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教学案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20:02

普通话教学案例篇1

关键词:师资力量;教学方案;实用性

随着我国历史的不断发展和精神文化的沉淀,形成了规范化的现代汉语。普通话作为目前我国的通用语言,在我国的所有民族中都可以使用,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促进我国汉语言文化的发展,需要我们加强对普通话的推广,实现普通话的规范发展。在职业院校中进行普通话教学,是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促进普通话规范发展的有效途径。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口语水平,需要提升职业院校的普通话口语教学质量。

一、职业院校普通话口语教学的现状

1.教师专业性不足,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

职业院校的教学过程,主要以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和训练为教学目的,因此,对普通化的口语教学不够重视,普通话口语教学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的专业性不足,缺乏一定的普通话口语教学经验,不能提升对学生的普通话口语教学效果。

例如,一些职业院校在普通话口语教学上,或者让现代汉语老师代替,或者直接不设置这门课程。还有部分教师对普通话口语教学中的语音知识和口语课缺乏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不能实现职业院校的普通话口语教学。

2.学生普通话口语基础水平不同

职业院校的学生,因为生活环境、教育程度、性格和学习习惯等的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异。一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为不说普通话大家也能够听懂,对普通话口语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有些学生从小缺少说普通话的学习氛围,对普通话的语音知识了解不足,不能掌握普通话的口语知识,应用能力较差。

3.普通话口语教学的认识不足

虽然目前我国的大部分职业院校都开设了普通话教学,但是,缺乏对口语的测试,不能全面地了解学生对普通话口语知识的掌握、理解和应用程度,无法体现出普通话口语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明白普通话口语课程的实用性,提高对普通话口语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二、提升普通话口语教学质量的对策

1.扩大职业院校普通话口语教学的师资力量

在职业院校的普通话口语教学过程中,职业院校需要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扩大普通话口语教学的师资质量,才能做好对学生的普通话口语教学工作,提升学生的普通话口语能力。提升职业院校的普通话口语教学效果,才能促进职业院校普通话口语教学的发展。因为普通话口语教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教学内容和特点不同于其他学科,需要一定的技巧。扩大师资力量,需要提高教师的素质。例如,保证职业院校普通话口语教学教师熟练地掌握普通话口语中的不同技巧,具备专业的口语教学基础理论,对普通话测试的内容和要求都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地教学,实现普通话口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2.根据学生特点,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案

因为职业院校中的学生在普通话口语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职业院校普通话口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职业院校的普通话口语教学要求,结合学生之间不同的普通话口语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案。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对普通话的使用较少,缺乏一定的信心。教师在普通话口语教学中,改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对普通话口语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鼓励学生在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经常使用普通话,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应用能力,实现普通话口语教学的效果,这样既提高了普通话口语教学的质量,又促进了职业院校中普通话口语教学的发展。

3.提高普通话口语教学的实用性

提高职业院校的普通话口语教学质量,需要职业院校加强对普通话口语教学的重视,保证普通话口语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让教师和学生充分认识到普通话口语教学的重要性,这样才能让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普通话口语教学。例如,教师在普通话口语教学过程中,可以向学生讲解我国普通话等级考试的相关知识,多向学生讲解普通话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普通话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学习。

普通话是我国目前通用的语言,在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口语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职业院校中进行普通话口语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应用能力,促进职业院校普通话口语教学的发展。

普通话教学案例篇2

摘 要:普通话普及情况研究是20世纪中后期新崛起的研究领域,按调查对象的不同对近些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普及情况的调查研究作一个基本的分类归纳,讨论已有研究的贡献和不足,并对研究提出未来的展望。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普及调查展望

一、引言

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推广普通话是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重要内容。建国初期成立的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其核心任务就是推广普通话;1982年,“推广普通话”工作载入宪法;1994年,国家语委等“三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标志着普通话水平测试由学术和科研层面进入国家行政和应用推广层面。自此,我国对普通话普及情况的调查也明显增加。

我国大规模语言调查中涉及普通话普及度调查的有三次。第一次是2000年前后由教育部等9个部委组织实施的“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调查严格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国范围内通过问卷法调查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简化汉字等的使用情况。从公布的数据来看,截止2000年,全国能用普通话进行交际的人口比例为53.06%。该项调查全面反映了全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首次调查的实际,填补了国情调查中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的空白。《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资料》作为国家语委“语言生活绿皮书B系列2”,已由语文出版社正式出版。第二次是2010年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负责组织、河北、江苏、广西三省(区)语委办参与的国家语委重点项目“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此次调查的主要目标是摸清自2000年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以来普通话的普及情况,因此调查方案的制定并没有脱离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的基础。但是,在调查规模、调查内容和操作细节上此次调查都有所调整。此课题产生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谢俊英《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分析》(2011);孙曼均《河北省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分析》(2011);郭龙生《教育领域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分析》(2012);戴红亮《广西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分析》(2012);苏金智《江苏省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分析》(2012)等。从公布的数据来看,截止到2010年,河北省普通话普及率为73.30%,江苏省普通话普及率为70.67%,广西地区普通话普及率为80.75%,3省区的平均普通话普及率为74.91%,同2000年相比,增长了20多个百分点。第三次是2011年由澳门语言文化研究中心语言使用情况调查课题组进行的“澳门普通话使用情况调查”。该项目对澳门公共场合和大中小学生的普通话使用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是澳门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专项调查。调查显示,普通话在澳门语言使用中排名第二;在正式场合,尤其是政府部门,普通话的使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此次调查结果收入《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3)》港澳台专题中。这三次调查坚持了科学的调查方法,在调查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创新。但受人口基数、时间成本等因素的限制,调查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细化。

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普及情况的调查研究

在学术界密切关注普通话普及情况及相关问题的同时,广大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普及情况的调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根据搜集到的资料,本文将对各民族地区普通话普及情况的调查归为以下两大类:

(一)专门针对普通人群进行的调查

此类调查的文章主要有:戴红亮《广西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分析》(2012)。该文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入户调查,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普通话作为母语、普通话能力、普通话在不同场合的使用等方面描述了广西普通话的普及情况。贾楠楠、刘晨红《银川市普通话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2013)在2010年三省普通话调查的基础上,所制定的调查问卷,增加了对普通话推广工作的了解程度、普通话的学习意愿等内容,对银川市三个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银川市的普通话普及情况较好地结论。陈东芳《关于乌鲁木齐市农民工子女普通话使用情况调查研究》(2010)就乌市农民工子女的普通话使用情况和原因进行了调查,在调查中她还运用观察法、访谈法对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叶清、陈利亚《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推普现状的调查及思考》(2011)通过走访阿克苏沙雅县,通过学习普通话的措施、群众的观念及政府宣传力度等方面,了解到南疆地区普通话推广的成效不理想。王秀旺《贵州彝汉双语和谐环境建设调研与启示》(2013)通过走访调查珠市彝族乡,发现绝大部分彝族村寨已形成了彝汉双语通用的环境。马米奇《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推广对策——以开远市大庄回族乡为例》(2014)不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地人的普通话使用情况,而且对300名调查对象的语音面貌进行了分析。

此外,王远新《新疆喀什古城的语言生活——高台民居社区居民的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调查》(2013)、孟红莉《新疆伊宁市维吾尔族城市居民的语言能力、语言使用与语言态度调查》(2013)、史晖《广西都安、罗城两县语言使用情况调查研究》(2004)、周炜《西藏农村居民的语言能力及语言使用》(2003)等都在针对少数民族进行语言使用情况调查时增加了普通话专项调查,这部分内容将是我们了解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普及情况的重要资料。

(二)专门针对特定人群进行的调查

1.专门针对教育领域人群进行的调查

学校是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基础,以教师和学生为调查对象的文章主要有:贾晓玲《蒙古族师范生学习使用普通话现状的调查与分析》(2009)通过问卷调查,对比分析了蒙古族和汉族师范生的普通话使用情况,为学校针对蒙古族师范生推广普通话提供教学策略。与贾文相比,盛桂琴《乌鲁木齐市哈萨克族学生使用汉语现状分析》(2004)主要针对乌市哈萨克族大、中学生的普通话使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王杰、付华丽《贵州省乡镇初级中学推广普通话的现状调查与研究》(2001)除了问卷调查,还采用访谈法、考察法,就乡镇初级中学的教师和学生的普通话使用现状进行了调查。杨鲤宁《浅析贵州少数民族青少年汉语言社会化问题——对侗族的个案分析》则从社会学的角度,通过个案法分析了侗族青少年在汉语社会化中存在的语音、词汇方面的问题,建议国家、学校、新闻媒体发挥推广普通话的作用。采用个案分析法的还有李君《贵州省民族杂居地区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教学与推广——以贞丰县芳个案》(2010)、熊湘华《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提高民族地区高师学生普通话水平——以贵阳学院为个案》(2012)、尕桑吉《安多藏区藏族学生汉语普通话的学习现状研究——以青海省南州第一民族高级中学为例》等。杜秀丽《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普通话水平调查研究》(2004)、阮茁茁《莆仙家庭语言教育与学校普通话推广现状调查》(2005)、刘凯《四川省民族杂居区普通话培训测试现状调査与研究》(2013)等文章采用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方法了解调查对象的普通话水平,归纳分析了普通话学习中存在的各种偏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应对建议。而陈进《西藏高校学生普通话面貌分析》(2012)则以调查对象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为研究样本,结合问卷调查真实展现了西藏高校学生的普通话使用面貌。

此外,还有一些论文在研究少数民族学生语言使用情况的同时,也对其普通话使用能力进行了调查。如高建平《南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态度和语言能力调查研究》(2012)、叶俐丹《南宁壮族大学生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调查——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2014)等。

2.专门针对机关公务员人群进行的调查

从目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看,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普通话使用情况的调查文章比较少,仅有两篇。即李秀《关于推进国家公务员普通话教学工作的思考——对内蒙古地区公务员使用普通话情况调查研究》(2005),《西部大开发与内蒙古地区公务员的普通话建设》(2005)。李文就内蒙古11个主要盟市的公务员进行了普通话问卷调查,问卷突出了公务员普通话水平的自我评价和对推普工作的认识等方面,并针对公务员群体提出了推广普通话的有效建议。

3.专门针对公共服务行业人群进行的调查

公共服务行业是推广普通话的“窗口”,但专门针对此类人群的调查较少。已有的资料主要集中于对新疆地区的调查,主要有:古丽扎尔·吾守尔《喀什从商人员语言使用现状调查分析》(2006)。该文发现在商业活动中,掌握维汉双语的商人更容易达成交易。樊慧荣《哈密大十字商业街维汉商户语言使用情况调查研究》(2013)通过问卷、访谈和观察法,对比分析了大十字商业街维吾尔族和汉族商户的母语和汉语能力,还就他们对使用普通话的态度进行了专项调查。田真《新疆国际商贸城市场语言状况调查》(2014)调查发现商贸城经营户基本掌握普通话。

4.综合针对推广普通话重点领域人群的调查

党政机关、新闻媒体、教育系统、公共服务行业是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四大领域。综合针对这四大领域人群进行调查的文章有:麻彩霞《内蒙古自治区普通话使用情况调查》(2008),《内蒙古自治区部分行业推广普通话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09)。后者对内蒙古地区的公务员、警务人员、教师、服务行业人员和医务人员等行业社会群体的普通话水平进行了研究,提出针对此类特定行业应逐步建立和完善普通话考核机制的建议。

调查西藏地区的有:李永斌《提高西藏普通话教学水平的策略分析》(2012)探讨了西藏普通话使用人群,主要为干部职工、商贸人员和学生的普通话使用特点,并重点从学校教育方面提出了提高普通话教学的策略;南晓民《西藏少数民族推广普通话概况研究》(2008)指出西藏地区在公共服务行业和广播电视教育部门都以普通话为工作语言,少数民族说普通话的情况是地市好于县城,县城好于农区,农区好于牧区。

以新疆地区的普通话使用情况为研究对象的有:高莉琴《新疆的语言状况及推普方略研究》(2006)。其调查内容包括了各行各业的汉族群体和少数民族群体的普通话使用状况,调查结果反映了新疆各民族普通话的实际情况。李丽华《新疆少数民族推广普通话的现状与对策》(2004)、《南疆少数民族学汉语的现状调查与分析》(2005)就南北疆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在党政机关、公共服务行业、学校三个领域的使用现状进行了调查走访。刘燕《新疆少数民族推广普通话的现状及建议》(2008)则以和田地区党政机关、学校及公共服务行业少数民族普通话使用现状调查为例,指出新疆尤其是南疆推广普通话任重道远。

三、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

目前,民族地区普通话普及情况的调查虽然已取得不少的成果,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需在今后的研究中逐步改进与完善。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我国民族地区普通话普及情况的研究在调查空间和时间上需进一步深入。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尽管目前针对我国民族地区普通话使用情况的调查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从大的空间上来说,具体到各个民族地区的调查研究,内容还是显得有点狭窄和单一;且就某一地区而言,调查范围往往集中在中心城市,缺少对乡镇、农村的调查;调查对象往往集中在学校、政府机关等人群,缺少对推广普通话的“窗口”——公共服务行业及广大普通人民群众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广大普通人群的调查。从时间上来说,针对某一民族地区的调查在时间上缺少连续性,往往不能形成对这一地区普通话使用情况的动态反映。此外,我国少数民族居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在普通话普及度的调查上,还缺乏对民族聚居区尤其是像新疆、西藏等偏远地区聚居程度较集中的少数民族普通话普及度的调查。我们认为,只有将调查的广度与深度结合起来,才能更全面、更宏观地把握我国民族地区的普通话普及情况。

二是在针对普通人群进行普通话使用情况调查时,有关普通话标准的界定还缺乏统一、规范的理论指导。由于普通话水平测试对调查对象在文化程度和职业等方面有一定的要求,且要求被测者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语音、词汇、语法及语言运用等方面的测试,在大规模的实际调研中操作难度较大。因此,对普通人群普通话程度的调查往往通过问卷中的问题来体现。如主要问题之一的“您觉得您的普通话程度怎么样?”针对这一问题,有的选项设计为:a能流利准确地使用,B能熟练使用但有些音不准,C能熟练使用但口音较重,D基本能交谈但不太熟练,e能听懂但不太会说,F能听懂一些但不会说,G听不懂也不会说。规定只要选择aBCD其中任何一个选项的人,这个调查对象就是会说普通话的人。但同样的问题,有的选项却是这样设计的:a程度好,没有口音;B程度较好,基本没口音;C程度一般,方音较重;D程度差,纯方言。规定选a的相当于二级甲等及以上的普通话,选B的相当于二级乙等,选C的相当于三级甲等,选D的相当于三级乙等或以下。普通话水平衡量标准的不统一势必会影响到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关于针对普通人群普通话标准的界定这一问题,还有待于在实践的基础上,结合社会语言的发展变化及各个调查地区的特点做进一步的探究。

三是学术界大多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得出的数据来了解样本人群普通话普及的情况。就抽样调查而言,一个好的抽样方案设计是调查成功的关键。调查者通过对所调地区整体的了解、掌握,采用ppS系统抽样的方法或分层抽样法等来确定样本市县和样本人群,这一点在所有调查中都得到了很好地贯彻和执行。至于后期的数据统计,当涉及到需要用样本情况来估算整体情况时,2000年《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资料》及2010年河北、江苏、广西三省采用结合区县、城乡、性别等因素通过分层加权方式精确统计结果的方法,对此类相关调查的数据统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关于普通话普及情况的问卷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背景信息(2)普通话能力问题(3)普通话使用问题(4)普通话态度问题(5)普通话学习问题。背景信息一般包括调查对象的籍贯、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受教育程度等。普通话能力和普通话使用等相关问题的设置在调查中具有重要意义。普通话态度和普通话学习等问题的设置可以为今后进一步推广普及普通话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由于不同的调查实施者关注的问题不同,调查时设置问题的侧重点也就不一样。但从整体来看,对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的主要问题的设置基本上都包括以上五个方面。

随着地域间交流的日益密切及国家推普政策的实施,民族地区的普通话使用情况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这需要语言学者们不断地关注民族地区的普通话普及情况,及时发现在普通话普及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对其进行科学引导、规范。然而,我国辽阔的地域和民族的差异决定了进行实际调查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只有通过有关部门、语言学界等多方合作,才能尽快实现民族地区普通话与全国其他地区同步通用,使普通话更好地为我国民族地区服务。

(本文是国家语委重大科研项目“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普及度抽样研究”[ZDa125—11]。)

参考文献:

[1]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语言文字使用

情况调查资料[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6.

[2]谢俊英.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11,

(3).

[3]孙曼均.河北省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

2011,(4).

[4]郭龙生.教育领域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

2012,(3).

[5]戴红亮.广西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

2012,(1).

[6]苏金智.江苏省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

2012,(1).

[7]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3)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8]贾楠楠,刘晨红.银川市普通话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J].语文学

刊,2013,(4).

[9]陈东芳.关于乌鲁木齐市农民工子女普通话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0]叶清,陈利亚.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推普现状的调查及思考[J].

大江周刊,2011.

[11]王秀旺.贵州彝汉双语和谐环境建设调研与启示[J].贵州民族

报,2013,(3).

[12]马米奇.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推广对策——以开远市大

庄回族乡为例[J].红河学院学报,2014,(3).

[13]王远新.新疆喀什古城的语言生活——高台民居社区居民的语

言使用和语言态度调查[J].新疆社会科学,2013,(1).

[14]孟红莉.新疆伊宁市维吾尔族城市居民的语言能力、语言使用

与语言态度调查[J].西北民族研究,2013,(3).

[15]周炜.西藏农村居民的语言能力及语言使用[J].中央民族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16]史晖.广西都安、罗城两县语言使用情况调查研究[D].南宁: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7]贾晓玲.蒙古族师范生学习使用普通话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

语言应用研究,2009,(4).

[18]盛桂琴.乌鲁木齐市哈萨克族学生使用汉语现状分析[J].语言

与翻译,2004,(2).

[19]王杰,付华丽.贵州省乡镇初级中学推广普通话的现状调查与

研究[J].安顺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20]杨鲤宁.浅析贵州少数民族青少年汉语言社会化问题——对侗

族的个案分析[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

[21]李君.贵州省民族杂居地区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教学与推广——

以贞丰县为个案[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2]熊湘华.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提高民族地区高师学生普通话

水平——以贵阳学院为个案[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23]尕桑吉.安多藏区藏族学生汉语普通话的学习现状研究——以

青海省南州第一民族高级中学为例[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4]杜秀丽.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普通话水平调查研究[J].语言与翻

译,2004,(2).

[25]阮茁茁.莆仙家庭语言教育与学校普通话推广现状调查[D].福

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6]刘凯.四川省民族杂居区普通话培训测试现状调査与研究[D].

成都: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7]陈进,代文学,康西菊,王开宇,黄科.西藏高校学生普通话

面貌分析[J].西藏教育,2012,(5).

[28]高建平.南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态度和语言能力调查研

究[D].喀什:喀什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

[29]叶俐丹.南宁壮族大学生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调查——以广西

民族大学为例[J].大众科技,2014,(8).

[30]李秀.关于推进国家公务员普通话教学工作的思考——对内

蒙古地区公务员使用普通话情况调查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31]李秀.西部大开发与内蒙古地区公务员的普通话建设[J].前沿,

2005,(11).

[32]古丽扎尔·吾守尔.喀什从商人员语言使用现状调查分析[J].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6,(3).

[33]樊慧荣.哈密大十字商业街维汉商户语言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4]田真.新疆国际商贸城市场语言状况调查[D].乌鲁木齐:新疆

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35]麻彩霞.内蒙古自治区普通话使用情况调查[J].内蒙古电大学

刊,2008,(10).

[36]麻彩霞.内蒙古自治区部分行业推广普通话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前沿,2009,(2).

[37]李永斌.提高西藏普通话教学水平的策略分析[J].天中学刊,

2012,(5).

[38]南晓民.西藏少数民族推广普通话概况研究[C].语文现代化论

丛,2008.

[39]高莉琴.新疆的语言状况及推广普通话方略研究[m].北京:北

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

[40]李丽华,王静.新疆少数民族推广普通话的现状及对策[a].第

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

[41]李丽华.南疆少数民族学汉语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新疆大学

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

[42]刘燕.新疆少数民族推广普通话的现状及建议[J].和田师范专

普通话教学案例篇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多方言的国家,普通话是现在国家大力宣扬的标准性中国语言,它能使我们国家各个地区的人民更好地进行沟通,从根本上使我们国家形成一个总体,促进经济、文化和各方面的发展。普通话水平的高低更是成为教师、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上岗条件和师范生、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毕业条件。高职院校各专业的学生,不光是要会说普通话,还要能说,说得得体、恰当。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说好普通话的必要性入手,对高职院校学生普通话应用能力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一、高职院校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普通话应用能力

(一)就业的需要

职业教育办学的指导思想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将来的职业决定了他们将会接触来自不同层次、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人,比如面向社会最广大群众的公共服务行业,如商业、铁路、民航、航运、交警、公共汽车、出租车、邮电、银行、保险、医院、旅游场所、影剧院、文化馆、博物馆等,均是普通话语言环境的重要领域,普通话的使用是工作中与服务对象进行交流,增进彼此情感的重要方式,因此,学生就业时,如果能将普通话应用自如,将会在未来就业竞争中的占有优势。

(二)便于沟通交流

中国现在人口流动频繁,南下轻工业,北上重工业,西部支援,东部淘金,人群各种各样,方言形形色色,如果不会说普通话,简直寸步难行,金口难开。如果坚持说普通话,你会发现普通话越说越标准。在与人进行沟通交流时,对方听得更清楚,意思表达更准确,不易产生歧义。

(三)更能体现个人修养

中华民族的语言非常丰富,普通话是中华民族共同语言库中的精华部分,它不但是由中华民族和各个民族的共同语言组成,吸纳了中华民族各个民族的语言的精华部分,甚至还吸纳了外国的词汇,并且根据外来的语言的意义产生了新的词汇。学好普通话,不但能使自己的语言能力大大加强,而且扩大了个人的知识面,体现了个人修养。近几年来,人们的语言规范意识逐步提高,因为普通话更能体现公务活动的庄重性,所以许多公众人物在公众场合尤其是在广播电视里说普通话还是说方言,普通话说得好不好,都常常成为人们的话题,可见,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可以有力地提升个人外在形象,表现出个人美好的形象和优雅的气质,甚至会影响个人的公众形象。

二、高职院校学生普通话应用能力培养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生源语言情况复杂

各高职院校生源遍布全国,招收的学生来自不同地域,各地方言情况差异较大,以湖南为例,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查证,方言多达9种,语音面貌差别很大。学生掌握普通话的情况参差不齐,导致在日常的普通话教学中,教师的教学难度很大,也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不重视普通话应用能力的培养

很多高职学生认为普通话只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他们甚至觉得学好英语比学好普通话更重要。在学校里要掌握的专业知识,要过的专业证书已经够多了,普通话“不学也会”。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兴趣,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课堂上有要求,课外无所谓

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使用普通话,可一下课就忘了,不管是教师和学生讲话,还是学生之间聊天,方言土语,语言不规范等现象就出来了。语言的学习需要好的环境,需要在这个环境中不断地练习才能形成好的语言习惯。良好的语言环境是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去营造的。

(四)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的力度不够

抓语言多,抓文字少,比如活动的安排更多偏重于普及普通话宣传教育而对用字规范化教育尚显不足。

三、高职院校学生普通话应用能力培养策略

(一)加强高职生对提高普通话应用能力的认识

对于认为学“普通话无用”、“不学也会”的观点,教师可以结合案例,将学习使用普通话的作用、意义、国家关于推广普通话的相关法律法规等对学生进行全面介绍,用具体生动的事例来说明使用普通话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思想上认识到提高普通话应用能力的必要性。如果学生们意识到,普通话不达标会影响今后的就业,普通话不标准会影响到工作、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会影响到将来的发展,他们自然会重视普通话的学习,自觉地进行普通话应用能力的训练。还有部分学生,虽然已经认识到了普通话的重要性,可随着年龄增大,再加上自身的语言天赋较差,有较重的方音,因此羞于开口,怕自己

[1] [2] [3] 

说不好被同学讽刺、笑话。在课堂上不敢开口,在生活中更不敢练习,所以便干脆“方言到底”。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教师来把握课堂气氛,调整授课进度,遵循由简入繁、由易到难、由粗至细的原则,如果学习材料远远超出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这样的挑战就失去了乐趣,而只是让人感到丧气和痛苦,材料不恰当,破坏了学习者的兴趣和信心,这是最糟糕的事情。教师要多给学生鼓励,鼓励学生敢说普通话,让学生情绪饱满和信心十足地去学习普通话,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进行教材建设,根据高职专业特点编写普通话教材

高职院校开设的课程是“实用的、技术的、具体职业的课程”,这类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某类专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普通话课程在高校可能是一门公共基础课,但在高职院校,应该成为一门基础技能训练课。因此,教材的编写要围绕专业技能训练而展开。这是教材编写的重要依据。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在各自职业领域内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要在明确高职院校普通话课程定位的基础上,突出高职教育鲜明的职业性与针对性。 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开设普通话课程时,通常会自行选择本省语委编写的《普通话训练与测试》。这类书是专门针对普通话测试的编写的,偏重于语音的基础训练,对口语表达综合能力方面的训练相对较薄弱,更谈不上与学科专业特色相结合。学生固然可以通过此类教材的学习,掌握普通话的正确发音,但高职院校的普通话口语课程不是专为通过普通话等级考试而设置的,因无专业特色,学生学起来缺少职业性和针对性,因此,要提高高职院校普通话课堂教学的质量,必须有理想的教材,教材的内容既要包括普通话语音的基础训练,又要结合各专业的特点编写案例进行实训,比如文秘专业的教材可以选择办公室内与领导、同事的场景对话,或是在接听电话时的口语表达;法律专业的教材可以编写模拟法庭的案例。总之,就是要将普通话的基础训练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编写对学生更有用处的指导用书。

(三)重视课堂教学,有效提高高职生的普通话应用能力

1.分专业开设普通话训练课,形式多样地开展教学

高职院校根据教学的需要,开设了普通话训练这一课程,进行专门的普通话应用能力培养。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采用多种形式教学。情景模拟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设置职业场景,结合角色扮演,不但训练了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还对专业技能进行了实训。比如文秘专业,可以设计一个领导来电交待工作的场景,两个学生分别扮演领导和秘书,这个模拟一方面要求双方普通话发音标准,语速语调恰当,同时对秘书人员应具备的语言组织能力、办事能力、礼仪礼节进行了实训。另外,故事接龙也是学生们喜欢的一种教学方式。由老师先说一段故事的开头,交待故事的背景、人物和开头,然后让学生接着往下编,学生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很喜欢参与这样的游戏,这样,师生都在轻松和愉快的氛围中得到了提高。课堂教学中,老师是主导,学生是参与者,学生受到学习基础或所处方言区的影响,普通话的水平会有差异,甚至可能两极分化较大,因此,老师要注意因材施教,为提高效率,可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让基础好的同学帮助基础较差的同学,学生之间互相切磋,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同时也益于在课后互相监督,互相提醒,形成良好的语言环境。

2.以语文课为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

除了专门的普通话训练课以外,语文教学也是进行普通话训练的主要课堂,对普通话应用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语文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听、说、读、写四合一的,全方位的语言练习。因此,国家语委要求语文老师普通话必须达到二甲水平方能上岗。学校应要求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要使用普通话,板书字迹应工整清晰,写规范的汉字;将学生听、说、读、写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训练贯串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作业中要有字、词、句练习及背诵、写作等内容,不论对何种语文作业的批改,教师都要在字、词、句或语法方面作出正确要求,针对性的进行讲评和辅导,让语文课成为学校普及普通话的主要阵地。与此同时,其他课程的老师也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自觉运用普通话和规范字。在上课、板书、教案、作业、试卷、评语等教学活动中,坚持语言文字规范化,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

(四)丰富社团活动,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

普通话教学案例篇4

(一)课前准备1.分组预习。将我校2012级中西医临床本科新生30人,按照同寝室6人为单位,分为5组,每组推荐选出负责人。实施案例教学章节前1周将选好的案例告诉班级同学,要求学生们带着案例提前预习1周后上课章节;同时向学生介绍案例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及注意事项。2.疑问解答。由于新生对案例涉及到的背景医学知识的局限,因此在正式上课前3天,由案例主讲老师负责通知每组负责人带着预习时不懂的问题到办公室,负责解答背景医学知识,如讲授内囊出血时,从脊髓前角受大脑皮质躯体运动中枢控制的角度对肌张力、腱反射概念简单解释说明;同向性偏盲结合视觉传导通路进行阐述。3.课堂教学。(1)课堂教学的基本过程。课堂教学的基本过程为案例导入教师讲授章节小组讨论教师总结。①小组讨论。每组负责人用2~3分钟时间阐述本组观点,组内其他同学必须发言,每组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②教师总结。将案例涉及到的章节知识点逐一讲解,在总结各组同学们的观点后,将知识点与案例结合起来加以分析。(2)课堂教学管理艺术的合理应用。案例分析课上,由于有的学生自控力较差,在别的组同学发言时抢着说,否定或肯定别的同学观点,有的同学则由于害羞或害怕说错了,不敢或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还有的同学在别人发言时注意力分散。针对以上问题,我采用微笑应对法、鼓励利导法及幽默法加以处理。比如运用案例“腰髓2-4节病变引起膝跳反射消失”讲授反射弧中,针对抢着发言的同学,我笑着说,真理不辨不明,不过呢,总得让对方把话说完,这样抢着打断别人话的同学自然不好意思说了,也不会觉得尴尬。针对害羞的同学,我会鼓励他说“:不要担心说错了,老师上学期间回答问题也不好意思,之所以现在能站在这里教你们,是因为回答得多。”拉近了自己与同学的距离。发现有部分同学注意力分散,我采取幽默法把同学们的兴趣拉回来,我说刚刚一组同学谈到了膝跳反射的组成,大家自己敲敲髌韧带,看看自己的膝跳反射能不能做出来,看到注意力分散的同学也在做,我接着说,好多同学都做不出来吧,是不是我们的腰髓2-4节损坏啦?看到同学们哈哈一笑,我立刻引导同学们,如果不是腰髓损坏,那说明什么呢?想想效应器是股四头肌,它是随意肌,那么它受什么控制呢?当然是意识,自然而言我们就能得出腰髓,包括整段脊髓,是受大脑控制的结论。(二)教学评价采取学生评价及考试评价两种方式,将案例教学班与另一个中西医临床专业30名传统教学班学生比较。1.学生评价。采取问卷调查方式,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设定分值,总分100分,统计学生评价量表得分后,去掉最高最低分,取平均分后发现案例教学班的85分远远高于普通教学班的70分。2.考试评价。选取神经系统练习题,分别发给案例教学班及普通教学班同学,考试结束后,统计班级得分,去掉最高最低分,取平均分后发现案例教学班的90分远远高于普通教学班的73分。

二、教学体会

(一)案例教学优势1.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案例教学要求学生提前预习、熟悉了解章节部分及背景材料,用案例引导学生将解剖学知识与相关知识融会贯通并联系临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习潜能最大化发挥。从学生及考试评价结果看,案例教学班明显高于普通教学班。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及创造力。课前,同寝室同学需要共同预习、集体讨论、查找资料,这有助于同学们团队意识的培养;而基于培养学生创造力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案例教学法,将使学生处于未来医师的角色,在获得有效背景知识的同时,身临其境解决案例中的实际问题。3.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业务水平。如何做好背景知识的准备、选择适当案例、方法和技巧的设置、组织管理的艺术化,都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课堂管理艺术应用体会艺术化应用课堂管理,可以创设和谐的课堂环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取得尽可能大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存在的问题

普通话教学案例篇5

关键词:普通话在线课程;云空间平台;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2-0253-02

一、教学情境(teachingsituationmanifestation)

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教学情境可以贯穿于全课,也可以是课的开始、课的中间或课的结束。[1-2]

普通话课程在线教学平台:改变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找出普通话课程教学与网络环境的结合点,设计出基础学习模块、方言辨正模块、诊断突破模块、实践运用模块,学生通过仿真平台各学习模块的具体实践,加深了对所学基础知识的理解,经历了平台各模块实践的全过程,就能系统地掌握普通话各个环节的基本技能。[3-4]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还能提升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和课堂教学效果。

二、利用网络平台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1.利用平台创设悬念情境导入新课,诱发学生学习兴趣。课程导入过程中运用悬念情境,既可促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渴求,也可以激发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渴望,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励学习动力的目的。案例1:声母辨正练习时,先让学生登录平台听几小段绕口令:刘娘年年恋牛郎,郎念娘来娘念郎;红凤凰,黄凤凰,飞来飞去活凤凰;十是十、四是四……的示范音频,在示范音频中娘、郎、恋、念、凤、凰、飞、活、十、四这些字分别代表了声母中的难点音:n和l(鼻边音),f和h(唇齿音与舌根音),zh和z(平翘舌音)。这些字在示范音频中的关键字音朗读是错误的,学生听完后需要回答听出了哪些错误音,并将正确读音回答出来。通过这种课前任务练习,引发了学生想弄明白自己声母是否读得正确?错在哪里?怎样纠正?学生脑袋里装着这些疑问,自然形成了一种悬念,会对课堂讲授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积极思考,认真听讲认真练习。

探求新旧知识之间关联来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似曾相识未相识、未曾相识却相识”的感觉,发现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却无法解决遇到的新问题,进而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案例2:学习韵母分类时,复韵母根据元音的发音响度不同,分成了前响、中响、后响复韵母。课前任务中要求学生区分出例词(爱戴、假牙、操劳、外快、丑陋、巧妙、硕果、雀跃、优秀)中复韵母的三种不同情况,并说明它们发音的不同之处何在,主要发音元音为何。面对着熟悉不过的韵母,提出了新的问题和要求,在寻找答案过程中强烈的未知欲望油然而生。便可及时抓住学生迫切未知的心情,及时导入新课新知,使学生的学习热情贯穿学习过程的始终。

悬念情境的创设是一种教学手段,在新课导入创设过程中要注意:悬而言之有物,不要故弄玄虚,让学生摸不着头脑找不准方向;教师在引导过程中做到言简意赅亲切简洁,学生能够明确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引入新课后,应对创设悬念情境中投放的问题有交代,不可不了了之;课程导入环节不宜占用过多的时间,教学过程安排要合理妥帖,切不可影响新课的教学。

2.利用平台交互模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教学互动。普通话在线课程突破了常规教学模式,依托世界大学城云空间这一开放式教学平台,开展师生、生生、师师之间多维多向的交流互动,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案例3:普通话音变模块学习时,利用各种相声、电视小品中的视频材料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将相声《好好说话》进行了分割,截取其中的几个片断,如:

甲:什么叫明儿啊?

乙:明儿…………

甲:正字读明,电影明星,有说电影明儿星的吗?

乙:今儿算我倒霉了。

甲:什么叫今儿啊?正字读今,当今世界,有说当今儿世界的吗?

乙:你先打住吧,照你这么琢(zuó)磨啊……

甲:什么叫琢(zuó)磨啊?标准读琢(zhuó),如切如割,如琢如磨,琢磨。

乙:照你这么挑我就甭说话了

合:什么叫甭啊?

乙:我就知道是这个,你让不让我说话啊!

要求学生边看销音的画面,边想象演员表演时的语言表达,再根据演员要表达的意思把其中的音变找出来,如儿化音明儿、今儿;语气词“啊”明儿啊、今儿啊(r唬、琢磨啊、对啊、说话啊(y唬、甭啊(n括唬;轻声什么、这么、知道、这个的音变等等。学生将自己所读录制成音频通过平台传给教师,教师可以根据提交的音频给出更正意见和建议;学生也可以通过在线平台与教师进行即时交流沟通,课堂上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学习平台的交流沟通迎刃而解。

3.利用平台教学资源创设情境,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世界大学城云空间平台这一容量无限的资源库,普通话在线课程依托它根据课程教学目标、普通话水平测试要求及学生学习规律,按照导、学、教、练、用、测、展、互的学习步骤对教学资料进行分解重构。案例4:如某一学生学习声母难点平翘舌音、边鼻音时,在导中了解学习目标、内容、过程和要求;学中跟着微课视频、慕课平台进行学习;如发音问题仍未解决,进入教模块再详细了解这两组音的发音要领,仔细看图解分析和描述;下一步则在练模块找到相应的带读模音进行练习;练后如感觉已经解决发音问题进入用模块考查是否可以熟练自如地运用;再进入测模块进行自测,看是否已经达到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基本要求;最后根据专业特点进入展模块,选取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进行职业拓展练习;互指交流互动,这是一个贯穿整个课程教学全过程的步骤,依托平台建立课程学习群组,通过即时交流、微博、在线留言、私信等方式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成为普通话课程课后辅导的有效实施途径。

把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后上传至学习平台,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灵活快捷地组织资源,随时随刻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也可以轻松地在平台资源库中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进行自由选择,针对自己发音中的弱项进行反复学习、不断练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运用普通话的水平。

4.利用平台考核评价创设情境,及时反馈促进师生交流。考核评价和及时反馈都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利于教师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手段的调整,亦能更好地改善教学效果。云空间平台教学可以实时记载学生日常考勤、提交作业、参与学习、讨论、发表评论、搜索资料、登录学习等等情况,教师也可即时通过网络进行跟踪评阅并公开评阅结果,学生的学习结果得到更加客观、公正、综合地评价。

案例5:课前任务单中根据每模块的学习都要求完成一次自主学习后的课后练习,用来检验学生自主学习后的效果。如韵母in-in篮蟮牧废埃学生读后录好音频上传至平台,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纠音评价,并将正确的读音上传平台要求返回学生,要求针对自己的发音进行错误发音、缺陷发音的纠错。将学生提交的音频作业进行整理汇总,在课堂教学中播放,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对比发音找到自己发音的症结。改变了以往普通话课程大班教学中学生人数多,教师无法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进行有效指导的弊端。再如每次课后教师都可将学生的课堂考勤、参与教学活动、完成课后练习、上传音频等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在平台上及时公布。既可以做到教学全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又可以通过平台数据公布来督促学生自觉学习,主动参与,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创设了高效的教学情境。

三、结语

从传统课堂教学到网络平台在线课程,从以教师教为主体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学习模式,利用在线平台教学给普通话课程教学带来了新的变革,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运用平台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利用和发挥平台的功能优势,打造高效优质的普通话在线教学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主性,从而达到提高普通话课程教学效果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徐峰.教学情境的魅力与艺术[J].新课程学习(下),2013,(12):124-125.

[2]周啸.基于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的普通话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电子商务,2012,(9):241-243.

[3]周啸,黄霞春,沈清清.普通话课程云空间仿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

[4]杜正亮.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J].科教文汇,2014,12(299):191-192.

ByCreatingtheteachingSituationmanifestationinplatformfortheonlineCourseofmandarin

ZHoUXiao,HUanGXia-chun,wanGpeng

(HunanVocationalinstituteoftechnology,Xiangtan,Hunan411104,China)

普通话教学案例篇6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并提出要在全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通话。学校是贯彻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基本阵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每位小学教师在教学时都注重语言文字教学,从小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及热爱,那么语言文字的明天将更加美好。然而,从时展的角度看,在外文使用越位和方言使用抢位的问题,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工作还面临严峻形势,进一步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校仍发挥者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因此,时代赋予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以重任。

2 案例描述

以下是著名特级教师孙金双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中一个教学片段:

师:好,请你来,大家注意听,看她读得怎么样?

(生读完后)

师:你告诉孙老师你叫什么名字?

生:我叫徐子慧。

师:徐子慧,我要表扬她。第一,她非常勇敢。第二,口齿特别地清楚,声音很响亮,读得非常地流畅,能够读得这样,真不简单!下面同学要向她学习!你们对她刚才读的部分,还有没有其它想法呢?有想法的可以说说!

生:我觉得徐子慧同学语速稍快了些。

师:哦!其他同学呢?你有没有发现她有一个字音好像读得不大准?

生:徐子慧同学她“后园”的“园”读成了“院”。

师;这位男同学听得真仔细!

(板书:后园)

师:同学们,这个字是很容易搞错的,读什么?

生(齐):后园

(板书:院)

师:把这个词读一遍!

生(齐):后院

师:你知道后园和后院有什么区别吗?

(学生没反应)

师:这个“园”可以组成什么词?

生1:可以组成“花园”,还可以组成“公园”。

生2:可以组成“游园”。

师:可以组成“菜园”,是不是?种菜的园子叫菜园,那么这个“院”可以组成什么?

生1:可以组成“庭院”。

生2:还可以组成“医院”。

师:还可以组成大学的、高校的,叫什么?

生(齐):学院

师:同学们有的可能会纳闷,我们平时写的都是“后院”,这里为什么写成“后园”呢?你知道吗?

生1:也许是后园的花草比较多。

师:你真会想!

生2:因为刚才听别人组词“公园”,所以我想后园可能是比较大的。

师:你看书上写大到什么程度?

生(齐):半亩空地。

师:是个很大的地方,我们城里人一家一户的院子比较小的,并且我们读到的,园子里可以种什么?

生(齐):花生。

师:可以种花生,像一个菜园子,是不是?

生(齐):是的。

3 案例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阅读教学内容也变得开放、灵活起来,学生有了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但无论课程如何改革,小学语文语言文字的教学必须从阅读教学人手。当代中国杰出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说:“忽视语言文字教学是半自不遂的语文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全国语言文字理事于漪老师说:“阅读教学就是让学生与语言文字亲近、亲密、亲爱!”语言文字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阅读教学特有的。以上案例中的这位教师,就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行之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长此以往,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势必不断提升。所以,要加强学生语言文字的教学,要从阅读教学人手。

3.1 语言文字的教学是训练学生“听”的教学

听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目标与内容,也是一项重要的语文能力。从小培养学生会倾听,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对学生语言文字素质的形成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每个学段对学生听的要求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如:第一学段要求“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内容。”第二学段要求“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听别人说话要把握主要内容。”

第三学段要求“听他人说话要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由此可见,阅读教学首先还是听的教学,只要学生们会听话,能听懂话,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不难提高。案例中的教师让学生读课文,并要求其他学生听,之后引导检查学生听的效果,并引导学生以一定的标准学会倾听,像这样,教师在课堂上适度安排“听”的训练,只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自然不断提升。

3.2 语言文字的教学是训练学生“说”的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交际的重要工具。”这表明了语文在社会、交际中的重要性,如果没有较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又怎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需要呢?就语言表达来说,语文教师不仅仅是教会书本上的几篇文章,会写考卷上的几篇作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为将来学生步入社会打下牢固的语言基础。阅读教学是训练学生说话能力的重要载体,教师应充分利用和发掘,可以借助各种情景,用多种方法、训练学生说话能力,如复述课文、想象、句式仿说等进行说话训练,更要像上述案例中的教师一样,及时抓住课堂对话契机,引导学生说正确、表意清楚地说话。

3.3 语言文字的教学是训练学生“读”的教学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训练学生理解课文、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朗读是内心感受的表达,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把书面文字变成大脑中的生动形象。朗读可以让学生把握课文的语言特点和语言表达规律,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语文教学中的“以读为本”,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反复的朗读,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像案例中的这位教师一样润物无声的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朗读中,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当学生出现认读差错时,教师要及时地指出,并用行之有效的办法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及运用。

3.4 语言文字的教学是训练学生“写”的教学

普通话教学案例篇7

大力推广普通话,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素质的首要任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使之更好地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校以为指导,继续深入与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推普参与意识,紧紧围绕有关语言文字工作要点,结合我校实际,加强宣传力度,做好各项惯例工作,开展多样活动,以创建语言文字示范校为努力方向,使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上一个台阶。

二、主要工作:

(一)学校工作

在学校工作中,继续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宣传教育活动,以争创示范校为契机,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全校师生进一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创设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和巩固多方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使我校语言文字工作取得长久效果。

1、定期召开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计划。

2、在学科教学和学校一切集体活动中,师生都必须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校园语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谈必须使用普通话。

3、学校校牌及其它标牌、宣传栏、黑板报等要严格遵循文字的规范,不使用不规范汉字。

4、加强校园网语言文字工作宣传力度。开辟校园语言文字工作专栏,加强内容的建设和创新,实现语言文字工作管理、指导和应用研究的网络化,使其成为向师生提供咨询和信息服务的平台。

5、加强教师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方面的培训,特别是落实二级乙等教师的强化训练措施,耐心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提高普通话水平,争取在规定期限内达标,从而为争创语言文字示范校奠定基础.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语言文字活动,有针对性地提高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性和运用能力,打造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的教育氛围,准备开展以下活动。

教师活动:

1、要求每位教师只要进到校园,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无论是跟学生交谈还是教师之间的谈话,必须使用普通话,并把是否使用普通话做为评优课和年终考核的标准之一。

2、在教师队伍中开展“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为主题的演讲、抽读课文、普通话测试等多种形式的普通话实践活动,以提高每位教师的普通话水平。

3、利用校会时间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提高全体教师的推普意识、写规范字意识。

4、每位教师在备课写教案时,必须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不得写简化字,学校每学期开学初、中、末检查教案时,其中一条看是否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对在此方面做得好的老师的教案给大家观摩。

5、定期对教师进行语言文字测试,以检测教师使用规范语言文字的情况。

6、邀请有关语言文字的专家到校对教师进行语言文字培训,以切实提高教师的语言文字水平。

7、加强全体教师推普意识,积极投入推普活动,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普通话素质。教师结合备课练钢笔字,结合板书练粉笔字,结合写字课自练毛笔字。

8、教师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听课和说课,在说课环节和上课环节上促进教师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普通话教学案例篇8

“不断网”是一个网络支教平台(http://)。本文介绍了济南大学的林绣月博士携“不断网”团队给甘肃张掖甘州区甘浚镇农村学校进行网络远程支教的教学案例。文中介绍了两个案例,其一是把洋教授请进了乡村小学,其二是《说话课》母语学习。

本文图片均是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甘浚中心学校下属星光小学孩子们上课情景,孩子们通过仅有的一台电脑和一个麦克,与外面的世界交流沟通。

教学案例

案例1:网络开放课堂把洋教授请进了乡村小学

2010年11月18日,来自法国巴黎第一大学的让·克劳德·巴比尔(Jean-ClaudeBarbier)教授和夫人做客暨南大学创业实验室公益网络支教课堂,同这里的支教老师一起,给甘肃偏远地区的两所小学——速展小学和星光小学的孩子们带来一堂生动有趣的英语课。当孩子们得知此消息,都努力地练习口语,等待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公益课堂的支教老师特地将课堂主题内容设为“travelingtoFrance(法国之旅)”。课堂上通过网络交流的过程中,虽然孩子们的口语和巴黎教授的口语的差距非常大,但是,孩子们还是努力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大声地回答支教老师的提问。

也许,短短一节课的时间不会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更不可能提高英语考试成绩,但是,孩子们有了与外籍教授用英语交流的经历,这个可能比提高分数更有意义。网络开放课堂为孩子们带来一个惊喜,把洋教授请到了乡村小学。

案例2:网络开放课堂——《说话课》

通过网络,不仅可以把洋教授请到乡村小学教英文,还可以锻炼孩子们的母语学习。《说话课》就是其中一个案例。

笔者担任星光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语文课教学工作,但在语文教学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乡村小学的孩子普通话的水平较差,演讲能力较差,一些小孩子不敢在讲台上大声说话。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笔者和济南大学的支教团队设计了以说话为主的语文开放课程。

代号为“和一群集”的支教团队给星光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上《说话课》,到2011年11月,《说话课》已经进行一年了,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孩子们在说话方面发生了很多变化。很多学生能从容地拿起麦克风说话,基本能用普通话与老师交流。这门课程有多名主讲老师和助教。上课时老师不断引导学生们说话,同时点出需要纠正的发音。课堂中学习气氛活跃,大家积极发言,主动拿起话筒表达自己的想法,就连最不爱说话的学生,都会拿起话筒回答问题。一周一次的网上支教课是大家最活跃的课堂,在课堂上,没有批评,没有惩戒,更多的是支教老师的远程鼓励和表扬。2011年11月3日支教的主讲老师魏铭恺在教学周记中写道:好像孩子们对和自己生活有联系的事物特别敏感,像上次让孩子们将家乡的植物、动物进行造句,孩子们很活跃,话也非常多,气氛一下子就很热烈。但对一些陌生的东西、故事什么的,反应就会稍慢一点,以后在设计教学时,联系孩子们生活的实际,挖掘孩子们身边的教学资源,做ppt的时候多加进孩子们身边的、熟知的东西,让大家都大声发言起来。

反思

普通话教学案例篇9

本文以国家的语言文字规范问题为大背景,探讨香港地区在目前的后过渡期和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后的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1991年10月在厦门召开的第六届中国语言学会年会上,我提交的文章题目是《香港地区的语言文字规范问题》,引起与会者的兴趣。1992年2月《中国语文》杂志刊用了这篇文章,时隔四年,再论及这个问题时,香港的社会形势已经发生了不小变化。随着回归时间的逐渐临近,香港政府和民间对待中文、对待普通话、对待简化字的态度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观,香港社会和学校的语言生活已经和正在发生着变化。特别是近几个月,香港的中文报刊上几乎天天都有涉及关于中文和普通话问题的报道,让人感到香港的确是一个顺乎潮流的现代化社区。下面试从中文和英文、普通话和粤语、《汉语拼音方案》和《注音符号》、简化字和繁体字、规范词语和社区词语等五个不同层面的问题谈谈香港社会的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取向。

一 中文和英文

《基本法》在第一章总则第九条明确规定,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后,除了维护主权,确立中文第一的地位之外,鉴于香港实行“一国两制”和它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保留英文作为正式语文。《基本法》的这一规定表明了中国政府在语言文字政策上的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的态度。

中文和英文比较起来,在官方的正式语文中尚不够完善。一百多年来,行政、司法、立法机构语言均以英文本为准。从正式语文的要求看,中文公文从程式到用词用语、句法句式都要有一个完善的过程,完全套用大陆或者台湾的中文公文程式恐怕都不适合香港。最好以目前通用的香港中文公文为基础,做进一步研究。比如,香港的中文公文的修辞特点一向是庄重的,书面语色彩较浓,文言色彩轻于台湾,重于大陆。从尤德做港督起,一直要求中文公文用白话文写,是做过改革的。目前要提倡公务员写规范中文,不仅是改造中文公文程式问题,而且要提高公务员中文水准。行文不用艰涩的文言词句,不受粤方言影响,诸如此类的对规范中文的要求,要十分明确、具体。

正当香港对官方中文应用展开讨论时,一件民事诉讼聆讯正好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生动的例子。1995年12月4日,高等法院用中文审讯了一件民事案子,这是香港开埠152年来首次不用英文审讯,而用广东话审讯(案中人用普通话作答)。大法官杨振权不仅用中文审讯,而且用中文写判词,这也是香港司法史上首份中文判词。判词长达万言,分为引言、背景、案件争论点、证供、法律及事实之分析、结论、后语等部分,将原诉人九十岁的孙尔媃女士和被告人、原诉人的三个子女之间的财务纠纷分析得头头是道,判决得合情合理。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不足三百字的后语,告诫为人子女要孝敬母亲,为人母亲能鉴往知来。判词并未用法律公文的老套子,值得称道。这一用例给司法界运用中文以很大的信心,也给行政、立法部门以借鉴。人们相信,政府公文的规范会走在前面。

目前香港中文书面语中不规范的情况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中文和英文夹杂的混合文,这是口头上粤语和英语夹杂的混合语的反映,是一种污染,不宜提倡。比如:

(1)每趟出门旅游,CHeCKin及CHeCKoUt时都分外关注行李,以防有失。

第二种情况是以粤方言字记录的方言书面语。这种方言文在香港地方报刊的副刊里偶一为之是可以的,也是方言文化的一种体现。但目前的情况看来是偏多了,多了则影响健康的语言生活,特别对中小学生产生不良影响。比如最近报纸、地铁广告栏中的一则相机广告,是很典型的一例:

(附图略)

这里,只有“来函照登”“编辑先生”“我手急眼快”是大家能看懂的,其他只有粤方言区的人能明白。如果这类文章在中文报刊、公众场合的广告中泛滥,便影响了整个香港社会的中文水准。

在当前社会要逐渐转为中文第一的情况下,香港的中文报刊书籍要为中文书面语的规范作出榜样。十几份中文报纸,上百种中文期刊,语言文字水准高了,便影响了上百万市民和学生。

二 普通话和粤方言

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粤方言是一种方言,是汉语的地方变体,与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北方方言等并列。因而普通话和粤方言不是双方言,在逻辑分类上不在一个层次上,这是首先要明确的理论问题。

国家推广普通话已列入《宪法》,普通话是法定语言。这一点,适用于全国,也适用于香港“五十年不变”是指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五十年不变。语言文字的问题涉及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香港主权回归中国后,中文第一,英文已经由第一变为第二。当然,推广普通话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并不会强令执行。

香港地区流通的语言一直是以粤方言为主。近年推广普通话是社会各界愈来愈强烈的要求。至今香港人中不少不会普通话,尤以大中小学生为甚,这是教育的缺陷,也是政府历来的政策造成的。中国改革开放后的近十几年来,商贸界以大陆为主要市场,学以致用,他们的普通话反而比学界普及,成为推普先锋。近年特别是1995年后半年,香港政府已经决定适应社会需要,加强中小学的普通话教学。要编订新课程,从1998年9月起,在小一、中一、中四全面开始使用。每年拨款1000万元,培训师资,提高教师素质,确保1998年有足够的合格教师。到2000年,普通话科将列为香港中学会考的独立科目。这些措施受到社会舆论的欢迎。

普通话本身有严格标准,但并不要求香港地区母语是粤方言或闽方言、吴方言、客家方言的人都能说标准的普通话。这是没有可能做到也没有必要要求的,如同其他方言区一样。这要看职业的要求以及个人的要求。现在国家语委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已经推出了三级六等的考核标准,它是针对全国的情况制定的。但每一级中的甲、乙等的具体标准还有待各方言区来研究完善,制定具体的细则(包括量化的要求)。我建议香港学者可依照国家等级订出自己相应的标准。比如,三级乙等,失分率可在40%,那么允许失分的地方一定是粤方言区人说普通话的难点,难点都包括哪些,是要一一列明的。考试的等级具体细则是要经过实际测试的研究及理论研究相结合来制定的。

再从香港中小学普通话科教师的现有水准来看,香港语文教育学院的《普通话科教师的基本要求与普通话师资培训课程及教材编写指引研究报告》(1993.3)中认为,目前有60%的受试教师未能达到中级一等。这里说的“中级一等”大致相当语委二级的水准。那就是说,需要培训的师资量是很大的,培训的目标我以为可以列为语委的二级,即达到二级乙等就是合格的普通话教师。那么现在正在执教的部分教师可能只在三级水准上,这个过渡阶段(缺少师资的阶段)允许他们教,配合录音录像带让学生知道标准读音。但以后培训的合格师资多了,未将自己提升为二级的教师逐渐就失去了资格。教师的水准是一定要向规范化看齐的。

不是以普通话为职业的一般人,说普通话达到交际目的就可以,三级乙等以上就行了。实际上,很多香港人都希望自己的普通话水准不断提高,商贸界不少人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以香港人的好胜性格看,社会的普通话水准也会陆续上涨。

香港社会推广普通话绝不会妨碍粤方言在今后的流通。在粤方言是如此强势的交际语言而普通话刚刚被提倡的情况下,在大部分香港人还没有掌握普通话的情况下,香港社会在后过渡期是要用力在推普上,而不必要担心粤方言的前途。学术界应该给社会以正确的导向。

三 《汉语拼音方案》和《注音符号》

在《汉语拼音方案》正式公布推行以前的40年里,《注音符号》功不可没。《注音符号》在台湾连续使用长达70多年,是台湾推广国语的得力帮手。《汉语拼音方案》吸收了近三百年来各种方案的优点,包括8《注音符号》的优点,形成迄今为止的最佳方案。它的国际化、音素化、简易化的特点,使它能走向世界。40年来,《汉语拼音方案》发挥的作用比预想的还要大,它不仅具有“为汉字注音、帮助教学汉字、统一读音和推广普通话”的功能,而且进入了初级教育,“注音识字,提前读写”试验成功,在开发儿童智力,提高学生中文水准上起了良好影响,在普及教育上可以算是一个发明。特别是在进入信息社会以后,《汉语拼音方案》用于电脑,是一个最方便快捷的办法。更不用说在汉语热的今天外国人、外族人用拼音来学汉语有多么得心应手了。

但是,在香港《汉语拼音方案》和《注音符号》都没有大行其道。只是在教育署的普通话科课程纲要里并列了《汉语拼音方案》和《注音符号》,香港考试局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试卷里也并列两种,以供选择,反映了香港灵活的做法。

因为香港长年不流通普通话,影响到《汉语拼音方案》无用武之地。中小学语文教学用粤方言教,难字注音采用古老的直音法,注的是粤音同音字。近年教材中有加注汉语拼音的,但师生都不会。既不用《汉语拼音方案》,也没有一套公认的师生都掌握的粤音方案。可以说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很明显的缺陷。

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在香港的语言生活中要提倡学习《汉语拼音方案》。特别是大中小学生的普通话科教师,娴熟地掌握这套方案是教学的先决条件。我在香港中文教育学会和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部连续九年举办的“普通话教学法证书课程”中教授语音学理论,我的教学内容是以《汉语拼音方案》为核心的,从概说到细说,从理论到应用,20个教时完成,学生能从各方面评述为什么《汉语拼音方案》是最佳方案,而且能开始运用正词法来拼写。因而我认为,在香港推行《汉语拼音方案》要从培训教师入手,由他们再去播种、开花、结果。

四 简化字和繁体字

关于简化字,中国政府有关部委在1956年、1964年、1986年发过三次通知。1992年国家领导人江泽民主席也明确表示“汉字简化的方向不能改变”。这是一个既定政策,不会因为社会上有繁体字回潮的情况而改变中国十几亿人已经用了几十年简化字的现实。这是我们考虑香港社会今后用字规范的一个大背景。

香港社会的规范用字是繁体,和台湾一样。政府文件的中文本、学校中文教材、中文报刊书籍一律用繁体字。人们手写的文字中,多为繁简并用,但所写的简字并不一定是大陆的规范简化字。因为与大陆交流的频繁,知识界、商贸界的大部分人都能根据上下文认识简化字,“识简”并不是太难的事,比学说普通话相对容易得多。

香港社会用字规范有两个前景,一是维持现状,用繁识简,正式文本一律繁体字,手写不拘。二是向简化字方向逐渐靠拢。现在已经开始在教师培训班、公务员培训班开设繁体字和简化字对比的课程,提倡既识繁写繁也能识简写简。任何一种考试用中文写的,用了规范的简化字不扣分数。让人们心理上有个自然的过渡阶段。如果社会上接受了简化字,再考虑出版物的改变字形,那在出版上也是一件大事。

不会写繁体字,是不是影响我们继承老祖宗的精神财富?这事只能往前往远看。现在大多数人不能写文言文了,文言程度一代不如一代,这是可惜的事,但谁能挽回这个现实呢?繁体字也是同样的道理。不过我们确实要培养一批繁简字都能运用自如的人。比如大学文科系中的部分学系、专业,就是理工科、农医科都需要一部分人掌握。这是在大陆、香港都要考虑的。

五 规范词语和社区词

这个问题涉及普通话词汇规范的问题。翻查目前通行的高等院校《现代汉语》教材,现代汉语词汇的构成大部分为基本词和一般通用词、专业用词一般通用词包括新词语、文言词、方言词、外来词以及固定短语、简称等。我认为一般通用词中还应包括社区词这个新概念。

我到香港10年,从香港大量的中文报刊中,不断发现有一部分在香港流通的词语在大陆是不流通的,同样,我原来熟悉的在大陆流通的词语,香港的报刊上是见不到或不常见的。这引起我研究这部分词汇的兴趣。从1986年起发表的几篇文章《普通话语汇教学的几个问题》《香港流通的词语和社会生活》《香港词汇面面观》《普通话词汇教学议》等都谈到这一类词语。1987年左右,我先后在香港大学语文研习所和香港政府布政司中文事务管理局为香港高级公务员开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四十年来的词汇”十讲,使我有机会将中国大陆流通而香港不流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方面的词语作了系统回顾和整理。这些词语对于香港公务员是陌生的,要通过讲解这些词语和产生它的社会背景,他们才能理解词语的含义。可见这部分词语的差异不是方言词的差异,而是社会背景不同产生的差异。1993年12月在香港教育学院主办的国际语文教育研讨会上我提交了文章《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正式给社区词下了定义,以引起对这个概念的研讨。

社区词是指由于社会背景不同,社会制度、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不同,以及由于社会背景不同带来的人们的不同心理因素,由此而产生的适应本地社会区域的词语。这是社区词概念的内涵。它的外延主要指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人社区所流行的词语。海外华人社区又可以再分为东南亚华人社区、美国华人社区、欧洲华人社区等。其实中国大陆也是一个大社区,但因大陆地域广、人口多,它所使用的交际语言应被视为现代汉语的主体。从广义上说,由于社会背景不同只流通在大陆的词语也是社区词;从狭义上说,只指大陆以外地区的社区词。

社区词之所以可以进入规范词语,首先因为它的构词方式和规范词语是相同的,它也是从汉语语素库中选择语素,选用惯用的构词方式(并列、偏正、主谓、动宾、动补)将语素组合成新词,因而容易被规范词语吸收为其中的成分。

香港流通的社区词,在政治方面如:英皇制诰、英皇御准、廉政公署、总督、行政局、立法局、布政司、布政司署、财政司、律政司、公务员、议员等。1984年签订联合声明后,有基本法、港人治港、一国两制、五十年不变(舞照跳、马照跑、股照炒)、预委会、筹委会、民主党、自由党、民建联、“直通车”等。在经济方面如:草根阶层、外地劳工(外劳)、股民、恒生指数、国企指数、蓝筹股、红股、金鱼缸(中央交易所)、炒楼花、炒地皮。在社会生活方面如保良局、白马王子、家计会、垃圾虫、八卦杂志、、马经、红灯区、上班族、追星族、公屋、居屋、义工、单身贵族、打工皇帝、太空船、太空人、煲电话粥等等。

社区词不包括用方言字或其他用以记方音的汉字记录的方言土语,也不同于因地域差异而产生的其他方言词语。它强调社会背景的不同。比如,广州和香港有共同流通的粤方言词,但在社区词上有差异,广州流通的是大陆用的社区词,香港用的是自己独有的。政治上的社区词差别最大。

对普通话词汇的规范,较之语言和语法,要采取宽松的态度,像社区词,我以为是可以考虑成为规范词语大家庭中的新成员的。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文件汇编 科学出版社,1956。

2.语言文字规范手册(增订本) 语文出版社,1991。

3.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 苏培成 尹斌庸选编,语文出版社,1995。

4.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 语用所编,语文出版社,1995。

5.现代汉语 程祥徽 田小琳著,香港三联书店,1989。

6.语文和语文教学 田小琳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7.普通话对香港词语的取舍问题 陈建民,香港《语文建设通讯》,1994.3。

普通话教学案例篇10

一、SYB培训包体系及教学策略

“SiYB项目”是由GYB(产生你的企业想法)、SYB(创办你的企业)、iYB(改善你的企业)、eYB(扩大你的企业)等一系列互相关联的针对小企业业主和经理的实用管理技能培训包组成。它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潜在的和现有的小企业创办者的管理培训需求。

SYB培训包的总体目标是消除贫穷,发展当地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强调通过在课堂里创办和经营自己的企业这种方式,帮助参加者立竿见影地把企业管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

SYB培训包将教学内容分为“将你作为创业者来评价”“为自己建立一个好的企业构思”“评估你的市场”“企业的人员组织”“选择一种企业的法律形态”“法律环境和你的责任”“预测启动资金需求”“制订利润计划”“判断你的企业能否生存”“开办企业”十个步骤,实施模块化教学。培训可以分散进行,具有“短、平、快”的特点。

SYB通过讲课、讨论、头脑风暴、游戏、练习、案例、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教材用积木方式设计,各个章节、练习和实例研究很容易替换和补充。

无疑“SiYB项目”下的SYB培训包是很出色的创业培训教材,采取的教学策略在世界范围尤其是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发端于瑞典的SYB培训包尽管引入中国得到了广泛运用,专家教授们也进行了结合国情的改造,但各个地方经济发展各有特色,学员具体情况各有不同,用一套教材去适用地域不同、时代不同的参训学员稍显僵化。为此,笔者在创业培训的教学实践中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特色、学员特点进行了案例改造、教学策略创新方面的有益尝试。

二、创业培训教学策略的创新与实践

SYB培训包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在这种包容性容许的范畴内,笔者结合具体教学对象的年龄结构、教育背景、职业背景、创业取向开展有的放矢的教学策略创新与实践。

1.激发创业热情,从“甄选学员”到“引导一激发一甄选”

SYB培训包教学过程中,在进行第一步“将你作为创业者来评价”教学之前,需要进行学员甄选,具体操作步骤是介绍“SiYB项目”,通过发放学员问卷调查表和小测验的方式了解学员的基本技能及创业渴望,比如通过基本运算能力测验测试学员简单的数学运算能力,同时判断学员逻辑思维能力及接受能力,加强学员了解为后续教学创造条件。其目的是甄选有一定接受能力、有强烈创业愿望、有创业培训需求的人最终成为学员。

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基于创业培训班组织较难、参与热情不高等负面因素,使得上述甄选过程很难具有可操作性,更多的准学员想的仅仅是致富,对于创业知之甚少。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先深入了解准学员的年龄结构、教育背景、职业背景、创业取向等具体情况,根据他们的需求,先引导他们参观创业成功人士所创办企业。其中的创业成功人士创业之前和准学员具备高度同质性,通过创业成功人士的介绍,获得强烈的感性认识,有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开课之前的参观实践环节大大提高甄选学员的可操作性。

2.丰富教学案例,从“黄亮、李燕”到“虾::V--厨李一豆腐张”

SYB培训包教材意设计了一对开旅游小饰品工厂的小夫妻黄亮、李燕,黄亮、李燕的故事贯穿整个培训包始终。黄亮、李燕的故事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是SiYB项目中国化的出彩之处。

但故事中,黄亮、李燕创业资金、创业所从事的旅游小饰品生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接地气。在创业培训教学过程中,对于学员的讪笑,教师不得不尴尬应对。

笔者和教研室同仁约谈了前述“创业成功人士”,按照黄亮、李燕故事的脉络,请他们详细讲解他们的创业故事,而不仅仅是简单编成一个案例运用于教学,在笔者学校依照SYB培训包教材编写的自编教材中不乏靠养虾致富的虾王、靠经营泡菜发家的厨李、开豆腐坊混得风生水起的豆腐张。接地气的创业故事贯穿整个培训周期,拉近了学员与教师的距离,激发了学员的创业热情,提升了教学质量。

3.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从“投影白板”到“录像-沙盘-微信群”

SYB培训包培训教学的突出特点是强调学员参与,增强教学互动,充分运用讲课、讨论、头脑风暴、游戏、练习、案例、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在快乐参与中培养创业意识,提升培训效果。

多种教学方法设计的初衷是美好的,但在教学实践中只有针对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开展的创业培训上述教学方法能充分应用,针对其他群体的SYB创业培训更多的还是讲课,头脑风暴、游戏、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往往是为了丰富教学方法而采用,但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大大地局限了SYB培包培训教学学员参与热情。

笔者和同仁在培训教学实践中结合学员特点,采用学员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微信群风靡中华大地,笔者在创业培训班建立微信群,将授课内容制作成小视频、小链接,设置有奖问答,每天结合授课内容看完授课小视频,答对问题者会获得微信红包。将较为复杂的成本核算、利润计划编制、游戏的完成、创业计划书的编制等编写制成录像,将整个过程在录像中全景展示,让学员在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升课堂参与能力。在游戏、成本核算、利润计算、创业计划书的编制等环节聘请小组长参与到每个小组实地沙盘推演,为头脑风暴、游戏、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的使用打下坚实基础,最终提高学员学习能力,快乐学习。

4.携手技能培训共行,从“创业培训”到“技能-就业-创业”

创业也是就业的一种特殊形式,笔者在创业培训教学实践中,积极联系学校就业技能培训科室,将创业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为创业培训的第三个环节――跟踪服务打下基础。

具体做法是从就业技能已培训学员中筛选有创业愿望的学员集中开展创业培训,培训结束后,再以师带徒的形式进行技能培训。或者在学员甄选阶段参观创业成功人士企业时辅以3~7天的就业技能培训,然后再参加创业培训,培训结束后,再以师带徒的形式进行技能培训。

三、关于教学语言的一点商榷

在创业培训教学实践中,普遍要求使用普通话教学,笔者所在学校也同样要求,使用普通话教学无疑增强了教学的庄重性、规范化。尽管笔者在创业培训教学实践中一直坚持使用普通话教学,但笔者还是有一点疑问。

俗话说“教无定法,教无定规”。笔者认为教学语言的选择可以“入乡随俗”“渐次规范”。针对不同教学对象使用不同的教学语言“入乡随俗”,初期无疑有助于拉近师生距离,为学员的积极参与助力,随着教学的深入,可增加普通话教学语言的使用“渐次规范”。这样教学效果是不是更好些,在这里提出来与广大同仁商榷。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