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治理成果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3:10:07

环境治理成果篇1

关键词工程建设;工程管理;水土保持

中图分类号:S1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51-131-01

1基本情况

同心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地处鄂尔多斯台地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全县南北长102km,东西宽76km,总土地面积4596.49km2,其中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65.4%,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全县的地质地貌、土壤类型、气候特点和植被分布,都有明显的过渡性特点。地质属祈连褶皱系与中朝准地台之间的过渡地带,地貌表现为黄土高原向鄂尔多斯高原过渡,东南部为黄土丘陵,海拨1500m~2000m,西北部为中低山、缓坡丘陵与川地交错分布纵向排列,海拨1283m~2624m,西部清水河,东部甜水河自东南蜿蜒流向西北,注入黄河。土壤由干旱草原土壤类型向荒漠土壤类型过渡,植被由温带干草原向荒漠过渡。

气候特点是自南向北由半干旱气候逐步向干旱气候过渡。特点是:冷暖干湿四季分明,冬春长夏秋短,日照长,太阳辐射强,气温年日较差大,降水年际变化大,干旱少雨,蒸发极强。大风、沙暴、干旱、热干风、霜冻、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率高,由于境内地形影响,气候南北差异较明显。多年平均气温8.4℃,降水状况因受地形影响,由南向北递减,南部最高达290mm,北部仅为240mm,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278mm。在季节分布上,汛期雨量约占全年的70%,且集中在7、8、9三个月,年均蒸发量2325mm,是降雨量的8.4倍,大于10℃积温2713℃~3192℃,无霜期131~170天。

县境内有清水河与苦水河两大河流经过,均属黄河一级支流。其中清水河流域较大,面积为3208km2,占全县总面积的2/3,全县水资源总量为0.75亿m3,其中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0.4亿m3,地下水补给量为0.35亿m3,全县人均占有水量为176m3,仅是全国人均水量2780m3的6.3%,是世界人均水量11143m3的1.6%,是黄河流域水资源匮乏的区域之一。

2水土流失状况

由于恶劣的自然条件、过渡垦荒、超载放牧等因素造成同心县水土流失严重。据最新普查,全县水土流失面积3453.21km2,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75.13%,水土流失的主要形式南部以水蚀为主,北部以风蚀为主。其中:轻度为972.08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28.15%;中度为1328.79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8.48%;强度为958.27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27.75%;极强度为194.07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5.62%。全县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4820t/km2·a,年均侵蚀量达1664.45万t。恶劣的自然条件伴随着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耕地水冲沙压,产量低而不稳,牧场退化,造林成活率低,水、旱、风、雹等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严重制约着全县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成果

同心县水土保持工作始于1954年,是从群众自发地在山坡地上修地埂、打坝沿、挖水平沟开始,逐步向有组织的坡面治理、沟道治理发展为今天的以大流域为骨架,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沟综合治理,林、果、粮、草立体开发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截止2010年末,全县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45.70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24.50%。其中:建设基本农田320km2,造林600km2,发展果园17.81km2,人工种草1.51km2,水域及其它205km2,修建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5座,小二型水库21库,治沟骨干坝5座,中型淤地坝32座、小型淤地坝42座、涝池394个、沟头防护87km,谷坊263处,沟岸治理6.2km,水窖13万眼。通过治理全县林草覆盖率达到13.4%,90%荒山得到封禁治理。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有了极大的改观。

4主要措施

4.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近年来,同心县县委、政府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振兴全县农村经济的头等大事,从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从固立县之本,谋兴县之策的角度,广泛宣传,搞高认识。具体到项目建设时,每个项目都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形成了从内业到外业工作的联动体系,使项目建设工作做到了年初有计划,施工有安排,中间有检查,年终有总结验收,从而为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4.2科学规划,注重实效

科学规划是干好项目的前提条件,同心县自然条件恶劣,降雨少,吸取前些年我们在水保项目上取得的经验与教训。近年来,我们首先从项目前期工作入手,按照“科学规划,注重实效”的原则,结合我县实际,对项目区的选择一定根据气象、地貌、土壤、植被、地理位置及周边基础设施等因素,制定治理思路。例如:在生态移民迁出区以生态修复治理为主,在生态移民迁入区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在有补充水源条件的地方实施坡改梯项目,重点流域与重点地区以沟道治理为主。同时,做每一个项目都要征求当地群众的意愿,顺应民意。这样一来,不但,摆脱了只为上项目,规划不科学的弊病,而且,实现了因地制宜的原则,得到群众的支持,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3整合力量,打造精品

近几年来,自治区及吴忠市要求各县每年秋冬季都要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每年我们都利用这个机会,将水土保持旱作基本农田纳入到全县春、秋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范围内,并作为精品工程进行建设。组织县、乡、村出动各类义务工上万人次参与工程建设。2008年巩固退耕还林项目,1万亩高标准梯田历时2个月时间就全面完成了任务。自治区及吴忠市各级领导多次到项目区视察,最后对该工程给予“标准高、质量好、进度快”的高度评价。

4.4学习经验,提高素质

由于我县水土保持工作起步较晚,我区南部山区在水土保持始终走在全区前列,为了借鉴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与科学管理模式,我县先后组织工程建设人员50人次到彭阳、泾原等兄弟县观摩学习;并高薪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到我县进行现场技术员指导。这样送出去与请进来的工作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我县水土保持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与业务技能,为开展好我县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5存在问题及治理方向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治理,我县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虽然取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全县总体治理率只有33%,仍有三分之二面积的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治理,过去一些治理工程由于治理标准低、质量差、管理管护不到位,还需进一步完善提高;二是由于人口的增长,经济发展,各种开发建设项目的兴建,人为水土流失有日益加剧的趋势;三是水土保持工作管理与技术人才短缺,业务知识滞后,不能很好地适应工程建设需要。

针对以上问题,我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今后除了继续提高预防监督能力建设,加强技术人才培训与引进力度。同时要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在“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6.6亿元,兴建水库10座,淤地坝20座,淤地坝除险加固改造34座,小流域综合治理15条,生态修复927km2,坡改梯120km2,每年以320km2的治理速度减少同心县水土流失面积1600km2,基本实现同心县山秀水美的总体目标。

参考文献

[1]宁夏水土保持实践与探索[J].

环境治理成果篇2

关键词:环境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思考

1积极培养城镇绿色文化,加强环境治理强度

在环境治理体系中,文化影响最为关键,可以从不根本上预防各种生态污染,从而加强环境建设,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宣传部门要加强对市民的保护环境的教育,提高每个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摒弃各种生态污染行为。或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宣扬,加强环境治理的力度,如“微信公众号、微博、QQ、抖音等等”促使每个民众参与进来。所以,市政部门要不断的培养城镇绿色文化,引入多样的治理手段,加强环境治理的力度,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比如,城市环保局可以在每个区县设置专门的“环境治理与维护中心”,定期给民众普及一些环境保护措施,完善良好的行为习惯,保证良好的环境质量。或者,小城镇可以开展一些生态文明的活动,以讲座和视频观影为主,深化民众的环保意识。此外,还可以建立“回收奖励制度”,每家每户可以自己分类可回收垃圾,每周送往“垃圾回收中心”,换取一定的积分,达到预定标准后可以获取一定的物质奖励。为了贯彻现代化的维护理念,环保部门也可以借助人工智能软件,分析每个地区的环境情况,进行精准的人员安排,根据环境污染的程度,规划不同的改善计划。最后,把数据导入网络终端,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及时的整理,并制定最为详尽科学的治理计划,从而改变当下的生活环境。因此,城市建设部门需要逐步的完善环境治理系统,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积极的贯彻与实施绿色文化,加快现代化治理的进程。

2实现环境治理的文明化和科学化

在城市环境治理过程中,需要秉承文化与科学的处理方针,从现实情况出发,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当然,也可以适当的融入现代化的治理方式和策略,综合各种方法,实现全面的区域治理与维护,明确各个地域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城市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两个层面”,相关部门要以这两类为中心点,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展现高超有效的效果。比如,可以在城市人群较为密集的地区限制各种大型汽车进入,降低汽车尾气对于空气的污染,这只是一种最为基础的手段。要想达到最理想化的治理效果,市政部门需要在全市下发执行“新能源汽车引入方案”,鼓励新能源汽车在城市中的生产,舍弃具有污染性的汽车品种,提高城市空气治理。或者,可以借助智能化环境监测仪器,定期巡查测试各地区的环境问题,巡查仪器可以根据GpS传送信息数据,技术人员要全面的监控,把主要问题罗列出来,制作成系统化的表格。接下来,部门人员要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制定出科学化的治理计划,通过线上平台发送到相应的地区。在这种制度下,可以全面的管理与应对环境问题,实现最大化的治理效果。

3创新低碳环保技术,完善环境治理体系

在环境治理实践中,低碳环保技术的运用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环保部门需要及时的更新治理技术,引入新型的低碳环保设备,加强环境治理的力度。考虑到城市化的发展背景,管理部门需要完善环境治理体系,确立基本的制度条例,规范治理的步骤和次序,保证环境治理的稳定发展。从数据分析显示,目前有60%的城市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且长时间没有整治,导致环境治理低下,直接影响着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政府需要及时的派遣专业的环境治理人员,事先调研考察,先初步的分析,继而采取正确的技术进行治理,达到设定的基本效果。比如,政府可以从国外引入废气三级净化与废弃物处理技术,进行合理准确的拆解分离,转化为有用的物体,循环使用,提高生态环境的治理与效果。也可以设定专门的“废弃排放指标”,如果超过这个范围的企业工厂,就必须接受巨额处罚,让社会大众监督执行,这样可以全面的控制工业废气的排放,实现有效的环境治理效果。由于一些城市缺乏科学完整的环境治理监督系统,所以在治理过程中难以收获高效的治理成绩。管理部门需要重整环境治理监督格局,构建完整规范的监督体系。在内部需要成立专门的“监察小组”,检验工作人员的业绩与效率;在外部可以把权力交给社会大众,形成全局一体化的环境治理体系。

环境治理成果篇3

关键词:城市大气;环境治理;创新发展

1我国城市大气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

1.1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长期以来,我国采用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重视经济发展速度,但是忽视了经济发展质量。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各种化石能源消费品需求不断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影响。但是,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可能会短期内影响经济发展速度,面对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很多地方政府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2]。部分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中抱着不出事的逻辑,只追求不发生重大环境安全事故,环境治理不积极。

1.2属地管理出现矛盾

属地管理遵照行政区域进行划分,是目前主流的环境管理模式,体现出“关门主义”的防治思路。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中占据信息优势,能够对症下药,但是属地管理存在制度缺陷。第一,大气环境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因此某一区域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很容易扩散到周围区域。如果仅污染发生地进行大气治理,但是周边区域没有采取措施,大气治理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同时,大气污染具有负外部性,大气治理具有正外部性,部分地方政府不主动治理大气污染,而是寄希望于扩散到周围区域。第二,地方进行大气污染控制时,无法控制其治理成本。对于污染区域来说,其污染控制边际成本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但是,地方政府普遍存在竞争关系,大气污染治理又存在溢出性,因此各地在合作上缺乏普遍的激励措施。同时,由于污染物排放量属于硬指标,各地政府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设定限制,因此区域之间缺乏合理的互动,也没有跨区域的污染物交易平台。各地缺乏有效的互动来降低污染防护成本。

1.3目标责任制度内在的矛盾

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基本围绕污染物总量开展,特别是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控制。污染物治理并没有和浓度挂钩,一些挥发性有机物并没有列入大气污染治理范围,导致虽然我国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排放量总体下降,但是空气质量并没有得到根本好转。我国污染排放指标是以区域性为标准,首先以GDp为基础制定区域性的排污指标,然后区域之间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地方政府也制定了较多的污染企业关停措施,但是区域的环境分配并不理想,导致环境治理效果大打折扣。污染责任分解要兼顾公平和效率,一些地区边际污染控制成本较低,但是其经济发展水平也较低。目前,我国环境保护主体主要为环境监管机构,环境监督主要依赖于生态环境部门。但是,环境保护部门监管人员和预算经费有限。部分地方政府以牺牲长远利益来追求短期的经济发展,因此就会影响生态环境部门的污染防治,可能会使得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目标无法按照计划落实。

1.4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

大气环境治理污染控制目标基本由上级政府部门制定,下级政府部门负责实施。下级部门并没有参与污染物目标控制,导致污染物控制目标层层加码。基层政府不堪其重,同时面临目标无法完成的巨大行政处罚压力。目前,受法律框架的限制,我国的政治激励措施和财政激励措施未有较大的发展。地方政府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往往动力不足,怕承担责任。来自上级的各项激励措施往往比较模糊,无法真正落实到位。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实行一票否决制,这就给基层干部带来较多的行政压力,同时与环境保护基层负责治理的初衷相违背,增大了基层领导干部的负担。绩效考核方面,大气环境治理缺乏有效的评价模式。各个规范性文件相关规定比较分散,没有形成完善的标准,城市大气环境治理绩效评价体系缺乏一致性。城市大气环境治理的统计措施和测量措施都出现了模糊的规定,特别是上级政府基本依据下级政府提供的信息进行大气污染治理绩效考核,可能存在信息失真。同时,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不高,导致环境治理的社会效果下降。

2城市大气环境治理的创新模式研究

城市大气环境治理需要新的理念,需要与时俱进,同时与现实情况相结合,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使得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不断得到改善。

2.1环境绩效评价制度的创新

政府需要落实环境绩效评价制度,开展模式创新工作。环境绩效是指基于有关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控制其环境因素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环境管理体系成效。政府环境绩效是指为了维护公共环境权益,分析污染环境下投入和产出的因果关系。环境绩效评价制度原来为企业所独有,后来拓展到行政领域,延伸到政府管理部门。政府环境绩效评价体系主要包括环境绩效评价的目的、主体、客体以及评价标准,它是一项较为完整的制度性创新工作[3]。政府环境绩效评价主要有以下作用。它有助于提升政府环境管理水平。环境问题具有复杂性、综合性和不可逆性,作为一项新型的环境管理工具,环境绩效评价制度是政府开展环境工作的前提。绩效指标是环境绩效评价的核心内容,它能够将纷繁复杂的评价标准转化为简化的数据,这些数据具有关键性的评价作用。环境绩效评估有助于提升政府管理效率。同时,区域性的环境绩效评价与政府行政效率相挂钩,与政府干部用人制度相挂钩,以改变目前环境保护的被动局面,使得各级领导干部主动参与环境保护。

2.2政府环境绩效评价的实践创新

亚洲开发银行目前积累了较为完善的城市环境绩效评价经验,构建了相对合理的评价指标。我国政府的环境绩效评价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国家制定了城市综合环境整治量化目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政府环境绩效评价理论和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我国初步建立了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的环境绩效评价体系。环境评价制度的公众参与度较高,外向性较强,各级政府将环境绩效评价制度纳入政府施政规划。随着国际环境管理交流的频繁和评价项目的增多,我国环境绩效评价经验不断充实,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环境绩效评价制度不统一、不完善。目前,环境绩效评价标准较多,未能形成统一协调的体系,有些评价标准自相矛盾,不具有科学评价的指导意义。二是没有合理使用环境绩效评价结果来完善绩效评价制度,两者没有有机结合。部分评价结果没有做到公开、透明,同时绩效评价的沟通机制和申诉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评价激励制度没有得到良好的贯彻。三是环境绩效评价制度主体较为单一,目前基本采用自上而下的环境指标控制体系,因此没有充分调动被评价对象的积极性,评价指标的制定缺乏科学性和公开性,公众参与度较差。

2.3pDCa(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处理))大气环境治理实践

2.3.1计划阶段

计划阶段需要找出问题形成的原因,找到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之间的关系。其中,绩效指标要实现具体化和可操作化。例如,可以参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定的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中的评价标准,将绩效指标细化为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细颗粒物浓度等,同时要测量优良天气的天数。绩效评价指标要具有可测量性,可以依据环境质量标准进行细致划分。绩效评价指标要与其他指标关联,要明确截止期限,制定相应的各年度考核目标。

2.3.2执行阶段

执行阶段主要是指计划中的行动付诸于实践,然后查看其执行效果。最为关键的步骤是制定可行的考核机制,利用绩效评价的关键性指标来评价其完成的效果,从而形成有效的环境保护规范性激励。大气环境治理主要有两个关键性指标,其中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居于首位,主要以过程化治理为导向,重点考核环境空气质量目标的改善和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研究是否得到贯彻和落实。执行阶段,环境影响评价人员要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合理选择空气质量监测点。

2.3.3检查阶段

检查阶段主要是指对大气污染防治手段进行检查,并对其执行效果进行监督。主要体现在对于地方政府落实效果的督查方面。督查主要采用每月督查、每天检查等形式。这一评价考核机制中,主要由生态环境部门对各地上报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整合,同时根据研究制定计划,将整合结果上报国务院。

2.3.4处理阶段

处理阶段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采取惩罚或奖励措施,改进绩效评价方式,二是总结经验、教训,完善评价目标和结果。

2.4政府环境绩效评价的指标性建设

国际经合组织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环境绩效指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被各级政府广泛使用,它也成为反映环境监督成效的重要指标。总体指标涉及空气质量、水质量以及土壤环境质量等方面,主体指标达到25项。随着我国逐步与国际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相接轨,国内研究也逐渐走向正轨。当前,经济发展必须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使整体环境投入和产出保持不变,兼顾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环境绩效指数成为评价政府环境治理措施的有效手段。

环境治理成果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体系;精神环境;精神要素;特征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2)12-0059-04

当前,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的研究甚少,至今还没有出现以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作为独立命题进行研究的专著和论文。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比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更直接、更具渗透力。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是什么,它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体系中的定位怎样,其自身具有哪些特点,这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必须首先弄清楚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及相关概念的内涵

要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的内涵,必须先了解与它相关的精神、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等概念的内涵。

1.精神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的关键词是“精神”,要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的内涵,前提是要把握好“精神”内涵的实质。

“精神”的概念,目前还很难得出一致的界定,正如英国人文主义者协会所宣称的:“尽管对精神有着不同的解释,但精神的范围来自深层的人性。在人们表达期望、道德感、创造性、爱和友谊过程中,可以发现精神。人们对自然和人本身的美的认识、在科学和艺术上的努力、对自然界的欣赏与好奇、智力成就和身体活动、对痛苦和迫害的超越、自爱、对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的寻求,都是精神的表现。”[1]“精神”是一种包罗万象却无形的东西,它作为人存在的一种属性,反映在不同个体身上存在着差异。从中国历史上看,对精神的追求或对精神的研究积累了许多成果,其中许多具有经典意义的论述,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国人的精神内核。如孔子倡导的仁爱精神,老子主张的静虚淡泊的人生精神,孟子提倡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救世情怀等。概括来说,中国人对精神的理解具有强烈的伦理色彩,总是与人生、信仰、处世相关,包括人的存在价值、人生理想、人生态度、人格修养等方面。西方人谈“精神”,一般用spirit(精神)、soul(灵魂)、psyche(心理)等,是与“思维”、“意识”、“心理”等相一致的概念。西方的“精神”多数与其宗教文化传统相联系,被认为是独立于人类以外的某种神秘力量的特殊存在。

在现有的辞书中,《现代汉语词典》将“精神”界定为:“①表现出来的活力;②活跃、有生气;③英俊,相貌、身材好;④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⑤宗旨、主要的意义。”[2]《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是这样界定“精神”的:“精神(英spirit;德Geist;法esprit),指人类的一切精神现象,包括思维、意志、情感等有意识的方面,也包括人的一般心理活动等无意识的方面。与‘物质’相对。”[3]《新编思想政治工作辞典》将“精神”的界定为:‘“物质’的对称,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人们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认识、思想、观点、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计划、办法、人生观、世界观、社会意识形态等都属于精神范畴;日常生活中讲的目的、动机、意志、理想、信念、传统、风尚、文化等也是精神的东西。”

可见,无论是从“精神”的发展史、语义学亦或是学科视角的解释看来,精神所具有的涵义都是十分宽泛的。笔者较为赞同《新编思想政治工作辞典》中对“精神”的界定,这个界定除了能较好地解释精神的一般概念,还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属性。

2.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涵。环境(environment)通常泛指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各种条件的总和。广义地讲,环境是相对于某项中心事物,并且总是作为某项中心事物的对立面而存在的,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着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5]环境的概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以来,学者对其进行不断探究,在概念的界定上存在三种不同观点,主要体现在中心项的区别:“人的思想”中心项、“人的思想及思想政治教育”中心项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中心项这三种观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之所以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因素,判断标准到底是对人的思想行为产生影响还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亦或是对两者都产生影响才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笔者认为,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环绕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条件通常被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相对于人的思想和行为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一样都属于外部的条件(图1)。

由图可见,如果将人的思想行为作为中心项,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都是外部条件,都构成人思想行为发展的环境。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中心项只能是思想政治教育。这样,我们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概念界定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按其内容划分,可分为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和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

3.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的内涵。既然精神因素也是环绕并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因素,我们就可以这样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的概念: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是指环绕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切外在精神因素的总和。要进一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的内涵,必须对关键词“精神因素”作出解释,只有如此,才能弄清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由哪些成分构成。因素是指构成事物本质的成分,由此可以给精神因素下结论:精神因素,是指精神构成的成分。那么,精神由哪些因素或由哪些成分构成呢?只有了解精神因素由哪些成分构成,才能认清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的构成要素。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的成分,是指我们在精神生产中创造出来的成果,这些成果构成了社会的精神文明。因此,只要我们弄清精神文明的内涵,就能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的构成成分。

在现有的辞书中,《辞海》是这样来界定精神文明的概念:“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相对应。人类精神生产和社会精神生活积极成果的总和。主要包括文化成果和思想成果两个方面。文化成果包括社会的文化、知识状况,科学、教育、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项事业的发展程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物质设施、机构的发展规模和水平。思想成果包括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面貌、社会风尚和人们世界观、理想、情操、信念以及组织性、纪律性的状况。精神文明以相应的物质文明为基础,它的性质为生产方式所决定。同时,精神文明也有力地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两种文明互为条件,互相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表现为两种文明的统一发展程度。”[6]精神文明是由文化成果和思想成果两部分构成。当文化成果和思想成果独立存在时,它们是精神文明的构成要素,但如果当它们环绕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时,就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的要素(见图2[7])。

文化成果包括社会的文化、知识状况,科学、教育、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要素;思想成果包括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面貌、社会风尚和人们世界观、理想、情操、信念以及组织性、纪律性的状况等要素,这些要素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有大有小,有远有近,有深有浅,但只要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的,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的构成要素。

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的一切外在精神要素的总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这一界定应明确以下两点:第一,精神要素具有规定性,这个规定性体现在是否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只有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的精神要素才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研究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是作用于人的活动,精神要素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必定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那部分人产生影响。有些精神要素虽然对人产生影响,但没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人,引起个体思想与行为的变化,就不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要素。第二,有具体物质形态的东西不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精神环境是无形的、抽象的,有些看似精神要素的东西物化了,就不是精神环境,如公园里的雕塑,虽然它是精神文明的成果,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但它是表现出来具体物质形态的东西,应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而非精神环境。应说明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和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并没有很明显的隔界,有些要素的划分也是依标准的不同而不一。如一个学校的纪律,反映在制度上就是物质环境,反映在校风上就是精神环境。

二、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体系中的定位

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内容划分标准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是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而存在;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和思想政治教育自然环境的划分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的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系统内部的关系可用图3表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和思想政治教育自然环境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自然环境和社会物质环境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中的社会精神环境就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又是由思想和文化构成的。可见,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系统中,精神环境是相对于物质环境而存在的,物质环境是精神环境的物质载体,是精神环境外化的结果。一部人类文明史,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就是人类通过与物质世界的精神交往,并在改造物质世界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存在状态的精神进化史。[8]于是,存在于人的认识视野之中的物质世界,已经不是原初的物质世界,而是打上了人的印迹的物质世界,是人的精神属性某种意义上的外化的结果。[9]中国的长城、玛雅文化遗址、古埃及金字塔等人类文明遗址,不过是以某种物质形态的存在反映着人类精神的变化及其结果。这些物质形态的背后,隐含着体现人类精神的哲学、思想、文化与意识。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系统中,物质环境是精神环境的物质载体,具有基础性意义。对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比物质环境更直接,更具有渗透性。当然,没有脱离物质基础的抽象精神,精神是对物质的认识和反思,是物质进化的高级形态,精神环境要发挥其功能不能离开物质环境,物质环境同样也离不开精神环境,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三、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的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于物质环境的一些特点。把握这些特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

1.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具有导向性。社会的文化、教育、艺术、政治思想、社会风尚、道德面貌等精神因素,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对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并且人们能够以这种意识为指导,推动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向着一定的目标和方向前进。因此,精神环境发挥作用不是盲目的,而是自觉的,始终是人类精神的自觉、能动的作用。这与物质环境有明显的区别。物质环境本身是无意识的、盲目的;物质环境如何使用、如何发挥作用,完全受人的意识与活动的支配。比如在公园竖起的伟大革命家的雕塑,对于不了解这个雕塑意义的人来说,雕塑摆放在那里,就仅仅是一座雕塑。但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这座雕塑历史的解读,对雕塑内在精神的颂扬,能激励人们发扬革命精神,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这样才能赋予雕塑具有意义。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是能动的、有目的性和指向性的,也就是具有导向性。它能按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目的的方向去引导主体,使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2.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具有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对人的影响不是强制的,而是通过感染熏陶和渗透。它往往通过复杂多变的环境刺激,激励主体的情感,启发主体的思想,潜移默化、渗透积累,使主体在不知觉中接受教育,产生思想和行为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最大的区别在于,精神环境是无形的,物质环境是有形的。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缺乏直观的形式,难以直接观察和衡量,但它又确实存在,并能对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的思想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更多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使主体内化的方式发挥作用的。文化、观念、道德、情感、风尚等这些精神因素只有被主体所内化,成为主体内在的精神素质,对主体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才能完成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任务和目的。

3.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具有持久性。精神环境与物质环境所不同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精神环境能够持久地发挥作用。物质环境在时间上存留的时间越长,消耗越大,发挥的影响作用越小。特别是具体形态的物质环境,如自然环境中的矿产资源、生物资源,也会随着人类的使用而不断消耗,甚至会因为人类的破坏而灭绝,因此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总是在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时限内发挥作用的。精神环境则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是由社会诸精神要素构成,人的理想、信念等精神因素一旦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在发挥影响力的过程中不但不会消耗,还会随着人的思想的交流、发展和实践的深化不断增强。精神环境可重复发挥作用,不会损耗,而且人的理想信念等精神要素一旦形成,往往会伴随并影响人的一生,对人一生的实践活动产生持久的、终身的推动作用。甚至在个体生命结束后,一定个体形成的精神也不一定会随着个体的生命消逝而消失,它还可能变成他人的精神力量,在他人身上和群体之间延续下去,对他人的实践活动继续产生影响,发挥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一旦形成,就会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发展的持续性,对思想政治教育和个体的思想行为产生长期的影响和持续的推动作用。

4.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具有开放性。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是一种属人环境,而人又是在时间与空间上不断变化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是开放的。这种开放性主要表现在:第一,精神因素在空间上的开放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作用于人的思想的活动,精神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的影响是广泛的,这种广泛性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的范围没有明显的界限,只要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和个体思想的精神因素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的要素,而这个影响因素相当广泛。特别是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以互联网和其他资讯工具为基础的现代信息交流,扩大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空间,主体间世界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等的相互影响越来越大,空间越来越广泛。这样,影响人的思想行为的精神环境在空间上没有固定的界限。第二,精神因素在时间上的开放性。主体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等,相对于现实社会的发展来说,并不是完全同步的。一方面可能预见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超前性;另一方面也有可能落后于社会发展,表现出滞后性。主体既有与时俱进的理想和境界,又有滞后于社会发展的传统观念;既有对历史发展的继承,又有开拓创新的前瞻意识。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打破了时间上的这个封闭状态,使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社会发展要求,适时作出调整。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自身系统的开放性。丰富的精神因素存在于社会领域的每一处,时刻作用于人的思想意识,使人产生思维和情感。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系统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其动态性上,正如爱尔维修在《论精神》中说到,精神绝不仅仅是受动的客体,是内部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运动的,并通过这一运动作用于人、给人以影响的自立的客观世界。

参考文献:

[1]BritishHumanistassociation,theHumanSpirit.[m]//RonBest(ed.),education,Spirituality&thewholeChild,London:Cassell,1996:16.

[2]现代汉语词典[K].商务印书馆,2005:712.

[3]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188.

[4]新编思想政治工作词典[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0:681.

[5]鲁洁.教育社会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75.

[6]辞海(第六版)[K].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959.

[7]罗洪铁,周琪.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系统结构和功能深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

环境治理成果篇5

关键词: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公私合作

中图分类号:D922.6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6)12-0049-0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201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明确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指导思想和政策导向。目前,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实践在我国很多地方开展,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内涵、参与主体、功能等并无法律规范予以明确,以致相关实践面临许多困境。鉴于此,本文探讨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法律制度完善,以期为相关实践提供支撑和引导。

一、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上环境污染治理模式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变。第一次是ppp原则的确立。ppp原则(polluterpaysprinciple),即“谁污染,谁治理”的污染者负担原则。该原则将过去由国家与社会承担的一部分环境污染治理责任转移给污染者,由污染者补偿其行为导致的环境损害和资源浪费。该原则在1972年提出后,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我国也将其纳入环境法中,并据此建立了排污收费、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进而形成了以政府管制为主导的环境行政模式,由行政机关通过设置环境标准、实施环境行政许可等措施监管排污企业及其他环境污染主体承担污染治理责任。这种污染治理模式在短期内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推动了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及环境损害的减少。然而,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及污染物种类和总量的增加,这种模式的一元性、单向性弊端逐渐暴露。一方面,这种模式极度依赖政府的治污意志:政府对环境保护重视越深,环境管制就越严,反之则越弱。政府对环境污染的认知有限、财政能力有限,难以实现全面、有效的监管。另一方面,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常常漠视或回避污染治理。并且,不同企业的经济实力与技术水平以及排污种类与数量不同,不加区分地要求其自力治污,会导致企业负担较重且治污效率较低。由于缺乏正常的利益诉求与反馈渠道,企业往往致力于“虏获”政府或与之合谋,治污效果更难保证。在这种情势下,环境

污染治理模式发生了第二次转变,即由ppp原则转向ppp模式。ppp模式即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partnership),通称“公私合作模式”。这种模式使企业、专业化机构等非政府主体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在促进政府部门履行公共职能的同时使民营部门获益。在这种模式下,公私双方以契约形式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政府在管制中纳入社会与市场因素,私人主体从纯粹的市场逐利型向参与提供公共服务型转换。ppp模式是世界各国环境治理的主要探索方向,我国也有所尝试。如2002年12月原建设部《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允许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在污水与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设施项目中公平竞争。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是ppp模式的典型体现,指排污者缴纳或按合同约定支付费用,由第三方(通常是专业化的环境服务公司)进行污染治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包括政府委托第三方治理与排污企业委托第三方治理两种类型。通过与环境服务公司合作,社会资本和市场因素参与到环境治理过程中,政府与排污企业都超越了自力治污的不足。政府委托治理使污染治理市场化,排污企业委托治理使工业污染治理向“污染者付费,专业化治理”的污染治理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理论上讲,第三方力量的引入可以解决环境污染治理行政管制模式的一元性与单向性问题,有利于提高政府执行力与公信力,保证治污效果。同时,由环境服务公司提供专门、有偿的污染治理服务,使得政府与排污企业的直接治污责任转变为经济责任,政府因此减轻了治污压力,排污企业因此走出了被动守法及自力治污投入大、效果差的困局。环境服务公司基于市场竞争压力与利益最大化追求,会不断改进技术,从而推动环保科技创新,带动环保服务业发展。实践中,政府委托第三方治理产生较早,正蓬勃发展。企业委托第三方治理主要包括委托治污与托管运营两类,多适用于大型工业企业及工业集中园区的污染治理,目前已有多个成功案例。

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内涵与主体

1.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内涵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以契约为基础,通过合同来确定当事各方的污染治理权责。根据当事方的不同,可以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合同分为环境服务行政合同与环境服务民事合同两大类。前者是政府为治理环境污染,通过行政委托、特许经营、政府采购等方式与环境服务公司签订的合同;后者是企业与环境服务公司就污染防治或生态保护与修复签订的合同。从实践中这两类合同的签订及其内容来看,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首先,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以合作为核心。由于专业治污第三方的介入,环境污染治理从传统的单向管制模式向多元合作模式转变。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当事各方基于自愿与合意而订约,合同的目的与政府欲达成的环境治理目标相一致。由于环境利益的公共性,这种合作有三大特点:一是污染治理义务主要由环境服务公司承担;二是在常规的履约与合作之外,环境服务公司与排污企业要遵守特定的管理、规制规则,并接受行政机关的检查与监督;三是在一定程度上,环境服务公司与排污企业还要执行公法上约束公权力的相关规定,如行为公开透明、接受社会公众和媒体监督等。

其次,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以利益均衡为保障。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采用合同形式达到公益目的,试图保障公益与私益之间的平衡。一方面,环境利益在第三方治理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是第三方治理合同的目的并决定企业利益的范围。另一方面,第三方治理必须保证企业有一定的盈利空间。排污企业与环境服务公司都以获得利润为驱动,如果利益空间被过度挤压,就不利于污染治理及环境服务市场发展。简言之,国家的环境治理行为必须得到私主体的配合才能达到目的,私主体必须担负公共环境保护责任才能获得合法利益。如果在第三方治理的过程中,利益均衡状态未能形成或被打破,就可能导致环境损害。

最后,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以多元共治为导向。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基于公私合作,给私人资本、社会力量提供了参与污染治理的渠道,第三方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政府环境管理职责。环境服务公司与政府及排污企业之间的合同关系,以及合同各方与公众之间的合同外部社会关系,有助于实现污染治理目标,同时规范公权力运行,激发多元主体参与污染治理的积极性和活力,促进环境保护模式从依靠国家与企业进行管理向发动社会合力进行治理转型。现代行政法以公私合作为基础进行契约式管制的进路,就体现了多元共治的导向。

2.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主体

对主体及其角色的认定是建立系统性制度的基础。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拓展了污染治理的主体范围,政府、排污企业、环境服务公司、公众在污染治理中的角色都将重新配置。

政府从过去单一的行政管制者向监督引导者与合同当事方转变,其作用更为积极,角色与功能更加灵活多样。在企业委托第三方治理中,政府主要承担监督者、指导者、政策推动者、关系协调者的角色。我国环境服务市场的发展尚不充分,严格的政府监督是排污企业与环境服务公司履约的主要外部驱动力。政府作为环境公共利益的代表,要通过行使环境管理权,对排污企业与环境服务公司的履约情况进行监督,如定期检查治污效果,监督治污设施的建设与运行情况,对因环境服务瑕疵导致环境污染的情况进行处置等。同时,政府要制定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实施规则,为环境服务合同的履行及第三方治理的推广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此外,政府还要帮助排污企业与环境服务公司理顺关系,调解二者之间的纠纷。在政府委托第三方治理中,政府既是监督者、引导者,又是合同相对方。尽管政府在此类合同中起主导作用,但其仍需遵守市场规则与合同原则,如履行承诺、支付对价、兼顾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进行违约救济和实际补偿等。

排污企业从被管理者和责任承担者向更为丰富的角色转变,既是合同当事方又是行政管理相对人。作为合同当事方,排污企业承担委托者和监督者的角色,通过签订合同将自己应承担的污染治理责任委托给环境服务公司履行,根据治理效果支付相应的费用。基于责任共担关系,排污企业将对环境服务公司的治污水平、治污效果、经营状况等进行监督,防止对方骗取合同利益或虚假治理。作为行政管理相对人,排污企业要接受政府的管制,遵守相关法律政策,并对因污染治理不当所产生的二次污染承担相应的责任。相较于传统的环境管制模式,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下排污企业的治污方式选择更加多样化。目前我国对第三方治污并无强制性要求,环境服务合同以当事方自愿缔结为前提,由污染治理成本与效益决定的内生动力是影响排污企业进行角色选择的主要因素。

环境服务公司作为新的参与主体,与排污企业的角色类似,既是合同当事方又是行政管理相对人,承担主要治污责任。作为合同当事方,环境服务公司是被委托者和监督者。其接受排污企业或政府的委托,利用专业技术治理环境污染并根据污染治理效果收取相应的费用。在污染治理过程中,环境服务公司监督排污企业是否依合同约定的数量、种类、浓度等排放污染物,并采取措施防止排污企业偷排漏排。作为行政管理相对人,环境服务公司要依法接受政府监管。

公众从环境风险与损失承担者向污染治理参与者转变。从污染治理的角度看,公众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环境污染直接涉及的人群,另一类是普通公民。前者是某一环境污染事件中的受害者,后者是理论上环境风险的承受者。在传统治污模式中,普通公民一般作为被动的结果接受者,有时转变为污染受害者追索损害赔偿。在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尤其是政府委托治理)中,公众除拥有诉权外,还作为参与者在污染治理过程中享有知情权和决策参与权,并有权对政府、排污企业、环境服务公司的治理方案及治理成效进行监督。

以上分析展示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中政府、排污企业、环境服务公司、公众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可以发现,相关主体的角色更加明确合理,彼此间的监督与合作增强,有利于治理取得实效。

三、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面临的困境

由于相关法律制度滞后,要在现实层面实现上述主体的污染治理角色转变,还面临诸多困境。

1.环境服务市场竞争机制尚不成熟

我国环境服务市场起步较晚,目前尚不成熟,亟须法律的引导与支持。在目前的法制架构下,环境服务市场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市场准入条件过低。我国第三方治污企业主要是从环境污染防治设备生产商转型而来,一些企业集团的专业化治污子公司占据了主要的治污市场份额,外资企业以其治污技术和资本优势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为了发展国内独立的治污企业,环保部于2014年7月《关于废止〈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许可管理办法〉的决定》,废止了相关行政许可审批手续,降低了环境服务公司的准入门槛。目前,环境服务公司良莠不齐,环境污染治理价格体系尚未形成,极易出现低价恶性竞争,进而大大增加委托治理方与被委托方的法律风险。第二,第三方治污企业融资困难。根据“三同时”原则,我国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治污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拆除或闲置。实践中环境服务公司的治污设施往往附着于排污企业的主体设施,不能用于抵押贷款。对于前期投入巨大的环境服务公司而言,融资困难是其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第三,信息交流机制缺失。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中,委托方与环境服务公司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关系。任何一方如果不了解对方的经营能力和管理状况,都将面临合同目的落空的风险。相对于政府委托治理,企业委托治理中各方面临的风险更大。由于信息交流机制缺失,环境服务公司的治污技术水平与融资状况,排污企业的经营与信用状况,对彼此而言都是未知的。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双方都有可能采取自利性措施,如排污企业超排偷排,环境服务公司虚假治理等,由此不可避免引发纠纷。在不成熟的环境服务市场中,因信息辨别与传递而增加的污染治理成本及法律风险,将对第三方污染治理的推广产生较大影响。

2.政府监管机制存在漏洞

在环境服务市场发展成熟、合理的价格体系形成之前,第三方治污的内生动力不足,政府监管是合同双方履约的重要推动力。另外,基于理性经济人理论,排污企业与环境服务公司都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有可能采取合谋的形式,少治理或不治理污染并逃避政府监管。新的环境污染治理模式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政府监管机制却未随之转型,主要存在以下缺陷。第一,监管的一致性与有效性不足。过去存在的环境监管手段单一、监管效力不足等问题,随着2015年我国《环境保护法》修订有所改善,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监管标准,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在不同时段对污染治理有不同要求,惩罚措施存而不用的情况并不罕见。第二,事后监管使政府负担过重。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虽然有助于政府加强集中监管,但环境服务公司的引入增加了监管的复杂性与工作量。排污企业与环境服务公司合作治污有利于互相监督,但双方同为行政管理相对人,有可能合谋而增加监管的难度。目前,政府环境监管手段以事后惩罚与补救为主,监管压力较大。第三,个别监管措施不当。我国既有的环境污染监管措施还未随着治污模式的转型而发生相应的改变。如在排污费的收取上,根据国务院2003年的《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排污者自建治污设施的,无须缴纳排污费,除此之外无须缴纳排污费的情况仅有采用第三方治理模式进行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而不包括其他环境服务。但在第三方治理模式下,排污费的收取是否应以委托治理后的最终排放情况为依据,现有排污费制度未予明确。第四,缺少对政府监管的监督。目前,政府监管缺位、执法不力问题频繁发生,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被排污企业和环境服务公司“虏获”的现象并不罕见,但法律制度层面对政府监管尚缺乏必要的监督手段。第五,政府监管角色需转换。在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中,政府不仅是管理者,还是合同当事方,如何理顺这两种角色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应的职能转变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3.委托治理责任划分不清

在传统污染治理模式中,排污企业作为环境污染治理责任承担者,在出现环境侵权现象时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并作为行政管理相对人对其违法行为接受相关部门的行政处罚。第三方治污模式改变了传统模式中的单向责任关系,在环境侵权法律关系与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之外引入了环境服务合同法律关系,使法律责任问题更为复杂。问题的焦点在于,合同法律关系中的新主体(环境服务公司)违约时,其与排污企业之间的环境侵权责任和行政法律责任如何划分。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在侵权法律关系中,排污企业与环境服务公司对受害人承担不真正连带责任,因环境服务公司的过错造成损害的,排污企业赔偿后可向环境服务公司追偿。这种责任划分虽然便于受害者确认责任承担者且有利于降低排污企业逃避监管、违法排污的可能性,但存在明显的问题。排污企业不管是否履行环境服务合同,均需承担不利后果,即使环境损害是由环境服务公司的违约行为造成的,排污企业也只能事后追偿,这使排污企业承担的责任风险过大。在环境服务市场发展尚不成熟的阶段,过高的责任风险不利于排污企业选择第三方治污模式。另外,我国《环境保护法》第65条规定环境服务公司应因其环境损害行为而接受处罚,但没有对其环境行政责任进行详细规定。实践中对于同一违法事实,环境服务公司与排污企业的行政责任应如何划分,出现重复行政处罚问题时如何处理等,相关问题亟待依法解决。

4.公众参与权利未充分落实

公众参与是多元共治理念的体现,我国2015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设有专章保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但实践中公众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公众监督渠道不明。在传统环境污染治理模式中,政府作为公共利益代表处于主导地位,公众参与主要以行使诉权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一方面造成公众对政府保护环境的过度依赖,使政府以有限的资源承担无限的环境治理责任,极易造成政府公信力下降;另一方面导致政府环境行政缺少监督与制约,可能出现执法不力、被私主体“虏获”或向企业“设租”的现象,从而使环境治理效果得不到保证。二是社会资源未得到充分调动。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将社会资本引入环境治理中,是对社会资源加以利用的表现,但要构建以市场化、社会化为基础的污染治理制度,仅此远远不够。在科学技术创新、人才智力支撑等方面,环保nGo、专业协会、高校等机构的参与还存在较大空间。

四、我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法律制度完善

我国可以考虑从市场培育、政府监管、责任划分、公众参与四个方面完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立法,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1.完善环境服务市场的配套制度

第一,改进环境服务市场准入机制。针对当前第三方治污企业准入门槛过低的现实,为避免鱼龙混杂、无序竞争导致虚假治污、治污效果不达标等情况出现,要通过立法重新设计环境服务公司的市场准入条件与标准,包括对其资质、技术、经济状况、信用状况等方面进行审查,保证其运营成本与利润维持在合理水平内,促进环境服务市场良性发展。第二,完善环境服务资金扶持机制。对于前期投资较大、业务量较少、具有一定公共属性的第三方治污企业,政府要在经济上予以扶持。如允许环境服务公司以治污合同中的收费权为抵押获得银行贷款;设立专项污染治理基金为环境服务公司提供长期低息或无息贷款;给予环境服务公司一定的税收优惠等。第三,构建环境服务信用评价机制。对环境服务公司的技术水平及治污能力进行评价,有利于政府和排污企业选择适当的合作对象,降低信息沟通成本与法律风险。具体措施包括:建立诚信档案和信用名单,对环境服务公司的治污成效进行记录并定期公开,将治污效果好、信誉有保障的企业纳入白名单予以公布,将服务质量差、有多次违法行为的环境服务企业降低信用等级或列入黑名单予以公布,并限制其获得资金扶持、享受优惠政策的资格。同样,还可以建立排污企业的评价体系,对排污企业的信用及其是否有环境违法行为进行记录并予以公布。

2.建立适应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监管体系

第一,建立统一的污染治理标准。国家层面要出台统一、完整的第三方污染治理标准,各地据此进行监管。为避免政府对污染治理的过度影响,可由民间对污染监测具有专业技术和能力的第三方机构对治污效果进行监督评价。第二,强化环境监管的事前性与指导性。针对环境治理主体多元化的现实,政府要改变管制思维,增强指导者的角色意识。例如,可以第三方污染治理合同蓝本,对特定污染物的种类、排污总量以及污染治理期限、违约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其他事项由订约双方根据自身情况协议确定。第三,改进环境监管措施。为了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发展,政府要对部分环境监管措施作适当调整。例如,在排污费制度中将委托第三方治理的情况纳入免缴或少缴的情形并调整收费方法,在“三同时”制度中将排污企业与环境服务公司合作作为防治污染的适当手段。第四,协调政府在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中的双重角色。一方面,政府应作为监督者、指导者、政策推动者对环境服务市场和第三方治污企业进行引导;另一方面,政府作为合同相对方应尊重市场规律,根据污染治理成效支付相应的报酬。

3.明确环境服务合同的责任划分

第一,平衡排污企业与第三方治污企业的责任风险。针对排污企业承担的责任风险过高的问题,有学者主张适用我国《侵权责任法》第28条的规定,即“损害是因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由环境服务公司赔偿由其造成的损害。这有利于平衡排污企业与环境服务公司的责任风险,有利于环境服务市场的发展。然而在现实中,受害者很难区分损害是由排污企业还是由环境服务公司的违约行为造成的。鉴于此,笔者建议我国《侵权责任法》第65条适当放宽“污染者”的范围,规定在具体污染者无法确定的情况下,受害者可向排污企业或环境服务公司任何一方提讼,被诉方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对于委托治理方与环境服务公司的具体责任范围,应以法规的形式予以细化。第二,明确环境服务公司的行政责任。建议环保部制定配套规范,对《环境保护法》第65条予以细化,明确环境服务公司的行政责任范围及其与排污企业的责任划分,强化对环境服务公司的监管。

4.构建体现共治理念的公众环境参与机制

第一,拓宽公众环保监督渠道。我国《环境保护法》第53条规定公众有环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在此基础上,可以借鉴加拿大的立法经验,进一步赋予公众成立环境自治组织的权利,并增设政府与公众共同进行环境监测等公私合作制度。对于政府委托第三方治理污染,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在环境基本法及专项污染防治法中设立协商式参与程序,落实公众提出环境建议、参与环境决策等权利。针对现行《环境保护法》第57条规定的公众环境举报权,应配套建立举报人信息保密、督促查办等制度,明确举报的受理、审查、办理、答复的程序与期限。第二,促进环保nGo参与环境治理。针对目前环保nGo数量过少、设立与登记门槛过高的情况,可在国务院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中设置特别条款,适当放宽环保nGo的核准登记条件,对不参与商业经营的环保nGo采用备案制度。第三,政府与高校等机构合作,加强环境教育。环境污染治理对参与各方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因此,我国要制定专门的环境教育法,对环保专业教育的开展进行特别扶持,保证教材、师资和课时,培养污染治理专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贾康,孙洁.公私伙伴关系(ppp)的概念、起源、特征与功能[J].财政研究,2009,(10).

[2]田千山.生态环境多元共治模式:概念与建构[J].行政论坛,2013,(3).

[3]骆建华.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发展及完善建议[J].环境保护,2014,(20).

[4]张宇庆.环境服务合同的概念演进与类型分化[J].河北法学,2013,(10).

环境治理成果篇6

【关键词】环境治理工程验收监测问题对策

对于环境治理工程验收监测结果来说,其既反映了实施治理的技术单位与被治理企业共同签定的经济合同实施的难易程度,又对企业后期环境管理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依据[1]。本文着重就环境治理工程验收监测存在问题及相应改进对策进行了分析。

1环境治理工程验收监测现状问题

环境治理工程验收监测报告既是环境监测站环保行政管理的依据,又是企业自身环境管理的科学依据,并且还是治理项目经济合同的兑现依据[2]。然而,在实际环境治理工程验收监测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有:

(1)在环境治理工程验收监测结论方面缺乏真实性、客观性和可靠性。由于在监测技术设计方面先天不足,并且企业运行成本过高以及相关企业环境管理机构与制度配套落实不到位等,导致现有的环境治理工程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不能满足治理要求,而环境治理工程验收报告中则均以“合格”为最终结论,进而使得未达到要求的环境治理工程能够通过验收。并且,验收单位与治理施工单位间存在着兑现合同,致使环境监测造假行为日益严重,最终无法有效控制。

(2)在环境治理工程验收监测报告中过多的重视设施处理效率和污染物排放的达标率,而缺乏对工程评价内容的真实反映,例如排污总量监测、排污成本控制以及排污现场运行记录等。一方面,环境治理企业通过延长污染物停留时间、降低污染物排放量以及加大药剂用量等,改变验收监测过程中的工况,进而维护自身利益不受影响;另一方面,污染物处理设备缺乏有效维护与管理,例如部分企业废气处理设备、电镀废水处理设备等腐蚀严重,而无法满足污染处理能力;此外,部分废水处理设施在停电、过冬后失效而停用现象较为频繁,这就要求验收监测在冬季为宜。

(3)在对排污收费标准制定过程中单纯的以环境治理工程验收监测结论为依据不够科学。大多数环境治理工程验收监测在最优条件下的排放情况进行验收,验收监测排放合格只能认为是处理设施可以达到的水平,其意义与常规管理的随机周期样监督监测本身存在差异。因此,环境治理工程验收监测报告不能作为排污收费的表征依据,排污收费还是应依据企业排污申报和监测部门的监督监测报告等。

2优化环境治理工程验收监测对策

针对环境治理工程验收监测存在的问题,可通过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进行优化,具体为[3]:

(1)在环境治理工程验收监测过程中,严格落实环境监测相关规范与标准,同时适当提高监测频率,以确保环境治理工程验收监测质量。目前,国内针对环境治理工程验收监测相关法律法规以《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为主,并配套了一系列相关规定。基于此,应充分结合环境治理工程实际情况,在严格按照各种监测规范执行的基础上,通过适当增加监测频率,保证环境治理工程验收监测质量。

(2)环境监测站待环境治理工程正常运行后,与提供治理技术单位和治污企业相互协调,积极配合,对治理工程作出全面、准确、公正、客观的评价。一方面,应针对污染物处理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确保设备性能满足污染物处理要求;另一方面,应通过引进先进的污染物处理技术,实现对处理工艺方法的优化,提升污染物处理质量与效率;此外,加强环境治理工程管理,逐步提高环保部门的服务意识,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

(3)对于环境治理工程运行实用价值来说,环境治理工程建设与运行费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环境治理工程建设费用的核算较为容易,但是其运行费用核算,如管理人员费用、设备的折旧费、水电费及药品试剂耗量费用等,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基于此,企业在环境治理工程核算中,应以治理单位核算为重要依据,企业根据验收监测报告配套相应的治理运行费用。

(4)对于环境治理工程验收监测报告来说,其结论应坚持客观、公正性,不应只报喜不报忧。环境监测站和环保企业应充分认识到环境治理工程验收监测的重要性,根据不同情况要在监测报告中给予明确结论。环保企业应根据监测报告结论,通过优化污染处理技术工艺或者更换污染处理设备等,按照环境治理工程验收监测报告进行相应的整治。

(5)环境监测站在完成环境治理工程验收监测基础上,应制定出相应治理设施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以帮助企业完善环境治理对策。首先,在企业内部加强管理层对环境治理工程验收监测的重视度,并配套相应的管理费用;其次,通过加强日常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环境治理业务素质,完善环境治理设置,进而确保环境治理工程验收监测管理质量与水平。

(6)在环境管理中,以污染源监督检测和验收监测两方面为主,二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对于验收监测来说,其作为污染源监督检测的一个重要组成。验收监测应与污染源监督监测结合起来,验收监测结果可以作为一定时间内排污收费的依据,应充分开发应用环境治理工程验收监测成果。验收监测报告的工程评价和监测结论可在企业建立日常环保设施运行台帐和自测制度的基础上,作为企业环境管理的目标和依据。

3结语

总而言之,尽管我国在环境治理工程验收监测工作中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在整体上验收监测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并且对于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一定危害性。基于此,应加强环境治理工程验收监测工作改进与优化,通过增强环境监测站、提供环境治理技术单位与治污企业间工作协调性,在环境保护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逐步推进环境治理工程验收监测工作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马国强.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环境污染与防治,1998年12月,第20卷,第6期:24-25.

环境治理成果篇7

[关键词]虚拟仿真技术;治安教学训练

应用型人才是公安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目标,而实践能力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治安课程是建立在治安专业理论基础上的应用性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治安专业在实践能力训练中却大量存在实战训练中的高度危险性以及不可及、不可逆的训练环境条件和内容(比如处置、事故现场处置和暴力犯罪的处置、巡逻盘查等),这为发展治安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提供了需求和空间。虚拟仿真技术是计算机、智能、传感、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音响与语音处理、网络等多个领域技术的综合性技术。迅速发展的现代教育训练技术把虚拟仿真技术引入到了实践性的教育训练中,使传统的教育模式进一步得到改变,也使得教与学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治安管理虚拟训练系统主要用于公安院校治安专业学员和公安干警岗位能力训练,为公安院校创新开展实训教学提供有效支持。基于虚拟仿真技术内涵分析,探讨治安课程虚拟仿真训练环境设计以及在治安教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一、虚拟现实及相关技术

(一)虚拟现实概念及特点解析

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简称VR,又称灵境),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高技术生成融视觉、听觉、触觉等多位一体的虚拟环境,使用者利用匹配的设备以现实的方式与虚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自然交互,从而让使用者会形成亲临真实环境的体验。虚拟环境指利用计算机建构的有逼真色彩的立体几何图像,它既可以是某特定的真实环境,也可以是能够满足使用者需求的虚构虚拟环境。匹配的设备指穿戴于使用者身上或置于使用环境中的传感装置。比如:头盔式显示器、数据手套等设备。自然交互是指用现实活动方式对虚拟环境内的对象进行互动并得到实时反馈,如使用者运动等。虚拟现实具有的三个特点。

一是沉浸性。虚拟仿真技术的沉浸性是其在训练领域的应用技术最突出的特点,运用该技术使受训者能全身心进入到建构的虚拟环境中,调动其感觉器官达到同真实环境相似或相同的逼真程度,成为知识掌握、能力训练直接w验化的工具。这种逼真体验不是获得的间接经验,而是受训者在逼真模拟情境中通过自身的体验获得的直接经验,因此,利用虚拟仿真技术使受训者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效果最好的。

二是交互性。交互性是虚拟现实技术不同于其它媒体技术的重要特征,体现虚拟现实技术创设的是一个开放的互动性人机环境,利用先进的人机接口,通过多样受训者感觉通道的实时模拟交互,当使用者做出如手控、语言命令等相应的操作时,创设的情景里能具有相应的回应。因此,交互性是指使用者对创设的情景的可操作度和从情景里获得到回应的实时性。

三是构想性。构想性特征反映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具有无限宽广的想象范围,可拓展人的认知广度与深度,可任意构想现实不存在或是发生可能性小的情景。

随着虚拟仿真技术的在教育训练中的运用,虚拟仿真技术的沉浸感、交互性、构想性三属性,提高了受训者的综合能力培养效率。

(二)虚拟现实技术

1.利用三维建模技术,构建虚拟训练环境。三维建模技术需要CaD和视觉建模等技术的结合,以此提高数据获取的效率,当然在构建虚拟环境中更多需要采用视觉建模技术。而对象物体的三维模型是三维模型建构的基础。在治安学针对治安管理中的虚拟三维训练环境建构,通过建构相应的管理、处置环境图库,包括处置背景、场景、各种警用装备和处置人员等,为使用者创造一种变化多样、逼近真实的立体环境,使用者能够有置身其中的临场感觉。在训练中,可以采用综合了照片、影像和现实街区数字地形数据等生成处置区域三维立体环境,以几乎一致的三维环境来训练执行处置任务的学员,可以提高执行任务的效率。

2.交互技术。虚拟现实系统运用的交互技术主要功能是对物体和各种输入的处理。用户要完成的任务通过仿真引擎输送到虚拟空间,并计算完成动作并呈现在虚拟环境中。虚拟现实中的人机交互方式多样,可以通过计算输入设备,也可利用数据手套、跟踪器、三维探针、操作杆等交互技术等。比如:数据衣、手套可计算出身体、手的空间位置和状态,关节的位置和方向可通过手指动作以及各个部位传感器来确定,为使用者提供真实的三维交互方式,从而实现对虚拟环境中物体的操作,数据手套是VR系统常用的交互设备。

3.传感技术。传感技术包括定位、跟踪、感知反馈等技术。虚拟环境用户的定位和跟踪主要是通过空间传感器来确定。跟踪系统由发射和接收器、电子部件等构成。比如,声音跟踪可以包括多个发射、接受和控制单元,它可以与其它设备相连,如,数据衣和手套等。视觉跟踪技术是跟踪投影在图像投影平面不同时刻和不同位置上的光,确定跟踪对象的空间动静状态。感知反馈是使用者感知图像、声音、作用力等的过程。视觉反馈包括实体造型、光照模型、消影、纹理影射等内容。立体视觉反馈显示器可以使用者两眼呈现视差的平面图像合成并呈现立体视觉反馈。

4.计算处理技术。计算处理技术具有快计算、大储存能力、强处理能力属性,主要包括数据转换与预处理、实时仿真图像生成与显示、声音合成、多维信息数据融合、转换、压缩以及数据库的生成、模式识别以及信息检测、合成和识别、分布式与并行计算等综合性计算技术。可以说虚拟现实系统是以高性能计算技术为核心的创新科技,是系统性能强弱的根本。

二、虚拟治安管理训练模块及环境设计

(一)虚拟治安管理主要训练模块

虚拟治安管理训练模块,采用虚拟现实三维仿真引擎进行开发,主要模拟接处警、公共安全危机处置和消防仿真演练的各类场景、人物角色、工具设备和工作流程。以工作流程为主线,以交互的方式进行教学实训。主要开发以下实训模块:一是接处警教学实训模块。包括接警、处警、现场控制和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等三维交互教学实训子系统。二是公共安全危机管理教学实训模块。包括了群体性危机事件处置、恐怖袭击危机事件处置、公共事故灾难危机事件处理等三维交互教学实训子系统。三是消防仿真应急演练模块。包括演练培训与考核、消防监督检查、消防装备与灭火技术、火灾救援指挥等三维交互教学实训子系统、应急疏散等三维交互教学实训子系统以及通过动作捕捉系统进行交互演练的半实物实训系统。

(二)虚拟治安管理训练环境设计

虚拟现实技术与治安管理实训相结合,可以产生虚拟治安管理及相关问题处理环境,这样的仿真世界如同身临其境,操作者能够进入该环境,直接参与该环境中事物的变化过程并能互动。虚拟治安问题处理环境设计这是基于治安问题分析模型、治安问题处理等虚拟现实,是呈现治安管理及问题处理系统的三维空间和处理过程的虚拟仿真环境,训练者可以根据构想和意愿去构建完善治安管理及问题处理时空关系、分析和处置模型等,并能实时检测交互结果,通过循环性反馈结果获取规律性认识。

一个高效虚拟现实系统,都需要设计模型、处理数据、分析评估等程序。当然,治安管理及相关问题处理虚拟现实系统也需要。根据虚拟现实系统的三属性及其之间关系,可以将治安管理及相关问题处理虚拟现实系统训练看着为一个空间系统,由治安管理相关载体和物理条件所构成。

通过虚拟现实系统实现环境逼真模拟,首先要进行治安管理及相关问题处理环境设计,即将治安管理及相关问题处理环境进行数字处理,这种把环境建构处理成符合治安管理及相关问题处理模拟训练要求的设计过程,就是治安管理环境的仿真设计。为了能够真实模拟治安管理及相关问题处理过程,就需要经过设计使用和验证过程,以保证模拟效果和质量。

治安管理虚拟训练系统涉及数据处理和感知虚拟现实。通过治安管理及相关问题处理数据来识别虚拟环境,并将其模型化,也就是将虚拟环境数据转变为计算机认知虚拟环境模型。虚拟环境感知是以运用虚拟环境影像、声音等内容呈现治安管理环境,训练者运用操作系统体验感觉管理环境,实现现场情况观察、态势走向把握以及决策辅助的目的,并评估和接受感知结果。治安管理虚拟训练系统是以数据处理虚拟仿真为核心,由于模型驱动导致数据信息变化可通过虚拟环境感知转递到训练者,同时,人机交互也可改变数据处理的结果。

建立虚拟治安管理环境需要现实调研获得特征数据。特征数据拥有精确坐标和特征编码,用于表现虚拟现实环境,比如建筑、道路、广场等。对于虚拟三维环境设计,要根据标准数据生成街区等公共场所中的静态以及运动物体,然后覆盖纹理,生成虚拟场景。对于治安管理环境,可以用航拍照片和特征纹理的方法建模,纹理可以通过扫描用数字相机拍摄场景照片和手工绘制图片生成,三维模型建立完成后,可以进行特殊效果处理。

三、虚拟现实在治安学中的应用前景

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虚拟现实与GiS技术的有效结合实现了虚拟仿真,治安管理及问题处理训练仿真系统就是利用虚拟现实和GiS技术的仿真系统。近年来,公安院校大力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公安院校实践教学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公安实战能力的重要基础。虚拟现实技术创造了一个新的训练环境,将训练领域和结果接近真实的展示,使其沉浸于其中,激发训练创造性思维,这将学生技能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也促进治安学实践教学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水平。

(一)学生的教育训练

虚拟现实技术运用于教育训练,将更能引起受教育者的兴趣,提高教学训练效果。对治安学有关的教育训练,传统的治安专业知识大都以教科书来呈现,通过讲授以及借助于文字案例、有关的视频等教学工具来实现,但如能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就可以将直观的综合性治安信息搭建模型,利用虚拟现实系统的功能系统,让受训者通过一次次足不出户的虚拟经历就能置身于治安问题处理和能力训练。治安学虚拟仿真训练主要结合接处警、公共安全危机处置、公共场所治安防控、治安事故现场处置等,包括的内容涵盖人群管控、违法犯罪的现场制止、公共安全危机管理、治安秩序管控、应急救援等教学训练模块,每个模块根据实际工作内容的复杂程度和工作量的大小不同定制开发一个或多个虚拟三维仿真模拟场景,旨在尽可能真实的还原公共安全工作的真实环境和人物行为,让参训者沉浸在高仿真的环境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观体验,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实训效果。目前,公安院校在处置训练上存在较多问题,由于受现实训练条件限制,实训展开次数少,如果训练操作不当还可能出现危险,如果运用仿真系统实现模拟发生及处置全过程,可以实现训练者在场景中沉浸,并能运用多种方法控制现场、处置事态,观察处置中的变化过程,可以让处置训练者体验并学习到如何对各种处置环节和情形做出反应,并且对处置结果进行直观评价。

(二)研究者理论研究

虚拟现实技术为治安学理论研究提供了特殊手段和方法,利用它可以为治安学理论进行全过程研究,让学者完全沉浸于计算机环境中的三维场景,充分表达学者构想,并得到构想形成的结果,获得规律性的认识。特别是一些难以记忆、掌握的统计数据可以转换成直观性强三维图形图像,寻找各种治安现象之间的关系,更能理解和把握,达到研究目的。比如警察巡逻规划和治安防控制w系建设研究。

(三)课程虚拟实验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创建一个基于计算机为核心的虚拟实验平台,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进行技能训练、虚拟实验,创设的虚拟环境的演示物可摆脱实验室所需昂贵的器材,降低实验成本,而实验效果基本接近现实技能训练的教学效果。对于不具备现实条件开展训练的项目,也能在此环境实现。比如:对公共场所危爆物品处置,传统的教学训练主要依靠讲授和视频展开,而虚拟现实技术提供体验公共场所危爆物品的处置现实环境,并将结果呈现以此检验科学性、合理性。

(四)治安实践应用

环境治理成果篇8

 

一、限期治理概述

 

限期治理的概念是针对污染严重的污染企业,由法定国家机关规定一定的期限,要求其在一定期限内完成治理任务的一项环境保护制度。从概念中可以看出这项制度针对的对象是严重的污染源。在实践中这个严重污染的标准很难界定,如果依靠治理决定机关自由裁量权的话是不太合理的。另一方面限期治理的对象是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而且要有严重污染的结果。污染企业与最后的结果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实践中是很难证明,一旦不容易证明的话就很难把危害结果归因于企业之前的排污行为。出现了严重结果再去治理,这种末端治理方式只是起到补救作用,环境的治理应该更侧重于事前的预防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环境。限期治理制度给予了企业自有选择的空间,要求企业在一定的期限内完成治理任务。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最大限度的保证自身治理效率,更好的实现环境效应。

  二、法律属性的探讨

 

有的观点认为它是一种合同或者协议的性质。认为是政府和协商的结果。还有的学者主张限期治理是一项行政命令。限期治理机关对于那些违反规定排污企业在给予处罚的同时要求其限期改正,之前的违法行为必须停止,采取一定的措施转到合法的轨道上来,消除违法行为的不良后果。行政机关责令义务主体做他们应该做但以前没有做到的事;这一点就与行政处罚区分开来。因为行政处罚则是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上的义务的行政相对人所实施的行政惩戒。行政处罚更侧重于惩罚性,而行政命令更侧重于纠错,目的是要求采取补救措施实现对某个企业的污染物的达标或不超过总量控制指标。还有人认为是行政强制措施是一个物理性的实力行为、有形行为。针对被要求限期治理的单位法律规定了一定的强制性措施,如果没有按照法律的规定就要就要承担责令停产停业、罚款的不利后果。限期治理的决定本身并不具有强制力只是要求使其改正行为,能不能完成限期治理的任务与企业是否配合有很大关系。限期治理的本质是有权机关作出的意思表示。综上所述,我更倾向于限期治理是一项行政命令。

  三、实践中的不足与完善

 

限期治理在提高了环境质量和改善生态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实践中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地方行政机关在经济创收和环境保护之间往往侧重地方经济收入,忽略环境保护。首先是限期治理决定主体不恰当,决定权的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政府更多的追求GDp的增长而忽略对环境的保护。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是综合性的行政机关,对环境的监督不能做专业性和全程跟踪,也不利于限期治理的经常、及时地实施。其次违反限期治理制度的责任规定不合理。法律的现有规定首先收取超标的排污费用,严重的企业则是责令停产停业、关闭或者征收罚款。但是对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企事业单位,政府是很少责令停业或者关闭的。严重污染环境的单位在缴纳了罚款后还是继续排污,因为相对于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罚款就是微不足道了。对于处罚的方式没有具体到主要负责人,只对企业单罚制根本起不到警示和威慑作用。

 

如何完善限期治理制度呢?第一统一规范限期治理的决定权,我认为决定权交给环境保护部门更为合理。因为环境部门更专业,更能够及时了解当地环境状况,针对排污严重的具体情况和环境管理的特点,及时而又合理的对污染严重的排污企业和污染区域实施限期治理,这样可以避免繁琐的行政决定程序从而挺高行政执法的效率。第二要强化法律责任首先处罚要采取双罚制,确定企业的相关负责人的法律责任。对于单位来说可以要求其技术改进,或者生产规模。对于表现比较好的企业可以给与优惠政策,起到带头激励作用。第三可以引进代履行,愈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可以由环保部门找第三人代为履行并由企业承担履行费用。这样既保证了限期治理中的执行问题及时有效的解决,又能带来经济和环境效益。

环境治理成果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优化;问题;优化策略

一、高职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优化的现状及问题

近几年来,高职院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优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首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被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软件和硬件条件都得到了改善,比如,教学培训使得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道德有了很大的提高,其次,增加了心理环境优化的设施和条件,和谐的校园环境也正在建设中等等。最后,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优化的评价体系和相应的监督机制。然而,目前高职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优化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1、没有完善心理环境优化的理论基础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和方向,任何实践活动都需要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才可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开展已久,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效。但是,针对心理环境优化的研究成果不是很充足,理论基础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理论研究的开展往往滞后于真正的实践活动,这是阻碍心理环境优化的重要原因,没有先进的理论作为指导,开展实践活动时往往带有盲目性,而且,不能促使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另外,利用实践活动进行理论反馈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2、心理环境优化没有形成系统的工程

不可否认,目前我国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优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完整的工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缺少心理环境的优化目标,心理环境的优化是一项长期工程,每个阶段的任务和目标尚不明确,就匆忙地进行实践;其次,在优化的实践过程中也没有注重合理的安排,使得其有效性不能达到正确的发挥;最后,采取的具体措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心里环境优化应该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在实际中却被分开进行,大大削弱了优化的力度。

3、心理环境的优化没有结合实际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高校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在心理环境优化的过程中也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而来,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对于普通高等学校在心理环境优化方面取得的成效及经验存在两种极端认识:第一,认为没有任何值得借鉴的地方,将职业教育从高等教育中分裂开来,错误地认为两者之间不存在任何共性;第二,将普通高校的经验或措施直接运用在高职院校中,忽略了两者之间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区别。这两种错误的认识都是心理环境优化的过程中没有结合实际情况造成的。

4、心理环境优化缺乏有效的评估措施

在我国,高职院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的成效进行了评估,评估的结果也比较令人满意,评估工作也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是,评估的内容却很难包括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每个因素,没有成立专门针对心理环境优化的评估措施。另外,由于心理环境优化工作十分复杂,没有完善的理论作为支撑,无法缺乏统一的指标,没有制定有效的评价标准,无法估计心里环境优化工程的成果,更无法对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的反馈,最终无法形成一个良性的开环系统。

二、高职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优化策略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职院校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引导学生们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教育改革和提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心理环境是在高职院校中顺利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保障,优良的心理环境可以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对培养高素质实践型人才大有裨益,是进行创新型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由以上论述可知,我国的心理环境优化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解决心理环境优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十分必要,通过调查分析和深入研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认识心理环境优化的重要性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提高思想认识是认真工作的前提。在开展心理环境优化工作之前,首先要认识到其对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心理环境优化是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障,因此,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都离不开心理环境优化工作。通过学习有关心理环境优化的理论,真正地了解其内容,重点掌握其内涵,注意将与心理环境容易混淆的概念区分开来。通过深入学习心理环境优化的相关知识,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作用,以更加认真、仔细的态度去实施心理环境的优化工作,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完善与心理环境优化相关的理论

在我国,心理环境优化受到阻碍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完善的理论作为支撑,阻碍了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深入的展开,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改进措施来完善相关理论:第一,鼓励国内学者积极参与到研究心理环境优化的工作中来,使其充分认识到这一领域的研究价值,以及目前理论尚不完善这一事实,利用他们的研究成果不断充实心理环境优化的理论体系;第二,提倡学者认真学习现有的相关理论,及时发现其中的不合适的地方,对于现有的理论进行不断的整理和研究,为发现新的课题提供契机。

3、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心理环境优化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环境的优化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学生、教师和学校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需要进行系统、全面的优化工作,例如:第一,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应该充分掌握心理环境的内涵及作用,认真对待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实践体会其真正的内涵和必要性;第二,教师应该认真研读心理环境优化的现有理论,将这些理论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同时可以借鉴普通高校的教学经验,真正发挥心理环境优化的作用;第三,学校应该为心理环境优化提供所需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定期开展研讨会,归纳总结心理环境优化工作的开展效果;第四,提高社会对于心理环境优化的重视程度,促进其进一步的发展。

4、积极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环境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心理环境优化的工作中也不能忽视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积极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心理环境优化提供保障:第一,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心理环境优化提供物质基础,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新颖特色的社团活动,可供借阅的图书资料,先进的试验设备等等为心理环境优化提供了重要的硬件资源;第二,和谐的校园环境可以提供一种精神力量,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有助于心理环境优化工作的进行。因此,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心理环境的优化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应该成为我们的努力方向之一。

5、进行切实有效的评估工作

一项完整工作的开展,不能缺少评估这一重要环节。评估工作是检验心理环境优化工作进行的重要部分,它不仅能帮助评估工作成果,而且可以指导参与者及时发现工作中应该改进的地方,从而推动心理健康工作合理、有序地发展。建立切实有效的评估体系,应该做到:第一,明确评估的标准和条件,心理环境优化工作的效果很难以量的形式体现出来,这增加了评估工作的难度,因此,我们可以从心理环境优化工作对思想政治教育起到的作用来评价工作的效果;第二,应该在心理环境优化工作中引入绩效考核,通过绩效考核办法,使得参与者充分认识到在心理环境优化工作中的职责,明确自己的任务,保质保量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内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研究2012)[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09出版)

[2]张秀荣、韦磊、王鸿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问题[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6出版)

[3]《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9出版)

环境治理成果篇10

【关键词】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措施;问题;重点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污染问题却显得越来越严重,在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地区的农村尤为突出。各种污染不仅威胁到了数亿农村人口的健康,甚至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最终影响到城市人口。

1.我县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情况

近年来,隆德县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目标,按照统筹城乡、标本兼治的整体要求,以优化人居环境,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核心,以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为手段,以完善和落实长效管理机制为保障,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危房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美化净化为重点,使整治村庄环境质量明显提高,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公共服务配套基本完善,居住条件进一步优化,城乡环境在“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四个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2.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确保工作顺利开展,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乡镇、各单位(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重大事宜。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等各种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意义、目标和要求,提高广大群众的环境意识、卫生意识,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热情和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做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自觉性,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参与和支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良好氛围,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顺利开展。

(3)整合资金,加大扶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的部门较多,各乡镇、各部门要齐抓共管、共同协作。充分发挥区、市、县直部门(单位)结对帮扶行政村的帮扶作用,要与农村道路项目、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公路绿化项目、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相结合。

(4)巩固成果,建立机制。各乡镇要一手抓整治工程的实施,一手抓制度建设。重点要以农村卫生长效保洁机制的建立为突破口,严格实行领导挂钩、干部包干责任制,督促指导环境卫生建设,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采取聘请固定的清洁人员,对垃圾进行定期收集、集中处理,并建立村民卫生公约,成立村民卫生理事等办法。

(5)严格考核,落实奖惩。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将对各乡镇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抽查,并及时通报督查结果,纳入年度考核范围;年底,从监察、建环、财政、审计等专业部门抽调人员组成验收组,对各乡镇整治规模、质量和效果进行考评验收,根据考评结果,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工作得力、成绩突出的乡镇和部门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没有完成任务的乡镇和部门责任人在全县范围内通报批评,并进行行政问责。

3.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

(2)市民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3)“五乱”治理有待深化。

(4)场镇、村庄容貌有待改善。

4.深化治理,巩固提高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在继续巩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果的基础上,以“净化、绿化、亮化、美化、规范化”为目标,深入推进环境整治工作。

4.1突出整治重点。

(1)突出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城区及场镇街道、场镇边河道的整治,提升整体形象;加快城区及乡镇农贸市场等专业市场的规划建设工作,逐步规范经营秩序;加强场镇设施建设,提高垃圾收集、清运、处理能力。

(2)突出提高居民素质。加强文明、卫生知识宣传,引导居民关心环境,治理环境,爱护环境。

(3)突出加强卫生整治。认真搞好市容卫生管理工作,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突出治理“五乱”(垃圾乱扔、广告乱贴、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工地乱象),完成卫生城市创建工作。

(4)突出强化乡镇容貌整治。以实现“乡镇容貌优美”为目标,加快乡镇容貌综合整治,特别是加快乡镇驻地一条街容貌整治,实现村镇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展示小城镇形象。

4.2着力推进“四结合”。

(1)坚持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与城乡建设规划相结合。一要科学规划。二要依法行政。三要严格监督。

(2)坚持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一要突出重点。二要加大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投入为保障。要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争取国家政策的支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对接,积极主动搞好协调配合服务工作,尽早尽快纳入项目计划。要进一步深化城镇建设投资体制改革,加强市场化运作,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筹措资金,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加大财政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重点推进城乡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三要抓好审批。审批环节要体现精简效能的要求。加大行政审批体制改革力度,减少审批环节,精简审批程序,把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列入审批的“绿色通道”。

(3)坚持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一要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责权统一”的原则,科学划分县、镇(乡)、社区(村)三级的管理职责,明确城管、建设、工商、卫生、环保、交通、公安等管理职能,强化属地化管理,强化镇(乡)、社区(村)两级的事权,有效化解职责不清、职能交叉、责权不统一的问题。二要推进公用事业改革。全面放开市政、园林、环卫相关作业市场,推行道路、绿化养护与环卫保洁综合承包。三要推行公司化管理模式。要探索新举措,建立常态管理机制,确保财力供给,大力推行专业队伍公司化管理体制;要切实保证财政对专业队伍的基本供给,足额纳入预算;要认真研究有关专业队伍财力供给保障等方面问题的措施和办法,进一步激发专业队伍活力。

(4)坚持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城乡是连接人与自然的主要纽带,环境综合整治在建设生态文明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一要转变思想观念。要改变“重经济轻环境、重当前轻长远、重利益轻民生”的观念,牢固树立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让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让生态文明建设变成各级各行各业和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二要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方式与建设生态文明,互为因果、相辅相成。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由主要靠物质(资金、资源、环境)投入向主要靠知识、智力开发和技术进步加快发展转变;调整优化区域布局,按照不同生态功能区确定发展方向和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把资源、环境、民主等纳入核算考核内容,使各级干部由过去主要关心经济增长指标向全面关心经济、资源、环境、民生的协调持续发展转变。

4.3构建巩固整治成果的长效机制。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长期工作,必须着力体制机制建设,构建整治的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

(1)构建责任落实的长效机制。坚持加强组织领导,着力抓好责任落实。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相关部门参与的领导小组,要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工程,作为惠民行动、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作为长期工作之一。坚持突击工作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包片责任制和责任人分段、分块包干责任制,落实职能部门管理责任、教育监督责任和部门联动责任。将综合治理责任纳入各级各部门年度目标考核。

(2)构建城乡保洁的长效机制。坚持从队伍建设入手,进一步充实、配齐配强市政和环卫专业队伍,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坚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着力加强综合治理有关管理和执法制度建设,着力加大执法力度,严肃处理垃圾乱扔、广告乱贴、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工地乱象、污水乱排等到现象,不断提高全社全环卫意识,提高保洁水平。建立考核检查和情况通报制度,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绩效评估、考核。

(3)构建城乡环境统筹整治的长效机制。坚持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并重,跳出就环境抓环境的狭隘观念,牢固树立统筹意识,着力做好优化环境与经济协调健康发展的大文章。围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目标、要求和标准,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与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相结合,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结合,与城镇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相结合,与污染治理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科学规划,分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