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安全溯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42:06

农产品安全溯源篇1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控制;现状;特点;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30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3)05-0312-02

近年来,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也越来越重视。因此,应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1]。

1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控制现状

1.1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控制现状

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频繁发生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为此,欧盟专门制定了更加严格的食品标识与可追溯法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也要求在美国国内和外国从事生产、加工、包装或掌握人群或动物消费的食品部门,于2003年12月12日前向该局进行登记,以便进行食品质量安全跟踪与追溯。日本有一套完整的食品安全监督体制,包括对食品的生产、经营记录,保证了食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个环节都可以追溯,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就可以及时追溯到根源,从2001年开始,日本开始试行并推广农产品与食品的追踪系统。

1.2国内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控制现状

我国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也很重视,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如《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溯源控制工作提供了保障。此外,农业部的“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实施的“中国条码推进工程”等,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国的部分省市区都已经在开发与实施农产品的可追溯系统,如北京、上海、宁夏、山东、江苏等地[1-2]。

2主要特点

追溯系统的数据主要来自4个部分,一是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信息,包括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基本情况等介绍;二是农产品生产环境(空气、土壤、水质)等化验信息;三是农产品生长过程中的管理信息,包括所使用的农药化肥等信息;四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部门对农产品上市前的检测信息。采用严格的身份验证技术手段,确保信息的真实、准确、权威、有效。追溯系统的数据采集必须由具有数据采集资格的人员进行操作,对于所采集的数据进入追溯系统数据库则由质量安全部门进行统一审核。其特点:一是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农产品的生长环境、生长过程和检测机构的检测数据。能够唯一准确标志农产品的信息,是农产品进入市场的身份标记。二是市、镇、生产基地三级追溯系统应达到实时连接与监控,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部门的随时监督与管理。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实时准确反映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一方面可以省去人工处理检测结果,避免人为将数据修改,保证检测结果和追溯结果的准确、公正和有效;另一方面可以满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机构实施动态监控和直接获取检测、追溯数据。三是追溯系统可以满足当前农产品安全发展的急迫需要,为农产品上市前、流通和消费期间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满足消费者了解所购买的农产品的信息的要求。从技术上保证所购买的农产品是经过产品质量部门检测的产品,一旦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能够根据追溯系统追溯事故根源及相关责任人员,从而可以做到明白消费、安全消费的社会要求。四是可以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特别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部门对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管理和控制,引导农产品生产基地按照食品安全的有关标准和法规进行安全生产,预防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发挥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功能。五是满足农产品合格上市的要求,具有追溯功能的农产品不仅可以在进入国内市场上增加安全保障体系,而且满足当前国际形势对食品进入国际市场的要求,从而可以增加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开拓市场,带来更高的经济收入。

3存在的问题

3.1信息追溯难度较大

目前,农产品的信息追溯难度较大,主要是由于从事农产品生产的人们在对农产品进行销售时并不提供其相关的产品信息,使得处于供应链中下游的销售者和消费者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不能及时有效地向上追溯。

3.2信息真实性缺乏监控

要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能够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要保证农产品信息录入的真实有效性。目前,我国尚无有效的机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录入的信息进行有效监管,信息的录入真实性仅靠工作人员的诚信和自律,这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信息追溯造成一定的影响。

3.3系统不兼容,造成资源浪费

目前,各个地区都在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建立了不同的追溯系统,但是由于各个地区建立的追溯系统不能够互相兼容,不利于信息的追溯与政府部门的监管,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3]。

4建议

4.1加强指导,提高信息传递意识

加大对农产品生产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宣传力度,提高其质量安全意识和信息传递意识,使其能够自觉地在进行农产品销售时附上该产品真实有效的生产信息,为日后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提供信息源。

4.2整合资源,实现数据互通共享

虽然目前各个地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不同,但是其基本结构大同小异。因此,可对这些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进行不同程度的整合,建立1个全国统一的信息平台和数据分拨中心,将各地、各种农产品的生产、销售信息均录入,使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都能在网上查询到农产品的信息,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2]。

4.3强化质量,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

通过科技立项、拨付专项资金等方式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的开发、研制和整合,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在农产品生产中的应用。要加强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培训,既要培养一批能准确把握体系建设要点、推动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的人才队伍,又要形成一批能掌握追溯信息技术要领,解决相关技术问题的专业人才队伍[4-6]。

4.4完善制度,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提供法律依据

尽快出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办法,明确追溯管理职责,界定参与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加强追溯信息的核查,针对提供虚假信息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严厉打击失信行为,以保障追溯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结合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生产档案记录、包装标识、市场准入等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3]。

4.5推行编码,推广农产品产地编码溯源制度

探索建立农产品产地溯源制度,实现产品安全信息的可溯源管理,实现快速定位、快速跟踪、快速反应,最大限度降低农产品安全问题可能带来的危害[2,7-9]。

5参考文献

[1]高云峰,任萃文.我国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研究现状[J].饲料博览,2011(4):19.

[2]陈松,钱永忠,王为民,等.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现状与问题分析[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1(1):50-52.

[3]阮桂丽,赵爱鸿,王黎,等.青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2(2):73-75.

[4]刘俊华,金海水.国外农产品质量快速溯源的现状和启示[J].物流技术,2009(11):251-253.

[5]周琼,曾玉荣,翁伯琦,等.台湾畜禽产品履历制度及其对福建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启示[J].台湾农业探索,2009(4):42-46.

[6]方海.国外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体系研究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7]张利国.食用农产品生产者质量信息传递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与经济,2010,23(5):53-56.

农产品安全溯源篇2

什么是农产品(食品)溯源

究竟什么是农产品(食品)溯源?其中又包括哪些过程?农产品溯源体系专家、浙江鸿穗谷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平向与会代表做了详细介绍。他说,所谓农产品(食品)溯源又称农产品(食品)安全溯源,是指在农产品(食品)生产供应销售的各个环节中,无论是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终端,还是消费终端到消费源头,其相关信息都能被追踪到,从而使农产品(食品)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始终处于有效监控之中。农产品(食品)溯源全过程包括农产品(食品)产地、生产记录、加工、生产者信息、物流、食品认证等。很多消费者对于食品溯源了解不多,他们往往忽略了其中的物流追溯环节。

农产品(食品)可追溯体系是一套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路径,通过条码能追溯到产品的生产班组、时间、流程。它是通过追溯管理,对造成质量安全事故的责任人实行质量追究,从而强化生产经营者的质量安全意识。建立农产品可追溯制度,可以从根本上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农产品可追溯制度,使农产品生产、运输、销售等所有环节的每一步都有记录,是保障农产品质量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农产品(食品)溯源能够帮助企业有效管理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防止窜货,以次充好的现象,同时系统的数据能够支持公司销售决策,辅助管理。食品溯源系统不仅可以保障消费者权益,而且是食品企业维护诚信经营、建立良好品牌形象的重要利器。

追溯体系作为保障农产品和食品安全的有效手段,早已受到一些国家青睐并被广泛使用,其优势在于,一方面,降低监管部门信息获取成本,提升监管效率;另一方面,倒逼企业提高安全意识,主动进行风险控制。

建立农产品(食品)追溯体系,可通过向消费者提供生产商和加工商的全面信息,使消费者了解食品的真实情况。农产品(食品)的来源地及生产流程信息可从计算机或移动设备中查看,消费者可以掌握供方消息并决定是否购买。有关部门在监管过程中一旦发现某种农产品(食品)存在安全隐患,便可根据溯源信息迅速追溯到产品的原料来源、生产加工过程、仓库管理、物流运输、销售环节等信息,查出问题所在,尽快采取相关应对措施。此外,在农产品(食品)可追溯体系的监管环节,监管部门可将严重存在农产品(食品)安全隐患的食品企业逼退市场,帮助生产质量好的企业建立信誉,从而保证食品产业链上诚信企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总体来看,我国的农产品(食品)追溯体系还处在试点推广阶段,因此在很多地方,老百姓对于农产品(食品)追溯还很陌生,更谈不上有效运用了。纵观各地实践不难发现,区域分割、部门分治、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仍比较突出,没有形成有效的标准体系及高效的地方联动、部门合力。以食品为例,目前国家层面就有几个部委在推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不同体系之间的融合并不理想,需要把几个追溯体系统一起来协调推广。

实践证明,可追溯机制是目前农产品(食品)质量管理和危机控制中最重要的武器,也是一条非常成功有效的安全监管经验。作为追溯系统的参与方,都要从维护最广大公众利益出发,各司其职、相互支持、紧密配合,尽快实现食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溯源体系与精准扶贫

自中央提出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后,精准扶贫已成为各地政府的首要政务。但在扶贫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存在很多难点,比如帮扶措施主要为提供部分资金、赠送生产资料、修改或改造贫困群体住房,甚至只是提供一些生活用品而已;绝大多数对贫困户的产业帮扶实施依然是重生产轻市场,只关注生产环节,比如更换品种,扩大生产规模,但是无法得到市场营销方面的帮扶,完全脱离产业发展规律;绝大多数的减贫帮扶措施依然侧重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很少根据贫困户所处的实际环境和优势尝试新的产业。

针对以上问题,溯源体系可以在精准扶贫上起一定作用。溯源体系可以连接消费端,将产品的品质、特色甚至产品的故事传达给消费者,使产品得到消费者青睐。通过生产信息记录和消费行为分析,可以帮助产品实现精准营销,将产品卖到需求者或潜在需求者手中,增加销量。溯源体系功能丰富,可以帮助产品实现电商引流,获得更多消费者的关注,逐渐增加产品销量,同时也可以增加旅游宣传等功能模块,拓展新的帮扶产业及销售渠道。

农产品安全溯源篇3

[摘要]在国际上,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要求对出口到当地的部分食品必须具备可追溯性要求否则就不允许上市销售。发达国家建立的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除了可以有效保证食品安全卫生和可以溯源外,其贸易壁垒的作用也日益凸显。由此可见,我国建立农产品可追溯体系不仅能为人民群众的饮食健康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同时也是打破国外因食品安全追溯而设置的贸易壁垒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世界上主要国家实施可追溯系统的基本情况的介绍和对比研究,对我国可追溯系统的实施提出了相关建议。[关键词]贸易壁垒农产品可追溯系统一、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含义及重要性1.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含义。可追溯系统(traceabilitySystem)就是在产品供应的整个过程中对产品的各种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存储的质量保障系统,其目的是在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时,能够快速有效地查询到出问题的原料或加工环节,必要时进行产品召回,实施有针对性的惩罚措施,由此来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农产品可追溯系统”是追踪农产品(包括食品、饲料等)进入市场各个阶段(从生产到流通的全过程)的系统,有助于质量控制和在必要时召回产品。从用途上讲,农产品分为食用农产品和工业用农产品。就目前食品安全事件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的危害来说,解决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迫在眉睫,本文主要论述针对“食用农产品”的可追溯系统。2.实施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必要性。可追溯系统最早应用于汽车、飞机等一些工业品的产品召回制度中。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食源性疾病危害巨大。国际上,疯牛病、禽流感等疾病相继爆发和传播,在国内,发生了苏丹红、劣质奶粉等食品质量事件,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实施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重要性日益凸现。(1)农产品可追溯系统是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效的手段。iSo9000认证、Gmp(良好操作规范)、SSo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点分析系统)等多种有效的控制食品安全的管理办法纷纷被引入并在实践中运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上述的管理办法都主要是对加工环节进行控制,缺少将整个供应链连接起来的手段。可追溯系统强调产品的惟一标识和全过程追踪,对实施可追溯系统的产品,在其各个生产环节,可以实行HaCCp、Gmp或iSo9001等质量控制方法对整个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产品信息进行跟踪与追溯,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可以有效地追踪到食品的源头,及时召回不合格产品,将损失降到最低。(2)实施农产品可追溯成为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之一。在国际上,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要求对出口到当地的部分食品必须具备可追溯性要求。欧盟管理法规no.178/2002要求从2005年1月1日起在欧盟范围内销售的所有肉类食品都能够进行跟踪与追溯,否则就不允许上市销售。日本决定在2005年之前建立优良农产品认证制度,对进入日本市场的农产品进行“身份”认证。发达国家建立的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除了可以有效保证食品安全卫生和可以溯源外,其贸易壁垒的作用也日益凸显。由此可见,我国建立农产品可追溯体系不仅能为人民群众的饮食健康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同时也是打破国外因食品安全追溯而设置的贸易壁垒的重要手段,对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起到重要的作用。二、国内外农产品可追溯系统比较研究(1)1.国内外实施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基本情况介绍。(1)国内现状。①进行了食品可追溯系统初步的研究,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标准和指南。我国关于食品溯源体系的研究始于2002年,在研究和实施过程中,逐步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标准和指南。如为了应对欧盟在2005年开始实施水产品贸易可追溯制度,国家质检总局出台了《出境水产品溯源规程(试行)》,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会同有关专家在借鉴了欧盟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编制了《牛肉制品溯源指南》。陕西标准化研究院编制了《牛肉质量跟踪与溯源系统实用方案》。②一些地方和企业初步建立了部分食品可追溯制度,了一些法规。2001年7月,上海市政府颁布了《上海市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暂行办法》,提出了在流通环节建立“市场档案可溯源制”。2002年,北京市商委制定了食品信息可追踪制度,明确要求食品经营者购进和销售食品要有明细账,即对购进食品按产地、供应商、购进日期和批次建立档案。2005年9月20日北京市顺义区在北京市率先启动蔬菜分级包装和质量可溯源制,天津市为了确保市民购买到可靠的无公害蔬菜,实行无公害蔬菜可溯源制,推出网上无公害蔬菜订菜服务。③进行了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初步试点。2011年,由国家质检总局、山东省潍坊市及寿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等部门共同协作,在寿光田苑蔬菜基地和洛城蔬菜基地进行蔬菜质量安全可溯源系统的探索。中国物品编码中心通过“中国条码推进工程”,推动条码技术在我国食品可追溯中的应用。先后在陕西、北京、上海、山东等地开展食品追溯技术研究和试点,如在上海建立的“上海超市农产品查询系统”,在北京建立的金维福仁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牛肉产品跟踪与追溯自动识别技术应用示范系统”,在山东寿光实施蔬菜可追溯信息系统,、在江西建立水果溯源信息系统等。从2011年2月8日起,上海市通过“上海食用农副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对食用农副产品的生产过程监控、条码识别和网络查询进行系统管理。农业企业通过“食用农副产品安全信息条形码”给每个产品建立起相应的生产档案。福建省首个肉品质量查询系统2005年8月28日在厦门市正式开通,这种系统可让消费者获知肉品生产经营的所有信息,从而可以有效地控制肉品的生产质量。济南市从2005年9月起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市场准入制、食品安全事故可追溯制和不合格食品退市制等。2011年由北京市农业局和河北省农业厅共同承担农业部的“进京蔬菜产品质量溯源制度试点项目”,由河北6县市蔬菜试点基地使用统一的包装和产品标签信息码,向北京市新发地和大洋路两个批发市场供货。2.主要发达国家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现状分析。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应用可追溯系统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1)欧盟的农产品可追溯系统。欧盟的农产品可追溯系统应用最早,尤其是活牛和牛肉制品的可追溯系统。欧盟把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纳入到法律框架下。2000年1月欧盟发表了《食品安全白皮书》,提出一个项根本性改革,就是以控制“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为基础,明确所有相关生产经营者的责任。2002年1月欧盟颁布了178/2002号法令,规定每一个农产品企业必须对其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料、辅料及相关材料提供保证措施和数据,确保其安全性和可追溯性。根据牛肉标签法,欧盟国家在生产环节要对活牛建立验证和注册体系,在销售环节要向消费者提供足够清晰的产品标识信息。(2)美国的农产品可追溯系统。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农产品可追溯系统主要是企业自愿建立,政府主要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2003年5月FDa公布了《食品安全跟踪条例》,要求所有涉及食品运输、配送和进口的企业要建立并保全相关食品流通的全过程记录。美国的行业协会和企业建立了自愿性可追溯系统。由70多个协会、组织和100余名畜牧兽医专业人员组成了家畜开发标识小组(USaip),共同参与制定并建立家畜标识与可追溯工作计划,其目的是在发现外来疫病的情况下,能够在48小时内确定所有涉及与其有直接接触的企业。(3)日本的农产品可追溯系统。在农产品可追溯系统应用方面,日本走在前列,不仅制定了相应的法规,而且在零售阶段,大部分超市已经安装了产品可追溯终端,供消费者查询信息使用。在政府的推动下,日本从2001年起在肉牛生产供应体系中全面引入信息可追踪系统,要求肉牛业实施强制性的零售点到农场的可追溯系统,系统允许消费者通过互联网输入包装盒上的牛肉身份号码,获取他们所购买牛肉的原始生产信息。(4)其他国家的农产品可追溯系统。英国政府建立了基于互联网的家畜跟踪系统(CtS)。该系统记录了家畜从出生到死亡的转栏情况,农场主通过该系统的在线网络来登记注册新的家畜,查询其拥有的其他家畜的情况。加拿大从2002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强制性活牛及牛肉制品标识制度,要求所有的牛肉制品采用符合标准的条码来标识。国家牲畜标识计划(nLiS)是澳大利亚的家畜标识和可追溯系统。活牛采用经过nLiS认证的耳标或者瘤胃标识球来标识身份,牛迁移到新的地点时,养殖场或屠宰场的射频身份读取器将读取并在nLiS数据库中记录其迁移信息。巴西农业部决定,从2011年3月15日起,对肉牛实施强制性生长记录,实行从出生到餐桌的生长情况监控。3.国内外发展比较研究。(1)政府在农产品可追溯系统建立中都起到了较重要的作用。从国外发达国家到我国,我们都可以看到政府在农产品可追溯系统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包括日本、欧盟、加拿大、英国等国家,也包括中国。(2)农产品可追溯系统多是先从家畜产品开始。我国和国外发达国家相似,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建立首先都是从家畜产品开始的,特别是很多国家都是首先从牛肉产品开始的。(3)农产品可追溯系统中使用的技术手段比较类似。国外发达国家在开展农产品可追溯系统时,通常使用ean.UCC码作为追溯的主要技术手段。(4)消费者支付意愿具有共性。在实施可追溯系统中,国外与我国消费者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可支付意愿。国外研究显示如果附加关于食品安全和动物福利保证的产品信息,那么对可追溯性的支付意愿更高。三、对我国实施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相关建议从上面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国外发达国家可追溯系统取得的一些经验对我国实施可追溯系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建议。1.农产品可追溯系统要逐步建立,不能操之过及。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建立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在我国还没有足够的经验之前,应该首先选取单位价值比较高的产品进行试点,一旦获得一定的成功和经验后,再向其他产品推广,更符合我国的发展实际。2.要选择一部分条件比较成熟的企业进行试点,再逐步推广到更多的企业。我国地域广阔,企业数量重多,规模资质各不相同,因此在实施农产品可追溯系统中应该首先选择规模比较大,条件比较成熟的企业进行试点,取得一定的经验后再进行推广,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进一步加强政府在农产品可追溯系统建立中的主导地位,同时可以考虑建立专门的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管理部门进行协调与管理。在我国农产品可追溯系统建立初期,政府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为在建立初期,企业花费成本较高,收益不能马上显示,因此从市场经济运行的角度来看,在我国企业缺乏主动建立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动机,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作用非常重要,将对我国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的建立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我们完全可以向西方国家那样,首先可以强制一部分企业实施可追溯,等市场条件逐渐成熟,再逐渐过渡为市场化运作。另外,从我国目前实施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现状来看,政府尽管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但是多头管理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管理机构,不同的省都有着不同的管理,往往造成了很多事件的冲突不协调,例如,不同行业和系统开发出来的可追溯条码就各不相同,存在不相容,效率不高的现象,因此建立一个国家负责管理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权威机构,统一行动,会提高我国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效率。参考文献:黄敏:农产品加工,欧美区域全链食品追踪体系和中国食品追溯体系展望,2005(9,10):1~7孔洪亮李建辉:利用ean·UCC系统开展食品跟踪与追溯.电子商务世界专刊.自动识别技术与应用,2003(3):12~13

农产品安全溯源篇4

关键词:产地准出;质量安全;农产品;质量追溯

中图分类号:F322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70133160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的安全是一个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源头即为农产品,国务院、党中央历来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高度重视。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农产品产地准出是质量安全监管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实行产地准出,建立完善的追溯制度,能够有效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1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与质量追溯的概述

1.1产地准出

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的定义是指在农产品生产前、生产过程中以及生产后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生产以及质量控制的安全监管措施[1]。产地准出最主要的任务是保障农产品的生产安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的建立以及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在农产品生产的过程中,产品质量必须达到国家安全标准,并由乡镇或以上级别的安全监管部门提供相关合格证明并确认其质量安全后方能准许将该农产品运出。换句话说,在生产过程中,农业生产者需严格按照农业标准化进行生产,确保农产品生产有操作过程、有管理制度、有质量监测以及生产记录,确保产品合格,实现产品产地准出。农产品产地准出能够为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科学、统一的评判依据,使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及消费安全得到保障。

1.2追溯制度

从文献资料的角度进行分析,“追溯”主要包括“追踪”以及“溯源”2个部分。“追踪”是指对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每个环节以及相关流通主体进行正向追踪;“溯源”是指对问题食品的发生环节以及责任人进行逆向溯源,2者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2]。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追溯制度是为了实现农产品安全生产与产地准出建立的行为方式或规则,包括“产品控制”以及“过程控制”[3]。“产品控制”仅仅包括对农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测,“过程控制”不仅要检测农产品的质量,还需记录相关的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生产档案,该追溯制度能够有效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2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与质量追溯的对策

2.1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实现产地准出

从当前的现状进行分析,我国农产品的市场流通体制尚未完善,大多数农民缺乏标准化生产的认知性与积极性,且大多数生产者缺乏较高的文化素质,对标准化知识的掌握程度不高,从而无法有效推动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及产业化[4]。因此,应对农业产业化生产进行大力变革,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的标准为要求,在生产前、生产中以及生产后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可通过企业投资拉动、政府投入带动、农民生产自动以及社会支持促动等方式来对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服务体系、监管体系及质量体系进行完善,从而实现基地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及规模化发展,最终实现农产品品牌化,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的成本降低,将产地准出及质量追溯的效益提高。

2.2建立管控制度体系,完善追溯制度

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质量安全控制是确保安全生产以及人民群众消费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必须建立并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及体系,完善质量追溯制度。重点抓好基地创建制度、基地验收制度及基地监管制度。基地创建制度:主要包括基地生产管理、准入管理、投入品管理、技术管理及经营管理等制度,对基地创建进行严格把关,并采用服务、契约、资产联结等产业化方式对农产品基地进行经营,实现农户、基地以及企业对接。基地验收制度:成立专业的评审组,采用标准化、程序化的方式对生产基地进行严格验收,使基地的建设质量得到保障。基地监管制度:基地监管制度包括对生产过程、环境、产品质量等方面的管理,_保“过程控制”,从而实现产地环境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全面覆盖管理控制体系,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控。

2.3政府合理补贴,积极宣传推广

由于当前市场上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与质量追溯存在优质不优价的现象,准出与追溯的成本较高,而农业生产者在付出成本后未能获得较高的利润,从而缺乏自主参与的意愿[5]。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农产品产地准出及质量追溯的补贴,使农业生产者在宣传培训、信息记载等准出与质量追溯中付出的成本得到弥补,从而积极参与产品准出与追溯。另外,政府还应借助媒体等传播媒介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以及质量追溯的概念、意义等方面进行宣传,从而使消费人群对准出与追溯的了解程度有所提高,实现产品的优质优价。

3结束语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当前社会的关注热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安全消费的重点,对治国安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农产品的质量进行安全监管时,应该确保产前、产中以及产后的质量安全,严格遵循质量追溯制度,对农产品生产进行管理控制,实现产地准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兴芸.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农技推广,2015,14(1):8-10.

[2]王彩霞,罗素娥,袁盛清.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与追溯制度建设――基于娄底市中心城区“菜篮子”工程生产基地建设的调查[J].湖南农业科学,2015,22(7):113-116.

[3]赖立彩,苏光团.追根溯源抓准出长效监管促安全――泰顺县积极开展茶叶产地准出管理工作[J].农业科技通讯,2010,35(11):24-25.

农产品安全溯源篇5

关键词:追溯体系建设;现状;问题;建议

从2008年开始,陕西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未来几年,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飞跃时期,笔者依据陕西追溯体系建设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

1陕西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现状

1.1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全面开展

在省、市、企业等各个层面,在果畜菜茶等众多产品上都进行了追溯体系建设试点。陕西省优农中心建设了追溯信息平台和数据库,在蔬菜、苹果、樱桃、甜瓜、猕猴桃等产品上开展了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参与追溯的企业或合作社达到300多家。省农垦集团依托全国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在大荔农场开展了樱桃、苹果、酥梨的质量追溯。榆林、铜川、西安、商洛、宝鸡、安康、汉中等均启动了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渭南建设了果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系统。

1.2追溯信息平台建设日趋完善

经过多年探索,全省统一的追溯信息平台已经建成并日趋完善,表现为一网一数据库。一网为“陕西省优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网”门户网站。一数据库为“陕西省农产品质量追溯数据库”。利用一网,可实现监管部门、企业同时登陆,同步操作。利用一数据库,可实现全省数据共享互联,并预留接口,上可接即将建设的国家平台,下可接各市县自建平台,平级可接食药监追溯平台。同时,平台前连生产,后接消费,集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监管四位一体,既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也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又是一个宣传推介平台。

1.3企业积极参与并从中受益

全省开展追溯体系建设的企业超过500家,产品涉及到果蔬茶粮蜜等,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企业效益也得到提升。平利的绞股蓝开始只是一家企业参加追溯,当年的销售额就由之前的10万元增加到100多万元,此后多家企业纷纷主动要求加入,目前开展追溯的企业达10多家;西安白鹿原休闲农业园区在开展追溯试点后,客户电话咨询,明确要求要购买有追溯标签的樱桃;留坝蜂蜜有了二维码的身份证后,每瓶售价高出普通蜂蜜50%左右;在市场推动下,紧连企业利益的追溯体系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可和支持。

2陕西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2.1指导不力

各地在法律法规及中央指导之下陆续开展了质量追溯工作,但指导力都比较弱。农业部在2007年了《农产品产地编码规则》和《农产品追溯编码导则》2个行业标准后,至今未出台相应的追溯管理办法或实施规范;国家追溯平台目前还在建设中,技术标准、接口标准等还未公布。各地的追溯工作都是在摸索中前进,技术标准、实施规范都无法统一。我省自2008年试点建设,目前仍未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多地自建平台和省级平台因技术标准不同短期内无法实现数据共享。

2.2认识不足

虽然人们对追溯有了一定认识,但多停留在字面意思上,对于什么是追溯,为什么要实施追溯,实施追溯有什么意义没有深层次认识。调研中,仅有30%的企业负责人有意愿在本企业内部建立追溯制度。多数企业受制于管理水平和资金投入,短期内无法开展追溯制度建设。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对如何开展追溯,建设关键点和难点等的认识还停留在概念上,市县领导对追溯的认知多停留在政策上文件中,还没有计划在辖区内开展追溯制度建设,更谈不上对追溯工作的重视。仅有10%的受访消费者愿意为追溯产品付出更高的价值,价格还是决定消费者购买倾向的主要因素,优质优价难以在短期内实现。

2.3研发不够

追溯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技术,追溯制度建设依赖于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集成,应尽快克服各环节的技术及资源整合瓶颈。农业生产本身链条长、环节多、信息量大,目前陕西省追溯信息采集多是人工录入,还未应用较为先进的射频技术、基因技术,目前试点工作过多纠缠在信息采集上。

3我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建议对策

3.1强化政府在追溯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体系建设,制度先行,政府部门要牵头拿总。省级要尽快出台《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办法》,明确政府、企业、生产者等各行为主体在追溯体系建设中的职责、义务;明确技术支撑单位;加快出台陕西省追溯体系建设指导意见,指导推动各地尽快开展工作。广泛开展宣传,争取更多的市县开通运行追溯平台,实现规模效应。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制定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和实施方案,将责任明确到人,保障各项工作措施切实有效并落到实处,确保追溯体系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和常态化运行。

3.2建设“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信息平台”

追溯体系建设的核心是信息的采集与传递,而信息只有累积到一定的量后才会发生质变。必须统一思想,整合资源,树立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一盘棋”的思想,构建全省一盘棋建设格局。由省厅牵头,统一管理模式,统一追溯编码规则,统一数据格式,统一追溯标识,建设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信息平台,要以追溯为基础,把农业投入品、农业执法、农产品检测、风险预警、舆情监督等纳入平台,形成贯通农产品产销全程的信息大数据。各市县建成的平台和省级平台保持数据共享、信息互通;没有条件建设平台的要应用好省级平台,动员企业加入,切实履行监管责任。

农产品安全溯源篇6

关键词:农产品;电子商务;可追溯

一、引言

近些年食品安全问题频出,对农产品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因此,可追溯流程管理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内大多数研究停留在对可追溯技术与可追溯技术对线下农产品意义的研究,例如文献主要研究整个系统的设计与分析;文献主要研究可追溯在生产中的检测技术;文献主要介绍了当前主流的个体标识技术;文献主要研究系统构架的组成。对于可追溯的意义研究也颇有成果,文献阐述了可追溯系统对食品安全的意义与整体系统的构建。

近些年来,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迅猛,而农产品由于其一些特有的性质,一直没能够在电商领域有良好的发展。但是随着物流业的发展,运营模式的转变,有更多的商家与消费者开始尝试这一领域。2012年仅淘宝网经营农产品的网店26.06万家、销售额达198亿元。可是农产品电商发展落后的事实摆在眼前,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进入流通领域的实体农产品的价值总额为2.45万亿元,占当年社会物流总额的1.4%。而可追溯技术并没有在农产品电子商务中起到应有的作用,没有将技术的创新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运营模式的不断变化,可追溯概念的出现与技术的创新引领了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营模式的新一轮创新。

二、当前农产品电商瓶颈分析

据我们对宁波两家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的调查显示结果如下,就目前两公司的发现状况,不容乐观。七禾有机蔬菜每天仅有200-300单,而且采用会员制销售的情况下新增会员数量几乎为0;乐活厨房的用户数量偏少,其中活跃用户约占总注册人数的35%,在电子商务平台上每天都会接到40到50个订单,每个订单的消费金额基本在100元~150元。从宁波具有代表性的农产品电商可以折射出农产品电商这个行业的现在遇到瓶颈。

针对农产品电商遇到的瓶颈现状,我们特地对消费者群体进行了调查,部分数据显示如下:

图1图2

图1结果显示,顾客对网购农产品的最大的担心还是在食品安全问题,物流运输占第二位,这恰恰反映了农产品电商的生产和流通环节是消费者最担心的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消费者存在这样的疑虑,主要是两方面原因造成的。

1.商家对农产品质量的不重视

在农产品的生产方面,主要存在产地环境污染、生产主体缺乏培训、商家道德素质低下等问题。而在在流通方面,农产品完全不能靠普通的物流系统实行,商家们在运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配送的成本高、速度慢等。冷链配送也在近年来兴起,这也受到了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的关注,但是企业自己建立冷链配送系统成本高,如果交由第三方物流公司运输,又不能完全确保农产品的安全。

图2显示了绝大部分消费者对网购农产品的质量不放心,蔬菜、水产等生鲜农产品保质期不长,经过长途的运输,质量问题也是消费者最在意的。

仓储也是对农产品质量的一大考验,对不同的农产品需要使用不同的储藏方式,有冷藏、冷冻、干燥或脱水、常温湿润等等不同的环境。企业必须保证在交到顾客手中之前,食品的质量是没有问题的,但也正是储存过程会频发安全问题,比如没有按照规定冷冻导致食品变质,或者冷冻温度不够低,新鲜蔬菜没有在湿润环境中导致水分流失等等,因此农产品的仓储也是一大问题。

2.监管不力

政府监督机制是否执行到位对农产品安全有着严重影响。中国食品安全体系在法律标准和技术保障等方面存在差距,我国的食品从生产到餐桌的全程监管未能形成紧密的链条,尤其对于农产品电子商务这类新新产业而言,监管处于真空期,不法商家容易钻空子。

三、可追溯系统技术

可追溯性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指能够追溯食品在生产、加工和流通过程中任何指定阶段的能力。因此,对于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关键技术的分析也可以从三个环节,即生产环节、加工环节和流通环节着手。

可追溯系统整体框架图如下所示:

对农产品实行可追溯制度,可以利用现有先进的技术,如环境因素检测技术实时监测农产品的生长环境;基因分析技术确定产品的来源与成分;质量安全监测技术监测最终商品的保质期、质量、安全状态;地理空间科学与技术包括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从生产、加工、存储、运输等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个体标识技术区分了不同的农产品,需要对所有农产品进行标识,并且这个标识在整条供应链中必须保证是唯一、清晰的;数据库技术整合了所有追溯信息,便于信息的统一管理与查询,其中包括了十分关键的编码技术,统一编码是开展追溯的基础。

四、可追溯系统对农产品电商的创新

1.提升消费者信任度

根据调查问卷分析表示,在网络上购买农产品时,绝大部分消费者最关心的是农产品的质量问题。农产品电商采用可追溯的农产品管理系统,记录农产品从生产、加工到销售到消费者手中的全过程,同时通过网页终端显示给消费者。消费者可以看到网购到的农产品的所有信息,提高了对所购产品的信任,从而乐于从网络上购买农产品。

2.加强监管

对于电商卖家,可追溯的农产品管理系统有益于对农产品安全进行监控。目前我国的质量安全监测主要采用抽检的方式,但是农产品种类繁多,在安全标准上也有一定的差异,采用这种方式往往会导致检查结果不准确不全面,导致近几年国内农产品农药、激素过量使用等安全问题的爆发。可追溯系统追踪农产品生产加工的全过程,可以从根本上监控农产品质量,当出现质量问题时也可以快速追溯寻找到问题环节,及时处理危机,降低成本。

3.减少自身损失

农产品对仓储与物流要求比较高,不同的农产品需要使用不同的储藏方式,不同的运输方式,如何控制好农产品的仓储物流问题,成为局限现阶段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之一。使用可追溯的农产品管理系统,可以方便电商卖家监控农产品的仓储运输。根据文献《家畜和畜产品可追溯系统研究进展》报道,我国水果蔬菜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为25%~30%,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如何高效地转运农产品,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可追溯系统能够记录农产品生长、采摘、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信息,记录农产品从源头到终端的所有信息,那么在仓储调度的过程中能够清楚地统计流动信息,通过分析农产品销售的各个渠道以及流量,可以及时准确地对市场做出的预期,从而设计出优化的运输路线,降低仓储损耗,加快运转周期。

4.促进品牌建设

农产品的价格受到农产品市场供需的影响比较大,价格不稳定。可追溯农产品做为一种比较新型的农产品,目前的竞争压力主要来自价格。通过使用可追溯的农产品管理系统,将安全健康的理念附加到农产品上,让可追溯农产品形成自己的品牌价值,与一般的农产品差异化,从而有效减少市场价格变动带来的冲击。同时可追溯系统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消费者能对产品有更深的了解,在购买的过程中,能够慢慢地积累起对产品品牌的认知程度,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可溯源的产品对于农产品本身的品牌建设有一定的效用。

5.拓展市场

在国际贸易层面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国家针对于我国技术上的弱点在农产品出口上设置绿色壁垒,经常受到各种打压。在农产品上增加可追溯技术,从科技上提升农产品的价值,这有助于我们打破绿色壁垒,将我国的农产品销往海外市场。

五、可追溯农产品电商创新意义

由于农产品电商的特殊性,在生产、流通、储存、销售环节中相比其他商品有一定的难度,其主要问题存在于产品的安全问题与标准化问题。全程可追溯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消费者在电商网站上购买农产品的疑虑,监督权从第三方交到了消费者自己手中,减少信息不对称。通过可追溯系统,不仅可以完善农产品生产流通过程,降低损失与运营成本,在种植、流通、贮存、销售等环节都有重要意义,还能消费者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为农产品电商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海龙,蒋平安,张霞,等.基于web的农产品追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新疆农业科学,2010(9)

[2]王纪华,陆安详,马智宏.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与农田环境监测技术研究[J].农业质量标准,2007(增刊):26—28

[3]王纪华,陆安详,马智宏.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与农田环境监测技术研究[J].农业质量标准,2007(增刊):26—2.

[4]谢菊芳,陆昌华,李保明,等.基于net构架的安全猪肉全程可追溯系统实现[J].农业工程学报,2006,22(6):218—220.

[5]张爱学.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6):255-256.Doi:10.3969/j.issn.1672-3198.2011.16.160

[6]《农产品电子商务白皮书(2012)》

[7]《2013-2017年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全景调研与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8]殷梦华.农产品安全问题研究述评[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07:14-17.

[9]方炎,高观,范新鲁.我国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研究[J].农业质量标准,2005(02)

[10]王纪华,陆安详,马智宏.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与农田环境监测技术研究[J].农业质量标准,2007(增刊):26—28.

农产品安全溯源篇7

关键词:有机农业;辽宁;发展现状;质量可追溯

收稿日期:2011-01-05

作者简介:金丹(1983―),女,辽宁沈阳人,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工作。

中图分类号:S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1-0073-03

1引言

发展有机农业是保护生态环境、节约稀缺资源、发展农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障人体健康的需要,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效防治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发展生态环保型经济、构筑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跨越式发展、打破国际“绿色壁垒”的重要举措。

人们通常将不使用农药、化肥的农业理解为有机农业,但这只是有机农业的必要条件,并不能体现出有机农业的实际内涵和有机农业的精华。世界上不同的国家,根据本国的国情和有机农业的侧重点不同,对有机农业概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我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5年4月实施的《有机产品》标准(GB/t19630.1-19630.1)对有机农业的定义是: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2辽宁省有机农业、有机食品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辽宁省有机农业、有机食品产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总量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底辽宁省有机农产品认证企业达55家,产品总数312个,生产认证面积5.5万hm2,实物产量7.7万t,销售额3.8亿元,出口创汇1597万美元,品牌影响不断提升,为满足国内外市场对安全优质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以“绿色芳山”为代表的有机食品生产企业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生产安全、优质、健康有机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道路。被辽宁省政府评为首批“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其基地被授予“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在看到成果的同时,还要意识到辽宁省有机农业、有机食品发展面临的问题。辽宁省有机农业以生产有机豆类为主,加上一些花生、大米、野生天然产品如松蘑等。有机生产基地面积很大,总产量高,但是产品相对单一。作为日常消费量很大的果蔬类有机产品的发展则跟不上国内外的需求。有机食品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如商品性有机肥、生物农药等供应不足或缺乏专门的供应部门。

3辽宁省有机农业、有机食品发展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3.1利用自然环境优势,发展优势有机产业

辽宁省位于东北地区的南部,是中国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优越,是发展有机农业、有机食品的最佳地区之一。辽宁省东部农业生态环境条件良好,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环境洁净、交通便利,特色农业优势明显,没有工业“三废”污染源,产地环境符合有机农产品产地环境要求,是辽宁省得天独厚的生产优质、安全农产品的后花园。在东部地区建设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因地制宜发展有机农业生产,不但有利于保持东部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而且对推动东部地区优良环境优势向农业生产优势转化,增强辽宁省农业市场竞争力、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3.2以标准化生产为基础,建立严格质量管理体系

有机农业的突出特点是,不以评价安全为最终取向,而是重在生产过程,通过生产加工过程的一系列准则标准,约束和规范生产者的操作,保证产品的质量。在发展有机农业过程中,不仅要继承传统农业优良的种植习惯,同时要按有机农业原理和标准的要求进行科学的作物轮作安排,施用堆肥恢复和培肥地力;运用物理的和生物的综合措施控制和防治作物的病虫害。有机食品生产企业可以安排专人负责每个基地,建立种植户档案,统一印制,发放田间管理记录卡,内部检查员随时根据技术准则对生产过程进行检查,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逆向追踪体系等等。

3.3以“公司+农户”为运作模式,发挥规模生产效益

采用龙头企业、“公司+农户”订单运作模式,即公司与农户签订种植合同,由龙头企业提供技术指导,统一管理、统一种植、统一收获、统一加工和销售。所谓“龙头企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是以农产品加工、储藏、运销企业为龙头,围绕一项产业或一种产品,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的一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龙头企业外接国内外市场,内接农产品生产基地与农户,形成一种“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组织格局,在这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下,经济利益主体是龙头企业和农户两方。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方式主要是合同契约,利益分配主要是保护价让利,纯收益分成等。使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这种模式下的有机生产组织规模大,专业性较强,组织严密,运作规范,管理层次较高。

3.4发挥政府的行政推动作用

在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下,发展有机农业、有机食品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推动,各级地方政府应因地制宜,出台相关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利用地方资源环境优势加快发展有机农业。对于有较好基础条件且具有有机先进理念的企业,政府应给予政策上、技术上乃至资金项目方面的支持,以鼓励其带动当地循环经济的发展,促进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3.5建立和完善有机农业、有机食品质量可追溯体系

追溯是指从供应链的下游至上游,以一个或多个标准为基础,鉴别供应链定产品的来源与特性的能力。作为国家政策性文件,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最早在2007年中央1号文件中提出。按照农业部《种植业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建设方案》的总体目标,依托《全国种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管理平台,按照生产可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溯的基本要求,通过规范产地和产品编码、档案记录、包装标识、产品召回、责任追溯等一系列管理,在示范成功的基础上,稳步推进质量追溯实施进程。

(1)建设辽宁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可以利用农委辽宁金农网管理平台,建立与农业部管理平台接口对接的,省级网络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系统,逐步扩大到市、县,建设市县管理子平台。完善市、县管理机构设备配置。建立省、市、县三级数据管理中心(包括编码数据库、生产档案数据库、产品检测数据库和认证信息数据库),通过互联网,实现本区域和全国范围的产品质量可追溯。

(2)完善全省质量追溯管理体系。协调各市、县质量安全管理系统,围绕追溯系统建设和运行情况需要,制定《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维护与管理制度》、《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编码管理办法》、《可追溯农产品质量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管理规范。利用政府推动力量和市场引导作用,立足强制性规范与调动生产者积极性相结合,逐步扩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体系的覆盖范围。

(3)推动实施产品和产地编码制度,完善产品身份识别手段。建立企业基础信息数据库,以农户和产地为基础编码信息,指导企业建立编码制度,使之成为追溯信息的有效载体,建立生产者质量安全责任制度,从源头做到地块、生产责任人和农产品身份的可识别、可追溯。

(4)按照良好农业规范(Gap)组织生产,建立农产品生产电子档案。良好农业规范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标准体系,其核心是可追溯,强调全过程档案记录。电子档案是实现产品质量“数字化”管理的基础,记录内容包括地块、面积、生产者、种植品种、播种期、施用肥、药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使用停用日期、农残检测情况以及采收、清洗、包装、贮藏和运输等信息。将这些内容通过网络系统传输到信息中心,就可形成产品的田间电子档案,同时产生追溯编码,管理部门可通过信息系统对企业生产情况进行跟踪监督。

(5)建立标识管理制度,规范包装标识。结合产品包装标识加贴和管理的需要,设计制作统一的“辽宁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标签”,与农产品追溯编码相对应,实现产品包装标识和追溯编码的同步加贴。追溯标签内容包括品名、产地、生产者、包装日期、生产标准、电话、产品追溯码、查询网站、查询电话等基本信息。消费者可以通过查询系统查询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信息。

(6)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公众查询系统。消费者和监管者可以通过拨打电话或在网上查询产品的产地、生产过程等相关信息,如购买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就可据此查到货源,实现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查询和追踪。

(7)相关知识和业务操作培训。组织技术力量,对各市、县农业管理部门以及各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质量追溯、良好农业操作、软件操作和管理制度等相关知识,对编码设立和田间生产档案的填写进行现场演示和指导。

(8)舆论宣传,树立追溯产品形象。利用各种新闻媒体、互联网等渠道,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建设的宣传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追溯制度建设的进展情况,扩大追溯产品的知名度和对同类产品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和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建设,提高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4结语

辽宁省虽不是农业大省,但近几年的有机农业、有机食品发展经验证明,只要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和健康意识,在任何具备条件的地区,有机食品都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不仅可以做到有限资源的持续利用,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有效地结合起来,而且能够将农业产业化与市场国际化统一起来,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既可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又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志平,乔玉辉.有机农业[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中国农学会.有机农业110[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3]马卓.中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06(11):81~82.

[4]郭春敏.中国有机农业现状和发展战略研究[J].当代生态农业,2006,15(1):88~90.

DiscussionaboutacceleratingtheDevelopmentoforganicagricultureandorganicFoodinLiaoningprovince

JinDan1,Fanweiyan2,LiuShuang2,ZhangXuefeng1

(1.GreenFoodDevelopmentCeterofLiaoningprovince,Shenyang110032,China;

2.LiaoningargriculturaltechnologySchool,Shengyang110161,China)

农产品安全溯源篇8

发展有机农业是保护生态环境、节约稀缺资源、发展农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障人体健康的需要,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效防治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发展生态环保型经济、构筑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跨越式发展、打破国际“绿色壁垒”的重要举措。人们通常将不使用农药、化肥的农业理解为有机农业,但这只是有机农业的必要条件,并不能体现出有机农业的实际内涵和有机农业的精华。世界上不同的国家,根据本国的国情和有机农业的侧重点不同,对有机农业概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我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5年4月实施的《有机产品》标准(GB/t19630.1-19630.1)对有机农业的定义是: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2辽宁省有机农业、有机食品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辽宁省有机农业、有机食品产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总量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底辽宁省有机农产品认证企业达55家,产品总数312个,生产认证面积5.5万hm2,实物产量7.7万t,销售额3.8亿元,出口创汇1597万美元,品牌影响不断提升,为满足国内外市场对安全优质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以“绿色芳山”为代表的有机食品生产企业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生产安全、优质、健康有机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道路。被辽宁省政府评为首批“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其基地被授予“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在看到成果的同时,还要意识到辽宁省有机农业、有机食品发展面临的问题。辽宁省有机农业以生产有机豆类为主,加上一些花生、大米、野生天然产品如松蘑等。有机生产基地面积很大,总产量高,但是产品相对单一。作为日常消费量很大的果蔬类有机产品的发展则跟不上国内外的需求。有机食品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如商品性有机肥、生物农药等供应不足或缺乏专门的供应部门。

3辽宁省有机农业、有机食品发展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3.1利用自然环境优势,发展优势有机产业

辽宁省位于东北地区的南部,是中国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优越,是发展有机农业、有机食品的最佳地区之一。辽宁省东部农业生态环境条件良好,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环境洁净、交通便利,特色农业优势明显,没有工业“三废”污染源,产地环境符合有机农产品产地环境要求,是辽宁省得天独厚的生产优质、安全农产品的后花园。在东部地区建设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因地制宜发展有机农业生产,不但有利于保持东部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而且对推动东部地区优良环境优势向农业生产优势转化,增强辽宁省农业市场竞争力、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3.2以标准化生产为基础,建立严格质量管理体系

有机农业的突出特点是,不以评价安全为最终取向,而是重在生产过程,通过生产加工过程的一系列准则标准,约束和规范生产者的操作,保证产品的质量。在发展有机农业过程中,不仅要继承传统农业优良的种植习惯,同时要按有机农业原理和标准的要求进行科学的作物轮作安排,施用堆肥恢复和培肥地力;运用物理的和生物的综合措施控制和防治作物的病虫害。有机食品生产企业可以安排专人负责每个基地,建立种植户档案,统一印制,发放田间管理记录卡,内部检查员随时根据技术准则对生产过程进行检查,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逆向追踪体系等等。

3.3以“公司+农户”为运作模式,发挥规模生产效益

采用龙头企业、“公司+农户”订单运作模式,即公司与农户签订种植合同,由龙头企业提供技术指导,统一管理、统一种植、统一收获、统一加工和销售。所谓“龙头企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是以农产品加工、储藏、运销企业为龙头,围绕一项产业或一种产品,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的一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龙头企业外接国内外市场,内接农产品生产基地与农户,形成一种“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组织格局,在这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下,经济利益主体是龙头企业和农户两方。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方式主要是合同契约,利益分配主要是保护价让利,纯收益分成等。使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这种模式下的有机生产组织规模大,专业性较强,组织严密,运作规范,管理层次较高。

3.4发挥政府的行政推动作用

在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下,发展有机农业、有机食品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推动,各级地方政府应因地制宜,出台相关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利用地方资源环境优势加快发展有机农业。对于有较好基础条件且具有有机先进理念的企业,政府应给予政策上、技术上乃至资金项目方面的支持,以鼓励其带动当地循环经济的发展,促进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3.5建立和完善有机农业、有机食品质量可追溯体系

追溯是指从供应链的下游至上游,以一个或多个标准为基础,鉴别供应链定产品的来源与特性的能力。作为国家政策性文件,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最早在2007年中央1号文件中提出。按照农业部《种植业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建设方案》的总体目标,依托《全国种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管理平台,按照生产可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溯的基本要求,通过规范产地和产品编码、档案记录、包装标识、产品召回、责任追溯等一系列管理,在示范成功的基础上,稳步推进质量追溯实施进程。

(1)建设辽宁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可以利用农委辽宁金农网管理平台,建立与农业部管理平台接口对接的,省级网络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系统,逐步扩大到市、县,建设市县管理子平台。完善市、县管理机构设备配置。建立省、市、县三级数据管理中心(包括编码数据库、生产档案数据库、产品检测数据库和认证信息数据库),通过互联网,实现本区域和全国范围的产品质量可追溯。

(2)完善全省质量追溯管理体系。协调各市、县质量安全管理系统,围绕追溯系统建设和运行情况需要,制定《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维护与管理制度》、《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编码管理办法》、《可追溯农产品质量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管理规范。利用政府推动力量和市场引导作用,立足强制性规范与调动生产者积极性相结合,逐步扩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体系的覆盖范围。

(3)推动实施产品和产地编码制度,完善产品身份识别手段。建立企业基础信息数据库,以农户和产地为基础编码信息,指导企业建立编码制度,使之成为追溯信息的有效载体,建立生产者质量安全责任制度,从源头做到地块、生产责任人和农产品身份的可识别、可追溯。

(4)按照良好农业规范(Gap)组织生产,建立农产品生产电子档案。良好农业规范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标准体系,其核心是可追溯,强调全过程档案记录。电子档案是实现产品质量“数字化”管理的基础,记录内容包括地块、面积、生产者、种植品种、播种期、施用肥、药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使用停用日期、农残检测情况以及采收、清洗、包装、贮藏和运输等信息。将这些内容通过网络系统传输到信息中心,就可形成产品的田间电子档案,同时产生追溯编码,管理部门可通过信息系统对企业生产情况进行跟踪监督。

(5)建立标识管理制度,规范包装标识。结合产品包装标识加贴和管理的需要,设计制作统一的“辽宁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标签”,与农产品追溯编码相对应,实现产品包装标识和追溯编码的同步加贴。追溯标签内容包括品名、产地、生产者、包装日期、生产标准、电话、产品追溯码、查询网站、查询电话等基本信息。消费者可以通过查询系统查询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信息。

(6)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公众查询系统。消费者和监管者可以通过拨打电话或在网上查询产品的产地、生产过程等相关信息,如购买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就可据此查到货源,实现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查询和追踪。

(7)相关知识和业务操作培训。组织技术力量,对各市、县农业管理部门以及各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质量追溯、良好农业操作、软件操作和管理制度等相关知识,对编码设立和田间生产档案的填写进行现场演示和指导。

(8)舆论宣传,树立追溯产品形象。利用各种新闻媒体、互联网等渠道,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建设的宣传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追溯制度建设的进展情况,扩大追溯产品的知名度和对同类产品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和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建设,提高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农产品安全溯源篇9

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广大消费者及农业和食品行业最为关注的问题,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都在探索解决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热点问题,并已开始在许多方面付诸实践。为此,我国各省、市纷纷在积极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为老百姓的健康生活保驾护航。

北京市蔬菜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北京市蔬菜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是依据欧盟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制度和我国GB/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采用国际通行的ean/UCC编码技术,以生产履历中心为管理平台,以iC卡和产品追溯码为信息传递工具,以产品追溯标签为表现形式,以查询系统为服务手段,实现蔬菜从生产基地、加工贮运、批发市场及零售市场的全过程质量安全追溯。其工作原理:为每一个生产经营主体配备iC卡,记录主体信息及产品信息;产品在交易过程中,须通过iC卡读写设备将有关信息向下一环节复制传递;在复制传递的同时,将双方信息相捆绑,并上传至履历中心数据库;产品进入零售市场前,产品信息通过iC卡传递累加;当产品进入零售时,通过iC卡识别及标签打印设备打印追溯标签,实现可追溯。该系统由生产履历中心、追溯码生成及标签打印系统、iC卡授权管理系统、追溯信息识别及传递系统和信息查询平台5个部分构成。

南京市农产品质量安全iC卡智能化追溯监管系统

南京市按照“产地准出,市场准入,标志溯源,实时监控”的思路,借鉴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产品实行产地编码的管理模式,通过以iC卡监管体系为依托建立并实行了农产品进场销售的“索票索证”制度,设立iC卡监管公示牌,用于亮证经营。南京市农产品质量安全iC卡智能化追溯监管系统主要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站、管理平台、用户平台、iC卡智能管理、检测检验和语音查询系统,其工作原理:以优质安全农产品标志为质量溯源的重要载体,以南京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站为监管平台,以iC卡号和防伪查询码为查询手段,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信息从生产环节到流通环节再到消费者手中的传递。

寿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寿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主要由企业端信息管理系统、食品安全质量数据平台和终端查询系统三部分组成。企业端信息管理系统主要针对蔬菜生产企业采用信息技术和条码技术,应用ean/UCC系统对蔬菜生产信息、包装信息、物流信息以及企业基本信息进行标准化编码,控制企业的生产加工过程,对蔬菜从种植、收购到加工包装全过程进行计算机管理。食品安全质量数据平台以山东省质监系统的金质工程网络平台为依托,主要接收企业端、检验机构和认证机构的各种信息,借助该平台可以保证终端市场(超市)每天能接收到最新的信息。通过扫描蔬菜产品包装上的追溯码,市场(超市)终端查询系统将准确地显示公司的基本情况、蔬菜的种植农户以及施肥和用药情况、收购时间、加工人员和加工日期、检验信息等各项数据。

农产品安全溯源篇10

(河北工程大学,a.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b.农学院,河北邯郸056038)

摘要:为加强畜禽产品的质量控制,将肉鸡生产纳入HaCCp(Hazardanalysisandcriticalcontrolpoint)体系,对肉鸡生产过程进行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通过互联网技术,采用Javaee(enterpriseedition)技术架构,以SpringSide3为开发框架,结合mySQL数据库管理系统和tomcat服务器,设计了肉鸡生产、屠宰、销售以及信息管理和宣传公示网站模块的系统平台。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肉鸡从生产、屠宰、储运、销售环节的质量控制与追溯,在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保证肉鸡产品的质量安全。

关键词:肉鸡产品;质量控制;追溯

中图分类号:S81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4-0974-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4.053

收稿日期:2014-04-17

基金项目: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3227111D;12213522D)

作者简介:申艳光(1970-),女,河北邯郸人,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的研究,(电话)15097673714(电子信箱)464834138@qq.com。

中国肉鸡产业发展至今已有30多年,其发展的迅速性是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行业典范。同时肉鸡产品占国内消费的比重逐年增加,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近年来,国内外各类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除了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外,同样对经济、政治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引起众多国家的高度重视[1,2]。发达国家从自身利益出发,更加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并开始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国内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由于法律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淡薄,导致畜禽产品中农药、兽药与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倘若不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畜禽产品质量,中国畜禽业不但会失去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国内市场的份额也将被吞噬。肉鸡产业面临新的形势,在保护国内市场的同时获得国际认可,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3]。

为了保障肉鸡产品的质量安全,让消费者吃上放心的鸡肉,本研究基于中国国情,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与HaCCp(Hazardanalysisandcriticalcontrolpoint)、Gmp(Goodmanufacturingpractice)等管理体系相结合,构建了肉鸡产品质量控制与可追溯系统[4],对肉鸡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进行追本溯源,以便责任单位、监督机构能够及时快速的处理。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涵盖肉鸡饲养、屠宰加工行业的标准体系;肉鸡生产与管理信息化,并对产品安全实施全程的质量控制;实现从肉鸡生产、屠宰加工、储运到销售环节的信息跟踪与追溯[5];实时查询、评价、投诉与反馈消费者购买到的肉鸡产品。

1系统的设计

软件系统的设计需要选定开发架构、确立体系结构,再根据需求进行系统的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等。

1.1肉鸡溯源系统的开发架构

系统采用了伸缩性大、平衡负载能力强、跨平台优势的Javaee架构,为肉鸡溯源本身具有的复杂性和今后所需的可扩展性提供了保障。整个系统的设计都建立在SpringSide3框架之上,其核心技术有Spring2.5、Hibernate3、Struts2、JQuery、SpringSecurity2.0等。Struts2主要起控制和视图层展示作用。Spring主要是实现类与类之间的松耦合,其核心是依赖注入(inversionofcontrol,ioC)和面向方面编程(aspectorientedprogramming,aop);Hibernate用作数据持久层[6,7]。JQuery承担创建友好的交互式网页应用的任务。SpringSecurity则提供了声明式的安全访问控制策略解决方案。

1.2肉鸡溯源系统结构的设计

从肉鸡双亲开始溯源,按生产链逐级标识并编码,遵循eanUCC编码方案,形成了出雏编码、肉鸡脚标、加工编码等环节的肉鸡销售编码标识[8]。同时,结合鸡肉产品生产的HaCCp、Gmp体系,将关键生产步骤的技术指标作为跟踪溯源的重要信息。对于养殖企业,将雏鸡来源、养殖环境、添加剂、饲料、兽药、免疫、储运等7个环节作为关键控制点的溯源信息。在屠宰企业,选取加工环境、检验、工具消毒、储运等4个环节作为溯源信息。将销售企业中的交易对象、成品来源、产品去向、储运等4个环节作为溯源信息。另外宣传公示网站是面向消费者和广大网民的查询监督平台[9,10]。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图如图1所示。

1.3肉鸡溯源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对肉鸡产品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归类和整理,结合实际需求作出实体-联系(entity-Relationship,简写e-R)图,再根据完整的e-R图建立所有的数据库表。

2系统的实现

在实现软件系统的初期需要搭建开发环境,再按照系统设计阶段得出的设计方案编写具体的代码。

2.1开发环境的搭建

肉鸡溯源系统使用Java语言,在集成开发环境myeclipse8.5下编写实现。数据库采用oracle公司的mySQL5.5,web服务器选择了apachetomcat6.0。部署使用SpringSide3作为开发框架。

2.2肉鸡溯源系统的实现

1)肉鸡养殖模块的实现。肉鸡养殖模块由工作人员实时记录肉鸡饲养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消费者可通过宣传公示网站查询肉鸡养殖模块的部分溯源信息,肉鸡出栏后需要进行检验、检疫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肉鸡养殖模块的实现框架如图2所示。

每个肉鸡养殖企业拥有管理员和信息录入员两种角色,管理员可管理本企业内部用户、饲养栋舍、生产资料、基础设施等信息。肉鸡各栋舍信息录入员要及时录入肉鸡饲养的溯源信息,例如:光照、温度、湿度、氨气水平、饮水量、饲料、通风、消毒、病史、免疫等信息。

2)肉鸡屠宰模块的实现。肉鸡屠宰模块主要按照标准屠宰工艺流程记录屠宰加工过程中的溯源信息。肉鸡屠宰企业的角色也分为管理员及信息录入员两种。管理员能够管理用户、基础设施以及工艺流程录入的信息等。信息录入员需要录入屠宰加工过程中操作的时间、车床、消毒情况及操作员等信息。肉鸡屠宰模块如图3所示。

3)肉鸡销售模块的实现。肉鸡销售模块的角色同上所述,需要记录销售日期、地点、负责人、销售员、销往单位、数量等信息。

4)宣传窗口模块的实现。宣传窗口只归拥有宣传窗口管理权限的用户使用,其系统默认的操作角色就是超级管理员。超级管理员不属于任何公司,而是肉鸡溯源系统管理单位的成员,其主要职能就是在宣传公示网站各项内容,起到监督企业、倾听消费者意见、保护公众食用肉鸡食品的安全等作用。

5)系统设置模块的实现。系统设置模块原则上也只归超级管理员使用,具有创建用户、权限分配、基础数据录入、公司加盟等功能。系统设置模块如图4所示。

6)宣传公示网站模块的实现。基于B/S架构的宣传公示网站包含了7个子模块。肉鸡溯源子模块中消费者需要根据追溯码查询肉鸡信息;本系统也提供了可供手机二维码扫描的追溯接口,这种追溯方式更加实用有效;企业信息子模块由第三方机构结合各公司的生产经营方式、消费者的投诉咨询等信息,列出企业排名;消费者可以根据模块中的信息更好地选择安全放心的肉鸡产品;监管机构子模块即上述提及的第三方机构,实时动态子模块了肉鸡领域相关的最新消息;公众服务子模块给肉鸡企业合作、投资和农户的生产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公众参与子模块是消费者强有力的监督工具,通过它可以将消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向监管部门反映,以便其做出迅速的处理;健康园地子模块能够把有关食品安全的知识普及给广大消费者。肉鸡溯源系统宣传公示网站如图5所示。

3其他关键技术

除了上述提及的技术外,肉鸡溯源系统的实现还使用了很多其他的新兴技术。

3.1条码技术

目前最常用的还是一维条码(简称条码),如ean码、交叉25码、Codabar码等。一维条码的缺点是信息量小、防伪性和纠错能力差、数据库依赖性强,但其制作简单、制造成本低廉、使用广泛的特性也不容忽视。二维条码是一种多行、连续、长度可变的字母数字式码制,并且采用多种元素宽度,总共包括49个字符。主流的二维码有QRCode码、pDF417码、Code16K码等。二维码具有信息量大、防伪性和纠错能力强的特点,但其使用没有一维条码广泛[11,12]。本系统结合一维条码与二维条码的优势,在溯源信息采集阶段使用了ean编码的一维条码,在肉鸡产品追溯阶段使用了QRCode编码的二维条码。整个系统配合使用两种条码技术,更好地达到了肉鸡溯源目的。

3.2编码技术

eanUCC系统提供了供应链中一套可行的编码体系,其中ean/UCC-128码制是目前从完整性、可靠性和灵活性上来讲最为合适的一维码制,其能够表示可变长度的数据,并且可以把若干信息编码在同一个条码符号中[8]。例如:ai(01)表示数据为全球贸易项目代码(Gtin),本研究中肉鸡溯源系统中指代肉鸡的脚环号;ai(251)表示动物来源代码;ai(11)表示产品的生产日期,采用YYmmDD格式;ai(7030)表示屠宰场批准号,由前4位邮政编码和3位屠宰场编号组成。这样,就完成了供应链中各环节溯源信息的标识[13]。肉鸡溯源标签如图6所示。

为适应消费者对肉鸡溯源的需求,本系统提供了便捷的二维条码追溯方式。二维条码的码制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公示网站的溯源接口地址,第二部分是肉鸡溯源编码。宣传公示网站预留了供手机二维码追溯的溯源接口。至于手机二维码解析工作则由现成的二维码应用软件来完成,例如淘宝android客户端、微信ioS客户端等。

4小结

肉鸡产品质量控制与追溯系统利用现代网络、通信等技术,解决了大量信息的传输、存储以及快速检索问题,在肉鸡生产、加工、销售环节把与产品安全有关的信息串连起来,真正实现了肉鸡产品的质量控制与追溯。选用了合适的条码、编码技术,方便快捷地对问题产品进行追究,切实保障了消费者食用鸡肉的安全性。但本系统现今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溯源信息录入方式为人工输入,其细化程度也不够全面;二维码应用局限于消费者追溯环节,其溯源阶段的信息传递方式也有待加强等。随着研究的深入,后期具备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条件后,会在此基础上对该系统进行改良,使其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申杰,潘爱銮,皮劲松,等.湖北省肉鸡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4):5567-5571.

[2]白云峰,陆昌华,李秉柏.肉鸡安全生产质量监控可追溯系统的设计[J].江苏农业学报,2005,21(4):326-330.

[3]赵金石.我国肉鸡质量追溯系统应用现状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2011,47(8):45-48.

[4]王建德.肉鸡屠宰加工企业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管理模式的建立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5]陈长喜,张宏福,飞颉经纬,等.肉鸡安全生产全过程跟踪与可追溯平台的设计[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9):263-269.

[6]陈宗娇.基于Struts+Spring+Hibernate多层框架的web应用系统研究与实现[D].辽宁阜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

[7]符培炯,杜忠军.Spring在实现mVC构架中的应用[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6,16(6):236-241.

[8]孔洪亮,李建辉.全球统一标识系统在食品安全跟踪与追溯体系中的应用[J].食品科学,2004,25(6):68-69.

[9]陆昌华,王立方,谢菊芳,等.工厂化猪肉安全生产溯源数字系统的设计[J].江苏农业学报,2004,20(4):259-263.

[10]白云峰,陆昌华,李秉柏.肉鸡安全生产质量监控可追溯系统的实现[J].江苏农业学报,2006,22(3):281-284.

[11]赵丽,邢斌,李文勇,等.基于手机二维条码识别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J].农业机械学报,2012,43(7):124-129.

[12]王永红.基于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QRCode编码应用与实现[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3):5486-5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