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解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0:27:55

法律知识解读篇1

一、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点

(一)民事诉讼的概念

民事诉讼是指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

(二)民事诉讼的特点

1.民事诉讼的主体是由法院、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以及检察院构成。其中,法院和当事人是基本的民事诉讼主体,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都构不成民事诉讼;

2.民事诉讼依靠国家强制力来解决民事纠纷;

3.民事诉讼解决的争议是有关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

4.民事诉讼的进行应依照严格的诉讼程序和诉讼制度。

二、回避制度

(一)回避制度的含义

在民事诉讼法上,回避是指审判人员以及其他有关人员如果与案件存在一定利害关系,即应退出案件审理的制度。

回避制度设立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案件得到公正审理。

(二)回避制度的适用人员

回避制度适用于案件的审判人员以及其他代行某种审判职能的人员。具体来说,按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回避适用于下列人员: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

(三)适用回避的条件

1.审判人员或上述其他人员是本案当事人或当事人、诉讼人的近亲属。

2.审判人员或上述其他人员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的公正审理。

3.审判人员或上述其他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三、公开审判制度

(一)公开审判的含义

公开审判是指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依法不应公开或可不予公开的案件外,都应公开进行。

(二)公开审判制度的内容

1.除依法不应公开或可不予公开的案件外,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都应向社会公开,包括审判过程的公开和审判结果的公开。

2.审判不仅应当向当事人公开,而且应当向社会公众包括媒体公开。法院应当在开庭之前将案件的审理日期予以公告。对于公开审理的案件,社会公众可以径行旁听,有关媒体可以自由报道和评判。

3.对于不予公开审理的案件,法院也应当将判决结果向当事人和社会公开。

4.法院应当在判决书中,将判决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公开。

(三)不公开审理的案件

1.下列案件不得公开审理:

(1)涉及国家机密的案件。

(2)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

(3)法律另有规定不得公开审理的案件,法院不得公开审理。

2.下列案件,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以不公开审理;当事人未申请不公开的,法院仍应公开审理:

(1)离婚案件。

(2)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

对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法院仍应公开宣告判决。

四、审判组织

审判组织是指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组织机构,它是人民法院实现其审判职能的组织保障。

(一)审判组织的形式

我国民事诉讼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了两种审判组织形式,即独任制法庭和合议制法庭。所谓独任制,即由一名审判员代表法院行使审判权的审判组织形式。所谓合议制,是由三名以上审判人员组成审判庭,集体代表法院行使审判权的审判组织形式。

(二)独任制法庭的适用范围

1.适用案件范围。独任制法庭只适用于简单的民事案件和一般的非讼案件。

2.适用法院范围。独任制只适用于基层人民法院和它的派出法庭。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无论是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还是审理第二审民事案件,均不得采取独任制法庭的审判组织形式。

此外,独任制法庭的独任审判人员只能由人民法院的专职审判人员担任,陪审员不能担任审判人员。

(三)合议制法庭的适用范围

合议制法庭是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一种基本的审判组织形式。除适用独任制法庭审理的案件外,民事案件都适用合议制法庭审理。

五、管辖概述

(一)管辖的概念

民事诉讼中的管辖,是指各级人民法院之间以及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二)管辖的分类

1.依法律直接规定还是人民法院裁定确定为标准,可以将管辖区分为法定管辖和裁定管辖。

2.依是否由法律强制规定,不允许当事人协商变更为标准,可将管辖区分为专属管辖和协议管辖。

3.以诉讼关系为标准,可将管辖分为共同管辖和合并管辖。共同管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法院对同一案件都具有管辖权。合并管辖,又称牵连管辖,是指对某个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与该案有牵连的其他案件。

六、级别管辖

(一)级别管辖的概念

级别管辖,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二)各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1.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民事诉讼法》第18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除法律规定由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外,所有第一审民事案件均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2.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9条的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一审民事案件有三类:

(1)重大的涉外案件。

(2)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3)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目前这类案件主要有:海事、海商案件;专利纠纷案件;重大的涉港、澳、台民事案件;诉讼标的金额较大的案件。

3.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0条规定,高级人民法院管辖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民事案件。

4.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1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有两类:一是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二是认为应当由本院审理的案件。

七、地域管辖

(一)地域管辖的含义

地域管辖,是指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各自的区域内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二)一般地域管辖

1.一般地域管辖的概念。一般地域管辖,是指以当事人的所在地方与人民法院的隶属关系来确定诉讼管辖,即当事人在哪个法院辖区,案件就由哪个法院管辖。

2.我国民事诉讼法确定一般地域管辖的原则。《民事诉讼法》第22条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原告就被告”的原则。

3.我国民事诉讼法关于一般地域管辖原则的例外。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3条的规定,下列四类案件由原告住所地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法院管辖:

(1)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2)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3)对被劳动教养的人提起的诉讼;

(4)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

(三)特殊地域管辖

1.特殊地域管辖的概念。特殊地域管辖,又称特别管辖,是指以诉讼标的物所在地或者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法律事实所在地为标准确定的管辖。

2.特殊地域管辖的情形。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4条至第33条的规定,下面九种情况适用特殊地域管辖:(1)一般合同纠纷;(2)保险合同纠纷;(3)票据纠纷;(4)运输合同纠纷;(5)侵权纠纷;(6)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7)海损事故损害赔偿纠纷;(8)海难救助费用纠纷;(9)共同海损分担纠纷。

(四)专属管辖

1.专属管辖的概念。专属管辖,是指法律规定某些特殊类型的案件专门由特定的人民法院管辖。

2.适用专属管辖的案件。

(1)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2)因港口作业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3)因继承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4)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履行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专属管辖。

(五)共同管辖和选择管辖的概念

共同管辖,是指对同一诉讼依照法律规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选择管辖则是在共同管辖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人民法院提讼。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诉讼,原告可以向其中一个人民法院;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辖。

八、裁定管辖

裁定管辖,是指根据人民法院的裁定确定诉讼的管辖法院。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裁定管辖有三种:移送管辖、指定管辖和管辖权转移。

(一)移送管辖

1.移送管辖的概念:移送管辖,是指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发现本院对该案件无管辖权,而依法将案件移送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审理的制度。

2.移送管辖必须具备的条件:

(1)人民法院已经受理了案件。

(2)受理该案的人民法院对本案无管辖权。若受理该案的法院本身有管辖权,除其他有管辖权的法院已立案在先外,一般不能进行移送。

(3)受移送的人民法院依法享有该案管辖权。

(二)指定管辖

1.指定管辖的概念。指定管辖,是指上级人民法院依法以裁定方式指定其辖区内的下级人民法院对某具体案件行使管辖权。

2.指定管辖的适用

(1)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认为自己对移送来的案件无管辖权的,应报请上级法院指定管辖。

(2)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由上级法院指定管辖。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两种情形:一是人民法院的全体审判人员均需回避;二是有管辖权人民法院所在地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

(3)法院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而又协商不成的,应报请他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三)管辖权的转移

1.管辖权转移的概念:管辖权转移,是指依据上级人民法院的决定或同意,将案件的管辖权从原来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转移至无管辖权的人民法院,使无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因此而取得管辖权。管辖权的转移通常在直接的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进行,是对级别管辖的变通和个别调整。

2.实现管辖权的转移应当具备的条件:

(1)进行移送的人民法院依法对案件有管辖权;

(2)移送应当有必要,即有实际意义;

(3)移送应当在隶属的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进行;

(4)移送得由上级人民法院决定或同意。

3.管辖权转移的情形

(1)下级人民法院的管辖权上移给上级人民法院。

(2)上级人民法院的管辖权下移给下级人民法院。

九、当事人概述

1.当事人的概念。民事诉讼当事人,是指以自己的名义请求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解决民事争议或保护民事权益的人及其相对方。

2.当事人的称谓。当事人在不同的程序中有不同的称谓。在第一审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中,称为原告和被告;在第二审程序中,称为上诉人和被上诉人;在再审程序中,若适用第一审程序,称为原审原告和原审被告,若适用第二审程序,称为原审上诉人和原审被上诉人;在特别程序中,称为申请人、债务人等;在执行程序中,称为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

十、诉讼人的概念和特征

(一)诉讼人的概念

诉讼人,是指依照权,以当事人名义代为实施或接受诉讼行为,从而维护该当事人利益的诉讼参加人。

诉讼人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权限,称为诉讼权。

(二)诉讼人的特征

1.诉讼人必须具有诉讼行为能力。

2.诉讼人必须在权限范围内进行诉讼活动。

3.诉讼人必须以被人名义进行诉讼活动。

4.诉讼的法律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人。

5.诉讼人在同一案件中只能一方当事人进行诉讼。

6.诉讼人是相对独立的诉讼参加人。

十一、证据的种类

我国民事诉讼法将证据分为七种: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

1.书证。书证是指以书面文字、符号、图形等所记载的内容或表达的含义来证明民事案件事实的证据。

常见的书证有合同书、遗嘱文书、票据、来往信函、电文、图纸等。

2.物证。物证是指以物品的形状、质量、规格、痕迹等外部特征和物质属性证明民事案件事实的证据。

常见的物证有:损坏赔偿案件中所涉及的被损坏物、产品质量纠纷案件中发生质量争议的产品等。

3.视听资料。视听资料是指利用录音、录像以及计算机储存的数据、资料证明民事案件事实的证据。一般包括录音录像资料、电脑储存资料、电视监视资料三种。

4.证人证言。证人是指了解案件事实,并出庭作证或者向法院提供证词的人。证人证言,是指证人将其了解的案件事实向法院所作的陈述或者经法院同意提供的书面证言。

十二、期间的计算

主要掌握期间的几个计算规则及会运用该规则及会运用该规则作具体的期间的计算。

1.期间应以时、日、月、年作为计算单位。

2.期间开始的时、日不计算在内。

3.法定期间和指定期间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期满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注意,节假日是指国家法定的节假日。

4.诉讼文书的在途时间不包括在期间内。诉讼文书在期满前交邮的,即使法院收到诉讼文书超过了期间届满日,不算过期。该诉讼文书的交邮日期,以该文书交邮时邮局在该文书邮件上所盖的邮戳日期为准。

十三、普通程序

普通程序是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时通常所适用的程序。

(一)

1.的条件。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08条的规定,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其他组织。“有直接利害关系”是指或者是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犯,或者自己与他人发生争议,或者与本案争议的诉讼标的有直接的、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等等。

(2)有明确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主管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方式和状

(1)方式。方式是指原告提讼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按照民事诉讼法对普通程序的的规定,有书面和口头两种方式,其中以书面为原则,口头为例外。

(2)状。状是原告向法院提讼而向法院提交的表述其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的诉讼文书。

(二)受理

受理是指人民法院对原告的进行审查后,认为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决定立案审理的活动。受理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1.审理。对的审理是人民法院决定对是否予以受理的必要前提。

2.立案受理。立案是指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进行审查后,根据审查的情况,决定对予以受理的行为。

3.不予受理。人民法院对进行审查后,认为不符合条件,应当在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被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如果人民法院在立案后才发现不符合法定条件,应裁定驳回,原告对裁定不服的也可以提起上诉。

(三)开庭审理的程序

开庭审理分为几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阶段。

1.预备阶段。

2.法庭调查阶段。

3.法庭辩论阶段。

4.评议和宣判阶段。

5.当庭宣读开庭审理笔录。

(四)撤诉

1.撤诉的概念

撤诉是当事人在法院受理案件后作出裁判之前,以一定行为向法院表示撤回,要求法院对案件停止审理的行为。

2.撤诉的法律后果

(1)诉讼终结;

(2)诉讼费用由原告或上诉人负担;

(3)撤诉当事人仍有依照法律规定的权利。如果当事人是撤回上诉的,二审程序终结,一审的裁判生效;

(4)诉讼时效重新开始计算。

(五)诉讼中止与诉讼终结

1.诉讼中止

诉讼中止,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出现某些法定情形使诉讼无法继续,而暂时停止诉讼的制度。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36条规定,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

(1)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

(2)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人的;

(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4)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

不可抗拒的事由主要指不可抗力,即人无法预料、无法克服的强制力所造成的事由,如自然灾害、战争、病危等;

(5)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

(6)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

2.诉讼终结

诉讼终结是指因出现法定事由,使诉讼无法进行下去或没有必要继续进行下去,而由法院裁定结束诉讼程序的制度。

《民事诉讼法》第137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结诉讼:

(1)原告死亡,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放弃权利的;

(2)被告死亡,没有遗产,也没有应承担义务的人的;

(3)离婚案件一方当事人死亡的;

(4)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以及解除收养关系案件的一方当事人死亡的。

(六)民事判决、裁定、决定

1.民事判决的概念。民事判决是指人民法院通过对民事案件的审理,在对案件的事实依法定程序进行了全面审查的基础上,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实体问题所作的结论性的判定。

2.判决的种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民事判决作不同的分类:

(1)给付判决、确认判决和变更判决。这是根据民事判决所解决的诉的性质不同而划分的。

(2)全部判决与部分判决。这是根据判决解决的是争议的全部还是一部分而划分的。

(3)对席判决与缺席判决。这是以双方当事人是否出庭参加诉讼为划分依据的。

(4)一审判决、二审判决和再审判决。这是根据案件审理所适用的审判程序来划分的。

(5)生效判决与未生效判决。

这是以判决是否发生法律效力为依据来划分的。

3.民事判决的法律效力。判决的法律效力是针对生效判决而言的,是指生效判决在法律上的效力。

法庭的生效判决在法律上具有拘束力、既判力,有给付内容的判决还具有执行力。

法律知识解读篇2

关键词中国法制史教学学科界限

作者简介:李燕,济南大学政法学院讲师。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10.222

“中国法制史”这门课是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法学专业中最为特别的课程。一方面,中国法制史课堂上讲到的法律基本都是已经失效的法律,也就是说,学生在中国法制史这门课上学到的法律知识几乎不能直接应用于现在的司法实践。这一点就与部门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很多学生不重视中国法制史这门课,认为它是无用的,而学习部门法才有助于未来的工作。另一方面,学习中国法制史的门槛较高,需要以较好的学养为基础。比如说,在学习中国法制史的过程中需要阅读文言文资料,学生需具备读文言的能力。再比如,深入理解中国古代的法律,需要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这就需要学生对历史的诸多方面有充分的了解。因此,中国法制史这门课有一些特殊之处,在教学中就有一些特别的问题需要面对和解决。

一、“中国法制史”的价值

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读法学专业就是为了将来能够从事法律相关的工作,学以致用。而中国法制史这门课上讲到的法律知识基本不能直接应用到学生未来的工作中。因此很多学生会问到,为什么学习中国法制史?学习中国法制史有什么用?如果不回答这些问题,学生就无法理解学习中国法制史的重要意义,也就很难有学习的积极性。在我看来,学习中国法制史的意义如下:

首先,学习中国法制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当今中国人的一些行为规范。尽管在纸面上,中国传统法律的多数原则、规范、概念都已经不存在了,但中国人内心的规范很多还是传统的,行事为人也常依内心的传统规范。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法律并没有完全成为过去式,而是仍部分存活於中国人的心里及日常生活中。比如,中国传统的五服制罪原则仍就与今天许多中国人内心的规则相一致。学习法制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今天中国人的一些行为规范究竟来自哪里。

其次,学习中国法制史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从而深入理解法律的概念。中国传统法律基本上是儒家化了的法律,这与中国近代以来从西方学来的法律有显著差别。法律背后的理念更是有深刻的差异。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法律以及传统法律转变为现代法律的过程是非常独特的。学习这些知识可以拓宽学生的眼界,了解多样的法律形态以及法律演进历程。这无疑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什么是法律,并拓展对法律的认知。

再次,学习中国法制史的过程也是挖掘这门学科的新价值和新意义的过程。一门学科会随着它的研究内容的不断扩展以及深化,逐渐显现出更多新的价值。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并没有完结,还处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广泛、深入的研究可以给我们带来新的认知,而新的认知会展现这门学科新的价值。课堂教学本身也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在课堂上师生共同讨论一些问题,常会纠正已有的偏见,产生新的认知,而这些新的认知很可能会带来新的学理或实践上的价值。

总之,中国法制史的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当今中国人的一些行为规范以及了解中国独特的法律文化从而深入理解法律的概念,而且,教学本身也是进一步挖掘和发现中国法制史新的意义和价值的过程。

二、“中国法制史”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在我看来,在中国法制史的教学中,主要面临两个问题:

其一,读史料的问题。学习历史最基础的功课就是阅读、分析史料。学习法制史当然也是如此。对中国法制史的可靠认知都建立在对史料的分析上,因此,课堂教学的很大一部分内容就是师生共同阅读史料,分析史料。而中国法制史的史料多用文言写成,而目前的中小学教育并不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读文言的能力。因此,大多数学生会感到读史料很困难,而这一困难就成为学生学习中国法制史的一大障碍。在读懂史料的基础上,如何分析史料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最关键的是解读史料是否要确立一个标准答案?谁能确立这个标准答案?这是在课堂教学中需要重视的问题,因为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直接影响了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方式。

其二,中国法制史教学中的视野问题。由于学科背景的原因,在法学院,教师教中国法制史习惯于用法学的视角来分析中国传统法律。他们往往会借助法学的概念、理论来解读传统法律,用法学的理念来评判传统法律。这样的习惯有两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过分看中法学视角,从而忽略了其他学科视角可能给学习中国法制史带来的帮助。研究视角越丰富,就越能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并深刻理解中国法制史。而单一的法学视角无疑是将我们的眼界限制住了,从而不利于理解传统法律。比如由于商周时期的刑罚太过久远,我们现代人对那些奇怪的刑罚,总有隔阂,法学知识无法帮我们去理解那些刑罚。而人类学的一些研究就可以帮我们更深入地理解那些刑罚。而且,由于过分看中法学视角的分析,很多学生并不十分在乎准确掌握史实,认为只要大致知道发生了什么就行,关键是用法学进行分析。由此,很多所谓分析都没有建立在全面且可靠的史实上,所以也就价值有限。而且史实的细节本来可以有助于分析,由于被忽略也就不能很好地利用起来。

其次,忽视了用法学视角分析中国传统法律带来的一些误解。在很多情况下,中国传统法律的概念、逻辑、原则与现代法律根本无法对接。用法学去阐释中国傳统法律,很多时候都没有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法律,反倒是添了很多麻烦。比如,很多人喜欢用民法这一概念去分析中国的某些法律,花很多时间去辨析传统民法与现代民法的不同,并说明在何种意义上使用民法这个概念去分析中国传统民法,但仍然没有因为用了这一概念就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及理解了所谓中国传统民法。

所以,当我们采用法学视角的时候,要十分谨慎。虽然法学院师生对法学这一视角最为熟悉,用起来也最为方便,但不能局限於这一视角,也要警惕不恰当地运用这一视角带来的问题。

三、打破学科界限以应对问题

上述两个问题,用法学专业的知识并不能很好地解决。我认为,应当从长计议,走出法学专业去寻求解决的办法。

其一,鼓励学生熟读古代文献,打好基础。很多法学院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是法学,不必像专门学习古代汉语的人那样具备熟练且准确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只要差不多就行。然而,没有对古代文献的准确理解,就无法准确了解传统法律,可以说,一切都无从谈起。因此不能因为专业的原因,而不去打好这个基础。由于培养学生读文言文的能力并不是一个学期的课程能够完成的,因此大多数时候,教师需要将文言文的字面意思直接告诉学生,也要将有争议的注释告诉学生。另外,教师需要将培养阅读能力的一些要点告诉学生。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一些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其次,我通常会告诉学生,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的最好方法就是反复读,应当少读但要多重复,而不是贪多。再次,给学生推荐好的工具书。一个学期中要给学生布置几次作业,即将一段文言翻译成现代汉语,以训练学生,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就可以自行开始培养阅读能力了。在准确理解一段文献的字面意思之后就要分析其所记之事的意涵了。对当时历史背景的全面把握是准确分析的基础。因此,法学专业的师生也不能因为自己的专业不是历史学,就在把握历史细节上打折扣。仍然要全面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

而在课堂分析史料的过程中,教师不应当垄断对史料的解读,即教师不应在阅读史料后,直接将自己对史料所记之事的看法作为知识讲给学生,并且在考试中以此为准评判学生,因为教师的解读也可能存在不当之处。教师的解读只是一家之言,不应理所当然地成为标准解读。在我看来,学生也应当参与到解读中,并应当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而且也应当告诉学生,不应当以教材或教师的解读为准,而是应当独立思考。由此,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师生共同解读史料,各自发表对史料的看法并一起讨论甚至是辩论。这样才能就中国法制史上的概念、规范、原则有准确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解读的能力。而教师垄断解读的做法会让学生陷于单一解读,甚至被教师的不当解读而误导。而且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就很难获得独立解读的能力。在我看来,考试中的评判标准也应当与这一理念相符。中国法制史的考试一般考察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基础知识,主要就是史实。二是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对于前一类内容,一般是有标准答案的。可以据标准答案来评判。而第二类内容,则不应设定标准答案,因为教师不能垄断对史料的解读。对于第二类内容的考察,应当看学生是否有自己的见解,其论证有无说服力,依此做出评判。因此,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考试,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与学生共同讨论,而不是设定标准答案。

其二,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拥有开阔的视野。当学生对史实的意涵有了解之后,就涉及如何评价史实的问题。如上文所述,单一的法学视角不利于学生学习中国法制史。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有更广泛的视角,从而对中国法制史有更丰富的认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介绍给学生更多的视角,而不应局限在法学视角内,并且与学生讨论,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视角。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师生就用多种视角看中国法制史,对其理解也就更丰富、深入。

而尝试用多视角来教中国法制史,应提醒学生广泛的阅读。因为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教师提出的法学之外的视角,并且自己提出新的视角。所谓广泛阅读,就是打破学科的界限,不再局限于自己的专业,广泛阅读人文社科的各类书籍,从而对人文社科的知识有全面的了解。这件事做起来,需要很久的时间,但在课上,要提醒学生有这样的意识,并着手开始广泛地阅读。尤其要提醒法学院学生,不要让自己的求知局限于自己的法学专业,广泛的阅读不仅仅是有利于中国法制史的学习,对各门学科的学习都会有帮助。

因此,在中国法制史的教学中,熟练且准确理解文献,明了史实的意涵,评价史实都是法学专业的知识无法完全解决的问题。因此应当鼓励学生走出法学专业,培养自己读文献的能力,广泛阅读人文社科类书籍。

参考文献: 

[1]赵昆坡.中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张伟仁.磨镜——法学教育论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刘广安.二十世纪中国法律史学论纲.中外法学.1997(3). 

[4]田东奎.关于《中国法制史》教學的几个问题.榆林学院学报.2005(2). 

[5]马小红.珍惜中国传统法——中国法律史教学和研究的反思.北方法学.2007(1). 

法律知识解读篇3

[内容]

据我所知,北京铁路二级教师程汉杰先生从1995年起,就对培养阅读速度与阅读效率问题进行研究与实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最初在一个班实验,每周训练一节课,辅以课下自练,一年以后,全班阅读速度提高了两倍多(由原来每分钟278字,提高到957字);阅读效率提高了四倍多(由每分钟159字提高到862字)。其后,在铁路二中其他年级、在其他学校众多老师的实验,均取得可喜的成果。因而,这一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快速高效阅读训练法,迅速在中学语文界扩大开来,先是在铁路系统、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市,继之是其他省、市、区不少学校相继开设了快速高效阅读训练班。如今,实验班已扩大到25个省、市、区,受益学生已超过20万。不少教育领导机关把它纳入科研课题,有组织有计划地在本地区推广与研究。从中央到地方二十多家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宣传媒体,宣传报道了这一新型教学法,中国教育电视台专门摄制的电视教材《高效阅读》两集,已向全国播放。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新编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科书和高中语文实验教材中也吸收进了该项成果。原教育部在《初中语文教学大钢》中还规定了明确的阅读速度指标(每分钟500字左右)。在这种情况下,中学语文高效阅读研究中心、沈阳铁路局高效阅读研究会、北京市速记协会高效阅读委员会等学术团体相继成立。这都雄辩地说明快速高效阅读法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条可行途径,是一个值得语文界更广泛、更深入地研究探讨的重大课题。

快速高效阅读法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首先是因为快速高效阅读法是时代的需要。如前所述,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的阅读速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正是时代的需要。当前一场新技术革命正冲击着人们的传统思想,技术革命引起的“知识剧增”,使我们这些习惯用传统方式读书的人措手不及。面临如此形势,而我们的读书方式一般还停留在50年乃至100年前的水平上,所以传统的阅读显然面临着三个挑战:一是无限的书籍对人生有限的时间的挑战。据有关部门研究,当前书籍以每分钟一至三本的速度出版,而人生有效阅读时间也不过四五十年,面对这浩如烟海的新书籍、新知识,如何能应付得了?二是呈几何级数膨胀的信息对人们接受能力的挑战。有人做过这样的计算:假如把公元1750年时人类的知识量计算作“2倍”的话,1900年时增长到4倍,1950年时则增长到8倍,1960年时又增长16倍。这就是说,人类的知识量由2倍上升到4倍,用了150年;由4倍上升到8倍时,用了50年;由8倍上升到16倍时则只用了10年。信息以如此速度增长着,而人们接受能力绝对不能以几何级数迅速提高,这就形成了矛盾。三是大量新知识对人们理解能力的挑战。据《光明日报》1983年2月记载:英国伦敦出版的一部《世界文学著作目录》,共有754卷、57、72万页、重达两吨半。若以一位文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者而论,理解一部文学作品,尤其是名著,恐怕至少也得几天、十几天的时间,面对如此大量的研究对象,要用多少时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局长保罗·郎格朗在他的报告《学会生存》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就是说,在信息时代,面对剧增的知识、信息,如果不能高速度、高效率地读书、学习,不用说建设四化,就连“生存”也难以保障。将来不管传递信息的手段多么先进,阅读始终是人们获得信息、知识的主渠道。如果我们因循守旧,不思变革,就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难以符合时代的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说,快速高效阅读的出现,有其客观的社会必然性。

快速高效阅读法之所以成功,在于它有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正确的理论基础。快速高效阅读法是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语言学、思维学等学科的有关原理,借鉴国内传统的优秀读书方法和国外盛行的快速阅读法,并结合我国中学生的实际设计而成的、以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提高阅读速度与理解水平从而最终达到提高阅读效率为目的的一套阅读训练方法。这是一套既注意对国内外先进理论的借鉴,又强调汉语言文字以及中学生自身的特点;既有继承性,又有独创性的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法。其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充分利用学生的竞争心理,用计时阅读训练激发学生的紧迫感和效率感。

中学生的阅读速度慢,不一定都是由于阅读能力低所造成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紧迫感,时间观念不强。因此,充分利用青年学生积极向上的竞争心理,用计时训练法,增强他们的紧迫感,是提高阅读效率的有效手段。

在快速高效阅读训练过程中,由于有老师为训练准确计时,然后按统一答案和评分标准给每人判分,这样即可根据阅读的量(字数或段数)计算出阅读速度、理解率和阅读效率这三个数据。根据这三个数据,把阅读训练搞成了

竞赛的形式,从而大大激发了阅读的积极性。由于这种训练的时间以分秒计算,一开始,学生的心情就是兴奋的、紧张的,精神是高度集中的,不容许有拖拉疲沓现象,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养成紧张的作风,增强时间观念。同时由于在阅读中要加强记忆,思维活动空前活跃,久而久之,思维能力也就得到了加强。

(二)探索阅读规律,实现阅读训练规律化。

要达到快速高效阅读的目的,必须把握阅读的规律,或者说,实现阅读训练的规律化。汉杰先生和他的同道们经过反复探索,提练出几条带规律性的知识和方法(包括一般性规律和特殊规律),形成了一定规律,阅读时也就可能同用五笔字型将汉字输入电脑那样,既能迅速,又保准确,让阅读也实现规律化。

所谓规律化,实际就是条理化、系统化。我们的知识结构越是归纳为定理法则、定义公式,有条理,有系统,有规则,就越好学,越容易理解,其适用性就越普通,越有用,越能闻一知二,举一反三,越能无师自通。有了规律化,再加以系统训练或强化训练,使学生形成为技巧,就可以在精读理解中既快又准了。从理论上讲,这似乎是再明白不过的问题,但是,快速高效阅读法,作为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里的一个课题,能否像自然科学那样实现规律化,都曾经是长期困扰该课题研究者们的一个难题。但是,他们认为,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化存在于已知与未知事物之中,一切未知都为已知提供了探求其规律的广阔领域。在上古时代,一切客观规律都属于未知;在现今时代,过去不少未知的事物都逐渐成了可知的客观规律。他们从“五笔字型”的发展中得到启发:二三十年前,汉语言的方块字还被认为是输入电脑的障碍,汉语言要想适应现代化的需要非走拼音化的道路不可。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我们对汉字的规律还属于未知。现在,尤其近几年来,当汉字输入电脑问题已经解决了的时候,人们又认识到汉字不仅可以输入电脑,而且在这方面是具优越性的一种文字。这就是因为我们掌握了它的规律,所以实现了规律化。同样快速高效阅读法的研究者们坚信,在阅读领域也一定是有规律可循的。经过数年努力,他们终于找到了许多“已知”的阅读规律,初步实现了阅读的规律化。

有了规律,根据教育学上的定势原理,让学生把这些规律在脑海里强化记忆,形成固定的阅读程序,当然就会使阅读速度、阅读效率加快。快速高效阅读法的独创性在这一点上也充分显示了出来。比如,以迅速捕捉信息为目的的速度固定程序而言,据定势理论可知,当某一事物在脑子中形成定势之后,如果经过多次反复出现,就会使不断变动的状态变成一个固定不变的形象,人们所形成的这种习惯性的固定概念,在以后就可以轻易地、自动地、不加思索地加以利用。根据定势理论,快速高效阅读法把阅读的过程基本固定为七项内容或称七个步骤(1.标题;2.作者;3.出处及发表时间;4.基本内容;5.文中涉及的重要事实;6.文章特点及有争论之处;7.文中的新观点新思想及读后启示)。每次阅读时,基本上循着这七项内容去读,久而久之,这七项内容在脑子里就形成了“定势”。只要看出,就会自然地、习惯地循着这七项内容去读。由于这七项内容包括了一般读书,甚至搞科研读书时所寻找的内容,又由于这七项内容中不单要有一般记忆,还需要有思考,要边读边思索,取其有用的信息、资料,略过其对已用处不大的内容,所以在阅读速度提高的同时,理解率、阅读效率也相应得到提高。

(三)用量化训练实现快速高效阅读训练科学化。

科学认识的一般规律,往往是在开始阶段,只是对事物的经验型的估计,进一步是定性的形容和描述,最后研究它们量的规律性,转入科学的定量分析。只有进行精确的定量研究,才能更深入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快速高效阅读训练实现量化后,一则可以通过反馈更好地控制训练过程;并且可以进行比较和选择,根据需要和可能定量地确定出最优目标,运用最新技术手段和处理方法,把整个系统逐级分级,分成不同等级、层次结构,在动态中协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和目标服从系统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总体优化。

为了实现快速高效阅读的量化,汉杰先生和他的同道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他们对阅读能力作了分解,将快速精读能力分解为若干种具体能力点,这样就能对每项能力训练进行量化处理,采取先分项后综合的训练方法,实现快速精读的量化训练。实践证明,诸如速读训练、快速归纳段意训练、快速提炼中心思想训练、快速辨析架构与思路训练、快速鉴赏艺术特色等能力训练,都是可以实现量化的。实验的数据表明,快速精读单项量化训练的效果是显著的。

(四)借鉴相关学科原理,克服影响速度与效率的弊病。

1.关于朗读与默读。人们的阅读过程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朗读,即看到文字,读出声音,再由声音在大脑中唤起意思,达到理解;另一种是默读,就是看到文字直接在大脑中唤起意思,直接由文字来认识意义,所以默读速度要比朗读速度快得多。这里借鉴了语言学的有关原理。

2.阅读时是否用手指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我们在阅读时,眼睛要顺着字行做一系列的短暂而急促的运动。每看一定间距的材料,眼睛就会短暂地停顿一下(据心理学研究者的研究发现,人们眼睛停顿的间隙是相当固定的,大约是五分之一秒)。在阅读中只有眼停时才能感知字句。阅读的大部分时间属于眼停,眼动只占全部阅读时间的百分之五六。这样一来,要想提高阅读速度,就只能是增加眼停时所读的材料的数量了。也就是说,在同一眼停时间内,你所读的材料多,你的阅读速度就快;反之速度就慢。实验证明,每次眼停,视觉广度大的可见六七个字,视觉广度小的则只能看见一两个字。如果老是用手指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一次眼停最多也不过能看一两个字,当然会大大影响阅读速度。在这里,心理学原理帮了他们的大忙。

3.阅读时是否摆头。有的人由于情清绪紧张,或者出于苦思苦索而不得其解,往往出现不自觉的头部摆动现象。这种多余活动只能影响阅读的速度。这里借鉴了生理学有关原理。

4.阅读时是否要复视。所谓复视,是指在顺着一行字阅读时,眼睛常常往回看。这一动作表明在理解一个词或一个短语,而不是理解全句。复视的出现,往往是由于遇到一个生词或不太懂的短语,需要回过头来再看一眼,这是可以理解的,只要控制它的次数不要太多就行了。但有的人遇到较难的文章就徘徊不前,这就大大影响阅读速度。这里显然吸收了阅读学的研究成果。

快速高效阅读法的创立与研究过程,给了我们不少有益的启示。

首先,快速高效阅读训练,为迅速提高学生阅读速度与效率,找到了一条可行的途径。而快速高效阅读训练又可以作为一个突破口,以快速高效阅读训练的原理、方法,推广到听、说、写的训练,是完全可以迅速而全面地提高语文能力的。而且,阅读能力说到底是一种自学能力,因此,随着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也自然会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影响或者带动一个人整个自学能力的提高。

其次,快速高效阅读训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实践中的许多事例证明,有些学生的智力不一定差,只是因为某种原因学习上不去,越上不去,听到的批评与责难就越多,时间久了就自暴自弃,学习成绩就一步一步下滑。快速高效阅读训练由于反馈信息快,每次训练后可以表扬有进步的同学,而当他们一旦受到表扬,就会增加自信心,学习成绩就会越来越好。因此,快速阅读法的扩大实验必将有利于大面积学校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法律知识解读篇4

一、分类指导,让学生善读

数学书需要重读、精读、巧读。如:计算教学中不仅要读算式、读法则,更重要的是要训练学生阅读中间的计算过程,通过阅读促使学生理解题目要求,看清运算数字、运算符号和运算顺序,明白运算方法;数学概念应按其结构来精读,力求让学生学会理解概念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精读概念;解决问题要巧读,关键词语重音读、省略句式补全读、意思隐含换词读。

1、以“疑”导读

以“疑”导读就是带着问题读,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数学的概念、规律等语言十分简练、叙述严谨,抽象性强,对学生来说比较枯燥,不易理解。指导阅读时,设疑要有层次性和启发性,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要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质疑,养成爱问、好问、会问的好习惯。例如“什么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强调的是“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其他质因数。。。。。。”粗读第一遍时我先设疑:这段话中哪几句话比较重要?怎么理解?学生提出:“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其他质因数”这句话是重点。再细读第二遍,让学生再想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有学生质疑:为什么书上要讲是“一个最简分数呢?”我没有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再读,并举3个典型的例子:1/12,1/5,3/12,从而让学生在“疑”中导读,读中释“疑”,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2、以“动”带读

以“动”带读就是让学生做一做、画一画、写一写。在应用题教学中,以“动”带读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低年级要引导把题目转化为简单的图形或数字,在中高年级要让学生学会边看题边画线段图、几何图形或简单列出条件、问题以帮助解题。例如“画平行线”的教学,可以先让学生自学,看一遍书上的画图的步骤,初步感知平行线的画法,再让学生按书上的步骤,边看边画边思考,画完后,比一比自己画的有什么不同,还存在什么问题,最后教师要简明扼要地抓住重点进行讲解。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画“平行线”,也学会了如何看书,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

3、以“议”促读

以“议”促读就是读读议议,让学生相互交流,在阅读中发现问题,相互协作,进而解决问题。以“议”促读要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内容、形式和形成过程读读议议,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展开思考、讨论,内化所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发散性和创造性。例如“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教学时学生通过操作、研究,初步得出规律后,再让学生仔细看书,交流对“乘法分配律”的认为和看法,有位学生提出:“乘法分配律”一定是“两个数的和同一数相乘”吗?这是个十分有价值的问题,我马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结果大家发现:“乘法分配律”不仅能适用三个、四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而且也能适用几个数的差同一个数相乘,通过以“议”促读,开拓了学生的思路,深化了所学的知识。

4、以“比”引读

以“比”引读就是通过比较知识的纵横联系、差别,来掌握知识。边读边比可以在知识形成的初始阶段,把知识进行有系统的有层次的区分和整理,防止概念之间、规律之间、计算方法之间的相互混淆,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的本质,对知识间的联系和差别能够理解更深刻,为学生灵活应用知识和创新解决问题打下扎实的基础。例如“分数与除法”例题: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受分数的影响,很多学生不理解为什么每个孩子分得是3/4而不是1/4块,于是我让学生比较“每个孩子分得3块饼的几分之几?”“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这两个问题的异同,通过比较,学生明确了每个孩子分得是总数的1/4,就是3块饼的1/4即3/4块,这样学生对“分数和除法”的意义、区别、联系就进一步理解了。

二、巧妙引导,让学生会读

1、“读”中理解。

对于一些关键性的字、词、句要进行圈点划批,正确理解数学语言,掌握数学概念。如四年级下册的平行线概念“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对概念的理解必须抓住关键的词语,“同一平面内”这是前提,“互相平行”告诉我们平行是互相的不是单开看的。像这样抓住数学关键的词、句来读,通过多读来理解,肯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读”中生疑。

敢于质疑,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通过阅读让学生提出疑问,引发学习兴趣,并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思维,从而自主地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如,五年级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可从以下几方面引导他们:(1)为什么说在除法里?乘法里行吗?(2)结论中的“同时”是什么含义?删除“同时”结论成立吗?(3)为什么要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4)为什么要0除外?这样通过推敲,让学生领悟蕴含其中的阅读方法。反复读使学生理顺条件和条件之间的关系,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久而久之,学生在读题时会抓住关键,多问为什么,思维也随之发展和培养了。

3、“读”中比较。

以“读”比较就是通过比较知识的纵横联系、差别,把知识内化的一种读书方法。边读边比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的重点,对知识间的联系和差别能够系统地把握,为以后灵活应用打下扎实的基础。如在学习了正比例和反比例解决问题后,出示这两类题目:一辆汽车4小时行驶了12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6小时。甲乙两地多少千米?一辆汽车4小时行驶了12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甲乙两地长180千米,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需几小时?这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它们分别求什么?有什么区别?通过反复读,学生对正比例和反比例应用题的区别、联系就进一步理解了。

三、及时反馈,让学生乐读

法律知识解读篇5

现代的法律教育,在随社会生活的变化而愈发凸显其价值的同时,也逐步坠入单向度的技术理性训练的窠臼,学院式教育日益被市场主义和操作主义支配。在概念主义法律教育观宰制下,法律条文的生硬识记成为常规内容,甚至是唯一目标。理论思维、学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被导致逐步地丧失、萎缩。这种法律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多是卖弄法律语词的、拙劣的“刀笔吏”,或者异变为弃置正义理念的法律“工匠”。越来越丧失了对社会生活的健康发展所必需的想象力和批判力,更缺乏对生活本身意义的理解。如何变革?应当回复于对理论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与批判精神的培育道路。因此,对“经典”文本的批判性阅读和研习就成为必要路径。一、理性的力量:世界是用理论来表达的对处于我们身外的自然世界和生活世界,人类如何去实现思想上的把握和理解?又如何在这种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来实现人类自身的设想和想象,使外在世界成为内聚着人类的存在意义的属人的世界?外在的世界惟有在人类能够予以理解的前提下,才具有其价值和意义。在文化知识史上,人类创造了多种多样的理解和把握外部世界的方式。神话与宗教、常识、科学与哲学,都是人类用以解释和试图赋予外部世界以意义的方式①。每一种理解的方式,又都在不同的文化体系中成为或仍然是主导性的基本解释形式。其中,不同的解释形式之间又存在着基于解释力的强弱、解说的合理性与真理性方面的竞争。并且,在人类还无法达致对外部世界完全理性的把握之前,每一种解释方式就都有其存在的空间和相对的存在意义与解说的价值。因为,人类自身的理性能力存在着一个物种学意义上的限度。正如康德所言,理性是人类拥有的一种限度的能力。但是,随着知识的增长与进步,科学和哲学的理性思维逐步取代了神话、宗教和经验常识,成为支配性的用来表述外部世界的、理论化了的知识形态。罗素指出了这种知识发展的趋向,“神学带来了一种武断的信念,对于宇宙产生了一种狂妄的傲慢”②。科学理性每前进一步,宗教就退后一步。这就是思想与理性的力量!哲学和科学的理论形式取得解释和表述世界的支配性地位,源于其特有的概念、概念框架和分析解释模式。世界是通过理论得到系统的表述和表达的。黑格尔曾言,世界是思想中把握的实在。每一种理论体系,都由作为基点和原点意义的概念构成,由此来构成解释世界的解说框架结构层次。不同的框架层次之间又以逻辑来连接,作为解释力量的根基和保障。思想的力量,来源于理性和逻辑的力量,这是人类作为理性存在的特质。有了理性和逻辑作为基石,人类才能够形成对外部世界以及人类自身的有效、合理的解释。从而,人类才能够在合理解释世界的同时,更有能力去实现和创造属人的意义世界。对此,马克思豪迈地宣告,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并且在批判此前的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时指出,理论的指向在于改变世界③。阐明了理论和思想具有的实践功能和变革现实世界的力量的道理。二、法律教育中理论思维与批判精神的培育法律教育的宗旨,在于培育对法律具有深厚的理论理解和系统的法律知识体系,站在法律的立场上,通过展现法律的理论力量,在法律的概念框架里去解释并变革现实的生活世界。法律的学科建制和学院式教育,应当通过特殊的学术训练,建构起从法律理念、价值追求到具体的法律知识、实践操作技艺的完整知识体系。法律科学既是实践理性,用以定纷止争、裁判利益冲突以维护秩序与安全;更是理论理性,包含着法的形而上理念和终极价值追求。法律本身内在地凝聚着价值,并且是分配价值的权威性规则体系。同时,法律并非仅仅是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更体现为人类的一种信仰,即对法律的正义理想的信念。也就是说,法律是实然性与应然性内在一体化的知识。有如拉德布鲁赫所言:“三种对法律可能的思考向我们表明:涉及价值的思考,是作为文化事实的法律思考———它构成了法律科学的本质;评判价值的思考,是作为文化价值的法律思考———法哲学通过它得以体系;最后,超越价值的法律思考,是本质的或者无本质的空洞性思考,这是法律宗教哲学的一项任务。”④法律本身不是既定不变的知识,不是固定的结论,也不是枯燥的条文,而是包含着价值、认知、评判和信仰,并且还要追求生活的意义,追问并探寻理想生活的真善美。人类的历史就是在孜孜不倦地求索生活的意义,“自古希腊时代以来,西方思想家们一直在寻求一套统一的观念”,“这套观念可被用于进行证明或批评个人行为和生活以及社会习俗和制度,还可为人们提供一个进行个人道德思想和社会政治思考的框架”⑤。在法律教育中,既要进行对实然意义上的具体法律知识(即部门法学)的传授,更要注重在更为宏大的理论理性的视野中思考法律的意义和目的、价值与理想。唯有从理论思维的高度出发,才能真正地建构出对法律的根本性理解。并且,通过理论理性的培育,逐步发展起学术的想象力、确立尊重法律的信仰和以法律为武器去反思批判社会陋弊、变革现实社会。若仅视法律为以强制力为基点的“裁判术”,这种工具主义和操作主义的态度,必将导致法律理想和精神的衰落。失去了法律正义理念的生活世界,又将退回至通行“丛林法则”的前文明时代。如何在法律教育中进行对理论理性思维、想象力和批判精神的培育?以大学的学院制度为基础,应当注重对“经典”文献的细致化研究和分析性解读。因为大学制度本身就决定了(限定了)与现实具体的社会生活的“距离”,法律教育的学院制(或称学园式,而非学徒制)性质,也就规定了必须通过广泛的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知识来拉近与社会生活的“距离”。在阅读中认识和理解现实生活,并最终引领法律的实践理性,实现法律承载的价值理想。如何理解法律?黑格尔深刻地指出:“法的理念是自由,为了得到真正的理解,必须在法的概念及其定在中来认识法。”⑥理论的东西本质上就是实践的,并且越是理论的,就越是实践的,在理论世界中去审视现实生活,通过现实生活世界来检验和发展理论理性。#p#分页标题#e#三、阅读“经典”:精神价值与时代意义培育理论思维能力,应当通过阅读和分析“经典”作品来实现。什么是“经典”,“经典”作品具有何种价值,阅读的意义在哪里?自人类社会文明开端,人类就在不断地思考外部世界、社会生活和人类自身。无数的思想家在苦苦求索中,留下来宝贵的精神财富。每个时代都曾经有杰出的思想家对人类知识的批判性增长做出过巨大贡献,都存在着对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深刻思索。但凡能够历经“时间之尺度”检验的,都是后世应当虔敬对待、认真分析与解读的“经典”。因为它们共同构成了整个人类文明中最深刻、最诚挚的思想之源。每个时代都面对着不同的问题,但又都要共同面对相同或相似的问题。正是这种“问题或难题”的共同性即面对人的生活,决定了必须认真对待前代思想者做出的解答。并且,这些解答都彰显着其精神价值与时代意义。凡是无视或漠视人类思想遗产的,都将导致在谬误的认知中盲目或偏执地生活着、实践着。唯有认真对待、阅读和研习经典,才能在“思想巨人的肩膀上”舞动“精神巨人的思想之羽翼”,去追求我们的生活之真善美和生命的本真。并且,在阅读活动中,体味知识增进的愉悦和逐步完善健全的理智。法律教育的理论思维能力,必须在认真地阅读经典文献的过程中逐步积累和培养。在思想史上,无数卓越的思想家都在思考着人本身的价值、人类社会的秩序和安全以及正义与自由,都进行过天才的想象和探索。在现实生活中探求人类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更应在理论理性高度的抽象层面上去思问。法律是由正义与自由理念支配而型构起来的知识体系,庞德曾言:“二千四百年来———从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思想家提出权利之正当性到底渊源于自然还是仅仅渊源于立法和惯例这样的疑问,到当代哲学家追求社会控制的目标、伦理基础和永恒真理———在所有关于人类制度的研究中,法哲学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⑦唯有在理论理性的视野中,通过阅读经典思想家的作品并与思想家共同思考,才能对人类社会的“善”进行最为彻底的审视并探究到其本意。四、诠释“经典”:没有批判,就没有知识的增长法律教育中的学术训练和理论思维能力的涵养,实质上就是进行体系化的概念思考培育。这个世界是用理论来表达、思考和记录的。理论思维是用概念来思维,并在由概念建构起来的框架体系中逻辑地思维。概念是认识事物的最基本单位,是对事物本质的抽象表达和概括。概念之间逻辑的关联,形成具有层次性的理论命题,包括核心命题和分支命题。正如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指出的,成熟的理论体系和科学研究纲领,都有其“硬核”作为中心命题以及用必要的“辅假说”构成核心命题的“保护带”⑧。凡是具有鲜明体系化性质的理论,都有其作为理论假定(或假设)基点的理念,并以此为出发点,通过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建立分析框架,形成具有内在统一性的理论命题。“作为一个体系,需要有一个原理被提出并且贯穿在特殊的东西里面,”并且,“全部被认识的东西必须也是作为一种统一性、作为概念的一种有机组织而出现”⑨。每一种理论体系都在其由概念框架之内进行着对外部世界和人类自身的解释。概念框架本身也构成了理论体系的边界和限度,即在理论边界之内对事物的解释都能够形成逻辑自洽与解释的合理性。超越限度的解释则导致康德意义上的“独断谬误”,从而产生理性的僭越,即判断的失效。例如,作为科学知识的对立面,宗教一直主张其能够解释宇宙间的所有事物,但我们都清楚,能解说一切的不是真理。现代的科学理论,则明显地表达出了“理性的谦逊”。究其缘由,所有理论的解释力都存在着源自理论自身的边界和构成性限度以及特定时代的限度。阅读经典的方法,首要的任务应当对作品做出基本的把握。作为分析和诠释的对象,从中析理出其基本假定、作为基点的理念和中心命题,以及论证的方法和逻辑关系。在进行对作品的阐释时,要有“问题意识”,即应当探清作者欲图说什么,其言说的社会和时代背景、运用的思想资源、所持有的价值立场以及归属的学术传统与学术流派。也就是说,在此阶段的工作是尽可能全面地“述”。描述意义上的“述”,是最基本的阅读形式,也构成了对其进一步进行“评”即批判性诠释的基础。对于如何阅读与诠释作品,休谟的命题提供了一个优越的方法论启示,即从“是”(tobe)到“应当”(oughttobe)。我们要在清楚地把握作品的事实概况的基础上,再去作评价、判断或批判。在对经典思想家的作品进行“述”的过程中,可以想象为行进在思想探险之旅,是在与其进行一场“思想对话”。通过“对话”,沿着思想家的思路来思考,学习其思考的路径、方法以及表述的风格。在这种“跟着思想家一同思考”中,进行理论思维的训练和学术想象力的渐进培养。这是我们阅读“经典思想家”的初始阶段。当然,阅读“经典”并非仅仅意味着只能在其思想范围之内来思考而不越雷池一步。真正有价值的阅读,是在“作者”、“作品”与“读者”之间形成一个诠释性的循环运动。任何“读者”都在阅读和诠释“作品”的过程中进行着“再建”或“重构”。在这里,“文本就不只是一个用以判断诠释合法性的工具,而是诠释着论证自己合法性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个客体”⑩。因为作为知识发展的定律,没有批判就没有知识的增长。理论反思与批判,“它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意识和整个的生活样式”?。康德极有教益地指出:“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这同样也是我们批判性诠释“经典”的口号。阅读与诠释经典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思维训练价值和实践指向意义。因此,在法律教育中,如何进行理论思维、学术想象力和批判精神的培养与训练,应当成为新世纪大学制度中至为重要的教育常规。通过阅读与诠释“经典”,在传递人类历史上卓越思想家精神财富的同时,也必将丰富时代的精神气质、思想活力,促进知识的理性增长。#p#分页标题#e#

法律知识解读篇6

(一)速读与精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自读文在一般情况下,安排的课时少,通常是一节课或不安排课时,要想在短时间内捕捉所学信息,必须加强速读能力的训练。速读就是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只摄取主要信息,对次要信息有所忽视。只要能抓住揭示主题的文字与段落,快速了解文章全貌,学生就能快速而准确地完成学习任务。在速读的基础上再进行精读,精读时需要理清文章层次,弄清重点段落,紧扣重点段进行分析和揣摩。运用讲读课得到的学习方法去体会文章重点,概括知识点,揣摩阅读规律,注意理解关键句子和词语的深层次含义以及写作上的独到之点。这样速读与精读结合,不但能快速完成自读任务,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

(二)梳理归纳法。完成自读文教学任务,必须要有讲读的基础。如在讲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语文课本的基本内容是通过不同的文学样式反映客观事物这一规律,之后又让学生基本了解反映客观事物的主要方式有:记叙、说明、论说。就记叙文而言又包括:记人、记事、写景、状物。这样就能理清课本内容形式的体系。在此基础上,发挥单元教学的优势,使学生理清单元课文的一般规律,根据单元内容列出知识点,梳理单元内的相似系统与类别,通过学几篇文章梳理出同类文的共性。通过找一类文的规律特点来体会本篇课文与同类文的方法规律特点。

(三)比较阅读法。在学生梳理归纳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相似课文作详细的解剖分析、比较。如《蜘蛛》、《春蚕到死丝方尽》、《巍巍中山陵》、《海光》都同属第三册第二单元,其相同点都是抓住事物特征来说明事物道理的,都用了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的方法,但说明顺序不同。《蜘蛛》是从多方面说明事物特征的,《春蚕到死丝方尽》是按蚕生长过程说明的,这两课都是对生物习性的说明,而《巍巍中山陵》是按空间顺序说明的,是对静态建筑物的说明。《海光》是对动态事物并以小标题形式按逻辑顺序来进行说明的。在梳理归纳基础上进行比较阅读,就能使学生在比较中学会鉴别,在鉴别的基础上提高阅读能力,发展思维能力。

法律知识解读篇7

论文关键词 法律基本原理 债法基本原理 法律判断

卡尔拉伦茨著《法学方法论》译序中言:“经典学术著作……读者只须具有一定的耐力,平心静气读去,自能有得。”豎既读之,定安之。本文拟通过梳理王教授著作其一《债法原理》的章节体系,重点谈谈自己在研读其第一章“基本理论”过程中的感想。结合思考克服上述“屏障”,自己学习的困惑在于无法在头脑中建立其起法律意义上的“债”,总与生活常识中的债相混不清,简单的问题尚可理清,稍事复杂就乱了阵脚,难以专业起来。故寄于学习本书,找到思维的切入点及分析相关解决法律问题的基点。

本书在体系编排上包括基本原理(第一章)、契约(第二章,债之发生)、制度(第三章)及无因管理(第四章)。王教授对“债的基本原理”的阐释,秉承了其经典的法律思维,即采请求权基础方法,以实例引导法律上的思考。鉴此概括成三点。

一、更深刻的理解理论(原理)与实践(实务或经验)的辩证关系

本书秉承了王教授的经典法律思维,这里我们想先谈其一“实例引导”(例题解说)。显区别于一般原理性书籍的是,本书第一章基本理论部分,内部的一节一款多以实例为开端,至多三、四个案例也稀稀不超十行文字。作者以提出问题、引导思考为目的,并小心不加重读者在阅读伊始的文字负担。这种方式的独到在于:其一,它颠覆了读者在章节开始便被铺天盖地的背景、概念、特点、分类砸的头晕脑胀的境况,帮助读者绕过了死记硬背的路径,取而代之的是教导读者在思考中寻求对理论概念的理解;其二,它将具体实践或经验的东西放在了理论之前,为读者所了解。作者非常体恤读者对抽象理论理解的困难,也是作者对自己阐释的理论颇为自信;其三,人人皆知促使人类作出思考的行为,往往是遭遇问题与矛盾之时。理论的隽美之处不在于其行文表达起来多么的磅礴与流畅,而在于其所到之处能给所用之人以提点,以解实践之困惑。本书特点是以“实例”引导读者,读者心中有了初步答案或者不解后,必然会迫切的想知道答案及原因,这个过程就产生了对知识的饥饿感,也可以说读者自身就与书中的知识相关联起来,不再是读者无关痛痒的单向学习。读者有了获取答案的需求,而书籍则有了回答问题的使命。笔者认为,这一方法对与法律思考助益甚巨。

详举一例,书中讲到“债权保全”豏令我体会颇深。民法为确保债权的获偿,特赋予债权人两种权利,以资救济,包括代位权和撤销权。这一制度在我国合同法上也有采纳。论知识点而言,这对于经历法本教育进而专修民商法方向的读者来说,肯定不算是新知识了,在我的记忆当中,无非概念、要件、区别、联系,逢考必背,遇考时也十分欣然答之,但是对这一制度的了解始终停留在试卷上面,对知识的理解太过表面化和理想化,对债权人的保护如何的完备,没有想过与实践进行着怎样的关联。像对类似理论的学习,既不能与实践关联,又不能与相关制度关联理解应用。在头脑中乃死水一潭,只等记忆消退。但在此处通过案例学习,笔者感觉效果有所不同。书中讲到,“为债权的实现而奋斗”的理念在该制度中不可或缺。“债权人的代位权及撤销权,对维护债务人的责任财产,裨益虽巨,但尚不足确保债权的获偿”,并分析的三点原因,包括债务人财产的散逸非债权人所能预见或控制,债权的平等性难期全获清偿,法定优先债权情形尚存。“处此情势,一般债权人不能不为其债权的担保而奋斗。”豐接着,作者阐述了债权担保中有关人之担保与物之担保制度,并指出“债权的实现及优先次序,事关当事人利益、资金融通(如银行贷款)、社会政策(如劳工工资)及公共利益(如租税债权)”。而按照以往学习的思路,在债法篇则仅着眼于债的平等性,有关债的优先次序仅在企业法人破产清算中记忆过,在此,笔者不禁心生唏嘘思维度上的宽窄是多么重要,而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是时刻存于职业之中,更存于生存智慧之中。

二、学会在体系下掌握法律概念

不看体系,只阅章节的读法,即使是寻求答案也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断章取义、匆匆了事,这样一个科目学下来,知识七零八碎,一团浆糊,毫无体系可言,凭记忆记住的几个概念却毫无高低并列,相互割裂。

书,不论教科类还是文学纪实类等,作为阅读的对象,应该以一个体系的形态出现,任何一字一句其生命力都存于这个体系的生命力之下,脱离整体性而去摘引任何一字一句、一段都免不了会断章取义,其虽可能满足读者一时之用,但对该书真正意义的解读难免带来偏颇,从而也就偏离了阅读的意义豑。举一例证之。《债法原理》在阐述“债之关系之有机体性及程序性”。豒在理解债权(债之关系)时,我以前不知道区分一个概念的广义与狭义原因是什么。在这里,首先概括了债权之本“在于受领给付而保有之,并得依法律途径强制实现。”“债务人原则上应以全部财产对其债务的履行负其责任。”豓对于债务人的义务怎么全面理解,不在于定义成怎样,而是需要在一个体系下理解。书中阐释到,广义债之关系,除包括给付义务、附随义务及不真正义务等各种义务外,尚包括其他权利,如选举权、解除权、终止权等以及各种法律地位(如受领相对人解除或终止契约意思表示)。又言,“债之关系之要素,并非个别单独存在,毫不相干,而是为满足债权人的给付利益,尤其是双务契约上之交换目的而互相结合,组成一个超越各个要素而存在的整体性。”这种“超越各个要素而存在的”整体性就是体系下掌握概念的基础载体。以前我认为要素概念的体系的基础,但现在我认为这种理解是偏颇的,或者说更为重要的是,体系更是理解要素概念的基础,不从这个角度去学习,理解概念是不透彻的,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障碍。就像这节最后作者总结的,对债结构的分析有助于认识债的构成要素、内在逻辑及变动发展。若无此项认识,对个别问题的了解,终属零碎知识,未能构成完整的体系,不足妥善处理错综复杂的债的关系。我很认同作者这种观点,其对法律思考助益甚巨。

三、学会用复杂思维看事物,学会用论证的方式去表达观点

简单思维好不好?有一句广告词讲:简约不简单,简约是一种智慧的浓缩,而不是直来直去的不加逻辑辩证的结果。在本书中,作者不仅阐述了自己研究的学术成果,更难等可贵的是让读者看到了他在表达自己观点时详实论证上所作出的坚持与努力,表达的语言中要充满力量和激情。用论证的方式去表达观点会促使行为人想方设法变换思维的多角度去看同一个问题或知识。法律学习的过程就是论证说理、说服的过程。论证过程包括演绎、推理,思维的正向、逆向,既要遵循一定的逻辑、但有时候又会跳出逻辑、抛弃固有定式。在这里我对论证的理解是,学术观点可以求同存异,并不是行政化、帮派化的消灭不同的观点。作者的责任明确自己的观点,并努力、勤勉的论证以说服他人认同自己的观点。

法律知识解读篇8

【关键词】阅读方法指导;提高学习能力

thenewlessonmarkdescendajuniorhighschoolphysicsteachingreadingpreliminarystudy

ChuKedong

【abstract】LearnmediumlivingastudyphysicsofamaindifficultyBe,theywillnotbenothabituallyeitherreadingphysicsteachingmaterial……basismyteachingpracticeandteachingexperiment,itothisveryisapprobation.especiallynewlessonmarkbottomofteachingprincipleofrequest,intheteachingofinstructionthoughttopwantchange“heavyteach,lightlearn”ofthought,havetoletstudent“studyhowgotostudyphysics”.

【Keywords】Readingmethodinstruction;exaltationstudyability

学中生学习物理的一个主要困难是,他们不会也不习惯阅读物理教材……根据我的教学实践和教学实验,我对这一点很是认同。特别是新课标下的教学理念的要求,在教学的指导思想上要改变“重教,轻学”的思想,必须让学生“学习怎样去学习物理”。本文就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教材阅读,谈些粗浅的看法。

1中学物理阅读教学要加强物理阅读的学法指导

初中学生在初二才接触物理这门学科,对物理这门学科和物理教材特点缺乏了解。物理教师为了上好课,必须认真钻研教材,要深入地分析它的内容、特点和编写意图。初二学生很多把物理学习等同于数学学习,只注重做题,习惯从公式出发去解决一切的问题。物理概念与规律是定性表述与数学的定量表述相结合,初中物理尤其以定性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数学(单纯的数量,空间的关系)中的某些概念与规律有很大的区别。所以,物理教师要注重物理学科与物理教材特点的教学,我在实际教学中根据自己编写的讲义不断渗透学科特点和教材特点。在物理教材的特点教学中,我指导学生了解新课标下的物理教材上通常运用了三种语言,即文字语言、数学语言和图像语言。物理教材中的文字语言,尤其是概念的定义,规律的文字表述,用词都十分严谨。例如:“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此处“密闭”,“大小不变”,“向各个方向传递”是科学反映液体中压强传递规律的关键词,不能随意改动或精简。物理学概念和规律常常用数学语言表示,如速度表示为v=s/t,物理练习更是大量用数学语言来进行的,在教学中要向学生指出,在阅读这些数学语言时,要明确符号的物理意义,要懂得公式中各个量之间的关系,物理公式涉及的物理量还都有一定的单位,物理公式都有它成立的条件和适用范围,不能把物理公式当作纯数学公式来看待。物理学规律还常常用图像或图表语言来表示,既简明生动,又形象直观。例如一幅萘的熔解和凝固图像,包含了丰富的物理内容。要教学生学会如何看图像――纵横坐标各代表什么意义,坐标所选用的单位,图线的递增(或递减)情况,图线的起讫位置或图线的变化趋势。所以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我不断要求学生学会看懂上述三种语言表达,并会将这三种语言表达方式互译。从内容结构上看,物理教材总体说来是以概念和规律为中心内容,包括概念和规律的引入,概念和规律的论证,概念和规律的应用。指导学生阅读物理教材,我要求学生思考物理概念为什么要引出,是如何引出的,有哪些应用,应用中需注意哪些问题。

2初中物理阅读教学的一些特点

物理阅读过程与一般阅读过程一样,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它包含对语言文字,物理量符号,术语,公式,图像等等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形成和内化,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笔者根据自我的教学实践和理论学习及反思认为物理阅读有如下一些特点:

2.1物理阅读需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物理概念抽象,逻辑性强,在阅读中必须感知阅读材料中有关物理术语,物理量及其符号,并能根据物理概念,规律正确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后达到对阅读材料真正意义上的理解,这中间要用到的逻辑思维特别多。所以,物理阅读需要积极以及“细嚼慢咽”。

2.2物理语言的特点还在于它的高度概括和准确性。每个物理概念,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阅读时不能随便忽略任何一个不理解的字词,所以,物理阅读的速度一般不能太快,要求做到认真细致,不能像阅读一本小说,可以跳跃无趣味的章节段落,阅读时还要能不断领会其含义,对于新出现的概念等一般不能一带而过,有的甚至需要反复阅读直到充分理解。

2.3物理阅读一般还是写、练的过程。首先物理阅读中需要记忆的物理概念、定理、定律、公式等比较多,书写可以加快或加强记忆。其次由于物理教材编写的缩约和推理、运算过程的简略等特点,使得学生在阅读时,常常感到论述“跨度”较大.因此阅读时,需要写写练练,增强内容的连续性,以便阅读得以顺利进行。

2.4物理阅读需要思维灵活。高度概括精炼的物理概念、规律,要通过阅读来理解,必须有一个“内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有效的做法,是能把阅读内容用易于接受的或自已的语言来表达。因此,物理阅读通常要求大脑建立起灵活的语言转化机制。

3初中物理阅读教学如何指导学生阅读的一些思考

3.1树立以读为本的观念。阅读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素质上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特别是在知识更新周期不断加快的今天,学校不可能为学生提供终生受用的知识技能,传统的“一次教育”必然被“终生教育”所代替,“应试教育”必然被“素质教育”所代替。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其重要了。阅读的过程,是感知、理解、评价乃至创造的思维过程,它需要口、手、脑并用,所以它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可见树立以读为本的观念,是学习的自身规律,也是教学的目的所在及提高未来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只有树立以读为本的观念,才能真正把“现象与道理内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促进人的自身发展。

3.2在方法上要进行物理阅读的指导。教师应该考虑到物理阅读的特殊性。物理教材不同于文艺作品,在进行阅读时,学生时常会遇到较大的困难。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开始阶段,教师应当用一定的时间来指导学生阅读,甚至可以选择几段书上的内容,向学生讲述自己阅读时的做法以作示范。一般来说在物理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1)要弄清有关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即弄清楚确立物理概念、规律的依据。(2)要明确这些物理现象、过程中,提出了哪些问题。(3)研究中采用了什么手段和方法,得出了什么结论。(4)对于概念、规律要逐字逐句地进行分析推敲,全面、准确地领会物理含义,特别要明确概念、规律的适用条件及其范围。

3.3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读概念时,要求学生做到“四会”,即会叙述、会判断、会举例、会说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读定理、公式时,要求学生做到会分清条件和结论;会对定理、公式的含义进行解释;会说明应用范围及条件;会进行推理论证,会应用。读例题时,先由学生审清题意,写出已知条件、要求内容,然后试着求解,再与教科书对照比较。在做实验之前,指导学生阅读,要求学生掌握实验的目的和原理、实验所需器材、实验操作过程、实验结论。并对实验结论进行推导,注意实验的条件、步骤及注意事项等。

3.4指导阅读方法,提高自学能力。让学生阅读的目的是学会自学,这就是要求教师对阅读方法进行指导,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1)培养学生良好的的阅读习惯。学习物理要靠理解,有的学生宁愿死记硬背,而不愿意思考,因此要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还要养成不动笔不看书的习惯,在自学时要学会用符号在书上进行圈、点、勾、画、批,这种学习过程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可以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在阅读过程中把自己认为重点、难点内容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判断思维能力和做笔记的良好习惯。(2)学会新旧知识对比。让学生学会把新旧知识进行对比阅读,如:物理概念建立的方法,比如速度,密度,压强等概念的建立等,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鉴别,以抓住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实现知识之间的正迁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3)学会质疑和释疑。阅读能否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是阅读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阅读能否继续进行的关键。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我首先根据我的学生的实情制定预习提纲,如:第六章力和运动

第一节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预习提纲)

(1)生活中物体的运动是否一定需要力?生活中绝对不受任何力的物体是否存在?生活中是否存在在某一方向上物体不受力?

(2)你能说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的设计方案吗?什么是理想实验?它在物理研究中有什么作用?

(3)实验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问题: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实验的现象:

结论:

法律知识解读篇9

我院公诉科实施的“罪名解读卡发放制度”,全称为审查期间罪名解读卡发放及反馈制度,其实质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罪名解读卡”本身,而是检察机关在审查过程中,以发放解读卡的形式,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详细解释其涉嫌的罪名、量刑情节、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以及检察机关办案程序和期限,后收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反馈意见并予以解答或处理的制度。为深入了解检察机关审查工作机制创新的情况与实施效果,本调研课题组选取了我院公诉科于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1日“罪名解读卡”发放和反馈的数据与材料,以期对其详细分析。

一、罪名解读卡发放对象的选择及发放工作的说明

(一)发放对象的基本情况

罪名解读卡发放的对象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检察院公诉部门(包括未检科)受理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被害人。我院公诉科在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1期间,共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发出“罪名解读卡”273份,收到反馈回执意见273份,期间,对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发放“罪名解读卡”所得出的数据,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不同的特点:从发放对象所受强制措施来看,在押的165人,取保候审的101人,监视居住的7人;从发放对象的户籍来看,本市158人,外籍115人;从发放对象罪前有无职业看,无业的183人,有职业的90人;从发放对象有无前科(包括行政处罚)来看,有前科108人,无前科165人。

(二)罪名解读卡的制作

一般的罪名解读卡内容包括涉嫌罪名解析、法定从轻减轻情节、检察院审查期限,另外附带一份罪名解读卡反馈登记表(也称回执),登记表内容包括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基本情况、对所涉案件了解情况(包括所涉罪名及程序)适用的诉讼程序、被采取的强制措施、案件基本情况、辩护人意见、解读卡发放前与发放后认罪及坦白、自首、立功情况、解读卡发放前与发放后对涉嫌罪名、量刑情节、诉讼权利及检察机关办案期限的异议情况。反馈登记表均由案件承办人填写。

(三)罪名解读卡发放工作的实施

罪名解读卡发放工作实施的重点在于解读卡发放到位,意见反馈渠道畅通,反馈的意见真实、有效。为了确保“罪名解读卡”发放工作顺利进行,我院公诉科在实施过程中采取了以下三项措施:一是,坚持“一人一卡”原则,即检察院在决定立案之日起,由承办人根据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涉嫌犯罪情况制作罪名解读卡,确保一名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一张卡,不重复发送,没有特殊原因也不得强制收回。这项措施是为了充分保障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接收和持有罪名解读卡的权利,并保证信息反馈的有效性。二是,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即承办人在办案过程中即时跟踪回访,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反馈的意见及时予以解答,并记录在案。本调研课题组负责向承办人收集反馈意见并进行分析。三是,建立与相关机构、部门的沟通机制。为确保对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罪名解读卡发放到位,我院与天津市公安局红桥分局举行联席会议,并制定了关于反馈意见沟通机制的联席会议纪要。我院公诉科也与监所科、看守机关达成了互相沟通的共识,决定罪名解读卡发放后,公诉科、未检科在提讯时一并听取反馈意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被羁押期间如还有其他反馈意见可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向看守机关或监所科反映,看守机关收到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反馈意见或要求后应在3日内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告知监所科,不得隐瞒不报。监所科对于收集的反馈意见应制作书面材料,并在3日内转送公诉科、未检科。

二、罪名解读卡发放后反馈信息的分析

罪名解读卡发放后,本调研课题组共收回回执273份,现做以下分析:

(一)反馈意见及处理结果分析

1、在发放罪名解读卡前,承办人首先询问发放对象对所涉案件的性质及法律程序是否已经了解。收集的回执中,表示一无所知的,占9%;表示有所了解的,占77%;表示完全了解的,占14%。

2、收集的反馈意见主要集中涉嫌罪名、量刑情节、诉讼权利及办案期限等方面。(1)对涉嫌罪名有异议的,占3%(2)对量刑情节有异议的,占4%,(3)对诉讼权利产生异议的,占1%,(4)对检察机关办案程序和期限有异议的,暂无(5)其他异议的,占1%。

3、通过案件承办人释法说理,反馈的意见大部分得到了处理。其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表示认罪悔罪的,占92%;检察机关采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律师意见的,占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相关法律问题仍不能理解的,不足5%。

(二)反映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从发放对象拥有的法律知识来看,他们对法律知识非常稀缺,对所涉案件性质并不十分清楚。从回执中可以看出,罪名解读卡发放前,大部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被害人对所涉案件的性质、法律程序并不了解,甚至有的人员对此表示一无所知。即使有的人员表示有所了解,也只是停留在了解所涉罪名性质,但是仍然无法对罪与非罪、此罪彼罪作出区分,对量刑及检察机关办案程序及期限就更不清楚。这说明当前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被害人普遍缺乏法律知识,并且缺乏了解所涉案件法律知识的渠道。

存在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罪名解读卡发放选择的对象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此次调查的对象中,大学以上学历的不足4%。绝大多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从未接受过关于法律知识的学习,平时也几乎不与刑法打交道,即便有些人有过前科,受到过刑罚处罚,但是他们也仅仅限于自己曾经所犯罪行的了解。二是,一般人对法律存在一种敬而远之的想法,而不太愿意了解刑事法律。我国法律自古以来重实体轻程序,实体法在于惩恶扬善,打击犯罪,因而导致普通百姓认为与法律打交道就是触犯刑法,就会受到刑事处罚。这种观念仍然残留在普通百姓心中,使得一般人不愿意去主动了解刑事法律。三是,以往公安司法机关权力本位思想过重。公安司法机关在以往司法实践中,过于注重打击犯罪,轻视对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的保障。有些执法人员在侦查和审查期间忽视告知犯罪嫌疑人权利、义务的程序,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疑问不加以解释乃至于犯罪嫌疑人对自己涉嫌罪名、可能判处的刑期存在疑义,甚至有犯罪嫌疑人对自己触犯何罪、何时被拘留、何时被逮捕都不清楚。

2、从发放对象反馈的意见来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被害人之间的矛盾尖锐,他们对司法机关是否能公正处理存在异议,司法机关执法公信力有待提高。在司法实践中,承办人在接触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及其家属的过程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被害人对涉嫌罪名、量刑情节均存在异议的比重远高于对诉讼权利和检察机关办案期限的比重。有的案件中诉讼当事人双方之间矛盾尖锐,甚至有些被害人对公安司法机关认定的罪名及量刑情节并不满意。

究其原因,一方面,刑事诉讼的参与人从各方面利益考虑,为了趋利避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往往认定自己的行为涉及较轻的罪名,而被害人则希望尽量严惩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另一方面,执法人员基于证据、办案风险等方面考虑,又不便于直接答复当事人。如果处理结果对一方当事人有利,那么另一方当事人就会此案处理结果是否公正表示怀疑。例如,本院处理的一起多人参与持械打架斗殴的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认为自己是故意伤害,而被害人则不断缠诉,表示坚决要求检察机关以聚众斗殴罪且有持械行为来处理。承办人考虑到本案证据不足以证明犯罪嫌疑人存在聚众斗殴,只能认定为故意伤害。因而只能要求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但是这又延长了审查期限。双方当事人对此不能理解,甚至怀疑案件定性及量刑上存在不公。

3、从发放罪名解读卡过程中律师参与情况来看,律师参与程度明显不高。在收集的回执中,辩护律师或人提出意见的不足11%。新《刑事诉讼法》增加了“辩护律师在侦查期间可以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并规定了公安司法机关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但是从辩护人或人提出意见情况来看,律师实际上并没有完全参与到诉讼过程中来。

法律知识解读篇10

一、合唱指挥课程的特点

合唱指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具备丰富知识修养和能力的指挥者,将指挥者的能力达到省、准、美的境界。合唱指挥教学,要在培养学生合唱指挥技能的基础上,以丰富学生排练经验,启发学习探索音乐本源,促进学生对合唱声音达到高度和谐以及追求音色的多样性为教学宗旨。

二、总谱读法对学习合唱指挥的意义

总谱读法对于学习合唱指挥非常重要,其可以加深学生对合唱作品的深刻理解,让学生准确地把握合唱作品的音乐风格,帮助学生建立合唱音乐的内心听觉。以总谱读法为前提来展开合唱指挥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微观上全面了解合唱作品,在脑海中构建合唱作品的外部轮廓和整体框架,为合唱指挥技法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坚实的基础。

三、合唱指挥课程中培养学生总谱读法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1.正确认识合唱总谱,做好合唱总谱读法的案头工作

合唱指挥的案头工作中,要对合唱作品的调式调性、节奏旋律、声部结构、织体横向和纵向的关系等基本信息建立初步的印象,必须掌握好合唱总谱读法,才能在内心建立起合唱作品的整体框架。首先,分析合唱作品的织体结构特征,然后勾勒出总谱读法的旋律线条,再通过有声视唱—无声视唱—心里默读的步骤反复练习。这样就能在声部不断交替的总谱视唱中了解、熟悉并记忆总谱中每个声部的节奏、旋律、气口、歌词、乐句的划分、乐段的结构、情绪的变化以及装饰音、省略记号和表情符号的运用等,为合唱指挥的动作设计打下基础,为合唱排练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

2.以弹唱结合阅读总谱促进总谱读法能力的提高

在合唱指挥课程中,借助钢琴弹奏能让学生更深切地了解作品的整体意蕴,尤其是对指挥者而言,通过弹唱合唱作品的分声部旋律线条和总谱旋律线条,不仅可以熟悉单个声部的节奏和旋律,分析声部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可以间接地感受合唱实际音响的织体结构、和声走向和音乐风格特征。这样就可以更快捷和准确地掌握合唱的总谱读法,让指挥者在脑海里建立合唱作品的整体音响结构框架,使指挥的动作与合唱的排练有的放矢。

3.在合唱指挥课程教学中,融入作曲理论知识

熟读总谱,做好谱面分析工作,是合唱指挥在设计指挥动作和排练合唱作品之前必须做好的案头工作。这一步工作做得越好,后续的指挥和排练就会减少困难、进展顺利。总谱读法不同于单旋律读谱,合唱曲谱是多声部织体结构,既有主调性织体,也有复调性织体,指挥者的读谱内容不仅是单一横向的节奏旋律关系,更包括纵向织体结构、和声节奏、和声走向、和声色彩以及钢琴伴奏或乐队伴奏等多种因素,这就需要指挥者具备相应的作曲理论知识,才能理性地掌握总谱读法。因此,在合唱指挥课程教学中,适当地融入和声、曲式、复调、合唱编配等作曲理论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甚至根据合唱作品的特征适时讲授一些钢琴伴奏、配器、乐器法等知识也是很有好处的。这不仅能巩固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使学生更好地将音乐理论知识与指挥实践锻炼相结合,更可以让学生对合唱总谱的学习和熟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将读、背合唱总谱与设计合唱指挥动作有机结合

作为合唱指挥者,在了解合唱作品的总体音响效果后,即可进入读、背合唱总谱阶段。阅读总谱或分谱,既可借助钢琴等键盘乐器,也可请各声部识谱能力较强的学生视唱,这样可以让指挥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合唱总谱的旋律线条。同时,读、背合唱总谱不能只停留在谱面和静态上,应在熟悉合唱总谱的基础上,设计左、右手分工或配合的动作,在谱面上做好所设计指挥动作的醒目标记,然后一边读唱总谱,一边双手练习指挥动作,由慢而快、由简入繁,逐渐做到总谱读法与指挥动作的完美结合。这样不仅能更快更准地熟悉合唱总谱,使读唱出来的合唱总谱更有针对性,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学习和掌握指挥动作的效率。

5.理解和掌握合唱总谱读法的一般规律,在合唱排练实践中不断提高

合唱总谱读法,就是将各声部出现主旋律处抽出并串联起来,与此同时兼顾其他声部的进出。一般来说,主调性合唱作品或段落,指挥者应做到在单个声部都熟悉的基础上,以主旋律线条作为总谱旋律线即可;复调性合唱作品或段落,指挥者的总谱读法必须兼顾各个声部的句逗、气息、声部进出、收拍、起拍以及强弱起伏,总谱旋律线条相对复杂;轮唱性合唱作品或段落,指挥者的总谱读法则主要兼顾各个声部的乐句句头,如《保卫黄河》的二部轮唱乐段:风在、风在吼,马在、马在叫,黄河在、黄河在咆哮……学生可以按照上述合唱总谱读法的一般规律,自己分析合唱作品的总谱线条,提高学习的效率。合唱总谱读法除了要与合唱指挥动作结合起来练习,还要尽可能提供给学生合唱排练的机会,让学生在合唱排练的实践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总谱读法。

结语

合唱指挥者的一项重要能力就是总谱读法,而熟练掌握总谱读法又是学习合唱指挥的重要前提和关键因素。高校教师在合唱指挥课程教学中,要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让学生尽快掌握好合唱作品的总谱读法,以期使指挥技法的教学工作更加顺利而有效。

(注:本文为2013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普通高校合唱艺术教育实施策略研究”,项目序号:284;2013年度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以群众合唱助推和谐文化建设之实施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3YBa115)。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