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本真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3:39:39

生命的本真篇1

[关键词]意象诗;生命意识;本真呈现

一、意象派与象征主义的生命意识

20世纪出现的欧美意象派诗歌,是对欧洲包括唯美主义、象征主义及新浪漫主义的诗坛的一个反拨。但是,有一个事实是不容质疑的,那就是两个流派都在寻求从西方传统的理性主义的思考中突围出来,在一种新的生命观中重新思考宇宙和人生。

18世纪瑞典哲学家斯威登堡的“感应论”,强调自然世界与人的内心世界可以相互感应,相互契合,物我之间存在着一种隐秘的生命联系,这种联系就是一种象征关系。斯威登堡具有神秘主义色彩的思想,是西方思想从理性主义二元对立思想寻找突围的重要依据,对西方文学有着无可估量的启示。叔本华的生命意识,在忽略了理性的人的主体地位的同时,指出生命意识的绝对意义。在理性主义那里只是作为被审视的客体世界不再是无生命的对象,而是同人一样具有内在的生命,于是非理性文学开始寻求人与自然万物的对话,寻找生命间隐秘的关系。

19世纪法国诗人波德莱尔著名的诗作《感应》,受斯威登堡“感应论”的影响,认为自然界与人的隐秘关系,是一种“象征的森林”,人与自然,人的各种感觉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隐秘的、互为感应的关系。波德莱尔感受到了在大自然这座神殿中,世界不再是主客体分离的世界,而是万物复合的整体,生命之间只存在着一种对话方式,而且这种生命间的对话是一种神秘性的,也是“含糊不清”的,象征主义诗人就是要从中捕捉到这种对话可能,带有神秘色彩的“感应”就是象征主义同自然万物的交流方式。

到20世纪,艾略特在他的诗论中提出了“客观对应物”的观点。“客观对应物”是指“用艺术形式来表达情感的唯一方法是寻找一个‘客观对应物’,换句话说,寻找一系列客体,一个情景,一连串事件,这些会成为那种特定情感的表示式”。

艾略特在其诗作《荒原》中,采用了一连串的零乱、晦涩的意象,就是要用一种“客观对应物”,把事物的本来面目,以一种非理性化的不规则的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我们看到的是一组组互不相干的意象,它们组合起来完全难以形成理性的整体观。但是,这也许就是事物的本真。而诗人又使用原始生殖崇拜作为象征框架,充满着原始的生命力量,更激发了读者在原始冲动中对生命本真的感悟。再加上诗人贯彻一种“非个人化”的原则,诗人最大限度地从西方理性认识论中的“自我”中退出,使生命的对话和本真的呈现成为一种可能。

起源于20世纪初期的意象派诗歌运动,最初的发起者是英国人休姆,他在1908年创办的“诗人俱乐部”,可以说是意象派的雏形,1910年在伦敦成立的“意象派主义者团体”,一般被认为是意象派的真正开端。而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1885―1972)是意象派最具意义的代表。

庞德认为,意象诗歌有三项原则:1.对于所写之“物”,不论是主观的或是客观的,要用直接处理的方法。2.决不使用任何对表达没有作用的字。3.关于韵律,按照富有音乐性的词句的先后关联,而不是按照一架节拍器的节拍来写诗。说是三项原则,其实庞德诗论的核心范畴就是“意象”,这是了解庞德的起始点。庞德说:“一个意象是在瞬间呈现出的一个理性和感情的复合体。”“复合体”,实际上包含了内外两个层面,内层是“意”,包括诗人的主体理性与感情,外层则是“象”,是事物的瞬间呈现。只有两者的巧妙结合,才可能出现所谓的意象。庞德认为一个意象的呈现,会给人以突然解放的感觉,有一种不受时空限制的感觉,甚至“一生中能描述一个意象,要比写出长篇累牍的作品好”。

庞德的意象,不是一种主体意识,而是“意”和“象”的巧妙结合,不是西方二元对立式的主体对客体的审视,而是相融的复合体。这其中既有波德莱尔的“感应论”的生命对话的思想基础,也有艾略特的“客观对应物”对生命的本真的一种客观的呈现。

二、万物融合的东方生命意识

艾略特式的生命本真的呈现,是一种西方式的呈现、尽管他采用的是零乱、断片式的呈现方式,努力打破西方理性思想中的逻辑排序,但是在他利用了一系列西方典故,《圣经》的荒原说,《金枝》的繁殖神传说,《从祭仪到神话》的腓尼基人的海上活动和寻找圣杯的故事,年老的渔王,年轻的骑士,风信子,占卜女相士,这些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的典故,最终还要回到西方的形而上的思维方式上。

西方的危机用西方人的解读方式,不免还要陷入到一种西方理性的残余之中。以同时代的美国诗人庞德为代表的意象派用一种东方式的意象,力图使事物的本真得以显现,是西方文学对理性主义突围的进一步尝试。

庞德如此推崇的“意象”是和他的东方情结有着密切的关系。庞德研究东方诗歌有一个机缘。美国学者费诺罗萨长期以来一直在东京大学任哲学教授,对东亚艺术有浓厚的兴趣,曾经出版两卷本的著作《中日艺术时代》,对中日艺术精神非常推崇。费诺罗萨1908年去世之后,其遗孀希望有人能够把丈夫收集的中国诗歌遗稿译成英文。庞德接手后开始潜心研究中日诗歌,对中国古典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15年,庞德出版了根据中国古典诗歌译成了诗集《华夏集》,并于同年开始进行他一生中最伟大的巨著《诗章》的创作。前者包括《诗经》、汉乐府及陶渊明、李白、王维的诗歌,共19首;后者是一部史诗式的作品,历时近60年完成,对中国孔子、孟子等思想家大加赞美,甚至在书中还使用了汉字。庞德的意象,就是在深入领悟了中日诗歌的基础之上产生的。他还告诉人们,读他译的汉诗,就可以理解什么是意象。

讨论庞德的意象,恐怕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他只有两行的短诗《在一个地铁车站》:

theapparitionofthesefacesinthecrowd;petalsonawet,blackbough

大意:人群中若隐若现一张张面孔;湿漉漉的黑枝条上一片片花瓣。

这首诗是诗人于1913年春,在巴黎乘坐地铁时,在拥挤嘈杂的人流中,看到了一些姣好的面孔和儿童的脸庞,这一瞬间给诗人留下极深的印象,之后创作了一首30行的诗歌,几经修改,一年后创作了只有两行的诗歌。这一时期,庞德潜心研究中国古典诗词和日本俳句。也正是这些东方诗歌,给了诗人以灵感。从诗歌风格上来看,显然同西方人的言必尽、意必明的思维方式相去甚远。这种东方式的意境,用西方的理论是难以诠释的,只有在充分研究东方诗歌基础上或可以领悟。

中国诗歌带有画面的意境,是诗人灵感的重要来源。庞德认识到中国诗歌是组合的图画,甚至中国的象形文字,也是图画,充满着神秘的暗示。像中国诗歌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这样的诗歌寓意深远,强烈的画面感创造了优美的意境。在庞德根据费诺罗萨收集的150首中国诗歌中所选取的19首诗歌中,就有像“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帏翠被郁金香”(卢照邻《长安古意》)、“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国诗的画面,具有强烈的生命冲击力,是人融入大自然之中的快意,同西方式的欣赏大自然的观念有很大的不同。大自然不是主体的欣赏对象,而是生命的呈现,这给庞德很大的启示。

庞德曾创作过一首小诗《树》:“我是丛林中的一棵树,静静地挺立着,/知道前所未有的事物的真谛;/知道月桂女神和桂花环/还知道那时宴请诸神的老夫妇/他们在高原上种植松树和橡树。/直到众神被真诚的恳求/并被迎进他们心灵的深处/他们才显示这番奇迹;/尽管我是丛林中的一棵树/却懂得许多新鲜事物/以前我心目中一直认为是荒诞的。”诗中“我”化为一棵树,一棵有生命的树,它知道“月桂女神”、“桂花环”、“诸神”,还懂得“许多新鲜事物”,因为我是树,我是有生命的树,我才不至于像人一样,陷入到理性的逻辑之中,所以这许多新鲜事物不是荒诞的。庞德懂了西方思维(理性思维)永远也搞不懂的东西。由于强烈的理性认识论观念,西方人的逻辑化心理,不同于东方人的直觉式心理。西方人对生命的认识是主体客体的分离,尽管客体的生命意义也可能在一定程度被认可,但是那只是作为主体审视的对象而已。所以,西方人的思维观念中,客体的生命不是一种独立存在,是可以用理性的刀子任意支解的。而东方人对生命的感受是圆融的,万物生命是平等的,生命充满着神秘,生命的呈现不是理性的排序,其中没有逻辑的规律可循,生命的每一次偶然的显现,都可能带领我们领悟生命的本真。像前文提到的王维的诗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里的“人”、“花”、“山”、“鸟”,用西方焦点式的画面思维,一定分主次逻辑排序的。但是在王维的诗中,却是平等的,是不同生命的不同形态,融为一体,就是生命的整体呈现。

从表面上看,《在一个地铁车站》确实没有说明什么生活真理,只是表现在一个地铁车站,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突然显现了几张靓丽的面孔,诗人没有用西方式的描述,来表现这几张映入眼帘的面孔,多么美丽,多么令人心旷神怡,脑海中闪现的却是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花瓣。只是一种形容和对比?显然不是!我们明显感受到,诗人打通了本来隔绝在西方理性思想中两个世界的生命。不能以为黑枝条上的花瓣是来形容或衬托人群中的面孔的,黑色枝条和人群,面孔和花瓣都是平等的。所有的生命,都用不同的方式绽放自己。

三、生命的瞬间呈现

从《在一个地铁车站》这首短诗的形式上看,明显具有日本俳句的特点。全诗只有两句,14个单词,有4个关键性的名词,面孔(faces)、人群(crowd)、花瓣(petals)、树枝(bough),这些若隐若现的画面,独立存在似乎没有什么意义,组合起来却为我们构成了一幅动态意象图画。庞德非常崇拜日本俳句,尤其是著名的俳句诗人松尾芭蕉,这个时期他经常模仿芭蕉的俳句进行创作,我们也有必要看看日本俳句到底给了庞德什么。

松尾芭蕉的俳句之一:

古池や蛙とびこむ水の音

大意:古老池塘,青蛙跃入激起水声响。

甚至不懂日语的中国读者,也可以看出几个关键名词,古池、蛙、水声,也是若隐若现的画面,古老的池塘,空寂而幽静,一只青蛙跃起,跳入水中,激起涟漪,扑通一声响,令人回味无穷。

松尾芭蕉俳句之二:

枯枝に酩趣蓼辘堡昵铯文

大意:乌栖枯枝,深秋向暮色。

枯枝、乌、秋、暮,不用任何解释,一眼望去,深秋暮色之中,乌鸦栖居在枯枝之上,读者油然而生悲凉之气。

日本俳句被认为是全世界最短的诗歌,在一首只有17个音阶的诗歌中,既要有四季变化,又要创造出瞬间的意境,是世界诗歌史上凝练的典范。这瞬间的意境,就是生命瞬间的绽放,日本俳句就以捕捉这一瞬间绽放的生命为最高境界。日本俳句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生命平等的思想,再同日本人的“闲寂”(さび)的美学观相融合,多在幽闲、恬静中感悟生命的活力。以松尾芭蕉的“古池”为例,古老的池塘,万籁俱寂,池塘水面也一片平和。这时一只小小的青蛙,扑通一声跳入水中,激起一片涟漪。声音微弱,水纹细小,这是典型日本式的“闲寂”,它不是“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意境,而是在幽静之中,以一种恬淡的心境,细细地去体悟。这是一种只有融入其中才可以感受到的大自然的生命律动和无限奥秘。

庞德在日本俳句之中,尤其是对日本俳句瞬间的美感中,对东方的审美方式有了一定的领悟。诗歌的灵魂不在于说明了什么,甚至不在于象征主义暗示了什么,而在于瞬间的意象,这个瞬间是无法用理性去把握的,只能凭借心去感悟。所以,庞德才有“一生中能描述一个意象,要比写出成篇累牍的作品好”的感叹。《在一个地铁车站》中,我们说过,黑枝条对人群,花瓣对面孔不是衬托作用;同样,熙攘的人群对姣好的面孔,湿漉漉的黑枝条对盛开的花瓣也不是衬托作用,就像古池对蛙入水不是衬托一样。这只是生命的一个瞬间,我们融入其中,就会体悟到生命本真的呈现。难怪庞德时代西方评论界常常批评诗人,说他“对自己诗中描写的题材不甚了了”。看来,西方式的思维确实不易弄清生命瞬间绽放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艾略特.哈姆莱特[a].象征主义・意象派[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2]庞德.回顾[a].象征主义・意象派[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生命的本真篇2

关键词:物欲;相对;本真

中图分类号:B2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387(2012)04-0102-06

自有意识以来,人类就不停地探寻着生命的来源与意义,即人从何而来,将归何处以及其意义性。这一系列的问题曾令无数思想家为之殚精竭虑,而庄子乃是中国传统思想中最为突出的代表,可世人却曾一度把庄子的生命哲学曲解为消极没落的阿Q精神。然而,当笔者重归《庄子》文本时,则发现它却给人展现出内容无比丰富、意义极为深远的人生世界图景,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一、生存境遇的忧虑

人既是庄子哲学的起点,也是庄子哲学的归宿,甚至可以说,整部《庄子》就是关于人类生存问题的哲学。其实,在人类的早期时代,就开启了对生命的思索。当弱小之人面对极其强大的外在之物时,其不得不把自己的生命寄托给更强大的“天”或“帝”,甚至整个国家的社会秩序都是依此而建立起来。如据《尚书》的记载,汤在征伐前就曾对士兵说:“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1]由此可见,人因信仰而获得安定与救赎。

然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理性的觉醒,原始宗教的神圣性出现了瓦解,从而导致人的精神世界陷于迷乱与无序之中。所以,孔子想通过“仁”与“礼”来重构社会的安定,而老子就想用“道”来为社会重构秩序,可是,他们的努力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也没有阻止诸侯混战的发生。到战国时,社会陷入更残酷的混乱之中,真可谓是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对此,《庄子》篇有一定的描述,如“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2]。而且,从《左传》与《史记》的资料记载上看,相对来说,春秋时的战争,其规模与死伤程度都相对比较小,但战国混战的残忍性是无法比拟的,乃至“一坑便是数十万人。”这种悲惨的生存境遇无不激起性情中的庄子对生命境遇的忧虑与生命价值的思考。

在庄子看来,忧患无处不在,“人之生也,与忧俱生。”然“寿者惛惛,久忧不死,何之苦也!”(《至乐》)可见,庄子不仅对人生产生出强烈的忧患意识,而且对忧患人生的存在价值也提出了质问。虽然,徐复观曾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忧患意识”,如《易传》早就提出《易经》之作是缘起于人的“忧患”。然而,同为忧患意识,但忧患之内容却存在着显著之差别。众所周知,《易经》是一部占卜的神学著作,其中之忧患意识是起源于对“天灾人祸的恐惧”,故试图求助于外在神秘的主宰者,来预知万物之走向与命运。实质上,这种“忧患意识”的背后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其反而缺乏对人自身的认知与觉醒。

而庄子的“忧患意识”不是缘自于对外在神秘力量的恐惧,而是来源于对人类生存境遇的思索。首先,表现在对个体生命短暂性的忧虑。庄子认为:“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知北游》)。如此短暂的生命,对于追求永恒性的人类来说,是多么痛苦而又无奈的一件事情。生命的短暂不仅意味着人终究都要离开这个世界,即死亡,而且人对世界的一切认知与实践产物,也将随着历史的轨迹而逐渐消失。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对死的恐惧其实也就是对虚无的恐惧。”[3]此不仅彰显了生命有限性与追求永恒性的一系列矛盾,如:“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养生主》)而且,也蕴含了对人类生命价值所拥有的支撑点的迷茫性,即为何而活?虽然,早在上古时代,战胜死亡的恐惧,就已经成为人类的核心问题。从仰韶文化葬具上的孔与齐家文化死者周边撒有赤红色铁矿粉的现象上看,古人们早就认定死亡仅仅意味着人“肉身”的消亡,而人的“灵魂”却是永恒不灭的。然而,庄子并不满足于灵魂的永恒性思想,而是在思考短暂生命的价值性问题。

其次,是对生命孕育过程的无奈与被动的忧虑。就庄子而言,人的生命不仅是短暂的,而且其何时出生与消亡等一系列问题都不能由自身所决定的。在宇宙的大熔炉中,万物“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漻然,莫不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类悲之”(《知北游》)。令人质疑的是,面对宇宙的大化,人类为何而悲呢?实际上,其间不仅展示出了人的一种强烈无奈感,即“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达生》)。而且,也把人被宇宙抛掷人世间的孤寂命运彰显出来。实际上,人的存在有着众多的因素是人无法决定的,也是难以改变的,甚至人终其一生也只能在其框架中运作。换句话说,人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许多的无奈与被动。因而,庄子把这种无奈性界定为“命”,认为此“命”乃为天下之大戒也。如“死生,命也。”(《大宗师》)故“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人间世》)。显然,在“命”的面前,人显得极其无奈与悲怜。

最后,是对人生存状态的忧虑。在庄子看来,人大量的痛苦并不是来自外在之“命“或自然界,而是来自于人后天所建构的观念世界。在《则阳》篇中,庄子就以寓言的方式,揭露出了战争的荒诞本质。如“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则阳》)即是说,触氏与蛮氏本来都生活在蜗牛上,其命运应是息息相连,然他们却为了各自极小之私利而相互争斗,从而造成数万人生命的丧失。此寓言之意不外乎向人昭示的是,人类本是同源所生的,其命紧密相连,然为了满足统治者的物欲之心,不断发动战争,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痛苦。期间不仅展示出了统治者对其他个体生命应有价值与尊严的漠视,而把无数弱小生命化为其获利之工具,而且也揭示出了世人的愚昧性而不知自我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对世人的迷误,庄子深表痛心,甚至发出“千世之后,其必有人与人相食者”(《庚桑楚》)之感叹。而近代章太炎先生则对庄子之痛心有着深刻之体会,其在《齐物论释》序言中云:“作论者其有忧患乎!远睹万世之后,必有人与人相食者,而今适其会也。”[4]可见,不提高人的自我觉醒,摒除自私的物欲之心,其后必存在着相续不断的争夺与战争,纵使“践尸蹀血”,心中仍无懊悔,仍曰“秉之天讨”。

对于人类物欲化的走向,庄子也陷入深深的忧思之中。在他看来,人“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齐物论》)也就是说,人自出生之后,其“形体”就被卷入到物欲的洪流之中,并无法自行停止,甚至,其内在之“心灵”也已被“物欲”所征服,以致终身役役,而“不知其所归”。这种为物欲而奔命的人生,其意义又将是什么呢?即使能让人长命百岁,亦不过是延长了人的物欲之累而已,这难道不是人生的最大悲哀吗?

人生不仅短暂,而且痛苦无处不在,以致开心之日极为甚少,即使“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但“除病瘦死丧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盗跖》)。可见,庄子对人类生存境遇的忧虑可谓是重重叠置,始终萦绕于心。正是基于这种思考,庄子的理想不是要成就儒家的理想伟业,即治国平天下,而是要探究生命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庄子既不像有些学者所说那样消极地对待生命,而是对生命有着较高的觉悟与强烈的使命感。这无疑表征了庄子对自我认知的觉醒,其间蕴含着强烈的理性主义色彩。正如徐复观先生所云:“在以信仰为中心的宗教气氛之下,人感到由信仰而得救;把一切问题的责任交给于神,此时不会发生忧患意识;而此时的信心,乃是对神的信心。只有自己担当起问题的责任时,才有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实际是蕴蓄着一种坚强的意志和奋发的精神。”[5]正因如此,崔大华先生认为:“在中国思想中,庄子的人生哲学思想最早地和全面地开始了对人的境遇的理性的思索。”[6]

二、本性迷失的反思

在《马蹄》篇,庄子认为:“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无所用之。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絷,编之以皂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策之威,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马蹄》)。从表面上看,此故事是对伯乐之行的批判。因为对于马来说,伯乐之出现不仅不是一件好事,而是巨大灾难的开始。不论是“烧”、“剔”、“刻”、“雒”、“饥”、“渴”、“整”、“齐”,还是“羁絷”、“皂栈”,都给马带来了巨大之痛苦,而且也使马从此套上了众多之束缚,自由之性完全丧失。

实质上,此故事不仅对人自以为豪的观念提出了质疑,而且也是借马之名来隐喻人的背性走向。在庄子看来,人类之治不能妄自而动,而应依性而行。“彼正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故合者不为骈,而枝者不为跂;长者不为有馀,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骈拇》)。即是说,长短,骈跂等不同特性之事物都有其各自存在的价值,不要人为干扰与破坏,只有任性而行,万物方能自取其乐,世界才能和谐有序。

然后世之“圣人”,却不知仁义就在人的自然本性之中,而“意仁义其非人情乎”,欲自创一套仁义的道德规范,以教化人。就庄子而言,此行就是一种杞人忧天,多此一举之行。如“自虞氏招仁义以挠天下也,天下莫不奔命于仁义,是非以仁义易其性与?”(《骈拇》)在这里,庄子不是批判仁义规范,也不是否定仁义存在的价值,而是侧重于批判“虞氏”的“挠天下”,而致后人“奔命于仁义”。换言之,后人“奔命于仁义”之举,全在于虞氏的人为凸显,使仁义演化为某种利益的外在名号,或者为非法利益的装饰品,从而导致道德行为由原来的纯粹自然性向功利化的道路迈进。如《胠箧》篇中云:“世俗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余里。阖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十二世有齐国。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

正是基于此基点的思考,《庄子》篇中充满了对儒家圣人的批判。如在《马蹄》篇云:“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及至圣人,屈折礼乐以匡天下之形,县企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而民乃始踶跂好知,争归于利,不可止也”(《马蹄》)。从表面上看,庄子之说存有很大的问题。因为,从常理的角度上看,假如没有圣人的教化,人类还正陷于原始野性之状态。其何来文明之发展?正如荀子所云:“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7]其实,从理论预设上看,庄子与荀子建构了截然相反的理论基点,来支撑自己的学说。在荀子看来,由于人性本恶,“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礼论篇》)。可在庄子看来,“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盗跖》)。由此可见,庄子把上古时代构想得非常美好,即人性淳朴而自由快乐。可荀子却把上古时代设定为物欲纷扰,相互争夺的残酷时代。由于基点的不同,致使两种理论具有不同方向的建构,即庄子反思人性的破坏,而荀子彰显礼义规范的重要性。然而,对于理论预设,我们不能从实证主义的态度上去理解它。如庄子彰显远古时代的美好性,并非就是指庄子渴望回归不分的时代,而是把远古时代作为批评与反思时代弊病的一个参考系或工具而已。正如葛兆光先生所云:“除了少数极端的现实主义者如韩非等人之外,大多数以批评为己任的知识阶层中人由于对自己所处时代的不满和埋怨,常常把遥远的古代当成了寄托理想的时代,在想象中寄寓了太多的理想色彩,把眼前实有的心情转化为遥远的渴慕,再把幻想中的遥远故事作为眼前世界的镜子。”[8]因而,美好的远古“至德之世”,无疑不是庄子对无任何政治与道德上的束缚、而人人纯正质朴,“无有相害之心”的自由生活的投射。

实质上,对于庄子思想,我们不能简单地仅从对礼义规范批判的角度上来加以理解。因为,这里彰显更多的是庄子对人性迷失的回溯性反思。众所周知,夏、商、周三代的道德规范是一个不断由粗浅走向精致的过程,到西周时,可谓是达到顶峰。然而,西周崩溃后,社会却陷入更为残酷的厮杀之中,生命岌岌可危,其中之缘由,无不激起庄子去反思。虽然,孔孟是从正面重建规范的角度出发,力图改变社会的混乱,然最终都无济于事。可庄子不是从正面,而是从反思的角度上去追寻社会混乱之因。在他看来:“且夫待钩绳规矩而正者,是削其性;待绳约胶漆而固者,是侵其德也;屈折礼乐,呴俞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者,此失其常然也”(《骈拇》)。即是说,以礼乐正形,仁义慰心之时,就已经不自觉地把人导向于外在礼仪与功利的追寻路途之上,从而破坏了人的本真状态。这一路向实质上就使人逐步从本性中剥离出来,以外物为誉,争相好知趋利,并虚假做作。

为纠时弊,庄子认为必须对历史中的虚假现象作出批判,或者说,必须要捅破在历史轨迹中不断累加的已失衡的观念网络,以求重新获得生机。在他看来,“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骈拇》)。对于这种思想,我们不能站在狭隘的单个人或民族主义的层面去加以理解,而简单界定为消极没落之思想。其实,庄子是站在整个人类的层面去反思人的生存境况。本来,生命诚可贵,可在现实生活中,人却把“身”当做“殉利”、“殉名”、“殉家”、“殉天下”的工具。虽然,“名声异号”,但其实质都是“伤性以身为殉”。就庄子而言,这完全是一种本末倒置的人生境况。“名”、“利”、“家”、“天下”本是人后天所设定的东西,或者说,它们仅是生活工具化的名号而已,不应是人类生存的目标所在,更不能成为扭曲或束缚人性的枷锁。所以,黄正雨先生认为:“庄子视人或生命为目的,不提倡为其它任何东西戕害生命的完满,这对孔子、孟子等儒学大师视人或生命为道德实现的手段,无疑是一种有力的、富有意义的矫正。”[9]

其实,庄子不仅对人类的迷性走向做出了批判,而且,也对人的内在观念世界作了反思。在他看来,人的认识必然会受到众多难以避免的“类”、“时空”以及观念的束缚。因而,一切关于现象世界的认识,包括贵贱、生死、大小、有无、是非等都是人在特定条件下所作出的相对性判断,而不具备绝对性。然可悲的是,现实中的人,却把这种相对当绝对,固执不化,争论不已,并力图把自己之相对观念当作万世之标准,去加以推广与扩展,更为甚者,有的用武力的方式来推行,最终导致国与国以及人与人之间陷入无尽的战乱与纷争之中。人生本是短暂的,为何还要执着于这些毫无意义的东西,给人类自身带来无穷之痛苦呢?为何不能在互不干涉的情境中自由自在的生活呢?与其“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大宗师》)。因此,相对主义方法是庄子拒斥绝对主义,追求生命本真意义的一种巧妙方法,而不是一种苟且偷生的消极没落的处世态度。

总之,庄子不仅对人类发展中而出现的人性背离现象深感忧虑,而且还表现出强烈的担当意识,而非像有些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一消极没落的隐居之士。在《大宗师》篇,庄子甚至对伯夷、叔齐之隐居饿死之行为进行过批判,认为那不过“是役人之役,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实乃“行名失己”也。庄子凭着高超之智慧,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已陷入到违背人性的误区,故他试图通过寓言故事来揭露现实生活中的病态,以唤醒人类的本性,从而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以及国与国之间的功利与争夺关系,回归到人类本然的天真状态,使个体生命的意义得到最大的彰显。

三、本真世界的建构

尽管,庄子对人的生存境遇有着众多的忧虑,但他还是把重心放在对人后天生存状态的思考上。因为它不像生命的短暂与孕育方面那样被动,而是人力可以掌握和把控的。在庄子看来,人的生命既然只有短暂的一次,那人就应自由快乐的生活,把自身的价值最大地发挥出来。可世人却被世俗的观念牢牢束缚,无法认识生命的本真意义,以致终身都在蒙昧中度过。为了拨开人为后天所建构的层层厚茧,庄子通过“道”的本真世界的建构,来破除各种障碍与束缚,从而使人重新回归到本真的快乐世界。

就庄子而言,尽管现象世界纷繁多样,然其实质为一,都是来自同一个母体。换言之,现象世界就是同一个“道”体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以及生存环境状态下而出现的不同生命展现。因此,现象世界的一切物体都是具体而有限的,只有“道”才是永恒的。然而,世人却被现象世界的有限之物所蒙蔽,“随其成心而师之”,从而陷入“与己同则应,不与己同则反。同于己为是之,异于己为非之”(《寓言》)的狭隘评定之境地。人因困于万物表面的差异性,而不知各种差异背后却存在着内在的相通性,故庄子对思想分而不知合的发展趋势表现出极为痛心之情,即“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天下》)。更为甚者,世人不仅偏于一隅,而且还把自身都化为名利的奴隶,以致个体、团体乃至国家都卷入物欲的纷争中,从而使人陷入自身所构造的无尽痛苦中而无法自拔。

然庄子就是通过“道”,来破除各种人为制造的痛苦,使人快乐生活。在庄子看来,“道”的世界,万物皆为平等,毫无贵贱之分,而且相互转化,生死相续。“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知北游》)。在如此宏阔的视野下,宇宙生生不息的大化得以清晰地展现出来,所有个体不仅是宇宙万化中的一个极短的中转站,而且其最终都不可避免地要回归“道”体,就像游玩的孩子该要回家一样自然。

这种理性的思考,不仅消解了人对死亡的恐惧,而且使人内心上也获得了一种坦然与超脱。只有真正理解了死的意义,才会珍惜生的价值。因此,从深层次上看,道教追求人肉体长生的理念与庄子的生死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虽然,庄子感叹肉体生命的短暂性,并倡导人如何养生,但是他并不追求人肉身的永恒性,而认为肉身的消亡是人力所无法改变的,即“命”力所行。甚至,在《达生》篇中,他对于世人追求肉体长生的行为也提出了批判,即“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果不足以存生,则世奚足为哉!”

庄子认为人虽有肉身的束缚,但人能在精神上突破自然生命的局限性,由有限走向永恒,从而获得心灵的快乐。对此,有学者就认为庄子具有灵魂不死的思想。如张松辉先生在《论庄子灵魂不死思想》中就提出了此观点,其理由有二:“一是他真的认为人的灵魂是不死的;二是庄子如此讲可能是为了寻求自我心理安慰。”[10]然而笔者看来,这两种论点都缺乏有力的佐证性,难以说明灵魂不死,而只是作者自我的一种简单推定。其实,庄子对传统的灵魂不死思想没有加以承继,反而是在破解传统上的灵魂不死观念,彰显死是一种自然回归的思想。虽然,在《庄子》篇中有大量的关于“神人”、“至人”等的神奇描述,如神人“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可对于“神人”、“至人”的神奇性,我们不能简单地从神话传说的角度来加以理解。因为,在庄子的思想里,他不是要描述神仙的生活,而是要借“神人”、“至人”等名号来表达他心中的理想人格,即摆脱一切束缚,遨游于“四海之外”,与天合一,而“莫之能伤也”的逍遥人格。

这种人格的获得,恰是要通过对世俗世界的超越来达到。在庄子看来,宇宙之“道”就蕴含在万物之中,只要我们能破除各种人为设定的束缚与障碍,就能达到“道”的本真状态。如:“天下有常然。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附离不以胶漆,约束不以纆索。故天下诱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骈拇》)因而,庄子用“坐忘”之方式,即“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大宗师》)去直悟大“道”的存在。其实,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彻底抛却形体、感性以及理性认知的束缚,完全进入“吾丧我”的状态中,直至与“道”合一。陈鼓应先生认为庄子的“吾丧我”不是消极没落,而是积极寻求真我。因为“人世上,一切的是非争论都由偏执的我见所产生。丧我便是摒弃偏执的我。吾乃是开放性的、本真的自我。摒除了偏见与独断之后所呈现的真我,才能从狭窄的局限性中提升出来,从广大宇宙的规模上,来把握人类的存在,来体悟人类自身的处境,来安排人生的活动。”[11]进一步说,通过“坐忘”,人不仅可以打破一切束缚,把自我从世俗中提升出来,获得真我的认识,而且人在提升的过程中也获得了与“道”合一的快乐。

这样的话,“庄子将个体存在和一种永恒的宇宙自然实在联结在一起,互相契合交流,人在自然中被赋予超越与永恒的意义,使人从精神上得到了一种本原性的依托、慰藉和保证,因此,道的本体论意义正是为人的个体存在提供了一个终极性的价值目标,道是一个终极性的存在,它是一切价值之源。”[12]可见,在庄子那里,“道”的世界不仅是超越于经验的世界,也是本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万物息息相连,不分彼此,融为一体,而世俗所设定的差异、束缚与困惑都将得到彻底消解,人从而获得一个无比快乐的真我之境。

参考文献:

[1]郭仁成:《尚书今古文全璧》,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92页。

[2]郭庆藩:《庄子集释》,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183页。

[3]郑林选编:《智慧花园》,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319-320页。

[4]章太炎:《章太炎全集》(第六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页。

[5]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0页。

[6]崔大华:《庄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42页。

[7]王先谦:《荀子集解》,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253页。

[8]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页。

[9]黄正雨:《自然的箫声〈庄子〉》,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8页。

[10]张松辉:《论庄子灵魂不死思想》,《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生命的本真篇3

我认为,教育的“缺德”不只是指那些教育腐败、教育暴力等显性的道德缺失现象,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犯下了“平庸的恶”。有个二战战犯,是一个各方面都很平庸,审讯的时候甚至都无法流畅地为自己辩护的人,官阶也不高,可是,在他的监督下,他所在的集中营竟然创造了“每天杀害1.2万人,到二战结束,共屠杀580万犹太人”这一令人难以置信的记录。他自己说,他本人对犹太人并没有仇恨,他甚至看到犹太人的尸体,都会因恐惧而呕吐。在审讯中,他反复强调“自己是齿轮系统中的一环,只是起了传动的作用罢了”,也就是说,他只是一个忠实的服从者和执行者。据统计,在二战期间,共有1500万德国人加入纳粹军队。这些德国人,在日常生活中或许普普通通,是家里的好父亲、好母亲,是单位的好职工,敬业爱岗,然而,他们在屠杀犹太人的问题上却表现出了特殊的残忍和冷漠。阿伦特认为,像这些纳粹军官,具有的只是“平庸的恶”。

平庸的恶,依然是恶,它所带来的伤害,并不亚于极端的恶,甚至还会造成更为巨大的破坏力。这种恶在于不思考,不思考社会的需求,不思考孩子的变化,不思考自己行为的意义,逐步让我们的德育工作走向“假、大、空”,使德育日渐“沙化”,远离了生命的本真。

一、基点:了解孩子

有个江湖郎中碰到一个驼背的人,声称自己可以治好他的残疾,他找来两块门板夹住病人,用力一压,背果然变直了,但人也死了。如果我们搞德育,也像这个江湖郎中一样,不问原因,不究症结,那肯定是要出问题的。

学校德育针对的对象最终是孩子,要搞好德育,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现在的孩子到底在想什么,我们清楚吗?答案不容乐观。曾经有个幼儿园做了一次测验,给每位家长派发了一份问卷,标题是:“你了解你的孩子吗?”其中一个小孩的妈妈接过问卷,不禁抿嘴一笑,冲口反问道:“我不了解自己的孩子,这可能吗?”但正是这位信心十足的母亲,第二天早上却十分尴尬地承认,看来自己并没有真正了解孩子,因为24个问题,她只答对了9题。而答对13题以下就说明家长对孩子欠缺了解。

还有一项统计表明,美国父母每天与孩子谈话的时间平均只有7分钟,由此,幼教部门对全美的父母提出了一个口号:“今天你与孩子谈话了吗?”要求父母多花点心思去观察孩子,在观察中不要带有任何偏见和定论,目的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对孩子的言谈与行为的观察,知道孩子的需要、兴趣以及发展情况,从而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教育。毕竟父母不能陪孩子到老,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教给孩子生存、生活的方法与智慧。

同样,教师也不能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了解学生。十几岁的孩子,正是好玩好动的年龄,心理也不够成熟,有些问题是他们在成长中必定会出现的,也是很正常的。“每个孩子都能成功”,美国著名学习问题专家托马斯研究后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要坚信一代总比一代强,不要带上有色眼镜,更不要杞人忧天。先前,有很多人认为“80后”、“90后”自私自利、缺乏责任感,是不堪重任的一代人,但他们在抗震救灾、奥运会、世博会中成为志愿者大军中的主力,所展现出来的担当意识和公民意识让人欣慰。

我想说: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的。孩子的成长过程谁都无法替代,我们要学会优雅地等待,不去打扰他们的成长规律。如果过分压制,只会导致他们的身心发展走向畸形,“反季节儿童”就是明证。大家都吃过反季节的蔬菜和水果,样子很光鲜,但味道实在不怎么样。童话大王郑渊洁由此提出“反季节儿童”的概念,就是违背儿童成长规律,该玩的时候没时间玩,学习各种本应该几年后才该学的东西。正像郑渊洁所讲,儿童的“反季节”必将导致国家的“反季节”,一个国家的孩子如果说大人话,办大人事,这个国家的大人准说孩子话,办孩子事。“反季节儿童”尽管外表风光,但就像早熟的果实,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容易腐烂。

二、支点:回归常识

最近看到一则报道,福州市东街派出所的一个交警“红了”,因为他给一辆违法占道的警车开了罚单,被网友封为“最牛交警”。交警给违章警车开罚单只是职责所在,网友却“大惊小怪”,恐怕是因为此前这样坚持原则的人并不多,而耍“特权”反倒是“正常的”。还有某地奖励市民捡烟头,一个烟头奖励五分钱。这本是市民应有的素质,政府却大肆奖励,真是叫人哭笑不得。

当前,一些本是常识的东西却被大力推崇,一些本是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却成了美德,这提醒我们,在一路奔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遗失”了很多常识的东西,需要尽快“找”回来。

其实,德育就是教给学生一些生活中的常识,而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些常识。这里举几个例子来比较一下中外教育,大家就会明白。

如,过马路不能闯红灯,连幼儿园的孩子也知道。在中国,经常会发生有人在人行道上被撞。这样的事情在德国是不可思议的。因为遵守规则的德国人即使半夜过马路,没有一辆车,遇到红灯时仍然会停下等待。他们认为,现在过马路是很安全,但如果碰巧旁边有个小孩看到,就会认为闯红灯没事,也许下次遇到红灯就会闯,也许他就会被撞死。

又如,我们中小学的校训是:诚朴、求实、勤奋,很空泛,放之四海而皆准。而日本的一所学校的校训是:把一件事情坚持到底,不给别人添麻烦。

再如,我们对孩子的要求是追求真、善、美,但幼儿园的孩子可能根本就不懂什么是真善美;而在德国,幼儿园只要求孩子养成三个习惯――认识红绿灯、知道怎样扔垃圾、能分辨男女厕所。

经过对比,我们认识到,道德教育不是一味地“贴标签”、“走过场”、“搞运动”、“快餐化”,而必须回归常识,释放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像个孩子,这才是真正好的德育。像我们开展的中小学生第二课堂、读书节、艺术节、科技劳技实践活动、青少年空间建设等等工作,组织的“十佳阳光新事”、“百名快乐少年”、“千篇成长手记”等评选活动,就是希望激活孩子的快乐因子,唤醒孩子的美好心灵,丰盈孩子的精神家园。

三、接点:合众聚能

任何孩子都不可能脱离家庭,脱离社会而存在。当前,社会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势,拜金、享乐等庸俗价值观甚嚣尘上;有的家长迷恋麻将、粗暴打骂、用钱示爱、包庇纵容等行为也在污染孩子的童真。教育者自身也有种种问题,如课表“两张皮”,平时实际操作的是中考、高考科目优先;墙上贴的是应付检查的,甚至教孩子在上级检查时撒谎。来自社会、家庭、教育系统方方方面的问题,时时刻刻都在冲击着孩子的心理,影响着学校的教育,使得当前的德育像是“戴着镣铐在跳舞”。

要提高德育实效,必须综合治理。只有当全社会的资源共同朝向孩子的健康成长,共同服务于孩子的终身幸福时,才能确保德育工作取得真正的实效。

基于此,杭州市下城区从教师、家长和管理三个层面入手,不断拓宽孩子道德成长的空间:教师层面,推出“生态课堂节”、“班主任成长节”,开展“教育因你而美丽”感动人物评选,激励教师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家长层面,举办“智慧家教直通车”系列活动,探索实践“新概念”家长会,努力提升家庭教育指导的质量,不断提高家长的文明素质和育人艺术;管理层面,本着“轻负高质、尊重差异”的理念,构建具有下城特色的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体系,引导校长、教师关注涵盖教学、德育、体育、卫生等在内的全面的教育质量,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总之,我们希望通过一己之力,让德育渗透在孩子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在耳濡目染中释放出德育的能量。

生命的本真篇4

关键词:校园文化生命本真培育功能对策分析

所谓校园文化,“就是在学校育人环境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促进学生成人成才为目标,由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成果。”而生命本真简要地说,就是指人是活生生的人,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人,是发展中的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生命本真是教育的本初,是学校育人的根本,校园文化应当自觉体现生命的本真形态。

一、校园文化对生命发展的培育功能

(一)校园文化促进生命的全面发展

生命的全面发展是指个体的体力和脑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具体地讲,也就是指个体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协调统一的发展。以生命本真为根基的教育力图满足人生命发展的各种需要,它不仅促进了人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而且满足了人的生理、心理、情绪、社会、灵性、人际关系以及道德修养等方面的需要。文化是由人创造出来的,但文化最终又回到人的生活中去,一个人一出生就生活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随时随地都在接受着一定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接受来自特定文化内涵的滋养和人格塑造。

(二)校园文化促进生命的自由发展

“生命的自由发展是指生命在全面发展过程中,通过消除一切自发性所获得的文化特征。”1人的自由可以分为主体自由、社会自由和个体自由,生命本真教育所追求的就是促进学生个体自由的获得和发展,强调要学会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身边的每一个人,从而发现人的生命价值,发挥人的无限潜能,发展人的独特个性。当代校园文化应当极力引导校园共同体孜孜不倦地追求自由愉快的发展,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进而促进共同体形成与时俱进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促进个体生命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

(三)校园文化促进生命的终身发展

要实现生命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从时间上来说是具有终生性质的,也就是说,生命本真教育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教育,它所追求的是生命价值的提升和自我实现,即生命的终生发展。因此,以唤醒生命本真为核心内容的教育是伴随着人一生一世的。校园文化着眼于个体独立的生活能力、独立的思维方式和选择能力以及独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其个体社会化的进程和个体生命的持续发展。

它们当中总是会有一些东西对个体生命发展产生刻骨铭心的作用,在其一生的发展中,经常会以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手段和方法对其心理和行为起到熏陶和激励作用。

二、呼唤生命本真回归校园文化的对策分析

(一)塑造良好的校园精神

“校园精神文化是指师生在从事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素质,以及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为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而长期形成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审美情趣等展示人格风貌的群体意识。”2校园精神(如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健康和谐的民主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求善求美的爱国精神等)是校园文化的灵魂与核心,它既是源于深层的群体意识,又是师生群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所在,同时也是校园群体共同的价值取向、价值认同和行为方式。营造有序、进取、文明、和谐的育人环境,塑造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融合的校园精神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进取意识,发展和完善学生人格,从而促进学生生命意义的获得和生命价值的实现。

(二)构建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指在校园的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的学校管理的独特风格,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制度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校园制度文化应当立足于生命的本真内涵,改变以往专制、僵硬、缺乏人性的模式,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并融入适应时代要求和人身发展的人本管理理念,着眼于调动学校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和创造性,始终追求生命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要施行人性化管理,靠群体的价值认同和凝聚力来保证实施,努力实现以非强制性方式和非权威性的力量来引导、帮助学生。首先,要

弱化组织的权威力量和等级化的权力矩阵,树立生命本真的意识,尊重个体的独特个性、生命自由和发展潜力,把实现师生的生命价值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其次,在制度制订和执行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坚持“从基层中来,回到基层中去”的原则。再次,制度内容应当尊重学生的生存和发展权利,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谋求学生生命本真的回归、努力实现学生全面自由发展作为学校管理的终极目标。

(三)加强校园文化载体建设

校园文化要实现生命本真的回归,其载体建设的合理性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校园文化载体建设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校园物质环境载体建设。校园物质文化主要由学校的建筑设计、设备设施、活动场地、绿化状况和景点布置等构成。学校应当把校刊、广播站、宣传橱窗、阅报栏、墙报、黑板报等传媒手段整合成一个系统的生命教育网络,以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发展生命,进而发现生命的本真意义,提升生命质量。

因此,学校在规划校园文件建设时,必须坚持这几个方面的协调统一发展,争取让每一株花草,让每一节课,让每一面墙,让每一条通道,让每一处设施,让一条制度都能向学生传达生命的价值和本真的意义,让校园环境真正成为滋养学生心灵、体现生命文化、熏陶学生情操的沃土。

参考文献:

[1]王邦虎.校园文化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武芝林.加强生命教育共建和谐校园[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8.

[3]陈佳.论人的本真存在与教育[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

[4]曲香.浅析高校生命教育[j].职校论坛,2001.

[5]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注释:

①赵科.高校校园文化的“生命教育”育人功能[j].象牙塔内外,2009.

生命的本真篇5

关键词:生命教育;追求真理;价值判断;生命品位

一、把握生命教育的本真:追求真理

真理即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检验真理的过程需要不断地社会实践,每一个生命个体在实践过程中都应该清醒地认知自我、把握自我。简单地说,生命教育即从个体生命的角度出发,引申出对教育研究的思考和真理性认知。对待生命教育的理解,学者们的学术观点众说纷纭,但无论怎样界定,生命教育始终应以“仁爱”与“育人”为初衷,保留其本真性与真理性。上世纪80年代,一些西方国家在中小学已经兴起了“生命教育”。1960年开始,生命教育在美国逐渐成为学校教育中的学科,借助这种教育使大部分群体坦然地接受生死,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人们通过自我提升和自我超越,改造生活和改变世界,形成对生命从量的时间变成质的时间的新认知。在我国,生命教育的发展显然不够成熟,生命个体对于生命教育的本质内涵界定不清,缺乏整体性的认知和把握。冯建军教授曾在《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一文中对生命教育给出解释:“生命教育的内涵主要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或者说在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命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升华,最终使其生命价值充分展现的活动过程,其核心是珍惜生命、注重生命质量、凸现生命价值。”[1]因此,把握生命教育的本真,需要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培养个体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在教育与生活实际中,逐渐悟出生命教育的真理。学校有效地开展生命教育,以教育基础性课程为依托,加强对生命个体意识思想的启发,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使学生接受生命的存在。生命个体接受的过程就是生命教育知识积累的过程,潜移默化中吸收生命本真的内容,课程中融入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受教育者将知识内化,解决了主观意识和认知上存在的矛盾,即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对生命教育形成真理性的认知,体现生命教育的本真。另一方面,把握生命教育的本真,体现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相结合,在灌输教育和引导教育相结合的前提下,转变固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合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借助社会组织、新闻媒体和家庭合作等教育形式,共同促进生命教育的开放性发展,通过外化和内化共同作用,使受教育主体在主观意识上和客观现实中主动接受生命教育的实质,在实践中实现生命教育理论和现实成果的完美结合,使每一个生命个体在生产生活中有意识地、自发地珍视生命,尊重生命,进而体现生命教育存在的必要性和客观真理性。约翰•洛克(J.Locke)在《教育漫话》中探讨绅士教育问题时谈到:教育的目的应是为国家培养通达人情世故、善于处理公私生活、懂得生活艺术的绅士。[2]总体来看生命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引导个体发现自身生命存在的价值,探索生命发展延续的规律性,又不断回归生命的本真的过程。

二、认知生命教育的意义: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价值判断以对事物自身性质认知的事实为基础,以坚持真理原则为基础,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排除主观性的错误认识,理性地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价值判断对价值选择起着决定性作用。价值判断的正确与否,会引领生命个体走向不同的选择,从而走向不同的人生道路,每个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也会迥然不同,从某种程度上讲,生命教育的意义就在于改变个体的价值判断,形成正确的价值认知。生命取向源自于对价值判断的选择和认同,正确的价值判断改变生命个体的人生轨迹方向,不断朝着顺境进发,错误的价值判断则会影响价值观念的形成和价值选择。生命教育的实施,激发个体从深层次挖掘生命教育的现实意义,提升生命质量,改变个体对生命教育认识浅薄的现状,摆脱消极颓靡的生命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导向。现今社会,自杀、自残等藐视生命、忽视生命意义的现象频繁进入公众视野,从实质出发,归根结底是生命个体对生命价值、生命意义的认知不够,对生命价值判断存在偏差。从生命个体自身角度出发,提高生命教育理论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感知生命存在的意义是很有必要的,每个生命个体在主观上敢于追求“生命之真、生存之善、生活之美”。从生命教育主体的角度出发,教育者作为知识的传递者和理论的传播者,应逐步将漠视生命存在的应试教育转变为尊重生命的素质教育上来。“美国生命教育之父”华特士所说:“教育并不只是训练学生能够谋得职业,或者从事知识上的追求,而是引导人们充分去体悟人生的意义。”[3]与此同时,教育者自身要坚定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立场,注重培育个体的生命价值观,站在理想信念制高点,明确生命存在的意义,既有利于维持理想信念的强大性和持久性,又能够使受教育群体在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即每个生命个体都有其存在的必然价值,或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或是社会价值的凸显,在价值观的引领下明确世界观、人生观,进而形成正确的生命认知和价值判断,又不失生命教育意义之本。

三、提升生命教育的质量:改变生命品位

生命品位,即个体在主观意识上对于生命高度的追求,由于个体间存在差异,所以每个人的生命品位不尽相同。改变生命的品位,需使人处在与社会充分接触的环境氛围中,通过与社会的交往发展,使自己成为现实的人,形成独立的人格意识,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交往实践中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将提升生命教育的质量成为可能。生命教育质量的提升,基础在于教育。“教育的基本作用,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的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力方面的自由。”[4]改善生命品位,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性美德的发挥,以充满人文关怀的基调展开,借助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紧密联系,实现生命教育的最高目的。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逐渐被重视起来,改变生命教育的质量,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出发点,从“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心理”五个层面展开,培养个体的行为和思想,对受教育者进行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发展观教育和道德观教育,以潜移默化的渗透性原则,来激励生命教育个体提升自身的修养、高度和品位,以博大的胸怀和坚韧的毅力去实现其自身独特的价值,拓宽生命意义的深度。改善生命的品位,为生命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使生命教育的质量达到一定的社会需求,从根本上提升生命教育的质量,实现生命个体的生存价值。追求真理,把握生命教育的本真是前提,改变生命的品位,提升生命教育的质量是关键,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认知生命教育的意义是最高追求。有学者这样概括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5]准确把握每个生命个体的发展,应借助教育实践和参与社会性活动得以实现,以原有的生命价值为依托,形成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使生命个体在客观条件下,从生命教育的三个维度层面出发,对自身生命的价值形成正确的认知和判断。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2006(11).

[2]洛克.教育片语[m].熊春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92-226.

[3]华特士•杰.生命教育:与孩子一同迎向人生挑战[m].林莺,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4]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教育—财富蕴含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生命的本真篇6

1.1必要性

逻辑(logic)是在形象思维和直觉顿悟思维基础上对客观世界的进一步的抽象,所谓抽象是认识客观世界时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的过程,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该词最早被清末的严复翻译成汉语.逻辑是人的一种抽象思维,是人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论证来理解和区分客观世界的思维过程.逻辑成为一门科学,那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的.

逻辑学作为人们进行思维所必须运用的思维工具,和哲学、数学、物理等很多学科都息息相关,它对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具有很大帮助,学习逻辑学可以使人们由自发地上升为自觉地运用逻辑形式进行思维活动,这对防止和纠正错误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逻辑学课程,这些专业知识在大学会系统地学到,而在中学阶段的学习就会显得零散浅显,学生利用逻辑学知识判断处理一些问题也是有难度的.但是了解常用的逻辑用语,对生活中简单的事情进行基本的推理和判断,还是要具备的,也是对今后学习的一种知识预设.在大规模的课程改革后,常用逻辑用语内容不仅被完整保留了下来,还新增了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并且作为现行高考的必考知识,由此也可见常用逻辑用语内容的重要性.

1.2合理性

常用逻辑用语放在选修模块里,分别在1-1的第一章和2-1的第一章,是很合理的.《课标》一改传统的“连续性,一步到位”的教学模式,采取“分段设计,分层推进”的教学模式.模块化的教材设计旨在实现知识的螺旋上升,层级构建,在这里就是一个明显的体现.

学生在必修1中已经学习过集合知识,对集合的交并补思想有了一定的认识,在选修模块里学习常用逻辑用语知识时就不会感觉太陌生.对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的理解除了利用定义,也可以用集合之间的关系来审视,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充分性必要性概念的理解,又巩固了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对于简单的逻辑联接词“且”、“或”、“非”的教学,教材的阅读与思考中把其与集合的“交”、“并”、“补”进行了很好的比较,让学生很容易发现命题和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在这样的对应下,逻辑联接词和集合运算的规定在形式上的一致性,即命题的“且”、“或”、“非”恰好分别对应集合的“交”、“并”、“补”.这样,学生从集合的角度进一步认识有关逻辑联接词,从而能够很深刻地理解这种运算的规定以及对于p∧q、p∨q、p复合命题真假性规定的合理性.

教材介绍过四种命题及其关系后,在p.7给出了例4证明:若x2+y2=0,则x=y=0.在这里,例题的设计旨在巩固学生对逆否命题的理解,让学生明白有时直接证明不好证,可以通过证明逆否命题成立来证明原命题成立,由此也渗透了反证法的解题思想.紧接着,在选修1-2和2-2中,推理与证明一章给出了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两种典型的推理方式,以及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两种经典的逻辑证明方法.这里,间接证明中反证法概念正式提出时,学生已经很熟悉了.教师正好可以进一步深化,引导学生和例4的证明方法进行比较,指出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反证法和证明逆否命题思想一致,只是,反证法中,假设结论不成立推出矛盾的因素范围更广.这里又一次体现了知识的螺旋上升.

由此可见,三个层次,逐级上升,又互相渗透,凸显了新课程的基础性和系统性,符合建构主义理论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学习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这样的课程编排由浅入深,不同知识之间相互交融,又由深化浅,纵横交错,知识的联系得到最大的体现,也让学生的学习层叠起伏,不断学有所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通过这样两次螺旋上升,经过提出问题——初步判断——合理推理——科学证明——实践检验一系列环节,我们在遇到问题时就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初步解决,也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和人文价值.

就常用逻辑用语这部分内容而言,不必对学生要求过高,在高考中这块内容呈现方式大多是选择题和填空题,而且都是和其它知识结合起来考查.作为生活中的逻辑,可以结合生活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数学是一种方法论,也是一种文化.

2如何驾驭和把握教材

《课标》指出,正确地使用逻辑用语是现代社会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无论是进行思考、交流,还是从事各项工作,都需要正确地运用逻辑用语表达自己的思维.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学习常用逻辑用语,体会逻辑用语在表述和论证中的作用,利用这些逻辑用语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更好地进行交流.常用逻辑用语由“命题及其关系”、“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和“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三部分组成.

2.1内容与要求

《课标》规定常用逻辑用语(约8课时)

(1)命题及其关系

①了解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

②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2)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通过数学实例,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

(3)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①通过生活和数学中的丰富实例,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

②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

按照规定的课时,本章的教学时间是足够的.本章内容的重点是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意义,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本章的主要难点是理解必要条件的意义,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全称命题或特称命题进行否定.

2.2教学中应注意的地方

2.2.1通过大量数学实例,加强对概念和结论的理解

新课程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把数学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之上,这一点较之课改前体现的尤为明显.大量知识的学习都以生活实例为背景,在数学实例的基础上,思考、探究、分析、发现,最后总结概括出相关概念和知识是我们学习研究问题常用的方法.本章章首图人脑给我们以逻辑和思维的直观感受;在引入命题概念时,教材以思考的形式给出了六个语句,让学生观察,归纳;在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的学习中,课本给出具体的四个语句让学生感知,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在四种命题真假性的关系上,课本以探究的形式给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讨论,寻求结果;在逻辑联结词的的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且”和“或”及其真假的理解,教材以旁白的形式分别给出了物理中的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接着,教科书又安排了丰富的实例,使学生了解生活和数学中经常使用的两类量词(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并通过例子说明如何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正确地否定.总之,教材以丰富的实例,缤纷的形式,生动的引入,为学生学习新知提供了最佳的平台.作为一线的教师,应该充分体会这些思想、理念和编者的初衷,以全新的教学风貌把知识深入简出地展现给学生.

值得注意的是,本章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某些逻辑表述、形式逻辑中的表述虽有一定关联,但又有一定差别.因此数学中如何正确地选择合适的例子来理解和运用这些常用逻辑用语,是本章的关键,也是较难处理的.教师在教学中切勿在复杂性上做文章,弄不好还会本末倒置.例如,对“命题”概念的阐述,教材就是在总结6个纯数学例子的基础上概括得出的,学生一目了然,而对于语句“2难道不是偶数?”这样的例子就不宜举.笔者认为,准确来说,按照现行定义,它不属于陈述句,故不是命题.但是有的资料上把它当作真命题,说法不一.而且,考试中也没有涉及过这样的问题,所以没必要拿这样模棱两可的例子来做示例.对于四种命题及其关系,教科书也是通过对一个简洁明了的命题“若f(x)是正弦函数,则f(x)是周期函数”的条件与结论的互换及否定等具体例子的讨论,达到对四种命题及其关系的认识.如果在一开始就让学生观察这样的命题“y=sinx是周期函数”,就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这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不明显,要先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而讲四种命题及其关系时要突出的就是条件和结论.这样的问题可以放在练习或者是巩固提高环节来解决.由此可见,教师在举例时,要目标明确,确保概念教学的严谨性,尤其是引入时不能举过难的,甚至有歧义的例子.

2.2.2对于容易出现的错误要注意引导

(1)命题真假的判断

简单命题真假的判断很容易,对于复合命题真假的判断往往容易出错.例如大家都知道,若命题p,命题q都是简单命题,则p∧q全真才真,其余都是假;p∨q全假才假,其余都是真.根据这个结论要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只要判断p、q的真假就可以了.但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使用的时候首先要辨清命题是不是复合命题,否则会出现逻辑错误.

案例1指出下面命题的构成形式,及构成它的简单命题,并判断命题的真假.

命题不等式x2-x-2>0的解集为{x|x>2或x0的解集为{x|x>2},q:不等式x2-x-2>0的解集为{x|x0的解集为{x|x>2或x

还有的命题直接判断不好做,可以数形结合,通过图形直观感知,辅助判断,避免出错.

案例2写出命题p:若x≠2且y≠6,则x+y≠8的否命题并判断真假.

原命题的否命题,是把原命题的条件结论同时否定.该命题的否命题为:若x=2或y=6,则x+y=8,这个命题的真假性如何来判断呢?考虑到原命题和逆否命题同真假,学生们在学习中会思考出,我们直接找它的逆否命题来判断.它的逆否命题也即原命题的逆命题为:若x+y≠8,则x≠2且y≠6,单这个命题似乎也不好判断,与其这样,不如直接从否命题入手.否命题的意思是x=2和y=6至少有一个成立时,能否得到x+y=8成立?不妨取x=2且y=5,它满足x=2或y=6,但x+y≠8,因此否命题是假命题.这样的特例方法有的学生可能不是很明白,建议老师再结合图形来观察:如上图中粗体区域表示的是x=2或y=6,我们发现两条直线上除了(2,6)点之外,其它点的坐标都不满足x+y=8,所以否命题是假命题.

(2)复合命题的写法

把给定的两个简单命题写成复合命题,看似很简单,在实际改写时,可能多一两个字或少一两个字都会影响到结果的正确与否.我们一定要严格遵循定义.

案例3命题p:能被5整除的整数末尾数字一定是0,命题q:能被5整除的整数末尾数字一定是5,写出p∨q.

在教学中有不少学生写的是p∨q:能被5整除的整数末尾数字一定是0或5.乍一看,好像很有道理,细细来分析,不难发现其中的问题.命题p,命题q都是假命题,根据复合命题真假性的结论,全假才假,p∨q应该是假命题.得出的复合命题却是真命题.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按理说改写的命题是假命题才对啊.若p假q假,则p∨q假,前提是这里要将p、q完整表述出来,建议老师教学中书写为:能被5整除的整数末尾数字一定是0或能被5整除的整数末尾数字一定是5.很容易得到该命题是假命题.如果把它写得更简洁一些:能被5整除的整数末尾数字一定是0或一定是5.这也是可以的,根据这样的写法,学生们也能够得到结论是假命题.可是如果继续简洁下去,意思就发生变化了,就变成了真命题.原因就在于这里“或”的作用已经发生变化了.作为逻辑联结词“且”、“或”和作为一般连词“且”、“或”是有区别的,作为逻辑联结词“且”、“或”是用来联结两个命题或语句,而作为连词“且”、“或”是用来联结两个对象.

这样的内容老师应该着重对学生们强调:以后为了避免在写复合命题时出错,每一部分都要完整,准确地表述,正确的写法是:能被5整除的整数末尾数字一定是0或能被5整除的整数末尾数字一定是5.

3对教材的进一步完善

常用逻辑用语一章知识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习题的设置难易适中,但是有个别习题和例题的表述不够准确,值得商榷.教材p.12练习第1题:下列形如“若p,则q”的命题是真命题吗?它的逆命题是真命题吗?p是q的什么条件?(2)若数列{an}的通项公式是an=n+c(c是常数),则数列{an}是公差等于1的等差数列.因为an+1-an=[(n+1)+c]-[n+c]=1,所以该命题是真命题.它的逆命题:若数列{an}是公差等于1的等差数列,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是an=n+c(c是常数),这个语句准确地说,不是命题,因为没有办法判断真假.原因就在于常数c没有给定.这里仅给出c是常数,表述很不严谨,既然c是给定的常数,那么通项公式就是确定的,可具体通项公式是什么呢?我们又无法确定,所以结论无法判断,从而不能判断真假.但是题目却默认为是命题,并要求判断真假.这个题目我们如果稍加改动就没有问题了,不妨把c换成一个具体的数,比如换成2,那么原命题:若数列{an}的通项公式是an=n+1,则数列{an}是公差等于1的等差数列,这是真命题.逆命题:若数列{an}是公差等于1的等差数列,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是an=n+1,这是假命题.这个题目也启发了我们在判断真假的时候,首先要明确语句是不是命题,课本定义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陈述句,②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才是命题,尤其是第二个条件很容易被忽视,要格外引起重视.

同样的道理,教材p.16例3(3)表述也不够严谨.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或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这个语句其实也不是命题,因为我们也无法判断真假.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可能全等也可能不全等,同样,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可能全等也可能不全等.即p: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和q: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都不是命题,从而原语句也不是命题.课本却指出p、q、p∨q均是假命题.如果我们把它改成: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或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就可以按照课本的分析得到其为假命题了.

生命的本真篇7

   一、七道接缝:从世界到语言-从语言到世界

   tLp的思想结构究竟是如何的呢?在回答此一难题之前,我们先来回顾维氏本人提供的原始线索,即该书的七道“接缝”(Fugen)。

   1.世界是一切发生的事情。

   2.发生的事情,即事实,就是诸事态的存在。

   3.事实的逻辑图象是思想。

   4.思想是有意义的命题。

   5.命题是诸基本命题的一个真值函数。(基本命题是一个它自身的真值函数。)

   6.真值函数的一般形式是[p,ξ,n(ξ)]。这也是命题的一般形式。

   7.对于不可说的东西,必须沉默。先看前六道接缝。它们顺着读,是从世界到语言;倒着读,则是从语言到世界。世界和语言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①在这个关系中隐藏着tLp的建筑学秘诀。我们先尝试从语言到世界。首先来看语言。

   二、从语言到世界:语言的球(囚)笼

   语言是所有命题的总和。一个命题是诸基本命题的一个“真值函数”(wahrheitsfunktion)。而一个基本命题是一个它自身的真值函数。(5)一个最简单的命题即“基本命题”(elementarsatz),断言一个“事态”(Sachverhalt)的存在。(4.21)一个基本命题由“诸名称”(namen)组成。(4.22)名称可以被表示为单个字母x,y,z等,基本命题被写作为名称的函数,即Fx,G(x,y)等,或者也可以由p,q,r来表示基本命题。(4.24)基本命题的真值可能性是命题真和假的条件。(4.41)而一个复合命题就是与基本命题的真值可能性符合与不符合的表达式。(4.4)与基本命题的真值可能性符合与不符合的表达式,表达命题的真值条件。命题就是它的真值条件的表达式。(4.431)事实上,复合命题的真值完全是由相应的基本命题的真值所决定的,复合命题是基本命题的真值函数,基本命题是自身的真值函数(5),基本命题是复合命题的真值主目(5.01)。复合命题是以基本命题为基础的真值运算的结果。(5.234)所有命题都是基本命题真值运算的结果。真值运算是从基本命题产生出真值函数的方法。(5.3)真值函数的一般形式为[p,ξ,n(ξ)](6),它的意思是说每一个命题,无论是复合命题还是基本命题,都是连续应用真值运算n(ξ)于基本命题的结果(6.001)。p指的是所有的基本命题。n(negation)表示否定。ξ表示一个变项,它的值是括号表达式里的每一个项,变项上画的横线表示它代表括号里变项所有的值,并且括号里各项的次序是无关紧要的。(5.501)那么n(ξ)表示的就是对命题变项ξ所有的值的否定。(5.502)如果ξ只有一个值p,那么n(ξ)就等于-pi;如果ξ有两个值p,q,那么n(ξ)就表示-p∧-q……(5.51)实际上n(ξ)说的就是对于括弧里ξ取的所有值分别进行否定,并且对这些否定过的命题进行合取。维氏认为,可以通过连续运用n(ξ)在基本命题上的运算方式来获得所有的命题。真值运算是指否定、逻辑和与逻辑积等。命题逻辑的真值连接符号包括5种:否定、逻辑和、逻辑积、蕴涵和等值。维氏将否定和合取作为初始连接词,而其他的连接词都可以通过初始连接词来定义。这样,一切的真值运算都可被简化翻译为n(ξ)。维氏就是通过否定和合取这样的逻辑钩子、逻辑脚手架,来搭造他的整个命题-语言系统的。所有的日常语言原则上都能被翻译为这样的形式语言,绝大多数的(或曰真正的)日常语言命题都是诸基本命题的真值函数。一个句子被完全翻译为形式句子之后,要么显示为恒真的分析命题,即数学命题或逻辑命题,要么显示为恒假的矛盾式,要么显示为或真或假的真正的命题,即自然科学和绝大部分日常语言的命题,要么显示为无意义的、无真值的伪命题,包括传统的形而上学命题、伦理学命题和美学命题,等等。所有真正的命题的总和就是语言。诸命题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秩序,而这个逻辑秩序正好一方面“规定-构造”了可能世界的逻辑秩序,另一方面又“反映”了后者的秩序———更严格地来说,是二者“共有”同一个“先验的逻辑秩序”。

   语言与世界在四个层面上相互对应,即“名称-基本命题-复杂命题-语言”与“简单对象-基本事态-可能事况-可能世界”。须注意的是,名称并非任何命题,因而语言并非由名称组成;同理,简单对象也不是任何事情(事态或事况或事实)①,因此世界并非由对象构成。语言和世界作为有限整体,都是不可说的。双方在每个层面上都共有同一个“逻辑形式”(logischeForm)。而从总体上说,语言和世界就共有同一个逻辑秩序。事实上,作为命题总合的语言在tLp中的确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有着构造存在之域的功能。它划分(构造)出两个存在之域:其一是可说之域,充满其间的就是诸事态(包括所有的事况和事实),其中的每一件事情都有一幅逻辑图象,即一个真正的命题与之严格对应;其二是不可说之域,充满其间的是不可以有意义地被命题言说的自行显示着的诸神秘者;可说的都能(用命题)说清楚,不可说的(因为不与命题对应、没有逻辑图象)就必须对之沉默;说可(用命题来)说的,是有意义的,说不可(用命题来)说的,无意义。关于语言对两个存在之域的划分(构造),可以下列模型“语言的球(囚①)笼”显示:这是一个三维空间,其中有一个球面(语言),将整个空间划为两部分:被球面(语言)包围在里面的“逻辑空间”(logischerRaum)即图中的阴影部分,充满其中的是被囚禁的“逻辑位置”(logischerort)。它代表一件事情(事态或事况或事实)———这些逻辑位置的总和就是可说之域;而在球面(语言)以外的空间则是非-逻辑空间,即不可说的神秘之域,其中飘游的是不可说的自行显示着的诸神秘者。究竟这个球面(语言)之外的非-逻辑空间有多宽广呢?它与球面(语言)之内的逻辑空间相比谁的体积更大呢?它里面又藏匿着、飘游着哪些不可说者的精灵呢?球面(语言)是可渗透的吗?这些精灵会穿越球面(语言)而进入逻辑空间吗?如果进入了,又会有怎样的改变?这个球面(语言)会伸缩、变形、扭曲或者移动吗?……这些都是非常有趣的问题,但本文不讨论它们,还是将目光聚焦到这个球面(语言)以及其内的逻辑空间之上。球面(语言)上的每一个点都代表一个命题,实际上有无数多个点,也就是说有无数多的可能命题。球面(语言)上的任一点(任一命题),都正好与球面内的逻辑空间中的一个点(一件事情)相对应,即“反映”(spiegelt)它。②

   整个球面(语言)就是一面巨大的球面镜,它反映着在它之内的世界,即整个逻辑空间内所有事情的总和。但世界本身却不是逻辑空间中的任一点,因而不是可被命题所反映的一件事情。作为有限整体的世界,其本身正是不可说的自行显示着的神秘者。我们可以再折回到5.511节:包容一切并反映着世界的逻辑如何能够运用这种特别的钩子和装置?只是因为它们全都彼此联结而成一张无比精细的网,这面巨大的镜子。可否将“一张无比精细的网即这面巨大的镜子”,与上述的球面语言之镜重叠起来看呢?或者它们其实本来就只是这一面逻辑-语言之镜呢?为何命题能够描画、反映事情呢?是因为它们共有同一个逻辑形式。为什么能够共有呢?只是因为命题通过逻辑的钩子和装置将事情构造起来。一件事情之所以能成其为一件事情,正是由于一个命题发送给它相应的逻辑形式。正因为如此,命题与事情才是逻辑上完全同构的,语言与世界也才是逻辑上完全同构的,从而命题才能够反映、描画事情,而语言也才能显示世界的存在。这些命题互相联结而成一张无比精细的网,一个可以内外相通的球网———但要穿过这道球网却极为不易,因为这个网无比精细,有着一连串无比精巧的钩子和装置,从而会将穿过者从头至尾地改造一番。外面的某个东西(不可说者)如要穿过球网(语言),则须经过球网(语言)中的某个“网眼”(命题),受到许多无比精巧的逻辑钩子和装置的塑形和构造,从而被改造为与那个命题共有同一个逻辑形式的那一件事情。这真是一门无与伦比的逻辑技艺!也正因此,我们根本不能说不可说的东西。凡是我们在说不可说者时,我们已经将不可说者改造为可说者了,也即通过命题的逻辑钩子-装置将它装配-组装为合逻辑(形式)的东西,也即某件事情了。我们只能逻辑地思想和言说。逻辑(形式)是永远不可能被违背的。命题正因为是构造事情的网眼,所以命题才能作为反映事情的“一小面镜子”(整个语言这面大镜子的一小部分)。另一方面,球网(语言)之内的某个东西(事情)要想逃逸出球网,同样也须被球网仔细检视、改造一番:拆卸掉它身上所装备的所有铰链———作为无比精巧-复杂之钩子和装置的逻辑形式,还其自由之身,重归于不可说的自行显示着的神秘者。因此,“逻辑-语言”正是这一个无比精细的大球(囚)笼,它囚禁、统治着球(囚)内的每一个囚犯,即可说之域的每一件事情。而在“逻辑-语言”的球(囚)笼之外,则意味着自由。

   还须强调的是,这个球网-球面镜(语言)上面的每一个点(即命题),本身又是属于逻辑空间(可说之域)的。也就是说,每个命题本来就是一个事实(3.1-3.14),作为可说之域的球体(逻辑空间)本来就包括了作为其外缘的球面(语言)上的每一个点(每一个命题)。然而,作为球面总体的语言本身却又根本不是逻辑空间中之一点,而是完全位于可说之域以外的不可说者之域。并且,暗藏在这个球网(语言)当中的逻辑钩子和装置(逻辑形式),也不成其为一点———逻辑空间中之一点,它们都是不可说的。逻辑形式只能显示自身于真正的命题之中;反过来,真正的命题之所以可能,命题与事情、语言与世界之间的图象关联之所以可能,全在于逻辑形式潜藏在球面(由所有命题组成的语言)之中的自行显示。因此,这个语言真是一个无比玄妙和精致的球网-球面镜!也因此,语言这个球面镜其实根本就不是没有体积的光滑平面,而是拥有无数复杂、精巧的逻辑钩子和装置的充满褶皱的大球网。正因为它不光滑,也即有着无数复杂、精巧的逻辑钩子和装置,所以它才能“构造-反映”逻辑空间里的每一个逻辑位置(每一件事情)。语言正因为是作为球“网”而“构造”,才能作为球“镜”而“反映”。

生命的本真篇8

??作为一个失败者,他或许一贫如洗,或许一事无成,或许走投无路……聪明的失败者对自己说:起码我还有生命,有生命就会有奇迹!作为一个成功者,他或许德尊望隆,或许博学多才,或许多方拥有……睿智的成功者对自己说:这一切于我都不重要,只有拼搏和付出才赋予生命的价值!作为一个平庸者,他或许得过且过,或许猥琐粗俗,或许醉生梦死……但只要他一息尚存,其人生内容的可塑性就不是没有可能——熟语中所说的“浪子回头金不换”,“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便是最好的左证!对任何人,只要有生命,就有涅槃的希望;没有了生命,一切当然就无从谈起了。

??生命是让人憧憬的。当一个生命呱呱坠地的时候,正如朱自清所说,他“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的每一口呼吸,是那样让人关注;他的每一声啼哭,是那样令人荡气回肠。一支新笔,一张新纸,一个人生新的起点,将要写最新最美的文字,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这时候,我想起了鲁迅笔下的一个故事:一员外添得一子,邑人咸来祝贺。或曰,令郎将成为富翁;或曰,令郎将当高官;或曰,令郎将学富五车;或曰,令郎将才高八斗……这些人都被员外让到院中海吃海喝。又来一人,曰,令郎最终总要死的。这人被员外的家人棒打出门。这里我们姑且不去体会鲁迅让那些表达或然判断的人去喝酒,而让那个表达必然判断的人来挨打讽喻之意,我们只要想想,那些人表达的那些五花八门的或然判断也的确就不可断然否定,因为有了生命,任何憧憬都是有可能成为事实的,而那些人锐意的各种憧憬,依据就是生命。这就是生命的魅力!

??因为生命有如此的魅力,于是生命是美丽的。它的美丽不仅仅在于它本身,更在于它创造了跟生命紧密相连的,令人神往的东西——爱情、自由、真理……双双殉情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永沉海底的希洛和利安得尔,他们都用生命塑造了爱情的绚丽多彩。斯巴达克为自由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林肯为黑奴的自由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他们都用生命的美丽为自由镶上了璀璨的蓝宝石。伽利略、哥白尼站在烈火和神权的诅咒中揭开了谬误的遮羞布,吹响了进一步探索宇宙的号角,他们为真理嵌上了熠熠的光环。爱情的绚丽,自由的璀璨,真理的光环……它们都涂上了生命的本色,它们都是生命所创造的。爱情、自由、真理能让人生唯一宝贵的资本涅槃,能在生命美丽的底色上渡上永恒的光芒!

??生命是永恒的,但,也是短暂的。伟人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们能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到人类的生命中去,而不认为生命只是他们自己的。如果说,他们生命的长度司命于自然规律,不可逆转,那么,他们生命的宽度却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无限延展,所以,他们生命容量的大小是不以生命的长短作为坐标来衡量的。具有无限宽度的生命是伟大的,这样的生命就是永恒的。平庸的人之所以平庸,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发觉生命的短暂,以为一切都还早,结果到了生命的最终才恍然大悟,但这时,他们也只能被迫放下自己尚未完成的计划“离去”了。“微笑,伟人最后的表情;后悔,俗人最后的心情”,我们不能不说这就是人生的真谛!

??生命是可贵的,它的可贵在于它是一次性的,任何事物都有重新开始的机会,而生命却没有。

生命的本真篇9

关键词:命题逻辑;离散数学;量化命题;合取词;析取词

一、引言

离散数学是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的核心基础课程,是计算机后续课程的先导和前驱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理论的第一门课程。与传统的数学分析、高等数学不同,离散数学是研究离散量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在离散数学的教材中,命题逻辑是开篇部分。命题逻辑概念较多,知识点较细,很多初学者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后续离散数学课程的教学。本文梳理了命题逻辑中的几个重要知识点,对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对初学者有一定帮助。

二、命题的含义与理解

在许多教科书上,命题的定义是:具有唯一确定真值的陈述句。这里有几层含义:首先命题必须是一个陈述句,一切命令句、疑问句、祈使句等都不是命题。但是陈述句只是命题成立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必要条件,一个陈述句要称为命题还需要该陈述句具有唯一确定的真值,可以判断命题的真假。命题可以是真的,也可以是假的,但是不是同时为真又为假。

另一方面,一个句子是否能分辨真假和我们是否知道真假是两回事,只要陈述句本身有真假值,都叫命题。例如一个陈述句:宇宙中存在外星人。该陈述句是一个命题,因为宇宙中外星人的存在只有两种情况:要么存在,要么不存在,因此该陈述句有确定的真值,只是由于现在科学技术的限制,我们还无法知道真值是真还是假,但是该陈述句仍然是一个命题。

判断是否为命题的另一种情况是要看有无前提条件。例如一个典型的例题就是1+101=110,该表达式无法判断真假,因为在二进制数的运算中为真,在十进制的运算中为假,因此单纯看这个表达式是无法判断真假的,因此该表达式不能称为命题。但是如果加上前提条件,就可以称为命题。另外“悖论”的句子也不称作命题。

三、量化命题的否定

在五个命题连接词中,否定词?是唯一一个一元命题连接词,也是比较简单的命题连接词,含义就是命题的否定。例如命题变元p表示:南京是一座城市,那么?p即为:南京不是一座城市。否定连接词的真值表也很简单,这里唯一要注意的是针对量化命题的否定。例如:命题变元p表示:每一个学生都考及格了。那么?p含义不能是每一个学生都没考及格。因为按照上面的说法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有些学生考及格了,有些学生没考及格。也就是说在p在?p之间还有一种可能的说法,这和命题的定义是不相符合的。p和?p应当是互补的,非此即彼的。因此这里?p应当表示的含义是:有些学生没有考及格。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对量化命题的否定,除对动词进行否定外,同时对量化词也要加以否定。

四、合取词和析取词

合取词∧的含义很简单,只有所有的命题真值都是t时,合取后的结果才为t。关于合取词有三个方面需要注意:一是在p∧Q中,p和Q是互为独立的,地位是平等的,p和Q的位置可以交换而不会影响p∧Q的结果。二是合取词连接的是命题而不是主语,例如下面的句子:张三和李四是亲兄弟,这里和连接的是两个主语:张三和李四,因此该句子不是复合命题,只是原子命题。三是合取词和日常句子中的“和”、“且”等词的含义类似,但又不完全相同,在日常生活中,合取词应当用在两个有关系的命题之间。例如命题p:张三的成绩很好。命题Q:李四的成绩很好,则p∧Q表示:张三和李四的成绩都很好。二在数理逻辑中,合取词可以用在两个毫不相干的命题之间。比如命题p:今天天气很好。命题Q:5+10=15。则p∧Q表示:今天天气很好和5+10=15。看似不相关的两个命题在逻辑学中是可以进行合取的。

析取词∨对应着日常生活中的“或”,但是日常中的“或”具有二义性,分为“可兼或”和“不可兼或”。这里不可兼或我们也称为“异或”或者“排斥或”。在命题逻辑中,析取词∨特指可兼或,而不可兼或的符号是,也就是在析取词∨上面加一横。可兼或和不可兼或的唯一区别就是当运算符前后两个命题都为t时,用析取词∨得到的结果也是t,而用异或得到的结果是F。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当用异或连接的两个命题真值相同时(同为t或F),其结果为F,当这两个命题真值相反时,结果为t。简单可以总结为:同假异真。在p∨Q和pQ中,p和Q的地位相等,交换不影响结果。另外,异或也可以由其他连接词表示。

生命的本真篇10

2、这篇散文语言质朴。虽无华丽的词藻,但却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最本真的认识,启人心智,发人深思。

3、作者从引述一封匿名读者的来信切入,接着谈了对这封信的感受,然后由此及彼,由信中的一句话引出话题“生命”——生命本来没有名字。的确,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很多人为名利而终日奔波,正如作者所说的“随着我们长大,越来越深地沉溺于俗务琐事,已经很少有人能记起这个最单纯的事实了……即使是朝夕相处的伴侣,也难得以生命的本然状态相待,更多的是一种伦常和习惯”。确实,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中的大多数已经忘记了自己,淡化了生命的纯真。没有时间卸下自己肩上的重荷,轻轻地舒口气。喝口水。然后躺在慵懒的阳光里。晒晒自己疲惫的灵魂;避不开蝇营狗苟,明争暗斗,孤独地踟蹰一下,静静地默处一会儿,聆听阳光下花开的声音,享受我们的生命与自然的天籁之音的纯真。“人生天地之问,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与其身心疲惫,不如轻松自然。所以淡泊宁静,不仅要舒展自己的生命,还要珍爱我们周围一切有生命的个体,如作者说“两个生命在世上同时存在过,哪怕永不相遇,其中也仍然有一种令人感动的因缘……如果你不是把她当作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来爱,那么你的爱还是比较有限的”。就让我们来爱自己。更爱别人,少一些挂碍,多一些宽容吧!

4、列夫·托尔斯泰说:“生命就是一切。生命就是上帝。……在有生命的时候,就有那种感知神灵的快乐。爱生命就是爱上帝。”所以,我们要倍加珍爱自己的生命,珍爱和你有联系的每一个人的生命,哪怕从前有过不愉快,那也是一种缘分,正如席幕蓉说的“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得今生的擦肩而过”。也许随着时间的流逝,彼此会“度尽艰难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样,我们自己的生命得到了释放,别人的生命也得到了敬畏。陶渊明悟到了生命的本色。才有弃官归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与返璞归真;一位母亲在儿子因两位少年的恶作剧而丧生后,强抑哀伤和愤怒,选择了对两位少年进行上帝般的宽恕。这份仁慈和宽容,拯救了两颗步入迷途的心灵,拯救了两个濒临破碎的家庭,也拯救了孤寂苦难的自己。这位母亲懂得了生命本来没有名字的内涵和外延。世上什么都可以重复。恋爱、配偶、身份、钱财、历史,唯独生命是一次性的,一旦失去。再也无法挽回,所以,“与每一个既普通又独特的生命相比,包括名声地位财产在内的种种外在遭遇实在粗浅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