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的交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43:18

中外文化的交流篇1

[关键词]一体化文化交流

进入21世纪以后,全球一体化进程进程越来越快,中外文化交流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中国现代化的程度越高,与世界的联系就越紧密,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就越来越扩展,只要中国现代化的步伐不停顿,就会努力去促进与世界的文化交流。而且,中国是一个大国,文化的包容性较强。随着国力的增强,拥抱世界文化的胸怀会更加宽广。有交流才能有发展,必然会产生与外来文化的碰撞和融合。

一、全球一体化进程中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

1.文化与经济融为一体

当前人类的经济活动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化与经济已经密不可分,文化本身成了一种产业,一种可以带来高额利润的产业,以致使文化成为经济的主角。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文化发展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决定了文化发展的方向;同时,文化的发展也规范着经济的方向和推动其发展。这种形势下的文化交流,其内容、方式、渠道等已经显示出多元化、全方位的特点,就文化谈文化已不合时宜。

2.文化发展和交流的全球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化发展和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被彻底打破,无论在出版、报刊、音像,还是在影视、娱乐、广告和旅游业中,资本的国际化、技术的国际化,形成了文化发展交流的国际化,地域和时间概念越来越模糊,文化的世界性日趋突出,固守原有的传统变得越来越困难。

3.参与文化交流的人员群体越来越广泛

尽管现代技术的发展,使文化交流可以借助于各种现代信息载体进行,但通过人员进行的交流更加广泛和深入。全球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各个领域的交流都更加活跃,参与对外交流的群体大大扩展,而不仅仅局限于专业人员。

二、中国文化面临的挑战

在全球一体化进程这样一个背景下,固有的中国文化不可能不面临新的挑战。

1.如何处理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传承性

这是几千年以来中外文化交流中遇到的一个老问题,也是今后必须解决好的一个新问题。自秦统一中国以来,由于中华文化一直保持着强势的地位,故直到19世纪中叶,中国文化总的来讲一方面表现出很强的扩张性和渗透性,另一方面又显示出很强的包容性和同化性。就扩张性、渗透性而言,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总是在经意不经意间将自己的主导价值观向一切与之交流的外来文化施以影响或进行灌输,使这种价值观逐渐进入那些外来文化之中并成为其支配性的思想和观念。在这个过程中,外来文化逐渐消解了“异已”的面貌,而成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鸦片战争改变了上述情况。近一个半世纪以来,为使中国的新文化既包容现代性,又接纳好的传统,提出过各种各样的模式。这些模式都试图在中国新文化的建设中找到一个科学而带有永恒色彩的不变的框架,但皆含有很强的主观因素。真正科学地做到以开放促交流,以交流促现代化,以现代化促传承,非常困难。往往讲现代化时,就忽略了继承传统;弘扬民族传统时,又和文化的现代化对立起来。忽略了传统的继承,会导致对外来文化的不准确的选择;忘记了现代化,又可能出现对外来文化的排斥。就一般民众来说,在一部分人中文化认同感严重地淡漠了,认为中国文化落伍了,只有外来文化才是现代的;而在另一部分人文化认同感却病态地强化了,他们希望通过排斥西方文化来弘扬传统文化,以此重塑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这两种人的思想倾向和方式虽不同,却表现了同一个东西:对自己本土的文化传统信心不足。因而,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的中外文化交流中明确提出注意处理现代性和传承性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值得进行长期研究的。在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自然要去处理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自然要用现代的理念、现代的价值判断去重新解析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的传承顺理成章地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得以实现。所以解决现代性与传承性的问题,应该以现代驾驭传承,最后以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为归宿。

2.如何处理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所谓文化的“世界性”,就是指文化的先进性和时代性。具体来讲,就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文化要保持先进地位,跟上世界前进的步伐,始终维持一种高势能的文化。这种世界性,没有文化的交流是无法实现和保持的。从目前看,其中最主要的是处理好中西文化的关系。

在目前的文化生活中,一方面正统价值观占据了宣传领域的支配性地位,各种主流渠道都在唱响“主旋律”,以正面宣传为主;另一方面,来自西方(主要是来自美国)的各种文化却席卷着文化市场,而且势头越来越猛。比如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已经把看好莱坞的大制作故事片当作电影消费的唯一选择,越来越多的孩子把肯德基、麦当劳当做家常便饭,可以说美国文化已经成为世界文化的主导。尽管这种美国文化是伴随着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强权地位进行传播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国文化在保持美国传统精髓的同时,融合了许多外来因素,并逐渐适应了当地的文化环境。中国的肯德基、麦当劳餐厅,在制作食物时均考虑了中国人的口味习惯,所以赢得了中国人的认同。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艺术作品在国际获奖,也表明中国文化被世界的认同。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已经证明,只有刻苦而持久地进行中外文化的研究,同时持久不懈地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才能使中国新文化和世界接轨,才可以具备文化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当然,也不能忽略文化的民族性。外来文化在中国真正扎根,必须具备了中国的民族特点,才有可能变为现实。民族性是外来文化存在的必备的形式。相反,文化的民族性,只有具备了时代性或先进性之后,才可以传播、发展。文化的先进性或时代性是内核,文化的民族性是形式。时代性必须依赖于民族性才能生存;民族性只有寄托于时代性才可以保持。

3.国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国民性的改造问题

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的交流,新文化的建设,就更和人的水平、人的特性、人的素质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了一起。以往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已经证明,人的素质决定着文化交流的风貌。

中外文化的交流篇2

摘要:经济全球化为企业进行对外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拥有了更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机会。而在国际贸易中,文化环境是极其重要而又容易被忽视的因素,当今世界各国文化相互交融与发展,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又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其中媒体、政府以及对外贸易自身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中国时外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存在一定的问题:缺乏品牌文化产品、观念滞后,缺乏创意思维、缺乏国家战略与支持等。因此扩大对外贸易中的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刻不容缓。

当今时代,全球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变化,改变了传统商品生产和服务的条件。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的产业和生产组织形式。在当今信息社会,经济的竞争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生产要素的范围,而越来越倚重于知识、无形价值和创新能力。经济日益全球化,技术进步和创新已经占据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比较优势,越来越体现为其学习、创新和知识生产的能力。在这种新的经济形态中,文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国际对外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概况

当今世界已经全面迈人了全球化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人,不同地域和民族间的文化交往日益广泛,文化交流与文化产业发展也日益重要。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银行分别出版了《世界文化报告:文化、创造性与市场》和《文化与可持续发展:行动框架》,这两份文件都特别强调了文化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在美国的传播政策中,虽然没有声明要重建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但作为美国政府的目标却是非常明确的。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国内的文化产业政策基本上是越来越放松管制,其理论基础是市场理论和多样化原则。美国大众文化的全球性扩张,在大多数情况下属于非政府部门的文化企业为巨额利润所驱动而进行的经营性活动,但在实际操作中受到政府的支持,尤其在对外宣传方面已与美国外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英国政府为扶植文化产业发展,采取了许多具体措施。英国政府认识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市场对文化产品及服务的需求迅速增加,因此,完善自我,抓住机遇,扩展国内外市场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日本经济长期低速徘徊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开始把文化和经济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1995年,日本确立了文化立国方略;2001年,日本开始全力打造知识产权立国战略,明确提出10年内把日本建成世界第一知识产权国;2003年,又制定了观光立国战略,计划到2010年让到日本旅游的外国客人达到1000万人,比2001年提高1倍。为把文化立国战略落到实处,日本政府还通过设立战略会议、恳谈会、幕僚会议、审议会等形式,研究商讨具体对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亚洲金融风暴后,韩国制定了“文化立国”的方针,将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最终目标是把韩国建设成为21世纪的文化大国和知识经济强国。特别是最近几年中国加强了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如:历时两年的中法文化年在中国圆满闭幕,在美国举办的“中国文化节”、在意大利举办的“中国天津周”和在荷兰举办的“中国文化艺术节”等大型对外文化活动,扩大了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树立了中国的良好形象。中法文化年影响巨大,盛况空前,全面提升了两国的政经关系,把中法以至中国与欧盟的伙伴关系推向了新的高度,并对周边国家产生了示范作用,俄罗斯、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希腊等国已相继提出要与中国举办文化年。中国在对外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的同时,“十一五”规划还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对外文化产业贸易,复兴民族文化,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在文化贸易方面,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过去20年间,全球文化贸易总额一直在持续增长。从1980年到1998年间,印刷品、文学作品、音乐、视觉艺术、摄影、广播、电视、游戏和体育用品等文化贸易的年贸易额从953亿美元猛增到了3879亿美元。但是,这些贸易绝大部分在少数发达国家之间进行。1990年,日本、美国、德国和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化贸易出口国,占全球当年文化贸易出口额的55.4%,而化贸易的进口额也高度集中在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占全球当年文化贸易进口额的47%。跨人21世纪以后,文化贸易的进出口大国排序有所更替,然而总体格局并没有变化。这些国家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化产品进口国,2002年其进口额高达153亿美元;英国是第二大文化产品进口国,其进口额大约是美国的一半,为78亿美元;德国是世界第三大文化产品进口国,其进口额为41亿美元。

二、对外贸易中文化交流的方式

1.媒体作用

对外贸易中的文化交流,媒体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20年,中国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这为媒体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作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特别是中国加人wto后,在对外贸易中中国需要世界信息,世界也需要中国信息,双向选择剧烈增加。这种需求不仅体现在经济上,也包括政治上、文化上等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目前中国有报纸2000多种,杂志8000多种,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约有2000个频道,有近10亿的电视观众,同时有超过1亿的互联网使用者。媒体、媒介成为中国对世界宣扬中华文化,加大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重要手段。但与国际同行相比,中国传媒在资本、经营网络、经营理念、管理体制和人才素质方面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文化贸易方面,我国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逆差是以5一10倍的数字来显现的,中国书刊版权贸易上的逆差更高达10一15倍。因此中国媒体仍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专家预计,中国媒体要成为世界主流媒体,还需要很长时间,甚至10一20年。媒体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还肩负着促进世界文化交流,普及汉语文化,发扬宣传中华文化的艰巨任务。

2.政府作用

首先,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市场经济体系转型的过程中,政府担负着提供文化服务的职能。界定政府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角色,首先要把这个问题放在现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一背景下考虑。十六届五中全会有一个很重要的提案就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和促进对外开放的关键。这一提法表明了在“十一五”期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以前涉及政府职能经常从经济角度考虑,许多地方政府把GDp作为衡量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准,中国现在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把重点放在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而科学发展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问题。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解决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其次,政府具有制定文化战略的职能。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总的来说有三个层面:第一个是文化产品的冲击。因为外国文化产品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产品在国际文化贸易市场上具有比较大的优势,我国加人wto承诺文化市场的开放,首先面临占有国际优势地位的文化产品对中国文化产品的冲击。第二个是文化资本的冲击。当外国文化产品在文化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时,他们一定会谋求对中国本土文化资源的整合。国际文化资本进人中国参与整个中国的文化企业的生产,采取某种本地化的生产方式,就地整合资源,就地生产、产品就地出售,这是一种跨国文化企业的比较合理的商业模式。近年来,外国文化资本进人中国文化资本市场势头一直比较猛烈。第三个是文化价值观的冲击。随着外国文化产品的普及,它负载的是外国文化价值的内容,它一定会对我国文化消费者在文化心理、文化认同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三方面构成全球化对中国文化总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需要制定本国文化发展战略,宣扬中华文化,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对此,日本的经验可以借鉴。学术界认为日本从明治维新以来,其发展的历程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大致是从明治维新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这段时间,被人称之为“军事立国”阶段。从二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80年代,被称之为“经济立国”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日本确立了“文化立国”阶段。之所以有这么一个发展战略的转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经济飞速发展,成为世界上与美国、欧盟并驾齐驱的一个经济大国。但是,日本单纯追求经济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包括环境的问题、国家形象的问题等等。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日本适时提出了文化立国的目标,这个目标包括这么一些内容:首先,要确立一个国家形象,这个形象就是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创新精神的一个国度,而不仅仅是能够制造物质产品的国家。其次,要尽可能地满足公众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再次,要形成有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文化环境,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文化战略是许多发达国家为促进本国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我国目前也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发展文化产业,实际上制定文化战略也是政府应对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的挑战。

3.对外贸易自身作用

对外贸易自身作用体现在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大对外文化贸易来促进本国文化走向海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近期来看,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在中国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势头,如何通过整合我国的文化资源,开发我们的文化产品,提升我们的产业结构,增加我们产业附加值,无论是高技术附加值,还是高文化的附加值,目前正在成为一个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新的战略重点,这就造成了一个大的发展态势。即把文化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融为一体,把文化产业和传统产业融为一体,把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与中国作为世界的制造业的中心这两件事也结合在一起。我们不仅要作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所谓“中国制造”,而且我们要变成“中国创造”,我们要成为一个世界的创新中心。

三、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与贸易的现状与问题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但是,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渐衰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呈现了严重的逆差。改革开放,特别是国家“十五”规划实施以来,中国加大了对外文化交流的力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组织中法文化年、中国俄罗斯年、中意文化年、美国的中国文化节,到在海外多个国家设立100多所孔子学院等,都具有一定声势和影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同中国经济和政治在世界上的地位存在巨大差距。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的主要产品,无论是文艺演出、影视作品、图书期刊、动漫产业还是语言文化等,存在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人超”,处于绝对输人国地位,存在着严重的“文化赤字”。这对于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来讲,对于一个正快速发展追求民族复兴的国家来讲,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1.缺乏品牌文化产品

我们输出的文化产品质量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反映当代中国发展面貌、当今中国人核心价值观和精神风貌的文化作品有限,有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的原创作品太少,能展示中华文化的内在魅力、代表国家形象的高端文化产品更是凤毛麟角。在各种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仍停留在以展示剪纸、泥人、刺绣、大红灯笼之类的民俗作品和兵马俑以及其他出土文物等为主的阶段,在国外较有影响的戏剧歌舞和影视作品也仅仅有屈指可数的几部,动漫产业与美国和日韩相比我们才刚刚起步。我国现在还没有能够吸引人的、占领国际市场的文化产品,尤其是被人们广为接受的品牌性产品。而美国的品牌文化产品就遍布世界各地,如可口可乐、麦当劳以及各种美国大片等。

2.观念滞后,缺乏创意

在传统观念中,文化就是文化,做生意就是做生意,中国人很少想到去卖文化,这种思维方式与世界上很多国家有不少的差距。文化产品能否赢得市场,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其所内含的文化价值、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情感因素;在于文化产品是否具有思想感染力、情感的亲和力、精神的震撼力以及生活方式的凝聚力。只有赋予文化产品这几种力量,才会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认可,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购买你的产品。作为国际贸易主体的企业在制定贸易策略时应注意与当地文化融合,创造为当地人易于接受又有吸引力的情境。在整个经营设计过程中注意配合文化环境要求进行创新,既要创造出适合销售国文化的产品,又要使定价的方式和程度为之接受,还要找到适合当地的渠道,采取购买对象乐意接受的宣传方式。美国人在中国的肯德基和麦当劳店里将玉米羹、汤和可乐同售;海尔在美国的成功定位等都是中美文化融合的良好开端。

3。缺乏国家战略与支持

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缺乏国家战略,缺乏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扶植,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缺乏国际化的运作和推介。国家应制定对外文化交流发展战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着眼长远、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循序渐进,搭建各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平台,策划组织一系列高端的中国文化产品,提高对外文化交流的整体水平。

四、扩大对外贸易中的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国的现状是文化实力与经济大国地位严重失衡。文化的“人超”地位,客观上为西方文化提供了文化受众,强化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力,甚至影响了国家的文化安全。“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目标,中国文化要繁荣振兴,要加大对外交流已经刻不容缓。

第一,国家应制定和推行战略性文化贸易政策。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过程中推动文化的发展,是国家在制定文化贸易战略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政府进行合理的干预,适当运用关税、补贴,以进口保护作为出口促进的手段等战略性贸易政策措施,将会刺激和提升我国的文化产品乃至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在历史上不同时期也都采取过这样的政策。

第二,国家应加强完善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体制机制。互联网的无界性,使文化传播可以突破时空界限,对全球文化的发展、创新和传播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发展潜力巨大,是我们促进对外文化交流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的阵地和窗口。建议国家专门建立一个部门,招募聚集一大批优秀外语人才和网络技术人才,负责互联网的对外文化传播与管理。

第三,加强对海外受众的接受心理、接受习惯和思维特性的研究,以增强针对性;善于借用西方人易于接受的艺术形式,例如歌剧、舞蹈、交响乐等,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加强高等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国家良好的文化形象,有创意的、高精尖的文化艺术产品,要靠优秀的、杰出的文化艺术人才去树立、去创造、去表现、去经营。国家应按时代和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需要,设置更高层次的教育机构,对其投人更多的资金和精力,使这样的教育和培训机构成为国家文化走出去所需杰出人才的摇篮,成为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力不竭的助推器。

中外文化的交流篇3

杨澜与杭州的情缘

让时间倒回到2006年,在杭州世贸中心举行的杭州世界休闲博览推介会上,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将一本装帧精美的杭州世界休博会“形象大使”的红色证书,颁发给了时任阳光文化媒体总裁的杨澜女士,现场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身穿印有绿叶图案旗袍的杨澜亭亭玉立,靓丽大方,她在致辞中高兴地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能成为2006年杭州休闲博览会的‘形象大使’,是一个不能拒绝的邀请,也是我的荣幸。杭州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又有美丽的自然景观,还有都市的繁华。2006年世界休闲博览会在杭州举行适逢其时,这不仅代表着开放的中国正走向世界,也表明国际社会越来越了解中国。借助我多年从事媒体工作的经验,我将尽可能将杭州推介到世界各地,为杭州的休闲产业尽一份绵薄之力。”

在随后接受采访时,杨澜向记者介绍了她与杭州乃至浙江的情缘。1968年6月30日,杨澜出生在北京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有一半的血统则来自浙江,因为她的母亲是浙江绍兴人。早在她上小学时,父母就带她游览过美丽的西湖,去过虎跑,爬过六和塔,喝过龙井茶,拜过灵隐寺的如来、观音和笑口常开的弥勒佛,杭州的山山水水给她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后来她担任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和上海东方电视台、凤凰卫视台的节目主持人,曾多次到杭州采访。每一次她都感到杭州有新的变化,她觉得杭州越来越漂亮、越来越干净,就像一个天然的大花园,她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所以她在新制作的旅游文化系列片《一生要去的66个城市》中,将杭州排在前列,并取名为《杭州,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城市》,极力向世人推介和展示。

同时,在2006年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前后,无论是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的世界休博会接旗仪式上,还是后来在上海旅游节花车大巡游时,或者在香港举行的杭州世界休博会推介会中,杨澜都出现在现场,作精彩的文化推介,热情邀请中外朋友来参加杭州世界休博会。在2006年4月22日杭州世界休博会开幕之际,她又从北京飞到杭州,为休博会加油添彩。2007年6月18日,她再度来到杭州休博园,主持浙江文化创意商业论坛,出色地发挥了休博会“形象大使”的重要作用。

就这样,杨澜迷上了杭州,杭州也记住了杨澜,彼此的情缘越来越深。

当主持人后的成功转型

采访杨澜,自然要谈到她当主持人的那段经历。1990年,杨澜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毕业,正好中央电视台与泰国正大集团合作开办的《正大综艺》节目需要一位女主持人,台里便对外公开招聘。杨澜经考试在众多的应聘者中因英语和历史、地理知识扎实脱颖而出,顺利考进了《正大综艺》栏目组。这档节目最初是旅游知识类的节目,有世界各地的风情文物展示,也有各国的文化生活介绍,还请一些国内有知名度的嘉宾参加,开展一些文艺表演和知识竞猜等,以增加节目的可看性和知识性。当时男主持人是著名相声演员姜昆,他的口才好,舞台经验也很丰富,当然在电视节目主持方面只是半路出家。最初,杨澜除了英语出色外,在主持方面经验不足,但出资方正大集团对节目主持的业务要求很高,这对杨澜是个严峻的挑战。杨澜在学校里经常参加文体活动,是同学中的“活跃分子”,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主持,加上她平时虚心向姜昆老师和同在一个办公室的资深播音员赵忠祥请教,并认真阅读了一些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专业书,进步很快。不久,她便以清新脱俗的形象出现在荧屏上,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欢迎。

1990年底,姜昆因怕长期主持电视节目影响相声表演,就告别了《正大综艺》节目,重操相声表演旧业,这对刚刚开始上道的杨澜又是一场考验。中央电视台国际部和正大集团商量后决定主持人分别由杨澜和她的一位老师搭档,另有青年演员方舒姐妹俩一道轮流主持。这种“走马灯”式的主持让观众不知所措,节目的收视率明显下降。不久,因方舒出车祸住院,杨澜便向国际部建议,请播音经验丰富的赵忠祥出山。这一老一少很快在节目主持中形成了默契,主持得有声有色,收视率迅速上升。1993年除夕,杨澜与赵忠祥、倪萍一道主持了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后来还主持过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的开幕式和大学生辩论会等有影响的活动。1994年,她荣获中国首届主持人“金话筒”奖,杨澜的名字从此家喻户晓。

正当杨澜开始走红时,她却激流勇退,在《正大综艺》办完200期后,她离开了《正大综艺》,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杨澜告诉记者,当时去美国读书主要原因是主持《正大综艺》节目5年多来,由于每一期都要创作不同的串词,有知识“透支”的情况,同时也想去国外看看国际上电视节目主持的情况和发展方向,以汲取国外电视节目主持的先进经验。

在美国学习和生活了两年多时间的杨澜,以优异的成绩如愿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传媒系硕士学位。毕业后不久,她就与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多次获得“普利策”奖的制片人莫利德先生共同导演制作了一部有前瞻性的电视纪录片《2000年那一班》。该片在哥伦比亚电视网晚7点黄金档向全美国播出了两小时,一下子引起美国观众的注意,评论界人士对该片充分肯定。对杨澜来说,这还首开了中国人乃至亚洲人进入美国主流媒体的先河。她在美国结识了后来成为她丈夫的企业家吴征,他对她的事业发展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1997年更是杨澜大丰收的一年。这年1月,她出版了一本题为《凭海临风》的书,发行量超过50万册。这年4月,她应联合国副秘书长之邀,光荣出席了联合国世界媒体圆桌会议。同年7月,她被选为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董事,成为这座世界名校最年轻的董事。是年11月,她又应邀出席联合国“1997世界电视论坛”,向世界同行推介了中国的灿烂文化和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情况。在这期间,她又在上海东方卫视台开设了《杨澜视线》专栏,这个节目被一些观众称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电视节目”。

杨澜在美国的出色表现,引起了凤凰卫视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刘长乐的关注。经双方多次接触和沟通,1997年7月,她进入了香港卫视中文台,开设了《杨澜工作室――名人访谈录》。这个节目由杨澜主持和制片,以世界著名人物访谈为主。她先后采访了金庸、黄永玉、龙永图、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英国查尔斯王子、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等200多位全球各界名人。有人把她称为“中国的华莱士”,杨澜却说:“我跟华莱士的风格有相同的地方,但也有不同的地方,华莱士采访是属于进攻型的,有些问题是直来直去,显得有些生硬,犹如驾着轰炸机来开矿,先炸开地面再说;我却喜欢‘绵里藏针’,好比开矿时先用钻机将地面钻一个洞,然后再将地下的石油抽上来,所以我不是‘中国的华莱士’。我始终认为深刻的问题也可以用温和的方式提出来,主要是看主持人的文化修养和采访的经验。”虽然各自风格不同,但杨澜的人物访谈却做得像华莱士一样成功,她至今认为最喜欢主持的就是《名人访谈录》节目。

后来,杨澜又兼任《百年叱咤风云录》专栏的主持工作,把20世纪的百年风云事件真实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得到了观众的的广泛好评。

出任阳光公司董事局主席

在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工作期间,她所主持的栏目都成为台里的名牌栏目,刘长乐总裁曾这样评价杨澜:“她是一个优秀的电视人才,所以才会推出如此优秀的专栏。”1999年12月8日,杨澜告别了工作两年的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次年1月她与先生吴征一道出资4000万元,收购了一家香港上市文化公司“良记”后,于这年8月8日创办了一个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卫星频道――阳光卫视,并由她担任了阳光文化影视公司董事局主席。

阳光卫视定位国际视点,开设的栏目有《历史与文明》《人生在线》《未解之谜》《战争攻略》《岁月留痕》《谈古论今》等,同时保留了杨澜在上海卫视和凤凰卫视创办、主持的《杨澜视线》和《杨澜工作室――名人访谈录》两个品牌栏目,仍由她亲自担任主持人,并与东方卫视、凤凰卫视、湖南卫视开展了业务上的密切合作。后米,她又新开了一个《天下女人》谈话节目。阳光卫视创办以来,始终将镜头重点关注中国各地的历史遗产和文化热点,并不断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和合作,持续不断地向世界推介中国的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2000年和2001年,阳光文化影视公司两次入选由世界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评定的全球最佳企业名单。

经过几年的发展,阳光文化影视公司已改名为阳光媒体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前些年又注入更多资金在香港上市。公司现持有11家亚洲地区媒体类企业的股份,包括31种杂志、3家报纸、10个广播电视频道、3个门户网站,还有在9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的教育、体育、娱乐、商业等多种业务。作为公司董事局主席、阳光卫视主持人和拥有两个孩子的母亲,杨澜在社会上、公司里和家庭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她总是不停地奔波,辛勤地工作,出色地完成她所承担的各项工作和家务,让社会各界的人们十分敬佩,因而在业界有“女精英”“贤内助”“好母亲”之称。

北京奥运会的“形象大使”

除了做好阳光公司的管理和阳光卫视的节目监制、主持等各项工作外,杨澜还积极参与许多社会公益活动。早在2001年,她就被北京奥申委聘为2008北京奥运会的“形象大使”。北京时间2001年7月13日,国际奥委会第112次会议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大剧院隆重举行,北京申奥代表团成员李岚清、刘淇、袁伟民、楼大鹏、杨澜、王伟、邓亚萍和国际奥委会前第一副主席何振梁先生向国际奥委会作陈述报告,并就环境、反兴奋剂、交通、语言等问题回答了国际奥委会委员的提问。其中杨澜代表北京奥申委作了文化主题方面的陈述,她说:“北京是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都市,3000年的历史文化与都市的繁荣相呼应,除了紫禁城、天坛和万里长城这几个标志性的建筑,北京拥有无数的戏院、博物馆,各种各样的餐厅和歌舞场所,这一切的一切都会令您感到惊奇和高兴。我相信在坐的许多人都曾为李安的奥斯卡获奖影片《卧虎藏龙》所吸引,这仅仅是我们文化的一小部分,还有众多的文化宝藏等待着你们去挖掘。除此之外,北京城里还有千千万万友善的人民,热爱与世界各地的人民相处,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北京历来是各个民族和各种文化的汇集地,北京人民相信,在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将推动中国文化和全世界文化的交流……我相信北京和中国将向运动员和全世界的电视观众证明,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杨澜用多彩的中国文化打动了奥委会委员们的心,为北京申奥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事后有媒体评论说她这个“形象大使”既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又有现代中国人的自信气质,非常得体,非常出色。

近年来,杨澜还担任了中华慈善总会的“慈善大使”和义务献血“形象大使”,并在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环境文化理事会等多家公益机构中担任理事,积极参与了四川大地震和台湾“莫拉克”风灾的救灾工作。她积极向人们传播中华民族的“慈善文化”,呼吁人们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高尚品德作贡献。

中外文化的交流篇4

关键词:初中英语;文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1-0132-01

依据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方针,初中的英语教学应该将文化逐步渗透给学生,一般通过传授文化知识和培养学生接受跨文化教学的意识来达到教学目的。怎样在教学中有效的引导学生在学习外语的同时了解异国文化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

1注重渗透中外文化的差异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光辉历史的国度,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国有长达三千年的封建历史。虽然现代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但是封建观念却在时间的帮助下在人们的脑海中稳稳地驻扎。在人们生存的过程中,形成了注重血缘关系的思想,长久以来强调尊卑有序、注重等级差异。这些在日常称呼中就有所体现。例如从亲疏关系上面看,当孩子称呼父母的爸爸妈妈时,有爷爷和外公、奶奶和外婆之分。这就是基于男方的亲友对于孩子来讲是"里",而女方的则是"外"。并且性别不同,很多称呼也迥然不同。但是在主张平等的西方国家就与我国目前的状况截然不同,他们的称谓相对我们而言比较简单,爷爷和外公并没有区分开来,而是统一用"Grandpa"来表示,相同的,奶奶和外婆也用同一个Grandmother来称呼。

"尊老爱幼"是我们一直遵行的美德,是文明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衡量一个人的道德标准。不过在西方却与我们国家文化有很大的差异。例如在我国,在公交车上面看到了有老人没有座位,这时候年轻人让座会赢得老人以及旁人的赞扬和肯定。但是在西方如果你让座给老人,他们经常会面对怒色的说:"Don'tworryaboutme,idon'tthinkiamold."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在西方很多国家中,他们都不喜欢"老"这个字眼。因为在他们眼中,被别人说自己老,就意味着自己对于社会没有意义了,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具有强烈的不服老的精神,不愿让别人觉得自己是已经被社会所抛弃的人。除此之外,中西有较大差异的一点就是当我们面对别人的赞美和夸奖时的表现。受礼于谦逊的传统思想影响,我们中国人在面对别人的赞美时会表现得很谦虚,喜欢贬低自己而非突出自己,经常会说:"哪有,哪有"或者"您过奖了"等。但是西方人却不是这样的。他们在受到赞扬的时候会欣然的接受,并对夸赞自己的人说一句thankyouverymuch."。当教师在讲解"thankyouverymuch."这句话时,除了对句型和语法进行剖析解释以外,还要将这句话所使用的场合介绍给学生,并做一些情景练习。

2在教学中紧扣教学内容展开西方文化渗透教学

我们所接触的英语各种教学内容无论课本中的Reading、project,还是平时试卷中的听力、单选、阅读、完形填空等无不隐藏着文化底蕴。如牛津高中英语module9中拥有大量的这样内容Unit1Canada--landofthemapletree介绍了加拿大的地理、文化、人文等,此单元中的project:isaustraliareallyasportingnation?而又侧重介绍了australia的体育文化,其它的文章如:theacropolisnow,theimperialtombs;nationalflags,coloursandcultures等都分别以某一物如雅典卫城、帝王之墓、国旗等为载体,揭开了掩盖其在之下的人文、地理等深沉的东西。在平时的试卷中,富含文化的信息的内容也很多,很多阅读理解中引用原著等,如:《prideandprejudice》《tess》等,所有这些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渗透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也是一个逐步积累西方文化底蕴的过程。以上我们提到的是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西方的文化意识渗透。但本人认为英语教学中除了进行西方文化的渗透外,也要学会用英语表达我国的事物及概念,从而介绍和传播中国文化,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创造力(陈申,1999)。让我们的学生能用英语清晰的表达中国文化。

3打开学生的思路,从情景交流中感触真实语境

学习语言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创造语境,而如果想要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英语的使用和西方的文化,就要求教师利用教学资源和设备,打开学生思路,拓宽学生视野,为学生营造一个文化氛围极强的学习气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影像,令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通过影像资料了解语言交流中应注意的表情、动作以及一些外国文化。影像的选择方面,要尽量选择英文原版的电影或者歌曲等,这样才不会失去学生与语言和文化交流的真实性。此外,还可以在西方的圣诞节来临之际向学生展示有关其圣诞文化的知识,也可以将其与中国的春节作对比。如果学校条件允许,还可以请外籍教师参与教学,给学生一个真实的交流环境。

4开展专题介绍

中外文化的交流篇5

关键词:对外技术转让文化交流

最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外转让项目增多,在项目中对文化交流的感触也越来越多。以前认为文化交流离自己很远,也觉得文化这个概念很抽象。但在参加了多个项目后,发现曾经非常宏观的大概念“文化”在项目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处处在细节的地方闪光,并且往往产生意料之外的效果。现以非洲S国和东南亚t国为例,将总结的几点注意事项一一列举。

首先,在技术转让中一定要尊重对方的文化和,尤其是尊重因文化差异所导致的不同风俗习惯。双方的交流建立在相互的尊重之上,而文化的交流则着重在对对方生活习俗、习惯以及爱好的尊重上。尊重的前提是了解。所以,在进行技术转让之前,对对方国家的文化习俗、、爱好必须事先知晓。

S国崇尚伊斯兰教,其穆斯林每天要进行5次祷告,这对于穆斯林来说是神圣的事情,不得喧哗,不得打扰。因此在每天的时间安排表中必须预先留够充足的时间让外方做祷告。而且在外方祷告时,不围观,充分尊重其。如果事先不了解其,在时间安排上就会造成祷告与工程进度的矛盾冲突。充分了解后,对时间预留充分,对项目的顺利进行有积极意义。但是,由于事先沟通不够,对外方的传统习俗没有了解透彻,在我们做项目期间还是发生了一件事,差点导致项目中断。

苏丹有个重大节日就是斋月,斋月里有大家族聚会集体开斋的古老传统﹐对老人尊敬﹐弟兄姐妹见面亲切﹐对后代儿童是一次家庭亲情教育。斋月,全民节日,不可忽视,不可不过。当时,项目进行中由于遭遇夏季洪水,项目顺延了并签订了备忘录。当时,大家都忽略了时间这个因素。项目顺延到了8月,刚好就是S国的斋月。每年的斋月期间,穆斯林在日出之前吃好封斋饭,日出之后至太阳西下,禁止饮水、吃东西和吸烟,并要克制一切私欲,断绝一切邪念,以示笃信真主。这对项目意味着什么呢?用数字来说话。正常情况下,每天9点上班,5点下班,一天的工作时间为8个小时。斋月里,日出之后至太阳西下,人人不得吃东西,不吃东西,又怎么会有力气呢?这就直接导致工作时间的锐减。在斋月里,整整一个月,每天的有效工作时间不到4个小时。换句话说,完成一个产品,以前需要一周,而在斋月里,需要2周到3周。时间立刻被拉长,而时间因素在技术转让项目中及其重要,涉及面也非常广,这就造成了双方的矛盾。之前的签订的备忘录忘记了“斋月”这个严重的文化因素,对项目执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最终的结局是导致对外项目延长了两个月。对我方的人员安排、产品补给都造成了严重影响。而这次事件就是对“传统文化”忽视造成项目延期的典型案例。所以对外方文化的透彻知晓、尊重外方的风俗习惯在对外项目中及其重要。

其次,以平等、客观的态度对待外方,在技术转让项目中应做到不卑不亢。由于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同,特别是我所在的城市,对外技术转让相对还不是非常多,造成对“外国朋友”相当关注。尤其是S国的人员外貌特征非常突出,可以说和本地的人完全不同,S国在外貌上引起的关注尤其高。在外国人比较“稀罕”的环境下,不仅仅会产生较高的关注度,而在较高的关注度下就会过分热情,这样就产生了不平等,让我方处于天平低的一端。失衡的状态一旦产生,想恢复到平衡状态就比较困难了。交流就变相的成为了一方为另一方服务的过程。中国人古往今来都热情好客,这是一个优良传统。但是,在面对外方,和外方进行合作,进行交流时,这种传统就显得过分热情、不合时宜了。此时需要的就四个字——不卑不亢!

由于S国人员外貌特征显著,几乎无往不利,在我方随时都能获得积极热情的帮助,人人都争相满足其合理的、甚至是不合理的要求。比如,在吃喝上极其浪费,要求众多;甚至对事先已经谈妥的日程安排诸多单方更改等。而t国在这方面尤其显著,缺乏平等、客观和不卑不亢直接导致我方处于劣势。在最初阶段,我方本着友好合作的态度,对其额外要求都一一满足。比如,t方要求培训时全程录像,在无录像先例(条例规定不允许录像)的情况,基于“外方要求”的考虑,领导同意了;而我方要求在进入生产范围必须穿戴工作服并将身上所有其他东西寄存,但外方认为戒指不用寄存,即使我方安全人员多次重申要求,外方都置之不理。最后领导出面协商,以戴戒指的人员不能触摸任何产品和工具的方案处理了矛盾。这出貌似双方友好协商解决问题,实际是藐视我方规定的文化冲突戏就此结束。但是,在这件事上,我们已经处于劣势,丢失了平等对话的话语权。多次这样的不合理对话后,外方要求越来越过分,甚至要求在双方进行周会议时也必须全程录像。这次外方的要求,领导直接否决。我方的“不同意”态度使得外方“火冒三丈”,一度停止项目。文化细节方面的不平等导致了技术转让中的不平等。我方的过度“友好”也为我方到外方进行技术支持埋下了隐患。外方对我方的建议置若罔闻,总是抱有怀疑,甚至在某些时刻出现抵触情绪,对我方诸多为难。

还有,在技术转让时,多举行各项文化活动,积极宣传我方的优秀文化。在国外做技术转让还是很辛苦很清苦的,尤其是在非洲的S国。因此,适当的举行一些文化活动,不仅可以缓解大家的疲劳和辛苦,也可以增进和外方的文化交流,一举多得。当时,我们就举办了卡拉oK比赛。

印象最深的是当年在S国做技术转让时,恰逢4年一届的世界杯。往年在家里时,想看世界杯那熬夜是必须的。为了看世界杯,都经历过2、3点睡眼朦胧挣扎着起床的痛苦。在S国,世界杯的时间却刚好是晚饭过后。世界杯比赛时间一到,某铁杆球迷在大厅振臂一呼,我方人员和外方人员呼啦啦涌到了吃饭的大客厅,那里有投影在墙上“超大”屏幕。在球场上,没有“我方”没有“外方”,只有忠实球迷的呼喊。进球时,有人哀叹惋惜,有人蹦跳高呼。记得有一次,双方人员出奇一致,都喜欢同一支球队,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有一粒决定胜负的进球,双方人员全都呼啦站起来,靠着近的甚至拥抱在一起,足球让大家融入到了一起,不分国界,不分肤色,不分信仰,为同一支球队呐喊助威。

还有t国,由于种种原因,双方矛盾重重,外方对我方持怀疑态度,而我方认为外方违反合同,处处刁难。从领导层到工作人员大家相处的不愉快。恰逢t国某节日,外方尽地主之谊请我方人员吃饭。吃饭,不可避免的就是喝酒。说到喝酒,大家都是有备而来。我方准备了地道的高粱酒,外方也准备了当地的一种很普及的药酒(至今我都没问明白是何种药)。酒一上来,那阵势就摆开了。外方人员不分男女,人人轮流上场,个个都是酒场潇洒高手。而我方第一轮人人都上,到第二轮时,那就是有实力人员表演的舞台。几轮下来,我方高手意犹未尽,而对方也派出实力选手迎战,酒一下肚,和谐气氛立刻就浓郁起来,如同一家。高手们惺惺相惜,在饭桌上侃侃而谈,气氛非常融洽,工作中紧张的关系得以缓和。把酒言欢的直接效果是在第二天上班时,谈论工作时,由酒场高手一协调,曾经的刁难不见踪迹,问题很快得以解决。

技术转让本身是技术贸易的一种,以技术的输出为主,而其中包含的文化交流往往是作为被忽视的存在,直到发生问题才被重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际化贸易合作的增多,文化的作用和力量越来越不能被忽视,反而会逐渐成为国际合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中外文化的交流篇6

摘要:任何区域合作体制乃至一体化的形成都需要有共同的文化底蕴作支撑,有互信和认同的区域文化作平台。桥头堡建设中的云南民族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成效保障乃至桥头堡建设的顺利推进,都需要正视各国之间的“文化距离”,消除疑虑,建立起真正的信任,才能营造出良好的国家间相互合作的环境。

关键词:文化走出去;文化距离;影响;策略

桥头堡建设中的云南民族文化走出去已处于一个崭新的历史拐点。我们需清醒认识到,这一进程中,各国间在文化观念、价值取向、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着重大的短期内难以消除的“文化距离”,有针对性地研究文化距离,寻求他们对云南民族文化了解和需求的不同特点,才能找准文化“走出去”与“收下来”的对接口。

一、“文化距离”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

云南民族文化“走出去”主要是指通过对外文化宣传、交流和对外文化贸易,在获取文化产品出口和投资收益的同时,提高云南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从传播学层面分析,文化走出去总会有着文化价值观存在的差异,即“文化距离”。“文化距离”则会影响文化走出去的接受乃至其他诸如政治、经济领域内的

合作。

(一)“文化距离”定义的考察

1980年,Luostarinen首次提出了“文化距离”的概念,Luostarinen认为母国与东道国之间那些一方面能够创造知识需求,另一方面又阻碍知识流动导致其他流动也受到阻碍的要素总和,称为“文化距离”[1]。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经济水平、社会制度等的差异,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人们习惯了在本民族文化熏陶下习得的文化准则、行为规范与模式和价值观念,当人们看待外国文化现象时便总是不自觉把自身文化作为唯一的参照标准去理解、评价或选择吸收他人的文化,这就形成了文化距离。

(二)跨文化交流有效性的增强需要关注“文化距离”

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就是使相异文化之间的交流变得有效。只有异域文化能够在鲜明的本土形式里得到理解时,交流的目的才能达到。因此,跨文化交流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弥合“文化距离”的过程。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相异性与认同性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交互作用,只有本土化了的相异性,才有可能被植入接受者文化体系;而同时,这一被本土化了的相异性也就以其携带的异国因素丰富了本土文化。通常只有正视文化距离所提出的文化策略,才能比较有效地保留文化的相异性,才能达到跨文化交流目的。

(三)协调不同文化的冲突需要关注“文化距离”

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传播包含了同质化和异质化的对峙与互动。在异质文化产品传播过程中,文化距离带来的异质文化产品流通,导致了不同文化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与文化冲突相伴随的是文化融合,它是跨文化传播发展的总体性趋势。文化融合是文化多样性的融合,它不排斥文化的多样化和丰富化。关注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距离”,目的是力求使这种冲突在引发外来文化的世界性与本土文化民族性矛盾,阻碍跨文化传播的同时,整合两种文化在不同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之间的协调与发展。

二、“文化距离”对桥头堡建设中云南民族文化走出去影响分析

(一)云南与“两亚”各国之间的文化距离影响文化走出去内容和形式的选择

东南亚、南亚各国的文化多样性十分突出,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两亚”各国虽然和中国同属亚洲国家,共同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但是文化距离也是显而易见的。东南亚各国分别受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和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宗教文化区。“两亚”各国的文化多样性特征以及各国的文化距离,尤其是文化结构上的距离是云南民族文化“走出去”难以接收的深层次原因,而且文化距离会在产业环境、营销策略、产品类型、媒介类型、观众接受等很多层面发挥它对文化走出去的影响,其程度的高低决定了进口国选择异质文化内容与形式。

(二)云南与“两亚”各国之间的文化距离影响文化走出去的本地化和国际化

本地化和国际化,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国际化了的文本、产品、服务等比较容易本地化,只要按照本地的文化习惯、风俗、传统、社会意识形态等来加以调整、改造,并为当地所欢迎即可。所以,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便涉及文化的适应性问题,它需反映特定文化的价值、品位;涉及风格的多样性、符号、字体的改变,等等。在引进外来文化的过程中,文化的本地化尤为重要。因此,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文化距离,不可避免地影响文化的本地化过程。

(三)云南与“两亚”各国的文化距离可能带来不同文化的冲突

不同文化在跨文化传播过程存在巨大的困难,其深层原因在于跨文化传播时,外来文化产品具有其独特性,其产生是因为进口市场的观赏者难以认同其中所描述的文化价值观。东南亚、南亚地区的错综复杂的政治、外交、政策环境;国际经济、市场因素;历史遗留问题等等都产生了各国间深层的文化价值观的阻碍和冲突,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影响着影响云南民族文化“走出去”重点区域的把握;影响着云南民族文化“走出去”的深度与广度;影响着中国与“两亚”经济贸易关系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影响着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与发展。

三、正视文化距离,提升云南民族文化走出去的成效

(一)通过文化交流表达中国与“两亚”各国认同的价值理念,找准“走出去”的对接口

“桥头堡”建设中的文化对外交流要顺应时展,在承认国家和地区间文化距离的基础上,坚持包容和开放精神,深化与“两亚”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既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又促进中国与“两亚”各国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1.可以展示中国文化所蕴涵的追求民族独立、观念的政治价值观

二战前遭受殖民统治的共同历史遭遇形成了东南亚国家对民族与观念的追求,这些构成了中国与“两亚”各国文化认同的历史基础。在文化交流中,我们可以通过展览、对话、教育与学术交流等形式,传递追求民族自主独立、观念等政治价值观,以建立起政治上的互信。

2.可以反映自身对于弱势地区如何实现文化自觉与经济发展的理解与实践

全球化时代,“两亚”各国均面临许多共同的困境和挑战,环境污染、流行疾病、能源供应紧张、国际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严峻等,这些是中国与“两亚”各国合作互利共赢的重要利益动因。云南的对外文化交流可以建立国际合作组织,如环境保护合作组织、卫生合作组织、反恐怖主义合作组织等等,通过共同解决和对抗这些国际公共问题,以建立双方合作信任基础。

3.展示云南多民族融入中华多元一体文化格局,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实践经验

内部安全环境的恶化和外部威胁的加大是中国与“两亚”国家文化认同的现实需求。云南民族文化“走出去”,可以宣传和展示多民族地区如何融入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实践,为中国提出的建设和谐世界的诉求服务。

(二)丰富文化交流的内容,开拓“两亚”地区更多、更容易接受的文化交流领域

当前,从“桥头堡”建设的整体战略而言,云南民族文化针对“两亚”各国的文化交流还较为单一,应该围绕云南与“两亚”各国文化上的相通点,不断丰富文化交流的内容。

1.围绕跨境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进行文化交流

云南民族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而“两亚”各国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也有较好经验,各国可以在传承、发展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等方面开展更深的交流与合作。

2.围绕儒家文化进行文化交流,构筑文化“走出去”的良好认同基础

中国儒学文化在长期的对外传播发展,逐渐形成了朝鲜、日本、越南乃至东南亚地区的儒学文化分支。云南对“两亚”地区的文化交流可以从儒家文化中的朝拜圣贤、慰藉心灵、教育科研为内核,以节庆、出版、影视、教育、学术交流、对外汉语教学等为载体,连通起文化走出去的认同桥梁。

3.围绕具有相同文化信仰建构的佛教文化进行交流,沟通云南民族文化“走出去”的文化心理

云南的对外文化交流可以围绕云南傣族与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等国民族相同文化信仰基础的南传上座部佛教进行。通过佛教民事活动、开发佛教旅游项目的组织,建构各国文化相融沟通的深层文化心理。

4.围绕具有民族心理建构的华人文化实施“走出去”,搭建文化传播交流的良好中介

利用东南亚地区华侨华人这一经济、文化交流与联系的桥梁和载体,利用华侨华人这一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介,破除天然跨文化传播的屏障,带动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经济的充分发展。

(三)创新文化交流载体,为云南民族文化“走出去”创造可接受条件

“桥头堡”建设中,要针对文化走出国的文化特征和需求,将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整合好,并要进行适度的调整,不断丰富和创新对外文化交流和宣传的载体。

1.增加对外文化交流项目

通过文化艺术、国际性展览、学术研讨、民间文化往来、影视交流、合作出版、版权贸易、对外办广播电视、互换广播电视节目、互办文化周、缔结友好城市等多种形式,增加对外文化交流项目,努力把云南建设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文化交流平台。

2.加大文化对外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桥头堡”建设中云南实施中国―东南亚、南亚信息网项目建设和多语种大型对外宣传网站建设的发展机遇,扩大对外文化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3.提高对外新闻传播能力

以云南省和各州市主要新闻媒体为主渠道,负责对境外国外的交流、合作和宣传。同时,借助港澳台和国外媒体的力量,尤其是在华常驻外国新闻机构记者到云南采访。组织云南新闻媒体有计划地出访“两亚”国家,积极开展对外宣传。

4.推进教育、科技、体育和民间组织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积极支持举办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和体育赛事,扩大海外留学生数量,推动对外汉语教学。积极拓展对外友协、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民间组织的对外宣传领域。

(四)创新对外文化交流机制,推动不同文化的交流和对话

云南对外文化交流机制要在坚持服从服务于国家外交战略框架下有序开展,使云南民族文化更加主动地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

1.设立对外文化交流和宣传领导小组,制定文化对外交流工作发展规划,明确文化对外交流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形成对外新闻报道工作协调机制、中外媒体交流工作机制、文化外宣联席会议机制、互联网新闻宣传工作机制等文化对外交流工作机制。

2.进一步加强政府新闻,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外宣,努力推动中外媒体、新闻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开展重大多边国际活动的公关宣传,推进我国媒体的境外落地工作。

3.积极深化改革、创新工作思路、有效整合资源,提高对外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落地率,拓展云南民族文化对外交流的领域和空间,强化和提高云南新闻对外传播能力和对外报道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对国际舆论的影响力。

大力推进云南与“两亚”地区的文化交流合作,推进云南民族文化走出去的顺利进行,要审时度势,把握全局,充分考虑各国不同的文化条件,正视各国间的文化距离,立足双方互补需求,在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合作中,有选择、有重点,由近及远、先易后难、积极融入、稳步发展,才能不断提高云南民族文化面向西南开放与合作的水平和层次。

中外文化的交流篇7

本课题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其中,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和对外教流小结。个人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班级、参加对外交流的次数、时间和目的地;对外交流小结的基本内容包括:你参加过的对外交流活动中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请描述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对外交流活动的具体过程,你在对外交流活动中有什么感触和收获,你觉得自己在参加完对外交流活动之后有什么改变,或者别人觉得你有什么改变?访谈是根据各班级书面问卷结果,选定访谈对象,就对外交流活动中的具体问题进行面谈,收集更多资料。课题研究成员对最终收集的问卷和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采取开放性原则,找出与研究主题有关的信息,即与人际关系、人际交往相关的内容一一析出。

2结果分析

2.1对外交流活动的类型统计按照对外交流的不同内容、方式,我们将其大体上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出国与美国、法国、德国三所姐妹学校的交流访问。此类交流访问的特点是有本校老师带队,学生能身临其境、亲身感受不同文化带来的全方位的冲击。

(2)观光访问或参加其他社团活动、比赛。此类交流访问往往是个人行为、学生活动主题和目标明确,学生会因社团性质和自身爱好不同而对多元文化的了解有所侧重。

(3)在国内接待各国代表团并参加各种文化交流活动。此类交流访问的特点是以东道主的身份向国外的代表团介绍本国的文化。从问卷和访谈结果统计,从数量上来看,我校学生对外交流活动内容和类型是比较广泛的,但是还是存在部分活动时间偏短且比例分布不均匀的问题。由于出国交流时间有限,一般在7天左右,对深入了解一种文化的时间往往过于紧张。较深入的对外交流活动通常只能涉及一部分学生。但恰恰是这些学生在问卷和访谈中更多地报告自己收获颇多。

2.2对外交流活动对学生人际关系心理的影响

众所周知,人际关系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资源;人际关系心理直接影响青少年的成长和职业生涯规划。然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并不能靠纸上谈兵,必须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广泛接触他人、了解社会。对外交流活动就是一种极好的情境组织形式,对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1)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

在对外交流中,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乐于了解其他文化优点。学生在体验和理解的基础上,审视不同文化下的风俗习惯、思维模式,更有利于在学生学会继承本族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学习外国文化中精华。同时,在对外交流中,学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学习从对方的角度去理解他人,养成对不同文化兼容并蓄的开放心态。

(2)提高了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问卷和访谈都发现,参与对外交流的学生有被承认和被欣赏的心理满足。这大大提升了学生自我意识,建立起更好的自信和自尊,也在对外交流活动中认识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找到自身要改进、提升的方向。

(3)锻炼了学生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相处的技巧。

高中生对外交流中的很大障碍就是过于羞涩、缺乏交往的经验。所以在对外交流之前,我们为学生进行模拟场景训练,如:帮助学生创设了类似条件和机会,不同的实践背景和场景,会涉及具体的沟通问题,给出特定的沟通对象,这可以让学生模拟体验不同的角色,以提高实际沟通能力。此外,学生在对外交流中,进一步体会到语言表达的重要性,在英语学科的学习上动机明显加强。总之,对外交流对提升当代高中生的国际化视野、个人竞争实力和充分实现个人价值,促进学校的全面健康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思考

3.1实践内容

从调查结果来看,我们的对外交流形式还是有局限性的。对于较枯燥、没有互动的讲座,学生兴趣不高,纷纷表示对自己人际交往的能力没有特别大的锻炼意义。相反考察类或互动多的对外交流,和有具体文化特色的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得到更好的活动效果。

3.2价值观的引导

学生在对外交流中更多地感受到不同文化的冲击,从而易产生“拿来主义”等负面效应。所以,作为价值观尚在形成阶段的学生来说,在对外交流活动中如何更好的进行价值观的引导,增强学生民族精神和国际化视野还是非常重要的。

3.3加强指导

中外文化的交流篇8

论文关键词:中国文化外交;和平发展;软实力;国家形象

文化外交是指国家为实现特定政治目的或对外战略意图所从事的、以开展对外文化传播、交流与沟通为内容的外交活动。它对建构国家形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围绕构建“文化中国”的战略大局,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实施文化外交,为实现跨文化理解,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一、日趋自觉、理性的中国文化外交

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悠远。新中国成立后秉承这一优良传统,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谱写了一幅幅动人心玄的华丽篇章。但是,由于受当时世界冷战对抗格局的影响,中国政府在开展文化外交时针对不同国家所采取和实施的方式是有所区别的。对于社会主义国家,主要采用的是一种官方即政府间的文化外交方式进行的。中国不仅同有关国家签订政府间文化条约、协定,而且,还通过互派留学生、人员访问等方式,促进彼此的相互理解和友谊,以巩固社会主义阵营;而对于资本主义国家,则基于这些国家对中国的遏制、孤立战略而导致政府间文化外交舞台非常有限的现实,中国主要采用“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工作方式,争取通过积极拓展民间文化交流,来推动国家外交关系的正常开展。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国家战略中心向经济工作的重大转移,尤其是文化“软实力”在国家综合国力竞争中作用的日趋突出和显现,中国政府在围绕经济工作中心大力开展政府外交、政党外交和议会外交的同时,也逐渐把开展文化外交纳入到同经济、政治外交并列的外交战略总体布局中来,文化外交的自觉性、主动性空前提高,并日趋走向理性、务实。

1、文化外交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早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在强调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时,就明确指出了“对外文化交流也要长期发展”的战略要求。以为总书记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创新了邓小平的这一外交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对外文化交流工作。1997年l0月,党的十五大提出要把“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作为新世纪我国外交工作的重要任务。指出:“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通过积极引进国外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来发展壮大自己,这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一条成功经验,必须长期坚持。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在‘引进来’方面成绩很大。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们必须加快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这同西部大开发一样,也是关系我国经济和整个现代化建设发展全局的大战略。”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更加认识到文化外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总书记在第10次驻外使节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外交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基本目标。”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要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战略任务。2007年l0月,根据发展变化了的国内外形势,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提出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新时期国家重要的战略任务的同时,又进一步提出“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等一系列战略部署。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中国的文化外交进入了空前的发展活跃期。

2、文化外交步入规范化机制化的发展轨道。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外交,不但增加了文化外交的预算经费,还积极实施了以改善中国国家形象为目的,多形式、多管道地推广中国的文化公关活动。为了妥善回应国际社会对我国某些重大问题的关切,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中国于1983年开始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目前,中国国务院已有74个部门建立了新闻会和新闻发言人制度,设立了91位新闻发言人。中国内地31个省(区、市)政府也都相应地建立了新闻和新闻发言人制度。现在,新闻发言人制度已逐步成为中国政府与国内外新闻媒介、公众有效沟通的重要窗口。此外,针对国际社会对中国在执行民族、宗教、人权、国防等方面的无端指责,从1991年开始,中国政府每年还以白皮书的形式,向世界周详地阐述中国在这些方面的情况。到目前为止,我们先后了5个《国防白皮书》、8个《人权白皮书》,对国际社会正确理解中国,澄清对我国的文化误读,争取客观友善的国际舆论环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内涵和手段不断扩展丰富的中国文化外交

文化外交是沟通中国与世界的重要纽带。近些年来,中国政府在广泛借鉴世界发达国家文化外交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充实和丰富文化外交的内涵,优化文化外交的手段和方式,从而使我国的文化外交焕发出旺盛生机和空前活力。

1、内涵不断充实和丰富。传统的中国文化外交主要以签定国家间文化交流协定、互换留学生和学术交往等教育文化交流方式展开。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政府顺应国际社会跨文化竞争的趋势,不断充实、丰富文化外交的内涵,使中国文化外交发生了与时俱进的重大变化。一是开展汉语教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工具。2004年11月21日,中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正式成立。截至2007年底,210所孔子学院(包括孔子课堂)先后在6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或筹备建立,其中已有125所孑L子学院开班授课,海外学生总数高达4.6万人。二是增设驻外中国文化中心。增设中国驻外文化中心,是为适应中国文化走出去,活跃中国文化外交的需要而实施的一项创新性举措。继1988年7月和9月,新中国首批驻外中国文化中心分别在非洲的毛里求斯和贝宁建成并对外开放后,又先后在法国、韩国、日本、埃及等多个国家建设了中国文化中心。中国驻外文化中心正逐步成为中国最为权威的海外文化传播平台。三是在不同国家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文化周、文化年活动。举办文化年、文化周,是提高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影响的重要依托。近几年来,中国已先后成功举办了“中美文化节”、“中印友好年”、“中法文化年”、“中意文化年”、“中俄国家年”,等等。这些大型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既能扩大世界对中国优秀历史文化的沟通与理解,也有利于文化外交战略目标的实现。

2、手段方式灵活多样。改革开放前,中国的文化外交手段多以对外宣传为主,手段单调,形式呆板。进人20世纪80年代新时期之后,中国政府一改以往文化外交被动消极的态势,开始主动出击,采用多种手段,灵活运用各种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地宣传、推介中国。一是上下联动,协力推动文化外交。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对外文化交流网络的建设工作,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中央和驻外机构的积极性,不遗余力地拓展对外文化交流的新渠道和新途径。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文化外交基本形成了以中央为领导,“中央一省一市”三级的对外文化交流机制和中央、省与驻外机构之间的对外文化交流信息平台。二是传统媒体与现代传媒联手,合力营销中国。中国政府不仅积极利用传统媒介,如外文报纸、杂志、广播等,全面宣传中国的国内外方针、政策,而且,还积极构建现代传播体系,利用互联网等高新技术,通过建立网站、开辟宣传网页,开展媒体外交等方式传播中国。如中央电视台除开办了英语国际频道CCtV9和中文国际频道CCtV4两个外宣频道外,还建立了中央电视台的英语网站。三是中外媒介合作,共举文化交流大业。中国政府大力实施借船出海战略,积极拓展与世界其他国家媒体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范围,通过与国外媒体联姻,利用他国文化信息平台,多形式地宣传中国。2001年中央电视台就与美国Cnn签约,借助Cnn的卫星平台转播中央台,播放有关中国的新闻节目。四是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和文化产品服务。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兼具一般商品和文化特殊商品的双重属性。中国通过积极参加国际图书博览会,大型国外文化演出等活动传播中国的文化理念,展现“文化中国”的崭新面貌。五是积极利用举办文化展览盛会和世界重大赛事的机会宣传中国。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等活动,向世界展示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形象,增强中国的世界亲和力和吸引力。

3、交往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与以往我国对夕文化交流主要限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开放格局不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政府积极实施全方位的文化外交战略,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基本建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对外文化交流格局。一是国家范围覆盖面广。不仅积极面向发达国家,而且,还面向发展中国家;不仅积极拓展双边文化交流,还踊跃参与国际多边文化往来。截止2005年,中国已与166个建交国家中的145个国家签订了文化合作协定,签署了752个文化交流执行计划,与近千个国际文化组织和机构有着不同形式的文化往来。二是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到目前为止,中国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有不同形式的文化交往。年对外文化交流量1360起,与l0年前相比增长了5倍。领域涉及文学、艺术、文物、图书、广播、科学、技术、教育、卫生、体育、博物馆、文化援助和文化保护等各个方面。

三、助推中国软实力不断提升的文化外交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包含文化、外交等在内的软实力日趋成为世界各国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中国通过多年的文化外交活动,不但为更好地“让世界了解中国”、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且,还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软实力,扩大和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1、文化外交成为沟通中国与世界的桥梁。一个国家形象的好坏往往会影响到该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认同程度。消除“中国”,为我国和平发展争取一个友善的国际舆论环境,是新时期我国外交工作的重要战略任务。中国在开展文化外交的过程中,积极宣传“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文化思想与和平、发展、合作的对外政策,大力倡导“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政治理念和人文精神,在国际社会产生了重大的文化影响,从而为消除因中国经济崛起而产生的担忧、赢得世界其他国家的理解和尊重、创建一个良好的国家形象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访问学者乔舒亚·柯兰齐克在《魅力攻势:中国的软实力是如何改变世界的》一书中就认为:“中国的软实力外交使其国际形象明显改善,民意测验和对中国的新闻报道都证明了中国软实力外交的成功。”根据美国马里兰大学发起及统筹的世界民研计划,对2009年4月至7月期间在全球23个地区23490人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以世界平均数字计,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正面评价比美国高,分别是49%和43%;负面评价比美国低,分别是30%和38%。

2、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产业升级和结构的调整。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承载体,也是一个国家“软权力”的重要来源。近些年来,面对奔涌而来的西方文化产品的袭扰和激烈的国际文化市场竞争,中国根据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继续深化现有文化体制的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大力发展跨国文化生产和文化服务,积极开拓国际文化贸易市场,不断在创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际市场上能够站得住脚的文化品牌、项目方面下工夫,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中国涉外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经济发展的文化价值含量,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优化了我国整体的经济结构,而且增强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实力,扩大了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市场竞争中的感染力和辐射力,提升了世界人民对中国文化的共享程度。

3、提高了中国外交的整体能力。一是丰富了外交的内涵。受国际无政府状态和美苏冷战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外交长期以来主要专注于政治、军事等“高级政治”(highpolitics)问题,而忽视经济、文化、科技等“低级政治”(1owpolitics)问题。文化外交的实施,不仅丰富了中国外交的内涵,而且扭转了外交发展不平衡的态势,形成了经济和文化外交两翼齐飞的外交格局,从而扩展了中国外交的发展空间和回旋余地。二是提高了外交的功效。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具有“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政治浸润功效。通过开展文化外交,不仅极大地降低了中国经济、政治外交由于过于倚重“硬实力”的高强制性而带来的高成本和高风险,同时,文化外交还以其潜移默化的无形的渗透力量,增加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价值认同,进而改变了中国文化输出的被动落后局面,取得了运用硬实力无法实现的文化效果和外交作用。

四、有待加强和完善的中国文化外交

实现和平发展是新时期中国国际战略的重要目标,但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征程决非一帆风顺。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掌控的舆论工具和霸权话语,大肆散布不利于中国和平发展的言论,污损中国的国家形象,为其称霸世界,遏制中国寻求合理性和合法性依据。因此,深入、持续地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文化外交,是文化全球化时代中国外交工作的当务之急。

1、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多边文化交往。曾经说过:“让外国人对外国人进行宣传,这种做法,有时说服力比我们自己在那里吹作用还大呢。”当代外交活动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人民参与国家对外活动的积极性日益凸显。传统上外交只为政治精英人物和外交专业团队所垄断的局面已随着信息时代外交知识普及化、常识化的到来而成为昨日黄花,“民意”日趋成为影响、左右一国政府外交决策过程的重要因素。

因而,高度重视非政府组织在文化外交中的作用是美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而我国目前的文化外交主要是由政府直接领导的新闻媒体和文化机构为主导来开展的。尽管这可以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但也难免使活动因带上浓厚的“官方”色彩而降低其在国外民众中的可信性和客观性。为此,一是要大力发展同国际政府间组织的文化外交。与蓬勃发展的政府间双边文化交流相比,我国目前的多边文化外交尚嫌薄弱。积极利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组织向世界传递中国的声音,既可增强中国的话语权,又可打破西方国家的话语垄断,为创造一个民主的世界文化新秩序奠定基础。二是加强同世界公民社会的文化交流。作为继国家、国际政府组织之后全球治理的“第三部门”,世界公民社会在用自己的文化价值理念等软实力影响、左右国际舆论的走向,解决全球公共问题等方面发挥着其他国际组织难以替代的独特作用。在继续大力开展政府外交、政党外交的同时,我们要积极开展同世界公民社会的文化交往活动,参加由其发起、倡议和组织的一系列国际公益文化活动。这对进一步塑造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有建设性的意义和作用。

2、要进一步充实丰富文化外交的内容。文化外交的实效如何,从根本意义上讲,取决于文化软实力的内容。因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易言之,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决定文化外交成功与否的关键。文化外交的技巧、手段再高超、高明,但如果没有强大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文化作支持,其对世界其它国家的影响力也只能是暂时的、表面的,甚至是昙花一现,没有长远的生命力。

中外文化的交流篇9

文化外交成效的不确定性

文化外交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广义上它等同于对外文化工作,而在狭义上是指以文化为载体和手段来贯彻国家政府意图的外交行为。文化交流则是文化外交的基本方式。不过,不管是广义的文化交流和对外文化工作,还是狭义的文化外交,其成效都具有某种不确定性。其原因在于三个方面:一是文化影响人的心灵的机制独特而复杂,影响后果具有一定的无法预料性;二是在国际关系中,以权力和利益为核心的现实主义仍然是主流观念,国家间权力和利益的冲突容易造成一国民众在心理上对另一国文化的看法扭曲;三是文化交流在当今时代的独立性上升,国际文化交往的潮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国家自主管控的范围。文化外交成效的不确定性意味着,不是文化交流活动越多,赢得的软实力就越多,国家的形象就越好。

文化外交的基本目标之一无疑是冀通过文化交流而引起对象国民众对于该国文化的喜爱,从而对于该国的国际形象产生积极的认知,或能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该国的内外制度和政策的合理性,也即转化为国家的软实力。但文化交流是指向人的心灵的工作,其影响进程、机制和后果,都不会像商品交易那样一目了然。文化交流影响人心既可能具有滞后性、回忆性、突发性,也可能适得其反,使原本喜爱一国文化、或至少对该国文化没有什么偏向性感知的受众产生怀疑和反感。有媒体曾报道,一位英国市民就投诉在伦敦举办的中国农历春节活动因声音喧嚣而干扰了其生活。文化外交虽然通常有政府间相互认可的协议,但直接的受众毕竟是大量的普通民众。一国文化与对象国民众既有的文化价值、认知水平、心理结构是否适应,是文化外交能否达成目标的重要因素。而现实主义的权利和利益关系,正是通过影响人的心理而影响到对一国文化的好恶,这一点无需多言。

在整个冷战年代,中国文化外交的对象主要是两类,一类是社会主义国家,另一类是其他友好的亚非拉兄弟国家,而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少之又少。政治关系和意识形态的考虑是那时文化交流的主导因素,国家间的政治关系决定着文化交流的基本状况,说文化交流是政治关系的“婢女”似乎也不为过。但到了冷战后,文化交流的角色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逐渐彰显出更多独立性和自主性的特点,政治功利目的则被明显淡化。这是由于跨国文化交流成为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民众普遍的愿望和潮流,而冷战的终结使人们对于国际关系的关注焦点,也由政治与安全而偏向价值观和身份认同,更多地去探寻政治和安全关系背后的文化原由。在某种程度上说,对于一个融入世界体系的大国而言,文化外交已不是其是否愿意实行的问题,而是在文化张扬的时代必须有所作为的事情。国家政府已经很难像过去一样控制文化交流的进程与影响后果,这增加了文化外交成效的不确定性。

关键在于文化价值观的认同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的文化外交呈现出蓬勃发展、遍地开花的态势,文化年、文化季、文化月、文化周等多种形式的“走出去”活动频繁举办,遍布五湖四海,具体的文化交流内容,更是从美术到音乐、从武术到电影、从京剧到民歌、从宫廷密宗到民间习俗、从儒家典籍到饮食烹饪、从甲骨文到兵马俑,等等,几乎包罗万象。近年来中国的春节习俗也被推到海外,舞狮舞龙,热闹非凡。当然,除了“走出去”,还有大量的“请进来”,两方面相结合构成中国文化外交的整体景象。如前已述,文化外交的基本目标之一是提升国家的软实力。然而,多年来如此庞杂的文化交流项目、甚至是无比热闹的文化交流方式,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提升了中国的软实力呢?

由于文化概念的外延可以“无所不及”,很容易造成文化交流的“无所不包”。但对于包含提升中国软实力目的的一种外交政策和外交行为而言,却必须搞清楚是哪些文化因素发挥了提升软实力的功能,哪些没能发挥这样的功能。这就有必要对文化进行分类,尽管这本身又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一种虽然粗略却不失有效的分类办法,就是将文化分为物质性文化、精神性文化和价值性文化。物质性文化就是以物质方式存在的文化,如建筑、瓷器、丝绸、兵马俑等等;精神性文化,如宗教、习俗、文学艺术、审美等等;价值性文化,如伦理、道德观念、社会规则、意识形态等等。这三种类型的文化共同构建了国家文化形象的丰富性,但是,只有价值性文化与国家的软实力直接相关。这是因为,文化要转化为软实力,就必须使其文化的主流价值观被认同。换言之,如果一国文化所包含的主流价值观不能被认同与接受,那么即使其物质性文化与精神性文化再多姿多彩,也难以赢得软实力。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不管德国的建筑如何有特色、音乐如何动听、哲学如何高深,这些都不会转化为希特勒政权的软实力,因为世界不认同其法西斯的政治文化价值观。说到底,文化外交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价值观外交。而我们中国现在的文化外交侧重的却是物质性的和精神性的方面,而非价值观的方面,这就使我们的文化外交往往“费力不讨好”,达不到将文化外交转化为国家软实力的目的。

文化价值观的选取

在认识到文化外交提升软实力的关键在于文化价值观被认同之后,我们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该选取何种文化价值观进行文化外交。之所以需要对文化价值观作出选择,是因为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并非是单一的或不言自明的,而是一个内在构成庞杂的、“博大精深”的体系。虽然说儒、道、释构成了中国传统价值体系的主流,但中国文化内在的价值冲突比比皆是。比如,中国文化的主体精神之一是“和谐”价值,但也有强调斗争的,在讲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同时,也颂扬“战天斗地”、“人定胜天”精神;在社会与政治领域,讲求“和谐”的同时强调恪守等级制(典型如三纲五常),希望把和谐秩序建立在权力和权利不平等的基础上。又如,中国文化中既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普世情怀,又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信条;既有人心齐泰山移的集体主义精神,又有“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的自私自利主张;既有“满纸的仁义道德”,又有纸背后“吃人”的人伦礼教;既提倡“杀身成仁”,“赴汤蹈火在所不惜”,也提倡“好死不如赖活”;既有“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卫道精神,也有“笑贫不笑娼”的功利主义传统;既有儒家的修齐平治人生诉求,也有道家的出世思想,还有佛家的“万物皆空”理念;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中外文化的交流篇10

【关键词】追索非法流失文物;民间外交

文物的保护,就是对一个民族文化的保护;一个民族文化的保护,就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储蓄。当今国际大环境是和平、有序、文明、有爱的,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甚至是欠发达国家,都深刻认识到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是很重要的。国家的文化认同、历史认同是文化话语权的基础,而追索非法流失的文物就是重建文化尊重的基础。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中国的大量珍贵文物因为殖民侵略、盗墓走私而流失海外。据中国文物学会不完全统计,外流的中国文物就超过1000万件,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达1000余万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表明,在藏有中国文物的200多家博物馆中有中国文物164万件,而民间藏中国文物是馆藏数量的10倍之多。i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国家日益重视文化话语权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非法流失文物的追索工作日趋重要和紧迫。中国民众文物保护意识的增强,使得更多的民间力量参与文物追索的工作中。

一、现有非法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存在的问题

从权利主体角度看,现有非法流失文物追索方式存在两极化现象,不是国家公权主导下的追索方式,就是以商业回购私权主导的追索方式,而缺少一种民间力量主导的非商业化的文物追索方式。公约中规定的追索方式的弊端是公约本身的效力问题,非缔约国不受公约约束;公约溯及力问题,公约中的保护文物指在武装冲突、二战、偷盗、非法进出口流失海外的文物,而不包括殖民侵略中被掠夺的文物,也不包括在他国领海海底打捞发现的文物。软法性规范中救济规定的不足是国际规范性文件中的规定仅仅是原则性指导,缺乏强制约束力。实践中的商业回购是最有效、最快速地文物追索方式,但是要付出的经济代价太高。对于经济欠发达的文物原属国是不现实的,紧张的财政支出若用于文物回购而不用于国内经济建设,将会引发民众反对职责,面临社会安稳危机;个人也不会斥巨资回购文物。而且如果鼓励商业回购,会造成国外文物拍卖市场的炒作,故意推高拍卖底价,诱发更多文物流失。捐赠方式常是国外文物占有者将文物捐赠给其国籍国政府或个人,而不是捐赠给文物原属国。无偿捐赠形式要求捐赠者有极高的国际社会责任感、民族认同感,,在物欲拜金时代,现实中实例很少。

二、追索非法流失文物的民间外交途径的优势

民间外交是“通过非官方渠道、非正式途径”开展的对外交往活动ii,是民间层次的外交活动,即非政府行为主体之间进行的对两国关系产生一定影响的交流和活动。以民间外交途径来追索非法流失文物是指在官方外交进行文物返还谈判,签订文物返还双边协议或备忘录的途径之外,以民间力量作为文物追索返还工作的对话谈判主体,这是非法流失文物追索方式的创新。追索非法流失文物的民间外交途径与已有的文物追索方式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

(一)更广泛的主体参与文物追索工作。民间外交参与主体是指在对外交流活动中具有自主管理、独立决策权能,不受政府控制干涉的非国家行为体。这冲破了官方外交合法主体单一的禁锢,是外交成为一种对话方式,而不再是政府的垄断职权。民间外交的主体包括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个人、协会团体、城市、宗教组织等,这就拓宽了非法流失文物追索的渠道。

(二)更灵活的方式参与文物追索工作。民间外交追索非法流失文物是跳出政治思维,以日常交往方式进行对话交流。民间外交不会有严肃的礼仪管束,开展交流的形式多样,交流成果的形式多元。例如积极开展文化外交,旅游外交、宗教外交等,使国际社会更深入了解文物原属国的历史、文化,使国外民众增强对文物原属国的文化认同。灵活的组织形式,使民间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社会资源成为活动资源,而不需要大肆动用国家的政治、经济资源,极大节约了成本。

(三)更稳定长期地推进文物追索工作。文物追索不是一项短期工作,由于非法流失文物数量不确定、流失文物转移地域不确定、流失文物证据缺失,使文物追索工作具有复杂性、长期性。传统官方外交机制追索非法流失文物,易受国际关系变化或国际形势转变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民间外交途径追索非法流失文物旨在通过民间力量主导下的交流对话,逐步构建和提高文化认同,形成一种隐性而持续的观念转变效果。民间外交途径从民众、团体这些基本的政治社会组成要素着手,通过平等交流,使政治社会的成员形成一个共识,即将文物返还文物原属国,使文物获得归属,是保护文物所承载的民族文化的最好方式。而民间外交达成的共识,为官方外交、诉讼方式追索非法流失文物创造了积极条件。

三、中国如何利用民间外交途径追索非法流失文物

中国有开展民间外交的传统,具有良好的民间社会基础,对于追索非法流失文物有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引导,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中国政府要认识到民间外交追索非法流失文物的重要性、可行性。重视民间外交活动的机制建设。健全科学、有效可行的民间外交活动制度,是保证追索非法流失文物工作展开的重要制度保证。民间外交形式灵活多样,极易形成松散化组织,为了凝聚更多的民间力量,形成合力,需要建立一套专业的、有组织的工作机制。为了保证民间外交主体的自主性、独立性,可由民间外交主体共同参加,形成一个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制度下,民间外交活动主体与文物局、外交部、文化部等机构有紧密的横向联系,政府部门可以将文物非法流失的最新信息和国际形势传达给民间外交主体的联席会议制度。

(二)改善民间外交主体发展的法律政策环境。主体适格合法是主体行为效果受法律承认和保护的前提。中国在外交上的法律规定仅局限于官方外交,尚未建立规范民间外交的法律法规。这就是个人、团体组织参与外交活动的主体地位受质疑。对于以民间团体组织形式存在的民间外交主体,政府要修改双重管制体制,完善注册登记制度。对于致力于非法流失文物追索的民间组织,政府要为其登记给予政策优待,为其发展和开展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规则和程序。

(三)规划发展民间外交。民间外交途径追索非法流失文物不是“立竿见影”的方式途径,而是一个文化认同的长期性、系统性工程。要有步骤、有规划地发展民间外交。从当前着手文物追索的民间外交,是为了日后能有更多流失海外的文物返回中国奠定民间社会基础和文化认同。其次是与文物占有国的民间外交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以此为媒介,来搜索中国文物信息。最后在积累了文化认同感后,使民众认识到文物需在文化原属地才能真正实现其文化传承的作用。文物追索民间外交主体与文物保管的个人、博物馆进行协商谈判,使拍卖行不再承接非法流失文物的竞拍事宜。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