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学就业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0:57:56

经济法学就业方向篇1

关键词学生需求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

1以学生为导向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学生自身的需求

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必须以学生为导向进行改革。现在大部分西方经济学教学任采取灌输式的方法,学生只是一味的死记硬背,虽说能掌握理论知识,却不能使学生很好地运用学到的知识。我们应该注重学生自身的需求,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要求西方经济学教学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学生在独立思考过程中激发出无限潜能的目的。

1.2提高西方经济学教育水平的需要

自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不断完善,企业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前僵硬的、保守的会计方式,已经无法追上时代的步伐。我国西方经济学教育水平继续提高,实现西方经济学教育水平在基础理论、执行程序等方面的巨大改变,将企业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其利益进行分析讲解。

2以学生为导向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策略

2.1提高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师的水平的方法

就目前而言,有许多高校西方经济学专业会计师跟不上社会的进步,不能及时更新所学知识,西方经济学教师之中那些取得教师资格、参与企业工作的并不多,那么要求他们培养出大批综合性西方经济学会计师更是难上加难。

这就需要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高校西方经济学会计教师,才能培养出大批优秀的西方经济学学员。那么,作为学校,应该主动联系主管会计的当地财政部门组织西方经济学教师参加西方经济学专业技能培训,依据各项新会计准则的制定背景、理论基础、操作指南,并结合相关案例,将西方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西方经济学教师的能力。或者招聘一些优秀的具有扎实西方经济学基础的企业会计师,参与到西方经济会计教学之中。

收集模拟教学资料采用会计模拟教学思路。西方经济学教师可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企业实际情况自己设计西方经济学教学资料,或由校企合作直接从企业获取实训资料。可以教给西方经济学学员基础的知识,也可以联系实际,使学生掌握各项操作基础。西方经济学教师积极组织西方经济学课教学,学生参与其中,在模拟操作过程中教给学生各种西方经济学有用的东西,从填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装订凭证,到登记日记账、明细分类账等具体账簿,再到编制报表,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许多小组来进行教学,让学生亲自进行演练,经过多次的分项目练习后,再进行综合的模拟。通过一系列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2.2尝试各种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

西方经济学注重务实性,它需要我们在进行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时尝试各种教学方法。首先,依据学生需求,结合就业需要,进行西方经济学内容的调整,使单一静态的期末考试变为复合动态的检测。其次,利用现代化各种教学手段和各种现代化的装备,从而提高西方经济学教学效率。建立与完善多媒体电教演示教学体系,装配会计电算化教学实验机房,安装适应西方经济学教学的会计软件。教师也可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公司获取实践工作中的资料数据,获得实训资料,更好地教给学生。

2.3注重西方经济学学生的职业道德能力和专业判断能力的培养

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向学生需求倾斜,其中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进一步保证西方经济学适应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就业需要,然而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都是十分完美的,所以必须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这两方面的能力。

(1)注重培养学生诚实守信、不做假账的会计职业道德观。这就需要会计学生不仅要不断努力学习国家制定的政策、法规和制度以及本职业的技术,提高从业执法水平外,还要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和敬业精神的培养,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注重学生的人格培养。(2)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西方经济学教师在教西方经济学知识时应该由理论联系到实际,才能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处理事情,此外西方经济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着重点。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传授理论知识,并结合一定的案例,从实际出发做出正确的决策,让会计人员明白有些东西是可以自己做主决定,但是有些事情必须按照规定办事,不能逾越。

3总结

在国家全面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改革背景下,西方经济教学必须发生相应的变化,才能满足学生就业等需求,本文就以学生为导向的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进行了剖析,希望能提供一些有用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武斐婕.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25):151-153.

[2]徐敏丽,杨帆.以"学生为中心"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15):167-168.

[3]付秀芸.逆向教学设计在发展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4,04(15).

[4]李生京.谈《西方经济学》课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J].技术与教育,2004,12,15:65-67+12.

经济法学就业方向篇2

【关键词】职业院校;财政学;微观分析;宏观分析

前言:

职业院校是为培养某方面专业人才而存在的应用型人才摇篮,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需要职业院校培养出更多的财政学实用人才,填补国家、企业财政部门的职位空缺,推动社会整体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我国职业院校财政学教学方法受计划经济时代影响,采用宏观分析法对财政学进行教学研究,在研究市场经济的某些领域受到制约,需要进行教学改革。

一、财政学两种分析方法的交替发展

(一)古典时期

从古典时期开始,财政学就是一门完整独立的学科。1776年亚达•私密在《富国论》中第一次以宏观分析法对国家经济职能进行解析,并规定了财政的具体范围。在密斯理论的影响下,大卫•李嘉图、J•S•穆勒等相继作出研究,将国家财政职能范围进一步缩小明确,主要以宏观分析法对税收问题进行研究。

(二)新古典时期

新古典时期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的经济学研究时期,在这一时期内,财政学的主要成就是微观分析法的应用。受“边际革命”影响,马佐拉、马克尔等在边际效用论的基础上开创了公共产品研究,经过林达尔、维克赛尔将其与税收相结合,开始了对公共选择的研究。另一方面,微观分析法的应用使财政学研究更加科学化,经济学的科学研究地位迅速提升。

(三)凯恩斯主义时期

凯恩斯是《就业、利息、货币通论》的发表人,这篇通论发表于1936年,当时正处于经济危机时期。凯恩斯运用宏观分析法,从宏观角度提出国家干预理念,是财政学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宏观经济学随之诞生,并在其基础上产生了宏观财政学。

(四)当代财政学

最优税制理论、公共品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是当代财政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经济学家借鉴私人物品的研究思路,用微观分析法对公共品理论进行研究,解决公共品的提供方、提供过程、提供对象等方面的问题,全面开启了运用微观分析法研究财政学的高峰时代。

二、我国财政学的宏观分析传统与市场经济不相适用

我国从建国开始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财政学研究使用以“国家分配论”为基础的宏观分析法,再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财政学研究逐渐开始重视微观分析法的运用,但是这种转变是滞后的,不能满足市场经济体制下对财政学研究的需要。宏观分析法的不适用性主要表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和个人的主体地位被忽略、政府经济职能的界定不合理、不利于税收工作的公平和高效。所以,现阶段我国财政学的分析应向微观分析进行转变,首先,职业院校的财政学教学要向微观分析的进行变革。

三、职业院校财政学教学改革方向

(一)进行必要的课程调整

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我国职业院校的财政学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而且通常是同步进行。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发生了改变,政治经济学更多的是对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经济制度的体现,缺乏现实基础。职业院校财政学教学改革应从课程上开始做出调整,比如将政治经济学课程调整为财政学课程。另外,西方经济学是基础性科目,要注意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先开设西方经济学,再开设财政学,而不是将两门课程同步进行。

(二)财政学教学内容的调整

财政学的教学重点应该是财政支出和税收,而在宏观分析传统影响下,目前的财政学教学内容还包括财政政策。讲述财政收支时也是以宏观角度进行分析。对财政学教学内容的调整可以将财政政策部分分离出去,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讲解。讲授财政支出时从微观角度分析政府资源配置智能,把分析税收的重点转移到税收归宿、税收效率等方面,以微观分析方法对学生进行财政解读。

(三)财政学教材的调整

我国职业院校财政学教学使用的国内教材都偏向于用宏观分析方法,短时间内这一情况难以得到改变。职业院校可以考虑选用一些国外教材和用作参考资料。在选用时要注意分析作者的财政理念和分析方法,选择适用于我国学生、有助于推行微观分析转变的教辅材料。

结束语:

通过对财政学两种分析方法的交替发展进行研究,不难发现财政学的分析方法也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在不同时期要选择适合时代的不同方法。我国职业院校财政学教学改革方向也要向适合当下经济体制的微观分析方法进行转变。

参考文献:

经济法学就业方向篇3

关键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工学结合;双证融合

基金项目:本文为安徽省高等学校2010年度教学研究项目研究成果,项目名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司法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理论与实践(项目编号:20101580)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高职会计专业(司法实务方向)《经济法》课程改革的探索

收录日期:2012年11月8日

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一般都会开设专业基础课《经济法》课程,而就会计专业(司法实务方向)(以下简称司法会计专业)而言,这一课程尤为重要。司法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毕业生能够在银行、证劵、保险、会计、审计、司法会计鉴定等行政、企事业单位,以及从事专业性的会计和司法会计工作。随着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司法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改革也显得日益重要和迫切。笔者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司法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的专职老师,一直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致力于《经济法》课程的改革探索。

一、司法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

(一)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的课程教学目标,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教学目标。长期以来,高职司法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以“学科本位”为课程教学目标。教师课堂讲授过分注重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和重要性,把学科凌驾于教育之上,凌驾于人之上,学科成为中心,成为目的,学校教育、课堂教学成为促进学科发展、培养学科后备人才的手段。从国际教育改革历史可知,过分强调学科中心或学科本位,将课程设置的重点放在学科的完善上,很容易导致学习内容繁、难、偏、旧等,而且教学也更容易侧重于知识的灌输,这无疑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课程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学科本位”的课程教学目标已经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进行改革。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职业教育的特点,高职教育要构建“理实互促、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了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司法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的设置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而不过分强调科学体系自身的完备。课程应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教学目标。

(二)依据课程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和创新。为了实现司法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目标,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水平,《经济法》课程内容必须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学科体系、忽视考证能力培养等一系列偏离教学目标的问题,以教学目标为指导重构教学内容。

目前,会计专业的相关资格考试,主要有: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这些考试的科目中都有《经济法基础》、《经济法》课程。考虑到高职学生的实际,教师应主要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初、中级会计师考试大纲的要求设置《经济法》教学内容体系。这要求授课教师要做针对性的调研,了解历年来考试的重点和难点,对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侧重于考证知识点的讲解,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教师还应加强应试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合理结合,为了提高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积极进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因此,教师首先需要清楚地了解会计和司法会计专业人员会从事哪些涉法工作任务,然后根据完成这些工作任务的实际需要进行相应法律知识的重组,打破一贯的学科体系。根据会计工作任务的需要,学生要用到的法律知识主要包括:市场主体法律制度,如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外商投资企业法等;市场规制法律制度,如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产品质量法等;企业经济活动的法律规范,如合同法、担保法、物权法、票据法、破产法等。以上内容中,有些属于经济法领域,而有些属于民商法体系。因而《经济法》课程作为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课程的内容应不限于经济法学科的体系范围,还需要包括民商法中的相关法律制度,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这样才能满足会计专业人员工作的需要。授课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和创新,才能培养出真正的满足社会需求的司法会计专业人才。

二、司法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为了实现司法会计专业培养既懂会计又懂法律专业知识的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经济法》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也面临着挑战。长期以来,《经济法》主要采用课堂理论讲授的教学方法,教师注重对理论的讲解,脱离实际。这种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工学结合、产教结合”的高职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的探索。

(一)优化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一直在法律类课程教学中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在抽象的法律条文和现实问题中搭起一座桥梁,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思考,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模式。各教师在《经济法》课程中大都采用了案例教学法,但案例教学法大多未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主要是因为目前教授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大多是法学专业的老师,所以他们在案例的选取上往往出现缺乏与会计专业工作实际相结合的现象,而且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缺乏引导,所以导致案例教学法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些问题就要求首先教师要正确地选择案例,选取一些能够和会计工作实际相关的案例,选择案例时要选择学生能够理解且具有实用性的案例,即案例中所反映的问题是他们以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案例的学习,提高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同时,老师也要加强引导。比如,一个案例可能涉及经济法多个方面的知识,但学生因为知识有限不可能看得很全面,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引导,把各方面的知识、问题分析全面,提高一个案例的利用率。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更多的信息,提高课堂的效率,解决课时不足的难题。

(二)积极采用情景教学模式,运用角色扮演法。情景教学模式、角色扮演法是对案例教学法的一种延伸,目前已在司法会计专业一些课程中运用,《经济法》的教学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并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充分使用虚拟工厂、虚拟财务部门等现代技术手段,将教学内容以动漫方式展示,提高学习的趣味性,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在情景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使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在一定的模拟情景下,扮演一定的角色来体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方法。例如,在学习《票据法》的过程中,可以模拟银行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分别扮演模拟企业中的会计工作人员和银行工作人员,从事票据的填写以及票据的“贴现”、“承兑”、“背书”等业务。角色扮演法将枯燥的程序描述转变为生动的课堂游戏,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从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能轻松自如地进入“角色”。

(三)加强“产教结合、校企一体”,运用社会实践法。现在职业院校的法学专业老师大多是从高校直接分配的,他们专业水平高,理论知识丰富,但缺点是知识应用能力不强,实际操作水平不高,这也极大地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运用社会实践法是司法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首先,学校可以邀请一些长期在法律领域从事经济法工作的和在企业一线从事会计专业工作的专家来校,请他们为专业建设和《经济法》课程教学进行咨询和指导,加大本校教师与行业、企业的交流和合作;其次,学校应积极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目前高职院校大多已经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但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这些实习基地的建立几乎都是注重单纯的会计职业技能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法律能力特别是经济领域法律事务处理能力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尤其是司法会计专业应探索与一些律师事务所、企业内法律部门建立联系,建立相应实习基地,让学生掌握以后从事会计和管理工作将遇到的一系列法律问题。在建立实习基地的基础之上,还可以与企业进行项目的合作,建立面向未来的“双赢机制”。

三、司法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

司法会计专业目前由于每门课程的性质不同,所采用的考试方式也是不同的。对于理论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主干课程《经济法》,必须改变原来的“一张纸、一支笔”定成绩的陈旧考核模式。传统的考核方式,一般采用期末闭卷的笔试方式,而闭卷笔试更多的是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不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笔者以为,要多方面多角度考核学生的技能水平,既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又考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既对学习成果进行考查,也对学习过程进行考查。也就是说,要采取多种考核方式而不是单一的考核方式,并且把考核和学习过程结合起来。新的考核方式应融入实践操作环节,以综合能力测试为重点。考核一般分成两个部分:笔试考核和实践能力考核。笔试考核主要对理论知识及其运用进行考试,采用闭卷形式;实践能力考核包括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两个方面。一般来讲,笔试考核成绩占40%,实践能力考核成绩占60%。其中实践能力考核包括: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的表现可以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模拟参与、模拟法庭等环节更能清楚地看出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新的考试方式强调学生对经济法实务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驾驭能力的考查。考试方式的转变带动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更加注重实训教学,强调学生对实际操作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使得学生通过课堂上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不规范到规范的实训演练,使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实践操作技能,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快地熟悉业务,进入工作角色,使教学内容与工作岗位技能要求更加贴近,确实让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经济法》课程的改革在司法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合格司法会计人才,《经济法》课程也必须与其他会计类专业课一样,打破陈旧理念,积极探索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局面。笔者相信,只要担任该课程教学的各位老师们一起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互相学习和交流,《经济法》课程的改革一定能取得较大的成果。

主要参考文献:

[1]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工学结合模式课程研究课题组.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建设指导方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8.

经济法学就业方向篇4

关键词:创业导向;经济法;课程改革

一、引言

在大众创新全民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创业工作,高等学校应当积极探索专业课程和创业教育融合的问题。大学生创业,必须熟悉经济法律与法规,熟知并遵守市场经济的规则,从而培养出自身在现代复杂的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经济法》是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能力课程模块中的必修课,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对于学生创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二、传统经济法教学模式分析

经济法是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是培养具备一定法律素质的经济管理类专门人才的课程。传统经济法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方面存在不能与学生创业相适应的问题。第一,教学内容繁杂。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经济运行过程中需要规制的社会关系。市面经济法教材内容繁杂,章节之间缺乏逻辑性,对法律条文的介绍源于实践的案例不多,学生不容易接受。教材没有以工作创业过程为导向设置课程结构,教师难以讲授,学生难以理解,导致学生职业能力宽度不够,所学的知识体系不能适应创业的需要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现阶段较为紧迫的任务是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培养出“知法律、守规则、会用法”的经济管理类学生。第二,考核方法单一。当前《经济法》大部分是传统的考核方式,即“平时考试+期末闭卷考试”,考试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等,题目类型固定单一,以考察学生的记忆为主,不利于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所学知识。教师可以尝试将考核方法向过程化靠拢,采用“课堂学习态度+平时作业+开(闭)卷考试+实践技能”。在考核内容上,适当增加实践部分的考核比重,这样不仅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考核学生实际动手、分析问题、总结整理等过程化的处理能力,期末考试以来源于生活的案例分析题为主,这样学生就能养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三、以创业为导向实施经济法课程体系改革的措施

第一,以创业为主线整合经济法课程教学内容。审视经济法现有教学体系中存在的与就业创业不相适应的课程体系问题,重新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将教学改革的最新理论应用到高校课程改革中去,使得经济法课程体系的构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所具有的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的需要,提高毕业生的综合能力。笔者在教学工作中突破传统教科书理论体系的束缚,将学习内容具体化,通过模拟公司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对各章节的内容重新整合。以真实的创业项目为主线贯穿经济法课程的全过程.根据创业的流程把经济法分为几个有机组成部分。一是企业成立阶段,主讲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公司法等章节内容,通过讲解不同类型的企业和成立注册阶段的注意事项让学生根据创业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企业类型;二是企业经营阶段,主讲合同法、物权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要求学生能够起草不同类型的合同,了解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掌握公司财产归属问题,掌握出现产品质量纠纷的解决途径;三是纠纷处理阶段,主讲诉讼法、破产法、仲裁法,让学生掌握出现纠纷应当通过何种方式得到解决。同时把企业经营中涉及到的知识产权问题如商标、专利等问题贯穿其中。第二,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在经济法教学中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探索,采用理论讲授法、互动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任务驱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中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笔者结合授课内容根据创业中的真实案例进行提炼将书本上的法律转化为实践,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处理意见,教师对不同的意见做出点评,在此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独立分析和自主处理案例的能力,进而提升自己的创业能力,在此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运用所学的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教学中运用模拟实践教学法,为学生的创业之路提供法律上的帮助。增加情景教学引入任务教学强化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经营管理好企业这一特定的教学目标,将工作过程所需的理论知识适时适度地融入到教学工作中去。

四、结束语

本文意在对传统经济法教学进行改革,探索促进经济管理类学生有效就业创业的课程改革新思路,提出以学生需要为本位、以工作创业导向为基础、以提高实际操作技能为目的的三个改革原则,找到了以就业创业需求为主线确定教学内容、以实际经营创业项目开发作为任务驱动的改革途径。结合企业对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创业能力,改革经济法课程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在教学中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职业转换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具体案例加强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对课程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改革。

参考文献:

[1]胡桃,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3(2).

[2]安建强.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3(5).

经济法学就业方向篇5

关键词:经济管理经济管理教师实践性教学个性教学

1、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具有理论功底扎实、知识结构合理、视野开阔、求真务实、勇于开拓创新,既能从事经济管理实际工作,又能从事经济管理理论研究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学生较深入地了解经济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制度、基本政策和基本方式,有效地把握提高本单位经济管理水平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办法。并对经济管理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具有观察分析能力和研究能力

2、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经济管理专业下的课程具有实践性很强的特点,既有别于高深经济理论的研究.也不同于实际普通生活中的经济事件。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范围很广,经济管理模式多样,形式各异,这对课程教学提出了挑战。依照经济管理专业教育实践能力发展的要求,考量经济管理教育发展的现状,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高职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落实不到位。

2.1过于注重理论讲授随着党的职业教育方针的调整,各大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中的的工科类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国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主体地位不突出,而且在高职教育教学工作中也存在着或效仿普通高校的做法,比较注重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的关注度不高,把课堂教学、理论知识传授放在首位:或沿袭升格前职业学校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中仍然大量进行已被新知识。新理论,新实践淘汰的研究项目,不能紧跟社会发展,造成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落实不到位。

2.2轻视实践教学经济管理专业下课程偏重文科知识,有些院校的老师对经济理论专业的教学过程过分强调理论,强调格式,主要讲各理论的概念、意义,而对学生的实践教学不够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疲于奔命,无暇顾及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学校评价教师往往只注重教师的教学态度、课堂气氛:考评教师的教学业绩时只考察教师一方.没有与学生实际掌握的实践技能联系起来,所以教授经济管理课程的教师并不重视锻炼自己的实践教学技能。

2.3忽视开展个性教学传统的经济类课堂以统一的教学目标.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教学方式,统一的教学评价,无视学生的个体需求和个性差异.忽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个性化研究.缺乏因材施教,师生沟通少,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学习和创新潜能,后进者得不到补偿,优异者也无法脱颖而出。

3、经济管理专业相关概念

3.1经济管理专业定义是指研究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合理组织、合理调节的规律和方法,它包括两大方面:宏观经济管理,即国家对国民经济体系和社会经济活动的控制、指导、调节、监督;微观经济管理,即各类企业、合作经济组织、个体劳动者的经营管理。经济管理是综合应用性学科,它融合多种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学科知识,注重总结实践经验和可行性研究。

经济管理专业下的相关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专业。

3.2对经济管理教师的素质要求:

3.2.1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职业道德和协作精神,愿意为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尽心尽力;有责任心,爱岗敬业,具有学科钻研精神。

3.2.2具有多年相关专业教学经验;具有从事教学工作的知识水平和讲授能力;具备一定的教学工作经验和研究能力;能够负责管理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进行教学科研和管理科研工作;负责管理专业学生课外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并组织实施管理人才培养工程。

3.2.3有履行岗位职责的业务能力和相关领域的实践经验。

3.2.4有创新精神、应变能力和个人爱好及特长。

4、经济管理系教师推销知识的途径

4.1不断坚持理论探索学科建设既要引进先进的外来文化.又要继承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还要勇于进行理论创新。经济管理专业作为一种由国外引进的学科,该学科点除十分注意经济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外.还必须十分注意对外来经典的经济管理理论著作、最新的经济管理理论的“汉化”。经济管理理论“汉化”的途径主要有二:一是使经济管理理论与中国丰富的经济思想相结合,从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吸取营养:二是使经济管理理论与中国现实的经济管理实践相结合。从而推动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

4.2坚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经济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边缘学科,这主要表现为:一方面.经济管理理论须要从经济管理的社会实践中吸取营养,以丰富经济管理的理论;另一方面,经济管理的实践迫切需要好的经济管理理论指导。从学科诞生伊始,该学科就高度重视与实际部门的交流,积极主动寻找机会,将经济管理的新概念、新方法向社会、向企业界人士介绍推广,同时将他们在经济管理实践中的疑难和困惑带回学校作理论剖析和探讨,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使经济管理理论与方法同中国特定的国情相适应。

4.3学科建设要与时俱进时代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学习,善于学习。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一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以及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总结出来的新理论;二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新方法,人类在不断进步,各种新的研究方法也不断涌现,如系统理论及其研究方法,混沌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复杂理论及其研究方法等,将其融会贯通然后应用于经济管理的研究之中;三是要向社会学习,从实践中学习。经济管理既需要理论也需要实践,实际部门的经济管理实践往往是绝佳的经济管理教学案例,教师也需要从实践中丰富自己的理性及感性知识,以使自己的教学能丰富多彩,使学生印象深刻;四是要向同行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向专家学习、向同行学习.学习他们的长处,拓宽学科建设的视野,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5、结束语

经济管理专业对我们教师提出的要求就是不断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科长期繁荣,吸引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摸拟教学法等,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今后还要进一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法等,使教学互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其次,努力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要积极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有计划地引进高素质人才充实学术队伍,鼓励教师积极进取、努力拼搏、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陆中宝.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改革及其新挑战。江苏省南京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2009,02.

经济法学就业方向篇6

(一)一个流行的误解引发的思考

企业理论是微观经济学中以研究企业的性质、企业的起源、企业的运作及其结构、形态演变规律为主要内容的重要基础理论。当前“经济学的研究者和观察家们极少否认这样的说法:企业理论已成为当代经济学家们最偏爱的迷人事物。”(foss,1999)它已成为了现代西方经济学中最富有魅力和最具有挑战的领域之一,一大批经济学家如科斯、张五常、威廉姆森、阿尔钦、德姆塞茨、杨小凯、黄有光、哈特、詹森、青木昌彦等沉浸其中,乐此不疲。由于融合了博弈论、契约理论、激励理论、信息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菁华,当代企业理论(thetheoryofthefirm)向纵深不断拓展,由“企业的本质”(thenatureofthefirm)到“边界或一体化”、“最优委托权安排”,再到“多任务委托”、“权威分配”、“合谋或勾结”以及“文化或声誉”等问题,不断地对现实企业问题进行不懈的探索。然而在追溯现代企业理论的起源时,大多数的学者包括我们国内的一些学者中间却存在这样一个流行的误解:现代企业理论始自科斯。他们认为在科斯1937年发表其经典性论文《企业的性质》以前是没有真正的企业理论的,科斯因此登上了现代企业理论“鼻祖”的宝座。不可否认科斯《企业的性质》的发表以及交易成本范畴的提出,的确在企业理论发展史中具有一定的开创性作用,但是要说在其之前没有真正的企业理论的这样的断语则未免过于武断了。说得严重一点,这不是出于无知,就是出于偏见。其实早在科斯之前近一个世纪,马克思就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运行和演进的研究过程中提出了相对西方企业理论来说更科学、更完整、更深刻的企业理论,尽管其中若干观点甚至分析方法不免含有时代的局限。正如程恩富教授所指出的那样:“所有读过马克思《资本论》的正直学者都会承认,即使不谈其他著作,也完全可以说《资本论》早已形成了关于企业的起源、本质、规模和治理结构等一整套较为系统的学说,而且十分深刻”(程恩富:《西方企业理论的意义、误点及与马克思企业理论的比较》,《韶关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8期)。甚至可以说《资本论》就是一部企业理论的巨著,其内容之博大、论述之深刻、结构之严密,没有一部企业理论的著作可出其右。这是我们研究企业理论必须挖掘和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马克思企业理论中真理的光芒不应为误解所遮蔽。

在此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的认识长期内也存在偏差。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受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影响,很长一段时期内,人们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仅仅局限在生产关系的领域内;并且简单地看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原理,认为两者之间是直接发生作用的。这样一来,人们关注的焦点就被吸引到宏大叙事的层次上来,微观领域的企业理论问题就被长时间的悬置起来。由于离开了这一微观基础来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抽象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被从现实割离出来,变成了无法“直面现实”的经济学,有关理论就带有了某种程度的“拜物教”性质。其实在马克思那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并不是直接发生作用的。两者之间存在一个基本的中介:生产方式。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以及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都是通过这个中介实现的。(吴易风,1997)企业是生产方式的微观实现形式,是近、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的主流形式,离开了对企业理论的深入研究,是无法深刻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是运用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这样一个三段式原理来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演化的。在第一版序言中,他就明确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马克思,2004,第8页)。但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就偏离了这一正确的研究轨道,人们对马克思经济学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抗性的研究上,强调的是劳动价值理论的本体论研究和抽象地探讨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这样的研究由于未能直面现实而遮蔽了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光芒。上述理论研究的倾向使得对马克思企业理论的研究成了马克思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使很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者也认为马克思是没有企业理论的。以至于我们在进行企业改革的时候,很多人直接从西方经济学的仓库中去寻宝。因此才有不少专家深刻指出,建立完整的马克思企业理论是实现马克思经济学创造性转化的关键环节(孟捷,2002)。

(二)企业理论研究中“言必称西方”倾向牵动的忧虑

推进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和国际竞争力是新世纪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保障。这需要以正确的理论来指导,而以怎样的企业理论指导我国的企业改革实践,是一个理论上的大是大非问题,事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企业改革和发展领域指导地位的稳固与否,事关企业改革方向的正确与否,并最终决定企业改革的成败和企业发展的成效。其问题的核心在于以怎样的经济学范式来主导企业理论研究。经济学范式是一种经济学体系研究经济问题的基本立场、范畴和方法的总合,是经济理论体系的灵魂。主导企业理论研究的经济学范式不同,研究的结论可能会完全不同,而指导理论选择上的错误很可能将我国的企业改革引入死胡同而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在企业理论问题的探讨上,现在学术界有一股风潮,言必称西方,科斯、诺斯、威廉姆森等西方经济学家、交易成本等基本范畴不离口,以西方企业理论尤其是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主导的研究企业问题的论文遍布我国各大核心期刊,科斯、诺斯、威廉姆森的论文也被看作“经典”充斥参考文献之中,而以马克思经济学范式为主导的研究企业问题的论文则相对较少,笔者依据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1992—2002年)的查询结果粗略估计,后者的数量不足前者的1/10。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势头强劲、咄咄逼人,马克思经济学范式受到严峻挑战,很多人甚至认为马克思没有企业理论。这种情形任其发展令人堪忧: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我国企业改革和发展中的指导地位将受到巨大冲击;二以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为主导的企业理论来指导的我国的企业实践会不会“水土不服”,会不会产生“淮橘为枳”的结果,这样的企业还不是我们社会主义的微观基础?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内部人控制”、“穷庙富方丈”、部分地区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缺失甚至人权屡屡受到侵犯等似乎已显示出了某些征兆。比如一些人借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借助企业改革、改制之机,大肆侵吞公有资产,大肆侵吞工人利益,大肆逃废债务特别是银行债务等手段和行为造成的。这成为一些人一夜暴富的手段和机会。更有甚者,企业改制之后,又通过各种手段,成为上市公司,然后,在股市里再捞一把,再去掠夺广大股民利益。目前,一些上市公司,弄虚作假,虚造帐目,虚造利润,欺骗股民的事情已经屡见不鲜;一些公司老总,一看情况不妙,卷款出逃国外的情况屡见不鲜。而改制企业员工只有面临下岗、失业的命运,造成普通股民血汗钱血本无归。使穷者愈穷,富者愈富,严重两极分化,贫富悬殊急剧拉大。盲目崇拜西方经济理论,贻害无穷。前转轨陷入锁定状态就是最好的前车之鉴。我们认为我国的企业理论研究必须以马克思经济学范式为指导。马克思尽管没有专门和重点研究企业问题,但是他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起源、运行和演化的研究中实际上已经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科学的、系统的企业理论研究框架。尽管其中的部分观点已经“死去”,但就其总的经济学范式而言仍有顽强的生命活力,至今显示着真理的光辉。比如林岗、张宇教授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相关阐释概括出的马克思经济学的五大方法论命题: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解释社会经济制度的变迁;在历史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的整体制约中分析个体行为;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确定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依据经济关系来理解和说明政治法律制度和伦理规范;通过社会实践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等等(林岗、张宇:《马克思主义与制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在上述方面强调个体选择、比较静态分析、缺乏历史分析的西方经济学主流范式显然是无法与之争锋的。西方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卢卡奇深刻指出:“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并不是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研究的结果。它不是对这个或哪个论点的‘信仰’,也不是对圣书的注解。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它是这样一种科学的信念,即辨证的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只能按其创始人奠定的方向发展、扩大和深化”。(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59页。)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工作者,我们不应该妄自菲薄地拜倒在西方企业理论的脚下,仅仅充当西方企业理论的批发商,尽管其中不乏科学的成分。我们应当回到马克思那里,不是去为实践寻找细枝末节的理论依据,而是要从其经济学宝库中挖掘出其研究企业问题的科学方法作为我们研究企业问题的出发点和指南,联系变化的实际发展马克思的企业理论,科学地回答企业改革和演进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回击对马克思企业理论的各种藐视、非难和攻击,拓展出适应时代需要的马克思企业理论的新形式,从而坚定地捍卫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范式在企业理论研究中的主导地位。这是每一个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我们必须肩负的时代使命。

(三)“郎旋风”激发的反思

要说2004年中国经济学界最为轰动的事件,非“郎旋风”莫属。一个香港教授在中国经济学界掀起了轩然大波,众多的学者参与了热烈的讨论,各大媒体纷纷响应,以至于普通公众对之也能品评一二。“郎旋风”的真正意蕴何在?人们见仁见智。窃以为这本质上不是一场纯粹的经济学的专业学术讨论。在辩论中,经济学家并不仅仅对自己的同行说话,而是对公众说话,对政府说话。学者们希望通过诉诸这些可能影响和决定公共政策走向的群体,使自己的意见影响甚至左右未来的公共政策。因此,这是一场事关重大的公共政策辩论。该辩论之所以如此轰动,并不在于朗教授的观点多么高深、多么出人意料,正如他自己所言,“只是在一个适当的时机,一个正确的时候,说了一些话,一些让人比较触动的话,然后让这个社会产生很大的反思,仅此而已。”反思的核心问题就是:我国的企业改革向何处去?路在何方?主流学者所主张的现行企业改革模式是绝对的真理吗?对于我国企业改革的走向,大多数的学者的看法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所谓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西方流行的股份公司制尤其是美英的股份公司制。这也就是说,中国的企业制度应该是何国际接轨,更确切一点是向欧美国家接轨。完全可以这样讲,公有企业的民营化,非公有企业的欧美化,几乎成了中国主流经济学者的一种所谓的“政治正确”(politicscorrect)。笔者认为这样一种主流看法会误导我国的企业改革实践,并不利于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可能会带来若干意想不到的负面效应:首先,按照这样的方向改下去,我国的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究竟怎样体现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无论是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角度来考虑,还是从倍受西方思想界推崇的哈耶克社会秩序二元观角度的考察,社会主义的微观基础都不可能与资本主义的微观基础是同质的。其次,成功的企业制度是否可以移植?在国外起作用的制度安排,我国拿来之后,是否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这是不是有点制度万能论之嫌疑,并且从现实看,世界范围内成功的企业制度也是多种多样的,美国的现代企业制度只是其中的一种,从理论上很难说这一制度就是具有最高效率的企业制度。第三,在西方尤其是美国,以股份公司制为代表的现代企业制度,尽管是仍然是企业制度的主流,但其弊端日益显露,就连资本主义的有识之士,也直言不讳。一般认为其有三大弊端:一是股东至上逻辑与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的高昂。二是短期利益至上与普遍的诚信缺失。近年来,随着安然公司的轰然倒塌,西方国家接连出现大公司财务丑闻,暴露了现代企业制度专制性的弊病。高级经理们利用手中获得的公司股票和股票期权,从事非法交易,为自己谋取暴利;通过做假账,把大笔公司财产据为己有,对劳动者和社会大众造成严重危害。三市场导向的生产模式与环境资源的破坏、浪费等等。作为一个后发国家,以这样的企业制度作为我们企业改革的目标模式,可能是这一制度的优点我们没有得到,收获的却是它的缺点,从而成为杨小凯所说的后发劣势,很有可能使我们的经济陷入既缺效率,又无公平的“锁定状态”,使我们的经济在除培育了一批“为富不仁”的富人之外,再乏善可陈。“郎旋风”事件中广大网民90%的支持率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我国企业改革的总体方向是什么?这是企业改革的一个突出问题,关系改革成本的高低和我国的经济发展。而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不能仅从现实中那一企业制度占主流中寻找答案,而是要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从研究企业的性质、企业的起源和企业形态的演化等企业基本问题入手,探询企业发展演化的一般规律,从而为企业改革指明方向。为此,就需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既继承马克思企业理论的精华,又借鉴西方经济学家的有益探索,使马克思企业理论在与时俱进中增强活力、生命力和影响力,在思想市场的竞争中取得主导地位,并为我国的企业改革实践提供有效指导。

二、马克思企业理论现代拓展的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

一是将马克思关于企业问题的论述梳理、整合起来,从而形成马克思经济学范式下的企业理论

西方企业理论自科斯以来,就企业的性质、企业的起源和企业形态的演化等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基本上形成了现代企业理论的框架体系。马克思尽管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论述,但是马克思的这些论述是散见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批判这一宏大主题之中的,并未象西方经济学家那样专门著述企业问题。由此,某些学者特别是西方学者才误以为在科斯《企业的性质》之前,是不存在真正的企业理论的。将马克思关于企业问题的论述梳理、整合起来,将之系统化、体系化,形成马克思经济学范式下的企业理论,从而改变企业理论研究中言必称西方的错误倾向,增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学术研究以及企业运行和改革实践中的话语影响力。

二是根据新的实践拓展马克思企业理论,充分体现马克思经济理论与时俱进的科学品质

马克思经济学是与时俱进的科学,马克思企业理论也不例外。马克思是以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纺织工业的业主制企业为模特来研究企业问题的。他从生产性、交易性等多个层面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企业的性质,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角度揭示了企业的起源,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剖析了资本主义企业演化的一般轨迹,并对未来社会主义企业的一些问题作了天才的预测,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科学的企业理论。马克思逝世后的一段时间内,直到二战,资本主义企业的演化情形基本印证了马克思的分析,充分表明了马克思企业理论的正确性。二战后特别是随着20世纪5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兴起,资本主义企业的演进出现了新的特点,内容之广泛,变化之深刻,影响之强大,前所未有。比如企业面临的外部市场环境总体上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不少企业的组织结构由h型转变到u型并逐渐转变到m型;大企业在不断发展,兼并浪潮风起云涌,跨国公司发展迅猛,小企业的发展势头也很强劲;企业的治理结构方面发生了在所谓的资本革命、经理革命和创业革命等“三大革命”;企业中劳资两极的简单对立为多元经济主体构成的复杂分工体系所取代等等。马克思以业主制为原型的企业理论的部分结论已被现实所否定,如大企业将越来越多,小企业越来越少等,其理论和时代上的局限性初步显露。同时,一些国家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基础上实行了社会主义制度,这些国家的企业问题显然与马克思当时的设想的情形大不一样。对我国这样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以教条主义的态度来对待马克思的企业理论显然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方法的。当前企业理论研究中重西方企业理论、轻马克思企业理论的现实是与长期以来我们不能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发展马克思企业理论是有很大关系的,结果是相关的研究成果变成了文献考据,严重脱离实际,文章读起来死气沉沉,严重损害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大众中的亲和力。与时俱进的实践呼唤与时俱进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本身就是“历史性科学”(恩格斯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在日新月异的企业运行变化面前,马克思的企业理论只能拓展,而不能固守已有的结论,正如唯物主义要随着自然科学领域的每一个划时代的发展而必然要改革自己的形式一样,马克思的企业理论也只能与时俱进,否则,在企业改革领域马克思经济学范式就真要被“劣币”驱逐了。这显然是我们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工作者的失职,是每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工作者所不愿看到的局面。

三是用新的企业理论对资本主义企业演化的新态势和我国企业改革的轨迹、走向进行新的解读

对于马克思逝世后,资本主义企业运行发生的新变化,西方经济学家发展出了一系列的理论进行解读,如企业的契约理论、企业的能力理论等,并由此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资本主义企业内部的劳资关系已由对抗转为合作共赢。他们的理论在方法论存在重大缺陷,对于这些新变化的解读,往往只在问题的表象上兜圈子,而难以抓住问题的实质。需要运用拓展的马克思企业理论进行新的解读,从而使人们对资本主义的运行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对于我国企业改革的轨迹和走向的解读,占主导地位的是西方现代企业理论,这样的解读,使人有生搬硬套的感觉,毕竟现代企业理论以契约型的理论为研究对象,并且以一定的宏观制度背景为前提。这种仅就企业来谈企业,而忽视企业背后的制度的解读,难以使我们对我国企业改革的演进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很容易将我们的企业改革引入歧途,现在学术界如清华大学的候若石对现代企业制度的批判以及朗咸平对公有企业产权改革的质疑等就清楚地说明了这一问题。

四是为我国企业改革提供理论的借鉴,减少盲目性。

公有企业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存在不少的问题。如公有资产流失、内部人控制、工人权利受到侵害等等,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对企业改革的理论研究得的不够,如公有制企业的性质是什么?企业中的权利应该如何配置?企业运行的目标是什么等等认识存在偏差,是理论认识的偏差导致了实践上的迷误。非公有企业运行中出现了劳资关系紧张、“民工慌”等一系列问题,如何进一步提高非公有企业的竞争力,和谐劳资关系亟待有效对策。经济改革虽然是一个探索过程,但不可能也不应该长期缺乏基础经济理论的指导。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之所以尚有活力,除其内在因素外,与他们在坚持私有制这个理论前提下的理论探索和创新也有直接关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推进企业改革,急需以新的理论指导我国企业改革的实践,否则我国的企业改革就很有可能陷入既缺效率,又乏公平的“锁定状态”。

(三)马克思企业理论现代拓展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在坚持以马克思经济学基本范式为主导的原则下,依据新的实际拓展马克思企业理论,笔者以为至少应从下几点着力:

1、“回到马克思”

通过重读原典从马克思的相关论述中梳理出马克思的企业理论。马克思没有专门论述企业问题,他对企业问题的研究是包含在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研究之中的。这就需要我们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运行和演化的研究中,特别是从《资本论》中梳理出马克思研究企业问题的时代背景,马克思关于企业的性质、企业的起源、企业的规模、企业的运行和企业制度演化的有关论述,并着重考察马克思某一观点提出的假设前提、推理过程和适用范围等,整理出马克思的企业理论,并以此清除我们传统认识中对马克思关于企业问题若干观点的教条主义甚至是歪曲的理解。今天我们强调这一点,现实针对性很强。因为长期以来,统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者头脑的是所谓的“前苏联范式”。这一范式的有二大突出特点:一是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意识形态色彩;一是对社会主义制度带有乌托邦式的幻想。在这范式的影响下,人们对马克思企业理论有很多的误解、误套、误用。如将公有制等同于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认为公有制就是取消个人的所有权;其实,马克思在论述公有制的时候,反复强调,公有制并不是取消个人所有权,而是要确保个人所有权,这个所有权不仅包括消费资料所有权,而且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还包括劳动者个人劳动力的所有权(刘永佶,2004,212页)。再比如,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举的雇工8人的例子作为私人企业的性质的认定标志;再比如将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所设想的严格的工资等级制,当作一般的理论照搬到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形成了以“大锅饭”和“平均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所谓“按劳分配”。这一系列的误解、误套、误用,不仅是对马克思的不尊重,而且还严重窒息了马克思企业理论的活力,降低了这一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我们现在原原本本地回到马克思那里,弄清马克思有关论述的本来含义,实现马克思企业理论的正本清源,意义十分重大!这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拓展马克思企业理论的思想起点。

2、依据变化的实际分析马克思企业理论的“合理内核”与时代局限

经济理论是经济实现的反映。拓展马克思的企业理论我们不应该回避这样一个事实,任何经济学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的局限,马克思企业理论也不例外。马克思逝世后的100多年来,特别是二战以来,资本主义企业运行与演化的实际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要在全面地、完整地分析这些变化的基础上,以实践为检验尺度来重新审视马克思的企业理论,看一看那些分析方法和那些观点依然有效,而那些方法和观点已经过时,从中找出其合理内核和时代局限。在此问题上,我们有太多的教训。正是长期以来很多人们将马克思的著作当作了应急用的“锦囊”,认为马克思已经穷尽了真理,试图省却自身的努力而向马克思的著作寻求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才导致了马克思经济学包括企业理论在日新月异的现实面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前车之鉴,后世之师。这是我们拓展马克思企业理论的关键环节。

3、批判性借鉴西方的企业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开放的经济学,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与它对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的批判和借鉴密不可分的。拓展马克思的企业理论我们也必须批判性地借鉴西方的企业理论。西方的企业理论是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在分析、解决资本主义企业运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企业运行的一般规律,比如威廉姆森关于企业组织结构变迁的分析,有其科学性的一面;另一方面它作为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主要体现着资本家阶级特殊的价值观和利益诉求,具有辩护性的一面,马克思之所以把19世纪30年代以后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称为庸俗经济学原因即在于此。在对待西方企业理论的问题上,完全排斥与照搬照抄都是不科学的。我们既不能因为其辩护性而忽视其科学性,也不能因为其科学性而忘记其辩护性。科学的方法只能是批判其辩护性、借鉴其科学性。通过对西方企业理论深入地研究,批判地借鉴,从而为马克思企业理论的现代扩展注入新的动力。

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笔者特别强调以下两点:

一是个体主义分析方法与整体主义分析方法相结合

在企业理论的研究中,从基础方法论的角度看,也就是从哲学层次方法论的角度看,主要有两大分析方法:一是个体主义的分析方法,一是整体主义分析方法。对于前者,按照卢瑟福的看法,其关键假设或核心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陈述:(1)只有个人才有目标和利益;(2)社会系统及其变迁产生于个人的行为;(3)所有大规模的社会学现象最终应该只考虑个人,考虑他们的气质、信念、资源及相互关系的理论加以解释。(卢瑟福,《经济学中的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转自《马克思主义与制度分析》,12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这一分析方法是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自由主义开创的西方经济学的分析传统,是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在企业理论的研究中,他们也是以此作为分析起点的。对于后者,按照卡莫恩的观点,包含以下三个基本命题:(1)部分的简单加总不等于整体,因此社会制度等整体范畴不能简单地还原为个体心理等个体范围;(2)社会整体的性质及相互关系决定个体存在的本质,个人行为的内涵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3)形成社会力量的各种整体范围不但决定着个体利益的内容,还决定着个体行为的结果。(转自,林岗等《马克思主义与制度分析》,36页)。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谱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分析方法就是后者。正如卢卡奇所说:“在历史的解释中构成马克思主义和资产阶级思想根本不同的不是经济动机的首要地位,而是整体观。”(转自《沃勒斯坦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94页)在马克思看来,尽管“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的目的人的活动”,但个人的行为和选择并不完全是自由意志的产物。“不管个人在主观上超越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12页)。因此马克思研究企业理论不是从孤立的、抽象的个人出发,而是从现实的人出发。企业中的个人作为经济活动者是嵌入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的,他们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组成企业的,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制约下推进企业制度演化的,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并拓展自身利益、改造自身的。在笔者看来,在新时代条件下,研究企业理论必须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其一,个体主义的分析方法尽管与人们的常识相吻合,但是往往却把历史和时间排除在企业理论的分析之外,从而忽略了历史和时间对个人的型塑作用,最终使理论变成中看不中用的逻辑推演游戏;其二,整体主义的分析方法,尽管对经济问题的分析比较深刻和全面,但是往往会因缺乏分析的中介而变成哲学层次上的“诡辩论”,无济于解决现实问题,并因离人们日常生活较远,而降低了理论掌握群众的力量。两者结合起来,既可以分析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之下人们的行为选择,又可以分析在社会经济结构中演化中个人与社会的互动。

经济法学就业方向篇7

关键词:专业规范;基本原则;基本内容

对经济学类专业规范进行扎实系统的研究,科学制订经济学类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有利于经济学类专业的改革、建设和发展,可以为高等院校经济学类专业建设的规范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具体指导,促进经济学类专业建设的发展。

制订指导性专业规范,是专业建设形势发展的需要。为此,要处理好专业规范和创新的关系,坚持分层、分类指导。

一、高等财经院校经济学类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建设原则

21世纪高等教育发生的重大变化,高等财经院校经济学类本科专业的建设与改革必须顺应时展和改革潮流不断深化。制定指导性专业规范,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国际化、信息化、一体化发展战略

(1)国际化战略

实施国际化战略,要坚持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统一,用国际化积极推进课程结构、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改革,为学生搭建既符合国际化规则、又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的教学平台。同时,通过国际化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现有教师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国际化培养,在全球范围内吸引、招聘高层次人才;不断加强学生的国际化交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海外学习空间,努力培养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宽广的国际视野,熟悉和掌握国际惯例与国际准则的中国人。

(2)信息化战略

实施信息化战略,要坚持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改造传统学科专业,不断提高学科专业建设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坚持用信息化改造传统管理,切实加强管理平台建设和数据资源库建设,全面实现信息资源的互通共享,构建信息化条件下具有各校特色的网络管理平台,不断提高教育效率和信息资源的综合服务能力。

(3)一体化战略

实施一体化战略,要坚持产学研一体化,走出象牙塔,以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己任,拓展素质,学以致用;坚持经济、社会、教育一体化,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经济发展为目标,走出去,请进来,沉下去,积极推进高等教育与企业、社会的紧密结合,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

2.坚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与为行业发展服务相结合

计划经济时代,相当一部分高等财经院校由原中央有关部委所属,设置的专业大都具有鲜明的行业背景,在各自领域均有良好基础,有些已经形成了比较优势和学科特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实行重大调整,绝大部分中央有关部委所属的高等财经院校转变为由地方政府管理为主。在这样的形势下制定指导性专业规范,必须坚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与为行业发展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1)专业建设与发展必须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

按照区域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趋势确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根据地方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升级确定专业建设与发展的目标,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不断提高学科专业结构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对接水平。

(2)专业建设与发展必须为行业发展建设服务

坚持进一步依托行业优势,积极发展高等财经院校中为行业服务设置的相关专业,有意识地引导并促进这些专业与学校其他新兴专业适度结合,发展创新,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中保持或增加与行业领域联系紧密的相关知识,充分发挥这些专业在就业市场上所具备的独特的竞争优势,着力提升这些专业在行业领域的影响力,在强调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为行业发展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促使行业的历史性积淀为这些专业打造专业特色奠定基础,力争成为高等财经院校专业建设与发展的优势和特色所在。

3.坚持以学科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

一般认为,学科是一个按照知识门类划分的学术体系;而专业则是根据社会的职业需求,依托相关学科,为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设置的。专业处于学科体系和社会职业需求的交叉点上。以一门学科为基础可以设置若干个专业;一个专业可能涉及不止一门而是若干门学科。不同领域专门人才所从事的实际工作,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作基础,专业就组织相关的学科来满足。从这样的特点出发,制定指导性专业规范,就必须充分考虑学科与专业之间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关系,坚持以学科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

(1)坚持专业建设必须以强有力的学科基础作为支撑

按照学科发展的要求概括出专业的基本理论,依据学科基础明确专业的知识体系,并将学科建设所形成的高水平科研成果尽快渗透到教学当中,将其及时转化为本科教育的优质资源,更新为教学内容,固化为特色教材。

(2)专业建设必须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和就业导向的不断变化

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强化学科专业的应用性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就业层次和发展潜力为目标,坚持专业建设与学生明确的就业导向相结合,根据人才培养的类型和规格来设计并确定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以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来组合课程,为学生搭建宽厚的基础知识与扎实的专业训练相统一的教育平台。

(3)高度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所要求的交叉性和复合性

根据职业岗位的需要,逐步拓宽专业面向,设计出更多跨学科、交叉学科的课程,积极进行复合交叉,渗透融合,不断加强能力培养,构建人才培养的“专业链”,造就市场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形成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具备就业竞争优势的人才培养新思路。

(4)按照学科基础、根据职业需求来建设专业

不仅要考虑市场是否需要,而且要考虑专业的特色和水平,要正确处理好内功与外功、内在素质与外显能力、就业率与就业层次之间的关系,不断加强专业改造与结构调整,全面提升专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高等财经院校经济学类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建设内容

我们认为,专业规范主要是指专业教育课程的规范,要加强专业规范建设,应当着重抓好专业基本知识、基本方法论和基本技能训练等方面的规范和指导。

1.专业基本知识规范

(1)一个指导思想,两种知识体系

经济学本科专业基本知识规范可以概括为“一个指导思想,两种知识体系”。一种指导思想,就是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用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指导经济学类本科基本理论的课程设置和各种专业教学活动。两种知识体系,就是遵循改革开放的要求,在经济学专业基本理论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体和主导地位;同时,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包括西方经济学中的科学成分,让学生开阔

视野,懂得并能够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知识,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进一步说,“一种指导思想,两种知识体系”应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种指导思想应当同时渗透到两种知识的教学之中,对两种经济学知识都起统帅作用,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应当是两个或者三个相互割裂的板块关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地位的同时,要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促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化、现代化。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知识方面,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分析鉴别能力,善于吸收这些知识中反映现代市场经济一般机制和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管理经验的有用成分。

尽管对于如何表述“一个指导思想,两种知识体系”,怎样看待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关系,学界仍然存在一些争论,但以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计量经济学、会计学和统计学8门核心课程作为经济学类专业必修课程、以“一个指导思想,两种知识体系”为总体框架的基本理论体系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作为教学指导委员会应做出自己的判断,并不失时机地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教育部决策提供参考。”

(2)课程结构体系

专业基本知识的规范要具体体现到课程体系的规范和建设,而课程体系是一个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内的整体,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通识教育课程承担着奠定各专业学生所应有的多学科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政治、业务、自然科学、人文、心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和公共技能(外语、计算机、写作能力等)的功能,因此,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它能否真正使学生在更高的平台上学好专业教育课程,从而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目标。作为学科大类各专业的共同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对于各专业的学生具有普遍的基础准备和人文修养意义。专业主干课程培养学生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专业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专业主干课程所要求的知识基础是由上述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所共同铺垫的,或者反过来说,它要求上述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与之相适应。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迅速发展和时代的不断进步,以往单一的、过分强化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以专业需要为逻辑的过于窄、深、专的课程体系已经很难适应当今和未来社会的实际需要,企图要求4年学习的知识在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一辈子“够用”,已经变得既无意义又无可能。因此,要在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有继承、有扬弃、有创新,整体优化经济学各本科专业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

首先,按照“厚基础、宽口径”的要求,根据学科大类设置学科基础课程,扩大各专业之间通用的基础面,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打好扎实宽厚的基础,掌握必备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增强适应性和竞争力。其次,贯彻“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原则,为学生提供选择性、个性化的学习机会,逐步推行、完善“2+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第三,根据学校自身优势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宽口径的专业面上为学生柔性设置灵活多样的选择空间,开设各类各具特色的专业选修课程,扩大弹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根据多变的人才市场需求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第四,在此基础上,改革课程体系,建立反映学科之间联系和渗透的综合课程,以整体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展学生的跨学科视野:其他必修课和选修课则按模块设置,使教学内容的设计能够随着学科的发展和改革的实践不断进行变换组合。第五,推行多种知识技能证书制度,进一步拓宽学生知识应用领域,提升知识融通能力、迁移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整体推进复合型人才素质的不断提高。

按照上述思路形成的经济学各本科专业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主要由学科大类共同的基础课程(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程构成。其中,学科大类共同的基础课程又分别由若干门理论经济学课程、应用经济学课程、管理学以及法学课程组成,专业主干课则由培养学生从事本专业工作最重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培养学生的专业创造意识、创新能力、具有各专业显著特色的若干门课程组成。经济学类各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是完全相同的,区别仅在于专业主干课程不同,这就为学生两年后在学科大类中重新选择专业。即实行“2+2”人才培养模式创造了条件。

2.专业基本方法论训练规范

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可以概括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抽象分析方法、西方经济学的实证分析方法、现代经济计量与统计方法。抽象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科学运用,要求对经济关系的本质进行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企图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而不对事物的好坏做出评价,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经济学各门学科近年来在研究方法上出现的一个新趋势,是大量运用现代数学方法和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经济数量关系的分析,现代经济计量与统计方法反映了经济学的这种新要求。因此,按照“一个指导思想,两种知识体系”为总体框架的基本理论体系的要求,这三种分析方法是经济学类各专业必须掌握的基本专业方法论。

(1)抽象分析方法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抽象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方法在研究经济现象中的具体运用。它包含着相互联系的两个科学思维过程,一个是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过程。该过程就是对所要研究的具体经济现象进行分析,撇开次要因素,从中找出最基本、最一般、最主要的因素,综合其内在的必然联系,阐述经济范畴,揭示经济规律;另一个是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也就是依据前一过程的结果,从最简单最基本的范畴开始,遵循由简单上升到复杂的思维过程,建立逻辑联系,把在本质上被认识了的具体再现出来,从本质到现象在整体上揭示出经济运动的规律性。马克思主义的抽象分析方法体现了客观经济事物本身的逻辑和人们认识事物的逻辑,学习和掌握抽象分析法,有利于培养经济学类专业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方法。

(2)实证分析方法

实证分析方法是西方经济学最主要的研究方法。一般认为,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划分为基于哲学层次的研究方法,如科学主义、证伪主义与证实主义等;基于方法论角度的研究方法,如演绎法与归纳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等;基于经济理论层次的具体方法,如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均衡分析、边际分析等。实证分析方法认为,要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首先必须揭示各种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正确回答客观事实是怎样的,而这正是要通过实证分析来达到的。因此,学习和掌握实证分析方法对于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无疑是重要的。但是,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必须对客观经济现象的好与坏,以及应该是什么做出判断,因而不可能完全摆脱规范分析。所以,在经济学的

研究中应该把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结合起来。

(3)计量统计方法

现代经济计量与统计方法是对经济计量方法和经济统计方法的总称。经济计量方法以数理统计学为理论基础,以回归模型和时序模型为基本框架,验证经济理论的定量描述,揭示经济数据的内在联系,开展经济规律的实证研究,预测经济运动的发展趋势。经济统计方法实际上是对统计认识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方式和手段的总称。统计认识从观测开始,由观测获得描述事实的数据,然后通过归纳发现客体的一般特征和规律性,最后演绎出预见和解释。如果预见和解释被证实,统计规律性也就被确证。统计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大量观察法、统计描述法、统计推断法和统计模型法等,在现实经济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重要的应用价值,因而也是经济学类专业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现代分析手段。

3.专业基本技能训练规范

经济学类专业的毕业生在系统掌握本专业基本知识、基本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还应当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具体包括国际化、信息化、一体化等三方面的要求。

(1)国际化专业基本技能

国际化专业基本技能要求学生拥有全球化的视野与思维,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适应经济发展全球化的新趋势。以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专业为例,毕业生除了必须熟悉国际贸易规则、惯例和我国的对外贸易方针政策,还必须熟练掌握本专业以下几方面的基本技能:

①要求通过国家英语六级水平考试,具有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②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和较强的商务谈判能力,掌握必要的国际交往礼仪知识;

③在实际应用层面上熟悉进出易的基本程序和主要操作技能,了解进出易磋商和合同履行的基本过程,真正能够独立从事具体涉外经济工作。

(2)信息化专业基本技能

信息化专业基本技能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工具,能够熟练运用各类企业商务管理、计量统计分析软件,在实际经济管理工作中进行各类经济分析。以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和统计学专业为例,毕业生必须熟练掌握本专业以下几方面的基本技能:

①要求获得国家计算机二级证书,具有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掌握基本数据结构和常用算法,能熟练地使用一种高级语言或数据库语言编写程序、调试程序。

②熟知贸易信息化基本运作过程,具备应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电子商务和网上贸易实务的技能,能够独立使用和维护网上采购系统,熟悉各项网上银行业务,熟知企业网站的建站过程,能够熟练进行各类网络广告业务的管理工作。

③掌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和经济统计的基本原理,特别是经济统计的基本技能,具备市场调查技能、质量控制技能和证券分析技能,能够熟练运用SpSS、马克威等国内外统计软件系统搜集和处理各类数据。

(3)一体化专业基本技能

经济法学就业方向篇8

关键词: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发展;问题;措施

林业经济管理学是我国林业建设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促进林业经济管理学科进步的方案策略。为了更好的推动现代化建设中生产要素的增长和各要素之间的组织利用率的提高。所以,在加大建设林业管理学科,进行创新理论实践指导,加大培养在林业方面的高素质实业人才,都具有重大意义。

1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

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的发展不但关系到能否为社会经济的而发展提供专业人才,同时也对林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决策产生着极大的影响,最终也会对我国新时期林业经济的发展目标能否顺利的实现带来影响。

1.1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缺乏人才

在市场经济基础下,林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林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森林防火取得重要成绩,进一步开创了林业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在学科领域中,林业经济研究的发展方向就是向科学化和现代化转变。但是现在因为一些传统原因和遗留问题,以至于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中研究人员的理论水平普遍较低,并且他们的林业实践能力也很差。在林业领域中,缺乏大量的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也没有很大创新,培养模式不够先进,人们很难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和能力,以至于新时期我国的林业出现了很多问题。

1.2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理论的缺陷性

一个学科的出现,需要研究人员的灵感和创造。而一个学科的发展,则离不开雄厚的理论作为基础。也就是说,对林业经济管理学科而言,在缺乏理论基础的情况下,其发展和建设就成了无根之水。然而,由于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产生的时间比较晚,发展起点也比较低,发展时间也比较短,使得学科理论体系存在很多缺陷。从整体情况看,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理论比较零碎,形不成系统性和逻辑性较强的体系。而且,由于不同的理论研究人员采用的研究标准也不尽相同,导致研究出的成果难以被有效地被整合起来,自然也就形不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很多研究者在开展学科研究工作时,基本上是处于缺乏理论的状态下进行的,导致研究成果缺乏较高的使用价值。除此之外,理论研究系统性缺乏造成研究视角狭窄,成果难以实际应用,很多研究也仅仅局限于简单的重复,使得理体系长期得不到完善。

1.3学科研究方法不够先进

研究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研究结果。一般来说,研究方法越先进,研究手段越丰富,越可能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然而,从当前情况看,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还处于相当落后的状态。特别是在研究体系的整体建设上,与西方国家的差距非常明显。与此同时,相关的研究单位和研究人员并不注重与国外先进研究团体进行经验交流,而专注于闭门造车。这不仅导致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方法长期得不到提升,也造成研究成果缺乏时效性,研究成果的使用价值比较低。总而言之,学科研究方法的落后,直接导致研究水平普遍不高,多数研究难于与国际接轨,也落后于国内的其他相关经济管理类学科,一些复杂问题研究难以进行。

2加快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对策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但是为了能够顺利开展学科建设工作,这门学科应该需要一个偏重点。完善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的发展体系,把重点解决林业经济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作为学科的主要任务,大力的推动定量分析方法在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中的使用,从而促进新时期下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的快速发展。

2.1加强学科人才的培养

学科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在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建设过程中,不仅需要各种“硬件”,“软件”建设也非常重要。也就是说,加强学科人才的培养,是提高学科研究水平的关键。首先,国内林业经济管理部门要协同各高校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将人才的培养提上到学科建设的战略层次上。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科的建设源源不断地提供充足的相关人才;其次,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革新培养理念。在世界范围内,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其发展速度更是日新月异。故而,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已经不适合当代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要求,因此要积极革新培养理念,将培养的重点由理论到研究方法和研究思想上来;最后,学科人才还要积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吸收国际先进研究成果,在提高我国研究人才自身素质的同时,增强我国学科学术的综合竞争能力。

2.2加强科学理论研究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应注重将现代经济学、管理学、政策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林业进行关联和结合,学科融合不是简单的叠加,也不是在原有水平上的填平补齐和拾遗补缺,而是以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导向的学科升级和发展。学科交叉是现代科学技术向高度综合化、整体化发展,呈现出多学科联合攻关、学科思想互补、学科边缘拓展、产生横断学科趋势的产物。针对林业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和热点领域,加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与政策、区域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环境经济理论与方法等重点研究方向的研究,加强森林资源核算及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林业可持续发展及林业生态建设的管理与政策、森林资源经济、现代信息技术在林业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2.3加强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国内方面,应该加强和农业经济之间的交流,或者是和生态环境等相关学科的交流,以便能够寻求科研合作的机会。在国际方面,应该和国外同领域的人开展学术研究,以便能够引进先进的林业经济管理知识,从而提高我国林业学科的国际影响力。为了让林业学科有更为健全的组织保障,那么就应该构建完善的科研体系,创新对人才的培养方法,以便提高人才的实践能力和水平。

结束语

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亟待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促进学科稳定、健康、高效发展。为了有效促进学科发展,应该建设高素质学术团队,重视人才培养,开展科学研究,建设理论与实践结合、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选择、学科理论研究与社会需要相符的新时期林业经济管理学科。

参考文献

[1]王凤革.浅谈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当前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建设现状和实践之中应当整改的问题建设[J].华章,2013(10).

[2]蒋启德,刘诚,赵世华,等.从林业经济学论文看林业经济学学科的发展[J].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187-195.

经济法学就业方向篇9

【关键词】高职高专经济法教学改革

高职高专经济法课程教学的现状

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大多数学生都认为经济法课程与法律基础课一样枯燥,并且有很细碎的知识需要去死记硬背。授课教师讲起来有难度,学生学起来也比较困难。目前,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理论和具体法律制度。从教学方法上来讲,传统的课堂讲解是基本、普遍的形式。一般教师均采用“填鸭式”的授课方法,注重单向的灌输而缺少和学生的沟通及交流,使得学生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加之近似八股文般的考试形式,只要按照课程考核说明熟记知识要点考试便能顺利过关,所以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这种教学方式的重心在于讲解法的基本概念和阐述法律条文的立法原意,至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及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基本被忽略。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授课教师是教学的中心,通常主导整个课堂,“填鸭式”地从头讲到尾。这使得学生逐渐失去了对经济法课程的兴趣,也影响了教学效果。此举属于典型的教学方法不得当。另外,觉察到传统经济法基础理论教学方式单调与枯燥的授课教师开始寻求改变――想通过各式各样的案例来吸引学生进而唤起他们的兴趣。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数学生发现,他们透过案例能够理解和掌握蕴含其中的法律规定,却无法把握案例分析的路径,更无法使用一般的法律语言来表达分析案例的过程。所以,有学生便将“这些案例好像和经济法没有多大的联系,经济法到底是什么?”此类问题抛给了授课教师。

高职高专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内容体系庞杂

与作为部门法的经济法体系不同,高职高专经济法课程教材的体系一般包括了经济法基础理论、市场组织法、宏观调控法及市场规制法等内容。部分教材还吸收了民商法和诉讼法等方面的内容。经济法课程教材的整个体系庞杂且内容繁多。由于受制于教材编写原则等因素,若想容纳如此多的内容就只能选择法律概念和法律条文的堆砌。对于形象思维能力强于抽象思维能力的高职高专学生来讲,这样的教材显然非常不合适。

2.教学内容无区分

因材施教作为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教学方法,旨在从受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作为经济管理类基础课程的经济法教学也应做到因材施教。不同专业的学生知识结构存在差异,即使同一专业的学生基于其他因素个体也存有区别。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在授课中应该选择内容有所差别的教材;即使选用内容相同的教材,也应体现出不同的侧重点。现实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因材施教的授课教师并不多。不仅不同的专业选择同样体例的教材,而且讲授过程中忽视了内容的取舍。没有区别的“满堂灌”,期盼有个良好的教学效果就显得较为困难。

3.教学模式选用不当

在高职高专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经济法课程一般属于专业基础课程,而非专业课程。其教学要求也在于主要讲授经济法的基础知识,期望学生着重掌握基本的经济法律制度及其职能。这样的课程设置导致少有院校为经济法课程安排实训课时。因此,现行高职高专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大多数借鉴了普通本科院校经济法课程的理论教学模式,实践教学环节基本属于空白。如此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于经济法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依然是有限的,其实践中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将是有限的。

4.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

源于经济法课程很强的实用性,课堂上倘若仅采用传统的靠教师个人“满堂灌”式的讲解便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而,现实的经济法课程教学过程中大多数老师依然恪守传统的法条释义理论讲解方式,即使有部分授课教师在课堂上引入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其目的也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帮助学生在真正理解法条立法原意基础上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提升就居于了次位。除此外,能够锻炼学生法律实际应用能力的模拟法庭等新教学方法的探索非常欠缺。

5.考核方式过于机械

作为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课程考核对于综合评价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经济法课程考核的方式上,目前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依然沿用传统的单一的期末集中闭卷考核方式。该课程考核方式所涉猎的题型一般包括最传统且经典的名词解释、单项选择、多项选择、简答、案例分析等几种形式,考核的重心偏向于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这样的课程考核方式,即使平日不学习的学生也仅需利用考前的突击复习便能过关。它不仅不利于检测学生真实的学习效果,也无法评价授课教师的教学效果。

高职高专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举措

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是学界对于法学教育目标所持有的几种不同看法。仅就高职高专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来讲,其目标一般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够了解经济法的基础知识,认识和理解现行的经济法律法规,提升法制观念并具有能够运用所学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见,该课程的教学应该属于典型的法学素质教育。同时,源于经济法基本理论及体系的不成熟,现有经济法课程的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均显庞杂,恪守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必将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对该课程现有的教学必须作进一步的改革。

1.教材内容需要项目化

作为教学思想的重要载体,教材是课程教学的核心因素,是教学活动中的主要工具,也是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高职高专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这一根本任务的实现,就必须适应现实社会的实际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经济法课程的教学目标也应该着眼于学生对经济法律、法规的实际应用。因此,在不断创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围绕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及该课程的教学目标,经济法课程的教材在内容、结构、呈现方式上应该有所变化。具体来讲,可以考虑吸收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对经济法课程的教材进行改编,以项目为引线使整个教材的体系形成有机联系的项目群。

2.教学模式需要实务化

教学模式反映一定的教学理论或者教学思想,属于在特定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行为规范。因此,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的构建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经济法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应当以实务化为方向,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经济法律知识的能力为核心。具体来讲,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考虑采用现象分析模式、范例教学、抛锚式教学等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分析应用能力。经济法课程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基础理论的讲授上,更应该加强实践教学,使得学生懂得如何运用自己所学到的法律知识去观察、分析、解决现实中相关的经济法律问题。

3.教学方法需要实用化

教学方法应当符合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高职高专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应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要能依据具体教学内容采用有所区别的教学方法。首先,就整个教学而言,宜采用项目导向与任务驱动教学法,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讲解可采用案例教学法和课堂讨论的形式并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案例教学有助于将经济法基础理论融入真实案例中,避免了纯理论的枯燥。它可以通过好奇心的作用激发学生寻求案件的真相,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解决现实中的经济法律纠纷,进而真正理解并掌握相关经济法律知识。课堂讨论的教学形式可以调动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性的提升。集再现、交互、虚拟等功能于一身的现代多媒体教学方法的辅助应用可以大量节省授课时间和增加知识量,扩充学生的知识层面。对经济纠纷解决机制的学习,可以考虑模拟法庭教学法。让学生置身其中,扮演纠纷解决过程中的不同角色,通过针锋相对的辩论,巩固、丰富和完善经济法律基础知识,提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现场观摩教学法可作为上述方法的有效补充。

4.教学内容需要任务化

职业能力培养和提升是高职高专教育的核心。其中专业能力的训练,更有助于学生在毕业后实现与实际工作的无缝对接。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按照知识本身的相关性转向按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来组织课程教学。授课教师必须结合不同专业学生未来职业的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删选,精心且合理地组织课程教学内容。这个过程需要坚持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原则,将教、学、做合为一体,以项目导向与任务驱动为核心,使现有教学内容与未来工作岗位的真正需求实现良好对接。具体而言,整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必须依据未来工作岗位的真正需要,将课程内容设计为若干个教学项目,然后再细分为若干个任务及子任务,最终细化为若干可执行的具体工作任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主要是讲授某个任务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和法律规定、引导学生寻找解决任务的路径,学生则在授课教师的指引下完成整个任务的操作过程,最后由教师作出评价。

5.考核方式需要应用化

课程考核工作是检验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高职高专教育的核心在于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而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恰好不适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如果仍旧采用传统的试卷考核,必须摒弃纯理论性和记忆性的题型,转而采用文书制作、案例分析等侧重于应用能力考核的题型,并将之作为考试的主要方式。除此外,也可以采用以考察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的岗位对接、分组模拟工作过程的形式直接进行实务操作考核,如模拟企业设立、合同签订或解除等。同时,应当改革考核的评价体系,逐步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将平时的表现按照相应的权重加以评价考核记入总成绩。此举必能有效避免传统的考核方式所带来的弊端。事实上,通过整个教学过程的评价来检测教与学的效果,实现了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与实际应用能力的双向考查,对高职高专教育根本任务的实现必将大有益处。

参考文献:

[1]周世中,倪业群.法学教育与法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2]孙中范.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3,(5).

[3]冯永平.加强教材建设与管理、提高教学质量[J].高等农业教育,2003,(1):34-36.

[4]河北省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编.课程与教学论[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176.

[5]田圣斌,陈家凤.大学生应试心理及对策分析[J].安徽教育,2004,(13):34-36.

经济法学就业方向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经营发展

高职院校是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学校或机构的统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经济领域乃至全社会关注的一种教育类型。现阶段从事高职教育主要有职业技术学院、普通高等专科学校、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短期职业大学、本科院校内设立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二级学院)、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民办高校等六类学校。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经济活动领域不断扩大,经营的观念和方法也逐渐应用于更多的领域,经营的对象正在不断增加,如城市经营、学校经营等。自然而然地,在各级各类学校中与市场联系最为紧密的高职院校不可避免地要进行经营的实践。但至目前为止,高职院校的经营或经营管理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有关方面的研究文章还很少。本文试图就什么是高职院校经营,为什么需要经营,经营的条件和经营的形式等问题做一探索和研究。

一、高职院校经营的含义

要认识高职院校经营,首先要明白,“经营”这个词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经营”的解释包含两层基本相近的意思:一是筹划并管理;二是泛指计划和组织。可见,单纯就经营一词的含义来看,内容相当广泛。包括筹划、组织、管理和营利的意思等。将经营放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和日常用语中去考察,经营包括市场交换和谋利两个基本含义。结合高职院校经营的实践,我们认为,高职院校经营应包含三层意思:第一,经营是高职院校办学中的一种经济活动,这种经济活动主要是一种市场经济活动。高职院校的市场既有生源市场,也有就业市场,还有投资市场和资金市场;第二,高职院校经营涉及到管理体制的问题,即办学自主权的问题;第三,高职院校经营的对象是其资源,经营采用市场化的操作手段,主要运用管理和市场营销的方法,经营的目的是实现资源的增值,谋求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

所以,高职院校经营的概念我们可以表述为:高职院校所开展的对办学资源的挖掘、利用以及使资源在各种形态之间的转化等经济活动,是通过市场的手段来谋求办学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的。

二、高职院校经营的原因

高职院校经营的原因有三:一是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院校办学需要经营;二是高职院校面临的矛盾需要通过经营来解决;三是国际化趋势促使高职院校经营。

(一)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院校办学需要经营

高职教育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教育,反映高职教育本质特征的有两个特殊性,即高职教育的职业指向性和产业性。高职教育是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是确定无疑的。所以,高职教育就表现出第一个特殊性:职业指向性。职业指向性说明高职教育是直接指向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岗位(群)的教育,是直接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教育。职业指向性要求高职院校办学要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设置和调控专业,并且还要根据现实生产、服务和管理技术、方法的发展变化随时调整、改变、增删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和技能训练变化的频率上,表现出了高职教育极大的灵活性和市场特点。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研究、分析、预测市场,并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办学。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经营必然要在高职院校办学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职教育既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又属于职业教育的范围。它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殊性是其职业针对性,它区别于一般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是其高等性。它是非义务教育和非普通教育,学生缴费人学。学生通过支付一定的费用接受教育,以实现自身人力资本的增值,所付出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最终要以用人单位支付给学生的高于未接受教育的报酬来消化。用经济学的观点来分析,高职教育是否达到了目的,要看学生是否实现了人力资本的增值,而人力资本是否实现了增值的判断标准则由另一个顾客——用人单位来制定和掌握。所以,高职教育具有“商品”性质。这就表现出高职教育的第二个特殊性,即产业性。作为高职教育载体的高职院校,相应地就面临着两个市场——生源市场和就业市场。在生源市场,高职院校要通过市场营销的方法吸引学生消费高职教育;在就业市场,高职院校要用学生具备的特殊功能和质量、高职院校自己的品牌和信誉,以及市场反馈和良好的售后服务来销售自己的“产品”——学生。这就进一步证明了高职院校需要经营。

(二)高职院校面临的矛盾需要通过经营来解决

当前,高职院校普遍面临着三种矛盾。一是高职院校发展与投入不足的矛盾;二是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和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及市场规则相对滞后的矛盾;三是高职教育“理论上的重要性”与“现实中的次要性”的矛盾。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高职院校发展与投入不足的矛盾。投入不足主要体现在资金和师资两方面。从资金投人来看,国办高职院校的财政投入主要是解决教师工资,在基本建设、实验实训设备上的投入相对很少。全国很多地方对高职生没有财政生均补贴,高职院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向学生收费(民营的更是如此)。由于市场的影响,高职院校收费普遍低于本专科院校,因此资金的来源较为单一,而且数量十分有限。但高职教育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需要更多的实验、实训设备和场地。高职院校要发展、专业要办好、办出特色,其办学成本就比普通教育高得多。另一方面,高职教育对教师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技能结构、素质结构等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就需要对师资队伍进行调整、优化、充实和提高,就是一种人力资本的投人,就是一种经营。要解决发展和投入的矛盾,就需要经营。在资金投入方面,利用多种渠道筹措资金、进行资源形态的转化、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与企业联合办学等经营形式。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借鉴现代企业的用人制度,培养、引进、聘用等多种人力资本经营形式并举。

我们再对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和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及市场规则相对滞后的矛盾加以分析。高职院校发展迅猛,从学校数量、在校生人数等诸多方面来看,当前高职教育已占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尽管我国尚未达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程度,但从有效需求的角度看,在高职教育的生源市场,总的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局面。但高职教育生源市场机制及相应的规则和配套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而生源就是财源,学生就是高职教育的消费者,于是在生源市场,各高职院校的招生大战愈演愈烈,出现了无序竞争、恶性竞争甚至非法竞争。诚信、行业准则、市场规则没有建立起来或统统不起作用。这一场竞争的结果,将导致高职教育市场逐渐由混沌走向规范,按照市场优胜劣汰法则,现有高职院校一部分将更加强大,而另一部分则将消失。在就业市场,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作为高职教育主要顾客的企业,其经营和竞争的市场机制本身就不规范,再加上就业准入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及配套的法律法规等尚不健全不完善,事实上造成高职教育的价值和社会功能没被社会认可,甚至被人们所轻视。这种结果反过来又影响了生源市场。

最后,我们来分析一下高职教育“理论上的重要性”与“现实中的次要性”的矛盾。从理论上讲,从国家发展战略上讲,高职教育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对构建人才梯队等诸多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现实是,在生源市场,由于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影。向,高职生报到率普遍不高,即使是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高考最后一批被录取的,甚至是降分才被录取的),大多数也都是心不甘情不愿的,高职是“次等教育”观念可见一斑。在就业市场,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用人单位的偏见,接受高职教育之后所增加的人力资本被视而不见。部分企业使用高职生、中专生、一般民工都是一个价格。我们不能去指责学生及其家长,我们也不能去指责企业,我们更不能坐等用工制度、法律体系的规范和完善。实践永远要走在理论、制度、法律法规的前面,否则就会错失发展良机。如果对学生的高职教育达到了培养目标,他就应有足够的能力和技能在计件工资中挣得更多,在日常工作中表现更好。高职教育在市场上的良好形象和接受高职教育之后的光明前景,只能靠高职院校自身的经营。

(三)教育市场国际化趋势促使高职院校经营

伴随着加入wto,我国教育市场正在逐渐开放。国际经验表明,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国家重要的经济活动领域,也是现代经济中的重要投资和消费领域,更是一个通过经营能够产生较大经济效益的产业。我国最近几年高校扩招,进而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点。发达国家把介入发展中国家教育市场作为一项重要的服务贸易和产业。在这种国际化背景的影响下,作为服务业的一种类型,多种类型的教育,特别是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受到市场最大影响的高等职业教育,势必面临着优质生源的争夺、办学思想观念的冲突,从而对高职办学方式等诸多方面带来严峻的挑战,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对承担高等职业教育任务的高职院校而言,适应国际化的要求,进行国际竞争,更好地达成举办高职教育的目的,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在办学中就不可避免地要引入市场和市场经济的观念与方法,“经营”的思想势必在办学和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高职院校经营的条件

高职院校经营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有一定的办学自主权;二是要有经营的理念;三是要有经营型的组织结构。

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办学自主权。没有一定的办学自主权根本就谈不上经营。尽管现在高职招生还需先下计划,学生还要通过高考这道门槛,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还需通过审批,高职院校的管理体制还处于计划管理体制向有计划的市场管理体制过渡的阶段。但不可否认的是,高职院校确实拥有了很大的办学自主权。在办学主体资格上,在管理体制上,在办学模式上,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在课程设置上,在学生就业渠道上等诸多方面都有了重大的改革,高职院校的办学自主权正在增加并将越来越大。

其次,必须具备经营的理念。高职院校经营的理念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办学活动中,以市场为导向。高职院校办学的一切活动要有目的、合理和有计划地面向市场。第二,在办学思路中,以顾客为中心。高职院校的顾客一是指学生,他们购买教育服务;二是指用人单位,他们接受教育“产品”。第三,为实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充分挖掘、利用、有效地整合组织的内部和外部资源,有意识地转化资源形态,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资源的增值。

最后,应具有经营型的组织结构。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组织结构及其功能是围绕教学活动设立和制定的,是以完成教学计划为导向的,是一种典型的“生产型”的组织结构。经营的内容没有或很少在组织结构设计或是部门职能上得到体现。高职院校设立的部门是政策解释型而不是经营型或市场开拓型,是管理型而不是服务型。如人事部门主要解释人事政策而不是进行人力资源开发;财务部门主要是“镜子”,反映办学的经济活动,而不是“杠杆”来主动调节办学过程中的经济活动,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招生与就业部门着重于招生政策和就业政策的解释,而不是研究、开拓生源市场和就业市场,去进行市场营销。这种组织结构导致高职院校办学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封闭系统。比如,有几家高职院校注重收集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即使用人单位提供了反馈意见,又有几家做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或对教学计划进行了调整?这种组织结构形式将会妨碍高职院校的经营,也会使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观念流于形式。所以,要进行经营,高职院校必须在组织结构形式和部门职能上进行重大改革。

四、高职院校经营的内容和形式

正如我们前面在对高职院校经营的含义和引起经营的原因中所分析的那样,高职院校经营的目的是谋求利益,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通过市场手段,增加投资渠道,解决投入不足的问题;二是适应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办学,通过市场营销的方法,扩大在生源和就业两个市场上的占有率。所以,高职院校经营的内容就是对资源的经营,即所开展的对办学资源的挖掘、利用以及使资源(主要包括人、财、物、信息)在各种形态之间转化等经济活动。对不同类型资源的经营就表现出高职院校经营的不同形式。一般而言,高职院校有三种经营形式:

第一,初级形式的经营,主要是针对“物”的经营,是“物”的资源与“财”的资源相互之间的转化。如对房屋、设备设施等的经营,实行后勤产业化等。第二,中级形式的经营,主要是针对“人”和部分“信息”的经营,是实现人力资源、信息技术资源与资本资源相互的转化。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出售技术、弓i进人才、产学研结合等。第三,高级形式的经营,是对“人、财、物、信息”全方位的经营,特别注重无形资产的经营,如对“信誉”的经营、对“品牌”的经营等,是对院校内外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是一种整体经营,是对办学全过程的经营,是将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为中心的思想深入到办学的各个方面的经营。

经营是高职教育特殊性的客观需要,是处理和解决高职院校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教育国际化的要求。高职院校具备不同的经营条件,可采取不同形式的经营。通过经营,真正建构起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模式,提高高职院校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而走上持续、健康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张家芬、高职教育产业化:“摸着石头过河”——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办学之路,[J]《教育与职业》2003,7.

[2]《工商管理研究备要——现状、趋势和发展思路》,中国工商管理学科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