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十篇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十篇

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32:45

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篇1

关键词: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法;强化措施

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是以实验研究法作为基础提出的学科研究法,现阶段,不少学科已经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实验研究方法,例如心理学科。实验研究作为一种经典的论证方法,在我国公共管理区域无法有效使用,原因之一就是由于实验法的缺失。

一、实验研究的优势与特征

(一)实验研究的优势

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发现相关变量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以及作用机制,而发现因果关系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实验。虽然非实验法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存在一些限制,但是在使用时并不存在局限性,在实际的实验研究法中调查法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1]。实验研究法常用到的思维方式是逆向思维,即在开展实验研究时,研究人员始终都存在“假如此事没有发生,那么它的结果会是怎样的”的一种思维方式,通过该思维方式,研究人员可以确定构建相关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构,与最常用的研究方法———调查法相比较,实验法可以人为地对实验变量进行操控,并对其他干扰因素进行控制,效率相对提高许多。因此,实验法具有非实验法所不具备的优势。构成因果关系的三个要素分别是:时间先后、公变以及不存在干扰量[2]。在这三个要素当中,首先,变量之间的发生是存在时间先后关系的;其次,变量之间的变化应当是相关的,有着共同变化的趋势;最后,变量之间的关系变化不是由于其他量的变化导致的。实验法可以很好地满足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验证需求,因此,此非实验比较,其更加具有研究的优势。

(二)实验研究的特征

实验研究法是在排除其他所有干扰因素之后,通过控制影响变量的所有相关因素的关系,提取出研究目标之间所存在的变量关系,其特征为:控制性、随机性以及操控性。这三个特征在随机实验研究法当中存在特别明显,该实验法可以将可能存在影响因素尽数剔除,从而为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提供了绝佳的实验背景。另外,实验研究法重在人为地对研究变量进行操控和干预,其具体操作方式是在一定的数值范围内对研究变量进行调整,观测不同数值下因变量的变化情况。

二、强化公共管理实验研究的策略

(一)基于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方法的强化策略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进行变量相关关系的论证已经成为一项成熟的方法,仅仅依靠了解实验方法的理论和实验变量的状况是无法进行论证的,为了强化公共管理实验研究,下面从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方法这一方面对强化策略提出建议。实验研究方法的含义通常指的是以相关理论为基础,即以理论判断验证为研究目标,在特有的或者是认为创造的实验研究条件下,通过科学仪器设备,对相关研究变量进行控制和干预,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获取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3]。上文我们说过,在进行实验研究是通常采用的是逆向思维方式,即常用的理论验证实验研究方式是理论假设方式。实验法由于其自身独特的性质成为科学研究的景点方式,在进行实验研究时,通常是以人为的手段对变量进行调控,尽可能地减少其他因素对因变量的干扰,通过调控变量值取得不同结果的因变量,通过对这些记录下来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判断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由于实验研究法具有随机性,保证因果关系不是偶然线型,保证了因果变量之间的普遍性。在公共管理中应用实验研究法最大的问题是其外部效度问题,指的是将研究所得到的结果类推到实际的社会情境当中或者是其他母体环境中的有效性。也就是说,将实验所取得的结果应用到实际环境的情况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很有可能导致研究结果失效[4]。对此,我们认为,通过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方法进行论证,我们关注的是实验结果的内部效度而非其外部效度。具有社会科学实验研究,其外部效度问题是不能避免的,但是不能因为这些问题就全盘否定实验研究的结果,实验研究本身的目的是通过人为地操控验证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存在,从而对一类的事物进行推理论证。因此,在进行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时,只能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因果关系推论,不应当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布式推论或者是结构式推论。

(二)基于公共管理实验方法学科特征的强化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实验研究去论证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已经逐渐成为一项成熟的论证方法,部分学科甚至已经形成了对自己学科最为有效的实验方法,例如心理学科、社会经济学以及政治科学等。在公共管理中形成适应自身特点的实验研究方法,在汲取这些已有专业实验研究方法学科经验的基础上,需要公共管理实验研究者根据自身项目的特点形成具有公共管理实验研究的特征。要形成具有公共管理实验研究特色的实验研究方法,需要研究人员根据公共管理学科的特色形成具有学科特征的实验研究方法。公共管理学科的特色是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本文以“根据问题中心,采用公共管理的思维方法”为研究策略,以公共管理真实情况中所存在的问题作为中心,以公共管理的总体状态以及内在因素联系作为基础,构建公共管理学科实验研究的理论框架[5]。每一个学科所关注的中心问题都是不同的,公共管理学科所关注的中心问题应当是,以科学合理的态度对现阶段公共管理工作的恰当性进行分析,以此作为依据建立公共管理的框架结构,以恰当性作为框架中心目标,其构建方式为:因素—结构—功能,也就是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分析,此次实验研究对象的构成要素以及要素之间存在的变量关系,该关系又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等。在构建具有公共管理学科的实验特征之后,在进行实验研究调查的过程中也需要依据公共管理的特性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实验方法。现阶段,部分学科通过不断的实验研究已经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实验方法,例如心理学实验方法的成熟,与其发展早期心理物理学的研究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要强化公共管理科学实验研究,需要研究者们进行大量的实践探索,寻找出具有公共管理学科特色的实验方法。

三、公共管理实验研究在我国应用的机遇与挑战

(一)公共管理实验研究在我国应用的机遇

随着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法的不断推广,以中国国情为基础的实地实验和调查实验越来越多,针对各地需求开展不同目的的公共管理实验研究,研究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推算出其附加价值。实际上,在中国国情下开展公共管理实验研究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并且可供研究的题目种类也十分多。随着我国政策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第三方项目评估的兴起,公共管理实验研究在我国的应用也在不断增加。比如,在公共项目开展之前,需要对该项目进行评估,预算其价值并进行风险控制。另外,处于发展和经济转型时期的我国,与其他发展成熟的发达国家相比较有更多的变化,更加利于公共管理实验研究的展开,即我国的体制改革优势为公共管理实验在我国的应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我国每天在不同地区都要开展各种政策实验与管理创新,这些实验管理创新都为公共管理实验研究中的自然研究与准实验的展开提供了背景条件。例如,我国大量推行的定点管理实验,这些项目为实验研究者运用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提供了极佳的背景条件。公共管理实验虽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般难以展开,如2013级厦门大学传播学院广告系的硕士生们运用“清推”方式开展的“凭借公益广告的力量改变市民以及游客不文明行为”的实验研究活动,在排除其他变量对实验研究结果的影响之外,通过对不同标语对人们践踏草坪以及横穿马路等不文明行为的影响,看哪种标语对人们的这种不文明行为具有强烈的制止作用。该公共管理实验研究并没有很大的资金投入,但是通过该实验研究可以为城市不文明行为的管理提供参考意见。

(二)公共管理实验研究在我国应用的挑战

现阶段,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方法在我国的应用仍然较少,国内公共管理学界对公共管理实验仍然存在一定的理解误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管理实验在我国的推广应用。例如,《管理世界》在征稿启事中对实验研究结果的发表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规定虽然没有限制实验研究论文结果的发表,但是对于学生的实验研究却做出了限制。另外,部分专家学者仍然未曾认可实验研究法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认为实验法只能在实验室案中应用,并不认为我国的改革和试点均可以采用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方法进行论证研究。要想推动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法在我国的应用,首先需要转变研究人员的传统思想,在实验研究中曾发现,理工科背景的研究人员较之文科背景的研究人员,更加容易能够接受实验研究法在公共管理的应用。因此,增加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文理科之间的交流互动,对推广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是十分有益的。

四、结语

公共管理学科由于其自身环境较为复杂,研究结果由于受到外界因素失效的现象而引起争议,但是基于公共管理的实验研究法本身就是对相关关系进行论证,从而对系列事情进行类推得出相关结果的方法。为了强化公共管理实验研究,研究工作者们应当根据汲取现有的具有学科特色的实验研究方法,结合公共管理学科的现状,以我国社会环境作为实验条件,实验探讨出具有公共管理学科特色的实验研究方法,为实验研究法在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应用提供有利依据。

作者:李芳张宏涛单位: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景怀斌.专栏导语:强化公共管理实验研究的几个问题[J].公共行政评论,2015,(3):120-125.

[2]马亮.公共管理实验研究何以可能:一项方法学回顾[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5,(4):13-23.

[3]王永明.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构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93-95.

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篇2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在区域公共竹理的研究上有几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行政有没有区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为什么区域行政会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区域行政就是在一个区域内的政府(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了促进区域的发展而相互协调关系,才求合作,对公共事务进行综合治理,以便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而区域公共竹理是区域内的多元体为了解决在政治、经济或社会其它领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共同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以及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问交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

区域公共管理是现代公共管理学与区域科学在新的时期和新的实践中有机结合的一个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然而理论的发展始终落后于实践的步伐,区域公共管理理论还处于起步的阶段,基本概念的界定、理论的基本框架以及理论所具有的意义等基本问题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为了更好的反映实践和服务实践,对区域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正如任何理论的提出都来源于积累一样,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也同样经历了一个发展的历程。20世纪80年代,区域的空间有限性与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趋势之间的矛盾催生了区域经济概念的提出,此后许多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如地理学家、理论经济学家、发展经济学家等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经济这一实践领域进行分析和研究,最终主要发展成为两大不同的学科群:一是区域经济学;一是经济地理学和政区地理学。理论研究的焦点都在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然而由于国家学科设置等历史原因,政治学和行政科学一直没有能在区域发展领域内开辟自己有特色的研究路径。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国内经济地理学和政区地理学涉及到“区域行政”,但该领域学者侧重的是从行政区划改革的角度来研究区域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问题,这里的“区域行政”并不是实际意义上从行政学科角度对区域发展进行研究的新的途径,主要是从管理学的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适度的原则出发考察中国行政区划存在的种种问题。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政治学和行政学的发展,政治学和行政学在区域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途径:一是区域政治研究;一是从行政科学角度出发的区域行政。区域公共管理正是在区域公共行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区域行政的一种深化。本文试从我国区域行政研究已有理论成果基础上,通过对区域和区域内关系的研究提出区域公共管理的一般概念,并对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一分析。

一、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现状

理论的发展总是反映现实和服务于现实,而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还处于理论滞后现实的阶段。在学界,使用过区域公共管理概念的只有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刘锋和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的陈瑞莲教授,两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本着不同的目的对区域公共管理有不同的见解。刘锋教授运用新公共管理、区域创新系统、区域核心竞争力、支持系统等理论对区域管理进行创新,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一研究与本文所关注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有很大的差别,它并不是真正从公共行政学角度对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而是从区域地理学的角度将创新理论引入到区域发展中去。中山大学的陈瑞莲教授是我国研究区域行政的典型代表,也是实质意义上从行政学科角度对我国区域行政进行研究的开创者。她在对区域行政深厚知识积淀的基础上对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一些问题作了述评,认为任何一门学科和一种理论的产生都是社会需要和时代呼唤的产物,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也不例外,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提出主要是因为经济全球化下的区域主义与区域竞争的崛起、经济市场化下的区域政区间竞争加剧以及区域公共问题的大量兴起;而国外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间竞争理论、地区竞争力与区域创新研究、政府间关系与地方治理研究以及流域治理的实证研究。同时,她也对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所具有重要意义做了阐释,仅从理论创新角度看,一方面是推动区域科学研究的创新,另一方面,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全面展开,也能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对现代公共管理学学科创新。这些认识是深刻并富有创新意义的,然而,这些认识是在区域行政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域公共管理的一个简约性的概括并没有对区域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内涵以及其实质进行分析。毫无疑问,有几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行政有没有区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为什么区域行政会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要解决以上的问题,有必要对区域公共管理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二、区域与区域行政

区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又是抽象的观念上的空间概念,但不纯粹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往往没有严格的范畴和边界以及确切的方位,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一部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区域。对区域的含义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理解: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内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与均质性特征来划分的;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与国界或一国内的省界、县界重合;社会学把区域看作为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区域经济学对区域没有完全统一的认识,有学者认为要对经济区域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同时人们普遍接受的定义是比较困难的,可以概括出其所包含的基本的内涵:首先,区域是一个有限的空间概念;其次,经济区域必须有相应的公共管理层级以提供公共服务;第三,区域在经济上尽可能是一个完整的地区;第四,任一区域在全国或更高一级的区域系统中担当某种专业化分工的职能。区域划分,常采取两种基本的方法,由此可以把区域分成不同的两种类型,一是同质区域,二是极化区域(也叫集聚区域、结节区域、功能区域)。

区域发展的行政学科研究途径是基于其它学科对区域发展已有成果之上的新兴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对区域的界定应该借鉴其它学科的研究,但行政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有自己研究的侧重和偏向,因而我们在吸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还必须界定一个适合行政学科研究的区域概念。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把区域定义为“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对我们有很好的启示。区域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更多的是一种载体,体现各种关系和利益。在区域发展的行政学科研究途径中,中山大学的两位学者“从地理学或经济学的研究中受到启发,认为区域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的连续的有限空间范围,是具有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某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同质性的地域单元”。本文支持这样的界定,但笔者以为,既然区域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的,而这一定的标准可能是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一个或多个方面,那对区域的理解我们必须突破从地理学或行政区划研究出发的关注角度,从对其范围的关注转向对其内部实质内涵的关注。如果我们将区域内的主体按照较普遍的三分法划分为国家、市民社会和私人领域的话,可以发现,区域内各主体在不同的利益领域内形成各种交错重叠的复杂关系。区域作为区域发展中行政学科研究途径的基础性的概念,它更实质的东西在于它所蕴涵的多元主体和多领域利益之间复杂的关系,这是由行政学科的学科性质决定的。

基于对区域的认识,中山大学的两位学者认为区域行政就是在一定的区域内的政府(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了促进区域的发展而相互间协调关系,寻求合作,对公共事务进行综合治理,以便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根据这一理解,区域行政的行为主体应该是政府,强调的是政府间(同级政府之间与上下级政府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对政府的协调来达致区域内优质公共服务的提供。这是区域行政的基本内涵,那么区域行政与区域公共管理是否有差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区域行政为什么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

三、区域公共管理

要界定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公共管理,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具有什么样的区别国外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冠以公共管理的研究著述层出不穷,但什么是公共管理,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我国有学者在综合国内外各种观点的基础上认为现代公共管理即是“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不同,公共管理的主体不仅包括行政管理中的政府还包括其它的组织和第三部门组织等。在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的比较分析上也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观点具有不同的研究角度和研究的依据,但一个普遍认同的观点便是在公共管理和传统公共行政比较中,公共管理的行为主体不仅包括政府还包括其他各种的社会力量,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行政主体;在公共管理的性质方面,公共管理要体现公共性,即指公共管理主体应着眼于社会发展长期、根本的利益和公民普遍、共同的利益来开展其基本活动;在行为方式上,公共管理更多采取的是多元化和复合型的集体行动,以共同的目标基础,通过协商的方式达成。#$%不可否认,现代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是公共行政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

区域行政走向区域公共管理是有其理论基础的,除了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还有市民社会理论和治理与善治的理论。我国学者在考察我国现代化进程时认为,“要摆脱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两难境地,首先必须从认识上实现一种思维的转向,不能像以往的学者那样,把目光的聚焦点只放在政治权威的转型上,因为中国现代化两难的症结真正的和根本的要害,在于国家与社会之间没有形成适宜现代化发展的良性结构,确切地说,在于社会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自治的结构性领域”,为此,他们引进了西方的市民社会理论,并依据中国现代化的现实进行改造,“中国的市民社会乃是指社会成员按照契约性规则,以自愿为前提和以自治为基础进行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的私域,以及进行参政议政的非官方公域”。#!&%就西方学者已有的共识的观点来看,市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及其特征主要有以下的几个方面:(1)私人领域;(2)志愿性社团;(3)公共领域。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介于私人领域和公共权威之间的一个领域,是一种非官方的公共领域,它是各种公众聚会场所的总称,公众在这一领域对公共权威及其政策和共同关心的问题作出评判,自由的、理性的、批判性的讨论构成这一领域的基本特征;(4)社会运动。市民社会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后在全球范围内的再度兴起,与当代世界各国所发生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及对此的理论反思有密切的关系,面对现实,理论家们对国家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地位重新思考。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引发治理和善治理论的产生。什么是治理?在关于治理的各种定义中,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和权威性。该委员会在1995年发表了一份题为《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的研究报告,认为: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政的持续的过程。这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的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它有四个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的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治理的实质在于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它所拥有的管理机制主要不依靠政府的权威,而是合作网络的权威,其权力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而不是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的。由于治理本身也只是一种实践的科学,毫无疑问也会存在失效的问题,为了完善治理理论,理论家们提出了善治的概念。概括地说,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最佳关系。善治具有五个基本要素: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和有效。分析以上的各种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有几个基本的共同点:一是它们都强调管理主体的多元性,不仅包括了政府还包括私人领域和市民领域;二是在管理的目标上,更多的突出多元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协调的达成并达致最佳;三是在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上,注重合作,通过协商和调整,在认同的基础上统一行动。

综合对区域和以上理论的认识,本文认为区域公共管理是与区域行政有本质性区别的概念,可以将其界定为:区域内的多元主体为了解决在政治、经济或社会其它领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共同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以及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间交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几个内涵:(1)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主体,包括政府组织、私域组织和第三部门;(2)目的是解决由经济、政治或社会其它领域构成的复杂的交错性问题,实现最优的共同利益;(3)区域公共管理采用的方式和手段与经济市场领域和政府公共领域的管理不同,不是竞争和压制而是基于平等地位之上的协商和调解;(4)对象是区域内个体和共体之间相互形成的交叉重叠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陈瑞莲,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缘起与发展[J]政治学研究,2004(1)

[2]王诤,区域管理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58-61

[3]杨龙,我国的区域发展与区域政治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3(4)

[4]刘锋,新时期公共管理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02(5)

[5]艾德加·胡佛,弗兰克·杰莱塔尼,区域经济学导论[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239

[6]陈瑞莲,张紧跟,试论我国区域行政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7]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5-12,

[8]陈庆云,我国公共管理的基本内容及其重点[J]公共行政,2003(1)

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篇3

一、公共产品与财政支出的分类

1、公共产品的界定。萨缪尔森在其经典论文《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一文中给出了关于公共产品的经典描述,认为纯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大特征。国内有学者在此基础上,将公共产品的特征归纳为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在实际运用中,学界并没有严格界定公共产品,常常将政府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统称为公共产品。笔者认为,萨缪尔森的经典论述很好的界定和描述了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公共产品理论为政府财政支出活动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按照公共产品理论,纯公共产品是完全具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而不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则为私人产品;不同时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或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不完全的产品则为混合产品。在现实的经济世界中,纯公共产品是非常少的,更多的则是私人产品和混合产品。混合产品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俱乐部产品,即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二是拥挤性产品,即具有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如拥挤的桥梁、道路等。要注意的是,仅有开放性的桥梁和道路才能成为拥挤性产品,封闭式的桥梁和道路属于俱乐部产品,而且开放式的桥梁和道路在不拥挤的时候则属于纯公共产品。三是外部性产品,即收益具有外溢性特征的产品,这种外溢性的收益事实上具有非排他性的特征。

2、财政支出的分类。传统的财政支出分类办法主要有:一是按照国家职能将财政支出分为国家行政支出、社会文化教育支出、经济建设投资支出;二是按照财政支出的有偿性分为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三是按照财政管理体制分为中央财政支出和地方财政支出;四是按照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为生产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五是按照财政支出的最终使用结果分为积累性支出、消费性支出和补偿性支出;六是按照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可以分为三十类左右,具体用途根据财政预算科目的调整类别略有不同。比较特别的是郭庆旺、赵志耘将财政支出分为维持性支出、经济性支出和社会性支出。这些分类方法从不同角度阐释了财政支出的内容,有一定的解释能力,但却没有能够有效地将公共产品理论反映到财政支出的分类中来。因此,笔者从公共产品理论出发,按照财政支出的对象,将财政支出分为纯公共产品支出、混合产品支出和私人产品支出。纯公共产品支出是对纯公共产品的支出,主要包括行政支出和国防支出;混合产品支出是对混合产品的支出,主要包括科教文卫支出、农业支出、基础产业支出、社会保障及财政补贴等支出;私人产品支出是对私人产品领域的支出,主要是用于部分私人产品领域的国有经济投资。在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中,纯公共产品支出所占的份额并不大,而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转型,竞争性的私人产品支出已经大大降低,占绝对份额的是混合产品支出。

3、公共产品分类法的理论意义。按这种分类方法确认我国财政支出的对象,并明确我国应以纯公共产品和混合产品作为财政支出的主要内容,减少对私人产品性质的行业和部门投资。经济学理论研究表明,凡具有较强排他性的产品应由市场提供,而非排他性的产品则应由公共提供。因此,私人产品的提供应当由市场竞争来实现,市场提供能够较好地解决效率问题;对于纯公共产品,非排他性决定了收费的不可能,而非竞争性则决定了收费的非效率性,因此应由政府来免费提供;而混合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完全的特征,依靠市场和政府都可能产生效率性问题,最佳的方式是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来提供。在三类混合产品中,俱乐部产品具有排他性,由市场提供将能够产生最优效率;拥挤性产品的非排他性决定了其应由政府来免费提供;而外部性产品具有收益的外溢性,混合提供将是最为有效的选择,而混合提供的份额则由混合产品的外部性程度来决定。

二、纯公共产品类财政支出

行政管理和国防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决定其属于纯公共产品的范畴,其支出则属于纯公共产品类财政支出。首先,每一个社会公众都能得到行政管理和国防提供的服务,且不会因为社会成员的增加而改变行政管理和国防服务的数量及其成本,因而具有典型的非竞争性特征。其次,社会公众只要居住于一国之国境内,则难以排斥其享受国家提供的行政管理和国防服务,因而具有典型的非排他性。行政管理和国防所具有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决定了其所具备的纯公共产品属性,它们无法通过市场交换来提供,因而属于财政支出优先保证的项目。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自国家产生以来,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始终同国家的存在和国家政权的巩固直接联系在一起,成为政府财政支出的基本内容。

三、混合产品类财政支出

(一)科教文卫类混合产品支出

1、科教文卫事业的混合产品属性。科教文卫事业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和排他性(或具有不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而且具有一定的外部性,属于具有外部性的混合产品。科教文卫事业所提供的服务,大部分具有一定的竞争性。比如,学生接受学校教育,他们需要占用一定的教学资源;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所论文需要的教学资源必须相应增加,否则就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同时,科教文卫事业所提供的服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排他,或排他的难度和成本不高。另一方面,科教文卫事业又具有一定的外部性,其收益不可能为某个消费者所专有。不同科教文卫事业的外部性存在很大差异,而这种差异性是框定科教文卫事业支出的理论依据。

2、科教文卫事业支出范围的界定。①科学研究事业支出范围的界定。从产品属性上看,基础性科技成果具有较强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具有较强的公共产品特性,因此各国政府大都通过政府资助的方式来完成基础性科学研究。与基础性科学研究相反,应用性研究则具有较强的排他性和竞争性。因此,政府对应用性研究大多采取市场化的策略,让市场主体自由竞争,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科技成果。②教育事业支出范围的界定。教育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和排他性,但其最基本的特征是收益的外溢性,属于具有较强外部性的混合产品;同时,不同层次教育收益的外部性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通常,初等教育的外部性非常强,高等教育的外部性要小得多,而职业教育的外部性最小。因此,政府财政支出首先应保障初等教育或基础教育,花大力气推行义务教育制度(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制度),保证每一个公民接受基本教育的权利。其次,政府应根据高等教育的特点,保障对基础性学科建设和基础性研究的支持力度;对于应用性学科和应用性研究,则应根据其收益的外溢性程度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第三,对于职业教育,政府应当在政策引导和资金资助的前提下,倡导市场竞争性的办学模式,鼓励多渠道、多维度的资金筹集模式。③文卫事业支出范围的界定。在卫生事业内部,公共防疫和保健事业的外部性最强,属于比较典型的纯公共产品,而医疗事业的内部性则较强,并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因此,政府支出的重点应是公共防疫和保健,并兼顾医疗卫生事业。而不同层次的文化事业对于社会公众的影响力亦存在较大的差异,财政支出的重点则要根据排他性能力和外溢性程度来进行安排。

(二)农业类财政支出

农产品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属于典型的私人产品,但农业生产活动不仅影响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消费者,而且影响全社会所有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国家经济安全。我国农业人口众多,"三农"问题非常突出,社会生产力还比较落后,农业的影响力远远超出其产业本身,具有非常强的外部性。特别是在我国,农业生产技术低下,靠天吃饭的现象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地改善,农业生产的稳定性比较差。2007年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带动了整个社会Cpi的大幅度上涨,集中反映了农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农业所具有的外部性要求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增强国民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鉴于农产品的私人产品属性和农业经济活动的混合产品属性,农业支出的重点应当是着眼于整个农业生产活动,比如改善农业生产活动的条件,而不应将支出重点放在农产品本身上。近年来,我国在农村大力兴建农田水利设施,加速推广农业机械的使用,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很好地体现了公共产品理论所要求的农业支出范围。

(三)基础产业支出

基础产业是指能够为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性保证的特定经济部门的总称,通常包括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从属性上看,基础产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不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并具有明显的外部性特征,属于混合产品领域。在非拥挤的条件下,基础设施具有非竞争性,它可以同时供多个经济主体使用而不需要增加供给成本,并且大部分基础设施的排他性比较弱,排除他人享受基础设施带来的利益比较困难。基础工业所提供的产品具有比较完整的竞争性和排他性,但其外部性特征却比较明显。

鉴于基础产业的混合产品属性,政府需要对其进行投资;但基础产业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和排他性,全部由政府来投资则没有必要。其中,基础设施的公共产品属性比较强,需要政府较多的直接投资,而基础工业的竞争性和排他性比较强,政府在解决外部收益内部化的前提下应重点考虑推进其市场化。严格意义上讲,政府财政投资并不需要对所有的基础设施进行投资,而主要是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和回收期长、投资效益较低的基础设施项目。

由此可见,财政支出的主要范围应当是纯公共产品、拥挤性产品和外部性产品领域,其共同特征是收益的非排他性。尽管政府在私人产品、俱乐部产品领域亦会安排一定的财政支出,但这些都不是财政支出的重点。

参考文献:

[1]王国清、马骁、程谦:《财政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刘邦驰、汪叔九:《财政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蒋洪:《财政学教程》,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4]郭庆旺、赵志耘:《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篇4

[论文摘要]实践的需要和理论的推动,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区域行政逐渐向区域公共管理转变,这种嬗变,开启了公共管理研究的新视角。区域公共管理是社会需要和时代呼唤的产物,是公共行政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

着名行政学者理查德·J·斯蒂尔曼二世说:研究公共行政必须研究它的生态问题。按照韦伯斯特词典的解释,生态学是各种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J·w·别斯指出生态学这个词源于希腊语oikos,意为房子或家,经济和经济学也有相同的词根,经济学和生态学有许多共同点,但生态学的含义更广泛。它涉及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的全部相互关系。”〔1〕美国着名学者利格斯(Fredw·Riggs)1961年就提出了“融合型、棱柱型、衍射型”行政模式,开创行政学研究的一个新途径。我国现阶段的行政环境是制约和影响行政管理的重要因素,同时又是行政管理的改造对象,并为行政管理的实施提供条件。故此,我们应努力使行政管理和行政环境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生态环境的变迁,传统行政学历经了向现代公共管理学范式的重大转变。迈入21世纪,区域行政面对的是一种全新的行政生态环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区域公共管理这种崭新的制度安排应运而生。这种转变很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21世纪中国公共管理面对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区域公共管理的挑战,处理好和解决好了系列区域公共性问题,和谐社会的发展愿景就不再遥远。”〔2〕区域公共管理是社会需要和时代呼唤的产物。作为一个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陈瑞莲认为,在我国有关区域公共管理(行政)研究的着述尚较为零散,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学者社群尚未成形。但是,在当前一个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区域公共管理的相关内容。无疑,加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有学者说,“研究任何一种理论,都必须首先弄懂它所使用的基本术语。对于了解一种新的学术理论,弄清楚它所使用的新名词的正确含义,就尤为重要了”。〔3〕区域公共管理是个复合概念,其中“区域”和“公共管理”是其两个核心概念。

一、“区域”概念众说纷纭及其公共管理视角的界分

区域(region)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且相对性极强的概念。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观察、分析和理解各种不同的区域。研究视角和内容不同,对于区域的界定就有所不同。在社会科学丛林中,最早研究区域的学科是地理学,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内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与均质性特征来划分。《牛津地理学词典》中,“区域是指地球表面的任何一个单元,它以自然或人文特征而有别于周围的地区”。〔4〕经济学将区域视为由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具有特定地域特征的经济社会综合体。埃德加·m.胡佛说,“所有的定义都把区域概括为一个整体的地理范畴,因而可以从整体上对其进行分析”,“把区域作为一个集合体,……这一集合体对于管理、计划和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是必须的。最实用的区域划分应当符合行政区划的疆界。”〔5〕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与国界或一国内的省界、县界重合;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研究者对区域的解读,往往侧重从一种更为宏观视角来讨论区域的内涵和外延。米特尔曼提出三个不同层面“新区域主义”分类法:宏观区域主义、次区域主义和微观区域主义。在“区域”的多种释义中,可以看出:区域有多种分类,系统性或整体性是区域的共同特征;区域的概念是相对的,可以依据不同视角有多种划分;区域是变化的,应以动态的眼光来观察它。实际上区域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很难给出一个公认的定义。本文是从公共管理学科角度来进行研究,基于此视角,区域应如何界定?有学者认为:区域是“一个基于行政区划又超越于国家和行政区划的综合性概念”。〔6〕另外,从四个纬度对区域公共管理要研究的“区域”做类型学上的分析:公共管理意义上的经济区域、行政区域、自然地理区域和公共管理中的“问题区域”和“边缘区域”。〔7〕笔者以为,不论对“区域”进行怎样的界分,从公共管理学科角度看,区域实际上是按照公共物品为标准划分的有限空间范围,是拥有相同一领域或多领域公共物品的域场。在这里区域不是一个地理范畴而是一个以公共物品(或者公共事务、公共问题、公共利益)为标准形成的同质性域场,并不绝对与行政区划相一致。

二、公共管理研究的新视角:区域行政向区域公共管理范式的转变

要讨论区域行政向区域公共管理的转变,首先要了解区域行政的发展背景、内涵等基础知识。区域行政问题与行政区划密切关联。学者刘君德在他主持的《中国行政区划的理论与实践》等论着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行政区经济”概念,并分析我国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在我国的行政学界,宋月红在国内首次使用“区域行政”的概念,作者从行政区划、行政区域与区域行政的关系角度进行研究,但这是一种狭义的或传统意义上的区域行政范畴。〔8〕陈瑞莲、张紧根在《公共行政研究的新视角:区域行政》一文中,正式提出广义的“区域行政”概念。〔9〕随着实践的推动和理论的发展,区域行政向区域公共管理转变。在学界,最早使用过“区域公共管理”概念的只有清华大学的刘锋和中山大学的陈瑞莲,二人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公共管理进行论述。刘锋运用新公共管理、区域创新系统、区域核心竞争力、支持系统等理论对区域管理进行创新,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一研究与本文所关注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有很大的差别,它并不是真正从公共行政学角度对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而是从区域地理学的角度将创新理论引入到区域发展中去。〔10〕陈瑞莲教授是我国研究区域行政和区域公共管理的典型代表,她在此领域的论述,在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三、区域公共管理的内涵、理论支

区域公共管理是个复合概念,前文已经界分了公共管理视阈中的“区域”。对于公共管理的概念,无论是对其内涵把握还是基本体系的构成,都还在探讨中。王乐夫教授认为,“所谓公共管理,即公共部门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具体地说来,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的公共事务施加管理的社会活动。”

〔11〕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不同,公共管理的主体不仅包括行政管理中的政府还包括其它的组织和第三部门组织等。公共管理主体着眼于社会发展长期、根本的利益和公民普遍、共同的利益来开展其基本活动;同时,它更多采取的是多元化和复合型的集体行动,以共同的目标基础,通过协商的方式达成。无庸讳言,现代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是公共行政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综上所述,区域公共管理是区域行政随着实践的需要,在治理范式上不断成熟的产物。笔者认为,所谓区域公共管理,即是指以区域政府组织和区域非政府组织为主的多元主体(区域公共管理部门)为了解决特定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或其它方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区域公共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间交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区域公共管理之所以“应运而生”,从根本上说,区域公共管理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或者说,除了实践的需要外,理论的发展和推动也是非常重要的。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除了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外,还有公民社会理论、现代治理、网络治理理论和善治等理论。公民社会,也被称为市民社会或民间社会。关于公民社会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研究视角形成了种种不同的公民社会定义。这些定义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国家与社会二元结构和国家、经济与公民社会的三元结构。关于公民社会的结构要素,不同学者对其强调的重点不同。就中外学者取得的共识来看,公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及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四个:一是私人领域;二是志愿性社团;三是公共领域。除了公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外,公民社会还具有自己的基本价值原则,大体说来,这些基本的价值原则包括:个人主义、多元主义、公开性、开放性、法治原则。

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引发治理和善治理论的产生。从1989年世界银行首次提出“治理”以来,“治理”概念被广泛使用。在治理各种定义中,“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和权威性”。治理有失败的可能,为完善该理论,随后善治进入学者的视野。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最佳关系。善治有如下要素: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和有效。区域善治是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中一个战略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

〔1〕理查德·J·斯蒂尔曼二世.公共行政学:概念与案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26.

〔2〕刘亚平.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序言)1.

〔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

〔4〕梅休.牛津地理学词典〔K〕.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1:354.

〔5〕胡佛,杰莱塔尼.区域经济学导论〔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220.

〔6〕陈瑞莲,张紧跟.公共行政研究的新视角:区域公共行政〔J〕.公共行政,2002,(3).

〔7〕陈瑞莲.区域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5-8.

〔8〕宋月红.行政区划与当代中国行政区域、区域行政类型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1999,(4).

〔9〕陈瑞莲,张紧跟.公共行政研究的新视角:区域公共行政〔J〕.公共行政,2002,(3).

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篇5

台湾地区行政管理专业相关课程最早开始于1962年政治大学的公共行政及企业管理教育中心和美国密歇根大学合作计划,对政治大学公共行政学系编制出一套公共行政领域课程,但课程很大程度上受限于政治学领域师资的影响。因此,在台湾行政管理学科发展初期,仍处于寻求学科地位的科际领域整合的状态,公共行政领域相关课程数量不多,政治学领域仍主导着行政管理学的发展,不能突显行政管理的特征,课程变化不大,以政治大学公共行政学系为例,一直到1987年,课程都不曾有大幅度变化。但2001年以后,台湾地区行政管理专业教育出现明显的传统领域和新兴领域两类教育并行发展的现象,学科领域也开始朝多元发展模式扩展。2002年,江明修教授进一步分析台湾地区行政管理学科11个研究所必修、选修课程,以及政治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1991-2002年的必修课程,并比较年代之间的课程差异,说明公共典范(强调社会关怀)与传统典范(强调内部功能)课程领域设计的差别,研究结果指出台湾地区行政管理课程具有相当多元、开放和时代性特征,公共性课程仍有增加的空间。2003年5月,台湾公共行政暨公共事务系所联合会(taSpaa)成立,不但有效带动台湾行政管理学科的学术与教育资源整合,更为台湾行政管理学科的研究、教学方向和目标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沟通平台。

台湾地区的行政管理学科历经近六十年的发展,逐步整合了行政管理相关学科,成为一个专业的学术领域,同时,通过完善专业教学体系来实现学者与学生之间的知识经验积累和传承,使行政管理专业保持了发展的连续性。客观地讲,与有着多年积累的台湾行政管理教育相比,我们还有一段距离。笔者希望通过对台湾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分析,了解其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模块类型、各类课程分布、课程设置特点等,为大陆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二、调查样本及研究方法

笔者以台湾所有设立本科层次的行政管理学系或公共行政学系的10所综合大学为样本,包括5所公立大学和5所私立大学,公立大学分别是暨南国际大学、台北大学、台南大学、东华大学、政治大学,私立大学分别是中国文化大学、中华大学、世新大学、东海大学、淡江大学。

由于台湾各高校把课程信息公布于网站上已是招生的一项重要措施,各大学网站上的课程体系资料足以代表样本高校相关学系课程设置现状,因此将样本高校的网站作为研究资料的主要来源。样本高校相关学系课程基本包括通识课、共同必修课或校定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四种。笔者主要以台湾各高校2012或2013年度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以及其中的专业必修课(包括院定必修和系定必修)为分析单位。笔者通过内容分析法(Contentanalysis)对样本高校相关学系的课程进行分类探讨。内容分析法是通过对内容的分析以获得结论的一种研究手段。美国学者波纳特布里森(BernardBerelson)认为内容分析法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手段。这几十年中,内容分析法在社会人文科学的任何领域,包括政治学、传播学、心理学、历史、与语言学等,内容分析法都曾被大量使用[4]。

三、数据资料分析

(一)台湾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笔者对台湾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各类课程的学分分布进行收集整理,其中,因为东海大学行政管理暨政策学系的4个群组都单独安排了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因此与其他高校相关学系一起参与统计。最后,笔者共统计13组数据,包括东海大学行政管理暨政策学系的4个群组和其他9所高校的相关学系。在统计过程中,我们使用公式CD=mi/S(mi表示各类课程的学分;S表示样本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的总学分),来反映通识及共同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分布情况。由于样本高校和群组的某类课程的学分设置以及课程总学分均未必相同,因此不能直接比较不同高校间各类课程的学分,但可以通过上面公式转换后的数值来比较。另外,各样本高校的选修课安排各有特色,学分规定不一,因此只进行文字说明。

关于不同高校各类课程分布情况的对比分析结果如下。

1.台湾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的相似点

(1)课程教学体系基本相似。各样本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几乎都建立了包括通识课、共同必修课或校定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四部分组成的课程教学体系。

(2)总学分相似,都在130学分左右。

2.台湾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的不同点

通识课程及共同必修课学分占总学分百分比最高为34%,最低为19%;专业必修课学分占总学分百分比最高为58%,最低为21%;选修课安排都不完全相同。

(二)台湾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必修课程设置情况

1.台湾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必修课程中的各类型模块分布情况

基于行政管理专业复合性、跨学科性的学科特征,样本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各部分课程的分布差异明显。笔者把所有样本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86门专业必修课程分为十大类型模块进行统计分析,其课程模块分布情况的对比分析结果如下。

(1)台湾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有大量专业课程来自其他学科,其他学科的课程在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模块中的平均比重大约74%,充分体现了行政管理专业的复合型、跨学科性特征。样本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必修课程清单及分类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政治类政治学、西洋政治思想史、国家学、中国政治思想史、国际政治、地区政府与政治经济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台湾政经发展、国际政治经济学、财政学、政府预算与财政、公共经济学法律类法学绪论、宪法、中华民国宪法、中华民国宪法与政府、宪法概论、行政法、民法概要、刑法概要、行政与刑法、行政与民法社会类社会学、全球化与社会科学专題管理类管理学、组织理论与管理、行销管理、组织理论与行为、组织理论、组织行为、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专题研究、数的推理与管理行政与公共管理类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公共治理哲学、公共管理、行政学、非营利组织管理、比较政府、人事行政、政府人事管理、财务行政、地方政府、行政伦理、公务伦理、科技资讯与政府、政府与企业、第三部门、全球化与国际事务、都市与地方政府、跨部门治理、公共预算与财务管理、地方政府与自治、都市计划与行政、技能与策略、行政管理专业英文导读、行政资讯管理、行政统计学、政府预算公共政策类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概论、政策分析、政策规划与分析、政策执行与评估、政策专题研究研究方法类社会科学方法论、社会科学研究法、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社会科学方法概论、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方法、行政学方法论、行政学研究方法技能与应用类行政实习、专题与实习、实习与演练、统计学、应用统计、应用统计学、应用心理学、民意调查其他环境与永续发展、会计学、逻辑与推理、进阶英文素养、逻辑

(2)除行政与公共管理类课程以外,法律类课程的比重相对较大。根据对各类课程在总学分中比重的平均值统计,除行政与公共管理类课程占26%以外,法律类课程占17%,经济类课程占10%,管理类和政治类都为9%。这一统计结果与大陆地区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中严重的政治学和管理学取向不同,法律类和经济类课程在台湾更受重视。另外公共政策类、研究方法类、技能与应用类课程的比重也相对较高,分别占到8%、7%、7%,大陆地区这三类课程(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分别占4%、1%、19%说明台湾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对这三类课程,尤其是公共政策类、研究方法类课程相对重视。

(3)不同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必修课程设置各有侧重。通过对各样本高校各类课程的学分比较,除行政与公共管理类课程以外,台北大学公共行政暨政策学系和暨南国际大学公共行政与政策学系比较重视政治类课程;台南大学公共行政学系、东华大学公共行政学系、淡江大学公共行政学系等比较重视法律类课程;中华大学行政管理学系和世新大学行政管理学系等比较重视管理类课程;政治大学公共行政学系和东海大学行政管理暨政策学系的两个群组等比较重视经济类课程。

2.台湾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必修课程的开课频率分析

我们使用公式CF=f/n(f为某课程在所有学系和群组中的开设次数;n为开课学系和群组的数量)计算开课频率,CF越高表示该课程开设次数越多,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该课程较重要,这里取CF=40%作为开课频率较高的临界值,因为这意味着在样本高校中最少有6个学系和群组开设某具体课程。为使统计不受具体名称影响,把教授内容相近而名称不同的课程作为一门课程进行统计,包括:公共政策和公共政策概论2门课程,统一称作公共政策课程;中华民国宪法、中华民国宪法与政府、宪法概论、宪法4门课程,统一称作宪法课程;组织理论与管理、组织理论与行为、组织理论3门课程,统一称作组织理论课程;政府人事管理、人事行政2门课程,统一称作人事行政课程;社会科学方法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社会科学研究法、社会科学方法概论4门课程,统一称作社会科学研究法课程;应用统计、应用统计学2门课程,统一称作应用统计课程。

经统计,所有样本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共有75门专业必修课,有13门课程开课频率高于40%。其中,行政学、行政法、经济学、公共政策、政治学5门课程开课频率达80%以上,说明这5门课程在台湾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最为重要。另外,所有75门专业必修课程中只有13门开课频率高于40%,说明其他62门课程开设的学系和群组均少于6个,可以反映出台湾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必修课程的差异明显,这与前面的统计分析相印证。

四、大陆地区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改革建议

由于台湾地区高等教育的比较优势以及大陆地区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出现的问题,根据上述调查统计,笔者认为,大陆地区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应该进行三个方面调整。

1.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实现多元发展

台湾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在课程教学体系、课程类型侧重、具体课程设置等方面差异明显,呈多元发展现象。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也对高等教育各类院校,各个专业多元发展提出必然的要求。2009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强调,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各类院校都要合理定位,努力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行政管理专业应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自身主客观条件,明确专业定位,打造具有本土特征的专业课程,实现课程设置多元发展。

2.以学生为本,实现分类培养

台湾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都实现了选修课模块化设计,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实现人才分类培养,选修课安排方式虽然不完全相同,但大多高校选修课比例超过30%,有些甚至超过50%。而在大陆,有调查显示,高校选修课所占比例最高仅达35%,最低不到10%,而且范围窄,无法实现学生自由发展。为此,大陆行政管理专业应根据高校各自不同的定位及培养目标,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在专业选修课及任意选修课程中设定不同的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素质、兴趣爱好和未来发展需要进行选择性学习,保证学生有的自主学习空间和自我设计空间,这样在学生掌握行政管理专业基础理论的同时,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篇6

一、公共组织绩效管理发展及存在问题

(一)公共组织绩效管理的含义

公共组织是指以生产公共产品和提供公益服务为目标的非营利机构,包括政府、学校、医院等部门。公共组织绩效管理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标准和程序,对公共组织的业绩、成就和实际工作做出尽可能准确的评价,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对公共组织绩效进行改善和提高。

公共组织绩效管理有两个基本作用:(1)评价和考核功能,即通过根据管理的效率、能力服务质量、公共责任和社会公众满意程度等方面的判断,对公共组织管理过程中投入、产出、中期成果和最终成果所反映的绩效进行评定和划分等级;(2)改善和提高的功能,即在绩效评价和考核的基础上,对公共组织的资源进行重新整合,提高公共组织运行的效率,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产出水平和产出质量的目标。

(二)国内外公共组织绩效管理的实践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将人类社会带入知识经济的新时代,公共组织无论在数量上、规模上和组织结构上都有了巨大的发展,公共组织运行低效率的问题日趋严重,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这种社会现实导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进行了一场被人们称为“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政府改革。这场改革使绩效管理与评估、成本与效率观念、顾客至上与服务意识、在政府等公共组织的管理实践中得到了广泛运用。特别是从90年代初期以来,出版和发表了大量的关于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专著和论文,如关于公共部门的标杆理论、无缝隙政府、政府全面质量管理和公共组织行为理论等,对公共组织绩效管理的理论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我国学者在研究西方绩效管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和公共组织的特点,对公共组织绩效管理问题展开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公共组织绩效评估相对完善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例如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卓越提出了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理论的主体建构问题,详细分析了评估主体结构中所应包含的具体主体和结构。天津大学管理学院齐二石等提出了公共组织绩效管理综合评测模型。由于公共组织绩效管理的核心与难点是建立科学、准确、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因此,国内外大部分学者主要从绩效管理的评价和考核的功能研究了如何构建完善的绩效评价理论体系,而对于公共组织绩效改善的理论研究较少,更没有提出相应的技术方法。

二、工业工程(ie)理论与方法的本质特征

工业工程是对有关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及社会科学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同时运用工程分析及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对上述系统可能获得的成果予以确定、预测和评价,为实现生产制造、管理和服务系统的高效率、低成本、高效益的管理目标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工业工程的技术体系如图1所示。

从工业工程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它是由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相互交叉、融合、创新而形成的一门边缘性工程学科,有其独特的学科属性并与工程技术和管理有着明显的区别与联系,其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使产业的生产和服务科学化。它除具有学科交叉综合性的特征外,尤为突出的是应用的工程操作性、技术方法的系统集成性、应用领域的广泛适应性等,是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实践性很强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理论哲理。

三、工业工程应用于公共组织绩效管理的可行性

(一)公共组织的组织特征

与制造业相比,公共组织有其自身的特征:(1)公共组织的行为是外在性的直接体现。公共组织的行为后果,对社会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一个有效率的公共组织可以最小的成本(包括时间成本)促进社会以最快的速度发展,使经济运行更为有效,而缺乏效率的公共组织可能以很高的成本运作,则会造成社会发展的相当缓慢。(2)公共服务的无形性、无法储存性和服务质量的不易掌握性。(3)公共组织主要以提供服务或劳务产出为特点(产出特点),而不是提供具体、有形的产品。这一特点决定了公共组织提供服务或劳务的过程与消费过程是同一过程,即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是合二为一、同时进行的。从表面上看,公共组织的产品是无形的服务或有形产品与无形服务的结合,但用系统的观点来看,服务系统与制造系统的本质是一样的。从现代生产运作与管理的角度来看,有形产品的生产过程与无形服务过程都可被视为“投人———变换———产出”的过程,而变换过程的运作与管理存在许多共同的规律和问题。

(二)高绩效公共组织的特点

高绩效组织被认为是用相同或更少的资源生产或提供较高质量、满足需求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组雇员,他们的生产率和质量逐日逐年不断提高,从而更好地完成他们的使命。高绩效组织应该具有以下的特点:任务清楚;明确规定目标和强调效果;授予雇员权力;促进和鼓动人们成功;灵活并极易调节以适应新环境;在绩效方面有竞争性;改造工作程序,适应顾客需要;保持与利益共享者的联系。

从这个角度分析,意味着公共组织趋向高绩效组织的改革过程是以人为中心的,与企业中的人本管理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对传统层级管理中将公共组织塑造成“遵守规则”、“机械人”式的公共官僚体制的否定。改进公共组织的绩效管理,应当围绕这些方面展开,采取相应措施以使公共组织具备这些特征。现代工业工程对生产系统的研究,其中心问题就是对人和其他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人、机器和设施的最佳组合,人在变化系统中的适应性,环境对人的影响等都是现代工业工程的重要研究领域。此外,在组织设计与重构、人员评价、激励手段等研究中也往往采用工业工程的方法。因此,工业工程对生产系统中人的研究,为改进和提高公共组织的绩效管理水平,使之具备高绩效组织的特点奠定了理论和方法基础。

(三)工业工程在非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

近几十年来,现代工业工程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已经完全产业化,不仅在制造业广泛应用,而且在建筑工程业、服务行业,诸如宾馆、饭店、医疗卫生、体育、教育等领域的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美国将工业工程应用于国家医疗保健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大幅度提高了医疗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加拿大等国家在航空服务与管理中广泛运用ie技术,大大提高了民航的服务水平和业绩;香港在60年代进入工业工程,目前主要应用在服务行业,非常有效;我国也有将工业工程应用到医院和餐饮等服务行业的成功案例。现代工业工程在非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不仅丰富了工业工程的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为发展第三产业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科学基础,而且,为工业工程在公共服务的领域中推广使用奠定了基础。

四、工业工程在公共组织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从工业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的范畴看,无论是设计规划、生产控制还是分析评价的理论与方法,都没有限定只能用于制造业的企业。随着现代工业工程在非制造业中更深层次的推广,工业工程在公共服务和公共组织绩效管理领域具有较大的研究潜力。

公共组织绩效管理可以应用工业工程理论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优化改进:(1)应用工作研究的方法改善公共组织的服务流程,降低公众的等候时间,进而提高公众对公共组织的满意度。同时,对工作人员的单位工作量进行衡量,利用岗位设计和薪酬设计的方法,结合公共组织的具体情况设计相应的岗位管理制度和工资体系,使各级工作人员的收人体现“按劳分配”原则,制定更加合理的工资制度。(2)服务质量是提升公共组织形象的重要内容所在,应用质量管理的方法,对公共组织提品或服务的过程进行管理控制和改进,充分调动公共组织成员的主观能动性,为公众提供更满意的服务。(3)在公共组织新建和扩建过程中,根据公共组织提供服务的特点,通过研究人员和设备的搬运流程和路线,应用工业工程设施规划和设计的理论方法,对公共组织的各类设施、人员进行平面和空间的规划设计,从而使公共组织能够更有效地提供公共服务或公共物品。(4)应用成本管理和工程经济的分析方法,对公共组织的服务项目进行成本核算、投人产出分析,以及对昂贵公共物品的采购评估等,改善公共组织的管理效果。(5)应用工业工程中人因工程的理论方法,对具有不同服务目的的公共组织,设计符合工效学原理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环境,要“以工作来适应人,而非以人来适应工作”。据此对公共组织的服务环境等进行改善,为公众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服务环境。

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篇7

现将2009年度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深化落实,扎实推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科学发展观推动地税工作科学发展

党的十七大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XX县XX县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安排和部署,XX县委学习实践活动第三指导检查组的精心指导和大力帮助下,紧紧围绕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主要原则和方法步骤,在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的客观条件下,以“一个目标”、“一个主题”、“四个走在前列”为指导思想,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和落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体要求,扎实开展好学习实践活动,用高度的政治思想观念来武装地税人员,推动地税事业科学发展。

(一)准备环节,在反复领会,XX县委实施意见、实施方案精神的基础上,XX县地方税务局迅速组建成立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制定了符合自身实际、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制定了3个阶段的具体工作任务、工作方法、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积极筹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从方法步骤、组织实施、任务落实、思想动员等方面,为有序推进学习实践活动进行了充分准备、提供了有力保障。为深入开展好学习实践活动,提供了具有指导性、实践性的操作指南。

(三)分析检查阶段,面向干部职工、广大纳税人、特邀监察员,用发放征求意见表、面对面座谈的形式,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共计发放征求意见表32份,征集意见和建议4条。于5月27日召开了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并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后,认真组织群众评议,共发出征求意见表52份,收回52份,满意率为100%。从而较好的完成了该阶段征求意见、找准问题、分析原因、明确方向的主要任务。

(四)整改落实阶段,针对查找分析的突出问题,制定了局领导班子整改方案,明确了整改落实的主要方向、总体思路、目标要求、完成时限、分管领导和具体责任股室,并向全系统做出了坚决落实整改方案的公开承诺。

二、以组织收入为中心,确保收入平稳增长

2009年,XX县经济发展的影响继续显现,一是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影响对以内向型为主的地方经济形成软约束。XX县经济当前倚重的能源、采掘和房地产行业,受影响很深。XX县经济依赖投资拉动过重,受金融危机影响,制约了经济的增长。XX县内民营经济发展程度不高,中小企业抵御风险力低。五是为刺激经济增长,国家出台一系列减税政策措施,带来了较大减收影响。特别是经济支柱产业如矿产企业直接处于停产、停业状态,建筑安装业、房地产行业等形势也难以好转,而近年来发展迅速、拉动经济发展的旅游业也受甲型h1n1流感、口蹄疫等的侵袭,致使一系列旅游、服务行业陷入低谷。XX县地方税的税源结构相对单一,龙头税源主要集中在矿产企业、建筑安装业、房地产等传统行业,税源增长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税源结构直接左右着地税收入形势。相对较为稳定的旅游业、服务业税收也受疫情影响而无法保持稳定增长。诸多原因都导致税收收入大幅度减收,税收形势非常严峻。XX县地方税务局坚决贯彻组织收入为工作中心的原则,XX县委、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牢固树立税源有限、管理无限的观念,认真落实税收经济分析和税源监控,强化对重点税源地区、行业、企业的分析,全面掌握经济税源情况,实现对经济税源的源头控管和全程监控。从年初开始就结合实际,以上级和政府下达的收入任务为目标,科学预测,精心部署全年收入工作计划

三、强化税收征管科学化、专业化和精细化

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篇8

关键词:都市型村庄;社区治理;主体;客体;分析研究

一、都市型村庄及其过渡性特征

传统意义上的村庄是“农村村民居住和从事各种生产的聚居点”,人口相对分散、有明显的同质性、社会结构较单一,主体人口为农业人口,基本的生产活动是农业生产。但是,随着中国都市化的迅速发展,一些村庄逐步丧失或部分丧失传统村庄的基本特征和功能,职业分化、人口流动、产业结构变化,均质性被打破,社会结构日趋复杂。依据都市化即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并在某个区域(城市、城镇)集中的过程这一界定,我把这种村(居)民拥有宅基地和私人房屋产权,没有或少量拥有村集体农地和集体财产,第二、三产业已经取代农业成为主要产业,村(居)民已经全部或部分变成非农业户口,兼有大量外来人口入住的村庄称之为都市型村庄。从总体特征上看,由于中国地域广大,都市型村庄在区位环境、拥有的社会资源、管理体制、发展模式上存在巨大差异,使得这些村庄特质迥异,难以归类。然而,这些村庄也有许多共性特征,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等公共事务的管理上,都还没有完全纳入到城(镇)的总体规划中,集体经济、集体资产、独特的“村籍”制度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并利益分配和社会管理过程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等。实现情况表明,当下都市型村庄既没有完全拥有现代意义上的都市社区特质,也没有完全失去传统村庄的要素特征,呈现出传统村庄向都市社区转型的过渡性特征。

二、都市型村庄社区治理过程中的主客体要素现状分析

社区治理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依托于政府组织、民营组织、社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以及个人等各种网络体系,应对社区内的公共问题,共同完成和实现社区社会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过程”。都市型村庄社区治理系统聚合了不同于城、乡社区治理的主体与客体、内部规制和外部环境等多要素,其中每一个要素的变动都会对系统运行产生深刻影响,尤其是主客体要素。

(一)都市型村庄社区治理主体的二元化要素特征和多元化结构性特征

正在成长的都市型村庄社会治理主体,既包括政治性的组织,也包括营利性组织、非营利性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等。社区治理逐步形成从政府一元走向村(居)民委员会、各类社会组织、专业社区工作者、社区居民等多元主体并存的架构。

从法律层面看,党的基层组织有权力对村(居)委会进行政治上的领导,对社区内的各类组织进行宏观协调,政府派出机构有义务对村(居)委会进行业务上的指导,推动社区各项建设活动的开展。村(居)委会接受政府业务上指导,动员、组织社区内的各类服务性的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为社区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丰富社区居民物质文化生活,增进社区居民的社区认同,共同治理社区事务,并协助政府开展相关工作。

从现实层面看,由于都市型村庄社区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并存、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并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自治性的社会组织并存,社区治理主体要素呈现出明显的城乡二元化特征;社区内包括(村)居民委员会在内的各类社会组织组织发育迟缓,成熟度不高,组织和社会动员能力都非常弱,专业社区工作者队伍尚未完全建构起来,社会资源相对不足,在处理社区事务的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借助党和政府权威,依赖政府财政和政策上的支持,由此形成了“以执政党为圆心的同心圆状的中心一边缘型治理结构”,凸显出基层党组织在多元社区共治中的核心地位,社会组织边缘化,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并存、层次分明的结构性特征。

(二)都市型村庄社区治理的客体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都市型村庄社区治理的客体是社区公共事务和公共服务。《宪法》确认村(居)委会的功能是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办理公共事务、公益事业、反映群众意见要求、提出建议等。《城居法》确认的社区公共事务还包括: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活动,兴办有关的服务事业。《村居法》确认的社区公共事务还包括:管理本村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引导村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应当尊重并支持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维护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保障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承包经营户、联户或者合伙的合法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教育和推动村民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发展文化教育,普及科技知识,促进男女平等,做好计划生育工作,促进村与村之间的团结、互助,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支持服务性、公益性、互社会组织依法开展活动等。

处于过渡期的都市型村庄,由于土地、户籍、人口、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区组织、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城乡二元化特征,致使其在社区治理过程中遇到的经济、文化、社会、空间、环境等方面的各种社会问题比成熟的城市社区和传统村庄量要大、复杂程度更高,解决难度更大。有些村庄既要管理本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引导村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支持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维护农村农业经营机制,又要负责征地拆迁、村庄规划、居民安置以及相关的利益分配,保障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其他经营者的合法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既要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又要解决化解二元并存带来的诸如促进城乡融合等特殊性问题等。社区治理客体不仅点多、面广、矛盾错综复杂,而且变动性大,无法简单依据《城居法》或是《村居法》来加以界定,只能依据各个社区具体情况相机界定。

三、优化社区治理主客体要素,建设都市型村庄社区

当下都市型村庄社区治理缺乏直接可资参考、借鉴的经验,建构切合都市型村庄特点、规范有效的治理规制,协调各方利益和矛盾,实现都市型村庄社区善治,必须按照城乡“一体化”思路,参照都市社区要素特征,整体布局、统筹规划、拓展思路、创新体制。

(一)提升社区治理主体能力,建构科学的社区治理主体架构和治理结构

充分认识各类主体在社区治理中的职责和作用,建立多元共治的主体架构,形成内含科学分工与合作机制的以社区(村)居委会为轴心、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其他主体参与其中的交互式的新型社区治理主体架构和治理结构。

第一,加强党和政府的领导,大力培育和扶持社区内各类社会组织,理顺社区内集体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行政组织与社会组织以及社会组织内部的关系,明晰其结构与功能,避免出现“缺位”、“越位”、“错位”等职能的交叉、功能紊乱现象。

第二,依法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管理与监督,逐步弱化社区组织行政功能,增强社区内行政部门的行政能力;强化社会组织的自治性,提高社会组织的自治能力,建构合理的社区治理结构,建立社会资源、权利共享,社会义务、责任分担机制,维护社区内部的行政组织与社会组织平等地位,促进其协同发展。

第三,打破以集体土地产权为核心的“村籍”制度,赋予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在社区治理中的平等主体地位,建立各类社区治理主体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的民主制度、决策程序和协调机制,完善相关政策,发挥村(居)委会在社区治理中的轴心作用,确保各类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对社区重大事务的决策、治理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使社区治理制度化、民主化、程序化。

(二)厘清社区治理客体属性,建构城乡一体化的社区治理模式

都市型村庄社区治理客体不仅包括了原来村集体管理的事务,还政府改革职能转换过程中剥离出来的社会管理事务和村庄都市化过程中衍生出的一些新事务,尽管内容复杂,治理过程权责关系模糊。但从性质上还是可以分为几大类:经济工作、行政工作、社会工作、其他工作。社区治理必须在厘清社区事务和公共服务类别的基础上,依法界定集体经济组织、行政组织、村(居)委会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在社区事务治理过程中的权责关系,坚持城乡一体化思路,以提升“城市性”为目标,建构和完善社区治理机制和模式。

第一,(村)居委会依法加强对社区类各类经济组织的经营资质的审核,运行过程的监管,营造优良的经营环境,协调经济组织间以及经济组织与社区居民间的经济利益矛盾和纠纷。以依法拥有村集体经济和土地资源管理权为依托,结合都市型村庄的特点,总体规划村庄经济发展,采用多种方式经营集体土地和资产;立足都市农业,发挥集体经济组织和第一产业优势,构建集农业生产、观光、旅游、休闲于一体,三大产业协同发展的经济架构,发展社区经济。

第二,基层党组织依法履行领导和支持本社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职能,保障社区居民民主参与社区治理的权利。以关涉社区共同利益的事务为抓手,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民主法治意识,吸引社区居民依照程序参与社区治理,激发其参与热情,培养政治理性,锻炼和提高自治能力,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社区政治生活。

第三,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拓展文化活动的空间,建设文化惠民和文化共享机制;寻找有特色的文化发展定位,在继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促进城乡文化的融合,实现文化创新;社区的真正本质是社区精神,通过开展社区文化建设活动,增进社区治理主体间的了解与理解,增进社区认同,形成与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要素结合、体现城市文明和时代精神内核的社区精神。

第四,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立足现状,以村庄规划和环境整治为着力点,以社区公共服务为核心,整合社会资本,统筹规划社区公共服务,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大力培育和扶持社区内经济组织、非营利性组和其他社会组织,鼓励其参与社区公共服务建设,承担社会责任;建立和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资金投入保障机制、教育培训机制以及各项工作的综合协调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由民间社会组织和居民共同参与的、涵盖所有人口的多元化、多层次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实现社区公共服务均等化。

参考文献:

1、夏建中.治理理论的特点与社区治理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2).

2、李金红.和谐社区治理主体的政治社会学分析[eB/oL].community.jhun.省略/list.asp?id=33,2007-07-03.

3、丁元竹.社区与社区建设:理论、实践与方向[eB/oL].sociology.省略/pws/dingyuanzhu/grwj_dingyuanzhu/p020080930276816390457.pdf.

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篇9

[主题词]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

地方文献是各地方公共图书馆独一无二的馆藏特色,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它记录了某一地域内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的群体活动方式,反映了一个地域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对于研究当地人文、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历史价值。因此,公共图书馆必须突出亮点,做好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为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服务。

1地方文献征集的范围

1.1地方文献的含义

地方文献从内容结构上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本地出版物,包括正式出版物和非正式出版物;二是本地名人著作及其传记;三是内容与本地有关联的文献。[1]这些文献既有综合反映本地区情况的书刊资料,也有单独记述本地区某一方面情况的书刊资料、记述本地区一个行业或一个部门情况的专门资料,甚至是反映本地区有关情况的一张图表、一张照片。

1.2地方文献的征集原则

由于地方文献内容宽泛,收藏面广,公共图书馆应本着“收齐收全”的宗旨,制定出合理的、符合本地区历史和现实特点的地方文献征集长期规划、奋斗目标和保证措施,确定收藏重点,形成鲜明的馆藏特色和科学的藏书体系,如在搜集的过程中应对地方志、年鉴、连续出版的史书(如文史、党史资料等)及各类统计资料等有所侧重。

2地方文献的征集方法

2.1强调政府行为,加大舆论宣传

2.1.1修改、重申呈缴制度。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各地政府已经意识到地方文献的重要性,纷纷颁布了呈缴文件。但是由于时间推移、人员变动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许多人(甚至包括政府中的某些部门)都对呈缴制度不了解;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单位更强调经济利益而认为“不能白给”,这些都给地方文献的征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公共图书馆本身就是政府的财产,保存地方文献就是替政府保存历史文献并为之提供决策等各方面的服务,因此,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再度发文修改并重申呈缴制度,明文规定本地区的各种文献编撰机关、科研、企事业单位应积极主动呈缴地方出版物,并采取相关的监督、检查等措施,利用法律形式和地方行政手段来保证地方文献的搜集工作,这也是搜集地方文献最根本的保证。

2.1.2加大宣传,扩大影响力。首先,图书馆可在本馆网站上“征集公告”,并与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广泛合作,开辟特色专栏对外推介地方文献,通过各公共媒体提高广大群众对地方文献征集和保存意义以及综合利用的认识,还可走上街头,分发相关资料,让更多的市民了解什么是地方文献征集;其次,可在馆内定期举办地方文献资料展,通过陈列、展示地方文献吸引更多读者的关注,既宣传了本馆的文献收藏,又使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对地方文献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扩大地方文献的读者群及地方文献的社会影响;再次,编印地方文献的专题目录,用于馆际交流或赠发给地方文献出版单位,以影响和调动地方文献编写单位向图书馆赠书的积极性;[2]最后,要认真对待赠书者(如回赠捐赠证书、对于颇有价值的赠书可举行捐赠仪式等),把相关赠送信息放在网站捐赠名录上公示,以便在感谢读者赠书的同时,进一步激发他们赠书的热情,也让更多的读者了解赠书流程。

2.2重视征集,打造馆藏品牌特色

2.2.1设立专门的地方文献部,专人负责征集。要把地方文献各项业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就必须设立专门的地方文献部,有专门的书库存放相关资料,这样才能更好地集中和利用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源。此外,采取定员定岗的办法,由专人负责征集,把具体征集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征集工作的持续开展。

2.2.2制定激励机制,树立全馆征集意识。地方文献征集是一项辛苦繁琐的工作,如果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长期下去会打击征集人员的积极性。要根据实际制定一定的目标责任管理(由于地方文献的出版量很难估算,所以工作目标要具有一定弹性),年底将考核结果与奖金挂钩,多劳多得,进而激发工作人员征集地方文献的积极性;要让全馆工作人员都树立征集意识,摒弃“地方文献征集只是征集人员的事,与我无关”的错误观念,齐心协力搞好地方文献征集。

2.2.3构建区域征集网络,合作共建互助单位。[3]地方文献的征集面广、数量多,单靠图书馆一馆之力是不能完成的,只有建立以省(自治区)级图书馆为中心、各市县图书馆为辅的区域征集网络,加大地方文献征集的广度和深度,才能保证地方文献搜集渠道的畅通,减少文献搜集的遗漏。这样,不仅使各馆之间加强了信息交流和联系,还减少了各馆征收地方文献时投入的人力和财力。同时,可借鉴报纸的通讯员制度,聘请业余征集员资料并据其价值给予适当报酬。此外,一些单位有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源,却苦于无处存放,而图书馆有足够的空间和良好的保存条件,且需要为读者提供大量的文献资源。在这一点上,两者可以采取合作共建的方式组成互助单位,如广西社会科学院每年评社科奖都积累了大量本地各市县的优秀地方文献,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可代为保存,这样既解决了广西社会科学院藏书难的问题,又丰富了馆藏,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精神食粮。

3地方文献征集的重点途径

3.1加强与各地新闻出版局的联系

随着《知识产权法》《著作权法》《版权法》等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出版市场日益规范,新闻出版局对出版物进行更加严格的监督管理,不但要求内部出版物及时申请登记,而且要附送少量样本。因此,加强与新闻出版局图书处和报刊处的联系,可及时搜集出版信息和出版动态,除可向新闻出版局索取部分样本、复本入藏时,还可通过发征集函、电话联系出版单位或作者等方式系统搜集大量地方文献内部出版物。

3.2关注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文献资料

地方政府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主导力量,是决定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这有利于我们对地方发展的进一步研究。

3.2.1地方志办公室。地方志办公室是指导、管理和审核一个地区地方专业志的政府职能部门,负责搜集资料编撰年鉴、地方志等,并负责指导其他行业志的编撰。加强与地方志办公室的联系,能掌握大量各类志书的编写出版情况,便于跟踪搜集。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图书馆从各市县史志办征集了大量的地方志资料,不仅满足了读者的需求,也为更多相关研究领域的工作人员提供了文献查询等服务。

3.2.2党史办公室。党史办公室是专门管理、研究和编写本地中共党组织历史及业绩的职能部门。党委把握着各项决策的总体政策、方针,对历史沿袭下来的革命事迹、先进人物、史实真相等有着大量富有保存价值的资料,史志办对此专门编辑了有关的刊物和图书,搜集此类资料不但丰富了馆藏,还可以配合宣传,进行传统爱国教育。

3.2.3政协文史委。各地方政协委汇集了大量地方文史资料和研究学者,他们专门搜集和编写当地的文史资料(如某个历史事件、当地政治与经济发展状况、考证事实等),这些资料一般具有连续性出版的特征,极富地方特色,参考价值高。

3.3密切与相关厅局级机关的沟通

厅局级机关为各行业管理最高部门,有大量各行业管理制度、行业名录等信息资料。如省(自治区)财政厅、国土资源厅、交通厅等重要部门均有连续出版的政策法规,要注意收藏。与此同时,重点对各地的统计局、旅游局进行搜集,因为每年统计局都会出版相关统计年鉴,数据真实可靠,读者查阅量较大,是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库必不可少的文献;而旅游局所编印的旅游资料新颖、内容引人且能适应新兴的旅游潮,可满足读者的需求,既达到宣传当地旅游文化的目的,又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4注意社科联、科协和文联的动态

这三个部门是本地区联系和团结各类学会、协会、研究会的社会团体组织,会定期或不定期地编辑会刊或论文集,根据本地实际对某门学科进行的理论探索和研究,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3.5争取各高校的支持

高校是聚集高学历人才的地方,许多专家学者专心搞科研,文化流派精彩纷呈,创造发明不断涌现,学术成果显著。平时要注重与各高校的联系,争取搜集到相关的学术著作,有利于对当地文化的研究。

4征集人员必备的素质和征集技巧

4.1征集人员的素质要求

征集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几点素质:[4]1)有丰富的文史知识,对当地的民族文化、历史变迁等有较为深入的了解;2)有较系统的图书馆学专业知识,熟悉本馆的采、分、编工作程序及本馆的藏书体系,熟练掌握查重、记到等技能;3)有较强的社交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强,能与外界建立广泛、良好的公共关系;4)要有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具备较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2征集技巧

4.2.1建立地方文献提供者的档案簿。要记录联络方式,分析提供渠道和规律,与地方文献提供者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地方文献的搜集。同时,注意资料来源的连续性,特别要注意社会各界中负责地方文献编制人员的人事更替,及时与后任人员建立起良好的业务关系,避免文献资料断档。

4.2.2关注新闻媒体会。应积极关注并争取参加当地政府举行的各种研讨会、会等,及时了解和掌握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召开读者座谈会,发放征集地方文献调查表,争取广大读者的协助支持,以便提供线索,进行普查和征集。

4.2.3多种征集方式灵活运用。[5]1)无偿征集。图书馆是社会公共事业单位,具有公益性质,各出版单位有义务呈缴书籍。征集人员可向社会各单位个人讲明原由,得到广泛认可,从社会中无偿搜集地方文献资料。2)馆际交换。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中内部出版物的搜集工作经过长期积累会出现大量复本,可以通过交换方式互通有无,不但提高了资源的使用价值,丰富了馆藏,也加强了兄弟单位之间的联系,建立了良好的互助合作关系。3)有偿购买。征集方式往往是免费获取与有偿购买两种形式。对于部分印刷数量少、信息内涵高、有价值的出版物,可申请领导同意购买。与此同时,征集人员还应经常去书市、拍卖会、旧书市场等活动和场所或上网(如“孔夫子旧书网”等)掌握地方文献交流市场的行情,大致了解本地区的地方文献分布、流落情况,及时搜集流落在民间的地方文献,保证藏书体系的完整。4)复制。对于一时采集不到原件的重要文献,可采取复制方式予以收藏。

[参考文献]

[1]田平.试论地方文献及其分类[J].图书馆学刊,2006(1):74—75.

[2]熊琪.浅谈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采访[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8(2):51—52.

[3]林欣.论新时期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收集工作——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为例[J].2007,27(5):47—50.

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篇10

〔关键词〕战略管理;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研究热点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5.10.021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5)10-0111-06

HotspotsofStrategicmanagementResearchbasedonCo-wordClusteranalysisZhuJinweiZouLing

(SchoolofBusiness,JiangnanUniversity,wuxi214122,China)

〔abstract〕taking‘Strategicmanagement’asthekeyword,thepaperanalyzedthenewdevelopmentofstrategicmanagementresearchbystudyingthe444papersfromCSSCisince2011to2015.throughtheexternalcharacteristicsanalysisasliteratureresources,thepublishedyearandpublication,itfoundthatnearlyfiveyears,theoverallstrategicmanagementheatdecreased.Byco-wordclusteredanalysis,itconcludedthatnearlyfiveyears,strategicmanagementresearchfocusesonfiveareas,includinguniversitiesandlibrariesstrategicplanningresearch,knowledgemanagementandhumanresourcemanagementresearch,socialresponsibilityofcorporategovernanceresearch,competitiveintelligencevaluechainresearch,anddynamiccapabilitiescompetitiveadvantagesresearch.Researchobjectsimple,researchsubjectsporadicandresearchhotspotbalancedarethecharacteristicsofstrategicmanagementhotspot.

〔Keywords〕strategicmanagement;co-wordanalysis;clusteranalysis;thehotspots

战略管理研究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战略管理的关注重点发生了几次变化,发展经历了战略规划理论、环境适应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和竞争战略学说、资源基础理论和核心竞争力学说等多个阶段。进入21世纪,尤其是2010年之后,战略管理关注的重点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本文对2011-2015年国内权威代表性数据库中有关战略管理的文献进行研究,通过文献的外部特征分析,了解理论界战略管理的研究概况;通过对高频关键词的共现聚类分析,归纳分析目前战略管理的研究热点及其特征,以了解国内战略管理研究的最新动向,为战略管理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理论参考。

1战略管理研究文献概况

通过对文献的外部特征如数据来源、发表年份、来源出版物等进行统计分析,了解2011-2015年这5年来研究战略管理文献的基本情况。

11数据来源

研究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文献以CnKi检索系统中的CSSCi期刊文献为数据来源依据,时间跨度为“2011-2015年”,研究近五年的文献,以“战略管理”为关键词,检索日期为2015年03月25日,共检索得到文献444篇。

12发表年份

图1为近五年战略管理研究的文献发表数。如图所示,近五年在CSSCi上发表的战略管理相关文献呈现波动下降趋势。2011年发表文献数最多,为149篇;2012年较前一年数量减少53篇,发表数量大幅下降;2013年有所增加,但之后发表数量又开始大幅递减;检索时间为2015年3月,2015年的统计数据为第一季度发表的文献数,按1/4年估算,2015年发表数在50篇左右。因此,整体上战略管理的研究热度呈下降的趋势。

图1每年战略管理研究文献发表数

2015年10月第35卷第10期现?代?情?报Journalofmoderninformationoct,2015Vol35no102015年10月第35卷第10期基于关键词共现聚类的战略管理研究热点分析oct,2015Vol35no1013来源出版物

444篇文献中,战略管理相关文献发文量前10的来源出版物如表1所示。其中载文量最多的是《科技进步与对策》,该刊是宣传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重要阵地,发表战略管理理论、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管理创新等相关主题文章;其次是《管理评论》,该刊致力于国际上管理学与管理科学的学科前沿评论、中国重大管理热点和难点问题的评论、管理新思想与管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评论、中国管理科学重要研究成果的评论。载文量第3的是《科技管理研究》,该刊注重科技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的探讨与研究,探讨中国自主创新的理论实践,强调科技管理理论研究与科技管理理论应用和实践的结合。表1来源出版物情况

来源出版物出版文献数(篇)占总文献比例(%)科技进步与对策19428管理评论17383科技管理研究15338现代管理科学14315管理学报11248中国行政管理9203现代教育管理8180图书情报工作8180管理现代化8180外国经济与管理81802战略管理高频关键词共现分析

使用书目共现系统(Bicomb20)对2011-2015年战略管理的444篇CSSCi文献进行关键词提取并构建共词矩阵,通过excel将战略管理高频关键词的共词矩阵转化为相关矩阵和相异矩阵,再用SpSS180对相异矩阵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近五年来的战略管理研究热点进行归纳分析。

21关键词提取

使用书目共现系统,444篇文献共提取关键词1398个,选取词频超过5次的高频关键词进行统计,得到表2。其中,“战略管理”出现的频次为190次,之后的分析中需删去“战略管理”本身。此外,战略规划、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等关键词出现频次较高,出现频次越高,说明对其研究越热门[1-2]。表2战略管理研究高频关键词

序号高频关键词〖〗频次1战略管理1902战略规划173人力资源管理114企业115竞争情报96企业绩效97平衡计分卡88动态能力89知识管理710核心竞争力711大学712Swot分析713价值链714公司治理615创新616企业社会责任617绩效管理618战略619利益相关者620高校图书馆521战略地图522商业模式523企业管理524竞争优势525图书馆管理526影响因素5数据来源:由Bicomb20软件提取22高频关键词共词矩阵构建

关键词之间的共现频率越高,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越相近。使用书目共现系统(Bicomb20)对除“战略管理”外的25个关键词进行两两配对,构建共词矩阵,形成25×25的矩阵(如表3)。共词矩阵为对称矩阵,对角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如“战略规划”出现频次为17次,它与“人力资源管理”共同出现的频次为0次;“企业”出现频次为11次,它与“竞争情报”共同出现的频次为2次。表3战略管理高频关键词共词矩阵(部分)

高频关键词战略

规划人力资源

管理企业竞争

情报企业

绩效战略规划170000人力资源管理011000企业001120竞争情报00290企业绩效00009

23标准相关相异矩阵转化

在共词矩阵中,两两关键词共现频次受到两个关键词出现频次的影响,难以反映真正的相依程度。为消除频次差异带来的影响,引入ochiia系数,将共词矩阵转换成相关矩阵,反映高频关键词之间的实质性共现关系,用公式(1)计算:

ochiia=ni,j/(ninj)1/2(1)

ochiia系数表示关键词i和j共同出现的概率,在公式(1)中,ni,j表示关键词i和j共同出现的频次,ni,nj分别表示关键词i,j出现的频次。如“企业”和“竞争情报”共同出现的频次为2,“企业”出现的频次为11,“竞争情报”出现的频次为9,则“企业”和“竞争情报”的ochiia系数=2/(119)1/202010。表4为战略管理的高频关键词标准化后的共词相关矩阵(部分)。表4战略管理高频关键词标准化后的共词相关矩阵(部分)

高频关键词战略

规划人力资源

管理企业竞争

情报企业

绩效战略规划10000人力资源管理01000企业001020100竞争情报000201010企业绩效00001

相关矩阵中,数值越大表明关键词之间的距离越近,相似度越好。对角线上的数据表示该关键词自身的相关程度,计算均为1。但由于相关矩阵中0值过多,统计时容易造成误差,为方便进一步处理,将“1”与全部相关矩阵相减,得到表示两个关键词相异程度的相异矩阵。如“战略规划”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异系数=1-0=1;“企业”和“竞争情报”的相异系数=1-02010=07990。相异矩阵中,数值越小表明关键词之间的距离越近,相似度越好。表5为战略管理高频关键词标准化后的共词相异矩阵(部分)。表5战略管理高频关键词标准化后的共词相异矩阵(部分)

高频关键词战略

规划人力资源

管理企业竞争

情报企业

绩效战略规划01111人力资源管理10111企业110079901竞争情报110799001企业绩效11110

24多元统计分析

多元统计分析是共词分析的核心,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关键词之间所代表的类群关系进行分析,得出该研究领域内各研究主题的组成状况,从而体现战略管理研究的热点,体现其最新研究发展趋势。

241因子分析

将相异矩阵导入SpSS180,选取降维因子分析后选主成分法进行分析。战略管理高频关键词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因子累积方差解释贡献率为75312%的13个因子被提取,即战略管理研究的25个高频关键词,划分为13个类别可以解释该领域75312%的信息。但13个类别过于分散,借助碎石图可以发现,前5个因子曲线较陡,因此可从高频关键词中提取5个因子,为聚类分析提供依据。表6战略管理高频关键词总方差解释表

成分初始特征值提取平方和载入合计方差的%累积%合计方差的%累积%12450979897982450979897982194677841758319467784175833179271672474917927167247494165065993134816506599313485153261273747515326127374756146558604333514655860433357137555014883613755501488368129651855402112965185540219118447345875511844734587551010534213629681053421362968111042416767134104241676713412104241677130110424167713011310034011753121003401175312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242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按照距离的远近将数据分为若干个类别,将距离较近的主题词聚集起来,使得类别内数据“差异”尽可能小,类别间“差异”尽可能大。用SpSS180进行系统聚类分析,聚类方法为“组间联接”,度量标准区间为“平方euclidean距离”,分群为“个案”。该方法利用了个体与小类的所有距离的信息,克服极端值造成的影响。图2碎石图〖〗

聚类分析得到战略管理高频关键词的聚类树状图(图3)。如图所示,战略管理研究热点可分为5类,概括为:大学及图书馆战略规划研究(聚类1),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聚类2),公司治理社会责任研究(聚类3),竞争情报价值链研究(聚类4),动态能力竞争优势研究(聚类5)。

3战略管理研究热点分析

31战略管理研究热点领域分析

基于以上战略管理高频关键词相异矩阵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可知近五年战略管理的研究热点聚焦于大学及图书馆战略规划研究、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公司治理社会责任研究、竞争情报价值链研究和动态能力竞争优势研究等5个领域,其简要分析如下。

311大学及图书馆战略规划研究

大学及图书馆战略规划研究。包括关键词:战略规划(1)、核心竞争力(9)、大学(10)、高校图书馆(19)、图书馆管理(24)。大学实施战略规划可以有效终止组织内的争论、凝聚发展力量,同时也是回应外部利益相关者重大关切的工具。大学实施战略规划能帮助其更清晰、更有效地思考;若不实施战略规划,就会挑战现有秩序,丧失合法性[3]。

战略规划符合大学发展的需要,图书馆实施战略规划可有效利用图书馆资源,实现科学化管理,应对变化,把握未来[4]。我国高校图书馆需增强战略规划意识,加强研究制定高校图书馆发展规划,在总体规划指导下重视专项规划的制定,有效整合图书馆与隶属高校的发展目标,关注图书馆战略规划的有效实施以及有效衔接图书馆的短中长期发展目标[5]。

312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包括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2)、平衡记分卡(6)、知识管理(8)、创新(14)、绩效管理(16)、利益相关者(18)、战略地图(20)、企业管理(22)。人力资源管理与知识管理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企业有效融合人力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有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6]。

一些学者基于知识管理协同配置视角研究了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分析指出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协同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管理水平,有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适应未来发展需要[7]。同时有研究指出,绩效管理需要与组织战略、组织文化和组织结构相匹配[8]。

313公司治理社会责任研究

公司治理社会责任研究,包括关键词:企业绩效(5)、公司治理(13)、企业社会责任(15)、商业模式(21)、影响因素(25)。公司治理、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近年来成为关注的重要命题。

两两之间的关系研究,有学者实证得出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社会责任产生一定影响[9-10];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有显著影响,且企业内部社会责任比企业外部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更大[11],商业模式正向调节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的显著作用[12]。

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肖海林等认为在有效的公司治理模式下,企业社会责任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10],但企业只有将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和发展战略结合,才能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促进企业的发展。若公司的治理结构不健全,未将履行社会责任融入进公司的战略规划,则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并不能提升企业绩效[13]。

314企业竞争情报价值链研究

竞争情报价值链研究,包括关键词:企业(3)、竞争情报(4)、价值链(12)、战略(17)。竞争情报在企业战图3战略管理高频关键词聚类树状图

略管理中起着智能决策支持作用。一些学者构建并丰富了竞争情报价值链相关模型。如钱慧敏提出了由竞争情报需求、竞争情报搜集、竞争情报分析、竞争情报加工和竞争情报服务等五个闭合环节构成的竞争情报价值链[14]。

基于竞争情报价值链,史健勇构建了在动态环境下的竞争情报价值链增值模型,企业需协调好企业竞争情报价值链各环节上的价值增值活动,实现决策过程与竞争情报各环节的实时互动与无缝对接[15]。郑彦宁等提出了产业竞争情报辅助企业竞争情报的价值链增值模型,产业竞争情报通过辅助企业竞争情报而实现其价值[16]。

315动态能力竞争优势研究

动态能力竞争优势研究,包括关键词:动态能力(7)、Swot分析(11)、竞争优势(23)。战略管理的核心是对企业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的创新[17]。动态能力理论要求在动态环境下迅速进行资源整合,通过寻找和识别战略管理过程中的组织机会,追求竞争优势,该理论已成为战略理论研究的一个新热点[18],是对资源学派战略管理思想的新发展[17]。

简兆权等通过实证得出组织的动态能力对可持续竞争优势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19]。刘海运等从企业动态能力的角度来研究企业的技术创新,通过Swot分析方法等构建了支持动态能力的技术创新体系,认为企业面临不断变化的环境,需要持续的技术创新与动态环境相匹配,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20]。江积海从时间与空间动态演化新视角对动态能力进行了重构,分析指出动态能力的能力广度、深度、演化速度和交互度等“四度”通过对竞争优势的作用而影响企业绩效[21]。

32战略管理研究热点特征分析

通过上述共词聚类分析及研究热点领域分析,发现战略管理研究热点存在研究对象单一化、研究主题分散化、研究热度均衡化等特征。

321研究对象单一化

战略管理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企业、大学以及图书馆研究。由战略管理研究高频关键词(表2)出现频次可知,“企业”出现频次最高,为11次,“大学”出现7次,“高校图书馆”及“图书馆管理”各出现5次。且在划分的战略管理热点研究5个领域中,仅一个领域以大学和图书馆为研究对象,其余4个领域均以企业为研究对象,可知这3个研究对象中还是以对企业的研究为主。因此,战略管理热点研究存在研究对象单一化的特征。

322研究主题分散化

由战略管理高频关键词共词矩阵(表3)和标准化后的共词相关矩阵(表4)可知,战略管理研究的关键词两两出现的频次较少,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的相依度较低;由因子分析的总方差解释表(表6)可知,可提取13个成分,且各成分方差均较小,说明关键词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独立性。通过聚类分析,可将研究热点清晰的分成5个领域,且研究企业的4个领域都有相对独立的研究主题,主题之间的关联度较低,说明战略管理研究热点的主题呈现分散化特征。

323研究热度均衡化

战略管理研究的5个热点领域,均存在高频关键词排序中靠前的关键词,分别为“战略规划(1)”、“人力资源管理(2)”、“企业绩效(5)”、“企业、竞争情报(3、4)”和“动态能力(7)”;同时各研究热点领域中也包括排序靠后的关键词,说明各领域的研究热度相近,没有特别偏向于研究某个领域,战略管理研究热点存在研究热度均衡化的特征。

4研究结论

通过对2011-2015年“战略管理”研究主题的444篇CSSCi论文文献进行外部特征统计分析,研究发现近五年在CSSCi上发表的有关战略管理文献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说明战略管理的研究热度有所下降;《科技进步与对策》、《管理评论》和《科技管理研究》相对于其他刊物,更关注战略管理的研究。

通过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分析,可知近五年战略管理的研究热点聚焦于“大学及图书馆战略规划研究”、“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公司治理社会责任研究”、“竞争情报价值链研究”和“动态能力竞争优势研究”等5个领域;通过对各战略管理研究热点领域的分析,了解其最新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根据共词聚类和研究热点分析,发现战略管理研究热点存在研究对象单一化、研究主题分散化、研究热度均衡化等特征。

本研究仅对2011-2015年的CSSCi文献进行分析,只反映近五年国内战略管理研究发展概况,研究结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进一步的研究可延长研究年份,并可对国外高水平文献进行分析,对比中外战略管理研究的发展新概况。

参考文献

[1]LiHY,CuiL,Cuim.HottopicsinChineseherbaldrugsresearchdocumentedinpubmed/meDLinebyauthorsinsideChinaandoutsideofChinainthepast10years:basedonco-wordclusteranalysis[J].theJournalofalternativeandComplementarymedicine,2009,15(7):779-785.

[2]KumarS,JanJm.Discoveringknowledgelandscapes:anepistemicanalysisofbusinessandmanagementfieldinmalaysia[J].procedia-SocialandBehavioralSciences,2012,65:1027-1032.

[3]赵义华.大学不能回避战略规划[J].现代教育管理,2012,(2):29-33.

[4]贾东琴,柯平,张红岩,等.我国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实践与思考[J].情报资料工作,2013,(1):21-26.

[5]王秀香,李丹.国外国家图书馆战略规划解读[J].图书馆,2012,(5):84-87.

[6]詹绍,刘建准.基于知识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探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S1):38-41.

[7]王文吉,丁煌.知识管理协同配置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4,(9):183-185.

[8]王雪莉,丁一,马琳.绩效管理中的八组重要关系[J].东岳论丛,2013,(4):126-130.

[9]刘婉立,朱红.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74-80.

[10]肖海林,薛琼.公司治理、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J].财经问题研究,2014,(12):91-98.

[11]张完定,赵淑萍,杨松蓉.企业绩效与企业社会责任关系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4,(12):44-49.

[12]傅鸿震,王启亮,叶永玲.履行社会责任与提升企业绩效冲突吗?――商务模式的调节作用[J].财经论丛,2014,(6):68-74.

[13]杨伯坚.企业社会责任、公司治理和公司业绩[J].经济经纬,2012,(3):95-99.

[14]钱慧敏.基于价值链的竞争情报价值构成与价值管理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3,(4):159-161.

[15]史健勇.基于价值链重构的企业竞争情报价值增值研究[J].情报科学,2014,(5):37-41.

[16]郑彦宁,郑超,赵筱媛,等.基于竞争情报价值链的产业竞争情报作用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2):36-39,44.

[17]熊胜绪.动态能力理论的战略管理思想及其理论基础探析[J].企业经济,2011,(6):5-9.

[18]LanepJ,KokaBR,pathakS.thereificationofabsorptivecapacity:acriticalreviewandrejuvenationoftheconstruct[J].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2006,31(4):833-863.

[19]简兆权,刘荣,何紫薇.吸收能力、整合能力对动态能力及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7: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