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健康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16:26

高血压病健康管理篇1

【摘要】目的:了解高血压病患者规范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查260例高血病患者,给予健康教育指导。结果通过健康教育,患者认知率提高、意识增强,治疗的顺应性改善,并主动参与防病、治病过程中。结论高血病的健康教育既有利治疗、预防高血病及并发症,又促进了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健康教育、管理工作。

【关键词】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管理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05年在我院建立健康档案的高血压患者260例,其中男151例,女109例,平均年龄68.2±15.6岁。入选标准:年龄35~70岁。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和(或)正在服用降压药物。

1.2方法:对参与观察的患者都详细记录与病情相关的所有信息。对干预组患者除常规服药外,还采取以下措施:①定期举办学习班:2个月一期为患者讲解高血压病知识,饮食、运动的重要性,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等,并给予心理生活指导,使患者对高血压病有一个正确、科学的认识。②针对性教育: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定期重点对饮食、运动、用药情况进行指导,加强对高血压病合并症的预防。③社区咨询服务:利用节假日到社区宣传高血病有关知识,发放高血压病知识宣传单,现场接受有关高血病健康问题的咨询,提高公众对高血压病的认识。④示范性教育:指导病人正确使用自行监测血压。

1.3健康教育内容

1.3.1饮食指导: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必须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才能全面控制高血压及有关危险因素。健康的生活方式,低盐低脂饮食,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适当蛋白质和钙;禁烟限酒,情绪稳定,保证适当的休息和睡眠要做到合理饮食,限制脂肪摄入量,限盐(每人每天5克食盐),保持好心情,避免长期过度精神紧张。

1.3.2运动指导: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注意劳逸结合。运动与药物结合,能降低和稳定血压,而且减少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选择降低周围血管阻力的运动方式,如动态有氧运动。最常见的有:步行、慢跑、踏车、平板运动和游泳等运动项目。此外还有放松运动和呼吸运动,如放松体操和中国传统的运动,如太极拳、气功等。高血压病人不宜做无氧运动或无处方的等长运动。无氧运动如举重、拔河、快速短跑;无处方的等长运动如举重、拉力器等,可引起高血压病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上升。

1.3.3用药指导:规范化药物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使用合适的降压药。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CCB、aCei、aRB及小剂量复方制剂均可作为初始和维持治疗药。坚持长期治疗,平稳控制血压。不可随意停用降压药。所有的健康照顾团队应该包括医师、护士、药师、营养师等,需共同努力影响及加强卫教,改善病患生活方式及达到血压控制。

1.3.4建议定期测量血压,提倡自测血压。

1.3.5并发症的监测和防治高血压是可以治疗并可以预防的。干预有关危险因素(如肥胖、高盐饮食、过量饮酒、长期精神紧张等),预防高血压的发生。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不仅给患者的健康、家庭的幸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采用综合治疗模式是一种减少家庭、社会经济负担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1.3.6心理疏导和支持教育医患之间面对面零距离接触,进行一对一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克服对高血压病的担忧、恐惧、自悲心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赢得患者的信任。对疾病存在满不在乎心理,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况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和知识教育。同时指导他们保持乐观开朗的心境,丰富业余生活,保持愉快的心情。

1.3.7随访和管理建立档案、定期随访、指导用药、控制血压和健康教育,定期健康讲座,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轻度高血压病人每季度随访l次,中度高血压病人至少每月随访1次,重度高血压病人每半月随访1次,重度高血压病人应根据病情及时转诊或动员入院治疗。对正常人群、易患人群和高血压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和高血压防治知识的教育:(1)正常人群:了解高血压,建议每年测量一次血压。(2)易患人群:干预有关危险因素(如肥胖、高盐饮食、过量饮酒、长期精神紧张等),预防高血压的发生。(3)高血压人群:认清高血压危害,坚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坚持规范化药物治疗,预防心脑血管病发生。

2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管理后血压均值、治疗率及控制率比较,经过观察260例患者整体血压水平SBp下降了11.0mmHg,DBp下降了2.4mmHg,患者对高血压病的基本知识,防治方法,严格遵医嘱用药,自我监测等方面的认识明显提高。治疗率由干预前的70.77%上升到73.85%,差异无显著性(p>0.05);控制率由干预前的41.15%上升到63.85%,差异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1)健康教育是社区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措施,最根本的目的是改变患者不健康的行为,建立积极向上的健康行为,而行为的改变过程要经历“服从、同化、内化”态度改变的阶段,遵循健康教育“知、信、行”的行为改变模式[1]。本观察显示,定期给予相关保健知识及健康教育,显著提高了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诊断标准的知晓率及相关知识的认识,使患者通过参与增强“自我保健”的意识,在实践中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从而提高对疾病的药物及非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和有效性,改变行为生活中的危险因素[2]。

(2)高血压病的规范化管理密切了医患关系:高血压病的规范化管理除使用专业知识外,还利用心理学、行为医学、人文知识,逐渐建立了密切的医患关系。

(3)社区规范化管理是高血压病患者取得良好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原发性高血压病受神经、体液的调节和内外环境的影响,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密切[3]。服用抗高血压药显然可以降低血压,但由于生活行为习惯、运动及精神心理因素对高血压病患者控制有深刻的影响,因此除要求患者规范服药外,必须督导患者的生活行为习惯、心理状态,对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定期随访,方可使患者形成良好的服药及遵医习惯,使高血压病患者得到综合的治疗与照顾,掌握相关健康知识,提高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延缓高血压患者病情的进展,减少心脑肾的损害,使高血压病的并发症发生大大降低。

参考文献

[1]包家明,霍杰.护理健康教育概论,第1版.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12-223.

[2]严迪英,薛安娜,姚崇华,等.健康促进干预方法与应用,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9:2-8

高血压病健康管理篇2

[关键词]高血压;老年;健康管理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2-0281-02

高血压是心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能显著增加脑卒中、冠心病等疾病的危险性。我国老年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约为50%以上,而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率和控制达标率都非常低[1]。我科怡康病区(老干科)收治的患者多为60岁以上的离退休老干部,其中90%的患者均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病以及相关并发症。因此,为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达标率,提高生活质量,消除和减少导致高血压病和各种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降低死亡率,探寻行之有效的防治策略,从2008年6月-2009年6月,我们通过一年的时间对在我科住院的86例高血压患者开展高血压病健康管理,现将建立和实施方法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我科怡康病区(老干科)有护理人员19名,其中本科3名,大专14名,中专2名;副主任护士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11名,高、中、初级职称兼备,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

2健康管理对象

2008年6月~2009年6月在我科就诊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86例,临床诊断符合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高血压病学会公布的高血压诊断标准,血压≥140/90mmHg。除语言沟通障碍、老年痴呆、严重脏器功能衰竭等不能接受配合的病人外均纳入健康管理范围,年龄65~85岁。

3方法

3.1护理人员培训:护理人员要充分了解每一位患者的文化层次,社会背景,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语言方式,运用合适的技巧与患者进行沟通,以使患者能够完全理解、接受并愿意在并去建立健康档案,配合进行一系列的健康管理流程[2]。

3.1.1素质培训:护理人员工作时间要保持仪表端庄,着装整洁,工作态度热情诚恳、耐心细致。

3.1.2业务培训:制订考核计划;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每月组织一次业务讲座,学习高血压患者心理、语言沟通的技巧、健康档案建立的方法以及高血压病的基础知识,治疗护理新进展等。要求护理人员积极参与医院内外高血压病健康知识讲座,主动学习,充分掌握理论知识,并提高个人讲述及表达能力。确立专职护士,规范个人的分工和职责。

3.2为病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建立健康档案

3.2.1高血压患者信息的采集:①护士指导高血压病患者正确填写由我科自制的《高血压患者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目前血压状况(现有症状、家族史等)、已知的高血压病健康知识(高血压诱因、并发症、治疗方法等)、生活行为方式的遵医程度(饮食控制、运动锻炼、服药情况、防治态度等);②体检:内科、外科、五官科(含眼底)、肝功能、血糖(含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肾功能、尿液分析、心电图、腹部B超(肝胆脾胰双肾)、胸部X光的检查结果。所有健康信息和体检数据由相关护理人员收集后做好登记,统一管理、分析,建立成档案[4]。

3.2.2健康状况的评估:通过专家评估,对每位患者的健康信息、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制订个体化的健康改善和促进方案,明确健康管理目标。

3.3通过临床路径实施健康管理

3.3.1健康管理的内容:①高血压病基础知识教育:让高血压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了解高血压病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危害,认识高血压病并发症的诱发因素、预防措施、临床症状、治疗目标和方法。②膳食干预:膳食总热量不能过高,以维持正常体重为度;避免食用过多的动物性脂肪及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建议食用低脂、低胆固醇的食物,并限制烟、酒、蔗糖、含糖食物的摄入;增加碳水化合物及纤维素的摄入;提倡清淡饮食,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及水果[3]。按每位患者的个体情况制订合理膳食方案,如饮食食谱、食品交换法、热量的计算方法,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搭配比例等。③运动干预:尽量做有氧运动,根据患者的自身状况、体力活动习惯和心脏功能状况来制订运动处方,包括每日的运动量,运动方式,运动指标以及注意事项。④用药指导:由专家制订正确的用药方案,告诉患者不能随意更改药品品种及药品用量,在专家的指导下使用药物并告之注意事项。⑤血压监侧与定期体检:指导患者使用便携式血压计观察、记录血压,每年做一次全面体检(含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眼底等项目),动态观察各项临床指标。[4]⑥心理指导:病区患者均为离退休老干部,大多曾位居高职,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但也有部分性情比较多疑、多虑、固执。注意聆听他们的倾诉,重视他们的意见、建议和需要,避免激惹、冷漠他们,工作主动、热情、细心,耐心、尽心地满足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感到受人尊重而宽慰,感到安全而舒心[5]。根据每位患者的性格特征与患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

3.3.2健康管理方式:①宣传教育模式:不定期组织病区患者、家属以及陪护人员开展高血压并知识专题讲座,宣传高血压病常识和高血压病并发症预防方法;邀请密切配合治疗,病情控制理想的患者介绍经验,也让其他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也增强了患者之间的交流;健康管理护士一对一的沟通交流,认真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并给于科学的指导。每月更新病区板报,插图精美,内容通俗易懂,同时发放高血压病知识手册,介绍高血压病并发症预防的最新进展。②行为干预模式:疾病的发生是社会经济、环境、个体等多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行为方式受家庭成员生活行为方式的影响,高血压患者除了热量应控制外,还应控制食盐摄人,家庭成员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能促进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治疗效果。同时,以家庭为单位,通过家庭成员的帮助监督,更有利健康改善方案的执行和落实。③定期回访、跟踪:通过电话、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每位出院患者回访一次,并全面体检一次,通过跟踪回访了解患者在执行健康管理方案中存在的向题,并作出针对性的指导。

3.3.3实施步骤:入院第1天,协助患者填写问卷调查并进行健康体检,将患者的健康信息和体检数据统一管理、分析,并建立健康档案。此后依次进行健康状况评估、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行为干预。具体为:入院第1天:介绍病区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及工作职责,介绍血压的正常值、测量血压的目的和方法、饮食要点和注意事项。第2~3d:根据患者体检结果回报,找出与高血压病相关的非正常值实验室指标,对患者进行分析、解释,并介绍高血压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的危害。第4天后(每周一次):介绍高血压病的治疗原则,控制的目标,健康生活方式及遵医行为对高血压病的影响等等,以及患者需要了解的相关知识;并适当提问,了解患者的知识掌握程度。出院后采取电话回访、提供咨询指导、问卷调查的方式,前三天每天一次,之后每周一次,一个月后每月一次,前后总共进行6个月。通过系统健康管理6个月后,再进行相同项目的健康体检。根据量表分数以及健康体检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验证实施该健康管理模式的有效性。

4初步结果

4.1健康管理前后效果比较,见表1。

4.2病区健康管理6个月后患者血压变化情况,见表2。

高血压病健康管理篇3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健康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的人数逐年增加,已经成为最常见的慢性病。不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经济负担,并且会导致患者脑血管、心脏、肾脏的病损,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高血压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备受社会各界的重视。随着不断的研究表明社区综合干预可以有效的预防高血压,对高血压患者采取社区干预方法,取得了理想的降压效果,增加了居民对高血压的防治意识,医患积极配合治疗,科学合理用药,提高了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控制率[1]。

1我国高血压病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血压发病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浙江省的患病率以接近高发区高血压的发病率。所以高血压已经成为当前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需要加强对该病的管理。我国当前老龄化较为严重,通常老年人是高血压的易患人群,为了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我们要针对易患人群的人体状况制定预防措施。

2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是一种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的慢性心血管疾病,有较高的危险因素,并且也是其他疾病的危险因素[2]。在我国高血压预防指南中指出,我国大多数的高血压患者发病主要危险因素是高钠、低钾膳食引起的,同时肥胖和超重也是高血压患病率增长的又一危险因素。并且长期吸烟、饮酒、高脂饮食、缺乏锻炼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并且高血压在年龄、性别、工作环境、生活压力、受教育等方面也存在危险因素。

3我国高血压社区管理研究进展

高血压病防治已经被纳入社区卫生服务的项目中,通过社区服务平台对社区居民进行干预,从根本上实施高血压健康教育,并开展以高血压干预为教育的活动。虽然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但是也可以有效的控制和预防。通过改变合理的日常膳食、生活方式、锻炼等方法消除危险因素的存在,从而达到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目的。故加强高血压患者的管理制度,可以通过开展社区和乡镇医院合作的社区健康管理实现。

3.1高血压病社区干预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主要包括采用高血压的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自我管理治疗和家庭管理治疗等方法。特别是非药物治疗,是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改变不良习惯和饮食结构,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有相关研究表明[3],均衡的营养膳食以及适当的运动,可以达到药物治疗的目的。

3.1.1群体干预

3.1.1.1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搜集和了解社区居民对高血压相关疾病知识的了解和认识,详细记录调查数据,与干预后的资料进行对比,通过具体的数据来观察高血压病社区干预的效果。

3.1.1.2在社区进行定期的学习活动,借助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有组织有计划的对患者进行教育活动,使患者正确的认识高血压预防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主的选择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最大化降低和消除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在实施教育活动时,可以将健康教育对象分为一般人群、高危人群、疾病人群,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内容[4]。研究结果表明,有计划的健康教育,可以明显降低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促进患者的自我管理方法,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3.1.1.3采用计算机技术建立健康档案和慢性病档案,及时准确的掌握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疾病预防水平、社区家庭问题及卫生资源,促进社区医生对患者病情的详细了解,并且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方位跟踪。同时可以针对性的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

3.1.2高血压病个体干预

3.1.2.1对高危人群进行筛选,具体可以可通过体检、群体调查等方式对高血压病高危人群进行个体筛查,可以针对性的采取药物治疗、预防治疗、非药物治疗等多种方式,进行个体化的干预。

3.1.2.2对于高血压患者进行病情密切跟踪、随访,病情严重程度不一样的给予不同的干预措施,有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浙江省杭州市接到社区的随访干预结果分析显示,社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成效显著,是切实可行的方法。

3.2高血压病非药物管理高血压病受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会加重病情的发展。由此合理的改善生活方式,进行非药物治疗是降压的基础,同时也是药物治疗的补充。具体可以戒烟、限酒、控制饮食、适当锻炼、以及精神疗法等。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不仅可以控制血压,而且可以减少其他疾病发生的风险因素。特别是高血压治疗过程中,非药物管理在临床上效果理想,不仅能增强降压药物的疗效,而且能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3.3高血压病药物管理高血压的治疗主要依靠药物治疗,可以实现目标血压,最好血压降低到接近正常的水平。目前,临床使用的降压药物主要有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这几类。降压药物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联合使用或单用,对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进行全方位的干预和治疗。并且需要强调的是,高血压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需要严格按照医嘱坚持服药。

3.4高血压病自我管理对于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方法是最有效的方法。在日常的生活中,积极配合治疗,调节自我心态,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并及时的调整生活方式的能力。可以将自我的健康状况,控制稳定的范围内,降低住院率。提高自我管理行为和能力,增加了患者的对健康管理的认识,可以掌握自己的健康程度,由此自我管理成为社区高血压综合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医务人员的指导,个人可以自我完成对血压控制的预防性和治疗性活动,并针对性的进行行为干预,是社区高血压健康管理的有效方法。总之,系统的自我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5]。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认识到高血压防治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疾病问题,如何有效的降低发病率、控制血压是治疗该病的关键问题。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明确高血压的防范不需要高端医疗技术,只要进行有效的健康管理可以达到目的。对高血压进行社区干预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并且病情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张丽华,张凤霞.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17(6):531.

[2]彭夫松.高血压的治疗与社区管理[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1,36(4):73-74.

[3]欧阳晓燕,邓诩教.健康教育对提高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4(6):97-98.

高血压病健康管理篇4

1月-2014年1月单纯接受药物治疗的123例高血压及121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接受药物治疗并给予系统化健康教育的124例高血压及122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高血压及糖尿病规范化管理率、达标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健康教育;高血压;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6)26-0161-02

doi:10.14033/ki.cfmr.2016.26.091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不断变化,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1]。高血压及糖尿病均为慢性病,但病程长,并发症多,致残率及死亡率高,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本文选取不同时间段内的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健康教育在社区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并将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笔者所在社区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

1月-2014年1月单纯接受药物治疗的123例高血压及121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接受药物治疗并给予系统化健康教育的124例高血压及122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145例,女99例;年龄36~67岁,平均(45.67±2.21)岁;病程1~10年,平均(5.12±1.01)年。观察组中,男148例,女98例;年龄35~68岁,平均(45.78±2.33)岁;病程1~11年,平均(5.34±1.51)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常规高血压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给予其针对性的降压药物治疗,降压药物主要包括: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给予常规糖尿病治疗,给予患者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物等。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血压及血糖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监测,并及时调整治疗药物及服用剂量。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系统化的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关于糖尿病及高血压的健康知识讲座。根据实际情况,每1周或2周举办1次义诊活动,为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体检。在体检过程中,经患者同意,收集其基本资料和疾病资料,根据收集资料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定期进行电话随访,并记录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同时给予针对性的用药和健康指导。在回访中,询问患者目前的身体健康状况、血糖情况以及血压的改善情况,了解患者近期的服药情况,指导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控制饮食,戒烟忌酒,加强体育锻炼。针对健康常识了解少的患者,指导其到社区医院进行身体健康教育,并进行健康知识咨询。对患者进行运动干预。适度的运动和锻炼可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转移其对疾病的注意力,改善血液微循环,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以患者的身体特征、疾病特征为主要依据,为每位患者制定针对性的、科学的运动计划。同时,指导患者自行控制运动时间及运动量,充分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在温度不稳定的情况下运动。此外,向患者介绍不良心理因素可增加疾病复发率,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积极乐观的心态。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对两组患者的规范化管理率、达标率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规范化管理率主要包括服药依从性、合理生活方式的依从性以及血压/血糖的控制情况。若患者可做到上述三点,且符合相关标准,则可评估自我管理为规范管理。(2)使用文献[2]中的SF-36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躯体功能状态、自觉状态、日常生活、心理情绪状态和社会功能。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分数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率、达标率比较

观察组做到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的有118例,占95.16%,达标107例,占86.29%;对照组做到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的有67例,占54.47%,达标41例,占33.33%;两组患者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率和达标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糖尿病规范化管理率、达标率比较

观察组做到糖尿病规范化管理的有116例,占95.08%,达标97例,占79.51%;对照组做到糖尿病规范化管理的有62例,占51.24%,达标39例,占32.23%;两组患者糖尿病规范化管理率和达标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的躯体功能状态、自觉状态、日常生活、心理情绪状态和社会功能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高血压及糖尿病是发病率最高的慢性疾病,也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发病于中老年人群。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高血压及糖尿病的发病人群逐渐趋于年轻化,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3-4]。多数患者对自身疾病知识了解少、用药依从性小、治疗期间情绪波动大,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此外,由于高血压患者的病程长、且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患者极易滋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治疗造成阻碍。社区管理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慢性病防治措施,在社区范围内开展关于高血压及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工作,一方面可增强社区居民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4-6]。本研究证实了这一点:观察组的高血压及糖尿病规范化管理率、达标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在社区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管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更有利于患者疾病资料的收集,同时可提高管理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毕永章,周文刚,张晓娴,等.云南省某贫困县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社区综合干预管理效果分析[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4,35(8):42-46.

[2]范丽丽,张大创,董云鹏,等.使用智能肱动脉血压计管理高血压的临床尝试[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5):99-101.

[3]夏利华,龙理良,尹亦清,等.衡阳市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14,30(11):1001-1004.

[4]刘奇峰.高血压社区防治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5):116-117.

[5]许敏锐,强德仁,周义红,等.农村社区高血压和糖尿病自我管理效果评价[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4,22(6):717-720.

[6]梁佩韶,郑志宏,王彩霞.社区分层护理模式结合药物治疗老年人2型糖尿病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8):71-74.

高血压病健康管理篇5

一、工作目标

1、建立慢病基础信息系统,利用现有网络对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和恶性肿瘤的新发的首诊病例进行网路直报工作,制定慢病网络直报工作制度,由领导分管此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人。疾控中心每季度对慢病报告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并写出简报。

2、利用居民健康档案和组织居民进行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早期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早诊率和早治率。

3、加强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提高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知识和技能,减少或延缓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4、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基础,从群体防治着眼,个体防治入手,探索建立**区疾控中心管理、评价,综合性医院协助诊断、个体化治疗、提供技术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随访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管理模式和机制。

5、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定期开展高血压、糖尿病专题知识讲座及大众宣传,普及社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

6、建立规范化的高血压、糖尿病计算机档案档案管理系统。

二、建档工作目标

1、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社区服务人口基线调查率大于40%;

2、建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档案,应有随访记录、治疗记录及健康教育记录。

三、高血压工作目标

1、发现并至少登记高血压患者100名;

2、对至少20名以上的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其血压控制率≥60%;

3、发现并至少登记高危人群20名;

4、高危人群每年至少测1次血压得比例达50%;

5、对高危人群的干预有记录及效果评价;

6、35岁以上居民3年至少测1次血压得比例达60%;

7、居民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达60%。

四、糖尿病工作目标

1、发现并至少登记糖尿病患者30名;

2、至少对其中15名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血糖控制率到60%;

3、发现并登记高危人群10名,每年至少测1次血糖的比例达40%;

4、高危人群防治知识知晓率达60%;

5、对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有记录和效果评价。

五、实施计划

建立慢病网络直报系统和工作制度;对社区一般人群、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开展预防控制工作,在社区建立高血压、糖尿病综合防治机制。

(一)、利用现有的网络直报系统,对今年新发的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恶性肿瘤病例进行网络直报。建立慢性病报告工作制度,责任落实到人。

(二)、高血压、糖尿病的管理

1、高血压、糖尿病的检出

利用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健康体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诊疗、社区免费测血压、血糖、主动检测、首次测血压等方式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2、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登记

将检出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以及成都市慢病报告网络所报告的属于本社区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建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卡并将所有信息录入相关的数据库,进行微机化管理。

3、高血压患者的随访管理和转诊

对检出的高血压患者收集详细的病史,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根据《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的要求进行临床评估,实行分级管理和随访,并填写《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卡》。对高血压患者采用药物治疗方案和非药物治疗方案。当患者出现《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中规定的情形时及时转诊到上级综合性医院,待病情稳定后再转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继续治疗、随访。帮助患者制定自我管理计划,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自我管理的技术支持。

4、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和转诊

对检出的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综合治疗方案,判断患者需要的管理类别进行随访和管理,并填写《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卡》。对糖尿病患者实行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当患者出现符合转诊情况的病情时,及时转诊到上级综合医院,待病情稳定后再转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继续治疗和随访。帮助糖尿病患者制定自我管理计划,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支持。

(三)、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健康指导和干预

1、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和检出。

按照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标准,通过日常诊疗、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主动筛查等方式发现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

2、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健康指导和干预对高危人群采取群体和个体健康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健康教育以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通过健康教育提高高危人群对高血压、糖尿病相关知识及危险因素的了解,给与健康方式的指导,定期测量血压,血糖。

(四)、社区一般人群的健康促进

根据社区人群的健康需求,在社区广泛开展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社区人群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预防和减少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

1、在社区建立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橱窗,每2月更换1次内容,制作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单,通过居委会、医疗站点等发放给社区人群。

2、在社区每月举办一次高血压、糖尿病知识讲座和健康生活方式讲座、义诊等活动。

3、利用社区居民活动室等居民较集中的地方作为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的宣传阵地,摆放各种宣传资料。

4、在社区开展免费测血压、血糖活动。

六、培训

按照《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医生进行培训,以提高对高血压、糖尿病的管理质量。

七、评估

1、过程评估

高血压、糖尿病建档动态管理情况,高血压、糖尿病随访管理开展情况,双向转诊执行情况,35岁患者首诊测血压开展情况,就诊者的满意度等。

2、效果评估

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高血压、糖尿病相关危险行为的改变率,高血压、糖尿病的血压、血糖控制情况和药物规范治疗情况。

八、督导和考核

1、由区卫生局组织督导和考核,考核意见及时反馈到被检单位,以便及时改进工作。

2、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制定内部的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和质量控制等规章制度,加强自我检查。

九、考核指标

1、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建档率和建档合格率;

2、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随访人数和规范管理率;

3、社区医务人员的培训及培训合格率;

4、社区人群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5、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改变率;

6、高血压、糖尿病控制率;

高血压病健康管理篇6

【关键词】健康小屋;远程健康监测;健康管理;高血压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applicationofcomprehensivehealthmanagementbasedonhealthhutinthecommunityhypertensionpreventionandcontrol.method:1940hypertensionpatientsfrom40healthhutsweredividedintoexperimentalgroupandthecontrolgroupaccordingtotherandomnumbertablemethod,970casesineachgroup.thecontrolgroupwasgivenroutinehealthservices,theexperimentalgroupreceivedadditionalcomprehensivehealthmanagementservices,thenfollowed-up12months.Result:thehealthknowledgequestionnairescoresandbehaviorquestionnairescoresoftheexperimentalgroupwerehigherthanthecontrolgroup,thebloodpressurecontroloftheexperimentalgroupwasbett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

【Keywords】Healthhut;Remotehealthmonitoring;Healthmanagement;Hypertension

First-author’saddress:theSecondpeople’sHospitalofGuangdongprovince,Guangzhou510317,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01.002

高血菏歉鞴面对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也是慢性病防治的重点领域[1]。国内外经验表明,社区防治被认为是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2-3],高血压防治管理和随访是社区防治高血压必不可少的干预措施[4]。截至2010年底各地已管理3553.8万高血压患者[5],中国高血压病的管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虽然已经形成一定基础,但从总体上看,仍存在许多问题[6],主要包括社区高血压管理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健康教育仍然不足、居民保健意识及依从性差等。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是一家大型三甲医院,积极参与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针对社区慢性病防控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在社区建设健康小屋,小屋内购置远程健康监测设备(血压、血糖、心电等),并且安排专职健康管理师主持日常工作,对社区的高血压等常见慢病长期追踪管理,运用先进的远程健康管理手段,强化健康教育措施,提升居民健康意识和依从性,尝试构建一种全新的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新模式。本文探讨该创新健康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1月在社区40个健康小屋内筛查高血压患者1940例,其中男680例,女1260例,年龄36~70岁,病程1~47年。入选要求:(1)诊断标准:高血压:按1999年wHo/iSH的标准,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诊断为高血压;(2)纳入标准:年龄18~70岁,签署知情同意书;(3)排除标准:排除年龄大于70岁或小于18岁者;排除急症或传染性疾病、精神异常状态、重要脏器严重损害的疾病患者;研究者认为其他原因不能纳入研究的患者。将1940例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7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方法两组均进行12个月的干预随访,(1)对照组:定期健康监测,每月至少在健康小屋监测血压1~2次,所测数据即时传输到监测平台,形成动态健康档案,并给与常规健康宣教,不做特别干预及跟踪。(2)试验组:在定期健康监测及常规健康宣教服务同时,开展综合健康干预,具体包括:根据患者状况制订个性化生活方式干预方案(主要包括饮食、运动等),且每周均在健康小屋开展心身整合养生操[7-8]、健康手指操、耳穴保健、健康讲座等,小屋健康管理师面对面给予具体要求和指导,并通过电话等督促其落实干预方案。每个月总结干预实施情况,确保干预方案的有效实施。

1.3评价指标观察高血压健康知识问卷、健康行为问卷、血压控制情况等,干预12个月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均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和血压测评。

1.4统计学处理使用epi3.1建立数据库,采用paSwStatistics18.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健康知识掌握得分和血压情况比较在经过健康小屋高血压综合健康管理12个月后,试验组健康知识平均得分为(85.00±25.88)分,对照组平均得分为(62.00±27.68)分,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5,p

2.2两组患者的健康行为比较经过健康小屋高血压健康管理12个月后,在饮食、运动、遵医行为等健康行为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比较经过健康小屋高血压综合健康管理12个月后,血压指标(收缩压、舒张张)试验组较对照组有所降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以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为代表的慢性病是迄今世界上最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2008年全球有5700万人死于慢性病,占所有死亡人数的63%,预计2030年将上升为75%,全球约四分之一的慢性病相关死亡发生于60岁以下的劳动力人群[9]。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每年因高血压死亡的人数超过700万人。中低收入国家中,80%的死亡是由心血管疾病引起[10]。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中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为主要并发症,不仅致残、致死率高,而且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给家庭和国家造成沉重负担。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疾病负担[5]。

生活方式干预是防治高血压的重要措施,研究表明,纠正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能保持血压的正常和稳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1]。2010年新版高血压指南指出:非药物治疗主要指生活方式干预,即去除不利于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行为和习惯。其不仅可以预防或延迟高血压的发生,还可以降低血压,提高降压药物的疗效,从而降低心血管L险[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慢性病防治核心信息》指出:坚持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慢性病[12]。综上所述,如何更好的进行生活方式干预,为高血压患者制定有针对性地个性化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并且落地执行,是高血压防治的关键。

高血压病健康管理篇7

【关键词】健康教育;高血压;社区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264-01

在心脑血管疾病中,高血压是一种重要的危险因素,直接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1]。同时高血压也是一种顽固性疾病,是目前全球公共卫生面对的重要问题。该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当中,并有年轻化的趋势。我社区在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对选取的高血压患者在常规社区护理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本次研究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了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服药的依从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辖区管理的高血压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其中男性57例,女性33例,年龄在45-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岁,共有5~16年的病程时间,文化程度小学以上,7.9年的平均病程时间,所有患者均无语言、意识和理解等障碍,同时也未患有其他严重性疾病,全部都实施规范的的社区护理管理。所有患者均根据相关诊断标准,确诊为高血压疾病。将两组在例数、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等没有显著性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实施规范社区护理和一般健康知识宣教。研究组:在规范社区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实施强化的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具体措施如下:

1.2.1.管理方式:由护士长统一管理,确定详细的管理方案和工作流程;对负责管理的护士进行统一培训分工:一名主管护师负责健康知识讲座,一名主管护师负责电话随访,其他工作实行网格化管理,谁分管谁负责,责任到人。要求每两月进行一次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及座谈会,每月进行一次面对面随访;每两周至少测一次血压。

1.2.2健康知识指导

社区护士利用座谈会、随访、问卷等多种形式收集患者健康需求和社区护理要求。问卷自行设计,内容包括高血压的基本知识,用药情况,个人生活方式等进行摸底调查。然后针对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程度和健康教育需求确定相应的健康教育内容。我们对反馈回来的信息进行总结、分析、评估,确定共性的健康问题和个性的健康问题。对共性的健康问题,通过定期开展的健康知识讲座、影像播放等形式开展;对于个性的健康问题,我们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相关危险因素,用药情况,和患者,包括家人的参与,共同拟定健康教育计划,开具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处方,进行强化性的个体化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高血压的定义,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生活方式指导,高血压的危害,高血压治疗的长期性,高血压用药指导以及注意事项,疾病发展预后以及治疗原则,血压自测指导等等,让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了基本的认识,客观正确认识疾病,家庭成员也参与健康知识学习。

1.2.3.生活方式指导

1.2.3.1.低盐饮食社区给每个家庭发放盐勺一个,社区护士指导每个高血压患者的家庭详细记录:每袋食用盐开袋时间,用完的时间,每天的就餐的人次,倒掉的饭菜(倒掉食用盐的量),调味品等含盐食品的食用情况。算出每个家庭每天食用盐的量,及时进行指导。每人每日食盐量小于6克。

1.2.3.2.低脂饮食社区给每户发放油壶一个;控制食用油的量,每人每天小于25毫升;尽量不吃动物皮和内脏;减少高胆固醇的食物摄入,多食含高纤维素、高维生素等食物,如新鲜蔬菜多吃豆类制品、绿叶菜及鲜奶等含有较高的钾多钙食物。

1.2.3.3.戒烟,限酒;适度运动,每周最少锻炼3-5次,每次不少于30分;预防便秘;保持心理平衡。

1.2.4.社区随访

社区护士定期入户随访,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用药情况,生活方式改变情况,制定目标的完成情况等,相关行为的变化以及影响因素,根据每次随访内容进行健康结果评估,及时进行干预。

干预内容包括:健康需求及问题指导,制定相应的目标,开具个体化健康教育处方等;社区医生根据病情随时指导用药,从而将药物与剂量进行良好的调整,服药依从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1.2.5.血压测量指导(1)为了避免血药浓度、血压计等因素的影响,测血压我们要求做到定人,定时,定血压计,测出的血压值及时记录。(2)血压自测指导及注意事项?。

2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通过x±s进行表示计量资料,并经t检验,通过x2检验进行表示计数资料,若p

3结果

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护理之后的血压情况得知,两组患者经相关护理人员精心护理后,其血压水平均出现明显降低的现象(表1),但是观察组相对于观察组,具有优势,比较其差异,p

4讨论

目前,高血压疾病是社区居民中常见的一种高发病疾病,通常情况下,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中,同时该疾病极易让人们忽视[2]。因此,相关的社区医护人员对于高血压患者实行规范化管理,并结合健康教育,给予患者实施饮食指导、基本知识讲解等,让患者能够对高血压病有了系统的认识,能够正确客观认识自己的疾病,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服药依从性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防止和减低患者发生更多的并发症。

4.1首先,是健教护理人员对高血压患者讲解高血压的相关知识,高血压患者通过系统的学习,对高血压疾病有了认知,社区护士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让患者了解了高血压病一旦确诊之后,必须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药物终身治疗。认识到非药物及药物治疗的重要性。相关护理人员耐心进行血压测量指导并进行血压监测,从而将药物与剂量进行良好的调整,服药依从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4.2、高血压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是社区护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健康教育中的重要部分。经过调查,观察组的约20%家庭每天的摄盐量在10.0g左右;饮食搭配不合理;烟瘾难戒除等不良生活方式仍存在,说明虽然对高血压病有了认知,但养成健康行为习惯还需要高血压患者及家庭重视起来并积极配合,不断的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4.3通过强化个体化的健康教育,使我认识到社区健康教育必须深入,让患者对疾病有了认知,在认知基础上发生态度的改变,从而去培养其健康的意识和健康的行为,健康教育才真正具有意义。

总而言之,对于高血压患者,积极采用健康教育,在患者社区护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患者降低血压水平,提高高血压疾病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3]。

参考文献:

[1]李文利.健康教育对门诊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3(20):45-50.

高血压病健康管理篇8

   【关键词】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健康管理;多元回归

   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浆中胆固醇或三酰甘油水平升高的一种疾病。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首要危险因素[1],与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直接相关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意识的滞后与饮食习惯、运动方式的不合理,导致高脂血症人群呈逐年增长趋势,随之而来的是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研究表明膳食中脂肪、动物性食物过多,谷类食物比重过低的人群,可能引起血脂水平增高,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2]。

   2009-03—2010-07,我院启动了对慢性病及高危人群的集中分层健康疗养干预计划。为完善我院高脂血症人群健康管理模式,现以2009年在我院进行体检的5999例公务员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探讨了公务员人群高脂血症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相关因素,为高脂血症及心血管疾病的科学、系统、有效、更具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模断面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09-01—12在我院体检中心参加血脂等检查项目的公职人员共5999人,从中淘汰测验项目不全人员293人,剩余有效观察对象5706人,其中男性4062人,女性1644人;年龄最大89岁,最小20岁,平均年龄(44.8±13.1)岁,其中男性平均年龄为(44.49±13.04)岁,女性平均年龄为(45.48±13.22)岁。

   1.2研究方法健康体检者检查项目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

   1.3诊断标准

1.3.1高脂血症高脂血症判定标准依据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3],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tg血症、低hdl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tc与tg水平均增高)。

   1.3.2高血压高血压诊断标准sbp≥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dbp≥90mmhg,或近2周内未服用降压药物[4]。

   1.3.3高血糖高血糖按照2007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5],fpg受损:6.1mmol/l≤fpg<7.0mmol/l;糖尿病(dm):fpg≥7.0mmol/l和/或既往有糖尿病病史,以上两种情况统称为高血糖。

   1.4统计学方法将研究对象按年龄、性别、不同高脂血症类型进行分组,应用sas9.2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回归将高脂血症与高血压、高血糖、年龄、性别进行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高脂血症检出的一般情况体检资料齐全者共5706人,共检出高脂血症1633人,患病率为28.62%。年龄最大86岁,最小24岁,平均(47.30±12.30)岁,其中男性平均年龄为(45.91±11.82)岁,女性平均年龄(53.82±12.42)岁。男女比例为1∶0.22。

   2.2高脂血症性别、年龄分层特征(表1)共检出高脂血症1633人,其中男性1346人,患病率为33.14%;女性287人,患病率为17.46%。年龄分布以50~69岁为主,60~69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大,占总例数的36.34%;其次为50~59岁年龄组,占34.47%。表1结果显示,按年龄、性别分层后,高脂血症患病率均有随年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其中男性在40~49岁年龄组最高,患病率为39.71%,女性在70岁以上年龄组最高,患病率为35.42%。男性组高脂血症患病率在30~39岁组开始明显增高,到40~49岁组达高峰;而女性组于50~59岁组才开始明显增高,直到70岁后仍保持较高的检出率。各年龄组比较,男性高脂血症患病率除70岁以上年龄组外均高于女性,除60岁以上年龄组外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各组高脂血症患病率比较本组体检者同时进行体重指数(bmi)、sbp、dbp、fpg检查,资料齐全者5706人。高脂血症分类情况及不同类型高脂血症、高bmi、高血压、高血糖发生情况(表2)。由表2可见高tc血症共405人,高tg血症共534人,其中高tg血症发病人数最多。3种类型的高脂血症中以混合型高脂血症者高bmi率最高。

   2.4高脂血症与高bmi、高血压、高血糖的相关性分析(表3)结果显示bmi、fpg、dbp、性别、年龄与高脂血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在被调查的因素中,高bmi与高脂血症关系最为密切(标准偏回归系数=0.15439),高bmi与高脂血症的发生最为相关,其次为fpg、dbp、年龄、性别,说明高bmi、高血糖、dbp升高、年龄越大高脂血症患病率越高,反映出高脂血症者血管硬化、血液黏稠度升高导致dbp升高。本组资料显示高脂血症与性别有关,男性高脂血症患病率较女性高。可能的原因有:①男性饮酒的比例较大,进食高脂肪食物的机会较多。工作压力大,运动时间少。②女性在绝经前肥胖较少,只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肥胖才明显增多。也与女性为保持身材比较注意节制饮食有关。

3讨论

3.1健康体检人群中高脂血症发病情况分析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5706例体检人群中,高脂血症共检出1633人,患病率为28.62%。这与公务员人群以静坐为主要工作方式、缺乏运动、饮食和起居不规律等生活方式关系密切。表1显示北京市公务员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脂血症的发生率呈上升的趋势。其中60~69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50~59岁年龄组。男性在40~49岁年龄段高脂血症患病率较高,男性组高脂血症患病率高峰段比女性组出现较早,且各个年龄段男性普遍较女性患病率高,这与男性吸烟、饮酒过量,工作压力、社会压力较大等其他危险因素较女性多有关。结果提示男性在40岁以上年龄段更应关注血脂情况。

   3.2高脂血症与高bmi、高血压、高血糖等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高脂血症与bmi、fpg、dbp、性别、年龄具有相关性,说明bmi越高发生高脂血症的几率越大,许多研究证明bmi与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有密切关系[6]。

   经统计分析高脂血症与sbp升高无显著相关性,而与dbp有明显相关性,反映出高脂血症者血管硬化、血液黏稠度升高导致dbp升高。在对高脂血症进行健康管理过程中,需对多重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干预。对高bmi、fpg升高、dbp升高、30岁以上男性公务员群体应加强对血脂的监测,及早干预以防止高脂血症的发生。近年的临床干预试验表明[7],恰当地改变生活方式对多数血脂异常者能起到与降脂药相近似的治疗效果,在有效控制血脂的同时可以有效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3.3高脂血症健康管理的必要性健康管理是一个对健康危险因素的检查监测(发现健康问题)评价(认识健康问题)干预(解决健康问题)再监测再评价再干预的循环,其中干预(解决健康问题)是核心[8]。国外利用健康管理来降低慢性病发生的研究已有20多年了,美国人在过去20年利用健康管理的办法使他们的冠心病死亡率降低了2/3[9]。心脑血管疾病在我国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中冠心病的发生率与死亡率已成为我国居民主要的健康威胁。因此对高脂血症的干预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重要因素。血脂异常与饮食和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所以饮食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是血脂异常治疗的基础措施。

   随着人们对养生保健、健康维护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当前仅以治疗疾病为主的就医方式已无法满足人们对健康的进一步需求,针对慢性病患者对慢性病控制、并发症预防的迫切需求,我院经过多年健康管理经验的积累,逐渐形成了对高脂血症等慢性病独有的健康管理模式,通过长期科学合理的健康维护方案,从根本上改变患者的健康理念,整体提高高脂血症人群健康素质,真正实现身心健康,有效避免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体质,促进全民健康事业的发展。

   3.4高脂血症患者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方案探讨我院通过多年的慢性病健康管理实践,针对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提出了相应的健康管理方案,对高脂血症人群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咨询,提供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的干预方案,由西医系统体检、体检报告分析结合中医体质评估指导、中医四诊等体检结果,给予饮食处方、运动处方、药膳处方、中医养生调理处方、健康管理与健康疗养相结合的健康管理模式,对高脂血症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干预,并定期随访调整药膳、中药保健处方,为高脂血症健康管理人员提供全面、科学、中西医结合的健康管理、健康疗养方案,以达到有效预防高脂血症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研究显示[10],健康管理对血脂异常的有效率达到96.15%,使用这种办法可以有效地改善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从而降低血脂异常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

   我院慢病健康管理模式融健康管理与健康疗养为一体,体现了我院“小汤山、大健康”的概念。除科学、系统、综合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方案之外,我院独有的优美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优质的温泉水疗及药浴、宽敞的健身场馆,提供了更利于慢性病康复疗养的环境,使高脂血症患者在接受高质量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干预方案之余,也达到心理调适的疗养目的,最终获得生理、心理的全面健康。

   参考文献:

[1]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教材编写委员会.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m].2版.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28.

[2]血脂治疗现状调查协作组.我国血脂异常治疗现状的调查[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15-17.

[3]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7,35(5):390-419.[4]刘力生.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j].高血压杂志,2004,12(6):483-486.

[5]杨文英.重视预防,规范管理———2007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8,24(2):121-122.

[6]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我国成人体重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价值: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1):5-10.

[7]stamlerj,briefelrr,milasc,etal.relationofchangesindietarylipidsandweight,trialyears1-6,tochangesinbloodlipidsinthespecialinterventionandusualcaregroupsinthemultipleriskfactorinterventiontrial[j].amjclinnutr,1997,65(1suppl):272s-288s.

[8]陈建勋,马良才,于文龙,等.“健康管理”的理念和实践[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6,22(1):7-10.

高血压病健康管理篇9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健康教育;用药情况

1研究现状及概念

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我国城乡居民基础性、综合性的卫生服务形式。血压病防治工作的立足点应该放在社区。根据我国卫生资源有效利用的原则,提倡群众"大病去医院,小病到社区的就医模式",人们对社区健康服务的需求不断扩大。然而我国慢性病患者和具有高危因素的居民的健康观念还很差,患者生活质量比较低。调查指出目前中国高血压仍存在严重的"三高三低三不"现象,即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患者知晓水平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不规则服药、无症状不服药、不愿意服药[1]。现在社区高血压患者在生活方式、治疗态度、健康责任、及服用药物等方面存在着较多不合理的行为和习惯,缺乏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需认真普及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把预防及治疗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传递给群众[2]。

1.1高血压的防治措施正常人群的血压也要每天关注。不管是否患有高血压,我们可以自我监测血压,一般每天定时可以测血压3次左右,来帮助监测血压情况[3]。高血压之所以必须积极治疗是由于此症致残率高,可使人体各重要脏器严重受损--使心脏左心室肥厚、冠心病发病增多、最终形成心衰;使脑血管发生出血或血栓形成,造成每年新发200万脑卒中患者;导致肾脏损害,肾功能不全,肾功衰竭等。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无论是高血压伴肥胖者还是肥胖不伴高血压者,都应该进行减轻体重和控制体重的指导,尽量不使体重增加,来预防高血压的发生率。因此控制能量产能的同时,首先要控制脂肪的摄入量,体重超重及肥胖人群(Bmi>24kg/m2)高血压患病率均是体重正常人的2倍以上[4]。显然控制体重应该得到重视。可通过散步、慢跑、广场舞、骑自行车或游泳等方法,促使体重下降或保持理想体重。保持体重避免高血压的发生,提高生活生活质量。摄入过多的食盐,可导致高血压。而由于过高的钠盐可增加血容量及水钠潴留,而使血管平滑肌细胞肿胀,管腔变细,血管阻力增加,从而引起血压升高。食盐中导致血压升高的成分主要为钠,而膳食中的钾可以对抗钠的升压作用,但是我国人群膳食中钾的含量普遍偏低,高钠低钾对血压造成很不利的影响。

1.2高血压治疗原则高血压的基本治疗原则包括非药物治疗及药物治疗。治疗本身是长期而细致的工作,必须详细了解病情及患者的生活条件、工作情况等,贯彻原则性与个体相结合的治疗原则,制定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1.2.1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合理膳食-减少食盐摄入,减少脂肪摄入,食用含钾丰富果蔬,并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②戒烟限酒-吸烟会使高血压合并症的危险性显著增加,并降低或抵消降压治疗的疗效,戒烟对心血管的益处任何年龄段1年后即可显示出来,戒酒和限酒可使血压显著降低;③适量运动和控制体重-适当增加体力活动可使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达11/6mmHg,而体重减轻10%,收缩压可降低6.6mmHg。④保持心理平衡-长期精神压力是导致高血压及影响降压疗效的重要原因,患者应进行心理疏导,积极参加文体及社交活动。

1.2.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在患者经非药物治疗后,如血压控制良好时,应继续下去。血压控制不佳时,应服用药物,并注意定期监测血压变化调整药量。药物治疗适用于高危的高血压患者,即血压≥180/110mmHg,或具有≥3个危险因素,或已有心、脑、肾、血管、眼底疾病者。药物应用原则:①多数患者可从一种药物起始治疗;②应由小剂量起始,逐渐增加用药剂量;③不主张经常更换药物;④不主张随便减药、停药;⑤长期治疗中,每日服1次的药物,优于每日需服多次的药物;⑥50%以上患者需要联合用药。联合应用降压药时应考虑降压效果和不良反应,选择抗高血压药物除了可遵循以上原则,还应考虑患者的承受能力。

2对象与方法

为了了解北京市顺义区建新南区社区居民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血压的控制和监测情况以及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社区服务中心于2013年对建南社区180例居民进行了健康档案的建立,并对其进行高血压预防及治疗干预,并对结果进行评价。

2.1研究对象①年龄≥18岁;②有高血压病史;③有糖尿病病史;④有冠心病病史;⑤有中风病史的人;⑥超重与肥胖的人。符合①和其他任意一条条件的居民均可入选。

2.2调查方法问卷调查:个人健康状况基本情况表,对居民进行两次问卷调查。第一次内容为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婚况、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住址和联系电话。个人疾病史:高血压病史、血脂情况、冠心病病史,其中高血压病史包括首诊年龄、服药情况、服药种类服药剂量。生活方式及行为体重情况、吸烟史、饮酒史、工作强度、业余活动强度。家族史4大项。经审核后录入计算机系统。然后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干预,使其了解高血压病的健康知识。隔2个月进行第二次问卷调查,内容如第一次。将收集的资料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录入和整理。

3干预内容

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对高血压知识的认识和正确的生活方式。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宣教,药师随家庭医生一同进行教育讲座,宣传高血压保健知识与用药知识。群体教育与个别谈话相结合,对高血压的潜在危害进行系统的讲解,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并发放相关宣传资料。鼓励研究对象的家属与朋友共了解高血压的防治知识,动员他们共同参与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监督、管理和鼓励。

4结果

4.1基本情况本次调查180例具有慢性病的居民。其中高血压患者92例,男性53例,女性39例,男性与女性患高血压比例男性大于女性。其中50岁以上的人平均血压偏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水平也随之增高,表1。

在各类危险因素中,又可分为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和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例如在主要危险因素中,年龄、性别、家族史就属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男性性别易患高血压就属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肥胖,血脂异常及缺乏体育锻炼则属于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目前心血管病预防干预的重点应当放在这些主要的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上,其他危险因素则是依靠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来进行干预。

综合干预各项可以改变各种危险因素后,心血管病危险可以大幅度降低,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也不可能完全避免或防止心血管病的发生。这是由于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众多,目前我们只针对几种主要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而且我们对那些不可变更的危险因素,如性别、年龄及心血管病家族史等目前还无能为力,对于那些目前还研究不足的危险因素,如高尿酸血症、高半胱氨酸血症、高超敏C反应蛋白等等,还有待积累更多的资料。因而心血管病预防的道路仍然很漫长。

4.2基本情况分析表1调查显示,高血压患者中,男性患患者数大于女性。随年龄的增大,患者患高血压病的比例也随之增高。其中高血压患者集中在50~70岁,其中50以下的患者有6例,高血压年轻化。调查资料表明,近10年来高血压年轻化趋势不可忽视,病情控制好坏直接关系到以后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及劳动能力。因此,必须对青年高危人群给予更多关注。

4.3高血压用药方案分析在所调查的居民中,患有高血压病的患者共92例,均服用不同类别降压药物。为社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解答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新药的相关信息;告诉高血压患者有关降压药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与副作用;并提供相关书面知识指导;帮助高血压患者养成良好的遵从医疗行为,督促患者按时服药,认识降压药物,不盲目服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定制个体化用药方案。不随意更改或增减药物,为疾病控制提供有力保证。

4.4健康教育对血压水平的影响分析表3可看出干预后较干预前对于高血压基本知识的知晓率有明显差异,针对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防治高血压发病的发展与接受健康教育的程度有明显相关。目前我国高血压防治工作已取得较大成绩,受到国际同行认可,但防治形势依然严峻[5]。国内外大量实践证明,对高血压人群积极进行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高盐、高脂、饱食、肥胖、精神紧张、吸烟、酗酒、生活无规律和缺少运动等。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的存在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危险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但是,完全靠高血压患者自己来控制或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效果是很差的,家庭的支持能帮助患者克服慢性病折磨而产生的不遵医的懈怠情绪[6]。因此,社区高血压的防治工作必须要有专业的医务人员和家属,甚至社会来参与,才会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5讨论

本次调查是根据社区慢病管理中的一项居民健康档案建立时居民免费体检的数据统计出来的,由于干预是同时进行的,因此各个项目对血压的影响,得出的数据可能有一定的误差,以所有档案中慢性病患者和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作对比,得出大体的变化趋势。

健康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即在实施健康改善措施一定时间后,需要评价其效果,重新调整计划和改善措施,最后达到健康管理的目的。健康管理是对服务对象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①建立健康档案是健康管理;②建立健康档案后对健康危险因素的检查监测(发现健康问题);③评价(认识健康问题);④干预(解决健康问题);⑤再监测--再评价--再干预,其中健康危险因素干预(解决健康问题)是核心。

参考文献:

[1]谢梁燕,徐秀兰.高血压病社区护理干预研究近况及展望[J].护理实践与究,2009(10):111-114.

[2]Bengtsona,Drevenhorne.thenurse'sroleandskillsinhypertensioncare:areview.ClinnurseSpec,2003,17(5):260-268.

[3]石玉荣.150例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要点[J].社区医学杂志,2008,6(9):70.

[4]李晓霞,李艳文.高血压的预防及保健[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刊),2009,11(17):127.

高血压病健康管理篇10

[关键词]高血压;危险因素;健康教育;预防

[中图分类号]R54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2-246-01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与此同时,随着社会人口的平均期望寿命延长、老龄人口的增加,也必然导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的增加。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病程较长、预后比较差、致残率也较高,将对人群的健康和生命质量构成严重的威胁。其中高血压[1]就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血压,全称为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的结构与功能,例如心、脑、肾等,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采用国际上的血压分类与标准,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高血压诊断主要依据诊所测量的血压值,采用经核准的水银柱或电子血压计,测量安静休息坐位时上臂肱动脉部位血压,必要时还应测量平卧位和站立位血压。高血压的诊断必须以未服用降压药物情况下2次或2次以上非同日多次血压测定所得的平均值为依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民高血压的患病率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国家卫生部统计局2004年10月24日公布[2]: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1.6亿多。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患病人数增加约7000多万人。农村患病率上升迅速,城乡差距已不明显。大城市、中小城市、一至四类农村高血压患病率依次为20.4%、18.8%、21.0%、19.0%、20.2%和12.6%。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为30.2%,治疗率为24.7%,控制率为6.1%;与1991年的26.6%、12.2%和2.9%相比有所提高,高血压患病率有较大幅度升高,但居民对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仍处于较差水平。

1高血压的病因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多因素病因的疾病,其病因主要可分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高血压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认为在比例上,遗传因素约占40%,环境因素约占60%[1]。

1.1遗传因素

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父母均有高血压,子女的发病概率高达46%,约60%的高血压患者可询问到有高血压家族史[1]。

1.2环境因素

在饮食中,过多的钠盐的摄入在高血压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钠盐的摄入量过多的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亦高[3]。经常高脂肪饮食,可使体内脂肪贮存,血脂高,胆固醇高,另外,高脂肪饮食也很容易引起机体肥胖。血脂和胆固醇的增高,都可成为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饮酒量与血压水平线性相关,尤其与收缩压,每天饮酒量超过50g乙醇者高血压发病率明显增高。吸烟不仅可以使血压升高,而且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烟草中所含的烟碱和微量元素镉吸入过多可导致血压升高[4]。

在工作中,脑力劳动者精神常处紧张状态,可成为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升高的原因之一。另外,有研究表明[5]:幸福的婚姻是保护性因素,不幸福则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1.3其他因素

高血压患病率与体质指数(Bmi)存在着剂量反应关系,并随着体质指数(Bmi)值增加,高血压患病率也明显增加[6]。年龄也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患病的危险性逐渐增加,年龄每增加10岁,患高血压的危险性提高1.1倍[7]。文化程度高的人群对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的知晓率较高,从而自觉采取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另外,老年人群的文化程度一般低于年轻人群,而高血压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这也造成了文化程度低的人群有较高的高血压患病率[8]。性别则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高于女性[7]。

高血压是一种发病率较高、潜伏期较长的病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对大众的健康教育就尤为重要。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掉不健康的行为,消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从而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9]。

2健康教育

高血压的健康教育主要是要控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要控制高血压的多项危险因素,必须在患者中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变患者服药、饮食及其生活方式[10]。同时也应加强对普通人群的高血压健康教育工作,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和技能,普遍提高人民大众防治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使他们改变过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降低危险因素,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以降低高血压的发生率。对高血压的临界和不知道自己已患病的群众还可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患者的检出率,从而有效地控制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促使高血压病得到更有效地控制。

在高血压的防治中,需要广泛开展有计划性、针对性、系统化的健康教育,普及高血压保健知识,使人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及早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2.1在心理方面进行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因素是许多身心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人的心理因素具有致病和治病的双重性[11]。有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比健康人更内向,情绪不稳、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等。针对患者的这种消极心理反应,需要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给他们介绍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打消顾虑,以积极的态度接受治疗,达到治疗和预防高血压的目的。

2.2在饮食方面进行健康教育。饮食健康教育饮食治疗的两大主要目标是减轻体重和限制食盐的摄入。高血压病是由多种发病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其中膳食营养因素在高血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主要是饮食中的动物脂肪、胆固醇含量高,食钠过多,食钾、钙过少,饮酒过度等。这些都是引发高血压的膳食因素,所以高血压患者合理选择饮食就显得尤为重要。

2.3在用药方面进行健康教育。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2]。早期预防、治疗高血压的关键在于患者的遵医用药行为,所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改善其遵医行为,是高血压病患在护理中的重要内容。

2.4同时建议社区居民增加体育锻炼,如跑步、太极拳、健美操等,增强体质,控制体重超重及肥胖,以达到降低高血压发病的概率,控制高血压的发生。

开展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13]。高血压病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它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患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及物理环境密切相关。若患者坚持服药,现在的抗高血压药物能使大约90%左右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得到控制。但目前社会上高血压控制率仅为3%,这与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有关[14]。开展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增强对高血压病防治知识和自我保健知识的掌握。通过健康教育和个体化指导,使患者掌握高血压防治知识和技能,进行自我管理,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实现能量平衡(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合理用药,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发展。开展高血压的健康教育,是做好预防及控制高血压的基础和前提。高血压预防与控制具有预防和治疗双重意义,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实际收益是对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全面控制,是心脑血管疾病和代谢相关疾病事件危险因素和发病率本身得到控制。高血压病是终身性疾病,只能控制,不能治愈,需终身治疗[14]。

3小结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呈快速上升的趋势,而且高血压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其中遗传因素、饮食因素、精神状态、肥胖、年龄等都是高血压发病重要的危险因素。通过对居民高血压知识的健康普教育,以及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有利于居民改变过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提高自我保健的意识及能力,减少高血压的发病率。所以,在广大的人民群众开展高血压的健康教育活动是一种必须的行为,这样可以减少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发病,提高自我保健的意识及能力,减少高血压的发病率,提高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主编,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247-253.

[2]王跃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实用预防医学.2006,13(5):1365-1367.

[3]卿凤玲,韦成全,龙少康,柳州市郊居民高血压患病危险因素调查,[C]医学文选.2004,23(2):179-181.

[4]邵丽英,陈元秀,原发性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的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07,2(33):113-114.

[5]邱小玲,董晓梅,郭莲有,广州市社区居民高血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热带医学杂志.2004,4(4):444-447.

[6]袁继春,钱印,徐国权,社区人群高血压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05,12(5):998-999.

[7]郝超,李建新,张建陶,高血压家系中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06,33(3):288-291.

[8]李洪玲,朱春燕,曹基辉,广州市越秀区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的横断面调查,[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6,22(5):550-552.

[9]杜宗凤,米兰,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J]医院管理.2008,5(4):387-389.

[10]王新芳,严翠香,李小霞,高血压患者康复教育模式的探讨,[J]现代护理.2005,11(9):729-730

[11]张少如,在基础护理学中强化学生的健康教育意识,[J]护士进修杂志.2005,15(2):104-106.

[12]张淑仪,屈艳萍,丛玉萍,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人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5):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