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43:22

生态农业的重要性篇1

虽然我国的植保机械近些年有了一定发展,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很落后。农药在叶片上的沉积率还不到40%,这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国外的植保机械已大量使用静电喷雾、低量喷雾、控滴喷雾等先进技术,药液在植物表面的沉积率可以达到90%以上,因此,我们应该致力于开展低毒高效农药,精密喷洒农药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以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可见,发展机械精密喷洒农药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农民的投入,还会减少农药残留对于农业环境污染及人身伤害。机械精密喷洒农药技术对于农业环境、农产品质量和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机械秸秆粉碎还田技术

秸秆还田技术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减少地表水径流量和水分蒸发,提高土壤养分,抑制杂草丛生,而且可以减少农民对土地上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据有关专家测算,一公顷耕地如果做到秸秆还田,可以相当于增加255kg的磷,255kg的氮,285kg的钾,一般增产效果在5%~12%之间,具有肥田和抑制污染的双重效果。因此,真正做到秸秆还田,不仅有利于农民增加收入,而且还可以减少因大量焚烧秸秆对农业环境的污染。大力加强对机械秸秆粉碎还田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举措,值得大力推广。

3.机械回收地膜技术

随着农业的大发展,许多新的生产资料大量运用于农业生产上,白色塑料薄膜(简称农膜)也大量使用于农业生产上,每年我国的使用量可达500多万t。由于农膜的大量使用,必然会带来极大的环境污染问题。由于连年铺膜回收不干净,往往会造成白色污染问题。不仅造成地表的污染,而且还会造成土壤层内的污染。虽然有关科研机构正在研究以纸浆或淀粉为原材料的可以自然降解的地膜和地膜回收机械,我们可以预期在不远的将来有可能做到技术上的突破,但是刻不容缓的是,我们必须现在就行动起来,必须研究出一种可以有效回收地膜的机械,不仅可以高效回收,又可降低成本,避免地膜对于农业环境的污染。值得可喜的是我国把此项研究纳入国家“九五”研究计划,正在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区实施,随着技术的成型,一定会尽快得到推广。可以想象,随着这项技术的推广实践,农村地膜满天飞,白色垃圾到处是的局面将一去不复返,农业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可以预见农业现代化是可以实现的。但是,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就离不开农业机械现代化,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离开农业技术的现代化,农业将不会得到很好地发展,离开农业机械的现代化的农业,也是无法实现,既是一种空谈,也是不切实际的。只有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敢于面对现实的情况,切实解决好我国的土地、淡水、能源严重不足的问题,才能够满足人口不断增长带给农业的巨大压力,使得农业环境能够松绑,能够真真正正做到走高产、优质、高效、低能耗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之路,那种以破坏环境,破坏生态,消耗大量能源的发展方式将一去不复返。

生态农业的重要性篇2

1、农业生态旅游的特点及类型

1.1农业生态旅游的特点

(1)自然与文化融为一体。旅游资源可以简要的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与工业不同,农业本身就包含许多自然属性,如土地、气候、水源等,因此注定了农业生态旅游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耕文明,人们在劳作和生活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的将文化与农业融为一体,为农业增添了新的内涵,如农村的农耕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等。正是农业携带的各种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融合,才形成了农业生态旅游的吸引物,吸引城镇居民回归自然。

(2)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中国在地理上跨越面积大,地理区位的不同导致农业耕作条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北方干旱,多种植小麦,南方高温,多种植水稻。在这种巨大的差异下,地区之间的文化也有着明显的不同,早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就写到“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特定的地域、气候环境,使得人们的耕作方式、生活习惯、居住建筑都富有地区特色,如陕西全年干旱少雨,人们就住在窑洞里;福建等地全面湿热,人们为了防止洪水冲击,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吊脚楼。

(3)具有资源利用率强的特点。农业生态旅游既具有农业的属性,又具有旅游业的属性。农业耕作要依赖当年的气候、降水量、温度等自然条件;而旅游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表现为人们出游的时间的不固定性。两者之间共同作用,相互补充,能够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创造多重经济效益。在气候条件不利于传统农作物耕种时,可以选择种植成熟期短的植物,满足游客体验农耕的需求;在气候条件有利时,种植传统农作物,通过传授种植知识、技巧等方式提高农业生态旅游的知识性。

(4)具有体验性强的功能。农业生态旅游除了具有生态旅游的特性之外,与其他旅游方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以参与性为主,其他形式为辅的旅游活动。旅游者要自己种植农作物、除杂草、收获果实才能够体会到农业生态旅游的乐趣。旅游者参与的方式更是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参与农作物的耕种、果实的采摘、家禽的喂养等多种方式,深度体验农业生态旅游。

1.2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形式。

从我国目前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来看,不同地域之间农业生态旅游存在形式有所差异,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观光型农园:主要以展示各种农产品为主,介绍农产品的生产技术及生产过程。通过开放农产品种植园区,满足游客观光、采摘、品尝果实等各种需求。同时,根据园区自身实力配备多媒体、指示牌等,展现农业生态旅游的教育功能;如广东省番禹龙农业大观园。农业公园:将农业生产、农产品交易、旅游者休闲融为一体。农业公园一般以高技术农业生产、农村自然环境、农村民风民俗为主要内容,方便游客多样化的体验农业生态旅游。目前国内农业公园多是综合性的,包括服务区、观光区、水果区、花卉区及活动区等。民宿农庄:以乡村宁静的环境、独特的乡村文化和丰富的农产品吸引近距离的旅游者。旅游者在农庄内干农家活、吃农家饭、住农家房,真正体验农民日常的生活;如山东泰安的家庭农庄。

2.我国农业生态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业生态旅游认识上存在误区。

农业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一个分支,具有生态旅游的重要特性,即旅游者渴望体验原生态自然及人文环境。而许多农业生态旅游的开发商和当地政府加大投资力度,盲目的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大规模的修建楼房,将原本乡土气息浓郁的乡村,改为坐落在乡村的“城市”。不仅不能够吸引旅游者,反而让前来旅游的游客失望而归。此外,有的地方仅仅把农业生态旅游作为吸引游客的噱头,当地的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当地的文化在缺乏保护意识下被游客所同化,失去了生态旅游的内涵。

2.2政府引导不到位。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需要政府部门起到监督和引导的作用。农业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分支,涉及的行业众多,如林业、牧业、建筑业、餐饮业、旅游业;需要政府部门统一、协调各个行业同步发展。但目前我国农业生态旅游缺乏政府部门的有效管理,造成行业混乱、旅游产品良莠不齐等现象。

2.3旅游产品同质性严重。

农业生态旅游具有地域差异性大的特点,但纵观我国各地发展现状,开发的项目多为观光型农园、农业园区等;而活动的形式仅仅局限于“干农家活、吃农家饭、住农家房”的层面,旅游产品同质性严重,文化性不强,缺乏高端、精品旅游项目;导致游客在目的地滞留时间短、重游率低。部分旅游地已注意参与对农业生态旅游的重要性,但挖掘还不够深入,造成旅游产品形式过于单一,落入“春季赏花、秋季摘果”的俗套。

3、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农业生态旅游规划要合理。

在开发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前,必须对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环境以及目标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特色拟定规划方案。规划方案应涉及对产业的布局、对客源市场的分析,并且充分挖掘当地特色的资源,发展具有独特性、条件优越的旅游地区。在开发过程中,要进行综合性、多样化的旅游活动项目设计,将生态旅游与农业完美的结合,将现代化农业科技、农业知识与生态旅游理念融合,充分体现出农业生态旅游的参与性、观赏性、科教性、娱乐性,尽可能的发挥农业生态旅游多样化特性。

3.2完善行业经营管理制度。

健全的行业经营管理制度是行业发展的必要前提,这些制度既要约束经营者的行为,同时也要约束旅游者的行为。一方面,农业生态旅游经营者多数为农民,缺乏管理经验与意识,造成服务和管理质量不高。另一方面,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不文明现象,造成生态环境不可逆转的破坏。行业经营管理制度的建立,从旅游的六要素方面约束经营者和旅游者的行为,既提高了旅游地的接待条件和能力,又能够督促旅游者制约不文明行为,从而促进农业生态旅游健康的发展。

3.3政府部门加强监管意识。

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农民是发展的主体,政府是行业发展的倡导者和支持者。政府部门应该出台相应的行业法规法规,保证行业能够稳定持续的发展。此外,政府应该设立专门组织,定期不定期的明察暗访,以保证法律法规起到监管和保护的作用。另外,应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鼓励农民积极的参与农业生态旅游。

4.结语

生态农业的重要性篇3

1.1开放性和局限性并存

农业技术的升级改造是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基础性的条件,但是在技术升级改造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技术的环保性,如果不考虑实际情况,一味引进新型技术的话,很有可能会导致生态农业发展工作的停滞。因此我们需要意识到,生态农业不仅仅是对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重新塑造,最重要的是通过开放性的生态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对以往封闭式的装填生产模式进行全面的升级和改造,全面挖掘出我国农业生产当中的潜力。同时,要充分利用我国国土资源与作物多样性的优势,对农业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做到开发和保护并重,使农业资源能够更好地为农业生产进行服务。

1.2产业结构模式的全面优化创新

从本质上来看,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并为农业生产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最终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对农民群众的生活方式进行全面的优化。生态农业的发展重点在于自然资源的利用,明确各种类型作物的生长规律[1],从而实现农业的增产和增收。众所周知,任何作物的生长都具备一定的规律,而生态农业的发展正是充分利用这一规律,通过系统化、科学化的生产技术,对有限的农业资源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创造,并对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合理的保护,最终使农作物得到良好的生长和发育,提升农业生产工作的技术含量,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在产业结构模式创新的整个过程当中,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水平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要对生产技术进行不断的升级和改造,积极使用符合生态农业发展状况的设备和工具,对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维护,保证生态农业呈现良性化的健康发展状态,提升资源利用的效率。

1.3农业生态系统的协调性

生态农业系统可以视为一个有机系统,重点强调的是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并通过科学的手段对这2种特点进行整合协调。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重点是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与人力资源的协调整合创新,对这些资源进行综合性的整理和利用,进而构建出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结构[2],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资料的使用价值最大化,最终提升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整体效益和农产品的质量。

2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生态农业发展的具体路径

2.1不断提升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在生态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要对生态学规律和自然规律进行系统化的认知,在实际工作当中要全面遵守生态农业发展的规则和规律,始终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使生态农业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同时在生态农业发展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要通过因地制宜的发展方式,对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结构进行全方位的调整和优化,使资源和能量形成一种合理的循环流动机制[3],在调整和优化的过程中要考量到环境的实际承载力,与大自然之间保持一种和谐共存的关系,从根源上维持生态农业的开放性和稳定性,在科学态度和科学原理的共同指导下,合理组织和安排农业经济活动,使生态农业的发展始终处于关键的战略位置。

2.2重视环保产业在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生态农业的模式下发展环保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环保产业的建设和发展,能够充分带动农业生产地区其他产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在发展环保产业的过程中还能够与自然生态环境建立一种友好的关系,这也是“环境友好型农村社会”的本质内涵。在环保产业建设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和控制,还能够在这个过程中研发出环保型产品以及高附加值的农产品,进一步推动生态化农业的发展进程,为农业的生态化发展开拓出更为平坦的道路。此外,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需要注意到的是,环保产业在建设开发的过程中需要资源节约和农村环境保护政策的大力扶持,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够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经济上和制度上的双重动力。

2.3加强农业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力度

从宏观角度上来看,若想实现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使农业经济进入到一个可持续的发展轨道当中,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还要加强与生态农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通过相关的优惠政策来对生态农产品的市场进行全面的保护。在优惠政策制定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要重点考量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大力扶持生态农产品的外销和出口,提升土地流转的效率,根据地区的实际状况开展规模经营的试点[4],不断拓展集约型农业经济的涉及范围,使生态农业技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此外,还需要完善生态农产品的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优化生态农业的相关保险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对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程度的生态补偿。针对生态环境恶劣的区域,相关部门还要通过规章制度的约束作用,加强地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以及环境污染治理的监测和监管力度,例如完善水利水电设施维护机制、控制乱采乱垦行为、加强生态农产品的质量审核等。通过农业社会服务体系的保障,全面清除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阻碍。

生态农业的重要性篇4

一、农业贯彻生态化发展原则的意义

在当前的情况下发展生态农业对于河北省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态化发展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我省人口众多,耕地有限,面对农业资源相对短缺的现实,不可能复制地广人稀、资源丰厚国家的那种高能耗的农业模式。这决定了基于河北省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充分利用高科技的基础上,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系统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和农业废弃物的产生,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使农业生产经济活动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

(二)农业的生态化是宏观经济生态化的基础

宏观经济是由国民经济各部门相互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农业不仅是食物的来源,而且还为工业提供了原材料和劳动力,特别是抗环境胁迫的农业新品种在保证产量的同时,还能够分解污染物,起到净化环境、变废为宝的效果。农业生产如果不能实现生态化,不仅会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的生态化进程,而且也会带来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灾难,危害人民的健康,从根本上削弱我国的生产力。所以,河北省农业的生态化是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实现农业生态化发展是改变农业落后面貌的必由之路

农业生产的生态化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农村污染问题和提升农民素质、塑造人文修养的必备前提。而当前,我省农业从业者缺乏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的专业知识,造成农业生产中生态科技的实际运用不足。因此,加强河北省生态农业技术知识的推广,让广大农民掌握农业生产的生态知识是改变农业落后面貌的必由之路。

二、生态农业的目标及其对农业与农村的具体要求

生态农业要求将这种发展建筑在资源的节约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上,这牵涉到很多的相关领域,除了我们惯常所说的环境与资源之外还牵涉到社会的经济、文化等方面。这种覆盖广泛的生态农业的特性可以概括为:“综合性、多样性、公平性、适宜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3]”。

(一)综合性

生态农业要发挥生态系统的功能,将经济的发展建筑在资源和环境的永续利用和阶段性的人口总量和人口结构控制上,强调提高可再生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应用比重,使农业内的各个子产业实现比例均衡的物质能量循环的无缝对接,使农业拥有不竭的动力。

(二)多样性

由于河北省地域辽阔而各地的自然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又是不同的,各地应依据本地的原生物种结构作为蓝本,利用生态友好的农业技术,走农产品多元化、农业特色化的发展道路,使各地的农业生产都能突出自己的特色。

(三)公平性

公平性原则要求在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让广大农民能够密切参与到农业生态化发展的过程中,从而公平地分享生态农业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成果。生态农业的公平原则主要体现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合作经营上,体现在农业经济组织内部的公平。

(四)适宜性

生态农业技术的采用不要单单考虑其经济效益,也要对该技术可能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危害进行评估,尤其是该技术的使用所产生的环境废物的自然降解问题更要着重考虑。在充分评估的基础上,优先采用生态化的技术措施,在严格管控环境退化的基础上,鼓励对生态系统进行恢复重建。优先采用生物治污的技术方法来提升环境质量水平。(五)高效性这要求河北省的农业发展要利用生态技术实现较高的综合效益。比如,通过有机农产品等相关认证提高该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净利润,将农业生态化发展的主要立足点建立在提升农业的高效性上,达到最低的成本投入和最高的价值产出。(六)可持续性河北省的农业要注重生态与经济的平衡,把农业放入宏观经济的系统中去规划,优化农业生产的各项生产要素的配置,强调绿色农业、循环农业,保证自然资源与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生态农业相应地方立法的构建和完善

(一)构建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法规体系

我国《农业法》在第八章中对农业生产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强调在突出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农业生产,通过造林护林与退耕还林防治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国家建立对退耕农民和转产、转业渔民提供补助的法律制度。此外,我国《农业法》在第八章还着重指出:保护我国本土物种资源的多样性,严格监控与评估外来物种和转基因生物的农业应用,并要求采取各项安全控制措施。我国的新《环保法》已于2015年1月1日施行,新《环保法》要求健全生态保护与补偿的制度,加强对影响农业生产的农村资源污染的控制,建立区域性的生态环境维护与保障机制。为了使新环保法和农业法增强在河北省实行的实践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河北应当以地方立法强调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尤其是将重心放在生物技术对于污染物的分解与处理上。最终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综合性的、涵盖生态农业各方面的地方法规体系,更好的助力生态农业在河北省的推广。当前,河北省政府应出台《河北省生态农业发展办法》,在《河北省生态农业发展办法》实行一段时间趋于成熟的时候,交由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以此为基础并在与《河北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相协调的基础上出台《现代生态农业促进条例》作为河北省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相关立法的核心内容。对于我省已经出台的法律法规也要及时进行修订,将生态文明理念及生态保护内容注入其中,并明确农业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和强化农业环境监测的机制建设,以更好地与新出台的生态农业立法对接。

(二)建立生态农业的综合评价制度

生态农业认证标准在生态农业建设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为了增强我省生态农业认证标准的科学性,并逐步向国际生态农业认证标准看齐,就要对生态农业认证标准制度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进行探索和克服,并不断优化该认证标准,以该标准为基础建立生态农业发展的预警系统,“具体包括评价指标的选择以及评价标准的认定,同时还要注意在《现代生态农业促进条例》中对该方面内容进行立法上的总结和规范[4]”。特别是要注重生态农业认证机构的资质管理,使之在统一标准的基础上作出规范的认证结果,并要其对该认证结果背负相应的法律责任,最大程度的发挥生态农业认证对于生态农业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

(三)建设生态农产品认证制度

对于生态农产品认证机构及其认证行为,应以地方立法确立认证机构的法律地位及其对于生态农产品所进行的认证行为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使其能够尽到监督义务并且对生态农产品能够公正客观的进行认证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5]。

(四)确立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经济激励制度

首先,加强金融机构在农村的网点建设,金融机构应对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形式多样的小额贷款支持。其次,在生态农业的建设中要注意完善保障体系建设。对于农民在生态农产品生产上保险的购买,政府应进行补贴,保险公司也应当开设一批针对生态农业的特色险种,以切实保障农民在农业生态化生产中的收益,从而促进其扩大规模。最后,加强生态农业税收优惠以及农业补贴方面的政策支持。在生态农业财政补贴方面,政府必须提高对生态农业建设的补贴力度,在现有的四种补贴方式(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良种补贴、种粮直补)的基础上,寻求适合生态农业发展的全新补贴方式,进一步扩大补贴范围[5]。对目前农业补贴的相关试点试验进行改进,注重自然灾害预防关键性技术补贴。最后,注重对因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而遭受经济损失的农户的补助。

(五)建设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科研与技术推广制度

引导民间资本投资生态农业从而形成整个社会的资本集聚效应,开发生态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构建农业技术分享网络,加快环境友好的生态农业生产技术的传播。“我国新修订的《农业技术推广法》虽已正式实施,但现阶段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还是远低于发达国家,在乡镇的技术设施建设、人员配备和推广方法还存在很多缺陷[6]”。因此,对于河北省而言,要以地方立法来弥补这些缺陷,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此外,生态农业的发展也应当大力推广农田的智能化和机械化生产,建立起以信息化为主导的农田监测与控制系统,建设在该系统之下,能够对农田病虫害和温度、湿度做到实时监控,并且能适时、适度进行调整的高科技生态农田。

作者:张冲赵峰刘志强单位:河北工程大学

参考文献:

[1]杨静,姜华.“社区支持农业”模式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57-59.

[2]周震峰,王军,周燕,等.关于发展循环农业的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5):348-351.

[3]聂华林,马德山,高新才,等.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36-38.

[4]朱文玉.我国生态农产品认证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J].学术交流,2010(5):57-59.

生态农业的重要性篇5

中国自古就有保护自然的优良传统,并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积累了朴素而丰富的经验[4]。然而把这种朴素的经验上升到科学和理论的高度,却是现代的事。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一些农业现代化的弊端开始显现,很多专家对农业生产只重视粮食生产、乱垦滥开的现象提出了批评,同时以马世骏院士为代表的学者指出,要以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概念与观点来指导农业的研究与实践。1981年,马世骏先生在全国农业生态工程学术讨论会上提出了“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生态工程建设原理[5]。1982年,叶谦吉教授在全国农业生态经济学术讨论会上发表“生态农业——我国农业的一次绿色革命”一文,正式提出了中国的“生态农业”这一术语[6]。随后,1982年至1986年的5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根据我国人多地少底子薄的国情,提出农业要“走充分发挥我国传统农业技术优点的同时,广泛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走投资省、耗能低、效益高和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道路”。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一部分高等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以及一些县,开始了生态农业的探索[7]。在近10年的较大规模的试点后,1993年由农业部等7部委局组成了“全国生态农业县建设领导小组”,重点部署51个县开展县域生态农业建设,从其分布的区域和生态类型的代表性看,也是具有推广意义的[8]。这一时期,中国学者在广泛的生态农业实践中,总结出带有普遍性的经验,并把它上升到理性认识,初步形成了中国的生态农业理论。200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回归农业,至2010年中国在新世纪连续出台了6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其中4份“一号文件”均明确提出“要鼓励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国生态农业在经历了约30年的发展后,积累了丰富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整合、深化和扬弃,进一步与农村发展、农民致富和农村城镇化相结合,农业产业化、农产品无公害化已经成为中国生态农业的重点趋向;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补偿研究逐渐活跃起来,生态观光农业也成为了生态农业中新的亮点。但也应当看到,中国的生态农业发展进入一个瓶颈期[9]。首先,当前的生态农业还是以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追求产出为主,对农业的多种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其次,以种植业为核心的基本格局对与包括工业、服务业在内的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重视不够,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缺乏市场化的引导、规模经营、专业化生产和品牌化推广,很难获取显著的经济收益;第三,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10],往往只重视模式的物种结构搭配与组装,而不太重视模式结构组分之间适宜的比例参数、各个环节的关键配套技术;最后,农业管理标准化整体还处于较低水平,标准不完善、可操作性差,甚至出现矛盾的现象时有发生。

2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为新时期生态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是世界农业的重要起源地之一。长期以来,中国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为了适应不同的自然条件,创造了至今仍有重要价值的农业技术与知识体系。这些灿烂的农业文化遗产不仅体现了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同时也对全球可持续农业产生积极影响[11]。在中国生态农业发展进入瓶颈期的时候,人们开始从农业发展的政策、模式及技术方面进行反思,重视对传统农业价值的挖掘,以期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05年,“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Fao列为首批GiaHS保护试点,标志着新时期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实践探索的新起点。截止目前,全球共有16个GiaHS保护试点,其中4个保护试点在中国。除了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以外,还有云南红河稻作梯田系统、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显然,与以往的基于考古研究和农史研究为重点的农业遗产相比,这里的农业文化遗产更强调人与环境共荣共存、可持续发展,蕴含着深厚的生态哲学理念、有效的农业种养殖技术以及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将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实践技术与平台建设。2012年3月13日,农业部正式发文将在全国范围内评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一方面有助于联合国粮农组组织推动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相衔接,促进农业功能拓展,更为重要的是,将极大地推动新形势下生态农业的发展和落实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与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农业文化遗产主要体现的是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与大自然所达成的一种和谐与平衡农业,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保留了杰出的农业景观,维持了可恢复的生态系统,传承了高价值的传统知识和文化活动,同时也保存了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首先,农业文化遗产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农业文化和知识技术,还包括那些历史悠久、结构合理的传统农业景观和系统,是一类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体现了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特点。其次,农业文化遗产“不是关于过去的遗产,而是关乎人类未来的遗产”。农业文化遗产所包含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及传统农业知识、技术和农业景观一旦消失,其独特的、具有重要意义的环境和文化效益也将随之永远消失。最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强调农业生态系统适应极端条件的可持续性,多功能服务维持社区居民生计安全的可持续性,传统文化维持社区和谐发展的可持续性[12]。因此,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保护一种传统,更重要的是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留一种机遇。

3面向多功能的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思考

中国农业具有较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地域性特征,几千年的农户发展形成了丰富多样、形形的农业区域,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同时又为文化的多样性奠定了自然基础,赋予了农业更为广阔和丰富的内涵,促使生态农业的功能在现代社会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基于对中国生态农业发展及其特点的分析[13],我们认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农业多功能的拓展,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基础上的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拓展为其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3.1生产功能拓展与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

保持人均粮食占有量及相应的农副产品产量是农业发展的首要目标。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一直注重采取不同农业生产工艺流程间的横向耦合,如稻鱼共生、北方“四位一体”模式、南方猪沼果模式等都是生产多种产品,提高产品产量。针对一些小规模生产模式调查的实验证明,其净收入往往高于现代常规农业[14]。另一方面,在解决农业生产中的产品质量问题方面,中国传统农业文化遗产也蕴含着丰富的经验,在源头尽量降低化肥、农药、畜禽粪便等污染土壤和水的可能性,变污染负效益为资源正效益。但随市场经济发展,由于生产规模小、分散化程度高,生产方式和技术不能适应市场多样化要求等,小农经济与大市场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规模化和产业化成为生态农业生产功能的重要内容和发展趋势。

3.2生态功能拓展与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

由于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农业文化遗产地多具有生态环境脆弱、民族文化丰富、经济发展落后等特点,促使农业不仅肩负生产发展的任务,还须在生产中保持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维护生态平衡。环境压力的胁迫促使人们通过在生态关系调整、系统结构功能整合等方面的微妙设计,利用各个组分的互利共生关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15],提高农作物的抗性和品质[16],控制农业有害生物[17],提高土壤肥力[18],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9]。如稻鱼共生系统中,鱼类的活动搅动了土壤,同时杂草和浮游生物的呼吸作用减弱,从而减少了稻田CH4的排放量;鱼的排泄物中含有氮、磷等营养元素,减少了氮肥和磷肥的使用;对三化螟、纵卷虫、稻飞虱、稻叶蝉等害虫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减少了农药的使用。生态功能型农业发展的途径可以概括为3类:一是生态质量附加值产品开发,如优质有机农产品等。我国是传统的有机农业国家,生产绿色食品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加之我国区类众多,农产品种类多样,具有形成区域特色的有机食品生产的客观基础。二是休闲功能开发,如生态型观光休闲农业等。生态观光旅游是未来生态系统与社会、人文需求相结合的一个切入点,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体现。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多彩,人文资源各具特色,具有较大的农业旅游业开发潜力。积极开发生态农业旅游,可促进我国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无污染绿色农业的发展,给农村增加就业渠道。三是生态补偿[20]。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一样,生态农业耕作方式下的农田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也存在外部性的特点,在以往的经济核算框架下这些成本或效益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从而错误地低估了生态农业耕作方式的综合效益,可以通过生态补偿激励社会效益大的行为方式,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21]。

3.3文化功能拓展与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

中国的农业文明在近万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得到了延续[22]。当前任何区域的农产品都有一定的文化、历史、地理和人文背景与内涵,它们均富有区域特色和民族文化,合理利用这些资源能有效地发展地方经济,继承与传播文化遗产,对弘扬历史,增强民族自信心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3]。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重视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对传统知识的传承以及提供教育、审美和休闲作用,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文化功能型农业发展的途径可以概括为两类:一是文化休闲功能开发,如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等,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资源,农业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复合性、动态性、脆弱性、原真性、独特性等特点。而农业文化遗产地除了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之外,还有其他诸如山水景观、民俗、歌舞、手工艺等资源,既有物质形态,也有非物质形态,共同组合成丰富的旅游资源,受到了很多旅游者的青睐。但同时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开发是一把双刃剑。遗产地文化传承中存在工具理性、传统与现代的背离、文化传承的代际失衡等问题。因此,要推进遗产地旅游开发中文化传承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使遗产地文化得以正常传承和发展[24]。二是文化附加值产品开发,把农产品和地域文化、地理和历史实现有效的嫁接,通过“科学商标”、“历史商标”、“人文商标”、“地域商标”和“文化商标”等赋予农产品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孔府家酒”、“曹雪芹”、“茅台酒”、“北京烤鸭”、“莱阳梨”、“道口烧鸡”和“岐山哨子面”等,不仅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对实施生态农业产业化具有重要价值。

生态农业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现代化;新乡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2-0042-02

生态农业是指遵循生态学规律和经济学规律,吸收传统农业经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通过现代管理手段,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使其具有生态合理性、资源利用高效性、发挥农业多功能性,形成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的农业体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产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1]。

一、生态农业的特点

1.保障农业资源与农业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强调农业生态本质,强调生产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系统功能的稳定性、持续性。要求在结构上体现多层次、多产业复合;在效益上体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并重;在资源利用上体现“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要求,充分发挥资源自然生产潜力,充分利用和保护资源。

2.传统农业文明与现代农业技术的有机结合。生态农业既吸收了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又吸取了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技术和新方法,通过现代管理协调农业生产、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利用及其保护的关系,以提高农业生态经济生产力和农业综合生产力,实现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

3.从生产到消费环环相扣。生态农业从源头开始,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备、销售和出口等各个环节,都是按生态农业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各类标准,包括土、水、技术、设备、基础设施、产品及其包装等,并从田间、基地到餐桌,各个环节都建立全面质量监控体系,对农产品进行全过程检测检验。

4.推进生态和经济实现良性循环。生态农业把农业生态系统的运行,切实转移到了良性的生态循环和经济循环轨道上,以生态建设为基础,市场为导向,产业化经营方式为手段,龙头企业与农户紧密结合,因地制宜的实现种养+产+销、农工贸一体化、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发挥生态农业多样性、层次性、区域性的优势,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发展生态农业势在必行

1.发展生态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需要。随着新乡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增加,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一方面农业资源数量不断减少、质量不断下降。另一方面农业自身造成的污染日趋严重,如农用化学物质的不合理使用既增加农业生产成本,又严重污染环境,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地膜的大量使用,其残留物严重污染土壤;农作物秸秆的废弃和焚烧既浪费资源,又破坏农村生态环境[2]。

2.发展生态农业是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需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要求“吃得饱”、“吃得好”,更要“吃得科学”,越来越关注生产环境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及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需求。

3.发展生态农业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发展生态农业,能够缓解农业资源过度消耗、农业生产过度开垦、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捕捞等;能够控制农业污染,包括化肥农药、畜禽粪便、作物秸秆、农用塑料薄膜等;能够降低农产品生产加工以及农产品消费带来的污染;能够改善广大农民的居住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进而使整个农业步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4.实施生态农业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需要。常规小麦、绿色小麦、有机小麦亩均净收益比为1∶1.29∶3.38,玉米为1∶1.14∶1.39[3]。生态农业不仅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现阶段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必然选择。

5.发展生态农业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需要。以绿色食品消费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深入推进生态农业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结构调整,走生态农业发展之路,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三、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建议

1.宣传生态理念,制定发展规划,实施生态农业发展战略。生态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应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宣传生态农业理念,使消费者更加青睐生态农产品,使农业生产者更加自觉地发展生态农业。此外,要重点防治城市和工业污染,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防止农业环境恶化和农产品污染,利用生态环境优势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应用综合措施改善和恢复生态功能。

2.进一步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新乡农业总体来说产业链短,精深加工少,多数产业仍停留在粗加工阶段,主要是为省内外提供原料或者中间品。以蔬菜为例,新乡市郊区牧野乡及新乡县七里营镇等六个乡镇建立的“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位居全省首位[4],但生产的蔬菜一般不进行加工,如若加工也只是停留在净菜加工和礼品菜包装方面,进一步做成蔬菜汁或从中提取营养素目前还做不到。想要改变农产品价格低廉,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是一条重要途径。

3.强化科技进步,促进农业走上自我发展道路。依靠科技兴农,从生态农业涉及学科多、领域广的实际出发,培养和组建高水平的生态农业科技队伍,长期跟踪研究制约发展的技术难题。大力普及生态农业生产技术标准,编写老百姓看得懂、用得上的生产操作规程和技术手册,普及农业投入品安全知识和合理使用的方法,强化生产指导和服务。

4.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资本市场体系,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发展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关键,要保证龙头企业的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农业企业的融资问题。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注重引进境外投资银行。政府通过专业化的风险投资公司,借助专家群的专业优势,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实行专家监控、公司控股,降低目前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盲目经营的风险,克服家族式管理的弊端。

参考文献:

[1]孔志峰.中国生态农业运行模式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周颖,尹昌斌.中国农业清洁生产补贴机制及激励政策研究[J].生态经济,2009,(11):148-151.

[3]河南统计网,http://ha.stats.省略.

[4]新乡市人民政府网,http://xinxiang.省略.

Developmentecologicalagriculture,Speedup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processofXinxiang

ZHoURui-jina,FanGQiangb

(HenaninstituteofScienceandtechnologya.CollegeofLandscapearchitecture;

b.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Xinxiang453003,China)

生态农业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生态农业;法律保障;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使得农业发展同其资源、环境及相关产业相协调,因地、因时制宜,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力,优化配置生物与环境关系,建立良性循环,促使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相统一,实现高产、低耗、优质、高效,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极其法律保障现状

1.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我国生态农业起步于农户,重点发展县域生态农业建设,我国已建成部级生态农业示范县102个,覆盖面广。将农业生态建设与调整农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初步建立了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生态农业建设稳步发展。2.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我国生态农业建设成绩瞩目,并呈现蓬勃发展之势,但同时也存在着阻碍生态农业健康发展的很多问题,一是生态意识差,农民受教育水平低,对生态农业认识不足,往往急于求成,使那些保护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难以推广和应用;二是理论基础和技术体系不完善,科技立项脱离实际和经济承载能力;三是缺乏保障生态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政策。法制保障的缺失直接影响了生态农业发展的成效。3.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法律保障现状我国现行的生态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主要散见在《宪法》、《土地管理法》、《农业法》、《环境保护法》以及《草原法》、《渔业法》、《水污染防治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中。从国家的根本大法到单项的法律法规,都体现了发展可持续农业,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理念和目标,在实践中起到了保护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但由于部分法律制定较早,而我国生态农业发展较晚,随着改革的深入,农业经济的发展,新问题新领域的不断涌现,有些法律法规和条例必然出现了滞后和脱离实际。目前,我国仍没有一部对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做出规划和保障的专门的法律法规。现有的涉农立法过于抽象性和原则性,操作性不强,既缺乏宏观的指导思想,也缺乏切实可行的指导生态农业发展的实际措施。另外在执法、监管、和守法层面上都存在问题和不足。

二、国外生态农业法律保障制度

发达国家在经历了现代石油农业的教训之后,认识到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性,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德国、美国、日本等首先提出发展生态农业,比我国早十几年。德国、瑞典、日本等国家在提倡生态农业的同时,重视形成与之相契合的法律,已形成了较完备的以生态农业法律为核心的,与生态农业发展相配套的法律体系,有力地保障了生态农业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德国国土面积大约二分之一用于农业生产,是世界上最早也是生态农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德国的农产品种植必须遵循八个法律法规:《土地资源保护法》、《水资源保护法》、《自然资源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种子法》、《物种保护法》、《肥料使用法》、《垃圾处理法》,此外有机产品等还要遵守相应的管理规定,2002年又制定了《生态农业法》,对生态产品贴上生态标识,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都得到保护。日本农业立法的特点具有超前性和可操作性,在管理体制上做到管理目标明确,角色定位准确,对违法做出极其严厉的处罚,井然有序。日本生态农业,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到农业生态质量安全,确保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完善我国生态农业法律保障制度,保障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农业建设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我们应借鉴,吸收国外的经验教训,学习、引进适合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方法和法律法规,成为我国生态农业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发展生态农业,我们的当务之急是构建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法律体系;重视生态农业政策和法律的配套性和可操作性;完善生态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注重生态农业教育宣传;同时要加强执法监管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而保障我国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我国生态农业的法律保障问题的研究山西财经大学2010郭方方

2.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法律制度研究山西财经大学2014王虹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农业经济2015任春英

生态农业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农业;供给侧;生态;安全

民以食为天,农业生产关系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是一切事业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我国粮食连年增产,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占有量少,农业技术还相对落后,生态环境脆弱等因素,使得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和食品安全问题受到极大挑战。2004年至2016年,中共中央连续十三年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核心内容是生产要紧紧围绕市场需求,不断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效率和质量,保证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质契合消费者需求[1];2016年12月19日中央农村工作上指出,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而在保障农业数量发展的同时,对农业质量和生态环境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业供给侧改革重点包括: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一方面,我国农产品中低端供给充足,另一方面安全的农产品供给又存在不足。因此,从供给侧端推动我国农业发展,关键是要将农业生产由数量供给为主,逐步转向数量质量供给并重上来,要更加注重效益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的需要,真正形成合理的供给结构,保障有效供给。

1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生态问题及原因分析

1.1农业生产制度不健全

首先,由于我国农业生产以分散经营的农户为主,缺乏规模效益和劳动效率,而国家关于生态农业的制度性文件又不够健全,例如,国家虽然颁布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但由于各区域产业情况不同,劳动力就业又缺乏有效的政策指导,导致部分地区农村劳动力不能从土地上释放出来,低成本规模生产生态农业受到阻碍;其次,法律制度的建立是生产生态农业的有力保障。我国虽然已经颁布了《食品安全法》和《全国生态农业建设技术规范》,但关于全国生态农业的总体目标、指导思想和保障机制等缺乏纲领性的规划文件,对地方上生态农业建设也缺乏必要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我国还没有健全的生态农业法律制度[2]。因此,制度的不健全导致了生态农业生产成本过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化肥、农药的滥用,造成土壤肥力退化,养殖业废弃物的随意排放造成河流湖泊的污染。

1.2农业生产技术落后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有了很大提高,机械化生产已经替代了大部分人力劳动,伴随工业化的加快发展,农业等基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的比值越来越小,利润越来越低,进而造成农业生产动力不足,对农业科研投入力度不够,使得生态农业技术难以有所创新,这表现在一方面系统的、先进的、低成本的农业配套设施难以实现,另一方面生产数量与效益难以协同发展,而且在生产的过程中难以避免生态环境的破坏。例如,不能科学地生产出低污染和低成本的农药、化肥,不能因地制宜地合理使用农药、化肥,造成土壤污染严重;大水漫灌现象普遍,土壤盐渍化严重;农业废弃物分解和循环再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严重。

1.3农民整体业务素质低下

首先,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生产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更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长期的教育和培训。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农民的整体业务素质偏低,生产效率低下,而一直以来,完整系统的培训政策和方案还未形成,造成了农民生产生态农业而没有专业知识的帮助和指导,加大了投资风险,挫败了农民生产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其次,人们缺乏社会责任感,思想意识淡薄,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最大程度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忽视社会效益,不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最后,由于缺乏足够的约束力和激励机制,农民生产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缺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和对自然的认知力度。

2发展生态农业的建议和对策

2.1加快推进生态农业制度建设

完善的制度设计和法律体系是生态农业规范发展的前提。从世界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来看,无一例外都有一套完整的农业法律制度体系。例如1990年美国颁布的《污染预防法》中就对生态农业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经国会通过的《美国1990年农业法》,通过立法形式选择研究和教育途径来建立一种可持续的、有利可图的与保护资源的农业生产体系[3]。首先,我们可以采取立法的形式来制定农药、化肥的投入标准,以税收的形式征收农药税和化肥税,以法律的手段来解决农药和化肥滥洒滥投的现象;其次,加强科学的顶层设计,制定生态农业发展的路线,并配以切实可行的生产标准,加快制定并实施《生态农业发展条例》,使得农业发展有标准可以参考,有法可依;最后,应加快完善土地流转政策和实施规模经营方案,释放农村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

2.2加大生态农业科研投入

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技术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必经之路。首先,国家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加大对生态农业技术研发人才的培养和对从事一线生产技术人员的技能培养,鼓励人们进行农业研究和创新;其次,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特别要支持一些重点农业实验室建设,改善科研条件,大力扶持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注重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例如,加强对农业废弃物分解的研究,使其能够以最小的成本分解和循环利用;最后,要增加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创新发展农业生产环境,加快研发出适合我国农业灌溉的设备,监测土壤肥力,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和农药喷洒方案。

2.3大力提高农民生产素质

农民生产素质普遍低下是我国生产生态农业面临的重大挑战,要想把生态农业的发展普遍推广开来,就必须加强对农民生产素质的培养,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首先,应加快制定一套完善的业务技能培训方案,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成立专业生产培训小组,由专业技术人员担任组长,实行定期培训,提供免费政策咨询和技术指导,不断地提高农民生产生态农业的技能;其次,应加强对农民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组建一套完整的监督方案,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在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要兼顾社会效益,对维护生态环境做出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

3结束语

农业的生产关系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不仅要注重过剩库存的去除和农业结构的调整,更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民生产素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断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发展生态农业,满足人民对安全、高效粮食和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

作者:付菊香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王红梅.供给侧改革与我国农业绿色转型[J].宏观经济管理,2016(9):50-54.

生态农业的重要性篇9

1国外农业/农村生态景观管护

农业/农村生态景观管护和农业政策的大方向息息相关,农业政策中对于农业生态环境的认识决定了农村生态环境的发展方向。欧美发达国家农业/农村生态景观管护的认识也经历了若干阶段,逐步形成了重视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改善、乡村景观保护和建设的发展战略。通过对国外相关政策演变过程的研究,有助于认识我国当前农业/农村生态景观管护的现状和规范未来发展趋势的政策制定方向。

1.1欧盟农业/农村生态景观管护政策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Commonagriculturalpolicy,Cap)是欧盟最重要的农业政策。从1962年实施至今,Cap经历了3个阶段的改革,特别是2000年《农村发展条例》,实现了从农业生产支持到农业环境控制,再到乡村综合发展和生态景观建设支持的转变,开始重视乡村发展的多功能性,加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管理、乡村景观保护和提升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等[10]。2005年欧盟又制定了更为严格的乡村发展计划(2007—2013),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发展战略:(1)提高农业林业的竞争力,包括职业和年轻农民培训、信息化和推广咨询、现代化农业控股、提高林地的经济价值、提高农林业产品的价值、合作开发新产品、农林牧基础设施、恢复农业生产潜力、注重食品安全,培育生产者团队;(2)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和景观建设,包括农业环境污染控制、生物多样性保护、乡村景观保护和提升、退化生态系统修复、农林业发展、传统农场的维护和管理、动物福利等;(3)提高乡村经济多样化和生活质量,包括促进农民非农活动的多样化、鼓励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乡村人居环境改造等;(4)为支持以上3方面实施而专门规定的管理制度,可理解为一个地方行动小组实施自下而上的地方发展战略。欧盟在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景观管护制度上,构建了以农户为主体的补贴政策,最早建立了农业环境措施制度(agri-environmentalmeasures),随后发展为环境管护制度(environmentalstewardship)[1,11]。例如,英国先后提出4个级别的环境管护制度,入门管理(entrylevelstewardship)、有机入门管理(organicentrylevelstewardship)、较高水平的管理(higherlevelstewardship),以及专门针对丘陵地区的入门/有机管理(uplandentrylevelstewardship)[7]。每个级别的管理涉及多项技术,如入门管理包括50多种生态景观管护工程技术措施;高级管护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乡村景观建设,制定了100多项工程技术,并且同一工程技术体系下,针对不同情况还提出了更具体的工程技术措施,如湿地管理包括湿地修复、湿地重建、湿地维护等,再如缓冲带建设根据不同的周围要素(河流、农田道路、沟渠)提出了5~6种缓冲带建设模式和工程技术措施。总体来看,欧洲生态环境景观管护各个项目的可选管理措施涵盖内容广泛,包含了农田、林地、草地、历史遗产、线性景观(包括树篱、石墙、边坡、缓冲带、水道等),以及自然资源保护等项目。制定了每项工程技术的实施标准、资金补贴分值和验收标准,农民或是乡村集体可以自由选择计划开展哪些生态环境和景观管护措施,当总体补贴分值达到一定标准后,农户可以提交申请,以图和表的形式说明在哪些地方实施什么类型的生态环境和景观管护措施、执行时间以及资金补贴总额。参与环境管护的农户需遵守合同规定,接受监督检查,如果出现违约情况,将会受到严格的惩罚。

1.2美国农业/农村生态景观管护政策

自20世纪30年代起,土壤侵蚀、水土保持、耕地保护一直是美国农业政策的重点。1985年美国国会修改了“农业法”,并通过了《食品安全法案》,正式启动土地保护项目(ConservationReserveprogram),针对高度侵蚀区域实行休耕制度。项目实施以来,目标逐步扩展到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水土污染控制、生物多样性保护、乡村景观建设和休闲旅游[12]。1994年土壤保护服务局改名为自然资源保护服务局(naturalResourcesConservationService,nRCS),开始重点关注农村环境的改善。美国农业部农场管理局(FarmSecurityagency)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农业部自然资源保护服务局提供技术支持,农业部商品信贷公司(CommodityCreditCorporation)提供资金支持。各州县成立了田间技术咨询处(fieldoffice)负责提供技术指导。目前大约有8000名技术人员参与自然资源保护项目。美国提出的自然和农业保护工程技术标准,包括60多个项目,内容非常广泛和详实。美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管护政策的特点在于全美都遵循了一套环境管护制度[13],而每个州、每个地区都针对自身的地理环境条件在上级工程措施的基础上为当地量身订做了更为详细的措施。

2我国农业/农村生态景观管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先后开展推进了生态农业发展、循环农业、测土配方施肥、农药减量化和无害化技术、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土地整治、农村工业污染控制、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等重大战略,并取得了巨大成效。同样,在以上几个方面也开展了相关重大和重点项目科技支撑计划,研发了一系列技术,取得了一批研究和示范成果,在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有效的科技支撑作用。但是对比国外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和景观建设和管护,我国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2.1对未来农业/农村的多功能性认识和研究有待提高

尽管我国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在理论上对农业/农村多功能性的研究较多,提出了生产、生态、生活和文化等多功能性,但在实践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例如:(1)在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的研究和实践中,重点强调生产模式和循环体系、资源集约和环境友好技术,甚少考虑农业/农村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地域特征的乡村景观保护、恢复农田生态服务功能、乡土历史遗产保护等非商品;(2)在实践方面对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不够,导致地域生态安全格局、生态联系和乡土景观风貌严重受损;(3)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发展还是集中于生产性土地单元,很少考虑非生产性自然和半自然生境以及农业景观对面源污染的影响;(4)在农业/农村可持续评价指标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景观指标缺失。

2.2生态景观化工程技术有待提升

尽管全国各地开展了大量新农村建设、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发展规划,并有较详细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但任何规划都需要通过工程技术落地,由于规划设计人员缺乏生态景观化设计理念,再加上生态景观设计导则和生态景观化工程技术缺失,致使一些工程建设“有生态之名,无生态之实”,如:(1)新农村建设偏重于硬质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农林生态植被建设结构单一、树种单一,乡村林网生态景观服务功能较低;(2)田间道路、沟渠甚少考虑生态景观化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对面源污染控制作用;(3)对农田周围边界地、田埂缺乏有效的管理,乱堆、乱放随处可见,视觉污染严重。

2.3生态景观化工程技术精细化和集成化有待提高

我国在推进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发展建设,开展从源头控制污染的过程中,重视生产系统生物生产关系重建、生产模式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对景观层次上物质、能量和物种流动考虑不够;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先后从饮水、房屋、垃圾处理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但对乡村生态景观特征和生态景观化工程技术重视不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由于受部门条块分割限制,总体上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能够涵盖水利、土地整治、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系统修复、景观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系统全面的工程技术体系和标准,难以适应未来以农户为主体的生态环境管护制度实施;(2)还没有形成工程标准、技术规程、施工记录和维护、验收的全过程生态景观化质量控制体系,难以实现项目实施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和全程控制;(3)大部分工程技术都是针对新建的工程技术标准,实际上相当多的工程技术应该是对已有的基础设施的修复和提升。

2.4农业/农村生态景观管护制度有待完善

我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管护和景观建设主体是政府,很多项目如农田基本建设、土地整治、河道整治的实施,都是以政府为主体来实施工程招标,大多数情况下由外来者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一个自上而下甚少由农户这样的直接利益相关者参与的项目可能在短期内具备高效率优势,但从长期看由于缺乏对当地生物、生态和乡土知识的研究以及后期管护,不利于生态环境整治工程技术措施的后续效果和维护;(2)农村生态环境和景观建设涉及多个部门,以政府为主导的“运动式和项目式”的生态环境建设方式重视建设,对后期管护重视不够;(3)各类项目缺乏整合,缺乏整体推进机制,缺乏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监控,严重影响了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管护质量。

3我国农业/农村生态景观管护对策

3.1拓宽和提升我国农业/农村的多功能性

提高农林业竞争力和乡村经济多样性以及促进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仍然是我国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解决农村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不断增加之间的矛盾是完成该任务的关键所在。而农业多功能发展是解决该矛盾的有效方法。农业/农村多功能性除了表现为商品生产(食物和工业原料生产等商品生产)以及由此发展的食品安全等功能外,还具有非商品功能,包括景观价值、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服务功能、文化遗产、教育等多种功能等[3]。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我国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亟需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和实践。

3.1.1恢复农业景观生态服务功能

应从土地单元(生产性土地)尺度提升到农业景观镶嵌体尺度,充分秉承和遵循生态系统管护的理论和方法,开展能够提升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景观的建设、修复和维护等措施。不仅要搞好生产系统的合理布局和优化,通过合理的物种循环和能量转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还应重视农业景观层次上的山水林田路形成的景观格局以及与水土和生物等生态过程的恢复和重建,提高农业/农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弹性以及生态景观价值。具体对策包括:(1)通过构建马赛克样的、具有多孔和透水性的农村景观基质,提高景观空间异质性和多样性;(2)通过线状廊道规划设计实现景观生态网络化,提高景观功能连通性,减小景观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3)通过保护和设计小片林地、树篱、缓冲带、树丛等,改善生物栖息地质量,控制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4)在农业园区建设中,应加强景观的多功能性规划设计,如能源的节约和生产、食物供应、水资源管理、废弃物的再利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提升、乡村景观风貌提升等;(5)在继续实施和加强退耕还林、还草和天然林保护等工程的基础上,大力开展现有农村林木覆盖度的提升、生态恢复和荒坡绿化,推进以群落为单元、以生态网络为连接的多林种、多物种、多形式、多层次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3.1.2保护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

应从加强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恢复和提升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土壤质量、保护天敌以及控制害虫、增加作物授粉机会等)。一方面通过增加农业景观多样性和异质性、缓冲带建设、蜜源植物种植、冬季留茬、鸟类越冬场所建设等,提高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14];另一方面通过农田景观规划设计,提高天敌数量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516]。具体来说,景观层次上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主要包括:(1)在大中尺度上(市县),应重点建立生物生境保护区、构建生态网络;(2)在中尺度上(县域、乡镇),重点提升自然和半自然生境比例和质量、功能的连接性;(3)在小尺度上(村级或农田),重点提升自然和半自然生境质量、多样性及景观美学价值,通过将微生物、昆虫、大型动物、植物(乔、灌、草)和其他作物建立起恰当关系,改善作物养分供应,实现对有害生物的控制和对资源的高效利用,重塑农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15]。

3.1.3加强灾害适宜性管理,提高水土安全

目前,由于农村生产生活垃圾、畜牧业废弃物、农业化肥和农药大量投入等导致了土壤和水环境污染严重。因而,应从防治水环境污染等水土安全方面提高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体对策包括:(1)在“源头”控制的基础上,优化“田、水、路、林、村”的景观格局,从过程上控制面源污染,加强沟路林渠生态景观化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展缓冲带建设、半自然生境保护和重建、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田块作物生产和覆盖轮作、土地休耕等集成化生态景观化工程技术研究和应用;(2)按照水系的自然形态加强水系和河道整治,根据河道等级充分应用乔灌草结合的植被缓冲带和水体污染防治的生态工程技术;(3)加强坑塘湿地生态修复能力,提高水系的连通性,降低水体污染程度,营造优良生境斑块和优美的亲水景观;(4)重视田埂、沟渠路林边界、地角、田边管护和植被缓冲带建设,减少从农田进入水体的富营养物质;(5)针对面源污染、农村废弃物分散的特点,构建以农户为主体的生态环境管护制度,从农民生产和生活日常行为着手提高生态环境和景观质量。除此之外,由气候变化引起的水土安全问题,如洪涝灾害、地质灾害等,也应是农业/农村生态景观管护关注的重要方面。主要目标和要求包括:(1)分析确定地域水土安全问题、发生原因、风险,评价区域生态过程和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关系,确定防治洪涝灾害、地质灾害发生的重点区域,构建应对洪涝灾害的绿色基础设施;(2)尊重水系的自然特征,进一步加强河流、湿地、坑塘、沟渠的联系与整治,保护区域水生环境,改善水质,维护水系的历史生态景观特征;(3)控制汇水区、洪水区、湿地和滨水地带的土地利用,大力开展水系生态护岸建设,建立缓冲带等环保廊道,提高洪涝灾害高风险区域的排水防涝能力;(4)大力开展土地生态修复、促进地表水下渗,构建集湖沼、坑塘、湿地、郊野公园和生态隔离带为一体的多级泄洪、水量调节控制的防灾避险的绿色基础设施。

3.1.4加强乡村生态景观建设,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将成为我国未来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之一,也是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基本点,农业/农村生态景观建设是促进和提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首要任务。乡村的森林、湿地、水系等各类自然景观具有较高的游憩价值,同时丰富的农业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景观游憩的重要元素。调查研究表明[2],现代人渴望的乡村旅游决定因素依次为:自然景观、优美的乡村田园景观,清洁的生态环境,重温乡村记忆(乡村景观特征),民风朴实(文化风貌),有机健康食品,适当参与体力劳动(参与性)。因而,应从田园景观的自然风景属性、乡土文化内涵以及历史景观遗产等方面加强和提升农业多功能性。在休闲农业发展中,除继续加强多样化食品开发和生产、增加科技含量外,还应强化农业/农村、农业园区生态景观建设,主要包括:(1)维护自然山水格局,提升山体、水系和地形地貌形成的景观特征,开展沟路林渠和聚落生态景观化建设,保护和恢复原生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延续地域文化景观特征;(2)挖掘并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景观和廊道,提升现有自然景观文化和美学价值,强化非机动车绿色通道(自行车道、步行道)建设,提高游憩廊道和道路的多功能性及景观可达性,构建乡土景观体验网络;(3)将乡村生态景观建设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现有自然保护管理体系相结合,形成多样化的绿色开放空间和乡村休闲绿道;(4)加强乡村景观特征提升,运用丰富多彩的乡土植物,模拟自然群落的结构组成,营造季相变化丰富的植被景观,提升乡村风貌的景观多样性。

3.2加强以农户或村集体为主体的管护制度建设

应从行为主体的日常活动对农村生态环境影响入手,开展生态系统健康修复、提升和维护,进行生态景观化建设,加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管护。农村生态环境管护应尽可能落实到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或是最低层次上。就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和景观管护制度存在的问题看,应加强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加大不同层次生态管护能力的培育,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管护体系;(2)创立跨部门、跨行业、跨学科的,强有力的协调和管理制度或是机构,建立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全过程考核和控制体系;(3)制定以农户为主体、通过资金补贴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管护制度,让农户成为农村生态环境的受益者和“守护神”。

3.3加强部门协同机制和技术集成的研究和示范

我国在农村生态景观建设和管理中,条块分割严重,技术集成度低而分散,缺乏农户和村集体可以应用且容易获得、具有高度集成化的技术体系。与发达国家农业/农村生态景观建设理论和技术研究相比,我国农村生态景观建设理论、技术和政策研究滞后,亟需针对我国地域特点,结合《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构建长期的农村生态景观建设研发基地,开展技术研发、技术集成示范、监测评价方法和技术。加强部门协同机制和技术集成研究和示范,主要内容包括:(1)打破部门、学科界限,建立协同和联动机制,有效整合国家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实施效果长期性;(2)我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战略目标要求,亟需丰富和发展农村生态环境和景观建设和管护集成技术体系,在原有水利、土地整理、生态环境整治工程技术基础上,增加生物生境修复、水源涵养、缓冲带建设、景观提升、乡村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植物景观营造、乡土景观建设等工程技术,并构建不同区域特征的生态景观工程技术体系,推进“差异化”、“个性化”、“特征化”和“生态景观化”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管护;(3)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中,增加生态景观分析评价和规划内容,制定规划设计过程的评价指标,完善规划设计导则,推进过程控制管理;(4)在项目规划设计和施工中,应建立工程技术标准、工程设计要求和程序、施工记录,从技术控制和过程控制来保证工程质量;(5)在工程评价和验收中,应增加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质量、美学、游憩的评价。

生态农业的重要性篇10

1 农业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1.1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问题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已取得不少成绩,国家相继制定、颁布、修订了《农业法》《森林法》《水法》等一系列相关法律和法规。从地方来看,也有22个省(市、自治区)制定了农业(生态)环境条例,但从全国而言,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仍然存在着综合立法缺位和立法技术滞后等问题。

1.1.1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立法缺位 国家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的内容分别规定在农业、森林、草原、矿藏、河流、土地、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等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法之中,这种分散立法与农业生态环境具有内在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征不相适应。早在1995年,全国农业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研讨会就已达成共识:颁布全国性农业环境保护法规势在必行,因为这将有效地保护和改善全国农业环境,防止农业环境污染和破坏,是强化农业环境管理的法律依据,是保障城乡人民身体健康,促进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法律武器[1]。但时至今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立法依然缺位。

1.1.2 立法技术滞后 “善法”是法治的必要前提,要制定出好的法律,需要通过民主、公开的程序进行,必须反映广大人民的意志并体现客观规律[2]。全国性农业环境保护法的难产,与立法技术滞后密切相关。一方面,农业生态环境立法的民主性、公开性不够。主要以政府部门起草为主,很少有公众参与,其内容也主要倾向于规定行政权的便捷行使,而很少关注如何增强行政执法的民主性和开放性,对行政相对人的法定程序权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3]。另一方面,我国地方的农业生态环境立法仍过于原则,缺乏应有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以致有些空泛的规定和政策宣言式的规定无法执行,从而严重影响执法效果[4]。不少地方性法规条文只有行为模式,没有相应法律责任规定和具体的奖惩措施,处罚的自由裁量权过大,体现不出法律的威严[5]。这样的法律离“善法”尚有距离。

1.2 缺乏符合行政法治要求的农业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体制

缺乏法治化的农业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体制更是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症结所在,突出表现为,农业生态环境执法机构的设置缺乏法定性,职能或缺位或重叠,导致执法无效;行政执法缺乏程序的控制和保障等。

1.2.1 现有农业生态环境执法体制存在缺陷 从行政执法主体来看,一方面表现为机构重叠,在环境保护领域的统管与分管相结合的多部门分层次的执法体制下,农业生态环境的执法主体林立(包括环境保护、建设、农业、国土资源、水利、统计、林业、海洋与渔业等部门),“各执法部门之间的执法权限也不甚分明,导致部门与部门之间经常相互扯皮,争权推责。”[6]在实践中,各有关机关之间相互扯皮,相互推诿,出现各部门机关为了部门利益和地区利益,争着管抢着管,甚至越权管理,导致执法秩序混乱不堪的现象[5]。就在农业部门内部,行政执法权分散于植物保护、种子、土肥、环境保护各个机构中,形成了多元的执法主体[7]。依据《农业法》的规定,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但目前由于各种原因,部分法定职能没能落实到位,阻碍了农业环保工作的正常开展[8]。另一方面又表现为机构缺位。如:《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第23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农业的部门应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负责农业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价。至2003年该省在省、市、县3级还缺乏一套完整的农业环境监督管理机构及环境监测网络,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机构和人员,以至出现污染事件时,未能及时发现,也未能及时制止[9]。

1.2.2 农业生态环境行政执法缺乏程序的控制和保障 程序比目的更重要。没有行政程序,行政职权就难以合法运作。行政程序的基本功能在于:扩大公民行使参政权的途径,监督行政主体公平实施行政权,保护行政相对人的程序权益等[10]。实践中,农业生态环境行政执法缺乏程序的控制和保障。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在过分强化政府权力的同时,却又缺乏有效的环境行政监督机制。在几乎所有的地方性农业生态环境立法的相关条例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行政部门和公民(特别是农民)的权利义务关系在法律上具有不平衡性,过多地确立和保护的是以维护政府权威及各部门利益,以保证政府集权和经济统制[4]。涉及政府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方面虽有一系列的应然规定(表现为应当如何如何),但在法律责任的规定中却找不到关于政府不作为或滥用职权时应承担何种责任的条款。实践中,当前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业领导干部损害群众环境利益的行为,已经成为国家环保总局和监察部进行查处的重点[12]。某些地方政府成污染帮凶[12],这自然有违公平行政的法治原则。山西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虽然早在1991年11月和1994年12月就已分别颁布了《山西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环境保护条例》,实际却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农业污染与生态破坏不仅已经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存[13],事实再一次昭示古训“徙法不足以自行”的正确性。此外,公众参与环境事务制度缺失,对公众参与环境事务的范围、方式、途径等没有具体的规定也影响了农业生态环境执法的效果。

另一方面,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利缺乏应有的程序性保障。以往大多数环境程序规范具有十分浓厚的管理色彩,它们主要是单方面规定行政相对人在程序上应负的义务和不履行义务的后果[14]。事实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场检查、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程序,都可能给相对人设定程序性义务和限制其权利。综观已有的地方农业生态环境立法,诸如:对那些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时,行政相对人的听证权、行政相对人和利害关系人的陈述和辩解权、申请回避权、时效权等的行使和保障,鲜有规定。这为行政不作为或滥用职权提供了“土壤”。实践中,有的地方一些执法人员无任何证件和标志,随意进入现场对排污单位进行检查,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15]。

1.3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中的利益冲突与失衡问题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涉及到多方利益关系,利益冲突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不力的症结所在。管理机构自身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冲突,环境保护者与受益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排污企业与受害者的利益冲突,缺乏有效的法律调整手段。

1.3.1 管理机构自身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冲突 有的地方,农业执法机构类型多样,经费缺乏必要的保障,一些自收自支或差额拨款的事业性执法机构乱收费乱罚款,而那些破坏农业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却不能得到及时纠正[16]。有学者曾尖锐地指出,我国在森林、草原、矿藏、河流、土地、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主要领域已经基本上有法可依,问题在于执法不严,执法无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能有效遏制地方和部门在自我利益的驱使下破坏生态环境,致使“一边治理,一边破坏。一方治理,多方破坏”[17]。最终受损的还是社会的环境利益。

1.3.2 环境保护者与受益人之间的利益冲突 实行退耕还林还草,禁伐禁猎禁渔,推广应用高效、低毒、无残留生物农药,加强畜禽养殖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修建污染防治设施等必要措施,可能会导致部分人为社会整体的生态利益而让自己的利益受损。对此,国家尚没有依法建立起完善有效的补偿制度。另外,缺乏有效促进农业生态环保的优惠政策。从法理上讲,优惠政策意在权利与义务的重新配置。在现有的以省级立法为主的农业生态环境立法中,大多规定“应当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根据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需要和农业生态环境资源状况,逐步增加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但无具体的安排,这样原则性的规定,使得国家应给予的优惠无法有效落到实处。

1.3.3 排污企业与受害者的利益冲突 从实践情况来看,一些地方的排污企业,多为地方的利税大户,是地方政府的腰包。地方政府纵容恶性污染行为的结果是百姓的性命安危[18]。而且由于企业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大型企业也宁愿受罚不治理,特别在造纸、酿造、化工、冶金、水泥、制药等行业尤为突出[19]。从全国而言,珠江三角洲成为世界主要制造业基地的代价,就是农业生态环境受到污染。据初步统计,全国至少有1300~1600万hm[2]耕地受到污染,每年因土壤污染造成各种农业经济损失约200亿元,土壤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20]。

2 农业生态环境法治保障对策

2.1 建立和完善农业生态环境法治化的基础

2.1.1 尽快制定农业生态环境综合保护法 制定一部反映农业生态环境客观规律,体现民意,可以有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治理农业生态污染的综合性的善法,改变无法可依的局面,是当务之急。瑞典在1980年以后,相继制定了15个单项的环境法规,1999年1月1日又出台了一部完整的《农业环境保护法》,其环保政策和法规有的已被欧盟用作共同准则的样板[28]。瑞典的做法,可资借鉴。

2.1.2 贯彻《立法法》精神,改进立法技术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牵涉到多个行政部门的管理权限,单一部门难以胜任农业生态环境综合保护法的起草工作。建议该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农资委和法工委会同国务院法制办直接主持起草。当然国家立法机关在立法时也需遵循立法民主公开的要求,重视对社会公众和行政相对人正当环境权益和程序权益的保护。立法中要克服“重实体,轻程序”的思想。首先要建立科学的外部行政程序规定。如规定严格的告知制度、听证制度、听取行政相对人的陈述和申辩制度等[21]。其次,应为社会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提供法律上的程序保障,赋予公众全面参与环境保护的权利,确立公民的环境权益应包括公众知情权、监督权、环境决策参与权、环境自卫权、索赔权和诉讼权等[22]。再次,对政府在保障农业生态环境的义务应有具体的程序规定,凡要求政府履行责任的条款,都应有政府不作为和乱作为时要承担什么责任的相应条款。

2.2 健全农业生态环境法治化的行政执法体制

2.2.1 建立健全法治化的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执法体制 现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统管与分管相结合的多部门分层次的执法体制有必要进行改革,逐步向综合执法体制转变。当然,这里所指的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并非是指将现有农业部门以植物保护、种子、化肥、农药等监管为主的狭隘的农业生态环态监管体制,而是指在机构改革中,逐步地建立和健全宏观上的大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执法体系:将所有涉及农业生态环境监管的行政职能集中于某一综合执法机构。根据一定的标准,建议考虑组建土地、水利、林业、煤炭和地质矿产、大气、农业、畜牧业、渔业行政、乡镇企业环保等农业生态环境行政执法权于一身的“农业生态环境稽查总队”,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农业生态环境监督管理机构和环境监测网络,提高综合执法的效能。

2.2.2 强化行政程序的控制和保障作用 一方面要重视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执法的外部行政程序建设,既要加大对那些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的单位和个人的执法力度,又要注意克服农业生态环境执法中的随意性,尽量避免出现滥用自由裁量权的现象,对于涉嫌重大环境污染犯罪或者环境监管失职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将案件及时移送司法机关,而不能简单地以罚代刑了结案件。另一方面,要重视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程序权益。执法人员在行使行政执法权时应依法持证上岗,实行严格的告知制度,切实保障行政相对人的陈述和申辩权,依法采集证据,做好行政检查的笔录工作,并规范相关文书。对每一起案件从提起、立案、调查、裁决、执行直到归档,都应依法进行,切实做到依法办案,按程序办案,规范办案。

2.3 依法调整农业生态环境中所涉及的各方利益关系

2.3.1 切实保障农业生态环境管理机构所需的经费 惟有让农业生态环境执法机构都能够吃上“皇粮”,依法保障其合法权益,才能有效地履行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职责,才能克服“重利轻管,以罚代法现象的发生。”[23]

2.3.2 要依法实施政策、贷款、税收方面的优惠措施 各级政府应特别重视优惠投入制度的建设。日本政府为推动生态农业建设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日本以建立环保型农户为载体,从政策、贷款、税收上给予支持,以提高环保型农户经济效益和社会地位。此外,政府还对为社会整体的生态利益而让自己的利益受损的人,也依法在政策、贷款和税收上给予适当的优惠[24]。

2.3.3 依法建立和完善农业环境保护补贴机制 根据wto“绿箱”政策规定及国外经验,我国政府可对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科研、培训、推广与咨询服务等一般性政府服务,与环保措施挂钩的价格补贴,如退耕还林还草、休耕,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补贴等方面进行政策支持[25]。令人可喜的是《退耕还林条例》已对退耕还林或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提供种苗造林补助费和生活补助费作了专章规定。

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实行“绿箱”扶持政策。德国政府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凡符合法律规定而进行粗放经营的农户或农场主在经济上可以得到政府给予的一定补偿。……显然,这些补贴措施都有利于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26]2001年德国对生态农业生产实体的扶持就达6115.4万欧元,平均150欧元·hm[-2][27]。就环境保护而言,对环境有相当影响的德国农业,有近一半的收入取决于政府补贴[28]。我国对于环境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有些地区的环境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运用财政补贴修复被破坏的环境,引导企业、居民自觉保护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29]。

2.3.4 采取行之有效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税收和污染责任保险政策 为了保护和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国外主要采取征收环境税和其他环境补偿性措施。欧盟对排放污染物,制造噪音和某些产品如农药和汽油等征收环境税[30]。荷兰政府将持续发展作为环境政策的目标,实行生态税制,生态税收主要用于生态目的,在实践中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31]。在产生环境污染和危害最严重的行业,如石油、化工、印染、采矿、水泥、造纸、皮革、火力发电等行业,建立强制性污染责任保险为主,任意性责任保险为辅的保险制度也不失为良策[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