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意识的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27:42

法治意识的内容篇1

关键词:法治中国大学生法治意识教育

一、法治意识的内涵

在《辞海》中“法治”的释义是:依据法律治理国家的一种主张和原则。而我们知道“意识”是;“人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在意识活动中人们从感性经验抽象出事物的本质、规律形成理性认识,又运用这些认识指导自己有计划、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由此“法治意识”可理解为:“作为独立主体的社会成员在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法治的心态、观念、知识和思想体系的总称,是符合法治社会建设要求的法律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和法律现象的看法和对法律规范的认同的自觉程度最高的一种意识。”只有当人的法治意识空前觉醒,才能自由地通过法治实现社会发展,从而实现人的自由和发展。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的重大任务。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法治意识是现代法律有效运行的核心部分,是实现法治社会的精神条件。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强化法治意识教育,在大学生心中真正建构和培育现代法治意识,建设好法治文化,才能支撑法治实践,为最终实现法治中国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大学生法治意识教育存在问题

(一)教育观念滞后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好的成绩是衡量学生优秀的重要指标,从启蒙教育到高等教育,关于普法教育的内容,屈指可数,更谈不上培养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的内容。更多的普法课程,也未受到重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存压力交织,使大学生无所适从,容易导致急功近利的心理状态,这对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二)教学内容单一

现行的教育体制中,基础学科(语、数、外、政、史、地、理,化)贯穿整个大学之前的教育中。以应试成绩为中心的教学目标,使法律的内容不被重视。直到大学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才成为一门必修课。这其中仍然把法律的相关内容与思想道德相结合,其中的篇章分配明显不足。法律基础的相关内容,注重引导学生成为合格守法公民。教材内容上单一,缺乏培养学生法治心态等更深层次的内容。另外据统计,非法学专业学时时间最多36小时,授课时间短,教师也很难将内容深入。法治教育是需要科学规划教学内容,形成良好的内容体系,从而有针对性的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三)教学模式缺乏实践性

高校法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简单固定,基本就是相关法学类课程的理论讲解。老师的规范式讲授,填鸭式灌输。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与学没有形成互动,也没有体现法治学习的特殊性和必要性。教育方式、方法往往比较简单,教学效果也不太明显。这样一来,所谓的法治教育,其实流于形式,学生真正收获和应用的东西少之又少。此外,青年学生的思维活跃,尤其受网络等新媒体影响,他们的认知结构和主体思维很强。对于不能产生共鸣,死板枯燥的教学模式,更加不会引起学习兴趣。高校在法治意识教育方面与地方检、法等司法机构的合作教学机制也不完善。合作教学有利于大学生身临其境,增加法治实践体验。然而事实上,在高校的法治意识教育中并没有推广这种教学模式。单纯把法治课程作为考核课程,即使不少学生能取得不错的分数,但是,在遇到需要法律解决问题的情况时,往往不能用法律武器来维护护自身权利。近年来,发生在高校的伤人、投毒致死等恶性案件中,大学生往往学习成绩优秀,但是法律知识和运用法律解决问题能力薄弱。其主要就有大学生法治教育实践性不够造成的。

(四)师资队伍薄弱,教学手段简单

法治意识教育是需要一支高素质专业强的教师队伍。因为法治意识教育不仅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而且还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工作。正因为如此,对从事法治意识教育的教师要有所要求。很多教师并不是专业出身,教学能力相对薄弱,缺乏法律实践经验。在这种情况下,教学工作只能是围绕教材内容进行,这对法治意识教育的效果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法律基础课教学中,许多老师把重点放在宪法、民法、刑法等实体法律制度和知识上,却忽视这些法律制度的基本精神,没有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思考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事实上,大学生法治意识教育不但是了解法律知识,自觉遵守法律制度;而且是要在此基础上做到“心灵上有感触、思想上有提高、行动上有表现”。

此外,教学手段简单,往往采取“三尺讲台、粉笔、黑板”原始的课堂教学,使课堂缺乏活力,学生没有能够真正受益。大多数学生对此没有学习兴趣,在课堂上从事法治意识教育工作的教师也很难与学生产生互动。多媒体教学资源使用不充分,很多教师的电子教案中,没有视频和相关案例分析。除去多媒体教学资源,在大学校园中的显性文化教育也不够重视,学生在法治意识教育中参与度不高。大多学生都从未参加过法律的相关讲座,更无从谈起法律实践活动。

三、培养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对策

“法治”已经成为国家的基本方略,教育者必须站在这一高度,用与时俱进的态度看待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工作。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增强,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社会法治氛围的形成,有利于推动法治中国的建设。因此,在培养大学生法治意识需要作出以下努力:

(一)与时俱进,转变教育观念

依法治国已经成为治国基本方略,教育者应该审时度势,站在新的视角,用新的观念来教育和引导学生。法治,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一大标志,中西内外有不少宝贵的法治文化,教育者要引导学生,善于在交错文化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自觉提高法治修养,形成现代化的法治观念,产生对法治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才能安定有序。法治意识教育,就是要从根本上,使学生懂得:社会公平正义是普遍的大众的价值观,当全社会都形成这一观点是,社会的秩序就是法治。一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不是光着眼于人的生存能力和状态,更需要法的规范和建立。法治成为生活常态,社会才会愈加和谐。

(二)丰富教学内容,利用教育资源

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意识教育的主阵地,在大学生法治意识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角色。法律涉及范围广,内容多,而法律知识也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完善和深入。高校需要根据大学生群体的需求以及掌握法律知识的学习规律,开发具有时代性和实用性的教学内容,以便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法治意识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大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以此培养大学生的法治信仰;让法治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让青年学生知法、懂法、用法。另一方面,学校需要整合教育资源,包括开展讲座、邀请当事人现身说法、社团法治活动、校园法治板块宣传等一些方式,丰富法治意识教育内容,让学生有兴趣有体验感,参与到法治学习和实践中去。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权利、义务、公平等意识深入脑海,才有助于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大学生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

(三)增加互动,注重教学实践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即实践出真知。大学生法治意识教育成效如何,必须体现在打学生主体参与中。法律知识的获得靠传统课堂教学可以完成,但提高大学生的法治理念需要在实践中习得。在大学生法治意识教育中,实践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关键环节。尽管处理法律问题确实应该把“所有的社会问题,不论他们来自民间还是官方、不论具体还是抽象、不论不论春秋大义还是鸡毛蒜皮,一概可以运用法言法语转化为发了出问题,运用法律概念进行分析判断”。然而,对于大学生来说更应重视其对法治的交互体验感。因此,在培养大学生法治意识中,实践必不可少。结合课堂教学,增加学生间、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性讨论,增加案例排演,模拟法庭,甚至深入法院,参加庭审等方式,让学生不仅用脑记法,用眼去看法,用耳去听,更加身临其境切身感受。通过互动和实践的作用来学习感知法治魅力;通过理论联系实践,达到学以致用,使守法、护法、用法的意识内化为学生的行动源泉。

(四)强化师资队伍,拓展教学手段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加强大学生法治意识教育,离不开一批法律专业知识过硬、思想素质高尚、实践能力很强的专业教师队伍。加强教师队伍培养,对于开展大学生法治意识教育工作很大的推动作用。他们是教育的前沿,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和希望。高校应当把法治课程和思想道德课程教师分开,所谓“术业有专攻”,基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这样的改变是有利于教师水平的发挥,更有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治素质的培养。高校应当对从事法治教育的教师进行专门培训。此外,应当加强与地方司法部门的合作教学,聘请司法界精英做兼职教师,定期请他们结合自己工作实际给大学生讲授相关知识,对于培养大学生法治意识大有卑益。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高校也应该拓展教学手段。采用启发教学、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等多样化教学手段,利用宣传栏、校园网络、校园广播电台、校内刊物、班级活动等,不断拓展法治意识教育,使法治观念融合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体会到“法治与我相随,知行统一与法律”,逐步提高和增强大学生的法治素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4-10-29(1).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孙笑侠.法律家的技能与伦理[J].法学研究,2001,(4):9.

[4]莫良元.高校法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大学教学,2013,(12):80.

法治意识的内容篇2

关键词:高中政治;政治素养;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新课改背景下,结合其中的教育理论,需要重视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更好掌握学科理论知识,能够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若干问题,引导与促进学生更好成长与发展。高中政治教育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新课改的教育理念,重视培养学生政治素养,转变过去落后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更加注重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共同探究,从而更好达成课程教学目标。

传统上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教育理念较为落后,忽视培养学生政治素养。传统上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多是根据课程的知识内容与教学目标实施讲授式教学,较少与学生互动交流,学生不能积极自主参与到课堂探究中,政治素养教育的内容很少涉及,无法有效达成课程的教学目标,无法有效培养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其次是教学方式比较单一,缺乏师生与生生地互动。很多教师只是单纯讲解课程知识内容,学生被动听讲,很少主动进行思考与探究,不利于调动学生政治学科学习的积极性,无法有效培养学生政治学科学习的趣味性,教学效果往往比较差,不利于达成教学目标,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政治课堂培养学生政治素养的策略

布置课前任务,辅助学生预习新课改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通过认真研读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结合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新时期培养学生政治素养,需要先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教师需要在新课改教育理念的引领下,转变传统上教育思想观念,注重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的位置,通过认真研读政治教材与教学大纲,进行全方位备课,制作电子课件与预习学案,布置课前任务,要求学生依据预习学案进行自主预习。这样可以为课堂教学打好基础,节约大量的政治课堂教学时间。例如,新人教版必修一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学目标分为三点:一是科学把握和认同中国梦内涵,更好理解个体梦与群体梦在辩证统一中实现中国梦;二是认识我党的历史使命,理解新征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三是认识到当代青年应当坚定理想信念、铸就青想、努力奋斗,进而书写人生华章。教师结合课程的主要内容制作预习学案,并提前发给学生,要求学生依据学案与教材进行自主预习,熟悉课程的学习目标与主要内容,以此为课上回答问题与参与相关探究活动打好基础。创设问题情境,指导解决问题政治认同是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重要内容,是指人民群众对于社会主义制度与思想意识的赞同或者认可,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根本保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例如,新人教版必修一的“伟大的改革开放”,需要指导学生认识: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开创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借助唯物辩证法等阐述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图文与视频资源,借助多媒体工具展现这些内容:1979年和2019年的GDp对照图,80年代初和2019年上海城市面貌对比图,介绍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出现的变化文本。结合以上相关内容,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发生以上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的意义是什么?教师通过创设以上与本课重点知识和教学目标相关的生动问题情境,可以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眼球,引导学生认真思考,指导学生解答问题。比如对于“改革开放的意义”的问题,教师可以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与人民幸福等方面讲解。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内涵丰富,政治认同是最为基础的核心素养,课堂教学中需要根据具体的知识内容,明确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引入针对性的图文和视频等教学资源,在课堂上创设生动问题情景,构建师生互动的政治课堂。教师讲解相关知识、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引导小组合作,培养理性精神小组合作学习是非常科学、高效的学习方式,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启发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思维,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精神和共同探究意识,更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授课方式,注重建构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的课堂,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更好培养学生理性精神等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可以结合政治课程的重难点内容,创设自主探究任务,引领各个小组合作探究。例如,新人教版必修四的“把握世界的规律”,主要包括世界是普遍性的、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三大内容,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与理性精神核心素养,指导学生坚持唯物辩证法,运用联系观点看问题,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联系观等。教师可以先运用图文资料讲述“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提出问题:这个故事说明了怎样的道理呢?还有哪些类似的故事?结合实际生活探讨对于联系的理解。之后引导各个小组结合本课基础知识,结合这个案例,共同探讨问题与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教师根据学生的解答情况进行总结: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与内部要素的相互影响、互相制约与相互作用,任务事物与周围事物具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事物内部各部分与要素间具有联系性,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之后,教师可以结合自然界的生物与生态系统、人类社会的各类活动、各种思想与思维方面等内容,举出相应的联系性例子,更好培养学生理性精神。理性精神是指我们在认识与改造世界中体现出的理智,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思维品质和行为特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创设探究任务,引领小组合作学习,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与方法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作出更加理性的解释、选择和判断,促进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在循序渐进与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理性精神。

结合热点案例,启迪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也是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是指人们对于法律的认可、崇尚和遵从等,是认真学习与运用法律知识、法治思维、法治思想的态度,一般有规则、程序、权利与义务意识。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法律相关的课程内容,在教授学生基本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引入实际生活中的热点案例,指导学生结合热点案例进行分析与探讨。教师可以运用法律知识与法治思维分析热点案例,以此启迪学生法治意识,更好培养学生政治素养。例如,新人教版必修三的“法治中国建设”的课程,包含有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三个课时的内容,在第三课时的法治社会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列举具体事例的方式,指导学生认真思考与合作探究,从而让学生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与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借助图文资料,展示民事活动与公共参与过程中的一些不当行为,解释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意义,指导学生明辨依法行使权力与履行义务的正确方式,以此培养学生法治意识。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进行分析,让学生认识到: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法律义务,在法治社会中人人应当遵守法律、学习法律知识与运用法律,实施法治社会建设也是全体公民与全社会的共同追求,进而启迪学生的法治意识。对于高中政治课堂中启迪学生法治意识,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具体内容,引入时下一些热点案例,与思想政治课程中的法治知识融合起来,借助多媒体工具展现相关案例的文本、图片与微视频,指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探讨,然后结合法治社会的建设,具体分析案例,以此更好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政治素养,认识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的关系,养成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良好习惯。

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公共参与

公共参与是指公民主动、有序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与国家治理,自觉承担公共责任,维护公共利益,践行公共精神的意愿和能力。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公共参与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之外,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其中,在探究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探究活动中更好理解思想政治理论知识。通过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的意识,可以更好培养学生责任感与使命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新人教版高二必修二的“订约履约诚信为本”课程,教师通过课堂授课,让学生认识合同的概念、特点、意义,正确认识自愿原则,更好熟悉合同的法律特点与重要作用。结合这些内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参与“签订合同”的模拟探究活动,指导学生根据本课的展示内容,以及之前所学的经济生活中的公司知识,分组模拟草拟合同、审定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合同等活动,以此巩固本课的合同相关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好掌握本课知识,培养学生公共参与意识。对于其他部分的知识内容,教师同样可以通过开展探究活动的方式,培养学生公共参与意识,提高培养学生政治素养的效果。通过做好以上这些方面的工作,可以更好促进学生形成人民当家做主的意识,形成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形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的使命感。在模拟探究活动中,可以让学生认识参与公共事项的方法、路径与规则,积累有关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知识与经验,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

高中政治课堂中培养学生政治素养,教师根据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结合政治课堂教学经验,研究相关文献与进行问卷调查,明确过去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问题。通过引入丰富的思想政治教学资源,借助信息技术教学工具,创设与实践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政治学科知识,在小组合作中探究,更好解答相关问题,以此在循序渐进中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法治意识的内容篇3

【关键词】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模式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的地位的认识,它既包括公民对其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的认识,还包括公民对其在国家中的法律地位和政治地位的自我认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奋斗目标,作为社会未来的中流砥柱,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文化素质,将担负起实现法治中国的重要任务和神圣使命,而大学生公民意识,将直接影响到现代民主法治理念的提升和法治社会的发展,也将对法治中国目标的实现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大力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至关重要。

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意义

一方面,这是提高公民素养的必然要求。一个法治国家的发展必然要求公民具有较高的素养,主要体现为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能够充分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承担社会责任。而提高公民素养的逻辑起点就是公民意识的培养,当公民对自己的法律地位和政治地位有了明确清晰的认知,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公民素养才有提高的内在动力和持续力。

另一方面,这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核心要义是依法治国,就是要使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依法治国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要求通过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法治观念,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维护法律的权威。公民意识培养能有效地将法律精神、法治理念、法律意识和法律规范最大限度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人们自觉遵循的信念和行为规范,使公民树立对社会的责任和对法律的信仰,形成较强的权利义务意识,从而构建起普遍有效的法治秩序,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

大学生对公民意识认知模糊。其一,大学生对自身的公民身份认知不足,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许多大学生尽管生理发展成熟,但心理和精神层面的发展明显滞后,他们对自身的公民身份和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还没有明确的认识,主要表现为心理依赖性强,过于依靠父母,独立性不强,不愿面对和担当自身所肩负的公民责任等方面。

其二,由于大学生对法律缺乏了解,对法律的内容知之甚少,许多大学生对于公民被赋予的法律权利和义务认识不足,导致他们无法充分行使权利、承担义务,在法律权利受到侵害时,缺乏维权意识,更不知道维护权益的方法和途径,法治的思维更无从谈起,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大学生法治理念的培育。

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实践不足。其一,目前学校对于公民意识的教育仅仅停留在理论教育层面,缺乏实践的具体指导,尤其是法制教育方面,例如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大学生对宪法规定的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和行使的程序缺乏了解,导致无法充分行使权利;不少大学生虽然在学校的组织下行使了这些权利,但仅仅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充分理解权利的内涵。

其二,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缺乏对公民意识内容的理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还存在着知行不一的情况,即大学生对于公民意识的基本内容有一定的认知,但是不能很好的践行。例如大学生对于社会公德的内容非常熟悉,但是考试作弊、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扔垃圾等违背公德的行为在这一群体中并不鲜见。

大学生公民意识淡薄。其一,很多大学生能够心系国家,关心社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但是也不乏一些大学生公民意识淡漠,只关注自己的生活,不关心时事,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缺乏热情,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抱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很难作为合格的公民参与到国家管理和社会生活中去。

其二,不少大学生法治观念淡薄,权利意识较弱。一方面表现为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时不能很好的维权,另一方面表现为对于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缺乏权利意识,麻木接受,作为公民的参与性较弱。另外,有些大学生仍然存在“人治”的思想,存在“官本位”的意识,对法治没有正确的认识,没有形成法治信仰。

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指导思想及内容

明确指导思想。一方面,强调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思想观念体系,它反映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和精髓,是我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在我国法治发展的进程中,公民必须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其指导下形成公民意识,充分参与国家事务与社会生活。只有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下形成的公民意识,才能够更好地促使大学生成为“好公民”,从而推动法治中国目标的实现。

另一方面,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目标和原则,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先进的、根本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提供了全社会、每个公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提供了明确可行的价值评判标准,对于不断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法治中国的实现提供了精神动力和价值要求,因此公民意识培养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从而实现公民意识培养的实效性。

公民意识培养的内容。首先,以主体意识教育为前提。公民意识培养必须以主体意识教育为前提。主体意识包括公民对自己公民身份的认知,对自己在国家中的地位的认识,并对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关系的认识。当前大学生公民意识淡薄,参与性不强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主体意识。只有公民个人的主体意识觉醒,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才可能真正形成公民意识和独立人格。公民主体意识的确立,有助于公民树立主人翁思想,并自觉自发地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怀着青年一代对国家和社会的极大的热情,形成巨大的动力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从而促进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的形成,促进国家的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

其次,以国家认同教育为重点。公民必须是具有一国国籍的人,可见公民的存在是以国家的存在为前提的,那么公民意识的形成也必须以对国家的认同为前提条件。国家认同是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是维护一国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因为人们只有对自己的国民身份有所认知,感受到自己与国家产生的密切联系,对于国家产生一种自我归属感,才会自觉关心国家利益,在国家利益受到侵害时才能够感到义不容辞,做到挺身而出,在国家文化受到歧视时才会对国家的发展自愿地担负起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①

国家认同教育主要表现为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所谓爱国主义,是指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反映了人民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也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就从父母、家庭的依赖中走出来,在面向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寻求新的归属,包括对群体、他人的归属,对社会、国家的归属。国家认同教育,应当针对大学生这一时期的归属的心理,对他们进行系统的中国近现代史的教育,帮助他们从历史逻辑的高度,对中华民族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有一定的认识和把握,认识中华民族的命运与未来,促使他们把感性的不稳定的爱国心理上升为理性的坚定的爱国信念。②

同时,国家认同教育应该将爱国主义和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的内容结合起来,增强大学生对祖国的认同和热爱。另外,国家认同教育还应把大学生的爱国思想转化为爱国行动,将他们的爱国情感和爱国信念转化到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去,形成为国家和社会奉献的态度,形成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

再次,以社会公德培养为基础。社会公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公德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也是公民意识的基础。公民公德意识的高低,决定了公民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态度,决定了公民社会责任承担的程度。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大学生个人与他人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促进大学生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也为国家和社会奉献力量,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培养主要包括对大学生进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教育,使大学生养成维护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的习惯,更好的承担社会责任。③

最后,以权利义务教育为核心。权利义务意识作为公民意识的起点和归属,贯穿公民意识的全部内容。公民意识培养必须以权利义务教育为核心,应当对大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帮助学生培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树立法律信仰,增强法治意识。权利义务教育应当达到四个层次的目标:

一是使公民在思想和心理上对依法享有的权利和义务产生认知和认同,全面掌握其基本内容及其价值;二是公民掌握如何有效行使与捍卫这些权利的方式;三是公民把法律权利和义务作为行为标准,正确进行法律判断和行为选择,自觉将行使公民权利的行为规约于法律规范之中,以免损害其他主体的合法权利;四是公民自觉履行义务,承担相应的责任。权利义务教育一方面要开展法治教育,营造法治氛围,使大学生的权利义务观念内化于心,另一方面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组织法院旁听,召开模拟法庭,开展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等活动,使权利义务意识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应付诸实践,外化于行。

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有效路径

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夯实公民意识培养的基础。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重点。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主阵地,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特别是要介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重点讲解基本法律制度和公民的权利义务,使大学生了解法律制度,认识到自己所享有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激发他们的公民主体意识,更好的提高公民素质,理解公民与国家、社会的关系以及自己所应承当的责任。利用《形势与政策》,帮助学生了解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及国家在社会发展中实施的各种政策,有利于学生更多更深入的了解时政,了解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国家在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利于激发他们关心国家和社会的热情,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大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专业课作为有效补充。专业课程的内容虽然并不直接涉及公民意识的内容,但利用专业课程开展公民意识培养可以起到隐性教育的效果,具体可以借鉴美国德育的方式。在美国,学习任何一门专业课都要回答三个问题: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它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的问题是什么?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去思考与专业相关的社会伦理问题,将公民意识的培养融入专业学习中,有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那么在我国高校的专业课中,可以借鉴这种方式,介绍从事这个专业应当承担的法律权利和义务有哪些,这个专业将面临怎样的社会伦理问题,以及从业者应当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等问题,从而鼓励学生在专业领域进行公民意识的探索,达到公民意识培养的目的。

有效依托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实现培养目标。校园文化是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特殊的精神环境、浓厚的文化气氛、良好的校风、学风、和谐的师生关系、合理的规章制度,这些校园文化的内容都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作用不亚于正式的课程。因此,应将公民意识的内容融入校园文化中去。

另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平台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起到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促进学生公民行为养成的作用,实现公民意识培养的目的。

开展多样的社会实践,提高公民意识培养的实效性。通过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提高公民意识培养的实效。相较于其他形式,志愿者活动具有自愿性、实践性的特征,是广大青年学生乐于接受的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如深入社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关爱空巢老人等活动,对提高公民意识、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感有很大的帮助。

组织建立关于公民意识培养的社团,通过社团活动增强公民意识。如创建法律学社,组织有关专家、老师举办公民权利方面的讲座,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讨论、辩论等,如建立社会学兴趣小组,通过召开模拟听证会,组织学生对国家、政府即将实施的公共政策进行模拟听证,增强学生对于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度与参与意识,达到增强公民意识的目的。

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在当今的网络信息社会,网络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网络所具有的开放性、包容性、平等性等特点,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开发建立相关网站或网页,发挥网络平台的宣传教育与引导作用,将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设置其中,同时注意内容的趣味性和形式的多样性,更好地吸引学生。

其次,利用校园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等网络平台,添加公民意识的内容,使学生在订阅微博、微信中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

最后,通过加强对网络的监管,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公民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公民意识教育的开展积累宝贵经验,更好地促进今后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工作。

(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思政部)

【注释】

①李俊卿:“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实证研究与培育路径”,《社会科学家》,2010年第11期,第107页。

②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53页。

法治意识的内容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中学生;权利意识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思想政治课教学融入公民教育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为:D/2013/02/489)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3-0048-03

培养中学生的公民意识,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公民意识的核心是权利意识,权利意识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它是指“公民对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认知、主张、维护和要求的意识”。一个国家的公民,应享有这个国家法律所赋予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反映了国家尊重和保护公民权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公民的权利时代正逐渐到来。思想政治课教学要重视通过培养中学生的权利意识来增强他们的公民意识,“使‘权利意识’成为构建现代公民人格、建设民主法治社会的基础”。

一、中学生的公民权利意识比较薄弱

近年来,民众上访事件频发、民事案件增多、网络论坛中的维权呼声高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但从中学生这一群体来看,他们的公民权利意识还较淡薄,对公民享有哪些权利、怎样正确行使权利、在自己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该怎么办、如何尊重别人的权利等问题尚有许多模糊认识。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

我国封建社会历史较长,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以服从为特征的身份等级制度,传统的道德教育强调服从和义务,缺乏个人独立自主和意志自由的思想浸润,官本位意识根深蒂固,“臣民意识”浓厚,“公民意识”缺乏。

2.现实生活环境的折射

国家生活中的“人治”状况尚未根本扭转,重人伦轻法律的思想观念、文化上的义务本位论等仍有较大影响。国家还缺乏对公民权利充分、全面和有力的保障。

3.学校公民教育不完善

作为公民教育的主阵地,学校的课程体系缺少比较完善的公民教育内容。公民教育中,尚存在着过多强调公民义务而忽视公民权利的问题。中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缺少公民的自觉意识,源于他们缺乏对自身公民身份的明_认知。

4.教育存在行与知脱节

目前学校的公民教育,往往停留书本和课堂层面,缺少践行。由于承受应试压力,中学生很少有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机会,通常处于被告知的状态。学校灌输式的公民教育,无法激发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热情。

二、政治课教材蕴含着公民权利的内容

思想政治课教材是培养中学生公民权利意识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公民权利内容,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其中的公民权利内容,为培养中学生公民权利意识服务。

1.《经济生活》中的公民权利内容

公民在不同的经济活动中,分别担当着消费者、经营者、纳税人、劳动者等诸多角色,不同的公民身份享有不同的公民权利。公民的劳动权是《经济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教材第二单元在“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这一内容中,指出“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教材在介绍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的基础上,阐述了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特别是当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进行维权的方法和途径。教材第一单元在“做理智的消费者”这一内容中,虽然未具体明确消费者的权利,但教师在教学中应适当补充消费者享有的法定权利,尤其要帮助学生掌握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消费权益的方法和途径。

2.《政治生活》中的公民权利内容

《政治生活》中包含了丰富的公民政治权利的内容。教材在第一课明确了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人民民主国家性质的基础上,集中介绍了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各项政治权利,其中包括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政治生活》的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具体介绍了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教材力图通过引导学生感受身边的生活,来了解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并真切地感悟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意义。

3.《文化生活》中的公民权利内容

《文化生活》主要关注如何实现和保障公民的文化权益这一问题。在“文化创新”这一内容中,教材阐明了文化创新要“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内容中,教材又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要努力为人民提供广阔的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从而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由于教材在呈现公民权利内容时没有直接从公民角度明确提出,有的公民权利内容还隐藏在教材的相关内容中,这就需要教师认真梳理教材中显在的和潜在的各种公民权利内容,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将这些公民权利内容与中学生的真实生活场景紧密联系起来,帮助他们感悟和内化,并自觉践行。

三、中学生公民权利意识的培养目标及策略

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实现和保障公民的权利,法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切实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梁启超曾说,“国家,譬犹树也;权利思想,譬如根也;……为政治家者,以勿摧压权利思想为第一义;为教育者,以养成权利思想为第一义;为私人者,无论士焉、工焉、商焉、男焉、女焉,各自坚持权利思想为第一义。”现代社会的公民应该具有“权利意识”。思想政治课教学培养中学生公民权利意识的目标主要包括:一要知道公民拥有哪些权利;二要掌握如何正确行使权利;三要学会尊重其他公民的权利,自觉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四要懂得如何用法律手段捍卫自己的权利。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培养中学生公民权利意识时应采取以下一些操作策略。

1.增强身份认同,唤醒中学生的公民主体意识

“公民主体意识是指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体,对其地位、价值和主观能动性的自觉意识。”中学生的公民主体意识主要表现在,能够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成员,认识到公民个人在国家中的地位以及自我存在的价值,意识到公民应享有的权利和公民的尊严,从内心深处认同“我是国家的公民,我与国家为一体”,积极参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种社会生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把学生看成是一个个独立、平等的个体,尊重他们的个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公民权利意识培养的主体,从而产生公民权利意识培养的内驱力。

由于中学生平时缺少体验公民生活的社会实践机会,使他们对公民身份存在模糊认识。思想政治课教学应通过唤起中学生的公民主体意识,来提高培养中学生公民权利意识的实效性,引领中学生认识到公民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知晓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在学习“公民权利”这一内容时,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参与讨论和自由表达的机会,不轻易否定学生的见解。比如在教学“公民监督权”时,针对学校附近的小餐饮店存在的乱排放问题,指导学生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反映,在反映的问题得到解决以后,学生体验到了公民角色所享有的权利,他们的公民权利意识得到了显著增强。

2.创设模拟情境,让中学生真切感悟公民权利

课堂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日常生活中与公民权利相关的材料,努力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模拟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真切地感悟公民的权利。

如在教学《政治生活》中“公民的政治权利”这一内容时,模拟人大代表选举过程,由学生分别扮演学校所在区域的人大代表候选人、选民和工作人员。在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这一内容时,可由学生出演市长、县长和乡镇长的角色,发表施政纲领。同时,由学生以公民身份谈谈如何监督政府。通过模拟政治生活,让学生参与其中,使学生亲身体会到积极行使公民的政治权利,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将中学生的公民权利意识培养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之中。

3.组织实践活动,在体验中增强公民权利意识

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的发展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的政治参与状况。随着我国民主化进程日益加快,公民有越碓蕉嗟幕会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但由于政治参与的渠道还不多,公民的参与意识还不强,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利用各种机会,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以公民身份积极参与公民的实践活动,增强中学生对于公民的角色体验。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行政中心、政务中心,了解政府部门如何为民提供日常服务的,引导中学生围绕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医疗、就业、住房、教育等具体问题展开社会调查与辩论。要充分挖掘当地的社会资源,开发培养中学生公民权利意识的实践基地,让他们亲身感受并参与到公共事务的管理之中,这些都可以成为政治思想课程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组织中学生参加实际的参与活动来增强他们的公民权利意识。

思想政治课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要重生活体验与实践参与。灌输式的教学法不利于中学生自觉形成公民意识,有时还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逆反。教学中可布置一些实践性的作业,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在践行中明理。比如,从现实生活出发,立足南通本地的空气质量状况,笔者设计了“空气质量与政府作为”的实践作业,鼓励学生以公民的身份关注社会生活,从公民权利角度提出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4.明确权利边界,学会依法行使和维护公民权利

公民的权利是广泛的,但不是无限制的,权利是有边界的。培养中学生的公民权利意识,就要帮助他们认识到权利是有边界的。权利的边界主要是指以下几方面:一是公民只能享有合法权利,不得在合法权利之外谋取非法利益;二是公民只能行使法定权利,不得超越法律滥用权利;三是公民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不得以行使权利为名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权利的边界意识,既是公民权利意识的重要表现,也是一个合格公民的必备素养。

培养中学生的公民权利意识,不能仅限于对公民个人权利的维护。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因此,必须把培养中学生公民权利意识和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的教育结合起来。任何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也是义务的主体,权利与义务是相伴相生的,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积极承担和履行由权利派生的公民义务。唯有如此,才能更充分地享受权利。教学中要结合《经济生活》中的“依法纳税”、《政治生活》中“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等内容,培养中学生的公民责任意识。

公民权利意识是依法治国的观念基础。“对法律的信仰首先应当是对自身权利的信仰,权利的保障应当被视为公民生存之根本。”培养中学生的公民权利意识,有利于推动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作为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课教学应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何齐宗.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5).

[2]辛世俊.公民权利意识[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101.

法治意识的内容篇5

关键词:村民自治大学生民主法治观教育资源

一、村民自治蕴含着的民主法治内容

村民自治作为民主法治进程中的初始形式之一,它蕴含着丰富的民主法治内容,在民主化实践中建立起了系列民主秩序和法治规则,推动着民主法治的发展。第一,村民自治蕴含着权利观念。村民自治权作为村民所享有的权利,体现了村民自己当家做主,村民享有直接民主,属于村内事务,可以按照自己意志自主决定,不受上级行政及有关组织支配和干预,自行处理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自觉接受村规民约的规制。第二,村民自治蕴含着责任意识。村民自治下的责任要求自治权的产生基础是基于农民群众的普遍认同,自治权的运行也是基于农民群众的广泛授权,大众在选举和权力运行监督时要承担相应责任。责任意识是村民自治良性运行的内在保障,随着权利观念的强化,在村民自治进程中,村民意识到自己对他人和社会负有的义务,会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第三,村民自治蕴含着政治参与意识。村民自治的各个环节都非常注重强化村民自身的参与角色,通过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将抽象的民主精神具体化。通过参与,他们认识到自己不是一味被要求服从组织的个体,而是参与村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管理的主体,认识到乡村要治理好,自己得参与也必须参与。第四,村民自治权蕴含着契约精神。村民自治作为一种民主政治,将权利、义务和政治资源平等地分给每一位村民,村民根据自己的情况平等选择,这就使得农民有了契约精神。①村民一方面基于契约原则将权利授权给村委会行使,于是便产生了自下而上的自治权,另一方面通过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对重大问题进行民主决策和监督,保证自治权不被滥用。第五,村民自治蕴含着法治理念。村民自治在本质上是法治,是国家分权给农民,让其依法行使自己民利的结果。在这一法治理念下构建的村民自治制度,使得村民的民主法治意识得以提高,法律权威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权力制约观念等得以树立,为民主法治之路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第六,村民自治蕴含着规则意识。村民自治生产生活中,村民往往自觉地达成共识并制定一些规则,以维护村内的各种秩序,规则意识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和升华。这些规则意识,要求村民对自治运作规则有相当程度的认同和信任,自觉突破传统的家庭伦理规范和乡土规范的狭隘藩篱,自觉地依法治村和合理治村。

二、村民自治文化资源与大学生民主法治观教育的逻辑关联

首先,村民自治文化资源与大学生民主法治观教育内容具有内在联系性。对于以农业为基础、以农民为主体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村民自治无疑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范畴。大学生的民主法治观教育则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基础,这种教育就是要立足民主法治现状,通过开发利用民主法治资源,培养大学生的民主精神、规则意识和法律至上观念。而村民自治文化资源所体现的权利、责任、政治参与、契约、法治、规则等意识和观念正好与大学生的民主法治观相呼应,村民自治文化资源所反映的作品及展示正好是大学生民主法治观教育的生动题材。

其次,村民自治文化资源能增强大学生民主法治观教育的针对性,促使教学目的的实现。村民自治作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最主要内容,作为农村改革的三大创举之一,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它不仅成为废除体制后农村基层新的治理方式,还为中国民主法治建设提供了实践经验和制度建设元素。因此,通过利用村民自治文化资源开展大学生民主法治观教育,不仅向他们介绍农村基层民主自治的历史和经验,培养他们的民主、法治意识,更引导他们有针对性地参与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实践,在具体、生动、直观的素材中,进一步认识和探索中国特色民主法治建设道路。

最后,利用村民自治资源开展大学生民主法治观教育,是高校在推动民主文化发展中应负的责任。村民自治发端于中国社会的最基层,在发展过程中,尽管还有很多不民主的因素,但是村民自治制度的确立为农村培育了若干组织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现代民主因素,已经成为中国民主法治的生长点。高校作为引领文化的阵地,既可以用村民自治形成的民主文化价值培养人、塑造人,又可以用成熟的思想文化引导村民自治民主文化前进,通过树立引导村民自治文化与高校民主法治观教育相结合的自觉意识,传承和推进最基层的村民自治民主文化,促进受教育者的文明化、个性化、社会化,为社会塑造具有较高民主意识、法治意识的人才,并通过一代一代的学生,将内化于心的民主法治价值渗透到社会,促进民主文化的发展。

三、利用村民自治文化资源开展大学生民主法治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村民自治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民主法治观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为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民主法治观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积极挖掘和充分利用村民自治文化资源。但是,如何实现村民自治文化资源与民主法治观教育的有效结合,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在实际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目标不明确。对村民自治文化资源的选择随便滥用,资源的选择与教学目标不一致,与教材内容的配合不密切,导致受教育者难以认同和参与。二是开发利用的方式程序化、简单化。许多地方开发利用的方式局限于参观、考察村民自治示范点、展示中心、博物馆、纪念馆等,更多是直观的感受,没能上升为体系化的理性认知,没能真正发挥育人功能。三是村民自治实践基地的建设欠系统化。对实践基地建设尚缺乏系统地规划,条块分割现象严重,资源共享少,没能和民主法治观教育的课程设置或学科建设相衔接。四是教师运用村民自治文化资源的能力不足,缺乏综合性要求。民主文化资源的利用要考虑整合不同学科和不同知识体系的内容,围绕某一专题对大学生进行主体意识、参与意识、规则意识等综合素质的教育,许多教师因为专业和实践的限制,导致能力欠缺。五是高校重视不够。近些年来,利用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历史人文资源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各地方高校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重要方面,并且在研究、开发、利用、资金方面得到大力支持。但是,对村民自治文化资源的大学生民主法治观教育功能研究,常被忽略或重视不足。

因此,在青年民主法治观教育中挖掘和利用村民自治文化资源,必须运用新对策、采取新措施,不断研究新方法、新途径,多角度、多渠道地把资源优势变成教育优势,把“民主法治”教育具体化、模式化、体系化。

(一)将村民自治文化列入课程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重点安排村民自治文化教育的专题内容。编写“村民自治民主文化”特色教材,并在大学生中开设成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在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法律等专业中开设成公共选修课,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大学生系统地学习村民自治民主文化。这些课程的教育教学均被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在村民自治文化进校园的主渠道作用,使民主法治观的教育扩大了范围,深化了主题,丰富了内容。

(二)建立教学资源基地,加强对村民自治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门和相关专门研究机构在开发、挖掘、整合中的骨干作用,在它们的组织下,整合有关学科带头人、课题负责人,整体推进大学生民主法治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研发思路、研发重点和研发成果,为大学生民主法治观教育提供生动的实践教材,丰富和发展村民自治民主理论宝库。要按照“教学出题目、基地做文章、成果进课堂”的要求,②将教学资源基地建设成为一种优质的教育教学基地,定期组织学生通过村官挂职、参与民主实践、到展示中心担任解说员等方式开展实践教育。

(三)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能力。针对教师,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民主法治理论认知水平整体不高的现状,要积极推进其对民主法治观教育的培训和转型,提升他们的民主意识和法律素养。要求他们主动深入到一线对农村民主文化进行探索和研究,挖掘和提炼民主文化的内容,自觉促进村民自治文化资源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同时,鼓励个人和团队的合作,要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的形式,集中研究授课内容,相互交流经验,总结方法,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四)发挥高校挖掘、整合村民自治文化资源的主导作用。各高校要统筹各种教育资源,工作重心要从挖掘广为追捧的红色文化资源等逐步向挖掘普受冷落的村民自治文化资源转移,通过整合、抢救现有民主资源,再生为具有时代价值的教育资源。各高校还要加强与社会的合作,联合社会力量特别是村民自治组织,共同参与和推进民主文化资源的开发与研究。

注释:

①孙明杰.我国村民自治中农村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4):64.

②汪立夏.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以江西省高校红色文化教育进校园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0,(7):55.

参考文献:

[1]陈方男.论村民自治中传统乡村文化与现代民主意识的融合[J].社会科学战线,2012,(3).

[2]曾水英,黄峥.论村民自治的公民教育功能[J].理论观察,2007,(4).

法治意识的内容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职教育;法制教育;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6-0223-02

多年来,国家一直致力于加强法制建设,各高校纷纷将法制教育列入教学体系,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加强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然而,近年来高校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我国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在大力提倡“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今天,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视域下关注大学生法制教育创新问题,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已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具有十分深刻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高校普遍开展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一)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一个优秀的建设者,除了需要拥有精湛的专业技能之外,还需具备过硬的综合素质。而这个综合素质中必然包含道德修养与法律素养。这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需要

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包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大学生要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增强遵纪守法观念,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加强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精神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程,是塑造合格大学生的必然要求,而民主法制教育是其内容之一,因此成楦咝K枷胝治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依法治国战略目标实现的需要

在我国大力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今天,对于全民守法的要求已十分迫切。大学生作为公民一员、未来建设事业的主要承担者,他们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水平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能否贯彻,关系到法治国家能否建成。

二、高职院校法制教育模式的弊端

(一)法制教育的内容、形式不合理

1.形式单一,仅限于课堂讲授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法制教育主要依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来实现,但是在国家审定的教材中,法律基础的内容篇幅很少,比例不大。各高职院校从事思政课教学的教师基本都是非法律专业毕业,对于法律基础部分内容主观上不重视,客观上不精通,因此往往对于法律基础部分的内容压缩课时,点到为止。另外,由于实践基地缺乏等客观原因的存在,法律课的授课模式仍然是传统的讲授方式占据主导,课堂形式比较单一,活动形式很少,学生对于内容体验不足,学习效果不明显。

2.单纯的知识传授,缺乏意识培养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以知识传授为主,法制教育变成了法律知识的教育、普法的教育,而不是公民法律意识培养的教育。尤其是一些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主要侧重于实际应用的效果,因此常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相关法条要点的记忆上,很少讲解法律原理与制定的初衷。这样学生也会功利性地以背题、考试为目标进行学习,很难在学生心中形成法律意识。法制教育的真正目标没有实现。

(二)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定位不清

一是过分依赖道德教育,将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混为一谈。因为长期以来法制教育归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体系之下,所以让一些高职院校产生了错误的认识,认为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区别不大,而且法律对于非法学专业的高职学生来说专业性太强,没必要投入太多精力和时间,所以常以思政课教学中的道德教育来替代法制教育,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常以人情、关系、感情来处理法律问题,对于法制环境的营造和建设有很大的影响。

二是忽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联系,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完全割裂开来。在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时,没有向受教育者充分宣传和阐释法律的道德意义和道德的法律意蕴,面对这种教育方式,法律变成了毫无人情可言的冰冷的命令,只能服从,因此缺少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容易使学生出现逆反心理以及背弃法律等现象。

三、高职院校法制教育模式的创新发展

(一)教学理念科学化,教学内容实用化

作为教育的核心思想,先进科学的教学理念是高校法制教育有效开展的先决条件。针对目前各高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应首先把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提升到决策意识上来。同时摆正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孤立存在、彼此割裂的,他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必然联系。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立法的过程实际上是通过对道德进行选择、整理并进行再加工的过程,在客观上推动和促进了道德的发展,是道德自身的不断完善,加强了人们对道德的普遍认同。也就是说,法律在某种程度上借助了道德的力量,使人们更容易认同和接受,并自觉遵守。而法律所包含的评价标准,通常情况下与大多数公民的基本道德信仰相一致。这样法制教育便强化了道德教育的效果。法制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之一,没有法制教育的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不能全面落实。而脱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模式,法制教育又缺乏了保障的环境和土壤,也无法独善其身。所以只有将法制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环境中进行全面布局,才能避免法制教育的空泛,切实构建行之有效的法制教育体系。

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教学内容的设计就有了明确的依据和目标。为了实现培养大学生融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和法律技能于一体的法律素质,使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成为大学生本能意识和自觉行为的主旨和目标,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满足知识传授、意识培养和能力提升这三方面的要求,同时为了配合高职院校的职业性特点,教学内容还应围绕求职、就业、生活等版块进行提炼。因此在浩瀚的法律知识中,在有限的课时里,应着重选取实际应用广、法律精神体现突出、法律技能提升明显的内容进行讲授。例如:侵权责任法、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劳动法等内容。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笔者强调教学内容的实用化,但是笔者并不赞同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地进行法律知识传授、法律条文的叠加。相反,笔者认为,法律精神和法律中融入的道德成分的解析更为重要,因为只有学生们知晓了法律存在的意义,洞悉了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才能真正读懂法律,明白法律与人情的关系,才能发自内心地接受法律,进而崇尚法律,自觉遵守法律,而不是被动接受甚至想方设法地钻法律漏洞。因此,在内容设定时可以以法律精神为主线,围绕一种精神和意识解析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过程中将涉及的相关部门法知识融入进去,同时从法律与道德两个层面进行剖析,指导学生的生活实际。毕竟非法律专业的学生们总是习惯于用感性去理解问题,那么此时的道德解析同样发挥了法制教育的效果。

(二)教育形式多样化,实践环节灵活化

科学的理念和实用的教学内容需要有好的方式予以呈现,因此法制教育的深入开展对教育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显然,一个融知识、意识、技能于一体的学科不是简单的课堂讲授就能完成的,需要多种形式的相互配合,实践活动的灵活开展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1.课堂教学是法制教育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可以全面系统地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论化的构建,因此始终是教育的主阵地,是高院校法制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教育形式。但是,所谓的课堂教学并不等同于简单的传统讲授,教师完全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营造课堂的活跃气氛,进而打造高效课堂。

2.选修课、课外讲座等扩展学习形式做补充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而且是普适性的设置,所以内容是有局限性的。而广博的法律知识不是有限的学时能够囊括的。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等形式来补充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也为感兴趣的同学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途径。这无疑可以大大增强学习法律的范围和空间,对于法制教育的开展是个有益的补充。

3.实践教学的融入是点睛之笔

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技能性、体验性要求都很高的法制教育来说更是十分必要。实践教学应该根据各学校现有的资源和条件进行灵活的设计。例如,课堂上可以配合教学内容,通过讨论、演讲、辩论、情境展示等形式进行简单的课内实践,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兴趣,增强课堂的参与度,又可以让学生得到全面的锻炼。教师还可以集中组织与法律相关的大型课外实践活动,例如法律知识竞赛、法律小品大赛等,这样可以扩大参与面,并且寓教于乐,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热情。同时,有条件的学校还应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校外实践,例如法庭旁听、参观监狱、普法宣传等,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真实的感受,产生学以致用的成就感,感受法律的魅力和尊严,对于形成法律意识和信仰有极大的帮助。

(三)师资队伍规范化,法制教育全员化

作为法制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的意识和水平直接影响着法制教育的效果。因此,各高职院校应该充分重视法律教师的师资培养。如果不能保证全员专业化,至少应确定专业的学科带头人来构建法制教育的整体格局,并负责进行专业化的教师培训和指导。而其他非专业的法律教师在完成此项任务之前应该进行统一的正规的培训和学习,确保足够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平时,除了法律知识的熟练掌握之外,教师还应多涉猎身边的实际法律问题,提高解析能力,这样才能应对学生们的各种困惑和疑问。当然教学内容及形式学校应以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的形式予以要求,避免千人千面,造成教育的混乱。

另外,法制教育不应是法律课教师独立的任务,还应该落实在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各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老师以身作则,在日常工作、生活等与学生接触的各种时刻,都能坚持按规则办事,公平公正,学校制度严明,规范执行,这些都在无形中营造法制教育的环境,能够对学生产成潜移默化的影响,直接影响到学生法制观念的塑造和巩固。因此,高职院校应以依法治校为根本,形成全员育人的氛围,努力打造法制教育的沃土。

参考文献:

[1]韦静.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法制教育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6).

法治意识的内容篇7

关键词:基础课;法治教育;挑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050-02

一、2013年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法律教育部分概述

党的十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法治建设做出重大部署。党的十以来,同志多次就法治建设发表重要论述,进一步指明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方向和道路,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引和思想武器,标志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入新的阶段。法治校园的建设,培养学生成为完整职业人所应具备的法律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倚重于纯粹的“观念意识”的法治教育内容安排不足以应对现实需求。虽然法治教育有思想教育的成分,但法治教育不完全等同于思想教育。面对今天这个高度规则化的社会,必备的法律素质将越来越成为现代市民特别是青年学生们立足社会的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就高职教育本身而言,其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学生们的综合职业能力,由于个体性法律素质对综合职业能力的塑造发挥着十分巨大的作用,所以,针对高职学生的法治教育必然是以“法律素质”的培养为中心任务,高职法治教育的内容应从传统型“意识主导”向现代型“素质主导”变革,着重趋向于意识、知识和技能兼容一体的“法律素质”构建,高职院校法治教育应该是一个系统的构建。

新修订的法律基础教育部分最明显特点是增强了法律思想修养和法律意识教育的内容,大量删除了一些具体的法律条文,从而使法律部分的内容更具有思想性,使教材内容中的思想道德部分与法律部分有机地融汇为一体。十报告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部分明确提出:“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并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提出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任务;提出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任务,提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任务;提出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任务。在“基础”课教学中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角度,深刻认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内在关系,准确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形成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之间的内在关系,帮助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自觉维护法律权威。二是进一步突出宪法的内容,强化宪法权威,加强对宪法原则、宪法精神和宪法使命的理解。三是帮助学生了解十提出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目标。十报告提出的20加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基本目标是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四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十明确提出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切实实施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

二、法律教育部分对基础课教师的挑战

上述法律教育部分内容的修订较此前的版本更为科学合理,而且避免了以往非法学专业的基础课教师需要学习庞杂的部门法的问题,但同时面临着新的挑战。思政课教师要将全体大学生培养成法治国家所需的具备基础法律知识和素养的大学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于法律部分的关注突出地表现在关注实际的具体的法律问题比较多,部分教师遇到学生的课堂或课后咨询具体的法律问题,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部分老师在法律教育相关专题的教学中讲授“法律基础”部分也更多的是法律知识和概念的讲解,很少涉及法治思想和理念方面的知识。法治思想和理念方面对于非专业的教师难度较高,其也不同于以往具体部门法概述的教学,需要教师从更高的层次上去把握和理解,并且能用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生的语言阐释,借助经典案例或现实生活中的事实对法治思想、精神和理念进行深入的理解。对于法学专业的教师,同样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实际的授课中容易陷入法学专业教学的深度。现实教学中出现的是部分法学专业的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按着法学专业教育的方向上走,但对于学生学习未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并且不符合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学生容易陷入艰涩理论学习的困惑中。

三、法律教育部分对基础课教师挑战的对策探究

在思政课教学团队中,由于年龄、职称和专业的组成科学、全面和合理的需要,相当部分教师不具备法学专业背景,然而本门课并未要求必须具备法学专业背景,且不影响实际教学,如前文所述,《基础》课的法律教育部分强调的是思想性的教育,教师只需花功夫研习法律部分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理念即可应对教学需要。研习法律部分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理念须始终围绕着培养大学生的良好法律意识这一主线开展,更侧重于培养大学生遵纪守法的观念,增强大学生法制观念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研习可分为自主学习和其他系统培训,这里主要探讨系统培训的路径。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在授课时除了要透彻地分析教材中的规定的重点内容,还要基于学生实际以及学生需要和关注的法律问题进行讲授。除了教材已规定的选取学生关注度高的法律知识进行讲解,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问题;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关注不同领域的法律知识进行差别讲授,如财经系的大学生更关注经济领域的法律知识,而食品系学生则更关注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规范。这样结合大学生实际,结合生活,有所取舍,有所侧重,既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又能解决法律部分意识和理念方面的教育的需求。在讲授相关专业侧重的基础法律知识的同时也可附带理念和精神的教育。

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的教育很重要的是通过消极案例中得出积极的引导,从而树立对法治道路的信心。通过对比事例诱导冲突,然后把两者进行比较,从而引出正面教育。法律部分教学的基本特点是,教师授课过程中每个法往往只能简单带过,蜻蜓点水式的面面俱到反而弱化了法律部分应有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从民法、刑法、诉讼法等角度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同时多运用一些“情法冲突”、“情理冲突”的典型案例如长沙的哥撞死劫匪案、南京彭宇事件等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分别从道德和法律的角度作价值判断,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同时法学专业的教师要注意把握理论讲授的度,并且紧密结合高职高专的培养要求,开辟出特色的教学模式及内容。我院也对此有针对我院情况的思考,以下是我院的情况:

1.教学现状。我院的法治教育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法制意识教育,学生对法律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上,缺乏法律情感和法律行为习惯的养成,法治教育效果不明显。教育形式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多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和课后的认知和行为的培养。学生对校园部分法治教育活动了解和参加得较少,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仍需提高层次和水平。

2.教学优势。目前,已经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精品课程较为成熟,同时已开设法律相关的网络公选课,有固定的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和实践教育常规活动,成立法律服务队并进行规模的校内法律宣传活动,已有按照院办宣传科的文件精神开展活动,已开展校园法制节目的拍摄录制尝试,这些活动已经取得初步的成果和成效,同时通过这些尝试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和局限,以便后续的提升和改进,尤其是通过活动建立法治教育的系统的构建和运行的研究。

3.教学前景。形成地市级的普法品牌活动,提高学生作为完整职业人所必须具备的综合职业素养,为法治校园自下而上的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四、与上述基本状况对应的对策思考

1.课程教学改革。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授内容和方式的改革,确保培养学生基本意识的主渠道。契合法治教育目的的课程设置上,较为适宜的开设法治教育“活动课程”(《高职学生实用法律知识介绍与体验》)以及其他法律文化和精神类课程,形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普及模式,即围绕学生实际参与的社会生活来组织课程内容,同时渗透精神和理念层面的教育。

2.社团服务建设。从内容和形式上设计开展既符合学生需求,又与中央精神和主题契合的活动,深化理论学宣讲团(含法律服务队)的建设,提高社团成员的基本素质和服务水平,开展常规模拟法庭活动和主题宣讲活动,录制校园法制节目“不二法门”视频和音频,自行组织(校内和社区)或参与校团委组织的外出法律服务活动,拓展提升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就近的工业园区以及其他联系的服务点,根据职业院校的特点和特色,以工业园为重点对象进行量身订造的宣传和服务设计)。

法治意识的内容篇8

1公务员法制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的可行性

1.1公务员法制教育是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在规定的丰富性及其对公务员素质发展的多方面教育的需要,决定了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也是全面的、广泛的、具体的.公务员“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综合性的范畴,由多种要素构成,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心理素质等.”公务员法制教育是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构成部分.首先,从政治与法律的关系看,政治规范是法律规范的最高层次,法律规范是政治准则的基本保障力量.进行法制教育是维护政治原则和实现政治理想的重要保障.其次,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看,“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道德是法律的正义、善良性质基础.只有加强法制教育,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思想政治品德的公务员个体化和公务员个体思想政治品德的社会化.第三,社会主义法律法规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许多内容都与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对应,是对其予以法律上的认可,加强法制教育可以为这些内容的实施提供制度化保障.

1.2公务员法制教育是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社会主义法制以法律规范的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某些原则和要求加以确认,使之具有法的属性.遵守法律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法律上的义务,从而使它获得强有力的保障.违反它,既是违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也是违反法律规范,既要受到道德谴责又要受到法律追究,这样就能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好地实现.而且,从法的作用看,法具有教育作用,它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通过明确规定所保护、鼓励和抑制、禁止的行为,深刻反应了国家所倡导和保护的社会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这就决定了它必然对人们的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可见,进行公务员法制教育,增强公务员的法律意识,本身就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是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处于较高的层次,涉及人的内部思维,重在净化人的内心世界,法制教育不论是法律运用前的指引教育、评价教育还是法律适用后的强制教育都仅仅涉及到其调整对象的具体行为,通过对行为的肯定或否定影响其思想.法制教育能够促使公务员把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形成的正确思想和价值观念在其外在的实践行动中得到具体的贯彻和体现,从而有效保证国家和人民的根本意志、党的政治主张在行动上落实.公务员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上的一致性、功能上的可通约性,决定了公务员法制教育是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2公务员法制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的作用

2.1有助于公务员自身的不断完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有关公务员任用、考核、职务晋升的规定,我们应当承认,我们的公务员队伍,无论是一般职务的公务员还是具有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实际上已经具备了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对公务员不必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由.因为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开放性的特征,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而且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需要不断强化的永无止境的过程,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不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对公务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其放任自流,很容易导致其道德滑坡.同志曾指出“:为了爱护干部,党组织要抓好对干部的经常教育、管理和监督”.通过法制教育对公务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实际上正是对公务员爱护、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对公务员负责的表现.而且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转化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化功能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其外在力量,达到改变教育对象内部状况的一种重要活动.”通过认识转化、态度转化、行为转化等方式,帮助人们转变思想,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公务员法制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能够充分实现法制教育的知识传授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化功能的结合,进一步提高公务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从而促进公务员自身的不断完善,使他们“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

2.2有助于提高公务员的廉洁自律意识

公务员所从事的职业是代表国家和政府来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是直接从事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他们通过自己的职业活动来体现并执行国家意志.党的十七大强调指出“,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强化监督,创新体制等,都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政策措施.廉洁自律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物必自腐,而后虫生.”腐败行为的发生,首先是思想道德防线出了问题.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反腐败要取得实质性效果,必须从源头抓起,把加强公务员廉洁自律意识作为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对国家公务员施以思想政治教育,用政治观点来指导和调节国家公务员的思想坐标,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廉洁自律意识.思想政治教育是基础性工作,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说,人的客观行为受主观思想的支配,一切行为都是某种意识作用的结果.只有思想腐败了才会导致行为腐败.因此,从源头上防腐,首要问题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公务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党纪国法教育和道德规范教育.通过公务员法制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能够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廉政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和党纪国法防线,从而有效地遏制腐败.

2.3有利于加强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提升公务员行政伦理水平

行政伦理就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权力运用和行使过程中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以及道德行为的总和.也就是说,行政伦理就是行政人员的职业伦理,行政人员的品行、道德对行政行为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公务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它的行政伦理状况直接影响着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发挥,影响着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公共物品的能力,所以公务员行政伦理的高低状况,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公务员行政伦理状况优良,将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反之,将阻碍和谐社会的构建.培养和完善公务员行政伦理,需要他律和自律,也就是说需要进行行政道德教育和提高道德修养两个方面着手.行政道德教育指政府要制定相应的伦理培训规划,有计划地对公务人员进行伦理培训,提高公务员的综合能力.其中包括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纪律作风教育、道德法制教育以及科学文化教育等等,这是他律.自律是指公务员要自觉地进行自我改造、自我锻炼、自我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而这两个方面都可以通过公务员法制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来实现.也就是在加强公务员法制教育的同时,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渗透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诚实守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以及“五种革命精神”的教育,增强公民信用意识.通过有效地法制教育养成机制运行,使广大公务员的行政伦理修养,由以履行行政责任心为核心的道德自律,逐步渐近到行政理想、行政态度、行政义务、行政责任、行政纪律、行政技能、行政荣誉、行政作风融为一体,将行政他律与行政自律统一起来的行政人格形成与完善的最佳境界.

3公务员法制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3.1提高公务员法制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加强其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意识

所谓渗透意识,就是公务员法制教育工作者要遵循人的思想受“综合影响”形成与“渐次发展”的规律,在进行法制教育时主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把公务员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循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公务员法制教育作为提高公务员法律素质、法律意识和依法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式,其首要目标在于知识传授.然而公务员法制教育还担负着对公务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如果把它的目标仅仅定位于知识的传授,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抑制其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所以,在公务员法制教育过程中必须树立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并把这一思想贯穿于整个公务员法制教育过程之中.公务员法制教育工作者在公务员法制教育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其渗透意识的强弱是决定公务员法制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成败的重要因素.建设一支良好的公务员法制教育工作者队伍,是做好公务员法制教育并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作用的关键.因此加强公务员法制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意识是充分发挥公务员法制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作用的基础.首先,公务员法制教育工作者应当具有符合新形式下的教育观念和理念,紧跟时展的步伐,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其次,公务员法制教育工作者要有创新意识.只有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公务员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保持活力.要积极研究新形势下公务员的精神需求和价值取向,研究公务员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内容、新方法、新机制、新途径;要善于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新成果,结合公务员法制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第三,要有权益意识.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对自身利益普遍高度关切,公务员法制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关心和帮助公务员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的观念,正确引导公务员在依法行政、履行公务职能的同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第四,提高自身素质.公务员法制教育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还要实现公务员法制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功能,这就对公务员法制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公务员法制教育工作者要在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同时,也应当不断提升科学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言传身教,感染并影响受教育者,让受教育者的高尚情操和美好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3.2挖掘公务员法制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理论联系实际

公务员法制教育本身就包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人们之所以选择法律作为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绝不仅仅因为它的国家强制力,更具底蕴意味的是通过这种普遍有效的理性规则,来内在地表达、传递、推行着能被认同和接受的一定价值原则和要求,……而法律的内在价值则主要是有伦理到的来提供的”.法律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法律就是党领导人民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意志化的结果.因此公务员法制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注意落实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仅要深入钻研法律规范和法律知识,而且还要结合当前的具体情况,把公务员法制教育中那些能够培养公务员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内容充分发掘出来,结合公务员的实际情况,确定教育目标,实施法制教育.在传授具体法律知识的同时,深刻挖掘法律规范制定的时代背景和精神实质,传授法律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使公务员深刻理解法律规范的精神实质,把握法律所体现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精髓,从法律角度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将社会主义价值观内化为公务员的动机和意识,并由公务员将这些意识外化为依法行政的行为,达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公务员内化与外化的有机统一.这样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增强公务员法制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性,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的渠道作用,才能使公务员把这些观点转变为自己的精神武器和思想工具,用于观察和处理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如在法理、宪法和行政法的中就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自由、平等、社团、团结、民主等.在讲授这些法律知识时就可以渗透相关的政治道德和政治理念,使公务员树立正确的政治道德和理念,从而逐步提升公务员的行政伦理水平.

3.3密切联系法制教育全过程,注意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的“点”“、时”“、度”

法治意识的内容篇9

一、政治教学的价值分析:

从教学论的发展看,传统教学观都把教学价值直接指向知识,认为"传授生产经验,获取实际知识"是教学的首要价值。例如,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就强调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实际有用的知识。现代教学论在强调教学的知识价值的同时,其主要价值取向,越来越集中于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发展。例如,佐藤三郎从智力发展过程、教学结构、发展学习与直觉思维、内部动机与智力开发四个方面归纳了布鲁诺教学论的基本结构。另一位课程现代化的典型代表赞科夫则声明自己是按"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三条线索来研究学生发展的;现代教学论发展的另一个趋势是重视教学的方法的价值,有的教育家甚至用方法来概括自己的教学主张,例如布鲁诺的"发现法"、施瓦布的"探究法"等。布鲁诺明确指出:"发现法就是以培养探索性的思维方法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来进行学习。"

从教育的功能和学生的价值取向看,其最终的目标也指向人才的素质。素质一般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从政治教学的角度年看,政治教学的主要功能在于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从政治教学内容的客观属性看,任何知识都是特定对象的反映,都是认识的结果。而从认识的过程看,任何认识过程都是在认识主体具备一定的认识能力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认识方法,克服各种认识上的困难形成的,至于对社会的认识,认识主体还会将自己的思想、感情渗透于认识的过程之中。因而,学生要深刻地掌握知识,必须在主观上再现认识过程,这就决定了政治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在重视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方法的掌握、品格的训练。

诸于以上分析,我认为把政治教学的基本价值界定为"知识、能力、方法、品格"是适当的,有的学者在教学价值方面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当前高中政治教学的实际来看,政治教学的知识价值在于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基本观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基本观点以及邓小平理论和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民族、宗教、外交的基本常识,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及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政治教学的能力价值包括思维的内化能力、思想加工能力和思维的外化能力三方面。思维内化能力包括注意力、听解力、观察力、阅读力和记忆力,思维加工能力包括抽象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灵感思维能力,思维外化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运用实践能力;政治教学的方法价值是与政治教学的能力价值相适应的,每一种能力的培养都必然需要相应的方法,例如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内化能力,就需要训练学生的注意、听解、观察、阅读、记忆的方法,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加工能力就需要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方法等等;思想政治教学的品格价值不仅包括学生的作为行为表现的品质、性格等方面,而且包括了学生的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和学习品质,因而它有更广泛的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政治教学具有知识、能力、方法和品格价值,但它们在政治教学价值构成中的作用是不同的。政治教学要形成合理的价值结构,必须以知识作基础、以能力为中心、以方法为手段、以品格为保证。

二、树立政治教学价值观的教改实践意义

1.树立政治教学价值观,能够统一社会、教师、学生三方价值取向:

教学价值是教学活动与教学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即教学活动满足教学主体哪些方面的需要。非常明显,由于教学主体的不同,其需要也不相同,也就是说不同的教学主体其价值取向是不同。在政治教学的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社会的价值取向主要是政治教学的知识价值和品格价值,教师的价值取向主要是政治教学的知识价值,而学生则更注重政治教学的能力和方法价值,三方的价值取向是不统一的。这是社会对政治教学不满意、学生对政治学习没兴趣、教师认为政治难教的深层原因。树立正确的政治教学价值观,能够统一社会、教师、学生的价值取向,从而能够形成政治教学的合力,提高政治教学的实效。而作为社会价值取向和学生价值取向的协调者和实施者的教师,只有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下,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教学过程、优化调节教学要素,才能实现三方的统一的价值取向。

2.树立政治教学价值观,能够统一政治教学四项基本价值:

如前所述,政治教学具有知识、能力、方法和品格价值,四者之间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又相互依赖,构成了严密的教学价值体系。每一项教学价值的效用性正在于它们的关联的整体性。在教学过程中,任何一项价值,只有在整体的联系中才能成其为价值。任何一方一旦脱离价值体系就无从实现,片面的价值追求必然是失败的追求。这是政治教学内容所具有的客观属性,它是客观的反映而非主观的产物。在政治教学中,我们只有严格遵循教学规律,才能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在以前的政治教学中,由于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人为地割裂了政治教学的基本价值,从而降低了政治教学的实效性。例如,以前我们片面政治教学的知识价值和品格价值,而没有从理性的高度上重视政治教学的能力和方法价值,从而使思想和觉悟缺乏方法和能力基础,提高觉悟变成了空洞的说教,获取知识变成死记硬背,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树立正确的政治教学观,可以让教师从整体上去把握政治教学的四项基本价值,深刻认识知识、能力、方法和品在政治教学过程中不同作用,从而提高政治教学的实效和质量。

3.树立正确的政治教学价值观,能为制定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提供理论基础:

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尺度,因此制定的合理的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对于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重要的。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缺乏对政治教学价值体系的深入认识,人们只能根据自己对政治教学价值的认识来制定政治教学的目标和评价标准,因而其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往往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既不统一也不稳定。人们对政治教学价值的认识的局限性,必然使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产生了相应的局限性。树立正确的政治教学价值观,能够使教师在理性的高度上认识政治教学的价值,从而充分挖掘教学的价值,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提高政治教学的实效。

三、用教学价值观指导政治教学设计,提高政治教学的科学性

政治教学价值观对政治教学的指导作用,从操作上看,主要是从政治教学价值观对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的指导作用上表现出来。对教师而言,教学价值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学价值观对教学设计的指导作用上,因而如何利用教学价值观指导我们的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价值观的实践意义的关键。

1.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

要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首先要对教学内容价值分析,研究教学内容知识点、能力点、方法点和品格点,并系统研究知识点、能力点、方法点和品格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它们在价值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例如,对于高二政治第五课第本节"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作用如下的简单价值分析:

知识点:主观能动性的含义及其三个方面的表现;人们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原因;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制约因素。

能力点和方法点:本节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结构展开,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和方法;在讲述"主观能动性的三个方面的表现"和"为什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时,是按照"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论述的,可培养学生的分析与综合的能力和方法;教材中许多基本结论是按照"基本事实-基本结论-基本运用"的方式展开的,可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演绎能力和方法;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制约它的因素之间的关系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正误可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方法;"尊重客观规律、正视客观条件与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具体表现,可培养学生的演绎能力和方法。

品格点:"主观能动性的含义和三个方面的表现"可提高学生重视自身能力的自觉性;"主观能动性与意识的能动性的区别与联系"可培养学生善于实践、乐于实践的行为习惯;"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可培养学生尊重客观、正视客观条件的行为习惯;"主观因素对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制约"可提高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自觉性。

在对教学内容进行价值分析之后,还要对知识点、能力点、方法点和品格点之间的关系联系学生的知识、能力、方法和品格基础和社会及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值取向进行分析。仍以上述,内容为例分析如下:

学生水平基础: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一般说来学生对"主观能动性的含义及其三个方面的表现""为什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及"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能顺利掌握,学生能够发现"主观能动性与意识的能动性的区别和联系"这个问题,但不能弄清二者的关系,从而影响这个教学点的知识价值和品格价值;学生能够顺利掌握"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但是学生容易忽略"尊重客观规律、正视客观条件"是"物质决定意识"的具体要求,"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是"意识的能动性"的具体要求,因而还不能用演绎的方法、在辩证的高度上掌握"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制约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影响这个教学点的知识价值、能力价值、方法价值和品格价值;由于教材主要论述"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由于学生缺乏辩证思维方法,很可能误认为"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而看不到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正误之分,即使知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正误之分,也未必能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高度去认识,从而影响其知识、能力、方法和品格价值。

对教学内容进行价值和学生的水平基础进行分析之后,再联系《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也就容易确定了。

2.根据教学价值目标选择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教育工作者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现方案。它包括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依据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原则,选择和组织各种方法、材料,确定师生行为程序等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很明显,不同的教学策略对教学价值的实现的有效程度是不同的。下面我们把一些比较典型的教学策略对不同的教学价值的有效度分析如下:

任何一种教学策略都有它产生的理论背景、优点和局限,不同的教学策略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但为完成某种特定的教学目标,可供选择的教学策略往往不是唯一的,教学策略的选择应注意策略的复合与协同。我在教授上述高二政治第五课"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选择教学策略时,就采用了范例教学策略与发现教学策略的结合使用。

3 根据教学价值目标选择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的比较稳定、典型的教学结构框架或活动程序。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是最富活力的教学环节,是教学改革中最广、最有潜力发挥的领域。在政治教学过程中,知识价值、能力价值、方法价值和品格价值既互相关联、彼此互动,又有不同的形成过程。不同的形成特性要求教学采取与形成特性相适应的教学活动形式。知识价值的形成特性是主体反映客体,与其形成特性相适应的教学活动形式是认知;能力价值的形成特性在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与其形成特性相适应的教学形式是培养;方法价值的形成特性在于主体将关于操作要求的认识转化为主体的操作过程,与其形成特性相适应的教学活动形式是训练;品格价值的形成特性在于主体认识系统、情意系统、行为系统的和谐发展,达到主客观的统一,与其形成特性相应的教学活动形式是养成。根据不同教学价值的形成特性,我们可以形成以下教学模式:

上述教学模式的具体教学过程请参看《实用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全书》。此外,我们应当注意的是任何教学内容都具有知识、能力、方法和品格四项最基本的价值,只不过有所侧重而已,所以在选择教学模式时应注意教学模式的复合和协同。根据前面所述高二政治第五课第一节"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学好本节的关键是要有辩证的思维能力和方法以及归纳与演绎的能力和方法,因而其教学模式主要采用"能力+方法"模式。

4.根据教学价值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法治意识的内容篇10

教学价值观,是指教学活动和教学主体需要的关系,即教学活动应该满足教学主体的哪些需要。相应地,政治教学价值观就是政治教学活动和政治教学主体需要的关系,即政治教学活动能满足政治教学主体哪些需要。很明显,政治教学价值观关系到社会、教师、学生对政治课的教学价值取向,关系到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选择。因而,对政治教学的价值分析和价值设计是成功进行政治教学改革的基础和前提。

一、政治教学的价值分析

从教学论的发展看,传统教学观都把教学价值直接指向知识,认为"传授生产经验,获取实际知识"是教学的首要价值。例如,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就强调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实际有用的知识。现代教学论在强调教学的知识价值的同时,其主要价值取向,越来越集中于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发展。

从教育的功能和学生的价值取向看,其最终的目标也指向人才的素质。素质一般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从政治教学的角度年看,政治教学的主要功能在于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从政治教学内容的客观属性看,任何知识都是特定对象的反映,都是认识的结果。而从认识的过程看,任何认识过程都是在认识主体具备一定的认识能力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认识方法,克服各种认识上的困难形成的,至于对社会的认识,认识主体还会将自己的思想、感情渗透于认识的过程之中。因而,学生要深刻地掌握知识,必须在主观上再现认识过程,这就决定了政治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在重视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方法的掌握、品格的训练。

二、树立政治教学价值观的教改实践意义

1.树立政治教学价值观,能够统一社会、教师、学生三方价值取向。教学价值是教学活动与教学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即教学活动满足教学主体哪些方面的需要。非常明显,由于教学主体的不同,其需要也不相同,也就是说不同的教学主体其价值取向是不同。在政治教学的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社会的价值取向主要是政治教学的知识价值和品格价值,教师的价值取向主要是政治教学的知识价值,而学生则更注重政治教学的能力和方法价值,三方的价值取向是不统一的。

2.树立政治教学价值观,能够统一政治教学四项基本价值。如前所述,政治教学具有知识、能力、方法和品格价值,四者之间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又相互依赖,构成了严密的教学价值体系。每一项教学价值的效用性正在于它们的关联的整体性。在教学过程中,任何一项价值,只有在整体的联系中才能成其为价值。任何一方一旦脱离价值体系就无从实现,片面的价值追求必然是失败的追求。这是政治教学内容所具有的客观属性,它是客观的反映而非主观的产物。在政治教学中,我们只有严格遵循教学规律,才能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在以前的政治教学中,由于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人为地割裂了政治教学的基本价值,从而降低了政治教学的实效性。

3.树立正确的政治教学价值观,能为制定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提供理论基础。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尺度,因此制定的合理的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对于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重要的。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缺乏对政治教学价值体系的深入认识,人们只能根据自己对政治教学价值的认识来制定政治教学的目标和评价标准,因而其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往往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既不统一也不稳定。

三、用教学价值观指导政治教学设计,提高政治教学的科学性

政治教学价值观对政治教学的指导作用,从操作上看,主要是从政治教学价值观对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的指导作用上表现出来。对教师而言,教学价值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学价值观对教学设计的指导作用上,因而如何利用教学价值观指导我们的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价值观的实践意义的关键。

1.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要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首先要对教学内容价值分析,研究教学内容知识点、能力点、方法点和品格点,并系统研究知识点、能力点、方法点和品格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它们在价值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例如,对于高二政治第五课第本

节"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作用如下的简单价值分析:

知识点:主观能动性的含义及其三个方面的表现;人们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原因;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制约因素。

在对教学内容进行价值分析之后,还要对知识点、能力点、方法点和品格点之间的关系联系学生的知识、能力、方法和品格基础和社会及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值取向进行分析。仍以上述,内容为例分析如下:

学生水平基础: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一般说来学生对"主观能动性的含义及其三个方面的表现,为什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及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能顺利掌握,学生能够发现主观能动性与意识的能动性的区别和联系这个问题,但不能弄清二者的关系,从而影响这个教学点的知识价值和品格价值;学生能够顺利掌握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但是学生容易忽略尊重客观规律、正视客观条件是物质决定意识的具体要求,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是意识的能动性"的具体要求,因而还不能用演绎的方法、在辩证的高度上掌握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制约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影响这个教学点的知识价值、能力价值、方法价值和品格价值;由于教材主要论述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由于学生缺乏辩证思维方法,很可能误认为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而看不到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正误之分,即使知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正误之分,也未必能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高度去认识,从而影响其知识、能力、方法和品格价值。

2.根据教学价值目标选择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教育工作者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现方案。它包括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依据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原则,选择和组织各种方法、材料,确定师生行为程序等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很明显,不同的教学策略对教学价值的实现的有效程度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