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意识不足的表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17:07

法治意识不足的表现篇1

【关键词】法的价值实现;政治性工具;经济规制;社会契约;文化本质

一、法的价值实现界定

要探求什么是法的价值,就首先要理解什么是价值,二者是种属关系。有的法理学者认为,价值是客体对主体即人的意义,是客体对主体的需要的满足,是主体关于客体的绝对超越指向。[1]还有的学者认为,价值是价值主体所希求,并借助于价值客体的价值属性而得以满足的各种价值目标的集合。[2]根据马克思主义主义经典理论,一种事物,能够有满足另一种事物的某种需要的属性,我们称之为‘价值’。“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3]因此,我们认为,价值就是一种事物对另一种事物的某种需要的满足的属性。价值更体现为一种关系范畴,而在这一关系范畴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价值属性”,即一种事物对另一种事物的某种需要的的满足的属性。它既决定了“一种事物”在这一关系中的存在和性质,也决定了“另一种事物”在这一关系中的存在和性质,以上二者的存在性质和相互关系又决定了价值的存在和性质。没有这一“一种事物对另一种事物的某种需要满足的属性”,“一种事物”、“另一种事物”之间便不会发生任何的联系,而它们之间也自然不会存在任何某种价值关系。

法从本质上来说是规范性的。法作为客观的社会存在物,广泛地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着联系,其作用的对象是具体的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以及宽泛的人类的政治活动、经济活动、文化活动等需要由法来加以规范的各种社会现象。因此,法也就与这些社会现象建立了规范与被规范的联系。从更深层次上讲,这种规范与被规范的联系的发生是以法能够满足其作用对象受到规范的需要为前提的。从法的价值角度说,这一“受规范的需要就是法的价值的客体,是法的价值所赖以存在的基础,而法能够满足这种需要的属性就是我们所探讨的法的价值。可见,法的价值既有价值的共性,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以上论述中,笔者指出法的价值的客体是法的作用对象的受规范的需要,那么这种受规范的需要本质上是什么呢?其对于法的作用对象又有什么意义呢?首先,必须指明,我们切不可机械的理解”规范“这一概念,而应该在法与其作用对象的互动关系中来把握这一概念。因此,”规范“不是简单管理与控制,这只是法对其作用对象的需要的满足的外在表象。如果我们从法是一种社会规范的角度站在更广阔的背景里理解这一概念,我们就会深刻地体会

到,规范的落脚点在于”需要“,规范是对需要的合理规定,其本身是需要的从属物。当然这里”合理规定“的标准就取决于立法者的自身的立场和价值取向了。至此,我们对这一点应该会心:法的价值的中心不在法自身,而在于其作用对象的某种需要,法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完全受制于起作用对象有什么样的需要,这不是唯心主义,而是从法的终极意义上对法的价值本质的合理阐述。可以这样说,法的价值是被动的,是被决定的。而在探讨法的价值时,我们自然就应该回到法的作用对象那里去,挖掘出其作用对象的某种需要,进而实现法的价值的发现。

法的价值实现是法的价值对自身的否定,他在扬弃自身的进路中实现了自身。法的价值是一种客观的属性,它要想在社会现实中实现自身,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社会载体,而这一社会载体其实就是前文提到的广泛存在于社会各领域的法的作用对象。必须强调,法的价值不可能在法或者法的价值这些法的本体中实现,其本质--法对其作用对象某种需要的满足的属性,决定了它在法与起作用对象的互动过程中--法对其作用对象的受规范的需要的满足过程--实现自身。

这启示我们,对法的价值实现进行研究,就必须超越法的价值本身,而采取这样一条研究进路:回归法的作用对象,在法与其作用对象的互动过程中剥离出法的作用对象的需要及法对其起作用对象的需要的满足的全部面貌,最终在整个动态过程中把握法的价值及其实现的内涵。

这一研究进路很可能使研究者陷入主观主义的泥潭,正如有关论述指出的,在对事物价值的性质认识上,在强调主体的价值需求的核心意义的同时,也要看到价值现象在形成和变化过程中主体和客体交互作用、主观和客观相互交融的过程,不能单纯地把事物的价值归结为主体或主观现象,或者客体或客观现象。而作者却跨过了法的价值这一本体性概念的客观研究,而贸然进行主观主义的探索,因此承担着极大的风险。但是,也许这种主观主义的探索能够引起同仁对社会现实更广泛、更深刻的关注,这是笔者的心愿。而卓泽渊教授的《法的价值论》便是一部专门系统研究法的价值的著名论著,读者可参阅。

二、政治性工具

工具是为实现特定目的而采取的手段。工具本质上是一种手段,与其特定目的相对应。但工具作为实现特定目的的手段又不是绝对的,其本身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目的,成为其他工具的特定目的。理解这一概念对于理解本节提出的”政治性工具“概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所谓政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现象,是围绕国家政治问题而进行的,处理阶级关系、政党关系、国家关系以及其他社会关系的活动和过程。[4]政治在这一系列的活动和过程中集中体现的是权力的行使。因此政治又可以这样来表述,政治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和国家管理与服务而行使权力的活动和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统治秩序。在行使权力时,权力的行使方式往往会有多样的形态,例如暴力行为、道德舆论控制、推行法治等等。而现代国家普遍崇尚法治,即用法律这种权力行使的方式来实现对社会的统治。这时法律便成为了一个政治性工具,这种工具之所以具有政治性是因为被政治所利用或满足了政治的某种需要,其终极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秩序。”法所包含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由一个统治权威强加于社会行为指针的一套准则,这个统治权威通过实行强力能够使这些准则生效“,”作为社会控制的一种高度专门形式的法律秩序,是建筑在政治社会权力或强力之上的。“[5]法律作为这种政治性工具,其积极作用是显著的,它在政治权力的支撑下,强制使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向趋向统一,创造了一个稳定合理的社会秩序和统治秩序,满足了人类生存的基本的安全需要,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和保障。

政治性工具和政治的工具这两个表面上相似的概念之间其实具有重大的区别。政治性工具只是表明,这种工具具有政治的属性,能够满足政治的某种需要。因而法律作为一种政治性工具是指,在法与政治的互动过程中,政治的某种需要能够被法满足,从而法的价值在政治这一领域得到了体现,并进而在政治的这一需要的到法的满足后,法的价值就在政治领域得到了实现。可见,从法的价值角度理解,实际上政治性工具的政治性本质上是法律这一工具的政治价值属性,是法的价值的政治方面的体现。而政治的工具则不仅在政治领域甚至在

整个社会领域把法当作政治的纯粹的工具或手段,是完全被动的,是受政治的全面控制的。

这种认识显然是对法的片面的理解,其产生根源正是没有看到上文提到的工具和目的的相互转化关系,而把工具绝对化。实际上作为政治性工具的法律在政治领域不仅不是绝对的工具,相反,在更多时候都表现为一种政治目的。

“作为一种支配性力量,权力资源是促使许多人追求它的人坠入深渊的重要原因;权力的行使以不可忍受的压制为标志,在权力统治不受制约的地方,它极易造成紧张、摩擦和突变,不受制约的政治权力乃是世界上最肆无忌惮的力量之一。”[6]这样的权力极有可能破坏政治所追求的稳定的统治秩序而使其自身覆灭,因为权力只有在其发挥作用的统治秩序中才能够成其权力。因此,在一个这样的权力行使的政治领域乃至整个社会领域,对权力进行控制就成为必需。因此,法律作为一种政治性工具即权力行使的方式就不再是工具,而成为统治者所追求的目标,它会积极营造一个稳定的法治秩序,来实现不仅是对社会的控制,更是对其自身--权力行使的活动和过程--的控制。另一方面,政治所追求的目标或权力行使的目的是多元化的,不仅是其形式上的统治秩序,也是作为支撑这一统治秩序运作基础的公共福利、社会发展、经济进步等非纯粹的政治目标,而在法律作为政治性工具去追求这些目标时,实质上它已经超脱了其自身的政治性,,而完全表现出法律对这些目标的追求,本质上也是法律在满足公共福利、社会发展、经济进步等等人类社会的更广泛的需求,这时法律的价值实现也突破了政治性对其的限制,而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实现了。

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法律的价值实现在政治领域经过了这样的历程:作为政治性工具的法的价值的实现,作为超越政治性工具的政治性的法的价值的实现。

三、规制经济的本性

“经济”从哲理高度讲,是指人类从自然界或通过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活动获取生活资料或物质财富的活动,它所追求的是效益,即以最小的投入换得最大的产出。经济的本性必然是“较少的成本,较多的产出,综合言之--利益的最大化。”但是经济并不只有经济学上的意义,它还是一个对社会、对政治甚至对文化都有重大影响的社会现象。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著名论断就是对经济加以深刻理解的产物。因此,人类社会就不可能被动的或完全放任的让经济按照其本性或规律一直自我发展下去,而必然要对其进行政治性的、社会性的、文化性等的干预。

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自由经济逐渐被现代市场经济所取代,各国不约而同的采取了由国家调控的经济体制,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7]在这些干预措施中最显著的就应属各国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将经济的运行纳入法治的轨道。至此,我们就可以隐约感受到法与经济在互动了。在这一互动过程中,经济的需要是使其本性得到规制,以使其自身的发展能更全面的符合人类的需要。而法如能成功的满足经济的这一需要,

法的价值就能在经济领域成功的实现。

本节使用的“规制”一词应该在这个意义上来解释。由于经济的利益最大化需求,使其较少考虑经济发展的社会、政治、文化等影响,因此需要一个相对合理的组合了人类社会各

种需求的外在体系与经济本身的内在体系进行理性地重组,目的是建立一个符合人类全面发

展的经济运作体系。这一规制绝不是简单的控制、制约,而是一种抽象意义上的经济规定,它否定了经济本身,创造了一个人类社会的经济。在这一否定过程中,它扬弃了经济自身运

作逻辑的自我封闭和自我局限,使其在人类社会这个更广泛、更全面的舞台上塑造了自我。当然,经济在人类社会中并没有丢失其本体性,即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只是使其本体性在人类社会里得到了发展与进步。

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经济运行过程的规制,另一方面是经济运行结果的规制。

经济运行过程的规制主要表现为:国家通过立法手段,在整合了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基础上,以尊重经济本身的运行规律为原则,创造了一个法律化的全方位的经济运行体系和秩序;国家通过执法手段使经济的运行严格限制在为其设定的法律化的经济运行体系和秩序中,以此避免经济运行本身的异化或外界对经济运行过程的干扰和破坏,实现人类社会的经济运行的目的;国家通过司法手段,对阻碍人类社会的经济的目的的实现的因素进行清理,彻底维护经济运行的体系和秩序。相对应,法的价值实现也在这一过程中有三种表现:首先,法的价值因法在制度层面满足了经济本性受规制的经济的需要而得到在制度层面的实现;其次,法的价值因法在实际效果层面满足了经济本性受规制的需要而在实际效果层面的

到了实现;最后,随着司法对人类社会的经济体系和经济秩序的彻底维护,法的价值也就因经济本性受规制的经济的需要得到彻底的满足而得到彻底实现。

经济运行结果的规制主要表现为法对经济运行所生成的社会财富的分配格局的安排与调整。历史已经证明,不受规制的自由主义经济的必然结果就是社会财富分配的严重两极化,其表现形式为垄断的产生,这种垄断是广义上的,即少数人对大多数社会资源的不合理占有。而这样的结果既不能符合人类社会的普遍需求,也会阻碍甚至破坏经济自身的进步和发展(例如爆发灾难性的经济危机)。而经济结果的规制就是要在与经济运行过程的规制衔接的基础上,让经济运行结果符合人类社会的整体利益。具体来说,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1,明晰社会财富的所有者及划定其合理权限,从而预防不必要的经济纠纷;2,不断调整不合理的社会财富占有状况,使社会财富发挥最大的效益;3,用较低的成本解决已经发生的经济纠纷;4,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并通过改革工具的办法提升生产力;5,遏制对自然资源的浪费,保护自然资源的良性发展。[8]

当法律对经济运行结果的规制实现时,法的价值在经济领域就应该完满的实现了。

四、契约的社会存在模式

“罗马法上的‘契约’,其拉丁文‘contractus’本义为‘相互交易’、‘连在一起’,引申到法律上,则是两个以上当事人的意思合致”。[9]以罗马法的契约制度为源头,近代世界发展成为一个主要以私法为主的市民社会,而契约则是这个私法社会的成员普遍采用的交往方式。契约以两个以上当事人的意思合致为基础,充分实现了人类对自由这一崇高价值的追求。在一个自由的契约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都是基于自己的自由意志达成的协议,这个协议被法律认可,从而获得强制力的保证。这个自由的契约社会是一个这样的社会图景:在法律的保障下,人们通过契约行为,在充分实现了自己的自由意志的基础上,通过与社会各方的物质或者精神上的交换,满足了自己各方面的需求。这个社会是人的本体性价值极度彰显的社会,人在这样的社会中充分实现了自我的存在,这无疑是人类的终极需求。又因为社会的主体和最终落脚点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因此,对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需要的满足也就成为了法在这个社会中最高的价值追求。而这一社会图景实质上就是本节所要论述的“契约的社会存在模式”。在这样的社会中,法律通过契约的形式(契约由法律认可而对当事人具有拘束力,因此契约不仅仅是当事人之间的意思合致,它也体现和包含有法律的意志)使人的自由地从事社会行为的需要得到可靠的满足,使人的本体性价值得到了极大的实现。这样,法的价值就在这个市民社会领域得到了实现。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契约的自由仅仅是形式上的自由,因而法在契约层面上满足市民社会成员对本体性价值的实现的需要也仅仅是形式上的,而在这个意义上其价值的实现必然也只是形式上的。而作为活生生的存在物,人不可能仅仅将其需要的满足停留在形式上,人必然要追求可感的、现实的乃至实在的需要的满足。因此法的价值要在这一层次上实现自身,就必须让市民社会成员的本体性价值需要得到世俗化的满足,而这就要求法不仅仅是认可契约的效力,更要为契约的缔造者提供实质上是自由的缔约基础和保障以在实质上实现契约化的自由,而这一实质上是自由的缔约基础和保障就是下面将要论述的契约的社会基础。

这里我将把一个社会的社会基础状况成为“社会安排”。社会安排是指一个社会所有的抽

象的和具体的社会要素在构成一个整体社会的社会框架里所处的状态,这种状态反映了某种(抽象意义上的)或某一个(具体化的)社会要素在这个社会中所受到的社会待遇。这些社会要素包括社会成员、社会生产、社会分配、社会制度等等,而这种社会待遇即是一个社会

的社会要素在一个社会中的地位的反映。社会要素的构建形态决定了一个社会的基本结构。社会非盲目的对这些社会要素进行构建即是一个社会社会理性的体现。在所有的社会要素中,社会成员应该是最核心的要素,人是社会的主体,已如前论。实际上无论是“社会安排”还是“社会理性”最本质上都是由社会成员的意志决定的,“社会安排”是社会成员意志的社会化,“社会理性”是社会成员意志合理性的社会表现。因此,一个社会的社会基础状况实质上是由社会成员的意志根本决定的,反过来一个社会的社会基础状况或者超越社会的人类所赖以生存的客观自然状况也影响或制约着社会成员意志的表达,尤其可能制约社会成员意志合理性的实现。

社会成员意志合理性的最本质规定性就是社会成员意志符合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需要、体现并在主观层面实现了这种需要,因为社会成员意志是每一个社会成员意志的集合体,当然这个集合体并非所有意志的机械相加,而是通过协商与竞争“熔炼”而成的表现为社会整体意志的一个有机的社会成员意志的集合体,而只有基本反映并满足了所有社会成员利益诉求的意志集合体才能算作是一个理性的社会意志。而意志最终表现为某种需求,这样社会成员意志就必然将由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需要来决定其性质和存在。这是一个社会达致社会理性状态所必然要遵循的规律。而正是这样一个有社会理性的社会的社会基础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契约的社会基础,只有在这样的社会中“契约”才能在实质意义上实现。

法律的任务是将以上由社会理性加以调节的社会安排从抽象的主观层面加以客观化。具体表现为将这个社会安排的的基本框架用拟制的方法制度化使之成为这个社会的社会规范和社会秩序,而这个社会规范很显然就是契约的社会基础的另一种形式,即从主观层面落实到现实层面,而法律以强制力保证这种落实的实现。在这里,法的价值就在这一落实、落实的实现中实现了,这是一种实质意义上的实现,它彻底实现了契约自由,实现了人类要求的本体性价值的实现。

五、文化本质论

法律作为人类高度理性化的产物,本质上是人类观念的体现,是一种文化。在社会中,

人们形成了共同的认识、理念,并遵循着一定的规则和秩序,这就是文化。文化体现于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中,包括认识世界的活动和改造世界的活动,社会中的一切存在物都是文化的体现,法律也不例外。而一个法治社会更是形成了对法文化的必要性需求,因为法的本质是文化,法治社会必然是有法文化内涵的社会,否则其就不会存在。

文化的成分是符号、意义。其中“符号”是文化的社会载体,文化通过文化符号赋予社会以文化表征;“意义”是文化的内涵和本质,是文化的本质规定,决定了各种不同文化的性质和意义。相对应的,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其文化意义上的成分也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法的文化氛围;其二,法的文化机制和意义。

法的文化氛围是指法作为一种文化在社会中的存在状态,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法通过各种文化符号客观的在社会中建立了自己的法符号网络,这个法符号网络就表现为一种法文化;另一方面,表现为社会主体对法的种种认识、观念和评价等主观性的态度,这些态度也表现为一种法文化。

法的符号包括各项法律文件、各个法律机关(如法庭、监狱等)、各种法律活动(如执法活动、审判活动)等等有法律因素的社会现象。这些法符号表面上是形式化的,但实际上对于法文化来说实在具有重大的意义,它使一个社会具有法文化的表征,从而为法文化进一步渗透进社会运作而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提供了充沛的渗透资源和载体。没有法符号的法文化将成为人类永恒的玄思,而不具有任何现实的意义。

社会主体对法的认识、观念、评价等主观性的态度也是法的文化氛围的重要方面。本来文化就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它依赖于人类社会的存在而存在,不同种群的文化具有各自的特殊性也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因此可以看出,社会主体的法的主观性态度不仅反映了这种法文化,也在规定着这种法文化。如果人类对某一存在物一无所知,那么就绝对不会存在有关这一存在物的文化。因此,社会主体对法的认识将在相当程度上决定法的命运。

法的文化氛围的两方面的内容在有机的互动--社会主体通过法符号网络形成了对法的各种主观性态度,社会主体的主观性态度又影响着法符号的组合和运作--中形成了完整的法的文化氛围,至此,法的价值也在这个法社会对法的文化氛围的必要性需求得到满足时实现了。

一个法社会难道仅仅会满足于自身的法的文化氛围吗?显然不会。一个法社会必然会需求法满足其更具实在意义的需求,例如良好的社会运行秩序的建立、社会公正观念的塑造等。这就涉及到法的文化机制和意义这一问题了。

法的文化机制和意义必然要在一个存在法的文化氛围的社会中实现,文化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文化条件的满足。法的文化机制和意义具体是指法文化作用于社会所产生的的过程及效果。从这个定义似乎可以看出,之前谈到的法的文化氛围也应该属于法的文化机制和意义这个范畴,因为法的文化氛围是法文化通过作用于社会使社会具有法文化表征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状态。事实确实如此,法的文化机制和意义实际上是对法的文化氛围的进一步展开和发展,它使法的文化氛围不仅仅只是一个氛围,更产生了一个实际的效果。法的文化机制和意义是对法的文化氛围的更深层次的动态的剖析,因此,在论述法的文化机制和意义时仍从法的文化氛围的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更深刻分析。

前面谈到,社会主体通过法符号网络形成了对法的认识、观念、评价等主观性态度。那么,这些主观性态度是如何形成的呢?这些主观性又有什么现实的意义呢?对于这些既抽象又复杂的问题,回答起来将十分困难,也不易使读者理解。事实上我们只要略举一例就可有效地说明这个问题。法庭对罪犯的庄严判决使社会主体既由于感受到法的威严又由于感受到刑罚的恐惧而产生守法意识乃至守法行为,从而使社会满足了对秩序的需求;同样是上述例子,这一法现象还体现为对犯罪行为的否定与谴责,以及对受害人的肯定与安抚,从而使社会主体感受到社会公正,有力地巩固了社会公正的观念,满足了社会对公正的需求……当然社会主体通过法符号网络形成的法的主观性态度也可能是消极的,因为法符号也会由于组合和运作的错位而发生异化,而且其形成过程也是一个深刻的、反复的、曲折的形态。总之,在这个过程中,法的价值也随之渐进实现,而这一实现之路必然也是深刻、反复的、曲折的。

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体形成了各种对法的主观性态度之后,基于其自身的需求(如公正、秩序等)也会对法符号的组合和运作是施加影响,使之按照其需要的指向进行优化,具体表现为法律制度的改良活动。有关这一运作机理的讨论已经超出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在此不论。

至此,法在文化这一领域经过法的文化氛围、法的文化机制和意义的不断深化中满足了文化对渗透社会、作用社会而形成法治社会法文化内涵的需求,从而实现了自身的文化意义上的价值。

六、当代中国法的价值实现窥探

作为本文结尾,以及一种超乎理论研究的现实关怀,作者主要想基于自己的社会体验,对当代中国法在社会现实运作过程中的价值实现现状做一下“窥视”,并作简略探讨。

当代中国法的价值实现的单极化。这种单极化的现象集中表现在政治领域,主要表现为着重法的政治性工具的价值的实现,而忽略了法的超越政治性工具的政治性的价值的实现。在法律主要以“权力”的面貌呈现在权力执行者的面前时,“法律至上”成为他们为政的重要工具,但当法律主要以与其权力相对立的公民权利时,法律虚无主义在他们的头脑中就将泛滥。这种现象很可能使法在政治领域完全沦落为政治的工具,使法成为纯粹的权力的奴隶,不利于中国政治与法治的进步。

当代中国法的价值实现的形式化。这是指法的价值实现止于形式,徒具其表而不具有实质性的内容。这种形式化的现象集中表现在经济和文化领域。如在经济领域着重建立一个表面上的经济运行秩序,而经济运行的实质上合理的秩序却根本没有建立,当前社会两级分化现象及贫富差距日益严重的现象即是最好的例证。再如在文化领域,各种法符号一应俱全,但民众的法意识却深感匮乏,法律文化往往在实践层面乃至理论研究层面被政治文化、道德文化奴役,不能不说这是由于形式化在作怪。

当代中国法的价值实现“贵族”化。这主要表现为作为现代文明社会标志的法律制度资源往往在事实上被社会的优势群体(例如,与农村人相对的城里人,与穷人相对的有钱人,与“文盲”相对应的知识人等)独占享受,而国家的这种制度资源本应该由全体国民平等共享,并对他们的平等的生存和尊严加以有力的实现和保障。

以上本文所探讨的法的价值实现的四个面向--政治性工具、规制经济的本性、契约的社会存在模式及文化本质论--构成了法的价值实现的基本框架和结构,是法的价值实现这一问题的“纲”,各个面向的内在的复杂成分以及所有这些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又构成了法的价值实现这一问题的“目”。这启示我们,法的价值实现这一问题远不像本文所分析的那样纲目清晰,一目了然,其内在的纵横交错是远非文本分析所能把握的。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本文是无价值的,因为任何的问题都必须通过一定的认识路径加以把握,理论建构有助于认识主体认识目的的实现,当然这是见仁见智的事情。本文理论建构的目的在于,从宏观上构建起法的价值实现的基本纲目,将这一问题“结构化”。结构是由结构各部分组建和证成的,结构各部分都在结构的存在和功能的发挥中起着平等的作用,结构各部分的异化--缺位、错位等非正位--都会导致结构整体的异化,因此我们应该给予法的价值实现这一问题所涉及因素平等的关切。当代中国法的价值实现之所以会出现“单极化”、“形式化”、“贵族化”等异化形态,很大程度上是我们没有从法的价值实现这一问题整体结构的立场去认识这一问题的理论和实践内涵,相反,我们在认识这一问题时,往往先入为主的解构了这一问题,从片面的立场做对自己有利的阐述。这样认识问题的结局必然是,由于片面的法的价值实现认识得不到整体的法的价值实现认识的关照,最终使法的价值实现不成其为法的价值实现、使法的价值不成其为法的价值、使法不成其为法。当代中国法治似是而非的现状的症结可以说就在于此,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与重视。

当然,当代中国法的价值实现的这种种表现很多都是根源于非法律的原因,即从根本上来说不是由这个国家的法律制度本身造成的,而更多是由于各种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现实情况造成的。(当然法律制度本身也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这里,其实涉及到了另一个结构性的问题,即社会结构的问题。因此,要想彻底改变这些非正常的法的价值是现状,必须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入手,从整体上重塑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使之有利于法的价值的全面实现。

【参考文献】

[1]参见:卓泽渊著《论法的价值》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2]参见:朱景文主编《法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3]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中译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06页

[4]参见:周旺生主编《法理学》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152页

[5]参见:(美)庞德《通过法律控制社会》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87

[6]参见:周旺生著《法理探索》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第75页

[7]参见:朱景文主编《法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72页

法治意识不足的表现篇2

论文关键词农村政治冷漠原因对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力推进,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有效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和改善了农民的精神面貌。村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也随之有了更大的进步,他们以多种方式参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大大地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农村的经济组织和经济成分日益多元化,农民的就业形势、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农民的政治参与也变得更为复杂,与此同时,背离积极政治参与的政治冷漠也在逐渐滋生。政治冷漠是一种心理状态,是消极的政治参与方式,是消极的政治态度在政治行为上的表现,公民不参与政治生活或对政治活动和政治问题表现冷漠、不关注。这种政治冷漠情绪不仅表现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不关心,甚至对自身的各种切身利益都持无所谓态度。亚里士多德说过“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在人们正常的社会生活中,政治占据重要地位。从群众自身各种权益的主张与保护到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命运,民众的政治热情和政治参与意识的产生通常有两方面:一是来自外部的被动灌输,二是内心自发产生。本文将从政治意识、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及组织因素等方面来具体地分析政治冷漠现象出现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农村政治冷漠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政治意识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熏陶下,不问政治以求苟全性命的思想根深蒂固,农村社会及村民们更是对政治知之甚少,绝大多数村民只是一味地遵从政府,有着逆来顺受的心理,在政治领域鲜有发言权,缺乏政治参与的内在动力。以小农意识为主体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思想,如“官本位思想”、“臣民意识”等根植于农民的内心深处,至今仍影响着当代村民的心理行为。村民政治心理存在问题,这必然会妨碍村民主体意识的产生和提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扼杀村民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从而削弱村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最终形成村民的政治冷漠心理。许多村民在遇到自己的合法政治权益受到侵害时,往往会因为“民不与官斗”“胳膊拧不过大腿”等固有思想的作祟而选择忍气吞声,不敢言政、不敢涉政。村民为保自己的利益而选择自己不出头坐等别人出头的“搭便车”行为,根据公共选择理论中“理性而无知”的观念,即人人想要“搭便车”,但最终定会造成人人无便车可搭的后果,因此村民的个人冷漠容易进一步发展成为农村整体的政治冷漠。

(二)经济因素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不高,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很多地方经济仍很落后,人均收入低,经济利益成为多数人关注的焦点和奋斗的目标。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只有在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后,才会产生高层次需求,才会去追求进一步的满足,而政治显然不属于低层次需求。因而对于广大农民而言,民主政治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还只是一种可有可无、无关紧要的奢侈品,而并不是他们生活所必不可少的东西。正如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所说:“对大多数人来说,政治参与只是实现其他目的的手段,如果个人能够通过移居城市,获得地位较高的职业或者改善他们的经济福利等方式实现这些目标,那么这些方式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他们参与政治的替代物”。村民在低层次需求未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自然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政治,政治参与的热情低迷,最终形成政治冷漠的氛围。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功利主义和金钱至上观念侵蚀了许多人的灵魂,毒化了部分人的思想,削弱了这部分人的政治积极性。他们唯金钱是瞻,忽视政治或为了谋利而自动放弃自己应有的政治参与权,对政治抱持观望及冷漠以对的态度。

(三)文化因素

一个人能够理性处理一般问题的前提在于他拥有相当程度的知识文化,这就表明,民主需要以一定的知识与文化为基础,而文化水平通常决定了公民的民主能力。列宁认为:“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必须先教他们识字。不识字就不可能有政治。不识字只能有流言飞语、传闻偏见,而没有政治。”

我国农村村民受教育程度低,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对政治不了解,政治参与及民主意识淡薄,这无疑成为制约村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因素。此外,现在农村中众多男性村民长期外出打工,留守女性成为农村政治生活的实际主体,女性潜意识的妥协意识、主体意识薄弱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村民的政治参与程度,这些无疑成为村民集体政治冷漠的诱因。

(四)组织因素

我国民主政治制度不完善,体制还不健全,农村地区情况尤甚。就目前而言,农村地区政治参与形式较为单一,缺乏灵活性和适用性;且信息渠道及设备落后,多依靠宣传栏及村广播来传达。农村缺乏健全的基层信息机制,这直接影响了农村基层政府的政务公开。政务不公开、政府透明度低,基层政府与村民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村民成为弱势群体。

民意表达渠道不通畅,村民想要表达自己的意愿,就必须主动去找干部,而很少有干部会主动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的。基层政府人员与村民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对村民声音只听不管或不闻不问,导致村民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另外,农村基层干部腐败现象也很普遍,虽然涉及金额一般不大,活动范围和涉及面也较小,但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仅会使得广大农民丧失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感,而且会使得干部和农民之间的关系成尖锐对立化,从而挫伤村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导致村民的集体政治冷漠。

二、对农村政治冷漠现象的思考及应对措施

(一)推进政治文化建设,培养村民的法治观念

要改变农民政治冷漠现象,必须从政治文化建设方面着手,加强农民的法治教育,树立人民当家做主的基本观念,增强其主人翁意识,调动农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提高村民的政治自主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

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行使得当代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都有所提升,部分人能够摒弃消极政治参与的传统,逐渐形成民主意识、法治观念。但就整个村民阶层而言,政治意识薄弱,民主活动参与理性不足,政治价值观不正确的情况仍很严重,村民的政治参与能力较低。需要政府对民主思想、公民享有的权利进行大力的宣扬,来激发村民的政治参与热情,引导村民正确认识自己的政治地位,了解自己应有的权利,摒弃传统政治文化的消极影响,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此外,加强农村留守女性的教育对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政府应确保村委会干部中的女性比例,争取多设置一些实职、正职让妇女担任,少设副职、虚职。同时,应发挥各级妇联的作用,完善妇女权益保护机制,鼓励妇女走出纯粹的家务,多关注政治,投入更多的精力到政治活动中去。只有在广大农村地区不断推进民主文化宣传,普及民主文化教育,培养大众政治参与技能,构建起农村民主政治体系,才能真正调动农民的政治参与积极性,使农民自觉参与政治生活。

(二)大力发展经济,为政治参与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与经济密不可分,政治青春的保持离不开经济。目前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不高,各地社会经济发展还存在失衡现象,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还占有相当的比例,他们一直为生计疲于奔命,在贫困线上艰难挣扎,这严重制约了他们的政治参与能力。

由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可知,当人的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时,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因而,只有生产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人们才会有更多的精力和物力去关注政治、参与政治,而不是一直处于边缘地带。为此,政府必须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生产力,切实改善村民的生活水平,让村民不必依靠单一的外出打工来满足物质追求,使村民能够安心从事一些体力以外的事情,改变其政治冷漠的心理。

(三)完善村民政治参与制度,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我国目前的村民自治制度在其运行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这些不足都会对村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起到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政府应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村民政治参与制度和配套的保障制度,以保证村民政治参与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村民政治参与制度,加强政府的指导作用。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各项规定,明确划分村委会与村党支部的权力,减少双方工作中的职责交叉现象,真正做到党支部管组织、思想和政治,而村委会负责具体的经济发展及公共事务,完善村民自治法规,落实村民自治制度。

其次,完善相应的民意表达渠道,更新信息设备,多方面信息,确保信息的及时、有效。提升政务透明度,保证民情能上通下达。建立多种沟通途径,让村民的想法与要求有处可诉;让村委会领导端正态度,主动深入群众体察民意,倾听群众的心声。

最后,完善协商机制和利益维护机制,为民谋利,取信于民。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公仆”,村委会及村党支部都应该时刻牢记为民谋利,把村民的利益放在工作的首位,经常主动了解民众的困难,进行合理的协调与处理,为村民的合法利益提供有效的保护。

(四)培养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杜绝不良的人为现象

基层干部的言行时刻代表着政府的形象,推进村民政治参与、消除村民政治冷漠的关键在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这就需要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正确处理乡镇政府和村委会之间的关系。乡镇政府不能过度干预村委会的工作,要对村民意愿给予充分的尊重。在农村基层选举过程中,有时村干部都是内定好的,村民觉得选举只是一种形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而不想参加选举。正因为这样,政府在选举过程中必须要想方设法避免“暗箱操作”的情况,要确保选举的公正性。只有正确处理好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关系,村民才能感到自己选举出来的村干部确实是有职有权、能代表民意的,从而激发他们政治参与的热情,转变政治冷漠现象。

法治意识不足的表现篇3

 

按照整群抽样方法,调查选取了3类8所高校大学生为对象。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63份,回收率为94%。充分考虑了问卷发放的年级分布、专业分布和群体身份分布。

 

大学生对国内政治较关心。无论是对国内政治还是国际政治,有一半左右受调对象(54%/50%)选择了“一般关心”,不足一半选择“非常关心”。关注内容主要集中在国内政治中的“社会民生”“政治决策”“民主政治”三方面,共占84%;国际政治中的关注点则呈现均等化现象,“军事形势”“中国国际地位”“外国对华政策”和“领导人选举”关注度近似(分别为29%/26%/24%/19%)。这说明受调对象有明显爱国主义倾向。此外,还存在国内政治低度化——社会民生类问题成为关注热点;国际政治宏观化——更多关注时政事件现象。

 

新媒体成为宁波大学生政治关注主要方式。调研显示,新媒体成为宁波大学生政治关注的主要方式。其中网络媒体(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主)、自媒体(微博、微信、客户端等为主)的新媒体比率达到了60%;而传统的电视和纸媒只占了32%。可以预见,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以及大学生使用习惯的改变,新媒体将会占据更大比重。

 

大学生政治思考能力有待加强。以“政治关注”为自变量的三个维度中,有过政治意识内化的大学生占71%,其中有43%的大学生思考过未来政治发展问题,但表示没有答案。近三成大学生对国家未来政治发展没有明确的思考。由此说明大学生政治意识急需正确引导。

 

整体来看,宁波大学生政治关注度处于中度稳定状态,在政治关注中又对低度政治较为关注。这种状态与当今大学生中存在的“政治冷漠”相一致,大学生对政治活动的“心理卷入”程度较低。

 

主要特点

 

调查显示,宁波大学生政治关注存在四大特点:

 

政治关注和参与积极性高但参与度不高。调查显示,57%的青年学生对政治参与持积极态度,其中“积极主动参与”的占20%,“被动的但还是很认真参与”的占37%,可见青年学生对于政治参与认知的主流是积极正面的。但主动性不足,仅有36%的受调对象有过政治参与经验,其中50%为主动参与。说明宁波大学生政治关注和参与的整体水平有待提升。

 

政治关注和参与以组织化活动为主,但网络化参与趋势初现。研究表明,68%的受调对象通过“学校组织”“社团组织”参加政治生活,分别占41%、27%。24%的学生通过网络媒体参与政治,仅有8%的学生参加过政府组织的政治活动。组织化活动仍是青年学生政治关注和参与的主要途径,但网络参政已成为不容忽视的趋势,政治参与渠道的多元化趋势初现。

 

政治参与的效能存在较大发展空间。从“政治参与必要性”维度看,81%的受调对象认为“很有必要”或“有必要”参与政治,分别占62%、19%。从“当前参政议政的机会和途径”维度来看,61%的受调对象认为较多或一般,39%的受调对象认为存在不足。这种机会或者渠道上的需求反映出青年学生政治参与的效能空间很大。政治影响职业维度从“毕业后是否有意愿从事政府机关公职人员”的选项来看,64%的受调对象具有较强的意愿,“非常想”(18%)“顺其自然”(46%),加上“还没想好”(18%),可以预测对于政治参与的高级形式——从事政治类工作,大部分大学生还是有着较浓厚的兴趣。

 

现行模式对促动青年学生关注和参与政治吸引力不足。课题组选取思政课堂教学和党团组织活动为两个变量,考察大学生对政治参与的预期和评判。在“思修课之于政治关注和政治参与的作用”选项中,42%的受调对象认为“作用一般”,23%认为“只有一点点作用”,9%认为“没有作用”,认为“有较大作用”的为26%。大部分受调对象认为,学校组织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内容与形式脱节的问题,表现为:形式的“泛化”,23%的受调对象认为“流于形式,没有效果”、35%的对象认为“形式单一,学生没有兴趣”;活动供给不足,19%的对象认为“组织活动次数太少”;参与动力不足,20%的对象认为“组织的生活与学生实际和利益关系不大”。研究显示,大学生对组织化政治生活和政治教育引导有较大的渴望和需求,现有途径不能完全满足,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现有政治引导模式与学生实际需求的脱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

 

综上,当前宁波大学生群体政治关注和政治参与主要存在五个问题:

 

关注和参与意愿强烈,参与能力有限。大学生作为成长中的政治主体群体,对于在政治生活中能够发挥作用具有较强的意愿;随着我国民主进程推进,青年学生参与的热情也会更强烈。然而这种意愿和他们的能力并不匹配,受限于主客观因素,大学生在政治分析、政治表达等方面明显处于劣势。

 

关注和参与目的性强,政治责任感有待提高。宁波大学生群体的政治参与动机有较强的利益驱动趋势,存在一定程度的功利化倾向。在利益驱动中,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都会兼顾,但个人利益居多的现象表明大学生政治关注和参与的社会责任感还有待加强。关注和参与敏感度较强,行动性不足。大学生具有思维敏捷、情感丰富的特点,热衷于关注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政治热情也较容易被激发。在这种敏锐度和热情被提升和激发后,大学生却在协调、统筹、联动和整体性上存在缺乏体系性和体制性的问题。单一的政治参与活动无法满足大学生在政治关注和参与上的个性化需求。

 

关注和参与情感度高,理性化程度低。大学生群体政治关注和参与表面看比较积极,但是从实效性、功能性角度来看,存在着参与热情高,参与实效低;盲目参与多,理性参与少的情况。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大学生群体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大学生处于迈向成熟的过渡期,自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会产生非理性膨胀。他们对政治生活和现象的解读和分析还缺乏知识上和理性上的不足,政治认识和评价就容易出现偏差甚至是误解。另一方面是大学生政治关注和参与行为行动力不足,无法充分表达政治意愿,或者政治意愿无法通过现有途径得到实现,以致产生非理性参与。

 

参与需求旺盛,参与渠道和效能不足。一是各级各类政治组织,尤其是青年工作部门对于大学生政治参与的认知存在不足,活动设计、组织应该以需求为导向;二是学校的政治教育、思想引导存在不足,无法满足大学生思想引导需求。

 

对策建议

 

基于上文分析,可以从以下四点入手,加强大学生群体政治关注和参与。

 

提高认识,重视大学生政治关注和参与工作。中国的改革进程呼唤每一个社会成员确认自己的“公民存在”,拥有与自身政治担当相匹配的参与意识,主动和与国家之间建立一种相互联系、彼此依赖、共同呼吸的新型关系。新的时代背景下,应该提高对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引导和培育的重视程度,从现实出发,以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导向,积极拓展思想引导的新模式。

 

高校应主动引导大学生增强政治参与意识。高校是大学生思想引领的高地,应当建立良好的校园舆论氛围,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政治信仰,规范其参与政治的方法和路径,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首先要重视课堂建设,把思政课程的学习,同“三下乡”等体验式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正规的教育途径了解、吸收并最终运用政治参与的相关知识。其次,高校教师应避免自身角色定位的扭曲、错位、误解,对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要尽可能地深入、细致、扎实、有效。此外,高校和社会应当形成合力,培养大学生的公民主人翁意识,摆正他们参与国家社会政治生活方向性、主动性和责任感。

 

加强政治参与的制度化、程序化建设。通过制度手段优化大学生参与政治的现状,是提高当代大学生参政水平的有效途径。因此,可充分利用现有的共青团工作载体与活动安排,进一步将其制度化、常态化,从而形成品牌,扩大影响,成为大学生参政议政的机制。比如深化“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能有效引导青少年直接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表达利益诉求;依托“青年之声”互动平台,可以吸引最广泛的青年直接在网上发声;通过“智慧共青团”系统,建设多种形式的互联网应用体系,便于青年即时反映诉求、参与组织活动;通过开展社团建团、互联网行业建团、楼宇商圈建团扩大共青团的组织覆盖面,让更多青年参与到团的组织生活中来。针对当前大学生政治表达渠道不畅的特点,应该积极拓宽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渠道,多角度、全方位地发挥作用,促进大学生群体内部的交流与沟通。

 

注重扩大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必须向密切联系实际情况、建立长效联动机制转变,这就要结合社会生产的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政治参与活动,使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内容更多样、形式更灵活。可以尝试让当代大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学社共建、课题研究、科研立项、城市建设与规划、民主监督讨论等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阶段中去,了解社会、收获阅历、增长才干、提升学养、有所收益。

法治意识不足的表现篇4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自我防护意识;调查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627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891-02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随即选取120名糖尿病患者,男性75名,女性45名。年龄在15-65岁之间,其中45岁以下的患者65名,45岁以上的患者55名。文化程度,高中文凭以上患者95名,高中文凭以下的患者25名。职业结构分别为:干部43名,职员20名,工人22名,农民18名,其他17名。

1.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120名糖尿病患者进行有关糖尿病足自我防护知识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病情、患病经历、治疗过程、血糖控制、糖尿病足自我防护知识来源、糖尿病足自我防护意识等。采用单项选择统计方法,将人数以百分比的形式进行统计[1]。

2结果

2.1研究对象情况120名糖尿病患者中1型糖尿病患者10例,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患病时间最长的患者患病年限为25年,最短为半年。其中87名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大动脉血管病变等。

2.2研究对象糖尿病足自我防护意识调查结果见表2。

3讨论

3.1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自我防护意识的意义糖尿病目前已成为我国常见的高发病症,所以有关糖尿病患者的一系列健康问题已成为我国广大医护人员研究讨论的热点问题。糖尿病患者经常会因为精神病变和缺血而丧失感知觉能力,这种合并感染型病发症是引起糖尿病足患病的主要原因,如神经系统病变、因肢端缺血、机体结构感染等。在我国糖尿病患者因患糖尿病足截肢的病例越来越多,这种创伤性截肢病例占其他糖尿病病发症的54%以上,由此可见,糖尿病患者出现创伤性感染的机率非常大[2]。这种频繁性的创伤质量,不仅给病人带来了极大的身体痛苦,还给病人带来了沉重的精神负担,所以要想切实避免糖尿病患者出现糖尿病足病患,必须提高患者的糖尿病足自我防护意识,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协调治疗和合作医疗,以控制糖尿病足的发病率。

3.2加强糖尿病患者防护糖尿病足的专业知识宣传力度健康教育是辅助治疗方案的主要手段,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通常会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讲座。因为糖尿病患者的病发症很多,所以有关糖尿病的健康知识讲座的内容非常丰富,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病发症中发病率较高的,所以医护人员在进行糖尿病知识宣传时,应着重加强糖尿病足的专业知识宣传,让每个患者都具备糖尿病足防护知识。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可知,有83.1%的糖尿病患者表示愿意接受糖尿病足知识,有42.5%的患者曾接受过相关防护培训。综上所述,我国大部分医院已将糖尿病足防护知识宣传作为重点知识宣传对象,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治疗指导、药物使用、控制饮食、测量血糖、尿糖等方面[3]。

3.3扩大糖尿病患者接收糖尿病足防护知识的途径和范围通过分析调查问卷可知,糖尿病患者获取糖尿病足防护知识的渠道很单一,并且其获取的防护知识并不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患病种类,作为一个慢性疾病,糖尿病的治疗特点和治疗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医护人员应该根据不同糖尿病患者的患病程度和患病类型,制定相对合理、科学的糖尿病足防护方法。对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护理人员进行糖尿病足防护培训,以从根本上解决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防护意识缺失问题[4]。

3.4建立和谐的医护关系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不仅可以增进医护人员和糖尿病患者之间的友好关系,这种情感关系不仅可以为患者提供一个和谐、舒适、融洽的治疗环境,还能有效的提高医护人员护理工作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医院在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治疗的同时,还能为患者制定一个正确、科学、安全、可靠的足部护理方案,让糖尿病患者消除糖尿病足的患病隐患。为糖尿病患者提供良好的知识选择方式,也是患者遵医行为得以强化的重要手段[5]。

参考文献

[1]甘俊丽,刘纯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自我防护意识的调查[J].护士进修杂志,2010,12(02):101-112.

[2]王林文,刘彩英.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自我防护调查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12(23):101-134.

[3]叶晶,陈利群,白姣姣.社区糖尿病患者糖尿足运动锻炼行为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3,12(04):101-112.

法治意识不足的表现篇5

 

      以下是收录的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治思想意识不够强。表现在对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贯彻、执行不够坚定,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及时的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不足,不善于运用马列主义、*思想和*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透过事物表象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不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2、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不够牢固。表现在对待群众不能始终保持热情服务的态度,当手头工作稍多时,性子就有些急燥,态度不够和蔼,遇到当事人反复询问的问题时,缺乏耐心,没有合理调整自己的情绪。有时过多考虑个人得失,存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

3、工作作风不够扎实。表现在对待工作有时报有应付了事的态度,没有做到脚踏实地,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就可以把事情做好。有时由于私心作怪,存在“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态度,除了自己必需完成的以外,可以不做的就不做,有时因此产生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4、存在好人主义、形式主义思想。表现在处理问题时的原则性有待加强,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碍于情面,能不提的就不提,能不管的就不管,好人主义。有时有只求形式,不求落实的问题,具体制度的落实不够严谨,工作时只求是否做了,不求做得好坏。

5、工作纪律的自我约束方面有待加强。表现在有时有迟到早退的问题,工作着装有时不规范,有时在工作时间处理一些私人事务,特别是父亲患病治疗期间,因为照顾父亲部分影响了工作。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思想上对政治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平时虽然经常参加政治学习,但思想上未引起高度的重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思考,流于形式,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自己思想意识的更新与党的政策、方针脱节。

二是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足。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领会不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强。没有坚实任何时候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自己得失的衡量标准,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时,往往考虑个人得失较多,而忽略了群众的想法,这是工作中缺乏耐心的根本原因。换位思考还做的不够,不能站在劳资双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经常处于旁观者的位置解答咨询,处理工作。

三是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对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认识有不足,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的不够,有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存在。另一方面,缺乏敬业精神,对专业知识结构的更新不能跟上国家劳动法建设的速度,有知识结构滞后的问题。

四是工作方法简单。对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入,思考不深刻,处理事情方法比较简单,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不能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问题,处理问题。

三、整改措施

一是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公仆意识,真正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人民公仆的理论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不断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其次,站在讲政治、讲正气的高度要求自己。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抵制各种腐朽落后思想的冲击。最后,要把为人民服务意识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以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做好各项工作。

二是加强自我改造,提高综合素质。首先,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对学习业务知识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自觉、刻苦地钻研业务,务实基础,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理论水平。其次,注重法律实务,将法律理论与实务相结合,提高案件处理的规范性、科学性。最后,虚心好学,遇到问题多看多问多想,多向周围的同志请教。以高度工作责任感和踏实工作作风,严格、公正、文明地执法,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是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岗敬业的事业心,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扎实工作作风完成党和人民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中多动脑子想办法,做到既坚持原则又灵活主动,不做“老好人”。发扬勇于开拓创新、敢于斗争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努力开拓工作新局面。

法治意识不足的表现篇6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政治思想意识不够强。表现在:对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和执行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分析问题不透彻,认识事物只停留在表面,未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上级精神的理解不深刻、不全面。政治理论学习欠缺,没有系统地钻研政治理论,特别是对原著的研读欠缺,只注重表面学习,没能准确把握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忽视了理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导致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脱节,对待理论学习,只满足于片面地引用个别原理,而不能有效地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二)工作态度不够认真。表现在:对待工作不够主动、积极,只满足于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在工作中遇到难题,不善于思考,动脑,常常等待领导的指示,说一步走一步,未把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只要还过得去就可以了,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三)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存在急于求成的情绪。接到工作任务,有时首先想到的是怎样尽快完成,而不是怎样做到最好,特别是任务多、压力大的时候更是如此,存在应付以求过关的想法,导致工作缺乏耐心,产生急躁情绪,影响工作效果,没有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欠缺创新意识,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局限于上级布置什么做什么,有时产生的新想法也只是停留于心动而无行动的状态,对有关的政策法规琢磨的少,工作方法简单,致使工作效果不佳。表现在:对待工作有时报有应付了事的态度,没有做到脚踏实地,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最好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就可以把事情做好。从纪律上来看,对自身要求还不够严格,存在着随大流的错误想法。

二、存在问题的根源

(一)对政治学习不关心。政治敏锐性不高,政治鉴别力不强,敷衍了事,在政治学习时存在应付心理,没有把参加政治学习和主动接受思想教育作为一名党员的必修课来认真对待。因此,在看问题、想办法上政治敏锐性不强,前瞻性不够,只是立足目前,不能放眼长远。不能从严要求自己。平时虽然经常学习政治知识,但不够深入,思想上未引起高度的重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思考,只从字面上理解,没有意识其精髓,使自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脱钩,没有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政治理论修养不到家。对学习自觉性稍差、重视不够以及政治鉴别力缺乏的问题,究其思想根源:一是没有把理论学习放在重要位置,学习存在片面性,这是政治理论不成熟的具体表现。二是理论与实践隔离,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辨证唯物关系,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只满足于记住几条重要论断和几句讲话,缺乏系统性、经常性的深入学习,不能用马列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分析问题,不具备用邓小平理论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工作水平不高,缺乏敬业精神。一方面认为自己在基层工作多年,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主观放松了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的要求;另一方面,缺乏敬业精神,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得过且过,工作水平的提高,必需与时俱进,而自己在工作方面存有依赖性,害怕自己做不好、做错,有时缺乏一定自信心。由于对自己的要求标准不高、不严格,导致大错误没有犯,小失误没有断。对单位任务多、责任重、压力大、时间短的难处认识不深,思想准备不充分,产生了马虎应付的心理;未能全面准确掌握各方面的政策和文件精神,碰到问题才急急忙忙找资料,寻求解决办法,对于没有碰到的问题,没有主动去了解。工作经验不丰富,宗旨意识淡薄。对党的群众路线认识不深,还没有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的意识,对坚持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观念淡薄,密切联系有工作经验的老同志不够,缺乏虚心向向他们多学习学习的思想。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我决心通过这次对照检查,找准问题,抓住产生问题的根源,认清今后努力方向,虚心诚恳接受大家的批评和帮助,弥补思想上和工作上的不足。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以解决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改进自己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益为落脚点,坚持不懈地加强学习,特别要在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上下真功夫,不断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统一。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加强思想理论和业务素质的培养。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使之贯彻到生活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认真学习“八荣八耻”,遵守“两个条例”、“四项管理规定”以及机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用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言行。

法治意识不足的表现篇7

创新社会治理,意味着要创新社会治理主体、社会治理理念、社会治理方式、社会治理体制、社会治理机制以及社会治理绩效评估等。社会治理创新是一个系统化全方位的创新。为此,多元主体、民主协商、合作共治、法治保障是完善科学的社会治理工作格局的新特征。在社会治理新语境背景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社会管理、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工作格局目标发展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社会管理、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新格局目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社会参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体系的概念的提出给公众参与社会治理赋予了更加重要的地位和政治意义。社会治理意味着公众参与体系需要更快地完善,对现实中的公众参与渠道和路径提出了旺盛的需求,对制度化组织化的参与提出了现代政治意义的规范,对公众参与的制度和途径提出了迫切的期待。在社会治理工作格局中,公众参与既是一种重要的维度,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是我国社会治理创新中主要的环节,也是目前最为薄弱和最需要加强的环节,因此成为一个需要格外关心的风险点和创新点。

我国公众参与社会治理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其中最为主要的有:一是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缺乏制度规范。社会现实中公众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缺乏足够的法律支持,公众很难获得充分的参与社会治理的权限,实践环节仍然缺乏实效性。二是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有效性不足。表现为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渠道不畅通;公众参与程序不规范,不明确;公众参与的代表遴选不科学;公众参与代表的意见对决策过程的影响缺乏刚性制约,结果不透明。三是参与社会治理的公众主体意识能力不足。一方面,多数公民对参与社会治理过程的权力和义务缺乏了解,同时对哪些渠道可以参与、哪些渠道不能参与也缺乏认识。另一方面,许多公民对政府的信息缺乏了解渠道或对了解渠道认识不足。此外,现有的经济条件限制了公众参与能力的培养。四是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组织化程度较低。社会组织发育不足,公民参与社会组织的程度有限,导致了制度化不足。五是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导致非制度化参与。群众往往会采取群体的“非制度性参与”,甚至选择更为激烈的诉求方式。如“厦门pX事件”,就是通过市民“集体散步”表达抗议的方式,迫使政府改变了在厦门岛内建化工厂的决策。

公众参与社会治理,不是无组织、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序的参与。必要的制度通道和社会组织是公众有序参与的必备条件。政府与公众应当是建设性的合作伙伴,共同承担起社会治理的责任。这不仅可以降低政府管理社会的成本,提高管理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建立公民与政府的相互信任,限制政府公共权力的无限扩张,维护和实现公民的政治权益。主要途径有:一是完善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规范。二是培育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意识能力。三是着力提升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组织化水平。

责编/马静美编/于珊

法治意识不足的表现篇8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参与;德育工作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

教育与政治有强烈的正相关关系,一个人受教育程度越高,他参与政治的可能性就越大。作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绝大多数大学生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对于国家发展与政治事务较感兴趣,并且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领域普遍持肯定态度,他们政治参与热情普遍较高,政治参与呈现出积极的一面。

一是政治认知良性发展。在当前大学生政治参与中,以良性政治认知为基础的政治参与行为占主导地位。大多数学生对我国的政治体制和运行机制有着客观、理性的认识,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持肯定态度,对党和政府及其领导人持认可态度,这种具有灵性发展态势的政治认知对大学生政治参与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二是参与态度积极向上。大多数学生乐于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积极加入各类政治社团,并踊跃参加各类社团活动;他们高度认同言论自由和社会进步,愿意参加相关的谈论和投票活动,并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三是主体性特征日趋鲜明。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具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在政治参与实践中具有较为明确的目的和动机,其政治参与行为越来越表现出自主性和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他们通过法制轨道进行的自主性参与行为日益增多,如参加投票选举、竞选等。四是参与形式多样化。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可以概括为外源性政治参与和内源性政治参与两种。外源性政治参与是指大学生作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国内政治发展、国际形势变幻等外部因素影响而表现出来的参与行为。内源性政治参与是指大学生为追求自身自由而全面发展而采取的一种主动的政治诉求方式及行为,主要表现为积极寻求加入政党或政治性团体,参加党团各类活动,积极参与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等,积极参加大学生“村官”、公务员考试,以及网络媒体越来越成为当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主要载体等。

在肯定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总体呈现出积极、健康、稳定等特点的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仍然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在政治参与方面还存在着问题与不足。一是政治参与热情不足,主动性不强。部分大学生认为关心政治不如搞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参与政治活动不如抓一点与就业等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因此,他们多抱有少参与甚至不参与的态度,刻意地远离政治、回避政治。二是政治参与知识缺乏。大部分学生对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知识的认知往往停留在表面,对于如何具体地履行权利和义务则缺乏清晰的思路。反映到具体的政治参与实践中,突出表现为政治活动中的从众心理与行为。三是政治参与尚未真正融入大学生的生活。社团是当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重要载体,但他们参加社团活动局限于直接有利于自身成长的文化科技活动和娱乐体育活动,对关注社会现实的政治类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却相当的贫乏。[1]报纸、广播、电视及网络是大学生了解政治的主要途径,但大部分学生更愿意花费大量精力去关注娱乐、社会等领域的花边或八卦新闻,对国内外发生的政治事件的关心停留在表面,缺乏对政治事件的判断、推理与思考。

二、高校德育工作不适应大学生政治参与有序发展的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方法相对滞后。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开设思想政治课,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民主法治教育,对学生民主观念的确立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多采用课堂灌输的方法,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讨论与交流,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违背了青年学生的思维规律。

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陈旧,多数停留在讲授理论层面,从理论到理论的说教,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忽视对大学生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政治参与意识和技能的教育与培养,很难让大学生产生政治情感和政治意向。当他们受到某种社会思潮冲击或看到社会不良现实时,缺乏应有的政治理性判断能力。

三是高校德育实践缺乏对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的培养。现阶段,高校德育工作将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工作的根本目标。在具体的德育教育实践中往往忽略了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政治规范和社会主义政治认知的教育,缺乏对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唤醒、引导,以至于部分学生迫于学校的纪律命令而被动的参加各类政治学习和政治活动。调查表明,大学生对政治参与的基本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对政治参与的方式和效能感也缺乏足够的认同,即使他们拥有了参与热情,有时候在重大政治事件发生时亦缺乏清醒的认知和正确的判断,这些正是高校德育实践对学生政治参与能力培养不力的结果。

三、加强高校德育工作,促进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

(一)更新德育工作理念,提高对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意义的认识

大学生通过有序政治参与,充分、合理、合法表达了利益,掌握了与人沟通的规则和方法,提高了理性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归属感。同时,由于社会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加快,社会发展中的各类矛盾和压力不断加剧,干部年轻化成为必然,而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正是促进大学生思想、人格、政治、业务以及管理和服务能力全面发展的过程,是干部年轻化的迫切需要。转贴于

因此,为了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能力,高校德育工作的立足点要放在适度扩大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加强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实践能力锻炼,积极引导他们认知社会发展的真正要求和存在的问题,冷静、理性地选择自己的参与行为和方式,使其成为合格的政治参与主体,实现其促进发展、保护权益、加强监督等有序政治参与的目的。

(二)更新德育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加强政治参与理论教育

积极发挥“两课”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将政治参与的相关教育内容融入“三进”活动之中。“进教材”要求将关于政治参与的相关知识融入德育课程教学体系;“进课堂”要求教师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进头脑”要求学生讲政治参与相关知识真正融入政治理论学习之中,使之成为一种学习的自觉状态。

加强政治参与理论教育,传授给学生关于政治参与的概念与类型、政治参与的方式与条件、政治参与的作用和发展趋势等内容,让他们在了解和掌握政治参与基本知识的同时,进一步迸发政治参与的热情,并通过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己政治参与的能力和水平。

(三)重视政治参与的实践教育,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的能力和水平

注重民主管理的实践教育活动,让大学生在参与民主管理的过程中接受教育,养成良好的政治参与习惯,逐步提高主体意识和政治参与能力。当前大学生直接参与的民主管理形式主要有:人大代表选举活动,学校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集体活动,校内政务公开、校长(书记)接待日活动等。要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和集体的权益诉求,倾听和理解不同群体的诉求,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深刻理解学校或其他部门行政决策的合理性,甚至是具备参与和制定有关管理制度的能力。[2]

积极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高度重视学生党建工作。大学生入党的过程就是其人生观、世界观升华的过程,加入党组织可以把他们对政治的热情演变为现实行为,从而实现其政治参与的目的。学校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加强学生党组织建设,不断扩大学生党员人数,提高学生党建水平。

(四)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学生社团组织的平台作用,引导大学生积极、理性参与政治

高校要以党团组织为核心平台,辅以学生自治性社团等其他社团,立足于高校学生的政治参与,以高校的民主决策与民主管理为主阵地,同时积极开辟周边社区自治管理、各类群众性集体活动、政府举办或组织的大型公益活动等政治参与实践阵地,组织和指导大学生积极、健康、有序、高效地开展政治参与实践,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大学生对政治参与效能感的认知,锻炼其实际参与政治活动的能力,提高其政治参与信心和水平。[3]

(五)高度重视大学生政治参与外部环境建设,为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机制保障

高校要重视理性、健康、活跃的政治文化建设,重视民主机制建设。在学校的各项决策与管理活动中,充分发挥民主,吸引和接纳学生参与,尤其是设计学生切身利益以及与学生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问题上,要努力形成学校与学生的“良性互动”机制,培育大学校园良好的政治文化氛围。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增强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与政治参与行为培养的鲜活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越来越成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主要手段。高校要积极利用网络,不断拓展网络教育平台和空间,丰富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方法教育的内容,有效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效能;积极探索规范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工作机制,加强主流政治思想的宣传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政治参与观念,倡导大学生进行积极、健康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

参考文献:

[1]申佳鑫,雷文芬,周绍宾.大学生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引导对策[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6).

法治意识不足的表现篇9

但国家的现代化不能仅仅是经济的现代化,科学发展更不能仅仅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样,领导干部的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领导市场经济的能力,必须具备与领导科学发展相匹配的能力水平。显然,总书记指的是这方面的能力不足。社会是一有机体,经济、政治、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大的有机系统,市场经济发展越深入,如果其他方面没有及时地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问题肯定会越来越多,由此带来的政治问题就越多,而由公民意识教育的欠缺所带来的国民素质的落后,更是反过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和社会发展带来持续而深远的消极影响。比如说现在上访这事,各级党委政府认真对待,付出大量精力。这实际上是一个利益表达的问题。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既需要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真正做到人民代表来自人民、代表人民、造福人民,又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增强法制观念,提高依法执政能力,执政为民;还要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教育引导人民群众依法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诉求。所有这些,都是对领导干部政治能力的考验。

笔者前年去新加坡开会,专门跟一个议员去选区里看他是怎么接待选民的,他每周三的晚上八点钟在选区的固定地点接待选民,选区的选民有什么诉求,对政府有什么意见都跟他说,三天之内能解决的必须要解决,极特殊的一时不能解决的也及时跟选民反馈说清楚,效果很好。这就值得我们自己反思,我们的人民代表应该怎么选?怎么开会?开完会以后跟选民怎么联系?怎么发挥宪法赋予的代表职能?把这些功课做好了,好多事就好办了。这就属于党领导政治发展的能力范畴。很显然,现在我们党在这方面的能力是欠缺的,不少领导干部特别是处于决策地位的不少书记市长们,对民主政治的认识水平与我们在延安边区时期的水平都相差甚远,领导民主政治的能力更是欠缺,这与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和党所承担的历史大任是极不相称的。

再比如维稳问题,现在中央提出通过社会管理与创新实现社会稳定和谐是很正确的,但社会的管理与创新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必须得先打通民主的渠道,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尽快完善起来,赋予人大代表应该有的职能和权利,这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沧桑正道。反之,就社会管理创新谈社会管理创新是没有出路的,如果政治发展不能实现大的进步,社会管理的成本就会越来越沉重,遗留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隐患会越来越多,最终甚至会葬送经济发展已经取得的成就。

所以,笔者认为,现在党的各级干部最急需具备的是现代民主政治和社会学的基本知识。我们党应该有更为恢弘的气度和境界,善于借鉴世界上最先进的民主理念和社会管理理念,结合中国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尽快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社会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形成辉映,并以此来武装领导干部的头脑。

其他具体的能力不足和知识缺失也是不容忽视的,有的已经对我们的事业造成了损失,比如城市学、规划学、公民教育学、文化遗产保护学等方面,很多干部从理念到实务都是欠缺的,如果以这样的素质去建设经营我们的城市、教育培养我们的国民、认识对待我们的民族文化遗产,,可以想象会给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带来什么样的恶果。

法治意识不足的表现篇10

一、《党章》、《准则》和条例学习体会

新的党章,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学好新党章,目的是贯彻好党章,遵守好党的纪律,并充分践行我们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党章是党的最高行为规范,是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集中表达了党的理论基础和政治主张,体现了党的整体意志和共同理想。党章对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路线和纲领、党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都做了明确规定,概括和总结了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的发展经验和基本要求,集中表达了我们党的理论基础和政治主张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整体意志和共同理想,为全党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提供了根本准则。是我党政治智慧的集中体现,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宝库,其丰富的内容值得我们不断学习。

《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关于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要讲真话,言行一致和发扬党内民主,正确对待不同意见的内容。

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是党内政治生活准则最根本的一条。党中央锁提出的政治路线,其基本内容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这是一条反映全国人民最高利益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全党同志必须坚决贯彻执行。

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必须反对两种错误的思想倾向,一是反对思想僵化,反对一切从本本出发。二是反对和批判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否定无产阶级专政,否定党的领导,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错误观点和修正主义思潮。要讲真话,做老实事,当老实人,光明磊落,表里如一。

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我深刻感受到,《条例》是关于党的纪律和纪律处分方面一部重要的党内法规,它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有力武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条件,是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对于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没有严明的纪律作保证,就会失去战斗力,成为一盘散沙,全党纪律严明,朝气蓬勃,就能无往而不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面临着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双重考验,需要认真解决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在这样的形势下,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显得更为重要。

通过开展“学党章、学准则、学条例”活动,使我更深入了解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也会更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始终牢记《党章》要求并坚持原则、恪守规矩,严格按党纪国法办事;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正确行使权力,切实做到“对党忠诚,乐于奉献的党员。

二、对照18个“是否”找差距:

(一)对照党章

1、能够坚持党的性质宗旨,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能够认真履行党员八项义务,践行入党誓言,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3、能够按照党员干部六项基本条件,真正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能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但在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还有差距。一是在学懂上做得还不够,仅仅满足于对“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等核心要义的知道和了解,但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哲学意蕴认识还不够深;二是在弄通上做得还不够,有单纯为了学理论而学理论的倾向,不能完全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三是在做实上做得还不够,对如何结合工作实际,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改革发展实践思之不深、研之不透。

4、能够严格遵守党的组织制度,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到令行禁止,保证中央政令畅通。能够履职尽责,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但用“三严三实”的尺子来度量,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担当负责、攻坚克难的精神有所弱化,缺少碰硬精神,担当意识、责任意识有待加强;二是督查指导、狠抓落实的韧劲不足,对一些既定的事项、确定的工作,存在依赖开会推动工作,比如,有些事情会议安排了、文件下发了,但议来议去、转来转去、推来推去,最后没有很好落实;三是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不够有力,整体性思考谋划不够,缺乏创新性的举措和办法,使得工作停留在一般性号召上,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够。

5、能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树牢宗旨意识,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善于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提高服务能力。

对照《准则》

6、能够坚定理想信念,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以实际行动让党员和群众感受到理想信念的强大力量。

7、能够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政治立场,在错误言行面前敢于抵制、斗争。

8、能够坚决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对党忠诚老实、光明磊落,严格执行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政治敏锐性和警觉性还要提高,要深刻吸取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反面典型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组织纪律的深刻教训,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真正做到无条件地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执行请示报告制度还需要更严更实。

9、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

10、能够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挥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权利,注意听取不同意见,自觉服从组织分工安排,不独断专行或各自为政。

11、能够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坚持好干部标准,自觉防范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种种偏向。

12、能够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自觉接受对权利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加强自律、慎独慎微,按规则正确行使权力。

13、能够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坚持“三严三实”,坚决同消极腐败作斗争。

对照《条例》

14、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自觉执行党组织的决定。

15、不存在滥用职权、谋取私利,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经商办企业,违反公务接待管理、会议活动管理、办公用房管理等有关问题。

16、不存在优亲厚友,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弄虚作假,简单粗暴等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

17、不存在工作不负责任,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司法活动、执纪执法活动等问题。

18、不存在生活奢靡、贪图享乐、追求低级趣味,违反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问题。

对照党规党纪查摆情况:

通过深入学习学党章守纪律转作风相关文件精神,联系和对

照自己的思想、工作、纪律、作风等方面的实际,经认真查摆,进行深刻的自我剖析和自我批评,找出了自身存在的问题,现将自己在工作、思想、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剖析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治理论学习抓得不紧,学得不透。

对于理论学习,虽然能按单位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参加集中学习和讨论,但在现实中,忙于业务工作,实际上用在学习上的时间非常少,有时感觉工作思路不清、理论水平不高也正是缺乏学习的原因。理论联系实际不够,没有把理论的东西与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结合起来,不能很好地运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自已的一切。通过深入学习学党章守纪律转作风相关文件精神,联系和对照自己的思想、工作、纪律、作风等方面的实际,经认真查摆,进行深刻的自我剖析和自我批评,找出了自身存在的问题,现将自己在工作、思想、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剖析如下:

1、理论学习不够。平常除了参加单位组织安排的一些集体学习和必读篇目的学习外,平时学习理论、钻研理论的自觉性不够,没有把政治理论学习当作增强党性、提高政治理论素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的首要任务来对待,没有把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关系自己能否全面准确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当前工作重大决策的高度去认识和实践,而是认为自己从事的是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学好不如干好。常常是忙于事务性具体服务工作多,集中时间和精力学习理论的少,思想上缺乏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进取精神。既便是学点理论也存在着不钻研、不刻苦,满足于一知半解。没有在掌握科学体系和实质上下功夫,因而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还不够,政策理论水平还不高,开拓创新意识不强。

2、工作创造性、创新意识有待提高。管理工作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工作,也是一个责任性较强的工作,管理工作依然需要创新。在工作中,能够严格按照既定的制度、方法开展各项工作,但工作中创新意识不强,不思考问题开展分析就先用传统的管理方法,限制了自己的思维,导致工作只能够按部就班,工作中亮点不足,创新不足,特点不突出,成效不够明显。

3、工作不够细致。自已从事管理工作,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的意识还不强,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导致工作时会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出错,工作不够到位,在敬业精神上,自己还有很大差距。

4、工作有时心浮气躁,急于求成。由于自己性子急,对具体事情把握得不好,处理问题有时考虑得还不够周到,心浮气躁,急于求成。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深刻反思,产生以上几个方面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通过开展“学党章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活动的学习,经过认真查摆和深刻反思,认为个人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和根源是:

1、对政治理论学习认识不足。管理工作责任性较强,工作中总是认为把分行安排的工作做好就行了,没有深刻的认识到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没有深层次的认识到内派工作的特殊性。造成在政治理论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重学生管理,轻政治理论学习的缺点。

2、思想解放程度不足。由于在政治理论学习上有所不足,导致思想解放程度不足。眼界不够开阔,对先进行、先进思想认识、了解、学习程度不够。

3、坚持学习的恒心和毅力不足。由于自已日常的工作较多,每天上班总有一种疲于应付的感觉,坚持学习的恒心和毅力逐渐放松。尽管自己在工作中一直求新、求变、求活,但总有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感觉,认真分析起来,也是由于自己学习抓得不紧不实钻研的不深的缘故。

4、工作不够扎实。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的意识还不强,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导致工作时会在一些细节的问题上出错。平时疏于学习,自身积累还需增强。对于自己从事的高校内派服务管理工作,仍有个逐步了解和熟悉的过程,因而在工作上不够扎实,只求把活干的差不多,其它问题很少考虑。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根据查摆出来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对自己今后的思想、工作、纪律、作风有了更加明确的努力方向。具体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要深入系统的学习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掌握党的基本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作为今后工作的指南。同时,不断学党章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提高支行高效的管理知识,学以致用,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指导工作。

2、工作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二是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开展工作,工作中不断的自我加压,从每一件小事从细节做起,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踏实的工作作风要求自己,精益求精、追求一流的工作质量,切实做好每项工作,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3、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在工作和生活中严格遵守党章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时刻警钟长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遵纪守法,在各种诱惑和考验面前把握住自己。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努力改进作风,自觉遵守各项规定。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4、加强学习,提高理论修养。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是学习贯彻党的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也是全体党员的应尽义务和政治责任,对于强化党章意识和纪律意识,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学习充分认识到“学党章、守纪律、找差距”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党章意识、宗旨意识、纪律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时刻用党章规范自己,用入党誓词约束自己,真正把党章的各项规定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在工作中。特别要原原本本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认真查找和纠正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做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模范遵守党纪国法的典范。

5、通过学习,重温了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把握,自身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有了较大的提高。对照党员先进性标准,对照新的历史时期对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要求,对照身边的先进典型事迹,自己进行了深刻反思和检查,找到了差距,认识到了不足。自已今后要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清思路,看准目标,培养坚定和执着的信念。

6、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今后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立足本职,刻苦钻研,提高业务能力,树立对内派服务管理工作要做到干好它、热爱它、钻研它,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做到热情不退、作风不松、干劲不减,立足本职工作的思想不动遥,树立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过得硬创一流,时刻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踏踏实实地做好内派服务管理工作,更好地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根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的工作方案》要求,党支部要结合“三会一课”,召开专题会议,组织党员学习、对照党章、《准则》《条例》,自我检视问题,自我整改提高的工作安排。围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对照党章、《准则》、《条例》,下面谈谈自己“学党章、学准则、学条例”的一点体会:

一、《党章》、《准则》和条例学习体会

新的党章,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学好新党章,目的是贯彻好党章,遵守好党的纪律,并充分践行我们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党章是党的最高行为规范,是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集中表达了党的理论基础和政治主张,体现了党的整体意志和共同理想。党章对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路线和纲领、党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都做了明确规定,概括和总结了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的发展经验和基本要求,集中表达了我们党的理论基础和政治主张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整体意志和共同理想,为全党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提供了根本准则。是我党政治智慧的集中体现,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宝库,其丰富的内容值得我们不断学习。

《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关于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要讲真话,言行一致和发扬党内民主,正确对待不同意见的内容。

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是党内政治生活准则最根本的一条。党中央锁提出的政治路线,其基本内容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这是一条反映全国人民最高利益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全党同志必须坚决贯彻执行。

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必须反对两种错误的思想倾向,一是反对思想僵化,反对一切从本本出发。二是反对和批判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否定无产阶级专政,否定党的领导,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错误观点和修正主义思潮。要讲真话,做老实事,当老实人,光明磊落,表里如一。

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我深刻感受到,《条例》是关于党的纪律和纪律处分方面一部重要的党内法规,它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有力武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条件,是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对于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没有严明的纪律作保证,就会失去战斗力,成为一盘散沙,全党纪律严明,朝气蓬勃,就能无往而不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面临着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双重考验,需要认真解决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在这样的形势下,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显得更为重要。

通过开展“学党章、学准则、学条例”活动,使我更深入了解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也会更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始终牢记《党章》要求并坚持原则、恪守规矩,严格按党纪国法办事;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正确行使权力,切实做到“对党忠诚,乐于奉献的党员。

二、对照18个“是否”找差距:

(一)对照党章

1、能够坚持党的性质宗旨,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能够认真履行党员八项义务,践行入党誓言,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3、能够按照党员干部六项基本条件,真正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能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但在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还有差距。一是在学懂上做得还不够,仅仅满足于对“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等核心要义的知道和了解,但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哲学意蕴认识还不够深;二是在弄通上做得还不够,有单纯为了学理论而学理论的倾向,不能完全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三是在做实上做得还不够,对如何结合工作实际,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改革发展实践思之不深、研之不透。

4、能够严格遵守党的组织制度,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到令行禁止,保证中央政令畅通。能够履职尽责,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但用“三严三实”的尺子来度量,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担当负责、攻坚克难的精神有所弱化,缺少碰硬精神,担当意识、责任意识有待加强;二是督查指导、狠抓落实的韧劲不足,对一些既定的事项、确定的工作,存在依赖开会推动工作,比如,有些事情会议安排了、文件下发了,但议来议去、转来转去、推来推去,最后没有很好落实;三是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不够有力,整体性思考谋划不够,缺乏创新性的举措和办法,使得工作停留在一般性号召上,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够。

5、能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树牢宗旨意识,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善于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提高服务能力。

对照《准则》

6、能够坚定理想信念,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以实际行动让党员和群众感受到理想信念的强大力量。

7、能够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政治立场,在错误言行面前敢于抵制、斗争。

8、能够坚决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对党忠诚老实、光明磊落,严格执行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政治敏锐性和警觉性还要提高,要深刻吸取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反面典型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组织纪律的深刻教训,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真正做到无条件地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执行请示报告制度还需要更严更实。

9、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

10、能够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挥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权利,注意听取不同意见,自觉服从组织分工安排,不独断专行或各自为政。

11、能够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坚持好干部标准,自觉防范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种种偏向。

12、能够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自觉接受对权利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加强自律、慎独慎微,按规则正确行使权力。

13、能够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坚持“三严三实”,坚决同消极腐败作斗争。

对照《条例》

14、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自觉执行党组织的决定。

15、不存在滥用职权、谋取私利,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经商办企业,违反公务接待管理、会议活动管理、办公用房管理等有关问题。

16、不存在优亲厚友,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弄虚作假,简单粗暴等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

17、不存在工作不负责任,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司法活动、执纪执法活动等问题。

18、不存在生活奢靡、贪图享乐、追求低级趣味,违反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问题。

对照党规党纪查摆情况:

通过深入学习学党章守纪律转作风相关文件精神,联系和对

照自己的思想、工作、纪律、作风等方面的实际,经认真查摆,进行深刻的自我剖析和自我批评,找出了自身存在的问题,现将自己在工作、思想、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剖析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治理论学习抓得不紧,学得不透。

对于理论学习,虽然能按单位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参加集中学习和讨论,但在现实中,忙于业务工作,实际上用在学习上的时间非常少,有时感觉工作思路不清、理论水平不高也正是缺乏学习的原因。理论联系实际不够,没有把理论的东西与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结合起来,不能很好地运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自已的一切。通过深入学习学党章守纪律转作风相关文件精神,联系和对照自己的思想、工作、纪律、作风等方面的实际,经认真查摆,进行深刻的自我剖析和自我批评,找出了自身存在的问题,现将自己在工作、思想、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剖析如下:

1、理论学习不够。平常除了参加单位组织安排的一些集体学习和必读篇目的学习外,平时学习理论、钻研理论的自觉性不够,没有把政治理论学习当作增强党性、提高政治理论素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的首要任务来对待,没有把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关系自己能否全面准确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当前工作重大决策的高度去认识和实践,而是认为自己从事的是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学好不如干好。常常是忙于事务性具体服务工作多,集中时间和精力学习理论的少,思想上缺乏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进取精神。既便是学点理论也存在着不钻研、不刻苦,满足于一知半解。没有在掌握科学体系和实质上下功夫,因而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还不够,政策理论水平还不高,开拓创新意识不强。

2、工作创造性、创新意识有待提高。管理工作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工作,也是一个责任性较强的工作,管理工作依然需要创新。在工作中,能够严格按照既定的制度、方法开展各项工作,但工作中创新意识不强,不思考问题开展分析就先用传统的管理方法,限制了自己的思维,导致工作只能够按部就班,工作中亮点不足,创新不足,特点不突出,成效不够明显。

3、工作不够细致。自已从事管理工作,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的意识还不强,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导致工作时会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出错,工作不够到位,在敬业精神上,自己还有很大差距。

4、工作有时心浮气躁,急于求成。由于自己性子急,对具体事情把握得不好,处理问题有时考虑得还不够周到,心浮气躁,急于求成。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深刻反思,产生以上几个方面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通过开展“学党章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活动的学习,经过认真查摆和深刻反思,认为个人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和根源是:

1、对政治理论学习认识不足。管理工作责任性较强,工作中总是认为把分行安排的工作做好就行了,没有深刻的认识到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没有深层次的认识到内派工作的特殊性。造成在政治理论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重学生管理,轻政治理论学习的缺点。

2、思想解放程度不足。由于在政治理论学习上有所不足,导致思想解放程度不足。眼界不够开阔,对先进行、先进思想认识、了解、学习程度不够。

3、坚持学习的恒心和毅力不足。由于自已日常的工作较多,每天上班总有一种疲于应付的感觉,坚持学习的恒心和毅力逐渐放松。尽管自己在工作中一直求新、求变、求活,但总有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感觉,认真分析起来,也是由于自己学习抓得不紧不实钻研的不深的缘故。

4、工作不够扎实。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的意识还不强,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导致工作时会在一些细节的问题上出错。平时疏于学习,自身积累还需增强。对于自己从事的高校内派服务管理工作,仍有个逐步了解和熟悉的过程,因而在工作上不够扎实,只求把活干的差不多,其它问题很少考虑。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根据查摆出来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对自己今后的思想、工作、纪律、作风有了更加明确的努力方向。具体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要深入系统的学习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掌握党的基本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作为今后工作的指南。同时,不断学党章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提高支行高效的管理知识,学以致用,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指导工作。

2、工作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二是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开展工作,工作中不断的自我加压,从每一件小事从细节做起,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踏实的工作作风要求自己,精益求精、追求一流的工作质量,切实做好每项工作,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3、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在工作和生活中严格遵守党章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时刻警钟长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遵纪守法,在各种诱惑和考验面前把握住自己。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努力改进作风,自觉遵守各项规定。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4、加强学习,提高理论修养。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是学习贯彻党的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也是全体党员的应尽义务和政治责任,对于强化党章意识和纪律意识,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学习充分认识到“学党章、守纪律、找差距”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党章意识、宗旨意识、纪律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时刻用党章规范自己,用入党誓词约束自己,真正把党章的各项规定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在工作中。特别要原原本本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认真查找和纠正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做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模范遵守党纪国法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