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本科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3:26:11

法学本科教育篇1

摘要:我国法学本科教育中存在着法律信仰教育缺失、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以及与法律资格考试的关系失衡这三大突出问题。主管部门应在必修课设置中增加法律信仰教育的相关课程;应从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和完善课程体系入手解决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问题。应摆正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明确本科应以学术教育为基础、以职业教育为导向,并以此为原则调整业已失衡的法学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法学教育;法律信仰;学术教育;职业教育

上世纪90年代末,在高校扩招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法学高等教育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法学院系的数量与招生规模都较以往不可同日而语。然而,在这种由数量增长带来的繁荣表象背后,法学教育也出现了一些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问题。

一、法律信仰教育缺失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将形同虚设。”所谓法律信仰,是指基于法律职业或专业而对“法”所秉持的一种坚定的信念、意志或理想。作为法律的实践者和传播者,法律职业人信仰的培育尤为重要,而法学本科生作为未来的法律职业人,正处在法律信仰逐步确立的关键时期,只有具备了坚定的信仰,才能将这种信念转化为如饥似渴学习法学知识与技能的动力,才能在日后成为法律职业人时唯法律至上,始终秉持公平正义的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说,重视法律信仰的教育,其重要性要远甚于法学知识和技能的单纯传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与学生保持着密切接触,通过交流发现,目前的法科学生普遍缺少法律信仰,很多人只是将法学专业视为未来进入司法机关或其他政府部门以谋得稳定工作的“敲门砖”,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不少学生的关注点局限在了成绩、排名和奖学金这些与现实利益紧密相关的东西上。不可否认,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所带来的浮躁、拜金等问题给包括法科学生在内的年轻人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致使法律工具主义、实用主义的思想比较盛行,但我们也必须承认,法律信仰教育的缺失也是导致当下信仰危机的重要原因。一方面,主管部门没有对法律信仰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

尽管在教育部的相关报告中提到,法学本科毕业生首先应当具有尚法精神和正义观念以及刚正不阿的人品,但在其划定的16门核心课程中并没有法律信仰教育的相关课程。在课时普遍紧张的情况下,很多高校法学专业都将课程设置集中在了理论知识方面,法学教育难免沦为没有灵魂的纯技术教育。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很少关注法律信仰教育问题。在现行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下,许多人在教学上所花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少,更多的时间被用来做研究,以满足单位在职称评定方面提出的愈来愈高的科研要求。在这种教学观念与模式影响下,我们培养出了大量缺少信仰支撑的“法律工匠”。面对法科学生的法律信仰危机,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醒,并积极设法改善这种状况。首先,建议教育部在法学专业核心课程增设法律信仰教育的相关课程,如“法律职业伦理”;授课方式应以学生易于接受为原则,尽可能多样化,如经典文献导读、法律影视赏析、案例分析、庭审观摩、实务人员讲座等。其次,全体教师应当统一思想,提高对法治信仰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并且要充分意识到,法治信仰教育应贯穿于整个本科教育阶段,“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因此,每一位任课教师都要在课堂内外对学生进行法律信仰方面的点滴渗透。

二、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这句话提醒我们,法学教育必须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空谈理论只能搭建没有任何意义的空中楼阁。但目前法科教育的确存在着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这也是法科学生感触最深、反应最强烈的一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在教学模式上基本沿袭了大陆法系国家的做法,即以概念为基本元素和切入点,对相关的法律规则和制度加以阐释,从概念到规则和制度构成了一个逻辑自洽的体系,由此决定了课堂教学以高度抽象的理论知识为主,对实践经验和职业技能的关注不够。另一方面,在现行的人事制度影响下,许多教师由校园到校园的经历导致其本身非常缺乏实践经验,教授课程时当然很容易陷入纯理论教学的泥潭。解决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问题,其措施无外乎两大方面,一是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首先,积极鼓励高校教师走出校园,以去法院检察院挂职或担任仲裁员等方式参与实务工作,但笔者不赞同教师做兼职律师,因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兼职律师工作往往会使本职教学受到不利影响,个别教师甚至会将兼职当正职,给正常的教学科研造成冲击。其次,要将实务部门经验丰富的同志引进校园担任实践导师,采取专题讲座、课程讲授等方式,使学生有密切接触实务的机会,从中汲取必要的营养。卓越法律人才计划推出了高校与实务部门人员互聘的“双千计划”,但在实践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最突出的是多数高校和实务部门内部对于派出人员的考核、晋升、收入分配以及派入人员的职责、评价等问题没有出台具体的配套制度,以至于严重影响到了大家参与的积极性;此外,计划规定的互聘人员数量也较少,难以满足实际需要。本文认为,高校与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制度应当在主管部门指导下常态化、普遍化,参与单位要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以作为制度推行的有力保障。另一方面,我们要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强化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目前已有不少高校在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上做出了一些努力,如在教学中广泛应用案例教学法,引入模拟法庭和诊所式法律教育课程等,不过从实践应用中来看仍有值得完善之处。第一,案例教学法的运用须重视案例的选取、讨论的组织引导和点评总结三大环节。选取的案例应当具有代表性、启发性,能够体现理论教学的主要知识点,讨论前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分组,在讨论中要随时把握方向,使讨论集中于焦点问题展开,讨论结束后教师还要进行点评总结,尤其要点明案例与理论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第二,模拟法庭宜作为选修课开设,以相应的学分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应选取真实的典型案例,要向学生提供全部的案卷材料,并指导他们学习如何从复杂的案情中提取关键事实和证据;应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角色分工,课前督促学生熟悉相关程序要求,完成诉讼文书写作;模拟时教师要从旁指导,并在演练结束后针对每个参与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第三,诊所式法律教育应制定完整的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鼓励不同研究领域的多位教师进行合作教学,还可聘请实务部门人士进行授课;建立与课堂教学同步的实践平台,尽力保证所有参与诊所课程的学生都有实践机会,并建立科学的评估制度;按照社会需求、教师专长和案件来源等因素逐步确立法律诊所的主题,如刑事、民事、劳动、社区法律诊所等,对学生进行更细致化、专业化的指导;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以确保法律诊所的有序运转;法律诊所的经费来源提倡多元化,但应以本校的支持与投入为主。

三、与法律资格考试的关系失衡

2008年6月,国家司法考试放宽报名对象范围,允许大三学生报名参加考试。自此,司法考试作为最为重要和基础的法律资格考试,迅速在法学本科教育中刻下深深的烙印,而法学教育与法律资格考试的关系也逐渐失衡。司法考试对法学教育形成的强烈冲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于司法考试的过度关注。一些学生上课时可以不带教材,考试辅导用书却成了不离身的“红宝典”,有时甚至以辅导用书来质疑教师的授课;对于占司法考试内容比重较大的课程,学生较重视,且迫切希望教师授课内容向司法考试倾斜,一些边缘科目则容易被冷落;许多学生会报考各类辅导班,一旦辅导班开课,大学课堂的出勤率即一落千丈。不过,学生报考司法考试的热情虽高,但毕业后愿意从事律师或司法实务工作的学生却并不多,这体现出他们在报考时的盲从心理。二是高校自身也存在过分看重司法考试的倾向,一些法律院校甚至将司考通过率已是关系到其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在这种情况下,删减公共课程而局限于司考科目授课甚至将课堂作为演练司考的场所就会逐渐成为许多法律院校的实际做法。一些法学名校的教师每年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参与司法考试培训,成为所谓的“司考名师”,他们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也因司法考试辅导的名气而呈现人气很旺的现象(选他们课的学生人数众多),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皆明显受到司法考试的影响。

本文认为,解决法学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关系失衡的问题,关键是要摆正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关系。法学本科教育归根结底应是以职业教育为导向的学术教育。原因在于:我国法学本科是第一学位教育,其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掌握必要的解决实务问题的方法和技能,以满足未来从业需要;同时,良好的学术教育也是职业教育顺利开展的前提,理论指导实践,虽然学术教育不能唯就业至上,但成功的学术教育应当是受到市场欢迎的。当然,学术教育必须以职业教育为导向,根据职业教育的需求对教学内容和方法做出必要的调整,否则学术教育将失去科学的“指挥棒”,难免沦为填鸭式的理论灌输。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的意见》,根据意见要求,今后全日制普通高校法学本科在读学生将不能报考职业资格考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本科学术教育基本目标的回归,法学教育应当以此为契机,对它与职业资格考试之间业已失衡的关系做出适时调整。

参考文献:

[1][美]伯尔曼.梁治平,译.法律与宗教[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研究报告—中国法学教育的改革与未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陈宜.试论法律职业伦理教育[J].中国司法,2005(4):80.

[4][美]霍姆斯.冉昊,姚中秋,译.普通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5]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法律诊所课程基本规范(指南)[eB/oL].

[6]谭世贵.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改革与协调[J].法治论坛,2008(2):19.

法学本科教育篇2

【关键词】成人教育法学本科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一、成人教育法学本科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育观念陈旧,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

成人教育在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暴露出个别学校在社会效益上的重视不足。他们只注重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的多少,却忽视教学质量的提高;片面强调了成人教育中的“函授”、“业余”、“夜大”等特点,而忽视了终身教育的“教育”理念,在设置师资力量、安排教学课程等方面大打折扣;而成教学生本身工学矛盾的存在又使得学生的自学环节必然缺失,两相结合必然使得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

2.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模式缺乏

在部分学校的成人教育中,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仍然沿用老一套的教学手段,未能采取先进的、多种类型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目前的成人教育法学本科教并没有充分认识到现行教学模式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障碍,往往沿用单一化的教学模式,或者照搬普通高等教育法学本科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3.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选用不恰当

在课程设置上,成人教育法学本科课程也没有考虑到成人教育的特点,照搬普通高等教育法学本科教学的课程设置,使课程设置与成人教育学生的期望相差甚远。在选用教材的时候,没有经过慎重考查,教材“过时”,无法很好的开展教学,不能及时吸收最先进的理念,不能最大程度的满足成人教育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教学改革的途径探讨

1.转换观念,明确定位,严把教学质量关

充分认识成人教育法学本科教学存在的问题,建立有别于普通高等法学本科教育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明确定位成教法学本科教育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素质,保证和加大物质资源的投入,包括经费投入、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手段、设备等等。

正如美国教育学家达肯沃尔德・梅里安在《成人教育》中指出的那样:“成人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教材为中心。”由此我们应改变“成人本科教育就是高等学历教育速成班的看法”,应该看到,成人教育法学本科教学新的发展趋势根据成人高等教育及成人学习的特点,选购好既不影响学科专业课程的规格档次和水平、又适合于成人学习特点的正规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教学内容上要注重实用,教学方法上灵活多样,让接受成人法学本科教育后的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即可。

2.借鉴普通高等教育先进模式,促进成教法学本科教学水平的提高

(1)诊所式教学模式的试行

法学界大多数学者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法学教育必须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换言之,新时期的法学教育,从根本上讲就是法学素质教育,法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法律人才。这种观念放在成人法学本科教学中亦适用。

2000年以来,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法学教育改革中,引进了美国的诊所式法律教育(Clinicallegaleducation),并结合中国国情加以改造,以创立法学教育的新方法,促使法律诊所教育本土化,在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学校试行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所谓的诊所式法律教育是一种从案例教学法发展而来并借鉴医学院临床教学方法的一种全新法教育模式。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首先在美国各法学院兴起。诊所式法律教育,一方面,吸取了案例教学法的精髓,即经验式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又在形式上借鉴了医学领域的临床教学模式,强调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实际的法律运用过程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法律实践能力,从而加深对法学理论和法律制度的理解。在成人教育法学本科教学中推广“诊所式教学”,虽然存在成人教育学生有工学矛盾等问题,但是经过改良后的诊所式教学,在成人教育法学本科教学中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充分运用

目前,在普通高等教育法学本科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运用已经越来越普遍,而在成人教育中则相对教薄弱。囿于成人教育短暂的面授教学时间,更多的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赶教学进度,只能够加快理论知识的泛泛讲解,“演讲”式的教和廖廖几行板书的效果远远不及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充分使用。

在成人教育法学本科教学中,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目标中几乎各占一半的比重,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优点可以很好的满足教学的多种需要。作为一种媒体技术,它所承载传输的信息是丰富的,形式是多样的,覆盖了教学系统的各种要素,具有全面性、形象性和使用的方便性,能提供最新的信息和各种便捷的服务,它提供了各个部门、环节和各种要素信息之间联系的信息通道,具有多向性和交互性。因此,在法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应用多媒体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充分、形象地模拟教学环境,组织学生采用多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以最经济、最直接的方式达成学习目标。如通过网络,将校园课堂和法院审判庭联接起来,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案例教学;通过网络,学生可以收集相关法学资料并参加讨论,实现互动开放式教学。

三、进行改革的可行性

虽然,普通高等教育法学本科教育仍然是我国法律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但是,在目前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自我增值及终身学习,参加成人法学本科教育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期望进行法学本科再教育的群体来说,办学机构的办学能力、教学质量、社会效益等是其选择的首要条件。办学机构只有适应教育潮流的发展,认真思考法学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变滞后的教学培养模式,不断提升办学能力,办学才能长盛不衰。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大部分成人教育都依托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资源,完全具备进行教学改革的软、硬条件。

当前,参加成人法学本科教育的学生怀着新的求学理念,选择学校时候更看重的是教学质量的情境下,加快法学本科生教育教学模式,摈弃成人教育法学本科教学中存在的低水平,泡沫化,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与法律职业脱节等弊端是非常必要的。培养实用创新型的法律专业人才,使经过成人教育法学本科学习的学生具有“法律人”应有的法律职业道德素养、法律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办学机构增强办学竞争力的最好手段。成人教育学生的培养质量标志着一个办学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探索和创新法学本科教学模式,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办学机构的竞争力,为社会提供优质法律教育产品,从而进一步提高办学机构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曾宪义,张文显.中国法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4.

[2]王健.中国近代的法律教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136.

[3]杜兰英,朱昶.成人教育教学方式与方法体系的改革.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2).

法学本科教育篇3

关键词卓越法律人才法学本科教育法治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z.2016.01.014

ResearchonthepurposeofUndergraduateeducationinLawSchool

XieLina

(Guangxi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Lawschool,nanning,Guangxi530003)

abstracttherapiddevelopmentofChineseeconomyandtheincreasingcomplexityofeconomicphenomenaputforwardtonewrequestforundergraduateeducationinlawschool.whatroledoesundergraduateeducationinlawschoolplayasthebasiceducation?thispaperattemptstoexplorethevalueofundergraduateeducationinlawschoolandthewaytorealizethesevalues.

Keywordsexcellentlegaltalents;undergraduateeducationinlawschool;thespiritofruleoflaw

1法学本科教育的目的

随着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和对法治问题的关注,法律行业的发展状况、社会责任、自我约束与外在监督日益成为人们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话题。尤其是“李庄案”、“彭宇案”、“案”等类似案件不断发生,引起社会舆论广泛关注,并已经深刻影响到普通公民的道德和价值判断和对公权力的信任度,尤其是对执法和司法等法律从业人员本身的职业道德、专业能力的拷问,这些问题的背后蕴藏着社会意识、公众信仰、价值取向等更深层次的命题。当公众逐渐把视野集中到对律师行业、法官检察官行业及政府公权力进行关注的时候,作为法律教育从业者,在深层次上也不得不对在未来司法改革方向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法学教育模式进行思考与反省。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迅速发展和逐步完善,社会对法律专门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同时这也对高校培养高层次法学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法学类专业对人才素质、学历需求较高,他们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还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和跨学科的行业知识。2011年,教育部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出“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这种定位揭示了目前高等法学教育在法治理念、培养方式、实践能力等方面存在的诸多短板。为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各高校法学院和法学教师都积极探索具有自己特色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

为实现这些培养目标,各高校法学院逐渐开始探索分类培养模式,积极寻求“高校-实务部门联合培养”、“国内-海外合作培养”;各种法律诊所、案例教学、模拟法庭、校外法学实践教学基地等备受各高校的法学院重视。在这轰轰烈烈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大工程中,我们是否应该冷静下来去思考,如何去真正实现“卓越法律人才”的目标?当下中国法学本科学生最需要培养的能力是什么?中国的法学本科教育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2法学本科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法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一个优秀的法律职业者不只是将法律条文熟记在心,只会纸上谈兵,还要学会将其应用到实践中去。法律条文不是生硬冷血的规则,而是为满足大多数人利益而设定的人性化约束,这就要求法律的实践者必须具有很强的理解力和洞察力对之予以灵活运用,从而保障法律的尊严,保证公平正义。

法学本科教育篇4

关键词:法律职业化;法学;本科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1-0252-02

一、法律职业化的基本要求

法律职业化,是指以从事法律工作、法律事务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群在职业上应当具备的共同要求和特点。具备如下几个特征:第一,专业化和专门化。第二,独立性和组织性。第三,共同的伦理道德和职业追求。第四,共同的法律语言和思维特征。第五,资格受限性和资格准入性[1]。但我们认为,它的具体要求至少包括下列几个方面:第一,法律职业者的同质化。也就是要求法律职业群体具有共同的知识背景、职业术语、同质的思维方式和推理方式。第二,法律职业者的精英化。司法是精英化的职业。只有受过系统法律知识教育,拥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司法精英,才能正确适用法律。第三,法律职业者的知识化、技能化。它要求法律职业者要有深厚的法律学识、丰富的经验和技能。注重对于规范的合理注含义的推敲和综合操作,留心于确认法条背后的所蕴涵的精神。第四,法律职业伦理规范化。法律职业者必须具有良好的伦理道德形象,他们的伦理状况关系到法律制度是否健康、关涉着社会正义目的能否实现。

二、中国目前法学本科教育的缺陷

(一)与法律职业的关系模糊

法学本科教育和法律职业存在促进与被促进的关系。这一认识对于理解和处理好法学教育的功能定位甚为重要。然而,中国法学本科教育在促进法律职业方面,一直存在严重的偏离。概括说来,其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法学本科教育没有成为通往法律职业的必备条件;第二,法学本科教育并不以法律职业需要的人才作为明确的培养目标;第三,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等各个环节没有自觉地贯穿法律职业的基本要求;第四,法学本科教育缺乏应有的法律职业实践。

(二)实践性不足

“我们的法律教育依然是一种知识教育,而不是一种技术教育,我们的法律教育所倡导的是‘法律应当是什么样’,而不是倡导‘如何使法律成为什么样的’。我们有一定的法律知识,但没有运用法律知识来解剖案例的能力,我们的法律教育也许教给学生诸多的法律解释的概念,但却没有教给他们使用法律解释的技巧。”[2]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他们只是单纯地硬搬、硬套法律条文,而对案件的具体情形缺乏全面的分析,应对突发事件、疑难复杂案件的能力欠缺。我们的法律实务难以成为专业知识得以生长的温床;书斋里的高头讲章与操作中的章法混乱形成了激烈的反差。

(三)忽视法律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法学教育应当以能力、素质,特别是法律思维的培养为其宗旨。只有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才不会固守现成的法律知识。但长期以来,教学方式相对单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单向性和封闭性,多数采取满堂灌的方式。课堂上,老师主要是解释概念,注释条文、阐述理论、抽象议论及灌输法律权威结论,教学也只是为了满足日后考试的需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种教学方法仅仅教会学生如何去记住教师的论述,而没有教会他们去形成自己的观点,更难以引导学生批判地思考法律问题,从而遏制和影响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学生很难具备法律职业人所要求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

(四)法律伦理教育缺位

中国的法学教育欠缺司法职业伦理教育是突出的表征。主要表现为:首先,大学法律人才培养中法律职业伦理课程设计欠缺。法律伦理被看成是与专业课毫无关系的内容,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处于悬置状态,法学教育成为单方面的知识传授[3]。其次,法律职业伦理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欠缺。再次,法律职业伦理教育考核机制欠缺。最后,功利主义对学生的侵袭是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障碍。正如孙晓楼先生指出:“有了法律学问,而没有法律道德,那是不合乎法律的本质上的意义,也不合乎法律教育的目的。”[4]所以,法学教育必须同时是法律职业伦理的型塑过程。

三、法律职业化背景下的法学本科教育改革

(一)法学本科教育改革的基本立足点

1.立足于适应中国法治的现实环境。我们的法学本科教育是在中国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这个大背景下进行的,是为中国的法治建设服务的,所以应当立足中国法治的现状,培养中国的法律人才。法学本科教育不能背离这个现实环境,无视中国的具体国情,而应当把西方法学理论优秀成果与中国国情紧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法学教育才有现实的生命力。

2.立足于法学教育本身特性。法学教育具有内在的二重性,即职业培训性和学术研究性的二重对立[5]。法学教育改革的前提是要理顺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化的双向互动关系。法学教育不是仅仅为了培养法律匠也不是仅仅为了培养所谓的法学大师。法学教育应以促进法律职业为目标,但法律职业并不是法学教育的唯一目标。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一为法学教育作为一种职业教育,必须表现出职业训练的特点,二为法学教育作为大学教育传统的一个部分以及法学本身亦是一门需要探究的学问的性质,其本身又必须以学术训练或法律科学探讨作为基础[6]。

(二)法学本科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

1.更新法学本科教育观念。面对法律职业化的要求,我必须改变过去传统的对法学本科教育的片面认识和做法,不再把法学本科教育仅视为一种素质教育,过度强调法学本科教育的通识性而忽视了其职业性,法学教育既要面向理论,更要面向实践。

2.建立法律职业与法学本科教育的资源交流机制。充分发挥司法实践部门的资源优势,鼓励理论与实务兼俱的资深法官到大学课堂讲课。作为法学师资的有益补充,专家型法官可侧重于讲授司法实例、技能和经验等实务课程,以弥补院校教师在这方面的不足。

3.改革法学本科教育模式。法学教育的二重性决定了中国法学教育模式不能完全采用大陆法系的一元化培养制度,即不分职业种类而统一进行培养,只有受过高等法学教育并通过两次国家司法考试的人才能从事法官、检察官、公证员、律师等正规的法律职业活动[7],也不能完全照搬美国的学徒式教育的法学教育模式,即学生毕业后首先从事律师工作或继续深造、从事法学研究,只有经过数年职业磨炼之后,才有资格选任法官、检察官[8]。结合中国的现实司法境况,笔者认为,现代法学本科教育应当采取基础素质教育与职业法律教育相结合的模式。这不仅是中国目前法学教育的现状所决定,而且也符合中国法学教育的目的具有多元化。

4.改革法学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渠道,也是能否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法律职业的实践性特质,要求司法者必须具有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要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总体上要将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们为受体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教师引导性的教学方法上来,特别要解决在理论分析和问题探讨过程中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问题。教师要重在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社会现象与事实材料的归纳、分析,在抽象、条理的基础上,提出引导性问题,然后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应采取案例教学、观摩审判、执法咨询或执法救济、模仿审判等灵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实现教学目标的要求。

5.加强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法律制度伦理,是贯穿于法律制度体系中的价值准则,是法律实现社会秩序和社会正义价值的内在要求。那么,该如何建立和完善中国的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呢?第一,确立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在法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目标。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帮助法律职业者认识职业中的“公平、正义”,终极目的在于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法律人。作为专业的、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司法人才,法科学生的素质教育,除应符合素质教育的一般要求外,还必须具有公平公正的信念,坚持法律至上、权利本位、正当程序等法治理念和崇尚和献身法治的精神。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生法律职业道德的培养,修炼高尚、清正、廉洁的职业道德,约束自己的行为,忠于法律和维护法律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保证司法公正和法律职业行为的规范化,做适用法律、维护正义的使者。第二,选择好适宜于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途径。应将开设一门专门的法律伦理课程和将法律伦理教育贯穿于全部法律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二者平行推进。第三,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上。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将法律伦理教育作为法学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长期以来教师在思想上形成了法学课程教学在于传授法律知识和法学理论,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的实际能力的认识,而很少有意识地将法律伦理观念的传播、学生法律伦理意识的培养作为课程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其次要提高教师的法律伦理素质水平,发展教师认识和解决法律问题的伦理能力。

参考文献:

[1]石茂生.法律职业化与法律教育改革[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4):111.

[2]强世功,等.双重结构下的法律解释[G]//法律解释问题.北京:法律出版社,1988:243.

[3]房文翠,房绍坤.当代中国法律家培养的困境和出路[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2):145-150.

[4]孙晓楼.法学教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25.

[5]王晨光.法学教育的宗旨――兼论案例教学模式和实践性法律教学模式在法学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和关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6):33-34.

[6]龙卫球.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关系的双重意蕴[G]//中国法学教育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55.

法学本科教育篇5

[关键词]法学本科教育问题定位

[作者简介]张恺(1981-),男,河北保定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法律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刑法学;朱文鹏(1979-),男,河北唐山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法律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民商法学;刘书正(1978-),男,河北石家庄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法律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民商法学。(河北保定071000)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5-0100-02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至今,我国法学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如今的大发展、大繁荣。随着我国法学教育的不断推广和普及,法律工作者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相应的法学教育规模、教育质量以及国家在法学教育方面的投入也都在提高。然而伴随着这样高速发展的态势,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其中“就业难”已经成为法学毕业生面临的首要问题。法学教育与实现就业之间的严重脱节,引发了法学教育界对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法学本科教育应该如何定位,法学教育发展路在何方的思考与探析。

一、当前我国法学本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法学教育在取得巨大发展与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有的问题还相当严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规模过快过大,教育质量难以保证

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2001年全国设有法学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有292所,到2011年就已经增加到了600多所。在校的法学本科学生由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700多人发展到如今的40多万人。由此可见,我国整个法学教育发展在规模上呈现明显的跨越式态势,无论是在专业建设上还是在招生人数上都有显著的提高。但是在法学教育整体繁荣的现象背后,现实的情况却是许多院校在法学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硬件设施相对匮乏,师资力量薄弱,从业教师的专业水平有限,甚至出现本科毕业生留校即为本科生授课、一个教师讲授多门专业课等不正常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法学教学手段单一、实践教学落后、教师照本宣科等现象屡见不鲜,饱受广大学生和社会大众的诟病,其实际的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低,存在“一毕业就失业”的现象

就业率指就业人口与劳动力人口的百分比。近年来,教育部和有关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开始统计和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就业率已经逐渐成为我国高校教育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衡量教育教学的重要指标。毕业生就业率不仅反映了我国当前各专业毕业生的社会供需状况,而且反映了毕业生就业工作乃至整个高等教育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适应状况。综合近几年的毕业生就业率排行榜,法学类本科毕业生一直稳居倒数“三甲”之列。目前,法学本科学生普遍性的就业困难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事实,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教育问题,甚至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个现象足以引起所有法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汗颜,也值得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深入调研与思考。

二、法学本科教育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官本位的社会传统观念与功利主义思想使得法学本科教育持续受到过度追捧

法学本科教育能在前几年成为报考热门,与法学本科生毕业后的职业流向有很大关系。部分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对法学本科生的需求,我国传统观念中对官僚阶层的崇拜心理以及律师等法律服务行业的蓬勃发展都不同程度地加重了学生及家长们对法学教育不切实际的幻想,认为法学毕业生的前途一定很光明:要么是当官,要么是挣大钱。在国家为了普及高等教育推动的高校扩招政策下,全国各地法学院盲目扩大的招生也使得学生和家长们的上述愿望得到了满足,造成了学生和家长的心理期待与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严重脱节,这也是造成法学本科生就业艰难的宏观原因。

(二)法学教育的通识化、大众化导致了法学研究水平下降和教学质量下滑

关于通识教育的概念,目前在教育理论界还存在较大分歧。我国学者李曼丽在综合了各种通识教育的表述之后,对其内涵做出了初步建构:就其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法学教育大众化则是一个“量与质”统一的概念。量的增长指的是适龄青年高等学校入学率要达到15%~50%。质的变化包括教育理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等一系列变化。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研究,如果以法学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则可以将法学教育发展历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他认为当法学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时,法学教育就进入了大众化阶段。

近年来,我国法学教育通识化、大众化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法学教育的质量下滑。法学教育持续处于“粗放式”发展中,量的增长过快,质的提高不足。主要表现为:学生更多了,但专业素质不高;教授人数增加了,但学术水准和理论修养不够;各类的法学出版物泛滥,但有学术价值和影响力的很少;师资队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壮大,但与急剧扩招形成的大量在校生相比,教学师资力量还是存在缺口,教学质量也难以保证。

(三)司法考试、实践工作需要与传统法学教育模式矛盾凸显

在国家司法考试影响逐步扩大、就业竞争处于白热化的背景之下,我国传统的法学教育模式问题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法学本科教育与司法考试的关系没有理清,司法考试应否成为教学的指挥棒存在争议。从2002年起,我国对取得初任法官、检察官和律师资格实行了统一的司法考试,这是我国司法制度改革的一项创新举措。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实行对我国传统的法学本科教育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以通过司法考试为本科阶段学习的最终目标,其他的专业课程与社会活动都要给司法考试让路;法学教师的注意力也开始向司法考试转移,课程教学越来越多地侧重于司法考试试题的研究、分析与预测;高校法学院(法律系)针对司法考试课程设置与教学评价的标准,甚至设立了专门的司法考试学院,似乎法学本科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帮助学生通过司法考试。现在司法考试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正确处理法学本科教育与司法考试的关系。目前,法学教育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将司法考试作为课程设置的考虑因素已经引起相关各方的广泛关注,司法考试在未来将会如何影响我国的法律教育值得学界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深入研究。

2.法学本科教育与人才市场需求脱节,教育的应用性与实践性普遍不足。美国联邦大法官卡多佐有句名言:“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是逻辑推理。”强调了司法实践经验对于法律专业的极端重要意义,这个理念对于我国当前的法学教育发展也应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高校法学院受到硬件与软件等多方面的条件限制,确实存在法学学科设置脱离实践的问题,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有相当的差距。当前我国的法学教育指导思想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偏重于法律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司法工作的需要缺乏必要的关注,更谈不上为司法机关和其他法律部门培养专业人才。

三、对我国法学本科教育定位的思考

当前法学本科教育困境特别是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来自外在与内在两个方面,外在原因包括社会的传统观念、国家的教育政策以及国家法治建设的发展,属于我们所不能控制的客观因素;内在原因是法学教育系统自身的问题,特别是在新形势下法学本科教育的定位模糊,进而造成学校教学与社会需求的严重脱节,属于相对可控的因素,因而值得理论界深入研究。法学本科教育的定位涉及三个根本问题: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法学本科教育的内容、法学本科教育的方式方法。

(一)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

对于这个问题我国法学教育界一直存有争议。在2001年8月的“现代法学教育论坛”上,关于法学教育的目标,形成了以下三种对立的观点:(1)精英教育说。该主张认为,我国学院式法学教育应当突破非职业化模式,转向重视素质和职业教育,同时还应借鉴国外的法学教育模式,在法学教育上侧重精英教育。(2)职业教育说。该主张认为,法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对有志于从事法律事业者进行科学而严格的职业训练,使他们掌握相应的实践技能及操作技巧,能够熟练处理社会当中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3)通识教育说。该主张认为,具有较好的人格修养和职业道德是培养法律人才的首要标准,公平、正义的民主与法治观念应当是合格法律人才职业道德品质的应有内容。适应现代社会对复合型高素质法律人才的需求,法学教育要能够培养出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和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法学教育作为现代普通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所提供的应当是一种通识教育。

然而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传统的通识教育、大众教育已经不合时宜,法学应当由通识教育转向职业教育、由大众教育转向精英教育。职业教育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从人文教育中分离出来的,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由于社会不断发展,分工越来越细,培养能够适应各种工作的所谓“全才”“通才”越来越不切实际。专业化的教育因此受到重视并得到快速发展。它与通识教育不同,是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它的目的是通过系统地讲授某一学科专门知识,并传授与之密切相关的技能与方法,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人才,为未来的职业做准备,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提高劳动生产率。精英教育是指适龄人口入学率在15%以下的教育模式。精英教育的特点在于特别强调受教育者的智力水平,强调学生的入学基础,有机会接受所谓精英教育的人占同龄人口的比例很小。精英教育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单纯通过考试分数来培养“考试型”人才,而是以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衡量学生的培养目标。当前,只有明确地将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定位于职业教育与精英教育,才能有效指导法学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

(二)法学本科教育的内容

由法学本科教育的精英化定位所决定,法学本科阶段教学仍然应当以理论教学为基础,注重法学教育规范化,使法学专业本科学生达到应有的知识、素质、技能的要求,保证法学本科毕业生具有基本的理论知识水平,为将来的实务性工作或者进一步的深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由法学本科教育的职业化定位所决定,必须将司法考试作为本科阶段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取舍的重要依据,而且要作为考核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法学院(法律系)的各方面政策都应当向司法考试倾斜、为司法考试服务,切实保证本科毕业生能够达到通过司法考试的水平,为实现充分就业创造条件。在此基础之上,各个学校可以结合自己的学科优势,适当加强跨专业的课程设置,突出自己的特色。特色教育应结合各自院校的学科优势,适当加强法律实务学习及社会实践活动,以满足就业市场对毕业生专业特长与实践能力的需求。法学本科教育应当注重实务性的教学、数据性的培训等。这种培训不是知识性教育,一定要亲身体验。当然这种亲身体验并不一定是特定的场合或者特定的模式,案例教学、社会实践的内容应是多种多样的,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设计、实施。法律教育的核心内容必须引入实务教学,法律院系应当适当地调整理论性课程,增加实践性的课程,比如合同的起草、法庭辩论等。改革毕业实习制度,克服毕业实习随意性,使实习成为名副其实的实习,使毕业生能够获得实践经验,巩固理论教育的知识。

(三)法学本科教育的方式方法

我国传统的法学教学形式以课堂讲授为主,以实践性教学为辅。而且现实中为数极少的实践教学环节如模拟法庭、毕业实习也往往流于形式。这种培养模式造就了一大批“眼高手低”的毕业生,其显著特征是对于空洞的理论夸夸其谈,而对于实际问题束手无策。我国法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状迫切要求我们必须探索全新的教学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法学院的“诊所式法学教育”,即仿效医学院利用诊所实习的方式培养年轻医生的形式,通过安排、指导法学院学生参与实际的法律应用过程(包括审判、、辩护与等环节)来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应用能力。这些能力可以具体包括:寻找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文献搜索和综合运用能力、主动分析理解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已有部分院校开展了这样的实验,如清华大学法学院与北京市海淀区消费者保护协会合作开设了以消费者保护为主的“法律诊所”、武汉大学法学院成立了“武汉大学社会弱者权利保护中心”等。其教学的具体形式包括课堂环节与课外环节两大类。课堂环节有网上讨论式、互动式、个案指导分组式、网上分组式场景训练等;课外环节有把学生置于具体的角色定位、真实案件、模拟法庭等。实践证明,诊所式法学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的目的,进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而且能够引导学生更加重视培养适应未来实际工作的能力与素质。诊所式法律教育方式正是针对我国法学教育困境的一剂良药,是一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以应对当前就业形势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有施行条件的地方应大力推广此种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蔡镇顺.法学教育的定位与改革[J].太平洋学报,2008(2).

[2]陈美玲.法律职业化背景下的法学本科教育[J].职教论坛,2010(18).

[3]李曼丽.通识教育——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法学本科教育篇6

   论文关键词:本科法学教育;定位;应用型;

   一、普通本科院校法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就业难,就业率低、失业率高

   《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法学大类毕业生就业率排名倒数第二,仅法学一个专业失业人数在全部本科专业小类中排名第一;高职高专毕业生法律大类就业率排名也是倒数第一。法学专业成了就业率最低、失业率最高的专业。确实目前法学专业学生就业存在着困境:就业环境方面,应届毕业生考公务员面临着多省联考的机会限制、具备基层工作经验的资历限制、通过司法考试的资格限制和生源地限制,公务员考试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竞争力培养方面,学生眼高手低,求职就业的能力训练不够;再加上地方本科院校没有地缘优势,社会影响力和辐射力远不及其他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学生就业难显得尤为突出。

   2.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相脱节

   实际上,在西方法治国家,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紧密联系。法学教育是从事法律职业的必备条件。例如德国、法国等国家,接受法学教育是从事法律职业的前提条件,英国美国等国家,法学教育本质上是职业教育,接受法学院教育是从事法律职业的必由之路。而在我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处于分离状态是不争的事实,例如:部队转业人员可以安置到司法机关工作,法学教育不是法律职业的必备条件,不管什么专业,只要能够通过司法考试,就具备从事法律职业的条件,法律职业也不是法学教育的目标。调查发现普通本科院校法学专业毕业生从事法律职业的不到50%,形成了学习法学的人数众多而从事法律职业的人数有限的尴尬局面,造成法学教育资源的浪费。

   3.法学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我们调查发现在法学专业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着人找工作和工作招找人的矛盾,曾经有一则新闻报道说一个法学博士到法院工作后竟然连一起离婚案件也审理不了。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错综复杂,笔者认为应用型法学教育模式的缺失是关键。我国属于大陆法系,教学注重对法学理论的研究,但是,法律工作却尤为注重实践经验。学生毕业后,无论是到企业干法务,还是到律所当律师,再或者到法院、检察院工作都需要大量实践经验,这也是现行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脱节的地方。

   二、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法学教育的定位

   我国目前法学教育规模大、层次多。全国除了五所专门的政法院校,几乎所有综合型大学都有法学院,除此以外,还有电大、自考的法学专业,涉及到专科、本科、硕士等层次。我国传统的法学教育是培养学术型法学人才,形成了重知识、轻能力的明显倾向,从近几年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存在培养出的法律专业人才与社会实际需要相脱节的弊端。关于本科法学教育的定位成了法学教育改革关注的焦点,对这一问题主要存在三种观点。

   1.精英教育

   即认为普通本科法学教育应当是精英教育。美国对法学教育的要求比其他教育要求更高、更严格,其法学教育是典型的精英教育,这种培养方式要求学生在学习法律之前已经获得了必要的人文社科知识,报考法学院的学生通常已经取得了学士学位,并且要通过法学院的考试。相当于我们国家的研究生教育起点。这种精英式教育源于美国人民对于法律近乎宗教般的信仰和对法治的真正制度要求。就我国目前的条件来讲,照搬这样的制度是不合适的。

   2.职业教育

   即认为普通本科法学教育就是培养法律职业人才的职业教育。这是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把法学教育当作职业教育,采用投师见习制(也称师徒传授制)的法学教育制度,在教学上一般采用判例教学法,法学教育带有浓重的行业主义和实用主义色彩,特别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掌握法学基本理论知识。

   3.复合型教育

   即认为普通法学本科教育既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素养和能力,还进行相关学科基础知识的传授,为其进入研究生教育从事高层次的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不论是在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在大陆法系国家,一个完善的法律人才培养体制,既包括通识理论教育又包括职业技能教育。

   笔者认为:我国传统的本科法学教育是培养学术型法学人才,但目前法学教育的规模如此庞大,是不可能都进行学术化培养的,绝大多数本科毕业生将直接走向工作岗位,面对法学专业严峻的就业形势,作为普通本科院校来讲不应坐享其成或者坐以待毙,应找准定位,形成特色,以法律职业要求为导向定位本科法学教育,探索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升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解决法律专业人才与社会实际需要相脱节的矛盾。本科法学教育的定位应该是分层次的,地方本科院校的法学教育应主要是为地方的经济发展、法制建设服务,立足于实际,形成办学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法学教育的定位上不能照抄照搬。

   三、本科院校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法律职业具有突出的行业背景和特殊性,我国新修订的《法官法》、《检察官法》、《律师法》对法律职业人员的从业资格有统一规定,要求都必须通过司法考试,自2002年开始实施的统一司法考试制度体现了法律职业内在规定性和同一性。法律职业共同体不仅是法律知识的共同体,而且还必须是法律职业素养和法律职业技能的共同体。一体化法律职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缺失,结果导致盲目的人才高消费,专业不对口和万金油式的人才过剩的现象并存。一体化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世界主要法治国家法律人才的培养体制包括四部分:一是法律的学科教育;二是统一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三是统一的法律职业培训;四是终身化的法律继续教育。笔者认为本科法学教育作为一体化法律职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既不能越位也不能错位,根据法律职业的内涵应定为于培养应用型法学人才。具体实现路径如下。

   1.课程设置方面

   我国现行的本科法学教育只考虑到法学教育的教育属性和一般共性,将法律职业按照一般的社会职业对待,沿用社会通用人才的培养模式和采用普通的教育制度,其结果是所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法律职业的需要。因此笔者建议开设专业导读课程,建起具有政法特色的全程化、专业化、体系化的就业指导体系;将就业指导的普及性与提高性相结合;将知识指导与能力训练相结合。

   2.教学内容方面

   许多本科生毕业后不会办案、不会起草合同,其原因在于法学本科教育缺乏必要的法律职业教育和法律实务训练。因此笔者建议加大专业实践课程的比例,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对有志于从事法律实务的人进行科学且严格的职业训练,使他们掌握法律的实践技能及操作技巧,能够娴熟地处理社会当中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这就要求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比重。完善实践教学的方式和内容。②建设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基地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质量、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备条件,法学院应加强和当地的公、检、法机关的合作,在当地的司法机关建立学生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3.教学方法方面

   在各年级学生的法学专业课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在本科阶段的二年级,组织学生到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旁听、观摩法律实务活动;定期开展法律宣传咨询;进行法律文书写作的集中训练。三年级,开展模拟法庭审判;许多大学在实践中摸索出了在校内建模拟法庭的成功经验,从而使学生在学校里就能够接受实践能力训练。建立模拟法庭辅助教学的目标是:通过模拟法庭演练,增强学生的法律应用能力,提高其法律职业技能。借鉴英美法系的诊所式教学,法学专业学生就像医学院的学生在诊所实习一样,可以接触到真实的案件,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处理,为以后从事法律职业积累实践经验。在掌握了一定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这个阶段可以在各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实践教学。四年级,组织毕业实习;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地组织各个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4.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加强法学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实践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避免纸上谈兵,使学生能够掌握法学基本理论知识,并得到逻辑推理和法律技巧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兼职教师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手段,法学院可以聘请富有经验的法官和律师,担任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讲授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让法官和律师等指导教师将鲜活的经验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接触到真实的法律实践。

   5.考核、考试方面

法学本科教育篇7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法学教育 改革与创新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法律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强,我国的法学教育规模不断发展,尤其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理念的提出,更是大大促进了我国法学教育的迅速发展。但是,法学专业的就业形势却相当严峻,尤其是作为法学教育主体的法学本科教育,甚至面临着法学本科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因此必须对新建本科院校的法学教育现状进行深刻反思,以促进法学教育水平的提高。

一、新建本科院校法学教育现状的反思

1.法学教育理念陈旧落后,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很多新建本科院校的法学教育在理念上陈旧落后,盲目地跟着一些老资格的高等院校学。在培养目标上,依然坚持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所有法学专业课统统开设,即使没有高素质的任课教师,也只管照着课本进行“填鸭式”教学,最终只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进行法学研究、写作论文、能力的法学人才,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讲这也仅仅起到了“法律扫盲”的效果:大学四年,什么样的法律都学了,法律理论、法律条文也都背得滚瓜烂熟,但走出校门后却发现面对社会上存在的大量法律问题只能按图索骥,在僵化的思维方式指导下,遇到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也只能手足无措、无所适从。而社会对于这样的法律人才也是多加指责,认为他们“专业有余而广博不足、理论有余而实践不足、动口有余而动手不足、考试成绩好而办事能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新建本科院校为了提高本校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就花费大力气鼓励和培养学生考研,而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也纷纷选择通过考研来延缓就业,同时也期望学历提高之后能够更加顺利地就业,于是继续苦读法学理论,继续提高自己的法学研究能力,而不是着重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而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依然是缺乏的。

2.法学教育体制缺乏特色,缺乏创新

新建本科院校法学专业虽然在摸索中不断前行,但是由于忽略了自身特色的培养,与那些老资格的重点高校相比,在师资的数量与质量上、在教学硬件上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而且多是照搬照学,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根本无法适应目前的就业形势。新建本科院校应当认识到,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高校也应根据不同的类型和定位适当地向职业型发展,以满足社会的需求。理工科大学创办文科专业应当遵循“文理渗透、综合创新”的思路,着重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依托理工科的优势学科资源,以理工科的专业作为法学建设的特色,将法学建设成为新的学科增长点。

3.法学人才培养闭门造车,忽略社会需求,忽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建本科院校多是地方院校,因此在法律人才的培养上应当与地方社会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出本地区急需的法律人才。但是很多新建本科院校却忽略了这一点,没有深入社会实际去调查学校所在地区及周边省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对本地区及周边地区需要什么样的法律人才也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其他高校开设什么课程,自己就开设什么课程;其他高校在专业上设置什么模块,自己就在选修课程上设置什么模块。

新建本科院校法学专业还存在教学方式因循守旧的问题,即使有些院校采取了案例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方式,也并没有多少创新:案例教学法仅仅是举出案例让学生分析,教师进行归纳总结,而且举出的案例也多是与社会相脱节的;多媒体教学只是把以往要写在黑板上的教案放在了计算机上而已。这些教学方式把法学学生封闭在校园中,与社会相脱节,缺乏理论与实务互动的实践机会,所学到的法律理论无法通过实践转化为自身的法律素质,毕业后无法适应社会需求。

二、积极推进新建本科院校法学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1.更新教学理念,改变单一的法学教学体制,确立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

法学本科教育的目的既不是单纯地培养专业法学研究人才,也不是培养律师。实践性、职业性与学术性、精英化相结合是法学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学会像律师那样去实践和学会像学者那样去研究,其实并不矛盾,相反它们往往并行不悖,大量的理论研究课程尤其是法哲学和法律理论问题探讨,给法学精英教育提供了知识养分。但是,精英教育并不等于纯粹的学问探究和科学研究,法律教育的实践性和职业能力定位

始终被放在法学教育的首要位置。因此,法学教育不能是单一的,而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侧重。

我们的社会需要能够深入领悟和掌握现代法律的精神原理、制度体系和操作技术,且富有法律智慧的法学家,培养研究型人才在法学教育上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对于那些毕业后想继续深造的学生,培养目标应当是研究型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应当侧重于强化和深化所开设课程的学科理论,拓展学生的思路,开阔学生的法律思维。而对于那些无意于法学研究、只想在毕业后马上就业的学生,培养目标就应当是应用型人才,这些学生应当占比非常大,因此在培养上就应面向市场,注重法律实务操作和技能培养,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尽快进入职业角色,适应社会需求。

为了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学校就要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法学选修课。设置法学选修课的目的不是让学生修完学分,而是要与最终的人才培养目标紧密联系起来。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在实施学分制以后不断扩充法学选修课的数量,学生面对数量众多的选修课往往感到无所适从,在选择课程时缺乏必要的引导,无法与自己的未来设计联系起来,只是盲目地选择那些看起来容易过关的课程以获得学分。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学校在设置选修课程时就要与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联系起来。力争满足不同毕业意项学生的需求,给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广阔的选择空间,使学生通过选修课学习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尽快融入现实法治社会。

2.法学人才培养应面向社会,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和院校特色

地方院校在法律人才的培养上应当与地方社会需求紧密联系,以培养出本地区急需的法律人才,因此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宜小不宜大。新建本科院校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大多不够充分,在这种状况下去奢谈要培养出面向未来、面向全球的国际型、复合型法学人才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新建本科院校作为地方院校,应着眼于本地区及周边地区,深入实际认真调查本地区的经济、政治发展状况,清楚地了解本地区需要什么样的法律人才。不仅如此,地方院校在法学人才的培养上也要注重与本地区企业实行横向联系,密切关注本地区企业的需求,从而使自己培养的法学人才能够在毕业后尽快适应社会需求。

很多新建本科院校都具有很强的专业特色,如农业院校、林业院校、财经院校等,这些颇具特色的院校在法学扩招的热潮中大多相继设置了法学专业,因此在法学人才的培养上就应当注重结合本校的专业特色培养复合型法学人才。

3.在教学改革上应当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学四年的本科教育不可能将所有法律知识全部教授给学生,即使加上硕士生和博士生教育,任何一个法学学生也不敢说自己已经掌握了全部的法学知识。法学研究是无止境的,社会法治生活也是千变万化的,想通过单纯的课堂和实践教学就掌握所有的法学理论、适应社会需求是不可能的。目前的法学本科教育在教学改革中关注教学技能的提高,关注课程设置改革,关注实践课程的设置,却恰恰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当前的法学教育多是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体,学生在课堂上完全是被动的。教师满足于对现有法律的讲解和注释,学生则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陋习,即使教师采用案例教学,学生也只是等着教师最终来分析问题、给出一个标准答案,而不愿积极思考。具有自主思考能力的法律家不可能通过以讲义为中心的教育方法培养出来,我们的社会需要的并不是法律的解释者和宣传者,而是能够面对各种具体问题作出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法学人才。因此法学教育不能局限于对法律理论和法学条文的解释和说明,而应当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学本科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法律概念、正确确立和把握法律命题、具有法律推理能力,在离开校园、离开教师的指导之后,面对各种复杂法律问题依然可以通过法律思维不断自我学习和自我更新,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进而不断适应社会的需求。

传统的法学教育方式是不能满足这些要求的,这就要求法学教师在进行法学教育改革时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案例分析、对话、讨论、判例研究方法以及写作训练等教学方法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一旦学生具备了自我学习的能力,很多法律条文就完全可以通过自我学习来掌握,而不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花费大量的口舌解释说明,进而可以把节省下来的课堂时间用于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还可以进行课堂模拟训练,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法律、事实、社会和法律伦理等一系列问题,指导学生尽快将抽象的法律理论运用到具体的案件和实例之中。

这样的培养目标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法律

实务实践经验的教师是无法胜任这样的教学改革的,因此高校应当注重教师队伍建设。高校应鼓励法学教师考取司法资格,支持和鼓励教师在课余时间法律事务,通过自己在实践中积累的法律实践知识和技能来指导法学学生的社会实践。高校也可以通过法学教师与法官、检察官之间的双向交流来建构多层次的教师队伍,一方面,可以选派骨干教师到法院、检察院参与实际法律事务,使教师更加深入法律实践一线去了解社会的法制现状和需求;另一方面,可以聘请高素质的法官、检察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使法学教师能够随时把握法律实践第一线的学术信息和动向,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法律实践。

综上所述,新建本科院校的法学教育目前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法学教师应在困境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前进,通过调整法学教育理念来改革旧的、单一的培养模式,着眼于本地区的社会实际,发挥自身特色,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法学专业人才,满足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淑华,丛培卿.浅议法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9,(16).

[2]汪习根.美国法学教育的最新改革及其启示[j].法学杂志,2010,(1).

法学本科教育篇8

加入wto将对法律,法律人才和法学教育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首先是对我国现行法律、法律制度的挑战。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许多法律、法规仍然是为适应计划经济而制定的,没有体现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市场调节和竞争机制,与规则相悖;已有的有关市场经济的立法也不够完善。据我国对外经济贸易部公布的资料,我国现在有2000余条法律、法规与wto不相适应,应该予以废除或修改。与此同时,还需要制定、颁布一批与wto相配套的新的法律、法规。wto对我国法律制度的挑战,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法制建设的快速,使我国的法律,法规日臻完善。

其次,对我国法律人才培养产生重大影响。入世后,需要一大批能够熟悉wto规则,参与对外谈判,签约和处理涉外经济贸易纠纷的律师、法律顾问和法律专家型的政府官员。从的情况来看,这种能够适应wto需要的法律专业人才还相当缺乏。同时,按照我国在加入wto议定书中已作出承诺,开放我国的法律服务市场,准许外国的律师事务所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海口等城市设立代表处,从事营利性的活动。律师及律师的后备人才必须以迅速提高自己的国际法律水平去迎战。但是,目前具有这样资历和水平的律师专业人才十分匮乏。加速外向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法学教育面临的一种新的机遇与挑战。

第三,对我国法学教育扩展和制度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我国在加入wto的协议书中承诺对教育市场开放,允许成员国的教育机构来我国从事中外合作办学,允许外方在合作办学中拥有控股权,允许外国的专家来中国从事教育,担任教师。对于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市场,外国人一向十分关注,早在三、四年前,就有一些外国法学院来中国与我们的法学院校联合举办中国法律讲习班、法律硕士班等。同时,也有大批的外国法学教授来中国从教。这种中外合作办学的新形势,弥补了我国法学教育的不足,它不仅可以为我国高等法学教育注入大批资金,更重要的是可以引进外国的高级法律专门人才,这无疑可以促进和推动我国高等法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这种发展也必然会在我国高等法学院校引起一场变革,诸如办学模式、培养目标、教学、教学等方面的改革。

二、我国法学教育的现状及主要

我国的法学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到2001年底全国普通高等院校设立法律专业的系(院)有391个。法学专业本科在校学生约为21万人,法学硕士点201个,授予法学硕士学位6500余人;法学博士点共38个,授予法学博士学位330余人,为国家培养了数万计的法律专业人才,从而使政法干部队伍的结构和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特别是对我国律师队伍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但是,高等法学教育的现状仍不能满足和适应对法律专业人才的需要,法学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相脱节

我国的法学教育是高等专业教育,并非法律职业教育。因此,长期以来法学专业教育与法律职业相脱节,即法学专业的毕业生不能直接从事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等法律职业;而法官、检察官、律师和其他法律工作者又不一定是法律专业毕业的。非法律专业毕业的人,没有经过法律专业的人,也可以从事法律职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大批的法官、检察官律师、司法行政官员,立法人员等是非法律专业人士,他们没有接受专门的、正规的高等法学教育,不具有较宽厚的法学和国际法知识。据资料显示,1995年,全国受过法律本科教育的律师仅占20%,法官5%,受过法学生教育的法官仅占0.25%.这种现象的直接后果是,影响了政法机关的人员结构和法律工作者专业素质。有人说,一个没有学过法律的人从事法律职业,比一个没有学过医学的人上手术台给病人开刀做手术更加危险。二是法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困难。现在中国的法律、法学教育界有一个怪现象,即一些政法机关没有或很少有法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业人士;一些法学院校的法学本科毕业生却又进不去政法机关,当不了法官、律师和检察官,呈现了就业困难的现象。十分明显,这不是法律人才过剩,而是非法学专业的人才占据了本来应属于法律本科毕业生应占据的岗位。事实上,我国现在法学教育的规模并非过大,与一些发达的法治国家相比还相差甚远。如,美国现在有法律院校约250个,在校法律专业学生为12万人,而美国的总人口仅为我国的1/6.又如,从我国律师队伍的情况来看,预计到2010年我国需要专职律师约30万人,而现在仅有约10万人。每年我国法官、检察官减员为3—4万人,而每年毕业的法学本科生仅为2万人,尚不能补充法院、检察院的自然减员。这一切都证明,我国法学教育的规模不是过大,法律专业人才不是过剩。现有的法学教育仍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法治建设的需要,法学教育仍需适度稳步地发展。

2.法学教育的质量有待提高

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的大发展,使法学专业成为全国最热的专业之一。一些大学、学院在一无师资,二无图书资料的情况下,就举办法学专业,开始招生。这种一块牌子高悬,三、五个人主事的所谓法学院系或专业不在少数,特别是那些理工科院校办的法学专业质量更令人担忧,一些办学比较长的法学院校在这种形势下也盲目扩大招生,造成师生比率严重失衡,图书资料严重不足,学生学习、生活环境恶劣,整个校园人满为患,学校的办学质量明显滑坡,使法学教育的规模和质量矛盾日益突出。

三、对法学教育改革的思考

面对加入wto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为了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需要,法学教育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法律人才。

1.调整办学结构,整顿办学秩序

我国法学存在着多层次、多元化和无秩序的办学状态。应该停办大专、中专以及法律职业高中等低层次的办学形式,改为以法学本科为最低起点。法学本科生源不应限于高中毕业生,应该吸收其他专业的大专或大本毕业生,或者有一定工作阅历的同等水平的人员考入法律本科深造。适当增加法学双学士、第二学士学位的本科生,多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的人才。法律本科的学制可以多样化,如:4年制:“2+3”的双学士学位制,即在综合大学的二年级学生中招生加学法学的主辅修制:“4+2”的第二学士学位,即从普通高校非法学专业毕业生中招收,再学二年法学:“4+3”的法律硕士,即在非法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中招收,再学三年法学取得法律硕士学位。

减少法学成人教育的办学层次,压缩办学规模,提高法学成人教育的办学质量。目前,电大、自学、成人函授等形式的法学大专应予淘汰,以本科为起点,并且要适度压缩控制办学规模,防止过多过滥。目前,一些成人教育不能保证教学质量,毕业生与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生含金量不同,差距较大。这类毕业生数量大、质量低,对普通高等学校法学本科生的就业造成很大的竞争和冲击。

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适度扩大法学硕士生的招生,增加法学博士点,有条件的院校可以按法学(一级学科)招收博士研究生,为法学教育、法学研究以及立法、司法部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适当控制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法律专业数量和招生人数。大力扩大法学第二学位、法律专业硕士的招生,培养更多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对于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近几年兴办的法学专业,应尽快进行专业评估。对于不符合办学条件,达不到培养目标的,要限期改进,逾期不达标的,应予以停办。

2.法学专业教育与法律职业挂钩

提高法律专业队伍的入门门槛。各级法律职业人士必须是法学本科毕业生,不允许非法学毕业的本科生从事法律职业,尽快改变那种“法律职业是万金油,谁都能干”的状态。法学本科毕业生必须要取得学士学位,参加国家统一的司法考试,取得合格资格者,才能进入法官、检察官、律师和其他法律专业性工作岗位。在进入具体岗位之前,还应该进行岗前培训。岗前培训可由职能部门与有关政法院校共同进行。应把法律培训视为后续教育,是法学教育的延伸。

3.地制定法学本科生培养目标

法学本科是法律专业的基础,也是高等法学院校工作的重心。高等法学院校究竟要培养什么人,如何才能使学生适应的需要,这是学校头等重要的大事。高等法学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服务的、高素质的法律人才。这种高素质体现为基础扎实、专业面宽、心理素质高和适应能力强。

这里,首先强调的是基础素质,即思想、素质和人文素质。法律就其本质而言,对从事法律职业的人的政治素质应有更高的要求。法律专业人士应该具有追求真理、维护正义的崇高思想;应该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应该具有崇尚法律、法律至上的坚定信念。一句话,是法律的卫士。不唯权、不唯上、不谋私利、公正谦明、刚正不阿。法学家也应该是关心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政治家。法学教育担负着为国家、社会培养治国人才的重任。现代法律人才还应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法学是人文社会科学,法律来自于社会,是社会需要的客观反映。法律职业人士必须全面认识社会,深刻地把握法律文化的背景,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和市场的动态,更好地认识现代社会新型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等都是现代法律人才必备的条件。法学本科生不仅要马克思主义的,还要学习一定社会学、管、经济学和科学知识。使其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全面发展。

其次是法律专业素质。法律专业素质是指法律职业者所应当具备的职业技能素质。它与法律职业者的执法水平和执法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法律日益完善,要求法律从业人具备较宽厚的法律专业知识,了解法学专业的最新科学成就和发展趋势,能够熟练地运用法律去、处理复杂的法律关系。法律专业本科生在校期间应该必修法学基础理论、宪法、行政法、民事及刑事实体法、程序法以及国际法等课程。这些课约为十四、五门,属于专业核心课程。在必修的核心课之外,应该扩大选修课。法学专业的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研究方向,可以选择一个专业方向,学校应为每一个专业方向规定一组限选课程,作为对必修课程的补充。例如,选择国际经济法方向的学生,必选“国际经济组织法”、“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法”、“海商法”等课程。在此之外,应另为学生安排一定数量的任选课,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限选课和任选课的总和应为专业核心课的二倍。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法学专业的共性,又有不同学生的个性;即保证了法学专业必不可少的专业基本知识;又发挥了学生的不同特点。学生毕业后,既可以在法律的大环境里从事一般性法律工作,又可以依其所长从事某一个特殊领域的法律工作。这样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对法律人才的多方面的需要。法律专业的学生才能有广阔的就业机会。

再则是能力素质。要培养学生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操作能力。在注重培养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包括:分析和解决的能力、社会组织能力、语言和文字能力、掌握和运用现代办公设备的能力等。法学本科生毕业后绝大多数将在法律部门从事实际工作,只有少部分人继续深造,将来从事法学教育或法学研究工作。如果法学本科生不注重能力的培养,不具有运用法律知识服务于社会的能力,或者缺乏组织、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样的学生是书呆子,是不会受社会欢迎的,也是难以胜任法律工作需要的。况且,未来的社会分工细致,人们工作的岗位多变,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能力。

新形势下的法学教育应该面向世界,注重培养外向型的现代法律人才。具体地说就是,现代的法律人才应该能够掌握国际法律知识,具有在国际大舞台上提供法律服务的能力,因为,加入wto后,我国不仅在经济贸易上“入世”,而且在法律上也必须“入世”。法学教育承担着为“经济的法律入世”培养大批法律人才的重任。因此,法律专业本科生应加大对国际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律课程的学习。加大对外语的学习,努力提高外语水平,能够运用外语和国际法知识同外国的同行、对手进行交流、开展工作。有条件的法学院校应保留或增设“国际法”或“国际经济法”专业。培养外向型的现代法律人才,以适应加入wto的需要,1998年全国专业目录调整时,不分具体情况、把原有的国际法专业(或国际经济法专业)统统砍掉,实行一个大法学专业的做法,不一定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应有一定灵活性。

4.改进办学模式,变一统天下的公办大学,为公办大学、中外合资办学、公办民助大学和民办大学并行的办学模式

入世后,允许外国人来华投资办学,这就为法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外合资办学,不仅吸收了外国的资金、设备,更重要的是引进了外国法学教育的和,引进了外国的师资和教材,以及先进的管理系统,这是对传统法学教育的挑战。我们在中外合资、合作办学过程中,既要吸收外国的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外国文化中的糟粕;既要保留我国法学教育的优良传统;又不能因循守旧,一味地排外。只有这样,我国的法学才能跻身于世界法学教育之前列,才能实现法学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

5.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法学本科教育篇9

一、关于法学本科素质教育的目标定位与内涵

目前法学教育界比较流行的一种观点是将法学素质教育理解为与职业教育或“专才教育”对立的一种“通才教育”。这些年来,人们在反思我们传统的法学本科教育存在的专业划分过细、培养口径偏窄、毕业生的知识结构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等缺陷的过程中,往往容易把我们目前提倡的法学素质教育内涵片面地理解为淡化专业界限、拓宽培养口径、增加人文精神的教育内容。这种将法学素质教育等同于“通才教育”的观点,并不符合法学素质教育的真谛。在这样的素质教育观念指导下,法学本科的素质教育改革就可能流于取消一些设置过细的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增加一些概论性的课程、强制规定必修某些文理互通的公共课程或扩大学生选修非法律专业课程的学分数量等简单和表面的形式。目前为数不少的法学院系的加强法学本科素质教育的措施实际上也就是这么做的,我们为,仅限于采取这样一些的改革措施,并没有涉及到法学素质教育所要求的从教育理念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系统化和深层次改革内容。

另有一种关于法学素质教育的观点则是从素质教育本质上具有能力教育的属性出发,针对我们传统的法学本科教育普遍存在的法学教育与职业教育脱节,理论教学脱离法律实践,法学专业本科生缺乏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动手能力差等现象,主张法学本科的素质教育应突出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应将本科阶段的法学教育定位于法律职业技能的训练和培养。这种同样有失偏颇的对法学素质教育完整内涵的认识,也容易导致将法学素质教育丰富深刻的内容简化为一般的法律实务操作技术和能力的培养锻炼,并不完全符合我们提倡进行的法学本科素质教育改革的目标要求。

教育学理论上所称的素质教育,指的是在教师的积极影响下,注重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意向等因素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促进人类文化向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从而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一种良性循环的素质基础的教育模式。素质教育性质上是一种注重发展、强调内化的教育,它既区别于所谓的“专才教育”或职业教育,也不等同于一般的“通才教育”。“素质教育思想所强调的,就是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融传授知识、培育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或者说在传授知识、培育能力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素质的提高。正确处理好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促进三者之间协调发展,是素质教育思想的关键所在。”(周远清:《素质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载《中国大学教学》2000年第3期。)这是我们在推进法学素质教育方面必须首先正确理解和把握的观念。

其次,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所指出的那样,素质教育是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应当贯彻实施的一种教育理念,但“在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方面应当有不同的内容和重点,相互配合,全面推进。”(参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载《厦门日报》1999年6月7日,第1版。)法学教育作为人文社科教育中的一个门类,自有其相应的素质教育的特定内涵和重点。而且,我们的法学教育具体分为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等不同的阶段,不同层次的法学教育也应当有其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因此,法学本科阶段的素质教育还有一个准确定位的问题。这种定位应该符合或适应于法学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

经过这些年来的讨论,我们对法学本科的培养目标取得了比较一致的认识,“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基础扎实、专业面宽、心理素质高和适应能力强的能够从事与法律有关的实际工作和具有法学研究的初步能力的通用法律人才。”(参见曾宪义、张文显:《中国法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版,第14页。)从适应这样一种主要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规格要求来看,法学本科的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观念或教育目标而言,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具有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基本品质和技能为目标的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虽然它包括的范围和内容广泛丰富,既涉及本科课程体系和内容的设计安排,涉及思想品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等不同方面的内容,也涉及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但法学本科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或称核心要素,我们以为仍在于法律职业品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这是法学本科素质教育区别于其他层次的法学素质教育的定位,也是区别于其他专业本科素质教育的特点。这里所谓的法律职业品质,主要包括法律人才应当具有的追求公平、正义,崇尚法治的理想和信念,认同职业伦理、恪守职业道德的自律精神,掌握法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好的法律文化素养。而所谓职业能力,并不仅是一般的法律业务操作技能,更主要的是运用法律概念、原理和规则发现法律事实和法律问题,并运用法律思维方式分析法律关系,处理法律问题的技术和能力。法学本科阶段的素质教育目标和内涵,既不应提得过高,过高的目标脱离了四年制法学本科教育的客观现实条件难以实现,不符合社会实际发展的需要;也不能降得太低,否则经过法学本科阶段教育出来的毕业生仍然是虽有熟练的一般法律业务操作技能,但缺乏法学理论素养和法律思维能力的“法律工匠”。

二、法学本科素质教育中的主要问题与改革

按照上述对法学本科素质教育的目标定位和内涵要素的认识,结合国内法学本科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认为目前在法学本科教育阶段推进素质教育,主要面临着以下诸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转变问题。这里说的转化教育思想观念,除了前面提及的认识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法学本科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核心内容外,更主要的是指要改变在传统的法学教育模式下形成的片面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性的思想,树立增强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和自身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的教育观念;改变以往的在教学内容上以单纯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观念,确立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重的教学理念。素质教育改革绝不仅是增减几门课程或调整某些课程的教学内容就能够完成的,它更多的是需要依靠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新的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引导下,通过各门课程的具体教学活动来贯彻实施。如前指出,素质教育思想注重调动学生认识和实践上的能动性,强调知识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内化作用,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为重点,而法学又是一门应用性强的社会科学,如果我们的法学教师仍然固守自己是惟一的“传道、授业、解惑”者的主人地位,课堂教学就是要把教师掌握的有关课程理论知识系统完整地传输给学生这样的传统教育观念,就不可能冀望他们改变“满堂灌”教学方式,在制定具体课程的教学计划、选择教学内容和安排教学环节等方面考虑发挥学生在课程知识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和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等因素和措施。因此,教师包括教学管理人员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的转化,是实现法学素质教育改革目标中最关键的问题。

其次,法学本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调整问题。课程体系调整和课程内容的优化,是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内法学院系的本科课程体系设置中,法律实践性课程的比例偏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院校已经注意到这一缺陷并采取了相应的调整措施,在法学本科教学计划中适当增设相关的人文社科知识课程,提高法律实践性课程的学时和学分比例,包括试行法律诊所式课程教学这种全新的理论紧密联系实际,有助于培养提高法学本科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和职业品德的教学模式。笔者个人认为,有条件的法学院系都应该配合有关专业理论课程学习开展相应的诊所式教学。加大法律实践性课程在本科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比重要注重实效,防止流于形式。为此,要加强实践性课程的教师参与和教学管理,注意建设发展稳定的能够保证学生实习质量的教学实习基地。

另外,在适当增加实践性课程比重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各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优化改革,后者实际上是法学本科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改革应该包括减少一般性法条注释和结论性知识的课堂讲授内容,将有限的面授课时间集中于阐释法律的精神,说明对规范的法理评价,增加启发性、动态性知识和课堂讨论的教学内容;采用和编写以素材为主的、适合于课堂讨论和能够引导学生相关文献资料的课程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以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如案例分析教学法、课堂讨论法等的适当运用,对训练学生形成法律思维习惯,提高发现法律事实、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更具重要意义。

法学本科教育篇10

关键词:体育科研方法;教学改革;探析

体育科研方法主要以数理统计理论和方法研究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体育管理领域中的各种问题,是现代体育的主要研究工具,同时体育科研方法课程作为体育学院一门各专业的必修课,它旨在使学生掌握体育科研方法的基本原理,学会设计课题,掌握收集与分析统计资料的基本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体育科研方法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课堂讲授、书面作业和期末考试来评价成绩,这种评价方式明显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造成学生实践能力的匮乏,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每一届学生的掌握情况,实践能力效果等,不断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而如何在有限的32学时课程教学中让学生的掌握效果更好,是体育科研方法课程教师不断思考和探索的现实问题。本文就体育科研方法课程中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的与教学方法进行了解读,并根据目前体育科研方法课程教学中突出的问题,结合教师自身的实践进行了探析,旨在扭转学生学习的被动局面,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该学科的内容衔接方法,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目的,为学生今后从事体育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1体育科研方法课程在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的与教学方法

1.1教学目的

体育科研方法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体育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初步掌握选题的原则与方法、研究计划的制定方法、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方法、资料的分析方法、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培养学生从事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为完成本科毕业论文及论文答辩事宜做好准备,让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清楚地掌握进行体育科研的步骤及方法,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撰写体育科研论文,初步具备进行体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1.2教学方法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教学形式包括课堂讲授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为了使学生便于理解体育科研理论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穿插实践教学环节,主要采取课下实践作业的方式。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课堂教学与课下作业为主,而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课下作业主要以书面作业为主。所有的教学方法都为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目标服务,因此教师必须动态调整教学中的各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达到本课程教学目标。可见,在教学中要积极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思维方式,充分调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推荐学生广泛阅读体育科研文章,适时安排学生进行科研论文的写作(包括实践作业),切实提高体育科研方法课程的教学质量。

2体育科研方法课程教学改革经验与思考

体育科研方法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在探索中找到更适合新一代大学生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体育科研方法课程教学创新的应用价值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体育科研方法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转变以往被动学习和厌学现象。第二,有利于引导和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寻找问题和发现问题,在体育科研实践中学习和掌握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2.1源于课本而又脱离课本

体育科研方法课程的讲解内容完全按照书本,由于学时较少,这样不但学生没有实践学习的机会,甚至满堂灌,严重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源于课本而又脱离课本的教学方法。源于课本指的是总的指导思想、总的教学内容要源于课本,脱离课本指的是不要完全按照课本的知识体系,照本宣科,而是要善于总结归纳,将教学内容适当分解,必要时可以打散教学内容重新编排,也可在教学过程中,内容的各部分可独立实施教学,最后再进行系统归纳、融会贯通。

2.2教学步骤设置合理,讲座中结合具体案例

在体育科研方法课程教学步骤设置上,最好要与撰写体育科研论文步骤相吻合,即:(1)论证选题,包括学术性、前瞻性、时代性、交叉性。(2)设计研究方案,包括基本思想和方法、基本内容和原则。(3)收集研究资料,包括原则和要求、资料的来源、收集资料的方法。(4)整理分析研究资料,包括原始资料的审核、分类和分组、数据统计图表、计算样本统计量等。(5)撰写科研论文与科研论文的答辩,包括论文的格式要求,论文答辩中的注意事项。在讲解体育科研中常用的方法中,对于每一种具体的方法,可以安排以讲座的形式进行,并结合具体实际案例,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