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教学案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16:49

临床护理教学案例篇1

【关键词】临床案例教学法;内科护理教学;应用价值

内科护理教学是护理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学生在此阶段将所学理论应尽可能与临床实践相结合。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进一步加深理论认识与理解,全面培养临床护理能力,提升人文修养,为即将步入社会从事护理工作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1]。目前,对于一些学校临床课案例教学的研究还不是很成熟,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1传统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科为基础、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这种教育模式既不能使学生很好地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理论知识,也不能很好地密切联系临床实践,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越来越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2]。因此,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由“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前背笔记,毕业扔笔记”的消极学习转向带着问题钻研的积极学习,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2临床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背景与模式

现代护理学发展要求更合理的护理学教育模式,知识的更新和社会的发展对护校学生的整体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更好地实现护理学教育目标,培养出能适应医疗卫生事业需要的护理专门人才,迎接当今医疗卫生问题和挑战,各类医药院校都在积极进行各种医学教育改革。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pBL)便是近年来引起人们极大兴趣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人们对pBL的过程及效果在认知和非认知领域进行了多方面的大量研究。目前应用pBL的原理,根据我国的国情,结合医药院校的实际,设计了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模式。该方法是以案例分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临床病例为引导,启发学生研究、讨论有关的医学科学问题,同时让学生理解这些问题的实际意义[3]。

临床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在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情,对教学活动研究制定目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创造性地提出能促进教师和护生共同参与,尚能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并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新型教学模式。

3临床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临床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够改变护生的被动学习状态,尽可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增加师生的合作互动,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讨论式教学活动模式,从而改善临床课教学效果。

3.1改变学习状况临床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能改变护理学生不良的学习状况,培养和提高参加案例学生的学习策略,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减缓学习压力,形成积极主动、高效愉悦的学习过程;通过学习策略的学习和内化,使学生在情境教学中高效率地掌握知识,培养和提高自我调控、综合思维、人际交流和习惯性的自主学习等能力,从而造就一个具有良好学习策略并走在护理前沿的合格护生,以此奠定终生学习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3.2促进合作学习通过案例教学引发问题,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和锻炼了学生临床中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教会了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发现和解决问题,这为将来早期诊断和处理病人的健康问题,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稳定护理队伍、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3提高科研水平通过案例教学,完善我校的教育环境,推动我校的科研工作,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兼具较高的科研和教学能力的护理双师型教师。同时也可通过研究,了解不同来源护生的学习能力差异,为将来护理人才的培养对象和模式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其它学科的教改提供参考。

4临床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原则与措施

4.1应用原则(1)互动性原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双向教学活动。教师需备课充分。要准备好教材、病例、进展、课堂设计等。(2)整体性原则:教与学的协调是十分重要的。教师不但在教学中研究如何教,更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要考虑基础与临床的关系。(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引导学生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出既有理论知识、又能实践能力的护理应用型人才,是案例教学应该突出的特点。此原则也应贯彻到教学各个环节。

4.2应用模式(1)病例课堂讨论模式:通常教师提前1~2周将要讨论的病例和问题发给学生,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查找资料,课堂上先小组讨论后集体汇报,最后教师总结。在该模式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以组织和辅助者的身份参与小组讨论,把握讨论内容的主旨方向,避免讨论偏离教学内容;(2)病例课堂导入模式:以病例置疑为先行组织者呈现给学生,然后以教师讲授为主,从病例分析至得出结论,发挥烙印、理解的功能;(3)片段穿插模式:引用一个小片段病例为学生设置一个特定的情景,学生根据病例所给信息组织自己相应的沟通交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片段病例短小,涉及问题少,简明易懂,用作课堂举例有良好的效果;(4)大病例系统分析模式:以整体护理为理念,以护理程序为方法,系统全面地分析,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小娟,江桂素,郑秀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6):99.

临床护理教学案例篇2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外科护理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7-0190-03

案例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学生带入事先选定的特定事件中,由学生依靠自身知识结构和背景,自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最终达到培B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源于19世纪70年代的哈佛大学,发展至今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教育培训领域。而外科护理学是一门综合应用性学科,是护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课程之一,其教学内容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是培养一名合格护士的关键课程。多年来,传统医学教学强调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教师不顾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一味地将课本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使得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受到一定的抑制。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自2015年开始,我院外科护理学组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实施以案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收到满意的效果。具体介绍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康达护理学院四年制护理学专业大学三年级49名学生为教学对象,全部是女生,年龄19―22岁。

(二)方法

1.案例准备。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课程特点、教材内容、教学目标的需要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选择临床真实案例,案例应具有完整性、启发性、典型性、代表性、且难度适中。然后再围绕临床案例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应具有启发性,便于学生作答,以利于学生理解课程所讲的内容;同时,也能把课本的理论知识有机地融合到案例中;还能体现出责任制整体护理的理念和现代优质护理的特色,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得到临床工作实践的体验。为了获得满意的临床案例,教师应更多地参加外科病房的临床病例讨论及晨会交班,以掌握临床实际案例的收治情况。

2.适时使用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1)案例导入法教学。上课前一周先将准备好的案例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教材上的相关理论知识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上课时以案例导人新课内容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热情。首先由学生轮流讲解案例相关知识,教师在听取学生发言时针对案例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再对案例进行分析、思考与讨论,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给予正确引导,启发更多的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剖析与思考。学生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与案例相关的知识,课堂教学气氛生动活泼,学生讲解与讨论结束后,教师进行分析总结,对讨论的内容进行恰当的、客观的评价,消除模糊不清的概念,并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予以强调,让学生理清案例分析的思路。最后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将案例与教材描述的本病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等知识结合起来。(2)讲授过程中穿插案例教学。在理论授课过程中,特别是强调重点、难点内容或讲到某系统的多发病、常见病时将案例穿插其中。如讲到某疾病并发症的护理时,可同时列出几个不同并发症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判断,并启发学生思考、对比给予的案例,通过同时呈现不同并发症的类似案例,可以使学生掌握不同并发症的特征性的表现,并加深学生对所讲授的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得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有机地结合,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3)课后案例模拟练习。针对理论性强且难以理解掌握的知识,如按照护理程序的方法对手术患者实施护理的知识,可以给学生布置案例分析的作业,让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分析达到理解掌握。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学生根据给予的病案设立病人、床位护士、主治医生、麻醉师、病人家属等角色并进行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前先进行小组讨论编写剧本,内容包括术前评估及准备、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评估、术后护理及出入院等场景,然后再根据剧本进行排练和表演。通过这种方法演练,学生之间互相提醒遗漏的评估项目、未制定的护理措施,使学生对学习的手术前后护理知识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学习热情增强,学习过程也变得更加轻松,知识掌握更加牢固。另外,通过扮演病人,既掌握了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病经过,又可以体会病人的需求。通过扮演床位护士,既掌握了疾病的相关护理理论及技能,还锻炼了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力,还体会到了医、护、患为了达到统一的目的,如何相互配合。通过扮演医生,可以掌握疾病的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利于做好疾病的相关护理工作。通过对不同角色的体会,使学生能够真正做到移情,有助于医护、护患之间的沟通和交流。(4)实境案例教学法。将学生按每组4―5人分组到临床科室见习,在分组时,带教老师就把任务即具体的临床案例布置给每一组的组长,要求全组学生以课堂上教学案例的形式描述问题,得出诊断、治疗及护理措施,并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知识,学生们带着任务去看病人,对病人进行评估、讨论并思考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可以就相关问题和带教老师进行商讨,最后完成带教老师布置的任务。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不断完善问题的解决方案,以更好地完成小组的作业任务,从而可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带教老师需随时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以使学生更好地在实境下带着思考去行动。

二、结果

课程结束后,发放案例教学法满意度及学习效果调查表49份,回收49份,回收率100%,有效调查表49份,有效率100%。调查结果见表1。

三、讨论

1.案例教学法能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缺少分析、推理、思考的机会,阻碍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案例教学法是围绕具体的临床案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以解决提出的问题为目的。在教学中通过呈现一个设有问题的具体案例,启发引导学生思考、查阅相关文献,认真阅读课本知识,并围绕案例组织讨论,从而提出解决所设问题的各种方案。通过查阅文献、阅读教材、组织讨论来解决案例中问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巩固和运用理论知识的过程。案例教学法将实际案例应用于教学,通过教师传授、学生参与、互动讨论、决策评价和总结归纳等过程来实现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

2.培养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案例教学法通过呈现临床实际案例,让学生查阅文献并讲解病例相关的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理论知识,使理论学习与临床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个综合性的临床实境工作的训练机会,教师结合案例提出相关问题,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应用学习的理论知识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最终得出问题的解决途径和方案。案例教学法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案例教学法通过呈现临床病例、并设计案例相关问题,启发学生分析讨论案例资料、最终解决所设的问题,这些环节都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分析讨论临床案例并思考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能促使学生思维能力变得活跃,积极地、自觉主动地联系相关疾病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

4.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传统教学忽视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的培养。外科护理学理论知识单调枯燥,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将案例教学法引入课堂,案例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以生动的形象思维入手,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及查找相关资料,主动深入到教材中去索取知识。学生围绕案例展开讨论时,可以随时与教师交流案例中的相关问题,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与互动,营造了一种轻松、活泼、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愿意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产生了一种满足感与成就感,有效激发了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有助于学生之间协作及沟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案例教学法是同一小组同学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通过小组同学间的互动,集思广益,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形成比较完善的解决案例涉及问题的方案。在进行案例讨论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意见,只有在小组成员间构建开放、包容的氛围,使大家相互激励、相互促进,才能充分进行相互交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习讨论的有效性,通过同一小组的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交流,最终得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因此,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及交流沟通能力。

6.有利于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一个过程。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授课,对教师的专科业务水平、教学工作能力、教学工作态度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选择案例、编写案例,并做好案例教学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如问题的创设必须反映临床实际情况,贴近专业要求、突出专科护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周密安排各教学环节,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以调动所有同学的积极性。因此,实施案例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也促使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从而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7.缩短课堂与临床之间的距离,提高临床适应能力。案例教学法使得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让学生模拟临床诊断、治疗和护理病人,使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在系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会运用理论知识解决临床实际案例中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合理应用案例教学法能缩短学生课堂学习与临床工作间的距离,从而提高学生对临床工作的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护理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临床思维的能力,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意识,非常有利于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案例相联系,提高学习的效果。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得到了本院同行专家的肯定,所培养的学生也得到了实习工作单位的认可。结果表明,案例教学法切实提高了护理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值得在护理专业学生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晓光.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高校第一课堂教学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28(2):156.

[2]白云,潘思文,刘萍.案例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38(2):172.

[3]梅碧琪,周英,周薇.案例教学法在护理本科生传染病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11):58.

[4]刘芳,王雅青,于红虹.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09,138(7):824-825.

[5]黄雪勤,唐新民.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9,(11):55-56.

[6]龙桂萍.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4):94-95.

[7]唐新民,黄雪勤.临床操作表演训练教学法在职教中的作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9):94-95.

[8]蒋维晟.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2):61-62.

[9]孙艳,孙艳影,姚淑娟,等.以问题为基础的病案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6):713-714.

[10]江帆,米方林.《口腔修复学》多维教学体系构成的思考[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1,26(1):112-114.

[11]袁汉创.基于pBL的中等卫生学校外科护理学教学方法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1):79-80.

[12]龙桂萍.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甩与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4):94-95.

[13]于辉.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4(4):120-121.

临床护理教学案例篇3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药理学;护理学专业;医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2)02(c)-0151-02

药理学是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主干课程,也是联系临床与基础的桥梁学科。药理学阐明了药物作用及作用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不良反应提供了理论依据。药理学内容较多,包括了近600多个药物,涉及到很多概念,众多的概念和复杂的原理充斥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形成了“填鸭式”的教学,使学生倍感药理学繁琐、抽象、枯燥,缺乏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如何改变这种状态,提高学生学习药理学的主动性,将乏味的课堂理论知识更多的融入实际应用,已经成为药理学教育教学中广受关注的问题[1]。护理人员在临床药物治疗中承担着特殊使命,教学过程中要确定“护理主导,强化能力,突出实用”的药理学教学思想,在教学中侧重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应用能力的培养[2]。

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模拟的情景中和特定的情况下体验分析、决策和锻炼,从而培养他们独特的、综合的工作能力及团队精神。由于其所具有的鲜明的示教性、启发性、实践性,案例教学已作为一种开放的教学模式,在现代教育中广泛使用。

1药理学课程分析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医学、药学等各类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它以解剖生理、生化、病理生理等学科为基础,关系到临床的内科、外科、儿科、妇科等各个学科的合理用药,并与临床药理学相呼应,是一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医学与药学相承接的桥梁学科。学习药理学知识的目的是掌握防治疾病的方法,按照疾病变化的内在规律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以较小的风险获得较好的疗效。药理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知识更新周期短,理论授课和实验操作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写板书,学生边听边记,知识传授有限,学生掌握困难,对抽象难懂的内容理解有限,学习效果不好。

2授课学生群体分析

护理学专业与药学专业的学生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最突出的是她们将有大量的时间参与临床实践与药品接触,在用药护理中,护士既是用药实施者,又承担用药监护,在发挥药物的最佳药效和减少不良反应、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面有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护理学科的知识、技能、职业理念在不断拓展、更新,对护士的职业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当代护理工作者必须拥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业务技能,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准确的表达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及健康的人格等方面的职业素质。因此在大学《药理学》教学的过程中要针对这些特点,在教学设计上做些调整,如加入案例分析,突出临床应用讲授等。三年级的护理学专业已经学习过《生理解剖学》等基础课程,这对于《药理学》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很顺利地导入生理学的知识,引起学生的联想思维,同时可以提高药理学的学习效率。

3案例法教学模式在护理学专业药理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20世纪初,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克里斯托弗・朗得尔明确提出了案例教学法,并相继在法学院、医学院和商学院开展,这是现代案例教学的开端。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思想,与理论教学模式不同,可以在设定的情境下,让学生更容易从主动地分析解惑中获得知识[3]。

有研究针对教学活动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在临床、预防、检验、护理等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课堂中导入病案讨论受到了绝大部分学生的欢迎。大家认为案例教学法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的自学、思考和归纳能力,也能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并且可实现教学相长[4]。

针对护理学专业对药理学知识和技能特殊的要求,因此对药理学课程教学时与临床的结合以及应用性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本系采用案例版《药理学》教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有以下优点:(1)有助于学生对抽象、繁琐的药理学知识有清晰、直观的认识,加深学生对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今后在临床工作中合理用药打下基础;(2)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增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协作,有利于学生今后参与临床实践;(4)有利于提高从事基础研究教师的专业素质、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随着医药科技的迅猛发展,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医药知识也在不断更新,临床上使用的药物也在不断地扩充和更替,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把握专业知识外,还要参与临床实践,这样才能将案例教学更好的贯彻实施[5]。

4案例法引入的方法探索

4.1寻找典型的病案

典型的案例是进行课堂案例讨论的基础,要求患者的症状典型,特征明显,诊断明确,能够与所关联章节的药物适应证相吻合。笔者根据教材提供的案例,或者通过检索临床报道的文献进行典型案例的寻找。例如在讲解传出神经系统一章的药理知识,选择一例具有典型有机磷中毒的患者,深入浅出地分析各种m样、n样反应[6]。

有些国外翻译过来的教材也会提供一些有趣的案例或者是不同的教育理念,值得借鉴。在讲解神经节阻断药物时,《朗-戴尔药理学》给出了paton描述的“六烃季铵男人”,生动地描述了神经节阻断药阻断自主神经系统后的种种表征,在课堂上学习至此部分,将这部分类似于散文的内容展示出,同学们都饶有兴趣地主动分析出现的症状与药理学知识的联系。

4.2把握案例导入的恰当时机

选择案例导入的恰当的时机可以将其更好的融入课堂理论教学,根据课程内容安排可以分为课前导入法、课中导入法和课后导入法[7]。(1)课前导入法。如在讲解抗精神失常药物时,可先举1例精神分裂患者发作的病例,根据患者出现的被害妄想、思维化声、主动意志减退、记忆和智能明显缺陷,让学生思考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的区别,引出该章节的重点药物氯丙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课中导入法。这是笔者常用的导入方法,在讲解完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后,在已经掌握的知识基础上,通过案例来分析药物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让同学们对已学习的知识进一步巩固,也可培养独立思维能力。如在讲解完镇静催眠药物的药理作用后,选择1个有代表性的案例展示在幻灯片中(患者,女,55岁。近1个月以来,入睡困难,夜间觉醒次数多,起床没有轻松感,自觉疲劳难以得到缓解,体检一般状况无异常,诊断为失眠),分析患者的主要的临床表现进行提问:针对患者的疾病选择什么治疗药物?临床不良反应有哪些?同学们讨论后提问2~3名同学进行回答和解答。这种方式是将所学药物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有助于将课堂所学理论及时地与实践相结合,并且采取讨论的方式,可使不同药物临床上选择与否可能出现的矛盾和诱因得到及时地解释,也能提高知识的生动性、实用性和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参与性。(3)课后导入法。主要用于复习阶段的学习,如在抗抑郁药物的讲解结束后,给学生的公共邮箱的发1则案例,除了要求学生提供必要的治疗药物的分析,还需要她们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如针对大学生抑郁症患者数目日益增多的现象该如何防治,这也为该部分内容设置的情感目标。

4.3案例法教学模式开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在案例选取时要注意案例的真实性、现实性、实用性,根据课堂内容的进度和学生的实际知识掌握程度把握案例的长度和案例的深度。另外在问题和情境设计时以教学相长为旨,着重对学生对知识获得的敏感性和应用的启发性,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问题的设定要有一定的自由度,不设定标准答案,要在讨论过程中挖掘问题的本质。在此,在案例讨论结束后进行适当的总结,把讨论过程中形成的观点进行筛选、勘误和凝练,这是案例进行中的升华过程。

教学人员在案例讨论前必须有充分的教学准备,在案例讨论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涉及面会很广,因此讨论前要仔细阅读药理学教材,要掌握最新的动态,还要阅读相关的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甚至更基础的学科等教材。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出案例教学的特色,提高药理学的教学质量。

5结论

综上所述,针对护理学专业学生在未来临床实践过程中所承担的特殊使命,需要在药理学教学时强化能力和突出实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利用其鲜明的示教性、启发性和实践性,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增进学生间的互动交流与协作,有利于学生参与临床用药实践,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余薇,闵清,吴基良,等.《案例版药理学》教材在药理学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和体会[J].咸宁学院学报,2009,29(2):120-121.

[2]邢玉梅,王凌极.药理学教学中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J].职业技术,2011,12(130):69.

[3]刘铮然,崔成立,杨玉梅,等.案例教学法在药理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0):93-94.

[4]何华美,李福涛,付爱玲,等.病案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2):57-59.

[5]夏安周,彭冰,邢淑华.案例教学法在《药理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6):73-74.

[6]朱玲,杨云霞,蔡绍晖,等.药理学病案讨论探讨及体会[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0,22(3):40-42.

临床护理教学案例篇4

1.1学生标准化病人临床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概念

情景模拟是指根据被试者可能担任的任务,将其安排在模拟的、逼真的工作环境中,要求其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5]。而临床情景模拟是将临床案例应用于情景模拟中。临床情景模拟训练可以提升护生的专业技能及心理应对能力,避免其在真正进入临床环境时出现惊慌失措、无从下手等表现[6]。标准化病人是指对患者或从事非医疗工作的正常人进行系统化培训后,由他们充当患者、评估者和教师3种角色,用于医学生临床技能教学、评估以及职业态度培养[7],主要包括专业标准化病人、教师标准化病人和学生标准化病人3种形式。其中,学生标准化病人(studentstandardizedpatient,SSp)是指由学习过一定医学、护理知识的医学生来担任标准化病人。学生标准化病人起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率先研究使用医学生充当Sp[8]。

1.2SSp临床情景模拟教学法的特点

一般来说,与其他Sp相比,SSp存在以下优势[9-11]:①经费支出较少;②模拟病种相对较多;③SSp容易管理和培训;④可缩短培训时间;⑤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其临床技能;⑥可实施性较高,容易被推广应用等。SSp临床情景模拟教学为医学生搭建了从医学理论知识学习到临床实践的桥梁,在现代医学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证明,SSp临床情景模拟教学法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可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强化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其沟通交流能力[12]。同时,SSp临床情景模拟教学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3-14]:①SSp虽然可以高度模拟临床案例,但无法完全模拟患者的一些阳性体征;②由于情景模仿与临床真实环境存在差异,SSp在设身处地地体会或表现临床案例的突发性和紧迫性方面会受到一定影响;③SSp作为医学生,学习任务较繁重,同时还需投入较多时间接受和完成培训,故具体实施中常仅是针对典型案例进行情景模仿,无法包括大多数病例;④由于实验设备的质量对于临床情景模拟的效果有较大影响,这也使得SSp临床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发展趋于缓慢。

2在护理教学中开展学生标准化病人临床情景模拟教学的具体做法及思考

2.1实施前提:更新教学理念

2018年6月,教育部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新时代中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建设中国金课”的主题[15],强调大学生课程需要体现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重视虚拟仿真金课的建设。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阶段的教学要求。更新教学理念,加快推进SSp临床情景模拟教学的开展,成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推进金课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条件。临床情景模拟教学法作为互动式教学方法之一,强调了在平等交流、互相尊重的相互交融中实现教学相长。在SSp临床情景模拟中,学生不仅需要独立观察“患者”的病情、与“患者”沟通,分析其病情并做出临床决策,还要对“患者”实施技能操作等。此外,学生还需加强团队协作,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进而寻求真相。这一过程可使学生的沟通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较好的锻炼。这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主要通过“做中学”或“实际演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2.2准备工作:完善教学条件

2.2.1模拟环境的充分准备

临床情景模拟教学对模拟场地的要求较高,情景渲染不足会影响模拟教学的效果[11]。为了增强情景模拟的真实性,培训教师需要为模拟疾病准备一些相关道具。例如,在进行骨科疾病的模拟演练时,需要准备石膏、拐杖、颈托及外伤的化妆工具等;对于难以表现的临床体征(例如爪形手)需要准备可以通过多媒体放映的图片资料;若疾病包括肋骨骨折等特征,则同时需要准备听诊器,并提前录好患者的呼吸音等。另外,模拟患者的影像学资料(Ct、mRi等)均应以ppt的形式展现,以备情景模拟时使用。

2.2.2SSp的规范培训

在临床情景模拟中,护生对于疾病的判断与SSp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密切相关。所以,SSp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患者”的体征,尤其是可展现的阳性体征需要SSp在接受体格检查时通过语言、表情和躯体反应呈现出来。如在表演急性胆囊炎“右上腹压痛、肌紧张、墨菲氏征阳性”的临床体征时,可训练SSp在“检查者”触诊除右上腹以外的部位时表情放松,当触诊到右上腹时双眉紧皱、呈现痛苦表情,并用语言(喊痛)或动作(拒绝接受检查,推开检查者的手等)表示,同时配合腹肌收缩(表现局部肌紧张)。当“检查者”以左手掌放在“患者”的右肋缘部,将拇指放在胆囊点,嘱“患者”进行深呼吸时,SSp应表现出因疼痛而突然屏气。同样方法适用于急性阑尾炎、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的临床情景模拟。显然,SSp在体征表演时的技巧是SSp培训的重点和难点。但是,具体情境中也存在很多SSp难以模拟的阳性体征和情况,如心脏杂音、烧伤等。针对这些问题,合理利用多媒体放映典型病例的图片、录像,或应用有心脏杂音录音及播放功能的听诊器以及烧伤模具等,可最大限度地弥补相关不足。另外,还可以合理地对SSp进行化妆,如对于扮演门脉高压症的SSp应给予肝掌、蜘蛛痣的化妆等。

2.2.3教师的准备

教师作为SSp临床情景模拟案例的准备者,同时也是教学实施及反思的引导者。模拟教学开展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及对教学方法的掌控程度。进行临床情景模拟前,教师需进行案例编制。一般首先由护理专业教师、临床兼职教师等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团队再依据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SSp所能实现的临床表现等,以临床实际案例为主导,完成教学案例的编制。案例模版一般包括案例名称、模拟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时间、患者资料(教师用)和病例概要(学生用)、情景设置、建议的正确处理措施、引导性反馈等内容。

2.3具体实施:规范情景模拟流程

2.3.1课前讲解

模拟教学开始前,教师要向学生介绍案例发生的背景。讲解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发生症状的时间、地点、入院时间及入院方式等基本信息。此外,教师应告知护生整个教学流程以及每个临床情境的教学目标、时间和角色分配等,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及其职责。课前讲解时间一般为10min。

2.3.2情景模拟

模拟教学实施之初,已培训的学生(SSp)作为“患者”,其他学生分别承担家属、护士、护士长、医生等角色,可在教师指导下合理调整角色。学生需结合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发现“患者”存在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初步拟定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在教师进行课前讲解之后,学生进入角色,并按照分工开始临床情景案例模拟。依据案例设计,担任不同角色的护生分别完成询问病史、体检评估、制订计划、实施照护、开展健康教育以及医护合作等任务;教师全程观察每位学生的表现并做好记录。每个模拟过程时间大约15~30min,如遇复杂案例可适当延长模拟时间。

2.3.3课后反馈

在模拟结束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师记录对情景模拟时的具体环节进行回顾、总结和反思。通过教师、学生以及SSp不同角度对临床情景模拟案例进行总结和反思,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技能操作的熟练度,还能促进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同时,通过与学生标准化病人交流及经验反馈,学生可以深切体会到患者的不适与痛苦,提高与患者交流沟通的能力,增强护生的人文情怀。此外,临床情景模拟教学法允许学生犯错误,且学生可以对同一案例进行反复练习。练习过程有助于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并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护生可以在临床情景模拟中真正体会护士的身份,培养良好的专业态度[16]。及时的课后反馈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帮助其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4实施后评价:构建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标准

现阶段护理教育中,由于SSp的发展刚刚起步,还未建立系统化的评价标准,但大多护理教育者会通过不同角色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17]。①SSp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一般采用评分表的方式,由参与培训的教师、负责考核的教师以及临床专家根据案例内容设计相应的评分表,这是SSp教学开展的必备条件。②教师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一般采用评分表的方式,教师对护生模拟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策略、状态进行记录并打分,或由评委教师及专业教师对SSp以及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行评估。③学生的反馈评价:通过学生对SSp教学或整体教学过程的反馈,了解模拟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可以提高SSp的扮演水平及临床情景模拟教学方法的质量。

3小结

临床护理教学案例篇5

关键词:内科护理项目化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b)-0000-00

护理学专业核心课程项目化教学是以案例为载体,以任务为导向,学生通过完成与临床工作对应的护理任务,达到复习护理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训练临床思维与职业素养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1]。内科护理是护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与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内容繁多复杂、理论性较强,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中教师为教学主导,学生主要为被动接受所学知识,课程中能接受大量内容,课后遗忘率较高,在后期临床实习中多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临床对应用型护理人才的需求[2]。我校护理系通过与临床护理及教学专家交流,将项目化教学方法引进并逐步应用于护理专业教学实践中,现对内科护理项目化教学情况进行简要概述。

1.教学设计

课程体系上,内科护理原课程体系按人体各系统分为九章,各章按概述、该系统临床常见疾病及常用护理技能的顺序编写[3]。内科护理项目化教学的设计保留了原各系统临床常见疾病病人的护理为各章内容,但名称设计更改为相应科室常见疾病病人的护理。如原体系中“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设计为“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病人的护理”,创造一个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以呼吸内科护士的角色进行学习,使其身处呼吸内科的情境中,充分认识科室常见病种、病人临床表现及所需护理技能。

教学内容上,针对每种临床常见内科疾病选择典型案例,以案例为载体,学生按护理程序(即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实施-护理评价)对案例中的病人进行护理。虽然不同疾病其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相关甚远,但都可以按护理程序展开护理工作,使学生真正理解并将护理程序应用于临床护理过程中,培养其良好的临床护理思维,促使其主动学习理论知识、收集学习资料、将所学内容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

2.教学实施

本课程项目化教学实施流程为:首先教师以临床典型案例为载体,给学生布置相应的护理任务,主要包括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方面的任务,同时给学生提供除教材之外可参考的视频学习资料及网络课程;学生通过课后自学教师提供的教学材料、查阅资料、咨询教师等方式完成任务并填写临床任务单,以小组为单位模拟临床过程;上课时各组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在教师指导下按临床护理程序模拟汇报完成任务;汇报后各组间相互进行评价,教师亦要评价、演示重要护理技能操作;最后学生根据同学和教师的评价意见对任务单进行修改、分组练习护理技能,课后亦需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在项目化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需根据课程目标及重难点,选择临床典型案例进行任务的设计,使刻板的理论知识具体展现在临床案例中,如相应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等。学生根据任务要求,课后主动学生理论知识,通过查阅视频及网络资源,有目标性的拓展了学习内容,角色扮演使学生能够理解病人的生理及心理状态,熟悉护理过程中所需的理论知识,如何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效结合,同时培养了其按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工作的临床思维及人文关怀等职业素养。汇报后各组间相互进行评价,可发现自身及同学间的不足,在培养其观察能力的同时,教师亦可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之后学生将积极主动地接受教师的点评、示范。课后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总结,能使学生深入理解护理实践中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使之真正做到“学中有做、做中有学”。

3.教学效果

在长期接受传统被动式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学生对项目化教学在不同的阶段其认识表现不同,本研究分别在内科护理项目化教学前期和中期对开展项目化教学的120名学生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对比了项目化前期和中期学生对传统讲授式教学和项目化教学两种教学方式选择得出以下结果:在项目化教学的前期,认为传统教学方式较项目化教学较优越的学生为99名,占82.5%,选择项目化教学的学生为16名,占13.3%;而在项目教学的中期调查结果显示,选择项目化教学的学生为91名,占75.8%,虽仍有27名(22.5%)学生坚持选择传统教学方式,但与前期调查结果相比已有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以上结果表明学生对项目化教学的适应虽经历了一定过程[4],但通过多次训练、真正理解这一教学方法的优势后,多数学生(约75.8%)认识到该教学方式可促使其课后主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收集与任务相关的学习资料,课堂上在模拟临床过程中亦掌握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护理实践中,使繁琐的理论知识真正成为了所需之学,从而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结语

当前护理学专业临床学科教学主要存在学生课前预习不足,课程内容复杂,学生主动参与度不够、难以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等问题。现代护理工作要求护理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应将理论知识在临床护理工作进行合理应用,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临床应变能力[5]。我校内科护理项目化教学实践表明,项目化教学不仅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而且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模拟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对其今后的临床护理实习及工作也将起到重要作用。但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中要求学生课后必需预习相关理论知识、收集整理资料,对学生医学基础知识要求较高,课后压力亦较大;教师需要对课堂进行精心设计、筛选典型案例、进行有效指导、课后要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学生数量相对较多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教师的工作难度。相信随着护理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项目化教学将不断完善,在培养应用型护理人才中突显其优越性。

参考文献

[1]洪霄,付彬,李涤非.高职院校项目化教学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92-93.

[2]陈传尚.我国护理职业教育面临的新形势[J].卫生职业教育,2007(2):11-12.

[3]高健群.内科护理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

临床护理教学案例篇6

中职卫校内科护理学的学生在毕业后是直接接触临床医学护理的,所以对于他们的培养过程应该是全面并且注重实践的,传统的内科护理学教学学科的课程设计不合理,理论教学的内容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忽略了不同学科之间、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之间、理论与临床实践之间的联系,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良好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法和医学视频导入情景教学法是医学教育改革的教学新方式,目前得到了很多国内外医学专业学校采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反馈。本文首先就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卫校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进行了一系列细致探究,分析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外科护理学教学的优势,分析了如何选择案例进行教学,就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实际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然后就医学视频导入情景教学法在中职卫校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本文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中职卫校内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医学岗位,提高学校整体就业率。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医学视频导入;中职卫校;内科护理学

随着我国医学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医学教育的整体教学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由于中职卫校的学生的生源水平不是很高,所以近年来对于中职卫校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自身素质的评价不是很理想,直接影响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由于处在中职卫校的学生的年龄特点,导致他们的自身的约束力不足,严重缺乏学习积极性,并且对于学习的领悟性较差,很多知识通过教师机械的讲解不能完全领悟到课堂的精髓所在,也就是说现在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中职卫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医学学科的学习中,内科护理学在护理专业是一大主要课程,所以学生只有在学校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在今后的临床实习和工作中胜任工作,所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自身综合素质是势在必行的,案例和医学视频导入情景教学法是符合医学教育的改革要求的,下面本文进行细致的探究。

一案例导入情景教学法在中职卫校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

(一)采用案例导入情景教学法的优势

案例导入情景教学法由于都是紧密的结合生活实际、社会生产和科技发展的,所以给学生提供的案例来源于生活和实际的教学案例,能够极大的增强课程教学与医学临床实践之间的联系,学生在进行知识的学习掌握的同时了解了临床内科护理的现状,并且能够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恰当的运用到实践中,能够紧密的结合实际;其次,采用案例情景教学法能够做到知能并重,教师在进行知识的教学的同时,不能只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更应该重视学生多种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让他们学会利用所学到的临床护理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1]。教师在列举案例的时候可以分阶段进行引入,让学生对所引入案例进行模拟、谈论、创设,达到教学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到知行合一,采用案例导入教学情景教学法还能对学生起到启发诱导的作用,它可以说能够让教师更好的发挥循循善诱的教学手段,诱导学生动脑思考,勇于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二)典型案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选择

1.案例的选择要具有启发性

由于在中职卫校的内科护理教学中,将案例引入情景教学过程中是促进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的,所以这就要求引入的案例必须要对学生有启发作用,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并且教师设计的教学案例必须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富有吸引力,这就要求教师应该精心选择教学案例,首先案例必须真实的来源于临床医学实践,根据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对教学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收集,对于案例的具体内容必须精心挑选,寻找案例与课堂理论内容有良好的契合点,案例在课堂中出现的时机必须恰当,无论是在课前还是在课中亦或是在课的结尾,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

2.案例的选择要包含足够的专业知识

案例导入情景教学法运用于中职卫校的内科护理学的教学,最终目的就是为课堂服务的,帮助学生进行本节课的知识理解和学习,所以案例的选择必须要充分的结合教材,包含充足的知识,让学生能够最大限度的了解内科护理过程,对于护理的诊断、设定护理目标以及实施护理过程都能够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将内科护理的知识与临床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2]。

3.案例的选择应该易于学生接受

针对案例的选择还必须要注意设计过程必须要典型并且简明,让学生容易接受,遵循的原则是由浅到深、有简入难的原则。教师首先通过简单明了的案例让学生对于学习过程能够有比较全面的了解,然后选择恰当的事实将引入的案例分析加大难度,让学生学会一步步的进行分层次学习,对于学生解决临床实践能力要逐步培养,逐步加深。

(三)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1.案例教学法离不开教师的组织管理

良好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管理,所以教师在进行案例引入情景教学法的时候应该学会如何对课堂进行有效的掌控,对于实施案例教学法,教师首先应该明白过程必须是循序渐进的,在进行讲课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个实际的案例,让学生对这个案例有个大致的了解和掌握,对于案例中所体现出来的临床内科护理的知识有大致的了解,通过自己初步的分析形成自己的思维网络,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2.案例教学法应该注重多种教学法并入

对于案例引入教学情景法应该采用多种方法并举,包括案例的引入、案例例子、案例的辨析、案例模拟等,在进行内科护理案例教学时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案例讨论教学法,讲课过程中,学生的自主谈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抛出问题,对教学案例进行简单的阐述,让学生首先就自己的观点进行自主的发言,然后再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进行有目的性的讨论,讨论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就案例本身发表见解,而是从案例的事实中总结出自己的独有观点,从自己讨论获取的结论中学到知识[3],这样既活跃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理论课的兴趣。

(四)关于案例教学法的讨论过程,采用“双向教学法”的教学模式

将案例引入课堂时,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机械的讲,学生机械的听,学生到底有没有听,听课的效果到底有多好,教师很难获得真实的反馈,这种学习方式对于学生来讲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教师忽略了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所以进行案例教学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认真的阅读案例,通过资料查阅获取自己想要知道的知识,待学生对教学案例基本掌握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的与学生交换角色,学生讲课,教师听课,这样能够从很大的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课堂的过程中来,那么他们在阅读案例的时候会更加用心,进行资料查询的时候会更加深入了解,学生自己讲出来的课,教师应该给予充分的认可,并就其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给予点评。

二医学视频导入情景教学法在中职卫校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

医学视频导入情景教学法是对中职卫校内科护理学的常用辅助教学模式,采用此教学方法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这种新的教学模式非常适合在内科护理教学过程中开展。内科护理本身就是非常重视临床实践的,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搜集合适的医学视频有助于学生对实际的临床进行了解掌握,有利于课堂内容的讲解。

(一)教学过程实施前的准备

1.根据需要,建立医学视频教学资料库

要实现医学视频导入教学过程,要准备充足且恰当的医学视频及储存是重要的教学物质基础,所以教师在进行内科护理的相关教学时能够对相关的医学视频进行有针对性的收集,建立内科护理医学视频资料库。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去搜索相关的医学视频,对相关的医学视频教师还应该对所下载的医学视频进行详细的观看,并且可以根据课堂内容的需要对相关的视频进行剪辑处理,并且还应该对随时更新的医学视频进行关注,定期将医学视频储备库进行更新,以便了解医学的进展。

2.根据教学要求和视频内容,设计教学内容

教师对于视频内容的选择,必须贴合内容需要,选择与课堂知识点匹配程度高的和相关性强的视频,可以适当的对搜集的视频进行剪辑或者是分层次、分段处理,将视频中出现的与本节课无关的内容可以剪切掉,保证课堂的教学效率,防止学生分心[4]。另外,由于视频内容很多都是从网络获得的,所以错误在所难免,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发现,并且积极的进行指正,促进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二)教学的实施过程

1.学生进行分组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进行内科护理教学课进行之前,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其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注意学生组建平衡性和学生的优势互补性,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学习能力和擅长的方面对学生在小组内充当的角色让他们自主决定,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习进展地组内和组间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5]。

2.进行医学视频导入,分析课堂任务

分组工作完成之后,教师应该将本节课的医学视频进行导入,这些形象、直观的教学视频能够从一开始就引发学生的极大兴趣,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对学生的联想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能够有效的激发。

3.学生进行课堂分组学习

在教师完成“视频导入”和“提出和分析任务”后,学生针对视频资料和教师提出的任务通过检索资料、个人陈述和讨论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探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案例和医学视频导入情景教学法对中职卫校内科护理学的教学过程是非常有利的,首先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其次这些教学方式适合进行内科护理学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临床经验,将学到的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的进行结合,为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谢冠楠单位:衡水卫生学校

参考文献

[1]张更新.中职卫生学校护理专业校本多媒体素材库建设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2]许子华.多媒体课件在卫校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内科护理学为例[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3]蔡艳芳.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临床护理教学案例篇7

传统的基础护理学课堂教学往往采取教师针对各项护理操作的内容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这样“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给并不利于日后护生针对患者具体情况,根据自己的理论实践知识独立思考作出决策能力的培养。案例分析可有两种方法:(1)教师根据当堂教学内容事先设计好案例,课前提出案例指明授课的重点、难点内容,激发护生学习的兴趣。然后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最后针对案例作出分析。(2)课程讲授完毕可提出与本节课之前教授内容相结合的较为复杂的案例,启发护生根据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独立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3]。例如:患者,男,63岁,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8小时未排尿并且下腹部膨隆,同时患者突发呼吸困难、紫绀伴血氧饱和度下降。此时,作为护士判断病人发生了什么情况?需要采取哪些护理措施?如何采取?此案例结合了尿潴留和气管切开的基础护理内容。针对案例可将护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教师要鼓励护生充分参与,踊跃发言,互相讨论,互相启发,尤其注意调动性格内向的同学积极思考并发言。护生的讨论发言可以不设定统一刻板的答案,但教师要注意把握讨论方向和进程,最后引导护生进行总结,得出结论作出决策判断。

2在护理操作实践课上开展角色扮演活动

护理操作技术的实践是整个基础护理学课程学习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只有护生掌握了基础护理操作技术才能为在临床一线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护理学这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目前很多护理院校进行课程改革,逐渐加大实践课时在基护总课时量中的比例。但是传统的护理操作实验课中教师往往只是进行某一项护理操作的示范教学,然后让护生分组进行练习。护生形成的也是单个独立护理操作的印象,但是在临床中对病人进行护理是一个整体的过程。当护生进入临床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时,迅速做出临床决策的能力必然受到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在护生掌握护理操作的基础上进行模拟临床情境的综合性强化训练。教师的示教也不再是单纯的讲述和演示操作的过程,而是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进行教学,尽量模拟临床情境。例如在进行“静脉输液法”的教学时,操作演示环节中由一名护生扮演病人,教师仪表规范,携用物来到病人身边时要亲切的问候病人同时注意核对病人信息。操作时手法轻柔,态度温和,充分显示护士对病人的关心。操作部位的选择及进针手法等重点、难点问题着重进行教授。操作完毕,嘱咐病人相关注意事项。这些与患者交流的部分看似简单,但却能给护生形成比较直观、尽量贴近临床情景的印象。在护生掌握护理操作后可结合以往所学并根据临床病例进行综合性强化训练。例如:患者,女,28岁,上呼吸道感染来院,医嘱生理盐水250mL,头孢噻肟钠1g静脉滴注,药敏试验。让护生分别扮演医生、护士、患者、患者家属等,从接诊病人、开医嘱、皮试液的配置、药敏试验、静脉输液等一系列操作完整进行。护生在这样的综合实验中有接近临床的操作体验,形成较为完整的临床工作思路,同时角色扮演也有利于促进护生增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能力。有学者报道,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护士之间增进了解,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感,对于更好的发挥护士的临床决策能力有促进作用[4]。

临床护理教学案例篇8

【关键词】CBL教学法;外科护理;临床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2-0158-02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进步,在外科护理中对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变得尤为重要。针对这一情况,只注重教材知识传授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外科护理的要求[1]。有关研究显示,CBL(Case-basedLearning)这种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模式相比传统教学方式而言,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其思考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2]。为探讨CBL教学法模式在外科护理措施中的应用效果,特选取了我校169名护理学院学生的教学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169名贵州省铜仁市铜仁职业技术学院2014级护理学院学生的教学数据,按照教学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有86名学生,平均年龄为(22.7±0.3)岁,入学成绩为(192.32±16.79)分。对照组中有83名学生,平均年龄为(21.5±0.8)岁,入学成绩为(197.69±17.63)分。两组学生在年龄、入学成绩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学生均采用相同外科护理教材,由统一老师进行教学,课时安排同为总共108课时,包括72课时的理论课程和36课时的实践课程。

对照组的83名学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外科护理教学,即按照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

观察组的86名学生采用CBL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具体方法为:①根据大纲选取临床真实案例。根据先易后难的原则,授课前选取简单普遍的病例,授课后再选取较为困难和复杂的病例。②要求学生对病例进行预习,必要时安排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③授课时,先介绍选取的案例,随后再根据选取的案例提出相关问题。提出的问题要与教学知识点有衔接,层层递进,激发学生思考。④鼓励学生查阅案例相关文献并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研究出问题的解决方法,随后整理为汇报材料。⑤安排各小组的汇报和讨论时间,要求学生对各自小组的方案进行陈述与汇报,然后让其他小组对汇报进行评价讨论。⑥汇报讨论后对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学生进行辅导,以修正其错误。

1.3观察指标

1.3.1分析比较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对成绩的评价采用我校自制的期末试卷进行统一考核评分。试卷满分为100分,试题均为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的客观题。考试共2小时,且为闭卷考试。试后成绩评分≥60分则判定为及格,成绩评分

1.3.2分析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调查两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共发放169份调查问卷,回收169份,问卷有效率为100%。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学生理论考试客观题总成绩的比较分析观察组理论考试总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学生教学后满意度的调查分析观察组教学各项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现代医学越来越注重理论联系实践的理念,而在注重专业性和实践性的外科护理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局限于理论知识,只是在课堂上传授书本相关的基础知识,而忽视了临床实践的重要性,不利于学生培养临床创新思维[4]。

有学者表示[5],CBL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更能培养学生的临床自主思维能力。本研究也发现,采用CBL采用CBL教学法进行教学的学生的客观题总成绩为(85.3±6.74)分,明显高于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的的学生(78.41±7.25)分,且采用CBL教学法的学生各项满意度都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法。说明CBL教学法的教学能够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备临床思维,并有助于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来处理分析问题。在CBL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会因为教师讲述的临床案例而被带入较为真实的情境之中,激发其对临床问题的好奇心,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分析临床案例,接触临床实践。但是在使用CBL教学法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选取案例时要注意难易适度,且难易程度要根据讲授进程层层递进,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和掌握;二是选取的案例不能脱离实际,最好是真实且有代表性的案例,这样有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临床数据,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三是结合重点知识点进行案例讲述,以免在有限的课时中不能完成知识的讲授;四是注意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两者缺一不可。

本研究显示,采用CBL教学法进行教学能促进学生思维模式的转变,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在临床护理措施中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式。

总之,CBL教学法模式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临床反应能力,有利于外科护理措施的实施,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钟正伟,刘丹丹,唐旖旎,等.外科护理教学中引入典型案例的应用研究[J].重庆医学,2014,(14):1815-1816.

[2]岳琳,牟绍玉.pBL结合CBL双轨式教学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激光杂志,2011,32(4):92-93.

[3]陈凌,任振华,王佳茵,等.案例分析在临床神经外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21):105-107.

临床护理教学案例篇9

【关键词】微课《护理学基础》教学设计

一、前言

《护理学基础》是临床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该课程与临床实践联系非常紧密,具有知识面范围广、知识体系整体性强等特点。因此,该门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以往《护理学基础》课程多以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为主,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教学设备条件的改善,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教学模式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学方法和信息传授量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有些老师只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该门课程的临床实践性,或有些老师只是照着ppt讲。而《护理学基础》的临床实践性特点以及真实病人的个体差异性,决定了上述教学方法存在的弊端。笔者通过对几届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学生普遍反映上述教学模式存在教学重点不突出、难点和疑点不能重点详细讲解等问题,而学生课后又缺乏相应的教学资源去吸收消化课堂没有掌握的知识点。

因此,《护理学基础》课程的老师如何组织一些主题明确,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教学难点能够重点详细讲解的教学资源用以辅助解决上述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形成一套课上课下关联教学的开放性教学平台,实现《护理学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有效结合,成为高职专业《护理学课程》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基于“微课”的教学模式设计逐渐发展并得以广泛利用起来。“微课”便是以某个特定的知识点讲解为教学目标,将讲解过程及临床实践操作等录制成5~10分钟的微视频,并结合相应的作业与讨论,主要目的就是为老师提供一个弥补课堂教学不足的课下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课下反复学习的视频资源。

二、《护理学基础》课程“微课”的设计

(一)“微课”教学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1.课程分析

授课老师首先应对《护理学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及知识体系进行分析,确定基于“微课”教学模式的课程教学设计方案,明确课程教学中需要重点讲解或需配以临床实践操作录像的知识点,同时还应调查分析学生对《护理学基础》课程“微课”辅助教学模式的需求程度,在上述分析基础上进而确定“微课”的教学目标及所需录制微视频的关键知识点。

2.教学设计

授课老师首先应基于《护理学基础》的课程教学大纲及各个知识体系之间的关联关系、重要性等确立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实现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及前后知识点的紧密联系。然后,授课老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尽量做到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全面性及临床实践性,尽可能多地收集临床实践图片、临床视频动画等辅助资源用于理论教学中,通过实实在在的临床实践图片提高学生对相应知识点的感性认识,从而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3.“微课”教学的实施

“微课”应根据高职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以及《护理学基础》课程的特点,采用适宜的组合教学方法,如理论讲授、临床案例讲解、现场实际操作等使学生易于接受掌握有关的知识点、重点及难点等。

(二)《护理学基础》课程“微课”教学案例设计的基本步骤

根据上述“微课”教学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实施的三个方面可知,“微课”教学案例的设计主要步骤如下:

1.确定“微课”的主题

根据《护理学基础》课程的特点及课程教学大纲的主要教学要求,确定课堂教学外需要重点补充讲解、详细讲解的重点及难点知识点,并将其独立出来作为“微课”的主题进行教学设计,例如:以“如何护理冠心病患者”为专题设计“微课”。

2.制作“微教案”

根据上述“微课”的主题设计详细的教学方案,形成“微教案”,主要包括:教学主题、重点、难点及临床示范、微习题等。

3.录制“微视频”

根据上述设置的相关“微课”教学内容,利用摄录机或常用的录屏软件如Screencast-o-matic、CamtasiaStudio等将老师的讲课过程及临床现场操作等录制下来,并经过后期剪辑形成“微视频”。

(三)《护理学基础》课程“微课”案例

三、结论

本文基于课堂教学的不足,充分利用“微课”教学模式所具有的优点,提出了基于“微课”的《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设计,并通过《护理学基础》课程某“微课”教学实际案例的设计,介绍了“微课”制作的基本步骤及要点。本文提出的基于“微课”的《护理学基础》教学设计,对于以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护理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蒋慧h,刘海燕,刘桂瑛,等.“微课”在护理专业课程中的开发初探[J].护理研究(中旬版),2015,29(08):2893-2894.

临床护理教学案例篇10

[关键词]外科护理学;教学;CBL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12)02(c)-0148-02

analysisonapplicationeffectofCBLteachingmethodonsurgicalnursingteaching

SonGXiaoyanZoUXiaoyan

He'nan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Zhengzhou450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applicationeffectofCBLteachingmethodonsurgicalnursingteaching.methods239casesof2007gradenursingstudentsinourcollegewereselectedbyconveniencesamplingmethod,whoweredividedintotheexperimentalgroup(119cases)andthecontrolgroup(120cases).CBLteachingmethodwasusedtoteachsurgicalnursingintheexperimentalgroup,whiletraditionalteachingmethodwasadoptedtoteachsurgicalnursinginthecontrolgroup.afterlecture,thecombinationofexaminationandquestionnairemethodswereusedtoevaluatetheteachingeffectivenessofthetwogroup.ResultsBoththesubjectivescoresandteachingsatisfactionoftheexperimentalgroupwere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oseof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allp<0.05).ConclusiontheeffectofCBLteachingmethodisbetterthanthatofthetraditionalteachingmethod,anditcontributestocultivatetheclinicalthinkingabilityofnursingstudents.

[Keywords]Surgicalnursing;teaching;CBLteachingmethod

外科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学生临床课程的主干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专业性。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加强专科知识的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非常重要。在传统的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教学重点在于理解和记忆教材的内容,学生临床实践能力较低。以病例为中心的CBL教学法(casebasedlearning)基于pBL教学法发展而来,是以引导学生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增强思辩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1-2],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模式[3],教师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来组织启动教学,启发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并引领整个教学进程[4]。本研究应用CBL教学法对外科护理学课程进行完整地设计,以期突出课程特色,强化课程效果,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1年1月开设外科护理学的2007级护理本科1、2班学生239名为研究对象。所有学生均经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录取入学,随机分班。1班学生119名,平均年龄(22.3±0.7)岁,入学成绩为(571.97±17.68)分。2班学生120名,平均年龄(21.9±0.9)岁,入学成绩为(568.78±18.52)分。两班学生年龄及入学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机将1班作为实验组,2班作为对照组,两班均由相同教师进行授课,选择同一教材(曹伟新主编的《外科护理学》第4版)。

1.2研究方法

根据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和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将外科护理学课程课时安排为90学时,其中,理论课程72学时,实践课程18学时。

1.2.1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等方法授课。按照定义、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护理措施顺序进行讲授。

1.2.2实验组由于外科护理学教学内容和知识点较多而课时有限,因此,根据培养目标选择部分章节进行CBL教学法教学。具体步骤如下:①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大纲,设置临床案例。教学案例的设计合理与否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我院教学案例来自临床中筛选的典型患者。案例选择时考虑学生的特点遵循由简入难的原则,授课初期选择常见病例,后期选择较复杂的综合案例。②根据学生现有水平和知识结构,上课之前对临床病例做简要陈述,以临床案例为线索,提出相应问题和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知识层次,精心构思设置几个核心问题,问题随着病例资料的进一步补充而逐步深入,难度也呈递进式,并且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逻辑关系,注意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的联系及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自我学习。例如设置患者的临床诊断是否准确、存在哪些病理现象和病理过程、临床治疗依据是否正确、患者的护理要点以及如何进行病情观察等问题。③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实验组班级由9~10个学生组成1个学习小组,每4个学习小组形成1个教学小班,并配备1名指导教师。④小组成员可在业余时间利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教学资源进行文献查阅和案例分析与讨论,需要时也可主动请教其他学科老师和临床教师。随后,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形成汇报材料。⑤再次安排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各小组分别将各自的案例方案进行汇报。在答辩与讨论过程中,其他小组成员和教师自由提问并进行评价。评价后对未能达标的方面,分析原因,及时修正,对护生予以辅导。经过一次或两次课堂讨论即可达到教学目的。

1.3评价方法

1.3.1考试成绩评价两个班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后,在期末统一进行外科护理学理论考试。考试采用教考分离的方式进行,由学校统一命题,试题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其中,客观题50分,主观题50分,主观题包括简答题5题,病案分析题2题,总分100分。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min。考试结束后流水阅卷,60分及以上为及格,低于60分为不及格。

1.3.2教学效果评价课程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两组学生进行调查,对外科护理学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价,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满意程度并评价学习效果。共发放调查问卷239份,收回问卷239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理论考试成绩比较

实验组考试主观成绩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实验组学生简答及病案分析能力较强,见表1。

表1两组理论考试成绩比较(x±s,分)

2.2两组教学效果评价比较

实验组对教学效果评价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研究表明,CBL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4]。本研究经过1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表明,两组期末理论考核主观成绩比较,实验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客观成绩和总成绩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原因主要是CBL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列举临床病例,并分析汇总,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CBL教学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将以往学到的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培养医学生的临床能力和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使学生具备采集病史、书写护理病历、制订护理计划、进行病情观察等能力,学生的知识获得不再是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过程,而是力求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学有所成,学会思考,善于思考,科学合理地加强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做到融汇贯通,学以致用。在我校的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自觉学习能力要求较高,在前期基础课教学中CBL教学法在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同时,外科护理学知识点较多,但是由于课时限制,课堂教学不能涉及所有内容,CBL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5],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我学习能力有所提高,进而形成一种持久稳定的学习能力。

CBL教学有助于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随着护生专业课的开设,其对参与临床的需求日益增加。在授课中通过临床案例的引入,使学生身临其境,形成与临床环境相似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喜欢接触临床的心态。学生对CBL教学法认可程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CBL教学法可以形成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在与教师及同学的交流中获得知识,使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更为投入,从而形成主动学习的氛围。

综上所述,CBL教学有助于促进知识向技能的转化。CBL教学法以典型病例为载体,以常见外科疾病的护理为线索,围绕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近似的模拟了外科临床工作程序,这可以使学生尽快实现从疾病到症状的教科书思维模式向症状到疾病的临床思维模式的转变,进而提高学生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Srinivasanm.pBL教学法与CBL教学法的比较――基于两种教学法的转换在临床课程学习上的效果分析[J].夏颖,顾鸣敏译.复旦教育论坛,2009,(5):88-91.

[2]李稻;韩玉慧,蒋益,等.医学基础教育中pBL和CBL两种教学模式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175-188.

[3]邓月仙,张宝,刘文宝.案例教学法应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4):112-114.

[4]张殿君,王俊刚,苏俊鹏,等.案例教学法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性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0,31(3):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