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写作教学案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0:31:08

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篇1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英语写作综述

英语写作不同于英语学习的其他几个板块,写作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过去的英语写作教学活动主要内容就是讲授相关理论知识和写作要点,直接将写作的技巧和规律讲授给学生,因而让学生在学习英语写作的时候有囫囵吞枣之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笔者偶然有机会旁听了伦敦国王学院英语语言中心的写作课程,和写作老师Lucypassmore交流后发现,英国写作教学中经常使用案例教学法,她指出,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在英语写作当中,能够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案例主动探究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容概述

1.案例教学法的概念。本文所说的案例教学法,就是借助一定的案例展开教学活动。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选取适当的教学案例,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学习、研究和分析,并促使学生在这一过程当中掌握一定的知识,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案例教学的特点。首先,案例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所有的教学活动最终都是为学生服务,并围绕学生展开的,从而真正做到以育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另外,案例教学的主线就是案例,基本活动就是学生的交流讨论和思考。在案例教学过程当中,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就蕴藏在案例当中,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案例中寻找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和线索。除此之外,案例教学强调知识的运用和实践。第一,案例的内容是来自于生活实际的,让学习自动联系上实际生活;第二,案例教学的学习过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这就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最后,案例教学的根本出发点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对案例所需知识的学习、案例要点的提取和整理、案例内容的思考和分析、案例问题的剖析和处理,能够让学生主动学习和掌握教学知识,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问题的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并且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所以,通过案例集教学能够更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案例教学法在英语写作中的运用价值

1.贴近人类认识规律。在英语写作过程当中,所用到的教材通常都会先对某种作文体裁进行介绍,然后给出一两篇示范作文和参考写作题目。而过去的英语写作教学就是完全根据教材的顺序进行教学,先对作文体裁进行讲解,然后对范文进行分析,最后让学生完成参考作文例题,进行写作。但是从人类的认识规律来看,应当是先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其中,理论成果属于理性认识,范文属于感性认识。从这个角度来说,先学习理论再学习范文是不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的。而案例教学法是先进行案例的学习,再总结出理论知识,最后进行写作。所以,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相比传统教学方法更加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

2.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根据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学习的重点在于参与学习的过程以及认识结构构建的过程,而过去的英语写作过于强调教师的讲授和知识灌输,忽略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导致学生普遍积极性不高,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英语写作的相关理论知识本身就比较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从而进一步导致学生没有学习英语写作的积极性,甚至产生抵触心理。而通过案例教学法的应用,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问题探究的过程当中,主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过去的英语写作教学按部就班,仅仅对书本上的案例进行教学,而书本知识与当前社会现实存在一定的差距,不利于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也不利于未来社会实践,同时也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而在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过程当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明星传记、流行的电影等等,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学习。另外,选取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内容作为案例,也能够为英语写作与实际生活之间搭建桥梁,让学生认识到英语写作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知,二十一世纪的教学应当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心智发展,而不是一味地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案例教学法是符合当前教学需求,符合人才培养要求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应当注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强调学生认知结构的内化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班云霞.基于案例的英语写作有效学习资源探索与实践[J].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4):12-12.

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篇2

关键词:高中英语开放性写作教学

一、引言

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巩固、扩大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写作是语言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水平的高低可以体现高中生英语运用能力的优劣。高中英语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直接的体现就是高考命题意图的变化,不再是死记硬背词汇、语法就能过关,而是引导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求平时教学走向开放和创新。高中英语写作一直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笔者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了开放性写作的教学环节,突出了学生在写作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引导学生进入主题轻松、题材广泛的开放式写作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积累学生写作素材,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实践证明,只要教学方法得当,开放性写作教学可以快速增强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二、课堂讲课中的开放性写作教学方法

1在开放性教学中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英语写作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学生在主观上缺乏写作的锻炼,没有主动写作英语的习惯和热情。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教师首先应该在课堂上开展开放性写作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持续的写作热情。开放性的写作教学,就是要在课堂上营造轻松有趣的写作主题和写作素材,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作为课堂教学活动主导者的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日常生活中的兴趣所在,积极扩展教材知识,让学生有写作的动力和写作的素材,在教学中开展开放性的英语教学活动。

2在课堂上设计开放性写作教学环节

开放性课堂教学不同与传统的封闭课堂教学,开放性教学更强调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环节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开放性写作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共同学习,学生在心理上不再对教师产生畏惧心理,在课堂上的学习活动没有过多的心理压力。教师设计的开放性教学环节要符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必须接近高中生的认证区域,要争取让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有参与的机会。课堂上设计的开放性教学环节中可以围绕学生身边所能感知的主题,例如教材单元、学生生活等,要让学生有参与的动力和能力,完成之后能在写作水平上有所提高。笔者在课堂上设计的和开放性写作教学相关的环节主要有如下5种:

(1)结合教材进行情景再现,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教材单元内容;

(2)针对学生兴趣,开展某个主题的讨论;

(3)组织学生分组搜集资源,增加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4)给学生分配namecard,开展即兴演讲;

(5)词汇组句,故事接龙。

笔者在开始这些教学环节开始之前,精心制作开放性写作教学所需要的课件,通过教室中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为学生创造“身临其境”的学习交流氛围,调动学生的热情,使得学生有针对性的素材可以发挥。这样学生经过自己的体验,就不会对写作训练感到紧张和困难。

3在开放性写作教学中避免无效教学

开放性写作教学形式多样,新颖有趣,和以往的写作教学在形式上有很大的区别。笔者认为,开放性写作教学不等于上课做游戏,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学生在长时间的开放性学习中写作能力没有得到提高,自然也会对这种教学形式产生抵触情绪。开放性写作教学的教学效果是经过了实践检验的,教师在执行的时候要确保学生的参与度,对学生在参与时出现的错误要在适当的场合给予纠正,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要善于总结,及时改进。在英语课堂上,可能有少数同学由于英语基础差,参与开放式教学的活动度较低,这种情况出现时,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要鼓励这些学生投入到开放性教学活动中来,避免出现无效教学。

三、开放性写作教学的作业布置与讲评

1设计布置多样性个性化的作业

一个班级的学生英语写作的水平和能力各有不同,而且为了避免少数同学之间抄袭作业的情况,笔者尝试在英语课堂上对同一次作业布置不同内容,分别让不同群体的学生完成。

2在作业讲评中巩固提高教学效果

英语作业的批改和讲评是对开放性写作教学效果的巩固和提高,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在批改学生写作作业是,应该做到细致认真,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知道如何改正错误,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负责任的老师形象,以情感动学生,触发学生刻苦学习的动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效果和对授课教师的喜爱程度成正相关。在对写作作业进行讲评时,应有所针对,突出重点,并指导学生进行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

四、开放性写作教学案例设计

1开放性写作教学案例设计原则

开放性写作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参与写作的热情和积极性,教师在其中的作用是主导教学过程,指导学生参与,帮助学生提高。在教师在进行开发性写作教学案例设计时,应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1)系统性原则

教师设计的教学案例要有相应的教案和课件,对案例的教学内容、组成环节和教学效果要认真规划,对时间的控制要相对准确,对学生的参与情况要进行预测,教学案例的进行要有系统性,不能漫无目的的任意发挥。

(2)循序渐进原则

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和接受能力,在案例的教学安排上,应该先简单,后复杂,以螺旋曲线渐近上升的方式,进行承前启后式的教学讲解,最终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3)学生主体原则

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案例,要符合开放性写作教学的特点,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要让学生参与进来,要允许和鼓励师生之间或同学之间进行相互讨论,在教学案例中多安排互动性的教学环节,将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式学转变为主动型。

2开放性写作教学案例举例

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篇3

关键词:双语教学;案例库;案例教学法;教学资源;学生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全面展开,培养能够进行双语沟通的新型国际化人才成为当务之急。有效开展双语教学,培养国际化人才,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双语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而实施双语案例教学的前提是建设内容充实、符合实际学情的双语案例库〔1〕。有了双语教学案例库,教师和学生才能更方便地使用双语教学案例,促使教学内容从以往单纯的书本知识向现实生活扩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知识,在交流讨论中锻炼英语能力”〔2〕。

一、双语教学案例库建设构架

案例库是将教学案例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编辑、整理和总结所形成的一个有组织、有秩序的教学资源系统〔3〕。双语教学案例库的建设应以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实际案例为主线,依托理论基础知识体系,整合双语教学案例资源,涵盖多种应用方向。为保障双语教学案例库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要对双语教学案例库建设进行总体规划(如图1所示),明确双语教学案例库建设构架。其次,以课程教学大纲为指导,根据教学目标、方法和内容设计双语案例。

二、双语教学案例库建设标准

一是案例主题标准。所选的案例事件应是媒体互联网社会视角下的典型事件,该事件产生过重大或者广泛的影响,并且能够反映某些重要现象或者具有研究价值及示范意义。主题立意要新,不能一味重复以前的观点和内容,并且要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与时俱进,具有创新性。二是案例内容标准。从提升学生应用型、综合型和英语能力的角度出发,对这些案例内容进行精心设计。案例内容要注意选择具有时效性、内容丰富、实践性强的素材,并与培养目标具有一致性。要将教材理论与案例分析相融合,运用教材相关章节的基本原理分析案例中描写的事件,分析的过程要体现教学内容重难点。三是案例形式标准。要发挥师生合作的探索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多渠道收集不同表现形式的案例素材,除文本形式外,图片、视频、音频作品亦可择优收录。开发基于swf、gif、fla、png、avi格式和HtmL5网页等的交互型案例资源,保证资源能够在不同的媒体平台展现。

三、双语教学案例库建设的素材搜集

充足且翔实的素材是案例编写的重要基础,教师要组织学生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共同搜集案例素材:一是主要通过官方网站及网络媒体报道获得最新的案例素材,系统、全面地了解最新前沿动态,保证案例来源的可靠性及真实性。二是从国外原版教材中收集英文案例素材。此外,也可通过国内外相关领域的top期刊获取素材,提高案例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三是带领学生赴企业开展合作与交流,收集企业现场的案例素材。还可以与国家工程实践中心以及校外实习基地的专家联系,对确定的案例选题进行访谈,并请他们对典型事件进行剖析,以增强双语教学案例的鲜活性。

四、双语教学案例的编写

案例素材搜集完成后,要按照课程内容及教学目的整理编写案例,通过不同形式将教学的重点、难点融入到案例的开发设计当中,便于学生自学。编写教学案例主要划分为三个阶段:整理案例资料、编写案例和案例修改调整。一是整理案例资料。师生要合作筛选案例素材,去掉不合适的素材信息,并整理和编排案例。在结构上,案例应该与课程教材的知识系统结构一致,并能够与教学内容契合。在功能上,案例应突出知识的应用、问题的解决和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和创新能力。在内容上,选择既能体现课程内容,又能反映社会热点话题,从而引起学生兴趣的案例。二是编写双语教学案例。首先,要介绍案例背景,根据学生预期达成的指标点,明确该案例的教学目的,学生应该了解哪些内容、提升什么能力等。其次,要规划教学过程,提供分析的方向与逻辑,提出相关问题,等等。在编写双语教学案例的过程中,要注意案例编写结构的规范性,统一规定双语教学案例的编号、包含要素以及编写格式。考虑到学生英语水平的参差不齐,可以在案例后附上生词注解与长难句子解读,以辅助理解案例材料。此外,还需对双语教学案例及其理论基础进行剖析,使案例与教学基本知识点相融合,建立案例与相关课程知识体系的联系。三是修改调整。双语教学案例编写初稿完成后,进行多次检查与修改,包括案例内容是否符合学生能力培养目标,格式、词汇和语法是否得当,英文描述是否与案例相契合,案例是否与相关章节的重点和难点一一对应,等等。按照案例评价指标体系多次自查后,再请教研组其他教师就案例设计的内容、形式、难易程度、启发性和应用性等提出建议和意见,并对案例进行修改与进一步完善。最后,根据系统统一的格式将案例规范化,完成案例的编写。

五、双语教学案例库的构建

通过师生合作开发双语教学案例,构建案例库,可以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解决问题等综合实践能力。1.双语教学案例库的设计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按照“从顶到下、逐步分解”的方式构建双语教学案例库模块,同时精心设计案例内容,使其相互衔接,模块大小应适合教学需求。首先,结合本校办学定位、学生情况和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明确该课程教学目标,即写明本课程学习后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综合要求。其次,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将双语教学案例库分解为几个专题案例库,即将课程知识按照内容特点及专业能力发展需求进行整合,形成不同主题模块。同时,每个专题案例库都要各有侧重,满足案例知识点与教材内容间的相关性和多样性要求。最后,依据不同的专题内容,分类整理相应的案例,其中,每个专题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所选择的案例也首先要体现这个中心目标。每个专题案例库包含案例的中英文背景介绍、案例分析及ppt、图片、动画和视频等其他素材资料。ppt、图片、视频等形式的资料可以提供下载功能,便于学生自主学习。2.双语教学案例库的建设实践双语教学案例库的设计主线,通过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各类化学反应过程的危险性及安全控制措施,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使其掌握安全相关技能和从业素质。以“过程安全”课程为例。首先,要依据大纲规划该课程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培养,特别是以培养学生的安全专业知识、英语技能、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为重点,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要求的人才。其次,要根据化学反应类型的不同(裂化反应、氧化反应、加氢反应、硝化反应、聚合反应和催化重整反应)划分为六个主题模块。要剖析过程安全知识、典型事故案例、教学目标的内在关系,并在梳理、分类的基础上,针对每个主题模块的教学内容设计相对应的教学案例,包含视频、幻灯片、图片、事故调查报告等教学媒介,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六、双语教学案例库的更新和维护

一是更新案例库,即定期对案例库中的案例及素材进行更新优化,整合相似或相近的教学案例资源等。要实时关注本专业课程相关的最新案例资源,对双语教学案例库进行动态化管理,进而提升双语教学案例库的整体运行质量,动态建立紧贴时事、内容丰富的双语教学案例库。二是交流与共享。不同类型的学校在学生培养目的以及教学要求等方面存在区别,因此,案例库建设也呈现出多样性。各学校之间可以定期开展案例库建设座谈会。经验较为丰富的学校可以向其他学校分享经验,通过共享案例库,不断完善案例库的建设,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本研究着重研究了双语教学案例库建设的路径和流程,探索设计了双语教学案例库,为其他双语课程的案例库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促进双语教学案例库建设经验的交流。提高双语教学案例库的建设水平,不仅为双语教学提供了更优质的案例,而且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能够拓展学生的英语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实践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万兴.双语案例教学建设的实践与研究———以管理经济学课程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7,(5):117-118.

〔2〕杨光富,张宏菊.案例教学:从哈佛走向世界———案例教学发展历史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6):1-5.

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篇4

就高中阶段而言,语文是三大基础学科之一,可谓地位突出,举足轻重。因此,我们每一位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必须高度重视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而备课,尤其是编写教案是搞教学工作中不可缺的一个部分,而且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传统的高中语文教案往往是按照教材体系一册一册、一课一课地编写的,这似乎无可非议,但笔者却认为,这不是最佳的方案,最佳的方案应该是按照教学大纲和考纲分版块编写,这样,可以做到三年知识和技能训练要求线索清晰、点子明确、教学集中而有系统性。那么,如何按照教学大纲和考纲分版编写教案呢?

首先,教师要认真研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高考考纲,正确划分知识和能力版块。根据现行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高考考纲,我们可以将高中语文知识和技能要求划分为语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现代文阅读和写作、古诗词曲鉴赏、文言文阅读、名句名篇以及文学常识记诵五大版块。

其二,教师要明确各版块教案应包含的内容。各版块应包含的主要内容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知识讲解、典型题例(或例文)、近几年高考题选及分析、课堂延伸训练、教学信息反馈、教学得失、课后检测等内容。知识讲解部分要和典型题例(或例文)部分结合起来编写。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题例割裂开来;另外,典型题例(或例文)部分主要从教材上选取材料(即教材课文)。

其三,教师要明确高中语文各版块涉及的知识和技能要求。语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部分。根据大纲和考纲要求,该部分包括正确识记现代汉语语音、正确书写汉字,正确运用词语(尤其是成语),常见病句的辨析和修改,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常见修辞手法的辨识和分析运用,语言运用简明、连贯、得体要求,选用、仿用句式,改写句式,扩展语句(段),压缩语段,应用文知识等内容。该部分尤其要注意关照现实生活,例如如何发手机短信、如何写人物颁奖词、如何写导游词等。

现代文阅读和写作部分。该部分主要依据一至六册教材内容编写,而且应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内容和主线来体现。教师首先要对三年教材课文有一个统观,并进行分类,每一类文章集中编写,要将阅读和写作密切联系起来,每一类文章不仅要研究阅读,还要研究如何写此类文章。另外,教师要从课本之外筛选一些紧扣时代命脉、思想性强、语言优美的文章作为延伸训练,所选的这些文章应紧扣各个时期的社会经济、风俗文化、人们观念,要突出议论文和散文的重要地位:要紧扣考纲设计相应的问题,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指导学生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学习优秀的写作技巧。

1、古诗词曲鉴赏部分。该部分重在培养学生古典文学素养和鉴赏能力,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选文要突出唐诗、宋词、元曲的主体地位。题目设计要突出概括诗旨、分析表现技巧、分析意象和意境、分析炼句等方面。所选诗篇以教材上的篇目为主线,要紧扣各个时期的时代特点。要典型而有新意。在该部分,还应有中国历代诗歌常识、历史背景、历代诗人等进行介绍的内容。可以分朝代编写,也可以按题材编写或者按体载编写,还可以按流派编写等。

2、文言文阅读部分。该部分应紧扣教材文章,要突出常见意义讲练、常见虚词的常见用法讲练、通假现象、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现象、特殊句式等知识内容。要注意培养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教给学生翻译的技巧。另外,要通过教学,让学生不断积累写作素材,提高思想认识。课外延伸主要从“二十四史”中去精选人物传记素材。

3、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记诵部分。该部分首先应包括大纲所要求记诵的名篇名句以及文学常识,其次要从大纲要求之外的篇目中去提取一些作补充,再次,还要根据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以及外国文学史优选一些重要的文学常识编写进教案,适时适量地讲授给学生,让学生对古今中外文学的发展及其特点有一个较全面的系统的观照,从而为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以及认识能力服务。对名句不仅要要求学生能记诵,而且要引导学生用于写作,用于指导自己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其四,在具体的施教过程中,各版块的知识讲授和能力训练要齐头并进,不能一个一个割裂开来;当然,在不同的阶段,各个版块的地位有所不同,花的时间和实施的力度应有所区别。如诗词鉴赏部分的教学应主要放在高中二年级来进行;语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部分的教学应融入现代文阅读和写作教学之中,贯穿三年;现代文阅读和写作部分应成为串连各大版块主线,而且作为主要内容来实施。因此,在编写教案时,必须注意到这些。

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篇5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职校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并且得到了广泛关注,尤其是语文应用文写作教学。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大多数职校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本文在分析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阐述施行案例教学的必要性,进而总结案例教学在职校应用文写作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案例教学;职校应用文写作;应用

案例教学指的就是把案例当作是教材,让学生对案例进行阅读与分析,之后展开集体讨论与实践,以此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及实际工作能力的教学方法[1]。在职校应用文写作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可以显著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启发学生的思路,让学生能够将琐碎的知识点连接在一起,进而真正培养与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

1职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

1.1教学方法落后:

与其他文艺性文体不同,或说明准确形象,给人以知;或议论深入浅出,晓之以理;或记叙有声有色,动之以情,应用文写作相对枯燥,从而致使应用文写作教学内容较为单一、乏味[2]。现阶段,应用文写作教学基本都是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在教师进行授课的时候,一般都是按照应用文“写作理论、格式要求、写作注意事项、分析例文”的模式展开,授课内容非常雷同,主要就是写作理论要求、文种特点及容易混淆的格式要求等,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从而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2教学重点不当:

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均是将应用文写作格式置于首位,进而忽视了对应用文写作语言运用的训练,导致学生无法写好应用文,也就无法在实际生活与工作中进行良好的运用。实际上,应用文写作格式固然重要,但却是死的东西,基本能够照搬照抄,只要学生具有格式意识,了解相关写作的基本格式,之后临时借鉴一些资料进行仿写,即可达到目的。然而,在职校应用文写作中,学生真正无法掌握是应用文写作语言的运用。

1.3教学效果不佳:

应用文写作是一门较为基础的技能课程,本身实用性较强,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写作应用文,在以后的生活与工作中灵活选择文种,合理处理各种信息传递、工作事务及解决实际问题[3]。但是,在职校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大多数学生都缺乏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尽管都会认真听讲、记笔记,但是因为教学内容太过理论化,导致无法真正运用到实际生活与工作当中,使得学生根本无法掌握应用文写作技巧,进而也就无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施行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2.1应用文写作实用性较强:

应用文写作和学生未来的工作及事业息息相关,其中很多文体学生已经接触过,例如:留言条、个人总结、入党申请书等,有的文体将会在未来生活中予以接触,例如协议书、个人简历等。在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中,“读”是基础,“讲”是指导,“写”是核心[4]。因为应用文写作的实用性较强,所以,案例教学逐渐成为了教学首选。在案例教学中,主要就是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相应的情境,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与分析典型案例,通过集体讨论与交流等,不断加深学生对应用文写作概念、理论及原理的认识,从而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全面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

2.2应用文写作时代性较强:

应用文写作直接服务于生活,具有较强的时代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转变,应用文写作要求也出现了一定的改变,一些旧文体在不断演变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文体,例如:博客、微博等具有较强时代性的网络应用文[5]。这些新文体具有特定的内容与形式,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运用案例教学开展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时候,需要选择一些更加贴近生活的案例,从而更加凸显时代特点,通过对不同阶段应用文格式、要求的对比分析,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应用文写作技巧,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3符合“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知规律:

与文学创作不同,应用文写作是“死板”而又“灵活”的,尽管具有相应的格式与要求,但也具有很大的个人发挥空间。在应用文写作教学运用案例教学的时候,教师先向学生讲述一个涵盖若干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事物现象,之后通过相应的思考与讨论,了解事物现象的本质。从事物现象到本质认知的过程,就是从感性认知升华至理性认知的过程。对事物现象的感性认知就是了解事物本质的基础。为此,案例教学符合“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知规律,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3在职校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案例教学的运用

案例教学主要就是利用典型案例表达观点,说明问题,验证原理,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达到教学目标。在职校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案例教学运用步骤如下:

3.1案例选择:

在案例教学中,案例的合理选择是教学的重要所在,直接影响着教学成果。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必须结合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选择案例,以此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案例可以是教材中的范文,也可以是报刊杂志中的范文,还可以是网络中的范文,以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务应用文,等等。针对案例而言,其主要包括标题、背景、问题、解决对策、反思、讨论等内容。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收集一些有针对性、目的性的典型案例,以此结合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2案例分析与讨论:

在案例教学中,课堂教学的合理安排是教学内容顺利展开的重要环节,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作为引导者、组织者,统筹着整个教学过程,进而形成了“教师提供材料、学生分析材料、提出问题、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教师归纳总结”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学内容的全面展开[6]。在分析与讨论案例的时候,主要就是围绕案例情境展开思考,之后表达自己的观点,之后进行集体讨论。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3.3案例写作与修改:

在分析与讨论案例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际写作,以此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写作中,学生会逐渐发现新的问题,之后展开深入思考,寻找解决对策,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展示一些“个人简历”、“求职申请”等范文,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仿写,通过写作与修改,让学生了解自身的具体情况,从而予以改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职校应用文写作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可以将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融入案例当中,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进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此外,还要对教学过程进行深入探索,从而不断完善案例教学,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应用文写作技巧,以此满足学生以后生活与工作的需求。

作者:宾英单位:广西省来宾市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宋美颖.案例教学与主体参与结合法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科教文汇,2013(11):41-42.

[2]翟宇君.高师院校应用文写作案例教学初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27(04):111-112.

[3]成秋平.浅谈案例教学法在职业学校语文课程中的运用[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2(02):240-240.

[4]李淑云,刘淑梅,戴玉竹,等.“微课”教学模式下应用文写作课案例教学法的运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31(06):155-156.

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篇6

【关键词】导学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B-0053-04

随着高中语文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探求新的教学形式和手段,而其中导学案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对南宁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语文教师的问卷调查,深入了解教师对导学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情况的看法,进一步反馈有关信息,为后续教学做准备。

一、调查目的、意义及方法

为了了解南宁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语文教师对导学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情况的看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南宁市第二十一中学在一线的15名高中语文教师进行了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教师对导学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认识与态度、导学案的设计、导学案的使用情况、使用效果反馈及建议等。该问卷的统计和调查结果为本文分析研究的主要依据。本次调查共发出教师问卷15份,收回有效问卷13份,问卷回收率87%。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二、调查数据分析

(一)教师对导学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认识与态度。从表1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南宁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语文教师不论教龄的长短,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基本上都在使用导学案。导学案使用年限最长达5年以上,最少则1年以上。这说明广大教师对导学案的使用是持认可态度的。表2中对于导学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是否有帮助方面,38%的教师认为有很大帮助,54%的教师认为有较大帮助,8%的教师认为有一点帮助,认为完全没有帮助的0人。从中可看出,超过半数以上的教师认为是有帮助的,也说明了以导学案为载体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产生了积极的意义。

(二)导学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设计。导学案设计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通过教师设计的导学案来增长知识、形成能力。因此,导学案的设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3关于教师设计导学案的参考资料,从高到低所占的比例分别是:网上下载加以修改(77%)、集体备课的结晶(62%)、完全自己原创设计(31%)、编辑成书的“导学案(15%)。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编写导学案能根据学情特点对资料进行筛选和整合,发挥了集体备课的作用。但原创和编辑成书的导学案所占比例较少。这就要求我们,一要提升教师自身的业务素养;二要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与其他教师团结协作。表4关于教师设计导学案关注的内容,从高到低所占的比例分别是: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的呈现(85%),构建知识网络(62%),问题探究(54%),课外知识拓展(31%),情景创设(23%),需要重点记忆、背诵的知识(23%),检测或练习(15%),小结、总结(0)。表5关于教师设计导学案的核心,从高到低所占的比例分别是:问题设计(69%)、学法指导(54%)、学习目标及重难点设计(46%)、活动设计(23%)、巩固练习设计(23%)、情景设计(15%)。从中可以看出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都能围绕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导学问题、学法指导、拓展训练、情景创设、达标训练等环节设计,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重点、难点,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让学生明确目标,最大限度地优化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刻领会教材,围绕学习目标,精心设计问题。

(三)导学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使用情况。表6是对南宁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语文教师语文阅读教学中导学案使用频率的调查情况,结果显示,“经常”占54%,位居第一位;“偶尔(主要看是否需要)”占38%,位居第二位;“每节课都使用”占8%,在第三位;“没偶尔(主要看有没有现成的或可以借用的学案)”、“几乎不用”所占比例都为0。这说明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导学案得到一定程度的实施和重视。

表7中调查显示“对导学案内容是否根据班级特点进行删减或增加?”这一问题回答,46%的教师“偶尔会,根据学生的需要”,31%的教师“经常会,我的不同班的学生水平差距非常大,导学案只照顾到了中等学生的需要”,23%的教师“会,我会根据不同班级的学生”,“不会,导学案上的内容就是我本节课的内容,不会有任何增减”所占比例为0。从数据可以看出,教师能够根据班级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使用导学案,并对导学案内容进行取舍。这就要求教师在导学案的使用上,充分彰显教学的个性,依据学情对导学案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

表8对导学案发放时间的调查结果显示,从高到低所占的比例分别是:课前发放,给学生足够的预习占92%;刚上课还未讲内容之前和不定期发放分别占8%;上课过程中发放和本节课结束后马上发放下一节课的学案所占比例都为0。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一是教师非常注重学生预习自学,课前发放导学案,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这样就能够及时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状况;二是导学案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良好条件和操作平台;三是促进教师的二次备课。

从表9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教师使用学案进行阅读教学所采用的授课方式,“以学案为依据,教师引导,学生自学”高达54%;“自由开放式课堂:围绕学案,师生、生生之间互动交流与讨论,类似‘研讨会’的形式”和“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主要解答学生的疑问”,所占比例都是23%;“以教师讲授为主,学案只是教师讲课借助的工具之一”,所占比例为0。调查结果显示,教师的授课方式发生了改变:一是体现了新课改要求的新型课堂,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二是教师除了依托导学案外,还变成了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三是课堂形式更开放,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从表10调查结果来看,对“使用导学案进行阅读教学,提倡采用的学习方式”这个问题上,回答“合作学习”占54%,“探究式学习”占38%,“自主学习”所占比例是15%,“研究性学习”所占比例为0。这表明使用导学案进行阅读教学,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形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结构。教师在教学当中也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接受“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这样,一方面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合作精神;另一方面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上教师要针对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或合作学习。

表11是关于导学案教学,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排在第一位的是“纸笔测验或书面作业”,所占比例是92%;排在第二位的是“与学生口头交流”,所占比例是8%;排在最后的是“通过调查问卷”和“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所占比例都是0。可见,在语文阅读教学导学案的检测方式中,教师采用“纸笔测验或书面作业”居多。这样的检测方式,教师一方面要要求学生按时独立完成,教师不再给予指导,以此培养学生有效、快速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对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双重反馈。

(四)导学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效果反馈。从表12调查数据来看,对“你认为学生完成导学案的最佳时间是多少?”这一问题的回答中,54%的教师认为是“30分钟”、38%的教师认为是“20分钟”、8%的教师认为是“10分钟”、认为是“60分钟”所占比例为0。总体而言,学生自主完成导学案最佳时间是20-30分钟。

表13关于对导学案编制存在不足的调查中,54%的教师认为“导学案占用时间较多”,31%的教师认为“导学案与一般辅导书课前指导类似,重复作业缺乏新意”,23%的教师认为“导学案内容枯燥,结构死板,缺乏吸引力”。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备课组教师对导学案的编写要分工合作,编写中注意内容的新颖性和吸引性。

表14可看出教师对“导学案的使用对备课投入精力是否有影响”这一问题的情况,回答“备课量明显加大”的占85%、“备课量减少”的占15%、“备课量几乎不变”所占比例为0。导学案使用对备课投入的精力产生很大影响。

表15是关于“导学案对学生自主及合作能力的帮助程度”这一问题的调查,排在第一位的是“较大”,所占比例是62%;排在第二位的是“很大”,所占比例是23%;排在第三位的是“一般”,所占比例是15%。可见,教师认为使用导学案教学对培养学生自主及合作能力的帮助程度是较大的。

从表16调查数据来看,对“导学案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困难”这一问题的回答中,回答“编写导学案工作量大”和“导学案的编写缺乏指导”各占54%、回答“学生不感兴趣”和“使用导学案影响教学进度”各占23%、回答“课堂不好组织”所占比例为8%。从中可知,导学案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最大困难是导学案编写工作量大及缺乏相关的指导。

三、建议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关键是导学案的合理设计和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较好地使用导学案,发挥导学案本身的价值。导学案设计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具有全程性、全时性、全员性特点。导学案只有合理设计和高效使用,才能真正实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从而建立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针对南宁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和提升业务水平。导学案的编写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需要教师具有驾驭教材和对学情熟知的能力,也需要教师付出非常艰辛的劳动。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让自己变成学生学习的牵引者。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对待和正确使用导学案,发挥语文阅读教学中导学案导学的最佳效果,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

1.教师要做好角色的定位。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案导学模式,教师是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就要求新课改下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教师要结合各班学生实际,把握课堂进度,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探索交流的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授予学习和归纳的方法,使学生在良好、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快乐学习。

2.通过校本培训加强学习和自我反思等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学校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操作培训。教师在培训中要不断积累和更新知识,充实自我,让自己成为新理念的倡导者,以便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在语文阅读教学导学实践中,教师还要根据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经常化、系统性地反思,加强研究,努力探索,不断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二)教师编写设计导学案应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编写设计的导学案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围绕教材编排原则和单元教学要求,确立有效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和环节。导学案在学生讨论环节应该简化问题,力争设计一两个能统领整篇文章的问题来带动学生的学习和研讨。这就需要教师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教师要认真研究新课标、教材、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搜集的资料独立完成导学案初稿,进行导学案的创新设计,不能照搬照抄现成的或网上搜集到的导学案。二是备课组长合理分配教师编写导学案课时内容及课时数,备课组集体讨论、修改、定稿。三是导学案编写的容量要适宜,要合乎实际操作,有实效。四是导学案的编写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重难点,让学生明确目标,提高课堂的效率。这既让学生得到基本能力训练,又得到深层赏析或个性阅读的探究,让不同层次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

(三)教师使用导学案应加强引导和反馈。在语文阅读教学导学的课堂模式中,教师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监督者、见证者、合作者、欣赏者。教师使用导学案应加强引导和反馈,这样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教师在导学案使用中要做好以下几个环节:

1.课前指导。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按照导学案上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步骤来完成学习任务。其次,课前由学科组长反馈预习情况,了解学情,进行二次备课,进一步优化导学案。

2.课上导学。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个性差异,吃透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班级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学案。其次,课堂上要随时把握学情,灵活进行调控,引导学生通过展开思维来获取知识。

3.导学反馈及课后梳理。首先,导学案中的反馈检测部分,学生完成后教师要认真批改,从批改中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及时地进行辅导。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把使用过的导学案装订成复习资料。最后,教师要适时将学生的导学案收起,了解自己课堂上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状态,以进行自我反思,及时修改导学案和预案,总结教学方法、思路。

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篇7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职应用文写作实践讨论

案例教学法在国外最早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罗马时代,然而它在课堂上的真正运用,却始于1870年美国哈佛大学兰德尔教授,最初运用在法学院和医学院,在当时,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视。[1]到了20世纪初,案例教学开始被运用于多个学科,其内容与方法日渐丰富和完善,并在世界各地的课堂教学中受到热捧。其实,我国的案例教学法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具雏形,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复也。”就是案例教学的模式,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本土案例教学在我国并没受到重视与研究。只是到了1979年,我国工商行政代表团访问美国后才介绍到国内的,我国教育界从1990年开始探索运用案例教学。近年来,我国高校开始了一些学科的尝试,但由于起步晚,仅仅在一些学科和领域开展,“未被看做一种普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2]

案例是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收集整理的典型人物、事件或人物与事件的有机结合体,它们富含教育价值。案例教学法就是以案例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分析讨论这种案例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案例的选择要典型、简练。案例在案例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可以借助案例来说明抽象的理论和观点,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具有真实情境的教育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能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这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越来越符合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化培养的需要,适应人才职业化、课程职业化的要求,[3]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就倍受青睐。

一、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应用文教学就如工厂生产批量的产品一般。学校似工厂,课堂似车间,学生似成批的产品,课堂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封闭、僵化、沉闷的状态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耳、眼、手等器官被调动起来了,但是大脑思维活动变得越来越缺氧了。学生机械地从教师和教材中识记知识,却不会思考和加工所学的知识。这种教学使学生只会死记硬背、缺乏创造性,更无法根据现实职场的需要去写作合适的应用文。

传统的应用文教学因其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课堂产生厌倦情绪。教师的满堂灌更使学生只会听,不会想。过分依赖教师,把学生训练为纸上谈兵的听话者,却训练不出思考者,训练最多的是书本知识,很少训练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

应用文写作的理论教学和实际处理方式差别很大,教师重理论轻实践。课堂教学中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增加知识的宽泛性与深刻性,把应用文写作当成一种纯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应用文写作鲜明的实用性,内容的丰富性,思维的逻辑性,结构的严谨性,强烈的时效性。应用文的语言是平实简约的,但是有些文种语言也具有形象性、生动性的特点。例如演讲稿、竞选词这类文体的写作,需要从教学中寻找生动的案例来诠释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同时也要注意运用修辞方法来创设氛围;需要对语言进行加工、润色,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魅力,这样才能表达深邃的思想内容。

二、案例教学法有利于高职院校的应用文写作的教学

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经济日益全球化,应用文写作的内容趋于经济化,使用范围开始国际化,写作技巧变得现代化。熟练掌握各种文体的应用文写作对于未来职场工作者是必备的职业素质。“加强能力培养,突出使用原则”,[4]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水平不仅是语文素养的需要,更是职业素养的需要。在这种情形之下,案例教学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富于实践的且有明确目的的、以行动为导向的训练就在高职应用文教学中应运而生。

高职应用文写作是以有效的行动为目的的,解决实际问题是其突出的表现。如专业文书写作、行政公文写作、事务文书写作、日用文书写作,特别是和学生上学密切相关的应用文,如: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调查报告等,以及求职应聘期间的应用文,如:求职简历、求职自荐书、劳动合同等,这些文书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求职面试、职场工作休戚相关。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应用文写作能力就成为一个现代人必备的重要能力,成为未来职场竞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体现在公务员考试中。应用文写作技能已经成为各类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必备素质,也是奠定学生职业生涯成功的必修课,更是成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工作、生活手段。

案例教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真实性。课堂中的案例是具体的实例,具有典型性,与理论知识有直接的联系。案例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模仿实践的过程,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最佳途径。课堂案例的展示,为学生创设了案例情境,这样就可以把社会与生活引入课堂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在短期内接触具体问题,对现实问题和未来将出现的问题做出反应。案例浓缩了现实问题,通过虚拟情境的实践,不仅可以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其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的能力。

案例分析的答案应是开放的和多样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师生获得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而是多种指向性的答案。开放的课堂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权威性,教师无需按照设定的内容讲授,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归纳、总结,用恰当、精炼的语言概括本案例所蕴含的规律及核心内容。由于学生直接参与案例的收集、分析、讨论和评价,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了课堂的主动权,不再是教师唱“独角戏”。教师可以使每个文种的相关理论知识问题化,让教学从“传授型”变为“研讨型”;由“教为中心”变为“学为中心”。案例教学改变了教师单纯讲授“理论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分析讨论案例“实践为中心”的模式,以学生对问题的探究代替教师的说教。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就使用语言的个体来说,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才能将自己内心的想法清楚地传达出来,因此,口头表达能力对个人将来的发展十分重要。课堂讨论为学生提供了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舞台,他们要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除了口齿清晰,还要合乎逻辑,有时还须即兴发挥,这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案例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准备讨论之前,学生需要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和相关资料,要学会收集、归纳、整理、概括信息的能力。“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归纳概括出作者的观点,并形成自己的看法。讨论过程中,学生又要仔细倾听别人的看法,在相互讨论中学习,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得出正确的结论,这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应用文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一)良好的知识储备是教师实施案例教学的关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实行案例教学前教师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准备工作:一方面是研习国家相关的法规和政策,关注时事动态新闻。教师需要了解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有关《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关注国家政策法规,新闻动态。及时研究政策,领会精神,把握动态,勤于思考,善于借鉴,乐于实践;另一方面是熟练掌握与应用文写作相关的专业知识。一个好教师要有渊博宽厚的知识底蕴和熟练精通的专业技能。作为现代的高职教师,要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技能,了解大学生的就业需求,把新技术、新知识及时引入课堂,用知识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构建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学习与教学专业相关的边缘学科知识,并能融会贯通到专业知识体系之中,既要精深,还要广博。

(二)精心组织教学过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过程重于结果,组织课堂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以课堂讨论案例为代表,可划分为两个阶段,五个环节。

第一阶段是课前准备阶段,该阶段要做好三个环节的工作:

①布置案例并分配任务;

②学生分析案例;

③小组讨论案例,写出发言稿,推选出发言者。

一切事物的成败取决于它的开始,案例教学亦然。首先,将学生分成5人一组,分组时要考虑学生的性别、性格、生源地等因素,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为小组讨论做好准备。其次,一般在一周到两周左右,教师要把准备好的案例资料发给学生,对有针对性地列出一些思考题。这需要留给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学生要按照给出的案例资料查阅、搜集信息。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自主寻找答案,有针对性地思考问题。这样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第二阶段是课堂讨论阶段。该阶段要做好两个环节的工作:

①小组集中讨论。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发言,发表本组对案例的处理和分析意见,发言时间可以控制在10分钟之内。发言之后,要回答其他组成员的提问,也可以由本小组成员来回答。教师要及时针对各个小组的方案进行引导,对集中问题和处理方式由同学互动进行重点讨论;

②教师总结各小组的观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和总结,也可以由学生进行书面总结。

通过讨论可以加深和扩展学生对案例的理解程度,通过不同处理意见进行比较分析,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对提高高职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积极作用。归纳总结可以加深学生的体会,从案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会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这两个环节中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观。案例常常是引发思考的资料,启发性较强,能够扩展学生的想象空间,从而使案例的借鉴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当然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与思维能力时,也可让学生自己提供案例,以此了解学生对案例的理解程度,以及在文种写作方面的问题。教师选择适当的案例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对重点问题加以讲解,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这样,教师与学生都能做到心中有数,真正达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

四、对案例教学法的展望

案例教学法的优点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它也是改变我们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如机器般死记硬背,教师似某一软件一样呈现给学生不变的知识现状。在高职应用文写作中,我们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了探索性的选择案例,并且自编案例建立自己的案例库,以便适应高职学生的学习所需。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课堂经验,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了指导。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案例教学法也有缺点,准备案例的时间比较长。一个有效的案例要有一定的技能和经验,这样案例教学法对老师和学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对案例的选择要精当,注重引导讨论的方向,不能流于形式;学生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做知识铺垫,对学生课前预习就提出了很高的标准,这对于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收效明显,对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收效甚微。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成为案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这也为今后的案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童旭红.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的适用性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1(9):39.

[2]曾雅丽,林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案例教学法的创新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2(27):159.

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篇8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名师于永正;语文味;儿童味;家常味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4)08-0024-04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年逾古稀,依然活跃在教坛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坛“常青树”。他的“五重”(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教学法给许许多多小学语文教师以启迪,以引领。当我们仔细品读于老师一个个精彩课例的时候,有三个关键词总是萦绕在脑际,那就是――语文味、儿童味、家常味。语文味是指语文课遵循语文课程教学规律和母语习得规律,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让学生在感受、理解、欣赏和品味语言文字等学习内容的同时,实现相关的知能建构、习惯养成与精神成长,彰显语文学科特色。儿童味是指语文教学以基于儿童、尊重儿童、发展儿童为要义,唤醒儿童的身心潜能,发展儿童的言语智慧。家常味是指语文课堂呈现出真实自然的特质与品格。现结合于老师的课堂教学案例,试着从语文味、儿童味、家常味这三个方面对他的课堂教学艺术进行解读,努力从中感悟语文教学的真谛。

一、浓浓的语文味:着力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怎么教?语文课怎么上?于老师曾有一个通俗但很深刻的回答:“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学生识字、写字、读书、作文。”于老师的回答与“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规范提法是吻合的。纵观于老师的教学,始终围绕着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这条主线,通过听说读写的扎实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扎扎实实的写字指导

“写字指导”是于老师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他告诫学生:“不但要写对,还要想到字是写给别人看的,因而,要写规范、美观,使人看得清,乐于看。”

【案例1】《秋天的怀念》教学片断。

(学生观察老师板书课题后书空课题,再指名读小黑板上的生字之后)

师:这里有个字的笔顺要特别注意,请大家看我是怎么书写的(师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书写“锤”字,边写边提示学生注意“垂”的笔画顺序)。

师:(“锤”字写成后提示学生)这个字是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右边的“垂”中间鼓鼓的。请同学们在书上把“锤”字写两遍。要求笔顺正确,书写规范。

(反馈学生写的字,并评价优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特别强调写字教学,要求小学阶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在案例1中,于老师坚持让学生观察自己板书课题后书空课题,并通过“自身示范――巧妙点拨――学生练写――评价优劣”四步重点指导“锤”字的书写,将写字指导落到实处。值得一提的是,与不少教师用多媒体代替板书的做法相比,于老师运用现场板书这种原生态的直观教学手段,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优势。

(二)出神入化的朗读训练

“朗读训练”是于老师课堂教学的一道风景,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通过教师范读、学生练读、师生评读、组织赛读,让学生“读”的水平拾级而上。在于老师的公开课上,我们常常看到,不少同学开始不敢读、不想读、不会读,在于老师的精心调教下个个都跃跃欲试。

【案例2】《庐山的云雾》教学片断。

师:我在备课时感觉最难读的是第三段,我连续读了七八遍都没读好。同学们,你们觉得第三段难不难?(生齐:不难!)唉,怪了,我怎么觉得难呢?既然这样,我就请你们跟我比赛,敢吗?(生齐:敢!)请你们先练习一下,然后和我比赛。(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愿意和我比一比?(学生都举了手)手举得高的我不找,我知道他们厉害。我找一个手举得不高的。(找一女同学)我想不会比过我的。请大家当裁判。(女同学读得很流利,也很有感情)

师:坏了,找错人了……说实话,听了她的朗读,我不敢读了。

生:您一定能读得很好,我支持你!

师:有你的支持,我的胆子大多了,不过我还是有些胆怯。这样吧,找个同学代替我跟她比,谁愿意?(学生纷纷举手)

师:为了有把握,请大家再练练。(学生练得非常起劲)

(学生练后,开始比赛,教师及时指导,学生参与评判,饶有兴味)

在案例2中,于老师变着法子调动学生练读的积极性,并适时给予指导。学生就是在这样的练、评、比的过程中,理解内容,体验情感,感悟语义,品味语言,提高了朗读水平。

(三)恰到好处的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是于老师课堂教学的一大特色。他设计的“写”总是与阅读教学融为一体、有机整合:或深化理解,或升华情感,或内化语言,或迁移写法,或拓展延伸。

【案例3】《新型玻璃》教学片断。

(在学生了解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之后)

师: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都弄明白了吗?

生:(异口同声地)明白了。

师:(话锋一转)不过――今天,我不想让你们说,我想让你们写。写什么呢?

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下“自述”二字)“自述”是什么意思,有谁知道吗?

生:就是自己介绍自己。

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篇9

引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的目的在于有意识的帮助学生增强对汉语文化的理解能力与对语言描述能力的表达,因此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案例模式”应用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势在于可以拘束于课本,只要是好的文章都可以采用这种模式,而且还能在教学中有机渗透,因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的实践性,让学生的语文水平有所提高。

一、充分利用教材,拓展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

相对而言,语文阅读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是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的一个过程。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定义为:“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可以分为感知、理解、评价三个不同的阶段,但是思维活动却是贯穿这三个阶段的始终。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通过眼睛对文字的识别将抽象的符号变成具体的信号传入大脑,然后进行思维分析。而入选教材的文章绝大多数都是很有典范的语言作品,可以说是语言艺术精华的浓缩,作品反映出作者敏锐的观察力、精辟的分析与周密的推理,新奇的想象,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开展“案例模式”阅读教学,拓展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

例如在讲有关父爱的时候,这必然要牵扯到一个写作的问题,而当时又是阅读课,所以只能实现这两种可重的融合,而采用“案例模式”是较好的一种方式。在朱自清的《背影》中,文章内容可以硕士朴实无华,但是如果同样是背影的话题让学生写作,学生却不能构思作文写作的细节,准确把握作文的立意。我痛殴这篇文章采取了举一反三的凡是更好,也就是在讲述这篇课文的时候,让学生思考自己生活中父母的身影,让学生通过一件小事来刻画父亲母亲的伟大。直的指出的是,驾驶在采用“案例模式”的时候还要积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评价分析,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进行的写作训练。

二、阅读教学过程中融入“历史案例”,开拓学生视野

初中语文阅读教材有很多内容与历史相关,特别是在诗词阅读方面。诗词中中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人知识,教师如果仅仅是教授诗词学生很难理解其中的意境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基于其诗词的语言环境的差别,要想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在授课过程中就需要将其中的历史背景也阐述出来,特别是提出一些与之相关的“历史案例”,才能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学生阅读杜甫的《石壕吏》诗的时候,学生如果凭借自己已有的感官能力与阅读思维分析能力,他们会很快知道表现出来的当时封建统治下的统治者残暴无比,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但是如果教师问学生“诗人是在什么背景下写下来的这首诗呢,为什么当时的统治者如此残暴呢、”学生则很少能够回答。在这个时候,我是穿插融入了“安史之乱”的历史,给学生讲述那场动乱是李唐王朝由强盛变为衰落的转折点,经过这场东乱后国家财政枯竭,而地方藩镇格局,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只能增加税赋。农民占当时人口的绝大部分,因而成为了主要承担者。又例如,在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可能学生很难理解作者重归田园的那种喜悦之情,教师可插入东晋时期政治黑暗的历史案例就行分析,举出几个例子表明当时社会情况,由此反映了作者迫切归园田居的心情。阅读教学过程中融入“历史案例”,一定程度上开拓学生视野,让学生能够从阅读中理解历史。

三、开发语文新资源,实现案例与阅读有机融合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发新资源成为教师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重要手段。开发语文新资源,不在于教材上的内容,也有课外教材的内容,也就是只要文章写的好,不妨拿来“试一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实现案例与阅读有机融合也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关键所在。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对作品的认识,挖掘语文课外的教学资源,开发语文教学研究课题,提升新型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创作能力。

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篇10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职业活动语言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8.048

1行动导向教学法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主导模式。行动导向教学法是根据完成某一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动、行动产生和维持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其核心在于把行动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统一,它倡导通过行动来学习和为了行动而学习。(韩茂源,2011)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和中心,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管理者、组织者、监督者和协调者,并且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顺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到基本技能,对专业知识进行掌握,从而建立起自己的知识、能力及经验体系。

2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第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传统高职英语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收,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行动为导向的英语学习,学生是语言学习过程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语言活动、如扮演职场人物用英语接待客户、向外宾推销产品、拟写活动方案等。在职业行动过程中学习语言,凸显语言学习的趣味性。第二,教学内容以职业岗位任务为依托,学生应用英语完成职业活动,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第三,注重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高职学生学习更容易受同伴影响,同伴的肯定与鼓励可以让学习过程充满动力,学生在合作中相互配合、协助,共同提高。

3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以工程造价专业为例,高职英语教学可采用模拟仿真教学法、项目引导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

3.1模拟仿真教学法

教师通过与学生专业、职业、业务有关的仿真的任务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英语课堂里面用心,用手,用脑(职业活动),主动参与英语学习的教学活动。学生在模拟的职场情境中,用英语交际、表达思想、解决业务问题,能促进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实施模拟仿真教学法可采用以下步骤。

3.1.1教师创设职业工作情景

教师根据工程造价专业相应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设计教学情景,如招投标工作情景:某建设工程公司市场部经理小王在招投标网上阅读一则招标公告,了解到某地产公司计划在成都开发住宅项目,小王要完成哪些工作任务才能参加竞标呢?同学们运用专业课知识描述主要工作任务:询问招标信息、购买招标文件、参加标前会议、编制招标文件等。教师从列举的任务中设定一个具体学习情境:小王如何用英文询问招标信息呢?

3.1.2学生制定学习计划

教师导入招投标流程中常用英文词汇及句型,学生通过词汇、句型等练习熟记单词、句型,分组模拟小王和招标业务员的对话,小组内进行会话演练。

3.1.3学生实施计划,师生共同评估

教师组织全班同学进行实战会话大比拼,教师从每小组选择一名学生组成评委组,教师提供评分标准,如从语音、内容、肢体动作、表演等方面评比,师生共同点评,评出最佳小组。学生通过模拟会话训练熟记招投标流程活动的英文表达方式,激发了学习兴趣,在活动中应用英语巩固专业知识,提高职业综合能力。

3.2项目引导教学法

项目引导教学,就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教学法的学习重点在于项目的实施过程,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项目教学法实施的基本步骤是:选定一个项目任务制订项目计划实施项目计划提交成果并评估。(王正海,2011)。

以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英语学习为例,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要阅读、签署或管理合同,教师布置写作任务:小王所在建筑工程公司通过参加投标活动,成功竞标,准备与房地产公司签署合同,让学生拟写一份建筑合同协议书,学生可分小组完成。

学生根据任务,分工合作,学生课后可借助工具书或在网上搜索英文合同协议样本,讨论合同写作的流程,查找词汇、句型,按合同的逻辑顺序逐段书写,形成合同草本。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点评提交的英文合同,如合同是否阐明了各项条款、语言是否规范、写作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及如何应对等,教师也可提供英文合同的范本供学生对比和参考。在拟写英文合同的过程中,学生学习了合同写作的流程,锻炼了英文阅读和写作能力,也加深了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3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指的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收集或者设计相关的教学案例让学生分析和研究,寻找对策,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如在工程造价专业英语教学中处理索赔(claims)的问题中,教师应收集一些国内外工程索赔案例,用于教学讨论,吸引学生兴趣,然后分析案例、讨论案例,让学生学习如何应对业主的索赔和如何向业主进行索赔、索赔的方式和时机、索赔的法律依据等。案例的分析、讨论以英语为主要课堂语言,学生通过案例教学掌握工程管理中工程索赔的语言知识和技能。

在行动导向理念下开展语言教学活动,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通过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让学生把英语作为一种沟通交流的工具,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自觉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成为适应职业市场发展需求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韩茂源.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论释义及实践解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6):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