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程度加深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0:52:50

老龄化程度加深篇1

进入本世纪以后,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老龄人口结构逐渐呈现高龄化、空巢化、人口比例不科学等特点,社会上“421”家庭日益普遍。在老龄人口中,需要照顾的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数量逐步增多。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如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综合解决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社会各界热切期盼的重大民生问题。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具有社会人口老龄化的普遍性,也有自身的特殊性。庞大的老龄人口基数、复杂的老年人口结构,城乡间、区域间人口老龄化的高度不平衡,大大增加了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难度;再加上未富先老现象,很多农村地区居住和医疗条件落后等问题,使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近年来,走社会化的养老道路,加快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逐渐成为各界的共识。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大部署,加强制度建设,采取有利措施,为老年人提供全面、优质的养老服务,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艰巨,因此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努力。有关部门要加大政策性引导和扶持力度,鼓励各类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要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着力打造政府、企业、社会共建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模式。

爱晚工程是致力于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的一项系统工程。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协助下,爱晚工程始终坚持以推动中国老龄事业、老龄产业发展为己任,坚持多领域协同发展的理念,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组织平台、金融平台、企业平台、公益平台和科学平台。引导和推动社会力量充实并健全养老服务产业,努力将社会化养老产业建设成为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促进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最终将造福老年人。

老龄化程度加深篇2

人口结构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年度内的人口构成状况,一般可以按照年龄、性别、种族、收入阶层等方面进行划分。人口结构的变化对一国或地区劳动力市场、消费、储蓄、经济规模等都会产生较大影响。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口数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同,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年龄变化趋势会对经济产生较大影响。因此,人口的年龄结构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尤为明显。当前,我国人口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老龄化。按照国际通行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的社会就是老龄化社会,这一比重达到14%的社会就是深度老龄化社会,这一比重达到20%的社会就是超级老龄化社会。2001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为0.9062亿,占我国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1%,表明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此后,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加速发展。到2012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为1.94亿,占我国总人口比重达到14.3%,表明我国已经进入了深度老龄化社会。《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预测,2013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突破2亿,达到2.0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4.8%。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10》数据显示,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将不断加深,到2050年我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30.8%左右。届时我国老龄化程度会逐年超过美国、英国,并接近法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与老龄化相伴随,使老龄化不断加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少子化,这也是我国人口结构的另一个主要特征。少子化是指由于出生率下降而造成的0-14岁低年龄人口比例不断减少的现象。计划生育政策持续实施是少子化最主要因素,当然,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增大也客观上对少子化产生了一定影响。数据显示,自1982年开始,我国0-14岁年龄段的人口比例一直呈下降趋势。《世界人口展望2010》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5.21%,到2010年该比重下降为19.19%。与其他一些发到国家相比,我国少子化的进程发展较快。2000年我国0-14岁人口比重在美、英、德等七国最高,到2050年我国0-14岁人口比重下降至12.51%,该比重仅高于七国中的日本。一般而言,少子化会推动人口结构发生两种变化:人口减少和人口老龄化。因此,少子化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长远影响。

2、人口结构变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一)劳动力供给水平降低,经济增长面临趋缓压力如前所述,我国人口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老龄化和少子化的结构当中,而劳动年龄人口正处于不断下降的过程当中。我国人口结构在短期内的不可调整性,使得我国老年抚养比到2050年将超过50%,而少年抚养比的下降也会带来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到2050年不到全社会人口的60%。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劳动年龄人口老化,按照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的规定,把劳动年龄人口中45岁及以上的劳动力视为老年劳动力人口。2011到2050年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随着老龄化的加深呈现不断老化的趋势。其中,15-2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下降趋势,2011年15-29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总的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约为33.4%,到2050年该比例下降为24.1%。30-4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在2017年到2028年有个较小幅度的提升外,也一直处于下降趋势。2011年30-44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总的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约为33.6%,2017年下降为30.7%,而后略有增长,到2028年该比例约为32.8%,之后一直呈下降趋势,到2050年该比例约下降为28.4%。45-64岁的劳动力老年人口则一直处于上升趋势,2011年4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总的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约为32.9%,2050年上升为47.5%。可以看出,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劳动力也呈现出了老化的特征,而且老化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随着少子化和老龄化的加深,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数也在不断下降。2011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数约为9.77亿,如果人口政策等未发生变化,到2050年预计这一总数约为7.90亿。根据Y=F(n,K),总产出是劳动力的函数,在劳动力过剩阶段,因为有足够劳动力剩余存在,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不会对经济发展造成太大冲击。当前,我国劳动力供给正在迎来刘易斯拐点(蔡,2013)。刘易斯拐点之后,劳动年龄人口的进一步减少将对经济发展产生明显的制约作用。劳动力老化对社会劳动力产出率有抑制作用,进而会抑制经济增长。劳动产出率都会随着劳动力老化而有所下降。而劳动产出率的下降,势必会带来社会产出的下降。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老龄化的加速将会降低我国劳动产出率,进而减少我国社会产出总量。

(二)消费水平下降,内需拉动力量有减弱趋势劳动人口的减少和老年人口的增加,会对全社会消费产生重大影响。根据生命周期假说,消费者是理性的,并且会以合理的方式使用自己的收入进行消费,以达到效用最大化。因此,老龄化和少子化会对个人的消费和储蓄产生影响。一般而言,年轻人消费水平较高,而老年人的消费水平会随年龄的增加而有所减少。人口老龄化与消费率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因此老龄人口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国消费整体水平下降。加之我国老年人有储蓄养老等传统观念,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现行拉动内需的政策效果。由表2可以看出,消费率和少儿抚养比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少儿抚养比越高,则消费率越高。随着少儿抚养比的下降,居民的消费水平会降低。消费率和老年抚养比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老年抚养比越高,消费率也越低。人口老龄化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下降。即无论是从少子化角度,还是从老龄化角度来看,我国人口结构的这种变化都会导致社会消费水平的下降。特别是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我国老年人预期寿命普遍提高。根据生命周期假说(LifeCycleHypothesis,简称LCH),消费率与预期寿命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寿命越长,就要将有限收入放在更长时间里来消费,这样每一个时期消费量就呈下降趋势。图4也完全支持上述观点,从图4中可以看出,35岁之后,人们或者是为了子女教育、或者为了自己养老方面考虑,在消费上的支出总体较低。特别是70岁以上的年龄段老人的消费水平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因此,当一个社会中7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时,会严重制约全社会消费水平的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因此会受到影响,经济下行压力会进一步增大。

(三)养老问题更加凸显,养老金支出压力增大人口老龄化的加深主要会从赡养比方面影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赡养比主要是指缴纳社保基金人口与领取社保基金人口之比,这一比率对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收支会产生重要影响。当该比率较低时,说明该制度下缴费者多于领取者,从而形成收入大于支出的情况;当该比率较高时,表明领取者多于缴费者,会逐步形成收入少于支出的情况。根据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的《世界人口展望:2010年》的有关数据,2011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约为9.7%,而2050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当时总人口的比例约为30.8%。2011年我国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约为71.5%,而2050年该比例约为56.7%。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未来40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赡养比会不断下降,且有可能下降为2:1以下,即两个在职职工就要供养一个领取养老金者。老龄化加深带来的赡养比下降意味着依靠在职职工不到20%的工资收入所积累的养老基金收入会远不足以支付约占领取养老金者工资收入60%的养老基金支出。近年来,很多国内外学者和研究机构对我国未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进行了各种测算。世界银行和财政部合作的测算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债务的课题的数据显示,以1997年为基准,从2001年到2075年,我国养老金的隐性负债规模约为13万亿元。国务院《中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课题研究显示,以1997年为评估时点,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整体债务最低约为1.8万亿元,最高约为11.9万亿元。考虑到我国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基金的缺口将会迅速扩大。老龄化带来的农村养老压力也不容忽视。自2009年开始,我国进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到2011年底参保人数已达到3.26亿人。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55元。此外,我国还有对80岁以上老人给予高龄津贴的政策,根据郑功成主编的《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对农村社会保障政府财政责任按照两种方案进行预测,第一种方案预测农村高龄津贴自2010年至2030年平均为18.3亿元,第二种方案预测农村高龄津贴自2010年到2030年平均为32.3亿元。我国老龄化到了2030年之后会迅速加深,因此这一财政津贴的数额会继续增加。由此,可以看出,人口老龄化也会增加我国政府在农村养老支出方面的责任。

3、我国应对人口结构变化的建议老龄化社会趋势不可改变,要做的是设法使其进程放缓

(一)持续调整人口政策,保证我国劳动人口维持一定规模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大国特点之一是人口多。在一定意义上来讲,保持一定人口规模是保持大国地位的必要条件。人口太多,超出自然资源承受能力范围,肯定是负担,但人口太少,也会有诸多方面的负面影响,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劳动力短缺。劳动力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没有适当规模的劳动力投入,就不会有大的社会总产出,也会危及经济大国地位。特别是在全球人口增长不很乐观的情况下,未来各国之间的人才竞争可能不再仅仅限于今天所谓的高层次人才的竞争,有可能演变为对年轻人的竞争。据日本《每日新闻》消息,为缓解劳动力不足,日本文部科学省拟对以亚洲为中心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实施毕业“包分配”制度。目前这一计划已经进入细节探讨阶段,将被写入文部科学省2014年的预算中。日本的这一行动或许就是全球年轻劳动力争夺的序幕。再加上人口的调整涉及因素很多,调整人口结构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现在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即使人们还愿意生育,要“长成”劳动年龄人口也需要15年或者更久。因此,目前就需要认真研究在坚持基本国策的前提下,逐步完善和调整人口政策。2014年之后,我国将陆续放开“单独二胎”政策,这势必会延缓我国老龄化的发展速度。但是我们还应该根据各地区发展水平与人口结构的不同,持续调整人口政策,以达到优化劳动人口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目的。

(二)改善我国劳动就业政策,着力提高就业率提高就业率(就业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可以有效缓解我国养老金支出负担。据国家统计局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9.3727亿,占总人口的69.2%,比2010年年末下降0.60个百分点,是该比例30年来首次出现下降。根据《世界人口展望2010》的数据预测,我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在我国少子老龄化的人口结构的影响下,将在2018年达到峰值9.93亿之后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50年该年龄段人口将下降至约7.90亿。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出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劳动力的减少将会通过就业率(就业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增加我国养老金支出负担。因此,我国应该从长远角度、通过长期规划来促使就业率提高。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是解决劳动力人口减少问题极其重要的途径。老年人口在体力上无疑会处在日趋不利的阶段,但其智力、经验和社会资本等却并不一定会同步衰减。鼓励身体健康、有意愿的老年人退休后再就业、鼓励和扶持年轻人创业、通过设立专门就业服务机构来缩短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等待时间、增加就业培训等多种方式来提高我国就业率,以最大限度缓解我国养老金支出压力。

老龄化程度加深篇3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金融发展;影响

人口老龄化逐渐成为全球性的现象。二战后,人口结构发展大致经过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环境的安全,婴儿出生率提高,死亡率降低,即所谓的“婴儿潮”;第二,婴儿潮一代出生20-50年内,这些人进入劳动力市场,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同时出生率和抚养率急速下降,带动GDp的增长,被成为“第一人口红利”;在此期间,随着医疗水平的改善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认得寿命提高,从而为积累养老基金而增加储蓄,为社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增长,这被称为“第二人口红利”;第三个阶段,随着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出生率的逐渐减低,此时老年抚养比的上升速度大于少年抚养比的下降速度,总抚养比上升较快,阻碍经济的发展,人口红利的作用逐渐降低,甚至又转变为人口负债。

我国逐渐进入了人口老龄化阶段,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随着人口红利作用的逐渐减弱,人口老龄化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影响越来越深远,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我国人口老龄化对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影响。

一、人口老龄化对我国金融结构的影响

从供需两个方面来探讨人口老龄化对我国金融结构的影响。

(一)从供给角度分析其影响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迫使国家对相关的一些政策作出调整,政策的调整及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使金融机构和一些金融工具的运营成本增加,促使金融机构针对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政策的变革作出调整,从而影响了金融工具的工具。

随着机构投资者的的规模优势和专业化运作突出,使未来的家庭投资趋向于这些机构投资者,实现资产的分散化投资,降低风险,提高收益,同时还满足了老龄化人口对资产安全性的要求。老龄化人口将部分银行存款投向养老基金、人寿保险、共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即将个人的之间投资转向了间接持有证券类产品。

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必然引起社会保障制度的变革,如实现个人养老金账户和企业年金等的发展,这些都会促进我国契约式储蓄机构的发展。制度变革等在政策上的优惠,意味着增加了投资的收益,从而增加了机构投资者的吸引力。同时由于社保基金等对安全性要求极高,所以现在对这些基金的投资限制较为严格,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成熟,国家在政策上逐渐放宽投资的限制,提高了社保等基金对股票个证券的需求,从而促使金融工具相对地位的变化。

(二)从需求角度分析其影响

人口老龄化将会促使我国人寿保险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人口的老龄化促使国家对社会保障制度作出了相应调整,是原来由国家承担的部分逐渐转移到有个人来承担,使得个人,尤其是老龄化人口需要更多的保险。根据瑞士再保险公司人寿与健康险亚洲区总监夏德礼的估测,我国所需要的人寿保险与人们实际拥有的保障之问的保证缺口为45000亿美元,超过了37万亿元人民币,说明了我国的寿险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夏淼,吴义根,2011).这也就为我国契约式机构的发展提供巨额的资金来源,将进一步促进契约式机构的发展。

从生命周期理论来看,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必然会引起个人金融工具需求的变化。在生命周期理论中,消费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计划消费和储蓄行为,已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消费和投资的最佳配置。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对资产的安全性需求加大,必然会引起个人对储蓄选择的影响;同时人口的老龄化还会引起金融工具需求的变化。

二、人口老龄化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一)对我国银行业存款业务的影响

人口的老龄化对我国银行业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即是对存款业务的影响。老年人口比重每上升1个百分点,储蓄率提高0.37个百分点;而劳动年龄人口每上升1个百分点,储蓄率就会提高1.47个百分点。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的加深,我国的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从2020年前后开始,我国将由目前的高储蓄率国家逐渐转变为一个低储蓄率的国家(李鸿雁,王超,2008)。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的消费不断增加,而消费的资金来源即是年轻时的储蓄,从而说明目前储蓄的增加意味着将来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储蓄的大量流出,对未来商业银行的储蓄业务提出了较大的挑战。

(二)对我国银行业贷款业务的影响

老龄化对我国银行业贷款业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个人贷款业务上。个人消费贷款在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利润的同时,个人消费信贷给商业银行也带来了较大的风险。由于个人消费贷款的群体主要集中在要抚养父母和孩子这一部分,进入老龄化,他们应对老龄化的能力非常脆弱,在家庭收支结构发生变化时,将会给银行的个人贷款业务的还款带来相应的风险;同时随着房价的不断增加,出现不良贷款的风险也进一步加大。

三、人口老龄化对我国股市的影响

人口的老龄化与股票市场的回报低存在着尖锐冲突。目前,我国社会贫富差距大,在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的背景下,我国逐渐的步入了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与人口老龄化,将长期压制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史研究表明,年轻的人口是证券市场发展的基本推动力,人口老龄化则是抑制证券市场发展的基本力量。而在步入老龄化的中国,还存在巨大的养老金缺口问题。我国股市风险高、收益低,甚至不能为严重短缺的养老金投资提供优质服务。据计算,我国股市的系统性风险是美国股市的2倍,平均收益率是美国的1/2(杜本峰,2007)。

老龄化还表现在对资本的影响上,如导致资本在国际上不同老龄化程度的国家之间的流动。不同国家的的老龄化程度不一样,这样就会使资本从老龄化程度大的国家流向老龄化程度低的国家,高效的配置资本获得收益。

四、人口老龄化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对保险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老龄化社会中人们对于商业保险产品的需求。我国保险市场主要包括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是由政府主导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属于低保障、广覆盖,主要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保障需求,商业保险市场是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有力补充,市场化的商业保险的地位和作用将会越来越突出。

我国人口老龄化对于保险机构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成为越来越热门的一个险种。而人们为了使晚年生活更有保障,也为了减轻子女的经济负担,会主动购买商业性养老保险,这对保险机构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但同时,由于人们的平均寿命延长,参保人数增多,保险机构需要支付的保险金总额和需要提取的准备金也会增加。随之而来的运营资本、业务设置等如何与老龄化社会相匹配将是保险机构面临的一大挑战。

五、总结

在过去的几十年人口红利带来的高储蓄率,促进了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空前繁荣,但随着人口红利逐渐转变为人口负债,有给我国的金融市场的发展提出了空前的挑战,如何做好应对老龄化的制度的调整,如何创新针对老龄化的金融工具,如何在老龄化的社会中发展及获利,给我国的金融机构也提出了较为严峻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夏淼,吴义根.人口老龄化与我国金融结构的变迁[J].西北人口,2011,32(2).

[2]杜本峰.人口老龄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分析[J].经济问题,2007,334(6).

[3]茅芳琴,李燕.老龄化背景下我国的金融发展分析[J].2012(13).

老龄化程度加深篇4

一、着力推进养老保障,扩大养老保障制度覆盖面

加大养老保障制度建设推进力度,着力扩大制度覆盖面。完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等制度,逐步建立健全社会、政府、集体、家庭、商业保险“五位一体”的养老保障体系。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发挥商业保险在养老保障中的积极作用,继续深入实施“银龄安康工程”。认真落实农村70周岁以上老年人参加农民医疗保险的照顾政策。结合老年群体的特殊情况和需求,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实施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制度,切实抓好“五保”供养和敬老院建设管理工作,不断提高供养和服务水平。认真做好百岁老人长寿补贴金发放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救助活动,多途径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认真实施农村老年人生活救助制度,重点研究适度扩大救助范围和提高救助标准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倡导经济条件好的乡镇和村居建立养老补助或救助制度。重视做好城区“三无”老人和农村留守老人、失地老人的生活保障工作。完善签订农村家庭赡养协议书制度,巩固和发挥家庭养老的主渠道作用。

二、着力推进养老服务业,优化为老服务环境

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县关于发展养老服务业、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规定,积极争取资金,多渠道扩大对养老服务业的投入,促进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2012年,在全县开展养老服务业促进年活动,促进各项养老服务政策规定的落实,促进养老服务组织及其服务项目的配套完善,促进养老服务业大项目的落地建设。深入实施银龄彩霞工程和银龄通信工程,积极扶持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和信息化平台,建设以通信技术为支撑的居家养老服务呼叫系统。积极推动有关部门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将居家养老服务向农村拓展延伸。继续抓好养老服务机构的扶持工作,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业。开展规范化养老服务机构评定工作。协调推动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逐步建立养老服务培训教育体系,加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建设。以养护服务、医疗康复保健、老年用品、体育健身、观光旅游为重点,积极培育老年消费市场。认真做好省级财政扶持养老服务机构名单的筛选、推荐和县级财政扶持养老服务机构的评定工作。

三、着力推进“银龄行动”,搭建老有所为广阔平台

认真贯彻落实张秋波书记批示精神和全省老龄系统“银龄行动”现场观摩会精神,突出服务于和发展经济建设为出发点,积极为老年人提供载体,搭建平台,促进老有所为。着力推进老年科研实验基地建设,广泛征集老年农业科研项目,加强服务指导,拓宽项目领域,提高项目档次,吸引更多的老年科技工作者参与。加强对老年科技人才信息的登记管理工作,有效储备老年人才资源。指导和鼓励开展老年科研基地建设,至少设立1-2个科研项目,争取更多的老年科技人员参与科研基地建设。积极发挥老年人在传承文化、传播文明中的积极作用,围绕青少年成长的需求,开展关心教育下一代工作。鼓励和支持农村老年人在民主议事、民主理财、民事调解、移风易俗、村容村貌治理以及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中发挥独特作用,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开展实施“银龄行动”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提高各级参与“银龄行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着力推进老年维权工作,依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认真贯彻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广泛开展老年法规政策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依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自觉性,增强广大老年人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加强执法监督检查,积极开展司法救助、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重视涉老纠纷调解和来信来访工作,妥善处理老年人反映的各类实际问题。认真落实《县优待老年人规定》,进一步提高优待水平。

五、着力推进老年活动阵地建设,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继续开展规范化老年活动室创建活动,切实推动农村老年活动室和城县社区老年活动场所建设。年内评选20个规范化老年活动室。深入推进“银龄之家”建设,配套完善活动设施。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支持。重视发挥老年人文艺团体作用,组织和引导老年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充分发挥各级老干部党校、基层老年组织、离退休党支部、老年体育协会、老年文艺协会等老年社团的作用,组织老年人广泛开展科学、文明、健康的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活动,不断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按照组织健全、制度完善、活动经常、作用明显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村居老龄组织建设,使村居老年人工作委员会真正承担起村居老龄工作组织者、老年活动组织者和老年人权益维护者的任务。

六、着力推进敬老文化建设和老龄宣传工作,营造尊老敬老的浓厚氛围

加强敬老道德教育,把尊老敬老纳入干部考察、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村规民约、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全社会大力倡树尊老敬老之风。以开展助老惠老活动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敬老月”活动,动员全社会以各种形式向老年人奉献爱心。年内开展敬老模范单位、敬老模范个人老有所为评选表彰活动。重视抓好老龄宣传工作,完善老龄宣传工作奖励办法,开展优秀老龄宣传报道作品评选活动,提高各级宣传老龄工作的积极性。重视发挥平面、网络和视频媒体的作用,协调设立敬老文化专题、专栏,扩大老龄公益广告、尊老敬老典型事迹宣传,形成立体化的老龄工作宣传阵地。突出抓好敬老宣传一条街、一面墙建设,开展“二十四孝”图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活动,不断增强全社会的老龄意识和尊老敬老观念。

老龄化程度加深篇5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正式起步运行于1992年,是最早进行改革试点、开展最为广泛的社会保险制度之一。20年间经过不断深入改革,制度逐步完善,基金管理日渐规范,业务操作手段不断更新,服务水平大大提高,功能日益完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有了质的飞跃,实行了统一的统帐结合的制度模式,实现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用来源由国家和集体全部包揽向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分担的转变。为社会经济发展和转型提供了强大保证和动力,在减轻国家和企业的负担,保障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未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给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支付带来巨大压力,在今后的发展中如何保证制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一、人口结构及参保人员现状

2015年我国总人口为13.6亿,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从1981年的67.8岁提高到2015年的78.5岁,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10%。如果按照惯例,把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的人口结构称作老龄化人口,则我国早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了。由于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生育率开始大幅度下降,少年儿童比重迅速降低,老龄化速度开始快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据专家预测,大约在10-20年后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将停止增长,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并赶超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人口老龄化加快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影响深远,意味着支付压力会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大。以武汉市区2014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为例分析。从性别来看,男性参保多于女性,主要反映在50岁以上。法定退休年龄不同是形成这种不对称的主要原因;女性在46岁左右明显高于男性,原因是女性退休年龄低,该年龄组女性在参保后短期内享受待遇,参保热情导致高点出现。再从年龄结构看,年龄在16-50岁部分基本分布均匀,但35岁左右人群处于谷底,大致出现两次高峰,一次是46岁前后,一次是27岁前后,前次与临近退休年龄,养老意愿迫切和政策对高龄困难人群的社保补贴有关,后次则是青年新就业进入制度。

从参保人员年龄分布看,参保的中位数为37岁,其中男性为38岁,女性为33岁。46岁年龄段人员较集中,男性3.8%,女性4.5%。按10岁分组,20-29岁人群比重最高,男性占24.7%,女性占29.8%。同时也可看出,未来15年退休压力较大,按到龄退休分析,2012-2016年将退休5.8万人,其中男性1.9万人,女性3.9万人,2016年是高峰,年退休1.6万人,比2011年到龄退休多近万人(2011年到龄退休6400人),2017-2021年将退休7.1万人,其中男性2.5万人,女性4.6万人,这一阶段也是女性退休高峰。2022-2026年退休7.6万人,比上一个5年增加0.5万人,15年间女性退休11.3万人,占57.9%。2027年以后在职退休将有所回落。在基金支付方面,从2001年支付5.1亿到2011年25.4亿,在未来15年中随着退休人员高峰的到来及退休金水平的不断提高,基金支付的压力是不言而语的。为保证制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减小养老保险支付压力,除了在不断扩大保险覆盖面、提高征缴基数、提高征缴收缴率、加大稽查稽核力度等措施外,及时规范和调整法定退休年龄、加快做实个人帐户进度和加大财政补助力度、提高育龄妇女生育率尤为关键。

二、几点建议

(1)首先逐步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并将女职工的退休年龄逐渐提高调整到和男性同等水平。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经提高。从当时的50多岁上升到目前的超过73岁,平均受教育年限和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平均年龄也逐年上升。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就业群体,教育培训的年限延长,人力资本投资周期延长,就业开始的年龄晚。若维持现在的退休年龄不变,无疑是一种人才资源的浪费。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女性也和男性享有了同样的受教育权利和工作权利,女性首次参加工作的年龄也与男性相当,女性平均预期寿命高于男性也是人口发展规律的体现。而我国规定的女性退休年龄低于男性,而且沿用至今。女性不仅早于男性退休,且女性和男性的养老金水平也不平等,使女性的工作权利没有得到同等的对待和尊重。在国际上,很多成熟和完善的养老金体系都是采用男女同龄退休,退休年龄也大都较晚。发达国家中如美国、法国、德国、瑞士、加拿大、日本、韩国等,退休年龄都在60-65岁之间;发展中国家中如俄罗斯、印度、巴西、阿根廷、南非等,除印度退休是58岁以外,其余也都在60-65岁之间。

(2)加快做实个人帐户进度和加大财政补助力度。1992年,为适应经济体制转型,我国各地逐步建立起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体系。改革前没有个人账户及资金积累过程,待这部分职工退休领取养老金时,只能“挪用”后来人缴纳的养老金,从而形成养老金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由于人口老龄化及养老金水平的提高,“空账”越来越大,全国至今已达到1.3万亿元,30年之后城市养老金“空账”规模可能达到6万亿元。仅武汉市区个人帐户规模也已达到62亿。养老金个人账户“空账”运行主要原因还是由制度改革措施不配套引起的,在养老制度由社会统筹向统账结合模式转换过程中产生的转轨成本,主要包括有:改革前退休的“老人”没有个人账户积累;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只有部分个人账户积累。如果改革时不为上述两类人员一次性补充账户积累,则转轨成本转由统筹基金逐年分摊,主要表现为:“老人”的一部分养老金和支付给退休“中人”的过渡性养老金。而这部分成本责无旁贷是应该由政府财政支付的。

老龄化程度加深篇6

关键词:人口高龄化;高龄化系数;高龄人口;高龄人口性别比

中图分类号:C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3-0030-04

全球人口老龄化愈演愈烈,不仅只是表现在作为整体的老年人口总量的不断膨胀,更表现在老年人口自身内部结构的变化,尤其是老年人中那些活过80岁的高龄老人,他们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增长潜力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人口群组

之一。

而近几年,中国的高龄化形势严峻,杭州市的高龄化趋势更不容小觑。2008年杭州市老龄化系数达到16.06%,高龄化系数达到15.07%。根据国际通用看法,杭州市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存在比较严重的高龄化。

一、高龄化背景及解意

(一)高龄化解意

本文所阐述的高龄化概念是从老龄化概念中剥离出来的,将高龄人口定位为年龄在80岁及以上人口。而高龄化概念,则以60岁为老年人口起点年龄,80岁为高龄人口起点年龄,用高龄人口在老年人口中所占比例反映老年人口高龄化程度,这也正是目前学界的共识。

高龄化是老龄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高龄化的显现,一方面表明老龄化现象仍在不断加剧,另一方面又预示着老龄化的性质与状态已经或正在发生改变。由于高龄化把研究的视点直接聚焦于老年人群本身,因此反应了老年人口的“增龄”过程。

据预测,在未来的几十年中,高龄人口将是增长最快的人群,且由高龄老人本身的特点决定,高龄老年人口问题将是21世纪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文在对高龄老年人口的增长趋势和人群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预测模型和建议。

(二)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高龄化属于新兴的概念之一,国外只有少数国家如日本对高龄化有较成熟的研究,如牧野笃《日本少子高龄化的变迁和现状》,而国内除台湾对高龄化有深入调查外,如钟俊文《台湾高龄少子化的影响及对策》,其他大多数调查对象局限于一般意义上的老龄群体,对高龄化的研究相对较少,如杨娜娜《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对策》。

在杭州市内,关于高龄化的研究并不深入,对于老龄化的研究也大多属于定性分析结合少量的定量分析,并且有相当比例的研究文献将目光放在社会养老问题上,如童宁辅《杭州市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分析与对策》、张苏华《杭州市人口结构变化与老龄化趋势分析》等,结合统计学的定量分析较少。

因此本次研究对人口高龄化的几种典型指标进行计算,是对老年人口学的有益完善;将统计学与社会人口学相结合,有助于对高龄问题进行深入的定量分析以及预测。同时,本论文更能够为政府进行人口发展战略与社会养老保障提供参考,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二、杭州市高龄化现状

(一)老龄人口结构变动较大,高龄人口比例快速攀升

杭州市在20世纪80年代末便开始了人口老龄化的进程,90年代人口老龄化逐步加速,进入21世纪,老年人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

根据历年人口普查数据,杭州市2004年人口普查时,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仅为92.62万人,而到了2008年,该数字增至108.11万人,增长了15.49万人,增幅高于同期总人口增幅6.49个百分点。而高龄趋势则更为明显。2004年,80岁及以上高龄人口为11.95万人,高龄化系数为12.90%,而2008年高龄人口增至16.29万人,短短四年时间,高龄化系数达到15.07%,增长率为24.48%。年平均增长率为5.66%,增幅高于同期总人口增幅4.87个百分点。

图12003~2008年各年龄层人口增长速度

(数据经归一化处理)

从2003~2008年各年龄层人口增长速度的比较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相对于老龄人口增长速度,高龄人口增长速度呈迅猛增长之势,是各年龄层人口中增长最快的群体。

这个现象正验证了1998年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在“99国际老年人年”启动仪式上的讲话:“世界人口在老龄化的同时,老年人口本身也在老龄化。”人口高龄化是妇女生育水平下降和人均寿命提高的必然现象,是社会进步和人口转变的必然结果。

(二)高龄人口性别比有所升高,但高龄人口女性化仍然严重

为了解读高龄人口的性别构成,我们引进高龄性别比,以每100名女性人口相对应的男性人口数来表示。

近几年高龄性别比均小于100。例如2007年,杭州市高龄人口性别比为73.6,即每100名女性高龄老人相对应于约74位男性高龄老人。

从动态的角度考虑,杭州高龄人口性别比在2003~2007年持续上升,从2003年的66.79上升至2007年的73.60,增加了10.19%了。这说明虽然老龄人口存在较为严重的女性化,但是这种人口性别结构内部的不合理正在逐步改善。

受到自然生理规律和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现代社会中男性死亡率一般高于女性,这种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扩大,因此高龄人口性别比低是一个必然结果。然而不均衡的高龄老年人口性别比对于整个社会有消极影响,最明显的方面涉及婚姻状况和居住方式。与高龄男性相比,高龄女性的寿命更长,在制定应对老龄或高龄化的政策和项目时,高龄女性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劣势地位更应该得到关注。

(三)“高龄少子化”现象日益突出

所谓“少子化”,指的是由于出生率下降造成的儿童数量减少的现象,“少子数”即社会中年龄为0~14岁人群的数量。用来表示“少子化”的一个常用指标就是14岁及以下少年儿童数量占人口总数的比例。而高龄化衡量的是高龄人口数量增加导致的高龄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若将高龄数与少子数相除的结果描述为“高龄少子化”系数,那么这个系数在一定程度上表示了社会两个极端年龄组的数量相对变化,描述了“高龄少子化”的程度。

根据2003~2007年高龄人口数与少子数,我们可以看到,在高龄化日趋严重的现今,“少子化”现象也突显出来,“高龄少子化”系数由2003年的12.66%急剧上升到2007年的18.9%(如表1)。

“高龄化”与“少子化”同时作用的结果就是人口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人口“金字塔”也会转变为衰退型,一系列社会问题也会随之产生。赡养老人的费用在中国一般是由国家、企业、个人共同承担的,高龄化的日益严重会增加社会的负担,甚至使经济发展放缓,同时“少子化”使得使我国劳动力缺乏,社会也缺少活力,加重了“高龄化”带来的压力。

图22003~2007年“高龄少子化”系数变化

(四)高龄化程度远远高于同期中国平均水平

杭州市在老龄化进程中高于中国均匀水平。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杭州市65岁以上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为8.8%,在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二。到2007年,杭州市65岁及以上的人口达到84.99万人,占常住人口10.8%,超过该年龄段人口比重在7%以上即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国际通行标准,杭州市高出3.8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提前11年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

在杭州市高龄化现状的描述中,为了能够客观描述杭州市的高龄化水平,我们计算出2006~2008年高龄化系数、高龄人口增长速度、“高龄少子化”系数等指标从高龄化的现状、未来发展速度、高龄人口结构等几方面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如表2所示)。

从表2我们可以看到杭州市无论是在高龄化系数还是在高龄人口增长速度上都要远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杭州市面临着更为严峻的高龄化形势。其中2006、2007年杭州市的“高龄少子化”指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约10个百分点,这说明杭州市人口结构中高龄人口所占比重相当大,老龄人口本身的“老龄化”将日益显著,这为杭州市的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敲响了警钟,在未来,“两口人养七口人”的社会现象将更为突出。杭州市较为严重的高龄化也决定了杭州市更加需要加强高龄人口社会保障,重新审视高龄化问题,并在全国的高龄化工作中做出先驱作用。

三、基于灰色预测、Logistic模型的高龄化指标分析

(一)杭州市人口预测方法的选择

本文运用Logistic模型结合灰色预测模型――对杭州市几个年龄层的人口进行预测研究。Logistic模型是种群在有限环境条件下连续增长的一种简单模型,又称阻滞增长模

型,其数学模型为,其中,为种群数量,为种群自然增长率,为环境最大容纳量,代表时间。可以解得:

(1)

由于Logistic模型综合考虑了环境等因素对人口增长产生的影响,因此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比较好的模型。本文也将采用Logistic模型对我国人口进行分析。

另外,模型适用于对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不确定的灰色系统进行预测,尤其适合小样本数据建模。因此这种模型并不要求大量的历史数据,甚至允许有4个数据即可建模预测。模型的一般形式为:设时间序列有个观察值:

(2)

通过累加生产新序列:

(3)

则模型相应的微分方程为:

(4)

式中,称为发展灰数;称为内生控制灰数。

设为待估计参数向量,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可得:

(5)

其中,

(6)

(7)

求解微分方程,即可得预测模型:

(8)

(二)杭州市人口及高龄化相关指标的预测

首先基于Logistic模型建立杭州市总人口增长模型。根据杭州市1978~2011年人口数据(如表3前34个数据所示),设定(万人),即假设极限人口数为5000万人,预测出至2017年的数据(如表3中最后6个数据所示)。

资料来源:杭州市统计年鉴

采用模型对2008,2009,2012~2017年的60岁及以上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80岁及以上人口数据进行预测,结果如表4所示。

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即得到图3,该图显示了2003~2017年三个年龄层人口的预测结果与变化趋势,从中也可以看出3个年龄层各自的增长速度存在着显著差异。

图32003~2017年杭州市三个年龄层人口变动趋势图

至此,已预测得到2003~2017年人口总数、60岁及以上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80岁及以上人口数,因此可以得到60岁及以上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80岁及以上人口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数分别占总人口数的比例即为老龄化系数,80岁及以上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及为高龄化系数。

四、高龄化指标预测结果分析

(一)老龄、高龄人群增长速度逐渐稳定且大幅高于总人口增长速度

从结果我们可以看到,老龄人口数年均增长速度将约为3.98%左右,高龄人口增长速度大致为7.89%,而总人口的增长速度则稳定在0.79%左右。可见高龄人口的增长速度无论相对于老龄人口还是总人口都呈现迅猛之势。这种趋势必然会导致老龄人口结构的巨大改变。

图42003~2017年老龄人口结构变动的条形图

图4显示了2003~2017年预测的老龄人口结构变动情况。从下至上年份从2003年逐渐至2017年,可以看到高龄人口在老龄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推移变大,显现了老龄人口本身的“老龄化”。

(二)高龄化系数增长速度明显高于老龄化系数

2003年老龄化系数和高龄化系数分别别是14.08%和12.48%,而发展至2017年,老龄化系数达到了21.26%,也就是说约5个人中就有一位60岁以上的老人,而此时,高龄化系数已经发展到20.92%。

高龄化系数的增长快于老龄化系数,这说明老龄人口本身的“老龄化”程度将逐渐比社会人群总体的“老龄化”更为严重,而这种现象却是目前仍未显现的。在将来的社会发展中,由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引起的高龄化系数迅速攀升也将进一步凸显出来。

五、结语

本文根据现有文献及杭州市统计年鉴数据对杭州市高龄化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杭州市高龄人群增长速度明显快于老年人群增长速度而引起的老年人口结构变动的现状。通过对近几年高龄人口性别比的分析,得出结论,杭州市高龄人群男女性别比偏低,高龄女性现状较严重,但通过历年数据比较,发现这种现象在逐渐改善。在对高龄少子化指标进行分析时,发现杭州市高龄少子化现状正逐年严重,可见未来养老负担将进一步加重。为了对杭州市高龄化现状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笔者选取杭州市的部分高龄化指标与全国的情况进行比较,发现杭州市高龄化的严重程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在未来几年,杭州市老龄化及高龄化情况将更严重。

参考文献

[1]杭州市统计年鉴资料及杭州市老龄办公室资料.

[2]待涛,徐学军,黄显.离散Logistic人口增长预测模型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2010,(5):102-105.

[3]童宁辅.杭州市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分析与对策[J].杭州统计,2007,(2):37.

[4]张苏华,姚凤珍.杭州市人口结构变化与老龄化趋势浅析[J].浙江经济,2008,(2):35-36.

[5]徐国祥.统计预测与决策[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202-223.

[6]央吉,韦宇红.广西高龄人口特征、问题与对策研究[J].人口研究,2003,(3):39-46.

[7]罗淳.高龄化:老龄化的延续与演变[J].中国人口学,2002,(3):

33-40.

[8]桂世勋.中国高龄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研究[J].南方人口,2001,(4):

1-8.

[9]王琳.中国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及原因的国际比较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4,(1):6-11.

[10]谭克俭.中国高龄老年人口问题初探[J].经济问题,2001,(12):

54-56.

老龄化程度加深篇7

一、强化舆论宣传,推进老龄工作健康发展

1、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采取制作板报、条幅、座谈、讲座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老龄化形势、老龄工作方针政策、老年法律法规宣传,进一步优化老龄工作环境。

2、开展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评选表彰“南关区十大孝亲敬老家庭”活动,主动协调新闻媒体对涌现出来的敬老好典型的宣传,努力营造尊老、敬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

3、积极总结推广老龄委成员单位、基层社区和农村开展老龄工作的典型经验,推进老龄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认真做好《吉林老年报》的征订工作。

二、以民生工作为主线,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1、抓好特困老人助养工作。按照市老龄办助养金“1比1”匹配政策,按时为特困老人发放助养金,努力扩大助养面。

2、进一步做好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发放工作。按时发放高龄老人生活补贴,规范管理,统一制定《高龄老人季度走访工作手册》,防止高龄老人补贴漏报、瞒报等现象发生。做好百岁老人的春节慰问工作。

3、开通“绿色通道本文来源:文秘范文”,方便老年人办证。对于家在区政府附近的老年人,可以不到社区直接到老龄委办理老年证;对于身体不便,不能办理老年证的老人,街道社区老龄工作者亲自到家里现场办公,热情服务,任劳任怨。

4、加强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协助民政部门抓好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工作,参与谋划,积极扶持,重点抓好养老服务员公益岗位、空巢老人日常服务,促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广泛开展老年文化大学活动

1、以开展敬老月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社区、村组织和老年文体群团组织的作用,开展好老年文化大学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2、积极参加市老龄办举办的“快乐夕阳红”老年旅游,“千名老人看长春”等大型活动。积极参加省老龄办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

3、积极发展老年教育事业。努力办好老年大学,对区老年大学要在办学方向及方法上进行深入地探讨和研究,确实把老年大学办成有社会影响力,深受老年人欢迎的一所学校。

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

围绕当前老龄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理论探讨和研究。

1、开展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方式的调查,全面了解农村老人养老、医疗、文化生活、老年维权等方面的情况,剖析影响农村老龄工作开展的瓶颈及解决问题的措施。

2、开展居家养老服务长效机制的调查,深入了解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推动全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可操作性强的对策和建议。在巩固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五、加强老龄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

老龄化程度加深篇8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比较抽样调查面板数据

一、研究背景

自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生育率开始大幅度下降。通过人为控制人口快速增长的方式,我国逐渐缓解了人口总量过大、增长速度过快的问题。近年来,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衣、食、住、行以及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们的预期寿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老龄人口规模逐渐增大,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如何让老人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已成为各界关心的话题。

如何实现民众老有所养又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既是各级政府面临的一项重大紧迫的现实课题,也是一次提升基层治理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历史机遇。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受到近40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中国人口结构完成了从“三高”(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到“三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人口转变过程,走完了发达国家经过上百年时间才完成的向现代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过程。根据《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披露,截至2015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22亿,占到总人口的16.1%,老年人口已经接近印尼全国总人口,超过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日本等国家的总人口数量。据预测,到2050年,我国的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老年人口数量将超过4亿人,平均每3个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从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上看,我国是在经济不发达,经济建设尚未完成现代化的情况下,提前进入了老龄化阶段。是典型的“未富先老”,这与多数发达国家的“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现象存在显著差异。2015年,我国人均GDp仅为8280美元,全球排名第73位,与美、日、德、英等发达国家3.7万美元以上的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截至2014年底,我国8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2400多万。失能、半失能老人近4000万人;预计到2050年以后,我国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将会保持在1亿人这个规模上。在老龄化进程中,高龄老年人以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数量的持续快速增长,将对家庭和社会的养老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与巨大的养老需求相比,我国养老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养老护理人员数量缺口达千万。目前我国养老机构工作人员不足100万,持证上岗的人数不足2万人。按照国际标准,3名失能老人应当配备1名护理人员,我国共有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接近4000万人,至少需要1300多万养老护理人员;养老机构数量短缺严重,国内2014年收留抚养老年人口数量,仅相当于全国65岁及以老年人总数的2.1%,仅相当于全国失能老人总数的8.5%,急需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力度,构建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

(二)关注老年生活,完善养老服务,发展养老产业,是中央、省、市的政治要求

自2006年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意见》以来,国家相继颁布了诸多关于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改革的文件。如:2011年12月l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2013年9月国务院的《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4年1月民政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多个部门联合的《关于加强养老服务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等,均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推进养老服务业标准化建设。2016年8月26日,随着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战略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也成为今后15年乃至更长时期“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重点,包含养老产业等在内的大健康产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深圳市也相继出台了《深圳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的意见》、《深圳市民办社会福利机构资助试行办法》等。

福田区作为深圳的中心城区,有着担当改革试验田,贯彻政策排头兵的责任与义务。2012年福田区委、区政府出台《福田区适度普惠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4年开展了区重点改革项目――“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改革”,出台《福田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其中提出,养老服务业是多元化养老体系的延续和拓展,是以老龄服务事业为核心的产业。探索发展养老服务业,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业体制,完善养老服务业标准体系是福田区贯彻国家政策,完成省、市民生服务的必然选择。

二、福田区人口老龄化的特征分析

(一)福田区人口老龄化概况与增长预测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状态。国际上通常观点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为了便于描述,本文以第一个标准为主,即将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人占比超过10%作为人口老龄化的标志。

目前福田区人口出生率为7.86,死亡率为0.76,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例为8.85%,距离老龄化的标准10%仅一步之遥。预计2020年60岁以上老人占比将达到12.52%,将正式进入老龄化阶段。对比全国数据,截至2015年末,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为16.1%,福田区的“人口老龄化”比全国晚到了将近10年。

图1为福田区人口年龄分布情况②,可以看到该区主要以年轻人为主,其中25-29岁年龄组最多,构成了人口分布上的一个尖顶,20-34岁的中青年是人口结构的主体,随着这部分人群的定居生子,10岁以下年龄组的人口也明显增多。对比发现,60岁以上各组的人数都较少,而且相对稳定,但是60岁以下年龄组的人数逐渐增加,这部分增量将在不久的将来,构成养老服务的新增需求。

图2是根据目前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测算的未来福田区60岁老年人口变化情况。由于60岁以下年龄组的人群逐渐老去,带来的老年人口增量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直到2055年前后,老年人口的增速才会放缓,总数达到一个平台期。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养老服务的需求将持续释放,相关产业存在巨大的发展机会。

(二)福田区老年人口结构分析

1.性别结构分析。如图3和图4所示,从性别比例上看,深圳市及各区差异不大,关内与关外各区的性别构成比也不存在显著差异。从总人口的性别比例上看,深圳市各区的男性人口均高于女性人口。但是老年人口的性别比例具有一定的特点,即各区的老年女性人口数量均超过男性。

这与大多数国内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老年女性人口比例较大,具有其生理和自然方面的原因。首先,男性的自然寿命普遍要比女性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女性的预期寿命延长幅度要大于男性;其次,多数女性有嫁给年龄比自己大的男人的倾向;第三,男性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承担更多的工作责任、劳动强度、家庭负担和交际应酬,长期的精神压力和酗酒吸烟等不良嗜好,会严重影响男性的预期寿命。

女性老人比例增加可能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虽然女性的寿命更长,但是由于要照料家庭,职业生涯常常被打断,导致退休后的养老收入不如男性多;在中国由于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老年妇女文化程度不高、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因素的存在,导致“老年妇女”问题突出,晚年生活缺乏保障,给家庭其他成员带来负担;老年妇女丧偶后难觅老伴,心理问题凸显,对精神生活需求提高。因此,需要对弱势老年妇女给予关怀和保护,保证老年妇女获得更好的生活品质。

人口抚养比通常被用作判别人口红利的首选指标。“人口红利”(populationdivision)最先出现在1997年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和联合国人口基金的《世界人口状况》等报告中,认为在人口转变过程中,会形成一个“中间大、两头小”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年龄结构。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所谓“中间大”,是指15~64岁的劳动适龄人口规模大;“两头小”,是指0-14岁的青少年人口和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规模小。一般把抚养比小于50%作为是否进入“人口红利期”的标准。

2.年龄结构分析。由表l可见,深圳市及下属6个区的年龄结构,是典型的“中间大、两头小”的结构,15-59岁所占比例达到80%左右,15岁以下人口占比为12%-15%之间,而老人比例在10%以下,总抚养比均在30%以下,因此深圳目前处于非常明显的“人口红利期”内。人口红利为深圳发展带来三大效应,一是创富效应,即充足低廉的劳动力,为经济发展提供发展动力,有利于创造出较多的社会财富;二是投资效应,即人口年龄结构年轻,促进储蓄率升高,发达的金融资本市场可将储蓄转为投资,加速经济增长;三是积累效应,即人口老龄化的高峰到来之前,社会保障支出少,财富积累速度快。三大效应共同作用下,深圳经济维持了近30年的快速发展,并率先实现了产业升级和化转型。

福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为8.85%,老年抚养比为11.41%和总抚养比为28.83%。这三个指标上均列于全市各区之首,福田即将迈入“老龄化城区”。在未来5-10年内,福田必须提早准备,迎接老龄化浪潮的来临,为辖区老人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保障措施和养老服务。

3.学历结构分析。福田区作为市政府机关所在地和最重要的商务中心区,不仅聚集了大量年轻的高学历经济金融人才,即使在老年人群体中,学历素质水平也在全市各区中遥遥领先。统计结果表明(见图5),深圳市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老人,有55%选择定居于福田区,而具有本科和大专学历的老人,有36%和37%的比例选择定居于福田区;除此之外,南山区的老年人学历素质也相对较高,聚集了全市20%的研究生学历、32%的本科学历和31%的大专学历;与之相比,关外各区长期以来多是工厂林立的低成本加工制造业密集区,老年人学历水平有限,宝安区、龙岗区和盐田区具有高中、大专、本科和研究生以上学历的老人占比均不超过10%,绝大多数老人学历集中在初中以下。高学历高素质的老年人口,一方面对于福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于年轻人的培养和传承,是一种潜在的无形资产;另一方面也对养老服务的供给,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例如在满足基本养老服务的前提下,会增加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

(三)辖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分析

老人生活质量的包括三个方面含义:一是老人的身体健康状态,主要指生活是否能自理,身体机能是否正常、有无重大疾病;二是老人的精神生活的状态特征,主要是指老人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社交娱乐生活的满足程度;三是老人物质保障和生活环境,包括老人的经济收入、社会保障状况和居住环境的满足情况。在本文中,我们从健康状况、收入来源、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四个维度测评辖区老人的生活质量。

福田区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比较乐观,如图6所示,身体状况健康和基本健康的老人比例为65%和30%,即辖区内绝大多数老人目前健康状况良好,现阶段可以生活自理,不需要家人的过多照料。

福田区老年人口的主要生活来源为离退休金养老金,其次是依靠家庭其他成员的供养,二者合计占老年人口总数的88.1%(见图7)。晚年仍具有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高净值老人群体比例不高,而需要社会救济,依靠最低生活保障金度日的困难老人群体也极少。在性别差异上,男性老人相对女性老人,具有更多的劳动收入且较少需要其他家庭成员供养,该结论从一个侧面证实了“老年妇女”问题的存在,以及女性老人作为一个社会弱势群体的事实。

四、政策建议

(一)梳理政府权责,制定行业标准

从宏观整体看,目前养老服务业整体处于起步阶段,主要的养老服务力量属于政府主导的公建民营机构,大部分社会力量处于积极筹备,寻找人市渠道的状态,少部分已介入市场的养老机构已经开始盈利,其它前期亏损的机构也正处于扭亏为盈的过程中,整体产业态势良好,处于上升势头。为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养老服务业,充实产业服务类型、产品种类,打造多元化养老体系,福田区于2012年了《福田区适度普惠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提出扩大机构养老规模、创新养老方式和创新养老政策等任务,在制定社区养老服务标准方面,政府应进一步狠抓落实,规范流程,发挥牵头者的作用。

一是厘清政府服务标准,梳理办公流程。积极落实市区两级行政审批“权责清单”改革项目,梳理与养老服务业相关各主管部门权限与职责,即工作制度标准化,缩短审批时限,实现责任落实到人,程序规划到“步”,为养老服务机构提供更好的服务,为养老服务业上下游各类产品生产者、服务提供者营造更舒适的政策环境,打造服务型政府。

二是划定政府监管范围与方式。设立监督机构或借助第三方机构,定期对辖区内养老机构、产品或从业人员进行抽查、评级,与政府诚信系统或企业黑名单项目对接,向社会公布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内容等信息,确保老人的服务质量、基本权益得到保障,打造高品质的综合营商环境。

三是制定政府扶持标准。基于国家、省、市的现有政策,形成标准化的扶持政策,如:老人补贴标准,机构扶持政策,社保、医保报销政策以及针对“保基本”、“自营性”、“高端型”等不同层次类型养老服务机构的扶持标准等;界定公建民营养老机构承担的免费公益服务与盈利性的收费服务;及时向社会公布信息、答疑解惑,为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做出详细说明与指导,对市场起着示范引领作用。

四是制定养老服务业统计指标。根据2014年民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发文的《关于开展养老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通知》中的“养老服务业统计指标框架”,建立起辖区养老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并开展统计工作,实时监控辖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状况,找出不足及“价值洼地”,为政府开展相关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二)加大政策扶持,引入社会资本

数量庞大的养老床位的投入,需要巨额资金,全部依靠政府财政投入的方式难以为继。因此,要发挥社会力量建设流程短、效率高的优势,达到扩大辖区养老服务设施规模、提高养老服务水平的目的。

一是加大财政扶持和补贴力度。福田区可在《深圳市民办社会福利机构资助试行办法》的基础上,出台相关资助政策,提高资助标准,加大对辖区内民办养老机构的资助力度,吸引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专业养老机构和老人日间照料中心。尽可能为社会资本兴建养老机构,提供优惠的养老产业用地,降低运营成本。对符合兴建条件的养老机构,将给予一次性床位建设补助;对于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养老机构,按照实际入住人数和服务人数给予运营补贴;为失能失智老年人服务的,按照收住对象轻、中、重度失能失智程度,运营补贴分别上浮50%、100%和200%以上;对各类日间照料中心、日托站、托老所、社区养(助)老服务站等社区居家型养老机构给予一次性建设补助、日常运营补贴。

二是积极探索民间资本创办普惠型养老机构的模式。通过土地规划、税费优惠、财政补奖、股权投资、ppp等方式,鼓励、支持民间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并由具备相应资质的社会组织和服务团队参与管理运作,逐步实现由政府一手包办向服务外包的转变。加大力度推进福利中心改造进程,通过政府公开采购的方式,吸引社会力量运营区福利中心分中心,加快福利中心改造进程,同时激活公办养老机构服务能力,实现管办分离。

(三)加强统筹协调,健全保障体系

积极落实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统筹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大力支持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的发展,尽快建立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制。

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投资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推动养老社区保险建设,促进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发展;大力发展商业保险,支持保险机构参与健康产业链整合;鼓励保险机构加大高品质的保险服务供给,发展高端医疗保险、家财保险、教育保险等。通过政府财政补贴、保险机构让利和个人购买三者结合的方式,补充没有社保或收入较低的贫困老人的保障。

解决人才引进过程中的老年家属安置问题。对现有的“英才计划”、“福田英才荟”计划进行完善和升级,对于有重大贡献的高级技术人才、领军人才和杰出人才,除了给予重用重赏和优厚条件以外,还应关注其家属老人的安置问题,在落户调档、推荐就业、养老服务、医疗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关照,为其提供便捷高效的民政服务通道和优质的生活保障。

构建基于性别视角的社会养老救助体系,关注孤寡老年妇女这一双重弱势群体的养老问题。根据前文分析,老年妇女普遍存在收入水平低、保障不健全、身心健康状况不佳等问题。建议利用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和大数据技术,将辖区内没有收入来源或收入来源不足、符合低保条件的老年妇女名单筛选并报送民政部门,争取实现辖区贫困老年妇女的全覆盖。鼓励社区医院对孤寡老年妇女进行体检,并在常见体检项目以外,增加乳腺、子宫等妇女专项检查项目。对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由政府统一接管,安排在就近的老年服务中心或老年日间照料中心。

(四)创新服务模式,推广医养结合

完善“互联网+养老”模式的政策措施。“十三五”期间福田区正着力打造创新创业高地,成为创新环境优良、创新资源丰富、创新团队活跃的“双创天堂”。养老等相关产业应借此良机,在政策制度、管理体制、运营模式的创新,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数据互联互通、个人信息安全、养老服务产业标准等关键问题上完成突破;深刻把握“互联网+养老”的市场化本质,建立公开、透明、平等、规范的健康服务业准入制度,鼓励民营企业和非盈利组织等社会资本参与相关领域的开发和竞争;重视人才培养,鼓励创新创业,采取校企、院企合作办学等办法,加快培养、引进一批既懂互联网技术,又熟悉养老服务行业的紧缺人才,为推进“互联网+养老”融合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老龄化程度加深篇9

【关键词】国内城市规划;应对;老龄化社会;相关研究;综述

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不断深入发展,一幢幢居民城区渐渐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之中。这种做法不但加快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为我国人们生活更加健康、温馨创造了物质条件,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但是,由于我国对老龄化现象开始研究相对比较晚,这种情况下,人口的老龄化的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一直到最近几年,老龄化问题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在我国在城市化建设中,部分建设忽视了对老龄化问题的应对规划。与此同时,老龄化问题也为我国的城市规划带来了挑战。为了建设城市更加科学、友好的城市环境、增加老年人生活幸福指数,我国在城市化规划、建设中,必须给老年人的居住环境予以高度的重视。为了丰富老年人的生活环境,让老年人安享晚年,城市化规划建设等相关工作人员增加研宄力度,这也是我国城市规划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目前我国开始迈向老龄化社会,老龄化开始引发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问题,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关注。

一、我国老龄化人口养老和居住方式

由于受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我国的老龄化人口的养老方式,大都主要以家庭养老、社会养老为主要养老方式。经济的快速前进,城市化建设不断深入,家庭养老、社会养老的许多问题日益逐渐暴露出来,种种不和谐的现象显示出老龄化人口的安享晚年的生活方式和合理权益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保障。所以我国城市规划应当老龄化人口的养老和居住方式加大改善和建造力度。社会各界人士大多数认为我国对于老龄化人口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主要以普通居住区同住型和普通居住区邻居型作为两大类。

二、老龄化人口的城市居住区的规划和特点

在老龄化趋势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对老龄化人口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建设有助于老年人享受更加平和、安恬的晚年生活。老龄化城市规划、建设中有缺陷。比如老龄化人口社区规划技术不完善、老龄化人口社区规划编制不系统、老龄化人口社区规划实施不成熟的问题依旧存在。所以,在老龄化城市规划、建设中的过程中,城市规划、建设相关人员应当秉承充分尊重老年人对城市规划和生活品质的要求,把握应地制宜、应人制宜的原则,给老龄化人口营造一个好的生活养老环境。

1、普通居住区同住型的规划和发展

在中华文化传统中,居家养老仍是大多数老龄化人口的选择。与此同时,为了缓解老龄化人口房屋居住数量不足的相关问题,兼顾到大多数老龄化人口的的养老房屋居住情况,城市规划建筑的相关学者认为在对普通居住区实行规划、建设的时,应该最大限度的对已有居民区的环境、结构进行部分完善和改造。这种居民区的完善和改造让居住环境更加充分符合老龄化人口生理以及心理变化的情况。尤其是对于旧区进行改造的时候,应当把老龄化人口的需要收到规划考虑范围内,并将老龄化人口作为重要参考因素。国内城市规划居住区可以从两方面来开展,一方面是在城市居住建筑体系中建立老龄化人口居住住宅;另一方面是以建设“终身利用型”城市住宅规划为中心,改造和完善城市住宅环境、居住条件。对于经济适用房规划、开发的时候,同时应当充分进行老龄化人口的居住环境考虑,密切关注老龄化人口的居住空间是否适应老年人的心理变化、居住环境是够适应老年人的身体素质以及老年人的交往活动空间等等的因素。总而言之,普通居住区同住型的规划与建设,一定要符合老龄化人口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特点,充分给老龄化人口创造满意舒适的生活环境,让老年人口的身体、精神上的种种需要得到最大出更多的满足。合理规划和建设城市居住区,让老龄化人口过上安心幸福的生活,提神生活品质、安享晚年。

2、老龄化人口居住区规划与发展

依据老龄化人口的数量和类型,一般可以将老龄化人口居住区分成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混合老龄化人口居住区;第二种是独立老龄化人口居住区。现如今在我国,国内老龄化人口居住区大都指独立老龄化人口居住区。我国大部分城市规划和发展相关人士认为老龄化人口对居住环境要求逐渐增加,希望健康愉快的享受老年生活。老龄化人口社区服务有着完备、灵活的生活设施、以及良好的娱乐选择,更加适合老龄化人口的生活需要。这种老龄化人口社区服务是老年人改变所处的居住环境和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的一种比较适合的养老选择。老龄化人口服务社区在规划时,要以大多数老龄化人口为主要导向,切记没有计划的加大对居住环境、档次为建设重点。在规划过程中,可以参考经济适用居民区的设计理念,全面进行整个老龄化人口的环境以及配套设施的综合性规划。独立老龄化人口社区在选择建设地址时,应当最大程度的不要远离城市居住区。同时独立老龄化人口社区应当建立在交通便利、与中年人及少年有交往的空间范围内。最后,老龄化人口社区建设综合性规划给老龄化人口社区带来丰富多样的生活乐趣。,从而实现老年人与社会融合的生活模式。

3、老龄化人口居住区空间环境

老龄化人口居住区空间环境同样也是老龄化人口居住区研究的重点。因为老龄化人口对居住区周围环境的依赖性更加强烈,是老龄化人口自身安全感的重要来源之一。老龄化人口居住区需要给老龄化人口建设有利于身体锻炼、愉悦身心、休闲活动、人际交往等户外活动的健康、平和、安全的空间环境。通常来说,老龄化人口有五个方面的住区空间环境的要求。健康需要、社会交往需要、休闲娱乐需要、大众审美需要和实现自我需要。不同类型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老龄化人口居住区空间环境的不同规划和设计。针对老龄化人口居住区空间环境的建造,应当改变院子之间的空间的规划,营造出更加和谐友好的交流空间,有助于老龄化人口之间形成互助活动、搭建互相沟通交流的渠道,增加老年人生活的充实感和安全感。同时,在老龄化人口居住区空间环境的建设过程中,还应当设计开放的户外空间,让老年人和不同年龄群体的可以有交往活动,让老龄化人口与社会大环境相融合,以免过度封闭造成心理上的社会隔离感。

在对国内城市规划应对老龄化社会的相关研究中,我们在可以看到虽然针对老龄化人口的城市规划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仍有不合理的地方。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在老龄化人口城市的建设中,就需要向其他老龄化人口城市规划比较先进的国家学习,积极吸收和引进其他国家的构建设计和构建理念,然后结合我国实际城市规划的情况,科学合理的规划让老龄化人口社区更加完善、更加和谐。老龄化人口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尊敬老人的优秀传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老龄化程度加深篇10

引言:自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这次普查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中国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而人口老龄化关系到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其影响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因此,企业管理者对中国老龄化的新变化了解是十分必要的。

一、人口老龄化的标准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新变化

到目前为止,关于人口老龄化,世界上尚无统一的标准。但为了研究方面和进行国际间的对比,专家和学者们常常用一个重要的指标来界限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否大于7%。

根据六次的人口普查的资料,我们整理了与中国人口老龄化有关的统计数据(见表1)。我们可以发现,从前面提出的指标来看,在2000年中国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我们再看2010年的数据,发现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在加快,65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8.9,高于2000年的7%;老龄化指数更是翻倍地增长了:从2000年的28.7%上升到2010年的53.4%,表明中国人口老龄人口比重不断增加时,新生人口在不断地减少,这主要是计划生育使得出生率下降而造成的。可见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在加快,特点突出。

表1中国人口老龄化有关的资料

资料来源:stats.gov.cn/

备注:①本文人口数据均不含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和金澎、马组岛屿人口。

②老龄化指数(也称老少人口比)=(65岁以上人口数/0~14岁人口数)×100%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新变化的特点

速度在加快,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都很大。2000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为8838万,占世界老龄人口的21.4%,是世界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而2010年达到了11883万,绝对数已经突破千万,依然是世界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

老龄化指数上升迅速。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老龄化指数从1990年的20.2%上升到2000年的28.7%,上升幅度只有8.5个百分点;而2010年的老龄化指数上升到了53.4%,上升幅度高达24.7个百分点。可见中国人口老龄化指数上升之迅速。

经济发展水平跟不上老龄化的进程,“未富先老”特点突出。与世界其他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仅跟不上老龄化的进程,而且与其他国家的差距极大。一些发达国家在1900年左右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均已超过了2500美元(1990年的美元)。而我国即时是2009年的人均GDp换算成1990年的美元也只为2440美元,也就是说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接近10年后人均GDp才勉强达到发达国家刚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时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