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的核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32:56

管理学的核心篇1

关键词: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尊重教师关心教师服务教师激励教师管理机制

教学管理是学校的重要工作,教学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也影响着教师积极性的调动和学校的整体工作。只有将管理工作搞好,学校其他工作才能搞上去。因此,抓好教学管理工作就是抓纲,抓重心。我认为教学管理最重要的就是教师的管理。

教师管理应该是教师积极性的调动和管理机制的制约两方面,教师积极性的充分调动是教学管理的目标和重点,因为只有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学校才会有良好的教学秩序和创新的工作局面。怎样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我从以下几方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尊重教师、尊重教师的劳动。体现以师为本的管理理念

学校领导要真正树立教师是学校的主导者,教师的劳动决定学校发展的观念,尊重教师、尊重教师的劳动。尊重教师,首先要尊重教师人格,保护教师自尊心和人格尊严,使其自尊心不受伤害。由于人的性格是多样的,要尊重教师性格的多样性,注意工作方法,有区别地对待。在教学研究和改革中,要尊重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博采众长,集中大家的智慧。尊重教师劳动。对于教师的工作成绩要及时肯定、表扬。让其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鼓励。对其工作失误,要提出中肯的批评,帮其分析原因,找出正确方向。对所有教师都应公平、公正、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尊重教师劳动,尽量给教师更多的备课、教学研究及体息、休整时间。使其有充分思考和脑力、体力的恢复。尊重教师劳动,很重要一点就是为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得到满足、得到认可就会使其建立充分的自信,进行创造性的劳动。而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展示自己的业务成果、业务水平。学校就要为教师提供各种展示的平台,如:优质课比赛、说课比赛、论文比赛、课件比赛、教案比赛、技能比赛、绝活表演等,使教师展示了自我,展示了劳动成果,也进行了交流,提高了业务水平。

二、关心教师,做教师的贴心人

想教师所想、及教师所及,解决其在工作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特别是一些个性需求,要及时满足解决,如:给家有中高考的孩子考试期间放假,孩子上学学区问题学校帮助调解,教职工生日送去一份温暖等,既解决了教师的后顾之忧,努力干好工作,也让教师感到温暖、关心,感到人性的关爱,从而对学校有家的感情,产生主人翁意识。关心教师还要关心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为教师提供发展的机会。如教师进修、学习深造、专家讲座,企业调研、交流学习,为其发展确定方向,为其研究打下基础,为其教学提供丰富滋养,也为其职称晋升创造条件。

三、服务教师,做教师顺利工作的桥梁

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这种环境和条件既包括办公条件也包括人际环境。文人相轻是知识分子的缺点,如何使大家能相处融洽,也是服务教师重要方面,我们开展集体活动,体育比赛、教学项目相互配合,分任务合作教研等活动加强团结,增强集体凝聚力。对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困难,共同搞好教学活动。如本次技能大赛,由于我院教学设施落后,条件较差,我系领导协调各个方面关系,共为比赛出力。后勤及时买来插座并安装电路,学生科公寓安排比赛学生住校,与外校联系相互用各自优势资源,动员所有能为大赛提供帮助的老师提供条件,通过本次大赛,全系全院教师形成了一个团结战斗集体。

四、激励教师。让教师充满激情的工作

激励应从道德八手,激发教师在政治上、业务上、学识上、业绩上不甘落后,自强不息的强烈的进取心;激发教师忠诚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敬业奉献精神;激励教师在教育中有勇挑重担、不畏艰难困苦、一往无前的顽强拼搏精神。另外,要建立多种奖励机制。我院原来评选优秀教师、教师a级,一年一度,一学期一度,评选名额有限,而且由于评选条件限制,往往就是固定的几个人当选,影响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让大家觉得忧秀离自己太远,努力无望,从而不满情绪,懈怠观念增长,我院开展“爱我学院,情满课堂,向45分钟要质量”,活动后,对教师的评价多方位、多角度,如: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最遵守教学规范的教师、课堂教学组织最好的教师、教学效果最好的教师,板书最规范的教师,让教师努力有目标,工作有方向。从各方面激励教师积极性的提高。

五、建立管理和考核的制约机制

管理学的核心篇2

关键词:学科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途径

作者简介:徐道炜(1981-),男,福建福州人,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讲师;刘金福(1966-),男,福建永春人,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教授。(福建福州350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农林大学本科教改项目(项目编号:01jg04019、01rp10002)、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教改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0YJ0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1-0028-02

近年来,就业市场的形势越来越严峻,社会各界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各高校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公认的一流大学,高校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知识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学科是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基本功能单位,是高校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学研究的基本组织形式。因此,以知识为基础和以学科为核心的高校开展基于知识管理的学科核心竞争力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2]

一、学科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本质

1.学科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学科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学科所特有的、能使学科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它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是其在开展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等职能过程中,依托学科建设的基础设施,以学科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学术构成以及学科所拥有的其他竞争力诸要素的协同、融合为基础,展现学科所拥有的优势和特色,并挖掘学科潜在的优势和能力而长期形成的。

学科核心竞争力具有如下五个特征:[3]

(1)价值性。学科核心竞争力不是学科资源、人才、设备等简单堆积,而是学术资源历史积累、各方面工作长期整合的综合体现,是能够给社会带来超预期价值的竞争力。

(2)稀缺性。学科核心竞争力是学科长期积累与沉淀的表现,是在漫长的教学科研实践过程中逐渐培育出来的,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与学科相生相伴,其他学科在短时间内无法通过学习借鉴、引进人才、自身积累等方式获得,是相对独特、专有的竞争力。

(3)渗透性。学科核心竞争力内化于学科组织管理体系中,渗透到学科各个方面,是整体竞争力的体现,可发挥耦合作用。

(4)可持续性。学科核心竞争力使学科整体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与学科历史和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使竞争对手在较长时期内难以超越,能够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

(5)创新性。学科核心竞争力具有相对性和动态性,是学科相对持久的竞争能力,而非一成不变的竞争能力。在保持和增强学科核心竞争力过程中,应该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文化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使学科在竞争中保持长久优势,实现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

2.学科核心竞争力的本质

学科是最基本的知识集合体,是以知识为基础、传播和创造专门知识的基本学术组织。知识是学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元素,没有知识,学科就成了无水之源。格雷・汉默在海恩主编的《在竞争基础上的竞争力》一书序言中指出:“一种核心竞争力毫无疑问地包括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管理学家伊夫・多兹认为,竞争力不可触知,也不能度量。核心竞争力的普遍模糊特性表明其具有很强的知识性,而且主要表现为隐性知识所体现的竞争力。

学科核心竞争力所具有的价值性、稀缺性、渗透性、可持续性、创新性归根结底都是知识所具有的特性。这种特性表现为竞争对手或无法进入或进入成本很高,能使该学科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可以认为学科核心竞争力的本质是知识性。

二、知识管理

1.知识管理概述

知识管理主要在于协调统一信息获取、人力资源、知识以及组织运作等之间的关系,从而最大程度上提高组织的绩效,它实际上是一种有组织的为提高学科综合实力和效益而进行的活动。这种活动是一种动态过程,是对知识创新能力的动态管理,需要配以相应的管理机制、学科氛围和知识共享环境等基本条件才能够有效地管理知识,采集有用的知识并进行加工,进而为知识的交流与共享、创新与增值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创建课题小组、学科团队等形式进一步优化知识共享机制,达到外部知识与组织内部的融合、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的升华,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学科对外部环境的响应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科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2.学科加强知识管理的意义

知识管理是对知识资源的一种有效组织管理,是以知识为基础,运用现代化管理理念与手段,实现知识资源的互动与共享、融合与升华,提升学科的整体知识水平,提高学科核心竞争力。知识始终贯穿于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三大基本职能过程之中。知识管理的过程就是协调和促进知识在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三者之间流动的过程(见图1),使三大职能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最终形成良性循环,使学科核心竞争力不断得到更新、提升。图1为知识管理促进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三大基本职能良性循环发展示意图。

三、以知识管理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

1.营造知识管理的有利环境,提高学科管理效率

知识管理过程中始终强调知识的共享,这就要求学科建立开放和信任的文化氛围,减少知识流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阻碍,使知识在组织成员间快捷、高效地流动和共享,在知识交叉碰撞中实现知识的创新和学科整体实力的提升。因此,必须在学科内部创建一种鼓励学习、增强成员间的信任与合作、推动知识交流与共享、崇尚改革实践和开拓创新的机制。这样的环境中,每个成员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巨大的潜能得到发挥,自身价值得到体现,创造积极性受到肯定,创新的想法得到尊重和交流,成员之间的合作更加普遍,从而使学科的整体水平得以全面提高,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2.鼓励学科成员之间交流,提升知识素养

知识流动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知识流动的过程是创造新知识的过程。学科成员在原有知识积累和知识构成的基础之上,对不同知识进行有选择的吸收,并进一步进行加工改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自身所积累的知识进行融合与升华,更新原有的知识体系,使自身知识素养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因此,应鼓励学科成员之间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增加获取新知识的途径,增加学科知识的存量与流量,提升学科竞争力。

3.优化知识交流机制,增强知识流动

知识结构影响知识流动的速度、深度以及广度。用节点表示学科成员,两节点的连边表示学科成员间的知识交流,就构成了学科知识交流网络模型。网络中各个节点所代表的知识水平(知识存量)是不相同的,而且知识内容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知识流动过程中存在两种最基本的模式:第一种为知识从知识水平高的节点向知识水平低的节点流动,知识水平高的节点成为知识的供给者,而知识水平低的节点成为知识的接受者;第二种模式是节点之间不同知识内容的相互交流。因此,学科成员间的知识交流与合作表现为网络上的知识传播。优化学科知识交流网络的结构,发现其内在特性,找出促进网络间知识流动的有效方法,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极其深刻的意义。

4.构建知识网络,推动知识共享

知识网络是基于对知识的管理以及知识需求的需要,每个学科均需与其他学科或者其他机构建立联系,实现知识在不同组织间的共享,从而构成集知识创造、知识整合和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等功能于一体的学科知识网络结构体系。[4]学科之间的界限已不明显,不同学科相互融合产生许多交叉学科。因此,加强学科之间交流,构建学科联盟,有助于各学科之间优势互补,融合贯通,创造新的研究领域和交叉学科,达到双赢,核心竞争力得到共同提高。

5.建立学科知识创新机制,促进知识可持续性发展

知识是学科的基础,而创新是知识的源泉。要想保持学科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不断进行知识的创新,保持知识的可持续性发展。知识创新不仅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条件,更需要相应的知识创新机制。首先,要营造鼓励创新、崇尚创新的学术氛围,激发学科成员创新的激情;其次,在硬件条件上尽可能提供知识创新所需要的基金资助、设备保障和生活支持,为人才调动和交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学科成员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创新中去;再次,建立鼓励知识创新的奖励制度,对于取得一定成绩的成员给予精神上的鼓舞和物质上的奖励,同时广泛开展成果知识交流会和研讨会,利用集体的智慧进一步推陈出新,创造出更多的新知识,保持学科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性。

四、结束语

学科核心竞争力的根源和本质在于知识,而知识管理正是为了增强学科核心竞争力而创造、获取和使用知识的过程。将知识管理引入到学科建设管理之中,对于提高知识流动的速度、深度和广度、促进成员间知识流动和知识共享、加快知识创新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改革高校管理制度的新观念和新尝试。将知识管理的思想渗透到日常学习、教学和科研等活动中,发挥其在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成为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洪伟,吴承祯,陈辉,等.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学科、队伍建设与科学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4,(6):50-51.

[2]刘金福,洪伟,吴承祯,等.资源环境类统计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0,(3):47-49.

管理学的核心篇3

关键词:管理学;能力培养;教学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高等教育要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由此可见,我国的大学教育开始向重能力、重技能、重应用的人才培养方式转变。笔者所在的学校为民办独立学院。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是要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笔者也从事多年的管理学教学工作,根据观察及亲身体验,感到目前管理学课程教学存在授课内容重视理论掌握,忽视能力培养,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教学环节不足,考核方法侧重理论考核等问题。管理学作为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学生能力培养中承担着基石的作用,是学生学习后续管理类课程的基础。管理学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管理能力为核心目标并以此为中心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其中,所谓的管理能力包括管理思维能力、管理沟通能力和管理操作技能。

1管理能力

1.1管理思维能力管理思维是人们关于观察、思考、认识、处理管理问题以及进行相应的判断、决策的基本的模式和态度。管理学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四种思维能力。

1.1.1系统思维能力系统思维就是把组织管理活动看作一个系统,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统和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综合地考察管理活动和管理行为的一种思维方法。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因此要培养学生开放性系统思维观念,把组织看成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又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那么用这个观点来看待企业的话,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个企业从内到外是怎么衔接起来的,是怎么配合的,我们这个企业的小系统是如何地融合到这个大系统当中地。

1.1.2权变思维能力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会涉及许多因素,而每一个因素都经常处于动态之中。各种复杂的管理因素的联系和影响决定了管理行为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也不可能一劳永逸。管理者的思维必须适应主客观各种要素发展变化的需要,适时调整和修正原来的行为。随着变化了的客观实际,快速应变,尽力在动态中寻找“最优解”。作为未来的管理者,必须具备权变思维能力。

1.1.3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已经成为传统四大管理职能之外的又一重要职能。创新是现代管理的主旋律。创新思维要求能打破常规,不拘一格,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敢于讲前人没讲过的话,敢于做前人没做过的事,能够用战略眼光和全新思维看待和处理一切问题,敢为天下先。其基本要求是:破除迷信,超越陈规,因时制宜,知难而进,不断地开拓创新。管理学教学活动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1.4人本思维能力人本思维就是强调以人为本。从近代历史发展进程看,决定历史走向的资本类型主要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如果说在工业化早起物质资本在企业发展中扮演主导角色,那么现代社会组织的存续和发展更依赖人力资本即凝结在人身上的体力、智力、知识和经验。人力资源是组织最重要的资源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另一方面,组织产品和服务价值的实现要依靠市场的认可,只有赢得市场和顾客,组织才可能获得进一步发展。因此,这里的人本思维包括两个部分:以顾客为中心的观念以及以员工为本的思想。通过管理学教学,必须使学生具备人本管理理念和人本思维能力。

1.2管理沟通能力罗伯特?卡茨在论述管理者所需要的努力时,提高三个层面: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管理沟通能力即相当于卡茨所论述的人际技能。管理沟通能力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与人共事、激励或指导他人或群体的能力,具体包括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协调能力、激励能力、领导能力、公关能力等。管理工作的本质就是协调各方面的资源以达成公司制订的各方面目标,成为团队各成员之间、团队与外部之间的桥梁。在这个过程中,沟通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是有效的沟通能够让管理工作事半功倍。许多技术人才本身不善言辞,因此沟通能力是技术人才实现蜕变需要具备的最重要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

1.3管理操作技能在罗伯特?卡茨的管理者能力结构中,技术技能与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专业领域密切相关,诸如编写计算机程序、编写财务报表、进行市场调研、起草法律文件、设计图纸等业务能力。这类能力通常需要更专业课程的学习或培训获得。本文所说的管理操作技能是指管理活动中执行一项特定的工作所必需的能力。从大的方面来说,管理活动大体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过程。作为未来的管理者,从事管理活动时,必须了解和掌握管理的一般流程及其相关技能,如计划与决策能力、组织与人事能力、领导与激励能力、控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另一方面,上述各项职能能力又有更为具体可执行的要求,比如计划能力,有一些常见的计划技术,如网络计划技术、时间管理方法;又如决策能力,有一些常见的决策方法,如头脑风爆法、盈亏平衡分析、决策树法等等。因此,本文所说的管理操作技能着眼于实际应用和操作层面,不止于宽泛意义上的管理职能能力。作为经管类学生,除了管理思维能力训练和管理沟通能力培养外,在管理学教学活动中,具体的管理操作技术的教学和训练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2教学方法

为切实培养学生管理能力,针对以往教学手段单一的状况,笔者所在教研室多次召开教学研讨会,总结和交流教学经验,发现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研讨教学难点的突破,探讨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随时改进教学方法。概括起来,除传统的课堂讲授外,本课程尝试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管理游戏、基于问题式的教学法、“习明纳”(Seminar)法。在实践环节的方法则更为灵活和丰富,如组建模拟公司、管理游戏、实地调查等。

2.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案例主要有三种用途:一是作为导入素材,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情境;二是作为理解理论知识的实践性素材,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认识;三是作为任务材料,学生对企业案例进行资料检索和问题分析,围绕专题案例进行讨论,对案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从而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管理学运用案例教学能有效解决将管理理论与企业经营实际相结合的问题。但是长期以来管理学案例选用的或者是西方企业的管理实践案例,或者是国内大型企业的经营案例,难脱教条主义的讲授模式。探索使用具有地方特色的管理学案例是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解决高校与企业在合作办学中存在的矛盾并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为此,通过对一些典型的地方性企业进行调研(如金山、远光软件、珠海佳能等),深入企业管理的具体环节,收集管理第一现场的真实资料并将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这对于高校来说,能够提供新鲜的符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的教学资源,增强了学生对相关理论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2.2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一种在教学中由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让学生通过对各种角色的扮演和比较分析达到学习的目的,借此培养其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方法。角色扮演法在角色扮演中促成学习过程中学习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例如,将学生分组,每组学生进行角色分工,就共同的问题进行决策,帮助学生理解决策的过程和决策的目标。

2.3管理游戏管理游戏又称管理竞赛,围绕某一任务和目标,将学生们分组进行比赛,以赛促学、以赛带学。游戏围绕着对技能的学习和使用而展开。它帮助参与者思考、反应、操作,更重要的是会有很多启迪,通过一个完整的游戏过程,让他们在非正式的非紧迫的情景下学会技巧与思考。

2.4基于问题式的教学法在理论知识讲授环节,教师们改变传统的单纯依赖教师讲授的方法,结合教学内容,采用提问和分析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诱导、启发、鼓励学生对问题和现象进行思考。

2.5“习明纳”(Seminar)法组织学生对一个特定的管理问题进行较为充分的研究,而后进行小规模讨论,最后进行展示(presentation),旨在培养学生具有管理者应有的思辨能力。

2.6模拟公司系列实训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进程,通过一系列的实训活动,系统模拟一家公司从组建到营运的全过程,以使学生对实际管理过程有更深的体验

。2.7调查与访问配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对企事业单位进行调查。有条件时,直接访问企业家。

3考核方式

改革首先是加大平时考核权重,可考虑将平时考核比例提升至40%~50%。平时考核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课堂纪律,包括考勤、课堂表现等。二是课后作业及随堂阶段性的考核。三是实践报告及案例分析。考核重点以后二者为主。第一次课就让学生明确考核内容和方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促进学习。这种考核方式注重对学习过程考核,也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对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动态调整,促进教学过程管理。其次是期末考试内容的改革。期末考试试卷既要体现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又要符合教学要求。命题时注重将基础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理论联系实践。试卷中增加一定比例的综合素质题目,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管理学知识、原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检查教学效果。成绩评定后,任课教师要对试卷进行全面分析,分析试题难易程度是否适中,是否符合大纲要求,全面总结学生的答题情况,查找教学薄弱环节,以便整改。

参考文献:

管理学的核心篇4

[关键词]道德管理高校学生管理

一、高校道德管理的内涵

1.关于道德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性格、习惯,后被引申为规范准则、品德修养、善恶评价等。故而,道德是“非制度化”、“非强制性”、“自我内化”的特殊规范体系。

2.关于道德管理

道德管理是以近代管理伦理学理论为基础的管理理念,特别在企业界被广为推广,影响颇深。道德管理是一个整合概念,但却并非是“管理道德化”或“道德的管理方式”等感性陈述,它是对人的精神性及其作用的价值陈述。所谓道德管理,是指人们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原则、规范和道德理想,对组织活动的目标、手段进行道德论证和指导,并通过道德手段,协调管理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其符合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以及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一种管理。

3.关于高校道德管理

依据“道德管理”的表述,高校道德管理主要是指高校学生管理者始终遵循道德规范和原则,在尊重学生的人性与尊严的基础上,借助道德手段和力量来协调学校各种关系和冲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的和谐发展。事实上,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强调道德管理,其本义就是强化人性管理意识,以人为本管理重心,充分发挥人的精神性。

二、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学生管理体制不够多样化,缺乏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工作执行过程中,硬性的条款、规定多,对学生的压制性较强,呈现出较强的工具论倾向,工作作风多多少少带有官僚气息,缺乏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

2.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地位错位。

作为管理者,不少人觉得学生难管,学生管理工作难做。而现在的大学生均是90后的新生代,他们向往自由、民主、人权,不喜欢被约束,不喜欢做没有兴趣的事。两者的价值取向南辕北辙,一方面是无悔的灌输、独白,另一方面或是碍于情面或是置之不理。过于关注“接受”而忽视学生的自主“发现”,由此导致受教育者“学”的能力一步步泯灭,伴随而来的是两者之间关系冷漠,易产生摩擦,缺乏情感沟通和相互尊重。

3.知识体系中,行为规范教育与情感教育比重失衡。

我们不得不认可高校在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挖掘潜力,进一步文化育人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关注各高校开展各类学生思想教育活动的实际情况,可以发现:形式比较单一,活动有些流于应付,学生缺乏兴趣,活动收效甚微。对大学生进行知识和规范的教育固然重要,但如果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教育和情感体验,那么学生管理工作本应具有的价值功能也将成一纸空谈。作为学生管理者,我们更是名育人者,如何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1.必须提高管理者自身的道德威信。

学生管理者应该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通过建立自身道德权威,提升人格魅力,使学生从内心信服、认可,从“必须服从”到“自愿服从”。因为学生管理者的道德表率对学生具有最直接的示范、引导作用。孔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是我们工作的参与者、见证者、监督者,同时学生也潜移默化地受到我们自身行为的同化。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服务的观念,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价值和尊严的基础上,做到身正为范,以德服人;必须认识到自身的义务和社会责任,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始终以负责任的态度和言行教育学生、熏陶学生;必须秉持平等、公正的道德正义原则,言行一致,奖惩分明。

2.必须实施以学生为本的柔性管理体制。

对高校管理者而言,进行理智的反思,将道德管理和人文关怀纳入到学生工作系统之中,走出“硬性管理”的峡谷,“真正从学生个人利益和职业生涯的发展需要出发,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充满人情味的心理环境,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和民主机制,形成共同价值观,建立良好的心理契约”,是真正以学生为本,做好学生工作的根本要求。这里所说的柔性管理,也可理解为弹性管理,并非向学生妥协,而是管理措施本身始终把“以学生为本”作为核心理念,在尊重人格的基础上,使每一项制度的制订、措施的实行都接受学生的监督,并服务于学生、激励学生、发展学生内在的精神潜力。

这就要求我们:在确立道德标准时,必须以以师生为本和公平公正为基础,同时兼顾可操作性原则。在伦理的建构方面,既要对违背制度的个人进行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惩罚,突出管理制度的权威性、强制性,又要对正面的、需要引导的人和事进行物质激励和道德层面的弘扬,突出制度的激励性、示范性。从制度形成到内化,要将人性贯穿于制度,使制度为大家所认可和信赖,从而将制度作为自身的一种良好习惯而习成,内化为自身的行为规范。

3.必须营造积极的、和谐的校园氛围。

高校的道德管理是一种价值观的管理,需要的是一种软环境的支持、烘托、熏陶、浸染。我将这种软环境理解为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大学气息等等,一种看不见却又同时散发神奇力量的东西,不管时空更迭,这种涌动的“信念”始终吸引着、凝聚着一代代师生。

这就要求我们:弘扬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大学精神文化,对自己、对学生进行软约束。推行交际文明建设,加强与学生的对话与沟通,形成相互信任,营造健康、和谐、愉悦、进取的交往文化氛围,构建平等民主、友爱关怀的心理环境和工作环境。重视环境美化建设,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共同参与到校园环境建设其中,通过身体力行加深自身的情感体验,增进爱校、护校的情感积淀。

参考文献:

[1]曲新英.道德管理探析[J].思想政治研究,2003,(12):144.

管理学的核心篇5

关键词:大学;德育;社会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573(2012)03—0094—03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的灵魂

社会是个集合概念。其组成的逻辑顺序是:个体的人家庭社会组织民族或国家国际社会全人类。如果我们暂不研究国际社会,那么,在一个民族或国家内,也是由众多的社会组织、家庭和个体的人组成的。

每个个人、家庭和社会组织都具有个性,都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权利。这是任何法律都不能剥夺的。但是,任何国家或民族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有一些被所有社会成员认可的、整个社会共同的目标和原则,这些就被称为核心价值观。也就是说,各个社会成员可以有思想的自由,可以有不同的方向和目标,但在重大问题上,大家都必须服从整体的方向、目标、意志,这是由大家的共同利益决定的。否则,正如一则寓言所说,拉车的各个动力,有的向前,有的向后,有的向左,有的向右,那么车就会停止不前。所以,核心价值观是把分散的个体、家庭、社会组织的力量凝聚在一起,从而保证整体利益的粘合剂。从辩证法的视角看,核心价值观并不否定个性、个人自由、多元化;但个性、个人自由、多元化也必须承认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众多个性的最大公约数。

在我国目前条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被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社会组织中可有不同的具体表述方式,比如北京市表述为“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上海市表述为“海纳百川,追求卓越”;杭州市为12个主题词:“民生,礼仪,诚信,感恩,奉献,关爱,信仰,责任,科学,爱国,创新,和谐”;军人表述为:“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司法部门把它理解为:“公正,廉洁,为民”;公安干警表述为:“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奉献”,等等。但不管表述有什么不同,其灵魂必须是统一的,并且包括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

显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把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引导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奔向现代化、奔向“小康”,奔向和谐社会的精神保障。

二、大学的功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联系

大学是一个地位非常特殊的社会组织。无论古今中外,大学总是站在整个社会的文化之巅,站在探索真理、传承文化、创新知识、培养高端人才的最前沿。所以,大学功能,无论是传承文化、创造文化也好,培养人才也好,都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其中,这是大学为社会服务所必须承担的责任。

一是人才培养。大学是培养社会高端人才的场所,大学毕业生是带着思想进入社会的。政权的管理、经济的管理、社会的管理、文化的管理、科技的管理等越来越多地掌握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手中。所以,大学生能否秉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家的颜色、社会的面貌。大学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保证其毕业生的价值观质量,是大学对社会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二是科研产品。大学作为全社会主要的科研机构,承担着大量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研究项目。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各类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必须渗透到各类研究成果中。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进行,其成果一定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自不待言。就算是自然科学研究,也有选择什么项目、为谁服务、怎样研究等问题。比如说有些研究项目只顾增长不顾污染,只顾开发不顾资源和生态的破坏,甚至有人用化学方法造冰毒,以及使用假数据、制造假成果,等等,都是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所以,保证在各类科研中都生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对社会的承诺。

三是制度成果。大学作为整个社会最有文化的社会组织,其组织制度本身就应该是社会的榜样。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应该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的,最科学、最民主、最有效率的制度。因此,大学制度本身,也必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是社会规则体现。大学作为社会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往往是制订各类社会规则的参与者,包括法律法规、政策措施、规章制度、学术规则、产品标准、评价体系,等等。无论是政府部门、企业,还是其他社会组织,在制订规则时,都离不开大学。所以大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把握水平会影响到各类社会规则的方向、准确性和力度等。

总之,大学的功能表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传播、秉持、完善的过程中,大学起着独特的、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在大学管理实践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项建议

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育高层次人才。使每一位走出大学校门的人都能懂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坚守的根本原则。为此,笔者认为,大学在自己的管理实践中,要特别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管理学的核心篇6

【关键词】小学;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管理;对策

我们在班级的管理中经常看到,除了班级小组和一些代表班级的各类正式群体之外,学生中还有一些人自然地组合在一起。他们三五成群,形影相随,行为一致,彼此之间保持着信任、依赖的关系,这便是“非正式群体”。其核心人物虽然没有班级赋予的职务和权力,但对周围的同学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可以干涉“小圈子”的每个成员,其成员皆以其为核心,自愿接受他的指挥,服从他的安排。因此,核心人物对学生非正式群体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讲,也决定着非正式群体的性质(积极型、中间型、消极型、破坏型)。可见,对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的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只有做好了核心人物的思想工作,才能使非正式群体走到有利于班级建设的道路上来。基于此,笔者认真研究了班上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的类型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然后再根据自身一些有效的措施和教育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针对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的管理对策。

一、尊重并重视“核心人物”的存在

非正式群体是客观存在的,是任何人都无法消灭的,同样道理,他们群体里的领袖人物也是客观存在的,也是难于替代的,他们虽不是由选举产生,但他们在所属的群体里的威信与指挥能力却不比正式群体核心人物差,甚至更强。

记得有一次,我班的一个消极型群体的核心人物多次违反了课堂纪律,屡教不改,还连连顶撞老师。一气之下,我叫他爸把他带回去好好教育,然后在班上诉说他的种种不是,企图“毁灭”他的核心地位,号召大家千万不要跟他玩了,还劝告他的“小跟班”远离他。但万万没想到,他的“小跟班”不但听不进去,反而通风报信,结果适得其反,不但没有成功“毁灭”,反而增强了核心人物对我的怨恨,在背后故意抹黑我,给我以后的管理工作带来更大的阻碍。所以,面对这类核心人物,我们谨记:千万不能大张旗鼓地号召其他同学远离他,因为这一招容易弄巧成拙,因为非正式群体的核心人物的核心地位总是比我们想象中要坚固。我们不必多花心思去“毁灭”,应该多想办法如何教育管理好他们,力争起到“教好一个人,带好一群人”的教育作用。

二、巧妙发挥“核心人物”的领导力

非正式群体的核心人物一般拥有很强的分配和支配能力,也就是领导力。我们可以因势利导,扬其所长,在选拔班干部时,有意向他们倾斜,尽力创造各种机会委于重任,发挥他们的领导力。比如在选拔“小组长”等基层干部时,可以优先考虑“消极型”与“中间型”非正式群体的“头头”,先让他们从基层干部做起。职务较大的,如班长,副班长,最好先从“积极型”开始挑选。

例如:我班的林某同学,是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的“头头”,他在小群体里的威信十足,号召力强,但每次选拔班干部,他都是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我想借此机会,“拨正”他的号召力。我私底下找他谈话,先肯定他的能力,希望他能在班上出一份力。然后和他一起探讨自身的问题,告诉他因为语言的鲁莽会让人误解他内心的善良,他似乎第一次认识到自己招人厌恶的源头,然后我慢慢教他如何文明地表达语言,遇到同学矛盾时如何解决,如何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建立稳固的威信……后来,他愿意做我的“小助手”,被提拔为“纪律小组长”,专门管理他非正式群体里的那几个成员。后来他们的小成员有什么出格的事情,他不再一味地做“帮凶”,而是旁边多加提点劝告,他的劝告果然比任何班干部有效。我趁势再利用各种方式强化他的正面行为,半个学期下来,这个消极型非正式群体顺利转化为中间型非正式群体。

三、恰当发挥“核心人物”的“明星效应”

非正式群体的核心人物一般威信高,而小学生的从众心理很强,我们可以抓住这些特点,采用“明星效应”,扩大“核心人物”的榜样作用,增强辐射力。比如,我在班上设计了一个多元化的“明星榜”,尽力把“核心人物”的优点都编排进去,所以就有了“书写之星”、“看书之星”、“计算之星”、“作业之星”、“服务之星”等“明星”,每周评选一次,还要佩戴奖励章一周,拍照上墙,在评选的时候,这些核心人物多次蝉联,使他们头上“星光灿烂”,后来果然不出我所料,我发现每个小群体成员更崇拜他们“领袖”,跟随他们首领的特长与爱好去努力。比如首领很喜欢看书,多次评为“看书之星”,他的群体成员也爱上看书,也经常被评为“看书之星”。正是这种“明星效应”有力地鼓励着群体成员学做一个像核心人物一样的“星”。

四、不断提升“核心人物”的综合素质

核心人物一般拥有较强的威信和领导力,所以我们都会想到尽力委以重任,尽其所能。但其实他们不是完人,都是成长中的孩子,也会存在着各种缺点,比如有的核心人物性格柔弱一点,遇到挫折容易退缩;有的脾气比较暴躁,容易让成员不满;有的比较贪玩,经常“不务正业”;有的小气自私,不愿意为班级奉献……这些不良个性缺点会阻碍和减弱他的积极作用。所以,笔者认为我们管理者还要想办法不断提升“核心人物”的综合素质,以此稳固他们的积极作用。这种情况最容易发生在积极型核心人物身上。虽然他们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但是他们一般也是任务繁重、压力颇大的领袖,面临各种挑战和压力时,容易迷茫和烦恼,甚至选择退缩,请辞职务。比如我班积极型的核心人物叶某,在开始当班干部时,兴趣盎然的,积极性高,可惜没多久就说要辞职,理由就是自己不想当。其实真正原因是在班干部工作中遇到到了挫折,加上她性格柔弱,自然就退缩了。于是,我们想办法调整她的心态,再利用一些心理拓展活动强化她坚韧的个性。渐渐地,这个核心人物有了良好意志品质,处理事务有股劲,赢得的全班学生的尊敬,没有再提出辞职之事。

五、降低核心人物对正式群体的“抗官方心理”

非正式群体都容易产生一种“抗官方心理”。比如非正式群体对班级举行的一些活动,很多时候表现得比较消极,对自己的活动却热情高涨,甚至他们自己组织的一些有益活动,一经“官方”的介入,积极性就会迅速降低。这种情绪既会消弱班集体凝聚力,也会影响正式群体的发展,其始作俑者往往就是他们组织的核心人物。所以,只有先消除核心人物对正式群体的心理反感和抵触情绪,才能影响整个组织。不想核心人物有这种情绪,我们最重要做到的就是尊重他,千万不要压制诋毁他,要肯定他的能力,千方百计吸引他为班级做事,使其信服班主任的管理,构建和谐的班级。

六、加强核心人物之间的凝聚力

其实非正式群体除了喜欢与正式群体抗衡之外,非正式群体之间也时常产生嫌隙,尤其是核心人物之间的关系,就会影响着非正式群体之间的关系,如果他们之间一直是针锋相对,互不相让,这样就会加剧班级的分化,搅得如一盘散沙。所以,我们必须先教育核心人物懂得尊重他人,团结同学,学会以谦逊的态度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以民主的方式沟通合作,和谐互助,彼此包容接纳。只有这样才能增进彼此之间的团结合作,使班级成为具有高度凝聚力的集体。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便能明白:要想管理好班级的“非正式群体”,就必须先管理好他们的“领头羊”――核心人物。一旦我们管理好这群人物,引导他们为班级管理出力,他们就可能成为一匹不可多得的良驹,而你,就是一位伯乐,孩子生命中的贵人。至于管理方法,笔者认为除了以上提到的管理对策,一定还有更多更好的管理方法与对策,需要我们不断去探讨和发掘。

【参考文献】

管理学的核心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核心素质

高职院校管理的核心是教学管理工作,体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水平与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学管理队伍的素质与水平。然而,在我国,尽管“以教学为中心”几乎是所有高职院校办学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理念,但作为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提升教学质量必由之路的教学管理队伍素质的培养却还没有得到普遍重视,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队伍整体素质层次不齐的现实。在高职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加强高职院校管理队伍核心素质及其培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对于推动高职教育事业发展,提高高职院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人员的基本任务和角色定位

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者指在高职院校中承担教学管理责任、具有教学管理能力和从事教学管理活动的人员,主要是指在高校各级教学管理机构中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的人员。其承担主要任务包括:研究教学及其管理规律,改进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研究并组织实施教学改革;努力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方面的工作,就是建设、改革和管理。一是扎扎实实地搞好教学基本建设。教学建设指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学风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二是积极稳妥地推进教学改革。主要围绕拓宽专业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法和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改革,还要积极进行学校内部的教务管理改革。三是严格规范地实施教学管理。教学管理主要包括教学质量、教学秩序、学籍和考试等方面的管理。

可以看出,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人员承担的任务对于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学管理人员一方面是学校具体教学管理事务的承担者,例如教学计划的制定和监督执行、考试科目的确定和日程安排,成绩的登记和学分的统计,教材的采购、供应和管理,课务管理和学籍管理等等这些具体而琐碎的工作都需要教学管理人员踏踏实实地去做,要进行调查研究,要广泛征求意见,要作出具体的计划和安排,要进行登记处理,要及时请示汇报;同时教学管理人员又是教师教学的密切配合者,例如教学管理人员要向教师发放教材和课表,解决教师因特殊情况需变动课表、更换教室等一系列问题;另外,教学管理人员还是学生学习的伴读者。教学管理人员从开学起就一直陪伴着学生到期末,办理在校生报到、注册手续,上课出勤情况的统计,学生考试成绩的总汇,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每学期都要进行资格审查,办理考试作弊,留、降级和退学的手续等。他们承担的许多工作可能是琐碎而平凡,但都是教学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二、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人员的核心素质

高职教学管理人员承担的工作兼具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的双重特点,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目标建构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只有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逐步形成自己的管理风格,才能适应教学管理工作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需要。

1.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能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能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同志“三个代表”的基本理论作为行动的指南,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领悟教育改革的真谛,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高职教育及教学管理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计较个人得失,乐于奉献。只有这样,才会在管理工作中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兢兢业业地完成繁杂的教学管理工作。这是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教学管理人员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

2.丰富的业务知识素质。首先,教学管理人员应及时了解党和国家关于高职教育和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本校的教学管理文件及其实施细则,懂得教学规律和教学的基本过程、教学方法,懂得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评估等规律,熟练掌握日常教学管理业务和相关的学科设置基础知识。其次,教学管理人员应具备系统的教育管理理论知识。高职教学管理人员只有掌握教育科学,懂得教育规律,通晓教育学、心理学、高等教育学、管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等基本知识和原理,才能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才能真正做到“科学育人”、“管理育人”。第三,教学管理人员还要掌握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应具备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高校教学管理系统,日常文档处理,表格处理(如eXCeL),数据库及简单的编程知识,多媒体教学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相关知识,使各软件数据相互转换,实现数据共享。只有这样,教学管理人员才能面对繁杂的教学管理工作而游刃有余,才能确保教学管理工作的高效率。

3.全面的行为能力素质。首先,较强的计划决策能力。教学管理人员要有善于依据党和国家的高职教育方针、政策及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结合本校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计划、方案、措施等方面的能力;其次,一定的预见能力。预见性是对教学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其动态发展趋势进行探索和评估,以期能够迅速地、准确地捕捉和发掘影响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推动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抓住教学事故的预兆,防患于未然;第三,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教学管理人员是联系上级管理部门、职能部门、教师、学生的纽带,起着上传下达、传递信息的作用,这需要教学管理人员有较好的协调能力,准确的理解力和清楚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管理人员在严格执行管理规章制度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思想障碍,这就要求高校的教学管理人员要做到以诚相待、说服对方、沟通协调,使各项措施和规章制度能得到各部门支持;第四,一定的组织指挥能力。教学工作计划、方案、办法的实施落实,必须把教学管理活动的各种要素、各个环节和各个部门,科学而合理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设计出便于调控的工作程序,才能获得管理工作的高效率;第五,较强的调查研究能力。教学管理的终极目的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为此应经常对教学状况、学习状况、管理水平等开展调查研究。教学管理人员要重视调查研究过程中教学信息的采集、统计和管理,要善于发现典型,包括典型问题和典型经验,为学校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提供可行性计划与决策性建议;第六,一定的改革创新能力。这是教学管理人员能力素质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标志。随着高职教育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学管理人员要勇于接受挑战,抓住发展机遇,在借鉴和学习的基础上,大胆探索,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教学管理的改革,不断丰富和改进自己的管理经验及水平,努力开创教学管理的新局面。

三、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人员核心素质的培养

高职院校应当加大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应该像培养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那样,制订教学管理人员培养规划,建立管理人员培训制度,针对不同的岗位和不同的管理个体进行灵活多样、有的放矢的培训,使教学管理人员掌握教育理论知识及现代化的管理知识,学会使用现代管理工具,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促进管理队伍的知识化、专业化和科学化。

1.建立岗前培训制度。通过系统全面地岗前培训,让新上岗的教学管理人员尽快了解教学管理基本内容和本校的教学管理制度,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方法,尽快领会和熟悉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规范,尽早适应工作岗位。

2.制定学历提高进修计划。高职院校要鼓励教学管理人员在职进修高层次的学历,通过进修学习,让他们系统学习专业知识、管理理论、政策法规等,使他们的理论研究、工作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

3.举办定期的短训班及研讨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让教学管理人员听取知名同行专家的讲座,或到著名高校参观、考察、交流,从而开阔眼界,吸收借鉴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及能力。

管理学的核心篇8

关键词: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核心理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4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2

一、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理性认知

受社会发展与市场需求的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一直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因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发展速度较快,其整体人才质量逐渐降低。理性分析,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人才质量降低是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专业特征不突出、缺乏层次性与学生整体素质不高,是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缺乏个性与层次性,共性趋同特征显著

近年来,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发展速度十分快,但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安排等方面仍存在着较多问题,尤其是众多教材缺乏更新,甚至采用十几年前的教材,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没有体现出教学特色。众多学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多表现出共性趋同特征,其人才培养越发难以满足当前时代对多层次、多样化与复合型人才的现实需求,不利于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偏高

在不同的院校中,其对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有着不同的描述,但整体来看,目前我国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在于: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备扎实的现代经济管理理论知识、能够从事经济管理实际工作的高级经济管理专门人才。随着时展,其“高级专门人才”的内涵并没有产生多少变化,然而“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与我国发展的实际国情不符。事实上,经过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毕业的学生成为高级经济管理专门人才的可能性较低,甚至很大部分一部分学生无法成为高级经济管理专门人才。然而其院校所秉承的高级专门人才则会给其毕业生以一种虚假的“高级专门人才”身份,学生从内心抵触、不愿意进入到中小型企业中进行工作,一味去追求高级管理部门的稀少职务。人才培养定位偏高成为了人尽其用的一种客观限制,也是未来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改革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核心理念的分析

综合考虑知识经济发展的实际,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为宗旨,合理树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明确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核心理念,其核心理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第一,高素质。当前时代,知识资源尤为重要,直接关系着企业竞争的成败。为满足企业需求,学校应加强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学生整体素质,推行素质交易以提高人才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确保所培养出的人才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基础上,不断调整自我、自我教育以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推动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相统一,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创新,要求创新教育方式与教育内容,切实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第二,高能力。当前,虽然知识数量出现了大幅增长,但知识老化周期变短,知识结构综合化与知识传播数字化等特征越发显著,为此,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过程中,要求强化学生基础理论教育的基础上,还需要切实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包括信息接受能力、信息判断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辨析能力、综合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研究与组织管理能力等;第三,宽广的知识面。当前,时代要求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人才具备更为宽广的知识面与更为科学的知识结构,确保人才素质能够满足时代创新型人才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当前,在国外一些院校中十分关注学生适应社会环境能力的培养,推行“百科全书式”教育方式。在很多卓有成就的人才中,其一般是某一些学科的专业人才,同时也是其他学科的通才;第四,创新性。创新性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理念中十分关键的一个核心理念。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即知识创新、培养创新人才与创新教育体系。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需要以学生知识创新为关键节点,充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业精神与首创精神,引导学生更为关注自身能力的发展。进行教育体系创新,构建出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与复合型人才的教育体系。

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核心理念的创新,是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现实条件与必然基础,只有在核心理念创新的指导下,方可推动教学模式的变革,并培养出满足时代需要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

三、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探究

在明确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核心理念后,需要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模式变革。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突出性问题在于理论突出而缺乏实践操作,创新性活动少且缺乏自主创新培养,缺乏对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注。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需要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整体能力提升,发展复合型人才与具备现代管理观念与思维的人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市场竞争之中。推动教学改革,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改革路径主要表现为:

(一)转变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观念

传统教学观念已不适应时展的现实要求,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当前教学模式下,更为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倡导学生更多背诵理论知识,这样教育体制下的学生所具备的判断力、表现性与创造力十分有限,其整体素养难以满足知识经济与市场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为此,需要转变教学观念,除了在教学生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与创新性能力培养。基于此,需要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需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教学与研究相统一,充分重视知识的可操作性与可实践性;要求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需要与市场需求相挂钩,引入当前市场与社会中的一些问题,强化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教师发挥引导作用,试试探究性学习方式与研究性学习方式,引导并帮助学生自主拓展研究新的知识与领域。

(二)选择灵活而多变的教学方式

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中,讲授法属于主要的教学方法,但其并不能作为唯一方法来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实际,尤其是应引入经济管理类相关的实际问题,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如选择多媒体教学、视频教学、探究性教学等,不断激发学生求知欲望,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要引导学生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学会举一反三,将知识内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而多变的教学方式,是实现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

(三)引入生活素材并丰富教学内容

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并不能仅仅依靠课本,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设备,不断拓展教学内容深度与广度,拓展学生眼界,不断向学生介绍经济管理类前沿变化。教师应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丰富与大学生生活相结合的实际问题,确保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够更加关注实际,关注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与自我发展。

(四)以创新为着力点,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改革

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改革需要以创新为着力点,确保让学生学会思考,具备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教学环节中,教师需要关注过程教学,尽量表现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并引导学生参与其中,确保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思维去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创新与进步,高度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教师还需要充分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尊重并引导学生个性发展。基于此,在经济管理类专业课堂教育中,教师需要提高教学开放程度,增加学生自主探究与学习的强度。

(五)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

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需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充分反映生活之中存在的客观性问题,打破理论知识局限,将其拓展到实际问题之中并训练学生综合应用技能,强化实践与操作,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以致用,确保其不仅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还能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信息提出解决方案。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引入丰富而具有趣味性、娱乐又具备知识性的第二课堂,课外活动设置需要体现自主性、创新性与实践性,作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其需要充分拓展学生知识面,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整体素质。

四、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及其效果初析

在经济管理类专业核心理念的指导下,我校在经济管理类领域推行了教学改革,创新了教学模式,获得了相对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改革层面,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一,在教学方式上引入探研型教学方式,在给学生讲授经济管理类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求学生自主查阅相关图书与资料,引导学生自我思考,并结合生活实际问题提出选题、设计出解决方案,积极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其二,在课堂讲授过程中,邀请相关企业或一些承担有科研项目的学生活教师在课堂上介绍实际中所面对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现有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其三,邀请富有经验的企业工作人员,让其到校向学生介绍经济管理类专业知识在工作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深入现实并发现素材,学会将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其四,选出学生设计中具备创新性与优秀的研究方案,引导并帮助学生依据兴趣成立科研实践小组,为科研小组配备一定的经费,安排高年级学生或教师来协助学生开展市场调查工作,引导学生将所学用到实际;其五,积极鼓励科研小组应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充分应用课余时间开展各项调查与谈论工作,以团队自身努力,解决科研与实践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在学期考核过程中,科研实践小组应将其所研究的问题通过实践报告总结出来,并发表自己的体验与相关收获。

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后,课程教学获得了十分好的效果。如学生学习兴趣获得了极大提升,学生更为主动投入到学习之中,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与探索知识,这些通过考核与试卷考试均可以看出,学生掌握了较好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理论知识;学生思维能力获得提升,尤其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获得了极大提升,理论知识逐渐内化为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教学素材的丰富,不仅充实了教学内容,还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拓展了学生知识广度与深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科学创新能力与科研水平。简而言之,经济管理类专业通过改革创新,切实实现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参与意识获得增强,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获得肯定,具备一定的推广价值。

五、结语

当前,时展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型人才与复合型人才成为了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在经济管理类专业,为满足知识经济时展的实际需要,需要充分创新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核心理念,充分认识当前经济管理类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转变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观念、选择灵活而多变的教学方式、引入生活素材并丰富教学内容、以创新为着力点,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改革、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等举措实现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改革。实践证明,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改革获得了良好成效,值得广泛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滕松蓉.以创业就业为导向的经济管理类教育模式研究[J].赤子,2015,(9):332-332,333.

[2]鄢旭光.基于工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开放性试验的教学研究[J].大观周刊,2012,(29):178-179.

[3]岳梦夏.高等职业教育经济管理类专业教材建设思考[J].科教文汇,2014,(18):113-113,116.

[4]欧阳胜.针对经济管理教学改革几个问题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5,18:378-379

管理学的核心篇9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指导者,学生心理的保健者,灵魂的塑造者。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在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理念下,我认为,班主任更应该是学生成长的引路者、策划者和协调者。

一、熟悉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有思想、有自尊心的学生。实践证明,要做好班级工作,必须首先了解和研究学生。班主任需要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体的思想品质、学业成绩、兴趣爱好、特长、性格特征、成长经历以及家庭情况、社会环境等等。对学生个体进行综合了解、全面分析就能够了解学生集体。班主任要热爱学生、信任学生,这也是教师应遵循的最基本的道德;要熟悉每个学生学习、生活的良好情绪很大程度来源于师生之间良好感情的交流。为此班主任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接近学生;要善于观察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通过言行必然要表现出他们的真实行为和思想。

比如我在接手班级后,了解到班上的a同学,他性格孤僻,父母对他过度溺爱使他思想较狭隘,缺乏集体意识,缺乏集体荣誉感,对班级事务一概不闻不问,关键时候明哲保身。各项活动中表现散漫懒惰,一副事不关己的姿态,导致班级多次因他而扣分,为此,我也是想方设法予以引导,但收效甚微。后来,我通过了解和研究其性格、爱好和他的家庭,与他加强沟通交流,他逐渐和同学走近了,不再独来独往,学习及各项活动中,愿意并主动与同学合作交流,对班级各事务也有了积极性,个人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一段时间下来,他变得活跃了,什么事都争先恐后去做,班级再也没有因他个人原因而影响到班级各项评比。最关键的是,他对周围的人多了信任,主动并积极的与人沟通、交流,可以说这对他今后的人生都有很大的影响。

二、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保障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指导者,班主任要领导好班级,就必须要善于管理。遥控就是班主任通过学生实施对班级管理的一种行之有效方法。在对班级遥控的过程中,要围绕培养学生干部做好下列三方面的工作。首先在起始年级考察每一个学生,组织班级管理层;其次,在遥控的初始阶段亲自示范,并对学生的工作及时讲评;第三,及时调整干部队伍,让那些责任心强、受学生信任的学生上岗。这些学生干部的使用,有力地推动了遥控的进行。我带的班级都是学生管学生,我们班级采取日班长制,每日由一位班干部值日,我们班自己制定了一份班级日志,后有建议栏,让每一位班干部提出自己管理班级的见解,填在最后一个建议栏里,有提到眼保健操纪律的,有提到班级中饮用水及倒废水的等等,并且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分析近阶段班级情况及针对措施。遇到重要活动,他们总能起到带头模范作用。

三、引导学生释放压力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结合多年的教学和心理咨询经验,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综合考虑,从而对压力管理有个宏观和准确的把握。

1.健康身体。身体是一切的基础,学习也不例外。学生首先要保障充足的睡眠,丰富营养的膳食,另外适量的运动也必不可少。

2.控制情绪。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特别是对负面情绪的控制,利用适当的途径和方法使负面情绪得到合理的宣泄和升华。引导学生处理好学习和生活中各种人际关系,学会以谦卑和宽恕的态度去解决矛盾,并且融入集体。

3.管理时间。学生要做好时间管理,让学习和生活按照事先的计划进行,这样才能做到有条不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四个步骤安排日常生活和学习:第一,列出需要做的学习和生活事项。第二,确认这些事项是否必要。第三,给这些事项按重要性和紧急性排序。第四,按照排序的结果制订一周和一日的行为计划表并按计划执行。

4.树立信心。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对学习和生活的希望,并在这希望的引导下学会处理学习和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相信生活必定在我们的努力和别人的帮助下越来越美好;即使遇到暂时的困难,也要以爱心去对待自己,别人和社会。

四、加强“后进生”的转化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头戏

班级有良好的班风,班主任能够对大家一视同仁,后进生除了学习上的问题,应该就没有其他的大问题了;但怎样把他们从后进生的行列中转化出来仍然是一个艰难的任务。我们在做工作的时候,后进生出现的原因应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我们找到了这个源头,就知道工作应该从什么地方抓起,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了。教师对后进生的关心应该不比任何一个同学差,甚至是要比一般同学更加用心,他们需要的关心比其他同学要多,当我们真正地走入他们的生活,走入他们的内心,我们就不可能戴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

管理学的核心篇10

关键词:职业胜任素质;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化设计;“理实一体”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C962;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02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力资管理在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开始由日常管理向战略管理转变,人力资源管理已逐步进入职业化时代。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但是人才培养的质量上与企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模式与职场需求脱节,出现“学、用两张皮”的现象。因此,改革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式,走理论与实践结合、学校与职场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一、职场胜任力概念的提出

美国学者大卫・麦克利兰在1973年发表的文章《测量胜任素质而非智力》中,第一次提出了“胜任素质”的概念。斯班瑟夫妇对此进行了更加明确的定义:胜任素质是指能够将在工作中表现优秀和平庸者鲜明地区分开,从而挖掘出每个人隐藏的某些深层次特征。

学者们提出的胜任素质在职场上即为“胜任力”。胜任力有三个特点:一是胜任力是不受时间、空间所限制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隐藏于个体的内心深处,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二是胜任力与个体做出的行为和预测的行为具有因果关联性;三是胜任力能够通过一定的标准进行测评和评价。

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职场胜任力模型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重点是对人的综合素质及实践能力培养,即要求从业者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高校在培养学生时,要结合社会需求,以职场胜任力为核心进行教学改革,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1]。通过对企业、行业专家进行走访和调研,有至少80%的企业会对是否有人事管理工作经验提出相应要求。79%左右的企业要求应聘人员需要掌握办公软件操作;75%企业对专业知识背景提出要求。这些决定性因素就构成了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需要。同时,企业对应聘者业务技能、人际信任、实践能力方面的考核非常重视。

鉴于此,我们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职场胜任力进行了梳理,从业务技能、团队管理技能、人力资源管理技能、人际信任等四个维度进行构建,明确了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所要具备的主要能力。

职场胜任力的四个维度,体现了职场对于从业者的基本素质要求。在高校教学改革方面,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都要围绕这四个维度展开,真正培养职场需要的人才。

三、基于职场胜任力的教学改革

因此,以职场胜任力为核心的教育,不能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具备多少技能,而应该是让他们将理论灵活运用于实际,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能力。

1.明确教学目标

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根本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的HR人才,课程内容和标准制定要严格根据培养目标进行,同时根据企业需求和行业变化进行相应调整。根据职业胜任力要求,在人才培养上要求学生掌握好绩效管理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操作技能,熟练掌握绩效管理计划拟定、方案设计等技术,加强技能的训练,优化职业技能,实现与未来职业岗位的有效衔接,做到工学统一。

2.明确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中的地位、作用

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从业者实践经验的增加,以及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理论的丰富和深化,对于教师授课来说,需要不断地更新教学理论和知识容量,才能与日益增长的高标准、高要求合拍,从而教师的导向作用更加明确。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日益凸显,他们需要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这就需要教师调查琢磨教学对象的需求,更新教学方法和形式,丰富教学内容,规范教学程序,使这几方面相互协调,相互融合,并采取多种模式与方法的有效结合,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胜任素质,从而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改路径提供科学而合理的操作依据[2]。

3.构建核心课程模块化设计

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内容与人力资源管理职业最新发展情况有机结合,将人力资源管理核心课程分为四个模块:员工招聘、培训开始、保持和激励、维护与保留,每一模块之下又分成更详细的内容[3]。

这些设计,把原有的抽象课程整合成具有针对性的实用性内容,更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各模块间相互联系,在教学过程中也是相互融合的。

为了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效果,核心课程教学内容要体现职业针对性、实用性,根据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明确教学的内容,比例绩效计划的拟定、绩效方案的设计、考核的实施、反馈和改进等等。如表1所示:以职业胜任力为导向绩效管理课程教学内容[4]。在表格中列出绩效管理课程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胜任能力的目标,在课程实施当中会设置更多的目标、任务,同时对这些内容进行分解、细化,并且更具体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综合性、应用性强的特点,除理论教学外,还要在教学中突出对学生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