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山西文旅集团官工作计划必备11篇山西文旅集团官工作计划必备11篇

山西文旅集团官工作计划必备11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29:41

山西文旅集团官工作计划第1篇

完成400多家新闻出版、印刷和发行单位的年检工作,更新农家书屋图书,数字农家书屋覆盖率达80%。推进软件正版化,保护知识产权。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建成室外固定放映点10个,室内固定放映点9个,全年全市放映农村电影5105场,完成率为,新片率达。按照时序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开展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运维管理工作。加强电影市场管理,2019年1-12月份全市22家电影院放映总场次达236860场,观影总人次达万人,票房总收入达万元,同比分别为、、,票房收入呈上升趋势。

山西文旅集团官工作计划第2篇

为做好20XX年文化、体育、旅游目标考核工作,促进我县文化、体育和旅游事业深度融合、繁荣发展,提高全县公共文化、体育和旅游事业的服务效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权益,结合工作实际,现将我局2020年度文化体育旅游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我局成立了由局长XX任组长,副局长XX等局班子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股室人员为成员的旅游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日常事务工作。

二、公共文体旅惠民服务

1、有计划配备全民健身器材和文化设施设备,配合做好公共文体旅活动场地规范化建设推进工作,积极为群众、职工开展文体旅活动创造条件。

2、安排相关人员对本辖区内的所有健身场地设施及器材进行安全检查,有安全隐患的要及时维修,排除安全隐患。

3、积极开展各类文体旅相关会节、活动,全年举办部门特色的文体旅活动。

4、认真做好各类文体旅活动的宣传、发动工作,支持和做好XX文体旅品牌建设、规划、项目开发、市场综合执法和秩序整顿等相关工作,支持全国省级公共文化示范县、XX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申报等相关工作。

5、加强特色团队建设,拥有相对稳定并经常开展活动的文体旅志愿团队和协会组织。做好节庆活动、节假日文体旅相关安全工作,依法开展为文体旅安全综合检查,做好辖区内文体旅安全工作,无涉文体旅投诉和安全事故。

三、新闻宣传确定固定文体旅宣传员,组建文体旅志愿宣传服务队伍,加强对文体旅志愿宣传服务队伍的关心和支持,积极动员职工为《XX新闻》投稿。

四、氛围营造因地制宜设置文体旅宣传栏,营造本地本单位有展现文体旅氛围的宣传栏,营造健康文明文化、体育和旅游氛围,促进文体旅事业深度融合、繁荣发展,支持文体旅企业开展工作,为文体旅企业提供服务,营造文体旅企业良好的发展环境。

五、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我局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原则,全面贯彻落实XX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全域旅游”、“旅游富县”的战略目标,强化项目推进落实,加快服务业发展,培育壮大电商物流产业,加强住宿餐饮企业管理,大力提升旅游发展环境,配合旅游局等部门积极开发旅游产品,推动旅游市场服务管理体系的全面升级,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全面推动我县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山西文旅集团官工作计划第3篇

2019年,组织3个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共争取凌家滩遗址考古发掘等5个项目,获得国家^v^、国家发改委万元资金支持,国家^v^、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对凌家滩的累计支持经费达到了亿元。当涂县洞阳东吴墓获评第八批国保单位。加强市级以上文保单位界桩建设,编制市保单位“四有档案”,实施可移动文物数字化利用。加强革命遗址保护,确认11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配合完成了《马鞍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市人大执法检查工作,公布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新增22项市级非遗项目,推进非遗漫画2的编写和非遗平台建设。

山西文旅集团官工作计划第4篇

一、工作思路

二、主要举措

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推进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决定》文件精神,立足工作实际,结合文化旅游(体育)“xx”规划,切实做到业务建设、产业发展、体制创新、人才培养四位一体、齐头并进。

1、切实加强业务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一是推进文艺精品生产。力争推出1-2台新创作的优秀剧(节)目,并力争在省内、国内重要艺术活动、评比中获得大奖。二是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深入开展免费送文化下乡活动,组织开展“月月红”广场文化活动以及节庆文化活动。在重要节日期间,开展非遗节目展演、腰鼓秧歌健康舞蹈表演、广场文艺演出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同时,扶持、引导、鼓励农民点歌台、农民乐队、农民剧团服务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三是依托文艺载体,繁荣文艺事业。以文化事业单位和社会文化团体为载体,繁荣现代气息与乡土风情相结合的戏剧、小说、诗歌、诗词楹联、音乐、舞蹈、书画、摄影、民间文艺等文学艺术,形成百花齐放的文艺发展格局。

2、切实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步伐。文化产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是普遍公认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产业。一是加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力度。抓好曹禺文化产业园项目建设,以曹禺文化产业园为依托,做大做强旅游业。加快龙湾遗址本体保护与旅游开发步伐,按计划实施龙湾遗址放鹰台遗址群保护实施建设项目、龙湾遗址·章华台—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深入发掘智者大师文化内涵,启动智者大师及宗教文化场所建设,弘扬佛教文化,增加旅游景点。复原“两李”(李汉俊、李书城)故居。通过重大文化项目建设,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二是积极培育文化旅游市场体系。逐步放宽市场准入门槛。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大力支持民间资本以股份制、合伙制及个体私营等多种形式参与兴办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产业投入机制。适应消费快速增长的新形势,在书店、剧院等文化经营单位内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电影院线、演艺联盟等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建立融入“1+8”城市圈的图书报刊、影视产品、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艺术品、演出剧目的营销网络。三是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发展。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发展三产业文件精神,争取在财政投入、税收优惠、市场准入、工商和价格管理、土地使用、资产管理、收入分配、人才培养等方面,对发展文化、旅游、体育产业予以倾斜。

3、切实推进文化体制创新。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是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一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紧紧围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重塑文化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等关键环节,切实贯彻“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平稳有序地推进体制改革。二是重点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公益性文化单位免费服务机制、特色服务机制;推广剧团、书店改革的经验,按照“设置岗位、明确职责、竞争上岗、绩效考核、奖惩兑现”的步骤,在“四馆”推行竞争上岗,激发文化事业的活力。

三、工作重点

1、启动曹禺文化产业园机构设置及相关项目规划、论证、建设工作。启动曹禺大剧院、中国剧协曹禺剧本奖创作基地和梅花奖艺术交流中心建设论证,推动曹禺文化产业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2、完成市少儿体校教学场所、体育场所及住宿楼拆迁、还建安置工作。

3、继续实施龙湾遗址保护与开发工作。力争在龙湾遗址保护站建成多媒体接待厅。启动龙湾遗址章华宫复原与推测设计规划论证。实施龙湾遗址放鹰台遗址群保护实施建设项目、龙湾遗址·章华台—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

4、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继续组织实施“月月红”广场文化活动,每月组织一场以上大型广场文化活动;继续实施送文化下乡活动,每年完成送文化下乡100场。在重要节庆日开展大型广场文化活动,传播社会主义主旋律先进文化。

5、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基础文化、体育设施。完成138家农家书屋建设任务,实现农家书屋覆盖所有乡村;抓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

6、做好旅游线路推介工作,将我市纳入武汉——宜昌旅游线路;加大我市旅游资源宣传力度;指导完善旅游业带动的旅游社、宾馆、餐饮业服务配套工作。

7、做好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根据“xx”规划要求对“潜江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进行修编,编制完成《“引江济汉”暨兴隆水利枢纽工程旅游项目控制性详细规划》。

8、严格督促和指导高石碑镇窑岭村旅游名村创建工作。积极跟进龙湾镇、积玉口镇旅游名镇申报工作,力争至少一个镇申报成功。加强对农家乐经营户申报星级农家乐、宾馆星级申报的指导工作。

9、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力争菜花龙灯、潜江唢呐等非遗项目列入全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争取龙湾文化生态保护区获批。

10、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工作。完善各单位岗位设置工作。完成曹禺祖居博物馆、市民体育中心机构设置工作。加大人才招聘、引进力度,探索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11、加强市场日常监管,开展“扫黄打非”专项斗争,维护文化旅游体育市场秩序。

山西文旅集团官工作计划第5篇

一是提升免费开放水平。扎实做好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工作,全年共免费接待观众280余万人次。开展“送戏进万村”演出590场(其中,其他公益性演出192场),完成率149%,农家书屋共更新图书(期刊)31760册(份),完成率133%。

三是提升基层文化服务效能。通过公共文化数据监管平台数据采集,每月通报基层文化活动和人流量情况。结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复查工作,联合县区和第三方开展明查暗访。

四是丰富文化产品供给。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举办了“江南之花”、周末大舞台、乡村春晚、读书节、博物馆之夜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城乡居民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山西文旅集团官工作计划第6篇

市文旅集团党委始终坚持“党建强、发展强”的理念,积极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深入推进“五星双强”、“清廉文旅”创建工作,持续促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断增强履行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的使命感、责任感。

1.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主题教育活动自启动以来,集团党委严格按照中央、省委、市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全面推进主题教育各项工作。做到“早”学习、“早”研究、“早”部署;突出组织开展全覆盖、贯彻落实全到位、宣传范围全方位;注重理论学习实、检视问题实和工作推进实。活动中,集团党委共检视出问题8项,明确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使得问题得以有效推进和解决。此外,集团党委还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平台,积极服务全市主题教育活动。^v^纪念馆推出主题教育“五个一”活动,开展“初心之行”现场教学活动和主题党日活动。活动期间共接待335家单位,完成113堂专题党课,共约万名党员参与。

2.周密部署政治业务学习。集团党委认真落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和周一夜学制度,深入学习贯彻^v^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时传达学习中央、省委、市委的重要会议、文件精神。全年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开展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31次,全年组织“文旅大讲堂”6期,内容涉及大禹文化、阳明文化和清廉国企建设等;同时,严格抓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推广应用,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的学习,在职党员参与率100%,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

3.全面抓实党的各项制度。一是集团党委实现清廉国企责任在基层党组织全覆盖;自觉将党委会作为前置程序,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全年研究决策“三重一大”事项100余项。二是围绕“基层减负年”推进要求,征求干部职工意见建议10条。集团领导班子分组开展“三服务”活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职工,第一批调研收到并现场解决问题10项,需要集团解决问题12项,并逐一分解落实。三是集团完成申报创建“清廉国企”6家单位,申报创建“五星双强”7家单位,创建成功率为100%。

山西文旅集团官工作计划第7篇

第31马鞍山李白诗歌节主体活动历时2个月,以“诗润生态福地、相约智造名城”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亮点”活动,赋予了节日文化新内涵。一是丰富创新性。首次开办“线上诗歌节”活动,线上覆盖用户数达到1700万人次,其中50余万人参与了今日头条平台诗歌答题闯关活动,13余万人参与了全景客平台吟诗赏景体验。面向省内外51所高校征集900余幅李白文化创意作品并进行集中展示,为诗歌节增添更多文化创意元素。二是突出群众性。举办了第31届马鞍山李白户外旅游节,推出铁人三项赛、户外帐篷节等10余项户外旅游活动,共吸引100余个户外俱乐部和3000余名驴友参与。组织黄梅戏《太白醉》、儿童剧《少年行》等12场精品剧目进剧场,满足近万名市民、学生看戏需求。组织全市景区免费开放活动,让活动成果惠及全市市民。三是体现学术性。首次举办李白诗学马鞍山高端峰会,邀请200余名全国诗学专家、诗人和诗歌爱好者共同参与,公布第七届“李白杯”全国诗歌大奖赛暨李白诗歌奖评选结果并颁奖。四是着眼传承性。举办了以“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为主题,容古诗文书法比赛、读书征文评比、吟诵比赛、背诵比赛以及诗歌创作评比于一体的系列活动和“诗城小诗人”评选活动吸引了全市80所学校近万名师生广泛参与。

积极推进城市诗歌元素建设,结合城市公交站牌改造,推出48块具有诗歌元素的公交站牌广告。

山西文旅集团官工作计划第8篇

持续开展“生态福地、智造名城”和“课本上的马鞍山”央视宣传。围绕“课本上的马鞍山”,完成了“六个一”工程(一本书、一首歌曲、一个基地、一支讲解队伍、一部专题篇、一个智慧平台系统)。在南京七所高校,推介“课本上的马鞍山”,开展系列旅游活动,吸引南京高校学生到我市研学旅游。在上海、苏州、无锡等城市推广马鞍山生态休闲游精品线路,组织参加“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旅游博览会”“第十届浙江义乌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2019南京国际度假休闲及房车展会”“2019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展”等文旅展会,推广展示“生态福地马鞍山”,提升马鞍山知名度。2019年预计全市接待入境旅游人数197124人次,同比增长5%;接待国内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旅游总收入亿元,同比增长。举办“2019乡村旅游节”、桃花节、采茶节、三月三庙会等25场不同特色乡村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共接待长三角游客370万人次。

山西文旅集团官工作计划第9篇

20xx年以来,全市文化旅游工作紧紧围绕_三个亳州_建设,立足岗位责任目标,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壮大产业发展规模,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全市文化旅游业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预计20xx年全市旅游总收入将达到100亿元,同比增长。

一是规划体系进一步健全。完成了主城区文化、旅游服务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并经市规委会研究通过;_十三五_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和_十三五_旅游规划已完成初稿编制工作,现在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完成了三县一区乡村旅游规划编制及XX区五马镇、十八里、十河镇大周村、牛集镇圈椅村等8个镇村乡村旅游规划编制工作;起草了《关于促进旅游业发展和旅游投资消费的实施意见》,形成征求意见稿。

二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推进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市87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全部上等级,完成了13个农民文化乐园建设任务,开展了古井镇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建设工作。XX县完成了图书馆、文化馆和博物馆的改造工作,正建设美术馆。加速推进市文化馆建设,做好市博物馆新馆、亳州大剧院建设前期工作。华佗五禽戏推广普及项目通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专家评审。

三是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认真组织实施公共场馆免费开放、农村文化专项补助2项文化民生工程,均于11月份提前完成任务。全市共开展文艺演出2570场,完成率200%;电影放映15096场,送戏进敬老院完成306场。做到一村和一个敬老院一年至少两场文艺演出,一村一月至少一场电影。

四是广电新闻出版工作扎实开展。进一步规范广电播出秩序,实现安全播出零事故。严格把关内部资料出版物。开展_百花放映情系基层_公益电影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全市广播_村村通_工程进展顺利,全市广播镇通率为100%、自然村村通率为99%。开展了世界读书日和全市读书月活动。

五是旅游品牌创建不断加快。扎实推进a级旅游景区、星级旅游饭店、星级农家乐创建工作。蒙城竹海湾生态旅游度假村、康美中药城、曹操地下运兵道成功获批3a级旅游景区。蒙城博物馆、南京巷钱庄、谯望楼顺利通过4a级景区验收。利辛天昱大酒店创4星级旅游饭店、君来饭店和蒙城玖隆国际大酒店创3星级旅游饭店已经获批;桃花岛生态休闲农庄、月亮湾农庄、润果生态园、翔羽农家庄园等10家被评定为四星级农家乐,太阳岛休闲山庄、老乡好庄园、马场寨休闲农庄等5家被评定为三星级农家乐。XX区五马镇、XX县王人镇、XX县双涧镇被评为优秀旅游乡镇,XX区大周村、圈椅村等8个乡村被评为旅游示范村,推出了5条乡村旅游线路。康美国际中药城、印象江南生态园等6家单位被评为市级研学旅行基地。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推进乡村旅游交通、旅游厕所、旅游标识标牌、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已为8个旅游乡镇制作旅游标识标牌26块;改建新建旅游厕所50座。

六是产业发展规模有效壮大。截至目前,全市入库项目228个,其中在建项目47个,亳州古城旅游区改造、华佗国际中药城等11个项目进入省_861_项目库。万达全业态城市综合体、华仑文化广场、报业传媒大厦、淝畔绿洲怡养庄园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进展顺利。着力打造曹操动兵道-花戏楼-大寺闸精品线路,花戏楼扩容提升项目、建安文学馆已经完工,道德中宫修缮扩容项目、八角台遗址保护项目等项目按序时进度要求快速推进。开展了第二批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工作。启动亳州智慧的旅游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推进花戏楼、曹操地下运兵道等智慧景区建设,推进旅游饭店、旅游商品企业开展旅游电子商务,搭建公共微信、微博服务平台,提升旅游智能化服务水平。

七是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利用元旦、春节等重点时间节点,组织开展_迎新春唱大戏_、全市广场舞大赛、精品剧目展演、唢呐大赛、首届非遗技艺大展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两节、_五一_、_七一_等期间全市共组织系列群众文化活动650多场次,观看人数达40余万人。组织开展_药都欢歌--文化惠民天天演_活动,全年采购文艺进广场演出100场,在魏武广场开展了不间断的送文艺活动。积极举办了李哲、程伟书画作品展、陈晓思剪纸作品展、_六一_少儿文艺调演等。成立了XX市演出协会,开展了XX市群星奖评选活动。

八是旅游营销亮点纷呈。组织开展20xx年全市芍花养生旅游文化节和乡村旅游节系列活动,推出一路花香和快乐采摘7条精品线路,先后举办了桃花节、樱花节、梨花节、芍花节、_杏_福采摘节等采摘活动;联合市电视台拍摄《亳州美好乡村之旅》系列节目,目前拍摄播出24集;在杭州等地成功举办旅游推介会;参与全省_1+n_旅游宣传,在央视与安徽卫视推出亳州城市形象宣传广告;利用电视、报纸、网站、微信、微博等平台开展亳州旅游宣传;开展亳州文化旅游知识微信有奖问答活动。全年市内景点共接待来自江苏、山东、河南等百人以上大巴团近百个两万多人;在京九铁路沿线及重点客源地城市多次召开亳州旅游专题推介会及当地旅行社媒体座谈会。

九是文化遗产传承有序。开展了北关历史街区精品线路立面改造规划编制工作,规划包括人民北路、白布大街等十条历史街区和十一处重要节点的保护修缮设计,本月底规划单位完成规划初稿后,抓紧组织修改完善。持续推进花戏楼、曹氏宗族墓群、地下运兵道等重点文物规划编制工作。十九里关帝庙、姜公馆等一系列省保文物的规划已获省_批准。道德中宫、江宁会馆、古地道抢险等重点文物工程扎实推进。认真做好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和民俗实物征集工作。公布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0处,完成了对省、市文保单位保护标志牌制作工作。出版了《曹操家族墓群汉字砖》;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录已经市政府公布,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和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评选即将完成;完成了五禽戏宣传片和微电影《80岁的青春》拍摄工作,完成了亳州文物、非遗专题纪录片《亳州记忆》;开展了两批非遗培训班,有力提升了全市非遗从业人员素质。

十是市场监管规范有序。组织开展网吧、中小学教辅材料、印刷复制企业、_扫黄打非_等专项治理行动。严厉查处城区内占道搭台唱戏和农村非法文艺演出活动。加强安全检查,落实属地管理和行业监管责任,提高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20381人次,检查经营单位8769多家次,停业整顿20家次,警告、罚款等处罚近200家,切实净化了文旅市场环境,规范了企业经营秩序,实现了行业安全有序发展。

山西文旅集团官工作计划第10篇

20xx年,梁园区文化旅游局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通过出政策、建机制、搭平台、树品牌、育人才等方式,不断加强公共文化管理和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先后组织梁园文化馆、图书馆以及全区各乡镇综合文化站、街道文化服务中心的文化干部参加了市文化主管部门组织的基层文化队伍各类专业培训班;同时,在全区范围内,先后组织局文化科长、文化馆业务干部、图书馆业务干部、全区文化站长、基层文化骨干、文化志愿者开展我区基层文化队伍培训,为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力保障。

20xx年,梁园区将继续贯彻落实《文化部关于开展全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工作的意见》,精心安排、提前规划,做好xx年全国基层文化队伍示范性培训工作,全面提升梁园区基层文化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本年度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工作计划如下: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全区基层文化建设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和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文化素养、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得到明显增强。

二、培训对象

1、市级培训。根据xx年《全国基层文化队伍示范性培训工作计划》,提前统筹安排好参加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市文化馆开展的各类基层文化队伍的培训班。

2、区级培训。

(1)文化管理干部培训。培训对象为区文化艺术科长。

(2)群众文化业务骨干培训。培训对象为区文化馆长、乡镇综合文化站长、街道文化中心主任。

(3)图书管理业务骨干培训。培训对象为区图书馆馆长、图书馆业务干部、农家书屋管理员、社区图书阅览室管理员。由梁园区图书馆组织实施

(4)文化志愿者培训。培训对象为全区基层文化工作志愿者。由梁园文化馆组织实施。

3、乡镇街道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培训对象为区街道、乡、镇、社区、村的直接服务群众文化的最基层文化干部。由区文化旅游局委托区文化馆、图书馆组织实施。

三、培训内容

1.理论知识培训。学习贯彻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解读新时期新形势下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各种文件精神、政策法规,明确新时期文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指导实际工作。

2.业务知识培训。系统学习所在岗位和从事专业的业务知识,了解掌握新时期从事基层文化工作的必备知识和业务本领。针对基层文化工作特点,加强群众文化活动创意与策划、舞蹈、音乐、美术、合唱指挥、戏曲曲艺、书法、摄影赏析等培训内容,完善知识结构,增加知识积累,提高综合素质。

3.服务能力培训。加强“以人为本”服务理念教育,以学习掌握现代管理知识、管理方法、管理技巧为重点,提高其使用设施阵地、组织开展活动等公共文化服务和管理能力。大力开展文化志愿服务,鼓励支持文化馆馆专业人员深入基层开展志愿培训项目。

山西文旅集团官工作计划第11篇

上半年工会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目前我们还处在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时期,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

(一)工会的自身改革和建设有待于加强

新的形式、新的任务对工会更好地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工会干部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与新形式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二)职工的精神文化需进一步提高

个别职工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技术素质不高,竞争意识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