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法治思维的前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3:01:53

培养法治思维的前提篇1

关键词:政治教师;思维素养;培养

“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思维素养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的核心。思维素养包括逻辑思维素养、形象思维素养和创新思维素养。其中逻辑思维素养是科学思维和批判思维的基础,侧重严格的推理和论证;形象思维素养是与直觉、灵感、顿悟相对应的思维素养,易于激发创意;创新思维素养是逻辑思维素养与形象思维素养的有机结合体,它有志于打破心智枷锁,获得突破性解决方案。思想政治学科素养包含四个方面:政治认同――培养有立场的中国公民;理性精神――培养有思想的中国公民;法治意识――培养有自尊的中国公民;公共参与――培养有担当的中国公民。只有在教学中重点培养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创新思维素养在内的思维素养,才能从根本上突破政治学科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1学科思维引领是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提升学生思维素养的重要前提

政治教师无论是在教学设计、教学语言、教学方法、还是材料选择、ppt制作、习题选择上都必须重视“学科思维引领”作用,要注重“引起学生思想共鸣”,引导学生进入思考状态。学科思维引领主要包括学科话题素材引领、学科情感素材引领、时政及社会生活素材引领。学科话题引领可用于师生对某一话题的互动,在辩论中进行观点交流与思想碰撞,进而引发学生思考与探究;学科情感素材引领或以故事、成语、漫画等入题,用以引发学生思考相关知识乃至生命价值意义;时政及社会生活素材引领既能让学生体味现实生活,使学生对素材有多元、立体、鲜活体悟,进而生成和提升自己的思维素养。可见,学科思维引领是智慧之间的碰撞,是心灵之间共鸣。学科思维引领是培养和提升学科思维素养的重要前提。

2着眼思维素养形成基本功培养,把思维训练作为引导学生思维素养生成的抓手和基础

学生的学科思维素养是需要学科教师授之以科学思维方法的。作为高中政治教师,首先要用好思维素养形成与发展的两个基本手段:一是通过对相近、相似、易相混的概念、现象进行比较,通过同质异形的比较或是同形异质的比较来训练作比较、找联系的思维素养。二是通过让学生学会从具体中抽象本质或是将抽象概念形象化(具体化)来训练学生抽象化、形象化的思维素养。这两个基本手段贯穿在思维的全过程,是思维训练的基本功。抓住培养思维素养的这个核心,就可以搞好以下三个方面的思维方法训练:一是搞好深入思维法训练,从一个疑点开始,由表及里,环环设疑,层层推进,最终寻找出问题的实质;二是搞好发散性思维法训练,引导学生把问题和信息朝各种可能方向扩散,多角度、多方位去分析、培养学生尽可能作出合乎条件的多种思考;三是抓住复习契机,搞好聚合思维方法训练,把一系列知识点串连起来,找到它们间的共同联系,把问题和信息朝一方向聚敛,从而形成确定的结论。

3以学科问题为导向,以生活体验为基础,为思维素养生成创设条件

高中阶段正是学生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最佳时机。体验式教学要求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的各个环节,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巧妙地设计各种活动,以学科问题为导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体味生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内外主动参加各种活动,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首先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兴趣。教师通过情境营造一个创新思维的课堂氛围,善于利用图、文、声、像,运用新闻图片、漫画、历史故事、趣闻轶事、案例、典故,诗词、格言、俗语、音像剪辑等方式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情境,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知识、重组知识的能力,联系社会实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其次要为学生疏通思路、清除“思维障碍”创造条件。学生因认识不足、知识不够、生活经验欠缺,认识上的局限性和思维上的障碍会很多。为了预防挫伤学生求思求知的积极性,政治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条件,积极主动为学生的思维“架桥铺路”。通过语言等手段,运用各种已知的知识和素材,通过科学设问及问题分解,帮助学生完成思维素养生成。

第三要开拓知识面,活跃学生思维。思维素养的培训,是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的。在讲课、复习中运用,在课后练习、命制试题中通过知识背景材料、事件发展历史沿革、事件现状等相关知识链接等方式来拓宽知识面,开拓学生思路,使学生便于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受到启示,触发联想,形成新的观点,达到认识上的飞跃,培养学生学科思维素养。

总之,学生要形成核心素养,必须首先具备学科素养,学科素养生成的关键和核心又是培育和提升学生的学科思维素养。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必须把学科思维引领作为培养和提升学生思维素养的重要前提,着眼思维素养形成基本功培养把思维训练作为引导学生思维素养生成的抓手,进而以学科问题为导向,以生活体验为基础,为思维素养生成创设条件,也只有这样才真正体现了新课标的育人目标,学科素养和核心素养的生成也才真正有可能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志红.培养新生核心素养的途径――以高中政治教学为例《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5年第12期

[2]罗燕芬.高中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现途径《教育导刊:上半月》2013年第5期

[3]刘颖.思想政治学科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1)

[4]孟波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途径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29)

[5]叶志鸿.让学科思维品质培养从暗处走到前台――也谈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31)

[6]何菁.五个着力点: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内化的根本点[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10)

培养法治思维的前提篇2

关键词:法治思维;艺术管理学科;法治教育

随着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兴起与发展,高校艺术管理学科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作为艺术文化产业发展的根基,高校艺术管理人才的教育是为文化产业和艺术组织的发展培养能胜任实际管理工作的实践性管理人才。在法治中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现代管理逐渐步入正规的法治管理,从教育背景来看,高校学生一般是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相对较高的群体,而不断发生的社会事件反映了高校学生法治意识的淡薄,法治思维的缺失,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传统的高校管理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的法治管理。艺术管理人才的法治思维如何,决定了未来艺术文化产业的繁荣程度,作为输送艺术管理人才的主阵地,艺术院校应当也必须强化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

一、我国高校艺术管理学科的发展

国外的艺术管理学科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艺术管理学科。计划经济时代,艺术管理学科重艺术素养轻管理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随着文化市场体系的健全,各类市场主体的竞争,重艺术轻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艺术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重管理兼艺术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成为主流,为我国的文化产业培养了许多优秀的艺术管理人才。虽然艺术管理学科在我国已经经过20年的快速发展,但是不得不承认该学科教育教学的研究仍处于不断探索阶段,随着现代管理步入正规的法治管理,高校艺术管理教育与法治中国建设下的艺术管理人才需求出现严重的偏差,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完备,法治观念的缺失,价值观选择的迷惘,导致其已无法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法治经济的建设提供支撑,加强艺术管理学生法治教育已迫在眉睫。

二、艺术管理学科渗透法治教育的必要性

2014年10月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中央全会的形式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一重大方针,2015年4月《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出版,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教,提供了权威教材。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加快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建设。在法治中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现代管理逐渐走入正规的法治管理,对于艺术文化产业来说,政府作为艺术文化产业的管理者,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履行政府职能,文明行政,不断提高执法水平:企业作为艺术文化产业的经营者,要依法经营,遵守市场规则:公民作为艺术的生产者,要自觉守法,依法维权,切实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作为艺术文化事业的接班人,艺术管理人才的法治思维如何,决定了未来艺术文化产业的繁荣程度,而艺术院校作为输送艺术管理人才的主阵地,必须肩负起培养人才的时代使命,强化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

加强法治教育是建设校园法治文化的重要内容。当前的管理教育忽视了法治思想和理念的培养,造成学生法治观念的缺失,导致学生价值观的迷惘。当前的艺术管理学科大都作为艺术类招生,艺术生追求个性,思想活跃,正处于思想成长,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新媒体在商业化运营模式下,往往只关注自身利益诉求,导致舆论引导有失偏颇,造成公众法治意识低下,公德底线模糊,严重影响艺术生价值观的构建和健康人格的塑造,因此学校加强法治教育就显得极为急迫与重要。

法治经济要求其管理者和参与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法治思维。在法治经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一代代经过法治教育的高素质艺术管理人才,必将成为未来社会执法者的主体和守法的楷模,他们将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快法治经济的建设。加强法治教育,有利于培养其法治思维,为法治经济提供理论支持。

加强法治教育是学习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在法治中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一代代经过法治教育的高素质艺术管理人才,必将成为未来社会的监督主体,也会成为社会的“校正力量”,他们将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将来装点美好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加强法治教育,有利于根植于法治精神,为依法治国提供智力支撑。

三、艺术管理学科渗透法治教育的举措

艺术院校作为输送艺术管理人才的主阵地,弘扬时代精神的灯塔,应当也必须强化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深呼吸式地读书,进行灵魂洗礼,以增强法律意识,培养法治思维:引导学生积累完备的知识去提升见识的格局、转化胆识开拓创新,确实把法治教育纳入高质量艺术管理教育体系当中:激发学生的批判意识,引导他们从社会良知出发,用法治思维方式对自我和社会进行反思批判,确实让法治精神根植于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一)引导学生深呼吸式地读书

一代代经过法治教育的高素质艺术管理人才,在法治中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必将成为未来社会守法的楷模,也会推动文化产业与和谐社会的发展。强化法治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深阅读是铸就灵魂的法宝,也是培养法治思维的最佳方式。

这是一个知识爆炸的信息过剩时代,毫无防备之下铺天盖地的新鲜信息已经扑面而来,它的到来让人无法抗拒。信息时代的高素质艺术管理人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了解外部世界,阅读已经成为人们与社会联系的方式。媒介传播渠道的丰富使阅读变得随手可得,触手可及,口袋装手机,知道天下事。网络便捷下的快餐化阅读,市场化浪潮下的娱乐性阅读,工作生活压力下的功利化阅读,巳然无法使思维沉淀,浏览的随意和快速反映了当下社会心态的浮躁、懒惰、功利。深呼吸式地阅读,令人潜下心来走进文字,用心感悟,与作者对话交流,达到思想共鸣。用心去阅读,一本好书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让人终生受益:用心去感悟,一本好书让人清静、舒适,滋养心灵世界:深呼吸式地阅读,培养人的优良品格,开阔胸襟,使人汲取无穷无尽的力量,深呼吸式地阅读是铸就灵魂的法宝,也是培养法治思维的最佳方式。

(二)引导学生积累知识、见识、胆识

高素质艺术管理人才想要成为有担当、能担当的主体,完备的知识是前提,这就需要学校将成才教育和成人教育相结合,通过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强化道德支撑,帮助其在头脑中逐步树立法治信仰,为将来担当重任做好知识准备。有了知识,见识的格局才有所提升,有了胆识,见识才能转化成成就,批判意识才能发挥出来。

艺术生向来重专业轻文化,缺乏文化沉淀,殊不知完备的知识是见识的基础:见识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四方友的结晶,来自实践,是胆识的定心丸:胆识是胆量、胆略,是开拓创新的关键钥匙,出自社会生活的历练,是见识的提炼升华。引导学生积累知识、见识、胆识是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引导学生积累知识,要善于将知识转化为见识,将见识转化为胆识,用完备的知识去扎实基础,用深邃的见识去扩展思维,用雄浑的胆识去开拓创新。

(三)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

一代代经过法治教育的高素质艺术管理人才,在法治中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必将成为未来社会的批判主体,也会成为社会的“校正力量”,他们将用法治思维方式对自我和社会进行反思批判,为构建法治社会夯实基础,为法治中国的发展与变革提供新的精神资源、创新思维与创造力,而今天的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

批判,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讨伐、批斗、打击,现代人将其妖魔化,它是人们借助理性对某一对象认真审视,通过深刻反思与质疑,凭借敏锐的判断力,清醒的头脑、理智的力量而做出事实分析和价值判断。它是不因权威与流行而认同,但也不必然会站在其对立面的理性思维方式。

当今知识社会时代,国家的创新能力决定了其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总格局中所处的地位。要不断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大学作为汇聚智力、科技与精神资源的高地,弘扬时代精神、引领社会发展的灯塔,必须肩负起培养创新人才的时代使命,承担起反省与引领社会的时代责任。然而当前“知识本位”的教学仍广为流传,以教师为中心,视教材知识为真理,迷信于名家意志,盲从于专业权威,听不到与众不同的意见,缺乏怀疑精神,沦为随遇而安的社会旁观者,批判意识和批判精神的缺位已经严重阻碍了知识的增长,压制生命的灵动,影响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升。学校应鼓励学生不满足现有知识,大胆地质疑已有结论,合理地挑战权威,摆脱惯性思维的桎梏,走出固步自封的狭隘境界,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理所当然地将现有知识视为有待检验、分析、批判的对象,在大胆怀疑、审慎反思与理性探究中解决问题,理所应当地从社会良知出发用法治思维方式对自我和社会进行批判,在深刻地反省、理性地质疑中向现存秩序发出挑战并促其变革,使其具有独立的人格,洋溢着明辨是非的智慧,为构建法治社会夯实基础。

培养法治思维的前提篇3

关键词:政治教学;思维方式;培养方法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一般来说,可以从两方面针对性地进行培养。

一、实践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良好的实践性思维能力主要体现在能够从错误中获取经验教训并避免犯同一种错误,正确的指导自己的实践生活。为了促进学生这种能力的培养,在高中政治课堂中要尽可能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投出理性的一票中,老师可以把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几个名词提出来,让学生有一个大概了解,然后和班主任协商沟通,通过选举选出班长。通过选举班长这一活动让同学们真正认识到什么是“投出理性的一票”,进而对各种选举方式有一个更好的理解。这样不仅更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还能够让同学们切实的感受到知识能够运用到实践生活中。

二、分析性思维能力

分析性的思维能力体现一个人看待事物、分析问题的水平。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分析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才能根据分析结果做出正确判断进而提出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前者起到决定性作用,只有正确的分析问题才能提出积极有效的改进措施。因此,在高中政治课的教学中,对于学生分析性思维的培养是不容忽视的。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从高中政治课本必修二中我国公民政治参与这一章节中,民主决策的方式这一小问题为案例,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性思维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将民主决策的方式列举出来,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让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分析讨论不同的民主决策方式各自存在的利弊,以及在什么具体情况下使用哪种民主决策方式,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现代化素质教育的核心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高中政治教育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思维能力的养成,真正做到“授之以渔”。

参考文献:

培养法治思维的前提篇4

关键词:中职;政治教学;培养创新思维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人才的需求有了新的需求,这给中职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契机。在中职教育体系中,政治教学却一直采取着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与时代的特征是完全不符的。而且,在新形势下,中职政治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教师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之一。

一、创新思维的含义及其特点

创新思维指的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让学生学会对事物融会贯通,并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新的思考。通过这些新的思考,进而让问题的解决的方式有了新的方向。创新思维是现如今中职学生特别需要的一个特质,具备了创新思维能够让很多问题的解决变得更加轻松。与其他思维方式不同,创新思维具有很多独特的特点。其中,发散性、深刻性和独创性就是其明显的特征。具备了思维的创新性,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方式变得更加独辟蹊径,并对自己的结构体系进行一个重新整合发展。

二、中职政治教学的主要现状

目前,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持续推行,在中职院校中,传统的中职政治教育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传统的中职政治教育中,政治教师的教学往往都以“说教”为主,课堂氛围沉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情绪完全不能被调动起来。加之政治内容本身就比较枯燥无味,中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又较弱。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也很容易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并对政治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根据相关调查,在中职院校中,学生逃课率较高的课程便是思想政治课程。即便不逃课,很多学生在课上也是“人在心不在”的状态,要么是悄悄玩手机,要么就是做其他学科的作业。真正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听课的学生数量屈指可数。

三、在中职院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体系也变得日益完善。而中职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承担着培养双向人才的重要使命和作用。目前,很多的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较薄弱,学习能力较差,就更别提所谓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了。而这些存在于学生身上的局限性也让中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真正适应时展的需求,并与时展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因此,在中职的政治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新学习,学生有了更为丰富的知识结构体系,并逐步形成独特的个性和思考方式。这些都能成为学生未来成功进入职场的有用筹码。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的大部分中职院校都调整了自己的招生人数。大量的扩招让学生的生源质量不可避免的大幅度下滑。现在的中职学生理论学习能力较弱,对于政治学习缺乏基本的兴趣。因此,中职教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渐渐忽略了。而此时再提创新思维的培养,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潜能,并利用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的方法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处理。

四、中职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一)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中职的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充分尊重学生,并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是基本前提。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根本无从体现,学生仅仅进行着单调的机械学习,这种教学方法是明显行不通的。新形势下,课堂不应该仅仅是课堂而已,教师也不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导师。在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模式下,课堂应该是学生和教师进行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而教师也应该只是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引导者。在思想政治的课堂上,教师应该始终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例如,当教师就一问题要求学生发言的时候,教师不应该对学生给出的答案给出过于果断的正误判断。即便学生回答的问题有一定出入,教师也应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肯定学生积极发言的行为,为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提供有力的氛围。又如,对于在政治课堂上存在分歧的问题,教师不应该“一竿子打死”,而是应该要求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在讨论中各抒己见,进行头脑风暴。这样的方式既能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又能让学生之间的思维形成相互的碰撞,有助于创新思维模式的形成。

(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角色定位

在中职政治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角色定位也十分重要。正确的角色定位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新性思维也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首先,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敢于养成向权威发出挑战和质疑的学习精神。在挑战和质疑中,学生学会了不盲从,有了自己的思考方式,自然而然也就逐步形成了开放的思想和新颖的思维方式。其次,政治教师也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认真提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学生多发表自己的想法。这种互相促进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融会贯通,并在课堂上变得更加自信。这些角色定位的转变都有利于学生形成创新性思维。

(三)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中职学校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实现就业,而很多中职学生虽然理论学习能力较弱,但是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因此,政治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质,让学生多参与一些社会实践,并在社会实践中逐步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结合政治课上一些内容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科技活动或技工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应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积极思考,勇于动手,在实践中体会创新思维带来的快乐。

五、结语

在当前形势下,学生的创新思维非常重要。任何一门课程都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教学目的,对于中职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也不例外。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能够让学生的未来发展变得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林胜德.中职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1(28):125-126.

[2]胡金胜.创新思维在中职政治教学中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5(16):62.

培养法治思维的前提篇5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047-02

我国的教育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注重基础知识,忽视发展个性及培养创造力。在中职政治课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总是老一套、实行"一言堂"的灌输,让学生背条条框框,使学生感到厌烦,对思想政治课学习没有兴趣。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要有创新意识,要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笔者特对中职政治教学创新教育的举措作如下探讨:

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近年来,随着高中扩招,中专、技校、职业高中的生源素质逐渐下降。一方面,这些学生由于在小学、初中未能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致使中考失利。另一方面,上中专、技校、职业高中是许多学生一种无奈、被动的选择。因此,这些学生大部分缺乏学习动力。进入新的学校后,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有的学生会激发出新的学习动力,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教师的首要任务。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其思维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富于创新意识,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2.树立创新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新时期中职思想政治教育要树立与现实相适应的新观念,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个人前途、命运结合起来。必须建立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内在统一的新价值观;确立灌输社会规范与培养能力和个性有机结合的新任务观;确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活动方式有机结合的新方法观;确立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全面发展的新素质观。首先,要改变对创新教育的一些错误或模糊认识。政治学科严密的逻辑性、理论性的特点。使得一些教师认为在政治课教学中无创新可言。照本宣科、"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还占统治地位,既压制了学生思想的自由空间,影响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又挫伤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其次,要有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关键要有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如果教师具有创新精神,它就会用高超的教学艺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激励学生发挥创新能力时又相应指出不足之处,从而更加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创造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发展创造思维能力的关键是动脑思考。创设问题意识环境,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只有在活跃、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具有的问题意识才能充分表露和发展。教学活动中应特别爱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他们积极思维。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鼓励学生对前人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有一个大胆的质疑精神,对前人尚未揭示的事物的提问,在争辩中某些与众不同的见解,考虑问题时"标新立异"的构思以及别出心裁的想法,哪怕只有一点点新意,都应充分肯定,并对其合理的、有价值的一面,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扩大思维中的闪光因素,学生的探索精神往往是出自发现矛盾,为解决矛盾寻找突破口,探索的过程往往也是思维的创新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引思,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作用。"疑"是激发思维的起点,"疑"是激发思维的动力。教师应针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巧妙地提出问题。这类问题主要是学生没能提出而又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一般是在重点、难点、社会热点和思维盲点处提出问题。这类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具有思索的过程,能引起学生认识的升华。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沿着问题思考,引发学生去探究、思考、解决问题,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发散思维是指一种沿着各种不同方向、不同角度的全方位立体思考,是从各个不同方面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具有开放性、广阔性的特点,它是对某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观察、思考、想象,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方案或者假说的一种思维方式。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围绕问题进行发散思维,既有利于打破墨守成规的思维模式,能用前所未有的新知觉去认识事物,提出新的创见,具有多向性和跨越性的优势,又有利于提高他们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这一事件,我要求学生分别从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和哲学常识的不同角度去分析说明,绝大多数学生能从经济上说明,这一事件对人类开发太空资源具有深远意义;从政治上看,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鼓舞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从哲学的角度看,再次证明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从类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规律认识和改造世界。发散思维是一种新的能力,它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加强训练,才能熟练地掌握并运用。

总之,中职思想政治课担负着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四有"新人的重任。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贯彻实施创新教育思想,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惟此才能不断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建设者、领导者。它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一样,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是任重道远的。

参考文献:

[1]李红卫;培养创新思维促进中职政治教学[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32期

培养法治思维的前提篇6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高能力、高素质的人才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终极目标。思维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对于学生的成长和以后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思维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各级学校的重视,政治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通过高中政治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值得研究和进一步推广。

一、培养高中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1.思维能力的高低决定了高中学生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水平

高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成长阶段,其人生观和世界观尚处在形成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这一阶段着力培养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提高他们对事物的辨识能力,帮助他们进一步认清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和规律,正确的看待客观世界;同时,高中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也有助于他们发挥创造性思维的作用,找准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办法。

2.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其思想品德、学业成绩、创新精神、传统文化素养、实践能力、身心健康信息、兴趣爱好以及个人特长等方面,其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直接促进的作用。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思路和方法

1.逻辑性思维能力培养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教材中的术语和概念,把握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运用一些推理方法对这些概念的逻辑性进行论证,可以逐步培养起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能力。逻辑思维的培养对于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有很大帮助,其推理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的识别和判断一些事物的真伪。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学生逻辑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列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并在实践中有意识的进行贯彻。例如,在讲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章节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对我国的社会制度、国家模式、基本经济制度的概念进行思考,分清这些概念各自的内涵和外延,找出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弄清其原理。让学生学会在思考的过程中自学的应用一些逻辑方法,从而提高对于概念或术语的理解程度。

2.辩证性思维能力培养

辩证性思维由于需要考虑的事物更广、更复杂,因此其能力培养与逻辑性思维能力相比,更为困难。但是,从辩证性思维的优点来看,高中学生掌握这一方法对其识别各种社会现象,增强对复杂事物的认知,提高把控能力,是非常有好处的。辩证思维需要高中学生将课堂学习和课后思考进行结合,通过一定时间的总结和摸索,才能成型。根据相关研究,高中阶段是学生辩证思维开展和发展的重要阶段,而政治课教学由于其学科特点,成为培养高中学生辩证思维最重要和最直接的途径。例如,教师在讲解我国经济制度相关内容的时候,可以启发w生积极思考,是什么原因决定了我国的基本经济体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而不是以私有制为主体?为什么我国公有制经济要与多种所有制经济实现共同发展?它的意义在于哪里?我国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对于其它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是有利还是有弊?让学生通过正反对比式的辩证性思维找出我国必须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原因,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深思熟虑的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事物的思考深度。

3.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创造性思维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是必须具备的另一种重要的思维能力。其特征是,学生能够独立提出新的看法和观点,建立新的理论体系,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某种意义上看,创造性思维是在逻辑性思维、辩证性思维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反映出高中学生所具有的思维层次和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仅能让学习的趣味性得到增强,还可以把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思想和方法成果化,促进高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形成适合自身学习的方式方法。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上,其核心的要素是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对于学生思考过程中存在的瑕疵,不仅不要加以批评,而且还要反复启发,鼓励学生求异、求新,找到解决问题的独特方法。学生对于事物的独特看法,教师要鼓励学生勇敢的表达出来,并对其进行充分肯定,久而久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能得到很好的开发。

三、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对于学生在思维能力上的培养必须得到教师的充分重视,其中最为重要的三种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性思维能力、辩证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三者之间既有层次性的关系,又具有密切的联系,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逐步摸索出有效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办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1]姜惠兵.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5(2):72-73.

[2]李向京.高中政治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6(2):64-64.

培养法治思维的前提篇7

一、法治思维的涵义

一般的法治思维是检察人员法治思维的基础,检察人员的法治思维是一般的法治思维在检察工作领域的延伸和深化。要深入认识检察人员的法治思维,必须对一般的法治思维有全面科学的把握。

法治思维是与人治思维相对应的概念,它是以法治的要求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标准的思维模式。法治思维的要义,在于国家权力在法律范围内行使,公民的自由和权利通过贯彻实施法律得到切实保障,即限制权力与保障权利,这也是法治思维的两个核心内容。

由法治思维中权力限制和权利保障的内容可以推衍出法治思维的基本要求:

第一,树立法治权威。树立法治权威,就是要培养宪法至上、法律至上的观念。“宪法是一张写满人民权利的纸”,我国通过宪法和法律确立了人民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平正义等法治原则,这就必然要求以保障人民权利为主要内容的法治思维必须合乎宪法和法律的要求,并以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的最高标准。2008年5月4日,总理在中国政法大学解读法治精神时指出:“法比天大,法治天下就抓住了法治精神的核心。宪法和法律的尊严高于一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切组织和机构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并努力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

第二,树立权力制约、权利保障的观念。法治的核心是对公权力的制约,以及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因此,要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就必须摒弃中国几千年来的“官本位”封建特权思想,确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树立法大于权的观念。“破坏法治的最大危险在一般情况下都来自公权力。”[2]治国重在治吏,治吏重在治权,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滋生腐败。故有学者提出,“限制权力,保障权利,是法治的精髓,也是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核心。”[3]十报告也再次强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在行使职权的时候,不能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因此,依法治国的关键,或者说社会主义法治的关键是依法治权。

第三,树立遵循法律规则和正当程序的观念。法治思维是规则性思维。因为法治思维要求法治主体运用法律规范、法律原则和法律精神对事务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进而做出决定,而法律规范、法律原则和法律精神属于规则体系的组成部分,故法治思维必然要求执法者培养规则意识,即凡事按照规则办理,不能突破规则,没有例外,更不能违反,不能随意违背法律、规避法律和超越法律,不能“遇到红灯绕道走”,更不能对法律熟视无睹。另一方面,在严格遵循法律规则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树立正当程序的观念。目前,制约中国法治进程的深层次障碍和阻力还有来自传统社会形成的交往习俗和人际关系准则导致的关系社会、熟人社会格局,这种“非正式组织”和形形的“潜规则”制约着正当程序作用的有效发挥,对实现法治国家具有极大的负面影响。要实现建设法治国家的目标,就要在全社会废除各种“潜规则”,摒弃“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观念,按照正当程序办事,保证实体正义和公正。

第四,树立责任意识。所谓责任意识,就是清楚地知道法律规范的责任,并自觉、认真地承担依法履行职能和行使权力过程中产生的责任。作为权力的执掌者,要时刻意识到任何权力的行使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后果和责任,行使手中的权力,必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尤其是执法者要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受追究的责任意识。从这个角度来说,法治思维理应是责任思维。

二、检察人员法治思维的内涵

检察人员的法治思维,是指检察人员在运用一般的法治思维处理事务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检察工作特有的规律和要求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标准的思维模式。培养检察人员的法治思维,就是要求检察人员既要遵循法治思维的一体要求,又要以检察监督独特的视角思考问题,处理案件。

检察人员的法治思维除服从法治思维的一般要求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殊要求:

第一,要树立强化监督的观念。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这是我国人民通过宪法的形式赋予检察机关的职能。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一方面,法律监督的主体只能是检察机关,具有专门性;另一方面,检察机关根据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通过专门的监督方式和途径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自党的十报告提及“法律监督”之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出现“法律监督”一词,这些都是对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地位、职能的认可和强调。因此,检察人员的法治思维更应该强调法律监督的属性。

第二,要树立严格依法履行监督职能的观念。一些检察人员的思维观念里,往往将检察机关的监督权无限放大,一味强调法律监督,导致监督越位、错位,背离了法律设计的初衷。检察人员的法治思维要求检察人员明确法律监督的重点是监督公权力,维护私权利,以及保障人权。所谓监督“公权力”,即监督公务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尤其是监督侦查、审判、刑罚执行等机关履行职能活动的过程是否合法,实体处理结果是否正确。“设计检察制度的初衷便是为了控制警察的恣意和法官的擅断。”[4]除此之外,检察人员还必须明确法律监督的手段主要是启动程序,而非实体处理。因此,必须恪守检察权的边界,在配合与制约之间,寻找合适的法律监督切入点,谨慎地启动监督程序,严格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

第三,要树立维护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和社会公平正义的观念。作为法律的监督者,检察机关负有依法监督和纠正侦查、审判和刑罚执行等法律适用环节中存在问题的责任和义务,这样才能确保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因此,检察人员必须牢固树立维护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和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用更加严格的标准履行检察职能,并提升检察监督的能力,维护检察权威和司法公信力。

三、培养检察人员法治思维的重要意义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司法机关和法律监督机关,肩负着监督法律正确实施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职责,因此,培养检察人员的法治思维对于推进我国法治化进程意义重大。

(一)培养检察人员的法治思维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发挥着重要作用

依法治国方略的贯彻实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目标,更不是若干个执法部门可以独自成就的伟业,需要所有的执法、司法部门共同努力、辛苦铸就。检察机关是国家的司法机关和法律监督机关,担负着法律的贯彻实施和监督职责,在推进法律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正确实施,保障人权和维护司法公平正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依法治国方略的贯彻实施更需要执法者具备法治思维,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因此,检察人员培养法治思维是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

(二)培养检察人员的法治思维是搞好新时期检察工作的必要条件

当前,人民对司法公正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检察工作的期待也不断提升,检察工作面临更多更严峻的挑战。搞好检察工作,除了要求检察人员具备较好的政治素养,拥有较高法律水平,心怀司法为民的热情,更要具备依法办事,按照正当程序,正确、稳妥处理矛盾和纠纷的能力,还要树立人权保障意识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这就意味着旧有的执法理念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国家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要求,也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普遍存在的对司法公正的渴求。因此,检察人员必须更新司法理念,在原有的司法理念的基础上,培养检察人员的法治思维,进一步运用法治思维办理案件,履行监督职能,才能适应新时期对检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三)培养检察人员的法治思维有利于检察机关更好地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

在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大背景下,党的十报告要求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作为司法者和法律监督者,尤其是在化解矛盾和深化改革过程中,检察人员负有更为重要的职责,也必将大有可为,从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因此,检察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思考问题,更好地发挥在化解矛盾、解决纠纷、维护稳定中的作用,也是有效地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

(四)培养检察人员的法治思维有利于解决当前检察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当前,检察工作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例如,法律监督职能不能有效发挥,重办案、轻监督,重配合、轻制约的现象比较普遍;检察机关在人权保障方面的职能发挥不够充分,漠视人权的现象时有发生;检察机关对于司法公正的维护与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期待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等等。以上问题的妥善解决,需要在多方面采取措施,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需要广大检察人员不断增强法治思维,强化法律监督意识,正确有效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在维护司法公正的同时,充分保障人权,有效化解矛盾,提高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

四、培养检察人员法治思维的途径

从当前检察工作的实际情况看,培养检察人员的法治思维需要重点强化四种“意识”。

(一)强化“学习意识”

检察人员法治思维的培养不是自然而然的,更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自觉地、不断地培养。所以,检察人员要不断强化学习意识,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法治思维能力。要认真钻研法学和检察理论。只有对法学和检察理论有了全面、正确和深入的理解,才能对法治和检察工作的规律有全面、准确的把握,并不断加深认识,从而为培养和深化法治思维奠定理论基础。要不断加强对现行各项法律法规的学习。特别是检察工作涉及的有关法律法规必须熟练掌握,并深刻领会其立法精神,将其融会贯通,为培养和增强法治思维提供良好的法律武器。在办案实践中加强学习。通过审查案件、出庭应诉、侦查讯问、调查研究、分析案例等实践活动,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处理问题的能力和自觉性,使法治思维真正成为检察人员办理案件、处理问题、化解矛盾时的“第一思维”。同时,通过办案,发现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不断调整和修正检察人员的法治思维,进一步适应检察工作的需要。

(二)强化“监督意识”

长期以来,检察工作中存在要么只重视侦查权的行使,偏废诉讼监督权能,要么不敢监督、不善监督、不愿监督,从而不能有效发挥检察监督职能的问题。事实上,在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中,强调检察权的监督职能,并着力培养检察人员的监督意识是十分必要的。强化“监督意识”,当前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配套工作:第一,要培养宪法意识。检察人员的法治思维首先是思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29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权威,也是一切行为活动的根本总则。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性质和地位是宪法赋予的。因此,我们要从宪法的角度,认识检察机关在宪法中的重要地位,从而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强化检察监督职能,就是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与权威的法治信念。第二,要进一步增强查办贪污贿赂案件的意识。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案件的查处上。十报告中指出:“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因此,检察机关必须强化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意识,必须牢固树立有案必查、有腐必反、有贪必惩的观念,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第三,要强化接受监督意识。要自觉接受群众、社会和媒体的监督。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作为司法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者,检察权同样需要在阳光下运行。唯有加强对检察权的监督,检察权的运行才能更加规范,从而不断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检察工作健康发展,也才能使广大检察人员深刻体会到检察权的严肃性,感受到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寄予的期盼和高度关注,从而不断深化监督意识。

(三)强化“程序意识”

在我国几千年来的“人治”传统观念之下,重实体、轻程序的执法观念和思维已经根深蒂固,并严重影响到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从“佘祥林案”到近期揭露的几起冤假错案不禁让人们发出疑问,违反程序正义的前提下还能否保证基本的实体正义?对此检察机关应该深刻反思,是否在监督环节上,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缺乏程序意识才最终导致了冤假错案的产生?

法治是程序之治,法律程序是约束和制衡公权力、防止公权力滥用和执法者凌驾于法律之上,并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公平正义的有效途径和保证。因此,检察人员要培养程序意识,即严格遵循法定程序,把程序正义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检察人员在作出某一项决定,实施某一项行为的过程中,其过程、步骤、方式和时限等应该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别是在办案过程中,要坚持一切从证据出发,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审查证据、判断证据、适用证据,确保每一个证据在案件办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合乎法律的规定。当前,强调检察人员强化程序意识,防止侦查人员和检察人员刑讯逼供、指供诱供和非法取证具有更加突出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对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现的采取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要坚决依法予以排除。

(四)强化“人权意识”

强调检察人员树立“人权意识”,是因为检察权作为司法权和法律监督权,如果运用不当就会导致检察权的滥用,损害到当事人的利益,会产生比滥用侦查权和审判权更为严重的危害后果。如何在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双重目标之下,求得检察权打击与保护职能的共赢,始终是检察人员面临的难题之一。

对此,检察人员要严格履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各项任务和要求,在履行检察职能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人权保障”的理念,并将之融入到完善证据、依法辩护、合法侦查、强制措施和审判程序等各个环节,依法保护被告人的诉讼权利,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并保证人民的自由、财产、权利和尊严免受执法机关滥用执法权带来的侵害;检察人员要恪守“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罪刑法定”、“疑罪从无”和“有利于被告人”等刑事法治原则,坚决防止和纠正刑讯逼供、变相体罚、指供诱供等非法行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检察人员要倡导平和司法。平和是一种司法心态,更是一种司法境界。检察人员要以追求公平正义为根本,理智、客观、审慎、平和地对待每一位当事人和每一起案件,尽量避免采用普通民众的义愤情绪来对待案件和当事人,尤其要克服官僚作风和“优势心理”,平和对待律师等职业群体;另外,检察人员要增强司法人文关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从生活中体验人情世故,学会换位思考,时刻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拉近司法与民众的距离,在检察工作中展现人文精神和司法亲和力。

注释:

[1]转引自王新友:“破除‘人治思维’才能实现法治梦想”,载《检察日报》2012年12月19日。

[2]江必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若干思考—以学习党的十报告为背景”,载《人民论坛杂志》2012年11月20日。

培养法治思维的前提篇8

关键词:发散性思维;逆向性思维;类比性思维

在新课改理念的引领下,初中政治教材内容越来越综合,已经涵盖时事政治、经济发展、人文科学、社会等多方面的知识,对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有实质性的助推作用。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有效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广大初中政治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初中政治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通过题型训练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初中政治的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必须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领他们乐于发现问题、善于认识问题,而且能够从多角度切入问题、全方位分析问题,有效形成发散性思维。在创造性思维的构建中,发散性思维是主导成分和核心,是人的创造力的主要源泉。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以某一个问题为中心,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去观察、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发散性思维也叫辐射思维、求异思维,它是一种多向展开的思维,是根据已有的信息,由已知探索未知,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思考,从多方向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向。它的特点是灵敏、迅速、求异,思路开阔。这种思维不依常规,不受已有知识的局限,不为传统方法所束缚,能突破心理定式和思维定式,对问题能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考,寻求不同解决方案,能用前所未有的新视觉去认识事物,提出新的创见,具有多向性和跨越性的优势,往往能为开拓性和创造性提供新的机遇。因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是提高其创造性思维的关键,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例如,笔者在上“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这一课题时,通过播放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后,伟大祖国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重大进步。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改革开放的意义是什么?因为这个问题对于初中生来说,就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热点理论问题,笔者在课堂上拿出来让学生展开讨论时,立刻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通过大家富有争论性的激烈讨论,不仅使学生关注了社会生活,关心了祖国发展,而且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正确看待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变化和新问题。

二、通过鼓励质疑提升学生的逆向性思维。在思维时不受思维定势的束缚,从完全、全新的角度去发现真谛、解决问题,这就是逆向思维。换句话说,逆向思维就是要改变正常的思维程序、思维模式,比如换位思考或倒过来想一想,比如从结果上探求原因等等。逆向性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从已有的习惯思路的反方向去思考和分析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其具有间接性、突变性和反联诘性。中学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讲,还是学生学概念、定理、例题等知识,往往都习惯于从正面看、正面想、正面去解决问题,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这种定势,对解陈题、同一类问题,学生有法可依、有路可循,能够迅速解决,是一种正迁移,但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则十分不利,学生在新问题、活问题面前,就会感到束手无策,寸步难行。所以在素质教育以培养创造能力为首要任务的今天,让学生养成“经常进行逆向思维、活性思维”的习惯,是十分必要的。它摆脱了思维定势,对产生新的思想、新的方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通过精心设计一些政治问题,着力开阔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切入问题,认识问题、理解问题,并且还鼓励学生从正向和逆向两个不同的角度去剖析问题、分析问题。在这里,笔者要强调的是教师在讲解教材、阐述原理时,要鼓励和欢迎学生提出不同意见,甚至持相反的意见,并及时有效地引导持不同意见的学生进行适当辩论,让思维的火花在交锋中碰撞和放彩,这样不仅可以让思维越辩越灵活,而且还可以真正锻炼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独特性。例如,笔者在讲“法律护我成长”这一课题时,首先是让学生阅读一则关于我国酒驾现象禁而不止、居高不下的新闻分析材料,然后让学生思考究竟采取哪些措施才能真正有效地控制住酒驾问题。不少学生首先想到要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还有学生则从提出要对酒驾者进行严肃处理,以儆效尤。这样的回答虽然不是很高明,但可以体现学生能够从正反两方面切入问题,有效地展开逆向性思维,面对这种正反两方面的答案,笔者就充分予以肯定。在此基础上,笔者还让学生联系生活、结合现实,看看解决社会上的酒驾问题还有什么措施?不一会儿,大家纷纷发表各种富有建设性的观点和意见,有的同学讲应该在公共场合张贴警示标志,有的同学想到应该有效追究同车人和劝酒者的责任。通过大家的讨论,学生都能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优化组合,真正从多角度出发、全方位思维,长期以往,其逆向性思维能力就自然而然地提升了。

三、通过问题情境提升学生的类比性思维。从两个或两类事物及更多的事物中的某些相近或相反意义属性出发,根据其中的某种属性,推理出另一个或另一类事物也有或没有某一属性的思维活动就是类比思维。笔者在初中政治课的教学中,就着力针对教材中的重点或难点问题,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材料,让学生根据新旧知识相近或相异之处,进行对比,进而学会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找出事物或材料的共性、异性,从而不断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有效提升学生的分类能力、类比能力。笔者在上“面对诱惑应该学会说‘不’”这一课题时,就让学生对社会上存在的诱惑现象进行分类,看看诱惑到底有多少种?有多少不同性质的诱惑?并要求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性现象,确保防微杜渐。学生在解答上述三个问题的过程中,通过类比既可以增强初中政治课的趣味性和活泼性,又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掌握,更能够帮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各类不同形式的诱惑对青少年的危害,从而为初中学生健康茁壮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教无定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在初中政治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上述尝试,发现大部分学生的思维活力被调动起来,思维能力有了大幅提高。

四、问题意识训练法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必须重视问题的作用。

1.激发学生想疑、敢疑

初中思想政治课要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学好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基本方法。对于学生提出的有独到见解的问题,要给予肯定和重视,使其感觉到成果的喜悦。即使有的问题有失偏颇的立场观点,也不能马上否定,而是给予辩证的点评,这样既保护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又纠正了其错误的观点;反之,教师动辄就批评指责,学生思维的“火花”就会泯灭,造成不敢想不敢说的局面,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就无法进行了。只有发扬教学民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提出不同的观点,大胆的进行思考、生疑,才能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适宜的土壤。

2.教会学生生疑善问的方法

生疑善问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生疑善问是激发思维的种子,是创造的动力,没有生疑善问就没有思考,认识就不会有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就无法形成。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指导学生生疑善问来培养创新思维能力。首先,要让学生知道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告诉他们如果从文字阅读能力来看,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小学生都能读通,但其中所表达的概念、观点、思想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更不用说理解掌握运用了。只有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思维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才明白其中的道理,理解了、明白了、会用了就能体会到学习轻松愉快有乐趣。否则,学生不知道如何提出问题,也懒于提出问题,他们认为反正老师到时会讲的,自己何必多此一举。其次,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标出发,“疑”的存在对于整个教学成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学的首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然后才谈得上传授知识。传授知识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更多层次上提出新的问题,形成善问,既可以是单项的知识问题,也可以是综合性的问题;既可以是智力因素的问题,也可以是思想教育的问题。例如:在初三第六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的小结中,我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用短语表达,另一组用疑问句表达,分别提出问题,最后,老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汇总归纳:短语组提出的问题有:经济建设的基本目标、经济建设的基本政策;疑问句组提出的问题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的基本目标是什么?怎样实现这一基本目标?(或基本目标的实现必须坚持的基本政策有哪些?)基本目标一定能实现吗?为什么?这样有助于学生突破习惯性思维的框架,展开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五、基本思维方式训练法

把培养基本思维方法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结合起来,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基本思维方法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其中最基本的思维方法是分析法和综合法。这是由事物的客观性决定的,作为整体的事物,它是由各个部分、关系、属性有机组成的统一体,都是由它的若干变化发展阶段内在的连接构成的。因此,人们认识事物时,要对构成事物的各个要素进行分析,又要从事物的整体性去综合把握。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不仅要考虑如何的传授知识,也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法和综合法,更好的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复习初三的第六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第七课《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第八课《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文化》的时候,要求学生运用综合法和分析法。把这三课看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有三个组成部分,最后下结论。即整体——部分——整体。教材84页最后一段可以看成是这三课的序言段,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共同构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把这一段展开就是第六、第七、第八课,通过分析最后在教材131页第三自然段下结论,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六、竞争与激励训练法

市场的激烈竞争能使经济迅猛发展,设置辩论、演讲、知识抢答等适度紧张的课型,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大脑的思维活跃而敏捷,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思维竞技场得到锻炼和强化。例如在学完了法律的特征后,通过对案例进行知识抢答,判断它们分别属于哪一个特征,在紧张的抢答中,死记硬背再也没有用场,而学生思维的高速运转和能力的集中却得到了强化,不断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七、社会实践训练法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锻炼和发展,因此,结合教材内容的教学,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大胆探索,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其主要方式是:1.指导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2.指导学生办政治手抄报。3.走出去和请进来。走出去,要根据课题需要,组织学生到农村调查采访。请进来,是据课题需要,请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作出贡献,有代表性的人员到学校讲课,作专题报告。这样,使学习生动活泼,在思想政治课所学的知识得到检验,得到升华,从而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追求欲望和创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学生政治学科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水平,获得良好的素质教育效果。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内容和要求,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带来一系列的变化:

1.教育观念发生较大变化

通过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大部分政治教师认为,创新教育模式实施带来的大收获是教育观念的自我转变,这表明教师对自身工作和任务的更新认识与实践,表现在对学生学习主人的尊重、平等上,教师的教法在学生的质疑答辩中受到挑战,因此教师有压力。

2.激发起充电的欲望

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中,学生是主人,他们对知识的构建研探更透彻,渴求更强烈,新思路、新想法层出无穷。教师要担任指导学生的工作,只有加深自己知识的领域及广泛获取社会科学信息,不提前充电,自己就不具备指导学生研探新知、创造学习的能力和条件。

3.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注重过程,把方法和内容相结合,学习思想政治不仅是获取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技术、学习心理等普遍提高。

4.学生合作探究精神的提高

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充分体现了“教为学服务”,打破了传统的“学为教服务”,营造了一种和谐、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改变了教师是绝对权威、少数尖子学生是小权威的局面。老师从情感上给学生以尊重、关爱、赏识、鼓励,使学生敢于表现、敢于质疑、敢于创新。

以上赘述,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功效,请广大同仁多提出更好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参考文献【1】胡凤英.浅谈中学政治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史地政论坛,2008,(6).

[2]陶学忠.《创新能力培育》,海潮出版社.2002年12月

培养法治思维的前提篇9

关键词:政治教学;创新素质;培养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新技术革命的严峻挑战面前,我们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新时期人才。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适应形势的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促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政治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如果教学总是老一套,教条条、背条条,“一言堂”式的灌输,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丧失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教学由于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因而难以达到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富有创新意识,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样才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对于教材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在教学中教师就要遵循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深入浅出,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去帮助学生进行分析和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运用录音、录像、幻灯片等多媒体直观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教学更生动、形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如讲社会发展史中的生产力概念时,可用电教媒体展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工具,如石器——金属工具——铁制工具——机器大生产,让学生认识到生产工具的改进及广泛应用对不同社会生产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使他们真正懂得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体验到创造在革新生产工具、促进生产发展及推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发展创造思维能力的关键是动脑思考。创设问题意识环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只有在活跃、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具有的问题意识才能充分表露和发展。教学活动中应特别爱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他们积极思维。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鼓励学生对前人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有大胆质疑的精神,对前人尚未揭示的事物进行提问,在争辩中某些与众不同的见解,考虑问题时“标新立异”的构思以及别出心裁的想法,哪怕只有一点点新意,教师都应充分给予肯定,并对其合理的、有价值的一面,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扩大思维中的闪光因素,学生的探索精神往往出自于发现矛盾,为解决矛盾寻找突破口,探索的过程往往也是思维的创新过程。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引思,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作用。“疑”是激发思维的起点,“疑”是激发思维的动力。教师应针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巧妙地提出问题。这类问题主要是学生没能提出而又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一般是在重点、难点、社会热点和思维盲点处提出问题。这类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具有思索的价值,能引起学生认识的升华。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沿着问题思考,引发学生探究、思考、解决问题,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例如针对经济常识中价值规律与市场经济一般特征的教学,设置的情境是:“不找市长找市场”。在几年前,人们就已经体会到“市长”与“市场”关系的微妙变化,如今,“看不见的手”逼得市长也要“过关”。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关当然非过不可,市场是无情的,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但市场也充满了魔力,所以只有把握好市场脉搏,经济就能快速发展,当前过“市场关”需要强化三种意识,即开放意识、法制意识和竞争意识。

试问:(1)“看不见的手”为什么能逼市长“过关”?(2)“过市场关需要强化三种意识”,反映了市场经济什么特征?为什么要强化这三种意识?问题被提出来后,同学们置身于思考和探究的气氛之中,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对各种答案进行评议、争论,于是便形成学生自己的看法,最后指导学生阅读和小结,当学生看到教材中表述的内容与自己的见解基本一致并有新的见解时,会由衷感到一种成功的喜悦。这就告诉我们,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一是要尽可能多一些创新机遇,二是要对所授的课题安排刺激思考的情境,提出引起思考的问题,激发学生认识结构上的矛盾,使整个课堂充满积极创新的气氛,从而激发学生向上进取的精神和创造力。

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发散思维具有开放性、广阔性等特点,它是对某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观察、思考、想象,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方案或者假设的一种思维方式。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围绕问题进行发散思维,既有利于打破墨守成规的思维模式,能用前所未有的新知觉去认识事物,提出新的创见,具有多向性和跨越性的优势,又有利于提高他们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主导地位,所以为了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使他们成为独立思考、锐意创新的人才,就应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当发散量增加到一定程度而成为质的时候,发散就变成了创造。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教材内容,多提出一些发散性的问题,因为这类提问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想象力,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和解决问题。

例如,对美国火星探测器的成功飞行这一事件,笔者要求学生分别从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和哲学常识的不同角度去分析说明,绝大多数学生能从经济上说明这一事件对人类开发太空资源具有的深远意义;从政治上看,则反映了美国继续维持其世界霸权的政策;从哲学的角度看,再次证明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人类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规律认识和改造世界。发散思维是一种新的能力,它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加强训练,这样才能熟练地掌握并运用。

总之,创新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应努力追求创新素质的培养,以适应知识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华.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创新素质的培养[J].黑河教育,2004(3).

培养法治思维的前提篇10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素养;应然分析;实然分析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素养结构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维护高校稳定的重要保障和长效机制,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素养的应然分析

   笔者认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素养结构应该是价值、能力、知识三个维度相统一的“三维结构”。

   1.价值维度素养

   价值维度素养是高校辅导员素养结构中的“核心素养”,也是高校辅导员素养结构中相对隐性的素养形态。它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两个方面的素养。思想政治素养可分为四个层面:首先,要求辅导员具有一定的哲学尤其是道德哲学知识;其次,要求辅导员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较强的政治敏感性;第三,要求辅导员具有远大的人生理想和崇高的人生追求;第四,要求辅导员对是非、善恶、美丑和各种人际关系等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高校辅导员的道德品质素养则从以下六个方面得到体现: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评价、道德行为方式、道德行为习惯等。道德认识是高校辅导员对品德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道德情感是高校辅导员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言行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道德意志是高校辅导员在实践中按照道德规范进行行动抉择、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和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力;道德评价是高校辅导员用已经内化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对自己或他人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言行进行分析、鉴别和判断的活动;道德行为方式是高校辅导员道德活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道德行为习惯则指高校辅导员无需外在监督即可自动实现的道德行为经过反复强化而固化的行为习惯[1]。

   2.能力维度素养

   能力维度素养包括组织管理、沟通、创新、心理教育四方面的能力。(1)组织管理能力包括组织、管理两个方面:其中组织能力可细分为指挥能力、决策能力和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可细分为基层组织管理能力、制度管理能力和行为管理能力[2]。(2)沟通能力:沟通是辅导员把学生组织起来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是辅导员激励学生、实现引导职能的基本途径。良好的沟通能力有助于有针对性地解决工作实践中学生所引发的各种问题。(3)创新能力: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的持续发展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带来新的挑战,客观上要求高校辅导员在工作实践中能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辅导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以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3]。(4)心理教育能力:主要指辅导员应该具有开展心理素质培养、进行心理问题疏导和心理疾病防治的能力。

   3.知识维度素养

   知识维度素养表现为四个方面内容:(1)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素养:思想政治教育素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直接相关,是辅导员知识维度素养的核心。(2)现代管理学知识素养:辅导员事务性管理工作的特点决定了辅导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现代管理学知识。具备一定的现代管理学知识是提升辅导员组织管理能力的基础[4]。(3)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素养:辅导员的心理教育能力是建立在相关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基础上的。高校辅导员具备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素养有利于准确地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更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及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并给予有效的疏导;有利于调节自身的工作情绪,克服心理焦虑和职业倦怠。(4)

   法律知识素养:法制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识,才能正确地引导大学生知法、守法、用法,才能在法律框架下正确地处理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综上所述,从应然的角度来看,高校辅导员的素养结构是一个由价值维度素养、能力维度素养和知识维度素养构成的“三维”结构。在这个三维结构中,能力维度素养与知识维度素养关系密切,而价值维度素养与知识维度素养的关联程度相对较低。

   二、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素养的实然分析

   1.价值维度素养的实然分析

   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日趋发展,辅导员的价值维度素养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坚定的政治方向,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辅导员队伍的价值维度素养整体较高,基本适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我们调查、走访了5个城市20所高校的主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辅导员绩效考核的中层领导,结果表明,有15位中层领导对目前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素养“很满意”,占75%;3位持“比较满意”态度,占15%;2位选择“不太满意”,占10%。另外,其他人的相关调查也基本支持这一结论。文婷曾于2006年4月以“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状况”为主题对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二期全国高校班主任、辅导员骨干培训班的200名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179人认为目前辅导员队伍在“为人师表”方面表现“良好”或“较好”,即有89.5%的人给予了积极的评价[5]。

   同时,我们还从学生和教师的评价角度对辅导员素养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和教师对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素养评价较高:学生有77%选择了“高”或“较高”;教师则有83.5%选择了“高”或“较高”。

   笔者认为,辅导员价值维度素养整体较高可能与以下几方面因素有关:首先,长期以来我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视。新时期辅导员队伍主要来源于大学生群体,其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素养在大学期间就已经得到良好的熏陶与培养。其次,高校在引进和考核辅导员时,比较重视价值维度素养的考察,在源头上保证了辅导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素养。再次,高校及相关部门重视在职辅导员价值维度素养的培养。我们对长沙河西几所高校的辅导员的调查表明,85.6%的辅导员认为他们在职期间所接受的最多的是价值维度素养的培训。

   2.能力维度素养的实然分析

   与价值维度素养比较而言,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能力维度素养还存在不少缺失,尚待进一步提升。武增勇曾对上海松江大学城136名辅导员进行过一项调查,在回答“您认为辅导员哪些方面的能力有待加强”时,60.7%的人选择了组织协调能力,57.4%的人选择了心理调适能力,55.7%的人选择了创新与科研能力,45.9%的人选择了行政和党务工作能力,43.4%的人选择了人际交往能力[6]。这一调查结果表明,目前辅导员队伍对自身能力的满意程度并不高。

   从我们对20所高校主管辅导员工作的中层领导的调查走访来看,仅有5位对辅导员能力维度素养“很满意”,仅占25%;11位对辅导员能力维度素养表示“比较满意”,占55%;还有4位对辅导员能力维度素养表示“不太满意”,占20%。在能力维度素养中,有7位中层领导认为辅导员的“创新能力”亟待提高,尤其在工作思路、工作方法等方面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另有5位中层领导对辅导员队伍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心理教育能力”不太满意。另外,我们对学生的调查也反映出辅导员能力素养的缺失,42%的学生对辅导员组织的各类活动“不太满意”,近半数的学生认为辅导员组织的活动“没有新意”,另有近3成的学生认为辅导员的“沟通能力”需要提高,35%的学生对辅导员的“心理教育能力”不满意,认为辅导员对学生群体中的心理困惑缺乏敏感性,解决学生心理障碍的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综上所述,目前辅导员队伍的能力维度素养还不能充分适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要求,其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心理教育能力等具体能力素养都需进一步提升。

   造成这一维度素养的缺失有两个方面原因:第一,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育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导致辅导员队伍的能力维度素养“先天不足”;第二,高校辅导员在职期间能力维度素养的培训与提升不够,导致辅导员队伍能力维度素养“后天失调”。

   3.知识维度素养的实然分析

   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要求能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懂得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传播学的基本知识与规律,并且要求将理论知识合理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大学生解惑释疑[7]。这就对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提出了不同于一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要求。

   从现状来看,目前多数高校辅导员知识储备不够,知识维度素养有待提高。从我们对长沙河西的3所本科院校近500名大学生的调查来看,在选择回答“辅导员知识维度素养状况”时,有28%的学生认为辅导员的“知识较陈旧,知识面较狭窄”,30.7%的学生认为他们的辅导员老师“缺乏管理学知识”,还有27.3%的学生认为他们的辅导员老师“心理学教育学素养不够”。整体来看,对辅导员知识素养给予了积极评价的学生不足20%。

   另外,我们对辅导员本身进行的问卷调查也表明,42%的辅导员对自身的知识维度素养“不满意”,他们或认为自身“知识不够全面”,或认为自己“不能很好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对自身知识维度素养表示“基本满意”或“完全满意”的辅导员不足3成。彭庆红的相关调查研究也有力地佐证了我们的结论,其研究表明,与管理能力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比较而言,辅导员“对专业知识素质的重要程度评价相对位置低一些,但是他们认为自身这方面的素质最需要提升”,换言之,辅导员“在这方面的素质与环境变化的不适应矛盾更突出一些”[8]。

   高校辅导员知识维度素养整体不尽如人意,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专业限制。目前,我国辅导员队伍建设尚未走上专业化的轨道,其专业背景呈现“多元化”态势,虽有其积极的一面,但特定的专业背景也导致了其知识维度素养的单一与单薄。二是培训缺失。调查表明,只有不到7%的高校辅导员认为他们在职期间接受了足够多的知识维度素养的培训。

   三、高校辅导员素养的提升策略

   1.进修培训

   高校辅导员的培训提高工作要坚持“三结合”的原则:第一,坚持业务口径与培训内容相结合。高等学校和相关主管部门应根据辅导员素养的“三维结构”特点,制订具体培训计划,细化培训要求,加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尤其要加强辅导员知识维度素养与能力维度素养的培训与提升。第二,坚持在职培训与脱产研修相结合。在职培训方面,可紧密结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阶段性中心任务,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活动,平时可不定期聘请专家举办专题讲座,传播新信息,介绍新动态,拓宽和增长辅导员的视野和才干,提升辅导员各方面的素养。短期、临时的在职培训还须与较长周期(一年或半年)的脱产研修相结合,方能使辅导员的素养得到“深度提升”。第三,坚持普遍提高与重点培养相结合。高等学校应根据目前辅导员队伍状况,在普遍提高的基础上,对有培养前途的辅导员,采取轮训办法,让他们脱产到有关培训机构参加研修或输送到相关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学习,重点培养一批优秀的、有引领作用的辅导员骨干。

   2.学历提升

   国家应鼓励各专业的在校大学生报考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研究生,大力提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充实到高校辅导员队伍中去,使辅导员队伍既有与学生相同或相近的专业知识背景,又有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论功底和工作特长,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在职辅导员,也应鼓励其攻读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方向的硕士或博士学位,借以提高其知识水平和能力素养。

   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发展需求来看,国家可适当设立专门面向高校辅导员的“辅导员专业硕士学位”。据专家预计,到2010年全国在校大学生将达到3000万人,那么全国高校需配备的辅导员就将达到15万人。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为设置高校辅导员专业硕士学位提供了巨大的现实支持。

   3.交流研讨

   针对目前辅导员队伍能力维度素养和知识维度素养的缺失,各高校可针对辅导员工作定期开展相关的专题性或漫谈性交流研讨,在交流研讨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达到构建、提升辅导员素养结构的目的。关于交流研讨的形式,笔者认为两种形式必不可少:一是专家引领型研讨,即根据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个重要课题开展交流和研讨。交流研讨由相关专家主持、引导,辅导员则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和体验展开讨论,最后由专家点评、总结。实践证明,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学习途径。二是交流互助型研讨,这一类研讨可以在校内不同专业或者不同高校的辅导员之间展开。研讨内容既可以是某一阶段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中心议题,也可以是辅导员工作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案例,辅导员在无领导出席、无专家引导的自由、平等的沙龙式气氛中展开讨论,互提意见,以达到分享经验、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4.实践反思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实践性的特点。高校辅导员素养结构应该在“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螺旋结构中得到提升[9]。具体来说,辅导员对自身工作实践的反思有两种形式:第一,经验型反思,这种反思可以用撰写辅导员日记或周记的方式来进行。辅导员通过日记或周记记载工作实践中的点点滴滴,总结经验与心得,并做出相关的分析与反思,以指导新的工作实践。复旦大学辅导员包涵便是这种反思的典型代表与成功个案,值得广大高校辅导员学习与借鉴。第二,研究型反思,这种反思主要以科学研究,撰写科研论文的方式来进行。研究型反思是一种基于学理层面的更高层次的反思,它指辅导员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焦点为研究对象,将具体实践与理论探讨相结合。这种反思可以是经验型反思的延续与升华,但在高度与深度上都超越经验型反思,往往以得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研究结论为旨归。总之,辅导员素养结构的整体提升只有将自身工作实践与经验型反思、研究型反思相结合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李红革.高校学生辅导员品德结构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2006,(6):25.

   [2]朱正昌.以专业化、职业化为目标建设高水平辅导员队伍[J].中国高等教育,2006,(10):19-20.

   [3]操长应,等.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浅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4):57.

   [4]李正赤.论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11):77-78.

   [5]文婷.高校辅导员专业素质研究[D].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24.

   [6]武增勇.高校辅导员专业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8-19.

   [7]连风宝.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J].中国高等教育,2004,(1):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