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3:39:18

生命中的意义篇1

每一条生命,都如夜空中的流星,从无穷无尽的时间和空间中到来,转瞬间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又悄悄离去。一样的开始,一样的结局,也正因此,我们才需要一个不一样的过程,一个有意义的生命。共同阅读生命的意义演讲稿范文中学,请您阅读!

生命的意义演讲稿范文1保尔的话犹在耳旁回响: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段关于生命的意义的话语,不知激励了多少人去拼搏,去奋斗,让自我的生命更灿烂!

生命在于坚持!

一个人在他的一生里,难免会遇到挫折,失败和打击,但遇到这些并不能就此放下自我的目标。只有坚持下去,才有可能战胜它们!世界着名的科学家霍金,21岁时便被确诊患有罕见的、不可治愈的运动神经性疾病!医生预言他只能活两年半。不久,霍金便完全瘫痪了。但他并没有就此放下自我宝贵的生命,他忍受着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痛苦,选取了坚持活下去。1985年,霍金因肺炎进行了气管穿刺手术,使他失去了说话的潜力,这对全身瘫痪的他来说又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他又一次坚持了下来,霍金不仅仅坚持活了下来,还向世界证明了他的存在,他提出的宇宙黑洞理论轰动了全世界!

生命在于勤奋!

海伦凯勒便是一个利用勤奋与不屈创造出奇迹的人。出生仅十九个月时,突如其来的猩红热引发的高烧夺走了海伦的一切,使她成了集聋盲哑为一身的残疾人,这其中的任一个降临到普通人的身上都是毁灭性的,许多人认为这又聋又哑又盲的人是生不如死的,活在世上已没有了意义。但是海伦没有放下,她用自我的勤奋证明了自我仍有存在的价值,她整日不知疲倦地从书中吸取养分来丰富自我,利用自我仅有的勤奋扼住了命运的喉咙!她一生出版的十四部着作征服了全世界的读者!

霍金的坚持,海伦的勤奋,都让他们的生命充满了意义。他们并不比别人多拥有什么,相反,他们比正常人缺少了健康,但是他们用坚持,用勤奋让自我本已残缺的生命比健康人更丰满,他们的生命是真正完整的,充满意义的!

但是也有一部分人,他们实际上已拥有了很多东西,他们的生命本该是充实的,但却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问题,竟然放下了他们的生命!这样的例子也时见报端。

成都某13岁的少年,仅因与父母就学习问题发生了争执,竟纵身跳下了七楼,结束了自我的生命!

河南省高三一考生,仅因估分成绩不理想,就在家中自杀,而高考成绩揭榜后,他的真实成绩竟高出了本一录取线33分。

他们自认为这是自尊心强的表现,但实际上这是懦夫的表现,对自我的宝贵生命毫不负责,他们的出生有何意义?每个人的生命仅有一次,该怎样度过呢?我们就应认真选取。让我们透过坚持、勤奋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生命的价值不可贵,但可贵的是生命!因为人生只有一次,让我们共同努力,把握生命的每个精彩瞬间,让人生过得美满,充实!

生命的意义演讲稿范文2在西安的第一天晚上,我买了一张《华商报》来看今日的新闻,突然,一则新闻吸引了我的注意。

这是一则关于生命的新闻。华山上午的时候,一名清洁工人在西峰悬崖上清洁。突然,绳索的纲扣爆裂,清洁工人掉下了山。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只手稳稳地把清洁工人拉了上悬崖。据了解,这男子姓张,37岁。因为他自我认为活不下去了,而想轻生,突然听见有人喊救命,就挺身而出,把清洁工人救了上来。应对记者的采访,他说,自我要从头开始,过去的经历只会影响到此刻,经历,无论悲喜,对有些人来说痛苦,对有些人来说是财富!何必让自我的经历把此刻甚至未来都变得痛苦呢?

生命真的没有一点意义吗?不,这个过程是会有挫折的,我们就应用心向上,不要被小挫折给难倒,如果过程没有黑暗,光明也不会被衬托出来。于是,我下定决心,必须要好好充分利用生命,使自我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生命的意义演讲稿范文3一个杯子,一块石头,一些沙子,一些水,这是什么?如果你是化学家,也许你会告诉,他们的结构,他们的成分;如果你是物理学家,也许你就会告诉我,他们能够产生什么样的物理现象;如果你是哲学家,也许你又会告诉我很多的道理。而我呢,我是一个普通人,我认为这就是人生。

人生就是大的杯子,当我是嗷嗷待哺的婴儿时,杯子里空空如也,当我们慢慢地成长,父母、亲人、朋友、同学、同事、社会、国家不断地给予我们时,我们的杯子便开始有了很多的东西,爱、财富、荣誉等等。那里最大的最重的,莫过于爱,这个爱包含了生活太多的资料,小时候父母给了我们无私的爱,而我们成长后,又有很多人给予我们爱,我们成家立业,有了更多的。当我们为人父母,我们又会给予孩子们爱,同时也会给予周边的朋友、同事们很多的友情,这也是一种爱。个性是,当512大地震来临之后,在我们的华夏大地上,玉名再次明白了,什么是爱,什么是大爱无边。当看到我们的解放军和警察、搜救人员、志愿者们日夜奋斗,为了哪怕一丝的期望,都要付出百倍努力的时候;当我们看到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时,当为了学生、为了亲人、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有生的期望时,有很多人宁可让自我去承受死亡的威胁,也要奋不顾身的时候;当我们看到每一个中国人都伸出援手,献出自我的爱心时。我深深地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应对着这样的大地震时,也许我们会丢失很多,但是只要人间有爱,我们的杯子就会是满满的,我们的生活就是充实的,一切就能够重来,我们也必将重建家园,让生活变得更加精彩。

反思我们平时的生活,日复一日的忙碌、奔波,有时候为了生活中一点点的财富和荣誉而绞尽脑汁时,我们是不是把一些事情弄错了呢。

也许,你的财富会增加,也许你有令人羡慕的荣誉和名利,但是你的杯子中是不是早已经缺失了生活中最就应有的爱了呢,当你财富、荣誉的增加,而占据了本该属于爱的位置,那么这样的人生是不是注定是空洞、残缺的人生呢?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让我们又在一次从生活的安逸中警醒,让我们再一次明白了什么是爱,什么是生活中最沉甸甸的东西,我们是不是也该看看自我的杯子,到底还有什么了呢,是不是该清理出去一些,加入一些了呢。

生命的意义,也许就是在这取舍之间,就是在这杯中杯外吧。

生命的意义演讲稿范文4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个舞台,来表达我从开学到现在一些浅薄的看法,即使与和谐无关。

一位美国演说家说:两个小时的演讲不用准备,15分钟的演讲准备一星期,3分钟的演讲要几个星期。所以,请允许我看着自己写的一些文,来带给你们一些思考,一些感悟。也请你们静静地听我讲完,不要打断我,谢谢。

有一个问题,我一直在思索:何为人生的意义?毕淑敏曾经说过,人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或许听到这里的时候,你们会感到困惑,人生怎么会没有意义呢?而她的回答,令台下的学生记忆深刻:人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你要为之确立一个意义。细想开来,这比那些言不由衷的人生意义,更有思考的价值。回到现实当中来,我们作为学生,是否也在确立自己生命的意义呢?

或许你们会说,我们都是高考的残兵败将,来上学只不过是父命难为。那么,我将替这些人感到悲哀。他们把自己的权利交给父母,而不是自己驾驭内心。这些人,外表看上去还很饱满,但脑子却是空空的,没有思想,没有追求,在我看来无异于一具行尸走肉。我真的很难明白,为什么游戏会令这些人通宵达旦,为什么电视剧会令他们难于自拔?可能他们连目标、自制力都没有吧。美国剧作家鲍西考尔特说:当人们在谈论如何消磨时间的时候,时间正在消磨他们。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温水中的青蛙。最后的下场,想必大家清楚。我有时甚至想冲他们大骂:你们干脆回家去好了,来上学,不仅浪费你父母的血汗钱,更浪费你宝贵的游戏时间。与其在课堂上呼呼大睡,不如回到家里躺在棺材里睡觉,这样比较好。可是,我没有,我无法对他们残酷,只能在这短短的演讲中,发出我这个学期的唯一的呐喊!

生命的意义演讲稿范文5走在大街上,熙熙攘攘中,我看到一个人在乞讨,不远处又发现一个年纪相仿、体型相似的人在逐个垃圾箱翻找垃圾。

相信大多数人会认为这两者所从事的都是卑微的事情,但细细想来,不难发现两个人实际上生活在两种迥然不同的人生境界中。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乞讨的人在伸手乞讨的同时失去了人格与尊严,而捡垃圾的人在捡起每片垃圾的同时却将人格与尊严高高举起,因为他是自食其力、自力更生。单从这一点看,他远比我们这些已经成人却仍然依靠父母、依靠国家的大学生要高大的多。

我并不是提倡大家在大学阶段去做兼职,我很明白今天我们接受资助,是为了更多地增长学识、提高能力,以后更好地报效祖国,造福家庭。

我要强调的是我们生活的意义,活着要有的精神。

看看周围的同学,很多人沉迷武侠、游戏,风行日漫、韩剧,每天球不离手、拍不离身,三天喝一顿、五天聚一次,美其名曰:“我很充实!”充实?!----他消费得很充实,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我只能给他个“浑浑噩噩”。

前些日,国家要提供资助贫困生的助学金,又有许多人嘴里叼着“黄鹤楼”,一手拿着“诺基亚”,一手递上贫困证明。我很困惑,我想不出他们的父母所创造的家庭状况是好是窘,但我很清楚,清楚眼前的人已丢失了人格,辱没了尊严。

记得有人说:“现在是作家与乞丐争地盘,大学生与民工抢饭碗的时代。”这是一句论断,更是一句警示:警示我们未来的路很艰难,告诉我们需要掌握更多的学识和技能。

我们是青年人,我们潜力无限,我们激情不止,我们的今天应该比昨天更精彩,我们的明天应该比今天更绚烂。

人生重要的不是最后的功成名就,而是其间的过程与意义。

耄耋之年,回首以前,我们要能拍着胸膛说:“我没白活”。

未来的人生纵然是困难重重,未来的结果纵然是一事无成,但我们要信念依在,激情依在,矢志不渝地去做有意义的事业,即使失败了,我们也虽败犹荣。我们要做的就是站起来,继续前行。

生命中的意义篇2

关键词:生命教育;高中历史教学;意义和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518-01

在这个世界上生命是人最宝贵的财产,每一个生命都是神圣的,生命是无价的,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任何人类历史的首要前提都是具备有生命的个人存在。先进社会对与生命教育越来越重视,历史的不断进步记录着人类生命的发展过程,有着相当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高中历史老师有必要运用历史教学中生命的教育资源并结合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状况,提升学生对生命更深入的认知,更完善的了解生命的涵义,从而爱护生命。

1.高中历史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意义

1.1生命教育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高中历史课程的基础目标就是:提升对历史上以人为本、爱护生命、重视人类生命的认知能力。高中历史教学要遵照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仅要对学生获取的历史知识多少加以重视,还要加强对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重视度,教导学生提升生命质量,理解生命的涵义。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学生在情感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创造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运用历史教材中的资源,进行合理规划的生命教育,从而有效的将学生的成长经历和历史教学结合在一起,开拓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体验情感的过程中,主动的解说生命教育的熏陶。

1.2生命教育是高中历史教育延伸到现实生活的需要历史与现实有着紧密的关联,学生可以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感悟过去,探索现在、展望将来。可是由于对教育过分的功利化,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缺少人文关怀,这就造成了学生缺乏对社会公德的认知和积极健康的社会理想,对人类生命缺少敬畏和尊重。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出现高中学生的暴力事件、违法事件、自杀事件等现象,这些事件证明了对他们严重缺少生命教育。生命是人们存在的基础形式,必须要唤起人们对生命的热爱、珍惜,从而提升生命的意义,现代教育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以育人为目标实行历史教育。生命教育是连接高中历史教学和生活的重要桥梁,通过历史教学增进学生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存在价值的认知,使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道德规范等。从而形成乐观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1.3生命教育是高中历史教学中贯彻人文素养的基础所谓人文素质其实就是要以人为对象、以人为核心精神,重点内容就是正确认识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以人的价值、感受和尊严为基础,从而追求人生美好的境界,着重解放人的个性。人文素养的质量取决于人身心健康发展的结果,而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生存的保障,是每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最基本诉求,因为假如没有了生命,一切都化为乌有了,何谈身心健康?何谈教育?为此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一切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善待生命"。"善待生命"就是要善待我们自己,善待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人、事、物,用我们的善良去感知生命,去爱护生命。

2.高中历史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

2.1构建生命化和生活化的高中历史课堂。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就是将思想情感与生活融合在一起的整个过程,而这种过程充满着生命力、感知力和体验力,所以在进行历史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要使课堂沉浸在有生命力和生活化的氛围中,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在进行课堂教育时将生命放在重心位置,经过对历史和实际生活的重视,使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个性张扬、人格提升,同时也使教师的职业生命活力得以焕发,师生生命活力在共同经历、交往互动中不断生成的课堂,在这种课堂中,第一要充分体现学生生命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参与、认知、感受、探究过程,注重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每个学生个性发展提供舞台的,让学生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升华。第二要在学生自主、合作、体验、探究过程中,发挥教师引导、熏陶、启发的作用,通过选择教学新材料,创设问题新情境,激发学生质疑探究的欲望,搭建多维、灵活、开放和谐的平台,培养学生在历史中看现实,在现实中寻找历史的迁移、应用能力。总之,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有思想的历史,有情感的历史,有生活的历史是我们每个高中历史教育工作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2.2挖掘丰富的生命教育素材,探究生命价值任何人类历史的生存都有着共同的前提,那就是需要有生命的人存在。这就说明了历史是一项非常有人文色彩的学科,其将人类的成长过程和进展状况充分的展现出来,点点滴滴都记录着人类的色彩和光辉的生命历程,具有非常深奥的生命教育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甚至是历史典故、名言警句,充分挖掘和利用有效的生命教育资源,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生命启迪,树立生命意识和尊严,积累生命智慧和情怀;挖掘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和价值,焕发生命活力和光彩。

3.结语

总之,在生命教育中高中历史教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可以带领学生立足于真实的人生体验外,还应该引领学生打开广阔的视域,通过丰富灵动的视角,感悟人类生命历程的悲怆实质,反思人类生命的文化精神和文明进程,对生命意义进行全方位的思考与探索,直面生命之真,心怀感恩,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担当生命,并"让生命成为艺术",不断提升生命的质量。

参考文献:

生命中的意义篇3

摘要:政策生命周期,是指一项政策从进入政策议程开始,经过规划、决策、执行,评估与政策终结经历的时间跨度和持续的期限。在决策分析阶段,对于政策的规划和预评估,人们往往更多的考量各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以及方案的执行效益与后果。事实上,在政策规划和决策阶段,对政策运行的生命周期加以前瞻性考量,具有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d6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2435(2012)03034805

政策生命周期是指一项政策从原初政策问题进入议程开始,经过政策当局的规划、决策、执行、评估、达至该项政策的终结所经历的时间跨度和期限。一项政策被终结,意味着原有政策生命周期的结束。虽然政策的运行也可能不是在被评估和终结之后就变得销声匿迹,而是通过被调整和变迁之后继续下去,开始新一轮的生命周期循环,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将一项政策的终结看成是原初政策的生命运行周期的断点,将它被终结之前的运行视为一个相对完整的生命周期。在以往的决策活动中,政策当局对于政策方案的规划和预评估,往往只关注各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以及方案的执行效益与后果,忽视了对于政策生命周期的考量。公共政策学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通常将一个完整的政策过程视为一个个独立的阶段,比如政策议题的选择、制定、执行与评估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将政策的各个阶段分离,在很多情况下对政策结果产生了消极影响;学界相关学者对于周期在政策循环中的意义也没有给予充分重视。基于以上情况,本文从公共政策整体规划的视角,从政策发展的多重维度解读政策周期的前瞻性内涵以及意义。

一、政策生命周期前瞻性考量的涵义

对于20世纪的多数政策研究者来说,理性在政策制定中的考量、政策制定过程的思考以及理性-科学决策模式的分析是核心议题。比如,西蒙与多元主义的倡导者林德布鲁姆都认为政策制定过于复杂,而传统的理性-科学范式并不能给予有效的解释。近来,公共政策学的研究者开始尝试修正这种传统的范式,政策周期理论便是这种修正的一种努力。[1]edwards认为,政策制定并不一定是完全理性或者合乎逻辑的,尽管在政策周期过程中存在各种不同的政治与主观性因素,但是政策周期理论关注的是政策过程本身,理性因素也根植于整个过程之中。[2]国内外对于政策生命周期的研究,多注重于政策过程,将政策的生命周期划分为政策议程建立、政策方案规划、政策决策、政策执行、政策评估与终结等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几个阶段。bridgman和davis认为:“政策周期理论将一种秩序与和谐的因素带进一个复杂、喧闹的政策世界之中,尽管政策周期理论在现实政策环境中作为一种理想的境界难以达到,但是这种理想的状态却是政策学家致力于追求的重要目标。”[3]r.j.英特威尔德(in''tveld)[4]认为“除了将政策工具看作静态的实体以外,它们还必须被理解为动态的政策过程的组成部分”。这实际上是将政策看成是生命周期有限的、因此需要进行动态调变的政治过程输出。他认为,一项政策的实现不是自动自发的,伴随着政策工具的运用而来的会有一些有意或者无意的效果,随着政策的实施,那些有意识可预见的效果会逐渐缩小,而那些无意识不可预见的效果则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他将这种倾向称为“公共政策效果逐渐递减法则”。bridgman和davis在1998年首次提出了政策周期的概念,认为澳大利亚的公共政策可以放在周期过程中进行解释,并提出了政策循环模型(图1)。

在周期过程中,公共政策或多或少呈现出类型性与可预测性的特征。[3]everett认为传统的政策制定理性范式特别强调正式的程序,而忽视了政策过程中的复杂性、价值倾向,甚至没有意识到政治权力能够决定公共政策的方向。从根本上来说,政策周期理论仅仅是对于这种传统理性范式的修正,在多数政策制定过程中,具有较强的不适用性。她认为政策周期反对绝对的理性主义,但是周期理论也摆脱不了理想主义的色彩。[5]政策周期的方法将政府的治理视为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些独立机构的结合,政策周期具有一定的规范性,能够协助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理解与实现政策任务。[6]后来,edwards补充与细化了bridgman和davis模型,认为政策周期不仅仅是政策发展的一个模型框架,在实践中也具有重要的价值。政策的发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发现议题、政策分析、实施咨询、决策、实施、评估。这个模型与理性的政策制定模式有着根本的不同。政策周期理论能够协助公共部门管理者认识到复杂的政策过程,同时为政策过程注入活力,“用一种系统性与严密性的方式使政策制定者顺利地实现对于政策制定复杂性的管理”。[2]

edwards认为,良性的政策发展过程将会保证良好的政策结果,良性的政策过程对于良好的政策发展至关重要。[2]尽管好的过程并不能一定能保证好的政策结果,但是不良的政策过程导致坏的政策结果的可能性却高得多。[7]西方的学术语境下,政策周期理论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能够经久不衰的一个因素在于其对于提升政策效果的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政策生命周期的前瞻性考量定义为:在一项决策方案出台之前,对该项政策会在多长时间跨度之内保持有效运行的状态给予考量,并将其结果纳入政策方案当中,作为未来执行、评估和终结该项政策的期限与时效性约束。据此,政策生命周期前瞻性考量的基本内涵在于:(1)考量的对象和内容主要是政策的生命周期,即政策在未来的有效运行期限。(2)考量的目的是要利用这种期限约束来有效调控政策未来的执行、评估与终结阶段的相关活动。(3)考量的结果应该被纳入政策方案当中,形成政策运行的期限约束。

二、前瞻性考量政策生命周期的必要性

一项政策的有效、合理的生命周期,应该是当其在政策环境发生改变,如果继续执行下去会导致政策成本大于政策收益时,能够被快速有效地终结。政策周期的方法使得政策指定者与执行者认识到政策复杂性,为政策的执行提供行动的指导。[6]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对于政策在未来运行的生命周期进行前瞻性的考量,至少是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策资源的有限性

everett认为政策议题的设定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是一种天真的想法,正是由于资源的不平等分配而使得政策及其方向都呈现出不同资源拥有者的博弈结果。[1]政策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是政策活动的基本境遇。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和终结的行动,是一个关于政策资源的约束函数;一个政策从原初的政策问题进入政策议程,到政策方案的规划、决策与执行,其基础性前提在于,该政策问题的解决具备一定的政策资源能力支撑,否则超出资源承受能力范围,社会公共问题就难被列入政策议程并加以解决。

一项政策运行的生命周期越长,其资源消耗量就越大。如果不对一项政策从政策的规划、决策、执行到终结的运行过程加以期限的考量和约束,那么政策资源的投入将会处在无组织的、粗放的、损耗和浪费的状态。因此,需要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对于政策运行的生命周期做前瞻性的考量,评估与预计一项政策在未来的方案规划与决策、政策的执行、评估与终结等各个阶段的有效运行期限,以便于科学合理地规划政策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提高政策收益。

2.决策考量不够与政策质量偏低

决策的考量与政策的质量,受影响于政策制定者两方面的固有属性——有限理性与经济理性。一方面,政策制定者由于理性有限,对于政策问题、政策目标、政策环境的现况与未来变化等方面信息的把握不全,出台的政策方案可能在未来运行过程中偏离原定目标,甚至原定的政策目标本身不合理,会导致社会负效应,因而推行一项政策的同时也承担着政策风险。另一方面,政策制定者出于经济理性的考虑,本身难以始终如一地服务于公共利益而不产生自利趋向。尽管一项政策运行的合法性基础在于其公共性的价值诉求和行动取向,但是在政策运行的实际过程中,政策制定者利用公共政策服务于集团与私人利益也是不可回避的事实。

如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能够增加对于政策运行生命周期的前瞻性考量,既有利于促使政策制定者对于政策过程做出更多的评估,深化对于政策环境的认识,拓展政策理性的范围,也能够加强对于政策制定者的行为约束,使其自利性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维持政策的公共利益诉求与政策制定者私人利益之间平衡。

3.政策执行的路径依赖与终结阻力

一项政策的执行会导致某种利益平衡,形成具有一定稳定性的政策格局。政策运行周期越长,这种格局路径依赖的自我固化机制越强。对于政策运行的这种惯性,安德森也认为,“某一政策、计划或机构存在的时间越长,它被终止的可能性就越小,经过一定的时间,会形成能使它们继续存在的条件和支持”。

[8]因此,政策当局在终结一项政策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障碍因素的干扰。尤其是一些利益原生型政策可以从政策将要导致的利益的来源角度,将政策分为利益原生型政策和利益调配型政策。其中,利益原生型政策是指,其执行和实施将开发出新的利益空间,从而增加利益总量的政策;利益调配型政策是指在原有利益空间之内调整利益分配结构和利益格局的政策,其所导致的利益只是现有利益的再分配,主要不产生新的政策利益、不增加利益总量。,由于该类型的政策出台或者是政策默许,自然地促成政策受益群体的生成;当这一类政策受益群体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不断地获取收益时,政策惯性就因此而产生,政策利益关系就会越来越复杂和固化。一旦此类政策被宣布终止,或者政策所赋予的行动空间被压缩,就会招致强大的阻力,此时当局要想终结该政策,就需要花费巨大的行动成本。面对时下中国社会的较严重的两极分化问题,通过公共政策的调整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必然趋势,然而由于僵化的利益格局、利益群体所形成的强大的政策阻力,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面临许多不利因素。

对于一项政策运行的生命周期、尤其是有效执行期限的预期评估和规制,有利于避免和减小政策惯性以及政策客体的政策依赖,促使其从政策一出台开始,就自觉地预期政策走向和各自的政策受益期限,预先规划其未来的行动方案,在此政策终结之前调整心态并积极地谋求自我在政策限制下的可持续发展。

4.复杂性社会系统呼唤公共政策的前瞻性考量

网络性的社会中呈现的是一个个互相依赖的社会人构成的复杂性系统,高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给人类社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增加着人类社会的复杂程度,对于公共政策研究者来说,只有从根本上改变研究逻辑与思考话语,才能适应这种不确定性社会系统,减少风险社会给人来带来的危害与灾难。比如,对于中国现在频频发生的社会冲突事件来说,如果将事件的暂时解决作为公共政策解决的主要目标,那么社会冲突所带来的潜在的负面影响必将得到扩大,甚至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与持续发展,对经济发展,社会问题与政治民主化等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将其作为一个复杂系统看待,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从政策周期的前瞻性视角考量这些因素的相互联系,从而实现社会良性发展。

三、前瞻性考量政策生命周期的意义

威廉·邓恩指出,“预测政策未来的能力对政策分析和改进决策至关重要。通过预测,我们就具备前瞻性或者远见性,从而拓展我们理解、控制和指导社会的能力。”[9]对于政策生命周期的考量,也应该成为预测政策未来的重要方面之一。前瞻性地考量政策生命周期,对于提高政策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小政策终结时的阻碍力量,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化水平以及政策制定者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1.提高政策资源的利用效率

一项政策运行的生命周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政策的资源投入。越是涉及错综复杂问题的政策,其生命周期可能就越长,也越是要投入更多时间以及其它资源。如果对于一项政策的政策过程没有预见性的运行周期的评估,就很难做出合理的规划,从而使得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和终结变得比较盲目和被动。对于政策制定而言,由于没有一张对于政策制定和出台的时间表,使得一项政策“千呼万唤难出台”,使得政策的制定过程处于粗放的、零碎的资源消耗状态,所投入的人财物和时间资源都难以集约型地加以利用,使得政策资源的使用效率低下。

就政策执行而言,由于政策决策者和执行者对于政策执行期限缺少预见,在资源的投入上缺少预期和规划,可能会让资源处于不断的投入之中,而一旦该政策的时效性和局限性显现出来,就会产生大量的政策沉淀成本,使得政策制定和执行者产生对终结一项政策的欲罢不能的心理效应,在政策过程中处在被动地位。评估而言,了解政策生命周期有助于合理规划政策评估方案,有针对性地投入评估政策所需的资源,开展科学有效的政策绩效的评估。对于一项缺少政策执行期限和政策终结的前瞻性考量的政策,要制定出对于其绩效进行评估的合理可行的方案,通常更容易削弱资源投入的组织性和有效性。1984年,中央政府决定在沿海地区设立经济开发区,致力于将开发区建设成为产业聚集的载体。随着1988年北京市新技术开发区试验区的建设,各个地区不同种类的开发区纷纷建立,在不同开发区建设的过程

,各种社会问题滋生,中央政府最初的设想在地方政府建设开发区的过程中得到严重扭曲,最终,多项开发区建设项目停止建设,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以斥资百亿,规划用地6000亩的江苏铁本事件为例,其造成了巨大的政策资源浪费。

2.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化水平和政策质量

davis等人认为多数公共政策都是不同资源的价值之间多次协商与竞争的产物,并不存在满足所有成员的最有效的唯一选择,最好的结果主要取决于他人如何做以及什么样的交易是可行的。[10]政策作为掌握公共权力的当局对于社会价值物做出权威性分配的主要工具,具有公共性和强制性,一旦一项政策出台并付诸实施,对于政策客体和整个社会环境就会产生重要和广泛影响。

对于政策制定者的有限理性以及他们的自利倾向,可以通过对政策的生命周期前瞻性评估来给予一定程度的克服和限制。对于政策运行周期进行预先的评估,首先可以促使制定者对政策的运行状况进行前瞻性地思维,对政策影响因素预期性的评估可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政策制定的质量;其次可以限制政策制定者的私利趋向,不致使其无约束地利用政策在未来谋取私利。政策一旦出台,便具有执行上的惯性和不可逆性,如果不对政策执行的期限加以考量和约束,不合时宜的政策带来的影响就可能是“此恨绵绵无绝期”。由于在政策出台之前没有对其存在和运行的有效期限加以考量,就会缺少一种外部的强制力和约束力来推其终结和变迁。政策制定者可能会利用政策的惯性以及终结的艰难性从中谋取私利。以中国近来讨论较为热烈的电动车规范为例,广东省的广州等地自从实行“禁电”政策以来,公众对于该项政策的推行存在较大争议,许多公民认为该政策是相关部门谋取私利的一种体现,虽然政府规定了相关政策,但是实际上很多公民与政府玩起了“躲猫猫”游戏,因此,对于政策运行生命周期的前瞻性评估,有助于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之间的动态制衡,不致使集团和个人利益无约束地侵入社会公共利益。

3.推动政策循环的顺利实现

政策方案一旦推行,便具有政策惯性,并且形成稳定的利益格局。由此,终结此政策的主张便会遭到政策收益群体的阻挠,不利于政策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社会公共问题的解决,新的政策问题从而也难以进入政策议程。

在阻碍政策终结的因素中,既有政策制定主体的因素,如从一项政策中得利的官僚机构;也有政策客体的因素,如政策的实施会产生一些受益群体,尤其是他们的既得利益主要来源于该项政策时,对政策的依赖程度很高时,会不顾一切地阻碍当局终结政策的行动。但探微至其心理机制,是由于人们对于政策收益期望没有受到政策期限的约束,政策受益群体原本期望无限期地获取收益,一旦利己的政策被宣布终结,他们没有心理准备和其它获益的备选行动,就会本能地维护既有的政策获益机制,对终止政策的行动加以抵制,对政策终结造成障碍。

事实上,仅靠政策相关群体之间的博弈和讨价还价,难以及时有效地完成一项政策的终结。因为一项政策,尤其是一项影响范围大的政策,在运行过程中会逐渐将与之相关政策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体制化,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体制模式,一旦该政策被宣布终结,体制内的各种关系因素会比较难以突破体制本身,因此,往往需要借助于体制外的强制性因素和力量,人为地打破政策形成的既有体制格局。而对政策运行生命周期的前瞻性评估和强制性的期限约束,就是一种规制力强的体制外因素,它有利于破解顽固化的体制格局,减小终结政策的阻力因素,推动政策终结的顺利进行。

4.增强公共政策理论研究的规范性与价值意义

公共政策作为一个规范的学术研究领域,不同的研究者对于公共政策各过程的分析与考量,丰富了公共政策学科的理论积累。但是仅仅局限于对政策周期各个过程细节的研究,难以提升公共政策研究的理论价值。政策周期前瞻性的提出与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要求我们从政策周期整体性的角度把握政策发展的每一个过程,也只有将政策周期的考量贯穿于政策发展的始终,才有可能实现一种良性的政策过程,有效的政策结果才有可能出现。从某种程度上讲,政策周期的前瞻性考量是实现良性的政策结果的前提与保证。

面对着当今社会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社会政策的制定者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因此,从理论层面抑或政策发展的过程方面,对于政策周期加以重视与

研究无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everetts.thepolicycycle:democraticprocessorrationalparadigmrevisited[j].australianjournalofpublicadministration,2003,62(2):65-70.

[2]edwardsm.socialpolicy,publicpolicy-fromproblemtopractice[m].snyder:allen&unwin,2001:4.

[3]bridgmanp.&davisg.theaustralianpolicyhandbook[m].snyder:allenandunwin,1998:2.

[4]b·盖伊·彼得斯,弗兰斯·k·m·冯尼斯潘.公共政策工具——对公共管理工具的评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51-154.

[5]everetts.thepolicycycle:democraticprocessorrationalparadigmrevisited?[j].australianjournalofpublicadministration,2003,60(3):56-65.

[6]bridgmanp.&davisg.whatuseisapolicycycle?plenty,iftheaimisclear[j].australianjournalofpublicadministration,2003,62(3):99-100.

[7]goodinr.e&klingemannhd.anewhandbookofpoliticalscience[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6:63.

[8]唐姆斯·e·安德森.公共决策[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211.

生命中的意义篇4

关键词人动物生死人生生存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s.2016.05.068

abstractShiganaoyamoodnovelmasterpiece"inKawasakiCity",thedescriptionishitbyatramYamanoteLineofthe"i"inKawasakiCitywhentheinjuredaexperience.inthisnovel,theauthordescribesthedeathofthreesmallanimals,aisdeadbees,aisinthefishdrillonthevergeofdeathofmice,andoneis"i"accidentallyhitandaccidentaldeathofnewt.adeadbeelet"i"feelasenseofintimacy,isonthevergeofdeathareinconstantstrugglemicethat"i'mafraid",is"i"accidentallykilledsalamanderletmehaveasenseofguilt."i"fromthe3smallanimalandanimal:actually,that"thisisnotwhatisthedifferencebetweenlifeanddeath"feeling.

Keywordsperson;animal;lifeanddeath;life;existence

1志贺直哉及《在城崎》之文

志贺直哉为白桦派代表作家,也被称为“小说之神”。白桦派对当时的纯客观的自然主义不满,要求肯定积极的人性,主张尊重个性,发挥人的意志的作用,提倡人道主义与理想主义。

《在城崎》是志贺直哉心境小说的名作,作者写了一段疗伤过程中的经历。自己在百无聊赖的养伤过程中,见到了3个动物的死。通过3个小动物之死和3种面对死亡的不同态度,写出了自己对于生死的人生感悟。表面看上去这3种态度各自成立,但深入分析后会看出这3种态度其实代表3种不同的人生阶段。本文通过这3个动物之死,结合笔者自己的一些所悟所得来谈谈从这篇文章中得到的启示。

2三个动物之死

2.1蜜蜂之死

作者在看到死去的蜜蜂的时候,用到最多的是一个“静”,他写到“这种让我感觉到如此亲近的寂静。”在我们大家看到一个已经死去的东西时,是什么样的感觉呢?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感觉吧。文中的“我”在见到死亡的蜜蜂时这种感觉却是如此亲近的寂静,他想到了自己,如果说自己不是得救的话或许就和这死去的蜜蜂一般已经变成了一具尸体吧。他在心中想到:“只要有一点点差错,现在的我应当已经托身与青山……祖父和母亲的尸身就在我的身边,然而,彼此之间却没有任何交流――脑中浮想起这些,让我觉得孤寂,却并不觉恐惧。迟早会是这样的啊。但是,又会是何时呢?”

“我”想到“迟早会是这样的啊。”迟早会是什么样呢?很明显,在这里的“迟早会是这样”指的就是死亡,这只死去的蜜蜂就如同迟早要死去的我们,迟早有一天我们也会和它一样,躺在那里无人问津。活着的人继续活着,谁也不会多看你一眼,谁也不会对你的死感到有什么异样。就像这只死去的蜜蜂的同伴一样,“来往的蜂,从死蜂的身边经过,全无一点介怀不安的姿态。”

作者“我”见到蜜蜂之死的感觉就像我们年少对死亡的一种认识。是出于生者对死者的一种看法,生者永远不知道死者的悲哀。对于活着的人来说,死亡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因为他不是死者,他不明白死者生前是抱着怎样的一种信念想要活下去,也就看不到死者对于生的执着;因为没有懂得死亡对于临死之人的恐惧,死亡对他来说才无可畏惧。年少的我们,对死只有一个比较模糊的认识:人,总是要死的,至于什么时候,不清楚。唯一非常明确的,就是现在还活着。所以不管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我们都能很安心很快乐地活下去。因为彼时还不知道生活的艰辛。

2.2老鼠之死

“老鼠大概怀抱着只要竭力挣扎,总会获救的希望吧。人虽看不动它的面部表情,但它动作的表情却在表达着绝望却竭力的拼争。只要逃,就一定有出路。于是,老鼠就那样带着插在身上的长长的鱼钎,游向河心正中。小孩和车夫愈加得趣地掷以石块取乐。”

作者在小说中虽然没有写老鼠最后有没有死掉,但是我们却可以从上下文得出,老鼠最后也仍然逃不出死亡的命运。老鼠拼命的向上挣扎,可惜身上插着长长的鱼钎,又被小孩和车夫掷石取弄,既上不了岸又无法在水中生存,这样的一只老鼠,最后或许终将死亡。“我”不忍心看着这只老鼠死亡,因为“我”心中有了恐惧。“我”本以为自己可以平静地接受死亡,但是这个时候却意识到,在沉寂的死亡到来之前,“我”首先要接受的却是这濒临死亡之前的挣扎。这挣扎何其痛苦,何其可怕,让人实在接受不了。对于旁观的“我”来说,这死亡之前的挣扎是何其可怕,但是“我”也清醒看到对于那只努力求生的老鼠来说,这临死前的挣扎却是它活下去的唯一可能,它只能寄望于眼前的挣扎让它摆脱现下的困境,重获新生。

如果这种情形,换做是“我”,我又当如何?“我”扪心自问,也清醒地认识到大概我也和那老鼠一样做奋力不甘的挣脱吧。

在“我”受伤之时,“我”极力做了各种事情来挽救,就如同在水中奋力拼搏的老鼠一般。由此可见,即使是平常对死亡有着亲近感的“我”,在自己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也会奋力自救,如果真的没有感受到死亡的恐惧,“我”就不会努力自救,也就不会看到老鼠死亡挣扎时感到害怕。在这里,人由于求生的本能,会想尽办法让自己活下去,活着去的意义对于一个有生命的生物体来说都是相同的。不是为了什么未尽的事业,不是为了什么未了的心愿,也不是为了将来能够为国家做贡献什么的,就为了一个单纯的目的:活下去。因为人天生就有对生命的渴望,对死亡的恐惧。在我们遇到威胁我们生存的东西时,我们会想尽办法让自己活下去,只为了活下去。

这种状态就是我们现在大多数人的人生写照。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出于此种阶段,经历了少年时的不知忧愁,我们已经懂得了一定的生活技能,也学得了一些生活常识,经历了一些生活艰辛,对于生存和死亡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让自己活下午,避免让自己死去。我们内心恐惧死亡,讨厌死亡,希望活着,而且希望自己更好地活着。尽管如同那只老鼠一样我们迟早逃不脱死亡的命运,但是我们努力在让自己远离死亡这种命运。虽然和平的接受还是徒劳的抗争的确没有什么意义,但是人的软弱却在驱使我们不断向前,努力向着“生”移动。

2.3蝾螈之死

“蝾螈死了。我不由大惊失色。我打死了它。我虽全无此意,可是却确实杀死了它。我的心中泛起难以言说的悒郁。正正是我,出手打死了它。然而这真的是个偶然。可是对于蝾螈,这是飞来横祸了。我久久蹲在那里,似乎置换来了蝾螈的心情。自己变成了死去的蝾螈的替身。悲悯与他的遭遇,却也同感到深为生灵的那种孤寂脆弱。出于偶然,我没有死去。也是出于偶然,蝾螈死去了。我的心情变得落寞难言。垂头看着脚下的路,我慢慢走上归途。隐约的可以看到远处街区的灯火。”

“我”并没有真的就想把蝾螈杀死,但是它却死了,它被“我”所杀,这是无可置疑的事实。自己的一个偶然的举动,对于蝾螈来说却是飞来横祸,它竟然就这样死掉了,对于“我”来说,这也是一个飞来横祸。“我”并没有想要做恶,可是最后却是做了恶。更可怜的是蝾螈,它本来活得好好的,可是却因为这一番事情,害它就白白地丢掉了性命,可见生命是多么的脆弱,有可能在你不知道的时候就失去了活着的权力。侥幸活着的我们,应当如“我”一样:“对此如果不抱有感恩之心,那简直是说不过去。”可是尽管如此,文中写到“然而我却丝毫没有欣喜的感觉”,这又是为什么?

对于偶然活着的自己,“我”觉得应该感恩。对于偶然死去的蝾螈,“我”深怀歉疚之情。对于活着的人,活着值得感激,对于死去的人,死亡也许就是一瞬间的事情。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下一刻是会活着还是会死去,“生与死本身并不是截然两级”,一切都处于偶然,出于不可预测。

既然如此,生也就无须特别欢喜,死也无须特别害怕。生死本身就是偶然,活着是偶然,死亦有可能是偶然。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一生还是长寿的一生,这些都无关紧要。活着的时候就好好活着,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好好活着,做你自己想做的事,追求你想追求的东西,等到真有一天要迎接死亡,也无须害怕,生命总有这两种形态,只有经历这两种形态,生命才是完整的。

这就是一种豁然开朗的境界,看透生死,无所畏惧,所以他们能坦然面对。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通常都是人到中年或者是老年,正是经历了人生百态,世间种种,所以最后他们能看透生死,尽情享受生活,坦然接受死亡。对于他们来说,生和死已经是咫尺之间,带着随时都会死去的觉悟活着,才能更加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如果不幸死亡逼近,也就自然无所畏惧,因为知道总会经历这一天。

3结论

通过3个小动物之死,看到了生与死,作者有了一些感悟,我们也从中得到了一些感悟。这些感悟因人不同,因我们的人生经历,所处的人生阶段不同而不同。每个人都会得到一些对于自己有益的东西,文学的作用大概就在于此吧。

参考文献

[1]谭晶华.日本近代文学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2]肖书文.论志贺直哉《在城崎》中的死亡意识.云梦学刊,2006(6).

生命中的意义篇5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生命意义

热爱生命本是每一个生命体应有的基本态度,可是,如果我们用“大学生”和“自杀”作为关键词,搜索引擎很快会给出令人心痛的答案。

2010年1月8日,宁波万里学院大四学生卢某在学校操场单杠上用皮带吊自杀,①这是2010年媒体报道的第一例大学生自杀事件;②2009年12月29北京吉利大学一男生在酒店内被发现自杀身亡。在网上搜索“大学生杀人”,结果也同样令人心余悸。2010年10月20日23时左右,中国西安发生了一起大学生故意杀人的恶性案件,这就是药家鑫案件;从这些令人发指的行为中,人们看到了一个精神黑洞—对生命的麻木,残害与漠视人类生命的行为足以引起人们的紧张和恐惧。

一、我国生命教育的现状

所谓人的生命,是指人的自然生命。其表现为一种自然存在和物质复合体。一个人,不在于他有自然生命,而在于他还有特定的人格,即他的“价值生命”。而生命教育就是在生命活动中进行教育,是为了生命而进行的教育。根据从事生命教育的专家肖敬的观点,生命教育应以教育为手段,以生命为核心,倡导认识、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在享受生命的基础上提升生命质量,并获取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大学阶段正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是最为迫切、最为关注人生态度、生命价值、生命意义等问题的时期。上述事例中的当代大学生,由于其对生命价值观的模糊,缺乏对生命最基本的敬畏,导致了认为可以随意结束自己的生命或者剥夺他人的生命,这些暴力伤害事件的发生,说明了当代大学生对于生命意义的认识非常浅薄。因此,实施生命教育任重而道远。

二、教育的缺陷在于只重视学生的“如何而生”,忽视学生“为何而生”

人的生命从来不是单一的自然生命,人的生命是由自然生命、精神生命、价值生命和智慧生命四个部分组成的,人应是完整的存在。人的生命完整性要求教育达到三个目的:一是指向生命自我,使受教育者的现在和未来能够很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二是超出受教育者自然存在的直接需求,进行生命意义的建构与价值的提升;三是进行生命的升华,积极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只有三个目的交融相汇,人才能成为完整意义上的全面人。

大学生受到自身年龄、阅历、理解能力、生活范围、交流对象等方面的局限,单靠自己有限的经验和理解能力,很难探索到生命的真谛。正由于此,学校教育更应给年轻的生命个体以“人”的理念,而非“物”的理念,让生命个体学会自我反思、自我警省、自我提升、自我建构,扩展生命意义,从而达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但是,现行的学校关于生命教育尚存在种种问题:其一,生命教育的内容贫乏、形式单一,没有明确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其二,对青年学生进行生存能力的培养,还缺乏有效的操作性指导;其三,教师缺乏对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我认为教育的主要宗旨是着力于教会人的是‘何以为生’的知识与本领……由干它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教育,荒废了它在意义世界中导行的职责,不能让人们从人生的意义、生存的价值等根本问题上去认识和改变自己;也必然前提性地要抛弃塑造人自由心灵的那把神圣的尺度;把一切教育的无限目的都化解为谋取生存适应的有限目的。

三、教育的真谛在于引导学生追寻生命的意义

人的发展是生命意义不断丰富的过程,教育活动的终极目标就是激扬人的生命活力,促进生命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引导学生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成为了生命教育的重要使命。

(一)唤醒生命之爱,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积极展现中赋予生命以意义

生活总是有生命的生活,生活意义总是有生命的生活的意义。生命是生活之本,对生命之爱是生活意义的根源。热爱生命,意味着要抓住现时,努力将生命展现于现时,极力在生活中表现自己,从而获得现时生活的充盈。因此,教育要引导人们把握当下,珍爱生活,唯此,才能处处享受到生活的欢乐,深切体悟生命的意义。

(二)提升自我意识,引导学生在省察自我中发现生命的意义

自我意识是对自我存在、自我认识和实践活动的认识和评价,它是在自我与非我区分开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是主体之为主体的核心。教育不可能给予人以现成的生活意义,教育可以通过引导个人的自我意识来启发人的生活意义。通过启发引导,促使人们自己积极、主动地创造自我,升华自我。

(三)培养坚强意志,引导学生在挑战痛苦中实现生命的意义

对生命意义的发现和获得,可以借助在生活中体验价值、通过劳动提供和创造价值以及在苦难中实现价值这三种方式来实现。个体的生命体验不仅有愉悦、幸福的人生体验,还有生活中的重要丧失、重大挫折、苦难、逆境甚至死亡的威胁。这些负性体验并不都是有害的,痛苦的积极意义就在于它提醒人需要做出改变,因此,德育工作者应注意引导学生追求本真的生存,教会学生用坚强的意志忍受痛苦、体验痛苦、挑战痛苦,从而激发出更大的生命潜能。

(四)激发责任感,引导学生在创造性劳动实践中开创生命的意义

“生命意义是什么”和“生命的存在对我有什么意义”是两个十分相似却又有着截然不同意蕴的命题。前者是一个绝对性命题,可以说,生命本身就是意义,活着就是意义;后者是一个具有价值指向性的相对性命题,生命之于人类而言,更多的意味着人对物质生命的超越、对精神生命的诉求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社会对这些规定、使命、任务所作的有意识表达,就构成人的权利、责任和义务。这种责任和义务要求个人多为社会和他人着想,勇于自我牺牲。生命的意义也正是体现在承担责任、勇于奉献与不断创造中。

因此,必须加强并加快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切实从心理、生理和伦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生命价值教育,引导学生善待生命、关爱生命,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健康和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文锦.高教视野中的生命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

生命中的意义篇6

关键词:生命道德教育;含义;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4-0122-03

道德教育是各类教育中最具生命气息的教育活动。高校道德教育是关爱大学生生命,使大学生人性向善、胸襟开阔并唤起他们美好的“善根”的教育。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工具理性的影响,高校教育渐渐趋于功利化,本应基于生命、关注生命、为了生命的高校道德教育,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教育实践,注重的都仅是道德的社会性,忽视了道德的个人本位功能即道德的生命性,缺乏对大学生生命关怀的意识,缺乏明晰地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面对和对待生命的教育。生命道德教育的缺失致使大学生的生命意识模糊,对生命和生命意义懵然无知。

一、高校生命道德教育的缺失对大学生的影响

1.大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迷茫

在当今的大学校园,“迷茫”、“郁闷”等已成为一些学生在进入高校后的一种突出的感受。在读高中阶段,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是他们的主要目标。进入大学后,摆脱了高考的压力后,其中不少人却很快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自己人生的路今后应该如何走。面对沉重的学习压力和日益严峻的就业前景,面对父母的期望,一些大学生内心充满着对外部世界的无奈,极少数人的无处寄托的心灵甚至转而投入了网络,以便能在网络那种虚拟的世界释放自己焦虑的情绪,直至深陷网络不能自拔。近年来,极少数大学生因深陷网络而荒废学业甚至辍学的现象屡有发生,大学生自杀、自残等事件也时有所闻。这些,都是大学生对生命意义迷茫的较为极端的例子。

2.大学生伤害生命的事件屡屡发生

近年来,由高校大学生所制造的血案屡有发生,一些无端的杀人惨案甚至使举国震惊。从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残忍地杀害四名同学,到河南某大学学生李征拎着镢头连杀7人,再到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驾车撞人后残忍地刺杀伤者八刀致其死亡,一起起血淋淋的惨案令人震惊,因为行凶者竟都是在校的大学生。大学生,他们本是时代的佼佼者。与一般的人相比,大学生应该更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应该更具有人性与道德心,但在这些案件中我们看到的大学生却是失去了人性的凶残的杀人恶魔。

其实,人的生命的初始阶段是如天空一样地沉静,或是如天使一般地可爱的,洛克的“白板说”也认为,人的心灵在人刚出生时就像一张白板一样地纯洁无瑕。但随着人的生命状态的展开,随着人的成长,人对生命的不同的态度便会使人的生命体发生迥异的变化:善待生命,那么生命就会一如既往般地纯净与美丽;怠慢生命,生命可能就会遭遇到不可预知的变故;而漠视生命,则生命就可能会过早地枯萎或凋零。以上杀人的大学生,他们并非天生的杀人恶魔,他们的生命也曾经美丽过。但是,随着岁月的变化,他们的生命道德观也发生了扭曲。人应该对自己也对别人的生命给予道德的关怀,应关爱生命、善待生命、珍惜生命。这种人与生命之间的关系的道德就是生命道德,就是将人与生命的关系纳入到道德的范畴,从而给生命以道德的观照。大学生正处在其生命之花绽放的年龄,大学生的生命道德观将影响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正义感的树立。高校中出现的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的状况说明,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道德教育,必须将生命道德教育作为道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纬度。

二、生命道德教育的含义

生命道德教育是关注生命、以生命为“原点”的教育,“是回到生命之中,通过生命本身,开发生命自身的道德教育资源,培养个体生命的生命道德,追求成为优质的自己的教育”[1]96。从上述刘慧教授关于生命道德教育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生命道德教育中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生命需要道德教育的守护,道德教育应培养个体的生命道德,即教育个体使之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关爱生命、保护生命;其二,要使道德教育生命化,要使之“回到生命之中,遵循生命之道,关爱生命。生命有爱”[1]99。

将生命纳入道德教育的视野从而关注生命,是道德教育对生命的回归,也是近年来社会上、校园中由于漠视生命而出现的触目惊心的血腥事件给教育提出的课题,是对长期以来我们的道德教育中由于生命的“缺场”所造成的无奈进行反思后得出的结论。如今,生命意识的觉醒、道德教育成效的式微使“生命”在道德教育中的地位渐渐凸显,生命的诗意的光辉在道德教育中隐约可见并正被逐渐放大。

关注生命的生命道德教育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应该是人性化的教育。生命道德教育也就是在道德教育中应以生命化的形式来进行教育,应关注人的生命中的喜怒哀乐,尊重人的生命中的自由和权利,把握人的当下的诉求,以“道德”的形式来进行道德教育。

教育是人的生命中的需要,教育是人的生命存在的支柱,生命离不开教育。叶澜认为,“教育具有鲜明的生命性。在一定意义上说,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2]。在我国,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中富于对生命的关怀是我们的传统,儒家的“仁者爱人”和道家的“出世”之说均是从对生命关怀的角度而给教育以人文观照的。将生命置于道德教育的庇护下给我国的道德教育以生命的活力和激情,使人的短暂的生命在其有限的时光中活出他的意义和价值,使人以更加深沉和更加积极的心态去展现自己的人生,这是道德教育的责任和使命。

三、高校生命道德教育的内容

进行生命道德教育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教育形成他们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从而懂得珍惜生命和尊重生命,从而努力提升自己生命的价值。

1.珍惜生命,提升生命的地位

首先,应该让学生正确地认识生命,进而珍惜生命。生命的存在是自然界中的一个奇迹。生命的存在在于其偶然的机缘,但人的生命相对于动物来说是孱弱的,因为人在发育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未知的灾难,因此就需要小心地予以呵护。同时,人的生命的存在由于受其生理因素的限制又是短暂的,因此就更应该敬畏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与尊重生命。人的生命的存在是人做好一切的前提,人的健全的生命也是其幸福的载体。虽然人不能为了活着而活着,但毕竟自然生命是其精神生命的基础,丧失了自然生命,他们的崇高的精神生命便也无处存在,所以高校对学生进行的生命道德教育首先就应是要教会学生关心和珍爱人的自然生命。

其次,当自己的生命成长遭遇到烦恼时要学会理性地予以对待。人是一种社会关系的存在。在这种存在中,个人对他人和社会负有责任,所以人珍爱自己的生命也是他对自己的亲人、朋友及对社会负责的一种表现,因此任何一个人都没有理由也没有权力轻易地放弃自己的生命。人不仅因血缘或亲缘关系与其亲人保持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也与他人、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样,轻易地放弃生命或扼杀生命,就不仅是对自己的生命的不尊重,而且也是对活着的其他人的一种轻慢,是在削弱活着的其他人对自己生命延存的信心,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此,高校在道德教育中就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应对苦难和挫折的教育,就应教育学生坚强地面对自己生命中的不可承受之重,以充分展现人的惊人的生命力。

第三,珍惜与关爱自己也是关爱他人的前提。吉利根的关怀伦理学认为,“为了能够关怀另一个人,一个人必须首先负起关怀自己的责任”[3]。所以,人首先应关爱自己,然后由爱己推及爱人,由小爱扩展为大爱。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关爱,那么他就很难关爱他人。因此,高校应在道德教育中教育学生加强对自己生命的保护,使之善待生命,关爱生命。

2.回归生命化教育,提高生命的质量

所谓生命化道德教育,就是在道德教育中要以生命为基础,要直面人的生命,要进行为了人的生命与生命有爱的教育。人的本性是追求快乐与幸福的,所以生命化的道德教育的核心就应该是追求快乐与追求幸福的教育,是充满活力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人性化的教育,是引导人走向美好与完善的教育[5]。然而,在传统的道德教育中,“人”却往往被忽视,学生的生命并没有成为教育中应予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只是关于道德知识或政治理念的灌输。于是,道德教育不仅没有给学生带来快乐与幸福,相反在某种情况下还成为抹杀学生个性的“刽子手”。可以说,传统道德教育中的对人的生命的忽视是造成大学生漠视生命、认识不到生命意义和价值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的道德教育应回归生命,应使这种教育真正成为“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成为“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对生命的关怀的事业”。生命化的道德教育要求教师在教育中要尊重学生的生命,要让教育充满生命的气息。

首先,要关心对学生的丰富而完满的人性的培养,而不是只关心对他们进行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教育或训练。诚然,大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学到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但大学不是职业训练所,要使学生成“才”而不仅是成“材”。在大学,学生不仅要学习对未来就业“有用”的知识,还要接受大量充实而丰富的人文教育。这样,学校就要关心学生的理想、追求、精神和生命激情,要使走出大学校门的学生不仅是一个社会所需要的会工作的人,而且还是一个散发着生命活力与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是日本学者小原国芳所说的崇尚真、善、美、圣、健、富的完美和谐的人。

其次,在教育的内容上要贴近学生,贴近学生的生命,抛却“高、大、空”的口号式的教育。高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为使受教育者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能获得身、心、灵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格的和谐。因此,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就应该是贴近学生、贴近学生的生活的,而不应是关于道德知识的简单的灌输。虽然关于道德知识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也是必要的,但若学生感觉到这种关于道德知识的灌输是远离了他们的生活的,那他们就会对之产生排斥的心理。因此,在学校的道德教育中,我们应设法使我们的教育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真正解决学生现实的学习或思想问题,帮助他们走出人生的窘境,引导他们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第三,在教育教学方法上要多样化。思想道德教育是对学生的思想上的熏陶和感染,它要通过修身养性使学生达到在心灵上的恬静与澄明。在这里,一个“修”、一个“养”就说明道德教育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因此,学校道德教育中的教育与教学就不同于一般知识的教育,它注重受教育者将道德要求加以内化并付诸实践。因此,也不能将对一般知识的教育教学的方法用于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注重的是体验和情感的陶冶,这不是仅在课堂教学中就能做到的,课堂外的有教育意义的场景、师生间的谈心、甚或是同学间的激烈的辩论等都可能起到荡涤学生心灵、滋润学生心田、慰藉学生精神的作用。古希腊时期的哲人与其弟子们的林荫路下的思想启迪、我国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的以对话的方式对众弟子的教诲,都足以唤起我们对道德教育的思考。尽管由于统一性的教学组织形式的限制,现在我们不可能像古人那样与学生进行对话,但至少也可以改变我们早已经习惯了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可以较多地采用讨论、辩论或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使学生校正自己的认知,使学生从中体悟符合社会规范要求的为人之道。在目前的状况下,日益便捷的网络手段也为我们的道德教育提供了更多也更为方便的手段,并且在虚拟的条件下学生也更愿意袒露自己的思想,所以教育者要善于利用网络空间来对学生进行教育。这便于教育者真正地走进学生的生活,真正地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

3.追寻生命的意义,彰显生命的价值

对生命意义的叩问,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是高校教育中不容回避的一个话题。笔者认为,我们应从如下两个方面来理解生命的道德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其一,超越生命,提升生命存在的意义。

学校道德教育应该关心学生对生命意义的建构,应引导学生使之在平凡的生活中为自己营造一个追求希望的“意义世界”。对意义的追寻,对人的生命和世界的根本意义的理解和阐释,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赫舍尔曾说过,“人的存在从来就不是一种纯粹的存在,他总是牵涉到意义”,“正是这种意义照亮了人的存在,也正是人的存在提出并验证着人生的有意义”[5]。意义是人存在的依托,是人们心灵的庇护所,是人的精神的家园,是人的生命由不完美向完美的超越。这种超越使人能够超越现实而追求有意义的生活,使人能够超越其自然生命状态而追求有价值的生命状态。这种超越从人生的终极意义上给人的一切活动以价值、意义和目标。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急功近利的思想助长着人们的浮躁心理,许多人将是否有用或有利作为衡量事物是否有意义的标准,因而实用主义甚嚣尘上。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个人利益,某些人就什么都做得出来,并且认为,一切似乎都仅是游戏而已,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在他们那里呈现出的是一种空白的状态。受此影响,怀揣理想的“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他们中的一些人也躁动不安起来。较突出地存在的一种状况是:在大学校园里,实用的课程炙手可热,而对人文素养教育却敬而远之。但是,善于思考希望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最大化又是大学生的特点,所以当自己的较为远大的理想和追求遭遇到现实生活中的事实的无情践踏时,一些大学生就产生了困惑。他们在问:人的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人的什么样的目标与理想能具有超越无常的永恒的意义?

这类攸关每个人的对其生命意义的认识的最深层次的问题,可以说是关于生命道德教育的最为终极的课题,不回答这些问题,一个人就没有办法真正在社会上安身立命。因此,高校的生命道德教育就必须承担起这一神圣使命,必须通过生命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首先,高校的道德教育者必须使学生明白,一个人,他对其生命意义的建构是必须的,因为对意义的追寻、对人的生命和世界的根本意义的理解和阐释,是人的一切生命活动的出发点。人对意义的追寻照亮了人自身的存在。因此,我们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应该给我们最初的关于理想、关于道德和关于意义的追寻留出空间来。其次,人的生命的意义寓于自己平凡而单调的生活之中。生活是意义得以产生的基础,生活中的沧桑和苦难、寂寞和厌倦、痛苦和孤独,甚至是无助和绝望等,均会由于人们赋予了它以一定的意义而使人能对之有所超越,因而也使人能从这种超越中获得精神上的慰藉。同样,学生单调而枯燥的生活同样可以被赋予意义,可以由于这种对意义的建构而产生出一种人文的力量,从而使自己的生命及其价值在平凡和辛苦中得以不断地被超越。最后,要使学生明白,人的生命意义的实现是人在其生命活动中的一个不断追寻的过程,人的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其生命本身,而在于他对意义的不断的追寻,人就是在对一个个的目标的追求之中将自己的生命拉长与延伸了的。

其二,“向死而生”,彰显生命的价值。

人的生命的历程是一个不可预知的过程,这即所谓的生命苦短,命运多舛。面对命运的挑战,有人会迎难而上,有人会选择沉沦,甚至还有人会选择过早地放弃生命。那么,人在其有限的生命历程中应该怎样彰显自己生命的意义,应该怎样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生命人人皆有,而人的生命都是一次性的,人的生命的最终结局都是要归于沉寂。因此,人的生命价值的实现是在其有限的生命过程中完成的,人的生命的价值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待生命的态度,而对“生”和“死”的思考是每一个生命体都要面对的。“生”应该如何生?“死”又应该如何死?人的生命中的“生”与“死”的意义何在?这也是生命道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面对这个问题,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的说法或许是一种对生命观的较为极致的诠释。海德格尔认为,生命是一种“向死亡的存在”,即它以向死而生的方式存在着。在这种状况之下,死亡——不可避免的死亡威胁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敦促着人,使人能免于沉沦,使人能紧迫地把握住其生命中的每一天,使人不敢漫不经心地在世间活着,而是要保持一种勤奋的心态,以使自己能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使自己的生命存在状态始终处于“开展”之中。反过来说,这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明了生命的意义,那么我们也就不会害怕死亡。我们已经平静地生活过,我们热烈地追求过生命的意义。为了这种追求,即使要献出自己的生命,那也是“死得其所”的,因为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其是否在延续,而在于它是否曾“精美和合意”。这样,关于对生与死的思考就会使学生能更好地感悟人生,就会使学生能以坦然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生命,“让生如夏花之浪漫,让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

参考文献:

[1]刘慧.生命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叶澜,郑金洲,卜玉华.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美]卡罗尔·吉利根.不同的声音[m].肖巍,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生命中的意义篇7

万物皆有生命,人也不过是其中一种罢了。生命,一种令人可敬而又畏惧的东西。有人珍爱生命、热爱生命,也有人害怕失去生命。于是生命在前者眼中变的可贵,在后者眼中变的恐惧,但不是所有人都“活”在世上。只有当人的生命有了意义,那么人才算真正活在这个世上。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生命的意义作文高一700字,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生命的意义作文高一700字1早晨,鸟儿在树枝上唱到:“又是新的一天,又是一个早晨?”许多事物都被那美妙的歌声牵引出了梦乡,看到了早晨的美丽,也看到那世界的主宰——太阳。

同时,露珠也与其他事物打着招呼,渐渐地,他们身上映射着太阳光,似乎在与太阳说:“早上好,世界的主宰。我即将消失了,但我要尽力把一切奉献出来,希望您能教导我的孩子们,教会他们无私奉献,教会他们如何体现出自己生命的美丽。主宰,我去了。”露珠不见了化作一缕白烟,谁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也许太阳会知道。

一天太阳没有出来,他躲在云端里与那些露珠的后代对话。

“你们知道吗?活着的一生,就是要让自己展现出美丽,要去无私奉献,不然生命绝对会没有意义。”一颗小露珠问到:“但如果失败了呢?”太阳说:“很难失败,只要你努力了。就算你尽最大的力量也失败了,那也不要紧,因为,你曾经拼搏过。孩子们,无论生命有多么短暂,你们都要活得精彩!”

又是一个美丽的清晨,鸟儿又来唱歌,太阳又来了,但这些都不重要,因为太阳已经习惯了这些事物,每天都来老一套,而太阳的目光却只是被几颗露珠吸引了。而那些露珠,也在微笑着看着太阳。

那是教育他们如何让生命发出光彩的一位老师,一位亲如父亲的太阳伯伯啊!这些露珠懂得感恩,懂得回报,这怎能不使太阳伯伯高兴?这位严厉的世界主宰竟然勾起了嘴角,露出了微笑,没错,就是微笑!

“咝——,咝——”这是露珠蒸发了,他那美丽而短暂的一生结束了,但他用心去滋润了花草树木,滋润利润万物的心。

太阳道:“如果世界上的万物都像露珠一样,是得有多好啊!”

又是一个清晨,树木们长高了,长成了参天大树,花儿们竞争着谁漂亮,露珠们开心的笑了起来,看着那些花,带着花儿般的笑容,化作水雾,飘向了天空。

生命的意义作文高一700字2你瞧,路边的小草昂首挺胸,那是生命的力量;你看,田野间的小花笑看朝阳,那是生命的绽放。而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生命,那是为什么呢?我想,那便是生命的意义。

我赞叹于《鲁宾森漂流记》中的主人公,即使身居荒岛,濒临于绝境之中也丝毫不畏惧,他努力地寻找一丝生的希望,努力地自给自足,最终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国度,成功的生存了下去;我敬佩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伦凯勒,即使是眼盲耳聋,她也从未放弃学习,从未向命运屈服,而最终,在她的导师的帮助下,她闻名于世,从那以后,让更多人认识了即使是残疾人,也可以拥有普通人般地生活,即使是有再大的困境,我们也能克服;我钦佩与拥有肌肉萎缩症的霍金先生,即使是在全身只有一个手指能动的情况下,他仍然拥有着顽强的斗志,即使是在霍金先生去世之后,他的许多结论仍然在物理学界支持着半边天。

但反观一些人,却是在现实生活中经不起任何的挫折。在去年开学的时候,遵义市某中学的一名学生,就应假期作业未完成,班主任老师教育了他几句,他就因冲动而跑到学校楼顶露台上跳楼自杀,最终抢救无效而身亡。在惋惜一个年轻的生命消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生命的意义难道就是这么容易被蔑视的么?不,不是的。我想的生命的意思,是努力突破一切的不可能,是奋发向上,不因小事而挫折,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自己所处的地位。我们都知道,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必须珍惜生命,懂得生命的意义,不浪费生命,拥有自己的目标,努力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小草即使脆弱,它却不曾自暴自弃,向命运低头;小花虽然较弱,它却从不认为自己弱不禁风,仍然迎着朝阳,笑看未来。而大自然给我们的生命,是让我们珍惜它,利用所拥有的生命,去创造出无尽的可能。所以,我将会尽我所能,创造出属于我的未来。

生命的意义作文高一700字3我们早晚都要死去,那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

或许,有人会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奋斗,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于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这些看起来都是很棒的回答,但今天我要告诉诸位一个残酷的真相——生命其实没有意义。

《生命的意义与甜甜圈》中讲道:“人类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只有几十万年,天上的星星都存在几十亿年了。你以为宇宙真的在意你和我吗?当然不在意,我们只是尘埃,但这不代表我们会放弃一切。

“我们的生命没有意义,总有一天我们会被人遗忘。但在这样艰难的现实下,我们仍然可以活着,享受这个世界的美好。”这难道不是生命的真谛吗?

甜甜圈本身没有意义,但如果你能享用它的美味,那甜甜圈就有了意义。我们的生命也是如此,生命本身没有意义,但并不代表我们不能为它赋予意义。

为生命赋予意义的最好方式就是感受生命:既要享受生命所馈赠的美好,也要承担生命所带来的责任;既要记住开心愉悦的瞬间,也不能忘记苦闷彷徨的时刻。我们的人生不会一帆风顺,我们也会在十字路口感到迷茫;我们会大笑也会哭泣,但这些恰恰证明我们还活着,而活着正是赋予生命意义的最大前提。

只有活着,我们才能看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美好景象,才能听到“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绝世唱曲,才能感受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思念之情。

也只有活着,我们才能做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才能像李白一样拥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才能和杜甫一起概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恢宏。

有些事情我们无需在意,就像生命的意义,我们在意了又能怎样?

我们现在最应该做的事是认真地活好每一天,心满意足地享受每一点快乐,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坚持自己认为对的观点,但求心安理得。

珍惜生命,活在当下,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坏的。当一个人确确实实做到这些事,那么他没有意义的生命也便有了意义。

生命的意义作文高一700字4要问你的生命有意义吗?或许,我们都会哑口无言。我们小有人会去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一个人的生命究竟有多大意义?大体上人们对待生命是追求享乐,是得过且过,是忙于应付。也就是我们很多人基本上都是没有什么意义的。看待劳动或工作又是如何?有很多人会对自己的人生做出有意义的事吗?显然,很少。

但是,自古以来有成就的人,往往会严肃对待自己的生命。我国的古人不但比西方各国的人更早地懂得科学性,合理地计算劳动日,而且我们的古人老早就知道对于日班和夜班的计算方法。说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懂得时间的意义,生命的价值。

现在文学家鲁迅先生曾说过:“时间就像海绵,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像他,活着一天,就会尽量多工作,多劳动,多思考,多为百姓奉献生命。

我们呢?有的人不会珍惜时间,觉得很多时间是多余的;有的人在有限的时间中,虚度光阴,唉声叹气,难以为自己的人生增光添彩。

正处十四岁的我们,生活在多少人羡慕的青春年华中,也是梦想刚刚启航的时候。在这个黄金时期,我们更是应该抓紧时间,做好人生规划。为人生目标而奋斗。

“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些都告诉我们付出的重要。只要有付出,就会有收获。为此,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积极锻炼,让自己过得充实。

我们能够做到像古人那样珍爱生命,珍惜当下吗?现在的我们大多数同学的身上都铺满了“惰虫”,上课盼下课,下课不盼上课。厌学,虚度光阴。这些毛病都在我们的身上。课间时的我们总爱东逛西逛,不懂得珍惜时光。周末,在我们的眼中两天半:周五下午,周六,周日。早在周五下午,我们就盼望着放学铃声。那似乎意味着解放,犹如关在笼中的小鸟,释放后四处乱飞。这些都是我们现在的表现,明显,这些都是散漫的,不专注的表现。

合理安排时间,有效,高效地学习是我们所需要的。在课间,要懂得休养身心,适当休息,上课时以积极的心态,认真听讲,掌握上课老师所传授的每一个知识点,多思考,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这样的人生态度是我们所需要的。我们应该经常检点自己,让自己端正态度,认真学习,活出生命的意义,演绎生命的精彩!

生命的意义作文高一700字5鲁迅先生曾说过一句话:“在人生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呈自觉渐渐瘦弱,但也以为快活。”

生命一回,我们不一定要活得轰轰烈烈,但总要掷地有声。面对偌大的世界,面对复杂的生活,人生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何不去选择一个更好的给自己呢?

同学们,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应该是一个令我们都沉思过的问题。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场合,人们用自己的行为诠释着生命的真谛。刘胡兰,用年轻的生命和热血写下了生得伟大死得光荣;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践行着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诺言;张海迪,用轮椅上的梦想焕发出自强不息的精神。而在今天,又有许多的中国人,用自己的生命向我们展示出舍已为人的崇高精神。在“非典”肆虐的时候,我们的医务人员为世人注入了一股暖流。她们义无反顾地与病魔战斗,直到筋疲力尽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白衣天使们并非置亲情于不顾,而是在神圣的使命面前,以正义的准则衡量自己的人生。跨越了情感,为世人无私地奉献。

让我们记住这些闪光的名字吧,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告诉我们什么是爱心,什么是正义,什么是职责,什么是奉献;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点燃了青春,诠释了人生,唤醒了迷惘,昭示了未来。

同学们,泰戈尔是这样解释人生的,“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是啊,绚烂的花朵,带着朝露,绽放在眼前,那是何等的美丽?何等的迷人?又是何等的撼动人心?“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是梅花独特的魅力;“宁可抱香技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这是菊花高贵的品质;“西风寒露深抹下,任是无人也自香”,这是兰花桀骜的精神。

生命,如果有了爱,有了正义,有了职责,有了奉献,就像这些花朵一样,永远灿烂芬芳,以高尚的人格傲立于生命之林!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生命的意义在于活着,那么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当然不是为了活着而活着,答案只有两个字,奉献!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不付出,不创造,不追求,这样的青春必定在似水年华中渐渐老去,回首过去,没有痕迹,没有追忆,人生四处弥漫着叹息。我想,这绝对不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同学们,奉献是快乐的。凭着岁月赠于我们的年轻肩膀和满腔热情,让我们全身心投入奉献中吧,在奉献中完善自己的生命,在奉献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在奉献中获得真诚和坦荡!

生命中的意义篇8

关键词:生命教育;体验;生命意义感;受灾地区

日本生命教育的起步较早,发展较成熟,取得很大成效,特别是作为灾难多发国家,日本在中小学开展的生命教育体验课程对于中小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显著、典型,而我国生命教育体验课程的实施尚处于起步阶段,近来多个地区地震频发,对于这些受灾地区如何开展生命教育体验课程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因此通过研究日本生命教育体验课程对受灾地区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总结一些启示,对我国受灾地区开展生命教育体验课程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生命教育在日本的现状

在日本,生命教育虽是一朵迟开的小花,但它正在慢慢开花结果,生命因接受教育而精彩。1964年,日本学者谷口雅春在他的著作《生命的实相》中首次在世界上呼吁,要重视生命教育。围绕这样的目的,日本在2010年重新修订了文部科学白书,指出“活出生命力”以“健康的身体”“富有人性”“确实的学力”为三大支柱。日本政府十分重视生命教育,虽然在日本教育体系中并不采用生命教育用语,但其生命教育政策却在全国环境营造中,展现其特色。特别是其生命教育以自然体验,社会体验活动的体验课程为主,生命教育体验课程在所有课程中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形式多元化。

二、生命教育体验课程与生命意义感

生命教育体验课程在日本生命教育中作为主要的教育形式,对生命教育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让学生从根源上了解生命的价值,建立对生命的真正认识。

生命教育也是一种生活教育,它在生活中发生,也需要在生活实践完成。生命教育的实施可分为两种,一为主题式;另一种为融入式。而本文便是以体验课程教学活动为主题来进行生命教育的研究,结合体验学习内涵,重视体验以产生心中的感动,能全面性及整体性落实在生活中具体实践,进而能够自我反省,达到生命教育的目标,从而提升学生个人的生命意义感。生命教育体验课程与生命意义感之生命的热诚、生活目标、自主感、死亡接纳、苦难接纳、未来期待相对应。

三、日本生命教育体验课程对受灾地区学生的生命意义感的影响

作为学生,自我概念的形成不够完善,生命价值导向不够坚定,承受能力相对较低,生活阅历浅薄,因此在面对灾难所带来的困境时,很容易降低生命意义感,随之产生迷茫与堕落,甚至会用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我们可以发现生命教育目标的实现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生命意义感的体现,而生命教育的教学方式将对生命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起重要作用,从而对生命意义感产生影响。作为日本,生命教育的最主要形式是通过体验教学课程的实施来开展的,因此探索日本的生命教育对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研究生命教育中体验教学课程对生命意义感的影响。

(一)生命教育体验课程提升受灾地区学生生活热诚

福岛教育厅在受灾后,对学生生命意义感之生活热诚调查的相关资料结果分析如下:在进行生命教育体验课程学习后,学生学会用感恩的心看待别人,感恩生活,认可自我存在的价值,进而肯定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学生因为因为受到打击,生命意义感降低了,对生活出现了迷茫。但是大部分学生能主动反思,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情,甚至在灾难之中更加透彻地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善与美,更加感恩于生命的存在,从而更加懂得应该如何去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追求理想。因此生命教育体验课程对于受灾地区学生生命意义感之生活热忱的影响是显著的。

(二)生命教育体验课程引导受灾地区学生探索生活目标

福岛教育厅在受灾后,对学生生命意义感之生活目标调查的相关资料结果分析如下:学生有了明确的生活目标,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并且认识到应该珍惜自然生态,保护环境。在受灾之后,由于学生尚未稳固的人生价值观和较为脆弱的心里承受能力,生命教育体验课程在对学生生命意义感之生活目标的正向影响并未彰显,但我们又可以看到学生对生活的自信心慢慢在建立,学会思考自己的生命价值、建立正确的价值观、爱护及尊重自然生态等方面逐渐产生教学效果,事实上,个人生命目标的追寻是要经过不断地思考与生活的磨炼,才会越来越清晰。所以生命教育体验课程对受灾地区学生的生命意义感之生活目标产生了延拓性影响。

(三)生命教育体验课程提高受灾地区学生对生命的自主感

福岛教育厅在受灾后,对学生生命意义感之生命的自主感调查的相关资料结果分析如下:学生的确认识到了人生规划的重要性,自己要有独立的思想。在受灾后,苦难的出现,生活境遇前后巨大的差异必定给学生带来疑问和价值观的短暂冲击,认为个人的努力“可能”成功,怀疑个人对生命的控制力,甚至要屈服于命运的安排。然而经过省思和生命教育体验课程持续实施的作用,学生生命意义感之自主性又得到有效提升,了解到无论何时人生规划都需要,努力去做,还是一样可以达到人生的理想的。因此生命教育体验课程对受灾地区的学生生命意义感之自主性产生了延拓性影响,并不断内化。

(四)生命教育体验课程引导受灾地区学生正确看待死亡

福岛教育厅在受灾后,对学生生命意义之正确待死亡的调查相关资料结果分析如下:学生的确认识到了死亡是人生必须面对的现实,生命有意义地活着,远比生命的长度重要。在受灾后,当真正面对死亡时,仍有恐惧,对身边人的离去,仍不能接受,但对死亡的接触比普通地区的学生更深刻。他们正处于青年中期的自我发展心理期,还在寻找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而且自我追寻与自我肯定还在统合当中。与死亡接触的经验,很容易使他们觉得生活缺乏目标,感到彷徨,造成消极的人生态度。对具有如此死亡文化背景经历的学生,更加迫切需要实施生命教育,建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以面对未来人生的挑战。生命教育的继续推进,学生重新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坦然面对死亡,用开朗乐观的态度看待,不断思索人存在的意义,因此生命教育体验课程对学生生命意义感之死亡接纳起到持续内化的效果。

(五)生命教育体验课程培养受灾地区学生积极面对苦难的生活态度

福岛教育厅在受灾后,对学生生命意义感之积极面对苦难的生活态度调查的相关资料结果分析如下:学生从中得到生命真谛的启示,身体的残缺并不重要,经过苦难的洗礼而不屈服,所展现出来的毅力,才令人敬佩。灾难之后,认为苦难中得到经验是重要的,懂得继续以坚强乐观的人为榜样作为鞭策自己不断坚持的动力。生命教育体验课程对受灾地区学生生命意义感之苦难接纳的影响呈现出了显著的延拓性影响。

(六)生命教育体验课程引导受灾地区学生建立乐观的未来期待

福岛教育厅在受灾后,对学生生命意义感之未来期待调查的相关资料结果分析如下:学生感受到了帮助他人是一种收获与幸福,因此会将这样的一种生活状态作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当学生认识到这一生命意义时,就已经是在美好而又正确的未来期待中探索的生命意义。受灾后或许有部分学生受到影响,对未来期待有所改变,但通过调查资料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在社会各界的关心与帮助下,挥去灾难带来痛苦的阴霾,对将来的生活充满希望,期盼着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困境。因此生命教育体验课程在这样的环境与氛围下对学生生命意义感之生活期待的影响是积极而显著的。

四、日本生命教育体验课程对受灾地区学生生命意义感的探究对我国生命教育的启示

(一)对学校的建议

1、学校应成立生命教育推展小组,长期推动生命教育,设置生命教育体验日。

日本生命教育体验课程对受灾地区学生生命意义感的显著影响可以反映出平时的生命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我国学校应成立生命推行小组,长期推动生命教育,方能达到成效。而且建议该小组应有专门的负责人,统筹学校整体生命教育之推展。其他教师为小组成员,共同推展、实施生命教育,主要以体验学习的方式开展生命教育教学。

2、鼓励教师进修,培养生命教育专业指导教师,定期举办教师生命教育研讨会。

目前我国的学校缺乏具备生命教育专业的教师,今后应该尽量鼓励学校教师到相关生命教育研究机构进行进修学习,或参加相关生命教育研讨会,以增进教师生命教育专业技能。

3、邀请相关生命教育专家或社会上成功人物以及相关典型生命教育的现实案例当事人,与全校师生共同分享生命经验。

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其不可替代的意义与价值,学校可邀请相关生命教育专家或社会上成功人物以及相关典型生命教育的现实案例当事人,分享他们的生命经验,鼓励学生特别是遭受苦难的学生肯定自己,朝自己人生目标迈进。

4、不仅要注重学生价值层面的生命教育,也要教会学生如何科学地应对灾难的措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从技术层面上和心里上对灾难的发生做出准备。

生命教育体验学习不仅要有生命意义层面的课程设计,还要有应对灾难的模拟体验,以及生存技能的训练,这不仅对灾难多发地区,而且对可能发生灾难的地区都是最有效和最根本的应对预案。

(二)对生命教育体验教学者的建议

1、实际从事生命教育体验课程时,教学者与学生之间会彼此产生影响,而这也会影响到教学成效。建议生命教育体验教学者,应陪同学生一起体验,减轻学生其他方面的心里顾虑。

2、教师在研究生命教育体验课程教案时,应该适当增加一些以困难前提为背景的活动。部分学生在面对受灾的情况时,对平时生命教育体验课程给予的生命意涵产生怀疑、不肯定,鉴于这样的情况,我们不仅要继续加强生命教育,而且要注意平时生命教育体验课程的设计。

五、对政府的建议

(一)政府在对受灾地区提供必要的物质救助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精神层面的治疗不容忽视,特别是对受灾地区的学生而言,心灵的创伤远比任何时候的苦难和肉体的伤害要难抚平。我国可以向日本学习提供“儿童生活专家”服务。对于孩子来说,一旦失去至亲的人,很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所以,儿童生活专家们要通过各种方法,比如帮孩子制作父母的相片作纪念,到家里和孩子一起弹琴等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消逝,正确接受亲人的离去,减少打击和痛苦,让孩子心情自然宣泄,重新鼓励孩子积极面对人生。

(二)政府联合社会各界,参加服务体验活动,为学生的生命教育课程提供安全、有效、多元的体验基地,完整设计学校内外各种服务活动、体验活动的推展体系。

参考文献:

[1]黄雅文.日本現行之道德教育與生命教育之探究[J].国立台北教育大学生命教育与健康促进研究所.2006.

生命中的意义篇9

【关键词】使命感理论基础局限性

一、前言

近年来,使命感这一术语被广泛用于学术研究、职业咨询、招聘宣传等各个方面,受到了学术界和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比如世界最大的招聘网站之一“”,以“使命感”作为宣传标语;美国军队现在也使用“使命感”作为宣传语来招募新兵。流行作者(比如,Dreher,2008;Leider&Shapiro,2001;Levoy,1997;)也频频提及使命感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研究者和实践者都相信,使命感有助于帮助人们寻找并获得工作和生活的意义。

根据组织管理学学者的观点,了解个体对于所从事工作的看法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今的后工业经济环境下,许多人开始寻求工作的内部动机,工作是一种使命似乎成为了一种非常流行的观点。同时,相关研究也发现,视工作为使命的个体会体验到积极的工作、职业和生活结果,如更高的工作意义感和生活幸福感等。因此,关于使命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使命感的定义及维度

最初,使命感来自上帝的神圣召唤,仅仅用以形容神职人员对冥想工作的坚持与信念。神父、修女和修道士受到这种神圣力量的鼓舞,而从事富有道德感和责任感的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关于使命感的相关研究也在逐渐增加,但目前为止,其尚未形成一致性定义。但大多数都将使命感描述为一种具有目的和意义的工作,使个体去做他(她)注定要做的事情,以上帝、激情、天赋作为动机来源。现代概念中保留了使命感的宗教根源,认为使命感可以来自宗教信念,也可以来自个体的自我觉察与意义感。但大多数学者和实践者更关注使命感的内在动机而非宗教方面的神圣动机。

Dik&Duffy(2009)基于使命感的历史渊源、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提出了一个包含三个维度的定义,这一定义也得到了相关质化研究的支持。他们认为,使命感是一种来源于自我并超越自我的卓越召唤,其目的在于通过展现目标感和意义感形成特定的生活角色,其原始的动机来源在于他人取向的价值观和目标。

其中,第一个维度提出了使命感的外部来源,这一来源可能是上帝、社会的需要、偶然的命运、家庭的传统或多重因素的综合。个体感知到特定生活角色、愿意去追求特定的职业路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外部的推力。第二个维度说明个体希望实现特定角色内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以及个体的努力如何实现生命中更广泛、更重要的目的和意义,这一过程能够帮助人们找到生命中的稳定性与一致性。第三个维度表明,使命感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带来更多的善行和社会幸福感。这一定义中,第一个维度来源于使命感的历史渊源,而第二、第三个维度则得到了包括大学生、咨询心理学家和动物园管理员等样本在内的诸多质性研究的支持。

三、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一)天职

历史上,天职与使命感的联系一直十分紧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界限开始逐渐明晰。天职是指接近某种特定的生活角色,以获得相应的目的感和意义感,将他人取向的价值观和目标作为首要的动机来源。天职和使命都将工作与他人取向的目的感和意义感作为终结,都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但在上述三维定义中,天职仅具有后两个维度的含义,只有具有使命感的个体才会感知到来自外部的驱动力。

(二)目的与意义

目的和意义是使命感定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能代表使命感。

寻找意义是人们存在的本质之一,因而人们会对工作赋予不同的意义。其中,目的和重要性是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指为不同的生活目标而努力并体验到一种满足的感觉,重要性是指个体的生活代表或象征什么。意义则可以理解为个体自身的存在本质所带来的重要性。因此,意义建构对每个个体来说都是一种极其主观的体验。

HallandChandler(2005)提出,与强烈的目的感相近,拥有使命感的个体需要自身价值观和认同感的内在驱使激发实现某一路径,自我探索,适应,在变化的生涯形势中充满自信。这一观点强调了使命感中目标设置、追寻、适应和发展的持续性过程。

(三)易变性职业生涯

使命感取向与易变性职业生涯有一些共同的组成成分,比如个体的职业决策是基于个人价值观还是金钱或其他外部因素。在易变性职业生涯取向中,个体是由自我引导、内部价值观驱使的。虽然这与现代观念下的使命感看起来十分相似,但两个概念依然有所区别。其中,易变性职业生涯并非总是包含服务于特定目的的信念。拥有易变性职业生涯取向是拥有使命感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追求使命感包括了拥有易变性职业生涯取向和意识到拥有一种强烈的目的感。

(四)工作承诺、专业承诺

专业人员通常对他们的领域有一种使命感,比如医药、教育、社会工作、管理,对工作的奉献、对职业的承诺。然而,使命感超越了对某一行业的专业承诺感。它是一种超然的体验,关于个体如何在生活中有所不同获得意义和目的。

与之类似的职业重要性和职业希望均没有抓住使命感的核心成分,如意义、目的和亲社会取向等等。

(五)激情、流动和工作投入

职业使命感与激情、流动和工作投入有所区别。使命感具有长期性的特征,而这三个概念只是偶尔出现,而不是一种持续稳定长期的活动。工作投入可以让个体表达更好的自己,流动会让个体拥有最佳的经历。因此,使命感可能是工作投入与流动在某一特定职业领域多次重复的结果。

四、使命感研究的理论基础

由于缺乏对使命感定义的一致性看法,虽然相关的实证研究很多,但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大多数情况下,使命感只是作为成熟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五、使命感的相关研究

目前学者们关于使命感的研究包括使命感的直接结果变量研究、其作为中介变量、调节变量以及使命感所引起的消极作用等几个方面的研究。

(一)使命感的直接结果变量研究

工作结果变量研究。在工作结果变量中,很多研究的结果变量都涉及到职业决策领域,比如DuffyandSedlacek(2007)从职业决策量表中选择了六个结果变量,对3091名大一学生进行施测,研究发现使命感的存在和犹豫不定、缺少教育信息呈微弱的负相关。在职业心理中,有关犹豫不定的研究有很多,犹豫不定是一种个体的犹豫特质或者是个体在某一特定的领域内无法抉择的一种状态。使命感的存在和决策、舒适度、自我清晰度和选择工作特点呈较弱的正相关,说明有使命感的人可能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得更加成熟,他们清楚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非常顺利地做出职业决策,并且非常坚定地相信自己可以进入想要从事的工作领域。和选择工作特点正相关,因为有使命感的人一般从事他们认为有意义的工作,更加重视他们的职业决策和未来生涯。相反,使命感的寻找和决策、舒适度、自我清晰度和选择工作特点呈负相关,和犹豫不定、缺少教育信息呈正相关。寻找使命感的学生更加倾向于犹豫不决,也更缺乏教育信息。

幸福感结果变量研究。很多关于使命感的实证研究发现,有使命感的工作者比那些把工作仅仅看成是一种职业的人更可能对生活感到满意。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的使命感和生活满意度呈正相关。Diketal.(2008b)以大学生为样本的研究发现使命感感知和生活意义中等相关,并且宗教承诺高的人这种关系更显著。

人们对工作有三种不同的看法和认识。其中一种是有使命感的人把工作看成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不是为了物质的回报或职业的进步,而是可以带给自己的一种满足感。受此启发,wrzesniewski,mcCauley,Rozin,andSchwartz(1997)编制了宾夕法尼亚州大学工作和生活问卷,以美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员工为对象,研究结果表明有使命感的人比同龄人体验到更高的工作满意度。工作满意度被认为是对于不同的工作条件反映非常敏感的一个指标。在生活满意度的测量中,工作满意度可以解释整个量表结果变化的20%。peterson,park,Hall,andSeligman(2009)的研究验证了之前的结果,使命感和工作热情、生活满意度中等相关,和工作满意度强相关,并拓宽了研究对象,涵盖了美国以外的工作者和家庭工作者。

(二)使命感作为中介和调节因素

markow,Klenke(2005)对美国的一所大学130名大学生的研究发现使命感是意义和组织承诺的中介因素。Lobeneandmeade(2013)以美国170名小学和中学的教师为研究对象,发现使命感在过度感知资格和绩效、继续组织承诺之间起调节作用。低使命感的人比高使命感的人有更高水平的继续组织承诺,因为使命感低的人没有感知到的可选择的工作机会。低使命感的人比高使命感的人有更低水平的绩效,支持了Hall(2005)的使命感理论模型。

(三)使命感的消极作用

近几年来,研究者发现使命感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研究指出把一切致力于一个人的使命会导致个人牺牲或者以生活的其他方面为代价。有使命感的人会形成职业隧道视野,即不接受来自他人的反馈,缺乏工作适应性。相似的是,Dobrow和tostiKharas(2012)以450名音乐家为研究对象,历时7年,用纵向研究的方法发现有使命感的人可能在选择职业时会体验到个人和社会认同之间的压力,可能会忽视有用的职业建议。高自我效能感的人比低自我效能感的人更不容易接受消极的反馈,而使命感和职业相关的自我效能感积极相关,所以使命感和忽视消极反馈可能有关。另外,有强烈使命感的人可能会过分集中于对自己才能的自我认知,而不集中于外部的客观评价,因此可能拒绝接受消极的职业建议。强烈的使命感和工作倦怠相联系,工作倦怠是由于对自己和他人的绩效水平的过高的期望高水平而导致的。

六、研究不足及展望

“使命感”作为新起之秀,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依然存在很多的不足。使命感需要一个能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都能引起共鸣的定义;需要信效度较高的测量工具,或者对不同职业都有其相对的测量工具;需要明确使命感形成与消失的过程以及阻碍使命感形成的因素;需要明确使命感带来的双面效应;需要明确使命感在生活和工作中带来的作用及意义,以及我们应当如何运用使命感;需要继续探索使命感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Berg,J.m.,Grant,a.m.,&Johnson,V.(2010).whencallingsarecalling:CraftingworkandleisureinpursuitofunansweredoccupationalanizationScience,21(5),973-994.

[2]Bunderson,J.S.,&thompson,J.a.(2009).thecallofthewild:Zookeepers,callings,andthedouble-edgedswordofdeeplymeaningfulwork.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54(1),32-57.

生命中的意义篇10

关键词革命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图分类号:K201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s.2016.07.072

abstractthisarticlecombsthewesternandChinese"revolution"discourseontheoriginandevolutionofthatwestern"revolution"discoursefromthecycleofevolutioncannotberesisted,andChina's"revolutionary”discoursesfromthetraditionalevolutionformodernity.However,afterthemarxdoctrinehasbeenproduced,the"revolution"hasbecomethepoliticalexpressionofthesocialproblems,andthusexpoundstheunderstandingofthenewdemocraticrevolution.

Keywordsrevolution;significance;thenewdemocraticrevolution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社会风云变幻,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层面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革,政治话语环境随之变化,具有现代性的“革命”一词应运而生。有关“革命”的研究,有学者认为革命即否定,它所坚持的信仰同它要的政体相对立;另有学者强调革命的现代性,主张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在儒家和农民传统意义的基础上实现了中国化和现代化。本文借鉴了语义学相关理论,对中西“革命”话语进行了梳理和论述,强调了马克思对社会问题政治化的“革命”的革命,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解。

1“革命”话语的演变

1.1西方“革命”话语的演变――从周而复始到不可抗拒性

英文revolution源自拉丁文revolvere,据汉娜・阿伦特考证,“革命”出自《天体运行论》(Derevolutionibusorbiumcoelestium),本是天文学术语,用于描绘天体有规律的旋转运动,这种运动具有循环性和周期性。若置于人类社会,它意味着固定的几个政体将以轮回的方式周而复始,这种周而复始不可抗拒。

14世纪后,rebel特指反对政府的起义或暴动,但16世纪开始,revolt也用于此,它和revolution的词根相同,由是,“革命”转生出起义、暴动等政治含义。当“革命”第一次作为政治术语出现是在17世纪,用于1660年残余国会之后君主制的恢复,是指君权复辟了前度的正当性和光荣。革命的政治含义在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中发生了转变,当路易十六从利昂古尔公爵处得知巴士底狱陷落时,据说,国王惊呼:“C’estunervolte.”(“人民叛变了。”)利昂古尔纠正道:“non,Sire,c’estunerevolution.”(“不,陛下,人民革命了。”)在这里,“革命”被比作不可抗拒的“洪流”、“巨浪”。在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中,革命者们无不坚信自己所做的一切是为了恢复事物的旧秩序,但结果却大大超出了他们的预期。历史已经证明,旧秩序的复辟注定失败,革命者要避免权力旁落、权利丧失,必须开创新的政治制度或社会历史新阶段。

随着历史与政治哲流的发展,革命的含义逐渐从周而复始,衍生出唯新是求的不可抗拒性。据此,革命作为一种现代政治变革方式,合乎必然性和历史规律性。并呈现出政治发展的创新性、进步性。

1.2中国“革命”话语的演变――从传统到现代性

《说文解字》里记载,“革,兽皮治去其毛”,《玉篇》中“革,改也”,是指去毛的兽皮,表示脱离、变革和死亡等;“命”意谓生命、命运、天命等。“革命”在中国早已存在,源出《易经》,“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义大矣哉”,是指改朝换代,既有暴力的特征,又含有道德的因素。革命以武力前朝,包括对旧皇族的杀戮,认为处于没落中的朝代而进行的起义是完全合理的,是集权专制时代改朝换代的理论工具。这是西方revolution的意义里没有的。

但是“革命”在20世纪初的复活,却缘于日本。1896年《时务报》第一次将revolution译为“革命”引入中文,梁启超对这一译法提出异议,建议译成“变革”,因为在明治时代,“明治维新”等同于“明治革命”,“革命”内含尊王改革之意。梁氏希望中国能仿效日本,以和平手段实现政体现代化。此时,“革命”脱离了以暴力手段改朝换代的传统语境。

改良派对西方的革命极力贬斥,将民众的叛乱说成是革命,其实已承袭了革命的否定意义,而孙中山等人则从肯定的角度加以使用,自称革命党。1903年是中国现代革命意识趋向成熟的一年。邹容的《革命军》指出,“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与传统革命话语对接,意味着中国从此踏入世界革命的范畴。1905年孙中山成立同盟会,号召进行民族革命,反对民族专制;进行政治革命,反对君主专制、创建共和政体。作为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结果,“革命”被等同于政体的深刻变革,与暴力密切联系。

随着革命使用者和指涉对象的转换,表明封建王朝已失去“革命”权威的庇护,也预示着中国政治体制将朝激烈变动的方向发展。“革命”已突破传统向现代性和世界性转变,在主张暴力手段的基础上新增了有关民主和民族内容的社会变革。

2“革命”的革命――马克思的革命观

“革命”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后经历了一次重大改变,马克思对“革命”的解释最具创见同时也最富远见的贡献就是,他深入现实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关系,具体地实在地将社会问题转换成政治问题,将贫苦大众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解释为一场不是以财富或权力之名,而是以自由之名发动的起义,为革命者提供理论,为革命提供合法性与合理性。

马克思认为革命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但这只是理论上发生革命的必然性,革命的发生还需要现实来推动。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首先要面对的现实就是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和宫殿”,却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和棚舍”。贫困并不指向革命,只有当贫困越过了最基本的生存权的底线,革命才会发生。工业社会背景下,资产者之间竞争加剧向垄断过渡,经济危机频发,工人的工资越来越不稳定,生活地位越来越没保障,工人开始成立反对资本家的同盟,有些地方斗争爆发为起义,两个阶级的冲突逐渐激化。表面上看,工人是为工资而抗争,其实是为生存权而斗争。

马克思将“生存”这一社会问题转化为“革命”的政治力量,包含在“剥削”一词中,也就是认为贫困是一个掌握暴力手段的统治阶级剥削带来的结果。因此,马克思认为要剥夺剥夺者以解决贫困问题,使社会摆脱匮乏,从而物质财富可以不断高涨,达到极大丰富。无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就是“消灭劳动,并消灭任何阶级的统治以及这些阶级本身”,主张现实资本主义的政治统治,同时创建贫困者自由发展的新政治体――无产阶级,创造使每一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革命意义上的解放意味着,历史进程中的所有被剥削、被压迫者揭竿起义,成为自己的统治者。此外,革命受两方面条件的制约: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客观条件表现为物质的制约,无产阶级的革命需要其所在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全部发掘。主观条件表现为人的制约,革命需要革命的群众,革命的阶级,无产阶级需要具有彻底革命的意识。革命途径是暴力革命,革命策略是联合,联合世界上所有无产阶级――“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革命策略还要有灵活性,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阶级。

3“革命”的使用和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思想界的历史观从循环论到进化论,最后发展到唯物史观,是知识群理性主义的发展结果,更是因为唯物史观强大的理论解释力。它更为具体实在地解释了人类历史,以经济发展作为基础来解释社会存在和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等。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理论指导下,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为开端,结束于新中国的建立。

3.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批判性

在马克思看来,革命是对社会问题的政治化表述,包含了对旧有体系的否定,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政治逻辑上同样具有批判性。革命的否定性决定了它将割裂与旧体系的一切关系,首当其冲就是封建主义,封建传统一度被认为是近代中国落后的一大根源,因此革命的三大任务之一即是封建专制统治及其附属的封建传统文化。后期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中共推行的土地政策提出“没收封建地主土地”,都是以反传统为重要特质。其次,帝国主义作为封建主义的幕后支持,也成为革命否定的对象,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不仅是一场为救亡图存的民族生存的抗争,也是一场者捍卫国家的斗争。最后,当的统治走向腐败和趋炎附势,作为其经济基础的官僚资本主义,具有买办性质与大资产阶级性质双重属性,必然成为革命的对象。

3.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建设性

阿伦特认为革命意味着新的历史进程的开始,因此,革命还包含了关于未来政体的建设性,人民希望通过革命创造一个崭新的美好的社会。萨利托分析了革命建设性的来源,一是革命的破坏性,一定程度上打破旧的落后的体制,为建设提供需要和可能性;二是具有现实性的革命理想。如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受到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十月革命实践的共同影响发展的。这一场“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建设性表现在: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的领导阶级――中共领导下的无产阶级,同时,中共作为领导者,他的革命目的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不再是一己之私;新的革命前途――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全人类全面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其最新之处在于处于社会底层的千万中国农民成为革命的主力军,这意味着通过这次革命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民将获得人身解放,国家也由代表极少数人的阶级和君主向人民转移。这是现代民主国家得以建立的一个重要前提。

4结语

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在传播西学的过程中,促进了“革命”话语及意义的变革,同时也输入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革命观情有独钟,从根本上讲,这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必然要求,正是在它的指引下,我们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但是在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革命”主张的阶级斗争论以及引起社会剧烈震荡等历史局限性必须加以防范,革命话语及其意义的转型也将是历史的必然。

参考文献

[1][美]汉娜・阿伦特.论革命[m].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2]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3]周永林.邹容文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3.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