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购置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10:44

医疗设备购置方案篇1

一、医院购置与更新医疗设备应遵循的原则

经济原则:加强设备购置计划管理,注重投资效益,降低成本,减轻病人负担。

实用原则:注重实用性,优先考虑常规诊疗设备,其次考虑高、精、尖的设备;立足于国产仪器,适当引进国外新设备。

有偿使用原则: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有步骤地实行大型设备有偿占用制度,促进医院从设备的购进、使用、报废和更新的全过程管理,从而提高医疗设备的利用率。

二、购置医疗设备的经济可行性分析方法

1.投资回收期法

医疗设备动用后获得的纯收入全部偿还购置医疗设备投资所经历的时间,称为医疗设备投资回收期。其计算公式如下:

投资回收期(年)=投资总额(包括应付利息)÷年均纯收入

如果投资回收期小于或等于借款归还期,则方案可行,可以贷款或集资购置。投资回收期越短,投资效果就越好。

2.预测年收还平衡法

若年净收益大于(或等于)年还本付息金额,则方案可行。所用公式如下:

年均还本付息金额=[C+(n+)Cr]÷n,

(C为借款总额;n为借款还期;r为借款年利率)。

年净收益=年检查(或治疗)人次数×每次收费-相关业务支出。

3.年还本付息最低业务量预测法

如果医疗设备投入使用后的业务量预计将大于或等于还本付息的最低业务量,则可购置。其计算公式如下:

年最低业务量=(f+c)÷(p-V)。

(f为年固定业务支出;C为归还借贷本息;p为每次收费价格;V为单位变动成本)。

三、购置医疗设备投资决策的案例分析

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就是选择比较各方案经济效益最佳的期望值。现作以下探讨。

1.医院在投资资金有限情况下方案的选择

案例1:设某医院需购买各种医疗设备,现有125万元资金,各方案的数据见表1。

分析:假定表1中的各方案都是相互独立的。若有相互排斥的方案出现,在组合时每一组方案中只能列入相互排斥方案中的一个。

根据表1中的购置方案,不大于125万元的方案组合及其净现值可列于表2。

从表2知,方案2、3、4、5组合起来的净现值最大,可得33.925万元的收益。所以该组合的方案为最优。

2.设备使用寿命不同的情况下方案的选择

案例2:假设某医院需购置1台医疗设备,方案a购买的医疗设备使用寿命为12年,净现值为8万元;方案B购买的医疗设备使用寿命为8年,净现值为6万元。两个方案的资金贴现率均为10%。

分析:若从净现值来看,方案a优于方案B,因为方案a可多得2万元的收益。但一般情况下,方案a未必最优,应作具体分析。为便于比较,必须从长期观点计算总净现值:假设第1台医疗设备寿命完了后,可再买1全相同的设备替代它;待第2台寿命完了后,再买第3台……;并假设贴现率和长期净现值效益都不变的情况下,计算总净现值。其计算公式为:

总净现值=,

(式中ν为净现值;i为贴现率;n为寿命数)。

方案a的总净现值==117412(元)

方案B的总净现值==112465(元)

通过计算可知,比较两个方案的总净现值,方案a比方案B可多得净现值4947元。因此,应选择方案a。

四、更新医疗设备决策分析时应注意的条件

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水平,为避免卫生资源的浪费,医疗设备的更新工作必须作好决策分析:一要正确处理报废更新和修旧利废的关系;二应有竞争意识;三要与争创医院等级相适应;四应纳入区域化管理。

要更新医疗设备,医院必须具备更新的条件:一要有发展基金;二要与医疗需求相适应;三要与医疗技术水平一致;四要与医院的整体水平相一致。

根据以上医疗设备更新的原则和条件,对医疗设备更新决策应作如下分析:

医疗设备宜采取大修而不需要进行更新的三个条件是:1.大修后可保留原来使用的60%以上的零件;2.大修费小于原型设备购置费和原设备残值之差;3.大修后单位成本小于或等于新设备单位成本。

然而,当出现设备性能落后、接近报废、且有更高效率设备出现等情况时,应进行医疗设备的更新。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旧设备技术改造,其总费用要大于购置新的医疗设备的费用。

参考文献:

医疗设备购置方案篇2

一、医疗设备档案的收集范围及方法

1、医疗设备档案以年为单位进行归档

医疗设备按照其用途可分为心电脑电、生理参数监测、超声、生理机能替代及辅助装置、核医学、骨关节镜等17大类。设备仪器做到一机一档。同一大型医疗器械从购置设备立项开始,招标、采购、到货、验收过程中形成的文件以及大型医疗仪器的说明书、线路图、监测记录、维修记录等都要归人同一案卷中,并分为前期档案和随机档案两大类。前期档案是大型医疗器械档案的第一项,包括医院的审议项、考察记录、招标书、投标书、购买合同书等各项前期工作中形成的文字资料。随机档案包括大型医疗仪器的使用说明书、线路图以及医院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的大型医疗仪器的场地图、场地的水、电、暖线路图等。当对大型医疗仪器进行监测、维修时,可查阅设备档案,但也要做好查阅和维修记录,才能为日后的维修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2、设备档案管理按照“四同步”的管理原则

设备立项的“同步”提出档案文件材料的归档要求;检查设备购置进度的“同步”检查文件材料的形成情况;设备到货开箱验收的“同步”对随机材料进行收集、登记;临床医学工程师安装调试、维护检测设备的“同步”收集完整、准确的档案材料。

3、要求设备档案管理人员把好验收关

从设备立项采购到仪器安装使用,保证每一阶段档案收集的齐全完整,同时保持文件收集与设备购置进度的一致,既便于指导工作,又保证归档材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二、医疗设备档案的作用

1、便于把好医疗设备购置的第一关

医疗设备按照其功能可以概括为诊断设备、治疗设备和辅助设备三大类。医疗服务的需求最先反映在设备档案之中,它是医疗需求的第一信号,它能为临床科室是否购置新设备提供可靠、有用的依据。在这三大类中,哪些急需采购、哪些暂时不购、哪些坚决停购,通过查阅设备档案清清楚楚、一目了然。在三大类医疗设备档案管理中,整理和建立诊断设备档案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一所综合性医院尤为重要。正确选购诊断设备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有效治疗,盲目和重置设备必然给医院带来不必要的浪费。此时此刻,设备档案需要发挥有效的引导作用,通过已建立的医疗设备档案体系把好第一关,确定购置与否,避免重复购置,为医院把关,降低成本、减少浪费。

2、方便医疗设备的保养与维修

通过医疗设备的使用记载,查阅设备的技术状况、完好率、利用率、维修率、报废率,从而提前报告和督促有关维修科室及时进行医疗设备维修。坚持把设备运行状况记录纳入设备管理系列,虽然有一些麻烦和难度,但做好了之后就能够拓展和延伸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服务的范围,为医院降低成本,增加可观的经济效益。正如我们工作中平时所见,有些科室为了获得短期经济效益,对使用率较高的医疗设备长期使用磨损,无记录无记载、拼设备拼消耗,一旦出现故障,维修起来十分困难,有些因维修费用高昂而提前进入报废行列,其结果是不仅给医院造成经济损失,而且会影响病人的继续诊断治疗。

3、提高医疗技术人员对设备档案知识的认识

提高医疗技术人员对档案知识的认识,通过对医务人员宣传档案方面的知识,使医疗技术人员提高对档案知识的认识过程,进一步了解设备档案的范围、类别以及为社会提供服务的途径,在设备使用过程中,注重档案资源潜在的知识价值,注重原始资料的积累与保存,为今后仪器设备的良好运行提供更好的保障,进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加强医疗设备档案的管理

1、强化归档意识,建立健全设备档案管理制度

(1)制度化管理。制度建设是做好档案工作的有力保障,建立并完善设备档案的收集制度,以确保档案的完整移交。建立并完善设备档案的保管制度,不断提高保管水平,使设备档案处于最佳保管状态,便于随时开展有效的服务。建立并完善设备档案的借阅与使用权限制度,严格控制设备档案的查阅,严禁非技术人员未经允许查阅设备档案,加强设备档案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2)标准化管理。设备档案管理正在纳入医疗质量目标管理制度中,从档案的收集、整理到最后的归档、输入计算机,有一整套严格的管理程序,其内容分类、编号及案卷目录、卷内目录的书写符合档案局对设备档案要求的规定及标准,做到条理清楚、目标明确、保存完整,为今后的提供利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3)现代化管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档案部门需要不断更新技术和设备才能不断满足社会的需要,同时档案人员也必须具备现代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能力,可以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科学的管理和保存档案,逐步提高医疗设备档案的管理水平。通过互联网建立统一的医疗设备档案数据库,实现资源整合和共享,便于医疗设备使用效益的分析,充分发挥档案的潜在价值,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事件提供信息保障,为医疗工作提供高效、优质、快速的服务。

2、将设备档案的管理纳入医疗质量目标管理

医疗设备购置方案篇3

美国临床工程协会(americancollegeofclinicalengineering,acce)为临床医学工程师下的定义:临床医学工程师是指将工程学与管理技能应用于临床医疗保健行业,来保障、帮助和促进患者的医疗和护理的人。医学工程师不但要负责设备的维修维护,还肩负着设备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重要使命[1]。医学工程人员与医生、护士协作共同维持着医院的临床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并促进医院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医学工程部门的职能定位如果不能适应高科技时代的发展,将直接影响着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甚至生存。

医疗设备的规范化管理是设备管理的基本点和着力点[2]。作为医疗设备管理的管理者和执行者的临床医学工程人员应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提升:临床医学工程师工作主要定位于设备引进的全程管理;设备使用的质控和人员的质控管理;设备的保养与维修等方面。

1设备引进的科学论证管理

1.1依法进行医疗设备的采购。临床医学工程人员制定采购计划应遵循:(1)社会方面,采购计划以“施惠于民”为社会目的;(2)医院方面,采购计划以“物有所值”为衡量基准;(3)使用科室方面,采购计划以“本文由收集整理物尽其能”为临床目的;(4)器械管理角度上,符合“性价兼顾”为采购原则。采购计划书的制定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医疗设备招投标法规和医疗设备合同法的法律、法规。

1.2严控医疗设备的安装制度。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和履行相应的合同,确保医疗设备质量与安全。医疗设备的验证必须由医院审计、纪检、医学工程、设备使用部门及供方代表共同现场开箱验收,须验收《医疗设备产品注册证》及相关的所有中文标识[3]。必须建立资质质控、验收质控、储存质控、使用质控、质量跟踪、原始记录等质量管理体系。入库须有检验报告单、生产日期。安装调试后,检查性能和各项技术指标须达到设计要求。

1.3建立医疗设备档案。须正确填写设备商务档案:申请购置单;购置论证单;参数资料;购买谈判纪要;招标文件和中标通知书;营业执照、注册证、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认证证书、计量许可证、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等;购置合同及配置清单;设备到货后的装箱单和安装验收报告。技术档案:设备的中、英文使用说明书及演示光盘;维修手册及光盘;设备的应用软件;设备重要维修或保养的工作单。

1.4医疗设备报废档案管理。应依据法规,由档案室人员和设备档案管理员对报废设备名称、生产厂家、购置金额、购置时间、报废时间和档案销毁时间,然后由双方人员签字确认后方可档案销毁。如已经的报废设备的资料尚有留存价值,须在留存档案首页及文档中注明“设备已报废”和“档案继续留存”

2设备使用的质控和人员的质控管理:

医学工程师应掌握设备的应用原理,保障设备本身的良好运行状态,设备参数的合理和优化设置是保证优质结果的重要因素。临床医学工程师发挥自己的长处,对医生和技术员进行指导充分发挥设备的软硬件功能得到具有良好信噪比、对比度分辨率、时间分辨率的图像。加强对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为病人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是医学工程师的重要职责。

根据《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医疗卫生机构应具备“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医用设备上岗人员技术合格证”和“医用设备应用质量合格证”。临床医学工程师应对患者检查、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有必要的了解。医疗设备是用于患者检查和治疗的一种特殊设备,如出现错误操作或维修不当,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医疗设备维修准入制度。维修人员必须熟知设备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保证维修后设备的安全性和精确性。例如,普通放射线检查中出现伪影和ct设备准直器的偏差,可导致误诊;放疗设备放射线束的尺寸,可导致放射治疗野超过应照射或低于应照射病变野的范围,会出现医疗事故甚至导致患者死亡[4]。医疗设备故障必须由经过医疗技术工程专业学习的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否则会导致错误诊断和医疗纠纷、乃至医疗事故。

提升临床医学工程师专业技术水平。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医疗设备的电工学、设备构造、放射物理学、辐射剂量学等理科学科。虽然厂商提供设备使用说明、故障分析、故障代码、设备保养和维修,但因设备故障所耽误的最佳救治时间是无法挽回的。临床医学工程师应基本掌握内科学、解剖学、放射生物学、放射诊断学等临床医学知识,及时与临床医师探讨医疗新项目、新技术,真正做到工程技术人员“人尽其才”和设备“物尽其用”。

3加强医疗设备的保养制度和维修制度管理

医疗设备作为医务人员服务于患者的载体,医疗设备的安全性、精确性是设备的灵魂。设备不仅需要使用技师科学使用,更需要临床医学工程人员及时保养和维修。

加强医疗设备的保养制度。应“勤养少修”,确保设备有效运行。做到常规设备季检,急救设备月检,为每一台设备建立管理档案和设立管理员,及时做好记录并负责各设备的使用登记及日常保养。设备使用人员要进行日常和定期的保养,完成设备的外部除尘、加油、紧固及内部清洁等保养维护。进行定期预防性修理保养.必要时更换易损部件,保证设备的完好率和安全正常运行。严格交接班制度,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强化医疗设备的维修制度,应急维修作为一线维修,要求随叫随到,马上解决。临床医学工程师须密切关注医疗设备的温度、湿度以及空气的清洁度等环境因素直接影响设备的运行质量。

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医疗设备的操作规程》、《医疗设备的维修制度》等[5]。明确指出维修机构的组织管理、领导者责任、维修人员责任细则、事故责任细则、维修经费保障等详细内容。

医疗设备购置方案篇4

[关键词]大型医疗设备;管理;问题;对策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2.13.035

[中图分类号]R19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2)13-0063-02

大型医疗设备是指列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品目的医疗设备以及尚未列入管理品目,省级区域内首次配置的单价在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医疗设备。这些设备是医院正常医疗、科研、教学等活动的最重要物质基础之一,是医院参与市场竞争,创造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也是影响医院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大型医疗设备具有科技含量高、投资大、更新周期较长的特点,如何对大型医疗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已经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课题。

1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购置规划环节缺乏合理有效的论证机制,购置计划不合理,甚至没有购置计划,盲目引进,造成医疗资源的严重浪费。

(2)设备使用效率不高。许多医院购置大型设备后,为了尽快收回成本,在未对设备具有的功能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开发,也未对医务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的情况下,盲目迅速地将设备投入使用。这必然会使得一些昂贵的设备由于设备功能得不到全面开发而浪费资金,也容易造成重复购置功能类似或相近的设备。

(3)大型医疗设备的维护、修理技术人员匮乏。医院在购置了价格昂贵的大型医疗设备之后,因缺乏专业的设备维护和修理人员,不得不求助于生产厂商和供应商,长此以往,必将对厂商产生技术依赖,提高了设备使用成本,给医院和患者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4)大型医疗设备管理缺乏主动的质量控制意识,忽视安全保障措施,对诊疗效果存在误差隐患,对患者的健康也存在安全隐患。对于大型医疗设备验收、使用、维护、保养、报废的全过程,缺乏健全的跟踪管理制度。

2加强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管理的对策

2.1合理制订大型医疗设备购置计划,作出科学的购置决策

医院应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购置制度,建立专门的购置计划和执行部门,积极吸引各组织部门、医护人才参与,在购置设备之前,要充分做好可行性论证,由使用科室负责人根据实际需要提出需求,工程技术人员确定技术参数等客观数据,管理人员要进行市场调研、性价比考证,要综合考虑医院的设施配备环境、设备使用人员的技术条件、设备的需求市场,更要做出科学合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进而提出合理的购置方案,在专业的评估小组充分评估论证之后作出科学的购置决策。购置决策要符合医院医疗服务水平,要充分衡量医疗设备的实用性、经济性和可操作性。

2.2加大力度提高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

2.2.1提高设备使用者的业务水平

具备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人员是配置大型医疗设备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充分利用先进设备,提高诊疗水平的重要保障。

在设备投入使用前,医院和设备供应商有责任对设备的直接使用者进行必要的培训,并不定期地组织学习交流和进修,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让操作人员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及结果报告分析。要使具体的操作人员全面了解设备的结构、原理、性能和正确操作方法,必须对医务人员定期指导,尤其是对新上岗的医护人员要重点培训,避免因操作不当给诊疗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对仪器设备造成的损害,降低故障率,进而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同时医院应重视对相关专业医护人员的技能培训。让更多的专业人员掌握最新的专业技术进展和设备应用领域的最新动态,让他们充分利用先进仪器设备所具有的各项功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在降低误诊率的同时,大大地提高了这些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

2.2.2提高设备维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减少设备的闲置时间

在购入大型医疗设备时,商家除了要对设备使用者进行技术培训外,还需要向设备维护人员介绍有关设备的主要工作原理,有关设备的日常保养、定期保养和注意事项等。医院必须安排维修工程师参加商家的维修工程师培训。一旦机器到货经安装调试,验收合格后即可投入使用,可以尽快取得经济效益,也可以充分利用索赔退货期和保修期,及时发现问题,使医院免受损失。

2.3完善设备质控管理机制

2.3.1建立完备的设备档案

大型医疗设备的档案,自申请购置开始,上级批示、招标、采购、入院、说明书、维修等目录都应归档到同一医疗设备的档案中。可以说,医疗设备档案是医疗仪器设备的全部历史记录。每份档案都应收集该设备的全部文件资料。要求客观、完整、连续地反映医疗仪器设备的产权变动、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的全过程。一份完整的医疗设备档案应详细收集记录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采购档案:包括使用科室的申请报告,医疗需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论证报告,资金来源计划,设备管理委员会讨论审批意见,供货商产品介绍,报价单等。

(2)商务资料档案:包括产品性能、价格、售后服务、联系通讯地址、电话、交货期及地点、付款方式;订货合同、发票,随机全部技术资料(说明书、出厂合格证、线路图,主机及附件清单;进口设备还应附商检证明、国家准批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及资料译文等),设备安装、调试精确度、性能等验收报告,同时将设备拍照存档。

(3)设备信息资料档案:购买时会附带的各种信息资料,包括操作手册、维护检修手册、光盘、维修附件、维修工具等多种资料。

(4)设备维护维修及报废记录档案:包括登记账、登记卡、操作规程、三级保养、使用记录、维修记录、性能动态记录;月记录,报废报停设备应有报废报停申请和工程技术人员鉴定意见及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意见和监测记录等。

2.3.2建立严格的使用规章制度

(1)建立大型医疗设备专管专用、专人责任制。大型医疗设备的管理,要坚持专管专用,专人负责,设备专地存放的原则。应明确各级机构、科室领导和操作者的责、权、利,做到领导、科室人员各负其责。在使用科室配备有责任心的兼职设备仪器管理员,要求熟悉设备性能、操作方法,每台设备配备操作规程,以便正确操作和维护,并及时做好使用和维修保养记录;在工作中发现异常及时与专业技术人员联系进行修理,或采取紧急措施关机断电、断水、断气以防扩大损失或意外事故发生。在维修管理、医学计量和更新报废等各个环节中强化法律意识,加大落实规章制度的力度。大型医疗设备的工作环境相对于其他设备要求更高,因工作环境可能直接影响到诊疗测试的精度,所以要坚持大型医疗设备专地存放,必须满足设备对电压、温度、湿度的要求,避免因环境变化导致设备测试结果的波动,进而导致临床病情诊断失误。

(2)建立完善的设备维修和保养制度。大型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要制度化,要建立设备维修档案,设备管理部门要定期到使用科室调查监督保养情况。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检查维修保养,强化维修工程师的责任意识,做好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修,适当预备维修材料,出现故障及时抢修,保证大型医疗设备能正常运转。大型医疗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维修要记录在设备安装时配发的卡片上,详细记载故障发生的时间、故障情况、维护维修人员姓名、更换的零部件、费用等内容,这样可以随时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并对厂商起到监督作用,为以后的设备维修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2.3.3加强设备报废管理

大型医疗设备的报废工作是医疗设备管理的最后环节,当科室提出报废申请后,设备管理部门要组织专家进行技术鉴定,填写“固定资产报废鉴定表”,经专家论证,做出设备严重老化、无修复价值或修护后不能达到临床应用要求、自然淘汰、维修困难、技术落后、安全性差等结论,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报废。

如果报废的设备是放疗设备,务必请当地省疾病控制中心放射源管理部门作放射源或放射源污染物的放射性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按照放射源管理部门要求来进行妥善处理,以免发生放射事故。经报废的放疗设备应交由设备主管部门进行统一处理,及时办理财务销账手续。

3结束语

约占医院医疗设备总资产80%的大型医疗设备,对提高医疗水平,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举足轻重。医院管理者需要更加重视大型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制定合理的对策,让这些先进的设备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造福于广大患者。

主要参考文献

[1]胡煜.浅谈当前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及处理方法[J].健康必读,2010(7).

[2]牟丽娟.浅析我国医疗设备管理问题及对策[J].企业导报,2011(20).

[3]袁红静.强化医疗设备管理提高医院科学化管理水平[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

医疗设备购置方案篇5

【关键词】医疗设备档案管理

【abstract】withthecontinuousdevelopmentofthehospital,moreandmorelargeequipmenttobuy,usemoreandmore,isthebasicguaranteeofhospitalmedicaltreatment,teaching,scientificresearch,butalsotoenhancethecompetitivenessofthehospitalisanimportantembodiment.themanagementofmedicalequipmentarchives,referstothemedicalequipmentintheapplication,fromtheproof,tothefailureofthewholeprocessoffailuretoproduceavarietyofcarriermaterials,includingtext,drawings,photos,CDs,softwarepackages,etc..inordertoensuretheauthenticityandintegrityofthedata,itisverynecessarytoestablishtheinformationofmedicalequipmentarchives.

【Keywords】medicalequipment;Filemanagement

一、建立医疗设备档案的意义

第一,医疗设备的价格通常不菲,采购的过程也比较复杂,对于医疗单位来说,在众多投标单位中选择即有利于患者病情治疗,又能避免临床盲目重置设备非常关键。建立医疗设备档案,能为领导和专家的论证及设备的引进提供有力的证据,为同类设备的更新换代提供依据。而建立医疗设备档案,就能为此工作提供证据和参考,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第二,管理过程中正确地使用档案,使相关文件发挥应有的作用,让管理者减少工作失误,更好地管好、用好医疗设备。提高医疗设备的有效使用率,节约资金,减少闲置,降低医疗设备突发故障和开机率低的状况,必须建立和完善医疗设备档案,并辅之科学有效的管理。因此说,对设备随机资料的统一妥善保管,便于及时提供维修材料,也是提高医疗设备使用效益的一种措施。第三,利用设备保修期和维修期的区别,避免不必要的支出。

二、医疗设备档案的归档内容

医疗设备种类复杂,品种多样,医疗设备档案的归档内容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设备的随机文件、设备申购过程中形成的管理性文件和设备运行过程中积累的文件。完整的医疗设备档案主要包括:设备购置申请、论证报告、批文、招标公告、投标邀请书、开标记录、招标报告表、中标公示、中标通知书、合同、开箱、安装、调试、验收、维修记录及随机文件(说明书、合格证、保修单、操作手册、维修手册、系统手册)及设备移交、转让、报废等资料。享受国家免税政策的进口设备,除了具备上述材料外,还应包括机电设备进口证明、海关免税证明、报关单、外贸合同、质量保证书、商检报告等。随时更新,将设备运行过程中形成的档案及时加入,并将档案目录中的内容及时更新。

三、建立和完善医疗设备档案的管理制度

根据《档案法》的规定以法治档,建立健全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在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下,确保医疗设备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保证既能有效利用又能维护其完整和安全,使其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以更好地为临床提供方便、及时、有效地服务。

第一,建立完善的设备档案资料收集机制。加强设备档案的收集工作,建立完善的设备档案资料收集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是保证设备档案齐全完整的基础。要把设备档案的收集工作纳入医院管理工作中,明确设备档案收集的科室、责任人、收集程序和岗位职责。通常情况下,设备档案收集科室和责任人都由经办设备采购、维修的设备科承担。设备档案责任人要在设备的开箱验收、安装调试过程中,全程监管设备随机的全部资料,另外,设备档案责任人还要将该台设备的购置申请、批准文件、购买合同以及维修保养记录一并保管。在每年度末,设备档案责任人集中将一年中所有设备资料以“台件”为单位交于综合档案室,由综合档案室进行系统的整理编目等程序。第二,确定医疗设备的归档范围。根据医疗设备档案的管理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明确了医疗设备档案的归档内容:(1)设备申购过程中形成的管理性文件和设备运行过程中积累的文件。这些资料一般按年度归入设备档案。随着设备从申购到安装使用,其相应的材料由设备管理员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再移交医院档案室。(2)将有关材料复印下发有关使用科室,让各科的设备操作者都了解设备档案的归档内容和要求,使之配合档案部门,做好资料的归档工作。第三,做好设备档案的利用服务。设备档案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挥服务作用,延长设备使用年限,提高效益。档案部门要本着“档案要服务于临床、服务于医院,发挥档案价值”的工作宗旨。档案部门除了要精心保管档案,还要做好科学简便的检索工作,可以将目录直接输人计算机中,通过计算机的检索功能,达到快速简便的检索查询,还可建立纸质设备档案查询目录,以防止微机故障时使用。总之,设备档案提供利用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通过接受电话咨询、现场查阅、提供原件、复印件、提供编写资料等形式。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及时掌握各种利用反馈信息,有针对性的改进服务,才能更好的好医院发展做好服务。

医疗设备购置方案篇6

关键词:档案;管理;实操

医学装备管理部门是医疗机构中的一个重要组织机构,担负着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医用低值器械和医用耗材的装备管理工作。其技术档案是在医学装备论证、采购、调试、验收、培训、发放、使用、保养维修、报废等全生命周期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载体材料、光盘、磁盘以及随机材料。

一、医学装备现状

医学装备档案是医疗机构对其进行正常使用、维护和技术性能开发不可缺少的资料。其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医疗机构现代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多途径、多渠道,满足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能够使档案信息资源在医疗机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医学装备档案管理涉及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核实、总结、调研及分析、整改总结,是一项专业性强的管理工作,需具备一定医学工程基础知识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才能胜任。

二、医学装备档案工作实操

(一)医学装备档案组织结构医学装备不同于普通工业装备,具有使用需求量大、价值高、维护保养复杂、报废处置特殊等特点。由此带来了医学装备管理的种类繁多、流水量大、定检计划繁杂,无形中提高了管理的风险,管理效率不易提升。针对医学装备管理的困扰,有必要在管理中进行梳理分析,提出标准的操作流程,制定严格的管理规定,用制度约束管理人员的操作步骤,实现医学装备管理的准确、高效、低耗。经过对医院现实中的医学装备汇总分类,建立了档案类属模型,并由此绘制了医学装备档案组织结构图,如图1所示。医学装备可分为医疗设备、医用低值器械、医用耗材三大类,其中,医疗设备类的特点是精密、价值高、使用频繁、定检要求严格,需要针对每一项设备建立专项使用记录,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周期检定计划,严格执行;医用低值器械的特点是种类多、数量大、入库与出库流水繁杂,需要细心核对,准确记录;医用耗材的特点是用量大,使用情况多,不易记录,需要制定使用计划,并预留足够库存,保证供应。这三类医学装备并不是互相割裂的,无法简单地划入某一具体类目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二)医学装备档案具体工作要求医学装备由医疗设备、医用低值器械、医用耗材三大类目组成,各类目档案管理要求不同,下面通过对实际使用的医学装备管理工作的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管理措施要求。1.医疗设备档案医疗设备是医疗机构用于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等工作,具有卫生专业技术特征的仪器设备,对患者进行检查、治疗、监护、康复等的医学装备,是医疗机构的固定资产,其使用年限根据生产厂家设计而定。其档案的保存年限为该设备使用期限届满后5年或者使用终止后5年。医疗设备档案保存的内容有:购置申请、论证报告(各医疗机构要求金额不同)、招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合同会签单、合同及相关资质、医疗机构验收单、随机资料:说明书、合格证(进口设备需提供出厂检测报告及报关单)、保修卡、计量设备需提供计量器具许可证、发票复印件。另外,特种设备(如压力容器)档案内容需增加:(1)《使用登记证》;(2)《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3)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技术文件和资料;(4)压力容器安装、改造和维修的方案、图样、材料质量证明书和施工质量证明文件等技术资料;(5)压力容器维护保养和定期安全检查记录;(6)压力容器年度检查、定期检验报告;(7)安全附件校验(检定)、修理和更换记录;(8)有关事故的记录资料和处理报告。甲乙类医用设备档案内容还需增加:甲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

2.医学装备管理类档案

(1)医疗设备前期购置管理档案内容:医疗设备论证、评价及总结、招标申请。(2)医疗设备后期管理档案内容:中标通知书、合同、购置、验收、保养、维修、报废。(3)医疗设备年度资产核查档案。(4)卫生监督管理主要是对医疗机构放射源及医用射线装置及操作人员合法、合规的质控和安全使用管理。根据其管理要求而建立档案,其档案内容要求:医疗机构相关放射源及医用射线装置的管理制度及放(辐)射管理委员会的设立和管理人员调整的文件、预评价及控制评价资料、批复文件、放射诊疗许可证正副本、日常监督检查管理资料、季度稳定性检测、年度状态检测、卫生监督部门监督检查整改资料;另甲乙类医用设备档案内容需增加:甲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大型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合格证(即上岗证);档案保管期限为长期。(5)生态环境管理主要是对医疗机构放射源及医用射线装置的使用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审批和监督。档案保管期限为长期。(6)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主要是对医疗机构在用医疗器械的合法性及使用过程中质量控制的监督检查(包括医用耗材及医用低值器械管理档案)。

3.医用耗材及医用低值器械管理档案

根据医用耗材管理实际管理工作,其档案可按以下两类:普通医用耗材(含低值易耗、影像、试剂、消杀、医用气体、血费耗材)和高值(植、介入)耗材。医用耗材档案保存的内容有:招标论证及申请、招投标资料、中标后产品目录制定的论证资料、中标通知书及合同、资质、库房查验记录、入出库记录及月年报表。普通医用耗材进货查验记录档案保存期限:至医疗器械规定使用期限届满后2年或者使用终止后2年以上是医学装备档案收集、建立、归纳、整理实操,其收集和总结工作是考核医学工程档案人员的医学工程技术能力。通过上述医用装备档案管理的内容分解可以看出,医学装备的管理信息繁杂,体现在既有文档资料的收集保管,还有对医用设备的维修、保养计划与管理,其中不乏带有放射性、压力容器、传播污染性等特殊用品的管理。因此,医学装备的档案管理已经超出了普通意义的管理,更是一个信息中枢,而且是信息更迭频繁、必须高效管理的信息中枢。传统的手工书写记录的方式已经不能够胜任日益增多的医学装备管理需求,必须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智能化管理。尤其在医用低值器械以及易耗品的管理中,数量巨大、批次繁多的医用物品必须建立完整的采购、控制、使用、去向记录,工作强度很大。如果引入信息化管理设备,通过电子标签,实现对采购信息、质量信息、分发信息、回收信息的自动扫描登记,可以大幅提高管理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也杜绝了低级错误的触发可能,保证了医疗安全,也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奠定了物质基础。

医疗设备购置方案篇7

关键词:医院医疗设备规范化管理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c)-0203-02

在医院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医疗设备已成为一项重要指标,其不仅在提升医疗质量上具有保障性作用,同时还能够充分体现医院的服务水品。所以在管理医疗设备时,要有一套现代化的、科学的、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医院的医疗、科研、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医院的管理以及医疗设备的辅助检查提供可靠的依据。

1构建一个有效的医疗管理体系

在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过程中,医疗设备的购置与供应管理模式是一门融合了其他学科内容的、技术要求较强的现代化管理模式,是一门新兴学科,所以在管理医疗设备时既要精通设备、精通技术,还要精通经济、精通市场。由于医疗设备的更新速度快,所以就要求设备管理人员的知识面要广,对工作的责任心要强,同时还要不断的培训学习,以备熟练操作医疗设备。医院的管理者们要清楚认识医疗器械的重要性,为医疗器械科及时招收管理人才,实时培训医院现有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以便达到全面提升医院工作人员的知识档次、自身素质与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自觉性,特别是要多鼓励他们参加短期新技能、新知识的培训学习,这样才能确保现代医疗设备供、管、修系统工程的顺利进行。

2严格控制医疗设备的选购与安装

2.1选购医疗设备时要严格遵照医疗设备选购制度执行

医疗设备的选购应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1)社会。选购计划能否为老百姓带来真正的实惠。(2)医院。选购计划是否适合医院自身的发展要求。(3)科室。选购计划能否促进科室的长期发展。(4)器械管理。选购计划能否与“证件齐备、物美价廉”相符合。一定要从具有医疗设备经营企业许可证、医疗设备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购买合格医疗设备,在实际使用时既要认识到其的经济型、可行性,还要符合医疗、科研以及教学的需求,达到满足临床治疗与医院科研的要求的目标。

2.2安装医疗设备时要严格遵照医疗设备安装制度执行

为了保证医疗设备的质量与安全,购买医疗设备时,从签订合同到安装设备,都要严格遵照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去执行合同内容,验收医疗设备时,只有供方代表、使用科室负责人、设备科人员、医院审计部门全部在场时才能开箱验货,且一定要查验《医疗设备产品注册证》和与其相关的全部中文标识,查验仪器设备的规格型号是否和合同描述一致,查验仪器设备及其附件是否有破损,查验主机、零部件数量是否与合同清单描述一致,查验仪器生产日期,安装调试后查验仪器性能、各项技术指标能否达标。检查验收合格后将其投入使用,且务必构建一个包括进货资质控制、验收控制、保持控制、应用控制、质量追踪、原始记录等的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追踪过程中要认真填写随访记录,坚决退回不合格的仪器,及时向监管部门上报不良事件[1]。设备科以及相关部门人员要做好记录,详细记录不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内容后,还要了解因何所导致的不良事件,对其采取及时的措施,预防发生医疗设备减少的现象。

3构建医疗设备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为了强化医疗设备的管理制度,使医疗设备充分发挥其优势,医院构建了医疗设备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其中有购置、使用、保养、维修、报废、档案等,健全了医疗设备的管理制度,使医疗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变的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彻底摒弃了过去的杂乱性。

3.1医疗设备的使用管理制度

在使用医疗设备时,使用人员必须是持证上岗,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照“三定、四严”制度执行,所谓的“三定”指的是:定人管理、定人使用、定期保养;所谓的“四严”是指:严格执行交接手续、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操作、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去培训、严格使用管理[2]。彻底执行医疗设备的三级保养制度,严格遵照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操作,严禁违规操作。

3.2医疗设备的购置管理制度

购置医疗设备的程序:使用科室提交购置请示,填写设备申请单(如金额超过万元则需要填写认证报告),在器械科汇总数据、上报器械管理委员会进行审议、由医院办公会审批、最后由器械科负责具体的选购。医院在购置医疗设备时应在遵照年度发展计划与总体发展的规划基础上,给予大力的支持,对于重点科研项目及医院特色专科要优先考虑,逐渐突出医院自有的优势,全面推动医院技术水准的提升。器械科应针对医疗设备的选购制定有效的年度购置计划,在选购设备前集合相关人员开展讨论,使用科室要依据临床诊断及治疗的实际需求提交申请,申请中一定要说明申请的理由及用途,申请设备的可靠性及其依据,使用科室现有的技术力量及知识储备状况,设备的安装环境,市场调查情况。从可靠性、先进性、经济性三个方面进行论证,并规范组织设备招标采购程序。确保医疗设备具有先进的技术、公道的价格、适宜的功能、有效的售后等特点。

3.3医疗设备的计量管理制度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器具检定管理办法》,在器械科成立一个由工程技术人员兼职计量工作的计量管理室,主要负责全院计量器具的管理工作,如登记、造册、备案医院全部计量器具。配合计量检测部门定期强制性检测鉴定与计量器具相关的医疗设备,确保与计量器具相关的医疗设备符合计量指标,确保临床治疗中使用合格医疗设备。器械科的工程技术人员要经常下科室督促检查设备的使用和保养情况,做好设备的预防性维修工作,做好设备的预防性维修工作,随时掌握设备的工作状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在节假日前要对急救器材(检查监护仪、呼吸机)着重检查,确保其能正常工作[3]。

3.4医疗设备的报废管理制度

当医疗设备出现性能老化,不能满足临床诊断治疗的需求;设备因使用时间长而出现的破旧,且已有新设备替代;设备维修率高,零配件稀缺、且维修费用高于使用率的50%后就要申请报废。具体程序如下:使用科室提交医疗设备报废请示,器械科派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检测,器械委员会审议、医院管理人员审批,最后器械科出具报废手续并收回报废医疗设备。

4提升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准与医学文化修养

4.1提升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设备的维修机保养技术科技含量也越来越大,所以工程技术人员务必的精通医疗设备的构造及原理,与其相关的电工学、放射物理学、辐射计量学等学科。虽然医疗设备的售后服务很完善,但是一旦因为设备故障而延误了病患的最佳治疗时间的话,其后果是无法估量的,所以工程技术人员要经过相关知识的培训学习来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准,以便可以自行处理设备故障,为病患赢得救治时间,保障医院运行的稳定性。同时工程技术人员还应该学习并熟悉一些临床学科,如肿瘤学、内科学、解剖学、放射诊断学及放射生物学等。深度利用设备的特有技术为临床医师的新项目及新技术保驾护航,使工程技术人员与设备有用武之地,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的学习积累经验,还要经常与内部人员不断的进行沟通,外部交流以及有针对性地业务进修,这样才可确保医院的设备管理水边不断的有所提高。

4.2提升工程技术人员的医学文化修养

在临床治疗中随着医疗设备的地位不断提升,工程技术人员也不再是所谓的配角,而是医疗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所以工程技术人员应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树立一切为病患服务,一切以临床为基点的临床服务思想,时刻抱着积极的态度去使用医疗设备,并把临床与技术相融合,开创更多、更完美的微创及无创的新技术,如影像医学中的“图像”技术[4]。在临床上这不仅使诊断变的更精确了,还使病患的手术率及术中出血率下降。医疗设备技术创新不单为医院及科室在经济上创造了效益,还有利于培养工程技术人员主人翁式的工作态度、有利于临床科室扩大各种疾病的适应症范围、有利于科室的科研发展、有利于设备在经济上与社会上充分展现其设计理念。

5为医疗设备构建健全的档案

为了科学的保养、维护、使用医疗设备,为了提升医疗设备的工作质量,为了使医疗设备充分展现其性能,为了使医院、科室的选型决策更有依据,按照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要求及军卫一号的要求,为医院全部医疗设备成立的档案资料室,经过普查构建了健全的总账及科室分户账,执行计算机管理,且按照设备使用登记、质量考核、登记评定制度执行,帐、卡与实际设备是对号入座。医疗设备在验收合格后就及时录入建档,仔细填写其履历本,万元以上的设备都要给使用科室发放使用管理登记本[5]。每台设备的档案盒内容应有设备购置申请单,购货合同书,设备履历表,设备价格发票复印件,随机原始资料和使用维修说明书,对大型精密仪器要有厂方的安装验收报告。在每台设备的侧面都贴有标示牌,且标明设备的编号与使用科室的保管人。针对万元以上的设备构建专门的维修档案,记录其维修及保养的情况,为工程技术人员了解设备提供支持,也为设备的跟新与保费提供依据。

6结语

总而言之,对医院的医疗设备进行管理主要是为了可以让更多的病人得到可靠的治疗。在管理的过程中,要按照以发展求和谐、以管理求发展的基本原则进行管理,通过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做好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提高医院在未来市场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延祥.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探讨和思考[J].医用放射技术杂志,2006,12(10):9-10.

[2]曾珠.论二级中医院医疗设备科的规范化管理[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3):42-44.

[3]李敏,杨方,郭元星.论医疗设备管理与医院效益[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5):53-54.

医疗设备购置方案篇8

【关键字】医疗设备管理现状分析探讨

【abstract】medicalequipmentmanagementisanimportantcontentofhospitalmanagement,isasystemengineering.accordingtoourhospitalequipmentstatusquostatisticsandanalysis,howtofindasuitablefortCmcharacteristicmanagementway,strengthentheequipmentmanagement,toreducethemedicalservicecost,improveserviceperformancewerediscussed.

【Keywords】medicalequipment,management,toanalyzethecurrentsituation,explore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疗设备已成为现代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医疗设备管理,医学工程科学发展出现了不同的态势,医疗设备管理已不是一项简单的物品管理和财产管理,而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一项系统工程。医疗设备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医疗质量高低和医疗服务成本。是解决“看病贵,”提高卫生服务经营效益的有效途径。

我院是以中医为特色的三级甲等医院,随着医疗业务不断扩大,现有内、外、骨、妇、儿、中风、脑病科等科室。多年来医院在很抓医疗质量的同时,加大了对全院医疗设备的投入及全面管理力度,充分发挥医院的技术人才,药学基地,科研优势。以急诊、骨科、中风三大部级重点科室为龙头,肝胆、心血管、内分泌等市级重点专科为特色,大胆改革,锐意创新。如何在设备采购、管理、使用、维护等方面走出一条适合中医特色,适应医院快速发展的设备管理特色之路,如何在科室建设,设备管理,制剂,科研水平及成果转化等方面的长足发展,是医疗设备管理的重要系统工程。

我院设备现状统计和分析

我院2000年前规模很小有200多张床位。医疗设备投入只有603台件,价值385万元。2000年后门诊综合大楼启用,医疗业务迅速增长,病床数到600多张。医疗设备投入大量增加。到2009年全医共有医疗设备1672台件,价值3882万元。其中近十年设备投入占90%以上。现将我院2000年-2009年近十年设备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我院设备构成分五大块,诊断、治疗、手术、制剂、科研。从调查表看出2000年前医院对医疗设备投入较小,诊断治疗手段少,主要凭医生经验和传统手法进行。病人看病周期长,病情确诊不够准确。中药炮制手段很简单,制剂水平一般。科研水平频频。2000年-2009年医院投入大量诊断、治疗、手术、制剂、科研设备,其中诊断设备占46%,购置如Ct,800maX光机,大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超,监护仪系统等大型诊断设备.提高了医疗诊断水平,病人确诊率提高,医生能更准确制定诊疗方案。治疗设备占30%,主要以中医特色治疗设备为主。购置如光子嫩肤仪,自动温热间歇牵引系统,三维微波治疗仪,双通道磁热振治疗仪,光动力治疗机,结肠透析机等治疗设备。手术室设备占8%,购置如麻醉机,电切镜,关节镜等设备。通过传统中医手法和现代中医特色治疗设备相结合的方式,采用中西相结合的手段,有效减轻病人痛苦,缩短病人治疗时间,解决病人“看病贵”问题,有效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药制剂设备占13%。从传统的手工制作发展为有丸剂生产线,口服液生产线等一定规模的东西湖药学制剂基地。自动煎药包装机的应用,解决了病人中药难煎的困难。现在病人喝中药象喝牛奶一样方便,而且便于携带。科研设备占3%,科研设备的投入,完成了多项科研课题,并将成果运用到临床。

强化设备管理

降低医疗服务成本

1、提升设备管理层次,做到决策管理

医疗设备管理涉及到医院各方面利益。为便于协调,强化管理,医院实行设备预算制度,各科申报填写大型医疗设备论证表,通过设备采购委员会负责购置计划论证,议价等前期工作。由设备科完成设备购置,验收,管理工作。此举有效避免了设备引进的盲目性,使引进的设备能最大程度的发挥效能。

2、实施设备全程管理,做好各环节管理

实施医疗设备全过程管理,充分发挥最大效益,将是医疗设备管理的重要课题。医院着重抓好设备立项,采购以及管理、使用、维护等环节。

(1)设备立项。根据我院中医特色。进行购置设备用途,已有设备,经费来源,效益论证,回收年限等可行性论证,拟购医疗设备的特点、用途、功能、临床价值,提交医疗采购委员会讨论后,由院办公会形成决议。

(2)招标采购与验收。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引进竞争,大型设备的采购必须经过政府统一招标,一般设备采取内部议标,通过同类产品及公司实力的比较,为医院引进质优价廉的设备。并做好设备验收。同时增加设备采购透明度,堵塞设备采购环节中的漏洞,防止腐败。

(3)设备建档。通过建立设备档案,实现所有设备的档案微机化管理。数据记录包括该设备档案名称、型号、厂家、类别、使用科室、售后维修等。科室只需提供有关该设备的任何一条信息,就可直接从数据库中筛选出所需资料,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4)设备使用管理。在使用过程中,建立医疗设备使用登记制度,要求设备使用人员、维修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完整地记录使用维修情况,严格按照维护保养条例定时对各类设备进行保养。从而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设备的效益,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有效地保障了临床科室的需求。

(5)设备维修管理。随着医学仪器的集成度大大提高,仅凭我院自身维修人员和技术已很难满足需求,为此,我院充分利用设备的售后服务维修保障模式,依靠社会力量做为保障工作。对于大型如Ct、彩超、X光机等采取和厂方签定维保合同方式。实现设备维修的有效保障,满足医疗业务的正常开展。

结语

总之,在没有增加病人负担的情况下,通过加强医疗设备管理,合理配置,堵塞漏洞,节约资金,可提高医院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思考和建议

1、在购进设备时注意做好论证工作并考评前期设备使用及收入情况。

医疗设备购置方案篇9

关键词:医疗设备管理;数据库;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12-0448-01

1医疗设备管理系统的任务

医疗设备管理系统软件是为解决医院在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中碰到的实际问题而定制开发的。集中采购管理、领用管理、售后服务、医院报表统计、系统管理、系统维护等功能为一体的医疗设备管理系统解决方案。主要任务:一是根据经济和实用的原则,正确的选购设备,为医院提供品种数量全、性能精度适当的技术装备。二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岗位责任制,做到供应及时,管理严格,使医院设备工作流程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三是在保证供应和效益的基础上,合理使用设备,避免闲置、积压和浪费,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四是保证设备始终处于最佳技术状态,做到:在用设备台好,在修设备台台修好。尽快掌握引进设备的安装、保养和维修技术,及时解决备品配件的供应,提高设备的完好率。

2医疗设备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2.1总体方案设计:系统开发前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及充分的准备,包括系统目标分析、知识内容组织和功能模块划分等。实现的目标是:运用目前较为成熟的网络服务模式,构建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实时性的医疗设备管理系统,为用户提供功能相对完备的网络技术服务。分为几个模块:

2.1.1基础信息。主要包括对供应商及医院采购负责人的信息修改及维护。

2.1.2领用管理。完成对设备的领用登记,并可查询。

2.1.3售后服务。大量的设备采购进来,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查找设备的供应商比较困难。尤其是采购的设备时间比效长,超出设备的保修期,维修起来更是不方便。通过医疗设备管理系统,在售后服务过程中,只需点击维修登记,按查询条件,录入设备的使用科室,调出科室内购买的设备,选择维修。相应的设备维修信息都会调出,设备的生产商,商,保修期,联系人,电话等。

2.1.4科室报表。可以根据需要,对已经完成采购审核的设备生成所需报表。

2.1.5系统管理。维护科室及系统用户的信息,系统权限的设置。

2.1.6系统维护。在“系统维护”中对设备、地区、货币等信息统一维护,在系统中其他地方只需选择即可,避免手工输入的繁琐和不准确。此外,还可以实现对数据的备份与还原。

2.2数据库的设计:在医疗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中,考虑使用SQLServer数据库,因为SQL数据库具有几个优势特点:一是SQL还具有高度的非过程化,在对数据库进行操作时只须指明做什么而无须说明怎么做,减轻了用户负担,并且有利于提高数据的独立性。二是SQL语言采用集合操作方式,其操作对象、操作结果均可以是元组的集合。三是SQL具有交互式和嵌入式两种形式。四是SQL具有语言简洁,易学易用的特点。

3系统安全性

医疗设备购置方案篇10

摘要目的:对医院现行的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制度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加以改进。方法:从采购、建档、使用、维修等方面健全医院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制度。结果:在改进了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制度后,医疗设备的使用、运转以及对院方医疗设备的管理等情况较改进之前都有所提高。结论:积极发现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制度的不足并加以改善,对医疗设备的管理和医院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都有所保障,值得提倡。

关键词医疗设备档案管理体会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务工作者的素质也在逐步提高,为了适应高水平的医疗工作,许多高精尖的医疗设备也逐步应用于医疗工作中。许多原始老旧的医疗设备逐步被新的高科技医疗设备所替代,这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不仅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而且在工作效率上也有较大幅度改善。完善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可以保障医疗设备在各科室的合理分配和使用,可以有效提高医疗设备的运转,有助于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故而,建立科学、完整、系统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就显得极其重要。

一、我院医疗设备的现状

截止2016年6月,我院建档在案的医疗设备共计500余台,总价值约8550万人民币,我们将这些医疗设备分为5万元以下、5-10万元、10-20万元、20-50万元、50万元以上五类。利用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将这些设备编号并且建立基本档案。

二、医疗设备档案的基本内容

对于医疗设备档案的管理,要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首先,将所有设备按照用途分类,并且每种用途下按照设备名称编号归类,并建立电子档案。再由各个科室负责管理设备的工作人员将各科室所有设备汇总,按照每种设备名称将其编号分类,建立电子档案。电子档案的大致内容包括:①采购前资料:采购申请表、设备考察报告、设备的合格生产证书以及采购批复文件;②采购时资料:采购申请表、采购记录、投标文件、采购合同、免税单、进出口许可证、提货单、发票、验收报告、设备配置清单、使用说明书、保修卡、线路图、合格证书等;③设备运行时资料:使用说明书、操作记录、维修故障记录、清查检验记录;④报废资料:报废申请单、资产报废鉴定书、批复文件。

三、专人管理制度

我院设备众多,在管理方面应多加注意。我院将各个科室设备指定相关专、兼职人员进行专门管理,包括设备引进时对该设备编号建档,保存基本信息、分配科室、找专业人员安装调试、后期维修、到时报废、定期清查设备数量功能等。这样可以保证对各个科室设备的信息采集掌握以及使用管理的完整性,同时也为诊疗工作正常运行起到了保障作用。

四、维修报废制度

所有的设备都有严格的使用年限,在这期间,若设备出现问题,需找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各个科室负责人应将设备故障问题告知医学装备部设备运行维修组,建档保存。若到达该设备使用年限设备还在使用,应当严格遵守报废制度,上报医学装备及物资供应部,根据需要引进新设备并且取消报废设备的电子档案,保证所有设备在安全可操作范围内正常运行,确保诊疗效果的准确性。

五、定期清查制度

对各个科室的设备要进行定期清查。包括清查设备数量、定期请专业人员维护保养、清查使用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清查登记使用过程中的优缺点等,并及时完善设备的档案,方便管理的同时也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六、完善医疗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制度

①加强院方与各个科室对医疗设备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从申购考察直到设备报废,都要建立一套科学、完整、规范的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以及相关责任人的职能,保证各个环节能够顺利进行;②加强在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方面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建立责任人制度。各个科室责任人掌握其主管科室的所有设备,保证医疗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同时保障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报废等工作,以确保医院诊疗工作的顺利进行;③对各个科室设备进行定期清查,记录各种医疗设备的数量、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使用时间、报废时间等情况,灵活调动各科室医疗设备,避免同一科室因重复引进医疗设备而造成医疗设备的闲置与资源浪费,同时也要避免其他需要该设备的科室因缺少而重复引进;④医务人员在操作使用医疗设备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要求与流程进行操作,若操作中设备出现故障,及时按程序上报联系相关责任人,及时维修,尽可能使设备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使用;⑤相关责任人应该具有专业素养,在工作中也要具备责任心,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与职能;⑥要不断完善电子档案系统,建立专业的档案管理制度,不仅可以为相关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又可以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体会

过去都是手写的医疗设备档案,时间久远便不易保存,并且纸质档案易破损丢失,搬运、查阅都不方便,会对医疗设备的管理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随着医院现代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医疗水平也在同步提升,现如今,全部改用电子档案,方便快捷且资料保存完整,调阅查询也相当方便。医疗设备在医院工作的运行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管理运用好这些高精尖的医疗设备、提高利用率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医疗设备档案的管理。其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诊疗质量和水平。所以在旧设备出现故障或者报废以及引进新设备后,都应及时完整地建立档案,完善相关资料,随时掌握全院医疗设备的运行动态。利用电子档案的方便快捷,可有效协调医疗设备在各个科室的运转及保证正常使用。并且只有真正落实制度、落实责任、落实服务,才能做到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正规化、系统化、科学化、完整化与智能化,才能更好地为现代医疗发展所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敏,洪范宗,郑月琼等.医院医疗设备档案的管理与体会[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3).

[2]黄燕,种银保,胡晓霞等.医院医疗设备的档案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医疗卫生装备,2011.32(8).

[3]朱学君.医院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工作实践与体会[J].现代医院,2010.10(3).

[4]张超群,吴向阳,杭建金等.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体会[J].医疗卫生装备,2011.32(10).

[5]姜静.医院设备档案资料管理的体会[J].医学文选,2003.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