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的战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07:54

保护环境的战略篇1

关键词:一带一路环境保护绿色发展问题与具体建议

一、引言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一带一路”建设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并且所有相关项目都需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经济效益、政治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沿线国家绝大部分都是不发达国家,而且某些国家和地区的环境容量很脆弱,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若给当地环境造成迫害或严重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政治与战略上就不符合我们追求的目标。所以,在“一带一路”的进行过程中,所有项目都应该以更高的环境保护标准要求中国企业,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诟病。

二、实施沿线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

1.不少国家对“一带一路”能否实现环保存有疑虑

“一带一路”涉及这么多国家,地缘政治复杂,经济发展水平差别也很大。虽然大部分国家支持但是也有不少国家存有疑虑:一是中国的发展模式是高资源、高环境、高消耗发展GDp,怎么能期望中国来做成绿色“一带一路”?二是中国企业能否承担应该的社会责任问题,中国企业在国外发展方式粗放,不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在国际社会上造成重大影响。因为“一带一路”战略攸关很多国家利益,他们虽未公开反对,但是私下也会担心。

2.自然条件给环境保护工作带来困难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生态环境极其复杂,在一定意义上讲,丝绸之路是国际沙尘、污染物的重要传输通道。路上丝路途径地带多雪山峻岭、戈壁沙漠,非常容易产生沙尘暴。而且中亚与中东地区干旱严重,一旦刮风就会有严重的沙尘暴。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中,荒漠化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海上丝路”重在港口建设,但是基础设施建设远非一般企业所能承受,而商业银行一般又难以承担风险,因此环境恶劣区域可能会成为长久“瓶颈”。

3.中外环保法律沟通存在困难

“一带一路”诸多国家的法律存在巨大差异。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法律体系、法律程序,经贸合作必须遵守东道国法律。“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合作,从投融资到项目建设,都要依据当事国法律办事。“一带一路”在中国可以按照中国的环保法,但是在别国,就应依照他国法律。这就需要熟悉各国环保法律与环保标准,在有差异时尤其是产生矛盾时能够及时进行沟通,解决问题。

4.中外发展阶段、、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还会遇到不少因文化习俗、等方面存在差异而形成的障碍:一是发展阶段差异。由于这么多国家发展阶段的不同,因此,对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二是历史原因。陆上丝绸之路沿途国家和地区的史籍记载失真颇多,有很多质疑的图书与文字,仍需要下力气还原“丝绸之路”真实历史。三是信仰不同。沿线涵盖人口众多,百教交错,中国企业走出去不可不问文化差异和宗教禁忌,文化差异性不可低估。四是“”干扰。在一带一路不少国家中,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国际恐怖势力有活动,对沿线建设的破坏威胁时有发生。

三、对做好沿线绿色发展的具体政策建议

1.做好环保专项规划

“一带一路”是个大战略,应该对其进行一个战略性的环评,谋定而后动,因此做专项规划是重要的。我们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对所有国家进行规划,但是,应该对这些国家进行的环保工作有各方面的准备,尤其是思想与理论的准备。首先明确行动的优先顺序与可能影响,这都需要对基础资料的掌握。其次可以对国别环境进行区分,不同地区绿色发展与环保任务有不同,综合比较有助于我们在政策与措施上有针对性。

2.统筹绿色产业的发展方向与空间布局

“一带一路”战略应将产业发展和产业转移放在突出地位来考虑,而绿色产业和环保产业相对受欢迎且争议较小,要大力l展。一是制造业绿色升级与发展,制造业基地的向外转移。二是环境保护项目。环保产业是新的投资领域,也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以服务业为代表的产业软化或轻型化发展。四是海洋的蓝色经济合作和低敏感度的合作领域。五是促进绿色农产品产业的发展。

3.建立和完善国际信息平台与环保管理制度

在战略顶层设计的同时,要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考察,收集相对缺乏的一手资料,建立比较完整的信息系统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为将来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其次,要加强审核措施,对走出去的企业要加强制度监管。把环境标准和责任作为“一带一路”投资立项的申请条件,而且实施上要实行统一的规范与标准。对大企业要形成绿色评价体系,不达标不能走出去。

4.支持民间环保组织走出去,开展民间交流

中国民间环保组织数量大,对环境保护起了很大作用。在“一带一路”实施中,应该重视发挥民间环保组织的作用。通过政府与大项目,由投资者选择有诚信的民间环保组织,深入地方进行民间交流与沟通。根据现有经验来看,这将是成功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新做法、新探索,将有效推动我国社会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四、结语

我国各界对一带一路的战略准备并不充分,在此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迎接一系列挑战与任务,做详实的规划与实施。环保是“一带一路”过热炒作的冷却剂,我们要改变理念,主动学习,共同承担环保责任,做负责任的大国。

参考文献:

[1]王洛忠,张艺君.“一带一路”视域下环境保护问题的战略定位与治理体系[J].中国环境管理,2016(4).

[2]环保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定位与作用[J].经济研究参考,2016(2).

保护环境的战略篇2

关键词:突破辽西北;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对策

一、“突破辽西北”战略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地位分析

2015年2月3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入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的意见》出台并再次强调,“十三五”期间,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着力实现绿色发展是突破辽西北战略的重点任务之一。

在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过程中,要正视资源环境承载力。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是突破辽西北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

二、辽西北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

辽西北地区长期以来工业发展相对缓慢,再加上该区域农业经济的粗放经营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水资源浪费等生态破坏加剧,资源环境承载力极其脆弱。脆弱的生态环境极大地制约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辽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在立法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不健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虽已初步建立,但其对农业环境保护的规定缺乏,使得许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难以开展。

2、在执法层面,执法手段和措施单一。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统分结合的分层管理体制效率低下,且极易导致各执法部门互相推诿和争权夺利现象产生。农业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都可以行使行政执法权,加之地方保护主义导致的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违法失职现象,使得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陷入一个异常混乱和尴尬的局面。

3、在运营环境上,相关制度协调性较差。许多生态环境法律制度虽已建立,但制度之间的配套性和协调性较差。在有关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如土壤污染防治、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制度等。

4、在法律归责上,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禁止性规定与法律责任规定不协调,法律责任规定相对较为宽泛不够严苛,使得现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既不足以震慑违法的当事人,也不能发挥应有的警示作用。

5、在法律监督上,相关部门认识,行政管理手段单一,过分偏于经济处罚,缺乏对于建立长远有效的法律监督机制的重视,致使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严重威胁当地农业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完善辽西北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建议

辽西北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所存在的问题使得改善该区域农业生态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才能更好的发展辽西北地区的农业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制定统一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

面对辽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环境的困境,应制定统一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以法律文件的形式规范对于农业生态环境管理;通过对现行环保法的修订,完善对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项规定。

2、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力度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1]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建立垂直管理体制,以求增强管理和执法效率,避免部门间相互推诿和扯皮的现象的发生。通过赋予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较多的行政许可、行政强制和行政处罚权,来增强其执法和管理权威;此外,应严厉打击地方保护主义,严格执法,对危害农业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大行政和司法打击力度,加强执法和司法保护。

3、明确农业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中“无法可依”的现象层出不穷。因此,农业环境保护法必须对污染和破坏农业生态环境的行为作出相应的处罚规定,加大处罚力度,完善相关处罚指标体系,从重从严处理相关违法行为,保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有序运行开展。

4、采用统一监督管理与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

信息不公开、不对称是妨碍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根源。要不断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信息公开立法,积极构建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公开法律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行使”,才能使得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公众的参与下得到有效监督。

结语

“突破辽西北”战略有利于提升全省经济整体实力,促进区域发展,也践行国家政策。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十足的动力。(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叶兰.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法之治.求索.2008.

[2]韩广.杨兴.陈维春.中国环境法的基本制度研究.中国出版社.

[3]张铣涛.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立法现状及对策.当代生态农业.2009(21).

[4]汪志革.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研究..科技资讯.2010(16).

[5]周海博.网络伦理失范及其法律应对.光明日报(理论版).2014.08.26.

保护环境的战略篇3

关键词 美国环保署:战略计划;述评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10)06-0147-04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然而在其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过程中,也曾付出过沉重的环境代价。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和多诺拉事件曾震惊世界,被列入世界环境公害事件。1970年4月22日,美国2000多万人走上街头,强烈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保护环境,将反污染活动推向高潮,后来这一天被定为“世界地球日”。在此后的几十年里,美国政府通过采取严厉的环境保护措施、建设完善的环境基础设施、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等途径,有效地控制了环境污染,实现了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2006年9月,美国国家环保署了“环保署战略计划(2006~2011)”(2006~2011epaStrategicplan),结合美国环境现状和前期工作基础,提出了未来五年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用于指导美国环保署未来五年的工作。我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目前很多地区的环境已经受到严重污染,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将面临巨大挑战。虽然我国与美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和挑战有较大差异,但研究分析美国环保署战略计划,吸收其环境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环境管理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本文将对美国环保署职能及其战略计划进行简要介绍和初步分析,希望能对相关研究和管理者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1 美国环保署的基本职能

1970年7月,基于美国公众对清洁的水、空气和土地日益高涨的需求,美国白宫和国会联合成立了美国环保署,赋予其修复环境损害和建立环境保护新标准的任务。其职能简单的说,是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目前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和强化环境法规。对于国会编写的环境相关法律(Law),环保署负责编写法律细则(Regulation)推动其实施。环保署通常负责制定环境的国家标准,各州和部落再据此形成其各自的环境标准,对达不到国家标准的州或部落环保署将提供帮助。环保署还会不断强化已有的法规,并帮助企业理解法规的要求。

(2)提供经费资助。环保署近一半的经费用于资助有关州的环境计划、非盈利机构、教育机构等,推动其实施从支持决策的科学研究到内容广泛的大量环保项目;其余经费也是用来实现其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的任务。

(3)研究环境问题。通过全国各地实验室的工作,环保署识别和努力解决环境问题。为了掌握更多内容,环保署还与其他国家、私营团体、科研机构等分享有关信息。

(4)组织合作伙伴。环保署不是单独开展环境保护工作,而是通过建立数十种合作关系,与企业、非营利机构、州和地方政府一起开展工作,包括节水节能、减少温室气体、固体废物资源化、处置农药风险等。环保署利用奖励的方式来回报自愿合作伙伴,例如一些重要的公众表扬项目以及能够获取最新的资料等。

(5)公众环境教育。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而理解环境问题是自觉保护环境行动的开始。美国环保署将公众环境教育作为其重要工作内容,包括在其网站上设置测定环保智商(enviroQ)试题、推出节能减排计算器等。

(6)出版信息。通过纸质资料和网站,环保署向公众及时公开有关活动。

有些工作与环保虽然有密切的关系,但不是环保署的主要职责,如濒危物种保护主要是美国渔业和野生生物保护部门负责,核废料主要由能源部负责。

2 美国环保署战略计划的由来

199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政府绩效和结果法》,对政府拨款项目的预算审核、运行监督和事后评估程序进行了详细规定。根据该法案要求,各行政部门均要编制其至少涵盖未来5年的战略计划,但至多在3年后必须更新。

美国环保署作为美国政府的行政部门之一,也需要根据该法案编写其战略计划。美国环保署的战略计划提出其未来五年的工作目标,并描述其如何使得美国的环境更清洁和健康。这个计划既是就其职责向公众的说明,也是如何实现既定环境目标的路线图。

美国环保署已制定的战略计划包括1997~2002、2000~2005、2003~2008三份,目前正在实施的是2006年9月的“2006~2011战略计划”。

3 美国环保署战略计划(2006~2011)

美国环保署战略计划(2006~2011)描述了美国环保署在2006~2011年间计划开展的工作和希望达到的指标,分析了可能遇到的新的重要挑战和机遇。这一战略计划继续围绕上一个战略计划提出的5项目标进行部署(见表1),它们是清洁空气和全球气候变化、清洁和安全的水、土地保护和恢复、健康的社会和生态系统、依从和环境管理。

3.1 清洁空气和全球环境变化

其总体目标是,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使呼吸更为健康,降低大气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风险;同时通过与企业和其他方面的合作,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在室外空气方面,重点提出了臭氧与pm2.5、气态有毒物质和酸沉降三项控制目标,要求相关污染物浓度要有较大承担的降低,如到2015年,所有监测地区的人均室外臭氧、pm2.5浓度分别要比2003年降低14%和6%。在臭氧与pm2.5控制目标之下,还提出了与这两项污染物浓度关系密切的移动源nox排放、移动源VoCs排放和能见度的控制目标。在酸沉降控制目标下,则提出了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硫沉降及氮沉降的控制目标。

在室内空气方面,重点提出了减少氡暴露、减少室内环境哮喘致病源暴露以及学校室内空气质量管理3项目标,如提出到2012年采取必要措施减少室内环境哮喘致病源暴露的人数将由2003年的300万人增加到650万人。

在保护臭氧层方面,提出到2015年,美国消耗的Ⅱ类破坏臭氧层物质由2003年的9900t/年降低到1520t/年。在防辐射方面,提出到2011年,室外空气辐射网监测系统国土覆盖率由2001年的35%提高到77%。

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从建筑、工业和交通三个方面设定了目标,到2012年三方面的碳排放与2002年相比,要分别减少4600千t、9900千t和15千t碳当量。

3.2 清洁和安全的水

其总体目标是:确保饮用水安全;恢复和维护海洋、流域水体及其水生生态系统,以保护人体健康、支持经济和休闲活动,为鱼类、植物和野生生物提供健康的栖息地。

在通过改善水质保护人类健康方面,提出了安全饮用水、安全水产食品和安全游泳3项具体目标。如在安全饮用水方面,到2011年集中供水系统要为其所服务人口的91%提供满足全部可用的基于健康的水质标准的饮用水(2005年这个比例是89%);在安全水产食品方面,到2011年要将育龄期妇女血铅含量超过关注水平的人口比例减少到4.6%(2002年这个比例是5.7%);在安全游泳方面,提出了到2011年因在水体游泳或其他休闲活动而导致水传播疾病发生率控制指标。实际上,后两项指标是以疾病控制指标间接地表征水质保护目标。

在保护水体质量方面,提出了流域、海滨与海洋水体保护目标。如在流域水体保护方面,通过污染控制和修复措施,到2012年要使2250条未达标河流(2002年确认)实现全部污染物和损失满足水体质量标准;在海滨与海洋水体保护方面,通过污染控制和保护措施,使得沿海水体生态系统健康度提高0.2个点(基于国家沿海状况报告划定的“好/一般/差”的尺度)。

3.3 土地保护和恢复

其总体目标是:通过最有效的废物管理实践和可行的清除方法,来保护和恢复土地,以降低有害物质释放所带来的风险。美国环保署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策略,包括从源头减少废物、循环利用、防止泄漏与释放以及清除污染因子,尤其关注其对儿童、老人、慢性病患者等敏感人群的威胁。由此可见,其土地保护和恢复的核心内容是固体废物的管理,实际上为“土地保护和恢复”这一节写序言的正是环保署固体废物和应急响应办公室的官员。

在保护土地方面,重点关注减少废物产生与增加循环利用,以及正确管理有害废物与石油产品。如,对于建筑和拆迁废物的再利用和循环率,到2011年要在2003年基础上(59%)再增加6%;到2011年对500个《美国资源保护和回收法》(RCRa,theResourceConservationandRecoveryact)批准的有害废物管理点,实施原有或更新的控制措施,以防止其泄漏。

在恢复土地方面,重点关注意外和人为排放废物的准备与响应、污染土地的清洁和再利用、超级基金场地各相关方的最大参与等。如,到2011年要再完成975个超级基金所选污染场地的恢复工作;超级基金选定了1381个地下水污染点,到2011年要对其中74%的点采取工程修复、自然过程或其他措施,防止污染地下水的迁移;2011年前的各年中,超级基金所选污染场地中95%的场地要找到除了联邦政府之外的有活力、有责任心的伙伴。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环保署将继续实施执行优先(enforcementfirst)和成本补偿(C0stRecovery)两大策略,以保护超级基金。

3.4 健康的社会和生态

美国环保署认为,甄别、评价和削减社会和经济发展所依赖的成千上万的化学品带来的风险,是保护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所在。因此,需确保进入市场的化学品和农药满足健康和安全标准,并对其使用进行登记,对其商业过程的风险进行评价。从类型上说,关注的化学品既包括大宗化学品(HpV,HighproductionVolume),也包括新型化学品,还包括铅、农药等有毒化学品。如报告提出,对美国环保署已确认存在不合理风险的大宗化学品,到2011年要100%进行风险削减或有效管理;在2011年之前,要确保进入市场的新型化学品不会对工人、消费者或环境带来不合理的风险;到2011年,要将在普通人群检出的杀虫剂浓度降低50%。

在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恢复方面,美国环保署强调通过有效策略提高水环境、土壤环境等的质量,以推动地区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不断改善。如报告提出,到2011年,通过采用有效的策略,要在30个地区削减增长和发展对大气、水体和土壤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环境和(或)人类健康显著而可测量的改善。

在恢复和保护濒危生态方面,提出了增加湿地、促进国家重要河口生态系统恢复、改善五大湖区的健康等9项具体目标,全部与水体(包括湿地、河口、湖泊、海岸等)生态系统有关。如报告提出,通过与合作伙伴共同努力,使纳入湿地状况评价和生物与功能测量特别关注的湿地面积,到2011年每年净增加10万英亩。

3.5 依从和环境管理

确保政府、企业和公众遵守保护环境与人类健康的法律法规,是美国环保署的重要工作。通过与合作伙伴的配合,美国环保署利用帮助理解环境法规,激励主动承认和规定违法行为,通过审计、评估和调查监控法规执行,追究违法者的民事和刑事责任阻止将来违法等4项工具,来提高环保相关法规的依从度。报告还提出了一些总量控制目标,如到2011年要累计削减有害物质204万t(2000年时的削减基数为2万t),累计减少用水7190万m3(2000年时的减少用水量基数为83万m3)。

4 分析与结论

4.1 战略计划十分重视科学研究

在战略计划的五项目标中,均将强化科学和研究作为其重要的分目标之一,分别从强化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策略、人力资本、绩效测量、评估反馈、新问题分析等方面进行具体部署。实际上,美国环保署将基于科学、忠于法律和力求透明作为其工作的三项原则,这其中基于科学是排在第一位的。科学研究内容广泛,基准研究、数据库建设、模型开发、预测预警等都是其中的重要工作。在我国,近年来对环境科技也给予高度重视,在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主体计划中都将环境科技作为重要支持内容,《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更是将环境列为重要领域。

4.2 战略计划十分重视标准研究

颁布环境标准是美国环保署的重要职能和工具。每一项环境标准的出台都有其扎实的科学研究,并经过了系统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分析。因此,美国的很多环境标准成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很多国家制定环境标准的重要参考。

4.3 战略计划十分重视系统管理和全方位控制

以水环境管理为例,将最大日负荷总量(totaimaximumDailyLoads,tmDLs)计划作为保护流域水质的重要措施,从流域水质和生态系统保护目标出发,基于科学系统的分析,确定排污控制要求,而不是对所有河流都简单的实施同一污染控制标准。自2000年开始,美国各州和环保署已经在美国全国完成了2万多项tmDL项目。再如在大气污染控制方面,不仅对燃煤烟气和机动车进行严格控制,对非路基柴油燃烧机(包括建筑、农用和工业柴油发电等)也进行严格控制。

4.4 战略计划十分重视新型污染物控制

这里所说的新型污染物是相对于传统污染物而言。如,在水环境保护方面,将消毒副产物、医药、纳米材料等均纳入控制或研究范围;在大气环境保护方面,除了二氧化硫等传统污染物外,将o3、pm2.5、nox、VoCs等污染物也纳入控制范围,努力削减由此带来的环境和健康风险。

保护环境的战略篇4

关键词:高中生物可持续发展战略

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现在已经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环境保护工作的主题。我国高中生物教学历来十分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高中生物教学加强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教育,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下面,笔者就谈一下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生物教学中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培养。

一、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共同课题

近年来,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推动了物质文明和进步。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污染、自然资源开发不合理以及由此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严重地威胁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在这种形势下,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走过的历程,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环境、资源和经济、社会能够协调发展的道路,这就是上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1978年,联合国国际环境和发展委员会主席、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该委员会撰写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第一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并且将它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个观点得到各界广泛的重视,并且写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等文件中。现在,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环境保护工作的主题。一般地说,可持续发展包括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其中,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可持续发展强调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五个方面的综合协调。这就是说,加快经济发展决不能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二、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

我国一贯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1983年,我国政府宣布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提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战略方针。1994年,我国政府制订了今后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行动指南――《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通过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和未来发展的要求,而必须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和下一世纪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在1996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可持续发展列为实现我国跨世纪建设蓝图的两大战略之一。可见,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件大事。目前,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保护环境工作需要做好五方面的工作。概括地说包括坚持节约各种资源、继续控制人口发展,全面提高人口素质、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要有利于环境与资源的保护、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干部和群众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坚决遏制和扭转一些地方资源受到破坏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从这几点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这几点中哪一点都离不开生物科学;高中生物教学在加强可持续发展战略观点教育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重任。

三、关于加强可持续发展观点教育的建议

我国高中生物教学,历来十分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新制订的《普通高中生物教学大纲(供实验用)》,同样十分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在“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中明确要求学生“懂得爱护自然界的生物,认识保护生物资源的重要性,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在必修课的教学内容中有“环境与人体健康”、“无公害绿色食品”等知识点以及调查或观察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的实习;在选修课的教学内容中有“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人与环境”等知识点。同原教学大纲相比,新教学大纲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知识点数目和课时数都明显增多。此外,教材还设有专章,集中讲述了人口增长与资源危机、生态平衡的关系、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等基础知识。随着形势的发展,特别是可持续发展作为两大战略之一,写入我国的“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为了使广大高中生能够从协调人口、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增强对保护生态环境重大意义的认识,实际上也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以便使我国亿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能够在各自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加自觉地、更加能动地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笔者认为,高中生物教学有必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加强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教育。

第一,树立人类与自然相依存的意识。人类生活在地球上,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地球复合系统。通过环境教育,要使学生获得人类生存离不开地球环境的意识。同时还要使其形成全球意识,不仅要在注区域性的环境状况,还要关注大范围的全球环境问题,关注全球性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这样可使学生从更高的层面、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物科学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国家各行业的建设乃至子孙后代的生活都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从而更加自觉地学好生物课。

第二,树立环境与发展相统一的意识。人类既是环境的创造物,又是环境的塑造者。环境给予人类以维持生存的物质,并给人类提供了经济、社会等方面获得发展的机会。因此,生物课教师都要从生物学科的特点出发,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乃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高中生物教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任,从而更加重视开展生态学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的教学。要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环境与发展并不是独立的两个问题,它们是紧密相关的。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资源为代价,发展要与环境相协调,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

保护环境的战略篇5

(1?兰州财经大学甘肃经济发展数量分析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20;2?兰州财经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20)

摘要:寻求适宜的环境经济协同策略是当前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问题。依据环境经济学、协同学的理论原理,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提出了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环境经济协同的策略:以环境优先为目标,综合应用“命令—控制型、经济—激励型、鼓励—自愿型”的手段体系,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渐过渡、由连片示范向全面推进不断演化,以建设经济繁荣和环境友好的新农村。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环境经济;协同策略;生态文明;西部地区

中图分类号:F323?22;F0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390X(2015)04-0018-06

西部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生态屏障,也是我国生态退化与生态恢复的重点地区。目前,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蓬勃发展,但是其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与原有农村环境问题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呈现叠加复合效应,环境挑战已成为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生态文明建设已纳入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背景下,实施环境经济协同发展模式,不但是实现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全面目标的内在需要,也是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客观要求。

策略,一般是指实现目标的方案集合。在此,把策略定义为包含目标、手段和阶段等要素在内的方案总体。也就是说策略是应用什么样的手段,采取什么样的步骤,来实现特定目标的有效途径。探究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目标、手段和策略,可为有效推进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也为国家进一步完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科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一、环境经济协同的目标

一般而言,人类的目标具有多样性,对于特定目标而言,实现目标的途径也具有多样性。一般而言,人类在实现大目标的过程中,往往要受到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经济规律、技术规律和环境规律等多种规律的作用,规律的作用方向与目标一致称为协同,相反为拮抗、规律的作用方向偏离预期目标为偏离[1]。新农村建设中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在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上,主要受经济规律和环境规律的综合作用。要达到新农村建设环境经济的协同,经济规律和环境规律的作用方向与目标要一致。其作用见图1。

(一)环境经济目标协同思想的演变

环境经济的目标协同,在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层面,一般分为三种类型:经济优先、环境经济协调、环境优先。长期以来,人们基本上走的是一条“经济优先”的道路。当自然资源、环境容量超出承载力时,人们才认识到环境容量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提出了“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再到后来,当环境承载力已不堪经济发展的重负,严重的环境问题已影响或制约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时,“环境优先”战略便应运而生。

1989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因此有学者认为,协调发展是我国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也就是指环境法所确认并体现的反映环境法本质和特征的基本原则,它贯穿于整个环境法体系,对贯彻和实施环境法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2]。但这里的“协调发展”,是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尽管有“环境与社会经济相协调”的原则,但在实际上大部分地区走的仍然是一条“经济优先”的道路。随着环境形势的日益严峻,以及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由经济优先主导下的协调发展战略向环境优先战略的转变,这是借鉴吸收国内外的经验教训,依据我国的严峻环境形势,指向生态文明的一种战略。“环境优先”战略从孕育到不断成熟,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2014年修订于2015年施行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在总则中规定:“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与之前环境保护法的这种变化,一方面适应了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对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认识的深化。

这些法律规定都体现了一脉相承的发展战略取向。“环境优先”思想的提出,是一种国家战略的转变,将过去的“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就是说,当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产生矛盾时,不再是环境保护服从于经济发展,而是要让经济发展服从于环境保护,实行环境优先。

(二)“环境优先”的目标协同

西部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一方面,生态环境整体比较脆弱;另一方面,有的地区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西部地区的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占国土面积比重高,截至2012年底,作为禁止开发区的自然保护区,西部地区占全国的比例达81?78%[3]。在全国具有生态屏障作用的广大西部农村地区,主要以提供生态产品和农产品为主体功能。所以,在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环境经济的目标协同,就是要实施“环境优先”的战略。

环境优先,又称“生态优先”、“环保优先”,是指在一些特殊区域或领域,把环境质量状况作为指导包括经济发展在内的各项工作的基本衡量标准之一,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和底线来规划和约束各方面工作,使环境保护成为保障人民生存环境、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和首选的手段[4]。具体到西部新农村而言,所谓环境优先,就是在西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中,把环境质量状况作为指导经济发展的基本衡量标准,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和底线来规划和约束各类新农村建设活动,使环境保护成为保障环境安全、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和首选的手段。

国外和一些发达地区实施环境优先战略已经取得了明显效果,可为西部欠发达地区提供必要的经验借鉴。国外一些国家的实践说明实施“环境优先”战略,一方面可以保护环境,同时也能优化经济发展的方式。如日本面对高度增长产生的公害污染,1970年对《公害对策基本法》做了修订,废除了“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相关条款,以“环境优先”替代了“经济优先”的原则,其后,走上了一条持续发展的道路,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国一些发达地区也有实施环境优先战略的先例。如广东省2004年提出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实行“环境优先”的总体方针;上海浦东新区2006年把“环境优先”作为发展方针,建设“生态城区”,江苏2006年实施环保“十优先”的战略方针:环境立法、环保规划、环境影响决策、发展清洁产业、节约环境资源、环境评估、环保投入、环境设施、环保型技术、环保指标考核等的优先[5]。

(三)目标协同的指标体系构建

构建指标体系,可测度和量化环境经济协同的进程,识别相关问题,从而提出有针对性对策政策[6]。新农村建设中环境经济的协同面临的问题纷繁多样,牵涉面广,这就需要构建一套能体现数据可获得性和结果有效性的指标体系。在参照环保、农业和社会经济等相关规划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7],按照环境经济协同的内涵,构建了包含4个层次的指标体系,由35项指标构成。在指标体系中,其中绝对量指标只有农民人均纯收入等8个,其他27个都是相对量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恩格尔系数、化肥施用强度、农药施用强度和农膜使用强度等4个为逆向指标,其他31个均为正向指标。其指标体系结构见表1。当然,这里构建的指标体系,针对的是一般的情况,各地在具体执行时,可进行适当调整,应用中时空间尺度应以县、市为单位。

二、环境经济协同的手段

新农村建设中环境经济的协同手段主要是解决靠什么协同的问题。协同手段是协同主体关于协同所采取的方式、工具和措施等的集合。综合而言,协同手段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命令—控制型、经济—激励型、鼓励—自愿型。其中每一类都是由多种具体手段构成的复杂手段体系。

(一)协同手段的构成

依据协同的主体和协同手段实施的强制性程度以及发展趋势,可分为命令—控制型、经济—激励型、鼓励—自愿型等三大类协同手段。一般而言,命令—控制型手段的强制性最高,经济—激励型次之,而鼓励—自愿型强制性程度最小,基于协同主体的协同手段的类型的具体构成见表2[8]。

(二)协同手段的比较

当然,不同类型的协同手段有其优点,也有其不足,在具体选择时应全面分析三大类协同手段的基本原则、体系构成、主要优点、主要缺点、防治环境问题的属性、效果影响因素等各个方面,从而加以综合配套地采取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有针对性的手段或手段体系,以促进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同。综合已有的研究文献,三种类型协同手段的比较见表3[9-16]。

三、环境经济协同的基本策略

(一)实现协同目标的阶段

新农村建设中环境经济的协同是分阶段的,从协同的水平变化来看,可划分为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在初级阶段,以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和解决突出农村环境问题为重点,初步构建基本的协同机制。在中级阶段,以构建经济与环境协同发展的机制为重点,基本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村生产体系和生活体系;基本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环保体制机制,初步形成农村环境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格局。在高级阶段,协同发展的机制将走向完善,协同走向制度化、程序化的轨道,完全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村生产体系和生活体系;城乡一体化的环保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形成农村环境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实现协同目标的步骤

就协同的实施步骤而言,借鉴国内外协同发展已有的经验,可选择基础条件比较成熟的点先行示范,探索先进的发展理念和转型经验,进而以点带面带动整个新农村建设的协同发展。在新农村连片推进示范区中,按照协同发展的思想进行产业升级改造、农业园区生态链设计、农民低碳生活倡导,充分利用试点示范的优惠政策、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开展协同发展的规划与政策试点,探索可延伸到所在区域范围的协同发展的经验,再总结推广,以建设环境经济协同推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1?连片示范推进的类型

新农村环境经济协同的连片示范推进类型,主要包括三类方式:一是对地域空间相连的村子实施连片示范推进;二是针对协同面临的同类型障碍或者相同的协同目标,对地域上分割的多个农村同步推进;三是通过建设集中的环境治理设施或生态修复工程,能整体推动协同发展的农村。

2?连片示范区的选取原则和要求

新农村环境经济协同的连片示范区的选取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并符合一定的要求。在具体选择示范区域时,要综合考虑所在区域的经济和环境特点,并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类型、重点环境问题类别等方面都要有所涵盖,这样的示范布局,才能对不同类型的其他农村真正起到示范推广价值。可考虑将以下地区作为示范区域:退耕还林、生态移民、循环农业促进行动、乡村清洁工程、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等重大政策和工程实施区。已有一定工作基础,预期在短期内可以取得明显成效的地区。这些地区可以在政策叠加作用下,可以比较明显地见到成效,对后续的推广和扩大示范地区,能起到较好的标杆作用。在协同发展的连片示范村选取要求上,连片区原则上应在同一个县级行政区范围内,这样便于协调,但对于地理相连、问题相关的区域,也可考虑建立跨行政区域的示范区,同时,受益人口要有一定的规模。

(三)建立协同目标和手段的双向反馈调节机制

根据协同主体、协同问题的类型、协同的目标、协同手段本身的特点、外部条件等因素,依据适用性、引导性和动态性的原则,进行协同手段的优化选择。针对某一领域的协同对象时,协同手段的应用是一个体系,并不能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依存、彼此互补的。命令—控制型手段是基础和保障,经济—激励型手段是杠杆和导向,鼓励—自愿型手段是动力和去向。总之,三大类协同手段要综合应用,以发挥协同的合力。只有多种手段的综合配套使用,形成合力,达到新农村建设的行动服务协同目标,手段支持协同行动、目标引导协同手段、手段促进协同目标的良性循环。

有效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手段同样是一套手段体系,具体主要包括技术创新、体制改革、政策创新、投资、财税、农民教育和培训、战略规划、组织管理等。应当强调的是目标与手段具有整体联系性,目标只有符合规律和各地区实际条件,有战略远见,适应目标要求的手段也就是主要的、重大的措施才会有创新性、健全性、可行性;手段具有创新性、健全性、可行性,才能保证目标得以实现。手段要注重战略全局上的实用性、有效性及其紧密的配套性。手段有效、健全与否,就看它能否有效实现目标。总之,在西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中,要结合实际,寻求适宜的环境经济协同策略:以“环境优先”为目标,综合应用“命令—控制型、经济—激励型、鼓励—自愿型”的手段体系,实施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渐过渡、由连片示范向全面推进不断演化的步骤,以建设经济繁荣和环境友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左玉辉.环境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3.

[2]陈泉生.环境法学基本理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134.

[3]环境保护部.全国自然保护区统计表[eB/oL].[2013-09-26].http://sts.mep.gov.cn/zrbhq/zrbhq/201309/p020130926358452666828.pdf.

[4]夏光.论中国环保新道路的核心思想[n].中国环境报,2010-03-24(002).

[5]高杰.实行环保优先提高发展质量[n].中国环境报,2006-07-31(002).

[6]陈润羊.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研究———以典型区域为例[J].科学·经济·社会,2011,29(2):11-16.

[7]唐晓燕,胡孟春,王文林,等.关于“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农村环境保护目标和指标设计的思考

[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1083-1086.

[8]叶文虎,张勇.环境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8.

[9]沈满洪.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85-90.

[10]谢玉敏.环境管理手段研究[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4,26(5):26-30.

[11]郑亚南.自愿性环境管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创新[J].环境经济,2004,(5):29-33.

[12]秦颖,徐光.环境政策工具的变迁及其发展趋势探讨[J].改革与战略,2007,23(12):51-54,72.

[13]杨洪刚.中国环境政策工具的实施效果及其选择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9:143-145.

[14]夏申,俞海.自愿性环境管理手段的研究进展综述[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0,(6):53-56.

保护环境的战略篇6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五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D24;X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848(2013)01-0018-09

[作者简介]曾丽雅(1953—),女,江西南昌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当代江西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当代史研究。(江西南昌330077)

title:theopening-upofChina’seco-civilizationpath

author:ZengLiya

abstract:eco-civilizationisanewtendencyofworldmodernization,andithastraditionalChinesecultureasitsideologicalsource.theopening-upofChina’seco-civilizationpathcanbedividedintothreestages:since1970s,environmentalprotectionhasbeenestablishedasnationalpolicyinChina;inmid-1990s,sustainabledevelopmentstrategywasproposedandcameintoeffectinChinaandeco-environmentalconstructionhasbeenstressed;intheearly21thcentury,strategicthoughtofscientificdevelopmentconceptwasputforward,comprehensive,coordinated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wasfurtherstressed,andeco-civilizationwasadvocated.overalllayoutof“Five-in-one”of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wasproposedatthe18thCpCnationalCongress,eco-civilizationconstructionhasbeenraisedtohigherstrategiclevel,andChinahasmarchedintoanewstageof“socialisteco-civilization”.

Keywords:eco-civilizationconstruction;sustainabledevelopment;scientificdevelopmentconcept;Five-in-one

生态文明,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它既是世界现代化发展的新趋势,也有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源泉。

从中华传统文化来看,以儒释道为中心的中华文明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系统的生态伦理思想。中国儒家生态智慧的核心是德性,尽心知性而知天,主张“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中国道家的生态智慧是一种自然主义的空灵智慧,通过敬畏万物来完善自我生命;中国佛教生态智慧的核心是在爱护万物中追求解脱,启发人们通过参悟万物的本真来完成认知,提升生命。由此可见,中华传统文化中固有的生态和谐观,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哲学基础和思想渊源。

从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历程来看,300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支持工业文明继续发展的能力也有限度,于是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认为,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有主动性,自然也有主动性;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因而人类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人与其他生命共享一个地球。基于此,国际社会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90年代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现代化战略得到各国的认同并实施。与可持续发展相连的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便成为世界现代化发展的趋势。

中共十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更加重要的战略层面,这正是党中央顺应世界现代化发展大势作出的一项重要举措。在中国,生态文明之路的开拓有一个发展和演进的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一、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环境保护工作开始纳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并将其确定为中国的基本国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体系,提出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有着深刻教训。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了迅速摆脱国家的落后面貌,实施国家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同时限于当时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局限性,走了一条以高消耗、高污染、外延型为基本特征的工业化道路,这使得中国在生态环境方面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70年代初,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引起党和国家的重视,于是开始提出了环境保护的工作任务。1973年,中国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会上提出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境保护工作方针①,并由国务院批转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这是中国第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的法规性文件。从此,中国的环保工作开始正式纳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同时逐步在全国开展了诸如建立专门的环保管理、科研和监测机构,开展污染源调查,分批对一些重点城市进行环境治理,在工业建设中开展“三废”治理及其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工作,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多方面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第一,法规建设开始起步。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第一次作出了“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规定。同年,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又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环境保护的专门法规,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使中国的环保工作开始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第二,确立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1983年底,国务院召开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正式明确将环境保护确定为中国的基本国策,从而确立了环境保护工作在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这次会议还提出了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战略方针为:“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和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①同时还初步规划了到20世纪末中国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步骤和措施。1992年中共十四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认真执行控制人口增长和加强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要增强全民族的环境意识,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矿藏、森林、水等自然资源,努力改善生态环境。”②

第三,加强统一领导,强化环境管理。1984年,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成立,统一研究审定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提出规划要求,领导和组织、协调全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尔后,各地区根据国务院的《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决定》,逐级恢复和加强环境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

第四,开始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体系。1986年,在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中,第一次将环境保护工作单列一章,主要规定了防治工业污染、保护江河水质、保护农村环境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任务和措施。1991年,在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中,也列有环境保护的内容。同时,将30项有关环境保护的具体指标首次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体系之中,环境规划的重要地位逐步明确。

至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虽然有了良好基础,但是,必须看到,由于改革开放所激发的经济活力和经济体制正处于一个相当长的转型期,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工业污染治理任务繁重,资金不足,缺乏先进适用的技术以及管理工作薄弱等多方面的原因,致使中国经济在持续十多年快速增长的同时,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及生态问题加剧所带来的压力也与日俱增,这便从客观上提出了亟待转变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的问题。

二、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响应国际社会的呼吁,提出并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要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素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关系,要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一词及其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在1981年提出来的。其主旨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要处理好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要“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这一新的发展观,变过去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为和谐关系,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同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这同那种片面强调经济发展、忽视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传统观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人类发展观、文明观的一大进步。1987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接受了这一理论观点,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

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方针,制定并通过了《21世纪行动议程》和《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两个纲领性文件,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范围内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这次大会也成为人类社会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个里程碑。这次会议要求各国根据本国情况制定各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和对策。时仼总理率团代表中国政府参加了会议,并在《21世纪行动议程》和其他文件上签了字,作出了履行文件的庄严承诺。

会议结束后不到一个月,1992年7月,中国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就组成52个部门300余名专家参加的工作小组,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该《议程》五易其稿,于1994年3月25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正式通过。《议程》根据中国国情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其主要内容大体分为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等四个部分。《中国21世纪议程》的出台,得到了国际上的高度评价。中国政府亦在全国范围内要求将这个文件作为各级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指导性文件。这标志着中国开始实施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的战略。

1995年9月,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必须把社会全面发展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实现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是在党的文件中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这次全会上所作的《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讲话,专门论述了中国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强调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①于是,中国进一步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与社会、经济与自然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现代化发展战略。

1995年10月,国家科委召开全国社会发展科技工作会议,首次正式推出社会发展科技计划。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在会上作了《组织各界力量向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进军》的报告。1996年7月16日,在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讲话指出:“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环境保护“是关系到我国长远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始终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经济发展,必须与人口、资源、环境统筹考虑,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决不能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更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②他后来又指出:“生态环境建设是造福中华民族、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要始终放在战略的高度切实抓好”;③“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要“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④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再次强调:“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⑤并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21世纪前十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的八个重要方面之一。这是中国跨世纪发展的战略抉择。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适合中国国情的方针政策,正确处理和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为遏制环境质量恶化、改善生态状况做了大量工作。

第一,为了保护环境、控制污染、合理利用资源,中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1997年颁布的修订后的《刑法》,首次将严重破坏环境与资源的行为定为犯罪;先后颁布了《农业法》、《土地管理法》、《水土保持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在国际商贸活动中,制定了进出口商品的有关政策和控制指标,禁止高耗能、高污染的设备和有害产品入境,对引进环境治理技术则给予政策扶持;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为与国际海洋法律体系相衔接,制定了《大陆架与专属经济法》、《海域使用管理法》等,并建立了海洋倾废许可证制度,强化执法监督。十五大之后,国务院还先后制定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全国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等文件,相继作出严厉打击非法捕杀和经营野生动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天然林保护等一系列规定,统筹规划国土资源开发和整治,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逐年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

第二,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确立的目标为:全面发展农村社会经济,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源,保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增长。为此,大力开展农业综合开发,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水土保护综合治理;推进科教兴农,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开展生态农业建设。1994年以来,国家设立了部级生态农业试点县50个和生态示范区100个,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县100个,村、乡级生态农业试点2000多个,覆盖面积达2亿多亩,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3.7%左右,已有7个生态农业示范点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称号。在这些生态示范区,普遍建立了环境保护的管理与资金投入体系,环境保护已成为当地干部群众的共识,不为短暂的经济利益而损害环境效益。示范区起到了辐射和带动作用。

第三,在工业方面,治理污染采取了种种措施。一是国家在工业污染防治的指导思想上确立了“三个转变”,即:在污染防治基本战略上,从侧重污染的末端治理逐步转变为工业生产全过程的控制;在排放污染物的控制上,由重浓度控制转变为浓度与总量控制相结合;在污染治理方式上,由重分散的点源治理转变为集中控制与分散治理相结合。二是把优化工业结构、加强技术改造、促进工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措施和防治污染的重要途径,并结合重点城市环境治理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关闭、搬迁、治理了一大批污染严重的企业。三是实行限期达标制度,加大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并作出对十五类污染严重的小企业予以取缔和关停的规定。四是提高工业“三废”的综合利用率,促进废弃物资源化。五是鼓励和加快发展环保产业,“九五”期间国家明确将环保产业列入优先发展的产业。

第四,大力开展了江河污染治理、荒漠化治理、防护林体系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程。淮河、辽河、海河和太湖、滇池、巢湖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开展了黄河、长江等七大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大荒漠化治理力度、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加强草原生态建设、开展草地牧业综合示范工程建设等项工作的力度;在对土地资源、林业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上,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的战略措施。同时,把治理空气污染摆上了政府的议事日程。

所有这些措施,对保护中国的生态环境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中国的环境保护尚未真正走出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重点地区和城市的环境治理也是在污染严重到一定程度后才开始的。传统的产业结构、较低的技术水平、粗放的生产方式、经济活动的急功近利、思想上重视不够、管理和执法不严等,这种种因素造成了中国的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在世纪之交,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表现为:人口问题难以乐观;一些重要自然资源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下降;环境污染问题仍十分突出;生态环境建设任务十分艰巨;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体制亟待建立。鉴于此,党和国家在制定“十五”计划时,尤其重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认为“重视生态建设,加强环境保护,使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实现和谐、协调发展,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①

三、21世纪初,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强调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统筹人和自然的发展,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2003年10月14日,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这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的发展观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②这是党中央首次正式向全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既是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一个结构完整的有机统一的体系。在科学发展观体系中,“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基本要求,其中包含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丰富内涵;其“五个统筹”中之统筹人和自然的发展,就是要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营造优美、洁净、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

对于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在2004年3月10日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作过一个基本的概述,对于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有一个精炼明确的表述。其中对“可持续发展”的表述即:“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③还指出,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要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要倍加爱护和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发展经济要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和承受能力,坚决禁止过度性放牧、掠夺性采矿、毁灭性砍伐等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要“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④这一精辟的论述,深刻阐释了保护自然与保护人类、建设自然与造福人类的一致性,强调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双向价值关照,集中表达了科学发展观的生存智慧和伦理意蕴:人类对自然界既要索取、利用,又要补偿、建设;人类只有在这种双重过程中,才能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才能获得自身比较满意的存在和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社会作为一个有机体,其各个要素之间、各个子系统之间必须相互协调才能发展,这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现代化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对这一规律的最新运用。其一,它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关系,扩充了社会发展规律的适用范围;其二,它把社会看做一个网状的系统结构,从不同层面考察社会规律的运用;其三,它把人类发展中的代际问题纳入社会发展中的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的统一,在发展中努力实现现实与未来的相统一。

科学发展观提出“统筹人和自然的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倡导科学的生产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强调把发展生产力与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统一起来,把人类需要的内在尺度与生态环境规律的外在尺度结合起来,提高人类利用自然的科学性和道德性,坚持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起人与自然全面和谐的关系,走科学发展之路,这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进入了一种更高层次的人类文明形态。

2005年10月,党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要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正确把握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保持社会供求总量基本平衡;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①可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要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这就要求正确处理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加快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当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007年,中共十七大依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依据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全面部署,包括“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摸式”。②这一部署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注重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十七大报告中,党中央不仅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还提出了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要使中国的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③

党中央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基于中国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十分突出的生态问题。这些生态问题表现为:资源短缺矛盾日益尖锐,一些地方违法批占使用、粗放利用和破坏浪费土地、矿产资源的现象比较突出;环境与发展的矛盾突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环境突发事故增多,环境隐患增加,一些地区河湖萎缩、湿地减少、生态功能下降等,而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和环境监管体制尚未形成。此外,党中央强调建设生态文明,还有一个重要的考虑,这便是针对一个世界性问题,即“生态殖民主义”。发达国家由于自己的资源无法维系现有的经济规模与生活水准,就通过资本全球化,让全世界发展中国家为他们的资源环境买単。发达国家制定的环保高标准,促使本国高能耗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甚至还把发展中国家当做倾倒各种废物的垃圾场。

针对一系列严重的生态问题,党中央在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上作出了相应的战略部署:

第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

第二,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工作,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实施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第三,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为重点,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加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和海岸带的生态保护与管理,有效保护生态多样性,促进自然生态恢复;防止外来有害物种对中国生态系统的侵害;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第四,不断完善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机制,特别是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党中央高度重视用科学的制度安排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在人口工作中,建立有利于计划生育的奖励扶助制度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在资源工作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从严控制征地规模,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在资源开采、加工、运输、消费等环节建立全过程和全面节约的管理制度;在环境工作中,健全环境监管体制,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着力于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和经济政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责、权、利作为对人们的制约和引导机制,以使生态文明建设获得更加坚实的保障。

近年来,中国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上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十一五”(2005-2010年)时期,累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1%,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2.45%和14.29%;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新增发电装机容量4.45亿千瓦,其中水电9601万千瓦,核电384万千瓦;加大对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控力度,关停小火电机组7210万千瓦,淘汰了一批落后的煤炭、钢铁、水泥、焦炭产能,2011年又淘汰落后的水泥产能1.5亿吨、炼铁产能3122万吨、焦炭产能1925万吨;巩固了退耕还林还草成果,推进了天然林、青海三江源等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完成造林2529万公顷,2011年又造林9200多万亩;开展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实施了重点流域、区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并提出到2020年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和政策措施等等。①

尽管中国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繁重。2010年,党中央在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强调指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①在颁布实施的“十二五”规划中作出了“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为主,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要求,并对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强化生态保护与治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作了详细的规定。②

保护环境的战略篇7

[关键词]两型社会;低碳经济;绿色营销战略

[中图分类号]F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4-0005-02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的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一种国家战略,“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将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题。“绿色低碳”已成为现代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武器,对我国现代酒店企业而言,更应该审时度势,通过实施绿色营销战略以尽快完成现有经营业务的低碳再造,以抢占新一轮行业发展的制高点。

1低碳经济与现代酒店的绿色营销战略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途径,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

在现实生活中,酒店往往被认为是高消费、追求娱乐享受的场所,经常与奢侈浪费相提并论。在低碳经济背景下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只顾奢华享受而过度消耗资源、能源的消费模式已经逐渐被否定,为了满足消费者日益增多的绿色消费需求现代酒店也开始积极推行绿色营销战略。

所谓绿色营销战略是指企业为了顺应绿色消费潮流,从保护环境、反对污染、充分利用资源的角度出发,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通过研制产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变废为宝等措施,积极制定并实施绿色营销策略,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从而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一种长远发展战略。由此可见,现代酒店在规划、建设和经营过程中,要坚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安全健康为理念,以资源效率最大化、环境影响最小化为目标,为消费者提供舒适、安全、有利于消费者健康的绿色客房和绿色餐饮,并且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对资源的合理利用。

2低碳经济背景下现代酒店实施绿色营销战略的重要意义

对于现代酒店企业而言,为了满足消费者日益增多的绿色消费需求积极推行绿色营销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有利于现代酒店取得市场竞争优势

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公众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在不断增强,人们逐渐认识到,过度追求物质享受、过度消费自然资源将加深地球和人类自身的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安全健康为理念绿色营销战略得到了越来越多酒店的推崇。现代酒店通过实施绿色营销战略,为消费者提供舒适、安全、有利于消费者健康的绿色客房和绿色餐饮,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的绿色需求,而且有利于现代酒店取得市场竞争优势,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从而使现代酒店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2.2有利于现代酒店塑造绿色品牌文化

现代酒店通过实施绿色营销战略可以在酒店内部树立起可持续发展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这不仅可以让全体员工意识到绿色营销的重要性,而且可以鼓励员工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活动,从而使生态责任和资源节约的意识在酒店的各个岗位和个人中都得到落实。通过实施绿色营销活动,不仅可以在酒店内部营造清洁、绿色、环保、安全的工作环境,有利于保护企业职工的身心健康,而且有利于满足消费者日益增多的绿色消费需求,在提高消费者满意感的同时更有利于现代酒店塑造绿色品牌文化。

2.3有利于现代酒店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现代酒店通过实施的绿色营销战略是以资源效率最大化、环境影响最小化为目标的,现代酒店开展绿色营销的过程也就是努力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尽可能减少污染环境或不污染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集约化经营的过程。通过这种过程,现代酒店不仅可以通过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来不断降低经营成本,而且可以通过为消费者提供舒适、安全、有利于消费者健康的绿色客房和绿色餐饮来满足消费者的绿色需求,通过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来提高酒店经济增长的质量,从而不断提升酒店的经济效益。

2.4有利于酒店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现代酒店通过实施绿色营销战略可以协调“企业—保护环境—社会发展”的关系,使经济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至于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和威胁,这不仅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帮助现代酒店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且有利于整个酒店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低碳经济背景下现代酒店实施绿色营销战略的具体对策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的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要求现代酒店通过实施绿色营销战略以尽快完成现有经营业务的低碳再造,以抢占新一轮行业发展的制高点。具体来说,现代酒店在规划、建设和经营过程中实施绿色营销战略应该采取的具体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3.1积极倡导绿色营销观念,塑造绿色企业文化

绿色营销观念是在绿色消费的驱动下出现的。所谓绿色营销观念是指企业以保护环境作为其营销哲学,以绿色文化为其价值观念,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通过制定并实施绿色营销策略来满足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从而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一种经营观念。现代酒店实施绿色营销战略首先要求在企业内部积极倡导绿色营销观念,要通过各种途径向企业内部员工宣传坚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安全健康为理念,为消费者提供舒适、安全、有利于消费者健康的绿色客房和绿色餐饮,并且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其次,实施绿色营销战略也要求现代酒店将绿色营销的观念传导给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在引导消费的同时确保为消费者提供舒适、安全、有利于消费者健康的绿色客房和绿色餐饮。总之,通过在企业内、外部积极倡导绿色营销观念,不断培养企业员工、消费者和合作伙伴的绿色意识,积极营造绿色酒店的文化氛围,从而帮助现代酒店塑造绿色企业文化。

3.2从规划、建造入手,兴建绿色酒店

现代酒店实施绿色营销战略要从最初的规划、建造入手,兴建绿色酒店。在酒店的规划和建造阶段,酒店投资方要加强与建筑师的合作,采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方案;在建造时要大力采用节能、环保材料,尽可能使用节能设备、节能电器和清洁能源,合理布局酒店的灯光、采风和取暖设施,力争使酒店建筑成为低耗、节能的绿色建筑。如中国万豪酒店就采用了用于热水供暖的太阳能电池板和用于降低建筑物温度的节水装置。

3.3积极开发绿色产品,提供绿色服务

对现代酒店来说,绿色产品主要包括绿色客房、绿色餐饮和绿色服务三大类。

(1)绿色客房。绿色客房首先要求客房在建造和装修时尽可能采用无污染、低能耗的“绿色装饰材料”和“生态装饰材料”。其次,客房提供的核心产品要做到“舒适、安全、健康、环保”。如7天的环保努力主要体现在其客房的核心产品上投入重金,包括五星级的知名品牌护脊大床、高低荞麦枕头、十秒速热节水淋浴、纯天然的棉织品或亚麻织品的床单毛巾、纯植物油脂皂以及封包浴巾(避免二次污染,淀粉材料制作)等方面。再次,在确保不降低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注意减少酒店用品量的投放,尤其是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例如,酒店客房内不设一次性牙刷、一次性浴液等。最后,客房的布置要呈现绿色环境,如客房应摆上一两盆植物,使客房既有春意又充满生气。

(2)绿色餐饮。绿色餐饮首先要求现代酒店大力推广和使用无公害、无污染、无添加、安全、新鲜、优质的食材和调料。为了确保“绿色”蔬菜、肉类的供应,应借鉴麦当劳、肯德基的做法,设立专门的生产基地,食材和调料的生产、运输、储存、包装等方面都必须符合绿色标准;不使用珍稀野生动植物以及益鸟、益兽作为食材,传统菜肴中因珍稀动植物而扬名的,应研究出它的替代品。其次是绿色食品制作过程必须符合绿色标准,菜肴的制作尽可能采用竹笋、菌菇、山药、紫薯、南瓜、五谷杂粮等原材料,尽可能少使用肉类食材,同时力求在制作工艺上节电、节气。(3)绿色服务。所谓绿色服务,是指酒店提供的服务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宗旨的,并能满足绿色消费者要求的服务。绿色服务不仅体现在产品被消费时,而且还包括酒店提品和产品被消费之后。在客房服务中,设置清理、更换物品提醒,根据顾客的要求清洗床上用品;在不降低服务质量的情况下对可回收利用的物品实行再利用,尽可能多地使用可重复使用的物品。在餐饮服务中,在顾客点餐时,服务人员应引导顾客消费绿色菜肴及饮料,根据顾客的人数合理确定点餐用量,力求做到经济实惠、营养配置合理,资源不浪费;食用过程中及时处理餐具和废物;顾客离开时对有价值的剩余主食、酒水、饮料“打包”,并提供周到的相关服务。

3.4制定绿色价格,引导绿色消费

现代酒店实施绿色营销战略在制定产品及服务价格时,应根据“环境有偿使用”、“资源节约使用”、“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将环保方面的支出纳入到成本计算的范畴,形成“环境成本”;让对酒店绿色环境造成损害的顾客为“环境侵害”埋单,以此增强顾客的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在引导绿色消费的同时实现现代酒店绿色营销的战略目标。

3.5开展绿色促销活动,树立和强化绿色酒店形象

绿色促销就是把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理念纳入企业的促销活动中,通过强调企业在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方面的行动来改善和加强企业的绿色形象,更多地推销绿色产品。现代酒店实施绿色营销战略应主动为媒体提供企业绿色产品和绿色服务的信息;引导顾客购买绿色产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如招贴画广告、灯箱广告以及在大厅、客房、餐厅的宣传手册等来突出地传递绿色信息。此外,酒店还应该积极开展绿色公关活动,主动进行绿色赞助等活动。现代酒店通过开展绿色促销活动,不仅可以帮助现代酒店把绿色信息更广泛、更直接地传递给社会公众,不断提升酒店的经营业绩,而且可以树立和强化绿色酒店的形象。

参考文献:

[1]史建强.酒店低碳绿色营销探析[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4).

[2]宗聪聪.绿色酒店运行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

保护环境的战略篇8

推动科学发展是“十七大”提出的重要主题,科学发展的核心在于追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的协调发展。在科学发展的实施过程中,既包括战略规划层次宏观上的总体协调问题,又包括运行过程中各个环节、阶段和步骤等微观层面的协调。而要真正实现国家或区域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统领全局,科学谋划,制定全面协调的战略规划,才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未来新的发展时期,谋求地区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的实现,必须将协调发展的思想和理念融入到地区发展战略的规划和制定当中。

资源和环境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两大难题,已成为制约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究其产生的原因,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在谋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错误地将资源和环境看作为经济发展系统的外部要素,就经济系统本身研究经济发展问题,没有从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这一区域生态经济大系统的层次和高度来全面认识和谋划地区的发展问题,缺乏将地区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作为系统内部构成要素进行全面协调的战略规划。

由栾文楼、闫军印、冯建雄等著,地质出版社出版的《河北省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一书是在“河北省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战略研究”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系统整理与提炼出版的一部全面系统地反映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战略的著作。著作的核心内容是站在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这一区域生态经济大系统的高度,以地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为目标,以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协调运行为基础,在全面分析研究河北省未来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的矿产资源需求情况、矿产资源潜力及矿产资源开发能力、地区生态环境撑载力水平等方面的基础上,建立了地区矿产资源最优耗竭量模型,对河北省未来一定时期矿产资源的最优耗竭量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和论证,提出了宏观调控,统筹规划矿产资源的勘查与开发战略;加强资源勘查,增加资源供给战略;开拓两个市场,提高资源保障战略;集约与节约并举,高效利用资源战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协调发展战略。构建了包含自主开发生产、区外取得及国际市场供给的多元化矿产资源保障体系,并紧密结合本地区的实际状况,提出了必须全面实施“一个中心,两个面向,三个提升,四个协调、五项管理”的战略对策。

该著作研究内容全面系统,研究思路新颖,既有创新性的理论、方法研究,又紧密结合河北省的实际需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出的战略规划科学合理,已作为河北省各行业和各部门制定规划的参考依据,是一本有推广价值的、值得一读的好书。

(作者系石家庄经济学院教授、校党委书记)

保护环境的战略篇9

[关键词]绿色绿色品牌战略绿色营销观念

“人类正面临着一场新的文明转型,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正面临严峻挑战,如不彻底改变高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中国很难逾越这次文明转型的门槛。”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在第二届“绿色中国”论坛上的演讲引起与会专家的共鸣。而能够真正实现“绿色中国”的是引领企业发展的中国企业家,是企业在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实施的绿色品牌战略。

所谓品牌战略就是企业将品牌作为核心竞争力,以获取差别利润与价值的企业经营战略。“绿色”代表的是环境保护环境与人类和谐生存、共同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绿色品牌战略就是企业以建立环境与人类的和谐为核心竞争力,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绿色化,对企业发展目标、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等进行全局性、长期性总体谋划。企业实施绿色品牌战略要切实抓紧绿色产品这一载体,赋予绿色品牌更多的内涵,体现绿色经营管理文化,灌输绿色经营管理观念,丰富品牌承载量,扩展品牌深度,从而实现品牌价值最优化、最大化。绿色品牌战略包括:一是具有高度责任意识的绿色品牌定位;二是精细而健康的绿色品牌维护;三是科学系统的绿色品牌经营管理;四是长期不懈地进行绿色品牌修正等。

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人们向自然环境无节制地索取了大量的有限资源,同时向环境排放过多的有害物质,超过了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限度,导致各国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资源耗竭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和生态破坏问题,并引起了一系列环境灾难。江河水质下降,生物种类减少,缺水面积扩大,空气污染严重,自然环境被破坏,生态环境安全与人民身体健康到严重威胁。值得重视的是,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引起了众多国家和民众的关注与不安,“只有一个地球”、“还我蓝天”等呼声在世界各地此起彼伏。环境污染的危害日渐被人们所重视。

中国人组办奥运的七年来,绿色奥运理念已深入到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企业家们也越来越意思到绿色品牌的塑造对于全人类、全社会的深远意义,把绿色品牌的塑造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企业的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在社会的各行各业吹起了一股”绿色风”。今年4月8日,由中国制冷学会与慧聪网暖通制冷行业频道携手举办的2008中国暖通制冷行业“节能、环保”倡议发起大会在上海金茂大厦举行。会上,三星、大金、美的等一批业内知名品牌还签署了《“迎绿色奥运、从我们做起”2008中国暖通制冷行业“节能、环保”行业自律及倡议书》。中国一大批企业在绿色品牌的塑造上取得了卓著成就。上海通用汽车的“绿色未来”战略,以“发展绿色产品”、“打造绿色体系”、“承揽绿色责任”为核心,发展绿色产业,推出了代表绿色科技的别克LaCRoSSe君越eco-Hybrid油电混合动力车,实现了技术与成本的完美平衡。联想集团被绿色和平组织的“绿色电子产品指南”中取代了诺基亚位列第一,被评为“最绿色电子企业”的称号。贵州开磷集团按照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变“出卖资源”为走精细磷化工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打造“中国绿色磷都”品牌,实现废水的零排放、零污染。

一、企业实施绿色品牌战略的意义

(一)绿色品牌战略的实施有利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以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同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相联系,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以保证社会实现良性循环发展的长远战略。因此,保护自然环境,治理环境污染,解决恶劣的社会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势在必行。

(二)绿色品牌战略适应是绿色消费浪潮的必然选择

消费者趋向于绿色消费主要源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社会经济发展在为社会及广大消费者谋福利的同时,造成恶劣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已直接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人们迫切要求治理环境污染,要求企业停止生产有害环境及人们身体健康的产品;二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广大居民个人收入迅速提高,他们迫切要求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及高质量的消费,亦即要求绿色消费。

(三)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必须实施绿色品牌战略

20世纪90年代,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场“绿色革命”,环境与发展问题已成为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的中心,即“绿色回合”。由于QVto允许各成员国采取相应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因此,绿色壁垒将必然存在,而且会成为最重要的“变相贸易壁垒”。为了遵循这些绿色贸易规则,冲破绿色壁垒,免遭贸易制裁,企业必须实施绿色品牌战略,才能求得快速健康的发展。

(四)社会环境要求企业实施绿色品牌战略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首先是宏观环境的压力,诸如保护消费者利益运动和保护生态平衡运动的压力,以及政府规范化立法的压力,从而驱使企业必须树立环保观念,实施绿色品牌战略,顺应时代要求;其次是广大消费者对绿色消费的需求剧增,企业必须顺应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开展绿色经营,才能赢得顾客;最后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规律的作用,迫使企业改变经营观念,塑造绿色品牌,才能有力地对付竞争对手,不断地提高市场占有率。

二、企业实施绿色品牌战略的影响因素

(一)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影响企业绿色品牌战略的实施。

政府对绿色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这既是过去绿色产业取得显著成就的重要因素,也是新时期新阶段加快发展绿色产业的重要保证。一是政府对绿色产业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投入。是否能帮助企业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二是政府是否将绿色产业开发规划区中治理污染所需投资纳入国家环境保护投资序列。三是政府能否给予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减免企业对监测费用以及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费用。

(二)绿色消费浪潮决定了企业实施绿色品牌战略的必然。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人们的健康意识大大增强,从而导致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重要的转变,绿色消费意识得到了各国消费者的认同。一项调查显示,7s%以上的美国人、67%的荷兰人、80%的德国人在购买商品时考虑环境问题,有40%的欧洲人愿意购买绿色食品。在我国,绿色需求在小康家庭也日益表现出来。面对绿色消费浪潮的冲击,企业必须关注自身的环境行为,实行绿色品牌经营,开发绿色产品,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

(三)企业的传统模式制约了绿色品牌的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依然是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物质产出不断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在传统模式主导的宏观形势下,相关法规和经济政策对企业把环境成本纳入经营决策和发展战略中缺乏足够的激励,从而使我国企业的绿色竞争力不仅与发达国家差距大,而且在国内市场也缺乏竞争优势。

(四)国家的政策法律制度是企业绿色品牌战略的保障。

一个国家的政策法律制度强有力的保障了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比如,绿色税收制度,企业生产经营的许可证制度和企业融资的绿色约束制度。从企业自身来说,通过从线性价值实现模式转向基于循环价值链的经营模式,不仅能够指导企业提高创新能力,而且有助于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其他企业、政策制定者等所有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五)国际标准的绿色认证是企业通往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国际标准化组织顺应世界保护环境的潮流,对环境管理制定了一套国际标准,即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以规范企业等组织行为,达到节省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iSo14000适用于一切企业的新环境管理体系,它是一张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绿卡,不受任何绿色贸易壁垒的拦劫。

三、企业绿色品牌战略的实现

(一)树立企业的绿色品牌观念。

企业应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谋求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经济增长的核心问题来考虑,把绿色品牌塑造作为今后工作的首要观念和基本思想。企业可根据企业的现实情况,站在维护全人类的生态平衡发展的高度,以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保证消费安全为出发点,从培育企业文化入手,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全体员工培养环保意识,建立健全“绿色”运行机制,使绿色品牌观念真正成为经营管理的行动指南。

(二)企业必须进行制度创新,适应新形式下的市场竞争。

在中国现时期的市场经济状况下,同行业间的竞争日益剧烈,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涌现,绿色品牌观念已深受重视,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融入长期的发展战略当中。如果哪个企业还维系着传统的发展模式就会逐渐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所以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必须进行制度创新,促使传统发展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支持下,企业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建立新的竞争力策略才能获得竞争优势。

(三)积极引导绿色产品的生产和消费。

我国的绿色产品开发有着潜在的巨大市场。由于目前宣传力度不够和进入国内市场销售的绿色产品有限,消费者对绿色产品还重视不够。要通过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强绿色产品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广大消费者的安全和环保意识,促进我国绿色产品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要使更多的人了解到,购买和消费绿色产品,不仅有益于自身健康,也是为了保护环境。

(四)加大绿色产品科技开发和推广的力度。

发展绿色产品,关键在科技。加强对绿色产品生产加工技术的研究,推广现有成熟技术,完善科研开发、咨询和推广服务体系。

(五)积极推促进绿色产品标志。

积极推促进绿色产品标志是促进绿色产品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颁布了多个规范绿色食品生产的规定和标准,要在此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我国绿色食品管理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绿色食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要强化对绿色食品管理规定和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绿色食品这一国家标志的权威性。

四、绿色营销观念的推行

绿色营销是指市场主体为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者利益的统一,在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基础上,通过创造及与其他市场主体交换产品和价值,以满足自身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社会的管理过程。绿色营销的主要内容有:搜集绿色信息;制定绿色计划;开发绿色资源;研制绿色产品;制定绿色价格;开辟绿色通道;鼓励绿色消费;弘扬绿色文化;培植绿色标志品牌,完善绿色法规等一系列的营销行为。绿色营销观念的推行主要要作好以下工作:

(一)培植绿色文化,引导绿色消费。

绿色文化的培植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培植绿色社会文化,通过小学到大学的系统绿色文化的教育和大众传媒对绿色文化的宣传,增强整个国民的生态意识。二是培植绿色企业文化,用绿色文化对企业进行形象系统(Ci)设计,营造绿色理念、绿色行为和绿色视觉,树立企业的良好的形象。三是培植绿色消费文化,通过宣传、教育、启发消费者,树立新型文明的消费观念,使其认识到绿色消费有利于生态保护,有利于自身健康,有利于后代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扩大绿色消费队伍,掀起绿色消费浪潮,推动绿色营销和绿色食品的发展。

(二)重视绿色产品设计。

所谓绿色产品是指对社会、对环境改善有利的产品,或称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设计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清洁技术、无污染技术,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使产品在使用消费过程中,有利于消费者身心健康,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这就要求企业在研制开发绿色产品时,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紧紧抓住绿色这个主题,用环保的观念进行产品设计。

(三)建设绿色市场,实施绿色营销。

一是要健全绿色产品营销网络;二是建设绿色产品的批发店、超市、连锁店;三是开展网上绿色营销;四是举办绿色产品展销会;五是开展绿色产品生产资料的开发生产与绿色营销;六是开展绿色宾馆、绿色酒店、绿色餐馆的建设。通过绿色营销推动绿色产品的发展。

(四)建立绿色服务通道。

绿色服务通道的建立包括:一是传播绿色消费观念,减少绿色消费误区;二是真正从专业化的角度解决消费者在绿色消费中出现的问题,指导消费者进行纯绿色消费;三是实现绿色产品价值再造。通过绿色服务,减少资源浪费、降低产品成本、实施资源综合利用,实现绿色产品在绿色服务中价值最大化。

绿色品牌战略是企业新时期乃至今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选择。通过绿色品牌战略的实施,实现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减少了环境污染,改善了生态环境,建立了一个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梁为民,用绿色为品牌添彩[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5(9):66-67

[2]扬代友,发展模式转变与企业绿色竞争力,07年8月

[3]余胜伟,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培植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4]黄守宏,把发展绿色食品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5]李秋洪,论绿色营销与绿色食品

保护环境的战略篇10

这是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2007年7月18日做客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市民与社会》栏目时,对担心“贵州发展可能破坏自然生态资源”的热心听众刘女士说的一番话。

从“生态立省”到“环境立省”

省委、省政府提出大力实施环境立省的重大战略,标志着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转向,是在以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立省战略基础上的继承和提升。

上世纪90年代,贵州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进入新世纪,省委九届五次全会进一步提出“生态立省”战略,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又明确提出了“环境立省”战略,从这一层层递进中,我们感受到了思想的升华,其中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科学发展观。

据了解,“十五”以来,在生态立省战略决策的指导下,贵州全省上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快污染治理步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化环境执法,妥善处理加快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全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与2000年相比,2006年全省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削减了6.2%;废气中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排放量分别削减了4.4%、41.5%和62.4%,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削减了66.8%。全省70%以上工业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实现了达标排放,58.1%的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所在功能区水质标准,比2000年增加了3.4个百分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国家标准,酸雨频率平均水平呈下降趋势。全省城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年平均浓度值分别降低了50%、31%、43.1%。

与此同时,贵州认真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全面开展了全省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加大了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力度,建立了省生物物种资源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和自然保护区评审会议制度,全省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到2006年底,全省已建立自然保护区130个,面积达96万公顷,较2000年增加了50.11万公顷。全省已创建部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12个、省级生态示范乡镇建设试点15个。通过努力,全省生态环境质量优良以上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5%。

“近年来,贵州省的生态环境正在发生本质性的变化,原因就是我们依托青山绿水。仅2006年,贵州省旅游业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80亿元,同比增长54%,占GDp的5.8%,今年要突破500亿元,要达到65%的增长率。”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班程农告诉记者,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历届省委、省政府都非常重视贵州省的生态建设的结果。省第十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石宗源代表省委作的报告中,把环境立省战略放在了首位,随着环境立省战略的确立和贯彻落实,必将有力推进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省委、省政府提出大力实施环境立省的重大战略,标志着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转向。从省情的定位来看,是完全符合实际的。这充分体现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的指导思想,体现了发展中“又好又快”而且“好”比“快”更重要的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一切以人民的利益出发”的理念,要求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利益,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可以这么说,环境立省战略是在以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立省战略基础上的继承和提升。

环境立省战略的提出,一方面体现了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要以“好”统领“快”,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谋求经济的一时发展;另一方面体现了推进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战略选择,就是要坚持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并重、硬环境与软环境并重、保护环境与建设环境并重,加快构建适应历史性跨越需要的基础设施体系,逐步建设功能配套、景观良好、整洁文明、生活舒适的人居环境;始终保持山清水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

青山绿水是贵州巨大的优势

在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突出的今天,在经济较发达的省份正在更多遭遇生态挑战的今天,比较而言,越发凸显出贵州青山绿水的可贵。

贵州是国内自然资源极为丰富的省份之一,有着特别突出的资源优势。尤以能源、矿产、生物、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在贵州省37个工业行业大类中,工业增加值上10亿元的有9个行业,传统支柱产业对贵州省工业增长贡献居前列。

“夜郎无闲草,黔地多良药”,贵州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拥有药用植物3700余种,占全国中草药品种的80%,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

贵州境内跌宕起伏的山峰、峡谷、草原和湖泊弥漫着的古老神秘气息,蕴藏着深藏不露的奇异力量,这里被称为人类最后的心灵净土。贵州还有大山大水和数不清的地下溶洞,稀奇古怪的美食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天生就是高端的旅游资源。

安顺市充分利用黄果树瀑布等大自然馈赠的自然风景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业,每年的旅游收入大幅度提升,近几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从2003年的150万人次上升到去年的750万人次,旅游收入从2003年的3亿元上升到2006年的40亿元。黔东南自治州良好的生态资源和浓郁的民族风情珠联璧合,成为贵州旅游业一张靓丽名片。国内游客年年增长,一些外国游客每年数月到苗乡侗寨居住。铜仁地区招商引资数量连年攀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断改善的生态环境吸引了投资商的目光。

在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突出的今天,在经济较发达的省份正在更多遭遇生态挑战的今天,比较而言,越发凸显出贵州青山绿水的可贵。

人们普遍认为,青山绿水是贵州加快发展的“潜力股”,良好的生态、优美的环境是贵州最大的优势。这种优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显得更加突出。

要把青山绿水

培育成“金字招牌”

专家建言,贵州要发展,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决不能走一些地区已经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贵州要把青山绿水培育成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要让投资者被这里的青山绿水所吸引,愿意到贵州投资兴业。

绿色经济发展理论认为:增长≠发展,只有当增长兼顾和满足了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时,兼顾了当代人和后代人对环境资源承载量的合理性时,增长才是发展。“进一步、退几步”的增长不是发展,而是对发展的背叛。当传统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减去资源成本、环境成本、健康成本之后,剩下的GDp称为绿色GDp,只有当绿色GDp增长时,增长才有意义,才是对发展的推动和贡献,才是对人类幸福健康的奉献。

曾几何时,我们对资源的认识、开发和利用相对肤浅和片面,对环境的有意或无意造成的破坏让我们尝到了苦果。

不少专家建言,贵州要发展,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决不能走一些地区已经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贵州要努力推进发展思路的根本性转变,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协调发展。必须走节约发展、绿色发展、科学发展的道路,保证在经济和社会得到发展以后,还能保证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资源永续利用、社会与自然和谐安宁。

目前贵州工业以能源和原材料为主,这些工业大都是污染密集型产业,有些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落后、污染治理水平低下、造成了大气、水体和固体废气物污染,同时也形成“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经济底效益”的怪圈。贵州资源加工型产业密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短时期内还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但是贵州更要发展,要积极帮助传统产业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在微观方面,在企业内部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废气物的产生,实现由污染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的转变,推进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在宏观方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提高资源性产品的加工深度,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贵州要把青山绿水培育成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要让投资者被这里的青山绿水所吸引,愿意到贵州投资兴业。同时,要将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拒之门外。贫穷不是生态,发展不是破坏,绝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

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宗源特别强调,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绩,是让后来人受益的长远政绩。保住青山绿水,不以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为代价搞建设,正成为贵州干部的共识。他们认为,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生态环境又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才是贵州真正的崛起,才是贵州真正的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