策优惠和相应的支持,对这些教师进行培训,鼓励其提高理论水平,使其成长为职业规划师。这些一线教师直接深入学生,他们不仅了解市场变化、职业需求,更了解学生的择业观、学生的自身特点,在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同时,直接负责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在指导学生就业中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2.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

虽然大多数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概念较为模糊,但大学生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有着强烈的意愿。因此,高校应适当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可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开设不同的课程内容。对于一年级学生,首先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在课程教学上可以专业认识为主,认识本专业的行业现状、地域分布、发展前景等。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剖析,正确认识自我的优势、劣势。增强专业学习的兴趣,建立学习目标。对于二年级学生,可以完善自我为主,侧重未来职业的设计,以此为目标完善自我,丰富各项知识。三年级学生可侧重实践教育,进行职业生涯诊断,进行相关的素质拓展训练,参加相关的实习。四年级学生侧重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导航教育,进行择业观、就业观的教育。由此建立起一整套教学体系,有力地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

3.建立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咨询体系

高校可选拔经验丰富、工作突出的教师组成一支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咨询队伍,由学校提供相应的场所,固定每周同一时间由不同的教师接受学生的咨询。这样可实现一对一的指导,帮助同学进行职业规划、职业测评等,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4.根据专业特色设置辅导老师

建议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发挥其专业特长,使其成为专业的职业指导教师,建立培养考核制度,使导师能够辅导学生不断的完善职业规划。从影响大学生就业意识、就业层次的因素进行引导。

三、毕业生跟踪调研,形成职业生涯规划案例库

高校可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研,对于每个职业生涯个案进行长期的跟踪研究,记录每个学生个案在校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过程,及毕业后的发展情况及职业生涯规划调整情况。通过收集大量的职业生涯规划案例,形成职业规划案例库,即可以方便开展科学研究,又能够帮助指导在校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1.进行市场调研,了解社会需求,使职业规划指导符合实际要求

高校可派遣调研小组对用人单位进行访问、调研。加强与单位的沟通,以适应社会人才要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以文化活动为载体,进行职业生涯辅导

在文化活动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使学生能够关注并积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如开展职业规划设计大赛、成功人士报告会等活动,以生动鲜明的形式,向学生阐述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和方法,激励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刘晓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心理因素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06).

[2]李宝莹.职业生涯规划的误区[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2).

高中生生涯规划方案篇4

关键词:竞赛;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6-0024-03

一、把准竞赛目的,盯紧“指挥棒”,“秀”靓设计

赛场选手能够竞显风流、出色地发挥,除个人精心准备外还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指导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把准竞赛目的,吃透比赛要求,在规划的设计上“秀”出彩。怎么“秀”内容,要瞄准生涯规划目标。在近几年的“文明风采”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国赛上,活动方高举德育目标指挥棒:以指导学生制订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为抓手,强化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成才观、就业观、创业观为主要内涵的职业生涯教育;引导学生以“成功者”的心态看待未来……努力为职业生涯发展做好铺垫。[1]指挥棒决定着设计思路和基本内容,从解读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出发,一路“秀”下去,时刻体现德育目标。这种思路或出发点是好的,但还是因反映者的地位、立场、方法等不一而有不同的认识,特别体现在设计的内容上。有的内容虽好,但实用性不足,操作起来不便;有的则相反,操作方便却内容不全或不合实际,这都会影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效,不利于高职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确定符合高职生实际的规划内容是设计的根本,是赢取比赛的制高点,也是生涯规划教育由“虚”向“实”过渡的基础性保证。

二、规划设计的架构清晰,合乎规范,内容丰实

清晰、合乎规范的架构可完整地体现设计者的逻辑思路。规划的最终目的是解决“现实我”和“理想我”的差距问题,涵盖自我评估、职业环境评估、职业选择与目标确立、职业发展实施方案、职业发展评估与修正及备选职业方案等主要内容,它的表述要精准、宽泛、丰满,力求做到内涵与外延的统一。

(一)自我评估

自我评估就是通过自画像和他人画像来客观呈现“现实我”的过程。高职生因年龄、心智上原因时常怀有“自恋”情结,对自己的能力优劣、兴趣、爱好、性格、品质特性容易夹杂“过”的主观成分,着墨伪的“高”“大”“强”,遮掩真的“弱”“短”“缺”。这种认识不足、客观度不高的“自我”会成为职业生涯规划的隐患。

(二)职业环境评估

对职业环境的评估是考验高职生对社会、行业发展等宏观环境及目标企业的生态微环境(主要是职业机会、风险等)的综合研判能力,它可以培养高职生的搜集、整理、筛选各类信息的能力。职业指导教师帮助大学生将目光聚焦在国家产业发展政策、政府职能部门定期的职业用工信息、三月初的政府工作报告等方面,精确研读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产业布局状况、新职业的衍生等内容,对未来行业走向进行精准的断定,这些是绕不开的必修功课,当代高职大学生必须培养自身的这种能力。

(三)职业选择与目标确立

职业选择的逻辑思维原点在何处?职业指导老师要不要及时跟进并施以援助?本课题组结合大赛的相关要求,从影响职业选择的诸要素出发,设计职业选择的项目,较理想地回答了上述问题。借鉴项目教学原理,将简单、快捷的Swot决策分析和“平衡单法”相结合[2],对“选项”“选择主体”“影响环境”“选择过程”“结果”等选择要素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与综合,让处在十字路口的大学生面对人生不再困惑。

高职生职业发展目标要着眼未来,体现长远,突出“分析到位、目标实在、台阶合理、措施翔实”的特点,分成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两部分。总目标设定要合理、适中、巧妙、体现客观评估的结果。职业发展目标的路径要非常清晰、顺畅,呈现层次性,符合逻辑和现实,“黄金准则”——SmaRt方法很给力,专用于生涯目标设定。[3]对工学结合或顶岗实习目标设定要具有可操作性和竞争力,设计成阶梯状。

(四)职业发展实施方案

制订行动计划和措施以职业发展目标为中心。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说过:“一打纲领不如一个实际行动。”[4]所以,大学生确定了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后,关键在于立刻行动,要紧紧围绕高职生的职业发展目标,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如Super生涯阶段理论),结合先前的“自我评估和职业环境评估”结果,从本人条件和经济社会、行业发展需要出发,立足大学生实际,将阶段目标与规划方案、实施计划对应起来,做到短期有安排,中期有思考,长期有打算,而且近期计划详尽、中期计划清晰灵活、长期计划不失方向性。要针对高职大学生所处的探索期主要任务,尤其是探索前期,重点着墨,认真设计方案,周密安排计划,既有“培养兴趣、调适性格、提高能力”的突出个性的措施[5],又有珍惜在校生活的细节安排,也有对照从业标准提高自身素质的系列要求。

(五)职业发展评估与修正及备选职业方案

评估方案、备选方案要与职业目标一致。评估方案的要素和标准设定应体现职业目标的要求,由规划方案和计划演绎引领,可直接从生涯规划项目中能力目标和结果里提取。备选方案一定是建立在对职业路径、目标、方案、计划等检验后,视其可行性、是否与时俱进重新设定。合适的备选方案路径设计与主路径设计有着密切的关联度,因此,设定次选方案要体现与主选方案的内在联系,减少职业选择随机性,增添职业发展的可靠性。为进一步完善规划设计,还可以补充高职生的职业价值观、标杆企业的文化观等内容,这些都可为规划设计的真实性和可行。

三、规划设计的理论、方法手段

运用恰当,服务实践

(一)规划设计离不开成熟的职业生涯理论

高职生学习过国内外许多生涯规划理论,如果在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中,恰当地运用成熟的本土化的职业生涯理论,无疑会厚实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理论基础,提高自己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质量。

(二)落实规划离不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为提高探索期规划方案和计划的针对性、现实性和实效性,促进高职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锻炼,加深现实生活体验,我们把有关实践工作放在各类竞赛之前,将规划方案和实施计划设计成一个较完整的项目,按项目教学法的要求确定各子项目和任务,再根据子项目任务安排实践活动和支撑完成活动所需的知识点。下表1为笔者所在学院畜牧兽医专业高职生在教师指导下制订的项目设计部分内容,它的最大优点是能满足高职大学生的德育主体性、自主实践性、成长结果的分享性要求,是高职院校落实大学生德育工作要求的实践探索。

至此,整个职业生涯规划的框架搭建基本结束,剩下来的就是印制和装帧了。如果要求现场展示,选手还需在此环节上多做演练,精简陈述词,磨合ppt,借鉴演讲的共性要求,凸显鲜明特色,大胆秀出青春自我,将自己翔实的职业彩虹描绘给评审教师。

四、比赛的收获与启示

竞赛视野下进行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其最大优势和生命力在于有效激发高职生的社会实践积极性,在实践中落实自己的人生规划,并从中获得成长的快乐。通过教师引导,大学生自主建构德育,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享受德育全程,密切发展共同体中的师生关系。就高校而言,教师、大学生主体地位不再单一,德育主体多元化得以实现,借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平台,借助比赛正能量,收获生涯规划教育由“虚”向“实”的跨越,找到并夯实了德育工作的落点,为不断创新高职德育工作途径作了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5]教育部,中央文明办,,中华职业教育社.第九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方案[eB/oL].(2012-03-01)[2013-01-21].http:///index.shtml.

[2]钱景舫.生涯规划(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高中生生涯规划方案篇5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方案

高职院校一直致力于培养实用型人才,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生数量显著提升,然而学生职业素养并没有明显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导个人结合自身情况及职业环境因素,确定职业目标,并制定并实施相应的计划。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的实施让学生能认识自己、挖掘潜能,了解社会、明确职业方向,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职业素养,促进职业发展。这不仅是高校培养高素质学生的需要,更是输送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人才的需要。

一、当前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相对滞后。职业生涯规划在国外已有几十年的发展,但在我国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也仅仅将其看作是帮助学生就业的一种手段,忽视其深层次意义。

(二)高职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自律性差。学生对学业和职业发展没有太多规划,造成心态浮躁、彷徨、无助。部分学生即使制订了学习计划,由于自律性差,计划流于形式,未能有意识地发展自己的职业技能。

(三)学校教育不够重视。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发展迅速,但高校领导与有关职能部门仍然重视不够,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要关心大学生的职业发展问题,只单纯追求就业率。许多高校仅仅是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一到两门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寄希望于通过理论学习提高学生职业规划能力。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全程化、个性化管理。

二、构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全程分阶段性管理。高校应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体系贯彻于从入学到毕业期间的整个大学三年。大一期间侧重生涯规划理念学习,注重树立目标和职业发展发向,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大二期间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督导,检查计划的实施。要求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认识职业和社会。大三期间,对求职技巧进行培训,同时对职场适应期出现的问题进行辅导。

(二)建立个体职业规划档案体系和发展职业咨询。建立学生职业生涯档案,将学生参与职业辅,参加职业活动,以及能够反映个体职业心理发展特征的资料都记录进来,为将来职业选择提供依据。加强职业咨询宣传,鼓励学生参与个体和团体职业咨询,使学生明确自身特点,准确定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补充大众化的课堂教育。

(三)职业规划与专业相结合。在进行职业规划时要了解专业,以专业特色和能力要求为导向,提高专业匹配度。通过暑假见习、校内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稳定实训,了解就业环境,减少自身与职业能力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根据职业目标有计划地进行职业技能的训练,考取附合职业发展的职业资格证书。

(四)建立健全生涯规划指导体系教师队伍。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专业知识,能够熟悉职业指导、心理学、咨询学、教育学等,熟悉国家的就业创业政策、法规和程序,对各专业就业方向有一定了解。可从以下三方面中储备师资力量:(1)专职的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老师,能够满足日常教学和职业指导咨询。(2)从辅导员或班主任中选用具有较强责任心的老师加入到队伍中,这部分老师能够全程跟踪与督促学生生涯规划方案的实施。(3)从院系专业老师中选用一些感兴趣且热爱学生工作的老师,这部分老师对职业特点了解详细。在组建就业指导教师团队时,定期开展教学比赛,研讨会,学习,调研,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三、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实施方案

(一)大一期间。新生在入学初期进行专业教育,能够稳定其专业思想,对所学专业初步了解。大一学生求知欲较浓,可开设《大学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加强生涯规划理论学习,制定生涯规划计划,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组织学生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了解专业方向,制定学习计划,初步确立未来职业目标。大一下学期,学生渡过新鲜期,自由松散的学习心态逐渐表现出来,实施“学长领航”制度,由学长对新生进行生涯规划实施的督导。要求学生必须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兼职或见习。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职业生涯进行探索。

(二)大二期间。大二学生容易产生学习倦怠,辅导员及专任教师应指导学生增强规划的实施。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校园文化活动、志愿活动等实践活动以便了解社会。强化对专业的认识,考取与目标职业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指导学生在寒暑假参加和专业有关的假期社会实践和职业体验,深化其职业意识。根据职业生涯目标和自身发展情况,修正目标,缩短自身素质与职业要求的差距。

(三)大三期间。大三是职业决策的关键时期。高职学生进入大三阶段后,应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从在校学生到职业角色的转换。并针对特殊心理的学生进行就业或心理咨询辅导,更好地发挥学校援助体系的作用。指导他们确立职业目标,了解就业政策与法规,收集并甄别就业信息,调整好心态,进入择业、就业程序。由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多在大三下学期进行毕业实习,指导学生在实习期间了解单位的工作方式、工作流程,明确个人岗位职责要求及规。在实习结束可后,进行实结,对学生在实习期间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为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基础。

四、结语

高职院校本着立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为地方输送应用型技能人才。应建立和完善全程性、针对学生个体,并与专业相结合的生涯规划指导体系,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提升毕业生工作与生活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朱佳h.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理论及实践研究[J].神州,2012(2):52.

高中生生涯规划方案篇6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领作用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中职学生学业规划的引领作用

虽然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一直在持续进行,但仍困难重重。在现行教育模式下,就读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单一评价体系的淘汰者。很多中职学生缺乏激情,缺少自信,没有目标,没有朝气,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差。随着社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增加,在“技工荒”的大环境下,中职学生的就业率明显提高,但就业质量却不尽如人意。调研显示,中职生的就业稳定率、专业对口率偏低,职业发展前景不佳。

针对这种现状,学校尝试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引领,自2009年9月开始,选择商贸部九个班为试点班级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课改模式试点探索,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职业生涯规划课课改计划及内容

1.九月:完成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步骤等基本知识的讲授,达到统一学生思想、重视本课程学习的目的,并根据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初步了解,完成职业生涯规划初稿。学生与教师交流,介绍初稿的完成情况及重点学生的规划内容,商定教师点评的内容。

2.十月:完成自我分析模块内容的教学,学生学会自我测评方法,至少进行五种以上方法测评,得出自我测评小结,修订职业生涯规划初稿,增加自我测评内容。教师介绍学生自我测评的完成情况及分析重点学生的测评小结。

3.十一月:完成环境分析模块内容的教学,结合专业部的专业介绍,邀请专家走进课堂与学生交流或开设讲座,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社会调查,分专业安排两周社会实践,使学生了解专业所需的知识、能力及就业的岗位、晋升的通道等。完成环境分析,修订目标。

4.十二月:完成目标规划模块内容的讲授,通过个案赏析,帮助学生树立合理的、个性的生涯规划目标,完成职业生涯规划蓝图。教师参与本班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展示活动。

5.次年一月:完成生涯规划方案实施模块内容的教学,学生学会根据目标制订具体行动方案,完成职业生涯规划总稿及学习方案,学会成长记录记载方法。

6.提交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总稿及学习方案,与班主任交流成长记录的督查方法,系部组织召开职业生涯规划成果演讲会。协助班主任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学业规划实施情况督查。

(二)实施效果

1.试点班级学生均完成职业生涯规划书制作,学生作品在江苏省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获得11个一等奖、多个二、三等奖。有十多位学生的作品被江苏省推荐参加全国比赛,获得5个一等奖、12个二等奖、18个三等奖。

2.学生明确了职业目标,并自行制定学业规划。

3.对班级管理产生积极影响,班主任普遍反映学生开始思考未来,变得好学懂事,班级管理工作更好开展了。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中职学生择业及发展的引领作用

职业生涯是指人一生中的职业历程,即一个人一生中职业、职位的变迁及工作、理想的实现过程。在人一生中,职业生涯占有30~5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职业生涯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历程,是追求自我、实现自我的重要人生阶段,对人生价值起着决定性作用。如何安排这几十年的职业生涯,如何让这几十年更加高效、更具价值,需要对所选择的工作(职业)和整个职业经历进行有系统的规划,即要做好职业规划。

中职生在职业选择时定位不清、目标不明,往往造成求职难,或是缺乏耐心,工作频繁变动。因为没有清晰的定位,很难有可持续的方向性的累积,缺乏核心能力,就业竞争力弱,很难跟得上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要求,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能满足岗位需求,从而始终处于被就业市场淘汰的边缘。职业规划在中职生的求职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方面,具有至少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

(一)加快中职生的求职速度

企业希望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找到最合适的人选,当中职生有了明确的求职目标,并把最有利于工作的优势进行充分的准备和展示时,目标岗位的求职成功率就会大大提高。学校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后学生初次就业质量、目标岗位应聘成功率均得到明显提高。

(二)增强工作的持久性,工作满意度更高

中职生快速、频繁离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工作本身的不认同,因为不认同,所以当工作环境稍微有些不理想时,如跟老板或是同事发生矛盾或经济收入不理想,就会很轻率地选择离职,寻求表面上看起来是更好的“发展”。而当学生有了明确的职业规划以及明确的职业目标后,职业的认同感更明确,就能理性地考虑从事某项工作的目的:是为了积累经验还是为了提升技能,是为了自身的历练还是为了应对挑战。对于工作的选择也会更加的慎重。同时,因为对所从事职业的认同会更加投入地工作,工作的主动性会大大增强,从而取得更好的工作满意度。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前,学校的毕业生在顶岗实习及就业选择时,从众、盲目等现象非常普遍,实习期非常不稳定,工作满意度低。个别学生甚至一年内跳槽十多次,严重影响其职业生涯的发展。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之后这种现象有明显好转。

(三)提升中职生职业竞争力,实现自主就业

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选择标准后,学生就能很自然地明确哪些是需要提升的,哪些是需要锻炼的,哪些是自己比较有竞争力的东西。这样,工作自然会取得更好的发展和更高的经济收入,当对工作更加投入的时候,中职生的职业竞争力自然就得到了提升,人生价值、社会价值就体现出来,能给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和更多的财富,而学生也能得到更多的回报,就业质量和生活质量都得到提高,形成求职和就业的良性循环。学校课改试点班级在2010年选择实习和就业岗位时,学生明显理性了很多。如眼视光与配镜专业的一名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升任为店长,职业生涯规划对她的择业及职业生涯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高中生生涯规划方案篇7

[关键词]高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20-0138-03

高职院校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密切的高等教育类型,从数量上看,高职生是大学生中人数最多的一个群体,他们的职业发展如何,关系到高职教育的发展,也关系到国计民生,因此对高职生进行有效、可操作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高职院校应尽的社会义务。实践证明,有效的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必须构建合理的理论体系、可行的实践体系、专业的服务体系、动态的评价体系。

一、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指导思想的确定

(一)坚持以人为本、能力本位的思想

1.基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体现高职特色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必须服从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充分体现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知识为起点,以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职业素养为重点,以职业环境为背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高职特色。高职院校要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加强对技能型人才全方位的培育。

2.坚持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构建合理的职业能力结构

职业能力是高职学生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是社会职业的要求,也是高职学生未来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对高职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指导,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出发点,紧紧围绕高职生在择业、乐业、进业、创业过程中,如何把知识、态度和技能等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合理的职业能力结构,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有效整合就业的现实问题和人的长远发展问题

职业生涯规划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既立足现实,又面向未来。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在关注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现实要求的同时,要考虑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的变迁以及个人的长远发展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应强化职业生涯规划这个载体,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教育引导,紧密结合高职生未来职业的发展,用相关人士的成功案例,让学生明白“职业规划――职业选择――职业发展――职业成功――社会发展――人生幸福”的因果链条,帮助学生建构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以工作为核心的生活方式,自觉地把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二)坚持理论教学和学生体验相结合的思想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个系列化、分阶段实施的教育过程。要依据学生的个性特质、客观条件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切实把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教学回归生活,指向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活及未来的成长。这必须有学生的直接参与、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在知识学习和实践体验感悟中去认知、认同和内化,逐步形成正确的职业理念、价值理念和从业能力。单纯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知识的教学,有悖于在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根本要求,在教育学上是一种形而上的态度。

二、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理论体系的构建

职业生涯理论,为西方理论界较早提出。其中包括职业生涯阶段理论、人职匹配理论、职业发展规划理论。我国在劳动人事制度实施重大改革之后,劳动人事部门在指导企业加大市场配置人力资源力度方面,开始引进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广泛吸取国内外职业发展理论和业已出现的职业测评路线和方案,并由此构成高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的理论体系。

(一)职业与人的发展

职业是自然人融入社会成为社会人的最重要的平台。职业可以造就人,培养人,使人的人格、心理、能力和价值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满足。人是职业的主体,人的发展,可以推进职业内容、职业层次的更新与提升,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当社会极大进步,职业被作为获取生活来源的成分逐渐减少,人的发展成为人生活的最大乐趣,职业的内涵也会发生新的变化。

高职院校面对经济社会的实际,以职业、职业岗位(群)的需要设置专业,选择专业就是选择职业或职业岗位。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就是职业、职业岗位(群)的教育,具有更生动、更形象的优势。

(二)职业环境与人的发展

职业环境是造就人的职业选择、职业定位的重要因素,包括社会、地区的经济、文化、资源等大环境,还包括学校、专业、家庭、社会关系等小环境。充分分析职业环境,利用职业环境提供的条件取得职业岗位,是谋求个人发展的有效途径。职业环境是可变化的。在进行职业环境分析时,要把当前的和未来可能发展的结合起来,把显性的因素和潜在的因素结合起来,把理想的和现实的结合起来,广泛拥有信息,科学地综合判断。

(三)职业心理

利用心理学基础理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使这项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心理学范畴的兴趣、需要,构成职业心理的动力系统,是职业人“想干什么”的驱动因素;心理学范畴的情绪、能力,构成职业心理的效能系统,影响着职业人“能不能干好”;心理学范畴的气质、性格,构成职业心理的风格系统,支配着职业“怎么干”。人的心理活动是复杂的。除了人的气质主要由遗传决定外,多数心理品质与形成社会人的过程中外界环境和个人修养有关,涉及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人生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随着职业生涯理论的发展,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加大了人和职业相匹配的研究力度,提出多种心理类型、职业类型,设计了多种人的心理类型测评路线和方案,力图实现最佳的“人职匹配”。

我们尊重这些研究成果,并在指导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时予以推介。我们更重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努力在构建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理论体系中加以完善,如关于心理类型的划分和学生实际的吻合问题,不宜绝对化;关于职业类型的划分,要充分考虑现代社会职业门类新的变更与发展、职业岗位对人的职业要求趋向综合型和高职学生培养目标等因素,指导学生科学选择职业和职业岗位;关于人的先天气质和后天修养的关系,既重视人的心理本能活动,更重视人在职业活动中的实践和思想品质修养、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不赞同“性格决定一切”;关于职业测评的方法,要精心设计测评量表,把问卷和考查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测评的信度和效度。

三、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实践体系的构架

(一)职场体验

高职院校一个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就是职场体验,组织学生参加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活动,让高职生在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实际工作的职业技能,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工厂的组织架构、生产管理、生产工艺及工艺流程、产品物流、规章制度以及生活等方面的知识。这种职场体验,也应是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与现实互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全方位去感觉,引导学生不断去体验,唤醒学生对新鲜事物的职业发展的兴趣,并不断强化接触性感觉到内心深处内化的过程,以期让他们发现自身与社会需求的差距,激发他们主动完善长远发展的规划,顺利实现从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转变。

(二)职业生涯测评

职业生涯测评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预备过程,目前虽无完全适合高职学生职业生涯测评的路线和方案,但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测评,是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职业生涯测评,将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测评,促进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认清自己的个性特质,从而科学合理地制订职业生涯规划,有针对性地接受教育培训,并在实践中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

(三)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阶段是职业发展的起点,是走上社会的前奏。大学里所有的经历都将直接影响到未来的人生,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职业发展。因此,尽早地认识自我,了解外部环境,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势、劣势,并做出相应的具体措施来弥补自己的差距,在与外界的互动中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理应成为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中学生实践的重要内容。

(四)素质拓展教育

素质拓展教育是培养高职学生满足社会就业需求和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把“成长、成人、成才、成功”的育人理念贯穿在整个素质拓展教育的过程中,把学生能力培养、社会主义价值观培养、思想品德修养等内容和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系列的拓展活动中吸收更多的养分,找到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的道路。

四、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体系的创建

建立科学、高效的组织机构,是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取得成效的保证。

(一)职业生涯教育机构

职业生涯教育机构主要提供课程教学、网络信息平台、为学生提供专业培训、指导、服务工作,从而实现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个性化、人本化,增强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专业性。

(二)职业生涯咨询机构

引进职业测评技术,配备专业的职业测评人员,通过对相关测评结果的分析、综合、判断,帮助高职生了解自身的个性特征、职业能力、职业倾向性等情况,提供及时的咨询和技术指导,以满足高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需要。

(三)就业指导服务机构

就业指导中心承担着宣传和执行就业政策、办理学生档案、就业指导课程讲授、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就业市场开拓、招聘会组织等工作,尤其是就业市场的动态信息及毕业生就业跟踪反馈制度,可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和就业创业工作等提供针对性的参考和建议。

(四)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研究机构

职业生涯教育的开展需要有理论上的研究做支持,形成自己的话语系统,有明确的概念,要进行功能定位和学科定位,有一整套制度设计,在实践上形成自己的体系,指导学生发展,达到自我实现。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需从高职院校办学目标出发,紧密结合高职生的实际特点,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不宜做纯理论研究。可以侧重于指导内容、指导方法、评价体系的研究,另外,还可与专业的软件研发机构合作,开发校本化的测评、职业导航等工具性技术支持系统。

(五)师资队伍

有效开展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关键,是要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师资队伍。可由系党政领导、专业负责人、专兼职辅导员、招生就业部门和学工部门的相关人员组成,在就业指导工作的队伍结构上应体现出跨专业、跨部门、专兼结合的特色。

需要强调的是,高职院校应主动谋求社会资源的支持,走社会化之路,是做好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突破口。高职院校可邀请国企、教育学术、社会人士、民企及外企等各个领域的一线资深职场人士作为职业生涯教练,他们丰富的职业经验和专业化的指导技能以及多元化的行业背景和特长,在带给高职生最新职场信息的同时,也为高职生提前了解企业和接触行业人士提供方便,更益于高职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贴近社会、符合时代特征。

五、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评价体系的建设

(一)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档案袋

建立高职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档案袋,有机衔接不同年级段的职业生涯规划内容,做到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追踪指导;重视高职生职业发展个案的搜集,定期梳理,并加以分析研究,归结出对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价值的经验性内容。

(二)毕业生跟踪反馈制度

毕业生跟踪反馈具体应包括毕业生初次就业、二次就业,毕业后三至五年的职业变迁,岗位适应,个人发展,以此与高职生在校期间制订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比对,以及个人在实施的过程中的执行、适应、异动情况,综合众多因素争取建立相应的测评模型,在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的实际成效作出评价。

学校可定期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与在校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分享他们的职业经历,可有效帮助在校生深化岗位认知,促使学生转化职业角色,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制定更加合理的大学学习、生活和实习计划。

学校毕业生情况跟踪反馈,要作为制度固定下来。为此必须规定相应的程序,指定具体负责的人员,以及毕业生跟踪反馈信息的综合分析处理办法。高职毕业生跟踪反馈,对典型人员要有长期计划,坚持不断。跟踪对象越多,所得的结果越丰富,对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成效的评价就越准确。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本研究以国内外相关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为依据,在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深度和广度尚不能完全支撑职业规划指导体系构建的学术高度。但实践尚在继续,一个更有成效的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的构建当在指日之间。

[参考文献]

[1]李林,杨燕.基于企业需求的独立学院学生职业规划指导体系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2]杰弗里,等.王伟(译).职业生涯管理第三版(美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杨锡强.论高职高专学生职业规划的策略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14).

高中生生涯规划方案篇8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而人数众多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更属于弱势群体,成为就业的难点。笔者所在的学校是广西唯一一所“幼师”特色鲜明的高职高专学校,女生比较多。从所在学校招生就业处了解到,这几年我校学生就业越发严峻,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就业单位对毕业生从“学历”以及“能力”上都有较高要求;另一方面学生就业思想不成熟,欠缺“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对于就业感到茫然,片面地认为就业是毕业后的事情,学习阶段不用考虑。在这种情况下,既要求学校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加强技能、技巧的培养力度,也要深入研究幼教发展现状,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以往研究表明,女生职业生涯规划总体较男生晚熟。因此,要特别关注高职高专女生们的职业生涯心理辅导与教育。

二、团体心理辅导的概念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成员在共同的活动中彼此进行交往、相互作用,使成员能通过一系列心理互动的过程,探讨自我,尝试改变行为,学习新的行为方式,改善人际关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笔者所在学校为高职高专院校,属于师范类学校,女生比较多。学生入学成绩比较低,对学习理论知识不太感兴趣,比较注重技能的掌握。因此,采取团体心理辅导模式,让学生寓教于乐,对其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方面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团体心理辅导设计对高职高专女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一般包括三个基本内容:了解自我、认知职业环境、实现任职匹配。高职院校由于学生的学习年限短,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以及学校培养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实践能力等特点,学校根据高职高专生自身特点,对不同年级学生制定不同的生涯规划:辅导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初步规划职业生涯;大二事情加强职业道德及职业知识的教育,落实职业生涯规划;大学三年级是做出决策、实施行动的阶段,学校对学生进行入职前培训,引导学生转变角色,尽快适应社会。总之,高职生需将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学习贯穿整个大学三年,为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打好基础。

在对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时,需要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尤其是女生们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设计相对应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设计以从事职业所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责任感培养等社会能力培养为重点。从2011年开始,我校就根据参与团体辅导的女生们的心理需要,设计了不同主题的活动方案,比如提高学生自信心的、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我、挖掘学生潜能等,帮助学生找到生涯发展平衡的支点。同时,我们在也不断更新,精心设计活动大纲,目前已形成4个单元的特色团体心理辅导。单元方案如表1:

设计4个单元的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目的是能够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针对不同的主题开展情景游戏,获得身心愉悦,真正做到在“做中学”。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讨论,其情感和思想得到沟通,提高其学习兴趣。活动后的分享、讨论、评估、总结让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同时,通过教师辅导、观察,及时发现高职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互相沟通,让更多的学生能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去认识自己、认知职业,进而规划职业、做出职业决策等。

四、开展高职高专女生职业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的建议

在工作中我们发现,由于专业发展需要,要求学生们在学习中更多的是采取小组互动式学习,强调合作性学习。如果单纯以授课形式―接受式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这将不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增加体验的深度和强度。而团体心理辅导主要强调“认知”和“体验”并用,可以帮助高职生更好地将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职业探索和职业定位,并将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转变为外在的行为力量。

如今,很多学者将团体心理辅导引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如有研究者采用团体心理辅导对大一女生进行为期8周的训练后,参与者的职业生涯规划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有研究者运用团体心理辅导,有效提升高职生职业效能感。高职生有其自身的职业发展特点,因此对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也有不同的要求。

一是强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团体心理辅导是以人的成长、发展为中心,强调主体发展功能的一项新兴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形式。在团体辅导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尽快培养其心理上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二是加强学生的“三自教育”。团体心理辅导是一项助人自助的活动。在团体心理活动过程中辅导者要着重引导协助学生自我主动参与、自我体验、自我实践,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间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高中生生涯规划方案篇9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对策

目前,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是中职学校,导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没有取到良好的实践效果。因此,在素质教育下,作为政治教师的我们要从思想上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帮助职教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所以,本文就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进行简单的概述,以确保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价值。

问题是改进的基础,只有发现了问题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才能确保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高效进行。从近几年的教学经验来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1.教师思想上的不重视;在部分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根本没有起到“作用”,部分教师在教学相关的知识的时候,基本上是按照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照本宣读”,或者是从网上找一些资料对学生进行灌输等等。这样的课堂基本上没有太大的价值,学生也不会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自身的发展有什么帮助。

2.学生思想认识不足。目前,大部分学生都对自己认识不足,尤其是中职生,他们普遍存在自卑心理,甚至可以说对自己的未来不抱希望,所以,基本上都存在“混日子”的想法,对任何学科和自己的未来都是持“混”的态度。

上述这两方面是影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价值展示的最大的两个方面。然而,如何才能解决上述这两个问题呢?如何才能真正发挥职业生涯教育的价值呢?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单介绍:

1.教师生要从思想上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进行重新认识。作为政治教师的我们,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逐渐成为课堂的主人。

2.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让学生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下面以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两种方法为例进行简单介绍。

(1)小组讨论法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的应用。上面已经介绍了,对于职教学生来说“混”就是自己目前的工作,至于以后,家长会帮忙安排或者是抱着“船到桥头最自然直”的思想,并不看重职业规划教育。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会组织学生以“如何做一个有用的人”“人为什么会有碌碌无为和出类拔萃之分?”等,在学生讨论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这样便会在无形中促使学生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高中生生涯规划方案篇10

【关键字】中职流生;职业生涯规划;SmaRt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9-0039-02

【作者简介】张太成,浙江省浦江县职业技术学校(浙江浦江,322200)教师,中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德育。

近年来,中职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严峻的生源问题,如何使学生“招得进、留得住、送得出”,是目前中职学校必须破解的难题之一。本文从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就如何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生活、热爱所学专业,最大限度地减少流生,进行探讨。

一、中职流生现象调查与分析

课题组对学校两年来的282位流生的流失原因进行了调查梳理,具体数据统计见表1。

由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职学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文化课跟不上,不喜欢就读专业;学生流失时间大多集中在入学第一年,流生去向主要是在家待业。分析造成中职学生流失的原因,从学生角度看,主要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没有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导致上了中职,文化课难度加大而“不适应”;其次是,进入中职学校前对所学专业缺乏了解,被动选择专业。从学校的角度看,学校在招生时,缺乏对招生专业特点和方向的宣传;学生入学后,缺乏对学生学业状况和心理状况的研究,未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也缺乏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二、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职学校教学活动开展的针对性差,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教师唯书现象严重,专业课教学也多是重理论、轻实践,即使有实践也只是局限于基本技能的简单操作,缺乏专业技能的深入培养和具体工作情境的营造。

作为指引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课程――职业生涯规划也未能真正落到实处,往往为教而教。首先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安排缺乏科学性。[1]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是通过开设课程实现的,一般安排在入学第一学期完成,这时学生对所学专业还不够了解,没有参与过职业实践,不能根据职业的发展需要正确评估自己的兴趣和性格,当然也就不能正确制定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这时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学生只能是盲目地应付。

其次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唯“书”不唯实。授课教师基本上都是从教科书上的条条框框出发,很少到与专业相关的职业环境中调研,或到学生中开展调研实践活动。教师所用的案例无论在时间维度还是在空间维度上,都离学生的实际情况甚远,讲授的内容偏重于对职业生涯规划制订技巧的介绍,而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学业的顺利发展缺乏切实的指导。

三、SmaRt与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SmaRt是一种目标管理模式,是指目标的Specific(具体化)、measurable(可衡量)、attainable(可行)、Realistic(切实),以及trackable(可追踪)。[2]SmaRt目标管理是使管理者的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的一个很好的管理手段,它为管理者实施绩效考核提供了考核目标和考核标准,使考核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保证考核的公正、公开与公平,利于员工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树立职场发展目标,永葆工作热情和进取动力。中职学校应将SmaRt模式应用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让学生触摸职业目标,感受职业前景,真实地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功,让学生高兴地走进来、自愿地留下来、最终成功地走出去。

(一)帮助学生确立职业目标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要让学习目标或职业规划目标真正发挥作用,首先目标要具体、可衡量,即明确每年的目标是什么,每个学期要达到什么目标,并将其落实到每个月、每一周的具体计划和活动中;其次目标要从实际出发,切实可行。这个实际不仅指自己目前各方面的状况,也包括周围的环境和社会现状。制定目标时,要将自己预期的愿望与当前的实际状况紧密结合起来。此外,制定的目标还要具有可追踪性,便于学生自己在执行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检查和修正,这样的目标才能对自己的成长发挥导向作用。

(二)明确职业生涯发展的方向

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将日常教学与学生的就业紧密地联系起来,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观,明确自身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中等职业学校要积极调整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安排,充分发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指导作用,遵循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建立从入学到毕业全程化的职业规划课程体系,制订各个学期不同发展阶段的职业规划指导方案,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专业课程融合。[3]学生入学初要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引导学生确立职业理想;在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后,让学生与劳动模范、岗位能手零距离接触,帮助他们真实地了解实现职业理想必须准备的各种素质和能力,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自觉意识;学生毕业前,要求他们进行择业技巧、自主创业、职业生涯规划调试等具体问题的指导和训练。

此外,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课教学要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角度出发,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开设相应的文化基础课程,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建立学生发展的SmaRt档案

尝试为学生建立成长的SmaRt档案,让他们月月看到自己的进步,周周看到自己的进步,甚至天天看到自己的进步,激发他们求知学技的欲望,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我能行”的积极心态,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为克服困难,走向成功成才注入强大的动力。

在建立学生发展SmaRt档案时,尤其要注意从学生现有的实际文化水平和德育状况出发,体现个性化的原则。可以“今天,我进步了吗”为主题建立可以量化的日记、周小结、月汇总和学期总结表。通过表格设计,着重突出“学生进步”和“反思改进”两栏,以一星至五星记载,来进行直观的比较。学生通过自己的SmaRt档案,看到努力之后的成功,萌生出自豪感,对未来信心倍增,从而促使自己更加努力,追求更大的进步。

四、结语

借助SmaRt,指导帮助学生明确目标和方向,建立直观的学生SmaRt档案,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笔者发现,当初不少害怕学习、准备逃离学校的学生,开始安心在校学习。他们在自己的SmaRt档案中找到了自信,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对未来不再迷茫。

【参考文献】

[1]牟方燕.论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育现状和对策[J].教育研究,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