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面的法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47:12

教育方面的法律篇1

关键词:法律教育;德育教育;融合途径

法律一方面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对于国家的影响,另一方面,还体现出社会发展规律对于国家的影响。在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国家各方面的运作都遵循法律的标准进行,人为的主观因素受到了极大的制约,是一种更加科学的治国手段。依法治国不但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更要让人民对于依法治国有明确的理解。学生是国家受教育的主体,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既能够为学生养成正确的行为和道德规范,还能够提升社会整体的法律意识,让全社会养成知法、懂法的风气,投入到依法治国中来,促进我国依法治国水平的不断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法律教育与德育课程融合的基本内涵

(一)德育教育的课程内容

德育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其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对学生通过政治、思想、心理、道德等多个方面的培养,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在德育教育的课程内容上,一方面,要对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道德进行培养,领域等方面,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学生思想水平的不断提升。

(二)法律教育的基本内涵

法律教育也就是在学校的角度,通过多种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和法律理念进行普及,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明确自身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范,并将法律融入到自身生活当中,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进行相应的约束,同时,在学生的利益受到侵犯的同时,也能够利用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德育教育与法律教育融合的特征

第一,时效性。法律是根据不同时代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能够保证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因此,法律的内容和精神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社会变革的速度不断加快,也就使得法律也需要快速的进行调整,使得法律的时效性不断提升。第二,融合性。在法律教育的过程中,由于其并没有独立的课程体系,大多是依据其他课程,尤其是德育教育课程而进行渗透的,需要与其他教育课程进行深度的融合。第三,实践性。法律教育是促进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工具,因此,对于法律的教育不能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要注重培养学生利用法律的能力。因此,在法律教育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学生的法律实践,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第四,局限性。由于法律教育不存在独立的课程体系,使得法律教育在渗透的过程中不存在独立发展的能力,使得法律教育在多种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二、法律教育与德育课程融合的必要性

(一)法律教育与德育教育本质上有相通性

在法律的制定过程中,首先要考虑法律条款是否符合当时的思想道德准则,只有符合思想道德准则的法律才能为人所接受。因此,法律中往往包含着一定的思想道德内容,同时,法律与思想道德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而存在的,在本质上具有一定的相通性,思想道德是法律的基础,而法律则是思想道德的保障。

(二)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价值

法律教育与德育教育相融合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一方面学生通过在德育教育中学习到法律知识,可以规范自身的行为,建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自身权益受到损害时,寻求法律的庇护,从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促进我国教育改革

在我国传统的德育教育中,主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教育,教学内容脱离实际,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而通过法律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可以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渗透法律的相关知识,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合实际,才能使学生融入到德育教育中来,促使德育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发展。

三、法律教育与德育课程融合所注意的问题

在学校德育教育过程中渗透法律教育,固然具有其必要性,但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却不能针对法律设置独立的教学课程,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学校教育课容量负荷大

在学校教育中,由于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教育体系,在这套体系中,课程内容基本已经被排满,教学进度也早已有了明确的规划。一旦增加法律的独立课程,就必然需要减少其他科目的教学内容,导致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上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在目前的课程体系而言,每一个科目都有其重要意义,不能被法律教育所取代,因此,无法通过增加法律教育科目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法律的教学。

(二)法律教育无法离开德育教育的支撑

法律教育与德育教育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思想道德是法律建设的基础,同时法律建设也是思想道德的保障。在教学方面,法律教育脱离德育教育而存在,会使得法律教育的思想层面教育不够充分,而德育教育脱离法律教育,也会使得德育教育脱离实际,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德育教育的长远发展。

(三)传统教育模式注重应试教育

我国传统教育模式注重,为了保障学校的升学率,提升学生的平均成绩,往往更加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这也就使得考试考察的范围大多是知识点,没有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考察。在教学层面,也往往更加重视文化课成绩,而轻视对其他科目的教学。法律并非文化课的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也就使得法律类课程难以得到发展。而如果法律教育基于德育教育的形式存在,可以依托德育教育长期发展所奠定的教学基础而寻求发展,其教学水平要远高于独立的法律课程。

四、法律教育与德育课程的融合途径

(一)在教学环节中渗透法律教育

在德育教育的课堂中,教师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进行教育时,要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使学生对于社会热点问题有明确的了解,并同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同时要在分析社会热点问题的同时,渗透法律知识的教育,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接受到法律的教育,并从中规范自身的行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在德育教育的课程设计上,要加入到法律教育的元素。通过协调法律与德育之间的关系,针对学校教学的特殊情况进行课程的规划,在德育教育的教学内容上,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法律内容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接受到更加系统的法律教育。在这个过程中,要对教师的教学理念进行相应的革新,要摆脱传统德育教师的教学理念,让教师对法律教育有足够的重视,才能够在实际教学当中渗透法律教育的基本思想,促进法律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深度融合。最后,在德育教育与法律教育融合的过程中,要注重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通过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并利用活动、参观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法律教育,一方面,能够促进德育教育紧贴实际,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还能够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到积极价值观、人生观的熏陶和引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在德育实践中渗透法律教育

社会实践是德育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德育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让学生进入社会中进行实践,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提前与社会接触,了解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并且通过工作的方式,感受工作环境,为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还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的德育知识融入到实践当中,更好的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培养。而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与法律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同步接受到相关的法律知识,从而帮助学生将法律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在实践当中,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精神,让学生更加重视法、了解法,并能够将法律进行灵活的运用,增强了学生法律的学习水平,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从而促进社会法律意识不断提升。同时,在德育实践中渗透法律教育,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根据相关的法律知识,面对实践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中,有利于让学生养成独立看待事物的能力,从而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面对社会中所产生的歪风邪气的同时,能够正视这些问题,并利用法律的武器寻求解决的方式,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长远的发展。

(三)通过道德模范渗透法律教育

党员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高级形式,党员的选择必须要是接受了高等的德育教育同时,还接受了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普遍偏高,而我国对于学生党员的选择也一向存在严格的考核。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党员是普通学生的道德模范,也是普通学生学习的榜样。在教学领域,尤其是德育教育中,党员和学校的党组织都具有特殊的作用。因此,可以通过党员道德模范,传播相关的法律知识,让党员道德模范在法律教育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给普通学生提供优秀的榜样。

五、结语

现如今,法律对于人民群众的重要性越来越强,许多人由于缺乏法律意识,难以利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也难以规范自身的行为,使社会存在一定不稳定因素。而学生作为国家受教育的主体,同时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主要动力,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可以有效的促进社会整体的法律意识不断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法律教育与德育教育本质上有一定的共通性,加上法律教育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促进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因此,可以通过将法律教育渗透进德育教育中,通过教学环节、德育实践、树立道德模范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同步的培养学生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促进法律教育的不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尹萍.道德教育的特殊场域——谈大学法律职业道德教育.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05,10(5).

[2]穆江滨、李颖.论高校法律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18).

教育方面的法律篇2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学生法律教育;法律素养;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D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0-0071-02

教育是全面而系统的,单一的教学形态是无法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学生法律教育,是学生全面培养、形成健康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依托,是全面贯彻新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不过,从实际的教学形态来看,法律教育的地位和内容无法构成教学效力,其真正的教学价值无法彰显。据此, 就如何实现法律教育的全面性和有效性,是全面提升学生思想品德、职业技能教育的重要基础。

一、高等职业教育中学生法律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法律教育彰显教育方针,构建了新形势下的教育培养目标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职业技术培养,而更多地是综合素质的培养,并以职业道德和思想教育为主线,形成新形势下的教育培养目标。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法律因素成为了学生走入社会、从事工作岗位所必须的储备知识。在法律教育之下,充分体现了当前的教育方针,以职业为导向、以全面培养为依托,形成的系统培养机制,有效地做到“培养学生技能、培养学生怎么做人、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等,这是现代教育优化的缩影和需求。

(二)法律教育凸显教育的全方位,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补充

法律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补充形式,以其切合实际需求的角色,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成分。学生处于个性、思想发展的关键期,其内在道德元素的须知,强调了法律教育补充教育形式的重要性,以规范和引导学生正确的行为和思想,这对于学生面对社会环境、熟知社会关系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职业道德素养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其重要性是等同于技术教育,是学生在全方面的素质培养下,更好、更有利的去适应社会、创新工作素。

(三)法律教育的良性促进作用,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依据

我国社会处于改革发展的转型期,学生如何审视和面对社会元素,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在法律教育的良性促进作用下,学生可以很好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适应社会元素的变化、以符合当今人才素质的需求。社会在变化,人的思想意识也在转变,如何审视好社会变化、如何正确的自我引导,是学生通过法律教育所能有效实现的。据此,在法律教育的良性促进下,学生的成长更加的健康,对于预防学生犯罪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高等职业教育中学生法律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把法律教育兼容在德育教育之中

高等职业学校在法律教育的层面上,缺乏足够的重视,把法律教育兼容在德育教育之中,造成了法律教育的实质性缺失,无法形成其真正的教学效力。目前,学校的法律教育教材是德育教材的一个次要部分,没有形成相对系统而全面的加血体系,这就谈何构成教学效果了。我们要分清楚,道德人和法律人的区别,两者在本质上是存在差异的,而学校恰恰把两者等同兼容,造成了广义上的学校德育教育。所以,法律教育在实际的教学中,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进而造成本质与现实的巨大反差。

(二)法律内容被孤立,法律素质置于素质教育内容之外

在谈及法律教育的同时,不得不说道法律素质这一概念,其是基于法律教育以形成自我行为的约束与规范,是一种内在的法律品性和特征。面对现在的法制社会,法律素质的需求已成为现代人立足长远发展,审视发展事业的重要内容。但是,高等职业教育中,法律教育内容被孤立,法律素质放置于素质教育之外,对于教学的目标和培养的机制,缺乏明确的说明和实践,造成了法律素质教育的实质性“空白”。所以,法律教育成为了表面式的教育,无法构成实质意义上的教育价值。

三、高等职业教育中学生法律教育的完善措施

加强学生法律教育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方面。在完善教育的进程中,要审视好已有的教学问题,以开拓新的教育形式和框架,进而够好地形成法律教育的效力。

(一)强化法律教育的重视程度,尤其是专门课程建设的推进

法律教育的重要性认识,是给予法律教育正确教育地位的前提。教育部门要认识到法律教育的重要性,审视好学校教育的缺失面。在足够的重视之下,可以稳固的推进专门的课程建设,把兼容的教学内容分化出来,以独立的联系性的教学关系,来进行全面的法律教育。

(二)健全素质教育理论,把法律素质教育提升到应有的高度

要逐渐地健全素质教育理论,要切实的跟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需求,形成全面而有效地素质教育理论。在全面的素质教育理论中,要明确法律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以形成法律教育在教学体系中的真正价值,当然,法律素质教育的健全发展,还要依托了教学体系的优化,把法律教育以独立而联系的内容模式,来形成有效地教学效力。

(三)强化学生法律基础的培养,以形成良好的法律素养

法律教育的开展不能“一竿子”的把其等同于法律知识教学,这两者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法律教育更多地是(转上页)(接下页)强调学校的教学形式,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法律行为习惯,诸如:知法、守法等行为品性的养成,是法律教育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同时,在法律教育中,让学生学会如何用法,进而全面的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自觉的形成法律效力的意识。

四、结语

高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模式已发生了本质性的转变,关于如何构建全面的培养机制,是强化职业教育效力的关键内容。基于法律教育的教学形态,已成为德育的教育、职业教育等的重要内容支柱,其潜在的教育价值是社会发展、国家建设所需求的。据此,高等职业学校要审视当前存在的法律教育问题,以构建系统的教育体系,进而更好地迎合教育改革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龙屏风.高等职业院校法律教育实践性教学方法探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6,(10).

[2] 谢东鹰.浅论我国高等职业法律教育的几个基本问题[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1).

教育方面的法律篇3

近年来,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各种新情况、新事物不断涌现,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冲击着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给大学生法制教育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这些新要求集中表现为立足法治实践、培养法律意识、解决现实问题三个方面。

(一)立足法治实践: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基本内容

大学生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喜欢用社会上、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检验所学知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对大学生开展法制教育,必须让大学生认识到法制教育与法治建设的关联程度。我国法治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这些成就不能仅仅在法律活动中、在人们的生活中体现出来,还应当及时地走进大学生的课堂,让大学生熟悉和掌握。因此,只有立足我国的法治实践对大学生开展法制教育,才能增强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拓宽大学生的法律视野。首先,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应当成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2008年2月,国务院发表了《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对中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历程、中国的立法体制和主要法律制度、依法行政与建设法治政府、司法制度与公正司法、普法和法学教育、法治建设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内容作了阐释。2011年10月,国务院发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构成、特征、完善四个方面的内容。这两部白皮书都是从宏观上对我国法治建设成就进行的概括,表明了国家对法治建设的基本态度和举措,是对我国法治建设的经验总结和发展预测,应将这些内容融入到当前的大学生法制教育中。一方面,可以帮助大学生全面、客观地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基本情况,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内容;另一方面,有助于大学生明确自己所接触、掌握的法律知识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找准自己进一步学习法律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和应当努力的方向。其次,当前法治建设中出现的一些备受关注的典型案件也应当成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法治建设必然伴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伴随着依法解决社会纠纷、依法打击违法犯罪等具体的法律活动。因此,社会上的法律热点、典型案件的依法处理,疑难案件引发的法律争论等,都应当成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媒体报道的具有一定影响的案件,特别是对推动我国法治进程具有较大影响的案件,更应当成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这些案件的了解、对相关法律问题的讨论,使大学生对法律在社会中的实施状况等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社会上发生的一些具有“反面”色彩的案件,也应当成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使大学生在对这些案件的评价中了解更为全面和真实的社会和法律,正确看待法治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总之,法治实践是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基本内容,大学生法制教育必须立足于法治建设的实践,既要让大学生了解中国法治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也要让大学生看到法治进程中社会的进步。只有这样,大学生法制教育才能避免空洞的理论说教,成为弘扬法治的重要途径,进而实现法制教育的目标。

(二)培养法律意识: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目标

对大学生开展法制教育不仅是让大学生了解法律的相关规定,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还应当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的今天,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这是因为,当前中国的法律体系已基本覆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无论进行哪种社会活动都必须遵循法律的规定。在这种形势下对大学生开展法律知识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把遵纪守法的观念镌刻到大学生头脑当中,把法律深化为大学生的精神信仰和心灵追求。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日后顺利步入社会铺路搭桥,帮助大学生尽快融入社会,理智地处理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使他们逐步走向成熟。正像有学者所说的那样:“学校法制教育以法律观念教育为主要内容,才能成为受教育者的内在需求,最终也才能使法制教育内化为学生学法、守法、护法的源动力。因此,学校在法制教育教材内容设计上应以基本法治理念为核心内容,通过讲解相应部门法律法规知识、介绍社会实例等生动灵活的方式,侧重讲解法律基础理论以及法在社会中的作用,着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修正以往偏颇的做法。”[5]“法律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体系,是社会主体对社会法的现象的主观把握方式,是人们对法的理性、情感、意志和信念等各种心理要素的有机综合体。”[6]法律意识包含的内容很丰富,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也应当从多个方面入手。但对于大学生而言,有两方面的内容非常重要:一是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法制教育应当使大学生认识到,法律是法治社会中最高的统治规则,是衡量人们行为的最高标准,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任何人、任何组织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只有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大学生才能认真对待法律,处处推崇法律,使法律融入自己的灵魂深处。二是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观念往往通过行为表现出来,而习惯则在一定程度上连接着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培养观念和制约行为。通过接受法制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不仅把法律至上的观念落到实处,还可以反过来强化法律至上的观念,同时有助于大学生理性地支配自己的行为和免受各种伤害,也能够使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转化到行动中,即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可见,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和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二者相辅相成,应共同成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主要内容。。

(三)解决现实问题: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必然要求

当前,大学生的生活已经明显不同于过去,他们在生活中所面对的问题很多。首先,当前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父母呵护之下,自我中心意识较强而独立生活能力较差,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足。于是,大学生因琐事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实例屡见不鲜。其次,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大,不但临近毕业的大学生要四处奔波寻找工作岗位,而且低年级的大学生也往往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或者劳动来锻炼自己。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因缺乏经验、考虑不周或者受到伤害往往不会用法律保护自己。此外,有的大学生在恋爱、婚姻、考研、申请奖学金、受到纪律处分等方面遇到问题时,因自己的诉求得不到满足,就采用违法手段进行报复,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以上情况的出现至少说明两点:第一,经济社会发展在给大学生提供充裕的物质条件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许多生活和学习上的难题。在新形势下,大学生既可能成为受害者,也可能成为加害者,而且这种伤害比以往大学生中发生的伤害后果更为严重,影响更为恶劣。第二,当前大学生所接受的法制教育不具有实用性。近年来关于大学生维权不当或者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报道并不能否定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成就,但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前大学生所接受的法制教育不能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由此看来,在大学生法制教育中加强法律的实用性教育,帮助大学生运用法律解决现实问题已迫在眉睫。只有切身感受到法制教育有助于解决现实问题,帮助自己理性地处理各种纠纷,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减少自己遭受伤害的可能性,大学生才会对法制教育感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接受法制教育。因此,解决现实问题是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法律实用性的真实体现。

二、当前大学生法制教育滞后的具体表现

1986年,国家教委发出通知,要求在高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程,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2005年,、教育部联合发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我国大学生法制教育基本上是依靠前期的《法律基础》和现在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进行的,尽管也有其他途径和形式如开展法制讲座等,但由于缺乏硬性规定,具有不确定性,难以在法制教育中发挥主要作用。当前,高校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主要阵地的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已经落后于形势发展,难以发挥法制教育的基本作用,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法制教育落后的具体表现可以归纳为定位不当、内容和途径不新三个方面。

(一)定位不当:法制教育附属于道德教育

从最初设立《法律基础》课程的目的以及当前把《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合二为一可以看出,我国高校的法制教育带有明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而且政治教育隐含在道德教育中。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一再被加强的情况下,法制教育逐渐处于附属地位,大学生法制教育似乎成为道德教育的手段。当然,对于法制教育附属于道德教育的实际状况,不少人持认可和坚持的态度。有的学者强调:“我国的学校法制教育从性质上讲应是‘德育’,而非侧重法学知识教育的‘智育’。”“由于法制教育的德育性质,自然包含着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其中,政治教育是其功能核心。”“法制教育理应承担起政治教育的功能,教师应把政治教育当成义不容辞的责任。”[7]大学生法制教育的这种附属于道德教育的定位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法律与道德的统一,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基本功能,但其负面影响也很大。一是这种定位使法制教育课丧失了最基本的普法教育功能。法律和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不同的专业,《法律基础》和《思想道德修养》也属于不同的课程,它们应当由不同的专业教师讲授。两门课合并之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然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由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师讲授,而这些教师往往对法律知识知之甚少,他们不但无法传授法律知识,而且难以回答大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各种提问。更有甚者,一些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由既不懂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又不懂法律知识的政治辅导员讲授,其讲课的效果可想而知。“政工人员固然有比较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等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但就大学生法制教育、培养大学生法制观念而言,基本上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甚至有误人子弟、延误法治国家目标进程的危险,因为法制教育不等于简单的思政工作。”[8]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虽然接受了法制教育,却可能连最基本的法律概念和常识都不懂,他们在法制教育中学到的法律知识甚至没有日常看新闻学到的多。二是这种定位使法制教育培养法律意识的目标模糊。道德与法律的确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但二者的指向明显不同,对人的引导有很大的差别。在法制教育中谈高尚的道德问题或许无可厚非,但法治的精髓是依法办事。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就是要培养大学生崇尚法律的意识,使他们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教导他们根据法律主张自己的权利,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利益,这与道德上的许多高尚要求有一定的差距。“把法制教育视同为道德教育,事实上按照道德教育的套路来开展法制教育课,不仅难以达到法制教育的目的,而且还将使‘法制教育’遭受埋没。”[9]在法制教育附属于道德教育的情况下,法制教育自然无法达到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目标。

(二)内容不足:法律知识残缺且无实用性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成为最主要的法制教育场所后,这门课的教材就成为法制教育内容的关键。目前,各高校使用的是教育部统编教材,这部教材充分贯彻了把法制教育附属于思想道德教育的定位原则,在大幅度地讲授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后,只用很少量的篇幅介绍法律知识,而且在介绍法律知识的少量篇幅中,也多是介绍法律中的政治性、道德性的内容,对纯粹的法律知识介绍的并不多,许多法律仅仅是列出名目而已。有学者对这部教材提出了两点批评意见:⑴从教材的内容看,仅最后两章是专门讲法律的,原来的一本法律基础书似乎是以压缩饼干的方式压成了现在的两章多内容,降低了法制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份量。⑵从教材所涉及的法律部门看,基本上是无所不有,但是就各部法所讲述的内容看,犹如蜻蜓点水点到为止,法律内容这样的安排,也确实难免既让部分教师觉得法律没什么可教,也让学生觉得学不到什么法律知识。[10]这些意见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当前大学生法制教育在内容上的不足。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教材在内容上的不足还有两点:一是着重介绍了理论性的法律知识,简化了应用性的法律知识。教材对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和宪法的基本制度等内容介绍的较为详细,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关于民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相关内容的介绍过于简单,使法制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大学生掌握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宪法的基本制度固然重要,但三大部门的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内容对大学生来讲更为实用,大学生学习之后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二是遗漏了与大学生的需求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大学生更需要掌握的往往是与自身的学习、生活、就业密切相关的法律,而这些法律由于在整个法律体系中所占的分量不够大,难以在教材中占据一席之地。于是,大学生虽然学习了法律,但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解决自己遇到的现实问题,他们学习法律的兴趣自然就会减弱。在教材内容方面存在不足的情况下,法制教育的局限性就会逐渐暴露出来。一方面,这种过于简单的法制教育脱离了我国法治建设的实践,使大学生对法律的掌握落后于社会现实。由于我国法律体系中的许多法律部门及其基本内容没有在教材中体现出来,大学生无法通过正常的学习全面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状况,法制教育自然就成了空洞的理论说教,既失去了其道德性、政治性的功能,又难以达到其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解决大学生遇到的现实问题的要求。另一方面,这种缺乏基本法律内容的法制教育由于专业技术性要求不高,更加剧了一些不懂法律的教师授课的可能性。既然法制教育没有多少法律专业的技术含量,对法律知识略知一二的教师通过简单培训就可以登台授课,这样既误人子弟又使法制教育如同儿戏,使法律和法制教育失去了严肃性。

(三)途径不新:授课方式单一

目前关于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途径,学界批评的较多,这些批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课程开设过于单薄,除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外,几乎没有其他的教育途径。如有学者指出:“当前,很多学校把法制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开设一门课程,认为只要按国家规定的课程和课时量给大学生上完课就行了。学校领导和社会各界主观上对法制教育重视不够,客观上也行动不力,没有把法制教育纳入社会、学校工作的整体规划和重要的议事日程上,使法制教育缺乏整体性和一致性。”[11]另一方面,教育方法基本上是课堂讲解,没有趣味性和吸引力。如有学者批评道:“高校的法制教育方式单一,就目前而言,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法律基础课,而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却仅限于课堂讲解,理论与实际脱节,使原本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工作变成了单一的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的目的也只是应付考试,加之法律基础课时有限,不但使学生很难树立法制观念与法律信仰,而且还会导致大学生觉得法律离自己现实生活很远。”[12]当然,在实践中,一些高校还通过邀请法律界的权威人士进行法制讲座、开展法律宣传和咨询等活动,然而这些活动基本取决于主管人员的兴趣爱好,具有偶然性和随意性,没有形成规模和制度。高校法制教育途径长期以来一直没有改变。这种状况说明,当前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途径不新,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忽略了网络时代社会变革对法制教育的影响和现代科技手段在教育、教学方法中的运用。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资料的收集、信息的传播、教育资源的整合、教学设施的配备等都异常便捷,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教育逐渐走向公开,教育资源越来越具有共享性。大学生法制教育只有正视社会进步,紧跟时代潮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和各种资源,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三、新形势下大学生法制教育创新的努力方向

立足新形势,结合法制教育的属性和特点,针对当前大学生法制教育落后于形势发展而出现的主要问题,对大学生法制教育进行创新势在必行。“创新是高校学生法制教育的动力和源泉。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开放中创新,在发展中创新,不断提高创新力,使法制教育真正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增强实效性。既要创新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大学生遵守法律的坚定性;也要创新教育形式,努力提高法制教育的针对性;更要创新教育内容,切实增强法制教育的渗透性;还要创新教育机制,不断增强法制教育的协调性,使法制教育贯穿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过程,真正体现以创新求突破,以创新求发展,以创新求提高。”[13]这种思路非常值得肯定。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法制教育创新关涉很多领域,笔者认为,针对其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总体上可以从找准定位、更新内容和拓宽途径三个方向入手。

(一)找准定位:通过法制教育带动思想品德培养

在新形势下对大学生开展法制教育,应当找准法制教育的定位,这是解决当前法制教育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的前提。对法制教育进行定位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摆正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这一问题既困扰着当前的法制教育,也决定着日后法制教育的成效。学者们对这一问题的普遍认识是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应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道德教育重在净化学生的内心世界,法制教育重在规范学生的外在行为。两者犹若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不可厚此薄彼。”[14]但这种认识过于笼统,回避了二者的对立关系。因为法律和道德属于两种不同的社会调控手段,法制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属于两种不同的教育范畴,二者在一定领域和一定层面存在矛盾。摆正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关系,关键是弄清二者是附属关系、并列关系、此消彼长的关系或是其他关系。对于这些关键问题的回答,学界主要有两类观点。一类观点是:法制教育附属于并服务于道德教育。如有学者指出:“大学生的成人成才离不开法制教育,法制教育必须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法制教育应该宣扬法律之应然和必然之道德,并使之成为大学生进行道德评判的起码标准。……法制教育应该担当起宣传我国基本法律中对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任务,并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15]这类观点目前占主流地位,而且在法制教育实践中得到贯彻,但目前法制教育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也多是由这一观点引起的。另一类观点是: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各自独立。如有学者指出:“大多数人认为法制教育是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事实上,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法制教育以法律为核心,德育以道德为精髓,两者尽管有密切联系,但有本质的不同。法律关注的是整体,道德关注的是个体,法律和道德不是包含关系,而是并列关系。”[16]这种观点或许看到了问题的症结,对新形势下的法制教育创新具有借鉴意义。就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而言,法律一般被认为属于“最低限度的道德”,处于道德的较低层面,强调人们“在行为上不能作恶”;道德主要属于高层次的追求,强调人们“在思想上和行为上都应行善”。任何一个社会都无法要求每个人在思想上和行为上都行善,但可以要求每个人在行为上不能作恶,所以法律的要求更易于达到,法律更能得到人们的遵守。而在法治社会里,评价人们行为的最高标准是法律而不是道德,对大学生开展法制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而不是道德意识,要求他们依法办事而不是依道德办事。从法律与道德的这些分歧可以看出,大学生法制教育不但不能附属于道德教育,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道德教育,即通过法制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放弃力不能及的高尚要求,踏踏实实地做一个守法公民,积极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样值得称道。在新形势下摆正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关系,更要注重通过法制教育带动大学生思想品德培养工作。在大多数情况下,法律的要求与道德的要求是一致的,法制教育所培养的法律意识有助于大学生成为具有一定道德修养的人,因为他们能够感受到,思想道德修养的很多要求并非空洞无物的口号和遥不可及的幻想。与此同时,大学生还要学会运用法律审视过高的道德要求,在自由意志的支配下理性地选择去做道德高尚的人还是做遵守法律的普通人。显然,法制教育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道德教育的好坏,良好的法制教育能够促进思想品德的培养。

(二)更新内容:既传播法律知识又授其应用技能

找准法制教育的定位,通过法制教育带动思想品德培养,不仅意味着法制教育是一种完全不同于道德教育的领域,尽管它在某些时候和某些领域具有道德教育甚至政治教育的色彩;而且意味着与道德教育相比,法制教育更具有主导性、实用性和可接受性。可见,大学生法制教育实际上是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塑造大学生法律人格的教育,是把大学生培养成现代法治社会所需要的公民的教育。为此,大学生法制教育必须修改当前法律教育的内容,结合课程要求、法治建设状况和大学生的现实需要,重新构建大学法制教育内容体系。首先,要加强法律基础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教育。加强法律基础理论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从一定的理论高度认识法律现象,了解法律发展的历史规律和价值追求,明确法治国家建设的基本理论,培养大学生对法律的积极态度和正确看待法治进程中出现的某些不良现象和问题的能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在熟悉宪法的基础上全面了解我国的法律部门和基本法律制度,在头脑中树立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从宏观上总体把握法律。其次,要加强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和应用技能教育。要让大学生喜欢法律、接受法律,就必须让大学生看到法律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大学生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不少,但主要集中在学习、生活、就业等领域。为此要重点加强三方面的法制教育:一是加强《民法》、《婚姻法》方面的法律教育,使大学生了解法律对从事民事活动、组建家庭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和相关规定,理智地进行人际交往和恋爱结婚。二是加强《行政法》、《劳动法》、《社会保障法》方面的法律教育,这对大学生就业、走向社会和获得社会保障很有帮助。三是加强《诉讼法》方面的法律教育,帮助大学生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在教育中,应当注重向大学生传授实用技能,使他们能够将学到的法律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当中去。再次,要加强大学生法律文化和国际法方面的教育。加强大学生法律文化教育,使大学生了解法律哲理、法律典故、法律象征、法律文物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深化大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加强国际法方面的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帮助他们客观地看待和正确地评论国际上的一些政治性、法律性纠纷。在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体系中,法律基础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最基本的内容,是大学生接受法制教育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和应用技能是法律的实践性特征的重要体现,是大学生法制教育实用性的基本要求,是使法制教育受大学生欢迎的关键。法律文化和国际法方面的内容是大学生法制教育上升到修养层次所必需的。通过这三个方面的组合,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可以实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有机结合,形成新颖的法制教育内容体系。“教育决策部门应当及时修改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建立法制教育课程体系,让法制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学科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当中,使法制教育在学年编制、课时分配、学周安排和教材编写等方面都加以明确,把‘软任务’变成‘硬任务’。”[17]

(三)拓宽途径:保留传统的同时注重借助现代科技手段

教育方面的法律篇4

关键词:法学教育法学教育价值观职业素养

高等法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法律人才。法律人才应当是系统掌握法律知识、法学理论和操作技能,具有社会认知、知行统一能力和具有独立思考、解决法律新问题的智慧,品质高尚,能够从事法律工作的人。法律不仅是一门学科,而且也是一项职业,这就要求,法学本科教育不能脱离法律职业,脱离法律职业的法学本科教育不仅达不到目的,而且将迷失正确的发展方向。

法学教育价值观,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主体对法学教育与自身需要和利益的关系所形成的稳定看法。法学教育价值观在本质上是客体――法学教育在人的头脑中的能动反映,表现为主体通过法学教育这一客体的属性、功能,同自身的需要和利益联系起来认识而形成的观念模式,反映了主体对法学教育价值的不同态度和评价。在我国社会法治化进程逐步推进的今天,有必要借鉴国外法学教育先进的模式,对我国法学教育价值观进行一些尝试性的研究与探索。

一、法律职业技能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1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脱节

法律职业技能欠缺在中国,狭义上的法律职业是指律师、法官和检察官,就从事这一职业的专业要求来说,他们必须具备3个层面的基本要求:应当掌握和了解法学学科体系的基本知识;具备法律职业的基本素养:掌握从事这一职业的基本技能。这3个层面的基本要求构成法律职业成员的基本资质。是法律人的法律职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多年来法学教育主要停留于法是什么的知识传授层面。法律职业教育内容大面积缺失。例如,学生实习“走过场”,模拟法庭开庭少之又少,观摩法院开庭审判更是空白。法官、律师亲临授课也没有兑现,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很少涉及法律思维与法律语言、法律职业伦理与职业规则、职业道德等内容。结果学生毕业后大多无法取得专门法律职业“入场券”。因此无缘于律师、法官、检察官的法律职业,这不能不说是法学教育的一大缺陷。

1.2实习、实践流于形式,没有贯穿于法学教育教学的始终

理工科院校法学专业的设立背景决定了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主要是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合,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然而。现实中却经常看到,在传统法学教育模式下培养的毕业生。虽然有高深的法学理论知识.但是面对社会生活中众多具体的法律业务却一筹莫展,甚至对一个非常简单的案件也往往无从下手。这与法学教育教学严重缺少实践课程,专业实习、实践流于形式,收效甚微有很大关系。

此外,在师资配置、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育教学的软硬件环境、实习经费投入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影响法学教育实现的不利因素。

二、我国法学教育价值观重构的必要性

2.1法学教育人才培养的多层次性与法学教育目标定位的模糊性

在人才培养层次方面,我国的法学教育存在层次过多的问题。我国不仅有法学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基本层次的学历和学位教育,而且还有法学大专、中专教育,另有大量五花八门的法学成人教育,如夜大、函授、试验班、专本连读,等等。正如有的学者所言,“在谈论法学教育本身的时候有一些基本的问题是我们所无法回避的:我们要培养我们的法科学生?我们依据什么样的标准来培养我们的法科学生?我们有没有什么固定的标准可以拿来培养法科学生”如此众多层次的法学教育,貌似繁荣,实际上不利于法律人才“共同体”的“同质化”。一方面,人才培养的多层次会带来法学教育目标如何准确定位的问题,也会削弱法学教育作为培养法学精英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事实上我国法学教育目标定位比较模糊,缺乏针对性。法学教育目标基本上定位于“高层次的专门法律应用人才”。因此,法学教育必须区分不同层次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

2.2职业素养价值观与理论素养法学教育价值观的融合、趋同态势

法学教育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法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分支,是以高深的法律知识为教学、研究对象的,具有学术性;另一方面,法学教育作为一种专业教育,又是与法律职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具有职业性。因此,在历史上形成了职业素养价值观与理论素养法学教育价值观。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学教育多是以职业素养价值观为主导,主要定位于满足法律职业的需求。换言之,法学教育主要是培养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职业所需要的专门人才,法学教育侧重实用技能的训练。大陆法系以理论素养价值观为主导,主要表现为重学生理论素养的教育,致力于培养法律、政治、经济、行政管理等多方面通用的人才的培养目标。职业素养价值观与理论素养价值观主导的法学教育模式具有互补性,随着两大法系教育改革的实施,两者之间的差异大大缩小,两大法系的法学教育价值观出现融合和趋同的态势。我国法学教育继承了大陆法系的理论素养法学教育价值观,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法学职业技能的培养。

三、我国法学教育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基本途径

3.1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毕竟是“纸上谈兵”,要真正发展学生的能。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多接触真实案例,将书本上的法律转化为实践。具体措施包括,组织学生不定期开展法律咨询活动:结合学生在对外进行的法律咨询和从事兼职律师教师接手的案件,由学生参与办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准备角色,评价学生的表现,进而帮助学生从其担任的角色中学习。另外,在委托人允许的情况下,还可鼓励学生参与开庭,使其在分析案件、法庭辩论、起草法律文书等技能方面的训练得到强化。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立法讨论,凡全国重要的立法法案和重要的地方性、部门性法规的立法,法律修订(如民航法的修订)都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或书面讨论。也可以结合社会重大法律活动或在节假日开展法律服务活动等。

3.2建立专门的法律职业教育培训机构

法学教育中的理论素养教育统一是由法学高等院校来进行,这点无可争议,但职业素养教育是否在学校的课堂上进行,大学法学教育是否应该担当法律技能训练的任务,这个问胚是当下各国法学教育改革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尤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既无法律技能培训的专门机构,在法学教育中又缺少对法律技能培训理念与方法的国度来说更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房文翠.法学教育价值研究――兼论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走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2.34.77.

教育方面的法律篇5

关键词法律诊所法律人职业伦理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x.2017.02.076

abstracttheprofessionalorientationoflegalpersonneltrainingisthebasicorientationanddirectionoflaweducation.thepositionandadvantagesofclinicallegaleducationinthetrainingof"compoundandappliedtalents"havebecomemoreandmoreprominent.astheultimategoalandtheorganiccomponentoflegaleducationandclinicallegaleducation,professionalethicseducationisthebasicqualityandcharacterofexcellentlegalperson.inthispaper,theoriginoftheclinicallegaleducation,analysisofthepurposeoftheclinicaleducationmodel,combinedwiththelegallaweducationtasksandobjectivestoexplorethepathoflegalprofessionalethics.

Keywordslegalclinic;legalperson;professionalethics

多年的实践让我们看到,作为舶来品的法律诊所式教学方法在我国的法学实践教学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法律诊所式教育的引进从根本上改变了法学教育的教学模式,它改变了教师的观念,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但是,诊所法律教育的实践让我们认识到职业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与法律知识和法律技能相比,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培养更为突出和重要。诚然,诊所式教育的实践及其实践教学中的法律诊所模式越来越发挥了理论联系实际,在法学实践中培养高素养法律人的价值和功能。尤其作为职业教育导向的法学教育,诊所法律教育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优势愈加明显,并且经过多年实践已然成为比较成熟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在今后的法学教育与法学教学过程中,有必要进一步推广和推行法律诊所教学方式,同时应在实践人才培养中加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教育。

1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兴起

作为以民权运动为背景发展起来的法律诊所教育,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诊所课程已成为所有美国法律院校的必修课程。民权主义者意识到国家颁布的法律并没有起到保护公民权利的作用,穷人因为没有钱打官司而无法接近法律。于是,法学院的学生通过提供免费服务的方式为穷人提供法律援助,成为他们的代言人。毫无疑问,法律诊所这样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取得的双赢的功效:一方面,穷人开始接近法律,其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护;另一方面,法学院的学生通过法律援助服务,实现了抽象、静态的法律与实践法律的衔接与转换,学生也在实践中培养了自己的责任感和责任意识。由于认识到司法制度存在的缺陷以及在提供法律服务上的不力,在诊所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实务界认识到法学院系的不仅仅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更应当培养学生为处于不利地位或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帮助。“诊所”固然与医院联系起来,诊所法律教育借鉴和引入医学院诊所教育的模式,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会诊断和治疗,学会面对实际问题和解决具体问题的基本技巧。但是,从诊所法律教育兴起开始,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即是其教育的重要目的和内容。法律人是具备重视法学专业知识,同时兼具职业伦理和职业道德精神的法律群体或个人。作为职业教育定位法学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法学教育的首要目标,而法律诊所又是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必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发端于美国的诊所法律教育,因其“实践导向”与“能力导向”的目标定位而成为被众多法学院校认可和推行的实践教学模式和手段,并且在发展中影响不断扩大。

2诊所法律教育的培养目标

教育的功能是培养人,任何历史发展阶段和任何类型的社会无一例外。培养什么样的人,在不同时代和社会是不同的。因为人是社会中的人,不同时代对人的需要不同,不同时代和社会的人具有不同的素质,体现不同时代和社会发展阶段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因此,培养目标成为教育的出发点和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培养目标一定程度上决定人才培养的方式和手段。培养系统掌握法律知识,胜任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或复合型法律人才几乎成为所有法学院校的专业培养目标。事实上,法学教育最终培养的是法律人。正如霍姆斯所言:“法学院是要教法律,要培养法律人,但它要以一种宏大的方式教法律,它要培养的是伟大的法律人。”作为法律人,一方面应具有精湛的专业技能和扎实的法律知识,另一方面更应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具备责任意识的法律职业共同体人员应有的特质。

“良好的法律秩序的确立,不但需要良性的法律规则,更需要与之相配套的法律人的存在。”[1]法学教育的业化倾向使其体现着对法律基本价值与理念的追求,要求法律人秉持公平、正义、秩序、自由和效率的价值观,具备高尚的情操,宽容而理性的精神,关注社会现实的品格和情怀。法学教育应以培养法律人为目标,从课程设置和课程讲授内容都可以看到,我们更关注于对学生法律技能的培训,而对法科学生职业道德与素养的培养远远不够。事实上,法学专业的学生不应因精通法律而危害社会,或成为社会秩序的破坏者,相反,他们应成为时代的声音,成为千万人利益的代表,成为新的时代精神的呼喊者与领跑者。

诊所法律教育是一种教学模式,其教学目标在于:第一,教授学生学会如何去做律师所做的事情,即律师的基本技能;第二,教授学生遵守律师的基本准则,树立律师的职业责任心;第三,提供法律服务;第四,推动法律教育改革。[2]“法律诊所教育事实上成为对法律人的公民教育,然而,我们正在进行的诊所法律教育偏重于强调学生操作法律的能力,而不是法律人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责任感。我们的法律诊所教育更主要的是一种职业教育,强化职业技能,而不是公民教育”[3]

对一个仅仅掌握了法律知识和法律技能的法科学生而言,还算不上真正的法律人;重要的是要具有高尚的法律道德。所谓法律道德,第一点应当时守刚正不阿的精神,不徇私情,抱有不屈不挠的大无畏精神;第二是有牺牲小己的精神,所谓牺牲小己,便是什么议案或法律,既经合法的手续以产生,那么无论如何应当牺牲个人的意见,来拥护这法案之实行,不应当固执成见,做出阳奉阴违的事来。[4]从法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看,实践是培养法律职业伦理道德和伦理精神的最佳途径。诊所法律教育恰恰提供了一个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实践平台,法律诊所与当事人的实际接触,学生不仅直面真实的法律事实,而且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采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将个人的价值观、处事原则和知识背景综合考量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问题。法律诊所式教学方式正是以实例、案例为载体,将法律知识、原理、价值观、价值判断融于鲜活的个案,使学生在处理具体案件中学会运用法律知识的同时,强化法律人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坚守法律人的职业良知,培养法律人的职业情怀。由此可见,法w教育除法律技能的养成外,还包括法律人品格的形成。诊所法律教育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其目标在于通过实践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伦理观念和职业精神。

3法律人职业伦理的塑造

就我们现有的法学教育而言,职业伦理道德教育是法学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尽管通过开设法律职业道德课程的办法,教学中注入伦理道德的课程内容,但法学专业毕业生面对具体问题时的态度与做法让我们看到职业伦理道德教育的捉襟见肘。“法学教育的功能就是:根据理性的和认知的需要传授严谨的道德作风。”[5]从法学教育早期的学徒制度到哈佛式教学方法,从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争论到最终达成通过实践(实验)找寻更多有效的办法来加强律师公共责任感之共识的努力,职业伦理道德教育成为法学教育无法回避且尚需深刻思考的重要问题。特别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对转型时期积累的多元矛盾和多元主体的利益冲突,面临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问题,面临思想文化和价值观的激荡,面对传统文化和道德建设的繁重任务,特别是法治国家建设和新发展理念下,重塑道德建设尤为重要,而职业道德是道德建设的切入点和关键环节。法律诊所应成为培养法律人职业道德和精神的舞台。

3.1从教的视角,教师转换观念

教师的职责一是教书,二是育人,育人是重心。育什么样的人则是教师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即育人与一定的专业培养目标紧密相联。诊所教师以培养学生的开拓性思维,创造性能力和实际运用法律的能力为目标,这固然与现代法学教育的目标相一致。同时,诊所教师也在朝着培养目标多元化的方向努力,培养的学生可能成为法官、检察官、律师,但任何一个职业都有其作为职业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法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法律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法律人,而诊所教学法正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望、闻、问、切”的特殊方式在培养法律人,教师首先应改变诊所教育主要是培养律师职业技能的错位观念,充分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地位,并把职业伦理教育渗透在诊所教学的各个环节,贯彻教学活动的始终,从教书的角度提高学生对职业伦理教育的认识。

3.2从学的视角,学生提高认识

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而且是教学活动中的主角。职业伦理道德的培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之一,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具有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而多样的教学环节为主体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和发挥提供了平台,为职业道德观念的培养提供了实践的舞台。因为“现在普遍认为,法律道德规范最好利用法律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和难题来教学”。[6]学生通过诊所教学中的模拟演练法、案例教学法、角色体验的活动(包括真实客户和虚拟客户)认识到面对鲜活的个案和复杂多变的具体情况时,所学书本上的法律知识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或处于失灵状态,而个人的价值观、处事原则和道德观念往往成为解决问题的决定性因素,也就是说,多样的社会问题要求一个法律职业者要超越法律。诊所法律教育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方式,恰好满足了学生的要求,使其真正学会如何超越法律,在虚拟场景的模拟和真实办案的职业能力培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自己的职业责任感,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真正的法律人。

课题项目:本文为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复合型、应用性”地方高校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H14053)

参考文献

[1]包万平.培养什么样的法律人.中国教育研究论丛.中国言实出版社,2005:124.

[2]甄贞.诊所法律教育在中国.法律出版社,2002:11-12.

[3]强世功.法律人的城邦.上海三联书店,2003:88.

教育方面的法律篇6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教育;渗透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1-233-02

一、当前高校法律教育的现状

(一)法律教育宣传不广

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在当前大学生违法犯罪率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律教育被提上高校学生工作的议事日程。但是,现行的高校法律教育并没有自身的独立地位,一般从属于德育教育。而且一般的高校,除了真正的法学专业会从第一学期开始开设宪法、法理学等基础法学学科以外,其他的专业一般都没有开设法律知识的课程和教育。另外,在校园活动方面,有关法律或者是涉及法律的社团、社联都很少有开设。因此,高校的法律教育无法通过一些高素质、高规格、或者仅仅是数量上的活动来达到宣传和普及的目的。大学生对法律教育既缺乏意识形态上的理性认识,又缺乏实践经验中的感性认识。

(二)法律课程设置不合理

虽然目前高校已经把法律基础课列入教学计划,比如经济管理类专业,会在大二、大三陆续开设经济法、金融法、国际商法、环境法规与监理、消费者权益法等与专业相关的一些基础法律课,这些法律科目的教材很厚,但课时又有限,要在一个学期的时间内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必要的法律知识几乎是浅尝辄止,不可能真正深入地学习和体会。况且法律教育是一项理论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教育,作为法律教育的考核目前唯一的标准还是考试成绩,学生追求的仅仅是该课程的考试分数,所以并未真正培养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三)法律设施配套不足

当前,大多高校的法律教育更多的是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对法律教学的实践环节往往重视不够,甚或是缺乏,即使有也经常不用,成为了摆设和其他用途。比如,有些高校在教学楼专门增设一间大教室开设了模拟法庭,用于法律教学的实践教学基地,但很多时候,任课老师都没有带学生去真正模拟过一次开庭审理,很多非政法院校的法律课师资是由社科部、学工处、德育处、团委或宣传部的工作人员担任,真正法律专业出身的老师教学还是相对较少的,所以他们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影响了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而且,这样也造成了法律教育缺少了有针对性的以案说法的内容,即案例教学法。

(四)大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如前所述,一些最基本的法律基础课程开设使大学生们的法律觉悟有所提高、权利意识也有所增强,大学生能普遍认识到学法的重要性以及普遍认同法治观念,但他们课程学习不精,只学皮毛,导致他们法律知识不健全,法律能力不够,法律观念淡薄,不能形成真正的法律信仰。现在的大学生当中,在遇到自身利益受到侵害的事情时,一半人会选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但还有三分之一的人会希望通过关系、自认倒霉,甚或是用暴力来解决。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国当前很多的法律事件,影响和冲击到了他们对法律的信任度。在大学生权利意识明显提高的同时,他们的法律意识还没有达到更高的层次,仍然不能很好的使用法律,正确发挥法律的效力。

二、渗透式法律教育的内涵及性质

“渗透”二字在《现代汉语辞海》中给出的解释是:“比喻一种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到其他方面。”这仅仅是表达了字面的意思,无法延展到渗透式教育的内在实质,但也暗示了教育一旦采用这种渗透式的方式,运用到我们的思想政治领域,它将是一种无意识的教育,起到的是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在西方,很多的哲学家和教育学家他们重视的是道德教育的渗透性,认为应按照社会的实际生活来进行道德教育,而不能与社会脱离,要转变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脱节的现象,保持学校和社会对价值观认同的一致性。虽然,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两者的侧重点不同,但他们是一个事务的两个方面,法律教育同样需要教育者在理论教育和学习的同时,不仅营造一定的生活环境和法律文化氛围,而且要通过个体参与和自由活动的方式来引导大学生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去感受和体会,从而使法律认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坚定法律信仰,自觉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这也才是渗透式法律教育的应有之义。另外,渗透式法律教育还包涵着一种教育思维上的方法论。作为方法论,它可以体现教育方式的多样性,教育内容的广泛性,教育目的的适应性,以及受教育者的差异性。法律教育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封闭的理论知识学习,更需要走出课堂,参加一些法律方面的活动,讨论一些法律案件,组织一些法律开庭审理等等,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借助这些载体,寓教于乐,通过具体形象化的活动来启发熏陶教育对象,无意识地进行法律教育并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观念,如此,渗透式的法律教育才能达到成效。

三、渗透式法律教育方法的开展运用

(一)培养感召式教育,在入学教育中事事渗透(情感影响)

感召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大学新生刚刚走入校园,对陌生的大学校园环境和今后的大学学习课程都还很不熟悉,大学为此安排了一系列的入学教育来与新生同学们认识、熟悉和了解,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各级领导、老师、学长学姐们对新生同学关心爱护,通过每次的活动和教育来让他们尽快熟悉校园环境和明确今后的学习目标,这本身就是一种心灵的沟通与交流,这种感召式的教育方式渗透到入学教育中,将对新生同学以后在大学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入学教育的环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的环境,我们的法律教育要在入学教育中发挥渗透式教育的作用,必须先发挥主体人格感召的力量,也就是首先,要提高我们法律老师的示范力、感染力和投射力,通过老师们渊博的学识水平、严谨的治学态度、无私奉献的服务意识来无形地感染和教育大学生。另外,还要注重发挥在法律业界或者是在读法律专业的优秀大学生的榜样作用,利用优秀校友讲体会、专家学者讲形势、法律典型讲经验,让学生中的先锋模范脱颖而出,使得广大新生同学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提高对法律的认识,坚定自己的法律信仰,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从而带来全方位的影响和渗透。另一方面,在入学教育中,发挥校园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所属环境的感召力量,能为学生今后在法律方面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在物质环境上,许多学校的法学专业应该都设有用于上课的专门教室、用于教学实践的模拟法庭、用于普及法律常识的专业文化长廊以及用于对比教学的案例分析指导小组等等。入学教育中会带新生参观并给他们进行讲解,这样的氛围具有“桃李不言”的特点,能使生活学习在其中的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暗示、感染和启迪。在精神环境上,法律专业当然也会有自己的团队,自己的专业标志、甚至是本专业一直传承下来的口号,这种独特的专业精神文化,成为一种强大的潜在力量,为大学新生进行反映法律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的教育,才能真正深入到学生们的心中,起到逐渐渗透的作用。

(二)倡导渐进式教育,在课堂学习中时时渗透(心理说服)

渐进式教育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循序渐进性,它体现了渗透式教育的有序性和递进性。课堂上,法律专业老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结合教学内容采用启发式和法律案件讨论式,让他们自己慢慢挖掘课程中蕴含的独特之处。其实,大学生在学习初期往往对所学的知识是掌握不住的,目标也是不明晰的,把渗透式教育方式融入到法律教育中,从知识的学习角度来看,它不在于给学生什么系统、明确的知识,而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一点一滴的体会进行学习,体现渐进性的渗透原则。法律专业课是大学开展法律教育的一个专门过程,上好大学生的法律教育课要积极学习法律知识传授的要领,使课堂的内容、形式、方法更加趋近学生的法律心理需求,满足学生今后的发展渴望。另一方面,法律教育的课堂,应选择那些既有利于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又具有思想教育意义的法律案例来强化课程的实践性教学,通过众多的模拟处理法律案件和法律事件情境来不断夯实法律学基础。在此过程中,应重视课堂学习各个阶段的层次性和渗透性,通过各种教育形式使法律教学与学生实际发展相结合,增强课堂学习活动中理论学习与实际问题解决的相互渗透,为学生走入社会准备所需技能。通过这般循序渐进的法律的专业性学习,促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在社会中的作用,认识到自身与他人的、与社会的关系,并形成一定的法律素养,以自己的积极行动影响社会,为大家的共同利益做出贡献。

(三)强调开放式教育,在实践活动中处处渗透(实践引导)

开放式教育是相对封闭教育来讲的,是大学生思政教育在时空上的拓展,鼓励大学生自主积极参与各项实践活动,并以大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它表现在开放的空间、开放的时间、开放的环境、开放的态度和开放的资源利用,体现了渗透式教育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高校的法律教育融于实践活动,首先可以利用带有国家或是群体感召力的节日,比如3月15日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月22日的世界法律日、9月19日律师节、12月4日宪法日、12月4日的全国法制宣传日、三五学雷锋日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等,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活动,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广泛深入地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中渗透各类法律知识、法律要求、法律准则。另一方面,法律教育在实践活动中的渗透,还可以采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体活动形式,比如法律知识辩论赛、法律案件分析讨论会、锻炼口才的演讲比赛、模拟法庭、法律“三下乡”、收听法律专题的电视片或录像带等活动,使他们在参与过程中发展好自己对法律的兴趣爱好,展示自己的法律特长和风采,既陶冶了法律情操,提高了法律思想水平,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为大学生今后走入社会,走上法律工作岗位,增强他们的国家认同感和法律职业归属感,激励大学生扬正气、树新风。

参考文献:

[1]续晓飞、陈俊敏.高校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出国与就业.2012(2).

[2]王莉娜.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问题研究.山西财经大学.2015年3月.

[3]龚志宏.润物细无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无意识教育研究(第一版).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教育方面的法律篇7

法律伦理,从广义上说,包括法律制度伦理与法律职业伦理;从狭义上说,仅指法律职业伦理。法律职业伦理是法律职业者在其职务生活与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法律职业伦理的内容主要包括法律职业者忠诚于法律、公平对待当事人、廉洁自律等等。一般认为法律职业人应具有三种素质,一为法律知识,一为社会常识,一为法律道德。其中,法律职业道德是法律职业人应该具备的素质之一,是构成法律职业人整体素质的重要内容。对于法律职业者而言,法律职业道德要求其做到信仰法律、心存正义、廉洁公正、忠于职守,这种道德人格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基石。正如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教授2003年12月9日在山西大学所作“法学教育”专题报告中说:“法学是价值之学,真正的法学教育应是价值观的教育,应是法律正义观的教育,高等法学院校应是法律价值观的集散地。”法律职业人的道德伦理素养决定着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和前景,因此,必须予以重视。

一、重视法学职业伦理教育之理由

法学职业伦理是法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法学教育乃是一国法律制度最基本的造型因素之一。作为培养决定社会最终公平正义的法律职业人士的法学教育必须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笔者认为重视法学伦理教育的理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职业伦理是公民道德素养的高度概括。在任何一个社会,都有一定的道德伦理要求,这些基本的道德伦理要求规范着公民的行为,使社会在有序的状态下运行。在中国,这种道德伦理的规范作用尤为突出。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封建儒家伦理对当今社会仍然有巨大的影响,伦理型文化是我国文化的特质,是我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区别。在重视伦理道德的中国,国家和社会对公民的道德素养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公民的道德标准是法律职业伦理的基石。法律伦理是伦理精神的集中体现,它根植于我国社会的一般伦理之中。离开社会一般伦理,不可能形成法律伦理。作为法律职业人士首先应当具有一般公民所具有的基本道德素养。这是作为公民而言,应当做到的最基本的为人准则。一般公民具有的道德素养,法律职业人士当然应当具有。因为法律职业伦理无非是公民的一般道德标准在法律领域的高度概括,是从事法律职业的公民在特殊领域应当遵循的社会一般道德准则。在国家重视和提倡提高全社会公民的道德素养的大环境下,重视和提高法律职业人士的道德素养是重视公民道德素养的必然要求。

2.法律职业伦理是法律职业人必备的职业道德。法律职业人首先必须具备合格公民的道德底线,但仅止于此是不够的。法治是法律职业人之治,法律职业人作为实现法治的关键因素,必须具有其他公民所不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如同医生应当遵循医德、教师应当遵循师德一样,法律职业人也同样应当信守特殊的法律职业道德。著名法学教育家孙晓楼早在为民国法律教育所做的规划中就提出:“有了法律学问,而没有法律道德,那是不合乎法律的本质意义,也不合乎法律教育的目的。”法学院校培养的法律人才须具有刚直不阿的品行,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不徇私情,不畏高压,尊崇法律。而忽略法律伦理和法律理想的法学教育只能向社会输送高级渣滓,甚至成为破坏良好社会秩序的害群之马。法律职业人的法律伦理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法律的实效。因为“当一条规则和一套规则的实效因道德上的抵制而受到威胁时,它的有效性就可能变成一个毫无意义的外壳。”可见,法律职业人的法律伦理素养对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具有重要作用。

3.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是防范司法腐败的重要手段。当今,司法腐败现象严重,形形色色的司法腐败在社会中普遍存在。司法腐败泛滥的现实使人们开始深思导致司法腐败的深层原因,在对司法腐败追根溯源的时候,人们发现法律职业人的道德伦理素养是导致司法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司法实践中,法律职业者享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相对于外部监督制约而言,职业道德和自律是更为重要和有效的控制司法腐败的重要防线。法律职业人的整体素质不高、欠缺法治国家所要求的法律职业道德素养是导致司法腐败的直接因素,这一因素比制度不完善等因素更为直接和关键。因此,化解和遏制司法腐败,必须从重视法学伦理教育开始,从源头上堵截司法腐败的产生。可见,法律伦理教育是遏制司法腐败的一个重要途径。

基于以上理由,笔者认为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必须在法学教育中给予足够的重视。那么,我国当今法学教育中的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是怎样的呢?这需要对我国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现状予以概览。

二、法学职业伦理教育之现状

从我国当前法学

[1] [2] [3] 

教育中的职业伦理教育现状看,在我国当今法律教育中普遍存在忽视法律伦理教育地位的倾向。法律职业伦理培养的缺失是我国当前法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校法学教育缺乏法律职业伦理教育。高等法学教育应当承担传授法律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和进行法律价值观教育,树立法律正义两方面的任务。但是,我国现今高校法学教育只重视法律知识的传授,始终未对法律正义价值观的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缺少法律伦理方面的研究,也没有开设法律伦理方面的课程。截至年,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的本科、硕士和博士的培养规定中都没有把法律伦理作为培养要求。虽然在年修订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中,首次明确地把“法律职业伦理”作为一门课程单独设置,但其使用的教材内容空泛,难以达到培养法律职业伦理素质的目的。目前在我国只有少数高等法学院校开设了《司法职业道德》选修课程,至今还没有高校专门从法律伦理角度开设课程。高等法学教育长期没有把法律伦理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法律职业伦理教育一直为我国法律教育所忽视,这无疑是高校法学教育的一个重大缺陷。而在法治发达的西方高校法学教育中,大都设有司法伦理之类的法律职业道德训导课程。比如英国的《律师职业行为指引》一书每年都出版一本,在法学院的教学中是重头戏。而我们的高校法律教育至今在这方面还是空白,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司法考试忽视对司法伦理的考察。国家司法考试作为公民进入法律职业圈的门槛,在考察法律职业人对法律专业知识掌握的同时,却没有将职业伦理作为一个考察内容在考核中予以重点考核。虽然在司法资格考试中,有关于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的考试内容,但是,法律职业是实践性极强的活动,法律实践中要求的法律职业伦理不能通过书面考试的方式考察出来。掌握法律知识、通过书面考试的人并不必然在司法实践中具有较高的道德伦理素养。司法考试对考生伦理素养的考察与实践中的要求相差甚远,难以达到考核法律职业人的法律伦理素养的目的。

.法律职业伦理观念教育意识淡漠。以往我国高校法学教育一直是重知识性传授的法学教育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以诠释法律条文和法律规则为主要教学内容,不关注隐含在法律背后的法律理念和价值取向,缺乏对法律知识的价值和伦理的阐释和关怀,导致许多法学专业学生只知法律的条文,不知法律的价值和伦理。老师在传授法律知识的时候,忽略对学生法律伦理素养的培养,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考察,不重视道德伦理修养,使本应在日常教学中应当做到的法律职业伦理培养和言传身教成为空中楼阁,这是作为教育主体的老师法律伦理教育意识不强的必然结果。

三、完善法学职业伦理教育的设想

法律职业人的职责是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主持公道。为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法律教育除专业知识教育外,还应特别注意法律职业人的道德素质教育。因为法律职业的特殊性要求从事法律工作的职业者不仅应该系统掌握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应该具有高尚的司法品格,遵守司法伦理。法学教育是形成法律职业人士司法伦理素质的基础。法学教育应重视道德教育与信仰教育,使学生对法学知识系统了解与把握的同时,促使学生形成法律信仰。为实现上述目标,完善法学职业伦理教育,笔者认为应当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将法律伦理教育融于日常教学中,并设置法律伦理课程。将法律伦理教育贯穿于法学教学过程中和开设专门的法律伦理课程是完善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应融于法律职业教育中,体现在法律教育的各个环节。改变长期以来我国法学教育只重视法学理论教学、忽视职业伦理教育,将法律职业伦理教育依赖于一般德育教育的做法。将法律伦理教育贯穿于全部法律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通过采取课堂讨论、诊所式教学、法庭辩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伦理视角对法律教学中的争论问题加以探讨和研究,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法律伦理素养。不仅应当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律伦理认知能力,还应当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法律伦理行为能力。因为司法伦理素养的形成不是教出来的,更多的是训练出来的。未来的法学教育必须注重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伦理,增进法学教育的实务化和伦理化取向。另一方面,应当设置专门的法律职业伦理课程对学生的法律职业伦理意识加以强化。通过专门、系统的课程讲解加大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其掌握在将来职业实践中应当遵循的职业操守,并通过考试内容与方法上的调整,从实践中考核学生的职业道德,通过提高法律职业人素质预防司法腐败。

教育方面的法律篇8

论文摘要:法制教育是适应我国践行法制社会,建立法律体系的根本保障。它有效地推广了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保障了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有序发展。本文以中职生法制教育为背景,分析指出了当前法制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1法制教育与社会联系不紧密

我们知道,任何理论知识都是建立在社会实践之上的。对于法律来说,其理论知识的价值正是体现与实践之上。与社会实际不相符或者说脱离社会的法制教育必然是失败的。

从当前中职生法制教育课程安排来看,其大多沿用了以前的老版本,并以国家宏观法制法规为基础,缺乏细节性与实际性。这往往导致学生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不透彻,在实际法律案件中不能随机应变,灵活运用,抓不住头脑。

其次,在教师的讲解上,教师往往采取传统授教方式。即以理论为主导,缺乏必要的实际案件分析。这使得学生的法制教育出现单一化,狭隘化。法学是一门实践的学问,隔绝社会,封闭教学,很难培养出适应社会,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优秀人才。

2法制教育中缺乏人性化教育

法律社会建立的基础与法律价值的体现是以“以人为本”为基础的。在中职生法律教育中,应当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才能更好地体现法律的价值。在法律教育中,存在以下两点问题:

2.1教学中,教师为教而教

在法律教学中,教师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法律理解。在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自己的习惯与方式传授。其中,许多不利于学生接受与理解的方式也一并用上。这使得在教学过程中因为教师不当的教学方式导致师生间沟通不畅。甚至出现由于教师的歧义教育使得学生对重要知识点产生偏差理解。其次,由于不当的教学方法,往往会导致学生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达到默契,不能很好地相互融合。

同时,在教学上出现许多老师照搬书本知识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完全是固定的框架知识点,很少融入学生的智慧和思维。这导致教育的单一化,而非互动。

2.2学生积极性较低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法律教育与学生而言,困扰着法律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即是对法律教育的积极性。法律教育以其枯燥、死板使得学生望而却步,无法真正融入其氛围中,这对法制教育课程的开展造成了阻碍作用。

3法制教育对策研究

提倡建立法制社会,其目的就是推广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使全民具有法律意识。其中,法制教育则是实践这一号召的重大举措。因此,健全法制教育,加强学生法律意识以及法律常识的培养,强化其法律素养就成为关键。

我国中职生法制教育现行矛盾主要体现与以下三个方面:来自与硬软件支持上的矛盾,来自与教师个人素质的矛盾,来自于学生自我法律认知上的矛盾。要解决我国中职生法律教育中的瓶颈,应当从三个方面人手。

3.1政策的支持以及第三方的扶持

中职生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接受新的知识较快,同时对于已培养的思维定势很难改变。中职生法制教育基础薄弱,法律意识不强,这来自与从小的素养。很多学校仅仅依靠聘请当地派出所作宣传,因此学生从小接受的法律教育是狭隘的。不全面的法律教育影响着其对法制的认识。

另外,来自与其他第三方的影响,包括社会对于法制的宣传,家庭教育中法制教育的渗透与积极引导,也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

3-2教师个人法律素质的培养

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构成教师在教学上对学生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其自身专业素质、自身个性与自身对法制教育的态度。

在法制教育中,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法律意识与传达我国现行法律发规的重任。在中职生法制教育中,教师应当注重自身条件的取长补短,为学生法制教育的学生提供良好的氛围。首先,在教师自身专业素质上,教师应当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教师的法律思维应当活跃,应当认识到我国现行法规的越来越人性化和全面化。只有教师具备了良好的法律素养,才能为中职生法制教育提供可靠的智力保障。其次,教师自身个性是构成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因素。一个正面的教师形象是促进师生关系良好发展的关键。构筑新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当用自身修养去感化人,与学生走在一起,为法制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合理的氛围。再次.教师对于学科的关心和热爱程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其学科的认识。只有教师在行动上的影响才能强化学生对法制教育的热爱。

3.3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教育方面的法律篇9

一、大学生是有创造性的主体

大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特点就是大学生还具有创造性,能够将教育者所传达的法律思想以及内容,加以吸收、认同、内化,并在此基础上产生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法律意识、法律素养,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因此,法制教育者要明确自己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引导帮助大学生在接受法制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不仅要掌握法律知识,更要认识和把握学习法律知识的规律和方法,把握进入法律知识大门的钥匙,提高大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二、努力创新大学生法制教育内容

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内容是广泛而具体的,是随着时代和社会要求及具体对象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大学生法制教育内容应该根据时代特点和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大学生法制教育在内容上应强调实体法和程序法相结合,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合理交叉,同时渗入专业法律规范教育。

1.实体法和程序法相结合。实体法是规定和确认权利和义务以及职权和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如宪法、行政法、民法、商法、刑法等;程序法是规定以保证权利和职权得以实现或行使,义务和责任得以履行的有关程序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如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过去人们一直认为程序法是依附于实体法而存在的,但我们应该看到程序法本身具有独立于实体法的价值,而且程序法可以弥补实体法的不足。追求程序的独立,是由程序法本身的价值和功能所决定的。程序特别是现代程序,除具有相对于实体法的工具价值外,它自身还是一种具有独立价值的实体,具有独立的作为目的的内在价值,即程序本身,而不是结果。程序法的重视和发展,确立程序的相对独立,可以使得社会公众因程序本身的正当性、合理性而切实感受到“看得见的正义”,从而形成对法律制度的普遍信仰和尊重。现阶段针对大学生法制教育,应当重视程序法在法律运行和体制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教育内容的安排上将实体法和程序法相互结合,突出大学生法律运用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仅能够掌握丰富的实体法知识,而且熟练知晓相关法律操作程序,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具体法律问题时可以灵活运用法律武器顺利解决问题打下基础。如大学生在校期间遇到类似“校园暴力”、“家教诈骗”、“兼职陷阱”、“虚假招聘”等事件时,可以理性地应付,基于自身了解的法律知识,准确地选择对应主管部门举报、投诉,甚至诉诸于法院诉讼,合理地保护自身的正当权益不受侵害。此外,实体法和程序法有机结合突出法律运用能力的高校法律育人模式,还能够使大学生在毕业进入工作岗位后,面对纷繁复杂的法律现象或自身遇到法律纠纷时,沉着冷静,处变不惊,充分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加以应对,充分展示自身良好的法律素质。

2.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合理交叉。我国大学生法制教育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过分强调学科课程的重要性,偏重于系统知识和理论性知识,忽视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知识本身的逻辑生成顺序,忽视大学生认知发展的心理顺序;强调培养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忽视大学生的个体感性认识。今天,在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中克服传统法制教育过程中重视学科课程轻视活动课程的不足,将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合理交叉,提高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高校法制教育的培养目标在于大学生法律素质和法律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养成、法律运用能力的生成不可能完全在学科课程的学习中自然产生,往往需要通过相关知识的积累,对应的经历、体验,由此再经过较长时间的融合贯通和相互作用才能够得以完成。通过设置相关的活动课程,突破教室的空间限制,可以让大学生自己在相关的法律情境中培养法律情感,“从做中学”的方式更有益于学生对相关法律精神和理念的不断内化,克服死记硬背、机械学习的弊端,提高高校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实效性。活动课程的应用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只有让大学生接触到相应的情景和场合,设身处地地分析案例和事件,积极自我体验和自我内化,才能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运用能力。在活动课程中,大学生的直接经验被提高到一个重要的地位,学习气氛活跃、多变,大学生是活动课的主角,接触的学习内容不再是课桌上的法律教科书,而是一系列具体的案例、法律情境、讨论辩论等。大学生的地位在活动课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形成了“我要学习”的观念,学习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合理交叉,能够促进大学生法律素质的主动发展,避免学科课程只注重脱离情境的知识传授和学生被动学习的弊端,还能避免活动课程只满足于大学生当下的需要和兴趣而缺乏理论知识学习的不足。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合理交叉,能够克服以往单一的师生教授关系、固定的教学场地、单一的教学方式等不足,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法律活动课程中,大学生需要掌握的法律知识已经在老师的精心设计和安排下,融入到了有关的互动活动中,大学生感受到活动形式的丰富多样,如:案情重演、法律观点辩论会、旁听法院公开审判,等等。这样轻松活泼的活动形式,使大学生没有被迫学习的精神压力,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了法律知识,形成了正确的法律情感,培育了良好的法律品质。

3.专业法律规范教育的渗入。在高校法制教育过程中,尽管基本的法律常识是各个专业的学生都必须掌握的,然而,不同专业的学生接触到的社会层面各异,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接触的法律现象也各不相同,而传统统一贯之的法制教育模式恰恰忽视教育对象——学生的不同专业对于法律知识的不同需求。高校传统法制教育过程中,不同专业的学生接受的是同样的法制教育内容,执教老师也不会因为学生专业的特殊性而在备课过程中增加相关法律知识,因此课堂法律教学方式也是大同小异。在这样的法律“共性”教育模式下,学生能够从法制教育过程中学到的只能是基本的法律常识,在自己学习的专业领域,尽管拥有较多的知识积累和专业素养,却没有相应的法律认知和法律运用能力,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极低的专业法律知识储备之间形成了强烈反差。在以法律素质教育为导向的高校法制教育过程中,需要其他相关学科课程的整合和渗透,在集中的法制教育过程中合理渗入相关学科法律内容。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应该注意根据不同专业学生不同的法律学习需要,在内容安排上适当加入相应选学内容,供不同专业学生以及有不同法律学习兴趣的学生选择学习。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适当考虑大学生的专业情况,准备和选取与其专业相关的案例和材料,这一方面有助于大学生对本专业相关法律的掌握和理解,另一方面也更能调动学生对法律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大大强化大学生在法律课堂学习中初步形成的法律意识,还可以使得该学科的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全面。例如,针对哲学专业的学生,除了讲解一般法理知识之外,还可以介绍“苏格拉底”、“哥白尼”等哲学人物所处时代的律法和规定;对于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除了进行基本的法律精神的熏陶,还可以适当增加相关行政法律法规的学习,列举案例时尽量选取行政诉讼案例和行政执法法律事件讲解给学生;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则可以适当安排学生所学语种国家的法律法规的简单介绍,并补充有关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的相关内容;对医学院的学生要适当增加医疗卫生管理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规以及诊疗规范的学习,奠定医学生的法律意识以及法律思维模式,这将对他们未来从事医生职业和医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这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诊疗规范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工作依据和“指南”,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自己的业务活动中应当掌握并遵循,以确保其行为的合法性。[1](p411)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增强了他们日后的工作适应能力。当然,在实际操作中,法律知识和其他学科内容的相互渗透并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有机的、合理的加工,使其他学科法律内容真正成为大学生法律知识教育的一部分。

三、不断探索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有效方式

为了不断满足大学生学习法律的需要,高校法制教育要在教育方式上向问题教育、多样式互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方式转变。

1.从单纯法律体系教育向法律问题教育方式转变。单纯体系式的法制教育是企图把国家的法律体系全部移植、填充到大学生的大脑中,使每个大学生都能够系统性、整体性、体系性地了解、认识我国的整个法律内容。当前大学生法制教育内容非常丰富,几乎涵盖了我国所有的法律条文,体系性很强,而且法律涉及的范围很广,基本能囊括所有的法律部门,这种单纯体系式教育方式虽然能使学生笼统地、大概地了解法律知识和信息,但是由于法律体系的掌握需要时间,需要专业兴趣,而大学生法制教育是非专业的教育,单纯体系式法制教育可能适合少部分学生的需要,但对大多数非专业学生来说,是比较宽泛的知识的学习,实际教育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相对于体系式的教育方法,问题式教育就能够具体解决很多实际的问题,更有针对性,实效性。所谓问题式教育,就是法制教育不要从整体上传授法律体系,而是从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引导法律思维,培育法律精神。问题式的法制教育方式,会增大教育的难度,这种教育的预设前提是必须对大学生实际的、真实的情况有确实的了解,而且必须在真实了解的基础上,发现需要解决的真实问题,根据真实的问题,设计有针对性的法制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目标、教育方法。问题教育方式更能够适合大学生法制教育,因为大学生法制教育不是法律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式的宣讲可能增大大学生学习法律的难度和抵触情绪,问题教育是一种真实的教育,渐进积累的教育,符合大学生的接受规律,更能够提高教育实效。

2.从单向灌输向多样式教育互动方式转变。单向灌输式教育一般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仅仅保持传授与接受的单向交往,双方缺乏互动和交流,甚至教师之间、学生之间也很少交叉联系。而多样式互动教育则是指保持师生之间的联系、互动、交流,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注重结合和运用教育过程中的相关影响因素,使得教学过程富有层次性、自主性、多样性、情趣性和因质性。[2](p41)多样式互动教育理念中的“多样”,一是指组织教学的老师,二是指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三是指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多方面因素,如教学素材、课堂环境等。多样式互动教育理念对师生地位加以科学界定,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探索者,而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只起教育引导的作用。多样互动强调的是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辩证统一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从而使师生间积极地相互作用,变成促进学生发展的合力。例如在学习知识产权法的内容时,采取多样互动式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涉及的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权益的事件,如购买盗版软件、假冒名牌等切合他们实际生活的案例,再通过教师的引导、师生的共同讨论之后,让学生形成直观强烈的法律情感体验,由此对于知识产权法的相关法律内容和规定就会有更为深刻的理解,相应的法律素质教育也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3.从单纯法律理论教育向引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式转变。法律理论教育是指在高校法制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向学生进行相关法律基础知识的灌输和指导,促成学生拥有相当程度的法律知识储备,为学生法律意识的养成做好知识准备。法制教育中的学生实践,是指通过法制教育者的知识传授和相关的引导,学生开始接触具体的法律现象和事件,并且逐步能够运用已掌握的法律认知对此加以解释,并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在过去法制教育过程中,一些高校教学活动偏重于单纯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或者轻视实践环节,“高分低能”的学生并不少见。面对法制教育单纯以理论讲授为主的单一模式,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学习背景,很多非法律专业的大学生会感到枯燥,并且产生倦怠心理,由此造成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课堂效果不好;即使能够掌握一些法律理论知识,由于理论和实践脱节,当学生面对具体法律事件、法律现象时,仍然不知所措,无以应对。法律素质作为人的养成素质,它的形成需要人们通过系统的法律知识的学习,在此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内化为自身的法律意识,进而外化为良好的法律运用能力。仅仅依靠法律理论知识的灌输尚不足以让学生自觉形成良好的法律素质,更难以养成正确运用法律的能力。当前高校法制教育的方式越来越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强调理论灌输和学生实践的辩证统一和有机结合。法律理论教育和引导学生积极实践相结合,即学生把学到的法律理论知识及时地实施到相关法律实践中,促进学生对所学法律知识的直观理解和认同,有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实践中自然而然的产生正确的法律情感和法律意识。法律理论知识只有在不断的实践运用中才能不断为大学生所把握和体会,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弥补课堂讲授中的不足,全面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和能力。理论的巨大力量只有通过人们的具体实践才能够发挥出来,法制教育的成果也应该表现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灵活地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在法制教育者进行教学活动时,一方面要强调法律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并且针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同时引导学生正确实践。

教育方面的法律篇10

以2002年3月国家司法考试为标志,我国本科法学教育开始走上与法律职业相结合的道路。作为法律职业准入资格的基本测评方式,国家司法考试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本科法学教育的发展,两者既存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也存在紧张矛盾彼此对立的一面。国家司法考试制度正式推行以来,我国本科法学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诸多待检讨之处。

(一)知识传授与精神培养失衡

法学有知识之学、智慧之学、精神之学三个层次。首先,法学表现为一种知识系统;其次,法学表现为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方法、技巧或者思维方式的智慧之学;再次,法学表现为全面展现并传播法律精神的精神之学。法律人才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有法律的学问、有法律的能力、有法律的道德和法律的精神。我国当前法学教育虽然由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三大紧密相连的层次构成,但在一定程度上均存在注重法律知识传授、忽视法律智慧养成、无视法律精神培养等问题。司法考试考什么,法学教育就教什么,学生就跟着学什么,这正是当前本科法学教育中最突出的问题。

(二)学术教育与技能训练脱节

本科法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备一定法学理论素养以及法律实务技能的法律人才。长期以来,我国法学教育一直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学生一进入社会,就把学校里学的东西全还给了老师,或发出学的东西没什么用之类的抱怨。一方面,当前各类考试都以考察理论知识为主,无论是当前的司法考试出题大纲,还是法学教育必修课程,都仅限于十几门核心课程,学生缺少了解大纲外知识和进行法律技能训练的动力与激情。另一方面,实践中,法院、检察院等实习单位往往将实习生作为廉价劳动力,接受的有效指导非常有限。同时,基于实习单位地点分散、水平不齐的现状,法学教育单位也难以为学生提供个别指导并建立有效的引导、反馈和评估系统。

(三)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不合

本科法学教育培养目标模式是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司法考试的考核要求是职业化、专业性、单一型,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处于不断变动的张力之中。一些高等院校片面追求司法考试通过率,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不断与司法考试靠拢,致使培养的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出现明显缺陷。当前,法学教育实际培养方向与社会实际需求未能完全合致的直接后果是法科学生就业难、就业差甚至无法就业。

二、域外法学教育制度的考察与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考察世界各国法学教育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对我国本科法学教育制度的改进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一)英美法系:职业教育模式

在英美法系国家,从事法律职业的前提是取得律师资格,而法学教育是律师资格考试的前提,为取得律师资格,必须接受正规的大学法学教育和职业训练。实际上,法学教育控制和垄断着法律职业的供给源。在英国,法学教育被分成学术(基础)教育阶段、职业训练阶段和实习阶段。学术(基础)教育阶段,在教学上非常重视案例教学,在考试上沿袭了严格的毕业考试制度,考试合格后方可获得法学学士学位;职业训练阶段主要是为学生走向社会做准备,学习时间为1年,开设的课程多为辩护方法、谈判技巧等实用课程,以加强学生的法律技能,这一阶段的课程由律师学院负责安排和承训;实习阶段主要由律师事务所选派经验丰富的律师以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式进行指导,时间一般是2至3年,目的是熟悉律师业务和法律文件,并从中挑选未来的合格律师。在美国,以法学院为主体的法学教育与以律师为主体的法律职业密切关联。美国的法学教育实际上属于较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像法律人那样思考和像法律人那样行动的法律人为目标,只有大学毕业生才有资格参加法学院入学考试;法律职业是指获得全美律师协会认可的法学院毕业生参加并通过各个州组织的律师资格考试成为职业律师。美国实行法律职业一元化模式,律师是法律职业的起点,检察官是政府聘请的律师,法官则从优秀的职业律师中选拔产生。

(二)大陆法系:通识教育模式

在大陆法系国家,只有通过两次国家司法考试,才有资格成为律师、检察官和法官。国家司法考试将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德国,法学教育实行所谓的双轨制,由大学基础教育阶段和见习阶段组成。在大学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一旦获准进入大学的资格,就可以在各个学期自由变换学习的学校,法律专业的学生,平均都有进过两所以上大学的经历。德国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全方位工作能力的法律人,注重学生外语能力、实务技能和思维能力的养成。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后,参加大学自行组织的大学考试(内容仅涉及选修科目)和国家举行的国家考试(内容仅涉及必修科目),此所谓第一次考试。大多数的学生都能通过第一次考试,顺利进入见习阶段。法律职业者的培训时间至少为3个月,但是律师的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个月。律师对见习生负有培训责任和考试责任,律师公会理事会对见习生培训和考试拥有很大的权限。在日本,法律职业者必须经过大学法学教育、法科大学院教育和司法考试三个阶段。大学法学教育定位于素质教育,培养的学生仅有少部分成为法律职业者,主要以讲授系统的法律知识为主,侧重培养学生的法律精神和人文理念,与法律职业技能训练、法律职业资格准入没有直接的制度联系。法科大学院教育是指有志于从事法律职业的法科毕业生必须经过2年的法科大学院学习,掌握相应的法律职业技能,始获得参加司法考试的资格。法科大学院毕业生才有资格参加新型司法考试制度。

(三)域外法学教育制度的镜鉴

纵观国外发达国家的法学教育制度,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我国镜鉴。第一,注重知识传授与精神培养的平衡。例如,美国专门制定了302标准,要求法学院开设法律职业责任和义务这一核心课程,以期提高法律职业者的职业道德水准。德国和日本也都十分注重法律人法律精神的培养,设置了法律责任与义务的专门课程,并将其作为司法考试的考核内容。第二,关注学术教育与技能训练的结合。英国的律师学院和美国的法学院,专门负责法律职业者的职业技能训练和实务能力提升。德国和日本都有相应的见习制度和司法研修制度,并设置了严格的考试制度,这些措施使法律职业者能够很好地将理论知识和法律实践结合起来。第三,强调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的契合。英美法系国家法学教育的定位就是培养实务人才,培育的学生毕业后具有较强的实务技能,能够迅速适应社会需求。在大陆法系国家中,法学教育的定位是培养全方位的法律人才,因而其设置了严格的见习制度和司法研修制度,培育的学生能够基本上满足社会的多元需要。

三、我国本科法学教育的定位:通识教育

定位问题其实是各国法学院面临的共同困境,法学院必须在学术界与职业界截然相反的压力之下寻求平衡。我们认为,诚如金耀基坦言:(通识课程的安排)可以使学生跳出狭隘的一技一能的专家式的思维方式与观点,而能养成一种多知识角度的观点,也就更能使学生在培养独立判断,选择重要的价值(如美、正直、公正、容忍、理性、自由),而爱之、好之、乐之、坚执之的精神与习惯。因为,我国的本科法学教育应该定位于通识教育,理由如下:

(一)法律职业的特点:专业化、精英化

为确保法律职业人员的精干高效和建立起稳定的法律职业共同体,司法考试的通过率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法律职业的专业化和技术化特点决定了只有少数学生能够成为法律职业者,多数学生被迫选择走向其他领域或者选择再次参加司法考试。如果将本科法学教育定位于职业教育,法学教育必然围绕司法考试展开。司法考试并非法学教育产品的唯一质量认证体系,法律职业者也并非法科学生的唯一出路,毕竟不是所有的法科学生都必须从事法律职业。

(二)法律人才的需求:多层次、宽领域

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和宽领域的。与之相应,法学教育培养的法律人才也应是多方面、复合型的,应有通用型法律人才、学术型法学人才和应用型法律人才之分。除律师、检察官、法官等法律职业者外,国家在行政、金融、外交、外贸及企业等领域也需要大量的法律人才,而且其需求量大大超过了社会对法律职业者的需要。因此,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应当拓宽视野,打牢基础,丰富人文底蕴,以培养高素质的立法、行政、司法、教育、研究、社会管理等多方面的通识人才为目标。如果法学教育将司法考试作为指挥棒,以法律职业教育为中心,法学教育就会离开社会的多元需求而围绕司法考试运行,以培养特定法律职业需要的法律人才为唯一目的而忽视对其他法律人才的培养。

(三)法科学生的就业:供给多、需求少

一方面,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本科法学教育不仅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且培养了大量的各类法律人才,全国目前已有600余所法律院系,有着巨大的培养潜力;另一方面,过快的发展速度以及有限的资源使得法学教育在总体上一直停留在比较粗放的经营水平上。当前法科学生大部分不能顺利通过司法考试,也就难以取得律师、检察官和法官的资格。法科学生即使通过司法考试后,也会因司法系统相对狭小的容量和严格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使部分有志于从事司法工作的法科学生不能顺利进入司法系统。当前大量法科学生无法实现一次就业的现实,决定了必然有些学生被迫离开传统法律职业,另谋生路。基于法科学生就业的现状,本科法学教育也必须定位于通识教育。

四、本科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良性互动

法学教育是培养法律家的根本途径,司法考试是筛选法律家的基本方式;如果说前者是生产流程,那么后者就是质检体系。当前,无论是作为生产流程的本科法学教育,还是作为质检体系的司法考试,都存在诸多待检讨之处。据此,我国本科法学教育和司法考试还有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一)理性定位本科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关系

(1)本科法学教育是司法考试的前提和基础。在培养目标上,法学教育不仅培养法律职业家,而且培养各类法律人才,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内在包含了司法考试的选拔要求。在考核内容上,本科法学教育有16门核心必修课程,《国家司法考试实施办法》则没有具体规定考核科目,因而两者实际上是重合的。

(2)司法考试是检验法律职业人才的标准。司法考试仅仅解决特定法律职业人员的准入问题,就是要把法学教育培养的适合从事特定法律职业的法律人才挑选出来。显然,司法考试并不对所有法律人才进行检验,而是仅对有志于从事法律职业的应试者进行考察。

(3)本科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相互促进。司法考试的诞生是法学教育的产物,但反过来又有助于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确立,有助于法学教育结构模式的选择,有助于法学教育管理模式的完善。发达的法学教育能够为司法考试提供充足的优秀的应试者,并促进司法考试本身的不断改革和完善。

(二)改革司法考试指引下的本科法学教育制度

(1)明确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我国应该借鉴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学教育模式,将法学本科教育定位于通识教育,并将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区分开来。对于不打算从事法律职业的法科学生而言,在大学接受通识教育后便可以自谋生路。对于有志于从事法律职业的学生来说,必须通过司法考试初试,并在律师培训中心接受统一培训,通过再试后方可正式从事法律职业。

(2)更新法学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不仅要注重法学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论性,也要注重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在教育内容上,增加涉及具体情境的科目作为法学教育的内容,要求学生必须参加模拟法庭以及法律援助。在教育方法上,采用诊所式教学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实践教育和技能训练。

(3)适应法治社会建设的现实需要。自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确立以来,普通公民的法治意识不断增强,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一方面,西部地区的法律人才不仅引进困难,而且流失非常严重,法学教育应进一步考虑区域需求不平衡因素,扩大中西部地区司法考试合格者的人数。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对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司法考试应该适当放宽对高层次人才的考核要求,满足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

(三)完善本科法学教育视野下的司法考试制度

(1)转变考试方式。我国应该借鉴法治发达国家的经验,将国家司法考试分为初试和再试。初试在完成大学本科教育后进行,初试的合格率应当控制在50%左右。经严格考核后,初试合格者必须经过2年职业培训,并取得指导老师的认可后方可以参加再试,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再试的通过率也应该控制在50%左右,使初试与再试的总体通过率与目前司法考试通过率大致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