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的科学思维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33:24

管理学的科学思维篇1

【关键词】领导者危机管理科学思维

【作者简介】王民田,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军队管理系部队管理工作教研室讲师。

【中图分类号】C9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13)10-0046-02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面对危机,领导者仅有危机意识是不够的,需要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只有用好危机管理这个“盾”,科学运用危机管理思维,才能有效抵御危机这个“矛”,形成居安思危、灵敏感知、先敌发现、积极主动的过硬领导能力。

一、危机管理需要未雨绸缪的战略眼光克服肤浅短视、杞人忧天

危机管理具有超前性,是在危机演化成现实前的一种预判,是立足在科学把握形势下组织超前预见和主动防范。而不是不切实际的杞人忧天或是听风是雨的忧心忡忡,也不是只看眼前不谋长远的狭隘短视、只顾部门不管全局的自私自利。更不能在危机来临时泄气自馁而束手无策,自我否定而坐以待毙。

肤浅短视,必然因其无知而失败落伍;目光高远,必然因其睿智而赢得先机。北宋繁荣时期的国民生产总值是清“康乾盛世”的两倍多,都城汴梁“比汉唐京邑,民庶十倍”,“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集市“通宵买卖,交晓不绝”。四大发明中宋朝占三项并开始得到广泛使用,但却先败于辽、再败于金,遭致“靖康之耻”。这与宋朝“重文轻武”的战略和国策有关,更与领导者缺少必备的危机管理思维有关。上世纪三十年代,丰田拥有日本有史以来第一台不依靠人力的自动织机的专利,当时的丰田纺织厂已经成为日本纺织业巨头,有工人近万名。但丰田在当时的繁荣似锦中看到了工业革命滚滚而来的浪潮,毅然把企业从传统纺织制造转到汽车制造上,并带动了整个日本汽车制造业的起飞。这种大舍与大得的背后,显露的是一个领导者的战略眼光与科学深厚的危机管理思维。

古人常说,“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眼光是否高远决定着多大魄力多少作为。强烈的危机意识需要具备前瞻的思维和战略的眼光,善于着眼长远、面向未来。这就需要注重培养科学的精神,形成系统的思维,善于洞察分析、把握事物规律,培养自己对新生事物感知的敏感度以及思考解决问题的广度深度,善于从宏观上、全局上来思考问题,切实掌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必然趋势和客观走向,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二、危机管理需要时刻警惕和积极主动克服盲目乐观、丧失斗志

危机往往具有隐蔽性,常常隐藏在胜利、成功的背后。作为党员,需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形势越好,越不能盲目乐观,越要保持高度警惕;成绩越多,越不能丧失动力,越要主动自我加压。比尔・盖茨始终把危机意识作为微软发展的原动力,其著名的口号“不论你的产品多棒,你距离失败永远只有18个月”。正是有这种危机意识的支撑保证了微软的绝对优势。上世纪70年代,一部《日本沉没》的科幻小说在日本畅销,由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获得高达40亿日元的票房收入,而当时正是日本战后崛起、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之时。30年后的2006年,正当日本经济连续5年取得骄人成绩时,日本却又重新拍摄《日本沉没》,日本人的忧患意识由此可见一斑。而我国奇瑞、长安等国内自主品牌汽车近两年来的销售疲软,市场占有率萎缩,就与行业中的盲目乐观有关。由于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长期以来受惠于国家相关的鼓励政策,在当时国产汽车“一片繁荣”的景象下,销售和市场份额暂时出现的“飞跃式”增长,导致一些汽车企业“重销售,轻研发,重开拓,轻积累”,没有在底盘、发动机、安全性等方面持续投入,革新技术,创新工艺,沉淀积累,产品很难形成比较优势,保持持续的市场竞争力,正如古人所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美国康乃大学著名的“青蛙试验”证明,身处安逸的环境中,如果没有足够的危机感,生命就会像温水中的青蛙一样不知不觉地消亡。据调查,在世界500强企业名录中,每过10年,就会有1/3以上的企业从这个名录中消失,或被收购、或破产。在总结这些企业衰落的原因时,人们发现,春风得意之时正是这些企业衰落的开始,因为正是在这个时候,他们忽视了危机的现实存在,察觉不到形势的悄然变化。反观在500强中屹立不倒的企业,则对危机意识有着另一种认识。百事可乐公司的负责人韦瑟鲁普在公司业绩蒸蒸日上的时候,反而提出了“末日管理”理论,他经常以大量令人信服的信息让员工体会到危机真的会来临,以此激发员工不断积极向上的斗志。近几年百事可乐快速追赶并超过可口可乐的业绩充分说明“末日理论”的实用性。我们时刻面临各种考验和挑战,如果妄自尊大、盲目乐观,就会被时代抛在身后,与敌人拉大差距,必须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意识;如果报喜藏忧、欺上瞒下,就会大搞政绩工程、表面文章、形式主义,必须有求真务实、揭短亮丑的危机观念;如果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就会衰打赢克敌之志,弱精武强能之技,必须有枕戈待旦、只争朝夕的危机动力;如果不思进取、贪图安逸,就会素质低下、斗志沦丧、走向平庸,必须有永不满足、精益求精的危机责任。

三、危机管理需要危机观念、心存隐患克服麻痹松懈

管理学的科学思维篇2

[关键词]计算思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学改革

1引言

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的应用非常普及,计算的思维过程即设计程序的思维过程,可以有效解决很多的实际问题。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学科,涉及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行为科学、运筹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内容。2014年7月,第三届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明确提出将“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作为课程改革的三个目标之一。作为应用型本科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要培养既懂管理理论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计算思维能力,重点是编程思路、实际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中美大学管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设置,可以发现目前大多高校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设置的概论性课程较多,深度不够。信管专业或学科的最终目的是如何更好地把系统科学与信息技术应用到管理实践中,提高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目前在实践中尚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现有课程体系不尽合理,相关课程具有内容重复与知识或缺问题,即课程中大家总会发现正在学习的课程内容往往都是以前学习过的或是相关类似的,不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是与实践结合较弱,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盲目照搬照抄成功模式,不能符合学校实际的培养目标,没有形成专业特色。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必须在专业人才培养上拥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既要能在自己的学科课程体系中充分发挥,同时,要培养“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的计算思维能力。改革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明确面向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专业目标,提供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级专门人才,是信管专业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2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学目标定位

计算思维概念不仅仅局限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计算,也不应该仅仅涵盖计算机科学。它的本质是指在信息社会人们在面对大量的信息处理或计算的时候,应该通过非人工的方法实现,这其中包括,信息的表达和信息的转换两个过程。简单来说,计算思维就是利用计算机等工具实现信息的表达与转换等。同时,不能仅从计算机科学的角度去定义和理解计算思维,而应该从更广义的角度去认识计算思维。广义的理解计算思维,应该是指人们对于现实世界进行信息抽象并利用工具实现信息转换的一种思维方式。今日的计算思维是围绕计算机科学,而明日的计算思维或许会围绕化学、物理等学科,或许会产生新的学科,但核心一定是关于信息的表达和转换。显然,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学目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培养“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的计算思维能力。因此,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中应该将计算思维贯穿于素养的培养与知识讲授的教学过程中,但在实际的计算思维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①没有意识到计算思维培养的重要性。计算思维概念的出现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向,目的是培养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②重技术教育,轻思维训练和人文素养、伦理道德的培养。目前的信息素养教育过多地强调信息技能的学习,忽视了思维训练,学生缺乏应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需要将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纳入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学目标中。该专业是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学科,涉及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行为科学、运筹学等多学科的内容,同时,要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服务能力,特别是求解实际问题的能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主要学习信息的存储、加工、处理,对一个计算机系统来说主要就是数据的操作,具体而言就是对数据的规范化处理,即按一定的格式存储起来,这是初级技术也是信管专业的基本技术;更高级一点的技术则是对数据处理后的查询、分析、挖掘,即信管专业与计算机相关但更着重于对数据的处理而不是整个系统的完整的开发。

3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学体系

为加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适应社会对专业人才提出的新要求,确定教学体系是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此,我们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强调it技术,弱化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二是强调求解实际问题的能力,即不但要掌握现代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运维等方面的技术与方法,还要强调具有现代管理科学思想和较强的信息系统开发利用以及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基于上述思路,我们设计了旨在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学体系,见图1。上述课程体系主要围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主干学科,不仅设置了国内高校信管专业常设的管理学、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Java程序设计、电子商务等课程,还设置了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商务智能与人工智能等相关课程,使学生在理解新兴数据处理模式的同时,其智能化数据分析处理及决策支持能力得到训练。

4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案例教学、课堂研讨等教学方法对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创新性和协作性具有重要作用,是典型的基于计算思维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教学方法恰当地运用到实践中,有助于奠定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创建和谐活跃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此,我们设计了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模式,该模式以任务为中心,由其驱动教学过程进行,学生围绕任务学习,教师围绕任务教学,如图2所示。在这个过程中,要面向计算思维,通过搜集资料、深入探究、协作学习、交流讨论、巩固拓展、迁移新知、重组转换等手段,发掘蕴藏在计算机学科知识中的通用的普适思维,学生结合自己学科的专业知识,使思维随着不同专业知识和背景的贯通而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学生潜移默化地获得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的提高。

5结语

基于计算思维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在教学全过程中注重于展示和解释计算思维的基本内涵和方法,力争将计算思维的培养渗透到各个知识点和模块的教学中,为学生将来利用计算机和计算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得到了较大提高;初步具备了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具有了基本的计算思维能力;能够更好地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

作者:吴修国张新刘位龙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朱丹阳.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课程整合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2,32(5):153-156.

[2]柴艳妹.计算思维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3(6):70-73.

管理学的科学思维篇3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者哲学思维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部分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已经突破万人。因而,学生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管理者仅仅停留在传统的经验管理的层面,不注重理论的提升作用,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就很难上层次、上水平,更不能突出其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正如恩格斯所言:“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有鉴于此,笔者拟就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者应具备的哲学思维作一粗略探讨,以期能对提升高校学生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有所裨益。

一、哲学思维的内涵阐释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反映了一个民族抽象思维的最高水平。哲学思维把整个世界的最一般本质和最普遍规律作为自身的反映对象,是一种真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无限思维。从本质上而言,它是一种理论思维,不同于具体科学思维;从内容上来看,它是一种超越时间和经验的思辨活动,具有不确定性和笼统性,比科学思维更抽象、更概括,也更开阔。

哲学思维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超验性,相对于我们习惯的、保守的、经验的、反映的视野,哲学思维的视野则是超验的,即超越表象的、具体可感的、经验的事物,哲学思维的过程也是超越经验的存在而达到超越存在的提升过程;二是理想性,对于理想标准的追求,对于个体和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是哲学思维不可或缺的,离开了这种对理想目标的设定和追求,人们将只能囿于功利和实用主义的层面而难以自拔,更难以用哲学思维的方式进行理性的思考;三是反思性(或称批判性),它要求以“批判性”的方式对思想进行再认识,把思想本身作为“问题”予以追究和审视,在对思想尤其是对构成其思想的前提的反思批判过程中,不断揭示思想、辨析思想、鉴别思想、选择思想,进而实现整个思想的逻辑层次的飞跃,实现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意识和终级关怀方面的变革。

二、高校学生管理者具备哲学思维的必要性

高校学生管理者具备哲学思维,不仅是哲学方法论的实践运用,而且还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是哲学思维的本质回归。渊博的知识只有加上哲学眼光才等于智慧,日益丰富的学科知识需要哲学智慧的驾驭,才能从思维方式的高度实现突破。哲学具有基础性与整合性的性质,既能为一切知识奠基,又能统合所有的知识。虽然在管理工作中哲学思维只起到工具作用,从它们本身并不能直接得出管理知识,但哲学思维本身是管理思维的一般前提,“系统论”、“蝴蝶理论”等管理理论就充分体现了“事物都是普遍联系并且发展变化”的哲学观点。因而,学生管理者只有自觉地以哲学思维为先导,经常用新的视角、新的观点思考问题,才能促进对管理学科知识的应用和创新,从而推动管理科学的发展。

2.是管理实践的必然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中,许多问题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归根结底是受相关事物发展规律决定的。从表面上来看,人们对问题既可以这样解决,也可以那样解决,但事实上,真正起作用的是“背后”的规律。符合规律,问题就可以得到正确解决;违背规律,虽然问题有可能暂时解决,但有可能还会引发更多、更大的问题,甚至会受到一定的惩罚。而通过运用哲学思维,则能够借助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相关知识,从整体和根本的角度来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以普遍联系的观点、发展变化的观点和矛盾分析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揭示管理规律,推动管理实践的深入发展。

3.是管理素质的重要体现。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管理活动日趋复杂,高校学生管理者如何在这纷繁复杂的事物中理出头绪,驾轻就熟,高瞻远瞩,更好地履行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以维持组织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不仅成为管理实践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也是管理素质的重要体现。虽然哲学本身并不能解决管理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但它却可以训练管理人员的思维,从而让问题容易得到解决。因此,每一个追求智慧的高校学生管理者都要学习哲学,向哲学要智慧,通过提高自己的哲学素养来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进而提升整个管理队伍的素质。

三、高校学生管理者应具备的哲学思维

如前所述,高校学生管理者具备哲学思维,不仅能以发展、联系的观点思考新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在规律,探求正确的管理方法,实施科学的管理决策,而且还有其内在的必然性。那么,高校学生管理者到底应该具备哪些哲学思维呢?笔者以为,当务之急是要培养和具备以下几种哲学思维。

1.要具备创新思维。创新(innovations)是主体依据社会需要,在原有的事物基础上引申发散、推陈出新,产生既具有推动社会发展的潜能,又具有前沿性、价值性和超越性成果的行为活动,其本质在于超越,在于对现有的认识和现存的事物的超越。而创新思维则是通过对已有经验知识和新的信息的综合、再造,创造出新的观点、新的理论、新的方法,从而使认识和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思维方式。创新思维之所以有别于一般思维而成为一种新的思维形式,其主要特点就在于思维形式的反常性,思维过程的辩证性,思维空间的开放性,思维成果的独创性和思维主体的能动性。高校学生管理者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在创新理念的指导下,创造性地采用新的管理措施和管理手段,对管理的诸要素进行扩展更新和优化组合,以形成新的管理格局,产生新的管理效果,从而促进管理系统综合效能不断提升。

2.是要具备辩证思维。所谓辩证思维方式,就是以辩证法为其理念基础的思维认识方式,其实质就是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原则,在联系和发展中把握认识对象,在对立统一中认识事物。辩证思维方式一旦在头脑中取得支配地位,就会成为人们思考、观察、把握事物的理论依据和出发点,从而迫使思维在主观上形成辩证的把握方式。高校学生管理实践中所贯穿的许多矛盾,诸如变化和稳定、原则性和灵活性、人本管理和制度管理等,不是彼此对立、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的。这就要求管理者的思维方式不应采取“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而是要培养“既是此,又是彼”的辩证思维方式。就拿管理制度来说,一方面,制定的管理制度必须要有一定程度的稳定性,因为只有具备了稳定性,管理才能有序开展,才会有章可循;另一方面,管理制度又要具有一定的可变性,要随着管理对象、管理环境的变化而有所改进,要在稳中求变,变中有稳。同样,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既要讲求原则性,又要具有灵活性,要在原则性中体现灵活性,在灵活性中坚持原则性。

3.是要具备系统思维。系统思维即用联系的观点、从整体的角度思考学生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克服思维的孤立性和片面化。对高校学生管理者来说,系统思维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从管理体系整体角度考虑问题。组织中的任何一个部门、任何一个层次、任何一个人都是作为系统的局部而存在的,都要服从于组织的整体目标,要站在组织整体高度处理部门利益、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的冲突,站在组织整体的高度来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二是要构建组织内部各要素的合理结构。组织系统整体功能的强弱,不是各个部分都达到最优状态,而是取决于各个要素的联系方式,即取决于结构,结构合理就会出现1+12的情境。所以,增强组织整体功能要从结构上做文章,特别是当组织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尤为如此。三是要抓住组织中关键因素。在组织系统中,任何一要素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具有相关性,但在一定时期总是有一些因素对组织整体发挥着重要作用,决定着组织整体的状况,也即是管理学上所说的“关键少数”。这就要求管理者在进行系统思考和处理管理问题前要分析在管理体系中究竟什么因素是组织中的关键少数,要把主要精力集中于这些关键少数,充分发挥他们对整个管理体系的重要作用。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来说,学生干部就是整个管理体系中的“关键少数”,充分发挥他们在整个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组织领导作用,必将对整个学生管理系统和过程实施发挥积极的促进和影响作用。

4.要具备重点思维。重点思维即抓主要矛盾的思维。主要矛盾是占支配和决定地位的矛盾,它决定了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高校学生管理者终日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事情,如果仅仅只是凭着感觉走,围着电话忙,想到什么干什么,碰到什么抓什么,肯定会陷入琐事之中,拖累得焦头烂额。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培养和具备把注意力转移到重要工作上的重点思维习惯,时刻明确自己的工作重点,并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并设法控制那些最能影响重点工作的重要因素,集中力量予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将有效的资源使用到关键的局部上,才能为自己的杠杆找到一个恰当的支点,四两拨千斤,达到事半功倍、掌控全局的效果。当前,在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在注重情感交流、体现民主价值的新时代,高校学生管理者的首要任务是要着力构建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有利于才能发挥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是要具备容错思维。从社会来讲,“社会的进步并不是永远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而是一边不断地尝试错误,一边挣扎地找出可能正确的方向,然后努力地朝目标前进。一个不断地小心翼翼地试错的社会,才是最佳状态”。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讲,成功将不可避免地在获得的过程中伴随着错误,如果惧怕犯错误就永远难以作出任何决定,也就等于和成功再见了。因此,高校学生管理者还必须具备容错思维,不要因为怕犯错误而缩手缩脚,以至于错失许多很好的机会。正如一些管理专家所指出的那样:一个优秀的管理者需要的不是永远正确,而是时刻准备着从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的态度。只有基于这种思想准备,高校学生管理者才能在日益复杂的管理实践中探索新方法,实施新举措,开创新局面。

[基金项目:阿坝师专校级课题“高校辅导员队伍素质建设及研究”(aSB07-06)基金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2。

[2].姚东:《浅谈哲学思维的培养对高等教育的意义》,《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3].武惠庭:《重视提高医生的哲学素养》,《医学与哲学,2006.2。

[4].房燕玲:《医院管理者要注重哲学思维的培养》,《中国医院》,2007.7。

[5].[美]彼得•凯斯特鲍姆:《领导者的内心修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徐建立:《从哲学的视角看创新》,《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

[7].闻英:《管理人才的哲学思维刍议》,《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9。

管理学的科学思维篇4

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智慧,探索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联系或规律,从而发现疾病的发生机制和发展规律,发现疾病预防与治疗以及提出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在医学科研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科研思维形成的过程,在医学实践中通过大量查阅文献,提出科学问题,形成医学假说,然后通过实验设计、调查分析、统计分析来验证,对所获得的数据和结果进行分析推理和逻辑判断。医学科研以抽象的概念、判断、推理为思维形式,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分类等多种逻辑思维方法进行操作,以达到探求临床诊治/业务实践规律的最终目的[1]。医学科研以研究课题为对象,经过细致拟定研究方案,科学论证项目的可行性,用已知的科学知识去解决医学活动中的问题。

医学科研具有探索性、创新性、继承性、连续性等特点。在医学科研过程中,科研活动所取得的成就依赖于正确的思维方式。科学研究是创造性活动,要求研究者具有首创精神,开拓创新,见人所不见,发人所未发。科研人员保持强烈的创新意识在现在科学研究中尤为重要。要争取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创新成果,注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创新思维,因为创新是高质量科研的基础、核心与灵魂。本院中心实验室大力引进质谱技术,率先在医院系统开展质谱技术的临床药物分析和临床实验研究,对于开发专利技术、培养创新科研能力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具有先见之明的重要举措。因此创新思维是医学科研人员最为重要的素质之一。科学研究是从发现科学问题、立项研究到发现科学事实、进行理性思维的加工创造的过程,科研人员在这个过程中具备科学思维,研究的结果和结论必须有事实依据和科学理论根据。从实验设计到实施,都必须遵循普遍认可的科学原理、实验方法和分析方法,选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随机化、实验对照、盲法、重复等实验设计,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的每一个过程,不捏造数据,不杜撰结果,科学求实,确保科研过程的科学性和科研结论的真实性。医学科研虽然具有继承性和连续性的特点,但是科研的继承性和连续性是相对的,医学科研工作者应当对前人的论文结果批判性地继承,具有质疑思维。科学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就是合理的怀疑精神,要依据事实思考,勇于怀疑一切现实的权威意见,许多伟人就是因“怀疑”而创立了新的科学理论。达尔文的进化论由怀疑神创论而始,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源于怀疑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科学理论不是神圣不可触犯的宗教教条,去伪存真是科学研究的精髓,怀疑是科学精神的核心。

2医院行政管理工作涉及面广

医院行政管理工作涉及各方面的管理工作,主要起着上下协调、横向联系、内外沟通、承上启下、上传下达、沟通信息的枢纽作用。依赖于日常工作中的摸索和积累,不断总结、提炼经验,以适应新形式、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全面提升行政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行政管理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按规矩办事,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上级部门的“红头文件”或者领导的请示批示报告处理事务,承担着制订计划、下达指示、作出决议、进行安排等基本职能。

医院行政管理工作大多数都是与人打交道的事务性工作,因此要求管理者具有以人为本的人本思维,医院的发展需要每位医务工作者的积极参与,注重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同时需要医院管理者注重自身修养,增加人格魅力,不断学习新知识,扩展知识面,博采众长,开拓创新,提高医院行政管理者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吸引力[2]。行政管理是一门艺术,管理工作绝对不是机械化的每天的重复性劳动,因而可变性强,具有明显的时效性,这就要求行政管理者在处理事情时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思维,善于根据事物的变化,学会变通,改变思维的角度,摆脱常规或错误的思路,寻找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行政管理工作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来执行,因此要求行政工作者在处理事情时要有原则性思维,工作中以原则为出发点,遵守基本规则。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考虑灵活性,即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合情合理地处理事情,大事讲原则,小事讲灵活,“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就是原则性和灵活性思维运用的完美体现。

管理学的科学思维篇5

关键词:适应思维范式;军队院校;教学管理

一、传统行政型教学管理弊端主要体现为机械性特征

第一,决策制定的封闭性。在军队院校教学管理强调行政管理者的权威性,根据上级指示,依据权力意志做出教学决策,制订教学计划、教学改革措施和教学评估标准,忽视专家、学生和其他有关人士的参与。不仅如此,在决策和计划后,缺乏完善配套的宣传、咨询、反馈、监督和评价机制。

第二,计划内容的统一性。在军队院校,多年来按照行政命令和军队计划,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的课程设置、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考试形式。这种计划内容的高度统一容易导致课程结构呆板、选择空间狭窄、教学内容陈旧,与培养具有高素质创造性军事人才的要求不相符合。

第三,计划执行的强制性。行政型教学管理实行从上到下的直线式管理,强调权威与服从,上、下级之间,管理者和师生之间,教员与学员之间缺乏平等交流和协商,缺少对管理对象特点、要求的分析和把握,按任务实施管理控制的成分多,按针对性原则开展引导服务的少。

第四,评价分析的形式化。行政型教学管理中,计划制定及其实施效果的评价都是以决策者为中心,被管理者的评价只是作为一般信息的收集工作,而不是作为改进工作和参与决策的重要手段。由于评价指标体系欠科学、信息收集不全面,定性方法用得多、定量分析用得少,以及评价结果落实不到位等原因,评价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此外,有的院校将教员和课程的综合评价简单化为单纯对教员的评价,缺乏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评价。

二、教学管理的思维范式转变成为新军事变革的必然要求

第一,适应性思维范式提出的科学基础。教育组织决策的适应性思维范式提出是以现代科学为方法论基础的。以主观规定性和线形方式传播知识的管理方法,已不再具有完整意义的适应性。我们根本没有可能发现绝对严格的因果依赖性,只能以可能性加以预测和判断。以统计决定论所体现的科学认识和人们的价值认识这两条轨迹的融合,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组织决策的适应性思维范式。军队院校教学管理也是一种重要的组织决策,同样需要遵守科学认识和价值认识融合的原则,也就是需要以适应性思维范式为指导。

第二,适应性思维范式提出的时代条件。军事建设资源配置机制的根本转变对军队教育、文化乃至人员日常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产生了相对深刻的影响。在军事教育领域,原来大一统的教育教学管理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军队对用人标准的变化、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等,都使军队院校教员、学员和教学管理者处在一个不断变动的环境中。同时,教学管理系统内部人员、知识、财力、信息等要素的关系也在不断变化之中。原来注重维持规范化条件下常规运行的强制性教学管理,难以顺利适应外界环境和管理系统要素的变化。某种程度上,一成不变的机械性教学管理已经成为教学改革深化的重大阻碍。

第三,适应性思维范式提出的教育背景。无论教学管理问题如何千头万绪,核心都是管理者的管理思维方式。是依然固守行政型教学管理以及相应的机械性思维范式,还是审时度势,大胆转变观念,更新思维方式,以适应变动的教学管理环境和内部要素关系,关系到新一轮教学管理改革的成功与否。从表层看来,问题主要是师资力量缺乏,教学生活设施不够,图书资料紧张等。宏观来看,主要问题是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等面临着重大调整。微观上讲,这些表层和中观的问题背后,核心的问题是管理思维和管理观念问题。能够适应环境、突破常规、扬弃传统的思维方式将使得管理者有动力、有胆略、有方向去解决上述的许多问题。

三、适应性思维范式的特征及对教学管理改革的几点启示

第一,下放管理权限,提高二级学院的管理权力。目前,军队院校教学决策机构上,仍然是按照等级制设计决策的来源和分配。一般管理层次由上而下:校长主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二级学院(系)。工作基本上是自上而下地下达指令和自下而上请示汇报的。校长享有一般教学事务的最后决定权,教务处是作为协助和落实校长决策的职能部门存在的,应对这种集权式的体制作出改革,转变校长和教务处的职能,增强其宏观的规划和指导职能,将一部分管理权力下放到二级学院(系),允许二级学院(系)在具体的工作实际中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管理工作。

第二,引进现代管理方法,增强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传统行政型教学管理的机械性思维是一种经验性思维,管理者注重的是传统的延续、历史的类比、经验的积累,以及主观的判断和想象等,缺乏对现代新兴管理方式的运用。适应性思维范式是要本着开放的态度,适应形势的发展和要求,在教学和管理中引进系统科学、控制论、信息论、决策科学等现代科学理论和管理方法。同时,运用网络化手段,借鉴地方高校上成功的经验,建立决策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决断系统、监控系统等完善的决策体制,使决策和管理增强科学性和规范性,减少盲目性和经验性。

管理学的科学思维篇6

关键词:高校青年干部;管理思维;创新;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5-0234-02

青年干部是高校管理的生力军,对新建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来说,青年干部更是管理的主要力量。管理思维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将管理思维引人高校教育管理,从思维角度来系统研究高校青年干部队伍建设,是崭新视角。管理思维水平提升将大大有助于青年干部增强系统思考、判断选择、执行服务以及学习研究能力,有助于促进青年干部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较快适应高校快速发展的需要。

一、管理思维

管理思维就是管理者在履行各项管理职能过程中的思考活动。西方的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思维对中国影响甚大。管理思维引入到学高校,即是教育管理思维,戚建认为:教育管理思维就是人们在认识教育管理的本质和规律的活动中而自发逐渐形成的有目的、有条理的一种对教育管理问题思考的路线、方法、规律。

二、管理思维方式、方法分析

管理思维方式是思维方式的范畴,是专门针对管理活动的特定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管理思维方式就是管理思维的程式、模式,是管理思维所遵循的一般准则、原则。管理思维方法是指为达到管理目的而采取的具体途径、办法、手段等。管理思维方法是管理思维方式的核心内容和具体体现,构成了管理思维方式中最实质、最基本的部分。

思维方式做为思维的框架和模式,有其内在机制和运行规律,但由于思维主体具有差异性,各个思维主体间有着不同的背景经历、知识结构、思维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状态,这就决定了管理思维方式的多样性。管理思维方式分类难以穷尽,几乎所有的思维类型都可被看成是思维方式的某种分类。如东方与西方管理思维方式、定量和定性思维方式、物本和人本及心本思维方式等。思维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思维方法的更加多样。

三、高校青年干部管理思维现状

高校青年干部往往有干劲、有活力,能较快领悟学校教育精神、融入学校管理体系,有较强的学习力、执行力、服务力,在正向思维、实践思维等方面优势明显。但青年干部的管理思维缺乏系统学习、训练,在实际运用中仅凭经验、直觉,存在思维的盲目性、片面性以及消极思维定势的情况。

青年干部一般为中层干部,管理中以执行为主,缺乏宏观管理经验,表现为统筹全局的系统思维、战略思维有所不足。青年干部高等教育规律、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规律认识不足,表现为谋求特色、质量的创新思维和谋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性思维不足。青年干部有一定消极思维定势,如狭隘片面的经验定势、一味听从的权威定势、盲目跟随的从众定势、本位主义的本本定势等。

四、青年干部管理思维创新培养途径分析

1.掌握管理思维基本原理

赵修卫认为管理思维方式主要有五个原理:系统原理、动态与权变原理、人本原理、效益原理、可持续发展原理,结合教育管理思维实际,这几个原理同样具有指导作用,只是其包含的内涵有所区别,效益原理应改为效率原理。系统原理是指教育管理者将管理对象看作一个系统,把管理中的各种事物和要素的联系和运动看成一个总体过程,全面综合地把握、控制事物和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以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权变管理的核心是权衡教育管理环境与条件的变化,在变化的环境与条件下变通管理的方法尤其是变通控制的方法以达到管理的动态满意,它强调管理工作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人本原理是现代管理的核心,它强调人是管理的核心和动力,遵循人性化管理原则,它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根本,重在实行柔性管理。效率原理是指不同于企业效益至上原则,而是遵循效率原则,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为人才培养等提供更好的服务。可持续发展原理是将可持续发展与全面、协调发展结合在一起,强调统筹兼顾,强调高校、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综合运用管理思维创新方法

管理思维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如果不注意合理归纳、科学选用,会陷入思维混乱状态。青年干部要综合运用和不断创新管理思维方式、方法。综合来看,思维方法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思维方法、西方现代管理中新型思维方法、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法三个方面。

(1)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思维方法中,青年干部在管理中要充分运用求同存异、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否定之否定等的思维方法。如否定之否定的思维方法的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阐明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事物的辩证否定,不是一次否定就完成的,而是一个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有规律的过程。在事物发展的长过程中,要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民办高校青年干部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扬弃、再造创新、丰富充实的过程。青年干部要养成终身学习观念,不间断地持续学习,学习力是最大的竞争力,是辩证否定的最有效手段;要树立长远发展目标,要不断提高能力、素养,要立志成为学校的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将西方现代管理思维方法运用到高校管理中,核心是要掌握和运用创新思维,创新和特色要通过不断学习、研究、尝试来得以实现。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

创新思维往往与优化思维、批判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等关联在一起。优化思维是对管理内容与方法的整合优化,它以管理工作的规范为基础,以管理工作的创新和特色为目标取向。批判性思维是通过质疑、反思与批判来达到否定之否定的目的,从而创出工作的特色与新意。发散性思维是对工作规律进行发散性思维,举一反三、由此即彼,结合本单位、部门实际,开创一条符合自己特色的管理之路。

(3)中国传统哲学思维如“天人合一思维”、“中庸思维”、“一分为三思维”等对高校管理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3.注重管理思维实践历练

青年干部要掌握管理思维的规律,实现管理思维的创新,在理论研习的基础上,更应通过实践途径来提升管理思维的能力。实践途径有统一培训、自主学习、外出考察等,通过讨论交流、思维碰撞等方式来切实提高管理思维水平。

(1)开设青年管理干部学习班。学习班由学校领导挂帅,制订学习计划,利用业余时间,系统学习高等教育理论,听取学校领导和专家的讲座,针对实际问题开展问卷调查和课题研究,通过一系列的思维火花碰撞,切实提高领导力、思维力、研究力。

(2)组织青年干部外出学习。学校根据办学定位与特色,确立学习的对象与目标,派遣青年干部外出学习、考察,借鉴他人思维提升自我能力,如学应用型办学理念到香港理工大学、台湾科技大学等,学民办教育到浙江树人大学等,学习他们先进理念与成功做法,对于开阔眼界与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大有裨益。

(3)开通高等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平台(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该平台由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学校可以通过统一付费购买,青年干部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学习、考核,大量学习、听取教育专家、行家的讲座与报告,通过发散与聚合思维等思维火花的碰撞,汲取好的教育理念与工作方法。

管理学的科学思维篇7

关键词:行政型教学管理;机械思维范式;适应思维范式;教学管理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3-0064-02

当前,高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三多三少”,即:行政权力的管理多、学术权力的管理少;共性管理多、个性管理少;低层次的管理多,高层次的管理少。其中,低层次的管理即主要只是满足于教师在“教”,学生在“学”,满足于教学不出问题。而高层次的管理则是要真正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中心任务来完成,不仅注重教师在“教”,学生在“学”,而且更注重“教”和“学”的实际效果。行政型教学管理弊端,可以借用教育组织决策机械思维范式来分析,其特征可以概括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决策主体方面。决策者高度集权;在组织机构上遵循金字塔的等级制度;学校追求表面化、数字上的效益,较少考虑社会责任。第二部分涉及方法系统。采取完全程序性的、线形的、一元性的方法进行思考;信息的采集来自内部;指导控制的手段应用权威等。第三部分涉及决策对象。决策对象永远是被动的,或者说是控制型的,其工作表现为服从、僵化、埋头苦干和各行其是。利用机械性思维范式来分析行政型教学管理的弊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决策和计划的封闭性

行政型教学管理强调行政管理者的权威性,往往根据上级指示,依据权力意志作出教学决策,制订教学计划、教学改革措施和教学评估标准,编排、指挥教学人员,忽视专家、学生和其他有关人士的参与。决策的民主参与程度不高,透明度低,有时甚至具有一定的“暗箱操作”特点。不仅如此,在决策和计划后,缺乏完善配套的宣传、咨询、反馈、监督和评价机制,从而呈现为一个封闭状态。

二、计划内容的高度统一性

在高校,多年来我们按照行政命令和国家计划,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的课程设置、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和教学方法,和统一的考试形式。这种模式有其合理性,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它曾经起过非常大的作用。但计划内容的高度统一容易导致课程结构呆板、选择空间狭窄、教学内容陈旧,与培养具有创见、讲求个性的现代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要求并不相符合。

三、计划执行的强制性

行政型教学管理实行从上到下的直线式管理,强调权威与服从,上、下级之间,管理者和师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平等交流和协商,缺少对管理对象特点、要求的分析和把握,按任务实施管理控制的成份多,按针对性原则开展引导服务的少。学校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和各级教学行政管理人员往往成为支配教学运行的核心和主体,处于教学第一线的师生处于被动和服从的地位。

四、评价分析的形式化

行政型教学管理中,计划的制定及其实施效果的评价都是以决策者为中心,被管理者的评价往往只是作为一般信息的收集工作,而不是作为改进工作和参与决策的重要手段。目前被管理者(学生)的教学评价主要是期中教学评估。但是,由于评价指标体系欠科学、信息收集不全面,定性方法用得多、定量分析用得少,以及评价结果落实不到位等原因,评价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此外,有的学校将教师和课程的综合评价简单化为单纯对教师的评价,缺乏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评价。而对教学计划的学年评价和整体评价就更少。

二、教学管理的思维范式转变成为时代必然

1.适应性思维范式提出的现代科学基础

孟繁华教授在《教育管理决策新论》一书中认为,教育组织决策的适应性思维范式提出是以现代科学为方法论基础的。20世纪初以来,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标志,现代科学诞生和发展起来。随后二、三十年间,以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以及后来的耗散结构、协同学和混沌理论为标志的大量交叉学科发展了起来。这样,历史上曾经起过主导作用的,以主观规定性和线形方式传播知识的管理方法,已经不再具有完整意义的适应性,管理方法趋向多元化成为时代的潮流。我们根本没有可能发现绝对严格的因果依赖性,只能以可能性加以预测和判断。科学家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原则上不能精确认知的世界,概率和统计方法的广泛采用就是基于这种现实。这就是所谓的统计决定论。在管理决策领域,与过去的机械决定论一统天下的情况不一样,统计决定论成为研究者应该遵守的方法论。以统计决定论所体现的科学认识和人们的价值认识这两条轨迹的融合,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组织决策的适应性思维范式。高校教学管理也是一种重要的组织决策,同样需要遵守科学认识和价值认识融合的原则,也就是需要以适应性思维范式为指导。

2.适应性思维范式提出的时代条件

21世纪是人类走向知识经济,走向开放和全球化的世纪。对中国来说,最大的时代特征莫过于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这一转变所引发的社会震动是巨大的。经济领域资源配置机制的根本转变也对教育、政治、文化乃至人们日常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产生了相对深刻的影响。在高等教育领域,原来大一统的教育教学管理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国家和社会对用人标准的变化、学生和家长求学需要的提升、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教育收费办法的调整等,都使高校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者处在一个不断变动的环境中。同时,教学管理系统内部人员、知识、财力、信息等要素的关系也在不断变化之中。原来注重维持规范化条件下常规运行的强制性教学管理,难以顺利适应外界环境和管理系统要素的变化。某种程度上,一成不变的机械性教学管理已经成为教学改革深化的重大阻碍。

3.适应性思维范式提出的教育背景

近几年来,在我国高教界进行了两项非常重大的改革:一是管理体制改革;二是高校扩招。目前,管理体制改革已经取得重大成果,高校的合并组建等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内部管理尤其是教学管理问题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里高校工作的核心内容。教务处谓之“高校第一处”,教学管理也似乎可谓“高校第一管”。然而,无论教学管理问题如何千头万绪,核心都是管理者的管理思维方式。是依然固守行政型教学管理以及相应的机械性思维范式,还是审时度势,大胆转变观念,更新思维方式,以适应变动的教学管理环境和内部要素关系,关系到新一轮教学管理改革的成功与否。特别是自1999年以来,高校扩大招生,成为众多院校的热门话题和发展机遇。它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自不待言,但遇到的困难也不少。从表层看来,问题主要是师资力量缺乏,教学生活设施不够,图书资料紧张等。中观来看,主要的问题是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等面临着重大的调整。而微观上讲,这些表层和中观的问题背后,核心的问题是管理思维和管理观念问题。能够适应环境、突破常规、扬弃传统的思维方式将使得人们有动力、有胆略、有方向去解决上述的许多问题。

三、适应性思维范式的特征及对教学管理改革的几点启示

1.下放管理权限,提高二级学院的管理权力

目前,我国高校教学决策机构上,仍然是按照等级制设计决策的来源和分配。一般管理层次由上而下:校长主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教务科、教研科、教改科等)二级学院(系)。工作基本上是自上而下地下达指令和自下而上请示汇报的。校长享有一般教学事务的最后决定权,教务处是作为协助和落实校长决策的职能部门存在的,这两级机构有相当大的决策和管理权力。相反,二级学院(系)的权力相对较小。应对这种集权式的体制作出改革,转变校长和教务处的职能,增强其宏观的规划和指导职能,将一部分管理权力下放到二级学院,允许二级学院在具体的工作实际中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管理工作。

2.引进现代管理方法,增强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

与传统行政型教学管理相应的机械性思维同时又是一种经验性思维,管理者注重的往往是传统的延续、历史的类比、经验的积累、单向的回忆,以及主观的判断和想象等,缺乏对现代新兴管理方式的运用。适应性思维则是要求本着一种开放的态度,适应形势的发展和要求,在教学和管理中引进系统科学、控制论、信息论、决策科学等现代科学理论和管理方法。同时,运用网络化手段,借鉴国际上成功的经验,建立决策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决断系统、监控系统等完善的决策体制,使决策和管理增强科学性和规范性,减少盲目性和经验性。

3.师生参与管理,建立教学管三方制衡机制

当前,高校教学管理存在明显的权力失衡,特别体现在管理者和管理对象之间。适应性思维指导下的新型教学管理尊重管理对象的主体性。教师和学生,拥有充分的决策、监督等参与权力。管理者从过去的“大包大揽”转变为加强引导和服务,大力倡导师生参与管理。这并非削弱管理者的权力,而是建立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三者之间权力制衡关系,以促进教学管理更加良性和高效运行。应当注意的是,教、学、管三方的权力制衡具有目的共同、手段互助、交往平等等特征。学生要多一些谦虚、理智和建设性,管理者和教师要多一些理解、宽容和支持合作。

管理学的科学思维篇8

   (-)管理从物本管理向人本、智本管理发展

   大家知道,由工业经济转变为知识经济,实际上是意味着由资源依赖型经济转变为知识(智力)依赖型经济。也就是工业经济作为资源依赖型经济,在其初期发展阶段,是以材料、能源为主要内容的物的因素居主导地位,产品生产是集成资源。与此相适应的管理,就是物本管理,即按照物质运动的规律来进行管理。20世纪初期的泰罗创立的科学管理就是最典型的物本管理。因为科学管理基于“经济人”假设,把工人看作是机器设备的附属品,泰罗倡导的时间研究、动作研究就是把人依附于机器,把人性物化,把人也当作物来管理。因而,科学管理实质上是一种非人性化的物本管理。

   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人际关系理论、行为科学等的形成与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把人看作是只会打工挣钱、养家糊口的单纯的“经济人”,未免太简单化了。除了经济因素外,还必须充分考虑人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因素,把人如实地看作是“社会人”,企业作为社会人的集合体,必须尊重人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主体地位。于是有“人本管理”思想的萌芽。到20世纪中叶以后,人本管理的思想在理论上更趋成熟,在实践上也广为流行。

   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的智力成为最关键的居于主导地位的因素,而广大员工作为高度发展的智力的载体,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人们还认识到人本的关键在于人的智力。在这种情况下,对物的管理,也是通过对人的管理来实现。因为从根本上说,在新的情况下,只有人的智能的充分发挥,物的潜在价值才能深度开发出来,即人尽其才(能)是物尽其用的基础,产品生产不再是集成资源,而是集成知识(智力),产品的知识(智力)含量越高,价值就越大。由此而形成了比一般所说的“人本管理”更高一个层次的以人的智力为核心的“智本管理”,它是一种以尽最大可能促进知识创新为中心任务的管理。

   (二)管理从硬管理向软管理发展

   “物本管理”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因此以物为本的管理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是属于可以精确化的机械系统,具有规范化(标准化)、定量化、可优化的特点。精确方法的核心是建立数学模型,并通过求解数学模型引出基本结论。由此可以看到,物本管理带有明显的精确、清晰、确定性的特点,因而人们将它归属于硬管理范畴;人(智)本管理与物本管理有质的不同,以人(智)为本的管理系统是复杂的社会系统,是动态的有机体,所涉及的人的心理、社会层面、丰富的感情世界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不确定性,是难以用精确的数据来表现的。这就使精确的定量化方法在人(智)本管理中失去了使用的前提。人(智)本管理鲜明的人文性,要求深入到人的心理、社会层面和丰富的感情世界,从员工对自己行为的自主性和人际关系的和谐性出发,来充分调动广大员工个人和各种组织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智)本管理的这种人文性、灵活性、非规范性(非标准化)和不确定性使人们将它归属于软管理的范畴。

   (三)管理的特性从科学趋于艺术

   物本管理的精确性、规范性和定量化,使人们认为管理是一门科学,把它趋近于研究客观世界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人(智)本管理的人文性、灵活性、非规范性和不确定性,使人们认为管理是一门艺术。当代管理大师peterDrucker(彼得·德鲁克)就把管理视为一种“自由艺术”①,即不把管理看作是一种刻板的机械化的工作,而认为其思想的自由度是较大的。既然把管理视为一门艺术,在学科的分类上,人们把它起近于研究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发展运动的人文科学,特别是其中的文学、艺术门类的学科。

   二、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研究不同类型的管理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活动。人的一切有意识的行为,都受人的有意识的思维的支配。管理行为自然也不例外。

   如前所说,在管理系统中,物本管理具有精确、清晰、规范、确定性和可量化的特点。与此相适应,人们常用抽象(逻辑)思维。对这种类型的管理进行分析、研究。抽象(逻辑)思维,也称科学思维。这是因为抽象(逻辑)思维是一种链条式、环环相扣的递进式的思维方式,它借助于分类、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逻辑方式来实现。最终可以得出清晰的条分缕析的结论,这正是物本管理所要求的。具有精确性的抽象(逻辑)思维可以用定量化的形式来表述,可以编成严密的程序,用计算机来模拟再现。

   人(智)本管理不同于物本管理,在于人(智)本管理的核心因素是人。按照行为科学理论,人总有自己的需要和追求,有自己的感情和意志。人的行为总是在一定的思想观念的指导下进行的,具有主动性、创造性的特点,因而在人(智)本管理中,人的因素、精神因素和文化因素总是起主导作用的。这些都具有不确定性、灵活性、模糊性的特点。与此相适应人们常用自由度较大的形象(直觉)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来对这种类型的管理进行分析、研究。形象(直觉)思维、灵感(顿悟)思维不同于抽象(逻辑)思维,它们不追求条分缕析地刻画事物,而着眼于事物的整体特征和主要方面,寓理于形象,用形象来勾画事物的轮廓,作出近似的、有灵活性的结论。这样做,符合人本、特别是智本管理的特点。由此可以说,形象(直觉)思维、灵感(顿悟)思维不同于抽象(逻辑)思维,在于前者的自由度大,后者的精确度大,同把后者称为科学思维相对应,应把前者称为艺术思维。艺术思维不同于科学思维的主要特点,在于它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不仅不要求绝对的精确,反而要求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以便给人以较大的想象空间。可以说,这是艺术思维的精髓所在。

   脑科学发展为我们对人的思维方式取得较深刻的认识提供了可贵的生理学基础,脑科学的研究成果说明,人的大脑在左、右两个半球的思维功能是有差别的、各有侧重的:左脑主要完成语言、逻辑、计算等的思考和行为,长于有条不紊的条理化思维,在抽象(逻辑)思维方面占优势;右脑主要完成综合、想象、虚构等的思考和行为,在形象(直感)思维、灵感(顿悟)思维方面占优势。

   计算机可以承担人的左脑的工作,通过输入相关的程序,计算机可以进行逻辑思维计算并显得十分出色,比人做得更快、更好。而创造的功能则主要依赖右脑,其直觉和顿悟是创造的重要源泉,当然,真正完成一项创造,还必须进行语言的描述和逻辑的检验,也并非单纯依靠右脑就能完成。因此,左、右脑的协同是创造力的真正基础。

   三、知识经济要求管理会计向人文化的方向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的智本管理,其特性从科学趋于艺术,不能不引起人们对管理会计特性的重新认识。这是因为,管理会计是融管理和会计于一体的一个专门领域,其形成就是要为企业的管理者有效地改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管理信息,其特性自然是依管理的特性为转移,并随着管理特性的发展而发展。据此,我认为,知识经济条件下管理会计的新发展,一个重要的表现是管理会计从同“物本管理”相适应的传统管理会计向同“智本管理”相适应的管理会计人文化的方向发展。

   这样说,会不会同当前风起云涌的数字化浪潮相矛盾?我认为不矛盾,因为数字化浪潮,实质上是计算机化浪潮,是扩展人的左脑功能的浪潮,扩展左脑功能,的确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但不能进行严格意义上的创造。人文化浪潮则重在扩展人的右脑功能。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只有扩展人的右脑功能开启创造的闸门,才能进而取得丰硕的创造性成果!

   (一)管理会计人文化的组织基础与思想、文化基础

   1、组织基础。从纵向的集权化、控制性的管理转变为横向的、扁平式的分权化管理,以基层作为管理权力的基点,在组织成员之间形成一种平等的伙伴式关系,确立广大员工的主体地位,赋予他们充分的自主权、知情权和参与权,使每个员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有权依据他们直接掌握的信息,审时度势,适应情况的变化自行进行决策,并在其运作中形成一种以“自主管理”为基础的“自行调节”、“自行控制”、“自行适应”的机制。这种不是靠权力而是靠信息来维系的组织结构,是管理会计人文化的组织基础。

管理学的科学思维篇9

论文关键词:感悟;实证;研究证据;管理艺术;管理科学

《中道管理》研究了易经在管理上的应用,在详细剖析人性及西方X理论、Y理论的基础上,依据大学之道,提出管理的三向度,即“安人之道”、“经权之道”和“絮矩之道”,并用m理论来代表,认为中国式管理应以安人为目标,依经权而应变,用絮矩(将心比心)来促成彼此的和谐合作,实施真正适合中国人的中道管理。单向度地学习《中道管理》难以发现中国感悟思维在管理研究中的缺陷,笔者拟对比《一种新的管理范式——基于研究证据的管理》来分析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和文化互补的重要性。

1从传统感悟思维模式中突围

《中道管理》提出“重点管理”,整个论述充满了中国感悟思维气息。这个结论没有错,但是判断“谁是重点”的经验和理论可能会错,背后还有继续追问的空间。该结论有儒家“点到即止”的特质,又有道家的随意性和超脱性,暴露了中国感悟思维的局限。感悟只是体验中的某一瞬间对宇宙本真的洞见和彻悟,感悟方法是中国古代治学最常用的方法。感悟,注重的是经验的积累,强调的是个体的特殊感受和瞬间反应。

值得推崇的是中国感悟的结果往往直觉了事态的发展趋势。感悟一词,起于人的体验,着落于人的生命智慧。人的感觉经验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生物的刺激反应,就是因为人的感悟渗透着潜在的博弈;生命智慧不同于纯粹的理性,始终与感性粘连,在感悟发生时,因感而悟和因悟而感很可能是一种双向的辩证的运动,很难用因果分析讲清,是一种高度的直觉,“理论的形成并不完全来自于我们的现实和经验,我们没有理所当然的事实作为前提,通过‘唯心’的思考仍可得出唯物的结论,而且这种结论往往还具有真理性。感悟其实是在进行模糊的“思想实验”,“只可意会”是中国管理智慧的特色,也是局限。当代中国管理科学研究能够突破思维上“不可言传”的千年禁区吗?西方的实证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能够为“说不清”的中道管理智慧开辟言说的路径吗?某一瞬间的“偶然性”中有什么“必然性”?“道可道,非常道”可以理解成智慧,但也不排除某种思维的惰性。

《中道管理》没有用现代学术的形态系统深入地阐释“重点管理”这个法则;在文献e23中,却引用了国外的一个“重点管理”的研究证据:在“友好反馈”中,卫生保健系统执行主任,凭借偶然了解到的心理学知识:人决策时每次只能处理有限量的信息,开始对所辖20多个诊所考核指标实施“重点管理”,从原先200多个指标中,选择3类绩效指标——质量、成本、满意度。这3个方面都有一个总的测度。在下一个年度,通过使用更易理解的反馈形式,卫生系统的绩效得到了广泛改善,低绩效单位进步显著,“绩效考核体系”在“实证研究”中不断改进。把《中道管理》中“谁是重点”这个“感悟”到的答案,不是作为结论,而是作为研究的起点,使整个研究上升到以逻辑思维为主的实证科学研究层面。实证研究之所以在国际上风行,被国内管理学界信奉,一个不易察觉的原因是它的“假设和命题”蕴含感悟智慧,而“实证之后”的“结论”比“感悟结果”更加精准。

“20世纪50年代以来,实证主义的思想一直在社会科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实证主义认为现实世界是客观的。由于客观规律和事实的存在,使研究对象可以进行科学的测量,以此来解释、预测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根据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科学研究大多是从实验或问卷调查中得到数据,然后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研究结论。实证主义倡导的研究方法大多是用于检验预先建立的研究假设或命题,如果所得到的数据与研究假设的预期一致,就认为假设是可以接受的;一旦发现了与假设判断相反的结果,就有理由拒绝假设。换言之,实证主义思想强调的是理论的检验,而不是发展理论。在实证研究中出现的定性研究方法大多是为定量分析提供补充信息。”实证研究希望将研究纳人清晰的、可观测的、能重复进行的科学研究轨道,希望检验悟到的结果。“基于研究证据的管理”指出,中国管理智慧中的个人的直觉和洞察力,在“建立研究假设或命题”时,在“大胆假设判断”方面是大有作为的;而实证研究对“直觉和洞察力”所得的结果,是能够提供有效信息予以证实或证伪的。理论的进步,总是依靠试错来进行的,试错就是“有意识地、审慎地试图发现错误以收寻证据驳倒该理论,包括诉诸于以他自己的才智设计的最严格的实验检验。”也就是说“小心求证”时,实证研究行之有效,于是各有所长的中西思维方式在管理学研究中出现了一个榫头——对接。

关于这个榫头,吴冠中大师有一个比喻很贴切,他说:“艺术到高峰时是相通的,不分东方与西方,好比爬山,东面和西面风光不同,在山顶相遇了,但是有一个问题:毕加索能欣赏齐白石,反过来就不行,为什么?又比如,西方音乐家能听懂二胡,能在钢琴上弹出二胡的声音;我们的二胡演奏家却听不懂钢琴,也搞不出钢琴的声音,为什么?是因为我们的视野窄。”这句话启示我们要站到更高的国际视野,将充满感悟智慧的中国管理艺术与实证主义管理科学研究方法对接,才能把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学旗帜插上世界管理学研究的山巅。只有半山腰上固步自封的人才无视他人的长处,也只有没有文化信心的人才彻底依靠他人的长处。目前西方管理学研究的领先,正是因为他们“能听懂二胡,能在钢琴上弹出二胡的声音”,而我们“却听不懂钢琴,也搞不出钢琴的声音。”也就是说,实证研究方法暗含感悟智慧,而单纯的“中国式”感悟却难以进入实证的层面。

的确“因为我们的视野窄”。在管理中诸多问题恐怕不是一个笼统的“重点管理”能说清楚的,通过实证的科学研究,寻求合适的自变量,实现对应变量差异的解释,有助于实现管理学研究的严谨性。比如个人收入水平无法完全解释员工满意度,而组织情境、气氛、个人期望值和人格特征等外生变量,甚至误差变异,都有可能影响满意度,当我们把“逻辑思维的科学性与感悟”融合起来,通过实证研究,会得到一个比“凭印象”更科学的分配方案。又如,m理论指出“人是可以改变的,具有可塑性,但是要靠自己。这样论断对管理者而言,究竟有多大程度上的指导意义?尼采曾叹息:“自来,精神如同道德一样,成百次地实验而成百次地迷误。是的,人是一个实验。唉,许多无知和错误化作了我们的躯体!”在这个背景下,管理的首要问题,可能不是仅仅提出“人是可以改变的,具有可塑性,但是要靠自己”,而是要说清如何“改变”,如何发挥人的创造性,所谓民族复兴,就是把压抑、窒息的创造力重新焕发出来,从传统感悟思维模式中突围,认识现行研究方法、思维定势、管理模式的局限。

“基于研究证据的管理”受到美国实证研究严谨性的启发,认识到中国现行管理研究粗放和照搬西方理论的危机,悟到传统经验和理论的可错性,吸收当代美国学者研究成果,通过移植“溯因推理”和“双环学习”概念,开发了一种将具体组织作为实验对象的新管理范式。这种管理学研究方法,找到了中西思维方式在管理学研究中对接的榫头,在感悟中“溯因推理”,在“双环反馈”中检验其方案效果,并质疑方案赖以产生的因果关系。

中国管理学研究迫切需要这样的“榫头”。把管理问题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共性与个性有机结合。既关注一般性规律,也不忽视个性特点;既寻求普适性的管理方式,也照顾到具体情境。

郭重庆在各种会议上强调,管理学是个学以致用的科学,中国管理学界应该直面中国管理实践,从照着讲到接着讲,到接着做,接着中国传统文化讲,接着西方管理科学讲,接着中国近现代管理实践讲,既要重视理论升华,又要重视中国情境与实证研究。“接着”就需要“榫头”。有机对接,才能检验“悟到的东西”,推进研究结论。

2管理创新的本源:社会实践

管理的创新,人们往往从制度改革、时代变迁来探讨,恐怕这些因素只是管理创新的结果和外因,它们与创新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对基本观念的重新理解,很有可能找到创新本源。观念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视角,世界观转变是管理创新的指导思想。

“基于研究证据的管理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础:从个人层面看,基于研究证据的管理是研究者个人不断进化的有效途径,因为管理的决策对公司的命运有重大的影响,管理者的胜任力成为了关键性的并且常常是稀缺性的资源……这个进化的过程……更重要的是管理者观察、认识管理问题的范式的转变,世界观的转变和胜任力的提高。”这里,提出管理者转变世界观的问题,也就是管理创新要有新的指导思想;胜任力是指参与社会实践的深度、广度和力度。

管理学离不开哲学导航,哲学提供的正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有了世界观的转变,才会重新定位“我怎么管理?”“我怎么研究管理?”这样源头性的问题。“基于研究证据的管理”的内涵就是一种观察、认识与解决管理问题的新方式——既然经验和理论有可错性,就不得不在实践中寻找新的因果关系和基于“该关系”的方案,把管理推向了无止境探索和创造的路上。世界观决定着管理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质地,无形中左右着管理方法和管理研究的方法,新世界观一定是因为它终结某种旧的观念而熠熠生辉,“基于研究证据的管理”正是摆脱了感悟思维对“经验、理论”的过度依赖,才迈出了创新的步伐,其研究思路(见图1)。

反馈1是一个验证,或者说是一个试错的过程,试错是科学的保姆,因为“根据片面的知识而采取的行动难免要犯错误,关键是尽可能迅速改善我们的知识,尽可能及早发现我们的错误,并消除它。”该模型的优点在于其有一个纠错环节,即反馈学习的环节,因为“溯因推理”和“制定的方案”也具有“可错性”,其中有一个关键性的双环学习过程:由反馈1构成了一个单环的渐进性学习…根据绩效调整方案,形成同一因果关系下的不同方案,但是,它并没有质疑方案赖以产生的因果关系(a一6);由反馈2构成一个双环的变革性学习,即根据绩效的高低,它不仅仅反思制定的方案,而且质疑方案赖以产生的因果关系(a一6)的正确性,因而具有很强的自我纠错能力。这个研究过程不仅是一个科学的探索实验,而且也是一个将科学原理转化成管理实践的过程。在新的指导思想下,在社会实践中,不仅实现管理研究的创新,而且实现了管理活动的创新。

“基于研究证据的管理”以“友好反馈”为据,说明“问题b的确定、a—b关系的猜测、选择以及具体解决方案的设计,都深深打上了管理者的主观烙印,与管理者的经验,特别是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其内在的“溯因推理”逻辑机制吻合了管理的实践性、科学性、权变性特征,从而保障了管理的效果。“溯因”在中国感悟思维中是最模糊的,事实是在很多时候我们归因的往往未必是真正的原因。通过反馈2的自我纠错,“研究”把中国管理的朦胧感悟推进了理性思维的漩涡,是中国管理艺术向管理科学迈进的重要哲学台阶。凸显了研究结论具有“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的“科学”特质。艺术与科学的融合,“感悟一实证的对接”将使管理学研究向更高阶段迈进,更加精准,其概念模型(见图2)。

《中道管理》探讨的是管理的艺术,而“管理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注定管理学具有艺术和科学2个维度。人本主义管理学研究范式正在兴起,中国人文传统在管理学研究中的地位正在提升,这为科学和艺术二维交融提供了时代契机。

中国感悟思维下的《中道管理》强调主观感应,重想象,直观对象,主要靠感性,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基于研究证据的管理”在感悟中注入了逻辑思维,强调客观理性,重推理,主要靠理智,以抽象思维为主。从个别中揭示一般,从个性中抽象出共性。分析对象,构造概念体系,对客观规律的不断揭示和描述,其哲学根源是遵循因果决定论,严谨而规范。

中华民族思维定势决定了中国人与管理艺术性有天然的血缘。德鲁克强调,管理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人文艺术——之所以称其为“人文”,是因为它涉及知识、自我认知、智慧和领导艺术等基本要素,知识、智慧与艺术等与个人价值观有关的来源离不开民族的人文传统,因此制度、文化、社会结构等民族性格因素作为自变量或调节变量必须是中国管理理论建构的因素,但不是全部。在中国管理情境中,更需要的可能不是我们拥有的,恰恰是我们缺乏的。管理科学的“中国性”不是指在中国应用西方的管理理论和定理,而是说这个管理理论和定理是中国人创造的;不是独立选择的,而是独立创造的;它是被现代中国管理困境激发出的学术原创冲动,它体现着中国人的管理思想和文化,它开启着中国人的管理世界,代表中国向世界输出有中道管理特色的管理科学。

3“中道管理”有待继续道说

“目前,中国管理研究相对滞后,研究基础较为薄弱,特别是在研究方法的规范性和研究成果的原创性方面,与西方管理学研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难以融人国际管理学界的主流。”

“基于研究证据的管理”也指出,基于研究证据的管理在中国推行的最大困难是研究方法和研究证据的匮乏,最流行的案例教学强调的是问题的解决,而忽视了研究证据;人们关注的是具体方案而不是何以至此的原理,缺乏理论挖掘的学术研究,只是现实量的累积,始终无法实现质的突破。

原理的匮乏是研究方法局限和研究成果的原创性不足导致的。中国传统管理研究方法的局限是过分依赖感悟思维,遗忘了多元化的思维方法和多元化的理论范式,窒息了学术原创的活力。

中国管理学要摆正文化的客观性与历史继承性的关系,不泥古、不媚外,必须刺激我们民族长期处于麻木状态的一个重要穴位——以逻辑思维为主的科学研究意识,激发出学术原创的冲动。

中国管理学发展离不开中国情境,更离不开中国管理学研究者的人文情怀。

从孔子提倡的“思无邪”,到后来主张“发乎情、止乎礼”,“温柔敦厚”的儒家传统,无不统摄在“人”必须符合统治阶级的道德规范这一铁腕之下,统治者要求人们正直而温和,宽厚而谨慎。几千年的专制文明一方面使人文明了,另一方面为了巩固集权统治也从某种程度上扼制了人的自我意识、自由精神、创造活力。温和谨慎难免固步自封,专制下自由的强音愈来愈弱,因循守旧窒息了创造的火花。中国封建专制文化的阴影难以消除,“大一统”难以培养自由、创造的精神和独立、自主的人格。爱因斯坦指出:“科学的发展,以及一般的创造性精神活动的发展,还需要另一种自由……这种精神上的自由在于思想上不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也不受一般违背哲理的常规和习惯的束缚……社会也能做很多事来促进它实现,至少不该去干涉它的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管理学发展的真正动力是研究者的创造力的激活,“基于研究证据的管理”闪现了这种学术创造力的火花,昭示着当代管理研究出现“中华气质”的可能性。

形成当代管理研究“中华气质”,第一要敢于质疑,任何创造都是建立在对一切既定文化成果质疑的基础上的。问题意识是一个学科生存、发展的关键,是学术研究的生命和灵魂“基于研究证据的管理”开篇就指出现行的2类管理依据经验和理论都是有局限的,并着手创造一种新的管理依据。

第二要认清中西管理学“现成价值”局限。“中道管理”的局限是感悟思维的局限,是管理科学视野下管理艺术的局限;而实证研究擅长检验“假设或命题”,多强调的是理论的检验,而不是发展理论,理论的原创迫切需要在实证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感悟思维的优势,进入下一轮“大胆设想和判断”。《中道管理》的直觉和洞察力往往直接抵达了一个新的假设和命题,不可小觑。克服双重局限的方法既不是照搬西方管理理论,也不是因循守旧,而是“感悟一实证无缝对接”,“创造”普适性的现代管理理论。创造成就了我们民族辉煌的历史,也只有创造才能奠定这个民族在世界管理学上的地位。

目前,中国管理学之所以难以产生“中国性”,原因多少在于管理研究者以自己所选择、所认同的研究方法对待中国管理困境,始终在现成的管理思想中徘徊,以不同的“学术选择”代替“创造”。这样的管理学研究只是选择性的学术,产生不了思想性的学术。

管理学的科学思维篇10

作为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了解本专业的特色、要求及就业方向,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提高自己专业能力。

1.1专业特色

笔者认为,作为一门专业学科,必须与整个学校其它专业学科和谐发展,且需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从而形成本专业的特色。所以,在建设学科的时候,需在牢牢把握突出科学技术背景、突出工具类知识、突出工作和就业能力、突出面向具体就业岗位的思想,使学生在掌握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同时,掌握各种现代管理学科知识、思想、方法和技能。从而实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专业特色。

1.2专业要求

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业有成后,可以从事的行业虽然涉及面较广,但总得来说,主要是流向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中外大中型企业以及民营企业等的行政相关岗位的工作。所以,在专业要求上,主要学习行政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行政学理论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社会调查与统计、公文写作和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及科研的初步能力。

2.专业能力培养的方法

对于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政策敏锐、信息获取与分析、公共事件的调研与分析、组织协调等能力方面要求比较高,因此,在大学学习阶段,就应该注重和有意识的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2.1专业知识的学习

这是学习行政管理专业,提高专业能力最基本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是本专业学生专业思考、专业行事的第一步。必须对专业知识以及与此相关专业的知识有一个基础性的了解,对专业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必须掌握。清楚行政管理专业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清楚行政管理专业与相关专业的联系,如与政治学的关系,与经济学的关系,与管理学的关系,与社会学的关系以及与法学的关系等。

2.2专业思维的培养

专业思维的形成基础虽然取决于自身活动的科学定位,但在实践的过程中,专业思维往往发挥指导和衡量的作用。所以,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需要努力将知识转嫁成指导自己思考与实践的思维模式,形成专业性思维。

2.3专业方法的培养

方法是思维的具体外在表现。对于行政管理这门实践性要求比较高的专业来说,专业方法的合理运用,往往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成效。在学习的过程中,常会发现很多同学对理论知识基本掌握了,但在应用起来却不知如何运用。这主要就是专业方法没有掌握的问题。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注意培养运用专业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如:理论联系实际法、案例分析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定量研究法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