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教学案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08:54

角的度量教学案例篇1

一、数学技能,数学思想,孰轻孰重?

案例一:《角的度量》

片段一

师:(多媒体演示:两个大小接近的角)哪个角大呢?

生1:角1大

生2:角2大

师:看来仅仅靠观察是不够的,能不能用活动角来比一比呢?比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生:顶点要对齐,边也要对齐。

师:"对齐"在数学上叫"重合"。大家发现角1比角2大,大多少呢?能不能像量线段一样,找一个单位量一量呢?请同学们从学具袋中选择合适的工具量一量。

片段二

学生利用纸条做成的10。角(操作中师生共同命名为"小角")量角,并展示后。

师:角1用3个小角拼成,角2用4个小角拼成,大一个小角。拼时有什么感觉?

生:特别费劲。

师:为什么呢?

生:想让小角的顶点对准角的顶点,边也要对齐。

师:有什么希望吗?

生:如果小角能多一些就好了

师多媒体演示。

片段三

师:(用由18个小角拼成的半圆形,即量角器的雏形)量角(不是整十度的角),有几个小角?

生:2个多一些。

师:再把小角分的小一些,每个小角再平均分成10份,这18个小角分成了多少份?

生:180份。

认识1度的角。

案例二:《角的度量》

片段一

师:(教师板书课题后)会画角吗?

生:会。

学生板演画角

师:(两个大小不同的角)比一比,哪个角大?

生:角1。

师:大多少呢?

生:用量角器量一量就知道了。

师: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角的度量

片段二

师:观察量角器上有什么?讲给同桌听。

生:有度数。

师:哦,你说出了角的计量单位"度"。

生:有线。

生:大的数字是正的,小的数字是反的。

师:量角器上有两圈数,外圈和内圈,读出内圈上的所有数,再从起点开始,读出外圈上的所有数,这两圈数有什么不同?

生:相反。内圈是从右向左,外圈是从左向右。

生:外圈有短线,内圈没有。

师:十个十个地数过去,量角器上分成了几个这样的小份呢?

生:180份。

认识1度的角。

以上两个教学案例中,两位教师有着对教材的不同处理,但不同的处理反应出的是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能力与对学生思维特点的把握的体现。

"成绩与能力,技能与思想,水火难容?"这是我在这次同课异构活动后产生的第一个思考。应试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终级评定,而且在一些地区应试愈演愈烈,于是,急于求成,好大喜功成为一些教师的终极目标。"多快好省、灌输训练"下,孩子们成了掌握技能的训练机,题海战术再度成为数学教学推崇的成绩提升器,甚至还有教师考前猜题押宝……面对这样的教学现象,我们不禁担忧:数学课终究能给孩子留下些什么?屡做屡错、屡错屡改,这便是一些地方数学课堂师生教学活动的真实写照。也因此,即便是在一些优秀的教师的课堂上,也将这种应试下的技能训练折射的淋漓尽致。

两个案例最终都进入了对1°角的认识环节。案例一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体验了因量角的需要而产生量角器的过程;案例二中,教师则将量角器作为一种现成的工具,因为要量角所以要认识量角器,带领孩子们研究点、研究边、研究刻度、研究线。在这样的课堂教学结束后,孩子们在运用量角器量角时,哪种教学方式下更利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的提升,我想这个结果是不得而知的。案例一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原理、形成类比,从自创的工具逐步导向规范的工具,案例二则是直接将冷冰冰的工具置于学生面前,生硬的理解与记忆,两个案例中的孩子们都在体验,但不同体验产生的结果却是大相径庭的。数学课不应该只是教数学,教数学知识,更应该渗透数学的思想与方法。

一位好的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负责的教师,我们不应该将自己的教学固执地停留于眼前的成绩上,这样的结果只会导致学生思维受阻甚至僵化,长此以往,何谈学生数学素养与能力的提升?我们应该在提升自身对教材、教法、教学的研读能力,以提升课堂的有效性作为抓手来提升学生的成绩,应试与素质绝非水火难容!

二、循序渐进,巧妙折中,孰更合宜?

案例一:《角的度量》

片段一(感知1°的角)

多媒体演示将一个半圆平均分成180等份。

师:用手来比划1°的角,2°的角,3°的角

生:2个1°是2°,3个1°是3°。

师:多少个1°的角可以拼成10°的角?

生:10个

师:多少个10°的角可以拼成一个半圆?

生:18个

师:一个半圆里有多少个角呢?

生:180个。

师:180个1°的角。

师:有没有比1°还小的角呢?

生:0.1°、0.9°。

师:有比1°大一些的角吗?

生:100°、200°、300°。

师:这半圆里有多少个角呢?

生:180个。

案例二:《角的度量》

10°的角为一个小角,在自制的以10°为一个单位的量角器上读角,分别读出10°、20°、60°的角。

师:我们把小角分的小一些,每个小角再平均分成10份,请你来读角。

生:22°。

师:你是这么数的?

生:2个小角,里面又有2个小小角,所以是22°。

师:再来读一个角。

生:60°,有6个小角,每个小角里面又有10个小小角,所以是60°。

师:怎么数就不会这么麻烦了?

生:标刻度

生:用量角器有刻度。

可能读到此,大家会觉得,两个案例是对两个不同的知识点的处理,为什么要放在一起研究呢?我想说的是,对于1°角的认识,我们应该做出怎样的思考?案例一中,教师遵循知识难易层次,从1°角的认识开始,到2°、3°、10°、20°,再到比1°小,比1°大的角,教师在这个环节设计的很丰满,体现了极限的数学思想。但是,对于学生来讲,刚刚产生了1°角的认知,凭空出现的多个角为学生对1°角的感知形成干扰,不利于学生对新知的巩固;案例二中,教师则巧妙地借助10°小角,清晰地将其均分呈现出1°小小角,在数读角的过程中,经历了自制工具到规范量角器的过程,可谓一举多得!折中的切入教学正好迎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从10°角开始,到1°角,再到大角,虽然缺失了案例一中的极限思想渗透,但遵循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本课时的教学中,学生也正好吃饱吃好。

因此,教材的灵活处理也应基于学生更好的学,应该为学生的更充分的学服务,教师要充分的预设到"跳一跳"的高度,让孩子们"能摘到果子"。

三、深度拓展,宽度延伸,孰才生本?

案例一:《角的度量》

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有用吗?

师:比如椅子,如果设计成

你坐上去会是什么感觉?做成什么样就舒服了?

生:设计成直角的就舒服了。

师:如果是这样呢?

生:那就是沙发了。

师:如果是这样呢?

生:那就成了桌子了。

生:那就成了床了。

师:细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案例二:《角的度量》

师:(多媒体演示蜜蜂出洞侦查花粉画面)蜂窝口是六边形的,120°的角。

师:(多媒体演示丹顶鹤"人字形"画面)估一估这是多少度的角?

生:40°、60°、80°

师:这是一个110°的角,是金刚石的角度,是自然界最美的角度。

师:大家要带着探究角和研究角的眼光去观察角,量一量角。

角的度量教学案例篇2

简而言之,案例教学法就是以案例为载体的,增强师生在课堂上互动的教学方法。具体而言,在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的目标和内容选取案例,将之作为教学材料,安排学生阅读案例、分析案例,并引导学生对案例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作为学生,需要在充分理解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前提下,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对老师给出的案例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得到老师的指导。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离不开老师,老师的教学效果也需要学生的高度配合,以这种方式的教学,不仅能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提高思维判断力,增强在实际工作中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增进与老师之间的感情。

1.1能力培养综合性

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学生阅读案例开始,学生就会将自己的判断和见解融入到案例中,随着收集资料的逐步深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案例所述事实的归纳整理能力也会提高。在对案例进行分析时,要充分调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提高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在讨论过程中,还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由此可见,旅游教学案例分析法是对学生能力的综合性提高,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1.2答案的不唯一性

旅游管理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又一个不同之处是在教学过程中,案例中的问题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认识,对案例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对于一些新颖、视角独特的看法,也会得到老师的赞赏和认可。答案的不唯一性也有助于激励学生独立地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去思考问题,真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特性。

2旅游管理专业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旅游管理案例教学法课堂参与性较强,目前已经在旅游市场营销、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公共关系学等诸多学科教学中得到应用,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2.1案例数量有限

旅游管理案例教学过程中,案例数量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从总体上来看,数量明显不足,这与部分老师在旅游企业工作实践经验过少有一定关系。此外诸多案例都过于陈旧,部分老师所用案例没有创新,年复一年用的都是以前的案例,这样导致授课内容无法与最前沿的理论结合在一起。其二,从内容上讲,旅游服务性案例占据的比例较大,而管理案例则相对较少,同类型案例的相互比较更是少之又少。近年来《国际旅游管理案例分析》、《中外旅游业经营管理案例》等等有关案例教学方面的书籍日益增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旅游案例不足的尴尬局面。因此,授课老师应该多方面收集教学案例,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2.2案例选取不当

案例选取不当也是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上的一个突出问题。许多老师在案例选择上没有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在一起,崇洋,直接选择一些国外案例,殊不知所选案例与我国国情不符合,而且国外的文化背景、企业文化、等诸多方面与我国有很大的差异,学生对国外文化背景了解的缺乏导致对一些做法不是很理解,这些案例不仅不利于学生提高能力,反而会造成误导。此外对案例的选择也要根据不同学历层次来定。对于专科同学的案例选择则以操作性方面的案例为主,案例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以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的。对于本科生,则侧重于跨学科、综合性强的案例,要求学生能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案例分析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而对于研究生,则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可以选择难度较大、深层次、多角度的案例,以便提高研究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3案例选择缺乏即时性

由于大学教材的采用一般在很长时间内都不会发生很大变化,大多使用国家制定教材,部分老师长期以课本中的案例来分析,缺乏前沿性,严重滞后于当前旅游业的实际发展。如果以这些滞后的案例来进行分析评价,会使授课效果大打折扣。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具有变化性强、不断动态发展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旅游案例的选择必须具有随着旅游趋势变化而变化,选取代表行业内最新现状的鲜活案例用于旅游教学中,这样不仅可以及时了解旅游行业的最新动态,而且也可以掌握旅游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更可培养学生关注行业动态的素质。

2.4教师角色定位不准

部分老师在教学中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不准确,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将自己固定在讲授层面。强化自己的权威性,采用灌输的教学方法,进而导致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局面,学生与老师之间严重缺乏交流。课堂上学生消极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不会主动学习知识,甚至产生对本门课的厌倦。因此,教师要采用案例教学法就一定要转变自己的角色,跳出传统教授模式,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同看法,鼓励同学多向老师提问,进而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增强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3提高旅游案例教学效果的对策

3.1重视经典案例的收集

案例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恰当的案例过少这种现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强化对案例的收集和编写,特别是对典型性案例的收集。面对旅游业日新月异的变化,只有不断收集前沿的案例,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本行业的动态发展,才能提高学生对具体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因此,旅游课程案例教学法要求老师高度重视案例在教学中的作用,强化对案例的收集,具体途径主要包括:报纸、杂志、新闻、网络等媒介资料。

3.2提升学生对案例教学的适应能力

旅游案例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更新学生的学习观念,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等,这些都是提高学生适应案例教学能力的必然要求。为了能让学生在案例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其一,在案例教学前要求学生做好充分准备,大量收集资料,同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其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学生应以案例中“扮演者的角色”去观察与思考案例中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切合实际地提出解决对策,进而增进学生对不同观点的辨析能力,提高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的能力。最后,要求学生认真总结课堂中所讨论的不同观点,并对不同观点存在的优缺点进行分析。

3.3丰富案例教学手段

角的度量教学案例篇3

【关键词】公共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07-02

一、引言

公共管理课程的教学需要大量的案例做以支撑。案例教学需要教师对案例进行精心策划和处理,在学生掌握相关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将学生引入特定案例现场,再通过学生对案例的独立思考和集体协作共同完成案例分析,从而起到提升学生识别、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能够对提升公共管理课程教学效果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针对现阶段教师在对公共管理课程教学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使之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来提升公共管理课程的教学水平。

二、公共管理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公共管理专业是为政府部门和其他重要企事业单位培养高层复合型人才的专业,开设的课程种类较多。公共管理课程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求,尤其对于一些抽象性较强的知识点需要倚靠大量的实践课程帮助学生吸收理解。但是,但是,在公共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重理论、少案例、轻参与的现象,使得公共管理课程教学没有达到最佳效果。比如,学生参与机会较少,独立思考及案例讨论少;案例选择不恰当,偏离学生实际生活,学生难以在案例教学中积极地代入角色。除此之外,虽然在教学方式中采用了案例教学方式,但是由于教师没有在教学前对案例进行精准的编写和分析,案例在教学应用中缺乏可行性与代表性。为实现对公共课程的实践性教学,需要对这一课程进行教学方法改良。

三、公共管理课程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案例教学的成功应用需要教师在教学前进行精心准备,不仅要做好备课过程,更需要在选择案例时对案例进行有效分析,从中找到典型的案例应用于教学当中。

1.案例的选择和编写

有效的备课是提升教学水平的首要条件。虽然案例教学方式是作为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式存在的,教师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再是传统的灌输知识的角色,需要学生自己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探讨,但是案例的选择和应用是由教师来完成的,也就是说案例教学的成功与否归根结底还是要根据教师对案例的选择和对学生自主探讨的积极引导作用,这种方式较过去的传统教学方式而言,对教师的要求更高,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能够精心的准备教学案例。

(1)案例选择需注意的问题

教员要掌握足够丰富的案例来源,从各种书籍、学术刊物、统计资料上“下载”案例,只有储备好一定数量的案例,才能在选取时做到“游刃有余”。选择案例可以参照三点,一是时代性。所选用的案例在内容上具有时代精神,在时间上是新发现或新产生的信息或经验。二是真实性。在教学中所运用的案例,必须是高校现实情况的记录。案例教学就是让学生以某种角色进入实际情景之中,建立真实的感受。三是针对性。案例的内容必须针对一定的教学目标。案例必须包含需要探讨的问题,具有典型性和说服力。

(2)案例编写需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对公共管理教学内容的案例准备上,需要教师拥有实际编写案例的能力。一方面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内容上尽量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贴近,在案例场景选取上可以适当征求学生意见,在案例的写作中注重对案例的趣味性搭配,在对学生任务的分配方面尽量选用非固定搭配,非固定性的伙伴搭配更有益于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在增强学生对案例的学习兴趣基础上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通过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编写更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便于学生接受和代入角色。通过教师对学生生活和相关课程的实地调研工作,使教师在案例编写中能够更具有实践性和可行性,有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为实现案例教学的成功进行,需要教师秉承还原案例事实的精神对教学相关的内容进行长期观察、归纳和总结。

2.案例的讨论和总结

(1)案例讨论需注意的问题

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是影响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要素。组织实施案例讨论应做到以下几点:

1)案例讨论要准备充分

教师引导学生在案例讨论前预先思考一些问题,对于营造案例讨论的气氛是至关重要的。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学习案例,怎样为案例讨论做准备。从学生的角度看,讨论不仅需要知识上的准备,同样需要心理和情感上的准备。

2)案例讨论要结合重点

教师通过组织学生演习案例,从中发现问题并予以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应当结合公共管理课程的教学要点来讨论,以帮助学生消化吸收新学习的知识点。从学生的角度看,及时对所学知识学以致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从中获得收获感。

(2)案例总结需注意的问题

教师总结已有的见解或者提出讨论中学生未发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如果案例提出的根本问题是发现新的、独创性的或创造性的解决方案,那么在结束讨论时,教师应当强调学生提出的新观点或其他方案的效果。如果案例提出的根本问题是有关实质性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教师可以采取重新回顾这些问题以及总结归纳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来结束讨论。

3.案例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

通过教学改革,建立和完善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一是对学生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将实践性的环节纳入到考核方式中,并加大分值比例,按形成性考核的思路进行考核制度的改革,将学历需求和实践需求结合起来,促进案例教学的推广;二是加大对教师的激励力度。对案例教学进行教育评比,将教师总结的优秀案例作为案例教学模板加以推广,并赋予奖励。三是加大公共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科研,努力获取政府支持以及公共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研究经费,增强教师对案例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潘秀珍.公共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J].梧州学院学报.2010(02)

角的度量教学案例篇4

关键词:高职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存在问题改革对策

案例教学是一种在教师的安排和指导下,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已被整理出来的个别事物某一时段、某一方面的具体情况理解同类事物的一般原理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于1871年由哈佛法学院院长蓝德尔首倡,成为哈佛的教学特色,并因此享有盛名。

一、高职公共管理引入案例教学的意义

对于兼具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与高职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求不谋而合,在公共管理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也是公共管理课程的教学需要。

(一)案例教学是高职教学的客观需要。

高职院校大多以就业为导向,强调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公共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西方兴起,就有极强的外部取向,强调将公共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公管理学的教学任务不仅包括讲授相关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视以实践问题和案例为导向。在案例教学讨论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见解提出意见,逐步形成创造性思维,并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

(二)案例教学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理论基础较弱,学习主动性不强。案例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师讲授法,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在课堂中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而是主动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学生可以设身处地根据案例提供的事实,对客观问题进行分析,并作出自己的判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热情。在分析讨论案例中加深学生对理论的认知和掌握,避免抽象理论造成的枯燥无味和难于理解。

二、高职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尽管高职运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和优势已获得广泛共识,但从总体来看,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实践中,案例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与案例教学的精神实质相去甚远。概括起来,在高职的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缺乏经验。

尽管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领域已经备受认同,但与国外教师授课计划周密、课堂控制力强等表现相比,国内教师从事案例教学的经验和知识水平不足,使得案例教学未能达到最优效果。某些教师在观念上仍然仅仅将案例教学看做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没有认识到其主要是一种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更新,是一种全新的、实际的课堂教学改革。传统教学围绕三个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教师对案例教学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很多高职教师将案例教学与事例教学混淆起来认为案例教学就是举举例子,甚至是讲讲故事。教室中的讲台也都是高高在上的,使教师显得“盛气凌人”,教室的桌椅多是固定的,不符合课堂讨论的自由气氛。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长时间形成的缺乏平等观念,习惯以权威自居,这些对案例教学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定位不符。

(二)学生难以适应案例教学的方法。

案例教学是具有较高难度的教学方法,不仅对教师要求较高,对学生要求也比较高。学生长期以来养成的依赖教师、死记硬背、照搬知识的习惯,使得他们难以适应勤于思考的案例教学方式,以致案例分析不能及时完成,讨论时常出现“冷场”或讷于言辞,不能较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听取他人的意见,等等,使案例教学的目的不能充分体现。许多学生在讨论案例时,对待案例中提出的问题要么束手无策,要么未紧扣案例作分析,答非所问,或者就事论事,思维往往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而无法扩散开来。许多学生在发言时,声音偏小,表达不流畅,神态不自然,明显表现出受过的训练偏少和自信心严重不足。

(三)公共管理案例质量不高,供给不足。

总体来看,国内公共管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案例资源匮乏、供给不足的问题,能够反映我国当代公共管理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强的案例非常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确实,如果没有贮备丰富且切实有效的案例,案例教学就只能是美好的愿望。

目前的案例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种是从国外直接引进的,是国外公共管理案例的翻版。可以参考,但在教学应用时,很难真正收到效果。第二种是近来各学校编写的案例。案例陈旧,缺乏代表性和典型性。有些案例甚至是上世纪的事情,由于年代久远,这些案例根本不能反映当今公共管理的实际。另外,有些案例的主题过于暴露,倾向性太过鲜明,可供研讨和争论的空间很小。第三种是直接采用报纸、网页、杂志甚至传记文学的内容,这种案例内容较新,时代感强,学生感兴趣,有亲切感。但由于缺少加工,不能达到一定的深度,缺乏对公共管理过程的专业性审视和洞察,从原始材料的选样就已经偏离了公共管理的视角,因而难以做出专业化的分析和评价。

三、改进高职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对策

(一)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强化教学效果。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必须由讲演者、解惑者和裁判者的角色转变为参与者、组织者和协调者的角色。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教学的主体应是全体学生,教师的责任是课前选择组织好案例,提前一周安排和布置案例讨论任务,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材料,并查阅相关资料,准备好在课堂上进行报告的书目材料。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指定的案例并查阅相关资料,课中组织和指导好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在案例所限定的特定环境中,对案例所提问题进行讨论、争辩,在此过程中相互学习,同时及时处理讨论中出现的冷场、偏题、过激等各种特殊情况,引导和控制局面。课后,总结教学的效果。

对于角色转换感觉有困难的教师,也可参加案例教学法的培训。一些案例研究中心会定期开设课程培训,参加培训能让教师感受到案例教学的氛围,以便更好地理解案例教学的意义。

(二)案例教学中学生要更新学习观念。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必须扮演积极参与者的角色,课前仔细阅读教师指定的案例材料,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据此做出自己对真实生活的决策和选择,并得出现实而有用的结论,课堂上积极发言,讲出自己的思考和结论,并与他人展开争辩。学生必须从被动的接受者角色转变为自主学习者角色。简单地说,教师要从“主角”变成“配角”,学生要从“配角”变成“主角”,理顺教学中的主客体关系,增进主体间的交往,建立教学双方的平等关系,营造师生合作共事的教学环境,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就不再是本本上的教条,而是活的知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三)编制适合教学需要的高质量案例。

案例选择是案例教学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前期准备工作,它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的效果,需要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从国内外现有的案例库中精选或亲自动手编写教学案例。但是编写案例需要大量资金和人力的投入,美国肯尼迪政府学院有个专门的案例编写小组,有6名案例编写员,全院现有1300—1500个案例,除少数由任课教师自编以外,绝大部分是由这个小组的专业人员编写的,且案例经常更新,每年新编30—40个案例,并注意开发国际性案例,学院搜集案例素材,注意不同方面的观点,比较客观公正。哈佛商学院采写一个案例的预算是115至5万美元,欧洲工商管理学院采写一个案例的预算是115万欧元。在国内采写一个本土案例的经费大约在一万元人民币左右。因此,相对投入较大的大型案例而言,微型案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首先,案例必须从现实中来,真实、生动,体现时代特征。要保证案例的内容是发生的真实事件,也只有真实而非虚构和脱离实际的案例才有研讨的价值。同时,案例必须体现时代特征,要新鲜而不能陈旧,最好是近两年发生的事件,太陈旧的案例学生都没有经历过,缺乏探讨的欲望。只有新鲜,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其次,案例必须具有灵活性和启发性。案例要提供人们思考和解答问题的多种路径和空间,要有一定的争论性和可讨论性,没有所谓的最佳答案,不能用所谓标准化的答案束缚学生思维。理想的案例及案例教学应该是:既能包容又能促进多种见解的形成,能促使不同经历、不同年龄、不同水平和技能的人对同一案例都有话可说,能站在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研讨同一案例。

最后,案例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一个好的案例必须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广泛的代表性,能反映当前管理实践中普遍发生的,经常出现的,带一定共性的问题,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剖析,对学生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佳.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定位研究[J].南方论刊,2012(5).

[2]王洪波.高校公共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2008.11.

角的度量教学案例篇5

高质量的案例是案例教学实施成功的关键。教师精选出的案例要具备以下特点:一要具备典型性、代表性,要集合金融市场学的重点难点问题、金融市场的热点前沿问题选取。二要具备相关性,案例分析的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案例选取要紧扣教学内容,三要具备时效性,金融市场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波动的金融市场提供了很多精彩案例,如97年亚洲金融危机、08年次贷危机等,由于金融市场发展日新月异,案例要及时更新,与时俱进。

2.教师要完成从讲授者向设计师、组织者、总结者角色的转变

案例教学并不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说明一定的理论或概念进行的举例分析,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做周密的策划和准备。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要对案例教学进行系统的设计,在对案例进行认真甄选的基础上,要吃透教学内容和案例,设计的问题要有针对性,要体现教学目标与要求,要具备一定的难度与广度,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能力。如1997年泰国金融危机,可以让学生思考以索罗斯为首的金融投机者通过哪些途径使得泰铢贬值,中国与周边国家受到的影响,这样一方面学生对衍生金融市场的金融工具有了更直接的认识,充分认识到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另一方面,可以从国家的角度,深入认识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及如何有效防范。在案例讨论阶段,教师起着组织者的角色,首先,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可以采用班级讨论、小组讨论的方式。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运用金融市场理论对案例进行讨论并深入分析,启发学生进行发散式思维,案例讨论多数情况下答案并不是唯一的,重要的是让学生进行自由思考,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三,作为组织者,教师要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恰当简短的评价,评价既可以是对学生的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可以是对学生的反驳,引导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之,作为组织者,教师要充分调动起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达到既定教学目标。在案例总结阶段,教师要对讨论及案例进行简短总结,首先,对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分析,要把讨论结果进行概括,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指出不足,其次,对案例进行简单分析,提出案例中的关键点,指出涉及到的理论内容,通过总结,使学生对案例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对自己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3.合理分配案例教学和理论教学的课时

案例教学是辅助理论教学的一种教学手段,是为理论教学服务的,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案例分析讨论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够更加深入掌握理论知识。而传统的理论教学有固有的优势,连贯性强,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理论的介绍离不开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只有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因此,在课时分配上,不能重案例轻理论,也不能轻理论重案例,要合理分配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的课时,引用案例不能过度,不必对所有的理论内容进行案例分析,结合教学目标、学生的接受能力、金融市场实际,选择性地选取教学内容进行案例分析。

4.重视案例库的建设

在金融市场学的案例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和实现可持续开展,需要建立金融市场学案例库,案例库是优质案例的来源,是金融市场案例教学强大的支持系统。案例的收集和撰写要消耗人力、物力、财力,需要较长周期,单靠个人的力量很难完成,需要学院划拨经费进行案例库的建设,组成团队编制案例,国际知名的案例库无不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案例库的建设通常包含以下几个内容:(1)案例教学过程设计,主要涉及案例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设计问题、提供分析路径、考核方式;(2)制定案例库编写规范,包括案例数量、编写规范;(3)案例库成果的取得,包括金融市场学完整的教学案例库、完整的教案ppt等所有教学媒体资料及与案例库建设、应用相关的公开发表的论文1-2篇;(4)案例库维护,要及时对案例进行修改和更新,设定更新周期,以体现案例的时效性。

5.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角的度量教学案例篇6

关键词:学案概念编写原则

单招学生的起点较低,所以数学学案的设计重点之一就是抓起点,夯实知识基础,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单招学案的设计理念,更要从课程标准和教材出发,分别把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演变成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明确学习重难点。如4-1的学案设计流程图:

图4.1

本文重点讨论概念课学案的设计,数学概念是人脑对现实对象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特征的一种反映形式,即一种数学的思维形式。所有的数学知识都是建立在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基础上的。而大多数数学概念又是极其抽象的,在学案设计上要多设计阶梯,一步步引导学生,力求思路顺畅。下面以“函数的概念”和“角的推广”为例阐述概念课学案的编写。

概念教学中学习过程的设计可分为以下几个环节:概念的引入、概念的形成、概念的理解巩固、概念的应用。

一、引入概念

数学概念基本都比较抽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实际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课堂,也可以将前人的有趣的例子,比如数学史中的一些小故事引入课堂。

比如“函数的概念”这一课,导入课题时可以列举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碰到的打车计费问题,引导学生寻找规律,激发学生好奇心,然后带着问题“什么是变量、函数呢?”开始本节课的学习。又如“角的推广”这一课,可以出示奥运会跳水运动的视频,展示“转体两周”的动作图片,提问:“怎样用角度表示?”再提问:“钟表的分针走了一个半小时,怎样用角度表示?”两个问题直接冲击学生的旧知,打破角在0度~360度之间的思维范畴,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从而自然地引出新知。这样的情境问题引入,使学生从直观、具体的问题体验中抽离出感知概念,由知觉上升到感觉,从而形成感性认识。

二、形成概念

概念形成是指个体掌握概念本质属性的过程,需要利用现在获得的和已存储的信息来主动提出一些可能的假设。一般是在大量的感性认识基础上,经过概括、抽象而形成的[1]。而学生的思维特点正是从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走向抽象思维的。而思维的这种发展又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于丰富的感性材料,从各种具体形象的材料中概括抽象出数学概念。而单招生在思维上还是较为欠缺的,特别是抽象思维,所以如果说要靠学生自己收集、感悟和体验归纳的话,对于单招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做到尽量采用学生生活经验中比较常见的实例,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由老师引导着一起直接归纳概念。

如函数概念这一课,在通过生活情境问题引入“变量”和“函数”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图形关系、特征判断函数及一一对应函数等概念。

如:判断图4-2所示对应是否满足函数关系?

DmDm

图4.2

而像角的推广这一课,相对来说要比函数的抽象性弱一点,所以可以让学生在大量感知实例后,结合书上相关内容,自己归纳现有角的范围,对正角、零度角和负角自行定义,从而扩充原有角的范围形成新知。

三、概念的理解巩固

对概念的深层理解和巩固往往要结合具体习题,所以在这部分的设计上要紧密围绕概念精选例题和习题。在函数概念课上可以具体给出一些函数,让学生判定是否是同一函数,从而加深学生对函数三要素的理解;在角的推广课上可以让学生在坐标上画出一些角,体会角的大小及正负。然后通过画一些终边相同的角,让学生感知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后总结终边相同的角的特征和关系。

四、概念的应用

学习数学概念是为了应用,在应用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巩固概念,进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例题的设计要典型,能够体现重难点,练习题可以分阶梯设计,当堂训练中可以编制一些基础题,巩固已学知识,体会知识点的一般应用,而在拓展提高部分可以设计一些提高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锻炼和发展。当然,还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讨论。比如“函数的概念”这一课中的问题讨论可以这样设计:邮寄包裹,每千克重的包裹收邮资费2元,邮程超过100千米以后,每增加1千米加收2角,求邮资与包裹所走的千米数的函数关系。课后还能让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记录一周的天气预报,然后讨论列出日最高气温与日期的函数关系。

学案上的“导学”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精髓。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材料依据,学案和教案的本质区别是,教案立足于教师,体现的是教学思路及教学过程,而学案立足于学生,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呈现。所以学案在编写上要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求新知。在单招学案的编写上应注意以下原则。

1.学生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在学案的学习要求、学习重点、难点、学法指导、课前尝试这几块的编写上尤为重要。把原来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转化成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法指导就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在这些方面的编写上要立足于学生的角度,找准学生的思维冲突,多设计问题,帮助学生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2.趣味性原则

学案导学的目的是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那么首先就要让学生觉得数学有用且有趣。在课堂探究的情境引入部分尤其要注重导入的趣味性和实用性。编写学案的时候在导入情境上多搜集素材,这些实用而生动的情境,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改变了学生的数学观,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从而逐步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美的欣赏能力。

3.量力性原则

由于单招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都明显弱于普通高中生,因此在学案编写过程中要“量力而行”,帮助学生一步步铺好台阶,问题之间的跨度不能太大,要考虑到学生的思维跳跃难度,循序渐进地得到新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的信心。

综上所述,概念课学案的编写应不拘泥于某个形式或框架,从学生现有知识点出发,数学教师转换了“主角”的角色,把以“教”为核心的教案设计成以“学”为核心的学案,把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改为以学生学习讨论为主的教学,使学生从“学会”转变成“会学”。

角的度量教学案例篇7

在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选择《护理管理学》某些章节的主要内容,平衡难度后,分别采用和谐视角下案例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比的前提是两种模式教学课时相同,对比的指标主要包括学习兴趣、学习效率、自学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几个指标。

1.1案例教学模式开展的具体方案在明确教学目标和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选择,经过案例的收集进行授课准备。案例准备可以通过查找资料、社会调查、日常生活实践、媒体等途径进行收集。如果课程需要,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到案例准备过程中,听取学生意见选择案例。

教师在案例选择的过程中应该以学生特点和认知能力为基本出发点,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直接经验和生活实践,以此作为案例教学的较好素材,以起到补充教材和充实案例的作用。并且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案例选择会更加具有针对性,学生更加易于接受,可以较好地提高课堂效果。在授课内容之前引用病例导入,教师应该注意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以积极的主导方式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案例教学过程,保证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中,积极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性,带着对于问题的探索和求知欲望深入课堂学习,争取创设一种友好、和谐与宽松的课堂氛围。小组讨论应该在案例课堂中有所体现,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并且做好记录与评价,将结果进行展示。

如在讲述“护理质量缺陷管理”一节时,先通过介绍临床上出现的护理缺陷或医疗事故案例引发学生的思考,提出什么是护理质量缺陷,什么是医疗事故,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进行思考,从而自然地讲解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和分级。在此基础上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总结与分析质量缺陷的各种表现以及出现原因等,提出诸如护士有什么过错、为什么临床会发生缺陷和事故、护理质量缺陷如何进行防范等内容进行探讨。

1.2传统教学方法实施传统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法开展课堂教学。教师根据授课大纲要求,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知识的讲解与梳理。这一过程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其积极性与主动性都难以得到调动,主体地位也没有得到发挥。

2.数据分析与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主要采用的是卡方检验和t检验。

3.结果.

在两组教学模式中,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自学能力以及动手能力进行统计学比较与分析,差异显著,均具有可比性。

4.讨论

基于和谐视角的案例教学模式的选择较好的适应了以服务为主的新型教育观,要求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但应该依据教学内容,还应该对学生的需求以及认知水平进行充分考虑,在进行案例选择的基础上将其具体而生动地介绍给学生,再让学生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在开发案例教学资源的时候,也可以吸引学生一起编写案例、选择案例。这一过程从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较好培养。总之,基于和谐视角的案例教学模式着力在教学中体现为教学服务的观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力求打造和谐氛围。力求实现学生的参与,正确处理教与学、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等因素间的关系,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角的度量教学案例篇8

关键词:案例教学导学网络互动

一、开放教育环境下,导学式案例教学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是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知识的。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学资源的提供者、设计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是学习的主体;教材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对象;媒体是创设学习情境、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认知工具。

开放教育环境下导学式案例教学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案例教学,是以素质教育理论为基本依据,以信息理论与案例教学理论为基础,将建构主义理论定为网络案例教学的核心依据,并以系统理论的方法论依据,加以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同心理学、认知学习、教育心理学和教学管理等诸多补充性理论依据,为网络案例教学的开展和实施提供了理论前提。

二、开放教育环境下,《推销策略与艺术》课程引入导学式案例教学法的可行性分析

(一)从开放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看,要求管理学科的教学必须应用案例教学法

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的目的是“旨在通过课题的研究和试点工作,探索并构建广播电视大学在现代开放教育条件专科教育和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以及相应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质量的、适应地方和基层需要的应用性高等专门人才。”根据这一目标,电大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和培养规格上,应更为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从开放教育的特点及教学模式改革目标的角度来看,要求《推销策略与艺术》课程教学要运用导学式案例教学法

开放教育冲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网络教学打开了教师、学生、教材、教室、黑板之间的不可分割性,教学以实时和非实时的不同方式同步进行。这使以集中面授辅导和个人自学为主要形式的传统教学模式要逐渐转化为以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教学为主体、自主的个别化学习与交互式的协同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因此,在《推销策略与艺术》课程教学中,结合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进行交互式的讨论的案例教学法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三)从课程内容角度看,《推销策略与艺术》课程内容需要运用导学式案例教学法

在开放教育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结合企业具体的实际案例,采用导学式案例教学法可以为学生提供客观、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通过案例的阅读、理解、思考、分析、讨论、总结、归纳等环节,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能积极主动地投入教学过程,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刻的领会,不断提高学生掌握并利用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从学习资源与汲取途径的角度看,《推销策略与艺术》课程具备运用导学式案例教学法的条件

《推销策略与艺术》课程使用的教材非常适用于成人自主学习,配备了比较合理形成性作业。其中,网上导学资源丰富,有网络课程,与主教材紧密衔接,相互呼应,为学员提供了丰富的案例资源库。

(五)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开放教育的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推销策略与艺术》课程运用导学式案例教学法是必要的

各专业层次的学员之间,由于工作环境及内容存在相近之处,或者学员年龄及特点接近为协作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为《推销策略与艺术》课程运用导学式案例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前提条件。如工商专业专科学员大都来自几大商场,彼此间的工作环境及内容有相近之处,互相比较熟悉,有利于开展小组协作学习;专科学员的年龄大多偏小,便于沟通,组织学习小组开展互助学习比较容易、方便。

从上述几方面可以充分说明,《推销策略与艺术》课程运用导学式案例教学是可行的。

三、开放教育环境下,《推销策略与艺术》课程导学式案例教学法的组织与实施

(一)《推销策略与艺术》课程教学设计是增强导学效果的关键

课程教学设计是在遵循系统性、学生主体性、媒体优化性、教师主导性及科学性等原则基础上,要从学生、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评价四大基本要素出发,从学生特征分析做起,充分了解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情况,认真分析成人的学习特点,制定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1.课前的准备

由于开放教育“准永久性的分离状态”的特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成了学习的引导者和控制者。教师首先要摆好自己的导学位置,做好开课前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做到备人、备课、备方法。

2.课程教学设计以提高导学质量为目的

课程设计时要考虑学生在层次、综合质素、接受程度、学习习惯及进度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及特点,要提高导学质量,就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热情、有积极性,最好的方法是使学生积极地加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对此,教师必须动脑筋,想方设法对学生学习内容和目标进行精心设计。

(二)运用导学式案例教学充分体现了“导―学―评”的互动教学效果

“导―学―评”的教学互动能否成功,关键在于第一次面授课是否讲清课程的性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要求,是否全方位地介绍课程的教学设计一体化方案、主要章节内容及案例素材、形成性考核形式及分值、考核类型、三级平台使用方法及资源情况、课程讨论和答疑解惑的互动方式及途径,使学习者清楚地了解所学课程的概况,掌握索取资源的渠道和途径,这样才能在课程的全程学习中起到最基本、最关键的导学作用,才能为以后的“学-评”互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推销策略与艺术》课程运用导学式案例教学的监控

在进行导学式案例教学时,教师应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监控:

(一)建立长效机制,激励学员积极参与教学互动

将学员的参与度与应答率,比如发帖质量、数量、讨论稿的撰写内容定标准,与形成性考核成绩挂钩。

(二)引导学生掌握案例讨论的方向,使学生紧紧围绕案例的主题进行讨论,不要偏题、走题。

(三)事后的整理总结

将每个案例的评议标准挂网,并做出一定的评议。如是否扣题、是否有独到见解、是否有实践意义都是评判准确度的标准;发帖量的统计。

总之,开展导学式案例教学,通过面授辅导与网络教学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小组交流,真正能起到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习热情与兴趣、锻炼与提高能力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导―学―评”的教学互动,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当然,上述做法的效果还需要探讨,而且也必须在不偏离考试方向的前提下进行。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依然需要继续实践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宇飞.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1).

角的度量教学案例篇9

关键词:科研团队;团队结构;团队创造力;研究型大学

中图分类号:C936;G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3)07-0104-05

一、引言

随着团队管理理论的深入发展,团队结构的影响和有效性研究逐步兴起,关注组织行为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的交叉研究问题。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团队由专家、教职人员或专职研究人员构成,具有较强的科研协作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团队内部的信息共享与资源互补,达成个体和一般研究群体难以完成的高层次、更复杂的重大科研任务;团队结构对科研团队构建、运行和科研任务达成具有重要影响。此外,团队创造力是衡量科研团队整体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表征,是评价科研团队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从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的成员结构出发,探讨团队结构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考察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结构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需要选择用来判断团队创造力的标准,一般来说,团队的创造氛围、创造性成果数量或创造性绩效等都可以作为评判科研团队创造力的指标或标准。对于影响团队创造力相关因素的识别,需要考虑到相关变量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和影响程度。因而,综合案例科研团队的实际情况,即在现有研究理论基础的前提下,进一步探讨影响团队创造力的团队结构变量。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主要运用半结构式访谈收集研究数据;分析团队结构各因素与团队创造力的相关关系,进而,探讨团队结构各因素对团队创造力影响,并构建科研团队结构影响团队创造力的假设模型。

二、科研团队结构的探索性指标确立

团队结构通常被概况为团队组成成员方面的变量,一般通过团队成员的个体能力、角色配置、异质性结构等几个方面来描述[1]。有关团队的成员结构对团队创造性影响的研究分析,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分别强调了团队结构中的成员个性特征、个人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和创造能力、领导角色、成员角色期待、角色压力、人口统计特征异质性、专业异质性和教育、文化背景异质性等因素的重要影响[2,3]。针对科研团队结构因素的影响,傅世侠等[4]提出了团队成员的年龄、性别、个体能力、学历和专业构成因素对团队创造氛围和创造性认知风格的影响。通过归纳整理现有的理论模型和研究成果,结合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的特点,分别从成员个体能力、团队角色配置和团队异质性结构三个方面,讨论案例团队的团队结构,并由此确立科研团队结构的探索性指标。

有关团队成员的个体能力指标,以往的研究表明团队成员个性特点和社会性的性格倾向对团队合作、内部人际互动和创造性等方面的影响[5~7],其中,具有显著影响的成员个性特征包括开放性、随和性、外向性、责任心和情绪稳定性;另一方面,在现有的与团队创造力相关的研究测量中,团队成员个体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被许多研究学者视为重要的测量指标之一。有的研究也指出了团队成员个体专业化的知识水平、认知背景和专业能力在团队工作中的重要作用[8]。另外,个体的创造能力虽然并不等同于团队创造力,但许多团队创造力的研究理论依然支持个体创造能力对团队创造力的积极影响,并将团队成员的个体创造能力作为研究测量指标之一。因而,将团队成员的个体能力划分为成员的个性特点、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创造性认知和创造倾向等指标。

有关团队成员角色配置指标,来自不同领域的研究指出了团队成员基于任务偏好、个性特点和角色感知的角色期待以及合理的角色分配所带来的角色满意度,有利于团队创造性思想的交流和相互激发[9,10],并将团队成员的角色期待指标纳入到实证研究的检验和探讨中。另外,团队领导角色的作用和影响是团队结构相关研究探讨的重要指标之一,有关研究分别尝试运用定性或定量研究手段去全面理解领导角色对于团队创造力的影响[11,12];同时,从多维度、多视角考察领导角色对成员个体创造力和团队整体创造力的影响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领导角色的创造性认知和动机有利于团队成员的创造性产出;同时,领导角色对于创造性工作的支持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也被检验和证实。有关角色负荷的相关研究,指出超负荷的多重任务压力给团队成员工作所带来的负面情绪和不利影响。同时,由于任务型角色的缺失所带来的一部分角色任务的不合理分配、任务分配不明确等问题,也会影响团队整体的创造性绩效水平[13],因此,需要将其纳入到团队结构的探索性评价指标中。

团队结构异质性一般用来描述团队成员在社会特征和认知特征上的差异性。一些相关领域的研究从人口统计学、社会学角度入手,将团队成员的年龄、性别、入职年限、受教育程度、教育背景、功能性认知背景等方面来测量成员结构的各方面差异程度,并将上述各方面特征归类为认知类别异质性指标和社会类别异质性指标[14]。同时,进一步分析了相关指标与团队创造性和有效性的关系,通过对各类别指标的验证分析,多数研究倾向于认为易于识别的异质性即社会类别异质性可能带来负面影响;而不易识别的异质性即认知类别异质性,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利于团队创造性的发展。因而,团队成员的年龄、性别、入职年限、受教育程度、教育背景、专业背景等指标,可以作为考察团队异质性结构对团队创造力影响的探索性研究指标。

三、团队创造力的探索性指标确立

团队创造力由个体创造力概念延伸而来,涉及个体和团队层面各因素作用下的团队整体的创造性特质。来自管理心理学和组织管理学的相关研究,分别将团队创造氛围和团队创造性产出作为评价团队创造力的重要指标。

从团队的情境因素入手,管理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将产生创造性设想的团队氛围视为团队创造力的表现;将发生在团队内部的成员间的交流、沟通和开放式的创造性气氛视为团队的创造氛围[15]。这种内部的创造性氛围有别于文化,并不涉及团队内部隐含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准则等。团队内部的创造氛围更多地用来描述团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稳定的开放性、创造性的状态,反映了团队氛围对于新颖性、创造性工作的支持与否。对于团队内部创造氛围的考察,主要来自创造主体,也就是团队成员对团队内部环境的感受,即围绕团队成员周围的团队环境是活跃的还是刻板的、是保守的还是开放的、是互动的还是紧闭的、是支持创造性的还是墨守成规的,来判断科研团队的创造力。因而,需要将团队创造氛围作为科研团队创造力的评价指标,考察团队内部氛围是否具有活跃性、开放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等特点。

而组织管理领域的研究中,跨层次的组织创造力模型[2]以团队和个人创造性成果的产出作为衡量组织中各层面创造力的标准。基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创造力研究[16],将鼓励和支持创造性发展的团队环境作为团队层面的创造力评价指标之一。针对科研团队的创造力评估,一些学者将科研团队的创造力定义为,科研团队通过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而体现出来的团队整体特性[4],包括团队整体的创造性品质和创造性成果。因而,衡量科研团队的创造力,就需要考察面向团队科研目标和科研任务的创造性成果产出。在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的案例分析中,团队的科研创新成果产出是考察团队创造力的主要评价指标,这不仅是由于科研创新成果产出情况容易掌握,更是因为科研创新成果的产出多寡能够更清晰、明确地反映案例科研团队现阶段团队氛围下的创造行为活动结果。

四、案例科研团队结构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分析

对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的案例研究调查,主要面向研究型大学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下属的科研团队,通过前期预备调研,选择了3个来自不同学科研究领域、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且属于不同团队结构类型的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根据案例研究的通用做法,为了尊重被调查科研团队成员的意愿,保护案例研究中所涉及科研团队的科研信息,在下一步的研究描述和讨论中,将隐去涉及团队及所属实验室的具体名称。

(一)案例科研团队结构各指标的概述与分析

在对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的探索性案例研究中,根据以上科研团队成员个体能力各项指标开展资料收集、访谈和实地调研,逐一收集信息,并进行归纳整理,得到3个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的成员个体能力、角色配置、异质性结构等方面各指标信息,并概况分析如下:

a案例:团队作为导师—学生型结构的科研团队,成员主要是由研究生指导教师及博士、硕士研究生成员构成的。团队的科研任务主要面向环境科学领域的有机污染化学、污染控制化学与技术、废水高级氧化还原处理技术和环境功能纳米材料的设计与应用。指导教师与学生成员在专业知识水平和科研工作能力和经验上存在一定差距;从团队的角色任务安排来看,该团队具有一般意义上的领导角色、一般执行者、协调者和支持者也就是辅助角色;团队的领导者不仅鼓励团队成员在本学科领域开展科研创新,带领团队在污染控制化学与技术等多个研究方向上取得了科研创新成果。不过,由于团队成员科研经验和能力上的差异,团队领导者需要承担多重角色的任务职责,具有较大的角色压力,而一些学生成员却并不明确自己的角色任务所在。该团队人口统计学相关的结构差异并不显著,大多数团队成员为年龄在30岁以下的男性成员,受教育水平和专业背景存在一定差异但并不显著。

B案例:作为学科型团队结构的科研团队,团队成员主要由该实验室海岸及近海结构工程相关学科领域从事科研工作的专家、具有各级职称的教师、博士后科研人员以及博士研究生构成。他们在计算力学、材料科学等方面具有深厚的知识基础和研究背景,来自多学科领域的成员能够实现科研思维和工作方法的有益补充。该团队的角色任务与原有的学科建制有着密切联系,学科带头人即是团队领导者,具有中高级职称的骨干教师和科研人员,是团队科研任务的主要执行者,博士后科研人员和博士研究生作为一般执行者和支持者;领导角色任务主要是团队科研工作的组织和统筹,并不存在多重的角色任务压力。同时,大多数团队成员都有着明确的科研工作职责和任务安排,没有发现明显的多重角色压力和任务角色缺失。从团队结构异质性来看,成员构成较为复杂,年龄构成具有较大程度的差异,成员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并不显著。

C案例:作为项目团队结构的科研团队,团队成员主要由该实验室本学科领域的科研人员、外单位该学科领域的专家及相关产业研发部门的科研人员构成。由于团队科研任务面向新能源车辆动力、车辆电控、车身轻量化等研究方向,科研工作涉及计算力学、材料科学、化学、电气等多学科专业背景的交叉研究。因而,成员具有多样化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面向项目任务合作需要,角色配置既沿袭原有学科建制的任务分配特点,又结合了团队的项目任务需要,团队领导者作为学科带头人,既承担团队的领导角色又承担团队的主要科研工作,还负责团队内部的协调和联络工作。其他成员各自承担了相应的工作任务,并有着较为明确的角色安排;不过,对于团队领导者来说,多重任务职责存在一定的角色压力;成员的年龄分布较为广泛,涵盖各个年龄阶段,男性成员占大多数,特别是具有中高级职称的科研人员,绝大多数都是男性,这与该团队的科研工作方向有很大关系。

(二)案例科研团队结构与团队创造力指标的统计汇总

根据探索性案例研究调查获得的科研团队成员结构和团队创造力的各项指标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和汇总(见表1),为进一步比较分析提供依据。

3个案例团队都具有较高的团队创造性成果产出,也具有较好的团队创造氛围,因而,3个团队的团队创造力总体水平较高。同时,综合考察团队结构各项指标发现,案例团队在成员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个体创造能力、任务角色配置、领导角色的支持等指标上,都具有较好的反映,说明案例科研团队成员大多具备团队任务需要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好的科研创造能力,团队角色配置较为合理。并且,团队领导能够支持创造性的设想并鼓励团队的创造性活动,这表明了团队成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个体创造能力、任务角色配置和领导角色支持几项指标对团队创造力具有正向影响。另一方面,案例团队在团队角色压力、社会类别异质性指标的总体水平较低,即大多数案例团队的成员不具有多重角色和角色任务模糊所带来的科研工作压力,而团队成员在年龄、性别等社会类别方面的差异程度较低,表明了团队角色压力和社会类别异质性可能对团队创造力具有负面影响。此外,从各案例团队在认知类别异质性指标的水平来看,大多数案例团队成员的受教育水平和科研经验构成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但差异程度不显著。而团队成员的专业背景异质性结构却因团队实际情况不同而表现不一。其中,两个案例团队的成员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专业背景差异,而专业背景差异程度较小的案例团队也表现出了增强团队成员专业背景差异的期望,也说明了认知类别异质性对团队创造力具有正向影响。

角的度量教学案例篇10

布置家庭作业,是数学教学的主要环节.巧妙的作业布置,对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起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多样的形式、现实有趣的内容、富于思考性和探究性、紧密结合学习目标和学生特点的数学家庭作业,愈来愈受到学生的欢迎.如何使布置的数学家庭作业优质高效,笔者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探索,收到了好的效果.

一、“导学”——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依托导学案,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导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依据学案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案.导学案是教师提前精心编制、复印好的.一般是提前一天把导学案发给学生.每天的家庭作业中,有一项是完成导学案.如:“量角”的前置性学习导航.

学习目标

1.要学会认识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正确量出角的度数,并会比较角的大小.

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

1.关于角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2.说一说一副三角板各个角的度数.

3.任意画两个角,比一比哪个角大.想知道大多少,要怎么办?

(二)快乐探究

1.请同学们拿出量角器,仔细观察量角器上有什么?

2.在量角器上找一找10度、30度、45度、60度、90度、120度的角,说一说你是怎么找到的.

3.小组讨论:怎样测量角的度数?

我知道这样量角的:

第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重合;

第二步,使量角器的()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第三步,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量角器上的(),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即:“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刻度看另边,内外要分辨.”

4.思考:量角器上的内外刻度一样吗?什么情况下看内刻度?什么情况下看外刻度?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积极思考,认真完成导学案中的回顾、快乐探究环节.同时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有待课堂上解决.课堂学习中学生带着问题有备而来,知晓度、参与度大大提高.

这样做,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终身受益.例如:通过预习,我们班学生总结出了新授课的预习方法:“看图文、找信息;看算式、想道理;有想法、记一记;见空白,填上去.”

二、“说讲”——培养学生的复习习惯

以聊天的形式向同伴或家长说一说今天的数学课学习了什么,自己参与的最具诱惑力的学习过程是什么,老师讲的重点是什么,自己的收获是什么.每天的“自家讲坛”还可以说“题”,即说当天所学的例题、重点习题等.说题目的结构、知识点——知表知里;说解题方法、解答步骤、格式、其他解法——步步为盈;说检查方法——保驾护航;说变式或引申——引向深入;说总结、解题思想——提炼升华.

这样既训练了学生有序表达思维的能力,又为学生以后学习应用题奠定了基础.

三、“做做”——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针对学生当天或近阶段学习的知识,分别布置与之匹配的巩固性作业、拓展性作业或应用性作业,使学生系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品质.如:

1.富于“生活性”、返璞归真的现实性作业,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的应用意识在萌动.例如:(1)圣诞节“百货商场”搞促销,一双160元的鞋子降价了20%销售.这双鞋子现价多少元?(2)李叔叔做生意真有意思:他先用12万元买了一套房子,以14万元卖出.又以16万元买了股票,18万元卖出.你觉得李叔叔做这两笔生意是赚了还是赔了?赚或赔了多少元?(3)小明一家每天早上起来都喝鲜牛奶,他需要做两件事:一是热牛奶,二是洗4个杯子.已知热牛奶需要10分钟,洗一个杯子需要2分钟,小明一家喝到牛奶最快需要多少分钟?

2.巧置“趣味性”、呈现新意的实践性作业,使学生新奇中带着探究的愿望,拓展了视野.例如:(1)“苹果核里有角吗?”请你找一找.(2)“猫胡子也能当尺子吗?”请你查一查.(3)1升水是多少千克?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测一测.

3.折射“价值性”,引领应用的应用性作业,让应用意识贯穿于作业之中.例如:(1)“果汁含量不达10%不能叫果汁饮料”你知道什么意思吗?(2)一个钥匙开一把锁,现在学校报刊箱的8把钥匙和8把锁被搞乱了,要把它们重新配对,最多试()次,最少试()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