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23:38

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篇1

关键词:法治意识;政治教学;高中生;培养;核心素养

引言:依法治国,是我们国家治国守家的重中之重,对于我国青少年的培养来说更是基本常识。而高中是青少年成长中最为重要的阶段之一,对于其法治意识观的教育必不可少。在政治课堂上给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真正明白法治社会下的法律理念,更是其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环节之一。

1培养高中生法治意识的客观需求

1.1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想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律法规,大力推广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就一定要先从教育领域开始,在教育中加入民主法治理念,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奠定一定的教育基础。法治国家的主要人物就是公民,应该从小养成法治的理念,不仅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还要不断完善自家的行为举止,完善法律的行为。而且人生发展最重要的阶段就是高中阶段,高中生作为我国建设民主法治国家的未来栋梁,最应该关注的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加入民主法治的理念[1]。

1.2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

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一个教学目标就是给高中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想要实现教学目标,那么就需要在进行日常的教学时,增加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重视起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把学生的法治意识引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而且在做课堂的教学设计时,也要紧紧围绕法治意识的理念,科学合理的把法治意识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达到树立高中生的法治意识,最终为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任务而努力。分析其他角度,大多数教材上都有法律知识,要想让学生理解这些法律法规,就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法治理念[2]。

1.3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自学习高中政治课时,可以加入法治意识的学习,在日常中培养学生的法治理念,使学生能够不断了解现代的社会,在法治的社会下学习和成长。在高中生树立法治意识后,也能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当中,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如果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也能拿起法律的武器。

2培养高中生法治意识的策略

2.1求真求实,在生活中渗透

当学生在学习法治课堂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和生活进行法治内容的讲解,这样学生也能理解。例如,当讲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进行讨论,自己身边人的消费观念,根据学生的讨论在引出应该倡导的消费行为。最后做出正确的结论。教师也可以延伸课程,给学生讲解一些因过度消费而触犯法律的行为,树立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的理念。让学生从感性升级到理性的学习,这样学生不仅容易理解,还能认同法律[3]。

2.2教师努力提升自身法律素养

教师作为政治课堂上法治意识教育的主要引导者,先要保证自身法律知识的渊博,其次把握好整个课堂的走向。对于教师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最重要的就是打好基础,比如,通过培训和上网查找资料的方式学习重温基础法律知识。由于教师作为法律和高中青少年二者之间的衔接者,所以必须做到对法律知识的熟悉和掌握,为学生树立榜样。此外,教师还要熟悉了解我国最基本的法律———《宪法》,以及其他基本法律。只有教师的基础扎实、法律素养足够浓厚,才有能力给学生解答关于法律的问题。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适当延伸,比如,在高中政治必修一的“经济生活”教学中,在讲解纸币知识时,就应该延伸涉及相关知识的基本法律[4]。在《刑法》当中就有对制作和贩卖假币的违法人员的处罚规定,数额大的按照伪造货币罪论处。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法律素养,才能在恰当的时候将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讲给学生,为学生普及法律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2.3合理运用多媒体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很多教师都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高中政治课堂上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必然要使学生理解、掌握法律的基本概念,了解宪法和有关部门法的基本规定。而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不仅可以图文并茂地向学生介绍更多的法律内容,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便于学生主动吸收法律知识,为提升其法治意识奠定了基础[5]。比如,教师上课之前给学生放映电影《秋菊打官司》,影片围绕20世纪90年代善良淳朴的农村妇女秋菊为了给丈夫讨回公道,在乡里、县里、市里层层上访,最后都失败转而去法院打官司的事情,在这过程中,秋菊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还是坚持到最后,用法律手段讨回了公道。由此可以看出20世纪我国基层法律的状况,教师上课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借助多媒体的影音功能,有助于学生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增强学生的法律法规内化感悟,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法治意识。

结束语:法治知识、法治修养是每个公民都应该拥有的,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而言,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只有知法、懂法、守法,才能成长为国之栋梁。总之,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是政治教师的重要任务,政治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更加了解法律知识,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法治知识,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林庆录.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5):65-66.

[2]孙耀华.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9(15):130.

[3]舒畅.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之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06):37-38.

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篇2

关键词:职业高中政治教学;合作意识;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

合作教学可以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近年来,合作教学方法在我国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对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有非常大的作用。对职业高中政治教学来说,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只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才能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来,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一、开展合作教学的意义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合作教学的教学形式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熟知,职业高中各科的教学也开始了全面的更新调整。在职业高中政治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适时开展合作教学,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协作精神与合作意识,做到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识,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促进合作教学的有效开展。在职业高中政治教学中开展合作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可以为高校输送更多素质全面、综合能力水平高的人才,革新教学形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具备现代社会需要的能力与素质,使他们具备合作、竞争和发展等诸方面的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有效策略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所提倡的一种教学形式,目前已在很多职业高中政治课堂中得到了应用并推广。但是,要想真正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和学习效果,必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为此,职业高中政治教师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明确合作形式,加强互动合作

职业高中政治教师在备课环节,需要充分发挥想象,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特点选择具体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合作与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和见解,促进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树立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识,与别人进行合作,发挥集体的力量,有效解决问题。比如在讲授法庭这一节时,为了使学生的印象更深刻,加深对法庭的理解,可以组织学生模拟法庭审判的过程,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完成各自的任务,顺利完成合作学习的任务。这种合作学习的任务仅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能完成的,需要集体紧密合作,形成合力,促进合作活动的顺利完成。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分工合作,通过有效的合作再现法庭审判的过程,既能够加深学生对法庭审批程序等方面知识的理解,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一举两得。

(二)开展小组辩论,提高合作能力

很多学生对合作学习的态度比较冷漠,不会积极地参与到合作学习活动中来,或者对教师的要求表现出不积极、不配合的态度,影响了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使合作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寻找到他们的兴趣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例如,学生通常对比赛是非常重视的,因为比赛结果直接关系到他们的荣誉。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辩论赛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比如在讲到"公有制与私有制"这一节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辩论赛,将学生分为两组进行辩论。在辩论开始之前,学生就满怀热情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积极地查阅、搜集资料,并为了小组的荣誉而献计献策,经过讨论与交流,确认发言稿和辩手。经过充分准备,课堂辩论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更让学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三)开展社会实践,增强合作意识

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人际关系也较为简单,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同学和老师,不知道如何与社会上的人进行沟通,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因此,职业高中政治教学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需要开辟第二课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范围,使他们积极走向社会,从与他人的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合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从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例如,在讲到"社会主义社会"这一节时,可以让学生开展一项问卷调查活动,让学生自己做一份问卷调查并到社会上去实践,调查社会群体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情况,并完成实践报告。同学们在接到这项任务时积极主动地查阅了相关资料,在交流与沟通的前提下做好了调查问卷,并在课下完成了调查过程。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学会了怎样编写调查问卷,并掌握了与人沟通和交流的方法,增强了合作意识。

(四)避免形式主义,调动学生积极性

合作学习是近年来教育改革一直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打破了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与效果。但随之而来的是形式主义色彩过于浓厚,教师一味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忽略了实际的教学效果,这个问题在一些观摩课中尤为严重。这些看似合作气氛非常浓厚的合作学习,却没有实现真正的合作,很多学生由于知识所限,很少对教师的提问作出回应。也有很多学生对教师的回答过于肤浅,不能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不能对所讨论问题的本质作出透彻的理解,不能发挥合作学习应有的作用。因此,教师只有在合作教学中将合作培养教学落到实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够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享受"合作"的过程,真正享受这个相互配合、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过程,才能够真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合作意识,避免形式主义的合作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结语:

总而言之,职业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和指导,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有充分发挥指导者和引领者的作用,以学生为主体,有效开展合作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因此,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合作、自主探究,才能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切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谭鸿敏.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方法[J].文教资料,2011(04)

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篇3

【关键词】公民意识养成;大学生法治意识教育;问题;基本原则;新路径

法治是人类文明前进的重要成果之一,是现代化社会的主要标志。而法治作为构建社会秩序的基本方式,其对提升国家治理能力,规范个人言行举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生活当中,人类运用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遵守和服从法律法规规定、社会基本秩序,不仅能有效地捍卫法律赋予自身的权利义务,还能避免其他违法之徒对自己的侵害。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初级阶段,受法治体系改革深化和多元化全球经济的影响,我国的大学生正面临着理想信念薄弱、法治意识淡薄的发展难题,严重限制了我国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法治意识教育逐渐成为我国大学课程的重要教育内容。

一、以公民意识养成为目标的大学生法治教育是建立法治国家的基石

(一)公民意识的内涵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体对于自己的国家主人的地位、承担义务、享有权利的自觉意识。公民意识的养成从本质上讲就是个体对于公民角色的心理认同和理性自觉,这也是公民意识养成的核心所在。公民意识是西方政治学的核心概念,从西方公民意识的演变来看,公民意识受到了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两种哲学思想的影响。自由主义将抽象的理性的个体作为逻辑的起点,强调对个人权利的维护;共和主义则是通过公民的积极参与来培育公民意识。

法治作为现代国家治理的模式已经基本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而公民意识则是法治社会和民主社会建立的前提,没有现代公民意识,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法治社会。公民意识教育是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大学生法治教育的进一步深化也受到公民意识的影响。因此,大学的法治教育不应当仅限于法律知识的普及,还应当包括法律理念的灌输、法律的实际操作与运用等方面,这是公民意识的题中之意,也是实现公民理性认知与自觉行为的有机统一。

(二)以公民意识养成为视角,探索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新路径的意义

以公民意识养成为目标的大学生法治教育是建立法治国家的基石,因此大学还肩负着传播法律精神,培育公民意识的重任。而现行的大学生法律教育的单一化必然不能适应公民意识养成形式的多样化需求。公民意识的养成从本质上讲就是个体对于公民角色的心理认同和理性自觉。因此,进一步探索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途径应当多样化,实现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新突破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选择,也是实践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的题中之意。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育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在社会实践的大熔炉中形成有根基的、坚固的、稳定的和理性的法治意识。

二、公民意识养成视阈下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传统高校法治教育的局限性

法治社会的真正建立除要有完备的法律制度外,还需要公民对法律权威的认识和对法律至上的信仰。由于高校在大学生公民意识养成过程中与中国传统思想观念、传统文化所固有的惯性思维之间充斥着矛盾和张力,导致高校法学教育依然面临诸多困境与制约因素。如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多采取单一灌输的方法进行教学,以守法教育为目标,以法律知识为内容,片面强调法学课本知识的教授,而忽视了内心信仰和感知教育。这使得多数大学生处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如果对大学生法律教育还仅仅停留在“了解法律的基本常识”“遵纪守法,不犯法”的层次上,则必然导致大学生法律运用能力不强,公民意识淡薄,缺乏主动参与性,不能实现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与公民意识养成结合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

尽管学者们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对公民意识教育进行了广泛探讨,但是我国公民意识教育总体上依然体现为灌输式的学校教育和并不系统深入的社会教育。在高校中,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育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是比较欠缺的,已有的研究也多从知法和守法的角度探索大学生法律教育的具体内容。迄今为止,从公民意识养成的角度进行的大学生法律教育方面的讨论并不多见,对基于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体现的设计并没有形成较为明晰的思路。

三、提升我国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效益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内外因素相结合的培育原则

法治课程作为我国大学生的基本课程之一,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大学生的生活也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大学教师在实施法治教育的时候,应该要注重外部环境因素与内在动因之间的结合性,将法律知识融入大学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实现教育环境与生活环境的统一,以此激发学生对于法律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并参与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当中来。高校可通过对大学生法治学习环境的有意塑造,使大学生主动将法律知识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从而使法治教育深深烙在大学生的心中,实现大学生法律教育的内在意义。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原则

法治意识本身就具有非常浓重的实践意义,它普遍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个行为当中。因此,高校的法治教育应该要跳出只注重理论教学的教育怪圈,将实践教育环节充分融入法治理论教学当中去,逐渐实现法治意识教育的实践意义。比如开展法律知识辩论大赛,开设法治意识宣讲,或举行与法律知识有关的答题比赛等,都能增强大学生对法治意识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并能学以致用,提高法治教育效益。

(三)以培养法律信仰作为法治意识教育的最终目的

我国传统的大学生教育普遍缺乏专业、丰富的法治知识教育,使得当代大学生整体的法治意识相对比较薄弱。因此,为了能有效地提升当下大学生法治教育效益,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建设的基本进程,大学教育者应该在注重法律知识传播的同时,大力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来强化大学生对法律制度的认知,通过专业的法律知识讲解来促进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准确理解。

大学生仅仅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是不够的,还应不断拓展自身的法律知识层面,构建自己的法律信仰。

四、高校法治教育的新路径

虽然当代大学生法治意识正在逐步增强,但总体而言,我国高校法治教育仍然欠缺,隐性教育的不足、法律信仰的缺失以及法律实践的薄弱成为制约我国法制化进程的瓶颈。

(一)优化《思想道德c法律基础》课程改革,增加法律实践环节

在教学中引入模拟法庭、角色扮演、案例讨论等教学方式,既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参与性。

(二)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开阔大学生法律视野

对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育是一项综合工程,并非仅仅以对法律知识的掌握来衡量。而且“95后”的大学生思想更加多元,单纯的说教式教学方式效果不明显。因此,在加强第一课堂教育的同时,应充分发动第二课堂的力量,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来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在实践中增强法律意识。一方面,组织、开展多种校园法律文化活动,使学生能在自主参与中得到教育;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基层团学组织的力量,不断创新法律实践载体,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法律事务,并为其提供亲身接触法律的机会。可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为契机,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研、法律援助等活动。同时,发挥专职辅导员的作用,如以辅导员法律工作室为载体,一方面开展校内法律维权,另一方面加强学生日常法律意识的培育,督促大学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其守法、维权意识的增强。

(三)依法治校,不断完善学生法律服务机制

高校是大学生法治意识养成的重要场所。目前,高校的心理咨询服务已经相当完善,但法律咨询服务机构相对欠缺已经成为高校法治意识培育的短板。因此,学生法律咨询机构的建立应该成为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重要载体。

唯有不断拓展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新途径,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力量,将法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所有活动中,建立更富实效的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实践模式,才能使得大学生将法治精神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余仰涛.思想政治工作学研究方法论(研究生教学用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3]李芳.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何齐宗.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篇4

【关键词】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案例

政治是高中学科中一个重要的学科,政治课程的教学不仅仅要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应该注重学生政治学科专业素养的培养。通过对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1.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内容

1.1培育高中学生的政治认同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对高中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是高中政治课程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在高中政治课堂必须要对高中学生进行国家意识形态的教育,通过对国家意识形态的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国家的意识形态需要每个公民都去承认尊重并且信仰他。在现今,我国的政治认同的主要表现是要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思想等。

1.2培育高中学生的理性精神

理性本身就是一种精神品质,这种精神品质可以引导人对美好的生活有自己的理解,并且让人对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有一定的认识,追求更高的精神世界,对外界的事物不跟风,不盲从。所以理性品质是高中政治课程中所必须要培养的一种核心素质,通过理性品质的培养使学生充分认识并且发挥自己的价值。

1.3培育高中学生公共参与的素养

高中政治学科是一门涵盖范围非常广的学科,其中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政治生活等知识,所以对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的培育就显的分外重要。人是无法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的,所以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就是要注重学生公共参与的素养,传播公共素养知识,通过对学生公共素养的培养为学生以后走向社会打基础。

1.4培育高中学生的法制意识

高中政治学科的教育是学生接触法律的开始,对学生法制意识的培养不仅关系着学生自己的法律素养,也关系着国家的法制建设。学生是国家的希望,通过学生法制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减少学生误入歧途违法犯罪的现象的发生,同时教会学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所以这是高中政治教育中必须要培养的一种核心素质。

2.案例的选择和探索运用

前面具体讲述了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所需培养的四种素养,所以在政治教学的案例选择和应用上要和这四种素养的培育一一对应。

2.1案例选择和应用与政治认同的培养相对应

可以选取城管殴打卖菜小贩的案例进行政治教学的展开,在城管殴打小贩的时候路人参与进来指责城管野蛮执法。设计问题可以是路人指责城管是在行使什么权利,在政治专业知识中需要学生知道路人是在行使民主监督权,知识掌握后接下来老师就应该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开始培育,路人的行为值得我们鼓励,让学生学会传递正能量做一个有政治认同有立场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的人。当然老师要注意在案例的选取上要注意多选一些正能量的案例,增强学生在课堂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爱国主义意识的培养,做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2案例的选择上与理性精神的培养相对应

案例可以继续,卖菜小贩的老婆张某闻讯赶来情绪波动,气势汹汹的说要去告城管。可以设计问题,张某的想法是否正确。在政治课程知识的掌握上需要学生知道公民享有批评申诉权。案例可以继续,这时卖菜小贩赵某便去安抚老婆说不是什么特大的事情,我们忍忍就过去了,没必要去告城管。这时可以让学生进行谈论,赵某的想法是否正确,态度是否可取,公民遇到不公平的对待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通过谈论的过程让学生增加对民主监督权的认识,同时老师要引导学生控制自己的情绪培养理性精神,让学生做一个有思想有理性的合法公民。

2.3案例的选择要同公共参与的培养相对应

案例继续,卖菜小贩回家后将这件事情告诉了邻居,于是村民开始替他们打抱不平,可以设计的问题是,如果学生是卖菜小贩的邻居,会采取什么办法帮助他们。学生可以有打电话投诉找报社等多种途径,然后教师让学生分析做法的合理性。政治知识层面让学生了解民主监督的途径,在核心素质培养上就是要学生通过帮助村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

2.4案例的选择同法律意识的培养相对应

案例继续,村民听到卖菜小贩的讲述后于是建议组织去殴打城管人员。问题可以设计为你是村民会同意这种做法么,这种做法哪里不对还有什么做法是不可取的,使学生了解如何正确的使用民主监督权,深层次的培养就是要锻炼学生的法律意识,不能以暴制暴,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政治的教学上,不仅要注重学生政治专业知识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选择合适的案例采取合理的问题设计来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使高中学生真正提高政治素养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罗亚萍.新课改背景下核心素养习得探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5年21期.

[2]戴慧,唐凤林.论思想品德学科的核心素养[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年02期.

[3]史宁中.推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J].中小学管理,2016年02期.

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篇5

关键词:法治教育;学生培养;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4-0242-03

法治与人治相对应,具体是指在社会中,法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任何人的任何行为都必须遵守法律、服从法律。作为治理国家的理论、原则、理念、方法,法治是一种社会管理机制,同样也是一种社会活动方式。在高校中开展法治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法治的概念、掌握法治的书面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在了解书面的法律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更是要把法治观念转化为对学生行为与生活的原则与态度,这才是高校开展法治教育的意义所在。

一、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基本已经开设了法治教育的相关课程,主要以“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这门课为平台进行相应的课堂教育。该课程的形式与内容更加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导致法治教育在高校的学生培养中更加注重德育、偏重理论知识学习而缺少实践环节,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忽视对学生个人法律信仰的培养[1]。

(一)师资力量不够专业化

在师资力量上,法治教育并没有形成单独的师资队伍,在多数情况下,我国高校的学生培养模式中主要以政治、哲学教师教授法治教育课程,很少有专业专职的法律人才细致化对大学生进行法律素质培养。实际上法学界早已达成共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律职业人必须经过系统的法律培训或者具备法律职业资格,例如国家司法考试就是因此而设立的。非常遗憾的是这种共识并没有得到高校主管部门及学生培养者的重视。高校学生培养中的法治教育这一环节并没有专业的法律人才来主导,其所发挥的功能和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培养模式一般都是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并不重视大学生法律意识、法治观念的养成。

(二)教学内容相对落后

同时,当前的法治教育内容也比较落后于时展,并没有全面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公民权利义务意识,而往往表现出重义务、轻权利的倾向。这样的法治教育内容不担无法培养出具有现代权利意识的公民的,而且会导致大学生素质培养出现偏差,不适应时代的发展。教学内容的安排也存在着不合理之处,从课时上来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一般只有24个学时左右,并且法治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相对于庞杂的法律体系、诸多的部门法律、各种典型案例,这明显是不够的,无法发挥法治教育对于大学生素质培养的健全完善作用。

(三)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相对于其他培养环节,大学生法治教育不仅仅内容落后,而且形式也单一。传统的法治教育课程仅仅是进行知识的灌输、单纯的法条讲解,并以考试成绩来判定学习的优劣。这样单一的教学方法在当代社会是比较落后的,已经无法满足高校学生培养日新月异的需求。因此,我们必须与时共进,改进和完善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使之适应学生培养的需要[2]。

二、大学生法治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培养模式与内容中均包含了法治教育这一重要模块,但其发展现状并没有满足高校学生培养的相关需求,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足与缺陷。法治教育的功能并没有实现,其作用也没有得到体现。

首先,当前高校学生培养的大学生法治教育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资源相对其他学生培养模块也较少。无论是从师资力量还是课程设置或是教学培养的资源配备上,大学生法治教育还远未受到其应有的重视。大部分高校并未配备相应的专业法律人才来进行法治教育,而目前的课程也未凸显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在课堂之上,无论是课时还是相关资源根本无法保障大学生法治教育课程功能的实现。从师资上来讲,当前部分高校的教育团队仍然存在专业素养与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教学团队中的教师也并非人人都具有法学专业的学习经历和研究背景,也并非人人都拥有良好的法律素养和坚定的法治理念。从学时上来看,较短的学时安排无法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不能保证学生掌握、消化、理解庞大的法律知识,保障不了教学质量。在课程设置上来看,多数高校仅仅把法治教育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这些都是不重视大学生法治教育这一重要学生培养模块的突出表现。

其次,当前高校法治教育内容相对于当今社会的发展已显得相对落后、陈旧。国内众多学者研究表明,因为大学生法治教育被忽视,导致大学法治教育的教材内容陈旧。如有些法律已经修改几年了,但是在教材里显示的法律规定法治观点还是几年前的,社会实际和理论脱节,法治教育的教材因未能及时调整和修改而流于形式。另外,教材内容往往过于理想,无法跟上时展的步伐,表现出重义务、轻权利的倾向。重义务、轻权利的法治教育,是无法培养出具有现代权利意识的公民的,也会导致大学生不适应当前社会形势的发展。

再次,当前高校法治教育还处于理论灌输阶段,缺少实践教学环节。至于大学生法治教育的课外渠道,在目前的大多数高校中几乎没有。过于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导致师生之间缺乏课堂上及实践环节的互动关系,加上高校学生培养模式中的法治教育和大学生本所属专业基本上并没有相关联系,很难引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难起到提高大学生法治素质的作用。由于各种资源缺失的限制,大学生法治教育很难借鉴法学专业的案例分析、模拟法庭、课堂讨论等实践教学形式。这些不足都会导致大学生法治教育课堂教学的古板化、教条化[3]。

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篇6

【关键词】法治国家;建设;公民意识基础研究

党在十报告中强调,必须加快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的步伐。然而,在法治国家建设路上,不能脱离公民意识的建设。只有通过加强培养和建设公民意识,才能够将我国公民的意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才能够从根本上促进法治国家建设的加快。因此,在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公民应该是法治国家建设的主体,而培养公民意识则是促进法治国家构建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

一、公民意识的基本内容

1、公民与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是由公民对社会、对国家所产生的一种意识形态,是指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一种自我认识,是公民依照国家法律规定权力与义务的职责认识。换句话而言,就是公民将国家的使命感、权力义务以及社会责任一体化的自觉反应或者自我认识。在我国的政治思想发展史上,党于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中强调,要把公民意识建设放在法治国家建设的首位。由此可见,公民意识的建设对于法治国家的构建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公民意识的主要构成

公民意识主要由四大方面构成,分别是主体意识、责任意识、权力义务意识以及法律意识。所谓主体意识是指,公民对自己国家身份的认知,即主人公地位。我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是人民的国家,人民就是国家的主人。因此,国家权力一切源于国家公民。不管是从生活中,还是从法律角度出发,公民都应该具备主体意识。公民不仅要积极响应社会活动,还应该积极的参与到国家管理当中,做社会和国家真正的主人公,推进国家的建设。所谓的权利义务意识是指,公民在行使个人权利的时候,也要自觉的履行应尽的义务。在宪法中,非常明确的说明了我国公民的应有权利以及应尽义务。在权利和义务中,权利作为第一要素,而义务作为第二要素,二者是并存的,不可分离的。所谓的责任意识指的是,公民应该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并且主动自觉的去履行自己应尽的责任。实际上,公民的责任意识所强调的是义务与权力相统一,公民在享有权力的同时,也要自觉的承担起社会责任。公民的责任意识和守法意识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更好地实现和维护公民的利益。

二、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公民意识的培养

1、学校应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意识不是天生就能够养成的,需要通用教育的形式,来帮助我国公民形成公民意识,并且逐渐加强我国公民的意识素养。只有不断的培养和提高我国公民意识,才能够为法治国家的建设提供一定的思想上的保障。到目前为止,我国的义务教育一共有九年,即小学六年教育和初中三年教育。要想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公民意识水平,就必须从九年义务教育着手。在我国中小学中,开设法律常识以及公民教育等方面的课程,让青少年们对国家法制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形成良好的公民意识。在以往的中小学教学过程中,虽然也设置有法制教育以及公民意识培养的相关课程,但是却形同虚设,这是导致我国公民意识水平得不到提升的重要原因。因此,国家教育部门一定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紧抓中小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和法制意识教育。除此之外,公民意识教育还应该深入到城镇以及村镇单位中,扩大公民意识的普及教育范围,弥补传统教育的空白点。

2、优化公民意识的培养的大环境

通过不断的完善我国的社会经济体制,为我国公民的意识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唯物辩证观认为,决定上层建筑的基础是经济。由于公民意识位于上层,因此,社会经济的建设尤为重要。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我国一直以农业为主。自从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我国社会经济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也逐步形成了社会经济基础,这就对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公民意识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对我国的政治体制进行改革,还要不断的发展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民主;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由此可见,社会经济环境的优化对于我国公民意识的培养和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家庭应加强对子女的公民意识教育

家庭对个体的社会化影响很大,具有先入为主,润物无声的优势。故而,我国家庭在公民教育中应抢占先机,发挥自身优势。首先,家长应做到“言传”与“身教”并重。言行一致才更具有说服力,家长的率先垂范显然是家庭公民教育中的最好形式。其次,家庭教育理念应从传统家教理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传统的家教理念,如“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等在帮助家长们树立权威的同时,也扼杀了孩子们的独立人格,也极易造成孩子们的性格奴化。其次,排除家庭教育职能异化消极影响.家长应重视孩子的人格教育与培养,不应将精力主要集中在子女的学业上,使孩子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最后,不具备公民意识或公民意识薄弱的家长应主动“补课”。

4、公民意识培养与法制教育相结合

法律并不是一群人空想出来的规章制度,也不是从古至今不变的自然规律。法律是由于人们对文明社会的期望,所产生对破坏社会和谐的人具有威慑力的权利。这就要求社会主义下的每一个公民参与到法治实践和法治教育当中,通过人们的期望形成科学的法治社会。科学的法治观念必须是包容每一个人的权利,不能是部分人的利益高于另一部分人的利益。想要体现出每一个公民的权利,需要每一个公民都有一定的法律素养,这种情况下的法治教育和公民意识的培养相结合。在注重法制教育的过程中,同时注重对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培养,才能得到双赢。首先,法制教育和公民意识的培养需要从学生抓起。因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因此,在青少年的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普及法治教育,还要加强公民意识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公民的法律观念,才能从根本上形成一个良好的公民意识,才能够有利于法治国建的建设。

三、结束语

我国正在法治建设的关键时期,随着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荐,随之而来的是公民意识的培养和提高问题。在上文中,笔者针对公民意识做了简单的分析,并且基于法治国家的建设基础上,提出了几个提高我国公民意识培养以及提高的方法,以期望能够为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一个良好的公民意识,促进法治国家建设的脚步。

【参考文献】

[1]王小燕.论法治语境下的公民及公民意识的培养[J].法制与社会,2015.03.180-182.

[2]韩大元,孟凡壮.中国社会变迁六十年的公民宪法意识[J].中国社会科学,2014.12.123-142+208.

[3]陈丽莉.法治国家建设中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J].法制博览,2015.31.46+45.

[4]栗晓宏.法治国家建设中公民责任意识的思考[J].行政与法,2013.10.52-55.

[5]魏争,王胜利.法治国家建设中公民意识研究[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02.135.

[6]张彩霞.法治背景下公民意识的培育[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01.167.

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篇7

关键词:道德素质法治意识协同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221-01

一、幼儿教师培养现状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四川幼专)是一所专门培养幼儿教师为主的高等专科学校。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幼儿教师毕业以后走向工作岗位,用人单位及幼儿家长普遍存在对幼儿教师的技能素质高度认可,但缺乏成熟的法治思维及创新能力。新时期幼儿教师不仅需要掌握教学技能知识,更要提升软文化实力。大学的功能在于培养合格的高等人才,人才质量的评价标准关键在于社会、在于人民对于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的认可程度。无论是用工单位还是幼儿家长,普遍已经提高了对幼儿教师的期望。目前社会对于幼儿教师的总体评价还是停留在能够看好孩子、幼儿教师总体素质不高、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应对突发事件处置能力较弱等,对幼儿教师整体素质的认可程度不高。而社会的认可程度反过来对于幼儿教师来讲也无形之中会挫伤职业认同感,在职业过程中较容易形成职业倦怠感,从而对幼儿教师成长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的发展态势。如何破解这一发展难题已成为摆在幼儿教师培养的首要问题。

二、“立德树人”基本内涵、意义以及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具体要求

立德树人意蕴双重,既有立学生之德促其成长之意,又有立教师之德促其育人之蕴。立德树人导向鲜明,“立德”是前提、基础,“树人”是目标、方向。“立德”为“树人”,欲“树人”,先“立德”;欲“立德”,先立“师德”。师德是教师职业赋予的重要操守,筑牢德性修养,方能夯实职业根基,彰显世范效应,保障育人效果。[1]作为未来对幼儿教师的道德要求,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随着中国高校事业的快速发展,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的道德培养目标越来越清晰。2012年11月,十报告首次以12个词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这是在新时期下对幼儿教师道德培养的一个新目标。特别是针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感及综合素质欠缺等新问题提出了清晰的解决目标。2013年11月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同志在《中国教育报》发表题为“坚持立德树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一文,文章中深刻指出:“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一标准就是看人才培养的质量。就高等教育来说,落实“立德树人”,最根本的是坚持一切从培养创新人才出发,把科学精神、思想品德、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2]

因此,树立高度的道德感和激发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对于幼儿教师的职业成长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幼儿教师对幼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幼儿教师道德素质的提升不仅影响学前三年的教育质量,更是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只有不断提升幼儿教师的道德水平,才能更好的适应学前教育变化的新形势,才能更好的服务学前教育事业。

三、“法治意识”基本内涵、意义以及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具体要求

法治意识是法制素养的基础,是人的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它决定着一个人在生活、工作当中的方向选择,关乎社会的长治久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大学生应当具备的素质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良好品质,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党和国家一直把对青年学生的法制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对高校法制教育非常重视。回顾中国普法教育的过程,新中国法治建设在建国初期并不完善,法治建设及普法过程崎岖坎坷。直到1995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司法部在《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中要求“高等学校法制教育要以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为核心”,才真正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作为大学生基本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来实施。199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意见》中再次强调了法律基础课的重要使命。随着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大潮的兴起,高等学校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高校俨然成为一个普法教育的主阵地,成为提高普法宣传质量的重要途径。2005年,、教育部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中明确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列为高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必修课之一。2012年,中办下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倡构建法治社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全面提出“依法治国”战略,高度树立起法治意识,建设法治国家,党中央一些列的普法举措都在努力宣传法治,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系列的举措就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对于高校而言,如何能够在大学教育当中教会学生运用法治思维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成为大学培养学生法治意识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之一。[3]作为高职高专的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较短,在突出以培养技能为核心竞争力的高职高专院校当中,很难树立起较强的法治意识。

四、探索“立德树人”与“法治意识”协同培养的新模式,着力打造适应未来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技能为主的核心竞争力正被以综合素质为核心竞争力的人才所替代,如何破解高职高专培养的正确方向,成为当前摆在高职高专院校当中的首要问题。从国家的发展规划上不难看出,当代大学生的使命在于提升综合素质能力,更好的适应今后所从事的职业要求。高校在培养的过程中也在因材施教,将党和国家的培养目标进一步具体化、现实化。

四川幼专也在培养人才方面改变着传统模式,在深化改革的过程当中,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笔者以四川幼专为例,在打造未来幼儿教师综合素质的过程当中,以道德素养、技能水平、法治意识为打造平台。创新培养的主要思路就是以技能培养为主线,不断提升职业技能;以道德素养培养为依托,不断提升教师内涵;以法治意识培养为基础,不断提升法律素质,强化川幼学子在市场当中的竞争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在此指导思想下,2015年四川幼专开启深化思想政治课程改革之年,思想政治课教学部以此为契机,强化与系部加强沟通和交流,以便强化在校幼儿教师的培养。对于道德品质的培养,建立以课堂为依托,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将学生带入实践之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一是开展专题化教学推进活动,每周实施集体备课制度,对如何将道德意识转化成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辨,将社会频发的现象引入课堂,将学生化整为零,提出见解,针对课堂所反应出来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进行正确引导,不但打破了课堂枯燥乏味的教师单讲、学生单听、听完了事的枯燥局面。二是强化实践教学。不断丰富、强化学生的实践活动和能力。在课程设计上深入浅出,确保实践教学课时的前提之下,积极利用地方资源平台,打造多处实践教学基地。不断将学生带出课堂、带出校园,带入园企,形成“走出去,深进去,有所思,有所学”的实践机制。三是开展系列讲座。紧紧围绕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讲座;充分把握普法宣传日、新法颁布实施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系列普法讲座,针对目前及今后生活、工作上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专题化讲座。在潜移默化当中影响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法治意识。四是加强对学校普法社的指导。社团在学校的管理和宣传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社团的主体是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融入普法宣传之中,对于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具有重要作用。[4]为此,专门派出具有法律知识背景的教师对普法社的发展和活动进行指导,形成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新知,三年有收获的良好局面,在法律氛围的熏陶下逐渐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

结束语

技能培养是主线,道德水平提升是内涵,法律氛围熏陶靠环境。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幼专的特色实际,探索出提升德、才、法协同培养的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生以综合素质为核心的竞争力,才能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林斌.德法并重育人为本[J].扬州大学学报,2006.10

[2]杜玉波.坚持立德树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n].中国教育报,2013年11月23日第一版

[3]徐德纲.高校依法治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湖南社会科学,2005.3

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篇8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与要求

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在信息化时代,网络新媒体和自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影响深远,应当利用哲学、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等诸学科的方法和成果,有效运用新媒体技术应对信息化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信息网络化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双刃剑效应,它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供诸多便利,但也使原本可以通过正常的沟通、交往就能洞察的问题反而变得混乱。具体表现在:一方面网络新媒体与自媒体改变了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交往的方式,面对面交往的“断裂感”冲击了“人”的伦理关系,使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很难把握价值标准。在教学中表现得非常明显,本来可以通过教师的“润物细无声”可以做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因为网络新媒体和自媒体,往往让学生接触不到教师的当面教诲,这不利于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另一方面,网络新媒体与自媒体使得思想政治工作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改变。翻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史,信息传递的不对称和不平衡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情理”不济的主要因子。良莠不齐的信息、情感交流的泛化、被动接受的状态使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无法赋予“合情合理”的实践。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高校工作的全过程,但是随着世情、国情、校情的不断变化,意识形态与宣传思想方面的挑战日益艰巨。第一,抓“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方面认识不到位。部分高校党委在意识形态工作方面方向不明、要求不高不具体、制度不规范、执行纪律不严格。特别是在处理学术研究和课堂讲授之间关系方面,不能够强化监督,甚至放任教师传播无政府主义和思想。第二,不能把握高校意识形态与宣传思想的主导权。高校师生思想活跃,各种思想观点在高校交流、碰撞、交锋,在师生当中造成疑虑和误区。高校师生具有科学研究的任务,但是为了拿到经费,一些非马克思主义观点的课题和项目仍然有人进行研究。如果高校党委无法有效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出现的问题,就会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方面工作不力。第三,无法把握意识形态与宣传思想方面的主动权。意识形态与宣传思想方面的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如果高校党委着眼于眼前工作,不去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在师生意识形态出现苗头性问题时,将会不能科学有效地应对,任由错误的思想言论传播,形成诸多负面的影响。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才培养工作的融合机制创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位任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才培养不是“两张皮”,而是要在融合机制方面不断创新。第一,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大学生是由知识、能力、素质等组成的一个共同体,但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大学生人生的“总开关”,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作。我们要把“中国梦”与大学生“成才梦”结合起来,把个人职业发展主动融入国家大势上来,让大学生明是非、辨善恶、懂向善,使得大学生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第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能力。高校不是机械化生产工厂,每一个大学生的性格、兴趣、价值观各不相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材施教,制定大学生个性化培养方案,帮助大学生选择个性化成才通道。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探索科学的能力,保护与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第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辅导员等要搭建层次多样的大学生实践平台,充分发挥社会实践、专业实践、课程实践、志愿服务、社团活动等形式的引导与培育作用,不断提高大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实践能力。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是“独角戏”,需要协同机制的创新,形成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体系。第一,党政协同。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要求,党委统一领导学校工作,“领导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校长主持学校行政工作,“组织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学校党委和行政要认真贯彻中央的要求,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加强协同。高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研究生部与教务处、科研处要协同创新,把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起来,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提升办学水平主要的指标来抓。第二,师生协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对学生要谆谆善诱,关注学生需求,善待学生。同时教师也要与学生“教学相长”,不断提高自身从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领与能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法学、心理学、创业学等学科的知识,形成与学生的良性互动、共同提高。第三,校地协同。高校与地方政府社会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加强协同创新,联合培养人才,扩大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巩固完善高校与地方的合作共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天候”覆盖。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分工机制的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分工机制的创新增添活力、增强动力,形成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第一,彰显高校党委意识形态工作的职责。高校党委是领导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核心,党委领导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提高自身要求,加强自身修养,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第二,彰显高校教师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示范者的职责。高校教师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要自觉以爱国精神、事业心影响学生,把社会主义高校教师的风范融入课堂、融入研究、融入课题、融入生活,用自身的学识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争做师德模范;要能够将“思政课堂变为课堂思政”,即哲学社会科学的任课教师要善于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化教学融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中潜移默化地认同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思想。第三,彰显高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的职责。高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与实践相结合,有效搭建学生成长成才的平台,积极争取资源,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有机衔接,发挥育人的整体优势。第四,彰显高校辅导员促进者的职责。高校辅导员要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提高大学生对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方面的要求。第五,彰显后勤人员实践者的职责。高校后勤人员与大学生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后勤人员要加强学习,抓好技能与素质的提高,努力为大学生营造公平、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发展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贯彻与落实。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极端重要的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发展的重要内容。第一,强化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高校党委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宣传纪律,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统一领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职能部门各学院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统筹协调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的意识形态要求,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第二,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高校要建立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检查考核制度,健全考核机制,明确检查考核的内容、方法、程序,推动考核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党委(党总支、党支部)要定期向上级党委专题汇报意识形态工作。意识形态工作要成为领导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述职报告会的重要内容。第三,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追究。严格追查问责是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的关键。必须坚持有错必纠、有责必问,强化问责刚性和“硬约束”,严查失职渎职行为,对导致意识形态工作出现不良后果的,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

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发展。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两者既有严格的区分又有密切的联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发展,是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与共进,也是其系统与要素的协同发展。第一,以党建评价为主导,推动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发展。高校的党建评价主要包括党员发展质量、党支部战斗力、党员教育的规范化、党员学习的常态化、党员活动的制度化等。对于这些评价指标,我们要严格考核标准,以“点”带“面”,打开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发展的局面。第二,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依托,推动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发展。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依托,就是推动高校党委行政领导亲自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是入学第一课等。高校要利用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受到学生的真心喜爱。第三,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切入,推动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发展。高校要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党建工作中去,同时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使爱国主义教育成为两者共同的实践基础。

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篇9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却比较薄弱,大学生犯罪呈现逐年增加趋势。要想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就应重视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缺失的现状,优化当代大学生发法律意识缺失的现状。在探索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缺失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当前大学生教育关注的重要课题。因此,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缺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鉴于此,笔者对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缺失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的体现

影响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因素较多,阻滞了法律制度的实施效果。就目前而言,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缺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法律认知偏差、法律情感淡薄和法律意识缺失,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法律认知偏差。

法律认知就是大家对法律制度内容的了解和把握程度。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缺失与当代大学生的法律认知偏差不无关系。法律认知是法律意识理性认识的产物,是法律意识的知识基础。法律认知偏差的出现,是根据一定表现的现象或虚假的信息而对他人作出判断,大学生的法律认知是建立在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之上的。但是,由于当代大学生对法律基础知识的认识不足,造成法律认知偏差,致使在理解法律相关知识时存在着缺陷。

(二)法律情感淡薄。

法律情感淡薄也是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缺失的重要表现。在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中,法律情感是社会主体基于对法律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对法律的感情。情感体验就是用感性带动心理的体验活动,法律情感与法律意识密切联系,是法律意识的感情因素和心理动力。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情感较为淡薄,对法律缺乏亲近感,不适应我国法制现代化和法律意识现代化建设。

(三)法律信仰缺失。

法律信仰缺失在当代大学生中也普遍存在。法律信仰是法治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在要求,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即大学生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对法及法律现象反应过程中所形成的法律理想信念,在大学生法律意识结构中居于最高理性层次。法律信仰是法制建设的奋斗目标,目前,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法律信仰缺失的现象,制约着我国法制建设的进程。因此,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势在必行。

二、培养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策略

在了解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的现状的基础上,为促进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培养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策略,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法治主体意识。

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法治主体意识是培养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关键。法治主体意识,是指在依法治国的环境下发挥主体的自觉能动性,积极的参与法治建设的意识。要想提高大学生学法的自觉性,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法治主体意识,首先需培养其自觉参与立法、带头守法的意识。其次,要使大学生做到要严格执法,勇于护法,使其真正形成依法办事的良好习惯。最后能够清晰地认识自身的责任不是法律强加的,而是行使权利时的必然选择。

(二)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法律至上意识。

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法律至上意识是培养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环节。所谓法律至上,就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居于最高地位、享有最高权威、具有最高效力的是法律。只有树立法律至上的意识,把法律作为最终的、最权威的价值判断标准,才有可能建设民主法治的社会。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法律至上意识,需要大学生正确处理法与权、法与情的关系。抛弃一切对于法的错误观念,从而真正树立起法律至上的意识。

(三)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法律运用意识。

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法律运用意识也是培养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有效途径。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法律运用意识,必须明确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意识。要明确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意识,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法律运用意识,可以从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方面,要树立依法行使权利的意识,真正做到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另一方面,要树立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法律义务是社会主体根据法律的规定必须承担的作为或不作为责任,意味着法律对法律关系主体的一种约束。对此,需要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到权利与义务是相统一的,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三、结语

总之,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面对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的现状,要培养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应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法制主体意识、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法律至上意识、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法律运用意识,不断探索培养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法律能力,改善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的现状。

(作者:闽南师范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法学)

参考文献:

[1]张燕.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人民论坛.2010(29).

[2]肖潇.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途径选择.湘潮(下半月).2010(06).

[3]王楠.浅谈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思考.天府新论.2009(S1).

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篇10

【关键词】学生法治意识培育方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B-0127-0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越来越深入人心。为提高法治教育的系统化、科学化水平,教育部、司法部和全国普法办于2016年6月,联合印发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普及学生的法治知识,培育公民的法治意识,使在校学生真正做到学法、用法、守法,这既是依法治国的要求,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当前,思想政治课是对高中生进行法治教育的主要方式,为此,政治教师需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平台,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一、高中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实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民主化与法治化。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公民作为建设的核心主体,需具备一定的法治意识,不仅要关注各项法律法规,在现实生活中更要时刻优化自我的法律举止。因此,我们必须要提高公民的法律观念,增强法治意识。

高中是人生的关键时期,法制意识作为公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关系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因此,高中生需要不断强化法治意识,增强自我法治观念。

(二)有利于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目标

“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增强公民意识”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作为教师,需要提高高中生法治教育的重视程度,培育高中生的法治意识。在实际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将高中生培育为“四有新人”。高中生的法律知识大部分都来自于教材内容,教师要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入手,明确“民主与法制、权利与义务”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概念,明白“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民主,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的意义。从而不断提升自我法律素养。

为了使高中生更好地理解法治社会,在更好的环境中学习成长,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高中学生要将所学习到的知识灵活应用至现实生活中,学会自觉守法。教师强化高中生的法律意识,利于提升高中生的法治意识。

二、高中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实践方式

(一)积极扩展课堂法律内容

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中,虽然也有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但大都比较笼统和抽象,学生感觉较乏味。基于此,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扩展。在综合探究课中,教师应精心挑选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案例让学生进行讨论,此举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他们感受到法律的公平与正义,从而认识到拥有法治意识的重要性。

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教材必修2中关于“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原则”内容时,可适当对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内容进行拓展。在引入具体案例进行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观看一些关于同龄人违法犯罪的案例视频,最后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如发生在贺州市的一真实案例:16岁的宋同学下课后到学校食堂就餐,他先把书包放在餐椅上,然后去窗口打饭。但是当小宋回到原位置时,发现自己的座位被邱同学使用了。两人因座位问题,起了口角。待两同学回到宿舍后,又再次因座位问题产生了口角。两位同学约定第二天放学后在校门口对面的超市打架。第二天,两位同学各自叫上了多名社会青年帮忙“助战”。在第二天的打架过程中,宋同学叫来的社会青年用刀具砍伤了其中一打架人的左手臂。双方看到事情闹大了,便一哄而散。后经当地法院审判,持械伤人的社会青年构成了聚众斗殴的犯罪事实,因宋同学与陈同学是未成年人,且有悔罪表现,检察机关最终决定不予。教师分析这一贴近学生成长经历的案例,增强了学生的法治观念,提升了学生的法治意识。

(二)积极创新课堂的教学模式

优质内容借助良好的教育形式会获取事半功倍的成就。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编写了许多具实用性的教学内容,但是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纯文字叙述,另一种是图文并述。在媒体发展迅速的当下,此种传统的知识展现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基于此,高中教师在实际开展的课堂过程中,需要积极创新课堂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堂营造的虚拟环境中,收获法治经验,提升法治素养。(下转第138页)

(上接第127页)

例如:教师在讲解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一课《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人内容时,需要向学生强调公民权利虽然是神圣的、法定的、不可非法剥夺的,但对于公民个人而言,权利是可以放弃的,但义务却是公民应尽的,是不容推卸的。教材中对这一内容的表述,就是单一的文字叙述。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新闻视频,如播放2016年发生在某市地铁上“凤爪女被多名女子暴打”事件的视频。学生观看视频后,可自愿扮演视频中的人物角色,凤爪女、打架乘客、地铁其他乘客,未成年学生,要求人肉搜索凤爪女的网民等。学生参与了角色扮演,现场还原了当时的冲突场面,切身体会到参与社会生活时应承担的公民权利与义务,并认识到依法参与社会活动的价值,从而提升自我的法治意识。

(三)积极开展各类普法活动

培养高中生的法治意识,除了教授课本的内容,还需要添加适当的案例。增添的案例不H延伸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更要延伸到中国的经济社会中。又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课《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内容时,学生通过对前一课时的学习,对民利知识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学生在生活中也常从媒体和网络上看到各种各样的选举活动,但因未直接参与过选举活动,对一些选举现象的认识并不全面,所以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在实际授课中,教师可以尝试以学生代表大会为契机,在班级中主持选举学生代表活动,请学生自己拟定一个选举方案,并选择合理的选举方式。在主持选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同学分析、权衡各种选举方式的优缺点。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策划的选举活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选举。同时,教师还可以尝试在班级中模拟法庭活动,组织开展各类法治知识问答比赛、家庭普法宣传等活动,以此强化学生的法治意识,增加学生法治知识,进而引导学生利用“法”的思维解决现实问题,以此来深化学生的认识,帮助学生利用法律思维解决现实问题。

综上所述,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培育学生法治意识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创建具创新性的课堂教学方式,并结合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深化学生的法治观念,帮助学生提高法治素养,推进我国法治社会的构建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瑜.浅析高中政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育[J].好家长,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