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制衣行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30:27

纺织制衣行业篇1

2009年12月28日,安莉芳(中国)服装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郑敏泰先生向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捐赠人民币1000万元,设立“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郑敏泰中国针织(内衣)基金”。旨在鼓励针织内衣行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促进针织内衣行业科技创新、人才创新、品牌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针织内衣创新贡献奖也就应运而生。从2010年开始,中国针织工业协会承担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现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针织内衣创新贡献奖的评审工作,每年评10个项目,每个项目奖励3万元,鼓励其在针织内衣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与创新。

经纺织之光科技基金会同意,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于2010年7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征集首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针织内衣创新贡献奖项目。2010年10月,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组织业内专家对收到的来自全国各个企业、院校、检测机构的22个项目进行评审,最终确立“强力无缝针织内衣”、“D+D针织内衣系列产品”、“胶原蛋白功能性整理技术及护肤内衣面料的研究开发”、“内衣新技术研发及应用”等10项成果为2010年度中国纺织工业协会针织内衣创新贡献奖获奖项目。项目涵盖了内衣行业先进的工艺、技术、材料,产品标准制定、内衣教学、内衣设计等多个方面,很好的反映出内衣行业的发展趋势。

2011年7月,中国针织工业协会承担的一年一度的中国纺织工业协会针织内衣创新贡献奖评审会在上海举行,对来自宁波申洲针织有限公司的“超柔软针织内衣面料”、北京铜牛集团有限公司的“多功能汉麻针织面料研究与推广”、上海针织九厂的“纳米复合抗菌/防紫外功能性针织产品研发”等26项目进行了评审,最终确定了获奖名单。

纺织制衣行业篇2

【关键词】废旧衣物;资源再利用;环保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服装的更新速度变得越来越快,大堆的废旧衣物如何处理,成了不少家庭头疼的问题,也成了政府有关部门棘手的问题。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废旧衣服分类处理制度,所以废旧衣服只好面临和普通垃圾一样的下场,被填埋掉或以垃圾焚烧发电的方式处置。而这样直接扔进垃圾堆里或燃烧发电的废旧衣物也会对环境产生不小的危害:合成纤维、人造纤维留在地表棉将可长达数千年之久,随着时间的推移,羊毛将不断产生甲烷。面对废旧衣物产生量与日俱增,如果不合理回收再利用,这将对环境产生严重负荷。黄玉立在《废旧服装循环再利用的回收与分类研究》中提到近年来的研究和实践使人们认识到环境问题决非是孤立存在的,它和资源、人口两大问题有着根本性的内在联系。特别是资源问题,它不仅涉及人类世界有限的资源如何利用,而且它又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根源。每一次的循环再利用,不仅是对自然资源的一种保护,也可以减少浪费,让世界上的垃圾山少一点。目前相关于废旧服装循环再利用的研究涉及范围非常广,内容全面庞杂,但是具体针对于废旧服装回收与分类方面的研究还比较笼统概括,一般是宽泛的对于回收的意义与背景进行探讨,针对回收和分类的具体方法涉及较少。

一、中国废旧衣物处理的现状

据相关统计,我国每年都会有大约31亿件旧衣服,这些衣服很大一部分或被直接扔弃或被焚烧。每年所产生出的如此庞大的旧衣服如不妥善处理则会带来巨大的资源浪费以及污染。由于日常所穿衣物大多都是化纤材料构成,很难被自然降解,燃烧则会释放出大量有毒气体和其他物质,严重影响生活环境。大量闲置衣物的产生和贫困地区衣服的短缺形成巨大的反差。废旧衣物的浪费也是社会财富浪费的一种形式,因此合理利用这一潜在的巨大资源是节约型社会,低碳生活的必然要求,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目前国内废旧衣物的处理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较新衣服利用率低,其中旧衣服的捐赠成本较高;二是我国在旧衣服处理的制度上存在缺陷,在1998年颁发的《旧货流通管理办法(试行)》中一些惩罚界定,细化实施中存在问题;三是政府未建立规范的交易平台和旧衣回收点;四是居民的环保意识较差;五是旧衣回收加工利用因受到技术制约,很难将混纺材料的组成部分一一分离出来,只能笼统的开松再制造成一些价值低廉的产品。

二、当前处理废旧衣物和回收再利用的主要途径

从旧衣物回收的情况来看,居民丢弃或者捐赠的衣服中,毛衣等厚衣服的总量仅为15%,将一些成色和款式质量较好的秋衣,秋裤(不能有破损,污渍,过于陈旧)挑拣出来,经检查或修补后进入消毒室悬挂排列,经紫外线和臭氧消毒30分钟后计量,再打包送民政部门或慈善机构。将成色较新的易拆的毛衣经消毒后,让社会上的爱心妈妈,编织成儿童款式的毛衣,捐助给希望小学的孩子们。部分品相较优的夏衣直接出口到非洲或中东。对于破损,没有穿用价值的旧衣物,会根据棉,毛,化纤等面料再次分类,将不同面料的旧衣物发送到有资质的加工企业进行纤维化处理,制成可再利用的工业原料。比如废旧衣物可以加工成再生棉,再生棉经过加工可以做成毛毡,而毛毡再经加工则可以做成建筑保温,农业大棚保温的棉被。

三、主要的困难和瓶颈

(1)开展项目须获得政府部门支持的地域政治环境瓶颈

政府部门对废旧衣物处理的支持源于地域政治共识,从而带动社会逐步形成应该要去做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转变。当地政府部门的态度是不表态,是一种不支持的态度,这种得不到政府支持的项目就会继续放任由走街串巷的小贩无序处置的状态。

(2)许可经营资质需予明确的行政瓶颈

我国政府不仅严令禁止废旧衣物从国外进口,也不允许旧衣物在店铺商场出售,供销物资系统的废品回收站信守规矩不收购旧衣物。政府为了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和公民生活安全限制旧衣物在国内市场流通,其政策的道德属性十分明显,但是我国每年产生的废旧衣物数量巨大,符合环境要求的科学处置手段有限,因此对旧衣物出口是网开一面。任何组织和个人均可以旧衣物出口为由在国内采购旧衣物,但事实上不完全如此,相当数量的旧衣物正源源不断流向了政府不许可的地摊市场,这反映出政府在行政过程中初衷和结果完全不一致的状态。

废旧衣物的分流处置中因部分旧衣物仍具穿用价值而使得相关限制政策在社会管理层面上执行的并不严格,然而废旧衣物复杂的来源渠道和流转过程中缺乏卫生制约措施的内外销活动隐藏了危害社会经济秩序和公共卫生安全的高风险。废旧衣物是人类生活的产出物,对其开展回收利用看似“壁垒森严”,而又似乎是“有法难依”。

(3)混纺衣物无害化处置高值化利用的技术瓶颈

目前回收来的废旧衣物中90%左右是混纺织物,当前的国内技术难以将其中的毛、棉纤维与化纤纤维有效分离,只能生产农业大棚保暖毯、养路布、路基布、毡布等低价值的纺织品。我们看到混纺织物数量巨大,如能得到高值利用需要政府来统筹考虑。

(4)缺乏投资热情的资本瓶颈

废旧纺织品无害化处置至今仍处在探索研讨阶段,对其扶持政策不具体,进行高值化利用投资大,资源回收物流成本高,分类利用人工成本高,产品市场附加值不高,投资回收期长,难以形成产业规模,缺乏投资关注。

(5)国内市场的瓶颈

利用纺织厂、服装厂的下脚料和边角料加工成纺织面料在我国浙江苍南地区已形成相当规模,然而利用废旧衣物特别是利用混纺面料制成的废旧衣物加工成纺织面料在我国尚受到技术限制,产品基本用于非穿用领域性价比较低端的市场。现由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成功研制出混纺纤维的分离技术成果为我国数量巨大的废旧衣物无害化高值化再循环再利用打开了价值无法估量的大门。

四、对策与建议

(一)对于政府

1、提高居民的服装节约消费意识

政府应当在全社会广泛普及废旧纺织品服装的环保知识,推广绿色节约消费的观念。通过介绍服装生产的巨大消耗能源,以及旧衣物对环境所带来的沉重压力,提醒人们过度消费会产生资源浪费并对环境造成污染,倡导人们实施绿色消费、节俭消费,自觉抵制冲动消费、过剩消费和污染性消费。通过开展各种节俭消费活动,使公民人人参与其中,逐步增强人们的环保责任感,带动整个社会形成“以节约为荣”的服装消费观念。

2、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主动参与,设立规范的旧衣物回收机构

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主动参与将是对旧衣物再循环的一种激励,同时也是再循环研究进入一个完整系统的体现。

为了防止疾病的传播,我国政府对旧衣物市场实施严格限制,对私下非法收购销售旧衣物的行为严厉打击取缔,各地旧衣物回收机构和旧衣物市场明显减少。这种虽然有益于卫生健康,却使巨大的旧衣物无法顺利回收。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仅仅限制非法旧衣物的收购并非根本的解决办法。关键在于规范旧衣物回收市场的秩序,建立合法的旧衣物回收机构,真正实现旧衣物的二次利用。

专门的旧衣物回收机构作为居民、生产商和销售商之间的桥梁,可以使旧衣物的回收再利用逐渐形成产业链。回收机构可以采取定期进入小区的服务方式,一方面方便群众,真正达到大量收购的目的。回收到的大量旧衣服可以在刚收站进行初步分类,并根据未来处理方式不同流入不同的部门。一部分可以进入服装厂,经过严格的安全消毒程序和翻新再继续服装的使命,这部分服装可以流入二手服装市场供不同层次的消费者挑选,也可以通过联合国难民署和救援中心捐赠给难民;一部分可以进入纺织厂或其他再生处理厂,经过再加工继续循环利用,生产地毯、工业用纺织品、室内装潢物品,或者做绝缘材料和发电等,真正达到物尽其用。

3、积极鼓励并推动企业开展旧衣物回收再利用事业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旧衣物的回收再利用是一项有利于人民生活,有助于节能环保,且投资小、效益显著的新兴行业。我国政府可以拿出部分资金,扶持和推动企业开展旧衣物回收再利用事业,以达到有效节约资源,创造经济价值。

4、制定针对旧衣物回收再利用评价体系

构建纺织废弃物的回收体系。我国可以借鉴欧盟的成功经验,制定明确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标准,指导、规范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例如明确规定废旧纺织品的消毒办法和标准。规定废旧纺织品再生产品的回收标准和质量标准等。

(二)对于企业

1、建立旧衣物的洗涤消毒翻新交易标准

对回收来的旧衣服进行分类,挑出一部分经过洗涤、烘干、消毒、翻新、整理等多道程序后,进行慈善捐赠或二次销售,另一部分则转入专业工厂进行资源回收和再利用处理,从而减少“资源垃圾”给自然环境造成的压力和污染。

2、积极响应政府的政策

在自己积极探索的期间,根据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对其充分利用将自己公司的情况与国内外的状况相结合,探索出真正属于自己企业的成功之路。

3、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根据中国现在的国情,旧衣物的回收还是在起步阶段,相较于国外老早就起步的状况,有许多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我们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他们的技术择优选择。

(三)对于百姓

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学习环保的精神,对自己家的旧衣物集中进行分类并配合政府和相关企业,将旧衣服定期整理与捐献。

参考文献:

[1]陶辉.王小雷.pammi・Sinha.废弃纺织服装再循环利用方法研究与再思考[j].国际纺织导报,2009

[2]黄玉立.废旧服装循环再利用的回收与分类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1年

[3]王中珍.废旧纺织品的旧物新说[J].中国纺织,2011

[4]严涛海.李金水.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的探讨[J].山东纺织科技,2012

纺织制衣行业篇3

(一)投资环境简况

1、外资政策,投资法规基本完善,有30多个法律法规保护外国投资者利益;《出口加工区法案》在减免企业所得税、利润汇回、免征进口关税、外汇管制、基础设施建设、办理手续等方面给予外资企业优惠待遇

2、纺织业基础和劳动力市场:现有纺织服装厂100多家,大部分来自国外投资。劳动力资源丰富,素质较高,工人平均工资每小时0.65美元,有完善的劳动法规及规范的雇佣制度。

3、双边合作(2):两国已签订投资保护协定,已建立双边经贸混委会机制。我在肯设有“中国投资开发贸易促进中心”。2002年,我对肯纺织服装出口6566万美元,已批准设立一家中资纺织服装企业。

4、加入区域组织和优惠贸易安排情况:世界贸易组织、美国《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欧盟《科托努协定》、东南非洲共同市场、东部非洲共同体。

(二)推荐投资行业

1、纺织业:利用当地棉花、羊毛、西沙尔麻等原材料生产加工。

2、服装制造业:羊毛衫、牛仔装、夹克、衬衣、手套、运动服、休闲服、钓鱼服。

3、关联行业:绣花、水洗、包装等。

埃塞俄比亚

(一)投资环境简况

1、外资政策:埃《投资法》规定对用于投资项目的资本货物免除进口关税,对产品和服务的出口免征出口关税和其他税收。对合资企业参股比例、所得税减免和利润汇出也有优惠措施。

2、纺织业基础和劳动力市场:纺织业原有基础较好,有一定的发展优势,现有一定规模的纺织厂9家,服装厂5家,主要供应国内市场,少量出口欧美。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1998年统计平均为0.32美元/小时。

3、加入区域组织和优惠贸易安排情况

世界贸易组织、美国《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欧盟《科托努协定》、东南非洲共同市场、东部非洲共同体。

4、双边合作:两国已签订投资保护协定,建立双边经贸混委会机制。2002年,我对埃纺织服装出口2682万美元。截至2003年6月,尚未批准设立中资纺织服装企业。

(二)推荐投资行业

1、棉纺织业:印染、梭织。

2、服装制造业:衬衫、休闲服等成衣加工。

3、关联产业:投资辅料厂、生产纽扣、拉链、线、橡皮筋等。

马达加斯加

(一)投资环境简况

1、外资政策:免税区出口企业可在规定期限内享受利润税减免项目设备材料进口税、关税、消费税减免,出口产品免缴出口税。

2、纺织业基础和劳动力市场:纺织业技术较先进,基础设施较完善,有较多外资企业投资服装加工业。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最低工资为每月32美元。

3、加入区域组织和优惠贸易安排情况世界贸易组织、美国《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欧盟《科托努协定》、东南非洲共同市场、东部非洲共同体、印度洋委员会、印度洋地区合作协会。

4、双边合作:2002年,我对马纺织服装出口2041万美元。已批准设有2家中资服装企业。

(二)推荐投资行业

1、纺织业:棉纺厂

2、服装制造业:服装成衣加工,如羊毛衫、羊绒衫、牛仔服、运动衣、内衣、衬衣、t恤等。

莱索托

(一)投资环境简况

1、外资政策:工业园区投资服务完善、简便,进口设备免税,用于出口产品的原材料免进口税(7)。

2、纺织业基础和劳动力市场:纺织业基础较好,技术先进,设施配套,有外资纺织企业70多家,主要生产牛仔服装和针织服装,产品全部销往美国。劳动力资源充足,平均月工资100美元。

3、加入区域组织和优惠贸易安排情况:世界贸易组织、美国《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欧盟《利,托努协定》、南部非洲关税同路(8)、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9)。

4、双边合作:2002年,我对莱纺织服装出口1134万美元。已有华人华侨开设的4家服装加工厂。

(二)推荐投资行业

1、纺织业:棉纺织,牛仔布、斜纹布纺纱、织布及印染,针织业,针织布纺纱、织布及印染。

2、服装及其他纤维晶制造业:服装制造、制鞋。

3、关联产业:服装辅料、纸箱、塑料袋、绣花。

纳米比亚

(一)投资环境简况

1、外资政策:《外国投资法》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出口加工区企业可免缴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生产资料和中间产品进口关税,可设立外汇账户,将利润自由汇出(10)。

2、纺织业基础和劳动力市场:纺织业基础薄弱。外资纺织服装企业不多,主要生产针织面料服装,出口美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失业率为35%,工人工资低于中国。

3、加入区域组织和优惠贸易安排情况:世界贸易组织、美国《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欧盟《科托努协定》、南部非洲关税同盟、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东南非洲共同市场。

4、双边合作:2002年,我对纳纺织服装出口910万美元。已设立一家小型中资服装企业,生产牛仔服和背包。

(二)推荐投资行业

1、纺织业:利用当地棉花,设立轧棉厂。

2、服装制造业:羊毛衫、衬衫、裤子、运动衫。

3、关联产业:纸箱厂、电脑绣花厂、服装附料厂。

博茨瓦纳

(一)投资环境简况

1、外资政策:制定了一整套鼓励投资的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发展制造业,多数行业对外开放,在所得税、关税、外汇管制等方面给予外资企业优惠待遇

2、纺织业基础和劳动力市场:博纺织服装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现有纺织服装企业1280家,其中外资企业30多家,规模较小,没有纺纱、织布和印染企业,主要是牛仔服和针织毛衣出口欧美。劳动力平均月工资110美元。

3、双边合作:两国已签订s投资保护协定,已建立双边经贸混委会机制。2002年,我对博纺织服装出口879万美元,现有3家中国大陆纺织服装企业。

4、加人区域组织和优惠贸易安排情况:世界贸易组织、美国《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欧盟《科托努协定》、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南部非洲关税同盟。

(二)推荐投赞行业

纺织制衣行业篇4

2011年8月23日,国际环保组织了名为《毒隐于衣全球品牌服装的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调查》的报告,该报告指出阿迪达斯、李宁等国际国内知名品牌的产品中含有环境激素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有毒的服装、床上用品等纺织品对人体的伤害不亚于有毒食品,它们与人体充分接触后通过皮肤渗入体内,对人体造成伤害。

一、中国纺织服装出口贸易面临的环境污染困难与挑战

目前中国纺织服装行业还面临如“技术性贸易壁垒”等一些新的挑战。织物上存在杀虫剂的残留物。天然植物纤维如棉花,在种植中会用到多种农药,如各种杀虫剂、除草剂、落叶剂、杀菌剂等。有一部分会被纤维吸收,虽然通过退浆、精练、漂白、水洗等前处理工艺可以将绝大部分被吸收的农药去除,但仍有可能有部分会残留在最终产品上。这些农药多数都是有机氯农药,以苯为原料的有机氯农药包括使用最早、应用最广的杀虫剂DDt和六六六,以及六六六的高丙体制品林丹、DDt的类似物甲氧DDt、乙滴涕,也包括从DDt结构衍生而来、生产吨位小、品种繁多的杀螨剂,如三氯杀螨砜、三氯杀螨醇、杀螨酯等。另外还包括一些杀菌剂,如五氯硝基苯、百菌清、稻丰宁等。以环戊二烯为原料的有机氯农药包括作为杀虫剂的氯丹、七氯、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硫丹、碳氯特灵等。此外以松节油为原料的莰烯类杀虫剂、毒杀芬和以萜烯为原料的冰片基氯也属有机氯农药。

服装加工行业主动“服毒”,主要是因为甲醛的防腐能力特别强,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后,使得甲醛成为服装面料中纤维的一部分,起到防皱、防缩、阻燃等作用;同时也可以保持衣物印花、染色的耐久性,并改善衣物的手感。在服装原料加工中广泛使用甲醛的,一是经过防皱处理的纯棉衣物,二是目前较为流行的胸前有涂料印花的t恤,其三是衣物有衬布部分如西裤腰部等,其四是复合布、涂层布、植绒布以及经过特殊整理的纺织品,最后就是黑色、深蓝色等颜色较深的涤纶衣物。

河北省纺织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有关专家认为,在现阶段,要求上述这些服装面料一点甲醛都不含是不现实的,因为这些面料的生产与印染加工工艺都需要加入含有甲醛的助剂,如何确保这种有毒助剂绝对不超标是目前亟待要做的。

河北省服装协会许会长认为,市场的无要求与消费的不理智,也间接导致了生产企业和商场忽视了服装的环保质量,并最终导致服装消费的引“毒”入室。成装求挺阔、童装求鲜艳,是目前服装消费的两大误区。事实上,面料的后期整理方面,如保证衬衣领、袖口圆挺而不变形、印花鲜艳经久等,在大部分服装加工者眼里,几乎没有比使用甲醛更经济、更立竿见影的办法了。而如果消费者选购服装只考虑外观、做工等,也不利于促进服装生产企业形成环保质量检测的自觉性。

历史一次又一次的证明,科技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是难以估量的。当地球正遭遇严重的环境危机,更不得不催逼着我们加快改变的步伐。就纺织服装业来说,要想发展低碳经济,技术创新成为了重中之重。

二、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衣食住行,以衣为先。衣服既是人体适应自然变化的“第二皮肤”,又是维护生存健康的“第一护卫”,其安全、卫生和舒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据北京服装学院周璐瑛教授介绍,一套服装从棉花播种(或化学合成)到纺织印染,再到制衣上柜,直至选购上身,其间有很多机会使衣服受到污染,从而危害人们的健康。

纺织服装行业是中国的支柱产业。在倡导环保的大主题下,代表绿色消费时尚和潮流的“绿色生态服饰”呼之欲出。针对服装污染的现状,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等机构联合推出了有中国环境标志的生态纺织品标准,对服装的生产和消费进行引导。中国环境标志要求,服装产品不得经过有氯漂白处理,不得进行防霉蛀整理和阻燃整理,不得有霉味、汽油味及有毒的芳香气味,不得使用可致癌的染料和可能引起过敏的染料,产品中甲醛、可提取重金属含量等应符合标准。

国内首个“无水印花技术”日前在江阴雪豹精细化工研究所成功研发,新技术攻克了纤维织物热升华转移印花技术难题,节约热能且无废水排出,纺织印染行业有望进入无污染时代。

据全国污染源普查显示:在39个行业中,纺织行业排放CoD量排在前列,占全国的18.53%,其中有55%是由印染退浆污水造成的,其中罪魁祸首就是pVa等不洁浆料。据了解,目前国内印染行业因产生的废水水量大、有机物浓度高且成分复杂,因而较难处理,印染废水污染水体的状况随着印染行业的发展有增无减,成为水污染的一大源头。现有的印染废水脱色方法主要有吸附法、絮凝法、氧化法等,都避不开产生污水的问题。无水印花技术节水无污染,推广应用后将对整个纺织产业结构和资源节约利用带来不可估量的价值。

在国家提倡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纺织行业在控制印染污水排放,降低用电、用水等能耗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不小成绩,为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目标,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纺织企业通过投入资金,改造设备和创新技术工艺等举措,循序渐进地为减少排放和污染作出着贡献。应该看到,服装业走向低碳经济必然是一场突破性的革命,不能仅靠个别组织、少数企业的行动和消费者自觉来实现,关键在于技术创新。

纺织业将要在低碳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虽然目前纺织行业没有被列入污染严重和产能过剩的行业,但是节能减排的任务同样艰巨。要消除因纺织行业造成的污染,尤其是那些因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和使用造成的水污染,需要所有相关企业立即采取行动,停止排污;同时,更需要我国政府尽快建立并出台针对性的法规规范,从纺织印染生产原材料的源头着手,全面系统的进行纺织行业的有毒有害物质管理。

参考文献:

[1]黄长盾等.印染废水处理,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

[2]王柏华.印染产品质量控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阎克路.染整工艺学教程第一分册,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4]陈荣圻,王建平.禁用染料及其代用(第二版),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

[5]陈荣圻,王建平.生态纺织品与环保染化料,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纺织制衣行业篇5

全国质检系统执法打假工作会议提出要求

2月27日,全国质检系统执法打假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前,国家质检总局局长、党组书记支树平接见了获得2011年度“全国质检系统执法打假办案能手”称号的代表。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刘平均出席会议并讲话,党组成员张沁荣宣读了总局《关于表彰2011年执法打假“办案能手”的决定》,总工程师刘卓慧主持会议。

支树平在接见执法打假办案能手时说:“执法打假工作很艰苦,有时候还有风险,你们经受了许多艰辛和风险,维护了国家的利益,维护了人民的利益,为质检系统争得了荣誉,人民感谢你们,全系统的同志们感谢你们,总局党组将号召全国质检系统职工向你们学习。”支树平希望执法打假办案能手再接再厉,珍惜荣誉,在法治质检建设中,在今后的执法打假工作中,继续带好头、做表率、当先锋,勇敢地执法,科学地执法,带动全系统职工真正树立起质检系统刚正廉明的依法行政形象。会议表彰了35名来自执法一线的2011年度“全国质检系统执法打假办案能手”。(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中纺协内衣委员会年会探讨变局中如何布局

3月13日,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内衣委员会年会在上海举办,中国内衣行业如何在变局中巧妙布局是本次会议的主题,会议还表彰了一些在科技创新、渠道拓展方面比较优秀的品牌。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会长李建华在年会上表达了希望:“争取在3~5年内,以科技创新为主线,以内衣委员会为平台,培育出几个国内甚至国际知名的品牌,提升我国内衣行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内衣委员会会长彭桂福在梳理内衣行业发展现状时指出,由于行业自身的性质,服装内衣行业相对来说抗风险能力较强,但也面临着危机。目前,中国内衣产能已经出现结构性过剩,生产、销售等经营成本大幅度上升,市场中的库存越来越大,中国内衣已经面临着重大的潜在危机。(来源:中国纺织报)

2012年纺织业力争平稳增长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产业部主任孙淮滨近日表示,纺织行业将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降低运行风险,力争实现平稳增长。孙淮滨在纺织行业形势通报会上说,2012年纺织业开局基本稳定,大企业、自主品牌企业、内销企业由于订单充足、资金充裕,开工率达到80%~90%,员工节后返回率约80%,员工流动率在10%~15%。但部分中小微型企业困难较为明显,尤其出口加工型小微企业,订单减少、员工不足、资金紧张、转型困难。预计2012年上半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需求不足、竞争压力大等问题将更加突出,上半年行业出口数量将低位或负增长。同时,储备棉抛储可能带动国内棉花价格上涨,国内外棉价差继续拉大,纺织企业国际竞争力将进一步削弱。(来源:新华网)

监督・服务

福建省纤检局晋江实验室顺利通过CnaS评审

近日,福建省纤检局晋江实验室顺利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组织的实验室认可、计量认证以及审查认可“三合一”现场评审,认定检测产品参数40项,涉及125项标准,覆盖了纤维、纺织面料、服装、染料、皮革等多个领域。

评审过程中,评审组专家通过软、硬件评审,技术人员现场提问、交流等方式,审查了实验室的《程序文件》等质量体系文件,检查了仪器设备档案,查阅了多份报告及质量体系运作的有关文字记录、内审记录以及人员培训记录等材料,对实验室的检测能力进行确认。评审组专家一致认为该实验室在人员、设备、材料、测试方法和环境条件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控制,能够持续有效地运行质量管理体系,保证了检测的工作质量,满足《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等相关要求,一致同意通过CnaS现场审核。(来源:福建省纤检局)

泰安纤检所连续7年获“全省纤检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日前,在全省纤检工作会议上,泰安纤检所被省纤检局授予“全省纤检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这是该所连续7年获此殊荣,副所长潘继友在会上作了题为《全面执法注重细节深入开展絮棉制品打假活动》的典型发言。2011年,泰安纤检所在中纤局、省纤检局和市局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全所上下齐心协力,积极发扬求实创新、甘于奉献、勇攀高峰的工作作风,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在业务开拓、能力提升、科技创新、职能履行等各项工作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来源:泰安市纤检所)

山西省纤检局端掉晋源区加工劣质床垫黑窝点

近日,根据群众举报,山西省纤检局在省质监局的统一指挥下,在太原市晋源区捣毁加工劣质床垫黑窝点1处,现场查获加工设备3台、制假原料470多件、劣质床垫30余个。GB26706―2011《棕纤维弹性床垫》对棕垫的原料品种及相关物理、卫生指标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允许使用废旧材料。该加工厂以废旧材料生产和销售“天然棕床垫”是典型的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质量违法行为,严重损害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今年山西省纤检局将把这类产品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加强监督检查,从源头上治理,营造和谐消费环境。(来源:山西省纤检局)

重庆市纤检局3项专利获授权

近日,重庆市纤维检验局申请的“转基因彩茧的制丝”3项发明专利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重庆市纤维检验局始终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积极开展各项科研工作。其中,配合西南大学转基因彩茧课题开展的转基因彩茧制丝与产品性能测试及开发研究,极大地促进了新型茧丝的材料研究与应用。此次“转基因彩茧的制丝”发明顺利通过国家专利申请,是重庆市纤维检验局科研专利成果上“零”的突破,为实现重庆纤检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来源:重庆市纤检局)

安徽省质监部门集中销毁“黑心棉”

3・15消费者权益日期间,安徽省质监局、省纤检局和合肥市、肥西县质监局在肥西县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对肥西县高店乡敏熙棉被加工厂制售的“黑心棉”进行集中监督销毁。3月14日上午10:00,随着省质监局稽查总队总队长一声令下,2320床“黑心棉”和10吨禁用原料被付之一炬。近年来,全省各级质监部门及所属专业纤检机构依法履行职责,针对不法分子利用废旧纤维制品及其再加工纤维等禁用原料制售伪劣絮用纤维制品的行为坚决从重予以打击。此次集中销毁“黑心棉”行动是质监部门3・15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的组成部分,旨在全社会营造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絮用纤维制品、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氛围。(来源:安徽省纤检局)

内蒙古纤检局狠抓羊绒制品与絮用纤维制品质量

内蒙古纤维检验局专门成立了督查组,在邱瑞卿副局长的带领下于2012年3月13日,分别对呼和浩特市民族商场的羊绒制品专柜和八一市场劳保商店进行专项执法检查。检查涉及到在售的山羊绒制品及絮用纤维制品。检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促销中的山羊绒制品实际含绒量与实物吊牌含量严重不符,属于误导和欺诈行为。为此,我们已对商家作出了严重口头警告并责令其立即予以整改。对一些疑似问题的纤维制品我们还进行了抽样取证,做进一步的理化指标检测,检验结果我们将适时向社会公布。(来源:内蒙古纤检局)

福建省纤检局参与制定的4项行业标准

日前,省纤检局为主制定的《针刺非织造纤维浸渍片材》、《针刺压缩弹性非织造布》、《纤网-纱线型缝编非织造布》和《服用经编间隔织物》等4项纺织行业标准获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于2012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近年来,非织造产品因其良好的透气性能,广泛应用于鞋、箱包和沙发内衬以及床上用品、汽车内饰、窗帘等多个领域;经编间隔织物则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而被用于生产罩杯和垫肩,以及特种服装的衬里和面料。这两类产品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产量逐年增加,但因缺少相应的指导、规范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行业标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制约。在了解到相关信息后,省纤检局积极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联合国内相关生产企业共同起草了以上4项标准。标准实施后,将对促进我国非织造材料和服用经编间隔织物的产业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来源:福建省纤检局)

天津纤检所开展“3・15”系列活动,集中销毁一批“黑心棉”制品

3月13日上午,天津市纺织纤维检验所在天津市西青区组织开展了一次“黑心棉”制品集中销毁活动,配合“3・15”活动,加大了对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行为的震慑。天津电视台滨海频道、都市频道、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等主流新闻媒体参加了本次活动的报道。近年来,天津市纤检所按照市局和中纤局的部署,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大力开展“阳光纤检进工地”、“阳光纤检进高校”活动,始终保持对劣质絮用纤维制品打假的高压态势。这次集中销毁的是自去年以来在开展执法打假、端窝点行动中,查获的“黑心棉”被褥,数量达7000余件。这批“黑心棉”制品都是用劣质工业下脚、棉短绒等禁用和限用原料制成的。(来源:天津纤检所)

样批审核打印系统在棉花公证检验阿克苏实验室试用成功

为进一步提高阿克苏地区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质量和技术管理水平,阿克苏地区纤维检验所联合北京中棉机械设备公司共同研发了样批审核打印系统,在中国棉花公证检验阿克苏实验室经过试用、多次修改后,已基本成熟并正式投入使用。样批审核打印系统是依据先进无线扫描及智能识别技术,有效解决样品交接过程中的混批、重复包号、漏包、条码残缺无法扫描识别等问题,将有问题的条码截留在样品交接环节,不仅大大提高样品交接环节的工作效率,节省大量人力资源,还有效规避了问题条码传送到样品检验环节,确保进入品级检验、HVi检验的棉样条码都是合格的,避免了因问题条码而造成重复劳动和重复检验的弊端。(来源:阿克苏纤检所)

宜昌市纤检局阳光纤检进工地,现场解答工友疑问

由于今年的春天比往年要冷,而且延续时间较长,各地絮用纤维制品需求量普遍增大,根据以往工作经验来看:广大工友往往成为“黑心棉”的受害者。为确保工友们的人身财产安全,宜昌市纤维检验局根据中国纤维检验局和湖北省纤维检验局文件要求,组织人员于3月19日和20日,在市内多个建筑工地开展了“阳光纤检进工地,现场解答工友疑问”的宣传活动。纤检技术人员现场对工友们讲解了如何识别“黑心棉”和怎样消费维权等知识。

现场很多工友表示:通过技术人员的讲解,使他们真正认识到了“黑心棉”的危害,虽然买时花钱少,但用时却对身体伤害大,以后会把健康作为第一考虑要素。(来源:宜昌市纤检局)

广州纤检院荣获“纺织之光”科技奖

由广州纤检院和中山大学联合研发的科研项目《固相微萃取技术在生态纺织品检测中的应用》荣获“纺织之光”2011年度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奖是纺织行业最高奖,被誉为中国纺织行业的“诺贝尔奖”。该奖自2004年设立以来,为推动中国纺织工业科技进步、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全面振兴我国纺织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此次“纺织之光”科技奖共评选出125项获奖项目,其中,一等奖项目10项、二等奖项目40项、三等奖项目75项。(来源:广州市纤检院)

行业・市场

义乌无缝内衣出口发展良好

据统计,截至2月17日,义乌检验检疫局共完成无缝针织服装出境检验992批次、货值4482.6万美元,累计实现分类监管企业共计56家。浙江义乌作为全国最大的无缝服装生产基地之一,当前有无缝内衣出口企业70多家。为做好辖区无缝内衣企业出口分类监管工作,浙江义乌检验检疫局积极开展日常监管,帮助企业发现管理问题并督促及时整改;开展原辅材料专项抽样检测及印染产品抽样检测,对产品质量源头和关键环节进行安全管控;为企业提供技术帮扶,帮助企业规避贸易风险,实现无缝内衣外贸出口良好发展。(来源:中国纺织报)

福建长乐投260亿元建56个纺织项目

近日获悉,长乐正在不断做强纺织业,今明两年将投资260亿元,建56个纺织重点项目,纺织产业产值力争明年突破千亿元。据悉,到2015年底,长乐市纺织工业将实现直接就业人口超过12万人,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超过270家。目前长乐人口约68万人,按照规划计算,长乐约1/5人口将直接供职于纺织行业。(来源:东南快报)

山东省发力产业用纺织品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纺织业不再仅仅是纺纱织布,编织出用于御寒、装饰的布匹,甚至能“编织”出人造器官、血管。2月28日,在德州召开的全省纺织行业工作会上,业内人士描绘的现代纺织业发展前景,让“老棉厂们”有了新盼头、新奔头。(来源:大众日报)

中国纺织材料交易中心上线消除企业间信息壁垒

3月19日,记者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获悉,“中国纺织材料交易中心”已正式上线。该中心坐落于传统的“布码头”――无锡市,将采用电子商务与现货交易相结合的方式,围绕电子交易、仓储保管、物流配送等服务手段,为企业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认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给行业带来的最大改善是消除了企业间信息壁垒,获取信息的成本大大降低。(来源:新华社)

认证・预警

日拟对纺织品中多氯联苯制定限量值

近日,日本经济贸易产业省(meti)发起一项倡议,对多氯联苯pCBs含量大于50ppm及超出斯德哥尔摩公约制定的持久性有机物污染中pCB安全标准规定限值的颜料色粉进行调查和质量鉴定,对于此类pCBs严重超标的色粉颜料,将责令停产并撤出市场。该倡议是基于日本染料和化学工业协会(JDiCa)在调查98批次的有机颜料过程中有57批次的产品发现痕量pCB。多氯联苯作为一种抗静电剂及阻燃剂被引入纺织品中,在燃烧时会释放出剧毒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同时多氯联苯会引起皮肤着色、肠胃不适,并有致癌作用,属于“环境激素”中的一种有毒有害物质。

近年来,日本对涉及人类生命健康安全以及环境保护的纺织品的检测项目越来越多,在纺织品和服装方面,日本制定了大量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展会・论坛

纺织制衣行业篇6

论坛由北京服装学院、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促进委员会、环保部地球站公益创业工程、北京服装纺织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由北京服装学院商学院、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承办。并有国内纺织服装行业协会、纺织服装企业、废旧纺织回收企业和再利用企业、部分高校和研究机构等百余位人士出席本次论坛。论坛探讨了怎样在我国建立废旧纺织品回收及利用体系,如何在“政、产、学、研、用”五大层面开展联合协作,以实际行动积极推进纺织品的循环再利用,搭建了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纺织服装企业和纺织服装高校的领导、专家、企业家交流研讨的平台,并促进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履行共同的责任。

成为一种新资源

提到废旧纺织品,大家的第一印象可能是弃之不用的垃圾。其实不然,没有垃圾,废旧纺织品只是放错地方的另一种资源。怎样让废旧纺织品成为一种新的资源,已成为业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促进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淮滨指出,要把废旧纺织品的利用放在纺织服装行业的深度调整、发展循环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高度来认识。我国每年纤维加工总量的三分之二用于内需,随着时间的推移,沉淀在社会中的大量废旧纺织品演变成固体废弃物,这部分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和再利用对纺织行业发展循环经济意义重大。

孙淮滨强调,我国每年纤维消费达4500多万吨,每年都有一部分成为废和旧。而我国对废旧纺织品的利用远远不够,从废旧回收、资源化、再利用,到最后的使用、消费,这个链条如果能够打通并能形成一定规模的话,这将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将成为原生纤维的巨大补充。纺织服装行业纤维原料结构有70%是化纤,30%是天然纤维。天然纤维即棉毛麻丝,其中棉花基本占了九成。但是纤维的供给与加工能力相比,存在很大缺口,棉花每年30%靠进口,羊毛70%靠进口,而化纤原料很多都需要进口,原料短缺是现实,迫切需要开拓新的纤维原料来源。

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主任、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唐世君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认为,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是原材料特别丰富、技术相对成熟、见效最快的途径,因此废旧纺织品必将成为我国纺织行业的国家战略性新型产业。

为此,“十二五”乃至“十三五“期间,针对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有四个重点内容:一是通过准入方式建立健全废旧纺织品定点回收和处理加工网络;二是突破技术瓶颈,制定合理经济的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技术路线;三是引导消费意识,扩大废旧纺织品再利用产品的市场应用;四是建立并完善清洁生产标准体系和质量标准、检测、监督体系。

为更好地完成这一系列新的产业发展任务,2011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成立了“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促进委员会”。但要将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推上正常发展的轨道,需要联合包括政府、学院、非政府组织等在内的几乎所有的社会力量。2012年,“中纺联环资委”与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总后装备研究所共同发起成立了“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13年,在“中纺联环资委”的支持下,联盟首先完成了纺织行业“十二五”节能与综合利用领域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设。

在孙淮滨看来,要做好这个工作需要合力,其中政府的导向和政策至关重要。他呼吁发改委、环保部、工信部等有关部委能够出台各种政策,甚至可以考虑建立基金,对废旧纺织品这个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哪怕四两拨千斤,至少是一个导向。

企业主导型回收模式有望推广

“废旧纺织品回收及利用”是一个大课题,综合利用情况较为复杂,三个主要环节“回收”、“处理”、“再利用”分别涉及不同的产业领域,无论从回收方式、技术性、安全性以及产品的高值化应用上都存在诸多困难。另外在城市中还有很多废旧纺织品处于家庭闲置状态,有些随日用垃圾丢弃了,从物尽其用和垃圾减量角度上来说,废旧纺织品回收和综合利用意义深远。

唐世君介绍,我国再生资源存量包括废旧聚酯和废旧纺织品,聚酯瓶社会产生量已超过500万吨/年,废旧纺织品存量达2600万吨/年,其中化学纤维1800万吨(涤纶1200万吨),天然纤维800万吨。以废旧纺织品为例,2011年我国重点城市及地区废旧纺织品收储量每年才350万吨。而回收再利用做得比较好的是聚酯瓶,2011年再生纤维实际产量是560万吨,作为原料来源之一的聚酯瓶片国内回收280万吨。

目前我国的回收方式主要是小商贩回收或捐赠、小区定点集中回收,后集中到相对大的站点再分别发送各地利用。安全问题、成本问题、产品性能等问题均无法保证,唐世军指出,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关的产品标准及管理办法,以完善废旧纺织品回收体系,进行更有效的管理。

北京服装学院商学院教授郭燕则主张建立以企业主导型的废旧纺织品回收模式,即从企业层面,对已销售的纺织品服装主动开展回收活动。在她看来,这种模式可以达到很多效果,如消费者积极性高,回收的服装数量庞大、利用已有的销售渠道开展旧衣回收活动、与慈善机构合作开展回收活动、旧衣服回收后以二次使用为主。

郭燕以优衣库“无偿回收”模式和H&m“优惠券”回收模式作了说明。优衣库只回收自己品牌的旧衣服,而H&m回收则不限于自己品牌的服装,顾客可以将不再喜欢的、或是破旧的衣服送到H&m的店里,换取一张打折卡,凭借此卡在H&m购买新衣服时,可以获得15%的优惠。而这两家公司回收的衣服主要用于二次利用。郭燕指出,目前我国缺少品牌知名度高、店铺多的上市企业加入到废旧纺织品的回收上,他们的加入将对废旧回收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目前,我国也有少数企业在进行废旧纺织品的回收,但障碍重重。除了会受到政府部门以及地域环境的限制,资质方面的许可问题外,还有一个很大的方面就是税负问题。上海缘源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膺鸿坦言:“我们从个人手里回收过来的废旧衣物肯定是不可能有发票的,但我们再销售就要开具发票,存在一定的税务负担。”

对此,据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副秘书长、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王叔文透露,接下来,标准体系建设以及优惠政策,比如免除增值税、所得税等也是他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回收再利用难题待解

由于全球纺织纤维需求量还会不断增加,纤维供应资源日益受到各方制约,废旧纺织品数量巨大,废旧纺织品不回收利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不可忽视,因此,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是符合生态、绿色、低碳、环境友好要求的必经之路。但是由于再生纺织品性能有限,特别是目前再生纺织品再生加工过程的技术,成本过高,使再生纺织品加工利用受到严重制约。

唐世军指出,废旧纺织品面临安全问题、成本问题、产品性能问题等诸多难题。在安全性方面,各种废弃纺织品来源复杂,可能有严重传染病源和严重污染,因此,首先应该消毒和清洗,(医疗卫生用废弃纺织品更重要,一般通过垃圾焚烧处理)。但是消毒和清洗工作比较复杂而且成本很高,是否经过消毒和清洗鉴别很复杂,困难较多,且检测成本很高。废弃纺织品成分复杂,除上述安全性消毒、清洗成本较高外,还需要分拣(不同成份、不同颜色、不同特征的废旧纺织品应分类分选,分别集中,分别加工处理)、分类分包、分别打包、分别存放,这些需要较高的成本,而且这种工作繁琐、细致、缓慢、费工费时、成本很高。此外,处理过程也很复杂,例如纯涤纶服装可以熔融、增黏、再造,但需增加去色、漂白等问题,这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损伤性能、降低强度。

纺织制衣行业篇7

关键词:纺织服装企业;侵权;知识产权战略;对策

1 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知识产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国内纺织服装市场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比较严重

一是盗用名牌商标。如法国LaCoSte公司是“法国鳄鱼”的商标权人,但是,目前我国市场上和LaCoSte有相同或类似商标的产品有40多种,如香港鳄鱼、新加坡鳄鱼、上海鳄鱼、广东鳄鱼、浙江鳄鱼等等。

二是服装款式、花形、图案等设计上抄袭仿制。不少纺织服装企业和设计师们不是去独立创新款式、花形、图案的能力,而是采取“拿来主义”,大肆抄袭仿制。有的从著名时装杂志上剪下图片画出相似的东西;有的干脆“抄款”,把服装买回去,拆开,记好款样、比例仿照去做[1]。

1.2 纺织服装企业申请专利、注册商标的数量少

我国纺织服装企业长期采取贴牌生产、低价竞争、以量取胜的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使得我国企业在国内外申请专利、注册商标的数量很少。

据统计,2003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授权的服装类产品外观设计专利数量只有543件,仅占全国全年外观设计专利授权总量的0.71%。2000年―2003年4年间,我国服装产品外观设计专利授权总量只有916件。截止到2004年10月,国内申请的纺织服装专利总量才23861件,其中发明专利占19.44%,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纺织服装的发明专利所占本国纺织服装专利申请总量的90%以上。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公开的上千篇服装专利文献中,许多重要的发明创造均来自国外的当事人,尤其是在特定功能和用途的纺织服装品、纺织服装制造技术等方面,我国企业的专利申请几乎还是空白[2]。

1.3 频频被卷入涉外知识产权纠纷

近年来,随着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数额的不断扩大,贸易摩擦也频频上升,除了反倾销、反补贴、技术壁垒等原因外,知识产权问题是导致贸易摩擦频频上升的重要原因。因为知识产权是我国企业的最薄弱环节,用此方法可以很好地遏制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于是,我国企业接连遭受国外企业的知识产权围攻,特别是作为主要出口对象的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如2000年8月,美国耐克公司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要求浙江省进出口公司、嘉兴制衣厂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理由是浙江省进出口公司、嘉兴制衣厂为西班牙CiDeSpoRt公司贴牌生产的滑雪衫夹克产品侵犯耐克公司的商标权。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经过长达两年的审理,最终判决浙江省进出口公司、嘉兴制衣厂侵权成立,赔偿耐克公司相应的损失。

2 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2.1 企业知识产权意识严重缺乏

纺织服装企业一直受“纺织服装产品无专利”的错误认识的影响,认为服装就是时尚,时尚就是要让人们模仿;纺织服装产业是高利润行业、服装款式变化又很快,盗不盗版意义不大,知识产权对企业没有实质性意义。在这种错误意识支配下,企业对各种侵权行为不以为然,即使早已意识到侵权或被侵权,依然听之任之。

我国的纺织服装企业的创新成果产权化意识不强,尤其是企业的设计人员及管理层人员创新成果产权化意识不强。如一款新衣面市,马上就会出现大批仿制品,甚至假冒伪劣品:企业谁也不愿搞设计、对研发进行前期投入,都想“坐享其成”,认为相互抄袭、模仿被认为是正常现象,并美其名说是“有益的借鉴”,于是很少有企业去申请专利,也很少有企业因侵权纠纷而请求司法保护。

我国的纺织服装行业中,绝大部分企业宁可花力气去扩大市场份额,也舍不得将人力、物力投入到已有知识产权的保护中。绝大部分企业没有设专人去管理企业的知识产权。真正重视知识产权管理、能够设置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企业数量很少,并且还往往存在管理人员对知识产权了解不足、不懂得运用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来维护自身权益和市场的问题。因此在遭遇市场侵权或国外企业提起知识产权诉讼时,往往束手无策、无能为力。

2.2 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当薄弱

一直以来,我国的纺织服装企业基本上都是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低水平的投资、低水平的扩张,注重以数量取胜,因此企业大多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创新能力弱、专利少、附加值低,很容易引发各种知识产权侵权行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通常以价格战的方式争夺市场份额,再加上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意识缺乏,使国外企业利用知识产权打击我国企业出口的危险大大增加。

产业结构不合理也表现在我国纺织品横向结构失衡上。纺织品自身结构分为衣着用、产业用和装饰用,在欧美国家这三种用途的纺织品比重相当,且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对产业用和装饰用纺织品的需求增长加快。而在我国,大约3/4的产品是用于衣着生产的,后两种用途的产品还不到1/4,这种结构也对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创新产生了很大制约,难以形成多种自主知识产权。

3 完善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知识产权的对策

知识产权已成为国外企业推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国外企业可以利用知识产权为利剑,遏制和刁难我国企业出口纺织服装品。我国的纺织服装企业要想不坐以待毙,就必须制定和推行自己的知识产权战略予以回击。

3.1 尽快提高知识产权意识

要改变企业员工,尤其是纺织服装设计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对“纺织服装产品无专利”等的错误认识,加强知识产权的宣传与培训,提高企业对创新成果的产权化意识。企业可以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培训班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分期分批地对企业相关人员进行宣传培训,特别是要努力提高企业决策层管理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以及掌握和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水平和能力。

企业要重视和加强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和储备,重点培养和建立一支懂业务、会管理、熟悉知识产权法律和国际规则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并设置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要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贯穿到企业的各种主体行为里,包括从产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的全过程,并努力建立起一整套比较完整的知识产权战略管理体系。

3.2 进一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当今世界,经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技术开发和

创新能力的竞争。我国纺织服装经营企业要想不再为别人“作嫁衣”,不再看别人脸色行事,就必须转变出口方式,抛弃低价竞争的传统贸易模式,加大自主开发的力度,加速培育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从而做别人没有的创新产品与设计。

纺织服装的创新,最重要的是设计的创新。纺织服装品的设计水平决定着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我国的纺织服装产品在进入国际市场时只能是以中低档产品定位,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对纺织服装设计创新的重视不够。本土设计师要么创新能力不足,要么在设计产品时,对市场结构分析不足,过于关注“大众化”,忽视了消费者需求的细分,导致纺织服装产品的共性有余、个性奇缺,缺乏鲜明特色、异质竞争,表现在市场上便是中高档产品少而“大路货”多。

因此,企业应增强设计创新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设计创新能力,如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与国外知名企业合作,学习、借鉴其在产品研发设计等方面的经验,形成自主创新优势。

3.3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自主知识产权能力

我国的纺织服装企业除了要努力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外,还必须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变出口增长模式,变“以量取胜”为“以质取胜”。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革新先进设备和技术,将目前这种低劳动力成本、低附加值、同时也是脆弱的数量比较竞争优势,转变为技术含量高、抗风险冲击强的高质量竞争优势,注重开发高性能、高文化品位的纺织服装产品,不断提高产品品质和科技含量:改变目前以衣着类为主的贸易结构,拓展使用类和装饰类纺织服装品的生产和世界贸易市场;开拓具有高科技含量的防紫外线、防辐射、抗菌、保健等等高功能型和生态型纺织产品和贸易市场;积极进行iS09000质量体系、iS014000环保标准、Sa8000社会责任体系等行业标准的认证,打造自己产品的高品质和核心竞争力,以赢得世界高档客户和高端市场的厚爱,从而获得高附加值的丰厚回报[3]。更重要的是,要积极申请专利、建立知识产权战略储备,使国外企业没有机会利用知识产权给我国企业设置出口障碍。

3.4 企业要熟练运用法律法规保护纺织服装设计方面的知识产权

对于纺织服装业,设计是核心。只有依法保护纺织服装设计的知识产权,才能维护好设计人员及企业的合法权益,才能促进我国纺织服装产品设计水平不断提高,才能规范我国的纺织服装市场秩序,防止和抵制我国纺织服装产品进出口的侵权行为。

3.4.1 运用专利法保护纺织服装设计

当一款服装产品的设计实用性强、设计新颖,适用于批量生产时,企业可以申请外观设计保护。以专利法保护纺织服装设计,其保护力度大,因为专利法保护的权利是一种具有绝对排他权,它不仅可以排斥他人制造、销售、进口相同设计的纺织服装产品,也可以排斥他人制造、销售、出口近似设计的服装。

3.4.2 运用著作权法保护纺织服装设计

纺织服装设计,可以属于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美术作品类。只要是设计者独立创作的,不论是以图纸形式表现的平面作品,还是以成衣表现的立体作品,一经完成就可以自动得到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以著作权法保护纺织服装设计非常符合纺织服装设计的时效性。能把流行一时、“青春短暂”的纺织服装设计直接置于法律保护之下。此外,运用著作权法还可以很好地保护一些经济实用、价值不大而单纯表现美学创意的纺织服装设计。如各种概念型、扩张型时装[4]。

3.4.3 运用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我国纺织服装设计

商标。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无形资产,也是企业的重要工业产权。一个纺织服装企业要想在纺织服装业中占领制高点,不仅要在设计上狠下功夫,多设计出感性化的,具有生命动感和生活气息的、能更好满足各阶层各年龄层的消费者需求的纺织服装产品,同时也应十分注重对企业商标的保护。

企业抄袭、模仿他人的纺织服装设计不仅是商标侵权行为,而且是不正当竞争行为时,因此,企业要学会运用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企业商标、尤其是弛名商标的保护。

4 结束语

我国的纺织服装企业要真正拥有自己的竞争优势,将我国打造成纺织服装强国,还面临着巨大考验。但笔者坚信,只要我国的纺织服装企业尽快制定与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运用好知识产权这把锐利武器,我国的纺织服装企业就一定能赢得优势。我国的纺织服装产品不再只是给他人制造的廉价“嫁衣”,我国纺织服装企业也一定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我国纺织服装强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闻力生.关注纺织产品的知识产权[J].纺织信息周刊,2005(7).

[2]魏小毛.后配额时代的中国纺织业中国[n].知识产权报.2004―11―30.

[3]杨纪朝.配额取消后我国纺织工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棉纺织技术,2005(2).

[4]郭燕.服装经营企业知识产权问题的探讨[J].中国纺织.2003(6).

纺织制衣行业篇8

【摘 要 题】中国经济 

【关 键 词】中国纺织品/纺织品贸易/主动配额制/可持续发展 

【正 文】

    2005年6月11日,中国与欧盟贸易委员会联合签署了《中欧纺织品贸易问题备忘录》,终止了欧盟对源自中国的棉布、t恤杉等10类纺织品的调查,并决定到2008年,欧盟将对中国“全面开放”纺织品市场;同时,我国政府也作出了对纺织品出口实行“主动配额制”的承诺。6月17日,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办公室发言人也表示,中美很可能达成类似于中欧的协议。本来以为在2005年就能进入“后配额时代”的中国纺织业,却迎来了一个“前全面开放期”,一个被称为“主动配额制”的措施将成为纺织品出口的一个选择,中国不得不在纺织品出口上以“自限”代替“他限”。对此,我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的评价是:协议将为中国纺织品企业创造稳定的出口环境,也为欧盟纺织品企业创造了稳定的进口环境,中国政府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

    从理论上说,全球纺织品贸易配额制的取消,使世界纺织品市场真正进入了“自由贸易”时代,这为中国纺织品贸易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中国凭借低成本、大规模生产的优势可以占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但中国政府为什么恰在此时出台了对纺织品出口的“主动配额制”举措?有人说,这是在欧美等国的压力下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这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从长期来看,这是我国政府为了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纺织品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我国纺织品国际贸易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而实行的。

    

对纺织品出口实施“主动配额制”,是由当前我国纺织品贸易面临的严峻形势决定的

    纺织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纺织品出口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据海关统计,2004年我国纺织品出口已达到950亿美元,约占世界纺织品出口份额的20%左右。中国已位于世界纺织大国之首,成为纺织品出口大国。

    随着2005年1月1日纺织品配额取消,我国各大纺织企业少了“配额”这个困扰自己多年的累赘,都对国际纺织品出口市场充满了信心,一些企业押宝“配额取消”而盲目数量扩张,部分老板过分看重低价策略,扩大出口似乎成了我国各纺织企业最为重要的目标。据海关统计,2005年以来,我国纺织品出口出现大幅度增长的趋势。前7个月我纺织品出口达615亿美元,其中6、7月出口均突破百亿美元,单月增幅较前5个月有明显上升。其中上半年我对欧出口共计86.5亿美元,同比增长130%;6月份对欧出口达21亿美元,同比增长85%。美方宣称的初步统计数据说,前3个月期间,来自中国的衬衫、上衣及长裤较上年同期的增幅超过了1000%;内衣进口也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00%。

    在目前竞争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我国纺织企业蜂拥出货,这种“井喷”现象必然起美国、欧盟的高度恐慌,“特保措施”、反倾销等措施随即而来。实际上,自2004年以来,纺织产业的“中国制造”已经遭遇到来自全球的抵制。欧盟最主要的担心是,在中国纺织品冲击下导致当地产业的失业问题。因此,欧盟委员会在2004年12月13日明确宣布,2005年全部取消纺织品和服装进口配额的同时,在必要时将启动中国“入世”协定书中的有关纺织品特殊保障机制,以阻止中国纺织品和服装大量涌入欧盟。2005年4月下旬,欧盟又宣布对进口的9类中国纺织品发起调查。5月19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表示,欧盟可能会采取更多的措施来限制中国纺织品进口,欧盟扩大对中国纺织品进口限制的范围,可能会波及到其他7种中国纺织品。

    压力不仅仅来自欧盟。 为防止取消配额后中国纺织品大量涌入美国市场,进入2005年5月中下旬以来,中美间关于纺织品的摩擦持续升温。2005年5月13日,美国政府宣布对棉质裤子、棉织衬衫和内衣裤3类中国服装产品进口设限;18日,美国政府又宣布对更多中国纺织品设限,受限产品包括男式和男童棉织和人造纤维衬衫、人造纤维裤子、人造纤维针织衬衣和外衣以及精梳棉纱等。6月1日,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公布对中国出口的包括裤子、衬衫、内衣等7类纺织品实施配额限制,并决定将此限制持续到2005年12月31日。接下来实施的“封关”和“清关”更让大量的中国纺织品滞留在运输路途中。

    发展中国家也对中国的大量廉价纺织品出口产生了恐慌。2004年12月16日,阿根廷总统基什内尔签署了两项旨在限制中国纺织品和服装进口的法令,实行严格的进口配额管理。规定对中国纺织品和服装的进口量不得超过上年阿根廷全部同类商品进口总量的7.5%和6%。业内人士分析,阿根廷政府的这一举措,为其他国家抵制中国纺织产品作出了一个“危险的先例”。与此同时,65个国家的115个纺织行业组织签署了《伊斯坦布尔宣言》,鼓动并要求延长现行配额体制,限制中国纺织在全球抢占市场……

    但另一方面,中国纺织品却出现了明显的出口“量增价跌”局面。以美国为例,2005年第一季度,我国对美国新取消配额的产品中,出口价格跌幅超过50%的有23个类别,涉及金额2.7亿美元,占出口金额的15%,对其他地区出口也有类似情况。

    “后配额时代”的中国纺织全球化之路,开始变得扑朔迷离。我国纺织品出口高速增长引发的问题日益突显,已经到了危及行业生存的地步了。如果不考虑政治因素,纺织品为什么会成为欧美特保的目标?纺织品行业本身是否也有起祸之由?当前我国纺织品贸易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是怎样造成的?

    

“主动配额制”也是解决我国纺织品行业现存问题的客观需要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和服装生产和出口国,生产总量在世界上居于绝对优势。中国服装、棉纺织品、毛纺织品、丝绸、化纤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一位。目前纺织品产量占世界的50%,服装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量的20%,出口量居于世界第一位,在纺织品服装上充分表现出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

    然而,从整体上看,中国并不是纺织品生产强国,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仍然存在着许多深层次的亟须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产企业多,但规模小。全国数万家纺织服装企业中,中小企业占90%以上。从出口方面看,目前我国有4万多家纺织品出口企业,但年出口额达500万美元以上的仅3000家。以涤纶企业的规模为例,西欧是我国的3.5倍,美国是12倍,日本是13倍,韩国是30倍,台湾是35倍。

    第二,设计开发能力弱,名牌产品少。中国是一个纺织品服装“制造大国”,但同时又是一个“品牌小国”,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占据绝对优势的同时,国内服装业目前还没有催生出一个国际性的品牌,这成为中国服装业的一大缺憾。目前,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中自有品牌的占有率不到10%。之所以造成国际品牌缺失的现象,原因在于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设计开发能力弱,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技术装备实力还不强,纺织品面料缺少新品种,没有领导时尚和潮流的能力。有机构为各国的设计能力打分,中国为2.4,日本4.6,台湾地区4.5,韩国、美国4.3,泰国、印尼2.8。

    第三,产品结构上,中低档产品比重大。由于缺乏自己的品牌,造成国内服装业多年来主要以来样加工或以相互模仿、抄袭为主。目前,制约服装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我国出口服装类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出口仍然以贴牌为主,出口商品以中低档为主,低价竞销现象严重。虽然我国出口的最终产品已经占到2/3,中间产品、初级产品降到30%,但最终产品出口中,加工贸易占50%,大多数还是给外国品牌做加工。这大大制约了出口服装的价值,也是造成出口纺织品价格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

    第四,行业的组织程度低,产品附加值低,利润微薄。“一流设备,二流产品,三流价格”仍是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的真实描述。我国纺织品行业在进入市场时,有些方面是无序的,有的方面是靠互相杀价,许多中小企业靠的就是价格低廉来占领市场,纺织产品出口形成了数量大而价格低的不利局面。从总体上看,在国外最终完成的纺织品和服装销售额中,中国的加工费收入占不到10%,90%的利润都属于国外品牌拥有者、批发商、分销商和零售商。但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企业为了争取出口机会,仍在竞相压价。“不管价格,先抢定单”是我国纺织品行业恶性竞争的真实写照。现在很多纺织企业以低于成本价20%左右的价格处理产品,比如说棉纱正常价是400元一件,现在很多企业350元左右就卖了。尽管企业受的损失很大,但不这样做,损失可能更大。在历次的广交会上,很多外商挨个摊位谈价格,每次都用上家开出的较低价格来弹压下家,甚至品牌企业也无法幸免地要低价销售产品。这导致纺织服装行业交易成本高,内耗大,形不成良好的企业生态。2004年我国针织衬衫每件平均单价为2.17美元,裤子为2.89美元。2005年1—2月,江苏省棉纺织业利润只有1.42%。

    第五,市场竞争过分依赖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我国纺织产品与外国产品相比,在质量一样的前提下,确实具有价格低、性价比高的优势,而纺织品成本低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优势。比如中国制造衬衫的成本大约是1.12美元,而最便宜的拉丁美洲国家也要达到1.5美元,最贵的就是墨西哥,大概2美元,美国大约是5美元的生产成本。因此,中国纺织品行业市场竞争过分依赖劳动力成本比较低的优势。那么,中国劳动力的价格优势来自哪里?一是工资极低,二是无福利保障。例如2002年我国纺织业每小时劳动工资成本0.62美元,相比之下,韩国3.63美元,德国21.48美元,美国工厂每小时支付21.11美元,其他30个外国国家每小时平均支付14.22美元。

纺织制衣行业篇9

瑞士队赞助商彪马的球衣质量令人堪忧,众人吐糟之中,“中国制造”不幸“中枪”。外国网友将madeinChina与瑞士的球衣嘲弄一番:“彪马,德国设计,中国制造,法国毁灭”。

对此,彪马发表声明表示,品牌一直很关心如何确保为瑞士队提供质量优良的装备产品。除了瑞士,在本届比赛中,彪马还赞助了奥地利、捷克、意大利和斯洛伐克四支国家队。在赞助的所有球队中,球员们穿着的都是包含着aCtVthermo-R科技的球衣。彪马方面称,所有的球队都证实,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球衣撕裂)问题,他们对球衣的功能、设计和质量感到满意。

据彪马方面透露,这次欧洲杯彪马赞助的国家队球衣都是在土耳其制造的。而本次比赛中,球员恩博洛、穆罕穆迪和扎卡的球衣被撕裂,是由于这批球衣在生产过程中有一批原材料纱线受损。这种撕裂现象在高温、高压或者时间等因素没有把控好的情况下可能发生。随后,彪马也对该问题的发生向瑞士国家队致歉。

整个事件中最无辜的应是被误解的“中国制造”了。事实上,最初中国生产商靠着低成本产品打开了世界市场,而现在他们也开始生产出一些最先进、尖端和高质量的产品,全世界消费者的态度也在转变。“中国制造”不再意味着产品劣质。

美媒就曾表示,“没有一个国家能在生产规模、工艺水平、产品质量、产品多样性及供应链完整性上与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媲美”。

不仅外媒看好中国,而且中国企业也在恢复自信。近两年,中国经历了中国制造业“东南飞”的现象,不过一些企业在经历了订单转移的阵痛后,又奇迹般地获得了订单回流。究其原因,就是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在工艺和质量上更胜一筹。

比如,中国和越南等国的主要差异在于工人素质,无论是技艺还是对产品的认知,中国劳动力都具有优势。此外,服务意识也是中国工厂的另一大优势,这首先体现在工厂能够很好地领会客户的需求;其次,即便客户提出较难的问题,一般都能得到有效解决;再次,中国工厂的交货期更有保证。

纺织制衣行业篇10

inthispaper,itwasexplainedhowtofollowtheprinciple“reducing,reusing,recycling”inproductionandconsumptionoftextilesandgarment.theauthorputforwardsomesuggestions,whicharehowtoreduceresource-wasting,touseresourcewithgreatefficiencyandtorecycleandtoreduceenvironmentalpollution.

循环经济模式是随着倡导低碳经济和建立循环型社会等诉求的不断升温而被提出的新的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在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之下,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将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模式,其基本特征是低消耗、高效率、资源化,其核心是强调经济活动中的资源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对解决当代我国资源环境匮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纺织服装业的循环经济发展已具规模,而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循环经济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1 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一种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其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使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

2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促进资源利用由“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模式向“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转变。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了传统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经济向依靠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转变。它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反馈式流程,即“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倡导采用“低能耗、高利用、再循环”式发展经济,使所用的原料资源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利用,从而尽可能地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3 纺织服装生产与消费环节的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资源、生产与消费、废弃物排放环节中要实现资源替代、资源恢复、资源耗用节约、废弃物安全化或无害化处理以及废弃物循环利用。纺织服装生产与消费中必须遵循循环经济的3R原则。减量化原则即从生产和消费环节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资源和减少资源消耗及环境污染;再利用原则即在消费环节延长产品生命周期,提高资源利用率;再循环原则即在纺织服装废弃后,通过再循环利用再次变成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3.1 减量化

应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于纺织服装设计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及消费等环节,要明确产品的定位和实际需求,避免质量过剩、使用维护成本过高、产品包装过度及回收再生难度过大等,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3.1.1 生产加工环节

在纺织服装工业中循环经济主要包括清洁生产和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两大体系,应从源头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

3.1.1.1 减少污染

中国每年污水排放量约为390亿t,而纺织行业占了18%,约有70亿t,其中80%~90%为印染废水。这些废水已经对生活用水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不仅直接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严重破坏了生态、水环境和土壤。

(1)原料生产

原料生产是纺织服装产业链的初始环节,生产过程伴随着对大气、水、土质等环境污染。

①天然纤维:棉花在种植时需施化肥、喷洒农药;蚕丝缫丝和羊毛洗毛碳化等加工都会使用各类化学助剂。因此,应有效减少天然纤维在种植及加工过程中受到的污染。

②化学纤维:由于合成纤维的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油,排出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水,可以造成水生生物死亡或人体中毒;排出的固体废物处理困难;并且产品废弃后在不能生物降解,这些都会造成对土生态及水环境的严重污染。多以木、棉、竹、麻及秸秆等天然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人造纤维废弃后可自然生物降解并生产符合环保要求,如Loycell和modal纤维。因此开发可降解合成纤维和生态环保的新型化学纤维,可大大减轻环境污染。

(2)染整加工

纺织服装在印染中使用各种染料及助剂,后整理加工中直接或间接接触到各种化学品。产品上残留的有毒有害物质可能会影响人体健康,在加工过程中排放的大量含有毒有害物质和染料的废水,对自然环境会造成巨大污染。

①选择和使用天然彩色纤维,可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由于印染造成的污染。

②提倡使用低碳环保的染料和对环境友好的天然染料染色,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③改进染整工艺,采用转移印花、数码印花等新型印染工艺,可以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④采用成品染色,可以减少30%~35%的染料用量,以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3)服装加工

服装服饰配件对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一些含有铅、汞、镍等有害重金属或由合成塑料制成纽扣、拉链等服饰配件,在服装废弃后处理的难度较大,回收困难。因此,采用可再生、可降解的环保服装辅料。

3.1.1.2 减少资源消耗

(1)开发和利用可再生与可降解资源

服装材料的选择应达到资源利用率最高、能源消耗最低、对环境污染最小的目的。随着国际原油资源日趋紧缺和油价居高不下,化学纤维行业的发展将受到石油不可再生的化石资源的制约,现有的天然纤维自然资源也不能需要,因此必须开发相应的替代资源,减轻对自然资源的占用和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满足循环经济的要求。

①可再生的天然纤维:国内天然纤维生产的大幅增长受到现有的天然纤维自然资源的限制。目前已开发的黄麻、大麻、凤梨等新型天然纤维,扩大了天然纤维材料家族。随着合成纤维原料的日渐匾乏,应不断拓展天然纤维资源。

②可再生的人造纤维:随着人造纤维传统原料资源的日渐匮乏,已采用竹子、亚麻、海藻、甲壳素、蛹蛋白等天然可再生资源开发了多种新型人造纤维,因此,要不断拓展人造纤维的可再生资源及其新型人造纤维的应用。

③可再生又可降解的化学纤维:聚乳酸纤维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化学纤维,其原料可从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的原生资源中制取,现在主要用玉米、红薯等可再生的植物制取,玉米、红薯等成了石油的可替代资源。

(2)减少废弃物

循环经济强调预防废弃物的产生,从源头减少资源浪费。因此,应减少纤维、纺织生产及服装加工中的废弃物,合理控制在纺织服装加工中余料的数量并减少其浪费,减少服装加工环节的边角碎料及产品积压和库存。

3.1.2 消费环节

消费者应从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节能减排的角度,转变传统的消费观念及不可持续的消费习惯等。

(1)从源头避免过度消费,做到理性消费,更能减少资源浪费,符合环保原则。做到一衣多穿,一衣多搭,减少购买服装的频率和数量。另外,有些完全未被穿过的衣服就给废弃了,因此,应避免冲动消费。

(2)选择可再生的天然纤维、人造纤维及环保纤维的服装,以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

(3)选择较耐穿耐用的服装,以延长衣服寿命。

(4)选购服装的款式要简单大方,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废弃后处理的难度。

(5)尽量选购天然彩色纤维、浅色或无印花的服装,节约染料并且减少污染。

(6)减少洗衣、熨烫的次数,以手洗代替机洗、自然晾干,节能节水。

(7)选择环保洗涤剂,以减少对人体的伤害及对水、空气和土地环境的污染。

(8)选择具有简化且可降解的环保型包装的服装;循环使用购物袋,以节省资源及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3.2 再利用(图1)

3.2.1 消费环节

消费者应该通过各种方式使废旧服装纺织品被再利用,延长使用寿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

(1)旧衣改造

旧衣改造是一种很好的废旧衣物处理方式,倡导一种低碳生活及消费方式。多数情况下,服装只是由于款式过时或体型变化而尺寸不适合被闲置或被抛弃,如果采用旧衣改造,就会给旧衣物带来二次生命,又可以打造独特的“时尚”。如:把长裤裁剪成七分裤,把长袖改成短袖,把短袖改成背心,把t恤改成露肩t恤等。用废旧服装纺织品拼成被套、枕套、椅垫及购物袋,做成宠物衣服,做成小孩的尿布、抹布及地拖。

(2)旧衣捐赠或回收

可将不再喜欢或不合身衣服与亲朋交换或转送;还可将整洁无破损的服装纺织品捐给贫困地区或送到捐赠处。

(3)买卖二手服装

通过在跳蚤市场上或网上将自己的废旧服装纺织品卖掉或购买二手服装。

3.2.2 回收环节

回收的大量废旧服装纺织品可以在回收站进行初步分类,不同类别进入不同的处理程序。

(1)有穿用价值的废旧服装纺织品

将有穿用价值的废旧服装纺织品进行细分,消毒处理后通过不同方式被二次利用,延长其使用寿命。

①一些尚具有市场销售价值的废旧服装纺织品,可以流入二手服装市场销售,也可以销往其他发展中国家。

②较旧不再具有市场销售价值但尚具有穿用价值的废旧服装纺织品,可以捐赠给贫困地区或灾区的人们。

(2)无穿用价值的废旧服装纺织品

不能再穿用的废旧服装纺织品可以加工成抹布、拖布或地毯等其他产品,达到物尽其用。

3.3 再循环

据美国环保局固体废物办公室数据,每个美国公民年均丢弃超过25.36kg的衣服与纺织品。中国的纺织服装废弃物占每年垃圾总量的4%,达2000万t。在世界各地大多废旧衣物都没有被重新加工或者是无害化处理,而是送至垃圾场被焚烧或填埋,污染着空气和土壤。循环经济的核心就是对资源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主要有如下方法。

3.3.1 物理回收法

(1)机械法

通过机械设备将纺织废弃物切割、撕裂、开松成散可纺和不可纺的再生纤维。前者可用于制织新的纺织品,后者可用于制得非织造产品或填絮料。适用于任何纤维纯纺或混纺的纺织废弃物,是对纺织废弃物的初步再循环利用。

(2)融熔法

将成分单一的合成纤维纺织废弃物重新融熔造粒,然后再制造新纤维。这仅适用于低端产品。

3.3.2 化学回收法

将成分单一的合成纤维纺织废弃物中的高分子聚合物解聚,得到单体,然后再聚合制造新纤维。

“eCoCiRCLe”是一种以化学循环技术为核心的从纤维到纤维的闭环式再生体系。该项技术生产的聚酯产品与从石油生产的聚酯相比,可减少约84%的能源消耗,降低约77%的Co2排放。

3.3.3 能量回收法

能量回收法是将纺织品废弃物中热值较高的化学纤维通过焚烧转化为热量,用于火力发电的回收再利用方法。但合成纤维焚烧要防止有害物质的生成及扩散,适于不能再循环利用的纺织废弃物。