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仪式感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3:05:06

心理学的仪式感篇1

关键词:仪式;场域;素材;情感;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2)04-0088-07

仪式始终镶嵌在大学的生活链条中,它以丰富的形式、充满感情的表达方式、众多的参与者、以及动人的口号,让波澜不惊的日常生活出现迷人的一面,有时让人期待,有时让人回味,充满了道德意蕴。仪式的道德教育作用可能有大小之分,但在道德价值上并无高下之分,因为道德价值是内在的,不可比较的。

一、仪式生成了道德教育的场域

仪式充当着教育的职能,但仪式不是教学,不是课程,不是学术研讨,不是知性的道德教育,也不像虚拟的网络交流,而是一个特殊的场域,以情绪体验、观念传播为主要形式的道德实践。

(一)仪式是大学生活的组成部分

物质的东西可以在空间中转移,但诸如信仰、观念、情感却不能自由转移,大学一直在思考和尝试如何实现这些非物质文化的传播与灌输,除了课堂,还通过其他途径。仪式就是一种人为创设的环境,不能因为仪式是被精心设计的生活,就把它排除在生活之外。

大学选择需要的仪式作为教育载体。与社会环境相比,学校教育提供的个体道德成长的环境具有系统性、可控性,是有目的、有计划的。[1]从大学仪式的变迁中,可以看出,无论是从传统礼俗还是西方文明,无论是从社会风尚还是意识形态,大学都是有选择地把仪式安排在生活之中,作为道德教育的隐性课程。大学会选择具有传播功能的仪式。仪式是一个信息传播的媒介,大学的仪式动辄几百上千人,在仪式过程中传播某种信息,灌输某种思想无疑是最经济,也是最便捷的。所以,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通常会放在升旗仪式、开学典礼这样的环节进行。大学还会选择具有组织功能的仪式。学生在未组织前是一个异质性很高的群体,正是在仪式中学生才能聚集到一起,体验到共同的身份带来的荣誉感和组织感,并产生维持群体团结性的集体意识。所以,仪式是把异质性群体向同质性群体进行整合的非常有效的办法。军训的阅兵仪式、运动会中的运动员入场仪式,无疑是展示社会成员高度组织性的绝佳时机。大学还会选择具有展示功能的仪式。大学的庆典仪式向师生、校友、社会展示曾经获得的光荣与成就,将大学多年的成绩集中地、浓缩地、艺术化地展示出来。在庆典中,学生了解了大学的声望以及对社会的贡献及影响力,培养了对母校的自豪感,培养了个人的自信心。

大学固化必要的仪式形成制度。这是大学对生活领域进行道德教育渗透比较有效的一种方式。让仪式成为例行性活动,让其在学生的生活中占据更多的份量,发挥更大的作用。它的积极面在于,可以将认为有益的仪式重复持久地、有规律性地操演,加强教育的效果。符合心理学的机制――重复就是强化。但它潜在的危险在于,如果过于强调仪式的习惯性存在,会导致道德内涵的式微和形式感的畸重,从而出现仪式的空洞。开学典礼似乎成为每一所大学对新生的入学教育的启蒙。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相聚在一起,一场仪式就要形塑他们对学校的历史的认同,对学校风格的理解和继承,对学校传奇人物与事件的景仰与兴趣。虽然一个典礼有丰富的容量,但是除非大学文化底蕴的绵厚,在仪式之前已产生足够大的影响,否则只依靠仪式的技巧性来达到这个功能其实是很难的。毕业典礼似乎成为每一所大学对毕业生所能抓住的最后一节道德课。以毕业为主题的歌曲萦绕在耳际,提醒着这是一个生活了四年甚至更长的地方,是一个有着师生情、同学情,甚至是产生过爱情的地方;礼堂里的横幅、标语提示着这里将举行与自己有关的最后一次典礼;师长的谆谆教诲和学弟学妹的祝福以及一生可能只穿一次(一种颜色)的学位服,真切地告诉毕业生,即将进入人生新旅程,摘下了校徽也就意味着摘下了母校的宽容与关爱。

大学还有条不紊地安排好历史纪念仪式、传统节庆仪式,以及国家交给的政治仪式,编入大学整个运行的日程表中,使之制度化。这些仪式与教学、讨论、娱乐、运动等生活以系统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建构了大学的生活。

(二)仪式是大学生重要的生活经历

学生或多或少地参与或经历了某个或某些仪式。仪式为学生社会身份的转换提供演出的场域,它还构成群体的生活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被分配为各种角色,在不同的仪式情境中获得体验,不但完成了身份的转变,而且获得心理与经验的成长。

仪式是群体性生活。这里的群体不是人的数量上的集合,根据涂尔干(emileDurkheim)的社群理论,群体是具有共同认同和团结感的人所组成的人的集合。构成社群的精神要素,涂尔干称之为“集体意识”(collectiveconscience)。个人意识到他是属于这个群体的,对这个群体有感情,愿意为它付出,个人与群体有了情感上的联结。道德是集体意识的表达与体现,而不是冷冰冰的强加在个人身上的生硬纪律。道德的意义必须放在个人与其群体关系的角度上来理解。群体内的成员相互作用和影响,共享着特定的目标和期望。群体成员互动越频繁,感情越深厚,活动的一致性就越高,其行为就越符合群体的规范。[2]群体充满着组织的特性,作为组织中的成员,仪式对行为的要求具有高度的模式化特征。

仪式存在角色分配。角色是“对群体或社会中具有某一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3]110。在现实生活中,个人作为共同体的成员,其道德生活是通过其不同的身份来发生联系的。每个人通过角色而存在,并在鲜活而又复杂的现实关系中具有了不同的道德规定性。学生既是仪式中的行动者、创造者,也是被动者、形塑者。学生在仪式中充当的角色有时是主人仪式的参与者和受教育的主体,有时是观众仪式的观礼者,有时甚至是道具庆典仪式中的观众常常具有这样的功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中,学生常常会根据角色的不同来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与自我形象。学生对角色的学习就是“领会在某一特定身份被期待的或是必要的行为,把握好身份的规范,学会扮演与我们的身份联系的角色。”[3]110

仪式就是道德实践。仪式过程是学生亲历性学习、体验性学习道德的过程。仪式中充满着礼仪,礼仪的要求主要是礼节与仪表。在仪式的发展和演变中,一些与历史发展潮流不相适应的礼仪被淘汰,繁文缛节被简化,而那些最能体现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风貌的礼仪,并被继承和发展。学生在仪式中对礼仪的执行与遵守就是一个道德实践的过程。仪式中的礼仪,不仅包括言行的外部表现――礼节,还包括仪节所蕴含的内容――思想。从礼节方面看,主要是待人接物的交际规范,比如恭敬诚恳、善良宽容、礼尚往来、入乡随俗等等;从礼貌方面看,包括对人的容貌颜色、视听坐卧、衣冠饮食、行止揖让等。仪式中参与者的行为必须合乎礼节具有道德的意味,参与仪式过程就是道德实践的过程。

倪辉:场域、素材与情感:大学仪式的道德维度

(三)仪式是充满德性的生活

虽然仪式并非是道德教育唯一的托付者,但仪式具有道德教育能力是不容忽视的。教育的主要效果是过一种有丰富意义的生活。所以仪式不只是成为一个道德讲台,它更应成为一种充满德性的生活方式。

仪式不能仅仅创设规范。尽管在仪式中充满着应该这样,不应那样的规范,但我们不能用规范来定义道德价值,仅仅通过规范,我们对道德仍然是隔膜的。因为,“人设立规范本来是为人着想的,如果变成只为规范自身着想,又如何能尊重人?规范是必需而且应该遵守,但却不值得尊重,因为道德价值落实在规范之外而不是在规范之中”[4]。仪式中对秩序、角色分配、话语权的掌握,程序安排是有一套规范的,但规范的存在必须是有道德的意义做支撑,否则就是对人的精神伤害,也是对仪式自身的否定。如果规范与道德的要求相悖,则本来就不值得尊重;如果它与道德契合,那么,实际上我们所尊重的是道德而不是规范。

仪式可以创设道德情境。仪式创设的道德情境应该超越规范伦理而追求德性伦理。不同类型的仪式可以创设不同的道德教育情境。比如,宣誓仪式架起了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桥梁。在宣誓仪式中,宣誓人对自己的承诺进行形式上的放大,置于公众的视野,形成监督的压力。宣誓仪式强化了对特殊责任或权利的边界的标识,用道德约束力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又如,对革命英烈的纪念仪式,更迭不辍的历史如何融入到现代的生活进程之中呢?如何让陈旧的历史故事仍然焕发着迷人的想象力与新鲜的感受性,而不是逐渐固化在日益失效的文字与刻板的仪式操演中呢?哈布瓦赫(mauriceHalbwachs)从宗教仪式中觅到了法则:“借助过去留下的物质遗迹、仪式、经验主义和传统,并借助晚近的心理方面和社会方面的资料,也就是说现在,重构了过去”[5]。这个启示就是如果纪念的内涵躲在历史的阴影中,缺乏当代意识的解读,那么,仪式可能只是单向度的对先烈、先贤的缅怀追思,而不是充满历史反思,那么纪念仪式很可能变成一场抒发“怀古之幽情”的艺术表演,而不是意味深长的道德教育。

仪式更应充满德性。将德性从教育过程中抽离是教育的异化,“失去道德热情的教育实际上是没有方向的教育,不知何方是自己的目的地”。[6]仪式作为教育的一种方式不能迷失自己的方向,摆脱道德价值的无根。有研究表明,“要让价值观在学生生活中起着更大的作用,这要比改变价值观的内容更重要。其任务是使价值观人性化和个性化,并使它们之间一致。”[7]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的仪式对道德教育产生功效,不是通过改造大学生的原有价值观,而是唤醒大学生价值观中正确的那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在仪式促进价值观的人性化和个性化方面做文章。不幸的是,目前仪式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漠视人性和个性,强调共性。

尽管仪式中掌握话语权的不一定总是先进人物,但仪式应该更多地让榜样现身;尽管仪式的礼节无法回避对身份地位的考虑,但应该尽可能给不同的角色以充分的尊重与理解;尽管仪式在建立信仰方面力不从心,但仪式应该追求高尚,追求理想主义。固然,仪式不是美德袋,无法将道德的一般原则统统装进去,但它是一个高明的设计,是一个表演性的场域,德性如何体现在仪式中正是仪式的设计者、组织者应该研究的问题。实事求是地说,仪式的功能不一定都对人的道德发展起到有效的作用,仪式需要在主体与客体、具象与抽象、明显与隐匿、无限与有限、现实与理想之间切换、交流、渗透。所以,如何让仪式充满德性其实是教育的智慧。

仪式生成了道德教育的场域,所以要把仪式放在生活中进行考察,不能与生活割裂。在生活情境中,让教育工作者和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能够深切地感到了解事实、观念、原则和问题的重要意义。”[8]

二、仪式提供了道德教育的素材

仪式无论是形式、内容、环境氛围、时间与空间、象征符号、还是结构性的程序,乃至仪式自身呈现的诸多矛盾性等等,都提供了道德教育的素材。

(一)仪式蕴含礼仪――道德规范

仪式中蕴含着礼仪。杜威(JohnDewey)认为,“礼仪的起源与道德的起源是同步的,礼仪的发展与道德的发展也是同步的,与此相应,礼仪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道德形态。它的本质特征与普遍的道德形态是一致的。”[9]62礼仪表现的内容,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志。礼是抽象的,由一系列的制度和规定构成,既是人际间交往的伦理准则,又成为社会的观念和意识,规范着人们的言谈举止。而仪则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程序和形式。伽达默尔(HansGeorgGadamer)曾经对仪式进行现象学的描述:“在遵守的过程中体验庄重仪式是比语言更深的实践层次,因为它不仅像语言或对话那样,要遵守学到的规则或达到规定的目标,而且它实际上还培养了人的正确感。在一个仪式中出错就是无礼,仪式中养成的行为的分寸感就是所谓正确性的基础。”[10]他揭示了人类团结的存在论基础,同时也说明仪式中的礼仪就是维系正常有序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落实在人际交往的分寸、尊重、秩序、气质、风度等方面上。一个道德的人,往往是一个识礼、守礼、行礼的人,并时时操守礼范,处处体现礼态。

中国传统的礼仪系统化的标志是“吉、凶、军、宾、嘉”五礼,它构成了古代礼仪的基本纲目。不过,它虽然对调节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却强调维护了封建宗法等级关系。礼仪是文化,有精华有糟粕,学校仪式中必须有所取舍。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那些具有共通性、普遍性的礼仪,同时还要尊重当代社会多样化的特点,适应当代社会的生活节奏,让礼仪向简便易行的方向发展。仪式的“方位礼仪”具有特定的尊卑含义。现代方位礼仪摈弃了古代浓厚的封建等级伦理观念,发扬了民族礼貌的优良传统、尊敬尊长的社会美德、尊人谦己的民俗风尚。[11]现代仪式中的以上为尊,以中为尊,面南为尊,就是从中继承而来。仪式要注重服饰礼仪。服饰反映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与内涵气质,服饰不仅要与自身条件适切,还要与仪式性质、仪式氛围相适应。仪式中还要注重仪表与语言的礼仪。仪表礼仪可以振奋精神与尊重他人。语言礼仪可以融洽沟通,有效地传情达意。

总之,礼仪是一种道德精神的外显行为,是一种向善的行为。“立于礼是处世之善,行于礼是为人之善,让于礼是交往之善。遵守规则,是公共之善,温良恭谦是平和之善;彬彬有礼是和谐之善;仪式庄重是尊重之善。”[9]101-108礼只有内化为道德意识,才能形成自觉的道德行为,才能发挥仪式的教育功能。

(二)仪式营造氛围――道德体验

仪式是一种体验德育模式,运用品德行为、象征符号、实物演示、音像传播等手段,借助可视、可听、可感、可悟的介质,为学生创设情境,以情境的直观性、形象性对学生产生刺激,激起相应的直觉体验。纳日碧力戈认同格尔茨把巴厘岛的仪式看作是“国家剧场”的观点,提出“人格融化在仪式中,仪式中充满人格”,[12]仪式创造了一种类似于“天人合一”的忘我境界。由此可见,仪式营造的氛围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对人的影响之巨。大学的仪式不管是为了形式,还是属于形式,它本身是一种社会存在方式,是公共意义得以产生的场所。它把认为具有共同利益和目标的人们有序地联合在一起,使其意识到他们在道德上的一致性。仪式不仅加强了参与者与仪式目标的关系,而且也加强了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大学使仪式成为表达情感和加强团结的一种主要途径,也是进行教导和道德训诫的一种重要手段,使组织成员有团结感,有意义感,有安全感,有认同感,总之,让学生群体成为一个道德共同体。

仪式中的象征符号有助于营造氛围。特纳(Victorturner)认为,仪式中存在着“支配性象征符号”,它“在不同的仪式语境中出现,有时候统辖着整个过程,有时候主宰着某些特殊阶段,其意义内容在整个象征系统中具有高度的持续性和一致性”[13]31。支配性象征符号可以是具体的物质,也可以是抽象的某种权力。比如在升旗仪式中支配性象征符号是国旗和国歌;在入党宣誓仪式中则是党旗与国际歌;在哀悼仪式中支配性象征符号则是哀乐与黑色;在颁奖典礼中则是颁奖曲与红色;在校庆仪式中支配性象征符号是凝炼着文化意涵的校标(徽)、校训、校歌;在学位授予仪式上则是象征着学业等级的学位服和帽穗被轻轻地一拨的瞬间……由于仪式的支配性象征符号是高浓缩意义的行为符码,所以它能够将道德、规范与强烈的情感刺激紧密相连,在整个仪式氛围中,兴奋的情绪、感官刺激与象征符号一起发挥作用,使得“规范和价值观渗透着情感,粗野的、原始的情感因为与社会价值的联系而变得高贵起来。令人厌烦的道德约束转换成为‘对美德的热爱’”[13]29。

以汶川地震后的哀悼仪式为例,来看仪式氛围的影响。从形式上来看,国家利用古老的仪式形式来表达哀思;从时间上来看,选择5月19日,与灾难发生日正好距7天,这又与中国传统的“头七”时间一致,表明尊重传统礼俗;从哀悼行为来看,点烛、降旗、鸣笛、默哀这些象征行为既来源于礼俗(比如点烛来源于点长明灯)又超越了传统礼俗(默哀是对哭丧习俗的革新),显得更为理性与文明。以特纳的“阈限”概念和“反结构”理论来解释,哀悼仪式过程就是“阈限期”。阈限前代表着正常的结构和秩序,阈限期以仪式的形式打破了常规(比如降旗、鸣笛、默哀这些非常举动)代表着反结构,阈限后则代表调整后新的结构秩序。仪式前、仪式中、仪式后就是一个“结构(日常社会)――反结构(仪式行为)――结构(日常社会)”的社会过程。古代丧葬仪式的隆重是为了表达对死的重视,以驱除不祥,达到振奋人心,恢复常态,巩固群体的目的。而学校的仪式则是进行了一次生命教育――对生命意义的体验。静穆的校园停止娱乐与庆祝,唯一刺激人听觉的是汽笛的长鸣,国旗下降象征着国殇之巨痛,默哀的三分钟留出生者与死者心灵交流的时间,自发的烛光祭奠是生者对死难者的祈福。仪式过程弥散着对逝去生命的追思,对生命脆弱与自然伟力的重新理解,同时也是对生者哀伤心绪的心理治疗,达到了悲痛感情的释放与缓解。其次也是一次政治教育,围绕不平凡事件举行的仪式能够巩固民族情感,展示国家权力。孔子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吾不与祭,如不祭。”[14]这是说在祭奠仪式中,人要有诚意,要有真感情,要是没有诚意就不如不祭。但是如果只有真情,而没有一种适当的形式来表达,真情也会受到限制。所以仪式具有激感、放大情感的强大功能。

(三)仪式传递观念――道德教化

仪式通过显性与隐性两种方式传递道德观念。有时通过在仪式中展示道德楷模或传播道德观念,有时通过操演的程序暗示道德的存在。

仪式通过榜样树立道德标杆。“大多数人类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获得的。通过观察他人,人们形成了自己的行为准则,而且在将来的某些时候,这些被编码的信息会为行为提供指导”[15]63。大学经常设置颁奖仪式、表彰仪式来树立学习的榜样,通过对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的展示来表明大学所重视的价值观,建立行动的准则。如果没有仪式,榜样会淹没在日常生活的琐碎细节中,只有亲近的人才会知晓,但无法在更大范围内激励大众。仪式中的榜样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他人”的角色。榜样提供了具有积极意义的参照价值与标准,这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通过仪式,将道德的楷模从生活中抽离出来,与一般人保持距离,当然是置于比较高的位置,产生一种戏剧上称之的“间离效果”,同时将榜样的道德内涵抽象、浓缩、提炼,向仪式成员集中展示,给予恰当的评价,并配之以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从而达到示范效果。示范(modeling)的特殊优点是“借助特殊的符号化的榜样媒体,将具有广泛适用性的知识同时传送给很多人。利用字词和表象所表征的行为的观念,观察者们就能超越他们所处的环境的约束”[15]63。

仪式通过内容传递道德准则。在众多的仪式中,以语言作为支配性象征符号的仪式不多,宣誓仪式可以算作特别的一种。中国的文化传统没有宗教意识,中国的大学里也没有宗教情怀,但中国的大学里有政治教育和政治信仰,如果说“政治乃是被复兴的宗教”[16]7对于大学有点言过其实的话,但有一点却是不容置疑的,一些政治仪式确实是充满着宗教般的神圣感。仪式内容以高尚的目标引导人,仪式形式以良好的氛围陶冶人,以积极的情绪感染人。宣誓仪式通过自我暗示、他人暗示,朗诵过程就是承诺的过程,形成对政治道德的“标定”,誓词本身是公认的道德准则,本身具有强烈的道德约束力。

仪式通过操演暗示道德观念。持生活德育论观点的学者高德胜认为“个体对道德的学习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通过接受暗示来完成的”[17]。仪式操演过程常常是道德暗示过程,学生在参与仪式过程中接受了大量道德暗示的信息。首先是仪式象征符号的暗示作用。比如在仪式座次的安排和席卡的位置,暗示了谁是主谁是宾,以及地位的尊卑。换句话说,在没有特殊安排的情况下,绝不会有学生认为主席台或贵客席有自己的位置,也不会把设置席卡的位置作为自己的座位。其次是仪式程序的暗示。比如,仪式时间到了,有人未到不能开始,通常暗示着此人是重要人物;反之,虽然有人未到,但仪式按时正常开始,这就暗示着未到者不是重要人物。这样的例子多了,就由此判断,仪式时间可以为重要人物推迟,学生不是重要人物所以要准时,最迟到达的人物一定是重要角色。再者是仪式群体情绪的暗示。莫斯科维奇(monsieurSergemoscovici)说群体是“由易受暗示影响,易走极端,可训练以及多变的个体组成,这些个体屈从于外部世界的变迁”[16]158。在群体中,每一种感情和行动都有传染性,其程序足以使个人产生崇高感、神圣感、奉献感,甚至牺牲感。思想和感情在暗示和传染的作用下趋于一致,并能够迅速被转化为行动。所以几十个人的升旗仪式很难让人心灵触动,而上万人的升旗仪式则让人热泪盈眶了就不难理解了。

三、仪式孕育了道德教育的情感

法国社会学家勒庞(GustaveLeBon)对大众心理学深有研究,虽然是对集体主义持异议――群体具有“感情的强化”与“理智的欠缺”[18]的特点,但正是这一精辟的见解也提示了仪式作为一个群体活动,它的基本心理机制是:起作用的因素不是理性,而是感情。仪式既表达感情,也依赖感情。所以,仪式效果不佳,很多情况下,可能不是缺少理性,更可能是缺少感情。

(一)仪式性质定位道德情感

不同的仪式具有不同的情感基调。这一点对于参与仪式的人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个体最初对情境所作的定义往往是为了后续合作行为提供一个程序表,……任何一种情境定义都具有明显的道德特征”[19]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某一个仪式只能定位一种情感。有时仪式的情感是复合的,这取决于仪式的结构与功能。

升旗仪式格外强调秩序与肃穆,并因此限制个体行动的自由(不能随意走动,目光随国旗移动),特别地创造出接触的间离(观礼者一定不能处在旗台的位置),使观众处于一种对表演者深感神秘的状态之中,给感情提供一个理想化和酝酿升腾的空间。这种仪式高度程式化,对细节精确化要求很高,所以情感基调是非戏谑的,庄重的。庆典仪式的特征是玩耍性的、戏剧性的、审美性的。它是临时的庆祝共同体,追求短期的高峰体验。格兰姆斯(RonaldL.Grimes)认为庆典仪式中“不存在交易、不存在人们所追求的利益和目标,也没有巫术”,是“仪式化的游戏”[20]。如果说庆祝本身有目的的话,唯一的目的是自我满足,它以艺术的形式,进行虚构的表达,当身临其境时,一系列现实问题都会消失。所以,庆典仪式的情感基调是狂欢的、娱乐的,有时也可以是戏谑的。

涂尔干认为举行仪式的目的主要是,“唤醒某些观念和情感,把现在归为过去,把个体归为群体”[21]。情感的唤醒其实也暗含着,不仅是使人的情感变得崇高,而且也使情感变得确定。仪式就是这样根据其性质的不同,以高度结构化、标准化的形式,既实现了对情感的表达,也实现了对情感的控制。

(二)仪式禁忌强化道德情感

民俗中的禁忌大多以趋吉避凶为目的,但隐藏着道德的胚胎。“因为禁忌的基本叙述模式是不要做什么,否则就要受到惩罚。”[22]而宗教仪式中的禁忌则是表达对神的敬畏,不过,涂尔干认为作为禁忌体系的消极膜拜对于培养个体的宗教性和道德性有着最为重要的积极作用。

大学的仪式显然不具有民俗仪式的神秘性与功利性,也不具有宗教仪式的高度神圣性,但作为世俗的仪式,它在培养与净化道德情感方面却有一定的作用。大学仪式中的禁忌更多的是以对越轨行为的约束力量存在的。罗伯特?默顿对越轨的鉴别有两种:反常越轨与不遵从越轨。前者指基本接受社会规则的合法性但却因个人目的而违犯。后者则认为规则本身不值得遵从,所以通过蓄意地违犯进行道义上的挑战。[3]230大学仪式中的禁忌一般是通过对反常越轨的反对与控制来强化道德情感。只有对越轨行为的有效控制,高度形式化了的秩序才能得以进行,参与者才能按规范行事,才能营造出所需要的气氛。仪式中的禁忌通常指向礼仪。因为礼仪需要克制行为的自由与随意性,是为了给秩序、文明、神圣等有价值的东西让度空间。比如升旗仪式中,国旗不能倒挂、不能污损;仪式过程中不能随意走动,不能喧哗等等,这些都是行为禁忌。如果违犯,则视为越轨。

大学是一个追求真理、科学、理性的场所,所以,学校仪式中情感的表达往往是理性的、节制的。无论是热烈的节庆狂欢,还是纪念哀悼,都充满着节制感和控制感。不加控制的情感是粗野的,而对行为的节制恰恰是对道德情感的强化,因为道德情感应该以理性、文明的方式表达。

(三)仪式美学升华道德情感

仪式的主要特性之一是表演性。利奇(edmundLeach)认为仪式的行为方式是表达性的,并且主要是“美学的表达”。表演性给艺术创造提供了空间,作为教育行为和表演行为的复合体,仪式的美创造了超越庸常的体验,而超越性是人的理想本性,是不断面向新的意义的生成。仪式美常常借助艺术的形式达成。苏珊?朗格对艺术与情感关系的理解是“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再现外部现实的形象,然而这些形象都为了将内在现实即主观经验和情感的对象化服务的。”[23]

升华本来是指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欲望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是对本能欲望的通过高雅形式的替代性满足。仪式本身充满着艺术的表现力,如果将这些冲动或欲望,导向比较崇高的方面,使其以有利于社会和本人的形式表现出来时,欲望即得到满足,这个过程就是情感的升华。仪式需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段,对人的情感世界产生作用。艺术靠形式、色彩、节奏和韵律直接诉诸无意识,产生特殊的心理反应,通过非理性知觉触动人的整个身心。艺术首先作用的是直觉和情感,这条通路要比理性知觉短得多,直接得多。所以,仪式可能把野性原始的情感加以“净化”,使之理性;把消极悲观的情感变得积极乐观,使之平和;把紧张可怕的情感化解为明朗轻松,使之更具有建设性,也能把愉悦欢欣的情感升腾更为热烈和夸张,激荡人心。因此,“在某些场合,群体的品格可以高于组成群体的个体的品格,只有集体能产生高度的无私和奉献的精神。”[24]这种精神的产生常常是因为仪式的形式美对情感的升华,也正是由于这种升华能力,参与仪式的成员才能在情境中享受愿望的满足、精神的快慰,体验什么是“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

仪式作为道德学习的一种方式,有其特殊的机制。道德具有情感性,如果没有情感的体验、悦纳和升华,道德是不会内化为人的德性的,更不可能外化为德行。情感不仅支撑着人的道德认知系统,也是形成道德信念的重要基础。“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应该是体验者的认知活动、体验活动与践行活动的结合。”[25]

参考文献

[1]鲁洁.德育社会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62-63.

[2]黄建钢.群体心态论[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210.

[3]波普诺,D.社会学[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一种关于幸福和公正的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0.

[5]哈布瓦赫,m.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2:200.

[6]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07.

[7]里奇,J.道德发展的理论[m].姜飞月,译.黑龙江:黑龙江出版社,2002:82.

[8]杜威,J.道德教育原理[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48.

[9]蒋萍.礼仪的伦理学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62.

[10]张汝伦.德国文化对话、节日与仪式――伽达默尔及其哲学[eB/oL].科研工作者博客.企博网.(2003-08-05)[2008-03-05]./bloggermodule/blog_viewblog.do?id=459000.

[11]刘恭懋.方位礼仪[J].贵州社会科学,2001(2):105-108.

[12]纳日碧力弋.都市里的象征舞台:在京蒙古族那达慕及其符号解释[m]//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42.

[13]特纳,V.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m].赵玉燕,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4]孔子.论语?八佾[m]//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28.

[15]班杜拉,a.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m].林颖,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6]莫斯科维奇,m.群氓的时代[m].许列民,等,译.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17]高德胜.道德学习在生活中是如何发生的[J].南京师大学报,2004(2):77.

[18]默顿,L.勒庞乌合之众的得与失[m]//勒庞,G.乌合之众.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5.

[19]戈夫曼,o.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

[20]王霄冰.仪式与信仰:当代文化人类学新视野[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30.

[21]涂尔干,e.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498.

[22]万建中.禁忌与中国文化[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492.

[23]朗格,S.艺术问题[m].滕守尧,译,江苏:南京出版社,2006:13.

心理学的仪式感篇2

关键词:仪式教育医学人文教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1-0212-01

作为一项特定的社会活动,仪式教育不管在哪种场合或是处于任何背景,都属于一种体验式教育活动。仪式教育不仅能够对人们共同社会心理的培养产生积极作用,还可以促进行为习俗达到统一。同时,仪式还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仪式教育活动的开展能够促进社会文化得到充分传承,发挥并发展了社会价值,为医学院校能够培养出满足社会价值观要求的专业人才提供了重要的前提。为了促进医学人文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医学院校就应该组织多元化的仪式教育活动,为合格医务人员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仪式教育应用于医学人文教育的意义

1.强化对自身医者身份的认同

在医学人文教育中融入仪式教育能够强化医学生对自身医者身份的认同,例如,在“白袍宣誓”仪式和“授帽”仪式中,医学生通过参与这些仪式能够更加认同自己的身份,使其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显著增强[1]。

2.加强情感的聚合和统一

情感的聚合和统一是指人们在思想和感情上均达到聚合和统一,这两点的统一和聚合能够帮助人们更加轻松生活和工作,促使医学生情感处于积极的状态,进而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高效学习。积极的情感按照时间长短可以分为延长性积极情感和短暂性积极情感。而通过开展仪式教育调动的情感更多是属于短暂性积极情感,所以在开展仪式教育活动时,应该注意延长其情感有效期限。

3.促进价值观的传导和共享

在医学人文教育过程中,通过特定的仪式教育能够促使医学生的价值观实现共享和传导,为医学生群体统一价值观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传导具有一定的形式化[2]。

4.促使医学文化的传承

仪式教育主要是依靠营造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来熏陶医学生群体的精神,使他们在“白袍宣誓”仪式和“授帽”仪式中感受到其中的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仪式教育加深了医学生群体的文化记忆,促使医学文化内涵得到传承。需要注意的是,举行仪式时,前辈们应该为医学生们普及相关历史知识、人物背景等。

二、仪式教育应用于医学人文教育的形式

1.医学新生入学参与的“白袍宣誓”仪式教育

“白袍宣誓”仪式教育通常在医学新生入学之初进行,是新生入学后必须经历的一个环节。在现场庄严神圣的环境中,医学新生心怀敬畏,肃然起来的参与到“授袍”仪式和“宣誓”仪式活动中。全体医学新生庄重的穿着白大褂,并从宣誓起就开始担负其治病救人的使命,履行传承治病救人理想与信念的责任。在仪式上,医学界杰出的前辈将带领医学新生宣读“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在宣誓的过程中,不仅凸显了昂扬向上、积极拼搏的精神,还表明了自己矢志医学、不懈努力的志向[3]。

2.护理专业学生的“授帽”仪式教育

“授帽”仪式是护理学专业学生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是他们成为专业护士的关键性环节。在每年的五月十二日国际护士节或毕业典礼上,医学院校均会举行“授帽”仪式。在这一天,护理专业的学生在南丁・格尔塑像前,接过护理专业前辈手中的护士帽,然后由前辈们带领着宣读誓言,从此开始成为一名尽职尽责的护理人员。“授帽”仪式的举行宗旨是为了促使所有护理人员认真、严格践行人道主义精神,履行护理人员“预防疾病,减轻痛苦,保护生命”的职责。

3.“无语良师”的默哀仪式教育

“无语良师”又被成为“大体老师”,“无语良师”的默哀仪式是大部分医学生上第一堂解剖学实践课需要进行的首要工作,由解剖实践课老师带领医学生进行庄严的“无语良师”默哀仪式,学生们围站在“无语良师”旁,低头默哀3分钟,然后向“无语良师”行鞠躬礼,以此来表示对生命和“无语良师”的尊重,并表示出对“无语良师”无私奉献的感激和崇敬[4]。

4.实验动物的祭奠仪式教育

现阶段,部分医学院校在开展实验教学时,都会将实验动物祭奠仪式教育纳入教学内容中。学生在实验动物遗体的安放地点敬献鲜花并默哀致思。开展这种仪式教育是为了引导学生认真安置实验后的动物遗体,并促使学生珍惜实验标本,使他们能够更加尊重生命,进而促进其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得以明确树立。

三、仪式教育应用于医学人文教育的注意事项

在仪式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应该避免仪式教育的形式化、套路化,促使仪式教育功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使医学文化内涵能够通过仪式教育传导给医学生群体,促进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进一步坚定自身的职业立场,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5]。同时,在仪式教育的过程中,医学院校还应该注意将个性化、系统化的教育理念融入到教育活动中,促使仪式教育更加符合医学生的个性需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医学专业教育培养出的专业人才具有一定的职业特点,需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较为优质的医疗服务,因此在医学教育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而作为开展医学人文教育活动的重要途径,仪式教育对提高人文教育教学有效性、合理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仪式教育属于一种体验式教育活动,所以其开展能够帮助医学生直观的感受到自身职责的重大,并在其情感聚合、价值传导、文化传承等方面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朱建征,杨宜,董诺.仪式教育在医学人文教育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5,14(11):1117-1120.

[2]李云,莫碧珍.论医学生的仪式教育[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33(4):572-573.

[3]张俊.当下高等医学人文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医学与哲学,2011,32(15):64-66.

[4]方木水,肖凤,刘丹等.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价值取向[J].医学与哲学,2014(5):74-76.

心理学的仪式感篇3

关键词:内外兼修;礼仪;礼仪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11)07-014-03

当前礼仪教育蓬勃发展,在礼仪教育的实践当中涌现了各种各样的培训方法,总结起来,这些方法分为学院授课模式与商业培训模式。学院授课模式侧重于礼仪理论知识讲解,知识系统但操作性不足,商业培训模式侧重于实用性,针对性强但比较零散。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在礼仪教育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礼仪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意识到两种礼仪教育模式结合的重要性。笔者提出“内外兼修”的礼仪教育观,将两者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礼仪教育的水平。

礼仪教育就是从思想到行为对人进行改变,提升现代人的文明素养。在礼仪教育初期,从行为改变入手简单易行,容易看出效果,深受大众青睐;从理论知识入手有利于培养全面的礼仪观点,深入改变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到了礼仪教育中后期,就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既要重视行为改变的实效性,避免礼仪知识很多,而无法展现出来,成为生活习惯;又要重视礼仪内在认识,提升思想水平,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

开展“内外兼修”的礼仪教育是解决当前礼仪教育的困境的良方,笔者借鉴学习型组织构建的方法,从礼仪教育体制、审美观、团队学习和知行合一的方法开展礼仪教育。礼仪教育体制系统化避免了零散、无序的现状,为礼仪教育创造了良好社会背景;审美观的培养可以礼仪教育的境界;团队学习是开展礼仪教育的重要形式;知行合一从哲学的角度解决了礼仪教育的内在困境。这四个方面共同促进了“内外兼修”的礼仪教育,不仅注意到系统性,而且关注到个体与团体,同时坚持从审美观的高度开展礼仪教育,推动礼仪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1礼仪教育体制系统化

目前,礼仪教育体制还不成系统,礼仪规范的制订尚处于无序化状态。人们对于追随何种礼仪感到无所适从。“新中国成立后,在从小学到大学的各级教育中,并没有把礼仪文化教育系统地纳入教学内容,只是将某些涉及礼仪文化的人物或个案穿插于教材之中。”致使学生的养成教育成为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不知如何处理师生关系,如何处理与同学的关系,不知道怎么穿衣打扮,言谈举止过于随意,甚至把所谓的“另类”当作时尚。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准则,谁掌握规则的话语权,规则就服务于谁。在当前“主体间性”盛行的时刻,礼仪规则的制订更应该系统化、科学化。2010年10月4日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教育,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重要作用。”“一个社会的礼仪准则越标准,其成员的活动就越协调。”只有规则自身合理化,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体现礼仪的审美特质,才能真正发挥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礼仪教育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对人的行为进行全方位的规范,建立系统化的礼仪规范,才能达到礼仪教育改变人生的目的。

1.1礼仪教育的审美观培养

孔子曾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将质朴的品格与礼节仪表完美结合,才算是一个有教养的人。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说:“礼仪是在他的一切美德之上加上一层薄饰,使它们对它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和好感。没有良好的礼仪,其余的一切就会被看成骄傲、自负、无用和愚蠢。”“很多礼仪活动是以完美的甚至艺术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使情感的表达形式更优雅、更美。同时它又完全符合社会、时代的审美期待,因而产生良好的审美效应,促使人际关系和谐发展。”这种美不是单纯的言谈举止的形式美,而是发自内心的美与外在美的有机统一。

可以说,礼仪的终极价值在于追求和谐,追求真善美。“但无论何种美都是审美对象生命美的呈现。它不是一朝一夕的装扮所能奏效的,它是个体生命魅力的完满体现,也是灵肉、身心和谐统一的美,它反映的则是整体的素质,虽然人的相貌是天生的,但就其精神风采而言,乃是后天磨砺修养的必然,它凝聚着生活的锤炼文化、艺术素养的积淀,更是以审美的态度投入生活,更新生命的结晶。”“在礼教的过程中应做到‘以美引真’、‘以美启善’、‘以美导情’、‘以美明理’去推动礼仪教育的开展。”“美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凡是和谐完美的东西都能使人产生愉悦的体验,引起愉快的联想.从而唤起对美的追求。”学生通过礼仪教师“美”的举止产生较高的自我期待,增强学习礼仪知识的内在动力。

礼仪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教师在讲述“塑形象”时,强调“修内涵”的重要性。这也是“内外兼修”礼仪教育模式的核心之处。通过比较单纯“塑形象”或“修内涵”的图片或典型案例,使学生认识到礼仪所展示给人的是由内而外的自在、自然的“美”。在案例教学的基础上,揭示“美”的真谛“真善美”的高度统一。我院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开设《商务礼仪》课程。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就特别重视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如教室环境、师生关系和谐、教师形象、学生形象,使学生浸润在“美”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美”是真与善的最高境界。为了使学生真正做到“修内涵、塑形象”,我们还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接触一些内容健康、情趣高雅、艺术性强的作品。

1.2“知行合一”的哲学观

“内外兼修”的礼仪教育观根据中国“知行合一”的哲学观念出发,就是强调从思想观念的改变入手,同时用正确的思想来引导行为改变,达到礼仪教育“内外兼修”的目的。

“知行”关系是人类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历史上就有三种观点,一种是“知难行易”,一种是“知易行难”,还有一种是“知行合一”。礼仪,是社会道德规范之一,规定人们的行为。但当下礼仪很多时候容易被理解为该怎么做,统一为一种模式,有些时候让人感觉难以接受,很不自在。往往是培训时一个样,工作时另一个样。礼仪教育的最终目的要让学习者理解礼仪的内涵,把礼仪的理念和精神渗透在生活中。礼仪的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因此,实现礼仪从知到行的转变,在生活中践履是相当重要的。加强练习,最终使其成为习惯。习惯则成自然。当然,习惯越早形成越好。古人称之为“养正于蒙”或“蒙以养正”。常言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人在年少性情未定,可塑性很大,是教育的大好时机。成人之后,要形成一个好的习惯,首先要破坏先前形成的不良习惯。“让礼仪成为一种习惯。良好的习惯是一种资本,它可以转化为一个人内在的性格、情操,并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的,礼仪不用花钱,却可以赢得一切。”当前,由于中国礼仪教育体制缺乏系统化管理,中小学礼仪教育的缺失,导致大学生礼仪教育尚处于养成阶段。这无疑增加了礼仪教育的难度。因此,加强当前中小学礼仪教育的系统化、科学化教育是势在必行的。

言为心声,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折射出内心的真实品质。所以,礼仪教育更应该遵循从“知”到“行”的路径,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才能真正做到“以礼待人”。不一定“形似”达到多么“逼真”,一板一眼,只要“神似”即可。也就是不要刻板的整齐划一,而是要自然流露。只要礼仪的精神内涵被学生理解了、掌握了,在实践中学生的表达就能时时注意,从“内”控制自我,加强自律意识,变他律为自律,自觉把“礼”的社会规范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才能较快实现从知到行的转变。

在礼仪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知行合一”,实践“内外兼修”的礼仪教育观。同时,对于开展礼仪教育的专业人士而言,也要充分认识到要做到“内外兼修”的礼仪教育,必须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礼仪规范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礼仪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行为,也是导致礼仪形式化的重要原因。在教学过程中,要把传统的礼仪课程的知识点“解构”到各个典型的工作过程中。通过诸如情景教学、案例法、讨论法等多种学生主动参与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入耳、人心、入脑”,“促其思、晓其理、激其情、导其行”的效果。“没有对礼仪的正确认识,对礼仪精神内涵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就不可能产生积极的道德情感和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学生在情景中有较深刻的情绪体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礼仪内涵,从而在实践中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求愉悦的情绪体验。同时,鼓励学生积极与校内外各类社交活动,“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及时把感性体验升华为理性认识。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礼仪习惯的养成,不仅仅得益于学校课堂礼仪教育的效果,更取决于社会大环境的支持与配合。首先,学校内部应把礼仪规范制度化,使学生有了可以遵循的道德评价标准,通过制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家庭教育、社会环境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也是学生习惯养成的好途径。否则,很容易形成5+2等于0的效果。

“知行不一”是困扰礼仪教育实践的瓶颈问题。解决“知行不一”的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内外兼修”。如教师在讲授体态礼仪时,课堂上的效果如果不通过学校日常行为规范加以巩固,很难取得成效。这是外在的惯性约束力的推动效用。此外,还需要从学生个人目标、理想着手,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学生认识到优雅举止的重要性,从而从“内”约束自己。这是“知行统一”的根本性动力。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就内容而简单地讲解,而应从学生出发,着眼于教学效果,采取多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自律和他律的意识,才能使课堂礼仪教学得到巩固,才能使学生逐步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我们在教育实践中,教师把礼仪融入校园活动的各个环节:课堂礼仪,师生交往礼仪,宿舍礼仪,图书馆礼仪、餐厅礼仪等等,有意识地提醒学生时刻保持最美的姿态和最具风采的形象。通过这些环节,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使规范的礼仪举止成为学生下意识(潜意识)的行为。

2利用“团队学习”开展礼仪教育

根据《第五项修炼》的观点,学习型组织构建的方法就是要重视团队学习,通过团队学习的模式,可以让参与者感受到一种氛围。在这种氛围中,“他们不需要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规定每个人必须做些什么,正如一群按照自然的顺序起飞的飞鸟,根本就不需要具体的策划。”

仪式活动是“团队学习”的一种有利形式。通过参加形式化的仪式活动,使学生体验仪式所承载的文化模式的核心思想,增强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利于学生在集体的氛围中逐步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但是仪式活动最忌讳走向形式主义,流于形式,走过程,反而使学生内心产生厌倦、反感的感觉。因此,准备工作及组织的严密性才能有效发挥仪式作用。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形式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是它得以存在的生命力。不是外在形式化的说教和灌输,而应当通过使人的意识觉醒而产生自觉的追求来达到。流于形式的最终结果是形式被践踏,被边缘化,出现假文明,假斯文的“东施效颦”的笑话,让人难以接受。因此,要真正发挥仪式形式的作用,体现团队的力量,需要内容来支撑,使仪式形式的文化内涵被参与主体所接受,才能实现活动的实效性。主体只有真正理解仪式形式的文化内涵,才能自觉自愿地在具体的仪式形式活动中,加强自我控制,力求与社会所期望的行为模式保持一致。因此,在礼仪教学中应加强民族文化传统的渗透和相关仪式历史背景教育,使学生深刻理解仪式文化的内涵,才能在仪式活动中真正体验到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⑩人的本质是社会性。在礼仪教育实践中,可以充分利用人的社会性本质,采用团队形式,发挥舆论及文化氛围的效应。礼仪活动渗透在日常的教学环节和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学校在开展各项活动时,要围绕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有意识地渗透礼仪教育。我院在常规化的仪式活动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颁奖仪式、升旗仪式等活动中,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关照仪式活动的每一个细节性的问题,及时总结,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其中准备环节的内容相当重要。准备环节主要是学生思想意识的准备。为此,辅导员、班主任教师做好了充分的动员和指导工作,使学生认识到参加此次仪式活动的重要性。仪式活动时间虽然较短,且程序化、形式化明显,但充分的准备工作,能使学生体验到仪式活动中校园师生心灵上的共鸣和契合,从而使他们的思想境界得到进一步的净化和升华。这是有形的仪式活动所展示的无形的力量。

参考文献

1,7孙晓凤.新时期大学生礼仪文明缺失现状及改进措施[J].山东省团校学报,2010(1).

2乌云娜.论道德与礼仪[J].思想工作论坛,1999(12).

3,4马征.审美视野中的礼仪文化,[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料学版,1997(4).

5周海燕,职校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J].职教论坛,200412.

6程燕.身教重于言传――谈高校礼仪教师的礼仪修养,[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06.

8高敏芳.秀外慧中一一兼谈礼仪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高校教育工程,2010(3.)

心理学的仪式感篇4

关键词:仪式;企业文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1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8-0123-02

一、企业仪式的重要性

1.仪式文化

在东西方文化中,仪式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自古被称做礼仪之邦,礼乐仪文一直是中国古典人文主义的重要内容。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认为学习“礼”与成人是不可割裂的关系。我国《周礼》把王朝的礼仪分为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五大类,《仪礼》则把“士礼”详尽地分为:士昏礼、士相见礼等十七类。仪式一直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文化仪式活动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企业文化的理念,正是通过各种文化仪式活动得以体现。

2.企业仪式的含义与种类

企业仪式是指企业按照一定的标准、一定的程序进行的有序活动,是企业文化的具体外显形式,以集体行为的结构化和稳定的模式特征,使企业中的某些活动固定化、程式化。企业仪式在企业生活中指导着人们的行为,事实上,这也是企业的基本文化价值观的现实体现。在每种仪式背后,都有一个体现了文化核心理念的寓意。企业仪式是指企业按照一定的标准、一定的程序进行的时空有序活动。企业文化中的仪式包容范围很广,其中有工作仪式、管理仪式(包括各种会议)、社交仪式以及各类庆典、奖励仪式等。至于聚餐、聚会、晚会,郊游、体育活动等也都带有仪式含义。仪式不要僵化而要因地制宜,要有利于传达企业文化,因此企业可以自己创造出新的仪式。

仪式可以把企业运作和员工生活里发生的事情戏剧化,借以弘扬企业价值观,从而强化自身的企业文化。抽象的价值观往往要借助于仪式而变成生动、具体、可遵循和操作的东西,缺乏仪式的表达方式,企业文化往往会变得僵硬呆板和难以捉摸。分布于日本国内外的20万松下职工,每天早上上班时唱晨歌,背诵“松下精神”,下班前唱晚歌。通过这些仪式,昭示了公司的价值观,增强了员工的归宿感和自豪感,从而使企业文化真正“活”在员工心里。精心设计的企业仪式用同一个主题贯彻整个活动,将理论性的、抽象晦涩的价值观等企业文化语言转化为形象生动、有形可见的行为,在一种或庄严、或欢乐、或热烈、或随和的情境氛围中,让员工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隐性教育,深化对企业价值理念的认识、理解,进而产生一种强烈的认同感。企业仪式强调一定的程序、步骤、规矩和特殊的要求。如果仪式组织得十分紧凑、有序、意义深远,可以使员工从中认识到行为规范的重要性;如果仪式组织的程序严密而又创意十足,则能让员工认识到公司对于“创新”的规范要求。

美国学者特伦斯・迪尔与艾伦・肯尼迪在《企业文化:企业生活中的礼仪与仪式》一书中,将企业仪式分为以下几方面内容。

工作仪式:管理者和员工们每天所做的很多严肃的工作本身也是仪式,工作仪式本身不会直接产生作用,但因为它们提供了一种安全感和共同身份的认知,并为日常的平凡活动赋予了某种意义。

管理仪式:在企业中,管理者组织的重要会议就是最重要的管理仪式,包括会议的频率、会场的布局、参会人员的座位排序、出席会议者的组成与数量,以及一些会议的具体操作等。会议的目的不总是为解决某些问题,会议为管理者提供了机会来展现一些企业中的事件,从而凸显出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和信念,可以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团结心。

奖赏仪式:企业员工在工作上表现出色,体现了企业追求的价值观,企业就会进行宣传,通过某种场合或方式,强调企业价值观的重要性。比如,企业组织的年度优秀员工与集体表彰大会等,通过这种奖赏的仪式,激励员工学习先进。

3.企业仪式的必要性

企业通过企业仪式可以把企业运作和员工生活里发生的事情现实化,使抽象的价值观借助于仪式而变成生动、具体、可遵循和操作的东西。

松下电器的企业文化建设不仅成为诸多知名大学商学院教科书中的典型案例,更是世界各地企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中竞相学习的典范。我国知名企业海尔会定期举办诸如表彰大会、员工大会等仪式,在这些企业仪式上不断地重复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和员工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在仪式上,公司会奖励表现好的员工,为其他员工树立榜样,起到先进示范作用。在仪式过程中产生的认同感及其英雄意识促使员工内心得到极大的展示和满足。

如果缺乏富有表现力的事件,任何企业文化都会消亡。没有了仪式与庆典,企业重要的价值观就难以对员工产生影响。每一个优秀的企业及其管理者都应该懂得,创造一套适合本企业的仪式和庆典,可以使企业文化以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为企业带来切实的效益。

二、企业仪式在烟草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烟草企业文化的发展,是随着行业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政策的实施而发展起来的。在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红塔集团、将军集团、长沙卷烟厂、常德卷烟厂等一批企业成为烟草企业文化建设先行单位,随着国家局党组制定下发了《中国烟草企业文化建设纲要》,组织落实了行业企业文化建设试点工作,举办了企业文化建设培训班,烟草行业性企业文化建设从此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在烟草企业文化的建设中,要充分重视企业仪式的作用,利用好企业的各种文化仪式活动,使之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各种外在形式,比如,作为烟草商业公司,在针对工业企业时,就要做好工商协同仪式的各种准备,包括对工业企业的接待仪式、工作仪式等;在针对烟农时,就要做好烟农培训等仪式的工作;在针对零售户时,就要做好专卖执法的工作仪式以及沟通仪式等工作,密切与零售户间的关系,做好服务工作;在针对内部员工时,就要做好组织沟通、奖励等仪式,传播企业价值观,培养员工的凝聚力和对企业的归属感。

因此,企业管理者应认真组织、精心策划这些仪式的场景和主题,营造良好的仪式氛围,使员工从中受到充分的感染和教育。在企业仪式建立起来后,要有持续性,这样才会使广大员工形成一种企业的文化习惯,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1.企业仪式增强企业员工的内部沟通

烟草企业作为国有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了传统的交流与沟通方式,并逐渐形成一种企业的沟通仪式,这种互动的沟通仪式影响着企业中的各种关系:领导与员工、老员工与新员工、内部人员与外部人员等,明确告诉员工们在正式或非正式场合下应该如何打交道,甚至是在开会时哪个人第一个发言,由谁来结束谈话等等。这种不成文的沟通仪式,在企业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甚至成为一种规则,这些规则让员工们清楚自己在企业中的“角色”,强化了员工在企业中的身份认同感,也为如何与企业中的其他成员沟通奠定了基础,从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企业内部的沟通。

2.企业仪式培养企业员工产生强大的归属感、自豪感和向心力

企业仪式中的各种细节影响着员工的行动。员工新进企业后,企业相关部门都会有关于新人的欢迎仪式与培训工作,当新员工参与其中时,对于欢迎仪式会产生一种身份认同,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为企业大家族中的一员,开始融入到企业生活中去。而新人在参加入职培训的项目中,企业相关负责人会对新人进行工作准则方面的介绍与具体工作的讲解,这种仪式有助于员工明白今后的工作内容与工作目标,培养员工产生对企业的归属感与向心力。

在每年的烟草企业年会中,企业全体员工欢聚一堂,在企业领导对当年的企业经营发展作总结讲话后,员工们对企业的发展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在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发现自己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员工的自豪感,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对企业向心力。在年会的庆祝节目中,员工们更是展现出自身的风采,体现出企业独有的企业文化特色。全体员工通过这些企业仪式,激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

3.企业仪式有助于维持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正常秩序

企业仪式也是具有较强约束力的行为,因为无论何种企业仪式都有着一定的程序、步骤和要求,员工都必须遵从于企业仪式的规则。规范化的企业仪式可以使员工行为统一、有序。比如,在烟草企业中,每季度都会开展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会,及时学习国家与行业的相关政策,这种制度化的理论学习可以形成一种无形的控制机制,不断地促进各单位员工对行业的忠诚意识,从而更清晰地认识到国家与行业发展的历程,形成行为上的约束力,通过这种管理仪式,有利于维持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正常秩序,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理论素质水平。

最后,我们应该认识到,企业仪式绝不是简单地走形式,不是形式主义的表现方式,而是企业文化建设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活动形式。企业领导者必须对此有充分且正确的认识,充分重视企业仪式的作用,要对所在企业的企业文化的组成要素要了如指掌,通过对文化仪式的关注,将企业文化的价值观与员工联系起来,从而使员工广泛接受。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企业仪式的作用,并积极地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邢鸿飞,胡河宁.仪式文化:企业组织传播的象征性标志[J].今传媒,2007,(8).

心理学的仪式感篇5

关键词:社会学;大学;礼仪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5)02-0189-004

本刊网址・在线杂志:.cn

*基金项目:安徽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大学生礼仪教育有效性研究”(SK2013B206);安徽师范大学校园文化创新研究项目“当代中国大学生忠诚观的培育”(2013wH2Xa13);2014年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弘扬核心价值观名师工作室”(2014FDYmSGZS001-003)

作者简介:高媛媛(1980―),女,安徽庐江人,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社会学;郭淑新(1955―),女,山东聊城人,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哲学史、中国传统文化。

提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礼仪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在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学教育是塑造理想人格的关键期,礼仪教育则是通往理想人格的重要途径,将礼仪教育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是进一步落实价值观的重要举措。

一、大学礼仪教育的相关概念及本质

早在远古时代,礼就存在于原始社会的风俗习惯之中。先圣孔子言“克己复礼”,“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标的,符合‘礼’的精神的行为规范、准则和仪式的总和。”[1]礼仪教育则是将礼仪的内涵、观念、表现形式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手段进行传递,使受教育者感受到礼仪文化的博大,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礼仪教育的价值对于个体来说是对善良的追寻,让个体的行为更加符合道德规范;对于社会来说,在人际互动中礼仪强调的是对自我的约束,对他人的尊重与理解,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对国家来说,礼仪则是用完整的规范体系,建立有条不紊的社会秩序,让国家和而不乱,井然有序。

根据以上论述,我们认为大学礼仪教育是指一定组织根据礼仪规范及道德建设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大学生的言行举止、内在素质进行必要的礼仪指导、修正和教育的社会活动。其主要内容是向大学生传递礼仪知识,指导大学生践行礼仪,从而转化为个体的行为或价值规范。其根本目的则是推动大学生向善之心,挖掘潜在的善性。

二、大学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1.角色认知不清。角色认知是指个体对社会地位、作用及行为规范的实际认识和对社会其他角色关系的认识。那么大学生作为高校礼仪践行者究竟对本身角色所蕴含的礼仪行为有着怎样的认知呢?在高校的礼仪教育中,大学生只能是知晓自己的身份,但是对于什么样的礼仪行为与自己的身份相匹配却不甚清楚。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对礼仪有以下的几种认识:首先,他们能认识到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支持在大学中开展礼仪课程。其次,大部分学生认为目前高校大学生的礼仪“问题很大”,礼仪修养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第三,大学生普遍认为礼仪教育在求职应聘中发挥的作用最大。虽然学生认识到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但在现实的大学校园中与礼仪相悖的现象日益严重,“表现出礼仪规范的缺失,如无视课堂秩序,旷课、迟到、早退,课堂上随便说话、接发短信、玩游戏、吃东西、睡觉;不尊敬师长、公共场合行为不端、穿着不得体等;有些学生无视校纪校规、行为放浪不羁、只顾自己不顾他人,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不尊重别人,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些现象都折射出学生礼仪规范和公德意识的缺失”。[2]

2.角色地位局限。角色地位是指个体所承担的角色在某个层级领域所处的水平。在高校中,教师的角色地位与自身的职称高低、职务大小有着紧密的联系,而教师礼仪水平则可能会边缘于这个空间。教师除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外,大部分时间都倾注于写论文、做科研,无暇顾及学生的礼仪教育。有的教师自身修养较差,不修边幅,当着学生的面争吵,不太遵守规章制度,影响了礼仪教育的效果。高校特殊的教育环境,也导致教师和学生的接触日益减少,教师在精神熏陶和人格感染上的作用越来越弱。

3.互动场域的缺失。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一个场域可以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者一个构型。”[3]一个人的行动均会受到行动所发生场域的影响。在高校中,礼仪场域的建立需要礼仪空间场域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礼仪互动场域的生成。就目前的高校环境来看,礼仪空间场域并没有完全成型,礼仪互动场域更为缺乏。具体来说,一是缺乏对教师礼仪修养的培训教育。很多高校教师并非师范院校毕业,在入职前只是进行了短期的教师培训即可上岗,教师礼仪几乎没有涉及,这造成了教师群体同样缺乏礼仪。二是开展礼仪活动面窄。目前在高校中关注礼仪教育的部门唯有学生工作处,开展的活动频率很低,很多活动开展的不深入且流于形式,不能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原因分析

1.礼仪教育日趋的“功利性”。行动的功利性是指只由追求功利的动机所驱使,行动者纯粹从效果最大化的角度考虑,而漠视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多元价值观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礼作为一种历史的传承,或者被边缘化或者被革新,其特有的功利化属性也逐渐在大学生中形成共识。高校中礼仪的教育方式基本局限在课堂,课堂以外几乎没有相关的礼仪活动作为支撑和巩固,导致学生认为礼仪之人不过是徒有其表的“君子”,很难领悟礼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这种非专业的、模式化的教育方式又使得礼仪发展更加“利益化”,学生精神世界中的需要、信念、理想、尊严、价值取向更加自我化、利己化,礼仪大部分作用体现在“就业应聘”上,而一旦完成就业,礼仪的使命也就结束了,这无形中让礼仪教育产生了短时性、功利性、肤浅性的特征,这与礼仪教育的本质是相违背的。

2.礼仪教育需求的“差异性”。社会分层通常被用来描述人类社会个体和群体之间所存在的不平等,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认为社会分层与经济、声誉和权力三种因素相关联,拥有不同经济、声誉和权力的群体对礼仪的需求是有差异的。我们主要来分析下教师、学生和社会上层三个群体对礼仪的需求度。首先是高校教师的市场处境,其薪酬一般、工作安全稳定、晋升前景不易,特别是青年教师,基本上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境遇,他们的工作目标很明确,一切唯“晋升职称”是瞻,工作重心则为按部就班的上课,缺少自主性。其次是学生。大学生对礼仪的需求较低,认为礼仪并非是自己的必修课,只要在某些需要礼仪的情境下突击学习一些形式化的内容即可,毕竟就业时礼仪并非是单位招聘衡量的唯一标准。第三是社会上层。社会上层因为其经济、声誉和权力的显赫,往往更加重视礼仪,特别是在职场、商场中,学习礼仪蔚然成风,造成了层次越高的群体对礼仪的需求越大,这些群体也不断地向社会高层流动。而教师这个群体的社会流动范围狭窄,更多的是在教育内部的流动,礼仪的重要性也降低了很多。

3.礼仪教育消退的“情感性”。情感作为社会学概念,既包括个人意义的主观体验,又包括社会行动的现实性,是人际互动的剂,而礼仪交往正是双方情感传递的过程。“礼”偏重情感态度,“仪”则偏向行为层面,“礼”是“仪”的心灵基础,“仪”是“礼”的外化行为,礼仪如果没有情感作为基石,则只是虚伪的形式。礼仪认知与礼仪行为之间的断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情感的缺位。情感是各种行为产生的根源,也是品评整个行为善恶依赖的基础。当一个行为发生时,究竟是出于符合责任的规范性还是个体内在的责任感去完成,是我们判断行为道德价值的重要标准。在人的物化,人的成就和产品变得比他们的举止行为更加重要的时代背景下,情感被淡化,甚至让位于利益,抑或是人与人之间的礼仪交往之动力是利益的驱动,因为利益而产生情感,这种以“利益”为核心的情感,并非是礼仪情感的应有之义。

4.礼仪教育消失的“空间性”。空间是社会的产物,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种生产方式,都会生产出它自身的空间。在礼仪教育中,我们认为有两种潜在的“空间”,一是“场域空间”,二是“认知空间”。礼仪教育的“场域空间”指的是进行礼节和仪式时能够反映出礼仪传统的文化场所。礼仪教育的“认知空间”是人们对礼仪的基本认知、态度和评价。礼是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具有教化的作用,它通过家庭启蒙、社会示范、社会心理等各种手段把系统的行为规范体系加诸生活,实现礼仪的约束作用。在提倡民主自由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更多地受理性知识、普遍性知识、自觉的价值观念、法律契约等自觉的文化精神影响和制约,传统礼仪容易束缚人们的思想,约束人们的行为,加上多元价值观的存在,人们对于礼的认同不再纯粹化和单一化,甚至开始质疑礼仪存在的必要性和价值,这些无疑让礼仪教育显得更为急迫。

三、大学礼仪教育的途径探析

(一)寻求礼仪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杜绝“功利性”

礼仪教育要具有时代性,必须与社会大环境交相呼应。价值冲突理论告诉我们,由于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不同,人们对同一问题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评判标准和不同的立场、态度等,因此交往双方应该找到共赢的途径从而妥善解决问题。

首先,要赋予礼仪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中国传统道德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道德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一些相对稳定的道德规范,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自己的内涵。现代礼仪既要立足传统礼仪,又要与人民的生活实践紧密相连,做好自身内涵的继承、发展、丰富。在实际中从尊重交往对象出发,强调心灵之间的交流,在交往中调整并处理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中各类关系,从而使礼仪交往中的人们身心愉悦,让礼仪成为一种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自然流露,构建新型的以“和”为核心的社会体系。

其次,礼仪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让人们学会明辨是非,让个体在功利性诱惑和道德价值冲突之际能够做到遵从道德本源,作出合理的道德判断。在高校礼仪教育中,要让学生清楚学习礼仪不止于外在的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能够在错综复杂的价值取向中寻求人性中原初的情感,体现出人性的善良,营造出和谐的人际互动氛围。

(二)普及礼仪知识,构建合理的“层次性”

社会分层决定了礼仪活动的层次性。有学者认为“礼不下庶人”可以理解为“并不是指礼的规范对庶人没有约束力,而是指礼主要是为了调整宗法等级秩序,不同的社会关系用不同的礼调整,不同等级的人使用不同等级之礼”。[4]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在礼仪教育中将礼仪知识分类,通过教授两类知识对学生开展分层教育:一类是共性知识,一类是个性化知识。

首先,所谓的共性知识是指作为个体所应该知晓的礼仪知识,传授这些知识的前提是在大学中先开设礼仪必修课,主要传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经典之作,让学生系统地学习中西方优秀的礼仪文化,感受到中华礼仪的一脉相承与博大精深,让学生不仅要“知书”,还要“达理”,知行合一,德性才能成为德行。其次,在修完必修课之后,将礼仪教育转为通识教育课程,根据学生的现实需要来设置课程,如将礼仪教育分为日常行为礼仪、商务礼仪、就业礼仪等,也可以根据各专业的需要开设相应的礼仪教育课程,让学生自行选择,真正做到课程为学生而存在,学生可以学以致用。当然,知识传授必须与养成教育相结合。礼仪素养的形成,必须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从小事做起,寓礼仪于生活,根据礼仪教育自身规律,让学生掌握尊重、平等、真诚的交往原则,鼓励学生在实际中运用,并经常自查反思矫正,学会分析自己的言行是否真正合礼合体,不断提升自身的礼仪品质,强化内在的礼仪修养,培育个体的德性,让自己的言行更加符合道德规范。

(三)追溯礼仪的情感特质,达到“情文合一”

在《论语・八佾》中,学生问孔子有关礼的问题,孔子回答:“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孔子想表达的意思是与其注重表面形式,大办礼仪,不如简单一些俭朴一些好,注重真诚情感的表达,要真正地把自己的情感、自己的内心、自己的爱表达出来,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形式。社会互动理论告诉我们,在大多数的互动过程中,人们不仅交流信息,而且还交流思想和情感。礼仪是人际之间的交往互动,有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我们可以通过社会互动理论中的向度和深度分析礼仪的情感特质。

一是向度。主要包括情感关系的亲密度,地位关系的平等度,利益关系的一致度。通常来说,情感上的亲疏爱憎与地位上的尊卑是人际互动的两个基本向度。礼仪是一种道德行为规范,能帮助人们沟通信息、交流情感、增强理解、促进友谊。在礼仪中,体现的是彼此的尊重,当个体衣着得体、言语恰当、行为合宜,这展现出来的就是一种礼仪美,而这种“美”以情感为依托,以尊重为前提。在礼仪互动中,人与人要遵守平等友好的原则,“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5]现代礼仪强调的是相互的尊重,双方的礼仪相同则予以肯定,不同则表示理解与尊重,这样礼仪中的情感特质也就会自然流露了。

二是深度。主要反映社会互动的程度,表明双方相互依赖的大小,一般与利益、情感投入、时间长短等因素相关联。在礼仪互动过程中,互动双方在情感的基础上,增加利益的因素,则会大大增加礼仪互动的有效性。双方都朝着双赢的方向努力,彼此之间相互理解支持,投入情感增多了,信任度提高了,互动持续时间增长了,这种彼此的尊重,是一种“善心善行”,是一种“谦敬”、“合作”的态度,是一种“和谐”的礼仪美,能够推动双方更加深入地交流。

(四)创设稳固的礼仪教育环境,优化育人空间

创设良好的礼仪教育育人环境,首先要从教师做起。要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优化教学的育人功能。学校可以对教师进行定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要经常性地强调礼仪的重要性,进一步规范教师的言行举止,促进教师内在修养与外在行为的统一,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其次,构建礼仪教育的隐性环境。主要包括精神环境、文化环境。礼仪教育的精神环境主要是指建设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礼仪意识。礼仪教育的文化环境是指从事礼仪教育活动的背景和条件。学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对礼仪文化中的善良、和谐、秩序的价值追求进行提炼,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让礼仪文化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第三,将礼仪教育纳入思想政治道德修养的课程体系中。思想政治道德修养课程中也应该添加丰富的礼仪教育内容,遗憾的是,目前的教材中这一内容却被忽视,无疑造成了大学礼仪教育的断层。通过将礼仪与道德教育密切联系,可以帮助大学生深刻领悟礼仪的现代价值,进一步解除他们对礼仪的“惑”,将礼仪的伦理学价值与其他专业的礼仪课程相融合,摆脱简单的说教,让大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礼仪知识,模仿礼仪行为,养成良好礼仪素质。第四,开展各项礼仪体验活动。要充分发挥校园学生活动优势,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组织礼仪实践活动、礼仪基础知识竞赛等,在校园中营造学习礼仪基础知识、践行礼仪规范的氛围,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校园礼仪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让他们展示礼仪的魅力和大学生的风采,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蒋Z萍.礼仪的伦理学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8.

[2]杨德利,高世杰.论大学生礼仪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9).

[3]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4.

心理学的仪式感篇6

本刊网址?在线杂志:jhlt.net.cn

*基金项目:安徽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大学生礼仪教育有效性研究”(SK2013B206);安徽师范大学校园文化创新研究项目“当代中国大学生忠诚观的培育”(2013wH2Xa13);2014年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弘扬核心价值观名师工作室”(2014FDYmSGZS001-003)

作者简介:高媛媛(1980―),女,安徽庐江人,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社会学;郭淑新(1955―),女,山东聊城人,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哲学史、中国传统文化。

提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礼仪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在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学教育是塑造理想人格的关键期,礼仪教育则是通往理想人格的重要途径,将礼仪教育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是进一步落实价值观的重要举措。

一、大学礼仪教育的相关概念及本质

早在远古时代,礼就存在于原始社会的风俗习惯之中。先圣孔子言“克己复礼”,“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标的,符合‘礼’的精神的行为规范、准则和仪式的总和。”[1]礼仪教育则是将礼仪的内涵、观念、表现形式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手段进行传递,使受教育者感受到礼仪文化的博大,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礼仪教育的价值对于个体来说是对善良的追寻,让个体的行为更加符合道德规范;对于社会来说,在人际互动中礼仪强调的是对自我的约束,对他人的尊重与理解,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对国家来说,礼仪则是用完整的规范体系,建立有条不紊的社会秩序,让国家和而不乱,井然有序。

根据以上论述,我们认为大学礼仪教育是指一定组织根据礼仪规范及道德建设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大学生的言行举止、内在素质进行必要的礼仪指导、修正和教育的社会活动。其主要内容是向大学生传递礼仪知识,指导大学生践行礼仪,从而转化为个体的行为或价值规范。其根本目的则是推动大学生向善之心,挖掘潜在的善性。

二、大学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1.角色认知不清。角色认知是指个体对社会地位、作用及行为规范的实际认识和对社会其他角色关系的认识。那么大学生作为高校礼仪践行者究竟对本身角色所蕴含的礼仪行为有着怎样的认知呢?在高校的礼仪教育中,大学生只能是知晓自己的身份,但是对于什么样的礼仪行为与自己的身份相匹配却不甚清楚。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对礼仪有以下的几种认识:首先,他们能认识到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支持在大学中开展礼仪课程。其次,大部分学生认为目前高校大学生的礼仪“问题很大”,礼仪修养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第三,大学生普遍认为礼仪教育在求职应聘中发挥的作用最大。虽然学生认识到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但在现实的大学校园中与礼仪相悖的现象日益严重,“表现出礼仪规范的缺失,如无视课堂秩序,旷课、迟到、早退,课堂上随便说话、接发短信、玩游戏、吃东西、睡觉;不尊敬师长、公共场合行为不端、穿着不得体等;有些学生无视校纪校规、行为放浪不羁、只顾自己不顾他人,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不尊重别人,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些现象都折射出学生礼仪规范和公德意识的缺失”。[2]

2.角色地位局限。角色地位是指个体所承担的角色在某个层级领域所处的水平。在高校中,教师的角色地位与自身的职称高低、职务大小有着紧密的联系,而教师礼仪水平则可能会边缘于这个空间。教师除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外,大部分时间都倾注于写论文、做科研,无暇顾及学生的礼仪教育。有的教师自身修养较差,不修边幅,当着学生的面争吵,不太遵守规章制度,影响了礼仪教育的效果。高校特殊的教育环境,也导致教师和学生的接触日益减少,教师在精神熏陶和人格感染上的作用越来越弱。

3.互动场域的缺失。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一个场域可以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者一个构型。”[3]一个人的行动均会受到行动所发生场域的影响。在高校中,礼仪场域的建立需要礼仪空间场域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礼仪互动场域的生成。就目前的高校环境来看,礼仪空间场域并没有完全成型,礼仪互动场域更为缺乏。具体来说,一是缺乏对教师礼仪修养的培训教育。很多高校教师并非师范院校毕业,在入职前只是进行了短期的教师培训即可上岗,教师礼仪几乎没有涉及,这造成了教师群体同样缺乏礼仪。二是开展礼仪活动面窄。目前在高校中关注礼仪教育的部门唯有学生工作处,开展的活动频率很低,很多活动开展的不深入且流于形式,不能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原因分析

1.礼仪教育日趋的“功利性”。行动的功利性是指只由追求功利的动机所驱使,行动者纯粹从效果最大化的角度考虑,而漠视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多元价值观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礼作为一种历史的传承,或者被边缘化或者被革新,其特有的功利化属性也逐渐在大学生中形成共识。高校中礼仪的教育方式基本局限在课堂,课堂以外几乎没有相关的礼仪活动作为支撑和巩固,导致学生认为礼仪之人不过是徒有其表的“君子”,很难领悟礼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这种非专业的、模式化的教育方式又使得礼仪发展更加“利益化”,学生精神世界中的需要、信念、理想、尊严、价值取向更加自我化、利己化,礼仪大部分作用体现在“就业应聘”上,而一旦完成就业,礼仪的使命也就结束了,这无形中让礼仪教育产生了短时性、功利性、肤浅性的特征,这与礼仪教育的本质是相违背的。

2.礼仪教育需求的“差异性”。社会分层通常被用来描述人类社会个体和群体之间所存在的不平等,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认为社会分层与经济、声誉和权力三种因素相关联,拥有不同经济、声誉和权力的群体对礼仪的需求是有差异的。我们主要来分析下教师、学生和社会上层三个群体对礼仪的需求度。首先是高校教师的市场处境,其薪酬一般、工作安全稳定、晋升前景不易,特别是青年教师,基本上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境遇,他们的工作目标很明确,一切唯“晋升职称”是瞻,工作重心则为按部就班的上课,缺少自主性。其次是学生。大学生对礼仪的需求较低,认为礼仪并非是自己的必修课,只要在某些需要礼仪的情境下突击学习一些形式化的内容即可,毕竟就业时礼仪并非是单位招聘衡量的唯一标准。第三是社会上层。社会上层因为其经济、声誉和权力的显赫,往往更加重视礼仪,特别是在职场、商场中,学习礼仪蔚然成风,造成了层次越高的群体对礼仪的需求越大,这些群体也不断地向社会高层流动。而教师这个群体的社会流动范围狭窄,更多的是在教育内部的流动,礼仪的重要性也降低了很多。

3.礼仪教育消退的“情感性”。情感作为社会学概念,既包括个人意义的主观体验,又包括社会行动的现实性,是人际互动的润滑剂,而礼仪交往正是双方情感传递的过程。“礼”偏重情感态度,“仪”则偏向行为层面,“礼”是“仪”的心灵基础,“仪”是“礼”的外化行为,礼仪如果没有情感作为基石,则只是虚伪的形式。礼仪认知与礼仪行为之间的断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情感的缺位。情感是各种行为产生的根源,也是品评整个行为善恶依赖的基础。当一个行为发生时,究竟是出于符合责任的规范性还是个体内在的责任感去完成,是我们判断行为道德价值的重要标准。在人的物化,人的成就和产品变得比他们的举止行为更加重要的时代背景下,情感被淡化,甚至让位于利益,抑或是人与人之间的礼仪交往之动力是利益的驱动,因为利益而产生情感,这种以“利益”为核心的情感,并非是礼仪情感的应有之义。

4.礼仪教育消失的“空间性”。空间是社会的产物,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种生产方式,都会生产出它自身的空间。在礼仪教育中,我们认为有两种潜在的“空间”,一是“场域空间”,二是“认知空间”。礼仪教育的“场域空间”指的是进行礼节和仪式时能够反映出礼仪传统的文化场所。礼仪教育的“认知空间”是人们对礼仪的基本认知、态度和评价。礼是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具有教化的作用,它通过家庭启蒙、社会示范、社会心理等各种手段把系统的行为规范体系加诸生活,实现礼仪的约束作用。在提倡民主自由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更多地受理性知识、普遍性知识、自觉的价值观念、法律契约等自觉的文化精神影响和制约,传统礼仪容易束缚人们的思想,约束人们的行为,加上多元价值观的存在,人们对于礼的认同不再纯粹化和单一化,甚至开始质疑礼仪存在的必要性和价值,这些无疑让礼仪教育显得更为急迫。

三、大学礼仪教育的途径探析

(一)寻求礼仪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杜绝“功利性”

礼仪教育要具有时代性,必须与社会大环境交相呼应。价值冲突理论告诉我们,由于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不同,人们对同一问题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评判标准和不同的立场、态度等,因此交往双方应该找到共赢的途径从而妥善解决问题。

首先,要赋予礼仪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中国传统道德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道德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一些相对稳定的道德规范,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自己的内涵。现代礼仪既要立足传统礼仪,又要与人民的生活实践紧密相连,做好自身内涵的继承、发展、丰富。在实际中从尊重交往对象出发,强调心灵之间的交流,在交往中调整并处理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中各类关系,从而使礼仪交往中的人们身心愉悦,让礼仪成为一种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自然流露,构建新型的以“和”为核心的社会体系。

其次,礼仪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让人们学会明辨是非,让个体在功利性诱惑和道德价值冲突之际能够做到遵从道德本源,作出合理的道德判断。在高校礼仪教育中,要让学生清楚学习礼仪不止于外在的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能够在错综复杂的价值取向中寻求人性中原初的情感,体现出人性的善良,营造出和谐的人际互动氛围。

(二)普及礼仪知识,构建合理的“层次性”

社会分层决定了礼仪活动的层次性。有学者认为“礼不下庶人”可以理解为“并不是指礼的规范对庶人没有约束力,而是指礼主要是为了调整宗法等级秩序,不同的社会关系用不同的礼调整,不同等级的人使用不同等级之礼”。[4]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在礼仪教育中将礼仪知识分类,通过教授两类知识对学生开展分层教育:一类是共性知识,一类是个性化知识。

首先,所谓的共性知识是指作为个体所应该知晓的礼仪知识,传授这些知识的前提是在大学中先开设礼仪必修课,主要传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经典之作,让学生系统地学习中西方优秀的礼仪文化,感受到中华礼仪的一脉相承与博大精深,让学生不仅要“知书”,还要“达理”,知行合一,德性才能成为德行。其次,在修完必修课之后,将礼仪教育转为通识教育课程,根据学生的现实需要来设置课程,如将礼仪教育分为日常行为礼仪、商务礼仪、就业礼仪等,也可以根据各专业的需要开设相应的礼仪教育课程,让学生自行选择,真正做到课程为学生而存在,学生可以学以致用。当然,知识传授必须与养成教育相结合。礼仪素养的形成,必须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从小事做起,寓礼仪于生活,根据礼仪教育自身规律,让学生掌握尊重、平等、真诚的交往原则,鼓励学生在实际中运用,并经常自查反思矫正,学会分析自己的言行是否真正合礼合体,不断提升自身的礼仪品质,强化内在的礼仪修养,培育个体的德性,让自己的言行更加符合道德规范。

(三)追溯礼仪的情感特质,达到“情文合一”

在《论语?八佾》中,学生问孔子有关礼的问题,孔子回答:“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孔子想表达的意思是与其注重表面形式,大办礼仪,不如简单一些俭朴一些好,注重真诚情感的表达,要真正地把自己的情感、自己的内心、自己的爱表达出来,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形式。社会互动理论告诉我们,在大多数的互动过程中,人们不仅交流信息,而且还交流思想和情感。礼仪是人际之间的交往互动,有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我们可以通过社会互动理论中的向度和深度分析礼仪的情感特质。

一是向度。主要包括情感关系的亲密度,地位关系的平等度,利益关系的一致度。通常来说,情感上的亲疏爱憎与地位上的尊卑是人际互动的两个基本向度。礼仪是一种道德行为规范,能帮助人们沟通信息、交流情感、增强理解、促进友谊。在礼仪中,体现的是彼此的尊重,当个体衣着得体、言语恰当、行为合宜,这展现出来的就是一种礼仪美,而这种“美”以情感为依托,以尊重为前提。在礼仪互动中,人与人要遵守平等友好的原则,“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5]现代礼仪强调的是相互的尊重,双方的礼仪相同则予以肯定,不同则表示理解与尊重,这样礼仪中的情感特质也就会自然流露了。

二是深度。主要反映社会互动的程度,表明双方相互依赖的大小,一般与利益、情感投入、时间长短等因素相关联。在礼仪互动过程中,互动双方在情感的基础上,增加利益的因素,则会大大增加礼仪互动的有效性。双方都朝着双赢的方向努力,彼此之间相互理解支持,投入情感增多了,信任度提高了,互动持续时间增长了,这种彼此的尊重,是一种“善心善行”,是一种“谦敬”、“合作”的态度,是一种“和谐”的礼仪美,能够推动双方更加深入地交流。

心理学的仪式感篇7

作为一项特定的社会活动,仪式教育不管在哪种场合或是处于任何背景,都属于一种体验式教育活动。仪式教育不仅能够对人们共同社会心理的培养产生积极作用,还可以促进行为习俗达到统一。同时,仪式还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仪式教育活动的开展能够促进社会文化得到充分传承,发挥并发展了社会价值,为医学院校能够培养出满足社会价值观要求的专业人才提供了重要的前提。为了促进医学人文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医学院校就应该组织多元化的仪式教育活动,为合格医务人员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仪式教育应用于医学人文教育的意义

1.强化对自身医者身份的认同

在医学人文教育中融入仪式教育能够强化医学生对自身医者身份的认同,例如,在“白袍宣誓”仪式和“授帽”仪式中,医学生通过参与这些仪式能够更加认同自己的身份,使其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显著增强[1]。

2.加强情感的聚合和统一

情感的聚合和统一是指人们在思想和感情上均达到聚合和统一,这两点的统一和聚合能够帮助人们更加轻松生活和工作,促使医学生情感处于积极的状态,进而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高效学习。积极的情感按照时间长短可以分为延长性积极情感和短暂性积极情感。而通过开展仪式教育调动的情感更多是属于短暂性积极情感,所以在开展仪式教育活动时,应该注意延长其情感有效期限。

3.促进价值观的传导和共享

在医学人文教育过程中,通过特定的仪式教育能够促使医学生的价值观实现共享和传导,为医学生群体统一价值观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传导具有一定的形式化[2]。

4.促使医学文化的传承

仪式教育主要是依靠营造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来熏陶医学生群体的精神,使他们在“白袍宣誓”仪式和“授帽”仪式中感受到其中的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仪式教育加深了医学生群体的文化记忆,促使医学文化内涵得到传承。需要注意的是,举行仪式时,前辈们应该为医学生们普及相关历史知识、人物背景等。

二、仪式教育应用于医学人文教育的形式

1.医学新生入学参与的“白袍宣誓”仪式教育

“白袍宣誓”仪式教育通常在医学新生入学之初进行,是新生入学后必须经历的一个环节。在现场庄严神圣的环境中,医学新生心怀敬畏,肃然起来的参与到“授袍”仪式和“宣誓”仪式活动中。全体医学新生庄重的穿着白大褂,并从宣誓起就开始担负其治病救人的使命,履行传承治病救人理想与信念的责任。在仪式上,医学界杰出的前辈将带领医学新生宣读“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在宣誓的过程中,不仅凸显了昂扬向上、积极拼搏的精神,还表明了自己矢志医学、不懈努力的志向[3]。

2.护理专业学生的“授帽”仪式教育

“授帽”仪式是护理学专业学生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是他们成为专业护士的关键性环节。在每年的五月十二日国际护士节或毕业典礼上,医学院校均会举行“授帽”仪式。在这一天,护理专业的学生在南丁?格尔塑像前,接过护理专业前辈手中的护士帽,然后由前辈们带领着宣读誓言,从此开始成为一名尽职尽责的护理人员。“授帽”仪式的举行宗旨是为了促使所有护理人员认真、严格践行人道主义精神,履行护理人员“预防疾病,减轻痛苦,保护生命”的职责。

3.“无语良师”的默哀仪式教育

“无语良师”又被成为“大体老师”,“无语良师”的默哀仪式是大部分医学生上第一堂解剖学实践课需要进行的首要工作,由解剖实践课老师带领医学生进行庄严的“无语良师”默哀仪式,学生们围站在“无语良师”旁,低头默哀3分钟,然后向“无语良师”行鞠躬礼,以此来表示对生命和“无语良师”的尊重,并表示出对“无语良师”无私奉献的感激和崇敬[4]。

4.实验动物的祭奠仪式教育

现阶段,部分医学院校在开展实验教学时,都会将实验动物祭奠仪式教育纳入教学内容中。学生在实验动物遗体的安放地点敬献鲜花并默哀致思。开展这种仪式教育是为了引导学生认真安置实验后的动物遗体,并促使学生珍惜实验标本,使他们能够更加尊重生命,进而促进其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得以明确树立。

三、仪式教育应用于医学人文教育的注意事项

在仪式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应该避免仪式教育的形式化、套路化,促使仪式教育功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使医学文化内涵能够通过仪式教育传导给医学生群体,促进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进一步坚定自身的职业立场,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5]。同时,在仪式教育的过程中,医学院校还应该注意将个性化、系统化的教育理念融入到教育活动中,促使仪式教育更加符合医学生的个性需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

心理学的仪式感篇8

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部分学校还是以智育为中心,以分数、效益为中心,使未成年人在道德方面产生知行不一问题。杜威在《教育中的道德原理》一书中提到,学校德育应注重培养“道德观念”,使学生形成道德品格或道德意识,而不是培养“关于道德的观念”,[1]使学生仅仅了解道德的知识而没有遵守道德的动机。由此,为解决德育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把德育融于生活与实践当中,即德育生活化。

礼仪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我们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社会的稳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个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礼仪教育是德育生活化的突破点和基础工程,要发挥德育生活化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展开未成年人礼仪教育。

一、未成年人德育生活化对礼仪教育的诉求

德育生活化主要是指教育与学习应该从受教育者的实际生活出发,关注人的现实生活的需要,让学生通过生活的体验来理解社会的道德要求。由此,德育生活化要求教育者关注未成年人的生活环境、身心需求与主体感受,探索未成年人生活中的德育资源,运用直观、具体的方式引导未成年人养成道德行为习惯,使德育融于未成年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礼”自古以来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关系到古代生活秩序和国家政治外交等方面的顺利进行,孔子也提出:“不学礼,无以立”。未成年人的礼仪教育作为德育的起点和基础,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和实践途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主体性、广泛性和实效性,与德育的最终目的相吻合。

(一)德育生活化的根本特性要求开展礼仪教育

德育生活化的根本特性是以生活为中心,围绕生活展开道德教育。就如杜威所说,“道德是对一种生活方式而非另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道德教育要回答的终极问题就是“人应当如何生活?”的问题。“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主要不在道德知识的获得,而在于引导人们去选择、建构有道德的生活、生活方式”,[2]德育只有围绕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来开展,才能够使未成年人在生活中感悟道德思想,发挥道德思想的真正力量。德育生活化就是将德育植根于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中,p注未成年人日常生活中可能需要具备的道德素质,通过引导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反复做出道德行为来体会道德思想,最后,构建自我道德体系的德育过程。

要将德育植根于日常生活中就需要发挥礼仪教育的作用,通过直观的、具体的礼仪教育使未成年人从亲身实践中获得道德经历、感受道德心理,构建正确的自我道德体系。例如,与长辈的交际礼仪教育使未成年人先从行动上学会尊重长辈,再从心理上体会尊敬长辈的道德意义;着装礼仪教育使学生学会在不同场合穿戴合适的服装,以表示对他人的尊重等等。这些礼仪是最容易被教育者忽视的“小事”,但也最能体现一个人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二)德育生活化的主体性要求开展礼仪教育

德育生活化要求从未成年人的实际生活出发,注重未成年人的主体性,关注未成年人的身心需求和道德情感体验,满足未成年人成长的实际需求,使未成年人能够在实际生活中主动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相应的道德行为。传统的灌输式德育方式脱离了实际生活,忽视了未成年人学习道德思想的主体性。要使德育生活化关注未成年人主体性就需要发挥礼仪教育的作用,根据未成年人所处的生活环境、身心发展水平来制定不同阶段的礼仪教育,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和生活场景的实践,使未成年人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例如,升国旗仪式中敬礼的环节,学校可以请同志专门训练未成年人敬礼的仪表和姿势,通过反复练习和纠正学会正确的国旗敬礼姿势,使未成年人通过这样日常生活中反复的亲身实践,内心自然而然地升起对国旗和祖国的敬畏之心。家庭礼仪、校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乘车礼仪、交往礼仪等方面的礼仪教育都可以使未成年人注意到自己的行为举止是否符合礼仪要求等方面的问题。

(三)德育生活化的实践性要求开展礼仪教育

“道德是一种以指导行动为目的、以形成人们正确的行为方式为内容的精神,因此它又是实践的”,[3]德育生活化体现实践性,就必须通过礼仪教育将德育融入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将礼仪行为规范和原则转化为内心的道德信念,“一旦这种原则经过不断的实践,在他的内心中生了根、发了芽之后,那么不用担心,一切谈吐的文雅和外表的礼仪,到时候都会在孩子身上自然而然地形成的”。[4]利用礼仪教育,使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反复进行道德实践和道德反思,最终将道德融入生活。德育生活化要达到这种反复教育的效果就必须开展礼仪教育,通过礼仪教育、礼仪纠正和未成年人自身的礼仪实践来体会和强化礼仪背后的道德思想。

(四)德育生活化的广泛性要求开展礼仪教育

德育生活化的最终目的是使未成年人能形成稳定的道德心理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能够良好地适应社会、与他人相处融洽,最终成为一个有道德信仰、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要实现这一点,德育生活化就要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性,不断拓展自身的教育影响范围,使未成年人在接受德育之后,能够在生活的任何一个场景中遵守道德规范。如果德育生活化不能实现它的广泛性深入到未成年人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那么未成年人的德育效果可能会受到环境或时间变化的影响,甚至会使德育失效。例如,未成年人在学校学习到要谦卑礼让,而在家庭环境里由于父母等长辈的溺爱变得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德育效果是大打折扣的,并不能实现德育的最终目标。礼仪作为基础的道德行为,时时刻刻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礼仪教育可以联合学校、家庭、社会和网络等环境共同进行道德教育,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学生礼仪行为习惯的形成,促使道德教育突破课堂、学校、家庭等环境的约束。

二、实施礼仪教育有助于实现德育生活化

礼仪教育是切实提高未成年人道德素质、实现未成年人德育生活化的良好途径。

(一)强化德育生活化的理念

礼仪教育能够将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未成年人的实际行为举止和现实生活上来,为德育生活化的实现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首先,礼仪教育注重未成年人的礼仪习惯养成和道德情感的体验,能够平衡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两个方面,可以帮助未成年人树立这样一种德育思想:道德认知教育和道德情感体验、道德行为习惯养成同等重要,为德育生活化做好思想理念准备。其次,礼仪教育要求教育者将目光从理论知识转移到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中,使德育内容贴近未成年人的实际生活,在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中进行礼仪教育和训练,使道德教育植根于未成年人的生活实践,有利于树立以未成年人生活为中心的德育理念。最后,礼仪教育更注重未成年人的主体需求、主体实践和主体感受,能积极调动未成年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未成年人从礼仪实践中实现道德的内化,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有助于树立培养未成年人主体道德意识的理念。

(二)有助于生活化的德育实施

“我们的德性既非出于本性,也非反乎本性生成,而是自然地接受它们,通过习惯而到达完满。”[5]德育生活化的最终目的是未成年人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形成稳定的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习惯。礼仪教育从本质上关注未成年人的礼仪道德实践情况,能够强化未成年人的道德实践,促使道德实践积累起来达到量变影响质变的效果,为实现德育生活化提供核心动力。首先,礼仪教育可以培养未成年人的礼仪行为意识,使未成年人认识到我国传统礼仪的传承历史,认识到日常生活中践行礼仪行为的意义和作用,培养未成年人践行礼仪行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道德生活的实践提供思想前提。其次,礼仪教育利用礼仪课程、学生礼仪行为准则和校园礼仪文化的约束和促进作用,促使未成年人践行礼仪行为,将德育扎根于生活实践。最后,发挥教师、家长、社会的指导和示范作用,给未成年人提供践行礼仪行为的机会和环境,鼓励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礼仪行椋养成礼仪行为习惯。

(三)丰富德育生活化的途径

“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迸发出惊人的力量进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6]礼仪是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道德实践,贯穿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够折射出一个人的道德水平。礼仪教育可以渗透到未成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为德育生活化提供了多种途径和方法。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是德育最主要的几种途径,礼仪教育通过贯穿其中促进德育生活化。其一,家庭礼仪教育培养未成年人礼仪意识和礼仪习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日常生活中父母的礼仪行为会给未成年人带来深远的影响。在示范教育中未成年人也会跟着遵守这样的餐桌礼仪,产生相应的礼仪意识。其二,学校礼仪教育培养未成年人礼仪意识和礼仪习惯。道德礼仪课程、校园礼仪文化氛围、教师和同学的言行举止、学生行为准则规范文件、校园活动仪式等都能够对未成年人进行礼仪教育。其三,社会礼仪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德育生活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学习活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社会公共场所礼仪标识和提醒等内容无不在对未成年人进行道德礼仪教育。

(四)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礼仪教育和礼仪行为的践行能够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而良好的道德环境反过来也会加强未成年人学习和践行礼仪行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首先营造良好的家庭德育环境,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建立未成年人的礼仪意识和道德意识,在家长的鼓励、指导和纠正中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保证未成年人在家也能践行礼仪行为。其次营造校园德育环境,校园环境为未成年人提供礼仪行为学习机会和实践机会,在同龄人和老师的带动下更加注意自身的行为举止,在校园礼仪风尚的影响下养成礼仪行为习惯和道德思想。最后营造社会德育环境,使未成年人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学习礼仪行为、遵守公共礼仪规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下涵养礼仪行为和道德思想。

参考文献:

[1]杜威.道德教育原理[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89.

[2]鲁洁.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小学德育课程在观念上的变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9-16.

[3]李春秋.新编伦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3.

[4]洛克.教育漫话[m].徐诚,杨汉麟,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47.

[5]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28.

[6]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150.

【潘建红,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吕迪,武汉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心理学的仪式感篇9

关键词:树典型;典型引领;价值功能;互动仪式链

中图分类号:C91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13)06-0100-04

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典型引领的价值功能颇受关注。从柯林斯把“9·11”事件中的消防兵作为团结符号的案例分析[1]135-144,到国内学界对汶川、玉树地震集体哀悼仪式的团结意义研究皆表明了典型引领的功能问题和情感能量、符号内化所能动员的价值认同紧密相关。2009年12月,《人民论坛》的调查报告表明,主流价值观边缘化已然成为最严峻的问题之一。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主流价值必须借助有效载体来推动。2012年强调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要雷锋精神。树典型活动无疑是典型引领的重要载体之一。故此,本文拟在吸收学界社会价值观研究、典型引领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互动仪式链视角来分析之。

一、研究现状述评

(一)社会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郑杭生认为作为“大传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英政治文化)只有回到大众性、人民性,贴近日常生活的“小传统”,为民众所接收、所认可、所认同,才能实现自己的文化“软实力”[2]。李友梅认为福利渗透、意义系统和社会组织构成了社会认同的基础性领域。意义系统由象征符号构成,一般通过传媒、教育、人际互动等途径发挥作用[3],进而实现文化自觉。马伊里强调通过合理的仪式互动与紧密的情感交流能增强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4]。王处辉认为社会价值观在结构上呈现为制度化形态、知识化形态和生活化形态的“三位一体”,它需要在民众日常生活中推行,内化为行动的指南,社会秩序才会长期稳定[5]。毛寿龙认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国家、社会,都非常重要,价值观的迷失会导致道德滑坡和信任缺失。要重建社会价值观,最重要的就是理清价值观,形成复合的价值观[6]。刘少杰认为在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途径发生从单位传播向社会传播变迁的同时,还发生了感性传播对理性传播的地位替代。感性传播和理性传播是就意识形态传播内容的展开形式而言,感性传播是以感性形象、影视画面或符号象征传播意识形态观念,而理性传播则是以文字语词、报刊书籍或有声广播传播意识形态观念[7]。这些研究从结构、意义的角度提出了价值观如何在互动中实现内化的命题。树典型活动显然应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的互动仪式。典型引领的作用大小视乎价值观能否转变为可持续的情感能量和可接受的内化符号。

(二)典型引领的功能分析与归因研究。典型引领包括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手段、政治和社会动员的基本方式等方面。mauricemeisner认为,树典型活动对中国政治运动与社会运动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8]。BorgeBakken指出中国通过树典型活动进行意识形态教育,以培养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公民[9]。吴海刚[10]、陶东风、吕鹤颖[11]总结了雷锋作为一种伦理符号,起到了“一种道德模型”的主要功能,揭示了意识形态在道德模型建构过程中所起的自觉作用。冯仕政的研究表明,国家与先进典型之间的关系网络,既是意识形态灌输的通道,也是资源动员的捷径,并为村庄制度变迁提供了行动者、理念和资源,树典型是政治权威为加强对基层社会的动员、控制和整合而采取的一种社会治理策略和技术,典型能够有效地将政治权威的意识形态灌输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去[12]125。陈映芳认为国家和成年人通过树立典型,来塑造他们所期待的孩子形象,孩子图像成了国家对孩子实施政治教化的重要工具[13]。任俊英强调典型报道与典型的规训化作用[14];刘方玲指出建构政治典型的过程也是建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及其诠释的过程[15];魏爽结合符号资本理论来解释模范形象的主体建构问题,对模范形象塑造中反映的意识形态问题、权力关系进行了分析[16]。叶扬兵研究了当代农村变迁中的标兵与典型,认为时代造就了标兵和典型,标兵和典型也影响了时代[17]。刘俊彦、程旭辉认为典型的社会功能可以归纳为指导、教育、示范、激励和社会整合作用[18];彭怀祖强调典型引领在社会秩序建构中的作用[19]。潘玉腾、陈赵阳认为先进典型引领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20]。苗春凤认为树典型活动是一种基本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管理手段[21]。邓智平指出社会管理创新需要从思想道德和精神文化领域寻求内在动力,强调雷锋精神对社会管理创新具有重要价值[22]。刘勇认为树典型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种有效技术路径[23]。薛国林等认为典型人物是代表国家价值观的一面旗帜,宣传一种典型可以塑造一种信仰,达到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典型引领的意义在于确认、肯定并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24]。在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中,我们应重视对典型引领这一本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归因研究方面,典型引领之所以是一种普遍存在,是和社会文化、社会结构、利益机制、权力运作等方面紧密相关的。刘林平、万向东认为树典型普遍化的社会原因,在于我国民族心理中的群体主义取向和计划体制下的政治本位、领导本位的价值取向等因素[25]。魏沂指出树典型是德治社会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权力技术,是推行新德治的需要[26];冯仕政认为中国特殊的“中心—边陲”二元结构,导致人们一方面需要依靠典型进行社会控制与社会整合,另一方面需要典型符号扩大化来引起中心权力的关注[12]125。孙立平认为谬赏主义导致树典型活动普遍化,其结果会是树典型活动的泛滥化,典型引领的价值功能遭到削弱[27]。不过,董颖鑫进一步发现树立政治典型既寄托了理想价值,又赋予了工具功能,主要有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理想主义精神、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需要和“鲶鱼效应”等多维因素[28]。苗春凤认为树典型活动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思想渊源,主要源于“大一统”传统、道德教化传统、义务价值观传统和旌表传统[29]。可见,功能研究和归因研究的已有文献多集中在宏观结构性分析和个案解读上,忽视了宏微观的连续性。

(三)互动仪式链理论及其引入。在社会学界,互动理论研究颇有渊源,从涂尔干的宗教仪式到戈夫曼的日常生活的互动仪式论皆是其中的典范。柯林斯汇流而综,提出了互动仪式链理论(interactionRitualChains),强调互动仪式的宏微观连续性,认为互动仪式的后果体现在社会群体的身份认同、情感能力、符号的群体性认知和思维内化、彰显群体正义感和道德感当中[1]2-4。互动仪式链理论从引入中国大陆伊始就被用于解释大学生逃课现象[30]、旅游体验的互动机制[31]等日常生活研究。有学者在德育研究中将其引入价值功能的分析,指出当前德育活动的形式化导致空洞或强迫的互动仪式出现,德育活动空间的虚拟化使会话际遇脱离了现实,德育的个体化倾向导致群体团结的减少和神圣物的祛魅。改变现有困境需要重构已有的互动仪式,增加真实情境下的会话际遇,让互动符号与群体道德返魅[32]。总体来看,柯林斯非常重视情感能量和符号资本的内化,试图借此从知识社会学上激活涂尔干模型。国内学者的引介和运用为多维地、多向互动地进行典型引领,发挥主流价值社会整合功能铺垫了理论基础。

二、互动仪式链视角下典型引领的价值功能研究展望与思考

由上可见,在一个文化多元、媒体多样的时代里,如何打破单向性灌输模式,多维、互动地发挥典型引领的价值功能成为一个重大问题。基于文化强国的使命感,基于核心价值如何具有巨大而持续的情感能量、如何实现符号内化等基本问题,通过总结、反思中国典型引领中的价值功能,引入互动仪式链理论,寻求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建构机制以及社会认同机制,是一个新视角。引入互动仪式链的视角分析典型引领的价值功能,不仅要回答创新在哪里,更要回答怎样创新问题,即典型引领怎样创新问题。为此,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典型符号与社会价值观建设的关系

树典型活动是社会管理的题中之义,是引领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手段,是权威机构进行政治整合和社会整合的关键。树典型活动成为社会文化价值变迁的动力和机制,引导着社会文化价值变迁。建设文化强国需要重视社会价值观的建设和管理。在一个社会中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是绝对的,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要求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对于多元社会价值观念及其冲突予以引导。社会价值观念是社会群体的精神“黏合剂”,决定着社会群体主体行为中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33]。应在文献综述和现实考量基础上,归纳典型引领的功能,突出其价值功能,亦即梳理中国社会结构变迁过程中典型的价值功能,提出反思典型引领与塑造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之必要性。在当今的视觉文化时代,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传播需要重视感性传播,感性传播是以感性形象、影视画面或符号象征传播意识形态观念,典型符号的引领是一个形象和具体的感性方式,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和传播,实现其生活化,有利于公众的认同、内化和践行。

(二)建立能发挥典型引领价值功能的互动仪式模型

以符号理论和互动仪式链理论为视角,以权威机构树立的知名度较高的典型和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与颁奖仪式为案例,分析树典型活动的完整程序和各种具体形式(仪式),说明在互动情境中创造典型符号的过程,建立能发挥典型引领价值功能的互动仪式模型。具体内容主要包括:1.介绍符号理论和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观点,进而着力分析在互动仪式中,如何将主流价值转化为公民的内化符号,使之具有持续性道德整合能力。2.阐释树典型活动的完整程序和各种具体形式(仪式),分析树典型活动中的互动仪式(报告会、表彰仪式、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与颁奖仪式等)与典型引领功能和效果的相关性。3.在以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为重点的同时,梳理柯林斯互动仪式的组成要素、过程和结果的基础上,建立能发挥典型引领价值功能的互动仪式模型。互动仪式链的核心是“互动”,不同于单向式的灌输和说教的传统方式,作为“树”典型的政府或管理者,如何发挥典型引领的价值功能,并使公众对其倡导的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践行;作为公众,如何在参与中自我调适,重塑社会认同。这是构建互动仪式必须考虑的。典型符号在互动情境中才会获得所具有的情感意义和发挥价值功能。

(三)从互动仪式链的视角分析发挥典型引领价值功能的影响因素,提出对策和建议

树典型要与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内嵌在一起,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迁和权力运作的逻辑。具而言之,社会情景决定了树典型的类型与规模。典型功能的发挥与社会发育程度和公众认同程度相关。在新的历史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为适应我国社会思想更加多样、社会价值更加多元、社会思潮更加多变的新形势,典型引领也需要创新。通过实证调查,揭示目前典型引领价值功能的现状和效果;针对社会转型和多元文化与价值的时代背景,从互动仪式链的视角分析发挥典型引领价值功能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发挥典型引领价值功能的对策和建议。

在研究方法方面,可通过文献研究和实证调查,呈现公众对典型的认知和评价,以及我国目前典型引领功能和效果的基本状况。通过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和颁奖仪式的运作和知名典型引领社会价值等案例,研究典型符号如何建构社会核心价值与发挥引领功能。用比较分析法,进行传统与当代树典型、官树典型和民树典型以及中国和西方国家树典型的比较,借鉴经验。

在当今多元文化社会,是否需要树典型?树什么样的典型?怎样树典型等等问题亟需我们从学理角度进行解答。典型的功能问题尤其是价值功能问题是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因此,运用符号理论和互动仪式链理论研究典型引领的价值功能问题是一个有意义的话题。树典型是主流价值符号塑造和传播的过程,发挥着符号引领的作用。树典型活动中的仪式化运作,尤其是互动传播和颁奖典礼(情感模式)的结合,可以实现典型与公众的互动,进而实现符号内化和情感能量维持。典型引领的价值功能能否发挥,取决于符号选择是否具有持续的情感能量动员,取决于符号实现思维层次的内化。树典型活动必须基于此才能发挥引领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作用,成为社会管理的有力手段。树典型活动中的仪式化运作,可以调动公众情绪和情感,在仪式化的活动和互动情境中,建构典型符号和实现符号内化,完成权威机构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宣传、推广和公众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践行。因此,树典型活动是如何以互动仪式形式,将核心价值观投射到形形的公众面前,调动公众情绪,提供价值参照系,完成将核心价值观置入其中的使命,建立能发挥典型引领价值功能的互动仪式模型以及典型引领怎样创新等问题是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林聚任,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郑杭生.论社会建设与“软实力”的培育——一种“大传统”和“小传统”的社会学视野[J].社会科学战线,2008(10):200.

[3]李友梅.重塑社会认同与探索社会自我调适系统[J].探索与争鸣,2007(2):11.

[4]马伊里.仪式互动与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J].探索与争鸣,2008(4):6.

[5]王处辉.社会价值观的冲突与和合[n].社会科学报,2010-02-04.

[6]毛寿龙.社会价值观重建要靠制度变革[J].人民论坛,2011(20):15.

[7]刘少杰.新形势下意识形态传播方式的变迁[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5):72.

[8]mauricemeisner,mao‘sChinaandafter:aHistoryofthepeople’sRepublic.Freepress,1999:96

[9]田晓丽.道德教育与新英雄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eB/oL].http:///nForum/#!article/JC/9788

[10]吴海刚.雷锋的媒体宣传和时代变革[J].二十一世纪,2001(4):137-142.

[11]陶东风,吕鹤颖.雷锋:社会主义伦理符号的塑造及其变迁[J].学术月刊,2010(12):103.

[12]冯仕政.典型:一个政治社会学的研究[J].学海,2003(3).

[13]陈映芳.图像中的孩子——社会学的分析[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53.

[14]任俊英.典型报道的话语分析——从福柯的视点出发[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7.

[15]刘方玲.话语的诠释:意识形态对政治典型建构的操纵[J].理论探讨,2006(4):171.

[16]魏爽.模范形象建构的社会学解读[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1.

[17]叶扬兵.当代农村变迁中的标兵与典型[m].南京: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323.

[18]刘俊彦,程旭辉.多学科视野下的选树青年典型工作[J].中国青年研究,2010(10):41.

[19]彭怀祖.典型引领在社会秩序建构中的作用[n].光明日报,2011-12-12.

[20]潘玉腾,陈赵阳.中国共产党先进典型教育的历史考察及经验启示——兼论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

[21]苗春凤.“树典型”活动的历史演进及其引申[J].重庆社会科学,2012(3):121.

[22]邓智平.弘扬雷锋精神与社会管理创新[J].重庆社会科学,2012(3):26.

[23]刘勇.树典型:二元分立社会结构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种技术路径[J].社会主义研究,2012(5):31.

[24]薛国林,等.形象塑造与社会认同:正面人物宣传报道的社会效果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3;7.

[25]刘林平,万向东.论“树典型”——对一种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行为模式的社会学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110.

[26]魏沂.中国新德治论析:改革前中国道德化政治的历史反思[J].战略与管理,2001(2):30.

[27]孙立平.守卫底线:转型社会生活的基础秩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93-297.

[28]董颖鑫.从理想性到工具性:当代中国政治典型产生原因的多维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9(5):24.

[29]苗春凤.当代中国社会树典型活动的文化传统探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83.

[30]康慕云.互动仪式链视域下的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J].西南教育论丛,2010(3):31-34.

[31]刘会燕.古村落旅游地互动仪式与旅游体验质量相关性分析——以柯林斯互动仪式链理论为基础[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2):63-65.

[32]苌庆辉.德育互动的重构:互动仪式链理论对大学德育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11(4):5.

[33]陈新汉.自我评价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465-468.

ReviewandthinkingoftheValueFunctionofexampleLeading

miaoChunfeng

(Jiangxi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nanchang,Jiangxi,330013)

心理学的仪式感篇10

关键词:仪式教育;课程模式;班集体;德育

中图分类号:G451.6;G6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2-0011-01

仪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不管是以前的私塾,还是最早的学校,一直有各种仪式,如拜师求学仪式、入学礼等。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现在的学生集体意识不强,忽视规则、不懂规矩的比较多。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仪式恰恰是规矩呈现的特殊方式。因此,在班集体中开展仪式教育课程很有必要,它将能给教师的德育工作带来很多益处,让学生成为秀外慧中的阳光儿童。

一、班级仪式课程的内涵

仪式,原指“典礼的秩序形式”。“仪式教育”是指经过精心设计而固定下来的具有较强仪式感的教育活动形式,涵盖了“升旗仪式”“开学典礼”等众多的德育活动内容。班级仪式课程特指班集体中的仪式课程,是强化各种常规仪式的课程,可以完善升国旗、唱国歌、国旗下讲话、少先队入队等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每个班集体要立足班级文化,结合学生的生命特性、生活实际和心理特点,开发适合班集体的仪式课程。

二、探索班级仪式课程的模式

在小学阶段,学生要经历很多的仪式,从大的范围说,有入学仪式、成长仪式、毕业仪式等;从班级的日常小范围来说,可以设置每天晨会课的仪式、中午就餐前的仪式、师生问好的仪式、班队课的仪式等。这么多的活动中该有什么样的仪式?这些仪式能不能给学生带来什么益处?能不能固定一些可操作的模式?这些都要求仪式课程的落脚点应该放在班级,立足班级文化,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心理特点,开发适合自己班级的仪式课程。

(1)从小处入手,把仪式课程落到日常。生活即教育,教育即常道,教育无小事。在日常的班级生活中,也许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能影响到教育效果。所以,教师要坚持不论多小的事,都不能一句话带过,而要充分发挥教育智慧,帮助学生建立内心的秩序感。本学期,班级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每次大课间铃声响后,学生没有安静、迅速地整队,有些学生靠着墙壁站,有些学生转到后面讲话,显得很乱。因此,教师决定在班级中开展集会的仪式教育,充分利用教室里的板报、班队会、晨会等进行大量宣传,让学生知道集会礼仪包括自己如何安静、迅速地到达指定场地,如何倾听,如何与台上礼节互动等,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监督与约束。这样,既让学生学会了礼貌待人,又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在巩固时,教师结合“阳光表情积分卡”,对表现特别好的学生进行“笑脸”奖励,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新教育的四大理念之一就是“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教师要从小处入手,将仪式课程落实到日常,关注学生各方面的习惯。同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Y合仪式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

(2)大事做细致,让仪式课程形成模式。在小学阶段,学生会参加很多重要活动,涉及很多仪式,但为什么这些仪式越来越不受重视?原因就在于教师没有关注到细节。因此,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应注意把这些活动做细致,让仪式课程形成固有的模式,发挥它的重要作用。集体生日现在很流行,但是很多集体生日就是学生一起唱唱跳跳、玩玩游戏,吃个蛋糕就完事了。既然要过集体生日,那就要过得特别一点,要在学生的心灵上留下点印记。因此,集体生日也要有一个主题,有一定的仪式。教师给学生开展过这样一次集体生日:首先让学生观看视频,并请一位妈妈讲述怀胎十月的艰辛;接着让学生回忆自己生病时,爸爸妈妈怎么照顾自己的;然后让学生通过才艺表演的形式,感受自己的进步;最后老师、学生、家长代表一同点燃大蛋糕上的生日蜡烛,大家一起唱响生日歌。这样的集体生日,既让学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也让仪式教育落到实处。

(3)快乐的节日,使仪式课程发挥效果。只有确定了教育活动的教育价值追求,才能合理建构仪式课程,并有效进行实践。在日常的学习中,会有很多节日如阅读节、英语节等,但学生对这种节日不是很感兴趣,这些节日只能吸引在这一方面有优秀表现的部分学生。这样,就减弱了设置这些节日的最初目的,没有最大地发挥这些节日应有的作用。因此,教师在阅读节上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课外阅读作品,并从家里带来的一些儿童读物放置在班级图书角中吸引学生借阅。同时教师利用晨会课,让学生在班级中推荐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籍。这样,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目得到了有效扩充,大大吸引了他们的阅读兴趣。教师还开展了全班共读一本绘本、根据绘本故事进行“绘本创作”等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又使阅读变成了轻松的事。

三、结束语

总之,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最关键的成长时期,文明礼仪的行为既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心理素质,又可以完善道德品质。因此,教师要重视班级仪式课程,用自己的智慧擦亮仪式、点燃仪式,让学生在仪式中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