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医疗智慧服务解决方案十篇医疗智慧服务解决方案十篇

医疗智慧服务解决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3:54:40

医疗智慧服务解决方案篇1

下载“掌上医院”手机app,身体不舒服时,就通过手机实时挂号,直接赶往医院就诊。

住进医院,生命体征动态监测系统,会通过患者手上腕带追踪和智慧床垫实时测量,病人身处何处、健康状况等信息都明明白白地浮现在屏幕上,一有异常,信息系统能第一时间通知医生……

这些情景已经或正在成为我们身边医院的新常态,这背后是智慧医疗产业的强大支撑。来自杭州高新区(滨江)的智慧医疗企业,正用这些前沿的技术、产品和智慧医疗解决方案,实现这些可能。他们改变了医院诊疗和病人就诊模式,让“看病”这个老大难问题,变得轻松起来。

近年来,杭州高新区(滨江)努力实现从“天堂硅谷”到“智慧e谷”的跨越,大力发展信息经济。其中,智慧医疗产业成为一股发展迅猛的新力量。目前,该区已经集聚了医惠科技、银江股份、和仁科技、创业软件、泰格医药、好络维等一批“智慧医疗”创新企业。

随着“杭州国家高新区智慧医疗产业基地”项目正式落点该区,该区也明确了发展智慧医疗产业的蓝图:大力发展智慧医疗网络服务业及其装备制造业,力争用10年时间将打造出一个千亿级的智慧医疗产业基地。

“智”解看病烦:

医院“聪明”患者舒心

一次次排队,一次次拿报告,一次次缴费……一提起去医院看病,许多人都会皱起眉头。

在大医院,医生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稀松平常,面对一拨又一拨如潮的病人,他们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否则小小差错就可能导致激烈的医患矛盾。

信息经济时代,智慧医疗企业应运而生,他们让医院变得信息化、人性化、智慧化,同时也减轻了医患双方的负担。在位于高新区(滨江)的医惠科技的模拟医院,我们见到了这样的情景:

在自助机上完成自主挂号后,在候诊时,患者先到医院的自助评估机前,自己做一回医生。按照屏幕要求,患者依次自主录入血压、血糖、温度、身高等基本信息,提前完成医生要问的基础性问题,然后到门诊系统和护士确认。轮到患者看病时,医生的电脑页面上已经有了他的基础信息,大大节约了病人的就诊时间。

对于身体虚弱的患者,营养点配餐管理系统通过二维码腕带,随时了解病人信息和身体状况,为病人提供流动点餐服务,避免出现食物禁忌的情况。

在输液室内,有移动门诊输液系统维持秩序。输液前,医生先刷一下患者手腕上的腕带及输液器上的条码,确认信息无误,再进行输液。

育婴室里,婴儿纤细的手臂上被戴上小小手环,手环里嵌入智能芯片,随时追踪婴儿的行踪;有人把婴儿抱出育婴房,警报器就会报警。

从患者的状态,到医疗器械消毒,到药品分发以及医疗垃圾收集处置。医院的每一个环节都被信息化、智能化,这都是智慧医疗信息平台在出力。

医惠科技的服务对象已遍及600多家国内医疗机构,对医院内部进行业务流程再造,从数据、业务流程、管理、服务等多方面为智慧医疗提供支撑。

在高新区(滨江),还有服务对象达3000多家的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建设全面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服务商――创业软件;拥有电子病历系统、临床数据中心(CDR)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数字医疗信息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商、系统集成商、服务提供商――和仁科技等一大批拥有核心竞争力的智慧医疗企业,为缓解看病难提供技术支持。

24小时守护:

健康管理如影随形

移动互联网是个放大器,搭起了医院――患者――亚健康人群的桥梁。急病上医院,慢性病患者和亚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如何改善?在高新区(滨江),有一家公司在国内率先专注“移动智慧医疗”产品开发、生产、销售的国家高新企业――好络维。

该公司的产品和技术平台,搭建了以区域(省级)医疗为龙头,向下连接市(县)二级城市医院乃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三级医疗体系,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百姓在社区服务中心就可享受到大医院的专家服务。

公司的专业便携医疗设备进入百姓家庭,可将监测的人体生理参数远程传输到医院平台,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大医院提供的精准的个性化医疗服务,提醒你管理好自己的健康。

在杭州,这样的产品和平台已经得到应用,服务患有慢性病的基层百姓。作为桐庐一项惠民工程,桐庐县卫生局在各乡、镇、村建立远程诊疗点,利用好络维公司的无线网络生理参数监测仪、腕式监测呼救定位器及无线网络血压计、心电采集器等检测仪器和设备,建立以心电诊疗、血压为主的分级远程健康管理网络平台,共发放2000多台监测设备终端。

医生虽然不能随时在你身边,却有一个24小时运转的监测平台守护你的健康,成为你生命的卫士。

项目运行近3年来,监测人次超过18万人次,其中血压监测16万例,单导心电监测1万余次,多导心电1万余次,远程心电会诊500余例,新发现心脏、血压问题病人800余例,处理紧急呼叫200余例,成为了桐庐县名副其实的“生命网”,为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在高新区(滨江),像这样专门从事远程医疗系统研发的企业还有不少。华为杭州研发中心推出的智慧健康协作应用解决方案可以实现远程会诊等诸多功能。该区另一家企业银江股份,也把智慧医疗作为重要发展领域,生产开发了移动门诊输液系统、移动临床信息系统等众多智慧医疗解决方案。

2014年8月开始,高新区(滨江)的“智慧城市”建设也开始启动,“智慧医疗”项目将逐步落地。目前,该区卫生局正在与好络维等企业进行洽谈,引入更多新智慧医疗产品服务本地居民。

目标千亿级:

智慧医疗规划新天地

在高新区(滨江),智慧医疗产业不仅有落脚之处,更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空间。

在高新区(滨江)西部入城口,该区规划了5.6平方公里的智慧新天地,并在智慧新天地建设智慧医疗产业基地。

智慧医疗产业基地项目主要功能分为产业发展、服务配套、基础设施三大类,规划总面积88.27公顷。据初步测算,智慧医疗产业基地总投资将达到150亿元以上。

在这片三江交汇、山水相望之地,作为浙江省“智慧医疗”操作系统软件技术创新综合试点,智慧医疗产业基地将重点培育和发展智慧医疗网络服务业和智慧医疗装备制造业,打造“智慧医疗”产业集群,实现智慧医疗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联动发展。

医疗智慧服务解决方案篇2

[关键词]智慧医疗;物联网;移动医疗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8-64-3

analysisofthewisdommedicalResearchintheeraof“internet+”

――takingZhengzhoucityofHenanprovinceasanexample

ZhaoJieFuLixin

(HenanUniversityoftechnologyZhengzhouHenan450001)

abstract:inthispaper,weanalyzedthecurrentsituation,achievementsandexistingproblemsofthewisdommedicaldevelopment,combinedwiththeexperienceofwisdommedicaldevelopmentinotherareas,proposedthewisdommedicalimprovementprogramwiththeinternetofthings,cloudcomputingandothertechnologiesasthecoreintheareaofmedicalcooperation,thewisdomhospitalconstruction,mobilemedicalscienceandotheraspects,andthewisdommedicalscienceisconductedwithafutureoutlook,soastopromoteitsfurtherdevelopment.

Keywords:wisdommedicalscience;internetofthings;mobilemedicalscience

1智慧医疗发展现状

自2015年两会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后,“互联网+医疗”成了最先启动的产业领域之一,受到了资本市场的热烈追捧。下列是我国一些具有代表性省市的智慧医疗建设情况。

武汉市中心医院智慧医疗建设情况:已形成涵盖智慧门诊、智慧病房及智慧健康管理的全方位智慧医疗应用。在构建智慧医疗创新应用的过程中,该医院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为目标,借助无线网、集成平台、物联网技术及各类应用系统功能,实现资源可共享、就医更快解、病人更安全、服务更周到、管理更高效[1]。

苏州市智慧医疗建设情况:手机挂号和个人健康管理系统,着力解决“看病难、挂专家号难、时间耗费”等问题,并向市民提供个人健康档案、门诊记录、住院记录、疾病诊断记录查询、管理等功能。解决500万苏州市民的就医、健康管理,为家庭保健、远程医疗、全民健康档案归集等提供了基础平台。

上海长宁区(iBm智慧医疗成功试点)智慧医疗建设情况:建立的慢性病管理新模式,主要是通过推进市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实现个体化的服务,在信息整合方面是把病人归入其中,实现信息共享,包括个人诊疗记录、个人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运动情况等;在服务上,市民通过自己社保卡,注册登录网站,在网上查看自己的会诊记录、国内外的相关医疗信息等,还能给医生留言,对病情进行沟通[2]。

青岛智慧医疗建设情况:完善现有医药卫生信息云,促进各医疗卫生单位信息系统之间的沟通和交互;健全透明有效的居民健康电子档案和边界顺畅的查询机制,推进远程挂号、远程诊断、社区医疗等指挥医疗系统建设,提升医疗和健康服务水平。

2河南省郑州市智慧医疗发展成效及存在问题

为更加了解智慧医疗发展状况并提出可行性建议,调研小组决定重点选取河南省郑州市作为主调研地。

2.1调查数据的分析

调研小组主要采取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等调研方式在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人民医院、广场等地展开调研。在关于“所在地区是否有紧急医疗救护预案来应对居民突发疾病或突发事故”问题的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居民并不清楚当地医院对突发病情所做的预案或者当地医院根本没有应急预案,而当地拥有突发事故应急预案的医院仅占22%。由此可见,医院应该加强关注居民突发事故,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降低突发疾病或突发事故的发生概率。关于“到医院办理看病手续的烦琐程度”问题的调研结果显示,44%的人认为当前办理看病手续十分烦琐,52%的人认为办理看病手续一般,仅有4%的人认为办理看病手续是简单的。由此可知,我们在办理看病手续方面应该进一步改善,利用信息化的办理来减少办理看病手续的烦琐。在“当地医院就诊是否方便”的问题上,通过调查发现,虽然大多数居民认为当地医院就诊还是比较方便或者是一般,但仍有近10%的市民反映是不方便的。因此,在智慧医疗的未来发展方面,要解决这近10%的人看病问题,可以通过远程视频、远程医疗等方法解决居民简单的健康问题。另外通过调查发现,卫生所建立档案规范的有78%,而很规范的只有22%。大部分的农村医疗机构没有为居民建立规范的医疗健康档案,这会使居民的健康得不到有效的追踪和保障,这也成为人们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之一。未来的医疗应该能够利用数据库为每一个人建立电子档案,跟踪每个人一生的健康状况,加强医疗机构的信息化。

我们还发现了居民对“当地医院用药是否规范”的评价也存在很大的差别,仅有不到10%的市民认为当地医院用药很规范,认为用药规范一般的人数的占54%,不规范的人数达到百分之十几。通过调查,我们认为用药规范程度与医生对病情的把握程度是有一定关系的,之所以这样可能是因为病人的病情变化太快,很难让医生完全掌握。除此之外,我们还对“居民对医疗保健知识的了解途径”“居民对医疗系统服务的需求”“现在医疗服务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从而对郑州市医疗发展情况和人民满意程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2.2河南省郑州市智慧医疗发展成效

2.2.1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目前,郑州市很多医院已经建设有比较完善的基础措施,例如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人民医院等医院都具有自助办卡、充值、挂号、交费一体查询机等先进智慧设备。

2.2.2物联网技术与医疗初步融合。物联网技术以其终端可移动性、接入灵活方便、状态信息采集自动化等特点,在医疗机构的应用中彻底打破了固定组网方式和各科室信息管理系统比较独立的局限性,更加有效地帮助医院实现对人、物、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工作,支持医院内部医疗信息、设备信息、药品信息、人员信息、管理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共享等[2],实现人、设备、物资管理可视化、数字化和自动化,提高临床工作和管理效率。

2.2.3实施预约挂号服务。使用预约挂号服务,预约可以优先就诊。预约挂号具有省时、省心、便捷等优点,让人们在预约时间段优先就诊,减少等候时间;使用在线支付可减少窗口排队付费的时间;彻底消除去医院挂不到号看不了病的烦恼;及时收到医生的停改诊信息;详细了解重点科室、名医介绍以便快速找到好医生等。目前,郑州14家三级医院已经全部开通手机挂号系统,不仅减少了市民就医大量排队的时间,同时提高了医院的服务效率。

2.2.4实行“医卡通”制度。“医卡通”具有就医便捷、记录完整、明白消费、资金安全、存取自由等优点,持卡患者可直接就诊、检查、治疗、取药,无须再排队挂号、交费;通过医卡通就诊卡,医生能查询到病人历次就诊的详细记录,有利于医生对您的病情做出全面系统的判断;可随时自助查询交易明细;资金可通过医院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得到安全保障;就诊结束后,卡内余额可留作下次就诊使用,也可在收费窗口办理结算退余额,可自愿选择。

2.2.5电子病历的建设。据了解,作为国家新医改第二阶段的工作重点之一,河南省目前已有4家医院,被卫生部纳入电子病历试点。按照规划,到2015年,全国所有三级医院将为每个就诊患者建立符合统一标准的电子病历数据资源库。

2.2.6健康卡的实施。在2013年3月1日,中国居民健康卡首发仪式在郑州举行。健康卡集新农合一卡通、医疗机构就诊卡、免疫预防接种证各功能为一体,可方便市民预约挂号、查询疫苗接种记录、既往就诊记录等。首批加入“一卡通”平台的医院共有55家。其中省级医院5家,市级医院13家,县级医院12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5家。

2.3存在的主要问题

2.3.1不能方便快捷地获取病人数据。不能随时随地获取包括历史诊疗信息、临床检验检查结果、用药情况在内的患者全面医疗数据,掌握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及时制定或调整治疗方案。

2.3.2仍然存在医疗误差。在确认患者身份及用药情况等方面仍然存在误差,有可能因输错药物导致医疗事故发生,在临床用药的安全性、经济性、有效性等方面缺乏保障。

2.3.3“医卡通”的不便。各医院的医卡通的功能基本相同:均可以使用该卡,在本医院内办理就诊、交费、取药、检查、入院、结账等事项。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一,由于采用医卡通制作系统的不同,各医院相互之间不能读取对方信息,其二,医卡通仅仅方便了医生,患者查询不了任何信息。其三,医卡通附带财务交易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财产的安全性,也浪费了资源。其四,许多患者担心在发生医疗纠纷后,医卡通里面的资料是否被院方窜改。

2.3.4缺少个人的医疗检测防护。一旦发生意外,会导致面临的风险加大。没有将农村、社区居民的有关健康信息通过无线和视频方式传送到后方建立个人医疗档案,缺少医生的虚拟会诊和为基层医院提供大医院大专家的智力支持。

2.3.5疏忽健康档案的建立。疏忽对居民以往的各类医疗卫生数据的整合和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不能实现不同业务系统间数据的共享、业务的协同。患者就诊时,医生不能及时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用药情况,利用科学准确的数据辅助医生诊断,会增加医疗差错。

3智慧医疗改进方案

3.1智慧医疗――核心技术

智慧医疗应以物联网和云计算为核心技术,通过射频识别、传感器、激光条码扫描等信息感知设备和网络,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实现信息的交换,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这种方法具有智能识别、多源数据的相融协同、移动计算、提供各层次全方位服务等优点。

3.2智慧医疗――区域医疗协同

智慧医疗应通过区域卫生信息系统[4],实现医疗信息共享和区域医疗协同,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3.2.1生物传感技术的应用。通过使用生命体征检测设备、数字化医疗设备等传感器,采集用户的体征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将这些数据传递到远端的服务平台,由平台上的服务医师根据数据指标,为远端用户提供保健、预防、监测、呼救于一体的远程医疗与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3.2.2远程医疗。将农村、社区居民的有关健康信息通过无线和视频方式传送到后方,为居民建立个人医疗档案,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允许医生进行虚拟会诊,为基层医院提供更多智力支持,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更多高价值的医疗资源;构建临床案例的远程继续教育服务体系等,提升基层医院医务人员继续教育质量。

3.3智慧医疗――医院建设

3.3.1智慧医院――整体构架。智慧医院整体构架主要包括以系统集成为核心的医院智能化系统、以信息整合为重点的医院信息化系统集成、以电子病历应用为中心的临床信息系统、以病人服务为中心的临床移动信息系统、以数据共享为重点的数据融合平台系统、以数据安全为基础的信息安全系统。

3.3.2智慧医院――智能化建设。智慧医院智能化建设主要包括公共安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机房工程、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建设。

3.3.3智慧医院――信息化建设。智慧医院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临床医疗业务系统、医院综合管理系统、外部系统接口、临床移动信息系统、临床业务辅助系统的建设。

3.4以患者为中心的智慧医疗应用模式

借助物联网射频识别技术及无线网络技术,实现人与物的定位识别,结合门禁监控,提高患者诊疗环境安全;通过无线智能移动推车、医护移动终端,实现医护移动查房及远程探视、医嘱执行核对;借助二维码技术,实现病房电视上应用与安卓、苹果操作系统的手机、平板电脑实现多屏互动等应用;在门诊方面实现“先诊疗后结算”。

4智慧医疗未来发展

智慧医疗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政府参与加强化、应用范围扩大化、信息共享普遍化等。我们要通过在医院信息化应用、医院it基础设施、医院物理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改善,进一步建设智慧医疗,来实现高效有序的医院管理,提供应需而动的公共服务,保障无处不在的信息沟通,营造便捷安心的医疗氛围,创造学习与分享的环境,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医院基础设施智慧化程度。

我们的建设目标应是实现全方位(包括任何部门、所有科室)、全对象(包括病人、医护人员、药品、耗材等)、全过程(包括病人治疗、住院的过程等)的智慧医疗。

参考文献:

[1]左秀然,杨国良.以患者为中心的智慧医疗应用模式研究与实践[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4(12):14-18.

[2]张平,池捷,王洪清.区域医疗信息整合平台建设和应用[J].中国医院,2009(1):62-64.

医疗智慧服务解决方案篇3

关键词:智慧医疗;物联网;物联健康

abstract:thedevelopmentofsmarthealthapplicationsisstillpredominatelyinthegovernmentdomainandislimitedbyskillsshortageandalackofstandards.assmarthealthapplicationsbecomemorecommonplace,demandforterminalswillincreaseandcomprehensiveinterconnectionwillbenecessary.inthispaper,wesuggestthatthegoalofsuchapplicationsistoalloweveryusertobenefitfromcollaborative,coordinated,andintelligenthealthservices.asmarthealthindustrywillincludegovernments,medicalserviceproviders,pharmaceuticalcompanies,andequipmentmanufacturers.

Keywords:smarthealth;internetofthings;interactivehealth

智慧医疗作为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交叉学科,为用户提供了医疗健康互动服务保障,逐渐成为未来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近年的智慧医疗的应用推广中突显出政府主导性、规模有限性、标准性缺乏等特点,同时也展现出巨大市场潜力和未来应用推广的发展趋势。

1智慧医疗概念及业务形式

智慧医疗是一门新兴学科,也是一门交叉学科,融合了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智慧医疗的关键技术是现代医学和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医疗通过打造以电子健康档案为中心的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利用物联网相关技术,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全面信息化。

目前,类似概念很多,诸如无线医疗、移动医疗、物联健康等说法,然而从以上概念的核心特征看均属于智慧医疗范畴。根据信息互动主体不同,智慧医疗的业务范围大体分为智慧医院服务、区域医疗交互服务、社区/家庭自助健康监护服务、智能远程急救服务。

1.1智慧医院服务

智慧医院服务主要指在医院范围内部展开的智能化业务,一方面有方便患者的智能化服务,如患者无线定位、患者智能输液、智能导医等(如图1所示为患者智能输液的业务流程,在药品配发、输液耗材配发、人药匹配上均自动化实现);另一方面有方便医护人员的智能化服务,如防盗、视频监控、一卡通、无线巡更、手术示教、护理呼叫等。此外,医院之间的远程会诊也是智慧医疗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智慧医院内部信息化平台方面,各医院正在加速实施基于信息化平台、医院信息系统(HiS)的整体建设。建立以患者为中心,以优化流程为导向,以电子病历为信息单元的医疗临床信息标准化、电子化、语义化处理平台,在实现临床信息采集与存储的基础上,实现临床信息的深入利用。同时,在有资源有实力的医院逐步整合HiS,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Ri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会诊系统,实现临床科研一体化以及医疗信息集成和共享交换,实现医疗临床信息的深层次利用。

在智慧医院医生所持终端方面,逐渐向智能化、便捷化发展。据manhattan研究所预言,到2012年,81%的医生将拥有一部智能手机。然而在manhattan研究所2011年5月的报告中展现,这一数字已经在2011年得以实现。随着终端产品的小型化及屏幕分辨率提高,移动护士站、医用pad终端已开始在部分医院中应用[1]。

1.2区域医疗服务

区域医疗服务信息化是以用户为中心,将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疾病控制甚至包括社区自助健康服务的内容相互联系起来。该信息化服务以健康档案信息的采集、存储为基础,自动产生、分发、推送工作任务清单,为区域内各类卫生机构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活动提供支撑。该服务作为“十二五”卫生信息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将在“十二五”医疗卫生规范中成为医疗信息化建设重点内容之一。

区域医疗服务平台是连接区域内的医疗卫生机构基本业务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是不同系统间进行信息整合的基础和载体。图2展示的是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基本架构。通过该平台,将实现以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的中心的妇幼保健、疾控、医疗服务等各系统的信息进行协同和共享。从业务角度看,平台可支撑多种业务,而非仅服务于特定应用层面。

1.3家庭自助健康监护服务

健康监护业务主要直接针对个人类或家庭类客户,主要实现方式为通过手机、家庭网关或专用的通信设备,将用户使用各种健康监护仪器采集到的体征信息实时(或准实时)传输至中心监护平台,同时可与专业医师团队进行互动、交流,获取专业健康指导。实现形式多种多样,也可结合区域医疗服务信息化平台,开展全民建档及电子健康档案信息更新;也可与应急指挥联动平台结合,结合定制化手机或定位网关提供一键呼、预报警等功能。

健康监护业务根据应用场景不同可分为家庭健康监护业务、个人健康监护业务和车载急救监护业务几类,各场景对平台、网络及终端的关键技术、实现形式均有不同需求。

图3展现了健康监护业务架构,其中涵盖健康监护终端、数据传送网关、信息展现平台等终端实现环节。

2智慧医疗应用技术特点

智慧医疗需要新一代的生命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作为支撑,才能实现全面、透彻、精准、便捷的服务。智慧医疗体系架构图如图4所示。智慧医疗在整个泛在网、物联网体系中所涉及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的各种关键技术。

(1)技术范围广

在智慧医疗相关技术领域涉及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的关键技术,针对以上介绍的几类业务场景所相关的技术包括:

・智能感知类技术,如射频标识(RFiD)技术、定位技术、体征感知技术、视频识别技术等。智慧医疗中的相关数据主要从医院和用户家中各系统传出信息的传感器获取的,实现被检测对象准确的数据采集、检测、识别、控制和定位。

・信息互通类技术,如上下文感知中间件技术、电磁干扰技术、高能效传输技术等。实现用户与医疗机构、服务机构之间健康信息网络协作的数字沟通渠道,为整个医疗系统海量信息的分析挖掘提供通道基础。

・信息处理技术,如分布式计算技术、网络计算技术等,完成对各类传感器原始测报或经过预处理的数据进行综合和分析,更高层次的信息融合实现对原始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再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

(2)技术需求个性化强

针对几类医疗健康场景采用的关键技术也各有不同特点,具有一定复杂性。

・针对智慧医院场景下环境复杂、多种终端共存、医用设备防干扰要求高等特点,医疗健康环境电磁干扰技术要求成为智慧医院场景下一个重点要求。包括临床场景下多径环境下多个移动用户及射频干扰源时对医疗设备的电磁干扰影响,目前中国联通研究院与北京邮电大学开展合作“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拟与加拿大合作针对室内电磁辐射级别的室内现场预测模型进行建模,用于蒙特利尔医院无线局域网(wLan)环境下的电磁干扰及覆盖研究。

・无线定位技术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的重要技术之一,根据医院、家庭、野战环境下实时监护需求,提出三维空间的精确定位的要求,目前业内已提出了许多室内定位技术解决方案,如ZigBee定位技术、超声波定位技术、蓝牙技术、红外线技术、射频识别技术、超宽带技术、光跟踪定位技术,以及图像分析、信标定位、计算机视觉定位技术等,以实现医护人员、病人、医疗设备等目标移动条件下的精确定位。

・高效传输技术是指充分利用不同信道的传输能力构成一个完整的传输系统,使信息得以可靠传输的技术。针对医疗健康信息传输的需要,针对医学信号处理技术,研究能够有效压缩医疗传感器数据流、医疗影像数据的新的压缩算法;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高能效传输技术研究,涵盖传感器网络分布式协作分集传输算法,从而提高传感器节点及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效。

(3)技术门槛高

智慧医疗属新兴行业,但其涉及技术和研发成本偏高,在为传统医疗信息系统和设备厂商带来商机的同时,也将一些研发实力薄弱、投入资金有限的企业逐渐排挤出智慧医疗主流产品供应商。

基于以上技术分析,面向智慧医疗的一些关键技术仍不成熟,还待继续完善、研发、产品化。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布局仍需投入较大研发成本,因此对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技术基础和产品沉淀有较高的要求。

3智慧医疗应用发展现状

智慧医疗领域在电信运营商眼中的位置正变得越来越重要。近年来,无论是中国运营商还是国际运营商,都在积极向这一领域扩张。运营商不仅将提供医疗信息化服务作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举措,而且也将其视为新的盈利增长点。在组织结构上,全球重要电信运营商纷纷成立了专门的部门以负责医疗信息化的运营,并且还大量聘请来自医疗机构负责信息技术的高管组成咨询委员会。这对于运营商了解医疗行业需求具有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运营商还非常重视与产业链重点环节建立伙伴关系。在服务方面,运营商非常重视网络及安全设施的部署,这是提供医疗信息化服务的基础[2]。

2010年,运营商西班牙电信强势进军医疗信息领域,专门成立了智慧医疗业务部门。西班牙电信采取了进军电子医疗业务领域的做法。提供开发并销售基于iCt的医疗业务,包括通过移动方式提醒患者就医、适用于慢性病患者的远程监控、远程修改病历以及基于视频会议的病患咨询等。

at&t公司最近在管理层架构中新设了一个全新的高层职位――首席医疗信息官。该举措标志着该公司已经将智慧医疗行业作为一大潜力领域进行系统开发。at&t公司针对行业中医院、医生、公共卫生人员、纳税人等不同的主体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at&t提供了包括医疗信息交换、远程医疗、安全服务、灾后恢复、统一通信、远程医疗等解决方案。

Vodafone在智慧医疗服务领域重点关注三类主体,制药公司、医疗服务机构和医疗保险提供者。Vodafone研发团队提供应用服务系统作为重点产业。医疗机构员工可通过移动终端以远程方式方便接入其应用系统,使其能够实时接入最新医疗健康数据并使用其他资源,以方便服务客户、判断产品效能、指导安全用药、提高产品和服务效率。

此外,国际几家主要的平台研发企业和服务提供商也高调介入智慧医疗行业领域。

高通公司宣布组建全资子公司――高通生命公司,将运营此前的高通无线医疗部门业务。同时还将设立规模为1亿美元的高通生命基金,由高通公司的投资集团――高通风险投资管理。高通生命公司的首项产品――无线医疗终端的2net™平台,目前已上市。旨在通过基于云的解决方案将无线医疗终端互连,以方便终端用户、他们的医疗保健服务提供者和护理者访问生物计量信息。谷歌和iBm公司在2009年即宣布,患者可以使用iBm的软件从他们的医疗设备,如血压和血糖监测的接口来传输各自的数据,并通过谷歌在线录入个人健康记录库中。

英特尔公司和通用电气公司也早在2009年建立合作关系,在智慧医疗业务领域开展深入合作。他们发起成立了康体佳健康联盟,旨在实现医疗设备和系统之间交换信息标准化。

然而,在过去的3~5年内,中国运营商的智慧医疗业务与国际方向不同,大多数地方运营商目前主要提供的是一些保健、健康提醒类信息服务,多是为用户提供疾病预防和饮食调养之类的信息推送服务或预约类服务。该类普适性的信息用户也可以通过网络免费获得,缺乏针对性,并且在服务链中多以“哑管道”提供者角色出现,介入服务深入有限,对用户的吸引力有限,仍未在医疗健康信息服务本身中产生价值。令人鼓舞的是,近来中国智慧医疗应用发展,其多数发展模式是在延承国际健康服务先进理念的同时兼顾具体国情,其经验具有借鉴价值。如何突破价格竞争“瓶颈”,积累充足且合格的专业人才,梳理优化业务流程,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智慧医疗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决定智慧医疗产业未来命运的主要因素。

综上,目前全球智慧医疗业务发展均突显出以下共同特点:

・传统通信行业多以iCt基础业务作为智慧医疗业务切入点和业务开展基础。

・智慧医疗作为行业信息化的一种典型应用,具有行业特点强、个性化要求高特点。

・智慧医疗作为新兴行业,目前仍未形成成熟产业链,各合作伙伴正在探索未来发展模式。

4智慧医疗应用发展趋势

通过对全球智慧医疗技术特点分析及业务现状梳理,可见智慧医疗将成为健康管理最有效的适宜技术。智慧医疗将覆盖影响个人及人群的健康因素全生命周期的过程,实现有效地利用以用户为中心的健康信息及各类医疗资源来达到最大健康效果。中国的智慧医疗产业是在中国特定的制度环境下新兴的医疗服务业态,目前仍没有形成成熟的模式可供比较和参考,在近年的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政府参与度加强、应用范围广、物联健康终端需求猛增、互联互通更加全面等特点。

(1)政府参与加强

智慧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医疗服务业态,没有相对成熟的商业模式可供参考,目前中国还缺乏与之相匹配的法律、政策及规范,现行政策按医院审批和监管模式进行,为医疗服务机构发展带来了一些困难,对个人电子健康档案信息法律保护缺失。随着中国医疗卫生“十二五”规划出台,明确医疗信息化建设作为“四梁八柱”之一,要求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百姓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卫生服务,并进一步明确“3521”工程建设要求,即建设国家、省和市州3级卫生信息平台,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管理等5项业务应用,建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2个基础数据库和1个专用网络。可以预见在未来3年内,医疗主管机关将逐渐针对人群、服务范围、标准,出台相关政府监管、法律、规范,解决健康体检与健康诊疗、健康保险的结合问题[3]。

据谷歌宣布将从2012年1月1日起永久关闭个人医疗信息聚合服务GoogleHealth,该服务的关闭反映出公共云服务的现状,也表明公众对于将个人信息存放于免费服务的意愿仍不够强烈,用户更期望政府监管下的健康信息服务。

(2)应用范围更广

随着应用系统和终端产品的逐渐成熟完善,智慧医疗的应用范围也将逐渐拓广,智慧医疗的应用范围逐渐覆盖用户全生命周期,从新生儿出生、新生儿家庭访视、儿童健康检查、预防接种、健康体检、高血压患者随访、糖尿病患者随访、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随访、老年人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等一系列活动。在国际上,iDC研究公司2011年数据显示,大约14%的美国成年人使用智慧医疗的移动医疗程序管理保健、健康和慢性病问题。中国卫生部“3521”工程明确提出重点业务系统中包括药物管理、公共卫生信息管理、新农合监管、城镇医疗保障、药品器械信息化监管、远程医疗服务、共享协作服务等,智慧医疗也将覆盖以上范围。

(3)物联健康终端需求猛增

据aBi研究公司2011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预测,2016年可佩带设备的市场需求将超过1亿台,未来将有8000万该类设备成为健身感测器。aBi预测,在未来5年中,消费者在体育、健身以及临床上使用的心率监测器和可佩带血压计等设备将促进无线感测器的应用。蓝牙4.0等新型低功率无线技术也将与社交网络和智能手机相结合促进无线感测器的应用[4]。根据inmedica公司2010年报道,在世界范围内,远程医疗使用的家庭血糖仪、血压计、体重秤、脉动血氧计和峰值流量计等联合装置的发运量将增长到160多万台。

可见物联健康终端产品,将在未来3~5年里成为广大市民主要健康业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对于管理慢性病,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充血性心力衰竭(CHF)、高血压和糖尿病[5-6]。

以便捷化、低成本化、移动化为特征的物联网健康终端也将随着智慧医疗应用范围拓广急剧增加。

(4)医疗信息互联互通将普遍

随着中国区域医疗服务平台分阶段开始部署、搭建,未来的智慧医疗将真正实现医疗信息的互联互通。而且,预计智慧医疗将成为一个多级、多层面的数据处理平台,完成多个信息源的数据进行关联、估计和组合,实现各系统及物联网多元数据相关信息的全面加工和协同利用,最终实现医疗信息的融合。

5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智慧医疗将成为未来医疗卫生信息化的主要发展趋势,其核心目标是使得每一个用户享受到协同的、协调的、智能化的医疗系统所提供的服务。从产业角度看,未来将创建一个以患者为中心、价值为基础的医疗产业链,包括政府角色,医疗服务提供机构角色,社区、药品和设备制造商角色。智慧医疗产业链如图5所示。

目前产业链各角色面向智慧医疗均有所动作,或研发平台产品,或研发芯片、或提供系统集成,或提供网络,然而远未实现针对智慧医疗信息为中心的有机产业链上下游互动,只有实现各角色协同合作,才能真正打通面向智慧医疗的智能管道,提供协同化健康服务,用户才能享受到最便捷、最放心的智慧医疗业务。

6参考文献

[1]“感知健康智慧医疗”战略规划报告[R].2010.

[2]郭庆婧.运营商剑指医疗信息化[n].人民邮电报,2011-10-12.

[3]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S].北京:卫生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2009.

[4]李建功,赵文东,王宁,等.移动医疗终端呈现四大发展趋势[J].通信世界,2011(30).

[5]贾雪琴,包建军,李建功.物联网在智能心电监护上的应用[J].信息通信技术,2010(4):24-28.

[6]李建功.物联网环境下移动终端的发展趋势思考[J].信息通信技术,2011(5):75-78.

收稿日期:2012-01-12

作者简介

医疗智慧服务解决方案篇4

关键词:智慧医疗现状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49-02

大连市做为全国首批“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城市,也把加强智慧医疗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接下来,笔者将就大连市智慧医疗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做一简要的分析并对未来如何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1智慧医疗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智慧医疗是以现代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为手段,通过技术上的高度集成和应用上的深度整合,实现医疗卫生信息资源自我采集、自我总结、自我完善、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达到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系统的医疗卫生信息共享最大化,并以此建立新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全面提升医疗卫生行政管理水平和服务群众水平。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是连接区域内的医疗卫生机构基本业务信息系统的大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是不同系统间进行信息整合的云基础和载体。

智慧医疗将通过打造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利用最先进的物联网和实时通讯技术(包括wiFi、3G、4G、光纤专网等),从而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信息化。智慧医疗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智慧医院系统、区域卫生管理系统以及家庭健康系统。

2大连市医疗卫生信息化现状、不足及原因

2.1大连市医疗卫生信息化现状基本情况。近年来,我市通过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缓解群众看病难等一系列重要举措,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推进我市智慧医疗建设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1)420万大连城乡居民有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截至2012年底,我市已为420多万城乡居民建立了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67%。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健康档案的居民,去大医院就诊时,既往病史及检查结果在健康档案中都有所记录,缩减了医生做出诊断的时间,减轻反复化验、检查给患者带来的经济负担。同时为将来的卫生信息化建设打好前站。

(2)医疗服务信息化建设统筹发展。借助最新的it技术,我市医疗机构正不断加快信息化医院建设,目前,“预约挂号”、“排队等候系统”、“远程医疗”等已在多数医院普及应用,“合理用药监控”“移动护理”等物联网管理、护理系统也将在三级医院逐步推广。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是卫生部信息化示范单位,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最早的我市数字化医院试点单位,两家医院的信息化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医院基本形成了以HiS、paCS、LiS、电子病历、合理用药、分拣药系统、气动物流、oa办公、财务与成本核算系统、数字图书馆暨电子阅览室、internet等为主的医院信息化业务系统。实行了门诊就诊“一卡通”,建立了检验报告自助打印、网上查询系统,床边医疗信息服务等系统,同时无线移动医疗系统(eDa)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护理管理中,还又推出利用手机短信提供检验结果等服务。

(3)建立了区级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平台。2009年4月,沙河口区投资1200万元搭建的涵盖全区公共卫生事业信息化平台正式启用,这一系统以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建立社区居民数字化健康档案,实现覆盖区内卫生信息共享,为医生与居民沟通搭建桥梁,同时实现了诊疗、药品、耗材、人事、财务等全过程管理。这一系统的建成使用使社区卫生服务承担起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六位一体”功能。

2.2大连市“智慧医疗”建设中的不足。通过对我市卫生主管部门和卫生基层单位的调研,我们发现目前卫生信息化建设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一方面,医疗卫生信息在不同医院机构、不同医疗业务条线之间还不能互联互通,各地区各单位的信息化水平还不均衡,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支撑和信息质量的控制还比较欠缺,与先进水平相比,我市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第二方面,新建医院(扩建医院)的信息化规划和建设缺乏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基本上以满足最基础的应用为前提,造成新业务推行时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

3推进大连市“智慧医疗”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3.1科学规划。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成立智慧医疗专家组,根据城市智慧化的总体要求,结合新医改的要求和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实际,同时引入专业具有国家发改委通信和信息资质的工程咨询或者规划设计单位,制订智慧医疗顶层建设规划。

3.2循序渐进,抓住重点。要按照基础先行、以点带面、先易后难、协调发展的思路确定我市智慧医疗分阶段目标和任务。应首先实现以完善网络为基础、信息资源充分共享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其次推进以物联网为基础的医疗卫生信息高度智能化管理。目前应该把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推动数字化医院的建设;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以疾病防控网络等方面的建设最为重点构建一个合理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3.3统一标准。应建立一个医疗信息化所需统一标准规范、交换标准、接入平台,建设语义化的医疗信息数据库、个人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电子病历和标准化的用药指导方案等,便于医务人员为病人提供更高质量的疾病诊断和治疗,便于病人及家属对自身健康状况和保健要求的全面了解,也便于医疗行政管理等政府部门及时准确掌握情况、作出决策。

医疗智慧服务解决方案篇5

目前,大连市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区域卫生医疗服务质量与水平发展不平衡,各级医疗机构缺乏统一医疗资源共享平台,无法有效开展区域协同诊疗服务;无面向公众的公共卫生服务门户,无法为市民提供即时、便捷的健康诊疗服务;缺乏对全市医疗数据资源的整合与挖掘,无法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的辅助支持。因此,加快大连市公共医卫服务软实力建设是提高大连市整体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与质量的关键。

公共医卫服务软实力是可以被感知的公共医卫服务的潜在力量。提升大连公共医卫服务软实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依靠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以强大的云计算和物联技术为载体打造公共智慧健康云。“健康云”理念的运用,意味着打破城市地域、时空限制,对以往医疗卫生体系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重新整合、升级;拓宽城市公共医卫服务的公众感知范围和深度,使更多潜在的公共医卫服务得以实现和拓展,从而有效提升大连公共医卫服务软实力。

一、从服务维度出发,提高公共医卫服务软实力,就是通过面向大众构建随时、随地可感知、反馈的“公共智慧健康云”服务,进一步深化服务型政府职能

(一)是以国家卫生部“居民健康卡”工程为依托,以“公共智慧健康云”的资源整合、共享为基础,为居民提供全市医疗机构“一卡通”式就诊服务。在全市任何一家医院,一卡即可完成身份识别、健康档案查阅、费用结算等多种医疗服务功能,实现就诊流程优化,便捷就医。

(二)是以提供更加便捷的居民就诊服务为核心,以“公共智慧健康云”为载体,双向优化便民服务与医疗资源。第一,实现居民就诊服务流程再造。以现代云计算技术和物联技术打造的“公共智慧健康云”,可为居民提供多终端的智能自助预约挂号、咨询服务;以居民健康档案资源云存储和共享为基础,为居民提供双向转诊服务,简化转诊流程,实现诊疗下沉、社区首诊、层级转诊的有序就医新格局;第二,实现全市医疗资源与医疗服务的再整合、再优化。利用“公共智慧健康云”对全市所有医疗机构和医生资源进行整合、定位,通过对居民个人健康档案信息的分析、感知,为居民提供所患疾病诊疗的最优诊疗服务选择路径,实现全市号源的合理调配;以“公共智慧健康云”的优质专家资源为核心,提供区域医疗远程会诊服务,通过健康档案与病历报告的“云”端共享、专家远程视频会诊,实现居民于社区即可享受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全面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质量,推动“社区首诊”便民就医的切实落实。

(三)是利用物联技术加大对健康人群和患病康复期人群的服务力度。实现居民足不出户即可获得个性化、智能化和专业化的家庭健康医护服务。一方面,结合现有智慧城市战略,以智能物联网技术为主导,推行区域远程智能健康监测,做到区域内监测对象的体征监测数据“云”端共享,同时利用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技术,建立动态居民健康模型,为健康居民和疾病康复期的病患提供包括营养配餐、体能运动和疾病防护等全方位的即时个性化健康生活专业指导服务;另一方面,要构建“区域远程智能健康监测”突况的配套应急服务体系,利用“公共智慧健康云”整合全市急救资源,为特殊疾病人群提供远程实时监护与危情急救呼叫服务,通过监护报警、监测数据“云”端共享、GpRS定位与急救协同调配,实现病情信息及最佳急救时限的有效掌控。

(四)是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质量公众测评反馈服务,实现公众对医院整体环境、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和医护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与服务质量的跟踪测评,并形成全市医疗机构与医护人员服务质量的星级评价体系,为医院综合实力、医护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以及职业道德考评提供有效参考。

二、从数据维度出发,提高公共医卫服务软实力,以国家“5321”工程为依托,通过云计算技术随时、随地感知、整合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数据

(一)是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以居民健康卡为载体,构建全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云存储,实现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管理记录和诊疗记录在内的所有居民健康档案相关信息的实时采集、深度挖掘与动态管理,作为“公共智慧健康云”服务的共享数据基础。

(二)是以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建设为基础,以“公共智慧健康云”服务为载体,构建全市以居民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为核心的云存储。一方面,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实现对全市各级医疗机构的电子病历等相关医疗数据的汇聚、整合、挖掘和分析;另一方面,以电子病例为核心,对全市区域远程会诊、双向转诊等院际协作的数据进行“云”端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加强各级医疗机构间的协同。

(三)是建立全市统一医疗卫生数字认证服务平台,按照卫生部的相关规范要求,为医疗卫生信息化提供统一的身份认证服务和责任认定服务,为疾病诊断、检查、治疗、康复等医疗卫生服务的信息安全管理提供支持,同时为居民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共享提供可信的安全保障。

三、从管理维度出发,提高公共医卫服务软实力,就是通过对公共智慧健康云的感知数据挖掘,提升政府卫生管理和科学决策水平

(一)是通过对“公共智慧健康云”海量数据深度挖掘与多维分析,构建面向不同主题的多维数据集,进行数据源信息转换,以形象直观的图形方式展显示分析结果,为卫生主管部门宏观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二)是建立全市医疗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平台,以“公共智慧健康云”为基础,建立高效的数据挖掘与分析机制,实现预警指数分析、危机事件提醒、应急响应、跨部门联动,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和指挥调度能力,为突发公共事件决策指挥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三)是以“公共智慧健康云”为数据基础,以云计算和机器学习为技术支持,通过对公众医疗行为数据的采集与深度挖掘,实现对全市范围内的各类典型性疾病动态感知监测,形成有效的疾病监控机制,为全市疾病控制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与技术支持。

(四)是通过“公共智慧健康云”的所提供居民健康档案资源共享与三级医疗网络协同服务,实现针对全市慢性病人群的定诊与管理。同时,通过医疗行为感知监测,为慢病高危人群提供危情提醒、康复指导及用药提醒等健康干预服务,以实现慢性病便捷诊疗及随访服务。

(五)是以医疗服务整体管理与质量控制评估为业务导向,建立更为有效的辅助决策体系。一方面,加大对公众数据的感知力度,建立基于“公共智慧健康云”的感知、挖掘辅助决策系统,使公共决策更加准确、可行。另一方面构建一套科学、精细、专业的医院医疗行为监管网络系统,实现医疗机构医疗行为监管的系统化和常态化,逐步实现对医院医疗行为的全过程、动态监管。

四、从知识维度出发,提高公共医卫服务软实力,就是通过对公共智慧健康云的知识感知,进一步提升现有医务人员的知识与业务水平

以驻连医学高校教育资源为依托,构建集远程继续学历教育与远程非学历专业技术培训为一体的区域网络学院,为全市范围内的所有医护人员提供统一的教育与培训服务。

(一)是加大对北三市医护人员的学历教育支持力度。随着区域医疗的推广以及国家医改和新农合政策的稳步推进,区域医疗队伍专业技术水平尤其是乡镇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亟待提高,通过建立区域网络学院的学历教育平台,实现北三市医学学历教育、学习模式上的新突破。做到理论课程学习、作业批改、考试网络化、实践操作课程就近集中化,切实有效解决区域医疗队伍学历偏低、教育资源匮乏和学习时间有限等实际问题。

(二)是远程非学历专业技术培训是医疗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通过平台远程非学历专业技术培训实现健康知识库共享、疑难病例远程讨论与学习、手术视频教学、医技技能远程培训、继续教育远程培训和职称考试远程培训,促进全市尤其是区域医疗队伍实际操作水平与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是建立区域知识共享数字社区。加大对领域专家和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大脑中隐性知识的共享力度,利用数字社区平台增加医护专业技术人员的交流,促进专家隐性知识的共享、显化和流动,从而带动区域内组织整体知识位势有效提升。

作者简介:

医疗智慧服务解决方案篇6

【关键词】智慧社区;多媒体通信;智能医疗;安防报警;智能管理

随着独一代的长大,中国老龄化的问题日趋严重,建设智慧社区,让大多数的老人能够在家中安度晚年,已经成为我国刻不容缓、急需解决的问题。新一代的有线广播电视网就是能够让理想实现很重要的途径。电视将不在只是用来看的,它还可以是拿来用的,家家户户的电视机将成为多媒体信息终端,通过连接多个各种的信息终端,新一代的广播电视网可以为用户提供信息共享、互通、实现人与人、人与物及物与物之间的互联,让我们生活过得更简单、更方便,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快乐,年轻人在外工作更安心。

一、可实现的应用

依托双向广播电视网,可通过家庭终端设备,完成多项人们所需要的服务。实现安防报警,可视电话,监控,有线电视接入,家电智能控制,宽带接入等等功能。具体应用有:定制雇佣服务请求,如:家政服务、维修服务、餐饮外卖、票务服务、叫车服务、旅游服务、卫生医疗服务、购物、教育、交友、法律援助、金融、理财、电信、娱乐等。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广电网络接入家庭的终端设备,有无线路由功能,能够无线连接和管理各种传感器和控制开关,包括摄像头和麦克风、红外线报警器、烟雾报警器、煤气报警器、安防传感器,以及电灯、窗帘、电视机、空调、电冰箱、电饭煲等控制开关和调节器。

二、总体解决方案

智能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多媒体通信系统、智能医疗系统、智能管理系统、监控报警系统四个部分。

1.多媒体通信系统

通过家庭智能机顶盒、电视机、麦克风、摄像头等组成,可以让老人和自己的子女同时了解对方的生活情况,它采用电视机做为终端显示器,在电视机前,老人与子女视频通话,由于屏幕宽大,子女可以完整地感知到老人的生活状态、精神面貌,而只需移动摄像头方向,双方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家中的各个角落。

2.智能医疗监控系统

由带有无线收发信号功能的检测仪组成。利用该系统,可实现监测老人的血压、心电、脉搏等生命体征,检测结果可以自动发送到绑定的亲友手机上,或者自动发送到呼叫中心的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库中,当出现意外时,智能医疗系统会自动报警,并发短信到亲友手机上请求帮助。它所采用的医疗终端技术如下:

(1)无线心电监护仪

无线心电监护仪,具有无线信号发送功能,能连续检测人体的心电信号,同时可以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家庭智能网关发送到健康管理数据中心。

(2)手表式无线电子血压仪

手表式无线电子血压仪,同样具有无线信号发送功能,只要按启动键即可自动进行测试收缩压、舒张压和脉搏,并把测量数据通过家庭智能网关发送到健康管理中心。

(3)无线指套式血氧仪

无线指套式血氧仪,在测量时,只要将手指插入指套式光电传感器中,显示器就会直接显示所测血氧饱和度值,它也具有无线信号发送功能,可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或无线接收设备上。

(4)智能医疗数据中心

智能医疗数据中心是依据智能社区的管理平台所建的医疗监控中心,它能实现与各种医疗终端的信息交互,数据处理,维护用户的健康档案,利用该系统,用户可以实时测量血压、心电、脉搏、血氧,并将这些代表生命体征的测量结果显示在电视上,通过广电网络自动发送到系统的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库中,也可以自动发送到绑定的亲人手机上,便于亲友及时掌握老人的健康状况,当出现意外时,智能医疗系统会自动向当地急救中心发求救信息,并发短信到亲人的手机上求救。如果用户是在室内,短信还会自动附带上老人的详细地址,便于救助时定位。

3.智能管理系统

智能管理系统提供一套智能化的用户管理方案,在智慧社区中,每一用户会配备一个RFiD电子标签的识别卡,持有该卡可以在社区内食堂、商店、室、游泳馆、健身房、台球室、歌舞厅、保健中心、医疗中心等等多种地方进行身份认证和计费操作,从而实现智能管理,统一高效,便捷利民。

4.监控报警系统

医疗智慧服务解决方案篇7

去年5月的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上,腾讯Coo任宇昕表示,互联网的未来是连接一切,腾讯便是一家做连接的公司,包括人与人、人与服务、人与线下等等之间的连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腾讯应考虑和大量的连接型公司合作,做好它们的平台、接口。

3个月后,微信支付推出了“微信智慧生活”全行业解决方案。该方案以“微信公众号+微信支付”为基础,帮助传统行业将原有商业模式移植到微信平台。

智慧医疗便是这“连接一切”的重要行业解决方案。中国看病难的现状使得腾讯在这一领域的动作备受关注。

投资来势汹汹

“我关注这个点,并不等于腾讯要自己去做所有的东西,很多时候我们是提出来这个理念,然后我们提供一些基本的零配件,做一些钉子、锄头这样的工具,希望把这个工具给大家,让很多行业拿来就可以用了。”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告诉记者,“但是这个行业(比如说医疗)后面那么深的产业链怎么做,对我们来说就很陌生了,我们要么就投资、要么就提供api接口,开放给外面很多懂这个行业的第三方公司。”

弦外之意,战略投资将在腾讯促使医疗行业升级换代的战略布局中占重要地位。

“微信智慧生活”全行业解决方案公布几天之后,2014年9月2日,医疗健康互联网公司丁香园宣布获得腾讯战略投资,投资规模为7000万美元。此举被视为腾讯正式布局医疗健康领域的开始。

投资完成之后,丁香园和腾讯在各个平台展开了一系列合作,其中包括对微信系统的探索和对接。腾讯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丁香园拥有独特的医生和医疗资源,整个团队对医疗行业的理解务实而深刻,将这样的资源和团队与微信和手机QQ的资源对接,无疑会为这个行业提供独特的价值。”

丁香园创建于2000年,目前是中国最大的面向医生、医疗机构、医药从业者以及生命科学领域人士的专业性社交网站,拥有超过400万专业会员。其网络平台覆盖几乎所有的医学专业领域,致力于全面推动专业人士在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研究,生命科学及药学研发等多领域内的学术沟通、信息共享和医疗专业人员的合作。

此次投资让腾讯可以从服务医生和企业切入大众健康领域。

丁香园负责人称,获得投资后,将持续投入资金与资源研发面向医生、企业和大众的医疗健康类产品。首先为中国医生提供更好的产品和内容,并将医生资源与制药(医疗器械)企业进行对接,帮助企业与医生之间建立更为合规有效的多渠道学术互动平台。凭借大数据资源优势,丁香园也将为企业与医疗机构提供更为精准与高价值的行业型人力资源解决方案。

同年10月13日,挂号网宣布获得由腾讯领投的超过1亿美元融资。“我们投资的挂号网,目前整个挂号领域来说它的量是最大的,但是它可能只是某一层,再往下一层可能又很复杂了,因为医院里面其实已经信息化了,医院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有好几家供应商,你要再接不同的供应商来改造,使它具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化,需要很多的成本。”马化腾并不回避这一领域的复杂局面,“现在目前这个成本是谁来付,是我们先垫还是让第三方来开发,你给它承诺一些独家的合作权还是由医院承担,但是它要在支付、税率方面有优惠,来换得好处呢?都各有各的方法。”

逆向招安,布局医院

除了战略投资,以微信为主要基础工具实现对医疗资源的连接也要面对不同问题,体制问题尤为突出,但腾讯并没有为此停下布局。

就在宣布投资丁香园的第二天,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成为全国首家启用微信医保实时结算的医疗机构。这是腾讯智慧医院启动的第一步。

腾讯方面如此解释智慧医院的行业解决方案:全流程微信支付,减少排队等候;查询排队序号,到号微信提醒;药单、检查单电子化,随时查看等。以全流程微信支付为例,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将“微信全流程就诊平台”与自费以外的医保、新农合等系统打通,成功实现了全流程微信支付,患者可以利用微信完成医保和自费部分的自动扣费。

2014年11月25日,微信团队联手广州市卫生局宣布正式推出微信公众服务号“广州健康通”,同名微信公众服务号正式启用。全部接网后,市民将可以通过“广州健康通”微信公众号享受广州市60家医院的预约挂号、健康档案查询、微信支付等全流程服务。此举有望解决看病“三长一短”(挂号排队时间长、看病等待时间长、结算排队时间长、医生看病时间短)的问题。

早在“广州健康通”公众号推出之前,除了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佛山第一人民医院、佛山中医院、广州红十字会医院、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韶关粤北人民医院、武汉口腔医院、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等医疗卫生机构已率先通过微信智慧医疗解决方案革新了医疗服务模式,提升了、医疗服务效率。之后,广东省妇幼又升级了微信就诊平台,通过扫病例二维码即绑定就诊卡,并可语音搜索挂号科室,语音搜索功能将大大方便中老年就诊群体。

智慧医院的推进则来势凶猛。目前,全国已有近100家医院上线微信全流程就诊,超过1200家医院支持微信挂号,服务累计超过300万患者,为患者节省超过600万小时的时间。目前已接入微信智慧医疗全流程体验的近100家医院,绝大部分为当地三甲医院,在上海,已有1/3的三甲医院可体验微信智慧医院新模式。在上述医疗机构中,平均用户使用服务占比40%,微信支付在付费方式中已占比20%。

奏响调动全行业的交响曲

在智慧医院这层解决方案中,腾讯希望能够把挂号、取药、付费全部一体化,用微信的公众号把它全部串起来,包括事后的回访。“比如病例单、X光片这种病例怎么样分享,医生要调以前的病例,这个都是很麻烦的,你要跑来跑去甚至都做不到,而移动互联网信息化了以后,都可以做得到。”马化腾表示,这只是其中一个例子。

在腾讯的智慧医疗战略中,与各家医院的合作仅仅是开始。“后面还有很多医保、社保、医改、医药分家等等的障碍,还会有很多的问题,跟整个体制有关,没那么容易去改变,我们现在先把一些最清晰的做好了,我想各家都在竞争这个领域,应该会促进这个产业的改革,但是现在还在起步期。”马化腾表示。

因此,尽管当前仍受到传统医疗体制的擎肘,但未来,随着微信智慧医疗体系的深入拓展,微信会设法深入到危急值提醒、轮值通知、护士排班、会诊等医疗流程管理,及通讯录、院内通知、员工点餐、院长日报、医疗设备报修、财务审批等医院内部办公自动化流程管理中,成为医疗卫生管理移动化的重要平台。

未来,腾讯智慧医疗将聚焦三个加法实现扩张:扩大覆盖、打通平台、医药o2o。以上三招齐发,微信智慧医疗试图打造更多“放在口袋里的医院”:流畅的就医体验、电子化病例查询、微信健康自我管理,院内管理移动化甚至微信远程会诊,而储存在云端的健康大数据,还可为流行病与重大疾病预警与管理打下基础,“我们希望通过丰富的连接沉淀医疗大数据,为国家推行的分级诊疗健康预防提供支持。”腾讯相关负责人表示。

医疗智慧服务解决方案篇8

“一直以来,东华软件的战略目标都是做中国一流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东华软件采用内生式增长和外延式发展并举的战略:内生是通过不断创新、不断提高管理能力、生产效率和业务能力推动业务发展,提升公司竞争力;外延是通过并购具有独特竞争能力或者与公司原有业务能产生协同效应的同行业公司实现。”薛向东介绍。

资本动作频现

自2006年上市以来,东华软件一直在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多样的支付手段,便利的政策支持,通过收购、参股和再融资等方式来实现公司业务的跨越式发展。薛向东介绍说:“包括2007年~2008年,收购联银通科技;2009年收购厚盾科技,增资东方通;2009年~2010年,收购神州新桥;2013年~2014年收购威锐达,并配套融资;2014年7月,收购至高通信。”

2015年,东华软件的资本动作日渐频繁,主要着眼于拓宽业务渠道,先后投资首创金服、互联宜家、南大通用、智中能源等机构,新成立东华万兴、合力东华、东华网络、瑞客东华、金融云计算等多家具有专业优势的子公司,强化行业优势。

另外,为配合东华软件全国布局的发展需要,2015年东华软件在辽宁盘锦、内蒙古呼和浩特、四川绵阳、山东威海、海南儋州、吉林等多地成立子公司,拓展各地市场。

?收购不是目的

借助资本手段,东华软件实现了快速的跨越式发展。薛向东表示,2006年,东华软件的营业收入为6.06亿元,其中系统集成业务占85%,利润为0.76亿元,2006年12月31日公司市值为23.73亿元;而2015年东华软件营业收入为56.2亿元,净利润为11.04亿元,2015年12月21日,公司市值为近400亿元。

为什么东华软件可以一直稳定持续发展?薛向东认为,原因有三个:第一是东华有清晰的战略和行业整合能力;第二,东华软件有稳定的管理团队和良好的企业文化,“我们员工流失率很低,管理团队基本没有流失,稳定很重要,你稳定才可以给你的客户带来稳定”;第三,有齐备的高等级的企业资质,包括系统集成一级、甲级、Cmmi5级。东华软件覆盖全国各行业,重点包括医疗、金融、政府、央企、电信等不同行业有1000多家稳定客户,为其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和常年的技术支持与服务。“我们目前销售额的60%来自于老客户,我们为他们提供系统集成、软件研发和服务。比如在医疗领域,目前全国有300多家三甲医院应用软件,包括HiS/paCS/LiS系统都是东华软件。”

而稳定发展的东华也通过并购具有独特竞争能力或与原有业务能产生协同效应的同行业公司实现跨越发展,不断完善、拓展业务领域。收购不是目的,东华软件要的是收购之后的持续健康发展、协同效应。

以2015年5月收购的万兴新锐和互联宜家为例,薛向东向记者详细介绍这种协同。万兴新锐是公共卫生信息化业务服务商,收购它之后,东华软件可以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在公共医疗信息化、面向机构或者个人的健康管理平台的开发与运营领域开展业务;而互联宜家是广播电视行业全网系统建设和省级互动平台软件开发商,收购它之后,通过整合引入广电团队的行业资源,可以促进东华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在有线网络电视平台上的搭建,扩大东华软件在智慧城市大布局方向上的占有率和服务落地。

?站稳脚跟才能跨越发展

对于采用并购等资本手段的风险,薛向东认为主要有两条:第一是整合的风险,即并购后,公司与被并购公司能否有效整合;第二是被收购公司的业务能不能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it行业是以技术为核心,以人为核心,如果收购之后核心团队走了,那么实际上这项收购就是失败的。“东华软件的高层团队一直很稳定,而被收购公司的团队也都比较稳定。一般不用多久被收购的公司就能认同东华软件的文化,做到统一财务资金管理、流程管理和上游采购资源,开拓交叉销售业务。”薛向东说,“得给被收购团队相对独立发展的空间,尊重他们。”

东华软件的高层团队为什么能一直稳定?在薛向东看来是因为企业从成立至今,公司一直在健康发展,这让大家能有信心,公司没有派系斗争,做事为主,以人为本,只要干得好,每个人都有发展空间。公司会有不同激励措施,目前公司已经进行三期股权激励。

客户群稳定,企业就能持续发展。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靠单一业务支撑,必须在不同行业为不同客户提品和服务,“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薛向东认为,每个行业都有自己发展的波峰波谷,如果只做单一行业,那么应对行业风险的能力就会很低,“比如有一段时间运营商的冬天来了,it投入骤减,只做电信行业的公司会受到波及甚至倒闭。但东华软件可以把团队暂时调整到金融行业,等电信行业回暖的时候,服务团队还在,可以一直提供服务”,这就通过不同行业、不同客户、不同产品、不同服务分散了企业经营风险,从而可以维持企业稳定发展,保持团队稳定。“这两年在煤炭行业的数字矿山团队我们也是需要应对类似的问题。”

对于如何运用好资本手段,他总结东华软件的经验是:“要想发展,自己得站稳脚跟,要有稳定的客户群和业务;要借助外力,借助资本手段实现快速、跨越发展;并购之后自己得能消化得了。”

创新驱动成为助推器

“靠借钱来注册,靠积蓄经营,刚成立时公司只有两个人。我就想尝试一下,不行就再去打工吧。那时候的公司谈不上什么发展理念,唯一有的就是我工作十几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和客户。”薛向东这样描述创业之初。他笑称:“好像一不小心就发展到了今天,中间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故事,缺乏媒体喜欢的传奇色彩。我追求的是在做事业的过程中,享受那种成功的喜悦。”

东华软件从单纯的系统集成公司转变为以软件为中心的综合信息技术服务公司,从注册资本只有3000万元的企业发展成为市值最高时近400亿元的中国自主品牌前10名的企业,每一步都是创新驱动的结果,这里面既有原始创新,也有集成创新;既有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也有协同创新。

“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专一、专业、专注的发展定位,内生式成长与外延式发展并重的发展战略,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业务模式创新的发展模式,精准的定位和清晰的战略指引企业逐渐走向行业龙头,而创新的发展模式则成为企业快速发展的助推器。”薛向东总结道。

薛向东向记者举例说,今年3月,东华软件与企业物联网平台和应用软件的全球领导者C3物联网技术公司(C3iot)在北京联合召开会,正式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致力于推动中国能源互联网、工业大数据领域的建设及数字化转型。利用弹性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的物联网应用,两家公司将共同面向中国用户提供工业级大数据的专项服务。

搭建互联网医养生态圈

近年来,东华软件明确提出转变经营思路,加速了公司商业模式转型,成功突破了传统业务瓶颈:公司“互联网+”产品及服务得到客户的一致好评,“金融云”、“医疗云”、“企业管理云”、“移动互联”等终端产品在各细分市场捷报频传,大大增强公司客户粘性及稳定性,奠定公司行业内坚实的龙头地位。

2014年,东华打造的“健康乐”品牌,开拓了互联网医疗业务,开启互联网+医疗、医院+互联网之旅,多服务、多业务搭建互联网医养生态圈。健康乐凭借其独特的医疗服务重度垂直模式在移动医疗领域崭露头角,入选2015年度十大最具潜力医疗健康app榜单。它以“患者服务”为核心准则,帮助医疗中各角色解决在“连接、协作、共享”几个节点的问题。健康乐“云医院”,优化患者就诊流程,提升医生工作效率,从而达成以下目标――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帮患者做好慢病管理;减轻医生工作量,打造医生个人品牌;优化医院传统就医模式,提升患者满意度;降低医保费用,减轻政府医保压力。

健康乐云医院提供了四个功能:科研随访、患者管理、问卷调查和健康宣教。“实际上从医院端,特别是各个层面的医生来说,大家最关心的是医生这一端的科研方面。因为一名医生从博士毕业以后,一方面救死扶伤,一方面职业发展,要做好科研这一块,所以我们提供了一套全面的解决方案。从患者来说,看完一个病以后,通过云医院的后台,很多复诊的工作不需要到现场就可以进行。比如家庭病床、社区管理,特别是可穿戴技术,现在物联网技术发展以后很方便,脉搏、血压、血糖都能测。可穿戴设备把信息发到后台,由系统的医生来处理,这样就更有效了。医生原来用电话,现在通过系统、通过手机的app就非常简单了。”东华软件深耕医疗行业多年,说起公司这两年重点打造的健康乐,薛向东自然是滔滔不绝。“健康宣教更是重要。现在大家有一个很重要的提法叫治未病,通过健康的宣教,让大家少生病、不生病,或者延迟生病。这些健康宣教现在通过手机app也都可以了。”

“另外,互联网金融也是我们近年重点关注的领域,公司目前在着力打造华金在线。”薛向东向记者表示。华金在线是东华2015年打造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致力于为金融机构、中小企业、个人融资、再融资和理财提供增值服务,助力普惠金融的发展,为实体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作为投融资中介,华金在线依托东华长期积累的优质客户资源和it系统开发经验优势,携手上百家银行、医院及上千家小贷公司,在资产证券化、理财销售、票据销售、债券转让、撮合机构交易、供应链金融等方面开展工作,秉持“不融资、不放贷、不进行担保、不建资金池”的原则,信息透明,为投资者和融资者双方提供优质、安全性高的投融资服务平台,同时为平台交易双方实现资金互联互通、征信服务、短信服务、风险调查指导等增值服务。

智慧城市布局初现雏形

早在政府部门对智慧城市概念高调发声之前,那些嗅觉灵敏又目光锐利的企业早已抢占先机,开启智慧城市的新模式。那么东华软件智慧城市是如何巧布局的?

2012年,东华软件即整合集团内部优质资源发起成立智慧城市事业部,积极进军智慧城市整体规划运营领域。

2013年11月,东华云计算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由此开启东华软件与衢州市的智慧城市全面战略合作之路。期间,公司先后签约浙江衢州、河南新郑、重庆永川、安徽马鞍山、深圳前海实验区等城市和地区,并与海南省达成全面合作协议,同时承担了多个城市的顶层设计、政府大数据平台、政务云中心的建设,并结合集团资源在医疗、金融、电力、气象、水利等行业涉足运营业务。

2014年5月,在“智慧、绿色、安全、环保、共赢”的理念下,由东华软件牵头发起,40家各行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金融机构在北京联合成立“中国智慧城市投资联合体”,形成市值万亿的智慧城市投资联合战舰,成为国内最重要的智慧城市投资运营平台,形成聚合效应,共同应对我国智慧城市创建中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助力城市产业升级,推动城镇化建设。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加速推进,中国智慧城市投资联合体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目前联合体成员企业已增至近60家!

同年,东华软件分别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海南瑞泽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东华软件智慧城市布局迈出了重要一步。

进入2015年之后,东华软件的智慧城市业务加快了跑马圈地的速度,全国性布局初现雏形。先后与盘锦市政府、呼和浩特市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全力打造智慧城市一体化解决方案平台,扩大公司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市场份额和行业竞争力,增强公司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

2015年4月,东华软件、阿里云与西安国际医学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联合打造中国第一家实体的智慧“云上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这也是国内第一家以数据驱动精准医疗、健康管理的实体医疗机构。各方将本着打造中国“互联网医疗”典型案例、打造中国“智慧商业”全新模式、打造共存生态圈的目标,共同建设互联网医疗、居民健康大数据平台和商业云平台。

以人为本,产学研并举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未来,也是企业发展永恒的课题。”薛向东说。

公司始终坚持“以创新谋发展”的理念,积极倡导技术创新,也为员工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空间。东华软件员工整体素质较高,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总人数90%,技术人员占公司员工总人数80%以上。

薛向东带领着团队紧跟it技术的前沿,不断合理规划技术方向,既要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又契合市场需求。在引领技术创新的同时,注重专业化团队的建设,根据不同的业务特点,组建了金融事业部、医疗事业部、技术中心、网管事业部等多个专业部门,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业务团队,不断为企业创造增量价值。

创立伊始,东华软件率先成立了软件研究院及多个软件和系统集成专业技术委员会,深入了解主流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并跟踪未来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方向。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先后设立了多个联合实验室和合作研发机构并建立了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既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为东华不断输入了大批优秀技术的人才,部分当年的实习生已成为技术团队中的骨干人员。公司研发投入比例多年保持在10%以上,研发人员比例和素质始终处于同行前列。

稳定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公司形成“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凝聚力强,激励机制完善,人才队伍稳定,员工离职率常年低于3%。东华软件的管理层、核心团队长期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高管队伍绝大部分来自公司内部晋升,核心团队均为it行业资深人士。

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薛向东,长期从事行业应用软件开发及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工作,他带领技术团队,完成了数量庞大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目前东华软件已拥有600多项软件著作版权的各类自主软件,广泛深入应用于国内各主要行业和地区,多项产品和核心技术列入国家和地方重大专项和科技计划。

医疗智慧服务解决方案篇9

政策扶持驱动智慧医疗加速发展

智慧医疗的本质是通过打造健康档案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利用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信息化,由智慧医院系统、区域卫生系统、以及家庭健康系统三部分组成。

事实上,早在2009年国务院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就提出了“四梁八柱”,其中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任务,而且是医改成功逐步推进的重要保障。可以预计,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医疗信息化将成为医疗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之一。该意见文件指出,医疗信息化建设主要为四个重点:疾病控制网络为主的公共卫生系统、健康档案为重点的信息平台、电子病历为重点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城市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和远程医疗。在《“十二五”卫生信息化规划思路》中更提出,整个卫生体系的信息化要“大干快上”。据了解,整个规划是以平台建设、医疗机构之间横向互联、协作、远程医疗系统为总发展目标的,同时它会加大以医院为核心的基层医疗体系的HiS和CiS的实施率,使得整体平台的建设达到通过搭建公共卫生系统平台来优化利用医疗资源,增加公民卫生保健水平和提高国家卫生开支效率。

移动医疗将出现爆发式增长

随着智慧医疗的兴起,智能手机和新型创新连接设备普及率的日渐提高,以及移动宽带网络和服务的拓展,智慧医疗中的移动医疗将在未来的医疗保健行业发挥重要作用,行业可能出现爆发式增长。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层次多,主要包括: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到2009年底我国的医疗机构总数大致在91.7万个,其中具备综合性医疗能力的医院为2万个左右。对智慧医疗的投资还处于加速阶段,一旦智慧医院的投资建设逐步完成后,以社区为中心的区域医疗信息化的需求将越来越迫切,地方政府的投资力度也将逐步向区域医疗方向倾斜,根据现有的区域医疗机构的数量和他们对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对应的造价。iDC的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08年中国医疗卫生行业it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为16.08亿元,预计2013年将达到50.17亿元,其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5.6%。平安证券估计,未来3年该子行业的社区卫生管理系统和社区医疗信息系统复合增速约为52%和45%。

在国外,一向嗅觉灵敏的知名pe/VC早已开始行动起来。相关资料显示,2011年8月,美国ZocDoc(医生预约平台)获得了俄罗斯风司DSt5000万美元的投资,9月获得高盛2500万美元的投资等。同年10月,美国医疗服务网站完成了第四轮高达2500万美元的融资。

传统医疗模式或将被全面颠覆

国泰君安认为,基于移动互联、穿戴式设备、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与新商业模式的结合正全面颠覆人们对医疗的认知结构,可以预见,医疗的各个细分领域,从诊断、监护、治疗、到给药都将全面开启一个智能化的时代,结合商业医疗保险机构,全新的医院、患者、保险的多方共赢商业模式也在探索中爆发,基于医疗大数据平台的诊断与治疗技术也将把个性化医疗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空间,传统的医疗器械和医院的商业模式或将被全面颠覆。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智慧医疗目前并无明确的行业标准,且各地区医疗机构的信息化程度发展差异很大,信息化的需求差异度很非常大,从而导致了该市场的集中度很低。国内医疗卫生软件厂商有500-600家,绝大多数规模较小。据08/09年iDC评选的我国“医疗整体解决方案十大供应商”,卫宁软件(300253),市场排名第一,但是占有率也只有6%多一点,市场规模前10大的厂商总体规模的市场份额也只有32%。现在,在行业推陈出新的同时,优胜劣汰、老新交替是大势所趋,行业集中度有望大幅提升。

细分行业龙头将率先受益

医疗智慧服务解决方案篇10

数字医疗只是辽源市智慧城市建设的一部分,目前,辽源市按照智慧城市建设要求,以智能化的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打造产业发展、城市管理、社会建设、民生服务新模式,形成面向未来的全新城市形态。

智慧辽源建设通过各个基础设施项目和应用项目的建设实现,累计完成投资10.47亿元,到2020年将全面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形成完整的智慧城市运行系统。未来的辽源将走进一个数字化、物联网、智能化的城市生活时代,使政府、企业、市民深切感受到信息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安全、便捷。

率先打造“数字辽源”

从2011年开始,辽源市在全省率先提出打造“数字辽源”工程,积极吸纳大唐移动、软通动力等国内外知名软件及系统集成企业落户,为“智慧辽源”建设提供了科技支撑。软通动力、大唐移动、吉林移动、吉林大学等企业和高校的入驻,使“数字辽源”建设拥有了完备的技术、人才支撑体系。

辽源市政府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吉林有限公司在数字城市、基础网络、信息兴业、信息兴农和信息兴教五大工程开展深度合作,为“数字城市”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iBm东北卓越云计算中心在辽源建成并启动运行,使“数字辽源”建设的应用项目全部具备了运行条件,重点规划的38个基础应用项目中,数字工商、平安城市、数字交通出租车监控管理平台已经上线运行,数字医疗完成了系统框架与功能建设,数字城管和应急指挥系统全面完成系统建设工作。

监督指挥系统可以对城市资源、事件等进行统一的指挥,实现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及时、准确定位,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急指挥系统提高了政府对各种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2011年就开始着手开展的数字城管工作,依托辽源市应急管控指挥中心这一平台,将平安城市建设、城市三维管网系统、城市管理系统、城市气象系统等建设成果纳入其中,以实现城市管理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和敏捷高效处置。

数字城管系统实现了从管理体制、管理方式、管理手段、考核评价上对数字化城市的精细化管理。

“数字城管”还对城市安防、交通指挥和应急调度等综合环境管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系统集语音与GpS定位于一体,可以将不同频段、不同制式、不同地区的通信终端互联,从而保证用户能够跨地区、跨制式的统一指挥调度,对于相关问题处理极为方便快捷。

目前,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已经搭建完成,搭建的五大平台实现了地理空间信息共享,消除了信息孤岛的重复建设,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交通、自然灾害预报等部门提供支持,提高政府的决策力和管理、服务水平。

此外,辽源市的医疗电子档案系统已经搭建完成,正在进行数字医疗的第二期建设。数字工商系统已经搭建完成,食品安全移动信息机、云计算平台,采用统一的移动信息机对商品进行销售,销售数据通过无线GpRS传输到云计算平台,云计算平台负责对数据进行处理。

在平安城市方面,通过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治安案件有不同比例的下降,交通方面的死亡人数和财产损失的比例下降很多。民生服务方面实现了统一高效、互联互通的医疗卫生信息系统。食品安全实现了工商部门与食品经营业户之间的零距离监管。文化教育实现了学生之家长、老师实时的交流,实现了良性的互动。

“数字辽源”已经为智慧城市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迈出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坚定步伐。

启动20个智慧城市应用项目

2013年8月,辽源市被确定为第一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市中的综合试点。“智慧辽源”建设在“数字辽源”的基础上,将产业发展、城市管理、社会建设、民生服务、信息兴农五大建设领域作为重点发展目标,充分发挥辽源各方面的优势。目前,辽源市已经启动20个智慧城市应用项目,累计投资14.07亿元。

产业发展领域,重点推进的云端下中小企业协管平台、CpK智慧城市安全研发中心和东北袜园“智慧园区”项目已经上线应用,将为中小企业提供较为完整的企业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并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平台。

社会建设领域,行政审批服务网全面开通,电子监察系统启动运行,行政审批提速提效、行政服务提质提标。“数字工商”项目已完成流通环节网络系统建设,覆盖到全市所有的食品批发业户。

辽源市的平安城市管理系统在吉林省率先完成交通管理、应急处置和公共安全服务系统整合。辽源市“治安交通卡口监控”系统投资3300万元,共安装1477个高清视频监探探头,建立了666个数字化治安交通卡口,可以对所有进入辽源的车辆实现自动报警和轨迹追踪,实现了所有公共场所点位视频资源的网络化管理。辽源市成为吉林省首个电子监控系统全覆盖的地级城市。

城市管理方面,数字集成平台、地理信息系统、集成通讯平台、智慧餐饮监管系统已经投入使用。智慧安监系统开始建设,目前,综合平台建设硬件设备已经完成安装调测,形成业务承载能力,应用项目具备了运行条件,数字集成平台建设完成,数字交通系统建成城市出租车监控平台,实现对全市1500台出租车的GpS定位监控管理。

数字城管和应急指挥系统于2012年8月末完成。监督指挥中心、数字城市体验中心于2012年9月末投入使用,地下管网普查、城市部件调查和三维建模工作也已经完成,数字社区启动建设。

民生领域,辽源市启动实施了“智慧医疗”、“食品安全追溯”平台、市民“一卡通”、“民生账单”、”智慧教育”等系统。住建部最新一代“一卡通”秘钥管理系统已开通,第一批共发放5万张市民卡,安装布放公共车辆刷卡机400台、商户终端100台。可实现公交、公共事业缴费、图书馆查阅、存储居民医疗健康档案、精确提送生活信息等功能。

目前,辽源市作为全国首批市民卡应用城市之一,可以实现与全国35个城市在公共交通、水电气、小额消费等多项刷卡消费服务的互联互通。

智慧辽源建设未来规划

按照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城市创建期为3-5年的目标,辽源市智慧城市按照“协调资源、形成合力、系统推进、广泛试点、率先达标、复制推广”的原则,从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等多方面有步骤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争取用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完成住建部规定的创建目标,达到国家三星级示范城市验收标准。

辽源市智慧城市建设计划分三个阶段实现:

第一阶段:到2013年底,打造城市公共信息平台、云计算中心、软件产业园、智慧城市管理、智慧政务、平安城市、市民一卡通等工程,初步建成资源融合、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智慧城市运行支撑环境,实现宜居、宜业的“智慧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