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经济形势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0:04:41

国家经济形势分析篇1

[关键词]金融危机;杠杆化;公共债务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6.13.079

[中图分类号]F8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3-0140-03

1发达国家去杠杆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国家的经济发展必然离不开金融的稳定发展,所以金融在当前经济发展进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其主要职能不仅仅有助推的作用,其更杠杆功能更是可以使经济的飞速的发展,在这前提下,金融还可以更好组织和配置各项资金的应用,是国家的经济合理的快速的发展。但是,过度使用高杠杆会对经济稳定与增长造成威胁,杠杆过度被认为是此次由次贷危机蔓延成的国际经济危机的根源,从而引发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发达国家对去杠杆化问题的思考。全球经济在高杠杆的支撑下已经发展近二十年,金融衍生品的快速生长及各种金融产品的发展是整个高杠杆金融发展的实质基础。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去杠杆是必经路径,只有将去杠杆完成彻底,各国经济才会彻底企稳,世界经济才会重新起航,也就是说走出危机的本质就是去杠杆的过程。

一方面,去杠杆化会影响全球投资与贸易,在去杠杆化过程中,会限制场外衍生产品交易,使得各国利率、汇率等基础资产价格波动幅度扩大,从而限制各国之间的贸易与投资行为。并且,去杠杠化使得金融机构急于出售其所持有的金融资产,整个市场同时出售会使资产价格陷入下跌一出售一再下跌的恶性循环。上述过量的去杠杆将是经济的流动性过于收窄,将迫使银行为了保持资本的充足,将不断的降低向金融机构、居民等有贷款需求的群体的意愿,这样国家居民消费率将会不断降低,企业的经济行为也会不断的减少,这样的缩减流动性将会不断的传导,最后会影响实体经济发展,进而影响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许多潜在因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去杠杆化对全球经济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从短期看,库存削减速度的减慢和财政刺激方案能够提振经济活动;从长期看,投资支出增长和来自新兴市场的强劲出口需求也将有助于支持经济增长。在上述抵消因素的基础上,如果各国政府再辅以适当宏观经济政策来维持总需求,去杠杆化过程不但不会对全球产出增长造成损害,甚至可以提高产出并增强经济活力。去杠杆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过分虚拟化的经济回归理性,使全球经济重新回到繁荣发展的轨道上来。能否有效控制去杠杆化的负面影响,将决定去杠杆化能否真正起到挤出经济泡沫并促使经济尽快回复活力的作用,这是后危机时达国家实现经济恢复和持续增长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2发达国家去杠杆化的进程与前景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普遍进入了去杠杆化进程。包括金融部门和家庭部门在内的美国私人部门的去杠杆化进程几乎接近尾声,在当前超低利率政策环境下,国内消费等力量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在2008年之前,美国私人部门的债务比例上升得非常快,超出了正常的趋势,使得债务达到无法支撑的程度,随后出现了去杠杆化,到2013年私人部门的去杠杆化大部分已完成。私人部门的负债比率大幅下降。美国的去杠杆化的主要措施是将债务从私人部门转移到政府部门,具体说,就是由政府出面,购买大量的有毒资产,同时采取化量宽松的经济措施,进行扭转操作。政府大量出售债券,压低利率。结果导致私人部门的杠杆大幅度降低,但政府部门的杠杆却大幅度上升,积累了大量的债务。一旦私人部门的债务下调到位之后,私人部门的投资和消费就能承接经济增长的任务,而此时又是政府部门削减赤字和债务的好时机。

2000年前后,日本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以及居民部门的债务占比均出现大幅降低的趋势。当中,企业去杠杆化的进程不断推进,以企业净债务与所有者权益之比衡量企业的杠杆率为标准第13年该比例才维持到相对稳定的区间,直到1980-1990年,日本的总债务占GDp的比重由243%增长到387%,1989年泡沫破灭,并经历了长时间衰退,但政府债务却继续增加。日本作为世界经济体中的重要国家,其国内政府重债务的企业,占GDp的比重超过200%,不过日本内部爆发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很小。日本政府占有社会资产量很大,但从总资产的角度来分析,将政府资产隔离出去,2013年日本政府净债务占GDp的比重只有超过130%。日本政府的债务市场大部分有本国居民持有,国内大型企业持有,仅有不到5%的债务有外资占有,所有在这样债务情况下,不会出现因国债而引起的经济危机。日本非金融企业部门去杠杆进程的结束,为其投资扩张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在超级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的支持下,日本经济有望实现稳步增长。尽管去杠杆化的进程有所不同,但发达国家依靠政府和央行的加杠杆来对抗私人部门去杠杆的冲击的事实却是一致的。在去杠杠化的过程中,家庭和金融机构的债务被转移至政府和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中。随着国家对去杠杆的不断重视,金融部门和家庭部门不断推进去杠杆的速度,其进程中出现的矛盾也不断凸显,政府所面对的问题也不断加大,所面临挑战也越来越大。

3发达国家公共债务的削减分析

发达国家债务的高速持续增长,已成为其突出特征。发达国家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与其对债务融资的高度依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国家内部种种经济活动和民众福利都由此获得,财政赤字的情况日益严重,占GDp的比重也不断的升高。多数发达经济体承受着社会保障、养老金、医疗制度保障等支出所带来的长期财政压力,使得政府难以平衡财政收支。政府举债式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发达国家一直无法改变的促进经济增长方法,财政结构性调整不完全,高杠杆的模式不改变,大幅度下杀的情况还会发生。自次贷危机以来发达国家的政府债务在本国GDp的比重中不断升高。如果这种高比重的情形抓紧实施有效措施,其国家的债务陷阱将越发严重,虽然金融危机已有8年的沉淀期,但是如果这种高成本的融资方式不尽快改变,第二次的危机将再次重演。

当前,笔者从国家政府的角度分析解决债务问题可以财政紧缩,税收增加,货币政策等方面进行实施措施。财政紧缩方面可以减少政府不必要的支出,在高福利的发达国家这种财政紧缩情况往往会影响到居民的种种社会福利也会有相应的减少,所以这种财政紧缩带来的政治成本将会很高。加大税收的力度的方法也会出现较高政治成本。通过加大财政宽松政策,也就是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通货膨胀来减小债务负担。通过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方法来提高本国各部门的偿还能力,来加快经济增长的模式是最为理想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往往难以实现,因为存在债务危机的国家其经济内在增长力量本就不足,所以加快发展更是阻力重重。债务违约的方法,成功案例数不胜数,大部分成功方法是隐性的债务违约,相比显性的债务违约方法,更能避免政府信誉严重受损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通货膨胀、金融抑制以及隐性违约的代价最小,成本最低,符合发达国家以较小的经济和社会政治成本摆脱债务重担的诉求,因而成为发达国家缓解债务压力的有效手段,然而,这三种方式无法彻底削减政府债务,只是通过债务转移或财富幻觉等方式变相违约。近年来,发达经济体的债务危机并没有根本性白好转,主要根源在于政府部门支出持续高于政务收入,若要从根本上削减政府债务,重建财政平稳仍然需要依靠紧缩财政与增加税收的方式。与次同时,必须清楚认识到,削减公共债务、去杠杆化绝非仅仅依靠财政紧缩就能达成的,而须从根本上改变高度依赖政府举债的经济增长模式、调整财政收支结构、重估福利制度等多方面相互协调,才能维持发达国家债务经济的可持续性,并最终实现其顺利过渡。

主要参考文献

[1]高晓红,王静.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冲突与变革[J].南方金融,2002(6):4-6.

国家经济形势分析篇2

关键词:金融危机;经济形势;影响分析

新世纪以来,全球化趋势逐渐加剧,各国间的贸易往来也越趋频繁。尤其是我国在加入wto之后,与他国之间的联系日渐紧密,这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很大机遇的同时,也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而金融危机爆发带来的影响最具代表性。因此,我们应当仔细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从中找出相应的应对解决措施,保证我国经济在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下也能够快速发展。

一、金融危机的基本含义

金融危机,即金融市场危机,又称为金融资产危机或者金融机构危机,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其主要表现可以概括为“三大”,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金融机构大量倒闭以及金融市场大幅动荡。系统性金融危机是指那些波及整个金融体系甚至全球经济体系的危机,最具代表性的有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经济大萧条金融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具有影响范围广、危害性大、爆发迅速等特点,会对国家或者地区甚至全球的经济发展造成毁灭性打击,为了避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再次爆发,应当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形势的影响

(一)对我国金融市场造成强烈的冲击

国际经济形势如果稳定,我国经济将会获得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有利于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目标的实现。反之,一旦国际金融形势动荡不安,将会严重影响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而我国自然难以幸免,我国的金融市场将承受非常大的压力,金融机构也将受到冲击,不利于国家整体实力的进步和发展。此外,在复杂多变的国际金融环境中,我国政府对市场形势难以做出准确判断,实施宏观调控的难度也将加大,导致投资者失去投资方向和信心,造成整个市场的混乱,影响了我国金融市场扩大的同时,也阻碍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平稳发展。

(二)导致企业发展陷入困境

国际金融危机的出现,影响的将是全球各国的经济,我国作为其中的一员,自然无法幸免。严峻的国际金融经济形势,对我经济发展十分不利。在国际金融危机环境下,由于国际市场需求不断萎缩等原因,市场供需紧张,企业的生产成本将不断增加,严重增加了企业的负担,降低了企业的利润。特别是沿海的部分中小型企业,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发展严重受阻,企业难以正常运转,企业亏损愈发严重,从而导致企业破产、企业倒闭现象的出现。另外,企业重组或倒闭,又将导致大量的在岗工人面临失业的困境,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社会的动乱,既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国家的和谐稳定,最终影响的将是国家的发展进步。

(三)贸易出口增速放缓

贸易出口依靠的是稳定的国际金融经济形势,稳定的的国际金融形势能够保证各个国家经济的平稳发展,贸易出口才能顺利进行。但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由于我国在技术创新方面实力还不够强大,也就直接导致了贸易出口增速放缓。与此同时,面对金融危机,很多国家都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希望将金融危机带来不利影响降到最小,而压价措施控制贸易进口就是其中之一,或者为了刺激本国的内部需求,对贸易进口实施控制,种种措施都不利于我国贸易出口的发展,阻碍了我国贸易出口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在贸易进口方面,也会因为金融危机的存在导致商品成本增加,不利于我国贸易出口的正常进行。

三、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

第一,扩大内需,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国际金融危机的出现,我国的外部需求不断降低,出口贸易也逐渐减少,经济发展的动力被削弱,势必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考虑到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广的国家,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人们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消费水平的提高很好地拉动了消费需求的增长。第二,鼓励企业轻化经营管理。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重视人才的培养,注重产品的创新,优化自身的组织结构,根据市场形势进行自我调节。第三,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能够使得我国的经济结构更加合理,也就增强了对金融危机的抵抗力,保证国家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我们不能退缩,一定要立足本国国情,寻找相应的解决对策,力求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孟强.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我国经济形势浅析[J].改革与开放,2014.

[2]高伟.当前欧债危机对我国经济金融形势的影响与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4.

国家经济形势分析篇3

[关键词]劳动收入消费水平经济结构投资GDp

1.文献综述

当前学者对于居民消费水平与居民劳动水平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量化分析,通过研究近年来我国的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以及居民劳动水平的变化得到如何提升居民消费水平的建议。邹红(2011)通过建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研究劳动收入,城乡居民差距和消费水平之间的关系。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得出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明显偏低,劳动收入和城乡经济收入差距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年龄差异和消费观念的不同是影响消费水平差距的重要的影响因素,并且通过调整劳动收入结构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该研究仅仅从量化的角度研究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缺乏对社会层面的分析。汪伟(2013)分析我国经济低消费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融资约束和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影响。该学者主要从大型国有企业和小型私营企业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我国目前的市场中由于融资约束的原因使得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面临着生产资金不足的情况使得企业在进行年度收入分配的过程中以收益留成的方式保留的企业的利润使得居民劳动收入份额减少,最终导致了居民的消费水平的降低,消费能力的下降。但是这种分析方式着重强调了融资约束对于消费水平的影响,忽略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具有片面性和主观性。贾颖(2012)主要从理论的角度论证了我国有必要着重扩大内需,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得发达国家鼓励居民增加储蓄率,降低负债的比率,而作为发展中国家,过度的依赖出口使得温涛(2013)主要将居民的收入分为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等,然而财产性收入对于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最大。转移性收入主要影响居民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活需求。并且东部和中部西部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地域差异,在制定政策时增加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同时应当考虑到地域差异。目前对于劳动收入对于居民消费的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一的方面,缺乏对于整体的客观分析,本文将从宏观经济面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并通过全面的分析研究劳动收入对于消费水平的影响机制,并据此提出提高消费水平,增加内需的建议。

2.劳动收入份额的结构及影响因素

2.1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

目前国际上对于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份额的变化相对普遍的认识是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越大,本国的消费倾向就越大。国民收入一般是由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组成的。在我国的国民收入的比例中可以看出,投资一般以国外投资和政府投资作为投资的两大主角,国外投资一般取决于国际经济形势决定的,国际经济形势处于成长期时,国外投资一定处于上升的趋势。政府投资一般取决于国内经济的发展形势,当国内经济处于衰退期时,政府会运用财政工具增加国内投资,从而促进国内经济的增长,因此投资一般取决于国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形势二者的共同作用,而政府购买同样是取决于国内的经济形势,通过逆经济风险进行操作,政府能够有效地抑制经济的衰退。进出口主要是取决于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形势的共同影响,国际市场的经济较为繁荣,必然会使得出口增加,出口出现顺差的形势,国内的制造业供不应求,经济得到发展,但是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从本质上分析都是一种被动的促进经济发展的方式,而增加消费可以作为一种主动形式促进经济的发展。劳动收入具有较强的边际消费倾向,即增加劳动收入的同时会使得消费者能够最大限度的将这一部分收入转化为消费,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然而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存在着劳动收入在GDp中的份额占比逐步下降,例如过去的20年我国的劳动收入占GDp中的比重从50%左右下降到30%以下,说明我国的劳动收入在GDp中的占比严重不足,劳动收入在GDp中的占比较低直接影响到了我国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不足导致生产性的资金回流速度降低,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而反观西方国家的发展史可以看出,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西方国家的劳动收入在GDp中的比例都是逐渐的增加,并且保持在50%以上的份额比例。

2.2劳动收入的影响因素

2.2.1收入分配方式

对于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最主要的的收入的分配形式,一般来说不同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不同的分配方式。目前社会形式主要分为以私有经济为主的资本主义社会和以公有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形式。首先作为西方的私有资本主义形式,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了私营业主在生产的过程中拥有了全部的生产资料,也就意味着私营业主在生产分配的过程中拥有了收入分配中的极大地优势,这一优势决定了其收入分配中的主导的地位,而劳动者由于其缺少和私营业主谈判的条件使得在生产的过程中处于收入分配的劣势地位,最终导致其劳动收入受到剥削,影响劳动收入份额。而社会主义社会的收入分配方式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劳动资料是国家所有,因此不存在劳动者地位优劣之分,因此劳动收入在GDp中的比例较高,但是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着一系列诸如劳动收入差距较大,劳动收入分配不合理等一系列的问题,导致目前我国的劳动收入份额较低。

2.2.2技g进步

技术进步对于劳动收入的影响主要在于其对于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当私营业主增加对于技术方面的资金投入后,新机器和新技术的投入必将大幅度的提高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在社会的需求一定的情况下,不变资本大幅度提高结果必然是可变资本投入的减少,在劳动供给量一定的情况下,劳动需求的较少必然导致劳动收入的降低。

2.2.3产业结构的变化

最近几年我国一直在倡导经济的结构性改革,通过经济的结构性改革使得我国的经济中心逐渐从以第一二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偏向第二三产业。第一产业农业是对劳动力需求最大的,我国的传统的农业形式提倡精耕细作,在过去机械化程度较低的时代,农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劳动收入份额比例也最高。同样第二产业工业在过去同样需要大量的人力的投入,但是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第二产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量也逐渐的降低,经济的结构性改革将经济中心转移到第三产业,只有加快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变才能防止劳动收入份额的大幅下降。

3.我国消费水平与劳动收入水平的变动关系

针对我国的消费水平与劳动收入的变动关系应该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一方面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形式决定了我国的劳动收入份额最终将会逐步的上升,其份额比例必将超过资本主义国家,而劳动收入的水平的提高,边际消费倾向的增加必然会带来消费水平的提升。然而目前我国的劳动收入份额却远低于资本主义国家,这说明我国的经济形势和收入分配方式仍存在著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消费水平相对于劳动收入的变动敏感程度较低,消费观念仍然是影响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

4.政策建议

4.1明确我国的国家形式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社会资料的公有制,而公有制经济形式有利于增加劳动收入份额。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的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正逐渐的削弱,公有制经济份额已经从70%降低到2016年的30%,而非公有经济形式的比例却逐步的提升,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的渗透淡化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国家形式。因此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应当明确我国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国家形式,明确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优势,逐步的提高公有制经济的占比,从而增加劳动收入份额,进而提高消费水平。

4.2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结构性改革进度

在劳动份额占比中,存在着第二产业小于第三产业且小于第一产业的关系,但是经济的发展路径必然是逐步的增加第三产业的占比,然而经济发展的过程并不能一蹴而就,经济形式的转变必然要从第一产业逐渐过渡到第二产业,再从第二产业过渡到第三产业,为了防止劳动收入份额的降低影响消费水平,必然要加快这两个过程。经济结构的优化必然要增加劳动收入份额较大的第三产业的占比,增加第三产业的劳动报酬,从而逐步的提高劳动收入份额。

国家经济形势分析篇4

关键词:经济合作国际分工一体化要素移动

一、传统国际经济合作理论

(一)传统的国际分工理论

1.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是由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发表的《国富论》中首次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两个国家进行贸易的基础是以绝对劳动生产率衡量的绝对优势,生产和交换彼此具有绝对利益的产品,以达到共同获利的目的,从而可以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给各国带来绝对的利益。

比较优势理论由大卫李嘉图在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在国际分工和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利益,而是比较利益或者比较成本,并且把比较利益作为国际分工的理论基础,倡导两国进行专业化分工。比较优势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绝对优势理论的缺陷。

2.要素禀赋理论

俄林-赫克歇尔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该理论认为,各国都存在资源禀赋的差异,每个国家都以自己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进行商品的专业化生产和国际交换。按照该理论,发达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则反之。

(二)国际相互依赖理论

国际相互依赖理论中以普雷维什的“中心-”理论最为有名,该理论把世界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中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另一部分是发展中国家。中心国家在社会经济方面都有很多优势,而国家在社会经济方面都处于劣势地位,两者存在根本上的不平等关系,前者越来越富,后者越来越穷。国家在经济上处于依附中心国家的不利地位,社会生活条件日趋恶化。该理论启示发展中国家应该联合起来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营造一个公平合理的新秩序。

(三)结构需求理论

结构需求理论由瑞典经济学家林德从需求角度对北北贸易和部门内贸易做出了解释,根据该理论,贸易按照如下方式进行:一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高,对工业制成品尤其是奢侈品的需求增多,从而带动本国工业制成品产量的增加,如果产量的增长超过了需求的增长速度,从而有能力出口这类产品,只有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才会有较多的需求,因而出口对象国是收入水平相近需求相似的国家,这样就使得两国间的贸易量增大。

二、经济一体化理论

(一)关税同盟理论

1.静态效果―贸易创造和转移效应

贸易创造效应是指建立关税同盟后,关税同盟某成员国的一些国内生产品被同盟内其他生产成本更低的产品的进口所替代,从而使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扩大了生产所带来的利益;同时,通过专业化分工,使本国该项产品的消费支出减少,而把资本用于其他产品的消费,扩大了社会需求,结果使贸易量增加。

贸易转移效应是指缔结关税同盟之前,某个国家不生产某种商品而从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国家进口商品;建立关税同盟后,如果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被排斥在关税同盟之外,则关税同盟内部的自由贸易和共同的对外关税使得该国该商品在同盟成员国内的税后价格高于同盟某成员国相同商品在关税同盟内的免税价格,这样同盟成员国原来从非成员国进口的成本较低的商品转从关税同盟内部生产效率最高、生产成本最低的国家来进口。

2.动态效果

关税同盟的建立,在长期对同盟成员国的经济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主要包括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有利于获得专业与规模经济利益,有利于投资的扩大,有利于技术进步。

(二)大市场理论

大市场理论的提出者西托夫斯基认为,把那些被保护主义分割的小市场统一起来,结合成大市场,通过大市场内的激烈竞争,可以最大限度追求经济福利,其核心是:⑴目的是扩大市场范围获取规模经济利益,从而实现利益;⑵通过市场的扩大,创造激烈的竞争环境,进而达到实现规模经济和技术利益的目的。

(三)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

该理论认为,如果两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相近,该种产品在那个国家生产没有差别,那么一个国家就可以放弃某种产品的生产把市场提供给另一国,而另一国则可以放弃另一种产品的生产,并把国内市场提供给对方,通过协议建立分工关系。

三.生产要素国际移动理论

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即指生产要素以及国际经济合作形式在各国间所进行的直接流动,还应包括以商品为外化形式进行的间接移动。生产要素国际移动的原因有要素禀赋在各国之间差异性,国际市场机制原因,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以及跨国公司的发展和扩大等因素。

四.基于超边际分析方法的最新理论动态

超边际分析方法由杨小凯提出,它是新兴古典经济学研究的一种分析方法,它复活了斯密关于分工的重要思想。新兴古典经济学用超边际分析方法,从内生个人选择专业化水平的新视角重整了以新古典经济学为核心的多种互相独立的经济学理论,是经济学发展的前沿课题。即对每一角点进行边际分析,然后在角点之间用总效益费用分析,这是处理最优决策的角点解所必须的。超边际分析就是在人们在做出资源配置的决策之前,先选择专业和分工水平,从而就产生的“角点解”和用来使对它的分析简化的“文定理”,不能不说这是伟大的创新.

五.国际经济合作趋势预测及总结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高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合作中的地位日益增强,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增强,服务贸易异军突起,新的趋势主要如下,一是wto成为世界范围维护和完善贸易秩序的重要机制,未来的经济合作也势必以此为解决争端的机制;二是Fta的贸易创造效应成为全球贸易新的增长点,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

当今世界处于一种旧格局崩溃,新格局尚未成型的转折时期,充满着各种变动和相对不变的因素。只有准确把握时代趋势和形势特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才能正确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挑战,发展自己并有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

参考文献:

[1].崔日明,李兵,刘.《国际经济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二版.

国家经济形势分析篇5

[关键词]集群中小企业集群演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6.3;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07)07-0049-05

集群问题理论研究大抵滥觞于19世纪。近年来随着中小企业集群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集群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引起了国内外一些学者和广大经济工作者的关注。中小企业集群相关发展理论已在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乃至竞争经济学中广泛使用,“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多种内涵的新型产业政策框架的理论基础”(王缉慈,2000)。[1](p2-4)中国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吸收国外有关研究成果,并对国内中小企业专业集群现象进行了理论研究。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理论的研究已经构成国内经济学研究的主流文献内容之一。

但是,对中小企业集群演化问题研究的理论比较杂乱,多数研究只限于某一层面,没有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试图尽可能多地将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有代表性的评述,希望有利于研究者更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小企业集群演化发展理论,也希望能为中小企业集群经济理论的演进、深化提供一些契机。

一、早期国外主流经济学家的企业集群思想

最初的产业集群经济的思想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亚当・斯密从劳动分工、市场规模和技术进步方面开始注意到集群演化问题。他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写到“工人所穿的粗劣呢绒上衣和牧羊剪毛所用的剪刀这两种产品,是由家庭坊和手工业工场为基本单位的小企业集群联合劳动完成的”。[2](p11)这是最初的中小企业集群经济的思想,也是集群一词首次提出的。

马歇尔(marshall)继承了亚当・斯密对劳动分工的开创性观察,从地方产业集群与大企业功能优劣的相互比较对产业集群进行了区域研究。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描述了企业集群形成的原因,他把这些具有分工性质的企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称作“工业区域”,并指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即“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内部经济是有赖于从事工业的个别企业的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的经济;而外部经济是有赖于这类工业产业的一般发达经济。在他看来,引起产业集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列举了英国各地的实例,说明“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如气候和土壤的性质,在附近地方的矿山和石坑,或是水陆交通的便利”。[3](p281-282)“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宫廷的奖掖”,[3]但追求外部规模经济是根本原因。马歇尔是大家公认的首先阐述集群理论的人。

阿伦・杨格(allenYoung,1928)提出了规模报酬理论的一些核心内容,他重视分工、交易成本和市场范围的关系,重新阐述了亚当・斯密的分工与市场规模思想,并从这一角度提出了看法。他认为大规模生产的概念忽视了分工经济的现象,强调了斯密关于分工网络的古典一般均衡观点,说“只考察单个厂商和一个特定行业的规模变化效果时,递增报酬机制就可能被误解,因为累进的行业分工和专业化才是递增报酬实现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这就要求将整个经济的运作都视为一个相关的整体。”[4](p527-542)如果离开这一核心思想,“经济进步的可能性”就不能被充分地理解。杨格将迂回分工划分为单个企业的迂回生产、整个产业的迂回产出和产业间的迂回分工。单个企业通过迂回的方法经营所达到的经济程度是比较有限的,当整个产业的迂回生产的优势得到发挥时,这种迂回方法才能变得可行与经济。随着市场范围的扩大,原来的产业分裂成更专业化的部门,使新的产业不断产生,这就是产业演变的基本过程。他将企业内部分工、产业内分工与产业间分工的交互作用动态地联系了起来。

韦伯(alfredweber)在1909年《工业区位论》一书中,提出了集聚经济演化理论,把区位因素分为区域因素(regionalfactor)和集聚因素(agglomeration)。韦伯不仅分析了企业集群的集聚因素,还分析了分散因素。认为分散要素无非是集聚的相反倾向而已。产业在一个地方集聚与否,可以看成是集聚与分散相互作用的结果,正是集聚和分散相互作用产生了单位产品一定数量的成本节约。不同的集聚规模产生不同的节约函数,而每一集中化阶段的节约函数就构成集聚经济函数。[5]韦伯从产业的空间集聚的成本收益对比分析产业集群发展的经济性,他认为实际支付运费少的地点会成为集聚的地点,集聚的产生是自下而上的,是企业追求集聚的好处自发形成的。在当时传统的古典理论占据主流的时期,韦伯的理论也归属于为古典理论学派。

二、国外中小企业集群理论的演化与发展

中小企业集群理论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才从纯学术讨论走进了商界和政界。功臣人物是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教授。迈克尔・波特认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优势并不一定是看整个国民经济,而主要看该国和地区有无独特的产业或产业群体”。[6](p66-226)他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集群是培育特色产业竞争的有效组织形式,因为它“不仅仅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而且改进激励方式,创造出信息、专业化制度、名声等集体财富。更重要的是,集群能改善创新的条件,加速生产率的成长,也更有利于新企业的形成”。[6]他明确提出了产业群与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把集群所具备的共同要素整合成著名的“钻石模式”。波特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市场结构这一决定产业中和产业间绩效差异的主导力量进行分析,推出了一种广泛用于行为盈利性分析和竞争优势分析的方法,认为企业获得长期租金是由外部环境决定的。

p.克鲁格曼是第一位把产业集群与国际贸易因素紧密联系起来研究的知名经济学家。集中分析了集群的聚集协同效应和交互激励效应。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说明各国的贸易优势并不来自于国与国的产业区别以及由此引起的比较优势,而是来自于各国内部的地区产业分工和在此基础上所能达到的规模经济的程度。产品的贸易活动实际上间接地起到了生产要素贸易的作用,无论生产要素最初的分配状态如何,通过贸易活动,总会使某些产品的生产集中于某些工业区。[7]此外,克鲁格曼认为马歇尔提出的技术外溢因素只会在高技术产业领域的产业集聚中产生效应,不具有普遍意义。

意大利著名集群理论家布诺梭则提出了两阶段模型。依据对意大利集群的研究,他把无政府干预的集群自发成长的阶段称为第一阶段;当集群成长到一定规模后,政府或当地行业协会开始干预集群的成长,向集群提供多种多样的社会化服务为第二阶段。

G.别卡提尼则主要从经济地理学解释中小企业集群的“地缘”优势,以及对区域经济空间布局的影响。安德森(andersone.S.,1994)考察了传统的熊彼特主义分析创新关联度的不足,主张用演化经济学来分析创新关联度,并在演化经济学的框架内,构筑了交互创新的两产业模型和三产业模型,探讨了创新关联和国际专业化问题。这一组织演化的观点对产业集群的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开辟了一个产业集群研究的新视角。

罗森菲尔德强调社会关系网络及企业间的合作对中小企业集群的活力起决定性作用,他认为中小企业集群是相似的、相关联的或互补的众多中小企业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聚集;有着通畅的销售渠道、积极的交流及对话,共享社会关系网络、劳动力市场和服务,共享市场机会及分担风险。还有荷兰经济学家范迪克认为,马歇尔的工业区是集群进化的最后阶段,集群从此像大企业一样具备自我调整能力,成为长寿型的组织等等。

许多著名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中小企业集群演化发展理论,使中小企业集群演化发展理论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描述了中小企业集群的静态特征和外部经济优势,并从多视角解释了集群竞争优势等。但总体来看这些理论都有其局限性,分析层面较单一,不深入,处于探索阶段。

三、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理论研究评述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对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是以大企业为核心的区域生产综合体的研究。到90年代中期,随着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出现了广东的“专业镇”、浙江的“块状经济”,此时我国开始吸收国外有关研究成果,并对国内中小企业集群演化发展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形成了不同的研究思路。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以下方面:

从经济地理学角度并结合区域发展研究中小企业集群。在这方面王缉慈教授是研究得比较深入、系统的学者之一。王缉慈教授(2005)[1]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种经济地理现象或实践经验,又可看作一类产业空间组织或经济理论模式;我们可能将它用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更应把它作为认识区域经济的思维方法,即产业集群是把区域经济视为相互依赖的企业和机构的地理集聚的经济系统的一种方法。产业集群不应只是一般的企业扎堆。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复苏的产业组织模式,成为在全球生产系统中与巨型跨国公司互补乃至抗衡的一股力量。在应对外部冲击方面,集群比单独的大型公司能力更强。[1]产业集群产生明显的外部规模效应和形成创新环境,集群内共享的基础设施、信息和专业化资源大大节约生产成本、促进企业灵活性、产生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产业分工和新型产业基地的形成,使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的竞争中不断创新和学习,向高增值的价值链发展。

从社会文化环境角度研究中小企业集群。该视角重视历史文化传统对集群的形成、发展、衰弱的密切关系。如陈雪梅、赵珂(2000、2001)、[8]姜皓(2004)[9]等从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条件等方面研究形成中小企业集群的自然因素,这些因素往往会通过历史文化的沉淀来促进企业群的缓慢形成。由于地区传统、习惯、文化、宗教、语言以及种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新产品是难以靠大众传媒的传播实现的,而人际间近距离的交流接触,人们之间容易相互模仿和相互影响。距离越近,转移的成本就越低。即流动、信息传播、价值流动和生产活动等很多方面联系在一起,形成关联“互动”效应,这种以血缘、亲缘、地缘为纽带的人文网络,还有“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传统心态(李永刚、祝青,2000),[10]再加上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和政府的政策便利,会迅速形成中小企业集群。

从企业网络和企业家创新精神角度研究中小企业集群。李新春(2000)、[11]吴国林(2001)[12]等学者认为企业网络和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在中小企业集群中发挥关键作用。企业集群是以关系网络,尤其是企业家个人的关系网络为基础的地区性企业群体,“企业家协调”尤其是“领袖型”企业家的带动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李新春,2001)。[13]李新春指出:“专业镇以区域为边界形成整体竞争的生产、服务企业网络,其网络外部性有效地克服了中小企业或家庭工厂在生产、营销和管理上的劣势。在产品选择和组织结构上有着其独特的集聚经济意义。而形成这一集聚经济的根本在于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网络的生成机制,相互之间的学习、仿效和竞争合作使得网络具有动态的灵活竞争优势和保持持续的创业精神。”[11]借助企业网络可减少内部管理成本,减少非正规的交易费用,减少企业间学习成本,提升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借助网络的集体协同性可产生强大竞争,形成区域优势(吴国林,2001)。[12]

从中小企业集群的结构分类研究中小企业集群。中小企业集群有很强的地方特性,关注角度不同,可有不同的分类。企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以平等市场交易为主,各生产厂以水平联系来完成产品生产的是“市场型”中小企业集群;以大企业为中心、众多中小企业为,形成的是“椎型”(也称为中心卫星工厂型)中小企业集群;以信息联系为主而不是以物质联系为主,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业的柔性生产方式来进行生产的是混合网络型中小企业群落(仇保兴,1999)。[14]按照企业的性质可以分为:制造业集群、销售业集群和混合企业集群等等。从中小企业集群的结构微观演变的特征分类有专业分工和专业产品的分析。专业分工首先是产品生产的专业化阶段,其次是生产工艺专业化阶段,最后是生产服务专业化阶段。这三个阶段在中小企业集群中同时并存,产生了专业性工艺加工企业、专业性最终产品生产企业、专业性生产服务企业(陆立军、白小虎,2000)[15]近年来,随着中小企业集群的不断演进,中小企业集群的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过去单纯的专业化向相对综合方向发展,由于中小企业集群的扩散,中小企业集群的边缘出现了交叉和融合的迹象,边缘效应已初步显示(朱康对,1999)。[16]正因为如此,中小企业集群才能保持长期活力。

从产业集群创新机理和组织行为方面对中小企业集群进行研究。王B(2003、2005)[17][18]认为集群衰落可以看成是企业缺乏创新能力的结果。为避免集群经济被“技术路径锁定”的风险,构建与培植集群内部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王B以地方技术组织为研究对象,从对职能与资源之间的机制设计入手,提出了地方技术组织是准公共性组织的行为假设,并分析了这种行为假设的基本特征以及在与企业发生技术产品与服务交易过程中的行为动机与动态能力,认为基于准公共性的组织定位是比单纯的商业组织与纯粹的公共性组织更有效的机制设计,这种机制设计能够较好地解决地方技术组织的行为动机问题,是动态地构建与培植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一个战略性问题,它既涉及到地方技术组织的生存,也关系整个集群创新能力的持续性发展。

从技术创新行为方面研究中小企业集群。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优势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证实,集群式创新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性创新的一种有效组织模式,借助这种组织形式,集群内企业可以发挥自身的创新活力,又可以弥补单个企业创新资源不足的缺陷。“产业集群区域存在高效的、具有生态特征和自组织特征的区域创新网络,能够产生很强的地方根植性和持续的集群创新优势”(刘友金,2002)。[19]刘友金提出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集群式组织模式、集群单元、集群式创新演化过程的CLC模型等,为建立中小企业集群创新运行机制的分析提供了思路。他还建构了“奖励”模型、协同竞争博弈模型,“为探讨企业的入群过程和群内企业的合作创新过程提供了分析工具”(刘友金,2002)。[19]

从演化经济学角度借鉴生态学研究中小企业集群。“中小企业空间群落演化与生态学中的物种群落演化有许多相似性,把生态学中的群落概念引伸到中小企业集群有合理的一面”(李永刚、李渝萍,2006)。[20]中小企业的成长具有“生态性”和“阶段性”,影响其成长的环境因素呈动态变化。由于企业专业分工愈来愈细,会促使不断分离出大量新的中小企业。产业演化的起始时刻,新产业被创新企业家尝试。当新产业与当地的环境背景条件特别吻合,资本收益率特别高,模仿者很快蜂拥而至,同类型企业大量出现。企业数量增加的结果使产业总规模扩张并形成区域性的产业优势,产业优势的确立又促进产业群内企业的衍生繁殖,表现为产业中企业的数量通过裂变、孵化、分孽而快速衍生增加。形成一个企业衍生与产业规模扩张相互增强的正反馈环。企业代际衍生是产业演化和环境选择的一个必经的环节。

从竞争优势的角度研究中小企业集群。产业集群企业内部分工的外部化和社会化是形成产业集群优势的原因(金祥荣,2002)。[21]金祥荣认为产业集群中,由于中间产品的转移成本很低,分工的精细化以及资产专用性的提高带来机会主义难以实现等原因,生产同类产品的各种可分割性操作功能不断从企业内部剥离出去并达到最佳生产规模。魏守华、石碧华(2002)[22]认为中小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可以用直接经济要素(垂直和水平联系的企业间合作与竞争形成)和非直接经济要素的区域创新系统(由支撑机构和企业群间相互作用)两方面体现出来。直接经济要素的竞争优势包括生产成本优势、产品差异化优势、区域营销优势和市场优势。非直接经济要素的区域创新系统其创新能力取决于根植于区域学习轨迹。赵中伟、邵来安(2002)[23]认为中小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源自集聚效应、知识的溢出效应、根植性、追赶和拉拨效应、外部范围经济、衍生及吸聚等多方面的作用引导成本优势、创新优势。总体上学者们的分析竞争优势,集中在交易成本、品牌优势、外部经济优势、融资优势、创新优势、协同机制优势等等,体现了中小企业集群在市场竞争具有“小市场、大巨人”优势。

近年来研究中小企业集群的学者越来越多,研究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对中小企业集群政策作用、网络结构、绩效差异、产业升级、生命周期理论等等方面也有许多研究。

四、中小企业集群理论的综合评述

纵观国外对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可以看出集群理论的研究在不断广泛和深化,他们从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和分析技术从不同角度对中小企业集群进行了不同层面的阐述和实证,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描述了中小企业集群的静态特征如外部经济优势、交易成本优势、竞争优势、贸易优势、创新优势等,但这些理论都有其局限性,单一依靠某一理论,均不能对企业集群问题做出完整、科学的解释。

我国对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比较晚,是在借鉴国外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空间地理、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创新网络、产业政策和实证方面的,也有些借鉴了非主流经济学从较新的研究视角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比如结合生态学或者社会学的观点对中小企业集群进行的研究。但总体上说有还主要是一种线性的机械的静态的分析,仅适合于特定时间断面上的线性经济关系研究,许多研究停留于个别案例的事后归纳,很少抽象出集群共性特征,较少深入内部机理研究,也缺乏企业集群演化的较完整的理论框架,更没有用动态分析方法进行非线性的复杂系统分析。然而,已有的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更深入研究集群的存在形态与运行机制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缉慈.解读产业集群[a].顾强主编.中国产业集群第一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中译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

[3][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中译本)[m].朱志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4]allena.Young.increasingReturnsandeconomicprogress[J].theeconomicJournal38,1928.

[5]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中译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6]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

[7]保罗・克鲁格曼.地理和贸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8]陈雪梅,赵珂.中小企业群形成的方式分析[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1.

[9]姜皓.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发展和衰退[J].商业研究,2004,(10).

[10]李永刚,祝青.浙江小企业群落式发展初探[J].财经论丛,2000,(9).

[11]李新春.专业镇与企业创新网络[J].广东社会科学,2000,(6).

[12]吴国林.专业镇经济――一种新型乡镇经济发展模式[J].科技日导报,2001,(5).

[13]李新春.企业家协调与企业集群[a].企业家理论与企业成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1.

[14]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15]陆立军,白小虎.从“鸡毛换糖”到企业集群[J].财贸经济,2000,(11).

[16]朱康对.经济转型期的产业群落演进――温州区域经济初探[J].中国农村观察,1999,(3).

[17]王B.企业簇群的创新过程研究[J].管理世界,2002,(10).

[18]王B.产业集群中的地方技术组织行为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19]刘友金.中小企业集群创新[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0]李渝萍.基于生物群落视角的中小企业衍生发展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06,(2).

[21]金祥荣.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J].经济研究,2002,(8).

国家经济形势分析篇6

【关键词】国际经济形势;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 

一、前言 

近年来,全球经济的状况都处于极度不稳定的趋势,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贸易萎缩造成了对中国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冲击影响,尤其是我国进出口贸易经济。如何认清楚国际经济形势,根据我国经济贸易的现状,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对于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平稳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当前国际经济的形势变化和我国经济贸易的现状问题,阐述了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我们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的应对策略,为我国进出口经济贸易地快速平稳发展提供可靠的科学参考。 

二、国际经济形势 

1.经济状况不稳定,金融危机,通货膨胀仍存在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全球经济化明显影响各个国家的经济状况,造成通货膨胀,呈现财政紧缩和外来压迫的局面,直接严重影响了全球整个经济体系的平稳正常发展,导致了经济能力的衰退,各国严重缺乏经济发展动力,就业率下降,失业率上升,国家经济不够景气,一些企业、工厂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倒闭,人们的生活受到明显的影响。虽然各个国家,尤其是经济受冲击较为严重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以及欧盟等积极采取经济政策加以调控,一段时期内使得经济增长呈现回暖趋势,但是从整体的国际经济形势看来,金融危机,通货膨胀仍存在,全球经济呈现不稳定状况。 

2.全球经济化影响大,国际市场效应明显 

国际市场效应对于进出口贸易商品的价格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非常稀有的进口贸易商品,如食品、石油等能源类产品,全球经济化的恶劣演变,造成我国进口商品的价格呈现大幅度地波动,其中进口原材料的价格上升趋势,这势必会造成原材料进口后的生产成本增加,通过生产线生产成成品后,进入市场流通,必然会产生售价提高的现象,影响商品的物价水平,破坏了健康的物价平衡,这对于我国国内的经济市场调控,维持平稳的物价水平产生不利的影响。 

3.新兴产业逐步兴起和发展,全球经济势态不断变化 

财政紧缩和外来压迫的局面下,发展中国家迫于发展的需要,逐步开始兴起新兴的产业和经济形势,如紧缩的宏观调控形势,虽然存在一定的发展风险,但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经济危机发展的速度,造成全球经济势态不断变化。 

三、当前我国经济贸易现状及问题 

1.出口数量多,贸易顺差大 

我国当前的出口经济贸易中,出口产品数量大。但是由于经济全球化,金融危机地影响,造成国际通货膨胀,从而对我们的出口贸易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一方面,由于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定,欧美经济财政紧缩,经济复苏较慢;另一方面,欧美国家出于对资本主义经济保护主义的考虑,一定程度上遏制我国出口贸易发展,从而造成进出口贸易顺差大。 

2.出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货物贸易占主流,或面临产业结构优化 

现阶段我国的出口贸易产品结构主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货物贸易占据主流,机械加工制造及服装等轻工业出口,处于顺差优势,但是,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各国严重缺乏经济发展动力,工业制成品等货物或需求量下降,我国的出口贸易面临产业结构优化或改革。 

3.进口需求仍将延续快速增长形势 

当前形势下,由于我国对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对于进口商品的需求仍旧延续快速增长的形势。尤其是石油、铁矿粉等工业原料、大豆等食品用料、重要能源产品以及高科技产品等。面对这种形势,我国也在积极进行进出口贸易经济结构调整,不断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平稳快速发展。 

四、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我们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1.积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经融危机,通货膨胀直接严重影响了全球整个经济体系的平稳正常发展,此种形势下,各个国家都在积极地进行经济体制、发展方向和目标方面的改革,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反而促进了新兴产业的迅猛兴起和发展,此种情形下,使得国际趋势呈现出投资、和合作的发展形态。2015年,我国把握住这种积极地发展形势,参与其中,进行国际贸易工作的分工,建设公平竞争的市场发展环境,利用货币市场调控,降低进出口贸易的顺差,从而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快速平稳地发展。 

2.消极影响 

国际经济形势状况不佳,经济能力衰退,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仍旧缓慢,一定程度了降低了进口的需求,国内产能过剩,商品供大于求,他们出于对资本主义经济保护主义的考虑,一定程度上遏制我国出口贸易发展,商品进出口不能保持平衡,导致我国国内经济失调,而金融危机导致的外资资本易流向其他国家,会减少我国的外资,引发资本泡沫和债务危机的经济影响。2015年5月,中国进出口商品贸易方式总值进口,当月同比分别下降18.1%和2.8%。  

五、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的策略和应对 

1.认清国际经济形势,逐步优化进出口贸易产业结构 

面对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我国应该认清楚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现状,了解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积极把握住投资和合作的发展形态,争取国际贸易工作的分工,通过改变产品的技术结构和创新能力来争取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提升我国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开拓创新,以科学技术为要求,拥有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积极面对欧美等国家的资本主义保护主义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不利影响。 2.改变对进口贸易产品的依赖,不断改革金融,扩大内需 

我国的贸易发展的状态特点是对国外市场的依赖性较大,且进口商品的需求仍旧延续快速增长的形势。这种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现象,使得国外市场施行一些限制地措施,对我国的进口贸易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我国应该正视某些方面的不足之处,通过宏观调控以及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等政策,改变产品主要通过进口贸易满足的途径,降低进口贸易的依赖性,积极发展生产力,重视科技进步,不断改革金融,自主研发扩大内需,开拓壮大我国自身供应产品市场。 

3.稳健货币,促进出口贸易发展,提升贸易服务水平和质量 

国家应该加强进出口贸易中关于货币在市场中流通的稳健工作,提高我国外贸出口企业的汇率风险意识,运用更多的汇率避险工具来规避和管理风险,从而有效地促进出口贸易发展,降低进出口贸易顺差,另外在货物进出口贸易上,不断地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重视产品的质量,更要重视产品的售后服务,顺应国际经济贸易形势下对于服务贸易的需求,推广自身的品牌,不断拓展国内国外品牌产品市场。 

4.加强政策体系引导,保持进出口贸易平稳快速发展 

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下,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正面对各种的难题,必须通过采取必要的手段进行经济形势的平衡。首先国家应该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制度,加强法律法规规范,建设公平竞争的市场发展环境,不断完善财务税收、信贷、外汇以及保险等行业的政治体系,充分发挥国家在经济宏观调控中地积极作用,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和扩大内需,支持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恰当的防投资风险保障,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鼓励自主研发创新,加强政策体系引导,预防可控制得经济风险,规避全球经济化的不利影响,调整税收,不断改革我国进出口贸易经济产品结构。从而有效地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平稳快速地发展。 

六、讨论 

综上所述,当前的国家经济形势下,我国的经济贸易现状也不容乐观,经济全球化下的金融危机,全球经济贸易出现萎缩,经济状况不稳定,金融危机和通货膨胀仍存在,使得中国进出口贸易发展受到冲击影响,鉴于我国出口量大,贸易顺差大,进口需求形势仍旧存在等问题,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对资本主义保护主义,而对我国进出口出台一些限制性策略。我国应该认清楚国际经济形势对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必须通过采取必要的手段进行经济形势的平衡,有效地把握住投资和合作的新型国际经济发展形态,参与其中,进行国际贸易工作的分工,逐步优化和改革进出口贸易产业结构,改变对进口贸易产品的依赖,不断改革金融,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和扩大内需,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利用货币市场调控,降低进出口贸易的顺差,稳健货币,促进出口贸易发展,提升贸易服务水平和质量,支持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恰当的防投资风险保障,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鼓励自主研发创新,加强政策体系引导,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平稳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明宇.2013财政紧缩政策对进出口贸易公司行业影响和前景预测分析[J].中国经贸,2014(1):34-34. 

[2]蒋冬梅.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公司内部控制相关问题的探讨[J].无线互联科技,2012(10):175-177. 

[3]张志刚.正确研判国际经济形势努力实现我国餐饮业的科学发展[J].商场现代化,2012(36):91-91. 

[4]国际经济形势影响上半年ipo市场,下半年市场预计依然活跃[J].国际融资,2012(8):55-55. 

[5]邓凡.盘点金融风暴后的国际经济形势——上海市太平洋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会年会综述[J].太平洋学报,2010,18(3):95-99. 

[6]吴明华.全球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秘书长林建海访谈录[J].决策,2012(7):39-41. 

[7]姜智强,漆鑫,钟帅等.“区域集优”票据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农村资金互助社蹉跎三年[J].银行家,2011(12):105-107. 

[8]马宇.浅议国际经济形势对广东省纺织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6):2095—2104. 

[9]李爽.把握经济发展大趋势应对产业格局新变化——访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会会长季昆森[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2(10):15-17. 

国家经济形势分析篇7

关键词:证券;投资;汽车;新能源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基于汽车行业的证券投资分析

收录日期:2014年7月16日

一、宏观经济分析

(一)GDp。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一般而言,GDp公布的形式不外乎两种,以总额和百分比率为计算单位。当GDp的增长数字处于正数时,即显示该地区经济处于扩张阶段;反之,如果处于负数,即表示该地区的经济进入衰退时期了。

2010年到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保持一个稳步增长的态势,也就是说我国的经济仍然处于一个扩张阶段。宏观经济形势大好,对于各行各业都是一个利好消息。作为汽车行业,在宏观经济的推动下,也会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Cpi。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简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Cpi下降说明经济萧条,民众购买力下降。大幅上涨预示通货膨胀,国家就会紧缩银根。大量信贷就是调节经济的有效杠杆,以刺激经济复苏。市场上钱少自然会流向生活必需品,股市低迷;流通充裕就会流向经济领域以求增值,股市首当其冲。所以,Cpi适度上涨有益于股市、经济发展。

我国的Cpi指数是在一个稳定的适度的上涨过程中,可以预见宏观经济形势向好,居民的消费结构逐渐出现变化,到2013年,购房、买车、医疗成了三大主要支出。由此,对于汽车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助力。

(三)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从国家统计局的城镇恩格尔系数走势图可以看出我国城镇人口在食品以外的物品上的消费能力逐年增长,城镇居民是汽车行业的消费主力,他们掌握的“闲钱”的增多会增加购买汽车的可能性,对于汽车行业发展有着一定助力。

二、行业分析

(一)汽车行业周期性分析

1、定性分析。当前,我国建成了第一汽车集团、东风汽车集团、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公司等大型企业,国产汽车市场占有率超过95%,汽车行业规模较大。但是,厂商开发能力弱,制约了新产品的发展。我国汽车生产企业规模小、实力不强,汽车工业产品开发投入少,手段落后,数据积累少,人才匮乏,尚未形成高水平的汽车产品开发体系和自主开发能力。零部件发展仍然落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少。

2、定量分析。(图1、图2、图3)

图片解析:汽车总体销量虽有小幅波动,但是相对平稳,稳中有升,同比增长虽有所放缓,但总体保持一个稳步增长的趋势。

图片解析: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行业投资增速逐渐回归理性,汽车行业投资仍然增长。2013年1~3月,全行业累计完成投资额1,361.04亿元,同比增长15.3%。

图片解析:从图3可以看出,汽车销售收入增长迅猛,而利润涨势却相对平稳,收入很高,利润很低,产业增速较快,产出效果不佳。

小结:汽车产品属于耐用品,汽车行业属于制造业行业,是具有收入弹性的产业,汽车行业属于典型的周期性行业,该行业的发展状态与经济周期的波动密切相关。

从上面定性定量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汽车行业虽然发展迅速,投资规模、销量都有显著提高,但是汽车企业的利润却很低,投入产出不成正比,产业的投资规模、产出增长率都出现较快增长,但是利润的获得相对不多。因此,把我国汽车行业归属于处于成长期。一个成长期的行业在未来会有着不错的市场前景。

(二)行业政策分析

1、国家政策。能从这些年政策的颁布看出国家逐渐放宽对低油耗汽车的限制,以及对新能源汽车的提倡。油价的上涨,石油能源的枯竭,pm2.5指标的超标,国家在对资源和环境的控制上正在逐步施压。

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从政策解析上能看出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也将是我国汽车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2013年,我国将继续大力推广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目前,我国对小排量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均实施补贴政策,预计2013年节能车补贴政策将继续调整,新补贴的门槛将不断提高,从而推动生产企业技术升级。

2、地方政策。1994年上海开始控制车牌,2011年北京车牌开始摇号,2012年广州开始限购。面对中国市场汽车保有量的井喷式增长,汽车限购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在北、上、广、贵阳等城市的带动下,2012年9月份,深圳传出将要限购的传言。随即,深圳市交警局声称,至少年内(即2012年)不会研究限牌限购或单双号。2012年深圳机动车保有量或超过200万辆,其日均上牌量在900辆,已经超过道路承载量。针对汽车拥有量的上升,以后各大城市对汽车的限购政策,限行政策也会相继推出,这些政策的出台对于汽车行业的发展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三)行业前景分析

1、从宏观经济角度看。我国经济呈现一个平稳的上升态势,也就是国家有钱,人民富裕。这对于汽车行业的发展是一个利好消息。国家经济的强势,会带动这一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不断扩大和发展,人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改变了消费格局,增加了汽车这一耐用品的消费比例,未来的汽车市场颇具潜力。

2、从行业周期来看。我国汽车行业正处于成长期,这一时期会有大量厂商介入,产业的供给能力大幅增加,产品竞争加剧。这一时期是产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处于成长期的汽车行业利润快速成长,其证券价格也呈现快速上扬趋势。

3、从行业政策来看。国家对于汽车行业有着明显的扶持倾向。这一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国家必然会通过一系列政策的推动助力这一行业的发展。然而,伴随着能源危机、空气污染等问题的出现,国家在助推这一行业的同时,政策上会慢慢暂缓耗油型汽车的支持力度,转而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行业。

三、结论

国家经济形势分析篇8

【论文摘要】利用后发优势是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发展本国经济的首选战略,只有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认清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采取相应的经济发展战略,才能获得后发利益并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论文关键词】后发优势跨越式发展一、后发优势概述后发优势是指后发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和迟缓所形成的有利条件,或存在的各种机遇。后发优势的内容一般主要包含技术和制度两个方面。技术性后发优势蕴藏在后发国家与先发国家的技术落差中,落差越大,势能越大。制度性后发优势是指后发国家向先发国家的制度学习,即效仿和借鉴各种先进制度并经本土化改进所产生的效益和益处。20世纪美国著名经济史学家亚历山大·格申克龙首次明确使用“后发优势”来表述后进国家对先进国家的追赶潜力。通过对欧洲经济史的研究,格申克龙在1952年发表的《从历史的角度看经济落后》的论文中提出了后发优势假说,即经济后起性具有积极的作用。他认为落后国家并不必然要具备先发国家经济发展的前提才能获得经济的发展,而是可以用某些替代物来替代这些前提条件,继而获得经济的发展。他还认为相对落后程度越大,国家的替代作用就越大,在落后国家中,如果政府不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工业化的机会就会消失。二、我国贸易发展的后发优势分析我国作为一个典型的后发大国,其经济发展成绩令世界关注,近年来的贸易发展更是有目共睹,而后发优势在其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下文从制度和技术后发优势两方面分析我国贸易的发展,并透析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制度性后发优势分析。尽管促成贸易增长的原因可能很多,但制度变革毫无疑问是最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制度的效率分析难以定量化,这里就贸易制度的效率做一些定性的判断。(1)放权让利使得企业拥有自主经营权,企业成为贸易的真正主体。企业进出口经营权的下放使得外贸企业竞争激烈化,从而带来了贸易整体经营效率的提高,新的各个行业的分工水平也随之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率跃升到一个新的台阶。随着我国公司制度的建立和市场功能的日益发挥,经济效率不断地得到帕雷托改进。(2)资源实现效率化配置,产业结构趋向优化。越来越规范的符合国际惯例的保护办法,对不同的产业、对产业成长的不同阶段给以程度不同的保护,尽管在变革开始是保护的总水平可能并没有降低,但是用相对显性的保护替代隐形的计划保护本身就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同时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如出口退税、出口补贴等,以抵消保护所形成的扭曲效应,是贸易制度和贸易战略呈现趋于中性化的特征。对外贸易方面的改革促进了我国的资源配置效率,它明显地反映在我国与世界价格的逐步接近以及我国出口产品越来越真实地反映我国的比较优势上面。虽然制度的后发优势产生的正面令人可喜,但在学习改进过程中仍然存在令人困扰的重技术模仿,轻制度模仿问题。基于制度模仿的复杂性、敏感性,导致我国经济的发展过度依赖于技术模仿。正如杨小凯所提出的“后发优势陷阱”理论,由于技术后发优势的发挥,取得了眼前的经济效益,从而延缓了制度变迁的压力,使得长期经济发展利益受损。目前,我国制度低效率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技术后发优势进一步发挥的瓶颈。2.技术性后发优势分析。近20年来中国以技术许可、顾问咨询、技术服务、合作生产和成套设备或关键设备等方式进口技术,并通过引进外资,鼓励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利用技术扩散效应吸收了一定技术,由此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使中国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跨越发展。(1)国内技术得到填充,产业竞争优势得到提高。引进模仿国外先进技术及外商直接投资所带来技术填补了国内技术的空白,从而提高了我国各产业竞争力。例如我国的汽车行业,入世后全球十大汽车跨国公司悉数进入中国,20年前上海大众、广州本田还是靠CKD组装起步进行合资生产,而今纷纷打出自己的自主品牌荣威、飞度。近年来,中国几乎成为新车型推出频率最高的轿车市场,整体价格也与国际价格相持平。20年来形成的庞大的零部件体系也使后起的自主品牌大大降低了投资成本和采购成本,获得了走出国门的世界竞争能力。(2)对外贸易得到腾飞。我国技术进步的源泉之一——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产业的高速增长是密不可分的。外商投资企业日益活跃的贸易活动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增长点,其贸易额占中国贸易总额的比重从1986年的4.04%上升到2006年的58.57%。由于外资企业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迅速上升,外资企业对外贸易额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增长速度。由此可以推断,外资企业对外贸易的大幅增加,使得其对中国对外贸易增量的贡献极为突出。1982年~2000年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提高1.66%,其贡献有80%来自于技术进步,仅有20%来自于效率增进。从中也反映除了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严峻状况。我国目前效率增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如此之低(虽然我国每年的进出口贸易额很为庞大,但高技术含量的贸易品很少,对我国效率增进的作用不是很大),说明了我国后发优势发挥中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问题。我国近年来房价暴涨,主要就是由于经济效率低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大量的社会游移资本找不到投资方向,而竞相投入到房地产这一利润回报率较大的非生产性行业,而这些恰恰都是导致“东亚危机”的主要原因。总之,我国在当今国际经济体中想要发挥出后发优势,在制度建设方面,可以借鉴他国的经验,吸取别国的教训,建立和谐的社会,健全的法制,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在技术学习方面,引进学习的过程中更要重视技术的消化吸收,同时要大力倡导技术创新,实现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参考文献:张伟:《后发优势与贸易发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陆德明:《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因分析》[m].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刘玉芳:《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我国后发优势分析》[J].北方经贸,2007年第3期王文龙唐德善:《后发劣势:对后发国家发展战略的深层思考》[J].经济前沿,2007年第2期

国家经济形势分析篇9

[关键词]江苏;产业集群;Swot分析

迈克·波特于1990年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首次使用产业集群(industrialCluster)的概念对集群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把产业集群理论推向了高峰,他从组织变革、价值链、经济效率和柔性方面所创造的竞争优势角度审视了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和价值。波特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认为其关键要素会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这是形成产业集群现象的主要原因。产业集群一旦形成,集群内部的产业之间就形成互助关系,它的效应是上下左右、向四处展现的,不断激发集群内各产业的升级;另外产业集群也有助于克服产业内在僵化、破解竞争过于沉寂的危机,进而将这些现象转化为竞争升级。1998年波特将产业集群定义为: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集群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例如,它们包括零部件、机器和服务等专业化投入的供应商和专业化基础设施的提供者。簇群还经常向下延伸至销售渠道和客户,并从侧面扩展到辅助性产品的制造商,以及与技能技术或投入相关的产业公司。最后,许多簇群还包括提供专业化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的政府和其他机构——例如大学、标准的制定机构、智囊团、职业培训提供者和贸易联盟等。本文拟利用产业集群的基本理论知识,就江苏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集群成长所面临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促进江苏产业升级,提高区域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

一、江苏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苏、锡、常为代表的苏南乡镇企业蓬勃兴起,推动以农业经济主导的江苏经济向工业化转变。20世纪90年代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但空间布局的分散带来了规模不经济、环境污染、土地浪费等系列问题,为有效解决问题,兴办了各种类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乡镇工业小区,引导企业向开发区和工业小区集中,企业在空间布局上开始由分散走向了集中,但企业之间并无太强的关联性,分工协作关系并不明确,处于一种空间上的集中、产业关联上的离散状态。从90年代后期开始到现在,江苏经济开始由企业集聚到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企业之间的产业关联和协作效应不断增强,以龙头企业品牌企业为中心,培育了一批专业化的配套企业,整个企业群落围绕某一特定产业生产,形成了自适应的生产协作体系。为有效提高江苏省县域产业的集中度和竞争力,2003年江苏省发改委出台了《关于培育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意见》,提出了着力打造100个特色产业集群的规划目标。目前,江苏不少地区已经形成了产业集群或出现了产业集群的雏形,如江苏吴江市已经形成了针纺织、喷织、印染化工、机械、铸造等一系列具有强烈关联性与协作效应的特色产业集群,仅横扇镇就拥有横机近30000台,电动横机、电脑横机逾2000台,其中单价30万元以上的电脑横机近100台,全镇7000多户居民中有3600多户直接从事羊毛衫生产,1000多户从事羊毛衫产业相关配套服务;宜兴环保产业有企业近千家,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产品占国内市场15%以上份额,其中水处理设备占30%以上;扬中低压电器产业板块有生产企业500多家,销售收入近50亿元,是国内同行业首家通过国家评审验收的电力电器企业基地;苏北的邳州板材加工产业板块已成为全国“四大板材加工基地之一”,现有各类板材加工企业2850家,年加工各类板材300万立方米,约占全国总量的1/5,销售收入超过60亿元。

二、江苏产业集群发展的Swot分析

Swot(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y-threat)分析法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安德鲁斯于1971年在《公司战略概念》中提出的战略分析框架,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步骤。将战略分析的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关键的内部因素(优势和劣势)及外部因素(机遇和威胁)的一种方法,优劣势着眼自身的实力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遇和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的环境的变化及可能的影响上。本文在此借用企业战略管理的Swot分析法,对江苏省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外部关键因素进行分析,以提出江苏产业集群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内部的优势(Strength)

1.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的发展,90年代三资企业的进入,以及21世纪初私营经济的快速崛起,极大地促进了江苏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随着技术、人才、管理的升级换代和市场经济的自然选择,许多地方逐渐形成了自成特色、规模各异的主导产业。这些区域主导产业成为江苏未来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源泉。

2.产业呈集群势发展已初具雏形。不仅苏南集群经济发展活跃,而且苏中、苏北集群经济近年来更是迅速成长,甚至超越苏南。如兴化的不锈钢、邳州官湖木业加工产业、通州家纺和海门三星家纺等产业集群规模都在百亿元以上,位居全省前列。一些小规模的特色产业集群如泰兴市溪桥镇的乐器、启东市天汾镇的电动工具、阜宁县宜林镇的玻璃工艺制品、东海县硅产业制品等在国内国际市场拥有较高的占有率和知名度。

3.拥有良好的人才素质。江苏省是我国文化、教育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江苏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的高等院校和在校学生数,人才教育资源具有比较优势,人才荟萃,人们的文化技术知识水平比较高,具有发展现代生产所需的高素质人力资源,2005年,江苏省拥有普通高等学校115所,在校本、专科学生115.98万人,在读研究生7.79万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3584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35.5万人,其中研究与发展人员10.05万人。而且,几十年传统制造业的发展,积累了一大批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操作型人才,这对于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高度化十分有利。

4.优惠的政府产业政策。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各级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通过建立部级和省级开发区,为开放型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07年,政府在工作要点中指出,要加强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扶持,优先支持对构建产业集群具有关键性、支撑性作用的项目,对中小型投资为主的集群内配套项目进行一定倾斜。

(二)内部的劣势(weakness)

1.区域发展不平衡,对产业发展规律认识不足。尽管江苏省作为全国经济大省,经济发展处于全国前列,但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阶梯型差异。苏南的社会经济实力远高于苏中、苏北两地区,苏北则为相对最为落后的地区。对此,不少地方和企业目前还缺少足够的认识。一些地区在规划产业发展时,往往提出“大而全”的计划,在一个不大的区域(如一个县)范围,要三次产业均衡发展,要发展一系列热门产业,如汽车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而在高新技术产业中,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样样齐全。这种状况表明对新形势下产业发展的规律性缺少基本认识,特别是缺少产业集群的概念。

2.产业集群的发展层次较低,创新意识不够。江苏省产业集群大都处于劳动密集型领域,增长方式粗放,产品档次较低,其竞争优势仍主要依赖于低成本尤其是工资成本优势,没有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各种优势。另外网络不发达,各种专业化的中间机构和社会化服务网络发育严重滞后,制约了产业集群的成长。各地集群大都缺乏技术创新能力,模仿之风盛行,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参与国内外竞争的能力不强,由此影响了集群的持续竞争力。

3.根植性较差。在那些依靠外力驱动发展起来的集群,外来企业与地区经济还没有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游弋性产业(loose-footindustries)较多,没有解决好“落地生根”问题。这些外来性的企业与区域外部企业的关联程度与协同效应远远高于与区域内其他企业之间的关联,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稳定、成长与创新,进而制约了产业集群的形成。

(三)外部的机遇(opportunity)

1.《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中明确将长三角经济区定位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与全球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为有效提高长三角经济区的产业竞争力,关键在于对两省一市的产业整合,优化主体与配套相互依存的产业链,发挥“磁吸效应”。江苏地处“长三角”经济区的重要一翼,将直接参与到产业整合的区域安排中,有利于江苏凭借特有的区位优势,以及雄厚的经济、科技和教育实力对现有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进行整合,提升自身的集聚和辐射能力。

2.拥有指导性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产业集群成为提高区域竞争优势及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这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公认。近年来,关于产业集群的理论得以迅速发展。如美国的波特、日本的野中郁次郎、中国的王缉慈等学者为产业集群的理论发展做出了贡献,为江苏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践经验也为江苏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如美国的硅谷和128公路的电子产业集群,中国广东的专业镇和浙江的块状经济等。这为江苏省产业集群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3.发达国家和地区正把本国(地区)属于“边际产业”和产品(或中间产品)已经进入“标准化”生产的产业转移到具有要素比较优势的中国。作为产业转移载体的对外投资在中国已经愈演愈烈。江苏在这一国际产业转移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力争在“制造中心”的大环境下快速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这为江苏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四)外部的威胁(threat)

1.来自周边其他省市的竞争。由于与周边一些省市在区位条件及所面临的发挥环境上多有相似之处,或者可以说很多地区在某些方面拥有更强的优势,如上海、浙江省、广东省都推出了优惠的引资政策,因而江苏省要培育产业集群,实现经济的发展,在引进外资、承接产业转移等方面必然会与周边地区展开激烈竞争。

2.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经济的全球化、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大公司的出现,必然会使处于形成时期的产业集群直接面临全球化的竞争。跨国公司全球化的投资战略,也带来了负面影响,转移而来的技术和产业处于产业链低端,甚至是高耗能、高污染的加工环节。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命题。

三、江苏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分析

运用Swot矩阵分析法,提出四种战略,即So战略、wo战略、St战略和wt战略。So战略是依靠内部优势去抓住外部机会的战略,即开拓进取型战略;wo战略是利用外部机会来改进内部弱点的战略,即发展改进型战略;St战略就是利用内部优势,去避免或减轻外部威胁的打击,即加强回避型战略;wt战略就是直接克服内部弱点和避免外部威胁的战略,即防御完善型战略。

1.So战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系统科学的确定江苏省境内各县域的主导产业,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为中心,建立一系列专业化的配套关联企业,发挥区域优势所在,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融入长三角区域经济规划,整合现有的产业布局,力争在全省范围内,每个县域都能根据各自的产业基础及竞争优势所在建立2到3个产业集群。

2.wo战略。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集群层次低、创新动力不足、根植性差是江苏产业集群发展中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所在。应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及长三角产业整合的外在机遇,平衡苏南、苏北的地区差距,实现制造业的雁阵分工,增强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关联程度,推动现有工业园区向集群化方向发展,促进企业之间的知识交流,提高集群企业的根植性与集群的创新能力。

3.St战略。认真分析国内外相关产业发展的现状、特点、路径及优劣势所在,对江苏产业集群的发展的方向、路径、特色明确定位,既要与其他区域的相关产业建立强关联性,又要形成错位发展,以扬长避短,提高区域产业竞争优势。

4.wt战略。根据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分别实施不同的区域发展策略。在苏南,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良好,可以建立拥有完整产业链的关联性产业集群,以现有的高新区、大学科学园和软件园等为载体,按照专业化、特色化、集群化的思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使之成为推动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而在苏中、苏北地区,因基础薄弱,应注意加强与其他区域的横向合作,建立专业化的配套生产基地,同时注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以低成本为动力的企业集聚向以创新为动力的产业集群转变。

四、小结

产业集群的发展道路是江苏省推进工业化进程,提高产业竞争力、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因此,应该在明确当前江苏省产业发展所处的演化阶段、分布状况、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苏南、苏中、苏北产业发展的趋势以及产业集群形成的瓶颈所在,运用Swot分析法,针对性的提出江苏省内各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选择战略。

参考文献:

[1]迈克·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porter,m.e.ClustersandtheneweconomicsofCom-petition[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8.

[3]江苏省发改委.关于培育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意见[S].2003.

[4]KennethR.andrews,1971,theConceptofCooperateStrategyk[m].(Homewood,ill.:DowJones-irwin)

国家经济形势分析篇10

关键词:世界经济失衡;产业结构;贸易规划

中图分类号:F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6-0014-02

1世界经济失衡的概念

关于世界经济失衡的确切定义,迄今为止尚未形成一种大家一致认同的看法。但是这个问题对于我们的研究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界定清楚其定义,才能分析其形成原因和解决方式。我们首先就需要了解均衡的概念。在已有的经济学文献中,关于经济均衡至少有两点为人们所熟悉:第一个含义是指市场均衡,即在市场上供求均衡;第二个含义是指经济处在一种不再存在一种内在变化倾向的稳态。基于这两点共识,我们所定义的失衡是这样一种概念:首先,经济失衡所指的是一种由供求不平衡而造成的市场无法出清的状态;其次,从长期来看,经济失衡又意味着动态的不平衡,即在经济体系中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并且是具有持久性的打破经济趋于平衡的力量。所以研究经济失衡问题,既要分析形成失衡的原因,又要分析形成这种原因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即是可持续的还是不可持续的。如果造成失衡的原因是长期的,则失衡将是可持续的,反之如果原因是短期的,则失衡将是可以消除的。

2世界经济失衡的原因分析

造成今日世界经济失衡的短期原因,或者说触发机制,在很大程度上还与两个左右着世界经济增长的国家高度相关。这两个世界大国就是连续多年存在巨额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且有继续增加之势的美国和既有内部经济失衡又有外部经济失衡的中国。这两个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冲击之所以巨大,就是因为它们分别是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中经济总量最大和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并且,更为主要的是,由这两个国家通过分工、贸易和投资所形成的世界分工与贸易结构几乎决定着其他国家在国际分工和贸易中的地位。因此,一旦中美这两个国家的内部经济或者对外经贸关系出现失衡,那么世界经济的失衡就将在所难免。为了分析世界经济失衡的原因,本文从中国自身入手,借以拓展到美国在这一系统中的作用,希望能达到窥一斑而见全貌的效果。

2.1数据分析

自2000年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稳定、快速增长,GDp平均增长率高达10%以上。与此同时,国际收支顺差持续大幅度增加,外部经济出现了严重失衡。如表显示,贸易收支顺差急剧增长,从2000年的241.1亿美元迅速增加到2008年的2954.6亿美元,平均每年增加748.1亿美元。值得指出的是,从2005年起贸易收支顺差出现了猛增态势,2008年高达2954.6亿美元,而2009年1—3月就已达到623.4亿美元。2000—2009年期间,外商直接投资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贸易收支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造成外汇储备余额迅速增加,从2000年的1655.7亿美元快速增加到2008年的19460.3亿美元,2009年3月已高达19537.4亿美元,是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

表中单列出我国历年的对美贸易顺差数额,可以看出我国对美贸易顺差逐年扩大,并且对美贸易顺差数额占我国贸易收支顺差总额比例很大,最低的2008年也接近50%。可见,分析我国对外经济失衡的原因,重点分析对美贸易失衡是毋容置疑的。

2.2原因分析

正如上面分析,我们需要重点分析中美因素。从上面得数据可以发现,贸易收支的巨额顺差是构成中国外部经济失衡的主要因素,而造成贸易收支巨额顺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既有长期因素,也有短期因素;既有宏观因素,也有微观因素。概括起来,其主要原因是:

(1)不同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

从经济结构来看,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居主导地位,而在中国的经济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制造业占主导地位。从经济增长方式来看,欧美等发达国家保持着低储蓄、高消费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赖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例如,美国家庭消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高达70%,由于过度消费、储蓄不足,美国必须吸收国外储蓄以维持本国经济增长,从而形成巨大的经常帐户赤字。而中国则是高储蓄、低消费的经济增长模式,主要依赖出口增长拉动经济增长。消费支出在GDp中所占比重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47%下降到2006年的36%。因此,发达国家的旺盛消费需求必然导致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需求的扩大,而中国的消费需求不足造成了消费品的产能过剩,进而主要依赖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增长拉动经济增长。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同经济结构与增长方式造成了中国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

(2)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进行了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在国内集中资源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通过跨国公司将劳动密集型产业、低附加值的加工业以及资源和能源消耗型产业向外转移,使得国内传统优势产业如钢铁、纺织、服装、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资本外流和劳动力成本提高而逐渐丧失了国际竞争力,变为主要的进口竞争性产业。中国拥有装备良好的制造业和廉价劳动力优势,因而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场所和世界制造中心。在2000—2006年,流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平均每年达500多亿美元。跨国公司将生产加工基地转移到中国,利用劳动力比较优势进行加工制造,然后又将价廉物美的产品返销到发达国家,促进了中国加工贸易和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扩大了中国对这些国家的贸易顺差。从20世纪80年代起,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以及香港和台湾地区纷纷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重点发展加工贸易,因而将其原先对欧美国家的大量贸易顺差随国际产业转移而转移到中国,进而加大了中国对欧美国家的贸易顺差。

(3)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及非同步性。

使世界各国对其比较优势进行了重组,即劳动密集型生产和服务通常率先转移劳动力成本较低国家,包括多数亚洲国家,使其拥有相对的出口竞争优势;美国等发达国家主要向国际市场提供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会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和新的出口优势。但是,这两个周期通常是不同步的,尤其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开发需要一个过程,表现为技术创新周期。这样,各国比较优势的体现,包括新的出口和就业机会的出现,呈现不同步性:当亚洲国家的比较优势体现出来,美国的比较优势还未能充分体现出来时;或者当美国的比较优势表现出来,而亚洲国家的比较优势还未能充分体现出来时,都有可能表现为“贸易失衡”或“经常项目的不平衡”。

(4)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实行对外经济开放政策,积极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以加快发展制造加工业,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贸易,并通过扩大出口和贸易顺差拉动经济增长。中国紧紧抓住了国际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通过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成功地将中国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同外国的资本、技术和管理优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充分发挥了各种要素的比较优势,还创造了国际竞争性优势,使中国迅速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为了推进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政府部门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如出口退税、减免所得税、货币贬值以及贴息贷款。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大大地推动了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对外开放在促使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中国长期存在的各种结构性问题不仅没有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并且还有固化与恶化的趋势,与此同时还出现了新的结构问题,具体说来:第一,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继续趋于恶化,农村居民的收入严重偏低,与城市居民相比,两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在继续扩大。考虑到中国农村人口要占到全国总人口的60%以上,而他们的收入水平又不到城市居民的1/3,且农村居民在消费行为上具有比城市居民更为强烈的自给自足倾向,所以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与恶化将使中国的内需严重不足。第二,由中国对外开放所促成的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还造成了中国在经济结构上的新问题,那就是导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东西部二元结构”问题,基础设施建设虽然是基础,但是一定时期内其必然是低效率的,从而政府对西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势必会对居民消费产生挤出效应,这就使得中国内需不足的问题变得更加严重。第三,经济体制改革因素。

(5)亚洲经济危机的影响。

亚洲金融危机给了亚洲国家深刻的教训,危机之后,不少亚洲国家一方面采取了谨慎的国际资本管理战略,从国际资本市场的净借款者转为净放贷危者;另一方面,努力降低国内投资支出,并通过高利率吸引国内储蓄,从而使其储蓄大大超过投资。危机过后各个亚洲国家的投资需求都不同程度的收到了负面影响,出现了投资率下降的情况。当国内消费和投资不能完全吸收国内储蓄时,就有可能出现出口增加或者资本流出增加的趋势,这种情况就表现为经常项目盈余。

参考文献

[1]macfarlane.whataretheGlobalimbalancestotheeconomicSocietyofaustraliaDinner[Z].Sep28,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