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堂教学案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21:41

生物课堂教学案例篇1

案例教学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选取合适的案例贯穿于教学过程,来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研究等,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以达到锻炼学生的能力及形成良好的的个体品质的教学方法。将生物科学史融于生物课堂中,进行案例教学,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生物科学的素养,同时能有利于提高学生信息搜集、提取和分析的能力以及简单的科学实验设计能力。

1生物科学史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1.1利用生物科学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活动、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生物学教学实施的核心任?眨?也符合新一轮生物学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

生物科学史中记载着科学家的生平事迹,从中挖掘科学家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世界观,把它们渗透到生物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乃至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都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学生置身于科学史的氛围中进行领悟和体会,获取丰富而有趣的知识营养,体验严密的逻辑思维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并在厚重的历史感中体会前人的智慧,从而提高自身的生物科学素养。

1.2利用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生物科学史就是科学家探究生物学知识的科学过程史。生物科学每一个知识点的产生过程,就是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如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逻辑推理、检验假设、分析结论、交流评价等,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训练的良好素材。学习生物科学史有助于学生了解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而且可以从其中一些典型事件中学习到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这样不仅可促进学生深刻领会生物科学理论的论点,还能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中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形成一定的探究能力。

2案例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2.1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建构和内化

生物学基础知识包括基本的生物学概念、原理和规律,案例教学法通过呈现案例情境材料,经过分析与讨论,不仅能帮肋学生获得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内化,建构到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中去,利于学生获得更深层次的知识即“隐性知识”。而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课堂中,学生尽管能够记在所学的生物学理论知识,但这仅仅是停留在书本上的理性思维的认识和收获,是一种单一的、静成的、孤立的抽象知识,充其量也就是一种“显性知识”。

2.2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的能力

可以说,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人们合作的结晶,这在生物科学史上有很多例子,最经典的是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生物学家克里克从1951年~1953年两年间在英图剑桥大学实验室里亲密的合作,最终揭示了生命最本质的奥秘――Dna双螺旋结构,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这种能力的机会不多,且较多地停留在口头层面上,如果处理得不好,很可能变成一种生硬地说教,而案例教学的过程正是一个人际沟通、交往与合作的过程。因为小组合作是案例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之间必须学会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和信任。

2.3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意识是创新的起点和发端,没有问题意识就不会有发明和创造。而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是通过案例的呈现创设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情境,课堂教学就在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分析、小组讨论、提出方案中进行。学生通过分析案例中所涉及的各种各样的生物学问题,潜移默化地便逐步学会了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科学的思维方式。

3结合生物科学史的案例教学过程

3.1选择合适的生物科学史撰写案例

案例撰写是教师在课前必须要完成的准备,也是搞好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首先,教师要确立教学内容,并收集与此相关的生物科学史内容的案例素材。因为要编写高质量的生物案例,就要有充足的案例素材。其次,教师要分析学生现有掌握的知识水平,结合相应的科学史内容在整个生物教材中地位,制定这个课时的课堂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标是生物案例撰写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为从案例素材的筛选与取舍到最终形成案例的整个过程指明了方向。然后,仔细阅读、分析案例素材,紧密结合生物学的教学内容,并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案例素材作必要的筛选、修改工作,使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案例文字简明扼要、不过于冗长,以免增加学生的阅读负担。最后,在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技能和知识背景,教师结合一些能引起学生兴趣并能产生思考、讨论的问题,写出组织教学案例。

例如,在对光合作用发现史组织教学案例时,教师可先罗列光合作用的背景描述,并整理光合作用的研究历史,将不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实验结果、分析结论一一对比,找出光合作用研究进展的方向,同时根据生物课程目标确立光合作用发现史的知识、能力、情感的教学目标,最终撰写出光合作用发现史的教学案例。另外,教师也可以根据科学家们的实验情景进行问题的设计及讨论,丰富案例内容。3.2在课堂中实施生物科学史的案例教学

在课堂中对生物科学史的案例教学进行完美实施是体现案例教学的真正价值所在。撰写好的案例是进行生物科学史教学的保证,而在课堂中合理地分配教学时间,巧妙地应用教学技巧,适当地辅助教学手段,是真正落实生物科学史案例教学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科学家们的求真精神,如何展示前人在追求科学真理时的坚持,如何把握学生们的情感体验,是教师们必须要重点关注的。

在遗传物质发现史的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提出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机理开始了理性的认识,随之与学生一起重温科学家的实验过程,体验他们所做的实验,感受伟大的发现。在讲述格里菲斯、艾弗里的体内、体外转化实验,在描述赫尔希和蔡斯探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简单的叙述是不足以展示当年科学家们的那种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所以教师得有效地利用、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合理地、有条不紊地呈现。问题适宜时机的导入、实验表格的设计、各种多媒体辅助的支持以及师生间互动模式的合作,都是将案例教学实实在在在课堂上实施的手段。

3.3总结、反思、完善,以形成一个成熟的案例

一个成熟的案例并不仅仅是一两堂课的教学实施就能形成,没有及时的总结、反思,?]有一个案例的多次反复的教学实施,没有不同案例之间在教学过程中的对比,是不可能获得一个成熟、完善的案例。

生物课堂教学案例篇2

关键词:教学主线;生理过程;认知规律

为达成三维目标,课堂教学需精心设计。优质的课堂教学设计需要有清晰的教学主线,教学主线是提升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一环。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主线作为统筹和引领课堂教学活动有序开展的线索,贯穿于整节课,是隐性的,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主线创设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课堂的教学效果,还会影响学生思维习惯的形成和学习方法的转变等。如何创设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以生理过程发生先后为线索创设教学主线

无论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生物,其体内时刻发生着成千上万种生化反应,前反应的产物是后反应的基础,后反应是前反应的延续,最终的结果是机体整体生理过程的有序完成。例如,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基因的表达和细胞的增殖等内容都是细胞内的生理变化过程,课堂教学中若以生理过程的先后顺序为线索创设教学主线,可以使课堂教学思路清晰,也可以使学生对每个环节知识理解透彻,并对知识的整体理解水到渠成。这种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学习知识层层推进的思维,认识到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理清生理过程发生的前因后果等,让学生体会到生物学科中蕴含的思想,如生命都是运动的,运动又是有规律的,但又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等。

二、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线索创设教学主线

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学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认知规律为线索创设主线的课型常用于生物复习课,因为学生已经储备了一定的知识量,教师的教学可以更撒得开、收得拢。现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判断及计算”课例设计为案例进行分析:

这节内容是重点和难点,为了提高复习效率,教学设计一定要遵循学生已有认知规律。具体设计如下:让学生回忆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类型,教师全面归纳总结展示经典遗传系谱图由学生尝试分析学生归纳整理遗传病遗传方式判断的一般方法典型遗传系谱图的分析及相关计算(例题的选择顺序为:隐性遗传病的判断与计算显性遗传病的判断与计算两种隐性遗传病组合的综合判断与计算一显一隐两种遗传病的判断与计算不确定的遗传方式的综合判断及相关计算系谱图中的某一个体与外来个体婚配,子代患病率的计算)果蝇中的相关伴性遗传病与计算Zw型生物相关的遗传病的遗传分析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的相关性状的遗传知识植物体中有关性染色体的相关判断及计算。

在复习课中,这样的设计能够使学生感到知识容量大但不乱,有难度但掌握了规律后不畏惧。教师在进行这类课型的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知识的储备、思维方式与习惯和接受能力等,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等的培养与提升。

生物课堂教学案例篇3

关键词:高中生;生物课堂;合作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6B-0094-01

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高中各学科教育要担此重任。高中生物课程的宗旨在于使学生掌握生物探究方法(主动探究、与他人积极合作、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总结结论),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因此,寻求一种有效的生物学习策略及保障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氛围,已成为高中生物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学生对团队合作精神的认识

为了解学生对团队合作精神的认识,笔者精心编制了学生调查问卷。问卷分三大结构,每一结构包含三维度,即:学生情况:1.分属哪一年级。2.是否是独生子女。3.家庭组成;学生品质:1.适应社会需要的学生品质2.最好的学习方法3.家长要求;学生评价:1.怎样认识团队合作精神。2.怎样发扬团队合作精神。3.怎样评价现行的团队合作学习。通过问卷和学生谈话得知,90%的学生能够简单理解团队合作精神是几人在一起自主思考、相互探讨和彼此交流共同学习,认识到团队合作精神是最能适应社会需要的学生品质,对现行的课堂教学表示不满意。

二、教师对团队合作精神的深化

团队合作精神是指团队中的人员为了团队利益或是个人利益而相互协作、竭尽全力的意愿和作风。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爱好,相互鼓励,相互支持。

团队合作精神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能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分析各种信息、学会存同求异,更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他们今后社会学习奠定基础;团队合作精神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团队合作精神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传统的教学多表现为“一言堂”、照本宣科、“填鸭式”,学生思考少、探索少、创新少,学生被动接受,忽略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个性得不到发展,能力得不到提高,这必然影响学生学习效果,也不利于创造型人才的成长。

团队合作精神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已在各领域广泛运用,我校教师逐步落实这一教学方式。但课堂上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形式大于内容,多表现为气氛好、活动流于形式、问题简单肤浅,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没有得到提高。

三、师生对团队合作精神的实践

针对以上现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本人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团队合作精神实践。

1.组建合作小组。高一年级每班48人左右,为了讨论学习的方便,6人一组,共8个小组。安排位置体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间同质有利于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组内异质有利于组内学生的相互合作。组内成员可以在教师的监督下自由组合,保证每小组成员在性别、学科兴趣、组织能力、学习成绩等方面大致均衡,并民主推选组长,任务是管理组内成员日常纪律,确保小组活动顺利进行。

2.课堂小组实践。这是生物课堂教学中进行团队合作精神研究的重点环节,对教师和学生有很高的要求。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就拟定活动的内容、活动时机、活动形式。如温习旧知识、新旧知识衔接、新知识探究、巩固总结阶段、解答“开放性”问题、知识拓展深化等方面,学生起初接触小组活动没有头绪,不会思考,不懂合作,常表现出沉闷、茫然、面面相觑,宝贵的课堂时间白白浪费。因此,需要教师使用幽默语言或娱乐活动等方法,走近学生、适当引导、培养合作能力。需要组长起“领头羊”作用,合理安排、主动发言、调动成员积极参与思考交流。让学生通过快速缜密思考、激烈讨论、归纳总结和勇于发言,尝到成功的喜悦后,逐步培养学生爱动脑思考、动嘴交流、动心学习的能力,即团队合作精神。

3.课堂评价。《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培养学生小组团队合作精神,评价相当关键。

组内根据讨论情况、提出建设性问题、发言情况、质疑等方面,民主推荐最佳火炬手。教师根据讨论激烈程度、回答流利程度、答案踩点情况及挑战外组问题情况,选出最佳活动小组。活动中应避免学生精神疲劳,奖励性评价不应过多,批评引导言语也不可少。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进行团队合作精神研究与实践,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求实创新精神,树立了虚心倾听、准确获取信息、大胆挑战、公平竞争的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在生物课堂中的实践,对教师的教学质量也是挑战和提升。所以,在生物教学中应有效应用团队合作精神,充分展示学生个性魅力,为其全面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生物课堂教学案例篇4

关键词:小学数学;案例导入教学;运用;措施;方法策略

随着新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学生在课堂的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他们逐渐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在课堂上指引他们学习,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效率。教师是学生的导师,学生在课堂上会有许多的疑问,教师主要负责的就是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指引学生自主学习。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师需要导入一些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但是许多教师并不知道什么时候应当导入案例,应该导入怎样的案例,他们对案例导入教学的无知降低了他们的教学效率,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由此可见,教师不能盲目地运用案例导入,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导入方法,这样才能够取得更高的教学效率。

一、教师结合学生的兴趣进行课堂导入

案例导入是一门学问,教师在课堂上案例导入得好,学生学习的兴趣很快就能够被激发出来,他们在课堂上学习数学也会变得更加积极。教师在课堂上案例导入得不好,学生就丧失了学习数学的激情,教师的教学效率也就不能够得到提升。小学生的思想十分活跃,对童话和故事都很感兴趣,教师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结合他们的兴趣进行课堂导入。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列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来进行课堂教学,这样便可以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以我的教学为例,在教授学生《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时候,为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我给他们讲了一个圣诞老人分礼物的故事。我告诉学生圣诞老人每个圣诞节都需要给小孩子分配圣诞礼物,如果现在圣诞老人需要给两个小朋友发放礼物,圣诞老人的礼物就是四个苹果,现在平均分配给两个小朋友,每一个小朋友可以得到几个苹果呢?我的故事导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分礼物的故事非常感兴趣,所以他们很认真地思考我的问题。等到学生得出答案之后,我又问学生,圣诞老人在路上丢失了三个苹果,现在他只剩下一个苹果了,但是圣诞老人还是想平均分配给每一个小朋友,那么每一个小朋友可以获得多少呢?当我再次询问学生的时候,他们产生了疑惑,因为之前并没有学习分数,所以他们并不知道怎样回答。我觉得学生的注意力已经完全集中,所以接下来就开始为学生讲解分数的概念,实践证明,这样学生充分掌握了分数的概念,学习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二、教师将生活中的实物引入数学课堂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是最基础的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小学数学课本中的知识,比如人民币、时间等,我觉得在许多时候,我们教师就可以直接将这些生活中的实物导入数学课堂,让学生结合这些生活中的实物去学习数学知识,理解数学书本中的数学概念。教师将生活中的实物引入课堂有两个好处,第一个就是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虽然也强调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但是他们并没有举例子给学生,所以学生这个概念还是模糊的,但是教师将实物带入课堂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二个好处就是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数学知识,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以《年、月、日》这一章的教学为例,我直接将生活中常见的日历带入数学课堂,根据日历教授学生这一章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很轻易地就能够回答我提出的问题,因为日历给他们提供了现成的答案,学生可以很直观地得到问题的答案。

三、课堂设问案例导入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

学生学习数学就是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只有具备优秀的思维能力才能够学好数学,理解并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为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运用课堂设问导入教学法,由教师先向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然后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学习数学知识。比如说我在讲解《运算定律与简单运算》的时候,就问学生:“你们已经学习了四则运算的知识,但是你们知道当这四种运算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应该运用什么方法才能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吗?我知道你们不知道,所以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些方法,一起来探索如何快速地解决问题?”我课前的设问让学生对这一章的内容产生了好奇,他们想知道四则运算还有什么不同的内容是他们没有掌握的,难道还有一些其他的解题技巧吗?实践证明,我的设问案例教学非常成功,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十分集中,一直都在思索着如何掌握简单运算的定律。

四、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案例导入教学

数学学科与学生学习的其他学科都有着一定的联系,为了提高导入教学的效率,我们教师可以将其他学科的知识导入数学课堂上,然后进行数学教学。教师引用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数学教学可以让学生觉得眼前一亮,消除学生上课的疲惫,调动他们上课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乌鸦喝水》这篇文章,学生对这篇文章都很了解,我在教学的时候就运用乌鸦喝水的故事给学生上数学课,我询问学生:“为什么乌鸦将石子投入到瓶中水就上升了呢?”学生在听完问题之后,就开始思考乌鸦喝水与今天的数学课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教师会在数学课上询问关于语文学科的知识?我的课堂导入让学生陷入了深思,每一个人都十分认真。

五、结语

综上所述,案例导入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数学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案例导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我认为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进行课堂导入,可以结合生活实物进行课堂教学,可以在课堂设问引发学生思考,也可以运用其他学生的知识进行数学教学,只要时机适宜,教师必将取得很高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n].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7).

[2]陈清容.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n].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

生物课堂教学案例篇5

[关键词]企业财务会计案例教学法课型

1案例教学课型及特点

课型就是课的类型或者模型,是指在一定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等,有效组织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课型是运用案例教学法设计并组织教学的课堂模型。中职企业财务会计案例教学是教学中围绕仿真案例,教学过程以“例”到“理”,从实践中获取理论知识,通过小组讨论和班级展示生成知识。案例教学课型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型,区别于传统的教学课型,具有以下特点:

1.1突出主体参与

案例教学课型是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型。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参与者,学生需要充分运用理论知识,以独立思考及小组合作方式,最终得出案例的决策。案例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角。案例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和协作能力。例如,在学习商品销售收入的时候,教师可以发动学生搜集生活中的发票,让学生根据搜集的发票形成小组案例,组间交互完成案例中的账户处理。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前案例选编,课中案例讨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2重视情境创设

案例作为教学媒介,均具有一定的职业情境。案例的选编注重真实性,以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体验逼真的实例情境,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学习相关的教学内容。通过直观具体的情境,缩短课堂学习与实际工作的差距,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例如,在讲授货币资金的清查时,教师引入某企业月末清查的情景。学生通过完成案例中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的清查,体验货币资金清查的过程,通过实践掌握理论知识。

1.3提倡多元互动

案例教学课型是讲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互动的开放互动式课型。在案例教学中,学生要先独立地查阅案例中涉及的理论知识,通过思考形成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个体的自主探究。其次,通过小组讨论和班级展示,在反复交流中形成集体思维的碰撞,互相补充得出相对统一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完成合作探究。教师作为引导者,与学生的互动则是贯穿于整个课堂之中,要随时关注全体学生,进行适时引导。例如,在学习坏账损失和坏账准备的时候,学生围绕着案例,小组讨论每年末的应收账款减值处理,通过课堂展示小组讨论成果的同时,教师引导生成知识。

1.4强调技能训练

案例教学课型重视体现企业财务工作的流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技能训练。教学案例原则上选取企业实例,也可以是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编写的仿真例子。教学案例的内容一定要有客观依据,讲究实用性和典型性。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通过自主学习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通过运用理论知识获得实践能力的。剖析案例不仅有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梳理过程,而且还有学生把理论知识上升为实践能力的过程。在学习应付职工薪酬时,教师从学校人事部门获得工资模板,按小微制造企业的规模和部门设置制作工资表,编写月末工资账务处理案例。学生通过完成月末工资账务处理,深化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2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分析

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企业会计核算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达到企业会计岗位的上岗标准。本课程服务于会计岗位的工作要求,开设在会计基础课程之后,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法不能满足课程的教学需要。在企业财务会计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生成理论知识,达成课程目标。中职学生普遍学习基础比较差,对理论知识有抵触心理,愿意动手实践,对设置情境的仿真实操有较高的兴趣,喜欢从直观感受学习知识。然而,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法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过分重视理论的讲解,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容易忽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一学年会计基础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基本的会计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会计核算能力。案例教学创设职业情景,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完成案例中的账务处理,直观感受真实会计核算的流程,提高理论和实践能力。因此,企业财务会计课程适合案例教学,学生适合案例教学。

3案例教学课型的构建

中职企业财务会计案例教学课型结构是:选编案例—讨论案例—课堂展示—学习评价。

3.1选编案例

会计案例教学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准备工作,二是学生的准备工作。教师要立足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深入企业搜集实际案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整理、设计教学案例,根据案例提出问题。案例是教学内容的延伸,是理论与实际的衔接媒体,教师在选编案例时要注重实用性与针对性。课前准备工作质量的高低决定着课堂效果的好坏,因此教师必须精心编排案例,紧扣教材的知识点,以层层递进的方式设计问题,拟好教学提纲,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一起搜集企业实例,参与到案例的准备工作中。在学习委托加工物资时,可以选择真善美牛仔服饰有限公司委托加工牛仔裤的案例。善美牛仔服饰有限公司对材料和委托加工物资采用实际成本核算。2018年3月2日,委托丰盈牛仔厂加工一批牛仔裤,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为80000元;同时,以银行存款支付相关运费10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为110元;3月10日,以银行存款支付加工费200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为3400元;3月12日,收回代加工的牛仔裤,以银行存款支付运费10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为110元;同时,该批代加工牛仔裤验收合格入库。

3.2案例讨论

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完成案例分析的基础上的。在案例教学中,讨论一般以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最终形成一个组内统一的案例决策。案例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法。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组织与引导。教师要主动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环境氛围,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时刻掌握班级的讨论情况,在必要时进行适当引导,使课堂有序进行。在学习委托加工物资时,学生就委托加工物资业务核算的三个流程进行讨论。学生思考并列示拨付物资及支付运费、支付加工费及相关增值税和收回物资支付运费及入库等流程中所涉及的账户,结合账户的性质与变化情况进行讨论,小组长及时记录小组讨论过程中的观点。最后,形成小组公认的账务处理结果并梳理思维导图。通过自主思考、小组交流、自主总结,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学习效果明显。

3.3课堂展示

成果展示是由各小组或部分小组选派代表上讲台展示并讲解组内统一的案例决策。通过成果展示,促进小组与小组间的交流。成果展示的时候要注重分享决策的思路与遇到的问题,说明解决问题的方法。其他组的小组长对展示小组的表现进行评分,教师作为总评委,随机提问相关问题并对展示小组的表现进行及时点评。成果展示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及时点评能够提高学生的专注度,活跃课堂气氛。在学习委托加工物资时,教师邀请了1个小组展示账务核算结果,又邀请了另外1个小组展示思维导图。在学生展示物资入库的分录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委托加工物资成本的组成。在学生展示思维导图时,学生很细心地拓展了课本小知识中消费税的处理。教师适时进行补充,引导学生写出物资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和物资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这两种情况的分录。在学生展示时,教师认真记录学生的观点和展示表现,及时对学生的展示表现进行反馈。

3.4学习评价

在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与决策之后,教师要求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案例分析报告中,学生要归纳案例中涉及的会计理论知识,阐明案例分析的重难点,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收获,认真进行自我反思。通过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可以提高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加强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学习评价就是通过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三者结合,对学生学习成果、学习态度、协作能力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双重评价,是平时成绩的计算依据。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体现学生各方面的表现,教师对进步的地方加以肯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课型实践的反思

案例教学课型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提倡多元互动,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为了更好地开展案例教学,教师要精心选编案例,重视自身的主导作用,正确处理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的关系。

4.1精心选编会计案例

会计案例贯穿于案例教学过程,其质量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教师选编会计案例时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特点以案促教。设计案例时,教师应遵循三个原则:一是针对性原则。教学案例的选编应针对教学目的,结合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促进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二是启发性原则。设计案例的问题时应注意层次,照顾各个阶段的学生,有助于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三是典型性原则。教师应尽量选择本地区有代表性的企业实例,对学生能起举一反三的作用,使学生通过案例学习灵活地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2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案例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具备较好地课堂掌控能力,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讨论和展示的时候,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点评。

生物课堂教学案例篇6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导入导入方法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8.155

初中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到物理的学习,而物理又是一门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学生在刚刚进行物理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畏难心理,导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难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师能够采用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不仅能够缓解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畏惧心理,而且还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使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物理学习。本文就几种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展开论述。

一、实验导入法

实验是物理学科的重要学习内容,并且对学生进行物理学科学习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验很多较为抽象难理解的物理现象,能够更加直观、生动的展示给学生。针对实验的特点,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引入实验法。

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可以就课堂上要讲解的知识点,有效的进行实验设计,通过实验器材及实验现象,在课堂之始很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例如:教师在讲解“惯性定理”这一重要知识点时,就可以有效的引入实验。课堂之始教师有效的通过器材将运动过程中的惯性现象展示给学生,能够很好的引发学生进行思考,较之于教师直接对学生进行惯性定理的讲解,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对惯性定理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知识点的学习奠定基础。

实验导入法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物理课堂导入方法,初中物理教师要对该种方法进行深入的思考,在很好的发挥其课堂导入功能的同时,也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促进学生物理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案例导入法

学以致用、提升学生应用知识点的能力,是现代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在这一指导思想的引导下,要求教师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对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能力,也为了更好的进行课堂导入设计,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有效的应用案例导入法。

针对课堂上教师要讲解的知识点,有效的进行案例选取,课堂之始,教师首先运用案例进行课堂导入,较之于教师直接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案例的导入能够首先营造一种较为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同时,教师选取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案例,也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很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奠定了基础。

案例导入法的应用,不仅为学生更好的进行知识点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同时对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点的意识与能力也有很大帮助。通过案例学生发现,物理知识点原来能够很好的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而提升了学生应用知识点的意义,在教师对案例的分析与讲解的引导下,学生应用知识点的能力也逐渐得到了提升,因此,案例导入法的运用,能够收到多重教学效果,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积极的加以应用。

三、有效应用多媒体进行课堂导入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教学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也应该积极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在新时期的教学中不仅对课堂导入环节引起了重视,而且在实际的教学中,还积极的在课堂导入环节引入多媒体。

运用多媒体进行初中物理课堂导入,能够收到良好的导入效果,多媒体以其强大的声像功能,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导入环节就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当然,在将多媒体引入课堂导入环节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能够有效的进行课件设计,并且课件的内容能够有效的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开展,这样才能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很好的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学习。

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环节的课件时,要紧紧地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展开,并且能够穿插有助于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的因素,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课堂导入的有效性。

四、复习导入法

复习导入法是一种较为传统的导入方法,传统教学中,教师在上课之始,就会针对学生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复习。而进入新的时期,人们对复习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复习不仅仅是对学生掌握上一节课教师讲解的知识点的考量,如果能够有效的进行设计,还能够达到很好的进行课堂导入的效果。

当然,如果教师在课堂之始,简单的就上一节课学生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提问,收到的导入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教师只有对有效的复习进行精心设计,才会收到良好的导入效果。物理知识点之间有很强的内在联系性,教师在复习环节要一边引导学生对上节课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复习,一边根据知识点设置一些思考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引出新的知识点,自然的实现课堂导入。当然,教师在运用复习导入法时,还要注重引导学生消除知识盲区,对于上节课学生没能有效掌握的知识点,教师要耐心的进行讲解,在进一步扫除学生学习障碍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设疑导入法

一切知识获取的开始都是疑问的产生,只有产生了疑问并且积极地解决疑问,才能消除困惑获取知识。而在众多的课堂导入方法中,设疑导入法无疑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就十分注重设疑导入法的应用。

生物课堂教学案例篇7

关键词:学案高中物理物理教学

一、研究背景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我国《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但是,由于面临高考升学的压力,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真正能做到使学生探究、发现、体验、提高却并非容易,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不能充分体现。因此,这就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可操作性强的课堂教学模式,来使高中物理课堂教学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她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学生参考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再配合教师加以指导,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研究就是将学案导学具体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中,为广大一线物理教师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增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新课改注入活力。

二、学案导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设计

1、学案导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设计原则

主体性原则。学案的设计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等因素都要充分考虑到。同时,还要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自主学习的活动中,满足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需要,发挥其自主性,张扬其个性,使教学在实施过程中迸发出生命的激情与活力。

指导性原则。德国的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可见,教师的指导作用是学生循序渐进提高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学案的设计应在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克服难点,最终获得能力的提高。

层次性原则。由于每位学生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学案的设计还要有一定的层次性,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进行主动思考与探究。

开放性原则。学案的编写是教师集体备课的结晶,不能过于精细化,要在大的框架指导下,方便教师加入个性的东西,使学案具有开放性,以便适应于每一位教师。并且还要有学生的意见反馈、来自课本之外的教育资源等。

2、学案导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设计

学案导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设计分为三个模块:课前预习模块、课堂指导模块和课后检测模块。

课前预习模块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授课的前一天将学案发放给学生,上课前再收回,一方面督促学生课前预习,另一方面又能使教师掌握学生预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在课堂上作出教学调整,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指导模块的主要目的是针对学生在课前预习模块中反馈的问题以及课上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指导,在授课中突出重点,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逐步增强对高中物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课后检测模块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学生当天所学的知识,并做到举一反三。编写的检测题要有综合性,不仅要求学生能够一题多解,考查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而且还要求习题要有一定的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三、学案导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1、学案导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环节

学案导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环节主要是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课前环节是指通过课前预习模块,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从而指导教师备课;课中环节主要是指教师通过课堂指导模块,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掌握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后环节主要是指教师通过课后检测模块,及时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下一课时的学案编写做准备。

2、学案导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步骤

学案导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步骤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学案的设计,第二部分为课前预习模块的实施,第三部分为课堂指导模块的实施,第四部分为课后检测模块的实施。

3、学案导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题目:牛顿第一定律

课前预习模块

1.物体保持_________的性质叫惯性,惯性是物体的____属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____关。

2.牛顿第—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总保持_____________,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是牛顿以______的理想实验为基础得出的。

课堂指导模块

考纲要求:掌握惯性的概念,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学习重点:惯性,牛顿第一定律

学习难点:牛顿第一定律

知识精要:惯性;牛顿第一定律

典型例题:

【例一】人从行驶的汽车上向后跳下来容易发生下列情况中的()

a向汽车前进的方向跌倒B向汽车前进的反方向跌倒

C向汽车的右侧跌倒D向汽车的左侧跌倒

通过此例题可使学生较为深刻的理解惯性的概念:惯性是指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

【例二】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说明了()

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D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

通过此例题可使学生较为深刻的理解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参考答案:例一a;例二CD

课后检测模块

《导与练》54页,第1、4、5、7、9、10、17、18题。

生物课堂教学案例篇8

因此,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尤为重要,教师应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与发展的空间,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亲历知识构建过程,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真正做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案例探究教学法将是本文研究的一种让学生通过案例进行探究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法在探究式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即“从方法上注重探究式教学的运用,从内容上加入案例教学”。

一、案例教学法与探究式教学法相结合的可行性

(1)从理论上看,案例探究教学法“从方法上注重探究式教学的运用,从内容上加入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优势,二者相辅相成,符合初中课程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

(2)从教学设施上看,多媒体教室的日益完善、实验设备的增设为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3)从实践上看,案例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比传统的教学法显示出优越性及无限的生命力。而案例教学法是以上两种教学法的结合,在物理教学中将发挥出更好的效果。

(4)从教材上看,初中物理内容不多,时间上是充裕的。为案例探究式教学法提供了条件。

二、案例教学法与探究式教学法相结合的有效性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案例探究教学法不管在课堂实施效果方面,还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方面,都将起到良好的效果。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证:

(1)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案例探究教学法内容上引入案例,有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感性认识,方法上进行探究实验,进一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构建。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案例中的物理知识需要学生去挖掘,发现的问题要解决,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需要学生去思考探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3)课堂讨论给学生更多发展空间:学生经过探究后形成不同的观点,在讨论时不断学习思考,这时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在课本上。

(4)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激发学习兴趣:案例探究教学法让学生自己动手,独立思考,不再是“知识的容器”,不仅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的知识,还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5)培养良好的学习方式:随着案例教学法的进行,学生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思维方式,这对以后的物理学习都是有益的。

(6)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发展,关心身边事物:案例源自生活中一些奇妙的物理现象,或是物理学在科技前沿的一些运用,进而对这些现象的探究,让他们感受物理在生活中的作用,关心周围事物。

学物理不仅需要发现的眼睛,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有探索的精神。让学生体会知识的获得过程,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这时就非常有必要把案例教学法与探究式教学法相结合运用于物理教学中。

三、案例探究教学法的课堂实施效果比较

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案例教学法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在教学导入、新课教学、总结巩固这几个方面都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

教学导入方面,案例探究教学法通过案例的引入,学生在阅读案例的过程中,有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对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形成自己独有的思维体系。在思考的过程中也将联系自己所学知识和以往的经验来解决新出现的问题。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导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开端,案例源自生活,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热情。

新课教学时,教师可以演示实验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思考,引出矛盾冲突,在问题的驱使下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通过实验现象来让学生自己总结结论,同时获取新知识。

在总结巩固阶段,学生通过案例中的现象进行解释总结,教学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补充与所学知识点相关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对该知识点还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四、案例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例子

生物课堂教学案例篇9

1.1教学模式和训练题型的重复单一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物理知识的运用与培养已经成为了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然而,通过很多教学事例,我们不难发现,高中物理课堂上的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了僵化的思维模式,老师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大量的物理公式,在学生尚不能理解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记忆.然后再通过大量重复性质的题型,教给学生难以理解的答题方法,学生就这样半懂不懂的理解大量的物理公式,这样做的结果往往导致了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综合利用能力极差,使得面对电磁场结合的复杂力学问题时,学生往往一筹莫展.就目前的形式而言,高中物理训练题型的设计也并不容乐观,存在很多不良的倾向.比如作业的设计存在极大的依赖性和随意性,严重来说,作业设计的重复低效性抹杀了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热情,更是无情的扼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高中学生的物理作业已经衍化成了单调乏味的题海,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热情就在这题海中消耗殆尽.

1.2学生自身物理阅读面较为狭窄,缺乏灵活性思维

在绝大部分高中里,学生每天阅读的与物理相关资料仅仅局限于课本和练习册,教师也同样认为学好了教材也就抓住了高考的核心.这种想法无可厚非,但若是想更好地学习物理,学生的物理知识阅读范围就必须更为宽阔,其阅读的相关资料应当包括大量的物理资料和课外的辅导书,从而达到对一道题型掌握不同解题方法的有效目的.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以适当给学生推荐一定的物理辅导书,进而拓宽学生物理知识的接触面,从而培养学生的灵活性思维.

2案例教学法的相关理念简述

案例式教学法是通过教师提出案例,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这样一个流程实现的,在运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自身仅仅作为案例的提出者和帮助学生解决案例和问题中的引路者,并不直接帮助学生解决所提出的问题,而是通过多样化的方法,帮助学生参与其中,并给予适当的指导.这种教学方法将教师所提出的案例作为教学的核心,让整个教学过程不仅是老师对于学生的“填鸭式”的教学过程,而是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另一方面,这种教学方法同样注重以学生为根本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整个案例的构建不仅需要教师做足大量的功课,更需要教师将案例建立在课本基础知识和学生理解能力的基础上,这种将整个课堂的教学模式案例化的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新的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自主学习的快乐,并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如何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科学运用案例教学

3.1巧妙设计问题情景,唤起学生求知欲望

想要调动高中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并取得更好的物理教学效果,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以设计问题情景的方式进行案例教学.比如在新课的导入方面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适宜的生活情景进行引入,情景的设置应当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这样才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学生才更愿意积极参与到其中.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注重所使用案例的新奇度与难易程度,只有运用一些难易程度适中并且让学生觉得新奇的案例,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在解决这个较为困难的问题中才愿意自主思考,并且更容易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例如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一课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想做这个实验,但是手头上没有合适的摆球,你会考虑用什么样的东西来进行替代?应当如何通过增减摆长使得用于测量的装置更接近于单摆?实验计算式中周期之差(t1-t2)的相对误差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通过这样一个教学案例,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摆球的重量和体积对于所测定的实验结果g的影响,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实验误差的综合能力,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学习的热情.

3.2精心设计学生合作探究环节,构建以生为本的有效课堂

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将自己的成果与人交流与分享.所以教师在进行相应的物理知识课堂教学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加入要求学生合作完成的环节,从而增强学生之间合作的能力.例如在超重与失重这一课中,笔者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在侧面靠底部有一小孔的塑料瓶,用手指堵住小孔,再装进一定量的水.当瓶子静止时,只要松开手指,水就会从小孔流出.然后当我们让塑料瓶做自由落体运动时,运动过程中,水却未从小孔喷出,这是为什么呢?笔者通过这一简单的课堂实验,充分勾起了学生们的好奇心,然后要求课堂上的学生自由组成小组,思考这样一个现象产生的原理是什么,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让部分小组成员重复这一实验.最后,教师再要求每个小组的成员给出一个讨论出的答案,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学生给出的答案有所欠缺,也不能够直接给予否认的态度,而是要通过适当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进行思考,以构建以生为本的有效课堂.

3.3注重知识体系构建,系统整理细碎知识

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这门学科的特点决定着其知识体系较为庞大,其细碎零散的知识点也较多,学生记忆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在高中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适当地利用案例教学,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例如,在讲到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用这一环节时,可以利用受力分析这一环节,帮助学生复习学习过的多种运动状态.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在点电荷电场中,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做怎样的运动?在匀强磁场中,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做怎样的运动?如果考虑带电粒子的重力,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又应当做怎样的运动?如果带电粒子的初速度与电场线方向相反,是否能够直接确定粒子做减速运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案例,可以引导学生复习所学习过的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等一系列运动形式,也可以帮助学生系统整理细碎地知识(如提出最后一个案例时,部分学生未能考虑到带电粒子的电荷正负),从而帮助学生构建一个优秀的物理知识体系,更利于学生记忆,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结语

生物课堂教学案例篇10

一、依“纲"扣“本",结合实际,设计高质量的教学方案。

教学大纲和课本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和吃透教材,才能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目的要求,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生物课堂教学的目的要求,要从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政治思想教育三方面综合考虑,不能顾此失彼。

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整个一课教学设计意图的体现。教学方案设计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一定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思想水平,符合学校现有的实际条件。这样设计出的教学方案才切合实际,才具有可操作性。那种照抄书本或只摘录知识要点、照搬他人现成教案或沿用自己旧教案的做法是极不可取的。

高质量的生物课堂教学方案还必须包括教具准备、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等。高质量的教学方案是实现生物课堂教学高效率的必要前提。

二、做好观察、实验,加强直观教学,上出生物课堂教学的学科特色。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生物学基本的研究方法。近期使用的各种版本的中学生物教材,都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编了大量的观察和实验内容。如九年义务教育省编初中生物实验本第一册(下)就选编了观察与动手29项,学生分组实验4项。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动学生,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搞好教材中所选编的每项观察和实验的教学。通过这些观察和实验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养成他们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师在安排观察、实验内容的教学时要重视和设法克服教学内容、时间与自然季节不相符的困难。必须有计划地做好观察和实验材料的采集、培植、饲养和保存等工作,否则过了适宜的季节,也就错过了最佳的教学时机。

生物教师在课堂上,合理地选择、组合和使用挂图、模型、投影、录像等直观手段,展示或再现不同的生物及其生命活动的情况,不仅可以形象、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生物学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打破时空的限制,增加课堂信息容量。这些都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我曾对基层学校常使用、偶尔使用和从不使用直观教学手段的三类生物教师所教学生进行调查和抽测,发现常使用直观教学手段的教师所教学生普遍对生物课感兴趣,测试成绩优良。

做好观察实验,加强直观教学,上出生物课堂教学的学科特色是实现生物课堂教学高效率的首要途径。

三、恰当设问,巧用实例和数据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课堂上恰当设问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落实启发式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具有启发性,鼓励学生提问和争论。不论是讲解还是做观察实验,都要设计好调动学生思维的问题,突出启发性,而不是告诉学生结论,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在讲新陈代谢时,教师作下列设问:(1)新陈代谢是一个什么过程?(2)新陈代谢通过哪两方面的作用来实现?它包括哪两个方面的代谢?(3)新陈代谢的本质是什么?随着上述问题的逐步解决,学生自然主动地归纳出新陈代谢的概念。

生物学知识中实例和数据比比皆是。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用实例和数据,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时,教师引用海岛上的植物大多矮小或蔓生,岛上昆虫的翅大多退化或特别发达的实例就能形象、生动地说明岛上植物、昆虫对岛上经常刮大风的自然条件的适应。

恰当设问,巧用实例和数据,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实现生物课堂教学高效率的重要手段。

四、找准课堂教学内容与实用技术间最佳的结合点,加强生物实用技术教育。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加强生物实用技术教育,要注重选择教学内容与实用技术间最佳的结合点。找准了最佳结合点,不仅教师所介绍的实用技术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而且会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对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也大有裨益。

例如,我县西双湖中学联系本乡地少人多,靠近县城的实际,改进生物课堂教学,结合植物学有关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了花卉、食用菌栽培,蔬菜新品种引种,塑料大棚生产等实用技术教育,很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他们的做法既促进了学校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又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合格的人才。

找准课堂教学内容与实用技术间最佳结合点,加强生物实用技术教育是实现生物教学高效率的必要补充。

五、练习到位,当堂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目前,不少学校已明确要求教师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练习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这就要求教师还必须在课堂练习题的设计和灵活使用上下功夫。生物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练习的时间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需要灵活掌握,可以安排在刚上课的复习巩固时,可以穿插在新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也可以放在课堂教学内容完成后。课堂练习题的提前设计和课堂上的灵活使用,能当堂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据此调整教学节奏,及时进行矫正教学等。这对确保生物课堂教学优质、高效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