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职业素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3:10:13

护理职业素质篇1

【关键词】护士素质;培养

护士肩负着救死扶伤的光荣使命。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观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护理范畴也在不断扩大,以从单纯生理护理扩大到心理护理,从治疗扩大到预防、从医院扩大到社区、家庭。因此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文化素质和业务技能。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护士的责任与使命决定了护士素质不仅与医疗护理质量有密切关系,而且是护理学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抓好护士的素质培养是实现高质量护理目标的基础。

1现代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1.1政治素质是护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政治态度、思想品质、人格情操。

1.1.1政治态度一名合格的护士应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护理事业,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职业劳动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推动护理事业发展,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遵纪守法的护士。

1.1.2思想品质首先要求我们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即热爱本职工作,工作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高度任感,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1.3人格情操要自尊、自重、自强、自知、自爱,为追求护理事业而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业务;力求不断自我完善。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2知识、技能是护士做好工作的基础

2.1随着科学技术和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对护士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士不仅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及熟练、准确的专业技巧,还必须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有不断进取的求知欲,积极参加继续教育的学习,扩大知识面,跟上医学发展的步伐;掌握一定的心理学、人文医学、社会学知识和沟通技巧,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学习礼仪知识,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着装更得体有气质,提升自身形象,增强自信心和公众信服力,应对各种挑战。了解最新的护理理论和信息,以满足不同患者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工作中要积极配合医生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制定护理计划并加以实施。积极参加业务学习、护理查房、护理会诊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2.2有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是一个优秀护士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掌握急救技术和设备的使用,熟悉急救药品的应用,能熟练地配合医生完成对急症或危重患者的抢救。除了常见的医疗护理技术外,对现岗位的专科护理技术应精通,能稳、快、准、好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高超的护理技术不仅能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能增强自己的自信心,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3心理素质是护士在工作中的主体

3.1健康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心理支配行为,行为反应心理,提高心理素质也就能提高行为素质,而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完成工作的主体。护士的工作是体力加脑力劳动,在繁忙的工作中始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有宽阔的胸怀,在挫折面前不灰心,在成绩面前不骄傲;对各种困难能迎刃而上,妥善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严格执行护理核心制度,确保护理安全。在工作中虚心学习其他同事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互相交流经验,取长补短。

3.2善于明辨是非,有敏锐的观察力敏锐的观察力是一名优秀护士的基本功,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基础。护士的观察力体现在我们护理过程中,观察病情是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获取知识做好护理工作的基础,护士与病人接触最密切,病人病情的细微变化,疾病恶化的先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病人不良心理的产生等都需要护士去及时发现,早日确诊,正确处理,及时抢救,预防并发症,制订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3.3有爱心和耐心我们的服务对象是一个身患疾病、有躯体不适的病人,他们因为住院会不同程度地产生焦虑、烦躁,甚至恐惧心理,这些不良情绪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疾病的愈后。因此,从病人入院开始,我们就应该视病人如亲人,热情接待他们,向他们作自我介绍和入院宣教,以消除其陌生感,使之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在病人住院期间,经常巡视病房,亲切问候病人,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和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了解身体不适和要求,以便及时提供帮助。在病人出院前,应作详细的出院指导,以教会病人自我护理。对待病人要做到百问不厌,百做不烦,不分贫富贵贱,远近亲疏,性格各异,均多一视同仁,使每个病人保持最佳身心状态,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4抓好护士的素质培养,以适应医院发展要求

加强科学管理、实施素质教育。健全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2],在思想教育形上,不定期组织全院护士进行学习,强化职工的法律意识、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加强基础护理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的全面管理。在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上,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范,加强检查,确保落实。选派护士长及部分护理骨干到外地参观考察,短期培训,拓展她们的视野,将好的经验、方法及时反馈,改进我们工作,对新技术、新项目及时运用临床。鼓励护士积极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学术交流及自学考试提高知识层面。

参考文献

护理职业素质篇2

关键词:急诊科护士职业要求;心理素质

       众所周知,医院里的急诊科是救死扶伤的前沿主阵地,接诊的多为紧急危重或病种复杂的患者,接待的都是身心急躁的家属,时间紧、任务重。急诊科可谓是医院一切工作的文明窗口,医生和护士的身体健康状况、心理素质、职业道德、业务水平等直接关系到抢救成功率的高低。现就急诊科护士的职业要求和心理素质谈谈自己的见解。

       1急诊科护士的职业要求

       1.1热爱职内工作,一切为病人着想。急诊科的护士必须树立乐于奉献的思想品质,端正医德医风,遵守社会公德和医疗道德,遵守劳动纪律,工作认真负责。具备敏捷的动作和娴熟的技术掌握急诊科应急预案操作程序,抢救护理紧急快速,争分夺秒,履行“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的真诚信念和道德责任感,急病之所急,一切为患者着想。在急救护理过程中,能够做到胸有成竹,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边处置一边观察,一边谈话一边思考,态度和蔼热情,满足病人生理、心理、安全、舒适、求和、爱美的需要,忙而不乱地做好抢救和护理工作。

       1.2尊重患者权利,一视同仁,忠实维护患者的利益。急诊科的护士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仪表端庄,着装整齐。能和谐人际关系,默契配合医生,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沉着冷静,快速准确地实施抢救方案和护理措施。工作中,必须使用文明礼貌语言,尽可能地使用普通话,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特点进行护理,维护患者的利益,审慎守密,不泄露医疗秘密和病人的隐私。国际护士协会制定的《护士职业道德准则》中明确提出:“护理的本质就是尊重人权,包括生存权、享受个人尊严及受尊重的权利。护理不因年龄、肤色、宗教、文化、残障或疾患、性别、国藉、政治、种族或社会地位而受限制。”

       1.3奉公廉洁,不弄虚作假,不言过其实,不接受病人或家属的馈赠。急诊科的护士接触面比较广,必须遵守职业道德,以奉献为本,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随时保持愉快的心情,以饱满的信心和热情投入到护理工作中,不计较个人得失,不但不能向病人或家属索要财物,而且病人或家属的馈赠也不能接受,随时保持护士的纯洁和高尚,维护白衣天使的神圣。使急诊科真正成为绿色通道。

       1.4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就诊秩序,分诊及时准确,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制度,执行技术操作规程和告知制度,严格无菌操作,掌握药物配伍禁忌,对常用药物做到“五了解”。工作中,还要力求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让病人及家属得到满意,提高急诊科乃至医院的整体形象。

 2急诊科护士的心理素质

       2.1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心理素质是一个人长时间在现实生活中,形成的一种遇到突发事情时所表现出的个体素质。急诊科护士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新技术的同时,还必须注重自我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一定要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养成乐观、开朗、稳定的处事情绪。假如出现急救病人,护士心理准备不足,稍有惊慌失措,就不可能坦然自如地发挥自己的操作技术,直接影响到急救效果。成就始于健康的心理,成功应该从提高心理素质开始。 

       2.2引起心理素质障碍的原因:①思想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应急能力下降。②环境气氛乱杂,负荷繁重,身心疲劳。③缺乏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容易受挫。④超负荷付出得不到患者家属的理解,自我价值被贬低,产生悲观情绪或失落感。

       2.3提高心理素质的几点意见:①急诊科护士必须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遵守社会公德和医疗道德,树立爱岗敬业的思想,具有自信、自尊、自立、自强的品格。②急诊科护士除了学好护理学专业

[1] [2] 

知识外,还要学习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医学道德修养和美学等有关知识,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③在平时的训练中,认真提高心理适应能力,稳固心理防线,把紧张的抢救变为得心应手,正常发挥专业技能。④学会吃苦忍让,始终保持一个平和的心理状态,说话谦虚温和,工作谨慎细心,严于律己。⑤想方设法消除引起工作压力的不利因素或压力源,减轻心理负担,重视维护身心健康,具备承受挫折的能力。⑥尽量参加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劳逸结合,多与人交流,释放不利情绪的因素,放松高度敏感的神经心理,养成乐观、开朗、稳定的处事情绪,把工作积极性全身心地投入到护理事业中。 

护理职业素质篇3

关键词:基础护理学护生职业素质

一、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1]。护士素质是在一般素质的基础上,结合护理专业特性,对护理工作者提出的特殊职业要求[2]。

护士素质基本内容包括四大方面: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现代护理模式由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模式转变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护理模式的转变,对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护士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素质,才能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而且现在日趋紧张的护患关系更要求护士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以良好的态度和过硬的技术赢得患者和家属的认可。护士素质的培养起源于学校,而对于护生来说,《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最重要的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占总学时的50%以上,也是学校教育和临床实践的桥梁课程[3]。

二、职业素质培养现状

1.对护生职业情感定位不重视

2.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脱节

3.教学中侧重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技能练习,忽视意外情况处理

4.教师授课时未单独强调慎独精神

所谓慎独,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够凭着高度的自觉规范行事,而不做有违道德和法律之事。慎独反映在护理工作的许多方面,如治疗室加药、夜班工作质量、基础护理、交接班、危重患者护理、病房管理等。有些工作是在患者无法感知或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进行的,患者很少了解操作是否正确,很难对护理人员进行必要的监督。因此,培养护生的慎独意识,使其能够自律、自省,不断用行业规范指导自己的工作行为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虽然在理论课中讲解过关于慎独的知识,但是未能将这一精神贯彻到操作中,在讲授中重点强调流程步骤,而忽视了护生在单独操作中违反慎独精神的处理。[4]

5.未重视护生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

护生中独生子女居多,成长经历单纯,自控力不强,遇到问题易紧张激动,处理事情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能较好的换位思考,很少顾及他人的感受[4]。所以教师在授课中也要关注这一点,虽然实验课采取了小组练习制,但是小组成员关系如何,小组长能不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授课教师未能做到全面的了解,有时也未能及时协调小组成员间的关系,无形中忽视了集体的力量。

6.教学中未强化沟通的重要性和技巧性

现代护理模式要求护士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沟通学等有关知识对病人实施全方位的整体护理,其中语言的作用就显得愈发重要[5]。礼貌性语言使病人感到亲切,是护患满意沟通的前提,无论是在病人的出入院护理、日常护理工作还是其他各种护理都需要护士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与患者的沟通护生首先体现在《基础护理学》各项操作过程中,基本上每项操作都需要护患沟通,比如最基本的核对解释,三查七对。教师在授课中会有核对解释这一步,但是往往解释比较单一机械,只是局限在你叫什么名字,我现在要给你进行某项操作,请你配合。也未能强调在操作中出现问题如何向患者解释。比如在进行静脉输液时,有护生没有穿刺成功,在没有向患者作任何解释的前提下直接进行了第二次穿刺,导致患者大发雷霆,拒绝这名护生继续操作。这是沟通不良所导致的典型案例。在历年的就业推荐中,部分“优秀”毕业生因为沟通能力欠缺而屡屡失败。

7.心理素质培养不容忽视

当今护生的心理素质令人堪忧,大部分护生经历单纯,心理承受能力薄弱,出现哭泣退缩的现象,这对护理工作极为不利。在临床工作中难免会遇到突况,比如病人病情恶化、死亡或医疗差错等,遇到这些情况都需要护士调整好心态面对。许多护生因为心理素质差,在就业面试时屡次失败,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对于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部分教师视而不见,甚至责怪护生,反而会导致护生厌恶护理操作,形成恶性循环。[5]

8教师授课考核方式单一,未体现综合素质培养的目标

8.1目前《基础护理学》授课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侧重专业知识,未加强素质能力相关知识讲解。

8.2在《基础护理学》考核中,除了理论考试,就是操作考核,形式单一,未能将护生职业素质考核容纳进去,比如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慎独精神等,这对护生的全面发展不利。

9.教师的表率作用偏差

夸美纽斯说:“教师应该是道德卓异的优秀人物”。教师的思想言行对护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调查表明多数护生对护士形象的确立首先来源于专业教师。如果教师本身就不喜欢护理工作,而且把不良情绪流露在教学中,则会对护生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再者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引起护生的模仿,比如在示教护理技术时,教师如果说:“我讲课不方便戴口罩,现在假如我已经洗手戴上口罩”,那么护生在练习过程中也会出现这种假如的情况,长此以往,会削弱护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反之如果教师对患者、护生充满爱心,治学严谨,有着高度的责任心,对护理事业充满热忱,则无时不激励护生,对护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这种表率作用是任何其它教育方式都代替不了的。

三、结语

良好的职业素质是做一名合格护理人员的先决条件。护士职业素质培养应从护生在校开始抓起,加强护生职业素质培养直接关系到护生实习效果及今后职业的发展,是关乎到未来护理质量能否提高的关键环节。因此应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加强护生职业素质培养,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阴丽君.把职业素质教育溶入基础护理教学中.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3).:87.

[2]申世,玉姚伟.基础护理教学中职业素质培养,2010(4):61.

[3]窦丽丽,杨雪艳.《护理学基础》教学中要强化综合素质教育.全科护理,2009:30.

[4]杨源.浅谈《基础护理》教学中的职业道德教育问题.中医药指,2012(25):689.

[5]牛秀美,赵君环,杜素红.在护理教学中应注意护生的能力培养.社区医学杂志:2007(4):55.

作者简介

护理职业素质篇4

【关键词】护士;职业心理素质;培养途径

护士的职业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被照顾病人的健康甚至于生命,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注重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更要注重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职业心理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养、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护士职业心理素质则指护士在工作和学习中形成的职业态度或职业价值观。

1、护士职业心理素质要求

护理工作的基本特点就是强度大,难度大,在实际护理过程中因为人与人直接的关系通常也比较复杂,不同病人所具有的性格特点也不尽相同,所以就有人提出护理是一门最为精细的行为艺术,这就要求护士必须具备如下职业心理素质。

1.1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

护理人员一定要有强健的体魄和坚强的心理,才能应对护理工作,通常急诊、外科或者手术室这些部门的工作量之大,持续的时间之长,是难以想象的,加之时时刻刻都是与生命息息相关的工作环境,心理承受的压力之大也不是普通人能想象的,这要求护士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1.2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人道主义

护士的工作通常面对的患者都是丧失行动能力和思维能力,尤其是特护病房或者特殊时期杜绝非医护人员接触,所以护士的工作很多都是无人来监督的,这就要求身为护士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人道主义精神,才能视病如亲。

1.3强烈的责任感和严谨的态度

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到病人的生死存亡这就是护士的工作,如果没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我们所犯下的不仅仅是错误,而是从手中滑落的一个个生命,所以在工作中必须要求每名护士人员,树立起这种责任感,密切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时刻保持对患者的关切,留意每个细节及时联系医生进行急救或手术,护理时要一丝不苟,严肃认真。严谨的态度和强烈的责任感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是护士必不可少的职业心理素质。

1.4敏锐的洞察力和较强的应变能力

特殊病患人群入聋哑儿童,在护理的过程中要通过敏锐的洞察力感知患儿的哭声,声咳嗽声所表现的背后的病情变化,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护士的应变能力使得他们在医生达到之前就能清醒主动地实施初步抢救措施,如建立静脉通道、心肺复苏、吸痰、包扎等,以最快的速度和娴熟的技术为医生的诊疗做好准剖。

1.5职业风险认知和自我保护意识

治病救人的同时,确保自己的健康是一名合格护理人员必须意识到的原则,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保护好其他的病患,避免交叉感染。护理人员所处的工作环境是复杂和危险的,因为医院本就是各种病症聚集的地方,洗手、戴手套、口罩、护目镜、穿防护服等不可马虎,谨防被患者体液中的病毒感染。

2、职业心理素质培养途径

2.1护理工作相关知识的教育

首先,基本的护理知识和专业的技能学习,是护理工作的基本功课,只有具备专业的技能知识才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也才能作为拥有过硬心里素质的基础。

其次,护士的形象往往是医院整体形象最为直接的体现,所以加强护士礼仪服务的培训和管理尤为重要,如要求衣帽整洁、举止端庄、热情接待、诚恳交谈,微笑服务等,既可赢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又可提升医院的信誉度。

再次,病患纠纷在目前备受关注,护理人员在尽职尽责的同时,要学会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在护理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一些纠纷是正常的,不要催化和放大这种纠纷,有理有据的应对,必要时候运用法律法规来避免风险,保护自己。

2.2注重人文素质的教育

第一,掌握必要的人文知识。21世纪,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护士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针对目前我国护士人文知识水平低、人文精神贫乏的现状,医院应加强护士在文、史、哲等方面的教育,掌握必要心理学知识的重要性。

第二,加强伦理道德实践。为了支持护士在临床所做决定的职业道德责任,neRS模型即护士伦理推理技巧模型被提出来,它将有利于护士在目前复杂的医疗体系中生存下去。它包括3R,大致是通过有意识地注意身边的情况,包括实践之前的监督、分析、计划和评估状况,通过交流来了解患者及家属的想法,进行辩证的推理来权衡孰轻孰重,使患者及其家属都能满意其结果。

第三,开展临终关怀教育或死亡教育。为了减少人类的痛苦,我们不断地认识死亡。在临终关怀中,护士扮演的是决定性的角色来满足患者的需要,以给予支持和关怀。此时护士需要被授予相对独立的决定和行动的权利并很好的运用。也有报道,患者及其家属期待护士更多情感和精神上的支持,期待更和谐的医患关系和更完善的护理计划,期待更多的交流,以实现生命最后阶段的高质量的护理。临终关怀教育或死亡教育将会使护士真正领悟到其工作的内涵和意义。

2.3综合能力的培养

通过实景模拟,演练经常遇到的问题处置场景,可以很好地锻炼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可以培养护理人员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处置能力,专业技能运用能力,通过切换角色扮演来感受病人的心理变化,从病患的角度审视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对病人有益的,哪些是病人排斥反感的,等等来综合提高自己的护理方面的综合能力,临床场景模拟训练和讲解得到了参与者的认可,她们在这种有效、以证据为基础的、团体的学习中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包括技术上和心理上的。并且学习使用幽默、转移、求助等积极应对困境的方法,可以提高护士的应变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护士就会将学习而来的经验运用到复杂多变、紧张疲劳的实际工作中,做到有所准备从容应对而非不知所措。

2.4自我认识和自我调节

护理职业素质篇5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学工处,南京210029)

(DepartmentofStudentaffairsmanagement,JiangsuJiankangVocationalCollege,nanjing210029,China)

摘要:文章通过对某医学高职院护理专业606名学生在新生入学时所进行的专业选择的问卷调研,结合其第一学年的年度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进行专业选择与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我们发现把握好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思想教育、专业技能学习的教育环节,可以对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活动等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abstract:thepaperresearchesthemajorselectionandcomprehensivequalityassessmentbythequestionnaireinquiryof606studentsinahighervocationalnursingmajorwhentheyentrancedtheschoolandtheannualcomprehensivequalityevaluationresultsoftheminthefirstyear.accordingtotheresultsoftheresearch,wediscoverthatitisimportanttograsptheprofessionalideologicalandskilllearningeducationofthestudents,anditcanplayapositiveroleonthenursingstudents´studyandactivity.

关键词:专业选择;综合素质评价;高职;护理

Keywords:majorselection;comprehensivequalityassessment;highervocationalcollege;nursing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4-0311-02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长互助小组”对于高职护理实习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项目编号:2013SJDFDY005)。

作者简介:陈彦(1986-),女,江苏南京人,江苏建康职业学院学工处。

0引言

众所周知,大学生入学前的专业选择对入学后的专业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能力特质等方面与专业间的匹配度也会对专业能力的培养产生影响。然而,现行的中学教育模式导致大学生入学后缺乏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不能进行较为清晰的职业选择。为了探究学生的专业选择方式对其入学后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培养之间的关系,选取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了相关研究。本文针对某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选择情况及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来进行调研分析,探究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护理学生的专业选择方式,及其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影响。

1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象为某医学高职院校2013级护理专业学生。问卷采取集中作答,共发放问卷615份,回收问卷610份,回收率达99.19%;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606份,有效率达98.54%。本次调研选用的综合素质评价,是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通过对学生德、智、体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各指标构成为:思想道德(20%)包括政治思想、社会公德,遵纪守法、行为规范、集体观念、公益劳动、组织管理能力、各类竞赛获奖、宿舍卫生;学习成绩(70%)包括各门课程成绩、操作技能成绩;身体心理(10%)包括体育成绩、体育锻炼活动、心理素质。问卷结果统一录入后,结合学生第一学年的年度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一并由spss19.0软件进行描述性、t检验、方差检验等统计分析[1]。

2结果

2.1不同性别、户口属性、考生类别、高考科类学生对“志愿填报时是否具有明确的专业选择或职业选择”问题的回答

从统计结果看,在被调查学生中,女生、户口属性为农村、应届生、文科生相对较多。其有307人在志愿填报时已有较为明确的专业选择或职业选择,占50.66%;未有较为明确的专业选择或职业选择的学生有299人,占49.36%。针对“是否具有明确的专业选择”的回答来看,具有明确的专业选择的情况,女生比例高于男生,城市比例高于农村,往届学生比例高于应届,理科生比例高于文科生。

2.2不同性别、户口属性、考生类别、高考科类学生对“最终志愿填报时的受到影响最大的人”问题的回答

从统计结果看,进入高职护理专业学习的学生中有162人在最终志愿填报时的受到影响最大的人选择了“自己”,占26.73%;有309人是由父母决定了专业的最终选择,占50.99%;有135人是参考除父母以外,如中学教师、亲友、同学等其他人的意见决定了自己的专业填报,占22.28%。其中,选择遵从“自己”意见的学生中,男生比例高于女生,农村比例高于城市,往届比例高于应届,理科生比例高于文科生;选择遵从“父母”意见的学生中,女生比例高于男生,城市比例高于农村,应届比例高于往届,文科生比例高于理科生;选择遵从“其他人”意见的学生中,男生比例高于女生,城市比例高于农村,往届比例高于应届,理科生比例高于文科生。

2.3“志愿填报时是否具有明确的专业选择或职业选择”选择结果对其年度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影响分析

依据“志愿填报时是否具有明确的专业选择或职业选择”的问题结果对该年级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分类(是与否两类),分析其年度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间的差异性,t检验的sig值为0.985>0.10,表明两组间并没有显著性差异,即“志愿填报时是否具有明确的专业选择或职业选择”不会对学生一年后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产生显著性的影响。

2.4“最终志愿填报时的受到影响最大的人”情况对其年度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分析

依据“志愿填报时的专业选择决定人”的问题结果对年度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进行方差分析,显著性水平为0.284>0.10,表明不同的专业选择决定人的年度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之间并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即“志愿填报时是否具有明确的专业选择或职业选择”不会对学生一年后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产生显著性的影响。

3分析与讨论

3.1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从统计结果看,选择高职护理专业学习的学生中以女生、户口属性为农村、应届生、文科生相对较多。女生多这与护理专业的专业特点,及民众对于护理工作者的普遍认知有关。农村学生、应届生及文科生多与高考报名考试学生的生源性质相一致[2]。其中有近半数以上的学生在志愿填报时已有了较为明确的专业选择或职业选择,这是值得欣慰的,有利于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学习等。具有明确的专业选择的学生中,女生比例高于男生,城市比例高于农村,往届学生比例高于应届,理科生比例高于文科生。中学阶段女生的心智更早的成熟于男生,对自身容易有明确的定位;城市的学生获取信息来源较为丰富,更容易对未来的专业选择早些作出定位;往届生在经历了复读再次高考时更加明确了自己的选择方向;理科生因自身学科的定位更容易找到学习专业的方向。“最终志愿填报时的受到影响最大的人”问题回答中选择“父母”答案的比例远高于“自己”及“其他人”的选项,这与我国的国情一致,在高考志愿填报这样的人生大事中,父母的决定更为普遍。选择“父母”的学生中,城市学生比例高于农村考生,这或许与城市学生的父母普遍文化水平较高,同时农村学生的父母许多在外打工的情况有关。男生表现得更为遵循自己及其他亲友的意见,而女生则更多的遵循父母的意见。

高职护理学生不同的专业选择方式并未对其年度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产生影响。在被调查学生中,有近半的学生在志愿填报时已明确了自己的专业选择或未来职业选择,但是这类学生并没有在年度综合素质评价中显示出更高的评价结果,即在校的学习、活动等表现不会表现得更为出色。分析其原因,学生进校后会接受学校系统的专业思想教育、专业学习与技能培训,无论原本的专业选择是否明确,学生在校接受的教育会对其产生最重要的影响。尽管接近有半数的学生在志愿填报时对自己的专业选择仍很迷茫,但是通过在校期间的教师指导与专业学习,对专业越来越明晰,原本的迷茫并不会较大地影响学生进校后对所学专业的态度。因此无论在志愿选择时是否具有明确的专业选择,这并不影响学生在校的学习、活动表现。

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在志愿填报时最终是由父母做主作出决定的,尽管志愿决定人的不同学生间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并没有显著性差异,但父母做主志愿填报的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均值都低于自己决定的或他人指导的学生。有的研究结果显示,学业效果评价中退学、留级学生中,由父母选择、学生被动选择专业的占多数。即使学生有了明确的专业选择,但是最终的志愿填报决定人并不是自己,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活动等方面可能容易出现相对较为消极的表现。

3.2讨论与许多研究结果显示的专业选择方式对学生学业效果有一定的影响不同,本次调研结果显示高职护理学生的专业选择方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不会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从高职护理专业自身发展看,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社会服务功能成为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体现[3]。如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全国各地二胎政策的逐渐放开等,都直接导致了社会人口结构的不断变化,伴随而来的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人才需求矛盾的急速呈现。对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基层医药卫生专门人才,特别是护理工作者,近年来的人才需求量呈现出膨胀式增长。“进出两旺”的护理类专业发展势头,使得学生更容易认同专业,即使志愿填报期间并没有对该专业产生明确的职业意愿,但不影响其今后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表现。

另一方面,中学期间缺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考报考志愿和选择专业时缺乏指导,这是我国现行教育中存在的普遍现象[4]。即使有半数学生选择了具有明确的专业选择方向,但是这些学生是否是真正得懂得职业或专业,这是我们可以继续去追问的。这时学生被高校录取入学后,所接受的专业思想教育等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认识自己所学的专业,明确未来的职业规划,这是学生积极在本专业开展学习、活动的主要推动力。尽管中学生的职业教育部分的缺失,使得高等教育者的教育压力更大,但这种缺失的影响完全是可以进行消减的。

本次调研的结果反而给了高职护理专业的教育者以更大希望,即通过教育者的不懈努力,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好的专业思想教育、专业学习、技能培养等,使得学生可以在在校期间进行更好的学习、活动等。

参考文献:

[1]杜强,贾丽艳:SpSS统计分析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9).

[2]房耿宽,刘晓.《农村普通高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文献研究综述[J].文教资料,2012(14):152.

护理职业素质篇6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护理专业职业素质

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这门课程引入的一些与微观世界有关的概念、观念及操作方法对学生职业观念的形成、职业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中等职业卫生学校的护理专业学生中,学生年龄普遍在16到20岁之间,对于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的性质、意义及所需具备的基本素质都认识不到位,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中的许多内容都可以作为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素材。

一、重新构筑学生心中的微观世界,强化无菌观念,帮助学生建立细心、严谨的工作作风。

护理专业学生未来从事的工作要求具备细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做事大大咧咧、丢三拉四或者应付了事的人并不适合从事护理工作,但来卫校读书的孩子大多年龄小,来读书是大多是遵从父母的安排,本身对护理工作的性质认识不清,且可能存在厌学的情绪,这些现状都可能会影响护理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工作。医学微生物学是护理专业学生系统学习护理专业知识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所讲授的无菌观念及操作、常见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及预防原则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医学微生物学的老师,要用生动的讲解帮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利用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大的特点,用生活中实例去教育、影响和改变学生的观念和习惯,从而建立细心、严谨的工作作风。

在介绍微生物的分布这部分的内容时,学生对微生物在自然界和人体内外的分布情况普遍都会感到惊讶,我们利用学生的兴趣,诱导学生分析人类的哪些活动使病原微生物污染了自然,又是哪些行为污染了人体,结合正常菌群的介绍分析日常生活常见的不符合无菌操作的行为。比如微生物实验课下课后不认真洗手就去食堂、经常用手揉眼睛、挤压脸上的痘痘等等。讲到消毒灭菌的方法时,详细比较消毒、灭菌等概念的区别、各种消毒灭菌方法的区别,从细微的区别介绍各自的用途的差别,让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的时就注意从小处着眼看问题,强化无菌观念,培养她们细心的工作作风。

二、重视实验课的个别辅导,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

医学微生物学的实验课主要是细菌的培养、观察、染色、消毒灭菌等内容,普遍需要较强的独立操作能力。通过经验表明,一次实验课中学生独立操作的成功率,往往和辅导教师的个别辅导的工作量成正比。为保证实验课的质量,我们的作法是加大个别辅导的工作量,做到每个同学出现疑问或操作障碍及时到位进行辅导,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增强做好实验的兴趣和使命感,如果学生的操作表现好要及时地、公开地表扬,必要的话要在全班展示,这样会使学生产生提高自身的操作技能的积极性。如革兰染色这个实验,对学生的细菌涂片、染色及油浸镜下的观察等能力要求较高,在实验中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让每个学生的操作水平都达标,从而保障实验的成功率,这个实验往往从一个学生的镜下观察结果就能对其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目了然,这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在革兰染色这个实验之后,马上安排抗酸染色实验,抗酸染色这个实验可以有效地、及时地让学生复习细菌的涂片、染色及油浸镜下的观察等操作,从而达到巩固学生独立动手操作能力的目的。

三、结合实际适当扩充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护理工作的职业责任心。

护理职业素质篇7

关键词:高职护理教师礼仪现状对策

当今社会礼仪渗透于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并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与交流的频繁变得越来越重要。礼仪教育对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职护理院校的学生在掌握专业护理技能的同时,更应接受正规的礼仪教育,并不断加强自身礼仪修养,以便投入到日益职业化、规范化的工作和生活中。荀子曰:“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护理教师是护理教育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完成护理教学任务的基本力量。因此,加强高职护理教师职业礼仪素质的培养显得更为迫切。

1.高职护理教师礼仪素质现状

纵观高等护理职业院校,护理教师礼仪素质仍然存在着种种缺失现象:

(一)职业道德缺失。教师承担的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还应在品德行为上起到表率作用。但高职教师队伍中,仍有些教师将教师这一职业仅作为一种谋生的工具和手段,并没有深刻领会教师二字的深刻含义和职责要求,缺乏职业道德,无视为人师表的原则,在品行上没有起到应有的表率作用。[1]护理教师的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对护生最好的教育。

(二)职业责任体现不够。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护生需要多次练习才能掌握基本护理操作规范。有的教师缺乏起码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在课堂上只是照本宣科,全然不顾学生的反应;有的教师把上实验课当做例行公事,只是简单示教一遍就草草了事,对学生是否已经掌握缺乏关心;还有的教师对学生讽刺挖苦多,鼓励赞美少,对学生缺乏起码的尊重。

(三)职业形象缺失。现在有一些护理教师与临床护士的职业形象要求有一定差距。有的教师着装没有遵循服饰礼仪的“top”原则,职业形象效果较差,在护理教学过程中容易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护生对护士形象的认知。

2.高职护理教师礼仪素质缺乏的原因

(一)青年护理教师礼仪素养缺乏。目前青年护理教师在护理教师中占据的份额较大。这些青年教师大部分是从学校直接走进学校,很少或者从来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礼仪教育。

(二)自我意识不足。高职教师对职业礼仪内涵、内容、意义理解不透,造成部分高职教师对职业礼仪素养思想认知错位。[2]礼仪修养在个别护理教师心中重视程度不够,不了解自身的举止言谈、仪表仪容、整体的礼仪修养与所从事高职护理教师这一职业特点间的重要联系,没有摆正自己的职业位置,导致礼仪素养的缺乏。

(三)不良风气影响。约翰·洛克说过:“礼仪不良有两种:第一种是忸怩羞怯;第二种是行为不检点和轻慢;要避免这两种情形,就只有好好地遵守下面这条规则,就是,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看不起别人”。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温文尔雅,落落大方,见义勇为,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但当今社会对礼仪风气的弘扬还不够到位,全社会礼仪素质仍处于需要大力提升的阶段。[3]这必然会影响到高等护理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

(四)学院对护理教师礼仪教育忽视。现今的高等护理职业院校对护生的礼仪素质的教育颇为重视,大多数护理职业院校都注重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各专业大都开设礼仪类的课程作为专业或公共选修课。但是,学校对护理教师个人礼仪素质的要求却有所忽略,也忽视了对护理教师的礼仪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另外,我国现行的教育模式和制度致使很多教师后备人才的培养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知识、轻礼仪修养等弊端。

3.高职护理教师礼仪素质提升的对策

(一)高职护理教师要努力提升个人修养,彰显人格魅力。护理教师应不断加强个人修养,以身作则,因为护理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的道德榜样。[4]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作风、高度的敬业精神是高职护理教师对护生最好的教育。我们要用礼仪观念滋润心灵,用礼仪准则规范言行,加强礼仪上的学习,树立为护理事业献身的崇高思想,做到自尊自爱,自强自信,不断进取,才能使自己在这方面有所进步和提高。

(二)加强护理教师礼仪修养方面的培训力度。学院领导应定期组织护理教师进行礼仪培训,不断提高护理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内外形象。护理教师应该定期深入临床,了解当今社会对护士礼仪的要求“寓礼仪与教学”,在教学中做到着装整洁大方,操作轻柔、动作优美,既给人以舒适感、美感,也使护生对护理教师肃然起敬,从而赢得护生信任。

(三)加强他律考核。高职护理院校在对护理教师职业礼仪的管理中,提倡自律,还需依靠他律,实行细化考核。对教师制定在岗位上应有的规范必定能引起教师的重视。学院应坚持不懈,真正把制度规范落实到岗、到位、到人。[5]在对护理教师礼仪进行考核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例如在学生的评教中、课堂质量的评估中制定具体细则,从理论和技能两方面对护理教师进行考核,并给与适当奖励等,推动护理教师职业礼仪教育有效开展,从而推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护理教师是护生最直接的榜样,在护理教学过程中所体现的职业行为,会对学生的实践欲望及实习态度乃至于行为和目标选择产生强烈的感染和引导。所以提升高职护理教师的素质,不仅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更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和需求的高质量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韦晓军,浅论高职教师礼仪素质的提升[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12),193-195。

[2]王菁,高职教师职业礼仪素养的现状和问题[J],教育与职业,2010(35),78-80

[3]徐宏书,浅论新升本院校教师礼仪素质的提升及对策研究[J],实践与探索,2012()294-295

护理职业素质篇8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人文素质教育;问题及对策

1对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1高职院校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高职院校对护理专业人员的教育,主要向学科型人才方向进行培养,因此,对护理专业人员的课程学习主要集中在护理医学知识以及护理技能水平的培养。从而忽视了对护理伦理、护理管理、护理心理等人文素质的培养。归根究柢是由于高职院校忽视了人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加上人文课程设置的比例不均衡等问题,导致了已毕业的护理人员缺乏相关的人文素质。因此,高职院校应重视护理专业人文素质的培养,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

1.2缺乏专业的人文课程教育师资力量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大部分人文课程没有固定的专人专职任职教师,一般是由行政人员或者专业课教师兼任人文课程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代职教师的专业程度比较低,因此就无法保证人文课程教学的教学质量和学时,所以,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效果就比较低下[1]。由于高职院校不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因此人文课程实训场地和设备就比较缺乏。而学习护理课程的学生也没有对人文课程引起重视,这就导致人文课程教师缺乏教学积极性,护理学生也缺乏学习人文课程的热情,从而达不到一个好的教学效果。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方法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理论而不注重实践。所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仍是以教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2提高护理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分析

2.1提高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优化优秀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由于当代社会压力比较大,因此,当下人们也很容易出现心理疾病。而近年来现代社会的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方向发展,因此对患者的治疗不再局限于对身体疾病的治疗,而是更需要对患者心理上的关注。同时,当代社会人们对服务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就对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要求就更高。当代医疗改革中明确要求护理工作要包含两项人文素质内容,那就是伦理/法律活动和沟通协调活动。并且,当下护士的执业资格证考试内容就包含了人文知识内容,其中护理伦理法律法规以及护理管理、人际沟通等成为了必考科目,同时人文知识及其应用能力在护士资格证考试中所占的比例都已经超过了20%,由此可见我国当下的医疗改革比较注重人文素质教育。所以高职院校应重视护理人文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有必要更改专业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2]。另外护理伦理是人文素质课程的核心课程,这是一门关于培养护理职业道德的学科,护理伦理对护理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更有利于培养护理人员尊重患者和维护患者权益的意识,由此达到护理技术与能力相统一,从而提高护理的服务质量。

2.2加强对人文课程教师的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为学生授课解惑的重要人物,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为提高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教育,因此专业的人文课程教师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有必要加强对人文课程教师的师资队伍的建设。人文课程教师通过外出学习交流和一些教研活动,可以提高相应的教学能力。并根据人文课程的内容和特点,还可以聘请人文系、艺体系等专职教师来担任语文美学、礼仪等课程的培养,以此增加护理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在对学生授课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课程的特点,改变教学方式,例如进行模拟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较,该方式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此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护理职业素质篇9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素质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医疗护理质量和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医院“心脏”科室的消毒供应中心已从以往的辅助科室转变为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科室,其工作性质复杂繁琐,既要参与临床科室的服务工作,又要控制各种感染传播,在工作中起着协调、联络、沟通的作用。但是,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职业素质提高和培养,却被长期忽视,以致他们职业素质不高,缺乏整体竞争力和危机意识,与迅速发展的消毒供应工作需要不相适应,严重地制约了消毒供应工作水平的提高。在服务与技术并重的今天,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素质的高低,工作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因此,积极培养和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素质已经变得刻不容缓。[1]。

1新时期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不同的职业,职业素质是不同的。它在长期执业时间中日积月累形成,是一种有意识地内化、积淀和升华的心理品质。职业素质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不断发展。作为医院特殊部门的工作人员,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职业素质除了需要具备普通护士具备的一般要求外,也有特殊的要求[2]。

1.1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应具备的一般职业素质

在各种护理岗位上从业的护士均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大致可分为以下五方面的素养:

1.1.1道德素质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虽然不直接接触患者,但间接与患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每一项工作的好坏都涉及到患者的安危。因此,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强化“以临床为中心”的意识,认真开展消毒供应工作,把“以病人为中心,服务于临床”作为工作目标和行动指南。

1.1.2专业素质消毒供应中心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科室,具有独特的工作环境和操作技术。消毒供应中心护士不仅要有全面的理论知识,还要熟练掌握各种医疗用品消毒灭菌的操作程序和原理。要胜任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就必须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全面掌握专业知识。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还要具有不断提高个人素质的能力,注意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注意掌握新的操作技能,加快知识更新,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3]

1.1.3安全素质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要养成安全行为习惯,具有保护自己的能力,注重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常规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懂得防火、防爆、防震、安全用电知识,自觉维护病人、家属和医院的安全。

1.1.4身体素质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工作劳动强度较大,经常加班加点,工作环境高温、潮湿,洗刷、包装、灭菌、收发,各项工作都是脑力和体力相结合。污染的物品聚集,长期接触污染物品和器械,会增加感染的机会。所以,消毒供应中心护士更要有健康的体魄,在保质保量完成本职工作任务的同时注意加强自身防护,防止病原微生物侵袭。平时注意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注意合理营养,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4]

1.1.5形象素质消毒供应中心护士也要按要求着装,整洁美观,不浓妆艳抹,不戴耳环、戒指等首饰。仪表文雅大方、举止得体、彬彬有礼,端庄稳重,态度和蔼可亲。面带微笑,语言文明,具有一定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追求真、善、美,做到心灵美、语言美、仪表美、行为美。

1.2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应具备的特殊职业素质

1.2.1沟通素质消毒供应室护士与临床科室人员的联系较为密切,接触范围较广,由于工作性质所决定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协调能力,在与临床科室人员的交往过程中要注意自身的形象,讲究文明礼貌,相互信任、相互尊重,通过良好的谈话技巧、体贴温和的语言、适当的语音和语速,与对方达成有效的沟通与理解。这样,既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又能给对方带来身心的愉悦,有利于不断促进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

1.2.2特殊技能素质熟练的操作技能。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要熟练掌握各种医疗用品消毒、灭菌的操作程序;掌握真空高压蒸汽灭菌器的原理、参数、操作规程;掌握环氧乙烷低温灭菌器的操作方法等,且能熟练操作。只有做到操作技术熟练,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进而达到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

过硬的心理素质。首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及精确的记忆力。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如有不慎,会造成极大地危害,因此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应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及精确的记忆力,必须掌握器械的数量,敷料的性能、用途等专业知识,消毒物品的日期及保管等管理方法。掌握科室的需求,保证临床科室的供应。其次要有科学的思维能力。消毒供应中心的各种仪器设备经常会出现故障,在发生故障之前常常会有一些前兆征象。作为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必须具有科学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在故障发生前排除原因或提早通知维修人员采取应对措施。如仪器电路超负荷时常有电路发生焦糊味现象,如能及时发现就可避免仪器电机的损坏。[5]

1.2.3协作素质消毒供应工作有较强的区域划分,且每人一岗,每岗都有不同的技术操作要求,这些操作规程要求每个人都认真执行,并能熟练操作,这些看似独立的岗位其实是一个流水线,所以,一个环节一旦出现问题必会影响到下一个环节、下一个程序,这就要求消毒供应中心护士树立整体观念,发扬集体协作精神。

2新时期消毒供应中心护士专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是专业性、技术性、操作性极强的综合性科室,无论是工作性质、内容,还是工作环境,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和现代医学的进步,医疗技术水平的日新月异,消毒供应中心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医院投入大量的财务资源和人力资源,建设适应现代化医院发展的、人民健康需求的现代化的消毒供应中心,这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队伍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需要积极培养和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更高的要求。[2]

2.1强化职业道德观念,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道德素质水平

只有热爱护理事业,对病人及其家属有爱心,有献身精神、同情心和责任感,始终树立把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思想,才能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要求从业人员认同并热爱自己的专业。因此要定期举办“职业素质”培训,通过认真的学习,来培养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高度的责任心,爱岗敬业的精神和职业荣誉感,使他们了解职业角色的需求,逐步形成稳定的职业心态,不断地强化自己的职业道德观念。学习职业道德,提高职业道德水准,强调消毒供应工作的重要性,使每一个护士都能爱岗敬业,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主动为临床一线提供优质服务。

2.2采取多种培养形式,着力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专业素质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专业性要求这里的护士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医院要采取多种形式,着力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

2.2.1“请进来,走出去”首先,可以选派勤奋好学、自律性好的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到高层次的医院进修学习先进的经验和理念。其次,大型学术会议,理念新颖、技术超前,往往是新技术、新信息的发源地。及时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是必要的。参加相关的学术活动往往能掌握消毒供应工作改革的新方向,给消毒供应中心护士一个开阔视野的机会。再者,可以聘请相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给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授课,使他们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技术,同时也可以组织他们外出参观学习,学习其他医院新的知识、新的理念。

2.2.2院、科两级培训院级护理部、科内护士长进行导读,学习材料采用一定的学习资料,通过一定的时间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达到设定的目标。目标由护理部、科护士长制订,设定奖罚,使参加学习的每个护士均能引起高度重视。凡新进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培训,使其充分掌握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范围和操作规程,使他们能够合格上岗。实行“以老带新”,由经验丰富、技能娴熟,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老”护士带教护生,并对其带教工作进行评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此外,营造优良的学习环境,开设黑板报、宣传栏等,发放相关专业知识或先进事迹材料,使他们在学习中素质得以提高。

2.2.3参加继续教育,开展护理科研要鼓励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参加继续教育,进修学历。院科两级制订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他们的学习进修,促进供应室护士继续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同时鼓励消毒供应中心护士以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为研究课题,积极撰写论文,踊跃投稿,凡被正规医疗护理刊物刊用的稿件,给一定的奖励,报销一定比值的版面费,调动他们参加护理科研的积极性。

良好的职业素质培养与形成要在工作和实践中不断学习和锻炼。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要恪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刻苦钻研专业技术,不断学习新知识,更新知识结构,掌握消毒供应工作改革的新方向,提高自身素质,这样才能适应新时期消毒供应工作发展的需要,并使消毒供应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而有效发挥消毒供应中心在医院医疗工作中的特殊职能,为诊疗安全提供必要的保障,为医院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邢菊芳,赵荣珍,吴小梅,沈丰.浅谈现代化医院消毒供应室护士的素质要求[J].实用医技杂志,2007,1:73-74.

[2]张英兰,李颖,.现代医学规模下消毒供应室护士的素质要求[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12.

[3]白淑贞.消毒供应室护士应具备的职业素质[J].中国实用医药,2011,22:267-268.

护理职业素质篇10

[关键词]综合素质;职业教育;护理;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14)01(a)-0153-03

护理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职业综合能力的技能型护理人才。在教学中强化综合素质培训对护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为实现护理教学与临床实习的零距离对接,笔者制订了2011级护理专业实习前综合素质培训方案,对培训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培训后进行操作考核,并在实习期间随时与医院反馈相结合,在促进护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卫生学院(以下简称“我校”)2011级三年制大专护理3班学生共212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6人。两组学生均为女生,年龄18~20岁,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基础理论成绩、教育背景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研究者在实验前向实验组护生讲清楚培训目的和要求,按照临床护理工作任务模块组织实训内容,运用项目教学法和情景模拟教学法开展实训项目;对照组学生按照教学大纲,采用教师示教、学生练习的模式进行实训内容的操作练习。实训结束后按照统一的评价标准进行操作考核,结合实习期间带教老师的反馈意见,综合评价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1.2.1培训项目设计以护理岗位需求及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设计培训项目。通过对河南省安阳市三家实习医院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调查分析,确定护士上岗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和护理技能,根据各项操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辐射面积和应用频率认真筛选、排序[1],确定了包括无菌技术操作、给药方法、管腔类护理、清洁护理等18项基础护理实训项目。根据各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确定肺炎、心肌梗死、高血压、脑出血、糖尿病等6个系统的典型病例作为临床护理实训项目。

1.2.2培训方法实验组护生综合素质实训由3个模块组成。第1个模块是护士礼仪训练,包括肢体语言和语言沟通技巧培训。强调规范的仪容仪表,指导正确的站姿、坐姿、走姿,面带微笑,举止端庄,语言力求适时、适度,通俗易懂[2],体现护士自尊自信的职业形象。第2模块是基础护理实训项目,研究者与临床护理专家共同讨论操作规范和考核标准,优化原有操作程序,从护士的仪表礼仪到操作前后的评估、解释与告知,整个操作流程中突出人文关怀,把人文理念渗透于教学、实训、实习的全过程[3],培养护生的“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和尊重患者、服务患者的职业理念。第3个模块是临床护理实训,该项内容的实训在第四学期展开。学生经过了第二、三学期的基础护理和健康评估课程学习,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积累,可结合病案分析采用项目教学法开展实训。依据实训内容和病例资料,设定实训项目模块,小组成员共同分析病例、收集资料并依据护理程序讨论制定护理计划。项目组成员自行设置护理情景,分工合作,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实施护理程序,真实再现临床护理工作情境来完成每个项目的实训。对照组通过常规的示教与练习教学模式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实训内容。

1.2.3评价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训考核和实习医院反馈综合评价。①问卷调查:根据职业能力的定义和要求,确定高职护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包括护理操作能力、观察判断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9种能力,并制定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自评表,对两组护生以不记名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要求学生对各条目选择对应的等级,按1、2、3、4、5五个等级分类评分,评分越高说明该项能力提高越明显。②实训考核:在制定考核标准时将知识、技能、态度以适当的比例进行权重处理,增加了情感态度目标的考核内容,建立融知识、技能、态度为一体的综合考核体系。基础护理实训采用当面考试的形式,由3名指导教师组成评委小组,同时对护生的操作过程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打分,取平均分作为该项考核得分。临床护理实训考核则通过综合能力展示赛的形式进行,评价内容除了临床护理常用技术操作外,还包括操作者与患者、家属及其他医护人员的沟通能力,对临床突发事件的预见和分析解决能力,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能力。③医院反馈:两组学生进入临床实习1个月后,由带教老师对两组护生的职业态度和临床适应能力从6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评分的高低作为评定其综合职业能力的依据。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职业能力自评问卷评分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212份,回收212份,回收率100%。经综合素质培训后,两组护生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实训考核

实验组学生实训考核平均成绩为(80.49±12.404)分,对照组实训考核平均成绩为(75.35±15.82)分,实验组学生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学生实训考核优秀率和合格率比较见表2。

由表2可见,经综合素质培训后,实验组学生实训考核优秀率和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医院反馈

由临床带教老师对两组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其中实验组护生综合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3.1综合素质培训有利于护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个体职业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要素的整合状态[4]。学生必须参与到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模拟的职业情境中,通过对已有的知识、技能、态度等的类化、迁移与整合,才能形成职业能力。传统的护理教学方法陈旧落后,理论与实践脱节,难以培养出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具有多种知识技能、全面素质的创造性人才,不利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在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引入项目教学法开展综合素质实训,体现教、学、做一体化,实现了课堂教学与临床护理的零距离对接,融学习过程于真实的职业情境,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5]。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活动,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主动收集资料,共同制定护理计划,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而且能够开发学生潜力,突出学生主体[6-7],促进相互之间的沟通合作,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加强了护理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3.2综合素质培训有利于学生角色的转换

临床实习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是理论到实践的必由之路[8],也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由课堂走入临床,由单纯的理论学习到实践体会,角色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为使护生尽快地融入临床,消除上岗前知识盲区对实习效果的影响,缩短护生向实习生的角色转换时间[9-11],开展实习前综合实训有着重要的意义。护生通过角色扮演,能够体会患者的感受与需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综合实训中强调护理礼仪、护患沟通、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能力,对护生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3.3护理专业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对人才培养具有导向作用

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是对护理专业人才质量的整体评价,在内容上包涵了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各项指标的综合考核与评价,在形式上有老师评价、学生互评、自我评价、实习基地和用人单位评价等。由研究结果可知,无论是学生自评、教师考核还是实习基地评价,实验组学生在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学习能力、操作技能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职业能力评价表作为学校和学生之间的纽带,为学校和实习医院的沟通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加大了学校对实习生的监管力度,使护理教学与临床实习有效结合,突出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有利于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少羽.护理综合实训对高职护生主体性构建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8):79-80.

[2]张莉.综合素质培训对护生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23):2886-2887.

[3]王丽华.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讨[J].全科护理,2009,7(4):925-927.

[4]龙山青,范超.浅议汽运专业课程教学对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11,216(8):177-179.

[5]张少羽.护理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方案的构建与实施[J].护理学杂志,2011,26(6):71-73.

[6]秦淑英.项目教学法在护生实习前强化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前沿,2011,6(4):90-93.

[7]慕晓霞,王品.透析室新护士综合素质规范化培训的探讨[J].中国医药科学,2012,2(5):146-147.

[8]周传芳.实习生带教心得[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8):7.

[9]于瑞花,李秀玲,崔俊晔.2种不同岗前培训形式对护生实习效果影响的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10):65-67.

[10]陈玉兰,邓泽强,彭翠兰,等.神经外科低年资护士急救能力的培训[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6):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