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工程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55:57

养护工程管理制度篇1

经过10年实践,二级坝水利枢纽工程维修养护管理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目前,形成了五大类别、14项主要制度以及若干技术标准组成的管理制度体系框架。管理制度体系纵向贯穿上级单位、主管单位和水管单位,横向涵盖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工作的职责界定、计划编制、合同签订、维修养护实施、质量管理、项目监理、项目验收、责任追究、经费管理和技术标准等多个方面。管理制度体系框架构成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五个大类:①基本制度:主要包括项目管理办法、经费使用管理有关规定、价款结算办法、验收管理规定、合同示范文本、管理责任和责任追究制度等;②实施细则:主要包括检查考核细则、内业资料管理标准和验收细则等;③管理细则:主要包括工程管理细则和维修养护管理细则;④技术图表;⑤其他技术规定。基本制度是对维修养护管理各阶段工作原则性的规定,是开展维修养护管理的基本依据和基础性文件。实施细则和运行管理细则是结合工程现状和管理实际,对基本制度的深化和细化,重在日常管理的可操作性。技术图表和其他技术规定是维修养护管理的技术性指标,为维修养护实施和验收提供科学、标准、规范的工作标准。

2主要内容

二级坝水利枢纽工程维修养护管理制度体系主要应用于维修养护内控管理,这里从维修养护项目管理角度对其主要内容加以介绍和阐述。(1)管理体制与职责: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实行统一管理与分级负责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主要对上级单位、主管单位和水管单位的职责进行了界定。职责内容主要包括贯彻落实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维修养护设计方案、维修养护经费预算、监督检查、项目验收、培训、总结应用和安全生产监督等方面。(2)设计方案及预算项目实施方案: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实行部门预算管理,纳入年度项目支出预算。主要对设计方案及预算项目实施方案编报时间、编制原则、主要内容、项目确定和定额标准等作出了规定。(3)项目实施:主要对合同签订、示范文本、任务下达、实施、检查考核、价款结算、预算调整和安全生产等进行了细化。(4)监督检查: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实行经常性经查与专项监督检查相结合的制度。主要对检查主体、检查对象、检查内容、检查时间和意见反馈等作出了规定。(5)技术资料管理:主要对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移交等作出了规定,同时通过制定实施细则对技术资料管理标准作出了示范性规定。(6)验收:主要对验收类别、验收主体、验收对象、验收时间、验收程序以及格式文件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同时通过制定实施细则对验收标准作出了示范性规定。(7)责任制度:为建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使用管理分级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保证维修养护经费合法、有效使用,提高维修养护经费的使用效益,制定管理责任制度。主要制度包括:项目管理与预算管理责任、资金申请与支付责任、资金使用管理责任、会计核算责任、合同管理责任、决算和验收责任、监督审计与考核责任、维修养护企业责任以及责任追究制度等。(8)管理细则:根据《水闸设计规范》、《水闸技术管理规程》、《水闸工程管理设计规范》以及上级工程管理制度办法等制定《水闸工程管理实施细则》,从运行管理角度对水闸工程管理的任务和职责、水闸工程控制运用、水闸工程检查观测和水闸工程维修养护等作出了规定。根据上级维修养护管理办法,制定《维修养护项目管理实施细则》,从维修养护角度对管理职责、设计方案及预算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实施、经常性检查与月考核、技术资料管理、价款结算和验收等作出了规定。以上两个细则分别从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两个方面,对相关工作作出了规定,是水管单位日常管理的主要依据,也是考核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成果的重要标准。(9)技术图表:主要包括水闸平、立、剖面图、电气主结线图、启闭机控制图、主要技术指标表、主要设备规格和检修情况表等。(10)其他技术规定: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属于水利工程建设领域,但其项目安排和施工技术有别于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目前,很多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尚无专门的国家或行业统一的技术标准,因此有必要针对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技术规定。目前,已初步制定并试行的技术规定仅适用于单项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主要包括标志标牌、工程观测、工器具维修养护等。

3结语

养护工程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公路养护;精细化管理;

abstract:implementrefinedmanagementofroadmaintenancecanrefinemanagementprocesses,implementationofmanagementresponsibilities,sothateachonecanworkcontentvisible,tangible,tosayexactlywhichpromotetheconservationstandardsandprocedures,informationtechnologyandstandardizationtoenhancethequalityofmanagement,toachieveforthecommunitytoprovideasafe,comfortable,andbeautifulroadtransportenvironmentalobjectives.

Keywords:roadmaintenance;meticulous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U418

一、公路养护精细化管理涵义

(一)运用精细化理论和方法对公路养护进行管理。是指对公路及其工程设施进行小修保养、中修、大修和改建的过程中,运用精细化管理方法,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运行过程规范化、标准化,使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到位、尽职。并且把职责内的管理养护工作做到位,工作要日清日结,每天都要对当天的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

(二)公路养护分工的精细化、管理过程精细化。

1、公路养护分工的精细化。就是将公路养护的工作目标逐一分解、量化为具体的数字、程序、责任,让每个工作环节都发挥作用,使每一项工作内容都能看得见、摸得着、说得准,使每一个问题都有专人负责。

2、公路养护管理过程精细化。其一是全员管理。精细表现在每个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并依靠全体员工的参与来组织、实施公路养护活动,其中涉及到岗位职能、职责的确定、工作流程的标准化以及工作效果的最佳化;其二是全过程管理。“精细”表现在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松懈、疏忽,应该做到环环紧扣、道道把关。“精”就是切中要点,抓住公路养护管理中的关键环节;“细”就是管理标准的具体量化、考核、督促和执行。

二、实施公路养护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精细化管理重要理念。公路养护精细化管理就是将精细化的思想和作风贯穿于公路养护工作的各个环节,因此需要各个岗位人员紧密协调、合作。一个单位要推行精细化管理,首要的就是要向员工灌输精细化的意识,从思想源头培养员工追求精细化的文化氛围,使员工逐步改进思想观念,转变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使精细化成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为,因此,精细化管理的前提就是以人为本。

三、实施公路养护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是组织结构精细化

组织结构精细化是实施公路养护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公路养护部门只有事先确立管理的组织机构,才能确定岗位和岗位职能、职责,确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一般员工使用的数量,才能做好人力资源规划,设计人力需求。公路养护部门细分组织机构中的职能和岗位,即可通过工作分配,细化分解公路养护每一项具体工作、细化管理制度的各个落实环节,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范围,进而细化制定各部门岗位说明书,做到责、权、利明确到位。

四、实施公路养护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是管理制度精细化

(一)制度设计要覆盖公路养护各个部门和岗位

1、遵循国家和地方政府公路管理部门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公路法》以及交通运输部《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办法》、《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和地方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公路小修保养管理办法》、《公路养护管理目标责任书》等等。

2、公路养护部门规章制度的制定。要涵盖下辖的公路养护的各个管理、执行部门。一要依据国家和地方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法律法规,设计制定适合本部门的实施细则和办法。二要制定本部门的管理制度,如日常的考勤制度、学习制度、生产检查验收制度、日常巡查制度、材料机具设备管理制度以及安全生产制度、站务管理制度等。从管理层、生产施工人员、办公行政人员、技术人员、财务会计人员等,尽量做到不留遗漏,以便细化分工,落实岗位责任。

(二)制度的条款和流程要精细化。首先,凡是涉及公路养护管理的事项都予以明确、细化,尽量不遗漏。其次,制定的管理流程要精细化。没有流程的优化设计和环节的细化就谈不上管理更勿说控制了。流程管理就是在系统分析公路养护管理的所有事务后,对该项目的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衔接做出非常具体的界定,让管理者不再茫然无序,让员工不再不知所措。管理制度从制定编制开始,直至实施、控制、检查、激励等程序、环节方面的细化,制度才能落实到位,也便于操作和控制。流程的精细化后,实施起来更加正规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同时也便于控制,大大减少实施过程可能产生的失误,杜绝部分管理漏洞。

五、实施公路养护精细化管理的关键是岗位职责明细化

(一)制定岗位职责说明。这是公路养护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凡属公路养护管理部门管理的人与事,都要协调制定《岗位职责说明与指引》,明确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例如,道路巡查岗位说明书与指引、养护施工岗位说明书与指引、公路绿化岗位说明书与指引等等,以便各部门、各位职工对照执行。

(二)细化岗位职责。从人到物,凡是涉及到公路养护的事项都予以明确、细化,尽量不遗漏、不留死角。例如,养护站(道班)工作职责;养护站(道班)长岗位职责;养护站(道班)核算员岗位职责;养护站(道班)安全员岗位职责等等。

六、考核激励是有效实施公路养护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考核是制度措施落实到位的关键。坚持工作监督考核,从职工劳动纪律、工作效率、技术操作规范、养护管理质量等方面细化分解,从细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公路日常养护管理措施到位。

(一)加强监督考核力度,保证养护工作质量

1、制定恢复路况工作检查评分标准。根据公路养护具体要求,制定恢复路况工作检查评分标准,该评分标准包括路基、路面、桥涵、公路沿线安保设施、公路绿化、内业管理六方面的内容,根据此标准,对国省干线公路及县级公路路况整体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并制定了相应奖惩规定,以使各养护部门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路基整修,全面提升路况整体水平,最终达到为社会提供快捷、安全、舒适、畅通的交通环境。

2、日常考核与月度考核相结合。日常工作中完善养护巡查制度,进行日常考核与月度考核相结合的形式,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记录并责令整改。每月加强对养护工上路率以及交通安全标志服穿着情况的抽查频次,以提高养护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安全生产意识。

(二)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发挥激励调动职工积极性的作用。激励方式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物质激励方面,根据考核结果,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一般有:年终效益奖、绩效工资、奖金、带薪年假、晋升等。对于作出突出贡献的可以给予精神方面的激励。

八、结语

公路养护实施精细化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在此基础上构建组织机构,细化工作职能、职责,完善并细化公路养护管理制度,确立岗位责任,最终将公路养护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轨道,努力把粗活做细,把细活做精,实现公路“畅、洁、绿、美、安”。

【参考文献】

[1]汪中求,吴宏彪,刘兴旺.精细化管理[m].新华出版社,2005.

养护工程管理制度篇3

养护企业的经济管理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企业利润增长的重要因素,现今我国养护企业的管理方式各不相同,因养护项目、养护措施、养护方法的不同,管理措施上各企业具有多变、灵活的特性。从养护工程前期的准备阶段开始,到工程的竣工验收,整体可以看作是一个极具变化并且相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养护企业如果想提升利润空间,创造发展机遇就需要对养护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和优化。传统的养护工程都是以项目为基础,养护管理都是以单个项目利润为出发点,没有考虑到工程的长期性,这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下工程养护的需要,长周期的养护工程逐渐增多,造成养护工程利润的不稳定,这就需要养护企业适时的转变管理策略,从经济管理入手重视资源与人力的协调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从只追求短期益的发展观念向长期发展观念所转变。

2养护工程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理念落后

养护工程管理理念落后是养护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之一。目前我国的养护企业还处于发展阶段,管理模式受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还存在不完善的现象,同时企业领导忽视了管理理念的创新,经济管理的定位也不够准确,限制了企业在养护工程中的发展和进步,同时落后的管理理念不能为企业的经济管理和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对企业发展战略和危机理念没有相应的认识,不能适应新时期养护工程经济管理的要求。

2.2经济管理制度不健全

养护工程的经济管理制度不健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养护工程中的经济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其中以材料用量、台班、人工费的管理最为缺失,同时管理中不注重管理的时效性,引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其次,经济管理制度与企业的发展目标不一致,主要表现在养护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落后,不能满足于养护工程发展的需要,有时往往因设备不齐全或材料不到场而影响到了养护进度,尽而增加了人力和施工机械的成本支出。

2.3缺乏内控管理

内控管理是工程经济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在养护工程中多数企业以财务审计做为成本控制的主要手段,以防止资金在利用过程中的浪费和流失,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管理方式往往不能够适应现场环境的变化和施工管理中的变化。施工中由于管理权限的问题,内部管控的目标不能与实际施工目标相一致,单以财务管理来进行控制不能满足现场的实际需求,这也是养护工程经济管理模式的弊端。

3养护工程的计价与控制

养护工程的计价与控制是工程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计价与控制,养护企业的利润将会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以北京某公路工程养护为例,因行车密集、载重过大、事故发生较多,设施投入时间较长,引发了日常小修保养工作繁多,同时因维修急抢修时间短,造成维修费用难以计量和控制,因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强化养护工程的合同管理,在公路养护招标时应选择具备资质、技术力量、机械设备、信誉好的养护公司,同时填写工程供方评审表,以满足养护工程的需要;其次,确定公路养护项目的综合单价,因公路的日常养护工程量较大,在长期的养护过程中养护费用很难进行估算,应先对养护项目的单价进行确认,并参考当地的工程养护定额和计费办法结合市场价格进行比对,区分路基、路面、桥涵、设施、绿化等养护费用的单价,制定出合理的台班费、人工费、材料费、税金、管理费等相关费用,并确定出日常养护项目的工程清单,以方便养护单位进行结算;再次,当遇到急修或抢修工程时,维修金额应与管理单位进行商洽,以工程量为依据进行费用的划拨,并且引入监理单位进行工程量的监督,确保养护工程的经济管理落实到位。

4养护工程经济管理的优化措施

4.1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养护工程管理的关键要素,工程养护企业在管理中要以成本预算为出发点进行管理,这也是提高养护工程经济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提高养护企业盈利的客观要求。因此,管理过程中应制定相应的预算成本计划,充分的考虑到养护工程的配置情况、养护标准、养护工艺等因素,认真的做好相应的成本预算,让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能够在施工中控制成本目标和成本内容,并将各项成本控制措施深入的贯彻和执行。

4.2合同管理

养护工程经济管理中应严格的执行合同管理制度,在管理中要对原材料的报价、招标、评定进行监督,防止因合同产生漏洞而给养护工程带来损失,在合同签订时双方应对合同条款进行协商,避免签订后引发的经济纠纷或欺诈,同时注意合同内容的时效性,如有与养护工程不符的情况应提出异议。

4.3健全体制与管理机构

养护工程经济管理的好坏与管理体制相关,因此在管理中要健全管理体制,以节约行政支出和监督费用支出为基础,提高养护工程的自身经济效益。同时,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监督机构,提高养护工程的办事效率,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如:建立养护工程项目部和工程监理部、建立养护奖励机制、建立养护惩罚机制、实现养护目标责任制等,只有完善以上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才能更好的把责任落实到位,以此来对经济管理费用进行有效的控制。

4.4提高投标水平

养护工程管理制度篇4

(一)水管单位管理人员匮乏。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多数水管单位技术人员为1~2个,部分没有技术人员),且职工队伍整体上学历层次偏低,组成人员多是改革分流人员和退役士兵,整体文化程度较低,能力欠缺,又缺少相应的待遇来吸引高素质人才,导致工程日常巡查、巡堤查险面临缺位,特别是工程维修养护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

(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经费不足,供水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国有水利经营性资产管理运营体制不完善等。这些问题不仅导致大量水利工程得不到正常的维修养护,效益严重衰减,而且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现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种种弊端如不尽快从根本上解决,国家近年来相继投入巨资新建的大量水利设施也将老化失修、积病成险。

(三)工程日常维修养护的全面性和经常性不能保证。工程日常维修养护是工程正常运行的保证,由于经验不足,实施尚不规范,日常养护的实施在时间上不连续,多数是阶段性的实施,短时间突击完成后,其余时间基本空白在空间上不全面,部分工程没有进行及时养护,丢掉了日常的本意。

(四)工程管理养护基础设施不配套且管理机械设备陈旧落后,给养护职工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不利于工程管理养护工作的经常化运行。

(五)工程建设为工程管理养护工作创造条件不够。只重建设,不重管理和养护。

(六)管理秩序混乱,河道内乱开砂场、堤防上任意放牧,堆放杂物,使工程和管理设施受到不应有的破坏和损毁,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工程管理养护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一)加强职工队伍建设。为适应管养分离后的工程管理工作需要,结合工程管理岗位对人员的要求,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具体措施为:大力引进人才。对主要业务部门要给予政策倾斜,建议满编运行,必要时适当调整增加编制,以满足日益繁重的业务量要求加大培训力度。合理制定人才培养规划,采取脱产进修或集中组织培训等方式,有计划、有针对性,分层次对水利管理专业人员进行再教育,使现有的管理人员尽快掌握维修养护项目管理新知识、新技能在重要技术岗位建立资格管理制度,制定岗位任职条件,实行持证上岗。

(二)积极推行水利工程“管养分离”,精简管理机构,提高养护水平,降低运行成本。在对水管单位科学定岗和核定管理人员编制基础上,将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业务和养护人员从水管单位剥离出来,独立或联合组建专业化的养护企业,以后逐步通过招标方式择优确定维修养护企业。为确保水利工程管养分离的顺利实施,各级财政部门应保证经核定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金足额到位,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尽快制定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企业的资质标准,各级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应当努力创造条件,规范维修养护市场环境。

(三)调整和完善日常维修养护方式。针对日常维修养护要保证全面性和经常性,以及工程巡堤查险的需求,建议将日常维修养护划分为日常养护和日常维修两部分。日常养护是指以人工和使用简单工具为主的项目,对工程小缺陷进行修补,以工日计量,日常养护主要通过雇佣护堤员来实现,护堤员应相对固定。护堤员在负责工程日常养护的同时,也要负责日常巡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和报告。护堤员的具体职责由各水管单位和养护公司共同制定。护堤员的管理由养护公司负责,其报酬由公司通过支付工程施工人工费的形式实现,经费来源由水管单位在月度任务书中以工作量(人工)形式下达给养护公司。日常维修项目,是指以材料为主的项目,原则上每月实施一次,水管单位在月工程普查(与月考核同时进行)的基础上,以月度任务书形式下达给养护公司,实施完成后,由水管单位进行月考核。

(四)“管养分离”后工程管理养护缺少必要的设施设备,现有的设施设备存在陈旧落后和不配套现象,现有的工程管理养护点房屋基础设施差,给一线养护人员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不利于工程管理养护工作的正常开展。建议上级按照标准配备完善工程管理养护的设施设备,维修或淘汰一些陈旧的养护设施设备,合理选择、充实管理养护设备,配备运输机械,交通通讯工具等设备,以适应市场经济大环境和工程管理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五)工程建设与工程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使防洪工程达到抗御洪水的设计指标,在实际工作中应体现为建设打基础,管理上水平,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要千方百计用足用好有关政策,为工程管理养护创造条件。近年来,水利部下发了工程管理规章制度、办法,这些规定、办法的颁布实施,确实使基建工程为管理养护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在工程建设施工过后,损坏工程不能及时恢复;工程竣工后,一些工程达不到管理设施配套,这些均给工程管理养护工作留下了尾巴,加重了管理的经济负担和管理难度。因此,建议施工单位在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损坏工程,减轻工程管理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建设单位在工程设计时给予考虑管理设施配套问题。

养护工程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公路养护小修工程调查报告

一、公路养护小修工程内部控制管理现状

青岛市公路管理局下属八个公路分局、一个公路管理处,共九个公路养护管理单位(以下简称公路分局(处)),目前管养普通国省干线等公路总里程近2100公里,作为公路养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中之重,小修工程的内部控制管理显得极为重要。

(一)范围界定

公路养护小修工程是指根据《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H10-2009)所界定的规模较小的公路养护工程项目,且资金是从日常小修保养费中“公路维修工程费”列支的项目,其资金主要来源为成品油价税费转移支付收入。日常小修养护工程的主要内容是沥青路面修补、桥涵维修加固工程、密封胶灌缝、病虫害防治、边坡养护、排水设施养护、绿化补植及其他专项工程等。其目的和任务是对管养公路及其设施进行预防性保养和修补其轻微损坏部位,使之经常保持完好状态、保障行车安全、舒适、畅通。

(二)资金基本内控程序

公路养护小修工程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公路分局(处)作为项目法人,对项目的质量进度、安全、费用等负法人责任,公路分局(处)养护科负责小修保养具体工作,在工程管理中,小修工程根据项目预算金额不同,实行分级审批制度,工程实行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质量管理、设计变更管理、交竣工验收管理等,验收后进行工程审计,完工后公路分局(处)负责编制竣工文件、图表、资料,并装订成册,按照规定移交档案室。

(三)资金拨付程序

目前,我市公路小修管养体制实行的是在市级交通部门行业管理、监督和指导下,市公路局总体负责、公路分局(处)全面负责公路养护管理职能的模式。即市交通运输委对养护资金的收支进行统一管理,市公路局汇总制定支出预算,各分局(处)编报支出预算并根据养护支出预算使用养护资金,养护资金的收入由市交通运输委统一管理,市公路局编报养护资金的支出预算并对当季度实施的公路养护小修工程按批复预算的60%预拨资金,余款待工程项目交竣工验收合格后,根据审计值进行结算拨付;养护资金的使用权在公路分局(处),其根据预算使用养护资金。即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范围为我局2014年公路养护小修工程内控管理状况。在综合考虑了区域性特点及各区市(县)公路分局(处)自身的管理情况后,重点选取及延伸了有代表性、资金量较大的工程项目。

我局公路养护小修工程管养基本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从2005年起,我市公路养护资金全部纳入市级财政预算管理,按公路管养里程和费用定额编制年度预算,由市财政、市交通运输委下达到市公路局,资金由市公路局据预算明细下达各单位。养护经费由市公路局按季度申请,并拨付到各单位。

三、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随着公路建设的蓬勃发展,公路里程的增长与养护管理滞后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管理与养护存在的权责划分,资金匮乏问题制约着公路行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重建轻养依然突出

养护工作量大、机械化程度低,养护机械少,以人工养护为主,人工费较大,养路工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二)工程项目管理需进一步规范

1、招投标方面

材料采购指定材料供货方向依据不充分;材料采购未进行招投标和询价等程序;对于不需要招投标、需进行集体研究决策的项目,集体研究决策的证明材料(如会议纪要等)普遍没有整理纳入项目资料档案。

2、合同签订方面

工程合同内容不完善,项目实施具体范围、工程款支付方式,质量缺陷责任期等合同要件不齐全;合同存在描述不清晰的现象,对工程质量标准描述不严谨,无法量化、文不对题填写错误、对于支付方式缺少约定,计量支付的节点、支付比例不准确等。合同执行的取费标准不统一,费率不明确。有执行2002年建设部《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的,有执行《山东省公路养护工程预算编制方法》的。

监理合同范本格式由监理单位提供,抽查中发现对监理方约束的条款少,合同中的监理不尽责造成的损失如何进行处罚双方的约定不明确等。

(三)财务管理需进一步规范

会计核算方面,列支不严谨,存在专款不专用现象,部分单位年底将尚未发生的公路养护资金进行预提列支;

有关单位收取的“公路国有资源有偿使用费”收费标准和使用用途尚不明确,仍将其视为路产赔偿使用费,将返还资金继续分配使用。

预算执行、资金拨付与使用:未严格执行计量支付,工程计量和工程进度资料缺乏;在工程未交工验收情况下仍继续支付工程款等。

四、建议与对策

调查发现,市公路局在市交通运输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和执行国家公路养护政策,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公路养护管理制度,加强公路养护资金的管理,规范养护资金的使用,按照市交通运输委下达计划,资金及时分解拨付下属单位,使得全市的公路养护小修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各公路分局(处)在市公路局的领导、支持下,切实履行自身职责,制定了相关公路养护管理制度,努力抓好公路养护管理,较好地执行上级下达的养护计划,认真完成公路养护目标任务,保证了公路畅通,公路养护质量得到较大提升。

调查同时发现,在成品油价费税改革后,一些养护责任单位仍存在资金监管流于形式的状况,在计划管理、项目招投标、工程款项支付方面存在一些普遍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引起高度重视,市局应积极制定有针对性的内部管理措施,积极推进单位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增强自身拒腐防变的能力。

(一)转变传统养护方式,推进规范化管养

公路养护的核心是提高路况质量,保证公路的通达及通畅能力,发挥公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向,积极探索符合我市实际的公路养护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一是积极推进公路养护市场化。建立竞争机制,降低公路养护成本,提升养护质量,提高养护资金的使用效益。公路日常养护项目应抓紧时间制定道路小修保养的相关技术规范,特别是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完善小修保养定额制度,有计划、分步骤地推向市场。二是加快公路的养护机械化进程。大力推广公路养护机械化。三是提高公路养护标准。要加大公路安保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标志、标牌、标线,完善相应的安全防护和排水配套设施。发挥责任主体作用,使公路养护管理由单纯的部门行为、行业行为变政府行为。

(二)完善项目过程管理

对于达到招投标要求的施工、监理及材料采购项目,应及时组织招投标或邀请招标等程序。工程合同内容严密,工程变更应做到依据充分,工程项目款应严格进行计量支付,且避免重复计量,并完善相应内业资料,工程内业资料整理人员尽量相对固定,注重业务人员新老交接。项目完工应及时进行交(竣)工验收。工程项目未经审计,不得付清工程尾款。

对合同范本进一步优化,保留必要的基本要素,便于各单位操作,统一明确设计合同、监理合同的取费依据和费率标准、违约条款、订立合同的范本,避免由设计和监理单位提供合同。

(三)完善财务管理,保障养护资金安全有效使用

建议各单位按青岛市公路管理局财务管理相关规定进行账务管理,严格科目核算。规范项目资金的列支和核算分类,正确核算项目资金。避免职工个人大额借款现象,杜绝现金支付材料款及工程款现象。加强项目施工管理费的开支,坚决遏止非项目人员列支项目支出。

“公路国有资源有偿使用费”支出方面:有关单位将该费全部用于恢复路产支出,不能将其继续分配使用,市局应着手研究制定路产赔偿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规范资金使用范围、流程,保障资金使用安全。

加大养护计划执行力度,合理配置优化养护人员结构,严格控制管理成本。根据我市公路运输发展需要逐步加大日常养护的资金投入。整合目前不同来源渠道、不同管理部门的公路养护资金,统筹规划,集中管理,促进财政性资金在公路养护方面发挥更大效益;根据公路养护的特点,适当增加一定的灵活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简化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确保资金使用计划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市局应在市交通运输委领导下,加强与发改、财政等部门间的沟通协调,简化养护工程项目尤其是一些不影响公路建设整体规划的路面修理、道路设施修整、应急抢修等类型项目的立项审批手续,提高养护工作的效率。加强预算执行结果的监督检查,完善工程预算结算审计制度,加强节余资金的管理,避免被占用或挪作他用,把公路养护资金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并接受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从而逐步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督、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四)加大内部审计力度

三分建七分养,建设花大钱,养护保效益,针对公路养护部门点多、线长、面广、资金分散的特点,单靠公路养护部门、财务部门自我监督与自我约束难以全面把握资金监管和养护的进展情况,需要内审部门履行经常性的能对小修工程的预算执行及其各项内控制度的落实情况实施有效的监督检查。

不断提高财会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养,有计划地吸收年轻的有会计或审计专业学历懂业务的人员充实到财会审计岗位上来,不断加强财务审计力量,强化人员培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和政策水平。

公路养护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一项地方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只有把国家和省、市有关公路管养体制改革法律法规和政策贯彻落实到位,地方政策完善配套保障到位,不断完善和提升内部控制管理,才能真正建立起全市公路管养的长效机制,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公路管理好、养护好,为社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公路交通支撑和保障。

参考文献:

[1]《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努力提高农村公路服务水平》

[2]《交通行业内部审计工作规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2008)

养护工程管理制度篇6

黄河安危,关乎全局。黄河防洪工程由于长期受维修养护经费短缺、“重建轻管”思想影响,工程维修养护得不到重视,工程标准偏低,质量、基础差,影响了工程完整和工程面貌,降低了工程抗洪强度。水管体制改革后,这一问题得到根本解决,通过对防洪工程高标准维修养护,增强了工程的抗洪强度,改善了工程面貌,提高了工程管理水平,同时在运行中暴露出诸多问题,需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笔者就现存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来同大家一并探讨。

关键词:水管体制改革黄河工程管理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前言

水管体制改革后,“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治河新理念确立、“数字工管”系统的逐步完善,对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站位全局,主动融入,科学谋划,推动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事业实现新突破。

二、防洪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综合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运行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水管体制改革以后,黄河防洪工程实行管养分离的运作新机制,但由于维修养护经费实行预算管理,维修养护业务未通过招投标直接由相应养护公司承担,养护公司表面上是企业,实际上没有真正按照企业管理模式进行运作,水管体位与养护公司之间职能权责并不完全明晰,给工程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养护设备陈旧不足,机械化水平有待提高

基层水管单位和养护公司工程维修养护的机械化水平偏低,缺乏大型和专业化维修养护设备,现有设备数量不足,陈旧、老化现象严重,维修养护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三)管理队伍问题

在组建专业养护队伍时,只注重数量,不注重素质,建立的管理队伍没有发展潜力。人员组成结构不合理,队伍年龄老化、文化水平偏低,缺乏年青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创新意识不强,发展后劲不足。

(四)防汛队伍问题

防汛队伍组织管理不到位,专业抢险知识、技术落后,专业素质偏低,查险能力不足,队伍年龄偏大,群防队伍组织难度大,缺少抗大洪、抢大险经验,部分群众防汛队伍有名无实。

(五)防洪非工程措施还存在薄弱环节

预报、测报设施落后,堤防工程查险还要靠大量的人力来完成;防汛信息采集手段不适应防汛形势发展的需要,决策指挥系统自动化水平有待完善。

(六)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的诉求与工程维修养护管理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黄河流经之地多是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紧张,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沿黄村民法律意识薄弱,淤区种植农作物现象屡禁不止,给工程的日常管理带来了很多麻烦。

(七)内业资料整理尚需规范

工程内业资料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反映工程建设过程、实物质量的资料,对工程资料的基本要求是真实、有效、完整和齐全,它能全面反映工程质量的状况。目前单位的内业资料整理工作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标准不统一,内容不详实,记录不规范,整理不及时等诸多问题,以至于造成相关技术资料经不起审查和考验。

三、对防洪工程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新的运行机制

建立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建立科学、经营的水管单位运行机制;建立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体系;建立规范的资金投入、使用、管理与监督机制;建立较为完善的政策、法律支撑体系;修订和完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合同规范文本,质量监督检查规定,运行观测岗位制度、观测维修养护技术资料管理办法、项目验收办法和维修养护责任追究制度。

(二)提高维修养护的机械化、现代化水平

着力提高养护人员的专业化管理水平和技能,尽量为养护职工配备先进的维修养护机械设备,不断提高维修养护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劳动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建立一支精干、高效、专业化的养护队伍。进一步加大科技与创新力度,搞好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制,通过创新推动工程维修养护的现代化水平。

(三)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优化水管单位和维修养护单位的人员结构,通过举办培训班、技术比武等形式,有计划的培训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人员,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与能力,不断提高从业水平,适应新形势过程管理养护的需要。要不断加强队伍建设与管理,制定相关的制度和管理办法,完善各项责任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水管单位和维修养护单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广大职工的特长,实现维修养护队伍的专业化管理,以提高维修养护工作质量,全面完成工程管理养护任务。

(四)加强防汛队伍建设

加大对防汛工作的宣传力度,组建一支有文化、有技术,老、中、青结合的防汛抢险专业队伍;强化防汛责任意识,提高指挥调度能力;定期对黄河专业抢险队伍进行技术培训,举办抢险技术演练,提高群众防汛队伍防汛业务能力。

(五)建立现代化防汛预警机制,提高整体防洪能力

逐步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现代化防汛预警机制,加快数字化防洪体系建设,提高防汛指挥调度的现代化水平。要建立起高质量、高水平的专家队伍、工程队伍和应急抢险队伍,要切实加强水、雨情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及时做好气象预警等工作。

(六)加强水法规宣传,加强水行政执法力度

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防汛条例》、《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增强全社会水法意识和法制观念,让沿黄居民人人都参与学法、了解黄河的现状、关注母亲河的安危,从而达到自觉的维护黄河工程完整和安全的思想意识、行为。黄河水行政监察部门认真做好水行政执法监察工作,切实落实好河道巡查工作,强化完善监管力度,建立并维护良好的黄河水事秩序,确保黄河安澜。

(七)提高养护资料管理水平,确保资料的真实、齐全、完整

保持资料整理人员的相对稳定,加强有关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养护资料整理人员的责任心,要使维修养护资料整理达到系统、准确、完整,具有针对性并使之标准化、规范化。在系统性方面要达到以合同为主线,从工程的开工直至竣工、存档,进行有次序、有联系的排列,系统的进行资料整理;要确保养护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要根据养护项目的实施情况及时对资料进行收集、归纳和整理,所有资料的整理应与维修养护施工同步进行,真实反映当时维修养护工作情况。

四、结语

养护工程管理制度篇7

水管体制改革改变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模式,使水管单位和维修养护企业实现了机构、人员和经费的彻底分离,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逐步走向正规。新的运行机制实施以来,水利部、黄委等出台了一系列标准、制度和管理办法,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的实施进一步规范,维修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工程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为推动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更加规范维修养护项目的实施,根据上级要求,需编制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实施方案,作为维修养护项目实施的依据。因此,编制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实施方案,可为维修养护项目的实施奠定基础,标志着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将采取更为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逐步向正规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迈进。

二、编制原则和依据

(一)编制原则

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实施方案是合同签订和项目实施的依据,按照黄委、省局三年内完成对达不到标准的工程进行全面整修、工程面貌得到显著改善和专项资金不少于资金总额度50%的要求,编制年度工程维修养护实施方案。

(二)编制依据

依据年度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预算、《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及修订意见、《黄河堤防工程管理标准(试行)》、《黄河河道整治工程管理标准(试行)》等,结合水管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制年度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实施方案。

三、编制内容

黄河下游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分堤防、控导、水闸三类,根据三类资金不能混用、专项资金不少于资金总额度50%的要求,在维修养护资金额度内,合理确定维修养护项目,编制年度工程维修养护实施方案。维修养护实施方案包括日常维修养护和专项维修养护两部分。

(一)合理划分日常和专项维修养护项目

为合理划分日常维修养护和专项维修养护项目,搞好维修养护工作的开展,实施方案编制过程中,将需经常维护、难以量化的维修养护项目划为日常维修养护项目;工程量大、较好量化、投资比较集中的项目划为专项维修养护项目。对日常维修养护要区分工程类别,按主体工程、生物措施、标志标牌、附属设施及工程保护等分项编写;专项工程按堤顶维修养护、堤坡堤脚整修、草皮补植、根石加固、整险与水毁工程修复、坝岸整修及管理房维修等分类编写。按三年内对达不到标准的工程进行整修、工程面貌得到显著改善的要求,详细计算重点维修养护项目的投资,计算日常维修养护项目的投资,符合专项资金不少于资金总额度50%的要求,保证日常维修养护和专项维修养护项目划分的合理性,确保日常维修养护项目的顺利实施和专项维修养护项目的重点突破。

养护工程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公路养护工程管理

在公路发展过程中,如果公路基础设施的技术状况较差,将会影响到整个路网的水平,最终会导致无法完成公路建设的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建设也取得了突出成绩,全国范围内几乎都被路网覆盖。公路工程养护能够延长现有公路的使用寿命,将公路的使用性能达到最大化,进而保证公路的畅通。总结实践经验,可以发现公路养护工程具有以下特点:任务紧张、施工条件差、点多面广、不易管理。从公路养护工程的这些特点来看,公路养护工程的管理工作将会相对困难[1-2]。

1搞好养护工程设计

要做好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工作,其中一个重点就是做好设计工作,使其符合实际需求。但是在现阶段,我国的公路养护工程管理不太乐观,绝大多数公路工程都是仅凭经验来进行施工。由于其是按照投资数额来建立施工标准,因此忽视了路面的实际情况,导致公路工程经常被损坏,需要不停进行维修。所以,在进行公路养护工程设计时,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查工作,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另外,在保证设计深入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最好先采用当地质量较好的材料,实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公路养护工程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任务要求急、且投资不高,所以建议在设计阶段舍弃投标制。但是,在此阶段中,仍然需要选用一只优秀的队伍进行工程设计,以完成预期目标。

2实行招标投标

目前,对于工程建设的招投标管理,我国已经制定出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管理。由于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具有强制性,所以工程建设的质量受到了一定的约束。最终导致施工质量的提高以及施工进度的加快。与此同时,也在一定范围内降低了公路养护工程的投资。因此,在公路养护工程中,采用招投标管理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具体管理步骤如下:(1)建立起一个招标领导小组。必须加强对组织的管理,不能,要给投标单位提供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平台,增加公路养护工程管理的竞争力[3-4]。(2)预先做好招标前的准备工作。为保证公路养护工程的建设的质量,必须在招标之前做好设计工作,并准备好资金,给公路养护工程的建设创造条件。(3)把好资格预审关。选择出一支优秀的施工队伍进行建设,具体要求为能力强、水平高等。(4)谨慎地编写标书。要确保标书中的内容与数字一致,明确工期及标段,同时结合公路养护工程的特点进行调整。标书的编写必须控制在一定时间内,内容不需要太具体。(5)做好公路养护工程的合同管理工作。要保证合同条款的具体性,将双方的责、权、利等进行落实,保证实现合同规定的任务。

3推行工程监理制度

目前,监理制度在一些工程中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即使公路养护工程的工期较短,但是监理制度是公路养护工程管理中必须采取的一项措施。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可以采取段与段之间互相监督、循环监理的方法,同时安排一些专业素质以及责任心较强的人员对公路养护工程进行监督,保证公路养护工程管理的高效性。

4施工过程管理

4.1开工准备

(1)对图纸进行复核与会审。在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中,需要设计、业主、监理、施工单位四方的共同参与,要确定好设计的目的,尽量减小图纸产生的误差。(2)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科学、准确。在具体的设计工作中,要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对工程的工期、参加人员、机械设备等要进行具体的说明,以提高施工组织设计的实用性。(3)安排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预先对公路养护工程作出规划,细化施工工序,特别要注意公路养护工程中的关键工序以及重要的施工方法,必须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掌握好施工技巧,以达到预期的效果[5]。(4)检验进场材料。遵守公路养护工程中的各种文件以及规定,尽量选用优质、合格的材料。此过程中需要主要查看材料的相关证件,确保其符合施工要求,比如沥青、钢材、水泥等。公路养护工程中所使用的材料都必须通过复试,经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对砂、碎石、石料等材料的选择,需要注意其使用性能。坚决抵制伪劣假冒进入施工现场,阻碍公路养护工程的管理。(5)配置好有关的机械设备。在公路养护工程管理中,尽可能地使用先进的养护设备。

4.2施工过程

中标的施工单位必须改进管理工作,利用自身先进的技术以及管理方式,在满足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施工的效率。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在投资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将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应用到公路养护工程中。(1)质量控制:这个阶段,做好质量控制工作特别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施工单位要落实必须坚持三检制,严格把好质量关。对于各道工序的自检,需要按照具体的程序进行,同时为确保检查的真实性、准确性,可以采用仪器再次对其进行检查。各施工工序间需要开展交接检,完成工地自检合格工作后,需要通过监理人员的批准,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互检工作是存在于各工序之间的,所以必须注意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业主及监理的中间控制要做到详细、迅速,防止公路养护工程的管理出现问题。至于路基压实度、结构层厚度、配合比、钢筋间距等,需要在具体的施工中加以重视,防止其产生错误,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养护质量。采先进的仪器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例如核子密度仪、钻孔取样法、弯沉仪等。各道工序的施工都必须采取量化的方法,不能漏掉任何一个细节。(2)进度控制:进度的控制与施工安排是密切相关的额,此过程中需要满足一个基础条件,即保证公路养护工程的质量。接着,再对公路养护工程的进度进行控制。新工艺技术相比较其他的工艺而言,具有较多的优点。在公路养护工程中,最好采用新工艺技术,这对于工程进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6]。

4.3竣工验收

作为公路养护工程的最终环节,公路养护管理部门必须重视每一个环节的工作。等到完成公路养护工作之后,必须将质监、设计、业主、监理等有关部门组织起来,并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的相关标准以及有关规定,检验公路养护工程的质量。一旦初检合格,就可以按照有关要求,编报工程决算和财务决算,编写施工总结和技术总结,将竣工图表、隐蔽记录、设计变更、试验检验资料、质量检查记录等装订成册。

5结语

总之,通过全过程的行之有效的管理,使公路养护工程高质量、快进度、低投资地完成,保障公路完好畅通,发挥公路使用性能,提高使用质量,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博.浅谈公路养护的科学管理[J].科技资讯,2011(01).

[2]刘景明.公路养护管理探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8(05).

[3]周旭.公路养护管理发展新方向[J].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2006(01).

[4]曹晓新,夏锦红.浅谈高速公路养护施工期的安全管理[J].职业时空,2006(21).

养护工程管理制度篇9

关键词:公路;养护管理;成本控制;措施

在公路养护中,成本控制是非常重要的。要把各项养护成本控制在一定标准之内,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养护的作用,用最少的资源,实现养护的最优化。

1公路养护成本特征

1.1综合成本高

在公路养护过程中,养护对象不仅包括道路、桥梁和隧道,还包括监控、绿化、环保等。公路养护和管理涵盖了方方面面。需要进行养护的项目很多,要想使公路始终处于完好状态,就需要不断进行养护和完善。在全面养护中,需要投入更多资金,这也表明公路养护综合成本很高。

1.2机械费用高

在公路养护中,机械配置和使用都很高,养护项目也在向机械化转变。在运用机械养护中,使人上路养护减少,提高了养护质量,也使事故发生率降低。在广泛使用机械养护中,无形中就增加了机械费用。

2存在问题

2.1养护成本构成不够合理

第一,养护成本一年比一年高;第二,在护理成本中,人工费所占比例很大;第三,用于购买路用材料所花费的资金很少,不能维护正常养护。因为构成不合理,就很难推进养护工作顺利开展。

2.2养护资金投资效益较差

目前,还没有固定模式对养护成本进行控制。在各级管理部门中,职责不够明确,没有建立监督约束制度,有些养护单位,消极怠工,使用经费过程中,不去精打细算,有些采购人员,对材料费用乱开票,使成本虚增。养护管理机制不够先进,手段单一。生产工人报酬和工作量没有对等关系,就使得养护工人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低下。

2.3养护方法不科学

在养护方法上比较落后,人才配备少,技术落后。因为资金缺乏,使养护机械更新慢,还是传统老式机械。

3成本控制

在整个养护过程中,都会有养护成本。施工前、中、后都要对养护成本进行控制。在每个阶段中,都会产生养护成本,要认真清算,不能有丝毫疏漏,也不能对一些微小成本不管不问,要确保每个成本都进行有效控制。在施工预算中,要按照施工图,做到以收定支,这是最有效的成本控制法。在养护中,对该项目进行有效分解,根据工程量的大小,对人工、材料等进行定额预算,从而作为管理依据。施工预算中,在分部、分项工程划分时,要与施工工序一样,从而使任务安排和施工任务相一致。在任务安排时,一定要进行施工任务单的签发,还要签发限额领料单。完成任务之后,依据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进行结算。通过分部、分项成本控制,对养护工程项目成本进行控制。要想使养护成本降低,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第一,对图纸进行会审,对工程数量仔细审核,对施工预算准确编制;第二,对技术组织措施抓好落实,尽可能使施工方案编制合理、先进;第三,使材料成本大大降低,使材料消耗也大大降低;第四,在施工过程中,要使流水作业形成,尽可能不让机械来回调迁,从而使机械利用率提高;第五,要善于用激励方法,让每个员工做到节约,让每个员工积极投入到成本控制中;第六,各项管理制度要不断完善,对工程组织管理要不断加强,使施工管理费真正节约。

4成本管理途径

4.1规范成本管理,使其形成制度

从国外先进经验来看,养护成本管理和养护管理要做到一致,要使二者有机融为一体,要对二者进行规范化和制度化。作为各级管理部门,要明确自身责任,从制度来对养护管理体制和职责进行确定。在成本控制中,要把规范化和制度化贯穿到整个养护管理中,从而使养护成本全面降低。

养护工程管理制度篇10

1、养护施工技术管理的问题。公路养护施工技术是影响养护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在施工技术上没有全面的思考,则对于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养护质量得不到提升。随着更多的工艺和技术以及产品在公路施工养护过程中的应用,施工人员如果不能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则会造成一些养护问题。比如,如果不能对先进的施工设备进行操作,则会对工期造成很大的延误影响,如果对仪器的检查不够准确,也会把不合格的工序当做合格的工序,容易造成施工的安全隐患,不但不能解决公路安全隐患问题,反而有可能加大安全隐患的力度。比如施工所用的材料、规格等如果不符合要求,则会导致施工设备出现障碍,严重时还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等,在进行养护施工时,针对各种施工技术,都应该加强对技术要点的控制,以保证施工过程的质量能符合公路施工养护的要求。

2、在施工管理方面的问题。目前,在公路养护施工管理方面,还是有很多问题出现,例如在施工工序上的遗漏等,也增加了养护施工管理的复杂性。另外,当前的公路养护施工组织管理制度也不够健全,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能力素养也是参差不齐的,在养护施工过程中也会带来一些协调沟通上的问题。第四,当前养护施工资金不足。虽然国家加大了对公路养护施工的投入力度,但当前的公路养护施工中,资金不足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养护资金不足,则对于一些公路问题不能进行及时处理,会缩短公路的使用寿命,此外,由于养护资金不足,在有限的资金内,只能对最需要养护的地方进行养护,因此养护工作会变得比较落后,使得最终的公路养护工作不够合理科学。

二、如何加强公路养护施工管理

当前公路养护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养护质量的影响很大,也会影响公路的使用寿命。加强公路养护施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提高养护工程施工质量。首先不断提高公路养护的质量和责任意识,只有怀着责任意识进行工作,才能在施工过程中贯穿安全施工的理念,在进行公路养护施工时,自上而下都应该形成一种责任和质量意识,提高公路养护工程的施工质量。其次是要把好公路养护的材料和设备的质量关卡,从源头上杜绝公路养护工程安全隐患的出现,比如进行材料的采购、运输等,都要符合公路行业的标准。第三,对养护工程施工的检验程序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在具体的养护施工过程中,针对各个施工程序,都要按照标准进行严格的检查,将检查的结果与标准进行核对,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解决。第二,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公路养护施工管理的管理制度是保障正常有序施工的一个关键,在进行公路养护施工时,要不断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对具体的施工过程进行管理。公路施工养护与具体的公路建筑施工有些不同,具体的施工注重的是建,而公路的养护则注重的是养护,在养护的过程中,管理制度的建立是一个重要方面,其中,对养护技术的管理显然是不可忽视的方面,但管理应该要注重整体里,要多管齐下,对技术、经济、组织三方面都进行综合管理。第三,加强对公路养护的资金投入。公路养护施工的资金是保证养护质量的一个关键,在加强资金保证的过程中,首先要根据公路的规模和技术等级,确定养护的要求,然后确定公路养护的支出费用。其次,对农村公路的养护,要加强责任主体的功能,不断落实养护经费的使用,确保养护经费能落实到具体的工程中去,第三,加强对养护机制的改革,降低养护人员的开支,提高养护费用在整体工程费用中所占的比例,从而加强对养护的投入,提高养护质量。第四,要不断优化当前的资源条件,加强养护管理的人力与机械化的配置,不断减少养护原材料的浪费情况的出现,以提高养护施工管理的水平。第四,推行预防性养护施工管理。预防性的养护施工管理对公路的养护十分重要,在此过程中,首先要全面推行预防性的养护施工管理,对于一些病害要及时发现和处理,既要防范于未然,又要在实际的问题中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处理,将养护的资源都用在需要的地方,让预防性的养护逐渐普及,提高公路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另外,也要以“全寿命周期成本最小化”理念为指导,加强公路的日常养护工作,安排各种修缮工程,推行预防性的养护施工管理,从总体上长期降低养护成本。另外,还可以加强对施工养护人员的能力水平的培养,不断提升施工养护人员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等,以提高养护质量。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