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0:30:59

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篇1

关键词:养老保险基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是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对政府公共支出管理提出的必然要求。公共支出作为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调控经济社会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绩效评价是整个绩效管理的核心和重要手段。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支出的外延界定在于体现国家职能和满足社会共同需要,因此,社会保障支出也是公共支出的重要内容。而在社会保障诸项制度中,社会保险制度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又因其涉及面最广而成为社会保险制度的核心内容。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的日益严峻,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规模和制度负担也在加大,其支出绩效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只有通过合理的支出评价,才能评判本期支出水平的合适与否,进而为下一期支出规模和结构提供调整方向。

一、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构建原理

本文以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的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结合老龄化社会的现实需求,研究构建起完整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绩效是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的统称,它包括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两个方面。就行为过程来说,它包括投入是否满足经济性要求、过程是否合规和合理;就行为结果而言,它又包括产出与投入相比是否有效率、行为的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以及产生的影响。因此,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内涵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综合评价公共支出活动的“三性”,即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所谓经济性,是指恰当质量和数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在恰当的时间使用,导致最低的相关成本。所谓效率性,是指一项计划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产出)与用于提供这些产品或服务的资源(投入)的关系。所谓有效性,是指计划实施达到预期目标或效果的程度。对于公共部门来说,有效性是对资金使用的价值进行衡量的最重要方面。因为即使资源的提供是有效率的,但如果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不能使得公共服务的对象满意,仍然会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

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对公共支出活动进行绩效评价的前提,因此需要构建起经济性指标、效率性指标和有效性指标共同组成的指标体系来综合评价公共支出绩效的高低。但由于这三大类指标有的是相对概念,有的无法直接度量,因此,要评价公共支出活动的“三性”,必须要寻找其它中间指标下文将其统一界定为“基础性指标”。,以反映出公共支出活动从开始投入到活动结束后所产生的影响为止的整个过程。结合绩效内涵的分析,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的基础性指标可分为四大类,即投入类指标、过程类指标、产出类指标和效果类指标。同时,还需使用这四类指标相互间的关系来考察公共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这样才能最终对公共支出进行绩效水平的量化评价。因此,评价公共支出的绩效须在这四类指标的基础上确定三类最终指标下文将其统一界定为“评价性指标”。,即经济性指标、效率性指标和有效性指标,用以最终计算和衡量公共支出活动的“三性”上海财经大学课题组:《公共支出评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其中,基础性指标与评价性指标在公共支出绩效评价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基础性指标是形成评价性指标的基本要素,而评价性指标则是基础性指标的充分反映(见图1)。

图1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示意图

根据以上原理,本文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绩效评价进行指标体系的理论构建,研究形成了一套可度量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关于各类、各级指标的权重赋予,本文的确定依据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在不明确各类各级指标的重要性差别时尽量采取将指标权重平均化的办法,以避免人为拉大各指标分值之间的差距,总成综合得分的偏差。对于能够明确判断出重要程度差别的指标,则根据其重要程度的不同赋予相应权重。因此,下文如无特别说明,则各类、各级指标均采用平均化的方式赋予权重(为了计算的简便,在百分号计数方式下只保留整数,如:对同一级的三个指标赋予33%、33%、34%的权重时,意味着平均地赋予权重)。(见表1)。下文将对该指标体系中的各类指标构成进行详尽的分析。

二、经济性指标构成研究

经济性指标作为评价性指标的第一个大类,是由投入类指标和过程类指标这两类基础性指标分析、推演而来的。由于基础性指标和评价性指标在公共支出绩效评价过程中相互影响和作用,两者不可割裂研究,因此本文将这两组指标合并在一起进行分析(下同)本文对过程类指标“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率”的选取说明如下:该指标反映的是参保离退休人员有多少能按时、足额领取到基本养老金,这关系到离退休人员的实际生活保障情况。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率越高,养老金领取者的退休生活越有保障,理论上说,该指标的满分标准应为100%。根据我国历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及以前为《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提供的资料,我国于2001年起绝大多数离退休人员能够按时足额领到基本养老金,2004年起至2010年每年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部按时足额发放,这意味着“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率”指标已连年达到100%,有力地保障了参保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作为过程类指标,其绩效水平间接体现在各项经济性指标中,且由于该指标连年达到满分标准,因此,由各项经济性指标所体现的该指标绩效是相当充分的。。

(一)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GDp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可直接反映该项支出的总量水平和规模。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应当保持合理的支出水平,衡量的标准一方面是看其支出规模和支出结构能否为退休劳动者提供适度的收入保障,另一方面则体现为制度实施的可持续性。尤其在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的社会背景下,研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水平的合理性更具有现实意义。

由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是一个绝对值指标,因此其数据变化不具有横向(国家间、地区间)可比性,本文据此推演出相应的经济性指标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GDp”。该指标作为一个相对值指标,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这样一方面可以体现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规模,另一方面也消除了国家间、地区间横向比较的单位差异,能够更有效地判断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水平情况。

(二)人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

由投入类指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推演而得的另一个经济性指标为“人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该指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支付给每个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的平均水平。在经济性指标类别中之所以选取“人均基本养老保险支出”这一绝对数指标作为衡量指标之一,其主要意义在于反映出该指标的历史变化,通过其历年数据变动可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人均规模加以直观判断,同时,也可通过其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工资增长率等数据的对比来衡量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实际购买力变化情况。

(三)养老保险财政补助支出/财政支出

“养老保险财政补助支出/财政支出”可以衡量国家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支持力度。养老保险财政补助支出是国家财政支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国家信用是养老金支付的重要保证,在基金收入小于支出时,应当由国家通过财政拨款弥补。我国自实行“统账结合”制度以来,各级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补贴从2003年的530亿元逐年增加到2010年的1954亿元,八年间共计补贴8960亿元,但其在财政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始终徘徊在22%的平均水平上,并没有显著提高以上数据根据我国历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及以前为《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历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整理计算而得。。而根据我国现有研究成果,王利军认为,在满足政府支出的自然效率条件下,中国养老保险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最大比例应是1097%王利军:《中国养老金缺口财政支付能力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武萍的研究结论是,养老保险财政支出的适度水平为114%武萍:《财政社会保障支出适度水平研究》,辽宁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由此可见,从绩效评价角度而言,“养老保险财政补助支出/财政支出”这一指标目前水平与理想水平尚有很大差距。当然,从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运行的角度来看,要从根本上解决养老金支付危机,关键是保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而不是主要依靠财政支持。但在解决养老金历史债务过程中,财政必须加大支持力度,该指标恰恰能体现政府承担国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转制成本的责任和力度正是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对经济性指标下的三项一级指标分别赋予了40%、40%和20%的权重,以体现其在本文所构建的指标体系中的不同影响力。。

三、效率性指标构成研究

效率性指标由覆盖面、缴费率、退休年龄、统筹层次这几个评价性指标构成,它们是由投入类指标和产出类指标这两类基础性指标分析、推演而来的。

(一)覆盖面

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是指城镇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与应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的比率,即覆盖面=(参保人数/应保人数)×100%。覆盖面指标反映的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所保障的人数的多少,由于产出类指标中的“保障人数”作为一个绝对值指标,不便于直观反映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障程度以及进行国际比较,因此在与产出类指标相对应的效率性指标中,以“覆盖面”指标与“保障人数”指标对应,以期有效判断和评价制度保障的覆盖范围。

对于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的具体测量,学术界有多种方法。本文综合中国保监会、世界银行、国际劳工组织的几种方法后,采用以下方法来计算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即覆盖率=参保职工人数/城乡就业人员合计。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有关数据,我国以城乡就业人员计算的制度覆盖面从1990年的803%扩大到2009年的2275%。国际劳工组织对覆盖面制定的最低标准是养老保险平均覆盖率占总劳动人口的20%[美]卡梅罗?梅萨-拉戈:《拉美国家社会保障(养老及健康保险)劳动力市场及覆盖面研究》,《社会保障研究》2008年第2期。,以这一标准衡量,我国仅从2008年起刚达到这一最低标准,此前各年的城乡就业人员合计覆盖面均低于20%。与我国庞大的人口群相比,目前的养老保险覆盖率明显偏低,相当数量的私营企业从业人员、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和失地农民没有纳入养老保险体系的覆盖范围。

(二)缴费率

产出类指标需要考量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下的“企业和在职人员负担”,转化为相应的评价性指标后即为效率性指标下的“缴费率”指标。缴费率是指缴费者(企业和职工)所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与缴费工资总额的比率,这是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参数之一,对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收入方面产生直接影响,缴费率是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质量。缴费率越高,缴费收入就越多,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就容易实现,甚至出现部分结余;缴费率越低,缴费收入就越少,则不利于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实现,甚至出现部分赤字。同时,缴费率高低的确定取决于缴费者的承受能力。当缴费率较低时,缴费者负担轻,这有利于企业自身的积累;当缴费率较高时,缴费者承受的负担较重,不利于企业的积累和发展。如果企业的积累和发展受到影响,那么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就难以提高,则未来的社会保障水平也将难以提高。

(三)退休年龄

随着社会发展,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引起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养老金需求急剧上升,养老保险制度的持续运行面临挑战。养老金支付压力的上升同时表现在制度赡养率和自我赡养率两个方面。从制度赡养率来看,老龄化造成老年人口比例上升,必然引起养老金需求的提高,进而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支付能力提出挑战,特别是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制度对人口结构变化更加敏感。从自我赡养率来看,人口预期寿命的提高相应延长了劳动者退休后的生命余年,意味着同样的工作时间要负担的退休后生活时间延长,对于养老保险制度来说,相当于在个人账户缴费期不变情况下,支付期延长。在人口预期寿命延长、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逐步推迟退休年龄是应对养老金支付压力增加、确保养老保险制度持续运行的有效措施。

在效率性指标中,与“赡养率”相对应的可度量指标为“退休年龄”。退休年龄作为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危机和保障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稳定运行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赡养率包括制度赡养率和自我赡养率两个方面,因此这两个方面又分别对应于退休年龄指标下属的两个二级指标:一个是法定退休年龄;另一个是(期望寿命-法定退休年龄)。

我国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龄仍是1950年代所规定的,即“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男性退休年龄与多数发展中国家水平接近,而女性退休年龄在发展中国家亦属于较低水平。发展中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相对偏低与其期望寿命较低有直接关系,因此,其期望寿命减去法定退休年龄的差额较小,这意味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自我赡养率负担较轻,而我国在发展中国家里的期望寿命是相对较高的,退休年龄如不相应提高的话,就会加重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赡养率和自我赡养率负担。

(四)统筹层次

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问题关系到养老保险的跨地区转移和可持续发展,关系到职工养老保障权益的实现和养老基金的安全,也关系到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各地区经济公平竞争环境的形成,一直为社会各界所广泛关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将社会统筹的层次从县级、市级提高到省级,并在条件具备时实行全国统筹。

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能更好地建设和发展我国现代社会保障体系,让更多人公平地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纵观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世界各国,基本上都是中央统筹,无论采用哪种养老保障模式,均不存在养老保险统筹层次问题,均由中央政府或其授权管理的机构来统一、集中管理和运营。因此,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角度来看,我们也应当明确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方向是实行全国统筹,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效率性指标中的“统筹层次”这一评价性指标可制定出明确的评分标准,即达到全国统筹为100分(满分值),省级统筹为80分,市级统筹为60分(及格分值)。

四、有效性指标构成研究

有效性指标是由投入类指标和效果类指标这两类基础性指标分析、推演而来的。具体来说,是由替代率、财务可持续性、基本养老金贡献率指标共同构成,其中财务可持续性指标又包含三个二级指标用于进行直接评价。

(一)替代率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绩效评价研究中,考量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保障水平的效果类指标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当保障水平达到制度设计的效果,既满足退休人员基本生活需求又能保持基金收支平衡与财务可持续性时,这样的保障水平才能体现出基金支出的较高绩效。对于衡量养老保障水平的指标,学术界常用的是养老保障替代率,其基本涵义是退休人员养老金收入水平与在职人员工资收入水平之比。具体来说,常用的养老保障替代率指标又可分为目标替代率、总额替代率和平均替代率,根据笔者的前期研究成果,结合本文的研究目的,选择平均替代率水平来考察一国或地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的优劣以及养老保障水平的高低,无论从研究意义还是从技术可行性层面来讲都优于另两个替代率指标参见于宁《基本养老保障替代率水平研究——基于上海的实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替代率水平是养老保障水平的重要影响参数,一般而言,平均替代率水平越高,说明该国家或地区养老保障的程度越高,退休人员的生活需求满足得越充分。对于同一国家或地区的养老保障平均替代率水平而言,其不同历史时期的现实水平会有差别,这种差别正反映了养老保障水平随经济、社会发展而产生的变化。当养老保障水平处于适度状态时,相应地,替代率水平也是适度的。这一适度水平应当既能保证退休人员基本生活需求又能实现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周期平衡,既不能过低,又不能过高。

(二)财务可持续性

1、累计结余可支付时间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有关定义,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是指截止报告期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相抵后的累计余额,由此可形成累计结余可支付时间的计算公式,即:累计结余可支付时间=累计结余额×365/当年基金支出额该指标的单位可以“天”来计算,也可以换算成“月”。。通过对该指标的研究,可以了解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对比情况以及基本养老金的支付能力变化。累计结余可支付时间的长短与结余额和当年基金支出额规模有关,其影响因素包括缴费人数、缴费水平和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人数及养老金费用支付水平,这些影响因素本质上体现的是养老保险覆盖面问题、在职职工工资总额问题、老龄化问题与养老金支付水平增速问题。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时间从1989年的69个月增加到2009年的169个月数据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计算而得。,其间也经历过起伏波动,但自1999年以来逐年上升,这反映出统筹养老金的支付能力在逐年加强(从现收现付部分的角度看)钤青莲:《基金平衡与统筹层次提升问题研究》,《中国市场》2009年第35期。,但是,这种支付能力的增强从某种程度上说是通过透支未来达到现有平衡,积累制的个人账户空账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本文对“财务可持续性”指标下设了三个二级指标,目的就是从不同角度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判断。

2、隐性债务缺口/GDp

我国养老保险长期实行现收现付制,没有留出积累资金,已退休职工(老人)和在职职工(中人)在部分积累制实施前都没有个人账户积累,这笔要支出的养老费用在新制度下没有明确的筹资渠道,而是隐含在对未来福利的承诺之中,所以被称为隐性养老债务赵春玲、倪志良、刘辉:《美国oaSi支付额、覆盖面的Granger检验与我国养老保险的财政倾斜建议》,《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归根结底,隐性债务所带来的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问题是由于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方面政府责任的缺位造成的,财政没有为历史欠账提供坚实和足额的资金来源本文之所以设计该项指标为隐性债务与GDp的比值,主要是考虑到指标评价时便于进行国际水平的比较和判断。。随着退休人员急剧增加,社会统筹部分的基金无法满足退休金的支付需求,为了解决隐性债务造成的压力,计入“统账结合”模式下的个人账户基金被挪用于支付当期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造成社会统筹向个人账户透支现象,个人账户从此成为“空账”。由于制度设计的欠缺,各地在财务上允许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相互调剂使用,因此,新制度正常运行的背后暗含着将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于填补隐性债务。这种做法一方面偏离了部分积累制的设计初衷,而是向现收现付制的回归,无法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另一方面,“空账”的运行只是通过增加企业负担和代际转移来规避政府责任,不但无法使企业真正减负,也不符合代际公平。

面对这种情况,由政府来承担隐性社会保障债务,是各国进行社会保障改革的普遍做法。国家应合理增加财政投入,逐步化解体制转轨造成的隐性债务,缓解目前的支付危机。借鉴智利等国家的成功经验,中央政府可以现实地承担起对隐性债务的清偿责任,为以个人账户制为基础的社会保障模式的健康平稳运行创造良好的启动环境。

3、保值增值水平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水映了基金的抗风险能力和潜在支付能力,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这一指标的重要性也将日益显著。尤其在做实个人账户以后,作为一项长期的货币收支计划,个人账户基金不仅要避免通货膨胀引起的贬值,而且要保证退休职工的生活质量,以满足未来的支付需要,这就要求个人账户积累的基金能不断创造出新价值。

养老保险基金积累有效性的测量指标是基金的收益率,探讨基金收益率时主要应考虑三个指标:通货膨胀率、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经济增长率童驭:《浅析基本养老保险中个人账户基金的保值增值》,《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9年第3期。。只有当基金收益率高于通货膨胀率和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时,基金积累制度的选择才是正确的,才能达到保障老年收入的目标因为养老基金的投资收益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意味着职工在工作期间积累的养老基金资产面临贬值风险,有悖于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目标;投资收益率低于工资增长率,又意味着基金积累制提供的养老金水平无法与职工退休时的社会平均工资保持一致,造成退休职工待遇相对下降,这与社会保险待遇调整原则相悖。。此外,基金收益率只有达到经济增长率时,基金才能较好地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因此,个人账户基金的投资收益率只有大于通货膨胀率、工资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时才能保证它的抗风险能力和对未来的支付能力。

(三)基本养老金贡献率

本文构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效果类指标下的最后一个指标是“多支柱程度”,下文将对该指标的含义、作用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说明与之相应的有效性指标“基本养老金贡献率”的选取理由。

多支柱养老是世界银行大力倡导的“养老保障改革最佳方案”,其内涵包含三个方面:第一支柱是强制性现收现付制社会基本保险,是国家为公众提供的最低程度养老保障;第二支柱是强制性基金积累制的养老保障,养老金给付与缴费水平挂钩;第三支柱是自愿性补充养老保障,为有需要的个人提供更好的退休生活保障。三支柱模式既能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又能从整体上改善国民养老保障。近年来,部分专家又提出由三支柱到五支柱的改革,它扩展出另外两个支柱:一个是“零支柱”,即以消除贫困为目标的基本支柱;另一个是第四支柱即非经济性支柱,包括其他更为广泛的社会政策,如家庭赡养、医疗服务和住房政策等。因此,根据各支柱的特点制定相应政策,促进多支柱协调发展,既能有效分散风险,又能减轻国家财政负担,还能满足不同人群的多元需求,以保证养老保障目标的充分实现杨胜利、李正龙:《统账结合模式下养老金的替代率及多支柱模式研究》,《劳动保障世界》2009年第8期。。

基于以上分析,多支柱程度是评价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个重要的效果类指标,为了能够使该指标达到可度量的目标,本文在与其对应的有效性指标类别中设计了“基本养老金贡献率”这一指标来衡量多支柱养老程度的高低。该指标是指基本养老金(即第一支柱与第二支柱之和,这两者均为强制性养老支柱)占老年收入来源的比重,可大致反映出基础养老支柱所发挥的作用。理论上说,该指标值越低,说明老年人退休生活的收入来源越是多元化,其生活水平也越高;反之,指标值越高,说明老年人退休生活的收入来源越单一,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依赖性越强,其生活水平也相对较低。

对比国际水平,我国基本养老金贡献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因此,我国应强化养老多支柱制度建设,在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财务可持续性和支付能力的同时,通过做实个人账户、增强基金保值增值能力、鼓励企业发展企业年金进行补充、为商业养老保险提供政策优惠、鼓励发展个人财产性收入等方式,多支柱、多元化地提高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

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篇2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城乡基本养老保险改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十一五”期间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积极研究探索建立城乡融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

一、深刻认识构建城乡融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重大意义

构建城乡融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是解决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发展不平衡问题的现实要求。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导致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差距不断拉大,2003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了3.23:1。而在社会保障方面也是差距巨大:从全国社会保障费用支出的情况来看,占总人口70%的农民,其社会保障支出只占总支出的10%左右;而占总人口30%的城市居民,社会保障支出却占总支出的90%,城市居民人均社会保障费用是农民的20倍以上。城乡社会保障投入的巨大差距,导致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很不平衡,已经影响了市场经济环境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建立。

构建城乡融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是解决城镇企业与机关事业离退休人员待遇水平失衡问题迫切要求。1991年,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1]33号)下发以后,城镇企业先于机关事业单位按照决定的要求进行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但是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在改革过程中,由于国家没有承担部分积累制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转轨成本”,导致城镇企业负担过重,许多城镇企业在缴纳了基本养老保险费以后,已经没有能力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制度;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制度的缺失,造成了城镇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与没有进行实质性改革的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待遇水平的巨大差距。2003年,机关、事业、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平均离退休费每月分别为1221元、1151元、644元(含统筹项目外养老金),相差很大。这种差距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据统计,劳动保障部受理的这类案件,由1999年的4100多件增加到2003年的7100多件。

构建城乡融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是解决部分社会群体养老保险制度缺位问题的重要举措。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1]33号)下发以后,有关部门分别对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改革探索。但是到目前为止,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仍处于试点阶段,覆盖范围相当有限;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正在清理整顿,基本上是处于进退休两难的境地。只有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并成功地建立起“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但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主要还是国有企业。由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进度不统一、基本模式不统一、覆盖范围不统一,导致目前部分社会群体养老保险制度缺位,众多的城镇从业人员还游离于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之外。首先,部分困难集体企业职工养老保障问题没有着落;其次,部分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养老没有保障;再次,“边缘化市民”和“城镇化农民”养老保险制度难以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三元”养老保险制度分立格局,已成为城乡从业人员在不同体制间的流动及体制改革的桎梏。

构建城乡融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最终目的。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本质,是要将计划经济时期处于“混沌状态”下的离退休费制度,系统化、有序化为由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年金制度)、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制度以及商业人寿养老保险制度组成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要想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就要将“非制度性的”固化的土地和家庭养老保障“有序化”,从而建立起可以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相融合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体系。

二、构建城乡融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具有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

我国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特别是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先期探索,已经为构建城乡融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为构建城乡融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奠定了基础。《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下发,标志着城镇企业职工“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正式建立,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由“现收现付”制转向了“部分积累”制;职工养老问题由“企业全部包揽”的“企业保险”转向“企业和职工双方共同分担”的“社会保险”。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下发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目前已经基本建立起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平衡长效机制、参保缴费激励机制、财政投入约束机制。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使之能够作为融通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基础性核心制度。

国家对养老保险基金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为构建城乡融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创造了有利条件。自1998年以来,国家逐年加大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投入力度,对中西部地区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基金支持每年都在增加。国家对养老保险基金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减轻了这些地区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压力,也使这些地区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降低基本养老保险费率成为可能;基本养老保险费率的降低,为企业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留下了宝贵的空间。以黑龙江省为例,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前,全省企业缴费比例平均为22.6%,其中地方企业平均为25.4%,个别行业和系统甚至超过了30%;省级统筹后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率统一为22%的,全省平均缴费比例平均下降费率2.42%,每年至少可为企业减轻负担4.13亿元,这就为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及其他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创造了条件。

国家对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力度的加大,为构建城乡融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提供了政策依据。2004年,国务院在扩大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的同时,相继出台了《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20号令)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23号令)。这两个《办法》不仅是城镇企业建立企业年金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机关事业单位建立职业年金的纲领性文件。在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时期出台这样的文件,说明国家对包括企业年金制度在内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高度重视,也为构建城乡融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提供了政策依据。

国务院在东北三省开展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试点,为构建城乡融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积累了经验。国务院在东北三省进行的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调整了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规模,改革了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部分做实了个人账户,使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规范完善。特别是个人账户规模缩小后,减小了第一支柱中积累部分的比例,为扩大第二支柱补充养老保险留下了制度空间。2000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0]42号)又给予了东北三省建立企业年金所需资金的4%部分可以税前列支的特殊政策。这项优惠政策极大地推动了东北三省企业年金制度建设,也必将成为其他省市推动企业年金制度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三、构建城乡融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措施

构建城乡融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具体操作中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遵循“福利刚性”原则。一般情况下规模只能扩大不能缩小、项目只能增加不能减少、水平只能升高不能降低。二是遵循社会保障权益共享原则。将具备条件的各类社会群体都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进一步调整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维护公民的社会保障权利,统一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政策,使不同城镇社会群体具有平等的养老保险参保权利和机会。三是遵循政府主体原则。实行城乡融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所需“转轨成本”应由政府承担。建立城乡融合的新体制,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也是政府的责任。四是遵循社会公正原则。应在加大宏观调控的基础上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科学合理地划分各级政府对养老保险的责任,加大中央政府在养老保险方面的宏观调控力度。当前,首要任务是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进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构建城乡融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具体应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加大企业年金等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力度,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一是进一步完善城乡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按照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决定》(国发[2005]38号)的要求,调整个人账户规模、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做实个人账户、提高统筹层次,努力将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扩大到各类城镇企业职工、城镇个体劳动者、自由职业及灵活就业人员以及在城镇企业稳定就业的农民工。二是加大企业年金制度建设力度。扩大建立企业年金所需资金税前列支政策的覆盖范围和税惠比例,实现企业缴费部分全部实行税前列支。在近期内可以采取目标管理、政策引导等措施予以推动。三是加快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步伐。探索制定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的特殊利率和参加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免交个人所得税等方面优惠政策,鼓励城乡各类人员积极参加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四是进一步推动商业人寿养老保险,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对社会保险的补充作用。

第二,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突破口,整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一是要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与城镇企业相同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模式,统一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统一缴费比例、统一缴费工资基数。二是建立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采取与企业年金制度相同的运作与管理方式,对有财政支持的机关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制度,可以采取强制的方式予以推进。三是建立与企业相同的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制度、商业人寿养老保险制度。

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篇3

关键词:养老保险模式建议

中图分类号:F840.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3-036-02

一、养老保险制度的几种模式

现代意义上的养老保险制度1889年创立于德国。到20世纪中叶,养老保险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普遍认同,并达到鼎盛时期。从世界各国实践来看,养老保险主要分为普遍保障、投保资助、强制储蓄和国家统筹等四种模式。

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普遍陷入滞胀困境,由于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标准的刚性增长等原因,养老保险费用支出日益增大,各国原有的养老保险制度相继出现一些问题,如实行普遍保障模式和投保资助模式的国家,由于采取现收现付制,政府承担过多责任,越来越难以支撑养老保险系统;强制储蓄模式很难发挥社会共济的功能;国家统筹模式已逐步退出社会保障领域等。为此,各国纷纷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反思,并逐步认识到,基于财力有限的现实,政府只能向公众提供“低水平,广覆盖”的基本养老保险,因此,应将商业保险纳入养老保险体系。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世界银行于1994年提出了“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第一支柱是由法律强制推行的、国家管理的、以税收支持的具有再分配性质的保障计划,筹资模式应采用现收现付制。第二支柱是具有强制性的、私营化管理的、完全积累制的制度,应采用完全积累形式且养老保险应与缴纳金额相结合。第三支柱是为那些需要更高水平养老金的人们设计的、自愿参加的、私有的保障计划,应采用完全积累制方式。各国根据本国国情,进行养老保险体系改革,综合运用不同模式,在世界银行提出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基础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见表1)。

二、近年来国际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经验

进入21世纪,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包含公共养老金、职业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这些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仍在继续,一些改革经验值得借鉴。

一是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法律体系。法律体系通过其权威性对养老金制度所涉及各方参与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和养老金制度的各种激励约束政策进行了全面、具体的规范,是养老保险制度有效运作的重要保证。如美国分别于1935年、1974年颁布了《社会保障法案》、《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案》;英国从1948年通过的社会保险法案开始,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养老保险的法案,并于2007年、2008年又出台了《养老金法案》;德国1889年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养老保险法,即《老年和伤残保险法》。

二是形成了政府、企业和职工共同分担的机制。目前养老保障责任已从国家单独承担转向由国家、企业、个人和家庭共同承担。政府通过调整养老金领取数额的计算公式、对领取养老金征税和提高养老金领取资格等方式,减少养老金支出,缓解财政压力和养老负担,政府责任逐步转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或最低生活水平的养老金。如有些国家增加缴费年限要求,提高退休年龄。

三是发挥市场机制在养老保障领域中的作用。市场化运营是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如智利对养老基金的管理和投资引入市场机制,将养老基金交付给相互竞争的私营部门管理,同时逐渐放松对基金投资领域的限制,从而提高养老基金的投资收益。在养老保障运作中,许多国家鼓励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如保险公司、养老金管理公司可以直接管理养老基金。各国金融机构在企业养老金计划和商业养老保险中的作用更为明显,银行、基金公司都是养老保障领域的重要参与者,为养老基金提供账户管理、基金投资和资金发放等综合。

四是政府提供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和政策扶持,支持养老基金保值增值,增强补充养老保险吸引力,其中税收优惠是一项有力工具。如大部分国家对企业年金实行eet模式,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企业在缴纳环节的免税比例分别是职工工资总额的15%、20%和18%。部分国家提供政府补贴,如智利,每年给自愿储蓄账户(第三支柱)缴费达到150万比索的职工可从政府获得相当于其自愿储蓄金额15%的年度补助。

五是兼顾公平与效率。扩大覆盖面是养老保险制度公平性的重要体现,市场机制的引入以及政府、企业和雇员责任共担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为兼顾公平与效率,大多数国家建立了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第一支柱强调公平,如美英等国家公共养老金基本实现了全覆盖;第二、三支柱强调效率,采取市场化运营。

三、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现状

在借鉴世界银行及主要国家“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经验的基础上,我国于1997年建立了政府、企业和职工共同分担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养老保险为补充的框架。

1.第一层次: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在养老保险体系中占主要地位,是按国家统一政策规定强制实施的,为保障广大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养老保险制度。目前我国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企业缴纳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本人工资的8%计入个人账户,缴费部分免税,实行政府补贴。全国31个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建立省级统筹制度。2010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13420亿元,辽宁等13个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省(自治区)共积累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2039亿元。截至2010年底,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15365亿元,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5707万人,其中农民工参保人数3284万人。2009年,我国开始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个人每年缴费100至500元保费不等,记入个人账户。截至2010年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累计423亿元,参保人数10277万人,其中2863万农民领取了养老金。

2.第二层次:补充养老保险。目前补充养老保险主要是企业年金,是指在基本养老保险之外,由企业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在国家规定的实施政策和实施条件下为本企业职工建立的一种补充养老保险。它由企业自愿建立,企业缴费或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费为职工建立个人账户,通过商业机构运营,给付水平由缴费和投资收益率决定。我国企业年金采取缴费确定型(DC)模式,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单位实行补充养老保险,选择经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认定的机构经办。企业内部一般都设有由劳、资双方组成的理事会,负责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事宜。截至2010年底,全国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3.71万户(主要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参加职工1335万人,基金规模2809亿元,有33万人领取企业年金。

3.第三层次: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计划,由劳动者个人通过购买养老保险产品、基金、股票和储蓄等方式实现。我国商业养老保险的主体是年金保险。2010年我国年金保险保费收入1215亿元,其中,团体年金保费收入325亿元,个人年金保费收入890亿元。

四、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虽初步建立了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框架,并在提高制度效率和促进公平、保障社会平稳运行与防范老年贫穷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实际覆盖面有限,保障水平低。目前,尽管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在制度上实现了全覆盖,但在实践上尚未实现。2010年,加入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约占城镇全部就业人员的60%,而基本养老保险对农村、农民工、城镇无业人员的覆盖率更低,农民工加入基本养老保险的比例只有13.6%。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估算,城镇职工的基本养老金替代率平均不到50%。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缓慢,其养老金替代率非常低。而根据国际经验,如果退休后的养老金替代率大于70%,即可维持退休前现有的生活水平;如果达到60%~70%,可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如果低于50%,生活水平较退休前会有大幅下降。

二是基本养老保险存在巨大的隐性债务和个人账户“空账”运行。受原有“历史欠债”问题、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速等因素影响,我国基本养老金隐性债务规模巨大。2005年世界银行测算,根据当时的人口与养老模式,2001到2075年中国养老金缺口的折现值达9.15万亿元。由于我国个人账户基金与统筹基金合并运行,在统筹部分资金不足时透支了个人账户资金,导致了个人账户“空账”运行,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造成了巨大隐患。以2009年数据显示为例,尽管全国有13个省市不同程度的做实了个人账户基金1570亿元,但仅占到个人账户累计记账额17609亿元的8.9%,“空账”金额仍高达16039亿元。

三是企业年金和商业年金保险发展缓慢。目前,参加企业年金的人数仅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的5%~6%。造成这种状况的关键原因是税收优惠政策没有到位,这直接影响了企业和个人参与企业年金计划的积极性,压制了养老保险需求。当前我国对企业年金基本实行的是tee模式,在企业年金缴纳环节,对企业的免税额仅为职工工资总额5%以下部分,对个人不免税。对商业年金保险则实行的是ttt模式,对个人购买保险不免税,仅对寿险公司部分险种免征营业税,仍然征收企业所得税。此外,国民保险意识较差和商业年金保险产品较单一也是原因之一。

四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效率较低。目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运用仅限于购买国债和存入专户,投资收益低,很难实现保值增值。2010年4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年社会保障绿皮书(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让人人享有公平的社会保障)》指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的实际收益率不足2%,而2005年以来的加权通货膨胀率达到2.2%。这说明养老保险基金不仅未能按制度初衷实现保值增值,反而处于缩水状态,过低的个人账户收益事实上产生了逆向激励。

五、完善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几点政策建议

一是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提高统筹层次。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工作,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缩小不同地区和制度下的养老金水平差距,实现保障公平。据人保部称,基本养老保险将于2012年实现低水平的全覆盖。同时,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国统筹,增强在地域间与城乡间的流动性。

二是提供税收激励措施。税收激励对年金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激发企业和个人参与企业年金和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年金保险)的积极性,应对老龄化趋势,推动年金快速发展,需要尽快制定税收优惠政策。考虑到年金计划的执行期很长,可利用《个人所得税法》中对国务院可以批准免税的授权,由国务院相关部门宣布在个人年金缴纳环节实行适度的税收减免,同时加强税务系统基础设施建设,为推行年金的eet税收模式创造条件。

三是健全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养老保险基金的有效投资运营是确保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应研究借鉴国际不同模式,参考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投资运作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坚持安全第一的审慎原则,在深入研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作机制、管理体制、成本收益比较等基础上,明确适合我国国情的、起点高、监管严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模式,稳步拓宽投资渠道,实现保值增值,缓解养老金缺口问题。

四是加强相关各方协作。养老保险体系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涉及财税、金融、政法等多个方面,各相关部门应共同研究,分清职责,相互配合,积极推动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年金)、个人储蓄型保险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熊鹭,郝联峰.养老保险税制的国际实践及启示.上海金融,2011(7)

2.王滨.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现代商业,2011(8)

3.肖素文.从公平的角度对我国养老保险改革与制度建设问题的探讨.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10)

4.张冉.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现代财贸,2011(14)

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篇4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基层央行目前的养老保障体系面临着很多矛质。文章从行业统筹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模式选择及相关建议。

    中国人民银行于1994年建立了系统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管理方式,缴费单位和缴费个人分别按缴费基数的一定比例缴纳,基金由总行实行统一管理,专项储存,单独核算,并实行全收全支、收支两条线,专款专用。十几年的实践表明,这一制度的实行不仅切实保障了退休人员基本生活水平,对稳定职工队伍、增强组织凝聚力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运行中也暴露出一些矛盾和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基层央行养老保障体系,为今后全国统一的基本养老金制度和劳动力流动机制提供制度平台,使该体系真正成为既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又能切实解决职工后顾之忧、激励员工建功立业的福利保障机制,是我们函待思考的问题。

    一、健全多层次养老保降体系的紧迫性

    随着杜会保障体制改革的深人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行业统筹作为人行养老保障体系的基本制度,凸现和面临着越来越多不可忽视的问题:

    1从行业统筹管理模式来看,统筹基金存在“制度缺口”。现行人行系统统筹中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实行混账管理方式,为统筹基金挤占个人账户创造了可能。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的合并运行,使得基金管理陷人困境:其一,两个账户的合并运行容易导致管理上的混乱。其二,为了确保养老金发放,统筹基金透支个人账户,使个人账户仅成为一种记账的手段,基金的投资与积累无从实现。其三,由于个人账户的空账运行,制度实质成为现收现付制,导致在职的当代人承受双重负担,既要承担供养上一代“老人”义务,又要为自己将来养老进行个人账户积累。以央行某地市中支为例,115名离退休人员中就有26人是在行业统筹建立前办理的退休手续,他们没有任何统筹积累,但他们的退休金仍要从当期统筹基金中支出。

    2.从行业统筹的发展趋势来看,统筹基金面临“支付缺口”。近几年,人行系统退休人数日益增加,职工参保缴费人数逐年下降,负担系数总体呈快速上升之势已成必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四:一是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到龄退休人员增加。二是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养老金水平相应提高。三是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平均预期寿命变长。四是机构减员增效,提前退休人员增加。这样就导致基金支出增幅远远高于基金收人的增幅,使基本养老保险收支过早地出现了赤字和缺口,加重了在职参保职工的负担,支付风险日益加剧。据测算,目前1名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支出需要5名在职职工的当期缴费才能保证。长此以往,养老金支出将难以为继。

    3.从行业统筹的基金积累来看,统筹基金存在“投资缺口”。一方面,目前人行系统提取率(养老保险费占工资总额的比率)为17%,与社会一般缴费比例28%相比偏低,统筹基金积累速度过慢;另一方面,投资渠道狭窄,基金保值增值压力大。按照现行政策规定,养老保险基金只能用于购买国债或存人银行.在这种缺乏更广泛投资渠道的情况下,加之通货膨胀率较高,基金贬值已成事实。基金收益率低于工资增长率,使弹性收缴与刚性支出的矛盾日趋突显出来,加剧了制度支付的风险。

    4.从行业统筹的保障功能来看,职工养老存在,’保障缺口”。目前人行只有行业统筹一种养老保障方式。在企业年金、商业保险等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未建立的情况下,如果人民银行基本养老保险统筹下放地方管理后,势必造成离退休职工收人的降低,生活水平的下降,影响他们的稳定。

    针对上述现实问题和具体情况,当务之急是建立人行系统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以此解决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人行系统养老保险待遇降低和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二、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障休系的积极意义

    1.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满足人行职工养老保障的需要。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是根据不同的经济保障目标,通过各种经济保障方式的有机结合和补充而形成的养老保障机制,更能适应员工多样化的养老保障需求。

    2.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是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条件。国务院规定人民银行今后将按照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可以弥补人民银行系统基本养老保险统筹下放地方管理后养老保险待遇的降低,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

    3.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有利于缓解各种矛盾。首先,能够缓解人民银行系统离退休人员收人与在职人员收人的矛盾,在退休员工与在职员工的收人之间建立一种合理的平衡关系。其次,可以解决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矛盾,减轻养老保险的远期财务风险,为逐步降低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创造条件。

    三、建立央行多层次养老保降体系应坚持的原则

    人民银行养老保障体系,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借鉴社会保障改革经验的前提下,结合人民银行的实际情况,建立时要坚持四项原则:

    1.坚持广搜盖及适度保障原则。人民银行系统员工应全部纳人养老保障体系的范围,体系内各保障模式应确定合理替代率。因为若替代率过高,保障过度,使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超过劳动就业时期,有悖于社会公平;过低,养老金不能满足职工的基本生活需要,会造成社会问题。因此,补充养老保险与基本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相加,替代率应不高于100%。

    2.坚持差别待遇原则。养老金待遇水平应与员工工龄长短、贡献大小及个人账户挂钩,体现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特点,不同层次的保障模式的养老金待遇既要为员工退休后提供生活质量保证,又要充分显现激励作用。

   3.坚持基金累积制原则。人民银行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应实行基金的完全积累,在员工调动、死亡时其个人账户余额可转移或由受益人继承。

    4.坚持年金管理的审慎原则。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实行年金市场化运营。部分基金委托商业保险机构或基金管理公司运营,部分购买国债,从而分散风险,以实现基金的运营安全和保值增值。

    四、建立央行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模式选择: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行业救助

    在借鉴社会养老保险“三支柱”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人民银行职工的保障需求,笔者认为,人民银行应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十企业年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行业救助”的养老保障体系模式。其基本思路是:完善系统基本养老保险,待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出台后,与之并轨;发展企业年金、商业保险和行业救助,建立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满足职工多样化养老保障需求;拓宽年金投资渠道,实现年金保值增值;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养老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1.第一层次: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在养老保障体系中占主要地位,是一种强制性的、统账结合、部分积累的保险制度,其保障水平较低,搜盖面较广。所谓低水平、就是参照国际惯例,在职工退休后,只发给相当于本人在职时工资总额60%左右的基本养老金,作为对其生活的基本保障。

    为今后实现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顺利衔接,基层央行当前一是应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实现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分开管理,互不透支;二是建立缴费与养老金待遇挂钩的制度体系,改革现行养老金计发办法;三是逐步降低替代率,为补充养老保险的出台留出空间。待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出台后,基本养老保险与之并轨。

    2.第二层次:企业年金。企业年金,又称退休年金,采用个人账户方式进行管理,实行基金完全积累,费用由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累积性的特点。与基本养老保险具有国家强制实行不同,企业年金的建立是自愿和有条件的,只有“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具有相应的经济负担能力;已建立集体协商机制”的企业,才可以建立企业年金。目前已有五家中央企业建立起企业年金。根据人民银行特点,企业年金替代率可控制在30%左右,在发展初期可暂定在15%-20%之间。

    (1)企业年金资金筹集:结合人民银行自身特点,应采取单位补充和个人缴费结合的模式比较合适。单位补充的渠道主要有:一是从职工福利费中列支;二是国家财政给予补贴。三是按照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统一费率划缴基本养老保险,建立补充养老保险。根据企业年金在职工个人养老金应占的份额和地位来看,单位和个人缴费比例在企业年金建立初期可按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4%计算,根据年金运行情况再逐步调整,但企业年金所提供的补充养老金不能超过个人养老金的20%-30%。

    (2)企业年金资金管理:基金实行完全积累,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按月计人年金个人账户;总行成立行业年金理事会,负责基金的征缴、运行;企业年金按国家规定委托相关金融中介机构投资运营,投资收益并人企业年金。

    (3)企业年金资金运用:职工在缴纳年金达到一定年限或办理退休手续后,可从年金个人账户中一次或定期分次领取。职工或离退休人员死亡后,其职业年金的个人账户余额由其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一次性领取。

    (4)企业年金资金监管:企业年金由单位职工代表大会或赋予监管职责的工会,负责监督职业年金的收缴、发放、投资运营、收益分配等。

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篇5

关键词: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全国统筹

一、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国统筹的阻力

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过低,这不仅限制了其互济功能的实现,也造成了地区之间的不平等,不利于这一制度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提高统筹层次,国家对于社会保障的支出逐年在增加,这为实行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基础。在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从区县到市级,从市级到省级逐渐提高的过程中,我国也已积累了丰富的提高统筹层次的经验,这为进一步提高统筹层次,实现全国统筹奠定了坚实的经验基础。而金保工程是统一的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它能使劳动者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支付的手续问题得以快速解决,这为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奠定了技术基础。

但是,经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及有关部门评估,截至2010年10月,全国有25个省级单位达到了省级统筹的标准,这与全国范围内实行省级统筹仍有一定距离。鉴于目前现状,推行基本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统筹的合理化,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虽然国家一直强调要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但是事实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容易和顺利。不同地区在基本养老保险历史债务、经济水平、人口结构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以及业已形成的政府、企业、个人等不同的利益格局,严重阻碍了这一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阻力。

(一)不同级次政府的责任界定不明确

1997年国家统一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但是未明确划分各级政府在基本养老保险上应承担的具体责任。在实践中,既存在企业依赖政府、地方财政依赖中央政府的倾向,也存在地方政府将责任层层下移的倾向。在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转轨过程中,对于历史上形成的巨额转轨成本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责任界定,地方政府认为这是中央财政的责任,中央财政则一直希望地方财政能够背起来。这种情况下,就形成了大家一起将矛盾推着走的局面,导致矛盾越来越严重。地方政府责任明确后,才有利于基金的收缴和发放,才能使制度改革更加顺利。

(二)基金的上缴和下拨是一个复杂的利益调节过程

全国统筹的核心内容是全国范围的养老金统一调剂使用,基金难以调剂的根本原因在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各地区的既得利益。全国统筹要求按照全国退休费用负担的平均水平确定提取比例,这不可避免地打破省级统筹时确定的提取比例,引起省市间退休费用的增减变化,甚至导致资金在地区之间的大进大出。

现行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分别隶属于各级地方政府。中央社会保障机构与各省市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在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信息系统未在全国范围内联网的情况下,地方占有信息优势。“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各省市可以采取压低工资基数等变通方式来减少上缴、增加下拨,维护本地区利益。在财政“分灶吃饭”、财政包干基数业已确定的情况下,实行全国统筹,上缴或下拨的退休统筹费用会造成地方财政的减收或增收,这种基金的重新分配与调剂势必会遇到阻力。

(三)部分地区可能抵制统筹层次的提高

我国目前对于各统筹层次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还未纳入预算管理范围。导致地方政府对这部分资金的违规使用。从违规资金的用途来分析,地方政府视社保基金为额外财政资金,若实现全国统筹.地方政府必然失去对这部分资金的控制权。因此,有基金结余地区很可能立足局部,抵制统筹层次的提高。

(四)养老保险体系的历史债务问题

基本养老保险的历史债务是指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下个人已经积累的需要在将来领取的养老金权益,或者说是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权益。有研究表明,2000年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债务总额已经超过5万亿元人民币,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60%。十二年过去后的2012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的历史债务问题显然更加不容忽视。如果在构建全国统筹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的过程中,不处理或不重视处理上述历史债务,则这一债务又将转化为新制度的历史债务。另一方面,如果不尽快着手解决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的历史债务,未来全国统筹的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的可持续性将受到进一步的威胁。因此,必须要在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过程中,解决现有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历史债务问题。

二、克服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阻力的建议

(一)以人为本,协调各方关系

树立以人为本的保险理念,协调各利益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减少将统筹层次提高到全国过程中的阻力。搞好基本养老保险的运作首先要从地方政府官员的思想观念着手。基本养老保险作为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的福利性险种,应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从思想教育着手,加强宣传监督力度,以全局的眼光,注重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在制度设计上避免各利益主体间磨合过程中无谓的成本消耗,导致养老金的隐性浪费,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

(二)建立全国统一集中的基本养老保险经办体制

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实行的是地区分割的属地管理体制,经办机构向地方政府负责,而不向上级经办机构负责。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地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旦出现缺口,就会形成向上级财政的倒逼机制,不利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同时,属地管理体制也很容易造成基金的地域分割,不利于基金安全。因此,建议按照实现全国统筹的要求,建立全国统一集中的经办机制,在统一经办机构性质、名称的基础上,实现组织和人事上的垂直管理,下级经办机构对上级经办机构负责,地方经办机构对中央经办机构负责,地方经办机构负责征缴基本养老保险费,中央经办机构负责制定全国范围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预算。这种垂直的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可以实现管理的合理化,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能。

(三)实行新旧财务分离和遵循增量改革原则

目前,部分发达地区对全国统筹积极性不高,主要是担心现有基金结余被统筹到全国基金,担心本地区劳动者退休养老金待遇会下降。因此,部分地区形成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积累客观上构成了阻碍基本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国统筹的重要原因。对此,建议采取新旧财务分离和遵循增量改革原则,即:对旧账处理从宽,凡是全国统筹之日前已经积累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均明确为地方所有,不上调中央;凡是全国统筹之日前出现的收支亏空,由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按照一定比例分担。对新账建立从严,即自全国统筹之日起,全国各地必须完全按照中央的统一制度、统一管理、统一经办、统一缴费比率、统一计发办法等开展基本基本养老保险,切实保证制度的统一性。当然,中央政府还应限制地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资金的使用方向,可用来发展区域性补充养老金等,确保其用于劳动者基本养老保险领域。根据这一办法处理旧账新账的关系,再运用增量推进全国统筹将要涉及的管理及运行成本问题,以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四)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在法制社会如火如荼地建设过程中,无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如何,都应该在各自的统筹范围内营造良好的硬件环境。完善法律法规的建设使基本养老保险的筹集和运营工作有法可依,制度条件的关键是制度责任者的责任分担机制的建立与健全及制度受益者的利益均衡。社会保险制度的本质是一种再分配制度,是国家对初次分配结果进行再次调整以保证社会公平的制度。以法律的途径保障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各地区、各行业之间的“六个统一”(统一缴费比例和基数、统一基本基本养老保险统筹项目、统一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统一基金管理、统一业务规程和信息系统、统一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管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五)实行分账管理并做实个人账户

首先,需要实行分账管理,两个账户各行其道,企业缴费进入社会统筹账户,实行“现收现付制”,个人缴费进入个人账户,实行完全“积累制”。其次,逐渐做实个人账户,消除社会统筹对个人账户的待机拆借,并多渠道筹集资金充实以前对个人账户的欠账。就目前我国的具体国情来讲,大空账户是提高统筹层次的最大财政障碍之一,积极借助专业机构对现存的个人账户基金进行投资运营是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运作的当务之急,特别是发达地区的个人空账问题。但是应注意的一点是,做实个人账户不能操之过急,应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采取逐步做实的方式,这样既不会对当期发放形成大压力,又可以逐步提高企业和职工对个人账户的信任度。

(六)提高基本信息管理水平

加快社会保障信息化管理和服务供给网络及水平的提高,为基本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创造基本的技术条件。目前劳动力和人口流动日益增强,地区间迁入和迁出的规模日益扩大,跨地区进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和接续都变得愈发迫切。这些都需要将信息系统的覆盖范围扩大,需要更高的管理管理水平和更完善的管理体系。为此,政府应加快金保工程的建设,将基本养老保险登记、申报、审核、收缴、发放、稽核、账户、基金管理等诸环节纳入系统管理,实现基本养老保险保险业务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和管理程序的规范化。继续扩大社会保障卡的使用群体,尽早实现“人手一卡”、“一卡通”的目标。

把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提高到全国,是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党中央的多次建议和中央政府的多份重要文件明确提出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目标。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保险法》,更是把“基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实行全国统筹,其他社会保险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具体时间、步骤由国务院规定”列入其中。目前,党和中央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都明确了推行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目标。但是并不是任何条件任何时机下都可以盲目地实行全国统筹,基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来看,我们应该认清将要面临的困难,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解决,为全国统筹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功成.尽快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J].经济纵横,2010(9).

2.赵曼.社会保障[m].科学出版社,2010.

3.邓大松,刘昌平等.2006-2007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m].人民出版社,2008.

4.刘雯晶.进一步提高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思考[J].价格月刊,2008(12).

5.杨娟.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战略的实施路径探讨[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6).

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篇6

论文摘要:我国现行养老保障存在覆盖面不宽、社会化程度偏低、保障体系不完全、运行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商业保险的功能作用远未得到充分发挥本文系统分析了强化商业保险在养老保障体系中支柱作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从政策层面就如何发挥商业保险的支柱作用、促进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与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一、强化商业保险的支柱作用是构建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

(一)商业保险在养老保障体系的支柱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现代市场经济通过市场配置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实现了市场效率。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就市场内涵而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人,市场竞争在带来更高效率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职业风险,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显现,迫切需要社会保障作为“减压阀”或“安全网”,商业保险在这方面的功能和作用日益突出。当前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给社会保障带来了严峻挑战:一是在城市化进程(目前为45%)当中,两亿进城农民工基本的社会养老保障问题;二是在高流动性就业格局当中,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养老保障问题。商业保险具有保障型产品个性化、多样化(月前已开发的养老保险产品有100多种),以及资金运用安全稳健、盈利能力较强的特点,在解决我国社会保障难题方面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就保障制度安排而言,我闰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必须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科学处理好三个关系,即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当前和长远的关系。这只个关系的核心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本质是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养老保障体系,政府的主要作用是统筹规划、制订政策和行政监管,相关的具体运作可以交给市场商业保险市场化的风险转移机制、社会互助机制和社会管理机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应该而且能够在完善养老保障体系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商业保险在养老保障体系的支柱作用是健全和增强养老保障体系的客观需要

迄今为止,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只是在企业进行了改革试点和推进,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尚未正式启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更是缺失。2008年底,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19亿人,相对于近2.8亿城镇从业人员、7.6亿全社会从业人员总数来说,覆盖面分别为72%和27%左右;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为5171万人,覆盖面只有7%左右覆盖面不宽、社会化程度偏低、保障体系不完全、运行效率不高是我国现行养老保障体系的主要问题。立足于“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方针,为实现“全员参保、应保尽保”的社会养老保险目标,商业保险的功能作用应予以充分发挥

属于商业保险经营范畴的企业年金、团体养老保险、个人年金等,兼具有社会养老保险所体现的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增进国民福利的功能,以及商业保险遵循的权力和义务相对等、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就此而言,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对构建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作用毋庸置疑。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可以不断丰富养老保障体系的内涵.增强养老保障体系的保障和服务功能,使养老保障体系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商业保险可以在基本养老保险尚未覆盖的领域发挥补充作用,并为基本养老保险提供精算、年金化发放、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等技术支持和管理服务,还可探索商业保险参与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管理的方式;商业保险可以为企业养老金计划发起、运营、给付提供全程服务。成为企业养老保障的重要承担者;商业保险可以通过提供保障程度更高的养老保险产品,有效弥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保障的不足。同时,通过发展商业养老保险业务,不仅可为金融市场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促进金融体系健康运行,而且可以实现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通过商业保险,还可有效解决现有体制下养老保障可携带性不强的问题,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和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完善。

(三)商业保险在养老保障体系的支柱作用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必然选择

按照联合国国际人仁{学会的划分标准,我国在1999年升始进入老龄化社会。2008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增至i.69亿人,占全国急人口的12.79%,预计2020年将占17.2%,2050年将占31%。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不仅老龄人口数量庞大,而且还呈现“未富先老”的特点。而发达国家进人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基本上在5000-10000美元。“未富先老”的人口压力直接加大了社会的抚养比率,这无疑会对我国养老制度的可持续性带来严峻挑战。同时,城镇化和家庭小型化(目前户均3人左右)趋势快速发展,使得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这就迫切需要建立相应的养老制度来适应这种变化。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养老金支出将快速增加。自1984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至今.我国养老保障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在现时企业和个人缴费能力的前提下,既要补过去计划时期的欠账,通过社会统筹保障已退休职工的基本生活,又要未雨绸缪,通过模式转换逐步建立个人账户基金,改变单纯养老代际供养格局。以卜问题导致国家基本养老保险改革始终困难重重,覆盖面窄,社会化程度不高,企业缴费不堪重负。目前,企业缴纳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及女工生育五大法定保险的工资计缴比例,全国平均达29.5%以上,这意味着企业每给职工发放1元工资,要开支1.30元。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测算,企业缴费在25%为经济警界线,29%以卜为极限。在此高位上,造成企业成本过高,市场竞争力和更新改造发展能力被削弱.进而导致国家经济下滑1980年代中后期,世界多个国家也遭遇类似情况.为破解难题,一方面对基本养老的缴费基数、征缴范围等作出调整,另一力一面调整保障体系构造,通过税收等政策鼓励和促进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年金发展,减轻基本养老保险的支出压力,以此逐步减缓企业计缴法定基本养老保险费的负担。

按一些权威机构预测,今后20年里我国尚处于所谓“人口红利”期,与此同时,老龄化社会也在快速到来。这也即意味着,我们积聚养老基金应对老龄化高峰支出压力的时间只有20多年。因此,现阶段在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和发展中,在既不能再增加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压力,又要积极应对今后人口老龄高峰压力的现实状态下,国家必须采取诸如税收政策等措施合理调节国家、企业、个人的保障能力和贵任,使养老保障“三支柱”协调推进,促进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年金的发展,实现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良胜循环和发展。

(四)商业保险在养老保障体系的支柱作用是国际养老保障体系改革的发展趋势

自1980年代以后,受基本养老金支出压力、经济波动、预期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等因素影响,全球养老保险制度进人了一个改革探索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阶段。大多数国家都对传统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反思和不同程度的改革,主要特点:一是进行结构性改革,推动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发展。增强自愿性的企业年金计划、自愿性个人储蓄养老计划的份额和作用,逐步缩小强制性现收现付计划的规模。国家不再单独承担整个社会的养老保障责任,更多地倾向于国家、企业、个人和家庭共同承担责任,多数国家实施了由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年金构成的“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二是进行调整性改革,主要是对基本养老保险的法定退休年龄、缴费基数、缴费时间、工作年限和养老金计发办法等进行调整,以促进基本养老保险的稳健运行。三是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在养老保障领域中的作用。有的国家改革基金管理方式,有的引人社会自治的公共管理,由私营管理、商业保险机构承担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运营。同时政府通过政策引导,支持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增强其他养老保障方式的吸引力。四是注重养老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趋向于建立一个覆盖所有人员、统一的全民养老保障制度,提升养老保障的公平性已经成为国际养老保障体系改革的共识。顺应国际养老保障体系改革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社会养老保险改革实践,我们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制度的公平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

(五)商业保险在养老保障体系的支柱作用是党和政府赋予中国保险业的历史使命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党和政府对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保监会吴主席强调:我国现实国情和国际实践,决定了商业养老保险在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二、发挥商业保险支柱作用,促进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与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在法律制度建设上明确商业保险在养老保障体系中的定位

商业保险在养老保障体系的功能作用需要强有力的制度和措施作后盾,并通过法律规范予以确立。为此,国家应把企业年金、个人年金的发展放在优化养老保障体系的大框架下进行战略规划。一是应在制定中的《社会保险法》中明确三支柱或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明确企业年金、个人年金的支柱作用;明确商业团体养老年金与企业年金同属国家政策扶持发展范畴;明确商业保险在个人账户发放机制和实现个人账户资金保值增值方面的专业化功能作用;明确商业保险在企业年金发展中的主渠道作用;明确商业保险在建立和推进农村养老保险体系中的社会化管理和服务作用二是尽快组织制订《企业年金法》,使企业年金在运行中更具法律约束力。三是在制度安排上给予商业养老保险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政策措施上鼓励商业保险企业有效推动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关键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营业税问题。个人年金保险的供给者是保险公司,涉及的税种主要是营业税和所得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若干项目免征营业税的通知》规定,保险公司开办一年期以卜到期返还本利的普通人寿保险、养老年金保险等业务的保费收人,免征营业税。这对保险公司开展商业养老保险无疑具有促进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实行的是先征后返,且认定标准偏高,导致返还率较低。(2)企业所得税税基过宽问题。现行税制中,保险公司的保费收人扣除赔款和营业费用后其结余都被看作利润所得,忽视了各种责任准备金的负债性质,特别是对于寿险公司,其死亡给付具有必然性,保费收人的绝大部分将用于返还,不应将其法定责任准备金列为纳税所得。(3)重复征税间题。按现行规定,寿险营销员每月需按佣金收人总和的5.5%计算缴纳营业税及附加税,税后扣除一定比例的营销费用后需缴纳个人所得税,由此形成了双重征税。事实上,因为保险公司支付给营销员的佣金收人是从保险公司的保费收人中提取出来的,这部分佣金作为保险公司保费收人的一部分已经由保险公司计提缴纳过营业税。

此外,应提高、增强公民及社会的保险保障意识.可在全日制教学教材、全国干部培训教材中增加养老年金保险等内容。

(二)实施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年金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大力发展

目前,税收优惠制度的缺位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年金和居民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瓶颈。国际经验表明,设计合理的税收制度是撬动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最有效的杠杆,尤其是对缴费和投资运用环节给予税收优惠,美国的401k计划对于其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推动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对企业年金的优惠国外政府财税政策对企业年金计划的鼓励一般体现在三个环节:雇主、雇员缴费在“税前列支”,从而减少应纳税额;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取得的收人可以免税或延迟纳税;企业年金支付阶段的免税。不同环节上的征税或免税构成了不同的税收优惠模式,借助征税(tax)和免税(exempt)的英文字头来表示可分为:eet模式,即在缴费和取得收益的环节免税,在养老金的领取环节征税;ett模式,即在缴费环节免税,收益和领取环节征税;tee模式,缴费征税,收益和领取环节免税;tte模式,缴费和收益环节征税,领取免税。我国税法对企业年金计划的法规至今尚属空白,唯一的税惠依据是《国务院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企业缴费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可从成本中列支。笔者建议,我国应采取eet模式,在税收制度上进一步明确,凡建立企业年金计划或购买商业团体养老年金,允许企业与员工从其税前收入中扣除一定比例(应在5%以上)的年金缴费额,从而减少纳税基数,并减免养老金投资收益所得税,在领取养老金时则征收个人所得税,这将对企业和员工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国外大多数国家都采取eet模式。

对个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优惠。我国税法规定,居民个人购买的商业养老保险,在领取养老金时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但在商业养老保险的缴费环节却没有相应的税惠政策。笔者建议,国家应在税收制度上明确,允许企业员工以个人名义为自己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费用在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额中全部或按一定比例扣除。这样安排的益处:一是对政府而言,以减少部分当前财政收人为代价减轻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巨大压力,以个人商业养老保险替代率的提高来换取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的降低,并且可以重新界定政府、市场、社会在养老保障体系中的角色,进而改变以往政府责任过于集中现象。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唤醒居民个人强烈的主体意识,激发其对国家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及制度运行的参与感,从而降低制度变迁和运行成本,避免由于将个人努力和自我储蓄所体现的待遇差别完全视为政府不公平制度安排所致,从而滋生不满情绪和对政府产生信任危机。二是有利于提高居民个体福利水平。在企业年金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得到大力发展的新的保障模式下,居民在个人的养老福利规划中将会拥有更大的权利和更为广泛的选择集合。按照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不增加居民的财富总额的条件下,选择集合的扩大一般都会直接扩大参与者的福利水平。

(三)从管理机制上,促进养老年金保险与基本养老保险协调发展

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篇7

摘要当前,有越来越多的劳动者需要转移自己的养老保险关系,然而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不统一、公共性流失以及在现实中其他诸多因素造成了流动劳动者养老保险关系转移难,随之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本文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就我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的完善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养老保险关系转移

一、引言

当前,养老保险关系转移问题是全球关注的难题,为了实现社会保障的公平与最大效率,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仍然至关重要。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条件来看,养老保险金必须具有便携性、养老保险关系也应具有灵活性、养老资产产权具有明晰性。

但是,我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存在大量的公共眭流失问题。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我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的主要困境

1.区域发展不均衡。我国区域经济确实存在很大差距,而且呈逐年递增趋势,损害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发展速度。然而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我国构建养老保险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造就了政府间的利益冲突。目前,我国养老保险统筹制度不完善,其关系转移会带来资金积累较多的地区调剂到资金缺乏的地区,也就是说富裕地区社会保险支出和人均支出都会相应下降,那么富裕地区从利益最大化考虑,当然会阻扰这项政策的实施,并且制定出一些限制政策,从而阻碍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

2.养老保险统筹缺陷。我国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低是目前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问题的其中之一,更是阻碍养老保险关系顺利转移的源泉。随着我国改革的步伐逐渐加快,国家加快了对养老保险统筹的建立。尽管我国养老保险统筹从县级统筹向省级统筹过渡,可是难以达到完善的全国统筹制度,这样将带来一系列因为统筹不到位引发的难题,养老保险转移难就是其中之一。

3.养老保险财政制度缺陷。我国长期实行财政“分灶吃饭”的体制,各地统筹区独立核算的养老保险基金、保持基金的收支平衡、养老金的发放。当养老金出现入不敷时,各地政府要予以承担。这种财政体制下,养老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就意味着资金的流失,然而其资金缺口却全由当地政府负担,这就损害了局部地区的利益。也就是说,转出地就是为了把责任转嫁于转入地,而转入地就意味着将来要承担责任。现行政策本身就有缺陷,难以调解这种利益关系。基于此,各地政府为了维护地方利益,规避社会保险责任,抑制异地劳动者将养老保险关系流入本地,颁布了很多限制政策,这样必然阻碍了养老保险关系顺利转移。

4.缺乏规范统一的管理。现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也存在差距,再加上养老保险统筹层次过低,各地对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政策和操作办法的差异,管理水平低等因素,从而加剧了养老保险转移的难度。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我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的对策

1.加快实现全国统筹的步伐。由于这是一个长期过程,为了尽快实现全国统筹,应该采取相应措施:一是采取“分段计算”养老保险计发方式。使得参保人养老保险金在跨统筹区和任何时间段都能被认可使用,不存在地域差距带来的影响。

二是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由于我国目前养老保障制度的抚养比差异度和养老保险基金风险均较大,通过养老保险覆盖面的扩大,可以改善这两项指标,减轻了中央财政压力,同时利于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实现;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角度来看,通过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就相当于对社会不同群体提供了养老保障,实现了社会公平乖口社会稳定。三是发展我国区域经济,逐步缩小各地差距。通过这几十年来的发展进程,从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总量来看,仍然是东部位居首位、中部居中、西部最低,而且差距越拉越大。因此,应提高欠发达地区劳动者素质,同时采取资源补偿制度,合理对中西部地区因环境保护而带来经济影响的补偿,确保资源合理利用,区域经济和谐发展。

2.推进多渠道筹资方式。在我国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基金缺口和个人账户“空账”条件下,尽管中央采取相应措施,但是资金需求量较大,为确保参保人养老金按时足额给付,需充实个人账户,各级政府相应加大对养老保险基金补偿。但是仅仅靠政府补助是不够的,应积极拓宽资金筹集渠道,中央还应探索其他途径来增加养老保险基金量,如发行“认可债券”的特种长期国债、发行养老保险、吸收国内外捐赠、社会上筹集等等方式解决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紧张问题,相当于解决了各地区的压力,从而避免地方因利益冲突而带来养老保险转移难的问题。

3.完善资本市场与推进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于年颁布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暂行管理办法》,规定社保基金可以入市,但需要科学专业化管理与成熟有效的资本市场为前提保障。因此,只有建立完善成熟的资本市场才能保障养老基金良好的投资运营环境。基于此,有以下建议:首先,加快完善资本市场,使得养老保险基金能尽快进入股市筹资;其次,选择专业化强的基金管理机构去管理养老基金,以及对这些机构进行有效培育;再次,对养老基金的投资运营进行严格监督,避免舞弊现象;最后,基金管理机构应将传统投资工具和新的金融工具相结合,有效规避基金投资风险。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不仅充实我国养老保险资金,还减轻了各地区偿还隐形债务压力,平衡了各统筹区域利益,使得劳动者合理流动下养老保险关系转移顺畅,以体现基本公共服务过程与结果上的均等。

4.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由于户籍制度仍然执行着分割城乡居民的职能,劳动力流动、人口迁移仍存在制度性障碍。这也阻碍了劳动者以合理的价格获得住房、社会保障和子女义务教育等公共服务,他们被排斥在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之外。为此,应推行我国户籍制度改革,保证全国范围内户籍转移无限制,实现劳动力的自由转移。理想的养老保险体系应该是在实现了全国统筹的基础上,覆盖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不会因为出生地点、生产与生活方式不同而改变运行规则,以确保养老保险关系顺利转移。

5.推动网络信息建设。随着世界经济的推进,目前已经进入高科技信息领域时代。我国虽然也进行了改革,但是养老保险制度本身的缺陷,其信息化建设不完善,从而阻碍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我国应该搭建养老保险转移信息平台,通过it技术建立一个全国性高度统一的信息系统,主要是处理参保人所有社会保障业务。首先,加强信息化机构的组织与建设。确实做到各级社保机构能够共享和使用养老保险数据信息,以及基础设施,保障了养老保险信息使用与互补;其次,设计合理的业务程序适应网上办公。网上办公必然要求有一个规范、明晰、流畅的业务程序和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篇8

【关键词】养老保险经济增长人口老龄化

一、引言

养老保险体系建设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人口的老龄化是社会发展在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步入低生育率和低死亡率的老龄化社会,全球的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老龄化问题比较特殊,人口众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成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显著特征,也给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带来更大的压力。当前,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期,经济增长压力大,如何处理好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作者将结合多年养老保险管理工作和研究的经验,指出养老保险对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依据相关经济学原理分析养老保险支出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处理好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相关可行性的建议。

二、养老保险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

养老保险体系是市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保护器,增加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投入虽然在短时间之内会减少社会的消费和建设投资总量,不利于当前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但从总体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养老保险体系建设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养老保险建设可以加强社会的安全感,增加居民消费支出。随着国家养老保险建设投入资金的增加,居民的生活安全感也会逐步提升,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我国居民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意识较为落后,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增长,养老保险机制的健全可以逐步改变我国居民的消费观念,适度提高消费在居民收入中的比例,刺激我国经济的增长。第二,可以为经济建设筹集更多资金。在当前养老保险体系之下,越来越多的地方采用养老基金的方式来实现养老金的保值增值,这样就可以筹集大量的资金应用于发展较好的经济发展项目,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第三,可以有效的调节整体经济的发展。我国是一个经济发展相对不均衡的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较大,不利于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断明显,经济欠发达地区面临着严峻的养老压力。通过建设完善的养老保险体系,可以利用国家调控手段,增加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养老投入力度,减轻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养老压力,促进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

三、目前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能比较有效地满足我国居民对养老保险的需要,也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但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不匹配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个人账户“空账”情况较为严重

养老保险账户的“空账”现象是我国养老保险长期存在的危机。个人账户“空账”现象的产生源自于我国养老保险体制的改革,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的是现收现付制度的养老保险体制,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养老保险机制开始逐步改革,从现收现付向基金积累制转轨,但在改革的初期并没有设立相应的补偿机制,仅仅是简单的利用新制度来消化旧制度所遗留下来的债务,通过个人账户积累资金的公共调节解决代际转移的资金积累问题,为了保证退休职工养老保险的发放,直接挪用在职职工个人账户中的资金,造成了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空账”规模不断地扩大。

2、养老保险基金缺口不断扩大

我国的养老保险机制是从1997年开始的,但养老保险改革所带来的转轨成本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很多地方的养老保险金都收不抵支,每年需要大量的财政资金来补充养老保险的缺口。据相关权威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从1999年开始机已经入不敷出,缺口高达50亿以上,并且养老保险金的缺口并没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渐缩小,相反这一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恶化,到2004年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缺口已经达到6000亿之巨,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我国养老保险问题将成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巨大包袱,不仅严重地降低了经济增长的效率,还会给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带来潜在的危机。

3、养老保险基金实现保值增值

近几年我国经济保持了较高的速度稳定增长,但我国的消费品价格增长速度也较为迅速,这就容易造成货币的贬值,给养老基金的保值和增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据我国现行的相关职工养老保险管理调理的规定,任何单位都不能挪用和占用养老保险,严禁利用养老保险从事金融和经营性产业。这一规定虽然能够保证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防止不当投资带来养老保险基金的流失和损失,但却进一步减少了养老基金的有效保值增值手段,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之下,在银行存款以及购买相关债券的方式完全不能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造成了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严重贬值,降低了养老保险在未来给在职员工的效应。

4、人口老龄化导致养老保险支出不断递增

人口老龄化是任何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须要面临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之后几十年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我国社会的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凸显出来,给养老保险的支出带来巨大的压力。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明显呈现未富先老的状态,老年人占人口总量的比重不断地增加。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医疗卫生条件也随之发展,人口的寿命期望也在不断地提高,这样也会造成养老保险比过去更长的支付期限。所有的这一切都会造成养老保险的指出逐年增加,给在职员工的养老保险带来新的压力,不利于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长远发展。

四、完善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建议和对策

完善的养老保险体系可以有效的促进经济的发展,保证社会的稳定,而经济的发展也会给养老保险体系提高最基本物质保证。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能够有效的满足社会对养老保险的需要。但在养老保险体系改革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不仅仅不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满足社会对养老保险的需求。针对目前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存在的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完善。

1、减缓养老保险“空账”向“实帐”转化进程

虽然目前我国正处于养老保险体制转轨的重要时期,现收现付制度逐步被养老保险基金所取代,在职员工的养老保险被存在个人账户之下。但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只存在于形式之上,大多数的养老保险账户一直在“空账”运行,大多数保险金都应用于支付现期的保险现金,与现收现付制度没有本质的区别,在现期经济发展大环境背景之下,弥补在职员工的养老保险“空账”会对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从经济学理论的层面来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就养老保险的管理提出了著名的“保罗条件”:如果一国的资本利率大于人口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之和,养老保险从基金制向现收现付制度转变有利于社会经济增长;如果资本利率小于人口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之和,养老保险从基金制向现收现付制度转变不利于社会经济增长;如果资本利率等于人口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之和,经济则处于稳定的增长之中。从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形势以及未来经济发展预期来看,资本利率会小于人口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之和,为了促进经济与养老保险的协调发展,不需要在短期内解决我国养老保险的“空账”问题。

2、政府应该加快对转制成本的消化

从近期经济发展形势以及未来可预期的一段趋势来看,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充实养老保险“空账”的能力和条件,但养老保险机制从现收现付制向基金制转变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也是未来我国养老保险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府在养老保险机制转变过程中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不仅仅需要依靠在职员工个人账户的积累来抵消部分转制成本,还必须依据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合理地消化未来养老保险转制所带来的成本,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利用现有的国有资产出售来抵消转制成本。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正处于最火爆时期,各地政府都利用土地使用权的出售获取了大量的财政收入,地方政府可以利用土地使用权的出售来充实员工的养老保险账户;第二,调整国家的相关财政支出,增加对养老保险的预算投入。长期以来,我国的财政支出主要是用于经济建设投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断地加剧,全社会面临的养老压力也随之增加,我国养老保险体制中的问题也逐步的凸显,国家必须及早的调整财政政策,增加对养老保险的预算投入;第三,利用现存的外汇充实养老保险账户。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国际贸易已经取得了长期稳定的发展,国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并对部分发达国家持有大量的债务。近几年人民币面临着巨大的升值压力,国家所储备的大量外币开始不断地贬值,给国家也造成了的巨大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之下,政府相关部门可以以此为契机,利用丰富的外汇储备来冲销养老保险体制转轨所带来的成本。

3、持续提高现有劳动力的工作效率

人口老龄化是任何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必须面临的问题,养老保险问题也是任何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经历的社会问题。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呈现明显的未富先老的状况,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养老压力。要想为退休人员提供必要的养老基金,必须提高整体社会的财富创造能力,提高整体社会的物质产出。受长期计划生育政策以及当前大部分青年生育观念的影响,我国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会一直维持较低的生育率,社会的老龄化趋势会更加明显,养老保险的压力会更大。因此,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的适龄劳动力的人数不会出现明显增加,其占社会总体人口的比例甚至会出现明显的下降。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要想提高社会总体的财富创造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养老保险问题,需要国家相关机关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提高现有劳动力的工作效率,在现有劳动力人数不变甚至人数下降的基础之上提高社会财富的总量,彻底解决社会养老保险问题。

【参考文献】

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篇9

1.1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意义

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实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的重要环节,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全国统一又相对独立于机关和企业的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意义十分重大。

1.1.1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它不仅关系到中国三千多万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障的权利,同时也关系到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问题。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1.1.2体现社会公平公正

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不仅有利于中央的宏观调控,有利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也有利于是模式和管理,筹资与给付的统一公正,加快养老保险制度本身的完善,有利于尽早结束目前的二元制度并存的局面,体现社会分配的公平。

2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历程

2.1建国初期情况

新中国的成立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经历了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第一个关于退休养老方面的法规是1950年3月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发出《关于退休人员处理办法的通知》,为国家开始承担起主导职工退休养老保障事务的职责拉开了序幕,这一法规适用范围主要是机关、铁路、海关、邮局等单位,这标志着新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萌芽,但还不能视为新中国退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随后,国务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195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职处理暂行办法》(1955年)等法规,基本建立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由国家机关行政经费和事业单位的事业经费直接支付养老待遇费用,由国家人事部门负责综合管理。“”开始以后,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受到严重的干扰和破坏,《劳保条例》受到根本否定,社会保险退化为企业保险和单位保险,这成为了影响新时期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关键因素。大批具备退休退职条件的企业职工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得不到妥善处理,单位保险带来职工保险水平的差异,使得社会统筹严重受阻。

2.2改革开放以后情况

改革开放之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退职办法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国务院大力推行机关事业单位保险制度的改革1978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在养老保险问题上将老弱病残干部和工人的退休分开,1986年,在扩大退休费用社会统筹试点范围的同时,正式确立了企业、个人、国家三方共同筹集养老保险基金原则。1991年国务院的《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规定,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由国家人事部负责,这段时间离退休养老制度过于重视公平、相对缺乏效率,资金由国家全部承担,个人享有权利不承担义务,不用承担任何养老费用的支出。从1993年起,海南、上海、辽宁等地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率先实行养老保险一体化,范围包括城镇所有职工;同年12月,全国人事工作会议正式提出要建立健全“三个制度”,即分类管理的人事制度、科学合理的工资分配制度和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养老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险正式拉开了序幕,1998年3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成立,负责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内的全体社会职工社会保险工作,2001年劳动保障部、人事部、财政部、中编办《关于职工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时社会保险关系处理意见的通知》,主要解决企事业单位人员流动中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关系接转问题,目前,中国机关事业单位的离退休养老制度主要根据国发[2004]42号文《国务院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规定执行,即公务员(含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人员)的现行养老制度仍维持不变;全部由财政供款的事业单位仍维持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就全国范围来说,中国真正统一的机关事业单位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至今还没有建立起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还是执行原有的离退休养老制度。

2.3未来制度改革的趋势

2.3.1统一的基本养老制度

1997年开始,国务院加快基本养老制度的统一,先后颁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适用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各省政府也颁布条令规定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其中包括制度统一;标准统一,统一确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和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支付标准;管理统一,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管理,并达到全省(自治区、直辖市)规范、统一;调剂基金管理统一。各级人民政府要把社会保险事业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贯彻基本养老保险只能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的原则。统一的基本养老制度将成为未来主要的改革方向。

2.3.2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在家庭养老功能的相对弱化的前提下,建立多层次多方共同负担的养老保险体系是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主要是通过三个方面进行推动:首先是尽快建立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逐步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结合,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体系是由国家财政拨款与个人缴费共同负担,保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基本生活所需,其次是逐步建立职员年金,根据事业单位的工作性质和职业特点和类型,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同时鼓励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能够有效的避免风险,加大养老保障。

2.3.3进行分类改革,分步实施

2.3.4缩小不同行业层次的差距

目前,不同地区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水平还处在较大的差距,沿海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大城市和小城镇之间,不同的行业之间的养老水平层次不一,因此,维护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解决差距过大问题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建立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物价上涨指数以及在岗职工工资增长情况适时提高职工养老保险金,逐步缩小不同行业和地区之间的差距。

2.3.5进一步创新制度设计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既涉及到社会经济结构的演变进程,有关系到城乡现行二元养老保障体制的发展走向,现有的制度体系依然存在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例如: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打破城乡二元格局,建立既起适合事业单位特点,又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相协调,管理法制化、服务社会化、资金渠道多源化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公务员年金、事业单位职员年金、企业年金等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整合机制等,都是需要不断的改革尝试和总结经验,创新制度来实现的。

3.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3.1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分析

经过长时期的实践和探索,养老保险制度取得相当经验,基本形成了适应事业单位特点的养老保险机制,基金筹集、管理、支付、运营机制日趋完善。但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同时也存在一些实际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1制度本身问题

我国的社会保障改革,首先是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开始的,虽然尽量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但是国家的政策指导笼统地要求先试点再推开,因此本身就存在方案上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各地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平衡的,政策上存在多样性和不配套性,而且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滞后,例如有些地区对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处理,实行统一的费率筹资,但发放办法和保险待遇却不一致,所引发的社会矛盾也比较尖锐。完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制度建设是当务之急。

3.1.2制度落实问题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长期以来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由国家统包,个人不负担任何费用,退休人员由单位管理、社会化程度低,在现有的事业单位中有的将陆续转为企业,养老保险的相关问题涉及人员互相流动时养老保险关系衔接的问题,单位职工工龄处理,提前退休等问题,使得待遇上存在差异的延续基金分配不公平,导致各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发生冲突,使得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徘徊不前,制度落实不到位,有的地方干脆维持现状不思改革。

3.1.3管理体制问题

养老保险属于长期储蓄和延期支付行为,金额大周期长且管理工作难度大,但是对于如何通过高效的信息管理手段和强有力的信用手段,在资本市场产生较大影响,在选择经营人和监督投资行为还需要完善的管理体制。

3.2问题的原因分析

3.2.1意识问题

机关事业单位保险制度改革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尽管中央和各级政府通过各种宣传媒体进行了养老保险政策的宣传,但是改革步伐慢,地区差异大,个别地方的一些领导对养老保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开展全额和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缺乏应有的积极性。认识不足,机关事业单位对养老保险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只考虑企业的受益与否,不受益就拖着不交,大大削弱基金的保障能力,造成社保基金入不敷出,难以为继的局面,给职工的合法权益造成侵害,使职工退休后生活得不到保障。

3.2.2政策问题

从国外养老保险立法的发展演变来看,尽管各国在养老保险的筹资方式、待遇水平选择等方面各不相同,但是在建立养老保险法律制度过程中,始终坚持立法先行,养老保险法律已经多次修订,养老保险监督机制和管理机构,资金来源和筹集方法,基金管理和法律责任,适用范围,授权资格和条件,发放标准及补偿办法等规定详细,为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而目前,中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处于改革的关键阶段,但是,各地出台的政策性文件还处于“决定”、“通知”和部门规章的层次,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发展的规范化、统一化和可持续性还需不断加强。

3.2.3经济问题

现有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采取以支定收,留有部分积累的原则,开展全额拨款和差款拨款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的地区,地方财政需要拿出相当大的一笔经费来支付,养老保险统筹,在财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有些地方财政不堪重负;对于某些经济状况不佳事业单位,交不上或拖欠养老保险统筹基金的问题比较严重,养老保险基金滚存积累少,经办机构支付压力很大,加上在养老保险基金征缴上,缺乏强有力的措施,社会统筹面窄基金收缴难度大,征缴率低,因此导致这些单位的离退休人员不能按时足额领到退休金,这些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面临不少困难。

4.西方国家的经验与我国改革面临的困难

4.1西方养老保险制度的情况

4.1.1西方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规律

西方养老保险制度虽然国与国之间的差距比较大,但是总的来说还有一些共同的发展规律,首先是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待遇逐渐优厚,起到了稳定公职人员队伍、降低流失率的作用。纷纷规定公务员可以享受保障标准比其他经济活动人口更为优越的养老保险;其次是注重立法,法律制度比较健全,加拿大公务员养老保险有单独立法,智利等实行完全的个人账户公积金制,世界各国公职人员养老保险的发展趋势是建立三层次的保险体系,即国家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职员)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大多数国家公职人员养老保险资金倾向于多渠道筹集。

4.1.2西方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动向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冲击,世界各国在深化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努力探索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重新设计,其中包括:缩小国家和政府的责任,扩大个人和市场的作用,逐步通过减少福利成本和消减福利标准,来缓解传统福利制度造成的财政压力。具体措施包括:降低退休待遇标准,提高公职人员养老保险的缴费率,改变公职人员养老保险缴费结构,调整退休年龄使之更趋于灵活。但是,在国家的经济比较稳定的情况下,统计数据表明大多数国家的社会福利开支一直呈增长态势,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就会出现相对稳定。

4.2我国目前社会养老保险改革存在的阻力

4.3关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时机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就明确提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机关和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把“加快机关事业单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作为“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战略部署的一项重要任务明确地提了出来。这些政策的推出,可以看出: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地位会越来越高,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比重也会越来越大,这给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出挑战,加上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也提供了机遇和环境支持。

4.4关于养老保险收入的差距问题

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更好地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但是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从试点到现在,虽然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退休职工退休金的绝对值有提高,但是增长幅度赶不上在职人员的工资增幅,“职工的工资近年来增长速度比较快,导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离退休金和企业单位退休职工的基本养老金的收入差别越来越大,现在已经达到了1:2的程度,原来基本上是持平的,现在收入差距已经扩大了一倍。”因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是按照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前工资的比例发放的,就造成了在职和退休人员的收入之间的巨大差距。而且养老保险的收入也受到地区、行业、单位年金的影响呈现比较大的差距。

5.改革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的途径与对策

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核心部分,它是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维护社会公平的关键环节和首要环节,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作为整个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是无庸置疑的。理应建立科学的理论框架和制度模式。

5.1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制度改革

5.1.1规范法律制度

养老保险法是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最重要组成部分,养老保险涉及社会关系的范围广,包括政府、企业和全体公民,需要强有力法律机制来作为协调手段,另外养老保险属于长期储蓄和延期支付行为,劳动和社会保障立法是有效的监管手段,加快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法制化建设进程,才能保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发展的统一化、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5.1.2建立大社保体系

建立大社保体系能够提高社保基金支付能力,使社会保险体系覆盖面更加宽广,制度更加完备、健全,运行更加安全,有利于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大社保就是要解决好人民群众“劳有所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助、弱有所助”等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问题。大社保体系建设将人事、劳动保障、财政、卫生、民政、总工会及残联等部门统一归口于大社保系统,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的原则下,政府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整合公共资源,将民政部门管理的社会救助、慈善救济,劳动保障部门管理的失业和离退休人员特困补助,总工会管理的职工救助,残联管理的残疾人救助等职能合并,加强社会保险全覆盖工作,强化社保基金征缴和管理。

5.2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落实

5.2.1统一单位思想

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社会影响大、难度高,国家应尽快制定出台《社会保险法》,把包括公务员在内的所有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全部纳入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的体系,建立起规范、统一的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从而把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工作纳入法律化、正规化的管理轨道,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帮助单位统一思想,明确认识,企业也要积极配合政府的改革办法,加大宣传的力度和有效性,将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具体办法做到明细和公开,是机关单位的职工心中有数

5.2.2强化责任追溯

目前的研老保险体系中个,要加强责任的追溯,提高统筹层次,改革现有的养老保险企业管理统筹模式,打破原先那种单位与个人间的断裂关系,改变单位各自为政的状况;提升养老保险制度的制定、管理层次,使权利与义务走向和谐,加强对养老保险基金收缴和使用的监控。提高统筹层次,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对于保险体系中的各个环节,做到责任明确,标准公开,政策统一,上下协调,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对于工作的疏漏要追究相应的责任。

5.2.3提供优质服务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要做到公开透明,是职工能够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单位管理者要加强信息的管理和政策的宣传,协调社会保险部门和事业单位之间的利益联系,使得社会保险改革渠道畅通,效率提升,事业单位应该保证单位职工的养老福利的落实,为提供办理养老保险提供全方位的优质的服务。

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篇10

关键词:养老保险 补充养老保险 养老保津体系

在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公共养老体系主要由三大支柱组成:第一支柱是由国家依法强制建立,通过税收或缴费筹资的,现收现付确定给付的,广覆盖(全体就业人员或全体公民)、低水平江资的15%—25%)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第二支柱是国家依法强制推行,依靠企业和个人缴费筹资,通过个人账户管理的,养老金待遇与缴费挂钩的(工资的40%—50%,完全积累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第三支柱是个人自愿购买的、商业性的养老保险,用以改善老年人的生活。在这三个支柱中,政府承诺的基本养老保险一般来说是低标准的,仅从字面我们就不难发现“基本”两字已经明确圈定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原则和出发点;而第二、第三支柱的水平则视经济增长和个人收人水平而定。从目前国家改革养老保险制度的重点和趋势来看,均是以企业为载体来推动和发展第二支柱的养老保险制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作为解决国家财政负担过重和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国际上,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一个趋势是力求使国家、企业、家庭和个人在解决保障任务方面互相配合,尤其加强个人对风险防范的责任。

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我国已经进人了老龄化社会。目前,中国城镇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了我国总人口的10%以上,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口多,预计本世纪30年代,将迎来老龄化的高峰时期。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就要我国政府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基金筹集模式,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以此来实现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取得的成绩

为了顺利渡过我国迅猛到来的人口老龄化高峰,我国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不断的调整与改革,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在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和维护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确立了统帐结合的养老保险基本模式,统一了全国养老保险基本制度。1997年我国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统一了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提出了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适用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基本模式。根据文件精神,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已经逐步建立起了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基本制度。

(二)养老保险的瞿盖范围不断扩大。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最初只覆盖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及其职工。1999年,中国把基本养老保险的筱盖范围扩大到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可以规定将城镇个体工商户纳人基本养老保险。2002年,中国把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扩大到城镇灵活就业人员。2003年,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5506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1646万人参考。

(三)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中央提出“两个确保”方针,近年来,全国企业离退休人员净增加朋多万人,共发放基本养老金12230亿元。

(四)初步形成了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新格局。在人口老龄化加速、退休人员不断增多的背景下,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越来越大。为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中国政府通过多种渠道筹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实行企业和职工共同缴费;2、增加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助。2003年,各级财政补助基本养老保险基金54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474亿元;3、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2000年,中国政府决定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2003年底已积累资金1300多亿元。国家、单位、个人三方分担的机制初步形成。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的现行养老保险制度还存在着很多的同题。

二、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

统帐结合的模式存在着制度设计上的缺陷。从理论上看,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半基金制有利于应付中国人口老龄化危机,逐渐分散旧制度到新制度的转轨成本,逐步地实现由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到个人养老保险制度的转变。但是在实践中,新的养老保险模式却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在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的建立过程中,国家、企业和个人有着不同的权利和义务。如果把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的资金界限模糊地结合在一个框架中,在缺乏养老保险法律对个人帐户保护机制的情况下,个人帐户财产很容易被挪用来弥补社会统筹基金的支付不足。事实上近几年政府确实透支了个人帐户资金用以支付当期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这样一来,职工个人帐户就没有形成真正的积累,制度设计时确定的要在老龄化高峰到来前积累部分基金的初衷没有实现。

(二)基本养老保险费率、替代率高,转轨成本过高。目前,全国各类企业都按职工工资总额的20%左右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个人缴纳本人工资的8%;个人全部缴费和企业缴费的3%计人职工个人帐户,这在世界也属于高的缴费率。同时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为80%左右,而国外的替代率大多在40%左右。较高的替代率使养老保险基金的社会统筹压力增大,同时也使得职工养老缺乏风险意识,降低了个人自我保障的主观能动性,使得老龄化趋势下社会赌养问题的矛盾突出。我国养老保险的隐性债务已经累计高达1990亿。川隐性债务的长期存在使得“部分积累”模式的养老保险制度从一开始就先天不足,由于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结合在一起,最终造成个人帐户空帐运行,基金积累有名无实,资金缺口越来越大。

(三)退休人员增长较快,社会统筹基金人不敷出,个人帐户空帐运行严重。在1999年2月中国进人了老龄化社会后,养老保险体系就面临着巨大的支付压力。按照法定退休年龄推算,统筹基金在未来25年间将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年均717亿元,总缺口1.8万亿,但按照实际退休年龄推算,赤字运行年限将延长到28年,年平均1030亿,总缺口扩大至2.88万亿元。由于养老保险基金的不足,于是统筹基金向个人帐户透支,个人帐户成为空帐。因而统帐结合沦为统帐结合,混帐管理,空帐运行的境地。

(四)个人帐户基金的管理不适应保值、增值的要求。现阶段个人帐户的基金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形成巨大的规模。如何对个人帐户基金进行投资就成为了一个大问题。个人帐户资金原本可以通过适当的组织形式进人资本市场,得到理想的投资回报,实现保值增值,但在目前的中国的资本市场上,这一要求却难以实现。目前我国养老基金的运营主要是存银行和买国债,这种方式很难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率。

由此可见,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还不完善,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制度的可持续性发展。鉴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建立单一的国家社会保险制度来解决所有老年人的养老保险问题是不可能的,必须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养老保险体系,补充养老保险必将成为这一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培育和发展我国城镇补充养老保险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它是健全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

三、培育和发展我国城镇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就其理论意义而言,它实现了社会保障中国家与个人的合作,体现了社会保障中公平与效率的辩证统一。在社会保障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贝弗里奇报告中就社会保障计划的建立上提出了三条指导性原则,其中第三条指出:“社会保障需要国家和个人的合作。国家的责任就是保障服务的提供和资金的筹集,但在尽职尽责的同时,国家不应扼杀对个人的激励机制,应该给个人参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机会并赋予他们一定的责任。在确保国家提供最低保障水平时,应该给个人留一些空间,使其有积极性参加自愿保险,以为自己和家人提供更高的保障水平。”由此可见发展补充养老保险是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制度性需要。

同时培育和发展我国城镇补充养老保险,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过程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现实意义

1,积极发展补充养老保险,是完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降低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保障职工退休后待遇水平的重要举措

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方向。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强制施行的,体现了社会公平和互助互济的原则,主要目的是保

证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求。当前,我国面临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基数庞大、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的三重压力,基本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一定要逐步地、有计划地降下来,否则,就会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这一点在历次出台的文件中都反复进行了强调。从目前已经实施的统一制度的设计上来看,其养老金的平均目标替代率为58.5%,收人高的职工替代率还要低二些。

但是,消费水平是有刚性的,上去了就很难降下来。降低基本保险的替代率的同时,必须保证基本养老金绝对额不降低且应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这就要求我们从两个方面进行这项工作:一是相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在职职工收人增涨速度,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增长速度要适当放慢,在发展的过程中调整养老金与工资的相对关系;二是要实现养老金内部结构上的转变,把一部分由基本养老保险提供的待遇转移到补充养老保险中来。据测算.在西方工业化国家,维持退休前生活水平的养老全大约相当于退休前土资水平的70%左右(替代率)。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工资收人用于食品的比例(恩格尔系数)要比西方发达国家武,因此,要想退休后的养老金能够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其替代率应要高一些,大约80%左右。如果将国家基本养老保险降至40%左右,那么替代率中的缺口,就要通过补充养老保险(解决20%)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解决20%)来弥补。补充养老保险最主要的作用和功能就体现在这里。

国际上,与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三个层次”相似的国家有美国,它的养老保险体系也是由“三根支柱”构成的,即社会保障计划、私人养老金计划和个人储蓄退休帐户。在1988年,它的私人养老金积累的资产已达16000亿美元,是公共养老金积累的三倍;从退休人员的待遇结构上看,私人养老金占了主要部分,公共养老金则比重较小,个人储蓄养老金微乎其微。改革进行到现在,我国的养老金种类仍然比较单一。对于绝大多数退休人员而言,国家提供的基本养老金几乎是唯一的生活费用来源。要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就要发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同时,要加大宜传力度,切实转变企业和职工的观念,使职工明白,基本保险只保基本生活,要想生活得更好,就要依靠企业补充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2、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看,企业补充保险有利于密切企业与职工的关系,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稳定职工队伍

如特殊工作岗位(如有毒有害等)人员的特定补充养老保险;获得各类荣誉称号人员的特定补充养老保险;企业科技人员和工人技师的特定补充养老保险等。通过建立这些特殊人员群体的补充养老保险,可以留住和奖励他们。在美国、日本等国家,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已经成为企业人才竞争,吸引优秀员工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需要大量的人才的支撑,企业通过补充养老保险的建立为人才提供优厚的福利待遇,解决养老等后顾之忧,有利于企业稳定队伍,提高企业竞争力。

3、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完全积累式的补充养老保险可以积蓄大量资金,减轻未来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

补充养老保险把大量的即期消费转化为储蓄资金,还能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发育,支援国家经济建设。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结构不合理,存在着直接融资比例过低、间接融资比例过大,短期资金被长期使用、资产负债不匹配等间题。而补充养老保险的周期长,资金量大,来源稳定,是金融体系中重要的融资渠道,可以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大量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有利于促进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改善金融市场的资产负侦结构。同时,养老保险公司是资本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必将为完善资本市场体系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发展补充养老保险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补充养老保险大多实行市场化运作方式,市场经济实际上是一种风险经济,市场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同时也要独立承担各种风险。同样,处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个人也需要通过社会化的方式来解决养老方面的风险。如果养老等方面的风险解决不好,每个人都在担优自己未来的生活保障,当前的消费需求就会受到抑制。商业养老保险是一种市场化、社会化的养老风险管理机制,通过这种机制,能够更有效地解决家庭养老风险,减少人们的不安全感,有效刺激家庭消费,促进经济发展,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消费和投资的平衡增长。

由此可见:就中国的国情而言通过建立单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来解决人们的养老问题

是不现实的,必须要建立起多层次、多类型的养老保险体系,补充养老保险就是这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老龄化趋势下,养老不应该只是国家的责任,企业、家庭及个人应该为养老做出理性的规划。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资本的扩张以及职工工资的上涨,为补充养老保险的运作提供了可能。通过发展补充养老保险逐步降低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与替代率,缓减基本养老保险中个人帐户空帐运行的问题。并通过补充养老保险所采取的基金积累式,降低现收现付的压力,促进基金向积累方式的转换。虽然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一直在向“三支柱”协调发展的方向努力,但是由于政府承诺的基本养老保险目标过高,包揽过多,责任过大,使得现行的养老保障制度中政府保险的比重仍然过大等一系列问题都直接导致了“三个支柱”的力量失衡,致使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发展遭遇“瓶颈”。因而,协调发展“三个支柱”,实现三者的合理比重配置,是当前不可回避的间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