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的理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3:20:16

管理学的理论篇1

1管理理论概述

1.1早期管理思想阶段

这一阶段还没有出现成型的管理理论,但是管理思想已经开始渗透在人们的日常实践中。中国古代提倡“守常”、“守则”、“循轨”,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得贤人,国无不安,失贤人,国无不危”,重视人才,重视教育;以和为贵,注重团结人才,发展良性人际关系;讲究法治、守信,且凡是预谋在先,做好调查预测。古希腊时期,人们开始关注人本发展,在管理中的表现即为突出民众的管理,将管理与人的生活实践、宗教结合起来,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1.2管理理论产生阶段

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出现和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工厂的管理问题不断被提出来,这促使了管理学的诞生。这一阶段以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代表,提出了分工理论,探讨分工与协作处理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各种矛盾。

1.3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泰罗、法约尔、马克斯·韦伯成为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泰罗提出了任务管理法,法约尔提出了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职能,韦伯则提出了理想官僚组织体系理论。在此之后的林德尔·厄威克则总结了前人的成果,进而提出了适用于一切组织的八项管理原则,即目标原则、相符原则、职责原则、组织阶层原则、控制幅度原则、专业化原则、协调原则和明确性原则。

1.4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现代管理理论更加突出行为科学,研究个体行为、团体行为和组织行为,试图通过心理、行为来实现组织目标,其中又以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等为代表,建立起一整套科学行为范式。

1.5当代管理理论阶段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国际关系及经济发展的影响,管理理论开始发生变革。一方面,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管理理论家开始着手研究战略管理,将管理理论提高到另一个高度;另一方面,国际信息化加剧了“再造工程”及学习型组本文由收集整理织理论的出现,为管理理论开创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2管理理论在大学学生管理中的运用现状

2.1管理思想为主

目前,各大高校较少采用管理理论来对学生进行管理。一些高校只是将传统的管理思想融入大学生管理中,没有真正将科学的管理理论融入学生的日常管理、班级管理、行为管理及教学管理,所以管理理论在大学学生管理中的运用还只是一种意识。

2.2忽视学生主体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管理时,仍然以教师为主,以教育管理者为主,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主体作用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学生还只是被管理的对象。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还没有形成一整套可操作、可借鉴的模式,还只是将学生管理工作作为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没有从根本上扭转教学为主、管理为辅的错误观念。

2.3侧重资源管理

部分高校开始意识到管理理论对大学学生管理的意义,并着手落实管理理论的实践操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就运用的情况来看,激励管理、期望管理、需要管理、时间管理等占主导,主要突出学生管理中的资源管理,较少涉及其他层面的管理,致使管理效果不明显、学生不良行为屡见不鲜等情况出现。

2.4缺乏系统性

大学生管理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系统,需要强调管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而大部分高校在进行学生管理时,仅仅满足于某一些方面的管理,没有将管理理论贯彻到学生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形成开放的管理系统,导致大学生管理流于形式,缺乏深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

3管理理论指导下的大学学生管理原则

3.1教师为主导与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大学生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将学生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才能实现学校的各项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只有牢牢抓住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主线,充分做到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才能实现教师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协调发展。

3.2管理主导的原则

针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坚持管理主导的原则,制定管理标准,区域管理与整体管理相结合,严格要求学生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并实现定时考核、按时评价,不断观察、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发展学生的知识、能力和良好态度,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3奖惩结合的原则

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坚持奖励与惩罚相结合,以法治教,合理进行管理,强化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做到严慈相济,不断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管理过程中,以奖励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发展学生的能力,使用剥夺式惩罚,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3.4科学性与教育性的原则思想汇报/sixianghuibao/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该突出强调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重视对学生的管理工作,把握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完善组织管理,在集体中对学生进行教育,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协调统一好教育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实现管理目标。

4管理理论在大学学生管理中的运用

4.1加强分工管理

一是明确自身职责。教育管理者应该对学生管理进行合理分工,实行承包制,把每个管理环节的主要内容与管理者挂钩,保证管理的有效性与合理性。二是不断贯彻落实。高校学生管理不仅是教育管理者的工作,还是普通教师的义务,只有充分利用有效条件,才能实现好、落实好大学生管理工作。三是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对分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不断矫正,总结出一套适合大学生管理的有效办法。

4.2加强目标管理

首先,制定学校管理的总目标,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及价值观的发展,使得学生管理工作有根可循,有理可循。其次,将总目标下放给各级学院,让学院根据各学院的具体情况管理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因时因地制宜。最后,制定班级管理目标,围绕班级成员确定奋斗目标,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规范学生的各项行为及心理。/

4.3加强组织管理

一是重视学生的常规管理。制定一系列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要求学生形成良好的组织纪律,不断激励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满足学生的各个方面的需求。

二是推行平行管理。把全体学生的管理与个体学生管理结合起来,突出强调教育性与科学性,以集体的形式影响和教育个体学生,同时又通过对个别学生的管理来推动全体学生的管理。

三是实行民主管理。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导,学生则是重要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主??的自觉性,调动其积极性,开发其热情,让学生融入管理,才能实现管理的最终目标。

管理学的理论篇2

[关键词]标杆管理;学校管理;管理

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管理工作的成败对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学校不断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来提高学校的管理绩效和管理水平。标杆管理理论产生于质量管理中,其旨在于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学校教育质量是教育界及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引入标杆管理理论,促使学校能够吸收外界最佳的实践,以此持续改善学校的管理绩效,进而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

一、标杆管理理论对学校管理工作的价值分析

标杆管理是一种渐进式的管理方式,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超越的过程。标杆管理要先选择“最佳实践”作为标杆,全面地剖析自身,找出自身与标杆的差距,之后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本土化的改造“最佳实践”,使其真正运用于管理工作中,提升组织的管理绩效。首先,标杆管理理论利于推进学校开展自我评估的工作。学校运用标杆管理理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剖析自我及与“最佳实践”的对比,来分析学校自身与其他学校的不足,进而对自身做出客观的评价。同时,运用标杆管理理论进行对比,利于学校不断完善自身的评价标准,使得评价内容更为客观和科学。对学校自身的评价,其旨在于推进学校的改革与进步,运用标杆管理理论分析和审视学校的管理工作,能够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第二,标杆管理理论利于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正如个人要学习一样,组织也需要不断学习。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更需要不断更新自身,以此来向学生传授知识。标杆管理理论能提高管理过程的效益,其需要单层面修正和吸收新事物的双向进行。所以,标杆管理理论有利于学校构建为学习型组织。第三,标杆管理过程所构建的人际关系网利于推进学校管理。学校管理工作具有流程性强的特点,各个部门的工作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因此,学校各个部门之间要编制一个工作网,缺少任何一个部门,工作就难以顺利完成。但是,学校管理工作中仍存在“条块分割”的现象,各个部门联系不密切、各自为政、缺乏有效沟通等,导致了学校出现重复工作情况,无形中浪费了人力、财力等资源。标杆管理理论强调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要紧密联系、有效沟通、确保信息流动。

二、学校管理中运用标杆管理理论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打破了行业的局限,大量企业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被运用于教育领域。改革组织内部的管理过程,使得组织管理效率达到最佳,这是学校管理工作所需要的。在某种程度上,学校渴望一种科学、可行的管理理论来指导工作,标杆管理理论利于提升学校管理的绩效,改善学校组织工作的流程。因此,选择标杆管理理论势在必行。首先,从学校所处的环境来看,随着学校教育的普及化和大众化,人们开始担心和关注教育质量问题。标杆管理理论是由美国施乐公司为提高产品质量所提出的理论,其关注对象是产品质量,其是为提高产品质量而产生,只是最早运用于企业。在学校教育领域,这种理论与质量活动联系起来,如教学评估中目标实现程度、家长和学生的满意程度、教学方法等,这些评价标准最终指向为教育质量。因此,在人口增多、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对教育质量有所担心,就有必要引入标杆管理理论,促使学校注重教育质量管理。其次,从学校管理成本角度来看,标杆管理理论利于节省学校资源并获得最佳的管理效益。在实施标杆管理过程中,需要准确核对及计算成本、花费等数据,运用统计学知识来计算成本与效益的比例,达到最佳效益,要在整个管理过程中贯穿这一理念。现阶段,我国教育财政有限、教育资源不均,把标杆管理理论运用于优化教育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同时,学校在管理中容易获得有效的管理经验,进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益和效率。第三,从国家政策支持角度来看,组织运用标杆管理要先有对管理活动的充分自,使得组织能够按照实际情况来选择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等。长期以来,学校管理和各项政策决定都是以政府为主,而学校成为了执行政府命令的组织。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政府这种管控过严的制度暴露了种种弊端,使得学校缺乏自主性、行政低效等。因此,要改变这种教育管理局面,政府在政策上逐渐放权给学校,使得学校成一个有鲜活生命的自我发展的主体,为标杆管理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创设了较好的政策环境。第四,从未来学校教育发展趋势的角度来看,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面对教育的开放化、应对教育竞争的激烈化,各个学校如何在竞争中胜出,关键是看自己能否管理好学校的各项工作,确保教育质量。开放化的管理是教学与科研的有力支撑,学校要以更为开放的态度与高水平的组织进行交流,了解和借鉴优秀学校的管理实践,把其引入学校的管理工作中,提升学校的管理效率,这必然会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也决定了学校管理中运用标杆管理理论的可行性。

三、学校管理中运用标杆管理理论的原则

学校运用标杆管理理论来管理工作,则往往被误认为简单寻找标杆对象,并对其进行研究,之后把标杆对象的管理经验照搬到自身的管理中,这样做的结果是换回一大堆毫无意义的数据及资料,对学校管理现状的改善毫无意义。因此,学校运用标杆管理理论来开展管理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首先,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的原则。学校是教育组织,标杆管理理论的运用肯定与企业有所不同,学校管理工作要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同时还要坚持标杆管理的原则。教育发展规律指出教育要适应和满足社会和个人的需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促使学生能够全面个性的发展。同时,学校管理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和教师。所以,学校管理工作的开展不能脱离教育发展的大环境,要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其次,要符合学校教育管理规律及基本原则。学校管理工作目的在于协调学校有限资源来实现高效益的教育。标杆管理理论则是要寻找最佳实践,进而创造最大化的效益,但一味地追求效益最大化难以使学校健康的发展。一定要把标杆管理理论置于学校管理工作的思维框架之内,把握学校管理的规律,使得学校的整体功能大于各个个体功能之和。同时,在学校管理中运用标杆管理理论,还要遵守教育管理工作高效性、整体性、民主性、动态性的原则,使得标杆管理理论在学校管理领域活动和范畴内发挥作用。第三,标杆双方要遵循相互学习的原则。在学校运用标杆管理理论开展管理工作过程中,学校与标杆对象要建立伙伴关系,并进行交流与合作,对双方所提供的信息和资源,学校要依据自身情况来吸取精华,不能直接套用到管理工作中。学校要明确哪些信息是管理工作需要的,知道如何学习标杆对象的管理方法,最终使得变为自身的管理经验。学校要积极探究标杆对象的成功经验,注重对其管理方法及管理内容的思考与分析,借鉴其管理过程,精确对比自身情况与标杆对象的差距,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标杆信息的作用在于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而启发学校如何解决自身的问题。因此,双方要相互进行交流、学习和借鉴,来开展管理活动。第四,标杆管理过程中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学校运用标杆管理理论开展管理工作中,不论是寻找“最佳实践”或分析自身与标杆对象的差距,不论是改善管理工作或信息反馈及评估,都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学校剖析自身的管理问题时,要依据实际情况来客观分析,不能想当然的推测问题;选取“最佳实践”时,要实事求是地区分析与标杆对象的可比性和相似度,不能随意估计情况;评估各类信息时,运用科学的分析法来评价标杆管理的结果。标杆管理理论之所以被广泛运用,正是因其实施是以实事求是为基础,各个环节都是精确化、数字化的。因此,学校运用标杆管理理论时,要注意把实事求是原则贯穿于整个管理活动过程之中。

四、学校管理中运用标杆管理理论的实现途径

我国教育改革不断的深入,教育普及化程度越来越高,学校出现了许多新思想、新学科、新教学方法等,管理工作上也随之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因此,学校要运用有效的标杆管理理论来深入研究,吸收外界最佳实践,持续改善并提升管理绩效,并提出了新对策来适应形势的变化。

(一)学校管理中运用标杆管理理论的具体步骤

标杆管理相对灵活,不同的领域或行业会有不同的程序,同时标杆管理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还不成熟,但基本流程大致相同,其具有步骤如下:首先,要了解学校现阶段的情况。每个学校都处在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要想改善和提升组织管理水平,就要先对所处的客观环境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其宏观环境是指国内外的经济和教育发展情况等,而微观则包括学校的人力、财力、教学资源情况等。学校管理工作中最关键的环节是要正确定位组织,不同的学校因自身发展历史、资源和服务领域有所不同,学校要首先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估。其次,要确定标杆管理的对象。学校分析其现状之后,学校的管理者要依据实际情况来粗略定位,拟定标杆管理的内容,提出学校的那些部门或领域要实施标杆管理类,并要找出具有的参照目标,选定了标杆管理的对象和内容,就能够确定比较所需的资源了。依据相互学习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可选取一两所学校作为“最佳实践”,要主动与他们进行交流沟通,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第三,要收集标杆对象的信息。学校选取标杆对象之后,要对标杆对象进行审视,如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发展策略、教学模式等,可通过调查或访问等形式来获取数据和信息。同时,要深入了解标杆对象的最佳实践方式,要同时收集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的数据,还要注意挖掘学校自身的信息,最后进行汇总,以书面或电子形式保存。第四,要分析与标杆对象的差距,制定具体的改革方案。确立标杆对象之后,要与标杆对象的最佳实践产生过程进行对比,客观地分析学校现存问题的性质、类型及原因,寻找出差距所在,识别出影响管理绩效的关键因素,明确要追赶的目标及收到的效果。同时,依据分析结果,与标杆对象进行沟通,获得标杆对象的指导和帮助,并制定出具体的改革方案。

(二)学校管理中运用标杆管理理论的具体实施

学校管理工作是由不同部分组成的,其有学校整体管理、不同层级的管理、各个学科的管理。因此,要依据不同的层次和方面,从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角度来阐述标杆管理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实施。从宏观管理的角度来看,学校要针对整体管理来寻找标杆对象,选取多个学校的管理模式为标杆,重点考察这些学校的管理制度及管理方法的建立到实施的整个过程,分阶段与自身进行比较,找出自身所缺少的环节或不足的地方,分析标杆对象管理各环节的实施原因及运用的原因。最后,选取适合学校发展的模式进行改革;从中观管理的角度来看,不同层级的管理部门标杆选择,可选择同学校的不同部门,也可以选择不同学校的不同部门,要依据各层级的自身发展程度决定。对于管理制度较完善的部门,可选择不同学校的相同部门为标杆对象,而这个标杆对象的管理制度要比本学校的更为科学。以此为标杆,来考察部门管理工作的思维模式和策略,管理制度及管理技术等各个方面,与自身的部门形成对比,找到不同之处,依据各部门的实际情况来加以选取,达到标杆管理的效果。对于发展一般的部门,最好选择组织内部的部门为标杆,学习和模仿组织各层级的管理工作的举措,因为组织内的管理工作有较多相近的地方,这样选择标杆既节省资源又可更好地实现管理目标;从微观管理方面来看,一个学校每门课程设置和教学能力置有限,其选取标杆对象要区别对待。对于有些优质的课程,要选取比其课程更为高水平的学校,来重点分析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找出自身的课程管理差距,运用标杆管理来提高课程教学水平。对于有待提高的课程,可选取标杆对象可是一个或多个学校,进而实施标杆管理完善课程。

【参考文献】

[1]帕特里夏•基利.公共部门标杆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李露萍.标杆管理在高校中的运用[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3]杨光辉,王慧英.试论“标杆管理理论”在高等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价值与作用[J].现代教育科学,2006,(4).

管理学的理论篇3

一、从会计学的发展来看

会计学是随着经济管理的发展而发展的。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人们总是很关心其拥有的财富及变化情况。从原始会计到官厅会计,再到现代会计,经济管理的需要始终是会计发展的动力。

复式簿记之所以产生于十四五世纪的意大利,是因为当时的商人、冒险家和银行家们需要借助账目来管理借贷关系、计算损益并在合伙人之间进行分配。工业革命发生后,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尽早收回在固定资产上的投资,折旧会计才从无到有、从粗糙到精致地逐步发展起来。同样,为适应管理上对成本计算精确性和成本控制的需要,原在账外进行的成本计算被纳入了复式簿记体系,形成了成本会计,也完善了财务会计。20世纪30年代以后,由于社会各界对“自由放任”的会计实务提出了不少批评,甚至将经济大萧条归因于会计信息的虚假,因此,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开始由会计职业团体或政府制定会计准则,规范会计实务。这充分表明会计不但对于微观管理有用,对于宏观管理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既然会计发展的动力根植于经济管理,作为反映会计实践客观规律的会计学就必然深受管理实践的影响。管理学是关于管理的本质和管理的发展规律的科学,因此,管理学也应当是会计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二、从管理学的发展来看

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一般认为产生于20世纪初。此后,管理学的若干重大突破和重要学派都对会计学的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1911年,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罗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论述了“工作定额原理”、“标准化原理”,后来发展成为标准成本制度和预算控制。管理学中的行为科学流派形成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它从“复杂人”的假设出发,研究了需要理论、期望理论、领导理论等。相应地,在会计领域产生了责任会计、行为会计等,并大量地运用行为科学学派的研究成果。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创立了决策学派,提出了“管理就是决策”这一著名论断。不同的决策需要不同的成本数据,企业内部管理需要不同于对外报告所用的方法来计算成本,于是变动成本法应运而生,并成为决策会计中分析和控制成本的重要手段。现代管理学中的数量学派主张用数学模型解决企业管理问题,它对会计学发展的贡献表现在建立存货控制模型、销售预测的线性回归模型等方面。质量会计学直接体现了质量管理与会计学的有机结合。正是由于当代管理理论“丛林”式的发展,才使会计学形成了今天如此丰富的内容和庞大的体系。

三、从会计的职能来看

管理学的理论篇4

论文关键词:管理理论;高校管理;队伍建设

一、我国高校管理工作的现实状况

高校管理队伍是一座联接着高校教学、科研丁作的立交桥,肩负着高校各个工作环节程序化、科学化、人本化运作的重任。我国高校在近几十年的发展进步举世公认,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但是,作为桥梁和纽带的高校管理队伍建设相比于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着许多问题,管理队伍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不能协调发展,管理的滞后成了制约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管工作缺乏创新意识。管理工作沿用传统的经验式管理方法和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式管理模式。在高校整体工作架构中,各级管理人员扮演着”传声筒”的被动脚色,缺乏参与式管理和研究型管理的主体意识。

2.管理工作缺乏足够重视。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和削弱管理队伍的培养,管理工作处于高校的从属地位。特别是院系一级的管理队伍建设,人员素质和工作效率难如人愿,缺乏科学的管理规范和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地位的从属性造成了管理者责任意识、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的缺失。

3省理队伍专业知识偏低。南于高校决策层观念陈旧,对管理缺乏科学的认识,管理人员地位和作用得不到肯定,从属心理严重地挫伤了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进取心,长此以往,造成了管理岗位人员学历层次偏低,知识结构老化,创新意识不强的现状。凡此种种弊端,严重影响着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制约着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

近年来,许多高校院系中层管理队伍中,提拔了一批年轻的高学历人才到管理岗位上,这些专业人才虽然具备专业知识,但既没有管理经验也没有管能力,更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提拔到管理岗位后,自恃学历高,霸气十足,专断偏激,仅凭一技之就想操控一切,严重挫伤了下属的积极性,使工作陷入被动。

二、管理学思想对高校管理工作的启示

1.以人为本。将人才资源开发作为高校管理的永恒主题。高校是一个地区、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社会文明、文化发展、科学进步的摇篮,高校更是梦想与现实的桥梁,有学者甚至将高校形象地比喻为”人文精神荟萃,科学精神勃发”的”精神殿堂”,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场”。在这个神圣的殿堂中,管理队伍的建设与师资队伍的建设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没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队伍,就很难汇聚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正视我国高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克服传统守旧的经验式管理弊端,借鉴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管理模式、管理思想,结合我国高校管理的实际,创新高校管理理论,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丰十会化、同际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和谐发展,促进师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协调发展是高校管理工作的核心。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已在各高校中引起_广足够的重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相关激励措施纷纷台,许多高校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为他们提供了相当优越的工作、生活环境和津贴、福利待遇。高校因此汇聚了一大批较为优秀的各类专业人才,如何发挥人才专长,推动高校教学科研的进一步发展,笔者认为,营造宽松、和谐、舒畅的生活环境,创造求实、创新、进取的_丁作氛罔,构建自由、独立、协作、均衡发展的人文环境,无疑是高校管理工作中关系到事业兴衰成败的主旨。

3.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管理队伍是高校发展进步的保障。师资队伍、管理队伍和学生是现代高校三位一体的人本化结构体系,管理队伍建设是高校教学、科研、管理三大环节中极其重要的一环。面对我国高等教育社会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必须理性地认识高校管理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开拓创新,强化管理队伍建设,树立现代科学管理意识,主动出击,应对挑战,实现高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任人唯贤,重视中层管理队伍的选拔。现代管理学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正确与否,关系到教学科研工作的成败。管理者必须具备现代管理知识,相比之下,专业知识倒在其次。其次,加强管理队伍建设,严把管理干部用人关。现代管理学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一所高校是否具有活力,取决于该校管理者能否对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及时、准确地做出反应。因此,一定要遵循管理干部”四化”和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和任用懂得高等教育规律,熟悉高校工作特点,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具备管理经验、组织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和人文素养的管理队伍。最后,重心下移,强化中层管理队伍,创建一流管理。传统的高校管理是一个“倒金字塔”结构,校级管理部门人才集中,实力雄厚,而作为教学科研第一线的院系管理队伍人才缺乏,特别是在院系结构调整和学生扩招以后,许多高校的二级学院在办学规模、学生数量、师资队伍等许多方面都成倍扩大和增加,教务管理、学生管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量十分繁重,管理职能部门不健全,管理人员紧缺,工作疲于奔命,穷于应付,校级管理部门机构重叠,人满为患,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制约了一线教学单位管理职能的提高和效能发挥。高校决策层的领导应当充分认识这种结构性的缺陷,以此建设一支人际关系和谐、知识能力互补、工作热情饱满、群体效能较高的管理队伍。

管理学的理论篇5

【关键词】学校管理;心理学;激励

人们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遵照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合理组织人力,有效地使用各种资源,为实现教育目标而进行的指挥、组织、协调的活动过程就是学校管理。要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除了制订正确的学校管理目标,还要摸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及其特点,才能管好人、用好人。在学校管理中,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都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一、教师选拔中的心理学应用

在学校管理中,教师选拔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选拔要考虑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客观情况,即工作特点、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另一方面是主观条件,即教师的气质、能力、知识水平和性格特征等。不同的职业对人们的心理品质有着不同的要求,而每一个人所具有的心理品质又是各不同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感觉、知觉、思维、评价是不同的,每个人的兴趣、需要、动机、信念、世界观、能力、气质、性格等也是千差万别的。这是由于人的先天素质、后天的生活条件、文化素养、社会实践的不同所造成的。所以在选拔教师时,要考虑到教师这一“特殊”职业所特别需要的某些心理品质。在进行教师选拔时,应根据职业的要求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测试,这对教师的选拔具有重要的意义。

1.性向测试。进行此项测试的目的,在于通过测定个人对某种专业或职业的特殊能力,来判断应测者是否适合于教师行业。当一个人所从事的专业或职业与其性向相符合时,就容易取得较大的成就。

2.能力测试。进行能力测试的目的,主要是测定个人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应用能力、记忆能力、推理能力、判断能力、想象能力等。被使用者的知识水平、表达能力与其工作的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这对教师这个行业表现得尤为突出。

(3)兴趣测试。一个人对专业或工作是否有兴趣,对于工作的进展和个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无数事实表明,一项工作,如果让有兴趣的人来担任,其成效肯定比由没有兴趣的人担任要大得多,高度的兴趣,往往能导致创造性的成就。

二、教师使用中的心理学运用

教师的选拔是为了使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目标,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使学校的全体成员,对学校集体的目标产生认同感,形成共识,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群策群力,共同努力使学校目标与各部门及其成员的个体目标融为一体,产生心理合力,从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即心理认同。这是学校管理中最重要和核心的原则,因为目标具有启动、导向、激励、聚合、评价等作用。但是,学校目标若不能内化为各部门及其成员的个体目标,则这些目标的作用也荡然无存,甚至会起相反的作用。因此搞好学校目标的内化,使各部门及其成员的个体目标与学校目标一致,是值得研究的。要做到这一点,首要根据学校的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目标。目标的要求一定要符合实际,切实可行,若目标的要求过高,给人以高不可攀、无法实现的感觉,就不可能被全体成员认同,就失去了目标的启动、导向作用。若目标要求过低,给人以无需努力、轻而易举的感觉,就失去了目标的激励、聚合的作用。其次要提供各种积极的诱导和榜样,引导学校全体成员认识学校集体目标的正确性、必要性以及与自己的相关性。最后要重视目标的强化工作。就是要根据目标制定出相关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把目标和制度、准则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个体目标与集体目标尽快地结合起来,合二为一。

2.学校教育是通过教师塑造学生的一种社会活动,因而学校管理则是“通过人管理人”的一种反射活动。管理对象的能动性,是教育管理的根本特点之一。充分运用这种能动性,引发师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更好地发挥领导在管理中的指挥、调控作用,是实现科学化管理,提高管理绩效的根本。因此,要提高学校管理效能,就必须贯彻心理参与原则。首先是发挥好各职能部门的管理作用。学校管理者及各职能部门应分工明确,做到有职、有权、有责,各司其职。学校领导不能一手包办,而是尊重他们,帮助他们提高业务的能力和水平。要对他们进行定期考核,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切实做好各自的工作,发挥好他们的作用。其次是发挥好工会、团委等群体组织工作的作用,虚心听取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件的决定必须先听取他们的看法,邀请有关的教师一起参加讨论。发挥好这些群体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因此,学校管理者一定要全心全意地把集体所有制成员当成管理的主人。这样就可以提高每个成员的心理参与的意识,同时也有利于形成一个内聚力强的集体,以保证目标的顺利完成。

3.依据评教系统,进行激励。激励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即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心理激励就是利用人的心理因素来调动其积极性的过程。要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就必须贯彻心理激励。因为它可调动学校所有成员的潜在积极性和创造性,出色地去实现既定的目标。激励方式可以分为两种:

其一,是适当的物质激励。就是把教师的工作质量同奖金挂钩,制定出相应的奖励制度,对工作认真、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物质奖励。而对工作马虎、成绩较差的教师进行适当的处罚,以此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当然,物质激励要有一定的限度,过多反而会起负面作用。

其二,是精神激励。就是把教师的工作质量同评比先进、职务晋升、年度考核等结合起来,把思想品德好、业务水平高、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推荐出来,并加以宣传。应该看到,精神激励所产生的作用比物质激励的大,并且持续的时间也较长。另外,在贯彻心理激励原则时,还必须注意激励的时机、激励的对象、激励的程度,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激励应有的作用。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而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的一代新型大学生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因此,我们在高等教育的建设中必须有新的探索,运用心理学理论拓展新思路、探索新模式和新方法。

【参考文献】

[1]殷智红,管理心理学,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4.

管理学的理论篇6

基本理论试论管理科学理论对现代高校管理的启示

一、我国高校管理工作的现实状况

高校管理队伍是一座联接着高校教学、科研丁作的立交桥,肩负着高校各个工作环节程序化、科学化、人本化运作的重任。我国高校在近几十年的发展进步举世公认,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但是,作为桥梁和纽带的高校管理队伍建设相比于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着许多问题,管理队伍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不能协调发展,管理的滞后成了制约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管工作缺乏创新意识。管理工作沿用传统的经验式管理方法和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式管理模式。在高校整体工作架构中,各级管理人员扮演着”传声筒”的被动脚色,缺乏参与式管理和研究型管理的主体意识。

2.管理工作缺乏足够重视。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和削弱管理队伍的培养,管理工作处于高校的从属地位。特别是院系一级的管理队伍建设,人员素质和工作效率难如人愿,缺乏科学的管理规范和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地位的从属性造成了管理者责任意识、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的缺失。

管理学的理论篇7

一、“经济人”假设是科学管理的前提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企业规模迅速扩大,但由于管理落后、生产混乱、劳资关系紧张,工人“磨洋工”的现象大量存在,企业的效率低下。为了扭转被动的局面,缓和工人和雇主的对立情绪,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生产率,人们不得不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寻求一种比较合理的方法解决劳资纠纷。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起源于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他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写到:“我们每天所需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我们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亚当·斯密将利己主义看成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人们正是怀着这种自利的动机去从事经济活动的,每个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欲望而与他人发生交易行为。他在另一本着作《国富论》中说:“对劳动力的慷慨报酬……或普通人的勤劳程度提高了。劳动工资是鼓励勤勉的因素……在工资高的地方,我们会自然而然地发现:那里的工人比低工资的地方更积极,更勤劳,也更迅捷。”亚当·斯密认为,金钱可以激发人们发挥最大的能力,是刺激人们工作的最大诱因。

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正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之上的。这种人性假设认为,人们工作的动机在于经济诱因。多数人天生是自私、懒惰、好逸恶劳的,他们尽可能逃避工作,只有金钱和地位才能激励他们工作;多数人没有雄心大志,是被动的,喜欢听命于他人,而心甘情愿受他人的指导;多数人以自我为中心,对组织的需要漠不关心,只有用强制、惩罚的办法,才能使他们为达到组织的目标而工作。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的科学管理理论,曾风行于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的欧美企业管理界,改变了当时放任自流的管理状态,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科学管理体制的建立。

二、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泰罗重点研究在工厂管理中如何提高效率,提出了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他认为,必须把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系统地运用于管理实践,科学地挑选和培训工人,科学地研究工人的生产过程和工作环境,并据此制定出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合理的日工作量,采用差别计件工资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实行管理的“例外原则”。而要成功地实施科学管理,劳资双方必须进行一次伟大的“精神革命”,就是树立一种劳资双方互惠互益、利益一致的态度和观念,以友好合作代替对立斗争,这种劳资双方理念的转变是泰罗提出科学管理原理的基本前提。

泰罗提出“双赢思想”,他指出管理的主要目的应该是:确保每一个雇员和雇主最大限度的富裕。这种最大限度的富裕不仅意味着公司和企业主获得最大的利润,还意味着对每一个雇员而言,他所获得的工资超出本阶层的一般收入水平。这让雇主和雇员都认识到,他们的基本利益不是必然的彼此对立,而是统一的、一致的。管理者最重要的目的应该是培训和发掘企业中每一个工人的才干,使每个人尽他天赋之所能,干出最高效的工作——以最快的速度达到最高的效率。这种劳资双方思想上的转变将改变整个企业和工人的面貌,而长期困扰企业的工人“磨洋工”现象也将得到解决。科学管理理论采取的是“胡萝卜加大棒”政策,雇主应当以满足雇员物质和经济方面的需求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同时给消极怠工者以严厉惩罚。

三、泰罗理论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一门科学、一个理论的产生和形成都会受到所处时空环境的影响,我们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丰富它。泰罗在克利夫兰广告俱乐部的一次讲话中说:“科学管理的每一步都是一种发展,而不是一种理论。在各种情况下,实践都在理论之先……在科学管理中不存在着什麽固定不变的东西。”当我们回头重新审视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时,发现它对于现代企业管理仍具有启示作用。

(一)强调科学用人

泰罗不是一味依赖制度来实施管理,“经济人”假设蕴含着科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泰罗意识到提高生产率不光要依靠技术,更应该充分发挥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他认为雇主应该学会科学地用人,做到人尽其才。管理者就是要“按照每个人的能力和体力,给以最适合的工作”。对于现代企业管理来说,管理者要善于发现每个员工的潜能,帮助和指导他们,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机会;要掌握、依据每个员工的性格和特点,为每个人制订职业规划,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聪明才智。

(二)强调劳资双方的沟通和交流

泰罗认为良好的劳资关系比任何制度都重要得多,“一种管理制度不论怎样好,都不应硬性采用。雇主与工人之间必须保持良好的个人关系”。他唿吁工人和雇主要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为此,他要求管理者应多找工人谈心,鼓励他们说出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营造和谐的氛围是现代企业管理应该不断追求的目标,和谐可以推动企业的发展。对于现代企业来说,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交流尤为必要。只有通过交流,才能使双方真诚合作,共同创造更多的利润。没有足够的交流,不仅不利于企业人员之间的合作,而且会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的运转和效率。因此,现代企业必须为沟通和交流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注重员工需要的满足

管理学的理论篇8

关键词:模糊管理;中小学课程管理;模糊型课程管理

abstract:Fuzzymanagementdoesnotmeannon-managementorconfusedmanagement,butaculturalmana-gementbytheintegrationofscienceandhumanismandbytheblendingofreasonandunreason.Fuzzinesshasbecomeanimportantobjecttobedealtwithinthemoderncurriculummeanagementinprimaryandsecondaryschools.itisnecessarytoimplementFuzzy-styleCurriculummanagement.thekeypointtoimplementitliesinthefactthattheadministratorstrytheirbesttoexertlessrigidcontrolandspecificinstructionsandcreateanadministrativespaceofequality,researchandopenness.

Keywords:fuzzymanagement;curriculummanagementinprimaryandsecondaryschools;Fuzzy-stylemanagement

时下,模糊管理已应确定型管理不足之运,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现代管理发展的基本路线之一。然而,关于模糊管理理论在课程管理方面有何借鉴与应用,却尚未引起学界和中小学管理界的应有关注。中小学课程管理研究是一个尚待拓展的领域。笔者认为,借助模糊管理的研究成果加强并推进课程管理的理论研究,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仅以解决当前学校课程管理中存在的诸如管理体系封闭化、管理过程程式化、管理主体物化以及管理手段老化等突出问题为例,就要求我们管理者在深入研究当今课程管理新情况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将包括模糊管理理论在内的各种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与传统管理中的合理因素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创建一种充分体现现代学校课程管理的整合性、开放性、研究性和高效性的课程管理运行新机制,使上述诸问题迎刃而解。本文基于模糊管理视阈,尝试为创建该机制作初步探讨,以期为完善中小学课程管理提供参考性依据。

一、模糊管理:探源与涵义

模糊管理可谓自古就有,肇始于道家文化的“无为而治”思想就是明证。当然,人们现在所说的模糊管理,一般是指20世纪中期以来形成的,有坚实的方法论、人性和文化等方面基础的(现代)模糊管理。知晓其理论产生的根源,有助于把握模糊管理的思想精髓,体悟其深刻的涵义。

(一)模糊管理的理论探源

1.模糊学──模糊管理的方法论基础

19世纪以来,随着天文、物理、化学等“精密科学”学科群的相继形成,精确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并被广泛使用,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在精确方法、机械决定论横行的20世纪(尤其在60年代后),人们发现,整个世界不是那么有章可循,都可做到精确化和数字化的。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日益感到不那么胸中有“数”、得心应手了,精确方法日渐受到挑战。正如模糊学的创立者札德所指出的:随着系统复杂性的增加,我们作出关于系统行为的精确而有意义的陈述的能力将降低,越过一定的阈值,精确性和有意义(或适用)几乎成为相互排斥的特性。于是,模糊性和模糊方法逐渐受到重视,系统科学的模糊思维在现代管理中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这就为模糊管理提供了科学方法论基础。

2.全面自由发展人──模糊管理的人性基础

人既是管理活动的主体,又是管理活动的客体。因此,任何管理思想的提出都离不开对人类本质的认识。东西方管理思想史中对人性的假设,都因其片面性而不被人们所推崇。笔者认为,只有“全面自由发展人”的假设才能够在管理中充分地尊重人的价值,做到顺应人性,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全面自由发展人”是理性与非理性高度统一的“全面人”,“非理性诸因素相互作用以及人的理性与非理性关系随机涨落,决定了对人的管理不可能完全规范化、清晰化,而只能是有限的规范、不十分清楚的界限以及人文和人伦的方法”。[1]模糊管理最主要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它既把人当做手段,又把人当做目的,实现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从而促进人的不断完善和管理效能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全面自由发展人”假设正是模糊管理的人性基础。

3.中西文化的融合──模糊管理的文化基础

现代模糊管理中的模糊无疑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模糊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是一种求善的文化,倡导“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和之以乐”。对道德修养和道德示范的倍加推崇,造成中国古代社会管理讲人情、重人伦,由此带来了管理中的诸多非确定性因素。中国传统文化中占重要地位的道家和墨家,分别提出“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和“尚贤”“尚德”,更是以提倡“模糊”而著称。中国传统文化“重整体、重和谐、重关系和重直觉”的总体特征,往往造成管理合人情而不合法理。而以游牧文化为基点的西方文化则强调管理理性化,注重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重技术和数量分析,追求管理中制度化、法制化和准确性,是一种求真的管理文化,但在管理中却难以做到以善感人,以圣洁人,往往造成管理合法理而不合人情。中西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促进了这两种不同的管理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的整合与互补。模糊管理正是这种整合与互补的产物。

(二)模糊管理的涵义与特征

一提及模糊管理,不少人就习惯与糊涂、无序、不作为、经验管理等字眼相联系,这说明人们对模糊管理尚缺乏应有的认识。何谓“模糊管理”?宏观抽象而论,它是在综合利用现代科技和管理先进成果的基础上,以系统理论尤其是模糊理论为指导,吸纳人本管理、古代朴素管理中有价值的方式方法和理念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独特的管理方式。它是超越简单的精确化的科学管理,是向系统整合的人本管理复归。微观具体而言,它指在管理中,在掌握管理对象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的前提下,透析不确定或原本清晰的事物的模糊性所在,抓住事物矛盾的“融合点”,用考核等常用手段引导管理对象的行为,以实现对某一目标值的软控制。由上可见,模糊管理不是不管理,不是单纯的经验管理,更不是糊涂管理,而是科学与人文统一、理性和非理性交融的文化管理,是一种最原始、最简单、同时又是最有效的管理方法。凡是一切费力搞不清或搞清了反而效果不佳的问题,都可施以模糊管理。

模糊管理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具有深层次的内涵特征。

1.整合性。即模糊管理是通过系统整合实现管理目标的。管理对象方面,根据目标需要将他们分别组合,使他们取长补短,构成有利于目标实现的群体;管理方式方面,既对过去各类管理方式进行系统整合,又与当今时代特点紧密结合;管理过程方面,注重管理活动与管理对象之间的磨合,不断运用相应的具体管理方法对之加以管理。

2.过程性。即面对管理中的全面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等问题,不追求理性化的精确,而是更多依靠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迸发的“灵性”“悟性”和“直觉”等非内隐知识来应对。管理者的“直觉”和“悟性”是在管理主体间多边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目的是使过程中的管理活动更符合客观的实际情况而日趋完善。

3.开放性。即对各种活动尤其是复杂的创造性的活动进行松散管理。模糊管理不强调过分细致的分工和对工作程序的强制规定,而是围绕提高工作绩效,从宏观的、原则性的角度出发,粗略地提及一般性的要求。它强调一种内外部环境的互动,强调利用工作环境中的一切有利条件,允许人们自主变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其在更大的空间里,以更大的自由度积极地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当然,开放并不意味着它拒绝等级、常规和控制,也不意味着放弃明确的指挥系统的构建。

4.和谐性。模糊管理是一种特殊的“人本管理”而非“物本管理”。它强调人的重要性,强调人进行管理和对人的管理,把人的因素提到了根本性的地位。它倡导人际关系的和谐,注重感情融合、心灵相通,力求共同理想、目标和利益三者在认识上的高度统一,而最终达到行动上的默契。

二、模糊型课程管理:一个应然的启示

现代社会是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随着生产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日益呈现多元化、多层次化和复杂化。“社会咳嗽一下,学校就要感冒。”置身于一个极度变异、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小学课程管理实践已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最明显的是──面对诸如课程评估、学校人际关系处理等大量的模糊现象,受二值逻辑思维禁锢的学校课程管理者,在实施科学管理的进程中,愈发感到追求量化的精确性、规范性和整齐性的艰难和困惑。

仅以时下兴盛的目标管理为例,虽然目标管理具有不少优点,比如有助于改进组织结构的职责分工、目标的可度量和分解易带来良好的绩效等,但无论是目标的形成还是目标的实现过程,无论是绩效考核、激励标准,还是职责权限、任务范围,受多种内外条件的限制和影响,都难以做到精确量化,只能模糊区分。就目标体系而言,目标中的定量指标,都具有明显的动态性,仅靠精确管理是难以实现的。对于那些诸如提高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建设良好的课程文化,特别是对于师生评价等定性指标,更需要借助于模糊概念,靠综合、分析、借鉴以及假设等模糊思维来把握。否则,目标体系固有的僵化、短视化和非确定化特点,将大大消减学校目标管理效能。

中小学虽没有高校那么具有复杂性和松散性,但也是个育人的组织,无疑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在多因素影响课程管理系统品质参数的状态下,课程管理目标往往是相互冲突、模糊的,具有很大的或然性,而且在课程决策、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课程管理全过程充斥着大量的模糊现象。可以说,模糊性已成为现代中小学课程管理难以规避、须认真处理的重要对象。

从忽视模糊性的存在,把它作为消极因素对待,力求消除模糊性,到承认模糊性的存在,把它作为积极因素有意识地加以利用,是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的深刻变革。作为21世纪的学校课程管理者,理应转变管理理念,秉持科学的思维和态度,在正视模糊性存在的基础上,学会用多值逻辑思维和模糊方法来把握、处理管理实践中的模糊现象,在实施目标管理进程中,适时、适地进行模糊型课程管理,提高课程管理效能。

何谓“模糊型课程管理”?它指课程管理者以模糊思维和模糊理论为指导,在肯定对象的复杂性、模糊性的基础上,运用模糊理论和模糊数学模型,对课程编选、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课程科研进行分析、决策、评价和调控等管理的一种新的科学型课程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课程管理运行机制,模糊型课程管理在实践上的突出特点是肯定对象的复杂性和模糊性,注重管理的灵活性、开放性和科学性,要求用权变和模糊的思想实施人本管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民主、科学的课程编制管理

课程编制活动在此主要是指对校本课程的设置标准、考试大纲、教材及教辅材料等内容的编制。课程编制管理,简言之,就是对课程编制活动过程的管理。课程编制管理要体现民主化和科学化,方能保证编制质量。然而,时下的中小学课程管理往往更注重对编制结果的评定,而忽略对人员因素和过程因素的审视,已是不争的事实,并因编制过程欠缺民主和由此招致的编制结果欠科学,引来不少责难。现代模糊管理理念强调系统整合,注重管理活动与管理对象之间的磨合,从整体上把握管理过程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作用。创建民主、科学的课程编选管理,意味着涵盖课程决策、课程审议的课程编制过程,“向一切人开放,倾听一切人的声音”,积极创设条件,吸引包括专家、教师、领导、学生及家长在内的多元课程主体参与其中,促进课程编制过程与结果的民主和公平;意味着积极运用一切包括模糊理论在内的科学方法进行课程的编制与选择,提高课程编制工作的技术含量,达到优选劣汰的目的。如对预定教材进行评估选用,运用模糊理论中的定性指标综合决策法就是一种科学的好方法。

(二)柔性、务实的课程实施管理

课程实施是教师对一个预设课程采纳、调适、运用的再创造的动态过程。在各种课程资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影响下,其过程有着明显的不可预见性和不确定性。课程实施管理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做到规范化、程序化和进行即成性管理。传统课程管理过于强调程式控制,过分倚重刚性制度,经常性地进行检查、通报等,既难以切实解决课程实施中的实际问题和具体困难,又容易造成管理主体之间的矛盾和抵触,招致管理主体间性受抑。现代模糊管理人的意识理念以及其开放性,启发我们应尊重课程实施者的工作特点,努力搭建一个柔性、务实的课程实施管理平台──遵循课程实施者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充分考虑到对象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注重课程管理的灵活性和弹性,尽力帮助他们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在选修课管理上,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考虑引入高校的选课制和“弹性学习时制”,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在“学什么”和“如何学”“何时学”的问题上参与选择,教师在改进教学、接受选择中参与竞争;备课管理上,应该实行分层管理,注重实效,防止用单一的备课模式统一要求各科教师;上课管理上要考虑课程设置的复杂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考试管理上应着眼于改进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更好的发展等等。

(三)重过程、重激励的课程评价管理

课程评价是课程管理的重要环节,是管理者评定学校课程综合发展水平和教师课程水平的一种重要方式。学校制定的一揽子课程评估方案中的各项指标体系,无疑成为学校课程建设的目标,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评估只是手段,促建才是目的。然而,时下重评轻建、“评”“建”脱节的现象,在许多学校的课程管理实践上也不鲜见。其主要表现为重视对名目繁多的诸如合格课程、优秀课程、精品课程等评估活动的终极评审,而往往疏于课程建设过程的跟踪与管理。模糊管理整合性、过程性的内在旨趣启示我们,摒弃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必须努力创建课程评价管理的导引、科学机制──重视采用评先奖优的激励措施,重视包括过程性指标在内的多指标考核体系建设,大力强化课程建设的过程管理,充分利用评估指标引领课程建设的方向。同时,笔者认为,课程评价实质是对人的评价。由于人的能力因素本身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和模糊性,且存在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之间的不一致性,因而较宜采用模糊数学评价法保证评价的科学、合理,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的激励、促建功能。

(四)“模糊”的课程科研管理

学校课程发展中的许多问题,需要经过专门研究才能更好地处理。长期以来,课程科研对提高课程建设质量的重要性并未得到应有重视。在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的趋势下,学校管理者必须加强课程研究的组织和管理,将其视为整个学校课程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多数中小学课程科研管理现状是──科研目标缺乏明晰性,科研力量过于分离和松散,科研组织结构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在此情势下,有效的科学的课程科研管理有必要实施“模糊模式”。

中小学课程科研管理“模糊模式”流程图如下所示:

模糊管理的整体意识和开放性理念启发我们,课程科研人员尽可能多方参与,课程科研氛围尽可能宽松、浓厚。因此,课程管理者应千方百计地为科研人员提供科学研究所需要的政策、时间、资金等方面的条件,积极调动全体成员的创造性,对于每位课程实施者都应鼓励他们做一名课程研究者和“反思性实践家”。同时,在整体鼓励的基础上,应尽早发现科研新苗,重点扶持骨干。值得一提的是,管理者应深刻理解和充分尊重学术自身的发展逻辑,不宜在课程科研管理推行量化管理的学术泰勒制,引入“二桃杀三士”的竞争机制。同时,笔者认为,有必要在规模较大的学校设立一个隶属于教务处的课程科研科,做些舆论宣传、典型引路等组织、协调工作,有利于“教学工作科研化,科研工作教学化”。

三、结语

概言之,实施模糊型课程管理的关键,在于管理者“无为而治”,尽可能避免采取单一的硬性控制,而宜多借助于逐级管理层次的作用,把工作重心转到“方向引导、创设条件、具体帮助”轨道上来,以形成一个平等、研究和相对开放的管理空间,从而在分析混乱的形势的同时把握对象,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管理。尚需指出的两点是:其一,在课程管理实践中,没有纯粹的精确管理或纯粹的模糊管理。事实上,人们总是在追求精确、规范化的确定型管理的同时,也一直有意无意地应用着模糊管理。未来课程管理发展的总趋势是综合,其管理思想、管理方式趋向于相互渗透、激荡以至融合。“精确管理是基础,是依据,模糊管理是创新,是升华”。[2]在现代管理多元化和课程系统复杂化的今天,我们更应重视管理的模糊性,并力求把模糊管理与精确管理科学完美地结合起来。其二,本文提出模糊型课程管理这一新的设想,毋庸置疑,有其自身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还不应视为一种规范化的理论,但即使把它看成是分析性的或描述性的方法,它对当前的学校课程管理理论和实践还是很有意义的,起码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课程管理实际中另一个重要的领域──复杂的、模糊的管理实际。

参考文献

[1]冷桥勋,吴宁.模糊管理的哲学探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管理学的理论篇9

关键词:双因素理论护理管理临床应用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461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274-01

保健因素是指造成员工不满的因素。保健因素不能得到满足,则易使员工产生不满情绪、消极怠工,甚至引起罢工等对抗行为;但在保健因素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以后,无论再如何进行改善的努力往往也很难使员工感到满意,因此也就难以再由此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所以就保健因素来说:“不满意”的对立面应该是“没有满意”。我们应在临床护理管理中运用双因索理论"对护理人员进行引导教育,强化工作意识,激发工作热情。

应用"保健因素力创临床护理管理工作起步迟,起点低,护理群体上进意识欠缺,科研素质较差的问题。作为临床护理管理者,如何在迟,低,缺,差的基础上,使临床护理管理工作走出低谷,跟上现代医学的发展进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我们应对临床护理人员现状,做系统的评价分析。并采取以下措施:①建立固定的临床程序化管理,成立临床护理管理领导小组,形成护理管理智囊中心,并以点带面,形成“星火燎原的趋势,对护理管理的计划,论证,实施,完成奖励程序等均有固定的管理程序。同时,对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与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给予保护,扶持,提供帮助。如我院手术室与门诊护士联合研制的多功能药品开封器,"半自动联合血沉架项目,由于缺少经费,推广使用受到限制,护理部主任在积极为其筹措经费的同时,亲自到其它医院帮助推广,以表率作用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热情。②进行智力投资,大力培养人才,卡内基说过人才的投资是一本万利的投资,我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讲,人才便是成果。众所周知,目前护理队伍的学历结构以经过中专教育的实用型人才为主,而护士中专毕业后接受再教育的机会几乎没有,知识更新速度缓慢,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护理管理的开展,我们应在采取多层次,多渠道的方法选送护理骨干到各大城市知名医院进行深造和短期脱产培训的同时,还应举办院内护理管理系列讲座,聘请有关人员授课,形成良好的学术氖围。③快速传递信息,拓展群体思维,信息不灵,情报意识欠缺,局限了护理人员的思维活动,许多护士感到工作无作为。实质上,护理工作中可供发挥的范围十分广泛,护士由于熟悉护理工作中的每一环节,搞护理管理可谓得天独厚。因此,我们可以将所得信息以多种渠道尽快传递到护士当中,每派出学习或参加会议的人回院后及时向大家汇报,并为各护理单元订阅中华护理,实用护理等杂志,要求护士长定期组织护士学习,使广大护理人员在知识的原野上驰骋,从信息中获取灵感.开拓思维做护理工作中的有心人。

激励因素是指能造成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激励因素的改善而使员工感到满意的结果,能够极大地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但激励因素即使管理层不给予其满意满足,往往也不会因此使员工感到不满意,所以就激励因素来说:“满意”的对立面应该是“没有不满意”。澈励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的行为起着控制和加强的作用,推动人们向着即是个人需要又是组织需要的目标前进。

实施激励因素,护士工作中有一部分护理人员属于知识阶层,他们有着极强的精神需求,美国心学家梅奥曾指出: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提高人的士气,就能够改变人的工怍态度,进而提高人的工作效率和质量:①正确掌握激励原则,以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在精神激励的引导下,正确发挥物质激励的作用,对科技进步奖的科室及个人给予表彰并依分数立功,对论文被刊录的作者依杂志及会议等级给予不同奖励,护理部以科研通报的形式,将各科室护理管理的进展情况与论文刊录情况不定期的与全体人员见面,并在一年一度的护理年会上张榜公布,即满足了有成绩者自我实现的愿望,也刺激其它人产生一种表现欲望和对成功的强烈要求。②双向激励,把握奖惩措施,对完成论文并刊用者给予个人奖励科室加分,有科研成果奖的护理单元给护理群体加高分反之则依章扣分,使负强化达到一定的效应,同时,设立院内临床护理管理成果奖,每年评审一次,用来奖院内较高水平的护理管理成果及小革新,小改革等,刊用论文及成果均与科室达标,立功受奖,晋级晋职挂勾。这样,运用心理学的激励过程,应用刺激因索,机体因索和反应因索的理论开展工作,通过刺激因索引起机体变化,从而引起积极的行为反应。③目标激勋,硬指标代替软指标,要求护师以上人员及高护毕业生每年必须完成1~2篇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护理护理论文,科室每年必须有1~2项护理管理科研项目,使护理群体产生一种心理压力,被动的调动了护士的内在潜力,也为目标管理的手段之一,双因素理论用于护理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护理质量,而护理事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则是护理管理开展的局限性与档次低,双因素理论的应用,定会在护理群体中形成一种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笔耕不缀的良好气氛,使我院护理管理工作在较短时间内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双因素理论的应用强化了护理管理的意识,提高了护理管理的素质,焕发了护理的热情,破除了多年来认为护理管理神秘,高不可擎的概念,会让护理人员觉得从事护理管理的过程,也是自尊和被人尊重的过程,通过搞护理管理,对护理人员心理亦是一种摆脱世俗偏见,提高自身地位的调适与平衡,使大家认识到护理知识和护理工作的价值所在,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要,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护理管理工作缺乏高层次的成果,但在这支队伍的底层却蕴藏着,涌动着不可低估的创造力,我们应继续因势利导,使护理管理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管理学的理论篇10

摘要:管理学理论目前已经形成符合当前管理工作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知识结构框架,解决了理论的普适性问题。目前管理学理论中存在着诸多分歧和争论,这是管理学领域特有的现象,体现了学科的特点以及规律。这一特有现象和问题在未来仍需要漫长的时间去解决。

关键词:管理学科学理论普适性

一、困扰管理学理论界的问题

纵观管理学科的发展过程,其科学性、实践性、艺术性长期以来一直备受争议。受美国管理学家争论和学科发展的影响,加之对中国管理学本身思想框架的理论研究,加剧了中国管理学界的争论之声。争论变得愈发复杂。近几年,在《管理学报》发起的“中国?管理?实践”论坛和“管理学在中国”学术研讨会,就相关管理学理论展开探讨研究,进而对中国管理学理论研究历程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纵观我国管理学理论发展历程,在管理学中是否存在基础研究、是否存在中国管理学、管理学者是否能够在探究理论的过程中脱离实践等问题,时常困扰着管理学界。

二、管理学理论的科学性探究过程

在管理学理论发展的过程中,关于科学与学科的科学性探究等问题的探讨有很多。笔者认为,只有在众多有关于管理学的理论当中,找到其根本的科学性,才是管理学研究的真正目的及意义。只有找到其科学性,才能发挥科学的指导作用,进而完善一门学科。

学术界将从学科、专业、基础理论三方面对管理学理论展开研究。根据管理学理论常识、规律以及管理学的自身特点探究其理论的科学性。并将其在组织管理活动或工作特点上的体现加以总结和概括最终形成理论。人们通常称之为“狭义管理学”。在这一领域当中,管理学理论被应用在对组织的研究上。具体包括:研究组织如何建立、如何发展壮大等。在管理学理论体系中,人是最基本的元素,因此在管理学理论中,主要研究人、组织和组织中的人。

法约尔是推动人类管理活动走向科学管理时代的代表性人物,其对理论的实践得到人们的认同,也因此被称为“实践者”,即将管理学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岗位中的理论家。由此可见,实践对管理学理论的科学性证实,尤为重要。

三、管理学理论科学性的研究方法

1.发挥其他学科的辅助作用

由于管理学理论的研究重点在人、组织以及组织中的人。管理学家希望通过对人的研究实现组织健康,发展稳定。因而出现很多学者,尤其是相关学科的学者,将其研究工作的重点放在人和组织上。这种做法不仅使得学者在对问题的分析上多视角化,而且也使管理理论界出现“丛林现象”,即管理理论的复杂化;甚至使管理学者对管理学理论是否还存在更为基础的理论产生疑问和怀疑。

《组织理论:理性、自然与开放系统的视角》一书中提到:“现实中的组织、规模和形式千差万别。”“从一开始,组织研究就具有跨学科的特点。”书中提到,在组织中存在着差异,依据研究者不同的兴趣爱好、专业课程、以及从事职业的不同,将组织划分为多个层面,进而产生研究时的多种视角。例如,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的专家研究的对象不同,即使在面对同一研究对象时,也会从不同角度出发。因此,想要对管理学理论的科学性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借助其他学科的力量,发挥其辅助作用。从多个角度入手对其理论的科学性实施研究,其结果必然更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2.模仿自然科学的研究方式

科学研究的基本特征体现在其客观性、规范性、实证性与概况性上。人类社会之所以取得很大进步,与科学研究息息相关。管理学家在研究管理学理论的科学性时,曾试图采取模仿自然科学的研究方式,但其可行性一直遭到质疑。实际上,在管理学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其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人和组织,与自然科学不在同一范畴。因此将模仿自然科学的研究方式应用到对管理学理论的研究当中去的说法行不通。

四、寻找管理学理论科学性的基本结论

第一,由于管理学理论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人和组织,研究组织的运行过程、方式以及组织中人的思维、行为以及对环境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因此管理学被称为最具有特殊性和动态性的学科,需要我们在对其理论科学性的探究中,对具体的理论以及管理职能特点有清楚的认识。第二,可以对管理中涉及到的人和组织从多个学科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帮助人们全面系统地了解组织,推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通过对管理学理论科学性的探究可以发现,在管理学理论体系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和争议,这些问题和争议大都与学科属性与构建方法密切相关。想要从根本上提高管理学理论的科学性,就要严格区分管理与其他职能的本质区别,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对管理学理论进行研究与创新,以提高其理论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谭力文.寻找管理学理论的科学性[J].管理学报,2014,2(3):190-197

[2]柴政.管理学实证方法的语义分析模型[D].武汉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