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法律意识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09:52

提高法律意识的意义篇1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研究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关系到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前景。深入理解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意义,明确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所取得的成绩,满怀信心地推动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科学化发展,是当前我们教育工作者应着力解决的课题。

1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含义

大学生法律意识是大学生群体对社会法和法律现象的主观把握方式,是大学生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心理、观念、理论和信仰等各种要素的有机综合体。大学生法律意识通过大学生对法和法律现象的评价和调节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法律实践活动。大学生法律意识已成为大学生“守法自律性的精神动力和不竭的智力源泉”,成为大学生“综合素养与社会行为习惯的内生性调适器”。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既依赖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推进,更离不开教育的支持。当代中国大学生是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主力军,担负着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重任。只有把社会主义法律意识通过教育手段内化成为大学生的法律观念和法律信仰,积淀成为年轻一代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才能培养出具有法治精神并自觉守法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属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它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及其教师为骨干主体,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法理与法律方面的影响,并通过与社会各方面的法制教育力量相互配合,与大学生群体在实践活动中的互动,将我国现阶段的法制和法律要求转化为大学生个体的法律心理、法律观念、法律理论和法律信仰的过程。其任务是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力量,对大学生施加法理和法律方面影响,使大学生形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法律心理、法律观念、法律理论和法律信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国家经过若干年的探索日益深刻地认识到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确立了法制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邓小平提出:“要通过改革,用法治代替人治,要让我们的民主法制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从1986年开始根据人大常委会《关于在公民中普及法律意识的规定》,以五年为一个计划周期在全国公民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普法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兴起,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普通高等院校陆续正式开设“法律基础”课程,法律意识教育的地位得以在高校确立。

2研究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意义

2.1理性认识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深层原因

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从兴起至今仅仅只有二十多年的时间,还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系统的法律意识教育体系。而且在这二十多年间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又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之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切实贯彻,行政管理体制、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民主法制方面的巨大进步对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进一步拉大了法律意识教育现状和法律意识教育要求之间的差距。着眼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需要,理性认识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找到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从而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实效,是每一个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2探索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特性和规律

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有自己的特性,这是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区别于其它类型的教育的根本点。同时,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又是一个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在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联系因素,主要是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内容和方法以及社会环境之间的联系。其中,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规律。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不能改变的,只能认识和加以利用。教育工作者应通过对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过程诸因素的研究,把握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特性和规律,并且创造性地运用法律意识教育规律,积极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活动。

2.3推进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科学化发展

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是一个国家社会要求、高校按教育规律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诸多的教育因素和教育矛盾,法律意识教育过程就是一个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过程,这种矛盾运动过程中包括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其中有一个矛盾是主要的基本的,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教育工作者通过对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矛盾运动过程的研究,抓住法律意识教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解决法律意识教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以此推动法律意识教育的发展,使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科学化程度和水平得以提高,从而实现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目标,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水平和法律素质,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

3学生法律意识教育取得的成绩

3.1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目标更为科学

改革开放以后,各高校根据中央的部署,按照教育规律对大学生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法律意识教育,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目标也由此确立。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程的推进,社会各界对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认识更为深刻,确立的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目标也更为科学。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后,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目标主要是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律信仰,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在科学的教育目标指导下,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实践探索越来越深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了制定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98方案”的重要决策。“98方案”中的《法律基础》课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度重视、直接指导并寄予厚望。2004年3月,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力争在几年内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状况有明显改善的要求;2005年1月,他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门研究部署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讨论通过了新课程方案,即“05方案”。“05方案”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将“98方案”中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有机地融为一体,成为一门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依托的崭新课程,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在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和学科建设方面所采取的一项创新举措,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又深远的意义。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实施方案规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大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之后,、教育部组建了部级编写队伍编写全国材;2006年秋季开学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新课程之一首先进入课堂。为了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目标的实现,党中央国务院全力推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育教学改革;教育工作者也在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实践中全方位地进行探索。

3.2形成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环境和氛围越来越好。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认真总结国内国际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倡导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作为一条坚定不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确定下来。他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这些内容,从治国方略上讲,就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十五大报告中,同志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高度,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是对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民主政治与依法治国是紧密相联、相互依存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不可少的政治基础;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又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必不可少的根本保障。特别是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样一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引起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在这场变革中,社会各界逐步达成共识: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以邓小平的民主法制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法制观,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才能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水平,才能使大学生今后能承担起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任。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下,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实践探索越来越深入,大学生对法律在维系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越来越深刻的认识,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初步确立。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高等工程教育中的法律意识教育改革深化研究》(CJS11-023)》,负责人杨莉。

参考文献

提高法律意识的意义篇2

关键词:法制,法律意识,法制教育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公报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性。”这一指导方针的提出标志着邓小平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的确立。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法制,邓小平认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1]也就是说,法制教育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途径,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有赖于全体公民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较高的法律意识,而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必须加强法制教育。

一、关于法制教育的地位

“文革”结束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百废待兴的新时期。在总结“文革”的沉痛教训时,邓小平指出,新时期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他说:“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2]对于如何抓法制这一问题,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指出:“在党政机关、军队、企业、学校和全体人民中,都必须加强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3]1986年,邓小平把法制教育的地位确定为法制建设的基础工作。在当年的一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讲话中,邓小平同志提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4]小平同志这一论断深刻反映了我国法制的历史和现实,明确了法制教育在法制建设中的地位,指出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根本问题。由于长期受封建主义的影响,我国的历史文化中缺乏民主和法制传统。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5]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无法回避的社会现实。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定之后,我国建立了初步的社会主义法制。但是,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特别是“文革”的冲击,“文革”结束后,我国已经形成的初步的社会主义法制被破坏殆尽,人们缺乏基本的法律意识。我国法制的历史和现实,决定了当时法制建设的首要问题是培养人们的法律意识。而法律意识的形成必须依靠全面的法制教育。

不仅如此,邓小平还指出,法制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教育人,即法律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把法律交给人民。社会主义法制要充分体现广大人民的意志,社会主义法制的权威必须建立在人民对法律信任的基础之上。法制教育可以使人们认识到,法律可以保护自己的各项权利和利益,法律可以有效地监督国家工作人员的公务活动,法律可以实现社会的各种正常秩序等等。人们通过法制教育而形成的正确的法律意识,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的社会思想基础。为了贯彻邓小平同志的法制教育思想,从1986年开始,我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有计划、有步骤的全民普法教育。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的一大创举,是邓小平法制教育思想的成功实践。经过普法教育,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显著提高,法制思想深入人心,人们对我国即将成为法治国家充满了信心。

二、法制教育的目标和作用

人的一切法律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法制观念的支配下进行的。。法律的制定、人们的司法、执法、守法、法律监督等法律活动都同他们的法制观念直接相关。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赖于提高人们的法制观念,而提高人们的法制观念,又有赖于对人们进行法制教育。“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法制观念”[6]是法制教育的目标。所谓法制观念,又称法制意识,是指人们关于法律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在社会生活中,无论是法的制定,还是法的执行和遵守乃至违法犯罪,无一不受一定的法律意识的支配。法律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法律意识作为思想的上层建筑,它必然要受到与之相应制度的上层建筑——法律制度的制约。法律制度作为一种既定的现实力量,是人们法律意识的社会环境构成的重要因素。它的制约作用甚至决定了法律意识的形成及其性质;另一方面,法律意识除受到现实的法律制度制约外,还有其自身发展的相对独立性,不同的法律意识对同一法律制度是有不同的影响和作用的。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有统一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但并不存在统一的法律意识。人们的法律意识中,既有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成分,也有非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成分。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必须通过法制教育提高人们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水平。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和心理条件,对法制的各个环节产生极大的能动作用。。

第一,社会主义法律意识首先会影响社会主义法制的立法活动。法律是根据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制定出来的,加强法制教育有助于立法主体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认识立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立法工作的完善,首先要做到“有法可依”。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认识到,过去法制不健全,一个原因就是无法可依。因此,为彻底改变我国立法工作的落后面貌,邓小平认为应加快立法步伐,并提出“宜粗不宜细”、“宜快不宜慢”等立法原则,对当时的改革和法制建设起到了显著的积极作用。其次,立法工作的完善除了加快立法步伐外,更重要的是提高立法的质量。很难想象,一些技术性较强的法律(如票据法、证券法、公司法等)能由缺乏相当法律意识水平的立法工作者制定出来。因此,科学的系统的法学理论和知识对于立法有较大的指导作用。提高立法的质量,就必须提高立法工作者的法律意识的水平,因而必须加强法制教育。

第二,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对于社会主义法律的适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徒法不足以自行”,立法仅是社会主义法制的第一步,社会主义法制的实现还取决于正确、合法的司法、执法活动。邓小平指出:“法制完备起来了,司法工作完善起来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障整个社会有秩序地前进。”[7]由于法律具有概括性的特点,而社会生活却是复杂多变的,如何使概括的法律与具体的社会生活良好地结合,要求司法、执法人员在司法、执法过程中运用法律意识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法律,特别是在立法尚不完备、存在法律漏洞的情况下,法律意识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即使在法律比较完备的情况下,如果司法、执法人员不熟谙法律规定的内容,不理解法律规定的精神实质,也不可能使法律得到正确的适用。

第三,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是推动全体公民和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自觉守法,与违法行为进行斗争的关键性的因素。邓小平指出:“在党政机关、军队、企业、学校和全体人民中,都必须加强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8]社会主义法律的实施,不仅要靠司法、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正确地适用法律,更要依靠广大公民、一切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自觉地遵守法律。我们社会主义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是保护人民利益的工具,我们法律的这种本质就决定了它具有为广大人民群众自觉遵守的群众基础。但是,如果广大人民群众不能认识法律本质和作用,就不能把这种自觉守法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因为人们的思想支配人们的行为,一个人如果对守法的意义认识不足,对行为是否合法不能做出正确的预测,甚至藐视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那么社会主义法律是很难被他自觉遵守。

三、法制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进行法制教育要有针对性,要注意方式方法,要积极探索和选择各种行之有效的实践形式,力求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为此,邓小平提出了许多有益的主张。

第一,坚持法制教育与提高公民文化素质相结合,开展普法活动,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邓小平指出:“法制观念与人们的文化素质有关。现在这么多青年人犯罪,无法无天,没有顾忌,一个原因是文化素质太低。”[9]公民的法制观念与文化素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是公民学习法律,进行法制教育的必要前提。没有文化或者文化水平太低,就无法阅读法律、懂得法律,无法领会法律原则和法律精神实质。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作为治国方略,但在一个文盲充斥或者公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的国家里,是不可能实行依法治国,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把法制教育与公民文化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公民尤其是青少年法制观念淡薄、违法犯罪普遍的现象,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只有这样,法制教育的目的才能达到。

第二,坚持法制教育与采取法律措施相结合,充分发挥法制教育在纠正违法、改造犯罪中的重要作用。

邓小平认为,法律和教育都是实现安定团结,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的重要手段。他说,改革是伟大的实验,是一场革命,总会有人表示怀疑。实行开放的政策也会带来一些坏的东西,影响我们的人民。这就要求“我们用法律和教育这两个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只要不放松,认真抓,就会有办法。”[10]法律措施和教育措施两者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缺一不可。首先,采取法律措施也可以发挥教育功能。对违法犯罪分子的“法律措施要从严,从严了才可以教育过来一批青年”。严肃处理各种违法犯罪分子,“不但对绝大多数犯罪分子是一种教育,对全党、全国人民也是一种教育。”[11]其次,对违法犯罪分子采取法律措施离不开法制教育。在采取法律措施的同时,必须通过教育使违法犯罪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违法性,弃恶从善,改邪归正,朝着知法、守法的正确方向转化。再次,法律措施是惩治犯罪的必备手段,不能因为强调法制教育就忽视采取法律措施。邓小平强调指出:“对于绝大多数破坏社会秩序的人应该采取教育的办法,凡能教育的都要教育,但是不能教育或教育无效的时候,就应该对各种罪犯坚决采取法律措施,不能手软。”[12]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

[8][9][10][11][1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提高法律意识的意义篇3

【关键词】高中生;法治意识;价值观;群体目标

以往的高中生法治意识培养和教育目的,仅仅是从防止未成年人犯罪这个角度进行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政治法治文化日益丰富,法律和公民的生活越来越密切,高中生是进入社会的公民预备队,对他们进行有目的性的法治意识培养,让他们不仅仅不能违法犯罪,还要让他们明白自己作为一个公民应当享有的权力和要承担的义务,本文从法治意识和法治价值观进行分析,明确高中生应当有怎么样的法治观念和行为模式,为中国未来中学生法治教育提出相关建议。

一、高中生需要树立的三种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对于法(特别是现行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知识和心理态度的总称,法律意识是一种观念的法律文化。相对于完整的社会人来说,高中生最需要的是关注自己和外界,首要的就是要树立公民意识、责任意识和权利义务意识,这三种意识是法律社会中人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意识。

公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在国家、社会中的地位的自我认知,以法定权利和法定义务为依据,把自身的责任感、使命感融合在一起的自我认知。高中生在学习中基本都能够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人,作为社会中的一个人,但是这个角色可以使子女,也可以是兄弟姐妹,但是就“公民”一词,很多高中生还感到陌生,因为这种称谓在一般生活学习中不会存在和运用,它是法律社会和政治社会的特有名词,而在当前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中,高中生需要知道自己的公民身份的意识已经为法律所期待。因为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角色,要求高中生必须要树立起国家主人的地位意识,把自己和国家联系起来,不论是建设经济还是体现民主,高中生都需要把“公民”身份强硬地表现出来。

责任意识不仅仅是公民的法律责任意识,也是高中生必须具备的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责任人意识,这和政治学习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相通的。现阶段的中学教育往往对责任意识进行道德层面的教化,却忽视了法律层面的引导,对高中生应当灌输责任不仅仅在于道德的可遵守,也要进行法律责任的应遵守。法律责任不仅仅是承担犯罪刑事责任,还可能是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这样在下一代的立法中,法案才可能为我们下一代的法律人所理解和接受。当我们的未成年人懂得了法律并理解了法律,那么法律权威自然而生,责任意识促使他们进行社会公正的自觉维护。

权利义务意识是高中生树立法律意识的关键问题,高中生在学习法律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权利和义务的意识,就很难理解自己的权利是他人履行义务的结果,而他人的权利也需要自己作出相应的利益牺牲来维护的。这点上,可以加强学生的法制历史学习,从著名的法律著述和法制故事学习权利义务文化,最终让学生能够正确的享受自己的法律权利,也要严肃对待自己需要履行的法律义务,这样才能在未成年人心目中形成和谐的权义观念。

二、高中法治教育应培养的价值追求

法律意识的树立是法律被认识的重要表现,但是认识法律和理解法律并不是一个相等的关系,知道法律形式和理解法律所代表的深层次含义,是法律学习和法治教育的重要目标。无论是公民意识还是权利义务意识,都在遵循一个合理的法律价值,这就是公平正义价值观。法治的公平正义,主要涉及到四个价值观的树立,即秩序、自由、公平和正义。

秩序价值是合理社会生存环境的基本保障,没有秩序,即使再民主再自由的国家,也可能变得混乱不堪,因为每个人的权利都需要得到保障和彰显,如果没有界限的张扬权利就可能使权利和义务突破平衡的临界。我们通过不同的法律调整和权利义务规制,就是为了给人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秩序环境,因此高中政治常常讲习的和谐与稳定,就体现在这个秩序价值之上。因此,在高中生法治意识培养中,应当教育他们树立起社会秩序为首要的价值追求。

自由价值是法律的终极目标。从生理学和社会学来看,中学生又特别是高中生因为校园学习和社会生活的双重影响,最渴望得到社会自由,往往就会选择脱离学校学习的正常轨道,那么高中法治教育就需要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自由观,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校园,要让学生明白自由是有限度地,学生的自由在于学习的边缘,那么社会的自由边缘就在于他人的权利。笔者认为这样的灌输可能更加形象地表示了自由价值的高中化展示。高中生在认识法律自由价值时,对于勤学和逃学之间可能会更加明白自由的真谛。

公平正义价值观是法律的核心追去,宣扬的是人类社会一切真善美的标准。通过对历史和政治题材的学习,让高中生去理解公平观念的发展历史,比如男女平等历史、奴隶等级历史和贵贱差异历史,结合到当前经济社会的不平等现象,更好地比较公平与非公平的优劣,形成内心自主的公平意识。对于正义,不能简单地看对与错,这个需要教育学生从同的角度和立场来看待,让学生认知正义价值的相对性理论。比如,我们打击犯罪是在伤害犯罪嫌疑人,但是我们却保护了无辜的人,那么从惩恶扬善这个角度和人民的立场来看,这样的正义才是绝大多数支持和维护的正义。

三、高中生法治意识培养教育的相关建议

大力推行实用性法律教育。高中生法治意识提高的前提就是要知道法律,学习法律,对于实用性较强的法律,在高中学习阶段可以进行普及。对在校高中生开展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教育,从而具备法治意识,具备运用法律处理基本法律事务的能力和意识。

将基础法律学习纳入高考之中。主要是将比如法理学中关于权利义务和正义公平的通识性法律知识加入到政治理论课的教授中,把这部分学习设置到高考测试选拔当中,让学生和家长能够真正重视起对法律的学习和研究。

突显司法机关的宣传能量。主动邀请校区所在地检察院法院等司法机关对高中生进行校园法制宣传,特别是关系未成年犯罪和违法的社会问题,引导学生知晓什么行为可为,什么行为不可为的规范行为模式,用警示和激励的双重方式提高高中生的法律学习和遵守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家校合作等方式对高中生进行法治教育。

【参考文献】

[1]朱世媛.“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J].载《中国轻工教育》,2008年(4)期

[2]华金.“中学生法治教育研究――以高中历史课程中法制史为例”[J].载《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

提高法律意识的意义篇4

论文关键词:和谐;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在思索和谐。西方的毕达哥拉斯认为“整个天就是一个和谐”;著名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和谐是产生于对立的东西”。中国古代的圣贤孔子提出了“和而不同”,认为和谐是指事物的对立统一。可见,和谐是指融洽,调和,是对自然和人类社会变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人们追求美好事物和处世的价值观与方法论。和谐不回避、不否认矛盾,它是一种在承认矛盾的前提下,面对矛盾、解决矛盾的态度与方法,追求一种理性、和平、有序的制度化解决矛盾的途经。在和谐社会中,法律是个人意愿和基本权利的最佳保护途径,社会中的矛盾也只有通过法律这种和平理性的途径来化解,社会才会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法是为实行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服务的,也应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

一、社会主义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对法律(特别是现行法)和法律现象的认识、评价、情感、体验等各种意识现象有机综合体。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是社会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是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法律观、法律感、法律思想的总称。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核心和灵魂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它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与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发展观在法治发展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是社会中的一种群体法律意识。社会主义是以社会为本位的社会,其法律强调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为社会主义社会服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其内涵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理念是一种价值观和方法论,是统领社会主义各项法律价值与原则的核心理念。因此,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也应该尊重和符合规律,体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和谐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现状及培养意义

近年来,大学生中出现了一些轰动全国的恶性案件,如马加爵恶性杀人案、刘海洋泼熊事件。一些大学生不知如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也有一些大学生根本无视法律的存在,最终不得不受到法律的制裁。②这表明现状令人担忧,部分大学生的和谐法律意识极其淡薄,法律的权威还没有在大学生的头脑中完全彻底地树立起来。

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是法治的内在驱动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前提。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是一个强调在发展中来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利用法律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来,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培养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大学生对国家法律理智地认同、自觉地遵守,形成法律的信仰,促进社会和谐。从讲政治的角度来看,在他们的法律意识的培养中坚持和谐社会理论的指导,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旗帜。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是否具有社会主义的法律意识事关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败。还有,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培养也是当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但是专业过硬、知识面广博的复合型人才仍然非常抢手。可见,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其法律意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竞争力。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高校将一个无知的人送到社会,就是给社会增加一个危险分子”。因此,高校应该以和谐思想统领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全过程,加强其正确处理纠纷、依法维权的教育,适应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促进社会和谐。

三、和谐视野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培养内容

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培养内容,也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从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来确定,着重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制度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程序意识等内容。

1.培养诚信意识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数千年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诚信也是人类社会形成的一种共识,已不分国界为全人类所共同认同和遵从。从字面上看,诚实就是指忠诚老实,能忠实于事物的本来面目;守信就是遵守诺言、说话算数讲信用。在某种意义上讲,追求诚实守信就是追求正义。诚实守信原本是道德原则,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行为丰富多彩,在利益的驱动下,用单纯的道德伦理难使人坚持诚实信用,这就需要诚实守信的道德法律化。现在,诚实守信已为世界许多国家法律的普遍认可,并成为民法领域的帝王原则。诚信是一种责任,是人们合作的前提、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如果没有了诚信,社会秩序也就没有了保证,社会和谐就失去根基。因此树立“诚信”意识是弘扬对社会负责的精神,社会越是进步,便越是呼唤诚信风气的回归。

2.培养制度意识

制度是人们必须共同遵守的、按照一定制度行动的准则。制度意识是遵守制度、按制度办事的思维方式。它能使人们的行动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预见性,从而有助于保护人们的权利与自由。要树立制度意识,就应同各种破坏制度的行为作斗争,灌输大学生在制度面前一律平等的思想,树立制度的权威,培养大学生依制度办事的思想观念,自觉遵守制度,坚决同一切不依制度办事的行为作斗争。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要讲法制,真正使人人懂得法律,使越来越多的人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高校如把坚决执行制度的理念渗透到每一位大学生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之中,不断提高贯彻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通过他们的示范与推动,社会和谐就不再是可望不可及的地平线。

3.培养权利与义务意识

法律主要的精神即强调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高校应培养大学生权利与义务对等并重意识。权利是一种自由,义务是一种必须,权利与义务相互制约,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世界上不存在有权利无义务或有义务无权利的人,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关系不仅存在于同一关系体中,而且存在于同一行为主体中。培养权利与义务意识是维护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的途径。我国法律从各个方面规定了公民的权利义务,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以内,人们有着极为广阔的自由。同时,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时要慎重考虑自己言行的社会效果,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大学生是否具有权利与义务对等意识是衡量其法律意识是否完善的重要标志。现实中,权利义务的内容和限度是不那么清晰的,有些大学生往往在权利义务取舍上具有明显的自利倾向,在面对自身利益的利害权衡时权利诉求过分膨胀,在社会责任中回避义务,不和谐事件屡屡发生。只有每个社会人均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自己与他人的合法权益才会得到保障和实现。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权利与义务对等意识教育,从社会本位的角度强化义务意识,使他们养成如前美国总统肯尼迪1961年在就职演说中所说的那样来对待权利与义务,“不要问祖国能够给予我什么;而要问我能为祖国做什么!”。那么,这将有助于珍惜和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会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4.培养程序意识

程序是法律的核心,没有程序也就没有法律。法律的保障与救济功能都必须通过程序才能得以实现。法律的正义也往往需要通过正义的程序来保障实现,可以说,程序正义也是走向实体法律正义的桥梁。尤其是当人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法律要起到救济作用,就要通过正义程序,依照程序解决纠纷、维护权利、救济利益,可以减少与防止不公正现象的出现。大学生只有养成尊重、遵守程序的观念,按程序办事、用程序规范去限制恣意、专断与破坏程序的行为,才可能克服人性中的弱点,彰显程序正义理念。程序意识有利于提高社会公正度,促进社会的和谐。所以,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程序意识的培养。

四、和谐视野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培养途径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法律的法典化程度不高,又面临着大修大改,编撰工作滞后,就连专业人士也难全面熟悉与精通。对高校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讲,往往只能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来接受法律教育。这门课程原来是两门课,由于两课教学改革现合为一门,课程中法律内容部分的课时大为减少。面对学时与内容的矛盾,只有改革教学思维,通过法律道德互动教育树立法律信仰,利用大学生社会实践感受法律现象,辅之高校管理的法律化,来有效强化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1.通过法律道德互动树立法律信仰

两课教学中,道德教育占了相当的内容,教师可以将法律信仰渗入教学中。大学生树立了法律信仰,才会相信法律制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以此法律制度所建立起来的社会秩序是合乎人性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才会相信依靠司法机关解决问题是可信赖,能维护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这样,他们才会乐于接受法律,摒弃避讼、厌讼、惧讼的心理。法律信仰是一个国家法治化的关键性要素,也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环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在道德部分渗透法律,在法律基础部分分析其道德支撑,通过理性的说教将法律意识的培养融入两课教学之中。大学生树立了法律信仰,将借助于法律这种和平理性的工具来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矛盾,为社会和谐起到示范作用,有利于带动社会的和谐。

2.通过社会实践强化法律意识

大学有着丰富的课堂外教学,可以安排大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到观摩法庭、参观监狱,让学生亲身感受法律的威严和神圣,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通过大学生感受法律文化,激发他们的法律兴趣与热情,可以有效强化其法律意识。同时,还可以在高校创造一种法治化管理的小环境,进行环境育人,使他们亲身经历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高校在对违反校规的学生行使管理权时,必须遵循正当程序,依照制度和程序进行处罚,培育大学生法律意识。这样,学生就会觉得规章制度离自己不远,对法律与制度产生尊重和信任,消除冲突中因自利心理带来的抵触情绪,自觉地认同与执行法律和规章制度。通过社会实践,并辅之高校管理的法律化,让法律意识植根于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法律正义土壤里,法律教育才会更具实效。

提高法律意识的意义篇5

内容摘要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的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是社会法律现实的组成因素。它包括人们对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本质及作用的理论观点,对法律和法律制度的要求及态度,对现行法律和法律制度的评价和解释,也包括人们对法律和法律制度的认识、愿望和情绪等。生活中,人们通常所讲的“法律观念”、“法制观念”与法律意识近义。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是正确守法与执法的思想保证,普法教育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普遍增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对于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加以分析,将有助于从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现状出发,有针地性地搞好普法教育活动。公民的法律意识是作为独立主体的社会成员在生活、工作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心态、观念、知识和思想体系的总称。那么,如何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培养和增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本文将以公民的法律意识的现状和成因分析为线索,阐述加强公民法律意识的现实意义,对如何培养和增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提出了自己的建解。本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加强公民法律意识的现实意义,第二部分写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现状及成因分析,第三部分写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途径。论文关键词:法律意识法制观念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普法教育依法治国法制建设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的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是社会法律现实的组成因素。它包括人们对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本质及作用的理论观点,对法律和法律制度的要求及态度,对现行法律和法律制度的评价和解释,也包括人们对法律和法律制度的认识、愿望和情绪等。生活中人们通常所说的“法律观念”、“法制观念”等与法律意识近义。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是正确的守法和执法的思想保证,普法教育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普遍增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对于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现状加以分析,将有助于从我国法律意识现状出发,有针对性地搞好普法教育活动。公民的法律意识是作为独立主体的社会成员在生活工作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心态、观念、知识和思想体系的总称。那么,如何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培养和增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呢?对此,笔者有以下见解;一、加强公民法律意识的现实意义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提高司法、执法水平和公民自觉遵纪守法、参与法律监督的积极性,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第一,法律意识在完善立法工作,促进有法可依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依法办事的前提是有法可以,没有法,或者法残缺不全,那么依法办事就无从谈起。第二,法律意识在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中的外在表现,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常言说得好“已不正,不能正人”、“打铁先要自身硬”,执法人员不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就会表现出执法素质差,执法水平低,就会造成执法不公、徇私枉法、执法犯法等现象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再好的法律也无济于事。法律意识是国家司法人员正确理解和掌握法律,准确、及时适用法律的必要因素。司法人员在办案中,如果是不知法、不懂法或者对法律作出歪曲理解,那么势必会造成冤假错案。因此,司法人员也要具备较高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第三,法律意识是公民守法、依法办事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法律是我国工人阶级和各族人民群众共同利益的体现,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反映和要求。因此,公民能否自觉守法,做到依法办事,在很大程度上,与公民的法律意识有着密切关系。一般说来,当公民具有较高的法律意识水平时,他们就能认识法律中规定的权利、义务、禁令都是与自己的利益紧密相联的,就能做到自觉守法,坚决维护法律的尊严,从而就能做到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否则,则相反。第四,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在实现依法治国、严格依法办事中,具有重要作用。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着重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而实现依法治国,关键是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正确处理好权与法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见诸于报端的一些中高级领导干部,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淡薄,把党和人民赋予给他们的权力,当做自己贪污、腐败的专用工具,视党纪国法和人民群众利益而不顾,挺而走险,最终走上不归之路,他们带给自己身边的班子成员的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共同犯罪与集体犯罪,在某种意义上讲,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往往起到了主要作用。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法大于权,而不是权大于法。正如我国《宪法》中所讲的那样“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因此,领导干部,尤其是主管政法的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是正确处理权与法的关系、实现依法治国的现实前提。第五,从法律的监督角度来看,依法治国必须建立完善的法律监督体系,这个体系应包括人民群众的监督,而人民群众的监督权力的真正实现,来源于他们良好的法律意识,否则,这种监督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建国来的司法实践,使我们体会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其公民的法律意识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国家的法制建设。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只有我国公民法律意识之“水”涨了,依法治国之“船”才能真正地高起来。二、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现状现及成因分析。(一)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现状由于法律意识具有复杂、多样的内涵和外延,要想准确把握公民的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其特征,是比较困难的。这里只对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总体特征,作一些大致评估与分析。1、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交织我国是一个传统法律意识极浓的国家。在传统的法律意识里,法的地位并不高,作用很有限,权利意识很淡薄,人们普遍有一种耻讼、贱讼观念。中国传统法律意识的最大特征就是“礼”,①几千年来“礼”支配着法律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它不仅被制度化,而且还被法典化,支配着人们的思维形式。如周“六礼”,②至今在一些偏僻山区还支配着男女青年的婚姻大事,具体表现在:人们重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重视订亲、拜堂的形式,而忽视婚姻登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制建设和法制理论研究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公民的法律意识现状也有了较大改观,现代法律意识的特征已开始形成。如主体平等意识、权利意识、责任义务意识、遵纪守法意识、监督举报意识等等都有所提高。但,中国几千年封建意识以及建国后极“左”思想的影响,使公民的法律意识还存在着与时代精神相冲突的若干传统观念相交织的状况,特别是产生有法律制度的现代化与法律意识滞后的矛盾。主要表现为:相当一部分公民仍习惯于按传统观念参于社会生活,评判他人与社会、解决纠纷及维护自身权益、甚至给“权大于法”以相当程度的认可,视法为维护道德的武器,致力于“无讼”来维护社会的安定,特别是封建统治者“言出法随”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还有存在,给某些公民造成了一种畸形的法律观念,“领导人讲的话就是法”。这表明,法律权威的削弱和法律观念的动摇成为法制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2、积极态度与消极态度并存由于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在我国居于统治地位,因此,我国公民对现行法律的态度总体上还是积极的。在对现行法律的要求上,他们通过生活实践和普法教育的开展,逐步明确社会主义法律的性质、目的和作用,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对现行法律评价上,尽管多数人的评价是感性的,但他们一般都能肯定法律的价值,而且也能够应用相关法律去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与上述积极态度相反,由于非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和传统习惯的影响,我国公民又对现行法律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消极态度,表现在他们对相当一部分法律规范和司法机关持不信任态度,宁愿依赖政策或某些行政职能部门,因而往往把自己置身于现行法律调整对象的被动地位,不懂法也不愿主动去了解、咨询法律,从而用合法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法律赋予给他们的检举、控告权利,采取“睁只眼,闭只眼”的态度,明哲保身,不引火烧身,更有甚者,即使与自己有直接利害关系的违法之举,他们也不去检举、控告,有的采取“私了”办法解决,有的用自己的“息事忍耐”之举,求得“消除”后顾之忧,一些见诸于报端的“众人围观街头暴力”、“见死不救”之例多得令人心寒,自己的亲人被流氓分子非礼,而躲在一边不敢吱声的事例也屡见不鲜。公民良好的法律意识,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础,从这方面讲,我国社会主义的法治之路才刚刚起步。3、法律权利意识弱于法律实用意识。建国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权利意识才刚刚苏醒。首先人们对权利的认识上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人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自己应享有的各种权利,越来越多的人们主动参加了普法宣传教育,关注广播、电视、报刊的法制节目,主动接受法律方面的宣传教育。其次,人们对权利的主张要求日益强烈,权利的主张范围在不断扩大。近年来诉诸于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越来越多,这表明人们已习惯于寻求法律援助的救济方式。近年来,关于人格权、身份权、继承权、知识产权等案件的数量增长也表明了权利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但是,我国公民的法律权利意识还存在较多问题,比如:宪法意识弱于部门法意识、民法和经济法意识弱于刑法意识、程序法意识弱于实体法意识等。4、法律意识层次有待提高。我们知道,公民对法律了解的多寡,与公民的文化素质有关,一般说来,文化素质高的人的兴趣较为广泛,获得信息的渠道也较多,因此他们对法律的认识就有可能较高,而文化素质低或文盲恰好相反。公民对法律的认知程度与他们自身的法律意识有一定关系。一般来讲,与公民的利益关系密切并实现程度较好的法律,他们就较容易知晓,反之就少些。我国公民中绝大多数人对法律实践的认识往往是通过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亲身感受得到的感性认识,因而难免带有片面性,对法律的认识能力也难免带有感情色彩。此外,我国公民中文化素质低下、文盲、半文盲人数占有一定比例,他们缺乏对法律知识了解的主动性,一大部分公民的法律意识处于片面的不系统的法律心理层次,处于法律意识发展初始状态,因而难以认识到社会主义法律的优越性。(二)当前公民法律意识的成因分析从以上对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现状的列举及存在的问题可见,我国公民法律意识呈现出多方面、多因素的不平衡状态。一方面,社会主义法律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在我国的确立,成为占有统治地位的现代化法律意识;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在我国社会生活中还处于低水平状态,并且与许多非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混杂在一起,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1、商品经济不发达我国目前商品经济还不发达,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自然经济,在我国农村占有较大比重。商品经济的不发达将成为影响公民法律意识的决定因素。其一,从商品经济与法和法律意识的相互关系看,没有商品的经济产生和发展,就没有法和法律的产生和发展,商品经济是产生民事法律的客观基础。而自然经济却不能提供民事法律之基础,在它的基础上产生的法律只能起到巩固和确立财产归属权利的作用。如果这样的话,势必导致公民法律意识趋于畸形和残缺不全。其二,从商品经济活动的自身特性看,商品经济是天生的平等派,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遵循等价、有偿的价值规律进行的,法律上的平等要求不过是价值规律的法律语言,由此形成平权法律意识。而自然经济由于以人身依附关系为特征,结果只会崇尚经验和个人权威,产生法官思想和好皇帝主义,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权利平等的法律意识;而且,既然商品的核心是价值,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人们价值观念的强化,进而对人的价值、劳动价值以及人的平等、自由和个人权利的法律肯定,并形成关于人的尊严、人身自由等法律。但是,自然经济在生产经营中不尊重成本和效益,处于盲目无计划状态,这就必然造成忽视和贬低人的价值和劳动价值的现象,就不会将人的平等、自由、权利等上升为法律来加以肯定,那么人的观念中就会形成服从命令和专制的法律意识。2、特殊的历史环境因素我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社会逐步过渡到现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变革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又经历了“十年文革”这场浩劫,这种特殊的历史环境和某些政策、方针上的失误和偏差,致使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受到了一定影响。一是我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在依靠群众、发动和组织群众,搞大规模群众阶级斗争的过程中进行的,没有群众运动,就没有革命的最后胜利。然而,由于群众运动是不依靠法律的,并且在我们发动群众时候,也只能讲明政策和有关规定,而不是用法律来严格规定约束群众,因此也就产生了群众对自己创造的、表明自己意志的法律,有时也不太尊重的副作用。二是由于法制建设的目的主要是创造一个稳定的、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因此,法制在革命战争时期和和平建设时期的地位,显然不同。很遗憾的是,当我们从大规模的暴风骤雨式的阶级斗争转向和平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后,我们的一些领导同志仍然用“军事进攻”观念来看待法制,用群众运动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同样为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增加了难度。三是党的正确领导是我们革命和建设的权利保障。但是,党的领导本身在过去都没有适当的制度予以限制和约束,没有法定的条例来规范,许多本应由法律规范调整的范围,往往用党的政策来调整,形成了党政不分、以党代政、以党代法以及党组织和党的某些领导可以随意干预立法等司法活动不正常的状况。3、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文化最灿烂的民族之一,有着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纵观中国法制史,这种传统文化体现在中国法律方面的显著特征有三个:一是缺乏对权利的逻辑规定和论证,权利观念极其淡薄;二是强化专制主义,权利崇拜观念极其狂热;三是宗法伦理精神和原则渗透,影响着法的价值取向,形成以家族为本位的法律观念,并成为中国法律文化传统的核心。这种宗族伦理传统使法成为一种伦理道德的附庸,这种状况必然产生重人治轻法制的思想,并成为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历史重负。宗族伦理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行为规范,而法只是作为一种国家强制力去保护宗族伦理的工具。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法律的调整范围被大大地限定,许多授权性规范(如钦差大臣先斩后奏③等)和义务性规范(如“嫁鸡随鸡”④等)都划归伦理范畴,只有禁止性规范为纯正的法律规范。于是整个社会法律调整系统只能凭借刑事镇压而排斥法律的调节、仲裁功能。这种状况强化了人们重伦理修养轻法制的观念,并形成了“民刑合一”的法律现实和“重刑轻民”的法律意识。4、法律生活的失调社会主义国家是法制国家,法律生活应该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国家法制健全,强化公民的法律意识,法制生活本身协调和谐是非常重要的。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已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规,这为我国法律生活的协调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但是,现实生活表明,我国法律生活要实现真正的和谐与协调,还要作出久远的努力。目前,我国的法制还不十分健全,法律还不是真正完备,法律的渗透还不太强,法律的触角还没能完全伸展到各个角落;再者,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从内容到贯彻执行还不够严谨,有些地方甚至相互矛盾。如:同一性质或后果的行为,在不同地方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法律应有的权威就会受到削弱,公民的法律意识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不能正确处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关系,这种状况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现实生活中,常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一是行使国家权力的官僚主义倾向(如生活中出现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表现在一些国家工作人员要么滥用国家权力,侵犯公民权利或是影响公民权利的实现;要么是不愿充分使用国家权力来保护公民权利,对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疾苦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二是公民权利的滥用,表现在只顾自身利益,不惜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的利益。三是公民不知道或不能充分行使公民权利。主要表现在一些公民由于文化程度和经济条件所限,加之我们司法宣传力度不够,使得他们对法定的许多权利不知怎样行使,更谈不上充分利用(比如选举权、控申权、身份权等)。笔者近期在下乡检查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时,曾与四个乡镇八个村委十六个自然村三百二十名村民座谈,了解基层普法宣传的有关情况和公民所掌握的法律常识,除极少数村民外,百分之九十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只知道偷盗、抢劫、杀人放火犯法,其它什么也不知晓。有一个壮年男性公民说:普法教育就是村里主任、支部书记上乡里开会,回来在墙上写点标语,这些事不是俺农民的事,是当官们的事,俺只要交公粮,不犯法算了。由此可见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在一些地方只是空谈,这也是法律生活失衡的一个原因。三、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途径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必须充分认识到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重要意义。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是顺利推进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国的基础和前提。从行政与司法来看,能否实现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取决于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如果没有他们相应的法律意识,依法治国工作就难以进行。从守法与护法的角度看,公民能否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取决于公民的法律意识。我国的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国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要充分认识到,目前我国公民法律意识整体水平还不高,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任务还十分艰巨。这个问题必须引起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把它放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总之,认识必须到位,行动必须自觉,工作必须一贯坚持,才能打开工作的新局面。2、切实抓好普法教育一是要克服形式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真抓实干。普法教育不能只停留做表面文章、走过场上,只有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才能取得工作实效。二是工作形式必须灵活多样。我国人口多,地区差异大,要以尽量少的投入取得最大收益,必须因地制宜,既可集中授讲,也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宣传;既可采取就地办案的教育方式,也可以采取法律服务与帮助的方式进行,要注重教育材料的典型性、灵活性、生动性。三是要注意普法教育的广泛性和针对性。普法教育要面向群众,要在机关、学校、工厂、农村和群众务工集中地点广泛进行。同时对于不同地域、不同职业、不同层次的人要有针对性。当前普法工作应以领导干部为重点,领导干部手握权力,只有提高了他们的法律意识,才能使之依法行政;同时领导干部的责任和影响比普通群众大,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提高其依法办事的能力,使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也是一种积极的影响;对于不同行业,也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行业普法教育。四是要建立一支素质高业务精事业心强的普法队伍,提高司法宣传队伍的综合素质。五是要重视法学教育,开展法学研究,在普法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这方面工作。法学教育不发达,法律专业人才少,势必影响到法律意识的提高。因为如果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比较差,它将直接影响具体案件的质量而影响法的权威和尊严,影响群众对法的认识、理解和态度。因此,必须重视法学教育,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为执法机关提供尽可能多的受过专门教育的法学人才,并为在职的执法人员继续学习和提高,提供更多的方便。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内容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和互相促进的。在文化建设上要注重发展多种形式和多层教育,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法制观念。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异向,弘扬正气,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在思想道德上,要用科学思想和理论武装全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建设要努力培养“四有公民”,并且要在全体公民中广泛进行“道德规范进万家”和遵纪守法宣传活动,普及法律常识,增强全民的法制观念,使群众懂得公民的权利、义务和与自己工作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促使他们依法办事、依法律己、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样可以逐步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进而达到真正从根本上提高全民法律意识的目的。4、加强立法,建立良好的法治环境国家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那么对于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显然是句空话,为此,必须做到:一要通过立法健全做到有法可依;二是自觉守法护法,依法办事。从公民角度讲,要自觉运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维护自己的权益;从执法者的角度讲,要依法不依人,依法不依权;三是要维护司法公正,通过冤、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强有力地促进司法人员公正办案,使合法权益得到保护、法定义务得到履行、违法行为得到惩罚,这样能够避免徇私枉法等司法腐败。另外,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弘扬正气、打击邪恶活动,使好人敢做好事,使坏人不敢抬头;加大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为此在立法上要限制居于优势一方,保护弱势一方;在实际运行程序上,应给予弱势群体更多更有效的公平救济途径,用法律为他们讨回公道,用法律改变他们的命运;以此激发人们知法、守法和护法的积极性。总之,提高公民法律意识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知难而进,长期坚持、循序渐进、多管齐下、深入细致地开展这项工作,才能真正抓出成效来。注释1、礼:西周的根本大法,又是国家机关的组织法和行政法,以及刑事、民事、经济等方面的立法之本。它以“亲亲”、“尊尊”原则为基准,强调德的要求,形成了包括宗法制和分封制以及国家活动等方面系统典章制度,以及人们的行为规范和婚、丧、冠、祭等各种仪节。2、周“六礼”:西周时婚姻成立的条件。依次是:①纳采(男方请媒人向女方送礼品求婚)。②问名(男方请媒人问女子名字、生辰,卜兆宗庙,请示吉凶),③纳吉(卜得吉兆后即定婚姻);④纳征(又称纳币,男方使人送聘礼到女方);⑤请期(商请女方择定婚期),⑥亲迎(男子奉父命亲去女方家迎娶)。3、先斩后奏:封建时代皇帝授予自己比较信任的高级官员外出视察工作时的一种特权,意思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可先自行处理相应的事务,事后再向皇帝汇报。4、嫁鸡随鸡:封建统治时代,妇女无权选择自己的丈夫,听凭父、母和媒人的安排,嫁什么人就随什么人。引用、《全国检察机关“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教育活动读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6月印刷4、驻马店市委《干部理论读本》(一)、(五)驻马店市委2001年9月印刷5、中共中央宣传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2009年6月印刷6、《检察学报》2009年第2期7、《党的生活》2009年第6期8、《党建工作》2009年第9期9、《驻马店日报》“法制专版”2009年5月6日10、《宪法》中国人事出版社2001年3月印刷11、河南省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宣传纲要》《河南日报》1996年10月11日第1版12、《民法学总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5月印刷

提高法律意识的意义篇6

近年来,加强公民意识是党和政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是要把公民培养成具有民主法治理念、自由平等和公平正义意识、能够享受权利、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的具有行为能力的公民。公民意识的核心是公民的权利意识教育。公民在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基本自由的同时,负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公民意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办家、社会所需要的有积极生活态度、有政治参与热情、有民主法治素养、能与其他公民和社会组织合作的合格公民。由此可见,公民意识教育与法律意识教育是殊途同归的。从法律意识教育的角度来看,公民意识教育是更深层次的公民法律意识教育,是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有效发展途径。

一、公民意识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公民意识教育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内容。一是公民的主体意识教育,即公民作为国家主人和社会主体的意识。公民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自觉关心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荣誉和安全。二是公民的权利意识教育,即公民对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某种行为合法性的意识,以及对他人合法权利的尊重。三是公民的责任与义务意识教育,即公民必须履行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责任与义务的意识。四是公民的法律意识教育,即公民要有尊重法律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公民不仅要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而且要同各种违法行为作斗争。五是公民的道德意识教育,即公民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生活中必须具有的道德规范意识。公民要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此外,公民意识还包括公民应具有的民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方面的意识。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意义主要有:第一,一个国家的国民只有具备了完整的公民意识,才能成为合格的公民。只有当广大国民普遍具备了完整的公民意识和公民性格,才能建立成熟的、民主法治充分发展的公民社会。“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逐渐落实,必将促进我国公民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第二,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来说,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有利于有效提高国民素质,有利于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有力实施,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功建设,是一个非常基础的环节。第三,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对我们现阶段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而言,是最为直接、有效的补充,也就是说我们发展民主法治,必须靠高度的公民意识来弥补法律制度所不能覆盖的空白。第四,当前公民意识缺失,应该说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参与监督意识不强,二是权利和义务分离,政治、社会、经济等领域中许多问题与公民意识缺失有直接联系。加强公民意识教育能推动上述状况的改变。

二、法律意识教育是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

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法治国家的法律对公民的资格与行为、权利与义务、利益与责任、法律关系等都有明确具体的规定,法治国家的文化对公民意识有相应的要求。因此,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过程,一方面是向公民灌输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法治精神、法律意识的过程,另一方面则是向全社会传播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的过程。公民依照宪法和法律,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公民的法律意识教育,核心是培养正确的权利和义务观念,在法制轨道上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法律对社会生活的规范、引导和保障功能,主要是通过权利义务机制实现的。每个公民只有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在法制框架内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并切实履行自己的义务,整个社会才能够实现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

三、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更深层次的法律意识教育

在今后的法律意识教育中需要进一步强化公民意识观念的教育,突出公民意识的培养。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一精神对于做好公民的法律意识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公民意识教育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一个重大课题,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法律有效执行的社会基础和效果。在现代社会中,公民意识教育实际上是更深层次的公民法律意识教育,它体现了公民对法律精神与内容的理解、认同与情感,表现为人们的一种观念、感觉和心理状态,它深植于公民的社会意识之中,又作用于法律意识实践,是法律意识实践的内在推动力,形成尊重法律、维护法律、自觉遵守和实施法制的风气和习惯,可以说是尊重民主、维护民主、实施民主的风气和习惯。

四、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关键是国家公职人员

提高法律意识的意义篇7

一、高中生需要树立的三种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对于法(特别是现行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知识和心理态度的总称,法律意识是一种观念的法律文化。相对于完整的社会人来说,高中生最需要的是关注自己和外界,首要的就是要树立公民意识、责任意识和权利义务意识,这三种意识是法律社会中人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意识。

公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在国家、社会中的地位的自我认知,以法定权利和法定义务为依据,把自身的责任感、使命感融合在一起的自我认知。高中生在学习中基本都能够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人,作为社会中的一个人,但是这个角色可以使子女,也可以是兄弟姐妹,但是就“公民”一词,很多高中生还感到陌生,因为这种称谓在一般生活学习中不会存在和运用,它是法律社会和政治社会的特有名词,而在当前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中,高中生需要知道自己的公民身份的意识已经为法律所期待。因为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角色,要求高中生必须要树立起国家主人的地位意识,把自己和国家联系起来,不论是建设经济还是体现民主,高中生都需要把“公民”身份强硬地表现出来。

责任意识不仅仅是公民的法律责任意识,也是高中生必须具备的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责任人意识,这和政治学习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相通的。现阶段的中学教育往往对责任意识进行道德层面的教化,却忽视了法律层面的引导,对高中生应当灌输责任不仅仅在于道德的可遵守,也要进行法律责任的应遵守。法律责任不仅仅是承担犯罪刑事责任,还可能是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这样在下一代的立法中,法案才可能为我们下一代的法律人所理解和接受。当我们的未成年人懂得了法律并理解了法律,那么法律权威自然而生,责任意识促使他们进行社会公正的自觉维护。

权利义务意识是高中生树立法律意识的关键问题,高中生在学习法律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权利和义务的意识,就很难理解自己的权利是他人履行义务的结果,而他人的权利也需要自己作出相应的利益牺牲来维护的。这点上,可以加强学生的法制历史学习,从著名的法律著述和法制故事学习权利义务文化,最终让学生能够正确的享受自己的法律权利,也要严肃对待自己需要履行的法律义务,这样才能在未成年人心目中形成和谐的权义观念。

二、高中法治教育应培养的价值追求

法律意识的树立是法律被认识的重要表现,但是认识法律和理解法律并不是一个相等的关系,知道法律形式和理解法律所代表的深层次含义,是法律学习和法治教育的重要目标。无论是公民意识还是权利义务意识,都在遵循一个合理的法律价值,这就是公平正义价值观。法治的公平正义,主要涉及到四个价值观的树立,即秩序、自由、公平和正义。

秩序价值是合理社会生存环境的基本保障,没有秩序,即使再民主再自由的国家,也可能变得混乱不堪,因为每个人的权利都需要得到保障和彰显,如果没有界限的张扬权利就可能使权利和义务突破平衡的临界。我们通过不同的法律调整和权利义务规制,就是为了给人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秩序环境,因此高中政治常常讲习的和谐与稳定,就体现在这个秩序价值之上。因此,在高中生法治意识培养中,应当教育他们树立起社会秩序为首要的价值追求。

自由价值是法律的终极目标。从生理学和社会学来看,中学生又特别是高中生因为校园学习和社会生活的双重影响,最渴望得到社会自由,往往就会选择脱离学校学习的正常轨道,那么高中法治教育就需要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自由观,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校园,要让学生明白自由是有限度地,学生的自由在于学习的边缘,那么社会的自由边缘就在于他人的权利。笔者认为这样的灌输可能更加形象地表示了自由价值的高中化展示。高中生在认识法律自由价值时,对于勤学和逃学之间可能会更加明白自由的真谛。

公平正义价值观是法律的核心追去,宣扬的是人类社会一切真善美的标准。通过对历史和政治题材的学习,让高中生去理解公平观念的发展历史,比如男女平等历史、奴隶等级历史和贵贱差异历史,结合到当前经济社会的不平等现象,更好地比较公平与非公平的优劣,形成内心自主的公平意识。对于正义,不能简单地看对与错,这个需要教育学生从同的角度和立场来看待,让学生认知正义价值的相对性理论。比如,我们打击犯罪是在伤害犯罪嫌疑人,但是我们却保护了无辜的人,那么从惩恶扬善这个角度和人民主权的立场来看,这样的正义才是绝大多数支持和维护的正义。

三、高中生法治意识培养教育的相关建议

大力推行实用性法律教育。高中生法治意识提高的前提就是要知道法律,学习法律,对于实用性较强的法律,在高中学习阶段可以进行普及。对在校高中生开展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教育,从而具备法治意识,具备运用法律处理基本法律事务的能力和意识。

提高法律意识的意义篇8

关键词:农民;法律意识;培育

基金项目:本文为石家庄学院青年专项(项目编号:09Qn011)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浅析我国农民法律意识的培育

收录日期:2012年8月20日

现阶段,我国农村正处于由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的转型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是重中之重。其中,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又是法治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目前不可否认的是,农民的法律意识与我们期望中的目标值还是有很大距离,农民法律意识浅薄依旧是当前我国农民法律认知的现状。因此,加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势在必行。

一、加强农民法律意识的现实意义

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的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是社会法律现实的组成因素。法律意识是农民守法、依法办事的重要保证,进而也是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要素。

(一)提高农民法律意识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谐。当前新经济形势之下,国家推行农村体制改革,农民需要转变传统的、粗放型的耕种方式,进而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同时,他们不再仅仅是面临传统的家庭纠纷、乡邻纠纷,而新型利益纠纷也日益增多。因此,农民能否做到自觉遵法、守法,依法办事,在很大程度上,与其自身法律意识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当农民具有较高的法律意识水平时,他们就能充分去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身义务及承担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因此,他们就能做到自觉遵法、守法,坚决维护法律的尊严,从而就能做到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反之,如果农民法律意识淡薄,仅依赖传统的力量解决冲突,而不能采取合法有效的解决手段,导致矛盾激化,进而会严重影响农村法治的进程,影响社会的和谐。

(二)提高农民法律意识有利于造就新型农民,实现法治农村的目标。新型农民,不仅要拥有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养、道德素养,还应具备与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相适应的综合素质。也就是说,农民不仅在所从事领域里拥有高、精端的技能,拥有善经营的头脑,而且要具有较高的法律素质。法律素质的提升首先是法律意识的培育。新型农民法律意识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权、义、责。遇事才能更加理性地寻求法律的帮助,遏制矛盾的激化,促进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因此,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增强其法制观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才能更快实现法治农村的目标。

总的说来,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状况并不令人乐观。因此,加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农民法律意识现状成因分析

当前,我国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首先,农民法律意识不强,避诉现象普遍存在。其次,权利意识薄弱,主要体现在人身权(配偶权、亲权)等方面。形成现状的因素如下:

(一)落后的小农经济弱化了法律意识。首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抑制商品交换。农民仅仅依靠一些传统的农耕维持生活,这种简单的经济方式从根本上阻碍了内在法律需求的产生;其次,经济的滞后也带来了诸如卫生条件差、医疗机构少、社会保障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农村的物质文明尚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更不要说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贯彻与实施;再者,农民没有能力支付使用法律武器的成本。如,高昂的诉讼费、办案期限长等足以把农民拖垮,进而他们会逐渐漠视法律的保护。因此,农村的小农经济方式及落后的环境必然影响法治文明的进程,阻碍农民法律意识的提高。

(二)传统道德、风俗习惯的影响。传统的“三纲五常”的等级伦理意识使个人的人格意识丧失,行事只是听取家长或长辈的命令或指示。“宗法伦理下”的家族意识同样弱化法律意识,当人们遇到法律与血缘的冲突时,首先在内心想到的是顾全血缘关系,顾全家族秩序,进而损害法律尊严。“和为贵,忍为尚”的思想,在农村形成认同感,当人们出现冲突时,不愿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是希望对方以道德的约束力和乡规约束自己取得统一,进而弱化了法律意识。

(三)农民利益诉求的失败弱化了法律意识。法治的公平正义价值能否得以实现,是农民能否信赖法治的前提条件。在基层案件处理过程中,一些执法人员中存在法律素养偏低、法律知识欠缺,办案技巧欠妥的现象,其将导致案件不能得到公平、公正的解决。法律在农民面前失去公信力。在农村,村民的利益出现冲突时,一些执法人员不是首先寻求法律解决问题,而是沿用家长式的管理方法,利用手中的权力取代法律,滥用法律。因此,少数执法人员执法不公、执法不严、违法执法等不良行为损害了法律的权威,造成农民对法治的不认同和不信任,他们认为法律不能保护自己的权利,不再也不敢寻求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即便诉诸法律解决,他们也尽最大努力去找亲戚、拉关系,寻求权力的帮助。这样,使农民对法律产生曲解,弱化了法律意识。

三、农民法律意识培育的途径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农民法律意识的提高提供经济基础。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法律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会促使其对法律认知有更高需求。经济的发展,会同时带来各项文化教育设施的提高和发展,良好的环境为农民法律意识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经济基础;其次,市场经济又是法制经济,在市场中人与人之间形成契约规则不断提升农民的规则意识、法律意识。因此,农民的法律意识将会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提高。

提高法律意识的意义篇9

[关键词]人才培养;法律意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3)09—0120—02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的报道频现各大媒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如清华大学刘海洋硫酸泼熊案、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浙江大学周一超凶杀公务员案、药家鑫杀人案、复旦大学研究生林某投毒案等等,犯罪案件及人数逐年上升,犯罪类型也逐步走向多样化,这些被人们视为社会精英和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因触犯刑律而锒铛入狱,令人十分心痛。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高校将一个无知(犯罪)的人送到社会,就是给社会增加一个危险分子。”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总在悲剧之后才反思,而应当主动承担教育的责任,帮助大学生提高法律意识。

一、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

1.随着高等教育入学率的增加,大学生正成为未来中国社会的主体

在高考扩招后,中国一举成为高等教育第一大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自1998年起至今,高考录取人数已连续14年快速增长,高等院校在校生规模也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从2002年的1600万,增长到2012年的3167万人,跃居世界首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02年的15%提高到2011年的26.9%,我国提出的目标是到2015年达到36%,2020年达到40%。由此可见。大学生正成为未来中国社会的主体,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生源的差异化也越来越大,素质也参差不齐,他们法律意识的培养更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教育,在他们内心建立法律信仰、追求法律正义,从而树立正确的法律价值观,自觉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进入社会后,会优化社会法治环境,促进社会良性有序的进步,对构建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重要的意义。

2.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是实现依法治国战略的需要

早在1995年,原国家教委、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司法部联合的《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学校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依法治国的百年大计。”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新的16字方针,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了全新的阶段。实现依法治国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建立起完备的法律制度,二是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的提高。如果一个国家虽然有完备的法律制度,但却无人遵守,法律制度就形同虚设,而法律意识对法律的适用和遵守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作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坚力量的大学生,他们法律意识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我国法治目标的实现。

3.增强法律意识是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需要

当今社会,大学生们不仅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同时有严峻的就业压力,实施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精英教育,应当坚持“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人才培养理念,两者相互渗透、有机融合,才能使大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从这层面讲,大学生除了要有广博而精深的专业知识,作为必备的法律素质,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意义同样十分重大。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法律意识,才能明白自己在参与社会活动中的权利与义务,才能用法律思维方式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知道通过法律程序维护自己的利益,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才能抵御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预防和减少犯罪。唯有如此,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才能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才能满足自我生存的需要。

二、对策建议

成功地培养一名大学生,对国家、学校、家长来说都非常不易。因此,作为高校工作者,我们应当尽一切力量,以培养大学生学法、知法、守法和用法、树立法律意识和增强法律观念为宗旨,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预防大学生犯罪,使“天之骄子”们健康成长。

(一)增强法律教育实效性是迫切需要解决

的的问题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必须在观念上和内容上进行创新,走出课堂灌输知识和课外活动形式化的误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切实增强法律教育的实效性。

1.发挥好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当前,高校对学生法律教育主要途径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为任课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灵活处理课程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高校应当积极开设法律相关内容的选修课,拓宽教学渠道,与必修课相辅相成,给大学生的学习提供课程保障。教学时应避免对学生进行枯燥的法条教育,主要教学目的应当是使学生由被动接受法律知识转化为对法律的信仰,从而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美国比较法学家和法制史学家伯尔曼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只有在法律信仰的基础上,人们才能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法治建设才会有坚实的社会心理基础,才会有强大的精神力量〔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改变纯理论灌输的模式,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更深刻地理解与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的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如使用案例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加强法律素养,从而达到掌握法律知识,进而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的目的。

2.积极开展课外活动,丰富大学生的第二课堂

高校除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培养外,还必须抓住课外活动这个主阵地,丰富校园文化,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高校应当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和身心特点,采用喜闻乐见的方式,潜移默化、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构建立体的教育模式。如充分发挥法律社团的引导作用,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开设专门的法律网站来提供法律资讯,提供讨论法制建设的论坛,设立征文比赛,安排学生去监狱参观教育,开设法制讲座、模拟法庭等等活动,形成浓厚的法制教育氛围,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学到有用的知识,自觉获得价值判断,这样既能丰富校园生活,也促进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二)依法治校,营造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良好环境

首先,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依法治校的前提条件。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理念在高校教育领域的必然延伸〔2〕,高校应改变仍然存在的“人治”现状,推行以“依法治校”为核心的管理模式〔3〕,用合法合理、科学有效的规章制度来维护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来保证学校日常管理的良性运作。高校的各项工作应从主要依据政策逐渐过渡到依据法律,从根本上解决高校长期依靠“人治”和“行政”管理模式造成的管理落后的问题〔4〕。在制定本校规章制度的时候必须以现有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做到职权法定和不抵触。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在从事工作和活动的时候必须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不断提高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法律素质,提高学校依法治校能力。

其次,对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除了严格遵守,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外,还必须有相应的救济制度来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合法权利,否则规章制度就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当师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通过裁决纠纷,纠正、制止或矫正侵权行为等方式,妥善处理问题,使受害者的权利得以恢复,利益得到补救。当师生员工对处理的有异议时,学校应当给予申诉的制度保障来重新审查处理决定,保障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

再次,学校对师生员工的处理要慎重,不能出现权力滥用等不良现象,更要避免以权代法等现象的发生,特别是对学生的违纪行为,处理过程要有章可循,做到程序正当、证据充足、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分恰当,决不能因人而异,更不能侵犯学生的合法权利,要给大学生们树立榜样,以此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体验到依法办事的氛围,达到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效果,创建和谐校园。

(三)关注心理健康、帮助心理调适,防患于未然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培养意志力和稳定情绪,在面对问题时做出冷静的、正确的判断,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阶段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感情丰富易冲动,且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不容易认同和接纳别人的观点和意见,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承受力,当面临复杂人际关系的时候,会使很多人迷盲退缩,产生强烈无助感,导致他们敏

感孤独,这种心理容易使他们受到挫折,如果没有正确引导,很容易误入歧途,走上犯罪道路。高校应当根据大学生心理发育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巧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靠几位心理辅导教师远远不能满足要求,日常教育活动应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才能将这项工作真正落在实处,所以,高校要对在一线工作的辅导员、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使他们掌握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有效调适学生异常心理的方法与技巧,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开展教育工作,处理学生日常表现出的心理行为问题和意外事件。其次,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学会自我调适不良心态,增强心理适应力,进而达到了预防学生违法犯罪的目的。如利用讲座、班会、心理咨询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授之以自我调控的技巧与方法,让他们学会如何恰当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如何进行情绪调节等,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巧蓉.论当代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培植〔d〕.华中师范大学,2004.

〔2〕谭秀森.高校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6,(19):65-68.

提高法律意识的意义篇10

公民法律意识是实现法治和谐的关键

虽然创建法治和谐乃至社会和谐之路面临诸多的问题,但在各要素中重要的有两个,其一是政府的治国方略,其二是公民的法律意识。当代民主制国家大多数都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我国也不例外,在党的十五大上就正式将依法治国方略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自此,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而另一个重要因素:公民的法律意识,就成为当前构建法治和谐社会中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探究法律意识,实现要弄清法律意识的内涵。法律意识是一种观念的法律文化,对法的制定实施是非常重要的。它表现为探索法律现象的各种法律学说,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和解释,人们的法律动机(法律要求),对自己权利、义务的认识(法律感),对法律制度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法律知识),以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法律意识既不同于法律知识,也与社会意识的其他形式存在区别,同时法律意识有其自身的结构,比如:法律心理、法律思想体系和法律观念等层次。而且法律意识有其独特的作用,其一,法律意识是法律创立和完善的重要思想依据;其二,法律意识对于正确适用法律和遵守法律也有重要作用;其三,法律意识的高低对于公民法律信仰的有无具有至关重要的推动力。因此,可以说,公民现代化的法律意识的形成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法治国家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关键的,它应当是社会和谐之路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树立公民的现代法律意识,提高公民的法律素养,形成公民对法律的信仰,法律才能找到自己的根,也才能使法治的参天大树枝繁叶茂。

当代中国公民法律意识现代化的培养途径

虽然现代法律意识的内涵十分丰富,但最终还是要体现在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上,而且必须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相适应。然而要建成现代法治国家,就必须要使国家的立法、行政和司法工作都依法进行,公民自觉遵守法律,人权受到法律的切实保护,也即是实现法律对社会的全面控制。它要求法制完备而法律至上、政治廉明而民主完善、经济繁荣而社会安定,这样的国家,要求任何机构、组织及个人都受法律支配,都在法律之下从事各项工作和活动,尤其要求很好地保障人权,司法机关司法公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法律的权威高于任何个人的权威,法律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手段。因此,法律至上的原则必须被确立在引领法治建设的全过程之中,同时不仅要体现公民普通朴实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中,而且更要体现在制度层面上。因为普通民众是整个社会的主体,其行为必须要有一个最为根本和重要的参照体系与评价标准,而这时如果国家赋予了宪法和法律崇高和无尚的地位,世事皆依法而定,那么社会民众最终将对法律产生强烈的依赖感,也才能最终为建成法治国家打下坚实的根基。2.制定良法,确立公民的法律正义感。欲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确立法律至上是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但是,要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提高法律素养,单单是法律的权威并不够,相反,公民及全社会赖以遵守的法律必须是制定精良的法律。亚里斯多德曾在巨著《政治学》中一语中的指出:“法治应当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②因此,要确保公民不仅情感上认同,而且认识上真正接受国家法律制度,真正信服国家分配的权利与义务是公正,要确保公民产生对法律的依赖和遵从,要确保公民形成对法律的信仰,就必须制定出良好的法律。因为,遵从法律,服从法律就是公民自身权利义务实现的依靠,也是实现对正义的追求,进而从内心深处产生积极的法律认同感,产生对法律的全面拜从的思想感情,进而形成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相统一的现代法律意识。3.公正司法,培养公民对法律的信任感。现代法治理论普遍认为,公正不仅是司法的基本价值取向,更是司法的灵魂。“在现代社会,司法应当以公正为价值取向,不与公正相联系的司法就丧失了现代司法的应有之义。公正与现代司法有着内在的联系。司法活动之所以启动,就在于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发生了争议,这一争议表明法律的公正原则发生了扭曲。这就要求通过司法手段矫正并消除这种法律关系的争议,使争议的法律关系恢复到争议前的状态,即恢复公正。很显然,司法的功能意义在本质上要求司法具有公正性。”③徐显明教授也指出:“司法是正义的守护神,对司法绩效的评价只能以正义为标准,或者正义为先。一旦义利倒置或者以利灭义,司法就会迷失自我,异变为功利的机器。”④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积极推动我国司法改革的火热进程中,必须要认真研究公正司法的基本内涵,重视对培养我国公民现代法律意识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形成公民对法律的信仰的意义。4.法律教育,塑造公民现代法律意识的基本途径。我国的法律教育或法学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经历了坎坷和波折,但最近十年来却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社会价值来说,法学教育是国家法治化的基础;就教育整体来说,法学教育是国民教育形成最佳效益以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法律教育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其目标便是培养公民的现代法律意识和提高公民基本的法律素养,培养国家法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法学专门人才。当然,在当今中国日新月异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各种社会关系发生变动和调整的频率较高,这就需要现有的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每一位成员不断地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与时俱进,共同地推动国家法治建设的宏大进程。法律操作者的法律素质,推动法律工作者的知识更新,进而实现人的法律意识的现代化。诚如斯,国家的法律制度与法律文化,以及全民族的现代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必会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法治国家的理想目标也必会实现。

作者: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