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心理学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3:06:38

人际交往心理学总结篇1

关键词青少年,人际心理健康素质,年级差异。

分类号B848.9

1问题提出

人际心理健康素质(以下简称人际素质)是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方面,它包含个体在交往过程中的人际交往能力、适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人格品质、交往过程中的自我调控以及交往过程中合作的态度等一系列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1]。

近些年来,关于青少年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一是有关青少年人际素质的结构和内涵的研究。国外的研究一方面以社会心理学角度,从关注个人品质的“社会合意性”发展到对跨越不同人际交往关系的“一致性”的个人素质的研究。如安德森(anderson)提出了诚实、理解等人们评价他人的社会合意性品质[1];凯恩(Cann)等提出了善良、可靠等四组素质在各种人际关系中要求的一致性程度等[2]。另一方面以情绪智力概念为中介研究人际素质,提出了情绪智力与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如斯卡特(Schutte)等人运用系列研究考察和证明了情绪智力与人际关系的正相关关系[3]。国内研究主要是从心理素质研究出发,将人际交往作为心理素质的一个成分或亚成分,人际心理素质在心理素质的研究中处于附属地位。如邓如陵、葛军关于高师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研究[4],将高师学生心理素质分为8个方面,其中第6个方面是人际交往的能力素质;冯正直、张大均提出了中学生心理素质的三因素结构,人际适应包含在适应性因素中[5]。

二是对不同受教育阶段青少年群体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的研究。如田文强的“浙江大学生人际交往素质的调查分析”,认为人际交往素质是由人际关系建立、冲突控制和情感支持等特质构成的多要素综合体,大学生具有交往的主动性,但缺乏交往技巧及人际冲突处理技巧[6];沃建中、林崇德等人的“中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特点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人际交往水平从初一到初二明显下降,初三时有大幅度的攀升,高中阶段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7];董莉、沃建中的“3~6年级小学生人际交往发展特点的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生的同伴关系要优于其他人际关系类型,女生人际交往优于男生[8]。

三是有关青少年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这类研究将人际关系因素作为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内容,揭示青少年人际关系特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如,王峰等的“重点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分析了影响重点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的20个变量,其中包括学生与父母关系和同伴关系等人际因素[9];胡军生、王登峰等的“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村中学生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人际敏感、强迫、敌意等方面[10]。

上述诸方面研究有力地推进了人们对于青少年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特点及规律的认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欠缺,主要表现在:国外研究侧重于以情绪智力为中介探讨人际素质的内容,国内研究多将人际素质作为心理健康素质的附属成分,仅限于某些侧面的概括和研究,欠缺对人际素质内涵更为深入系统的分析;对于青少年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从局部、现象及表现形式上的研究居多,由于对人际素质结构和内涵研究上的欠缺,还不能从人际素质的多层次结构出发,更加系统深入地揭示青少年人际素质的特点;针对某一受教育阶段、某一地域的青少年群体的研究居多,还缺少跨越整个青少年期、涉及不同地域青少年的综合性研究。

马惠霞、沈德立在总结国内外有关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全面地阐释了人际心理素质的内涵[1]。在此基础上编制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人际素质分量表》[11],构建了新的人际素质的测量维度。本研究即以人际心理素质内涵及测量维度研究的新视角,以全国各地、处于不同受教育阶段的青少年为对象,对青少年人际素质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进一步探析我国青少年群体人际素质的特点和成因。

2研究方法

2.1调查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华东、华北、中南、西南、西北、东北等不同行政区域所属的23个省市、自治区选取了51399名青少年为调查对象,以同时满足年级、性别、专业、家庭来源、家庭收入、学校性质等15个背景变量为标准进行严格筛选,获得有效样本44063(有效率85.70%)例。其中男性21245(48.20%)人,女性22818(51.80%)人;来自城市20569(46.70%)人,农村23494(53.30%)人;重点学校15737(35.70%)人,一般学校28326(64.30%)人;独生子女19626(44.50%)人,非独生子女24437(55.50%)人。平均年龄为15.39±2.74岁。调查对象年级分布如表1所示。

2.2调查工具

本研究以马惠霞、白学军等编制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人际素质分量表》为调查工具。量表共21个条目,包含3个维度。其中,人际交往维度包含11个条目,主要反映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中,有利于建立积极、良好人际关系的个性品质和能力,包括自信、敏感、热情、机智、表达能力强、合作等。人际调控维度包含6个条目,主要反映青少年在交往中,善于根据情境调节交往技能,促进人际互动的心理品质。人际知觉维度包含4个条目,主要反映青少年在交往中,知觉他人的交往需求,体验他人交往的品质和能力以及对交往双方关系的理解力。量表条目采取4等级评定,1~4分别表示“完全不符合”、“不太符合”、“比较符合”、“完全符合”,各条目均采用正向计分。各维度的条目得分相加,取其平均数为维度分;总均分为所有条目得分相加后计算出的平均数。得分越高,说明越善于人际交往,在交往中越能知觉、体验他人的交往需求,与交往对象的互动的主动性和效果越突出;得分越低,说明在人际交往中,知觉、体验他人的交往需求及与交往对象的互动等心理品质越差。

该量表及各维度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983、0.979、0.957和0.953,总量表的α系数为0.818。结构效度的分析结果显示,人际交往、人际调控、人际知觉与人际素质总分之间具有中高度相关。以《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为效标进行分析,适应分量表与该量表总的相关系数0.719,表明了该量表具有较高的同时效度。

2.3数据的统计处理

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

3结果

3.1青少年人际素质总体特点

对44063名调查对象的有效数据进行频数分布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的人际素质得分平均数为2.8573,标准差为0.4025,总体平均数的95%置信区间2.853~2.861。数据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形态,偏度系数为0.031,峰度系数为-0.031(见图1)。

根据青少年人际素质的得分分布和数据变异情况,将人际素质发展水平分为三个等级(m±2SD)。人际素质得分低于2.05(m-2SD)的为低水平;人际素质得分在2.05与3.66之间的为中等水平;人际素质得分在3.66(m+2SD)以上的为高水平。处于人际素质各水平的青少年人数、比例分布状况如表2所示。

3.2青少年人际素质总均分的年级差异

对不同年级青少年整体人际素质总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人际素质年级变化趋势表现为,初一年级最高,从初二年级开始至高二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人际素质得分逐渐下降,结果如表3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55)=47.41,p

3.3青少年人际素质3个维度的年级差异

3.3.1青少年人际交往维度的年级差异

青少年人际交往得分的平均数为2.8497,标准差为0.4624,总体平均数的95%置信区间为2.845~2.854。对不同年级青少年人际交往得分的统计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年级变化趋势表现为,除高三年级稍有波动以外,其他各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人际交往得分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结果如表4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55)=145.852,p

3.3.2青少年人际调控维度的年级差异

青少年人际调控得分的平均数为2.9409,标准差为0.4884,总体平均数的95%置信区间为2.936~2.945。对不同年级青少年人际调控得分的统计结果表明,青少年人际调控年级变化趋势表现为,初一年级最高,从初二年级开始至高二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人际调控得分逐渐下降,结果如表5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55)=12.997,p

3.3.3青少年人际知觉维度的年级差异

青少年人际知觉得分的平均数为2.7526,标准差为0.5664,总体平均数的95%置信区间为2.747~2.758。对不同年级青少年人际知觉得分的统计结果表明,青少年人际知觉的年级变化趋势表现为,除高二年级稍有波动以外,其他各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青少年人际知觉得分呈现不断上升趋势,结果如表6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55)=48.537,p

4讨论

4.1青少年人际素质整体特点

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的人际素质总均分在1~4之间,平均分为2.8573,分数分布基本呈正态分布,有97.8%的调查对象总均分在2.05(m-2SD)以上,总均分高于3.66(m+2SD)的调查对象占2.9%。反映出我国青少年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社会环境培养和熏陶过程中,在对社会互动对象的认知、人际交往中角色转换技能以及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人格品质等方面呈现良好的状态。

4.2青少年人际素质的年级差异

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的人际素质在小学五年级、初一年级较高,从初二年级开始至高二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人际素质总均分逐渐下降。

这一变化趋势可能的原因有:首先,小学、初中阶段青少年人际交往的类型、过程和内容相对较为单纯,随着年级增长,青少年面临的人际交往问题越来越成人化,而青少年此时在人际交往技能上却相对不太成熟,心理上还没有做好应对复杂人际关系的准备。同时初中和高中阶段又经历着步入青春期的转变过程,由自我意识引发的新的自我中心,表现出叛逆性和攻击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人际素质中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及行为成分的发展。到了大学阶段,大学一年级新生由于环境和角色变化引起的心理不适应,带来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上的困惑,从大学二年级开始,随着对大学生活的不断适应,人际交往会有一定改善。其次,小学五年级和初一学生的动机系统较为简单,在人际交往上容易简单地按老师和家长说的去做,而初二以后,特别是进入高中阶段,青少年的动机结构发展得较为复杂,内在性较强,行为调控的动力由外部控制为主向内部控制为主发展,自我的独立意向越来越成为支配行动的主导因素,与这一年龄段尚不成熟的心理发展水平形成一定反差,导致了人际交往发展上的变化和波动。此外,青少年时期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学业与升学的压力可能导致学生们没有较为充分的时间有意识地体验和增强各类人际交往。

4.3青少年人际素质3个维度的年级差异

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人际素质3个维度的年级差异均显著,但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其中,人际交往,除高三年级稍有波动以外,其他各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人际交往得分呈现不断下降趋势;人际调控,初一年级最高,从初二年级开始至高二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人际调控得分逐渐下降;人际知觉,除高二年级略有波动以外,其他各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人际知觉得分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在人际素质的3个维度中,人际调控侧重人际互动中的适应性;人际交往侧重人际交往中的人格特征、一般能力、情感和意志过程等成分;人际知觉侧重人际互动中的社会认知成分。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人际调控及人际知觉上年级变化趋势的差异,反映了青少年在一般认知、人格特征及社会认知上发展变化的非同步、非等速性,及其在人际关系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及行为成分发展上的非同步特征。

关于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研究证明,发展到初中阶段的青少年才能够开始理解社会交互作用,采用较全面的观点看待社会情境,理解社会关系的互惠性质[12],而自我意识、性格、需要、兴趣及价值观等影响人际素质发展的因素,获得较大发展和初步成熟,要到高中及大学阶段。青少年在一般认知、人格特征及社会认知上发展的非同步、非等速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侧重人际互动中的适应性的人际调控发展较早,而以社会认知成分为主的人际知觉的发展相对较晚。另一方面,由于青春期身心的急剧变化,青少年的社会态度、逆反心理及自我中心特征又可能导致了其在人际交往上的消极情绪和行为,与不断提升的人际认知之间形成较大的反差。

5结论

(1)我国青少年的整体人际素质处于较好的水平。(2)青少年人际素质得分在中学阶段有随年级增长呈下降的趋势,初中阶段得分较高,高中阶段得分最低。(3)青少年人际交往随年级增长呈现下降的趋势,初一年级得分最高,高中及大学阶段得分最低;青少年人际调控从小学五年级至初一呈上升趋势,然后随年级增长逐渐下降;青少年人际知觉随年级的增长呈不断上升趋势。

参考文献

1马惠霞,沈德立.人际心理素质探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4(1):85~86

2arnieCann.Ratedimportanceofpersonalqualitiesacrossfourrelationships.theJournalofSocialpsychology,2004,144(3):322

3SchuttenS.emotionalintelligenceandinterpersonalrelations.JournalofSocialpsychology,2001,141(4):523~536

4邓如陵,葛军.高师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研究.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2(4):41~43

5冯正直,张大均.中学生心理素质概念和成分的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27(6):56~61

6田文强.浙江大学生人际交往素质的调查分析.中国临床康复,2005,9(36):50~52

7沃建中,林崇德,马红中,李峰.中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特点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17(3):9~15

8董莉,沃建中.3~6年级小学生人际交往发展特点的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1):45~47

9王峰,王莉,李瑞芹.重点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山东精神医学,2005,18(3):137~139

10胡军生,王登峰,李泉.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4):449~451

11马惠霞,白学军.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人际素质分量表的编制.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4(3):168~171

人际交往心理学总结篇2

关键词:人际交往能力成长小组实证研究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处于青少年时期向成年早期的过渡阶段,仍处于同一性的探寻时期,且面临周遭更复杂多变的环境,又离开原先父母羽翼的保护,必须相对独立地面对与人交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摩擦,迎接来自他人的挑战。

人际交往能力意指人们成功完成信息和情感交流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1];人际交往能力越高,心理问题愈少,心理则愈健康[2],然而众多调查研究表明虽然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总体水平呈正态分布,但整体情况不容乐观,且少数已存在比较严重的交往障碍[3-4]。近年来,小组工作的方式在高校教育中愈加受到重视,作为社会工作的三大工作方法之一,各项研究结果表明小组工作不仅能够缓解羞怯症状,而且在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从而提高其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上也有积极效果[5-6]。成长小组隶属于小组工作的范畴,主要通过小组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7],以期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与此同时,成长小组更加关注青少年心理社会的特征,本文通过成长小组的方式探究其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干预效果。

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在南京某大学内进行公开海报招募,经面谈自愿参加且完成整体活动者16名,其中10名女生,6名男生;大一6名,大二10名,年龄为18~20岁。成员特征:有提高自身人际交往能力的愿望,但无明显交往障碍的大学生。

(二)方法

1.研究工具

(1)《人际交往能力评估问卷》(中文版)。该问卷包含主动交往、适当拒绝、自我表达、冲突管理和情感支持五个维度,每个维度各有8题,采用李克特五点法,每个维度总分为40分,得分越高表示受测者该项能力越强,总分越高则表明其人际交往能力相对较强。该问卷克朗巴赫系数α为0.87,相隔3周的重测信度,5个维度分别在0.78~0.86,与人际反应指标(iRi)的总分相关值(效标效度)为0.82,基本符合心理计量学要求的信度和效度[8]。

(2)团体氛围量表。由参与团体目的、活动过程、气氛和参与团体的感受四个部分共23项组成,使用语义差异量表,如“自愿的”――“被迫的”,每一项分数由左至右分别为1,2,3,4,5,6,7,分数愈低则表明成员对活动愈倾向于积极的评价。该量表用于测量组员对活动目的、过程、氛围和感受的评价。

2.干预方法

(1)前期准备。在高校内招贴海报进行宣传,在正式活动开展前对每个成员进行半个小时的访谈,以初步了解并评估其参与动机及日常人际关系状况,根据愿意参与的成员情况调整活动方案。

(2)整体目标。启发组员对于日常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审视,增强组员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而协助其获得更顺畅的人际交流。

(3)活动设计。每周一次共四次活动,单次活动时间约为两个小时。以《人际交往能力问卷》(中文版)涉及的维度为参照,选择主动交往、自我表达和适当拒绝三个维度,并以此为子活动设计的主题。在活动中采用游戏、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形式,并设置“天使游戏”环节,由此引导组员主动关注他人(具体活动流程见表1)。

3.效果评估

首次活动开始前和最后一次活动结束后填写《人际交往能力问卷》,且在最后一次活动结束后填写团体氛围评估量表。此外,运用过程评估方法,于每次活动结束前5~10分钟,由主持人引领成员分享活动体会,以期了解成员的个人感受并对成员的参与意愿和投入度进行评估,并以此为参照及时调整活动方案。

4.测量工具

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

二、结果

(一)人际交往能力问卷前后差异

由表2可知,团体辅导前,组员在主动交往、适当拒绝、自我表达和情感支持四个维度上处于低分水平或在其边缘(评分标准见表3),通过团体辅导,在所有维度上均达到中等水平。主动交往、适当拒绝、自我表达和总分上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且在上述维度中(包括总分)除主动交往外,其他均显示出极大的统计学显著性(p

(二)主观评价

该团体氛围量表为语义差异量表,中间值为4分,由表4可知,成员对团体氛围四个部分的评价均低于中间值,团体目的一项评分稍显偏高,但仍表示成员倾向于自愿参与,活动过程也使成员感到有条理,明白且能够理解团体的目标;团体氛围一项分数最低,离散程度也处于较低水平,即表明大部分成员感到能够融入团体当中(见表4)。在最后一次活动结束前分享中,大部分组员认为在活动中收获了不少,学到了一些人际交往方面的技巧,与人交流中的不自在感有所缓解,认为自己在将来的生活中相较于之前能够更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有的组员表示“意识到了自己以前与人交往过程中可能会使别人感到不舒服的地方”;有的说“今后能够尽量以一个恰当的方式对他人说出不”。

三、讨论与分析

(一)结果分析

1.从干预前后测对比结果看,表明短时间的成长小组对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某些方面仍然有促进作用。本次成长小组采取自愿报名方式,从某种角度上表明参与者有很强烈的潜在愿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且从团体氛围量表的评估结果看,大部分成员有较高的参与积极性,因此这能够为其自身能力的提高和工作者与成员之间建立良性的交互关系奠定一定的基础[9]。再者,大学生处于性格发展与塑造的重要时期,加之自身容易接收新鲜事物的特点,通过适当的引导和训练,其人际交往能力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该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2.该研究以主动交往、适当拒绝和自我表达作为活动设计的子活动的主题,在小组结束后,这三个维度均有显著提高的趋势(p

3.成长小组开展的环境对于成员来说是陌生且相对封闭的,在这个过程中成员需要相互认识,而接纳、温暖和保密的团体氛围则为主动交往提供了较为安全的环境。另外,团体辅导能够使组员体验到积极的情感,从而促进主动交往行为的产生[10]。此外,每次活动依据不同主题,分别设置一至两个需要每位成员表达看法、陈述理由的游戏,如“丛林探险”,该游戏需要组员共同商讨选择出需要保留或舍弃的物品,以此完成生存任务,游戏结束后,由工作者分享自己的感受,并引领成员表达参与的感受,鼓励成员表达自己,使得成员间的沟通不只是停留在人际交往表层,而相较于日常生活中的交流要更深一层。在适当拒绝这一维度上,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分组表演日常生活中与“拒绝”相关的场景并互相提出解决方式,分组形式使得成员能够以旁观者的视角看待他人生活抑或想象中的场景,由此面对自己的想法,反思自身;与此同时,兼以头脑风暴的形式,成员针对一个“问题情境”提出若干解决办法,这使得成员看到了可以选择的多种方式,而有多样的选择往往可以减轻受到问题困扰的程度。

在成长小组的后期,笔者觉察到小组内部有一定的角色分化,如“领导者”、“支持者”、“顺从者”和“沉默者”,同时成员间的交流更坦诚和自由,有鲜明的个人特性:这表明小组内部已经趋近成熟。

(二)建议与讨论

1.从前后测结果看,尽管自我表达这一维度分数有所提升,但其得分始终最低。自我表达或者称为自我袒露,袒露的是带有些许隐私的、令人感到焦虑的、羞耻的,是个人脆弱的部分,将这部分与他人分享,即使是对亲密的伙伴,仍然不失为一种挑战。对于大学生群体,其自我认识尚且处于探索阶段,往往倾向于将修饰后的面貌呈现给他人,而逃避真实的自我形象。这一点可能源自于对自己的不完全接纳和社会期待与自我认识之间的矛盾,然而在长期交往过程中双方要想获得稳定、深入的交流都必须学会展露真实的一面。在适宜的情况下,与他人恰当地分享一些令自己感到沮丧、焦虑和羞耻的事情对于增进沟通双方的关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大学生在日常人际交往中,可能需要试着正视、接纳真实的自我,学会与他人分享真实的感受和想法,不吝惜言语上的表述和赞美,学会适当地自我暴露,掌握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的“度”,有益于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进而建立更加稳固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正是人类幸福感的来源,带来健康和持久、不易消散的快乐。

(三)反思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后测问卷是在最后一次活动结束后立即填写的,尽管数据显示成员人际交往能力的某些方面有显著提高,但此时成员可能仍然处于兴奋状态,对自己能力的评估也可能过于积极,研究未对成员的状态进行跟进,因此尚不知道此次活动对成员人际交往能力某些方面的改善是否有持续效果,后续将追踪干预效果。

总体来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短时间有明确针对性的团体辅导,能够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某些方面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但这种效果能否持续有待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1]赵倩.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分析及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实证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2]刘文,韩静,张丽娜.大学生人际能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8(3):71-79.

[3]秦红霞,高峰.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文教资料,2009(26):207-210.

[4]冯宗侠.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调查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57-59.

[5]焦小燕,盖笑松.成长小组活动对改善大学生羞怯症状的效果[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9):653-657.

[6]王瑶.小组辅导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5):1254-1256.

[7]李玉.探析“成长小组”对大学新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基于对p高校大学新生的实验[D].兰州:兰州大学,2012.

[8]魏源.人际交往能力问卷在大学生中应用的信效度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2):1046-1048.

[9]尚云,李辉,高俊.人际交往团体辅导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5):369-371.

人际交往心理学总结篇3

【关键词】人际关系;信息交流;对比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R161.5R3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817(2007)09-0842-02

人际交往是指人们为了相互传递信息、交换意见、表达情感和需要等目的,运用语言、行为等方式而进行的人际联系和人际接触的过程,即通常所说的人际关系。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向成年期的过渡阶段,在这一关键时期,他们在心理上往往会有更多的彷徨和不适,也比其他人群更难于适应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密不可分,人际关系的失调可以导致心理的失衡,严重者甚至可导致人格的分裂。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已成为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为了解广州市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为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6年3-4月开展了本次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广州市内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广东药学院等9所高校,抽取1600名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共发出问卷1600份,回收问卷1483份,回收率为92.69%,其中有效问卷1471份,有效率为91.94%。在1471份有效问卷中男生807名(54.86%),女生664名(45.14%);理科学生610名(41.47%),文科学生504名(34.26%),医科学生357名(24.27%);大一学生351名(23.86%),大二学生389名(26.44%),大三学生493名(33.51%),大四及以上学生238名(16.18%);来自大中城市的学生408名(27.74%),来自小城镇的学生529名(35.96%),来自农村的学生534名(36.30%)。

1.2方法采用邓日昌[1]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调查内容除一般项目外,主要包括大学生交谈、交际与交友、待人接物和异性交往4个方面。每个方面由7个问题组成,共28题,以“是”与“非”做答,选择“是”记1分,选择“非”记0分。总分在0~8之间,说明与人交往困扰较少,人际交往能力良好;总分在9~14分之间,说明与人交往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人际交往能力一般;总分在15~28分之间,说明与人相处存在较大困扰,人际交往能力严重不足。

1.3统计分析运用SpSS11.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卡方检验。

2结果

2.1广州市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总分小于等于8分,人际交往能力良好者占67.71%;总分在9~14分之间,人际交往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者占26.10%;总分在15~28分之间,与人相处存在较大困扰者占6.19%。

2.2不同性别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比较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优于男生,见表1。在具体交往能力方面,男生的交际与交友能力优于女生;而女生在异往能力、交谈能力、待人接物能力等优于男生,见表2。

2.3不同来源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比较不同来源大学生交际与交友能力、交谈能力和异往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来源于大中城市大学生的交际与交友能力、交谈能力及异往能力等都优于来源于农村的大学生,特别是异往能力明显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见表3。

3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总体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已往同类调查相比,有所提高[2]。可能是由于:(1)此次调查为最新调查结果,其结果与以往相比更能反映出现阶段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现状;(2)此次调查对象主要是广州地区9所不同高校的学生,而广州作为一个公共基础设施相对齐全的城市,在人际交往方面所做的宣传教育都较其他城市或地区的工作相对完善,例如开设讲座、制作宣传手册、开设相应的课程,都能使学生从不同渠道了解这方面的信息;(3)学校在引导学生如何应对人际关系所致心理压力方面也比较重视,并且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广州市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优于男生。在具体的交往能力方面,女生的交谈、待人接物、异往能力明显优于男生。在交谈能力方面,女生明显优于男生,可能是由于女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能够较好地与交谈对象进行交流,同时女生一般也更喜欢交谈,其交谈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女生的待人接物能力明显优于男生,可能是由于女生有着与男生不同的性格特征,女生有较强的亲和力,更加温顺、细心、周到、注意细节,忍耐性也比男生要强。同时这也跟家庭的教育和氛围有很大的关系,在日常的教育中,父母可能会更注重女孩子的细节培养,培养她们的细心、耐心,待人接物的礼貌、礼节等。在异往能力方面,女生明显优于男生,可能是因为男女性别上的差异导致了在异往的感受上,男生比女生更紧张、更困难。女大学生能够比较大方地对待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而男大学生对于异往则比较敏感、害羞,甚至不知道应该如何适当地与异往;另一方面,在异往中,男大学生恋爱的目的性更为明显,对恋爱的需求也更为迫切,因而在与异往中不自然甚至不得体,从而影响了自己与异往的能力[3]。

不同来源的大学生在具体的交际与交友能力、交谈能力、异往能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来自大中城市的学生,交际与交友能力、交谈能力和异往能力都要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特别是异往能力明显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生活在大中城市的学生拥有更广阔的人际交往圈子,有更丰富的人际交往经验,他们人际交往环境较优越,思维也较为活跃。同时来源于大中城市的学生所接受的教育课程和以不同形式来促使他们了解正确的应对方式的概率要大的多;在一些农村地区则没有条件进行相关的教育,以致学生无法了解异往方面的知识和自身的情况判断。城乡生活方式的不同使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的隔阂更多地显现出来,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乡大学生之间的人际互动[4]。农村大学生来到城市以后,尤其是高校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时难以适应,从而影响了正常的异往。大学生人际交往方式多样、互惠的特点,也给农村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长此以往,导致了农村学生在异往中大多比较被动、封闭和挑剔。这在无形中限制了他们与异往的范围,影响了正常异往。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坚持个性化和发展性的原则,针对男生和农村学生在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存在更多的不足,采取干预措施。同时还应积极提高大学生对人际关系的认知水平,开设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有关课程,如《心理保健》、《人际交往技能》等,也可通过开设讲座、报告、心理沙龙、主题班会、心理剧表演、心理知识竞赛等形式普及人际交往的知识。此外,大学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力支持并积极开展社团活动,通过演讲、辩论、郊游、艺术表演、科技、体育等活动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提供良好的契机和场所;通过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了解社会,理解他人,学会乐于助人,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通过社团活动可满足大学生自觉追求人际关系和谐和自我社会化完善、自觉锻炼和提高社交能力的需要。

4参考文献

[1]郑日昌.大学生心理诊断.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339-341.

[2]汪雪莲,许能锋,杨德辉,等.医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4):247-250.

[3]冯宗侠.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调查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57-59.

[4]鲁可荣.贫困大学生心理压力和人际交往障碍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5,26(6):495-496.

人际交往心理学总结篇4

关键词:人际信任;大学生;人际关系

1前言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和周围与之有关的个体或群体的相处及交往的关系。人际关系状况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相关,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否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大学生的测量分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提供一些参考,从而更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选取20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样本,其理工类学生100人,男女各50人,文史类学生100人,男女各50人。共发放量表200份,有效收回196份,有效率为98%。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CnKi检索,收集、整理有关文献资料,归纳、总结研究趋势和成果,为本研究提供参考和论据材料。

2.2.2量表法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由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教授等人编制,要求受测者根据自己近一周的人际状况如实作答。问卷一共包括28个项目,将人际关系压力分为以下四个方面:交谈方面的行为困扰,交际交友方面的困扰,人接物方面的困扰,异性朋友交往的困扰。内部一致性系数0.75,信度系数0.86,分半信度0.78,有较好的效度。

2.2.3数理统计法

本文的调查问卷数据资料采用SpSS17.0软件统计包进行分析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程度的性别、专业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男生在人际关系上的困扰度平均得分高于女生,即男生的人际困扰程度大于女生;文史类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上的困扰度平均得分高于理工类大学生,即文史类大学生的人际困扰程度大于理工类大学生。建议多鼓励文史类大学生多进行体育锻炼,一方面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缓解压力,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从总体来看,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较少,平均得分为8.17,标准差为2.25,没有表现出很大的个体差异,总体较好。说明大学生人际关系总体状况良好,不存在或较少存在交友方面的困扰。

就各个因子的得分来看,从表3中可以发现,男生在大部分的因子的得分高于女生,说明男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略大于女大学生;在交谈与交际这两个因子上,文史类高于理工类,说明文史类大学生的言语交谈能力和交际水平强于理工类大学生。而在接人待物和与异性朋友交往这个因子上,文史类略低于理工类,说明理工类大学生的接人待物能力和与异性朋友交往的能力略胜于文史类大学生。

3.2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得分在性别和专业上的差异检验

如表4所示,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程度在性别和专业上均呈现出显著差异,即男大学生的人际困扰程度要显著的高于女大学生,理工类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程度显著高于文史类大学生,t值分别为5.32和4.81。另外,从人际关系困扰严重者检出率可以看出,男生人际困扰严重的人数要多于女生,理工类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严重的人数要多于文史类的学生。

从各个因子的检验结果看,与异往的因子上,男女生表现出性别上的显著差异,女生在这方面的困扰明显要少于男生,但并不是说,男生在这方面的困扰比较严重,结合表3可以看出,男生的平均得分为2.22,并无明显困扰。男女生在其它因子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在交谈这一因子上,不同专业之间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即理工类大学生在交谈方面的困扰要远远多于文史类大的学生,分数为2.31,但并不能说明理工类大学生在交谈方面困扰严重,从得分来看,只能说明文史类类大学生大学生交谈能力很好,理工类学生交谈能力一般。

从各个因子看,就全部被试而言,人际关系的各个因子的影响程度为:总困扰度>交际>待人接物>交谈>与异往。

4结论

4.1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整体较好,但在性别和专业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即女生明显好于男生,理工类大学生明显好于文史类大学生。

4.2人际关系的各个因子的影响程度为:总困扰度>交际>待人接物>交谈>与异往。

参考文献

[1]闵永胜,姚本先.大学生人人际信任的社会心理机制探析[J].皖西学院学报,2007,(23).

人际交往心理学总结篇5

【中图分类号】R395.6

【文章编号】1000-9817(2008)09-0850-02

【关键词】人际关系;干预性研究;精神卫生;学生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是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大一新生要面临离开父母、适应新环境、开始集体生活等问题,如何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和恰当处理各种交往,是每一位新入校大学生面临的首要问题,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却不容乐观。许多研究表明,人际交往障碍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1-2]。班级经营(classroommanagement)是达成教育目标,运用各种教育活动与措施,影响班级的人、事、物产生正向改变的过程[3]。本研究着眼于应用班级经营,将大学班级视为一个社会生态系统,将学生、教师、班级环境作为其子系统,进行班级层面、个人层面的干预,以改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在某高校3621名新生中,以SCL-90进行基线调查,筛选出SCL-90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3分的学生,并通过与辅导员访谈,选出同在一个班级中亦实际存在人际交往不良的学生作为干预对象。筛选后一个班级中人际交往不良的学生共6名,另外在其余学生中选取1名人际关系良好的学生作为假被试,组成6+1干预组,并将该班作为干预班级。同时根据干预班级人数和男女生比例、学生来源情况、学生实际人际交往不良人数为依据选出另一班级为对照班级,将对照班级中实际存在人际交往不良的6名学生作为对照组。

1.2方法

1.2.1测量工具(1)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4],该量表由Derogatis在1975年编制,包含比较广泛的精神病学症状学内容,如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生活习惯等,包括9个因子90个项目。分为5级评分,1=从无,2=轻度,3=中度,4=偏重,5=严重。本研究采用人际交往敏感因子得分进行筛选。(2)交流恐惧自陈量表(personalReportofCommunicationapprehension,pRCa-24),该量表mcCroskey在1982年开始使用,在测量人际交往方面显现出很高的信度及效度。其分量表分数之间的内部相关系数为0.40~0.69。总分的α系数超过0.90,分量表的α系数超过0.75[5]。(3)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ocialavoidanceandDistressScale,SaD),该量表含有28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制,内部一致性较高,相关系数达到0.77,重测相关系数为0.68[5]。

1.2.2班级经营实验设计根据班级经营理念及研究专门设计方案,包括营造班级氛围、班级辅导、小组辅导和个别辅导。

营造班级氛围由实验者辅助班主任完成,具体包括5个方面:(1)班主任深入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2)班主任与学生共同制定班规;(3)班主任转变观念,“以学生为主体”;(4)班主任有意识地选用干预组成员为班级服务,作为教师的助理;(5)班主任主动与学生交往,成为学生的朋友。设计班级层面的日常活动,包括朋友对对碰、我爱我家在宿舍、看谁最了解我、班级小报、郊游活动等。

班级辅导共6次,包括人际交往自画像、人际交往千千结、人际交往知识学习、人际交往中的情绪管理――你戳我爆、人际交往中的信任之旅――你搀我行、全新的相识。

小组辅导共6次,分别为“抛绣球”、“小组长,我能行”、“我的戳”和“我的爆”、“尴尬往事”、“镜中自我与现实自我”、“是谁了解我”。

2结果

2.1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各因子得分比较干预前后干预组的总分、跟异性朋友交往的困扰程度、待人接物方面的困扰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班则在总分及各因子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甚至在交谈方面的困扰程度因子及跟异性朋友交往的困扰程度因子上的平均分后测要高于前测。见表1。

2.2干预前后干预组与对照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各因子得分比较干预组干预前、后对比,总分、交际与交往方面的困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组与对照组后测对比,交际与交往方面的困扰、待人接物方面的困扰、跟异性朋友交往的困扰程度因子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2。

2.3干预前后被试pRCa-24各因子分比较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总分、公开演讲、二人间的交谈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组与对照组后测对比,总分、公开演讲、二人间的交谈因子得分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3。

2.4干预前后被试SaD各因子得分比较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SaD总分、社交苦恼因子、社交回避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4。

3讨论

班级经营以其了解学生心理需求和学业需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运用组织管理和团体辅导的方法,协助学生成长;针对个别差异,激发学生的潜能;适当使用辅导技巧和行为改变技巧,改变学生的偏差行为等五大特点,从而改善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6]。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班级经营,实验组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得到改善,人际交往问题得到了消解,社交、交流方面的焦虑、恐惧和回避行为得到了显著改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有所提高。本研究之所以能够在消解社交焦虑、交流恐惧和人际困扰等问题上取得良好的干预效果,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实验者将班级视为系统,关注其中的教师、学生、班级环境等子系统,不断强化系统内和系统间的互动,采取多种措施,通过改善与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有关的子系统,从而消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

4参考文献

[1]邢秀茶,王欣.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长期效果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2(2):74-80.

[2]贺平.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的主要表现及教育对策.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4(1)33-35.

[3]李国霖.“班级经营”的基本理论.教育导刊,1994(Z1):31-35,51.

[4]郑日昌.大学生心理诊断.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339-344.

[5]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出版,1999:232-235.

人际交往心理学总结篇6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教2-学3-训练5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0-0248-02

根据国家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各高校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尽管各高校已经陆续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但在授课方式上多以传统的教师讲授法为主,学生机械接受教师传授的内容;教学内容多为基本的心理学理论,实用性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甚至部分学生反映上心理健康课效果不大,体验不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本该有的乐趣与时效性。因此,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很多资深教师的指点和帮助,和其他老师一起摸索出一套比较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教2-学3-训练5”三合一课堂教学模式,现和大家共同分享。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2-学3-训练5”三合一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

这种教学模式根据课堂时间进行分配,其中,“教2”指的是教师教基本知识与技能、学习方法与训练程序的时间占课堂总时间的20%,在“理论教学”部分完成;“学3”指的是学生学习基本知识与技能、学习方法与训练程序的时间占课堂总时间30%,在“互动游戏”、“小组讨论”部分完成;“训练5”指的是体验心理训练,占课堂总时间的50%,在“实践训练”、“课堂总结”部分完成。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每节课堂将分为:互动游戏(15分钟)、小组讨论(15分钟),理论教学(20分钟),实践训练(40分钟),课堂总结(10分钟)五部分。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将教师、学生的积极性、互动性调动起来,进而最终达到:知识+技能+方法+程序+实践=能力的有效课程教学效果。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2-学3-训练5”三合一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案例

本部分以大学生常见心理困扰—人际交往心理专题进行案例分析。根据“教2-学3-训练5”三合一课堂教学模式,本专题的单元教学模式设计如图1,课堂时间为100分钟。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互动游戏(15分钟)

首先,让大家进行热身活动“双手传真情”游戏,具体操作如下:大家围成一个圆圈,每个人将自己的双手放在前一位同学的双肩上,在这个圆圈中,每一位同学根据教师的指导语“搂搂你的头啊,学习不用愁啊;提提你的肩啊,工作会挺先啊;拍拍你的背啊,生活不会累啊;捶捶你的腰啊,学习步步高啊”给自己前面的那位同学进行按摩,放松双肩、背部,对其进行赞美,结束后,再让大家原地向后转,组成一个逆向圈,重复上面的过程。完毕后,让大家思考:“什么是人际交往?人际交往的表达形式有哪些?”从中可以总结出:人际交往指的是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等的交流过程。人际交往的表达形式=文字(7%)+声音(38%)+肢体语言(55%)。

(二)小组讨论

首先,让学生阅读《天堂与地狱的故事》:

一个年轻人对上帝说:上帝,我从来没有看过天堂与地狱,你能带我去看看吗?

起先,上帝领着这个人到地狱,发现地狱的人都瘦骨嶙峋,他们都用一个特制的勺子喝粥,勺子的把很长,勺子的头很小,吃饭的人只顾自己吃,可勺子实在是太长了,每个人都无法将食物送到自己的口中,一个个饿得大喊大叫,大家互相抱怨,互相憎恨。上帝告诉这个人,这就是地狱。

上帝又把这个人领到天堂,他发现天堂的人一个个都长的胖乎乎的,笑逐颜开,他们用的是同样的勺子,吃的是同样的粥,但是他们是把粥盛出来喂别人,你喂我,我喂你,结果大家都吃到粥了,互相感恩,因为有了你才有了我的粥。上帝告诉这个人,这就是天堂。

其次,让学生分组讨论:我们该如何和别人进行交往呢?

最后,通过讨论得出:天堂地狱是人自己创造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和他人进行交往,反之互相抱怨将会产生人际困扰。

(三)理论教学

在前两部分铺垫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着重阐述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二是大学生常见的人际交往问题;三是优化人际交往的技巧。在本部分内容中通过“人际关系原子图”,阐述大学生中常见的人际交往问题有:不敢交往,不愿交往,不善交往,不懂交往,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讲解优化人际交往的技巧:一是非言语沟通技巧:眼神、姿态、表情、动作、声调。二是言语沟通技巧:语气、语调、用词。具体来说要学会对别人的认同、赞美、感激,同时还要学会微笑、倾听、幽默等等。在本部分内容中知识点比较多,可以用一两个故事阐述沟通技巧,让大家在思考中学习知识点。

(四)实践训练

为了让学生体验如何有效和别人沟通,本部分通过两个活动进行。

1.“优点大轰炸”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8-10人围圈坐,请一位成员坐在团体中央,其他人轮流说出他的优点及欣赏之处(如性格、相貌、处事……)。然后被称赞的成员说出哪些优点是自己以前知道的,哪些优点是不知道的。规则是必须说优点,态度要诚恳,努力去发现他的长处,不能毫无根据地吹捧,这样反而会伤害别人。每个成员必须都坐到中央去,接受“轰炸”。通过这个活动让大家学会优化人际交往的技巧:学会赞美,通过真诚的赞美,让别人意识到:原来我在别人心目中还是很重要的,从而促进彼此的肯定与接纳,甚至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人际交往心理学总结篇7

关键词:团体辅导人际交往高职生新途径

一、前言

人的社会性使得人际交往成为我们在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人的许多需要都是在人际交往中得到满足的。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能独自生活的人,不是野兽,就是上帝”,罗斯福也说“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际关系。”可见人际交往对我们的重要意义。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使人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如果人际关系不顺利,人们某些需要的满足就会遭受挫折,因而会产生孤立无援的感觉。大学阶段是人际关系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健康、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以后幸福生活、成功事业的前提。近几年,高职教育在我国飞速发展,对高职教育的研究也逐步深入。其中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重视,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也逐渐多了起来。许多调查显示,人际关系不良是高职生面对的最苦恼的问题之一,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与生活。

郑艳球等[1]对浙江省四所高职院校248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采用SCL-90量表作为测量工具。结果显示,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的高职生占38.03%,其中具有中等严重程度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10.75%,分布的因子项主要为强迫、精神病性、人际关系和抑郁。吕久燕[2]通过问卷调查,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主要受如下几个方面的心理问题所困扰:人际关系问题占39.3%,是影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一位因素;情感问题占28.5%,居第二位;居第三位的是学习问题,占16%,它们是影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顾锡宏等[3]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五年制和三年制高职的机电、计算机、财会、英语等各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和测试,结果,心理问题相当严重的占总人数的12.6%,主要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症、敌对心理、偏执心理、恐怖心理等方面表现得比较严重。鲁挥等[4]对襄樊职业技术学院2312名高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78%的高职生心理症状较为严重。出现较为严重的主要症状因子是强迫、恐怖、人际关系、敌对。周卓轸等[5]对其校计算机、机电、财会、英语、电子商务五个专业的800名学生,进行SCL-90量表测查,结果心理问题相当重的占12%,主要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症、敌对心理、偏执心理、恐怖心理等方面表现得比较严重。

目前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测量的工具大多采用的是SCL-90症状量表,得出的结论表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是不容乐观的,虽然其中高职学生各种心理问题的人数比例不尽相同,但症状较明显的,无一例外都包括有人际交往不良问题。

二、高职生人际交往不良表现

从许多调查中可以看出高职生的不良人际交往有着许多不同的表现,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1.不敢交往

有一部分高职生由于自卑心理的作用,在与人交往时显得特别紧张,两眼不敢正视对方;在与人交谈时显得语无伦次、词不达意。尤其在人多的场合或者在集体活动中更感到恐惧,不敢和人打交道,不敢表现自己。严重的可导致社交恐惧症。

2.不愿交往

有的高职生群体意识淡薄,以自我为中心,对周围的人与事漠不关心;高兴、开心就愿意交往,否则就距人于千里之外。同学之间缺乏必要的宽容,甚至会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大打出手。有的人遇事总是回避退让,缺乏交往的愿望和兴趣,他们自我封闭,但又特别敏感,喜欢独往独来,不愿与人交往。

3.不善交往

有的高职生不善于了解和掌握交往的一些知识、技巧,在交谈的过程中不善于有效沟通,甚至容易让人产生误会。有些高职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注意交往的原则,有时容易伤对方的自尊心;或不懂得尊重对方的个人习惯。这些表现都影响了同学之间进一步的交往。

从以往的调查数据看,不敢交往和不愿交往的是少数,大多数的问题还是不善交往。现在,随着网络已逐渐融入到高职生的学习生活中,由于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容易使学生容易沉溺于虚拟的世界,渐渐疏离现实生活,高职生中更是出现了网络交往的热衷化和现实交往的冷漠化倾向。

三、团体辅导的有效应用

团体辅导(groupguidallce)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进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体验、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认识他人、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能力的一种助人过程。可以说,已经有众多的研究表明团体辅导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活动。

(一)团体辅导在国外的有效应用

早在20世纪初,美国内科医生普拉特就将20多位肺病患者组成一个团体,开展团体咨询,他也被认为是团体咨询与集体心理治疗的先驱。团体辅导真正迅速发展并走向实用是在二战期间,大量受到战争创伤的士兵出现精神障碍,心里疾病发病率非常高,而当时的精神科大夫和心理医生人数远不能满足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团体辅导作为一种既经济又高效的治疗方法得以广泛应用。五十年代,行为治疗开始兴起,美国心理学和精神病学家拉扎勒斯首先将以学习为基础的行为疗法应用于集体心理治疗,受到高度重视。六十年代,人本主义心里学兴起,其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等人倡导“人类潜能运动”,其中心概念是人的自我实现。特别是罗杰斯等人倡导的会心团体受到社会各部门的欢迎。七八十年代,各种团体辅导活动在美国和日本迅速发展,一些临床心理学家及教育学家将其广泛应用于青少年心理障碍问题的治疗,以及对普通正常的青少年预防心理与行为问题之中。八十年代后,团体辅导在青少年成长中作用有了大量临床实践与研究报告,九十年代以来,发展性团体辅导进一步受到重视。

(二)团体辅导在国内的有效应用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给我国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和震荡,与此同时,社会对人才的心理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社会条件下,心里咨询与治疗在我国大陆开始起步并迅速发展。不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个别咨询的开展比团体辅导更为普遍。

目前我国的团体辅导研究,绝大部分是关于在高校中的应用研究,除了用于治疗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开始应用于正常学生的发展性目标,在促进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日益引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张运生[6]在自我意识团体辅导克服大学生焦虑情绪的研究中发现,有焦虑情绪的大学生进行为期8周的自我意识团体辅导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差异非常显著: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因子得分差异非常显著;问卷调查显示,辅导对象认为辅导效果很好或较好。彭贤[7]在两往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中发现,经过为期6周的改善两往的训练后,症状自评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感情与社会孤独量表测试结果多数测试指标发生了显著变化,实验组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提高。

近几年团体辅导也逐步在其他群体得以应用。李文权等[8]通过系统式团体辅导改善1例嫌弃儿同伴关系。辅导后,嫌弃儿的同伴关系得到明显改善,课堂内外表现改观,自我评价提高。关一航[9]在通过团体辅导对在押罪犯抑郁症进行心理矫治的研究中,采用认知疗法的理论和技术对患有抑郁症的10名治疗组成员进行认知训练,注意安慰剂组只接受关注,控制组不接受任何处理。统计结果显示,三组成员在不同治疗条件下,其抑郁症状的改变情况有较大差异。杨筱筠等[10]发现,经过自尊团体辅导后,干预组士兵的自尊水平有明显提高,缺陷感量表的各个分量表和总量表的分值都有增加。辅导前后差异显著(p

四、用团体辅导改善高职生的不良人际交往的思考

高职学校可以说完全是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而出现的新型学校,其办学目标突出的是实用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然而,由于目前高职学生来源分数较低,文化底蕴较薄弱,这种先天条件的不足,以及学校相应措施的脱节,导致了学生在校学习压力过大,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学生呈现递增趋势,人际交往不良也成为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在各高职院校发展还很不均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也主要是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讲座、个别心理咨询等,专业心理健康教师少、时间短、参加人数有限,又主要是理论性知识,还不能达到真正普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面对目前高职生的种种不良人际交往,这些途径的作用就显得不太明显和有效。考虑到现在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主要是班级管理为主,每个班的人数一般在40人左右,平时集体活动和上课都是以班级为主的形式参与,是一个个自然的团体,而且班级一旦在进校时按专业分好后,一般中途不会有变动,人员稳定,这些先天的优势都很适合做团体辅导。

作为一种既经济又高效的治疗方法,团体辅导能够在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自身的独特优势,那么如果用此方法来改善高职生不良的人际交往,无疑将会具有很大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人际交往总归是与人打交道的问题,如果脱离了在人群里面去解决未免有点舍本逐末,与个别辅导相比,团体辅导确实有其特有的意义。一方面,团体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观念,从而可以提高辅导的效率;另一方面,团体对于成员的改变和成长提供了一种更类似实际生活的环境。团体辅导有的开放、宽容的尊重每个人的个性特点和问题,重视学员的自我感受,真正关心学生的心灵成长的人际环境,能充分发挥学员的积极主动性,并且有利于成员反省自身身上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形成积极的交往品质。这些都期待更多实证研究的出现。

参考文献:

[1]郑艳球,方勇.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教育模式研究[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1):105-107

[2]吕久燕.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0):27-28

[3]顾锡宏,乔维德.关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分析及教育对策[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04):47-50

[4]鲁挥等.襄樊市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6):48-50

[5]周卓轸,黄天明.高职学生SCL-90测试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7(04):103-104

[6]张运生.自我意识团体辅导克服大学生焦虑情绪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3):348

[7]彭贤.两往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6):452―455

[8]李文权,李辉,赵旭东.系统式团体辅导干预嫌弃儿1例报告[J].中国临床康复,2005,9(28):116―117

人际交往心理学总结篇8

1.中小学生普遍存在人际交往的问题,表现在:(1)社会参与和社会交往意识弱,对世事冷漠,(2)独立意识和合作意识弱,对家长依赖性大,(3)交往评价能力不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不强,常用“好人”或“坏人”这样的思维来评价他人:(4)交往中的心理承受能力弱,受挫折时情感脆弱。

2.部分家长不懂得教子方法,不注重在人际交往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人际交往技巧。

3.中小学生中日益突出的心理问题呼唤着人们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新的健康观的需要,是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适应社会所必备的基本能力,是获取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必要手段。

4.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家庭条件普遍比较优越,家长往往过于溺爱孩子或管教过多,使得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较为薄弱。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我校提出“寄宿制学校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与研究”课题。

二、课题的界定

人不能离开他人、脱离团体而独立生活。人在社会实践和团体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与他人发生交互作用,既通过语言、思维、感情、行为等影响对方,也受对方影响。人们通过交往和联系,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从而实现个体社会化。社会化过程也是个体逐渐形成个性、人格的过程。中小学生的生活环境主要是家庭、学校及邻里,他们在生活环境中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形成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社会交往,对人格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早期人际关系会影响人的性格特征,同样,人的性格特征也会影响到人际关系。

寄宿制学校客观上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交往空间。学生吃住在学校,每天都必须跟老师和同学打交道,处理相互间的关系。

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和研究,旨在发挥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促进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理智的交往中快乐成长。

三、课题的理论假设

学校教育长期以来以应试为目标,以学科为中心,客观上迫使学生“死读书,读死书”。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迫切需要具备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生存竞争能力的人才。特别是在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交往教育尤为重要,未来的学校主要是一个人际交往的场所。儿童一味地呆在家里通过电视、电话和电脑进行信息交流,必然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因此,学校教育应该满足学生交往需求,陶冶他们的乐群性格。

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足人的必然需要,更是社会的必然需要。中小学阶段良好的团体关系是成年后良好心理发展的基础。通过对中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能创造更为和谐、民主、协调的教学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丰富的人际关系是每个学生生活空间的尺度,协调的人际关系是学生领悟生活真谛的源泉。也就是说,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是个性的重要影响源,是孕育完美个性的肥沃土壤。学校是造就人才的摇篮,学校教育必须包括交往教育,即培养交往主体(中小学生)正确的交往观念,促进其掌握必要的交往技巧,改进交往方式,提高交往能力。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1.交往教育

(1)交往观念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友谊观;

(2)交往规范训练: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交往规范体系;

(3)交往技巧学习:帮助学生掌握语言与辅助语言,恰当地运用体态语和人际距离来保证交往双方思想感情的沟通:

(4)交往方式矫正:矫正学生退缩型、攻击型的交往方式,进行必要的社会交往技能训练;

(5)交往能力培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概念,学会社会视角的转换,恰当地进行心理换位,变我向思维为他向思维,消除不必要的人际冲突和误会。

2.人格培养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与老师、同学、父母、亲友等的关系,达到个性品格的发展和完善。

五、实验方法

1.方法

(1)行动研究法

(2)调查法

(3)综合分析法

2.研究对象

小学:两个班

初中:一个班

六,实验步骤

1.准备阶段:2000年3月~2000年5月

(1)确定、申报课题,制定实验方案;

(2)组建课题组,落实分工,

(3)确定研究对象,调查现状,建立档案。

2.实施阶段:2000年6月~2001年1月

(1)全面实施方案,设立“悄悄话信箱”,开设专题性的生活指导课,开展班(小)队活动,建立家校联系册等;

(2)课题组成员积累素材,反馈信息并分析,及时调控;

(3)测试、调查,对照实验前后的结果。

3.总结阶段:2001年2月

(1)总结实验结果:

(2)结题报告交流。

七、实验条件分析

1.管理优势:我校是公有民营的寄宿学校。封闭式的管理,开放式的教学,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小学、初中九年一贯的新型学制,这些都是完成课题的有利条件。

人际交往心理学总结篇9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人际交往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b)-0198-02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人际交往与我们密不可分,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贯穿生命的始终。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个性发展的保证,更是社会生存的需要。

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种种表现中,人际交往问题所占比例最大,而其他心理问题也或多或少地与人际交往问题相关。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刘倩、李辉的研究表明,团体心理辅导有效地改善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团体成员自尊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可见,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但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点。例如:被试的选择不够有代表性、团体领导者不够专业、实验方法不够全面等。该课题项目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改进方法,增加专业性,通过为期3周的团体心理辅导的实验研究,利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团体内组员的人际敏感因子进行前后测对比研究与讨论。希望在短期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作用研究方面取得一些进步。

1研究方法

1.1研究被试

从招募海报招到的自愿报名的参加26人中随机选取9名大一学生(5名男生,4名女生)参加大学生人际交往性质的团体心理辅导,均身体健康、无精神异常、存在一些人际交往困扰且有意向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愿意按照团体契约参加团体心理辅导,参加为期三周(共6次)的团体心理辅导。

1.2研究工具

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inventory),又名90项症状清单(SCL-90)的人际敏感因子对研究效果进行客观评估,同时采用个案访谈在团体心理辅导结束时了解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效果。

症状自评量表由德若伽提斯(L.R.Derogatis)于1975年编制,该量表共有90个评定项目,每个项目均采取1~5级评分。测验的目的是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到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多种角度,评定一个人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如何。按全国常模结果,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需考虑筛选阳性,需进一步检查。

在团体心理辅导结束一周之后对被试进行个案访谈,从被试对人际交往能力的自我感觉、交往状况、自我调节情况等方面记录和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作用。

1.3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

团体心理辅导以人际交往为主题,活动持续3周,进行6次活动,每次活动一个半小时左右,采用游戏、分享感悟、行为训练等形式进行。

1.4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

第一阶段,建立团队信任感、适应指导。协助确定团体目的和个人目标、建立团队契约。

第二阶段,确定团体的结构,促进成员相互熟悉、建立和了解团体规则,帮助成员确定自己的目标、明确自己的期望、寻找他们自己在团体中的位置。[2]

第三阶段,领导者主动介入,鼓励成员认识并表达他们的焦虑,帮助他们了解如何处理自己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第四阶段,帮助成员接纳自己的问题,促进成员相互帮助解决问题,鼓励成员将自己从团体中获得的感悟转化为行为和人格的改变,对成员的一些人际交往问题进行认知重建。

第五阶段,帮助团体成员总结经验,领导者应将零散的收获组合起来,教会成员如何更好地将自己在团辅中的收获运用到现实生活中,鼓励成员健康快乐地生活。

2结果

2.1不同成员的SCL-90人际敏感因子的前后测数据

如表1所示。

2.2不同成员两个因子前后测的差异分析

根据表1,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分析得:

p=0.001

3讨论与分析

3.1本实验中SCL-90结果分析

编号1、2、6、7、9五名成员:从上面的总分数来看,他们的前后测比较显著,从人际困扰较严重到人际困扰较少。从个项目分来看,这些成员掌握了与人交流、沟通的技巧,在主观努力和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势下,大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自我探索、自我表露、自我认识、并尝试改变自己,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

编号3、4、5、8四名成员的前后测数据分析显示为差异不明显,联系成员个人,原因有以下几点:(1)成员自身性格比较外向,本来人际交往水平就处于良好位置。(2)本项目团体心理辅导持续时间仅为3周,时间较短,成员两次做SCL-90人格自陈量表时间间隔较短,可能会出现凭记忆选择选项的情况。(3)个别成员自己性格过于内向,短期团体心理辅导对其影响不大。

3.2团体心理辅导效果的主观评价

总结团体心理辅导领导者、观察员和团员们的意见,每次团辅过后,团队中成员能主动跟团辅领导者讨论,还有些会跟其他成员分享感悟,90%的成员认为人际交往性质的团体心理辅导给他们的观念带来了改变,也学会了一些与人沟通、相处的技巧。由此可见,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有促进作用。

3.3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景下给成员潜移默化影响的活动方式,人际交往性质的团体心理辅导可以通过活动领导者精心设计的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团辅活动,将成员带动起来,通过不同背景、不同性格、不同经验成员的相互影响,对成员人际交往能力起到提高作用。

在活动过程中,模仿在成员不知不觉下进行,而领导者对某个行为表示肯定或鼓励时,其他成员也会不知不觉模仿这一行为,类似于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心理,而这种模仿正是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关键所在,也是仅在团体心理辅导这一形式下才会体现并多次出现的。

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案灵活多样,这样更能准确地把握成员存在的人际交往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选择活动,帮助成员成长。团体心理辅导创造了一个模拟的小社会,使团体中的成员在宽松的氛围中寻找、认识、改正自身的人际交往问题。

4结语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有提高作用。高校应鼓励心理辅导人员为在校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方面的团体心理辅导,进一步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制,让大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为大学生踏入社会处理好人际关系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倩倩,李辉.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研究[J].昆明:昆明大学学报,2006(3):63-65.

[2]樊富珉,何瑾.团体心理辅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0-41.

[3]朱滢.实验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31-416.

[4]李洪成.SpSS18.0[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143-439.

人际交往心理学总结篇10

关键词:中学生人际交往障碍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111-01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目前很多中学生是独生子女,良好的家庭条件使他们多数是从充满溺爱的儿童时期成长起来的,这些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并且在人际交往中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因此,有必要对中学生现有的人际交往障碍进行原因分析,找出问题的解决对策,强化教师和家长对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关注和重视,有助于中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整体的安定发展。

一、中学生人际交往障碍产生的原因

(一)心理障碍

中学时期的青少年,年龄多为13-18岁,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理能力,在生活上渴望独立和自由,因此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叛逆心理,但由于他们社会经验少,在遇到问题时很难凭个人能力解决,所以在遭遇失败挫折后就产生了心理障碍。自卑心理是造成初中生人际交往障碍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由于成绩和外貌等原因影响,不少初中生在对比这些因素时会觉得自己不如同学,因此在交往的过程中常常感到自卑,从而使人际关系发展产生障碍;另一方面家庭因素也是初中生产生自卑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在农村部分中学生家庭贫困使他们在和同学相处的过程中往往感到自卑。

(二)社会和学校因素

随着网络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不少中学生更希望在网络游戏里发展自己,由于游戏人物、场景等更能吸引中学生的注意力,所以不少中学生会选择生活在网络游戏里。但当他们再次回到现实时就会感到特别的无助、困惑,久而久之部分中学生就会与同学之间产生代沟,从而影响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此外,学校也是造成中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重要因素,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使大多数中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升学率,在校园管理中很多中学会采取封闭的管理政策,这样不仅束缚学生的自由,而且由于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少,使得他们在离开校园后就遇到了很多人际交往问题。不仅如此,多数学校仍然注重传统的应试教育,按成绩排名分座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有些教师喜欢学习好的学生,经常与他们发生互动,而那些学习不好的学生出于嫉妒等心理会选择不与学习好的学生说话,这样同学之间就产生了隔阂,从而影响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

二、解决中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措施

(一)培养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是消除心理问题最有效的措施,由于中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在生活中往往喜欢与其他同学进行攀比,使得那些家庭条件不好、外表不好的学生产生一定自卑心理,在学习生活中往往感到孤独。面对这种现状,学校教师和家长一定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这些心理障碍,如教师定时举办班会、课外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有效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为学生之间的友谊打下坚实基础。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那些羞涩的同学进行发言,如回答问题、朗诵课文等,这种方式可以使他们摆脱不敢说话的局面,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就会感觉在朗诵课文时非常自信,从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多中学生产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就是缺乏兴趣,包括学习、生活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在培育兴趣过程中很自然就强化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发挥网络作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观念,对于那些沉迷网络的同学不要彻底禁止网络游戏,盲目管理学生反而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教师可以定时举办班会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沉迷网络的危害。此外,在学习生活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其利用网络知识,如查找名人传记、历史典故和英语单词等。人际交往虽是一种复杂的认知过程,但只要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可以有效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学校方面要积极开设心理课程,通过心理疏导和沟通,帮助那些产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学生及时找到正确的处理方法。不仅如此,教师也要及时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一旦发现产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学生,要及时与家长和学生进行心理交流和沟通,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结语

人际交往障碍是中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不少中学生因人际交往关系处理不当而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严重者还会产生犯罪心理。因此,要及时认识到中学生产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并找到有效的解决措施,帮助中学生树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