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物联网通信技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0:56:37

常见物联网通信技术篇1

【关键词】物联网;电子信息;信息技术;技术应用

1前言

近年来国内的科学技术正在不断发展,而且社会发展速度也比较快,各种新技术、新兴产业林立。电子信息技术开始涌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同时也推动了我国社会的发展。物联网技术想要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式下不断的完善,就必须要适当的融合电子信息技术,通过将二者相互融合的方式实现共同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融入,为我国互联网发展带来了新的方向,二者可以相依相存,下文将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2电子信息技术与物联网阐述

2.1电子信息技术阐述随着当前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开始更加关注电子信息技术,而且电子信息技术已经开始在国内普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该技术不仅可以通过单一形态表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融入到其余的领域[1]。电子信息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传感器、嵌入式系统以及通信导航系统等,各个系统都可以和当前我国发展情况相结合,这也是目前电子信息技术之所以能正常发展的关键影响要素之一,从根本上提升了电子信息技术使用效率,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2.2物联网阐述物联网可以和智能感知、识别技术相互连接,全面实现通信感知。利用相关技术将不同的人、物等相联系,对各种影响要素进行全面控制。同时物联网技术也是互联网技术的延伸技术形式,不但囊括了互联网内容,同时对互联网的内容进行了完善,让内容的公开性更强。2.3物联网特点分析信息技术的发展,拉近了人与人相互之间的干系,同时也方便了人们相互交流。网络技术让身在两地的人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实现信息交流、沟通,提升了信息传递速度。但是从目前物联网发展的情况来看,交流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信息方面,已经开始朝着物体交换方向发展[2]。物联网日常运行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先感应物品,之后才能实现物品控制。如果由相关工作人员对物品进行控制,必然会产生许多信息以及数据,让信息可以相互交流。物联网影响下的物品交易一般都是私人物品,所以工作人员在对信息进行传递时,还要保证信息隐私性,所以要多关注物联网信息传递安全性问题,尊重信息主体的隐私权,并保证安全性能可以达标。

3电子技术与物联网的相互结合

3.1构建电子订货系统

近年来国内的电子技术发展速度比较快,并且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一整套表现形式,电子订货就是比较典型的一种。通过电子信息技术从企业终端来查询货源,并对各种处在远方的货物进行调配、进行订货。这种工作模式不仅操作相对简单,而且可以节约许多成本,从根本上提升了经济效益与配货速度。电子订货系统要正常使用,需要有相对完善的安全网络工作环境,以此来提升用户用网安全性以及用户财产安全性等。可以在管理系统中,不断对安全系统进行完善,并利用交换的方式对各种数据进行运输。电子订货瞬时发货,不但节约了时间,操作也相对便捷,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

3.2条形码技术的应用

条形码是信息时展的产物,可以帮助人们对各种物品信息进行综合编辑,并利用条形码来识别各种信息。条形码信息可以传输到网络上,方便人们扫描,提升了物品的曝光率[3]。条形码技术的本质是传输型技术,工作人员可以将所有的商品信息通过条形码的形式加以表现,形成一些比较有特点的线条频率。每一个条形码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任何与其完全相同的其余条形码可以替代,所以从根本上提升了商品准确性,还可以方便商家更好的登记产品信息。

3.3通信技术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通信技术也在逐渐普及,在日常生活中充满了通信技术的影子,比如常见的各种聊天软件、计算机等。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带动了视频通信与文字通信的发展,将通信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相互结合,登记各种货物信息,并将货物信息传递到商家或者传递到买家的手中,提升货物运输效率。这种工作模式成本较低,而且操作起来难度也不大,所以广泛的应用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提升了生活质量。

3.4卫星定位系统的应用

卫星定位系统是就近年来比较常见的一种物联网电子信息技术应用方式,利用高空卫星系统来控制各种来自于地面的信息,并提出相对完善的线路导航工作模式。项目管理者还可以利用卫星通信技术等,掌握货物位置、货物信息以及货物数量等多方面的因素,对相关要素加以跟踪。按照卫星定位所返回的数据,对各种工作所需数据进行分析、进行判断。这种操作模式虽然比较简单,但是系统的运行维护费用高昂,所以很难普及。

3.5智能运输系统的应用

通过智能运输系统,对商品正常运输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强化工作人员与商品运输人员相互之间的沟通,提升货物运输的安全性与实效性。目前常见的智能运输系统包含了道路把控、导航把控以及车辆运输还数据把控等多种工作细节,在对数据进行分析,进行判断时,结果更加准确,而且工作效率也比较高。

4电子信息技术与物联网发展趋势

通过电子技术来提升物联网信息发展速度,促进信息发展。从当前社会发展形式来看,物联网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之间的联系比较密切,需要将二者相互融合,构建科学化的信息系统工作网站,利用网站的形式来对不同客户货物以及不同客户信息情况进行全面分化处理,提升客户信息掌握程度以及客户信息的运用效率。利用信息技术和物联网理念相互融合的模式,让国内的发展情况可以和当前国际发展整体趋势相互结合,以此来提升自身的发展空间。物联网发展离不开用户,用户在使用物联网时,最关注的就是信誉问题。物联网发展和客户密不可分,只有通过各种方式提升自身的信息,才能有效促进物联网的全面发展。

5结语

物联网是近年来国内发展速度比较快的一种系统,同时也是未来发展前景广阔的系统。电子信息技术的融入,带动了物联网的发展,同时也让物联网在发展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机遇,不论是在顾客管理方面,或者是在物品运输方面,都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来掌控所有信息,以此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上文首先对电子信息技术与物联网进行了分析,之后分别从智能运输系统的应用、卫星定位系统的应用、通信技术的应用、条形码技术的应用、构建电子订货系统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工作方式,希望可以通过上文的研究,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提升物联网发展质量。

参考文献:

[1]韩景灵.物联网中的RFiD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3(12):9~11,22.

[2]朱景锋.物联网环境下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入侵检测技术分析与对策研究[J].科技通报,2012(04):130~132.

常见物联网通信技术篇2

【关键词】物联网推动金融产业发展

物联网被誉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互联网只是将计算机连接起来形成网络,而物联网则能够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连接起来形成无所不包的庞大网络,实现信息无处不在和智慧地球的目标。

1物联网概念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智能互联网”,其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首先,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次,物联网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可实现物品之间的信息交换和通讯;物联网具有智能属性,可进行智能控制、自动监测与自动操作。

2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技术;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物联网内每个产品都有一个唯一的产品电子码,叫做epC,通常epC码被存入硅芯片做成的电子标签内,附在被标示产品上,被高层的信息处理软件是被、传递、查询。RFiD即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作为条形码的无线版本,RFiD技术具有条形码所不具备的很多优点。特别是电子标签技术与产品电子编码epC技术、互联网技术的融合,是当今后物联网应用的主要技术。

3物联网技术在金融产业中的应用

3.1保险业的应用。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监测保险标的状态,对保险机构厘清赔偿责任、减少保险赔偿具有重要作用。比如在汽车保险方面,通过在车身安装传感设备,可以实时监测车辆运行状态,并进行记录保存,在发生车辆损坏之后,通过调阅记录,可以帮助判断具体责任方,厘清保险公司的赔偿责任,防止各种骗保行为的发生。在医疗保险方面,可以为被保险人发放生命体征监测仪,定期将被保险人的血压、体温、脉搏、呼吸、脂肪占比等个人健康信息传输到服务器,进行智能管理和监测,对被保险人的健康问题进行预警,避免被保险人出现重大身体疾病,减少保险公司的赔偿损失。

3.2提高金融安防。①利用物联网进行来访人员管理,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对来访人员实时跟踪,监控来访人员的活动区域,当进入核心安全区域时进行预警,避免偷窃、破坏等违法行为发生。可以将人员信息和行动记录以电子化的方式记录,事后结合监控录像为侦破违法行为提供线索和证据。②应用物联网监控重要资产和设备。通过在现金柜、重要it设备机柜等物品上加装RFiD电子标签,在库房、机房出入口安放RFiD识别设备,结合软件平台,实现资产全面可视和信息实时更新,能够实时监控资产的使用和流动情况,对资产的可疑移动和非正常运行及时报警,确保资金、资产安全。③利用物联网提高atm监控水平。通过物联网实时监测各个网点atm机的插卡口状态,对发生各种异常情况及时主动上报,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银行和持卡人的利益。同时,基于物联网的人体活动监测器可以及时分析出犯罪嫌疑人的相貌特征,方便公安机关及时破案。

3.3改善金融业务管理和服务。物联网通过对各个环节与流程的“可视跟踪”,可以起到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的作用,这也必将改善金融业务管理和服务,对供应链金融的优化就是一个例子。供应链金融是在供应链中找出一个大的核心企业,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为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传统的供应链金融由于信息不对称,主要服务于核心企业的上游企业,下游企业开发不足;同时服务项目单一,主要集中应收账款的保理和存货质押领域。应用物联网,通过对各家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实时跟踪,可以大大拓展供应链金融的客户范围和业务领域。一是可以提高核心企业下游客户销售信息获取的及时性、有效性,大大拓展核心企业下游客户利用存货融资的范围。二是除了提供供应链融资服务外,还可以提供财务管理咨询、现金管理、应收账款清收、结算、资信调查和贷款承诺等中间业务服务。三是借助信息资源优势,还可以为供应链上的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帮助它们合理安排应收账款账期结构与数量,分析供应链上不同环节企业的资金周转情况和偿债能力。

3.4提高支付业务的效率和安全性。目前,金融iC卡、移动支付业务已成为物联网技术在我国金融行业应用的重点和热点领域。金融iC卡又称为芯片银行卡,是以芯片作为介质的银行卡,存储容量大,可以存储密钥、数字证书、指纹等信息,能够同时处理多种功能,为持卡人提供一卡多用的便利。同时,金融iC卡通过卡里的集成电路存储信息,复制难度高,保密性好,从根本上提高银行卡的安全性。另外,金融iC卡具备多应用加载平台,可丰富银行卡产品类别,有利于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基于手机的移动支付,增加了点对点信息通道,有线与无线配合使用的双重验证提升了安全性,降低了黑客、不良商户、钓鱼网站等非法交易发生的频率,提升了支付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在不远的将来,智慧的atm,poS机将通过指纹、虹膜等独一无二的生物特征来验证用户身份,提供支付服务,从而避免盗领、冒用等危害银行客户安全的事件。

4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型金融产业中的发展研究

物联网产品已应用到金融业的各个领域,在安防、联网收费、支付、内部管理等领域都能见到物联网的身影。最新的一项物联网便民技术应用,是电信智能卡与银行电子钱包功能整合后,推出的移动支付服务,通过手机支付给用户带来更好更新的体验,而手机支付只是物联网在移动电子商务领域迈出的一小步。物联网带来的手机支付具有四大优势:①远程支付功能更加强大;②复制服务更加全面;③商户受理环境不断完善;④技术支持安全可靠。由此可见,物联网作为一次的信息技术革命,将对智慧型金融产业带来了强大的推动力。

5结语

总之,物联网作为一次的信息技术革命,在金融业的规模化应用指日可待,金融业的安保业务模式也将随之改变,更为高效、经济、实用的金融业安防体系也将逐步形成。同时,也将对智慧型金融产业带来了强大的推动力。(项目名称:关于物联网将推动智慧型金融产业的研究;项目编号:12531092)

参考文献

1侯赞慧等.我国物联网产业未来发展路径探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0.2

常见物联网通信技术篇3

一、物联网技术在仓储物流领域中的作用

物联网是互联网延伸的产物,可以将物品中的信息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将物联网运用于仓储物流领域中,具有先发的重要性,并且可以提升物流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在先发重要性方面,物联网技术运用于仓储物流领域中,可以改进物流管理的措施,继而可以提升物流管理的效率。例如物联网技术中的epC系统,可以改进物流体系中的配送、运输和智能货架等体系。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技术已经逐渐应用于仓储系统中,使物流企业在市场的需求和发展方面,具有先发的重要作用;在提升物流企业的竞争力方面,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物流仓储体系中,可以有效地节约物流成本,从而加快企业的运转效率,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备一定的价格优势,进而可以提升物流行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二、物联网技术在仓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分析

(一)通信与网络技术在仓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逐渐将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应用于物流行业中。在企业的生产中,仓储系统是企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关系着企业的生产管理。在物流企业的仓储管理中,需要通过局域网和互联网的相互连接来完成信息的传递。因此,将仓储系统的信息连接中,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运用,可以提升仓储信息的传输效率。

(二)感知技术在仓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感知技术是物联网中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而RFiD是感知技术的重要体现,其可以和托盘系统进行有效的融合,继而可以有效地降低物流的仓储成本,并且可以提升拣选的效率。在普通仓储系统中,电子标签对物品的拣选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主要表现在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对物品进行有效的分解和拣选,继而可以提升仓储效率。目前RFiD技术在物流仓储系统中存在广泛的运用。在部分较为先进的物流行业,通常采用全自动的拣选技术,对企业的发展而言,可以最大程度地增加企业的仓储效率。

(三)智能仓储与传输在仓储领域中的运用在目前的物流企业发展中,我国部分企业已经将智能化的仓储技术和传输技术运用于仓储领域中,主要包括语音提示、机器人、视频监督和无人搬运等手段。由此可见,将物联网和仓储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最大程度地提升仓储业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

(四)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传输中的应用在物流企业的发展中,已经逐渐将物流网技术应用于物流传输中,提升了物流行业的传输效率。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物流传输,主要表现在销售、运输和配送三个方面:在销售方面,当物流商品出售之后,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对商品的存储位置进行定位,并且可以将物品信息传递给仓库管理人员。由此可以提升物流行业信息传递的效率;在运输方面,利用无线射频技术可以准确地对商品进行定位,之后管理人员可以利用无线终端找到商品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最大程度的提升物流的运输效率;在物品的配送方面,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终端设备以及poS机完成现场交易,同时系统可以根据商品的信息为配送人员提供最佳的路线[3]。

三、物联网技术在仓储物流领域中的展望

(一)感知技术的发展在物联网技术的运用中,感知技术可以提升物流仓储的效率。例如感知技术可以探查到商品中的药品和食物等,继而可以针对性的进行存储,以便给人们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由此可见,物联网技术中的感知技术必将更好的应用于物流仓储系统中。

(二)物联网无人搬运技术的发展无人搬运技术是指智能化搬运车。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逐渐运用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搬运技术必将成为物流仓储的一项重要技术,其可以代表我国物流行业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程度。

(三)RFiD技术的发展在物流仓储系统中,RFiD技术属于自动化识别技术,可以对仓储商品进行自动地识别和干预,并且操作便利快捷。由此可见,RFiD技术必然是物联网技术在仓储管理中的重要应用趋势。

四、结语

常见物联网通信技术篇4

【关键词】物联网体系结构技术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物联网技术也随之出现,并且在众多领域迅速推广,如:零售与物流等,但目前,关于物联网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缺少其体系结构与相关技术的研究报道。因此,本文结合物联网研究存在的不足,重点分析了其体系结构、相关技术,旨在为其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1物联网的概况

物联网的应用价值巨大,其发展前景广阔,因此,其相关研究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同时工业界也给予了高度重视。但目前,关于物联网的相关内容仍十分模糊,如:基本含义、体系结构及相关技术等。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可知,物联网促进了物与物、人与物及人与人的互连,在其基本含义基础上,可总结一下几点特点:

1.1物的广泛性

物联网中的物涵盖范围较广,不仅包括物理实体,也囊括了虚拟实体,此时的物存在于时间与空间,在对其进行发现与识别过程中,主要是借助其属性实现的;

1.2信息的传递与共享

物联网的基础为感知外界物理信息,借助RFiD技术有效发现与识别物,并采用传感器节点,进而实现了对环境信息的动态感知,此后在通信技术支持下,使信息得到有效传递,同时,在感知子网和既有互联网络融合背景下,信息数据便具有了共享性;

1.3管理与控制

互联网在管理数据时,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的,其管理具有明显的智能化特点,在决策信息反馈后,其将实现对物体与环境的控制。

对于物联网而言,其中涉及的人与物在任何时间、地点及网络中均呈无缝融合,因此,它作为新型的智能互联网络,保证了人与物、物与物、人与人间信息的有效连接。

2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当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在先进技术支持下,物联网利用开放型协议,满足了各种应用的需求,同时它也实现了数据与互联网的有机融合。根据相关文献报报道,了解了物联网的含义及特点,在此基础上,对物联网的五层体系结构进行了分析,旨在丰富其理论研究。

物联网主要是由数据识别与感知层、数据传递网络层、资源管理层、信息处理层、具体应用层等构成的。在物联网发展与应用过程中,其基础层便是数据识别与感知层,其具体构成包括识别器、传感器、接入网关等,利用不同的工具对数据进行采集,此后借助无线网络技术或其他高新技术设备等,传递数据,最后后台将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数据传递网络层在互联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主要是对上层的数据进行传递,它不仅保证了数据的远距离传播,还提高了数据的真实性与有效性,但当前,物联网数据的网络传递要求应具备较高的互联网技术支持,而偏低的互联网技术水平,制约着物联网的发展,因此,相关人员仍需展开深入的研究,通过升级等手段,促进互联网技术发展。资源管理层主要是对资源进行初始化,通过实时监测,以此掌握其运行状况,并对各个资源进行有效的协调,进而促进跨域资源实现交互;信息处理层主要是主要是对感知数据进行理解、推理与决策,同时也提供数据查询、存储、分析及挖掘等;应用层通过对感知数据的分析处理,根据用户的需求,为其提供不同的服务,其应用类型较为丰富,具体有监控型、控制型与扫描型等。

3物联网的相关技术

3.1标识技术

物联网作为大型网络,其借助智能设备与互联网,促进了不同物体的互连,其中涉及的物具有广泛性与复杂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首要问题便是有效识别物。物的标识技术主要是利用全局唯一值对物体进行标识,此技术的本质便是对物联网中物进行编码,从而使物具有了数字化的特点。在编码过程中,需遵循不同的规则,常见的编码有epC、ipV6等,各编码间的规则各异,存在映射与兼容问题,因此,在物联网发展过程中,应对其给予关注。

无线射频身份识别即RFiD,它作为识别技术的一种,具有非接触式。在实际识别过程中,利用射频信号对目标展开自动的识别,并采集相关的数据。此技术对物体的识别具有唯一性,从而保证了其在通信或信息处理中定位的准确性与管理的有效性。

3.2感知技术

物联网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便是数据产生、获取、传输、处理及应用,在获取数据过程中,需要智能化与信息化的设备,常见的数据采集设备由传感器、红外感知设备及全球定位系统等。传感器即sensor,它主要是对外部环境信号进行探测,包括光、热、力及声等,它为物联网提供了原始数据,由于其获取的物的信息具有动态性,进而物拥有了感知外部世界的能力。

3.3通信技术

物联网中数据传递主要是利用网络与通信技术实现的,其中通信技术有两种类型,分别为短距离无线通信与广域网通信。前者涉及的技术主要有wLan技术、RFiD技术、蓝牙技术及ZigBee技术等,在上述技术支持下,无线通信网络具有了简单的结构、较低的功耗及成本,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不足,最为严重的便是干扰问题。后者涉及的技术主要有ip互联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与卫星通信技术,它为物联网提供了远程数据传输服务,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不同的技术进行整合,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保证网络环境的多元化与交互性。

3.4信息处理技术

物联网中采用的信息处理技术,融合了数据挖掘、智能计算、机器学习等,在对物体相关内容进行智能处理与分析后,将结果交付给用户。物联网通过变革,使物与人实现了直接的交流,在智能化的网络中,物拥有了思想,从而推动了物联网的发展。

4总结

综上所述,物联网技术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其相关内容的研究得到了各个领域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物联网的含义、特点、体系结构与相关技术,旨在为其发展提供理论保障。

参考文献

[1]孙杰,徐红.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相关软件系统代码自动化的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12,09:329-331+361.

[2]周Z.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相关技术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0:119-120.

[3]林声伟.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相关技术研究[J].信息通信,2012,06:83-84.

[4]朱云娜.浅谈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相关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8:33.

常见物联网通信技术篇5

物联网技术如何应用于生产生活?

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Union,简称itU)在其的《2005年互联网报告:物联网》中,正式提出“物联网”概念,并介绍了其基本特征、相关技术与面临的挑战等等。

这份报告认为,互联网革命已经实现人与信息的跨时空连接,人们所需要做的仅仅是坐在电脑、笔记本或手机前点击鼠标。itU认为,我们正将步入一个“无所不在的网络化社会”(ubiquitousnetworksociety),在这样的社会中网络和联网设备将无所不在(如图1)。

物联网技术的概念一经提出,很快受到各界关注和重视。2009年6月,欧盟发表《internetofthings:anactionplanforeurope》,首次提出发展物联网技术的设想;2010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

那么,物联网技术如何应用于生产生活呢?

研究咨询机构麦肯锡认为,物联网技术的大面积普及尚需时日,但无线网络技术和通讯协议的标准化已经大大加快了这一进程。未来这一技术的应用可以分为两大类六个领域(详见表1)。其中,左侧关于“信息与分析”的三个领域,都可以应用于在新闻业的不同方面。

物联网技术让新闻采集方式更加多元丰富

物联网技术将互联网逻辑进一步拓展至物与物的层面。在物联网技术作用下,联网设备的数量可能会达到百万种,遍布人类生产生活的每个角落,从手表、眼镜再到咖啡杯,从工厂流水线、汽车再到无人机,都将与互联网相连接。

网络时代新闻信息流动的基本规则――“对称参与”,不仅适用于人与人的信息交流,也同样适用于人与物、物与物的信息交流。这也意味着,物联网技术将使新闻采集方式极大多元化和丰富化。

到目前为止,这方面应用最显著的案例就是无人机。在新闻领域,无人机能够进入此前受环境限制而无法进入或进入成本高昂的任何新闻现场,并从大量新颖的拍摄视角,实时传回图片或视频。特别是对突发自然灾害事件、重大事故、、战争地区以及交通不便的山区报道,无人机能大大降低新闻报道的成本与危险。

事实上,一些媒体已经率先在这方面开始尝试。2015年1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宣布已与美国联邦航空局就在美国国内使用无人机采集新闻素材达成协议。而美联社、《纽约时报》等媒体也宣称将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国内也有媒体将无人机用于新闻报道。2014年8月2日,江苏昆山中荣工厂特大爆炸,《都市快报》记者韩丹到达现场后,使用航拍器多角度拍摄爆炸厂房情况,“画面中可以清晰看到爆炸车间满地的轮廓,甚至能看清救援人员的面貌”。他到现场后15分钟内,就把航拍照片传给后方编辑。央视《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等多个栏目都采用了他航拍的现场视频。除此之外,这位记者航拍的杭州市市貌组图《你从未见过的航拍杭州,这才是天堂》,也因角度新颖而新意迭出、广受欢迎。

除了无人机之外,谷歌眼镜等智能眼镜也能在新闻采集上发挥奇效。与传统照相机、摄像机相比,谷歌眼镜重量更轻,更便于携带,尤其是Hanghout、FullScreenBeam等等应用,可以通过语音、手势甚至眨眼动作来完成图片与视频拍摄,并将素材实时上传至云平台或Youtube等社会化网站,在某些突发事件新闻现场具有较强优势。一些美国大学还开设“眼镜新闻学”(GlassJournalism)课程,探讨如何使用“谷歌眼镜”进行新闻报道,师生在课上探索制作适合新闻人使用的谷歌眼镜平台app。

事实上,不单单是智能眼镜,只要具备录音、拍摄以及联网功能,任何可穿戴设备都具备成为新闻采集工具的潜力,如正成为消费热点的智能手表。

但新闻信息采集从来不单单是技术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专业、伦理乃至法律的问题。无所不在的具有摄录功能的联网设备,让人们担心其被滥用和误用而造成各种社会问题,包括侵犯隐私、泄密、交通安全等等。因而,相应的专业、伦理与法制的规制显得必不可少。仅就媒体机构而言,未来的新闻报道手册将毫无疑问地加入关于物联网设备的使用规范。

物联网技术将大大改变媒体的物理呈现形式

从纸张、收音机、电视、pC、手机与平板电脑,每种新传播技术,都带来了媒体物理呈现形式的变化。物联网技术让无数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成为联网设备,使之具备信息传输功能,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对媒体物理呈现形式的想象空间。

以往稳定的、单一的新闻信息接收渠道将被多样的、多变的渠道取代,简言之,就是媒体终端将呈现多屏化趋势。研究者elisabethClark描述了物联网时代新闻消费的一个典型场景:

某个早晨,联网咖啡壶发出的信号,通过苹果手机将JohnSmith先生叫醒。这个咖啡壶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煮,并告知媒体何时推送最新新闻。这些新闻都是高度个性化定制的,既包括实时新闻,也包括个人推特账号上订阅的信息流。这些信息将跟随JohnSmith先生的日常活动轨迹,从浴室镜子到汽车进行呈现。

这个场景中,镜子、汽车等日常物品都可能成为媒体的“肉身”。实际上是为了说明,物联网时代媒体将真正做到无处不在。当然,这种无处不在的核心原则是以受众为中心、最大限度方便受众生活,在紧凑的时间和空间内提供个性化、随身化、方便化的新闻信息。

事实上,目前在媒体物理形式上已有一些探索。Qleek便是这方面的典型实例。

Qleek的口号是“让你的数字生活实体化”(GiVeBoDYtoYoURDiGitaLLiFe)。这家由法国公司ozengeStudio创办的项目,提出的口号是“将你的数字生活置入实体图书馆,你可以播放、展示和分享”。

Qleek是由播放底座与一块块六边形木板组成。这些类似于CD碟片的六边形木板被命名为“tapp”。每块tapp都支持nFC功能(即nearFieldCommunication的缩写,意为近距离高频无线通信,一种允许电子设备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的通信技术)。

这一功能,使得Qleek播放底座与数字电视、电脑等设备联网。每一块tapp都关联着相应的网页、音、视频数字内容(如Youtube频道、instagram订阅目录、播客音频等等)。当把tapp放在Qleek播放底座上,就可以播放或更新这些在线内容。Qleek本身不存储文件,更像是一种连接网络媒体平台的“书签”。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定制tapp的内容和外观,并可以随时更改tapp里的内容。

《连线》杂志引用创始人ismailSalhi的话,称Qleek打通了物质世界与数字世界的鸿沟,并成为人们展示自己虚拟收藏品的一种方式,因为tapps可以组合成各种漂亮的家居装饰品。

Qleek只是物联网技术改变媒体物理呈现的一个缩影。一些评论者甚至认为,这一项目的意义在于改变了数字媒体没有实体空间感的历史,让媒体再次实体化(makemediaphysicalagain),从而开发人类所拥有的在时空中记住事物的巨大能力。

常见物联网通信技术篇6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物联网层次;物联网安全

物联网是基于互联网和射频识别技术的能够实现物与物之间互联的网络,已被看作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战略产业。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红外感应器、气体感应器等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目前我国已将物流、电网、交通、医疗、工业控制、绿色农业、安防、家居、环保九大行业纳入《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

物联网分广义和狭义,广义物联网将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融合,任何事物都可以用数字化、网络化形式表现,从而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人与环境、物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交互和贯通融汇;狭义物联网是能够实现物与物之间自动识别和管理的网络,通常说的物联网是狭义上的。

1物联网三大关键技术。

传感器技术:简单的理解物联网就是由各种传感设备构成的能够相互感知信息、传递信息的一个自组织传感器网络。该网络中的每个传感设备都是一个传感节点,能够检测和收集约定范围为的其他传感节点的信息并把此信息传递给另外的传感节点或观察者。

由于计算机只能处理数字信号故传感技术还必须实现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变。传感技术通常用可采集的数据类型、采集的精度、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来评价,这些指标又依赖于敏感材料、工艺设备和计测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物联网中的识别包括物体、位置、地理识别,射频识别系统一般由射频电子标签、射频读写器、处理识别信息的信息处理系统三个部分构成。在射频标签中存有让物体区别于其他物体的的身份标识(比如商品的条形码),而射频读写器则负责在一定范围内读出标签中存储的信息,读写器能读取数据的范围大小由读写器的功率、频率、类型决定。目前射频标签和读写器大多是基于epC协议的。

嵌入式系统技术:综合计算机软硬件、传感器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电子应用技术为一体的复杂技术。把物联网比作人来讲解传感器、嵌入式系统在物联网中的位置与作用,则传感器好比眼睛、鼻子、皮肤等感官,互联网好比神经系统,嵌入式系统相当于大脑(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分类处理)。

2物联网层次构成。

物联网也可按层次划分,从下到上依次是:负责感知、检测和控制的感知层,负责信息传输的网络层,以及负责进行信息处理形成满足用户需求的物理应用层。

感知层主要由被感知对象、感知器组成。顾名思义,其主要作用就是利用感知器去感知被感知对象或者感知器之间相互感知数据,再传给特定设备进行汇集。对于其上层来说,感知层主要负责感知和检测两项工作,对于其下层来说主要是监控其下层的感知。

常见的感知层设备有:各种传感器、感应器、摄像头和RFiD读写器(标签)、声音采集和GpS定位等。

网络层又叫传输层,主要任务是负责传输采集到的信息。该层主要由各种有线网络、无线网络构成,这里的有线和无线网络包括我们的拨号网、专网、私网、局域网、有线电视网、2GGG、卫星通信网等。可理解为我们生活中的一切网络都属于该层次。应用层是使用被采集数据的层次,也就是在发展规划中提到的各种行业和没有提到但实际使用着的行业。

采集到的数据不能直接应用于各个行业,在被应用之前还需有支撑平台对数据进行加工和整理成有效数据才能被使用,比如对数据进行编码解码、信息整合、信息接入、信息目录等,被广泛应用于支撑平台的技术有数据库技术、云计算、云存储。

3物联网的安全。

可将物联网的安全划分为四类:一是物联网本身的安全问题,二是物联网引入的安全问题,三是物联网场景下的特定互联网安全问题,最后是互联网固有的安全问题。本文对最后一种安全问题不作介绍。

第一种安全一般是物联网感知层安全问题,大多由物联网的场景、终端设备因素产生,此类问题利用互联网安全防御措施没有解决办法,一般采用设计新安全验证协议解决这类问题。最常见的就是RFiD的身份认证安全、密钥协议安全。

第二种安全指物联网应用场景导致已有的互联网安全措施不能使用,只能研究新的协议来解决此类安全问题,与第一类安全问题相比,在设计解决本类问题的安全协议时,不仅需要考虑到物联网的感知层还需要考虑到与现有互联网安全的兼容。此类问题的典型是RFiD的寻址安全以及端到端安全。

第三种安全是说互联网原本的安全可以通过某种防御措施来确保,但由于被应用在物联网上,特定的物联网场景使原本的安全防御措施不能达到安全防御的目的,且不能通过其他互联网安全防御措施来消除此安全问题,比如,物联网中DnS和DnSSeC都没对请求者进行身份认证造成的数据泄露就属于此类(互联网中DnS否认攻击可以用DnSSeC解决)。

常见物联网通信技术篇7

3.郑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通过智能视频分析系统(intelligentVideoSystem,iVS)可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完成场景中背景和目标的分离任务,进而完成分割目标的追踪、定位与识别。为了在物联网的架构上实现多个智能视频终端的互联,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多目标的动态感知,文中从嵌入式智能视频处理的角度,探讨了基于网格的智能行为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给出了一个具体的视频增强处理的实例和嵌入式智能相机的架构。

关键词:智能视频分析;物联网;网格;智能相机;嵌入式系统

0引言

智能视频分析系统(intelligentVideoSystem,iVS)大多利用计算机的图像分析技术来完成将场景中背景和目标分离的任务,并进一步完成目标分析、追踪、定位,进而进行目标识别的更复杂的相关任务。随着嵌入式DSp和FpGa技术的发展,在采用高清传感器取代传统的摄像机加图像板卡的基础上,取而代之的是具有网络接入功能的智能相机(SmartCameras)。

智能相机中集成的各种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包括目标入侵检测算法、目标跟踪算法,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图像去雾算法等等。同时,每一个智能相机均可通过自组织的组网技术连成一体,每一个智能相机都是一个节点,通过成百上千个智能相机构成一个可以适应城市监控体系、紧急救援和应急联动、甚至是战场环境分析的分布式智能网格系统,从而对目标进行大范围的准确追踪、定位和识别。

特别指出,利用智能相机作为终端接入的物联网\[1\]系统架构和应用研究在国内外尚不多见。特别是基于视频分析的智能感知系统的研究在我国的某些领域还属于空白。因此,本文将探讨基于智能相机的网格物联网,并将其用于智能交通、预警、安防、消防、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航空航天和军事信息一体化建设等应用中\[26\]。

通过将多个智能相机组成的阵列部署在现场,并与设在相关载体上的传感器有机融合,然后通过实时数据采集与分析、监视信息的分布式获取,即可形成全方位、全时域的多维监视、预警和管理体系。

与传统的基于传感器架构的物联网结构不同,使用智能相机作为接入节点的嵌入式网格系统具有可重构和自组织能力。智能相机不仅可以把过去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的目标信息的处理和传送任务压缩到几分钟甚至几秒钟,还可以通过大规模节点部署来有效避免盲区,故为防汛、消防、预警和应急联动提供了精确的实时目标定位信息。同时,其感知能力也不会因某一节点的损坏而导致整个监测系统的崩溃。

1智能视频分析网格节点

本项目利用智能相机来作为信息分析系统的接入终端。每一个智能相机就是一个网格的节点。智能视频分析网格节点如图1所示,在图1中,前端视频采集主要使用面阵可见光CCD或者红外图像传感器来完成视频信号的采集,然后输出数字信号到视频编码板。视频编码板使用ti公司的DSp进行实时高效的H.264压缩编码并作为原始图像记录,视频分析板则把输入的视频流通过后续的ti公司的DSp进行相应的视频处理分析。

智能视频分析网格节点框图由于高清智能相机的强大分析能力和物联网结构相对复杂和信息量大等特点,一个系统很可能同时需要视频的多种处理方式,例如智能交通中的偷、盗、抢和套牌车辆的识别和跟踪,可能需要分析和识别很多同时在高清晰图像中出现的其他车辆。因此,需要设计出可以同时级联多达八块DSp视频分析板的设计方案。各个DSp之间既可以级联工作,也可以同时并行工作。

每一块视频分析板的底层硬件系统设计都是一致的,只需给不同板子加载不同的处理算法,便可实现不同的处理功能,例如,第一块加载夜间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图像去雾算法,第二块可以加载在完成去雾处理后实现目标的准确跟踪和定位算法,第三块加载红外目标检测和跟踪算法,完成夜视目标识别功能等。每一个智能相机均配备有无线、有线和3G网络接口。

2基于网格的分布式物联网技术框架

传统物联网\[2\]的“技术体系”框架如图2所示,它包括感知层技术、网络层技术、应用层技术和公共技术。但是,笔者在研究与交流中发现\[13\],许多工程人员在理解“物联网的构架”时,常常与图2所示的“技术框架”混淆在一起。

物联网技术框架物联网的构架应当是以“服务”为最终目标的、具有网络特征的硬件和软件系统。针对不同行业而言,其硬件特征和网络结构也千差万别,但其共同的“技术框架”均可以描述成图2所示的各类“基本元素”。

因此,与传统物联网\[3\]不同的是,基于智能视频的网格物联网\[6\]在具体的应用中具有下面几个优点:

第一是感知可视化,即通过数个智能相机可以生成实时全景图,以实时观察监控现场的实际情况,系统通过对各个接入节点信息的分析,自动制定出合理的处置方案。

第二是设备人工智能化。全自主式具有人工智能分析决策的智能相机具有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的能力。基于智能视频的网格物联网\[4\]能将包括人在内的场景可视信息相互连接,并允许他们相互通信。新一代网络协议、嵌入式智能芯片技术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均可以让目标物体用自己的“大脑”来运算和分析。

第三是应急救援物资、生产后勤保障准确化。基于智能视频的物联网\[5\]可以有效避免后勤工作的盲目性。伴随着射频识别技术、二维条码技术和智能传感技术的突破,物联网无疑能够为自动获取“在储、在运、在用”物资信息方面提供灵活的可视性解决方案。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等各种活动的全过程中,实现在准确的地点、准确的时间向准确的对象提供数量适当的保障,从而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混乱和浪费。

3基于智能相机的智能交通环境监视和去雾研究

在构建基于网格的嵌入式智能相机的信息处理系统的基础上,可以对每一个终端动态配置其功能,使每一个终端既能独立完成自己的任务,又可以协调工作。这样在实际工作中,就可以为不同的智能摄像机分别配置不同的图像增强算法来完成大范围内的环境监视和目标识别任务。在本项目首先针对某些地区的多雾情况开展研究。

众所周知,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如雾,雨等),大气能见度下降,致使光学器材获取的图像对比度下降,从而影响图像中的信息提取\[7\],雾这种常见的天气现象会对景物产生白化作用\[712\],故会使图像退化,以至模糊,而这将给军事侦察、自动导航、目标跟踪等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对这种自然现象引起的图像质量下降开展图像信号处理的研究具有普遍的实际意义。

图像去雾就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对采集到的含有雾的图像进行处理,从中恢复出比较清晰的图像。去雾算法的研究,对于部署基于智能相机的网格监控系统具有比较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对沿海和相关地域的应用也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3.1基于暗通道先验规律的去雾算法

在有雾天气下,监控系统捕获场景图像的颜色和对比度都会发生严重的降质。这种现象主要是由大气粒子的散射作用引起的。大气散射的物理本质是高度复杂的,在不考虑大气扰动等现象发生时,可以假设此时的天气条件(包括大气粒子的类型、密度等情况)是空间不变的,这样,到达感光器的光强就可以简单的等效成大气衰减后的场景辐射和因大气悬浮粒子的散射作用而进入传感器的环境光强两部分的线性组合。

雾图形成模型在计算机视觉和计算机图形中被广泛应用。雾越浓,介质的透过率越小,到达传感器的光强中实际的场景辐射衰减的就越严重。利用这个模型可通过求得全局大气光和介质的透射率来从一幅含雾图像中恢复出原始的清晰图片,即场景辐射。

3.2局部暗通道先验规律

局部暗通道先验规律是有关文献提出的一个统计规律,该规律假定在不包含天空区域的户外无雾图像情况下,对于任何一个像素点,在它周围的范围内,至少有一个颜色通道具有很低的亮度值,而对每一个像素点,都以这样一个最小值来取代其本身的亮度,于是便可以得到暗通道图。大量统计数据表明,除了天空方位,户外无雾图像的各个像素点的强度总是很低,并且趋近于0,这就是暗通道先验规律\[11\]。

3.3估计全局大气光

考虑到原始输入图像,在这n个位置所对应的像素点中分别求得红色,绿色,蓝色分量的最大值。它们就组成了全局大气光(ar,ag,ab)。在这个方法\[10\]中,a的三个颜色通道的亮度值并不单一的来自原始输入图像中的某一个像素点,而更多时候,它们分别来自三个不同的像素点,于是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将原始输入图像中的白色物体误选为全局大气光。

3.4实验结果分析

采用文献\[11\]的方法可以指导我们进行去雾算法的研究,并将实验成功的算法移植到智能相机上。其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图3(a)是去雾前的城市的照片,图3(b)是去雾后的照片。图3(c)是去雾前海面的照片,图3(d)是去雾后的海面照片。从实验结果看,去雾算法的效果非常明显。

去雾效果比较设计的最终目标是将各类图像处理算法移植到智能相机里,这样一来,各个相机作为终端节点就可以更有效的接入到整个系统中。图4所示为本文研制的智能相机的部分硬件系统实物图,其中图4(a)是200百万像素CCD成像板背面,图4(b)是200百万像素CCD成像板正面,图4(c)~(d)是图像处理板的背面和正面实物图。

笔者目前已经成功地研制了高清晰智能相机的系列产品,并具有全部知识产权。图5(a)所示是一款样机。图5(b)是其内部结构。图5(c)是利用智能相机上的web服务器通过网络浏览器看到的实验室外面建筑物的外墙的高清晰图像。在长距离成像的条件下(200m),可以清晰地看到外墙上的斑点和窗户护栏的锈迹。

高清晰智能相机样机图6所示是针对智能相机开发的智能交通车牌识别算法和实际应用。

中给出了利用DSp算法实现的智能交通中的车牌监测的试验结果。实际的算法已经在智能相机中实现并应用到具体的工程中。针对200百万像素的图像,该系统可以检测出多达数十个位于多车道中的车牌信息。图6中的图像拍摄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校门外的二环路上,拍摄时间是2009年5月8日,笔者将多个车牌粘贴在图像上进行智能相机的性能测试,多个车牌的亮度、对比度、色度等参数都根据不同的天气情况进行了调整。从图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位于树木、车体等复杂背景下的车牌均可被准确的定位出来。在图6中,只有一个最黑的车牌没有被定位出来。

4结论

基于嵌入式智能相机的物联网研究在国内外尚不多见。对嵌入式智能相机的研究,不仅可为传统的物联网接入提供一个新的数据接入形式,而且可以使接入终端具有动态可重构的新功能。以智能相机为接入终端来研究物联网构建过程中的新型网格结构和安全策略,可以为研究物联网的数据安全引入一个新的思路。

在积极推进智能相机的产业化工作的同时,应当积极推进基于智能相机作为接入终端的物联网的行业应用,并应在风力发电、新能源、低碳经济模式等领域积极开展多方合作。

本文所讨论的研究成果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都具有比较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任志宇,任沛然.物联网与epC/RFiD技术\[J\].森林工程,2006,22(1):67-69.

[2]梁浩.基于物联网的epC接口技术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

[3]肖慧彬.物联网中企业信息交互中间件技术开发研究\[D\].北京:北方工业大学,2009.

[4]单承赣,焦宗东.epC物联网中的信使onS\[C\].中国国际(第二届北京)RFiD技术高峰论坛会论文集,2007,53-55.

[5]胡向东.物联网研究与发展综述\[J\].数字通信,2010(4):19-21.

[6]王光辉.物联网战略的国际观察与思考\[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0(4):7-9.

[7]芮义斌,,孙锦涛.一种图像去薄雾方法\[J\].计算机应用,2006,26(1):152-156.

[8]StaRCHJi,mURtaGHF,CaDaSeJ,Grayandcolorimagecontrastenhancementbythecurvelettransform\[J\].ieeetrans.onimageprocessing,2003,12(6):707-717.

[9]CHanGDC,wUwR.imagecontrastenhancementbasedonahistogramtransformationoflocalstandarddeviation\[J\].ieeetrans.onmedicalimaging,1998,17(4):518-531.

[10]oaKLeYJp.SatHeRLeYBL.improvingimagequalityinpoorvisibilityconditionusingaphysicalmodelfordegradation\[J\].ieeetrans.onimageprocessing,1998,7(2):167-179.

[11]HeKaiming,SUnJian,tanGXiaoou.Singleimagehazeremovalusingdarkchannelprior\[J\].ieeeJournal,2009:1956-1963.

[12]LeVina,LiSCHinSKiD,weiSSY.aclosedformsolutiontonaturalimagematting\[J\].ieeetrans.onpatternanalysisandmachineintelligence,2006(1):61-68.

[13]杨刚,沈沛意,郑春红.物联网理论与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4]李玮,赵书俊,张伟征,张大伟.单片机p87LpC767在智能化相机探测器系统中的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05,28(22):80-81.

作者简介:沈沛意男,1969年出生,浙江绍兴人,博士,教授。双博士学位(英国巴斯大学,中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双博士后经历(英国巴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在SCienCeinCHina,ieeepami和ieeetVCG等杂志和会议30余篇。作为主要完成人顺利完成国家86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法合作项目等多项相关课题。曾任安捷伦科技(原惠普)(agilenttechnologies)高级工程师(美国,英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英国撒里大学(Univ.ofSurrey)信号处理研究中心(CVSSp)研究员(ReSeaRCHFeLLow)和ieee会员(memBeR),现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陕西省13115重大科技课题、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子课题等,主要研究方向:嵌入式系统、网络与通信技术软件、计算机视觉和图形图像处理、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等。

陕西省物联网实验研究中心

陕西省物联网实验研究中心是由陕西省工信厅2010年8月批准,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挂靠主体,按照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组织模式组建的陕西省物联网技术研究培训和物联网应用推广创新部门。

中心坚持大联合、大协作、搭建平台的工作思路,向国内外各科研院所和企业积极寻求合作,共同打造政府、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建共享的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公共平台。中心网站wlw.xidian.省略开辟有政策导读、新闻快递、前沿技术、解决方案和成果展示等栏目,是全省范围内物联网信息交流与公共平台。

中心的工作方向如下:

(1)围绕陕西省物联网发展中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问题开展跟踪研究和超前研究,为陕西省物联网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

(2)开展物联网相关技术研究和应用创新,促进陕西省物联网产业链加快完善,推动重点领域物联网应用深入开展。

(3)承担陕西省物联网应用的宣传推广和培养物联网技术高级人才。

(4)承办省工信厅交办的其他事项。

中心的宗旨是致力于促进陕西省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其技术平台作用,发掘市场应用需求,促进技术转化应用,开拓技术应用领域,创建超前应用场景,研发创新技术,引领本省物联网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广。

电话与传真:02988203592

常见物联网通信技术篇8

关键词:物联网;电子商务;发展;探析

中图分类号:F724.6

物联网,顾名思义,就是在网络的基础上实现物物相连的技术。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有着很长远的发展前景以及研究价值。物联网技术是对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进行集成与综合后产生的新一代信息网络形式,是未来推动世界发展的动力,因此被称为信息产业在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发展浪潮。

1电子商务中的物联网技术

1.1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这个词在我国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被下了这样的定义:物联网是通过一系列的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任何物品连接到互联网进行相互间的信息交换与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简言之,就是通过无线射频(RFiD)等网络通信技术将家电、货物、设备等物品与其他的一些技术在网络上进行有机的结合,对物品进行远程的监控与管理。

物联网主要由包括二维码标签识读设备、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对物体进行识别与信息采集的信息读取设备所组成的感知层、网络治理中心、信息处理中心等网络通讯中心所组成的网络层以及结合各个行业的专业技术,实现行业智能化需求的应用层三个层面组成。其中应用层是物联网发展的重点层面。

物联网的发展与应用,为社会上的各行各业都带来了非常多的机遇,是行业智能化发展的重要依托。在电子商务领域中,组成整个体系的人、商家、资金、商品等都可以成为物联网当中的“物”,在商务平台上建立起一个电子网络系统,将电子商务体系中的“物”进行连接,使整个体系中各个“物”之间可以进行实时的信息传递与共享,将商务信息在电子平台上进行透明化数据共享,实现产业链的无缝衔接。

1.2电子商务中的物联网技术应用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上购物正逐步成为年轻一代的主要购物手段。网上购物是人们身边的电子商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在电子商务中,顾客与商家在网络上完成了所有交易而不用互相见面,网店当中的商品与顾客之间存在着较远的距离,消费者在网络上看到的商品照片往往与实物有很大出入,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信息不均等导致电子商务的发展收到了严重的制约。若在电子商务中引入物联网技术,便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在产品生产出厂时,在商品上贴上“RFiD芯片”,在芯片中写入商品的生产日期、生产厂商、产品特性等产品的相关信息,消费者与商家可以通过RFiD芯片信息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共享,使消费者可以对产品有充分的了解,从而消除了虚假广告等对消费者的误导以及对产品质量的担忧,从而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另外,在物流方面也可以进行物联网的应用。网上购物往往出现物流送货延迟、货物丢失等事件,这些都是阻碍消费者放心进行网上购物的因素。通过物联网,消费者可以对快递包裹上附带的RFiD芯片对商品的物流进行实时追踪监控,可以有效地提高物流的效率与安全性,提高消费者对网上购物安全性的信任。

2目前基于物联网的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2.1没有先进的技术基础

在电子商务中引入物联网技术,有助于建立起透明化自动化的电子商务交易过程,可以帮助消费者实时了解商品的信息以及其他内容,对人力与时间都有很大程度的节约。但是目前物联网平台在技术上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在芯片、设备、平台等软硬件方面都有着很多不足,而且目前无法实现ipv6与ipv4之间的信息交换沟通,云计算还没有完善的数据处理模式。在这样的技术条件背景下,物联网的发展还需要诸多努力。

因此,目前电子商务在物联网上的重点任务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云计算平台的数据处理能力,以对物联网的智能处理能力进行强化,将云计算作为物联网建设的核心内容,通过云计算将物联网与互联网进行智能的融合。

2.2客户消费能力不足

现在我国电子商务消费仍然以大众消费品作为主要内容,网上购物面向所有收入阶层的客户,有着相当低的门槛,价格低廉是吸引消费者进行网络购物的主要竞争力。但是当前基于物联网的电子商务平台中“智能感应芯片”有着很高的价格,并且在各个技术环节上都有较高的开发成本,导致物联网平台上的产品价格与市场价格有着很大的差距。在在软硬件成本上进行优化,降低产品的价格是提高客户数量的唯一途径。

因此,电子商务厂商应针对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对物联网技术进行优化,以便降低商品的价格,将用户的网上购物体验放在重要的位置。要对物联网的关键技术环节进行重点研究与突破,并加快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实现电子商务的智能服务。

2.3缺乏成形的运营方案

由于电子商务的运营模式可以根据产品进行定制,并且对人力与技术的要求较低,目前网络商务有着很大的盈利空间。但是物联网电子商务并没有成熟的运营方案,无法有效地进行标准化与模块化,在成本上缺乏竞争力。产品中芯片的嵌入是一笔相当大的开销,物联网如何对芯片信息进行实时更新以及智能管理,对强大服务器的建设以及其他种种问题都无形中提高了物联网电子商务产业链中产品的价格,这使得大多数的消费者没有能力进行消费。

因此目前对物联网的运营模式解决方案便是加快进行互联网、电信网以及电视网“三网融合”,这个举措可以打通不同的网络,在其间进行数据资源的交换和共享,对物联网的发展有着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摘要:物联网是指通过网络将物与物连接到一起,是在计算机、因特网之后又一信息产业的重大突破。物联网技术在社会生活以及经济贸易中有着非常长远的发展前景,对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物联网的电子商务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存在着技术方面以运营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对物联网的概念、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与分析,对物联网技术的发展问题做出了探讨。

关键词:物联网;电子商务;发展;探析

中图分类号:F724.6

物联网,顾名思义,就是在网络的基础上实现物物相连的技术。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有着很长远的发展前景以及研究价值。物联网技术是对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进行集成与综合后产生的新一代信息网络形式,是未来推动世界发展的动力,因此被称为信息产业在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发展浪潮。

1电子商务中的物联网技术

1.1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这个词在我国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被下了这样的定义:物联网是通过一系列的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任何物品连接到互联网进行相互间的信息交换与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简言之,就是通过无线射频(RFiD)等网络通信技术将家电、货物、设备等物品与其他的一些技术在网络上进行有机的结合,对物品进行远程的监控与管理。

物联网主要由包括二维码标签识读设备、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对物体进行识别与信息采集的信息读取设备所组成的感知层、网络治理中心、信息处理中心等网络通讯中心所组成的网络层以及结合各个行业的专业技术,实现行业智能化需求的应用层三个层面组成。其中应用层是物联网发展的重点层面。

物联网的发展与应用,为社会上的各行各业都带来了非常多的机遇,是行业智能化发展的重要依托。在电子商务领域中,组成整个体系的人、商家、资金、商品等都可以成为物联网当中的“物”,在商务平台上建立起一个电子网络系统,将电子商务体系中的“物”进行连接,使整个体系中各个“物”之间可以进行实时的信息传递与共享,将商务信息在电子平台上进行透明化数据共享,实现产业链的无缝衔接。

1.2电子商务中的物联网技术应用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上购物正逐步成为年轻一代的主要购物手段。网上购物是人们身边的电子商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在电子商务中,顾客与商家在网络上完成了所有交易而不用互相见面,网店当中的商品与顾客之间存在着较远的距离,消费者在网络上看到的商品照片往往与实物有很大出入,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信息不均等导致电子商务的发展收到了严重的制约。若在电子商务中引入物联网技术,便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在产品生产出厂时,在商品上贴上“RFiD芯片”,在芯片中写入商品的生产日期、生产厂商、产品特性等产品的相关信息,消费者与商家可以通过RFiD芯片信息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共享,使消费者可以对产品有充分的了解,从而消除了虚假广告等对消费者的误导以及对产品质量的担忧,从而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另外,在物流方面也可以进行物联网的应用。网上购物往往出现物流送货延迟、货物丢失等事件,这些都是阻碍消费者放心进行网上购物的因素。通过物联网,消费者可以对快递包裹上附带的RFiD芯片对商品的物流进行实时追踪监控,可以有效地提高物流的效率与安全性,提高消费者对网上购物安全性的信任。

2目前基于物联网的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2.1没有先进的技术基础

在电子商务中引入物联网技术,有助于建立起透明化自动化的电子商务交易过程,可以帮助消费者实时了解商品的信息以及其他内容,对人力与时间都有很大程度的节约。但是目前物联网平台在技术上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在芯片、设备、平台等软硬件方面都有着很多不足,而且目前无法实现ipv6与ipv4之间的信息交换沟通,云计算还没有完善的数据处理模式。在这样的技术条件背景下,物联网的发展还需要诸多努力。

因此,目前电子商务在物联网上的重点任务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云计算平台的数据处理能力,以对物联网的智能处理能力进行强化,将云计算作为物联网建设的核心内容,通过云计算将物联网与互联网进行智能的融合。

2.2客户消费能力不足

现在我国电子商务消费仍然以大众消费品作为主要内容,网上购物面向所有收入阶层的客户,有着相当低的门槛,价格低廉是吸引消费者进行网络购物的主要竞争力。但是当前基于物联网的电子商务平台中“智能感应芯片”有着很高的价格,并且在各个技术环节上都有较高的开发成本,导致物联网平台上的产品价格与市场价格有着很大的差距。在在软硬件成本上进行优化,降低产品的价格是提高客户数量的唯一途径。

因此,电子商务厂商应针对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对物联网技术进行优化,以便降低商品的价格,将用户的网上购物体验放在重要的位置。要对物联网的关键技术环节进行重点研究与突破,并加快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实现电子商务的智能服务。

2.3缺乏成形的运营方案

常见物联网通信技术篇9

关键词:物联网嵌入式系统epCRFiD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416(2012)08-0083-01

1、嵌入式系统简介

嵌入式系统是“控制、监视或者辅助装置、机器和设备运行的装置”。从中可以看出嵌入式系统是软件和硬件的综合体,还可以涵盖机械等附属装置。目前国内一个普遍被认同的定义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1]

嵌入式系统从最初的intel4004微处理器芯片到后来的16位6800芯片至今,其结构功能不断完善。至今,嵌入式已应用或将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各个方面了:小到最常见的手机、mp3、pDa,大到智能楼宇、航空航天,以及谷歌近期研制当中的自动行驶汽车。

2、物联网

2.1物联网简介

随着互联网所引导的全球信息产业的不断推进,物联网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试想一下在工作的休息时间,便可操纵家里的电冰箱、洗衣机;在走到商场门口,手机中便收到了该商场的促销活动消息;驾车途中随时更新路况信息,从而选择最优的行车路线。这一切的实现都将依赖于物联网的发展。

物联网的英文名称是“theinternetof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2]

物联网技术并不是一个单独的技术,而是多种已有技术的融合:如互联网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传感器网络技术、通信技术、RFiD技术、epC技术。下文将对RFiD和epC技术作详细介绍。

2.2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物联网包含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三层。最底层负责采集物和物相关的信息;第二层是异构融合的泛在通信网络,包括现有的互联网、通信网、广电网以及各种接入网和专用网,通信网络对采集到的物体信息进行传输和处理;第三层是应用和业务,为手机、pC等各种终端设备提供感知信息的应用服务[3]。

2.2.1RFiD与嵌入式系统

感知层是物联网中的重要的感知节点,它融合了传感技术、嵌入式技术等。其中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下同)是感知层应用的典型代表。

RFiD是一个简单且价格低廉的的无线系统。主要由阅读器和标签两部分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标识码,安装在物体上。阅读器发射某一特定频率的无线信号来触发标签电路将内部的数据送出,从而读取芯片中的信息,实现对标识码的读取。电子标签不需要电池,只有阅读器需要电池供电,这大大减小了电子标签的成本和体积,提高了标签的通用性。该系统可大量应用于物体的实时跟踪与监测,因此它在医疗、交通、物流等方面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RFiD本身就可以通过嵌入式来实现。它满足了物联网在低功耗、微型化、廉价等方面的非功能性需求。由于嵌入式系统种类丰富多样且无处不在,并且可以将其网络化形成传感器网络,从而成为构成其的重要成分。

那么RFiD与嵌入式系统之间的关系如何?[4]首先是射频前端的特殊设计;再一个就是嵌入式系统设计方面,主要是把RFiD作为一个组成部分。RFiD产品的嵌入式系统设计看起来难度不大,因为只要RFiD读写设备是固定式设备,基本上基于嵌入式Linux平台,主流产品目前是国外厂商实力较强,本土产品的操作系统还待完善。

2.2.2产品电子编码epC

epC(electronicproductCode,产品电子代码)是目前比较典型的物联网应用体系结构。epC系统主要由epC编码、epC标签与epC读写器、epC中间件、对象名解析服务(onS)、实体标记语言(pmL)构成。

epC作为一项融合技术,包含了可用于单品识别的编码技术、RFiD、计算机技术。epC的概念是由mit的SanjeySarma和DavidBrock两位教授于1999年10月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为每一个产品提供惟一的电子标识符epC;通过射频识别技术(RFiD)完成数据的自动采集;电子标签上只存储epC码,而对应于epC码的解析通过与互联网相连的服务器来完成。[5]

3、嵌入式系统和物联网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物联网是集多种专用或通用系统于一体,因而备具有信息采集、处理、传输、交互等功能;嵌入式系统强调的是嵌入到宿主对象的专用计算系统,相对物联网而言更具备专用性,实现某些单一特定对的功能。因而物联网的功能包括了嵌入式系统的功能,但随着嵌入式系统的不断发展,其功能日趋复杂化。如现今发展已经比较成熟的手机、GpS定位等系统,均可以直接融入到物联网当中。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首先物联网与嵌入式系统融合了非常相似的技术,其次物联网技术中又包含有嵌入式系统技术。举例来说,物联网和嵌入式系统均具备如电子硬件技术、软件技术;而在RFiD(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等方面物联网是必须具备的而嵌入式系统不一定全部具备。

目前的很多嵌入式系统,只要能提升系统设备的网络通信能力和加入智能信息处理的技术都可以应用于物联网。两者之间的系统构成也非常相似。唯一嵌入式系统不具备的是标签识别模块。[6]

4、结语

物联网的热潮将带给嵌入式系统新的生机,而嵌入式系统又将不断完善优化物联网的建设。在RFiD,epC,传感器等多个领域,嵌入式系统将以其独特的功能和特性在物联网中展露出新的亮点。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嵌入式系统/view/6115.htm.

[2]百度百科物联网/view/1136308.htm.

[3]朱洪波,杨龙祥,朱琦.物联网技术进展与应用[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1卷第1期第3页.

[4]王莹.物联网为嵌入式系统带来机遇[J].电子产品世界出版社,《电子产品世界》编辑部2010,17卷(5期)第25页.

常见物联网通信技术篇10

【关键词】通信技术发展应用

从古代的传达信息的烽火台和信鸽,到现代的人造卫星和计算机网络,全球的通信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科技的进步,现代通信技术以其强大的交流和沟通功能在社会、经济、科技、政治等方方面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先进的现代通信技术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3G、4G网络和wifi等技术的全面发展和不断升级,现代通信技术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挑战在涨的现代化通信需求对通信技术的反应时间和通信质量和效率等上的更高要求,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我们只有加强对现代通信技术的探索和研究,才能促进通信业的健康发展。

一、通信技术的发展概述

1、通信技术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现代通信技术在最近的一百多年里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其中不少旅程碑式的事件值得大家纪念:如有线电报的发明使得我们的信息交流发生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马可尼发明的无线电报的发明为通信技术提供了一片更为广阔的新天地;还有电视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通过图像来传递和交流信息;电子计算机、互联网对21世纪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光纤通信使得未来的信息化提供了另一介质;卫星通信使得通信在太空之间变得可能等等,这些都是通信技术在这百余年间取得的重大突破;通信已经不是简单的人际沟通和交流的一种方式,也成为了世界经济和各国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2、现代通信技术的现状

现代通信技术随着3G、4G等网络的全面升级,其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机遇体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通信技术提供了更为可靠和强大的技术支持,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也给通信技术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应用市场;挑战则在于社会对通信技术的通信质量、通信效率和资源消耗程度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如何?

在笔者看来,现代通信技术取得了不错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无线城市加快了通信技术的应用、混合组网加速了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且会成为现代通信的未来趋势,以及物联网得到了广泛运用。首先,无线城市加速了通信技术的应用。无线城市指的是以无线网络覆盖整个城市,方便市民使用无线网络的资源,而不受传统的通信线路的约束。由于无线网络的使用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较为自由,因此在通信领域也颇为受到青睐。一直以来由于技术问题和资金不足等问题的影响使得无线城市没能得到广泛推广。现在由于wifi技术和蓝牙等技术的迅速发展,无线通信的功能更为强大,无线城市的发展也日臻完善,不少城市已经成功构建了一套从个人到城市的在空间上连续和有所跨度的无线网络组合,比如就有不少的智能手机里都有无线城市这一功能,移动网络所提供的无线城市极大地便利了市民的日常生活,如出行、餐饮、娱乐、购物等信息在无线城市都有详细的显示和说明,无线城市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现代通信的发展。

除了无线城市的迅速发展之外,在现代通信领域内被广泛运用的3G、wifi和蓝牙等技术在各自的网络系统之内,相互补充。如何将这些新兴的通信技术结合在一起使用,打破这些通信技术彼此之间的壁垒,是摆在世界诸国面前的一大难题。早在2009年日本的一个通信协会就对此作了多次探索和尝试,并成功组建了一由wifi和wimax组成的混合通信网络,这一混合通信网络节省了通信交流所耗费的资源,大幅地提高了通信网络的运用效率,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日本的这一成功尝试也带来了通信领域内的混合组网技术研究和开发的一个高潮,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利用通信技术的频率来合理分配网络资源的技术也更为完善,因此混合组网也极有可能成为未来通信业的发展方向。

不仅如此,在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物联网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和互联网以人为节点不同的是,物联网涉及的主要是物与物之间的通信。早在2008年时,国际电信联盟在高新通信技术峰会上就大胆预测,物联网的规模将变得更为庞大和复杂。在物联网中有一个关键技术是无线射频标签,非接触式的无线射频信号读取标签上的信息之后再通过阅读器显示出来。在物联网的帮助下,我们能够实时地掌握各种物体的定位、追踪和配送等情具体情况。虽然物联网有关技术还不成熟,但其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二、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的通信技术在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核心网、ip承载网和移动网等几个方面。

1、ip承载网的发展趋势。当前我国的ip承载网络面临不少的问题,如其网络体系的完善、可靠性和安全性面临不小的挑战,ip承载网所面临的扩展性限制、频谱限制等,都使得ip承载网的发展遭遇了瓶颈,其ip地址数量也无法满足全球的需要。因此为了解决上述的这些问题,ip承载网要从ipv4向更为高效的ipv6发展。在此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政府和部门的之间的认识矛盾、应用和厂商及终端厂商之间的不和等问题。2、核心网的发展趋势。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核心网的发展呈现出扁平化、分布化的趋势,在未来的几十年、甚至是十几年内,核心网极有可能被ip多媒体的子系统所替代。电信业目前引入的mS平台能够加强网络ip及其多媒体业务的管理和控制,便利了多种新业务的开展和融合,mS的引入包括业务驱动和网络驱动两种方式,如我国的电信业就是采用的业务驱动这一主要的方式。在网络用户和相关服务需求大量增加的基础上,我国的网络架构肯定会有不小的调整。3、移动网的宽带化趋势。移动网的未来发展方向主要是宽带化,未来移动互联网所依靠和应用的技术体制主要是Lte。移动互联网,顾名思义就是互相连接的网络朝着移动终端延伸、扩展的一种网络,移动互联网的有着较强的网络功能,且提供营运服务的供应商有一定的控制能力。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是互联网的一大进步,这一新的发展阶段给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带来到了很大的改变。移动网和以往的互联网相比有着屏幕较小、能力较弱和计费清晰等许多新的特点。移动网未来发展将以宽带化为方向,宽带移动网通过订立标准的互联网协议来接入,这也会成为互联网的一大倾向。此外,随着我国互联网用户的增多,通信技术里的传送网和接入网也将会产生不小的变化。在可预见的将来的几年之间,我国的干线网络的容量将会成倍增长,但由于成本的限制不会出现直接大的跨越。而在接入网方面,高端用户在将来的五年内,其对下行接入的带宽的需求会增加一倍以上。接入网呈现出宽带化、光纤化和光纤到户规模扩大等趋势,据有关资料和调查数据显示,光纤到户这一接入网的模式将在我国的大多数的发展程度较高的城市占据主导地位,这也意味着我国电信业未来发展的重点要向光纤到户方面靠拢。

三、我国通信技术的应用

随着我国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个人的沟通交流和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科技等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众多的通信技术中,无线接入技术由于不需要缆线之类的物理传输媒介,而只需借由无线传播手段来代替入网的那一部分而获得了广泛的运用。无线接入技术的应用成本低,且也更为灵活,加上其延伸和扩展了传输的距离,因此在通信技术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的席位。无线接入技术有多种,其中包括蓝牙、红外线、共享无线接入协议等诸多系统,在这些无线接入系统中又以蓝牙系统最为常见和典型。在我国多数的智能手机中,蓝牙系统都是其中的装机系统。因此,笔者就以通信领域内新热点之一的蓝牙系统为例来说明通信技术的应用。

当前已经有不少国家为蓝牙标准制定了和计算机网络、Lan、wan等网络的接口的协议,通过这些接口蓝牙能够顺利地和众多国际标准连接起来。在此接触上,蓝牙用户可以通过无线传输与家庭或者是办公室中的包括鼠标、键盘等在内的电子设备进行连接。计算机可以通过蓝牙系统和其余的网络和设备连接起来,进而形成一个灵活性的办公室。此外,当我们在数码相机等设备上配置了蓝牙系统之后,就可以自由地将拍摄的图片和影像传回到指定的计算机或手机等其他设备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蓝牙的功能十分强大。

四、结束语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十年之内,电信业将发生不小的重组和重新洗牌。在将来的电信业务中,电信网络将会密切其与其他层面的融合,比如通信和传感二者的融合将变成电信业发展的主要趋势。由于我国电信业所处的宏观政策环境还有待改善,因此我们要理顺我国电信业的产业链。从电信业发展的整体来看,运营商所处的形势还较为艰难,因此我国仍需加强电信业的探索和实践,促进电信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益丰.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J].机电信息,2011年06期

[2]韦乐平.电信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挑战[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22期

[3]白建春.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03期

[4]张伟.浅谈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河北企业,2007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