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管理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3:19:59

大学的管理学篇1

(一)学风建设

学风问题不仅是大学教学环境的体现,而且是学校管理方式和学生素质优劣的重要标志。要想使学校树立起良好的学风,做好学风建设工作,大学一般都会将学风建设工作交由学工部门和教务处共同进行管理。但从大学学风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学校由于没有明确学风建设的相关责任,导致教务部门忽略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并且将这些工作都推由学工部门负责,而自身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学工部门由于不能把握学风建设的全局,不能从整体的角度来搞好学风建设,就很容易导致学风建设方面出现问题。当出现实际的学风建设问题时,学校的教务处不会去考虑自身的问题,而是会将责任全部归结到学工部,认为本应该搞好学风建设的辅导员没有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进而导致学风建设方面的问题。在这种错误认识下,学工部门不能妥善解决问题,教务部门也没有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进而使学校的管理工作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学校的教务处会根据学校的教学情况来开展管理工作,在检查上课问题时,教务处通常只关注教师的上课情况,将管理的重点放在管理教师方面,而很少重视学生的纪律问题,也没有认识到自身的职责范围和内容,进而造成教学管理的片面性。

(二)教学运行管理

从三个方面说一下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不协调性。分别是考务方面、教学运行方面、和教务方面。虽然说教育管理部分应该完成考试组织工作、毕业论文、考评工作,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一定数量的教务、考务和教学运行问题都由学工部门完成。有些本属于教学秘书的工作内容,交由辅导员来完成,在执行的过程中,辅导员很可能由于不熟悉工作流程和相关制度,从而造成重要通知延迟、消息不准确等问题,进而严重影响了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大学生的课外社团活动管理

学校组织社团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增强自身的实践经验,并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融合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进而达到提升自己的目的。这些社团活动一般都由学工部门负责,但由于学工部门没有深入了解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宗旨,导致许多活动都没有起到锻炼学生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务部门没有提起重视,很多课外活动都与上课时间发生冲突,认为学生参加的课外活动会影响到正常的教学任务,这种想法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协调的措施

通过对部分大学的调查可以了解到,许多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中都存在不协调性,这些问题不仅导致学校内部的某些活动不能顺利开展和完成,同时也制约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针对以上几点管理中存在的不协调问题,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点有效协调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措施。

(一)加强教务部门和学工部门之间的联系

对于学校中需要教务部门和学工部门共同管理的工作来说,教务部门需要做好带头作用,站在全局的角度来审视工作中的不足,做好和学工部门之间的沟通和配合,及时了解学工部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和阻碍,并积极配合学工部门来处理学校的管理工作。针对大学教务管理和学生管理之间存在的矛盾和不协调问题,学校一定要重视教务部门和学工部门之间的联系,让两个部门能够针对共同的工作进行密切配合,尽量减少由于两者之间的不协调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校领导需要起到引领作用,对于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之间的问题,应该高度重视,在全面审视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同时,了解教务部门和学工部门之间需要完成的任务,做好教务部门和学工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努力实现两个部门之间的联动,分管领导应该认识到两个部门配合的重要性,并做好相互之间的交流和联系工作。根据所要面临的一些问题,教务和学工部要拿出统一的方案。当遇到需要教学管理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共同管理的工作时,负责管理工作的辅导员、教务人员应该全面了解和分析工作,从全局的角度出发来思考问题,形成统一的认识,正确对待管理工作,并提出科学的应对方案,这样才能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落实。要想保证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都能够实现管理的协调性,学校可以组织这些负责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换学习,让这些人员能够了解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通过这种交换学习的方式,学校的管理人员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而且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尽到自身的职责,完成学校布置的工作任务,进而保证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圆满落实。

(二)将教风和学风相结合

在学校中,教风和学风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学校在重视学风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教风的管理,教务处和学生处在开展管理工作时,必须要将教风和学风结合在一起,使教风和学风形成互相促进的统一体。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才能够保障学校形成一个良好的学风和校风。还应该针对辅导员和科任教师的职责来建立相关的制度,例如制定互动交流制度、管理合作制度等。在课堂的考勤方面,教师应该将班级上课的具体情况告知辅导员,方便辅导员开展学生的管理工作,也能起到督促学生的作用。管理中应该包括教学情况的汇报制度,并定期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应该详细记录每个学生的上课纪律以及生活情况,并在总结以后告知家长,以便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辅导员和家长的共同配合下,学生的某些不良习惯会得到改进,最终完成自身的蜕变。学校领导要重视学生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管理学生,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在学校内可以定期设定校领导的接待日,并制定领导听课制度,让校领导能够从学生的周围了解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更加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从而使教学管理工作真正与学生管理工作结合在一起。

(三)充分发挥辅导员和青年专职教师的作用

青年专职教师一般只负责教学,辅导员则只负责学生管理,要想真正发挥两者的作用,就必须让负责教学管理和负责学生管理的相关人员了解彼此的工作内容,并深入了解和负责对方的工作,这样才能达到协调互助的作用。因此,学校可以让负责教学管理的青年专职教师担任兼职管理班级的班主任;而辅导员也可以在时间宽裕的条件下任课,让辅导员了解到教学管理的重难点问题。这种方式可以让青年专职教师和辅导员更加了解对方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目的,进而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工作。在这种方式下开展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也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

三、总结

大学的管理学篇2

【关键词】教学管理柔性管理时代需求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1-0053-01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界的改革也顺应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地进行着,以便培养符合时代需求和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现代的柔性管理相对于教育界传统的“刚性管理”而言更符合时代和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规律。教育界中的“刚性管理”是一种依靠一定的组织职权和规章制度,凭借奖励规则、纪律监督和制度制约来对学校事务进行管理,是主要依靠外力的制约来进行管理的一种管理制度,仅以提高工作效率为主要目标;而“柔性管理”是一种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的一种非常人性化的管理,是一种在稳定中变化着的新的管理方式。

一柔性管理的管理特征

柔性管理主要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个性解放中激发人的内在潜力和创造力,摆脱外部条件的束缚。柔性管理这种新型管理方式的提出大大改善了学校管理的管理效果,柔性管理的基本特征也就决定了它更加适合大学的管理制度。柔性管理制度有三个基本特征:(1)柔性管理在管理决策上的柔性化。在以往的刚性管理制度上,更多的决策都是在自上而下的管理制度下制定的,由指挥层和决策层来决定,往往具有很强的主观色彩,而柔性管理更多的将决策权下放到底层,很多问题都是由底层人员共同决定,这样使得决策更具柔性。(2)科学化的组织激励。激励是对团队人员的一种肯定、信任和尊重,它提供的是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民主管理。(3)网络化和扁平化的结构组织。在柔性管理中提倡的是组织结构扁平化,将组织精简、权力下放,使成员之间都能够参与到问题的处理当中,给成员提供创造力的发挥机会。由此可知,柔性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将调动人员的创造性、积极性与实践性为重点,引导学校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二分析柔性管理在大学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1.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重点,柔性管理的教育理念是以培养人、理解人和尊重人为目的和内容的,把人放在学校发展的中心地位。在大学教育当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通过相关的活动来激励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实现教学目标。把教师的自我发展和利益都放在最高价值目标上,提供和谐的工作环境,建设人性化的教育管理平台。让“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理念深入到每一个人的意识中,并在大学教学中得以实践。

2.以学生为中心

教育的目的就是育人,大学教育管理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学生,培养出的学生要符合社会的标准。所以,大学教育管理制度在制定时,一定要将学生作为发展的核心,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选择课程时能够充分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促进学生的个性解放和创造力的发展。学校要按照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和需求来增添相应的设备,优化教育资源和教学元素,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地发展。大学教育中的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是实践柔性管理的基础。

3.实行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是大学教学中推广柔性管理的具体方法,让师生共同参与民主决策,提高管理意识,增加管理的自主性和透明性,使得学生和教师更加认同学校的管理制度,从而增加师生的归属感和信任感。民主决策主要体现在师生共同参与学校教学方法、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改革方法的制定上,建立民主的管理平台是师生对学校的相关事务行使知情权、参与权以及决策权的有效途径。所以,当学生和教师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增强了,才能将柔性管理融入到大学教学管理中。

4.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校园文化的核心就是价值观,所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增加学校的向心力、持久力和内聚力,推动学校发展。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基础,也是学校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

三柔性管理模式在教学中的意义

柔性管理在高校中的实行是高校管理模式的一次革新,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确地引导学生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柔性管理注重实践性,通过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大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知识;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它为大学生打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另外,柔性管理将人的发展作为管理的重点,充分地开发人的潜质,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实践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四结束语

柔性管理是时代经济发展下的产物,这种先进的管理机制是教育事业的一次改革。在这样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需要有一种管理机制来实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和谐,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才能实现我国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目标,才能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大学的管理学篇3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管理自律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1-0042-02

21世纪,科技迅速发展,市场经济环境复杂。面对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社会,大学生不但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只有能独立自主地处理学习和生活的关系,不断加强与他人的沟通与合作,顺利融入到集体和社会之中,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和完善自我。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因此,大学生自我管理的研究,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

一大学生的自我管理

大学生自我管理指大学生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满足社会发展对个人素质的要求,充分调动自身能动性,有效整合自身资源,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而开展的自我教育活动。自我管理是大学生最重要的能力,体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当代大学生自主意识强,具有鲜明个性化,但独立意识欠缺,生活自理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学习动力不强,不善于调控情绪,自律观念薄弱。自我管理是大学生约束、调控自己的行为,把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自省自励,提高自我,规划人生,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者,掌握自己生活的方向盘,为步入社会和适应社会做准备,让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跟上时代的步伐,健康成长。

二大学生的自我管理的内涵

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大学生自我管理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的生活管理

现在的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占了绝大部分,他们处于家庭的中心,受到家长无微不至的关心,生活上依赖父母,缺少生活经验,缺乏独立性,自理能力差,一旦远离家人,失去照顾,就变得手足无措,生活混乱无序。因此,大学生要树立独立生活的意识,摆脱依赖心理,加强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以利于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顺利走向社会。

2.大学生的学习管理

当今社会,知识更新急速发展,要求每个人善于不断获得知识。大学给予了学生较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和自,大学生需要学习管理,能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排除各种干扰,进行自主学习。要善于选择学习内容,构建清晰的学习目标,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分配学习时间,积极开展学习活动。大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己主宰学习生活,主动探求科学文化知识。只有具备学习管理能力,大学生才能顺利完成学业,获得丰富知识技能,让自己将来处于人才竞争的不败之地。

3.大学生的情绪管理

大学生的情绪易兴奋,易冲动、易波动起伏,经常因一点挫折而垂头丧气。消极的情绪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情绪管理能力是大学生未来生活和发展的重要心理素质。如果在大学期间没有形成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那么将来在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或各种挫折时,就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冲突,导致心理疾病。

三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措施

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不可缺少且非常重要。大学生拥有广阔的自主空间,拥有更多独立面对并解决问题的机会,因此,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成为一个关键的课题。

1.形成积极的自我管理意识

自我管理意识是实行自我管理的基础,积极的自我管理意识使自我管理成为一种自觉的活动。只有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正确地对自己进行定位,确立自我管理意识,才能有效地开展自我管理。大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形成,是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内在动力,因此,大学生树立自我管理理念,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管理意识的自觉性,树立自主感和责任感,这是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重要途径。大学校园是大学生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完善自我的地方,大学生应在学习专业知识时,提高自我管理的意识,使自我管理意识走向理性,把握好自我,积极进取,努力成为与时俱进的创新型人才。

2.学会自理

作为一个大学生,只会学习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学会独立面对和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掌握独立的生活能力是现代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必要条件。自理就是自己管理自己,使自己的生活日常起居、个人卫生、饮食条理有序。制定一日生活制度是促进自己生活条理化的有效办法。自己给自己制定作息制度,对自己的时间有合理的规划,严格按照规划来完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每日生活有一定的规律,这既有利于完成自己的计划,又有益于身心健康。大学生在时间规划、生活能力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要不断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成为生活的强者。

3.学会管理学习

学习是大学生活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的课余时间非常充裕,更多的是需要自学,这就需要大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性,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生活。要学会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确立切合自身实际的学习目标,总结适合本专业的学习策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独立的自学能力和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要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广泛学习,吸收各方面的知识,接受各方面的锻炼,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根据所学专业特点及自身特长,有选择地参与科研项目和社会实践活动,促进专业理论与实际结合,巩固和拓宽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水平,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学会调控情绪

大学生的情绪活动往往强烈而不能持久、容易失控、极端化,呈现不稳定状态。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应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有效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通过情绪沟通、情绪控制、改变认知、合理宣泄等方法,将冲动、抑郁、焦虑、自卑等不良情绪遗忘或转移。要学会寻找消极情绪产生的原因,在痛苦、打击和逆境面前,有效进行自我鼓励,获得力量,在挫折中振作起来。只有通过情绪的自我管理,大学生才能增强心理承受力,形成健全的人格,成为情感的主人。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未来的人才。大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大学生面临着生活适应、专业知识技能学习、交友恋爱、择业求职等一系列重大的人生课题,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对于大学生进行自我调节、发挥主观能动性、完善人格、促进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大学的管理学篇4

关键词:自主管理大学生基础性养成

一、自主管理的定义

易经专家学者殷旵在北大做了“太易自主管理”系列讲座,强调了在今天中国年轻一代的自主意识逐渐涣散之际,用传统文化的太极和《易经》的原理,表述“自主”的原创思维,意在激发自主创新的主观能动性。管理之中最难管的就是自己,自主管理做得好的人,才能做到“起居有时,作息有常,饮食有节,管理有度”。

所谓‘自主管理’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定义为能有计划地、在执行的时候能自我控制地、自律地、并带有责任感的一种管理行为。

二、大学生自主管理的现象及原因分析

(1)生活上的自主管理方面

现象:普遍的大学生,在生活上的自主管理较差,做不到“起居有时,作息有常,饮食有节,管理有度”。体现在饮食无规律,不注重饮食平衡;卫生管理差,个人卫生、寝室卫生、教室等公共区域的卫生都不能保持整洁;作息时间不能合理地安排,黑白天颠倒。这些现象暂时出现在大一学生里,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大三、大四的学生中间不乏如此之人,这就说明了,大学生的自主管理的根基薄弱,也没有意识到要改善自我。

原因分析:其根源还是基础性培养不够。到大学独立生活之前,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里,都因为溺爱孩子,什么事情都是一手包揽,导致缺乏生活上自主锻炼,没有得到有意识的培养。西方国家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在基础教育阶段都会开设一些家政课,来提高学生生活上的自主管理能力。

(2)学习上的自主管理方面

现象:据笔者对所在大学学生的了解,学习状况是令人担忧的。成绩总体不好,平时不学习,期末考试企图走捷径。虽然出勤率不算低,但是学生们来了教室也不学,据了解,他们很多人是想学的,但是不知道如何学习。在一次教学检查的学生座谈会上,学生提出了以下的意见:

大学老师对我们管的太松了,从来不点名,我也就慢慢不来上课了。

大学课程安排太少了,应该多安排一些,多逼迫我们学一些。

我感觉很迷茫,希望辅导员老师鞭策我一下,让我清醒清醒,好好学习。等等

对上述学生们提的这些意见,反映出了他们还停留在中学生阶段,完全没有自律能力,不能有计划地自主地去学习。

原因分析:究竟什么原因阻碍了大学生自主管理的学习呢,笔者认为:

(1)考试机制的阻碍。终结性评价的高考培养出只有在老师不停压制下填充下,靠好记忆才能学好知识的学生,而到了大学,又强调形成性评价,成绩体现在学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这需要学生懂得自主管理、自律性地学习。不懂得转变学习态度的学生,学习起来就会迷茫,甚至没人管就不学习。

(2)个人依赖性的阻碍。大多数中国的孩子都是在家靠父母、在校靠老师。自己没有机会也没有权利计划过自己的课程安排、升学安排。上哪所学校、上什么课程,怎么学习等统统都是按照家长和老师的意愿,作为学生只要乖乖的听话,循规蹈矩就可以了。

(3)经济上的自主管理方面

现象:在这里笔者想强调的是学生要具备自主管理金钱的能力,并不是强调经济上要独立。根据对笔者所在大学学生调查得出,现在80%大学生的学费生活费全部来源于父母。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中国的大学生里常常有半个月就花完了一个月的生活费,接下来就是向同学借钱渡日,养成许多不良习惯。

原因分析:家庭原因。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溺爱生怕孩子吃苦,没有想过让孩子得到锻炼的价值远远大于当时的劳动报酬。外国父母有开着高级车接送孩子打工的现象,家里也不缺钱,要是父母懒惰一点,直接给钱更方便,但是他们没有,因为他们懂得让孩子得到锻炼的重要价值。

社会原因。学生们没有良好的打工的社会环境,还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阻碍了大学生的提早自立。没有劳动没有辛苦就不会珍惜金钱,对于金钱也不会自律。

三、自主管理品质重在基础性养成

笔者认为要养成“起居有时,作息有常,饮食有节,管理有度”的品质,关键在于从小的基础性养成,需要以下几方面的配合:

1.家庭方面。要学会让孩子从小吃苦,放手让他们成长,学会自立。正如哈佛大学商学院毕业、现任华有德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的陈宇华所提倡的:千万不要“管”孩子,要引导孩子的兴趣、培养自觉学习的意识、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懂事是责任感的前提。

2.学校方面。从基础教育开始就应该在课程里添加自主管理的训练与培养。在学业考核方面应注重思维型教育,而不是记忆型教育。传统的记忆型教育强调“烂熟于心”;而西方式教育则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批判精神,认为思考比知识更重要。当学生们习惯对某件事、某个知识等进行认真思考时,那么他们也就学会了自主管理地学习了。

3.社会方面。加强中国传统的特色管理思想的宣传与培养。例如:

从自我管起的思想: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自己的事情首先要做好,才能够做成大事。

制定作息时间的思想:黎明即起,洒扫庭除。集体和个人都需要作息时间表,没有作息时间表,将会只是乱成一团糟。

墨守作息的过程的思想:守息。有了作息时间表,自己能不能遵守作息时间就是关键。

明确作息目的的思想:自强不息、生生不息。自我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实现预期的计划,学生就是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成为一名能为社会做贡献的人。

参考文献:

1.在北大讲易经:太易自主管理殷旵著当代世界出版社,2007,6

大学的管理学篇5

【关键词】大学生;管理;目标管理;学生干部

学生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础,是学校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学生稳定,就有利于学校稳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改革开放的深人,包括学生干部在内的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这对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挑战。只有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总结,才能在掌握其规律的基础上,处理好加强学生管理与严格学生管理的关系,更好地做好学生管理工作,达到管理育人的目的。

1.大学生管理的现实意义

1.1大学生倾向于选择接受同他们的兴趣、信念、价值观相一致的三观信息

人们对同样信息的反映和接受是不同的,受传者特别倾向于选择那些同他们的兴趣、信念、价值观相一致的信息。它的启示是:第一,要改变把大学生当作被动的施教对象,忽视他们的接受性、选择性,从而单纯从理想化的主观意愿出发来设定教育内容和教育活动的做法。第二,要注重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认知特殊性的研究,从而增强三观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第三,要以时代变化为基础,增强三观内容的创新性,赋予三观内容以时代性和说服力。

1.2大学生从现实的生存状态和切身利益中感受到的体验较之于以符号形式表现出来的文化信息强烈的多

接受环境“是一个近似于社会场的概念。”社会场可以依它与接受者密切程度的不同而分为三个层次:外层为接受者通过各种传媒了解到的社会环境;中间层为接受者通过人际交流或偶然机遇所“看到、听到”的接受环境;内层为接受者亲历的,与接受者有着直接、稳定的现实联系与作用的环境。这三个层次类似一个同心圆,其对接受者的影响和作用由内向外而层层递减。正是由于各个接受个体生活亲历不同,圆心位置不同,从而使处在同样的接受大环境下的学生个体之间产生很大的差异。大学生通过亲历最内层接受环境而产生的感性经验,对他们的三观信念的形成与发展的作用最大,对其三观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受环境具有验证、巩固与改变原有的三观观念的作用。大学生的接受环境,尤其是最内层的接受环境是他们每个人最切近的生存环境,这种环境决定着他们的生存状态,也决定着他们看待世界、社会、人生意义的不同视界,这对他们三观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为人们从现实的生存状态和切身利益中感受到的体验是一种最深切的感性体验,较之于以符号形式表现出来的文化信息对人的刺激要强烈得多,对人的影响作用也就更大。当这种体验与原有的三观相一致时,原有的三观就会得到巩固,而当二者不一致时,原有的三观就会被怀疑甚至被否定。而这种改变的性向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则取决于接受者在接受环境中所体验到的现实取向。接受环境中存在的现实取向决定着接受者对外部三观信息的判别、过滤、择取。

总之:大学生接受三观信息时并不只看其内在的思想性、价值性、高尚性,还要看其在践行中对自己具有的各种实际效用。如果大学生在现实环境中得到的与主导性三观信息相近的体验,如社会公正、政治廉明、高尚之风盛行等,那么,主导性三观就会在他们心中得到肯定性评价,会逐渐内化为他们内在的信念。反之,主导性的三观信念就会受到怀疑和否定,而消极的、灰色的、低俗的三观就容易产生影响。

2.促进大学生管理的途径

2.1加强学生干部的培养与管理

学生除了学量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更重要的是促成人格的发展.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光有高素质的专职思想政治教育人员是远远不够的.高校应广泛的利用各种力量促成高等教育任务的实现,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手段就是学生的自我治理,即广泛依靠学生干部的优势和力量,就高校生相关的生活和学习进行管理,配合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统筹管理,以提高高校学生管理的水平。

学生干部在班级管理中具有较强的表率作用、桥梁作用、凝聚作用、副手作用和服务作用,但同时学生干部毕竟也是学生,他们在班级中同样存在,政治理论薄弱、思想觉悟不高;看重个人利益,功利性强;不能正确处理工作和学习的关系;距离把握不当;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有待提高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加强学生干部的培养与管理,高标准,严选拔,把好入门关;积极引导学生干部的政治追求,提高其思想觉悟;重视知识教育的作用;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干部队伍团队精神的培养;加强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较强的现实意义,毕竟经济建设迅猛发展,市场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为社会输送大批既有科学文化知识,又有领导和管理能力的人才是高等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应重视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和教育,探讨和解决新形势下学生干部队伍中出现的新问题,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更多更好的合格人才。

2.2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就是运用目标的预期性和激励性,运用管理手段,使得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管理思想。大学生活就只有短暂的3、4年,但是大学阶段往往是学生的迷茫事情,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就觉得,我的人生经过高考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但是他们不知道,他们的人生的奋斗才刚刚开始,因此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应用目标管理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运用目标管理方法的注意事项:

2.2.1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目标

笔者认为这相当重要,进入大学以后,很多学生也会自己确立一定的发展方向,但是由于没有教师的引导,大部分学生的目标都确定地很低,比如,我能顺利毕业就可以了,或者我毕业了能找个工作就好,再或者还有家里条件不错,我不被学校赶出去就行,至于工作就无所谓了等等,这样的情况还是存在的,因此引导学生确定正确的目标就相当重要,比如找一些以前的毕业生现在发展得比较好的学生会了搞个讲座,让现在的学生看到以前的学生是怎么样努力才实现自己目标的,等等多种手段,来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目标。

2.2.2目标符合自身的发展实际

不可避免的问题,很多大学生走进大学校园,接触搞水平、高知识的人群,在这个时候他们也会在这样的情况下确定自己的目标,我将来一定要怎么样怎么样,或者我读书的时候就要怎么样怎么样,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使得自己的人生目标订得过高,高得遥不可及,这样也会对学生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使得学生在发展中会觉得,我什么也做不了,产生消极情绪。使得目标不能完成。

2.2.3对学生实施目标监控

笔者认为目标监控是非常必要的。它包括过程监控和结果监控,我们只要谈过程监控。过程监控就是说对学生在实现自己目标的努力中,对学生实施相应的帮助,让学生不能偏移自己的的发展方向,准备考研的同学要抓紧时间复习,准备工作的同学要更多的时间放到社会实践中等等,以确保学生目标的实现,一旦过程得到很好的监控,结果监控就相当简单了。■

【参考文献】

[1]戚万学.高等教育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34.

[2]张文新.高等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23-28.

[3]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53-55.

大学的管理学篇6

教室里,凳子和桌子都是活动的,老师布置小组讨论,桌子一搬,凳子一转,就可以组成若干小组,热闹地讨论。讨论得口干舌燥,没有关系,走出教室,就可以直接来到餐厅,买杯奶茶或咖啡,再回来和同学们讨论。下课后,还可继续来到食堂或餐厅,和同学们边吃边聊。 

 

看书累了,可以在图书馆沙发上躺下,而不会被教师赶走,也不会批评你姿势不雅。图书馆购置的家具和摆设,就是为了让学生们看书时坐着和斜躺着都舒服,希望学生读书累了休息,休息好了再读书。24小时开放的图书馆,经常有学生在这里学通宵。

 

每幢学生宿舍都有很大的公共活动空间,配备超大尺寸的电视,可收看转播。而进入套间,一个套间通常有两个同学居住,每人都有一个单独的房间,一个共同活动的空间,基本上是两室一厅的布置。学校的考虑是,设施良好的公共活动空间,可以便于学生搞活动,充分交流。从外回到宿舍的同学,看到有同学在公共活动空间看书、看电视、休息,会坐下来和他聊聊。

 

这是我最近应邀到美国杜克大学访问时见到的景象。参观这一切的时候,内地高校时常提到的人性化管理概念不时浮现在我的脑海。我不禁感叹,这才是人性化的管理啊!从深入校园布局,具体到教室、图书馆座椅的摆放,给学生带来学习、生活、交流的方便。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杜克大学不在繁华的都市,学生的学习生活理应不那么方便,而生活在校园里,却觉得处处方便。这就是一个学习、生活的地方。

 

但就是如此,杜克学生们办的校报,却很少说学校的好话。尽管如此,院系办公楼的走道上可取学生们自办的报纸。此外,学校老师还把学生办的报纸送给我们。杜克的学生会主席由学生投票选举,上一届杜克本科学生会选举,有3000多名本科生参加,投票率达到50%以上,学生会会代表学生权益,参与学校事务,学校每个重要会议,都会有学生代表参加。

 

相比于杜克大学,我国大学从校园布局上,就注定了学习生活很不方便,尤其是一些新建的大学城,校园很大,功能分区十分明显——教学区、实验区、学生生活区、图书馆,学校还把功能分区明显作为校区设计的特色。可是,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却不方便了。从宿舍走到图书馆,要20分钟,从教学楼到食堂要15分钟,面对这样的距离,有多少学生还乐于跑到图书馆学习?这还让学生吃饭也觉得麻烦,干脆躲在宿舍里吃方便面。

 

我在杜克大学听了一节课,充分感受到学生上课的“自由散漫”。整节课上,老师讲得很少,先是花15分钟让学生做试题测试自己预习的效果,接着是同学组成小组讨论测试的答案,小组最终确定答案后,在老师发的刮刮卡上刮开检查答案是否正确,最后是老师围绕测试与学生展开对话,每个同学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课堂上不时发出笑声,有同学则起身到教室外的餐厅弄来咖啡,享受讨论时光。

 

针对研究生的教学,老师居然可让学生玩刮刮刮卡的“答题游戏”,这让我们大开眼界。而一位留学生告诉我,“学习的安排是十分紧张的,可大家都投入其中,因为学习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

 

相比之下,内地大学不论从课堂布局,老师授课,还是学校提供的服务看,都把学习弄得过于严肃、呆板,结果是,课堂教学没有吸引力——教室的布局是凳子固定、课桌固定,根本难以组织讨论。这样的布局适合灌输、教师讲授方式,学校要从灌输形式转变为交互模式,得重新改造整个教室。教学方式的改变,由此受到教室条件的限制,变得复杂,包括大学后来建的多媒体教室,也是这样。

 

我又想到近年来我国大学一直在讨论宿舍是否安装空调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根本不值得讨论——装空调是对学生的一项基本服务,而之所以要讨论,是因为很多大学在建宿舍(包括建成宿舍)时,根本就没有预留空调线路,安装空调意味着要重新安装线路,这是很浩大的工程,需要学校大笔投入。于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变得复杂起来。

 

还有学校教师公寓的建设,近年来很多大学以住房社会化、货币化改革为由,把教师们赶出校园,就是新建校园,也没有考虑给青年教师盖公寓,结果是,校园里只剩下学生孤单地生活,当发现学生和老师的交流太少时,要重新建设教师公寓,又不可能。

 

人性化的管理和教育,需要人性化的教育教学设施支撑。换句话说,如果学校真要进行人性化管理和教育,早在布局校园、设计教室、图书馆、学生生活场所时,就把这些加以充分考虑——课堂如何组织讨论、如何开展交互式教学,考虑如何方便学生学习生活,把学习区、生活区融为一体等,在这些基本设施方面,我国大学还有十分大的“硬伤”,更不用说在人性化管理的“软件”,诸如学校服务理念、教师服务水平方面,差距就更大了。

大学的管理学篇7

关键词:情绪管理改变认知理性情绪疗法注意转移

一个人的情绪状态能够通过情绪管理表现出来。情绪管理对于塑造健全的人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个人成功成才乃至提升人生幸福指数都有重要作用。

1情绪管理的内涵

情绪管理是一个人对自己情绪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区分等能力和对他人情绪认识与适度的反应能力。它是研究人们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识、协调、引导、互动和控制,是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和维护良好的情绪状态的一系列过程和方法。情绪管理通过提高人们对情绪的自觉意识,控制情绪低潮,保持乐观心态,从而不断自我激励、自我完善。情绪管理具体包括情绪识别、情绪调控、情绪表达、自我激励等多方面内容。第一,情绪识别,即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培养情绪认知能力。情绪智商的核心是情绪认知能力,即当自己的某种情绪刚一出现就能觉察的能力。完整的情绪认知能力不仅指情绪的自我认知,还包括对他人情绪的识别,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第二,情绪调控,即培养情绪自我控制能力。情绪调控主要是指对负性情绪的控制、疏导和消除,并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它是在准确识别自己情绪的基础上,分析这种情绪产生的原因,并通过适当的方法予以缓解。情绪的产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正确进行情绪的归因能帮助人们提高情绪的自我理解和领悟能力。第三,情绪表达,即合理地表达情绪以发展人际交往的能力。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会因为交往内容和方式的改变而体验到各种情绪,情绪也深深地影响着交际的内容和方式。正确的情绪认知和表达可以抒发内心的感受,让别人更了解你,增进彼此的关系;错误的情绪表达方式往往会出现许多防御性不良互动,会让彼此关系变得紧张。情绪管理要求我们在学会识别自己和他人情绪的基础上恰当地表达情绪,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第四,自我激励,即通过自我调动,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情绪状态。这就要求人们了解良好的情绪状态的表现,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进行自我调动,指挥自己的情绪。如能始终保持高度热情,不断明确目标,使情绪专注于目标等。通过自我激励,培养良好的情绪,控制情绪低潮,保持乐观心态,不断自我完善。

2大学生情商管理的策略

2.1改变认知

改变认知指当不适度、不恰当的情绪反应出现时,个人理智地分析和评价所处的情境,正确地分析引起情绪反应的主客观原因,理清思路,冷静地做出应对。对同一刺激,不同的认知和评价会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面,积极的认知就是在看到事物不利方面的同时,更能看到有利的方面,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认知角度,灵活的看待问题,努力从客观事物中分析、寻找合理积极的因素。理性情绪疗法又称为aBC理论,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albertellis)于上世纪50年代创立。它关注如何改变我们生活的三个方面:理性、情绪和行为。其中,“理性”是指思维、推理和认知;“情绪”指各种情绪状态、心境和感受;“行为”指具体的做法和反应。埃利斯的aBC理论认为:情绪并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本身直接引起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其中a(activatingevents)指诱发性事件,指的是人记忆中的、当前体验到的或将要发生的令人担心的各种境遇的总称,B(Beliefs)指个人在遇到诱发性事件后产生的相应的信念,即对诱发事件或情境的看法、解释与评价。C(Consequences)指结果,即由信念和看法所引发的情绪和行为。情绪方面的结果既包括焦虑、愤怒、抑郁及其他不愉快的情绪,也包括幸福和满足感等积极的和愉快的情绪。行为方面的结果可能是积极的,自我救助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自我伤害的、适应不良的,比如在遭受挫折后,对他人进行指责或报复,就是一种自我伤害性的行为结果。埃利斯指出,情绪(C)不是由某一个诱发事件本身(a)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B)所引起的。因此a只是C产生的间接原因,B才是C产生的直接原因,是B决定了C的性质。

依据理性情绪疗法,我们之所以会有不良情绪,主要是因为我们把一些希望和期待推向了一个绝对的境地,诸如“应该”、“必须”、“要求”等,这些“要求”和“必须”再加上我们非理性的自言自语的述说,就形成了偏执的、不容妥协的非理性信念。当这些非理性信念和荒诞的联结相结合时,就会产生诸如焦虑、愤怒和抑郁等强烈的不良情绪。

2.2接纳相处

接纳相处,指的是接受自己的不良情绪,不否认、不排斥不良情绪,把不良情绪当作客观现实接受下来并与之和平相处。这里推荐森田疗法。它的核心理念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所谓“顺其自然”,就是承认自然的规律,包括世界发展的外自然的规律及生理、心理发展的内自然规律。顺其自然,就应该认识到并接受“人非圣贤”这个事实;接受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存在邪念、嫉妒、狭隘之心的事实,认识到不好的想法在头脑中闪现,是精神活动中必然会出现的事情,是一个人靠理智和意志不能改变的。所谓“为所当为”,就是在承认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去做你应当做的事情,即外自然规律下的事情,你得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客观的现实中。通过做事情,将人的精神能量引向外部世界,注意所做的事情,从而减少了指向自己心身内部的精神能量。

依据“顺应自然,为所当为”的治疗原则,意志不能改变人的情感,但意志可以改变人的行为,而行为的改变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情感,并陶冶一个人的性格。要摆脱痛苦,就得正视现实,接受现实的挑战,通过实际行动体会生活的意义,在实际行动中体会成功的自信。

2.3注意转移

注意力转移就是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刺激情境转移到其它事物或活动的自我调节方法。人的情绪容易受到外在的事物与场景的影响,所以,外在的事物和场景发生改变,情绪也会随之改变。

注意转移有两种途径:①做事转移。当焦虑、悲伤、抑郁等不良情绪出现时,最好的排遣方法就是使自己忙碌起来。卡耐基说:“忙是世界上最便宜的药,也是最美好的药。”当我们觉察到自己的情绪不佳时,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来做,或者做一些能让自己专心投入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将不愉快的心情暂时忘记。感觉是随行为而动的。当事情做完时,我们甚至可以发现,原来造成我们心情不好的原因已经消失了。例如:看喜欢的书、和朋友玩、做义工、听音乐、看电影、睡觉等。②运动转移。体育运动使人感觉敏锐,观察力加强,促进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发展,并能增强自信心,培养灵活、果断、勇敢、顽强的意志。研究发现:一组抑郁症患者服药四个月,另一组每周运动三次,每次45分钟,连续四个月结果都有明显改善。六个月后,运动的一组效果更好。另外,维吉尼亚大学心理治疗教授布朗博士研究了一百零一位沮丧的学生,将他们分为运动组和不运动组。布朗博士发现:二星期慢跑五天,十星期就能明显地降低沮丧分值。而一星期跑三天的人,亦有同样的成绩,但在这期间不运动的人,却没有任何改变。

2.4理智控制

2.4.1自我解嘲、自我安慰。自我解嘲,就是当自己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产生不良情绪时,为了消除或减轻内心的苦闷和烦恼,用言语或行动不失幽默地为自己掩盖或辩解被人嘲笑的事,编造一些“理由”,以此进行自我安慰,求得心理平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之事,是一种无法改变的客观存在。与其固执己见,“钻牛角尖”,不如自我解嘲、自我化解。放弃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重新设计自己,追求新的目标。

2.4.2自我暗示、自我激励。自我暗示是指通过言语暗示、想象某种事物存在等方式,对自身施加影响,达到放松紧张心理、缓解不良情绪的目的。通过调动人的内在因素,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人们的自信心和意志,从而战胜自己,超越自己。例如当考试焦虑出现时,不妨这样自我暗示“我已经尽自己的努力做好备考了,我相信自己在考场中能发挥得很好”。通过这样的自我暗示,增强自信心,减轻紧张焦虑的心情。

2.4.3升华。升华就是利用强烈的情绪冲动,把它引向积极有益的方向,使之具有建设性的意义和价值。这是一种高水平的调适,通过其他事情成功来改变自己的失败处境、改善自己的心境。如屈原被放逐以后,写出《离骚》流芳百世;司马迁遭受,身陷囹圄,却以《史记》传世;歌德于失恋中得到灵感与激情,以《少年维特之烦恼》成就永恒的经典。

参考文献:

[1]叶素贞,曾振华.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杜丽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用教程[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3]孙娜.大学生情绪管理方法新探[J].学理论,2010(8).

[4]薛永苹.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2008(4).

大学的管理学篇8

关键词:大理大学;“三自”委;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1-0120-02

“三自”(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委作为一个校内典型的具有大学生自我管理性质而且直接隶属于校学生处的社团,其管理作用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无论对学生还是对学校来说都有很大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发挥其在新时期的“三自”职能,必须要培养一支具有创造性和研究性的学生会干部,并且在重新认识“三自”功能的前提下,为广大学生和校园文化建设服务。此外,由于笔者2014年一年都在大理大学“三自”委督查组任职,对“三自”委内部的情况有所了解。

一、大理大学“三自”委基本情况介绍

大理大学目前有16个二级学院(其中,古城校区9个,下关校区6个,一个继续教育学院),设校级“三自”委一个,另外各个学院都有属于自己的“三自”委(继续教育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除外)。校“三自”委部门与干部的设置各个学校不尽相同。大理大学校级“三自”委设有五个部门(无主席团)、一个主任、三个副主任,其中三个副主任分别分管学生公寓、公益事业服务、勤工助学督察、校园安全巡查、心理健康等领域。校“三自”委现有人数约为60人。大理大学“三自”委在校党委和学生工作处的领导下在校内开展工作,通过调查、协调、宣传,实现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帮助学生在认识社会、他人和自己的基础上设计自己、管理自己,在管理的过程中评价自己、控制自己,争取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大学生做出一份应有的贡献。

通过访谈得知,对大理大学“三自”委工作的总体评价是基本满意。虽然在学生的管理与自我管理中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个组织之所以设立的初衷和目的以及其真正的职能并未能充分发挥。对“三自”委组织和举办的活动与职能行使方面,知道的人数最多且与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当属每周五的宿舍卫生大检查、宿舍文化月活动、勤工助学管理这三个方面,其他方面接触不多,也就无从了解,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三自”委的管理职能没有很好地深入学生内心。从访谈中可知,现在“三自”委存在机构设置过多,校级“三自”委与各院级“三自”委联系较少,内部职责不明等方面的问题。

二、大理大学“三自”委在大学生管理中的作用

自我管理作为“三自”委员会口号的内容之一,其管理和自我管理的职能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它以相对民主的形式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带领同学们努力学习、刻苦实践,不但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锻炼的平台,同时也为一些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勤工助学岗位,对促进大学生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等自我管理的提高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另外,“三自”委各类活动的开展也丰富了校园文化、宿舍文化,为学生的学习、生活营造了和谐的氛围和环境。

首先,协助学校更好地完成学生管理工作。在学校里,最了解学生的是学生,而非老师、管理者、辅导员、班主任,因此,在学校的管理体系中纳入学生自我管理的内容,不仅能分担一些校方的管理任务,而且还降低了学校管理的难度。因此,让一部分学生充当管理者的角色,代替学校或老师行使管理职能,是一个两全其美的选择。“三自”委干部及其成员的身份都是学生,相对于老师和同学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代沟更小,同样作为一个在校大学生,也就更能了解、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有哪些困难和需求,以便更好地与学生沟通,在一种平等融洽关系的基础上,实现学生间的自我管理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其次,锻炼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众所周知,大学虽还是学校,但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学校,如中学、小学。大学其实就是一个小社会,学习只是大学的职能之一。由于在校学生99%都是成年人,学校对学生的自由方面限制得较少,因此,大学里面与外面社会是相通的,而加入各类社会和组织之后,更是让自己与外界多了一条建立社会关系的便捷道路,被各种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师生关系感染着。“三自”委与其他社团一样,在这个组织里面的同学,与组织外的同学相比,就多了一个渠道来接触更多的同学和老师。在这个交往的过程中,便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影响着、改变着、塑造着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另外,工作本身就是为自己的管理能力的锻炼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管理别人、组织活动,不但让同学在自我管理方面有所认识和提高,在管理他人的过程中本身也是对自己管理能力的一个总结和反思。

再次,丰富了宿舍文化内容,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发挥了一定作用。“学校要着力建设有利于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民主开放的校园文化环境,全面生动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使教育的过程成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使校园文化成为“三自”的载体和精神土壤。”[1]目前,大理大学的宿舍文化月活动以及评选文明宿舍的活动均是在校学生处和“三自”委的领导下,由各个下属学院“三自”委具体安排和组织实施的。每年的宿舍文化月有很多趣味游戏和活动,如大河起舞、绑腿跑等,还有给宿舍写标语以彰显宿舍特色,经过评比选出优秀的宿舍给予嘉奖,奖品有现金,也有日常用品。学校每年的宿舍文化月系列活动不但营造良好的宿舍文化环境,也给宿舍同学提供了一个展示宿舍风采的机会。

最后,协助同学营造了一个舒心的居住环境与和谐的校园环境,方便了学校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如果每个人都不注意个人卫生、宿舍卫生,那也会影响学校的整体形象。大理大学每周五的例行宿舍卫生大检查是校、院“三自”委最重要的日常工作之一。这项例行公事所起到的主要作用就是监督,通过硬性的检查,强迫宿舍成员收拾卫生,以保证所有同学的一个相对卫生舒适的居住环境。“大学生‘三自’与和谐大学建设是一致的,在和谐大学建设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校发展要务、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作为改革学生管理工作的动力之本,是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外在动力,并贯穿学生管理工作始末。”[2]

三、“三自”委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的对策

1.内部职责不明,导致管理效率不理想

内部职责不明确就直接导致了成员之间的相互推诿、扯皮,影响了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三自”委内部的各个部门虽然名义上有各自的分工,整体上是各司其职,但这只是存在于日常工作的大头儿方面,问题出在细节上,有些事物本身就不好划归到哪一个部门,这就造成了两种极端的后果:一是与此相关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或领导都插手管理这件事情;二是相互推诿,均认为不是自己的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不属于自己管。都不管当然不妥当,但是当有多个管理主体的时候,更是没有一个确定的参照标准。为此,就必须确定管理主体一元化的原则以避免相互推诿,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发挥“三自”委的管理功能。

2.“三自”委内部有些部门形同虚设,其真正管理功能没有发挥出来

大理大学“三自”委无主席团,因此也就不设主席和副主席,相应的只设有一个主任和三个常务副主任,三个副主任分管五个部门的工作。从表面上看来,貌似主任和副主任的日常工作繁多,任务繁重,但实际上并非五个部门都在运转,比如外联部和学习部,其整年就没有组织过相应的活动,也不需要像其他社团一样,每到活动举办之前都去拉外联、找赞助商。但是从“三自”委设立的初衷和目的来看,肯定是有其设置的职能和理由的,只是在后来的具体运作之时作用没有发挥罢了。“自我教育”是“三自”委口号的内容之一,这个目标的实现就主要依靠学习部了,而学习部似乎也没有发挥其带领学生自我学习的功能。针对这种情况,为了实现组织管理的有效性和实效性,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合并部门,大胆地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以适应现代的需求。二级学院“三自”委”和校“三自”委的工作要不断创新,并再次强调我们工作范围和服务功能需要扩大,不能局限于宿舍,内部纪律也要更加严明,提高对内部成员的要求。

3.校级“三自”委与院级“三自”委缺乏必要的沟通和联系

学校“三自”委与各个院级“三自”委本是上下级关系或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校级“三自”委与各院级“三自”委或者是各“三自”委与院级“三自”委之间如果确立了良好的伙伴和朋友关系,对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开展肯定是大有裨益的。但问题是现在除了必要的工作汇报和例行会议之外,校“三自”委与各院级“三自”委主任和成员之间基本没有任何私人联系,有的还出现了各种矛盾,相互看不惯各自的工作作风、工作方式和人际关系处理方式。这就直接导致了不配合彼此工作,因此,在学生管理方面也会影响到其发挥。“社团干部是社团的骨干力量,发挥学生骨干的示范、带头作用是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要发挥社团的育人功能,必须重视社团骨干队伍建设。”[3]为此,就要加强对干部和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思想认识水平,在工作和学习生活中要相互体谅、相互包容、相互配合、相互理解,站在集体主义的立场和高度去思考问题、办事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作的有序开展和顺利完成,使“三自”委的学生管理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在高校“三自”委的发展过程中,虽然目前存在一些问题,遇到一些困难,只要我们抓住学生的特点和发展的趋势,通过对“三自”委工作性质、内容、职责和长远发展等方面的认识,明确以后工作的发展方向,找准突破口,高校学生“三自”委必将获得更好的发展,相信大理大学“三自”委的工作在学校和学院领导、老师的指导和支持下,将会有更大的提高,必将在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金国雄,范庆瑜.高校学生“三自”管理模式探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1):56.

大学的管理学篇9

1.崇尚独立就目前来看,大学生的年龄群体,大多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从小到大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成长环境中接触到早已不是几十年前的黑白电视,而成了高科技的电子产品,都是追着星、唱着歌、宣扬着摆脱管束、崇尚自由而走进大学校门的,所以对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他们产生的深深的反感,甚至厌恶,只是我行我素的做着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儿。比如说:在宿舍不叠被子、在课堂上肆意睡觉,不听老师的劝阻、不听家长的教导,却没有意识到自己所谓的独立,其实是不负责任、幼稚的一面。

2.缺乏责任感这一代的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承载着两代人的希望,再加上生活条件的逐渐改善,为了使孩子不再受老一辈的苦难,尽量满足孩子的各种愿望,渐渐的孩子产生了一种“我想要的,就应该有”的错误意识,没有了责任感,不知道只有努力才有收获的道理,使他们肆意妄为,将自身的利益置身与万物之上。

3.心无畏惧大学生不害怕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害怕教师的严惩、不害怕社会的谴责;就拿不害怕教师这一现象来说,二十几岁的年龄,觉得自己已经有能力对事物有清醒的判断,和正确的感知,一旦做错事情,很难意识到错误的本质,和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教师进行谆谆教导,并不能完全听进去,相反觉得“老师凭什么管我”,缺乏对教师的尊重和敬畏,笔者认为这和大学生历时收到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关,同时也和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有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决定着21实际人才的整体素养,上述问题并不是管理工作中的全部难题,却已经代表了问题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整体特点。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家庭的原因、社会的原因、学校管理的原因等等。

二、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

首先是学生方面的原因,新时期的大学生大多都是90后,从小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日子,逐渐失去了自己劳动的意识和概念;这一代的学生面临着来自社会的很多诱惑,网络诱惑、追星诱惑、漫画小说诱惑等等,使他们很难在面对形形的新事物时依旧保持只有好好学习的心理,这些外来事物使这一代的大学生逐渐形成热衷娱乐、追求个性的行为特征,为大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处。再加上父母家长舍不得孩子受委屈,更不愿意使自己的孩子产生落后于他人的想法,所以尽可能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这种溺爱也是造成大学生无所畏惧、责任感缺失的重要因素。再者就是学校管理方面,不得不承认,目前针对大学生的管理工作确实存在很多漏洞;一方面管理人员没有较高的管理水平,缺乏对大学生的心理了解,另一方面没有完善的措施,确保管理工作万无一失。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笔者发现很多管理工作者,在处理大学生管理工作时,都是一副消极的心态,怀着得过且过的态度处理事件,根本没有做到仔细考核、认真询问、正确处理,都是拿规章制度做表面文章。此外,制度的制定要实现人性化和合理化,比如说:要禁止学生公寓使用违规电器,就要确保餐厅食品的整体质量,确保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买到理想的饭菜。要禁止学生逃课,就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落实查课制度。要想禁止学生在校园乱扔垃圾,就要想办法合理放置垃圾桶等等,笔者曾经走访一个大学,了解到学校有一项得到学生一致反抗的规定,就是不允许暖壶放到开水房处,经过问询了解到,学校的本质目的是为了防止不法分子在暖瓶内投药,但是却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开水房距离学生公寓很远,很多住在顶层的学生只有在吃饭时水瓶带下来,吃饭后再带上去才有时间打水,不然一瓶水却要花费半个小时的时间,所以虽然学校有这项规定,但开水房的水瓶依然是层出不穷。由此可以看出,要想做好管理工作只从管理角度出发远远不够。

三、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措施

1.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俗话说的好:“人没有知识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品德不好是危险品”,所以说作为一个新时期的大学生不仅要拥有强健的体魄、渊博的知识,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是管理工作的基础。一方面学校可以渗入对《四书五经》的学习,不仅可以让新时期的大学生了解到更多的古代文化、知识底蕴,也可以从中体会到很多处世为人的道理;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义工活动,使大学生在社会的实践中,感受爱和奉献,去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同时学校还可以在校园内评比出“道德标兵”,以他们为榜样,促使学生严格要求自己。

2.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一批专业水平高的管理队伍,这不仅仅包括教师,同样还包括校园内的学生组织,类似于学生会、社管会等等。一方面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学生更了解学生,更加方便沟通交流,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管理效率。除了队伍建设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制度的规范力度,切实做到有制度可依,通常情况下,大学里最基本的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管理值班制度、学生工作例会制度、上课考勤制度、班主任例会制度、学生干部例会制度以及宿舍卫生检查制度等等,这些制度相对比较系统,针对性也比较强,配合科学合理的奖罚措施,会获得更有效的管理效果。此外,要发挥出党员的带头模范作用,虽然大学内党员仅占一小部分,但是他们的作用不容小觑,在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利用这些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促使管理工作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就是要通过举办多种多样的活动,加强管理者和大学生们之间的交流,拉近他们之间的距离,体现出对大学生的认可和尊重。

四、结束语

大学的管理学篇10

1.1尊重每一位学生

在进行管理中,尊重每一位学生成为管理宗旨。不论是大学管理者、领导人还是学生,他们都有独立的人格,他们都应该获得人们的尊重。我国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人在社会建设中,应该受到重视,保护人的权益。在学校教学中不允许出现侮辱学生,损害学生利益的事件出现。一个具备尊严的人,他在开展工作时,会严格要求自己,让人们从他的工作状态以及工作责任中尊重他们。一个备受尊重的人,在工作中,他们会努力完成自己责任。

1.2塑造高素质人才

塑造高素质人才是管理工作之基础,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它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对学校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学校要不断提高员工积极性,完善员工整体素质,这是学校教育的任务。在日新月异的当下,技术周期日渐衰退,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学校中每个成员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丰富自我。方面自我在未来发展中,能够用知识武装自己,不断在新环境中提升竞争力。提高学校员工工作素质,等同提高学校生命力。人的主体作用彰显出来,学校未来发展会朝繁荣方向前进。学校要给这些员工进行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开展办学工作时,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2“人本管理”创新教学机制

2.1动机机制

该机制形成最终目的是教师和学生在进行内在追求时,能够产生强大的动力。该动力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是精神动力,第二是物质动力。该动力相互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人们不能强调那个动力分量比较重,哪个动力分量比较小等等。

2.2压力动机

压力动机比较容易理解,它主要包含两种业力。其一是目标责任压力,其二是竞争压力。在激烈的社会竞争面前,人受到新挑战,这种挑战使得人们有新的危机感。该力量在一定程度上,趋势人们不断前进,使人具备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学校在用人选人以及给员工工资奖励上,应该做好管理工作,学校也应该充分发挥出实际作用,执行优胜劣汰管理模式。给员工制定出目标责任制,人们朝该目标不断努力,在职责范围内履行自我职责,提升工作管理效率和质量。

2.3约束机制

人们之所以受到约束机制约束,主要是这些机制在在伦理道德以及制度规范中要求自己,人们将该规范作为约束规范,该规范指引人们如何开展工作。因此,可以这样说制度是一种有形的约束,而道德伦理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制度指的是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政策等等,而道德更多的是社会议论以及个人的自我约束等等。当人的意识达到一定水准时,这两种机制会相互结合在一起,进而影响人的行为。

2.4保障机制

这个保障机制包含两种机制,其一是社会保障,其二是政策保障。这里所指的政策保障,它主要指的是学校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保障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使得教师和学生的利益、人格以及名誉得到保障。社会保障也比较容易理解,它指的是员工在社会福利下,享受生病、年老、伤害等等失业情况下,能够享受福利,进而正常生活。学校福利制度是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这是一种勉励以及激励的制度,它能够凝聚学校力量,能够提升学校社会形象。

2.5选择机制

指的是员工能够获取自由选择权利,他们自由选择职位,自由择业。学校也使用新管理模式,不断向学校融入新活力,使得人才进行合理流动。在这基础上,学校也具备解聘以及选择的权利。可以这该机制定义为竞争机制,它同竞争机制比较相近。该机制有利于学校拥有高素质人才,有利于学校进行组建以及优化。从学生角度分析,学生拥有更多选择机会,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专业,选择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学生选择自由度比较广。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