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意识的培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0:42:44

法治意识的培养篇1

关键词:法治意识;政治教学;高中生;培养;核心素养

引言:依法治国,是我们国家治国守家的重中之重,对于我国青少年的培养来说更是基本常识。而高中是青少年成长中最为重要的阶段之一,对于其法治意识观的教育必不可少。在政治课堂上给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真正明白法治社会下的法律理念,更是其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环节之一。

1培养高中生法治意识的客观需求

1.1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想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律法规,大力推广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就一定要先从教育领域开始,在教育中加入民主法治理念,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奠定一定的教育基础。法治国家的主要人物就是公民,应该从小养成法治的理念,不仅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还要不断完善自家的行为举止,完善法律的行为。而且人生发展最重要的阶段就是高中阶段,高中生作为我国建设民主法治国家的未来栋梁,最应该关注的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加入民主法治的理念[1]。

1.2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

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一个教学目标就是给高中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想要实现教学目标,那么就需要在进行日常的教学时,增加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重视起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把学生的法治意识引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而且在做课堂的教学设计时,也要紧紧围绕法治意识的理念,科学合理的把法治意识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达到树立高中生的法治意识,最终为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任务而努力。分析其他角度,大多数教材上都有法律知识,要想让学生理解这些法律法规,就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法治理念[2]。

1.3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自学习高中政治课时,可以加入法治意识的学习,在日常中培养学生的法治理念,使学生能够不断了解现代的社会,在法治的社会下学习和成长。在高中生树立法治意识后,也能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当中,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如果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也能拿起法律的武器。

2培养高中生法治意识的策略

2.1求真求实,在生活中渗透

当学生在学习法治课堂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和生活进行法治内容的讲解,这样学生也能理解。例如,当讲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进行讨论,自己身边人的消费观念,根据学生的讨论在引出应该倡导的消费行为。最后做出正确的结论。教师也可以延伸课程,给学生讲解一些因过度消费而触犯法律的行为,树立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的理念。让学生从感性升级到理性的学习,这样学生不仅容易理解,还能认同法律[3]。

2.2教师努力提升自身法律素养

教师作为政治课堂上法治意识教育的主要引导者,先要保证自身法律知识的渊博,其次把握好整个课堂的走向。对于教师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最重要的就是打好基础,比如,通过培训和上网查找资料的方式学习重温基础法律知识。由于教师作为法律和高中青少年二者之间的衔接者,所以必须做到对法律知识的熟悉和掌握,为学生树立榜样。此外,教师还要熟悉了解我国最基本的法律———《宪法》,以及其他基本法律。只有教师的基础扎实、法律素养足够浓厚,才有能力给学生解答关于法律的问题。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适当延伸,比如,在高中政治必修一的“经济生活”教学中,在讲解纸币知识时,就应该延伸涉及相关知识的基本法律[4]。在《刑法》当中就有对制作和贩卖假币的违法人员的处罚规定,数额大的按照伪造货币罪论处。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法律素养,才能在恰当的时候将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讲给学生,为学生普及法律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2.3合理运用多媒体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很多教师都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高中政治课堂上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必然要使学生理解、掌握法律的基本概念,了解宪法和有关部门法的基本规定。而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不仅可以图文并茂地向学生介绍更多的法律内容,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便于学生主动吸收法律知识,为提升其法治意识奠定了基础[5]。比如,教师上课之前给学生放映电影《秋菊打官司》,影片围绕20世纪90年代善良淳朴的农村妇女秋菊为了给丈夫讨回公道,在乡里、县里、市里层层上访,最后都失败转而去法院打官司的事情,在这过程中,秋菊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还是坚持到最后,用法律手段讨回了公道。由此可以看出20世纪我国基层法律的状况,教师上课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借助多媒体的影音功能,有助于学生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增强学生的法律法规内化感悟,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法治意识。

结束语:法治知识、法治修养是每个公民都应该拥有的,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而言,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只有知法、懂法、守法,才能成长为国之栋梁。总之,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是政治教师的重要任务,政治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更加了解法律知识,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法治知识,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林庆录.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5):65-66.

[2]孙耀华.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9(15):130.

[3]舒畅.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之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06):37-38.

法治意识的培养篇2

[关键词]初中教学;政治课堂;法制意识;着力培养

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程度是培养全面性人才的标准之一。法制意识的培养,不能随心随欲,同时也是不可一蹴而就的,对中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一项长久而系统性的任务。因此,学校进行政治课程教学时需要采取合理高效的方式,从而实现法制教育的稳定性开展。

一、培养中学生法制意识的必要性

初中学生处在青少年阶段,对外界的判断力以及自身的认知力还很薄弱,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各种消极不良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往往会失去自身的行为控制力,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当下,我国青少年犯罪率日益突出,不仅影响自身的成长发展,对家庭、社会、自己周围的人际网络也造成了严重的伤害。青少年受到法制思想的影响是十分有限的,然而初中政治课程的设立恰恰解决了这一难题,作为学生日常接触的学习科目之一,政治课程由此成为我国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融合法制思想的不二载体,广大青少年是其直接受益者。加强青少年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法制教育,培养正确的是非观与法制观念,初中政治教学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挖掘课程资源

1.明确法律含义

在初中政治课中,教材内容不仅包括道德理论知识,还涵盖了一系列日常得以运用的法律条文,例如《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民法》《刑法》等。初中政治课首先从法律基础知识的介绍开始,首先要使学生明确法律是什么,即:由国家制定的,并且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行为规范。我国法律不是枷锁,而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让学生正确积极地认识法律。法律通过规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通过这一点导入学生的权利与义务,对自己的公民身份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同时,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三个显著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具有强制性,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具有普遍性,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2.切实维系法律与学生的相关性

教师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应当着重介绍与学生健康成长息息相关的法律,例如《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使学生明确如何能够称之为犯罪行为以及违法行为,让学生明白与自己健康成长具有密切关系的法律是《未成年人保护法》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知道什么是犯罪行为,什么是违法行为:前者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触犯刑法的行为,应当受到严格处罚;后者普遍概括为不履行法律规定或者超出法律禁止界限的行为。同时让学生知道违法必然受到制裁,即凡不履行法律规定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使学生具有明确的法律意识,为自己拉一根警戒线。

三、优化教学过程

1.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政治课程一般较为严肃。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中应当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缩小学生与知识点之间的距离感,着力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留下的弊病,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教学。例如在设计具体案例应对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讨论,教师给予适当的指点、启发,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与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动性并用以正确分析现实问题。其次可以选定一个法制主题进行主题班会、模拟法庭或者知识竞赛之类的活动组织。同样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户外调研等多项活动,从而通过宣讲法律故事、进行典型案例审理等方式,将法律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加深印象。与此同时,学校可以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与交流,在学生假期过程中双向入手,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及法制教育活动,从源头断绝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可能性。

2.探索适应学生的学习方法

教师应当实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运用多重形式来引导学生学习,理论传输与自我实践、合作学习与独立探究相结合,让学生自主进行合理科学的学习,提高学习效能。在学习之余,应当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有计划性插入情景教学,以游戏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提升学习的热情。学生自主寻找案例进行剖析再现,并大胆质疑,勇于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与想法。

3.注重课程教学的层次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尊重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情况,做到有计划、有层次地进行教学设计与练习布置,将法制意识彻底融入学生生活。首先应当注重不同性格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不同的学习能力水平,进行深入分析,设置不同的层次与不同形式的教学。中学阶段法律教育是法律常识的启蒙教育,重点在于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与自身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应用,培养学生懂法知法守法的良好品质。其次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政治学科的特点,逐步渗透法律知识,使学生潜移默化中接受法制观念的熏陶并将其转化为己用。

4.提高法制教育针对性

初中学生大多处在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比较叛逆。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时,除了以必要的法律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之外,更应当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对在此年龄段内有不良行为或者不良行为倾向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与帮扶,矫正不良思想,预防违法犯罪。学校及时对全体学生的家庭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并存档备案,尤其是留守儿童,对管教宽松者,切实了解其在学校与家庭的双重表现,对行为不良的学生,教师应当与家长建立一个长期通信的渠道,及时交流、解决。同时,注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后进学生给予充分的鼓励与关爱。

5.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化的发展,多媒体逐渐走进教育教学中,尤其对于政治、数学一类的严肃性科目,起到了十分显著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辅助教学,将枯燥乏味的法律条文用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案例展示出来。例如多数国家屡禁不止的,近些年来,由于青少年群体的是非能力较差,贩卖者逐渐将矛头转向这一群体,进行引诱。在讲解危害时,运用多媒体展示多样化的案例供w生进行分析与警惕,搜索一些历史鸦片知识向学生进行展示。同时还可以将任务下发给学生,让其自主查找资料,给以鲜明的对比,让其充分认识到的危害性,自觉地抵制、拒绝。

在当今社会,由于法制观念培养教育的不及时,教育模式不完全,导致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十分淡薄,从而使犯罪率大大增加,给家庭、个人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初中政治学科的开设有效地为法律知识的普及提供了联系的平台,与青少年直接进行对接,将法制意识留在心中,更加珍惜现下的稳定美好的生活,为其培养一个健全的人格,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在社会生活中遵守法律并懂得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培养出能够适应法治社会需要的专业性人才。初中政治课程的教育任重道远,必须依靠教师与学生的双重努力,在提高学生自身法制观念的同时,也为国民素质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岑光庆.初中政治教学如何有效渗透法制教育[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10):18.

法治意识的培养篇3

【关键词】法治国家;建设;公民意识基础研究

党在十报告中强调,必须加快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的步伐。然而,在法治国家建设路上,不能脱离公民意识的建设。只有通过加强培养和建设公民意识,才能够将我国公民的意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才能够从根本上促进法治国家建设的加快。因此,在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公民应该是法治国家建设的主体,而培养公民意识则是促进法治国家构建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

一、公民意识的基本内容

1、公民与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是由公民对社会、对国家所产生的一种意识形态,是指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一种自我认识,是公民依照国家法律规定权力与义务的职责认识。换句话而言,就是公民将国家的使命感、权力义务以及社会责任一体化的自觉反应或者自我认识。在我国的政治思想发展史上,党于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中强调,要把公民意识建设放在法治国家建设的首位。由此可见,公民意识的建设对于法治国家的构建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公民意识的主要构成

公民意识主要由四大方面构成,分别是主体意识、责任意识、权力义务意识以及法律意识。所谓主体意识是指,公民对自己国家身份的认知,即主人公地位。我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是人民的国家,人民就是国家的主人。因此,国家权力一切源于国家公民。不管是从生活中,还是从法律角度出发,公民都应该具备主体意识。公民不仅要积极响应社会活动,还应该积极的参与到国家管理当中,做社会和国家真正的主人公,推进国家的建设。所谓的权利义务意识是指,公民在行使个人权利的时候,也要自觉的履行应尽的义务。在宪法中,非常明确的说明了我国公民的应有权利以及应尽义务。在权利和义务中,权利作为第一要素,而义务作为第二要素,二者是并存的,不可分离的。所谓的责任意识指的是,公民应该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并且主动自觉的去履行自己应尽的责任。实际上,公民的责任意识所强调的是义务与权力相统一,公民在享有权力的同时,也要自觉的承担起社会责任。公民的责任意识和守法意识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更好地实现和维护公民的利益。

二、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公民意识的培养

1、学校应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意识不是天生就能够养成的,需要通用教育的形式,来帮助我国公民形成公民意识,并且逐渐加强我国公民的意识素养。只有不断的培养和提高我国公民意识,才能够为法治国家的建设提供一定的思想上的保障。到目前为止,我国的义务教育一共有九年,即小学六年教育和初中三年教育。要想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公民意识水平,就必须从九年义务教育着手。在我国中小学中,开设法律常识以及公民教育等方面的课程,让青少年们对国家法制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形成良好的公民意识。在以往的中小学教学过程中,虽然也设置有法制教育以及公民意识培养的相关课程,但是却形同虚设,这是导致我国公民意识水平得不到提升的重要原因。因此,国家教育部门一定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紧抓中小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和法制意识教育。除此之外,公民意识教育还应该深入到城镇以及村镇单位中,扩大公民意识的普及教育范围,弥补传统教育的空白点。

2、优化公民意识的培养的大环境

通过不断的完善我国的社会经济体制,为我国公民的意识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唯物辩证观认为,决定上层建筑的基础是经济。由于公民意识位于上层,因此,社会经济的建设尤为重要。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我国一直以农业为主。自从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我国社会经济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也逐步形成了社会经济基础,这就对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公民意识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对我国的政治体制进行改革,还要不断的发展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民主;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由此可见,社会经济环境的优化对于我国公民意识的培养和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家庭应加强对子女的公民意识教育

家庭对个体的社会化影响很大,具有先入为主,润物无声的优势。故而,我国家庭在公民教育中应抢占先机,发挥自身优势。首先,家长应做到“言传”与“身教”并重。言行一致才更具有说服力,家长的率先垂范显然是家庭公民教育中的最好形式。其次,家庭教育理念应从传统家教理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传统的家教理念,如“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等在帮助家长们树立权威的同时,也扼杀了孩子们的独立人格,也极易造成孩子们的性格奴化。其次,排除家庭教育职能异化消极影响.家长应重视孩子的人格教育与培养,不应将精力主要集中在子女的学业上,使孩子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最后,不具备公民意识或公民意识薄弱的家长应主动“补课”。

4、公民意识培养与法制教育相结合

法律并不是一群人空想出来的规章制度,也不是从古至今不变的自然规律。法律是由于人们对文明社会的期望,所产生对破坏社会和谐的人具有威慑力的权利。这就要求社会主义下的每一个公民参与到法治实践和法治教育当中,通过人们的期望形成科学的法治社会。科学的法治观念必须是包容每一个人的权利,不能是部分人的利益高于另一部分人的利益。想要体现出每一个公民的权利,需要每一个公民都有一定的法律素养,这种情况下的法治教育和公民意识的培养相结合。在注重法制教育的过程中,同时注重对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培养,才能得到双赢。首先,法制教育和公民意识的培养需要从学生抓起。因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因此,在青少年的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普及法治教育,还要加强公民意识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公民的法律观念,才能从根本上形成一个良好的公民意识,才能够有利于法治国建的建设。

三、结束语

我国正在法治建设的关键时期,随着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荐,随之而来的是公民意识的培养和提高问题。在上文中,笔者针对公民意识做了简单的分析,并且基于法治国家的建设基础上,提出了几个提高我国公民意识培养以及提高的方法,以期望能够为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一个良好的公民意识,促进法治国家建设的脚步。

【参考文献】

[1]王小燕.论法治语境下的公民及公民意识的培养[J].法制与社会,2015.03.180-182.

[2]韩大元,孟凡壮.中国社会变迁六十年的公民宪法意识[J].中国社会科学,2014.12.123-142+208.

[3]陈丽莉.法治国家建设中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J].法制博览,2015.31.46+45.

[4]栗晓宏.法治国家建设中公民责任意识的思考[J].行政与法,2013.10.52-55.

[5]魏争,王胜利.法治国家建设中公民意识研究[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02.135.

[6]张彩霞.法治背景下公民意识的培育[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01.167.

法治意识的培养篇4

1.当前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必要性

据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近十年来,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已经占到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其中,16岁少年犯罪案件数量又占到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左右,由此可见,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当前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突出问题,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已迫在眉睫。

2.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

(1)有利于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近几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越来越多,这一现象的发生有很多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法律意识淡薄,对罪和非罪分辨不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法律意识的培养能够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2)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自我保护能力

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对父母的依赖性比较强,自我保护意识也比较薄弱。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能够增强青少年的自我保护能力,使其能有效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打击犯罪,实现自我保护。

(3)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现代社会需要的就是全面发展的人才,不仅要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底蕴、开阔的视野、良好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较高的法律意识和健康的心理。

(4)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

随着青少年犯罪的增加,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当前影响社会治安和稳定的突出问题,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有利于促使青少年学法、懂法、守法,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观念,从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二、当前青少年法律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家庭教育的失当

首先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出门有学校,入门有家长,一直受的是正统教育,孩子不会出问题、入歧途,因此不重视对其的法律意识培养。其次,有些家长重智轻德,忽视思想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只关注孩子的成绩。

2.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促进我国经济腾飞的同时,也给我们社会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在社会上蔓延,文化市场充斥着渲染色情、凶杀、暴力的书刊、音像制品等,网吧、游戏厅、等普遍存在,这些不良社会现象的存在都成为诱发青少年犯罪的温床,这给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重的阻碍,尤其是法律意识的培养方面。

3.学校教育的滞后

学校是青少年法律思维培养的基地,但是很多学校对法制教育不够重视,有些学校虽然认识到了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教育系统对法制教育没有提出强性的质化和量化要求,同时迫于对升学率一味追求而没有引起重视。

三、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贯穿法律意识培养的途径、方法

1.家庭方面

(1)提高父母的法律意识

父母是青少年的启蒙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都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父母可以通过阅读法律教材、读物、杂志,收看法制节目,参加法律讲座等等来培养法律观念,提高法律认识,并在生活中通过口头讲述的方式使孩子对法律知识形成一定的了解,并用自己正确的行为举止使青少年获得潜移默化的影响。

(2)在家庭思想教育中加强青少年法律意识培养,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父母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除了要向他们灌输一些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道德观念外,还要教导他们学好法律知识,让他们知道法律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简单的只是阅读书本,或者通过暴力,而要采取一些青少年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如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观看影片等等。

(3)与学校保持联系,了解青少年的思想动态

父母应该与学校经常保持联系,积极参加学校的家长会等,及时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方针和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配合学校的智育教育的同时,积极配合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及时地关心学生,正确地引导学生,促进其健康成长。

2.社会方面

(1)加大进化文化环境力度

首先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坚决查处传播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出版物;其次加强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治理;再次加强对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电子游艺厅、录像厅等社会文化场所的日常管理,任何不适宜对未成年人开放的文化娱乐场所,不得对未成年人开放;最后大力提高社会各界人士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氛围。

(2)建立青少年法律咨询机构

由法律方面的专业人才建立青少年法律咨询机构,定期为青少年、家长、教师等开展侧重点不同的法律讲座和咨询座谈会,并让一些表现良好的少年犯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同时可以派遣专门人员走访青少年的家庭,进行调查和访问等,并分析总结调查、访问的结果制定更加合理的解决措施。

3.学校方面

(1)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和教学质量

青少年对法律的认识大部分来自于课堂,因此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十分必要。教师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并适当地参加一些司法实践。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引进一些典型的、正面的案例进行分析,使青少年得到感悟和情感升华,促进其法律意识的培养和稳定。

(2)强化和优化法律知识的课堂教学

法律知识本身较为枯燥,对于中学生来讲甚至复杂难懂,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师应在教学中适当地引进案例进行教学,其中案例要求具有典型性,与日常生活要联系紧密,在教师假定的情景中,让学生接受法律知识并初步培养学生的法律情感。

法治意识的培养篇5

【关键词】大学生法治意识路径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C-0004-03

随着我国法治进程日益加快和深入,法治实践对法治意识的需求日趋迫切,能否抓住这样的机遇,培育国民的法治意识,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能否最终形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提出建设法治社会“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这是新常态下开展法治教育的要求。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法治意识的普及、法治思维的养成、法治信仰的形成,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法治进程。因此,本文试针对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优化法治意识培养的路径,以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促成大学生在生活和实践中自觉认同法治,推进中国法治进程。

一、大学生法治意识

法治作为治国的现代方式,要求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治理依法而治,法律在管理国家和治理社会中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人们真正在内心拥护、信赖和信仰法律。意识来源于实践,同时反作用于实践。大学生法治意识指大学生作为独立主体的社会成员,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对法律及法治的正确认识,理解社会主义法治、认同社会主义法治,基于这种信任,树立社会主义法治信仰,发自内心地向往和追求社会主义法治,比法律意识更高一级的意识形态。法治意识的需要标志着自由、民主、平等、公正等法治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成为人们自觉的追求,是实现依法治国的良好的思想基础。

大学生是国家栋梁,民族复兴的希望。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我国法治建设进程。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增强他们的法治信仰及依法办事的能力,使学生清醒地认知、理解法治,提高法治素养,自觉主动约束自我行为,维护好法治秩序。因此,在现代化进程中,增强大学生的法治意识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

二、透视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中的困境

(一)深化改革中深层次矛盾凸现,动摇大学生法治信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立“全面推进法治中国”的战略目标,改革与法治成为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两大主题。改革是革旧布新的“破”的过程,破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的思想观念、制度、体制等各种阻碍因素。随着改革进人攻坚期、深水区,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步浮出水面,各种风险和挑战也逐渐增多,并伴随着既得利益主体的对抗和阻挠。部分领导干部存在“人治”思维,滥用公权力。同时,由于司法体制尚不完善,司法实践中出现诸如办案中索要钱财、靠人情办案等腐败现象。在此情形下,若高校法治教育不到位,就会让大学生在学校里培养起的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回归原点,动摇大学生法治信心。

(二)高校法治教育体系不健全,影响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

法治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细腻的过程,高校法治教育应当围绕依法治国的目标进行,通过教育都应当具备基本的法治意识。当前普通高校的课程体系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唯一一门普及法治知识的公共必修课,2013年该课程的统编教材进行了修订,把法律精神、法治思维方式和法律文化的培育纳入教材中,对高校法治教育的方向形成了新的定位。然而当前高校法治教育机制尚未跟上社会需要的进程,影响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

1.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与法治目标不相匹配。长期的法治教育在内容上仅停留在基本法律知识的讲解上,侧重知识的传授,忽视法治观念的形成,法治意识的培养和法治精神的塑造。因此,在期末考核中只是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合格,对于课程的教育效果、学生法治意识的提升与否,缺乏相应的考核制度。

2.教学手段单一,大学生的主体参与度不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高校法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大班的形式组织教学,同时受制于有限的课时和既定的考核方式,教师需要完成教学任务的硬性指标,大部分教师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局限于单纯的理论灌输,实践性环节重视不够,没能发挥有效作用。因此,学校法治教育学校纵向教育空间扁平,手段单一,没能根据大学生受教主体的特点,将法治知识和法治理念的培养融于实践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教育,没有调动学生主体的参与度,很难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形成法治思维。大学生知法犯法的现象不少,知法、守法、用法和护法才是法治教育的目的和归宿。

(三)大学生主观能动性不足,制约法治意识的养成

在教育中,教育对象的理想状态是自觉的全心全意学习,然而受种种因素的影响,教育对象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总是存在差异的。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可分为不同层次:有法治意识,畏惧法律,不敢违法;有法治意识,知法、守法和护法;把法律融合生活,会用法。当前大学生的法治意识状况主要是第三层次尚未能很好的实现,首先,在法治认知上认为法治是国家的事,只要学好专业知识就行。其次,在法治意志上,认可法治国策,对一些法律现象错误的认识和评价,对法治信心不足,对法治的价值理解不深,缺乏对法治的认同,法治精神欠缺最后,在行动方面,法治实践能力不足,不能够自觉守法,对社会中的违法现象表现冷漠,缺乏正义感,碰到法律纠纷不会主动运用法律的方式解决问题,用法能力较弱。大学生主要还是基于法律的强制性、法治教育服从法治,法治意识的养成中被动的因素大于主动的因素,总体上缺乏对现代法治精神的深刻理解和领悟,尚不能将法治的要求内化为自身行为的动机。

三、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路径

“法治”已成为现代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因此,必须站在依法治国的新高度,用新的视角来看待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大学生的法治意识不可能自发地形成,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通过教育、环境熏陶等方式经过多年的积淀,逐渐养成。当下要解决传统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把握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内生动力,贴近大学生认知规律,开展多元化实践活动,科学把握培养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动态过程这几个方面优化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路径。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元指导,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个字中,科学的回答了如何处理国家、社会和个人三者的关系,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之一,其实也是处理上述三者关系的关键原则,不管是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关系的协调,还是公平、正义等理念的实现都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可以说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凝聚社会共同政治理想和信念、美好的价值追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做出的战略部署,因此法治建设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应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扬善弃恶,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环境,创建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氛围。高校则需采取措施,引导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逻辑关系,以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社会主义法治的精神实质,将法治理念贯穿于学校法治建设的全过程,将法治信仰植根于大学生的心灵深处,树立法治权威,以便凝聚巨大的社会正能量,推进依法治国的顺利开展。

(二)重视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两组因素,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内生动力

1.重视道德对法治的滋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法治建设进程中离不开道德的保障与规范,也离不开德治的培育的社会道德基础滋养。一个道德素养高人才会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自我控制能力也比较强,因此守法、用法和护法的意识也相对较强。一些大学生误认为法治建设进程中,法治与道德相互冲突,法治是讲法律不需要道德。高校必须改变大学生关于道德无用的错误观念,在重视法治教育的同时加强道德教育,惩恶扬善,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倡导高尚的道德追求,发挥道德对法治意识培养的促进作用,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

2.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日本著名法学家川岛武宣曾说过“近代法意识最根本的基础性因素是主体性的意识”。当前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处于消极被动状态,主要是主体意识尚未能很好地激活。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要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法律实体,独立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尊重他们的主体意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内心形成对法治的渴求和坚定信念。这就需要高校法治教育在内容上由单纯的知识灌输转为法治知识与法治理念培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在形式上实现不断创新,利用多种手段和方式吸引大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参与法治建设,激发其对法治前途与命运的高度责任感。

(三)贴近大学生认知规律的“三部曲”,推进法治意识的渐进培养

法治意识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意识系统,需要从大学生身心发展出发,贴近大学生认知规律,从法治认知、法治认同和法治信仰三个阶段,推进法治意识的渐进培养。

1.法治认知:法治意识培养的思想基础。拥有基础的法律知识,对当前的法治状况有清楚的认知是法治意识培养的思想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改进考核方式、创新教学手段。在教育内容上通过基本的知识教育使大学生对法治形成系统的认知,了解中国的法治建设的和预期目标,在此过程中结合中国的法治实践使大学生能够更加客观、理性地对待实际情况。在课程考核上可引入多种考核方式,采用课堂表现和课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学手段上,遵循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特点,结合教育热点,采用一些能激发大学生情感体验的教学方式、方法,拓宽教育空间,吸引他们参与课堂教学,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法治意识。

2.法治认同:法治意识培养的心理基础。法治意识的培养在解决知与不知问题的基础上,更要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就是法治的认同。法治只有被大学生真正认同和普遍接受,才能自觉生成法治意识,主动地按照法治要求去行动。大学生的法治认同主要是基于法律能保障大学生的合法需求,保障自由、公平、正义等公众需求的实现,从而认可法律、信赖法律、愿意服从法律,对法治充满信心的过程。首先,高校要依法治校,改变旧的具有明显人治特征的大学生管理模式,依法制定和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依照法律和制度管理学校公共事务,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规则办事,公开校务,尊重师生、服务师生、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其次,大力培育法治文化,法治文化主要体现在法治精神文化、法治制度文化、法治物质文化和法治行为文化,法治成为高校治理的普遍性规则。法治文化能对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形成学法、守法、尊法、用法的法治氛围。

3.法治信仰:法治意识培养的情感皈依。伯尔曼指出:“法必须被信仰,否则将形同虚设。当人们在对法产生认同并建立了法信仰之后,遵守法规则和条文会很自觉”。法治信仰意味着对在对法的充分理解、高度认同之后对法的心悦诚服,是对法的理性共鸣和情感升华。从而使每个人的内心都信奉法律的权威性和神圣性,法成为每个人日常行为的准则,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厉行法治、追求公平正义成为的最大共识,形成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社会法治良好环境。

(四)开展多元化实践活动,科学把握培养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动态过程

高校大学生所掌握的法治知识,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进行检验,这样才能够让大学生感受到学到的不仅仅是一种与实践脱节的理论知识,能够把相关的知识变成灵活运作的武器。法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高校要注重法治教育的不断创新,告别以往的简单说教,从大学生感兴趣的法律热点问题作为切入点,开展多元化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教育。高校应切实搭建校内外实践平台,加强法律实践活动的开展。在校内,可以举办法治文化节,打造精品校园文化活动,包括组建模拟法庭、法治演讲、征文比赛、辩论赛等常规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性,提高学生的法治认知;可以以法律专业学生为主体成立法律援助中心,帮助大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法律纠纷,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提升大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度。在校外,可以搭建长期的实践平台,和监狱、劳教所、检察院、法院等进行联系,建立大学生校外法治实践基地,使学生能在身临其境中得到教育和启迪,深化大学生法治意识,做到知法守法,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只有使学生学会了运用法律知识的方法并能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才能培养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兴趣,使法律意识教育具备时效性和科学性,让学生真正领悟到法律的基本精神。

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说:“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法治社会不仅需要完备的法治条文,更需要法治理念深入人心,自己形成法治意识,主动运用法治思维思考问题,用法治方式处理问题。法治意识是法治社会的思想基础,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是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需要直视教育过程中的困境,整合优化路径,推进大学生法治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使大学生真正成为一个知法、守法、信法、护法和用法的高素质法治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公室.中共中央法制讲座汇编[G].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3]日岛武宜.现代化与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4]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反腐倡廉理论研究专项课题(2014ZJ003);广西财经学院2014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科研课题

法治意识的培养篇6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对“三个文明”建设的推进,是国家长久治安的重要保障。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提升其法治素养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而目前我国注重专业技能培养而轻视法治教育现象。因此,民族高职院校需加强学生法治意识教育,提升法治素养,对构建法治社会、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1民族高职院校提升法治素养的重要意义

法治是主张严格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的原则,是一种与“人治”相对应的治理社会的理论、原则、理念。法治教育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是培养大学生法治素养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出现注重专业技能培养而轻视法治教育现象,加之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和思潮,造成法治意识淡薄、法治观念不强、甚至出现违法犯罪现象。高职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新生力量,加强其法治教育并提升法治素养,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针对民族高职院校来说意义重大。

2民族高职院校学生法治意识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法治建设的逐步推进,当代大学生民主、平等、维权等意识不断提高。但部分高职院校注重技能、就业率的提高,某种程度上忽略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部分学生缺少参与意识,出现校园失窃、高科技犯罪等现象,个别学生裸贷不能按时还款且无法解决,给学校、家庭、本人带来不良影响,学生的法治意识亟待提升。

2.1素质教育中缺乏法治教育

当代大学生应具备法治素养,懂得用法律知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但是,高职院校在实际法治教育工作中,未能充分重视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和教育,这样会影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不仅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也会对建设法治社会和国家产生影响。

2.2对法的效力认识不足

依法治国要求贯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要求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受社会上负面案例的影响,还有个别学校在处分学生的问题上出现随意性等现象,使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对法律的效力产生怀疑或不信任,涉及法律纠纷时回避或私了解决,导致对法的效力认识上存在不足。

2.3责任意识、证据意识不够强

当代大学生充满激情和理想,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就业竞争的严峻、个人本位意识的影响,存在功利主义观点,社会责任感不强。大多数大学生都知道证据的重要性,但仍将证据意识停留在感知的层面,以致在实际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时,事实没有证据支撑,则有理无实据。

3提升民族高职院校学生法治素养的教育途径

民族高职院校学生法治素养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需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本人等诸多方面形成合力、协同一致、循序渐进完成,并结合学生法治意识现状及教育教学工作实际,通过有效发挥法治教育,塑造高职大学生的美好人生。

3.1开设法律基础课和选修课,了解更多的基础法律法规知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大学生应知法、懂法、守法,学会维权。而我国法学专业之外的高职院校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内容上仅仅是法律知识的框架性介绍,无法满足高职大学生的更多法律需求。同时,有必要开设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公司法等选修课,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司法实务,有助于提升法治素养。

3.2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法律信仰

以单一的授课方式完成法律知识的讲解,并不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则更能使大学生切身感悟并获得启迪,学习效果更佳。学校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旁听法院审判、法律志愿者及模拟法庭等实践活动,还可以举办主题班会、法律知识问答比赛、辩论赛、演讲比赛及话剧表演等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法律知识,培养法治思维,提升法律信仰。

3.3鼓励学生民主参与,营造良好的法治教育校园环境

法治意识的培养篇7

摘要:国家警务发展的法治化实践和警务化管理的纪律设计,要求警校完善学生警务化管理的科学化、法治化建设。这对维护学校稳定,实现教育目标,维护学生权益,以及提升学校风险管理机制都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警务化;科学化;法治化

当前,各警察院校都在积极调整战略、提升发展内涵。深刻认识警察院校基本学生管理模式警务化管理科学化、法治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警务化管理的育人功能,对全面提高警察院校育人质量和办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警察院校是为公安、监狱、劳教系统输送各类高素质警务人才,其人才培养作为一种特殊的专门的职业教育,需要通过警务化管理的法治化和科学化,以人民警察的标准要求警校学生,培养学生警察意识和警察观念,训练他们的警察作风。警务化管理科学化、法治化建设对专业人才培养与工作实践的衔接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一、主体建设

主体建设是提高当代警校大学生所需职业素养的建设。在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单一机制改革对行业性、特色性很强的警校发展效能有限,系统科学的充分利用可安全、有效、正确地推进警校教学质量管理开发。①实现警校学生的主体建设则是系统科学的充分利用的一种。实现对警校大学生的主体建设,有利于提高警校学生个人素养,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有利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需要从培养警察大学生忠诚意识、法治意识和公共服务意识等方面入手。

1.忠诚意识

铸造警察大学生忠诚警魂是当代公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也是警察院校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通过建设公安高校特色大学文化,充分发挥大学文化对学生浸渍濡染的作用,达到培养学生深厚的警察文化素养、培育学生的警察忠诚意识的目的②。

2.法治意识

培养警察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对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警察大学生法治意识是警察大学生群体对法、法律或其现象的反应形式,即心理、知识、观点和思想,包括对法律的情感、认知、评价和信仰等的内心体验。警察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也是未来社会的支撑主体,塑造其正确的法治意识,直接影响到公民的法律素质和整个社会法治文明的程度。

3.服务意识

志愿服务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高质量的服务意识已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警察大学生应该自觉培养服务意识,把服务意识的培养作为接受教育的重要部分,有助于警校学生培养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和社会认同感,从而为未来的工作助力。

实现警察大学生警务化管理科学化、法治化建设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关注警察大学生自身人格发展需要,帮助警察大学生认识自身的社会价值,培育职业情感、认知职业责任。第二,在方法上,树立学习典范,帮助警察大学生树立职业道德的主体性精神典范。第三,在实践中贴近社会现实,以学校和工作岗位合作作为纽带,建立有职业特色的主体性道德伦理教育体系。

二、制度建设

1.学生管理制度建设

实现警察院校优良管理的制度建设对学院警务化管理科学化、法治化具有促进作用。学生管理制度能让警察院校学生在长期交往、特殊管理下自发形成并被学生无意识接受的行为规范。一旦这样的行为规范形成,外部制度内化进入每个警察院校学生的思想意识中,便会为学院警务化管理科学化、法治化提供持续动力。警务化管理是独具特色的公安院校和公安机关共同的管理模式。③警察院校的人才培养作为一种特殊的专门的职业教育,就是要通过严格、规范的警务化管理,以人民警察的行为准则来要求警校学生,培养学生的警察意识和警察观念,训练他们的警察作风,打造他们的警察形象,塑造他们警察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职业品质,实现警察教育和警察岗位、警校学生角色和人民警察角色的“无缝对接”。

学院警务化管理科学化、法治化是实现警察院校优良管理的制度建设的基础。制度建设是指可供人们选择制度安排的范围,是使人们通过选择制度安排,追求自身利益的增进受到特定的限制。实行警务化管理的科学化、法治化是警察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特色和优势,决定了警察院校特殊的培养目标和特殊的学校性质,决定了警察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同时更决定了警察院校特定的制度建设机制。作为这种特殊人才培养模式核心体现的警务化管理的科学化、法治化,本质上必然是为培养未来高素质警务工作人员服务的,育人是其根本宗旨,警务化管理的育人功能是其内在的本质性功能,这就要求有一套优良的管理的制度建设机制与之相配合。

2.学生权益保障制度建设

学院警务化管理科学化、法治化的实现是警校学生权益保障建设的保障。警校学生是学院警务化管理科学化、法治化的实现的最终、最大受益者。这种收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学院警务化管理科学化、法治化的实现有利于为学生权益提供法律保障。警察院校的学生接受特殊的警务化管理,在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上会从法律的角度出发,为在今后从事法治工作、处理案件打下了基本的法律常识基础。学生权益保障法治化的实现需要警察院校的领导、教师在教学和生活中潜移默化的给学生灌输不可或缺的法律思维和法治方式。其二,学院警务化管理科学化、法治化的实现有利于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近年来,警察院校为了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在对学生进行警务化管理的同时,采取了很多措施使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得到大力加强。④

学生权益保障建设对学院警务化管理科学化、法治化工作的完成有指导作用,学生权益保障建设是学院警务化管理科学化、法治化的实现的重要目标。学生的在校活动、教师的工作方向、学校的决策制定等活动与学生权益保障建设都息息相关。学生权益保障建设对学院警务化管理科学化、法治化工作的完成的指导作用,尤其体现在为学生生活、学习方面管理方法指出了方向。学生管理和权益保护的法治化的实现同时,也对警察院校警务化管理法制化、科学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警察院校在警务化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法治权益保障意识的培养,而这也更有利于学生个人法治素质的提高。

3.学生法治活动激励机制建设

学校实行激励机制的最根本目的是正确诱导学生学习动机,使他们在实现学习目标同时,实现自身价值,增加其满意度,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保持和发扬下去。激励机制运用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是关乎学生是否积极进步的重要因素,这一点在警察院校学生管理活动中也是一样。无论什么样的活动的展开都离不开人的创造力和积极性,警察院校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法治素养培育和激励,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把激励的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改变思维模式,真正建立起适应警察院校特色、时代特点和学生需求的开放激励体系。例如,从校园守法行动量化考评机制,警察大学生法制活动服务奖励机制,警察大学生实习基地法治实践能力考核奖励机制等。

三、环境建设

警察院校环境是警察院校师生员工赖以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条件。警察院校环境建设的目的就在于为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和改善一系列条件。环境是由诸种条件构成的。所谓环境建设实际上指的是对构成环境的诸种条件的建设。⑤可以说,环境建设是警察院校各方面得以开展的基础,是促进师生员工勤奋学习和工作从而形成优良校风的条件,对警察院校的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起着促进和保证的作用。

1.硬件设施建设

硬环境一般是指较易进入人们视觉的因素,具有较强的物质性。比如,设施环境、教学环境、娱乐环境、生活环境等。警察院校的硬环境建设对教师和学生的法治意识提高具有强调作用。通过构筑校园的自然生态环境,包括园林建设、实行警务化管理建筑、景点与人文景观,教学与生活设施以及绿化与清洁工程等,通过硬环境的建设为警务化管理的科学化、法治化制造良好的氛围。

2.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是指物质条件以外的诸如政策、文化、制度、法律、思想观念等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众所周知,人都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发展,而学校是育人的场所,理所当然地要有方向明确、相对独立、品位较高的文化环境。警察院校的校园文化具有警察文化和校园文化双重特点,它是警察院校师生在特定环境中创造的一种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具有警察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例如,举办模拟法庭,表演法制情景剧,悬挂“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从我做起”横幅,举行学生签名仪式等。

四、实践建设

学院警务化管理科学化、法治化,为专业型人才培养中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当前法治警务已经成为世界警务改革的共同方向。我国警务改革要求走警务法治化建设之路;尊重法治精神;倡导警察院校学子对法治的认同和信仰;完善警务规范;拓展警察职能,兼顾各方利益诉求。这样的变革必然导致警务改革面对与警察院校专业型人才培养的机制衔接问题。而警务化管理科学化、法治化的完成则在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教育方法等方面具有指导作用,从而使其更有利于专业型人才培养与警务和法治建设的机制衔接问题的解决。

法治中国建设对警务人员的法治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警务法治人才开发利用建设也需要靠警察院校培养出更合格的学员,警务管理的法治化、科学化建设因此显得更加必要。专业型人才培养,对实现学院警务化管理科学化、法治化提出了时代性要求。当代警察大学生专业水平的高低将影响今后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进而影响社会的公平、正义。因此,加强公安院校大学生专业水平培养有十分重要意义。专业型人才培养与警务和法治建设的机制衔接问题,需要警察院校的学生在学校要有法治思维、正义感、责任感,成为一名合格的警务人才;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要有法治精神,要成为一名合乎时代精神的法治工作者。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警务化管理科学化、法治化要有创新精神,要紧跟时代步伐。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好国家警务法治人才开发利用建设中的相关问题。

参考文献

[1]贡太雷.系统视域中警察院校教学质量管理的变革与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4(1).

[2]林平,吴小虹.公安高等院校大学文化与学生忠诚意识的培育[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3(12).

[3]卜安醇.论警察院校环境建设[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1997(2)。

[4]张洪波.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问题探讨[J].公安研究,2010(7).

[5]吴诚,罗旭.警察院校警务化管理与其职业素养培养研究[J].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2009(5).

法治意识的培养篇8

公民现代法律意识是公民产生立法要求的前提,亦在法律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培养和提升我国公民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对适应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需要来说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为切入视角,在阐述公民现代法律意识一般理论的基础上,深入探究我国公民现代法律意识的生成基础。最后提出了我国公民现代法律意识培养的具体可行途径,这也是本文的最终目的所在。

一、公民现代法律意识的一般理论

现代法律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指在现代民主政治国家中,作为独立的社会个体的公民,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态度的总称。其特点在于“它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意识,它包括人们对法、法律现象的本质和作用的理论观点,对各种法律规范和人们行为从法律角度进行理解、感觉、评价,以及人们的法律知识、愿望、情绪等。”法律意识来源于法律实践,深深植根于一定社会共同体的经济、政治、文化、历史传统之中。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要以我国公民现代法律意识为中介转化为法律制度进行调整规范。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作为引导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性化观念体系,是我国公民现代法律意识的集中反映,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笔者认为,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可以将我国公民现代法律意识的内容概括为:公平正义、权利意识、民主意识、法律至上权威性。

二、中国公民现代法律意识的生成基础

西方走的是一条自然演进的内生性的法治进化模式与路径,其法治社会是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市民社会和理性文化的融合,法治社会的孕育过程也就是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过程。我们在探究适合我国需要和可行的法律发展与建构的合理途径与模式的过程中,应该借鉴西方法治生成基础的共有因素。笔者认为,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法根源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必须与一定的经济基础相适应。只有在市场经济中才能生成与现代法治精神相一致的法律意识,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只能产生与之相适应的传统法律意识,从根本上制约了公民现代法律意识的生成与提高。我国建设自由、平等、开放和竞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厉行法治,将促使符合现代公民法治理念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平等意识和公民意识的形成,从而为现代法治意识的生成提供精神基础。

(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现代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主权在民、人民当家作主。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公权力是有限的,“法不授权即禁止”,其存在的目的就在于保障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民主权利和自由。公民在参与政治活动的过程中,锻炼了政治生活的能力,提高了参政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了公民意识,塑造了法律人格。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公民现代法律意识的生成提供广泛而坚定的公意基础。

(三)培育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对法律权威的忠诚扞卫是培养我国公民现代法律意识的深层社会根基。市民社会是以共同体自治为特征的,社会自治是法治发展的推动力量,它有助于维持社会领域的独立性,抑制国家权力对社会生活的不适当干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公民政治参与和法律参与的积极性和能力,培养社会成员的主体意识与参政意识。也应当看到,由于我国传统社会结构、政治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许多社会自治组织的独立性还没有充分发育起来,因此,我们应加快我国社会结构转型和推动城市化进程,扩大社会民主参与,使我国自主的社会中间阶层和民间社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

(四)建构多元的理性文化

多元的理性文化所具备的科学精神、公民意识和契约观念等要素是我国公民现代法律意识培养的文化基础和精神动力。塑造多元的理性文化不仅要立足本国国情,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法律文化遗产,赋予其时代价值与生命力,而且也应该以开放的视野有所选择地吸收、借鉴人类共同财富中先进的法律文化成果,有必要的要加以现代的改造,以使其满足当代中国法治社会的需要。

三、培养和提升我国公民现代法律意识的途径与措施

公民现代法律意识是不可能自发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特别是在我国这样缺少民主法制传统的国度中,需要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和培养。在总结学者提出的理论建构基础上,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背景为视角,笔者认为培养和提升我国公民现代法律意识的途径至少包括以下方面:(一)完善法律体系建设从法的意识形态影响来看可以将法的作用分为通过法律调整的思想影响作用和不通过法律调整的思想影响作用

。作为法律制度组成部分的法律规范本身凝结着一定的价值观,可以发挥不通过法律调整的思想影响作用,规定权利和义务来分配利益,体现国家允许什么、要求什么、禁止什么,影响人们的动机和行为。由此可知,法律意识的提高与法治的制度性因素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相互促进、相互配合,共同推动着法治的进程。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众的权利意识、参政意识及能力不断增强,这也就要求我国法律体系的完善必须适应满足我国公民现代法律意识培养。

我国着名民法学家王利明教授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只表明我国已经结束了“无法可依”的历史,基本上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立法工作,尤其是民事立法工作已经完成。对于各个部门法内部的体系化,完善化,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本身是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因此,要在新的起点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与时俱进和发展完善,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完善我国法律体系建设也必将促进我国公民现代法律意识的提高。

(二)加强普法宣传教育

“离开了以民主法治的社会思潮的鼓动和宣传,就没有公民现代法律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对培养和提升公民现代法律意识来说意义重大。应当认识到,法治是一项公众广泛参与的事业,而且普通民众有权了解法律法规并行使公民应有的权利的权利。法治若失去了普通民众的参与,也就失去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公民现代法律意识的培养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普法教育的目的不是在于简单的宣传法律知识,而是培养公民对法律的正确态度,激发公民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与尊严。公民只有知法尊法才能守法护法。

此外,从广义上理解普法教育,也包括专业的法律教育,即通过正规的法律院校培养法律专业人才。进行专业法律教育,开展法学研究,对于当代中国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专业的法律教育可以培养出高素质的法律职业群体,而法律职业群体是司法公正的保证。

(三)加大司法体制改革,严惩司法腐败

司法是正义的守护神,向全社会宣示和承诺了公平和正义,是维护公民权利的有力屏障。司法和公正的联系最为密切,公民对法律的观察与亲身体验,常常是通过与司法的接触,形成了对法律的认识和判断。社会主义司法体制应当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而权责明确、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对公民现代法律意识的提高起到巨大的影响作用。因此,只有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现代司法体制,严惩司法腐败,才能培养广大公民对法律的信仰维护司法的形象,增强公民对司法公正的信心,形成对法律的信任感。司法公正是司法体制的生命和灵魂,英国哲学家培根论述了司法不正导致的严重社会危害性。指出“一次不公的判断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判断则把水源败坏了。”

总之,西方法治社会建设的历史事实与我国当前建设法治社会条件和需要表明了培养我国公民现代法律意识是一项全民性的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不可能短期就能奏效。法治建设从写在书本上的法到渗透到国民生活行动之中是需要一个漫长的心理接纳过程。因此决定了必须把这项工作制度化和长期化。我国公民现代法律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发展过程,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只有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条件都成熟发展起来之后才能形成。

四、结语

法律作为一门致力于公平正义的艺术,不仅仅是一种社会治理的工具,更重要的是,法律本身具有追求公平正义的价值属性与良好的品质,代表了一种理想信念和文化力量。正如美国当代着名法学家哈罗德·伯尔曼所说“真正能阻止犯罪乃是守法的传统,这种传统又于一种深切的信念之中,那就是,法律不仅是世俗政策的工具,而且还是生活终极意义的一部分,所以,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当今中国正处于从传统人治型社会向现代法治型社会转变的伟大变革时期,我国已如期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仅仅依靠加快立法步伐、完善法律体系是远远不够的,法治的理念与精神能否实现,最终取决于它是否能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得到贯彻实施。因而,笔者认为培养和提升我国公民现代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成为了时代的呼唤、历史的责任。作为法律人有义务去弘扬法治精神,扞卫法律的权威与尊严,通过在民众中宣传法治,使法治观念内化为民众的一种理念崇尚与信仰,铭刻在国民的内心里从而自觉地认同法律、敬畏法律,最终转化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习惯和良好的法律秩序。

注释:

法治意识的培养篇9

[关键词]高中生;思想政治教学;公民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7007301

关于公民意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胡弘弘认为:“其具体内涵包括权利意识即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以及义务意识即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所以说,公民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是公民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的辩证统一。培养公民意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议题,也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一、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高中生公民意识的重要性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公民意识”的课程目标。高中思想政治课肩负着帮助学生形成公民意识、成为现代公民的使命。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培养这一重要任务,贯穿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各个环节,课程标准的每个必修模块都强调了公民意识的相关内容。

当前,高中生的公民意识比较淡薄,建立以高中思想政治课为核心的公民教育体系,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培养公民意识,呼唤公民责任,把高中生培养成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好公民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价值所在。

二、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高中生公民意识的途径

1.创设情境,培养高中生的诚信意识

胡弘弘认为,公民意识的延伸内涵包括平等意识、独立人格、公共精神、自主理性等方面,诚信是公民意识的核心内涵之一。

诚信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帝王法则。经济生活教材多处涉及诚实守信的知识,第五课《企业和劳动者》中指出“企业经营成败的因素之一就是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第九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强调“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就是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证的社会信用制度”。在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毒牛奶”“毒大米”等事例,在课堂创设情境,让学生思考这些事件的起因、结果及危害性,明确企业如果缺乏诚信,不但会对社会及他人带来危害,最终也将自取灭亡。然后,教师再进一步引导,让学生认识到:企业如此,人也一样,我们必须牢固树立诚信意识,才能在社会上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2.模拟参与,培养高中生的责任意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公民的民主意识不断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主人翁作用不断增强。但是,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当前民主机制、公民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公民总体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不高,而高中生能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更是少之又少。

密尔说过:“任何参与,即使是参与最小的公共职务也是有益的。”在参与中,公民的责任意识才能逐渐增强。政治生活教材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指出,公民可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并详细阐述了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笔者在讲解“公民可以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时,特意组织了一个水电价格调整的模拟听证会。事先对学生进行分组,班级学生全员参与,在模拟听证会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参与增进了学生对政治体制的认同,产生更多的政治支持和对政治生活的主动参与,有效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意识。

3.自省自悟,提高高中生的公德意识

法治意识的培养篇10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民;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是指“作为现代社会生活主体所应具备的与现代民主政治、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精神与法律价值观念”,“是公民在现代生活中对权利和义务的价值判断及其规范化的认同,是公民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心态”[1]。它是公民所拥有的价值观念、思想认识和情绪态度的总和,属于社意识形态的形式之一。我们可以把公民意识分为两个纬度:一个是公民的主体意识,包括公民作为政治主体所拥有的权利意识、自由意识、平等意识、参与意识等;另一个就是公共意识,包括公民面对社会环境时所产生的法律意识、协商意识和公德意识等。前者倾向于权利意识,后者倾向于义务意识,两者相辅相成。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培养农民的公民意识显得越来越迫切。

一、培养农民公民意识的价值所在

(一)可以促进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农民公民意识形成的社会基础,市场是培育公民意识的最好课堂,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农民要进入市场,就必须学会自立、平等、合作和依法办事,而这些存在于市场交换中的自立、平等和合作精神,也是公民意识最核心的部分。在农民的这些公民意识不断增强的过程中,也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可以增强市场主体的自主性;农民所具有的自由平等观念可以增加市场主体的平等性;农民的权利义务观念和法制观念的增强可以深化市场关系的法制性。

(二)可以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水平。我们所说的政治参与,是指农民个体或群体以合法形式参与政治、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当前农民政治参与水平不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民的公民意识不强,没有认识到政治参与的重要性。公民意识增强了,可以扩大农民政治参与主体的人数,可以拓宽农民政治参与的渠道,可以提高农民政治参与的层次,加强农民政治参与的强度,可以影响政府的政策制定和执行,为农民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三)推动依法治国的顺利进行。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该本身是制定良得良好的法律”[2]。法治社会的建立必须具备两个因素,一是完备的法律体系;二是必须有守法的人。在中国农民占绝大多数,构建法治社会必须要有农民的积极配合,对法律的认可和接受要来源于农民的公民意识。公民意识的培养为建立健全法律制度提供思想动力,也为法律制度的遵守提供现实基础,更有助于宪政制度的实现[3]。

(四)与努力构建公民社会不谋而合。公民社会是现代国家的社会基础,在公民社会的形成过程中,公民意识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公民社会是一种介与公民和国家之间的,公民自愿参加的,以自治为基础的社会。这种社会的建立必须要以增强公民意识为前提。因为到目前为止,尤其是在农村,村民自治还没有真正得到贯彻,需要我们努力培养农民的公民意识。

(五)真正促进和实现人的现代化。在现代社会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以下特征:现代人是一个积极参与的公民;现代人具有明显的个人效能感;现代人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现代人乐意接受新经验和新观念。显然这些都离不开公民意识的培养,有了现代的公民意识才能具备这些素质。公民意识是人的现代化的基本构成,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社会心理基础。

二、农民的公民意识培养之基础

第一,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农民公民意识的培养奠定了经济基础。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农村的个体及私营经济也日渐显露头角,加上国有企业的改革,打破了“大一统”的格局,使出在社会底层的农民有了流动的机会。中国的农民是勤劳的,改革开放20多年来,他们一直在致力于建设小康社会,物质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经济上也有了一定的独立性。为公民意识的培养奠定了经济基础。

第二,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逐步完善是农民公民意识培养的法制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来,立法力度不断加强,普法教育日见成效,农村选举法实施村民自治等,提高了农民知法、守法的自觉性。

第三,国家政策关于农民权利和义务的细化是农民公民意识提高的政治基础。农民有权选举和罢免村干部,平等地参与讨论村内公务,在各种政治参与的过程中培养农民的公民意识。

第四,农民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使农民提高公民意识有了社会基础。社会结构的变革,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农民工”的出现,以及他们为维护自身利益而进行的努力,政府为保护农民工的权益而采取的措施,都证明了农民的利益已经在政府决策中占了一席之地,农民越来越多的依靠法律来调整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

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农民的公德意识也在逐步提高,这一切都为农民公民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有理条件。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强化农民公民意识的培养,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名副其实[4]。

三、培养农民公民意识的路径选择

前面我们把公民意识分成了公民的主体意识和公共意识两个方面,要想搞好新农村建设,让农民的公民意识得到真正的提高,这两个方面都必须兼顾到,既要培养农民的主体意识,又要培养农民的公共意识。

(一)农民主体意识的增强

首先是要走出家门,积极参加各种志愿性活动。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农民出外参加各种志愿性活动很不方便,加上农民的主动意识不强,很少参加志愿性活动。村委会应该和乡镇政府一同努力,采取适当方法积极鼓励农民参加各种志愿性活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力,可以培养农民的公德意识,也可以让农民在活动的过程中相互交流思想和意识。

其次是要让农民参加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为全村的重大事务投票表决,出谋划策。政治参与是提高农民公民意识的重要手段,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农民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村庄事物管理,能极大地提高农民参与政治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农民的民主政治意识。也可以学会用法律来解决各种问题,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5]。

再次,就是要加强农民的教育,优化农民公民意识生成的启蒙手段,提升农民的道德品质,增强农民的法制意识。学校是农民受教育的重要场所,提升农民的道德品质可以通过学校教育来达到效果。社会是对农民进行道德教育的大课堂,要让农民积极参加各种公共活动,包括物质生产活动和文娱活动,参加物质生产活动可以培养农民的独立自主意识,培养农民的自由平等观念,更可以让自己的利益需求得以表达。而参加文娱活动可以让农民的道德文化意识得到提升。

(二)农民公共意识的增强

1.培养农民的共同体意识。村委会要呼吁农民积极参加各种公共活动,让农民意识到自己是活在一个共同体之中,而不仅仅是在自己的那一个小家庭或家族之中[6]。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各种封建思想,“左”倾思想的影响,加之一些其他因素的限制,中国农民的民主意识和共同体意识淡薄,他们认为各种活动自己参与或不参与影响都不大,所以让农民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慢慢培养一种共同体意识是很重要的,要督促农民多参加公共活动,意识到自己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人。

2.要有互相帮扶的互助意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诚信友爱的社会,对于个人来说,诚信友爱是为人之本,是人与人交往的核心原则,诚信友爱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一[7],对于农民来说更是不可或缺,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就能够完成的,所以要培养农民的互助意识,鼓励农民在遇到困难时互相帮助,互相扶持这样才能共同富裕,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3.要培养农民朴素的协商意识。现代的社会是一个充满公平和正义的社会,要鼓励农民打破原来的“小农”思想,在参加各种公共活动时相互交流协商,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新农村的建设是全中国农民的共同目标,互相协商互相交流既是农民的一项权利,也是农民的一种责任。只有相互协商才能更快更好地促进农村的发展。

4.保证村委财务上的廉洁奉公也有助于农民公共意识的增强。农民有权利自主选举和罢免村干部,所以村干部应该为村民服务,除了村里的活动要呼吁农民共同参与之外,财务的公开也对农民公共意识的培养有很重要的作用。俗话说“出个好干部,全村能致富”,村干部要确保村里的每一分开支透明化,要及时公布财务上的收支情况,让村民一目了然。这样会让农民对村委会充满信心,更有助于他们齐心协力地推动新农村建设[8]。

总之,我们要努力为培养广大农民的公民意识创造良好的氛围,要积极地引导农民培养自己的公民意识,让他们真正品尝到“公民”的滋味。

参考文献:

[1]王岩.公民意识与构建和谐社会[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7,(2).

[2]叶飞.公民意识的内涵及其养成[J].政工研究动态,2007,(21).

[3]江冰.公民意识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5).

[4]朱白薇.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意识[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3).

[5]陈幼华.提高农民公民意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J].经济师,2008,(2).

[6]赵平.农民的公民意识培养: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路径[J].高等农业教育,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