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管理范围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3:19:13

人事管理范围篇1

1、全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2、园区管委会和招商引资、项目集中、外资、商贸流通等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3、大楼社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4、重岗社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5、党务、社区创新与管理、劳动保障、统计工作等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6、“三化一攻坚”中的“新型城镇化”和城镇建设、国土、供电、重点工程保障等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7、三化一攻坚”中的“农业现代化”和“三农”、水利、农村环境整治、农村交通建设与管理、农业资源开发、多种经营、绿化等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8、园区综合服务保障、安全生产、稳定等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9、武装、双拥和房屋征收、城管、城市社区环境卫生管理等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10、政法、法制和教育、体育、卫生、民政、老龄、老促会、关工委、残联、医疗保险等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11、科技、科协、环保、知识产权、企业科技创新等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12、宣传、统战和后勤保障、党政办、考勤考绩、文明卫生城市创建等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13、纪检监察、党风廉政建设、经济责任审核、软环境整治等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14、组织、工会和分管群团、老干部、人才、干部创业、干部培训、社区党建创新与管理等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15、“三化一攻坚”中的“脱贫攻坚”和分管农村经济、扶贫开发、平台公司日常事务管理、全镇资产管理等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16、园区日常事务、重点工程推进督查、项目审计等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17、计划生育、城乡房屋安置等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18、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创建工作等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19、通讯、邮政广网、规划建设等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20、大楼社区日常事务管理、重点工程保障等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21、大楼社区招商引资、劳动保障、全民创业、个体私营经济、政法、安全生产、稳定、国土、村建等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22、大楼社区“三农”、水利、农电、农技、农村环境整治、环保、交通、绿化等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23、大楼社区党务、群团、办公室、后勤保障、计划生育、文化、教育、卫生、民政、农经、脱贫攻坚、邮政广网等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24、重岗社区日常事务、“三农”、水利、交通、计划生育、招商引资、农村环境整治、环保、绿化等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25、重岗社区文化、教育、卫生、劳动保障、全民创业、个体私营经济、邮政广网等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26、重岗社区规划建设与管理、政法、安全生产、土地征用、重点工程保障等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27、重岗社区党务、群团、、民政、农经、脱贫攻坚、安置小区建设等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二、包片领导、蹲点干部安全职责

包片领导、蹲点干部负责所在居委会、分场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三、镇直各单位安全职责

各单位认真协助分管领导落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人是本部门业务范围内安全生产工作的具体负责人。

四、居委会、分场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各居委会、分场支部书记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安全生产主任是具体负责人,安全生产工作必须服从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的指挥。

五、责任追究和“一票否决”制度

对发生事故的居委会、分场、镇直各单位,镇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将根据各自职责分工、严格实行责任倒查制度,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凡发生安全事故的居委会、分场、企事业单位,根据各自职责,对其全年工作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取消其年度评优评先资格。

人事管理范围篇2

一、关于以什么标准界定国家工作人员范围的问题

以什么标准界定是否是国家工作人员,这是当前极具争议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国家工作人员犯罪是一种职务性犯罪,所以国家工作人员应当具有国家工作人员或以国家工作人员论者的资格身份,这是其从事公务的前提,故主张在界定国家工作人员范围时,应以行为人是否具有上述资格身份来确定。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从事公务是国家工作人员的本质特征,主张在确定行为人是否是国家工作人员时,应以其是否从事公务来界定,无论行为人是否具有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只要是依法从事公务者,即应视为国家工作人员之列。

事实上,上述两种不同的观点和主张并非始于刑法修订之后。早在1995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之后,在如何界定公司、企业中国家工作人员范围的问题上,理论界和司法实际部门便存在了严重的分歧。例如,1995年11月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关于办理公司、企业人员受贿、侵占和挪用公司、企业资金犯罪案件适用法律的几个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公司、企业中的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有企业中的管理工作人员;国有企业委派到参股、合营公司、企业中行使管理职能的人员;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这是具有代表性的“公务论”。此后不久,最高人民法院在1995年12月25日颁布了《关于办理违反公司法受贿、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中规定:公司、企业中的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公司、企业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这是典型的“身份论”,得到了理论界部分专家、教授的赞同和支持。由于“两高”的司法解释不同,不仅进一步导致了人们思想认识上的混乱,而且严重地影响了执法的统一。

当前,在界定国家工作人员范围上的纷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是《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颁布之后在如何界定国家工作人员范围问题上产生的分歧和争论的继续。它的核心问题,仍然是一个用什么标准来界定国家工作人员范围的问题。

笔者认为,“身份论”和“公务论”都各有一定的道理。“身份论”的最大优点在于可以防止人为地将国家工作人员范围扩大化,与新刑法第93条缩小国家工作人员范围的规定精神较吻合。而“公务论”的好处在于有利于打击犯罪,与当前犯罪的实际情况较为贴切。但无论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司法实践中的情况来看,片面地强调“身份”或“公务”,都难免有失偏颇。因为事实上,“身份”和“公务”是构成国家工作人员或以国家工作人员论者的两大要素,二者是难以截然分开的有机整体。从理论上讲,国家工作人员或以国家工作人员论者首先应具有一定的资格身份。这种资格身份,在我国大力推进人事制度和用人制度改革的今天,不能片面地理解或强调为是仅指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而言,它还应包括依法取得从事公务的一种资格。而这种资格身份尽管有长期性的,有临时性的,其取得的方式也各异,如通过任命、聘任、委任、派出或者依据法律规定被选举、被任命或根据法律的规定而取得等,但都有一个客观存在和依法取得的问题。如果行为人根本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或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的“身份”,从事公务便无从说起。换句话讲,“身份”是从事公务的资格,没有国家工作人员或以国家工作人员论者的身份,便没有资格去从事公务。而“从事公务”则是国家工作人员的本质属性,如果抽去这一实质性问题,国家工作人员或以国家工作人员论者,亦不复存在。可见,在国家工作人员问题上,“身份”和“公务”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再者,从法律的规定上看,我国刑法第93条有关国家工作人员和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的规定中,亦是将“身份”和“公务”融为一体的。第1款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显然,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理应是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过去叫“干部”,现时称国家公务员),这是不言而喻的问题。在国家机关中工作,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如工人、勤杂人员等,其从事的事务,也不可能是“公务”,故不能将他们纳入国家工作人员之列。第2款规定的是“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的范围,也就是“准国家工作人员”的问题,包括以下三类人员:(一)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三)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从法条规定的精神来看,上述“以国家工作人员论”者,也是“身份”和“公务”相融的有机整体。首先,以国家工作人员论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身份,他们或是国有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或是受国家机关、国有单位之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或是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如果不具备上述身份,便没有资格去从事刑法意义上讲的“公务”。其次,具有上述“身份”的人员,所从事的必须是“公务”而非“劳务”;否则,亦不能成为以国家工作人员论者。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界定国家工作人员范围时,必须把“身份”和“公务”有机地结合起来,二者不可偏废。而界定国家工作人员范围的标准,既非“公务论”,也非“身份论”,它只有一个,即刑法第93条的规定。这是我们界定国家工作人员范围的唯一的法律标准。当前,有关国家工作人员范围问题上的分歧和争议,并非是“身份论”和“公务论”孰对孰错的问题,而主要是对刑法第93条的规定认识不一致,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如何正确理解条文精神,是我们正确界定国家工作人员范围的关键。

当前,在理解刑法第93条规定的精神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一些不同认识和分歧。其中,尤以以下两个问题为突出:一是刑法第93条中规定的“公务”指的是什么性质的公务,“公务”和“劳务”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二是“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究竟指那些人?因此,搞清上述问题,无疑有利于我们正确地理解刑法第93条规定精神,从而正确地界定国家工作人员范围。

二、关于刑法第93条规定的“公务”的性质和含义问题

“从事公务:请记住我站域名”是国家工作人员的本质属性,是构成国家工作人员或以国家工作人员论者的核心因素。因此,如何正确理解刑法意义上的“公务”的性质和含义,乃是我们界定国家工作人员范围时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

什么是公务?从词义上讲,所谓公务,是泛指一切公共事务而言。它包括国家性质的公务和集体性质的公务两大类。国家公务,是指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教、卫生、体育、科技等各个领域中实施的组织、领导、监督、管理等活动。它具有国家权力性、职能性和管理性特点。而集体公务,则是指集体单位、群众性组织中的公共事务。它不具有国家权力性、职能性和管理性等特征。

那么,刑法意义上讲的“公务”,是指什么性质的公务呢?有人认为,公务是泛指一切公共事务,既然刑法第93条中没有限定公务的性质,那么就应理解为既包括国家公务,也包括集体公务在内。所以主张将那些依照法律规定选举产生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负责人,如村(居)民委员会负责人等,也纳入国家工作人员范围内。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刑法第93条第1款明确地规定了国家工作人员的概念,而这一法定概念已清楚地界定了“公务”的性质、范围,即只能是国家公务,不包括集体公务在内。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刑事立法时就没有必要将国家工作人员表述为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了。显然,立法者之所以这样表述,其意之一在于将那些从事集体公务的人员,从传统的国家工作人员范围中划出去。如果这样的理解符合立法精神,那么以国家工作人员论者所从事的公务,亦不应包括集体公务在内。而只能是那些传统的国家工作人员范围内从事国家性质公务的“原国家工作人员”,才有资格以“国家工作人员论”。否则,前后矛盾,于理不通。再者,从第2款规定的精神上看,立法者的意图亦不是将准国家工作人员限定在国家机关、国有单位或受上述机关单位委派,或者依照法律规定从事国家性质的公务人员之内。所以,笔者认为,刑法第93条规定的“公务”,无论第1款中讲的“公务”,还是第2款中讲的“公务”,都只能是属于国家性质一类的公务,从事集体公务的人员(除受国家机关、国有单位委派或依法委托者外),无论其是否是依照法律规定选举的,均不应视为是国家工作人员。如果这些人贪赃枉法,触犯刑律时,构成什么罪,就定什么罪。

此外,在界定国家工作人员范围时,还须严格划清“公务”与“劳务”的界限。何谓“劳务”,当前众说纷纭。有人说,“劳务”是指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体力性活动;而有的人则认为,“劳务”是指以劳动提供的服务性活动;如此等等。由于对“劳务”的认识和理解不一,故有的同志主张将国有单位中的售票员、营业员、收款员、推销员等亦划入国家工作人员范围内。而有的同志则持反对意见,认为上述人员尽管其职业活动也是经手、管理国有单位的财物,但其从事的并非公务,而是劳务,故主张不应将这些人也纳入国家工作人员范围之内。

那么,究竟什么是劳务?它与公务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所谓劳务不单是指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体力性活动,它是一个泛指,凡一切以劳力为主从事生产性、经营性、社会服务性的活动,都叫劳务。它与公务的根本区别在于:这种活动不具有国家权力性、职能性和管理性。从事劳务的人员不是国家管理意义上讲的管理者,而是被管理者。国有单位中的收款员、售票员、营业员、推销员等,尽管也经手、管理国有财物,但他们所从事的职业活动,主要是靠提供劳力来实现的,是在管理者的组织、领导、监督、管理之下进行的。因此,不能也不应将这些人划入国家工作人员范围之内;否则,便人为地扩大了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势必会出现扩大刑法打击面的危险。

三、关于如何界定“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的问题

“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究竟包括哪些人,这是当前司法实践中极具分歧,较为棘手的难题。笔者认为,要正确地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搞清以下三个问题:

首先,“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是否应当限定在国家机关和国有单位管辖或管理范围内。

对此问题,理论界有不同的认识。有的同志认为,刑事立法时,立法者把三种“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的情形相并列,说明“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是一个泛指,即指除法条上明确列举的两种“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的情况之外的,其他一切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这些人无论是否在国家机关或国有单位的管辖、管理范围内从事公务,只要是依照法律从事公务,即应纳入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的范围。而有的同志则认为,从刑法第93条第1款规定的精神来看,“以国家工作人员论”者是限定了范围的。第2款规定了三种“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的情形,但无论哪种情况都不能违背第1款规定的精神。因此,主张对“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不应作广义上的理解,不是一个没有范围的泛指,而是指除法条上已明确列举的两种“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的情况外,其他一切在国家机关或国有单位管辖、管理范围内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笔者赞同后一种观点,既然刑法第93条第1款已将国家工作人员限定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那么够得上“准国家工作人员”的也不应太离谱,亦应是指那些在国家机关、国有单位管辖、管理范围内非国家工作人员而依法从事公务人员。这点在刑法第93条第2款明确列举的“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的两种情况中,已作了充分的说明。所以,“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也应当有个范围限制,否则它将是一个无底洞,可以任意把一切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囊括进去,从而导致扩大刑法打击面的恶果。

其次,“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中讲的公务是否包括集体公务。

如前所述,根据刑法第93条第1款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所从事的公务应当是国家公务,不包括集体公务

在内。而以国家工作人员论者所从事的公务,亦应当限定在国家性质的公务之内。否则,便会出现前后规定自相矛盾的情况,使法律的严肃性遭到破坏。有的同志极力主张将村(居)民委员会负责人亦纳入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内,其用心是好的,尤其是当前农村中一些地方村委会负责人违法乱纪、受贿、侵占、挪用集体款物的现象较为严重,农民们怨声载道,确实应当加以治理和依法予以制裁,以维护广大农民个人和集体的利益。但村民委员会不是国家设置的一级政权机构,村委会负责人虽是依据法律选举产生的,但他们所从事的是集体公务,而非国家性质的公务。如果硬性将这些人上升为国家工作人员范围之内,以国家工作人员论处,不仅缺乏理论根据,而且也有悖于刑法第93条的规定,于情、于理、于法都欠妥。

第三、“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搞清上述两个问题,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应当是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一)必须是依法从事公务;(二)必须是在国家机关、国有单位管辖、管理范围内从事公务;(三)从事的公共事务必须是属于国家性质一类的公务。符合上述条件的,即可纳入“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之列,否则,则不宜视为是“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之列。

四、国家工作人员的种类

根据新刑法第93条的规定,我国的国家工作人员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是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可简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这是严格意义上的国家工作人员;二是以国家工作人员论者,亦称准国家工作人员。

(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即指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那么,哪些人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呢?要搞清这一问题,首先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国家机关及其范围。所谓国家机关,是指国家为行使其职能而设立的各种机构,是专司国家权力和国家管理职能的组织。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组织。从国家学说上讲,国家机关,即国家政权机关,它包括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队中的各级机关。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宪法明文确定了共产党在国家事务中居于领导一切的地位。因此,从广义上讲,中国共产党的各级机关应纳入国家机关的范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实现同各派及其他民主团体和爱国人士进行政治协商的机关。从严格意义上讲,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但由于人民政协主要担负着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职能,它同国家权力机关的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可以直接左右或影响权力机关的决策与活动。所以,从这一意义上讲,人民政协不同于人民团体。因此,人民政协各级机关中的专职工作人员,亦可以列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范围内。

综上所述,在我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要指以下几类人员:

1、中国共产党各级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2、国家各级权力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即全国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3、行政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即国务院及其所属部、委、局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管理机构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4、审判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即在最高人民法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5、检察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即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6、军队各级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7、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机关中专职从事公务的人员。

此外,在行政机构改革中,一些原为国家行政部门的机关被撤销或改变体制而组成的“公司”,若靠国家行政拨款,主要担负行政管理工作的,亦应纳入国家行政机关的范围。在这些“公司”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亦应视为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二)以国家工作人员论者,即准国家工作人员。

根据刑法第93条第2款的规定,准国家工作人员包括以下三类:

1、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是指公司财产属于国家所有的公司及国家控股的股份公司。国有企业,是指财产属于国家所有而从事生产性、经营性的企业。国有事业单位,是指国家投资兴办、管理从事科研、教育、文化、体育、卫生、新闻、广播电视、出版等单位。人民团体,是指各派、工商联、各级青、工、妇等人民群众团体。

2、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委派”,是指委任和派出。受委派从事公务的人员,无论其先前是否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只要具有合法被委派的身份,即应视为是“以国家工作人员论”者。

人事管理范围篇3

关键词:调度通信;模板工程;救援器材

中图分类号:S27文献标识码:a

一、管理范围

(一)河道和沟渠

1、流域性河道、主要河道:管理范围以外40米;2、一般河道:管理范围以哦30米;3、其他河道、沟渠:管理范围以外20米。

(二)涵闸、排灌站和水库

1、中型水闸、排灌站:管理范围以外50米;2、小型水闸、排灌站:管理范围以外30米;

3、中型水库:管理范围以外300米;4、小(一)型水库:管理范围以外300米;5、小(二)型水库:管理范围以外200米;6、不在册水库:管理范围以外100米。

(三)湖泊:设计洪水位以下的区域,包括湖泊水体、湖盆、湖滩、湖心岛屿、湖水出入口,湖堤及护堤地,湖水出入口的涵闸、泵站等工程设施。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设立统一标志,明确管理和保护要求。禁止破坏和擅自移动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标志。

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属于国家所有的土地,由水利工程管理机构进行管理和使用。其中,已经区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由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的,可继续由原单位或个人使用。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其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但均须服从水利工程管理机构的管理和监督,不得进行损害水利工程设施的任何活动。区政府对已征用或划拨的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的土地应当依法办理确权发证手续。

二、安全生产规范

(一)安全设备管理

1、自动化操控系统。安全自动监测系统、防洪调度自动化系统、调度通信和警报系统、供水调度自动化系统、水情测报自动化系统等自动化操控系统运行安全可靠;网络安全防护实施方案和网络安全隔离措施完备、可靠;定期对系统硬件进行检查和校验;运行记录规范。

2、备用电源(柴油发电机)。发电机的准备、启动、运行和停车符合有关规定,停车后及时维护保养,及时排除运行故障;运行记录规范。

3、安全设施。新、改、扩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必须执行“三同时”制度;临边、孔洞、沟槽等危险部位的栏杆、盖板等设施齐全、牢固可靠;高处作业等危险作业部位按规定设置安全网等设施;垂直交叉作业等危险作业场所设置安全隔离棚;机械、传送装置等的转动部位安装防护栏等安全防护设施;临水和水上作业有可靠的救生设施;暴雨、暴风雪、台风等极端天气前后组织有关人员对安全设施进行检查或重新验收。

(二)施工单位安全责任

1、安全管理机构

单位应当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施工现场必须有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对安全生产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发现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向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报告;对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的,应当立即制止。

施工单位在建设有度汛要求的水利工程时,应当根据项目法人编制的工程度汛方案、措施制定相应的度汛方案,报项目法人批准;涉及防汛调度或者影响其它工程、设施度汛安全的,由项目法人报有管辖权的防汛指挥机构批准。

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安装拆卸工、爆破作业人员、起重信号工、登高架设作业人员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2、施工安全设计责任

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对下列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应当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以及总监理工程师核签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土方和石方开挖工程;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工程;脚手架工程;拆除、爆破工程;围堰工程;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

对前款所列工程中涉及高边坡、深基坑、地下暗挖工程、高大模板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还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施工单位在使用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前,应当组织有关单位进行验收,也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验收;使用承租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及配件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分包单位、出租单位和安装单位共同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方可使用。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生产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施工单位应当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其教育培训情况记入个人工作档案。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施工单位在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当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施工单位应当根据水利工程施工的特点和范围,对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进行监控,制定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3、事故处理责任

人事管理范围篇4

坚持日常监管与专项检查联动

通过年度报告公示发现和解决事业单位运行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基本运行情况、印章规范、财务收支状况等;通过专项检查发现和解决事业单位管理中的突出矛盾,如是否有与其业务范围相适应的从业人员和经费来源、是否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相关资质(执业许可)是否有效、是否存在“双重法人”登记情况等,建立起了互为补充的事业单位监管体制,有效提高了监管质量。

年度报告公示采取主动出击方针,督促各举办单位及时审核所属事业单位年度报告信息,监督管理机关对公示信息全面查阅,不留死角,对存在未及时变更、印章名称与证书不符、法定代表人任职文件不规范等问题的单位,退回年度报告公示材料,要求限期整改并实施重点监管。2016年,通过年度报告公示,先后对莒南县艺术创作室、公证处等10多家法定代表人任职文件、印章不规范(县级事业单位印章不得冠名山东省等字样)等问题的事业单位进行了整改,收缴了5家事业单位的印章及法人证书。通过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示办法(试行)》,逐步将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示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在日常监管的基础上,抽出一个月时间,深入基层进行专项检查。2016年,集中一个月的时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专项监督检查,涉及全县事业单位197家。并按照10%的比例,抽取了20个事业单位,进行了实地检查,对县畜牧局、检验检测中心、商务局等单位存在的乱挂牌子、法人证书正本未按要求悬挂等问题,当场责令整改,未予整改和整改不合格的,暂扣《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列入《莒南县事业单位异常信息名录库》直至撤销法人登记和收缴单位印章等处罚,维护了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工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坚持职能部门监督与社会监督联动

根据中央编办等部门《关于使用问题的通知》和新修订的《山东省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莒南县编办牵头召开了全县事业单位联席会议,介绍了事业单位监管工作开展情况及监管工作新动态,对下一步的监管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各职能部门形成事业单位监管联动机制,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事业单位监管体系。

工作中,我们将职能部门监督与社会监督结合起来,既充分发挥联席会议部门的作用,对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化的监督;又注意调动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对事业单位进行最大范围的监督,有效保证了监督效果。根据《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示办法》,将参加年度报告的事业单位相关信息全部面向社会公开,接受最广泛的监督。事业单位法人公示信息不得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事业单位监督管理机构集中对事业单位的登记信息公开情况进行了重点专项检查,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针对年度报告失实的投诉举报,及时调查处理,确保年度报告公示工作取得实效。2016年,除2家年检不合格单位外,其余195家事业单位都通过网站进行了信息公_,通过网站查询或者扫描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书二维码均可获得事业单位的登记及年度报告信息,落实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坚持登记管理与机构编制管理联动

为进一步创新事业单位监管方式,积极开展实施事业单位业务范围清单化管理工作。在工作中,部分事业单位存在职能交错、业务范围模糊不清等问题,导致其单位公益服务属性不足,服务质量、效率不高,群众满意度较低。针对以上问题,机构编制部门职能科室对“三定”文件缺失的事业单位,发文重新予以界定职责范围。事业单位业务范围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法律法规和机构调整,要根据实际情况到编办调整变更职责范围,及时公示清单,确保业务范围清单科学有效,与时俱进。2016年,将9家职责不清、“三定”缺失的事业单位重新发文公布职责范围,监督管理机关及时依法对这些单位进行变更登记。

在机构编制部门机构事项审批中,一方面,在新设事业机构前,先由事业单位监督管理机关对拟新设的单位应当具备的设立登记(备案)条件进行预先审核,机构编制部门根据审核结果,进行审核批复,从源头上杜绝不具备法人条件事业单位的成立。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及其举办主体拟对已批准的机构编制事项,如名称、业务范围和经费来源等进行调整时,先由监督管理机关进行变更登记预先审核,机构编制部门根据监督管理机关的审核结果进行审批,登记管理机关再根据机构编制部门的批准文件核准变更登记。有效的登记管理与机构编制管理联动机制维护了机构编制部门的权威性。

坚持监管服务与推进改革联动

在推进改革工作中,事业单位监督管理机构根据改革进程,采取有效措施,依法处理好涉及到的登记问题。及时为调整隶属关系、机构名称、职责任务、经费形式以及合并、转制、整建制撤销的事业单位进行变更和注销登记,配套做好监管和服务工作。

人事管理范围篇5

[关键词]无因管理;本人;义务

笔者在《中国律师网省略》上看到一则案例分析,唐某帮他人扶了一下倾斜的机床,导致自己手掌受伤致残,人民法院以无因管理关系作出判决,判令受益人赔偿人民币八万多元。笔者认为这份判决有失偏颇,如果机床价值在八万元以下,岂不因唐某扶一下而让受益人失去整个机床?我们应从这个案例中仔细分析一下无因管理制度,特别是无因管理中本人的义务范围。

一、无因管理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一)无因管理的概念

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的或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自愿管理他人事务或为他人提供服务的行为。为他人进行管理或服务的人称为管理人,受管理事务之他人称为本人。因管理人之进行管理或提供服务而在管理人与本人之间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就是无因管理之债。无因管理起源于罗马法,彼得罗・彭梵得在他的《罗马法教科书》中写道:“在主人或被经管人不知的情况下经管他人事务,在专业术语中被称为无因管理。”后来被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采用并写入法典之中。我国无因管理制度规定在《民法通则》第93条:“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进行管理的,有权要求受益人偿还因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

(二)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

1.管理人实施了管理他人事务的行为。这是构成无因管理的首要条件。所谓“事务”,是指为足以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一切事项。凡是能成为债的客体的一切事项均属于,但单纯的不作为,则不包括在内。凡是不能成为债的客体的事项则不适合作为管理的事务,包括宗教、道德或习俗的事项、违法行为、须经本人授权方可实施的行为等。

2.管理人没有法定或者约定的义务。这是构成无因管理的重要条件。无因管理中的“无因”,就是指管理人对他人事务进行管理没有法律上的原因。从管理他人事务的法律根据来看,有两种情况:一是管理人有管理的权利;二是管理人有管理的义务。有管理权利而管理是有法律根据的管理,同样,有管理义务而管理也是有法律根据的管理,这两种情况不构成无因管理。管理人虽负有法律上的义务,如超过其义务范围而处理事务时,就其超过部分,仍属于无义务,构成无因管理。

在法治社会,任何人不得对他人事务加以干涉,没有权利而管理他人事务属违法行为,但是为了鼓励和增进各社会成员之间的主动互助,并基于个人不可能对自己所有事务进行管理而在某些情况下必须依赖他人主动协助的客观现实,法律设立了无因管理制度,其目的就是赋予管理人管理他人事务的合法性,也就是阻却管理行为的违法性,这就是无因管理制度的“阻却违法性”。

3.管理人有为他人利益进行管理的意思。这是构成无因管理的主观条件。这里所说的利益,既包括通过管理人的行为使本人获得一定利益,也包括因管理人的行为使本人避免一定损失。所谓有为他人利益进行管理的意思,就是指管理人从动机上是在为他人利益进行管理,从后果上是管理或服务所产生的利益将属于本人而非管理人自己。

二、无因管理中本人的义务

无因管理一经成立,在管理人和本人之间就产生债权债务关系,其中本人的义务有以下三项:

第一,偿还必要费用。管理人为本人管理事物所支出的必要费用,应由本人予以偿还。

第二,清偿必要的债务。管理人在管理事物过程中,以自己的名义为本人负担债务,本人应当负责清偿。

第三,损害赔偿。管理人因管理本人事物受到损失,应由本人负责赔偿,它不受本人对该损失有无过错的影响。但管理人对该损失的造成有过失时,应适当减轻本人的责任。

在这三项义务中,我们重点探讨第三项义务,即损害赔偿义务。

1.损害赔偿义务的范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32条的规定:“民法通则第九十三条规定的管理人或者服务人可以要求受益人偿付的必要费用,包括在管理或者服务活动中直接支出的费用,以及在该活动中受到的实际损失”。这里明确了损害赔偿义务的范围,其中“在活动中受到的实际损失”难于计算和操作。以本文开头所援引的案例内容来说,唐某仅仅伸手扶一下,受益人并未得到任何利益,却要付出八万多元的损失赔偿费用,在受益和付出之间难以达到公平。

那么,许多学者又提出这样的意见:管理人的管理行为服务于本人的财产利益时,本人在获得利益的限度内对管理人负担赔偿责任。这又产生新的不公平,如上所述,唐某的管理行为并未给受益人带来任何利益,如果在获得利益的限度内赔偿,唐某将得不到任何赔偿。

2.损害赔偿的范围。笔者认为,如郭明瑞、王利明、魏振瀛等学者提出的本人在获得利益的限度内对管理人负担赔偿责任的观点,是正确而且可操作的。但是,这种赔偿责任并不是对所有的无因管理之债都适用,应当分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

一方面,如果本人受益的范围大于管理人受损的范围,那么依据无因管理之债,本人在受益的范围内对管理人进行赔偿,是公平、适当并且具有可操作性的。

不仅无因管理制度如此,相关的制度也做出了相应的、类似的规定,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4条规定:“帮工人因帮工活动遭受人身损害的,被帮工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被帮工人明确拒绝帮工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可以在受益范围内予以适当补偿”,第15条规定:“为维护国家、集体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而使自己受到人身损害,因没有侵权人、不能确定侵权人或者侵权人没有赔偿能力,赔偿权利人请求受益人在受益范围内予以适当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这些规定都从受益人的受益范围内予以适当补偿,与无因管理制度是殊途同归的。特别是关于帮工问题的规定,不但规定了补偿制度,还规定了赔偿制度,这是符合民法公平原则的。另一方面,如果本人受益的范围大于或者明显大于管理人受损的范围,那么依据无因管理之债本人在受益的范围内对管理人进行赔偿,对于管理人来说就很不公平;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4条的规定进行赔偿,那么对本人而言又很不公平。这时应用无因管理制度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32条的内容就很难作出一个公平合理的裁决,很难达到定纷止争的民事裁判效果。这时就应该考虑应用民法通则的原则,即考虑适用公平原则。因为民法原则是贯穿民法的始终、并适用所有具体民事法律规范的,在民事规范无法真正解决具体问题时可以用原则来统领和解决民事纠纷。根据《民法通则》第132条的规定:“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这时公平原则在民法规范上的具体应用,也是解决赔偿纠纷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能够达到公平合理、定纷止争的效果,也能够充分调动和体现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能。

综上所述,我国无因管理制度在法律上规定极少,操作性也不够强,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特别对本人的损害赔偿责任应当细化和提高可操作性。在当今法律还不够健全和完善的情况下,应当综合运用法律,用多个法律规范的结合来解决实际问题,达到法律制定的宗旨和目的,给当事人一个公平合理的裁决,真正平息纠纷,维护我国法律的尊严,保护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权益。

参考文献:

[1]中国律师网省略.

[2]王利明.民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郭明瑞.民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4]彭万林.民法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

社.

[5]李开国.民法原理与实务[m].中国政法

大学出版社.

人事管理范围篇6

[关键词]教育问责问责范围权责统一依法治教

[作者简介]姜飞燕(1980-),女,湖南怀化人,唐山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宪法学、行政法学。(河北唐山063000)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6-0009-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规定了“严格落实问责制”,这充分表明了我国在面对现代教育改革和社会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努力办好教育事业的决心。高等教育管理离不开问责机制,而问责范围又是问责机制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科学界定我国高等教育的问责范围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实施高等教育问责的现实意义

“问责制”一词最早仅在公共管理学领域和政治学中使用,在高等教育领域适用问责制可追溯到20世纪中后期的英美等国。由于高等教育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作用日渐增大,其职能的不断扩大,所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多;同时有限的财政支持迫使各高等教育机构通过实施教育问责机制来配置资源以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美国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认为,高等教育问责制是教育组织按照法律和道德要求有责任地向他人汇报、解释、证明和回答教育资源如何使用、效果怎样的制度。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实施问责机制是权责对等原则的必然要求,它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等教育问责机制是高校依法治校的重要内容。依法治校就是在依法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落实学校办学自的基础上,完善学校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依法保障学校、举办者、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形成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学校依法自主办学、依法接受监督的格局。作为权力制约机制的高等教育问责制是高校实现实行依法治校的重要内容。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了高校享有自主管理权、教育教学权、学生管理权、招生权等项职权,而这里的“职”字本身就是对权与责的一种规范和限制,即《高等教育法》中所规定的各项职权本身也是高校在实现高等教育目的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责任。高校根据法律所享有的管理权力也如其他行政权力一样具有支配性和强制性,其也存在被滥用的可能。因此,根据权责对等原则,高校在享有《高等教育法》所规定的各项权力的同时,必须同时依据法律承担在实施权力行为而引起的各种法律后果,实现权力行使和责任承担的平衡与统一,不能只行使权力而不承担责任。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教育法制的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高等院校的依法治校工作进展较快。但从总体来看,很多高校的法治观念和依法管理的意识较为薄弱,配套制度和措施不够健全,而高等教育问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将可以很好地约束高等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使其各项管理活动和运行机制能够在法治的轨道上良好运行,真正实现依法治校、依法治教。

2.高等教育问责机制是化解教育权利冲突的有效手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法律规范体系的不断完善,高校的法律地位发生了很大变化,高等院校与教育利益相关者包括教育行政部门、举办者、教师、大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也在不断改变,加之我国公民教育权利意识的觉醒,各种教育权利冲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高等教育领域,最为典型的就是大学生与高校之间的纠纷,并由此引发了很多的社会问题,给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因此,理顺高等教育领域内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作为教育权主体的高校和受教育权主体的大学生之间的关系,平衡好高校的管理权和大学生之间的利益,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与环境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事实上,高校与大学生之间矛盾与冲突的主要原因在于二者的不对等,大学生的受教育权、参与权和其他主体的教育权利难以有效地制衡高校的管理权,高校的决策、管理和运行机制随意性较大,缺乏民主性、规范性和程序性。高等教育问责机制的主要目的就是让享有管理权限的高校依据教育法律规范对自己的管理活动承担相应责任,让其在实施每一项活动时都能受到有效约束,使之规范化,从而有效化解高校与大学生以及其他主体之间的冲突。故而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问责机制对平衡协调大学生的受教育权和高校管理权,解决各种教育权利纠纷,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良性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3.高等教育问责机制是公众和社会监督高等教育管理的有效方式。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发展时期,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改变管理模式,实施民主化管理、规范化管理。而要实现高校民主化管理的必然要求就是建立相应的制衡体系和加强高等教育的监督力度,让高校的决策、管理等各项活动都能够接受社会大众的监督。高等教育问责制作为一种监督制约机制可以成为公众和社会监督高等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的决策和管理活动的有效方式,即社会大众监督教育管理者的各项活动,一旦发现高等教育的管理者有违法、违纪、违背高等教育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的行为或事项时,社会大众可以作为高等教育的问责主体依据问责程序对高等教育管理者进行问责。而且由于社会大众的问责属于异体问责,往往是在平等原则下所进行的高校管理者与社会大众的充分沟通与了解,也能促使高校管理者在之后的管理活动中更好地公开高等教育信息,以保障社会大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从而在高等教育管理者与社会大众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信任关系。

二、高等教育问责范围的含义及科学界定问责范围的必要性

1.高等教育问责范围的含义。高等教育问责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谁来问”“向谁问”“问什么”和“怎么问”四个部分,即问责主体、问责对象、问责范围和问责程序。在这四个要素中,问责范围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管理者在多大范围内对自己的管理活动负责,也决定了社会大众监督高等教育管理的范围。高等教育的问责范围主要解决“问什么”,即高等教育管理者对自己的哪些活动承担责任,基于怎样的事由来向其问责。高等教育问责范围根据采用标准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理解,如从高等教育活动的不同阶段不同环节加以界定,可以将问责范围界定为决策环节的问责和决策执行环节的问责。笔者拟从具体内容角度界定问责范围,包括对高等教育教学科研、教育决策、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教育经费的管理和使用以及教育管理者和高校教师的道德等五个方面的问责。

2.科学界定高等教育问责范围的必要性。第一,科学问责范围是构建高等教育问责体系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问责体系的构建包括四个部分,即问责主体、问责对象、问责范围和问责程序,这四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笔者认为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如何科学合理地界定问责范围。问责范围主要解决问责的事由,即对高等教育管理者的哪些行为和高等教育哪些领域的事项进行问责。问责机制中的问责程序和问责对象都以问责范围为基础,只有高等教育问责的范围确定下来,问责对象才能明确,问责主体才能启动问责程序,问责机制才会发生应有的效力。而由于我国建立问责机制的时间相对较晚,问责法律规范体系不完善,在高等教育问责范围,虽然新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规定了高等教育领域内的问责制,但由于缺少可操作性的细化的具体内容,加之高校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的缺乏和管理者权责意识和自律意识的淡薄,这些因素使得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问责范围过窄,过于笼统而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在权责分明、权责统一、权责平衡的基础上合理科学地界定高等教育的问责范围是构建高等教育问责体系的必然要求。

第二,高等教育问责范围决定了公众和社会监督高等教育管理者的广度和深度。高等教育的问责范围对应着高等教育管理者承担责任和受到限制的范围,范围规定得越宽越明确意味着高等教育管理者受到的限制越多;相反,范围规定得越窄越模糊则表明管理者受到的限制越少,因为其只对纳入问责范围的行为和事项承担相应的责任,而没有纳入其中的行为和事项,即使是错误的、不合理的,有可能会损害师生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高等教育管理者也无须对此负责,这也就意味着社会大众无法对管理者行使这些权力的行为和事项进行监督。很明显,这与高等教育管理权设置的目的不相符,也不符合“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这一理念。因此,我们必须充分意识到责任是权力最好的平衡器,明确高等教育责任与其权力的统一性。没有权力就不可能谈及责任,只要在高等教育权力范围内出现了各种问题,必须有相应的主体来承担责任,而权力一旦失去制约机制也势必背离权力的最终目的。在高等教育问责机制较为完善的英美等国,往往注重公众对高等教育发展监督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将问责范围规定得较为明确、普遍以便于社会公众进行监督。可见,及早科学地界定高等教育问责的范围,保证其具有普遍性、公开性,才能保证社会公众对高等教育管理和运行的监督权落到实处。

三、高等教育问责范围的具体内容

国外高校问责的范围一般包括:财政廉洁、财政安全、风险管理、管理体制、成本/竞争力、物有所值、学校规划、投资数额、与学生相关的统计数据、教学、研究和服务质量、道德规范/责任、环境等。可见,国外高等教育问责的范围规定得较为详细、明确、细致,能够很好地约束高等教育权力主体的行为。而目前我国由于问责机制尚未健全,问责法律规范体系不完善导致高等教育问责范围过窄,可操作性不强,因此明确科学地界定教育问责范围实属必要。基于高等教育权力主体职责权限、工作内容和要求标准的不同,应在坚持权责统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基础上,采用定量和定性、原则和具体相结合的方法,使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实现高等教育问责的常态化,变事后问责为全程监督,使我国高等教育实现高效优质发展。

1.对高等教育教学科研方面的问责。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高等教育的功能除了传统的知识传播外,也更加注重育人,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我国的高等教育法也顺应这一趋势提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时,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因此,对以高校为主的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学与科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力争实现教学与科研的互动以及教学与科研相长,只有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融合,才能真正营造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育人环境。可见,高质量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和高质量的科学研究对高等教育而言是最为重要的头等大事,是高等教育良性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对其高等教育的教学研究进行问责实属必要。对高等教育教学科研的问责内容主要包括:(1)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它们的建设水平、质量和状态决定了高校的办学类型、层次和特色,同时也影响到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品质。如果高等教育权力主体在这三大建设中有过错,造成学生的受教育权受到侵害的,需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问责。(2)学生考试考核及成绩管理。考试考核是教学过程与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是衡量教师授课、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手段。如果高等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学生考试考核和成绩管理中有违背职责或因工作效率低下无法保证工作质量,给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影响的需承担相应责任。(3)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目前我国很多大学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现实,因此以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就业质量如何对高校管理者和高等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必要的问责,促使高等教育管理者能够及时改变办学思维、办学模式,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4)教职工教学科研考核情况。高等教育机构工作人员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决定着其教学效果,因此需要对不能达到教学科研考核标准的教职工进行必要的问责。

2.对高等教育决策领域的问责。高等教育决策是指高等教育管理者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根据一定的情况和条件,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系统分析主客观条件,在掌握大量有关信息的基础上,对所要解决问题或处理的事务作出决定的过程。教育决策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决策正确与否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效果。错误的决策往往会带来教育资源的浪费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将高等教育权力主体在决策领域的不当行为纳入问责范围,让其接受高校利益相关者的监督,对保障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对高等教育决策领域的问责包括以下内容:(1)重大教育决策的程序。在法治社会,重大教育决策也如同其他行政决策一样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范来作出。如对高校而言,重大决策应经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在与教职工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交流才能作出,这是高校实现依法治校和民主化管理的基本制度和基本内容。如果高校管理者在决策过程忽视了这一环节,需对其进行必要的问责。(2)教育决策内容方面。决策内容直接影响决策的效果,如果决策内容不当,违背了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原则,则需对决策者实施问责。(3)决策信息公开制度方面。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尤其是高校师生参与到高校的决策管理是现代高校发展的趋势,而参与决策管理的前提是掌握了充分的相关信息。如果高校管理者对有关信息进行封锁或过滤,则需对其进行问责。(4)高等教育中的突发事件。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面临着很多的危机挑战,高等教育领域也是如此,高等教育领域突发事件的有效应对对维护教学科研秩序及校园秩序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将高等教育管理者在突发事件中的危机应对决策纳入问责范围,将可以很好地平衡突发事件中高等教育管理权与师生权。

3.对违背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原则的行为问责。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依法治校是依法治教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体现。实施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也是高等院校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制度保证。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的实质要求享有高等教育权主体的行为受到必要的法律等规范性文件约束和有权主体的监督,使高等教育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到目前为止,全国高校实施依法治校工作已有一段时间,虽然成绩显著,但在高等教育领域同样存在很多违法的行为和事项。因此,加强对高等教育权力主体违背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原则行为的问责和监督,对保障师生的权益有着极大的作用。其主要内容包括:(1)各类高等教育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方面。高等教育规范性文件涉及教学、教师、学生、校园安全等各个方面,直接关系到各方主体的权益,如果这些文件的制定存在违法性或是有违公正公开原则,其必定会影响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施行,因此,对规范性文件进行问责实有必要。(2)师生权益保护方面。高校教师和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主体,对其合法权益的保障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之一,也是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的重要内容。因此,高等教育管理权主体的违法行为侵犯了师生权益,则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3)高校招生方面。高校招生制度是高等教育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维护高校招生制度及有关政策规定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必须对招生中的违法行为进行问责,以净化高校招生环境。

4.教育经费使用情况。教育经费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经济基础,其对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教育经费的管理者和使用者的高等教育权力主体应从严控制各类支出并确保每一笔经费的使用都能够接受社会的监督。对高等教育经费领域的问责体现在以下方面:(1)教育经费的管理。对其问责主要针对预算内经费和预算外资金的管理两个部分。如果相关主体改变预算内资金的用途,致使经费没能用在教育教学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需对此承担责任,而在预算外资金方面有关主体违背国家政策发放各种津贴补助也需对其进行问责。(2)教育经费的使用。高等教育权力主体必须从严控制各类支出,尤其是各项非教学类的支出。如果高等教育机构盲目违规集资搞建设,或者各项支出中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必须对此承担应有的责任。(3)财务公开方面。2010年9月实施的《高等学校信息公开管理办法》规定高校应按照规定公开在开展办学活动和提供社会服务过程中产生、制作、获取的信息,以接受社会的监督,其中一项内容便是财务资产管理。财务公开作为高校的一项职责,如果其违背了这一职责就应对此承担相应的责任。

5.教育管理者、高校教师的道德问责。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具有优秀品德的人才,作为育人的教育管理者和高校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符合现代教育的知识结构,其中最为重要最为基础的就是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以保证其能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发挥出最大的热情和积极性。而师德的建设除了管理者和教师加强自律外还必须建立一系列师德检查、监督和激励机制,给师德建设创造良好的氛围。现实中一些高等教育管理者和高校教师存在行为失范的现象,教育管理者或教师本身也已意识到,只是因为缺乏相应的问责机制而使其放任自己失范行为的发生。因此,加强对高等教育管理者和高校教师的道德问责,促使其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教师职业道德,做到以身立教,德识统一,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具有良好品行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崔璨.行政问责范围探究[DB/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mFD&dbname=CmFD2009&Filename=2009186164.nh&v=mDU0

nDe7F7KwGnDKq5ebpiR%2BD30%2Bux9nmex7tHbjqxe0FrCURLmfYoZmFyjmU77aV10=&uid=,2009-04-01.

[2]樊钉,吕小明.高校问责制:美国公立大学权责关系的分析与借鉴[J].中国高教研究,2005(3).

[3]高耀丽.英国高等教育问责制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5(11).

人事管理范围篇7

一、明确水库保护范围。水库库区、水库枢纽工程及其他附属设施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破坏。水库库区、水库枢纽工程及其他附属设施保护范围如下:

(一)水库库区管理与保护范围:水库设计洪水位(121.8米)线以内的水域和陆域为水库库区管理范围;自设计洪水位线顺坡向上延伸至分水岭为保护范围。

(二)大坝保护范围:背水坡坡脚向下游水平延伸100米,左右两端向外分别过山脊至背坝的槽中心。

(三)溢洪道、灌溉明渠保护范围:溢洪道两端自山坡开挖线起顺坡向外延伸30米、灌溉明渠自开挖线向外延伸1.5米,输水隧洞、竖井、闸门及其启闭设施周边向外水平延伸50米。

二、加强水库安全管理。禁止在水库库区、水库枢纽工程及其他附属设施保护范围内进行爆破、打井、采石、采矿、取土、挖沙、淘金、葬坟等活动;禁止在大坝上垦植、放牧、挖坑;禁止在坝体修建码头、渠道、堆放杂物、晾晒粮草、行驶重型车辆、停靠船只和竹木排筏;禁止在大坝枢纽区游玩及下水库游泳;禁止擅自开启、关闭水库工程设施;禁止私自从水库中提水、引水或从输水干渠和输水管道中截水、提水、引水。

三、加强库区生态保护。禁止在库内炸鱼、毒鱼、围鱼、电鱼;禁止在水库水域内养鱼、钓鱼;禁止在水库集雨区域内进行规模畜禽养殖、大范围施用农药化肥、开荒和砍伐林木;禁止倾倒弃渣弃土、生活垃圾及堆放、填埋固体废弃物等;禁止排放或倾倒油类、酸液、碱液、有毒废液、工业废水和其他有害物质;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及水源保护无关的建设项目。

人事管理范围篇8

完全监督、不完全监督和延伸监督。

目前,我国司法实务界在审判流程管理改革上,针对审判流程监督的范围这个课题,主要有三种学说,按当前司法界对立案监督范围的认识划分,主要包括完全说、不完全说、延伸说等三种学说。

持完全说者认为,审判流程监督的范围应当是审判活动的整个过程,即从立案起始,审判管理者就应当对成讼案件进行程序性监督,并以案件终结为监督结束的终点。完全说概括了司法程序启动后的整个审判、执行运作过程,对于当前审判流程管理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是当前审判流程管理持赞同意见者的主流意识。但是完全说没有将具有积极意义的辅司法活动纳入审判流程监督范围,偏重审判流程管理中的“审判”二字,对流程管理所涵盖的内容认识不足,具有一定的有限性。其实,审判流程管理的创设,主旨是将法院审判职能分解以各类技术指标,并假以工厂企业化的流程作业管理,通过设置健全完善的监督机制,加强对人民法院审判、执行等诸活动的规范管理。其核心在流水线的规程编制与监督上。持不完全说者认为,审判流程监督应当是对审判法官操作程序的监督,即案件进入业务庭后,由负责审判流程管理的部门对业务庭审判法官进行程序性监督和案件质量监督。不完全说抛开了种种繁复的司法辅助过程,仅对审判活动的核心内容进行管理监督,虽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狭小的管理范围根本不能约束“带着脚镣跳舞”的法官,因此,在人民法院内部认同此学说者仅占少数。延伸说把审判流程监督的范围,扩展为自纠纷诉来法院始,至案件终了的整个司法活动的过程。即从指导诉讼、查证咨询、开庭排期、程序预设、法律文书送达等司法活动的各个辅助过程,直至诉前调解、诉前保全、证据展示、听证、审查立案、审限督促、指定主审法官或合议庭成员等整个审判活动和执行活动,另外还囊括了再审程序的启动、案件评查、卷宗整理归档等,都要制定合理的可操作性强的指标管理体系,由审判流程监督部门对法官的一切涉案活动,进行合法性、合规性和指标性审查监督。延伸说不仅涵盖了审判、执行活动,而且将所有司法辅活动列入监督工作的视野,并有针对性地对泛司法活动进行规范性管理监督。

审判流程监督的延伸,包括向前延伸和向后延伸两种形式。

向前延伸,就是从当事人走进法院的那时起,就要按照规范性操作程序接待当事人,借助已建立的规范性司法服务平台,并根据审判机关的职责权能,合理地满足当事人的诉讼需求。向后延伸,就是在案件终了后,对诉讼资料的有序管理进行监督,确保卷宗统一管理、规范装订、整洁完备。同时,还包括对当事人的回访管理,在当前司法资源状况不能够令人满意的情况下,通过回访活动延伸审判服务,能够有效地促进审判活动健康有序的开展,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提高司法活动的公信度和亲合力。

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从司法活动的阶段性上划分,审判流程监督的范围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所谓事前监督,就是通过立案的集约化管理,把已知的各项监督指标,分派给分工明确的立案法官、初审法官和审判法官,有效地控制指标流向,合理配置司法资源,保证司法资源的合理利用。将现有法官按其职责不同分为立案法官、初审法官和审判法官,有一定的合理性,这样可以防止承办法官一案到底的包案现象,同时也较好地解决了法官随意调解,以及调解不成后以调解阶段形成的主观意志决定裁判内容的混案现象。所谓事中监督,就是对进入审判流程管理的所有案件,通过督办等方式,防止案件该审不审,审而不结,该执不执,长期拖延。通过监督法官准时开庭宣判、明确独任法官或合议庭成员等方法,杜绝法官私自受理案件,以及防止出现办理金钱案、人情案、关系案等情况的发生。所谓事后监督,就是针对已经结束的各项司法活动,包括泛司法化的司法辅助工作进行程序性检查评判,了解各个阶段执行流程操作规范的情况,对违反操作规范特别是超审限期和“程序问题”法官进行惩戒。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审判流程管理过程中,事后监督不应再对案件事实部分进行重新认定,即使案件处理有事实确认上的瑕疵,或者不符合某些所谓的评判标准,也不应以“院长发现”为由,随意启动再审程序。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初审法官或审判法官应有的司法权威,最大限度地保护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提高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公信度,减少对司法资源的浪费。区分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的目的,是为了随时监督案件在流程运作中的需要,是为了促使司法活动的完美。

立案监督、初审监督和审判监督。

从法官的职权上划分,审判流程监督的范围主要包括立案监督、初审监督和审判监督。立案监督,就是对立案法官的立案活动进行监督,确保咨询、确定案由、程序确认、证据展示、送达法律文书等等纳入立案范畴的案件初始化工作合法有效。在现有条件下,立案监督权主体资格怎样掌握,由谁负责管理立案监督工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初审监督,就是对庭前调解、庭前预备等一系列简易审判活动进行监督,保障初审或预审法官正确行使职权。审判监督,就是对进入审判流程的案件,进行全方位的程序跟踪监督。

对人的监督和对事的监督。

还可以根据监督的指向,划分为对人的监督和对事的监督。从目前各基层人民法院现有审判管理指标体系中可以看出,对作为个体的人的法官,其监督犹为重要。审判流程监督不仅对办案之事进行监督,而且应当对管事的人严格管理和监督。监督的范围大致是从立案开始,然后经过程序确认后,明确指定承办法官,并限定排期开庭时间,规定卷宗材料交付最短时限,隔离诉讼费用收缴等环节,最大可能地确保初审法官和审判法官不受当事人意识的影响。在进入实质性的审判阶段这个过程中,法官的“自由裁量”幅度较大,对不超过审限期的案件,其各个项目操作规程的时间不尽一致,往往这期间容易出现人情案、关系案和金钱案,因此对审判法官的监督犹为重要。当然,制度性的缺失也会导致司法腐败,但唯其人的因素决定事的成败,这才是最根本的监督。审判流程监督因此要与纪检监察工作默契配合,才能做到对法官行为与对审判之事的全面监督。

静态监督和动态监督。

从司法形态上划分,可以分为静态监督和动态监督。静态监督是对审判活动作静态的观察,通过报表数据等形式,对审判工作加以分析和监督管理。而动态监督则是对审判活动的跟踪监督,通过不间断的、跳跃式的或与审判工作并行的全程监督管理,及时了解司法运作的情况,向领导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动态监督防止了盲目性和瞎指挥,能够在案件审理程序提供的预定指标内,有效地调节和缩短办案时间,便于法官业务量的管理和审限期内案件的督办。

另外,法官信誉监督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监督内容,通过法官信誉监督或办案数量监督这类指标的监督,能够反作用于立案部门的案件分配流向,引导司法活动的健康发展。

关于立案庭行使监督权的问题。

人事管理范围篇9

为进一步规范物业管理企业服务行为,建立起住宅物业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和预案,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全舒适、清洁优美的生活工作环境,根据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结合今年住宅物业防治“非典”工作实际,将《北京市居住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标准》(京国土房管物[2003]127号)作了修改,修订为《北京市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标准》,于2003年12月1日起施行,原《北京市居住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标准》同时废止。

现将该标准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三年十一月四日

《北京市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标准》有关问题的说明

一、制定本标准的目的:促进物业管理企业服务行为的规范化、标准化,为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双方签订物业服务合同提供依据,为政府主管部门和业主委员会监督物业管理企业的服务质量提供依据。

二、本标准是物业管理企业提供物业管理服务的指导性标准,也是物业管理企业申请资质等级和资质年审的考核标准。

三、标准分为两类:一适用于普通商品住宅物业管理;二适用于经济适用房、直管和自管公房、危旧房改造回迁房的物业管理。

四、本标准服务项目分为综合管理、房屋及小区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日常维护、绿化、保洁、公共秩序维护、停车管理、消防管理、高压供水、电梯、装修管理服务等十项,每项又分为服务范围、工作内容及要求两个方面。其中,房屋及小区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由专业服务单位负责管理的除外。

本标准与原《北京市居住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标准》相比,增加的主要内容是:要求物业管理企业建立起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机制、处理预案和具体处理措施,一旦发生公共突发事件,能够从容应对;在平时,要求物业管理企业做好各项预防工作,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业主的宣传,防患于未然。

五、标准中未涉及的服务内容及标准,有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的,按相应法规及政策执行;没有规定的,由物业管理委托双方协商议定。

六、公寓、别墅等住宅及非住宅的物业管理服务超出本服务标准的,可以自行确定服务的深度和广度,由物业管理委托双方结合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附件:北京市住宅物业管理服务范围

北京市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标准一、普通商品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标准项目范 围工 作 内 容 及 要 求

(一)综 合管 理

小区规划红线范围内,涉及共用财产和公共事务的管理

(1) 负责制定物业管理服务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2) 每年一次对房屋及设施设备进行安全普查,根据普查结果制定维修计划,组织实施;

(3) 白天有专职管理员接待住户,处理服务范围内的公共性事务,受理住户的咨询和投诉;夜间有人值班,处理急迫性报修,水、电等急迫性报修半小时内到现场;

(4) 协助召开业主大会并配合其运作;

(5) 管理规章制度健全,服务质量标准完善,物业管理档案资料齐全;

(6) 与业主签定物业服务合同等手续;公开服务标准、收费依据及标准;

(7) 应用计算机系统对业主及房产档案、物业管理服务及收费情况进行管理;

(8) 全体员工统一着装,佩带有相片胸卡,持证上岗;

(9) 每年进行一次物业管理服务满意率调查,促进管理服务工作的改进和提高,征求意见用户不低于总户数80%。

(10)建立起应对各种公共突发事件的处理机制和预案,包括组织机构、人员和具体措施等,一旦发生,能随时投入运行。

(二)房屋及小区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日常维护按《北京市住宅公共维修基金使用管理办法》中附件-: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一般应包括的范围的内容为准;不包括另行收费的设备设施,如电梯、水泵、暖气等设备确保居住小区内楼房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基本市政设施的正常使用运行和小修养护,包括:

(1)楼房及小区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日常养护和小修,执行《房屋及其设备小修服务标准》;

(2)保证护栏、围墙、小品、桌、椅、楼道灯、绿化设施等公共设施、设备正常使用;

道路、甬路、步道、活动场地达到基本平整,边沟涵洞通畅;

(3)确保雨水、污水管道保持通畅,定期清淘化粪池、雨水井,相关设施无破损;

(4)负责小区智能化设施的日常运行维护;

(5)定期清洗外墙。

(三)绿化小区规划红线范围内的中心绿地和房前、屋后,道路两侧区间绿地按市园林局规定的《二级养护标准》养护。

(四)保洁小区规划红线以内,业主户门以外维护和保持服务范围内的清洁卫生,包括:

(1) 有健全的保洁制度,清洁卫生实行责任制,有明确的分工和责任范围;

(2) 设定垃圾集纳地点,并每日将服务范围内的垃圾归集到垃圾楼、站,对垃圾(专用)楼、站、箱、道、桶及垃圾进行管理;

(3) 每日对保洁服务范围内的区域进行一次清扫,做到服务范围内无废弃杂物;

(4) 对楼梯间、门厅、电梯间、走廊等的门、窗、楼梯扶手、栏杆、墙壁等,进行一周一次清扫;

(5) 按政府有关规定向服务范围内喷洒、投放灭鼠药、消毒剂、除虫剂;

(6) 在雨、雪天气应及时对区内主路、干路积水、积雪进行清扫。

(7) 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迅速组织人员对物业的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通风、清洗和消毒,加强对业主的宣传,维持正常的生活秩序。

(五)公共秩序维护小区规划红线以内,业主户门以外公共区域的秩序维护和公共财产的看管,包括:

(1)相对封闭:做到小区主要出入口昼夜有专人值守,危及人身安全处有明显标志和防范措施;

(2)维护交通秩序:包括对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的行驶方向、速度、临时停放位置进行管理,保持车辆行驶通畅;

(3)看管公共财产:包括楼内的门、窗、消防器材及小区的表井盖、雨箅子、小品、花、草、树木、果实等;

(4)夜间对服务范围内重点部位、道路进行不少于一次的防范检查和巡逻,巡逻不少于2人,做到有计划、有记录;

(5)有发生治安案件、刑事案件、交通事故的处置预案;发生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并及时报警和配合公安部门进行处理。

(六)

停车管理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在停车场(存车处)、位的管理(1)有健全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存车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案;

(2)对进入小区的机动车辆进行登记发放凭证,出门凭证放行;

(3)保证停车有序,24小时设专人看管;有发生紧急情况预案;

(4)长期存放的,应签订停车管理服务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等。

(七)

消防管理公共区域消防设施的维护及消防管理(1)有健全的消防管理制度,建立消防责任制及火灾消防预案;

(2)消防设施有明显标志,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巡视、检查和维护;

(3)定期进行消防训练,保证有关人员掌握消防基本技能。

(4)发生火灾,及时报警,协助消防人员疏散、救助人员等。

(八)

高压供水养护、运行、维修(1)保证居民正常生活用水;有停水处置预案;

(2)水箱盖上锁并定期清洗消毒,确保水质合格;

(3)维修服务标准执行京房地修字[1998]第799号文件规定。

(4)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要加强对供水系统的消毒,禁止无关人员进入高压水泵机房,接近高位水箱。

(九)电梯养护、运行、维护(1) 主梯6:00-24:00不间断运行,0:00-6:00呼叫运行,电梯工夜间值班,并在候梯厅公布呼叫电话或房号。凡是楼层中设有电梯门的,均须开启载客;

(2) 凡有高峰梯的,在高峰期6点-8点、17点-19点与主梯同时运行;

(3) 主梯维修时,有备用梯的,用备用梯运行,无备用梯的,属急迫性维修的,应在30分钟内抢修完工,其它维修应于23点至次日5点以内完工;有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置预案;

维修服务标准执行京房地修字[1998]第799号文件规定。

(4)一旦发生电梯停电关人、夹人等危险情况时,应迅速组织救助。

(十)装修管理服务房屋装饰装修管理(1) 有健全的装修管理服务制度;

(2) 查验业主装修方案,与业主、施工单位签定装修管理协议,告知业主装修注意事项;

(3) 装修期间,对装修现场进行巡视与检查,严格治安、消防和房屋安全管理;对进出小区的装修车辆、装修人员实行出入证管理,调解因装修引发的邻里纠纷;

(4) 业主装修结束后,应进行检查。对违反装修协议的要进行处理,问题严重的报行政管理部门;

(5) 及时清运装修垃圾,集中堆放时间不得超过三天。

二、经济适用房、直管和自管公房、危旧房改造回迁房管理服务标准项 目范 围工 作 内 容 及 要 求(一)

综 合管 理

小区规划红线范围内,涉及共用财产和公共事务的管理(1) 负责制定物业管理服务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2) 每年一次对房屋及设施设备进行安全普查,根据普查结果制定维修计划,组织实施;

(3) 白天有专职管理员接待住户,处理服务范围内的公共性事务,受理住户的咨询和投诉;夜间有人值班,处理急迫性报修,水、电等急迫性报修半小时内到现场;

(4) 协助召开业主大会并配合其运作;

(5) 管理规章制度健全,服务质量标准完善,物业管理档案资料基本齐全;

(6) 与业主签定物业服务合同等手续;公开服务标准、收费依据及标准;

(7) 全体员工统一佩带有相片胸卡,持证上岗;

(8) 每年进行一次物业管理服务满意率调查,促进管理服务工作的改进和提高,征求意见户数不低于总户数60%。

(9) 建立起应对各种公共突发事件的处理机制和预案,包括组织机构、人员和具体措施等,一旦发生,能随时投入运行。

(二)

房屋及小区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日常维护按《北京市住宅公共维修基金使用管理办法》中附件-: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一般应包括的范围的内容为准;不包括另行收费的设备设施,如电梯、水泵、供暖等设备(1) 楼房及小区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日常养护和小修,执行《房屋及其设备小修服务标准》;

(2) 保证护栏、围墙、楼道灯、绿化设施等公共设施、设备正常使用;

(3) 确保雨水、污水管道保持通畅,定期清淘化粪池、雨水井,相关设施无破损。

(三)

绿化小区规划红线范围内的中心绿地和房前、屋后,道路两侧区间绿地按市园林局规定的《三级养护标准》养护。

(四)

保洁小区规划红线以内,业主户门以外

(1) 设定垃圾集纳地点,并每日将服务范围内的垃圾归集到垃圾楼、站,对垃圾(专用)楼、站、箱、道、桶及垃圾进行管理;

(2) 每日对保洁服务范围内的区域进行一次清扫,做到服务范围内基本无废弃杂物;

(3) 按规定进行消毒、灭鼠等活动;

(4) 在雨、雪天气应及时对区内主路、干路积水、积雪进行清扫。

(5) 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迅速组织人员对物业的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通风、清洗和消毒,加强对业主的宣传,维持正常的生活秩序。

(五)

公共秩序维护小区规划红线以内,业主户门以外

(1) 相对封闭:做到小区主要出入口全天有专人值守,危及人身安全处有明显标志和防范措施;

(2) 维护交通秩序:包括对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的行驶方向、速度进行管理,保持车辆行驶通畅;

(3) 发生治安案件、刑事案件、交通事故时,应及时报警,并配合公安部门进行处理。

(六)

存车管理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在停车场(存车处)、位的看管(1) 有机动车、非机动车存车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案;

(2) 对进入小区的机动车辆进行登记发放凭证,出门凭证放行;

(3) 保证停车有序,24小时设专人看管;

(4) 长期存放的,应签订存车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等。

(七)

消防管理公共区域消防设施的维护及消防管理(1) 有消防管理制度,建立消防责任制;

(2) 消防设施有明显标志,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巡视、检查和维护;

(3) 定期进行消防训练,保证有关人员掌握消防基本技能。

(4) 发生火灾,及时报警,协助消防人员疏散、救助人员等。

(八)

高压供水养护、运行、维修(1) 保证居民正常生活用水;有停水处置预案;

(2) 水箱盖上锁并定期清洗消毒,确保水质合格;

(3) 维修服务执行京房地修字[1998]第799号文件规定。

(4)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要加强对供水系统的消毒,禁止无关人员进入高压水泵机房,接近高位水箱。

(九)

电梯养护、运行、维护(1) 主梯6:00-24:00不间断运行,0:00-6:00呼叫运行,电梯工夜间值班,候梯厅公布呼叫电话或房号,凡是楼层设有电梯门的,均须开启载客;

(2) 凡有高峰梯的,在高峰期6点-8点、17点-19点与主梯同时运行;

(3) 主梯维修时,用备用梯运行;无备用梯的,属急迫性维修的,应在30分钟内抢修完工,其它维修应于23点至次日5点以内完工;有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置预案;

(4) 维修服务标准执行京房地修字[1998]第799号文件规定。

(5) 一旦发生电梯停电关人、夹人等危险情况时,应迅速组织救助。

(十)

装修管理服务房屋装饰装修管理(1) 有健全的装修管理服务制度;

(2) 查验业主装修方案,与业主、施工单位签定装修管理协议,告知业主装修注意事项;

(3) 装修期间,对装修现场进行巡视与检查,严格治安、消防和房屋安全管理;对进出小区的装修车辆、装修人员实行出入证管理,调解因装修引发的邻里纠纷;

人事管理范围篇10

一、事业单位财政补助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事业单位的性质、财务管理和内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1996年财政部颁布实施了《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原来由财政补贴经费的事业单位依据国家政策,依法组织收入,逐步形成了在国家规定范围内多渠道筹集资金、多种形式发展事业的格局。但政府包办社会、包揽非公益事务、财政支出越位、按行政模式管理事业单位的弊端也逐步暴露出来,事业单位财政补助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

1.财政负担沉重。一是事业编制管理缺乏长远规划和法制约束,形成了“不封口”的状况,多次机构改革,行政编制虽然减少了,改为或压到事业编制中,但财政照常拨付经费,财政供养人员继续大幅度增长,进一步加剧了“吃饭财政”的困难状况。二是一些事业单位行使部分行政事务管理职能,虽然不是行政编制,但是能参照公务员办法管理,实行机关工资待遇,这就是所谓政事合一。三是政府主管部门掌握事业单位人、财、物等内部事务管理权,直接管理事业单位,组织事业服务。政事职责不分,社会化程度不高,财政补助居高不下。

2.资金效率低下。目前事业单位经费是根据实有人数计算的,有多少人头拨多少经费。这种财政补助拨款形式使事业单位在自身发展上缺乏有力的经济约束,在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干部和机关富余人员安置困难的情况下,事业单位作为就业安置的主渠道,不管事业服务需要与否,每年仍有几十万大学生、干部和机关富余人员进入,事业单位人员恶性膨胀,财政不堪重负,人员经费比例逐年提高,真正用于发展事业方面的支出不断减少。人员增长超过实际需求,绘事业单位带来了严重的冗员问题,造成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浪费严重是不言而喻的。

3.财政补助效益差。我国的事业单位由各级地方政府分层主办,行政主管部门具体管理。由于涉及产权、经费渠道、人事权和干部管理,事业单位被行政主管部门视为自有,事业单位之间不存在目的为扩大规模效益的合并转移,规模不足已成为困扰事业单位发展的普遍问题。一是布局分散,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二是部门之间各自为政,条块分割、重复投资、

学校重复建设、专业重复设置。三是事业单位盲目发展给国家财政带来沉重负担,反过来,财政负担过重又造成事业单位经费不足。

二、改革事业单位财政补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改革事业单位财政补助的指导思想

按照社会公益性程度,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要求,实行政事、事企分开,对原有事业单位的性质进行重新界定。剔除过时性职能,剥离政府性职能,强化服务性职能,紧紧围绕“面向社会,走向市场”的改革思路,将所有应该自立能够由市场调节的事业单位逐步推向市场,使财政补助的事业单位只占事业单位总数的极少数。

(二)改革事业单位财政补助的原则

1.社会共同需要的原则。社会共同需要是国家从事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存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公共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过程与手段有:一是代表全社会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事务;二是只有社会出面组织实施才能实现的事务;三是私人和企业一般不愿意从事或无能力从事,又是社会存在和发展必需的非盈利性事务。按照社会共同需要的原则,财政补助范围仅限定在具有社会公益型和准公益型的事业单位。对社会公益型和准公益型事业单位,要重新进行合理的分类,按非盈利性和公益程度确定财政补助范围。社会公益型事业单位,是完全由政府介入的领域或事务,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不可能由市场机制配置和调节,为维护其政党发展的需要,列入财政基本保证经费供给的范围,但并不等于财政完全包下来。准公益型事业单位,是部分由政府介入的领域或事务,属于市场和政府共同配置资源的范围,具有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属性,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私人消费的需要,有可能引进市场机制,财政对其实行定额或者走向补助。经营性事业单位,所提供的产品或事业服务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不属于财政资金补助范围。

2.政事和事企分开的原则。目前地方事业单位情况比较复杂,有依照公务员系列管理的事业单位、行使部分政府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社会公益型事业单位、准公益型事业单位和经营型事业单位。要本着政府与市场职能分开的原则,做到政事。事企分开。一是政事分开。要合理划分党政机关与事业单位的职责,依照公务员系列管理的事业单位和承担部分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不符合事业单位的特征,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事分开以及事业单位社会化的要求,应将行政管理职能原则上交归行政机关,一时难以划分开的,可以作为过渡,通过行政机关授权方式,由事业单位承担。二是事企分开。经营性事业单位,不属于财政补助范围,应进入市场。按市场配置资源的运行方式,其生存和发展空间比较大的,政府为其创造一定的外部环境,在规定时间内转体改制,不再作为事业单位管理。三是推进事业单位社会化,逐步打破事业单位的条块分割。从增强事业单位社会效益和减轻财政负担大局出发,改变事业单位设置和服务对象存在条块分割的现象。

3.综合财政预算原则。按《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规定,针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际情况,确定财政补助程度,划分为财政基本保证经费、定额或者定项补助的形式。要在认真分析各类型事业单位的不同性质和业务特点,以及研究其收入来源构成和稳定程度的基础上,实行综合预算管理和决算审计制度。

4.调整结构和优化布局的原则。按照优化资源配置的要求,从整体上对事业单位进行结构调整、优化布局,保留职能独立、业务不能兼容的单位;撤销和归并职能或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单位;转体改制不适宜事业单位管理的经营项目和不属于事业单位性质的所属单位。

5.市场与政府相结合的原则。对每类事业单位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重新予以定性和定位。按照凡是应该由政府举办的事业,要重点保证;凡是不体现政府职能或社会公共利益的事业,都应推向市场;凡是市场能够解决的事情政府就不介入。事业单位财政补助范围可划分若干种情况区别对待:一是对由国家兴办的完全社会公益性、福利性事业单位,在合理布局、调整结构,定岗、定员、定编的基础上,财政按维持其正常发展的需要给予补助,以促进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二是对国家兴办的收入比较稳定,又具有较大公益性和福利性的事业单位,财政可根据国家事业发展计划和单位收支情况给予适当补助。并制定经费自给规划,逐步缩小财政补助份额。三是对同一事业性质不同类型单位,要区别对待,制定明确的分门别类政策,便于规范运作。

三、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改革的几点建议

1.加快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目前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应与界定事业单位财政补助范围结合起来,一是要改变条块分隔的现状,实行卫生、教育。文化、科研体制等的改革,减员增效,职能重复的事业单位以合并为主。二是具备走向市场的事业单位要从财政补助范围中分离出来,实行企业化管理,逐步提高自主经营、自担风险的能力。

2.深化改革,使事业公共支出体现公平原则。一要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建议中央财政适当提高公共事业发展转移支付的比例,以使各地区的公共事业服务的范围、质量处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体现公平原则。二要重新界定法定增长支出的范围。在界定事业单位财政补助范围基础上划定法定增长的范围,财政只保证教育、科技、农业等社会公益性支出法定增长。三要考虑确定标准、划分财政补助范围时,综合分析各地财力水平,要在突出一般性的同时兼顾特殊性。

3.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步伐,建立全社会的安全保护网。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制度,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增加受益人群。

4.加强财政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宏观管理。事业单位机构和编制的不合理膨胀,是因为有其存在的资金渠道。一是财政资金供给;二是各种收费渠道筹资。加强对事业单位编制的宏观管理,切断所有超编机构人员的资金来源,其存在就难以成为现实。要在界定事业单位财政补助范围的基础上,建立事业单位编制的预算约束机制,研究制定对财政供养人员实施总量控制以及人员编制与可用财力挂钩的办法,把补助事业单位的编制控制在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范围内,由财力来决定编制。一是人员编制由财政、人事、编制部门三家一起研究,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备案,不可随意突破;二是财政对事业单位实行编制、经费双向控制办法,协同有关部门,认真核定编制和经费,对超编人员坚决停止财政补助,辅之于节编有奖、超编受罚的激励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