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00:04

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篇1

1、生态环境:锦界煤矿2018年土地塌陷面积3627万m2,土地复垦面积3627万 m2,绿化覆盖率达100%。矿区工业场地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绿化植物搭配合理,长势良好;地面皮带采用封闭式栈桥运输,煤仓储煤,减少了污染,整体环境整洁美观,管理规范有序。

2、水资源利用:矿井建成了分布式地下水库5座,其中一盘区2座、二盘区2座、四盘区1座;均配套了隔离监测与分区关联的均衡智能排水系统,井上下污水处理联动,实现了储水缓冲71.8万方。矿井排水能力17500方/h,同时具备净化矿井污水处理能力750方/h。矿井水、每年外排总量2988万方,复用量2241万方,矿井水复用率达75%。

2、资源开发方式:锦界煤矿生产能力1800万吨/年。采用立井、斜井、平硐多水平混合开拓方式,大巷条带式布置工作面,长壁后退一次采全高工艺,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通过改进工艺、优化设计,减少矿井遗煤:如一盘区引水工程南工作面设计切眼调斜回收三角区煤柱,四盘区边界工作面采用130工法采煤回收顺槽间煤柱,优化工作面煤柱宽度(由15m优化到13m)等措施提高矿井回采率。综采工作面实施沿顶沿底割煤,两端头垂直过渡等措施,保证工作面回采率达到98%。

3、纯水介质液压系统:传统液压支架、输送机等综采设备,液压系统以乳化液为工作介质,由于存在跑、冒、滴、漏,液压支架反冲洗、超前单体循环支护乳化液流失。我矿每年消耗乳化油390吨,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解决乳化液污染问题,发展以“纯水”替代传统“乳化液”作为综采液压系统工作介质,由于纯水系统封闭、介质清洁度高,有助于降低液压零部件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延长液压零部件寿命、降低备件损耗。同时还可降低介质本身成本,预计每年可节省乳化液费用320万元,对煤矿综采“高效、低成本”生产将会产生积极影响。

4、数字化矿山建设:矿井依托数字矿山,实现了“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的目的。综采面实现了无线智能远程集中控制、自动采煤技术;正常生产时,生产班只需7人(煤机司机、支架工、三岗合一工各一人,机头、机尾支护工3人,带班队干1人)即可保证生产需求。综采队人数由原来的56人逐步减少到32人。掘进面实现了破碎机同梭车的自动联动控制;胶带机由地面集控室远程控制,减少了皮带固定岗位人员,运行以来每队减少6-7人,同时通过对设备数据的及时采集和分析,提高处理设备故障的效率,减少停机时间,提升掘进效率。排水系统实现了自动排水,主排水泵房无人值守;监测监控系统实现了在线远程自动监测,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强大的信息化、自动化基础保障。

5、节能减排:根据井下生产面布置和皮带运煤量,及时调整胶带机驱动数量。4月至6月减少31煤胶运大巷三部胶带机驱动电机1台,减少装机功率1000kw,累计节约电费21.59万元。5月份根据一盘区、四盘区综采工作面回采剩余长度,各甩掉顺槽胶带机一驱,减少装机功率1000kw,累计节约46.32万元。根据生产接续变化,及时调整综采面生产任务,降低二号主运系统运行时间,累计节约24.6万元。此外,通过推广使用风动排水泵、中转水仓负压水箱自动化排水系统、节能灯具的使用等设备;加大区队用电考核等措施每年累计节约电费56万元。集控室根据实时煤量,调整主运输胶带机的运行带速,进一步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

推广使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取消火工品使用,全面推广使用水力压裂技术;使用混凝土修补王修补路面,节约混凝土使用量;井下掘进排矸巷实现煤矸置换,减少外排矸石量,每年置换矸石量42万吨;地面每年外排的洗选矸石量为38万吨,对外排矸石进行平填、复土、绿化,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排放。

目前存在的问题: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极复杂型,目前正常涌水量3200m3/h,最大涌水量3800m3/h,排放量747万方,矿井水复用率75%,暂不能达到矿井外排水处置要求。下一步将积极与周边企业协调,减少外排水,提高利用率。

    今后将本着节约优先、创新驱动、绿色低碳、技术引领发展理念,结合采矿、安全、机电、信息、计算机、互联网等学科,在数字矿山建设、井下无人开采和绿色低碳生产方面不断突破。

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篇2

为何非煤矿山的标准化建设要向煤矿学习?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王德学的话说是,“煤矿标准化建设的困难并不比非煤矿山少,采掘工作面动态变化快、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灾害类型多、安全风险高。但经过近十年来的建设,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却能深化到每个环节和岗位之中,因此要虚心学习,认真借鉴。”

近年,非煤矿山行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绩。截至2012年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评审认定的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33家,各地评审认定的二级企业1402家,三级企业2万5929家。辽宁、吉林、江苏等15个地区的达标率超过70%。

在参观完煤矿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后,河北省安监局、五矿邯邢矿业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分别介绍了本地区、本企业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推进做法。

用标准化提升本质安全

河北省是非煤矿山大省,不仅尾矿库数量居全国之首,金属非金属矿山的数量也名列全国前茅,“总体数量多、规模小”是河北省非煤矿山的主要特点。为提高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水平,河北省安监局持续开展了打非治违、整顿关闭、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推进等工作,特别是在推进非煤矿山企业标准化建设过程中,以推广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为载体,与班组安全建设相结合,全面提升非煤矿山企业的本质安全水平。

河北省安监局副局长刘春增在发言中说道:“从2012年起,我们要求新建、改建、扩建的金属地下矿山,要优先选用充填采矿方法,不采用该方法的,需进行专门的论证,并经省安监局批准。”据刘春增介绍,目前河北省邯郸、邢台地区新建地下矿山全部实现充填采矿,老矿山全部进行充填改造;唐山市大部分地下矿山也实现了尾砂胶结充填,今后将不再增建尾矿库,从根本上解决了尾矿库安全问题。同时,河北省的中小型露天采石场全部采用了中深孔爆破开采技术,实现了机械铲装、机械二次破碎;三等以上尾矿库全部安装了在线监测系统。

在推动非煤矿山标准化建设方面,河北省还将其与班组安全建设相结合。在学习借鉴煤矿“金牌班组”安全建设的经验后,河北省以落实地方标准――《尾矿库生产运行作业规定》为主要内容,开展尾矿库班组安全建设,旨在提高一线职工的安全意识,规范现场操作。

此外,河北省还将标准化内容纳入非煤矿山安全监管的各个环节,与非煤矿山的行政许可、监察执法、评优评先结合起来。对达到标准化二级以上的企业,减少日常执法检查频次;在矿山资源整合过程中,要求整合主体必须是标准化达标企业。刘春增介绍:“这些举措促进了企业标准化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目前,河北省80%以上的非煤矿山达到了最低等级以上标准化水平,2013年底前,全省所有的非煤矿山都要达到标准化最低等级。”

全员参与标准化

五矿邯邢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邯邢矿业”)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大型黑色冶金矿山采选企业。公司总部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下属矿山分布于河北、安徽、山东、辽宁及山西,目前拥有地下铁矿山13座,生产规模居全国地下铁矿山前列。

2009年,邯邢矿业按照统一领导、分步实施、全面推进的原则,启动了安全标准化建设。各矿山分别成立了安全标准化办公室,下设安全管理、矿山技术、设备设施、尾矿库4个组,指定专人负责,按照标准化规范实施指南,将地下矿山的14个要素、尾矿库的9个要素逐一分解至各职能部门。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创建并维护安全标准化的核心和关键。我们牢牢把握这个基础、核心和关键,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覆盖生产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以及人的行为、管理等方面。”邯邢矿业董事长张文学介绍说,公司采用层层落实的方式,让一线职工直接参与,找出企业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消除、减轻或隔离危害,从源头上降低作业活动的风险。

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包括管理标准化、现场标准化、操作标准化3个环节。“在实际推进过程中,我们在客观审视企业原有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按照标准化的新要求,逐步建立完善了安全管理体系。”张文学介绍说,通过安全管理现状评估、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现场文明生产环境治理等工作的开展,邯邢矿业最终形成了《安全标准化地下矿山制度汇编》《安全标准化尾矿库管理制度汇编》和《安全文明生产检查标准》等系列文件制度,使安全管理走向标准化。

现场标准化则经过大力整治非标工程,使各种安全标志、标语齐全醒目;各种信号、防护、警报装置齐全可靠;安全通道畅通,给员工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

而操作标准化是通过制定岗位操作程序和动作标准,让员工熟记并严格执行,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纠正和避免习惯性违章作业。

只争朝夕强力推进

根据国务院安委会2011年的《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非煤矿山领域的规模以上企业,在2013年底要全部完成标准化建设。对此,王德学强调“要只争朝夕,强力推进”,并提出3点要求。

一要认真学习借鉴煤矿以“铁的思想、铁的决心、铁的纪律”推行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经验。王德学说,大家通过到煤矿井下学习参观,看到巷道支护标准规范、线缆吊挂整齐、材料堆放井然有序,而且长年累月,始终如一。每一位矿工对岗位、周边环境和设备设施的风险了如指掌,真正做到了岗位达标、班组达标、企业达标,把标准化体系的思想融入到日常安全管理和每位矿工的思想当中。“我们自我对比一下,有没有差距,差距在哪里?最大的差距是思想上的麻痹,认为非煤矿山的危险因素比煤矿少,降低了对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要求。思想上的放松很容易导致事故发生。所以,要用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理念和思路,来抓非煤矿山的安全标准化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强推动。”

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篇3

(征求意见稿)

 

 

 

 

 

 

 

 

2021年2月

 

 

 

 

 

 

 

 

目  录

一、现状与形势

(一)取得的成效

(二)面临的挑战

(三)发展的机遇

二、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规划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健全安全法治体系

(二)织密安全责任体系

(三)完善治灾救灾体系

(四)强化科技支撑体系

(五)筑牢基础保障体系

(六)深化安全治本攻坚

(七)提高监管监察效能

(八)健全社会共治体系

四、重大工程

(一)矿山智能化建设工程

(二)矿山安全信息化建设工程

(三)安全科技装备提升工程

(四)尾矿库安全风险综合治理工程

(五)监管监察能力提升工程

五、保障措施

(一)明确任务分工

(二)加大政策支持

(三)强化绩效考评

(四)强化实施评估

 

 

 

 

 

 

“十四五”矿山安全生产规划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有效遏制矿山重特大事故,推进矿山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等法律法规和文件,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取得的成效

“十三五”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采取一系列举措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实现了“十三五”规划提出的预期目标。

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煤矿事故总量、较大以上事故和百万吨死亡率实现“三个下降”,与2015年相比,2020年煤矿死亡人数、百万吨死亡率分别下降61.87%和63.58%,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非煤矿山死亡人数下降39.27%,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目标,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法规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由《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等18部法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等19部行政法规组成的矿山安全法规体系,形成了由《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培训规定》等33部部门规章、1500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组成的煤矿安全规章标准体系,形成了由《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等7部部门规章和《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尾矿库安全规程》2个强制性国家标准为统领、60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组成的非煤矿山安全规章标准体系,矿山安全生产法制体系不断完善。

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逐步健全。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基本建立,企业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责任进一步明确,监管监察责任进一步加强,全面实施地方人民政府领导尾矿库安全生产包保责任制。

安全生产基础进一步夯实。实施了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煤矿培训管理新机制初步形成。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矿山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全面开展,企业重大风险管控意识不断增强,隐患排查治理能力持续提高,重大灾害治理能力不断增强,安全宣传培训进一步强化。

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化解过剩产能和淘汰退出落后产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安全保障能力高的大型煤炭企业原煤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煤矿平均产能达到100万吨/年以上。累计整顿关闭非煤矿山1.7万余座,尾矿库综合治理和采空区治理持续推进,“头顶库”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安全科技装备支撑水平不断提升。持续淘汰落后和推广先进技术工艺设备,煤矿六批淘汰、四批煤矿先进适用目录,非煤矿山两批金属非金属矿山禁止和一批新型适用安全技术及装备推广目录。智能开采、煤矿机器人等新技术新装备广泛应用,煤矿“四化”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建成494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逐步形成“有人巡视、无人操作”的工作面智能开采新模式;推进大断面快速掘锚系统、岩巷全断面掘进装备、大倾角矿用盾构机等先进工艺设备在井下试验应用。

监管监察效能稳步提高。煤矿安全形成了一套清单、手册、汇编、基准、标准、文书、办法、系统为一体的执法工作制度,执法更加规范,执法信息系统全面运行。全面推行非煤矿山“三项监管”,促进了基层监管执法质量的提升,强化非煤矿山“五项执法”,执法能力得到较大程度提升,全国三等及以上尾矿库均设置了在线监测系统。

(二)面临的挑战

随开采深度增加,灾害风险愈加严重。部分煤矿由低瓦斯向高瓦斯、突出矿井演变,深部开采出现煤与瓦斯突出和冲击地压相互耦合的新煤岩动力灾害,底板承压水威胁日趋严重,西部地区煤矿出现煤层上部洛河组含水层突水事故和冲击地压灾害。单班入井30人以上地下非煤矿山550余座,井深超过800米的地下非煤矿山50多座,地热、岩爆等现象增加,提升和通风管理难度加大。

煤矿安全仍存在长期性、复杂性和反复性。煤矿企业主体责任尚未真正落实。专业技术人才流失,招工难、老龄化严重,从业人员素质和全员安全意识待提升。煤矿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灾害机理尚未取得突破,关键技术装备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非煤矿山呈现“三多三低”特点。矿山总量多,机械化水平低,全国共有金属非金属矿山3.2万座,尾矿库7278座,受非煤矿山工艺和规模影响,矿山机械化程度偏低。小矿山数量多,本质安全水平低,小型矿山占矿山总量的86.4%。四五等小型尾矿库占尾矿库总量的87.4%。高风险矿山数量多,安全保障水平低,安全生产风险逐渐加剧。

安全监管监察力量亟待进一步强化。煤矿监察力量与煤矿生产开局不匹配,分布不平衡。非煤矿山安全监管人员大幅更迭,监管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摊薄弱化,业务能力明显下降。矿山救护队指战员流失严重,经费投入和设施装备配备不足。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大量使用,对监管监察队伍专业技术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三)发展的机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带来新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安全生产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形成了包括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完善形成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统筹“三个必须”的责任体系;坚持依法治安,实施安全生产综合治理等重大科学论断,为做好矿山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重要思想保障。

矿山安全体制改革带来新机遇。国家依托煤矿安全监察体制,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成立了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将有力加强矿山安全监管监察的专业人员和监管监察力量,推动地方政府落实属地安全监管责任,严密层级治理和行业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相结合的安全生产治理体系,着力防范化解区域性、系统性矿山安全风险。推动地方矿山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强化监管执法,依法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动企业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内生机制。

新趋势带来新机遇。随着新时代社会经济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化,能源消费去煤化趋势越发显著,我国整体社会发展要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煤炭消费将呈长期下降趋势,淘汰落后产能,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以安全水平高的大型现代化矿井为主体成为煤炭行业发展方向,为煤炭行业安全发展带来新机遇。

技术革新带来新机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拓展,煤炭产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煤矿机器人逐步应用,智能化煤矿建设步伐加快,少人无人开采将成为现实,安全风险管控技术和措施不断完善,为矿山安全发展带来新机遇。

二、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发展和安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安全红线意识,以遏制重特大事故为目标,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完善矿山安全监管监察体制,处理好煤矿与非煤矿山、监察与监管、督政与督企、严格执法与指导服务四个关系,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完善矿山安全生产治理体系,推动矿山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满足从业人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切实提升矿工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矿山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为实现矿山安全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安全发展。坚持用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指导矿山安全生产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红线意识,坚持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正确处理好安全与发展、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坚守安全底线。

——坚持系统治理。坚持系统思维方法,健全矿山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矿山企业主体责任落实、部门监管监察责任和地方党委政府领导责任,筑牢矿山安全生产责任网。

——坚持依法治理。健全矿山安全法规标准体系,完善矿山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标准规范,推进矿山安全法制化建设。

——坚持源头治理。坚持“管理、装备、素质、系统”并重,强化科技保安,夯实矿山安全生产基础,推进重大灾害超前治理,严格安全准入,推动落后产能淘汰退出,构建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机制,将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三)规划目标

到2025年,矿山安全法治体系和责任体系更加完善,科技装备支撑更加有力,基础保障能力明显增强,监管监察执法效能显著提升,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事故总量持续下降,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专栏1 “十四五”矿山安全生产主要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预期值

1

煤矿事故死亡人数

下降10%

2

煤矿百万吨死亡率

下降10%

3

非煤矿山事故起数

下降10%

4

非煤矿山事故死亡人数

下降10%

5

矿山重特大事故

有效遏制

6

煤矿二级以上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率

80%

 

三、主要任务

(一)健全安全法治体系

1.完善矿山安全法律法规

构建以《矿山安全法》为核心的矿山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统筹煤矿和非煤矿山安全立法,实现矿山安全领域法律法规系统整体和协同配套。推动矿山集中的省份及设区的市出台地方性法规规章。完善矿山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立改废释”工作协调机制,建立立法执法信息反馈、立法后评估与立法清理相结合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程序完备、权责一致、相互衔接、运行高效的合法性审核机制,确保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有效。建立健全行政复议及应诉工作机制,推进矿山安全监察系统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和公信力。

2.加强矿山安全标准建设

坚持和巩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驱动、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格局。组建全国矿山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申请新增矿山安全行业标准代号,将煤矿和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科学分类优化整合为矿山安全行业标准。完善矿山安全标准制修订工作机制,强化急需短缺标准制修订,增加标准有效供给。及时公开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强化标准宣贯培训和实施评估,充分发挥标准对矿山企业现场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管监察执法的支撑作用。

 

专栏2  矿山安全法规标准建设重点

1.推动《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条例》制修订工作,健全完善《煤矿安全规程》等矿山安全规章体系。

2.逐步将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瓦斯抽采达标、煤矿防灭火、煤矿顶板管理、井下单班作业人数限员等规范性文件上升为强制性安全标准。

3.推动出台煤系矿山、型材矿山开采等矿山安全地方标准,鼓励矿山安全团体标准发展和规范化管理。

 

3.健全普法工作长效机制

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各级矿山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矿山生产经营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要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健全完善普法工作机制和组织机构,明确普法任务和工作要求,强化法治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和经费保障。借力“互联网+”打造随时随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矿山安全法治服务平台。创新普法工作方式方法,持续采取网络培训、在线课堂、视频讲座、“集体学习+自学”等多种形式,常态化组织分级、分类、分专业开展法规标准宣贯,开展矿山安全普法知识竞赛、矿山安全法治建设示范企业创建等丰富多样的普法活动。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实现依法办矿、依法管矿。

4.严格规范精准执法

牢固树立执法意识,认真履行法定职责,严格依法行政、依法执法。认真落实矿山分类精准监管监察工作要求,突出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检查。适时调配执法力量组织开展跨区域“靶向”精准异地执法和集中执法。落实计划检查工作机制,统一规范监管执法文书制作,持续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推进安全信用分类监管监察,依据企业信用情况,采取差异化监管监察措施。聚焦主要负责人、主要技术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法定职责,将其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作为检查的重点内容。综合运用处理处罚、通报、约谈、问责、失信惩戒、行刑衔接等措施,依法进行惩处。

(二)织密安全责任体系

5.严密矿山安全层级治理

坚持“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工作格局,强化层级治理,矿山安全监察机构依法履行国家监察职责,加强对地方政府落实矿山安全属地监管责任的监督检查,着力防范化解区域性、系统性矿山安全风险。地方各级矿山安全监管部门落实属地监管责任,明确矿山日常安全监管主体,消除监管盲区,强化监管措施。

 

专栏3  完善矿山安全监管监察体制机制改革

1.健全完善国家监察基础性制度。履行国家监察核心职责,推动工作理念由“督企”为主向“督企”与“督政”并重转变,健全完善矿山安全监察督办指令等基础性监察制度。

2.加强矿山安全监察顶层设计。优化监察机构布局,探索设立跨省区、跨区域监察机构。深化矿山安全生产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健全完善执法监督机制,推动建立执法效果闭环反馈措施。

3.改革矿山事故调查处理机制。健全完善矿山事故调查处理机制,研究制定事故“提级调查”“指定调查”制度,制定矿山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手册,依法开展事故处理效果评估,推进事故处理程序化、科学化。

 

6.强化地方党政领导责任

严格执行《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承担“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安全生产责任制,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加强对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落实地方人民政府领导尾矿库安全生产包保责任制,探索推行地方人民政府领导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生产包保责任制。将矿山安全生产同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加强矿山安全监管部门机构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专业监管力量。健全完善矿山安全执法联动响应和协作机制,健全完善矿山安全生产约谈制度,严格落实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制度,推动安全责任落实。

7.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

督促矿山企业建立健全从主要负责人到一线岗位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所有人员承担的安全生产责任。强化落实法人代表、实际控制人等第一责任人法定责任,树牢安全发展理念。界定多层级管理企业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建立“人人有责、层层负责、各负其责”的安全生产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齐配强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人员。建立与企业日常管理相适应、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为重点的企业自主安全管理体系。实施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承诺制度。强化安全投入,保障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强化安全教育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加强企业安全人才培养。健全完善企业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进一步强化企业安全风险管控自主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日常自查自纠。

(三)完善治灾救灾体系

8.完善灾害治理工作机制

推动查明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透水、中毒窒息、火灾、冒顶坍塌、边坡垮塌、尾矿库溃坝等重大灾害空间分布,逐步形成矿山重大灾害防治基础数据库。牢固树立区域治理、综合治理、超前治理的治灾理念,构建辨识评估、监测预警、治理评价重大灾害防治机制,实施灾害治理责任、技术、工程、资金、时限“五到位”闭环管理。落实矿山企业重大灾害治理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灾害治理管理制度、机构、队伍,保障资金投入,强化重大灾害治理基础能力建设。

9.推广灾害治理技术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要坚持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先行,做到抽掘采平衡和抽采达标。冲击地压矿井要坚持区域先行、局部跟进、分区管理、分类防治的原则,推行落实“三限三强”等防冲措施。推行老空水防治“四步工作法”,承压水害防治推广应用微震监测系统。开展采空区隐患治理工程,采用崩落、充填、隔离等方法进行治理。研究突破智能通风技术,鼓励建设示范项目;研究应用智能精准预警系统,推广火灾透地定位、光纤探测、激光检测技术。推广应用尾矿库安全、地下矿山地压灾害、露天矿山高陡边坡监测预警和治理技术。

10.提升应急救援处置能力

建立监管、监察、气象等多部门应急联动机制和矿山安全应急响应机制,提升预警信息的时效性和精准性。完善矿山应急预案管理机制和应急预案定期评估修订机制,建立矿山应急预案数字化管理平台,强化上下级预案、政府与企业等相关预案之间的有效衔接。强化煤矿调度中心建设,发挥调度中心参谋部、指挥部、作战部的枢纽作用,赋予井下班组长、调度员等紧急情况撤人权。

(四)强化科技支撑体系

11.搭建安全科技研发平台

依托重点矿山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开展协同创新,发挥各自优势,联合组建一批“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研发创新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建立一批矿山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12.加强科技攻关和先进技术推广

深化开展重大灾害防治基础理论研究,加强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尾矿库溃坝、边坡坍塌等重大灾害发生机理及预测预报科研攻关,协同推进矿山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重大灾害治理技术交流合作。深化开展矿山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装备遴选,推广应用瓦斯防治、水害防治、冲击地压治理、采空区探测、防灭火等先进适用技术装备。

13.提升安全装备科技水平

着力破解重大安全风险的超前预测、动态监测、主动预警等关键技术瓶颈,优先发展信息化、智能化、无人化的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装备,重点提升矿山安全生产危险工艺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全面完成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提高系统准确性、灵敏性、可靠性、稳定性和易维护性。培育矿山安全产业。推进矿山安全重要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14.推进矿山自动化智能化建设

构建煤矿智能化建设技术规范与标准体系。加强矿山智能化基础理论研究,支持建设煤矿智能化技术创新研发平台,加强对精准地质探测、智能快速掘进和复杂条件智能综采和快速掘进等关键技术装备的研发攻关。推广应用智能化成熟技术装备,推进矿用装备智能化,推进大型煤机装备、煤矿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发挥智能化示范矿井引领作用,提升新建煤矿智能化水平,基本实现大型煤矿和灾害严重煤矿智能化。推进重点岗位、危险作业等机器人替代。推进非煤矿山机械化、自动化建设,研究出台加强中小型非煤矿山机械化建设的指导意见,逐步推进非煤矿山智能化建设。

(五)筑牢基础保障体系

15.提高矿山安全管理水平

将矿山双重预防性机制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实践深度融合,切实提升矿山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以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性机制建设为重点,健全完善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研究出台矿山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运行规范,建立全国双重预防机制实施信息系统。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和享受更多优惠政策挂钩机制。建立完善标准化建设效果评估体系,构建动态考核、能上能下工作机制,强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监管。

16.提升矿山装备保障能力

不断提高矿山装备水平,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迭代升级。推进生产煤矿采掘机械化、系统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推进非煤矿山凿、铲、运等工艺装备高端化、控制智能化。强化矿山装备生产、使用、维护、检测、报废等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设备可靠安全程度。

17.提升矿山从业人员素质

创新矿山从业人员培养方式,推进校企联合培养人员机制建设。推进逢查必考常态化规范化,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矿山安全技能培训基地和考核点。实施矿山安全技能提升行动计划,定向培养一批高素质、技能型矿工。实施一批班组长、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能提升专项培训。完善主要负责人等关键岗位人员安全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实施任职能力素质考评。从责任、素质、业务、操作、管理等方面开展分层次、分专业、分岗位的精准培训,确保矿山负责人、班组长、特种岗位等关键人员培训到位、能力提升。

18.精准推进“一优三减”

新建矿山按照规范标准设计建设,生产矿山加大优化简化生产系统力度,提高装备水平,优化作业组织,科学合理确定开采布局,推动煤矿逐步实现“一井一面”或“一井两面”生产模式。实行采区和采掘工作面限员管理,研究制定交接班期间等限员规定,升级改造人员位置监测系统,实现人员精准定位和超员监测预警。

(六)深化安全治本攻坚

19.严格矿山安全准入

适时修订产能核定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严格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批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核,加大对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和验收结果的监督核查。进一步提高深部开采、煤与瓦斯突出、高瓦斯、冲击地压等灾害严重煤矿安全准入门槛。进一步提高铁、铜、金、石灰石等重点矿种最小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标准,提升非煤矿山规模。严格执行等量或减量置换政策控制尾矿库总量,严禁新建“头顶库”。

 

专栏4  严格矿山安全准入门槛

1.煤矿。停止审批山西、内蒙古、陕西新建和改扩建后产能低于120万吨/年的煤矿,宁夏新建和改扩建后产能低于 60万吨/年的煤矿,其他地区新建和改扩建后产能低于30万吨/年的煤矿;停止审批新建和改扩建后产能低于90万吨/年的煤与瓦斯突出煤矿;停止审批新建开采深度超1000米和改扩建开采深度超1200米的大中型及以上煤矿,新建和改扩建开采深度超600米的其他煤矿;停止审批新建和改扩建产能高于500万吨/年的煤与瓦斯突出煤矿,新建和改扩建产能高于800万吨/年的高瓦斯煤矿和冲击地压煤矿。

2.非煤矿山。严格开采深度超800米、与煤共(伴)生金属非金属矿山、边坡高度超200米、生产规模超1000万吨的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以及坝高超200米、库容超1亿立方米的尾矿库建设项目安全准入门槛。新建四等、五等尾矿库必须采用一次建坝方式。严格控制新建独立选矿厂尾矿库,严禁新建总坝高超过200米的尾矿库,严禁在距离长江和黄河干流岸线3公里、重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新(改、扩)建尾矿库。新建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必须对采用充填采矿法进行论证并优先采用尾矿充填采矿法。新(改、扩)建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必须实现凿岩、铲装、运输机械化。

 

20.推动落后产能淘汰退出

推动落后产能关闭退出法制化、标准化建设,研究制定矿山落后产能退出政策和技术标准。引导政府主管部门及煤矿企业制定关闭退出中长期规划及关闭退出遗留问题的政策与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落后煤矿淘汰力度,持续推进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水文地质类型极复杂等灾害严重煤矿淘汰退出,引导长期停产停建、开采深度超过1200米、非机械化开采、无法保证正常安全投入的煤矿等有序退出。争取各级财政资金支持,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引导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非煤矿山淘汰退出,优先关闭达不到煤矿相关标准的与煤伴生矿山,逐步淘汰小型露天采石场,推动无生产经营主体、停用时间超过3年的尾矿库闭库销号。

21.推动实施整合技改提升

鼓励技术先进、安全高效的大型矿山企业,推动整合重组开采同一矿体的、多个采矿权人的小型矿山,实现统一设计开采、统一生产经营、统一安全管理。规范小矿山技改扩能,明确项目核准、初步设计和安全设施设计审批、环评等技改扩能建设期限,实现机械化开采,杜绝落后产能低水平重复建设。新增产能实施产能置换,支持优质产能释放,适时修订煤矿产能核定实施办法。

(七)提高监管监察效能

22.加强监管监察人才队伍建设

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完善监管监察专业人才引进培养机制。推进监察系统事业单位改革,充分发挥技术支撑及智库功能,为人才引进使用搭建平台。创新引才引智方式,通过聘请专家顾问、购买人才服务等途径,吸纳社会人才资源。完善与科研机构和国有企业联合培养、委托培养、联合攻关的培养机制。综合运用集中轮训、视频培训、网络培训和脱产培训等形式,加强专业能力培训。建立监管监察干部到基层锻炼交流机制,加大监管监察人员实操轮训力度。健全人才激励保障措施,建立完善以专业学术、市场应用、社会效应为基础的多元化评价机制,优化事业单位人才薪酬激励机制和收入分配机制。根据全国矿山分布情况,合理优化矿山安全监察力量。

23.强化监管监察信息化建设

完善矿山安全监管监察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稳步推进标准规范内容拓展和推广应用。建成覆盖国家矿山安监局、省级矿山安监局、驻地监察分局三级矿山安全监察信息化基础设施环境。构建覆盖全国矿山的感知网络,实时采集矿山安全监控、人员位置监测、视频监控、冲击地压、水文地质、重大设备、露天矿山边坡监测及尾矿库监控等系统数据。深入推进监管监察、监测预警、政务管理、指挥救援、决策支持5大业务域建设。全面形成“一张网、一张图、一张表、一盘棋”矿山安全监管监察信息化体系,建成一个连接各级用户、各类角色的矿山安全生产综合信息系统,为监管监察和应急救援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技术手段、智能辅助决策,实现全天候、远程监管监察,大幅提升矿山安全监管监察的工作效率和执法效能。

24.强化执法技术装备支撑保障

强化安全科技攻关与先进技术装备在矿山安全监管监察和事故防控的支撑保障,形成灾害预警、灾害治理、监察执法、事故救援、事故分析等技术支撑。形成重特大灾害风险防控与智能分析决策智库,实现对安全生产典型风险的趋势分析、研判、预警。提升执法装备保障水平,丰富执法终端设备种类及配备,加大先进适用实用装备配置力度,增强适用于智能化矿山监管监察的装备配备,提升执法装备智能化水平。

(八)健全社会共治体系

25.强制实施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方式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切实发挥保险机构参与风险评估管控和事故预防功能。研究制定矿山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细则,明确实施主体,将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投保情况作为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生产诚信等级评定的必要条件,作为安全生产风险分类监管,以及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重要参考。

26.构建矿山安全闭环反馈机制

建立健全矿山安全生产举报制度,发挥群众监督作用,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广泛发动群众,特别是企业内部职工及家属举报重大隐患和违法行为,对举报有功人员予以重奖和严格保护。

27.加强技术服务机构支撑力量

推动矿山安全生产服务体系建设,制定出台技术服务机构管理规范和业务标准。加大技术服务机构的扶持力度,发挥科研院所、社会团体、检测检验鉴定机构、安全评价评估单位、行业自律组织等对矿山安全生产工作保障作用,形成矿山安全生产社会共治格局。制定矿山安全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加强对安标发放、检测检验、鉴定评价等行为的检查抽查,探索建立技术服务机构诚信管理负面清单公示制度。

28.强化矿山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大力提升矿山安全社会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对矿山安全的了解、关注和支持。加大先进典型经验交流推广和反面典型案例曝光力度,加强示范引领和警示教育,营造矿山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

四、重大工程

(一)矿山智能化建设工程

协同有关部门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政策配套。建设矿山安全数字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煤矿智能化技术创新研发平台、矿用机器人综合性能检测基地,构建透明地质模型,开展矿山工程数字化设计,推进透明矿山技术示范矿井建设。推进矿山工业互联网及智能装备的研发与应用,推进矿用装备智能化,实现装备自感知、自决策、自控制功能,研发智能化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和矿山高危岗位、事故救援机器人。加快5G、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与矿山安全生产的深度融合,建设应急通讯系统,实现各系统各环节互联互通、有效联动。建设一批智能化示范矿山,凝练出可复制的智能化开采模式、技术装备、管理经验等,向类似条件矿山进行推广应用。

(二)矿山安全信息化建设工程

完善矿山安全生产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框架,规范和指导矿山安全生产综合信息系统建设。依托应急指挥信息网或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各省级节点、省级矿山安全监察机构、所有煤矿企业及地下开采非煤矿山企业数据传输网络。建设国家矿山安全监管监察一体化业务协同系统,实现监管监察执法信息互联互通,执法线索和处置互认共享。执法系统能力提升,配备现场监察、智能取证、电子封条、5G多功能综合执法等智能化专业装备。建设矿山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矿山灾害风险防控与智能分析决策系统,为矿山监管监察工作向“监管监察+服务”模式转变提供智力支撑。建设矿山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形成空天地一体化应急通信系统。

(三)安全科技装备提升工程

建设煤矿深部开采与冲击地压防治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开展灾害机理研究。建成矿山重大事故防控技术支撑基地,研发瓦斯、水害等防控技术装备。实施一批瓦斯综合治理和水害、火灾、冲击地压防治工程。强制淘汰落后工艺设备。推进矿山企业和科研院所积极开展重大灾害治理技术交流合作,推广应用瓦斯防治、水害防治、冲击地压治理、防灭火等先进适用技术装备。

(四)尾矿库安全风险综合治理工程

深入贯彻《非煤矿山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和应急管理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8部委联合印发的《防范化解尾矿库安全风险工作方案》,对前期已采用隐患治理方式进行治理但本质安全水平没有提高的“头顶库”,采取闭库销号或升级改造、尾矿综合利用等方式进行治理;对无生产经营主体的尾矿库和停用时间超过3年的尾矿库进行闭库治理并销号,进一步提高尾矿库本质安全程度。推动陕西、甘肃、四川3省完成嘉陵江上游尾矿库治理。

(五)监管监察能力提升工程

实施监管监察人才引进和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加大培训力度,共享监管监察培训资源,全面提高干部履职能力。建立专家和监察干部队伍人才库,及时调研分析队伍结构和人才作用发挥情况,服务人才工作决策。开展执法机构工作条件保障工程,补充更新执法车辆,建设完善业务保障用房,补充更新办公设施。开展技术支撑能力建设,探索建立部级矿山事故鉴定中心。

 

专栏5  “十四五”矿山安全生产规划重点工程

1.矿山智能化建设工程。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将矿山智能装备和机器人纳入安全技术改造范围,相关投入列入安全费用使用范围,协调推动矿山安全改造中央预算内资金对井下智能装备和机器人的支持力度。

推进基础平台建设。推进矿山安全数字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煤矿智能化技术创新研发平台,矿用机器人综合性能检测基地建设。

研发关键技术装备。构建透明地质模型,推进透明矿山技术示范矿井建设。研发智能化采掘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开展大型高产矿井综合掘进、采矿、复杂地质条件矿山运输、防冲钻孔等机器人科技研发,开展巡检、掘进、钻锚、钻孔、出矿、临时和超前支护、煤矸分选、事故救援等机器人现场探索应用。研发小型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凿岩、铲装、运输设备。

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建成100处智能化示范煤矿,建成600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800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100处自动化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100处机械化小型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2.矿山安全信息化建设工程。

安全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制定矿山安全生产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框架下感知网络标准、数据资源标准和业务应用标准。

数据传输网络建设。建设各省级节点到省级煤矿安监局的网络接入,全部省级煤矿安监局完成与辖区内所有煤矿企业的数据传输网络建设。

监管监察协同系统。重点建设协同系统,开发培训、标准化、法规标准、数据分析等功能模块。优化升级监察执法系统及信息化装备,配套完善智能取证、电子封条、5G多功能综合执法等智能化专业装备。

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全国矿山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综合支撑子系统,建设矿用设备全周期管理、溯源和智能巡查等子系统,配套研制井上下矿用产品智能巡查专用终端。

灾害风险防控与智能分析决策系统。开发安全风险预测预报、大数据风险趋势研判、矿山灾害推演模拟等功能模块,配套建设“一张图”展示、计算和存储等设备。

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建设应急救援指挥平台,配套建设地面通信传输设备、井下信息采集、井下通信传输、现场救援指挥部显示终端设备。

3.安全科技装备提升工程

探索建设一批灾害防治科研机构。建立区域煤矿重大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开展瓦斯、水害、火灾、冲击地压及复合灾害的机理量化分析研究。建设非煤矿山重大灾害机理、监测预警和防治等技术装备研究重点实验室,建设非煤矿山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及系统集成技术和装备研究重点实验室。

研发重大灾害防控技术及装备。研发煤层瓦斯区域化智能高效防控技术、深地多物理场监测识别及冲击地压防控技术、煤矿火灾防控成套技术装备、智能化瓦斯煤尘爆炸隔抑爆技术及装备、矿井水害精准防控技术及装备。

4.尾矿库安全风险综合治理工程

“头顶库”治理。对前期已采用隐患治理方式进行治理但本质安全水平没有提高的“头顶库”,采取闭库销号或升级改造、尾矿综合利用等方式进行治理。

尾矿库治理。对无生产经营主体的尾矿库和停用时间超过3年的尾矿库进行闭库治理并销号,推动陕西、甘肃、四川3省完成嘉陵江上游尾矿库治理。

5.监管监察能力提升工程。

人才队伍建设。吸纳引进法律、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和基层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积极推动高校省部共建,开展监管监察人员常规化的再培训、再教育。依托高校、国有企业的矿山安全教育训练设施,建设一批区域性矿山安全实训教育基地,加大监管监察干部教育培训师资、网络课程、培训教材等资源共享。通过跟班锻炼、拜师学艺、参与科研等方式在基层实践中培养锻炼干部。

专家库建设。在政策和法律法规研究、安全风险防控和事故调查、应急救援、信息化建设、智能化开采,灾害治理方面建立矿山安全专家库。

执法机构工作条件保障工程。配备统一煤矿安全监察执法制服,补充更新执法车辆,建设完善业务保障用房,补充更新办公设施。

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建设矿山安全监管监察前沿技术装备研发中心与智能化执法装备测试验证实验室,建设矿用新装备新材料安全准入实验室。探索建立部级矿山事故鉴定中心。完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所属技术中心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防控技术支撑能力。

五、保障措施(一)明确任务分工

制定规划实施分工方案,明确规划重大任务、重点工程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指导地方各有关部门切实履行职责,逐级分解落实规划主要任务,确保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如期完成。

(二)加大政策支持

建立和完善矿山安全投入保障机制,强化政府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对列入十四五矿山安全生产规划项目和工程,优先安排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管理的中央预算内投资。争取矿山智能化建设配套政策、资金和科技立项支持。积极争取财政部门支持煤矿瓦斯防治和利用、灾害严重矿井税费减免等政策。争取应急专项资金和煤矿安全改造专项资金支持。争取国家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实施尾矿库风险隐患治理。

(三)强化绩效考评

指导各有关部门将矿山安全生产规划纳入本地“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同步考核,建立规划绩效考核机制,将规划实施情况列入省级政府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内容。

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篇4

关键词:矿山机电;标准化建设;事故预防

中图分类号:t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4-0100-02

1矿山机电管理标准化建设与事故预防的重要意义

1.1机电设备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矿山的生产力

工具是改变社会的第一生产力,如果没有工具的不断进步,社会是不可能有今天这样发达的。而机电设备作为矿山生产的主要工具,应该在矿山生产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其科学含金量,并以最尖端的科学技术来进行生产。这样,不仅能保证职工的人生安全,还能大大地提高矿山的生产力。

1.2大力提高矿山机电管理标准建设与事故预防,可以大大降低矿山机电事故发生的概率

根据研究统计发现,10起矿山事故中有9起和机电设备有关。而这些事故,往往是由于职工在操作机电设备时,自身缺乏安全意识和操作随意所造成的。对于矿山开展机电标准化建设,它不仅仅可以提高矿山的经济效益,更能对职工的人生安全提高一个档次的保障。所以矿山机电设备标准化建设,是职工安全生产的保障。

2矿山机电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

随着科学水平的发展,矿山机电设备的性能、自动化水平也越来越完善。在生产过程中,只有不断地提高机电设备的管理水平,才能一步一步地适应现代化矿山生产设备的管理。所以,在开展矿山机电标准化建设之前,应该找出机电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然后拿出整改措施。只有这样才能跟上现代化企业的发展步伐。

2.1机电设备管理机构不完善

我国大部分的矿山企业都没有设置完善的机电设备管理机构,更谈不上健全的管理制度。在日常生产过程中,设备的保养和维修仅仅靠电工负责,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电工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生产电力的供应上,哪还有精力去管理机电设备。很多矿山企业的负责人,在管理意识上就缺乏对矿山机电设备的重视,根本没有认识到,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性;更没有建立完善的机电专业管理部门。在使用过程中,也不要求职工按照要求,对机电设备的性能进行校验和检测。总之,矿山企业在机电管理机构的设置上还非常不健全。

2.2机电设备的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在矿山管理机电设备的技术员里,拥有专业技术的人员非常的少,有的只有一两个,甚至有的矿山没有设置专业的技术员,一般由有经验的职工临时充当技术员,这就导致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生产严重脱节。而仅有的一些技术员,在设备更新换代以后,又不能得到专业的培训,只能凭借经验摸索着进行操作和维护。

3矿山机电管理标准化建设与事故预防需要做的工作

3.1引进适合的机电设备

矿山生产的过程中。为了预防机电设备发生不良事故,应该及时树立起安全理念,引入高科技手段,实现矿山机电事故的超前预防和管理。矿山企业应该基于矿石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引进适合该矿山生产强度的机电设备。在机电设备引进前,企业要进行仔细的预算,对于不适合生产的机电设备坚决不引进。

3.2建立完善的机电设备管理制度

在机电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企业要建立一个完善且适用的机电管理制度,并设立专门的机电设备管理机构和技术人员。设备管理机构,负责对所有的机电设备进行统一的保养和维修;而技术人员的聘用,一律实行竞争上岗制,从社会上公开招聘,通过技术考试和面试者方可上岗。同时,矿山企业要制定严格的机电设备使用、维护、保养管理制度。另外,作为矿山企业的领导者,还要确保机电设备管理制度的贯彻和实施,对违反了机电设备管理制度的技术人员要处以一定金额的罚款和批评,也要做到,在机电设备管理制度在贯彻实施过程中人人平等的

尊重。

3.3加强机电设备的管理

矿山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强化设备的基础管理。对于矿山的生产而言,我们必须要紧抓机电设备标准化建设不放弃,只有保证了机电设备的标准化,才能更加科学、合理地发展我国的矿山开采事业;保证开采过程中,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安全事故的预防管理。此外,在矿山开采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一定要不断强调和贯彻三个严格控制、四个坚决不放过、五项坚决整顿的原则。对危险的工作点、危害的事故点,生产事故经常发生的点要挂牌管理;四个坚决不放过是指,生产事故发生以后,必须做到对事故原因彻查到底、生产者没受过安全教育、整顿要求没贯彻实施、责任人没得到相应的处罚。五项整顿是指,整顿生产劳动纪律、规范操作的纪律、生产工艺的纪律、生产工程中的纪律、施工劳动的纪律。

4对安全的预防

4.1防患为本,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为了更加有效地降低矿山机电设备的事故发生率,我们要牢牢树立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运用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制度,在行业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安全生产。

4.2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保证矿山机电生产的安全

矿山生产过程中,为了预防不良的安全事故发生,企业应该树立起强烈的安全理念,并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确保各类不良事故的超前预防和消灭。

5结语

总之,矿山机电设备标准化建设与事故预防,是保证矿山安全生产的前提。矿山企业要想提高矿山机电设备标准化建设与事故预防,就一定要从职工的安全操作意识抓起,并最大限度地把机电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只有这样双管齐下,矿山机电设备标准化建设与事故预防才能做到最好。

参考文献

[1]杨好强.矿山机电管理标准化建设与事故预防[J].矿

业装备,2013,(4):114-115.

[2]侯向平.浅谈煤矿机电管理标准化建设与事故预防管

理[J].科技风,2009,(10):180-181.

[3]崔晓伟.安全控制理论在矿山机电管理中的应用[J].

能源与节能,2012,(6):29-30、61.

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篇5

关键词:矿山机械;机械安全

1矿山机械的发展现状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矿山机械行业得到大力发展,但与国外同行业产品的发展水平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尤其是在露天挖掘设备和井下运设备等方面差距尤其明显,对矿山机械产品而言,在制造质量、外观形状可靠性、寿命、设计水平和试验手段等方面与先进工业国家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我国加入wto后,为了加快基础工业的发展,必须加快矿山机械的开发与研究速度。

近年来,我国矿山机械行业通过对产品和技术的引进,或者与国外著名厂商的合作、合资,加速了产品的更新换代,矿山机械行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传统产品的结构、性能和外观有了提高和改进,制造工艺技术水平有了提升。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生命的安全与财产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机械安全也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得到了社会的认同。首先,处在重载、高速等环境下工作的矿山机械如果存在隐患而不能及时发现,就可能导致如绞车损坏、钢丝绳断裂、跑车、皮带机着火等恶性事故的发生;其次,随着采矿工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大型和重型机械进入采矿场所,安全隐患对其操作和周围人员伤害的可能性也在增大。

尤为重要的是,煤矿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瓦斯、煤尘突出的危险,一旦遇到明火就会爆炸,引发重、特大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为了坚决消灭引爆火源,井下设备必须具有良好的防爆性能“每年由矿山机械设备隐患导致的安全事故都给煤炭企业造成巨大损失,也给煤炭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矿山机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2矿山机械安全技术的现状

2.1矿山机械设备的装备水平参差不齐

我国矿山机械设备的装备水平参差不齐,现役煤炭生产矿井大体可以分为4类:老矿及改扩建矿;现代化矿井;大型(超大型)现代矿井;乡镇中小型矿井。

(1)老矿及改扩建矿多建于解放初期,有的甚至是解放前期,由于资金和企业观念上的问题,仍然保留着建井初期的装备,设备非常落后,安全设计欠缺,虽然进行过一些技术改造仍无法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2)现代化矿井大多建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广泛采用了当时较为先进的综采机械,其中国产设备占了主导地位,完全采用国产装备的高产高效工作面不断涌现,机电一体化在矿山机械设备上逐步实现;

(3)大型、超大型矿井是近年来出现的,普遍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综采设备;

(4)在我国现有的2.5万个煤矿中有2.3万个是乡镇中,小型矿井,几乎都由个人承包经营,生产条件简陋,生产方式原始,普遍没有综采机械。

2.2矿山机械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不断增强

经过二十几年的研究、开发,我国的交流电牵引采煤机已逐步走向成熟,掘进机从轻型发展到了中、重型,切割对象从煤拓展到了岩石,长距离的带式输送机的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多数国产设备也已经有了在线检测和实时监控,安全性大为提高。

3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我国矿山机械的安全状况不容乐观

我国的现代化矿井装备水平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现代化的综采设备普及率还较低,有些矿井虽采用了引进的先进设备,但由于对其他国家技术的消化还不彻底,仍不能进行正常使用和维护,一些先进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更有甚者,由于盲目追求生产,忽视安全,把安全监测装置当成影响生产的累赘而拆除,造成很大安全隐患,设备故障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原有设备没有淘汰,到了设计寿命仍在超期服役,大部分设备超负荷运转,带来很多安全隐患。井下恶劣的工作环境也是造成设备安全性降低的重要因素,潮湿、粉尘、辐射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安全监测设备的可靠性下降;部分管理人员盲目追求生产,存在侥幸心理,致使出现故障的安全监测系统得不到及时维护和更换,也是造成设备安全性降低,也是安全事3.2矿山机械安全检测技术需要完善

矿山机械设备长期处于重载和交变载荷状态下工作,容易产生各种安全隐患,如果没有及时发现,设备仍然处在重载、高速等环境下工作,就有可能导致恶性事故的发生。虽然现代化的测试技术与设备在不断更新,但由于矿山机械设备本身的复杂性及其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和大量不可预测的偶发事件的存在,矿山机械安全检测技术仍然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特别是在灵敏度和可靠性方面,许多复杂的难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3.3机械安全设计方法不够成熟

虽然目前许多机械在安全设计方面已有比较成熟的理论与方法,但是对于有些大型、复杂的关键矿山机械设备,目前安全设计只有理论,还没有成熟的、理想的安全设计方法。如:迄今为止,我国的输送机动特性研究仅停留于理论分析阶段,急需相关的实验研究和验证;在掘进机的设计方面,现在还没有适合我国地质条件的完整的截割、装运及行走的载荷谱,这些都对安全设计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与国外的机械安全设计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3.4矿山机械安全标准急需完善和严格执行

已经制定的矿山机械安全标准涉及矿用绞车、矿井提升机、矿用提升绞车、窄轨运输车辆、地下铲运机、矿用炮孔钻机、矿用人车、液压防爆提升机和液压防爆提升绞车等,为设计、制造和使用部门提供了一个总体框架和指导原则,并使产品在预定使用范围内得到安全保证。但矿山机械产品的品种达数百种,现有的标准仅涉及了矿山机械产品的一部分,远不能满足矿山机械产品的安全要求。虽然大家都知道安全质量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的基本保证,但是在煤炭需求旺盛的情况下,人们容易对质量标准化工作产生松懈思想和厌倦情绪,加上不菲的投入,更会促使煤矿管理者在产量、进尺与质量标准化面前,忽视质量标准化,导致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滑坡,埋下事故隐患。

3.5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统计资料表明,80%以上的矿山伤亡事故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由于矿山工作的艰苦和危险性,矿山机械的从业人员的组成复杂,部分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文化素质低,对设备的安全性能了解不够,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习惯性野蛮操作等是造成矿山机械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必须通过培训、教育等手段,不断强化操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掌握设备的安全操作要领,才能提高驾驭设备的能力;必须严格按规程操作,杜绝麻痹心理,才能减少或杜绝设备伤害事故的发生。另外,煤炭企业的管理人员过多地强调产量,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安全观念不强,对从业人员的上岗培训不到位,致使部分操作人员不能很好地掌握先进设备的使用方法,导致现有的设备也不能发挥应有的技术优势。

4解决措施

4.1建立矿山机械安全设计体系

矿山机械和大多数现代机械的发展方向一样,趋向于大型、重载和高速化、智能化与微型化。由于涉及安全的问题很多,单一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已经不能解决问题,要尽快建立一个适应我国国情的矿山机械安全设计体系,包括理论、原理和方法,为矿山机械安全设计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对矿山机械安全设计的共性、基础性问题进行研究,特别是针对井下可燃性气体的矿山机械本质安全性设计方面加大研究力度,并建立矿山机械安全行业数据库;建立低成本、适用性强的矿山机械安全设计体系,通过设计消除已判定的危害或减少有关的风险,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4.2转变企业观念

由于矿山机械安全问题的依附性、隐性和安全事故致因的复杂性,需要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转变企业观念,共同承担安全责任,增强安全意识。

4.3加大安全资金投入,改善机械设备现状

针对目前在矿山机械安全方面欠账严重的状况,国家应该在政策方面加强引导,在法规方面加大控制力度,在资金方面积极扶持国有重点煤矿和地方煤矿进行安全技术改造,企业在利用国家政策技改资金的同时,自身也应下大力气,多方筹措资金,补足安全欠账缺口,下决心报废一切超期服役的设备,或进行必要的装备技术改造,从而切实改善矿山机械设备安全现状。

4.4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矿山机械安全的法规和标准

我国矿山机械行业的标准化工作者应密切关注国际机械安全标准的发展动向,及时跟踪各先进工业化国家的重型矿山机械及相关行业的安全技术法规与安全标准情况,加大安全标准的制定力度,积极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安全标准,使安全标准能覆盖绝大多数矿山机械产品,监察机关也应加大执法力度,保证法规和标准的严格执行。

4.5加强对矿山机械安全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从业人员培训

随着我国矿山机械设备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由机械化向半自动化和自动化的方向迈进,对人的智力和技术水平的要求也更高、更严格。为了在生产工作中做到安全、高效,促进我国机械安全体系的建立和贯彻落实,就必须从现在起加快对从事设计、科研等工作的矿山机械安全技术人才的培养,加强对作业人员和技术工人的选择和培训,全面提高矿山机械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继续推进煤矿安全培训标准化建设,更好地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设计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煤炭工业部.煤炭工业设计规程[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2.

[2]程居山.矿山机械[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7.

[3]杨敬国,晋民杰.国外矿山机械的发展趋势[J].山西机械,2000,增刊,23-241.

[4]管荣根,张瑞宏,顾玲.论我国矿山机械的创新与发展[J].矿山机械,2004,(9):22-231.

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篇6

【关键词】煤矿;矿山;安全;问题;建议

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关系社会安全生产的大局。企业管理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它需要结合国家相关安全法律、法规开展,并将整个管理水平体现在企业主体上,从根本上保证群众、企业及社会的利益。非煤矿山企业本身生产经营领域便是高危行业,它在经营中一旦管理不善必然会影响到生产安全,因此只有从根源入手,严格管理,才能有效降低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为社会经济的稳定、繁荣提供应有保障。

1.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意义

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是煤矿企业工作的重点,也是煤矿企业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它本身是一个动态性、周期性、复杂性突出的内容。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这一管理策略就受到当时政府部门的重视,并提出了相关标准化标准建设要点,且取得了一定成绩。在这一制度下,全国范围内的煤炭行业事故发生率出现了显著的改善,这说明这一标准化建设在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中发挥出一定的意义和效果。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非煤炭矿山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相对来说我国煤矿安全事故也在不断的攀升,尽管我国近年来出台了许多控制条例和新的管理办法,但是面对不断加速的矿产行业发展速度来说,这种安全标准化建设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由此引起的各种安全事故问题不断发生。一直到06年我国金属非金属安全标准化规范颁布以来,这种问题才得到一定的改善,也让非煤炭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逐渐进入到安全管理的轨道上。

企业生产安全作为衡量企业经济效益、发展进度的关键,它不仅是衡量企业管理制度的标准,也是企业落实国家政策和法规的基础。非矿山企业作为我国矿山生产经营中事故发生最多、安全隐患最突出的环节,做好安全标准化建设对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企业社会经济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我国社会稳定、繁荣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创造了基础。

2.非煤矿山标准化软件建设要点

2.1软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处理方法

在过去社会发展中,非煤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人们重视,它为我国经济建设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实现小康社会发展目标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但是仍有一部分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工作,整个生产经营存在严重的违法违规现象,更引发了众多安全事故。就这些现象进行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2.1.1不照章办事

有部分非煤矿山企业在开展工作的时候,没有按照开采计划、开采利用方案以及开采设计标准进行工作,甚至有一部分企业直接在没有开采方案、开采计划的条件下进行工作。这种现象在国内各地矿山普遍存在,大多都是一些短期开采工作、无证开采以及乱采滥挖的问题。

2.1.2矿山布局不合理

不少非煤矿山企业在开采中对矿山布局设置不合理,缺乏统一、严格、规范的安全管理标准,使得整个矿山资源的浪费十分严重。虽然经过这些年的不断整治得到一定的好转,同时也惩罚了一批不符合生产安全和开采条件的矿山企业,但非煤矿山开采点的数量在国内仍然偏高,整体局势并没有得到好转。

2.1.3安全标准化的内容不科学

就非煤矿山的安全管理工作而言,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内容不规范现象可谓是国内矿山管理工作面临的普遍现象,它主要表现在安全管理规范在制定中未曾深入的了解企业状况,造成安全标准化内容与实际脱轨,缺少相关处理手段和制度。就这种问题的出现原因分析,它主要是因为缺乏对国家安全管理制度的深刻理解,管理人员本身文化素质不高等。再有者是因为在工作中忽略了安全管理目标和对矿山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工作中缺乏具体培训等。

2.1.4缺乏系统管理资料

文件资料未进行分类、无编号、无日期、无保存归档单位、无定期更新等。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陈旧,与实际已经不相符,缺乏收回报废更新。资质单位评审报告提交后,未进行问题的持续改进。有的矿山进行完标准化评审就算告一段落,对评审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没有进一步制定措施。

2.2解决措施

在当今煤矿生产安全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我们通常都是将这些标准化建设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子元素开展,且每一个子元素和子系统之间有存在一定的关联。这让软件建设工作的开展需要从这些问题和内容入手,在确保每一个子系统达到安全标准的同时,深刻理解每个问题所涵盖的内容意义,根据内容意义建立健全与其相对应的管理资料。如第五个元员工教育培训,要建立培训计划、培训记录、培训大纲、培训内容、学时保障一整套文件。同时不能局限于一般的三级培训,对法律法规、应急逃生、风险识别、事故报告也进行培训。建立标准化持续改进制度并予以跟踪。

3.标准化建设硬件方面

为了更进一步的巩固国家对非煤矿山开采的整治与管理成果,防止已经关闭矿山的再次开采,让煤矿开采管理工作迈向正规化、标准化、制度化。在目前的工作中我们不仅要做好相关软件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而且要高度重视硬件方面的工作内容。就矿山硬件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而言,具体的工作内容如下。

3.1存在的问题

(1)作业现场方面,主要体现标志、标识、警示不清楚,未注明应对各类灾害的逃生办法和路线,作业现场距安全出口距离没标出。(2)设备实施方面,保护不全、缺少防护、隔离等设施,淘汰设备不能及时更新,新设备在使用时没有风险管理。尤其地下矿山缺少有效的通风设施,通风系统段短路,多数靠自然通风,局部积存污浊空气。(3)生产工艺落后,与规程及设计存在差异,应急变化、处理突发事件管理未及时更新,没有针对性的培训教育,作业规程不符合实际。

3.2解决措施

矿山标准化硬件管理是一个动态性,但在一定时期内会保持相对稳定,矿山与矿山之间存在差异。同一个矿山在不同时间阶段又存在差异,而且随着矿山的开采,差异性越来越明显,要想解决标准化硬件存在的问题需要从以下入手:(1)提高对安全标准化的认识,是解决矿山标准化硬件途径之一,只有认识到位,思想才能到位,思想到位,行动才能到位。(2)注重标准化建设中的资金投入,只有足额资金投入及时到位,才能解决标准化建设中的一些硬件设施。(3)加大培训和宣传力度,标准化建设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是全员参与,只有全员参与,提高整体素质,标准化工作才能做得更好。

4.结论

非煤矿山安全安全标准化建设是保证矿山企业科学发展的关键,它的合理开展不仅保障了企业生产安全,为矿山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前提;而且有效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因此正确分析和处理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势在必行,也是更好地实现安全生产,为社会创造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晓飞.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探讨[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0,5:80-84.

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篇7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b)-0018-01

1研究背景

2009年,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夯实煤矿安全生产基础,进一步推进煤矿的质量标准化,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颁布了《部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考核办法(试行)》。龙煤集团双鸭山煤矿分公司所属煤层平均厚度0.86m、倾角大、断层多、瓦斯含量高,地质条件恶劣,公司在全生产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双鸭山分公司把质量标准化建设作为企业安全发展的治本之策,积极落实《部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考核办法(试行)》以及《龙煤集团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文件精神,在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2研究意义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是煤矿企业的基础工程、生命工程和效益工程,是构建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措施,是我国煤炭行业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安全质量管理理念,技术和方案,经过多年的探索,逐步发展形成的一整套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和方法。继续深入开展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煤炭工业安全发展、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国煤矿在安全生产过程中达成的共识,是强化煤矿安全基础工作、保障煤矿生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3内涵与特点

质量标准化就是企业自觉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国家、行业标准规范,建立健全包括企业内部安全生产、日常管理等在内的每个环节的安全生产工作标准、安全规程和岗位责任制,实现与安全岗位相关的标准化与管理化。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内涵:矿井的采煤、掘进、开拓、机电、运输、通风、防治水以及地面供电、供水、供风、供暖等相关生产环节和相关岗位的安全质量工作,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程等规定,达到并保持良好的标准,保障矿工的安全、身体健康和矿井长治久安的需要,要逐步达到安全型矿工标准。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特点:一是突出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地位。安全生产制约着我国煤炭健康发展始终是头等重要的任务。安全质量标准化,就是要求标准化的所有工作必须以安全生产为出发点和着眼点,紧紧围绕矿井安全生产来进行;二是强调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安全质量标准化要求煤矿的安全生产行为必须是合法的和规范的,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必须符合《安全生产法》等法津法规和规章、规程的要求;三是体现了安全与质量之间的紧密联系。讲安全必须讲质量,抓质量标准化必须抓安全工作标准化,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四是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起点更高,标准更严。新形势下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必须符合质量标准,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愿望。

4现存问题

自《部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考核办法(试行)》颁布以来,各煤矿企业通过开展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不断提升了煤矿安全保障能力,但是各地区之间工作进展不平衡,仍存在较多问题。

(1)个别县(市)对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提升,主要表现在主管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人员配备不足,未坚持季度验收考评,质量标准化工作日常监管力度不够,导致部分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不深入、不扎实。

(2)部分主体企业及所属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机构设置不健全,技术管理人员配备不足,管理制度落实不严格。

(3)根据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监局公布的《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三批)》,要求于2012年初淘汰的单体支柱放顶煤工艺,大部分煤矿仍在采用。

(4)部分煤矿水文地质基础工作薄弱。防治水机构和专业人员配备不足,没有水害防治的总体规划,相邻矿井老空积水和导水技术资料没有及时交换,无法实现科学合理指导煤矿安全生产。

(5)部分煤矿的精细化管理还需进一步提升。

(6)部分煤矿调度室管理不规范,重大工程进度、重大隐患整改进度等技术资料未进行存档管理。

(7)部分煤矿企业没有制定达标奖惩制度或落实不到位,不能有效激励基层工人贯彻落实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

5经验做法及对策研究

5.1经验做法

(1)统一思想。龙煤集团双鸭山煤矿分公司面对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全员动员学习《部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考核办法(试行)》和《龙煤集团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全体干部职工统一思想、高度重视,不折不扣的落实。(2)龙煤集团双鸭山煤矿分公司严格执行领导带班下井制度。(3)龙煤集团双鸭山煤矿分公司毫不放松地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和隐患排查治理。(4)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5)要全面夯实煤矿安全基础。

5.2对策研究

针对煤矿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现存主要问题,结合龙煤集团双鸭山煤矿分公司的经验做法,该文提出以下观点。

煤矿企业全体职工一定要提升质量标准化工作的认识,加强宣传教育,使标准化理念贯穿于整个安全生产环节。构建管理团队,落实责任和任务到个人,并配备足够的技术人员充实到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机构。煤矿企业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化工作要求,煤炭管理部门加强监督考核。针对个别煤矿个别问题,煤炭管理部门专门监督,专门指导,专门验收,以助其整改。以点带面,全面实施。安全质量标准化,是一项艰巨繁琐的任务。目前,小煤矿数量较多,而这些小煤矿却缺乏一些安全保障和正规的防护措施,应积极稳妥地抓好这项工作,坚持分类指导,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扎实的稳妥的工作。

参考文献

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篇8

1月27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召开全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视频会议,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德学同志作了题为《深化三项行动强化基层基础努力促进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的进一步稳定好转》的报告,在总结工作的基础上,对2012年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视频会议和全省安全生

产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总体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全力推进我省“安全河南创建”活动工作的落实。现就切实做好2012年全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以下要求,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总体思路

以安全河南创建、安全发展行动为主线,以深化安全生产年“三项行动”、“三项建设”为重点内容,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遏制非煤矿山重特大事故为主要目标,加强资源整合和整顿关闭,进一步规范和改进行政许可,大力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继续巩固尾矿库治理成果,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装备),进一步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努力在落实安全生产两个主体责任方面取得新进展,在“治散”、“治乱”、“治差”方面取得新突破,在技术、管理、监管方面取得新成效,确保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

二、工作目标

(一)控制死亡事故,坚决打击查处非法违法、重大隐患生产行为。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下降2%以上,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确保全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三)以地下开采矿山专项整治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落实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治理行动。各级安全监管局要继续抓好地下矿山、露天矿山、尾矿库、石油天然气开采、储运等重大隐患排查治理,落实各级政府挂牌督办的非煤矿山安全隐患治理任务;加强工作调度,强化隐患排查动态监管,进一步提高隐患识别能力和治理效果。要集中力量开展好地下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工作,切实把防透水、防中毒窒息、防冒顶片帮、防坠罐跑车、防火灾、防采空区塌陷、防爆破事故等“七防”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四)以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指导企业认真开展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达标工作,建立健全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各岗位操作规程,规范操作行为,强化企业的安全生产基础。对于当前已开展了达标活动的企业,在企业自我评定的基础上,要积极组织对其进行达标评审。通过强制推行安全标准化工作,促进非煤矿山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五)以推广先进适用安全技术和装备为重点,切实提高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提高非煤矿山企业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年内地下矿山机械通风率达到95%;露天开采矿山中深孔爆破率、机械铲装率分别达到90%以上;三等以上尾矿库40%以上实现在线监测;主力油气长输管道全部应用泄漏自动检测系统。

(六)以加强专业培训为重点,切实提高安全监管效能。继续组织开展和参加国家总局组织的非煤矿山基层安全监管人员业务培训和特种作业人员、关键岗位人员安全培训,突出抓好农民工岗前安全培训。

(七)以推进体制创新和强化基层力量为重点,切实加强体制和队伍建设。各级安全监管局要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监管法制机制建设。强化县级非煤矿山安全监管机构建设,推进安全监管机构向乡镇、村屯延伸,逐步提高非煤矿山安全监管效能。

三、近期工作重点

(一)认清形势,进一步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监管工作。

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明显好转,春节以后,可能出现一批复工复产的非煤矿山企业。由于企业受经济利益驱动,有些企业会超负荷的生产,极易造成新的安全隐患。特别是无证生产企业,非法生产趁机死灰复燃,打击非法生产的任务加大。所以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充分认清形势,要加强对复工复产的非煤矿山企业监管和指导,使企业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注重除隐患、保安全。对非法生产要加大打击力度,把非法生产消灭在萌芽状态。

巩固尾矿库治理成果,各级安全监管部门,按照规定认真组织好尾矿库验收工作,保证验收质量。加强尾矿库治理后的监督管理工作,对治理后达到安全生产条件的尾矿山库,要督促企业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年底前未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或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尾矿库,一律提请地方政府予以关闭。

(二)精心组织,继续做好金1.检查重点:一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指示、决策部署和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进行地下矿山安全大检查。二是新、改、扩建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设计、施工单位资质情况。三是生产矿井持证生产情况。四是矿井及其各生产水平(中段)、各采区安全出口情况。五是矿井提升系统运

行管理及相关设备设施检测检验情况。六是矿井通风系统情况。七是矿井排水系统完善及水灾防范措施落实情况。八是矿井火灾防范措施落实情况。九是矿井顶板边帮管理措施落实情况。十是防止采空区塌陷措施落实情况。十一是爆炸物品管理使用情况。十二是企业安全管理及安全标准化建设情况。

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篇9

关键词:矿山机械标准化工作现状与发展

1.我国矿山机械行业标准化现状。

1.1.我国矿山机械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发展形势。

自本世纪初批准频发了有关矿山机械行业标准化的复审、修订以及修改后,矿山机械行业的工作标准化基本实现了该行业产品与技术发展同步。由于我国的市场化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改革开放更进一步深入。本世纪初中国加入wto,使得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速度加快。

在上个世纪九十代中期,我国就率先按照国际iSo组织机械安全标准编制原则,已完成将近一百项有关矿山机械产品安全标准方面制订工作。一方面加强我国的矿山机械行业产品的安全性能,另一方面规范了国内矿山机械行业产品市场。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在国家与政府支持下,又把部分标准实行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截止目前,我国矿山机械行业已基本实现了基础、方法、安全、产品通用零部件质量等标准相互配套的矿山机械行业标准化体系。

进入本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比较发达国家绝大部分比较重视机械设备的安全与环境等方面工作的标准化制订。我国的矿山机械标准化委员会根据当今国内外的情况分析,一致认为我国的矿山机械行业标准化要与国际上同行业标准化同步,但目前我国的矿山机械业标准与国际上工业发达国家的矿山机械行业标准还有很大差异。故当前的我国矿山机械标准化工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任重而道远。

1.2.我国矿山机械行业的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1.2.1.制定的标准不太完善,水平不高。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得本行业的标准化存在各种问题,比如范围、责任、层次不清,配套性不好,产业结构不合理、适应性差等方面的问题。

1.2.2.标准化配套性差

本行业的大部分属于订单量小,单件小批量产品生产模式,订单一般是成套生产。由于我国的本行业标准起步较晚,基础薄弱,有些配套体系不够完善,偏重单机产品标准,在零部件、通用部件,以及成套设备工艺流程标准化工作还是不太完善,标准化之间缺少配套和协调,给正常标准化使用带来不便。

1.2.3.标准制定之前研究不足,有的标准缺泛实际操作性。

由于我国此行业有部分标准是照搬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生产标准,对一些标准没有深入研究分析,进行实际试验验证,造成很多标准根本不适合我国矿山机械行业实际操作。特别对国际上一些比较关注的安全、节约资源以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都缺泛更深的研究。

1.2.4.标准内容重生产技术、轻售后服务。

为了迎合市场,本行业标准化的内容大部分偏重生产工艺、技术,而忽视了售后服务。现行的标准偏重生产制造、材料、工艺要求等,而忽视了售后服务。售后服务是指产品交易结束了,用户在使用设备之后,发现的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向企业反馈得到的回应的一种态度。在这环节虽然有标准化,但内容往往有标准做得不够精细,或是有标准内容,没有执行,造成用户抱怨、投诉的特别多,特别在安全性、环保等方面标准化特别薄弱。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市场、用户对标准化工作要求越来越高,政府对行业的管理也要求要标准,才能让厂家产品流入市场。现在用户也需要用标准来保护自己经济利益与合法权益。同时标准化也是检验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否合格、以及进行产品质量认证、签订产品合同的重要依据。

1.2.5.制定的标准在行业之间存在交叉和重复现象

本行业的标准化在行业之间存交叉和重复现象,导致本行业同一产品有不同版本的标准,标准的属性不一致,标准的要求也不一样,造成用户不知到底使用哪个版本的标准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也给标准化的实施、监督、管理等方面工作也带来影响。

2.我国矿山机械行业标准化发展

2.1.加强环保方面工作标准化。把有关矿山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的制定与研究工作作为重点。目前我国把节能减排作为一项基本政策。由于矿山机械行业的产品大部分是以煤炭、水泥、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等对环境有重污染的基础的原材料,而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或国营单位、部门不仅是耗费能源极大,而且消耗材料也特多。根据此情况,矿山机械行业务必要制订相应非常科学的行业标准(即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等),来指导矿山机械行业在节约与综合利用资源方面的技术加大发展力度。提高进入市场的标准要求,通过限制或竞争淘汰一部分在工艺、技术、产品等方面落后以及对环境有重度污染的企业或单位。使得我国矿山机械行业能持续健康地发展

2.2.加强共性基础通用标准化工作的制定与研究。特别要进一步加强完善产品设计技术、工艺结构、制造技术、通用零部件以及质量检测验证等方面标准化工作的制定与研究。使矿山机械行业的标准化体系得进一步完善。

2.3.坚持以科学发观为指导,根据市场和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强标准化的复审、修订等方面工作,提高标准的时效性,协调性、先进性。

2.4.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的矿山机械行业标准要向国际标准化靠拢,学习世界发达国家先进的行业标准化技术与体系,就务必要积极主动参与一些国际标准化活动。有条件的话尽量在国际化组只中承担部分相关方面工作。为行业产品参与国际竞争提供帮助,方便我国行业产品更多的进入国际市场。

2.5.加强标准化贯穿落实,有部分标准要通过政府加强宣传,甚至实行强制性产品认证和产品安全认证等工作。才能使行业主要产品都能按标准组织生产。

参考文献:

[1]矿山机械行业2008度标准起草协调会议[J]机械工业机标准化与质量200805

[2]浅议我国矿山机械安全存的问题及对策[J]李建忠内蒙古煤炭经济201004

[3]我国矿山行业标准化工作现状与发展[J]杨现利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0905

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篇10

(一)着力抓好源头管理。抓好源头管理是落实安全生产方针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和保障。今年将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严格发放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严格控制新上小型非煤矿山。组织开展安全生产许可证“回头看”活动,对已发证的矿山企业,对照发证标准,按一定比例进行抽查,确保发证程序和标准符合规定,进一步提高发证质量。对于新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和延期换证的,严格审查生产规模,达不到最低要求的,不予受理。要配合国土资源部门大力推广资源整合,促进矿山逐步实现规模化、规范化和机械化生产,继续关闭一批规模小、条件差的矿山。二是全面开展设备检测检验。加快地下矿山重点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加大地下开采矿山提升运输、通风防尘、电气设备、防排水等主要生产系统的安全投入,重点治理地下矿山水患,全面推进科技进步。三是严格执行“三同时”审查制度,对于新建、扩建及资源整合后的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及时组织专家,认真做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四是继续完善重点乡镇(办事处)安全技术服务机构或专业协会的建设,直接面向矿山企业,融管理、服务、咨询等为一体,科学、合理、充分的配足专业技术人员,从现场管理、发现事故隐患、制定整改措施到督促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实行一条龙服务,切实担负起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咨询、技术服务、安全管理等工作。

(二)深入开展打非治违活动。严厉打击非法生产行为,严肃查处违法生产活动,是维护良好的生产秩序,实现安全生产的必然要求,根据国家总局和省局的要求,我们主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严厉打击非法生产行为。非煤矿山方面,对取得采矿许可证,没有进行安全设施设计就开工建设的,一律停止施工;没有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投入生产的,一律停止生产,并责令限期补办有关手续,逾期达不到要求的,坚决依法提请政府予以关闭。发现没有办理采矿许可手续而进行施工及生产的,及时移交国土资源部门依法予以处理。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针对非煤矿山非法违法行为的不同表现形式,与相关部门主动沟通,在明确“打非”职责的基础上,各负其责,加强协作,形成打击非煤矿山非法行为的合力。冶金、建材、有色等行业,凡《*省安全生产条例》实施以来,投入生产或施工的建设项目,没有办理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手续的,责令停止生产和施工,限期补充完善相关手续。二是以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活动为抓手,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地下开采非煤矿山,以防止透水淹井和大面积冒顶事故为重点,尾矿库以下游存在人员的四等以上尾矿库以及病险库为重点,采石场以爆破和边坡管理为重点,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活动,真正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分级负责管理。拟采取自下而上层层检查、筛选的方式,对查出的隐患实行分级管理,对各级确定的重大隐患下达整改指令,跟踪做好整改工作。三是强化执法监察活动。各级安监部门监察执法队伍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予以处罚,推动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

(三)继续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针对近年来非煤矿山及相关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着力做好攻坚工作。一是围绕“安全生产年”和省政府提出的“春夏秋冬四个战役”活动开展好隐患治理工作,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单位、重点部门有针对性的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重点抓好“汛期”、“全运会”、“黄金周”等政治敏感期的安全生产工作。二是继续深化尾矿库专项整治。针对去年整治中发现的问题,抓好督办工作。对没有安全生产许可证、没有办理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手续仍在使用的尾矿库,一律限期进行整改,逾期不办理的,提请政府坚决予以关闭。根据国家局的要求,所有三级以上尾矿库都要安装在线监测系统。在汛期到来之前,各级要组织专家对尾矿库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安全度汛。三是继续开展地下矿山通风专项整治。所有地下开采矿山,必须实行机械通风,要重点完善风门、风窗等配套设施,确保通风系统科学合理。对于没有形成通风系统的作业地点,必须安装局部通风机。对作业地点的风量、风质等要定期检测,确保符合安全规程要求。四是开展冶金、建材、有色等行业高温窑炉和煤气的专项整治。督促企业加强对高温金属液体吊装、运输等环节的管理,防止高温灼烫事故。督促企业开展对煤气生产、管道运输及使用环节的整治,按照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的要求,开展设备检测检验,配足配齐一氧化碳气体报警器,强化职工培训,完善作业规程,加强现场管理。五是加快省局挂牌督办的*10万立方米煤气柜的重大安全隐患的整改工作。

(四)进一步全面推进安全标准化工作。标准化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根据国家总局的部署,对非煤矿山采取区别对待,分类管理的方法。在大型矿山,全面实施20*年颁布的《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选择2家单位进行试点;对于中小型非煤矿山,以贯彻安全生产工作体系建设意见为抓手,按照“开采正规、系统完善、工艺达标、作业规范”的要求,加强整改提升。对于中小型非煤矿山,继续按照20*年国家局颁布的标准,开展达标活动,争取年底前全部达标,对于已达标的三级标准化非煤矿山企业要继续加大安全投入,进一步强化软、硬件建设,夯实安全基础,市局将根据情况选择安全基础条件好的企业晋级二级标准化达标活动。根据国家安监总局的要求,凡是在2010年以后换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矿山企业,必须达到三级以上标准化等级,否则一律不予换发安全生产许可证。对于冶金、水泥、有色等行业,继续扩大试点,力争使全部的冶金、水泥、有色企业达标。

(五)继续深化非煤矿山整合整治和专项整治,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继续扎实开展非煤矿山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推动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减少事故总量,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努力促进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2009年专项整治重点矿种以伴生煤粘土矿、粘土矿、铁矿、采石场为重点;重点区域以章丘市的地下矿山和采石场为重点,*区、历城区的采石场和铁矿为重点,*县的采石场为重点。工作重点:一方面以遏制事故多发为出发点,开展小型采石场现场整治和管理攻坚活动。一是对自下而上、掏底崩落等开采方法和工艺以及台阶高度和坡度不不符合规程要求的,立即停产整顿。二是规范饰面石材矿山开采。对不符合规程要求开采的,要全面进行整顿。三是加强现场管理。爆破或装岩前,必须对边坡、爆破安全距离以及浮石和伞檐等安全隐患的整改情况进行确认,符合安全规程后方可作业。爆破作业现场要设置坚固的人员避炮设施。四是加强露天采石场安全基础建设。督促企业建立健全现场采掘施工图、剖面图等图纸资料和安全档案,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投入、责任制、隐患整治、教育培训、防护用品配置、应急救援体系建设、重要岗位重要人员持证上岗等主体责任,不断完善以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为核心的安全管理体系,增强抗灾能力和本质安全程度。五是加大对办公场所、重点场所地面建设的投入,彻底改变采石场脏、乱、差的面貌,将企业建成环境优美的绿色矿山。

另一方面以完善地下开采矿山生产条件为出发点,开展完善通风、提升、排水系统等攻坚活动。一是年底前地下非煤矿山都要完善机械通风系统,完成通风系统检测检验。对存在瓦斯、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伴生煤矿井,要求全面实施瓦斯等有害气体实时在线监测,实现对瓦斯危害的可靠预防预警。二是加快地下开采矿山提升系统的更新改造任务,全面完成提人绞车后备保护器的配装使用,确保设备安全运行。三是做好防治水工作。水文地质资料不清,水文地质资料复杂,矿区范围内有古井、老空区,受地表水或地下水威胁以及排水系统不完善或排水能力不足的矿山,要认真做好矿井水害定期排查治理、超前探放水工作,加强矿山防治水技术管理和水文地质基础工作,完善井下排水系统,加强雨季“三防”工作,对水文地质复杂矿山排水系统的有效性和符合性进行检测。四是以科技助推安全标准化工作,以安全标准化推动专项整治工作。矿山企业要以增强安全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新的战略基点,大力提升企业安全装备水平、信息化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科技对安全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建设本质安全型矿山。

(六)抓好重点环节应急救援工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是减少人员伤亡和降低事故损失的重要一环。今年汛期前,所有地下开采矿山都要按照省局要求开展一次以停产撤人为主要内容的预案演练活动,这次活动要重点做好以下两项工作:一是完善通讯系统。井下所有人员作业地点,必须配备齐全有效的通讯设施,确保一旦发生险情,现场人员能及时报告,井上有关救援指令能迅速传达到作业地点。二是加强职工培训。督促企业针对不同岗位、不同作业地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使一线职工真正了解作业岗位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预防措施,真正掌握险情发生后的避灾路线和施救援措施。各个地下矿山都要把撤人演练活动的计划和方案报到市局来,届时,市局将赴有关企业,对开展撤人演练情况进行检查,总结分析演练活动的经验和不足,指导演练活动深入开展。其他相关行业,要以防止高温灼烫和煤气中毒事故为重点,完善应急预案,加强人员培训,开展演练活动,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