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法律知识培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3:02:31

卫生法律知识培训篇1

快速

抓好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对广大餐饮、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化妆品、医疗机构、有毒有害生产企业等行业的管理者和从业人员非常重要,通过培训可使他们学法、懂法,从而达到守法的目的。针对目前卫生法律、法规众多,靠广大被监督单位人员自学已不能满足卫生监督部门的管理需要和社会效益的需求。对被监督管理单位负责人和全体从业人员由卫生监督部门每年进行集中培训其社会效果反响良好。通过培训,依法经营、守法经营、文明经营意识大大增强,违法经营案件逐步减少,案件查处自动履行办结率明显提高,经营活动进一步得到规范,为卫生监督执法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改进观念,增强信心,提高对学习培训重要性的认识

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是卫生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重要途径。按照有关卫生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加强卫生监督管理的要求,所有相关从业人员都必须进行卫生法律、法规和相关卫生知识培训,这是从事有关行业工作的必备条件之一。通过培训对卫生法律、法规和相关卫生知识进行讲解,使经营单位和经营者了解到,进行在岗人员卫生法律法规和相关卫生知识培训,既是卫生部门的责任,更是企业和服务单位的管理人员的责任。按照卫生法律法规规定卫生监督部门主要代表国家行使监督、督促检查的责能,各单位有责任而且是必须做好的一项卫生管理工作。所以对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和相关卫生知识开展集中培训主要对象为各单位负责人、管理人员、从业人员,为做好本单位卫生管理提供必备的知识储备。培训的目的要把管理人员、负责人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具体日常管理中去,同时用有关的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去指导和培训本单位下属的从业人员。根据行业实际,有的集中培训到单位负责人,有的培训到班组长,还有的培训到全体从业人员。其次,学习有关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和相关卫生知识,使单位的卫生管理水平提高了,服务的卫生质量档次也上去了,跟上市场发展的步伐和消费趋势都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们通过联系实际,结合卫生知识的讲解,使经营者认识到贯彻卫生法律法规与提高服务档次、水平,提高企业效益是相一致的,引导他们把贯彻卫生法律法规融入日常的自身管理中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参加学习培训,不仅是知识的传递和交流,同时也是监督部门与各行业、各单位之间,行业单位与单位之间的情感交流,更是行业单位与单位之间信息和经营交流。快速

2服从工作大局,树立四种意识

当前我县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促进大开发大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各方面协调发展、健康发展是县政府提出的一个奋斗目标,也是当前我县的工作大局。服务行业也要自觉服务,服从整个工作大局,为优化投资环境作贡献。为服务于大局,引导广大经营者自觉树立四种意识。(1)大局意识。服务行业是投资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服务经营不仅要着眼于自身内部经营管理活动搞活,而且要有大局观念,配合政府有关部门搞好经济建设大环境。(2)服务意识。服务行业服务为先,提高服务质量是搞好经营基本保证,在这方面,每个单位的经理、负责人都有深切地体会,但同时需要强调的是,既要注重经济效益,更要考虑社会方面的效益。(3)法制意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的经济,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保护合法经营,反对和取缔违法经营,所以,一定要守法经营,文明服务。要守法经营,首先要通过学法、知法、懂法,才能做到守法。消费者要明白消费,经营者也应该明白赚钱。(4)卫生意识。餐饮服务行业和公共场所目前主要体现大众消费,与群众的健康关系密切,所以一定要有卫生意识。要加强卫生管理并建立落实卫生规章制度,这样才能有效防止疾病的传播,特别是防止食物中毒和职业性中毒的发生。

3学以致用,落实到行动中去

组织一次集中培训学习,卫生监督所的有关人员要认真查看有关资料,认真备课,各单位的经理、负责人也要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来听课,所以要求一定要认真听讲,认真参与交流,这样才能使花费的时间、精力有价值,有所收获,有所促进。培训以后,首先要求各经营单位要对照学习的内容,以及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一次卫生管理方面的自查;其次,有的行业单位学习以后还要加强对下属员工、从业人员的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有关的卫生规章、制度不能只挂在墙上,应该让员工了解和掌握。加强卫生监督管理,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是上级对有关职能部门的要求,也是法律赋予卫生部门的神圣职责。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各方面特别是各经营单位自觉做好协作和配合工作。因此要求各单位要自觉、主动配合卫生监督部门做好卫生法律法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行业的卫生法律法规知识水平和卫生管理水平。

快速

卫生法律知识培训篇2

【关键词】职业;健康教育;职业危害

当前职业病危害问题日益突出,职业病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农民工职业病危害问题尤为突显。导致这种严重形势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有些企业忽视职业卫生健康教育培训,工人缺乏自我保护和个人防护意识。因此,重视职业健康教育工作对于企业的战略发展非常重要。通过健康教育,培养职工的职业病防治意识,指导职工消除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中的不利于健康的因素,倡导有益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而达到减少和控制职业伤害、职业病及职业相关疾病发生的最终目的。下面就本人多年从事职业健康工作谈点体会:

1.职业健康教育的意义

1.1职业健康教育的定义

职业健康教育,就是应用健康教育的原理和方法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相关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使劳动者自觉放弃不良的卫生行为,采取良好的卫生行为,促进劳动者的健康[1]。教育的核心是教育职业人群树立健康意识、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1.2职业健康教育的意义

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让企业负责人和全员职工了解和掌握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健康和职业卫生知识,从而树立职业病防治意识,自觉规范职业卫生行为,促使企业负责人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促使职业人群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产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职业病危险因素,达到预防职业病,促进健康,促进安全生产的目的。由此可见,如何制定相应的对策,加强职业健康教育,这对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从源头上减少职业病的发生,促进安全生产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职业健康教育的内容

2.1健康理念

树立一种健康的理念非常重要,只要有了健康的理念,人就会关注健康,才会主动接受健康的相关知识的培训。只有企业负责人和职业从业人员通过开展职业健康教育,树立健康观念,把职业健康作为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认识到职业健康问题也是行业兴衰的关键因素,领导愿意加大投入,职工愿意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改善职业健康环境,提高职业人群健康素质,为职业服务对象提供良好的健康环境。这方面的内容主要有健康新观念、健康素质、影响健康的因素及其预防措施、健康与疾病的相互关系等。

2.2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职业卫生是一门专业,职业健康教育不能是也不应该是专业培训,要根据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点和培训对象开展针对性的职业卫生基本知识教育,通过教育,掌握和了解职业健康防护的重要性、职业病是可以预防的以及一些基本防护措施。这方面的主要内容有: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的概念、职业病的发病特点、职业病案例、三级预防措施、职业健康防护的重要性、不同职业的防护重点、应急救援、不同职业的有效个人防护方法和场所防护措施等。

2.3职业卫生法律法规

职业卫生法制教育与职业健康教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法律法规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确定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的。如果企业领导人和从业人员缺乏职业卫生法律知识,就不能真正了解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企业领导就不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去改善劳动环境、劳动条件,也不会支持、重视从业环境的健康监测和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从业人员也不会主动参与从业环境的改善和不良行为的改变,因此开展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特别是《职业病防治法》的教育非常重要[2]。这方面的主要内容应该是法律所涉及的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2.4职业安全

安全教育与职业健康教育密不可分,职业危害是影响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职业的不安全隐患又是职业紧张的原因之一,安全事故是对劳动者身体的直接职业性伤害,因此安全教育是职业卫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安全法律法规、个人技能、操作过程、规章制度、事故案例等。

2.5职业心理健康

心理卫生问题也是职业卫生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和日常生活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卫生问题,如噪声、辐射、微生物等,可扰乱心理活动;高要求和超量的工作可产生心理负担或工作紧张感,并易导致与压力有关的疾病,长期作用下还可能使情绪恶化导致精神障碍[3];此外生活事件、挫折、心理冲突和不合理的认识都会造成心理卫生问题。

2.6职业伤害应急处理

职业伤害是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是一种偶发事件,通过职业卫生教育,让劳动者了解和掌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非常重要,如简单的医学急救、逃生方法、避害措施等,正确迅速的现场急救措施对于降低或控制职业伤害的后果有着直接的重要意义。

2.7作业场所健康促进

健康促进就是要使人们尽一切可能让他们的精神和身体保持在最优状态,宗旨是使人们知道如何保持健康,在健康的生活方式下生活,并有能力做出健康的选择。

3.职业健康教育的方法

3.1职业卫生培训

职业卫生培训是职业健康教育的最主要方法,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针对性的安排相对应的培训内容。

3.1.1针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培训

企业负责人是在企业的决策者,是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因此针对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培训主要是法律法规的培训教育,让他们掌握企业在职业病防治方面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自觉组织职业病防治工作。

3.1.2针对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培训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是企业专门负责职业卫生工作的中层领导,直接管理企业的职业卫生工作,在企业的职业卫生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针对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培训主要是讲述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的具体要求和规定、如何开展职业卫生管理及其管理内容。

3.1.3针对职业卫生专业人员的培训

职业卫生专业人员是具体从事职业卫生工作的专业人员,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职业健康监护、个人防护用品的维护管理、建设项目三同时、职业卫生档案的管理等等,所以针对这些专业人员的培训必须具体,特别要注重各方面细节的管理。

3.1.4针对劳动者的培训

劳动者是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直接接触者,许多职业病的发生主要是劳动者对自己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不清楚,不懂得如何去保护自己。针对劳动者的培训就必须让劳动者掌握职业卫生的知识,熟悉本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和防护措施,提高自我健康保护意识,教育劳动者自觉遵守职业病防洽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培训包括岗前培训和岗中培训。

3.2职业卫生宣传

职业卫生宣传作为职业卫生教育的辅助措施也十分重要,主要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宣传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职业卫生知识、预防措施、职业危害案例等,主要包括电视专题讲座、报纸专栏、黑板报、合同告知、警示标识告知、广播专题教育、案例教育等。

4.职业健康教育的实施

4.1职业健康教育组织网络建设

加强职业健康教育组织机构网络建设,建立三级职业健康教育网络组织,如教育培训中心、教育或者培训科,专门负责企业职业健康教育问题,组织、实施、检查督促职业健康教育工作。

4.2职业健康教育的实施

4.2.1制定职业健康教育计划

职业健康教育机构依据国家、地方和行业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根据对企业领导、劳动者的培训需求调研结果,结合企业的生产和发展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健康教育长期规划、年度计划、月度计划,包括教育的意义、目标、内容、实施时间、考核、评估等。

4.2.2实施职业健康教育计划

根据制定的职业健康教育计划,通过有效的实施使计划中的预期目标得以实现,获得预期的效果。实施是按照计划去实现目标。没有有效的实施工作,(下转第237页)(上接第233页)再好的计划也只能是一纸空文,不能产生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因此,在职业健康教育活动过程中,实施计划是主体工作部分,也是重点和关键。实施工作包括制定实施时间表、建立实施的组织机构、配备和培训实施工作人员、配备和购置所需设备物件、加强监督检查控制实施质量、效果评估等。工作人员的质量控制是教育质量控制的关键。

4.2.3评价职业健康教育

5.职业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5.1评估的内容

职业健康教育效果评估,就是应用一些可测量的指标对职业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如教育前后管理者和劳动者在知识、信念、行为等方面的变化。首先是用人单位领导和职工对法规、对所接触到的职业危害认识的程度;其次是预防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行为改变;同时健康状况及水平也是重要的评估内容[4]。

5.2评估指标

5.2.1职业健康监护指标

健康体检受检率、常见病发病率、疑似职业病检出率、患病诊治率等。

5.2.2作业环境质量指标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覆盖率、合格率等。

5.2.3行为指标

职业病相关法规知晓率、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正确职业卫生行为形成率、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率和正确使用率等。

做好职业健康教育工作,让每一个管理者和劳动者都主动或被动的接受关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健康教育,使他们充分了解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对人体造成的损害及其预防措施,使他们认识到职业性疾病的危害性及可预防性,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所造成的损害。

参考文献

[1]索成.关于职业卫生健康教育内容的探讨[J].职业与健康,2008,6.

[2]杨军,胡晓云.职业人群健康教育内容探讨[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7,18.

卫生法律知识培训篇3

医护人员的执业知识,直接影响到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医疗执业行为。营利性医疗机构的人才匮乏且流动性较大,人才基础薄弱,同时也难以形成人才培养机制[1]。闵行区卫生监督所2007年启动的综合卫生监督执法模式,其中一个重要监管方式就是通过召开医务人员法律知识、护理人员法律知识、新进医务人员卫生知识等培训会,以期提高医护人员的依法执业水平。我们通过对医护人员执业知识基线调查和终末调查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评价该监管模式的效果,分析尚存的不足,为进一步完善该模式提供政策建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将全区10家营利性综合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

1.2方法

医护人员执业相关知识调查包括基础知识、法律知识以及专业知识,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医护人员执业知识的掌握情况。问卷分为护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5种。医生问卷内容以历年医师资格考试题库,随机抽取后,由临床专家审核确定;护士问卷从区护士三基考试题库中抽取。2006年底,对10家营利性医疗机构的106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2008年底,在干预完成后,采用同一调查问卷,对这10家机构的93名医护人员进行了调查。两次调查均在调查当日随机抽取当班医生和护士,确定为调查对象。两次调查的问卷回收率均为100%。同时,对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经营者进行个人深入访谈,内容主要包括:经营理念、发展计划、对综合监管模式的建议与意见。

1.3干预措施

2007年初,闵行卫监所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一支队伍进医院的综合卫生监督执法理念,也就是通过增加医疗执业监督科室的临床背景监督员比例,提高监管能力;一支队伍综合执行机构、人员、传染病、放射卫生、医疗质量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并和有关部门开展联动,通过错时执法、明查暗访相结合的手段,减少盲点,以责令改正、不良执业行为记分、行政处罚、卫生监督信息公示为主要处理手段,提高监管力度;同时高度重视执法过程中的服务意识,通过开展有特色的专业法律法规培训和座谈会,提高管理相对人依法执业意识和能力。

2结果

2.1干预前后医护人员执业知识整体得分情况

调查显示,营利性综合性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执业相关知识整体得分普遍较低,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很不理想。内科、外科、妇科、儿科4个专业2006年、2008年的平均得分均低于60分(表1),判定为不及格。而且,干预后的2008年的得分未见提高,医生合计的平均分低于干预前,各类人员中除儿科外,平均分均低于干预前。被调查护理人员的平均得分略高于医生,但得分水平在2008年也出现下降。

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专业的医护人员执业相关知识得分分布情况,我们把得分情况分为好、较好、一般、较差、差5个档次,具体标准为:好(>80分)、较好(70~79分)、一般(60~69分)、较差(50~59分)、差(

2.2干预前后医护人员执业知识分专业得分情况

执业相关知识的得分评价在“不同专业”中的变化情况不同:内科、外科分布在“较差、差”两档的人数在上升,2008年比例与2006年比例的差值分别为15.45%、20.31%;护理专业得分评价也在下滑,但幅度较小(“较差”和“差”两档的比例差值为4.84%);妇科和儿科不及格人数所占比例有所下降,执业知识水平略有提高(见表2、表3)。

2.3干预前后医护人员三类知识分类得分情况

为进一步了解各科医生对不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我们对不同专业医生的分类知识得分进行了统计(表4)。总体来看,各专业人员的三类知识得分水平都较低,绝大多数在及格线以下。三类知识中,法律知识水平有所上升,但不管是干预前还是干预后,医生法律知识水平都是最欠缺的;基础知识水平2008年较2006年有所下降;专业知识水平有所上升,但幅度不大。分专业来看,内科医生在2006年时基础知识得分相对较高,但2008年三类知识水平都较低;外科医生除了法律知识得分略有升高,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得分都下降到了及格线以下;妇科医生的法律知识得分略有上升,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也在下降;儿科医生的基础知识得分下降也较为明显,专业知识得分则上升,另外法律知识得分也有所上升。综合看来,不管是干预前还是干预后,医务人员执业知识水平都较为欠缺,特别是基础知识,随着时间呈下降趋势。

3讨论

从2006年和2008年的数据分析结果对比来看,开展的干预措施未能收到预期效果,营利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执业相关知识水平未见明显提升。人才引进与培训是营利性医疗机构发展和依法执业的瓶颈。营利性医疗机构虽然有用人灵活的优势,但是由于受到多种条件制约,引进人才几乎成了不可逾越的门槛,离退休人员和刚毕业不久的医学生成了主力军。定性研究结果显示:“民办医院的职工培训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一方面,与人事制度管理有关系,职称晋升制度虽说和公立医院一样,但至今没有很好的实施,不能实质上约束。一旦进了民办医院,技术职称就到此为止了,没啥盼头。另一方面,流动性大,公司花了钱,人跑了,没有制约,不愿意出这个钱。尤其是护理队伍。医生的流动性还可以,多半是公立医院退休而来的,一旦觉的还可以就不会跳来跳去的,流动性大主要集中在护士上。我们培养护士的流程:刚毕业没证-导医-培养考试-有证,就跳到公立医院。相对医生而言,护士收入会少,由于医院效益也不是很好,所以很难用提高待遇来留住护士。我们的护士基本都是外地人,基本理论和动手能力都很差,常常工作几年培训好就回老家结婚去了。这些都造成了我们医院侧重使用人才,而轻培训人才。”

卫生主管部门尽快出台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执业能力考核管理办法,并建立系统化的医务人员业务知识、技能培训。虽然知识并不能代表能力,但知识掌握的减少,势必会影响能力发挥。本次研究显示,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长期缺乏系统、正规、科学的执业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缺乏可行的职称晋升渠道。医务人员一旦到了营利性医疗机构,就意味着正规职业培训的基本结束。目前卫监所对医护人员培训只有新进医务人员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卫生系统内其他部门尚未对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提供培训机会。而限于成本、机制等因素限制医疗机构自身培训较为困难。卫生主管部门尽快出台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执业能力考核管理办法,并建立系统化的医务人员业务知识、技能培训,理论联系实际,督促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加强学习,提高能力,同时建立便捷的培训途径。

4参考文献

[1]肖源,龚勋.我国民营医院生存和发展现状述评[J].医学与社会,2008,21(3):19-21.

卫生法律知识培训篇4

推进保卫人员素质提升

-保卫大队

 

全厂保卫系统现有油田保卫人员283人,其中厂保卫大队110人,六个作业区所属保卫队155人,其他大队保干18人。厂保卫大队下设管理办公室、综合办公室、3个巡逻队、污油回收队、守护队和六个作业区所属保卫队。一年来,我们坚持以确保油田治安稳定为中心,以素质提升为目标,确定了“保卫系统外请专家培训、保卫大队组织培训、基层队业务骨干授课、班组内部培训”的四级培训体系,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以案代训、“师带徒”等多样化方式,大力实施增强保卫队伍素质工程,已取得初步成效,连续5年获得大庆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标兵单位称号,大队连续4年获得油田保卫工作标兵单位称号,第二作业区、第六作业区保卫队多次荣获油田公司“铁人式油田保卫队”荣誉称号等。

我们的做法是:

一、抓住重点,在提高保卫队伍素质上下功夫

把青年保卫人员培养作为大队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青年保卫人员特点,制定《保卫大队培训工作规划》,研究制定主要业务部门、综合部门人才培养计划,探索建立新招录进油田保卫的人员、工作不满五年及技能鉴定为中级工以下的保卫人员分类人才培养机制,激发油田保卫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形成“我要成才”的良好氛围。一是构建青年职业导航体系。针对2010年后新招录的保卫人员占到全厂油田保卫人员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的情况,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建立一套契合油田保卫工作实际和青年特点的职业生涯导航体系,在各案件队及作业区巡逻队建立人才培养基地,新招录的油田保卫人员进行法律知识教育和典型案件分析的体验式学习,通过观摩老保卫员的工作,增强感性认识,了解岗位需求。定期召开调研会,落实疑难案例研讨任务。转变理念,注重多种能力的培养,如提交大队长办公会讨论的案例,要求承办人脱稿“讲故事”,powerpoint多媒体示证的运用,从案件分析与工作汇报。二是建立分层施教体制。即通过对管理层、操作层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在管理层,我们把重点放在基层队管理人员身上。一方面开展油田保卫干部新理论、新知识以及新技术培训,使他们具备专业的法律理论知识和管理能力,同时在基层实行基层队轮训制,所有基层巡逻队干部以一名普通员工的身份到所管辖的作业区巡逻队轮训一个月,让每一名队干部真正体验到基层一线的工作艰辛。另一方面,组织全厂保卫系统的干部,到兄弟采油厂的保卫大队、基层保卫队进行参观学习,在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技术创新、基层建设的同时,重点让大家在思想观念上有所转变,为全系统今后一个时期如何推进“三基”工作奠定思想基础。在操作层,我们将培养的重点放在新招录进油田保卫的人员、工作不满五年及技能鉴定为中级工以下的保卫人员。我们主要是加强油田保卫文化宣传、管理制度规范及入职前岗位操作流程、法律知识的培训,激发油田保卫人员的职业荣誉感。我们聘请市局刑侦专家王连、唐艳波等公安机关人员进行法律知识、侦查常识及防范技能讲座,结合重特大案件侦查的经验和教训及警犬技术在油田保卫工作领域的应用,细致分析了在侦破案件工作中保卫人员所承担的责任,特别强化了工作中的规范程序、技巧和手段在工作中的应用。一方面借鉴公安侦查办案经验,把握破案新规律。另一方面密切了与公安等部门的横向协作,为保证萨南油田治安稳定积累必要的能量。

二、突出岗位职能,在开展特色培训上下功夫

 围绕队伍抓素质,紧紧抓住提高岗位实战能力这条主线,本着“严、实、比”的原则,干什么、练什么、比什么,定期在全厂保卫系统内部全面开展理论知识、体能比赛、技能比赛等保卫队伍岗位大练兵活动。实现竞技型人才向岗位实战型人才转化。发挥竞技比赛在人才培养上的助推作用。一是强化业务理论知识提高。年初制定和落实了《保卫系统岗位大练兵实施方案》,对学有专长、有效强法律技能和发展潜质的保卫人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参赛方案。为提高保卫队伍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法制意识,我们重点加强了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训练。在厂培训中心举办了“油田保卫队伍业务理论知识竞赛”。比赛现场紧张热烈,参赛队员们认真答题,业务知识和法律知识考试不仅考验了我厂保卫人员的综合素质,更展现了保卫队伍文武兼顾的行业特点。二是强化多样化的体能训练。为了有效打击犯罪,保障保卫队员在和犯罪嫌疑人真刀真枪的对战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我们持续地开展了体能训练活动。并通过竞技大赛的形式予以检验。2011年8月组织参赛的保卫人员在第十七中学体育场进行了岗位技能运动会竞技大赛。比赛共分为100米、800米跑,4×100米接力、单杠引体向上、双杠力臂撑、哑铃扩胸七个项目。竞技大赛不仅让保卫队员从紧张忙碌的油田保卫工作中得到了一定的释放,充满激情和快乐的比赛,让保卫人员在强身键身体的同时愉悦了身心,而且促进了各单位之间的感情交流,进一步培养了大家的团队协作精神。三是强化特种技能培训。为了使训练更贴近实战,满足与犯罪嫌疑人对抗的需求,我们组织开展了为期1个多月的特种技能训练。我们在全厂保卫系统精挑细选了57名骨干力量参加了此次训练。我们外请16名部队军官进行封闭式严格训练,训练分为班组合作、棍盾术、擒敌拳等三方面内容,保卫队员们发扬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顶着炎炎烈日,在30多度的高温天气下,打对抗、练棍盾,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汗水浸透了衣裳,烈日晒红了皮肤,他们不仅白天要训练,晚上还要恪尽职责正常巡逻检查、蹲坑设伏,但是队员们从未叫过苦、喊过累,始终坚持训练,表现出了较高的军事素质。通过此次训练,充分展现了我厂保卫队伍的精神风貌,以及保卫人员良好的实战能力和业务水平。最后从参赛的150多名保卫人员中选出65名代表我厂参加公司举办的保卫系统业务技能大赛。在46家参赛单位中获得了班组队列、方队队列、棍盾术、团体前八名等4项团体奖,及个人理论的第一名等10项个人单项奖的好成绩。

 三、全力支持,为员工培训工作创造条件

为了提高保卫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实际效果,我们制订了相应的培训方面的体制机制。一是制度上的保障。我们制定了相关政策,对于保卫人员个人受教育培训的情况与其聘任上岗、评选先进乃至发放技能补贴等待遇直接挂钩。对于各基层巡逻队,我们把保卫人员培训的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不参加培训、培训不合格人员重新培训直至培训合格为止,对于不适合从事油田保卫工作的人员调离保卫队伍;将培训落实情况与其政绩和物质待遇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培训活动的效果落实起到积极的保证作用。二是学习材料上的保障。我们先后为基层队配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小全书》、《中国共产党党员法律知识学习丛书》、《犯罪心理学》和《见义勇为及其行政法规》等法律法规书籍60余种,鼓励保卫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油田保卫工作发展的需要。三是器材上的保障。为同志们专心自学解除了后顾之忧,极大地调动和维护了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大队两位同志结合岗位实际,分别撰写了《浅谈石油企业文化标准的创新与发展》、《浅谈新形势下企业基层支部建设》的论文,分别发表于部级刊物上。

卫生法律知识培训篇5

一、活动主题

“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行政”

二、集中活动时间

年10月15日至12月15日两个月时间

三、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为目标,以新出台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为宣传和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提升全市卫生系统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卫生系统干部职工遵章守法的意识和素质,为推进我市卫生系统法制建设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四、宣传和教育培训重点

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市卫生系统实际,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新修订《公共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省《年依法治省规划》、《省行政程序规定》、《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条例》等作为本次宣传和教育培训活动的重点,可适当增加《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内容。

五、活动安排

(一)组织职工普法培训学习(10月15至11月20日)。各单位要采取集中培训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合理安排集中学习时间,鼓励职工利用业余时间自学,要建立学习笔记、学习考勤制度,提高学习效率。

(二)举办法律讲座(11月上旬)。卫生局将邀请法律专家向局机关及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讲授《行政强制法》内容及应用;各医院、卫生院,局直各单位也要邀请专家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律知识讲座,提高职工的法律素养。

(三)安排一次普法考试(11月下旬)。根据此次集中教育培训内容,组织局机关、卫生监督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开展一次以《行政强制法》、《公共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省《年依法治省规划》、《省行政程序规定》《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条例》为重点的普法考试;组织局属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一次以《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条例》等法律法规为重点的普法考试。

(四)深入开展主题宣传活动(12月上旬)。由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围绕此次集中宣传教育重点内容积极筹备宣传材料,并于《传染病防治法》宣传日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期间在市区广场开展一次主题宣传活动,并联系媒体正面报道

(五)积极开展普法送法服务活动(10月15日至12月15日)。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开展好法律“六进”活动,重点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卫生法律法规、标准和卫生知识等,采用组织培训、讲座、咨询宣传,发放普法宣传材料,开通普法咨询电话,通过网站开设普法宣传专题或专栏等多种形式,组织一系列面向管理相对人和广大市民群众的送法服务,推进普法活动的深入开展。

六、有关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集中开展普法活动是加强全市卫生系统干部职工依法行政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活动的组织领导,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精心设计、认真组织实施,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卫生局将对各单位活动组织情况进行指导、督促和检查,对工作不深入、存在被动应付现象的单位将在系统内通报批评。

卫生法律知识培训篇6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立足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继续走在前列”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卫生强县”建设的总目标,继续深入开展卫生法制宣传教育,全面促进卫生工作的依法治理,推动我县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更好地维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目标和任务

(一)目标

通过“五五”普法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我县卫生系统全体人员的法律素质,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律意识,强化卫生系统依法治理的自觉性,提高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能力与水平。

(二)任务

1、加强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制度的宣传教育。把深入学习宣传宪法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根本任务,学习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方针和政策,努力提高我县卫生系统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宪法、法律意识,培养民主法制观念、爱国意识和国家安全统一意识,提高我县卫生系统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制理论水平,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2、围绕卫生工作重点,开展卫生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和宣传与卫生事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卫生法律法规,组织学习宣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别是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相关的法律法规,围绕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促进全体医务人员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自觉用法律规范行为,形成崇尚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为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3、坚持卫生普法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开展。认真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严格依法行政程序,强化行政行为监督,建立和完善卫生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和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制。开展以食品安全、职业病防治、传染病防治和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等工作为重点的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我县卫生系统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维护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秩序。

4、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组织开展卫生法制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医疗卫生机构等活动,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卫生法制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卫生法律咨询和服务,营造学法、用法、执法的良好氛围。

三、对象、内容和要求

“五五”普法的对象是全县卫生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以及卫生行政管理相对人,其中重点对象是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单位的领导干部、公务员以及卫生行政执法人员。

(一)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单位的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大力推进领导干部法制教育制度化、规范化,把普法教育与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与党风党纪、反腐倡廉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通过经常性的法律、法规学习和研讨,使其能较为系统地学习和理解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增强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带头执行法律法规。

(二)卫生系统公务员及卫生行政执法人员要深入学习并深刻领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努力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忠实于宪法和法律,要掌握行政执法原理,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行政监察法、行政许可法和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要建立健全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群众举报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要进一步提高依法履行职权和依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严格依法行政,真正做到敢于执法、善于执法和秉公执法,确保卫生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

(三)要进一步加强对卫生专业人员的法制教育。要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卫生法律法规以及卫生部门规章,如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献血法、职业病防治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切实做到依法执业。各单位应当为卫生专业人员建立个人普法档案,将法制学习成绩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我局将把普法教育工作纳入各单位目标管理考核,并作为各种评先表彰工作的重要内容。

四、步骤和方法

卫生系统“五五”普法规划从20*年开始实施,到2010年结束,分为三个阶段实施:

(一)准备阶段(20*年)。全面、细致地做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为下一阶段的组织实施工作打好基础。

1、成立卫生系统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具体组织领导和部署卫生系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2、制定法制宣传教育实施规划。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五五”普法实施规划,并于20*年11月底前报县卫生局备案。规划措施要具体、切实可行,对普法阶段的各项工作作出具体安排。

3、培训普法宣传骨干。县卫生局于20*年年底前组织一期法制宣传教育骨干培训班。各单位要认真做好普法教材(资料)的组织征订工作,基本教材和“作业本”要求做到每人一册。

(二)组织实施阶段(20*年—2009年)。各单位要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确定阶段性目标,认真组织实施。要根据不同的普法对象,采取多种形式,分期分批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具体方法:

1、对党政领导干部,要建立健全法制讲座制度、理论中心组学法制度、法律知识培训考核制度,采取法制讲座、座谈会、培训班等方式,进行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

2、对公务员和行政执法人员,采取培训班、研讨班、法制讲座等方式进行培训,并把考试成绩作为年度公务员、行政执法人员考核的依据之一。

3、对全体医务人员,采取自学、辅导和考试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学习卫生法律知识。可适当采取举办培训班、讲座、作业、知识竞赛等形式,增加医务人员的法律素质。要把普法教育同岗位培训结合起来,将卫生法律基本知识列为医务人员上岗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

4、对管理相对人的法制宣传教育,可采取举办专题讲座、培训班、知识竞赛、法规咨询、法制宣传挂图、板报等多种形式组织法律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可以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进行生动活动的普法宣传活动。通过多样化的宣传形式,开展经常性的宣传教育活动,使社会公众学习和了解卫生法律的基本常识,提高维权意识,自觉遵守卫生法律、法规。各单位要利用每年的全国法制宣传日(12月4日)和消费者活动日,组织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三)考核验收阶段(2010年下半年)。按照“五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确定的工作目标,县卫生局对各单位组织考核验收。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普法组织,明确工作职责

局成立普法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局普法办负责全系统普法工作;局业务科配合做好医疗机构普法教育工作;局法制监督科配合做好卫生监督机构的普法工作。各单位要成立普法组织,加强制度建设,及时统计、汇总上报普法工作情况。

(二)落实普法经费,确保普法教材

各单位要保证法制宣传教育经费的落实,为干部职工提供法制教育必要的教材和资料,按照“五五”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要求,如期完成普法宣传教育任务。

卫生法律知识培训篇7

一、加强政治学习和精神文明、作风建设

(一)深入开展学习讨论活动。深刻学习和领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把学习全会精神与学习科学发展观和我县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全面实施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二)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围绕行政许可、监督执法、行政处罚等权力运行的重点环节,着力解决群众反映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落实整改措施,对照问题找差距,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转变作风,提高效能,保证卫生监督执法公正、高效、规范。

(三)加强宣传培训工作。一是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卫生法律法规及健康知识,提高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和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二是加强信息报送工作,提高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关注力。三是积极参加法律法规日宣传咨询工作,营造社会参与、配合、支持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良好氛围。四是举办各类业务培训班,不断提高经营单位的自身管理水平,增强守法意识。

二、加强卫生监督员培训,提高卫生监督人员业务水平

上半年,选派4人(次)参加省、市级举办的培训班。单位举办业务培训2次。单位参加业务培训的人员近60人次,提高了卫生监督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三、大力开展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等宣传

为让群众更多地了解卫生法律法规,开展《食品安全法》、《职业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和“食品安全行动“等专项宣传活动,悬挂横幅标语,发放宣传资料近500份。通过大力开展宣传,使广大群众更多地了解卫生法律知识,更好地配合我们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四、业务工作

(一)卫生行政许可

依法开展卫生行政许可,认真开展学习《行政许可法》活动,了解《行政许可法》的规定,明确卫生行政许可条件、程序、期限,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卫生行政许可实行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否定事项报备制、公开卫生许可审批程序、审批期限、准入条件和收费项目,为申办者提供须知等材料,热情接待申请人,耐心解释和指导申办人填写有关申请材料等,上半年共受理卫生许可12件(其中食品卫生许可10件,公共场所卫生许可2件)。

(二)传染病防治监督执法

为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出动监督人员15人次,对全县医疗、卫生、保健机构进行执法检查,全县共检查疾控(防疫)机构1个、县级医院1家、乡镇卫生院12家、学校医务室2家、村卫生室及个体诊所3家、民营医院3家,对发现存在问题的单位提出整改意见进行整改。同时还配合市督查组开展督查工作。

(三)食品卫生监督执法

1、我县辖区共有食品生产经营户198户(其中:餐饮业182户、学校〈营养餐〉食堂16户);从业人员423人,办理卫生许可证198户,办证率100%;办理健康证423人,办证率100%。出动监督人员200余人次,监督户数为198户(次)。

2、专项培训工作:举办了食品、餐饮业、学校、卫生管理人员、负责人等培训班,学习法律法规及量化分级管理的有关要求。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参加食品卫生专项培训近200人。

3、上半年出动监督人员56人次,对120余所学校(含托儿所)学生﹙营养餐﹚食堂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对不符合卫生的食堂提出整改意见。结合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要求,要求各学校对照标准对食堂进行合理整改和布局,卫生检查组对各学校食堂进行检查,经检查多数学校虽然有所整改,但仍存在很多隐患。

4、做好重大会议、接待的卫生监督工作:出动监督人员22人次,共参加政府重大会议、接待工作的食品卫生监督4次,针对各种接待不同特点,制订可行卫生监督方案,指导接待宾馆(饭店)做好接待前各项工作,强调食品安全的注意事项,按各自工作职责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制,保证接待工作的食品卫生安全。

5、开展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按照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要求,拟订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实施方案,从学校食堂和中档以上餐饮业开始,对法人及从业人员进行培训,要求及时开展自查,达不到要求的进行整改,逐步转变食堂和中高档餐饮业的卫生监督管理模式,提高饮食卫生安全水平。

(四)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执法

出动监督人员32人次,监督35户次,监督覆盖率为100%。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3家单位提出书面意见,责令限期改正。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知识培训,共培训各经营户负责人及从业人员40余人。

(五)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

对供水单位进行卫生监督,出动监督人员4人次,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六)化妆、保健品卫生监督

出动监督人员8人次,对县城9家化妆品、保健品经销单位进行卫生监督检查,未发现假劣化妆品在市场上销售,在日常监督同时,指导各经营单位索取相关证件建档备案。

(七)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监督执法

认真贯彻执行《职业病防治法》,进一步开展职业病预防工作,举办了有职业病危害单位人员参加的职业卫生培训班,提高了他们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和遵守《职业病防治法》的意识。落实职业病防治宣传周活动,出动宣传人员5人次,制作宣传展板5张,悬挂宣传标语2条,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接受咨询300余人。

(八)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工作

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开展严厉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出动监督人员6人次,开展专项整治前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使他们认识到无证行医属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了我县的个体医疗市场。

(九)公示牌上墙。为了让广大消费者明白的选择就餐场所和消费环境,上半年我所对县城17家公共场所和35家餐饮业经营单位进行了量化分级公示牌挂牌管理工作,做到了卫生、制度等级公示上墙。

五、存在问题

(一)监督执法经费不足,交通、通讯、取证工具缺乏。致使监督覆盖率、发证前卫生审查率、餐饮具的抽检率、从业人员体检率等都与“卫生工作规范“的要求相差甚远。对远离县城的乡镇的食品经营单位和公共场所,不能保证经常全面巡回监督,难以达到卫生规范要求。

(二)机构人员编制不够合理,人力资源匮乏,年龄偏大且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素质低,严重影响了各项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质量。

六、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加强内部管理,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和开展效能建设和行风建设,改善服务质量,树立文明执法窗口形象。

(二)加强监督人员的业务培训,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卫生监督人员业务水平和思想素质,转变观念,广开思路,开创卫生监督新局面。

(三)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卫生法律知识和对卫生监督执法的认识。

(四)积极争取政府加大对卫生监督执法经费的投入,保证工作正常开展。

(五)按计划分阶段开展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逐步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六)加大卫生执法力度,对违法生产经营活动给予一定的处罚,维护卫生法律的尊严,同时[,!]通过处罚促使管理相对人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主动配合做好相关的卫生管理。

(七)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学校的传染病监督工作。

(八)继续做好《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工作,开展职业健康维权行动。

(九)加大力度整顿个体医疗市场,坚决取缔非法行医,规范我县医疗市场。

卫生法律知识培训篇8

一、目标:

通过本方案的实施,进一步提高本院卫生技术人员的防病意识、进一步完善组织协调机制和监测报告制度,提高应急处理和医疗救治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严格控制传染病在本辖区内流行,保护辖区居民的健康,维护社会安定。

二、组织领导: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文件精神,结合本院实际,经院委会研究决定,成立本院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副院长及副院长(公卫科主任)任副组长,成员由门诊医生,住院部医生及护士,防疫妇幼专干兼任,(其名单见附件一)。负责组织、领导、协调、检查、监督本院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的有关工作,领导小组下放办公室,由本院防疫专干兼任办公室主任,其主要职责是:

1、制定本院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实施方案,制定年度培训计划的培训内容;

2、制定传染病培训、监督考核办法,并组织实施;

3、负责传染病知识培训的考试命题,阅卷等工作;

4、负责传染病防治知识的考勤,讲稿收集等工作;

5、负责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的日常工作。

三、培训计划及内容:

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利用每周二职工业务学习时间集中适时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非典型肺炎、假性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等,或根据主管卫生行政部门下发文件而定。传染病知识培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是提高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业务能力的重大措施,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本院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利用安排的学习时间,要认真学习各种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及有关法律法规,争取做好本年度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的各项工作。

1、程序:

(1)考勤防疫专干按规定的学习时间,组织协调本院培训,并准备好必要的音像设备及会场布置等工作,做好考勤记录;

(2)、授课人或主持人讲授、或由办公室工作人员组织观看有关教学光盘,完毕后讲稿交办公室;

(3)、听课人员要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可以相互交流,解除疑难;

(4)、按规定时间进行闭卷考试,并由办公室人员进行评卷,记录成绩;

2、有关要求:

(1)、全院职工及乡村医生全部参加,不得无故缺席;

卫生法律知识培训篇9

第二条本办法规定的各类卫生监督员是指依照上述法律、法规聘任的在法定监督范围内进行卫生监督的食品卫生监督员、传染病管理监督员、药品监督员、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员、化妆品卫生监督员、放射防护监督员、学校卫生监督员等不同类别监督员。

第三条国家实行卫生监督员资格考试、在职培训、工作考核和任免制度。县以上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对卫生监督员进行统一管理。

第四条各类卫生监督员由聘任机关发给全国统一的证件、证章。

第二章资格

第五条卫生行政管理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必须经卫生监督员资格考试合格,方可受聘为卫生监督员。

第六条具备下列条件者方可参加卫生监督员资格考试:

(一)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和监督管理实践经验:

1.从事卫生防疫或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具有科员以上职务的卫生行政人员;

2.从事卫生防疫或药检工作一年以上,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或已取得医(技)士以上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经省辖市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有关法律知识培训合格。

第七条卫生行政管理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取得卫生监督员资格考试合格证书后,经法律、法规授权机关聘任方可成为相应专业的卫生监督员。

第三章任免

第八条卫生监督员在下列机构中聘任:

(一)县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其他有关部门卫生主管机构;

(三)各级各类卫生防疫、防治和药检机构,必要时也可从乡镇(街道)一级卫生机构中聘任。

第九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为完成特定的卫生监督任务可从全国聘任国家特派的卫生监督员。

第十条为辅助卫生监督员执行监督职责,可依据法律、法规规定聘任助理监督员或检查员。

第十一条下列情况之一不得被聘任为卫生监督员:

(一)非在职人员;

(二)专职实验室的检验人员;

(三)因健康原因不能胜任卫生监督任务的人员;

(四)省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为不宜从事担任卫生监督管理和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人员。

药品监督员的聘任,不受本条所列(一)、(二)项所限。

第十二条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对所聘卫生监督员的业务水平、法律知识和执法情况进行考核。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依法直接撤免或建议原聘任机关撤免:

(一)不符合有关卫生法律、法规规定聘任的人员;

(二)经资格考试、工作考核不合格的人员;

(三)不接受指定的业务培训或培训考试不合格的人员;

(四)在卫生监督和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中,有违纪违法行为并受过行政处分或刑事处分的人员。

第十三条各类卫生监督员资格考试、在职培训和工作考核规范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省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四条离、退休或调离卫生监督岗位的卫生监督员,由原聘任机关办理解聘手续。

被撤免和解聘的卫生监督员由原聘任机关收回其卫生监督员证件、证章、帽徽、标志等,并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第四章职责

第十五条各类卫生监督员在法定范围内,根据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或相应的监督管理机构交付的任务,行使下列监督职权:

(一)依法进行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监督管理;

(二)对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单位及经营药品的个体工商户的药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查、抽验;

(三)进行现场调查和监督记录,依法取证和索取有关资料;

(四)进行现场采样,提出检测项目;

(五)对违反卫生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进行处理;

(六)参加对有害人体健康事故、假药案和疫情的调查处理;

(七)宣传卫生法规和业务知识,指导、协助有关部门对有关人员进行卫生和药品知识培训;

(八)执行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管理机构或药品监督管理机构交付的其它监督任务。

第十六条各类卫生监督员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各项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技术规范和工作程序等。

第十七条各类卫生监督员必须做到:

(一)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作风正派,实事求是;

(二)忠于职守,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三)风纪严谨,证件齐全,着装整齐,文明执法,恪守职业道德;

(四)遵守监督执法程序、标准、规范和制度;

(五)取证及时、完善,方法科学、手段合法;

(六)执法文书书写规范,手续完备;

(七)履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保密义务;

(八)不与被监督者建立经济关系,不担任被监督者的顾问或在被监督单位兼职;

卫生法律知识培训篇10

为促进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餐饮健康发展和食品安全双赢,急需了解、掌握影响我县餐饮业消费安全的因素,及时研究对策并加以解决,以进一步推动餐饮业发展。通过调查及日常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和与外地先进管理方法相比,我们也发现了目前餐饮业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急待解决的问题,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一、餐饮卫生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设施、卫生设施不足

1、房屋面积不足,功能分区不合理。

一些餐饮业租赁的房屋面积小,餐馆内设计、布局不合理,餐厨比根本达不到规定要求,也无存放食品采购的库房,餐饮单位的食品采购是保证饭菜卫生安全的第一关,大中型餐饮单位多数尚能达到要求,而老百姓日常就餐的小饭馆,既无供操作人员专门洗手消毒的设施,也无专门用来洗菜、洗碗的地方,采购回来进行加工的原料也无处存放,有的就放在餐馆门口,还有的就随便摆在操作间地上,用时捡起来洗洗就行了;二是在具体面积的限制下,大中型餐饮单位为了加大就餐面积,尽量缩小后厨的面积,操作间内通风设施差,导致操作间内烟雾缭绕,四壁黝黑;三是重餐厅装饰,轻后厨投入,一些餐饮业外面就餐大厅富丽堂皇、精致典雅,而后厨则相形见绌,里外不一。就小餐饮业而言,本身整体面积就小,也不注重装修,后厨墙壁污浊厚重。所以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投入不足是影响餐饮安全最根本的制约因素。

2、擅自更改加工场所布局

有些业主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在通过预防性卫生监督后擅自更改加工区域布局,减少餐饮生产加工面积,尤其是将冷荤间的面积转变为经营面积,破坏了餐厨比例,增加了餐饮单位的最大接待量,而且造成生产加工流程返流,容易造成食品的污染,甚至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3、常用卫生设施不足,使用不到位。

一些餐饮单位尤其是小型餐饮单位保洁及防蝇防尘防鼠设施不全,生产经营场所卫生状况差,常容易造成食品的交叉污染。另外,有的餐饮单位即使是有消毒设施也不使用。

(二)、餐饮业主和从业人员卫生、法律意识差

1、“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观念不强。

部分餐饮经营者并没有认识到卫生监督是为了使企业更好的发展,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而只注重效益管理,忽视卫生安全管理,放松餐饮加工或服务的卫生安全要求,不能形成有效的自律机制,在卫生监督员检查的时候,才“严于律己”,一旦监督员离去,则又放任自流;少数经营者对卫生监督采取对立做法,千方百计应付、逃避检查,隐瞒情况,妨碍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纠正食品卫生安全隐患或制止违法行为。一些餐饮业主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面对廉价的劳动力,都不愿掏钱为服务人员检查身体,办健康证,甚至有一些经营业主在卫生监督员检查时,欺骗执法人员,少报从业人员数量,来增加自身收入,造成了一些餐饮业始终存在不安全隐患。

2、从业人员卫生安全意识淡薄。

餐饮业的从业人员流动性大,普遍的文化素质不高,卫生意识和个人卫生习惯差。如有的从业人员不经意拿公用抹布去擦拭油腻的托盘,甚至有些员工炒菜时用手抓菜尝咸淡,上完卫生间后不洗手等行为,如果觉察不到,可能会不知不觉地铸成错误,严重影响餐饮业卫生安全,甚至有的食品从业人员无健康证明上岗。

3、原料采购把关不严

一些餐饮单位进货渠道较为复杂,品种杂乱,采购时索证意识不强,原料质量往往难以控制。

4、超范围、超能力加工食品

一些餐饮单位在不具备相应卫生设施、条件的前提下超范围生产加工危险性相对比较高的冷荤凉菜等食品,另外一些餐饮单位超能力经营,造成食品安全隐患。

二、餐饮业卫生安全存在问题的原因

1、从业人员素质差,人员流动性大

对年进行过培训的餐馆从业人员素质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县现阶段餐饮从业人员学历主要以初中及以下为主(60.7%),其次为高中或中专(39.1%),大专及以上仅占到0.2%。以上资料反应出现阶段多数食品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有限,文化基础水平较低,缺乏必要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食品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同时小餐饮业稳定性差,业主变动较大,店面短期租赁、试营业现象较为普遍,从业人员流动性较大,不容易形成良好的卫生行为。

2.食品从业人员培训工作落实不够。

食品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是影响餐饮业质量好坏的关键,目前办公场所限制,培训基础硬件不具备,所以培训的深度及实用性均达不到要求,因此形成了短缩培训学时、消减培训内容、不能保证培训的结果,导致培训工作的不深不实,忽视质量,流于形式。再加上人员流动性大、临时性观念强等,造成食品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缺乏。

3、餐饮业准入门槛低

餐饮业尤其是小型餐饮业对生产经营面积的要求偏低,使大量的小型餐饮的数量快速增长,另外小型餐饮业生产经营面积小,功能分区不明确,容易造成生产加工环境的脏、乱、差,从而造成食品的交叉污染,带来食品安全隐患。

4、卫生监督人力资源不足,素质不高,监督手段落后

餐饮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卫生监督的力量没有随着餐饮业数目的增加而得到加强,导致出现相对管理真空。目前卫生监督局22人,财政拨款21人,临时工1人。截止2008年底,我县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医疗机构等被监督单位2000多户;卫生监督人员不仅数量少而且综合素质不高,高级技术职称和高学历人才少,中低学历职称甚至非专业人员多,少数监督员仅能胜任“跑跑颠颠,吆吆喝喝”这样的“体力劳动”,而真正掌握法律,熟悉程序,精通文书的综合性人才匮乏,这也大大降低了卫生监督工作的技术含量,使得先进管理模式难以在基层真正推广;卫生监督工作中缺少必要的仪器和设备,尤其是快速检测设备,现场监督仍然停留在比较原始的感官检查和手写笔录,工作效率较低。

三、建议与对策

1、加大对餐饮业基本设备的投入。

把好预防性监督关,加强对餐饮业管理,使其提高认识,加大对卫生条件的改造,从而提高企业经营标准,提高经营层次。

2、提高餐饮业准入门槛。

目前小型餐饮业的审批标准门槛较低,大批的小型餐饮业不断涌现,存在诸多食品安全隐患,给卫生监管工作带来困难,因此提高餐饮业尤其是小型餐饮业食品卫生审批标准及硬件要求,减少小型餐饮业在餐饮企业中所占的比例,是提升食品卫生整体水平的关键措施。

3、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建立企业内部长期有效的食品卫生知识宣贯体系。

加强对餐饮业卫生工作技术指导和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逐步提高业主和从业人员法制意识和卫生知识,不断提高经营业主的守法能力和自觉性。一是严把培训效果关。可以借鉴其他行政部门的考试方法,采取微机考试制度,由计算机随机生成题库,采用上机考试的方法,通过考试者颁发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杜绝人为因素造成的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卫生知识水平不达标;二是对被处罚单位和负责人开展针对性培训。加强卫生知识教育和卫生行为的培养,提高卫生知识水平,促使改变不正确的卫生态度。将培训与卫生许可挂钩,使其自觉执行和维护卫生法规及相关卫生标准要求;三是建立企业内部食品卫生管理员制度。选取教育程度较好的食品从业人员担当食品卫生管理员并明确其职责,以食品卫生管理员为中心,建立企业内部培训机制,通过定期对食品从业人员的培训,使从业人员食品卫生知识得到巩固和更新,建立食品卫生知识宣贯长效机制,带动企业整体食品卫生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